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

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7-05 15:58:00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

篇1

一、真正含义

关注含义,首先必对这个知识点或考题进行概念界定。这道题称之为“文化常识”,而非“文学常识”;又因它出现在文言文阅读题目中,并取材于文言文阅读文本,故而为求准确,我们当称之为“古代文化常识”。

什么是古代文化常识?古代文化常识是指中国古代称谓、习惯、历法、礼仪、科举制度等悠久文化的常识性知识。少数同学若误以为是文化常识、古代文学常识,甚至极少数同学若误以为是文学常识,那么势必在无形中扩大了我们的复习范围,也在较大程度上偏离了对题目内涵及外延的正确理解,也自然会大大增加我们备考复习的任务和难度。

二、命题背景

这道题我们之所以准确地称之为古代文化常识,正是立足于特殊的命题背景的。笼统地说,此题取材于文言文阅读,不可能涉及现当代文化常识,也极少涉及文学常识;具体而言,此题所选文言文主要集中在记叙类文言文中,甚至很多年的文言材料都源自于《二十四史》。而正确分析认识历史类文言文本的写作对象、特定内容、表达特征等,都有利于我们划定符合史传类文言文本所常出现的文化常识知识点。

三、取材范围

就近几年的高考文言文阅读篇目而言,基本上都是文言文史传类文本,并且更倾向于人物传记。这些倾向于人物传记的文言文本,大多遵循了从姓名籍贯到科举考试,从官职任免到主要政绩,从主要精神品质到最终结局的叙述模式。在这种叙述模式中,所选主要人物都有官职在身,他们既有广泛接触其它官员甚至是面见皇帝的经历,更有接触地方官吏百姓、民情风俗、人文地理等等诸多机会。既如此,该题考查点要出自文本,那么所考文化常识点自然与历法、官职、朝廷机构、科举制度、称谓(含人物、地理、风俗、礼仪等)等密不可分。

以2016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I卷、Ⅱ卷、Ⅲ卷为例,我们都能发现此种规律。

例如:2016年全国I卷【答案】A

5.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首相指宰相中居于首位的人,与当今某些国家内阁或政府首脑的含义并不相同。

B.“建储”义为确定储君,也即确定皇位的继承人,我国古代通常采用嫡长子继承制。

C. 古代朝廷中分职设官,各有专司,所以可用“有司”来指称朝廷中的各级官员。

D. 契丹是古国名,后来改国号为辽,先后与五代和北宋并立,与中原常发生争端。

例如:2016年全国Ⅱ卷【答案】D

5.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中宫是皇后所居之宫,后来又可以借指皇后,这与东宫又可以借指太子是同样道理。

B. 陛下指宫殿中立有护卫的台阶下,因群臣不可直呼帝王,于是借用为对帝王的尊称。

C. 吏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文官任免、考核、升降、调动等,长官为吏部尚书。

D. 移疾指官员上书称病,实际是官员受到权臣诋毁,不得不请求退职的委婉说法。

例如:2016年全国Ⅲ卷【答案】A

5.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礼部为六部之一,掌管礼仪、祭祀、土地、户挤等职事,部长官称为礼部尚书。

B. 教坊司是管理宫廷音乐的官署,专管雅乐以外的音乐、歌舞的教习等演出事务。

C. 致仕本义是将享受的禄位交还给君王,表示官员辞去官职或到规定年龄而离职。

D. 历史上的“两京”有多种所指,文中则指明代永乐年间迁都以后的南北两处京城。

综合三套2016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不难发现,三道题中的四个选项,实际有三个选项都与官职有关。我们切不可认为这只是一个巧合,或是命题者有意而为。即使是有意,也是有意保持三套试题难度与考查内容的一致性;而不是不约而同地都重点考查到与官职相关的文化常识。理解这一点,还是应该回到这篇文言文文本的取材。《二十四史》是典型的官方历史,亦谓之正史,所记载人物怎么可能是普通百姓?事实上只要对中国正史稍加浏览便知,任何一部正史,无一不是皇族、官吏或反皇权官吏的历史。那么这类文言文本,可能常常必然出现的就是官职、官僚机构、官员交际等或与此相关的文化常识。

虽然如此,但我们断不能以2016年高考试题推断2017年高考也要围绕官职这个核心命题。也许明年的文化常识还会涉及到科举制度、天文历法、风俗习惯、人物称谓等;但无论如何命题,都是这类文言文本所无法避免的古文化常识。

四、复习方法

古代文化常识,尽管是常识,但毕竟是古代的,有些我们可能接触较多,有些我们可能仍然生疏或者根本不了解。从复习方法和能力考查层级而言,建议还是以记忆为主。

但记忆并非死记,也不是滥记,更不是没有系统、没有章法、没有条理地记忆。下面,拟结合文化常识本身的内容特点,介绍几种行之有效的记忆方法。

首先,为保证记忆的有效性、时效性,首先我们务必理解文化常识形成的原因,力求理解性记忆;第二,不是所有的文化常识,都是我们必须掌握的,我们要突出对常见文化知识的记忆;第三,在记忆时,我们还要借助具体的情境或语境,文化常识不是孤立的知识点,它必然渗透于人物及故事的叙述和描写之中;第四,为保证不经常遗忘,我们还要反复记忆易混淆、易错误的文化常识知识点;第五,也是最重要的,就是我们要分类、要比较、要排序、要联系地记忆和突破。

(一)分类记忆

整体分类:我们可以将史传类文本所常有的文化常识进行分类。例如,出现在文言文本中常见的无非就是科举制度、古代官职、人物称谓、天文历法、古代地理、风俗礼仪、饮食器用、音乐文娱等几个主要文化内容。

除了整体分类,我们还可以进行细致分类。例如,对科举制度,我们可以按照朝代特点或时间顺序分类。

(1)汉代科举制度文化常识分类。

例如:“察举”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察举有考察、推举的意思,又叫荐举。由侯国、州郡的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察举的主要科目有孝廉、贤良文学、茂才等。其它汉代科举制度文化常识还有“征辟”“孝廉”等。

(2)明清科举制度文化常识分类。

例如:“童生试”也叫“童试”。明代由提学官主持、清代由各省学政主持的地方科举考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院试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资格,方能进入府、州、县学学习,所以又叫入学考试。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 除此之外还有“乡试”“会试”“殿试”等。

(3)明清科举制度考试结果分类。

例如:“及第”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应试未中的叫落第、下第。《祭妹文》:“逾三年,予披宫锦还家。”古时考中进士要披宫袍,这里“披宫锦”即指中进士。《祭妹文》:“大概说长安登科,函使报信迟早云尔。”“登科”是及第的别称,也就是考中进士。除此之外,还有“进士”“状元”“会元”“解元”“连中三元”“金榜”“同年”等。

(4)明清科举制度学校分类。

例如“乡学”与国学相对而言,泛指地方所设的学校。其它还有“太学”“国子监”“书院”等。

(5)明清科举制度学官分类。

①学官:古代主管学务的官员和官学教师的统称。如祭酒、博士、助教、提学、学政、教授和教习、教谕等。

②祭酒:古代主管国子监或太学的教育行政长官。战国时荀子曾三任稷下学宫的祭酒,相当于现在的大学校长。唐代的韩愈、明代的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事》的作者)都曾任过国子监祭酒。

③博士:古为官名,现为学位名称。秦汉时是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后成为学术上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

④学政:学官名。“提督学政”的简称,是由朝廷委派到各省主持院试,并督察各地学官的官员。学政一般由翰林院或进士出身的京官担任。《促织》:“又嘱学使俾入邑庠。”学使即学政的别称。《左忠毅公逸事》:“乡先辈左忠毅公视学京畿。”指左光斗任京城地区的学政。

⑤教授:原指传授知识、讲课授业,后成为学官名。汉唐以后各级学校均设教授,主管学校课试具体事务。

⑥助教:学官名。是国子监或太学的学官,协助国子监祭酒。

⑦监生:国子监的学生。或由学政考取,或地方保送,或皇帝特许,后来成为虚名,捐钱就能取得监生资格。《祝福》中的“四叔”就是“一个讲理学的老监生”,《儒林外史》中的严监生则是一个吝啬鬼的典型。

(二)比较记忆

比较记忆,适用于易混淆、古今差异大、朝代差异大的古文化常识。

(1)同类比较。

①太师:指两种官职,其一,古代称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后多为大官加衔,表示恩宠而无实职,如宋代赵普、文彦博等曾被加太师衔。其二,古代又称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为“东宫三师”,都是太子的老师,太师是太子太师的简称,后来也逐渐成为虚衔。

②太傅:参见“太师”条。古代“三公”之一。又指“东宫三师”之一,如贾谊曾先后任皇子长沙王、梁太傅。

③少保:指两种官职,其一,古代称少师、少傅、少保为“三孤”,后逐渐成为虚衔,如《梅花岭记》中“文少保亦以悟大光明法蝉脱”,文天祥曾任少保官职,故称。其二,古代称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为“东宫三少”,后也逐渐成为虚衔。

(2)内部比较。

三省六部:三省为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隋唐时,三省同为最高政务机构,一般中书省管决策,门下省管审议,尚书省管执行,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尚书省下辖六部:吏部(管官吏的任免与考核等,相当于现在的组织部)、户部(管土地户口、赋税财政等)、礼部(管典礼、科举、学校等)、兵部(管军事,相当于现在的国防部)、刑部(管司法刑狱,相当于现在的司法部)、工部(管工程营造、屯田水利等)。各部长官称尚书,副职称侍郎,下有郎中、员外郎、主事等官职。六部制从隋唐开始实行,一直延续到清末。

(3)古今比较。如古今纪时的方法。

①天色纪时法。古人最初是根据天色的变化将一昼夜划分为十二个时辰,它们的名称是: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yú)中、日中、日i(die)、晡(bū)时、日入、黄昏、人定。

②地支纪时法。以十二地支来表示一昼夜十二时辰的变化。古天色纪时、地支纪时与今序数纪时对应关系见附表。

③现化纪时法。23-1点 1-3点 3-5点 5-7点 7-9点 9-11点 11-13点 13-15点 15-17点 17-19点 19-21点 21-23点。

④五更:我国古代把夜晚分成五个时段,用鼓打更报时,所以叫作五更、五鼓,或称五夜。

(三)排序记忆

(1)官职的任免升降。根据任命、提升、调动、贬官、辞官的顺序来记忆。如:①拜:用一定的礼仪授予某种官职或名位。②除:拜官授职。③擢:提升官职。④迁:调动官职,包括升级、降级、平级转调三种情况。⑤谪:降职贬官或调往边远地区。⑥黜:“黜”与“罢、免、夺”都是免去官职。⑦去:解除职务,其中有辞职、调离和免职三种情况。⑧乞骸骨:年老了请求辞职退休。

(2)二十四节气。根据节气及月份的先后顺序来记忆。

正月:立春、雨水 二月:惊蛰、春分

三月:清明、谷雨 四月:立夏、小满

五月:芒种、夏至 六月:小暑、大暑

七月:立秋、处暑 八月:白露、秋分

九月:寒露、霜降 十月:立冬、小雪

十一月:大雪、冬至 十二月:小寒、大寒

为了便于记忆,人们编出了歌谣:“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古诗文中常用二十四节气来纪日,如《扬州慢》:“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夏至白天最长,冬至白天最短,因而古人称夏至、冬至为至日,这里指冬至。

(四)联系记忆

(1)联系文句。联系文言文中所学的句子来记忆。

①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以王公在位年数来纪年。如《左传・骰之战》:“三十三年春,秦师过周北门。”指鲁僖公三十三年。

②年号纪年法。汉武帝起开始有年号。此后每个皇帝即位都要改元,并以年号纪年。如《岳阳楼记》的“庆历四年春”、《琵琶行》的“元和十年”、《游褒禅山记》的“至和元年七月某日”、《石钟山记》的“元丰七年”、《梅花岭记》的“顺治二年”、《后序》的“德v二年”、《雁荡山》的“祥符中” (“祥符”是“大中祥符”的简称,宋真宗年号)等。

③干支纪年法。如《五人墓碑记》:“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丁卯”指公元1627年。《〈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死事之惨,以辛亥三月二十九日围攻两广督署之役为最。”“辛亥”指公元1911年。《与妻书》“辛未三月念六夜四鼓”,“辛未”应为辛亥。近世还常用干支纪年来表示重大历史事件,如“”“”“庚子赔款”“”“”。

④年号干支兼用法。纪年时皇帝年号置前,干支列后。如《扬州慢》的“淳熙丙申”,“淳熙”为南宋孝宗赵Y(shèn)年号,“丙申”是干支纪年。《核舟记》的“天启壬戌秋日”,“天启”是明熹宗朱由校年号,“壬戌”是干支纪年。《祭妹文》的“乾隆丁亥冬”,“乾隆”是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年号,“丁亥” 是干支纪年。《梅花岭记》的“顺治二年乙酉四月”,“顺治”是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年号,“乙酉”是干支纪年。

篇2

1、姓名称谓类

(1)(2007年全国卷第12题)帝王谥号主要住所其生前行为而定。下列各项中属于谥号的是( )

A、秦始皇 B、汉武帝 C、唐太宗 D、清康熙帝

此题考查古代帝王的谥号和年号及庙号,是我们经常在影视作品和读书看报上网中接触到的。

(2)《史记·秦始皇本纪》:秦始皇二十六年下令“更名民曰黔首”。秦始皇31年下令“使黔首自实田”。黔首之称,在战国时广泛使用,含义与当时常见的“民”、“庶民”相同,下列选项中属于对百姓称呼的是( )

①黎庶 ②苍生 ③优伶 ④氓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此题考查百姓的称谓,常见的有布衣、黔首、黎民、生民、庶民、黎庶、苍生、黎元、氓等。

2、天文历法类:

(2008年宁夏卷24题)中国古代用12种动物与“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相配组成成十二生肖,相传唐太宗因属鸡而热衷斗鸡。唐太宗出生之年应该是( )

A、庚申年 B、癸卯年 C、申辰年 D、乙酉年

3、古代地理类

(2010年新课标卷)西周分封制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下列省、自治区中,其简析来自西周封国国名的是( )

A、河南、河北 B、湖南、湖北

C、山东、山西 D、广东、广西

此题通过地名来考查古代分封制。

4、风俗礼仪类

(2007年全国卷12题)古人所谓“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强调的是祭祀祖先,悼念死者的教化作用。这一主张属于( )

A、儒家思想 B、道家思想

C、墨家思想 D、法家思想

此题考查古代的传统文化对世俗礼仪的影响。

5、官职科举类

关于中国姓氏起源,唐人柳芳说“氏于国,则齐鲁秦吴;氏于谥,则文武成宣;氏于事,则巫乙匠陶。”由此类推,王、侯、公孙等姓氏应源自( )

A、族名 B、邑名 C、爵号 D、官名

6、文史典籍和史学理论类

(2011年全国卷12题),唐初编订《隋书·经籍志》,确立了中国古代四部分类著录图书的原则,汉代的乐府民歌应著录于( )

A、经部 B、史部 C、子部 D、集部

7、古代建筑类

中国古代常用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等表示不同的方位。唐初,秦王李世民在宫城玄武门发动,杀死太子李建成,得立为新太子而登皇位,史称“玄武门变”。玄武门应位于宫城的( )

A、东门 B、北门 C、西门 D、南门

8、五行类

(2010年全国卷12题)中国古代常用五行相生相克解释朝代更替,称作“五德”,每个朝代在“五德”中都有相应的次序。汉代被定为“大德”,通过“禅让”汉代的曹魏应为( )

A、金德 B、木德 C、水德 D、土德

二、历史高考中文史常识知识的储备

1、姓名称谓类

(1)帝王的称谓

①谥号。谥号是根据死者生前事迹评定,有褒贬之分

②庙号。封建帝王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的名号,此张功德。一般开国者称“祖”,后继者称“宗”。

③年号。它是皇帝纪年的名号,由汉武帝首创。

2、天文历法类

(1)农历。中国长期采用的一种传统历法,以朔望的周期来定月,用置闰的办法使年平均长度接近太阳回归年,以二十四节气来指导农业生产,故称农历。

(2)四季.指春夏秋冬四季,分别用孟、仲、季来表示每季度的三个月。

(3)二十四节气。古人用节气来反映四季、气温、物候等情况。

(4)天干地支。古人用十个天干和十二个地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对,以此作为年、月、日、时的序号。

3、古代地理类

(1)关中。古人将函谷关以西地区称之。

(2)西域。古指新疆及以西地区。

(3)三秦。指潼关以西的关中地区。项羽灭秦以后曾将地此封给秦朝三个降将,故名。

(4)山水阴阳。古代以山南水北为阳,以山北水南为阴

4、风俗礼仪类

(1)举案齐眉。古代妻子为丈夫递食物时要举案齐于眉,示相敬。

(2)[伯(孟)仲叔季]兄弟行辈中长幼排行的次序。

(3)生辰八字。人出生的年、月、日、时,各有干支相配,共八字。

5、古代官职类

(1)丞相。是封建国家中协助皇帝处理政事的人。

(2)大将军。先秦西汉时是将军的最高称号。

(3)枢密使。枢密院的最高长官,管军事。

(4)太尉。辅佐皇帝的最高武官,汉朝称大司马。

(5)士大夫。指官吏或较有声望和地位的知识分子。

(6)提辖。宋州郡武官名,主管训练军队,督捕盗贼等。

篇3

A. 登进士第,又可称为进士及第,指科举时代经考试合格后录取成为进士。

B. 兵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全国武官选用和兵籍、军械、军令等事宜。

C. 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如高祖、太宗、钦宗。

D. 太子指封建时代君主儿子中被确定继承君位的人,有时也可指其他儿子。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2015年高考全国课标Ⅱ卷5题)

A. 古代男子有名有字,名是出生后不久父亲起的,字是二十岁举行冠礼后才起的。

B. 谥号是古代帝王、大臣等死后,据其生平事迹评定的称号,如武帝、哀帝、炀帝。

C. 嗣位指继承君位,我敕饨ㄍ醭通常实行长子继承制,君位由最年长的儿子继承。

D. 阙是宫门两侧的高台,又可借指宫廷;“诣阙”既可指赴朝廷,又可指赴京都。

解析 1题选D,“太子”又称皇储、储君或皇太子,是我国封建王朝中皇位的继承人;不能指其他儿子。第2题选C,“嗣位”是指传位或传业给嫡长子,不一定是最年长的儿子。

分析 这两道题内容涉及到古代科举、吏制官职、宗法礼俗、姓氏称谓、宫室车马等古代文化常识,考查还是比较丰富的,虽然在试题的形式上是放在文言文阅读中考查,但实际上完全可以脱离文言语段独立成题,放在文言语段中考查的另一个目的是告诉我们识记古文化常识,有助于理解文言语段。应对这样的试题,我们必须对一些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进行梳理识记,除上述列举外,还有天文历法、地理民族、宗教传说、法律刑罚、军事兵器、戏曲音乐、商业贸易、度量衡器、医药科技、衣食住行等常见的古文化知识。数量虽多,但只要我们在日常的学习中用心识记,一般比较好记,并不困难;同时我们在平时阅读书籍和观看一些古代影视作品中,也要多留心这方面的知识;当然必要的训练也很重要。

考虑到古文化常识重在理解、分析和判断,而不是追求死记硬背,估计今后大多还是会以客观题的形式出现,但在设题位置上,既可能附在文言文阅读中出现,也可能独立成题。如果出现在语言表达这类主观题上,则会以名称对举、依规推理(如天干地支、度量衡等)、谦敬褒贬、礼法错位等内容设题考查,难度上会小于客观题。

[练习]

1. 下面关于我国传统节日描述正确的是( )

A. 七夕节,来自于牛郎与织女的传说,在农历七月初七庆祝,以乞巧为主。

B. 上元节,俗称“鬼节”“七月半”,在阴历七月十五日,以祭鬼为主。

C. 清明节,亦称“禁烟节”,在清明节前一二日,以禁烟、冷食祭日为主。

D. 中元节,农历正月十五,以吃元宵、赏灯、舞狮和未婚男女交往为习俗。

2. 下面关于“桃李”“巾帼”“须眉”“伉俪”“布衣”含义理解正确的是( )

A. 男子、夫妻、百姓、学生、妇女

B. 妇女、男子、夫妻、百姓、学生

C. 学生、妇女、男子、夫妻、百姓

D. 夫妻、百姓、学生、妇女、男子

3. 《柳河东集》《聊斋志异》《范文正公集》《李太白全集》《稼轩长短句》《王右丞集》《白氏长庆集》等作品集命名方法分别是( )

A. 地名、 年号、 谥号、字、号、官职、书房名

B. 地名、 书房名、谥号、号、字、官职、年号

C. 书房名、地名、 官职、号、字、谥号、年号

D. 地名、 书房名、谥号、字、号、官职、年号

4. “花甲重逢,外加三七岁月;古稀双庆,还多一度春秋。”这幅寿联写的老人岁数是( )

A. 60岁 B. 70岁

C. 100岁 D. 141岁

5. 下列以“年号干支兼用法”为纪年方法的是( )

①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 ②庆历四年春③壬戌之秋,七月既望④“天启壬戌秋日⑤淳熙丙申至日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④⑤

6. 对下列词语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衡下车,治威严。 下车:从车上走下来。

B. 流血漂橹。 橹: 桨。

C.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山东:泰山以东。

D. 徘徊于斗牛之间。 斗牛: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

7. 下列句子中古代官职变动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予左迁九江郡司马左迁:一般指升官。

B. 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擢:放逐,贬谪。

C. 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就:就职,上任。

D. 乃相与共立羽为假上将军。假:晋升,升任。

参考答案

1. A。(B项是中元节。C项是寒食节。D项是上元节,又称元宵节)

2. C。(类似的还有“桑梓”指家乡,“社稷”指国家,“烽烟”指战争,“桑麻”指农事,“汗青”指史册等)

3. D。(《柳河东集》作者柳宗元,河东人,世称柳河东。《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聊斋”是其书房名。《范文正公集》作者范仲淹,谥号“文正”。《李太白全集》作者李白,字太白。《稼轩长短句》作者辛弃疾,号稼轩。《王右丞集》作者王维,官至右丞。《白氏长庆集》作者白居易,此集为唐穆宗长庆年间编辑)

4. D。(花甲即60,花甲重逢就是120;增加三七岁月,就是再加二十一年,总和是141;古稀即70,古稀双庆就是140;更多一度春秋,就是再加一年,总和也是141)

篇4

教材是依据,是根本,是学习文言知识最熟知的语境,是帮助学生掌握重点实词、虚词、句式等知识点的活标本。教师可采用串讲、点拨、分析等方法进行文言文的第一轮复习,让学生利用早晚读进行诵读、清理、归纳等工作,减少“背诵默写”的压力。(有些篇目是高考的必背篇目)

教师通过对重点文言课文(或者“必修模块”)中文言知识的串讲,能够使学生从熟知的语境中迅速把握一些关键的字词句,大大提升文言知识积累的效率。这种将教材横向联系起来整合文言知识的方法,效果比较理想。

2.第二维度:建立以考点复习为主的纵坐标(y轴)

考点复习体现了备考的针对性,选择一本完善的高考文言复习资料,可以帮助学生将书本中的文言知识进一步系统化,进一步提升学生文言知识复习的广度和效度。同时,考点复习结合往年的高考真题来讲解,并且围绕一些经典的模拟题来帮助学生训练提高,都符合知识掌握的一般规律。而学生纵向地训练近几年的高考真题,有助于进一步明确考点中的重点。比如120个实词中哪些是经常考到的,在经常考到的实词中,哪些义项是经常考的。在特殊句式、词类活用等方面学生也都可以进行相关的反思总结,形成自己的“训练笔记”。

教师除了让学生读懂文段练习考题之外,还可以围绕考点,帮助学生进行相关的考点知识清理。教师根据考点,进行必要的疏通和引导,加上学生反复的纵向训练和归纳,文言字词句落实了,文言知识巩固了,运用能力也在无形中加强了。

3.第三维度:建立以针对复习为主的竖坐标(z轴)

学生在横向清理与纵向归纳的基础上,还应该将备考继续引向深入,即根据自身的复习实情,主动建立重难点突破的第三坐标。比如,“断句和翻译题”,其实断句和翻译的知识根基还是文言字词句的落实。怎么突破翻译?怎么突破断句?教师可以加以引导,比如,给学生提供一些简短的文言趣文,让学生进行自我翻译。也可以拿往年高考试题中的文言文段直接进行翻译,既规范又可以达到训练的效果。至于断句,当然也可以拿高考试题中的文言语段让学生进行整体的断句训练。

对于古代诗歌鉴赏,惯常的复习备考常常是围绕“语言、内容、手法、主题、风格”等指标来进行的。其实,在学生的实际阅读鉴赏中,最大的难点依然是怎样有效地读懂一首诗歌的字面意思。因为任何鉴赏都离不开最本质的语言载体,而对最本真的诗句的解释与分析就显得特别重要了。

二、如何对诗歌的字词句进行有效解读

1.了解并掌握一定的古代诗歌意象

中国古代诗歌大多离不开意象,意象经过诗人的不断感知、体认,一般在表意上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学生在复习中有意识地掌握大量的古代诗歌意象,无疑对诗歌文句意思的解读具有重要意义。

2.了解并掌握一定的古代诗歌创作常识

古代诗人写诗常常讲究一字传神,讲究炼词、炼句与炼意,所以考场里需要鉴赏的字词句大多与诗歌的情感或主旨有关;古代诗人写诗,特别讲究音韵和谐,多用整句、对仗句,这些句子语义常常相关、相近或者相反,这就为我们解读诗歌的字面意思提供了上下联系理解的可能。另外,为了平仄押韵的需要,诗人常常将文句内容进行必要的倒装。

3.了解并掌握一定的古代文化常识

关于古代的文化常识,可以让学生从古代文言阅读中积累,也可以由教师进行专门传授讲解,对一些常见常用的文化常识进行整理归纳,以帮助学生丰富储备。

4.了解并掌握一定的文言知识

篇5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我们把丰富多样的中华文化变成了数千条枯燥、单调的背记题目,学生日日读、夜夜背.岂不是和我们设题的初衷背道而驰了吗?所以在具体的教学中,我尽自己所能,力争将一个个知识点变成一个个有趣的故事,让学生不仅记住一个点,还能了解一个人,走进一段历史,进而能自己主动地捧起一本书,走进我们的文化。

如在讲到“太上皇”这个点时,我就联系《马嵬》这首诗,谈到了历史上那位既开创了“开元盛世”,又造成了“安史之乱”的唐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唐玄宗,讲到他的政治,他的情感,他的被迫退位,顺便也讲到了汉高帝刘邦之父刘太公,这个历史上未曾为帝王,而被尊为太上皇的人。

讲到“乌纱”时,我告诉学生它原是民间常见的一种便帽,相传中国第一顶乌纱帽就是南朝刘宋王休仁设计出的。再介绍了三位皇帝与乌纱的关系:隋文帝杨坚喜欢着乌纱帽,推广了乌纱:宋太祖赵匡胤登基后,为防止议事时朝臣交头接耳,就下诏书改变了乌纱帽的样式: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定都南京后,于洪武三年作出了规定,从此,“乌纱帽”遂成为官员的一种特有标志。

讲到“配飨”时介绍了被建筑学家梁思成称为世界建筑史上的“孤例”的曲阜孔庙肼到“五伯”时回忆了春秋五霸的那段精彩纷呈的历史:讲到“上供纲”的“纲”字时,说起了“生辰纲”,说起了梁山好汉。

这种引导是随时随地的,是兴之所致的。渐渐地,学生查找历史文化资料的人越来越多,学习的兴趣也越来越大。

二、方法让人事半功倍

当学生有了学习的浓厚兴趣时,老师必须授之以渔,让学生学有法,学有得。我找寻到几种有效的方法。

1.注意语文各知识点的关联性、互动性

(1)成语和文化常识

成语也是需要海量记忆的知识考察点,同时成语又是古文化保存最好的一类知识。当我们孤立地进行一个知识点的复习时,为何不将它们统一起来,在了解成语的同时补充文化常识,既生动有趣又能快速记忆。

“无出其右”这个成语表示没有能超过他的,与天下第一近似。其中“右”的解释是上,汉代以右为尊。我在这个时候就给学生讲到了古代左右为尊的衍变。周、秦、汉时以右为尊,故皇亲贵族称为右戚,世家大族称右族或右姓。右尊左卑表现在建筑上,豪门世家必居市区之右,平民百姓则居市区之左。至于在交际场合,其座次则以左为尊。因为古人坐北朝南,则左为东,右为西,故座次上以左为尊。再推而广之讲到古代把南视为至尊,而把北象征为失败、臣服。宫殿和庙宇都面朝向正南,帝王的座位都是坐北朝南,当上皇帝称“南面称尊”:打了败仗、臣服他人为“败北”、“北面称臣”。

“紫绶金章”讲到历代官服文化,“绿衣黄里”讲到颜色的尊卑,“素车白马”讲到丧葬文化,“凤冠霞帔”讲到古代婚礼习俗。这样的成语很多,学生也在这样的学习中获得进步。

(2)诗歌和文化常识

诗歌的内容会涉及到较多的传统节日、民俗和生活常识,反过来,文化常识又能帮助到诗歌的解读。学生在学习诗歌时不妨让他们多留意.做到两者的融合。

很多诗歌标题出现了节日,如《元日田家》《除夜》《九日齐山登高》等,通过对节日的了解,就能把握作者的感情踌歌中出现了“漏声”,就能根据古时计时工具想到诗人辗转难眠的情绪:出现“参商”等星宿,就能体会诗歌中的分离之苦。

2.从一到十,完成体系建构

文化常识内容多,显得繁芜丛杂。引导学生纵向联系,由一个点到一个面,再到一张网.形成知识体系。官职的变化是比较复杂的,那就让学生不依赖参考书,自己动手,进行类的梳理,授官、罢官、升官、调动、兼任、、辞官。称谓也是复杂,同样一条线的纵向梳理,基本称呼、特殊称呼、个性称呼、群体称呼。这样的例子太多,自己动手的过程中,把散沙凝聚,把体系建构,学习会成为很有成就感的事情。

三、跳出来,实现学习的根本目的

学习知识本身不难,难得是怎样使满腹诗书能为己所用。我觉得学习的根本目的是学以致用,将知识转化为能力,使我们能幸福地生活。因此,每个知识点的学习,都应该争取达到这样的目的。

1.学习文化常识,促进人格的优化

了解了“会试”延伸开来的科举制度,明白了层层选拔的应试艰辛,就能调整面对高考的态度,更能体会努力务真、踏实探索是实现高考成功的法门。了解了“丁忧”延伸开来的孝文化,反思当下的生活,小到自我对亲人的态度转变,大到对老人的关注体贴。了解了“稽首”延伸开来的古代礼节,就能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体现礼仪之邦的风采。了解了“谥号”“立生祠”等延伸开来的古人对身前身后名的重视,才会更加珍惜自己的声誉,不随便行事,不苟且生活。这也是小语文和大语文的真切体现。

篇6

新课标高考试卷是与普通高中新课程相配合的,试卷体现新课程理念,立足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设计考试内容,有效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素养的形成和发展。比如考纲中明确提出了对探究能力的考查。

新考纲最大的变化是,增加了选考内容,突出了考试自主性和开放性。语言学科必考内容包括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和写作;选考内容为现代文阅读中的文学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阅读,考生任选一类文本阅读答题。但湖北省新《考试说明》规定,现代文阅读暂不设选考题,将文学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阅读都纳入到考试的范围。每年根据命题实际确定当年考查的是文学类文本还是实用类文本。各类文本的考点阐述与能力要求依据新课标版《考试大纲》的规定设定。必考:语文必修一到必修五、《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外国小说欣赏》。选考:语言文字运用、古诗文阅读中的名句名篇默写。

二、能力要求增加探究

旧《考试说明》要求考查考生识记、理解、分析综合、表达应用和鉴赏评价这五种能力,而新《考试说明》则要求考查考生识记、理解、分析综合、表达应用、鉴赏评价和探究这六种能力。

根据新课标版《考试大纲》的规定,探究能力的考查集中在文学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的阅读上。各省课标卷均增设探究能力的考查,呼应《考试大纲》新增的能力要求。但各套课标卷考查的模式不尽相同,大部分课标卷按照《考试大纲》规定,在文学类文本阅读或实用类文本阅读中设置1道题考查探究能力,还有部分课标卷则不局限于《考试大纲》的规定,将考查范围拓展到其他领域。

大部分探究题有着较为鲜明的标志,如题干中出现“探究”二字或要求谈谈“你的看法”“你的观点”“你的理解”“你的认识”“对你的启示”“写作意图到底是什么”等。而这些正与《考试大纲》所规定的“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探讨作者写作意图”等探究能力的考查内容相对应。从各类探究题设计的考查目标来看,有对文本内容的分析挖掘,有对写作技巧、人物的分析鉴赏,还有由文本向现实的延伸拓展。

文学类文本阅读本身具有很多“不定点”和“意义空白”,不同的主体、不同的视角的解读必然具有多义性和开放性,而这无疑给探究能力的考查提供了广阔空间。因此2012年高考语文湖北卷很可能在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古诗词鉴赏这两个板块中设置探究题。

三、考查范围有所增加

考试内容范围确定为语文基础知识(含语言文字运用和文学常识),古代诗文阅读(含文言文阅读、古代诗歌鉴赏和名句名篇默写),现代文阅读(含论述类文本阅读和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以及写作这四大板块。考点新增内容和变化简述如下:

1.语言文字运用

将“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改为“语言文字运用”。对识记字音的要求增加了“常用字”的限制。对汉字字形的要求增加了“正确书写”,并且提法上用“规范汉字”。在“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考点中,增加了“反复”这一修辞手法。将语言表达的要求“准确、鲜明、生动”与“简明、连贯、得体”的位置作了互换,以强调语言表达首先要做到“简明、连贯、得体”。

2.文学常识

增加“识记必修课程‘必修一’至‘必修五’的五个模块和选修课程《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和《外国小说欣赏》两个模块中,中外重要作家、作品的基本常识。识记‘附录三’中文学名著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等”等要求。新课标版《考试大纲》已取消对文学常识的考查,而湖北省继续保留这方面的考查,主要是想引导考生重视教材所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的基本常识,重视经典文学名著的阅读。考查的范围可能是先少后多,逐年扩大;选用的题型今年是四选一单选题,逐步过渡到五选二的多选题、填空题以及简答题等。

3.古代诗文阅读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指定篇目见附录)40篇,旧《考试说明》只有35篇。在语言文字运用和名句名篇默写部分设置选做题。会在名句名篇默写部分采用多量给题、考生少量选做的方式(如八选六或二组选一组的方式),主要是为了扩大名句名篇默写的覆盖面,给考生提供更多的选择,适当降低考生答题的难度。在考点中增加了“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要求。

4.现代文阅读

必考部分要求阅读一般论述类文章,其能力要求比旧《考试说明》有所降低;选考部分分为文学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要求更细致、更明确、更高,同时还增加了“探究”层级的能力要求。

5.写作

写作方面只是表述上的变化,实质上没有变化。要求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作文考试的要求分为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

四、试卷结构适当调整

篇7

" 古典诗词是古代文化史上一座重要的知识宝库.高考试卷离不开古典诗歌鉴赏题。如何鉴赏古诗词、答好高考鉴赏题,这里从五个方面谈点看法。

一、要熟悉重要作家、作品 重要作家、作品都列入了初高中阶段掌握学习的范围,像唐代的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维、元稹、杜牧、李商隐,宋代的陆游、苏轼、王安石等人的作品都选入了高中的课本。对于这些名家名作,我们不但要熟悉,尤其要理解这些名作,掌握好写作技巧。因为高考不是离开“教纲”去考学生。纵观近年来高考的古诗词鉴赏题和我们课本中学过的古诗词有着密切的联系。2003年全国高考卷选了王维的《过香积寺》,设题是:“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中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要做好这道题,关键是你平时对课本中王维的《山居秋瞑》理解了没有?选题中的“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与课本中《山居秋瞑》的“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有相似之处。读懂了课本,何怨解不了此题?再看2004年全国考卷的古诗词鉴赏题,入选的是张籍的《秋思》。设题为“试析张籍此诗写了生活中哪个‘寻常’的细节?表达了他什么样的情感?”这道题的设题也没有离开我们的课本。有关诗歌中的细节描写,我们在课本中接触不少,像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的“漫卷诗书喜欲狂”细节,赵师秀《约客》中的“闲敲棋子落灯花”细节,等等。就思乡之情的作品,我们接触就更多,像“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等等。 二、要了解诗词的文体特点和文化常识 中国古典诗歌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由诗到词,由词到曲,有它自身的特点。像诗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古体诗又分为古诗和乐府,近体诗又分为律诗和绝句,律诗有五律、七律和排律,绝句有五绝和七绝;词分为小令、中调和长调,曲分为小令和套数;诗的对仗与押韵、律诗的四联名称、词的标题与词牌、曲的宫调与曲牌等知识都应了解。如2003年全国春季考卷,2003年北京考卷都考查了诗歌的体裁知识,两卷分别考查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这一常识2003年上海高考卷就涉及到了律诗四联中的“颈联”知识。 中国古典诗歌博大精深,内涵十分丰富,了解一些文化常识,特别是诗歌中的一些意象的含义尤其重要。因为诗歌中的意象往往是理解作者思想感情的关键。如果我们了解了这些意象的蕴含之意,就能更好地把握作者的感情。如“柳絮”表送别离愁、“红豆”比喻男女爱情或朋友情谊、“双鲤”“鸿雁”代书信、“采薇”指隐居生活、“折桂”比喻科举及第、“击楫”指报效国家、收复失地等等。2002年全国高考卷考查了“折柳”这一文化常识、2003年全国春季高考卷考查了“雁”这一文化常识,因此了解流派、风格、意象等文化常识很有必要。 三、要懂得按内容划分诗歌种类 掌握诗歌题材,及时分辨“写景抒情诗”、“咏物言志诗”、“边塞征战诗”、“怀古咏史诗”、“送赠思乡诗”的类型,能帮助我们更好地鉴赏古典诗歌。 写景抒情诗。古人作诗“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以自然为师,从自然景物中捕捉形象,又要在内心深处引发思想感情,寓情于景。2004年高考重庆卷的诗歌鉴赏题,选了梅尧臣的《东溪》,就是从这个方面来考查的。 咏物言志诗。诗人的志向和品质要表达出来,往往寄托在景(物)上,把景(物)作为咏吟的对象。当然,所咏之物要和所表达的志向品质或形似、或神似。因此,一般诗人所咏之物有比较固定的象征义和比喻义。2004年高考北京卷诗歌鉴赏题选了苏轼的《红梅》。作这道题就应掌握托物言志诗的特点。 边塞征战诗。古诗人有军旅生活者也不乏其人。他们往往把征战生活、征战的感慨融入诗中,我们也就称这些诗人为“边塞诗人”。他们的诗歌也是高考题入选的范围。2004年高考江苏卷诗歌鉴赏题选了唐代柳中庸的《征人怨》。这是一首边塞诗,诗中的“马”、“刀”与军旅有关。“关”、“黑山”与边塞有关。掌握了这些知识,做这道题也就不难了。 怀古咏史诗。许多古诗人生活奔波,仕途上或升或迁,多有凭吊,凭吊之时往往对古代的人或事,有缅怀,有感叹。古赤壁、石头城、故国等地,是无数风流人物叱咤风云之地,所以诗人往往把自己对历史与现实的感触,融入在他的诗歌之中。赏析这类诗歌,对历史人物与事件、对诗人本身及所处时代都要有所了解。2004年高考上海卷的诗歌鉴赏题选了杜痒的《赤壁》,鉴赏这首怀古咏史诗应该不成问题,因为“赤壁”这个题材是学生非常熟悉的。 送赠思乡诗。诗人送别亲朋好友不免要赠送诗歌,以表情意。诗人远在他乡,也难免有思乡之情,这种情感也就用诗来表达,高考考这类题也是常见的。2003年北京春季高考就是赏析韦应物的《闻雁》和赵嘏的《寒塘》两首思乡诗。2004年高考浙江卷也考了李白的《菩萨蛮》思乡词。

四、要掌握一些鉴赏用语 近年来的高考,古诗歌鉴赏题由客观题逐步转向主观题。2004年各地高考的古诗歌鉴赏题,除北京卷用了客观题外,其他考卷都用主观题。要答好主观题,不掌握一些鉴赏用语,答案就难以做到简明扼要,用语贴切,恰到好处。2003年全国春季高考诗歌鉴赏题有这样一道填空题:这两首诗从体裁上看都属于 。这两首诗都是抒发 。要答好这类题,首先要掌握诗歌体裁方面的术语,如:诗、词、曲、律诗、绝句、七言律诗、五言律诗、七言绝句、五言绝句、小令、套数等;其次要掌握好表达诗歌思想内容及感情方面的术语,如:写景抒情、咏物言志、怀古咏史、羁旅生活、爱国思乡、伤春闺怨、孤独伤感、惆怅寂寞、恬淡闲适、昂扬激愤、忧国忧民、迷恋思念等。 诗歌语言和表达技巧也是词歌鉴赏的重要内容。诗歌语言鉴赏术语如:平淡、清新、绚丽、明快、含蓄、简洁等。诗歌表达技巧方面的鉴赏术语如: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直抒胸臆、情景交融、托物言志、渲染、烘托、映衬、反衬、化用、含蓄、幽默、象征、联想、以动衬静、以乐写哀、欲抑先扬、欲扬先抑、点明主旨、深化意境等等。如2003年高考上海卷诗歌鉴赏题有这样一道填空题:本诗所咏的是望海楼,却先写铁瓮城矗立云间,邻青天,作用是 。回答这个问题需要用到“烘托”等术语。2003年北京卷的诗歌鉴赏题(指出赵嘏《江楼感旧》与崔护《题都城南庄》在写法上的相同或相似之处)要用到“点明主旨、深化意境”等术语。 五、要掌握常见的鉴赏方法 诗的语言是经过诗人锤炼的。“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杜甫),“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贾岛),“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卢延让)。因此,鉴赏诗歌就得感知妙语,从关键词入手。高考题也多从关键词设题。有一类题叫你找出诗中的关键词并加以分析。如2003年全国卷设题: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中的“诗眼”分别是哪个字?为什么?2004年高考福建卷设题:请从三、四句(“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中找出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一个字,并在对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简要分析诗人在这两句诗中是如何营造意境的。另有一类是叫你赏析关键词,如2004年高考浙江卷设题:古典诗词讲究炼字,请简要分析“空”(“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李白《菩萨蛮》)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2004年高考湖北卷设题:此诗第二联“潮平两岸失”(王湾《次北固山下》),有的版本作“潮平两岸阔”,你觉得“失”与“阔”哪个字更好?为什么?从以上设题看来,平时读诗应对诗人锤炼的词语多多品味。 除了从关键词入手之外,鉴赏诗歌还应从表达技巧入手。诗歌的表达技巧多种多样(前文已列出),有的鉴赏题就是从表达技巧设题的。2003年北京春季卷就设了“这两首诗为什么都写到雁?”这样一道题,要答好此题,我们就得从表达技巧(借景抒情)入手分析。借什么景?抒什么情?诗中写到雁,因为雁是一种候鸟,春秋迁徒,秋天大雁南飞的景象往往牵动游子的思乡之情。因此,我们不难看出,诗中写雁是借雁抒情,寄寓自己浓浓的乡愁。再看2004年全国卷设的题(在这首词中,作者为什么要描写杜鹃的啼叫声?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也应该从表达技巧入手作答。 当然,鉴赏方法还可以从作者所处的时代、作者生平情况、艺术风格及诗歌的标题等方面入手,这里不一一而论。古典诗词是古代文化史上一座重要的知识宝库。高考试卷离不开古典诗歌。

篇8

A.一联 B.两联 C.三联 D.四联

答案:C。

细解:对仗要求上下句字数相同,结构相同,平仄相对,内容相关。律诗要求颔联、颈联对仗,这首诗首联也对仗,是比较特殊的一首诗。需要注意的是颈联:“鹊乳”中的“乳”是生育的意思,与“啼”相对;“先”是“走在前面”的意思,与“过”相对。其它两联都不难判断。

【指要】近两年命题者都在试图改变以往文学常识题即为送分题的现象,强调真的“懂”。这就要求我们:⑴扎实理解包括格律知识在内的古代文化常识、文学常识;⑵将相关知识联系起来记忆,努力实现知识的网络化;⑶学会使用这些常识解决古诗文阅读中出现的困难,让知识真正成为工具。

【训练】对本诗分析正确的一项是()。(文本略,训练部分例子没有特意标出者均出自于2012年上海秋季高考试卷)

A.本诗用典与写实相结合,含蓄而又自然。

B.本诗以咏物为题材,脉络清晰而且顺畅。

C.颔联、颈联对仗工整,符合律诗的要求。

D.全诗的语言清新淡雅,又不失朴实之风。

答案:D。

二、诗歌理解分析题

【例释】对本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用典贴切,反映了诗人的精神追求。

B.颔联流露出诗人因家贫待客不周的歉意。

C.全诗将写景、叙事、抒情三者融为一体。

D.全诗的语言清晰流畅,不见雕琢的痕迹。

答案:B

细解:首联“松菊”句语本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三径就荒,松菊犹存。”颔联,烹煮葵藿邀请贵客到寒舍看竹,“贫家”是谦称,并非真正的贫穷,更谈不上“待客不周的歉意”。颔联叙事,标题也是叙事(“见过”,是来拜访的意思),颈联写景,尾联抒情,“全诗将写景、叙事、抒情三者融为一体”。诗句近于散文化,不见诗歌惯常的颠倒语序、字词活用、跳跃省略等技法,“语言清晰流畅,不见雕琢的痕迹”。

【指要】一个词语、句子变成“诗家语”,它区别于一般散文的地方在哪里?掌握了“诗家语”的特征与读法,才谈得上理解诗句的内容与表达,也才能够分析思路、结构、表达技巧、语言风格。

【训练】与诗歌题目中“江”字直接照应的词语有“江林”、“ ”和“客船”。

答案:津亭。

三、诗歌词句赏析题

【例释】赏析“莺啼过落花”中“过”字的表达效果。

答案:“过”字看似平实自然,实则巧妙,它将黄莺、啼叫声、落花组合在一起,给读者带来多重想象空间,如黄莺啼叫着飞过落花,黄莺的啼叫声穿过落花等,进而引发诗人伤春惜时的感慨。

细解:这里有声音,有形象,有相对静止、常态的“落花”,有飘逸不定、先闻其声的黄莺。声音与形象的传播速度还不太一样,一个“过”字将之联系起来,到底是如何“过”的?每个读者脑子里的画面可能都是不一样的,这就是一种非常高超的艺术技巧:高超的技巧不在于真实地再现了什么,而是你可以让读者感受到多少。

【指要】主要是两种考法,一是情感把握,一是炼字的效果。这就要求:⑴熟悉古典诗词曲的基本特征与章法;⑵熟悉古人情感的常见类型以及抒感常见的方式。

【训练】从情景关系的角度,赏析本诗前两联是如何表达作者情感的。

答案:本诗首联描绘了树木繁茂、落霞与夕阳交相辉映的春江晚景,色彩艳丽,含蓄地传达出作者喜悦的心情,颔联则直接抒发作者在征路上见到美景时喜出望外的心情。两联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

四、文言实词解释题

【例释】写出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1)诏书疾人 (2)乃豫敕断绝书属

(3)明府摧折虐臣 (4)九死不恨

答案:(1)憎恨 (2)预先 (3)打击 (4)遗憾

细解:“疾”字的义项有:病,痛苦,憎恨,快。根据语境(后有“厌恶”,并带宾语“党人”),可以判断出,这里是“憎恨”的意思。“豫”,除作为河南省的简称外,还有“安闲”“欢喜”,及“同‘预’,预先”等,从语境看,前有“弼知多权贵请托”,事先做些应对的策略,是可以理解的,所以应该是“预先”的意思,后来“中常侍侯览果遣诸生赍书请之”。“摧折”,原意是毁坏折断,引申作“折磨,打击”,根据语境(“命左右引出,楚捶数百”,“遂付安邑狱,即日考杀之”),应该指的是“打击”(明府,汉代对“太守”的尊称;虐臣,指前文的“诸生”)。“恨”的义项有:仇视,怨恨;后悔,遗憾。根据语境(谁谓荼苦,其甘如荠。昔人刎颈,九死不恨),应该是“遗憾”。前面有“其甘如荠”,所以不悔。

【指要】⑴对于300实词的基本义项要十分熟悉,要结合例句记忆(也可以结合现代汉语中的成语记忆);⑵依据古代汉语知识进行推断,涉及的语言现象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多音节词、通假字等;⑶随文释义,要结合上下文,在语境中解释加点字。

【训练】写出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1)使者以闻 (2)布衣草履而牧羊

(3)岁余,羊肥息 (4)上过其羊所,善之

答案:(1)使……知道(2)穿着布衣(3)繁殖(4)认为……好

五、文言语法、句读题

篇9

【中图分类号】H109.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7-0018-01

《新三国》的热播,让《三国演义》中的故事成为好多小青年们热 议的话题,有的说《新三国》中的白话文通俗易懂,有的却认为老版《三国演义》中的古文更耐人寻味。不难发现,小青年们对古代汉语的了解已经越来越少,这种现象有待改观,毕竟古代汉语是我国灿烂历史和文明的一个载体,也是我们研究历史、传承文化的一个途径。我们作为教育者,必须对此给予重视。

古代汉语,顾名思义,就是古代汉族人民的语言,具体说来,就是五四以前汉族人民的语言。任何一种语言都有口语和书面之分,古人的口语是怎样的,我们已无法了解其面貌。今天,我们研究古代汉语,主要是研究有文字记载的书面语言,也就是文言文。从殷周到清末,在这漫长的社会发展中,涌现了大量的语言文学,从屈原的《离骚》到明清的四大名著,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文言文作为古代汉语的书面形式,担负了记录、传承、积累祖国文化遗产的任务。我们要学习并继承这些遗产,就必须研究文言文,学习古代汉语。

学习古汉语不同于学习外语,古今汉语有许多相同的地方,这是有利条件。但是,古汉语毕竟是过去时代一种比较难懂的书面语,不下苦功是学不好的,一味地指望“诀窍”和“捷径”更不现实。我们应该总结前人的经验,避免走弯路,并充分利用现在研究成果和有利条件,以较短的时间有效地掌握古汉语。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点滴积累,掌握古代汉语常用词语。

就好像我们学习外语一样,掌握一定的词汇量是基础,没有足够的词汇量,一切都是空中楼阁,纸上谈兵,词汇量越丰富,阅读能力就越强。学习古代汉语也是一样的,我们必须平日里注意积累,掌握一些常用的词语。读古文有时会碰到一些不曾见过的、陌生的字、词,这个大家并不害怕,因为我们可以查字典,问题就可以很容易的解决了;但有时碰到一些看似熟悉的字词却不一定能看懂,因为它的意义变了。在词语学习中,我们要重点学习这一部分词语,因为如果我们按照它的现代意义理解文章就读不通了。比如,“走”,现代汉语是“行走”的意思,古代汉语却是“跑”的意思。“更衣”,现代汉语是“换衣服”的意思,古代汉语却是“上厕所”的意思。

二、多读多背,培养一定古代汉语语感。

宋代朱熹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著名文学评论家、小说家李国涛也说:“中国古诗古文是不能不背的。当时不懂或不全懂的,先背下再说。”古时候幼童入学,老师并不教其理论,而是让他们一遍一遍地诵读《三字经》、“四书”、“五经”等,这是有道理的,将这些文章烂熟于心,意义自然也就明白了。多读多诵,熟读熟背,然后就能达到“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的境界了。学习古文,我们必须进行大量的阅读,如果有十几篇、几十篇古文文选都能读起来琅琅上口,烂熟于心,那对古汉语中一些常见的句式,常规的实词、虚词,如“之乎者也”之类,就很容易掌握了。阅读过程中处处留心,注意文章的整体性,多读多背,培养古代汉语的语感。要有足够的感性认识,才能提高理性认识。

三、总结规律,了解古代汉语语法知识。

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语法的差别不是很大,但还是存在一些不同之处的,主要是句子结构上的差异。比如“沛公安在?”这句话,“安”字是疑问代词做宾语,要放在动词之前,倘若按照现代汉语的语法就成病句了。再比如我们现在常说“不知道我”,倘若翻译成古文就是“不我知”,“我”作为宾语提前了。以上两处古文都发生了宾语前置的现象,这并不符合我们现代的语法观念,为什么呢?因为在古代汉语中,在疑问句、否定句的情况下,宾语一般前置。另外,宾语必须是代词,若是普通名词则不能提前。我们学习古代语法,就是为了掌握古文的规律,提升理性认识,让我们的学习事半功倍。六十年代王力先生编的《古代汉语》,就是采取文选、常用词、通论三结合的体系,就是感性与理性相结合的体系。

四、处处留心,知道一些历史和文化常识。

篇10

例1:有饷,或受之,而旋与佐使分之,终不入己,唯以抚纳群蛮为务。(《宋书・朱修之列传》)

生译:有了奖赏,有时接收,却最后给下属分了,最终不进入自己口袋,只把抚纳群蛮作为任务。

正译:有了军饷,有时候会接受,但很快就让属下分了,不会留给自己,只是以安抚招纳少数民族为要务。

诊断:“饷”、“旋”,是文言中较常见词语,却识记有误。饷:军粮。旋:不久。

例2:和士开(注:人名)亦重其名,将讽朝廷,擢为国子祭酒。(《隋书・隐逸传》)

生译:和士开也以他的名声为重,以此讽刺朝廷,被贬为国子祭酒。

正译:和士开也看重他的名望,要劝说朝廷,把他提拔为国子祭酒。

诊断:“讽”、“擢”识记有误。讽:以委婉的言辞暗示、劝告。擢:选拔,提拔。因为识记不准,意思理解完全南辕北辙。

处方:我们万不可简单地根据今义猜测古义,需要对常见词语作有效归纳和系统积累,追求准确,绝不能似是而非。积累范围:常见文言实词和虚词、多义词、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文言词汇庞杂繁多,每天积累一点,贵在坚持。

二、句法分析不力,需训练

例3:有运饷官以弃运走,道死,其孙以赂乞入死事之列,先生斥而退之。(钱仪吉纂《碑传集》)

生译:有个运粮官因为丢弃运送粮食的任务逃跑,他的孙子因为贿赂乞丐进入了判死刑的队伍,先生斥骂他并让他回去。

正译:有个押运粮饷的官员因为放弃押运逃跑,在路上死了,这个官员的孙子通过行贿请求把祖父列在因公事而死的人物中,先生训斥并且赶走了他。

诊断:因“其孙以赂乞入死事之列”结构复杂,语法分析错误,导致理解偏差很大,由此竟然有贿赂乞丐而判死刑的笑话。主语“其孙”,谓语中心语“乞”,“入死事之列”是“乞”的具体内容,充当宾语。“以赂”是“乞”的具体方式,充当状语。另外,“人死事之列”动词“入”,省略了对象“其”,省略了介词“于”。完整表述应为“其孙以赂乞入其死于事之列”。

例4:主使仆射劾渭城令游缴伤主家奴,建报亡它坐。(《汉书・胡建传》)

生译:主指使仆人射杀被弹劾的渭城令游缴和伤害主人的家奴,胡建上报没有犯什么罪。

正译:盖主指使仆射弹劾(检举揭发)渭城令胡建的游缴伤了盖主的家奴,胡建报奏(游缴是奉行公事)没有犯什么罪。

诊断:“主使仆射劾渭城令游缴伤主家奴”,本句是兼语结构,谓语动词“使”,“仆射劾渭城令游缴伤主家奴”,是“使”的宾语,这是第一层主谓宾结构;“仆射劾渭城令游缴伤主家奴”,谓语是“劾”,“仆射”是“劾”的主语,“渭城令游缴伤主家奴”是“劾”的内容,是“劾”宾语,这是第二层主谓宾结构;“渭城令游缴伤主家奴”的谓语动词是“伤”,“渭城令游缴”是“伤”的主语,“主家奴”是“伤”的对象,即宾语,这是第三层主谓宾结构。此句结构复杂,学生已经不能顾全,再加上对“仆射”、“游缴”这两个历史词汇陌生,必然洋相百出。

处方:阅读文言文要自己着意训练句法分析能力。单句,找句子核心,即谓语,主语和宾语都是谓语直接的搭配对象,状语补语是谓语的直接修饰、限制和不足成分;复杂的单句还要理清多重层次关系,明确彼此的搭配关系,如例4所示。复句,注意关联词语,梳理各分句间的逻辑关系。当然,也包括对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的识别与句法分析。有意训练多了,句法结构的解读能力自然会提升。

三、语境联系不强,需习惯

仍以例4为例,“主”是个多义词,词性有名词和动词两种,词义有12种之多,从语法位置分析,属于名词,有“君主”、“公主”、“主人”可供参考,联系上下文有“帝姊盖主”、“客藏公主庐”、“盖主怒”、“长公主”词句,可以确定例句中两个“主”都为“长公主”,即“盖主”。

例5:身居前行,命士持满无得发。(苏轼《陈公弼传》)

生译:陈公弼亲自在前走,命令士兵拉满弓不要发射。

正译:(陈公弼)自己站在队伍的前列,命令士兵拉满弓弦,但不要把箭射出去。

诊断:“身居前行”中的“行”可以用作名词“行列,队伍”,也可作动词“行走”。到底以哪种为准?只有联系语境。下文“士皆植立如偶人”,提示了众人都站立不动,排除“行走”,“行”自然理解为“队伍”,“居”也就联系语境理解为“站在”。

处方:文言词词义丰富,语法功能多样,但在具体段落的句中,那往往是唯一的,在选择或推断语义时,必须联系语境。总之,文言学习必须养成联系语境的习惯。

四、文化常识不丰,需拓展

例6:父永及嫡母相继殂,六年庐于墓侧。(《南史》卷三十一・列传第二十一)

生译:父亲张永和嫡母相继死亡,六年一直在墓旁造房子。

正译:父亲张永和嫡母相继去世,六年中张稷一直住在墓旁的房内(守丧)。

诊断:学生缺乏古代丧仪文化知识,所以望文生义,才会将“住在墓旁的房内(守丧)”理解成“在墓旁造了六年房子”。

例7: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史记・鸿门宴》)

生译:沛公第二天早晨跟从一百多人马来拜见项王,到了鸿门。

正译:刘邦第二天早晨带着一百多人马来见项王,到了鸿门。

诊断:“从”是“跟从他人”,还是“使他人跟从”,即“率领”,这主从关系是由古代严格的等级制度所决定。此时刘邦大小也是项羽分封的十八路诸侯王之一,是汉军主帅,“从”译为“率领”更合适。

处方:文化常识,影响着人们日常的生产、生活和思想,具备传统文化知识自然也能提升我们后人对古文的理解力,因此我们要拓展阅读范围,了解古代文化,譬如天文、历法、乐律、地理、职官、科举、姓名、礼俗、宗法等诸多方面,为文言学习提供厚实的背景知识。

作文素材

母亲节的由来

母亲节是一个感谢母亲的节日。在美国、加拿大和一些其他国家,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天就是母亲节。在其他一些国家的日期并不一样。母亲们在这一天通常会收到礼物。康乃馨被视为献给母亲的花。

篇11

雁属候鸟,是人们生活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禽类。古人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赋予了雁以许多人格化的象征意义,使之成为古代文学中一个重要的文学意象。

雁在古诗中主要有两种意象:一是寄托对故乡的思念。如范仲淹的《渔家傲》,首句是:“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异”字领起全诗,表现出边疆与家乡苏州秋色的差异,引发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雁朝衡阳飞去了,诗人却只能长留边疆苦思家乡。末句写道:“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诗人夜晚因思念家乡而难以入眠,想到雁儿都回南方去了,自己什么时候能像雁儿一样回归呢?王维《使至塞上》中的“归雁入胡天”中的“归雁”也是取的这一意象。二是表达对友人的思念。如杜甫的《孤雁》中有四句:“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写此诗时,诗人带着家人远离成都,滞留夔州。杜甫晚年多病,处境艰难,朋友又大多失散,他因此感到无比的痛苦。看着眼前的孤雁,诗人感觉自己就和它一样,离群落单。诗人通过描写孤雁和它那念群的叫声,表达出对友人的无限思念。

一些同学在默写古诗词的时候,经常把“燕”和“雁”搞混。究其原因,是缺乏相关的语言文化常识,不能准确理解这两个字的文化内涵,在背诵的时候死硬背。

雁,《现代汉语词典》中是这样解释的:“鸟,外形略像鹅,颈和翼较长,足和尾较短,羽毛淡紫褐色。善于游泳和飞行。”

雁属候鸟,是人们生活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禽类。古人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赋予了雁以许多人格化的象征意义,使之成为古代文学中一个重要的文学意象。

雁在古诗中主要有两种意象:一是寄托对故乡的思念。如范仲淹的《渔家傲》,首句是:“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异”字领起全诗,表现出边疆与家乡苏州秋色的差异,引发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雁朝衡阳飞去了,诗人却只能长留边疆苦思家乡。末句写道:“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诗人夜晚因思念家乡而难以入眠,想到雁儿都回南方去了,自己什么时候能像雁儿一样回归呢?王维《使至塞上》中的“归雁入胡天”中的“归雁”也是取的这一意象。二是表达对友人的思念。如杜甫的《孤雁》中有四句:“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写此诗时,诗人带着家人远离成都,滞留夔州。杜甫晚年多病,处境艰难,朋友又大多失散,他因此感到无比的痛苦。看着眼前的孤雁,诗人感觉自己就和它一样,离群落单。诗人通过描写孤雁和它那念群的叫声,表达出对友人的无限思念。

由于大雁入秋即南徙,因此雁是秋景中的常见意象。比如韦应物《闻雁》中的“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李白《宣州谢楼饯别校书叔云》的“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等。

燕,有两个读音,一个念yDn,一个念yn。读yn时,《现代汉语词典》里这样解释:“鸟,嘴短而扁,翅膀尖而长,尾巴分开像剪刀。捕食昆虫,对农作物有益。春天飞到北方,秋天飞到南方,是侯鸟。”在人们的心中,燕是春天的信使,因此“新燕”是描写早春景色的诗歌中的常见意象。如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的“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葛天民《迎燕》中的“为迎新燕入,不下旧帘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