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05 15:57:34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夯实课堂教学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大教育家孔子说过“凡事预而立,不预则废”。也就是说,要做好任何一件事情,都要预先有准备,有了准备,则可以获得成功,没有准备,则会遭到失败。教师上课也是一样,要想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必须课前认真备好课。因此,再优秀的教师,在上课之前都无一例外的要做一番准备工作,因为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在备课方面把我的一些体会,现提供出来,供大家讨论。
一、会计课程备课的过程更要注意知识的实用性
会计学是内容相对复杂而且体系性较强一门课程。对于没有任何会计实践经验、会计知识近乎空白的初学者来说,这门课程的内容比较抽象难懂。如果教师讲课时采用照本宣科、平铺直叙的教学方法,仅仅对基础理论和基本操作方法进行概述和简单练习,学生很难直观地把所学的知识与会计实践联系起来,其后果是学生感性认识差,对知识不理解,学习质量难以保证。
如学会计的人都知道,在会计各类考试中,上到含金量最高的注册会计师考试,下至从业资格考试,考试具体内容每年一小变,四年一大变,而我们的教材滞后于最新的条例、政策。缺乏会计的实用性,这就需要我们会计教师要时时充电,我们中职学校的教材很多还是九十年代出版的,内容陈旧,不能满足学生毕业后工作的需要,这就需要我们会计教师关注最新的内容变化,在原有教材的基础上,在不违背教学大纲的前提下,合理的删改教材,让学生来有所学,学有所得。
又如把传统式教学变成教学一体化的新模式教学,在备课时把陈旧的知识更新成最新的会计准则,把整本书学习的知识点分为几个项目,在每个项目中,设置若干个待解决的问题,在结合实际案例传授知识的同时,让学生转变角色,扮演一个会计的角色,亲身动手操作,提高课堂学习效果。虽然一堂课只有45分钟,不过这种教学一体化的课程,希望未来能在课堂上取得更大的效果,就需要教师课后花费大量的实践去进行课程设计。
综上所述,了解及分析学生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因材施教,对授课效果有直接影响。这就是教育学中提到的“备教法的同时也要备学生”。因此课前做好最实用的课程设计,对于中职会计人才培养至关重要。
二、备课的过程为互动教学埋下伏笔提高学生注意力
曾有专家研究出人集中精神的时间高中阶段为35~60分之间。职业学校的学生基础相对比较差,相对于普高的学生来说,学习能力不是很强,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更少,这就更要求老师在上课的时候要与学生形成互动,提高学生的注意力。
比如学校可以聘请一些有企业工作经验的人才,由于会计是一门实用性比较强、并且需要学校多种课程为基础的学科,很多教师从毕业就走上讲台,缺乏实战经验,在校的教师要多找机会下企业培训,知道书中的知识与实际的差别,备课时候把实践经验融入到枯燥的书本当中。
又如银行实训的柜面操作,教师在上课的时候可以设定几个项目进行教学,每个项目中设定一定的情景,在学校硬件设置具备的前提下,使学生亲临其境,让每个学生都扮演自己的角色,老师教的过程,学生有兴趣的去学,并且进入角色扮演该课程的某一角色。当一位学生扮演一位老奶奶来办理开户存款等业务时,接待者的仪表语言的表达,还有柜面工作人员点钞等办理业务时更有劲头,相比下要比枯燥的讲授课,学生更加有兴趣。
这样的情景教学能使老师在更大的程度上使学生更加集中精神去听课,把所学更好的应用到实际工作中。这种情景教学就需要教师在课后做好想当大的准备,设置好教学的种种情景,设置出问题,并且做出解决方案,让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互动式教学可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使学生变被动听讲为主动参与,使教与学有机地统一起来。
三、备课时要注意启发式教学打破传统教育
教学活动是师生双向活动。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因素不是自发形成的,在一定程度上需要教师的启发引导。
如采用计划成本法计算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时,可以先用实际例子,某企业当期计算有奖金4千元,要在60名职工中进行分配,问其中20名男职工分多少?学生应该马上能回答上来。然后,老师师可以把话题转向本节课的主要学校内容计划成本法计算,经过教师启发,学生就很快掌握了成本会计里的计划成本法。
课程改革以来,广大教师都在努力尝试着如何创设更有价值的情境服务于教学,使学生在问题情境中学习数学知识、思考数学知识、掌握数学知识。我认为恰当的、有价值的情境创设,不仅能为学生学习数学助力,也能促进学生主动探索数学奥秘。
创设情境,在注重生动有趣的同时,要紧扣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关注情境与知识的连接点,实现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为学生知识的获取和思维的发展提供肥沃的土壤。创设情境,不能只追求绚丽多彩的动态画面,更重要的是在情境中必须暗含数学问题;不能只图表面上的热热闹闹,应紧紧围绕数学知识,引发学生的思考,激活学生的探究意识,开发学生的智力。
二、活动安排讲实效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主动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通过观察、实验、推理等活动发现对象的某些特征或与其他对象的区别和联系。”安排活动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帮助学生学会思考数学问题,而不是单纯的肢体活动。为了防止过分依靠单纯的模仿和机械的灌输,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探究能力和合作意识,我们在数学活动的安排上,应突出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让学生在动手操作活动中理清知识的脉络,经过自己的努力、思考,主动获取学习数学知识的方法。
活动的安排,应注重以活动为载体,通过提出有思考价值的问题,让学生观察、分析、思考,在理解的基础上主动建构数学知识,真正体现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活动的安排不能只追求课堂场面上的“热闹”,而要把知识融入活动中,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动口概括能力、动脑思考能力。
三、合作组织讲合理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合作学习的方式已被广大教师所采用。合作学习的目的是让学生人人参与探索新知的过程,人人都能尝试成功的喜悦。合作学习的组织要讲究合理性。教师首先要根据教材内容,思考哪些内容需要讨论;哪些问题值得去讨论。那些知识只凭个人的力量难以完成,需要通过合作学习才能探究出来的,就须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其次,教师还要考虑时间的安排,必须留有思考的时间、交流的时间、汇报的时间和教师总结的时间。只有这样,合作学习才能显示出价值和魅力。
合作学习的组织,除了要重视内容、时间安排合理外,还应摆正教师的位置,使教师始终处于一个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地位,才能真正营造一种符合时代进步和发展的新型的学习形式。合作学习的组织,不能只追求合作学习的形式,应该全面完整地理解合作学习的意义,正确把握小组合作学习的精神实质。防止组织随意、问题随意、时间随意;防止学生从众现象多,深入讨论少;优生参与多,学困生参与少;表面形式合作多,有价值合作少等现象。
四、练习设计讲实在
新《课程标准》在“知识技能目标”中提出:“能综合运用知识,灵活、合理地选择与运用有关的方法完成特定的数学任务。”练习是教师在课堂提供的学习材料,通过师生共同活动,让学生获得具体的进步和发展。练习的目的是巩固基础知识,训练基本技能,发展智能,提高应用意识。好的练习设计,能较好地吸引学生主动参与,有利于学习过程的动态生成,能在有限时间内突出数学问题。
练习设计在注重内容全、层次清、形式多样的同时,还要根据教材内容挖掘与现实生活相关的数学信息,明确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让学生面对实际问题,能主动尝试、寻找解题办法,探索应用价值。练习设计不能只追求依样画葫芦、单一的模仿练习,或只追求形式多样花哨走过场的练习。练习的设计要站在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立场上,设计一些目的强、有趣味、联系生活,又有思考性的练习,让学生在练习中丰富、发展、建构新知识、解决新问题,让数学练习显得鲜活精彩。
1.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堂成功的数学课,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十分重要的,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恰当地运用“班班通”开展教学,以新颖性、趣味性、艺术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好奇心,课堂生动有趣,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和美的感受中学习知识,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在教学“平移”这一课时,让学生观看一些美丽的图案是怎样通过平移得到的,学生观看了动态的过程,很快明白了平移的概念以及平移后的图形和平移前的图形的关系及其特点,给学生形象直观的感悟,起到了既激趣又事倍功半的作用。
2.变抽象为直观,帮助学生正确地理解题意
数学是从实际生活和具体事物中抽象出来的,具有高度的概括和抽象性。中学生生活知识面窄,感性知识少,对抽象的数学问题很难理解,因此这就需要利用多媒体将抽象的数学问题具体化,可以给学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为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架起一座由抽象到具体的桥梁。如“线段、射线、直线”的教学,我们可以先在屏幕上显示一组图形,辨认线段,然后似光线射出一样向一边无限延长,得到射线,让学生悟出射线是怎样形成的。再用同样的方法感受直线的形成过程。
二、“班班通”的辅助教学有利于实现数学课堂教学的高效
1.用班班通多媒体来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较之传统的教学方式,班班通更加生动逼真、符合心理特征,能激起学生的好奇和学习兴趣,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用多媒体的直观形象性,优化认知理解,帮助学生突破重点和难点
多媒体教学形象、直观,它可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具体化,易于学生掌握。这样既可增加生动感,又利于知识的获取,从而突出重点,淡化难点,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用多媒体的交互性,凸显教学主体,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多媒体教学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它的交互性,新课标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的必要性与教学内容的可行性,为学生创设一个全新的教学环境,指导学生利用多媒体教学软件主动地开展自主学习、动手操作、合作交流、互动探究,有效地突破数学知识的理解障碍,获得真实的自我成就感。
三、“班班通”多媒体有利于拓展中学生的思维空间
常规教学中,由于教师把大部分时间花在讲解上,用在板书上,严重影响了学生课堂思维效果,增加了学生的课外负担。“班班通”多媒体资源具有集信息于图、文、音、视、动、色为一体,综合表现力强的特性,它能使学生手、眼、耳、脑多种感官并用,将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相结合,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快速、有效地获取知识。同时,学生的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等多方面能力得到全面发展。在数学教学中,要体现“以训练为主线,以思维拓展为主导”的特点,有了“班班通”,可较快地展示演算过程,展示练习题,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思考,确确实实地扩大了学生的思维模式。
四、合理利用“班班通”多媒体辅助教学
重旧知复习的优化
认知理论强调,学生对新知的学习和内化总是建立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借助已有知识,学生才能将新的知识纳入到已有的知识体系中,从而不断丰富自己的认知,提高自己的能力.因此,在教学设计时,教师要善于挖掘与新知识相关联的旧知识,以此为新知生成的生长点,设计一些启发、思考性强的问题,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让他们有“心求通而未达,口欲言而未能”的感受,从而使学生产生一探究竟的欲望和动机.
二、以学生的兴趣激发为目标,注
重新课导入的优化
新课导入是课堂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精彩的新课导入,可以让学生的注意力指向明确,思维高度集中,吸引学生朝着教师预设的方向有效地发展.当然,导入的方法很多,因教学内容、学生的状态和教师的教学风格而异.无论采用何种方式,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首先,导入一定要自然贴切,与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相适应.
其次,导入要对学生具有启发性,要能引导学生思维,启迪智慧,从而高效实现学生知识的迁移,帮助学生构建科学的知识体系.
再次,导入要讲究语言的风趣幽默,方式的趣味横生.实践证明,学生只有对所学的内容兴趣浓厚,他们才会从内心深处热爱所学内容,也才会感受到学习时的轻松愉悦,学习效率也才会提高.
最后,导入新课环节毕竟只是相当于舞台演出的“序幕” ,它的作用是为教学打开思路,其在课堂教学这一大舞台中的时间不宜过长,切忌教学中借题发挥,喧宾夺主.
三、关注知识生成的过程,注重合
作探求环节的优化
合作探求环节是课堂教学的核心,是学生获取知识、提升能力、形成方法的主要途径.在教学中,教师应以此为着力点,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功能,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吸引学生参与其中,从而实现教学效果的优化.
1.创设数学情境,吸引学生参与其中
教师通过创设贴近教学内容的数学情境,让学生经历数学概念、定理、规律的形成过程,并亲自完成法则、定理、性质的推导过程,让学生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特别是针对重难点,教师要通过设置引发学生质疑的氛围,让学生在兴趣盎然的探究中不断经历新旧知识的矛盾冲突,从而使学生产生欲罢不能、为数学而着迷的效果,达到提升学生思维发展的目的.
2.体现学生主体,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
新的课程理念认为,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在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存在,凡是学生能回答的,让学生说,需要补充的,由学生补充;凡是可以让学生实践的,尽可能让学生自己去实践;在评价时,也可让学生进行评价.只有在这样开放的课堂中,学生才会体会到尽情表达和体验成功的乐趣.
3.注重能力培养,及时进行方法提炼和学法指导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思维能力直接影响学生的数学能力,要想让学生提升数学成绩,思维训练和方法指导必不可少.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总结分类,对一些典型问题的归纳升华,特别是针对一些问题的变式训练,都是优化学生思维品质、促进学生能力发展的有效措施.
四、着眼能力提升,注重达标训练
的优化
数学训练题是初中数学课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但可以巩固新知,更可促进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升学生智力的发展和能力提高.达标训练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练习要有针对性,要有的放矢,目标明确.
其次,训练要及时呈现,要抓住目标,及时反复训练.
再次,练习要面向全体,富有层次.在设计训练题时,教师要做到有易有难,既要让中等生和学困生“吃得了”,又要让那些学有余力的优等生“吃得好”.
最后,训练的形式要灵活多样,丰富多彩,让学生在练习中忘却数学训练的枯燥.
五、关注知识内化,注重课堂总结
校长要实现对教学方向的引领,对教学管理的把握,就要走进课堂第一线进行调研、分析和决策。特别是对教学策略的提炼、教学方法的指导,可以引领教师的发展,提升他们的文化品位,树立素质教育观念,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是抓好团队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当然校长在引领和决策的同时,也要注意发挥领导班子的带头作用。
二、倡导积极合作――形成优秀团队的精神核心
1.加强备课研究,使备课成为教师再学习的过程。
在团队建设中我们深感“集体效应”的优势,深感高效的课堂教学源于高效的备课,提出了“备课=我+我们”。个人与团队的关系就如小溪与大海,每个人只有融入集体中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反之,如果脱离了集体,即使有再大的能量,也会像水滴一样干涸。
2.注重引导,促进师生和谐的共同发展。
(1)启动“青蓝工程”,实施教师专业化发展“三三制”。
搭建专业人才“三格层次”:新老师“入格”培养、青年教师“升格”培养、骨干教师“风格”培养。
铺设专业人才“三环道路”:历练教学基本功、锤炼教学策略、提炼教学思想。
架构专业人才“三维空间”:学习空间、实践空间、展示空间。
(2)创特色教研文化。注重教师的专业发展,开展提升教师教研能力的新教研文化活动。活动过程:前瞻性学课――集智性备课――双向式说课――推磨式上课(上课、评课、反思、调整、再上、再议)――沙龙式议课――反思式札记。
三、尊重个性发展――构建优秀团队建设的动力
弘扬教师的个性,培养个性化的教育教学能力,是教师团队建设的动力。我们尊重教师的个人兴趣和成就感,通过反思让教师拥有自己的空间,发挥其优势。让教师对自己的教育实践和周围发生的教育现象进行反思,善于从中发现问题,对日常工作保持一份敏感的探索的习惯,这样才能不断地改进自己的工作并形成个性化的教学风格。
1.个体反思。
1概述
在现代社会,教育学家不再一味地寻求单一的、模式化的课堂教学方法,语言教学也没有僵硬的和固定的规则。在传纺的教学中,教师是主动者,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给他们的知识,而成功的语言课堂应是以学生为中心,创造各种语言环境和交际环境使学生有机会参与并运用语言进行交流,在教师的监督、指导和鼓励下,学生进行思考并进行语言的实际运用。因此,如何优化课堂教学,尤其是高等院校和高职院校的航海英语,探索一条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方法,一直是许多教育者的努力目标。
2优化航海英语课堂教学的对策
2.1交际法教学
航海英语作为专门用途英语(ESP)的一个分支,是一种高度社会化、交际化和文化内涵丰富的语言,应该采用交际式语言测试和教学。用交际教学法进行航海英语教学模式的设想,是目前整个世界航海英语教学的趋势,也是国际海事组织(IMO)的要求。此教学法一改传统的翻译教学法,能创设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促进师生间互动。好的教学方法是形成最佳课堂气氛的重要保证,一堂优秀的英语课是一种交流,对英语教师来说,为学生创造一种较愉快的交际氛围是十分重要的。教师须设计和组织丰富的、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活动,例如:pairwork(一对一活动),groupwork(小组活动),discus—sion(讨论),brainstorm(头脑风暴),roleplay(角色表演),debates(辩论),presentation(陈述表演)等。
这一系列活动有利于轻松活泼的教学环境的形成,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他们学习航海英语的热情,并乐于参与教学过程,学生在有意或无意中直接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得到提高,新知识得到巩固。交际教学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参与,促使学生在航海英语语言能力方面有大幅度的提高。
鉴于航海英语教材的课文内容比较枯燥,缺乏生活气息,难以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学生有着不同的家庭背景和生活体验,如果在教学中单就课本进行语言教学,会使学生失去学习英语的兴趣。教师可采用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给学生增加一些趣味而又有助于理解记忆的教学内容和知识。学生好奇心强,使用情景法可引导学生参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习兴趣。如有关气象中各种云的词汇(cirrostratus卷层云;ahocumulus高积云;cumulo-nimbus积雨云;stratocumulus层积云;nimbostratus乱层云)很难记忆,如果利用图片、图像或录像,将所有能够直观表达的单词尽可能直观表达,枯燥无味的单词就会教得生动有趣。
2.2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意识
针对传统教学法只问“耕耘”,不问“收获”的弊端,应平衡教师讲话时间和学生讲话时间,着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教育他们怎样学习和对自己的学习负责任,对班级学习和课堂活动负责任。教师运用灵活的教学方法,既提供系统的语言规则,又设计充分的真实情景。真正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鼓励学生努力地学习,引导他们根据所学的内容积极思考,主动发言,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独立自主性。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责任心得到了充分的调动和极大的提高,学习效果会事半功倍。有了学习的自主意识,学生就能最有效地利用教师在课堂中提供的师生交际,与组员交际、与同桌交际的机会,主动地质疑、讨论,展开课堂活动,更好地融
入课堂教学。基础较差的学生,往往自信心不强,课堂参与度低,需要教师保护他们的自尊心,调动其学习积极性。教师要细心观察,及时发现并肯定他们的闪光点和点滴进步,要求学生对比自己的现在和过去,看到自己的进步,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消除心理障碍,主动参与教学的全过程。人都有自我实现、取得成功、获得认可的愿望和需要,成功后的快乐和体验是学生学习力量的重要来源和内在动力。
2.3加强师生的情感交流
宽松和谐的氛围和师生情感的投入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外部条件,是学生学习和个性发展的良好土壤。融洽的师生感情有利于学生参与课堂活动,在教学中,教师以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为出发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在情感上尊重每一位同学,充分肯定他们,体谅他们,给予其安全感、信任感,创造没有恐惧的轻松环境。教师上课时,应保持和蔼可亲的面容,这样学生才会大胆地参与课堂活动,而不怕犯错误。另一方面,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了解自己,发现优点,克服缺点,开发潜能。
经常鼓励、表扬学生,尤其是善待班内学习困难的学生,尽可能让学生感到每一节课是师生共同打造,而不是教师在孤独地教、学生在被迫地学。在教学中,忽视情感层次和心理教育,只求教书,不管引导,置学生的心理需要于不顾,会使课堂黯然失色,枯燥无味,也不能促进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教师应从各方面了解学生,关心他们,尽力给予帮助和指导,真正做他们的良师益友。这是教学中的必要铺垫。
2.4利用多媒体,寓教于乐
在航海英语教学中,使用多媒体软件中形象生动的实时动画、严谨准确的授课和悦耳动听的音乐,使学习内容达到了真正意义上的图文并茂、栩栩如生,使学生因此由被动学习者变成了始终保持高度学习兴趣的主动参与者,寓教于乐得以落到实处,学习的成功也成为自然而然的事。而且让学生投入当时的情景,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创造思维及分析判断能力。也可以把多媒体计算机作为学习英语甚至其它各科知识的工具,配备辅助教学和多媒体光盘软件,让学生通过人机交互,在完全自主的情况下进行个别化学习,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综合能力及动手能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选择适当的学习进度和方法,并且不断调整,培养自学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也能培养思维的敏捷,使多种感官得以协调发展。
【摘 要】本文从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入手,根据航海英语教学的具体情况与要求,就航海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具备的素质加以论述。
关键词 航海英语教学;教师素质;教学微技能
作者简介:于文娟(1970—),女,山东即墨人,硕士,青岛远洋船员职业学院外语系,副教授,主要从事航海英语教学与研究。
航海院校海上专业毕业生,要适应多语言、多文化情况下的海上工作,除了必须熟练掌握基础英语外,还要掌握标准海上用语。这就意味着负责教授航海英语的教师的责任是重大的。
1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1.1 正确运用体态语言和教师语言
在课堂上,教师要用具有规范语法结构、能为学生理解的语言形式讲解所授内容。教师要根据不同教育对象的特点,选择最适合的词、词组、句法结构,最确切地表达思想内容。一方面要求所用语言准确、科学、语意连贯,另一方面要求语调富有感染力和语音吐字清晰,并在学生所能接受的速度前提下,在单位时间内传输最大的信息量。语言是英语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手段,每位教师应注重训练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1.2 在课堂教学中有效传递教学信息
1.2.1 具备较高的教学能力
教学能力由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组成。一般能力指英语教学活动中所表现的认识能力;特殊能力指教师从事英语教学的专门能力,如:把握教材、运用教法的能力;深入浅出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学的组织管理能力等。航海英语教师必须掌握丰富的航海专业知识才能满足航海英语教学的需要。这就要求航海英语教师必须通过教研活动、参加培训等多种有效措施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以满足教学需要。
1.2.2 具有独特的教学风格
教学风格是教学过程中所体现的教师个人特点。有的教师循循善诱,巧于设疑;有的语言风趣、富有幽默感。教师教学的独特风格,可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影响教学效果,对学生各种心理的发展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航海英语教师应具有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激发他们学习航海英语的兴趣,提高其学习积极性。
1.2.3 具有一定的教学艺术
教学艺术是教师运用教育学、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美学、艺术以及语言艺术的体现。教师不仅传播知识,还通过自己的语言艺术和激情,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教师应该在对教材的深刻领会和对学生观察了解的基础上,灵活选择不同教学形式、方法,形成不同的教学风格,达到教学目的。
1.3 调节教学过程、活跃课堂气氛
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实现教学任务中的活动状态变换及其时间流程,它由教和学两方面组成,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的一种特殊认识过程。课堂气氛是师生在课堂上共同创造的心理情感和社会氛围,是课堂教学中师生所呈现的一种心理状态。好的课堂气氛应该是教师精神饱满、生动传情,学生情绪高涨、注意力集中,师生都沉浸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航海英语教学所涵盖内容繁多,对于没有实践经验的学生来说,难免会或多或少有枯燥、乏味之感。因此,采用适当教学方法与手段活跃课堂气氛,对提高航海英语课堂教学效果非常必要。
2 航海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巧用教学微技能
教学微技能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取的教学手段,主要包括启发与演示、操练与强化、设疑与解难及创造教学情景等。在航海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任务、教学目标、教学对象,选择合适的教学手段。
2.1 航海英语听说课中应使用的教学微技能
航海英语听说课主要是训练运用IMO推荐的SMCP进行语言交流的能力,因此在这个课堂上,教师应采取交际英语教学法设置情景并进行大量的操练与强化。
2.1.1 创造教学情景
创造教学情景是教师运用具体生动的场景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借助环境氛围、动作表演等手段使学习内容与相应的情景相结合,有助于学生从整体上感知和把握学习内容。在航海英语听说课上,教师根据所学内容设置情景,如船舶抵离泊位、消防救生演习、装卸货物等,给学生分配角色,进行讨论、表演,使学生在严肃紧张而又轻松活泼的过程中达到教学目标。这种教学方法要求教师在课下要认真细致地备课,匠心独具地安排并引导学生进入情景中,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易于理解,印象深刻,做到学以致用。
2.1.2 操练与强化
操练与强化是教师根据不同教学内容和不同班型,采取多样化方式,有效地进行训练。其基本要求是:
训练方式多样化。教师在课堂上要采取多种训练方式,如句型操练、对话操练、背诵等,使学生在课堂上始终保持旺盛的学习精力。
训练普及率。教师应根据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最大限度地调动每个学生参与课堂活动,切忌只限于几个成绩好的学生,防止成绩两极分化。
在恰当时间以恰当方式纠正学生错误。教师不应中途打断学生以给学生纠错,这样不但会打断学生思路,而且会使学生产生焦虑心情,担心出错以致惴惴不安,影响学习效果;应在学生说完后,采用启发式让学生自己和其他学生一起发现错误并改正,这样可以培养学生自我鉴别能力,逐渐地学会在口头表达中做到语言准确。
加强教师主导作用,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是导演,而学生就是演员。教师要把握训练进程,随时注意学生状态,并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有效方法引导学生按照教师计划进行训练。
2.2 航海英语阅读课应使用的教学微技能
航海英语阅读课内容专业性强,用词具有高度的术语性。在航海英语阅读课中,最适用的教学微技能是启发与演示、设疑与解难等。
2.2.1 启发与演示
启发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学生掌握知识、技能、技巧的同时,发展其智力与能力,注重教的方法和学的方法相结合。在航海英语阅读课中,要避免满堂灌,应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其自觉地、积极地学习并通过独立思考,获得知识、发展能力。
演示是教师通过展示实物、模型、图片等使学生获得直观性知识。如在讲解船舶结构与设备时,一张实物图可以给学生留下直观印象;在讲解国际海上避碰规则时,画幅草图有助于学生理解规则;如果向学生展示违犯规则引起碰撞的现场图片,会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
2.2.2 设疑与解难
学生的学习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航海英语阅读课中,教师要科学地设置问题,启发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教师在提问时要遵循下列原则:量力性原则,即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提出不同深度的问题;阶梯性原则,即问题由浅入深、由简到繁,步步深入;整体性原则,即围绕课文主题,提出相辅相成的问题,帮助学生对所学内容有整体认识;激励性原则,鼓励学生继续努力。只有这样,课堂提问才能启发学生领会教学内容,检查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
对于航海英语教学中的各种难点,教师应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去克服它们,以扎扎实实地学好航海英语,培养出合格的远洋船员。
总之,航海英语教师应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与途径,提高自身素质,深入研究航海英语教学的特点与实际要求,运用恰当教学方法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做一名优秀的航海英语教师。
参考文献
[1]李庭芗.英语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3.
[2]顾明远.教育大词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各地教育部门和全国8万余所中学6000余万名师生共同组织了收看,天宫一号也因此成为中国“最高”讲台。此次太空授课活动安排的实验项目,展示了失重环境下物体运动特性、液体表面张力特性等物理现象,为全国青少年进行了一堂意义非凡的太空授课。各地教育部门和中学高度重视,妥善调课,组织收看神舟十号航天员太空授课活动,围绕太空授课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积极响应教育部要求,推动“中国梦、我的梦”主题教育活动和中学科技教育的有效开展,促进中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2013年6月20日10时04分,跟随神舟十号遨游太空的航天员王亚平开启了我国载人航天史上的首次太空授课。330余名少数民族学生、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及港澳台地区中小学学生代表在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综合楼四层地面课堂,兴趣盎然地聆听了“太空教师”王亚平在神舟十号上为大家所讲的一堂40分钟的实验课。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通过地面课堂具有的双向音视频沟通交流能力,与神十航天员进行同步互动交流。地面课堂内的学生不仅能够看到王亚平授课的清晰画面,身在太空的王亚平也能观看到和收听到课堂内学生们的实时反应,同学和老师可以像平常课堂一样进行互动。
在地面课堂上的两位教师,分别是人大附中的物理教师宓奇和101中学的物理教师史艺,在太空授课开始之前,两位老师先让大家猜想本次课程中可能会涉及的原理,及对航天员最关心的问题是什么?
课程伊始,两位地面教师先通过一个短片向大家介绍了航天员的衣食住行。当三位航天员出现在屏幕画面中的时候,学生们立即鼓掌,有人不禁感叹:画面好清楚啊!为了向孩子们说明“失重”现象,指令长聂海胜表演了“悬空打坐”,担任太空教师的王亚平说:“我还会大力神功呢。”她用一根手指轻轻一碰,就把聂海胜推到了船舱后面。看到此情景,孩子们哈哈笑了起来。随后,王亚平做了5个实验,分别为质量测量演示实验、单摆运动演示实验、陀螺演示实验、水膜演示和水球演示实验。
天津:做足功课 同步观看
6月20日,在南开中学航天体验馆,学生们通过弧形屏幕观看中国首次太空授课。天津大中小学校组织学生同步收看,各学校的“地面课堂”瞬间沸腾。
上午10时,南开中学打开了全部教室和实验室内的闭路电视,让2000余名中学生共同见证和观看这一期待已久的难得的历史时刻。与此同时,南开中学的航天航空体验中心也全部开放,该校30余名物理社的成员还在教师的指导下,在航天航空体验中心的仿真平台上迎来了这一次特殊的“太空课堂”。物理社社长、该校高一年级的女生孔令航兴奋地告诉记者,为了收看这次“太空课堂”,大家都做足了功课,在网上搜集了很多物理与航空航天的知识。她说:“虽然是学生,但我们都特别关心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我们每一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航天梦’。这次‘太空课堂’不仅给我们展示了很多新奇的难得一见的太空知识,同时也让我们的‘航天梦’更加清晰起来,也更加增强了我们实现未来梦想的信心!”
南开中学副校长吕宝桐表示,这次“太空课堂”对学生来讲也是一次难得的爱国主义教育,增强了实现中国梦的使命感。
上海:航空航天特色校闵行三中观摩中国首次太空授课
上海市闵行三中是航空航天特色学校,该校组织了初二年级全体同学观摩中国首次太空授课。校长在电话里告诉记者,由于闵行三中高中部仍在期末考试期间,因此安排已经期末考完的200余名初二学生收看了太空授课。学校还特别安排了30多名科学兴趣浓厚、品学兼优的学生到高中部的刘辉航天科技工作室集中观看,现场安排物理老师和同学们互动,解答同学们的疑问。
2011年,闵行三中高一学生提交的“搭载濒临灭绝植物种子的探究”搭载方案,从全国113所中小学校的近3000个方案中脱颖而出,成为我国空间试验室首个出自中学生的研究项目,跟随当年发射的“天宫一号”进入太空。
广东:遨游九天
圆梦中国
6月21日下午,广东佛山罗村二中初二级全体同学观看了此次太空授课。
本次太空授课的5个基础物理实验,展示了失重环境下物体运动特性、液体表面张力特性等物理现象,是一堂极其生动的实验课,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使青少年走近航天、了解航天、热爱航天。
湖南:长沙市37中第一时间收看神舟十号太空授课
6月20号上午10:00,长沙市37中学生在学校的统一安排下,在自己的教室里准时收看了神舟十号太空授课直播,学生们一个个目不转睛地盯着教室黑板正中间的班班通设备“电子白板”,一起分享着这一场来自太空的实验课。航天员王亚平给中学生们讲授的这一节实验课程,解开了同学们心中的很多谜底,比如:航天员在太空的衣、食、住、行是怎么样的?失重是怎么产生的?太空垃圾怎么处理?有没有见到UFO?太空中看到的星星是什么样的?太空中的水是怎么来的?……满足了学生很多的好奇心。他们在为祖国的航天事业举得巨大进步而骄傲和自豪的同时,也激发了心中的航天梦、科技梦、中国梦、强国梦,增强了要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力量的决心。
四川:绵阳博雅学校观看“神舟十号太空授课”直播
6月20日上午10点—10点50分,绵阳博雅学校师生怀着兴奋、期待的心情收看了“神舟十号”航天员在“天宫一号”进行的首次“太空授课”。女航天员王亚平给大家演示了小球在太空中的单摆运动和圆周运动、高速旋转的陀螺旋转、神奇的水膜实验、液体表面张力能使水膜变“魔法水球”等内容,激发了同学们对太空的向往,更让大家了解航天、热爱航天、支持航天,让同学们集体感受了天宫课堂的无穷奥妙。
课后,各班老师还组织同学们谈感受、说体会。有同学这样说:“我一直以为‘天宫一号’在太空上只是固定地待在某个地方,听王亚平老师说,他们每天会看到16次日出,因为他们每90分钟就绕地球一圈,我才明白原来‘天宫一号’是要绕着地球运动的。”有的学生说:“太空太神奇了,看到王亚平老师能把地球上的一滴水‘变’成彩色的水球,她就像一个魔法师一样,那太空中还有多少‘魔法’啊!”
新疆:华山中学学生收看太空课堂 见证奇妙一刻
“在太空当中做这些实验的时候,真正能够把理论中的知识在实际应用中的一些状态呈现出来。我觉得学生的收获是非常大的。”6月20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建设第二师华山中学高中物理老师倪颖在与学生一同收看了神舟十号航天员展现的太空课堂后说到。
华山中学的学生们在教室里收看了我国航天史上的首次太空授课,他们时而屏息凝神,时而发出惊叫;教室里时而鸦雀无声,时而掌声一片。神奇的课堂让学生们见证了太空的奇妙世界,也激发了他们内心的科学梦和太空梦。
有学生表示,这个天宫课堂非常有趣,也非常有意义,它带给我们一些平时在地球上不能见到的真实现象,这也是科学引人入胜的地方,更加激发了他们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
:航天员太空授课激发雪域学子太空梦
“太空会不会像高海拔地区一样,水到七八十度就能烧开了?”“冬虫夏草在太空能生长吗?”“太空像一样缺氧吗?”“在高海拔的发射宇宙飞船会不会更快?”……的学生对太空的热情很高,显然,太空授课激发了他们追梦太空的浓厚兴趣。
拉萨中学团委书记薛军利认为,此次太空授课有助于培养学生在物理学习方面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太空的科学精神。不少学生通过太空授课产生了探索太空的梦想,要把个人梦和国家梦结合起来,使梦想成真。
澳门组织中小学生观看
“神十”太空授课
6月20日上午,澳门特区政府教育暨青年局及多家学校组织中、小学生收看“神舟十号”航天员在“天宫一号”作太空授课的现场直播,一同领略奇妙的太空世界。
航天员王亚平在授课中,分别进行了质量测量、单摆运动、陀螺、水膜和水球等试验,展示了失重环境下物体运动特性、液体表面张力特性等物理现象,并回答了学生的提问,包括关于航天器用水、太空垃圾防护措施、航天员对抗失重方法和太空景色等。
在澳门教育暨青年局的骏菁活动中心,有250名学生在聆听航天员老师讲课;在劳工子弟学校,也有近百名学生在礼堂集体观看直播。教育暨青年局还安排了导师在场讲解,解答学生们的提问。
有参与听课的澳门学生称,对太空的一切都感到很好奇,不知道太空冷不冷?太空是否会有外星人?希望将来航天员来澳门时,有机会直接向他们发问。
教青局青年厅厅长袁凯清表示,澳门特区政府一直重视科普教育,通过课余活动、对外交流比赛等形式让学生接触科普知识。通过收看太空授课直播,见证了中国航天科学教育的历史时刻,加深了学生对航天科技的认识,将进一步激发澳门广大青少年崇尚科学、热爱航天的热情。
美国:2007年,芭芭拉·摩根的第一次太空授课
2007年,美国东部时间8月8日18时36分,美国“奋进”号航天飞机载着机组7名宇航员从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升空,飞往国际空间站。这是美国宇航局首位教师宇航员芭芭拉·摩根的第一次太空飞行。
航天飞机进入地球轨道后,地面发射控制中心指挥人员说:“对芭芭拉·摩根和机组伙伴来说,这堂课正式开始了。”摩根曾经教书的爱达荷州的科学教师联合会专门挑选了18名学生,与摩根进行天地间的师生对话。
摩根这次在空间站上的第一堂课,共进行了25分钟。在课堂上,一个孩子想知道如何在太空锻炼。摩根一手托起一个在她身边飘浮着的宇航员,给予演示。另一位年轻人想知道宇航员是怎样喝水的,摩根和她的同事从饮用水袋的吸管中挤出水泡,并将水滴吞下。4名宇航员还分别用乒乓球和垒球作讲课的道具。
实验一:质量测量演示——没有了重量,是否意味着失去质量?
3位航天员老师“站”稳后,先给同学们露了几手“功夫”——“悬空打坐”“大力神功”。在失重环境下,航天员们都成了“武林高手”,博得同学们阵阵喝彩。
航天员的表演给同学们带来了疑问:在地面上,人们一般用天平、台秤、托盘秤、杆秤、弹簧秤测量物体受到的重力,从而计算物体的质量,那么 ,失重环境下怎样测质量呢?
航天员老师用“天宫一号”上的质量测量仪现身说法。他们从“天宫一号”的舱壁上打开一个支架形状的装置,航天员聂海胜把自己固定在支架一端,王亚平轻轻拉开支架,一放手,支架便在弹簧的作用下回复原位。装置上的LED屏上显示出数字:74.0。这表示聂海胜的实测质量是74千克。
王亚平向同学们解释道,天宫中的质量测量仪,应用的物理学原理是牛顿第二运动定律:F(力)=m(质量)×a(加速度)。质量测量仪上的弹簧能够产生一个恒定的力F,同时用光栅测速装置测量出支架复位的速度v和时间t,计算出加速度(a=v/t),就能够计算出物体的质量(m=F/a)。
王亚平老师还给同学们布置了一道课后思考题:除了运用牛顿第二定律,还有什么办法可以在失重环境下测量物体的质量?
实验二:单摆运动演示——太空中的机械钟表走得更准还是静止不动?
演示完质量测量,航天员们又取出一个物理课上常见的实验装置——单摆。
T型支架上,用细绳拴着一颗明黄色的小钢球。王亚平把小球轻轻拉升到一定位置放手,小球并没有出现地面上常见的往复摆动,而是停在了半空中。王亚平用手指沿切线方向轻推小球,奇妙的现象出现了,小球开始绕着T型支架的轴心做圆周运动——而在地面对比实验中,需要施加足够的力,给小球一个较大的初速度,才能使它绕轴旋转。
太空实验趣味无穷,地面课堂的学生们也不失时机地向航天员提出他们关心的问题。人大附中早培班学生徐海博举手提问:“航天员老师,您在太空中有没有上下方位感?”
为了回答同学的提问,航天员王亚平在聂海胜的帮助下表演了一套“杂技”动作,分别进行了悬空横卧和倒立。看到航天员老师的精彩表演,同学们兴奋地鼓起掌来。
实际上,航天员在太空中无所谓上和下的方位区别。不过,为了便于工作生活,航天员们为“天宫一号”人为定义了上和下,把朝向地球的一侧定义为下,并专门在“下方”铺设了地板。
实验三:陀螺演示——高速旋转的陀螺为什么不会倒下?
物理学原理告诉我们,高速旋转的陀螺具有很好的定轴特性。在太空失重环境下,这一特性更加直观地呈现出来。
航天员王亚平取出一个红黄相间的陀螺,把它静止悬放在空中。用手轻推陀螺顶部,陀螺翻滚着飞向远处。紧接着,王亚平取出一个一模一样的陀螺,让它旋转起来,悬浮在半空中,再用手轻轻一推,旋转的陀螺不再翻滚,而是保持着固定的轴向,向前飞去。
王亚平介绍说,高速旋转陀螺的定轴特性在航天领域用途广泛。在“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上,就装有各式各样的陀螺定向仪,正是有了它们,才能精准地测量航天器的飞行姿态。
实验四:水膜演示——天宫里有没有“飞流直下”的瀑布?
阳光下五彩缤纷的肥皂泡、能够让硬币漂浮的山泉水,总是带给人们很多遐想。这些都是液体表面张力在发挥着神奇作用。
只不过,在地面上,液体表面张力难以抗衡地球引力的影响,只有经过特殊处理的肥皂水、富含无机盐的矿泉水才能表现出比较强的张力特性。但是,在太空失重环境下,液体的表面张力特性便突显出来。
王亚平拿起一个航天员饮用水袋,打开止水夹,水并没有倾泻而出。轻挤水袋,在饮水管端口形成了一颗晶莹剔透的水珠,略微抖动水袋,水珠便悬浮在半空中,与“天宫一号”舱壁上鲜艳的五星红旗图案交相辉映,更显得美轮美奂。
接着,她把一个金属圈插入装满饮用水的自封袋中,慢慢抽出金属圈,便形成了一个漂亮的水膜。轻轻晃动金属圈,水膜也不会破裂,只是偶尔会甩出几颗小水滴。随后,王亚平又往水膜表面贴上了一片画有中国结图案的塑料片,水膜依然完好。这些在地面难得一见的奇特景象,引起了地面课堂同学们的连声惊叹。
实验五:水球演示——用神奇的液体表面张力变个“魔法”
液体表面张力的威力竟如此神奇!普通的饮用水还能变成更加神奇的“魔法水球”。
夯实预设,酝酿生成
相对而言,课堂教学是一项充满创造性的相对复杂的活动过程. 它不仅需要教师掌握教学内容,理解编者意图,当然更重要的是掌握生本,然后在课前做出周密的策划,设想种种可能. 这就是一种教学中的预设. 这种预设不是为了限制生成,而是让生成具有可控性,具有一种方向感. 因而教师备课也侧重于学生的学,侧重于教学过程中的活动,其预设更多地位学生的学做准备:预设他们提什么问题,遇到什么困惑,等等,在此基础上教师怎样引导、怎么鼓励,乃至矫正等. 可以这样说,不重视预设,必然会导致精彩无法生成.
生成是过程,是一个动态呈现,是在教学过程随机发生的. 要酝酿生成,前提是夯实预设. 预设在教学中出现的种种可能,仅仅依靠教材是远远不够,因而教师需要极力开发资源,可以自己进行教学资源的开发和筛选,当然更可以积极指导学生通过各种渠道(如上网搜索、图书阅览、调查采访等)查找相关的资料,从而夯实预设,给生成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
如在教学“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时,先让学生准备边长为1厘米的小方块,准确告诉学生它的面积为1平方厘米;然后让学生动手,用这样的小方块去摆一摆边长是20厘米的大正方形,想想其面积是多少呢?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后,发现小方块不够,因而开始猜测,解决问题时出现了障碍,答案也就众说纷纭. 其中有一个学生说用20×4=80(平方厘米),这时,教师没有急于追究答案,而是问“这里算的是什么?是周长吗?”巧妙的一句话,使学生茅塞顿开. 当小方块不够横排和竖排摆的时候,要摆一个图形,只要横排摆几个,竖排摆几个,来建构图形的面积. (见附表)
完善预设,寻找生成
夯实预设,仅仅是给生成一种广度,然而对于生成来说,更需要一种深度. 完善预设,就是将生成推向纵深,教师在这过程中,就需要进一步完善预设,驾驭预设,尽量把预设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完善预设方法很多,一是备课中预设,假想种种可能;二是课堂中预设,针对生成过程中出现种种“意外”,教师可以给预设微调,而不是一层不变. 完善预设的目的,不是摒弃预设,而是让生成更符合学生实际,更结合课堂动态,在课堂教学不断调整中寻找精彩生成点.
方法远比过程重要.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模式,而这与培养学生能力、关注学生终身发展目标是一致的. 结合数学三维目标,对照预设,让学生进行种种探究,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这才是目的. 然而在预设生成过程中,并不是所有的学生探究都有结论,也并不是所有的思路、方法都正确,即便正确,也有可能产生不同的结果,而这就需要引导学生去讨论,在预设中去完善. 比如教学“近似数”一课时,4、4.0、4.00一样吗?“根据小数的性质,它们大小相等.”“如果根据小数的意义,一样吗?”引导学生讨论,就会发现明显有两种看法:
(1)一样.
理由是大小相等,当然一样.
(2)不一样.
理由是大小虽然相等,但意义却不一样.
实施预设,收获生成
一节富有生命的课堂,毕竟是预设与生成的和谐统一. 夯实预设,完善预设,这是课堂教学能够成功的关键,但动态生成则是精彩课堂的最终体现. 很多时候,教学活动变化按照预设实施,但更多时候其过程乃至结果与预设是有差异的,甚至还是截然不同的. 而教学过程一旦脱离预设,而且过程中更是无法完善,这就需要教师围绕生本,积极关注学生的生成,从而让静态的预设呈现为一种动态的、富有灵性的预设,为学生精彩生成护航.
为了让教学过程呈现一种诗意,追求一种生命,教师必须多角度预设教学过程. 例如:教学目标如何具体化?维度与层次目标如何与教学过程吻合,并且逐一达成?教学内容怎样呈现?教学流程如何设计?运用哪些教学方法?等等. 相对而言,课前教师主要考虑种种可能;但在实施过程中,教师应该正视教学真实情景,根据课堂具体教学进程来整合各种预设,因而教师在这里的思维应该更多表现为整合性,这里以“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一课的巩固练习为例,试简要分析.
师:(发现规律后)给你一个数,你能否迅速判断它能否被3整除?为什么?
生:(齐声回答并欲报数)能!我来说(课前收集有效激发学生的热情)……
师:(情绪被学生调动,立刻应答)真的能行?那好,我现在就请你报一个数!
生1:南京新街口邮政编码为210000,请问能不能被3整除?
生2:能!各位上数的和是3,能被3整除.
生3:这个其实很简单,我认为无须相加也能知道答案.因为3能被3整除,2加1也能被3整除.
师:咦?这又是为什么?谁来说说理由?
生4:前两位上数的和是3,这比各位数相加来得简单.
师:这确实是个好办法!
生5:(带着挑战的口吻)我报个电话号码86414454,谁来说说它能否被3整除?
生:(有的在观察,有的在运算,有的已经举起了手)
师:这可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数据!谁来介绍自己的方法?
生6:5+1=6能被3整除,6是3的倍数,剩下4个4相加和是16,16+8=24,所以能被3整除.
生7:我的方法更简单!先划去3的倍数6,再划去和为3的倍数5、1;最后划去4个4,它们的和等于15+1;最后算8加1得9.所以这个电话号码能被3整除.
生8:(急切地)我补充. 当剩下8、4、1、5时,我们就可以用“移多补少”的方法把1分给8,凑成3的倍数,剩下的4给5,显然能被3整除.这就更快了.
生:(不约而同地……)哇,真棒!
师:不错!你们对规律真是活学活用,比老师厉害多了!
生:我身份证号码是342301720103102,看看谁最先作出判断!并说出判断的过程.
关键词 高校 乒乓球 教学改革 思考
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与新课程改革在我国教育行业中的不断推广与应用,各级教育机构中的教育教学活动与教学质量逐渐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其中尤其以高校乒乓球教学更为明显。但就目前情况来看,我国大多数高校的乒乓球教学过程中仍存在许多问题,以往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化体育教学需求,教学效果不乐观。本文笔者收集并整理了多项教研资料及相关文献报道,探讨了新时期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学中的乒乓球教学改革策略,现简要论述如下。
一、重视教师培训,夯实学校师资力量
对于高校乒乓球教学来讲,该课程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离不开体育教师的有效性教学,教师教学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若教师基础性体育知识掌握不牢,实践教学能力不足,在实际教学中易对学生的课堂学习产生误导,所以各大高校有关部门需高度重视体育教师的培训工作,以加强或夯实乒乓球教学中的师资力量。
首先,各大高校需严格筛选专业的乒乓球教师,保证所选教师具备专业的学科知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认真负责且能够活跃课堂气氛,以增强学生课堂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其次,学校需对在岗的体育教师进行专业化培训,培训内容主要包括该学科专业理论知识、乒乓球训练技术、课堂体育教学活动组织形式以及学生学习评价等,同时还需不定期对教师培训结果进行检查或考核,夯实学校师资力量。再次,专业的体育教师在日常生活中需积极进取,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身的课堂教学能力,尤其是“心理学”知识的学习,以便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摸清学生的心理特点并给予其具有针对性的教学对策,使其能够更好的掌握教学知识,提高其学习效果。
二、优化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在以往传统的乒乓球教学过程中,大多数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均有所偏颇,多表现为“重理论,轻实践”,课堂理论知识讲解所占的比重较大,实践训练则较少,这就导致学生的理论知识学习与技术训练活动发生脱节,整体学习效果不佳。
从本质上来讲,体育教学是一个具有系统性与计划性的体育活动,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仅需具备专业化与多元化的理论知识,还需重视乒乓球运动技能的传授与训练。具体教学对策如下:①教师在教授乒乓球理论知识时,需于教学内容中融入“国球文化”,在满足学生精神文化需求的基础上加深其对乒乓球知识的认知与理解,或在班级中借助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播放“乒乓球赛事”视频,激发其学习热情,调动其学习动力。②教师在乒乓球技术课教学过程中,可将“健身”、“娱乐”作为教学目标,选择一些基础性与实用性的新知识、新理念以及新型技术规则开展技术教学活动,增强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和发展学生体育技术的运用能力。
三、革新教学模式,增强课堂教学有效性
在传统的高校乒乓球教学过程中,许多学校过于重视教师的课堂主导作用,却忽视了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教学模式单一,课堂理论知识讲解枯燥,学生学习兴致不高,无法满足新时期学生课堂学习需求,教学效果不佳。
对于这种情况,笔者建议学校与体育教师需及时革新教学模式,以增强课堂教学有效性,具体教学对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教师在乒乓球课程的实际教学过程中,需充分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结合其实际学习情况及其个体化差异,对于不同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对策,实行因材施教,同时课堂教学还需重视学生的个人意志及其情绪变化,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取知识形成过程与情感体验,增强课堂教学有效性。其次,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创新教学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借助计算机技术辅助课堂教学,通过多媒体播放乒乓球技术训练视频,增加教学信息量,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技术动作,拓宽视野,以增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总之,目前我国许多高校的乒乓球教学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整体教学效果不理想。针对这种情况,本文笔者建议各大高校需重视体育教师培训,夯实学校的师资力量,且教师在乒乓球实际教学过程中需优化课堂教学内容,充分结合理论知识教学与体育技术教学,提高教学效果,另外教师还需及时革新教学模式,以增强课堂教学有效性,提高学生学习水平与整体教学质量。
1.引言
随着新课程标准应用与实施,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及综合运用能力为核心的初中数学改革拉开帷幕。虽然其对目前初中数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不可否认的是新课程标准对展示学科本质、培养学生能力及增强教学成果等方面有重要作用。其中,师生互动作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及综合运用能力最为关键的一环,尤其需要得到重视。基于此,文章分析当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策略,为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质量提供思考。
2.当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存在的问题
2.1重知识灌输轻学生参与
当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首要问题为教师一般重知识灌输而轻学生参与。重知识灌输指教师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往往采取“一言堂”教学模式,即教师专注于在讲台上授课,忽视学生在授课过程中的角色和作用。更关键的是教师重知识灌输必然会轻学生参与,学生在数学课堂中不能发挥应有作用,从而无法很好地提高学习积极性与学习效率。
2.2重互动形式轻互动本质
教师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还存在重互动形式轻互动本质的问题,即师生互动往往变成一句口号而流于形式,并未发挥师生互动真正作用与功能。如教师学习小组时,并未考虑数学学习讨论组成员的知识储备、学习能力与优势长处,数学学习讨论组各成员在功能区分和角色扮演两方面不能有机结合,从而互动效果达不到预期水平。也就是说,教师在具体互动细节和流程方面并未多加考虑,往往只是机械地采用一些师生互动形式,而忽视师生互动本质,难以增强学生学习效果。
2.3重学习能力轻创新能力
根据前文分析可知,教师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大都采取“一言堂”教学模式,这就必然导致教师重学生数学学习能力而轻学生创新能力。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该问题与重知识灌输轻学生参与、重互动形式轻互动本质等问题相比,可能导致更严重后果。由于学生在初中数学学习中能够培养逻辑思维能力、数学分析能力及创新能力,其中创新能力对学生学习成绩甚至对未来成就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忽视创新能力培养的后果显然是严重的。
3.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策略
3.1以提高学生参与程度为目的
由于当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存在重知识灌输轻学生参与的问题,因此要提高师生互动质量和水平,首先需要构建以提高学生参与程度为目的的师生互动模式。传统师生互动模式与实践表明,教师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功能和地位都被扩大了,而学生课堂参与度和互动参与度都处于较低水平。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体系、设置教学内容与实际教学过程中都需要以提高学生参与程度为目的,不仅有助于创造良好师生互动环境,更有利于从学生角度出发提高数学学习与实践积极性与主动性,促进学生在课堂上和课堂外与教师保持良好互动性。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教师需要在提高学生参与程度的过程中以“师生平等对话”为互动理念,以“引导者”、“互动者”及“对话者”为功能定位,还需要以“平等沟通”为师生互动主要手段。
3.2以重视师生互动本质为核心
由于当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还存在重互动形式轻互动本质的问题,因此要提高师生互动的质量和水平,还需要重视师生互动本质。重视师生互动本质作为极为关键的一环,要想发挥应有作用,至少需要从两个方面来看:第一,教师首先需要摒弃传统师生互动理念,改变以注重师生互动形式为主的传统模式。第二,在做好第一步的基础上,教师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还需要充分理解师生互动内涵,把握精髓与核心要求,并将自己独特的理解融入课堂或课外教学中。更为重要的是师生互动不能流于形式,教师还需要将丰富生动的实践案例、生活情境创造性地融入数学选择题、计算题或应用题中,充分激发学生兴趣,并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3以夯实学生创新能力为保障
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综合素质评价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数学成绩,对学生学习生涯及未来职业生涯同样有极大的影响。因此,要提高师生互动质量和水平,还需要以夯实学生创新能力为保障。例如在应用题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一道题目让学生思考多种解法,并根据这道题设置更多类似题型,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学生在此过程中不仅能掌握多种解法,提高思维能力,更能为思维方式改变、解题路径延伸提供帮助,从而达到在学习过程中夯实创新能力的效果。创新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学生主动学习,也就是说,任何创新能力与学习成果的实现都不是被动产生的,必须发挥学习主体的积极性与能动性。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发挥的作用是将课堂变为学生自学、交流、研讨、探究、质疑的最佳场所,从而师生互动才能达到预期水平。
4.结语
当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存在重知识灌输轻学生参与、重互动形式轻互动本质及重学习能力轻创新能力等问题,也就是说,要想取得较好的师生互动效果面临相当困难的障碍与挑战。初中数学教师需要在清楚把握现有困境的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出教学改革建议,最为重要的是既不能脱离教学实际又不能脱离师生互动本质。尤其需要关注的是学生参与程度、师生互动本质及学生创新能力为提高师生互动质量与水平的关键所在,同时兼重学生学习效率与教师教学成果,从根本上提高师生互动水平。
参考文献:
[1]张新强.浅析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J].数理化学习,20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