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信息化发展现状

信息化发展现状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7-06 09:29:31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信息化发展现状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信息化发展现状

篇1

中图分类号:TP399-C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3) 22-0000-01

实现教育的信息化建设是现代社会的一种标志,这种体制是在现代经济和社会的大背景下产生的必然结果,推动高校对学生思想、观念、模式等创新的新型模式。这项教育模式的主要特点是可以通过媒体、网络等现代化的传播产物将教学的内容传播出去,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手段将学生日常学习中的教学内容、课内外活动的管理服务进行统一的整理,构成协调统一的教育管理体系。随着这项技术的不断深化,最终可以达到推进教育系统进入完整的信息化体制的目标,增加学生创新的能力和整体素质的提升。

一、高校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对于近年来我国高校逐渐的进入信息化教育,总体可以分为三个重要的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是对于教学过程中可用的电子设施包括计算机的采购工作,改变传统校园内枯燥的教学模式,将网络教学进行正式的推广使用。第二阶段,主要是将网络信息化应用到办公系统内[1],实现信息化的管理制度,并且对整个网络系统进行优化和升级,初步的实现信息化教育。第三阶段,近年来我国信息化的进程已经步入了最后的完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学校应该从其整体的发展状况出发,更加全面地考虑学校进入信息化的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2009年,重庆曾召开过关于高校信息化的推广会议,教育部经研究指出,我国高校的信息化建设几年来已经在逐步的完善中,发展前景非常可观。现在网络系统已经覆盖到了全国的各大高校,各大高校已经建立了自己的校园网络,经过规模不断扩大,现在基本的网络设施已经达到了接近普及的状态。我国规模最大的互联网体系也相继地进入了全国100多所高校,在基础设施已经完善的情况下,对于各种优质的资源共享和属于公共服务项目的一些系统的使用,也起到了促进的作用。

二、高校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现在我国高校的信息化建设虽然已经趋于完善,这种科学的教学方法和创新的教学手段已经被人们所认同,所以教育单位会一直在这条道路上进行探索和实践,但是在不断的尝试中仍然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和困难,阻碍着信息化建设的发展。

(一)对信息化没有足够的认识

现代的信息化是从传统的教学模式发展而来的,学校对于网络的推广,主要由相关的管理部门进行落实实施,所以要加快校园信息化的速度。加快速度的关键是需要相关的推广人员对这项制度有着正确的认识,信息化绝对不仅仅是对网络技术的一种提升,更是对现代化的整体意识的推广。

(二)高校的信息化建设相关制度不全面

由于我国社会的网络科技发展较快,校园网络技术也随之进行更新,所以对于学校要达到信息化的目的主要问题并不是技术的落后,而是管理制度不健全使信息化进入了瓶颈阶段,所以我国高校实现信息化的首要任务就是将管理制度进行全面的革新。作为管理信息的校园部门领导,对于信息的筹划、规定和目标推进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信息管理工作的作用体现在学校行政和后勤的服务中,对于信息管理的这项定位也使其地位从根本上得到了提升,使信息化的管理制度实现主动的权力,建立良好的管理机制,使高校的信息化进入良性的发展阶段[2]。

(三)信息化的规划缺少整体性

现在高校在进行改革的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规划缺少整体性,由于高校中包含着很多不同的分院和院系,所以在对这项制度进行规划的过程中,就出现了制度的分散现象,每个个体依靠自己的想法进行信息化的推广,造成了使用软件、数据标准的不统一性。

(四)标准化程度低

高校在信息化建筑设中会出现不同部门各自为政的情况,每个部门对于信息的推广平台和推广方式有所不同,也造成了对信息资源共享的极大浪费,进而出现了投资数量大且回报少的现象,对于高校的信息化发展非常不利。

三、解决阻碍高校信息化发展问题的对策

(一)加强师生对进行这项技术推广的认识

高校的信息化建设是一个漫长且艰巨的过程,实质上也是对于全校师生们思想上的一次革新,使师生们摒弃掉传统的理念,以新时代的思想共同见证信息化教育的完成。

(二)建立完善的机制

统一的信息资源、统一的管理制度和一定信息技术的升级,是高校进入信息化必须要完成的基本体制。高校要制定出合理明确的各项体制,实现标准化、规范化的教学模式。

(三)建立整体的信息体制

将学校整体的建设思想和主要推广内容进行整合,要建立一个从上到下分工明确的管理层次,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使高校的信息建设能够顺利的进行。

四、总结

当前国家正在大力的推广高校的信息化建设,这种新型的模式已经成为教育单位即将发展的一种必然方向,目前,仍然有许多新的观念和技术在高校中得到了应用。本文主要介绍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现状,包括在革新的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难题,但是经过教育部门和师生们的共同努力,教育事业会快速地实现真正的信息化,并且经过不断的创新使教育事业达到一个新的起点。

参考文献:

篇2

随着人类迈向信息化时代的脚步逐渐加快,使得信息元素无处不在,提高教育管理信息化水平成为了越来越多人关注的话题。随着教育现代化的不断发展,对于教育管理信息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为教育管理作为整个教育系统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如果能够提高教育管理的效率,提高其信息化水平,对于提高整个教育系统的工作效率有着重要的帮助作用。文中主要涉及了教育管理信息化发展现状以及对策。

 

一、教育管理信息化发展现状

 

1.缺乏完善的教育管理信息标准

 

在教育管理信息化发展过程中,教育管理信息的标准化是影响教育效率的重要因素。由于缺少完善的管理标准,导致各级教育部门在建设信息系统的时候,忽略了使用性,各级系统不能够有效衔接,既影响了办公效率,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资源浪费。由此可见,只有完善了教育管理信息的标准化,才能够使教育管理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

 

2.管理信息化程度比较低

 

当前教育管理信息化主要的问题就是信息化的整体程度不高。虽然在许多管理工作中都实现了电子化,但是在实际管理工作中,却没能够实现智能化。在许多工作中,还需要大量的人工,例如在数据的统计过程中,都是需要人工来完成,管理人员仍然要从事大量的机械性的工作。这样就严重影响了教育管理信息化的质量和水平。

 

3.教育管理数据不够科学

 

教育管理信息化中管理数据并不仅仅是采集数据,而是要通过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从而更好地指导教育决策,有效提高教育的质量。当前,许多教育部门和学校的数据库建设都不够完善,对于管理数据也主要以采集为主,缺少专业的统计和分析,没有重视数据中包含的重要知识。这样就不能够帮助教育决策者做出科学决策。

 

另外,教育管理数据还存有数学信息分享机制不健全的问题,信息闭塞,无法实现共享,会影响育系统的建立。不同教育系统不能进行有效沟通,就无法建立权威性强的教育决策。要研究教学策略,需要浏览多个结构不同的数据,进入不同的教育系统,这极大地影响了教育决策的科学性。

 

二、有效发展教育管理信息化的对策

 

1.加强数据管理,提高教育决策科学性

 

在教育事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我国的教育事业已经实现信息化改革与发展,并取得了较大成效。在教育信息化管理过程中,各个学校都积累了较多的学生信息数据。教育技术的列新,使智能教育环境形成,教育工作者可以根据学生的个性化信息数据去了解学生的基本学习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并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跟踪管理。在教育信息化过程中,教师利用信息管理学生,并且得到更多数据,做好数据管理十分重要。教师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或者云计算技术,加强各类数据的整合。

 

利用已有数据进行分析,从中挖掘出教育规范,并将其应用到教育决策的制定中去。做好数据管理工作,明确数据信息的重点,发现信息数据中的潜在关联,给教育决策者提供教育规划制定的依据。只有做好信息数据管理,才能让教育决策者打破经验主义的束缚,更好地规划教育发展的未来。

 

2.提高管理信息化水平,提高管理效率

 

加强教育管理的信息化,就是提高教育管理工作的自动化程度,从而促进传统教育向现代化教育迈进。在过去的教育管理工作中,教育管理工作者利用手工操作的方法计划与管理学生的信息,而今天,则可以利用计算机以及数据管理软件收集与整理数据。在学生教育管理过程中,各类教育数据会在计算机软件中得到自动处理,从而有效保证信息化的水平。通过提高信息化的整体水平,能够有效节约管理的成本。同时还能避免由于人为原因造成的管理漏洞,使人能够从机械性劳动中彻底解放出来。使其在管理信息化过程中充分发挥管理者的创造作用,有效保证提高教育管理的质量。

 

3.加强对教育的监控管理,提高教育管理水平

 

加强对于教育的监控管理,能够保证构建高效的管理模式,保障其运行通畅。这就需要建立包含各级教育机构的监督管理体系,检测教育基础设施的准备情况,检测教学活动的开展情况,从而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从而有效解决教学管理中的问题。

 

通过一系列有效的教学活动,还能够有效保证教育危机的出现,及时掌握最新的教育热点问题,实现高效的教育管理。加强对教育的监控管理,可以把教育设备与网络有机联系在一起,通过网络的帮助,对于各种教学管理活动进行检测从而实现教学管理效率最大化的目标,从根本上保证教育管理信息化发展的水平。

 

综上所述,提高教育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对于提高管理效率,保证各种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有着重要的帮助作用。这就需要我们要充分利用科学技术的帮助作用,使科学技术能够有效结合在教育管理过程中,充分体现教育管理的信息化发展水平。

 

篇3

自人类从事生产活动起,就有了储存和搬运活动,可以说物流是最古老的行业之一。然而,直至上世纪60年代,尽管生产工具的进步彻底改变了整个人类社会的面貌,但物流仍局限于表面的“储平余缺、运通有无”的低水平状态,显然,不会有人认为这是一个自工业革命以来,延续了数百年的疏忽。那么是什么一直在阻碍着现代物流理论技术的产生与发展呢?鲍尔索克斯在其著作《物流管理》中清晰地指出,在计算机技术可以广泛使用之前,没有理由认为物流的各种功能能够被综合,或者这种交叉功能的综合会提高整体性能。可见,物流的发展与信息及其技术的进步是息息相关的。

现代物流的根本宗旨是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满足客户需求,并越来越呈现出信息化、网络化、自动化、智能化、标准化等发展趋势,其中信息化是现代物流的核心。现代物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打破了运输环节独立于生产环节之外的分业界限,通过供应链管理建立起对企业销全过程的计划和控制,从整体上完成优化的生产体系设计和运营,将实现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有机统一,物流企业的信息化是物流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从某种角度上讲,现代物流就是传统物流的信息化,即采用信息技术对传统物流业务进行优化整合,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服务水平之目的。

一、我国物流信息化发展现状

我国物流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晚,目前距离物流信息化的目标还有很大距离。从中国仓储协会的调查结果看,我国只有39%的物流供给企业拥有物流信息系统,说明我国物流供给市场的信息化程度较低,不能满足客户需求,这种现状无法满足物流市场的竞争,但是追赶的脚步却从未停歇过。进入21世纪后,我国物流市场以年均30%的速度递增发展,物流信息化进入了快速发展期,呈现出以下特点:

1.需求仍以作业控制为主

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物流信息化的需求仍以作业控制为主,即在规范流程中实现信息的采集、传输、存储、共享,建立决策、控制依赖于信息的机制。从总体上来看,我国绝大部分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仍处于较低的需求层面,即要用较少量的投资,解决业务各流程的信息化问题,建立决策要依赖信息的机制,其别是将财务核算深入到各业务环节中去。此类需求是市场的主体,占80%以上。少部分基础较好的企业已经进入了较高层面的需求,即优化流程设计和运行操作。这样的企业应有较好的经营管理机制,较好的信息化基础,可以为流程再造提供制度保证和数据基础。此类需求占有的市场份额虽然还不大,但增长比较快。而真正进入供应链管理这种最高需求层面的企业目前还是凤毛麟角。

2.信息化意识提高,整体规划能力较低

近年来,我国从政府部门到企业对物流信息化重要性的认识不断提高,“信息是物流的灵魂”已得到我国各行各业的广泛认同,各类企业呈现出开发物流信息平台、应用综合性或专业化物流信息系统的态势。2004年,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公安部、铁道部、交通部等九部委联合了《关于促进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意见》,将发展物流信息化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目前,我国各级政府也已经把物流信息化作为一项基础建设纳入发展规划之中,并进一步加大了对物流信息化的投资力度。但是,物流企业信息化整体规划能力较低,对信息化的理解不深。我国在物流信息化长期发展战略上尚未形成体系,标准化工作发展缓慢;同时,物流企业对自身的信息化未来发展也缺乏规划,缺乏覆盖整个企业的全面集成的信息系统,目前真正去搞信息化整体规划的企业寥寥无几。中国仓储协会的调查数据显示,高达94.3%的物流企业内部使用了管理软件,81.4%的物流企业拥有自己的外部网站,企业大部分已应用相关的“物流管理软件”,但这些软件相对简单,大部分只是整个物流环节的一小部分,如车辆管理软件、库存管理软件、票据管理软件等,很少有企业实现了整个物流过程的信息管理,仅有14.3%的用户对自己的信息化建设进行了规划。这说明物流企业由于本身不成熟等原因,在进行信息化建设时有一定的盲目性。很多用户对自己的信息化需求并不了解,往往是想到什么就做什么,结果导致“信息孤岛”现象非常严重。

3.建设步伐加快,整体应用水平较低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我国物流行业呈现出高速增长的势头,而物流信息化的投入力度也相应提高,建设步伐持续加快。但是不得不承认,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我国的物流信息化整体水平尚处于较低层次,特别是中小物流企业的信息化水平很低。一方面,先进的信息技术应用较少,应用范围有限,如在国外物流企业得到广泛实用的条码技术、射频识别技术、GPS/GIS和EDI技术在我国物流企业的应用不够理想。同时,立体仓库、自动导向车系统等物流自动化设施应用不多。另一方面,信息化对企业运营生产环节的渗入层次较低,如在信息化水平较高的大中型物流企业,其网站的功能仍以企业形象宣传等基础应用为主,作为电子商务平台的比例相对较少。事实上,目前较低的信息化应用水平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现代物流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国物流业迫切需要提高物流信息化水平,以提升国际竞争力。

4.缺乏高素质的现代物流信息管理人才

现代物流作业过程环节多而复杂,物流信息量大,还具有不确定性、难以捕捉的特点,因而对从业人员的技术要求很高,因此现代物流企业应属于人才密集型企业。而目前我国绝大部分物流企业缺乏这种既熟悉现代物流信息化运作规律,又懂得生产管理的专业人才。

二、物流信息化的意义

1.物流信息资源的整合与共享

物流信息化首先要对物流活动中的各类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并在全社会范围内对这些信息资源进行共享。信息共享将超越企业内部不同职能部门的边界、企业的边界,使得供应链上所有的参与者,都能够根据充分的信息来进行合理的分工和市场定位,进行规范化的运作。

2.流资源的整合

在信息技术不发达的情况下,物流的很多技术手段是停留在设施能力和设施水平的提高上。随着信息技术的发达,特别是供应链形成以后,更重要的不是单一的设施水平的提高,而是通过信息技术可以把资源整合到一起,来提高整体的运作效率,也就是说,信息处理的能力和信息管理的能力决定了整个供应链对市场的反应能力,决定了对顾客提供高效率高水平服务的能力。

3.多重价值的实现

(1)体现在企业经营管理的需要。与普通的制造类企业不同,物流企业的业务承接是以市场为导向的,体现出很强的非计划性。在项目接单后,又体现出极强的计划性,即整个项目必须遵循作业规范,一丝不苟地按规范执行,信息管理能力最直接地体现着一个现代物流企业的项目实施水平。任何一个物流企业随着业务的发展,一方面信息流涉及的领域和地域不断扩大,而另一方面在日常经营管理中对信息及时性和准确性的要求却越来越高。信息化建设是解决企业落后的信息管理手段与日益增加的信息需求之间矛盾的唯一途径。

(2)体现在物流企业的经营需要。激烈的竞争环境,使得越来越多的物流企业在发展壮大的同时,也逐渐开始注重服务和客户关系管理。客户关系管理的要素就是以信息化为手段,实现客户需求信息获取、支持、反馈和交易的电子化;实现售后服务的自动化和长期化,从而保证长期而稳定的客户资源和利润空间。现代物流企业要适应新的竞争环境,向客户提供及时快速的仓储、配送等专业服务和实时的货物跟踪服务等个性化信息咨询服务,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必须建立完善的客户关系管理体系。

(3)体现在物流企业物流合理化、物流效率的提高。物流信息化使物流企业接受订货和发出订货更为省力,减轻了劳动强度,减少并防止发货、配送出现差错;使库存适量化,提高了资金利用率;缩短了从接受订货到发货的时间,提高订单处理的精度,提高搬运作业效率和运输效率;使物流合理化——物流一体化系统成为可能,而物流一体化系统给企业带来巨大效益。

三、我国物流信息化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1.积极发挥政府的推动作用,加快网络化、信息化建设的进程

首先,政府各部门之间的政策应该相互衔接;其次,需要政府制定相应的行业标准及行业法规,协助行业制定物流的标准化工作,如物品编码的标准化,物流作业中使用的设备、包装、运输、装卸工具、托盘等的标准化,特别是物流信息标准化,都需要政府加以引导和督促;再次,需要政府多渠道地调动各方面的资金,提供资金、税收方面的扶持,加快信息网络的建设,尽快实现高速信息网与企业的互联互通。

2.构建多功能的公共物流信息平台

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具有跨行业、跨地域、开发性好等诸多特点,对现代物流的发展构成了有力支撑。我国要发展现代物流,抓住全球化和信息化带来的发展机遇,必须加强物流信息资源整合,大力推进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建设,建立健全电子商务认证体系、网上支付系统和物流配送管理系统,促进信息资源的共享。企业使用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可以利用其庞大的资料库以及开放性的商务功能实现企业自身的信息交流、、业务交易等信息化管理。可以说使用公共物流信息平台是企业信息化的捷径。

3.实施供应链一体化管理

供应链一体化的物流管理的精髓是以信息代替库存,以供应链作为库房,实现物流的敏捷配送。信息化库存是依靠供应链一体化优势使产品开发、材料采购、生产计划、寻找供应商和生产商、融资、制造控制、包装、运输等在同一时间并行运作,从而使原材料能够准时送到加工厂,产品能够准时送到销售点,顾客能够便捷地购买到所需要的产品。在这个过程中,企业虽没有建立庞大的库存体系,但是信息化库存却使物流更具敏捷性,从而节约物流成本,提高顾客满意度。

4.实施ERP项目

ERP是英文Enterp rise Resource Planning(企业资源计划)的缩写,其功能核心是将企业人力、资金、信息、物料、设备、时间、方法等各方面资源充分调动和平衡。ERP的实质,就是先进的管理和计算机技术相结合,是一种先进的管理理念、一种供应链的管理思想。通过项目的实施,可将企业的管理与信息化很好地结合起来,形成以先进的管理模式和理念为指导、以信息化网络为支撑、以实施ERP为基础的管理体系。ERP是实现企业科学化、信息化管理的必经之路,只有实施信息化管理,才可以杜绝企业管理中的随意性和过多的长官意识。

5.打破传统运行模式,开发物流信息系统

物流信息系统是企业信息化的基础,它利用各种信息进行实时、集中、统一的管理,实现信息对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与协调。其总体目标就在于从企业的商流和由商流引发的物流中提取与物流相关的信息,进行存储、处理、汇总、分析和流程控制,从而得到提炼的、物流企业所需要的信息,一方面服务于物流企业自身的经营管理需要;另一方面服务于客户的需要。因此,物流信息系统的开发和使用能够打破传统的运行模式,实现对企业资源的管理,实现对企业内外业务的支持,并能提供部分决策支持。物流信息系统的开发有多种方式,如购买成熟的操作软件、委托开发、与开发单位合作或独立开发,企业可根据需要和自身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开发方式。

6.加强对物流从业人员的培训教育,普及信息化知识

篇4

在我国经济中,制造业是国家的支柱行业,占据国有经济的重要地位。随着制造业的快速发展,机械工程技术也迎来了新的发展形势。从目前机械工程技术的发展来看,在产品研发和生产制造中,机械工程技术正在缩小与国外发达国家的差距,在某些产品领域已经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之所以取得这样的成绩,主要原因在于机械工程教育中引入了信息化的理念,不但提高了机械工程的教育效果,也促进了机械工程教育的发展,所以,我们应对机械工程教育信息化发展有全面正确的认识。

二、机械工程技术的特点分析

1、机械工程技术的先进性特点

(1)灵活(2)高效率(3)能源消耗低(4)无污染(5)产品性价比较高。

2、综合考虑设计与工艺的特点

在机械工程技术方面,设计与工艺紧密结合十分重要,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需要结合现场的工艺进行合理的设计,使设计一次性成功,这就是经常所说的并行工程。

3、全面考本文由收集整理虑工业应用的特点

对于机械工程技术来说,最终的目的就是提高制造行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就要求在设计之前详细了解市场,针对工业应用情况进行设计、研发、生产、销售等等,使该技术能够达到理想中的效果,这样的机械工程技术才算是成功的。

三、机械工程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

考虑到机械工程的特点,在机械工程教育开展的过程中,引入信息化手段是十分必要的。从目前机械工程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来看,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机械工程教育信息化手段已经得到了充分的运用

出于提高机械工程教育质量的目的,在机械工程教育开展过程中,及时的引入了教育信息化的手段,主要包括cad教学、网络化教学等,通过教育信息化手段的运用,机械工程引进了国外技术的先进理念,形成了对国外先进技术的消化吸收,保证了机械工程能够持续快速的发展。从目前机械工程教育的开展来看,信息化手段的运用范围越来越广,已经成为了机械工程教育的主要手段之一,为机械工程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随着教育信息化手段的不断发展和提高,相信在未来机械工程教育信息化手段的应用范围更广,应用效果更加突出。

2、机械工程教育信息化采用了网络化发展的模式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为机械工程教育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不但提升了机械工程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质量,还提高了机械工程教育的整体效果,改变了传统教育模式的束缚,为机械工程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参考。从目前机械工程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来看,网络化的发展模式为其带来了资源共享的便利,丰富了现有的教育内容,提高了教学实效性,为机械工程教育的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从这一角度来看,机械工程教育信息化发展成为了机械工程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为了机械工程技术的提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保证了机械工程技术的发展质量。

3、机械工程教育信息化改变了传统教育理念

在传统教育理念中,机械工程的教育应尊重书本内容,应以现有技术为基础进行技术研发和技术教育,对先进技术的引入缺乏必要的手段。考虑到机械工程传统教育理念的缺点,以及计算机信息化的高速发展,在机械工程教育中引入信息化手段已经成为了必然的选择,对机械工程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基于这一判断,机械工程教育信息化改变了传统的教育理念,开始朝着新技术引入和新技术应用的方向发展,极大的提高了机械工程教育的实效性,满足了机械工程发展的现实需要,提高了机械工程发展的整体质量,为机械工程发展提供了新的参考。

4、机械工程教育信息化提高了教育效果和技术的先进性

篇5

引言

经济的高速发展推动了我国现代化办公体制的进步与发展,依托网络的迅速普及、计算机的普遍运用等条件,会计信息化也随之快速发展,但我国信息化办公体制引入中国时间较短,目前正处于交汇磨合时期,在其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局限性及其不足,而这些局限性及不足的存在,在限制信息化体制作用的全面发挥时,也对于企业的发展有着或多或少的消极作用,从长远来看,更不利于我国经济的平稳发展。下面,笔者从我国会计信息化发展现状入手,着重分析其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诸多不足。

一、我国会计信息化发展现状分析

会计信息化是我国企业针对从事会计专业人员,应时展要求,而为其量身定做的工作模式,会计信息化以计算机、互联网的发展为依托,旨在与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相呼应,促进我国会计管理像专业化、规范化转变,近几年来,会计信息化发展势头良好,但也不可避免的在发展过程中暴漏出其不足之处。

(一)会计化人才的信息化程度较低,素质亟待提高

在当前中国,我国培育的人才与企业的发展实际上无法完全适应,无论是在能力还是职业道德素质方面都与企业的发展要求具有一定差距。而且,以往会计人员的录用门槛很低,所录选人员,大多文化素质较低、眼界狭窄,受制于其自身文化素质的影响,在日常工作中难免会力不从心。专业素质不达标的会计人员,无法适应会计化提出的更高层次要求,在日常工作中无法得心应手的处理应付,从而降低了工作效率,影响公司的正常运转。

(二)会计化体制不成熟,缺乏系统理论支持

由于我国目前正处于信息化办公的探索时期,缺乏对会计信息化的深入探讨研究,没有对该体制进行全面分析,没有形成完备的理论体系,进而无法对具体的实践活动进行相关指导,会计化体制的不完备,难免在工作中容易造成工作漏洞,从而损害公司的经济利益。

(三)内部机制缺乏监控,弄虚作假现象频繁

会计信息化的应用,在有效提高企业效率的同时,也带来了相关的隐患,在先前阶段的会计工作中,纸质材料对账目的整合统计,可以有效防止账目作假,杜绝非法修改,从而为账目准确、明晰提供了条件,但信息化在会计行业的引用,账目等材料在电脑中的存档,极易受到更改和替换,这就为不法分子提供了制作假账目获取不义之财的途径;另一方面,会计化初级阶段,需要各种盖章手续,而不同的印章分别被不同的工作人员掌握,这就有效预防了私自盖印章导致的严重后果,而会计信息化改变了企业的授权模式,口令授权模式很容易获取财务掌控权限,不良后果显而易见。

二、我国会计化发展策略探讨

虽然,我国会计化发展过程中存在诸多不足之处,但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现代化管理体制的引用,显然是为了更好的适应社会进步应运而生,但受制于社会现实、基本国情等因素,在会计信息化引进后的实践中产生的诸多问题亟待解决,但这并不是无法解决的,只有充分意识到这些问题存在的原因,才会更好的有侧重的提出相应解决措施,从根本上解决这些不利因素对会计信息化体制发展的限制。

(一)提高录用门槛,增强技能培训

人才对于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如果企业对会计人员的录用门槛太低,将会录用一些专业素质较低的人从事本行业的工作,那势必会对这个部门、这个企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安全隐患。因此,企业有必要适度提高人才录用门槛,提高所录用会计人员的质量。在确定录用人员之后,要定期加强对录用人员的培训,定期考察录用人员的表现,对其在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及时督促加以改正,提高其职业道德素质。

(二)提高自身技能,增强责任意识

这一点着重强调会计人员要提高自身修养,要增强自身专业素质,提高对自己的要求,保持一颗不断上进、积极进取的心,增强法律道德意识,用法律法规严格约束自身行为,杜绝违法乱纪行为的产生。提高自身修养,加强道德文化修养,不仅是为了更好的适应信息化时代下提出的更高要求,也是为了勇敢担负自身责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更好的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自身力量。

(三)完善制度建设,健全会计化体制

企业要加快办公软件的研发,增强财务软件的规范性和透明化,国家要配合企业发展需求,制定相关立法更好的促进企业的发展,通过相关法律制约限制员工的不法行为,同时,要完善财务软件的应用,以随意更改信息这个常见问题为例,要健全文件修改检查机制,一旦有过修改痕迹就可以被检测出来,这就一定程度上杜绝了随意修改文件信息现象的发生,增强了对员工的约束力。

结语

会计信息化在现代企业内部的引用,不仅有利于企业内部体制的改革,更有利于我国经济的长远发展,但要重视其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诸多不利影响,寻求问题的产生根源,着重解决其存在的诸多不足,并试图将该体制予以完善。笔者以对会计信息化的社会调研为基础,在多年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对会计信息化体制的发展现状着手,并提出相关解决措施,希望被相关人员本着负责任的态度合理的吸收、采纳,逐步完善我国会计信息化管理体制,更好的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平稳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篇6

收稿日期:20130521

作者简介:王 轲(1989—),男,山东聊城人,硕士,主要从事林业信息化方面的研究工作。中图分类号:S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3)07003702

1 引言

目前,我国林业已经进入了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主的新时期,为了完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促进林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全面推进我国的现代林业建设已成为今后一个时期林业工作的主题、旗帜和方向[1],是林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林业信息化是推进林业现代化的强大动力,是引领林业现代化方向的导航仪,在现代林业发展中起着明显的支撑作用,是加快转变林业发展方式的重要手段,更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绿色增长的战略选择。

塘沽位于天津市东部,东临渤海,地跨海河两岸,地势低洼平坦,地下水位高,土壤为灰褐色淤泥质粘土,含盐量高,属温带季风性大陆气候。塘沽辖区现有林地面积8万余亩,主要分布在塘沽城区的特用林及郊区的防护林和经济林。目前塘沽林业部门正按照天津滨海新区政府的要求,以全面实现林业信息化为目标,结合塘沽林业的具体现状,逐渐扩大和推广信息技术在林业体系建设中的应用,为构建滨海新区信息林业、“3S”系统监测技术等现代林业发展模式、生态文明的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2 塘沽林业信息化应用技术发展现况

为提高塘沽林业公共服务水平,加快林业现代化发展,近年来,滨海新区农业局高度重视林业信息化建设工作,增加了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尽管起步相对较晚,但发展速度较快,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在基础设施方面,塘沽林业部门还未设立远程监控系统,缺乏与之配套的设备设施,只简单的配置了8台计算机设备,并连接了互联网,设立了专门的电子邮箱,向上级单位的工作信息和文件图表的报送传输。在业务系统应用方面,使用了全国木材运输证和木材运输管理系统、植物检疫证系统、国家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疫情监测系统、天津公共机构能耗统计系统等。

3 塘沽林业化信息发展存在的问题

目前,塘沽林业部门没有专门和完善的信息化机构,信息化人才队伍不健全,缺少具有现代林业信息技术的人才,远程监控体系和数字林业刚刚起步,相关的技术开发和系统维护技术不够硬;此外,资金投入的短缺成为塘沽林业信息化建设的限制因素之一,从而导致了网络基础设备老化,网络体系不完整,运行维护跟不上,信息安全防范不够等问题。

4 塘沽林业信息化建设的发展目标

未来几年,塘沽林业工作站将以“3S”信息技术为依托,逐步建立起森林植物检疫体系远程监控系统、森林资源监测管理系统、森林防火及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体系等,从而建立起功能齐备、高效便捷、互通共享从宏观采集到微观处理的现代林业信息化系统,促进现代林业的发展,为塘沽林业的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4.1 森林植物检疫体系

植物检疫是一项为了控制病、虫、草害的行政性措施,有利于保障农业、林业的生产安全,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和农林产品的贸易利益等[2]。为了有效防范和抵御外来有害生物的入侵,更好的做好植物检疫工作,塘沽林业工作站将依托特殊的区位优势,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准备利用3年的时间,建立起植物检疫中心综合管理区和植物检疫除害处理基地,通过互联网信息技术,实现中心区与除害基地的远程监控和信息传输,从而提高本站的调运木材内检率、苗木调运检疫率以及出省木材除害处理率等。

4.2 数字化森林资源监测管理系统

森林资源的动态监测是实现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利用“3S”技术对森林资源进行有效的动态监测,可以提高森林资源监测管理的信息化水平,使林业主管部门在宏观上掌握林业分布情况的同时,还能在微观上及时的掌握森林资源的动态变化[3],高效的推动现代林业的发展。目前关于“3S”技术在森林资源动态监测的应用已有一些研究,戴前石等[4]首次将卫星遥感技术应用到林地变化监测中来;牟怀义[10]应用资源数据的图形与数据库结合查询,分析了森林资源变化,并分析研究了这种变化对林业生成未来发展的影响;龙新毛等[5]利用MAP-GIS建立了湖南省森林分布的图形及属性数据库;王永国等[6]利用GIS和RS技术进行了森林资源动态监测体系的设计,并完成了吉林省和龙市二类清查小班信息的更新。

在森林资源调查方面,“3S”技术很好的克服了传统调查方法的周期长、实时性差等缺陷,并且保证了调查结果的精准度。侯晓巍等利用“3S”技术在2010年辅助完成了宁夏森林资源连续清查遥感判读任务,在更新了数据库的同时也完成了各类林业专题图的绘制[7];甘桂春[8]综合利用3S技术建立了能与图形数据库互查的属性数据库,实现了贵州省遥感样地的计算机管理,提高了贵州省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中各类土地利用类型的监测精度。

塘沽林业将在几年内建立起以“3S”技术为基础的数字化林业信息系统,形成现代科学的管理体系,提高森林资源调查的精度,降低调查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及时掌握森林资源动态,实现信息内容、信息存储以及信息传递的数字化、规划化和系统化,从而提高塘沽林业信息管理的数字化和信息化水平。

4.3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体系

森林病虫害的防治是塘沽林业工作站的重要工作之一,传统的病虫害监测方法实时性较差,且不易进行大范围的宏观动态监测,因此该站将建立基于“3S”技术的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体系。

该体系可实现该站对林业有害生物进行有效的预测预报、灾情监测以及损失估算等,通过“3S”技术提供的预测预报信息,及时制定合理的有害生物治理方案,从而将由有害生物造成的林业损失降到最低。同时,可以通过“3S”技术,在林业监测管理中建立长期的防灾减灾机制,确保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4.4 建设信息化专业人才队伍

为了满足现代林业发展的需要,塘沽林业工作站将加强信息化技术培训,提高工作人员信息化应用水平和信息处理能力,同时适当引进人才,壮大专业队伍,改善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结构[9],造就各层次林业信息化人才。

5 结语

塘沽的林业信息化建设只是刚刚起步,发展道路还很艰难,林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还会很多。因此要把握好我国林业信息化发展的总体布局,结合塘沽林业现代化建设的实际情况,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培养高质量林业信息技术人才,提高林业生产力,加快林业信息化的建设,确保林业生态安全和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贾治邦.坚持科学发展,建设现代林业,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贡献——在全国林业厅局长会议上的讲话[EB/OL].[2009-09-03].http:///Zhuanei Action do?dispatch=contene/id=266221/nane=ly60.

[2] 王学江,田锡珍,李文晋.植物检疫现状及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6,34(5):942,1026.

[3] 廖永华.基于“3S”技术的森林资源监测[J].科技与生活,2011(14):91~92.

[4] 戴前石,谭宽祥,郑 红.卫星遥感技术在林地变化监测中的应用[J].林业资源管理,2000(2):57~59.

[5] 龙新毛,刘放光.地理信息系统应用于森林分布图制作的初步分析研究[J].林业资源管理,2006(6):57~63.

[6] 王永国,冯仲科,苗 婕,等.基于小班信息GIS更新的森林资源动态监测研究[J].林业调查规划,2012,37(1):1~6.

[7] 侯晓巍.3S技术在宁夏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中的应用[J].山西林业科技,2011(6):57~59.

篇7

1前言

桥梁管养信息化,是通过搭建桥梁信息数据库,对桥梁的定期检查结构及技术状况评定等级进行整理,再结合桥梁规模,定制针对性的养护维修计划,最终实现对维护资金和人员进行合理配置。

2桥梁管养信息技术发展现状

国外桥梁管理系统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从最开始的简单存储既有桥梁的信息到具备制定维护策略、提供辅助决策的专家系统阶段。1968年,美国联邦公路总局研究开发了世界上第一个桥梁管理系统“国家桥梁档案库(NBI)”,之后世界各国也都相续进行了这一方面的开发研究工作。例如荷兰DISK系统、芬兰的DANBRO系统等。我国桥梁养护管理系统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已经发展了三十多年,各桥梁管理单位结合自身管养桥梁的特点,定制开发了多个桥梁管理系统软件。近些年,随着互联网技术发展,桥梁管理系统软件已经实现由C/S架构(客户端/服务器)向B/S架构(浏览器/服务器)的转变。同时,随着智能移动终端的广泛使用,系统还实现了移动终端应用功能(APP),桥梁养护人员能够通过平板电脑或智能手机实现桥梁病害录入和信息查询,使得系统变得更加灵活便捷;另一方面,随着BIM技术的发展,一些桥梁管理单位开始依托BIM技术建立了建管养一体化的桥梁管理系统,通过BIM技术,实现了将各管理方集成在一个连贯有序的数据组织中,加强项目参与者之间的沟通以及信息传递,使管理平台变得更加简捷有效。然而我国桥梁管养信息化仍处于较低水平,在标准化检评管理、关键部位及构件4D可视化展示、养护方案比选与辅助决策、结构风险预测与安全性能评估方面还处于起步阶段,信息化、智能化的程度较低,以人为经验判断为主。同时,BIM技术在我国桥梁领域的应用刚刚起步,现有的应用以设计、施工为主,还未形成统一的标准体系建立桥梁全寿命周期的信息共享,难以为桥梁的科学养护决策提供依据[1]。

3桥梁管养信息技术发展趋势

3.1移动互联网技术下桥梁信息管理系统呈现新面孔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从20世纪90年代起,桥梁管养逐步实现了文档的信息化,产生第一代桥梁管理系统,形成了现代桥梁管理系统的基本构架。发展至今,桥梁管理系统从初代的简单存储桥梁基本信息,逐步发展为具备桥梁基础数据存储、结构状态评估、性能退化预测、经济效益分析及优化辅助决策等功能的新一代桥梁管理系统。我国的桥梁管理系统研究和工程实践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在借鉴国外经验基础上,结合管理需求,开发了桥梁管理系统,发展呈现三阶段。第一阶段:对既有桥梁的信息进行存储,并对桥梁静态信息进行检索与统计。第二阶段:在存储既有桥梁的静态信息基础上,实现对桥梁检测数据、评定等级、维修历史等动态数据的收集。第三阶段:具备制定维护策略,提供辅助决策的专家系统。移动互联技术的发展正在改变着桥梁管理系统的运营模式,利用智能移动终端,采用移动无线通信,使其向着依托移动互联网技术的电子化人工巡检系统的方向演进。基于此,桥梁管理将有诸多的提升。如通过设定角色和权限,分工在移动互联网平台上的工作,加快了工作效率;在现场实现对构件的实时定位和监测数据查询;实现服务器与现场数据的共享,有利于快速决策。在未来,还可以通过损伤的图形化录入,实现病害参数智能识别,提高决策的科学水平[2]。

3.2基于“大数据”的桥梁健康监测系统被寄予厚望

材料更新、技术进步驱动桥梁健康监测系统在快速发展。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结构健康检测已广泛应用于大型桥梁,加拿大ConfederationBridge、日本AkashiKaikyoBridge、中国的青马大桥、东海大桥、苏通大桥、润扬长江大桥等,无论从规模还是技术水平上都取得了空前的发展。如今,健康监测系统目前已实现实时动态采集,获取并储存海量数据;但从海量数据中挖掘对桥梁状态评估有用的信息,实现对桥梁的安全监管与有效维护。在经过数据预处理(信号降噪、异常剔除、冗余删除、数据压缩等)后,如何实现数据的深层挖掘是未来真正实现健康监测系统价值的所在。建立基于静态测量数据和动态测量数据的损伤识别方法,确定损伤位置及程度,合理预测结构的剩余寿命;同时,选择合理的预警指标及阈值,建立可靠的预防及养护加固机制,这也是未来桥梁健康监测系统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因此,近年来,基于大数据进行结构的损伤识别和状态评估成为当前SHM研究的核心内容(图1),形成了基于模型和数据驱动的分析方法。前者对理论模型的精度和监测数据的质量有很高的要求,后者研究监测数据本身的变化规律及概率分布以识别结构状态的变化模式。但实现损伤识别的实桥案例仍然少见,主要原因可归纳为传感器性能不足,桥梁尚未出现明显的损伤,仍缺乏识别结构微小损伤的理论与方法等。最新研究显示,基于“大数据”的结构分析通过数据预处理、数据融合、特征提取、模式识别、可视化等来实现,而深度学习、云计算等将可能为SHM大数据研究打开局面。随着桥梁逐步经历由“重建轻养”向“建养并重”乃至“管养为主”的转变,基于健康监测系统、运维期桥梁管养系统中存在的各方信息缺乏整合、养护信息共享闭塞、信息传输方式非常零散、系统之间缺乏数据互用性等问题,未来实现监测、管养的有机结合、监测项目集成化、人机交互、数据共享是发挥该系统意义的重要途径[3]。

3.3基于BIM的建管养一体化平台发展空间巨大

近年来,随着BIM技术的发展,依托BIM技术建立了建管养一体化的桥梁管理系统得到了快速发展。在许多工程领域,已经逐步实现了已有工程结构的“BIM化”。基于工程建设阶段的纵向信息和基于运营期数据的横向信息,将成为基于BIM的桥梁建管养一体化平台的数据基础。可以预见,BIM技术在未来将成为桥梁建管养一体化的技术基础,它将逐渐改变我国已有的设计、施工、管养模式,使得桥梁工程真正进入信息化时代。同时,BIM与VR、AR技术的融合在未来将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4结语

综上所述,在桥梁管养信息化的建设中,桥梁信息管理系统、健康监测系统、建管养一体化平台发挥着巨大作用。但目前数据深层次挖掘不足致使桥梁的安全监管与有效维护并不到位,而在数据信息结构化、标准化的融合、共享过程中又急缺规范文件的指导,导致养护信息共享闭塞、信息传输方式零散、数据交互不便等问题。所以,融合移动互联网、大数据、BIM等新兴信息技术实现建管养一体化将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项海帆.世界桥梁发展中的主要技术创新[J].广西交通科技,2003(5):1-7.

篇8

随着计算机互联网的普及和广泛应用,各个学校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采用信息技术来构建数字化校园,从而提高管理效率和教学质量,提升服务水平。校园信息化是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构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推动教育思想、观念、模式、内容和方法的全面革新。我院为满足学校发展和示范校的建设的要求,正逐步推进学校信息化的建设。信息化建设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和模式,每个单位根据自身的特点进行信息化的建设,现就学院信息化的发展现状及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

一. 学院信息化的现状

近几年来,学院信息化建设取得显著成绩,在校园网基础设施建设、门户网站的使用、教学信息化建设、人才培养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

(一)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有了较快的发展。

这几年学院大量购置了计算机,基本上实现的每位教师拥有一台办公用机。建成了校园网络,校园网在办公楼、教学楼、实训楼的实现了全覆盖,为信息化的实施提供了基本的网络通道,为信息化建设提供了硬的环境。

(二)学院教学信息化的实施正在稳步推进。

采用信息技术改进教学方式,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为此学院为每个系配置了适量的多媒体教室,鼓励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并要求教师学习计算机技术,组织培训教师计算机应用水平。这些为信息化建设提供了信息化人才素质要求,为信息化建设提供了软的环境。

二. 存在的问题

组织信息化的目标是提高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效率。针对这个目标,学院的信息化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缺乏总体规划,效果不明显

1、信息孤岛现象严重。

目前,虽然有了网络中心,由于没有相应的组织协调机构,很多部门仍各自为政。独立的应用系统虽然能解决部门内部的某些业务需求,由于缺少统一应用平台,信息孤岛现象日益严重。校内各部门的管理和数据资源类型各异,来源不一,导致大多数可共享的数据重复不标准(学生信息),使得管理维护的成本过高。信息化建设在学院依然处于探索阶段,在这个过程中,由于没有制定信息化建设的总体规划,对信息化的认识还停留在项目性的工作层面,这不利于信息化建设的长期开展和推进。

2.基础建设没有考虑信息化建设问题

这几年学校在基础建设上,由于缺乏统一的规划,很新建的楼房没有网络基础设施或者没办法使用。等到用时考虑,使的网络基础的建设投入成本加大,网络综合布线的建设最佳的时期和最少成本是在跟楼房一起建设,只需要基本的材料成本费用。有些网络基础刚建好由于缺乏长远考虑,又不得不重新建设,造成资源的浪费和重复投入增加了学校的投资成本。

(二)对信息化建设的投入不足

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领域中全面应用现代信息资源和现代信息技术的过程。学院信息化建设相对国家、企业信息化要明显滞后,投入较少,近几年来,学校的基础建设突飞猛进,但对信息化的投入相对于基础建设明显不成比例。同时受客观条件的限制,传统的管理和思维方式始终无法切实的将信息化作为教学和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降低了已有信息资源的利用率,严重制约学院信息化的建设和发展。

(三)重硬件,轻软件

学院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对硬件设施建设上投入力度比较大,而对教育信息资源建设和管理软件比较疲软。硬件投资大,软件投资小,网络利用率低,教师、学生、管理方面的许多资源没有及时整合。在信息化建设时都是铺路、建网、购买机器,对于应用关注较少。硬件环境建设好后,发现没有软件支持,建成的网络只是一个上互联网的一个平台,没有可以利用的信息资源,而软件建设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是因为对信息化建设的目标认识不清,盲目的追求,以此作为衡量学校信息化建设成果的指标,而忽视了信息资源在教学及学生日常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没有切实从实用的角度出发,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四)信息化人才短缺,信息化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信息技术更新快,只有信息资源和技术的不断更新,才能真正实现信息资源的高效合理的开发与利用。学院中信息化管理人才少,目前学院中专门的人员配置基本都是兼职没有相关的待遇,主要从事是日常网络和计算机的维护工作。同时,教师的信息素质也亟待提高,虽然教师有一定的计算机素质,但业务部门的计算机水平要加强,目前还有部分教师和业务部门还不能适应信息化的要求,使得大量资源优势不能转化为教学成果,是因为教师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受到传统思想的影响,由于没有很好的普及资源利用技术,很多教师存在“心有余而力不足”的问题,掌握不了新的信息资源使用方法,导致了利用率低。

三. 对策与方法

任何一个事物的发展都有相应的规律。组织的信息化建设也有其固有的规律。一个组织的信息化管理包括信息化规划、信息化组织、信息化实施和信息评价四大环节。

(一)制定信息规划,是信息化建设的依据与指导性文件文件。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信息化成功和健康地发展,必须制定好信息规划,学院的信息规划是学院整体规划的组成部分,应该为完成学院整体目标而服务。学院的信息规划包括学院的信息化战略规划和学院的信息资源规划。

1.制定信息化战略规划,为信息化建设指明方面

学院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战略目标制定3~5年的信息化战略规划。并在信息化过程中自下而下地贯彻。在充分分析学院外部环境和内部基础上,明确信息化战略目标的作用,制订信息化的愿景和使命,设计信息化技术架构,确定标准,落实信息化项目优先级和实施保障。信息化战略规划给组织的信息化指明的方向,使信息化建设有目标。信息化战略规划书是信息化建设指导性文件,也是信息化项目立项的依据。

2.制定信息化资源规划,是实现信息化建设的实质

信息资源规划是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工作。是在正确的信息化需求的基础上建立信息资源管理标准、信息系统功能模型,数据模型和体系结构模型是开发集成、网络化的信息资源系统的基础。信息化资源规划解决信息化要“干什么”的问题,是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实质内容,也是信息化建设最终完成的任务。

(二)建立完善的信息化管理组织,是信息化建设的有利保证。

信息技术的应用具有高技术、高渗透、高投入、变化更新快等特点。信息化管理与运作其实也一个系统工程。在信息化规划确定后,信息化活动如何组织实施是信息化管理必须面对的问题,许多信息化的案例指出:建立稳定领导有力的信息化管理专门机构是信息化成功的关键。信息化是一个复杂微妙的社会系统工程,涉及资金、技术、设备人员等方方面面的利益因素。不同的利益群体间的矛盾需要调和、最终调动各个积极因素促成信息化的建设。信息化管理组织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所以组织机构是随着信息化规划的目标和信息建设的进程在不断的发生改变而进行调整。信息化的初期,局部(业务部门)引入信息系统,让各部门意识到信息化带来的效益,随着信息化意识的加强,重点转向信息系统的整合和业务流程优化。再随着信息化的推进,信息化工作转向信息资源的深入开发和利用,从信息管理上升到知识管理。在整个过程中学院结合自身已有的信息化基础,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开展信息化建设根据具体情况调配资源。初期借助外力加强宣传,培养信息化建设人才;中期发动业务部门参与信息化建设,配合业务部门采用信息化手段提高工作效率,用信息技术优化业务流程,以提高组织的管理效能。

(三)健全信息化评价体系,促进信息化建设的良性发展。

评价是信息化管理与运作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对信息化管理反馈控制。信息化评价是对信息化过程及其各环节的投入产出效果所进行的调查和分析。其实质就是绩效考核。建立合理的信息化评价体系,促进学院信息化战略的实施;强化信息化项目管理消除“IT投资黑洞”;有助于构建组织IT管控体系适应国家政策法规发展的要求。

综上所述学院进行信息化建设。应根据学院的已有信息资源、实际情况制定学院的确实可行信息化规划不要流于形式,这是信息化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在信息化组织与实施方面,领导高度重视并成立相应的信息化组织机构是信息化建设成功的关键点,是信息化实施的保障。建立合理的信息化的评估是对信息化建设的管控。职业院校在信息化建设方面不用追求大而全的系统,找到一套适用的信息化系统就可以提升院校的整体管理水平,更好的为学院工作提供信息化支持。

参考文献

[1]武刚,信息化管理与运作,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2007年

篇9

近年来,湖北农业信息化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农业信息服务进一步完善,形成了由湖北农业信息网牵头,串联起各级农业信息服务专家队伍、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业生产经营大户及村组信息服务站点组成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农业信息化技术不断深化。以物联网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型信息技术在大田种植、设施园艺、畜禽水产养殖、农产品流通及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等领域的应用日渐深入,有力地促进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加速转型。

2 湖北省农业信息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缺乏政策引导与统一规划

作为一个交叉行业,湖北农业信息化发展还处在不成熟阶段,缺乏对农业信息化整体、系统的政策引导、支撑,缺少对农业信息产品、技术、服务等的标准规范,导致整个行业发展处于自发状态,没有明确的方向。各地农业信息化大都由当地农业部门牵头推进实施,但信息基础设施掌握在经信部门、网络运营商手中,大量涉农信息资源又分散在土地、规划、水利、科技、商务、民政等众多部门,这样一来,不仅限制了基层农业信息化的发展,更导致了资源重复建设现象严重。

2.2 人才培养与基础设施建设有待完善

目前,湖北省农民信息素养普遍较低,毕业生普遍存在着知识面狭窄,联系实际不紧密的问题,原有从业人员知识老化,跟不上行业发展的步伐。因此,从事农业信息化管理和开发、运维、农产品电商服务等方面的人才缺口较大。从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上来看,在农村地区,还有近5%的行政村没有通网络宽带,特别是以计算机为媒介的互联网终端服务的发展速度相当缓慢,利用互联网进行农业信息传播在大多数农村家庭无法实现,农村地区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亟待完善和提升。

2.3 缺乏农业信息化实用技术

虽然农业信息化的重要性逐步获得社会共识,但是无论是农业信息化建设还是相关科学研究多偏重概念,导致农业信息化与农业产业化融合度低。农业信息化体制不健全,主要表现在:受到当前行业各部门之间的话语权争夺和利益分配机制制约,信息传输的“三网融合”推进缓慢;信息服务站点的长效运行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持续化的服务更多是依赖政府的财政支持和投入,自我独立发展能力不强;农业信息资源分散,农业信息资源的开发共享机制亟待建立。

3 湖北省农业信息化发展趋势

3.1 农技信息服务进一步提升

通过采集和整理农业信息资源,促进信息资源的标准化运作,进一步提升农技信息服务水平。围绕湖北省的农业生产特色,建立农业信息资源采集标准、网络交换标准、业务应用标准。在农业信息标准支持下,建设省市各级耕地资源空间数据库,并通过农业信息服务云平台向社会,构建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实现农业部门服务职能在区域中的本地化、实用化。在此基础上,利用农技服务信息化,实现农村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的有效整合,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单位面积产出率。

3.2 农业电子商务广泛推进

通过互联网+农产品销售,实现农产品网络销售,提升农业经营效率。选择支持一批农业生产稳定、有特色的规模化农业经营主体,与优势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对接或直接面向终端用户营销,减少流通环节损耗、实现生产与消费透明、双向互惠共赢。通过农业经营主体、经营方式的信息化改造,促进农业生产与农产品销售的一体化。鼓励农产品经营主体走进城市社区、建立微商网络,通过建立社区微商规范,保证各类农产品信息的真实性和公平交易,促进鲜活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健康发展。

3.3 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建设

篇10

中图分类号:G20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454(2014)23-0070-05

一、“十二五”期间全州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现状

“十二五”期间,全州抢抓国家“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和“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机遇,积极争取中央及省级财政支持,筹措经费2亿多元投入教育信息化建设,使我州教育信息化水平得到很大提升,教育信息化工作得到了上级部门的肯定与支持,受到了《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信息化网、《中国教育信息化》杂志、国家教育资源平台、中央电视台等多家国家、省、州级媒体关注;恩施州教育信息网被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评为“全国教育门户网站地市级五十佳”;“恩施州教育信息化现状与对策研究”课题被确定为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十二五”规划专项课题;州教育局以“用信息化促进民族地区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为题在省教育厅召开的全省教育信息化推进会上介绍经验;特别是我州探索的“同体式”、“支教式”和“协作式”三类同步课堂效果明显,其模式被收入国家教育部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主编的《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的双向融合―中国的路径和经验》一书中,教育部作为典型案例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会议上予以介绍。

1.领导重视,教育信息化发展氛围愈加浓厚

恩施州委、州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强调教育的重要作用及推行教育信息化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州委书记王海涛同志对做好教育信息化工作专门作出重要批示,州长杨天然同志在全州教育大会上着重强调教育信息化。全州六大产业链建设,将教育信息化纳入全州信息化产业链发展的整体战略进行部署,州政府将“新建100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班班通’”纳入年度为民承诺的十大民生工程之一。州委、州政府召开了建州以来规模最大的教育大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教育发展的决定》,对推进全州教育信息化作出了重要部署,各县市按照全州统一部署积极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同时,加大了在州内外媒体及学校内的宣传,全州教育信息化影响力明显提升,良好的发展氛围正在逐步形成。

2.强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基础能力明显增强

恩施州教育局紧紧围绕州委、州政府提出的战略部署和工作要求,强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基础能力建设。在经过“搭班子、建机构、摸家底、访高端、看前沿、学示范”等前期准备工作后,州教育局结合实际和未来趋势,拟定了以“政府主导、企业营运、统筹规划、分步实施、试点先行、适度超前”的工作思路;编制了《恩施州教育信息化三年行动计划(2013-2015年)》;确定了39所教育信息化试点学校和恩施、来凤两个教育信息化试点区域。全州通过国家、省级项目支撑及本级投入,快速推进“三通一中心”建设(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州、县市、学校三级教育网络中心),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改善。

(1)推进宽带网络“校校通”建设。按照“政府政策支持、企业参与建设、学校持续使用”的建设机制,各县市与各通信企业合作,组建了VPH虚拟教育城域网。全州有582所学校光纤接入互联网,占47.59%。其中,21所高中和12所中等职校全部光纤接入互联网;136所初中有129所光纤接入互联网,占94.9%;548所小学有371所光纤接入互联网,占67.7%;506个教学点有50个光纤接入互联网,占9.9%。

(2)推进优质资源“班班通”建设。全州各县市依托“薄弱学校改造”项目,加强“班班通”多媒体教室建设,全州9891间班级教室有7188间已建多媒体(5691间投影模式多媒体,1497间电视模式多媒体),占72.7%。其中,21所高中的858间班级教室有642间已建多媒体(493间投影模式多媒体,149间电视模式多媒体),占74.8%;12所中等职校的448间班级教室有271间已建多媒体(183间投影模式多媒体,88间电视模式多媒体),占60.5%;136所初中的2341间班级教室有2291间已建多媒体(2196间投影模式多媒体,95间电视模式多媒体),占97.9%;548所小学的5370间班级教室有3519间已建多媒体(2748间投影模式多媒体,771间电视模式多媒体),占65.5%;506所教学点的874间班级教室有465间已建多媒体(71间投影模式多媒体,394间电视模式多媒体),占53.2%。

(3)推进教育信息网络中心建设。加强州、县市教育局、学校“三级”教育信息网络中心建设,已建州级教育信息网络中心1个,县市级教育信息网络中心8个,学校网络中心133个(其中,21所高中建有门户网页的有19所,占90.5%;12所中等职校建有门户网页的有10所,占83.3%;136所初中建有门户网页的有57所,占41.9%;548所小学建有门户网页的有47所,占8.6%。有教师用计算机8580台,学生用计算机15537台)。积极开展网络中心教育宣传、信息、政务信息公开、公众互动、网上办事、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等工作,充分发挥教育政务网站绩效作用。

3.应用驱动,教育信息化显著优势逐渐显现

教育信息化的核心理念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实践的双向融合,关键思路是贯彻应用驱动。我们重点在以下五个方面强化应用。

(1)试点探索“三类”同步课堂教学模式。在恩施市、宣恩县探索三类同步课堂,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第一类是破解没有教师、开不了课的难题,实施“同体式”同步课堂。“同体式”同步课堂将教学点与城镇优质学校相同年级的一个班级结为共同体,通过在线互动教学方式,点、校班级同时备课、同时授课、同时作业、同时考试,实现教学点学生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梦想。第二类是破解教师紧缺、开不齐课的难题,实施“支教式”同步课堂。将义务教育乡村学校与城市学校结对,利用同步课堂,解决农村学校音乐、美术、英语等薄弱学科师资缺乏的困难。第三类是破解教研水平不高、开不好课的难题,实施“协作式”同步课堂。学校与学校之间利用同步课堂,开展教学研究、教师培训、教学管理,促进学校管理和教学质量提高。

(2)重点抓好“班班通”的应用。州、县市多次召开“班班通”应用现场推进会和培训会,利用“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优课资源应用库”、“课内网云教育平台”、“班班通管理平台”等教育信息化平台,推进“班班通”的管理和应用,促进网络空间“人人通”,各县市和学校出台制度将“班班通”的应用情况纳入教学常规管理和教师业绩考核,州教育局把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情况作为对各县市教育局考核的重要内容,不断探索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工作机制。

(3)全面推进“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应用。“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是一项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的政治任务。州、县市以帮助教学点教师开齐国家规定课程为出发点,以全面提高教学点教师运用信息技术优化教育教学过程的能力为目标,按照“总体规划、分步实施、学用结合、注重实效”的原则,采用骨干培训与校本全员培训相结合的多种方式,对实施“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的全体教师进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全员培训,切实提高教师的设备操作能力、网络资源获取能力、资源加工处理能力和教学应用能力。

(4)试点探索“电子书包”应用。分别在清江外国语学校、来凤县实验中学、来凤县民族小学、鹤峰县实验中学、鹤峰县实验小学试点探索“电子书包”应用。通过试点探索,大家认为:应用“电子书包”能够有效创新教学模式,突出基于问题的学习、差异化学习、自主性学习与合作探究学习,适应课程改革发展需要。

(5)组织各种活动促进应用。开展各种师生电教装备活动,促进电教装备设备应用,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动手能力。

4.任重道远,教育信息化困难和问题仍然存在

“十二五”期间,全州教育信息化虽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也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其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1)认识程度尚待提高。在调研中发现,由于教育信息化所需投入较大,使用维护成本较高,且设备更新换代速度较快,需要财政大量持续的投入。对于财政状况较好或是学生数较少的县市,依托国家、省级相关项目的支持,本级财政配套投入难度较小,但对于情况相反的县市来说,推进教育信息化则是典型的“烧钱”工程,该部分县市和学校普遍存在畏难情绪,“等、看、靠”的思维仍然存在。教育信息化的落脚点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信息化,但部分教师对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的深刻变革认识不足,习惯用老经验、老办法,对信息化运用热情不高。但这场变革浪潮迟早要来,清醒者将永立潮头,昏睡者必困于沙滩。可以预测,落后者若固步自封,不思创新,区域不平衡局面将进一步扩大。地方党政领导、教育主管部门、学校校长、一线教师必须更新观念,勇于创新,在教育信息化推进上还需要“胆子大点、步子快点、方法多点”。

(2)体制机制尚待健全。一是缺乏制度保障。教育信息化是个系统工程,涉及面广、人多、事杂,必须由地方政府牵头,否则效果必将大打折扣。目前,全州仅恩施市成立了政府层级的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目前全州教育信息化机构尚不健全,制度尚不完善,缺乏科学有效的顶层设计,州教育局虽然了《教育信息化三年行动计划(2013-2015年)》,但从目前情况来看,大部分目标仍无法实现。二是缺乏经费保障。目前,国家和省级层面对教育信息化的前期基础设施建设进行了大量投入,县级政府在财政困难的情况下也给予了相应配套,但在基础设施建设、网络使用、资源应用、设备维护与更新等方面还需大量资金,亟需可持续的经费保障机制予以支持。如宣恩民族实验中学,2011年配置的30套班班通设备现已全部老化且不好使用,这些设备只有2年的免费维护期,仅靠学校无法进行设备维护与更新。根据《恩施州教育信息化三年行动计划(2013-2015年)》目标,全州未接入互联网的135所农村中小学、456个教学点要实现“校校通”,2703个班级教室需配备“班班通”设备,57个教学点277个教学班需配备“教学点数字资源全覆盖”或实现同步课堂,还有584所学校没有门户网页,乡镇以上学校需各建一间网络直播和录播教室。同时还有州、县市、学校三级信息化平台亟待建设,要完成这些目标,共需资金2亿多元。三是缺乏队伍保障。教育信息化的设备维护、平台管理和教师培训,以及衍生出来的诸如教育质量监测功能、校园视频监控功能、班班通实时监控功能等,需要一支庞大的专业技术服务队伍来提供支撑。全州大多数学校的信息技术老师由其他学科教师兼任,学校没有一支专业的信息化应用维护与管理队伍,且学校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不利于教育信息化的深度推广。目前全州对教育信息技术岗位的设置、人才的招聘、技术人员的业绩考评等没有相应的制度。

(3)应用能力尚待提升。由于我州缺乏大规模和深度培训,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还很弱,尚停留初级使用阶段。无专业的人才队伍,加之大多数教师认知不够、学习不够,教育信息化远未达到其应有效果。目前,试点总结出的“三类同步课堂”模式影响虽大,但尚未大面积推开,受益学生覆盖面很小。

二、“十三五”期间全州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思路

坚持育人为本,立足恩施州情,以环境建设为基础,以教育教学应用为核心,坚持应用驱动和机制创新,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带动教育现代化、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1.抢抓机遇,充分认识教育信息化对推动我州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信息化是当今社会的主要形态之一,特别是大数据、“云”概念的诞生,已经成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重要手段。教育信息化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领域的一项革命性行动,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途径,也是教育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据有关资料统计,2013年全国教育信息化消费超过2000亿元,随着教育投入地不断增长和“中国数字教育2020”行动计划的实施,教育信息化市场将形成一个巨大的产业链。湖北省今年2月《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意见》,提出通过信息消费成为拉动全省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湖北省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2014-2020年)》,也把教育信息产业作为湖北战略型新兴产业进行打造。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信息化工作,将信息化作为六大产业链之一进行重点打造,恩施教育信息化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机遇期。只有抓住这个机遇,才能有效破解恩施教育资源不足、资源不优、城乡不均、教育不公等现实问题;才能实现全州上下教育理念新的转变和教育模式质的变革;才能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显著提升和专业化成长。所以,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既是恩施经济发展的需要,更是恩施教育发展的必须选择。只有抓住教育信息化在恩施发展的良好势头和机遇,不断增加紧迫感,乘势而上,才能有效缩小和其他地区的差距,为恩施经济和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2.科学规划,着力提升教育信息化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加快教育信息化既是事关教育全局的战略选择,也是破解教育热点难点问题的紧迫任务。各级党委政府、相关部门要从战略角度去科学规划该项工作,确立教育信息化在我州教育发展中的重要战略地位。2013年,州政府出台了《恩施州信息产业链建设实施方案》,方案中对教育信息化有所提及,但从整体布局、协调发展上没有系统阐述。我们建议州政府组织专业团队对恩施州的教育信息化进行详细调研,制定出《恩施州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2015-2020年)》方案。方案要和我州信息化产业发展规划进行对接,和国家、省级层面规划和正在实施的项目对接,有效整合资源和力量。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恩施州教育信息化三年行动计划(2013-2015年)》,争取用5年时间达到“基础设施再上新台阶、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教育资源建设与应用促进机制更加灵活”的目标,提供更加开放、便捷的学习环境和更加丰富、有效的数字资源,大力提升全州教育信息化水平。

3.创新机制,建立多方参与共享共赢的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模式

教育信息化建设需要巨大的、可持续的投入。目前我州财力有限,教育经费基本用在“保基本、保运转”上,本级财政专门用于教育信息化的投入极少,做大做强做精教育信息化还存在巨大困难。全州现有基础教育段学校师生54万多人,是一个规模巨大的潜在信息化消费市场。如何利用好这个市场?这需要我们真正解放思想,创新机制,要突破仅仅依靠政府项目推动的传统路径,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探索“政府政策支持、企业投资建设、学校持续使用”等多方参与、共享共赢的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模式。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一些县市和学校在教育信息化探索中已摸索出较好的经验,既汇聚了企业的技术和资金力量,又缓解了政府投入的资金压力。要让这种多方参与的建设模式广泛应用,必须进一步突显州政府的统筹引导作用,加强对教育、广电、通讯、经信等部门的协调,鼓励引导企业、社会力量投资参与。真正形成“基础设施建设机制、数字资源建设共享机制、运行维护服务机制、教师应用能力提升机制”等多种机制健全的格局。

4.深度融合,实现优质资源共享,推动全州基础教育快速发展

教育信息化的核心理念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实践的双向融合,关键思路是贯彻应用驱动。州、县两级教育行政部门特别是教研部门要及时跟进,研究信息化背景下的课程形态、教育模式、学习方式、以及教育管理(如教学质量评价系统、教育质量监测系统、校园视频监控系统等),结合学科教研活动,强化信息技术的应用,促进教育信息化与课堂教学以及教育管理的深度融合。要继续抓好学校“班班通”的使用,进一步深入推进“三类同步课堂”。要建立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激励机制,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作为教师职称评聘和考核奖励的重要条件,列入学校办学水平评估的指标体系。整体推动信息化在教育教学中更广泛深刻的应用,达到“课堂用、经常用、普遍用”。

5.加强领导,创造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良好政策环境和提供有效保障

(1)加强领导。州、县市政府要成立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统筹该工作的推进与发展。要明确州、县市政府为教育信息化的责任主体,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是实施主体。建立教育信息化工作绩效评价和专项督导制度,实行目标管理,有效推进信息化工作的普及和深入。

(2)保障投入。州、县市政府要把教育信息化纳入年度财政预算,将20%~30%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发展费用于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各级各类学校把办公经费的10%用于教育信息化建设。

(3)培养队伍。州、县市政府要增加用于教育信息化的专业人员编制,解决在教育信息化条件下的岗位设置、工资待遇、绩效考评等问题。要积极通过现场培训、校本研训和网络培训等多种方式,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人员和中小学校长要进行教育技术理念以及信息技能的培训。

三、“十三五”期间全州发展教育信息化的目标任务

到2020年,使恩施州教育信息化整体发展水平大幅提高。形成满足教学与管理需要的信息化基础环境,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双向深度融合,实现教育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服务恩施州教育现代化和学习型社会建设,带动数字教育服务产业发展。使每个教师都能自如运用信息技术给学生上好课,使每个学生都能随时随地获取优质数字化学习资源,健康快乐成长。

1.实现五大目标

(1)教育信息基础设施普及完善。在全州各级各类学校和教育行政机构普及高速互联的基础网络和信息化终端设施,全面建成信息化教学环境,完成“宽带网络校校通”建设任务。

(2)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为各级各类学校提供能得易得、适用好用、内容丰富、特色鲜明的数字教育资源。建好州级数字教育资源服务平台,形成多方参与、共建共享的优质资源研发、汇聚、应用和管理机制,提升资源规模、质量和应用水平。

(3)教育管理信息化水平显著提升。按照教育部“两级建设五级应用”的要求,做好州、县市、学校级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和数据中心工作,创新管理模式,重构业务流程,提高管理效能和服务水平,促进职能转变。推动各级各类学校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与应用,服务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公众。 促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4)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以广泛应用为前提,以深度融合为核心,以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为突破口,有序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建好教育信息化试点区、试点校,形成丰富多样、扎实有效的信息化教学应用模式。

(5)可持续发展保障体系基本形成。开展多方合作,从组织管理、经费投入、技术研发、队伍建设等多个环节保障我州教育信息化持续、快速发展,形成社会参与,政、产、学、研用多方协同的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保障体系。

2.完成五大任务

(1)提升学校信息基础设施配备水平。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间的数字鸿沟。重点支持农村及边远贫困地区学校、教学点、乡镇幼儿园的信息化建设,做到硬件设备先到位,优质资源先输送,为教学点开齐开好规定课程提供技术保障。到2020年,全州中小学、职业学校和幼儿园全面建成信息化教学环境,教师信息化教学终端和学生信息化学习终端全面普及,宽带网络全面通达各级各类学校。

(2)加快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建设恩施州教育公共服务平台,以政府为主导建设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特殊教育等各类教育的公益性资源,以市场为依托提供个性化资源。通过“区域结对、学校结群、教师合作”等方式,推动资源开发主体多元化,形成有效的优质资源共建机制;通过“政府评估准入、企业竞争提供、学校自主购买”的方式,拓展资源应用主体的选择空间,形成有效的优质资源共享机制。到2020年,优质资源全面覆盖州内学校,形成具有恩施州特色的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模式。

篇11

中图分类号 F320.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9-0297-03

Abstract Agricultural informatizat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romotion of modern agriculture development,farmers′ income,rural infrastructure and public utilities,farmers′ quality,etc.It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condition for the new rural construction and service for the″Three Rural Issues″.In recent years,Shanxi Province further promotes the agriculture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the remarkable achievements in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information resources construction and information service system construction were summarized,and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development were analyzed,rural agricultural informationization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Shanxi Province were put forward.

Key words agricultural informatization;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information resources;information service system construction;Shanxi Province

农业信息化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标志,是优化资源配置、改造传统产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有效手段。农业信息化是指借助现代化的信息传播手段,及时、准确地将有关农业发展的信息传递到农民手中,大幅度提高农业的劳动生产率和现代化、市场化水平[1]。现如今,实现农业信息化对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与公共事业发展、提高农民素质具等方面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俨然已经成为新农村建设与服务”三农”的重要条件。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信息产业的创新与发展,信息网络的广泛普及,信息化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显著特征并渗透到社会变革的各方面,其推动了产业分工的深化与结构调整,对传统农业生产和经营管理形成了挑战。

1 山西省农村农业信息化发展背景

山西省地处黄河中游的黄土高原区,特殊的地理气候条件虽使其很难成为大宗农产品生产基地,但却孕育了许多特色农产品,是全国知名的小杂粮生产大省,目前已经初步建立了农经牧加协调发展的特色生态农业产业体系。在以信息化为特征的现代农业发展环境下,山西省正处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折期。如何使山西省农业信息服务系统高效运行,将现代信息技术成果广泛应用到农业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是信息化在农业生产活动中面临的重要挑战,其必将成为经济增长中的源动力与引导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措施。与此同时,农村经济逐步面向市场化和知识化,农民、生产经营者对信息的需求日益增强,获取及时准确全面的农业信息,有助于他们掌握科学的生产方法、改善经营管理、了解市场供需信息和机会、规避市场风险、预防自然灾害、提高劳动者素质,从而对增加农民收入和改善农村经济效益有直接积极的影响[2]。

2 国家“金农工程”在山西省的实施状况

1994年12月,为加速和推进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国家经济信息化联席会议”第三次会议提出了建立国家“金农工程”。此工程在“十五”期间开始谋划,“十一五”期间实施一期工程,“十二五”期间实施二期延伸工程。

截至目前,山西省“金农工程”一期已经竣工通过验收,依托此工程,全省初步形成了“一个数据中心和三个应用平台”的农业农村信息化基本框架。“一个数据中心”即山西省农业数据中心,“三个平台”即农业电子政务平台、农业信息服务平台(“12316”信息服务平台)和农业应急视频指挥平台,并取得了良好成效。作为延伸的二期工程建立了一批农业生产经营信息化示范基地和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立健全全省农业应急指挥平台,启动全省农业云计算中心建设,建立共享化农业信息综合数据库和网络化信息服务支持系统,开展农业物联网应用示范。

3 山西省农村农业信息基础设施发展现状

依托“金农工程”,山西省目前农业信息化基设础施建设卓有成效。据抽样调查资料显示:2015年末,山西省农村居民平均每百户家庭拥有移动电话201.24部,其中接入互联网的80.39部,分别比上年增加10.35部和11.92部;拥有计算机31.8台,其中接入互联网的22.66台,分别比上年增加5.76台和4.17台。但不难看出,鉴于使用门槛低的原因,手机在农村的普及率高于计算机,农村网民对网络科技信息使用相对较浅,这与农村网民学历整体偏低有着密切联系。

4 山西省农村农业信息资源现状

4.1 涉农网站

农业信息网站被称作整个农业信息网络中间的“节点”,也是农业科技信息传播的重要载体。目前,全省各级农业部门建设有农业政务网、特色农业网、农产品电子商务网。除了省农业厅这样的官方网站外,山西省农业科研部门、高校以及不同涉农行业都根据自身行业特点,相继加入到网站建设中来,成为农业信息化建设工程中不可忽视的力量。既有综合性的晋农网,还有山西养殖、山西种业等特色专业网站。科研部门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主办的山西农业科技信息网,其面向全省提供农业资讯、成果技术、专家咨询等服务,并且打造了网上服务平台,同时实现了与国内各农业网站的联网,成为省内农业信息化网站建设的代表。2015年8月,山西省首家大型涉农电子商务综合服务平台――“农芯乐”商城在太原上线,这是山西省特色专业的农业营销网,该商城以产地直供为主题,为全省11个地市开设网上主题展馆,展销各地特色农产品,将山西省最具代表的地方特产推向全国。

4.2 农业热线、短信

鉴于山西省农村手机普及率偏高,农业科技部门联合电信运营企业,在全省开通“12316”助农服务热线、“1259010”农科热线、“12582”农信通、“12396”科技服务热线,为农民提供养殖、种植、市场、农科、劳务等信息。省气象局开设覆盖全省的声讯服务平台与气象信息电话答讯系统,为致富信息的交流起到了积极作用[3]。

4.3 农业广播电视

鉴于山西省农民整体文化教育水平偏低,作为“第四媒体”的网络信息传播方式在农村并未大面积普及。传统信息传播手段的广播、电视在山西省农村农业信息传播渠道中依旧占据重要地位(占据传播渠道的35%)。山西新闻联播面向全市农民传播生产经营管理信息、农业科技信息、农业市场经济信息和政策法规信息。最值得一提的是,2015年10月,作为山西省唯一的省级对农广播,山西农村广播FM(调频)100.9开播启动,播出覆盖全省11个地市,全天节目播出24 h,在太原、晋中的大部、吕梁、阳泉、忻州的部分地区实现了双频覆盖。山西农村广播立足于关注农业、关心农村、关爱农民,为城乡听众提供农产品信息、科技知识、经济法律资讯、政策解释等节目,同时提供文艺节目,旨在以大众的视角体察“三农”,以农民的视角观察社会,以新闻性、权威性、服务性和娱乐性作为节目的根基,努力打造在山西、华北乃至全国有影响力的农村广播频率形象。

4.4 农业信息化装备

作为“十二五”农业信息化发展的重点,现代通信、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在促进传统农业转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农业信息化装备是指在农业生产、管理、销售等过程中使用的信息化设施、设备与软件系统,如农业自动化控制系统(智能温室、智能养殖、自动化排灌)、农业GIS、质量控制与追溯系统、电子交易系统等。随着信息技术的成熟,山西省逐步开展了在农业领域的试点应用。目前,物联网技术已在山西省大田农业、设施农业、果园生产管理中得到了初步应用,实现了联通生产、储运、加工、销售的全过程追溯。

4.5 农家书屋的建设

山西省作为经济欠发达的内陆省份,由于历史原因和地域局限,大部分地区发展比较封闭落后,为解决农民“买书难、借书难、看书难”的实际问题,山西省从2007年试点建设农家书屋。据全国农家书屋工程建设信息管理系统显示,山西的农家书屋信息填报使用率全国第一。“农家书屋”丰富了农村文化生活,加快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动农村经济文化全面协调发展。榆次从2004年开始试点建立农村图书流动点,构建一种新的图书馆基层服务网络模式:县级图书馆直接服务于乡村的图书流动点,直接管理农家书屋的图书,解决农家书屋的流动问题。晋城市积极探索农家书屋建设管理途径,每个书屋严格按照市县财政资金4∶3∶5进行足额配套,建立一季一检查的监督机制。目前,《山西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规划纲要(2014―2020年)》制订的2016年行动计划指出,将启动实施农村卫星数字农家书屋工程。

4.6 农村信息化人才培养

加快农业现代化的步伐,要特别重视大力发展对农业信息服务人才信息技术培训,努力为农业生产一线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为加快农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增加农民收入,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同时也是建设解决信息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的有效途径。新绛县是山西省蔬菜生产大县,已有乡级专职管理员和信息员24名,通过农业部认证的农村信息员达到150人,另有1 000余人的农村信息员队伍和遍及全县10个乡镇180个村庄400农户的服务网,构成了县、乡、村、户四级信息网络体系,有效解决了农村信息化“最后一公里”问题[4]。

5 山西省农村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发展现状

5.1 山西省农牧信息中心

山西省农牧信息中心是省农业厅下属职能部门,负责农业信息化规划及实施全省农业信息体系建设,推广应用农业信息技术,搜集、整理、分析、预测、农业信息,为山西省农业发展提供信息服务。目前它承担着全省农业“三电一合”和“12306”“三农”热线建设工作,负责全省“金农工程”的网络推广与技术支持,承担农业厅办公室自动化系统技术服务工作。

5.2 各级信息服务中心和信息服务站

目前,山西省11个市都建有市、县(市、区)信息级职能部门,主要职能包括农业信息、建设与管理信息服务平台、加工处理信息、推广信息技术、信息咨询、决策支持等。90%经济发达地区乡村建有乡镇信息综合服务站。截至2012年,全省有信息员2.923万人,行政村覆盖率为100%。全省所有建制村确保至少有1种手段可及时将涉农综合信息传递给每一户农户,实现“多站合一、一站多用”“多网合一、一网多用”“多员合一、一员多用”,切实形成推进现代农业综合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的强大合力。有917个乡镇建成综合信息工作站,有1万个行政村建成村级综合信息服务站。

5.3 其他涉农信息机构

最具代表性的是山西移动为建立起政府、企业与农民共建共享、市场运作的农村信息服务体系运营机制,搭建了全国最大的“我爱我村”农村信息商务平台。以省、市、乡、县、村五级架构为基本框架,覆盖山西省全部行政网络门户,设定了信息员渠道、中介机构信息渠道、10086呼叫渠道、地方政府渠道、农村经纪人渠道。开设了直接服务农民的农村供求信息、价格行情、远程教育等栏目[5]。

6 山西省农村农业信息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山西省农村农业信息化发展也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农村地区信息基础设施发展与东南沿海发达地区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农村网民规模小,农民家庭电脑拥有率较低,整体基础设施建设还有很大发展空间。虽然省内涉农网站已经初步形成一定规模体系,但在农业发达地区与贫困地区发展非常不平衡,基层乡镇农业网站并未普及;不少农业网站普遍存在缺乏实效性、信息更新缓慢的问题。农业热线、短息服务虽然很受农民欢迎,但现有用户规模并不大,其缺乏服务推广度,内容也需要进一步优化。农业信息化装备的发展在山西省尚属于试点、示范阶段,由于设备集成体系的成熟度与农民自身的驾驭能力的局限性,大面积推广的难度很大。在农家书屋的建设中,部分书屋存在重建轻管,缺乏实用信息资源,借阅率低的问题。省内基层农业信息员队伍非常不稳定且分布不均,高层信息人才紧缺。总体来看,由于目前对农业信息化建设中技术和管理等局限,农业信息资源整合不足,不同农业信息服务平台、资源服务平台内容难以实现共享,重复建设且依旧缺乏优质农业信息资源。政府部门与科研院所、电信运营商等共同参与的建设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的健全率与服务作用有待进一步提高。全省农村信息化发展水平整体目前缺乏区域协调性发展,经济发达地区90%以上的乡镇村建立了信息服务站,而在经济不发达地区仅为40%[6-8]。

7 山西省农村农业信息化发展方向

为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山西省2016年“十三五”规划纲要指出:加快发展农业信息化,推进互联网与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的深度融合。农业信息化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省各级政府部门与各类社会机构共同努力。建议今后山西省农村农业信息化需要继续推进的工作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政府部门需提高认识,发挥主导作用。各级政府部门和电信运营商加强合作,继续推进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现有的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装备;政府可以通过一系列惠农补贴措施促进农民购买电脑等信息化终端,提高其普及率,电信运营商也可针对农村用户给予一定的扶持,如降低上网等信息服务的成本。同时,政府部门和各类社会机构应加强完善农业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设、覆盖与利用。二是农业信息化装备的发展在山西省尚属于试点阶段,还未能较好适应现代农业建设的发展需要,应大力发展智能农业、精准农业,加强远程视频系统、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和农业物联网建设。同时要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加快农产品营销的信息化进程。这首先需要各级政府部门开展多种形式的农村文化教育和信息技能培训,加快对农业信息化专业人才队伍的培养,提高山西省农民对信息化利用的素养。三是提高农民获取信息的意识,深入基层调查了解其对农业信息服务的真实迫切需求并有针对性地提供信息和改进农村信息供给服务。结合农民实际情况,充分利用传统与新型的农业信息平台相结合,有针对性地提供信息服务。不断完善农村信息服务体系,探索长效服务机制。政府应当根据山西省信息化发展目标与任务,出台相应扶持政策与资金投入,加强组织协调,同时鼓励各级涉农机构积极投入农业信息服务,形成政府主导、各类市场主体参与的多元化信息服务新格局。

8 参考文献

[1] 杨宏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三维审视[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6:282.

[2] 黄晓斌.农村实用信息的收集与利用[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9:97.

[3] 蔺建霞.山西省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现状分析[J].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2014(6):54.

[4] 郭恩臣.山西省农业信息化问题初探[J].山西农经,2006(2):62.

[5] 李亮道.中国农村信息化发展报告[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