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初中数学高效教学

初中数学高效教学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7-06 09:29:21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初中数学高效教学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初中数学高效教学

篇1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7-0187-01

初中数学教学更注重的是要创设一种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积极的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并将数学知识和数学能力与日常生活相联系。

一、初中数学教学现状分析

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与新课标中提倡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创新等背道而驰。就目前教学现状来看,初中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首先,教学观念滞后。新课改已实施多年,一些教师还是“换汤不换药”,因循守旧,懒于尝试和创新。有的教师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害怕进行改革学生的成绩下滑,教师缺乏新课改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没有体现新课程改革中的主体意识和地位,这也是大部分不敢于尝试的教师的真正原因。坚持传统的教学观念学生的成绩虽然没有下滑,但是教师只顾眼前利益,而忽视长远利益,学生只学到了数学知识却没有数学能力。

其次,教学目标单一。新课标对教学目标进行了明确的规定,教师不仅要注重学生学习知识和能力,还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方法和过程,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由于受到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通常情况下,初中数学教师只注重学生的学习知识和能力,教师讲,学生听,课下进行练习,从而巩固数学知识,这种看似科学的教学过程实际上未能真正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数学能力,学生缺少自主探究、创新、合作学习和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只锻炼了学生对书本知识的掌握、运算和推理技能的培养,对学生学习方法、学习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关注较少,而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课程的实施过程基本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很难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

最后,教学方法缺乏创新。课堂教学作为初中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学习质量和学生自身能力的提高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由于教学方法呆板、教学模式单一,满堂灌现象非常普遍,部分数学课堂教学仍然以传授知识为主,教师在进行教学过程中,往往重视灌输而轻视学生参与。例如,教师在讲“矩形、菱形、正方形”的单元检测试卷课,从第一题一直讲到下课,在讲课过程中也没有一些引导学生思考的问题,更没有抽学生回答问题,要是涉及到知识点的教师就讲一遍,学生也没有乱说乱动现象,大部分学生表情呆滞,因此,教学方法缺乏创新。而且,初中数学教学也缺乏对学生有针对性的指导,教学与多媒体技术联系较少,教学与生活相脱节等等。

二、利用多媒体创设直观情境,让学生获得直观感受

(1)利用多媒体创设生动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由于新课改后,数学教材中增添了很多能激发学生兴趣的内容,如一些真实的生活场景、图片、数据等,能够给学生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中的动画,为学生展示直观的教学内容。例如,在讲解“轴对称”图形的概念时,教师可以多媒体技术中的几何画板技术,为学生展示成对称的图形,如翅膀成轴对称的蝴蝶或者蜜蜂等,展示的会飞的动物不仅能够引起学生的注意力,还能将抽象的轴对称概念具体化,使学生很容易就接受和明白其含义。

(2)利用多媒体创设形象情境,让复杂知识简单化。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函数的图形,学生理解起来就有一定的困难。尤其是教师在讲解同一类型的函数图像有什么联系和区别时,教师可采用的教学手段非常有限,这就会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一定的难度。如在研究二次函数y= ax2+ bx+ c(a≠0) 的图象和性质中, 对于函数 y= x2、y= x2- 1 以及 y= x2+1 的形状是否相同时,如果采用多媒体技术中的几何画板技术,就可以很轻松的解决以上问题,为学生直观演示函数的变化图形,只有这样学生才会真正理解与掌握所学到的知识,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自主探究、小组合作与教师引导的密切结合提高教学质量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创新教学模式和方法,除了创设情境外,还可组织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小组讨论、合作交流等方式,取得一定的教学效果。在进行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先根据课程需要为学生布置课下作业,让学生对教材进行自我的学习和探究,培养学生预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小组之间相互交流、评价、合作能够实现教学互动、互促,让学生在交流过程中学会合作,学会如何与他人交流,通过讨论来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数学思维。自主探究、小组合作、教师引导是密不可分的,学生的自主探究需要教师根据教学任务和学生自身能力进行设置,而小组合作更需要教师在大量的教学案例中总结出高效的、有针对性的小组合作方案,在进行小组讨论过程中,教师也要参与到小组活动中,一方面检查学生对问题的掌握情况,一方面总结学生遇到的学习问题,从而更好的进行引导,最终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深化和完善。

篇2

一、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

在我国,初中数学教学已形成传统的教学模式,即过多偏重于知识的传授,强调接受式学习。新课标下,我们要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重点体现出“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重视数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我们要善于抓住时机,不断地引导学生在存疑、质疑、解疑,创设认知“冲突”,激发学生持续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这样才能顺利地建立数学概念,把握数学定义、定理和规律。教师在探究教学中要立足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创造性,引导和鼓励他们质疑、调查和探究,学会在探究中学,在实践中学,在合作中学,逐步形成适合于自己的学习方法。

例1在学习有理数的加法法则时,我是这样引入新课的。我说,如果把“A+B”中的A看作李明学生的爸爸,把B看作李明学生的妈妈,假如李明学生的爸妈都姓李,那么李明学生生下来是不是就取相同的李姓呀?这是不是同号相加,就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呀?但是,假设李明学生的爸妈不同姓,那他跟谁姓呢?学生都认为,那他就跟那个权力大的姓。这不正是异号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符号,并把绝对值较大的减去较小的?这样,就把我们的初中数学与社会实践生活中的实例相结合起来了,学生学得轻松而又快乐,并且还容易理解,这样的课堂,不正是高效率的课堂吗?

二、合理地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

现在,手机和网络已进入千家万户,我们的生活也变得丰富多彩。强制学生不准上网和玩手机,似乎不近人情,有悖时代的发展。怎样合理地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加强集体备课,共享教学资源,是新课标对初中数学教学提出的新要求。使用合理,无疑有着加强教学直观性,加大课堂容量等优势。

例2抛物线y=-2x2+4可由抛物线r=-2x2经过怎样平移得到?用多媒体演示一遍之后学生能找到规律,甚至有一部分学生能看出,因为二次项系数相同,它们开口方向相同,开口大小相同,抛物线)y=-2x2的移动只要看它顶点的移动就可以了,找到规律后,学生对于更复杂的抛物线的移动也能准确的说出移动的方向和平移的单位长度。如抛物线y=-2x2先向右平移4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3个单位长度,学生便能答出抛物线的解析式,这就是多媒体在教学中带来的方便,既减少了教师课堂上画图的时间,又增加了数学课堂对学生的吸引力,使复杂的学习内容变得简单,学生又容易直观地接受。

三、数学教学中,要能放,也要能收

新课标要求,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就初中阶段的学生所探究的内容来说,结论是早就有的。之所以要学生去探究,去发现,是想让他们去体验和领悟科学探究的思想观念、科学家研究问题的方法,同时获取知识。但是,敢“放”并不意味着放任自流,而是科学的引导学生自觉地完成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快乐。当学生在探究中遇到困难时,我们要予以指导。当学生的探究方向偏离探究目标时,我们要予以纠正。所以,教师要相信学生的能力,让学生在充分动脑、动手、动口的过程中主动积极地学,快乐地学,千万不要只关注结论的正确与否,甚至急于得出结论。

例3 某商店以250元每吨的价格购进一批水泥,然后以290元每吨的售价卖出,每天可卖16吨。为了提高利润,决定采取降低价格出售,经调查发现这种水泥每吨降低5元可以多卖4吨,那么该商店要想每天获得720元的利润,水泥的实际售价应定为多少元每吨?学生在做这到题时一般采用直接设法。设实际每吨售价x元,则根据题意得方程:(x-250)(16+×4)=720。

在解该方程时发现计算量很大,学生就不想往下做了,这时我就引导学生思考还有没有其他的做法呢?鼓励学生讨论探讨,学生提出可以用间接设法,设每吨降低z元,则根据题意得方程:

(290-x-250)(16+×4)=720

这样计算量就小了,学生也很快做出来了。接着我又提出能不能设每天多卖x吨?学生兴致高涨,纷纷讨论,探讨,列方程解方程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了,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总之,关注现代数学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能使学生真正了解到数学知识的实用价值,使数学教学过程成为学生愉悦的情感体验过程,让学生感悟到实际生活中数学的奇妙和快乐,从而激发学生勇于探索科学知识的最大潜能,真正实现从生活走向数学,从数学走向社会的全过程。让我们的初中数学教学与现实生活携起手来,让课堂更加活跃,让课堂更加高效,让学生和社会更加满意。

参考文献:

篇3

积极、开放的班级环境有利于学生之间相互了解和沟通,对于学习氛围也起到正面的促进作用,而消极闭塞的班级环境会导致整个班级的学习效率下降,甚至会因此影响学生今后的学习态度和思维方式,这是不可取的.为此,我们应营造积极乐观的班级氛围,从而创造良好的班级环境.营造积极乐观的班级氛围,首要任务就是树立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在情感上接受数学、对数学产生兴趣和好奇心,进而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

二、因势利导、因材施教,实现平衡化教学

学生由于心理状态、成长环境、遗传因素和教学背景的不同,所具有的知识水平和思维方式也不尽相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根据每个学生的自身特点进行针对性教学,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这是新时代新社会的要求,也是素质教育的发展方向.

例如,有的学生擅长空间思维,具备较好的空间想象力,对于一些空间感要求较强的推论(如“经过圆心且垂直于切线的直线必经过切点”)及空间想象力要求较高的证明题,有的学生往往能够“事半功倍”,而有的学生则是“困难重重”;而当面对逻辑性要求较强的知识学习时[如两角和公式“sin(A+B)=sinAcosB+cosAsinB”“sin(A-B)=sinAcosB-sinBcosA”的运用],这些有困难的学生往往能超水平发挥,这就是学生个体差异的反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和学生进行交流和深层次的沟通,真正了解每个学生的心理需求,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因势利导、因材实教,真正实现平衡化教学.

三、平衡学生心理需求,实现多模式化教学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扮演的往往是领导者的角色,在课堂中占有主导地位,学生的学习难免处于一种较为被动的模式之中.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学生的心理状态也在无时无刻不发生着改变,学生需要的不再是单纯地接受,而是作为一个合作者来参与课堂教学,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模式上去平衡和进行教育体制的改革,真正做到适应学生的心理需求.

例如,在学习定理“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时,学生如果只是单纯地进行记忆和背诵,而没有实质地了解和实验,是不可能从根本上掌握这条定理的意义的.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在教室两端指定两个点(A和B),然后鼓励学生找出最短的那个路线,并根据实际测出来的数据进行对比和总结.这样学生在自己的实际操作中就会真正理解“有且只有”这个含义,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同时,教师也应从学生的角度看待和对待数学这门课程.处于青春发育时期的学生难免好动且好奇心重,这时若将学生的好奇心加以利用,往往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笔者根据自己的实际经验,总结出激发学生好奇心的一些方法,如“角色互换法”:角色互换,顾名思义就是将教师和学生的课堂角色进行互换,让学生来带动课堂,教师只需要对课堂进行宏观把握,这对于现代社会比较开放、外向的学生来说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现以平方差公式“a2-b2=(a+b)(a-b)”的教学为例来说明.教师在这节课上,可以刻意“犯错”,向学生提出疑问,故意利用这条公式来提出“2=1”的结论并给出自己的证明过程:设a=b,则a2=ab,a2-b2=ab-b2,即(a+b)(a-b)=b(a-b),a+b=b,由a=b,得2b=b,2=1.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很大程度上被激发出来,促使他们去证明和解答,向教师证明两角和公式的正确性.学生在证明的过程中往往会掌握和发掘一些平时没有注意到的学习方法和技巧,同时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会大大提高.

篇4

一、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采用互动式教学方法的主要优势

在现代化的教育体系当中,互动式教学模式是一种:以学生为教育主体对象,教师作为引导者、倾听者、合作者的新型教育方式。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中,学生与老师之间是民主平等的关系,师生之间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经常通过讨论、交流对话等方式进行学习。这对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并且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形成。互动式教学方法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由以下几个优势:

(一)采用互动式教学有助于学生建立自信心。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是传授知识的领导者,而学生被当做是接受知识的容器,学生与教师之间几乎没有互动,造成了知识的传播仅仅是单方向的灌输,这样很难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更不符合新的教育形式的要求。而采用互动式教学,学生能够与老师建立沟通的纽带关系,教师不会以所谓的“标准答案”来评判学生,学生不再害怕因回答有所偏颇而受到老师的质疑或其他消极评价,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自信心逐步建立起来。在互动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水平和能力在讨论中发表个人看法和见解,而且在倾听他人见解的同时慢慢意识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然后,带着自信积极去提高自己。

(二)采用互动式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合作交流能力。互动式教学方法是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合作交流的一中教学模式。学生不再是传统意义下“正襟危坐”的倾听者,而是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主体,在与老师或同伴探讨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可以仔细地倾听他人的意见或见解,清晰地为别人表达出自己的见解,与老师、同学一起进行合作、交流。在这样一种教学模式下,学生不仅对数学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自愿地与他人交流数学知识,而且也在不断的互动中提高了自己的合作交流能力。

(三)采用互动式教学有助于增加学生学习兴趣,开发学生多元化思维。兴趣是引导学生努力学习、掌握知识的最好的力量,初中数学无论是在知识结构体系上还是内容数量上都与小学有着很大的不同,对于这样的突然变化,许多学生在进入中学之后没有兴趣学数学,导致学习成绩迅速下滑。而采用互动式教学,教师能够根据所讲的知识创立相应的情境,设立学习目标,让学生可以从不同角度对数学知识进行探讨、交流,积极思考,在这样不断的探讨互动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够得到多元化的开发,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牢固掌握。

二、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以互动促高效的具体途径

互动式教学模式为促进学生的学习以及教学目标的实现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而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以互动促高效的具体途径主要有:

(一)提前备好课,为互动式课堂做好准备。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备课室上好一节课的关键环节,提前做好备课工作,能够为课堂的顺利开展与进行提供基本保证。因此,在上课前,教师必须认真做好备课工作。例如:在讲初中数学“正数和负数”时,教师在备课时要紧密结合生活,为学生创立情景,启发学生用数学思维参与到互动课堂中。比如说:在生活中,为了表示一个人,三只羊,要用到数字“1”、“3”,没有人就记作“0”,那么冬天北方城市的气温常常是“零下10度”,珠穆朗玛峰高出海平面8848米,吐鲁番盆地低于海平面155米,这些用数字都怎么表示呢?让学生进行互动讨论,再让学生自己举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例子,并进行讨论解决。这样能使学生积极参与互动之中,实现良好的课堂效果。

(二)在互动课堂中加强与学生的互动,提高互动效果。在当下的教学活动中,有的教师虽然也有跟学生的互动,但只是表面上象征性的给与学生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回答,大部分学生直接在课本中就能找到答案,学生没有与老师进行深入的互动、探讨,造成互动效果并不理想。所以,教师要想提高互动效果就必须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真正让学生发挥主体性作用,深入到教学过程中。例如:在讲初中数学“立体图形”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回忆自己之前都学过或者认识那些图形,学生会说:“正方形、长方形”等等,这些都是平面图形。然后引导学生回想一下生活中见到的还有哪些,比如说:“房屋建筑、水杯、沙漏”等等这些图形都有什么特点等等。让学生进行讨论、交流、提出疑问,与教师共同探讨,提高互动效果。

(三)在互动结束时,及时对学生的互动表现给予一定的评价,鼓励学生进一步的提高。一个完整的教学活动,必须要有一定的评价与反馈,因此,教师在结束互动课堂时,一定要给学生做出恰当的评价,让学生觉得老师在互动中注意自己了,让学生觉得自己与老师之间的距离很近,这会增加学生的自信心,使他们有勇气、有自信继续努力,为以后的互动课堂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结语:互动式教学模式是一种师生双向互动的教学手段,在互动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对学习产生浓厚的热情与兴趣,还能够在互动中形成和谐融洽的教学氛围,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提供良好的环境,有利于学生健康、良好性格的发展以及科学认知态度的培养。因此,在初中的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认真的贯彻实施互动式教学方法,从根本上提高教学效果,实现教育目的。

篇5

要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高效性,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一)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有效课堂教学的前提,教师善意的批评、提醒能被学生接受和理解,甚至感激,如果不和谐的师生关系,善意的批评、提醒则不被学生接受和理解,有时甚至导致师生冲突,影响课堂教学。

(二)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要靠教师“牺牲”大量的休息时间,主要利用课间或课余等学生休息时间以朋友或大哥哥、大姐姐的身份和学生“亲密”接触,或聊天、或活动(打球、游戏、下棋、讲故事、讲笑话等等),同时在活动中不忘适当的建议和引导,使学生“亲其师”,从而能“信其道”。

二、备课要以本为本,以人为本

有些教师认为备课就是抄抄教案,以应付上级领导检查,而且还振振有词地认为所抄的这些“教案”都是由一些教育名师、甚至是教育名家编写的,有什么不行?其实我认为这些“教案”的编写大都是以本为本,是以教科书为本而编写的,不能以人为本,因为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学校、不同的班级、不同的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能力以及基础知识水平等都存在着差异。因此我们备课就不仅要以本为本,备教材(要教什么内容,教学重点是什么),而且还要以人为本,重点是要备学生,(教到什么程度,教学难点是什么,用什么方法教),要让每个学生上了这节课后,至少知道这节课是学数学,学了数学的哪些知识。如果教师一味地追求难度、深度、广度,而一部分学生却跟不上来,势必他们就会把精力转移到与上课无关的事中去(开小差),就好比是营养成分最高、最好的食品,可学生却不原意吃,怎么还谈得上消化呢?可见备学生是提高有效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

三、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

教师要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就要转变传统观念,打破正统的教学方式,有人甚至是专家认为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所以教师的语言表达就得非常的精炼,不能说一个与教学无关的字,我却不认同,试想本来就单调枯燥的数学,再加上正统的教师,呆板一平如镜的语言,我们那活泼好动的学生能坚持40分钟吗?所以教师口头语言的抑扬顿挫、肢体语言的形象生动、甚至搞笑,都能及时唤起学生注意力集中,一些重要的话语往往在语言的波峰或低谷时说出。

四、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

教学中绝对的、万能的、最好的教学方法是没有的,但不管采用何种方法,都应落脚于是否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否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否则任何方法都是失败的。计算、概念、几何、应用题等不同的教学内容具有不同的特点,教师选用的教学方法必须适宜于内容的不同特点,才能提高教学效果。

(一)创设问题情境的教学

如教学《打折销售》,就可以用创设问题情境法,首先用多媒体展示收集的商场打折销售情景,让学生谈参加市场调查所了解的打折销售活动,接着提问:打折销售后,商家一定会专本吗?每件商品所赚的钱怎样计算?引导学生得到:利润=卖价-成本价。

(二)利用实物教学

可以将抽象的东西直观化,深奥的东西浅显化,从而克服学生的思维障碍,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如在教学《蚂蚁怎样走最近》时,我就拿出一个事先做好的可以活动的圆柱体教具,引导学生大胆猜测,然后再变动教具,让他们对比自己的猜测与实际的区别,从而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这样直观设计,由感性认识逐步上升到理性认识,学生学得轻松愉快。

(三)运用电教手段教学

1.一堂课只有40分钟,有些课涉及到概念、定理、注意事项多,它的产生和形成过程相当复杂和抽象。若凭老师边讲边写,一堂课很难按时完成任务,学生学起来非常吃力,结果事倍功半。充分运用电教手段,可以更好地把许多抽象的概念和繁琐的叙述讲清楚,屏幕上的图像和颜色文字一幕了然。

2.对于要由一个运动的图形得出规律和结论并证明这样的题目,我们可以利用相关的数学教学软件制作的课件来找到解题的突破口和激发学生的兴趣。

3.网络教学:如初一第一章:走进数学中的幻方、七巧板,搜索勾股定理的证明方法等。

篇6

目前,在我国的初中数学教学中,打造高效的课堂成为了教学的必然趋势,许多学校都开始探索新的方法,为打造高效的课堂不断地创新。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想要打造高效的课堂,首先要对传统的课堂教学进行适当地改革。

1.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是提高数学效率的主要手段

在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中,教学的有效性是重要的教学目标,为了使教学满足学生需求,就必须在打造高效的课堂。所以,改革成为了打造高效课堂教学的一个必要条件。

2.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必须满足学生的要求

为了保证数学课堂教学可以满足学生的需求,因此,要积极地打造高效的课堂,改革对传统的课堂教学进行合理地创新就势在必行,成为了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果的一种主要的方法。

3.数学课堂改革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随着我国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初中数学教学一直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为了使整个初中课堂教学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教师需要对传统课堂教学进行改革,保证课堂教学的效果不断提高。

二、打造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策略

1.制定预习方案,提高预习的效果

有效的预习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它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前提。在传统的预习中,学生多数是比较盲目的,没有针对性的学习方案。要想获得高效的学习效果,则需要对预习的方案进行合理地制定。首先,预习方案中要包含学习目标、课前导学以及学后检测三个方面。学习目标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有方向,课前及时了解导学可以让学生对预习做到心中有数,学后检测可以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其次,教师要学生的实际情况,并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案进行教学。在制定预习方案的过程中,对学生的兴趣作深入地了解,对于不同的学生群体进行不同的问题研究。在进行预习检测时,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要采取不同的检测方法,这样有利于学生在自身的基础上获得更大的进步。最后,预习方案要及时地给学生,以便他们有足够的时间进行预习,与此同时,对于学生的预习效果教师也要及时了解,并针对学生在预习中出现的问题适当地调整教学方案,为高效的课堂教学作好充分的准备。

2.转变教学观念,提倡民主教学

在初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所有的教学方案都是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的,学生的主体地位是不可动摇的。为了提高教学的质量,教师要努力转变教学观念,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增加他们的学习信心。与此同时,教师还应该从以前高高在上的演讲者的身份中脱离出来,把学生当作朋友来看待,帮助学生解决困惑,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高效课堂的打造需要教师尊重学生,适时地培养他们学习的能力和兴趣。打造高效课堂也是有一定的局限性的,它受到年龄和知识水平的限制。只有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重视学生的地位,这样教师的作用在一定的程度上才能得到良好的发挥。所以,教师要把民主教学观念深入其中。

篇7

误区之一:以导学案代替备课笔记。

当前许多教师在“三为主”高效课堂教学中用导学案代替备课笔记。县教研室为了促进我县“三为主”高效课堂建设的进程,聘请我县教育专家认真编写了一套适合我县学情、生情的导学案,以便我县教师有章可循、参照实施。可是,根据我的所见所闻,我县的部分教师为了减少劳动量,就直接使用了导学案,根本不根据所在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二次备课,盲目跟进,机械使用,以导学案代替备课笔记,按照导学案的编排顺序进行课堂教学,这种不负责任的模仿,增加了教学的难度,降低了导学案的使用价值,致使使用者的课堂效率是低效的、零效的甚至是负效的,从而产生了对“三为主”高效课堂的抵触情绪,影响了我县“三为主”高效课堂的整体推进。

误区之二:以“学生展示”代替“教师讲解”。.

我县“三为主”高效课堂要求教师“以学生为主,以学习为主,以学力为主”,于是一些老师就片面地理解为课堂教学主要突出以学生为主体,要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真正的主人。于是在我县高效课堂教学中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了许多小老师,拿着教鞭,模仿着老师的言行,代表着各自的小组积极地发言,大胆地在课堂中展示着自我。这样做的好处确实是把课堂还给了学生,使学生从幕后走到了台前,老师也渐渐地淡出了原本属于自己的讲台。毋庸置疑,这样的课堂确实能培养学生的某些能力,也锻炼了学生的胆量。但是,本人坚持认为:学生决不能代替老师,因为学生没有老师的灵敏度与洞察力,学生也没有老师的丰富知识与高深的教育机智。所以,本人认为初中数学的教学中,关键知识点必须由老师传授讲解,不能以“学生展示”代替“教师讲解”。

误区之三:以“掌声”代替“鞭策”。

我县“三为主”高效课堂的教学宗旨是“让每一个学生都学得好”,这也是我县所有教育工作者的终极目标。“要用欣赏的眼光去关注每一个学生,要善于运用课堂教育评价体系,不要吝啬鼓励性的语言。”这都是本次教育改革的具体要求。于是在我们的高效课堂建设中,老师们把教育评价真正地运用到了课堂教学中,黑板上出现了每个小组绚丽的名称,代表着成绩的五角星也赫然醒目,课堂中出现了噼里啪啦的掌声。尤其是在各级此类观摩课中,掌声更是连绵不绝,忽而热烈,忽而轻快,忽而杂乱无章。而真正发自内心给予的掌声是不多的,基本上都是一些麻木的和机械的掌声。这就让接受掌声和给予掌声的学生都感到很尴尬和很无奈。教学中不能没有鞭策,否则,这样的教学就是不完美的。

误区之四:只重视“形似”而忽视了“神似”。

改革之初,大家确实体会到了改革带来的深刻变化: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了,学生的参与度增强了,老师的角色彻底转变了,学生的成绩好像也真的“提高”了。这样的改变让老师们感到惊喜,让学习变成了乐趣,让学校出现了勃勃生机。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新鲜感没有了,积极性降低了,于是借助座位的便利说起了悄悄话,有的甚至拉起了小手。更令老师措手不及的是学生的小动作更加隐蔽、更加大胆甚至是肆无忌惮。于是许多教师有点力不从心,个别老师甚至连最基本的课堂纪律都无法维持,这样的课堂又怎会高效?

误区之五:把数学教学看成是探究性教学。

在“三为主”高效课堂教学的指引下,我县初中数学导学案的编排对探究性教学非常重视。本人坚持认为,初中数学中的有关公理、定理、性质、数学思想的教学,如果过分偏重于通过探究性教学去获得,那将是徒劳的,因为初中学生是无法通过一两节课时间就能探究出诸如勾股定理、韦达定理、分类讨论思想和数形结合思想的。数学是严肃的,数学也是严格的,数学更是严谨的,不是通过学生的随便探究就可以得出结论的。

篇8

一、确保备课的有效性

教师在课前进行精心备课是一项基本工作,而且也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保证。有效的备课有利于学生巧妙地教,促进学生学得快,学得扎实。那么,怎样才能确保备课的有效性?首先,明确教学目标,要弄清每节课所要教授的知识,哪些是重点,哪些是难点;其次,合理规划教学步骤,把知识点进行合理串联;最后,要思考如何进行创新型教学,将各种教学方法融于教学中,力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营造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

心理学研究证明:兴趣、快乐等与知觉联系起来的温和、愉悦、宽松的情绪,对认知具有组织作用。[1]因此,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必须打破传统的“一言堂”的严肃的教学模式,进而营造和谐宽松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学生们能够非常自然的融入到教学中去,与老师进行思维的互动。这样,既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且学生也乐在其中,这是学习别需要的,也是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有力保障。要打造这样的课堂氛围,需要教师们多多努力。教师要在教学中尊重每个学生,关爱每个学生,要激发学生学习和思考的动机,积极引导学生去大胆的猜想,多给学生一些思考的机会,让学生自由地想、大胆地说、积极地问,教师自身一定要有意识的训练自己在课堂上的情绪,要让自己显得轻松愉悦,从而感染学生们,让学生们能够融入到教师的教学中去。

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一)抽象知识具体化

初中数学知识属于数学基础知识,对于初中生来说,是比较抽象单调的,特别是各种概念、公理、公式既枯燥又无味。因此,要想让学生对这些知识感兴趣,一定要使这些抽象知识变得更加具体、易懂。数学这门科学是与生活简密相关的,而且是来源于生活的,因此,教师一定要善于从生活中挖掘素材,把基础知识和生活实践联系起来,指导学生通过日常生活去发现数学知识,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二)满足学生求胜心理

初中学生都会有强烈的求胜心理,如果在学习中屡屡失败,会对学习失去信心,教师应该创造合适的机会使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对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是有必要的。比如:针对不同的群体开展几何图形设计大赛、数学笑话晚会、逻辑推理故事演说等等,发挥它们不同的特长,在活动中充分展示自我,找到生活与数学的结合点,感受自己胜利的心理,体会数学给他们带来的成功机会和快乐,培养创新的兴趣。

(三)拓展数学知识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讲述数学方面的一些课外知识,来增添学生学习的乐趣,譬如,讲述数学发展史上的重要发现,著名数学家的有趣轶事,某些数学定理的来历,数学应用在科技发展中的贡献。通过拓展课外的数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这门科学的魅力所在,学生们通过对数学历史的了解,通过对数学领域前辈们所作的创新之举,来学习如何去进行创新。

四、培养学生数学思想

数学思想是对数学的知识内容和所使用方法的本质的认识,它是从某些具体数学知识中提炼出来的对数学规律的理性认识。数学知识与数学思想方法是辨证统一的,学生通过数学学习,形成一定的数学思想方法,这应该是数学课程的一个重要目的。方法是数学的行为,思想是数学的灵魂。不管是数学概念的建立,数学规律的发现,还是数学问题的解决,核心问题在于数学思想方法的培养和建立。[2]在初中数学中,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有助于构建学生的认知结构,有助于开发学生的大脑潜能,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数学素养,乃至有助于学生一生的成长。

五、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是指以新颖独创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通过这种思维能突破常规思维的界限,以超常规甚至反常规的方法、视角去思考问题,提出与众不同的解决方案,从而产生新颖的、独到的、有社会意义的思维成果。[3]如何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呢?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要打破三大障碍。第一,打破思维定势;第二,要打破思维惯性;第三,打破思维封闭。如何来打破这三大障碍呢?这就需要我们取多向思维方法。通常我们都是用顺向思维方式来思考问题,其实还有逆向思维,也叫反向思维。除了逆向思维以外,还有转向思维,转向思维包括前向思维,后向思维,由上而下的思维,由下而上的思维,这些都是创新思维。

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心理学研究表明,疑最容易引起定向探究反射,有了这种反射,思维也就随之产生。[4]科学的发明创造往往是从质疑开始,从解疑入手。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把质疑、解疑作为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课堂教学必须着眼于学生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培养学生能发现问题、大胆质疑,独立思考和发表创造性见解的能力。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激发他们主动创新的能力。如何鼓励学生质疑,指导解疑,需要讲究策略。教学中遇到的疑点或难点,应启发学生思考讨论,在思考讨论的过程中逐步解疑,在探索讨论中有所发现和创新。所以,平时教师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学会学习,提出自己的见解,形成质疑争辩之学风。如:在学生回答出解决新问题的方法时,教师要追问:“为什么?”“你是怎样想的?”“他的方法正确吗?”“谁还有不同的意见?”等语言教学生去思考,去讨论。

七、积极的课堂评价

课堂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他们在教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更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5]这是新课标提倡激励性评价的宗旨。合理有效的的激励性评价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自信、认识自我,也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但是,教师也不能为了激励而激励,评价一定要建立在客观公正的基础之上,再进行鼓励引导,这样才是最富有价值的评价。

八、认真的反思教学活动

反思能使教师更好地为教学服务,也能成为自身教师专业发展的工具和桥梁。[6]教师一定要具有批判性的眼光,善于发现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并积极反思,使自己的教学活动更具有效性。反思无处不在,例如:每次上完课进行本节课堂教学的反思,不足的要及时批注,下次改正,需要再加强的,下节课强化;每次测试,教师要进行试卷分析,反思教学漏洞并及时修正教学策略。

总之,作为一名初中数学教师,一定要把打造高效课堂作为一个长期研究的课题,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不断创新,总结吸收优秀教学经验和方法,然后将其落实到每一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去,让学生能够在高效的课堂教学中轻松的学习、快乐的学习,并且能够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最终提高数学成绩。

参考文献:

[1]李丹.浅谈如何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J].考试(教研).2011(08)

[2]胡龙胜.浅析初中数学课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J].新课程学习(学术教育). 2010(09)

[3]冯月勤.数学学习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魅力中国.2009(33)

[4]张发先.刍议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策略[J].教育教学论坛.2009(07)

[5]张秀兰.浅谈如何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J].科技信息.2010(11)

[6]陈巧云.初中数学探究性学习的培养初探[J].科技风.2010(18)

篇9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0-0135-02

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指的是在课堂教学有限的时间内,针对教师的教学目标开展教学活动,保证学生深入理解各项知识点,保证学习效率,破解学习难题。它通常涉及学生的高效学习和教师的高效讲授两个方面。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建立有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提高学生思维的严谨性,激发学习热情,为后续的教学奠定基础,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学习质量和效率的提高。

1.初中数学课堂效率的限制因素

1.1学生因素

初中生由于受到不同个人理解能力和小学学习基础的影响,其对于知识的理解和消化能力也存在一定的差异。部分学生学习速度较慢,学习基础不牢固,因而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甚至会出现厌学等消极情绪。同时,不同的学生家长对于其学习成绩的重视程度也有所差异。若学生家长对于学习重视程度不足,则对于学生学习过程的监管和监督力度也相对较小,导致学生本身对于学习的态度出现偏差,这就会影响其课堂教学的效率,进而不利于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

1.2 教师因素

一方面是教师对于教学活动的时间安排不合理,课程设置缺乏科学性。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具有主导性的作用,甚至会牵着学生走,完全掌握课堂教学的节奏和进程。而在传统填鸭式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的影响下,教师的教学重点也仅仅在于提高学生的成绩,因而课堂教学过程设置也会缺乏科学性。另一方面是教师教学活动的安排不符合学生实际,喜欢照本宣科。一些初中数学教师在讲课和备课时,容易受到传统教学思维的影响,进而仅仅是讲授课本上的结论定理和定义,并没有告知学生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的工作和生活中。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也是不符合学生实际需要和学习能力的,因而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2.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途径

2.1 学生方面

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对于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想尽办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构建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相互配合,课前做好预习工作,对于即将学习到的知识进行基本的了解,主动探索学习中的问题,带着问题进入课堂教学的过程, 对于自身存疑的部分主动进行咨询和请教,直至其完全理解所学知识。同时,在课堂上要积极与教师进行互动,开展积极的自主探索和学习,将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学习,课后认真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积极吸收和消化所学知识。

2.2 教师方面

第一,做好备课工作,深刻理解教材。数学这门课程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因而教师课前需要做好准备工作。为了应对新课改的要求,教师需要在常规备课方法的同时,从不同的教学步骤教学方法和教学目标出发,对课堂教学的难点和重点进行准确区分,从而较好控制课堂教学的节奏,保证教学的效果,充分利用课堂45分钟的教学实践。

第二,巧妙运用课堂提问策略。课堂提问的主要目的在于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使其更加深刻准确地把握知识点,这就需要教师在学生回答问题以后进行适当点评。对于回答积极准确的同学,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表扬,而对于回答结果不太满意的学生,教师也不能直接地批评,而是引导学生探索正确的答案,对于回答中的亮点及时进行鼓励和表扬,从而激发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第三,关注课堂板书的重要性。有效的板书有助于教师较好把握课堂教学的节奏。板书的应用也有助于学生对于所学知识进行循序渐进地掌握,工整的板书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明确学习目标,准确把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并对其加以区分。

第四,课后科学合理地布置作业,鼓励学生积极复习和学习。课后作业的设置不应该单纯关注“量”,而更应该提高“质”,若课后作业过多,则会占用学生课余休息时间,增加学生的精神压力,进而降低其课堂教学的效率,影响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所以,教师需要对学生的课后作业进行科学的设置,使其符合新课改的相关要求,让课后作业真正起到作用。

3.总结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新课改进程的深化,初中数学高效课堂建设也成为了提高教学质量转变教学理念的主要途径,这就需要教师与学生之间良好配合,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共同努力构建高效的初中数学教学课堂,保证教学质量和水平的逐步提高。

参考文献:

[1]苏德梅.探讨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教学方法[J].现代交际,2013,09:148.

[2]王冠翔.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J].学周刊,2016,15:107-108.

篇10

相对于小学数学课程而言,初中数学的难度有所增加,学习的任务量也不断加重,初中数学的学习,考验着学生的计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空间想象能力,因此授课教师承担着很重要的角色。我们要特别注意,初中数学课堂上,教师不能平铺直叙地进行一字一句的宣读,而不对书本中的定义、定理进行详细的解说,这样的教学方式会使学生丧失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不能提高数学成绩。

教师在上课时应注重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例如在七年级数学(上)第四章节“图形认识初步”中,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参与制作长方体形状的包装纸盒的活动,来初步认识几何结构,知道多面体的边、角、面,以及它们之间存在的特殊关系。这种有趣的学习方法让学生通过直观的视觉体验理解数学包含的理论知识,正因如此,学生会认为书本上的结论不是那么的死板。同时,这样教学课堂的举办丰富了课堂气氛,提高了初中生探索数学的兴趣,教师也会发现,数学高效课堂的教学在此有了雏形。

二、学生的主观因素

即便学生已经走进了初中的课堂进行学习,但是有些教师感触到,这些学生仍然存在小学生固有的思维方式,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再加上学习基础差,很难掌握和消化初中数学知识。对此,我们数学教师应该树立学生的自信心,不要给他们施加压力,尽量少将学生之间的测试成绩进行比较,在课堂上选择较简单的问题让他们回答。另外,教师应该多与这类学生的家长进行交流互动,学生课余的生活有家长的陪伴,鼓励父母陪同学生完成作业,及时解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通过这些途径的开展,学生渐渐的自主学习,在数学课堂上变得积极活跃了,能够消化吸收教师传授的要点,也能在课后认真独立地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和数学教师携手共同搭建起初中数学高效课堂。

三、教师应该合理地分配教学时间

所谓的“教学”便是“教与学”的过程,有教也有学。因此教师在进行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的时候,一定要注重时间的分配,不可一味地传授数学知识,将45分钟完全占据,应该留出一部分时间让学生理解和思考,提出疑问和困惑,教师对他们进行合理的引导和解答,这样才能让学生把数学知识吃透,避免囫囵吞枣。教师应该重视课后作业的布置,因为作业具有温习和巩固的效果,反映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和水平。有重点的,科学地布置适量的数学作业,不占用学生太多的业余时间,留出空闲时间让学生去总结归纳数学课堂的知识点,在第二天的数学课堂上交流心得和体会,这样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领悟,也实现了数学课堂高效进行的目的,符合新课改的要求。

篇11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12-0090-02

1 现在初中数学课堂中教学效率低下的原因

课堂是师生交流的主要场所和重要场所,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打造的学习生活环境。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低下不仅仅是哪一方单方面的原因,而是在二者相互影响下造成的结果。

1.1教师方面

教师作为引领整个课堂教学程序的引导者,其授课方式对教学效率的影响是很大的。错误或者不当的授课方式不仅会影响师生关系,更会造成教学效率的低下。

1.1.1过度依赖教材总结,忽视学生的实际情况

教师在布置教学程序以及传授数学知识时,过分依赖教材上总结好的结论,忽视了学生的实际情况,一味的对学生灌输知识而忽视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对学生对于知识接受速度和程度的了解。日积月累,学生无法掌握良好的思维方法和具体知识,导致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效率低下。

1.1.2课堂程序设置不合理,各部分时间分配不科学

教师作为整个教学过程的领导者,控制了整个课堂学习的气氛。一味传输知识,只注重最终的考试成绩,忽视了对学生实际情况的观察和了解以及对学生能力的培养,遏制了学生在学习数学方面的兴趣。另外,教师在开头、板书、重难点以及课后作业上的时间分布不科学,也无法让学生对知识点进行巩固复习。

1.2学生方面

初中学生在经历了小学一整个阶段的学习之后,基础都不一样,一些基础较差的学生在学习中跟不上教师的教学进度,不能理解教师讲述的课堂内容,而这些学生往往由于自身性格内向或者自卑,缺少课后请教教师的勇气和习惯,这样一来,他们在学习中无法获得好的学习成果,体验不到学习数学的乐趣。长时间的积累会让原本基础不太好的学生更加的厌恶学习,降低课堂教学的效率。另外,学生家长对于学生学习的不重视也会影响教学的效率,在家庭教育方面不能很好的进行监督和指导,导致学生的数学知识掌握不够稳固,接受新知识更加的困难。

2 建造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具体办法

2.1教师方面

2.1.1认真做好课前备课准备

数学这种理科性较强的学科,对课堂程序的准备具有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教师必须认真完成课前备课,确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难点和教学方式。还要求对学生的反映做出初步构想和预设,才可以从容面对课堂上出现的突发问题。

2.1.2创造和谐轻松的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增进师生交流

科学证明,人的思维想要达到最佳状态,必须要有一个轻松的氛围。而教师的情绪态度控制了整个课堂的气氛。所以,应当注重教师的言行举止和外在情绪表现,尽量避免给学生造成压力。

2.1.3重视课堂提问

首先,要有针对性的提问。教师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不仅要综合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如知识水平、学习能力等,还要考虑到该课堂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通过提问,让学生对所学习的知识点进一步理解和巩固。其次,教师应当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回答问题。一般情况下,只要学生没有出现原则上的错误,教师就应当就学生的优点进行表扬,借此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的兴趣。最后,教师应当认真听取学生的答案,及时作出评价。学生在回答问题的时候希望得到教师的肯定和鼓励,教师应当认真倾听学生的回答,及时给予表扬和称赞。

2.1.4增加科学合理的板书

板书在课堂教学中极为重要,并不是讲究高效课堂就要忽视板书的设计。板书设计是否科学合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学质量。

板书应当明确教学目的,引导学生探究性的学习。教师在上课的开始将整堂课的教学目标进行明确板书,有利于学生围绕教学目标进行探究性学习,对整个学习的过程也有把握不至于盲目学习。

通过对重难点的板书,控制好课堂节奏。教师需要在短短的45分钟内将知识有效的传授给学生,要求教师对整体过程的把握具有很强的掌控力。板书可以提醒教师教学程序进行的速度,也可以强化学生视觉的效果,增强对知识的记忆,并突出了重难点。

对所学要点进行归纳。教师精炼的板书有利于学生发现教学内容的重难点,及时做好复习笔记,帮助学生在课后的自我学习。

师生的共同板书能够增强师生间的交流合作。板书不仅仅是对教师而言的,也是对学生而言的。在教学过程中,最大限度地给学生提供板书的机会,教师可通过学生的板书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

2.1.5合理布置课后作业,引导学生进行课后复习和总结。

课后作业应当具有复习效果和巩固效果。教师应当根据课堂教学内容布置合理的课后作业。

2.2学生方面

学生应当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树立自主学习的观念,遇到不能理解的知识点及时请教教师,并且认真对待课后作业,将课后作业当成自我提升的锻炼。另外,还应养成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初中数学的学习需要学生养成数学的惯性思维,只要掌握了方法,学起来会更加的轻松。

3 打造初中数学高效课堂需要注意的问题

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应该避免以下两个问题:

第一,避免过度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忽略教师对课堂的控制力。学生的自主学习应当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了,不应该盲目无目的的进行,更不应该放任自流,弱化教师本身的职责。

第二,避免片面追求教学方式的多样化而忽视了教学内容的落实。教师不能一味的改变授课方式来提高学生兴趣,而应当适当的使用授课方式,以完成课堂内容的教学为主要目标,要对学生进行多样化的指导,而不是在形式上进行多样化的传授,需要教师分清课堂教学的主次。

4 结语

构建初中数学的高效课堂需要学生和教师共同的努力,通过教师的合理布局,学生的积极配合,打造一个轻松河和谐的学习氛围,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冯国玉.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