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05 15:57:40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民族问题研究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一、民族地区社会工作的特点及相关问题的影响
我国的社会工作是十六届六中全会以后较快发展起来的,社会工作在发展工作对象方面有如下特点:第一,民族地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规模小、专业化程度低。第二,民族地区社区工作者与服务对象的沟通和服务能力不足。多民族地区有相当一部分社区社会工作者存在以下问题:缺乏对不同民族的意识形态、生活方式、社会价值和文化的了解;对社会问题、社会政策缺乏从服务对象所属民族(族群)的角度进行思考和分析的能力;缺乏跨文化的沟通、交流、合作的能力。解决民族社会工作者的能力问题,是民族社会工作发展的重要任务,这是关系多民族社会工作成败的关键之一。
1.文化的敏感对多民族地区社会工作的影响
社会工作强调服务对象的生活处境,其中包括后者的文化因素。文化的敏感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来理解。从宏观上来说,文化敏感是在开展跨民族社会工作时,社会工作者要切实懂得服务对象的文化模式及其含义,能够理解和尊重服务对象的基于其民族文化或价值观的切实需要,并用其易于接受的方式方法去处理问题。从微观上来说,文化的敏感就是要在具体服务的过程中,在与服务对象的互动中,要时时理解服务对象的行为举止的含义,以做到社会工作中的相互配合。民族社会工作者有了文化的敏感性,社会工作才会取得成功。
2.族群的优势对民族社会工作的帮助
民族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不属于同一个民族或族群的社会工作中,社会工作者不理解另一个民族的文化、价值的情况可能会经常发生,这是由他们不同的身份、经济和社会地位、生活经验、知识背景等因素决定的。在我国的社区社会工作中,工作人员要了解区情、民情,深入到服务群众之中,这是社会工作的本土实践。如果在宗教、信仰、生活的基本价值观方面存在明显差异,语言沟通又存在障碍,弥合相互理解上的差异需要花更多的功夫。由同一族群的社会工作人员对属于本族群的服务对象开展专业服务更具有优势。由本民族成员开展社会服务,工作人员与服务对象之间出现理解差异的可能性和程度应该小得多,这种差异要比民族间差异要小一些,更容易跨越一些。因为作为同一民族,其成员具有文化上的同源性、生活方式的相似性、价值观念的共同性,他们之间有更多的族群认同。
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社会发育程度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矛盾
社会发育程度代表着一个地区或一个民族的生产力发展水平,而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又决定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水平和市场的发育程度。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家逐渐加大市场调节的力度,允许和鼓励自发市场力量的存在和发展。具有一定市场经济发展基础和传统的沿海地区,很快适应了新的经济管理体制,并执中国经济发展之牛耳。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民众,不能适应新体制发展的要求,也不能按市场规律组织经济活动,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一直到改革开放前夕,很多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发育程度还没有达到商品经济发展阶段的要求,而东部地区已经积累了商品经济发展的历史基础,即社会发育程度已满足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
2.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
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居住在西南、西北地区,特殊的气候和自然地理条件决定了大部分民族地区生态环境脆弱,而且由于长期的不合理开发利用,已经出现了严重的环境问题。经济发展与环境之间的矛盾仍相当尖锐。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仍以一定的资源和环境条件为基础。民族地区基本处在工业化的初期阶段,丰富的自然资源也为工业化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因此以资源为基础的工业化是大部分民族地区的必然选择。
西部开发过程中的环境政策属于国家宏观调控的范围,有些是逆市场行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微观主体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很少考虑环境效益。同时西部大部分地区群众的生活还处于温饱阶段,有些地区群众的温饱问题还没有解决,在这种情况下,他们考虑更多的是增加收入,提高生活水平,在西部一些地区屡禁不止的淘金、采挖中草药等行为就说明这种微观主体利益与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矛盾。
3.公平与效率的矛盾
公平与效率是经济学中一对永恒的矛盾,在民族地区,由于受到商品经济发展水平、市场发育程度等因素的影响,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的地位。为此在不破坏市场经济基本规则的前提下,应根据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在某些方面和领域坚持公平优先,兼顾效率。在资源开发过程中也要充分考虑到资源所在地各民族的利益。在过去40多年的资源开发过程中,由于采取的国家主导型的资源开发模式,主要考虑国家宏观经济发展的需要,而很少考虑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他们只能享受资源开发带来的外在利益,而不能参与其中,获得直接的经济利益。今后在民族地区的资源开发过程中,在劳动就业、利益分配等方面要充分考虑到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
4.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关系
对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来说,农业不仅是其国民经济的基础,而且是其赖以生存的支柱产业。因此,农业、农村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不仅关系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而且关系到民族问题的解决。民族地区农业的发展还基本停留在传统农业向近代农业过渡的时期,也有部分地区是由近代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同时还存在着少量的现代农业。因此,自然经济是其主要表现形式,与此相联系的是不仅生产力水平低下,而且农产品的商品率也低,农业和农村的发展是国民经济发展的绝对必要条件,没有农村和农业的发展,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是没有基础的。而农业劳动生产率水平低的地区,社会问题也是很严重的。为此,要保障民族地区长期稳定发展就要重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
5.小生产与大市场、大流通的矛盾
大部分民族地区商品经济不发达,市场发育滞后,尤其是广大农牧区具有明显的自然经济的特点,还处于小生产的发展阶段。因而就出现了小生产和大市场、大流通的矛盾。依靠这些小生产自身的力量与大市场衔接,难度相当大。沿海地区的一些企业已经在消费品生产领域,尤其是家电生产领域居于有利地位,他们具有明显的规模和技术优势。西部地区企业进入这些领域与其竞争,并取得部分市场份额,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和差距。从90年代中后期开始,我国经济告别了短缺,形成了买方市场,绝大部分商品供大于求,企业找不到新的市场亮点,一些商品投入市场就很快过剩。在这种市场格局下,进一步加大了民族地区个人和企业的生产经营困难。
6.教育、人才结构与社会需求的矛盾
教育与经济发展之间是一种相互促进的关系,教育结构直接决定了人才分布的状况,在民族地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相对集中于党政机关、社会团体、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部门,而在各级经济领域的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则为数过少。这种人才结构和分布,对民族经济的发展是极其不利的。与西部开发中对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建设、经济结构调整等方面人才的需求也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民族地区各级各类专业人才的流失问题严重,从民族地区到发达地区读书的大学生也成为人才流失队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情况将影响到民族地区长远的发展。
三、做好民族社会工作,促进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
1.进一步重视我国民族社会工作对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
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迫切任务,少数民族群体走出生存困境的期望和要求,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问题解决的主体性再确认,要求我们积极发展民族社会工作。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需要社会工作的参与,少数民族群体生计问题、生活问题的解决和发展能力的增强,也需要社会工作的支持和协助。前文初步指出了民族社会工作的任务,说明了民族社会工作的基本视角,最后需要进一步强调的是民族社会工作的发展性特征。所谓民族社会工作的发展性是指在民族地区、面对民族群体的社会工作,始终要把发展的理念融入其中。要树立民族群体的主体性意识,在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服务中张扬他们的主体性,要注意发展服务对象的内在能力,以更好地应对挑战、走向发展。
2.树立民族社会工作的价值观,缩小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的文化差异
在民族地区民族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不属于同一个民族或族群的社会工作中,社会工作者不理解另一个民族的文化、价值的情况可能会经常发生,这是由他们不同的身份、经济和社会地位、生活经验、知识背景等因素决定的。动态差异理论指出了不同背景、不同阶层、不同社会地位群体之间相互理解上的困难,以及由此给社会工作带来的可能偏误,警示社会工作者要了解这种差异的客观性,并设法缩小民族间相互理解的差距。文化取向或注重文化脉络的社会工作力图通过文化敏感性训练、实景实习等方法解决动态差异带来的问题。在我国的社区社会工作中,工作人员要了解区情、民情,深入到服务群众之中,这是社会工作的本土实践。当然,在民族关系不甚和谐的情况下,这种缩小理解差异的方法就可能受到某些挑战。如果在宗教、信仰、生活的基本价值观方面存在明显差异,语言沟通又存在障碍,弥合相互理解上的差异需要花更多的功夫。
3.加强民族社会工作队伍建设,为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组织保障
民族社会工作的发展需要一支专业队伍。培养一大批训练有素、熟悉少数民族文化和生活方式的专业社会工作者,将是解决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群体的民生问题、促进其发展的必由之路。当今,在世界范围内,民族社会工作仍然是一个亟待发展的领域和学科。随着我国社会的快速转型和发展,各种与少数民族人士、群体、社区相关的问题将会更加突出地呈现在我们面前,这需要民族社会工作有一个较快发展。在解决上述问题,改善民生,促进民族进步和民族团结的过程中,我国的民族社会工作也会得到较快发展。
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发展有多种路径,其中一个重要的是对现有社区工作人员的专业转化。专业化就是使他们较快地具备社会工作的价值,掌握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这些人员有面对基层民众开展工作的基础,现在需要改变他们中某些人的的行政惯性,变管理理念为服务理念,增加社会服务和社会管理的能力,在民族地区还要增强他们真正服务少数民族的能力。用民族专业要求去发展社会工作,有利于培养一批能与少数民族的服务对象良好沟通、相互理解、有效服务的专业人才,能更有效地改善民生和促进社会矛盾的解决,总体来说也将有利于民族团结和民族地区的发展。
当一个地区或社区有相当数量少数民族成员、而且这些少数民族与主体民族在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文化传统等方面有明显差异时,用族群优势的观点培养一定数量的少数民族的社会工作人员就是必要的。很明显,在族群优势视角指导下,多民族地区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是由不同民族( 族群) 成员组成的,他们之间的合作有利于多民族、跨民族复杂问题的解决。
总之,民族地区社会工作对于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发展作用是强大的,我国应该大力扶植和发展民族地区社会工作者队伍的培养,为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 佩恩.现代社会工作理论[M].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5.
[2] 古学斌,张和清,杨锡聪.专业限制与文化识盲:农村
社会工作实践中的文化问题[J].社会学研究,2007,
(6).
[3] 王思斌.民族社会工作:发展与文化的视角[J].民族
研究,2012,(4).
[4] 王思斌.社会工作概论(第二版)[M].高等教育出版
中图分类号:G647?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3-0015-02
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培养任务主要是由各类民族院校来承担的,但随着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以及国家对少数民族教育的大力扶持,加之近年来高校的大幅扩招,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学生进入非民族类高校学习。而非民族类高校对少数民族学生的教育管理体制尚不健全,导致各种问题不断涌现。对于非民族类高校中的少数民族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如何做好其日常管理工作,使之能够与汉族学生融洽相处,已经成为非民族类高校必须考虑和研究的重要问题。民族生的教育和管理不仅是人才培养的问题,更关系到党的民族政策是否落实。对于维护国家稳定和民族团结、推动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和高等教育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将会直接影响到民族地区的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的复兴。
一、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日常状况
本文研究以西北大学为例,该校少数民族学生人数众多,现已达到500人以上,但却尚未形成一整套有针对性的、行之有效的管理与教育模式。该校是地处西部地区的综合类院校,在少数民族人才培养方面具有地域与学科优势,因此承担着培养少数民族学生的重任。与此同时,也相继出现了少数民族学生纪律观念淡漠、人际关系处理不好、缺乏学习兴趣、学习成绩较差、违反校纪校规等负面现象。但由于民族问题的敏感性和复杂性,这就需要我们对此加以研究,探索出一套适应当前形势,符合少数民族学生具体情况且行之有效的日常管理模式。为此,我们在该校对少数民族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深入了解少数民族学生的具体情况。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与座谈的调查研究方法,共发放问卷170份,回收有效问卷153份,对问卷进行深入分析得出少数民族学生在生活状况方面具有以下特点。
1.人际交往能力不断增强,但新疆、少数民族学生依然存在沟通问题。调查显示,在对“是否愿意与汉族同学同寝室居住”这一问题的回答中有80.21%的少数民族学生选择了“愿意”;同时,在对“在学校讲本民族语言”这一问题的回答中有51.64%的少数民族学生选择了“从不讲本民族语言”,由此可见大部分少数民族学生愿意与其他学生进行交流或沟通,且有一半学生一直使用普通话与其他学生进行沟通,可见,少数民族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也在不断地提高。此外,新疆、地区的少数民族学生中有73%的同学认为与汉族同学交谈偶尔或经常存在困难,可见,新疆、的少数民族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受到他们语言沟通的约束。
2.小团体现象明显,缺乏集体意识。在对少数民族学生进行调查过程中发现,在对“是否经常参加本民族学生聚会”这一问题的回答中有64.48%的学生选择了是,在新疆、少数民族学生中回答经常参加聚会的学生比例为98%。而对于“朋友都是本民族的”这一问题的回答中有3.5%的选择全部是本民族的朋友,有42.39%的选择大部分是本民族的朋友,而新疆、少数民族学生98%选择的是“全部是本民族朋友”或者“大部分是本民族朋友”,由此可见,有接近一半的少数民族学生喜欢结交本民族朋友,存在与本民族同学和睦相处的小团体现象,而这一现象在、新疆少数民族学生中表现的尤为突出。而在我们日常的学生活动经验中也发现大部分少数民族学生有小团体现象,并不热心参与学校的各项活动。
3.基础教育薄弱,学习成绩较差。据调查显示,少数民族学生中父母的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中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到63%,同时,少数民族学生中有74.72%的来自于我国贫困的西部地区,这使得少数民族学生在中学以前,不仅无法获得良好的家庭教育,也没有条件得到更好的基础教育,加之,语言障碍等因素的存在,少数民族学生普遍存在基础教育薄弱的问题。
二、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日常管理现存问题
1.区域文化教育水平差异带来学习状态的不适应。在历史、地域、社会发展等方面的影响下,致使边疆少数民族同学家庭生活条件较差,基础教育、个人阅历都与内地高校的汉族学生存在一定差异。少数民族学生生活的边疆地区由于教育条件有限,而使得少数民族学生学习基础薄弱,文化素质普遍较低,知识面窄,自学能力较弱。因此,大部分新疆、少数民族学生在入校后都感到学习上不适应,压力大,课程难度高,难以跟上进度。
2.民族习惯的差异带来民族意识的强烈凸显。所谓民族意识是指各民族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凝结起来的表现在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心理状态。内地新疆学生从小生长在本民族聚居的地区,在民族文化积淀下形成了本民族的民族意识和强烈的民族情感。他们来到内地大学就读,生活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们希望自己的民族习惯得到大家的认可和尊重,期待在融入学校环境的同时保持纯正的民族习惯,民族自我保护意识也随之增强。甚至由于少数民族学生与同学、教师缺乏有效沟通和必要的理解与信任,使得他们在一些琐事上的不满情绪得不到及时的疏导,容易产生一些过激的情绪或行为。
三、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日常管理问题的解决途径
1.加强少数民族学生党员和干部队伍的建设。注重从少数民族学生中培养一批学生干部,使他们成为学校开展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得力助手。少数民族大学生党员和干部因为语言和生活习惯、民族意识等方面的优势更易亲近和了解少数民族学生的思想与心理,能更好地预测民族学生的行为趋势,能及时、有效地反映少数民族学生中的热点问题与民族问题。同时,通过这部分骨干可以加强少数民族学生的自我管理,如在学校成立由少数民族学生所组成的民工部、学生组织,以协助相关部门开展检查少数民族学生的宿舍卫生等,组织少数民族学生活动为主要工作内容,让他们成为少数民族学生自我管理的重要力量,进而更方便管理少数民族学生。此外,还应该在平时注重对少数民族骨干进行思想素质协调能力、沟通能力等方面的培训,让他们能够更好地协助处理各项少数民族学生所遇到的问题。
2.关注学习,因材施教,切实解决学业困惑。高校应在今后的人才培养目标、教学计划等方面,专门针对少数民族学生学习基础差、汉语水平低等问题做有针对性调整。在加大民族学生的基础课教学学时的同时,还应该注重实践课程的学习,引导学生学好各类基础课程,打好坚实基础,并不断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同时,在班级设置和教师配备上给予倾斜性照顾。任课教师和学生工作人员要明确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基础情况,对其基础差、底子薄的状况予以接受,多给予他们鼓励与帮助,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此外,还应组织综合素质全面的学生党员与少数民族学生结对进行“互帮互助活动”,同时还可以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开展一些有针对性的帮助或举办各类活动,切实帮助他们提高语言的应用能力和水平。为了拓展少数民族教育渠道,也为培养更多少数民族人才创造更好的条件和环境,学校还应积极开设民族文化、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等相关课程,加强对学生的民族文化教育。
3.提高学生工作人员处理民族事务工作的能力,增强工作前瞻性意识。学生工作人员应树立“民族工作无小事”的高度工作敏感性和责任心,注重积累处理各类问题的方式方法。学校要建立全方位的民族工作培训体系,将日常培训与分类培训相结合,通过讲座、授课、主题论坛等形式辅导学生工作人员学习民族知识、了解民族工作内涵,力求打造一支懂民族工作、热爱民族工作的学生工作队伍。
参考文献:
[1]普丽春.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教育管理调查分析[J].民族教育研究,2008,(06).
[2]黄一诚,许海东.新时期制约少数民族大学生和谐发展的原因及其对策分析[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01).
2民族民间体育文化研究与传播过程优化
2.1民族民间体育文化研究与传播过程的优化是通过系统结构的涨落有序体现的在民族民间体育文化研究与传播系统优化过程中最重要的是整体优化,尽可能发挥该系统的最大功能,取得最佳效果。系统优化的实现,是通过系统组织、结构和功能的改进来实现的。在民族民间体育文化传播过程中,由于没有有效的建立国内各地的传播环境,政府主导与民间开发不能有效结合等多种原因,致使民族民间体育文化研究与传播系统不能发挥整体功能。
2.1.1民族民间体育文化研究与传播系统要保持自身的稳定性,就必须保障传播途径的通畅性必须保证大众反馈的有效性,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达到该文化传播与传承的效果。在现有民族民间体育文化的传播中,如武术的传播,包括学校、电视等都只重视动作本身的华丽,忽视了文化本身,这样就破坏了武术传播与传承的整体性,致使武术文化缺失,必然导致其稳定性被破坏。
2.1.2民族民间体育文化研究与传播过程各影响因素之间相互作用的协同关系
2.1.2.1研究目的与大众的需求之间的协同在民族民间体育文化传播中受传播的对象是广大人民群众,若是研究的内容不能满足大众的好奇心与需求度,便会相对会抑制这一系统的有序发展,便会否定该系统的稳定性。若是所研究的内容超出大众的现有水平,则循序渐进地向人们灌输这一文化。从现阶段的研究来看,这一文化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大众的接受效果,阻碍了民族民间体育文化的传播与传承。在此方面发展较好的是潍坊风筝,在该活动中人们充分认识到了风筝的文化价值、审美价值、健身与娱乐功能,唤醒了人们的文化自觉,增强了人们的文化自信,这些就反应出了研究目的与大众需求完美协同的效果。
2.1.2.2政府、研究者、大众三者心理层次的协同这里指三者精神层面的高度一致性。在传播与研究过程中,政府与研究者只有抓住了大众的心理、了解了大众的现有精神层次,才能更好地进行研究与制定相应的措施。三者之间要形成良好的循环关系,这样可以更好地挖掘该文化所拥有的多方面内容,更利于其传播与传承。
2.1.2.3政府、研究者、传播媒介与大众之间的协同政府与研究者向大众输出该文化信息或大众向二者反馈信息都需要一定的传播媒介,例如措施、电视,电影、物质设备等。但是并不是哪一项传播媒介都对该系统有效,应依据大众需求、文化传播需求、研究目的、传播目的等选择相应的传播媒介。以传统武术文化节目为例,有影响的是“武林大会”、“武林风”。这两个节目都是技击武术打斗的“真人秀”类型,完全撇开了传统武术文化“形意相合”的“精、气、神”内核,缺少对民族民间体育文化资源的针对性传播。如“武林大会”中就没有充分体现北少林的刚猛强健、朴实简练。
2.2民族民间体育文化研究与传播系统有序结构的形式
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十多年来,西部民族地区农牧民收入增幅加快,农牧民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是,由于西部民族地区底子薄,所以总体增速依然落后于国民经济增速及全国平均水平,与其它地区的差距依然在扩大。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难点在农村,其关键在于增加农牧民收入,“三农”问题的解决与农牧民收入的增加,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和谐社会的构建,尤其是在西部民族地区,农牧民增收问题更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提高西部民族地区农牧民的收入,是西部大开发战略取得重大成果的关键,是落实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集中体现,是解决内需不足,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西部民族地区乃至国家政治稳定和社会安定的重要基石。因此,必须努力提高西部民族地区农牧民的收入,走各民族共同团结发展、共同繁荣之路。
一、当前西部民族地区农牧民增收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业增收不稳固,农牧民增收难度仍然很大
西部民族地区尤其是偏远地区,自然环境较恶劣,农业基础条件较差,抗风险力弱,农业“靠天吃饭”的现象还比较严重。农业方面,西部民族地区干旱频繁,水土流失严重,森林覆盖率低,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频繁发生,造成了农业减产、歉收。另一方面,化肥、农药、农膜等农业生产资料价格随着农产品价格的上涨而不断上涨,农产品收购价格提高给农民带来的利益被增幅更猛的农业生产成本所抵消,影响了农民的既得利益,农民增收受到了影响。畜牧业方面,西部民族地区畜牧业的主要经营方式主要依靠天然放牧,不少地区仍未摆脱靠天养畜的状态,畜牧业发展速度低而不稳,生产水平较低。而且近年来由于超载过牧、开垦农田以及人们对草原缺乏深刻的认识,只利用不保护,致使草场退化、沙化、荒漠化十分严重,草原生态环境日益恶化,进而影响牧业的良好发展和牧民的增收。
(二)农牧民自身文化水平低,思想观念比较落后
农牧民知识水平有限。西部民族地区的农村文化教育条件差,农牧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掌握并应用现代科技的能力普遍较差,这不仅不能适应现代农牧业的要求,而且也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农牧民向二、三产业的转移。知识的匮乏加上西部民族地区长期普遍贫困,在边远贫困地区的农牧民的视野范围内缺乏发财致富的示范力量,致使部分农牧民仍坚持保守小农意识,“故土难离”“在家千般好,出门万事难”的传统思想根深蒂固,认为走老路保险,这些严重影响了农牧民的增收。
(三)地方特色经济发展缓慢
特色经济是一种差别经济,是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区域优势资源为依托,依靠科学技术和资源的差异性,形成具有规模化、异质化的特色产业和独特产品。西部民族地区在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上都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但是有的地区原有的优势产业确没有优起来,新兴的产业没有兴起来,特色资源优势没有形成产业优势,更没有形成龙头产业和特色产业群,品牌知名度还不够高。就如青海互助的青稞酒,小西牛乳业,虽然在省内有了发展并有了一定的知名度,但在国内和国际两个大市场中却没一席之地。
(四)政府财政支农力度不够,信贷投入不足
西部民族地区尤其是在偏远地区,当地政府财政比较匮乏,仅仅依靠中央财政补贴是不能解决农牧民增收慢这一问题。此外,当前农村资金的供求矛盾比较突出,农村正规金融体系不能满足农村金融需求,民间金融也不能充分发挥作用,这使农牧民的贷款需求无法得到满足。目前,西部农业投资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企业资金不足,个人拥有的资金也十分缺乏,农业信贷资金所占比重较小。资金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在西部生态农业产业化过程中起着“催化剂”的作用,那么,资金供给不足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生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规模和速度。
二、西部民族地区农牧民增收措施
(一)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科技的投入,增加农业收入
农业基础设施的发展状况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的效益,进而影响农牧民增收。西部民族地区由于自然、经济等原因,致使农业基础设施更为落后,因此更要加大基础设施的建设的力度和进度,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加快水利工程、排灌工程、棚圈、青贮窖、储草棚等的建设,以应对干旱、洪涝、雪灾等对农业的影响。如在青海农业区就迫切需要加大农业灌溉工程的建设,以应对干旱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此外还应当强化科技支撑,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应用,加快西部民族地区现代农业进程,切实把农业发展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上来。努力完善西部民族地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加强农业重大技术攻关和科研成果转化,提高农牧民科技应用能力。地方政府应组织科技人员进村入户,深入生产一线,示范推广优良品种和配套技术,重视和发挥示范户的带头作用,夯实农牧民增收的物质技术基础。
(二)提高农牧民自身素质,倡导和鼓励农牧民自主谋业、创业
要增收关键还是要靠农牧民自身,西部民族地区的农牧民科学文化素质总体来说比较低,有些偏僻地方文盲率还比较高。因此,想要富口袋就必须先要富脑袋。
首先,要大力进行科学文化教育,比如在农闲时节在各村开办扫盲班,对村里不识字的人员进行基本的文化教育。此外要真正办好义务教育,使处于义务教育年龄阶段的孩子都能进入学校学习,让农村的未来不输在文化的起跑线上。其次,要大力加强职业技能培训,使农牧民拥有一技之长。当然,这种对农牧民的培训还应更纵深、更普及,并且建立起培训的长效机制,坚持此项工作的长期开展。
(三)发展特色经济,打造地方品牌
西部地区资源丰富,森林面积占全国的39.3%,草场面积286亿公顷,占全国的89.6%,各类矿产资源丰富,其中煤炭约占60%左右,石油、天然气储量可观,金属矿产种类繁多,储量巨大。同时民族旅游资源丰富多彩,别具一格,具特色性强、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的特点。因此有着发展特色经济的有利条件。
积极培育特色优势产业,打造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坚持退耕、还林、还草、还湖,大力发展节水农业、生态农业和特色农业,建设和发展农业特色基地。同时在农牧产品生产和加工方面要进行规范化生产,特别是在优质名牌上下功夫,靠市场的推动力量做强做大特色农业,形成特色鲜明、独具优势的支柱产业,打造地方品牌。如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地适宜果树、蔬菜、花卉的生长发育,较强的价格优势,有利于国内外市场的开拓;畜牧产品也是西北的资源优势,近年来西部奶业迅速崛起,并创下了“伊利、蒙牛”等全国著名品牌。
西部民族地区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民族众多,有着丰富的民族特色的人文景观和恢宏、壮丽的自然景观,又有浓郁的宗教色彩,神秘的民间文化,别致的建筑式样,瑰丽的歌舞艺术和古朴的风土人情,这些多元的旅游要素巧妙的结合在一起,使西部民族地区有了发展旅游业得天独厚的条件。如青海具有独特的高原生态风光资源、少数民族风情资源等,当地就可以利用这些资源发展旅游业。在青海可以发草展草原风情游、少数民族农家乐、三江源生态游、新玉树风情游,广泛吸引国内外各个层次的游人,使旅游业成为青海的特色经济、支柱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四)加大政府财政投入,积极完善财政、金融、社会保障等多种服务体系
要进一步加大对农业的补贴力度,建立财政支农资金增长机制,完善农产品直接补贴和最低收购价格制度。各地区要按规定落实好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等政策,对中央已经提前拨付的各项补贴资金,要及时足额落实到位、兑现到户。除了增加对农业的各项补贴支持外,要推动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农村新型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健全,优化农牧民增收的外部环境。
各类金融机构也要加大金融信贷支持。鼓励、支持农村小额贷款机构发展,把发展小额贷款作为信用社的业务重点,采取措施逐步扩大无抵押贷款,鼓励政府、企业和社会资金合作社建立针对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的多种担保组织和基金。建立政府主导的政策性农业保障制度,分担农村金融机构的贷款风险,切实解决贷款难问题。另外应加强服务保障,加快建立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为西部民族特色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构建提供专业化、优质化、系列化服务。
参考文献
[1] 巴达拉呼.制约牧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分析[J].北方经济,2002(1).
[2] 牛绿花.少数民族地区传统产业的改造和创新[J].社科纵横,2002(1).
中国传统的民族节日是人们适应不同时期的社会实践而逐渐形成的。民族体育源自于民族竞技,其文化内容与民俗活动相结合,在节日中作为一种休闲娱乐方式。随着中国对于民族文化的重视,民族体育在民族节庆中呈现出来,不仅代表了民族性,同时也采用这种方式将极具民族色彩的体育文化传承发展。随着现代化的发展进程日益加快,人们的观念意识也发生了变化,特别是在多元文化的社会环境中,将具有民族代表性的民族体育文化作为民俗节庆中具有代表性的文化活动,就会对该文化以这种传承的形式加以保护,并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实现演进。
一、民俗节庆中民族体育运动的文化内涵
中国的少数民族文化是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适应生存环境,且在生存环境中进行生产斗争而逐渐形成民族特有的文化积淀。民俗节庆是少数民族的文化瑰宝,不仅发挥着促进民族间文化交流的作用,而且还为民族文化传承创造了载体。少数民族在民族节庆中,多会开展体育活动,无论是生产类的节庆,还是宗教祭祀类的民族节庆,都与民族体育存在着必然的联系[1]。比如,纳西族、土家族的传统节日中,会举行各种体育赛事以作为节日庆祝活动,诸如飞石锁、打飞棒等等,而广为熟知的骑马、射箭等等则是许多少数民族在民俗节庆中必须要举行的体育活动。这些体育运动都是从最原始的狩猎活动中演化而来。水上少数民族体育运动传承至今,则是源于渔文化。比如,京族在民俗节庆中会开展游水捉鸭活动;苗族的独木舟、傣族的赛龙舟都会在传统的民族节日中举行;高山族在民族节庆中会举行顶壶竞走等等。由此可见,少数民族的体育运动在民俗节庆中展开,不仅仅是作为节日间的娱乐活动,更是将其作为民族文化。很显然,民族体育运动都与当地的生产活动存在着直接的关系。进入到商品经济时代,这些生产活动逐渐被技术更为先进且极具科技含量的工具来完成,于是,生产活动转化为体育活动[2]。比如,赫哲人的“狗拉雪橇”,西南独龙族人的溜索和天梯,原本早期是为了适应生存环境而使用的民族交通工具,现在已经成为一种运动项目,同时也将该种运动作为体育文化得以传承。
二、少数民族民俗节庆中民族体育运动的文化特征
(一)民族体育运动具有民族文化的传承性
少数民族的节庆往往会与民俗相融合,形成了特有的少数民族文化。少数民族体育就是民族节庆中的一道独居特色的文化风景。民族体育与社会意识存在着不解之缘,主要在于少数民族生存于特殊环境中,为了对自然现象有所控制而酝酿的各种行为方式成为了原始民族体育活动的萌芽。少数民族对于自然环境中的万事万物都赋予了精神色彩,如此而形成了信仰而扎根于意识深处。一些民族体育运动就源于这些信仰,因此会在民俗节庆中举行,代表着更深层次的文化涵义[3]。伴随着文体活动在各民族的节日中展开,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民族的风土人情和道德规范相融合,成为了民族文化中一部分,由此而使得民族体育运动发挥着民族文化传承的作用。
(二)民族体育运动实现了人文互动
少数民族的生活环境决定了生活方式,他们要不断地与大自然搏斗,才能够生存下去。如果对少数民族的体育文化追根溯源,可以追溯到狩猎活动,这是古老的生存来源。少数民族的祖先采用这种方式解决生存问题,满足自己的物质生活。随着生存环境的稳定,也具备了改造自然的能力,使得这些古老的生活方式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习俗。民俗节庆是少数民族定期举办的活动,信仰色彩浓重,将体育运动融入到这种民族节庆活动中,不仅为节庆增添了喜悦气氛,对于民族祖先的生存方式也是一种尊重和怀念。民族体育运动作为文化符号,促进了民族体育和民俗文化的水融[4]。民族传统文化丰富多彩,将体育运动融入其中,民族文化以不同的方式呈现出来,这种节日与体育活动的互动,使得民俗节庆的文化内涵更为丰富。
三、民俗节庆中民族体育运动的文化价值
节庆民俗中所开展的民族体育运动将各个民族的文化气息展示出来,其中所蕴含的丰富文化是不言而喻的。诸如,彝族在节庆中所举行的跳火绳运动、达斡尔族所举行的曲棍球运动、藏族的赛牦牛运动等等,都具有鲜明的民族体育文化特点,更是民族体育演变过程的诠释。
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角度而言,少数民族体育的延续,融合了各种时代性因素,经过体育文化的积淀而形成了文化结构,民族性决定了民族体育文化的特有风格。目前中国社会处于文化大融合时期,同时也是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正处于传承的关键时期,鉴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在本质上与体育存在着趋同性,虽然其在显性上以体育运动的形式呈现,但是这种肢体活动是建立在教育文化的层次之上。特别是当民族体育运动被融入到民俗节庆活动中,就使得体育活动成为了文化的一种表达形式,也可以认为体育运动是以媒介的方式发挥教育功能[5]。
少数民族体育活动带有浓重的少数民族文化色彩,在民俗节庆中展开,与民俗文化活动产生互动效应,使得民俗节庆不再是单一的纪念性活动,而是更能够满足多种民族活动需求,使人们在维护民族文化的同时,还通过体育运动赋予了民族以更富于时代特点的新的涵义。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与民俗文化的融合,如果从民族的原生态的角度研究,其更具有民族文化传承的价值。
结论:
综上所述,少数民族节庆中的民族体育运动是民族社会文化的浓缩,特别是在现代的社会中,民族体育更能够体现人文性特征,在目前的多元文化中独树一帜,更为突出文化的传统型和传承性。在民族节庆中开展民族体育运用,是以节庆为载体传承体育文化的一种途径,以彰显民族价值观。
参考文献:
[1]莫伟彬,蒋宇凌,李跃林,李敏华.论广西少数民族传统节日中民俗、民间体育文化的价值[J].体育科技,2013.34(03):6-7.
[2]李军. 西部少数民族传统节庆中民俗体育的文化特征及价值[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1.37(01):15-18.
关键词:
家庭教育;少数民族随迁子女;民族文化;文化传承
近年来,流动人口随迁子女的受教育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相对于一般的随迁子女而言,少数民族随迁子女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具有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背景和民族心理特点。如今,由于他们离开故乡,生活环境、文化背景、风俗习惯等方面面临差异与多重困难。其民族文化受到冲击与挑战,甚至出现了代际之间的文化断层。而家庭作为少数民族成员学习本民族传统文化最主要的场域,影响着民族文化的传承与绵续,其传递传统、维持传统的中心单位因而显得更加突出,因此,为了民族自身的发展与民族文化的有效传承,必须加强家庭自身建设,充分发挥家庭在民族文化传承中的优势功能。那么,这些随迁子女其家庭教育如何在传承民族文化中发挥这种场域功能,是笔者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促进少数民族家长民族文化的教化意识,发挥家庭文化传承的功能,需从以下几点做起:
一、加强家长自身建设、提高文化素养
家庭是文化传承的摇篮,家长对孩子文化传承具有启蒙作用,孩子正是在家庭中耳濡目染,受到民族文化的熏陶,而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没有家庭传承民族文化的基础如同无源之水终将枯竭。而“父、母、子的三角结构,维持着人类种族和文化的绵续”因此,对于离开故乡的少数民族家庭来说,家长在民族文化传承的中占有主导作用。首先,少数民族随迁子女的家长应该树立现代教育理念,对以主流文化为主的异文化要有认同意识,在家庭教育中既要督促孩子学习主流文化又要积极主动地传授民族文化,这样既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又能保持民族文化的特色。在家庭中家长的文化素养直接关系到孩子接受民族文化的程度,家长有意或无意的通过平常的师范把本民族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传递给孩子。因此,家长应加强民族文化的教化意识,通过言传身教,知晓民族文化。从小就培养孩子热爱民族文化的意识,形成对本民族文化的正确的情感态度,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国家观。其次,家长应主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与学校教育配合。另外,作为家庭当中担负绝大多数教养责任的母亲,尤其应该重视自身文化素养。例如:母亲可以在孩子课余时间通过讲故事的形式给孩子用民族语言文字讲述民族历史文化、英雄史诗,激发孩子学习民族文化的兴趣,使孩子从被动学习民族文化知识到主动参与学习。
二、更新教育方式、增强亲子互动
随着现代化与信息化步伐的加快,以计算机代表的大众传媒的普及,正在影响少数民族的教育方式。在异域他乡,由于他们没有原有的文化场域,因此少数民族随迁子女的家长要与时俱进,更新教育方式,在家庭中让孩子有选择的通过电视、网络等学习科学知识,了解当前社会发展,在课余让孩子能有机会接触到民族文化。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增强亲子互动,丰富家庭精神生活,优化家庭的民族文化教育的内部环境,营造民族文化的家庭氛围,将民族文化知识融入到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家长还应利用好各类民俗活动,有意让孩子参与其中,让孩子感受民族文化,丰富和完善对本民族文化的理解,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来实现对孩子民族文化的传承教育。
三、提升家长传承民族文化的“文化自觉”
“任何精神文化都是人类意识活动的产物,”“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不带任何‘文化回归’的意思,不是要复旧,同时也不主张‘全盘西化’或‘坚守传统’。自知之明是为了增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为适应新环境、新时代而进行文化选择时的自主地位。”而“文化教育是指一个民族社会通过各种途径对民族个体进行包括文化自觉、文化认同及文化知识的教育。”那么,“首先需要认识我们自己的文化,也就是说要实现‘文化自觉’。只有这样,才谈得到让人家来认识我们和我们认识人家”。民族文化的传承需要家长树立孩子的文化自信、民族自豪感。要有一定的文化危机感,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使民族文化在课外得到强化、延伸,持主动、自觉的态度。
四、增强家校互动,共同发挥民族文化传承功能
为弥补学校教育民族文化传承的不足,家长应主动与学校沟通,摒弃阻碍学生融入集体的狭隘观念,不仅要帮助在校教师理解少数民族文化,同时协助学校,帮助孩子融入到集体活动当中,通过学校、家庭的合作,开展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教育和宣传活动,真正实现家校有效互动,共同发挥民族文化传承功能。进而不仅加深对学校师生对少数民族文化的正确认识,“优化家庭文化传承的外部条件”,同时通过此项工作不断改善家长的教育观念。
参考文献:
[1].乡土中国生育制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第175页.
[2]林耀华.民族学通论[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第434页
[3]著.刘豪兴编.文化的生与死亡[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第95页
[4]王莲花.蒙古族家庭教育及其传承研究[硕士论文].呼和浩特市:内蒙古师范大学,2008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0-156-03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现有民族成分49个、世居民族18个。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公布的数据,到2010年底,贵州常住人口3474.6468万人。其中,汉族人口2219.8485万人,占63.89%;各少数民族人口1254.7983万人,占36.11%。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勤劳智慧的各族儿女在贵州这片广袤的土地上繁衍生息,共生共荣,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了璀璨夺目的民族民间文化。
但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对民族民间文化的盲目开发和轻率遗弃,许多优秀的民族民间文化,己处于无人传承和消亡的境况,保护和传承迫在眉睫。本文以贵州为例,探讨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的认识性问题。
一、民族民间文化的界定
民族民间文化是中华文化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是维系中华民族精神与情感的纽带和传承中华文明的重要桥梁。民俗学家把社会文化分成两个层次,上层为统治阶级的文化或称精英文化,民族民间文化属于中下层文化,又称市井文化、乡村文化。所以,民族民间文化主要是指各族人民在日常生活中所保留的文化。如民众的生产技术和仪式、衣食住行、人生礼俗、文化娱乐、民间信仰、节日文化等。民族民间文化形式多样、五彩纷呈、生动活泼,在民间有旺盛的生命力,并具有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鼓舞人们奋进的功能和效果。
目前,关于民族民间文化的内容和范围还没有统一的标准,在我国的文化实践活动中,民族民间文化只是长期以来使用的一个约定俗成的概念。在内容上,它包括民族民间流传的诗歌、音乐、舞蹈、戏曲、绘画、说唱、谣谚、剪纸、皮影、刺绣、编织、印染、服饰、首饰、雕刻、工具、器具、建筑、标识以及特定的文化区域或场所等。在形态上,既包括大量的有形遗产,又包括丰富多样的口头无形遗产,如口传文学及语言、传统表演艺术、传统工艺技能、传统民俗节庆、传统知识、特定的文化场所或空间等。因此,有形的物质文化和无形的非物质文化,构成了民族民间文化的完整范畴。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其民族民间文化特指保留至今的贵州各民族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根据《贵州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条例》的界定,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2、具有代表性的民族民间文学、戏剧、曲艺、诗歌、音乐、舞蹈、绘画、工艺美术等;3、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人及其所掌握的传统工艺制作技术和技艺;4、集中反映各民族生产、生活习俗和历史发展的民居、服饰、器具、用具等;5、具有民族民间文化特色的代表性建筑物、设施、标识以及在节日和庆典活动中使用的特定自然场所;6、保存比较完整的民族民间文化生态区域;7、具有学术、史料、艺术价值的手稿、经卷、典籍、文献、契约、谱牒、碑碣、楹联等;8、具有民族民间代表性的传统节日、庆典活动、民族体育和民间游艺活动以及具有研究价值的民俗活动;9、民族民间文化的其他表现形式。
保护民族民间文化,就是要采取措施确保民族民间文化的生命力,包括民族民间文化各个方面的确认、立档、研究、保存、保护、宣传、弘扬、承传(主要通过正规和非正规教育)和振兴。为此,2002年贵州省教育厅、省民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在全省各级各类学校开展民族民间文化教育的实施意见》。十年来,贵州民族民间文化正逐步走进全省各级各类校园。
二、贵州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对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国外许多国家都非常重视。北欧国家、日本、韩国和其他一些国家,早就开始了这方面的工作,并付诸教学实践。如日本的小学教育部就开设有乡土民俗课程,课外还组织学生到民间去采集当地的口头传承与民俗文化实物。日本冲绳的读谷村还有自己的民俗博物馆,其中部分展品就是中小学生自己收集的民俗实物。
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在广西、内蒙古和云南等少数民族遗产丰富的省区,少数民族原生态文化的抢救和保护已经越来越受到重视。为了保护和传承民族民间文化,贵州省政府实施了一项政策性措施,确保民族民间文化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自2002年以来,以项目资助的方式,先后在23所学校试点,非项目学校也在不同程度上自觉进行民族民间文化教育,民族地区有431所中小学相继开展了此项工作。目前,贵州在民族民间文化教育方面走在了全国的前列,得到了国家教育部民族教育发展中心副主任赵建武的肯定:“贵州省的民族民间文化教育工作,在全国开展最早,成果最丰硕。”截止2013年12月,贵州省评选了四批民族民间文化教育项目学校,共计84个。
1、三个阶段
自发阶段:贵州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活动,最早开始于上世纪80年代。1984年,榕江县车民小学把民族音乐引进课堂,成立侗族金蝉歌队。
第二阶段:以2002年省教育厅、省民委下发的《关于在我省各级各类学校开展民族民间文化教育的实施意见》为标志,全省进入了有组织有计划的开展民族文化进校园工作。
第三阶段:以2008年省教育厅、省民委下发的《关于大力推进各级各类学校民族民间文化教育的意见》为标志,全省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工作进入了规范阶段。
自此,贵州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的学校数量由少到多、规模由小到大。本世纪初期,全省开展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的学校大约有100所,2005年发展到500所左右,2007年增加到1500所左右,2009年达到4000所左右,2011年底已达到5300多所。
2、主要成果
(1)贵州省民委和省教育厅高度重视,积极培养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人。
黎平县与贵州师范大学以及凯里学院联合举办侗族大歌班,分别培养本科生和专科生。从2008――2013年,省教育厅和省民委已连续六年,在贵州民族大学对来自市州县的300多名民族民间文化骨干教师进行集中培训。
(2)定期开展民族民间文化教育项目学校评选,全面深入推动活动的开展。
2007――2011年,全省评选了三批共56所项目学校。2013年4月开始评选第四批民族民间文化教育项目学校。到“十二五”末,全省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项目学校将达到100所。
(3)很多学校的教师勤于钻研,积极编写适合当地情况的校本教材。
安顺市民族中学编写了《话说安顺》、《屯堡文化》,赫章县珠市民族初级中学编写了《乌蒙彝族音乐》、《乌蒙彝族舞蹈》,望谟民族中学编写了《民族体育运动与健康》、三都鹏城希望学校编写了《水书(初级版)》、凯里三小编写了《家乡,我成长的摇篮》等校本教材。
2010年8月,贵州首部以民族民间文化知识为专题内容的基础教育课本《贵州民族民间文化读本》由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2011年秋季已向全省各民族地区中小学免费发放。
3、问题分析
自2002年省教育厅、省民委联合下发《关于在全省各级各类学校开展民族民间文化教育的实施意见》以来,全省各级各类学校在当地民族、教育、文化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对本地的民族民间文化进行挖掘、整理,尤其是对濒临失传的民间口头文化进行收集和整理,将教学、科研、传承融为一体,使这些民族民间文化有序地融入校园、走进课堂,有效地实现了民族民间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弘扬,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由于普遍受到经费、师资、教材、场地等方面因素的制约,整体上推进工作的步伐还比较缓慢。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有三个:
(1)思想认识不深,教育活动流于形式,推进工作的力度不大。如在教学时间的安排上没有保证,民族民间文化课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很多学校课外活动的摆设和应付上级检查的临时课程。同时,由于部分学校、教师、家长对这门课程的认识不足,严重制约了教育活动的开展。
(2)师资严重匮乏,缺乏一支专业教师队伍,推进工作的效果不好。虽然省教育厅和省民委已连续六年培训民族民间文化课骨干教师300余名,但平均到每个县市也不过3人左右。杯水车薪,解决不了师资严重匮乏的问题。
(3)经费投入不足,缺少场地及基本软硬件设施,推进工作的条件不够。当前,很多学校主要依靠相关职能部门财政拔款,解决一些临时性的活动经费,缺乏较为稳定的经费保障,影响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迫切需要弄清楚两个认识性的问题:为什么要把民族民间文化引进校园;贵州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的现实意义。
三、为什么要把民族民间文化引进校园
民族民间文化是各民族在长期生产生活中创造和积淀的文明成果,是各民族共同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民族民间文化正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许多优秀民族民间文化濒临消失或失传,保护和传承优秀民族民间文化成为全社会共同的责任。通过在各级各类学校开展民族民间文化教育,从小培养保护民族民间文化的意识,逐渐把优秀民族民间文化的传承由自然引向自觉,由家庭引向学校,由分散引向集中,进一步拓展保护和传承民族民间文化的渠道,进而从源头上解决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和传承问题。这是为什么呢?
1、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标识和灵魂。无科技不足以强国,没有了民族文化就会灭种。文化是一个民族的命根子,什么都能丢,文化不能丢。文化是与人种、土地这些物质要素同样重要的精神要素。一个民族的文明史就是其文化的发展史,民族文化的彻底摧毁意味着一个民族的消亡。人类历史上那些创造出辉煌文明的古老民族,也许他们的人种依然幸存,但他们的民族却随着其传统文化的消失而灰飞烟灭。中华文化之所以能在世界上连续传承5000年而经久不衰,其原因就在于对一个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留住了这个民族生生不息的根。
2、文化能改变一个民族的命运。文化是一个民族真正有力量的决定性因素,可以深刻影响一个国家发展的进程,能改变一个民族的命运,教育也同样可以改变一个民族的命运。近20年来,民族民间文化之所以流失和面临冲击,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教育的缺失,即在传统教育模式中,只注重应试教育,忽视了民族民间文化教育,致使民族民间文化缺乏生存土壤。文化的力量在于血脉的延续,把教育作为传承民族民间文化的载体,就可以让孩子们从小耳闻目染家乡地方文化,并与之建立血肉联系,使文化传统借助教育的薪火代代相传。
3、民族民间文化保护的核心是树立文化主人意识。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更是其精神家园,文化的力量就在于血脉的延续。传承人每分钟都在逝去,传承方式每分钟都在消亡,假如无法保留活的形态,再优秀的民族民间文化也只能是一种流于形式的“文化空壳”。为此,通过在各级各类学校开展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教育,可以从娃娃抓起,逐步培养孩子的文化主人意识,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实现多元民族文化和谐共存,打牢民族根基,丰富民族文化的精神内涵。这就可以从源头上解决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和传承问题,使中华特色文化走向世界。正如鲁迅所说:“有地方色彩的东西,倒容易成为世界的,即为别国注意。”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
四、贵州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的现实意义
民族民间文化是各民族在长期实践中创造和积淀的文明成果,是各民族共同生存和发展的根基,我们应该正确认识贵州各级各类学校开展此项活动的意义:
适应,有学者理解为,当个人在进行社会化的过程中,努力通过改变个人所处环境或者自身,使个人与所处环境达到互相协调的能力①。国内对于民族适应性问题的研究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本文的研究是立足于内地高校少数民族学生适应性问题,通过调研分析,促进多元文化教育理念在我国高校的确立。
一、内地高校少数民族学生适应性研究
(一)调查目的和方法
1.研究目的和意义。一方面,内地高校少数民族学生适应性情况是不断加强高校思政工作的必然要求,有助于更好的丰富大学生思政教育的理论基础。另一方面,打造高素质高水准的少数民族人才队伍维持少数民族地区安定团结的重要基础。
2.研究方法。主要采用开放式问卷调查的方法,涉及学习适应性、心理适应性和人际交往适应性三个方面。调研自9月12日开始收集至9月26日止,共收回样本218份,有效样本215份,包含15个少数民族,其中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占大部分,另有乌孜别克族、柯尔克孜族等民族学生参与问卷,涉及26所大学,本科在读学生占99.07%,专科学生占0.93%,性别比例为男性33.49%,女性66.51%,来自城市的有39.53%,来自乡村的有60.47%;家庭条件优越的占1.4%,困难的占38.14%;大学所在地是东南沿海的占54.88%,在西南地区的占44.19%,东北地区的占0.93%。
(二)调研结果分析
1.样本整体趋同性和个体差异性相伴。
少数民族学生群体适应性情况普遍不容乐观,适应性呈整体趋同性;同时,不同院校的少数民族学生也存在适应性方面的差异,就读高校的层次和来内地求学时间长短的不同也是造成适应性差异的一项原因。
2.样本群体带有明显的民族特色,有着强烈的民族诉求。
少数民族学生对于民族地区的宣传、民族文化的传承、民族L俗的尊重有着较强烈的心理需要,对于开设民族课程、改善民族食堂、提供民族学生展示平台等有着现实的诉求。
3.样本有着强烈的上进意识,政治上敏锐,重视个人发展。
超过半数的少数民族学生都有强烈的入党意愿,并对当前的学习状态有着忧患意识,积极寻求参与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去,对未来发展有着长远的打算。
(三)归因分析
1.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文化差异是导致适应性问题的最根本原因。
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产生的文化差异必然的带来文化的冲击,少数民族学生进入内地高校学习后,要尝试接收内地高校的主流价值和文化,难免和长期以来从母体文化中吸收的价值和文化产生冲突。
2.近年少数民族地区和内地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是深层次原因。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大多是自然经济低水平简单再生产循环,基础资源和基础设施缺乏,制约教育发展速度和教学方式的改革,阻碍了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的发展,也阻碍了少数民族地区人才的培养和开发。
3.民族地区的不稳定是影响适应性的重要原因。
纷繁复杂的民族问题在我国已经由来已久,民族关系的和谐与否也影响着在内地高校就读的少数民族学生的心理状态。随着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上歪曲和夸大民族地区现实情况,往往造成民族学生更强的防备和敌意。
二、增强高等教育教育的包容性:重视多元文化教育模式的树立
起源于美国的多元文化教育理念是指在一个多民族、多文化共存的国家和社会背景下,各民族文化能够平等和自由的发展,以丰富整个国家的文化教育资源,保持民族文化繁荣发展。树立广阔的文化视角和包容的文化情感,对提高少数民族学生对于跨文化的学习生活的适应性有着重要意义。
(一)加深多元共生的理解,辩证看待“一元”与“多元”的民族关系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民族关系“一元”与“多元”辩证统一,我们是华夏民族的一元整体,又是多个具体民族的多元单元,我们是汉族一元的主导和各少数民族的多元共享,增强高等教育的包容性需要正确看待我国民族关系的差异性和共同性,立足当前和长远,用更包容的民族概念理解一元与多元的和谐共生。
(二)从思政教育整体目标出发,不断增强多元文化教育能力
思政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有着基础性和保障性的重要作用,对国外成熟的教育理念,我国思政教育模式应有包容和借鉴之意,思政教师要有多元化的工作思路,充分考虑文化差异,多方面的发展学生的认知、情感和修养,为学生营造平等充满活力的学校多元文化氛围,创造条件和加强引导培养学生的多元文化意识,更好的传承民族文化。
(三)教育现代化和民族化结合,切实加强多元文化课程设计和教学
多元文化课程是提高跨文化适应性的有力保障。内地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的教育必须同时满足现代高等教育的现代化变革和民族化发展的双重标准,一方面,通过现代高校专业的教育和培养,培育少数民族学生与主流文化对话和接轨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避免在将来的社会竞争中被隔离和边缘化②;另一方面,尊重和保护民族文化,加强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通过对民族文化的创新和加工,重新演绎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少数民族文化内容。
(四)建立科学合理的多元文化评价体系
多元文化教育模式的顺利实施需要切实可行的目标和评价体系,从根本上调整当下教育评价思想,破除长期以来对少数民族学生群体的种种偏见和刻板印象,摒弃传统的文化教育中存在着测评的局限,教育工作者应该深刻思考、重新测定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学生学习能力和认知水平的评价方法,评价体系要既能评价绝大部分学生的认知情况,更要能让学生用多元文化的视角得到合理的评判,来促进多元文化教育理念的完整性。
多元文化教育理念的传播担负着多元文化普及和传播的使命,是我国现代教育应有之义,只有多元文化的教育理念真正的融入我国教育体系各个环节当中,才能有效的促进多民族文化和谐共生,才能培养出真正有用武之地的现代化人才。
参考文献:
[1]张大钧.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2]理查德・格里格,菲利普・津巴多.心理学与生活[M].王磊译.北京:人民邮件出版社,2003:354
[3]马学海.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教学管理的体会与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10(16).
[4]张雪娟.内地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校园适应性调查与研究[J].常州大学学报,2013(1).
[5]田娟.美国多元文化教育及对我国的其实[J].学术探索,2014(8).
[6]李萌.试论当代多元文化教育的发展趋势及对思政教育的启示[J].科教导刊,2012(3).
[7]皮建华,徐明祥,黄明生.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适应能力培育路径研究[J].昭通学院学报,2015(1).
1.办学基础设施薄弱
虽然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教学效果取得了明@进步,办学规模得到了扩大,各少数民族地区都在积极建设中小学校,使少数民族的学生都尽量能够接受教育,但是现阶段少数民族地区的基础教育设施还不太先进,有不少少数民族地区的中小学基础设施有待进一步提高。
2.教育观念相对落后
在少数民族地区,教育观念方面与以前相比已经有了很大改变,但是一些地处偏远的地区,部分家长由于自身没有受过什么教育,对教育缺乏应有的重视。
3.经费不足,教育不均衡
尽管国家大力支持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但是由于少数民族分布比较分散,地域面积大,所以在经费分配、资源配置等方面不容易达到均衡,管理上比较困难。
4. 师资队伍缺乏稳定性
目前,我国从事少数民族教育工作的教师不断增多,教师的待遇也得到了相应提高,但是少数民族地区教师数量较少,质量相对较低,甚至一些学校还存在一个教师承担多科教学任务的情况。此外,和发达地区相比,教学环境还比较恶劣。所以少数民族地区的师资队伍还是不稳定,选择留在少数民族地区工作的教师比较少。
二、发展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对策
1.加大投入,推动基础设施教育进程
国家在继续加大对少数民族教育投入的基础上,继续推动基础设施教育,这是解决少数民族教育发展存在问题的重中之重。要提高教学硬件设施, 实现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为少数民族地区配备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提高教学基础设施;同时要大力推动少数民族的信息技术教育,为有条件的地区和学校设立自己的局域网,建立专门的计算机室,从整体提高教师的现代化教学设备运用能力,缩小和发达地区的差距;另外还可以设立帮扶体系,各少数民族地区之间实施互助,即条件相对好的地区对相对差的地区提供一定的帮助,共同实现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2. 改革教学内容,凸显民族特色
少数民族地区教育要有较大的发展,就需要加大改革的力度,对教学内容进行大的改革,对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进行调整,结合民族特色开发具有少数民族特点的课程,设立少数民族的地方课程,在提高少数民族教育程度的同时,还要使具有少数民族自身特色的民族文化能够得到传承。另外,还要在完善双语教学的基础上,采取三语的教学方式,以缩小少数民族学生与汉族学生之间的距离。同时,有条件的少数民族地区要逐步普及英语课程,采取三语教学方式。
3.运用多种举措,保障少数民族地区的师资力量
壮大少数民族地区的师资力量,确保师资力量的稳定性。首先,要加大人才引进力度,针对现有教师普遍开展培训。其次,要持续加强本地区民族师范院校建设,针对本地老师以及具备本地特点的教师,要加大培养力度,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最后,构建教师队伍的保障机制,从而保障师资队伍的稳定性。
对于少数民族地区而言,教育是促进其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关键支撑,我们要高度关注少数地区的教育现状,从各方面加大力度,以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发展。
1引言
近年来,我国英语教学出现了可喜的变化,即文化教学越来越受到教育者和大学英语教师的认可。但这主要体现在学生可以较好地使用英语来表达英语国家文化,却难于用英语表达中国传统文化。英语课堂教学中,只重视目的语文化,而忽视了母语文化教学。跨文化交际要求学生既能够了解西方文化,更重要的是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并且弘扬中国文化[1]。因此,本文主要研究问题为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如何把中国传统文化教学和英语国家文化教学更好地衔接起来,围绕目的语的学习,同时又兼顾本民族文化的理解和学习,培养大学生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2英语教学中大学生民族文化意识现状
大学生能较为容易地使用英语来介绍西方节日,如情人节、感恩节、万圣节、圣诞节等并且熟知其英语来源。但是耳闻能详的中国传统佳节,如春节、清明、端午以及中秋等节日,学生却不能用英语熟练表达。笔者做过调查,最近几年的大学英语四六级关于节日的翻译题目,学生常常感到较为困难。学生熟知《圣经》里的故事,却不能流利地背诵一段《论语》中的语句。根据这种情况,笔者选取了济宁学院、曲阜师范大学200名大一、大二非英语专业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文科生70名、理科生70名、艺术生60名。通过测试试卷及访谈的形式分析了其民族文化意识的现状。具体研究设计如下:
2.1研究问题
本研究围绕以下三个问题展开。1)在词汇和书面表达方面,大学生中国传统文化的英语表达能力如何?2)大学英语教学中中国传统文化教学的现状是什么?3)大学生对在英语教学中加入中国文化的态度是什么?
2.2数据收集
此次调查共发放200份测试卷,进行了3次访谈。测试后收回有效测试卷191份,回收率为95.5%,代表性好。在研究方法上,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定量研究的调查工具是“对大学生中国文化知识了解的测试卷”。定性研究采用了和学生面对面访谈的方式进行。定量研究中,笔者设计的“测试卷”主要测试的是学生使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能力。该测试包含16个中国文化词汇翻译及7个中国文化的翻译解释题目。内容涉及较为广泛,包含了中国文化的多个方面,如政治、经济、饮食、节日以及文学和名胜古迹等。任意找词汇,随机考学生,要求学生不参考资料,45分钟内独立完成。运用SPSS11.0软件,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2]。在定性研究中,50名同学被分类型选出,对他们进行了每人10分钟左右的访谈,采用汉语交流,使用笔录,不进行录音,这种半结构化的访谈形式,也打消了学生的紧张和焦虑情绪。在实施过程中,一是让被访者自由表达对于中国文化学习的看法,并评价大学英语教学。二是就事先设定的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方面的问题对学生进行访谈,记录学生答案。
2.3结果与讨论
2.3.1对母语文化知识了解程度测试试卷的分析
表1是“对非英语专业大学生中国文化知识了解的测试卷”,笔者收集的数据如下。在传统文化的测试中,排在前四位测试正确的词语分别是饺子、孔子、功夫和中秋节,学生的正确率分别为85.9%、81.7%、62.3%和50.3%。遗憾的是,虽然在山东曲阜,数据显示只有很少一部分同学可以正确翻译出“三孔”,即孔府、孔庙、孔林。能正确无误地翻译出测试的16个中国文化词汇的同学没有一个,只有20%的同学能正确地翻译其中5个词汇。在7个中国文化的翻译解释题目中,相当一部分学生就像翻译软件一样按照汉语顺序直接进行了翻译,更有意思的是,部分被测学生在翻译时还使用了拼音。这种翻译,根本不能体现我们中国文化的真正内涵。数据表明,学生运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能力非常薄弱,在跨文化交际中,这种对于母语文化积累的缺失势必造成学生的民族文化意识的薄弱。
2.3.2访谈结果分析
经过前期的测试问卷之后,笔者选取了50名学生进行了访谈。该访谈的目的是了解学生对于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掌握程度以及将中国文化融入外语教学的态度。在访谈中,笔者设定了一些开放性问题,学生们做了解答。就访谈结果,笔者进行了如下分析:第一,必要性。大部分学生都认为非常有必要向全世界传播中国文化,以迎合全球化发展的要求。我们要让世界其他国家更好地了解中国,让中国文化真正走出去,进而逐步提高中国作为世界大国在全球的影响力。第二,局限性。作为传播中国文化的工具—英语在跨文化交际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部分受访者认为自己虽然有一定的语言基础,但长期以来受到中国传统教学影响,重视书面,而在表达上还存在很大的不足。特别是跟外国人交流时,常常感觉不知所措,总会“大脑一片空白”、“找不到英语中合适的单词和汉语相对应”、“自己也存在对中国文化不是很清楚的情况”。这些回答一方面说明学生对于对外交流的心理准备还不足,另一方面,语言交际能力相对较为薄弱。
3大学生民族文化意识的培养策略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加强西方文化教学是必要的。但在汉语语境下,介入中国文化教学和学习,这种双向文化同时进行更是一种必须[3]。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在当前的大学英语教学中通过中国文化教学来增强学生的民族文化意识,提高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保持学生稳定的文化身份。跨文化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提高国际竞争力。对于大学英语教学中如何更好地弘扬和融入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3.1英语教材中增加关于中国文化元素的内容
据了解,目前本科院校的大学英语教材主要有以下几种: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新视野大学英语》、《新标准大学英语》,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大学英语综合教程》、《新世纪大学英语视听说教程》等几种。笔者通过认真分析这几部教材的特点,得出结论:这些教材在传统上还是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虽然各种教材会有不同的侧重角度,但教材中涉及到的大部分还是西方文化,中国文化内容非常少。为此,笔者建议,在内容上,大学英语教材应该每隔一两个单元适当编排含有中国文化内容的课文,让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一是有课文学习的新鲜感,二是有一种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亲切感。在教学方式上,教师在讲授西方文化时,要采用对比教学法,例如在讲解西方的圣诞节,可以对比中国的春节;讲解感恩节可以对比中国的中秋节。这样,学生在学好西方文化以及英语的同时,又能够较好地用英语掌握中国文化方面的内容。两种文化的介入,有利于学生民族文化意识的培养。
3.2增设用英文讲解的中国传统文化选修课
目前,本科院校中普遍开设了选修课程,在这些选修课程中,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的选修课也不乏少数。但是这些课程都以汉语为讲解语言,几乎没有用英语讲解中国传统文化的课程。究其原因,主要还是此类双语课程对老师的语言要求较高,开设起来难度较大。笔者认为,作为大学英语教师,应该在精通英语的基础之上,丰富自己的文化知识,争取把这类双语课程开设起来。这样既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丰富了选修课的内容。在高校中用英语讲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选修课是可行的,大学英语教师应该大胆实践,不断创新。
3.3在学生校园文化生活中增添中西文化体验活动
课堂学习是学习中国文化的主要方式之一,但是,作为隐性课程的校园更能够起到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作用。当前校园生活丰富多彩,大学生社团多种多样。在这些课外活动和组织中适当添加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体验活动,是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效方式之一。例如在特定的节日,像中秋节,学生社团可以组织相应的英语活动,让参与者用英语介绍中秋节的来历、意义以及通过品尝月饼等形式来增加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同时,学生在训练英语表达能力时可以更好地掌握中国传统文化。
3.4加强含有民族文化内容的英语考试
长期以来,听力、阅读、写作和翻译等内容一直为英语考试等主要测试题型,目的在于考察学生的基础能力。可喜的是,笔者在进行最近几年的大学英语四六级辅导中看到在四六级翻译题型中,多次考到了中国传统文化,其中涉及的内容主要有火药、中秋节、端午节、茶叶等传统文化话题[4]。这种考试很好地引导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同时在大学英语教学方面也提出了要求。基于这种新变化,大学英语教师一方面在课堂上应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学,另一方面,应引导学生积极准备四六级翻译新题型的考试。学生要首先掌握好相关传统文化词汇,然后了解内涵,多做此方面练习。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们可以意识到学习中国文化的重要性。除此之外,我们在平时口语测试、期末考试中也应该增加中国传统文化测试内容。这样,学生会自觉加强民族文化学习,无形中形成一种文化氛围,也间接传播了中国传统文化。
3.5培养学生用英语传播民族文化的意识
跨文化交际是英语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掌握不同文化内涵是提高学生跨文化能力的基本条件。当前,学生英语表达能力逐步得到了提高,英语基础能力也得到了加强,对英语国家的文化也越来越熟悉。伴随着改革开放和全球化趋势的进一步加强,让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呼声愈来愈高,并且愈来愈强。这样,学生这一作为传播中国文化的主要载体,运用英语来介绍和传播中国文化是十分必要的。英语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标,因此,我们要利用好这个手段去更好地传播中国文化。学生走向工作岗位,也会接触许多与英语相关的工作,如接待外籍客户,签署涉外合同,甚至是做英语导游等等。这些活动都会涉及到许多中国文化内容。跨文化交际活动的本质就是两种文化的交流与传播。同志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5]的一系列关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讲话为大学英语教学指明了方向,中国文化是瑰宝,既要继承,又要传承。把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到我们的英语教学中,是我们大学英语教学的一个崭新的起点。我们要在英语教学中把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植入英语课堂,让学生既能学好英语,又能学好中国文化,进而通过英语这一媒介把中国文化特别是优秀传统文化传向世界。
4结语
大学英语教学中,加强目的语文化教学,而忽视母语文化,只能片面地学习英语,缺乏英语学习的完整性,容易导致大学生习得目的语时的母语文化基础的缺失。中国文化教学在当前英语教学中已经是必不可少的内容,加强中国文化教学对英语学习有着极其重要的积极意义。面对全球化以及国家间交流的日益兴盛,高校作为国际化人才的培养基地,更应该担当起培养拥有较高水平跨文化交际能力、具有独立文化人格以及怀有深厚民族文化的复合型、全方位、高层次人才的重任[6]。因此,传统的教学理念即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单纯培养学生的基础语言技能的老观念应该彻底改变。通过在课堂上交互讲解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使目的语文化和母语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得到平衡,逐渐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的自尊心和自豪感。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一方面加强中国文化对外交流,另一方面,应更好地促进英语和汉语的融合。在多元化的文化时代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师应从课堂做起,从自身做起,这样才能使中国文化特别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得到传承和发展。
作者:陈静 单位:济宁学院
参考文献:
[1]LuoDM.AphasiaofChineseCultureinSeniorHighSchoolEng-lishTeaching-TakenaKeyMiddleSchoolinKunmingastheExample[J].ScientificResearch,2011,2(3):279-287.
[2]邵翠红,高山林,孙素霞.SPSS11.0软件用于方差分析中的数据转换[J].电脑开发与应用.2005,(2):60.
[3]郭燕,徐锦芬.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学习焦虑多维度研究[J].外语界.2014,(4):2-11.
体育在一定的程度上反映民族的精神和生活面貌,是民族历史、文化、生活习俗的重要体现。上世纪60年代我国的考古学家在云南沧源的深山“帕典姆”崖壁上,发现了近千个原始土著人的图形,这些图形用褚红色颜料绘制而成,这些图形内容包括放牧、征战、狩猎、投掷、射箭等,这些内容反映的都是当时原始土著人的生活场景,描述了远古时期为了谋求发展与自然斗争的历史。该崖画制作时间为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已经有3000多年的历史,其中的摔跤、射箭、牧牛、骑马以及舞蹈的某些动作和祭祀神灵的仪式,与云南省少数民族先民代代相传的传统体育活动十分相似[4]。根据各民族体育发展的普遍规律,体育活动的产生受环境、生存条件、生产方式和的影响,使得同一地域环境的不同民族都可能进行相似的活动。由此可见,云南少数民族先民远在3000多年前就已经形成了当代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最初表现形式。不同的地方会形成不同的文化活动,包括体育活动也是一样的。云南省少数民族大多生活在山地,这就决定了云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属于山地文化。由于云南省少数民族的先民生活的地方山高水险,在这种环境中生存,必须要有相对性和独特的生产生活方式,与之相适应。所以云南的少数民族先民们就具有了很强的奔跑、攀爬、跳跃、射击和投掷的能力,这些能力也是人们在于大自然斗争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这也是云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雏形,随着时间的推移,云南省少数民族先民们就逐渐形成了摔跤、射弩、射箭、棍术、彝刀、追羊、赛马、赶牛、掷葫芦飞雷、飞石索、荡磨秋、绵羊拉绳、爬油杆、踩跷板、角力、顶头、舞狮、舞龙、高跷等等运动项目,这些项目的形成都与云南少数民族人民所处的地理环境有直接的关系,充分体现了山地行为文化。这些少数民族传统的体育活动具有悠久的历史,将源远流长,它的源起与传承和云南省少数民族人民所处的山地的生产生活环境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2产生于原始宗教的云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有这样一句话“:神是游戏的恋人”,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游戏与神的关系非常密切,很多项目都是为了娱乐神灵才出现的,这句非常准确地描述了体育与宗教的关系。云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也是伴随着宗教活动而发展和形成的。在云南省少数民族的传统生活中,每逢重大节日或庆典都要举行相关的祭祀活动,这些活动开始于少数民族先民,由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不高,人们对大自然的认识不够充分,对打雷、森林大火、洪涝灾害这些自然显现充满了畏惧,在人们的心中了神灵的存在。为了能让神灵保佑自己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少数民族先民们就形成了独特的祭祀活动,来娱乐神灵,求得神佑的庇护。在这一背景下,少数民族先民们创造了很多具有很大难度和观赏价值的传统体育项目。如荡磨秋、响铃舞、爬油杆、虎舞、摔跤、斗牛等活动,都是云南少数民族人们在生活中与相结合的产物。此外,在云南少数民族中还有很多民间神话传说,也包括文物史料都表明,某些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形成与发展都与本民族的有直接的关系,这种关系还比较密切。例如云南黑彝他们居住在昆明西山区的谷律一带,到了正月十五的时候就举行祭祀仪式,这一祭祀仪式主要是祭星辰又称祭秋架,在这个时间,村里杀一头猪,然后给每家每户都分的一份,回家后煮熟了,要与酒一起,等月亮升起的时候,放到秋架下祭供,焚香磕头,感谢神灵。祭奠完成后,人们就要踏上秋千进行荡秋,这一活动与云南省彝族先民们对星辰的崇拜有关。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人民对自然现象的认识更加的准确,对神灵的依附心理不见淡薄,现在很多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已经拜托了宗教的神秘色彩,成为一种独特的体育文化现象。
3古代军事战争催生了云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云南少数民族在其发展历程中也难免要经历战争,彝文典籍《西南彝志》就是一部记载彝族分支部落间相互倾轧和抵御外族进犯的流满刀光剑影的血泪史。彝族自命为虎族,“强悍”“、武勇”“、善战”是彝族人共同的心理品质。云南彝族村寨多在茂密的森林的,在打仗之前,也会有一个相应的祭祀仪式,来保佑族人获得比赛的胜利。如果打仗获得了胜利,战后,还要举行一个隆重的仪式,来感谢神灵的庇护。在这祭祀仪式上的很多是用身体语言来表达,最后就形成了彝族传统体育项目。与此同时,战争需要必要的队列、布阵等手段,还必须经常的参加格斗,掌握技击的本领,在云南少数民族人们的积极创造下,通过不断完善,逐步形成了,少数民族摔跤、马术、射箭、武术等项目,经过时间的发展,这些带有浓重军事色彩的项目,逐渐成为云南省少数民族人民喜闻乐见的传统体育项目。云南少数民族人民非常重视跟军事有关的技艺,并且有意识、有目的的进行相关的训练与教育,这就使得云南少数民族人民对跟军事有关的运动项目得以传承,为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起到的很重要的作用,时至今日,很多原本跟军事有关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已经更多的体现的是它的表演功能,原本的军事功能已经退化,这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来源于军事的事实是不可磨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