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中医基础特点

中医基础特点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7-05 15:57:58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中医基础特点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中医基础特点

篇1

中图分类号:J31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3)08-143-2

中国陶瓷艺术曾作为世界的顶级工艺,在中外艺术史上独树一帜,谱写过辉煌的历史篇章。在世界陶瓷艺术高速发展的大舞台下,中国的现代陶艺起步虽晚,但也明显地感觉到无论是陶艺家还是陶艺工作者们正迎难而上,积极探索前行,陶艺教育亦是如此。

一、陶艺教育的发展现状

在欧洲、美洲一些国家非常重视陶艺教育和人才的培养,它们针对陶艺教学的物质条件、教学措施及机构建立相对完善的教育体系。在美国陶艺教学是根据孩子不同年龄阶段来安排的,已经形成了一个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的有机整体。在亚洲,日本、韩国以及我国台湾地区,以民族文化为基础开展独具特色的陶艺课程。

陶艺教育在中国作为专门科系建立是在1956年,中央工艺美院开设了首个陶瓷系,1958年景德镇陶瓷学院的诞生,为我国陶瓷教育奠定了基础。直到近十年才得到重视和发展,在蓬勃发展的素质教育领域中,陶艺作为一支新军,受到了教育部门的关注并迅速发展,很多高校都开设了陶艺课程,有条件的中小学也建立了教学基地,一些商业性的工作室、陶吧的兴起也为大众了解陶艺搭建了桥梁。陶艺教学慢慢成为一种基础教学受到重视。

二、泥条与陶艺基础教学

在新石器时代,泥条盘筑和泥条圈筑是当时陶器普遍采用的成型方法,其不同之处在于盘筑是将泥条采取螺旋式的盘筑,而圈筑是将泥条做成泥圈后再逐层叠筑。器物制成初型之后用工具将里外刮抹平整,使器具表面密封防漏、厚度均匀。在制陶工艺日趋完善的今天,这种古老的工艺已经很难见到,只在我国一些偏远地方和少数民族地区,因工艺落后而还在使用,如云南的傣族、佤族、怒族,海南的黎族,迪庆藏族自治州等。

泥条无论是作为成型方法还是装饰手法,在陶艺教学的初级阶段作为一个重点来展开教学有如下几个重要特点

(一)泥条的基础性。毕达哥拉斯派的哲学观点认为点生线,线生面,面生万物,在陶艺教学中泥条可以说占据基础性的位置。在装饰方面,泥条装饰的基本语汇是线体造型,人类观察认识自然界的视觉条件里“线”是主要的视觉特征之一。在泥条作品中正是用线条传达审美情感。对于初学者而言泥条就像用笔在纸上绘画一样能够迅速适应,消除对陶艺学习的陌生感。玩泥是人的一种天性,初学者在用泥条装饰作品时从真实的触感中完成人与泥的对话,更容易认识泥料、了解泥性,在玩泥中感受并发现美。

(二)泥条的随意性。在陶艺造型训练课程中,把泥条盘筑作为基础训练,可以不借用任何工具,利用泥的可塑性,单凭双手对泥料进行搓揉、按压、重叠、穿插、旋转等技巧可以自由地塑造形体,相比于泥板、拉胚、捏塑、注浆等成型手法而言,泥条成型方法简单,随意性较强,更易于被学生理解和接受。

(三)泥条的表达性。陶艺大师周国桢认为“陶瓷生命的形成来自泥土与火焰;陶瓷生命的‘神’来自创造者的心灵,即通过手工把创造者的情感神化于它”。泥条的易变和易塑性,为发展学生的创作和想象力提供了广阔的表达空间,这在素质教育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素质教育重视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陶艺是直接通过双手与人心灵对话的艺术,手工在泥料上的情感表现,能直接通过作品传达出来。在学生的泥条作品中,有的做工粗糙、外形夸张,有的造型简洁、线条流畅,有的穿插考究、变幻莫测,但不管怎样都是在传达作者的个性情感。从随意中感受泥性,到有意中注入情感,给予学生足够的创意和创新空间。重要的是无论盘筑还是装饰,其手法都反复于一根根或粗或细、或方或圆、或长或短的泥条之间,正所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从感觉泥条到感触泥条,正是繁而不烦,盘筑意志的过程。而泥条作品无需华丽的釉色,无需规整的体型,通过素烧后保留陶土的原始质感和颜色,尊重自然、回归质朴正是现代人追寻的生活状态。

三、古往今来一脉相承

从最原始的制陶工艺手段发展成陶艺的重要装饰语言应用于现代陶艺中。泥条艺术的发展犹如一根连接古今、承前启后的特殊纽带,用朴实的语言传达陶瓷艺术的本性情感,唤醒人们对原始制陶工艺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在现代陶艺中的应用,重新审视隐藏于泥条中的原始情感。在现代陶艺中,这种成型手法和表现语言,受到陶艺家的继承发扬。如周国桢先生的《老绵羊》《角马》《怒吼的非洲》等作品,就是吸取了原始的泥条盘筑工艺,充分调动泥料本身的能量,通过泥条形态及组织方式的变化,给作品带来无限的生命力。吕金泉先生的作品《花的诉说》,彩色刻花盘上以浅刻处理花卉,辅以泥条表现花藤,使作品产生强烈的装饰对比,一虚一实、一动一静,将生命的灵动传达出来。

四、结语

泥条在陶艺作品中传达给人类对美、对泥性、对陶艺的认识理解和精神享受。在创新的同时如何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是现代学术界一直在思考的一个问题。在陶艺的基础教学中,我们通过泥条成型的优越性,将陶艺技术、民族情感、艺术美感传达给初学者们,在积极推进素质教育的同时更希望他们继承和发扬这种“一脉相承”的民族情节,将中国陶瓷艺术的辉煌继承并延续下去。

参考文献:

[1]中国硅酸盐学会主编.中国陶瓷史[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2.[1]周国桢.本土意识的崛起――谈泥条盘筑陶艺[J].陶瓷研究,1994,(02).

篇2

1风火相煽,瘀热偏重

临床观察结果表明,出血中风第1天证候的主要类型表现为“肝阳暴亢风火上扰证”、“风火上扰清窍证”,二者占到全部观察病例的一半[1]。可见,出血中风在急性期表现为一身阳气浮动,失于静藏,动极为火。出血中风者多具有肾中真阴不足,水不制火,木失涵养,易相火妄动的体质。木旺水衰,肝阳陡动,气升痰壅,“满脉去形”,络破血溢,激犯神明,发为出血中风。肝阳暴甚,亢而化风,风动火生,风火相煽;气机逆乱,胃降不及,积而成热;血溢脉外,瘀热交结,凝塞不行,此“风、火、瘀”三者是为出血中风发病病机。故临床上出血中风多见神昏谵妄、牙关紧闭、面红气粗、烦躁不安、大便秘结。舌红、苔黄厚,脉弦滑有力等内风旋转,气火俱浮,迫血上涌之象。

2痰瘀胶结,互为恶患

临床观察统计显示,“风痰瘀血痹阻脉络证”出现率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并且呈逐渐上升趋势[2]。可见,出血中风急性期另一个病机特征是痰瘀互阻,而且往往贯穿于中风病的始终。出血中风发生后,脉络损伤,血不循经,溢出脉外,离经之血,瘀阻脑脉,津液则渗于脉外,为痰为水;痰水浊邪阻滞气机,痰由瘀而化生,瘀因痰加重,二者胶结,互为恶患。亦有风火鸱张,火热灼津为痰,风鼓痰升,上蒙清空,旁窜肢节,内扰血脉,发为本病。痰浊瘀血作为内生有形之邪,与风、火等无形之邪相搏结,则邪易留着,“浊邪害清”,损伤元神,神机不灵,全身失统。可见,风火无形之邪,得瘀痰有形之害,蒙蔽脑神,阻断神机,损害脑脉,中风之疾乃生。出血中风在每个病理阶段,痰瘀之邪始终存在。风火之邪无形,为患虽急而不能久,而痰瘀有形,可结络伏髓,交互为患,久而难除。《血证论》曰:“痰水之壅,由瘀血使然。但去瘀血,则痰水自消”,《明医杂著》指出:“用血药而无行痰、开经络达肌表之药以佐之,焉能流通经络,驱逐病邪,以成功也。”因此,我们认为出血中风其病机根本亦在于痰瘀为患。

3腑实毒聚,壅助病势

腑实既是出血中风的一种诱发因子,又作为中风后的一种病理状态,甚或形成恶性循环加重病情[3]。临床观察发现80%急性脑出血病人在发病的2~3天,均可见到腑气不畅之便秘、痰热壅肺之喘促,特别在发病后2小时即可见到痰声漉漉、呼吸深沉或伴鼾声如雷。出血中风后,中焦斡旋升降失常,胃气不能顺降,糟粕不下,积而为热,结于阳明,成腑实之候。又急性期多阳火亢盛,火热内炽既可烁液成痰,消烁津液,致胃肠燥结,腑气不通。加之患者卧床,气机呆钝,饮食失养,腑实壅阻益甚。腑气不通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大便情况可作为判断病势深浅轻重及转归预后的指标。腑气不通,胃肠积热,可加重火盛阳亢之势,煽动痰浊上逆,蒙蔽清窍,而致神昏加重。再者,腑气不通,中焦气机受阻,气血之输布流通不畅,使脏腑功能败坏;邪盛壅结,腑实不通,邪出无门,上扰清空又致惊厥、烦躁、神昏谵语等症状。又因肺与大肠相表里,阳明燥结,肺失肃降,痰热壅滞于肺,若治不及时,则秽浊之气内扰,痰热瘀毒无有出路,热结愈甚,邪热化火,风助火威,火借风势,风火愈盛;热非但与燥结,且与痰瘀毒邪互结,故热结不除,痰瘀难化,毒邪不去,形成上为风痰瘀火,下为阳明燥结,上下合邪,病情恶化而变证、坏证叠出。

4虚实夹杂,病证多变

本虚标实、病机转化迅速是中风病的主要特点。

如急性期表现为风痰瘀血痹阻脉络之证,可因痰瘀蕴久,从阳化热,而转化为痰热证;或因素体气阳两虚,从阴化寒,而转化为痰湿蒙塞心神证。发病时表现为痰热腑实,可因腑气不通,而清阳不升,浊气不降,导致痰浊蒙闭清窍,出现意识障碍;亦可因腑气通行,清浊有序,神明再振而病情出现转愈。或发病时即见神昏者,或为风火上扰、痰热内闭清窍的阳闭证,或为痰湿蒙塞心神的阴闭证,若治疗不当或邪气亢盛,可迅速耗伤正气,转化为内闭外脱、阴阳离绝而危及生命。

5参考文献

[1]黄培新,杜宝新,黄燕,等.出血中风急性期阳类证、阴类证证候动态变化分析[J]中医脑病杂志,2006,2(2):108110.

[2]杨利,黄燕,蔡业峰,等.对1418例中风患者痰瘀证候分布和演变规律探析[J].辽宁中医杂志,2003,26(6):458459.

篇3

自参加工作以来,我有幸得到机会教授自初中至高二的课程,这在我们这所既有初中部又有高中部的学校是很少见的。大多数老师都是一届一届地反复教授初中或高中,像我这样能够体会二者之间衔接的人少之又少。我很庆幸在新课改的环境下有机会贯穿初高中教材,并且在实际教学中,深刻地体会到了二者之间巨大的差异,也能够理解为什么很多学生从初中升入高中后,在英语学习中感到毫无头绪,屡屡受挫。

一、初高中英语的特点

1.初中是学习英语的基础阶段。在这个时期,教师大多很少用英语授课,多以汉语解释指导。在课堂上,我们多以分组练习的形式丰富课堂活动,活跃课堂气氛,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在一种轻松的氛围中,学生记忆大量信息,以备后期的输出。我们注重听说训练和词汇积累,阅读理解和语法讲解不是教授重点。这一时期的教学特点是保姆式教学。老师几乎手把手地指导学生,从单词的发音,拼写到句子的组合,几乎做到一字一句地教授,面面俱到。大多数初中教师一直沿用的一个有效学习方法就是背例句,背范文。因此,一般情况下,在初中时期,只要学生跟随老师的步伐,对重点难点加强记忆,一般成绩都比较理想。

2.高中是英语学习的深化阶段。到了高中,无论是从教材内容,还是从课堂授课形式,较初中都有了很大的改变,因此若学生继续沿用以往的学习方法,就必定会感到力不从心。高中英语侧重培养阅读能力,需要同学们把学到的知识灵活运用到对语言文章的理解中,不断提高分析判断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授课不再是简单的机械重复,而是一种探究性的学习。英语学习不再是简单的词汇的积累,更多的是语言的运用和理解。教师多用全英文授课,课堂活动减少,阅读写作量增大。教师注重对课文篇章结构的理解及深层含义的理解,注重有选择性地讲解重点、难点,不会面面俱到,这就对学生有了新的学习要求,即培养自主探究和举一反三的能力。

二、初高中英语学习的差异

1.初高中英语试题范围和形式不同。初中英语考试的试题重复性大,很多都是平时做过的,因为内容少,题型比较简单,所以考试的时候学生们会感觉很轻松,考试成绩也比较理想,使他们觉得学习英语并不难,便于调动学习积极性。但高中试题范围广泛,题量大,单纯掌握课文知识仅仅只是基础,除此以外还需要摄入大量课外知识,并且要具有逻辑思维的能力及分析、判断和归纳的能力,这种综合运用能力在完形填空、阅读理解和任务型阅读题型中显得尤为重要。学生如果只注重背单词,不去探究,那么只是了解深层含义是远远不够的。

2.初高中英语教材的差异。初高中英语教材有很大的跨度。初中英语是基础英语,比较简单且要求低;高中英语容量大,节奏快,要求高,几乎每堂课都有新的内容,需要学生及时掌握、消化和巩固。举语法为例,在初中阶段,基础的语法内容学过了,在高中,我们要学习的是更深更高层次的语法,如定语从句、非谓语动词、名词性从句、倒装结构、虚拟语气等,其中的部分内容,我们并不生疏,但是初中接触的还只是皮毛,高中阶段的学习会比之前的所学内容复杂得多。

3.初高中学生英语学习方法不同。初中生很依赖教师,所学内容大都跟着教师进行简单机械的重复操练。用这样的方法是无法适应高中英语学习的。高中英语需要先理解,后记忆,这样才能记得多,记得牢。初中英语内容简单,不进行课前的预习和课后的复习,仅凭课堂的反复讲练也能记住,但到了高中,预习和复习是不容忽视的两个环节。如果没有做好充分的预习,听课效率就不高。没有做好复习,课堂所学的内容就无法得到巩固。高中学习更需要学生独立思考及创新思维。

三、学生要有好的学习方法

对于学生而言,面对以上种种差异,面对新课标新教材的要求,无论是初中生还是高中生,只有拥有了学习英语的热情和有效的学习方法,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好的学习方法来源于好的学习习惯,学生们应该争取做到以下几点。

1.养成良好的预习,复习习惯。自觉有意识地预习是提高听课质量的保证。查出生词,通读全文,标出重点和难点等预习步骤都会使学生在听课过程中更加有针对性,变主动为被动。复习需要不断重复,这样可以对知识有较深的印象,便于所学知识的重现和反复记忆。

2.养成阅读尤其是朗读的习惯。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因此朗读不但可以提高发音的准确性和韵律感,还有助于提高听力水平和阅读水平。除此以外,多多涉猎其他领域的英文材料,从课本配套听力材料到英文电视节目,都可以促进英语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英语这门语言需要量的积累,才能达到质的飞跃。

3.勤于查字典,学会使用工具书。查字典是一种学习技能。随着阅读量的增大,学生们经常会碰到词汇方面的问题,学生不应该仅仅依靠老师解决,应该主动运用工具书,特别是用英汉双解字典为自己排忧解难,使用得当必定会给英语学习带来莫大的好处。

篇4

我国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国家,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4,是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水资源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城市化水平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对于水资源的需求也会越来越大。根据水利部门的预测,到2030年我国人口至16亿时,人均水资源将降低到1700m3,总缺水量将达到400~500亿m3,已经达到了世界公认的缺水警戒线。因此,如何处理水资源短缺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成为当务之急。在水资源紧缺的条件下,对于污水的处理是解决水资源短缺的重要方式,不仅可以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也是开展清洁生产、进行环境保护的重要措施。

1.CASS工艺概述

1.1 CASS工艺简介

CASS(Cyclic Activated Sludge System)工艺是SBR工艺的改进型,是循环活性污泥技术的一种型式。CASS工艺特指设有生物选择器及兼氧区和主反应区的可变容积反应池,以序批曝气非曝气方式运行的充放方式间歇活性污泥处理工艺,在一个反应器中完成有机污染物的生物降解和泥水分离的处理功能。它的循环操作运行过程包括以下四个阶段:进水―曝气阶段―沉淀阶段―上清液滗水―闲置阶段。

1.2 CASS工作原理

在预反应区内,微生物能通过酶的快速转移机理迅速吸附污水中大部分可溶性有机物,经历一个高负荷的基质快速积累过程,这对进水水质、水量、PH和有毒有害物质起到较好的缓冲作用,同时对丝状菌的生长起到抑制作用,可有效防止污泥膨胀;随后在主反应区经历一个较低负荷的基质降解过程。CASS工艺集反应、沉淀、排水、功能于一体,污染物的降解在时间上是一个推流过程,而微生物则处于好氧、缺氧、厌氧周期性变化之中,从而达到对污染物去除作用,同时还具有较好的脱氮、除磷功能。

2.CASS工艺的主要技术特征

2.1连续进水,间断排水

传统SBR工艺为间断进水,间断排水,而实际污水排放多为连续或半连续的,CASS工艺可连续进水,克服了SBR工艺的不足,比较适合实际排水的特点,拓宽了SBR工艺的应用领域。虽然CASS工艺设计时均考虑为连续进水,但在实际运行中即使有间断进水,也不影响处理系统的运行。

2.2运行上的时序性

CASS反应池通常按曝气、沉淀、排水和闲置四个阶段根据时间依次进行。

2.3运行过程的非稳态性

每个工作周期内排水开始时CASS池内液位最高,排水结束时,液位最低,液位的变化幅度取决于排水比,而排水比与处理污水的浓度、排放标准及生物降解的难易程度等有关。反应池内混合液体积和基质浓度均是变化的,基质降解是非稳态的。

2.4溶解氧周期性变化,浓度梯度高

CASS在反应阶段是曝气的,微生物处于好氧状态,在沉淀和排水阶段不曝气,微生物处于缺氧甚至厌氧状态。因此,反应池中溶解氧是周期性变化的,氧浓度梯度大、转移效率高,这对于提高脱氮除磷效率、防止污泥膨胀及节约能耗都是有利的。实践证实对同样的曝气设备而言,CASS工艺与传统活性污泥法相比有较高的氧利用率。

3.CASS工艺优势

3.1与传统的活性污泥法的比较

(1)建设费用低。省去了初次沉淀池、二次沉淀池及污泥回流设备,建设费用可节省20%~30%。工艺流程简洁,污水厂主要构筑物为集水池、沉砂池。CASS曝气池、污泥池,布局紧凑,占地面积可减少35%。

(2)运转费用省。由于曝气是周期性的,池内溶解氧的浓度也是变化的,沉淀阶段和排水阶段溶解氧降低,重新开始曝气时,氧浓度梯度大,传递效率高,节能效果显著,运转费用可节省10%~25%。

(3)能很好地缓冲进水水量与水质的波动。不仅能有效去除污水中有机碳源污染物,而且具有良好的脱氮、除磷功能,排出的剩余污泥稳定化程度较高。

(4)进水的波动可用改变曝气时间的简单方法即可予以缓冲。管理简单,运行可靠,不易发生污泥膨胀,一般污泥指数不超过50~70mg/L。

3.2与SBR或CAST工艺的比较

(1)CASS反应池由预反应区和主反应区组成,预反应区控制在缺氧状态,因此提高了对难降解有机物的去除效果。

(2)CASS工艺进水是连续的,因此进水管道上无电磁阀等控制元件,单个池子可独立运行,而SBR或CAST进水过程是间歇的,应用中一般要2个或2个以上池子交替使用,增加了对控制系统的复杂程度。

(3)CASS每个周期的排水量一般不超过池内总水量的1/3,而SBR则为1/2~3/4,CASS池抗冲击能力也比较好。

(4)CASS比CAST系统简单。

4.CASS工艺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4.1 CASS工艺处理低温生活污水

寒冷地区低温污水处理一直是目前水处理中的难点,低温污水主要是指在我国北纬40度以北的城镇(一般在6~10℃,少数在4~6℃)的冬季城市污水。由于我国寒冷地区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处于低温环境,地面排水温度一般在10℃左右,而生物处理一般要求水温在13℃以上,这就给污水处理带来很大困难。

低温对CASS工艺处理效果有一定影响,在其他条件相同情况下,与常温条件相比,CODCr去除率约降低3%,这也反映出该工艺对温度具有较好的适应能力。但低温造成活性污泥沉降性能降低,SV和SVI值普通高于常温条件,可以通过提高污泥浓度、降低污泥负荷、适当延长沉淀时间和向CASS池中投加少量粘土等措施,解决低温给生产运行带来的因难。

4.2 CASS工艺处理啤酒生产废水

啤酒生产废水主要含糖类、酸类等有机物,属中等浓度的食品工业废水,进入水体要消耗大量溶解氧,对水体环境造成严重危害,必须经处理达标后才能外排。

青岛某新建啤酒厂废水处理间,主体工艺采用CASS法,运行以8h为周期,其中进水、曝气、回流时间为6h,进水、沉淀时间为1h,滗水、排泥时间为1h。工程调试后,连续运行时间约半年。运行效果为:CASS处理工艺能有效的处理啤酒废水,当CODCr在800~1500mg/L范围内,处理出水能达到或优于地方排放标准;且合理的选取设计参数,能使CASS工艺达到稳定的运行效果。

4.3 CASS工艺处理城市生活污水

河南省某生活污水处理厂,应用CASS+混凝沉淀+过滤消毒的工艺处理生活污水,通过实际运行,出水稳定达标,且部分中水进行回用。工程实践表明,生活污水处理采用CASS工艺是行之有效的。本污水处理技术先进,工艺可靠,建设及运行费用低,取得了较好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君珊.基于CASS工艺的城市污水处理研究综述[J].北方环境,2012(6).

篇5

语文作为人类文化最重要的组成成分和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而其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的基本特点。语文与我们生话息息相关,我们需要把语文与生活联系起来,作为一位初中语文教师,不仅需要全面完整了解语文教学的任务,更需要懂得如何把抽象的知识变成实在的容易理解的东西。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们感受到语文和生活的联系,懂得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这样,语文的学习不仅会变得轻松容易,也变得更容易让学生们对语文产生更浓厚的兴趣。

一、语文教学与思想教育

作为思想道德教育蕴含量比较广的初中语文教学,其思想道德教育的意义在于,培养出健康向上的心理素养和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而现代的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课文内容里蕴含着大量的思想道德教育,这也就表明了初中语文教学中所涵盖的大量的思想道德的特点。而教师要使学生在感情上受到熏陶和在思想上受到深刻的教育提升,就应将思想教育贯穿于语文教学中。如联系当代语文教学的现实进行思想教育,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从分析课文时将思想道德贯穿进去,有利于从道德上感染学生;在总结课文中心时突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中心概况能力,从而更好地领悟出文章的中心思想。

二、教学目标与语文素养

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是初中语文教学课程的起始点。全方位的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主要内容,让学生在学习中形成独立自主的学习习惯和能力,并由此来感悟生活,所以教师要处理好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和达成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树立正确合理的学习目标是学习的必要步骤,有了目标才能在后期的学习中有无尽的动力。学生在没有目标的情况下对学习往往只能保持短期的好奇心,等到好奇心过了以后就将学习丢在一边。面对这样的情况,教师要做的是教学目标的明确性和在教学课程中内容的集中性,尽量强化语文课堂的创新性,让学生对学习语文产生兴趣,从而树立各阶段的学习目标,不断鼓励鞭策自己。

三、语文教学与培养能力

教师在进行语文课堂教学时,应注意与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相结合起来,毕竟当前的素质教育要求提高学生的素质,让新一代的学生不仅具备拥有丰富的知识,还要有探索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所以语文教学不是让学生读死书,而是让学生培养动口、动手、动脑的能力。灵活的学习能够让学习在学习时更加轻松,不会觉得学习是一种负担,有了积极的轻松的心态,学生在学习时就会有源源不断的动力。作为初中语文教师不仅仅是在语文课堂上讲解系统的语文知识,还应注重对学生的实际训练,即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反复的实际训练,并且在学生训练以后进行耐心地讲解,让学生了解到自己收获了什么以及还有哪些不足的地方。在教学中,不能仅仅局限于一门课程的教学,在安排教学内容时要尽量将各科知识或者各个方面的知识相互融合,让学生能够用最少的时间接触到最多的知识,从而达到高效的学习,这样也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全面发展。

四、教师与学生的关联

初中语文教学的关键是要处理好学生与教师的关系,能很好地处理好彼此的关系亦是教师可以快速完成教学任务的关键,所以学生与教师的关系不仅仅是教与学的关系。而教师在处理彼此的关系之时就应注意到彼此间的微妙关系,并从中把握。首先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时要启发学生的思考和提出其中的疑问,即教师的讲解需要具有启发性。教师在语文教学课堂上可以加入对学生的提问,这样才能发现学生是否真正理解教师所教授的内容。教师提问的方向应以启发学生的思考为主,教师不仅是启发学生的思考,还要指导学生的思考,让学生往正确的道路上行走,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过程中要注意锻炼学生的思维训练,在教学课堂中了解学生的思维方式,并进行针对性的指导。教师在进行指导时要善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也是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再创造。

由此可见,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相互作用、相互联系和相互渗透的。每个学生都存在着个体的差异,教师需要帮助学生不断完善自身,并且要创造出更多让学生可以自我提升的空间和机会。这样,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并不是教学的唯一任务,教师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向高素质发展,尊重学生的发展方向。教师只有处理好彼此的关系才能更快速地完成教学目标和提升学生的素质教育,才能让学生得到更全面的发展。

语文,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教师想要教好语文,学生要想学好语文,那么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都是很重要的。有些学生感到学习语文很吃力,那么就主要是由于其没有掌握正确的方法,没有拥有一把打开语文之门的金钥匙。学好语文,不仅要注重培养学习兴趣,养成好的学习习惯,而这种培养就需要教师的教学方式,教师还要积累学习语文的教学方法,以此来增强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也是渐渐培养和积累的。有人说鲁迅的文章很难懂,其实就是因为没有找到突破口,并且理解一句话一定要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及上下文语境,这样学生才会将难题迎刃而解,教师便需要由此来引导学生。教师在初中语文教学课堂中要重视基础能力巩固,首先要学生谨记一些写法、修辞及符号的用意,学生只有拥有这样坚实的基础,才可去拔高。教师也需谨记“欲速则不达”学习能力的培养并非一日之功,需要教师和学生一起努力的恒心。

总之,科学的教学方法是教学成功的法宝,对于语文教学不能局限于过去死板的教学方式,而要结合时代的发展,在教学中结合新的知识,通过新的方法展示给学生,让学生自发的对学习产生兴趣,从而达到高效率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篇6

笔者对2009~2010学年初中学生进行历史学习心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的初中生喜欢历史,但讨厌上历史课;有的初中生对历史及历史的学习富有浓厚的兴趣,但历史成绩总是不尽如人意;学习动机不明确。探究原因:学生主要是被动地接受知识,不理解;大部分老师照本宣科,教学形式枯燥。要解决存在的问题:笔者尝试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积极性;不断改进教学方法,设计教学课堂;展示教师的人格魅力,融洽师生关系进行阐述。

一、多种方法点燃学习热情

1.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习的兴趣

好奇是思维的前提,能诱使人发现、提出问题,并激发人对知识的求知和学习的兴趣。初中学生具有很强的好奇心,为此教师在教学时应有意识地从学生的好奇心出发。笔者在教学中常常注意会给学生设置悬念,以激起学生好奇的心理,学生在课上的注意力就显得格外集中,表现出较强的求知欲。比如,针对一些历史方面的电视剧,我在讲到相关内容时就告知他们,你们这节课上完就会发现,与电视剧里历史事实是有出入的,这样学生上课会显得格外认真。

2.运用故事激发学生兴趣

在历史学科的教学中,运用故事叙述的方式讲解历史是最有效的教学方法。把历史史实编成有趣的故事,通过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惟妙惟肖的语言来吸引学生,把他们带进上下几千年的历史海洋,使学生对历史充满了渴求,也产生浓厚的兴趣。同时恰当地运用故事叙述对教材重、难点也能深入地理解。例如,在讲《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时,通过让学生讲述齐桓公任用管仲改革内政,成为春秋第一位霸主、晋文公的“退避三舍”、越王勾践的“卧薪尝胆”最后把吴国灭掉,使其成为春秋时期最后一位霸主,使学生真正地参与到课堂当中。

3.利用兴趣迁移

对某门课程感兴趣的往往起源于对任课老师喜爱的程度。因此,每位教师都应努力得到学生的认同,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把对教师的感情迁移到所教的课程上来。同时教师也应不断地培养学生对课程本身产生兴趣,把学生因教师而产生的对课程的喜爱转化为对课程本身产生的兴趣。

二、不断改进教学方法,设计教学课堂

要引起学生的兴趣,改进教学方法,一般要遵循直观性、参与性与新颖性原则及适合学生心理特点。

1.精心设计教案,启发学生兴趣

备课不仅要备教材,还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备教法。比如,对导入的设计要有启发性;创设什么情境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如何进行设问等,都要一一精心设计。通过不同的学案设计,给学生形、声、色的直感,给学生提供条件施展才华,开拓学生的积极思维,从而激发兴趣。

2.教学方法要灵活多变

初中生特别是七年级的学生对历史课的学习兴趣浓厚,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较高,基于以上的心理特点,我在教学时努力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充分利用多媒体,增强教学内容的趣味性,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学生对历史的求知欲。我还在教学过程中曾经尝试过历史知识竞赛、分组活动的教学模式,如,在学习“张骞出使西域”时,我在课中设计了“张骞会”的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畅所欲言,不仅使学生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印象更加深刻。同时,也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表现欲强的特点得以展现。

3.合理利用多媒体,提升课堂实效

(1)制作课件要体现科学性。在制作教学课件时,要以学生为中心,有弹性,也要考虑学生的实际及学生的认知水平。一般来说,初中生主要以机械记忆和形象思维为主,但抽象思维较差,注意力易分散,所以在素材选择时要侧重于有声、有色的视频、图片。同时“拿来主义”是要不得的,课件制作时必须经过精心的筛选,不要一味拿来就用,要细细地斟酌。

(2)协调多媒体辅助教学与教师主导性的关系。教学案例:在刚接触多媒体时,比较盲目,在制作课件时每张都写满了文字,都穿插了图片。我最初的本意是想让学生在听课时参阅屏幕的文字,便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更能亲近历史,图片的目的是想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可结果却恰恰相反,媒体一播放学生便一味地去记,基本顾不上听课,只是看热闹,造成教师的主导、学生的主体不能发挥。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处理好与学生的双边关系,教师要肩负起组织课堂的责任,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同时不要把多媒体当成课堂的主角。教学时要做到课件播放的时间不要过长、频率也不要太快,只有这样才能处理好教师精讲与学生参与两者的关系,对学生反馈的信息教师才会有时间进行提取,学生也会对所学的知识进行理解,只有这样利用多媒体才会实现师生的互动,体现多媒体的辅,提升课堂实效。

三、展示人格魅力,融洽师生关系

1.不断学习,充实自己

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新的教学理念、教材、教法的挑战、学生知识层面的不断拓宽,如果教师不去学习,不接受新的理念,对所教学科和相关学科的前沿动态不了解,是很难顺应时代的步伐,所以教师必须不断地丰富自身的知识储量,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

2.打破陈规,转变思想

在当今社会,教育改革的灵魂是转变教育思想。它的转变实际上也决定着学校教育及教学改革的方向,所以教师必须做到打破陈规,转变思想,更新观念,只有这样才能解决教与学的问题。教师首先要明确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只有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教师在教学时也要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学会结合生活实际、社会的热点,发现问题,学会运用课本的知识来分析、解决问题。久而久之,学生就有勇气猜想、创新,甚至对教师提出新看法。

3.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篇7

【中图分类号】G71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1-7384(2014)03-0085-03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及其网络在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各个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计算机应用技术已成为各行各业人群必备的基本技能。随着高等职业学校教学改革的深化,加强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育,培养数以亿计能熟练使用计算机、适应信息社会的高素质劳动者已成为高职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而这些21世纪劳动者必备的信息素养和计算机应用技能的培养将由《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承担。

人民教育出版社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就一直关注和研究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大纲的教学任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有专门人员长期关注和深入研究该课程的发展方向、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在此基础之上,先后出版了供全国职业高中、中等师范学校、幼儿师范学校、高等职业学校使用的多个版本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材,受到职业学校计算机教师的广泛好评,并积累了许多有关计算机应用类教材建设的经验。

《计算机应用基础》在教育部新颁布的文件中被定性为公共基础课,而研究和开发公共基础课教材是人民教育出版社长期以来一直全身心投入的一项工作;同时人教社还与全国各地的职业学校和活跃在教学第一线的教师有着密切的联系,收集和掌握大量高职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各种信息,这为修订好《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我们知道:教材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和学生学习课程的重要工具,一本能够体现大纲精髓,符合高职学校学生的生理特点、学习方法、身心发展特点的教材,能够在该课程的教学和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发挥主导地位。据此,我们组织一批长期工作于职业教育和教学研究第一线、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骨干教师和人教出版社有关人员共同组成教材开发编写班子,承担《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材修订工作。

教材研究的原则

根据教育部相关文件的精神,本教材的研究和开发应体现以下原则。

1.教材要体现“以就业为导向,以技能为本位”的职业教育指导方针

“以就业为导向,以技能为本位”是我国现阶段职业教育的指导方针。在新编的教材中,我们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为着眼点,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使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能够培养其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实用的职业知识和熟练的职业技能。因此,该教材要以培养学生熟练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和基本技能为目标,体现职业教育以技能为本位、以应用为核心的原则,书中的内容要能够密切联系生产、生活实际,体现知识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2.教材的内容和编写方式要符合高职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

教材的主要使用对象是学生,因此在编写时应根据高职学生的生理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对已有知识的兴趣,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科学地安排教学内容、实训内容和各种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学习该课程的同时得到全面的发展。同时,我们还应考虑高职学生起点水平及个性方面的差异,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选择和自我设计,充分挖掘不同学生的潜力,实现不同学生的专业化和个性化发展,增强其就业的适应性。

3.教材要能反映当前计算机技术的最新成果

计算机学科发展速度非常快,因此教材要与时俱进,不仅要全面、翔实地介绍大纲所要求的教学内容,完成大纲所提出的教学目标,还要将已成熟的最新成果纳入到教材中来,反映当代计算机技术应用领域的最新进展。

教材编写的思路

根据高职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实际,针对高职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我们研究制订的本教材的编写思路如下。

任务引领:即在教材中要以任务引领知识、技能的学习,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习相关知识,发展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结果驱动:即在教材中可以通过完成典型作品,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使之获得完成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综合职业能力。

突出能力:即教学内容与要求、教学过程与评价都围绕职业能力的培养,涵盖职业技能考核要求,体现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

内容适用:即按照大纲规定的内容,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选择任务内容,不强调知识的系统性,而注重内容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做学一体:即打破理论与实践分离的局面,以任务为核心,实现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

以人为本:关注学生职业生涯持续发展的实际需要,在任务的设计中,尽可能选择与职业能够密切相关的案例作为任务内容,为将来的职业生涯打好基础。

教材开发的特色

1.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设计教材结构

高职学生的文化基础参差不齐,认知水平和能力不均衡,这些都是我们要面对的现实,如果严格按照大纲给出的教学单元顺序组织教材结构,一开始就是理论和概念较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势必会造成学生对计算机的学习产生畏难情绪,没有兴趣,长期的教学实践也证明了这一点。为此,我们按照大纲“应以本教学大纲为基本依据”、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水平对“内容进行融合后统一设计、组织教学内容”的精神,按照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教学过程和顺序组织教材。

2.任务引领的教材体例

本教材所有内容的介绍都是从一个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任务)入手的,每一个任务都包括“任务描述”、“制作(或操作)步骤”、“知识解析”、“举一反三”四部分,根据大纲要求和实际需要,有些任务还包括“知识拓展与训练”部分。

任务描述:即首先给出了一个在实际职业活动中或学生的实际生活中的工作(或问题)场景,然后给出分析、完成该任务的途径和方法,并根据需要给出了该任务的“成果展示”。

操作步骤:给出了完成该任务的操作思路和较详细的操作步骤,学生可以依照给出的操作步骤一步步地完成任务的制作。

知识解析:较系统地介绍了本任务所用到以及所相关的知识、概念和操作。

举一反三:在每个任务的操作和所涉及的知识讲完以后,都附有与所介绍的任务类似的一个或多个练习,以达到巩固所学知识和进行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目的。

这种编写方式,将知识点融入到具体的任务中,不仅通过完成任务所需操作步骤的介绍,使学生能够轻松愉快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点,而且还能使学生了解这些知识与实际工作的联系。

3.根据工作和生活实际设计任务案例

本教材所有内容的介绍都是从一个工作或生活实际中遇到的问题(任务)入手的,选择任务案例的原则有四个:一是要从实际职业中抽取与职业密切相关的案例,如公司的人事招聘、产品宣传等;二是与学生所熟悉和了解的生活相联系,如校园文化周活动等;三是选择与当前国内外大事有关的人和事,如索马里海盗问题等;四是对学生要有积极、正面的教育意义,如环保问题等。学生通过对这些任务案例的理解和制作,不仅掌握了相应的计算机操作知识,而且从中悟到各种职业对计算机知识的需要,切实感受到计算机对日常生活的影响,并能通过学习计算机知识,了解一定的国内外大事,关注民计民生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这也符合关于“培养学生成为信息社会的合格公民”的教学任务。

4.注重计算机新技术、新方法的介绍

本教材不仅包含了计算机应用中最基础、最常用的内容和操作技能,还收入了一些最先进的计算机知识和应用技能,如计算机新技术应用的介绍和较新工具软件的使用,以及对教材涉及的操作系统、Office组件的版本更新等,使学生能够适应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的需要。

5.精心设计总结、综合实训和习题,满足教学测评要求

在每一章的后面, 设计了“ 总结与思考”、“综合实训”和“习题”。“总结与思考”将对本章的知识点和技能点进行梳理和总结,并提出了一些延展性思考的问题,给学生思考的空间。“综合实训”是一个相对来说大一些、能够概括本章内容的综合训练,也是以任务的方式展现,但仅给出任务背景和任务要求以及必要的操作提示,这是提供给学生独立完成的任务,能够检验学生是否真正掌握本章的教学内容。“习题”部分由填空题、选择题、简答题和判断题组成,主要内容是本章所涉及的概念和基本知识。习题部分是非常传统的教材内容,编写组经过讨论还是认为有必要给出,以便教师在归纳总结本章知识、测评学生时选用。

6.以“电脑故事”为课外阅读材料

在每一章的最后,我们设计了“电脑故事”小栏目,该故事是在计算机发展过程中有影响的人物和事件,其中不少是计算机界精英的创业故事。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对“电脑故事”的阅读,了解计算机发展过程中的人和事,不仅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对学生还有一定的励志作用。

7.语言简练、通俗易懂

本书要求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对各知识点进行讲解,尽量避免艰涩、难懂的专业术语出现,并在学习中容易被忽略的地方注上“提示”信息,容易出错的的地方注上“注意”信息。

篇8

容积式流量计作为一次计量手段,测量油品的体积流量,再用其他方法测定油品的密度和温度,并通过计算得出质量。适应我国交易中以质量为计量单位的需要。但这种测量技术由于测量数据多,需要进行繁琐的计算,因此综合误差较大。另外,介质的黏度和密度对计量精度也有较大的影响。

质量流量计是20世纪70年展起来的,它是基于“科里奥利”原理的一种新型计量手段。由于它直接显示被测液体的质量,不需考虑液体的温度、压力、黏度、密度等参数的影响而进行修正或换算,大大提高了质量流量的准确度,因此,受到广大用户的欢迎,用质量流量计交接计量,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密度分层所引起的计量问题,因此质量流量计的应用日益广泛。在未来的油品交接计量中,质量流量计具备了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1.它无需测量多个参数,而是直接测出流经质量流量计的油品质量。这样流量计的综合精度就只取决于时间差的测量精度。

2.与油品介质的温度、黏度、导电性、流体的形状以及直管段等无关,在同一付油管线切换交付不同类型的油品情况下特别适用。

3.科里奥利质量流量计都具有很高的计量精度,读数误差一般在±0.15%~±0.2%范围内,在特殊标定情况下,读数误差可以达到±0.1%。

4.质量流量计的推广应用,为稠油含水率的精确测量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这种新型仪表除了其测量质量流量的功能之外,还可以测量被测液体的混合密度,间接测出稠油含水率。在一定条件下质量流量计还可以完成稠油计量中体积流量计、密度计、含水分析仪、温度计、压力表等几种配套仪表的功能,从而可以实现一表多用和多功能为一体的测量效果。

5.综合现有各厂家的质量流量计,都有着与之配套的智能化可编程的变送器和有丰富显示监控功能的二次仪表,易于在计算机系统内满足系统设计各方面的功能需求。

二、质量流量计测量原理及结构

1.质量流量计测量原理

科里奥利流量计根据牛顿第二运动定律原理进行运作。质量流量计把固定在仪表内部的U型管(流量传感器)用电磁驱动系统使其振动。当流体流经具有固定频率的振动管时,流体被强制接受管子的垂直动量。在管子向上运动的振动半周期时,流入仪表的流体向下压,抵抗管子向上的力,反之流出仪表的流体存在向上的力,抗拒管子对其垂直动量的减少,而把管子向上推。两个作用力的合成引起流量传感管扭曲,这就是科里奥利效应,从而输出质量流量、密度、温度、以及体积流量等参数。

2.质量流量计由一次装置与二次装置组成

一次装置,即流量传感器。这是一种基于科里奥利效应的相位敏感型谐振式传感器。该传感器由振动管、信号检测器、振动驱动器、支撑机构和壳体所组成。

振动管,即测量管,乃被测流体流经的振荡管路;信号检测器,是用来检测和监控科里奥利力效应的测量传感器。常用的有光电式检测器和电磁式检测器两种;振动驱动器是驱动振动管振动的装置,它和信号检测器、放大处理电路构成一套正反馈自激振荡系统;支撑结构,即振动管的支撑件,常用不锈钢材料铸造而成,它把振动管和安装法兰连接成一个整体;壳体,是对振动管、信号检测器和振动驱动装置提供保护的部分。在一般结构中,流量传感器均采用单层壳体保护,在某些特殊要求的场合,可以考虑采用双层壳体保护。

二次装置即流量变送器,是以微处理器为核心的电子系统。它用来向一次装置提供驱动力,并将一次装置的信号转换为质量流量信号及其他一些有意义的参数信号,同时具有根据温度参数对质量流量和密度测量进行补偿、修正的功能。流量变送器一般输出标准电流信号或频率信号,并可按一定的通讯协议,实现与上位机和DCS系统的交联与远传通讯。变送器上的显示面板可以组态显示所用的各种参数。

三、质量流量计计量性能影响因素

1.密度和黏度。对质量流量的测量影响较小,通常不需要进行补偿。然而,对某些特殊设计和尺寸的流量计,密度的改变会导致流量计零点输出和/或流量计校准系数的偏移;

2.零点稳定度。对小流量的影响较大,因此,在确定流量计量程比时,零点稳定度是一个限制因素。在稳定的工作条件下,流量计的零点漂移值一般不会超出零点稳定度,重新调零可以使流量计的零点漂移更小。

篇9

方法一:使用未知阻值电阻、一节新干电池、一只电流表、一只开关、导线,如图1连接,测出电流值I,则:Rx=。

评论:本法电路结构简单,复习了干电池电压值,练习使用了欧姆定律。

方法二:使用未知阻值电阻、电源、一只电流表、一只电压表、一只开关,导线若干,如图2连接,读出电流表的读数I和电压表的读数U,则Rx=。

评论:本法复习欧姆定律,电流表、电压表的连接方法和读数。

方法三:在方法二的前提下增加滑动变阻器,如图3连接,移动滑动变阻器分别读出滑片在几个位置时相应的电流表读数和电压表读数。

评论:本法复习了滑动变阻器原理和使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提高了准确率。

方法四:使用未知阻值电阻Rx、已知阻值电阻Ro、电源、电流表、开关、导线,如图4连接。读出电流表读数为Io。移动电流表,使电流表与Rx串联,读出电流表读数为Ix

评论:本法复习巩固了并联电路电压特点。

方法五:用方法四的元件,作如图5连接,闭合S、S1,读出电流表读数I总,闭合S断开S1,读出电流表读数I。

评论:本法只需连接一次电路,综合复习了欧姆定律,并联电路电流、电压特点,并联电路分流规律,并联电路总电阻跟各并联电阻的关系。

方法六:使用未知阻值电阻Rx、已知阻值电阻Ro、电源、电压表,一只开关、导线,如图6连接,读出电压表读数Uo。移动电压表,使电流表与Rx并联,读出电压表读数Ux。

评论:本法复习欧姆定律,串联电路电流特点及串联分压规律。

方法七:使用未知阻值电阻Rx,滑动变阻器(最大值值Ro)电源、电流表、开关、导线。如图7连接,读出滑片P在b端时电流表读数Ib,将滑片P滑到a端读出读数Ia。

评论:本法灵活地将滑动变阻器改为定值电阻使用,复习了欧姆定律,电源电压保持不变,串联电路电阻特点。

方法八:将方法七中的电流表换成电压表,如图8连接,分别读出P在a点和b点的读数Ua、Ub则:Ux=Ua,Uo=Ub-Ua

串联电路电流不变

篇10

中图分类号: X7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3(b)-0049-01

随着城镇生活垃圾的增多,垃圾渗滤液处理设备逐步向着城镇方向深入,污染物的排放标准趋于严格。本文结合工程实例,着重探讨两级DTRO在规模较小的垃圾渗滤液项目中的处理方法及应用优势。

1 小规模垃圾渗滤液的水质特点

(1)色度。垃圾渗滤液的色度较大,通常在200-4000倍间及其以上,并具有高毒性,通常呈暗褐色、茶色或深褐色,味具浓烈的腐化臭味。

(2)渗滤液前、后期水质变化大。渗滤液的水质变化幅度很大,它不仅体现在同一年内各个季节水质差别很大,浓度变幅可高达几倍,并且随着填埋年限的增加,水质特征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3)重金属。因垃圾分类收集及填埋场的分捡不力,导致众多重金属废物残留于此,增加了渗滤液内部的重金属量。

(4)生物降解特性。垃圾填埋场初始阶段BOD/COD的值维持在0.4-0.5之间,此时的生物降解性能较佳;中、后期阶段,因BOD及COD浓度的降速各异,BOD/COD的值逐步下降到0.05-0.2。并存在未被生物降解的富里酸及腐殖酸,使生物降解特性每况愈下。

(5)氨氮浓度。由于大部分填埋场为厌氧填埋,堆体内的厌氧环境造成渗滤中氨氮浓度极高,并且随着填埋年限的增加而不断升高,有时可高达1000~3000mg/l。当采用生物处理系统时,需采用很长的停留时间,以避免氨氮或其氧化衍生物对微生物的毒害作用。

(6)电导率。渗滤液的电导率持续偏高,一般在30000~60000μs/cm间。

2 工艺设计案例

(1)预处理系统

渗滤液的pH值随环境、场龄等各类条件的变化而改变,其成分异常复杂,包含各类硅、钙、镁、钡等难溶解盐,这些难溶的无机盐透过反渗系统之后,便被高倍浓缩,当其自身浓度高于该状况下的溶解度时,就会在膜外表产生结垢。而调节原水的pH值可抵抗碳酸盐无机盐的结垢,因此,在透过反渗系统之前,要调节原水的pH值。调节池原水通过提升泵进入反渗系统的原水罐内,在原水罐内调节pH值,并掺入酸性物,在原水泵压力增大的状态下,原水罐的出水进入到石英砂过滤器中,其过滤精度为50 μm。砂滤出水之后进入到芯式过滤器中,针对渗滤液级系统而言,因原水内钙、钡及镁等结垢离子及硅酸盐量较高,通过DT膜高倍浓缩之后,这一系列硅酸盐极易在浓缩液一端呈现过饱和态,因此,依照水质状况,在芯式过滤器前掺入固定量的阻垢剂,避免硅酸盐结垢,掺入量需根据原水的水质状况加以明确。

(2)两级DTRO系统

①一级反渗透。经由芯式过滤器的渗滤液直接入至高压柱塞泵内,DT膜系统的每台柱塞泵后端均设有一减震设备,主要用途在于抵消高压泵所产生的压力脉冲,并为反渗透膜柱提供稳压力。经高压泵后端的出水进至膜柱或在线泵,因高压泵的有限流量无法为膜柱提供水源,因此,经在线泵把膜柱出口的一批浓缩液回流到在线泵的入口处,借以确保膜外表拥有充分的流动速度及流量,有效地杜绝膜污染。

②二级反渗透。二级DT膜系统实质上是对一级DT膜系统的继续处理,通过一级DT膜系统处理之后的渗滤液不必掺入任何药剂即可被送至二级DT膜系统的高压泵内。二级高压泵设有频率变化控制设备,其输出的具体流量及运行频率可依照一级渗滤液流量传感仪器的反馈值自行配合完成,二级高压泵的入口管理处配备浓缩液自补偿装备,避免一级系统所生成的水量影响到二级系统的常态运行。二级浓缩液一侧配有一台伺服电机调控阀门,其作用是严控膜组内压及回收率,当透过液进至脱气塔时,以吹脱的方式可去除CO2等诸气体,使PH的值稳定在6~9间,实现达标排放。

③系统的清洗及冲洗。膜系统的清洗包含化学清洗及一般冲洗,目的在于维持膜片的高效,有效杜绝污染物质在膜片外表残余。化学清洗一般由电子计算机系统自行控制,能在计算机界面上设置清洗的具体参数,清洗时长通常控制在1~2 h,清洗中的残留液体要排放到调节池内。清洗的周期通常取决于进水污染物质的实际浓度,当进入条件恒定不变时,若膜系统的透过液量下降10%~15%,则要开展清洗,清洗的时长根据清洗方式的不同而各异。在系统常态运行的过程中,如若停机,可选用冲洗后再停机的模式;如若发生系统出现故障而停机,则需执行具体的冲洗流程。

3 工艺特征

(1)组件养护较容易,运行相对灵活 DTRO组件通常采用标准化设计工艺,方便拆卸养护,组件一经开启即可查看膜片及其余配件,维修较简易,当零配件数目不足时,组件可安装少量的导流盘及膜片而对其使用不构成妨碍,这也是其余样式的膜组件所不可比拟的优势。DTRO系统的开启速度快,运行较灵敏,可持续或间歇性地运行,也可尽快完成系统串并联方式的调整,并同另外的工艺搭配使用,以达到水质水量的规范要求。

(2)防污性能高。DTRO系统可对SDI指数达15~20倍的进水开展有序处理,且膜的防污抗结垢的性能依然维持在较佳的状态。

(3)系统出水稳定,受外界因素制约较小。DTRO系统不受渗滤液的碳氨比及可生化性等诸要素的制约,可更好地适应各填埋时期的渗滤液水质,对于处理北方严寒地区及老垃圾场的渗滤液具有显著的优势,系统出水的水质较平稳。

(4)占地面积较小。DTRO系统属一类集成系统,其结构相对紧凑,附属设施均为型号较小的构筑物体,占地面积较小。

4 结语

DTRO系统开启时长较短暂,可满足我国北方严寒区域的需求及特征。实践表明,规模较小的垃圾渗滤液处理采用该工艺模式,均能合乎国家排放要求,并为工程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和市场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篇11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一2012年12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胃肠外科每月定点连续随机抽样住院患者满意度调查问卷。该问卷选取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胃肠外科住院3d以上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每月分别抽样30例调查住院满意度,该时段内共调查720例患者。2011年1月一12月实施“HIS”护理模式服务前(实施前)共调查360例,其中男158例,女202例;年龄18一84岁,平均(45.38±15.25)岁。2012年1月一12月实施“HIS”护理模式服务后(实施后)共调查360例,其中男149例,女211例;年龄19一82岁,平均(44.71±15.67)岁。两组数据基线一致、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2011年1月1日一12月31日调查的360例患者接受常规胃肠外科围手术期护理,2012年1月1日一12月31日调查的360例患者接受“HIS”护理服务。

1.2.1 常规胃肠外科围手术期护理常规胃肠疾病外科围手术期护理包括术前热情接待、积极完善相关检查,给予胃肠疾病相关知识的健康指导,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给予疼痛的护理,鼓励多活动、早活动,以及胃管、尿管、引流管等各种管道的护理,饮食、疾病康复健康知识等指导。

1.2.2 "HIS”护理服务“HIS”护理服务较常规胃肠外科围手术期护理在以下7个方面有所改进。

①信念(conviction:坚定一切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信念。全程覆盖贴心护理,包括患者人院伊始热情接待、加强术前沟通以及责任护士的快速康复围手术期护理并深人至出院后随访工作,开展诸如针对肠造口患者的华西大讲堂、针对慢性感染伤口患者的出院后伤口换药延续服务。

②合作(cooperation:提倡医护一体化合作。“HIS”护理服务模式中强调医疗和护理共同协作,通过改变晨会交班形式、进行医护共同查房、共同制定患者的分级护理。

③关怀(care):注重关怀患者身心需求。患者住院期间或多或少存在焦虑和恐惧心理,对此,我们开展了责任制整体护理,使得患者与负责护士相对固定。

④沟通(communication:永不断线的沟通。科室护士在工作之余积极动手制作通俗易懂、图文并茂的胃肠疾病健康教育卡和健康教育视频等,以加强患者与主管医护人员的沟通;开设具有胃肠外科特色的医护恳谈区,每周举办2一3次由科室年轻医生、护士共同进行的胃肠道疾病专科互动讲座,将健康知识讲解与患者答疑相结合,解决患者住院期间的问题;此外,每间病房还配有沟通本,方便因工作等原因不能参加恳谈会的家属提问,责任护士和病房护士长在1一2个工作日给予回复。

⑤信任(confidence):用真诚的行动取得患者和家属的信任。胃肠外科定期对护理人员开展取得患者信任的业务学习,提升其专业技术能力和护患沟通技巧,以便在患者住院期间取得信任,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⑥便利(convenience):科学利用资源最大限度的达到医护患三者的便利。开展基于患者舒适的胃肠疾病加速康复外科:不常规安置胃管、术后尽早拔除尿管、术后限制静脉补液量、尽早进食。

⑦满意(contentment:良性循环多方满意。护士们在患者住院体验上根因分析,开展护理服务质量持续改进。

1.3 评价方法

比较并分析“HIS”护理服务实施前后两组患者间住院满意度。满意度调查表为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护理质量控制管理院内自测满意度调查表,设有统一指导语,包括14个条口,每个条口的回答结果分为“满意”“较满意”“较不满意”“不满意”“很不满意(未涉及)”。各条口单项分数计算公式为:满意度=[(满意条口数+较满意条口数x0.8+较不满意条口数x0.6+不满意条口数x0.4+很不满意条口数x0.2)/总条口数一未涉及条口数)x100%,总满意度为第14条口患者住院期间对于病房护理工作的总体评价。分值越高表明患者对护理质量满意度越局。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先检查数据正态性及方差齐性情况,以均数±标准差表示。对资料的比较采用t检验,检验水准a=0.05

2 结果

2011年1月1日一12月31日“HIS”护理服务模式应用之前共调查360例患者,其总满意度为(83.27±5.71)分;2012年1月1日一12月31日“HIS”护理服务模式应用之后共调查360例患者,其总满意度为(97.92±6.23。实施后满意度有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001,P<0.05。调查表中14个条口的满意度均较优质护理服务实施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护理质量是医院质量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时也是衡量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如何提高日常护理工作中的服务质量是提升患者住院体验需要改进的迫切问题,护理人员创新性地提出“HIS”护理服务模式,探索胃肠外科临床护理的重点专科建设之路。

3.1 “HIS”护理服务模式的优势

“HIS”护理服务模式强调坚定一切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信念,促进护士更积极主动地思考如何解决患者的问题。全程、贴心的护理服务使得患者住院期间更为舒适放松,增加的延续护理内容更是为有需要的患者提供帮助,想患者之所想,急患者之所急。同时“HIS”护理服务模式还强调医疗和护理共同协作。在临床医疗过程中医疗和护理是密不可分的两个主体,在治疗疾病、维护健康的过程中发挥同等重要的作用。"HIS”护理服务模式充分发挥出团队的优势,以先进、精湛的治疗、护理技术服务患者,提高治疗效果,缩短住院时间,节省医疗费用,降低患者痛苦,同时提升住院体验。针对患者住院期间或多或少存在焦虑和恐惧心理,责任护士不仅对患者的机体进行护理,还对患者的心理、社会关系和家庭生活状况等进行全面了解,配合患者康复需要,给予最佳护理。护患沟通路径化管理能责任到人,敦促护士主动提高服务意识和服务技能,护士依据共同遵循的沟通模式,可以不断对教育内容进行评估、计划、实施、评价、再教育,保证健康教育措施在既定时间内实现并达到预期效果。

在“HIS”护理服务模式实施过程中,患者信任水平的提升有助于医疗服务质量的改善。提高患者信任度能够促进和谐医患关系的达成。此外,新的护理服务模式更加顺应多学科协作发展趋势的发展,加强患者、家属、临床医师、护士、麻醉师等相互合作,利用现有临床手段对围手术期各种常规治疗措施进行改良、优化和组合,可以达到减少或减轻外科手术打击的效果。

3.2 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促进患者满意度提高

随着医学模式的发展和医疗市场化,患者的角色发生了向医疗服务消费者的转化,在护理服务中应尊重患者的需求,体现医疗服务系统人性化。患者需要护士关心、尊重和理解,需要获取有关自己疾病的相关知识,需要寻求健康的生活方式,需要在身心焦虑时得到安慰等,需要护士提供系统的、全方位的身心照顾。需求是否得到满足是影响患者满意与否的重要因素之一。众所周知,满意度可以表达患者对所接受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反映护理质量水平,因而成为现代医院质量管理的金标准。本研究结果显示,“HIS”护理服务模式应用后患者的满意度高于未开展前满意度,说明在胃肠外科重点专科建设中应用“HIS”护理服务模式不仅可以提升临床护理服务质量,还能有效改善患者住院期间感受,提高满意度。

3.3 护理人员参与护理重点专科建设的积极性转变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浪潮赋予了新时代的护理人员更深层次的历史使命,加强自身医德的职业素养,将服务意识渗透到工作中是科室各级护士用实际行动对重点专科建设的最佳支持。这与多项研究中强调的护士参与全过程质量控制,提高护士工作责任心和业务素质,调动全体护士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观点一致。活动开展以来,护士对待工作更加积极主动、认真负责,工作变被动为主动,将科室快速康复流程,伤口治疗、静脉治疗等专科护理范畴的理论与临床实际结合,夯实基础护理,从为患者洗脸、梳头等细微之处着手,耐心细致地维持患者住院期间整洁有尊严的生活;再结合专科知识进行住院流程再造,从减少患者的痛苦,点滴之间着手,缩短了患者的术后恢复时间,提高其外科住院期间的舒适度,将基础护理与专科护理紧密结合,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从而提高住院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