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企业的经济效应

企业的经济效应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7-07 09:20:46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企业的经济效应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企业的经济效应

篇1

企业信息化对企业的生产制造成本能够有效控制,使其有效降低,实现以最小的成本达到最高经济效益的目标。如果企业投入一定的资金和劳动力这两种生产要素,生产产量会发生相应的变化。要有效实现企业的信息化,从短时间来分析是扩大了资本的投入,但从长远来看,信息化的成本在平均分摊到各期之后就降低了不少。另外,通过企业信息化的实施,能够极大程度的降低劳动成本,并逐步控制到劳动成本不断降低的状态,从而达到企业生产产量在相应的成本降低过程中达到成本最小的结果。尤其是能够为企业节约对管理人员方面的成本。通过企业信息化,提高了信息流动的速度,同时也更好的提高了企业管理效率。

二、企业信息化产生交易成本降低效应

企业要生存发展,成本是企业在市场中发展必不可少的前提。这种成本也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所需要的交易成本,而交易成本是价格机制运行过程中不可避免会产生的成本,其中包括了交易中的信息成本、拟定和签订契约的成本以及实施契约的成本等。这种必然产生的成本还包括了一切隐形存在不通过直接的物质生产过程中的成本。市场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同时商品的价格也会随着市场的波动而发生相应的变化,还包括商品的质量、品种以及合作商家都会随着市场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变化而改变,所以对于合作双方如何进行配置的问题也是无法确定的问题,这为商家进行交易带来了非常大的难度。在当前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市场的信息内容也具有不对称的特点,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有可能导致交易成本的增加。例如,合作双方为了尽可能避免或者降低自己在市场或者是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各种变动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会对商品的价格高低的变动走向进行密切的关注和了解,在这个无形之中提高了双方谈判和合作的费用。企业成本分为在市场中的交易成本和企业内部的交易成本。但在正常情况下因为信息的不统一,导致企业在市场中的交易成本大于企业内部的交易成本,这成为企业发展的一个问题所在。在企业扩大或者合并之后能够通过实现外部交易的内部化,减少交易的次数,从而降低市场交易成本。如果企业在信息化的推动下,可以同时降低市场交易成本的同时也降低内部交易成本。

三、企业信息化产生正外部经济效应

(一)企业信息化带来的信息产业化发展

在企业信息化发展的过程中,通过利用到计算机、软件的开发以及计算机技术服务与咨询、网络的建设等方面的综合应用,还包括了计算机程序设计服务、软件零售业、计算机数据处理、信息反馈服务、计算机管理服务、计算机的维修与保养和通信服务产业等。这些应用的实现要求发展信息产业。据相关数据显示,在2001年我国信息产业增加值占我国GDP总值的比重达到了4.2%。这个比重充在我国不断推进信息化的过程中,加快了我国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的发展,并在技术和工艺方面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升和创新。因此,这种信息产业的发展在未来可能成为我国GDP增长最重要的经济增长点。

(二)企业信息化所形成的消费群体

企业的信息化有效带动了电子商务的兴起和发展。电子商务的出现,为其他企业在企业信息和商品信息方面提供了便利的方式,也为企业和个人带来了更多的选择和便捷,改变了传统购买商品或者参加商家的活动必须直接到商家的实体店进行,企业信息化则带来了互联网的购物时代,让人们通过互联网可以直接购买商品,这种信息化的产业升级提高了获取科学技术信息的速度,促进了企业技术创新,并通过这种信息化的环境加速了企业自身的创新能力,从而获得更大的竞争优势。与此同时,企业也将分散的消费人群通过网络集结在一起,形成一个巨大的消费市场。

四、企业信息化产生资源快速配置效应

企业信息化所带来的对企业生产成本的影响主要是通过企业资源计划(ERP)来实现。而企业资源计划又是通过借助电子信息技术的力量,以系统化的管理思想为前提,集信息技术与先进管理思想于一体的一种现代企业的经营模式。当前,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转变为企业之间的生产价值链的竞争。也就意味着各企业的产品竞争优势转向生产系统的竞争优势。所反映出来的效果是通过顾客对产品所提出的质量、品种、服务以及价格等多方面的要求所呈现,并直接作用到企业生产系统中。因此,企业要想赢得市场,必须对企业的价值链上的各个环节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从而为顾客提供品质化的产品。

五、企业信息化产生企业竞争力提升效应

企业信息化的产生事实上是对企业在传统生产规模和格局的挑战。通过信息化的实现,很多中小型企业通过对电子信息技术的运用,与某些大企业联盟合作,形成虚拟企业,从而建立高效的“无缝”供应链,形成企业与企业之间的战略合作。然后利用信息化和网络信息技术,来对企业内、外部进行双重的费用成本的降低,从而不断改变企业的生存环境,尤其是为中小企业提供了很好的合作平台,来抵抗市场中的许多不利因素,从而取得竞争发展的优势。

篇2

内容摘要:本文从经济理论的历史脉络视角分析了企业收入分配的宏观经济效应,依此探讨了美国次贷危机、中国的巨额外汇储备和人民币升值等宏观经济问题的根本原因和政策建议。自发状态下,企业收入分配比例总是偏低,它决定了生产过剩是经济的常态;过度刺激出口和金融创新能缓解生产过剩的矛盾,促进经济的增长,但从长期来看,它们也会加剧供需矛盾并对经济造成更大的破坏或者引发其他宏观经济问题;只有继续主动调节企业的收入分配,才能摆脱生产过剩的困境,实现经济均衡增长。

关键词:企业收入分配 宏观经济效应 经济均衡增长

问题的提出

斯密在其著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阐述了“一只看不见的手”原理,认为市场的自发调节能够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反对政府对经济的干预。随后一百多年里,斯密所提出的理论经过不断的完善和发展,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微观经济理论。总体来说,微观经济理论是在最大化的假设条件下,通过边际分析和供需均衡分析,得出市场经济的自我调节能够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同时也能够决定合理的价格,即完美市场理论,如图1所示。

经济危机的周期性爆发使得微观经济理论所推崇的完美市场受到人们的质疑。许多学者提出了新的经济理论,试图解释和摆脱经济危机,以实现经济的长期稳定增长。

针对20世纪30年代爆发的世界经济大萧条,凯恩斯在其《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提出了有效需求理论。在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体制中,“三大心理规律”使得有效需求不足,经济总是处于供过应求的状态,继而导致非充分的就业状态。因此,政府必须运用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提高有效需求水平,实现供需均衡,继而实现充分就业。面对20世纪70年代产生的经济“滞胀”现象,有效需求理论变得束手无策,而各种新兴的学派及其理论则应运而生。供给主义学派认为,在总供给曲线垂直的情况下,增加社会的总需求只会引起物价水平的同比例上升,对经济的增长起不了作用。政府只有通过调控措施增加社会的总供给才能促进经济的增长并抑制通货膨胀。以弗里德曼为代表的货币主义学派主张实施“单一规则”,即根据国民收入的平均增长率制定一个长期不变的货币增长率,使得总需求与经济的生产能力同步增长,以保证价格稳定和高就业水平。还有其他各种经济理论如制度经济理论、公共选择理论,也都独树一帜。总之,如图2所示,宏观经济理论是依据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即AD-AS模型,通过政府对财政领域包括税收、政府购买、转移支付等和货币领域包括货币供应、利率等的调控,增加总供给和总需求,继而促进国民收入的增加,实现充分就业,同时又尽量避免物价上涨造成通货膨胀。

针对资本主义社会周期性爆发的经济危机,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出了政治经济理论。基于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从所有制的角度阐述了经济危机产生的机理和解决方法,提出当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应改革生产关系以实现经济的均衡增长。可以看出,经济理论总是针对经济问题而存在和发展,它是经济理论基本的发展规律。图3揭示了主流经济理论产生和发展的过程。

经济理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指引着世界经济不断前行,然而,经济问题依旧存在,各国周期性的经济问题以及伴随着的大量失业时有发生。美国次贷危机造成了全球性的经济问题,中国巨额外汇储备、人民币升值等问题都有待解决。以往研究收入分配和经济增长问题的文献主要探讨收入分配差距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即收入分配差距的拉大是否会阻碍经济增长,同时经济增长又是否会拉大收入分配差距,而很少探讨收入分配本身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本文试图围绕企业这一经济体中最为核心的主体及其收入分配这一经济增长过程中最为核心的因素,通过分析企业收入分配的宏观经济效应来解释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之间直接内在的联系,并依此探讨上述宏观经济问题的根本原因和政策建议。

企业收入分配的宏观经济效应分析

企业是一个宏观经济体最为核心的主体。一方面,企业是产品和劳务供给的主体;另一方面,企业是收入产生的主要来源。企业收入分配则是经济增长过程中最为核心的因素。一方面,产品和劳务的供给由企业的投资生产来决定,继而由企业投资生产积极性来决定,最终由企业从所能得到的收入来决定,这使得企业的收入分配决定了社会的总供给;另一方面,收入决定了支付能力,这使得企业的收入分配决定了经济体中各个群体的支付能力,继而决定了各个群体的有效需求水平,最终决定了经济体的整体有效需求水平。企业的收入分配不仅关系到社会公平,更关系到经济效率,同时决定了总供给和有效需求,继而决定一个经济体能否实现经济的均衡增长。

在一个由许多企业所组成的宏观经济体中,企业提品和劳务所形成的收入在扣除投入成本后的部分会以一定的比例在企业和员工之间分配,员工以工资的形式获得他们所分配到的收入,企业以利润的形式获得他们所分配到的收入,一定的工资水平和利润水平对应了一定的收入分配比例。不同的收入分配比例会产生不同的宏观经济效应,使得整个宏观经济体处于不同的运行状态。收入分配比例过低会导致经济过剩,收入分配比例过高则会导致经济短缺。

(一)宏观经济中的生产过剩

自发状态下,生产资料由企业家提供,企业提品和劳务所形成的收入在企业和员工之间的分配会由企业家来主导。对于员工来说,所能接受的最低工资水平就是该工资水平能够满足自身的基本生活需求,他们总是在这一工资水平上到能提供最高工资水平的企业工作;对于企业家来说,为了实现自己的利益最大化,总是会使自己尽可能地分配更多的收入。两方面的博弈会使得整个社会的工资水平最终保持在能满足员工基本生活的水平上,这种工资水平就对应了一个很低的收入分配比例。在这一分配比例下,有效需求相对于供给而言会出现不足。一方面,企业家分配到了企业收入中的大部分,这会激励他们继续进行企业投资并扩大生产,为整个社会提供更多的产品和劳务。在这一过程中,整个社会产品和劳务的供给得到了大幅度的增加。同时,企业家的收入也大幅增加,支付能力也相应大幅增加。但是,作为自然人,企业家的消费需求是有限的,他们在整个社会中也只占极少部分,这就使得企业家为整个社会所能提供的有效需求局限在了其有限的消费需求上。另一方面,员工在整个社会中占绝大多数,他们有着很旺盛的消费需求,然而在扩大生产的过程中却始终只能得到满足自身基本生活水平的收入,因而支付能力也十分有限,这就使得员工为整个社会所能提供的有效需求局限在了他们有限的支付能力上。两方面的共同作用必然使得整个社会的有效需求相对于不断增加的供给而言出现不足,产生生产过剩的矛盾。这种矛盾经过长时间的积累便会造成生产过剩的经济问题,大量企业因产品销售困难导致生产难以持续,企业库存产品堆积如山,失业就会增加,社会大多数成员因为缺乏支付能力而无法满足自身的需求。

(二)宏观经济中的生产短缺

企业的收入分配如果受到外界因素的干预,使得企业收入分配比例相对于自发状态下大幅提高,即企业家得到的收入大幅降低而员工得到的收入大幅提高,这可使得经济陷入短缺的困境。受外界因素的强制干预,如果企业家分配的收入大幅降低,企业家投资生产的积极性将会受到严重打击,生产投资也会大幅缩减。一方面,企业家为企业投入了大量的资本,包括厂房、设备和资金,这些资本都包含着隐性成本即企业家原本可以用这些资本去进行其他投资而可以获得的收入。企业家用这些资本进行企业投资,无形之中就放弃了那部分原本可以获得的收入。另一方面,企业家从开创企业到经营企业,从产品的生产到产品的销售,都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更为重要的一点就是,企业家还要为企业的投资承担风险。企业家投资的积极性并不是由实际收入决定的,而是由期望收入决定的,因为投资总会伴随风险,投资所能产生的实际收入投资前并不能确定,投资前所能确定的只是根据风险水平确定的期望收入。如果企业收入分配比例大幅提高,那么企业家的期望收入将会大幅减少甚至可能为负,这样由期望收入决定的投资积极性就会极大地受到打击甚至失去投资动机,企业家会减少生产甚至退出生产,使得企业为社会提供的产品和劳务大幅减少。而与此同时,员工由于收入分配比例的提高获得了较多的收入,支付能力也得到增强,加之他们在整个社会中占绝大多数,有着很旺盛的消费需求,这样就使得员工为整个社会提供了旺盛的有效需求。这样必然使得整个社会不断减少的供给相对于旺盛的有效需求而言出现不足,产生生产短缺的矛盾。这种矛盾经过长时间的积累便会造成生产短缺的经济问题,企业不断缩减生产,整个社会的产品和劳务出现匮乏,整个社会对产品和劳务又有着较强的需求,并且也有足够的支付能力,可是却无法得到满足。

(三)经济常态与相关的宏观经济问题

自发状态下,企业的收入分配比例总是偏低,它决定了生产过剩是经济的常态。在生产过剩的状态下,过度刺激出口和金融创新能缓解生产过剩的矛盾,促进经济的增长,但它们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供需矛盾。从长期来看,它们也会进一步加剧供需矛盾并使其以一种破坏力更大的形式爆发出来或者引发其他相关的宏观经济问题。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全面爆发并造成了全球性的经济问题。表面上看,次贷危机是一场金融体系的危机,但实质上是美国房地产经济在过剩的状态下由过度金融创新而引发的经济危机,金融在整个过程中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自发状态下,企业收入分配比例总是偏低,它决定了生产过剩是经济的常态,美国房地产经济亦是如此。为了缓解供需矛盾,同时也是在利益的诱导下,一些金融机构推出了房地产次级贷款,给那些支付能力不足的人提供住房贷款,同时又帮助贷款银行将这些等级不高的贷款打包成资产支持证券并衍生出更多资产,然后出售给全世界范围内的投资银行、基金、商业银行和政府部门以及其他机构。这样,在金融的促进作用下,就形成了一条规模极其庞大的信用链条,而这一切又全建立在房地产经济这一薄弱的基本面上。短期内,次级贷款一方面能帮助没有支付能力的购房者购房,另一方面能促进房地产开发商开发更多房产,这将很大程度上缓解房地产的供需矛盾,同时也促进房地产经济的繁荣以及资产支持证券及其衍生证券这些社会财富的不断积累。然而,长期内,这只会使房地产经济过剩的矛盾进一步的积聚,并以一种破坏力更大、影响范围更广的危机形式爆发出来。贷款购房者不仅要归还本金,还要归还利息,这将使得他们原本就不足的支付能力更加脆弱,并使得房地产经济原本就不足的有效需求被进一步地削弱。同时,在次贷的拉动作用下,房地产开发商不断开发地产,这又进一步地加剧了原本就已过剩的供给状况。两方面的共同作用使得供需矛盾不断积聚。由于以资产支持证券及其衍生证券形式存在的巨额财富遍布全球,美国房地产经济供需矛盾如果爆发,经济如果陷入危机,那么这些财富将随之缩水,这将造成全球财富的损失并引发全球性的经济问题。积聚已久的危机最终被美联储连续多次调高利息变为现实。

中国长期以来都面临着内需不足的问题,为了缓解内需不足的状态保持经济增长会大力刺激出口;同时,产品和劳务在国内找不到销路,企业也会竭力争取出口。两方面的共同作用使得出口会不断增长。由于内需不足,进口偏少。这造成了长期性的贸易顺差,给人民币带来了升值的压力。另外,为了维持汇率的稳定,并考虑到结售汇制度,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不断增长。1994年我国的外汇储备仅为516.2亿美元,而到了2005年,我国外汇储备已经持续增长到了8188.7亿美元,在2011年3月份则突破了3万亿美元。巨额的外汇规模使得资产缩水问题日益突出。如果构成外汇储备的以外币计价的资产贬值,那么以外汇储备形式存在的财富也将随之缩水,由于规模巨大,这种账面损失也会较大。经过出口的长期刺激,国内经济逐渐形成了出口型的增长模式,它进一步加剧了贸易失衡,给人民币带来了更大的升值压力。在出口型经济增长模式下,国内经济的增长很大程度上依赖经济的拉动,而一旦经济出现问题,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减少,那么国内经济也将随之受到影响。依靠出口拉动,国内经济的增长容易受到汇率的影响。汇改后,人民币持续升值,2005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在8.11左右,而到2011年底已经升值到6.33附近,升值幅度超过20%,人民币的不断升值将通过影响出口继而影响到整个国内经济的增长。

经济均衡增长的政策建议

根据对企业收入分配的宏观经济效应的分析,经济的运行状态与企业收入分配比例之间存在着一种对应关系。如图4所示,当经济处于均衡增长的状态中,既没有因为有效需求不足而出现经济过剩,又没有因为有效需求过剩而出现经济短缺,企业积极生产,经济稳定增长。令此时的收入分配比例为Mf,如果企业的收入分配比例偏低,小于Mf,整个社会的有效需求将出现不足,产生过剩的经济困境;如果企业的收入分配比例偏高,大于Mf,整个社会的有效需求将出现过剩,产生短缺的经济困境。

继续主动调节企业收入分配是实现经济均衡增长最根本的方式。自发状态下,企业收入比例总是偏低,经济自发地走向过剩。此时,可以提高企业的收入分配比例来改变经济过剩的状态。随着企业收入分配的提高,员工收入增加,支付能力也会增强,整个社会的有效需求也将增加,企业的产品和劳务可以顺利地找到销路。对于企业家而言,初始提高收入分配比例时,他们的收入会随之下降,然而随着整个社会有效需求的增加,企业销售产品和劳务所形成的收入也会随之增加,企业家收入又会随之提高,这也将促进企业家进行投资生产。在这一过程中,经济的过剩状态逐渐得到扭转,同时又不会因为挫伤企业家投资积极性而造成产出的下降,从而实现经济由过剩状态向均衡状态的良性转移。如果收入分配比例的不断提高使其超过了实现经济均衡增长的比例,经济就会陷入到短缺的困境中。一方面,员工的收入随着分配比例的提高而不断提高,整个社会的有效需求也将随之不断提高;另一方面,随着过剩状况的逐步缓解,企业家收入由企业整体收入提高而提高的部分已经无法再弥补由收入分配比例提高而降低的部分,企业家的收入最终会不断减少,投资生产的积极性也会不断受挫并因此而减少生产,企业为社会提供的产品和劳务就会不断减少。两个方面共同的作用最终将使得经济出现短缺。此时,企业收入分配比例就应该降低,使得经济回到均衡增长的状态之中。

在生产过剩的经济常态下,企业家提高自己企业收入分配比例,只能提高少数员工的支付能力,对于提高整个社会的有效需求显得微不足道,企业产品和劳务的销售难以增加,企业的整体收入难以提高,这样企业家的收入并不会因收入分配比例的提高而提高,最终导致企业家不会提高企业收入分配比例。因此,从企业家的角度而言,经济难以从生产过剩的困境中自发地摆脱出来。政府作为调控宏观经济的职能部门,可以依据所掌握的宏观经济信息准确地把握经济运行状态,并根据企业收入分配比例与宏观经济运行状态之间的对应关系主动调节整个社会的收入分配比例,对处于过剩或短缺中的经济施以与之状态相反的作用力,使得经济摆脱生产过剩的困境,同时又不至于陷入生产短缺的泥潭,最终实现经济的均衡增长。在此基础上,就可以从根本上避免金融创新和刺激出口在生产过剩状态下对经济产生的负面影响。

具体而言,提高企业的收入分配比例,摆脱生产过剩的困境,就可以化解房地产经济的供需矛盾,继而避免金融对供需矛盾的积聚作用,最终促进宏观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而对于中国目前所面临的宏观经济问题,继续提高企业的收入分配比例,增加社会大多数成员的支付能力,继而提高整个社会的有效需求,就可以逐步改变贸易顺差的负面效应,减少巨额的外汇储备;从长期来看,就可以提高整个社会的有效需求,继而可以实现中国经济由出口型增长模式向内需型增长模式的良性转变,促进人民币汇率稳定并为提高其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打好基础,最终实现经济长期持续稳定均衡增长。

参考文献

1.江小涓.大国双引擎增长模式―中国经济增长中的内需和外需[J].管理世界,2010(6)

2.齐美东,闫春英.流动性过剩背景下循环经济发展的对策[J].经济纵横,2011(6)

3.郑秉文.20世纪西方经济学发展历程回眸[J].中国社会科学,2001(3)

4.刘福寿.金融危机与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J].经济学动态,2010(9)

5.刘明远.政治经济学视野中的美国次贷危机[J].研究,2008(11)

6.马克思.资本论[M].人民出版社,2004

7.斯密,王亚南译.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M].商务印书馆,1972

篇3

随着房地产市场的竞争日益加剧,房地产企业需要灵活运用税务筹划手段,在合理承担自身税负的前提下,尽可能地降低经营成本和资源浪费。学术界和实业界都对房地产企业税务筹划做出了较为系统而全面的研究,在制度安排和技术创新方面都有所突破[1]。然而,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和经营条件的转变,房地产企业税务筹划面临着两大问题需要去解决:一是新税制的颁布和实施对房地产企业税务筹划带来的影响分析;二是紧缩性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对房地产企业税务筹划带来的影响分析。

鉴于此,本文在充分分析新的市场经济环境条件的基础上,分别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全面而深入地分析了房地产企业税务筹划的经济效应,为房地产企业在新的政策条件下合理税务筹划提供有力的思想指导和技术支持。一方面,本文运用理论工具对房地产税务筹划的经济效应做出了深入解析,探求房地产税务筹划的内在经济规律;另一方面,本文分别对开发建设环节、交易环节和保有环节中的税务筹划经济效应做出全面分析,从实践环节增强房地产税务筹划的执行效果。

1 房地产企业税务筹划的经济环境分析

随着商品房市场机制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房地产企业也正在经历着市场化的变革。税务筹划的兴起,既是房地产行业市场化的重要表现,也是企业积极参与市场竞争的必然选择。因此,宏观的经济环境和行业特点,无疑对房地产企业的税务筹划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将从房地产行业发展特点的角度,充分说明税务筹划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房地产企业的经营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资金密集型 房地产企业属于资金密集型经营模式。也就是说,在所有资源配置的过程中,资金要素对房地产企业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由于房地产企业对资金的市场需求巨大,加之投资回报周期较长,资金链的安全性成为房地产企业首要考虑的问题。

1.2 生产复合性 从生产过程角度看,房地产企业属于生产复合型的经营方式。换句话说,房地产企业的经营过程十分复杂,涉及到的生产环节众多,需要从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恰当的处理好资金的分配关系,以保证各个环节的工作正常进行,减少不必要的经营风险。

1.3 产业带动性 从产业角度分析,房地产企业属于产业带动型经营模式,在整个产业系统中起到引领的作用。房地产企业的发展壮大,将会促进地区娱乐、餐饮、公共服务等社会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形成产业互动机制。

正是基于房地产企业的经营特点,我们不难发现,税务筹划已经成为影响房地产企业资金周转和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之一。税务筹划在房地产企业的不同经营阶段具有不同的特点,需要纵观取得环节、交易环节和保有环节的经营特点来合理安排税务筹划工作。

在此基础上,本文分别从取得环节、交易环节和保有环节的税务特点出发,由理论分析和实践经验相结合,全面而系统地分析税务筹划对房地产经营产生的经济效应。

2 税务筹划经济效应的理论分析

税务筹划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不是对市场经济的效率性造成负面作用,相反可以提高整个社会的资源配置效率,增强社会福利,是市场主体主动运用市场机制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有效工具[2]。

从博弈论角度看,税务筹划有助于实现微观市场主体和公共政府部门的“纳税均衡”,促进社会福利的最大化。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微观市场利益与公共利益之间存在着相对均衡的博弈关系,税务筹划可以有效矫正资源配置的非效率性,使得在保证政府征税需求的情况下,纳税主体选择理性的调整方法,降低自身的税负水平。从利益相关者角度看,税务筹划有助于协调企业的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之间的利益关系。税务筹划是企业积极参与市场活动的重要表现,一方面可以充分自身内部资源,以最少的成本投入实现最大的经济利益;另一方面可以在承担纳税的社会责任的基础上,理性降低纳税数额,有利于促进市场机制的资源配置效率的提升。从社会契约论角度看,税务筹划有助于规避微观市场主体在纳税方面的道德风险。由于税收是在公共产品需求的情况下而产生的,市场主体需要按照既定的契约要求承担自身的税负责任。税务筹划则为市场主体在处理公共产品服务和自身经济增长之间提供了有效的调整工具,减少了道德风险的可能性。

以上分析,不难看出,税务筹划是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的重要表现,有利于提高市场主体的经济利益,增强社会福利。在此基础上,本文要分别对房地产企业各个环节的税务筹划经济效应进行分析。

3 房地产企业开发建设环节中税务筹划的经济效应分析

在开发建设环节中,筹资方式是影响房地产企业税务筹划的经济效应的重要因素[3]。选择合理的筹资方式,充分利用筹资方式的税收优惠条件,有助于降低房地产企业的资金占用,为税务筹划提供较大的空间和手段选择。

筹资方式一般由融资筹资和银行贷款两种形式。而确定利息费用扣除方式筹划的临界点是选择融资方式的关键。如果利息费用扣除方式的筹划临界点小于企业的利息费用,那么,房地产企业的理性选择就要按照转让房地产项目计算分摊利息支出;如果利息费用扣除方式的筹划临界点大于企业的利息费用,那么,房地产企业就不能按照转让房地产项目计算分摊利息支出。只有这样,房地产企业才能在开发建设环节中尽可能地降低自身的税负承担水平,避免不必要的税收支出,以便提高企业的整体市场竞争力。

4 房地产企业交易环节中税务筹划的经济效应分析

房地产企业的交易环节涉及到的税收种类繁多,税务筹划技术安排较为丰富。本文将从定价策略和利用税收政策两个方面分别解析税务筹划的经济效应。在定价策略方面,房地产企业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税收临界点的确定[4]。税收临界点的合理确定,有助于房地产企业准确评价房屋售价和被扣除项目数额的大小关系。经验表明,如果房屋售价约为被扣除项目数量的1.285倍,那么,房地产企业的定价策略是具有经济性的。在这种情况下,房地产企业可以享受营业税的优惠政策,起到降低自身税负的目的。在利用税收政策方面,房地产企业需要充分理解新税法的具体做法。一方面,房地产企业可以充分利用现金折扣的促销方式,减少财务报表中的房屋销售数量,起到降低税基的作用;另一方面,房地产企业可以通过赠送劳务服务的优惠方式,降低房屋销售收入,减少自身应该承担的税负水平。

5 房地产企业保有环节中税务筹划的经济效应分析

保有环节中的房地产企业税务筹划的经济效应因经营方式的不同而存在差异。一般而言,房地产企业在保有环节中的经营方式主要分为对外租赁和自行经营两种方式。房地产企业对外租赁房屋,则会增加租赁收入;如果采用自行经营方式,可以获得投资利益[5]。税务筹划则在两种经营方式下产生不同的经济效应。如果房地产企业对外出租房屋,那么在获得租赁收入的情况,也要承担因为租赁而产生的税负义务。这样的话,房地产企业自身承担的税负水平就会增加,对财务工作产生了较大的成本支出。如果房地产企业通过合理的投资渠道自行经营房屋,将租赁业务转换为投资业务,那么不仅可以获得数量客观的投资收益,与此同时,也可以有效规避因为租赁而产生的各种税负,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减少自身承担的税负水平[6]。合理的税负筹划可以使得房地产企业获得良好的经济收益。

6 小结

通过以上分析,本文得出以下结论

6.1 税收筹划可以有效减轻房地产企业的税负水平,起到积极的经济效应。无论从理论角度,还是从技术操作角度,税收筹划积极的经济效应是不可否认的,不仅可以有效降低房地产企业的税负水平,而且,也可以有效提高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增强整个社会的民众福利。

6.2 税收筹划在不同环节中的经济效应存在差异。由于房地产企业的经营过程分为开发建设环节、交易环节和保有环节,该三个环节各具生产经营特点,而且涉及到的税收结构也存在差异,所以,税收筹划对于减轻房地产企业的税负水平也就不同,则产生的经济效应则存在程度上的差异。

参考文献:

[1]李大明.论税收筹划的税收理论依据[J].税务研究.2003,(05).

[2]曲晓辉.论长期股权投资财务决策的税务问题[J].税务与经济.2006,(01).

[3]张英明.纳税筹划与企业战略[J].经济与管理.2006,(09).

篇4

一、新企业所得税法主体内容的创新

(一)统一纳税人,实行法人税制

首先,新税法将内资税法和外资税法进行了整合,把两套不同的税法“合二为一”。新税法实施后,我国不同性质、不同类别的企业,不论国有或民营、内资或外资,均适用同一税法。其次,新税法统一了纳税人的认定标准。新税法以是否具有法人资格作为企业所得税纳税人的认定标准,改变了现行内资企业所得税以独立核算为纳税人认定标准的做法。按此认定标准,企业设有多个不具有法人资格营业机构的,实行汇总纳税,从而使总、分公司之间可以实现盈亏互抵。同时,为增强企业所得税与个人所得税的协调,避免重复征税,新税法明确了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不作为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再次,新税法明确规定了纳税人的纳税义务。新税法参照国际惯例,创造性地采用了“登记注册地标准”和“实际管理机构地标准”相结合的办法,将纳税人划分为“居民企业”和“非居民企业”, 并分别规定其不同的纳税义务,居民企业承担全面纳税义务,就其境内外全部所得纳税;非居民企业承担有限纳税义务,只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纳税。

(二)统一税率,实行适中偏低的税率

按照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简税制、宽税基、低税率、严征管”的税制改革基本原则,新税法将新的税率确定为25%。这主要是考虑:对内资企业要减轻税负,对外资企业也尽可能少增加税负,同时要将财政减收控制在可以承受的范围内,还要考虑国际上尤其是周边国家(地区)的税率水平。全世界159个实行企业所得税的国家(地区)平均税率为28.6%,我国周边18个国家(地区)的平均税率为26.7%。新税法规定的25%的税率,在国际上是适中偏低的水平。另外,新税法对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减按20%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实施条例规定了小型微利企业的标准:1.工业企业,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万元,从业人数不超过100人,资产总额不超过3000万元;2.其他企业,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万元,从业人数不超过80人,资产总额不超过1000万元。

(三)统一税前扣除办法,提高成本费用扣除标准

新税法及其实施条例统一规范了税前扣除办法,并适当提高成本费用的扣除标准。第一,取消了老税法的计税工资制度,规定企业发生的合理的工资薪金支出,即符合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常规而发生的工资薪金支出都可以在税前据实扣除。第二,新税法规定企业的职工福利费、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支出分别按照工资薪金总额的14%、2%、2.5%计算扣除。其中,企业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支出,超过工资薪金总额2.5%的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与老税法不同的是,以上“三费”的计算基数由“计税工资总额”改为“工资薪金总额”,职工教育经费的扣除比例也由原来的1.5%提高到2.5%,并可结转扣除。第三,新税法调整了业务招待费的税前扣除,规定企业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业务招待费支出,按照发生额的60%扣除,但最高不得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的5‰。第四,新税法提高了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的税前扣除比例,规定企业发生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不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1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第五,新税法提高了公益性捐赠支出税前扣除的比例,规定企业发生的公益性捐赠支出,即企业通过公益性社会团体或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门,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规定的公益事业的捐赠,在年度利润总额12%以内的部分,准予扣除。

(四)统一税收优惠政策,实行“产业优惠为主、区域优惠为辅”的税收优惠体系

优惠内容包括:促进技术创新和科技进步;鼓励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发展;鼓励环境保护、节能节水和安全生产;促进公益事业和照顾弱势群体等。优惠方式除直接减免税外,还采取了加计扣除、加速折旧、减计收入和投资抵免等国际上通用的间接税收优惠方式,进一步丰富了我国的税收优惠政策体系,有利于更好地发挥税收优惠的政策导向作用。

1.促进技术创新和科技进步的优惠政策有: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对符合条件的技术转让所得,实施条例明确,一个纳税年度内,居民企业技术转让所得不超过500万元的部分,免征企业所得税,超过500万元的部分,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企业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在据实扣除的基础上,再加计扣除50%;创业投资企业从事国家需要重点扶持和鼓励的创业投资,可以按投资额的70%抵扣应纳税所得额,这一优惠是指创业投资企业采取股权投资方式投资于未上市的中小高新技术企业2年以上的,可以按照其投资额的70%在股权持有满2年的当年抵扣该创业投资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当年不足抵扣的,可以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抵扣;企业的固定资产由于技术进步等原因,确需加速折旧的,可以缩短折旧年限或者采取加速折旧的方法。

2.鼓励农林牧渔业、基础设施建设的税收优惠政策有:对企业从事农、林、牧、渔业项目的所得,新税法规定,除了花卉、茶等饮料作物、香料作物的种植、海水养殖和内陆养殖等项目所得减半征税外,对其他项目所得,一律免征企业所得税;对企业从事港口码头、机场、铁路、公路、城市公共交通、电力、水利等公共基础设施项目投资经营的所得,自项目取得第一笔生产经营收入所属纳税年度起,给予“三免三减半”的优惠。

3.支持环境保护、节能节水、资源综合利用、安全生产的税收优惠政策有:企业从事公共污水处理、公共垃圾处理、沼气综合开发利用、节能减排技术改造、海水淡化等项目的所得,自项目取得第一笔生产经营收入所属纳税年度起,给予“三免三减半”的优惠;企业以规定的资源作为主要原材料并符合规定比例,生产国家非限制和禁止并符合国家和行业相关标准的产品取得的收入,减按90%计入收入总额;企业购置并实际使用的环境保护、节能节水、安全生产等专用设备,该专用设备的投资额的10%可以从企业当年的应纳税额中抵免,当年不足抵免的,可以在以后5个纳税年度结转抵免。

4.照顾弱势群体的优惠政策。新税法规定,企业安置残疾人员所支付的工资,可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加计100%扣除;企业安置国家鼓励安置的其他就业人员所支付的工资的加计扣除办法,由国务院另行规定。

5.过渡性优惠政策。新税法规定,本法公布前已经批准设立的企业,依照老税法的规定享受低税率优惠的,可以在本法施行后五年内,逐步过渡到本法规定的税率;享受定期减免税优惠的,可以在本法施行后继续享受到期满为止,但因未获利而尚未享受优惠的,优惠期限从本法施行年度起计算;对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内新设立的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可以享受过渡性税收优惠,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对西部大开发地区的鼓励类企业,可以按照国务院规定享受减免税优惠。

二、新企业所得税法的经济效应

(一)有利于提高内资企业的竞争力

在现行两税分立的企业所得税制度下,内外资企业在税率、成本费用扣除和税收优惠等方面存在诸多的差异,其结果是税制的不公平大大削弱了内资企业的竞争力。因此,解决目前内资、外资企业税收待遇的不同、税负差异较大的问题,实现公平税负,是新税法的主要目标。首先,新税法统一并降低了内外资企业适用的税率。对内资企业而言,税率由33%下降至25%,下降了8个百分点;对小型微利企业,减按20%的税率征税,据测算,按此标准将约有40%左右的企业适用20%的低税率。其次,统一并提高了税前扣除标准。职工工资支出由限额扣除改为据实扣除;职工工会经费、职工福利费和职工教育经费的计算基数也由“计税工资总额”改为“工资薪金总额”,并且职工教育经费的扣除比例也由1.5%提高到2.5%,超额部分还可以结转扣除;广告宣传费的扣除比例由2%提高到15%;公益性捐赠的扣除比例由3%提高到12%。以上税率的下调、扣除额的提高,直接降低了内资企业税负和生产成本,增加了企业的税后盈余,提高了企业的创新激励,将极大地加快内资企业产品研发、技术创新和人力资本提升的进程,促进内资企业竞争能力的提高,从而有利于民族产业和幼稚产业的发展。

(二)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新税法在构建平等的税收法治环境和市场竞争环境的同时,兼顾了税收的宏观调控作用,调整了企业所得税的税收优惠方式和内容,实施以产业导向为主的税收优惠政策:对企业从事符合条件的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的所得,给予“三免三减半”的优惠;对企业综合利用资源,生产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规定的产品所取得的收入,减按90%计入收入总额;对企业购置用于环境保护、节能节水、安全生产等专用设备的投资额,可以按10%的比例抵免企业当年的应纳税额,当年不足抵免的,可以在以后5个纳税年度结转抵免。调整后的税收优惠机制以税收利益为激励,引导国内、外资金向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方向流动,促进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三)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新税法规定:对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取消了区域限制,将优惠扩大到全国范围;对企业从事农、林、牧、渔业项目的所得,除个别项目实行减半征税外,其余大部分项目均给予免税;对国家重点扶持的公共基础设施项目,实行“三免三减半”优惠;对技术转让所得,不超过500万元的部分免税,超过500万元的部分减半征税;对企业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可以加计50%的扣除;对由于技术进步,产品更新换代较快的固定资产和常年处于强震动、高腐蚀状态的固定资产,可以缩短折旧年限或者采取加速折旧的方法;对创业投资企业从事国家需要重点扶持和鼓励的创业投资,可以按投资额的70%抵扣应纳税所得额。这些都有利于进一步发挥税收的产业导向作用,增强基础产业的发展后劲,激发企业的自主创新热情,补充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动力,推动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四)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行的是沿“经济特区―经济技术开发区-沿海经济开放区―东部地区―中西部地区”循序渐进的梯级发展战略。企业所得税在政策上体现了这一战略要求,突出表现在,东部地区享受的税收优惠要远远多于中西部地区,其结果导致东西部地区之间经济发展差距越来越大。新税法统一了内外资企业所得税优惠,将优惠重点由以区域优惠为主转向以产业优惠为主,东西部企业均可平等享受有关税收优惠,同时对西部地区需要重点扶持的产业继续实行优惠政策,有利于推动西部地区加快发展,逐步缩小东、中、西部地区的差距。

(五)有利于提高我国的外资利用质量和水平

新税法确立了“产业优惠为主、区域优惠为辅”的新税收优惠体系,高新技术产业、节能环保产业、农林牧渔产业和公共基础产业已成为税收优惠的重点,税收优惠政策的导向已经从改革开放初期尽可能多地吸引外资转向更加有利于产业结构的调整。新税法通过调整优惠政策,积极引导外资投资方向,在更高层次上促进国民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高我国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

(六)有利于继续保持对外资的吸引力

新税法颁布实施之后,随着税率、税前扣除和税收优惠政策的统一和调整,对外资企业来说,总体税负将略有上升。但是,新税法有些优惠政策比以前力度更大,并且给予了外资企业5年期的过渡性税收优惠,同时应该看到,我国投资领域进一步扩大,潜在消费需求不断增长,软硬环境明显改善,这一切都将使我国对外资的吸引力只会增强不会减弱。

【参考文献】

篇5

一、网络经济条件下企业技术创新模式的转变

以信息化为最大特点的网络经济是一种自由竞争的经济形式,它的形成和发展改变了市场竞争的环境,使企业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首先企业的信息传递方式不再是面对面的、单一的交流,主要是利用互联网技术、电子信息技术实现高效、互动式的交流。企业获取、处理信息的效率大大提高,可以实现企业内外部信息的共享。网络经济也给企业发展带来了很大的不确定性,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企业面临着更加激烈的竞争环境,产品更新速度和技术创新的速度加快,企业需要更加复杂的知识结构来应对创新的需要。技术创新的风险加大,资源投入的风险也加大,企业为了共担风险,合作解决技术知识的匹配问题,往往采取合作技术创新的模式来适应动态发展的竞争环境。由此,技术联盟作为一种有效的企业合作技术创新模式而受到广泛关注。

实践证明:技术联盟“确实使成员能够分担生产前研究和标准设定的高成本,分散技术开发和产品研发的风险,大大缩短技术创新的时间,实现了把稀缺的资源集中于提高联盟成员竞争力的努力上。”在传统经济时代,技术联盟也是存在的,网络化战略下的技术联盟是企业合作战略的深化。在网络经济条件下,面对技术生命周期缩短,产品更新换代速度加快的压力,市场竞争不再是终端产品的竞争,而是核心竞争能力之间的竞争。企业联盟将信息技术和网络的应用作为企业的重要资源来实现联盟的可持续性竞争优势,在企业内外部进行网络建设,关注创造价值的联盟企业间关系,并把这种关系作为企业战略的主要出发点。

二、企业基于古诺模型选择技术创新方式的比较分析

(一)模型的构建

本文将通过建立古诺模型进行分析,比较企业在不同经济形势下选择技术创新方式的成本、产量和利润,从而验证企业在网络经济条件下建立技术联盟的创新效应。为了构建模型的需要,本文利用了谭峰的研究成果来解决问题。假设前提:(1)为了研究方便,本文简化为两个企业进行博弈,同时不考虑企业间生产产品的替代性;(2)p为产品价格,qi为企业i的产量,a为需求函数的参数(a>0);(3)企业的单位成本为c,且0

(二)比较分析

本文考虑两阶段即研发阶段和产出阶段的过程,在研发阶段企业可以选择自主创新或是结成技术创新联盟。首先采用逆向分析求出产出阶段的均衡结果。

产出阶段:企业的利润πi=pqi- ciqi-Ii =(a-qi-qj)qi-(c-xi-βxj) qi-1/2bxi2

qi=1/2(a- qj-c+ xi+βxj) (3.1)

对应的,得到

qj=1/2(a- qi-c+ xj+βxi) (3.2)

联立公式(3.1)(3.2)求解:

qi=1/3a-c+(2β-1) xj+(2-β) xi(3.3)

qj=1/3a-c+(2-β) xj+(2β-1) xi(3.4)

将(3.3)(3.4)代人πi中,可得:

πi=1/9a-c+(2β-1) xj+(2-β) xi2-1/2bxi2

研发阶段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企业在传统经济条件下自主创新,第二种是企业在网络经济条件下结为技术联盟。

第一种情况:企业在传统经济中,假设β=0,即为企业可以完全保护自己的技术秘密,防止溢出效应的产生,此时企业间的信息不共享。

由πi=1/9a-c+(2β-1)xj+(2-β)xi2-1/2bxi2

得到xi=4/(8-9b)*(xj-a+c)

对应的,得到xj=4/(8-9b)*(xi-a+c)

考虑到企业的对称性,可以得出下列均衡结果:

xz=4(a-c)/(9b-4),此时有Xz=xz

qz=3b(a-c)/(9b-4),πz=(9b2-8b)(a-c)2/(9b-4)2

第二种情况:企业在网络经济条件下建立技术联盟,企业间的信息共享提高了技术溢出的程度,为了简化计算得出较为明显的结果这里假设β=1,即企业间的技术溢出达到了最大值1。由于企业i和企业j是对称的,此时两企业共同决定xij=xjj,

企业的利润为πj=1/9(a-c+(2β-1)xj+(2-β) xi2-1/2bxi2

令dπi j/dxij=0,dπj j/dxjj=0,得出均衡的结果:

Xj=8(a-c)/ (9b-8),qj= 3b(a-c)/ (9b-8),πj=b(a-c)2/(9b-8),

根据求出的均衡结果,当β=0和β=1时我们可以进行以下比较:

Xz= xz< Xj, qz< qj,πz

由此,可以得出比较分析的结论:(1)在传统经济条件下,企业选择自主创新时的成本降低幅度小于网络经济条件下企业结成技术联盟的成本降低幅度。技术联盟可以降低产品成本,企业间可以协调研发投资,优势互补,同时由于技术共享可以实现规模效应,避免重复研发。(2)在网络经济条件下企业技术联盟可以提高产品产量,降低产品价格,可以提高消费者剩余和厂商剩余,为总社会福利的提高做出贡献。(3)在利润方面,网络经济条件下的技术联盟的均衡利润大于传统经济条件下企业自主创新的均衡利润,这样就能够激励企业运用信息化技术实现企业间信息的交互共享结成技术联盟来应对新形势下的市场竞争。

三、网络经济对传统企业的冲击

1.企业需求环境的不确定性加强,具体表现为消费者需求和替代效应的不确定性进一步加强。在网络经济环境中,消费者对产品的多样化和个性化需求进一步增长,这对企业的响应能力提出了高要求。其次知识和信息成为企业的主要要素投入,由于这种生产要素的共享性和再生性,使得企业在研究开发中的专业知识具有可模仿性和可替代性。

2.企业面临更加复杂的技术环境。首先技术生命周期和研究开发周期的不确定性加强。新兴的科技革命带动科技的迅猛发展,技术创新日新月异,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原有技术和产品遭到迅速淘汰,技术的生命周期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企业在技术研究开发中承担着更大的风险,很难准确预测出新兴技术的研发周期。

3.企业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环境。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企业的竞争环境,网络的出现消除了地域的限制使得全球企业处于同一个信息网中,这表明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参与竞争。

四、网络经济条件下建立企业技术联盟的效应分析

1.加强对国外大公司技术溢出效应的获取。在网络经济环境中,信息的流动与扩散大大加强,企业通过信息化建设为技术联盟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国外大公司在经济全球化和全球化信息网络的背景下加快了技术扩散的进程,通过合作研发强化了知识和技术交流的平台。通过与国外大公司建立技术联盟,能吸取世界最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法,促进中国企业研发管理水平的提高,缩短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还将带来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企业生产方式的转变,进一步完善企业的创新体制。

2.改善中小企业联盟的竞争形势。传统经济形势下,中小企业的发展因资源投入、规模经济等原因受到了限制。在全球化信息网络的背景下,无论大企业还是中小企业都处于同一个交易平台之上,打破了原有的限制,使企业面临同样的机遇,可以平等地接收相关技术和交易信息,在全球范围内选择合作伙伴,了解最先进的技术趋势。

3.进一步提高联盟组织的竞争力。网络经济的创新性意味着网络经济环境中的企业要想获得生存和发展必须不断地进行技术创新,弱化行业内现有竞争者的竞争力,防止新竞争者的进入。技术联盟中的企业可以通过优势互补提高自己的竞争力,不同企业的技术优势汇集在一起就形成了联盟的核心竞争力。当联盟产品在市场中占据了一定份额,联盟就可以通过制定技术标准来设置进入壁垒,从而维护自己的市场领导地位。

4.使卖方和买方的议价能力下降。全球化信息网络的形成消除了地域的限制,使得联盟企业可以在世界各地平等地接触供应商,降低了供应商的议价能力,为联盟企业节约了交易成本。另一方面由于技术联盟的规模效应,产品可以以较低的成本进入市场,提高了联盟产品的性价比,降低了消费者的议价能力,使企业获得更多的利润。

5.通过长期合作一定程度上规避替代品的威胁。成功的技术联盟可以通过企业之间长期的合作来强化其竞争优势,长期的紧密合作可以增强联盟的学习能力,使联盟可以提高技术创新的能力,加快研究开发新产品的速度满足市场的需求。另一方面联盟的核心竞争力和其规模效应可以提高联盟产品的性价比,联盟如果能够选择正确的营销策略,提高产品的主流化程度,缩小消费者的选择范围并且增强其消费的便利性,联盟就可以最大程度地规避其替代品的威胁,维护其市场优势地位。

网络经济改变了企业信息传递的方式,实现了企业间高效、互动式的交流。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为了获得持续的核心的竞争能力,企业只有不断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发展适合企业的技术创新模式。技术联盟作为一种有效的企业合作技术创新模式对于网络经济条件下的企业具有重要的意义。在网络经济时代,中国企业应该调整其竞争战略树立国际化发展方向,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服务于企业技术联盟,加快企业的技术创新步伐。

参考文献

[1]程海.技术联盟的模式与机制研究[博士论文].东北大学.2004

[2]谭锋.企业合作技术创新的博弈分析[硕士论文].中南大学.2007:30~38

篇6

考虑在国有垄断行业特定区域有4个博弈主体:政府、国有民航企业、潜在进入者民营企业、消费者。由于在研究政府对民营企业准入规定过程中,消费者的影响并不直接,所以只考虑消费者被动接受市场结构变化,不考虑其参与民营企业准入博弈。由于国有民航企业在运营时要投入沉淀成本,以Z1表示,因此它的成本函数修正为C1=c1Q1+Z1。同时由于制度的规定,国有民航企业也要缴纳一定的与利润相关的税额,税率以r1表示,因此其净收益为

民营企业被国有民航企业的利润吸引进入。刚进入要付出的沉淀成本为Z2,进入时受抵制的成本为E。同样地,民营企业要缴纳的税率为,因此其净收益为

政府相关部门负责对国有民航企业和民营企业的监管,从政府税收中获得财政收入。假设政府效率为,理想政府的目标是社会福利最大化,低效率政府是自身收益 最大化。当只有垄断企业时政府的目标效用函数:

(二)民营企业进入民航业的博弈过程分析

由于国有民航企业利润的吸引,进入前投入沉淀成本Z2,向政府发出申请,试图进入民航业,如果政府拒绝其进入,博弈结束。如果政府斟酌,民营企业继续进入,国有企业实施抵制措施,如果此时政府拒绝,博弈结束。当政府允许民营企业进入,国有企业默许或抵制,民营企业继续进入或退出,直至出现纳什均衡。

设定政府审批通过民营企业的进入申请,此时国有航空企业和民营企业之间存在着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国有航空企业的战略集是(威胁,等待)(即国有航空企业采取掠夺性定价威胁民营企业的预期进入,或者短期内继续维持价格不变),民营企业的战略集是(差异化进入,同质化进入)(即民营企业以差异化新产品进入,或者以同质化产品进入),构造博弈矩阵为:

如果民营企业以同质化产品进入市场,市场需求结构将发生很大变化,会遭到国有垄断企业掠夺性低价的威胁而不能进入。民营企业选择低价格产品进入,国有航空企业的利润减为0。博弈中国有航空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净收益关系为:。异质化进入是民营企业的占优策略,而该模型中不存在纳什均衡,所以,无论国有航空是否威胁进入,民营企业都选择以低价格进入。由于民航市场不会自动达到纳什均衡,所以就要政府的介入,以达到社会福利最优,也就是鼓励民营航空企业以异质化产品进入,对国有民航企业形成一定的威慑作用,从而鼓励其改革创新,充分发挥资源优势,达到资源利用最大化。

三、政策建议

1.放松对民航业的管制。严格的航空管制本身是刚性的进入壁垒,并替代了其他进入壁垒。由于严格的管制造成了航线、航油、航材、飞行员、机场等要素市场的滞后,民营航空难以在要素市场进行资源的优化配置,使其争夺市场份额的手段非常有限。

2.理想政府会考虑消费者剩余增加是否足以弥补政府受损而做决策,进入门槛相对较高,此时即使政府以良好的制度设计和环境允许民营企业进入,但民营企业还会遇到很多困难和障碍而碰壁,政府必须从产品和要素市场上对民营和国有民航企业加以引导、调控。

3.在国有寡头垄断市场结构下,规模经济形成的进入壁垒的存在决定了应实施不对称管制。规模经济使实施有利于民营航空的制度变迁极其困难。因此,除放松管制外,应倾斜性地采取有利于民营航空公司的不对称管制,通过制度间的互动推进市场化改革。

参考文献

[1]Michael Y.Yuan. The effects of barriers to entry on monopolistic intermediary online services: The case of a digital library[J]. Socio-Economic Planning Sciences,2008(42)

篇7

引言

自全球金融危机以来,我国中小企业面临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在这次金融危机的冲击这下,我国中小企业负债经营的风险全面凸显出来,很多企业因此而破产倒闭。负债经营能够给企业带来收益,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然而,负债经营如果运用不当,非但不能为企业带来收益,反而会使企业陷入财务危机,严重地还会给企业带来破产的灾难。因此,企业一方面要合理有效地进行负债经营,另一方面也要控制和减少由负债经营所带来的财务风险。

一、负债经营的含义

负债经营也称举债经营,最早起源于美国,是指企业在一定自有资金的基础上,为了维系企业的正常运营、扩大经营规模、增强企业竞争力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等而产生财务需求,于是通过银行借款、发行债券、融资租赁和商业信用等合法途径来筹集外来资金以弥补自有资金的不足,从而进行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使企业资金不断得到补偿、增值和更新的一种现代企业筹资的经营方式。其经营优势已得到商界人士认可并被广泛采纳,科学认识和合理利用负债经营已成为企业普遍使用的财务手段。

二、中小企业负债经营的必要性

(一)保证企业经营的资金来源

中小企业在起步阶段以及之后的发展壮大阶段需要大量的资金。而中小企业由于规模小,资金积累速度相对较慢。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新技术、新产品层出不穷,中小企业只有不断开拓进取增强自身实力,才能求得生存和发展。而中小企业仅靠内部积累和自有资金,很难满足扩大再生产的需要。通常情况下,企业的筹资渠道有两种:一是所有者投入资金,二是借入外来资金。由于举债速度快,限制性条款较少,程序较为便捷。同时举债具有弹性,自主性较强,资金使用较为灵活中小企业通常会采取举借资金。所以大部分中小企业会采取举债来筹措资金。

(二)获得财务杠杆效应

财务杠杆效应的实质是:由于企业投资利润率大于负债利息率,由负债所取得的一部分利润转化给了权益资本,从而使得权益资本利润率上升。而若是企业投资利润率等于或小于负债利息率,那么负债所产生的利润只能或者不足以弥补负债所需的利息,甚至利用利用权益资本所取得的利润都不足以弥补利息,而不得不以减少权益资本来偿债,这便是财务杠杆负效应带来的损失。

假设企业的债务利息不变的情况下,当息税前利润(EBIT)增大时,每1元利润分摊的固定债务利息会相应降低,留存给所有者的税后利润会相应增加,其财务杠杆具有正效应,因为财务杠杆(DFL)=息税前利润(EBIT)/(息税前利润(EBIT)—利息),而且当企业资产报酬率(ROA)高于负债利息率时,净资产收益率(ROE)的增加幅度会大于资产报酬率的增加幅度,其关系如公式所示:

净资产收益率(ROE)=[资产报酬率(ROA)+(资产报酬率-负债利息率)×负债/净资产]×(1-所得税率)

可见要提高净资产收益率可适当负债,适当负债对企业来时是有积极作用的。

(三)抵御通货膨胀的影响

在固定利率的情况下,负债经营可以减少通货膨胀的损失。在通货膨胀环境里,货币贬值,物价上涨,而企业负债的偿还仍然以账面价值为标准而不考虑通货膨胀的因素,因此,企业实际还款的真实价值低于其所借入款项的真实价值,使企业获得了货币贬值的好处。长期债务比例越大,对企业越有利。

(四)负债利息可以抵税,融资成本抵

根据税法的相关规定,利息可以从税前利润中扣除,从而企业应纳所得税额相应减少。在同样经营利润的条件下,负债经营与无债经营相比,企业的影纳税所得额减少,所得税增加,企业的留存利润增加。负债利息抵税效应可用公式表示为:利息抵税金额=负债总额×贷款利率×所得税税率。

(五)负债经营不影响企业控制权

中小企业的所有者并不愿意因为资金紧张,而在企业高速扩张的时期,吸引外来投资,从而削减自己对企业的控制权。而负债筹资在增加企业经营资金的同时不会导致所有权的分散,有利于保持现有股东对企业的控制权。同时也保证了企业经营投资决策的持续性和稳定性,有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

三、中小企业负债经营的风险

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不论是考虑到负债经营的种种有是,主动选择了它,还是情况所迫被动选择了举债,负债经营都既是企业的一种财务策略,又是一种经营战略。而这种策略同时也给企业带来了一定的风险。很多企业因为在举债之后,经营不善,资金链断裂,不能如期如数归还借债,而不得不选择破产。负债经营的风险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财务杠杆风险

财务杠杆运用实际上是以小博大。既然是杠杆,它不仅能放大企业的盈利,也能放大企业的损失。企业通过负债融资之后扩大规模等,实质上是用外借的资金进行投资。投资就存在风险,而举债投资,风险更大。企业扩大经营规模的同时,也扩大了风险规模。一旦投资失败,企业要承受的损失将超出原本能够承受的范围,负债比例越大,亏损越大,企业承受能力越小,甚至将会导致企业破产清算。

(二)民间借款的风险

中国中小企业融资的问题一直没有根本解决,中小企业很难从银行贷到款项,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往往只能从民间举债。民间举债的成本要高出银行很多,而高出的利息有一部分不能从税前抵扣,这必然增加了企业利息费用等财务负担。负债融资是属于有偿使用资金,企业必须承担到期还本付息的责任。而民间借款利息较高,企业要定期偿还利息,这增加了企业的财务压力也降低了所借款项的有效利用,增加了企业的财务风险。

(三)再筹资风险

当前很多中小企业估计负债到期不能偿还,采取的办法是举新债还旧债。企业正常情况应该是用举债投资所获得的盈利偿还借款。而用举新债的方式偿还,风险很大。首先企业前面借款没有归还,商业信用受到影响,后面的融资成本会提高,融资额度减小,要支付更高的利息,但获得的资金更少。其次,新债不能真正缓解企业的资金危机,反而会加重,在延缓危机发生的同时,也会加剧危机发生的强度。

以上三个方面的风险,都是中小企业负债经营中所要面对的,如果处理不好,企业将会面临巨大的损失甚至是破产的威胁。

四、中小企业负债经营风险防范措施

(一)确定适度的负债规模

企业不能为了扩张,而盲目举债。负债规模通常是用资产负债率指标来表示,其计算式为: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

资产负债率的大小与企业经营的安全程度直接相关。理论上来说,在正杠杆率的情况下,企业举债越多,利润越大,资本利润率越高。但是企业负债规模是受到限制的。当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达到一定程度,债权人就会着重考虑借款风险。如果企业负债率高,借款人并不愿意将资金借出。由于风险的增加,而增加借款利息并可能增加抵押资产。而企业也因此财务风险加大。所以企业要控制负债规模。

企业的负债规模控制要考虑两方面:一是企业的需要,二是企业风险的承受能力。一般来说,在企业起步发展阶段,需要大量资金,而这时企业尚未形成一定的规模,有稳定的销售额,风险承受能力较低。此时要充分权衡两个因素确定举债额度。

(二)编制现金流量预算

企业应根据自身资金周转情况,设立专人负责调查企业各个部门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的资金支出及流入情况,结合各项贷款的归还日期以及利息归还情况,预估出未来6个月到1年的现金流量和新投资项目的资金使用情况,并多估算出15%~30%的现金流量,做好整个企业的现金流量预算,从而保证资金未来的稳定与高效利用,为作出合理的投资决策、保障企业的正常运营提供依据。

(三)建立有效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

企业负债经营,承担了风险,因此要建立抵御风险的合理机制。首先应努力优化资产结构,保证债务能够按时偿还。主要是提高资产运用质量,保证企业负债经营能够得到应有的收益。财务预警系统应该包括:财务信息的收集;财务预警组织机构;财务风险分析机制和财务风险处理机制。

五、小结

负债经营是中小企业融资的重要手段,是企业发展中必要的经营策略。企业运用负债经营,必然要承担一定的风险。因此必须严格、科学地遵循财务原理,建立科学的财务管理体系,准确把握负债经营的“尺度”,强化资金管理与合理调度资金,建立健全风险预警机制,从负债经营中获取收益和风险均衡的最大利益。

参考文献

[1]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财务成本管理》,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2.

[2]高怀庆,浅议企业如何做到适度负债经营,《当代经济》,2011.

篇8

一、服务经济时代的城市化内涵

早期的城市化理论将城市化的内涵界定在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上。他们的理论假设都是工业集中在城市,因此工业化与城市化并行。农村人口转向工业就是进入城市。人口进入城市意义上的城市化是每个农业国家转向现代化时必然要经过的阶段,但是,它不是城市化的全部内容。西蒙,库兹涅兹(1989)就曾指出,工业化过程并不表现为劳动力以向工业转移为主,相反。是以向服务业转移为主。城市化的实质是由于生产力变革引起的人口和其他经济要素从农业部门向非农业部门转移的过程,这种转移的根本标志就是农业比重的下降和非农业比重的上升。即产业结构的变迁。随着工业化国家的产业结构调整。服务业开始崛起,并逐渐取代工业而成为城市产业的主角。

当社会发展进入到服务经济时代。城市化的内涵不再是人口转移,而是城市功能的提升。城市化的基本特征即要素集聚,集聚经济是城市化的基本动力。工业的发展和工业的集聚是激发城市化的第一推动力。工业的发展和在特定区位的集聚,又带动了服务业的迅速发展,服务业成为城市发展的后续动力,即城市发展的最大动力源。

服务经济时代的城市化是建立在城市功能基础上的城市化。在现代经济中。城市是现代化的中心,是先进社会生产力和现代市场的载体。现代经济的发展需要的是先进生产要素,如高科技和高科技人才。这些先进的生产要素首先流向城市,并通过城市集散:企业总部及其研发中心、营销中心聚集在城市:外资进入的方向正在向银行、保险、中介服务等现代服务业项目转变,城市是首选之地。先进生产要素、市场、公司、现代服务业向城市聚集构成了城市化的新内容,这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自然形成的趋势。这种城市化不再是过去的农村人口进城,而是先进生产要素、现代服务业向城市聚集;衡量城市化的指标不再是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而应是服务业比重。

二、服务业的城市集聚效应

吉昱华等人(2004)对中国城市的集聚效益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工业部门作为一个整体并不存在明显的集聚效应,但二三产业加总则存在明显的集聚效益。也就是说,城市规模的扩大不会显著地导致工业部门效率的提高,生产率的提高主要来源于第三产业,其效率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而显著提高。这就是说,相对于制造业而言,服务业在城市的集聚效应更为明显。

(一)城市是服务业集聚的首选之地

城市是服务业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的地区,它集中了大部分的服务业劳动力,提供了大部分的服务业产值。

1,服务的特性决定了服务业在城市的集聚。制造业的生产和消费在时间和空间上可以分开,其发展不依赖于本地的市场消费容量,为了寻求较低的土地、劳动力成本,就可能出现制造业基地进入郊区或农村而产品销售却是面向全国甚至全世界的状况。服务具有不可分离性,其生产和消费是同时进行的,同时服务又具有不可储存性,没有库存,它必须在生产中被消费掉。因此,服务不可能像货物那样集中生产实现规模效益,如果不能及时消费就将不可弥补地失去。也就是说,服务业规模对当地的市场容量依赖性很强,服务业基地需要聚集于城市,城市容量越大,市场容量越大,服务业规模越大。越能实现规模效益。

2,城市型经济特征决定了城市是服务业需求特别旺盛的区域。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国民收入将越来越多地用来购买高层次服务产品,服务业也将因此获得迅速发展的需求动力。由于城市的服务需求相近。信息流通迅速。交通便捷。如果各个城市服务成本、品质和服务种类存在明显差异,客户更有可能跨越地域寻求更佳的服务。这意味着一个城市服务业越发达,对客户越有吸引力。这个城市的功能及竞争力越强。

3,城市创造了服务业发展的制度安排优势。古典经济学只注意到企业集中布局(分工和专业化程度的提高)所带来的生产成本的节约,却忽视了同时可能导致的交易成本的增加。而交易成本的增加有可能抵消专业化程度提高所带来的生产成本节约。作为人类活动的空间组织形式之一的城市,也是为了节约市场运行的交易成本而产生的一种制度安排。城市化既是人类活动在空间上的聚集引起社会分工和专业化不断深化的过程,又是人类的组织形式和制度体系逐步完善的过程,也是人类自身的整体素质和文明程度持续提升的过程。前者有助于降低生产成本,后两者则有助于减少交易成本。

企业集聚于城市并不必然导致效益的提高,只有当城市制度的建立使交易成本减小到一定程度时。城市化带来的集聚经济效益才会发生。也就是说。只有当专业化程度提高所节约的生产成本超过由于分工合作的复杂化所增加的交易成本时,企业在城市集中方可带来效益的提高。城市使同类企业可以建立专业化程度更高的协作,不同企业之间形成比较完整的产业结构:城市创造了服务业发展在地理上的优势效益。使企业在资源配置上取得主动;城市创造了服务业发展在环境上的外部效益,使企业享受到良好的公共服务设施,许多的企业活动得以外置化。

(二)服务业的城市集聚效应

1,消费者服务业的城市集聚效应。直接面对最终客户的消费者服务(Consumer Services)具有满足居民日趋丰富的生活需要的功能,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不断增长的生活需求满足程度的提高、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有效消费这些消费型服务产品来实现的。消费者服务业成为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关键性部门,是有效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要推动力。

不仅要求产业运行主体和产业物质手段的集中,而且要求产业服务对象的集中,这是服务业的更高层次的聚集要求。离开了密集的城市消费者群体,大型零售商业、餐饮娱乐业、文化体育业、宾馆旅游业等服务业就如离水之鱼难以生存。俗话说:“店多拢市”,只有在人群密集、社会经济活动频繁的城市中。才会形成大量各种不同类型层次与风格的物质与文化需求,从而为商业、文化、服务、科技、教育、信息、娱乐、大众传播等服务业的发展提供有效的动力与条件。

2,生产者服务业的城市集聚效应。生产者服务(Producer Services)是指市场化的非最终消费服务。即

作为其他产品或服务生产的中间投入的服务,这一投入不断出现在生产的各个阶段。D.Keeble和LNacham(2001)认为生产者服务业是属于新经济的知识密集型行业,相对于制造业从需求和供应等角度来探寻集聚利益,生产者服务业更应该从集聚学和创新环境等角度来探寻集聚利益。

生产者服务业在城市集聚能增强集聚效应。因为在综合服务功能完善的城市。有关市场的、技术的以及其他与竞争有关的各种知识与信息大量集聚,使得信息更容易获得:在城市集聚的服务提供者可以共享基础设施;城市具有丰富的、较熟练的人力资源。同行业的企业集聚在一起。到一定规模后,内部专业化程度会增强。为专业化人才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机会,进而引致人才向该区域流动,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时。就在当地招募优秀人才。节约了搜寻成本。

另外,生产者服务业在城市集聚也与企业需要获得进入全球网络的资格有关。因为许多生产企业。特别是一些大型企业,需要进行全球化经营。而这些企业一旦能够位于一个国际化大都市中的知识密集型的服务业集聚区,就会获得发展全球化联系的额外优势。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国际大都市通常被作为首选地,成为大多数服务业跨国公司总部的所在地。如华尔街的金融贸易业、上海陆家嘴金融贸易区。

三、服务业城市集聚的发展路径

产业集聚不仅要考虑产业功能,同时也要考虑城市功能。在城市中。由于社会经济活动的空间集中,劳动力。特别是高素质劳动力大量聚集,信息交换便利。技术扩散迅速等。各种行为的关联度与依赖性增强。外部性特征和规模经济效应明显,市场效率往往比较高。因此,产业集聚必须高度重视城市所带来的巨大外部性经济利益,充分利用城市的集聚功能和城市化的经济效应。以获得事半功倍的成效。另一方面。只有将产业集聚纳入城市发展的总体框架,在空间上围绕城市或城区展开,才能更有效地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

(一)优先促进生产者服务业在城市的集聚

任何城市的容量都是有限的,如果从城市作为一个区域发展极考虑,在城市聚集的要素只能是先进的生产要素。聚集的产业只能是主导产业。在城市发展的服务业应该着重于生产者服务,金融服务、贸易服务、信息服务、科技服务业应成为发展主体,使城市具有较大的生产服务功能,并对周边地区形成强大的经济带动力和辐射力。随着城市地价的提高。留在城市的只能是具有更高价值、有能力偿付较高租金的要素和产业。

(二)提升城市品质。促进各类要素的集聚

许多城市虽然都很重视集聚效应,但却只是依靠企业、产业在地域上的集中所形成的空间规模效应。而不是靠城市本身所发生的城市化效应来形成真正意义上的集聚效应。从区域经济学角度看。城市化效应是城市的外部效应,而城市作为区域经济中心的功能作用,正是取决于这样的外部效应。经验表明。增强城市的这种外部效应。主要并不是依靠城市规模的外延扩张,而是城市品质的提升,包括打造城市的个性、形成城市的特色、提高城市的管理水平等。

从提升现代城市的品质出发,以服务要素的集聚为重点来推进城市化进程。不但要促进人口的集聚、生活的集聚、产业的集聚。更要促进人才的集聚、技术的集聚、资金的集聚、信息的集聚。聚集有利于商业、金融、贸易等服务业的发展。进而增强城市对人口的吸引力,为人们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加速城市化发展。

篇9

一、 中小企业集群的定义

关于中小企业集群的概念,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此进行了解释。

迈克尔·波特主要从竞争优势的角度对中小企业集群现象进行了研究。定义是:某一特定产业的中小企业大量聚集于某一特定地区,形成了一个稳定、持续的竞争优势集合体。波特认为企业集群的成员包括提供零部件等上游产品的供应商,下游渠道的顾客,提供互补产品的制造商,及具有相关技能、技术或共同投入的其他产业的企业,还包括提供专业培训、教育、信息、研究与技术支持的政府或非政府机构。

Posenfeld则侧重于强调社会关系网络及企业间的合作对中小企业集群的决定性作用,他对中小企业集群的定义是:中小企业集群是相似的、相关联的或互补的众多中小企业在一定地理范围内的聚集,有着畅通的销售渠道,积极的交流及对话,共享社会关系网络、劳动力市场和服务,共享市场机会及分担风险。

我国学者对中小企业集群的定义是:由一群彼此独立但相互之间又有特定关系的中小企业所组成;在这一特定关系中隐含着专业分工和协作的现象,其协作即为集群中企业间的互动行为,从而获得马歇尔所说的“外部经济”;这类互动行为包括为中小企业间的交换与适应;交换行为的功能是为了有效地获取外部资源、销售产品和劳务、促进知识和技术的尽快积累,而适应则是为了谋求企业间的关系能长期维持而及时解决成员间的不一致和环境的不确定性;集群中存在企业间的互补与竞争关系;中小企业间所形成的长期关系无须用契约来维持,而以“信任和承诺”等人文因素来维持集群的运行,并使其在面对外来竞争者时,拥有其独特的竞争优势。

二、 传统产业中小企业集群特点

企业集群比处于孤立分散状态的单个企业相比具有更强的竞争力和更好的绩效;企业集群能够推进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企业集群作为一种创新网络,有利于技术创新与新技术的扩散;企业集群是培养企业家的孵化器;企业集群是推进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扩大出口和开拓国际市场的新途径;企业集群能有效地吸引外资是发展中国家加入跨国公司全球商品链的重要形式。

传统产业中小企业集群具有共同特征:

1. 关联性与共生性。传统产业中小企业集群是围绕某个特定领域和产业所形成的企业集群,区内众多的企业在产业上具有关联性,能够共享诸多产业要素以及专业人才、市场、技术和信息,一些互补产业则可以产生共生效应,集群内的企业因此获得规模经济与外部经济的双重效益。

2. 互动性。传统产业中小企业集群内的企业集群内的企业既有竞争又有合作,既有分工又有协作,彼此间形成一种互动性的关联,由这种互动形成的竞争压力,潜在压力有利于构成集群内企业持续的创新动力,并由此带来一系列的产品创新,促进产业升级的加快。

3. 柔韧性。集群内集聚了大量的经济资源与众多的企业,一方面高度集聚的资源和生产要素处于随时可用的状态,为企业集群内的企业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并降低了企业间的交易成本;另一方面大量企业的存在也使集群内的经济要素和资源的配置效率得以提高,从而达到效益的极大化。

4. 社会根植性。集群内的企业具有相同或相似的社会文化背景和制度环境,企业经济行为深深植根于共同的圈内语言、背景知识和交易规则。因此具有可靠性,可预见性,易于产生交往默契并交流行内秘诀,能够防止机会主义行为,又促进知识的交流和扩散。这样有利于增强区域的整体凝聚力,使企业深深扎根于当地。

三、 广东的集群发展现状及其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中一个值得关注的就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越来越趋于集中,个别快速成长的区域成为经济增长中的亮点,吸引着资本、劳动力、技术等资源向区域聚集。从改革开发至今,我国沿海到内陆发展了不少传统产业型中小企业集群。如福建晋江的鞋业集群、河北清河的羊绒业集群、河北辛集的皮草业集群、湖北彭场的无纺步产业集。广东作为我国经济相对发达的省份,正是靠这种企业集群取得了经济的极大成功。目前在广东已经形成了有规模的传统产业型中小企业集群有:澄海的玩具、东莞的鞋业、恩平的“咪霸”、丰顺的喇叭、潮阳庵阜的食品等。其中尤为突出的是服装业,目前广东是全国服装产量最大的省份,年产量达22亿件,销售额近1 000亿元,出口到五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额近100亿元。近十年,广东服装产量、销量和出口创汇在全国服装市场中几乎占1/3。在广东的服装业中小企业群中,出现了细分的现象,如深圳的女装、汕尾西服、佛山童装、普宁衬衣、中山沙溪休闲服、潮州婚纱晚礼服、汕头抽纱、南海盐步内衣、增城新塘牛仔、顺德均安牛仔、东莞大朗毛衣、新会针织等。发达的服装业集群,造就了广东开发、兼容、宽松、务实的时尚形象,更令广东服装成为全国服装业的晴雨表。正是靠这种集群的优势,在广东省的1 500个市辖镇中,经济规模超过10亿元的有300多个,超过20亿元的镇有120多个,最大的已达100亿元~150亿元。

转贴于

激烈的市场竞争,孤立的中小企业难以获得发展机会,为了生存,利用中小企业聚集形成的企业集群所产生的规模效应,成为中小企业增强竞争力、谋求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形式。中小企业空间上的聚集形成的企业集群成为中小企业克服规模劣势,获得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第一,中小企业的集群化发展,有助于降低集群内企业间的交易费用,降低生产成本和管理成本。集群发展到一定程度,竞争性的配套体系与专业化的分工协作体系日趋完善,极大地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中小企业可以利用集群庞大的销售网络进入市场,依赖集群整体的知名度来开拓市场,节省了营销交易成本。在集群内,由于企业间距离的靠近,容易建立信誉机制,减少机会主义行为,降低了内生交易费用;由于有专业人才库与人才流动机制,减少了人才交易成本,并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偷懒的道德风险和谎报自身能力的机会主义行为;由于社区联系和人与人之间的密切交往,知识(信息)流动加速,减少了知识或信息费用;由于许多原材料和中间产品可以就近获得,节约了运输与库存成本;由于供应商和经销商之间供销网络和批量通道的形成,节省了大量的交易成本。

第二,中小企业的集群化发展,有助于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地理上的集中性和文化背景的共同性,集群中垂直联系的企业、水平竞争的企业以及研发机构、中介服务部门等聚集在一起,更有利于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的积累、沟通、学习和交流,因而创新技术的成果扩散得更快、更方便,从而使产业集群获得进一步的技术垄断和竞争优势。研究表明,创新首先是一种社会的集体努力,一种合作进程,其中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主要要依赖于广大社会群体(包括员工、供应商、顾客、技术协会、培训团体等)的知识交流与碰撞,而不是主要依靠个别人的想象。企业的集群化发展,实际上是一种企业发展的空间模式,它在以下方面有助于企业创新。企业集群化发展,方便了“集体学习过程”,信息、知识和最佳实践在集群区域内快速传播,提高了企业和机构的创造能力。并且,企业集群实际上又是一个区域化的生产系统,在这个系统内,通过面对面的交流,能够大大增加“公共参与”,弥补中小企业学习能力的不足,获得集群外部企业无法得到的成功与失败经验。随着集群区域创新氛围的培育,会有更多企业愿意从事创新活动,提高技术创新的成功率。

第三,中小企业的集群化发展,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市场应变能力。在企业集群内部,大量专业化企业集聚在一地,使区域实现了规模生产。与此同时,企业集群也创造了一个较大的市场需求空间,对分工更细、专业化更强的产品和服务的潜在需求量相应增加。随着技术发展和需求变化,后福特制生产方式的盛行,工艺过程日益高度专业化,这不仅为专业化生产商提供了很大的生存机会,而且还使它们实现了规模生产,两者形成良性循环,不断提高企业集群的整体生产效率。由于地理邻近与相互信任,有关产品、技术、竞争等市场信息可以在集群内企业间迅速集中和传播,加上他们之间的相互协作,有利于集群内部企业洞察市场需求变化,捕捉市场机会,及时调整产品结构,提高市场应变能力。

第四,中小企业的集群化发展,有利于发挥品牌效应与拓宽市场。在企业集群区,由于众多厂商聚集在一起,促进中小企业之间建立相互交流和学习机制,而且可以将外部的信息和知识内部化,活化企业的内部资源,提高知识构建和组织竞争能力。由于企业聚集发展,市场规模较大,也便于企业形成和扩大营销网络,降低单位营销成本,并逐步形成区域品牌。如果政府重视发展中小企业集群,就会主动采取措施消除那些不符合企业集群发展的环节和因素,致力于区域创新环境建设,为中小企业持续发展奠定组织、环境和制度基础。同时,随着产业集群的发展,集群的核心产品不断走向市场,为打造区域品牌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集群中那些已具备了一定规模、实力的企业又能以自身品牌的影响力来增强区域品牌的效应。与单个品牌相比,区域品牌是产业集群内众多企业品牌的聚集和提炼,区域品牌形象更广泛、更持久,影响力更大。

综上,企业集群能够保持中小企业灵活多变、反应敏捷的特点,并形成群体规模,使中小企业在获得竞争优势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陈伟.企业集群的竞争优势.中国市场,2006,13(6):52-53.

篇10

中图分类号:F27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298(2018)02(a)-058-03

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不断加深,外资企业逐步打开了中国市场的大门,这就给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冲击与挑战。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极其不平衡,缺乏国际市场营销战略的劣势也逐渐展现了出来,为了促进我国中小企业的自身发展以及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我们必须在了解自身发展的特征与趋势的前提和基础上,采取积极的创新策略,才能在国际市场竞争中赢得主动权。

1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市场营销的发展现状

1.1我国中小企业的市场营销特征

中小型企业在不同的国家根据不同的经济发展特点划分的标准也会有所不同,在我国,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只要企业的销售额、新增产值、在职员工数与总资产在一定数量控制范围内就属于中小型企业。一般会把总人数在500人以下的企业认定为中小企业。

而市场营销则是每个中小型企业必须要做的准备工作。营销大师科特勒指出市场营销是一个企业生产销售的全过程,国际化的市场营销则是企业进行跨国贸易的活动,其同样也需要先进行市场调查、分析与勘查。目前,根据我国的中小企业反馈的国际市场交易额与其他因素来看,我国中小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营销工作还不够完善,占據的市场份额还不够多。因此,首先我们就要对中小型企业的市场营销特征进行透彻分析,再根据这些特征选择适合企业发展的营销策略。

(1)中小企业的市场策划不够完善,但是同时也具有自己设计的特色展示。与大型企业相比,我国的中小企业在经营规模、人员数量、人才储备、管理能力和技术创新方面,都不具有优势,使中小企业不能像大型企业一样将产品的品牌推广、产品宣传与营销策略做到系统性、规范性、科学性。但是在国际化经营中,中小企业机制灵活、组织结构简单高效、管理层级扁平化的特点使其信息传递更加的及时、准确、高效,应对市场变化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弹性,加之中小企业拥有精益求精的营销态度,其市场策划通常会呈现出与众不同、特色鲜明的创意与特色。这也是相较于大型企业,中小企业所具有的优势和特点。

(2)中小企业的生产的产品样式单一,消费者因此没有更多的选择余地,同时其生产出的产品不具有足够的创新性、科技性,占据市场的比例也相对较小。然而,其因为生产成本较低、企业的资金投入相对也低,其根据消费者群体及时反馈的意见设计,生产出的产品的销售状况良好,不会出现大量的囤货与产品滞留情况。同时,中小企业一直都是以围绕消费者的需求为中心进行产品的设计与生产。因此,其产品在市场内需求量大,适用范围也没有一定的限制,新颖的外形设计和亲民化、生活化的营销手段也会呈现一些亮点和惊喜,从而能够吸引年轻消费者群体。中小型企业的产品也受到了不少年轻消费者的追捧和喜爱。

(3)中小企业的整体生存力不强,市场存活率不高。市场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很大程度上会影响着企业正常经营。在激励的市场竞争浪潮中,即便是体量巨大、实力雄厚的大型企业也不能难以在逆势中获得竞争优势,更何况是资金少、人员少、生产和技术实力薄弱的中小企业。另外,大型企业生产出的产品具有高技术、高配置与高端性能等特征。因此,产品中高端市场几乎是被大型企业所占据,中小型企业只能针对技术含量不高、配置低端,性能一般的中下层的消费者市场需求进行设计和生产。同时我国的中小型企业数量众多,然而市场总量和市场需求却是相对有限的。因此,中小企业的同行之间竞争也非常激烈,加之资金短缺、管理水平不高、创新能力不强、品牌意识等不强因素,导致我国中小企业的市场存活率不高。根据2016年抽样调查显示,中国民营企业平均寿命仅3.7年,中小企业平均寿命更是只有2.5年。

1.2我国中小企业的生存现状分析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中小企业也像雨后春笋般快速成长起来,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的中小企业的数量目前占全国注册企业总数的80%左右。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促使了我国的社会经济结构的改变,但是受到国内大型企业的竞争压力与外资企业的不断冲击,其面临着严酷的生存经营环境。因此,只有对中小企业的国际市场营销策划实施积极有效的创新改革,才能使其在夹缝中得以生存和成长。

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进一步加深,中小企业在世界经济市场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据经济学专家推断,将来主导世界经济发展的极有可能是中小型企业。因此,我国正大力鼓励中小型企业实施经济发展战略,对中小企业实施鼓励生产力发展的指导政策,这会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中小企业的创新科技发展,使得其在激烈的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2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市场营销发展的优劣点分析

在分析我国中小企业的国际市场营销发展优劣点时,我们既要从中小企业的内部因素去分析,也要从外部的国际经济大环境中去深入把握。

2.1中小企业开展国际市场营销的内部优势

(1)中小企业在管理结构上更具灵活性。中小企业由于人数规模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所以中小企业相比于大型企业来说,在人员的管理与控制方面会更加的灵活与自由。这个优势就便于中小企业在向国际市场上进行拓展或者在实施市场营销战略时能够及时将世界经济的态势、国际市场信息动态传递给公司总部,便于公司总部及时召开紧急会议商谈应对策略、快速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相对而言,大型企业内部管理层级多、企业人事层非常复杂,对于市场的信息的传递效率不高、速度不够及时,不利于大型企业的决策层积极制定应对国际市场变动的策略和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从而错过最佳时机,使其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与此同时,大型企业中更易在企业高层出现贪污、责任心不强、滥用职权等现象,这就不利于大型企业的整体综合能力的发展。而在中小企业中这种现象很少见,公司政权直接掌握在股东与董事大会手中,这就便于公务开展的透明化,从而促进公司效益的进一步提升。

(2)中小企业可以利用我国充足的劳动力资源。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具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这就有利于我国中小企业开展国际市场营销活动。而对于我国中小企业来说,他们主要生产类型集中于劳动密集型商品的传统行业。虽然,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闲置劳动力的流动有一定减缓,中小企业存在周期性用工难现象,但总体上看,劳动力资源仍然是企业国际营销优势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较低的劳动力成本为我国中小企业开展生产提供了巨大的帮助。然而,现如今随着中国国际市场的逐步打开,许多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步将生产中心由国内沿海地区转移到了内陆省份地区,有的甚至转移到了东南亚地区。这也间接促进了中小企业的市场向国外扩展。

(3)市场的逐步完善促进了中小企业的生产发展。现如今,我国的市场经济体系正在逐步的得到完善与改进,这就为中小企业提供了一个促进生产需求的契机。因为市场的完善,一些市场需求量大的产品也就逐步增多,这时中小企业可以充分利用这一良机,大力发展生产力,积极的创新生产科技,努力扩大产品的市场影响力与市场占有量,向国外市场积极开展市场营销策略,同时市场的有序管理使得供货链与销售渠道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共享的平台,有利于不同的中小企业在这个互助的平台上交流与学习,从而促进自身企业的全方面综合发展。同时,我国目前呈现出的行业区域集中化的格局,也形成了一个可以共享的销售网络,中小企业可以依托市场分享中间产品和最终消费品在营销方面的外部规模经济,并依靠专业市场的知名度和整体营销宣传战略来开拓自己的市场。

2.2在外界经济大环境中的中小企业开展国际市场营销面临的困境

(1)中小企业的质量问题严重,自主品牌缺少。由于我国中小企业经营的是主要劳动密集型产业,因此,其生产的产品主要是具有较低科技含量的,质量控制和把关也是不够严格的。所以,当我国的中小企业生产出的产品出口到国外后经过国外的质量安监部门的进一步检查往往就会产生质量不过关的问题。另外,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的中小企业主要生产的产品类型集中在皮带、鞋子、皮革包等小产品上。因此,所冠用的品牌大多数都是根据高档品牌改编而来的,依靠抄袭、模仿、恶搞等手段“山寨”其他国际品牌,有的甚至都牵扯到了抄袭等侵权行为,深陷法律纠纷之中。这也不利于我国的中小企业打开国际市场并立足于其中。

(2)中小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低下,主营国际市场的人才稀少。通常我国的中小企业资金有限、员工数量少、经营规模小。因此其在厂房、机器、设备上的投入量就会减少,表现在设备陈旧、工艺落后,这就不利于我国的中小企业更新科技并开发出更多优质的产品。在产品的升级与更新换代上,我国的中小企业自主的创新能力远远不够,产品的生产周期较技术含量高的产品来说较短,但是劳动密集型行业如果不进行产品开发和升级换代,就会导致我国的中小企业缺少一定的市场竞争力,不利于其在国际市场中占据主要地位。另外从中小企业的内部员工的层面来说,只有采用具有专业的市场营销与国际经济传输贸易知识的员工,才能帮助企业制定适合自身发展的国际市场营销战略。然而在目前大多数的中小企业中,具有这种知识技能的人才远远不够,这就会对企业自身的发展方向产生一定的影响,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

3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市场营销的策略分析

我国中小企业过去的开展国际市场营销战略主要是从产品本身以及其價格等这几个基本的方面去实施的,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给我国的中小企业带来了国际经济效益,但是不利于中小企业长期的国际发展,因此,在这基础上还要从企业的人才,自主品牌的设计与市场营销的促销这三个方面进行改善。

3.1企业的人才战略

现如今高校内的市场营销专业人才辈出,一方面,中小企业就应该积极引进具有高学历、高技能的人才,弥补巨大的人才缺失,并且要积极调动起企业内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从而才能建立起可靠高效的市场营销计划。例如中国现在IT界的精英联想(北京)有限公司,虽然现在成为了中国的大型企业,但是在联想早期也是由著名的中小企业进化发展而来的,但其在发展的初期就开展了人才资源国际化、本土化的政策。2004年,联想集团主席柳传志就表示联想集团需要引进国际化的科技人才来促进本土科学技术的创新与发展。2006年,联想集团就聘请了前微软高管肯尼斯·迪·皮埃特罗担任人力资源部门的副总裁。为了适应国际化市场,联想集团还对员工进行了英语培训,促进其专业素养与技能的提高。另一方面,除了对外引进优秀的市场营销人才,还需对企业内部的员工进行专业素养与技能的培训工作,加大与校外培训机构的合作力度,从而才能进一步的提升企业内部的综合专业能力以及对外市场的竞争力。人才就是企业内部机构的核心科技,对企业的员工还可以采取业绩评分制,激励员工的自主工作与创造性,才能使得企业充满活力。

3.2企业的自主品牌战略

在如今的国际市场上出了产品的质量问题引起消费者的密切关注,还有就是典型的品牌效应,消费者往往喜欢追逐名牌,既可以满足自己内心的虚荣心,又可以确定质量有保障。所以,我国中小企业就可以充分利用消费者这一心理特征,加大研发自主品牌的力度,打造出具有市场号召力并具有自身民族特色的企业品牌,这对于企业来说不仅要在科学技术上有所创新,还需要在宣传与策划上独具匠心。注意可以加入中国民族的特色文化,提升本民族企业的市场辨别度。具体战略措施为认清国际经济市场的转变方向,贴合企业自身发展的特性,制定出适合本民族、本企业发展的计划,扩大自主品牌影响力。

3.3企业的市场促销战略

市场促销策略是推动企业生产的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重要步骤之一,在这一关键的环节上,我们就要充分借鉴国内外大型企业的广告宣传与促销策划的创意点,积极推动国际贸易的公关活动,积极创建中小企业与国际公共关系之间的有益联系,这种措施的主要目的就是企业的促销工作人员利用国内外的微商的人脉圈进行本企业产品的推广与宣传,使顾客在巨大的号召力与影响力下信赖我们的产品,并产生购买欲望。这也便于本企业可以在短时间内迅速扩展产品的知名度。另外企业还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这一高端平台与其他中小型企业联合开展产品的促销与展示工作,也可以与国外公司的网上经营公司进行合作,扩大对外经营的影响力并积极参与对外经济的联合贸易活动。

4结语

国际市场营销策略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我国中小企业国际营销的成败。现如今,国际市场的变化莫测使得不少中小企业加大了自主创新能力,研发出具有自身企业特色的产品。除此之外我国的中小企业还需采用积极的国际市场营销战略,发挥出企业自身的主要管理优势并逐步结合自身的企业文化,打造出适合企业自身长期发展的经营计划,扬长避短,合理运用国际市场营销策略,不断提高在营销活动中的整体功能。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我国的中小企业成功的走向国际市场。

参考文献 

[1] 速清斌.区域流通企业的连锁经营市场营销策略分析[J].商业经济研究,2016(20). 

[2] 郑刚,刘仿,徐峰,等.非研发创新:被忽视的中小企业创新另一面[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4(01). 

[3] 黄嬿,喻亮.基于客户价值视角的企业市场营销策略研究[J].价格月刊,2016(01). 

篇11

1997年美国经济学家迈克尔.戈德海指出,在以网络为基础的信息社会中,信息已不再是稀缺的资源,而是相对过剩的资源,稀缺的是人的注意力。谁能抓住更多的眼球(注意力),谁就能成为21世纪经济的主宰。他认为,在新经济时代,最重要的资源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货币资本,也不是信息本身,而是注意力。在当前信息急剧膨胀的时代中,人的注意力显得越来越不够用了,我们知道,"经济是由稀缺资源决定的" 。注意力经济的概念就由此而产生。

企业之间残酷的竞争实际上已经演变成吸引消费者注意力的竞争。如何以最少投资获得最广泛、最有效的注意力已成为需要研究的重要问题,这就是一个经济问题--注意力经济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讲,注意力成为比物质财富更为重要的资源。在信息爆炸和产品丰富的网络虚拟经济和信息社会中,"好酒也怕巷子深",如何抓住消费者的注意力这种稀缺的商业资源,便成为网络营销成败的关键。

注意力经济概念的出现对企业网络营销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策略,具体来说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网络营销不仅要重视产品与服务的质量,更要重视信息资产的积累。在网络虚拟经济中,产品与服务质量是网络营销成功的基础与关键,因为它是与消费者建立长期信任关系的基础,而消费者对其产品质量与服务的信任及忠诚是厂商长期发展的重要保证。但由于网络虚拟经济中有大量噪音风险,即过量干扰信息的存在,即使有上乘的质量和优良的服务,如果这些信息不能引起客户的注意力,依然会"门庭冷落车马稀",不能给厂商带来丰厚的利润。

信息资产主要是指品牌和心灵占有率等无形资产。在网络经济中,信息大量的过剩给客户无所适从的感觉,而对品牌的选择是客户摆脱噪音风险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因为客户相信:品牌是厂商为了使消费者相信自己的产品与服务而进行了大量投资产生的,而且,经久不衰的品牌也是厂商对其产品与服务质量长期自我约束的结果,所以,选择了著名的品牌,产品与服务的选择就得到了保证。心灵占有率也是信息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厂商来说,它是一种随时可以兑现的无形资产,是一种潜在的市场,因为对消费者来说是一种预期消费,也是规避噪音风险的良方之一。所以,网络营销既要注重产品与服务质量,也要积累信息资产。

2、网络营销要针对目标市场建立信息银行,推行个性化的数据库营销。据一项调查表明,国际互联网用户的平均年龄为35岁,大多数使用者都有大专以上的高等学历,高中以下学历的只占3%,而且都是高收入阶层。它们消费欲望强烈,购买力强,在追求时尚的同时又不忽视个性的追求,有冒险探索的精神。因此,网络营销要针对这一消费群体仔细分析目标市场,设计富于个性化特征的产品与服务,建立客户信息银行,推行按数据库信息进行的心贴心营销。如通过网络,厂商可以设计问题,请客户输入性别、生日、收入、娱乐、喜欢的读物、运动、爱好等基本的资料,在信息银行中建立客户信息数据库,再针对客户的特性与需求,提供给客户个性化的与厂商线上互动的服务。

3、网络营销要注重与客户信息的双向沟通,提供一些增值服务。网络的优势就在于其信息的流动性、开放性和互动性,网络营销只有发挥这一优势,加强与客户信息双向交流,才能取得消费者的认同与注意。在网络经济中,客户的需求广泛而又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它们对欲购的产品需要更多的分析资料,对产品本身要求更多的发放权和售后服务,因此,网络营销要借助网络与多媒体技术及网络的互动功能,鼓励客户参与产品的决策,如让他们选择产品及其装运方式,自己下订单,增加他们的参与意识与合作的兴趣。因此,在制定销售过程中,客户参与得越多,销售产品的机会就越多。此外,在网络营销过程中,除了交互功能以外,更应该提供增值服务,如信息的搜索、分类、加工、整理等服务,才能吸引更多的客户。

4、在产品促销方面,网络营销的营销手段要多样化。因为知道你的产品或服务的人越多,购买你的产品的人就可能越多。因此,要在网站推广方面多做文章。首先,将与产品有关的热门词汇作为网站首页的关键词是一个最简便的方式。另外,友情链接、博客营销等都是不错的推广方法。

其次,网络营销要在知名网站上或用模特做广告。利用知名网站访问量大的特点,在知名网站上做广告,以提升注意力。利用网络模特做广告也是一个扩大知名度的重要方法。如曾经捧红世界超级名模的Elite模特公司,在互联网上建立自己的网站推出的第一代网上虚拟模特,完全按照美女的标准设计,具备当今名模各种优点,还富有生态环保观念。她从不迟到和疲倦,可以在成千上万的地方同时进行表演,在网络世界中红极一时。因此,利用网络模特做广告,也可以吸引广大的网民的注意力。

第三,网络营销还要综合运用各种传媒优势,进行"概念"营销。"概念"营销指的是企业以某种有形或无形的产品为依托,借助现代化的传媒技术,以捕获消费者的注意力为中心,以企业、企业产品或其主要经营者为对象制造热点事件或新闻,创造新奇概念,从而进行大规模的广告宣传,赋予企业或产品以丰富想象内涵或特定的品味或社会定位,迅速取得市场份额,实现资产的快速增值,取得该行业的丰厚利润。"概念"一旦深入人心,其取得的经济效益往往是无法估量的。此外,网络营销还要运用名人的示范效应,增加产品或服务的社会知名度。

当然,"注意力经济"强调的注意力只是一种虚拟资产,要想使之变成现实的购买力,仍需要取得客户长期的、足够的信任,并以提供良好的产品和服务为前提。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