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05 15:57:42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水利水电工程安全监测设计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一、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施工监理控制管理的相关概述
(一)施工监理控制管理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施工监理控制管理主要是对水利水电的施工设计进行科学的审核,规避设计不够合理的情况,确保水利水电施工能够切实有效施行。还要针对水利水电施工的各个方案展开评审,确保施工方案的能够合理有效。驻地监理合理的对施工进行控制,使各项施工能够准确的按照设计图纸和施工图纸进行施工。同时及时发现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提出合理建议,使水利水电工程各项技术能够达标,实现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质量提升。
(二)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施工监理人员需具备的素质
一是施工监理人员需要具有良好的专业能力,针对工程设计交底的相关信息,把握工程的实际情况。将专业的技能应用到水利水电施工中,促使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能够顺利开展。二是施工监理人员需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监理人员能够客观公正的对水利水电工程的各项施工进行管理和控制。三是施工监理人员能够结合施工的实际情况,及时的发现水利水电设计、规划、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整改意见,促使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效率能够得到提升,降低施工中各类不良因素的发生。
二、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施工监理控制管理存在的问题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施工监理控制管理工作在具体实践中,没有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操作,缺乏合同约束,导致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施工监理控制管理工作一旦出现问题,责任认定非常困难。水利水电工程项目都是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公平公正的招标,对水利水电工程进行评定,一般情况下,水利水电工程的中标价就是水利水电工程的总价格,并且利用合同对其进行约束。但是很多的水利水电企业暗箱操作,对水利水电工程监理控制管理价格进行更改,按照实际水利水电工程造价进行监理控制管理,这样就导致了水利水电工程投入资金无法核算,对监理控制管理工作造成严重影响。
三、应对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施工监理控制管理工作中出现问题的措施
(一)提高监理控制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
要保证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施工监理控制管理工作的顺利完成,避免监理控制管理工作出现问题,首先就要对监理控制管理人员的素质进行判定,提高自身整体素质。水利水电企业也要求监理控制管理人员进行定期的专业培训,强化监理控制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这样能够促进监理控制管理工作的高效完成。
(二)安全控制安全控制管理是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施工监理控制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全控制能够规避工程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工程的经济效益。甘肃该水利水电工程在实际的安全控制中,监理配合安全管理部门,切实将安全责任制度落实到水利水电施工的各个部门,有效提高了水利水电施工的安全质量。并进行合理的安全检测工作,降低了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
(三)完善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施工监理控制管理工作方面的法律法规
完善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施工监理控制管理工作方面的法律法规,这样能够对水利水电工程方双提供法律保护,实现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施工监理控制管理工作有法可依的目的,方便对于监理控制管理过程进行查询,降低监理控制管理工作的风险。完善法律法规,能够降低监理控制管理工作的错误率。要加强对监理控制管理工作的监督,实行责任纠错制度,责任到人,这样能够有效的提高监理控制管理工作的正确率和工作效率。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施工监理控制管理是水利水电行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水利水电行业固定资产进行监理控制管理的组成部分,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施工监理控制管理工作,由具体的监理控制管理部门负责,根据我国的相关法律法规,对水利水电行业固定资产进行监理控制管理,确保固定资产的合理合法性。
(四)提高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生产监测监控系统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施工监理控制管理在该领域中的体现,就是监测系统。我国引进这一技术相对较晚,发达国家早已经开始利用这一技术生产作业了。经过长时间的实践得出,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生产监测在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生产以及管理中,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要保证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施工监理控制管理工作的顺利完成,避免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施工监理控制管理研究工作出现问题,首先就要对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施工监理控制管理研究人员的素质进行判定,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施工监理控制管理研究队伍。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和经济实力的不断提高,大型水利水电行业的发展也非常迅速,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施工监理控制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也越来越明显。在这样的背景下,对于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施工监理控制管理研究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要求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施工监理控制管理研究人员具备一定的素质,才能够保证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施工监理控制管理研究工作的顺利进行。
(五)完善监理控制管理工作方面的机械装置和电子技术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施工监理控制管理研究是实现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工程效益最大化的重要方式,也是促进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工程良性发展的主要途径,对于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工程中资源的浪费,能够起到良好的缓解作用。但是,目前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施工监理控制管理工作遇到了诸多的问题,需要及时进行解决。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施工监理控制管理是大型水利水电行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大型水利水电行业固定资产进行技术研究的组成部分,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施工监理控制管理工作,由具体的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施工监理控制管理研究部门负责。要对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施工监理控制管理的管理部门进行协调,实现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施工监理控制管理研究部门的独立,解决目前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施工监理控制管理研究部门的状况。这样能够保证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施工监理控制管理研究管理工作的正常运行,使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施工监理控制管理研究部门发挥应有的作用,保证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施工监理控制管理研究结果的正确性。
四、结语
我国基础建设中一个极其重要的项目就是水利工程建设,为满足人们日常用水需求,使农业灌溉和城市供水条件得改善,满足基础航运等方面,水利工程都具有重要作用。因此,监理单位及监理人员必须使自身的控制作用和监督作用充分发挥,确保水利工程建设在整体质量和安全性能,推动水利工程建设的快速发展。
中图分类号:TV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引 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存安全也越来越重视,尤其是水利水电工程的安全已引起各国政府和人们的高度关注。水利水电工程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设施,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安定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安全不仅直接影响到效益的充分发挥,而且危及下游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然而,由于水文、工程地质、设计、施工以及老化等原因,部分工程存在不安全因素,还有不少病险工程,这些工程对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下面分别论述各部分的内涵,并提出一些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
二、水利水电工程生存寿命的原则
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存在由生到死的生命周期,如地球预计约为50亿a,房屋的使用寿命约50a,大型桥梁约100a,而水利水电工程的生存寿命在国内外属尚未解决的难题。笔者认为水利水电工程的生存寿命应遵循社会经济效益最大、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最小的总原则,具体应考虑以下几个重要原则:
(1) 安全原则
水利水电工程( 如大坝) 应在各种设计荷载组合作用下,满足强度、稳定和耐久性等的安全要求。
(2) 工程效益原则
水利水电工程应发挥设计所规划的防洪、灌溉、发电等效益要求。
(3) 生态环境原则
在以往水利水电工程的设计和建设中考虑较少,甚至不考虑。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内外对水利水电工程影响生态环境的问题也越来越重视。笔者认为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应遵循“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原则。
三、水利水电工程的寿命诊断方法及评价探讨
依据以上原则,水电工程( 或大坝) 的生存寿命同样也存在“生老病死”的生命周期。对此,笔者初步提出以下的看法和认识。
3.1 安全诊断
根据设计规范、原位监测资料及其分析与反分析成果,动态复核水利水电工程的强度、稳定及耐久性,除满足现行规范的要求外,还应定期检查、分析老化和病变的机理及其对大坝安全的影响,使大坝在健康状态下运行。除此以外,本文提出以下一些新的分析理论和方法。
3.1.1 强度分析理论和方法
设计规范规定,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强度分析以控制部位的拉、压应力是否满足允许应力判断。本文探索用微纳米尺度的力学分析方法分析裂缝和强度,即采用宏观、细观、纳观的3层嵌套的力学模型,其基本原理为:(1) 用原子镶嵌模型和分子动力学理论模拟裂纹尖端附近的纳观区行为;(2) 用弹性基体加离散位错描述细观区行为;(3) 宏观区采用超弹性、粘塑性大变形本构关系和有限元计算分析。
3.1.2 稳定分析理论和方法
设计规范规定,在设计荷载组合作用下,沿控制滑动面的稳定安全系数大于或等于规范的允许值,则为稳定,否则为不稳定。近几十年来,有限元法已成为计算力学中解决工程问题的主要数值分析方法,然而随着其应用范围的扩展,其固有的一些缺陷也日益突出。近几年来国际上许多著名的计算力学学者,提出了一些新的分析理论和方法,如DDA,NMM,Meshfree Method等。
3.1.3 耐久性分析理论和方法
除了常用的抗冻、抗渗和抗冲等作为耐久性的指标外,还应包括现场检测和监测的变形、应力应变、扬压力和渗漏量、析出物以及隐患缺陷(尤其是裂缝)等资料,建立时变模型,以定量分析水利水电工程耐久性的演变过程。
3.1.4 安全监测新技术
除了上述对水利水电工程的强度、稳定和耐久性进行定期复核外,实践证明,对水利水电工程进行实时安全监测和定期检测及其安全分析评价也是十分重要的。本文介绍用纳米监测技术及4S监测技术进行安全监测。
(1) 纳米监测技术
纳米技术的覆盖面相当广泛,本文探讨了该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监测中的应用。
① 纳米传感器。由于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能,纳米材料在传感器技术上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利用纳米材料的大表面积可制造出具有高灵敏度、高选择性、高稳定性和高重复性的纳米传感器,监测大坝的变形、渗流和应力应变等,可弥补传统的传感器的不足。
② 微观诊断新技术。日本科学家最近利用纳米材料,开发出一种可检测人或动物体内物质的新技术,该技术可辨别身体内物质特性;东京大学的科研人员使用一种纳米级的微粒子,因其与物质反应产生光,研究人员采用深入内部的光导纤维检测反应所产生的光,经光谱分析就可以了解是何种物质及其特性和状态。
(2) 4S监测技术
综合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R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 和专家系统(ES) 对水利水电工程进行安全监测是一种新的尝试。4S 技术及其集成技术作为数字流域中的重要技术,在大坝安全监控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笔者提出4S 集成框架(图1),用以对整个流域大坝群的监测和管理或者微观每座大坝的安全监测和监控。
图1
3.2 工程效益评估
修建水利水电工程的目的是要发挥防洪、灌溉(供水) 和发电等综合效益,因此,要及时评估工程效益。下列情况下的大坝应退役或拆除:(1) 不能发挥这些大坝的效益或效益大为降低;(2) 病险问题十分严重,通过技术经济分析和风险分析,当补强加固费用大于工程效益,或者大坝失事引起下游严重灾害等。因此,工程效益必须作为水利水电工程生存的重要因素。
修建水利水电工程后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内容广泛,笔者认为,要遵循“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根本原则,具体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移民问题要遵循“移得出、安得住”的原则。修建水库后,特别是大型水库,往往需要迁移大量移民,必须保证这些移民要有发展再生产和提高生活的好环境。
(2) 次生地质灾害
修建水库特别是特大型水库或水库群后,大体积水体作用在地壳上,使地应力增大,在高地应力或高地震区或活动地质构造处,可能产生诱发性地震。因此,修建大坝是否发生灾难性的地质灾害,是大坝生存的重要条件之一。
(3) 泥沙问题
修建水库后,改变了河道中泥沙的运动规律,使库区泥沙淤积、清水下泄。这将引起上游支流河口和河床抬高,降低支流的排洪能力,抬高地下水位,引起次生盐渍化,如三门峡水库修建后对渭河的影响。清水下泄将冲刷下游河床和防洪堤。因此要分析这些灾害所造成的损失,或者改变水库的运行方式,使灾害降低到最小程度。
(4) 对水生动植物的影响
修建水库后,改变了水生动物的通道,也使得水质产生了变化等,破坏了有些物种的生存环境。与此同时,水库蓄水,特别是梯级水库蓄水,造成下游水量减小,甚至断流,使下游特别是河口物种的生存环境遭到破坏,这在国外是很重视的,如美国缅因州的Edwards 坝,服役 162 a后,因该坝破坏了大西洋某些物种的生存环境而被拆除。
(5) 文物淹没问题
库区往往有较多的历史文物古迹,具有重要的历史保存价值,对这些古迹的保护,也是生态环境评估的内容。
(6) 对气候的影响
大型水库或水库群产生的大面积水面,一方面改善了当地的气候条件,如刘家峡水库使当地气温在夏天降低1℃~2 ℃、冬天升高 1 ℃~2 ℃。另外,也对大气环流产生一定的影响,使有些地区降雨增多,而有些地区降雨减少。
(7) 大坝失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大坝存在严重病变或者现代战争等引起溃坝,将对下游产生严重灾难。因此,要评估这种极端情况对生态的影响。
四、结论
本文探索了重大水利水电工程寿命诊断的理论和方法,得到以下结论:
(1) 随着我国大量水利水电工程的老化,急待研究其生存诊断的理论和方法体系。
(2) 提出了重大水利水电工程与世界一切事物
引言
水利水电工程通常是区域性多目标水资源开发项目,不仅在防洪、发电、灌溉、航运等方面对社会经济发展贡献巨大,而且在促进资源合理利用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水利水电工程的特殊性,对区域生态与环境影响涉及的范围、时间,影响因素都不同且复杂。因而,加强水利水电工程环境监测显得尤为重要。要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加强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期和运行期的环境监测,落实环境保护措施,实现工程建设、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1水利水电工程对环境的影响
因为水利水电工程具体施工环境都不一样,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范围和强度也不一样,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文章主要从以下几点进行探讨。
1.1水利水电工程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水利水电工程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包括多方面,主要的自然环境影响有生物多样性、气候、水文泥沙、水温水质、水生及陆生生物、水土流失等影响因子,这里重点讲以下几个方面。1.1.1对土地的影响由于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庞大,对于区域的占地较广,占用大量的土地。当水库中的水蓄满时,由于一些自然环境的作用使得水位的升降不断变化,这样就有可能造成一些滑坡、崩塌等危害,会给人们的生命安全带来威胁。1.1.2对水土流失与植被的影响由于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会造成水土流失,其中建设过程中会对周围环境进行砍伐和处理工作,迫使原有的天然植被和灌树林消失,造成地表的状态,就会造成水土流失,尤其是当雨季时,水土流失的状况特别严重。另外,水利水电施工过程中的一些废弃物的堆放也可能造成水土流失的现象。
1.2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的影响
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也存在影响,一些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造成河流形态的均一化和不连续化,影响河流形态多样性,进而影响生物群落和周边的生态链。另外,在河流上建设大坝阻断了天然河道,导致河流形态发生变化,进而会带来一系列的生态问题,包括河流上下游的生态平衡。
2水利水电工程环境监测的重要性
水利水电工程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有短期和长期的,在这些影响中,有些是不可避免的,有些则可以通过采取一定的措施加以减免。另外,水利水电工程涉及的地域较广,且影响的人较多,有些环境遭到破坏很难恢复,因此,加强水利水电工程的环境监测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为实现工程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
3环境监测
3.1环境监测的作用
环境监测能够及时、准确、全面地反映环境现状及发展趋势,为环境保护和环境科学研究提供准确数据。环境监测,能提高环境质量,发挥监督职能。通过对环境监测资料的比较分析,研究环境要素的时空变化规律,制定合理的对策规划。通过长期监测资料积累,为研究环境容量和总量控制提供基础数据。
3.2环境监测的对象
和内容环境监测的对象是水利水电工程对环境质量变化起影响的各种因素,对环境造成污染危害的各种成分,主要包括小气候、水文环境、水质变化、河道淤积、生态演变等方面。环境监测的内容是和监测对象相对应的,可分为3个方面:污染源监测,环境质量监测,环境影响监测。
3.3环境监测的方法与程序
环境监测的方法有很多,要根据环境监测的对象和内容来确定,如:对水质监测通常采用定期采样方法。目前,随着科技的进步,很多监测点运用了自动监测系统,可以使一些特殊条件下难以监测的对象变得更为方便。环境监测程序分为:确定目的;现场调查;制定监测方案实施方案;结果评价;编制报告。
4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对环境的影响及环境保护对策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或多或少都会对环境产生影响,如土石方开挖、废渣、生活占地、施工粉尘、污水等工程活动,如果措施采取不当都会对环境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要从工程设计到施工采取有效环境保护措施才能减轻对环境的影响。
4.1防止空气污染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爆破、机械燃油、尾气排出的污染物、施工粉尘和扬尘等施工活动都会对环境的空气质量产生负面影响。因此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要采取适当的措施,防止空气污染。爆破粉尘一般采用湿法作业、爆破前后洒水减少降尘。加大施工机械管理,对机械和车辆定期进行检修,施工时使用排气量50符合标准和具有高效除尘消烟设备的机器,不用报废陈旧的施工设备,运行车辆安装尾气净化器,以确保尾气排放符合环保要求。开挖产生的粉尘和扬尘采用湿法作业减少降尘。另外,粉体物料在运输过程中要采取防泄漏措施,尽量采用管道输送。
4.2防止水质污染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期会产生施工污水和生活污水,如果直接排入附近的河道,会对河道的理化性质和河道中生物的生存环境产生各种不利影响。施工污水主要包括砂石加工废水、基坑排水、混凝土搅拌冲洗废水、含油污水等。对于施工污水都要采取沉淀处理,达标后方可排出,如:对于施工中出现的混凝土拌合废水,要在废水排放点设置沉淀净化池,通过处理后水质监测达标才能排放。对于含油废水要建集水沟进行集中收集,经沉淀和除油处理后,排入附近荒地,不得排入沟河水体及农田。对于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产生的食物残渣、洗用污水和含洗涤剂的生活污水,要在施工工地建设生活污水收集池,污水经过化粪池发酵杀菌后,由地下管网排出。
4.3防止水土流失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期的土石方开挖、废渣堆放、生活占地、移民安置等工程活动,都会改变该地区的原有地貌和地表植被,会降低土体抗蚀能力,有可能导致水土流失,因此,应从工程设计、施工过程乃至工程竣工后都给予充分的重视。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时,施工设计方案要尽可能减少对地貌及植被的破坏。施工过程中要采取防止水土流失的预防措施,如土料场先修建挡排水工程,减少临时占地等。对于施工中出现的水土流失,要采取的防治措施是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结合进行,以便更快捷有效地减少水土流失。工程竣工后应搞好护坡造林和种草。
4.4加强生态保护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会对生态环境产生很大影响,要采取必要的措施来保护生态。水利工程要尊重河流原有的自然断面形态,尽可能保护和恢复河流生态环境的多样性。对于陆生动植物,可实行植树造林、建植物保护区、及时还林还草等措施进行人工保护。对水生生态来说,可以采取人工增殖放流站、人工孵化鱼苗等方式的保护措施。另外,还要开展生态监测和管理,对工程建设中形成的次生裸地要及时复土、还林,保护生态环境。
5结语
水利水电工程的兴建和运用,对周围区域生态与环境产生各种有利或不利的影响,因此,要正确面对和处理水利水电工程的环境问题,加强水利水电工程环境监测,从设计、施工中到后期工程运行都要采取有效的对策,减少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使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配置与生态环境相互协调,促进水利水电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卫鹏琳.浅谈水利工程生态环境的监测与保护措施[J].企业技术开发(下半月),2014,33(3).
[2]孙绪涛,薛文博.基于水利水电工程运行期的环境监测与评价[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2,40(12).
关键词:
投资管理;控制方法;水利水电工程;应用分析
水利水电工程具有施工周期长、技术要求高、施工流程多以及投资数值大等特点,而根据最新资料显示,我国当前重大水利工程在建项目的投资已经超过了8000亿元,而且随着国家对水利水电工程的高度重视,这一数据还会不断被刷新。鉴于水利水电工程的投资加大,如何有效的提高投资效益是水利水电施工管理人员不懈追求的目标。本文结合笔者的工作经验,就投资管理和控制方法在水利水电工程的实施分析如下:
1水利水电投资管理和控制的必要性分析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于缓解我国的能源危机,改善饮用水安全,发展航运、防洪抗灾、农田灌溉以及减少南北地区的经济差异均有重大影响,但是水利水电工程有着本身的特点,比如:水利水电工程多在河流位置施工,而工程所在地的地质水文条件、气候条件、年降雨量等均会影响到正常施工,水利水电工程的特点使得其投资数额较大,如果在施工中不重视投资管理和控制,则水利水电施工的投资效益将会大打折扣,进而影响到其投资效益以及社会效益,而强化水利水电工程投资控制与管理可最大程度提高投资效益,促进社会资源的最大化使用[1]。
2水利水电投资管理和控制的内容及其建议
2.1投资控制
在投资控制过程中,首先应该明确投资控制目标,只有明确了水利水电工程的投资控制目标,才能从科学的角度根据总体投资控制目标设置分阶段、分项工程的投资目标,进而才能根据制定的目标进行有效控制,当然在确定投资目标过程中应结合实际情况,保证其科学性和合理性,既要保证水利水电工程按照合同要求具备建设完成的可能性,同时还应该保证资金的最大化利用。比如:在确定设计方案过程中重视投资估算,在进行施工图纸设计以及技术方案设计过程中重视设计概算以及设计预算等,从而通过小的控制目标保证总体控制目标;其次就是重视投资管理的过程化,确定出投资控制目标后,还需要以确定的投资管理目标为依据进行过程管理,作为监理工程师,在决策阶段以及设计阶段就应该开始进行投资控制,此后进行的设计阶段也是投资控制的关键,对于完成的设计图纸应进行综合性的审核,确保技术的可行性与经济的合理性,对于不合理处应及时给出建议,要求设计单位进行修改。施工前期,监理工程师还应该整合施工单位现有的资源,明确其施工资质、施工经验等,对于施工单位编制的施工技术方案进行严格的审核,及时的对工程实际费用支出与投资控制目标进行核对,进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后就是重视施工阶段的设计变更,对于施工中出现的设计变更,需进行核对,并将其对投资目标的影响进行分析,进而动态性的调整投资目标,完成投资控制[2]。
2.2质量控制管理
水利水电最终施工完成的技术标准以及要求应符合现有的行业标准规范以及合同要求,具体的就是要保证水利水电工程的安全性、适用性、经济性、耐久性以及节能环保要求等,而施工中出现的任何质量问题都会造成施工费用的增加,从而影响到投资控制与管理,最终造成了水利水电工程投资控制的失效,所以质量控制管理也是投资管理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在质量控制管理方面,首先要求参与水利水电建设的施工人员,尤其是监理人员应具备水利水电工程质量控制与管理的意识,作为监理工程师应不断地强化监理队伍、施工队伍的质量控制意识,确保每一位施工人员在具体施工中能够始终牢记质量控制,提高施工质量达标率;其次应具备质量控制的风险意识,作为监理工程师不应该只是在出现质量问题后,才想方设法的去补救,更重要的是具备先见之明,在施工前期对于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以及常见质量问题应做好风险控制,具体的可从施工技术人员、施工材料、施工工序以及施工机械设备等方面制定出风险控制措施,进而将施工中出现的质量问题降低到最小;最后就是重视施工阶段的现场监测,监理工程师应深入施工现场,积极参与,做好现场的监督管理,对于质量要求较高的水准测量等相关施工可现场进行复核,保证其误差处于允许范围,对于现场监测不合格的应立即整改,现场督促其完成[3]。
2.3进度控制管理
施工进度也是影响投资控制管理的重要因素,按照合同要求无法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施工的,必然会造成工期延误,与此同时水利水电工程投入使用的时间也会受到影响,从而其投资效益也会受到影响。在进度控制方面,监理工程师主要是根据工期要求、质量控制标准以及投资控制要求进行协调统一,动态的根据工程进度施工计划进行调整,保证总体施工进度符合合同规定要求[4]。
3结束语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投资巨大,但是对于整个社会的发展以及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均有极大地促进作用,在作为监理工程师在进行投资控制中,始终应具有质量控制的意识,明确不同阶段的质量控制目标,重视过程化的管理,将投资控制影响因素的影响降低到最小。
作者:胡冬梅 单位:贵州黔水工程监理有限责任公司
参考文献:
[1]白玉萍.我国工程投资管理失控的原因及其应对措施[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2006,(6):108-110.
1水利水电工程中的电气自动化概述及系统组成
1.1电气自动化概述。电气自动化融合网络信息、电子信息等一系列现阶段前沿的技术形式,是生产作业由传统模式向自动化方向发展的重要技术支撑,具有高效、减少资源投入等效果。随着配套技术的深度发展,现阶段的电气自动化已经具有较高的应用水平,逐步渗透至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层面。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规模较大,具有周期长、复杂度高等特点,在引入电气自动化技术后,可提高工程生产力,以更为规范、更为自动化的方式完成相关工作[1]。1.2电气自动化系统的组成。随着电气自动化系统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逐步应用,现阶段已经创建出一套自动化操作模式,通过计算机技术与智能测控装置软硬件的融合,可以构建起完整的电气自动化系统,以推动工程作业的高效开展。电气自动化系统集丰富要素于一体,通过以太网和现场总线串联,实现与控制站等相关装置的联结,从而构成完整的体系,共同运行协同控制机制。系统为分层结构,灵活性较强,可根据功能需求及时扩展。在采取冗余配置装配的方式后,可达到维持系统安全性、提高其可靠性的效果,加之先进信息技术的融合,构筑完善的安全防护体系。系统自带人机接口,有利于用户日常控制工作的顺利开展。
2电气自动化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主要作用
2.1监测水利水电工程的运行状况。在水利水电工程中,通过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可以全天候监测其运行状况,以便及时发现系统存在的故障或安全隐患,若存在异常之处则能够立即触发警报信号,检修人员可对问题做出分析,高效锁定故障类型、作用范围以及生成机制,从而在短时间内完成维修工作。可以发现,电气自动化技术的时效性较强,故障维修或安全隐患排查所需要的时间相对较短,避免了发电机组长期处于故障状态的局面,进而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损失,为水利水电工程整体的稳定运行保驾护航。2.2提质增效。通过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应用,可达到提质增效的效果。首先,创建并运行自动监控运行机制,其对于增强工程整体稳定性大有裨益,各类装置可在良好的环境下高效运行,工作人员也能享受到更佳的作业条件,在各类生产要素的协同作用下,促进水利水电工程的发展,创造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其次,电气自动化系统融合了先进的计算机监控技术,可以面向水利水电工程整体展开全面的监测,对工程运行状况做出准确的判断,基于既有数据及时预测可能出现的问题,从根本上消除安全隐患。最后,电气自动化系统的运行能力较强,对劳动力所提出的需求较低,既减少了人力资源投入,又避免了因人为操作而导致的效率低下问题,由此创造丰厚的经济效益,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3电气自动化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具体应用
3.1自动化控制水轮发电机组运行。电气自动化系统集监测、分析、反馈及调节功能于一体,可以智能控制水轮发电机组,使其维持稳定运行状态[2]。1)在电气自动化系统的调度下,协调好开关机、转调等工作,全程无需过多人员的参与,仅需根据特定的指令完成调度即可,水轮发电机组可根据指令做出调节行为。2)电气自动化系统充分贯彻节能环保的发展理念,以水轮发电机组正常运行为前提,最大限度降低其能耗,以低消耗的模式实现效益最大化的目标。自动化系统可密切关注最新的工作情况,进而自动部署发电机组,在非必要时关停部分机组,或是在存在需求时及时启用机组。3)水利水电工程具有规模化的特点,其在运行期间易由于内外部因素的作用而发生故障。在出现此类情况时,电气自动化系统及时做出响应,自动接管机组,根据系统掌握的情况开启紧急备用机组,以便快速恢复正常发电状态。此外,考虑到安全性的要求,电气自动化系统还将对机组的运行状况做出判断,必要时将自动断开特定的机组,以最大限度减小故障影响范围。3.2监测水轮发电机组的运行状态。电气自动化系统具有自动监测的功能,能够及时掌握发电机组运行稳定水平、电路安全状况、发电机的负荷等,若某项指标存在向极端变化的趋势,则能够及时做出调整,使其稳定在许可范围内[3]。电气自动化系统还能够精细化调节制冷系统,使机组等相关装置在合理的温区内运行,避免因温度过高而导致设备烧损的异常状况。若发电机组运行期间存在故障,该部分情况将由电气自动化系统及时感应,在对外发出信息的同时还将同步采取调整措施,通过自动化的方式尽可能控制故障的影响范围,而检修人员可第一时间获取故障信息,随即组织分析与维护工作,自故障发生开始直至完成维修所持续的时间较短,不良影响范围较小,可减少因故障而导致的经济损失。3.3智能化控制设备。电气自动化系统的控制范围广,包含水泵、油泵以及空压机等。由于形成了联动机制,因此在某些设备发生故障后,电气自动化系统将及时检测到具体情况并调用其他设备,以维持正常的运行状态。电气自动化系统可以针对核心的电气设备展开全方位的检测与诊断,视实际情况采取控制措施,例如掌握及控制变压器、母线等。水工建筑物的使用状况将对水利水电工程的整体运行水平带来影响,而电气自动化系统则能够及时监测此方面的情况,亦可采集有关于拦污栅畅通状况的信息,若存在堵塞的情况,则会及时提醒维护管理人员,以便及时疏通。并且,电气自动化系统还能够检测水位高程并及时调整,使其在各阶段均稳定在合理的高程区间内。3.4设备选型及自动化设计。科学技术水平持续进步,给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事业的开展提供了更为可靠的技术支持,丰富的前沿科学技术相继被应用于水利水电工程中,随着自动化元件的逐步丰富,其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作用也愈发显著。但需意识到,现阶段发电机自动化水平依然有待提高,在实际应用中存在元件灵敏度不足、可靠性欠佳、精度偏低等局限之处,导致水利水电工程的自动控制机制难以有效发挥出作用。对于此问题,有关技术人员需要将设备的选型与升级作为突破口,保证设备型号与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需求之间具有相适性,同时做好自动化设计工作。以中低水头电站为例,则普遍应用到轴流转浆式水轮机,具体如图1所示。该水轮配置有涡轮叶片,采取的是导叶协联行动模式,通过该装置的应用,解决了以往中低水头电站运行期间稳定性不足、故障频发、经济效益低等问题。但导叶开度类型多样,显著增加了制作难度,且易受到涡轮头和下游水位变化的影响,使水轮机的运行参数与理论值出现较大的偏差。加之外界环境的作用,水轮机的运行效率长期偏低。对此,技术人员以实际情况为立足点,适时调整工艺参数,以保证各类装置之间具有协调性,通过PLC控制方式的应用,可显著提高水轮机的运转效率,发电质量可靠、效益显著。3.5电气自动化用于水利水电工程中要注意的内容。通过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能够给水利水电工程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撑,但电气自动化在该领域的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因此,依然存在诸多亟需解决的问题。水利水电工程运营期间存在诸多干扰因素,若缺乏有效的控制措施容易影响水利水电工程的正常运营,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在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时,需要紧密结合水利水电工程的实际状况,尽可能确定不良因素,由此制定相适应的解决对策,在电气自动化技术的支持下最大限度减少不良因素的干扰。此外,在创建电气自动化系统时,还需考虑到其与电站机组等相关配套装置的关系,诸如电站机组等均是水利水电工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在使用电气自动化技术时需合理优化,实现技术与硬件的有机融合,以便充分发挥出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效果。在合理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后,可以给机组等装置的运行提供安全保障,稳定且高效地运行,创造更加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
4结束语
水利水电工程的规模较大,其运行水平将直接对水电生产的品质带来影响。在信息技术日益成熟的背景下,有必要将先进的技术引入至水利水电工程中,由此创建电气自动化系统,及时监测发电机等相关装置的运行情况,并适时采取调整措施,助力于水利水电工程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进.浅谈电气自动化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J].科技风,2020,33(16):176.
2水利水电工程水土流失的危害性
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建设的过程中,因为工程本身存在着特殊性,因此也就决定着其本身的危害性。在工程中,水电站工程在建设的过程中存在着大面积的不足,使得整个工程在开挖与废弃物填筑的时候存在着严重的破坏性。不仅破坏了原有的工程施工坡度和面貌,更是使得整个坡面稳定性产生威胁。严重的影响着工程区域生态平衡的同时,更是给工程施工建设造成严重的威胁和影响。尤其是在雨季来临的时期,受到雨水的冲刷使得整个工程施工构成威胁,甚至是造成生存环境的威胁。同时,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还会产生河道中断、周边景观破坏与洪涝等问题,严重的影响到周围工农业生产、矿产开发,甚至是造成旅游业影响。
3针对水利水电工程水土流失问题的防治措施
3.1制定科学的设计方案,在施工期间对水土流失问题进行有效的防治
针对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所产生的水土流失问题而言,要想使得该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就需要针对造成水土流失问题出现的原因进行合理的方案设计,根据设计方案的要求来对水土流失进行治理,以保障水利水电工程可以顺利的进行建设。同时要想使得水土流失问题可以得到彻底的治理,就需要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期间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对水土流失面积进行有效的控制,从而降低水土流失对水利水电工程以及下游人们的影响和危害。而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期间,所能够采用的防治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3.1.1水库枢纽区防治措施
在对水利水电工程进行开挖的过程中,需要合理的利用开挖的废弃物,可以将开挖所产生的废弃物用于填充道路、挡墙堆砌、最为绿化覆土等,从而减少对废弃物的随意堆积,保障水质,降低废弃物处理成本,从而实现对施工现场生态环境的高效保护。在开挖的过程中,为了有效的防止水土流失对水利水电工程造成破坏,需要在坝体与山体的连接处、发电厂房后侧开挖边坡等处,设置浆砌石截排水措施。开挖结束后,及时清除坡面松动碎石,并对面采取厚层基材喷射植被护坡绿化。
3.1.2道路水土保持的措施
a.路基路面排水
路基应设置完善的排水设施,以排除路基、路面范围内的地表水和地下水,保证路基和路面的稳定,防止路面积水影响行车安全。路基地表排水可以采用边沟、截水沟、排水沟、跌水及急流槽、拦水带、蒸发池等设施。
b.路基防护
路基防护工程是保证路基稳定,防止水土流失,改善环境景观和保护生态平衡的重要设施。边坡防护工程应在稳定的边坡上设置,在适宜于植物生长的土质边坡上,应优先采用种草、铺草皮、植树等植物防护措施;沿河路基,在受水浸淹和冲刷的路段,可以采用挡土墙、砌石护坡、石笼、抛石等直接防护措施;对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的路基边坡,应根据不同地质情况及边坡高度,分别采取植物、框格、护坡等防护;对石质挖方边坡可以采用护坡、护面墙及锚喷混凝土等防护形式。各种防护措施可以配合使用,并注意互相衔接。
3.2加强水土保持监测
为切实落实水土保持方案中提出的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动态监控工程建设过程中的水土流失情况,协调水土保持工程与主体工程建设进度,准确掌握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效果,及时发现重大水土流失危害隐患,及时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并优化水土保持措施,施工过程中加强水土保持监测工作也是水土保持防治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环节。根据水电站工程特性及施工特点,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应重点对坝区开挖面、道路开挖填筑面、弃渣场、料场、临时堆土场等区域实施动态监测。监测方法以现场调查为主,辅以地面观测、资料分析等。
中图分类号: TV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50632034
信息自动化技术最为主要的作用就是数据收集,通过对地理空间相关数据的收集与分析提供定位服务。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过程中,地理环境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与地理环境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只有充分了解周围的地理环境才能够确保水利水电工程效率的提高。因此,信息自动化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
1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信息自动化技术运用的可行性
随着我国水利水电工程的不断发展,相关部门开始关注与重视工程建设中数据的采集与分析工作。信息自动化技术的出现更好地满足了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对数据采集与分析、管理的需求,为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在水利水电工程中,需要进行收集的数据与信息量非常大,传统的数据采集技术已经不能够满足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需求了。信息自动化技术采用动态的方式对数据进行采集与监控,同时能够对采集得到的数据进行透彻、深入的分析,为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有效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2 信息自动化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的应用现状
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实现信息自动化技术的运用,实际上就是将计算机技术、路由器技术、pc服务器技术、交换机技术、SNA光效交换技术等高科技技术运用到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各个环节中,实现工程建设的自动化控制与信息化管理,提高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管理的科学性。当前,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采用的信息自动化技术一般为二层或者三层结构,二层结构中包含采集层与处理层,三层结构中包含采集层、处理层与应用层。通过信息自动化技术能够促进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质量与效率的提高。
信息自动化技术包括GIS技术与GPS技术两种类型,CIS技术主要的作用是利用模拟立体动画在计算机中构建施工工程的整体框架,从不同的角度对工程进行研究;GPS技术实际上就是遥感技术,主要的作用是进行定位。GIS技术与GPS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都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1 GIS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的应用
防洪工作中GIS技术的应用。在洪涝灾害等情况之下,GIS技术能够及时地对信息进行提供、存储与管理,通过对相关信息数据的分析发出警报,为抗洪救灾决策的制定提供有力的支持,同时还能够通过信息数据分析对灾情进行评估,制定救灾的路线与预测灾区降雨量;水资源环境保护工作中GIS技术的应用。GIS技术在水资源环境保护工作中,首先对水资源及其周边的生态环境变化等进行有效地监测与分析,通过数据分析与总结找到水资源环境保护工作中的重点内容,采取有效地措施对水资源进行管理;水土保持工作中GIS技术的应用。通过GIS技术能够对土壤侵蚀情况进行调查与分析,进而准确地评估土壤侵蚀情况,有针对性地对土壤进行保护,提高水土保持工作的有效性;河道口监测工作中GIS技术的应用。通过GIS技术能够有效地监测河道口泥沙淤积情况,同时对泥沙淤积的位置进行定位工作,为河道清淤工作提供便利,保障河道的通畅;水利水电动态演示系统中GIS技术的应用。首先,通过GIS技术能够对工程环境进行虚拟设定。通过GIS技术能够在计算机内绘制水利水电工程的整体框架,进而对工程的各个角度进行有效的观察与研究,同时还可以对周围的地形进行展示,在施工的过程中做到因地制宜。其次,通过GIS技术能够对地下洞室的进展进行动态呈现。通过GIS技术的呈现作用,施工人员可以对施工过程中的细节及进度等进行明确的了解。
2.2 GPS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的应用
通过GPS技术可以对区域结构稳定性进行探究。GPS技术可以提供大量的地质构造新型,可以对某个区域中的地貌特征、地形特征等进行观察,进而探究该区域的构造稳定性;通过GPS技术能够对泥石流、滑坡等进行预防。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常常会出现泥石流、滑坡等灾害。通过GPS技术能够对地质进行有效的勘测,对泥石流、滑坡等情况的出现进行预警,降低人员与财产方面的损失;通过GPS技术能够对岩溶进行分析。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过程中可以通过红外影像对岩溶进行有效的检测。
3 信息自动化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3.1 信息自动化技术应用效率较低
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信息自动化管理的资金投入量直接影响着和信息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效果与发展速度。在信息自动化技术实际运用过程中,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方不重视这方面的资金投入,或者在建设的过程中缺乏有效的规划,导致资金利用效率较低,导致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所使用的信息自动化管理软件、设备等相对比较落后。
3.2 信息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缺乏
如果没有专业人才的操作与运用,再好的信息自动化技术与设备都不能够充分发挥其作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信息操作者与管理者应该对相关的变动进行及时的了解与掌握,尽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杜绝管理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隐患,促进水利水电工程的正常运行。与其他的专业相比,水利水电工程并不热门,该专业的就读学生数量本来就少,而毕业后真正从事该项工作的人数就更少了,其中的专业人才更是凤毛麟角。
4 信息自动化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的应用措施
4.1 对信息自动化技术的投入资金进行合理调度
对于所有的建设项目来讲,成本控制都是非常必要的环节之一,水利水电工程同样如此。水利资金的性质主要包括2个方面,资金本身所具有的特性决定了水利资金具有经济属性;水利物品的特殊性与资金投资的多元化决定了水利资金具有配置属性。在工程实践的过程中,水利资金合理配置的主要目标是以有限的水利资金实现效益最大化,或者以最少的资金消耗达到预定的效益。因此,管理者在工程早期应该对每个建设环节所需的资金进行科学合理的分配,为信息自动化技术的引进与发展预留充足的资金,避免在后期实践的过程中出现资金短缺的问题,促进信息自动化管理系统质量的提高。
4.2 进行专业人才的吸引与培养
水利水电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要强化专业人才的引进工作与培养工作,依据市场实现程度进行人才激励,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实现人才吸引与培养机制。水利水电企业应该依据项目的特点引进各种先进的科技人才,建立具有创新精神与专业素质的人才梯队,通过各种激励机制发挥人才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的作用。同时,水利水电企业还应该重视企业员工的培训工作,建立与完善科技人才再教育制度,促进企业人才知识的更新换代,同时采用科技人才聘用制度,为人才的引进与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5 总结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与地理环境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只有充分料及与把握周围地理环境,才能够提高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高效性与安全性。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信息自动化技术在各个行业中都得到了广泛的推广与应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也同样如此。水利水电企业应该注重加大信息自动化技术方面的资金投入,实现技术的更新与完善,促进施工效率与施工安全性的提高。随着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信息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已经成为了必然如实,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水利水电工程的实施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宋涛. 信息自动化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的应用[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18(45):295.
[2]周薇薇. 三维可视化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的应用与未来展望[J]. 江西建材,2014,16(04):110.
[3]林红. 对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测方法与技术应用的研究[J]. 中国水运(下半月),2013,06(48):231-232.
[4]朱强,樊启祥,金和平,李纪人. 空间信息技术在水电工程全生命周期中的应用综述[J].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2010,06(65):84-89.
[5]徐玖平,李姣. 大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项目动态联盟组织模式的结构集成[J].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2,11(95):2447-2458.
中图分类号:F416.9文献标识码:A
前言:近年来,随着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不断发展,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行业的特点,劳动力密集、从业人员业务素质和文化水平较低,致使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更新速度慢,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发展缓慢。因此加强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对于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快速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事实证明,只有掌握了现代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并灵活地应用到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才能真正推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迅速发展;才能真正地对水利水电工程进行全过程、全方位、全员的水利水电工程的管理和控制,从而获得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设计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
由于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的好与坏直接关系到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因此做好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意义重大,工程施工质量安全一定要保证。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前,应根据工程的性质和特点设计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并在施工中严格按照施工方案进行施工,同时对施工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发现、及时解决,确保工程施工顺利进行。
第一,设计水利水电工程方案前,应对水利水电工程的性质和特征进行全面的总结。比如水利水电工程的大小、工程所在地周围的环境、气候条件、水文特征及地质地貌情况等等。在研究有关科学资料的同时,还应对施工现场进行实地观察、测量、记录有关数据,掌握施工现场的各项资料,并将这些资料进行分析对比,为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设计科学合理的方案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二,根据水利水电工程的性质和特征,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科学合理有效的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方案对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至关重要,因此制定方案时,一定要认真分析已有资料和现场掌握的实际资料,然后根据工程的具体特征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科学合理地将现代技术与传统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确保水利水电工程顺利施工。
2、科学技术在施工中的运用
在过去的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现场,大家看到的是大量的施工人员和一些简单的机械,而现代化的设备和高端的技术很少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应用。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我们应将现代化的设备和先进的科学技术运用到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使其为水利水电工程服务,不断地提高施工人员的科技运用能力和专业水平,用科学技术推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发展。目前,现代的科学技术已应用到施工中,比如利用Auto―CAD软件,进行工程图形的绘制和计算,以提高工程施工的准备度;在工程监测方面,广泛采用GPS定位系统,以提高工程测量的准确性和效率。
2.1、提高GPS在工程测量中的运用
随着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发展,传统的注重角度、距离地面定位技术已远远不能适应现代经济发展的要求,而先进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的GPS技术则成为当前提高工程测量效率的最好选择。GPS技术在测量中不仅具有效率高、速度快的特点,而且在测量精度方面也具有很强的优势。GPS技术,彻底颠覆了传统的测绘定位技术,GPS定位仪器的利用,是测绘定位技术的彻底改革,它将极大提高工程准确度和效率。
2.2、绘图计算方面的应用
在过去的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工程施工的图纸和数据的计算都是技术人员用手工的方式进行绘图和计算。比如施工工程横断面、纵断面图形的绘制及其它图形的绘制,断面积及其它工程数据的计算,通常都是设计人员根据以往的经验及相关的公式进行人工计算,大大增加了设计人员的劳动强度,同时也浪费了大量的时间,而且人工计算往往造成数据结果不准确。
随着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发展,传统的手工绘图、手工计算数据的方式已不能满足时展的要求。上世纪八十年代美国Autodesk公司开发的AutoCAD计算机辅助设计与绘图软件,广泛用于机械设计和制造、建筑和土木工程等行业,极大地提高了各行各业的工作效率。如能将AutoCAD技术应用到水利水电工程,则能大大减轻设计人员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也能提高绘图和计算的准确性。
2.3、运用现代技术进行数据收集和管理
随着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发展,过去手工绘图、计算及用纸质存储数据和资料已不能满足当前数据管理的需要。而现代的GPS和CAD技术在水利工程测量和绘图、计算方面,越来越发挥其巨大的优势,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积累了大量的数据和资料。GIS 是一个基于数据库管理系统( DBMS )的管理空间对象的信息系统,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的应用,可以将大量的测量数据和信息以数据库的形式进行科学的存储,同时,应用GIS技术和测量所得的数据,建立科学三维地形模型,从而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应用水平。
3、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要强化传统施工技术
随着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发展,现代科学技术GPS技术和CAD技术已应用到工程测量、数据计算和绘图等各个方面,但传统的水利水电施工技术仍然在当前施工技术中起着主导的作用。为更好地提高工程质量,有必要对传统的施工技术进行改进和创新。
3.1、预应力锚固技术的创新和应用
预应力锚固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预应力锚固技术适应面较广,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在国内外深受广大施工人员的普遍欢迎。预应力锚固技术是一项比较特殊的施工技术,是在预应力混凝土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项锚固技术,是预应力岩锚和混泥土预应力拉锚的总称,能对原有工程起到增强和加固的作用。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将传统技术预应力锚固技术与现代GPS技术有机地进行结合,可以很好地按照方向、形状和锚固深度,对水利水电工程的基岩施加预应力,从而加大工程的受力强度。
3.2、碾压混泥土技术的创新和应用
随着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发展,传统的碾压混泥土技术已不能满足现代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要求。大面积混凝土碾压技术是本世纪初兴起的一项新的筑坝技术。目前已被越来越多的施工人员采用,是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不可缺少的一项新技术,并将逐渐成为世界范围内的一项新技术而被广泛运用。大面积混凝土碾压技术是通过大面积碾压干硬混凝土混合物进行浇筑的筑坝技术,这种碾压技术不影响混凝土强度,能够较好的改善层面,施工速度较快,而且投入资金相对较少,适合水利水电工程大体积大面积混凝土施工。大面积碾压混凝土技术应用到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中,将很好地改善传统的大坝混凝土施工方法,碾压时用薄层作铺料,碾压干硬拌合物,采取震动碾压,将表面充分压实,从而提高施工速度。
3.3 水利水电施工导流和围堰技术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导流技术对整个工程施工质量、安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水利水电工程中施工导流方案设计必须科学合理,需要协调好人力、物力和财力三方面关系,同时应根据工程周围施工环境来进行。在河道、水面上进行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施工导流是最关键的环节,传统的导流方式是修筑围堰。修筑围堰时,应全面考察了解工程周边的地理环境,依据地形地貌,同时按照国家规定的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标准,确定合理的导流流量、导流时段及导流方案。科学合理的导流方案和高标准的围堰技术是确保水利水电工程大坝和闸门质量安全的保证。
3.4 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外加剂使用技术
随着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迅速发展,一些传统施工技术也在不断的改进和创新,来满足当前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需要。比如混凝土外加剂的采用,它能有效地使混凝土特性充分发挥出来,来满足水利水电工程耐久性和稳定性的要求。混凝土外加剂作为混凝土的添加成分,具有作用大、用途广、收益高等特点,目前混凝土外加剂已经广泛应用到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并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它的作用包括:处理修补表面、提高混凝土变形能力、抗化学腐蚀等等。外加济的使用,为提高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小结
随着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发展,一些现代的科学技术已经应用到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并且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的创新和应用是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发展的关键因素,直接关系到水利水电行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必须加强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专业水平,把现代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与传统的施工技术有机结合并应用到现代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地提高我国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水平。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TV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36-0288-01
我国正在成为一个令世界瞩目的能源消耗大国,而水电资源的丰富空间,使中国完全有能力也有必要让水电来缓解能源压力。因此,在经济发展中水利水电也将扮演中流砥柱的角色。西南大旱、北方冬麦区大旱都告诉我们应该大力发展水利水电事业,只有在水利水电基础设施保证的前提下,农业生产才会有条不紊,农民生活才会进入更高阶段的小康。另一方面,水利设施的建设还对调节局部小气候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灾害成灾的特点
水利水电工程地质灾害的发生具有时空分布规律,主要表现:前期开展勘测设计和科研工作对地质环境影响较小,工程场址主要受自然地质灾害(包括滑坡、崩塌、泥石流等)的危害;建设期是工程地质灾害(包括边坡工程和地下工程地质灾害)高发期,地质灾害对人身财产安全、建设工期和工程投资直接或间接产生影响;运行期是水库工程与地基工程地质灾害高发期,地质灾害直接威胁工程安全。
由于地质灾害的产生在时间上具有突发性,在空间上具有隐蔽性,大量工程实例证明,工程地质灾害的危害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对人身财产安全的影响;对工程进度的影响;对工程投资和效益的影响;对工程质量和安全的影响;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二、地质灾害预防与地质环境保护对策
由于人类还不可能完全通过工程措施解决所有的地质灾害,所以进行有效的预防显得尤为重要。根据水电工程建设特点及地质灾害成因机制与成灾特点,宜采取综合预防措施,能避免的要尽量避免,对引起地质灾害的人为因素要加以有效控制,不能避免的要进行有效预防,防患于未然。实践证明,只要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许多地质灾害是可以避免的,这就要求项目建设的各个阶段和环节均应充分重视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从源头上控制地质灾害的产生和最大限度地避免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水利水电工程地质灾害的综合预防措施应包括以下几方面:
1.做好地质勘察,因地制宜设计
水利水电工程前期勘测设计工作是水电项目建设各阶段中关键的一项工作,扎实的前期工作是工程顺利建设、达标投产、安全运行,并取得效益的前提和保证。水利水电工程地质灾害大部分与人为因素有关,其中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勘测不到位、设计不合理。实践证明,工程地质勘察工作是水利水电工程规划、设计、施工等极为重要的前期基础工作之一。如果前期不首先对工程地质条件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就无法选定最佳的工程场址,更无法确定适合地形地质特点的建筑物类型、枢纽布置和科学的施工方法,地质灾害就在所难免。设计是工程建设的灵魂,脱离实际地质环境的不良设计,会诱发和加重地质灾害,并留下安全隐患。因此做好前期地质勘察,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勘察设计水平,科学合理、因地制宜地进行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是预防地质灾害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
2.开展地质灾害评估,落实防治对策
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是为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相关的立项、征地、投资决策、合理确定开发方案及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设计等工作,提供科学依据,防止工程建设遭受地质灾害的危害,使国家、企业或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受到损失,避免由于预防和治理地质灾害失策,不合理地增加工程建设投资,或者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水利水电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应在可行性研究阶段进行,且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不替代建设工程各阶段工程地质勘察或有关的评价工作。对地质灾害危险性要做出正确的评价,必须与工程紧密结合,既要进行科学的预测与评估,又要提出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并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全过程中加以认真落实。
3.强化施工管理,确保质量安全
不少工程边坡变形破坏、地下洞室坍塌冒顶、临时围堰溃决或被冲毁均与施工质量有关,包括施工方法不当、施工质量差及工程抢险留下隐患等等,导致了很多可以避免的灾害发生。施工质量是工程质量与安全的基础和保障,是工程产生经济社会效益的前提。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是综合性的实施过程,在注重勘察设计质量的同时,要重视工程建设质量,强化施工管理,发挥好建设监理的作用,切实加强施工质量控制,确保工程质量安全。
4.进行长期监测,建立预警系统
监测资料能反映各种自然和人为因素的综合影响和各种环境地质问题的动态变化。由于岩(土) 体变形与破坏是一个渐进的、由量变到质变的变化过程,加之客观地质条件的复杂多样性,要准确预测预报变形与破坏发生的时空关系是较为困难的,因此应采取巡视检查与长期监测相结合的因地制宜的预防。对枢纽工程区的高边坡、危岩体、所有建筑物边坡( 特别是曾经产生过变形或破坏但已经过综合处理的边坡),除施工期要加强监测外,运行期应视具体情况进行长期监测。通过运行期监测,特别是水库运行初期的监测,可以正确地预测其发展趋势,以便发现问题,及时采取补救措施。某水电站泄洪洞进口边坡施工期产生大塌方,由于监测到位,预报准确,及时采取应急措施,撤离现场工作人员,避免了伤亡事故发生。对于水库工程区,按照“检测预报、群测群防、搬迁避让、的原则,对现在还没有变形失稳迹象、但预计将来可能失稳的有移(居) 民点的库岸边坡,应加强观察并进行必要的监测,对边坡稳定性进行预测预报;对可能诱发地震的水利水电工程,应设立地震监测网站,适时监控蓄水后地震情况,发现新的隐患或灾情,及时通报,并进行妥善安置处理。
5.保护地质环境,促进和谐发展
在保护生态的基础上有序开发水电,做到促进经济建设和保护生态环境并重。水利水电工程是系统工程,涉及工程建设区和影响区的地质环境、生态环境及人文环境等问题。如工程区域稳定性( 包括地震安全性及诱发地震可能性)、开发建设必要性、方案技术可行性与经济合理性、地质灾害危险性与建设场地适宜性、工程建设对陆生生态与水生生态及自然景观(或保护区) 的影响、文物古迹及民俗文化的保护、土地与矿产资源淹没、移民安置规划与生产资源恢复重建等,依据国家的法律法规及相关规程规范,均要进行专门的评价和论证,并需要经过有关部门的审查和批准。其中生态环境是较为敏感的话题,从工程规划、勘测设计到开发建设,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生态环境是地质环境的屏障,对地质环境起着巨大的保护作用,而地质环境是生态环境及人文环境的载体,也是地质灾害产生的物质基础,它们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又相对统一,形成完整的生态-地质-人文环境系统。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涉及面广、影响范围大,要获得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实现工程建设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必须更加重视地质环境保护,做好地质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包括地质环境监测,地质灾害防治,地质环境治理,地质遗迹、景观和古生物化石保护等。
水利水电工程开发建设是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过程,只有充分地认识自然,才能有效地利用和改造自然。地质灾害总是受所在自然地质环境控制,由于地质环境的复杂多变性,地质灾害是不以人们主观意志为转移客观存在的,但是,只要对地质环境有充分的认识和了解,做好地质勘察与地质灾害评估、设计、加强预测预报并采取防汛措施,地质灾害是可预防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应当具备适度承受灾害风险的能力及科学地应对灾害和主动防灾减灾行为。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 TV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风险是任何时候都存在的。风险管理通过对信息的采集和分析,对潜在的风险进行分析判断。所以个组织都在决策时引入风险管理,提高抗风险能力。我国的水利水电工程发展迅速,工程本身的高风险性决定了在施工过程中引入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一、水利水电工程风险的特点与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一)水利水电工程风险的特点
水利水电工程的风险特点主要有:客观性和普偏性,随机性和偶然性,可变性和多样性。这些风险特点都是由于水利水电工程的特点决定的。水利水电工程中的风险不确定性是客观存在的。任何水利水电工程都有各种风险存在,而且风险问题存在于工程的整个寿命周期中,有工程存在,就有风险存在。第二,由于水利水电工程规模大,建设周期很长,影响范围很广,所以说风险产生的因素也很多,风险的产生具有随即和偶然性。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和运行中,风险性质和数量会随着工程的发展而不断变化,一种风险不能一直存在,新的风险在工程新的阶段也会随之产生。第三,由于水电工程项目的复杂性,风险的产生因素也具有复杂性,所以风险具有多样性。
(二)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有效的风险管理是水利水电工程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更是工程质量和工程安全的保障。良好的风险管理,是把工程的各种环节和事情进行优先排列的过程。风险管理把工程中风险很大,可能造成巨大损失的事情优先处理,把风险相对较小的事情后置,把未发生的风险做好规避使之不发生,对已经发生的风险进行转移或者补救,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
二、水利水电工程的风险极其应对思路
水利水电工程的风险管理的具体内容在工程的不同阶段应该各有侧重,应对风险的措施要有针对性。工程的规划阶段风险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对风险的识别,重点在规避;在研究设计阶段主要是对风险进行分析,做好风险防范;工程施工阶段重点做好风险监测;运行阶段重点是做好应预案,减少风险的损失。
(一)水利水电工程选址规划阶段做好风险识别,做好风险避让措施
在工程选址规划节点,最大的风险是来自于地质构造,土层的断裂和巨型滑坡。采取有效的风险避让措施可以最大化降低和避免风险。例如512地震灾区的水电工程虽然遭受了强震,但是选址避开了断层,工程整体没有受到太大的损害。所以在选址上要注意避开断层和滑坡多发的地点。另外,选择要识别库岸滑坡引起的洪水超标、库内巨型滑坡造成库中坝等风险。第三,存在地质风险的河段不宜建坝。正确的坝址应该避开断层和滑坡体,如果无法避开,则要避免建立高坝水库而影响或改变当地的水文地质条件,降低诱发地质灾害的几率。有潜在地质风险的河段,首先选用避让措施,如无法避让则要控制工程的规模。如唐家山堰塞坝,在地震中虽然水电站完全被损毁了,但是没有造成次生灾害,很大部分原因就是选择了正确的工程规模。另附水利水电工程规划审批流程图(图1)。
图1.水利水电工程规划审批流程图
(二)水利水电工程在设计阶段准确分析风险,做好风险防范措施
在对工程进行可行性研究和设计阶段,要对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准确分析,并评估风险级别,选择适合的坝型和布局防范风险。对工程进行优化设计实现风险降低,提出可靠的设计指标和编制科学的调度方法来做好风险控制和管理,提高工程抗风险能力。
首先要防范可能的地质风险。主要有:1,混凝土拱坝坝肩的抗滑稳定性。2,深厚土层覆盖造成坝基的把不均匀变形和渗透。注意深层抗滑的稳定和坝基放渗透设计。其次是防范洪水风险。应对混凝土坝进行优先选择,利用坝身能力泄洪。如果覆盖层深厚则选择当地材料进行建坝,此时要增大泄水能力。最后是防范地震和地震引发的地质灾害的风险。在高山或峡谷地区,最好将厂房建设在地下,建立隧道上坝。对地面和山坡的地质条件进行分析,并采取工程措施避免岩体破坏对水坝造成影响。
对于由于地质资料缺少而引起不确定的风险的工程来提高建筑或地基的处理设计标准来控制风险。针对主要建筑和设备的风险评估要请专家负责,风险评估的结论是人为制定或者模拟实验的结论,如果计算参数和评价标准不同就会得到不同的评估结果。所以要借鉴类似工程进行对照参考后再进行分析评估。
(三)工程施工阶段进行风险监测工作,采取有效的保障措施。
在工程的施工阶段主要任务是控制风险。风险控制的主要目的是保证工程的质量和安全,缩短工期和节约成本。工程开始挖掘作业的时候可能会出现实际的地质条件和勘察的结果不一致的风险,施工单位对支护工作不太重视也造成风险,在开挖时要进行动态监控和设计,已实际地质条件为依据进行施工作业的动态调整。当工程进入大坝建设阶段是,安全风险被质量风险代替,在此阶段要对施工质量风险进行有效控制,防止质量不达标而造成后期补救和运行的更大风险。
(四)水利水电工程在运行阶段重点进行风险管理,制定紧急预案,降低风险损失。
水利水电工程在建设过程中,特别是施工末期内衣彻底控制和规避的风险因素在工程运行阶段就会大量涌现出来,特别是在运行的初期阶段。即使在规划,设计,施工阶段,都非常优良的水利工程,如果缺乏运行中必要的维护保养,也不能完全保证在运行阶段没有突发风险的出现,所以,大坝的风险管理要贯穿一工程运行的整个过程。
工程的风险管理要明确责任,建立风险责任制。水利水电工程的风险涉及到了公共安全,所以要建立起以地方政府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风险责任制,按照上下级关系把责任逐步落实到同级政府,水库管理部门和水库各级责任人,实现责任追究制度。
另外,对于水利水电工程运行中的风险管理,还要制定应急预案,建立风险等级报告制度,为降低风险损失提供制度保证。应急预案在制定时应该包括组织体系、运行机制,应急保障和监督体系等内容,要讲究实用性和完整性,预防措施有针对性,具体程序可操作性,保障的可行性。报告制度要明确报告主体,程序和时限,在报告中全面说明事故发生的各个要素,例如时间,地点,原因,危害程度,拟定措施和措施的落实情况。
参考文献:
[1] 杜效鹄,周建平.水利水电工程风险及其应对思路的探讨[J].水力发电,2010,36(8):1-4,8.
[2] 周力,黄泽均.水利水电工程风险管理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1,23(21):291-292.
[3] 周建平,杜孝鹄,崔明远等.水利水电工程的风险及其应对策略的思考[J].中国工程咨询,2012,(5):21-23.
Abstract: This paper start from the evaluation of the existing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power project quality, analyzes the problems of the quality assessment and hydroelectric construction, proposed an improved method.Key words: construction of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power; quality evaluation; improvement; method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1 现行水利水电工程质量评价方法
1.1 工程质量评定标准
工程质量评定的主要内容包括:主要项目与一般项目。按照现行评定标准分为“合格”和“优良”两个等级。在基本要求(检测项目)合格的前提下,主要检测项目的全部测点全部符合上述标准;每个一般检测项目的测点中,有70%以上符合上述标准,其它测点基本符合上述标准,且不影响安全和使用即评定为合格;在合格的基础上,一般检测项目的测点总数中,有90%以上的测点符合上述标准,即评定为优良。
单元工程质量达不到合格标准时,必须及时处理。其质量等级按下列条款确定:全部返工重做的可重新评定质量等级;经加固补强并经鉴定能达到设计要求,其质量只能评定为合格;经鉴定达不到设计要求,但项目法人和监理单位认为基本满足安全和使用功能要求,可以不加固补强的或经加固补强后,改变外形尺寸或造成永久性缺陷,经项目法人和监理单位认为基本满足设计要求的,其质量可按合格处理。
1.2 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的评价等级
现行水利水电工程按单元工程、分部工程、单位工程及工程项目的顺序依此评定,工程质量分为“合格”和“优良”两个等级。
1.3 分部工程质量评定标准
1.3.1 合格标准
单元工程质量全部合格;中间产品质量及原材料质量全部合格,启闭机制造与机电产品质量合格
1.3.2 优良标准
单元工程质量全部合格,有50%以上达到优良,主要单元工程质量优良,且未发生过质量事故;中间产品质量全部合格,如以混凝土为主的分部工程混凝土拌和物质量达到优良,原材料质量合格,启闭机、闸门制造及机电产品质量合格。
1.4 单位工程质量评定标准
1.4.1 合格标准
分部工程质量全部合格;中间产品质量及原材料质量全部合格,启闭机制造与机电产品质量合格;外观质量得分率达到70%以上;工程使用的基准点符合规范要求,工程平面位置和高程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施工质量检验资料基本齐全。
1.4.2 优良标准
分部工程质量全部合格,其中有50%以上达到优良,主要分部工程质量优良,且施工中未发生重要质量事故;中间产品质量及原材料质量全部合格,其中各主要部分工程混凝土拌和物质量达到优良,原材料质量、启闭机制造与机电产品质量合格;外观质量得分率达到85%以上;工程使用基准点符合规范要求,工程平面位置和高程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施工质量检验资料基本齐全。水电站、泵站工程的质量评定还需经机组启动试运行检验,达到工程设计要求。
1.5 工程项目质量评定标准
①合格标准
单位工程全部合格。
②优良标准
单位工程全部合格,其中50%以上达到优良,且主要单位工程质量优良。
2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评价存在的问题
2.1 现行评定标准中要求工程质量必须同时满足五项条件,若有一项不符合要求,就会否定整体工程质量,且现行评定标准没有考虑各个因素对工程质量的不同影响程度,即权重,评价体系不能完全体现其科学性与合理性。
2.2 水利部在建国以来几十年来的经验教训基础上,总结出一套比较完善而又切实可行的检验评定大中型水利建设工程质量的标准―《质量评定表》和《质量评定标准》。但对于水利水电工程,目前还没有较系统的质量检验和评定等级的办法和标准。只能参照水利建设工程的《质量评定表》和《质量评定标准》实行,而现有的评定方法是不能完全考虑影响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的特点。
2.3 现有的工程质量评定采用评定指标进行简单的、精确的量化,没有考虑到工程质量的模糊性和工程质量等级的模糊性,因而不能全面的反映工程质量。
2.4 对于水利工程而言由于单元工程或分部工程划分的数量较小,评定的群体较小,使评测结果与真实状况容易产生一定的偏差。如不同施工标段由于工程施工项目少,项目划分时往往会出现分部或单元工程个数相同的情况,现行评定是以合格率与优良率作为评价。在实际评定时不同施工阶段会出现相同的优良率或合格率,而在实际的质量情况会存在较大差异,若仅仅从评定数值上看,不能完全公正、客观的反映工程真实的质量状况。
所以建立一套相对有效的质量评价体系,对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进行相对客观公正的评价是非常有必要的。
3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评价对策
3.1 评价指标的确定
工程项目质量是项目各阶段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而形成的一个复杂系统。而目前现有的一些宏观质量影响指标或类似指标在反映工程项目质量影响因素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不足。首先,指标大都只能反映施工和竣工阶段部分质量工程状况,侧重于描述某个阶段的某个方面的质量,而无法形成对质量状况的全面认识;其次,目前形成的“企业自检、社会监理、政府监督”三级保证体系之间缺乏内在联系,自身监理管理不完善,监督手段和方法相对滞后,监理没有真正的质量否决权和计量支付权,承包方对“自检”缺乏主动性等,并且三者监督评价主要局限在对施工质量的监督管理。
工程项目的质量评价应是全寿命期内各个阶段的综合评价,才能实时、全面、系统的反映工程项目总体质量风险水平。这就要求所建立的质量评价体系应尽可能全面体现工程项目质量评价内容。根据以上要求,再结合影响工程质量因素和指标选择的原则和水利水电工程的特点,根据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的全生命周期的影响因素及《水利水电基本建设工程单元工程质量等级评定标准》并结合专家调查等形式,确定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评价指标。
3.2 自动化评价系统
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为便于运行期的工程管理,对重要建筑物的重要监测项目进行自动化监测,这些自动化监测项目为:上下游水位、气温、库水温、渗漏量、坝体和坝基渗流压力、绕坝渗流、建筑物及边坡的变形、各重要监测断面主要应力应变测点等。以上监测项目通过电测传感器和遥测控制单元(MCU)进行现场自动数据采集,并按专门设置的通信网络将数据传入管理大楼工程安全监测集控中心计算机,由计算机对所测资料进行统一管理。
安全监测自动化系统建立一套以计算机为基础的监测资料数据库或综合管理系统。系统至少要求具备输入、输出、数据传输、数据存储和数据加工处理等五大功能。这些功能主要由计算机完成,部分内容可由人工承担,如:人工监测资料输入;资料离线分析等。
3.3 人工巡视检查
根据《混凝土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对水库大坝除用监测设备进行监测外,还必须进行人工巡视检查。
3.3.1巡视部位
主要巡视部位有:大坝、两岸边坡、电站、引水洞进出口等。
3.3.2 检查项目
3.3.2.1大坝
①基础部位有无挤压、错动、松动和鼓出。②坝体与岸坡接合处有无错动、开裂、脱离及渗水等情况。③两岸坝肩区有无裂缝、滑坡、溶蚀及绕渗等情况。④基础排水设施的工作状况、渗漏水的水量及浑浊度有无变化。⑤混凝土有无裂缝、裂缝形式及发展情况。
3.3.2.2电站
①进水口和拦污栅有无堵淤与损坏。②电站及进水口结构混凝土有无破损、裂缝,有无溶蚀或水流侵③尾水渠淤积及冲刷情况。
3.3.2.3边坡
边坡有无裂缝、滑动、坍塌、掉块、塌陷、隆起、错动、渗水
3.3.2.4其它
①闸门(包括门槽、门支座和止水设施等)能否正常工作。②电气控制系统的设备和备用电源能否正常工作。③启闭设施能否应急启动工作。④各安全监测设施有无损坏等。
4 结束语
加强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管理是适应大规模、高强度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迫切要求。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水利水电“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通过科学确定水利水电发展和改革目标,继续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及水电设施建设,深化水利水电体制改革。城市水利、农村水利及病险水库加固与建设等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也已成为很重要的组成部分。水利水电工程质量问题,不仅是一个技术问题、经济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每一位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管理工作者都必须对此保持清醒的认识和强烈的责任感,努力做好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管理工作,争创优质工程,为人们和子孙后代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