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档案电子化的重要性

档案电子化的重要性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7-07 09:20:43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档案电子化的重要性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档案电子化的重要性

篇1

档案信息的管理是指相关部门对档案实体和档案信息进行有效的管理并提供相应的利用服务等各项业务的总称。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与发展,信息的电子化处理也越来越普遍地运用到我们日常工作生活中。一些企事业单位由于档案信息管理过于复杂,采用传统的人工管理方式,效率低下而且极易出现差错,而借助于计算机电子化技术,不仅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档案管理的效率,还能提高信息的准确率。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完善,加强档案信息的管理对于企业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研究档案信息管理电子化的应用与影响,具有非常积极的现实意义。

1 档案信息管理电子化的优势和问题

在档案信息的使用过程中,信息的检索者最为关心的当然是最终呈现在他们面前的信息内容 ,而这些信息可能是来自于各个不同的文档,而把这些档案信息进行有效的综合,再系统地提供出来,是档案工作者不可推卸的重要责任。档案的管理事实上是一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过程,使档案最终的呈现必须具有系统性、真实性和价值性等多种特点,这样用户才能得到较为完善的服务。档案的电子化是档案管理的发展趋势。

1.1 档案信息管理电子化的优势

档案信息的电子化处理过程拥有许多不可比拟的优势。其一,它可以发挥现有计算机的潜能,提高计算机的利用率。经调查得知,我国基层的档案室很多都配备了计算机,但是这些计算机的开发功能却过于简单,而采用电子化处理档案无疑会发挥其现有的潜能,提高工作效率,并节约一定的资源。其二,以往的信息加工模式无一例外要经历选材、编辑、出版3个主要的过程,这样的工作过程历时较长,也会对档案应有价值的发挥造成很大的影响,而档案信息的电子化处理过程,编者可以直接通过机读形式的档案迅速完成相关的信息加工,快捷地出版二次文献。其三,实现档案信息的电子化之后,我们可以一次投入而多次的产出,可以从根本上摆脱信息加工受经费限制的不利局面。

1.2 档案信息管理电子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档案信息管理的电子化在近些年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应用与推行,但是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依然存在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档案管理软件缺乏通用性。由于档案信息管理软件在型号和规格上存在很大的差异,时至今日也没有一个既可以进行文件检索又可以用于档案管理的处理系统,档案信息管理的进度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其次是我国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建立一个达到数据交换机读目的的档案系统,档案管理和网络管理两方面的工作通常都是各行其是,缺乏配合,层次也不一样,这种状况不能适应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要求。再次,档案信息管理未实现标准化和规范化。档案信息自动化系统的功能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而档案业务基础工作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水平也非常差。最后,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较为低下。档案管理电子信息化需要相关的操作人员具备较高的层次和先进的技术水平,不能仅仅满足于一般的计算机操作过程,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很多档案的部门缺乏高科技人才,而相关的复合型人才更加紧缺,很多的档案管理人员年龄较大,不愿意进行计算机知识方面的学习,过度依赖手工整理,尽管档案室引进了现代化的计算机系统,但却没有人灵活运用,也没能发挥其应有的实际效用,就更谈不上档案管理的电子化了。

2 档案信息管理电子化的应用策略

2.1 转变思想,提高领导者的现代化意识

在进行档案信息电子化的过程中,领导者的现代化意识和知识水平可以说是非常重要的决定性因素。我们可以看到,有的档案管理部门的领导具备一定的现代化管理意识,积极引进档案管理的电子化处理系统,而且也想方设法吸引相关的人才,档案的信息化管理工作开展得如火如荼,而相反,还有一部分领导,眼光狭隘,认识不到档案管理的电子化处理的重要性,也不重视现代化的办公应用系统,工作手段落后,人员素质低下,档案信息管理工作开展得较为滞后。因此,一定要转变思想,切实提高领导者的现代化意识和知识水平,从而推动我国档案信息的电子化进程。

2.2 谨慎选择技术路线

篇2

二、卫生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的重要性

在人事档案管理的过程中,因为档案具备一定机密性与专业性,人事部门应重视人事档案并加强管理,及时解决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在卫生事业单位中,因为人员调动较为频繁、各种岗位轮换、人员晋级、卫生员退休、临时聘用等问题,人事档案管理极为重要。[3]然而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却存在着卫生事业单位人员的流动性较强等问题,制约了人事档案的管理,若是不及时进行人事处理,则极易造成人事档案资料不齐全、手续配备不齐全、手续不完备等问题。

某些医院注重药物管理工作,注重对医生、护士的考评管理等,却忽视了人事管理的重要性。医院负责人对人事管理工作的不重视,造成了人事管理以及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出现疏漏,直接导致了医生升职时评判的片面性,导致某些优秀医生对医院不满而出现跳槽等现象,幸好医院管理者及时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加强对人事管理尤其是人事档案管理的重视程度,为医院的各方人事调动以及医生升职等提供重要依据,医院也因此而更上一层楼。

三、卫生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现状

(一)人员不足现问题突出

在我国多数地区的卫生事业单位中,人事部门配备的人员普遍较少,多在3~5人之间,相较于卫生事业单位内部医生、护士以及其他部门人员来讲人数可忽略不计。在一些较小的卫生事业单位中,多数人事部门人员除人事工作外还兼职其他工作,对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不够专注。多数人事部门的档案材料无人整理、无人监督,甚至出现人员已离职其档案仍混于在职人员的档案之中。

(二)人员业务技能水平普遍偏低

严格来讲,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门专业性较强的工作,其对阅卷的规范、阅卷质量等要求较高。多数卫生事业单位因对人事管理方面的不重视,导致人事部门人员变动较为频繁,导致对档案管理较为片面。除此之外,人事部门对人员招收较为简单,人事对管理档案的技术水平不足,后期亦未受到专业化的培训,造成管理档案的人事技术水平较低,档案材料混乱、不完整,影响了数据的准确性。

(三)管理手段滞后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事管理制度也在逐渐进行改革创新发展,电子化逐渐普及,然而,档案管理的电子化发展却仍显欠缺。据调查,目前我国多数卫生事业单位的人事档案管理仍然是较为传统的纸质管理,无论是档案的储存、整理还是保护,管理方式与手段较为落后,极易造成档案的丢失与损坏,仅有个别位于发达城市的大型卫生事业单位采用了电子化的档案管理。近几年,社会已经进入信息化管理时代,电子化、科学化、规范化是人事档案管理的必由之路,普及电子化人事档案管理是卫生事业单位以及各企业的当务之急。

四、卫生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电子化应用分析

(一)在卫生事业单位建立电子档案的必要性

在卫生事业单位之中,单位的卫生系统是一项较为复杂的系统,其中存储着大量的人事信息档案,在管理之时非常困难,若要做好卫生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与保存工作,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等。因此建立电子化档案管理十分必要,将纸质档案转化为电子化数据,方便管理人员管理的同时节省大量的空间,且更方便快捷。就电子化的人事档案而言,除建立庞大安全的数据库存放档案外,也应对卫生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全面掌握各部门间的人事档案信息,加强对各部门的掌控。

(二)电子化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的具体应用

在人事档案管理中,相关档案管理者可以利用计算机网络将人事档案进行分门别类,如护士间可按照普通护士、高级护士等护士职位等级进行档案分类,而医生也可根据心脑科、骨科等从事职位进行分类,节省时间,方便查找。[4]除此外,也可在局域网内部进行资源数据的共享,当领导或者工作人员想要急需了解人员档案时可直接上网查找,增加档案透明度的同时,对数据库的原始档案也是一种保护。在档案管理员进行档案管理时,降低了工作压力,提高了工作效率。

(三)电子化在档案管理应用中的风险

在电子化广泛应用于人事管理档案后,为企业部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风险。其一,网络的共享增加了人事档案的透明度,在查看信息便捷的同时大大增强了人员信息泄漏的可能。作为记录人们成长过程的文档,其中包含着自上学以来的成长历程、学习经历、工作经历等,是人们求职时最重要的文件,若档案被盗,对相关人员的人身安全会造成一定威胁。其二,电子化档案依托于网络而存在,虽然压缩了纸质档案的存放空间,能更有效地保存档案,但网络也不是绝对安全的,各种病毒、黑客影响着网络的安全,若电子化人事档案被病毒入侵会造成档案丢失,甚至造成系统的崩溃。事实上,有利就有弊,电子化档案的风险虽然不可避免,却可以进行有效的控制,将风险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增强档案管理者的电子信息化知识,为卫生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的发展提供保障。

篇3

中图分类号: G2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配网工程项目档案是电网系统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凝结了工程管理技术人员、操作人员的智慧,是工程建设过程、工程实体状况、工程建设质量的最原始,也是最真实和全面的记录。在以数字信息化为代表的今天,紧跟时代步伐,突破传统的工程项目档案管理手段和模式,实现配网工程项目档案电子化管理已然是一个十分紧迫的话题。

1 配网工程项目档案与电子化管理的重要性

1.1 配网工程项目档案的特征

配网工程的档案是电网建设改造过程中构成的基础材料,是全部工程建设的原始记录。 其不但是配电网工程项目建设投产、竣工以及达标验收时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将来电网生产运营、改建扩建等提供基础材料和主要依据。配电网工程建设项目档案工作主要具有以下个方面的特征:一是具有特定的工作对象。也就是对一项具体工程进行的档案管理;二是具有特定的工作内容。检查、督导工程建设项目档案资料的构成、汇集、归类等实行建设项目档案的整理、鉴定、保存与进一步发掘使用;三是具有特定的作用。对工程项目之可行性研究、项目审核、工程规划、工程施工管理、工程竣工验收、工程质量验收评估、生产准备阶段、试生产期间以及投产后的生产与管理等诸项工作创造依据与服务。

1.2 配网工程项目档案电子化管理的重要性

配网工程项目档案是指在电力项目工程建设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对企业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纸 图表、声像等各种载体文件材料。项目档案收集得是否齐全、完整,内容是否准确,直接影响到工程竣工投产后的生产、维护、改扩建乃至经济效益的产生和提高。而随着现代计算机技术数字化、网络技术以及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配网工程项目档案的电子化和信息化将成为必然趋势,做好配网工程项目档案的电子化归档与管理,将成为工程项目顺利开展以及日后提供利用的必要前提和保障。

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是利用纸张记录文字、数据和图形,利用照相机或摄象机胶片记录影象,利用录音机磁带记录声音。这些都属于模拟存储介质,主要工作是建立目录数据库和全文数据库,难于实现高效率的信息处理、检索和传输,存储介质占用的空间也很大。当前办公自动化OA系统与项目管理软件等先进手段连接起了方方面面的高速信息网络,其服务结构和服务目的都会出现质的变化。

2 配网工程档案管理中存在问题分析

就当前的配网工程项目档案管理的整体情况而言,我们在工程档案管理上的信息化程度并不高。一些电力公司甚至缺乏工程档案数据库的建设,一些档案管理人员对计算机技术在档案管理中运用不熟悉,对工程项目档案电子化的管理方法与途径也不了解。 具体而言,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工程档案管理手段落后

近年来,一些电力公司的工程项目档案管理人员仍采用传统的管理方法,把档案只是作为一种文本和资料来保管。工程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也仅仅是对档案进行收集和整理。 但是,许多配网工程项目本身档案文本的数量非常庞大,因而在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传统的管理手段虽然花费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但是往往时效性比较差,很难做到与工程项目建设管理同步。

2.2 档案信息数据库建设落后

目前,一些电力公司虽然也在工程项目档案的管理中引入了计算机, 但整体而言还停留在计算机制表和查阅等初级阶段,没有完全走上信息化管理的轨道。在档案信息数据库的建设上,数据信息不完整、不准确、不及时,造成工程电子档案失真,不能反映现实情况,从而影响了档案的使用,没有发挥出信息化管理本身应有优势。

2.3 工程档案管理缺乏规范性

由于我国在配网工程项目档案电子化管理方面整体没有明确的章程,造成工程档案电子化管理过程中存在着许多不规范。在实际工作中,由于配网工程项目的施工单位很多,工程电子档案的管理上缺乏程序化、规范化,直接造成工程档案的信息化复杂,一些重要的电子文档和资料由于保存不规范而丢失和毁损的现象时有发生。

2.4 工程档案信息化缺乏人才

在数字化时代,配网工程档案电子化管理不但需要懂档案管理知识的人员,还要求管理人员能够熟悉先进的信息科学和管理技术。但是,目前许多电力公司从事工程档案管理的人员中,存在着严重的知识结构不合理、文化层次水平不高等问题。不少企事业单位对工程项目档案管理本身不够重视,缺乏足够档案信息化技能培训。

3 配网工程项目档案电子化管理的对策

3.1技术支撑是配网工程项目档案电子化管理的基础

高科技含量的现代多媒体软件和技术的应用是配网工程项目档案电子化管理的基础。 工程档案管理上有了技术力量的支撑,不仅能够进行正常的数据维护,还可以保证工程项目档案数据的准确监控。

针对在配网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的特点,开发建立一套完整的工程文档信息计算机管理系统是十分必要的,相应的软件监控系统开发也是必不可少的。此外,工程档案数字化和网络一体化后,我们在档案信息的共享的同时,工程项目档案本身也面临着信息安全的新威胁,这就需要采取多种技术防范措施。所以说,完全由国内某一家单位的档案管理部分自主研发相关的技术难度较大,要克服目前信息技术力量不足的现状,当前可以采取配网工程建设单位与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共同研发的方式,在关键技术领域开展一些的科技攻关项目合作,从而增强配网工程项目档案电子化管理的进程,同时提升工程档案管理手段的高科技含量和标准化水平。

3.2 人才保障是工程项目档案电子化管理的关键

依靠先进的技术来改善设备和管理手段是实现工程档案管理电子化的前提,但档案管理的现代化之路还要求必须有现代化素质的档案管理人才。在数字化时代的今天,实现工程档案信息化需要培养档案网络服务、数据库分析与软件开发、网页制作与管理等方面的人才。

为了实现配网工程项目档案信息管理系统与项目管理系统的无缝对接,让项目决策者能及时够掌握工程项目建设全过程的情况,档案管理者还必须具备较强的信息获取能力,不仅要本单位的所有档案信息,还应该熟悉网络的档案信息资源,能够给配网工程建设者提供更多的相应档案信息,从而提高建设者对整个工程的评估能力。

如何培养这方面的专业人才,首先,配网建设单位的档案管理部门应该积极提供专业现代化档案信息化培训和业务培训,以此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知识结构和整体水平。其次,档案管理部门要制定相应的发展规划,把培养工程档案高素质人才纳入到部门的计划当中,作为一项常规的内容来抓紧落实。

3.3 制度规范是工程项目档案电子化管理的核心

就目前配网工程项目档案管理制度相比较而言,原有的档案管理制度在本质上是为了方便查询,确保档案的信息安全。要实现配网工程项目档案电子化管理,核心在于档案管理制度上的创新,制定出新的符合时展要求,适应信息技术发展需要的制度和规范。

例如,配网工程建设单位的档案管理部门制定的规范,能够为本单位的档案管理信息化提供保障,制定出相应的策略来保障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实现。在实际操作中,各施工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和工程建设活动中所涉及的所有部门,都能够应按照工程档案管理部门程序和规范按时将工程设计和建设过程中的各种文件和材料,分门类、分阶段地整理归档,及时地利用多媒体技术上传到工程项目档案管理网络,或者递交至单位档案管理部门,以确保做到工程档案材料的完整齐全,使单位档案能够及时反映工程项目建设全过程的情况,便于工程建设者和决策者实现全过程监控。

诚然,我们也要看到,虽然传统的档案学面临着数字时代信息化的冲击与挑战,但就目前而言,新的一代适应信息化需求的档案学还没有形成。目前,在配网工程项目电子化管理制度和规范方面还面临着许多难题,这既为工程档案管理者带来了挑战,也是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4 结语

总之,随着科技的进步,电子化已不可避免地进入了档案管理的领域,因此,新形势下档案电子化建设已经成为时展的必然趋势。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逐步完善,配网工程项目档案工作也必然面临着从传统走向现代化的重大转变,而如何加速实现这一转变,使工程档案电子化发挥其高效的功能,是目前工程档案管理工作者应该不断探讨和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1]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

篇4

随着我国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推进,传统的手工管理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如今管理的需求。因此,将传统的手工管理模式电子化管理转变成为相关档案管理及利用部门的迫切要求。物价局在经济发展、企事业单位的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加快档案信息电子化系统建设是提高档案系统整体功能的物质技术基础和重要手段。电子化使得机读形式的档案信息具有真实性、有价值性,从而推进档案信息电子化建设的步伐。

一、物价局电子档案的特点

1有效性

由于物价局档案信息的涵盖面广泛,且多数的资料都是第一手资料,因此存档的信息有着很强的真实性和有效性。所存档的信息可以很好地反应一个区域的经济管理状况,在现实的使用过程中档案信息也有着极强的适用性。

2易损害

电子档案的信息需要依赖于载体的存在而存在。载体材料大多为磁性物质和光盘。光盘常用的记录易产生物化性质变化的材料。这些材料和磁性材料易与酸性、碱性物质发生反应、易出现磁道损坏等问题。尤其是紫外光足以破坏载体剩磁的稳定性。在信息的安全性上还有电脑病毒的严重威胁。在管理上,电子档案要遵循档案管理的基本原则进行收集、整理、利用和统计。另外还易丢失,物价局电子档案在网络环境中可能存在安全漏洞,极易造成档案泄密、信息被窃、被改写或被删除等严重后果,从而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档案信息的推广。因此,应该准备好紧急应对的方式以确保档案信息公开的安全性。

3使用方便

电子档案几乎无重量和体积可言,其可以将文字、图形、声音、影像等多种媒体信息搭配成电子档案的内容,使电子档案不容易丢失信息。纸质文件经常会出现清晰度下降、畸变、信息丢失等问题,而电子档案完全可以做到复制后得到的电子档案与原来的电子档案无任何区别。电子文件的增、删、改等都很方便,而且改后保证了档案页面的整洁。与文件处理系统结合极大降低了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量。并且电子档案具使之对检索更加简单、方便。其次,能够实现资源共享。电子档案由于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可以同时发给若干个网络终端,使利用者摆脱时间和空间的制约。

4唯一性

物价局档案信息不仅仅所涉及的内容面广泛,更加重要的是具有唯一性,其把整一个企业所涉及的信息资料都存入专门的档案管理中都是第一手资料,具有不可复制性。每一个信息资料有着较强的独立性,因此一旦出现丢失的情况会很难 修复和查找。因此,物价局电子档案信息的存档和保管需要更加地谨慎,才能更好地发挥其价值。

二、物价局电子档案管理的重要性

1电子档案是物价局管理质量的反应

电子档案涵盖了从调查开始到验收的全部信息,可以客观直接地反应整一个地区的经济运行过程。从某种意义而言,电子档案是物价监督活动直接作用下的产物,因此,可以帮助我们来检查某些企业或者是商家的运营情况。如果在使用过程中发现问题,可以通过电子存档的资料来找出相关的问题,来更好地发挥其有效监督的作用。

2电子档案质量管理与物价局服务管理是优化统一的整体

有利于掌握一个地区的经济运行过程,同时更好地明确了其中的责任利益归属以及经营中所涉及的所有细节问题,利于经营者把握更好地把握市场价格以及控制涨幅度。

三、物价局实现电子档案有效管理的途径

1加强人员管理

电子档案安全管理关键在于人员的管理,必须加强其对档案安全的重要性教育。在档案信息公开前,必须防范非蓄意的人为疏失。对于利用档案信息者,先确定其已获得一定范围电子档案的使用权,在工作人员的管控下确保电子档案的唯一性和公信力,同时要进行加密处理,电子档案存储设备必须只允许指定负责人员进入。

2提高电子档案规范化水平

档案信息电子化首要的是档案业务要规范,要推进档案电子化建设必须抓好档案规范化,把握好两者的辩证关系。

3构建行之有效的建设体制

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促进了档案事业的发展,但因档案工作有其自身的特点,网上利用档案文件信息的要求越来越高,档案部门应该根据“全国档案信息化建设实施纲要”,以扩大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为目标推进档案资源信息管理信息服务网络化的进程,促进档案事业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服务。同时建立电子档案网站,方便百姓利用,电子档案网站是为百姓服务的,而不是仅仅是为档案专业人员服务的。网站建设应以用户需要为宗旨把利用工作做到实处。因此,档案网站应支持非正式用语的检索。

4强化电子档案的检测与维护

4.1减少信息丢失率

电子档案的记录载体会出现自然老化或磁性衰减的现象从而导致信息的丢失。因此每年至少应该进行一次,采用科学的采样方式检测载体外观上是否出现物理损坏或变形外表是否清洁、有无霉变现象,内容上进行修正或更新。

4.2采用先进的安全防护技术

一是身份验证, 为了防止无关人员进入系统应当在其访问之前对其身份的合法性进行验证;二是对文档进行加密保护, 对重要的电子文档采用数据加密法、数字水印法、数字时间印章法等来加密;三是安装防火墙,防火墙通过保护层强制性地使所有的访问或链接都必须经过检查,采用过滤技术、服务技术和状态监控技术等构建多层次的纵深型的防护体系。

总之,物价局电子档案工作要以改革求加强,以创新求发展,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王碧英.论电子文件档案化管理与传统档案管理的区别[J].管理与财富,2008(9).

[2]冯万恒.电子档案与传统档案管理上的差异[J].兰台世界,2009(4).

[3]蒋萍萍.浅议电子档案保管与保护[j].科教文汇,200910

篇5

一、基层档案管理工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来,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办公自动化、标准化、网络化渐趋完善,基层央行办公自动化管理系统已逐步代替以往手续繁杂的办公行文,许多来往函件,公文处理直接在计算机和网络上办结,文件从产生到归档几乎可以不使用纸和笔,随之产生了大量的诸如电子邮件、磁盘、光盘、图片录像及数码声频视频等电子文件资料。但由于对此类文件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相应的配套管理措施和有效的技术支持不到位,使基层央行的电子文件档案管理工作存在诸多问题和漏洞,主要表现在:

一是电子文件档案管理意识不强,文件丢失问题严重。由于基层央行档案管理人员存在思想认识上的误区,认为只有书面纸张类的文件资料才是档案,非纸化文件的管理不是自己的事,对电子文件缺乏管理意识。在工作中形成的大量电子邮件、磁盘、照片录像及数码声频视频等电子文件资料,一般都是由制作者、使用者或收件人自行保管,认为拍摄完成、看完用完就算完成任务了,不需要归档保存;由于这些同志缺乏全局观念,档案意识不强,致使部分电子档案长期在个人或业务部门内部保存,特别是由于电子文件的可删除性和电子文件信息与载体的可分离性以及机构调整、人员变动等原因,造成电子档案被删除或流失,致使单位档案不齐全完整,严重影响了电子档案的长久保护和开发利用。

二是电子文件档案管理制度不健全,操作不规范。基层央行虽然健全了相应的档案管理制度,然而对非纸化文件资料的管理操作却是空白,使管理人员无章可循;有的同志对电子文件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在使用完之后乱丢乱放或随意删除,完全处于自主管理、自由处理状态;也有的单位虽有管理制度,但落实不够,执行不严,归档不及时,交接无手续,保管不规范,缺乏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

三是档案管理工作存在"一重一轻"现象,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由于部分领导存在思想认识和管理理念上的偏差,认为纸张化文本档案易管理、易操作、易出成绩,且投资少、见效快、效果明显,因此,非常注重传统档案管理的人财物投入,而对电子类文本档案则相对忽视,存在"重传统档案管理,轻电子档案管理"的现象,使档案管理电子化建设进程发展滞后。

四是管理人员专业素质不高,缺乏现代化档案管理专业知识和技能。目前基层档案管理人员大多都是兼职,管理水平参差不齐,档案综合管理能力有待提高,部分档案管理人员对《档案法》及有关档案管理规定和要求知之甚少,对档案的形成、收集、整理及归档等管理环节和程序也是一知半解,尤其是对档案管理标准化、电子化的专业知识、技能更为缺乏,致使档案管理水平停滞不前。

二、大力推进基层央行档案管理电子化建设势在必行

一是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基层央行档案管理工作的电子化建设是顺应潮流、适应形势发展的新举措、新要求,是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合理配置、科学管理,为人民银行中心工作任务提供高效、优质服务的有效措施,是推进基层央行工作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基层央行档案管理电子化建设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密结合基层央行工作实际,坚持实事求是,既要精心组织、真抓实干,又要做到统筹规划、科学谋划,为长远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二是着力实现档案管理标准化、规范化,大力提高档案管理基础工作水平。加强基础工作是实现档案管理电子化的前提和条件,基层央行首先要对原有档案进行广泛收集、分类整理,并依照档案管理规定对归档范围、保存期限,保密文件收发、销毁等各个环节要求,全面普查案卷,去糟取精,剔除无用和过期的文件;将历史形成的档案资料,按照档案装订归档要求,进行重新分类整理、装订和归档,并明确各类档案的装订顺序和归档时限,对档案管理的收集、整理、鉴定、著录、保管等环节认真加以规范。然后按照标准化、规范化管理要求,重新分类组合,归档立卷,编目著录。使原有档案全部实现标准化和规范化,为档案管理电子化提供了充分准备。

篇6

档案信息电子化,就是以馆、室、藏档案资料、纸质或机读形式为主要物质对象,用微机对档案文献进行收集、筛选和不同层次的加工,使之转化成为微机软件形式的二次文献信息供人们利用的过程。加强档案信息电子化管理,是贯彻中央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展战略的重要行动,具有重要的意义。

1.加强档案信息电子化管理,是电子政务发展的需要

档案资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记录,是国家的一种原生的、独有的、不可替代的信息资源,是电子政务建设不可缺少的重要公共信息资源;档案信息化建设是电子政务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开发档案信息资源,服务社会和各级政府,对于我国“三个文明”的建设具有重大意义。对此,进行档案信息化建设,加快档案资源的开发应用,是电子政务发展的需要。

2.加强档案信息电子化管理,是提高档案资源利用率的需要

随着电子商务时代的到来,档案管理也伴随着信息资源的交流和互换进入社会信息网络的新天地。而传统的档案工作模式是手工信息加工工作模式,即:“选题一选材一编辑~ 出版”的工作方式,从文件资料形成到开发“二次文献信息”时间长,造成信息失效,严重影响了档案信息的应用价值。档案信息电子化,编者可直接利用机读形式的档案,利用电脑完成信息加工工作程序,快捷地出版二次文献。档案信息电子化,建立企业信息资料库,选取最能体现企业优势、树立企业良好形象的信息资源上网,企业通过网络,宣传自己和展示自己,吸引客户和占领市场。

二、当前档案信息电子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办公自动化、文档双轨制的推行,对档案信息电子化管理提出新的挑战。当前,档案信息电子化管理还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如下:

1.硬件和软件设施有待完善

目前,许多档案馆的计算机硬件配置高低不一,通用性较差,一些设备安装在低配置的计算机上,无法实现其自身的功能。比如扫描仪、数码摄像机、数码照相机等一些高端设备,在比较落后的计算机上根本无法使用。没有一个既适用于文件检索又可用于档案信息管理的计算机管理软件系统,由于不能互调,就不能利用电脑完成信息管理工作,这严重制约了档案信息电子化的进程。

2.缺乏标准化、规范化

档案信息管理电子化的前提是基础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目前,由于历史原因,馆、室、藏档案业务基础差,案卷质量不高,特别是各类档案的著录细则相容性不强,系统软件移植性差;档案自动化工作尚无统一标准,仅着眼于某一个馆或某个专业系统,无法

全面实施、推广统一标准,制约了档案信息工作电子化。

3.档案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实行档案信息电子化,必须有高技术人才来管理。目前,许多档案部门工作人员只会一般的计算机操作,没有较高的知识层次和先进的技术水平,缺乏档案、信息处理复合型人才,无法充分使用现代化设备,制约了档案信息电子化建设。

三、新形势下加强档案信息电子化管理的途径

加快档案信息自动化系统建没,实现档案工作各个环节的计算机化,是实现档案工作现代化,提高档案系统整体功能的物质技术基础和重要手段。因此,必须提高对档案信息电子化的认识,采取各项措施,提高档案信息电子化管理水平。

1.完善硬件和软件设施

档案部门领导要有现代化管理意识,增强档案信息电子化管理意识,要在基础硬件、软件开发、信息收集和利等方面加大投入,完善计算机、数码摄像机、数码照相机、扫描仪等设备配置。加大软件开发力度,加快开发一套综合功能强大的档案信息管理软件,使各地档案信息数据能相互转化,使利用起来快捷方便。

2.提高档案标准化、规范化水平

档案信息自动化的内涵包括档案工作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其中首要的是档案业务要规范。当前,档案信息自动化系统的现状是档案标准化、规范化滞后和应用软件混乱,严重影响了系统整体水平的提高。因此,必须制订《数字化声像档案著录规则》《档案资料数字化怀准》《纸质档案数字化操作规程》《照片档案数字化操作规程》《缩微胶片数字化操作规程》《录音档案数字化操作规程》《录像档案数字化操作规程》《多媒体信息采集操作规程》等规章制度,提高档案标准化、规范化水平。

3.提高档案人员素质

推进档案信息自动化的关键是人才。当前,许多档案人员素质不高,提高档案人员的知识素质迫在眉睫。因此,要有针埘性地对档案人员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培育其事业心和奉献精神;要有计划地组织进修培训,让他们综合学习档案学、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知识,掌握信息化技术。

总之,档案信息化管理是档案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一项长期而又复杂的系统工程。要进一步完善硬什和软件设施,加强管理,提高档案人员素质,不断拓展服务领域,提升档案事业发展质量和水平,促进档案事业科学发展。

篇7

一、企业电子档案的形成与利用

 

(一)档案信息数字化

 

数字化的档案信息可以通过网络等现代技术实现异地的远程利用,为需求者提供方便快捷的档案信息服务方式和途径。档案唯一性、原始性和凭证性是真实记录历史的重要体现,因而历史的延续需要必须最大限度的保护档案,档案数字化之后,档案利用方式主要是使用数字化的档案信息,档案原件从而得到了有效保护。档案信息数字化能够使不同载体形式的档案信息得到转化与再现,它为实现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奠定基础。

 

(二)电子档案管理系统

 

电子档案管理系统具有简单、快捷和可以保持档案原始性的特点。为档案电子化提供了极大的便捷服务。电子档案管理系统一般都采用树形分类结构,使得它的权限控制灵活、简单;电子档案管理系统入库简单,并提供了入库前的浏览功能,它的界面要素简单,一看就会,无需复杂的学习过程;最主要的是它具有查询简单的功能,为档案提供利用,实现档案服务功能提供了举大的支持作用;对于没有电子版的档案,可以提供批量扫描、从而保持档案的原始样貌,对于已形成的电子档案可以提供快捷的入库管理功能。

 

(三)实现档案纸质化向电子化的转变

 

在企业档案管理过程中引进电子档案管理系统以及大型、高效的电子化仪器后,利用高效扫描仪将纸质的档案扫描成电子档案,扫描完成后,对扫描录入到网络服务器中的图像文件进行整理修正,并在网络数据库中建立相应的索引信息,从而达到电子档案的快速自动检索,并最终为查询客户端提供档案服务。

 

(四)电子档案的存储与利用

 

电子档案通过计算机磁盘等设备进行存储,与纸质档案相对应,相互关联的通用电子图像文件集合,通常以案卷为单位。目前电子文件所采用的介质主要有磁盘、磁带和光盘。电子档案归档主要用磁带和光盘。

 

对档案部门来说,电子档案提供利用的方法有三种:即提供拷贝;通信传输;直接利用。

 

二、电子档案在企业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档案队伍的素质与企业的发展还不相适应

 

历史原因,许多单位档案管理岗位属于人员安置型,造成目前企业档案队伍整体素质不高,档案管理人员中缺乏既懂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网络技术,又精通档案业务的复合型人才,不能很好地适应档案信息网络化建设的发展需要。而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了电子档案在企业档案管理中的应用。

 

(二)企业的档案管理得不到高层领导应有的重视

 

很多企业的高层领导对档案的管理认识不到位,认为它只是文字类的工作,和公司安全生产以及发展建设比较来说是微不足道的。正是由于领导的不重视和部分企业的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自身就对档案管理工作不够重视,工作责任心不强,直接导致原有一些档案资料的缺失,企业库藏档案资源不够丰富,影响了日后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档案服务和工作支持。

 

(三)企业的档案管理缺乏专业部门和专业人员的负责

 

很多企业的档案管理人员都不是档案专业毕业的,对档案管理工作也是相当的陌生,认为档案管理工作仅仅是资料的简单收集和分类、存放,根本意识不到档案管理工作对整个企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另外,档案管理人员的水平低下和频繁更替也造成了档案管理的断档。此外,相当一部分的企业根本没有设立独立档案管理部门,往往合并在其他部门之下,例如库房兼做档案室。这些行为将导致企业档案资料的归档和保管不一致。

 

(四)企业的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滞后

 

首先,个别企业的领导还没有完全认识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更没有把档案信息化纳入企业信息化的整体规划当中,对档案信息化的人力、物力投入不足,发展滞后。其次,在多数企业中,关于档案信息化的制度和标准还不够健全,缺乏具体可行的措施和依据。还有的企业虽然配备了档案数字化设施,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的限制,导致其硬件设备使用率低,数字的录入量非常有限。最后,电力企业的档案管理部门缺乏高素质的档案信息化管理人才,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企业档案信息化的发展进程。

 

三、推进电子档案在企业中加快发展的办法

 

(一)提高档案队伍的知识水平和管理水平,稳定档案管理队伍的结构

 

各企业应加强企业档案管理队伍的知识水平,通过不间断的培训和专业技术人才的引进来加强档案队伍整体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并在企业内部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培训制度和管理体系,保证档案管理人员的稳定性,促进档案管理队伍的建设。其中岗位培训是提高其素质的最主要途径,培训的方式要因人、因地而异,不可一概而论。

 

(二)加快档案信息化的建设,促进电子档案的发展

 

电子档案的发展离不开档案信息化的支持,只有不断开发和利用档案信息资源,不断创新档案服务机制,积极主动通过计算机网络为用户提供服务,并促进电子档案在企业中的利用和发展,才能充分发挥电子档案在企业中的重要作用。

 

(三)提高对档案工作的重视,推进电子档案的应用

 

企业中的档案管理人员是想将档案工作搞好的,但在实际工作的开展中,往往事与愿违,达不到预期的效果。造成这种状况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企业领导的不重视、不支持。因此,我们要想将电力企业的档案管理工作做好,就必须说服企业领导,让他们能真正的意识到档案管理的重要性,进而支持我们的档案管理工作。只有不断的提高企业领导对档案工作的重视程度,才能使档案工作在企业发展中得以快速、健康的发展。

 

(四)加大电子档案优点的宣传力度,普及电子档案的知识

 

只有在实际档案工作中,充分体会到电子档案的便利和快捷,才能促进电子档案的发展。电子档案的优点毋庸置疑,但不是人人都意识到,只有在工作中加大其的使用和宣传力度,普及电子档案的知识,使公众认识到电子档案的优点,才会有更多地人选择使用电子档案。

 

篇8

一、电子文件对档案业务管理工作的影响

1.传统的档案工作以纸质文件材料为工作对象,而应用计算机后,电子文件取代了以往的文字材料,它是由拟稿者直接写在磁盘上,并在磁盘上进行修改,一经形成后,马上存贮到办公信息数据中,由技术人员、档案人员所共享。这就使得档案与文件之间不再有明显的界限。纸质档案的管理工作经过长期实践,已总结出一套工作原则、方法及流程,如文件的立卷归档制度。档案工作流程的起点是文件的归档立卷工作,也是档案工作和文书工作的结合点,文件形成后,由文书部门收集立卷后,交档案部门管理,通常一年归档一次。而电子文件随时更改,随时产生,存贮在计算机光盘或磁盘中。因而,其对计算机具有很强的依赖性。倘若归档,必须采用光盘或磁盘的形式移交,归档范围也不能只是“办理完毕,具有保存价值”的文件,还应包括该文件的读取软件甚至操作系统。

2.由于电子文件载体与信息的可分离性,档案实体分类也可能将被概念分类整理所取代,因为实体分类的结果只能体现一种属性联系,这种单线排列的方式是手工操作管理档案的需要,但在当今电子文件的环境中,文件的内容特征和形式特征均发生了变化,电子文件可以通过计算机系统进行多角度、有效、迅速的整序,不再需要对它进行象纸质文件那样的分类整理。不同的使用者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利用办公自动化系统对电子文件进行自由组合分类。

3.由于电子文件的保存价值同时取决于其可读性和自身价值,其鉴定的标准、内容、方法均将发生变化,原有的档案价值理论分析范围也将扩大,要分析电子文件的读取软件甚至操作系统。根据传统的档案价值鉴定理论,文件应根据其参考价值和凭证价值确定保管期限,而电子文件一方面由于用户的需要,数据和信息不断地补充和修改,另一方面由于制作方便,将产生比以往更多的文件,因此很难划定固定的保管期限,况且目前电子文件的凭证价值尚无法律保证。因此,其管理、鉴定方法亦无定论。此外,由于电子文件信息载体的特殊性,其保管要求、方法以及对外利用和检索等方面也与纸质文件有许多不同之处。

二、档案信息电子化的益处

所谓档案信息电子化,就是以室藏档案资料采用机读形式做为主要物质对象,用计算机对档案文献进行不同层次的加工和筛选、收集,使之转化成为微机软件形式的二次文献信息供人们利用的过程。其益处有:

1.可充分发挥和利用现有计算机的潜能,提高利用率。目前,大多数基层档案室对计算机的开发功能简单,应用单一,有的仅仅用于文件打字贮存或档案著录,使用的低效率造成时间、财力、物力和人力的极大?良费,使现代化设备不能尽其用。

2.缩短二次文献信息的加工时间,提高档案信息的时效性。手工信息加工工作模式是:选题一选材一编辑一出版,这条“慢工出细活”的工作方式,即从文件资料形成到开发“二次文献信息”时间长,导致信息失效,严重影响了档案信息的应用价值。而档案信息电子化,编者可直接利用机读形式的档案,利用电脑的功能完成信息加工工作程序,快捷地出版二次文献。

3.档案信息电子化,可多次产出,一次投入,可改变信息加工工作受经费限制的局面。手工编研信息成果出版需要较多的经费,但目前乃至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期望农场给档案部门拨较多的经费进行信息编辑是不现实的,依靠自身解决也不是件容易的事,解决不好,档案工作者的辛勤劳动成果只能“待字闺中”。

4.档案信息电子化,信息成果可多份拷贝,将拷贝成果送到各个部门及领导,就拓宽了服务范围,扩大了社会影响,档案部门的地位自然也就得到了提高。

篇9

所谓档案电子化,就是用微机对档案文献进行筛选和不同层次的加工,使之转化成为微机软件形式的二次文献供人们利用的过程。它主要包括电子文书、电子信件、电子报表、电子图纸等等。与纸质文件比较,电子文件具有以下特点:电子文件不再是直观的纸质文件,它需要借助现代办公设备才能阅读利用;电子文件可以直接由计算机等现代办公设备迅速地处理和传递;电子文件的利用是可共享的,也不再受时间和距离的影响;电子文件的保存条件和环境要求与纸质档案不同,它对保存场地的面积要求不高,而对环境的温湿度、防磁性等条件的要求很高。

二、档案信息电子化的益处

从长远看,档案信息电子化建设涉及的不是档案管理工作的某一部分或是某个局部,而是对整个管理工作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具体地说,档案电子化的益处主要有以下方面:可充分利用和发挥现有微机的潜能,提高利用率,减少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的极大浪费,使现代化设备得到物尽其用;缩短二次文献信息的加工时间,提高档案信息的时效性,档案信息电子化,编者可直接利用机读形式的档案,利用电脑的功能完成信息加工工作程序,快捷地出版二次文献;档案信息电子化,还可实现一次投入,多次产出,信息成果可多份拷贝,这样就扩大了档案信息的社会影响,拓宽了服务范围。

三、档案信息电子化的必然性

档案信息的电子化建设是顺应潮流、适应时展的新举措、新要求。档案作为一种原生的信息资源,其重要性正日益凸显出来。

第一,档案电子化,可改善档案管理工作。只有实现档案电子化,才能冲破档案利用的种种局限,使档案管理部门从封闭走向开放,从档案的保管和利用职能向信息采集、管理和服务职能转变,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合理配置、科学管理,为社会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

第二,形势发展的需求。21世纪是信息化的时代,一般档案馆都藏有数十万卷档案资料,数百万件档案文件,是本地区最丰富、最有实用价值的信息资源库,这样一大批浩如烟海,珍贵的档案信息资源不能很好地为各级领导和广大公众利用,充分实现信息共享,就失去了档案留存的意义。近年来,档案载体逐渐并迅速地被磁盘、磁带、光盘所取代或更替,电子档案的出现给档案馆提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那就是电子档案的收集、保管、保护和利用手段,而解决这个问题的途径只有一个,那就是档案信息的电子化建设。

第三,社会强烈需求。当今,人们的时间意识越来越强,领导做出重大决策需要迅速、准确;各职能部门工作查考要求快速及时;社会广大公众对档案信息需要量不断增加,那么要了解这些详细内容恰恰只有档案馆才是最全、最新、最直接、最方便的一个场所,这就迫使档案馆这个信息保管和提供利用的部门必须尽快改变传统的原始管理、检索和提供利用的手段,以现代化、多功能的服务措施,使档案馆馆藏的信息能及时、方便地提供给各方面的需求者。

四、积极应对档案信息电子化带来的影响

电子文件是计算机文字处理系统中的最后一个文本,没有草稿与印稿的区别,也没有正本与副本的差异,甚至文件与档案之间很难划定一条人为的界限。它给档案管理工作造成的影响与冲击必将是全面而深刻的。这些课题是电子文件能否转化为档案的关键,也是赋予档案本质属性新的内涵的客观需要。为此,档案界应采取如下对策:

第一,做好归档电子文件的技术处理工作,实施电子文件管理战略。也就是说,通过采取技术处理,将已归档的电子文件改为“只读性”文件,即只能读不能写的不可更改的文件,从而识别和保护电子文件的原始结构,保证电子文件的可靠性,使之与纸质文件一样发挥社会效用。

第二,解决好电子文件的保存问题。以化学磁性材料为载体的电子文件,从理论上讲能够长期保存,因为它的读出是无接触式的,不存在磨损。电子文件记录在介质层上的被密封在塑料保护层内,不怕外界磁场的影响,不会直接受到空气中的灰尘、水分及有害气体的侵害。但是,由于电子文件形成的时间短,缺乏实际贮存的验证,所以,电子文件中原始的长期保存问题是有待档案工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的重要课。目前,对于长久保存的电子文件,需要定期进行复制,以防止损失。

第三,档案人员知识结构的变革迫在眉睫。我国档案人员要适应电子化建设的发展,适应新技术的需要,加快档案人员知识结构的变革,多途径、多层次培养人才,是档案工作迎接技术革命最根本的对策。

篇10

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我国的经济得到了大力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档案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占有的地位就在不断地提升,如何对档案进行管理成为了一项重要的内容。而在当前阶段,档案的种类以及数量在快速的增加,内容更加的复杂,功能性更加的强烈,使档案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这时各个企业中就都建立了相应的部门对档案进行管理。而电视广播行业作为我国一个重要的行业,加强对档案的管理,使其在运行的过程中发挥出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强对广播电视行业档案信息电子化管理进行研究,使档案能够发挥出更大的作用,体现出其应有的价值,为广播电视行业的发展做出重要的贡献。

一、广播电视行业档案信息电子化管理的优势

1.增加了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

在广播电视行业运行的过程中,为了满足社会的要求,新闻的种类以及数量在不断地增多,在这些新闻中,不仅仅信息的内容数量较多,而且内容的种类较为复杂,如文字类信息、视频类信息、音像类信息等,导致档案管理工作的任务量不断地增加。并且,在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下,还是依然使用传统的手动管理方式来对档案进行管理,使管理工作的效率不高。因此,在管理时使用电子化进行管理,只需要使用计算机,就可以简单的将这一工作进行,改变了以往任务量大的问题,有效的增加了管理工作的效率[1]。

2.为档案的完整性提供了保证

在广播电视行业的档案中,包括的资料非常的丰富,包含了社会中的各个行业,无论是航空事业的研究、生物科技的研究等高端行业,还是人们的正常生活及低端行业,都会进行大量的报道。而少数民族地区的广播电视行业不仅要报道上诉的一些新闻,而且报道中还会体现出一些少数民族的特色,使档案的储存工作带来了难度,常常会出现档案缺失的问题。而使用电子化管理对档案进行管理,在第一时间将档案的信息输入到网络中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储存起来,为档案的完整性提供了保证[2]。

3.加强了档案的查找效率

在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对档案进行管理时,使用的是传统的手动管理方式,在对档案进行利用时,由于档案的种类以及数量较多,在对档案进行查找时,往往需要进行大量的查找工作,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使档案的查找效率不是很高。而使用电子化管理方式后,就可以利用计算机管理平台中对档案进行查找,有效的提高了档案查找的效率。并且,在查找时,还可以根据对全县进行设定,使档案更加的安全。

二、广播电视行业档案信息电子化管理在少数民族地区应用的策略

1.提升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为了使电子化管理更好的在少数地区广播电视行业中进行应用,就要加强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在电子化管理中,计算机作为其中最关键的使用设备,管理人员的使用情况,就会对管理工作带来严重的影响,因此就要提高管理人员的计算机使用能力,加强对管理人员进行相关的计算机能力培训,并且在考核结束时,还要对其进行考核,对考核不合格的管理人员进行再次培训或辞退,以使管理人员的计算机使用能力得到提高。同时还要对管理人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使管理人员培养出正确的人生价值观[3]。

2.建立完善的档案信息电子化管理机制

在对档案进行管理时,具有完善的管理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就需要建立出完善的档案管理机制,在这一过程中,首先可以对当前的机制进行分析,将其中有效的部分筛选出来,继续对其进行应用,将无效的部分寻找出来,进行改善。并且,还可以借鉴一些国外的先进理念,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形成适合我国国情的电子化档案管理机制[4]。

3.构建科学的电子化管理服务体系

篇11

一、档案信息的电子化

所谓档案信息电子化,就是以纸质档案、缩微胶片影像、录音、录像资料等为主要物质对象,利用计算机及其它设备对档案文献进行收集、筛选进行电子化加工,使之转化成为计算机软件形式的二次信息加工,然后再结合这些电子文件自身的特点,采用先进的软件系统对电子档案进行文件级的管理,从而实现安全、高效、快捷的电子档案信息管理模式,为社会生活和经济生活提供安全、真实、准确、快捷的档案信息管理模式。其优点有:

1.提高文档的利用效率。现在大多数档案部门都是应用计算机及计算机网络进行档案管理,用于档案著录及文件输入贮存等。档案信息基础硬件配置以及技术条件日益成熟,计算机已得到广泛的应用,形成了大量的电子文件,快速发展的网络技术又进一步波及到了文书档案的运转、传递过程和利用方式。一些新技术,如语音识别、文字扫描模式识别等方面的应用已逐步进入实用领域。档案信息电子化的工作效率与过去的手工操作相比,有了很大的提高。

2.明显提高档案信息的时效性。过去手工信息加工的工作模式就是一种“慢工出细活”的工作方式,从文件资料形成到收集、整理和归档,所需的时间长、任务繁锁,且容易造成信息失效,严重影响了档案信息的利用价值。档案信息电子化以后,编者可以直接利用机读形式的档案,充分利用计算机及计算机网络的强大功能完成信息加工工作程序,快捷地呈现二次文献。

二、推进档案信息电子化的策略

1.慎重选择技术路线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成为当代技术革命的主要特征,对档案信息电子化影响最大的是档案应用软件的开发及成熟的数据转换技术。在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条件下,选择档案信息电子化系统的技术路线尤为重要,应从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特点和发展的角度考虑,研制开发适应当代档案信息管理工作的应用软件,其中的管理模块应与各行各业的档案管理工作紧密结合,同时利用软件技术实现不同数据结构间的自动转换功能,即通过应用软件化繁为简,将不同处理手段形成的数据结构、版式等,通过软件自动转化到较大范围的统一的标准上来,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计算机及网络的强大功能,使得档案信息电子化趋于完善。

2.加强档案标准化建设

档案信息电子化的运用体现在档案工作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其中首要的是档案管理要规范,档案标准要建立健全和真正实施。档案标准化建设本身也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推进档案信息电子化,必须进行科学、合理、长远的规划,避免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抓好档案的标准化建设,两者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辩证关系。国家档案管理部门应尽早制定档案信息电子一体化技术流程标准体系和规则,实现档案目录信息、文件原文和原数据的电子化管理。通过网络环境,即可在一定的范围内进行资源共享,从而有效地避免大量的重复劳动,及日后数据汇集的重复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