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05 15:57:37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校园德育活动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在中职阶段的教育中,教师应根据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实事求是地分析和研究自己,明白自己的优点、缺点所在;明白自己的兴趣、爱好所在;分清哪些事该做,哪些事该马上做,该怎样做;思考自己的过去,审视自己的现在,设计自己的将来。其次,目标定位要合理并切合自身实际,注意目标定位的多向性和绩效性。再次,要求学生在做到学习上进步的同时,还应加强自身能力和特长的培养,注重专业技能的提高,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保持严谨的生活作风等,这一切相当于要求学生在重成绩的同时,还要重德育。而适量地开展积极意义的活动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十分有利。
学生是青少年德育工作的对象,也是青少年德育活动的主体。教育工作者应该认真研究学生的心理特征,充分发掘学生自身的闪光点,以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开展各种德育活动,让学生在积极参与实践活动的过程中了解到道德规范的要求。只有体验才有理解,只有理解才有发展,才有道德境界的提升,德育教育的成果。而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工程。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是德育工作的有效载体,是提高学生道德水平、实现学生自我教育的重要途径。搞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应努力更新观念,积极创新内容、形式和手段,充分发挥各种校园活动的作用。
要想使校园活动对德育教育产生积极的作用,就要把德育工作贯穿到活动的过程之中,应树立长期观念,深入持久地开展各种健康向上的校园活动。因为学生的德育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急于求成,应做到潜移默化,集腋成裘。应充分重视德育活动的过程,不断创新方式方法,使德育工作富有吸引力,更加适应,更加符合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趋势,从而提高德育教育的效率,使德育工作更加富有吸引力,实施更加顺利。
校园活动是整个教育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有利于因材施教,有利于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的培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造才能,这是常规的课堂教学不能胜任的,也无法代替的。培养学生在校园活动中的实践能力,要求学校必须正确看待当前校园活动所面临的实际问题,科学地对存在的问题做出合理地分析,对校园活动的指导思想和操作手段进行改革。惟有如此,校园活动才能收到实效,学生的见识和能力才能得到真正的提高,校园活动才能健康、稳定的开展下去,德育才能真正的渗透到校园活动中,渗透到学生心中。
2012年4月14日,教育部职成司办公室主任刘宝民、职成司德育处副处长黄辉、职成司综合处副处长刘宏杰带领教育部职成司青年干部考察团一行23人在省教育厅职社处处长尹伟民、副处长刘克勇、团省委学校部部长俞锋、扬州市教育局副局长穆光曙的陪同下来该校调研德育教育活动。党委书记、校长周俊率全体领导班子给予了热情接待。
教育部职成司青年干部考察团在会议室听取了周俊校长关于学校整体工作情况的汇报,并观看了学校德育活动视频,在周校长的陪同下,教育部职成司青年干部考察团考察了当天在学校举行的小红帽志愿者“学雷锋”展示活动。随后,教育部职成司青年干部考察团来到了学校素质教育共建基地——扬州市福利院,现场考察了小红帽志愿者为民服务工作。
最后,考察团来到了学校为强化学雷锋活动长效机制建设而开辟的“雷锋园”,考察团成员纷纷拿起铁锹,在“雷锋园”植下了寄托希望、象征友谊的雷锋树。刘宝民主任、尹伟民处长在“雷锋园”亲自种下了象征富贵的合欢树和象征顽强的广玉兰,体现了教育部职成司、江苏省教育厅对该校的关心和鼓励。
省教育厅职社处尹伟民处长高度评价了该校开辟的“雷锋园”:这不仅是校园德育教育活动的创新之举,更是小红帽志愿者为民服务的成就体现。尹处长的赞扬给了学校极大的鼓舞,在省教育厅的关心下,在“雷锋园”的见证中,该校定会不断超越自我,创造辉煌。
Discussed shallowly pushes the moral education ponder which using the campus broadcast development Pu moves
Xiong Feng
【Abstract】The campus broadcast is the school moral education primary position, the story is between the pedagogue and the young people carries on the communication exchange one kind of ideal medium and the bridge, can let the student learn the personhood subtly in each one beautiful story, has the Run thin silent effect. But “listens to the story, studies the standard spoken Chinese” the program is conforms to the elementary student age and the psychological feature effective moral education position, guides the student to ask, to strive for, to ask US friendly really, has positively upward, the extremely profound influence.
【Key words】Story; Standard spoken Chinese; Moral education
“亲爱的同学们,下午好!很高兴能在这个温馨的午后,大家准时收听‘听故事,学普通话’节目,我是普通话测试员老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的美丽故事是……,让我们一起来聆听……”这是安徽省淮南师范附属小学广播站每周三下午信息课播出的“听故事,学普通话”广播节目,由校内省级普通话测试员老师自编自播。自从开办以来,“听故事,学普通话”广播节目已走过了7个春秋。在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和精心指导下,每期节目都讲述一个精选的蕴含丰富人生哲理和人生智慧的短小精悍的故事,把德育和推普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孩子们在一个个美丽的故事中学会做人。实践证明,这个广播节目深受学生和老师们的喜爱,开辟了学校德育工作的一个有效阵地,有着积极向上、深远的校园影响。
1 节目产生的背景
2004年9月的推普周,学校要搞一个推普活动,于是校长找到几个测试员老师,和她们商量推普事宜,并希望淮师附小的推普活动不走形式,能持之以恒,并且利用好校园广播这一渠道,把推普工作和学校德育工作有机地整合起来,充分发挥校园广播的德育阵地作用。怎么整合呢?大家考虑到小学生年龄小、爱听故事的心理特点,于是“听故事,学普通话”这一校园广播节目也就应运而生了。虽然每位测试员老师都有自己班级的教学任务,但是对于这项崭新的工作,老师们表现出高度的热情和责任心。找故事,确定普通话训练重难点,提取思想品德教育精华,细细碎碎,精心准备,力求广播节目的高质量、高水平。小故事的育人价值、老师们的发音吐字,力求精益求精;故事中引发学生对于人生的思考,生命智慧的汲取,力求历久弥新。
2 如何发挥我校推普广播节目的德育功效
素质教育直至今日,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学校教育的任务和使命,“德” 育是教育的核心,而德育的根本就是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形成健全的人格。现代画家丰子恺先生把人格比作一只鼎,而支撑这只鼎的三足就是思想――真;品德――美;情感――善。这三者和谐的统一,就是圆满健全的人格。而对真、善、美的追求,缺一不可。否则这只人格之鼎就站立不稳,显示的人格就缺损,就低下。
如何在每期的“听故事,学普通话”节目中,引导孩子们既学会说纯正标准的普通话,又学会做人,形成健全的人格,让孩子们对真善美的追求升华为人一生的追求?这是我校每一位节目编播老师不断思考的问题,也是她们不断尝试着的课题。老师们把节目分为几个层次: “一、导语;二、讲故事;三、提示语;四、教师带读词语;五、结束语”。 为了提高节目质量,我校编播老师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故事选材要过关。老师们注意选定的故事,符合儿童年龄和心理特征,至真、至善、至美,短小精悍、积极向上。为了让故事的德育涉及面更广、更全面,根据当前社会状况和学生实际,老师们商议出每月确定一个主题,由一位老师负责,并查找大量的资料和书籍。当播音老师讲故事时,全校3000多名学生都能静坐细听,一个个小故事犹如一碗碗鲜美的心灵鸡汤,最大限度的滋润着学校每一个孩子成长中的心灵。
其次,故事中育人精华的提炼要准确到位,德育引导要适时。每位编播老师在选定故事后自己要把故事读透,领悟其精神内涵,提炼成德育重点。节目播出时,老师绘声绘色地讲述完一个故事,总要问学生“你从这个故事中懂得了什么道理?”引发学生的思考,当学生的心灵有所触动,似乎悟出点什么时,老师再进一步点拨,通过“提示语”的形式将故事中的德育精髓提炼出来,让学生明明白白地听故事,在一次次地感动中受到人格教育。学生中常常发出“哦”的感慨声,可见孩子们领悟到了故事中的真、善、美。
再次,德育渗透和普通话训练有效结合,力求双丰收。一个个耐人寻味、精心筛选的小故事是学校德育渗透的载体,同时也是普通话训练的载体。一个节目两种功效,两手都要硬。“提示语”之后,老师会把故事中容易发音错误或容易发音缺陷的词语集中在一起,给全校学生进行诊断性训练。3000多名学生在那一刻同时训练,态度认真,声音整齐,效果良好。
一个有意义小故事的魅力会比你最富有鼓动性的言词更容易让学生接受,会让你得到预想不到的效果。举两个例子说:
如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它震垮了房屋和校舍,却震不倒全中国人奋发向上的意志和大爱无边的情怀!我校在当月周三的“听故事,学普通话”节目中播出了面对灾难系列,《救命稻草》、《在那生死一瞬间》让学生感到处于人生困境时,不要放弃真理和求生的欲望,尽力做到镇定、勇敢。哪怕是一个信号、一只小鸟,只要能给我们带来一线生的希望,都要为之做最大的努力;《废墟中的亲情》让学生深刻地感受到血浓于水的父子亲情、浓浓的伙伴友情,人性的善良和真挚折射出的美丽光芒,使很多孩子都流下感动的泪水。
再如,针对部分学生学习浮躁、心不静的现象,节目播出了《小知了学本领》、《心躁与心静》、《经营梦想》等故事,《小知了学本领》讲了一个一只想学本领的小知了,由于不专心,三心二意,最终一事无成,什么都没学到的故事;《心躁与心静》讲了两个故事,一个是讲矿工被困矿井中,由于心静找到出路而逃生;另一个是讲木匠干活弄丢了心爱的手表,他的孩子静心地听手表的滴答声,最终帮助木匠找到手表。这两个小故事,让学生感悟到在很多情况下,心躁是前进路上的绊脚石,而心静才能成功。《经营梦想》讲了台湾著名散文家林清玄为了儿时想去埃及看金字塔的梦想而奋斗一生,最终梦想成真,自己也成为一个成功人士的故事,教育孩子们为了美好的梦想,要敢于刻苦努力,坚持奋斗,梦想终究会成为现实。
总而言之,小故事中蕴含着大道理,点滴之中达到育人的功效。
一、活动主题:大力弘扬法治精神,共筑伟大中国梦。
二、活动领导小组
组 长:
副组长:
组 员:校委会成员及各班主任
三、活动时间:12月2日到12月6日。
四、活动对象:全校师生
五、活动内容及主要形式:开展“六个一”活动
1、举行一次以普法为重点的国旗下讲话。
12月2日,以“法制在我心中”为主题进行一次国旗下的讲话。(由张洁老师负责)
2、营造一种浓厚法制宣传氛围。学校张贴法制宣传标语一周。(内容如下,由杜新军老师负责)
大力弘扬法治精神 共筑伟大中国梦
弘扬法治精神 服务科学发展
增强宪法观念 推进依法治国
弘扬法治精神 推进法治学校建设
提高全民法律素质自觉学法守法用法
学法律 讲权利讲责任 讲义务
弘扬法治文化 传播法治文明
3、通过广播进行一周的法制宣传教育。(由少先队、团支部的宣传部负责)
4、组织一次教师普法考试。按县司法局的要求,组织全体教职工参加“六五”普法考试。(有学校党支部负责)
同时还可以就校园内拥有的假山、花园、喷水池,生物园、地理园,参天古树,大片的绿地,楼台阁榭等命名或者题写诗文对联,甚至创写故事……充分发挥学生的想像能力和文学才华,在这样的活动中推进校园文化建设,也让学生在活动中真正了解学校,进而热爱学校。有了这些主体自己参与的文化建设,所创设的文化环境,对学生来说,肯定是乐于接纳的优良的育人环境。
还譬如学生宿舍是他们经常进出的地方,也是他们的家,何不让他们去自己设计,去起一个有文化色彩的温馨的名字;去做一些有个性的装饰,挑选些他们喜欢的明星照片……
二、让学生自择喜欢的名句格言,营造高尚的校园文化氛围
学校是学生们生活的主要场所,他们的大部分时间生活在学校,这里的一切最好让学生感受到是他们亲手营造的。这样,他们才会投入最大的注意力。譬如,可以发动学生为学校各场馆室所选择其合适的名句格言,甚至可以写好推荐理由并结集公布。试想想,如果是他们亲自选择或者书写的名句格言,他们能不注意吗?也可以让学生选择心目中仰慕的伟人名人,然后订制并张贴这些伟人的肖像。这样的大型活动涉及的学生面广,影响一定深刻,可以每个学年搞一次,让他们经常受到发自自我要求的教育。但是,目前我们各校园各场馆室所的名句格言往往是事先由学校定死在那里,细心的学生可能注意到了,而那些粗心的学生就完全视而不见。起到的作用,当然大打折扣。
三、运用校园文化载体,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我校图书室,藏书比较多,而且大多图书是近年购进,内容比较新;学校阅览室中的报纸杂志也种类比较齐全;并有电子阅览室,可通过上网查阅各种图书资料;学校的多媒体教学和网络系统已经建立;有的教室还配置了电视机;学校还有自己的广播站、校刊《流金岁月》、校报……这一系列的校园文化载体,我们都应该很好地利用起来,为形成有文化底蕴的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强化德育建设,作出突出贡献。一方面,我们可以充分发挥学校的图书资源的作用,可以通过开展“读书比赛活动”“读书知识竞赛”“讲高尚故事”等活动,诱发学生读几本好书,从而培养健康的情操;另一方面可以充分发挥多媒体平台、电视、广播、报刊杂志及校园里的时事报廊的作用,通过“看新闻、评时事”的活动,来培养学生关心时事政治的好习惯,将学生的视野拓展开。这些活动不仅推进了校园文化建设,也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还会真正提升学生的道德情操。
当然,多媒体网络,作为我们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的一种重要载体的同时,又为我们的校园文化建设带来了许多新的课题。譬如,由于网络文化的鱼龙混杂,良莠不齐,在让学生利用网络扩大阅读、增长知识的时候,如果不及时发现问题,堵塞不良文化的侵袭,给青少年学生带来的危害是不堪设想的。因而,必须引导学生正确运用网络,可以通过确定阅读主题、布置阅读任务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也可以让学生就上网中碰到的不良文化的侵袭现象展开交流讨论,探讨抵制办法。总之,加强网络道德建设,也是语文活动的重要课题之一。
四、重视第二课堂活动,占领校园文化阵地
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各种兴趣和特长。以良好的文化活动占领校园文化阵地。
比如,语文课完全可以要求学生在某段时间里,去收集一定数量的民间故事,或者去街头巷尾收集一些优美的广告词语,甚至一些好的店面名称,作出说明,编成集子……
还可以经常性的围绕学校中心工作或时事形势开展演讲、辩论、征文等比赛活动,既提高学生的思辨及写作能力,也促进了校园文化建设。还可以利用一些有利契机,特别是重大的节日纪念日开展各种活动,如利用图文宣传、播放电影电视宣传片、实地参观等,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还可以按照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开展了舞蹈、合唱、礼仪、体操、技能等活动。在多样的活动中,对学生进行政治,道德品质,身体心理,文化专业和 综合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和训练,充分挖掘和发挥他们的天赋,促进他们德、智、体全面发展。
学校应该有自己的文化艺术节,让有各种才华的学生大显身手。
五、重视每次活动的总结,收获精神食粮
让让学生勤于总结、自我评价。每次活动结束时,用三至五分钟时间,开展自我总结、自我评价。比如,成语游戏活动结束时,各小组派一名同学对本组活动的情况进行小结,并评出本组的”成语大王”。主持人也对全班的活动情况进行小结,并颁奖。同时,让同学们找出活动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以便在今后的活动中避免出现类似的问题,进一步提高活动的质量。更重要的是,必须总结每次活动对学生在吸收精神食粮方面所得到的收获。
现代学校教育立足于人的完整生命的塑造和健全人格的培养,而道德教育就构成了主宰、凝聚和支撑整个生命成长进而获得幸福人生的决定性因素,倘若缺失了德性的生长,那么人的生命的其他部分的发展都会受到限制。可见,教育中人的生命的完整性规定了道德教育的统摄性。因而学校教育的首要任务应该是培养健全
校园文化对学生的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其实质就是美育在校园文化中的体现。
美育与英语学科的关系
美育,即审美教育,就是与美的感受相结合的教育。可以说,美育是通过审美实践活动有意识地培养人的审美能力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一种教育。认为“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美育和德育、智育、体育等一样,首先是教育的目标,是为了培养身心全面发展的人。美育的功能就是运用自然界存在的和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美,来美化人的自身,陶冶人的情操,使人的情感得到开发与升华、丰富与充实,并渗透到整个内心世界与生活中去,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的关键是准确把握美育的功能定位,将美育融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之中。
我们不能把美育局限于艺术教育这一范围,这既缩小了美育的外延,又降低了美育的内涵。既然美育是与美的感受相结合的教育,而美是到处都存在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艺术作品中都存在千姿百态的美。先生曾指出:“凡是学校所有的课程,都没有与美育无关的。”只要教师注意寻找,发现各门课程中的美的因素,注意到授课表达、操作方式上的美学问题,各门课程都能起到美育作用。
英语学科由于其本身的特殊性,在教学语言的同时,又是一门向学生展示西方优秀文化的载体,是实施美育的渠道。英语作为一门语言,本身就有一种特殊的音韵美、语调美、结构美、文体美、文化美。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同中国文化一样,西方文化亦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知识财富。在知识、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扩大视野、汲取中西方优秀文化精华,培养学生对文化的敏感性、宽容性以及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培养世界型、具有高度人文素养和文化审美意识的复合型优秀人才,英语学科美育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比拟的得天独厚的独特优势。
因此,英语课堂教学和校园文化活动是实施美育的重要环节。高校的课堂英语教学和校园英语文化活动应承担起一部分美育的责任。
校园文化活动中的美育渗透
校园文化活动是师生在特定环境中进行的一种具有校园特色的人文氛围、校园精神和生活环境的课外活动,像课堂教学一样承担着美育的教育责任,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和形式。审美实践活动能对大学生的生理、心理、品德、情操、知识、智力的发展产生全面的积极影响,能够把德育、智育、体育全面有效带动起来,而校园文化活动作为最重要的审美实践活动之一成为美育教育的重要载体。通过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创造良好的校园氛围,鼓励和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校园文化活动,可以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去感受美的存在,展现美的魅力,以及用自己的实践活动去创造美,从而达到实施美育教育的目的。
英语课堂教学和校园文化活动是实施美育的重要环节。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将学生学习语言的认识规律和审美心理特点相结合,在校园英语文化活动中将英语的交际性原则与美育的形象性原则相结合,形成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活动为主线、培养能力为中心的教学特色,就能有效地提高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和审美能力。
在校园英语文化活动中,把基本的、普遍的美学原理分散到各种艺术形式之中,使学生明白美就存在于他们周围,美就在日常生活之中,变空洞的理论为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使学生在美的感受中获得文化知识,在审美感受中逐步形成良好的道德观念,并付诸于行动,从而达到育人的目的。实践证明,学生对英语文化活动很感兴趣,不仅能显示学生的艺术才华,并且在学校和社会生活中能表现出美的情操和行为风貌, 可以收到良好的美育效果。学生在英语文化活动中,通过积累一定的经验,并找出不足,反过来又可以促进课程教育,美育的实施就会出现良好的循环。
在校园英语文化活动中实施美育的途径
校园英语文化活动的开展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为学生学习、实践和欣赏英语语言美,展现自身美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得以实施:
丰富教室文化。大学生的成长与自身条件和特定生活环境有关。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本身就是最直接的生活教育。在教室里,适当张贴用中英文对照书写的标语;办一些英文黑板报,黑板报的内容可以是学生自己创作的优秀英语作品,或国外风土人情,著名人物介绍、优秀英语故事、英语诗歌欣赏等。这些举措可以创造一个美的教室环境,让学生切身感受英语的氛围,以此激发学生学英语、用英语的积极性,经过日积月累的熏陶,对大学生提高审美素质都是大有裨益的。
开办英语广播站柏拉图曾说过:“灵魂应该用音乐进行教育”。音乐是“心灵的语言”,是情感的艺术,音乐更容易引起人们情感的共鸣。利用音乐对大学生进行审美教育,能够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陶冶他们的性情,激发他们奋发向上的精神,促使他们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由学生负责英文广播站,每周定期由英语老师进行指导,向全校广播英语校园新闻、英语故事、英文歌曲等。学生喜欢的英文歌曲很多,在课余时间适当播放一些英文歌曲,发挥音乐的美育作用,通过其特有的方式来表现,或活泼或婉转或庄严或凄凉的情感,使人们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开设英语角。在每周的适当时候,将全校的英语爱好者聚集起来,定期开展英语角活动。在美好的氛围中,让学生能够有机会用英语与同学老师甚至外教或者留学生进行交流,提高学生的英语口头表达能力,在运用英语的过程中享受快乐,同时掌握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分寸和艺术,体会拥有端庄优雅的举止和善于交往的能力的重要性。通过英语角和其他活动使学生勤于交往、善于交往,按照美的法则进行交往,从而在同学之间,师生之间形成相互尊重、
相互谦让的礼貌习惯。
放映英语原版电影,开设英文经典电影赏析讲座。电影是科学与美学、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结晶,集中了编剧、导演、演员、美术设计、特技表演、音响效果等专门人才的智慧和才能,使欣赏主体的艺术修养和审美素质能够全面地得到提高。电影更是一门综合艺术,如何表现人的美是电影的永恒的主题,通过电影艺术,对大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可以促进其心灵净化和个性完美。组织人员每周放映英语原版电影,低收费或不收费吸引学生观看,欣赏那些思想性与艺术性完美结合的电影作品,并开设英文经典电影赏析讲座。使学生在获得审美享受的同时,受到教育和鼓舞;让电影之美打动学生的心灵,流下美丽的笑和感动的泪,获得美的熏陶和人格的升华,提升艺术素养和审美情趣。
组织读书会。选取合适的英语阅读材料,包括著名演讲、小说节选、游记、寓言、童话等。这是一个多姿多彩的艺术殿堂,展现了自然图景的美不胜收、人文景观的巧夺天工、奇思妙想的丰富智慧与艺术形象的栩栩如生。通过阅读让学生感受到自然山水的壮丽秀美、历史文化的源源流长,领略到人性的美,异域文化风情的美以及英语内蕴含的那种波澜壮阔的美。英语阅读材料所涉及的丰富题材又给他们展现了世界的精彩与神秘,他们会钦佩和赞美那些为了人类而将自己整个生命奉献给探求未知世界的人们,使其自身的思想和人格得到升华。
举办英文诗歌朗诵会和英语演讲比赛。诗歌是文学中最优美、最灿烂的艺术之一,浸润着丰富的自然美、社会美、情感美和艺术美。英文诗歌朗诵是一个英文诗歌欣赏与审美的过程。听众往往从朗诵者对文字符号的朗诵开始,进而跟随着这些文字在诗人想象的时空中驰骋, 触发种种激情和向往,经历着情感与理性上的复杂变化,最后品味人生,品味艺术给予人们的精神享受,关怀自由的价值与人类的命运,不时在一种陶醉、愉悦和亢奋的心理状态下被熏陶、被教育。
英语演讲是一门艺术,英语演讲的过程是一种美的创造过程。影响参赛学生演讲的成功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在演讲内容方面,任何一位胜出的参赛学生都需要拥有丰富或者较为丰富的知识,包括英语语言知识、英美文化知识、逻辑修辞知识、各种专业知识等;在演讲的语言风格方面,演讲是综合各种语言体裁而形成的具有声音感、动作感的口语化语言,
口语化的言谈令人感到亲切,缩短与听众的距离。演讲语言同时具有文学语言的形象、议论语言的哲理、书面语言的逻辑性、口头语言的活泼性,包含着演讲者的思想感情和人生体验。成功的英语演讲应该形神兼备,情理交融,字句之间交织着美,散发着美。
演出英语戏剧。组织与英语戏剧相关的学生社团,编写英语剧本,挑选戏剧演员,安排演出。英语戏剧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它以表演艺术为中心,融合了多种艺术要素。它需要用英语文学语言写成的剧本作为舞台演出的基础:需要舞台装置,如灯光、道具,服装布景等用以表明剧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和人物的身份;需要有演员的表演用以表达剧情和人物的内心活动。集中、尖锐地反映社会生活的矛盾;中突,是戏剧艺术最基本的审美特征。戏剧具备着语言、美术、音乐和舞蹈等各种艺术样式的元素,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从而 构成了过程性与直观性的高度统一的戏剧美。
中图分类号:G76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7)03-0111-02
三流的管理靠校长,二流的管理靠制度,一流的管理靠文化。为了加强管理,提高特教学校教育质量,我们开展了特校校园活动文化建设的研究与实践,下面谈谈我们的做法和思考。
一、特校校园活动文化建设的思路
1. 四个层面
(1)学生活动文化层面。
① 六大主题活动。在四年多的实践中,我校(此处指“湖南省桃源特教学校”,下文同)已初步形成六大主题活动:一是3月的“我为校园添新绿”植树活动。月初,我们进行启动仪式与栽花植草实践(包括园艺知识讲座),月中的活动是日常陪护管理和作品准备,月尾开展成果展示(花草展台、摄影、日记、作文等)与总结。二是4月的“我运动,我快乐”运动会。有团体广播操、个人趣味竞技、田径等十余个项目,每天保证一小时训练时间,月底比赛。三是5月的“我是神奇”综合特长展示。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自愿报名参加书法、美术、制作、小品、舞蹈、背诵、口算等小组,月底比赛总结。四是9月的“我是生活小能手”生活技能大赛。有穿衣脱鞋、铺床折被、家庭礼仪、形象整理等内容。五是11月的“阳光运动、快乐运动”体育节。除了个人趣味竞技、田径等赛事,还开展大课间运动、冬季长跑、羽毛球、乒乓球等小型竞赛活动。六是12月的“爱,梦想的翅膀”艺术节。除了书法、美术、制作兴趣小组的展示活动,重头戏是年度的元旦师生文艺会演。
上述活动,因为形式活泼、内容生动、参与面广,得到了师生的积极响应与支持。主题活动的实施,宛然在我校开辟出了一片“动感地带”,激荡出盎然的生机,散发着无尽的活力。
② 德育活动。每个月都开展“康复明星”“文明之星”评比,邀请大中小学生来校开展“同在蓝天下”联谊活动,开展班级“感恩父母”等主题班会活动。
(2)教师活动文化层面。
① 教研活动。一是校本培训。每学期,我们开展一次专家讲座,召开一次读书心得交流会,骨干教师在部门展示一节引路课。每个星期,部门开展一次校本教研会,每个教师轮流做中心发言人。每年4月,我们进行全员教学比武;10月,开展“授说评”大型教研活动。二是课题研究。“十一五”期间,我们申报了“聋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课题,获三等奖。“十二五”期间,我们申报了“特校班级文化建设研究”课题,正在扎实开展研究。同时,我们正在进行“特校活动文化建设研究”的校本课题研究。
② 工会活动。每年暑期,我们组织教师游历中国的名山大川;每年“五一”国庆期间,我们组织教师熟悉故乡的风土人情;妇女节、教师节,我们有时候进KTV纵情放歌,有时候在茶楼喝茶品茗。现在,除正常的教学工作外,老师们每天要锻炼半小时,阅读半小时,练书法半小时。书法室里,留下了老师们屏息挥毫的身影;办公室中,记录下了老师们午间阅读时专注的神情;草坪上,洒下了老师们运动健身时的滴滴汗水。诚然,工作是忙碌的。但作为特教人,忙碌却不能盲从,老师们能在忙碌中守住内心的宁静与祥和,让内心变得充盈,更从容地去面对工作和生活,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特殊教育教学中去,实实在在地为学校的健康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3)家长活动层面。我们建立了家长学校,定期召开家长会议,通报学校、学生情况,加强家校联系;开展家长培训,提高家长教育能力;组织亲子活动,密切亲子感情。
(4)社会实践活动层面。每年,我们的学生都要去几次敬老院、养老院,帮助老人打扫卫生,去中小学过六一儿童节。我们也常常组织学生去逛街,体验交通规则或逛超市体验购物。我们编排的节目常常参加会演,也常常无偿为社会演出。
2. 四个融入
(1)活动融入课程。一般情况下,主题活动围绕“主题教学”为中心展开,主题活动和“主题教学”不冲突,且能够丰富主题教学。每次活动,为学生语言、认知、生活、交往等领域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教育素材和良好的实践机会。
(2)教师融入学生。我们要求教师除了负责指导、督促,还要陪着学生一起训练。有些活动中他们互为角色,有时候他们同台竞技,体现出对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管理和交流,达到了教师和学生的真正融合,师生团队表现出一种纯真的善意。
(3)快乐融入体验。活动给孩子一个尽情“玩耍”、表现和受表扬的机会,把严谨的、逻辑的知识学习过程转变为愉悦的、开放的体验过程,适应学生“童性”,让学生感受到快乐。教师在生活中感受到了组织的关怀,在自我展示中表现了价值,在和谐的同事关系中找准了定位,还可以从学生丰富的情感、不断的进步中,体会到职业的成功,这都是教师快乐的源泉。
(4)发展融入过程。对学生来说,一次活动就如同一个教育素材的资源包,可以挖掘认知、生活、语言、健康、艺术、安全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也可以开发思想道德、行为习惯、生理和心理方面的教育素材。同时,这些活动提供了学生体验的形式与过程,能够给学生带来综合、整体的康复效果。
对教师来说,每次活动都是一次思考与实践机会,使教师成为学校有机体的一部分。如“授说评”大型教研活动,它包括上课(各部门展示一节课,部门集体备课)、说课(说自己部门的课)、评课(上课者自评、评自己部门、评他部门)、总结表彰等四个环节,每个环节都离不开本部门成员,各有分工,一起合作。这是一个良性互动的过程,它规范了学校的教研生态,促进了教师专业的发展。
3. 四个原则
全员参与原则:我们尽量设计好活动,争取人人愿意参加,人人可以参加,不让一个人掉队。
趣味性原则:我们尽量把活动设计、组织得妙趣横生,参与者“玩”得高兴,学得开心,使学生在面对困难时,有一个积极的心理支撑其行为。
康复原则:活动的设计与开展,要求教师从不同视角(领域)审视规划,确定个体明确的康复目标,包括认知、技能与心理、生理的康复目标。
专业发展原则:学校教师在建设学校活动文化时,利用五类“文化作品”(包括活动计划、方案、过程、案例和师生成长故事)作为思考平台,分析这一领域尚存的问题,寻求突破。
二、特校校园活动文化建设取得的成效
学习型校园建设、班级文化建设、体育比赛、才艺大赛、课外活动、户外活动、教学比武、学术报告等一系列活动,创设了文化建设浓厚的氛围。通过活动,我们维护好了校园的绿化、美化,使校园恬静雅致,自然优美;教室、办公室整洁舒适;宣传橱窗、黑板报、艺术廊、语录牌美观又富有教育意义。通过活动,师生关系更加融洽紧密,老师像关爱自己的子女一样关心爱护学生,学生像子女一样信任依赖老师,教风和学风优良,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康复。通过活动,让每个个体在集体中能够和谐发展,又体现出鲜明的个性特征。通过活动,促使了教师和学生的真正融合,促进了管理的改革,使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和制度文化建设全面协调开展,学校树立起了较为完整的“博爱、阳光、创新”的独特文化形象。
三、几点思考
1. 活动的组织重在落实
我们的活动一般是“三步曲”,即制定方案,督促落实,验收小结。管理的重点是过程的落实,只有师生真正参与到活动过程中来,才会有情境和体验,才会产生教育的机会和效益,如果各项活动只是为了最后比赛的名次,那么就违背了我们的初衷。
2. 校园活动文化系统性建设
开始我们组织的活动比较简单,内容也不丰富,但学生非常喜欢,教育效果明显。于是我们重新审视与定位,强化管理,丰富内容,扩大范围,目前已经基本渗透到了学校教育教学各个领域,达成了与主题教学的有机结合和管理工作的常态化,初步具备系统性特征。如去年开始提出“课堂教学活动化”的要求,这表明我们对活动文化建设有了更深、更细的认识。
3. 注重心理、情感方面的康复
心理、情感因素的康复,能为学生认知和技能方面的康复提供基础和保障。因为情绪的稳定、正确的认知、坚强的意志等心理素质,是他们现在获得康复、将来适应社会生活与寻求自身发展的关键。所以我们倡导了“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教育思想,让学生在趣味中获得动力,在鼓励中获得力量,在成功中获得信心,形成积极的心理品质。同时,我们也要注重健康、习惯、兴趣等其他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与训练,因为非智力因素能够把学生的认识和行为统一起来,弥补其智力的不足,正如爱因斯坦所说,优秀的性格和钢铁般的意志比智慧和博学更为重要……
4. 把快乐还给童年
康复,应该是个具有多方面内涵的概念,包括康复过程的精神状态、情感体验、习惯等。我们的学生丢失了许多童年的色彩和快乐,我们要帮助他们找回来,还原作为个体的真实。让感性活动成为他们学习活动的主要方式,让快乐伴随他们的每一天,才是尊重特殊教育规律、尊重生命规律和发展规律,这样,我们就找到了康复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人的快乐。
参考文献:
[1] 吴水清.新课程理念下的班级文化建设[J].南方论刊,2007(3):109-110.
[2] 陈易.浅谈班级文化建设[J].校长阅刊,2007(3):79-80.
每一个学校都会经常有需要摄像记录的一些事件,如举办一些重要的活动,还有一些重要的会议和老师的精彩教学过程,等等。这些活动都是非常重要、非常丰富多彩的。以我校为例,我校是一个职业类学校,有校级活动:如领导上级视察评估,全校性的教学论坛,德育论坛;有学生活动:校园十佳歌手比赛,学生毕业晚会,迎新生晚会,等等。这些活动都是一次性的,错过了就非常可惜,必须记录下来,留做资料,如果学校成立了校电视台,这同时也是为学校电视台准备素材以制作新闻节目。我在校内就是做摄像相关工作,下面和大家谈谈校园活动摄像的体会。
首先,摄像装备非常重要,每次摄像前摄像装备要检查好。就摄像器材来说,器材可能不是最好的,这是由学校的定位决定的。由于校园摄像主要是为了留做档案,对视觉效果的要求不是特别高,只要画面清楚,声音清晰明亮,后期可以转成数码格式留档就可以了,所以本着节约的宗旨,学校的摄像器材不会很多,不可能像专业电视台或摄制组那么专业,更新不快,基本会用到不能用才会换,所以摄像老师要做的是把手中的机器用熟练了,能随时正常拍摄,中等规格的也行,但是最好是每人有一台广播级的摄像机,另外再有一至两台普通的备用。每位摄像人员有一台是为了能熟练操作,如果不是很熟练,那么万一临时有重要活动再熟悉的话是来不及的,而有些活动一开始没准备摄像,突然要求摄像是常有的事,所以每次摄像完就要充好电以备下次使用。备用摄像机也是为了万一机器坏了也可以互相借用。普通活动用一台摄像机就可以了,每次活动开始之前也要看一下电池电量,准备好磁带。重大活动最好两台一起,机器有问题的话也不会错过活动内容,因为这些活动都是不可以重来的,没办法复制的,而摄像机用的时间长了肯定会有问题,如磁头不干净,DV带不干净,话筒没调好,电池没电,等等。既然摄了就要做到最好,做好充分的准备。为了保持画面的稳定,三脚架是每次拍摄必备的。后期制作最好是两台计算机,一台普通点的,用来采集DV带和刻录,另外一台高配一点,用来编辑。
对于现场摄像需要注意的事项,我就以下几种摄像来分别说明。
一、会议摄像
1.大礼堂式会议
顾名思义,此类会议就是在一个报告厅或大型多媒体教室举行会议,此类会议的特点是会议场馆大,参加会议人员很多。所以在进行此类摄像时,一定要早点看好位置,把三脚架架在那边,看会议主持人的位置和主要发言者在哪就对着哪边,不要随便动,可以在会议开始前拍一下横幅和扫一下会议全场,告诉看视频的人是什么样的,然后固定住就行了。拍发言者的时候可以调一下焦距,但是不要频繁变化,不然后期视频会看起来不舒服。如果发言时间长就可以再扫一下全场,但是不要停止摄像,不然发言的声音就断了。也可以一台固定不动,一台拍一些特写镜头,后期的时候制作在一起。开这样的会,现场比较安静,录音效果比较好,可以直接录音。
2.小会议室会议
此类会议规模比较小,与会人员都很重要,一般是圆桌开会,这样的话最好有两台机,不然空间小不好换位,如果后期出来的视频都是某领导的后背就不太好看。这样的小场馆录音也可以直录,现场收音。这是因为现场比较安静,直录可以减少后期制作的制作时间。
其实一个学校的会议室是固定的,刚开始进行摄像工作的老师可能不太熟悉场地,拍过几次就全都熟悉,不用紧张。哪边可以接电源,哪个位置拍摄最好都要做到心中有数。此类摄像一般在室内,光线一般,最好是大光圈,长焦距的机器为好,拍的时候不要逆光。另外,学校校级会议一般都要全程摄像,电池不够,肯定要接电源,如果是DV带式摄像机的话就一定要带足带子。
二、学生活动摄像
一个学校肯定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学生活动是丰富多彩的。
1.文艺演出
一个学校的文艺演出很多,演出也许是在大礼堂也许是在操场等开阔地举行。演出人数是非常多的,而且有它的特点,和会议不一样,学生可能走来走去,激动的时候也会站起来,所以要提前找一个地点,而且要高一点,最好是在桌子上,这样能避免学生挡住镜头,而且舞台也是抬高的,这样拍起来效果好。最好是提前和主持人沟通观看节目的顺序和演出形式,什么时间可以换磁带也是要注意的。还要特别注意灯光效果。如果演出在白天,光线明亮,就没什么关系,但是很多演出是在晚上,舞台灯光很炫,红光蓝光一起闪,所以有条件的话就弄两三台,调到不同白平衡下拍,后期可以制作在一起,效果会好很多,多台机也可以以一台整拍另一台特写。如果实在没有,只有一台就调自动,不然动白平衡的时候就会错过很多精彩内容。一台机的话只能拍全场,如果舞台上只有一两个人话就拉近一点拍特写。我觉得这样拍比较好。演出时现场声音是比较嘈杂的,有条件可以和舞台连起来用调音台收音,录音效果比较好。
2.体育活动
体育活动是学生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校运动会,校足球比赛等。拍这样的活动,我们不可能和专业电视台比,只能靠手动抓拍一些比较精彩的片段,也不能全场拍。有条件的话可以在高处架一台摄像机,一台在场边,这样素材多一些,后期会比较好看。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C-(2014)06-0076-04
在一般情况下,志愿者活动是公民个人自愿贡献出自己的时间与精力,为传递社会温暖,弘扬社会正气,促进社会和谐而提供的无偿服务。它具有志愿性、无偿性、公益性、组织性等特征。马克思说:“人只有为自己同时代人的完善,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他才能达到自身的完善。”从这一意义出发,对于社会而言,志愿工作会在传递爱心、播撒文明、汇聚正能量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对个人而言,志愿工作在帮助人们学会共融共处、丰富生活体验、获得实践认知、强化道德自觉等方面也大有裨益。所有这些也正如稻盛和夫所言,清澈而单纯的心灵才能感受到正能量,而自私的心看见的只是复杂、混沌。
基于以上认识,早在2007年,笔者所在的南京六合中等专业学校(以下简称六合中专校)就组建了“红马甲”志愿者团队,积极开展志愿者实践活动。“红马甲”的行动,温暖了别人也快乐了自己。正如一位“红马甲”志愿者所说:“做一名‘红马甲’,我时常觉得心中开满鲜花。”如今,“红马甲”成了学校一道亮丽的风景,成了本地区志愿者服务的一个品牌,他们给校园带来了秩序和温暖,为社会传递了爱心和责任。“红马甲”的精神,也在社会公众面前树立了良好的职校生形象。
一、“红马甲”志愿者活动之“源”
(一)开展“红马甲”志愿者活动源于部分学生“角色定位”的失衡
职校一些学生不能给自己准确定位。“我是谁?”“我到学校来干什么的?”“我的人生追求是什么?”诸如此类的问题他们回答不清,或者不愿回答,这种“角色淡化”、“角色模糊”的倾向如不加以纠正就会朝着“角色否定”的方向恶化,继之则会出现“四无”的不良后果,一是性格狭隘偏执,无宽容互助的人际环境;二是兴趣低级庸俗,无健康向上的审美情操;三是价值观念扭曲,无明辨是非的判断能力;四是价值取向动摇,无积极乐观的生活目标。这些情况的存在制约着良好的校风、学风的形成,阻碍着校园正能量的汇聚。
(二)开展“红马甲”志愿者活动源于德育实施的具体要求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坚持立德树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教育的全过程中去。十也提出要在全社会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公民层面而言,“友善”是最紧密涉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各级各类学校应积极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在倡导“友善”中涵养学生的“德性”,让爱的能量在社会中不断传递、循环。《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指出,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在知与行相统一中开展德育工作,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及良好职业道德、健全人格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在德育途径上,“组织学生参加志愿服务、公益活动”是重要一环。
(三)开展“红马甲”志愿者活动源于对经典教育理论的再认识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认为,行为习得有两种不同的过程:一种是通过直接经验获得行为反应模式的过程,另一种是通过观察示范者的行为而习得行为的过程。“红马甲”志愿者实践活动正是把“通过反应的结果所进行的学习”和“通过示范所进行的学习”有机结合起来,帮助学生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反省内化、自觉生成,从而获得德育实效。
陶行知先生在阐述“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时说:“‘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是教人源头上去追求真理。工学团或集体主义之自我教育是在团体生活里争取自觉之进步。”他还说:“最好的教育,要想它有效,须是教学做合一;最坏的训练,要想它有效,也是教学做合一。教学做合一,是最有效力的法子。” “红马甲”志愿者实践活动的着眼点和落脚点都在于“在做中教,乃是真教,从做中学,才是实学”。力求克服德育的空洞说教,追求知、情、信、行的统一。
“红马甲”志愿者活动,让德育变说教为疏导,变外化为内化,让学生在体验中做到行为得当,处事理性,从而巩固德育成果,实现德育目标。
二、“红马甲”志愿者活动之“行”
在开展志愿者活动时,必须引导学生自主确立活动的内容、方式、途径,涵盖到校内与校外,兼顾到课内与课外。
(一)开展校园常规管理,让学校更有秩序
“教学做实践周”是“红马甲”志愿者在校内的主要活动平台。志愿者们根据分工,按照各自的岗位和职责参与学校的常规管理工作,向全校师生展示主人翁的姿态。工作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
组织升旗仪式。每周的升旗仪式旗手由“红马甲”志愿者轮流担任,从旗手选拔到升旗培训、从升旗练习到正式升旗,让更多的普通同学感受到作为旗手的光荣,体会到升旗过程中的那份爱国热情。
负责门卫执勤。“红马甲”志愿者承担门卫的执勤工作,检查进出校门学生的胸卡、服饰仪表;负责分发信件、报纸;提醒进出校门的教师和同学车辆减速,依次推车进出。及时向学校相关部门汇报校门内外出现的意外情况及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
参与食堂管理。“红马甲”志愿者与管理教师联合监督学校食堂的卫生情况并记录公告,就餐时间以文明监督员的身份提醒就餐的同学文明就餐,养成节俭习惯。
公共场所管理。“红马甲”志愿者负责整个学校公共场所的卫生保洁等日常服务工作。如负责车棚管理工作的同学会提醒教师和学生依次整齐放好车辆;负责教工之家工作的同学会严格按照作息时间开放,做好活动器材的保养工作;负责校史陈列室的同学在做好管理的同时,对到此参观的同学或来宾做好适当的解说。
校规校纪管理。“红马甲”志愿者必须带头遵规守纪,发挥示范作用。在此基础上负责对全校学生实施纪律检查和管理,包括课堂纪律巡视、课间违纪监督、午自习与晚自习纪律检查等。
文明礼仪示范。“红马甲”志愿者有一个共同的要求,就是所有的成员都是“文明的使者”,见到教师说声“老师好”,见到同学“微微笑”,接待来宾“懂礼貌”,处处彰显校园文明风貌。除了“慎独”之外,文明监督岗的同学对全校师生的不文明行为都有权劝说和制止,会用手中相机拍下校园的文明和不文明行为,定期公示于众。
“红马甲”志愿者深入到学校的常规管理中,增强了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在实践中强化了行为规范和文明礼仪教育,培养了学生的管理能力。
(二)参与学校民主管理,彰显校园主人风范
“红马甲”志愿者在做好校园常规管理的同时,还积极参与学校民主管理。定期开展“校园对话”,与校领导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做到下情上达,上情下达,使学校处理问题的针对性更强,学生及家长的满意率不断提高。学校将“红马甲”志愿者的各类检查结果作为对各项工作考核的重要依据,这既尊重了志愿者们的劳动价值,提高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与责任心,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学校的管理压力,节约了管理成本。“红马甲”志愿者还不定期地召开“校园听证会”,让学生自主表达他们的诉求,推进校园人性化管理。学生参与学校民主管理,让校园处处吹拂着清新自由之风。
(三)投身创业实践活动,点燃学生创业激情
在“红马甲”志愿者组织的倡议下,校学生会成立了学生创业服务中心。“红马甲”志愿者直接参与创业中心的经营和管理,切身经历创业项目运行的全过程,体验创业带来的乐趣,增长了他们的创业能力。这为培养敢于探索、勇于创新的高素质人才奠定了基础。学生觉得创业不再遥远,创业也在改变着他们的思维,拓展着他们的视野。
(四)开展主题课程教育,拓宽学生知识视野
“红马甲”志愿者们明白,“学习是一种希望”。为了提高自身的素养,获得全方位发展的能力,在开展志愿活动的同时,“红马甲”志愿者也自觉接受各类主题课程教育。每学期的志愿者活动计划中都会安排相关教师、领导对“红马甲”开展文明礼仪、科技博览、心理健康、就业指导、安全防范等方面的课程教育和讲座。
(五)组织各类实践活动,提升学生实践能力
为了实现教、学、做的完美统一,丰富志愿者活动的内容,增强活动的主动性和实践性,“红马甲”志愿者会结合班级特点、专业特色开展一系列的主题实践活动。主要包括校内主题教育活动、校外社会公益活动和公民教育实践活动等三种类型。如电子专业的同学开展义务家电维修活动,计算机专业的同学开展电脑义诊活动,动漫专业的同学作现场形象设计等。走出校门方知天地的宽广,为了拓展实践空间,增强“红马甲”活动的社会性和公益性,志愿者们会时常走出校门,迈向社会,开展活动。如前往社会福利院照顾老人和孤残儿童,到聋哑学校关爱聋哑儿童;走上街头做义务清洁工作;为争创文明城市,走向城市各个路口担当交通卫士;对区内河流受污染情况开展调查,提出整改建议;对区内电动自行车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研究,写出报告;对超载渣土车造成的交通设施和环境的损害进行社会调查,向交管部门反映;等等。
三、“红马甲”志愿者活动之“获”
“红马甲”志愿者活动的持续开展,让学校尝到了甜头,而这种让人欣慰的甜蜜来自于悄悄出现的各项转变。校容校貌的转变,校园处处干净整洁,呈现出一种清爽的和谐美;校风学风的转变,缺课旷课的少了,不遵守课堂纪律的少了,不做作业的少了,不认真实训的少了,无故不参加校园活动的少了;行为习惯的转变,遵规守纪的多了,助人为乐的多了,注重文明礼仪的多了,爱护公物的多了,相互尊重谦让的多了;学生形象的转变,“读职校照样能成才”正成为越来越多的人的共识,学生的自信正由内而外地散发着;师生关系的转变,师生加朋友的关系正在越来越多的班级形成;就业质量的转变,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毕业生获得了越来越多用人单位的青睐,职业发展道路越走越宽;育人思想的转变,“以生为本”的思想逐渐根植于教师的心田,因学生成长而快乐的职业成就感正在转化为很多教师的工作责任感;社会声誉的转变,学校先后获得“江苏省德育先进单位”、“江苏省德育特色学校”等多项荣誉,这些成绩的取得为学校赢得了越来越多的口碑。
四、“红马甲”志愿者活动之“思”
(一)应站在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高度推进志愿者活动
在职业学校开展志愿者活动,能够搭建多种育德平台,有利于促进学生生成自尊、自信、自强和乐群的意识。开展这类活动,必须遵循中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增强其针对性、实效性、时代性和吸引力。裴斯泰洛奇说过:“人的全部教育就是促进自然天性遵循它固有的方式发展的艺术。”开展志愿者活动就是要把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培养学生的习惯和能力,让学生心底生成的道德转化为促进其健康成长的巨大精神力量,实现教育“帮助人以一切可能的方式成为实现它自己潜能的主人”的内在价值。
(二)要将志愿者活动与校园文化建设有机结合起来
《教育部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教职成[2010]8号)指出,学校在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时,要注重“组织学生参加公益活动、志愿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在开展校园文化建设时更要有意识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志愿者活动中去,《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将“开展以仁爱共济,立己达人为重点的社会关爱教育”作为教育的主要内容,志愿者活动要以此为指引,注重用传统优秀文化的精髓滋润学生的心田,在活动中升华学生的品格,培养其博施济众的奉献精神。通过弘扬仁爱之德,以同情爱人之心强化学生的道德良知,以忠恕之道培养学生的“他人意识”,学生才会逐步达到“财以济人,力以助人,智以勉人,德以化人”的道德境界。
(三)要把志愿者活动与学校德育课程设置结合起来
针对职业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学校德育课程的设置和实施应瞄准活动课程。以此观之,开展志愿者活动应与丰富学校德育课程内容结合起来,与学校办学理念结合起来,综合发挥出认识性德育课程与活动性德育课程,显性德育课程与隐性德育课程的作用。在爱国主义教育、民族精神教育、理想前途教育、行为规范教育、诚信教育、创新教育、感恩教育、法纪教育、仪礼教育、安全教育、成人意识责任教育等方面走出新路子,积累新经验。
(四)要形成志愿者活动的组织架构,保证各项活动有序进行
2006年10月,笔者所在学校建立了“红马甲”志愿者活动组织,且确定由分管校长负责,团委组织,全体班主任共同参与,学生社团自主管理的组织架构。8年来,“红马甲”志愿者协会制定了《“红马甲”实施方案》、《“红马甲”方案实施细则》、《“红马甲”评估细则》、《“红马甲”活动章程》等文件,形成了组织成员职责明确,教育内容具体可行,教育成效适时评估反馈的良性工作局面,保证了“红马甲”的各项活动有序、有效开展。
(五)要适时评价志愿者活动的效果,在评价中不断完善
在开展志愿者活动的过程中,可以将学校、第三方、学生社团自身确立为联合评价主体,按照评价理念生本化、评价过程动态化、评价内容多元化的原则建立起综合评价体系。笔者所在学校评价志愿者活动的效果时,在这一体系的框架下,通过对调查问卷、学生违规违纪数据、学生在各项活动中的参与度等指标进行统计和分析,比较准确地掌握了开展“红马甲”活动的成效,在评价过程中适时获得了改进“红马甲”活动的有用信息,从而不断完善了学校志愿工作的开展。
拿破仑・希尔认为,每一个行动前面都有另一个行动,这是千古不变的自然原理,大自然没有任何一件事情可以自己行动。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过,教育本身就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我们有理由相信,志愿者活动必将在提高参与者的思想品德、文明礼仪、行为规范、服务意识、创业意识、公民意识以及实践能力等方面发挥重大作用,志愿者们也会以勤劳、善良、文明、守纪的形象,为其他学生树立榜样,用行动引领行动,用灵魂唤醒灵魂,让道德教育“跃动”起来,焕发出令人欣喜的活力。
随着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校园文化建设越来越显现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引起有关部门的关注和重视,并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果,这对促进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高职校园文化不但是先进文化的重要源头和创新基地,而且还具有强大的育人作用;同时,先进的校园文化又是高校的灵魂、师生凝聚力的源泉和提高提高校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而活跃于校园中的各种文学活动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们相互影响成为高职校园的常青藤。
一、高职校园文化的涵义
校园文化指的是全校师生员工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培育形成并共同遵循的最高目标、价值标准、基本信念和行为规范。它是学校所具有的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气氛。既包括校园建筑设计、校园景观、绿化美化这种物化形态的内容,也包括学校的传统、校风、教风、学风、人际关系、集体舆论、心理氛围以及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和学校成员在共同活动交往中形成的非明文规范的行为准则。高职校园文化应该是以人为本为核心价值,全体师生为主体,以创造浓厚的学术氛围、人文氛围为基础,以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人文素质、身心素质、专业技能素质为目标,以环境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网络育人,形成催人奋进的学校精神,促进学校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和谐校园文化。
二、高职院校开展校园文学活动势在必行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生产中科技含量日益增加,要求生产者具备较高的知识和技能,在职业能力上不再单纯针对职业岗位,而扩展到增强岗位变化和职业转变的适应性,因此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不仅仅是知识技能的传授,更是一种受用终生的科学精神、人文素养、思想道德基础的培养,一种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主动性、自觉性、理解力、归纳力、创造力,使他们在不可预料的未来局势中做出有意义的自我选择,承担起将科研型研究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变的重任。据了解,当前的高职院校,大多是从原来的中专升格来的,学校教育跟着市场走,许多学校为了迎合学生,也为了尽快把学生推向社会,以创造更大的效益,干脆就把文化课全砍掉,只开设专业课。表面看起来学生开心,因为他们本来文化基础就差,自然不愿学。老师教学效率高,两年学完三年的课程。这样的结果是什么呢?学生专业知识比较丰富,但人文知识比较匮乏。调查中显示,重专业、轻人文,重专业知识积累、轻综合素质提高等倾向在学生中比较明显。经过学习和实践,学生具备了较丰富的专业知识和较高的实践技能。相比之下,学生的人文知识普遍较差。我真替学生担心,在市场经济下,找工作如此难,一旦他们专业不对口,他们还能做什么?面对高职学生人文素质严重缺乏的现状,开展校园文学活动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借助校园文学活动这个平台来弥补学生人文素养的缺失。
三、校园文学活动形式
1、文学创作。大学里很多社团都被认为是少数人的舞台,只有文学社团是不拘一格的,他面向全体学生。社团内的成员可以进行定期的定向的文学创作,社团外的学生也可以自由地向校报、校刊、广播站投稿,甚至是为班级、学校的宣传栏投稿,可以是瞬间所见、所闻、所想,也可以是从报刊杂志上的摘抄,通过这样的活动来提高学生人文素养。
2、演讲和辩论赛活动。可以是命题演讲和辩论,也可以是自选题演讲和辩论。不论哪一种形式,都能使一部分学生在一定时间抽出时间来探讨相关话题,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更多的人。
3、猜谜和文学讲座。利用业余时间,组织学生进行猜谜或文学讲座,可以分系进行,形势非常灵活,受益于全体学生。这对培养学生理解传统文化是大有裨益的,不至于走出校门说“鲁迅是外国人”之类的笑话。
四、校园文学活动是传播校园文化的有效途径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生产中科技含量日益增加,要求生产者具备较高的知识和技能,在职业能力上不再单纯针对职业岗位,而扩展到增强岗位变化和职业转变的适应性,因此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不仅仅是知识技能的传授,更是一种受用终生的科学精神、人文素养、思想道德基础的培养,一种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主动性、自觉性、理解力、归纳力、创造力,使他们在不可预料的未来局势中做出有意义的自我选择,承担起将科研型研究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变的重任。
我们知道,校园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对于高职学生而言,学校的政治思想、道德品质、法律法规及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等等,对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使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这些教育历来都是“外施性”的,其效果素来不尽如人意。然而,通过丰富多样的校园文学活动,却能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使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已经证明文学是人类最历史而又最现实的自觉兴奋点,文学给人的熏陶、对人的影响力历来是其他学问难以替代的。例如,借助文学社团的校刊,让学生在班上互相传阅,因为是同学们的作品,学生很乐意读,读得多了,茶余饭后相互交流,自然心领神会。还有广播站播出的稿件,宣传栏撰写的文字或粘贴的图片,既是校园文化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的的体现,又是精神文化所在。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理解并接受了校园文化。
作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面的考虑、长远的规划,一旦确定,需要坚持不懈的持续下去,经过时间的锤炼,不断完善,在广大师生的头脑中形成并巩固下来,成为自觉的行为准则和规范,激励着学校组织及成员共同朝一个目标努力。因此,要充分利用校园文学活动来传播校园文化。
五、校园文化为校园文学活动提供导向
校园文化的最高境界就是精神文化,每一所院校都有自己明确的发展方向和共同愿景,校园文化越强有力,就越能统一全校成员实现学校发展目标的行为,就越能更快实现学校的发展目标。而作为传播校园文化的载体,校园文学活动就必须以校园精神文化为轴心,即学校提倡什么、鼓动什么,全校成员的注意力就必然转向哪里。校园文学活动的主题都必须体现校园精神文化。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体现。如确定各种主题的征文活动,演讲活动,辩论赛等,还可以在不同的时候确定不同主题的黑板报、手抄报等,来宣传校园文化。可以说,校园里的一切文学活动都依托于校园文化。有什么样的校园文化就会有什么样的校园文学作品。
六、校园文化为校园文学活动提供素材
校园文学活动是以校园环境为背景,以活跃在校园中的人为主体的活动。首先,每一所高职院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都会精心规划,合理布局,创建优美的校园物质文化。职能部门充分利用校园的有限空间,精心设计,精雕细琢,积极建设富有特色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从中显示校园的文化气氛,使学生在优雅的环境里感受到美的存在和艺术的熏陶。而这就自然会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这些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既是校园文化中的物质文化,又是文学创作的极好素材。其次,学校要创建“以人为本”的校园制度文化来培养学生良好的文明习惯和职业操守。要保证执行规章制度的严肃性,做到有章必遵,违章必究。因此,学生对这些规章制度的理解和执行情况都可以通过校园文学活动展示出来,使校园文学活动的题材更广,也更深入。再次,校园文化中的精髓精神文化建设更是为校园文学活动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身边的感人事迹固然可以通过校园文学活动来宣传,如励志教育的,助人为乐的,有敬业精神的等等,可以进行专题讲座,也可以通过文学作品的创作予以讴歌,把精神文化发扬光大。同样,那些与校园精神文化背道而驰的假恶丑现象和不和谐的行为,也可以通过校园文学活动形式予以批评。总之,在高职院校中,正在不断完善中的校园文化为校园文学活动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使得各院校的校园文学活动生机勃勃,成为高职院校的一颗常青树。从物质环境到制度理念,从集体规范到人际关系,从举止仪表到教室的布置,校园文化建设始终围绕着学校的发展目标,都给每个校园人一个具体可感的参考系,并传递出一定的价值观信息,从而使校园人积极地从周围环境中接受那些大家所公认的或学校倡导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我们知道,校园文化在学校教育中具有多种功能,以学校精神为核心的价值观被学校全体师生员工共同认可以后,就会产生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给生活在其中的每位校园人以深刻的影响,激发其产生一种自觉的内在驱动力,主动地去完善自我。同时它对每个校园人的思想、心理和行为具有的约束和规范作用。校园文化通过校园文学活动使身处其中的每一个成员有意无意地在思想观念、行为准则、心理因素、价值取向等方面得到“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般的熏陶和影响,就会形成与群体一致的文化意识和文化品格与文化气质,从而实现对人的精神、心灵、性格的塑造。因此,校园文化主导着校园文学活动的形式和内容,校园文学活动则让校园文化得以传播和发展,它们相互影响,共同促进,学校教育离不开校园文化,校园文化建设也离不开校园文学活动。
参考文献:
[1]《用科学发展观统领高职学院校园文化建设全局》常雅宁
[2]《高职高专学生人文素质现状教育对策》万金淼史梅
同学们,礼仪是一个人思想水平、文化修养和道德修养的外在表现,是做人的基本要求。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在世界大家庭中的大国形象,都离不开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文明修养的提高。同时,你们作为未来的世界公民,将代表我们伟大文明古国去行走世界,更需要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
礼仪教育不是一般的礼貌教育,而是健全人格的教育,是培养同学们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的教育。中小学生正处在身体和智力迅速发展的重要阶段,可塑性强,正是培养良好文明礼仪习惯的黄金时期,同时不少同学还存在礼仪意识和礼仪知识缺乏,对应有的礼仪不重视等现象,所以,实施礼仪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学习“礼仪”,首先要以校规、校纪为准绳,用《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礼仪常识等对自己的言行进行礼仪约束。重在提高思想认识,提高对养成文明礼貌的良好形象重要性的认识,自觉地规范自己的言行,并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以学会尊重他人为起点,特别是从内心改造开始——因为绝大部分“礼仪”是从说话中表现出来,而语言从心中来,只有从内心尊重人,才会有得体的礼仪言行。
其次,学习“礼仪”,要以提高本人自尊心开始,通过自己的努力,杜绝不良习惯,培养个人高尚的人格,养成自尊、自爱、自律的良好品德。
再次,学习“礼仪”要重在实践。要敢于在日常的言行中、平时的待人接物中展现自己文明有礼的形象。通过学校开展的丰富多彩的礼仪实践活动,进一步培养具有理解、宽容、谦让、诚实的待人态度和庄重大方、热情友好、谈吐文明、讲究卫生的举止行为。同时也希望老师们以课堂教学和班级管理为主渠道,把文明礼仪教育寓于学科教学中,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使同学们进一步懂得尊重知识、尊重老师、尊重同学、尊重他人、尊重劳动,使文明的气氛充满校园。
同学们,礼仪,是立身之本!人生活在社会里,注重仪表形象,养成文明习惯,掌握交往礼仪,融洽人际关系,这是我们每一个人一生中必修的一门课程。作为一个有理想、有追求的现代人,注重礼仪的自我修养,在学习和运用礼仪中,对仪容、表情、举止、服饰、谈吐和待人接物等方面,展现出个人的教养,并在社会交往中,自觉地运用礼仪规范,知书达礼,只有这样,才能称得上是一个有教养的人。只有严格要求自己,才能做到“举止文明,处世得体”。
同学们,为了更好的开展好“文明礼仪伴我行”主题教育活动,促进广大同学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我在这里提三点要求:
第一,对待老师,要充满尊重
遇到老师,不要躲避,要热情的向老师问好。并且我们不单单从口头问候上,送给老师祝福,更重要的是将灿烂的笑脸留给老师,要时时刻刻尊重老师的劳动。对待老师要诚实坦荡,不能说谎不能欺骗,诚信是文明礼仪的基础。对待老师的教学劳动,我们要更加珍惜,珍惜每个老师给我们传授的知识,课堂上与老师积极密切地配合,展现自己才华的同时,让老师感受到大家的存在,共享课堂的幸福;珍惜老师给我们批改的作业,认真改错,认真完成课堂、家庭作业,热爱学习,尊重老师的劳动成果,这是每个老师最欣慰的事情。
第二,对待同学,要充满春天般的温暖
同学就是朋友,更是前进道路上的同伴,对待同学的文明礼仪,首先要学会使用文明礼貌用语,团结友爱,不打架不骂人,不闹矛盾,同学间真诚合作,相互信任,在别人困难的时候,我们第一时间送去关怀,送去祝福。同学之间学习上存在高低差异,这是难免的,遇到学习上有困难的同学,我们应当热情地帮助困难的同学完成作业,对他们的功课我们要用心辅导,让身边学习困难的同学品尝到成功与进步的乐趣。
第三,对待班级和校园,要像小主人一般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