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国际工程管理专业

国际工程管理专业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7-04 09:26:20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国际工程管理专业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国际工程管理专业

篇1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2)09-0156-01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教高 [2006]16 号 ) 中提出: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是指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所设置的课程及其相互间的分工与配合所组成的课程系统。它是培养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保障,是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内容之一,是物流管理专业建设和课程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职业岗位分析及培养目标定位

随着国家对现代物流业的高度重视,我国物流业和物流教育都获得快速发展,物流人才被列为我国 12 类紧缺人才之一。现代社会需要“宽口径、厚基础、综合性、应用型”的复合型人才。对于某一专业培养的毕业生来说,其职业定位对应的不再是单一的职业层次,而是一个就业岗位群。

物流管理专业的职业岗位大致可分为以下四大类:企业物流就业岗位群,存在着原材料采购、储存保管、包装、分拣、配装、分销计划、运输、与接受电子商务购销信息等岗位群。社会物流就业岗位群,有储存、运输、调配、保管、分装、加工、信息与接受、集装箱管理、报关、结算、货运等岗位群。国际物流就业岗位群,有销售,业务、海运操作、空运操作、报关,报检、保税(物流园区)人仓储管理、船务臊作、海运客服、空运客服、单证员等岗位群。为此制定物流管理专业群人才培养目标如下:

物流中心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为:面向专业的物流中心、配送中心、快递中心、货运公司,从事连锁配送、仓储堆场、运输、计划调度、车辆配载及货运等具有熟练技能的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

企业物流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为:面向大型制造企业的进、销、存业务岗位以及大型连锁经营企业的物流管理岗位,从事企业采购、仓储保管、连锁配送、销售、生产调度、信息服务、现场管理等具有熟练技能的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

国际物流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为:面向跨国物流公司、国际贸易公司、进出口公司,从事跟单、单证制作、国际货运、物流信息管理等具有熟练技能的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

二、基于工作过程的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开发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具有极强的职业性和科学性,它是一个系统工程,要用科学发展观来引领。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开发不单纯是课程问题,其关系到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能否实现的问题,关系到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提升,关系到能否满足物流行业企业的需要以及物流行业的发展。下面以黑龙江职业学院物流管理专业为例,对基于工作过程的专业课程体系开发做以阐述。

(一)课程体系开发设计思路

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开发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遵循物流管理人才成长规律和高职教育规律,进一步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树立现代高职教育的人才观、质量观、教育观、发展观,突出物流高职教育特色,突破传统学科化的课程体系,围绕就业导向和物流工作过程系统化构建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

要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系统和基础知识系统为基础,开发设计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以物流管理工作岗位任务和工作过程为主线,将物流管理职业能力培养贯穿始终,来开发设计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从而使学生既掌握做事的能力,又学会做人的本领;以物流管理专业学生职业能力拓展为前提,开发设计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

(二)课程体系开发过程

黑龙江职业学院在建设国家骨干院校项目中,物流管理专业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开发步骤如下:

1.组建课程体系开发小组,了解企业所需物流人员的工作岗位。针对物流管理专业的定位,组成了由物流行业和典型企业相关主管、毕业生和教师参加的多层次、多单位共同参与的高职课程体系开发小组。先后对龙运物流园区、圆通物流有限公司、黑龙江凯莱物流有限公司、黑龙江省物流采购联合会等企业和物流行业协会以及往届毕业生进行了广泛调研,明确了企业所需物流管理人员的工作岗位 (群),如表1所示。

2.总结物流岗位的工作任务,归纳典型工作任务,研讨完成典型工作任务所对应的物流岗位所需的职业能力。确定典型工作任务对应的职业行动领域,依据行动领域归纳、分析与序化结果,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物流管理专业的学习领域,从而形成基于工作过程的物流专业课程体系 (以专业学习领域为例,如表2所示),并对应相应职业资格证书。

3.以物流工作任务为导向的工学深度融合及综合素质为培养目标制定学习领域课程标准,注重设计课程教学评价与反馈系统设计和开发相关教学资源。结合黑龙江地区的物流产业特点和结构的调整,聘请行业专家、一线技术人员、教师对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进行评估和论证;对评估意见综合考虑,对课程体系进行进一步的修改和完善。

三、构建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保障体系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是保证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重要保障。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运转需要以下条件作为保障。一是校企共同进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开发,其为核心;二是“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与培养,其为根本;三是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教学资源建设和教学制度建设,其为实现的必要条件。以上三因素需要密切配合,不断完善才能放大课程体系的功能,发挥其在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根据不同高职院校所处区域经济特点,借鉴国内外先进的职教理念,进行本土化吸收与改造,积极构建基于物流行业和企业物流管理工作过程的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以提升物流管理人才培养质量。为此,高等职业院校应该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篇2

作者简介:钟苹(1977-),广西桂林人,南宁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管理、物流管理。

基金项目:本文系2009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十一五”第五批立项“基于工学结合的高职经管类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编号:2009A039)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2)14-0047-02

教育部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通知》(教高厅〔2004〕)4号)明确了毕业设计(论文)的重要性,指出毕业设计是实现培养目标的很重要教学环节,尤其针对高职教育提出了明确的指导方针。近年来,由于学校不断扩招,学生就业困难,教学资源紧缺,部分教师责任意识不强等原因,导致了部分学生毕业设计(论文)水平降低,甚至出现论文粗制滥造、抄袭、买卖等学术腐败现象,毕业设计质量逐年下降,以致有的教师提出取消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看法。对此,我们需要反思高职毕业论文工作,挖掘问题的根源并找出解决的办法。

一、高职经管类毕业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毕业设计定位不清

最近几年,人们意识到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差异,并在理论和实践上进行了研究和探索,取得了不少重大成果。然而,高职经管类毕业论文的目标、选题、撰写要求等方面,仍然采用学科本位下的论文标准,强调毕业论文的学术性、理论性、创新性。无论是教师指导记录还是评阅记录、答辩记录,均充斥着“该论文逻辑性强,层次清楚”、“论文的创新程度不够,深度有待挖掘”、“文字流畅,论据充分,论证有力”等字眼,无不显示着学术论文观的理念。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其课程设置要求基础理论必须遵循“实用为主,必须够用为度”的原则,不强调知识的系统性、逻辑性和完整性而强调针对性和实用性。因此,高职院校很少有学生对某一学术领域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即使有,文字表达又是一大难题。在课程设置中,并没有论文写作这门课程,且课程教学与实际的论文写作有着很大的差距。显然,让高职生写出有独立见解的学术论文确实有些勉为其难。

(二)毕业设计选题不当

有的教师所提出的毕业设计题目往往不能反映和跟上时代的需求,不能有效的将毕业设计与市场需求结合起来,多是一些理论行研究或是学术论文题目,造成毕业设计空洞无实用价值。而有些教师每年的毕业设计的选题多是与上一届大同小异,学生往往随意找找资料,或是类似论文,就变成了自己的东西。

(三)学生忙于找工作,无力进行毕业设计

几年来,毕业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社会的一大问题。面对严峻的就业压力,学生基本上将精力放在实习和找工作上,学生花在论文写作上的时间和精力很少,许多学生为了找工作,基本上是应付了事,质量不高。国家对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十分重视,经常统计就业率,以此来确定该校的招生指标。在此压力下,许多学校为了提高就业率,允许学生在第五个学期离开学校开展顶岗实习,但是毕业设计教学环节也刚好是安排在这个时间段,但是往往因为工作繁忙且缺乏安心撰写毕业论文的环境,更何况安排的学术论文与他们正从事的工作没有关系, 很多学生视毕业论文为一种负担。

(四)毕业指导环节松散不利于毕业设计完成

毕业设计的完成离不开老师的有效指导。但是由于教师资源的紧缺,一个指导教师往往带15个甚至20个以上的毕业生,老师不仅时间精力难以保证,也不可能样样精通,不能有效地指导每个论题。加上顶岗实习,学生不能得到教师面对面的有效指导,教师主要通过电子邮件对学生的论文写作进行远程指导。一些学生在做毕业论文的过程中很少甚至从不主动与指导教师联系,对指导教师提出的修改意见也是置若罔闻或不能正确理解,有时甚至要通过十几封邮件才能讲清一个问题。

二、基于职业能力胜任的商务管理专业毕业设计改革方案

随着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推进,高职经管类专业都提出了毕业论文改革为毕业设计环节。针对毕业设计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在基于职业胜任要求下,我院商务管理专业(连锁经营方向)制定出一套改革方案,强调以学生为行动的主体,以基于职业情境中的行动过程为途径,以师生及学生之间互动的合作行动为方式,运用所学的相关专业知识,通过“信息的获取与利用、决策与计划、实施、检查与评估”四个环节完成毕业设计(论文)。

(一)改变毕业设计(论文)的形式

对毕业设计形式进行调整,将原来只是简单提交一份论文文稿的形式变为提交“调研方案(含调查提纲、调查问卷)+市场调研诊断报告+可行性报告(或是商业企划书、经营实施方案)”的特有毕业设计范式。以基于职业情境中的行动过程为途径,运用所学的相关专业知识,通过“信息的获取与利用、决策与计划、实施、检查与评估”四个环节完成毕业设计。

(二)基于工作过程的设计任务内容

选题范围主要是所学专业和岗位在学习中或是社会调查中所涉及的问题,并且针对不同环节有不同针对性的任务要求。

1.设计调查方案。可以具体实习单位或是选定企业为对象,通过调研方案组织、调研问卷设计、对选题对象企业在特定业务方面的工作进行调查和分析。在这一环节可以给出类似“XXX超市柜台商品销售经营业绩调查”或是“XXXX企业客户满意度调查方案”这样的选题方向做为参考。

2.市场调研诊断。通过调研数据收集、调研数据的整理统计分析,对选题对象企业在特定业务方面的工作进行数据整理分析,提出诊断报告或是意见书。如可以提交“XXXX企业客户满意度调查报告”或是“XXX超市柜台商品销售经营业绩调查”

3.撰写可行性报告(或商业企划书或经营方案)。根据前一环节的“市场调研诊断报告”找出来的企业问题,撰写解决问题的可行性方案。如“三星品牌手机在手机卖场的布局陈列设计方案”、“步步高电子产品POP海报投放方案设计”、“童乐乳业酸奶产品推广营销方案设计”、“领跑体育用品连锁门店商品结构规划设计企划案”、“南城百货连锁超市商品配送优化方案设计”等企划书。学生在撰写的过程中就需要将商品销售、消费心理分析、商品陈列、门店管理、采购配送等等以前所学的相关知识进行综合的运用。

在这一环节尽量利用产学合作形式,做到真题真做,让学生参与到学校、企事业单位的相关课题和合作项目,让可行方案变成操作性的经营方案。其中的重要环节是要学生提交“企业经营成本分析”,其中主要是围绕资金筹措、经营成本费用核算、现金流控制、预期收益值、降低成本费用的方法、措施进行分析。如果无法结合真实项目实现,也可以自主创业方案为模板来分析“某店经营成本费用”。

4.成果汇报与交流。每组学生将完成的文稿制作成PPT演示稿,推荐代表口头陈述的方式进行成果展示,并对老师或是同学的提问进行解答。借此机会学生可以相互交流心得体会。

通过这四个环节的前后衔接,在完成毕业设计的过程中,学生从查资料到选题,再到查资料、做设计方案,实际上是一个非常系统的学习检验过程。可以很好的将学生三年所学的专业课程很好的串联在一起,极好的检验了学生学习所得,也让学生明白了整个专业的学习目标和要求。

(三)改变完成方式

鉴于工作过程的整体性及其所涉及的较宽知识面,原来单独个体是很难完成任务的。因此,毕业设计要求团队合作,一般以6-10个人为宜,通过分工合作的方式完成毕业设计中的一些综合性项目。而学生之间的交流不仅有助于问题的解决,促进学生相互学习与提高,而且能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对应的,指导老师也不再是一对一的指导,这就需要将3-4名不同专业教师组成指导团队共同指导学生完成。在时间上,适当提前进行毕业设计的布置和安排,统一安排在学生顶岗实习前以4-8周的时间内完成。

(四)改革考核方式

毕业设计完成方式的改变也随之带来了考核方式的变化。改革传统文本阅卷评价方式和一般答辩方式,要求学生将撰写的毕业设计与专业、岗位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结合起来,采用“PPT演示+口头陈述+回答提问”的方式进行现场评价考核。考核成绩中“毕业设计完成度”占60%,“PPT演示+口头陈述”占30%,“回答提问”占10%。通过这种形式的改变能培养和提高学生对本专业理论、实践或技术领域成果的捕捉、提炼、归纳、概括、分析和运用能力,训练学生对专业理论或技术问题的把握能力,提高其文字和口头表达能力和技巧。

(五)完善指导和监控过程。

毕业设计的执行阶段是毕业设计质量控制的重点。鉴于工作过程的实践性、复杂性,这对指导教师提出较高要求,需要教师有较强的工作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毕业设计开始前将学生按人数分成毕业设计小组以便互相学习、讨论,并且要选出责任心、强理论扎实的学生担任小组长。在指导的过程中需要教师进行必要的监督和管理,指导教师要严格执行计划,将制度落实,为学生毕业设计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要加强学生考勤,处理好学生找工作与毕业设计的时间安排。要对学生毕业设计完成进度及时检查,督促学生按要求的时间完成规定的设计内容。及时解答学生在设计过程中提出的问题,平时还要注意记录学生在完成设计过程中的表现。在毕业设计答辩阶段,按照统一规定,严格评分标准,规范答辩程序,做好有关记录,认真填写各种表格。毕业设计工作完成后,系部和教研室要对整个毕业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检查,找出哪些工作与计划相吻合,哪些工作尚有偏差,形成完整的检查报告。

参考文献:

篇3

一、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专业建设的必要性、可行性分析

高职教育是以社会人才需求为导向的就业教育,其突出特点在与专业与课程鲜明的职业性;高职教育的目标是从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工作要求出发,培养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在专业建设和教学中,引入“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的理念则正好契合了这一目标。将实际工作过程引入高职课程体系,通过市场调研,并结合科学、系统的分析确定课程结构,课程实施中注重课程的完整性和有效性、选择任务载体的典型性和有序性、课程发展的延续性和动态性,为高职教育的成功开展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

二、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建筑工程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目前,高职教育存在一个很普遍的问题,即实践技能教学与岗位工作脱节。过分强调学科各分支理论的系统性,导致学生很难把专业中各个孤立的知识点综合起来。为了改善教学质量,通过分析探讨了引入“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专业建设及其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意义和原则,提出了建筑工程管理专业建设中课程体系构建的思路、程序和框架。

1.课程体系构建的指导思想和设置程序。高职教育中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指导思想是,从工作岗位、工作任务出发,采用职场情景化、职业规范化、岗位标准化等模式,配合生产性、工厂化的实训、实习手段,培养学生对职业岗位的认知和职业综合素养。基于这种指导思想和高职教育的目标,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进行高职专业建设的程序如图1所示。在专业建设中,主要把握好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和构建,以及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实施到位。

我校高职建筑工程管理专业就是按照上述程序确定设置的,其专业培养目标自然成型,即培养适应工程管理行业发展需要,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和职业素养,熟练掌握工程管理相关的工程理论和管理方式,了解与工程管理相关的经济、法律等方面的知识,能够基本胜任工程管理、工程施工、工程招投标、工程监理等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2.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构建步骤。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以实际工作过程的需求为引导,找到典型工作任务,再把典型工作任务进行教学分解。内容的选择以“理论知识够用为度”作为宗旨,直接以工作过程知识为主,以陈述性知识为辅。课程内容编排强调结构化,围绕工作实践活动由泛到精、由浅入深展开,达到学生容易接受、快速形成职业能力的目标。具体的课程开发和设计的基本步骤:首先,确定职业岗位群(根据社会需求调研分析,确定本专业主要职业岗位及岗位群);其次,岗位工作过程分析(对本专业对应的主要职业岗位及岗位群进行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再次,职业能力和素质要求(根据职业岗位及岗位群对工作能力的要求,整合典型工作任务形成综合能力领域)最后,学习领域形成(根据认知及职业成长规律重构行动领域,并转化为课程体系)此外,课程体系内容确定及细化(根据职业特征分解学习领域,细化至每一个学习单元或学习模块)。①职业岗位分析。根据本行业国内外发展现状、劳动力市场需求及其变化趋势,结合教育市场人才供给情况、国家及地方产业政策分析和毕业生就业率预测等,确定所设置的建筑工程管理专业的培养方向、培养目标和内涵。其次,结合行业、产业或区域发展需求和毕业生的去向确定建筑工程管理专业所对应的职业岗位群;进行专业岗位、职业能力、职业素养和综合素质调研分析,最终确定工程管理专业所对应的职业岗位群及其职业岗位要求。②进行典型工作任务、工作过程分析、解构和重组。典型工作任务和过程,融合了企业真实的工作内容和岗位,反映了职业工作的内容和形式以及该工作任务在整个职业中的意义、功能和作用,又具有促进职业能力发展的潜力。因此,在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中,将确定的典型工作任务作为一门课程,由一个或若干学习任务组成。例如“钢筋混凝土梁的制作”是建筑施工领域的一个典型工作任务,也是建筑工程管理专业的一门课程,它含有若干学习任务,比如建筑识图、支立模板、绑扎钢筋等。一般,学生在完成典型工作任务的学习后,可从事多个岗位的工作。③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方法。按照从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到学习领域(课程)的流程,确定教学内容,明确学生应掌握的知识、技能、素养等。依据典型工作任务进行专业技术课程的结构设计,按照职业人才成长规律,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设计教学活动,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推行“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使项目课程、生产性实训、顶岗实习有机结合。整个专业课程体系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途径,模拟岗位任务的教学模式,最终使学生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工作的综合职业能力。其体系构建的核心即在于“整合”。如传统的课程流程是这样的:

而在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中,这些课应该是融合在一起的,考虑到教学进度安排问题,再进一步分解为各分部工程施工与计量的学习领域。在各个学习领域中,又分为构造识图、材料、施工组织与工艺、工程管理等学习情境。

三、结束语

依据工程管理专业对应的职业岗位、能力素养、典型工作任务,基于“工作过程导向”构建工程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可以很好地解决建筑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教学与社会需求脱节的问题。

1.工程管理多维知识的掌握是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教学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建立与工作岗位零距离接轨的课程体系可以将学生就业所需的专业技能、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等众多的知识进行整合。

2.针对具体的工作岗位及工作流程对学生进行“教、学、做”一体化、系列化的实训和岗位模拟,强化了学生的工作技能知识架构。

3.通过参与企业的真实项目的顶岗实习使学生认识到工作的真实含义,引导学生充分做好踏入社会,走向工作岗位的心理准备,并能方向明确的学好课程体系中的相应课程。

参考文献:

[1]赵志群.论职业教育工作过程导向的综合课程开发[J].职教论坛,2004,(2).

篇4

中图分类号:TU6 文献标识码:A

对于工程施工管理,无论是民用住宅、工业厂房,还是公共建筑,从工程技术、施工管理的角度,各专业之间的协调与配合,是至关重要和不容忽视的。即使是一个普通的工程,施工中各专业协调的好坏,也直接关系到工程的质量与品质。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总承包单位往往把专业性很强的工程经建设单位同意后进行分包,像消防、煤气、强弱电安装、防水等,土建施工队伍与其他专业队之间配合往往会出现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到了工程主体完工被发现时已很难处理。不得已只好改线路、打楼板,把一栋好好的建筑搞得乱七八糟,面目全非,并因此带来了种种问题和隐患。很多建筑物,就其各专业本身,如建筑的外形、使用功能、结构形式、安全合理性等,不论在设计,还是在施工方面的质量,都能得到很好地控制和保证。但各专业工程施工中的交叉配合与协调工作,经常处理得不尽人意。

可见,作为建设单位业主代表或者现场监理,在工程的设计阶段以及施工过程中,必须仔细分析造成质量问题和隐患的原因,加强管理促使各专业有机协作和配合。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

1)从技术质量的角度分析:由于现代建筑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涉及的专业也越来越多,有采暖、给排水、空调、通风、消防、对讲、监控、电视、电话、宽带等等。同时安装的质量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每一个专业既有自己的特定位置空间、技术要求,同时又必须满足其他专业施工的时间顺序和空间位置的合理需求。如果在技术上不能充分考虑,特别是一些交叉部位的细节,如果考虑不周,则极易产生问题。

2)从管理的角度分析:由于现行的建筑工程管理体制,施工单位的分包现象普遍存在,分包单位在工作范围的界定上很难做到十分明确。主观上各单位在利益的驱使下,总希望相关单位承担更多的工作,往往造成工序上的遗漏,人为地带来一些问题,增加了协调管理的复杂性。此外,施工组织管理不健全,存在着人员责任不明确,或者是专业人员思想麻痹,都会给施工中各专业的协调工作带来困难与不便,也是产生问题的重要原因。

从理论上讲,协调工作并不十分复杂,只要我们在施工中能严格按规范要求做好每一道工序,也许就不会出现上面所说的矛盾,至少会大大减少问题的出现。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上述人为的、技术上、管理上的因素,各专业之间存在的问题和矛盾是非常突出的,也是很伤脑筋的,我们究竟应该如何处理和解决这些问题,现从以下几点分析:

1)充分认识协调工作的重要性

工程中各专业的交叉非常普遍,处理不当也会出现一些较大的问题,让我们很难补救,甚至无法挽救,而且还会影响工程的质量,造成经济损失。作为工程的建设者、管理者,从设计、监理到施工的各单位首先要从对业主、用户负责的角度认识问题,要从履行合同中自己的责任义务的角度,认真对待协调问题。同时,从提高行业标准,施工和管理水平上讲,做好各专业的协调工作也是十分必要的。

2)加强管理,建立科学的管理模式

一直以来我们的施工管理,更多的趋于表面形式。工地办公室的各种图表,给人的感觉是管理得井井有条,而实际问题解决得怎么样,却要打个问号。虽然这些工作也很重要,对施工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但如果我们过于追求这些,势必有纸上谈兵之嫌,反而束缚了施工管理人员的手脚,无益于工程管理工作的改进和提高。这里所强调的加强管理,是指在现有管理水平的基础上,针对影响工程质量品质的一些关键问题,从技术上、人事制度上建立更有效的、更加科学的管理体制,明确每一个施工人员的目标责任,从而达到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的目的。

3)加强协调管理的具体措施

①技术协调。提高设计图纸的质量,减少因技术错误带来的协调问题。设计图纸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工程质量的优劣。图纸会签又关系到各专业的协调,设计人员对自己设计的部分,一般都较为严密和完整,但与其他人的工作就不一定能够一致。这就需要在图纸会签时找出问题,并认真落实,从图纸上加以解决。同时,图纸会审与技术交底也是技术协调的重要环节。图纸的会审应将各专业的交叉与协调工作列为重点,进一步找出设计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再从图纸上解决问题。而技术交底是让施工队、班组充分理解设计意图,了解施工的各个环节,从而减少交叉协调问题。

②管理协调。协调工作不仅要从技术上下功夫,更要建立一整套健全的管理制度。通过管理以减少施工中各专业的配合问题,建立以甲方、监理为主的统一领导,由专人统一指挥,解决各施工单位的协调工作,作为甲方管理人员、监理人员,首先要全面了解、掌握各专业的工序,设计的要求,这样才有可能统筹各专业的施工队伍,保证施工的每一个环节有序到位。建立问题责任制度。建立由管理层到班组逐级的责任制度。建立奖罚制度,在责任制度的基础上建立奖惩制度,提高施工人员的责任心和积极性。建立严格的隐蔽验收与中间验收制度。隐蔽验收与中间验收是做好协调管理工作的关键。此时的工作已从图纸阶段进入实物阶段,各专业之间的问题也更加形象与直观,问题更容易发现,同时也最容易解决和补救。通过各部门的认真检查,可以把问题减小到最小。

③组织协调。建立专门的协调会议制度,施工中甲方、监理人员应定期组织举行协调会议,解决施工中的协调问题。对于较复杂的部位,在施工前应组织专门的协调会,使各专业队进一步明确施工顺序和责任。

这里要强调的一点是,不论是会签、会审还是隐蔽验收,所有制定的制度决不能是一个形式,而应是实实在在,或者说所有的技术管理人员,对自己的工作、签名应承担相关责任。

4)从以前工作的经验教训中发现问题总结经验

施工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协调管理也不例外,作为技术管理人员,要善于不断地总结前人的或者是以前工作中的经验教训。施工中协调部分的常见问题如下:①电气部分与土建的协调:各种电气开关与门开启方向之间的关系,暗埋线管过密对梁板的影响,线管在施工中的堵塞等。②给排水与建筑结构的协调:卫生间等地方给排水管线预留孔洞与卫生洁具之间的位置,以及管线标高、部分穿楼板水管的防渗漏等。③建筑的外表、功能与结构的关系:各种预制件、预埋件、装饰与结构的关系。④各辅助专业之间的协调:各种消防、通风管线穿梁时,楼面净空是否影响结构与使用,大型设备的安装通道,附件的预埋精度,以及弱电系统、控制系统等。

篇5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2095-3283(2015)09-0144-03

[作者简介]陈红梅(1981-),女,黑龙江齐齐哈尔人,副教授, 博士,研究方向:管理学、技术经济学、企业经营模拟对抗。

一、研究背景

21世纪是信息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成为国家发展和企业运行的关键性战略资源,由此产生了知识管理的需求。知识管理的理念最早产生于企业,提出之后受到广泛认同,各个领域都争相学习。在知识管理发展过程中,人们逐步开始探索把知识管理思想应用到教育领域,2002年美国成立的全美教育领域的知识管理研究协会(ISKME)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标志。虽然对这一领域的研究和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但已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教育领域是知识传递的重要组成部门,教育部门是知识创造、获取、应用和创新的平台,其整个运行过程与知识密不可分。教育部门的主要责任一方面是对现有知识的传播,另一方面是不断创新,开拓新的知识领域,实现知识的增值和完善。素质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发展趋势,对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经过几年的改革和发展,我国工商管理类专业的教育改革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要真正实现工商管理类人才培养的重大突破,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如专业定位模糊、办学方针不明确,未树立起高素质人才培养观;培养目标定位和规格趋同,与职业需求差距大;专业发展缓慢、教学和实践脱节;学生适应性差,缺乏专业实践与开拓创新能力。

在这种形势下,在知识管理思想和理论的指导下进行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有利于丰富工商管理学科教育理论内容;有利于学科管理和发展;有利于教师的作用和潜能的发挥;有利于学生的实践、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各类专业知识融会贯通;有利于营造一种合作、开放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形成知识共享与创新的学科文化与价值观念,形成专业核心竞争力,促进专业向学习型组织转化,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基于知识管理过程的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设计

知识管理是各类组织运行和管理过程中主动实施的一种策略,通过知识的搜集整理实现知识的有序化、规范化,通过合适的途径把系统的知识传递给有需要的主体,实现资源共享,并应用到具体的学习和工作过程中,实现知识的价值,并在整个知识管理过程中实现知识的不断创新。在借鉴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笔者将知识管理划分为知识的获取与创造、知识的组织与存储、知识的传递与共享、知识的应用与创新四个基本过程。

为了设计出符合专业实际和经济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首先需要进行专业调研,对专业进行准确定位,分析岗位和专业能力体系,进而设计课程结构,明确针对不同课程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最后对人才培养模式实施之后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在此引入知识管理的理念和相关理论,基于知识管理过程设计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具体设计思路见图1。

把知识管理思想应用于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设计过程中,根据专业需求和人才定位,通过教师团队实施知识管理的过程,完成人才培养的任务,既实现了对显性知识的传播和学习,又实现了对教师隐性知识的分享和累积,同时对学生学习过程中获得的隐性知识进行搜集和存储,不断丰富专业知识库和学习方法;重视对教师的知识管理,鼓励学生培养个人知识管理能力,实施素质教育,实现培养符合时代需求的应用型人才的目的。在知识管理的四个基本过程的基础上,在知识管理理念的指导下进行工商管理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的设计。

(一)基于知识获取与创造的专业能力分析

知识的获取与创造是知识管理的第一阶段,是知识管理的基础,也是专业能力分析的基础。运用已有的知识进行专业能力分析,分析在当前的形势下对工商管理类人才能力的需求,准确地进行专业定位。当前对工商管理类人才能力的需求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见表1)。

另一方面,在专业能力体系的指导下,有目的地进行知识的获取与创造,掌握专业教育过程中所需要的知识,并不断对现有的知识进行创造和更新。教学过程中的知识主要有两类:一是来源于理论、书本或文献的经过系统归纳和整理的规范化的显性知识;二是专业人士在学习和工作过程中积累的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和个人经验的隐性知识,具有个异性、随意性和模糊性的特征。如何把这部分知识归纳概括出来,并进行系统化阐述是知识获取的难点之一,通过对这两类知识的获取和创新逐步建立起高质量的专业知识库,以供教师教学和学生自学之用,在后续的教学和学习过程中逐步丰富和完善专业知识库。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除了教授专业知识以外还应培养学生的知识获取和创新能力。

(二)基于知识组织与存储的课程结构设计

在知识获取的基础上,还需要对各类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进行分析与系统化,建立数据仓库和知识仓库,以助于对知识进行保存、检索以及重复利用。在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设计过程中,在岗位能力分析的基础上,运用知识组织与存储的思想指导课程结构体系的设计,满足工商管理类专业教育的需求。

课程模块的设计过程就是对知识的系统化组织和存储过程,根据知识管理理论以及工商管理类专业教育的内在目标要求,工商管理类专业的课程体系应包含以下几个模块:1.素质课程模块。通过必修课和公共选修课两类课程向学生传授通识性的知识,致力于提高工商管理类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2.专业知识课程模块。通过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围绕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巩固培养学生在专业领域的学习、工作和创新能力。3.岗位能力课程模块。通过实训和实践课程方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再应用到实训和实践的过程中,加深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并把学习和实践过程中形成的科研设想在实验室中进行开发和实践,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综合实践能力。4.拓展性课程模块。通过选修课程、参加课外的实践课程以及一些职业技能竞赛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

(三)基于知识传递与共享的教学方法与手段的选择

结合专业特点,在知识的组织与存储的基础上设计工商管理类专业的课程体系,选择合适的方法和手段把知识传递给学生,实现不同主体之间的信息共享。教学活动是基于特定目标开展的知识整合和传递的活动,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根据知识的特征和性质有差别地进行知识的整合和传递。结合工商管理类专业的专业需求,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课程类型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整体教学活动中,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如体验、交流、解读、反思等教学手段,针对不同的课程模块进行具体的教学方式的选择(见表2)。

根据专业需求和专业知识的性质,针对不同的课程模块选择合适的教学手段,对各种教学手段进行综合运用,实现知识的传递和共享,培育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

(四)基于知识应用与创新的教学效果评价

知识管理过程的最后一个阶段是对知识的应用和创新,并需要对知识应用和创新之后的效果进行评价,即对人才培养模式设计实施之后的教学质量和效果进行评价。结合知识管理过程和知识管理的目的,建立能够反映出工商管理类专业教学质量的考核机制。首先,改革传统的考试制度,注重对过程的考核,侧重对学习能力、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的评价;其次,建立主体多元化的评价机制,打破传统的教师和学校作为主要考核主体的评价机制,引入企业、行业协会和专业技能鉴定机构等评价主体。企业提出人才要求,教师和学校根据企业的人才需求进行人才培养,并进行过程考核。企业提供实践机会,与学校共同完成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考核,由行业协会和专业技能鉴定机构对学生的专业能力和资质进行考核和鉴定,为企业选用人才提供参考。

三、结论

在知识管理过程理论的指导下,探索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对于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知识管理的过程是一个动态循环过程,人才培养模式的设计和实施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基于知识管理的过程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设计和实施,应根据社会的需求和专业的要求,不断地对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在动态的人才培养模式设计和实施过程中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为社会提供合格的工商管理类人才。

[参考文献]

[1]苗雨君,陈红梅,齐秀辉.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3(12):71-72.

[2]黄嘉涛,张德鹏,韩小花.工商管理类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体系[J].科技与管理,2011(9):102-105.

篇6

1 我国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

1.1 课程设置不能体现职业技能教育目标

传统的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大部分高职院校专业课设置上以理论课程为主,主要突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开设课程范围广泛涉及旅行社、旅游景区、酒店管理等多个方面,但理论知识偏多,实践性知识偏少,缺乏适应行业需要的职业技能课程。在这些课程中,餐饮、客房、前厅等酒店管理相关课程实践技能培养目标明显,而与旅行社相关的课程中除了导游业务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外,其他课程均属于理论为主的课程,且大部分课程主要围绕学生的导游资格证考试展开,不能体现职业教育突出实践技能培养的目标,课堂教育不能适应旅游企业的人才需求。

1.2 在教学模式上不能突出实践技能的培养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大部分课程的教学模式仍以传统的理论讲授加案例分析为主,不符合现代教育规律,不能体现学生课堂主体地位,不能突出对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学生缺乏实践锻炼的机会,更谈不上对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①以《旅行社经营与管理》课程为例,作为旅行社方向的主干课程,此课程涉及旅行社组织机构、旅行社产品设计、旅行社市场营销、旅行社财务管理、旅行社人力资源以及旅行社接待与导游业务等内容,这其中有很多内容和其他课程相重复,而且整个课程以理论知识为主、缺乏企业实践内容,不能实现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

1.3 师资结构单一,教师缺乏企业实践经验

目前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师,大部分为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这部分教师虽然具备完整的旅游管理知识体系和较高的理论水平,但由于缺乏旅行社工作经历,使得在教学中不能真正实现理论结合实际,因此,所讲授的知识在实际工作中并不实用,给人以华而不实的感觉,同时,学校欠缺与旅游企业的深度合作,学校很少利用行业资源,所谓的专业建设委员会和行业专家,只有虚名,很少能够真正走进课堂成为学校的教学资源。

1.4 缺乏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长期以来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主要局限于酒店方向的餐饮服务、客房服务等,而旅行社方向的课程基本不涉及实践教学,同时,绝大部分高职院校都没有建立相应的旅游模拟实训室,也没有形成一套便于操作、合理可行的实践教学体现,仅仅依靠几次校外参观实践,远远不能满足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性教学的要求。

2 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开发

根据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的要求,本文以《旅行社业务》课程开发为例,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②

2.1 通过对旅行社典型工作任务研究,改革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

通过对沈阳各大旅行社和我校以往毕业生的调研,我们发现,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毕业后在旅行社主要在导游、计调、外联三大业务部门工作,而旅行社人才缺口最大的也正是这三个业务岗位,由此我们认为旅游管理专业应根据这旅游社三个典型工作任务,所需的主要职业能力,调整课程设置。如将原有的《旅行社经营与管理》课程拆分为,《旅行社业务》、《旅行社人力资源管理》、《旅行社财务管理》三门课,一方面避免课程内容的重复,同时,突出旅行社职业能力的培养。其中,《旅行社业务》由“导游业务”、“计调业务”、“外联与营销业务”三部分组成,分别安排在第2、3、4学期授课。

2.2 根据各典型工作任务职业能力要求,调整课程学习情境

根据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理论,每一个典型工作任务都应该是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而根据此工作过程科学、正确地设计学习情境是基于工作过程课程改革的关键。③以《旅行社业务——计调业务》为例,根据完成计调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选取教学内容,将旅行社计调工作的基本内容、基本操作方法和工作程序贯穿其中,在组团社计调、地接社计调、出境游计调3个学习情境及7个子情境的任务驱动下,使学生掌握线路设计、计划统计、订票业务、订房业务、订车业务、订餐业务、关联社联系、调度变更、危机处理等主要业务技能,使学生能将其灵活应用于工作实践。为学生将来进入旅行社实践和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学生通过对基于工作过程课程的学习,应达到毕业后不仅能完成职业的某一岗位的工作,而且可以从事多个岗位的工作;不仅能适应某一企业的需要,而且能适应不同企业的需要;不仅能完成当前的岗位工作任务,而且具有完成未来岗位工作任务的坚实基础。

2.3 丰富教师实践经验,灵活制定实践教学计划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要求教师具备较为丰富的实践经验,以起到对学生学习的辅助引导作用。如:教师能够根据组团任务的要求,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地接社的联系方式,协助学生完成与地接社的联系沟通。因此,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必须制定教师企业实践计划,有计划的安排教师进入旅游企业顶岗实践,通过实践使教师一方面深入了解行业发展现状,另一方面提高教师的实践操作水平。

同时,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要求必须加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力度,由于我省旅游业具有明显的淡旺季之分,因此,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可根据旅游市场的需要进行灵活安排,这样不仅可以丰富学校的实践教学体系,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水平和职业素质,也可以为学生将来的毕业实习奠定基础,从而实现高职教育培养高素质、技能性人才的培养目标。

辽宁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立项项目“基于工作过程的旅行社业务精品课建设模式研究”成果

注释

篇7

高职酒店管理教育的目标要求其课程设置以职业岗位能力为基础,使学生获得的知识和技能适应职业岗位(群)的需求,进而提高学生上岗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由于很多高职院校对高职教育内在本质和所培养人才的性质认识还不够到位,甚至有部分高职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普通高校相同或相近专业的培养目标没有区别,这种培养目标定位上的不准确反映在其课程设置上就是带有普通高等教育学科式课程设置的影子,或者仅仅是对本科课程设置的简单压缩,不利于形成高职教育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特色。[1]

(二)与企业的互动不足,职业性缺失

企业直接参与是高职课程开发的一大特色,一些高职院校的酒店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计划的制定和课程设置的构建过程中,对于来自行业的专业建设委员的作用发挥还有待提高,对于校企互动开发课程的模式、机制构建等深层次的问题则缺乏认识和实际行动,使得专业课程设置的职业性特色表现得不够明显,多数课程的开设缺乏明确的职业指向性和工作的完整性,使得课程内容和企业岗位实际任务脱节,无法实现学生毕业后的零距离上岗。以《饭店前厅客房服务与管理》为例,有些教材与实际并不相符,如果单纯按照课本教学,不和企业实际岗位任务相结合,那么学生进入企业后会感到困惑,甚至根本无法上岗操作,那么这门课程的开设就没有起到作用。

(三)结构不合理,课程设置宽而不深

受传统学科式课程设置的影响,高职酒店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一味追求“大而全”,课程的设置看似广泛,实则宽而不深。由于缺乏对课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梳理和有机整合,使得诸如教学内容杂乱而重复、课程重点模糊等问题十分突出。一些学校对课程结构改革的认识不够深刻,还停留在对原有学科式课程设置的简单压缩或者改变理论课和实践实训课的学时比例的层面上,显然没能涉及课程设置改革的本质层面。以《饭店前厅客房服务与管理》为例,其教学内容与《饭店管理概论》、《饭店人力资源管理》、《饭店营销》都有重复之处,这样不仅是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资源的不协调,更加会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到内容重复过多而造成听课率下降,从而失去学习的激情。

二.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酒店管理专业课程开发

根据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的要求,本文以《饭店前厅客房服务与管理》课程开发为例,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2]

(一)通过对酒店典型工作任务研究,改革酒店管理专业课程设置

通过对湘潭各大酒店和我校以往毕业生的调研,我们发现,酒店管理专业学生毕业后在酒店主要在前厅部、客房部、餐饮部三大业务部门工作,而酒店人才缺口最大的也正是这三个业务岗位,由此我们认为酒店管理专业应根据酒店这三个典型工作任务,所需的主要职业能力,调整课程设置。如将原有的《饭店管理概论》、《饭店人力资源管理》、《饭店营销》三门课程总和为一门基础理论课,在《饭店前厅客房服务与管理》、《饭店餐饮管理》二门课中融入对应基础内容,一方面避免课程内容的重复,同时,突出酒店职业能力的培养。其中,《饭店前厅客房服务与管理》由“前厅服务”、“客房服务”、“销售业务”三部分组成,分别安排在第2、3、4学期授课。

(二)根据各典型工作任务职业能力要求,调整课程学习情境

篇8

酒店业和旅游业发展如此迅猛,使酒店业和旅游业的人才需求也呈现迅速上升的势头。预计到2015年,全国旅游直接从业人员将达到1700万人,间接从业人员将达到8300万人。目前每年旅游业专门人才缺口至少200万人,今后还将以每年20万人的数字递增。星级酒店的前厅、销售、客房、餐饮等部门经理及以上管理人员和高素质的酒店一线员工极为匮乏。

与此同时,截至2008年底,全国相关院校设置高职酒店管理专业的有540所,在校生人数约16.7万人,累计毕业生人数约15.6万人。其中,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457所;本科院校职业技术学院81所;本科院校独立学院2所。高职高专酒店管理专业已成为我国酒店业基层和中层管理骨干人才培养的主要平台,潜力巨大,但竞争激烈。高职高专院校如何在众多办学者中脱颖而出、培养酒店业需要的人才,关键在于科学设置课程,推进教学改革,优化课程教学内容,改革课程体系,提高教学质量,进一步完善培养过程中各环节的质量监督和管理。

课程体系的建设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最终是通过课程来实现的。建国以后我国职业教育缺乏相应的理论准备和实践经验,课程体系普遍存在:专业定位不准确,培养目标宽泛;缺乏实训教材;课堂教学方法单一,师生缺乏互动效应;教育资源稀缺、信息闭塞,教学与市场脱节现象普遍;部分课程内容重复;缺乏培养学生职业素养方面的课程内容等问题。改革开放后尤其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各地在中等职业教育进行了许多有益的尝试,我国引用的国外职教课程模式主要有德国的“双元制”模式、世界劳工组织的MES模式、加拿大CBE模式等。

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包括确定职业岗位群、岗位工作过程分析、教学过程分析、建立集群式模块课程体系等几个方面。

一、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体系

课程开发是规划育人方案的教育活动。高职课程开发基本模式可分为三种,一种是目标模式,一种是过程模式,一种是环境模式。

工作过程是“在企业里为完成一件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职业活动的工作过程是多种多样的,职业教育不可能把所有的工作过程搬到学校。工作过程导向课程开发的参照系是工作过程,但并非所有的、原生态的工作过程,而是从职业群中归纳整合出的典型的职业工作过程。一条可选择的工作过程导向课程开发路线是对实际的工作任务进行分析,得到整合的工作任务归纳,转换成学习性的工作任务归纳,设计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组织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资源建设。

姜大源研究员把工作过程归纳为在控制与反思基础上的咨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六步工作程序,准确地描述了工作过程的轨迹,科学地演绎了德国劳耐尔教授等还认为的工作过程“是一个综合的、时刻处于运动状态但结构相对固定的系统”的内涵。工作过程导向课程以工作过程“六步骤”为导向,为职业教育的实施提供了一个基本模板。

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的设计应该真正以学生为中心,以典型工作任务的实施为教学主线,以过程性知识为主、陈述性知识为辅,即以实际应用的经验和策略的习得为主,以适度够用的概念和原理的理解为辅。必须按照工作过程来序化知识,将陈述性知识与过程性知识整合,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整合,让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过程中形成直接经验,从而掌握融合于各项实践行动中的知识、技能,以提高职业素质水平。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教学的基本思想真正体现了工作怎么做,教学怎么教,特别强调在“做中学”,即学生的知识和能力都是在完成特定工作任务的过程中获得。基于工作过程的酒店管理课程设置过程如下图所示:

二、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整合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体系

(一)以就业为目标,强调高职高专酒店管理专业就业岗位的宽泛性,确定以高档酒店、茶艺馆为职业岗位进行分析,分析其所需的理论知识

传统的酒店管理专业强调理论课程体系的完整性、系统性,学生将很多时间花在学习管理理论的历史沿革、管理方法的原理等。这很容易造成学生走上工作第一线后只知道“为什么”,却不知道“怎么办”,所以在理论课程设置时要突出“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须、够用为度,以掌握概念、强化应用为重点”。例如,将“管理学原理”这门课与“饭店管理”等相关课程进行整合。让学生更紧密地将管理原理和岗位管理的实际相结合,使生硬的理论条目更加生动、鲜活。酒店管理专业要求学生必须具有一定的部门管理能力和饭店服务技能,包括与人的沟通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等。

1、知识:饭店前厅部的机构设置、运营控制,前厅部销售及销售管理,前厅部的服务及服务质量管理;客房的设计,客房设备和客用物品的配备及管理,客房部清洁设备和清洁剂的配置与管理,客房的清洁保养,客房部对客服务,客房部的安全管理,客房部的人力资源管理;餐饮部组织机构设置和餐饮经营环节,菜单设计,餐饮服务及服务质量管理,餐饮设施设备的使用与保养,原料管理,宴会部运行与管理,餐饮营销;餐饮部人力资源管理;

2、技能:饭店的总体和部门(餐厅、客房、前厅、营销、财务、人力资源等部门)管理能力,市场开拓能力,服务意识及服务操作技能(前厅、客房、餐厅等)。

3、态度: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个人品质、人际关系能力和团队精神等情商因素。

三、从岗位需求出发构建强化学生实践能力的实践教学体系

(一)实践教学体系的要素分析

实践教学体系应该反映酒店管理专业重应用的培养目标,体现酒店行业对应用性人才的需求特点。酒店行业是一个服务性行业,不论是饭店还是其他企业,时时刻刻面对来自世界各国或各地的客人,具有外向性特点,对人才有基本的行业素质要求;酒店经营包含了住、食、购、娱等各个方面,要求人才必须具备与行业发展相适应的知识和能力,这就决定了酒店管理专业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因此,旅游教育必须建立与行业特点相适应的实践教学体系。

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由行业基本素质、行业基本技能和综合运用能力三部分组成。

行业基本素质――酒店业是服务性行业,对客服务过程中,从业人员必须具备一些基本的行业素质,服务意识、沟通能力、外语应用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一定的写作能力――全程进行培养。

行业基本技能――职业教育的基本技能训练,是学会生存的基础。包括饭店服务技能(包括前厅、餐饮、客户三大块)、茶艺服务技能、礼仪训练等――随课程教学进行训练。

综合运用能力――主要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独立工作的基本素质,培养学生富有创造力地吸收和运用新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公关能力、管理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校内综合活动和校外实习相结合进行。

(二)实践教学体系的教学模式

熟练的操作技能或现场解决技术问题的能力是职业教育课程内容的重心所在。根据酒店管理专业的特点,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应从三方面着手:

首先,时间上采用集中时间与分散时间相结合。充足的学时是实践教学的必需保证,根据理论教学进度安排相应的实践教学。集中时间主要指每学期集中操练型实习(2-4周)和毕业前生产实践型实习(24-32周)所用的时间。分散时间指每学期课间认识型实习、假期社会接触型实习等所用的时间。总体学时比例上理论课余实践课要达到1:1。其次,空间上采用校内与校外相结合。校内模拟实训中心主要安排认识型实习以及模拟环境下的技能演练型实习。校外实习基地主要安排见习和生产实践型实习。第三,方式上采用体验与操作相结合。体验方式是让学生通过直观教学、实地参观、短期参与行业活动等方式对所学专业有基本的了解与认识。操作方式则是让学生到企业与员工同工作、同生活一段时间,真正参与行业工作,真实感受行业氛围。4、细化岗位分工,探索酒店管理专业整体的“宽基础、多方向”集群式模块课程体系

篇9

[中图分类号] G640.2[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10)02(b)-116-02

The thought and exploration of drug management professional curriculum development based on the working process

ZHANG Mingshu, LI Shuhui

(Changchun Medical Junior College, Changchun 130031, China)

[Abstract] The teaching contents and curriculum system reform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reform is the key and difficult. Based on professional curriculum system established working process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ideas and implementation process of the reform of teaching modes, the sense of exploration.

[Key words] Specialized field; Based on the working process; Curriculum development

我国正在积极推进城镇和农村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医药流通领域管理体制的改革,这项改革必然对药品经营人才有广泛的需求。培养企业需要的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的实用型人才,学校保证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的关键是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教学计划,以组织教学过程、安排教学任务,这就需要教学管理者和专业带头人认真研究和探索课程体系建立的基本规律并付诸实践。在教学改革的实践中,我们以高职高专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模式为导引,对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的教学计划进行了研究剖析,形成了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总体思路并付诸实施,从而带动了专业教学模式的改革。

1 教学计划修订依据及基本思路

遵照教育部教高[2006]16号《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的文件精神,根据2006、2007、2008年企业药品经营管理人才需求调查的结果,进行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就业岗位定位分析及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职业能力(技能)分解,最后将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知识、能力(技能)与课程设置对照,而构建初步的课程体系。课程设置的基本思路为:①课程设置充分体现“以就业为导向”的指导思想,基于药品经营管理的工作过程来构建课程体系和进行课程开发。②“必须、够用”为度,精简课程,进行必要的课程整合,避免专业面太宽,专业知识不够精的弊病。③课程设置与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和国家执业药师考试的知识要求接轨,利于学生取得双证书和学生后续的发展。④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力度加大,增设选修课,如人际沟通、演讲与口才、商业应用文写作等。

2 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与课程开发的实施

2.1 提升职高专的教育理念

高职高专院校的教学管理者和教师基本上都是学科型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对职业教育不熟悉,职业教育的意识和能力都非常缺乏。所以,建立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它要求广大教师要从原来的学科型教学思维中摆脱出来,转变教学观念。加强学生素质教育,强化职业道德教育;以就业为导向,突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大力推行工学结合;要积极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融“教、学、做”为一体,努力形成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生动局面,教师是具有丰富实际业务能力的职业能力指导者和组织者。

2.2 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社会和岗位需求调研

制订出培养实用性人才的教学计划,其总体框架和思路应该来源于企业的岗位需求,为此,我们做了如下的工作:

2.2.1 专业岗位需求调研 为使制订的教学计划能够真正培养出用人单位所需要的人才,我们首先在企业、药业公司等学生可能就业的部门进行问卷调查,就企业能为学生提供的工作岗位、对本专业人才需求情况、本专业学生需具备的能力、在药品经营管理岗位必须具备的医药知识、企业认为该专业学生最需的职业证书、本专业学生最需要解决的突出知识缺陷以及来自企业的其他建议等方面进行了调研。调查结果显示,制药企业不仅迫切需要具有营销或医药专业知识技能,有过良好培训经历的人才,而且,多数用人单位比较看重所培养人才的综合素质情况,如人际沟通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执行能力、良好的心理素质等,需要对市场敏感并且反应迅速,爱岗敬业,团队意识强,德才兼备的营销管理专才。多数企业认为学生最需要解决的突出知识缺陷是专业面太宽,专业知识不够精和人文素养欠缺,这将为设置适合的专业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提供了依据。

2.2.2 召开一线技术骨干访谈会 为使课程体系构建、课程开发能够基本符合企业的工作技能岗位要求,我们邀请了不同层次的药品经营管理的骨干,畅谈该专业的就业岗位,岗位的基本工作任务,完成工作任务的基本要求,需要哪些基本技能为依托等作为以工作任务为框架课程开发的基础。同时,对完成具体任务时,需要设置哪些工作情境来组织学生学习等相关问题与一线专家们进行了探讨。

2.3 药品经营管理岗位的知识、能力、素质分析

根据问卷调查的反馈结果,笔者设置了职业能力(技能)分解表,岗位知识、能力(技能)与课程设置对照表等,将本专业一线就业岗位对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进行列表对照并进行分析,在进行职业岗位的职责分析时,不仅分析职业的专业技术能力,同时注意分析非专业的技术能力,特别注意分析职业的“基础能力”、“关键能力”和“核心能力”,以建立适应药品经营管理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

2.4 药品经营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和课程开发

2.4.1 打破学科教学体系,课程设置由“多而全”转为“少而精”为避免课程设置专业面太宽,专业知识不够精的弊病,在课程设置时采用“必需、够用”为原则,通过课程整合适当减少系统的理论内容讲解,如公共关系学,社交礼仪整合为公共关系和社交礼仪,中药学和中医学基础整合为中医药学概论,分析化学与药物分析整合为药品检验技术,重点讲解在工作实践中最实用的知识;删减了一些课程,如天然药物化学、药品经济学、广告管理教程,在学习药品营销专业知识时适时渗透相关知识。

2.4.2 基于工作过程进行课程开发“基于工作过程”进行规划是课程体系构建的主要指导思想。以往理论和实践教学两个体系有学科化的痕迹,为此,我们在课程设置时,力图将专业课课程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为一体,以实现掌握知识、发展能力与提高素质的统一。

新的课程体系将药品经营管理分成若干的任务,如药品市场开发、药品零售服务与咨询、药品采购与储存、药品经营质量管理等,将常规学科体系下课程如电子商务课程、市场调查有预测、药品经营管理、药品营销技巧、社交商务礼仪、品检验技术、临床药物治疗等,成为相应任务项下的子任务。由教师和药品经营技术骨干模拟实际工作场景,协同创设学习情境,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进行,以实现学生在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这种以药品经营任务为载体的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以培养实际工作能力为目标,体现了“教、学、做”的一体化。

2.4.3 重视并加强职业关键能力课程设置职业关键能力为除职业技术能力外,职业人才所应具备的跨行业、跨专业、跨职业的基本能力,包括:计划和组织活动的能力、交往和合作的能力、学习和运用技术的能力、心理素质和承受能力。这也是药企近年来人才招聘别看中的能力,而且需求迫切。因此,我们在必修课中增设了大学语文课程,选取社交商务礼仪、人际沟通、演讲与口才、营销与消费心理学、商业应用文写作等课程作为必修或选修课,以加强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3 改革的关键点和应注意的问题

基于工作过程构建新的课程教学体系是对学科体系教学计划的颠覆性的改革,需要长时间的思考和积淀,需要理论和实践的反复过程,同时,教学模式改革的关键点和注意的问题不容忽视。①在进行课程体系构建时要注意强调实践,实践课程要形成相对独立的体系,在教学计划中占有较大的比重,但并不是不要理论,应强调在专业课教学中理论和实践的有机融合。②在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时要注意职业关键能力的培养,在课程设置时有必要适时融入人文课程,实现人文科学、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有机结合,可以适当增加选修课数量,允许跨年级,跨专业选课,增强课程结构的弹性和可选性,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优势和特长。③课程体系构建和课程开发的重点是基于工作过程的专业课教学,要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通过精简课程和课程整合,减少基础课程内容的重复讲授。课程开发是否与企业的工作要求相匹配,主要取决于一线技术骨干的评价。④设置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要形成与之相匹配的系列实验室,系列实践教学基地(群)。因此,在制订教学计划时,要同时考虑加强实验室和实习、实训基地建设,营造仿真的职业实训环境。

4 总结

在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及其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和教学管理者教学观念得到转变,学生由专业技能的被动接受者,向专业技能的主动探求者转变;教师由知识技能的传授者向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指导者转变,为所培养的人才真正为企业所需,实现本专业高职高专的人才培养目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赵志群.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南[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2]姜大源.新时期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OL].(2007-10-17).省略/news_xiangxi.asp?id=279.

篇10

中图分类号:F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2)07-0147-02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教高 [2006]16 号 ) 中提出: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是指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所设置的课程及其相互间的分工与配合所组成的课程系统。它是培养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保障,是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内容之一,是物流管理专业建设和课程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职业岗位分析及培养目标定位

随着国家对现代物流业的高度重视,我国物流业和物流教育都获得快速发展,物流人才被列为我国 12 类紧缺人才之一。现代社会需要“宽口径、厚基础、综合性、应用型”的复合型人才。对于某一专业培养的毕业生来说,其职业定位对应的不再是单一的职业层次,而是一个就业岗位群。

物流管理专业的职业岗位大致可分为以下四大类:企业物流就业岗位群,存在着原材料采购、储存保管、包装、分拣、配装、分销计划、运输、与接受电子商务购销信息等岗位群。社会物流就业岗位群,有储存、运输、调配、保管、分装、加工、信息与接受、集装箱管理、报关、结算、货运等岗位群。国际物流就业岗位群,有销售,业务、海运操作、空运操作、报关,报检、保税(物流园区)人仓储管理、船务臊作、海运客服、空运客服、单证员等岗位群。为此制定物流管理专业群人才培养目标如下:

物流中心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为:面向专业的物流中心、配送中心、快递中心、货运公司,从事连锁配送、仓储堆场、运输、计划调度、车辆配载及货运等具有熟练技能的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

企业物流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为:面向大型制造企业的进、销、存业务岗位以及大型连锁经营企业的物流管理岗位,从事企业采购、仓储保管、连锁配送、销售、生产调度、信息服务、现场管理等具有熟练技能的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

国际物流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为:面向跨国物流公司、国际贸易公司、进出口公司,从事跟单、单证制作、国际货运、物流信息管理等具有熟练技能的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

二、基于工作过程的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开发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具有极强的职业性和科学性,它是一个系统工程,要用科学发展观来引领。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开发不单纯是课程问题,其关系到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能否实现的问题,关系到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提升,关系到能否满足物流行业企业的需要以及物流行业的发展。下面以黑龙江职业学院物流管理专业为例,对基于工作过程的专业课程体系开发做一阐述。

(一)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开发设计思路

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开发要坚持以就业导向,遵循物流管理人才成长规律和高职教育规律,进一步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树立现代高职教育的人才观、质量观、教育观、发展观,突出物流高职教育特色,突破传统学科化的课程体系,围绕就业导向和物流工作过程系统化构建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

要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系统和基础知识系统为基础开发设计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以物流管理工作岗位任务和工作过程为主线,将物流管理职业能力培养贯穿始终,来开发设计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从而使学生既掌握做事的能力,又学会做人的本领;以物流管理专业学生职业能力拓展为前提,开发设计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

(二)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开发过程

黑龙江职业学院在建设国家骨干院校项目中,物流管理专业基于工作过的课程体系开发步骤如下:

1.组建课程体系开发小组,了解企业所需物流人员的工作岗位。

针对物流管理专业的定位,组成了由物流行业和典型企业相关主管、毕业生和教师参加的多层次、多单位共同参与的高职课程体系开发小组。

我们先后对龙运物流园区、圆通物流有限公司、黑龙江凯莱物流有限公司、黑龙江省物流采购联合会等企业和物流行业协会以及往届毕业生进行了广泛调研,明确了企业所需物流管理人员的工作岗位 (群),如下图所示:

2.总结物流岗位的工作任务,归纳典型工作任务,研讨完成典型工作任务所对应的物流岗位所需的职业能力。确定典型工作任务对应的职业行动领域,依据行动领域归纳、分析与序化结果,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物流管理专业的学习领域,从而形成基于工作过程的物流专业课程体系 (以专业学习领域为例,如下表所示),并对应相应职业资格证书。

3.以物流工作任务为导向的工学深度融合及综合素质为培养目标制定学习领域课程标准,注重设计课程教学评价与反馈系统设计和开发相关教学资源。结合黑龙江地区的物流产业特点和结构的调整,聘请行业专家、一线技术人员、教师对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进行评估和论证;对评估意见综合考虑,对课程体系进行进一步的修改和完善。

三、构建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实现的保障体系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是保证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重要保障。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运转需要以下条件作为保障。一是校企共同进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开发,其为核心;二是“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与培养,其为根本;三是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教学资源建设和教学制度建设,其为实现的必要条件。以上三因素需要密切配合,不断完善才能放大课程体系的功能,发挥其在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根据不同高职院校所处区域经济特点,借鉴国内外先进的职教理念,进行本土化吸收与改造,积极构建基于物流行业和企业物流管理工作过程的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以提升物流管理人才培养质量。为此,高等职业院校应该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篇11

工商管理专业本科培养模式在这一领域是越来越受到关注的研究热点。本研究依据高等教育发展规律,从微观角度作为出发点,为市场上的“客户”和“产品”进行调查,从而解决“客户”需求和特殊“产品”的要求,为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培养的方向和目标提供理论依据。同时,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市场需要量是很大的,“市场”上的“产品”需求非常强劲,甚至迫切需要。目前各组织对人力资源的需求,营销运作,生产系统运行平稳等需要大量工商管理人才。这项研究是根据目前工商管理毕业生面临的困难:行业困难,就业后工资低,难以适应工作环境,出现工作任务完成困难和职业发展瓶颈。为了能够有效地提高甚至部分解决我们大学工商管理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问题,有效提高工商管理毕业生的素质和技能,提高核心竞争力,改善就业困境和职业发展困境。

一、相关理论

工商管理专业是工商企业在经济管理基础理论和一般学科方法的研究,包括业务战略发展和内部行为管理两个方面。该专业应用非常强大,专业范围比较广泛,课程更多,涵盖了经济,管理多门课程。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专业方向。如企业管理,营销,人力资源,财务管理,会计,企业投资。工商管理专业的显著特点在于其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和实践性。

(1)可雇佣性理论。二十世纪初在英国发起的可雇佣性能力能力概念是獲得初次就业,维持就业和获得新工作的能力。对于个人来说,如知识,技能和态度;因此在面对雇主时将这些资本提供给雇佣人员。从小学到高中,大学阶段是培养和加强就业能力的好时机。

(2)就业力理论。英国经济学家Beveridge(Beveridge)在1909年历史性地对就业能力作出了定义,在他的理解中,“就业能力”等同于“就业”,即为个人寻求及维持工作的能力。20世纪80年代后期,美国的一些学者修改了就业是获得初次就业,维持就业和重新选择和获得新工作的动态过程的概念。在强调就业,就业市场,国民经济政策等宏观方面的就业能力的同时,更全面地解读了就业概念。2005年,美国教育和就业委员会再次界定了就业概念。“就业能力”是指获得和维护工作的能力。劳动力不仅包括在狭义上找工作的能力,而且包括继续工作和实现良好职业发展的能力。

(3)有效教学理论。教学的有效性是20世纪上半叶的教学思想和理论的代表,其核心是教学的有效性。关注点核心在教师的教学效率,关注学生的进步和成绩,老师要有效率观念。“有效教学”是一套教学策略,要求教师掌握相关战略知识,做出具体决策,及时做出决策。

(4)认知结构学习理论。布鲁纳认为,学习是一个积极的过程,教育者的任务是将知识转化为适应系统发展的一种形式,将发展秩序描述为教学设计模式,使学生知道学习。所谓的发现当然不仅限于人们不了解的事物的发现,而且还以自己的想法获得所有形式的知识。

(5)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是一种认知理论。建构主义教育理论的核心可以归结为: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积极探索知识,积极发现和建构知识对于人生的意义。主张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认为教师的教学是“为每个学生的发展”。

二、在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中贯穿可雇佣性

作为人才培育及增强学生可雇佣性的重要环节,课堂和实践教学两者要互相渗透,在理解理论概念的同时,也应不断进行实践验证工作,以此提升教育效率。

(一)在课堂教学中贯穿可雇佣性

在高等教育中,以课堂教学作为培育人才的主要渠道。借助一系列合理、高效的方法,在所有教学活动中注入可雇佣性的培养环节,比方说课堂上的引导、互动环节、第二课堂教学等,这些都能够保证较高的教学质量。第一,应该把课上教学活动与可雇佣性技能的培养结合起来,在教材中添加此类技能的具体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借助一系列高效的方法,积极培养该类技能,另外应该注意的是,此类技能需要与其他学科进行贯通性的学习,它脱离不开当今时事政治与经济等现状。第二,研究在课上教学中,实践技能的高效培养模式。探寻更好的教学组织结构与该类技能的练习方式,推动师生关系的发展,增近双方友谊,促使两者成为合作伙伴,摈弃掉传统守旧的教育模式,给予学生更多的主导权,激发他们的自主性。转变为启发、互动、合作型的模式,在保证可雇佣技能教育质量前提下,积极探究更高效的理论教学模式。第三,想要保证实践技能的高效引导及训练,就应该积极促进合作教学模式的优化及健全。同时积极借鉴各领域相关学者的实用性建议,投身于课程体系的规划活动中。以课程特征与具体内容作为重点参考,给专业人士布置一些专业性较高的授课任务。积极和企业达成教育层面的合作伙伴关系,寻求一种更合理的企业、雇主参与课程规划的合作方式,教材内容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的贯通,让理论知识更贴近于具体发展现状,创造出更富有生命力的教学体系。

(二)在实践教学中贯穿可雇佣性

想要有效提升专业能力,就必须有系统的实践课程,专业性人才的诞生离不开系统化的实践培训。面向社会的服务模式,决定了学校开放式的教学形式,想要充实同学们的经验,就应该让他们充分与社会接轨。而实现这方面的重点就在于实践教学,老师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在遵循现代化教学理论的前提下,借助不同的教学形式,尤其是案例、演示法,让同学们吃透教学内容,借助实战以及模拟实战的方式,充实它们的实践经验,培养他们的遇到困难时的克服能力,真正做到对应用型人才的高效培育,可谓是高等教育深化改造的核心突破口。以增强可雇佣性为初衷的高效实践教学模式有很多种,比方说学院内的课程实验、作业、毕业论文、社团组织活动等,还有实习考察作业、调研工作、毕业实习等。借助上述形式,能够激发同学对实践活动、实习工作等的参与积极性;积极寻求且建立“强化技能训练—理论教学实践—综合运用培养”的多层级、进阶型的教导架构,将实践、实习作为教学活动的核心部分,树立可雇佣性能力的重要性。

三、提高工商管理專业学生可雇佣性技能的措施

(一)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素质

学院应该将工作重点放在对双师型组织的创建及完善工作上,借助一些办法,大力促进教育者自身实践教学水平的提升。第一,对所有老师,尤其是骨干型教育工作者进行系统的培训工作,比方说进行相关能力的评估测试,以期提升教育者的综合素养与实战教学能力;第二,让更多具备较高专业能力的人士参与相关教学活动,积极推崇广大企事业部门的相关技术人才,到校上任一系列辅导工作。增加校内专业人士的数量;第三,应该建立起“校企互通、动态组合”的师资团队,为兼职教育者提供更多的应职渠道,形成外界兼职人才库存。

(二)分层次培养学生可雇佣性技能

此类技能被划分成多个层级,即核心、基本以及高层次技能,第一级技能即为人处世、企业管理方面的能力,具备这种技能能够有效提升就业能力,并能够保证自身的长远发展,这一技能的培养应该渗透于整个四年的教学体系中;第二级技能作为工商管理工作中必须掌握的内容,是第三级技能的发展前提,具体内容即对理论知识的实践操控能力;第三级技能即管理、创新的能力。

(三)建立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可雇佣性技能发展档案

创建相关档案是以熟练该类技能为初衷的。同学借助具体化的数据档案,便能够更加客观、全面地认识到自己的现状,清楚现阶段自身的优势与不足,在今后的训练中便有了更为清晰的方向,进行针对性的训练,为自己做出更为客观的规划。创建档案、随时保持与学生的联系,创造出评估体系,为今后教学方案的修整及优化,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四)建立多种职业生涯规划体系,强化学生职业生涯意识

通过职业生涯干预,使学生努力充实自身的科学知识,为自己制定合理的职业计划,掌握高效的求职方式。今后用人单位的很多聘用标准与条件,都可以作为学生发展的主要方向,所以同时也可以作为高校培养可雇佣性的具体方针。因此,借助合理、科学的职业规划引导,能够在早期为学生树立起可雇佣能力的重要性的意识,让他们对相关培训活动重视起来,激发其参与主动性。

四、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可雇佣性能力培养实例研究———以长春理工大学为例

一直以来,长春理工大学管理系始终把学生可雇佣性能力培养作为核心内容,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就业率多年保持在90%以上。

(一)以就业为导向建立实习基地

我校工商管理专业传统的教学实习基地,主要是以一汽集团、可口可乐、蒙牛乳业等为代表的当地企业,然而,随着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领域的广泛化,过去的实习基地教学素材,已经无法顺应当下的职场环境,那么此专业就需以就业作为主要发展目标,不断寻求、创建各个领域、职位的实践基地。所以,该校此专业的实践基地建立,应该充分借助相关部门的力量,在当地工信机构的帮助下,积极与周边企业达成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更大的就业市场。

(二)采取多种实习方式

我校工商管理专业实习的组织和安排,完全采取“双向选择”模式,在企业和学生双方之间做出合适的匹配调整。有聚集型实习,有分散实习的,有轮岗实习的、有只是参观听讲座的。

(三)构建特色实践体系,实现实践教学与课堂教学良性互动

把同学的培育和企业发展进行有机结合,促成“双赢”的形成。学校外界实习规划体系具体涵盖:认识实习、生产实习、自由实习以及毕业实习等环节。认识实习涉及自我、社会、企业组织等层面的认知,这一环节多针对低年级的同学。专业实习以“走出去”与“引进来”作为主要形式,让学生更高效地掌握专业知识。自由实习即为倡导同学们在闲时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毕业实习即为综合型实习,同校外实习极为相似,都需在外界创建基地,将学生分配至基地,为其匹配比较对口的职位进行实习,通过实践锻炼其综合能力。

(四)以专业性学生社团为载体,深化可雇佣性能力培养

现在学校各种社团很多,鼓励学生参与,纳入创新学分,并配备了相应指导教师。发展专业性活动,以引起外界相关领域的响应,召集相关企事单位来参与活动,将就业与实习融为一体,拓展社团活动领域。

结语

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培养尤其强调实践性和可雇佣性,这种转变要求该专业的培养模式应做出全新的调整。把在可雇佣性能力培养贯穿学生的整个培养过程中。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等各个方面,结合自己的优势和特色,探索更丰富的路径。

参考文献: 

[1]李锋.基于教学过程的大学生可雇佣性能力培养途径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2(2) 

[2]李跃军,叶才华.试析大学生可雇佣性能力的培养途径[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4) 

[3]陈广,张好徽.大学生可雇佣性的培养与开发探析[J].文教资料,20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