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县域经济发展建议

县域经济发展建议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7-04 09:26:30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县域经济发展建议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县域经济发展建议

篇1

1.陕西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原则与思路

陕西省县域经济的发展历程,总结各地发展的经验,进一步发展和壮大县域经济,应把握以下原则:

1.1因地制宜和敢于创新原则

各个县的地理区位、资源禀赋、交通条件、劳动力素质、科技教育和经济发展程度各不相同,必然形成各自的优势和劣势,决定了各自的发展思路和产业开发的重点。选好主导产业,找准突破点,从资源优势中培育特色,从传统产品中筛选品牌,打造自己的特色产业。

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使县域经济充满活力。一是观念创新。要把解放思想作为永恒的主题,树立敢为人先、与时俱进的观念。二是制度创新。坚持农村市场化取向的改革,修改不符合市场经济运行规则的制度,创造一个有利于县域经济稳定发展的环境。三是领导方法和方法创新。创建服务型政府,变直接干预为提供服务,便忙于应酬为超前筹谋,做到心中有数,追求实效。

1.2走开放带动和城乡互动原则

放手引进大中城市和发达地区的资金和技术,引进并购资金,弥补当地生产要素的缺口。鼓励农民进县城,聚集镇,走出去,充分调动农民投资兴业的热情,带动本地经济的发展。最重要的是选好并推出好项目,全力以赴搞好招商引资工作。

城乡互动解决现阶段“三农”问题,繁荣农村经济,通过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加之对县域经济的投入,使城市和农村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实现城乡人民共富裕。

1.3可持续发展原则

实施可持续发展,必须处理好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的关系,从源头抓起,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严格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切实减轻农民负担,依法保护农民合法权益,激发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陕西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2.1增强县域创新能力

第一,创新思想观念,提高市场化程度。陕西县域经济发展必须以转变观念为先导,首先,应扩大交流、博采众长,树立开放的观念;其次,应除旧布新,具备不大胆进取的精神,积极采用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开辟新市场,树立创新的观念;再次,应勇于挑战,树立竞争的观念;最后,讲求实效,树立效率的观念。

第二,创新体制,提高县域经济竞争力。提高县域内人力资源的整体素质,制定积极的人才政策,吸引、凝聚人才,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把高新技术、基础理论研究的成果积极运用于县域经济的开发领域,为县域经济注入新的活力。

2.2县域三大产业一体化发展

第一,培育和发展县域特色经济,积极推进农业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培育和发展县域特色经济,是发展县域经济的战略选择。经济基础比较好的县,重新整合生产要素,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全面提升竞争力。产业相同或相近的县域,要打破行政区域界限,加强协作,促进共同开发。在明确县域经济发展目标的基础上,各打各的优势仗,各唱各的特色戏,努力形成以果业、畜牧业为龙头,各种特色经济合理布局、竞相发展的新格局。

第二,扶持壮大龙头企业,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

龙头企业的发展状况决定了整个农业产业化的进程、质量和效果。选择发展势头好、具有一定知名度的企业,提供必要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增强其核心竞争能力,使之成为产业化的脊梁;对现有经营状况一般但有发展潜力的企业,引进有资金实力、有较好品牌的企业进行改造,注入资金,引入机制,使之尽快壮大起来;鼓励引导城市各类工商企业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为农业产业化增添新活力。

第三,全面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努力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

健全和完善县、乡、村和民间农技组织共同发展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鼓励农技人员带薪参与技术承包、技术入股,领办、兴办农业科技示范园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2.3着力发展民营和劳务经济

第一,放手发展民营经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随着县办企业和乡镇企业的普遍改制,民营经济快速发展,大大增强了县域经济的活力。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拓宽民营经济的融资渠道。引导民营企业树立诚信敬业、守法经营的观念,充分发挥民营经济在县域经济中的生力军作用。

第二,发展劳务经济,引导农民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

切实加强与省内外特别是发达地区经常性的联系和沟通,有序组织劳务输出,有条件的还应逐步拓展国际劳务输出的渠道。同时加强对农民进城务工的管理和服务,切实维护民工的合法权益。

规范和完善城镇管理,强化社会治安、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服务功能,为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拓展空间,创造条件。逐步取消农业与非农业的二元户籍制度,促进农民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

2.4大力发展小城镇,走乡村城市化道路

根据区域空间发展的结构状况对发展不平衡的部分进行补充和完善,形成合理的城镇体系,从而使大城市形成区域的经济中心,充分发挥它们在区域中的辐射作用,其次可以通过各类城市在功能上的互补形成城市化的网络体系,实现大中小城市和城镇的有机结合;再次还可以通过城镇体系发展区域经济,进一步推动农村工业化,乡村城市化,农村现代化以及城市现代化。

参考文献:

[1] 许经勇.中国特色城镇化、农民工特殊群体与发展县域经济[R].厦门大学经济学院,2006

[2] 李松志,刘叶飚.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可持发展障碍与对策[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7.

篇2

金融在推动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但目前,县级金融服务与农村社会需求仍存在着差距,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县域经济资源进一步优化配置。本文对制约县域金融发展的因素进行了研究,并就这些因素结合我国县域经济的发展特点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改善金融服务功能,积极做好支持县域经济的发展工作。

1 当前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1.1 现有农村金融供求反差强烈

县域经济资金需求方式增多,主要表现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农产品深加工、提升农产品科技含量等方面。而从县域经济资金供给角度来看,国有商业银行的县域金融机构网点大量撤并,农村金融网点覆盖率低,县域金融机构存贷比较低,且业务布局偏向优质客户和盈利行业。国有商业银行制定了较为严格的信贷风险控制措施,加大了信贷责任追究,信贷权限普遍上收;政策性银行不直接面向农户和小微企业发放贷款;遍及城乡的邮政储蓄机构网点成为县域资金的抽水机,在当地吸收的存款用于当地的部分仍然较少;面对县域经济发展所需的大量资金,农村信用社显得势单力薄。

1.2 县域经济融资渠道单一

一是县域贷款主体是中小企业、个体私营企业和农户,大多缺乏有效的贷款担保抵押品,县域担保体系建设还比较滞后,缺乏财政资金的支持。经营权抵押等信贷产品,中介收费环节多、手续繁杂,制约了客户的贷款需求;二是保险业对县域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的支持作用不明显,通过保险提供经济补偿、提供资金支持的作用没有得到发挥。县域经济主体只能利用单一的间接融资渠道进行融资,形成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瓶颈”局面。

1.3 金融生态建设欠缺,形成贷款难、难贷款的县域信用怪圈 县域经济运行质量不高、信用环境差,加之农业生产具有周期长、遭受自然灾害等诸多因素,增加了农业贷款的风险,不良贷款率偏高,严重影响了商业银行贷款投放的信心,出现“慎贷、惜贷”现象,造成企业借贷无门、银行不敢问津的两难局面。加之县域市场配套机制不健全,许多县域中小企业信用观念淡薄,担保体系落后,普遍出现逃废债务的现象,客观上也制约了县域金融服务的投入。

2 促进金融与县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建议

2.1 改革现有农村金融体系,形成分工协作、功能互补、服务完善的县域经济金融支持体系

一要对农业政策性银行的功能予以重新定位,其信贷支持的重点应从流通领域向生产领域转移,将支持重点由专营粮棉油收购贷款逐步扩大到全方位地支持农业基本建设、农业综合开发、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经济结构调整等方面;二要加紧培育地方中小商业金融机构,把农村信用社办成商业性农村金融机构,增强县域金融服务功能。建立一个服务功能强大、差异化的县域金融体系,满足县域经济发展多元化资金需求。

2.2 县域金融机构要转变观念,切实加大对县域经济的信贷支持力度

银行要摒弃 “零风险”的保守观念,把有发展潜力、盈利能力强的企业作为新业务增长点,建立适应中小企业特点的信贷管理体系,开发符合农村市场需求的业务品种。

2.3 国家要强化县域经济政策扶持力度

一是根据县域经济结构调整的特点和发展要求,尝试建立对政策扶持项目和产业的财政补贴或税收减免等制度,在宏观上引导资源优化配置,保证金融机构的支农积极性;二是加强县域担保机构建设,解决大额贷款担保难的问题,减小企业融资成本。对中小企业,可以推行经营周期贷款、票据融资等模式,创新土地抵押担保、特色产品抵押担保等方式;三是对县域经济实施灵活的信贷政策,赋予央行分支机构在货币政策框架内,结合县域情况,针对形式多样的县域农村金融机构,实施差异化监管,增强对金融机构的约束力和引导能力。

2.4 完善经济金融监管体系

继续在银行推行信贷投向统计报告制度,人民银行从保持县域经济金融持续协调发展的大局出发,对报表数据进行金融风险研究,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改正措施,确保信贷投向量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要求。同时,结合货币政策积极引导,加大对金融机构新增存款用于当地的监测考核。

2.5 加强金融服务手段创新

一要完善资金结算、清算制度,积极开展票据承兑、信用证、代收代付等中间业务创新,畅通资金流通渠道,运用多种金融工具为中小企业提供结算、汇兑和转账等方面的服务,加快电子化进程,减少资金在途时间;二要在做好常规服务的同时,逐步推进消费信贷业务,并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开展信托、租赁、资金融通、现金管理等。

2.6 营造良好社会信用环境,重视农村地区金融生态建设

始终把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放在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中谋划,建立以政府信用为表率、企业信用为重点、个人信用为基础、信用中介服务为核心的信用体系。严厉打击逃废债行为,规范企业改制和破产程序,依法保护金融债权、全面提高诚信水平,使金融与相关产业得到良好的发展,为扩大信贷投放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唐阳孝.县域经济发展亟需县域金融支持:以达州市为例[J].金融参考,2010(12).

[2]王曙光.经济转型中的金融制度演进[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篇3

(一)整体发展思路和路径有待厘清,发展模式有待转型

国内县域经济发达的浙江、苏南和珠三角地区形成了三种发展模式。浙江模式是通过市场化来促进工业化;苏南模式走的是一条先工业化,再市场化的发展路径;珠三角则是主要依靠承接国外和香港产业转移的外向型发展模式。三种模式都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从本质上看,前两种模式走的是自主发展之路,有扎实的产业基础和核心竞争力,后一种模式则是依附性发展,容易遭受外部经济冲击,需要加快转型。

淮安等欠发达地区目前以承接东部或周边发达地区产业转移为主要发展思路,走的是珠三角早期的依附性发展路径,虽然县域经济得到了较快发展,但很多县主要承接的是发达地区转移过来的化工、机械等用地密集型、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产业,甚至是一些产能过剩产业,高能耗、高污染产业,而且所承接产业的规模和体量很有限,无法形成自身清晰的发展定位和产业导向,工业化缺乏推手,需要加快转型。

(二)支撑性平台建设滞后,重园区建设轻专业市场体系建设

平台载体建设是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关键,各地都比较注重平台建设。但淮安等一些欠发达地区各区县在各种平台载体中并未明确哪些是要着力打造的支撑性平台,哪些属保障性平台。事实上,从发达地区的实践经验看,园区和专业市场体系是引领县域经济发展的两大支撑性平台,其他平台都属保障性平台,要围绕和服务于这两大平台建设。

园区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引擎,它不仅是产品的生产基地和供给基地,还是产业集群、经济聚集的重要载体。专业市场及营销网络是原材料和产品供给与产品需求之间的桥梁。但从目前淮安等欠发达地区县域发展情况看,各区县重园区建设轻专业市场体系建设。园区只是工业园区,功能单一,没有原材料、半成品、专业设备和成品专业市场做支撑,无法形成高度产业集群和发达的块状经济。

(三)区县园区产业定位不明确,区域间相互恶性竞争

发达地区县域经济的特色化发展非常明显,有的以纺织业为特色,有的以珍珠业、袜业为特色,有的以小商品产业著称。这种特色化发展避免了各地恶性竞争,获得规模经济效应且相互依赖相互促进。

淮安等欠发达地区各区县园区只能依据资源和招商引资情况确定化工、机械及零部件为主导产业,产业布局、发展定位同质化,产业链短而不全,“一县一特、一村一品”的块状经济格局还没有形成,导致招商变抢商,手段大多是提供竞相降低的廉价土地资源和税收优惠等政策,园区带动成效不明显。

(四)有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的意识和政策措施,但缺少相应平台

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使民间的张力得以释放是苏南模式和浙江模式的一大精髓。淮安等欠发达地区也很重视民营经济的发展,出台了各种关于鼓励民营经济发展的优惠措施,但中小民营企业发展缺少平台。更具体地说,园区是中大型企业创业平台,专业市场才是中小企业、微型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创业平台。只有大力发展各类专业市场体系解决了中小民营企业创业的平台问题,欠发达地区的县域民营经济才能大发展。

(五)地市和区县的职能、体制机制亟需厘清和明确

从实际情况看,淮安等欠发达地区地市与区县之间人事、财政等体制机制矛盾已成为县域开发区建设瓶颈,项目审批、土地、规划等管辖权限的制约,影响项目建设进度。可用财力紧张,融资渠道和手段缺乏使得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进展缓慢,加之土地指标较少,项目等地、等配套现象突出。地市级政府继续简政放权,保障区县园区用地需求是县域园区建设的保障。

二、应出台系列政策措施,实现县域经济跨越发展

(一)承接发达地区县域发展模式转移,确定民营化发展思路和方向,实现以商带工

利用民营化和市场化推进工业化是浙江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和苏南发展模式的精髓。淮安等欠发达地区不仅要承接其产业转移,还要承接其发展模式的转移,要实施专业市场建设工程,建立起从原料到产品生产、销售的较为配套的、全方位开放的市场体系,走“建一方市场、兴一个产业、活一片经济、富一方百姓”之路,实现以商带工,带动园区形成完整产业链和产业集群,获得市场的竞争优势。

(二)着力培养区县特色产业集群,明确园区产业定位,实现以工促工

学习浙江经验,发展块状经济。每个县重点围绕一个或几个优势产业形成从研发、 生产到物流、营销一个配套的产业体系, 形成“一县一特、一村一品”的块状经济布局, 避免各区县恶性竞争和重复建设,共同获取规模经济效应。同时, 鼓励支持与发达地区“结对子”, 共建园区,借力发展。引导区县招商引资不仅要注重引资规模,更要注重引资背后的品牌、管理理念、技术平台、市场空间、环境保护、产业链和产业集群的培养和形成等。

(三)培育人才和自主技术创新能力,为园区和专业市场建设提供保障

浙江发展迅速就得益于庞大的营销人员及其营销网络,苏南地区则得益于庞大的技工人才队伍。要摆脱依附性发展,只有着力培养四支队伍,以提高自身发展能力:一支具有现代市场意识和经营能力的民营企业家队伍、一支掌握营销技巧和营销网络的营销人员队伍、一支具有服务意识和管理能力的政府管理人员队伍、一支庞大的掌握各种技能并具有技术革新能力的高级技工队伍。围绕专业市场建设实施民营经济发展三大工程,形成相对庞大的中小企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队伍。

(四)着力功能配套的平台载体建设,强力服务县域园区建设和专业市场建设

物流发展是专业市场发展的重要条件。没有有形的和无形的四通八达的物流网络,专业市场发展不起来,或者发达不起来。因此,要着力打造物流运输平台;大胆创新,打造金融服务平台、科技创新和信息服务平台等功能配套平台载体建设,强力服务县域园区建设和专业市场建设

(五)加强各级财政支持,继续简政放权,促进区县园区建设大发展

一是加大国家、省、 地市级财政支持力度。各级政府应根据实际情况, 每年统筹安排资金用于促进县域基础设施、 园区开发和专业市场等建设。

二是进一步减少行政审批项目。很多发达地区都减少了行政审批项目。比如凡是省授予市里的经济管理权限,除国家另有规定外,一律授予县(市、区)。市级行政审批项目继续削减30%以上。

三是进一步下放投资项目审批权限。建议淮安等地原由市级备案的国内企业投资项目,全部委托项目所在地的县(市、区)备案。市属企业需核准或备案的项目可自行选择由市级或所在县(市、区)核准或备案。除国家、 省另有规定外,省以上审批、核准的项目,由县(市、区)直接上报,同时抄报市级备案。同时,建议总投资3亿美元以下的鼓励类和允许类外商投资项目(国家另有规定除外)、国省道施工许可、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项目,下放到项目所在县(市、区)审批。原属市政府审批权限的具体建设项目供地(包括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方案), 由县(市)政府审批。

四是进一步简化证照办理手续。建议淮安等地,凡县(市)政府确定的重点项目,符合市场主体登记条件的,在取得法定的企业登记前置审批文件前,可凭政府有关文件到工商部门办理筹建登记。

五是保障用地需求。 建议淮安等地,已列入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确需占用基本农田的重点建设项目,经县(市、区)政府审核同意,可以使用增划的基本农田面积指标,按占用一般耕地报批。市政府根据省下达的年度土地利用计划指标, 将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农转用指标和建设占用耕地指标分解下达各县(市、区)政府,各地在安排年度计划指标时,应优先考虑试点镇、中心镇用地需要。

参考资料:

篇4

县域经济是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以县级政权为调控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优化配置资源,具有地域特色和功能完备的区域经济。发展和壮大县域经济是消除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解决“三农”问题的切入点,也是推动我市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关健。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市县域经济总量不断扩张,财政实力迅速提升,城乡居民收入持续提高。但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问题和因素仍然存在,并阻碍了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步伐,促进县域经济科学发展仍然任重而道远。

一、发展现状

(一)发展加速

进入新世纪以来,荥阳结合独特的区位优势,主动接受郑州的辐射和带动,通过城镇化打造工业发展平台,通过工业化夯实城镇化基础,通过城镇化与工业化的良性互动反哺农业,县域经济发展明显提速。2010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358.8亿元,年均增长11.9%。全市12个乡镇有10个跨入河南省百强乡镇行列,成为全省百强乡镇最多的县(市)。综合实力跃居河南省第2位,进入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

(二)工业发力

市委、市政府一直把壮大工业经济作为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突破口来抓。全市在不断扩大工业经济存量的同时,大力实施名牌战略,工业名牌竞争力不断增强。少林汽车、博大挂面先后荣获中国名牌,高山阀门、三一面粉获国家免检产品称号,另外还有5个省级名牌、6个省级免检、8个省级优质产品,拥有名牌名优的总数位居全省各县(市)前列。

(三)收入增长

2010年,我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050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5892元,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达到25547元,年均分别增长12.6%、13.4%和14.5%。2010年,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分别为33.0%和29.4%,居民生活水平已从过去的温饱型上升到现在的小康型,并逐渐向富裕型转变。

二、存在的制约因素和问题

(一)“瓶颈”制约仍然突出

资金、土地仍是当前发展县域经济面临的两道难题、两大“瓶颈”。大量的中小企业、民营企业,深受“失血”之痛、征地之苦、发展之难,致使一批企业不能“满负荷”生产,一批项目不能及时上马或按时投产,难以发挥出应有的扩张效应。

(二)部门权利交叉、政策不协调,导致县级政府执行难

国家各部门、各行业出台的所有法律、法规、制度、政策最终都要由县里来具体落实。但一方面,现实中各部门、各行业都从各自的利益出发,出台的法规或政策时有矛盾或冲突,没有很好地协调起来,到县里具体执行时则无法操作。例如,《土地法》与《森林法》之间有很多不协调的地方,工商、食品卫生监督与技术监督的职能都有很多界定不清的地方等。另一方面,当各部门给县里布置的任务发生冲突时,没有一个权威机构进行协调,从而影响工作开展。

(三)对县域投入不足,县、乡基础设施落后

长期以来,国家对农村基础设施、公益事业很少直接投资,主要靠县、乡政府多方拼凑和农民集资来解决,乡村道路、用电、学校、医院等社会事业欠帐太多,农民享受不到起码的国民待遇。农村税费改革后,原由乡统筹、村提留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发展的资金断了来源,加上县乡财力有限,基础设施落后的问题越发突出。一些原来建好的乡、村道路和农村小学的维修也难以为继

三、建议

(一)建议以新的视野发展县域经济

就是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大背景下,看待和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县域经济是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的结合体,城镇是中心,农村是基础。县域经济大发展,离不开城市化、工业化的加速推进,也离不开“三农”的发展和农业基础的稳固。从荥阳的实践看,这几年我们以新农村建设、农村创建等工作为抓手,努力构建“城乡互动、比翼齐飞”的发展格局,但具体以工促农怎么促,以城带乡怎么带,我们还在摸索中,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相比县城仍然比较薄弱。因此,希望上级党委、政府能在统筹城乡发展方面,给予我们更多的政策支持和指导。

(二)建议以新的导向发展县域经济

篇5

县域经济是介于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之间的中观经济,是带有行政区划性质的经济。我国县域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92%,县域人口占人口总量的75%,县域经济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由于其发展的缓慢与滞后,也是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县域经济是以县级行政区划所规定的范围为管理对象,由县级政权所领导的,在服从国家宏观管理的前提下,以发展本地经济为宗旨的经济。它有明显的区域界定,具体由县级经济、乡(镇)级经济和村级经济所构成。

一、县域经济存在的问题

由于农民增收缓慢、主导产业不清、政府管理机制落后、区域发展不平衡等问题仍较突出。

1、特色资源开发利用不足

临沂市各县域因其不同的自然地理气候和人文社会条件,蕴藏着许多独具特色的矿产、生物以及文化传统、工艺、技术等资源。特色资源就是一座巨大的宝库,如果开发利用得当,可以创造出无穷无尽的价值,形成独特的市场优势和区域经济核心竞争力。目前的主要问题是各地对特色资源的潜力没有形成更加深刻的认识,支持产业发展的力度不够,最突出的表现就是产业规模小,商品量少,加工水平低,包装工艺差,许多特色资源甚至不为外界所知,大量资源处于闲置、流失之中。

2、产业结构层次低

临沂市各县域之间第一、二产业差距明显,第三产业差距较小。传统产业多,新兴产业少,技术含量高的产业较少的局面仍客观存在。各骨干企业仍以高能耗、高污染企业为主。县域企业组织结构分散,市场主体意识淡薄,开拓市场的能力弱,大部分县属企业和乡镇企业处于瘫痪状态。多数县缺乏产业关联度高、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大企业支撑,也缺乏县域特色的块状经济支撑。

3、劳动者素质较低,劳动力转移困难

临沂市各县域劳动力普遍存在以下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农村劳动力增长过快,剩余劳动力无法安排。二是人口质量较差,阻碍了劳动力从农村向城市转移。

4、政府管理体制滞后

县级政府习惯运用行政手段处理公共事务,地方严重,县乡机构臃肿、服务意识淡薄,经济发展环境恶劣,不利于充分发挥企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经济发展管理体制方面,地方政府没有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规划,短期行为明显,制约了县域经济的发展。

二、发展临沂市县域经济的基本思路

1、我市北部是山区南部为平原,区域差异性明显,各县应从实际出发,选择不同的角度,调整空间把特色产业做大做强,不断发展主导产业,构建具有竞争力的主导产业。

2、民营经济是集“民资、民智、民力”于一体的民本经济,是充满活力的经济,县域的非公有制经济具有产权清晰、机制灵活、管理严明、市场竞争意识强的特点,不用政府投资,生产成本不高,是一种富有效率的产权制度,对活跃县域经济能够起到比较显著的作用。因此,调整临沂市县域经济所有制结构,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特别是民营经济是发展临沂市县域经济的重要战略措施。

3、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充分重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和谐统一,发展经济绝不能以环境恶化和资源浪费为代价。

三、发展临沂市县域经济的对策建议

1、 建立服务型政府,优化政策环境

市场经济条件下需要建立服务型政府,以服务型导向代替传统的政府中心主义,把管理型政府置换为服务型政府。对于临沂市政府及各县级政府来说,要规范收费管理制度,实行政务公开、服务承诺、免费试点等制度,用市场经济的观点和方法解决市场经济发展中的问题,努力把政府工作重点转移到加强经济调节、社会管理、执法监督、公共服务等职能上来,从而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

2、提升县域工业的规模经济水平和竞争能力

目前应以现有的食品、五金、建材等产业集群为依托,增强产业竞争力。将县域工业化与城市工业化衔接起来,积极创造工业化发展的有利条件。

3、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切实提高农民收入

以市场为导向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和土地合理有序流转,在保证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发展优质、高效农业和区域特色农业。

4、优化投融资环境,加大农业投入力度

本着“多予、少取、放活”方针,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提高农业竞争力为目标,加大对农业的投入。(1)积极开展招商引资,鼓励民间资本、工商资本、外商资本投向农业领域。(2)优化投资结构,农业财政投资要重点支持农村中小型基础设施建设、社会化服务和科技推广,提高农业投资效率。(3)调整投入政策,建立农业投入机制,减少中间环节,保证投入效益。(4)建立县域产业发展基金,出台对龙头企业实质性扶持的相关政策

5、依靠科技创新,增强县域经济发展的活力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县域科技创新的加强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己越来越明显。要增强临沂市县域经济的发展后劲和发展活力,必须在科技自主创新方面下功夫,整合创新资源,建设区域科技创新体系。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使资源保护开发利用与经济建设同步,促进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

参考文献

(1)熊耀平.县域经济发展理论、模式与战略[M].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

海财经.

(2)杨炎晨,金融支持县域经济的制约因素及对策[J],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3)胡佛等.区域经济学导论[M].商务印书馆.

篇6

中图分类号:F27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07)01-0087-0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得到了较快发展,特别是在县域经济中,非公有制经济已占据了半壁江山。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县域生产力的发展,对扩大县域就业和再就业,维护社会稳定,增加地方财政收入起到了积极作用。然而当前县域非公有制经济在发展中也存在着不少障碍和问题,其中融资难问题一直困扰着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金融在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方面存在着信贷支持力度小、服务品种少、金融服务不到位等问题。党的十六大在报告中明确指出:“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实践证明,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是一种趋势,也是势在必行的。县域金融如何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实现金融与县域非公有制经济的和谐发展,是本文主要探索的话题。

一、金融与县域非公有制经济和谐发展的主要障碍

1.县域非公有制经济不规范阻碍了金融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支持。一是缺乏完善的科学管理机制。相当多的非公有制经济管理以家族经营方式出现,实行的是“家长”式管理,存在管理的家族化与经营的专业化矛盾,企业管理人员的文化素质与经营管理的实际要求存在较大差距,管理方式落后,科学性差,管理水平低,阻碍了企业自身的发展。二是规模小,素质低,竞争力弱。大部分非公有制企业以中小形式出现,自有资金有限,设备陈旧,经营条件较差,加之从业人员素质不高,产品研究开发能力低,企业市场竞争能力不强,抵御风险能力差。三是经营行为不规范。由于经营管理人员“一家子”,大部分非公有制企业经营仍然停留在“作坊式”,财务制度不健全,相关财务账表存在着真实性问题。[1]非公有制经济的自身条件,难以满足银行现有的贷款条件,影响了银行等金融机构对其的信贷支持。

2.县域非公有制经济与银行之间信息不对称,制约了金融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支持。我国的信用信息体系建设起步晚、发展慢,有关信用管理的全国性法律法规基本没有,目前企业、个人信息被相关职能部门垄断与分割,给征信工作带来了很大困难,直接影响到企业、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建设,银行与非公有制经济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如人民银行作为《企业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的构建者,县域人民银行在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收集方面,由于缺乏相关法律法规的保障,政府职能部门之间信息封锁、不配合、不协调,信用信息采集难度大,采集的数据也不全面,大量已注册登记的中小企业,因未与银行发生借贷关系也未办理贷款卡致使其信用信息未能采集游离在企业征信体系之外,由于金融机构无法查询到这些企业的基本信用信息,银企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十分突出。

3.商业银行缺少支持县域非公有制经济的热情。县域商业银行基本上为工、农、中、建四家商业银行的分支机构,这四大商业银行省分行远离县域经济,只盯着大企业、大项目和少数垄断行业,把县域分支机构视同“储蓄所”,片面地强调县域贷款风险大,即便是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之类,虽由财政担保基金提供了80%的风险担保,部分商业银行仍然认为其风险较大,不愿对县域分支机构授权授信。

4.银行不能为县域非公有制经济融资提供所必须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县域金融机构除农村信用社对非公有制经济保持支持外,商业银行基本上从这一服务领域退出,农业发展银行和邮政储蓄自成立之日起就没有对非公有制经济融资提供过服务。而国有经济大量从县域经济退出后,为银行留下的是巨额的不良信贷资产,银行信贷资产风险的骤然放大,给商业银行带来了危机感,出于信贷资产风险防范的考虑,商业银行普遍上收了对县域银行的授权授信,一些银行出台的管理制度,明显约束了县域银行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支持,表现为:抵押贷款要求高,担保贷款要求严,信用贷款被封死;为防范和控制风险,商业银行制定了严格的信贷风险控制制度,加大对信贷管理人员的考核和责任追究。但银行在信贷风险控制制度设计上存在缺陷,严格的信贷责任追究制度与贷款经营中的客观风险相悖,没有兼顾责、权、利的统一,强调对责任的追究,缺少相应的激励,制约了信贷人员的积极性,县域银行只能把存款上存,获取稳定的利差。

二、实现金融与非公有制经济和谐发展的对策建议

1.增强非公有制经济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能力。非公有制经济的健康发展要立足于努力提高经营管理水平,破除家族制的管理模式,改变“任人唯亲”的现状,整章建制,规范管理,合法经营,加强培训,不断提高企业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树立现代企业管理理念,实现经营管理的规范化,创造条件最大程度地满足金融机构的贷款要求。

2.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增进银行与非公有制经济之间的信息交流。首先,要进一步完善《企业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加快《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建设;要加快有关征信的立法,通过法律法规规范相关职能部门对企业、个人信息资源的传递、整合,尽快将公安、工商、税务、保险、通讯等部门掌握的企业、个人信用信息统一纳入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建立起一个数据齐全、资源共享的信用信息交流平台。其次,非公有制经济要强化信用法制观念,提高企业经营的透明度,坚持守信为本,诚实经营;要主动参与社会诚信建设,立足于与银行之间构建长远的借贷关系,通过日常的业务交往,增进银企之间的相互了解和信任。

3.各职能部门要积极推动商业银行对县域经济的支持。当前,我国正在进行一场金融体制改革,这场改革不是推倒重来,而是在原有基础上进行“系统升级”;衡量改革是否成功的标准,应该是商业银行是否更具竞争活力,是否更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因此,商业银行要增强社会责任意识,把支持地方经济发展视为己任;央行和银监部门要强化对金融机构执行货币政策的引导与监督,积极推动商业银行对县域经济的支持;地方政府要主动与商业银行沟通,使商业银行对县域经济发展规划、金融生态环境、司法的独立、公正等有新的了解,增强商业银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的信心。

4.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加快金融改革,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提供多元化的金融服务,是银行金融机构和非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必由之路。一是要改革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信贷管理体制。县域金融机构要增强服务意识、创新意识,要以与时俱进的态度,完善富于活力的金融产品创新机制,在规范信贷资金风险防范机制的同时,结合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特点,量身定做金融产品和服务,建立高效的非公有制经济贷款审批机制,增强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支持力度。二是扩大县域农业发展银行业务经营的空间。让农业发展银行承担更多的带有政策性任务的金融业务,如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经营农业生产资料、经营加工农产品的非公有制企业的扶持,支持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等,填补商业银行经营服务的盲区。[2]三是加快邮政储蓄的改革。县域邮政储蓄机构的存款逐年增加,如同“抽水机”把县域的资金抽走,因此,要认真研究探讨县域邮政储蓄机构存款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途径和办法。

5.金融与非公有制经济的和谐发展需要地方政府的支持。实现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金融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有效支持,需要地方政府的密切配合和政策扶持。一是地方政府要加快对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扶持体系的建设,简化对非公有制经济的监管内容,做到多支持、少限制,多服务、少干预,多给予、少索取,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做大做强。二是加快非公有制经济信息服务体系的建设,建立由政府牵头,各职能部门参与,多层次、多渠道、多元化的非公有制经济信息服务体系,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提业、技术、产品市场等信息服务。三是加大财税扶持力度,研究建立对非公有制经济财税扶持的长效机制,如对非公有制经济创业期、产品引入期、企业新增就业岗位等给予减免税收的优惠;对银行贷款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创业、产品开发取得的利息收入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以平抑贷款风险,鼓励金融机构增加对非公有制经济的信贷支持。四是优化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推动非公有制经济诚信经营,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的长效机制,发挥舆论导向作用,强化非公有制经济的信用观念和守信意识,维护司法的独立和公正,切实保障银行合法权益。五是加快非公有制经济融资担保体系的建设,建立以市场运作为主的、管理规范的融资担保体系,为非公有制经济融资提供必要的担保。

篇7

摘 要:近年来,府谷县县域经济呈现出速度、规模、效益同步快速增长的良好势头。2009-2011年连续三年位居陕西省县域经济发展“十强县”之首,2012年位居陕西省第二位,先后跨入“西部百强”和“全国百强”,成为陕西乃至全国经济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本文介绍了府谷县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各项指标在全省的位次,最后提出了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县域经济;监测;分析

2012年陕西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监测结果揭晓,府谷县在全省83个县(市)中荣获第二。2012年度陕西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十强县分别是:神木县、府谷县、靖边县、吴起县、高陵县、志丹县、彬县、韩城市、凤县和安塞县。

一、2012年府谷县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1、综合实力稳步提高。2012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50.52亿元,同比增长10.8%。一、二、三产业分别完成5.21亿元、396.05亿元、49.26亿元,分别增长6.2%、10.8%、10.7%。其比重为1.2:87.9:10.9。人均生产总值达172382元,比上年增加15989元。在经济总量中,非公有制经济比重达67.21%。

2、工业经济平稳增长。2012年全县实现工业总产值615.5亿元,增长12.6%;实现工业增加值392.25亿元,增长10.9%。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598.5亿元,增长12.6%;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388.9亿元,增长10.9%。

3、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快速增长。2012年全县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35.71亿元,增长23.9%。其中:固定资产投资326.67亿元,增长31.3%。

4、消费品市场较快增长。2012年,全县消费品市场继续保持较快增长的良好态势,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生活消费品市场运行平稳。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30.8亿元,增长20.3%。

5、财政收入平稳增长。2012年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85.98亿元,增长0.9%,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7.42亿元,增长16.0%。人均财政总收入32901元,比上年增长231元。财政支出35.69亿元,增长20.13%,财政支出中教、科、文、社、卫、农和住房支出比重达68.6%。

6、城乡居民收入显著增长。2012年,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家庭总收入30088元,增长16.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9083元,增长14.9%。全县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1783元,增长18.7%。

二、2012年府谷县各项指标在全省的位次

1、从总量指标来看,地区生产总值府谷县以450.52亿元位居全省第二,是全省83个县(市)县均地区生产总值96.18亿元的4.7倍,神木县1003.89亿元位居第一;财政总收入85.98亿元位居全省第三,是全省83个县(市)县均财政总收入11.83亿元的7.3倍,神木县220.67亿元位居第一,靖边县93.09亿元位居第二;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7.42亿元位居全省第二,是全省83个县(市)县均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31亿元的6.4倍,神木县53.56亿元位居第一;固定资产投资326.67亿元位居全省第一,是全省83个县(市)县均固定资产投资67.37亿元的4.8倍, 神木县297.82亿元位居第二。

2、从人均指标来看,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府谷县以172382元位居全省第二,神木县220079元位居第一;人均财政总收入32901元位居全省第三,神木县48377元位居第一,吴起县36598元位居第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083元位居全省第二,神木县29316元位居第一;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1783元位居全省第二,神木县12537元位居第一。

3、从速度指标来看,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府谷县以10.8%位居全省第七十一位,华县25.8%位居第一;财政总收入增速0.9%位居全省第七十九位,麟游县118.6%位居第一;工业增加值增速10.9%位居全省第七十一位,麟游县47.2%位居第一;固定资产投资增速31.3%位居全省第五十一位,眉县83.9%位居第一。

4、从经济结构指标来看,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府谷县以871%位居全省第二,吴起县89.5%位居第一;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10.9%,位列全省七十七位,绥德县63.1%位居第一;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以67.2%位居全省第二,眉县71%位居第一;城镇化率达以62%位居全省第五,凤县70.6%位居第一。

5、从社会保障指标来看,府谷县城镇社会保障覆盖率以87.4%位居全省第三十三位,彬县等7县达到100%;农村社会保障覆盖率以88.2%位居全省第七十一位,眉县等44县达到100%;农、科、教、文、卫和住房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以68.6%位居全省第四十五位,眉县以85.2%位居第一;公众安全感满意率以95.2%位居全省第十五位,太白县以97%位居第一。

三、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012年,我县在经济社会各项事业中取得了较好的成就,经济总量、人均指标、居民收入均位居全省前列。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清醒的看到我县在发展过程中面临诸多挑战:一是总量指标与全省第一差距逐年加大。我县经济总量与全省第一的神木相比,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总收入差距逐年加大,2011年,我县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总收入与神木的差距分别是363.06、95.84亿元,2012年差距拉大到553.37、134.68亿元。二是经济增长速度开始放缓,在全省位次后退明显。2012年全县GDP增速为10.8%,较上年下降了13.5个百分点,较上年后退70位;工业增加值增速为10.9%,下降15.4个百分点,后退47位;财政总收入增速0.9%,下降33.1个百分点,后退44位;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为31.3%,下降9.2个百分点,后退37位。三是部分社会发展指标较上年下降。2012年,我县财政支出中教、科、文、社、卫、农和住房支出比重68.6%,较上年下降2.3个百分点。有线电视入户率51.6%,较上年下降2.2个百分点。化学需氧量削减率0.82%,较上年下降7.07个百分点。

四、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建议

篇8

一是县域金融机构锐减。近几年来,出于自身经济效益的考虑,国有商业银行更加注重集约化经营,实行扁平化治理,县域内的国有商业银行机构大量撤并。金融机构数量减少。有限的金融机构难以满足县域经济分散化、多元化的金融需求。

二是县域信贷服务日益萎缩。贷款总额增长缓慢,县域贷款增长的速度远远落后于经济增长的速度。信贷服务种类少,且大多集中于短期流动资金贷款,且目前各县级支行信贷审批权很小。

三是县域金融机构功能逐步衰退。随着县域国有商业银行机构网点的收缩,信贷业务向中心城市集中,原有的信贷、融资、结算、房地产金融、代收代付、咨询评估等业务急剧减少,县域网点逐渐演变成了“存款服务所”。

四是县域金融资金实力不足。由于银行在县域的网点在逐步减少,县级农行的信贷审批被上收,邮储及其他商业银行,成了县域资金外流的“抽水机”。县域金融整体处于供给严重不足的状态,以支持“三农”为己任的农村信用社成为县域信贷服务的主力,其贷款占全部贷款比重上升到第一位。但农信社其因历史包袱沉重,加之治理水平低下,结算手段落后,吸储能力不强,很难真正成为为县域经济服务的金融主力军。农民贷款难的问题难以得到根本解决,整个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仍然比较脆弱。

2、县域规划无序、项目开发零乱,不能有效推动的县域经济的发展

县域经济发展相对缓慢,无序发展现象较为严重,制约着农民收入的提高和城乡协调发展。而县域规划体系的不完善是产生这一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各级政府经济意识的影响带来的相互竞争、互挖门槛、盲目引进、重复布局所造成的资源浪费、发展无序、重复建设的状况。要特别重视在快速城镇化形势下,由于规划,尤其是区域规划滞后造成的无序开发,城乡区域发展、产业经济人口发展、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资源开发利用与县域经济发展可持续能力不足的状况。

3、县域经济起步晚,市场建设和信用建设落后,作为借款主体的国有投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不健全

近年来,在湖南县域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方面,大多借款主体是国有投资公司,但该类借款主体大多法人治理结构不健全,难以保证投资后资产保值增值。国家为了规范政府投融资行为,完善政府投融资体系,将国有投资公司作为具体实施政府投资行为的载体。这一举措使国有投资公司成为开发性金融借款法人主体,通过公司自主经营和自我发展,进行国有资产资本运营,达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目标,以减少金融机构的信贷风险。然而,从实际情况来看,国有投资公司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依附于政府,国有资产人虚拟的状况并未作根本转变,对营运范围内的资产产权控制力较弱,从而削弱了国有投资公司的资产保值增值优势,降低了其自担风险的能力,也会将风险转移银行。更严重的是,一些地方的政府融资平台公司只负责融资,没有对项目建设和资金运用的管理权;同时,项目建成后的收益由项目单位享有或直接上缴财政,借款人不能参与分配,这种借款人和用款人分离情况使得银行面临贷款使用失控和贷款归还无保障的风险。另外,政府作为实际的国有资产产权人的特殊身份,使其仍保留干涉企业运营的权利。政府与国有投资公司之间并没有形成真正的委托关系,从而削弱了国有投资公司市场化运作的优势,降低了其自担风险的能力。

4、县域财政力量薄弱,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有限

在我国现行的分税制体制框架下,绝大部分县级财政收入微薄,县乡债务负担沉重,农业税取消后,县乡政府获得收入的渠道迅速萎缩,县乡政府的财政支农能力严重虚弱,财政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持力量十分有限。

5、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人才匮乏、金融基础设施落后

相对于城市人才队伍建设,全省县域发展所需要的人才队伍较为明显地存在着总量不足、结构不优、素质不高等问题,特别是产业发展的急需人才、熟悉项目运作与融资规则的高层次人才普遍匮乏,严重制约着县域经济提升后劲和竞争力。会计、律师、支付、信用、业绩考核和执法等金融基础设施、基础制度落后;市场不能聚合社会的各种能力和积极因素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二、湖南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1、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促进县域金融服务体系建设

(1)扶持、增加县域金融组织与机构

扶持和鼓励多种所有制、多种形式的有助于县域经济发展的金融组织。鼓励发展适合湖南县域经济特点和需要的各种微型金融服务,支持村镇银行、农村小额贷款公司发展,鼓励有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信用合作。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到农村增设分支机构或网点。支持和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到县域设立分支机构,建议银行业金融机构在县以下地区增设分支机构或营业网点,并在当年向当地增加投放贷款的新增网点给予一次性的开办费补助。

(2)加大对助贷机构的支持力度

开发银行坚持“以政府合作为基础,以助贷机构和平台建设为手段,以风险分担和补偿为保障”的金融运行机制。以“四台一会”(组织平台即合作办、融资平台、担保平台、公示监督平台和信用协会)组织架构为基础,签订合作协议,构建各类合作平台并向下延伸,由助贷机构对借款人的偿还能力和担保情况作客观公允的考察评估,再由助贷机构受理开发性金融贷款申请和确定支持项目,并对申请按照合作协议加以审查,提出意见后报开发银行批准。但由于受到业务特点的限制,开发银行须借助政府协助,才能实现对实际借款人的贷后跟踪监督。政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助贷机构进行扶持:一是制定规则,改善外部环境,扶持并监督助贷机构;二是资金支持,政府财政直接出资建立助贷机构;三是对助贷机构进行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四是分散风险,提供再担保,对失败项目承担补偿责任。

(3)鼓励县域金融机构增加产品和服务项目

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不断推出各种适合“三农”特点的金融产品和服务。鼓励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积极推动全省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直接面对农户的小额授信业务试点。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对农民创业予以贷款扶持。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扩大扶贫小额贷款规模。完善现有扶贫小额贷款实施办法,坚持以扶贫效果为导向,取消扶贫贷款的计划控制,鼓励金融机构对建档立卡的贫困农户发放扶贫贷款。扶贫小额贷款的发放坚持以项目为载体,重点支持贫困农户发展短平快生产项目、培育特色产业等。

(4)发挥政府职能,引导地下金融“阳光化”

湘西非法集资事件涉及非法融资70亿元。该事件暴露了监管方面的不足,但从另一方面,说明民间资金活跃。为更好的引导民间资金,建议在坚持管理体制不变、县级联社法人地位不变、为农服务宗旨不变的前提下,鼓励各地农村信用社逐步办成由农民、农村工商户和各类企业法人入股的银行,以促进和规范地下金融合法化。

2、加强财政资金激励机制建设,创造良好的县域金融生态环境

(1)发挥财政性资金的激励作用

对经金融监管部门和省政府授权部门批准组建的村镇银行、农村小额贷款公司以及农民专业合作社设立的信用合作组织等新型农村金融组织,省财政可按其已到位注册资本的2%给予一次性奖励。对新型农村金融组织为农服务业务缴纳的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和营业税,省财政按其50%给予奖励。对于开展农户小额授信试点的金融机构,省财政按试点金融机构当年发放小额贷款月均余额的5‰给予风险补偿。

对参加省有关部门组织并取得培训合格证书的人员所发生的培训费用,省财政给予50%的补贴。对于以农业担保为主要经营范围的新设担保公司,如1年内农业项目担保额占其业务总量50%以上的,省财政按其注册资本2%给予一次性奖励。对现有担保公司积极开展涉农担保业务的,省财政按其当年为涉农(含农民创业)项目提供担保月均额的2%给予风险补偿。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增加对农户联保、农户互保以及农村信贷联保体的信贷投放,省财政按金融机构上述贷款新增额的1%给予风险补偿。

(2)发挥财政性资金的组织增信作用,增强担保与补偿功能

建立政府扶持、多方参与、市场运作的信贷担保机制。鼓励各类担保机构进入农村市场,积极开展涉农担保业务,省财政每年可安排一定比例的中小企业担保基金用于鼓励涉农担保业务。鼓励农业龙头企业、农业行业协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组建担保公司。省财政可安排一定数额资金专项支持建立省级再担保体系,为县(市、区)农业担保机构提供再担保支持。2008年5月中旬,湖北省委、省政府召开的全省县域经济工作会议上,湖北省政府就明确安排财政专项借款(每县500万元)用于支持县(市、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各市县担保机构实力不断增强,近3年注册资本金大多增长1倍以上,担保能力大幅提高。

鼓励各地推行农户联保、农户互保、专业合作组织为成员担保等多种信用保证方式,尝试和探索建立农村信贷联保体模式,有效分散和转移农业贷款风险。省财政建立涉农贷款风险补偿制度,对银行业金融机构当年新增涉农贷款可能产生的风险给予适当补偿,补偿标准可设为年末涉农贷款余额比上一年度末余额净增额的2‰。风险补偿资金专项用于增加银行业金融机构的风险准备金。市、县财政也可相应建立涉农贷款风险补偿制度。

3、通过财政性资金撬动贷款资源,利用行政手段体现并实现市场意图,形成最佳配合,实现多赢

财政性资金具有量大、稳定、利息成本低等特点,是最受银行欢迎的资金之一。财政性资金在银行资金总量中占比大小是衡量一个银行与地方政府配合程度的重要标志。通过调整财政性资金在各银行的存款比例,可促成各金融机构将财政意图与银行的市场定位和经营理念的有机融合,实现多赢。

4、统筹县域经济发展规划,突出重点,分批整合

(1)立足实际,做实县域经济规划

在国家“扩内需、促增长”的大背景下,各县域应根据地理区位条件、资源比较优势、市场需求以及中心城市辐射带动等方法对县域经济的产业发展进行合理的定位,快速提高县域经济的城市化、工业化水平和加快县域经济的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促进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但各县域在编制县域经济规划时,要根据县域经济发展阶段,分别制定短期和中长期规划。同时,要立足县域实际,把经济规划纲要和具体专项规划相结合,把五年规划和年度计划相结合,不受时间限制,要直接编制规划实施方案,突出可操作性。县域经济规划内容上应从产业上划分,以专项(专题)规划为主,重点对全局有重大牵动作用的重大事项进行规划。同时,各县域要加大吸引域外直接投资、间接投资以至并购投资的力度,弥补当地生产要素的缺口和劣势,整合构筑“零资源经济”的能力,加快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产业升级,发展区域特色规模经济,以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2)对初具规模的集聚型县域中小企业进行科学规划,组建集聚型县域中小企业的平台企业,通过与平台企业的对接实现县域零售金融业务的批发化

政府可在金融部门的协助下设计参照类似产业引导基金的投资方式,使其在内生地成为平台企业出资人之一的同时,以自身的组织协调优势引导相关企业和个人入股,形成有利于减少同类企业重复投入、有利于产生规模经济、有利于形成共同品牌和打开销路的特色产业平台企业。政府可以现金、土地或标准化厂房等形式注资。平台则可依据公司制设计组织管理架构,建立适应产业市场的组织制度。根据市场化原则,平台企业管理层采用社会公开招聘,打造专业化管理团队。同时对管理层进行股权激励,确保平台企业的市场化运作。

由于平台企业连接县域内众多企业或者千家万户,平台企业通过类似高新产业园区企业孵化器和金融租赁的原理,可以降低相关企业具有共性的固定资产投入资金压力。另外,通过预付销售款等方式相当于给产业链上的企业和经营户提供短期流动资金贷款。这样,通过支持平台企业的方式,可实现用金融批发的模式间接为众多零散中小企业和农户提供高效的金融服务,从而解决县域金融业务低效的问题。特色产业平台企业可以成为开发性金融的直接合作主体。

5、加强县域政府类融资平台建设,创新投融资模式,建立多元化的适应县域经济发展的投融资机制

(1)整合政府投资资源,增强投融资平台的投融资能力

从湖南县域经济实力来看,如果没有强有力的投融资市场主体,制度安排和资源整合力度,则很难影响资金的流动和聚集。各县政府要像重视项目建设一样重视融资平台的建设,通过融资平台开展引资合资、资本运作和借贷融资,凭借更高的盈利能力和信用等级吸引外埠资金。各市(县)政府可以投融资平台现有盈利性存量资产为基础,通过划转存量国有资产、赋予国有资产经营收益权、增加国有资本金投入和提供专项补贴资金等方式,增强投融资平台的盈利能力,扩大现金流量,使投融资平台的盈利性资产规模、现金流和资产负债率符合市场化融资的要求。此外,投融资平台还要切实加强自身建设,坚持市场化运作方向,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加强财务管理,完善内部绩效考核制度和过失责任追究制度。防范债务风险,不断提高国有资产经营和投融资管理水平。在完善政府对平台“输血”机制的同时,不断增强平台自身的“造血”功能,并逐步摆脱对政府资源和财政补贴还款的依赖。

(2)政府赋权,创新多种融资模式

以政府赋权的各级融资平台为借款主体,采用“省带县”、“市带区、县、镇、村”和“县带镇、村”等多层级的融资模式。使用该种融资模式,需重点把握、整体推进,逐级孵化、逐级落实;同时要抓住贷款投向、运作方式、还贷机制三个环节;把好申贷项目、申贷额度、贷款决策三道关口;坚持城镇、村镇综合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 在探索适合县域经济发展的融资模式的过程中,至少可以考虑以下几种:一是政府融资平台模式。通过建立县级融资平台,整合各种支农资金的资源,建立一个平台、一个信用、一个账户的“三个一”贷款模式,逐步形成由一个融资平台帐户管理各级政府的支农资金和贷款发放、回收的管理机制和管理制度,形成统一的信用支持和管理模式,支持县域基础设施、农业资源开发及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二是行业融资平台模式。通过教育、医疗等行业融资平台,将行业部门安排的农村建设资金与开行贷款资金相结合,采取统借统还的方式,重点支持县域民生领域工程项目。三是龙头企业融资平台模式。通过有实力的农业龙头企业,采取“公司+农户”的方式,以龙头企业的信用优势、资金优势、技术优势和资源优势,积极支持农产品加工和“万村千乡”流通等项目,解决农民的产品销售问题,带动农民共同致富。四是融资平台担保平台模式。开行可以间接方式,支持县政府及地方龙头企业建立支持农村发展的融资担保公司。农村担保公司按市场化方式运作。担保公司在为农村企业贷款提供担保、解决融资难的问题的同时,也可扩大开发银行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力度。

篇9

1、深刻认识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和支撑力量,是我市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加快省域副中心城市发展的重要内容。

2、要清醒认识我市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差距。近几年,我市县域经济有了一定发展,但要清醒看到,我市县域经济发展还存在着综合实力不强、发展速度不快、在全省位次后移的严峻形势。要在客观比较中找差距,在主观分析中查原因,下定决心,坚定信心,尽快扭转我市县域经济相对落伍的被动局面。

3、要围绕加快县域经济发展进一步解放思想。要牢牢坚持“工业兴市”不动摇,咬定发展不放松,要敢闯敢试、勇于创新,把推动科学发展作为检验工作的最重要的标准,围绕加快发展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要善于吸收他人经验,凡是外地实行并被证明是推动科学发展的有效措施,要大胆地借鉴、果断地运用。

4、要努力实现县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牢固树立超常规发展、跨越式发展、翻番发展的意识,明确赶超目标,力争经过3到5年的努力,有1到2个县(市)区进入全省20强,其中有1个县(市)区进入全省10强,各个县(市)区在全省的位次都要明显前移。全市县(市)区的国内生产总值、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工业增加值在现有基础上翻一番。

二、进一步明确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工作重点,形成特色优势

5、培育发展特色产业、特色企业和特色产品。各县(市)区要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立足现有基础,做大做强特色工业。要以市场为导向,围绕全市支柱和优势产业大力发展配套业,形成产业集群;充分发挥农业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建设板块基地,形成龙头带动、特色鲜明、竞争力强的农产品生产、加工体系。加大规划引导和政策扶持力度,加快发展以城区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

6、加快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县域骨干工业企业。按照扶优、扶强、扶大的原则,努力形成一批规模大、效益好、辐射带动力强的骨干工业企业。力争经过3到5年的努力,各个县(市)区形成1到2个竞争力强的主导产业,形成一批税收1000万元以上的骨干企业。

7、集中力量建设工业园区。要科学规划,认真实施,加快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和标准厂房建设,落实工业园区配套政策,提高服务和管理水平,做到边建园区、边招商、边发展,开发一个,建设一个,投产一片。按照规模化、集约化的发展方向,引导相关产业、相关企业向园区聚集,使每个县(市)区的园区都有主导产业,形成特色,努力把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建设成体制创新的平台、对外开放的载体、承接产业转移的基地。鼓励各县(市)区采取措施,通过“引商建园,以商招商”的方式,新建工业园区。

三、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对外开放力度

8、鼓励大招商、多招商、招大商。动员一切社会力量,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开展招商引资。对招商引资贡献突出的部门和个人,严格按照《*市招商引资奖励暂行办法》予以重奖。设立招商引资特别贡献奖,对在当年招商引资工作中成绩突出、成效显著,但未列入奖励的个人或单位,给予招商引资特别贡献奖。

9、进一步完善招商引资的各项优惠政策。加大对引进企业的支持扶持力度。鼓励各县(市)区对新办的生产型、服务型企业制定具体优惠政策,根据企业纳税情况给予相应奖励。按照《*市关于鼓励和促进企业上市的若干意见》,对上市企业实行奖励。鼓励企业增资扩产增效,对生产型企业年纳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实际入库年均增速超过当地平均水平以上的,由当地县(市)区给予一定比例的奖励。

10、切实做好配套服务工作。对引进的企业和现有企业的技术改造项目、新上项目,要及时掌握项目发展规划、工作中遇到的具体问题,明确专人专班跟踪服务。进一步优化环境,市直执法部门原则上不直接对县(市)区企业进行检查收费;加大监督查处力度,坚决遏止“三乱”,为企业发展全程提供“保姆式”服务,使企业能够集中精力抓发展。

四、强化县域经济发展的扶持措施

11、放宽项目审批。除国债项目、省内预算内项目、统借统还国外贷款项目以及国家限制的项目外,对企业不使用政府投资建设的项目以及外商投资企业,一律不再实行审批制,区别不同情况实行核准制和备案制。市直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对县(市)区申报项目的服务工作,对需要省级审批的项目,搞好协调服务,及时上报省里审批;除法律法规规定的环保、安全等审批权限之外,其他市级审批权限下放到县(市)区。

12、加大建设用地支持力度。支持各县(市)区从实际出发,做好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修编工作。对县(市)区年度用地计划实行差别化管理。对各县(市)区工业园区建设、重点基础设施项目、重点产业集群和符合产业政策的企业扩产扩建项目和招商引资项目的建设用地,给予重点倾斜。有序推进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挂钩试点工作,在试点区域内有效实施“迁村腾地”工程,挖掘土地潜力,扩大建设用地空间。积极探索集体建设用地依法流转的有效方式,在其转让、租赁、作价出资入股等方面实行更为灵活的支持政策。

13、改善金融服务。对市场潜力大、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县域中小企业给予重点支持。建立健全适应县域经济特色的信贷管理体系,有条件的金融机构可探索实行综合授信制度,对信用状况良好的企业可适度发放信用贷款,对负债率低、产品技术含量高、有市场潜力、管理规范的企业适当放宽对抵押或担保的要求。支持各县(市)区争创信用县(市)区和全省先进信用县(市)区。积极争取国家开发银行开发性金融信贷支持,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国有商业银行要加大对县域经济发展的信贷投入,农业银行新增贷款的70%、其他国有商业银行新增贷款的60%左右要用于支持县域经济发展,设在县域的分支机构要将当年新增存款(剔除缴存资金外)的80%左右用于当地信贷投放,扶持农业和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业发展银行要认真履行政策性金融机构的职责,当年新发放贷款要全部用于支持县域经济发展并逐年增加。深化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改革,农村信用社支农各项贷款每年力争比上年增长10%以上,新增贷款余额的60%以上投入农业。继续加强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工作。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整合政府出资的金融担保机构,加快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组建,市、县两级都要增加财政对信用担保机构资本金的投入,尽快形成市、县(市)区信用担保体系。建立健全信贷激励机制,设立专项资金,奖励为县域经济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金融机构。

14、鼓励全民创业。突出特色,着力发展一批以工业为主的民营经济产业群。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条件、投资领域和经营方式、经营范围,凡法律法规未禁止的,可自主选择经营项目,允许一照多业。放宽对投资人的身份限制审查,货币出资占注册资本的比例可不受30%的限制。积极创造更加有利于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环境,在投资立项、用地用电、银行信贷、税收优惠等方面与其他企业一视同仁。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在境内外上市融资,申报自营进出口权。被省授予“百强民营企业”称号的,按省奖励金额的50%再给予奖励。鼓励个体私营企业、下岗失业人员和新增就业人员自主创业,在工商登记、行政收费等方面给予适当优惠,大力培育市场主体,形成全民创业的浓厚氛围。大力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市财政设立以奖代补专项资金,奖励实施此工程的先进单位和个人。

15、加大财政对县域经济的支持力度。从20*年开始,对市以往年度用于支持县(市)区的各类资金进行整合,用以奖代补的方式,对发展较快的县(市)区实行奖励。进一步优化市本级与襄城区、樊城区的财政分配关系,支持襄城、樊城加快发展。

五、进一步完善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协调激励机制

16、健全县域经济发展的协调机制。建立县域经济发展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协调县域经济发展方向、规划、园区建设、项目引进、项目入驻等重大事项。对投资1亿元以上的,由市级领导进行协调服务,及时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直到项目竣工投产。打破区域限制,统筹县(市)区之间、园区之间和乡镇之间的招商引资项目,引导其向特色园区集中,并采取相应办法解决利益分享等问题。由县(市)区引进、建在市高新区和湖北深圳工业园区的项目,同等享受各类优惠政策,投产后的产值、工业增加值及税收与高新区按一定比例分享。建立县域经济发展通报机制,对各县(市)区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和部门支持县域经济情况,由市经委每季通报一次,市委、市政府年终评比表彰。

17、建立县域经济的考核奖惩机制。制定科学合理的县域经济考核指标体系,完善考核机制。重点加强对国内生产总值、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招商引资等经济发展指标的考核。面向县(市)区的各类考核评比项目,依照精简、有效的原则重新核定。建立市“四大家”领导和市直相关部门、单位(含垂直部门和单位)联系县域经济发展的工作机制和工作实绩评价办法,支持解决发展中的困难问题,并实行同步考核、同步奖惩。对行政监督检查实行严格的计划控制和备案审核,确保基层干部集中精力抓发展。

18、加强县(市)区领导班子建设。充分发挥干部考核评价的导向作用,切实把政治素质高、统筹协调能力强、作风务实、清正廉洁的干部选拔到县(市)区党政正职岗位。提高领导班子中熟悉经济工作的成员比例,充分发挥领导班子在推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关键作用。严格控制县(市)区和重点乡镇(办事处)党政正职任期内的职务变动,原则上要在同一岗位任满一届,没有特殊情况届中一般不做调整。对在任期内县域经济发展成效明显、进入全省10强、20强或排位大幅度前移、增长大幅度超过全省平均水平的县(市)区党政正职,优先向上级推荐提拔重用;对发展较快、进入全市10强或排位大幅度前移、增长大幅度超过全市平均水平的乡镇(办事处)党政正职,优先提拔重用。

篇10

1唐山海港经济开发区休闲渔业现状

唐山海港经济开发区,简称唐港区,地处渤海湾中心地带,京津冀协同发展经济圈中。陆地面积432.4 km2,海岸线90 km,滩涂面积297.6 km2,唐港区现有海水养殖面积1 233 hm2,各类渔船188条,总功率20 769.5 kW,渔业人口2万余人,2014年全区渔业总产值5.82亿元,是唐港区大农业的支柱产业。唐港区的休闲渔业发展起步于2006年,由当地的大型旅游公司组织部分转产转业渔民,经渔业主管部门批准建造的休闲渔业船舶,并依托于旅游公司渔港开展营运。几年来,在渔业、安监、边防等部门的监管下健康运营,没有发生任何安全事故,在唐港区渔业产业结构调整中获得了较快的发展,目前共登记休闲渔船17条,作业方式为出海观光演练式捕捞作业,在旅游旺季供不应求,2014年唐港区休闲渔业产值占全区渔业总产值的1.8%,不仅增加了转产转业渔民的就业途径,实现了渔民增收、渔业增效,同时也带动了唐港区交通、餐饮、住宿、商业等多个行业的发展。

2唐港区发展海洋休闲渔业采取的措施

海洋休闲渔业是综合利用海洋渔业资源,满足人们海洋休闲服务需求的新型渔业产业。在当前海洋渔业自然资源日益匮乏的形势下,休闲渔业能够适应消费市场的变化,实现渔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渔业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唐港区在发展休闲渔业经济中主要采取了以下几种做法:

2.1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加大行业引导力度

唐港区地处渤海湾及京津冀都市圈核心地带,处在京、津、唐、秦四个中心城市的交叉辐射区,地理条件独特,海洋资源丰富。唐港区充分利用显著的区位优势,着力打造国际海滨休闲度假胜地,将发展滨海旅游与渔业产业结构调整有机结合起来,加大宣传力度,多措并举,先行先试,着重引导并鼓励驾驶小型捕捞渔船的渔民转产转业,因地制宜地从事休闲渔业生产,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2增加设施渔业规模,扩大休闲渔业资源

唐港区传统渔业优势显著,渔业生产技术发达。近几年来,重点引进海洋牧场、人工鱼礁生态渔业项目,高标准工厂化海水养殖车间及精养池塘建设规模不断扩大,通过大力发展设施渔业,近海渔业资源得到了有效的保护,渔耕文化气息浓郁,为发展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休闲渔业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2.3严格落实行业准入,加强安全监管力度

几年来,唐港区初步建立并完善了职责明确、分工合理、运转高效的协调机制和监管体系,对休闲渔业生产经营活动实行严格的行业准入与监管,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及应急预案、落实各项安全生产措施和操作规程,促进了该区休闲渔业行业的合法、规范、安全经营。

3存在问题

3.1缺少休闲渔业法律法规及渔业规划,休闲渔业的扶持力度明显不足

由于目前休闲渔业在发展中缺乏专门的法律法规,造成管理部门职责分工不明确;在当前捕捞资源日益匮乏,渔民转产转业的现实背景下,缺乏长远的休闲渔业发展规划,专业渔港的基础设施建设远远不够,服务面和服务深度不够,休闲渔业不会得到长足发展,而且休闲渔船普遍较小,安全问题不容乐观。

3.2劳动者素质不高和观念落后,缺乏良好的外部和内部发展环境

目前唐港区休闲渔业的从业者大多是一些传统渔民,文化水平较低,不具备现代渔业的发展理念,缺乏专业的行业知识和服务技能。由于处在发展初期,休闲渔业的市场体系和市场管理机制仍不完善,在三无船舶非法营运等很多方面都存在着监管不到位的现象,休闲渔业市场亟需整顿规范。

4加快休闲渔业发展的建议

4.1建立完善的市场管理体系,加大对休闲渔业的扶持力度

要制定行之有效的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进一步理顺权属管理体制,海洋、渔业主管部门应会同工商、旅游、安监等部门共同制定相关的规定,依法行使管理职能,共同带动渔业经济和旅游经济发展。要加强政府支持力度,增加休闲渔业资金投入,作好财政和金融保险等方面的工作,完善扶持政策,鼓励依托海洋牧场、渔业合作社养殖基地、家庭渔业社区,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建设兴办休闲渔业。

4.2制定长远休闲渔业发展规划,大力加强休闲渔业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

应根据唐港区的资源条件和环境特点,科学地、因地制宜地制定长远的休闲渔业产业发展规划,着力构建初具规模、特色显著、功能完备的休闲渔业发展格局。要加强大型海洋牧场、休闲渔业园区等规模化的设施渔业建设,进行休闲渔业专业渔港、餐饮住宿、渔家乐功能服务区等相关设施的高品位建设,形成规模,提升档次,建立品牌,迎合游客体验采捕、休闲垂钓、海域观光、享受海洋等物质文化方面的需求。

篇11

中图分类号 F3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7-0315-01

留坝县地处秦岭南麓、汉江上游,“面巴蜀而背秦川”,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夏无酷暑、冬无严寒,生态环境优越,地质地貌特征独具特色,历史文化积淀丰厚,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蕴藏着极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全县森林覆盖率高达88.3%,林业资源优势明显,是一个典型的山区林业大县、人口小县。为更好、更快地发展县域经济,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必须依靠丰富的林地资源,大力发展沟域经济。

1 沟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沟域经济是一种集生态涵养、旅游观光、经济发展和人文价值于一体的“两山夹一沟”经济形态。其核心是以山沟区域为单元,以生态建设为基础,以沟域内的自然景观、文化历史遗址和产业资源为平台,以生态建设、特色农业、民俗文化、休闲度假、观光旅游等为内容,通过对沟域内环境、景观、村庄、产业的统一规划,建成内容多样、形式不同、特色鲜明的沟域产业带,形成聚集效应,最终促进区域经济的外延式发展。一是沟域经济是调整现有产业结构的重要手段。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地日益提高,在享受青山绿水、美味佳肴之余,对采摘、休闲、养生、垂钓、狩猎、探险等个性化的休闲项目更加好奇、更感兴趣。发展沟域经济,通过合理开发自然景观,高标准建设人文景观,大力发展特色产业项目,既可以有效扩延产业链条,也可以满足群众精神生活的新需求。二是沟域经济是建设生态留坝县经济发展的有力保障。沟域经济发展为生态建设提供了资金和民生保障,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发展沟域经济坚实的基础,而沟域经济发展则是实现“生态立县、旅游强县、药菌兴县”建设目标的有力保障。三是沟域经济是留坝县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留坝县境内沟壑纵横,以沟域为单位,打造一批形式多样、产业融合、各具特色、规模适度的产业经济带,符合留坝县县情和村落实际,是科学化落实新农村建设任务的具体体现[1-2]。

2 沟域经济发展思路及方向

留坝县沟域资源十分丰富,但沟域经济的发展尚处在起步阶段,许多沟域资源未得到充分、合理、科学的开发利用,资源优势尚未有效转化成发展优势。加快沟域经济发展,需进一步解放思想、提高认识、创新机制,按照“规划先行、主体(农民)清晰、多元投入、政府引导、典型示范”的原则,合理规划、准确定位、积极建设、大力引资,促使沟域经济有特点、有亮点、有增长点,发挥以沟带村、以点带面的辐射带动作用。

发展方向:依托当地的资源和特点,以生态保护与建设为基础,以特色产业发展为根本,以休闲旅游为重点,强调文化和谐,注重山乡人文景观与山林生态环境的气候贯通、文脉融合。从一镇乃至全县视野出发,形成“一沟一品、一沟一业、一沟一景”的发展格局[3-4]。

3 沟域经济发展建议

3.1 科学规划,坚持高标准与高起点

在实地调查、完成初步规划的基础上,对沟域沿线现状、产业布局及生态环境等综合评价分析,编制切实可行的总体规划设计,做到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把沟域建设打造成拉动区域产业发展的平台。

3.2 因地制宜,特色创新

利用不同沟域的自然环境、人文历史资源、产业基础等因素,因地制宜、科学探索、创新立意,做到有特色、有亮点、能实现。突出以旅游观光、休闲度假、产业园区规模发展为主的现代农业发展,注重挖掘历史文化底蕴,注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3.3 以人为本,多方参与,共同开发

在沟域经济发展中要以农民为主体,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鼓励农民以现金、土地、森林资源、劳动力等多种形式入股。有计划地成立产业协会或专业合作社,通过股份合作、“公司+农户”、“公司+村集体+农户”等多种经营形式,有组织地引导产业发展,有目标地以群体优势参与市场竟争,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实现沟域经济建设多方参与、共同开发。

3.4 整合资金,形成合力,提高效率

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统筹安排、集中使用”的原则,整合农业综合开发、移民搬迁、环境整治、新农村建设、小流域治理、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农村道路建设等项目资金,形成合力;明确政策资金支持的优先次序,重点向沟域基础设施、生态环境、产业发展等方面投入,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3.5 强化技术培训,开展技术合作,夯实人才基础

一是充分利用各种人才培训项目加强各类技术培训,转变农村普通劳动力的经营理念,提升生产技能。二是注重发挥现有农技人员、农村能人的作用,积极引进专业人才,为沟域经济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三是加强与科研院所、专业院校的联系与协作,开展科技合作、科技攻关,破解(下转第317页)

(上接第315页)

生产经营中的技术难题。

3.6 多措并举,加大宣传推介,展示经济建设新成果

建立科学规范的宣传推介长效机制,加强宣传营销。适时建立科学有效的沟域旅游产业营销网络,利用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等媒体进行持续宣传;通过产品交易会、旅游文化节等节、会的组织形式,强化与外界的勾通、联系与推介,展示留坝县沟域经济发展的新成果,塑造留坝旅游的新形象。

4 参考文献

[1] ,韩洁,马兴,等.北京山区发展现状与沟域经济发展研究[J].农业科技管理,2011(1):1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