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生物化学的基本概念

生物化学的基本概念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7-07 09:20:51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生物化学的基本概念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生物化学的基本概念

篇1

1注重绪论教学,充分做好教学准备工作

一般院校对于生物化学课程通常至少安排40~50个课时,鉴于生物化学课程知识点繁多,学习难度较大,课时安排时间有限,又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教学内容,有些老师甚至直接忽略绪论部分的讲解,这么做是非常不好的。绪论这一章节,不仅具有知识性、科学性,还集趣味与育人为一体,对整门课程来说,有着提纲挈领的重要作用。要想把绪论讲好并非易事,需要教师整体把握教材和知识体系,也需要多年专业教学经验的积累。教师在授课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包括教材的通读和钻研,最新文献资料的查阅以及课件的用心制作。这样,对于绪论的讲解才能生动清晰起来,才能使学生树立学好学会生物化学的信心。

2由浅入深介绍生物化学定义,让学生理解学科特点性质

许多学生上完了生物化学课程,还不理解这么课程到底是讲的什么,所以说对于生物化学的概念讲解至关重要。把“生物化学”的概念讲清楚了,学生就能很清楚地理解本门学科的特点和性质。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先引出生物化学的基本概念:生物化学是运用化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生物体内化学分子与化学反应的科学,是从分子水平来探讨生命现象本质的一门学科,又称生命的化学。然后再从概念为出发点提出几个问题,如生物化学的研究对象是哪些?是运用什么原理和方法、在哪个水平研究生命现象的?生物化学课程和我们学习过的生理学、解剖学的研究角度有何不一样?什么叫做生命?生物化学为什么又被叫做生命的化学?最后让学生经过讨论、发言回答,教师解答,从多层次和多角度,由浅入深的介绍生物化学的概念,这样学生就容易明白生物化学究竟是以什么为研究对象的学科。

3介绍生物化学发展历程,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生物化学的发展历程总体可被划分为三个主要阶段,一是叙述阶段,研究对象主要是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第二阶段是动态生物化学阶段,研究对象主要是各种物质代谢途径以及相关调控;第三个阶段就是分子生物学阶段,这个阶段主要研究对象是基因遗传信息的传递和其相关调控。总而言之,生物化学的研究内容分为三大部分: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功能和物质代谢调控,以及基因遗传信息的传递及其调控。讲述生物化学的发展史,要密切围绕这部分学习内容,并且尽多地融入相关科学家的事迹介绍,把他们去的这些科学成果的经过、趣闻给予介绍,集知识性、趣味性融为一体,这样比起蜻蜓点水式枯燥讲解课本内容,会更加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4介绍生物化学的学习方法

生物化学课理论课程具有抽象难懂、反应复杂等特点,学生普遍反应比较难学。所以,给学生介绍一些本门课程的学习方法是很必要的。生物化学学习方法一般有目录法、图示法、比喻法等。例如在糖的代谢这一章节,利用图示法讲解效果很不错,对于代谢过程,列表法很清晰的对比出三条途径的代谢起始物、中间产物和终产物、其中的关键反应步骤和关键酶、反应前后的能量变化、代谢分支点以及调节因素。人体8种必须氨基酸的记忆可以通过编顺口溜“一两色素本来淡些”。用“一、二、三、四”来总结三羧酸循环的反应特点,也就是“一次底物水平磷酸化,二次脱羧,三个不可逆反应及其对应的三个关键酶,四次脱氢”。在实际的教学中,老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启发,学生也应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对课本知识进行归纳和总结,这样运用好的学习方法,就能尽可能避免走弯路,使学习效果事半功倍。

5重视并积极改进绪论教学

绪论部分不仅要介绍给学生生物化学的学科特点、主要研究对象,还要简述学科发展历史,让学生通过了解科学发展道路的曲折,而激起学习兴趣和爱国主义情怀。总之,绪论这一章节,不仅具有知识性、科学性,还集趣味与育人为一体,对整门课程来说,有着提纲挈领的重要作用。要想把绪论讲好并非易事,需要教师对知识进行宏观把握和微观调控,与此同时,也要运用合适的讲课技巧,这样传授知识的时候才能够有的放矢、得心应手;才能更加吸引和打动学生;才可以去的良好的教学效果。通过绪论课的学习使学生明确生物化学概念、特点、学习方法等,学好生物化学课程,为其他相关学科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艳芳,张俊河,张煜.详尽与简略讲授绪论对生物化学教学效果的影响[J].新乡医学院学报,2010,27(5):529-530.

[2]严冬梅,李敏军.医学院校生物化学绪论教学中的几点体会[J].现代医药卫生,2011,27(6):948-949.

篇2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1-0167-01

生物化学作为医学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比较枯燥,较难理解的一门课程,特别是对于高职院校的同学来说在学习上更具有难度,在教授生物化学的这几年时间里本人也深刻的体会到了这一点。在学生的学和老师的教的过程中都体会到比较难,这一方面是由这门课程的特点决定的,另一方面是由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决定的。但是生物化学作为临床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课程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在教学过程中,要考虑到与高中生物和化学的衔接,让学生能够充分理解生物化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内容,为将要学习的专业课打下基础。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想方设法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运用恰当的教学手段来突破难点,把握重点,使老师教好,同学学好。本文就高职院校生物化学教学的教学模式进行了探索。

一、上好第一堂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

本人认为第一堂课很重要!从第一堂课开始就应该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明确这门课程对于他们今后职业发展的重要性,产生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1],失去了兴趣学生就失去了学习的动力,所以在第一堂课的时候,我会利用同学们所熟知和感兴趣的一些例子来说明生物化学对于人们生活和生产实践的重要性以及在同学们即将从事的医学工作中的重要应用价值。比如同学们所熟悉的古老的酿酒、制糖技术与生物化学中酶的知识紧密相关,在临床工作中常见的糖尿病、高血脂、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也需要利用生物化学的知识来解释他们的发病机制、以及进行疾病的诊断与治疗;还有现在处于发展前沿的一些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如转基因技术,克隆技术,基因工程药物等等这些同学们感兴趣的知识来调动大家学习的积极性,让同学们感觉到学这门课是有用的,有助于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和岗位能力。这是解决了“为什么学”的问题,使同学们有了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另外第一堂课还应该让学生明确“学什么,怎么学”,应该把生物化学这门课的教学内容条理清晰的呈现在同学面前,我把生物化学的研究内容分为了三大板块:“物质的结构与功能,物质的代谢,基因信息的传递与表达”,然后对应着目录中2-5章是讲物质的结构与功能,6-10章是讲物质的代谢,11-13章是讲基因信息的传递与表达,这样同学们在第一堂课上就从整体上掌握了这门课的内容框架,知道“学什么”,有助于同学们在脑子里形成一个完整的课程体系。高屋建瓴地把握课程内容,便于以后进一步的学习。然后再告诉同学们“怎么学”,要想学好生物化学这门课首先要克服畏难的情绪,只要克服了心理上的恐惧与排斥再结合恰当的学习方法就一定能学好这门课。列表法、图示法等学习方法对学好生物化学这门课是非常有益的学习方法[2],在日常学习过程中,同学们可巧妙地结合这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做到事半功倍。生物化学这门课概念繁多,同学们可把学过的易于混淆的概念列成表格,对比记忆,有助于同学们对这些概念的掌握。在学习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途径时,可将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途径总结在一张图上,以便于掌握这几条代谢途径之间的联系,也有助于同学们对这些代谢途径在头脑中形成更加清晰,更加深刻的印象。

二、根据内容特点和学生特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就其内容来说,生物化学这门课程主要是研究生物体的化学组成及其在生命过程中产生的化学变化及其规律的科学。主要是对一些基本概念、理论、原理的阐述及一些生化技术的介绍,这就使得整门课程看起来比较枯燥,且有一些理论和原理比较抽象、复杂。另一方面,作者的授课对象主要是高职院校的学生,这些学生的知识基础比较薄弱,对知识的理解能力比较低,上课时自制力也比较弱,容易走神,针对这门课程和学生的特点,在教学中应该使用合理的教学方法、借助于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段使内容变得形象、生动、有趣、简单易懂,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在授课过程中可适当的结合PBL教学法、范例教学法、动画演示法、比较分析法、归纳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并借助于多媒体的辅助教学手段,力争做到使复杂问题简单化,抽象的问题形象化,使知识变得易于理解和掌握,使学生耳目一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外在教学中结合临床实例,临床实例的应用,一方面可以使学生从枯燥的理论中解脱出来,另一方面还可以贴合学生渴望接近临床的心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3]。

(一) PBL教学法

基于问题学习的教学方法,此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学习起点,以小组为单位,围绕临床问题进行讨论,最后对问题进行总结,如在讲“蛋白质的功能”这个知识点时,先以2004年在安徽阜阳出现的“大头娃娃”这个事例为引导,提问“为什么这些孩子喝了这种缺乏蛋白质的奶粉之后会出现发育迟缓,头发稀疏,面部浮肿,免疫力下降这些症状呢,这与蛋白质的功能有什么关系呢?”通过这个事例与提问把同学们自然而然的引入对蛋白质功能的思考,然后通过小组讨论结合此事例总结蛋白质的功能,PBL教学方法能更好地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4]。

(二)范例教学法

在讲课本上一些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时,结合生活中的一些实例,让学生感到知识不再枯燥,而是学而有趣、学而有用。如在讲紫外线可使蛋白质变性时,结合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见到的餐厅利用紫外线消毒灭菌以及在医院里手术室的紫外消毒灭菌,这样同学们就会感到所学的内容不再是书本上死记硬背的空洞知识,而是生活中时常遇到需要解决的问题,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5]。

(三)比较归纳法

生物化学概念繁多,化学组成复杂,结构多样,功能各异,但它们在很多方面异同点较多,如不注意比较归纳就容易混。如蛋白质的结构与DNA的结构,复制、转录、翻译的概念,变性与复性等,这些知识非常相似,有的概念只是一个字或是几个字的差别,经常应用比较归纳法能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增强记忆,辨别是非,从而提高教学质量[6]。

(四)动画演示法

生物化学讲授人体内一些物质的化学变化,内容抽象,如DNA的生物合成,RNA的生物合成,蛋白质的生物合成等,我们可以把这些过程制作成flas,这样可以变微观为直观,变抽象为形象,使同学们觉得神秘、深奥的知识直观生动的展现在学生面前。解决了同学们的畏难情绪,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汪红.医药院校生物化学教学改革方法与体会[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S1):10-11

[2]张廷华.生物化学课学习方法初探[J].高等理科教育,2011(04):136-139

[3]张茜.生物化学教学方法的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08,6(18):135-137

[4]孙鲁英.PBL教学法在临床教学中的效果及其原因分析研究[J].中医教育,2011,30(05):57-59

[5]王文静.生物化学课程教学方法的实践与探索[J].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9):100-102

篇3

案例教学法也叫实例教学法,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学目的和课程内容的需要,采用案例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研究、锻炼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1]。案例教学法作为一种先进且有效的教学方法,已经广泛应用于国内外医学课程教学中。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一些医学院校所使用的生物化学教材每章均附有病例分析,其目的就是让学生了解生物化学与临床医院的关系[2],有效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生物化学是中职医学院校护理专业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因其内容繁多、理论性强、知识抽象,学生往往错误地认为课程内容与将来所从事的医疗护理工作联系不大。另外,生物化学安排在中专一年级学习,因而生物化学是中职护理学生反映最难学的课程之一。“酶”章节一般设置在生物化学的绪论之后,可以说是生物化学课程的前导章节。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坚定其学习本课程的信心,是生物化学教学中亟须解决的问题。笔者总结教学经验,将案例教学法应用于“酶”章节的教学中,现介绍如下。

1生活型案例列举酶,导入主题拉近距离

生物化学的知识理论性较强,在导入时可以使用生活中加酶的日用品作为案例,使酶的概念具体化。例如加酶洗衣粉,其添加的蛋白酶、脂肪酶、纤维素酶等可以高效去污且无毒无害,不会污染环境。又如加酶牙膏,通过添加酶制剂,能有效除去牙垢、消除菌斑、防止龋齿。通过引入生活型案例,拉近了学生与酶的距离,同时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加酶洗衣粉和加酶牙膏等案例也可在后续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多次使用。如在讲解温度对于酶促反应的影响时,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有效地保存加酶洗衣粉,同时引出含酶药品应该在低温下保存等知识点。

2实证型案例介绍酶,让学生掌握经典概念

生物化学对于概念的定义相对抽象,学习基本概念时可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基本理论知识。例如学生在初中时已经学习过唾液淀粉酶,知道其可把淀粉水解为葡萄糖,因此在讲解酶、底物、产物、酶的活性和酶失活等概念时,可以引入唾液淀粉酶,从而引导学生说出唾液淀粉酶的底物、产物分别是淀粉和葡萄糖。这样既可加深学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又提高了学习效率。

3实验型案例展示酶,使学生直观感受酶

在案例教学法中,教师可以把精选的案例以最合适的方式展示给学生。酶的催化反应速度是非催化反应的108~1020倍[3],在讲解酶促反应特点时,可以通过实验的形式直观地展示酶促反应的特点。学生熟悉的外用消毒剂双氧水在过氧化氢酶的催化下,分解成氧和水(H2O2=O2+H2O)。过氧化氢酶存在于细胞的过氧化物体内,特别在肝脏中以高浓度存在。本实验可以采用教师演示实验或学生分组实验,选用肝脏研磨液催化双氧水,观察气泡产生的快慢从而可判断反应进行的速度。该方法可操作性较强且实验现象明显,能使学生直观地感受到酶促反应的高效性,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突出生物化学的实践性。

4针对型案例讲解酶,通过病例掌握重难点

刚开始学习生物化学的学生并没有临床经验,因此在讲解某些重难点时,选择具有针对性的临床常见病例是迫切且有效的。例如在讲解酶原和酶原激活的知识点时,可以选用急性胰腺炎的病例,通过病例让学生分析急性胰腺炎的发病原因是什么?为什么它是一种发病凶险、死亡率高的疾病?为什么可以用血、尿淀粉酶浓度来辅助诊断急性胰腺炎?通过对病例的学习、讨论、分析和总结,在加深了学生对酶原和酶原激活理解的同时,又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以适应今后的临床护理工作。又如在讲解酶的不可逆行性抑制作用时,可以选择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病例。根据病例引导学生回答有机磷农药的中毒原理是什么?有机磷农药中毒的表现是什么?有机磷农药中毒的解救原理和用药种类是什么?如果在路上碰到有机磷中毒的患者该如何进行急救?

5分析型案例探究酶,培养理论联系临床的能力

由于生物化学和护理专业关系密切,学好生物化学能为学习后续的护理专业课程打下基础。为了使学生能深刻认识到这一点,在“酶”章节讲解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通过引入分析型案例让理论和实际接轨。例如在讲解酶的竞争性抑制剂的作用原理时,选用磺胺类药物抑菌原理这一案例。磺胺类药物的化学结构与对氨基苯甲酸(PABA)类似,能与PABA竞争二氢叶酸合成酶的活性中心,影响了二氢叶酸的合成,因而使细菌生长和繁殖受到抑制[4]。本案例既能使学生明白竞争性抑制作用的原理,又能使学生明白为何使用磺胺类药物时首剂量应加倍,以达到迅速抑菌的目的。

6创新型案例思考酶,发散思维

案例教学法的目的是启发学生去思考、探索、总结、实践,尤其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底物浓度、酶浓度、温度、pH值是影响酶促反应的几个因素,在这一知识点讲解中,可让学生自己设计一组实验来探索酶促反应的影响因素。学生拿到案例后可以分小组进行案例讨论,通过阅读课本查找资料加深对影响酶促反应因素的理解,从而设计实验方案,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出集中存在的问题和提示问题的处理方法,同时启发学生形成一套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

7新颖型案例补充酶,使学生站在学科的前沿

在课堂中还可以采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补充一些较新颖的案例增加课堂知识的输出量。例如可通过视频等形式补充介绍某些酶缺乏引起的疾病。如白化病是由于酪氨酸酶缺乏引起的一种皮肤及附属器官黑色素合成障碍所导致的遗传性白斑病。白化病属于家族遗传性疾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由此还可以宣讲禁止近亲结婚的国策。生物化学是一门知识更新速度极快的学科,补充一些学生感兴趣的知识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如诺贝尔生理医学奖获奖项目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端粒酶等。某些护肤品中就添加有SOD,SOD是生物体内重要的抗氧化酶,也是人体内最重要的自由基清除剂,能使人保持健康、延缓衰老、延长寿命。补充这些学生感兴趣的知识,既可以使学生了解生物化学的发展方向,又是一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实践证明,将案例教学法应用于“酶”章节的教学中,能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生物化学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在精选案例的同时要注意自己角色的转换,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每种教学方法都有它的不足之处,案例教学法会占用较多的时间,因此要合理安排教学。同时,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不能只采用单一的方法,而应该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才能真正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张俊河,董卫华,王芳,等.案例教学法在医学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10(2):139-142.

[2]陈秀芳,叶辉,唐敬兰.案例教学法在医学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1(6):718-720.

篇4

Abstract:Thebilingualteachingisanimportantdevelopmentgoalofourcountry''''shighereducation,buteveryschoolhastheirspecialdetails,discoveringsuitablebilingualteachingpatternnowbecomesoneofthehotspotsincurrenthighereducationresearch.Accordingtomyschoolrealityofthebilingualteachinginbiochemistry,thisarticlemakesanpreliminarydiscussiontothemainquestionanditssolutionofthebilingualteachinginordinaryuniversities,soastoprovidereferenceforotherschools.

Keywords:Biochemistry;Bilingualteaching;Practiceandexploration

为了培养出适应激烈竞争的现代化医务人才,应对中国加入WTO后教育发展的要求,提高学生的英语(包括专业英语)水平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教育部也于2001年颁发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在高校积极推动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教学。还特别强调“高新技术领域”的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专业双语教学的重要性,双语教学也因此受到各高校重视[1]。目前各高校相继开展了双语教学,但由于办学条件、师资、学生英语水平的不同,探索适合本校实际的双语教学模式是当前研究热点。我校也于2005年开始开展生物化学的双语教学。本文结合我校实践对生物化学双语教学做了一些探索和尝试,以期能对双语教学模式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1生物化学开展双语教学的必要性

生命科学是本世纪的主导学科之一,而《生物化学》是生命科学中的基础课程,其理论和相关技术已渗入到生命科学的各个领域,作为医学院校的专业基础必修课,在医学教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该课程实施双语教学,对诸如《遗传学》等的双语教学具有铺垫的作用,对推动和促进我国医学院校教学与国际前沿接轨具有重大意义。

近年来,随着生物化学研究的进展,这门学科不断出现一些新的专业术语和研究成果,而这些最先进的信息多数储存在英文中,把这些概念译成中文,意义可能会变得模糊。我们双语教学的实践表明:采用英文原著上的表达,学生能更准确地把握其含义。这是单用母语教学所无法比拟的。

2生物化学开展双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2.1教材的选择与应用教材是知识的载体,没有合适的教材,双语教学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目前我们尚缺乏统一的医学英语教材。我院目前是授课教师将现行的中文教材翻译成英文讲稿,一是难度太大,二是出现一些中式英语的情况。

2.2教师水平有待提高教师必须具备较强的教学能力,同时要有较高的英语水平。我院开展双语教学的教师英语水平相对较好,但多为阅读理解好,由于老师未受到公共外语的专门培训,其听说能力无法达到运用自如的程度,因而上课时难以展开解说,讲解时无法发挥自如,这样势必影响了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加上大量陌生的专业词汇,使学生丧失继续学下去的信心。

2.3学生英语基础参差不齐在生物化学实行双语教学的过程中发现,部分同学存在着英语基础,尤其是听说能力较差的情况,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双语教学的推进。由于生物化学的理论知识较深奥,很多知识只能靠抽象思维来分析、消化,原本学习成绩和英语水平一般的学生在接受大量的中文和英文新知识时感到非常吃力,因而在上课时产生抵触情绪,这些学生在上双语课时打磕睡或看别的书,有的学生甚至提出请老师用汉语授课。若对这样的学生强行进行双语教学,结果必然是舍本逐末,不但达不到综合素质提高的目的,反而使学生连基本的知识都掌握不到。

2.4教学时数不够双语教学中的另一个难题就是学时不够充足,由于课堂上的部分信息要用英语传授,一些基本概念和定义等用英语讲完之后,还要用汉语对其中的难点作进一步解释,这样就延长了教学时间,使得原本一个学时(40min)的内容至少还需增加10min左右的时间才能完成[2]。

3生物化学开展双语教学的几点建议

3.1选用适用教材生物化学的英文教材很多,如何选用合适的教材是搞好生化双语教学的重点。目前,由于生物化学学科的迅速发展,使英文原版教材更新速度不断加快,此外,原版教材大多为煌煌巨册,价格昂贵,学生难以承受,不适合作为教材使用[3]。因此可根据教学大纲和实际教学情况,参考原版教材,结合国内现行教材,编辑出合适的生化双语教学教材,并在上课前两周发给学生,将重要而常用的专业词汇列举出来,标出音标及中文翻译,便于学生课前预习、课堂理解以及课后复习。

3.2加强师资建设师资水平是实施双语教学的保证。目前我国的医学院校普遍存在双语教师短缺的现象,以非英语科班出身的教师来进行双语教学,对大多数教师来讲,都是一个不小的困难,所以目前双语教学中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缺乏高水平的师资队伍。针对这个问题,教师应该不断加强口语和专业外语的学习,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知识素养,在实践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使双语教学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同时,学校可以有目的地组织部分教师到外语院校进行集中专门的英语口语培训,我校组织过两次此类培训,效果还是很显著的。

3.3探索教学模式鉴于学生外语水平参差不齐,又缺乏专业外语的基础,双语教学一定要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分步实施,不能不顾学生实际情况盲目进行[4]。可以针对同英语水平的学生分成不同的班级,制定出不同的双语教学方案。如英语水平整体较好的学生可以加大英语授课的比例,而针对英语听说能力较差的学生,可以适当减少英语授课的时间和部分章节,以保证他们掌握专业知识这一首要教学目标的达成。

3.4合理安排教学进度对于双语教学中教学时数不够的问题,笔者认为可以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将需要用英语解释的概念用多媒体展示出来,尤其将那些学生比较生疏的专业词汇,用形象的图片或者动画来演示,既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又减轻了教师的负担,节约了时间,也能够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除此以外,还应当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不能好高骛远,不能为了片面追求用英语教学而影响到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教学中应该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参考文献】

[1]滕晓英.双语教学的探索和体会[J].中国大学教学,2005,7:31.

篇5

Abstract:Thebilingualteachingisanimportantdevelopmentgoalofourcountry''''shighereducation,buteveryschoolhastheirspecialdetails,discoveringsuitablebilingualteachingpatternnowbecomesoneofthehotspotsincurrenthighereducationresearch.Accordingtomyschoolrealityofthebilingualteachinginbiochemistry,thisarticlemakesanpreliminarydiscussiontothemainquestionanditssolutionofthebilingualteachinginordinaryuniversities,soastoprovidereferenceforotherschools.

Keywords:Biochemistry;Bilingualteaching;Practiceandexploration

为了培养出适应激烈竞争的现代化医务人才,应对中国加入WTO后教育发展的要求,提高学生的英语(包括专业英语)水平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教育部也于2001年颁发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在高校积极推动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教学。还特别强调“高新技术领域”的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专业双语教学的重要性,双语教学也因此受到各高校重视[1]。目前各高校相继开展了双语教学,但由于办学条件、师资、学生英语水平的不同,探索适合本校实际的双语教学模式是当前研究热点。我校也于2005年开始开展生物化学的双语教学。本文结合我校实践对生物化学双语教学做了一些探索和尝试,以期能对双语教学模式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1生物化学开展双语教学的必要性

生命科学是本世纪的主导学科之一,而《生物化学》是生命科学中的基础课程,其理论和相关技术已渗入到生命科学的各个领域,作为医学院校的专业基础必修课,在医学教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该课程实施双语教学,对诸如《遗传学》等的双语教学具有铺垫的作用,对推动和促进我国医学院校教学与国际前沿接轨具有重大意义。

近年来,随着生物化学研究的进展,这门学科不断出现一些新的专业术语和研究成果,而这些最先进的信息多数储存在英文中,把这些概念译成中文,意义可能会变得模糊。我们双语教学的实践表明:采用英文原著上的表达,学生能更准确地把握其含义。这是单用母语教学所无法比拟的。

2生物化学开展双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2.1教材的选择与应用教材是知识的载体,没有合适的教材,双语教学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目前我们尚缺乏统一的医学英语教材。我院目前是授课教师将现行的中文教材翻译成英文讲稿,一是难度太大,二是出现一些中式英语的情况。

2.2教师水平有待提高教师必须具备较强的教学能力,同时要有较高的英语水平。我院开展双语教学的教师英语水平相对较好,但多为阅读理解好,由于老师未受到公共外语的专门培训,其听说能力无法达到运用自如的程度,因而上课时难以展开解说,讲解时无法发挥自如,这样势必影响了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加上大量陌生的专业词汇,使学生丧失继续学下去的信心。

2.3学生英语基础参差不齐在生物化学实行双语教学的过程中发现,部分同学存在着英语基础,尤其是听说能力较差的情况,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双语教学的推进。由于生物化学的理论知识较深奥,很多知识只能靠抽象思维来分析、消化,原本学习成绩和英语水平一般的学生在接受大量的中文和英文新知识时感到非常吃力,因而在上课时产生抵触情绪,这些学生在上双语课时打磕睡或看别的书,有的学生甚至提出请老师用汉语授课。若对这样的学生强行进行双语教学,结果必然是舍本逐末,不但达不到综合素质提高的目的,反而使学生连基本的知识都掌握不到。

2.4教学时数不够双语教学中的另一个难题就是学时不够充足,由于课堂上的部分信息要用英语传授,一些基本概念和定义等用英语讲完之后,还要用汉语对其中的难点作进一步解释,这样就延长了教学时间,使得原本一个学时(40min)的内容至少还需增加10min左右的时间才能完成[2]。

3生物化学开展双语教学的几点建议

3.1选用适用教材生物化学的英文教材很多,如何选用合适的教材是搞好生化双语教学的重点。目前,由于生物化学学科的迅速发展,使英文原版教材更新速度不断加快,此外,原版教材大多为煌煌巨册,价格昂贵,学生难以承受,不适合作为教材使用[3]。因此可根据教学大纲和实际教学情况,参考原版教材,结合国内现行教材,编辑出合适的生化双语教学教材,并在上课前两周发给学生,将重要而常用的专业词汇列举出来,标出音标及中文翻译,便于学生课前预习、课堂理解以及课后复习。

3.2加强师资建设师资水平是实施双语教学的保证。目前我国的医学院校普遍存在双语教师短缺的现象,以非英语科班出身的教师来进行双语教学,对大多数教师来讲,都是一个不小的困难,所以目前双语教学中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缺乏高水平的师资队伍。针对这个问题,教师应该不断加强口语和专业外语的学习,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知识素养,在实践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使双语教学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同时,学校可以有目的地组织部分教师到外语院校进行集中专门的英语口语培训,我校组织过两次此类培训,效果还是很显著的。

3.3探索教学模式鉴于学生外语水平参差不齐,又缺乏专业外语的基础,双语教学一定要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分步实施,不能不顾学生实际情况盲目进行[4]。可以针对同英语水平的学生分成不同的班级,制定出不同的双语教学方案。如英语水平整体较好的学生可以加大英语授课的比例,而针对英语听说能力较差的学生,可以适当减少英语授课的时间和部分章节,以保证他们掌握专业知识这一首要教学目标的达成。

3.4合理安排教学进度对于双语教学中教学时数不够的问题,笔者认为可以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将需要用英语解释的概念用多媒体展示出来,尤其将那些学生比较生疏的专业词汇,用形象的图片或者动画来演示,既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又减轻了教师的负担,节约了时间,也能够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除此以外,还应当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不能好高骛远,不能为了片面追求用英语教学而影响到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教学中应该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参考文献】

[1]滕晓英.双语教学的探索和体会[J].中国大学教学,2005,7:31.

篇6

中图分类号:R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3-0-02

生物化学课程是一门基础医学的必修课,是偏重理论分析但又与实际密切相联的交叉学科,是联系生物学各学科的“桥梁”及现代医学发展的“催化剂”[1]。从分子水平描述解释细胞内和细胞间的全部化学反应及其与生命活动的关系,并将生化知识和规律用于了解人体生命活动、研究疾病发生机理、探索疾病防治途径及为生产生活服务。在学生已具有化学、生物学和其他相关学科知识的基础上,为进一步学习其他基础医药学课程和护理专业课程奠定必要的生物化学基础[2-4]。

根据高职高专教学目标,就基础知识方面,学生要掌握生物化学有关的基本概念,熟悉生物分子的组成、结构与生物学功能,理解各种物质代谢及能量代谢的基本过程和特点;熟悉有关组织器官的代谢特点及其生理功能,掌握生物化学知识在医学上的应用,了解基因信息遗传及其调控。但是,结合我校教学特点和生源情况,在《生物化学》教学实践中,普遍认为难教和难学,尤其是生化反应机理。为此,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欲从教学对象的分析、重点难点的处理、教学方法的设计实施、教学效果与评价等诸方面进行分析与探讨。

一、教学对象的分析与分类

依据学院生源可将教学对象分为统招生、对口生和五年制大专三类,并从知识基础、思维能力、理解记忆能力、自我意识和教育能力、自我调控与抗挫力、学习态度与目标等几方面进行了对照分析,结果表明教学对象的个体差异,是影响生物化学的教学任务能否顺利圆满完成的主要因素之一,其中高中化学、生物学等学科知识的掌握程度,有意识识记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高低等都会影响生物化学的理解和掌握,这就要求在教学方法、技巧上突出因材施教,针对不同教学对象采用不同的教学设计。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的处理

本课程教学重点包括蛋白质、酶、核酸的结构和功能;糖、脂类、氨基酸、核苷酸的代谢过程及特点;基因遗传信息的传递与调控;肝胆生化及水盐代谢等机能生物化学。而糖、脂类、氨基酸、核苷酸等涉及化学的代谢过程,基因遗传信息的传递与调控是生物化学的瓶颈;生化反应与酶反应的种类更是生物化学教学的难点,比如三羧酸循、糖酵解、氨基酸代谢等涉及到的氧化还原反应、水解反应、基团转移反应等等是学生学习中的拦路虎。因此对重点和难点的处理,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突出重点

多次重复法突出重点,反复提问法强化重点,学生对讲法掌握重点,从不同侧面和角度检测学生理解和掌握的程度,温故而知新,巩固旧知识才能求新,新课之前的温故与巩固是突出重点、掌握重点的最好时间。

(二)理解难点

通过刨根究底、动画制作、精制图片、实物制作、现场表演等教学手段,运用打比喻、讲故事、说来源、表比较、配图示等语言技巧,将抽象道理通俗化。

在教材中,比较复杂的生化反应历程就有11个,“循环”二字(比如TAC-三羧酸循环、CPC-柠檬酸-丙酮酸、LC/CC-乳酸循环、AMPC-嘌呤核苷酸循环、鸟氨酸-尿素生成、丙氨酸-葡萄糖循环等)在本教材出现6次。如果不能理解这些难点,那么学生将会处于混沌模糊状态,这势必影响课程教与学的效果。

为此,对“三羧酸循环”、“脂酸的氧化”等生化反应要刨根究底,追查碳原子个数的改变与官能团去向;对“葡萄糖的吸收机制”、“呼吸链的电子传递”等动态过程,制作模拟动画和三维彩图,增强视觉效果;对“蛋白质的各级结构”、“DNA的双螺旋结构”等分子水平上的微观表达,可采用实物模型和象形道具进行具体解析,让学生理解难点。

(三)分散考点

把握住难点与重点,也就把握了考点,而护士医师资格考试及期末考试内容的过分集中会给学生造成不必要的精神压力和倦怠,所以即讲即练、课课有练、多角度练、单元总结、作业实验等是分散重点、考点的有效措施。

例如:关于蛋白质元素组成的特点,各种蛋白质的含氮量很接近,平均为16%,由于体内的含氮物质以蛋白质为主,因此,只要测定生物样品中的含氮量,就可以根据公式推算出蛋白质的大致含量。讲解后马上通过例题练习,以巩固基础知识,紧跟“三聚氰胺”实事案例教学增强社会责任感。再如,蛋白质的等电点是同学容易产生模糊的概念之一,所以通过不同出发点、不同思路进行多角度地题型训练,效果会更好。

(四)拆组要点

1、名词解释的掌握:我把名词分为两类:

(1)静态名词:如糖、蛋白质、酶、脂肪等把握定语即修饰限定词和中心词(见表1)。

表1 静态名词定义要点比较表

(2)动态名词:如蛋白质的变性与复性;DNA的变性与复性;糖的无氧氧化与有氧氧化;糖异生;脂肪动员;生物氧化与生物转化;氨基酸的转氨基与脱氨基作用等把握条件及条件改变的结果(见表2)。

表2 名动名词定义要点比较表

2、简答论述题:识记要点不要超过4个字或5个字、最多不过8个字。

例如,血糖来源((1)食物消化吸收;(2)肝糖分解;(3)糖异生)和去路((1)氧化分解;(2)合成糖原;(3)生成磷酸戊糖;(4)生成脂肪、氨基酸;(5)随尿排出)。

(五)列表比较法

例如,酮体的生成和胆固醇的合成既有不同点,也有相似处,糖酵解和糖异生作用之间相对应的酶,是两种反应历程的关键区别。所以列表比较可使知识清晰而不混沌,重点突出而不漏忘,同记共同点,分清区别点。

(六)临床病例分析法

针对生化知识在临床上的应用,采用临床病例分析法,首先让学生查找相关资料,例如有机磷中毒病例症状?如何救治?解释救治机制?由此引入不可逆性抑制和可逆性竞争性抑制的作用机制。这样可以较好地将单调的理论知识与丰富的临床应用紧密结合起来。

(七)章节串讲法

糖、脂肪、氨基酸等物质代谢都需要酶,三羧酸循环是糖代谢、脂肪代谢、氨基酸代谢的枢纽,维生素与辅酶更是并蒂连理,所以章节串联讲解,更会综合知识,融会贯通。

三、教法与学法的设计与实施

(一)教法的设计与实施

1、教学手段多样化。生物化学的讲授必须采用多种教学媒体,比如PPT(动画、多维彩图)、录像、电影。对重点、难点问题进行讲解和说明,信息量的加大和丰富,精彩图片的穿插和应用,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积极性和主动性。简明扼要,以够用为度,使用大量图片、实物等增加学生的直观感受。

2、教学组织形式多样化。课堂教学、实验、实习、科研、调研、撰写论文等多种教学组织形式的综合实施,更能突出理论联系实际,实践验证理论,能力推动创新,知识追求卓越。如:调研紫杉醇治疗癌症(卵巢癌、肺癌、乳腺癌等)的机制,以挖掘学生潜力,促进学科融合。

3、教学方法多样化:讲授法、讨论法、启发法(设疑法)、自学指导法。

4、情感体验(换位教学)教学法。比如:上课吃东西这种现象该如何处理?这就要求教师先入情入理地问:吃的什么呀?再问:营养元素是什么?符合营养标准么?换位教学好么?让学生讲解食物的营养价值。这样既让学生学到了生化知识,又较好地制止不良现象,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5、现场情景教学法。课堂教学会出现多种不利因素,例如:学生从南教306跑到实验楼六楼上课,同学会很累、腿很酸,作为老师,我首先站在楼梯口迎接上气不接下气的同学,并亲切地问:“累吧?腿酸吧?”教学中,及时利用现场情景,启发提问:“腿为什么会酸呢?”由此引入糖酵解和乳酸循环,当同学静听讲解后,再亲切地问:“腿还酸么?”同学们更会体会到获得知识后的乐趣与满足,由此优化课堂要素结构,变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

6、重点难点考点逐级分散法。即讲即练、课课有练、单元练习和课后作业是重点难点逐级分散的有利措施,从而加强教学针对性与实用性,当堂掌握基础知识,理解重点难点便于课后复习。

(二)学法的设计与实施

把握学习三环节:课前预习、上课认真听讲、课后及时复习,这是学好每门课的三个重要环节;独立完成作业:以进一步巩固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做好模仿实验:用理论指导实践,从动手实践中获得知识,验证理论,以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相互结合,从成功中体验获得知识的快乐;并提高动手操作能力、独立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

四、教学效果与评价

对教学评价应该采用综合评价,包括学校评价、社会评价、专家评价。从考核主体上可从自我考核、教师考核、学校考核、社会考核等多种渠道进行。但是评价内容必需以品德操行评价为前提与核心,进行基础知识与理论评价、实验操作技能评价、教学实习评价。各种评价最好采用量化考核。此外社会岗位就业率、发明创新专利率、专升本百分率、研究生入学率,都将会扩大学校影响力,营造专业发展潜力。

五、课程教学改革新思路

(一)设计理念与思路突破传统意识:为培养学生技术应用能力而设计教材结构和实验内容;补充化学相关知识,以多学科综合为主;以“补充材料”或“相关链接”融合精简其他学科的内容。

(二)在实验教学内容上进行大胆改革:体现理论上“必需与够用”,突出对实践能力的培养,组织编写适合我院师生使用的生物化学实验教材,并加大实验教学资源投资力度,适当增加实验学时。

(三)教学手段多样化:多种教学媒体、多种组织形式、多维彩图、自制实物模型等。

(四)增强师生互动性:“习题讲练互动式”,“教学角色互换式”,优化课堂要素结构,因势利导营造良好课堂氛围,变不利因素为积极因素。

(五)考核方案设计多元化:全面综合的设计考核方案是教学效果与评价的关键环节和必要步骤。从考核主体、考核内容、学生发展潜力等进行多方面考核与评价。

(六)现场-情景-案例三环一体教学法:依据教育学与心理学理论,开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教学活动;把握学生需要与动机如何教学生,尤其是把握学生素质与学生心理,如何教会学生;采用现场模拟真实情景,突出案例各个环节,师生为一体导学知识。

综上所述,从学生不同层次的实际状况出发,结合学生的求知心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力求因材施教;利用现场教学,针对不同的教学情境,充分发挥老师的教学监控能力;本着教师深厚的知识素养与经验积累,突出教师的教育机智能力,善于因势利导,把握教育时机与分寸;增强情感沟通与知识交流,教师严格要求自己,具有高度的自我批评精神和谦虚谨慎的工作态度,热情欢迎老师和同学的提问和指正。

参考文献:

[1]贾弘.生物化学(第一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8):6-9.

篇7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3-0050-02

生物化学是生物类专业最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之一,在开课之前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有机化学、无机化学知识基础,一般在大二上学期开课。生物化学课程内容大体由两个部分组成:(1)生物大分子结构、性质和功能的静态部分;(2)生物大分子代谢和生物氧化过程的动态部分。通过学习建立这种思维方式和掌握这些知识不但对于后续课程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环境生物学等其他专业课程的学习具有铺垫作用,同时对于培养科研思维方式也具有促进作用[1]。

我院海洋资源与环境、农业资源与环境等专业为本科生开设了生物化学这门专业基础课,如何在有限的时间范围内,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是目前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在教学时数少与教学内容多的情况下,要讲好这门课是很困难的。为了能够在学校现有条件下圆满完成各项教学任务,提高生物化学的教学质量,我们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环节等几方面进行了改革探索。

一、教学内容的合理安排

据有关调查表明,多数学生认为生物化学课是一门难度较大的课程。生物化学实质上是研究生命现象的化学本质,它可以揭开我们身边许多神奇生命现象的奥秘,因此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但它对初学者而言,又因为引入了大量新而抽象的概念,而使人望而生畏,这也导致一些学生觉得它是一门枯燥乏味、死记硬背的课程,使这些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同时由于教学课时有限,而生化课教学大纲对知识点要求较多,因此,在有限的时间内保证教学效果的前提下讲授完课程知识,就必须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整合。首先,按基本知识体系进行讲解,突出生物化学的重点与难点,注重基础知识的深度和广度,鼓励学生去思考,为生物化学课程节省出学时用于课程的实践。其次,教师要注意发掘教材的科学性,在教学中选择性地介绍典型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保持生物化学课程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课程内容的调整,对学科知识的广度、深度和跨度都会有很大的提高[2]。

生物化学具有知识更新快的特点。传统教材上的知识跟不上时代技术的更新步伐,也满足不了学生对知识的渴求,需要不断被补充和更新。因此,教师要及时介绍生物化学前沿性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使学生能了解和掌握生物化学学科发展的最新动态和成就,开拓学生视野和思维,扩大知识面,为学生日后的专业学习打下坚实基础[2-3]。

二、教学方法的改革

1.采用多媒体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传统的板书的教学模式是教学的必要手段,但是已经不适应时展的需要。以前教师在黑板上绘制或利用挂图等形式用于教学,对教师来讲在黑板上绘制立体结构示意图,准确度不高,而且这样普遍缺乏动态感,加上生物化学本身具有抽象性和复杂性,这样的教学对生物化学的学习往往有一定的难度。近年来,随着我国的经济水平得到较大提高,网络、计算机在现代教育中迅速发展和较大范围地普及运用,大大增加了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和直观性。生物化学中的一些基本概念、作用机理和过程都可采用多媒体以图片或者动画的形式,使其图文并茂生动形象地描述和展示,让抽象难懂的理论知识变得具体清晰,有利于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3]。如:在课件中对DNA、RNA及蛋白质的结构以及生物合成过程都可以用3D动画图片展示给学生。运用多媒体技术不仅可以克服教材内容更新的相对滞后性,而且可以明显改善教学效果,增强学生运用生物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5]。

2.理论教学与实践结合,提高学习兴趣。理论性强、内容抽象是生物化学课程的一大特点。纯粹的理论讲授没有趣味性,枯燥乏味,学生处在被动学习的状态。因此,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是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在教学中,把握学生心理,促成主动学习态势,要调动各种因素激发学习兴趣。兴趣是人的意识对一定事物或活动的内在趋向性和选择性。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兴趣是一个人倾向于认识、研究获得某种知识的心理特征,是可以推动学生求知的一种内在力量,提高学习动力,使学生对课程有充分的心理重视,形成学习主动性开展理论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穿插经典实验和生活实例,可将单调乏味的理论与应用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会增加对所学理论知识的感性认识,同时把所学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加深生物化学理论的理解,提高学习兴趣,改变传统的被动学习的状态,调动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学生对生物化学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4-6]。

3.坚持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好奇心。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任务、内容和学生学习的规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把握学生心理,采用多种方式,以启发学生的思维为核心,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学习热情,促使他们主动地学习,这就是启发式教学。将本领域的最新动态穿插于教学中,启发学生自主地去思考、理解。在教学中介绍一些生物化学实验技术应用的实例,以启迪学生如何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传统的教学方法以教师的教为主,学生则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这种教育方式虽然可以在短时间内传授较多的知识,但却使得学生的学习缺乏情趣,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启发式教学在一定程度上便可以弥补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启发他们积极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启发式教学,是由学生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对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析、判断和解答,让学生积极、自主地钻研从而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教学目的。启发式教学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而且通过对解决问题方法的探索,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而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坚持启发式教学的同时,可以采用组合式的教学法。组合式的教学法是指在课堂教育的过程中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教学方法综合地应用,其关键是做到自主化,即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主动参与,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注意创造问题情境,巧妙设疑,并及时地引导学生质疑、设疑、释疑,从而点燃学生思维火花,充分发挥学生主体的作用。例如:采用归纳法讲授,在讲解相关的新概念、新理论时,先举出大量的事实和观念,引导学生自己归纳出要领甚至结论,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另外互动式讨论:鼓励学生提问、讨论和交流。在教学过程中还要及时听取学生意见,及时检验教学效果,以便及时调整教学方法,便于提高教学质量[5-6]。

三、考试方式的改革

考试是考查学生学习效果的常用方法,是教学的重要环节,考试在教学过程中起着指挥棒的作用,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材选取、教学管理、师资队伍建设等都有明显的导向作用。传统的生物化学课程考试方式主要采用闭卷的考试形式,这种考核方式一般以书本为标准,内容更新慢,不利于考查学生对前沿科研发展动态的掌握情况。而且有些学生通过在考前突击记忆也能蒙混过关,甚至取得较高的分数,这常常会导致学生“唯分是图”,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必须改革考试制度,将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培养合格的人才,避免高分低能。我们对考试记分进行了改革。期末总评成绩包括:平时成绩30%和期末考试成绩70%。其中平时成绩主要依据平时出勤率、平时作业完成情况、课堂表现情况而定。然而这样根本无法反映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高低。因此在日常教学中,引导学生阅读科技期刊,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与教学相关的题目或者研究热点撰写文献综、读书报告、实验报告,以此作为学生的平时作业成绩。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素质和能力,又为以后学习科研打下坚实的基础[6-7]。

随着生物化学的不断发展,生物化学的知识也将不断更新,所以要充分注重教材的建设与改革,在多方面进行进一步的探索,以不断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教师自身要不断地提高业务素质,不断探索、不断实践、不断总结,把教学工作开展得更有生气、更有效果,为国家、社会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尹幼明.生物化学教学理念的更新[J].中国现代医学,2004,14(20).

[2]图雅.生物化学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23).

[3]朱素琴,季本华.生物化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J].微生物学通报,2010,37(8).

[4]何幼鸾.浅谈生物化学教学改革[J].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学报,2008,4(2).

[5]魏素珍.环境生物学教学方法探讨[J]中国西部科技,2011,10(21).

篇8

[中图分类号]R6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1959(2009)12-0246-02

生物化学是研究生物体内化学分子与化学反应的基础生命科学,从分子水平探讨生命现象的本质。生物化学已渗透到医学科学的各个领域,基础医学各学科的研究均深入到分子水平,并应用生物化学的理论与技术解决各学科的问题。生物化学是一门医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学习和掌握生物化学知识为学生学习后续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课程及在分子水平探讨病因、研究发病机理、诊断疾病、寻求防治方法奠定基础[1]。加强教学改革,营造良好的生物化学教学氛围,改变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把握好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形成多途径、全方位的生物化学教学格局,对搞好生物化学教学具有重要意义。结合自身近几年的生物化学教学经历,谈谈本人的几点教学体会,期望对搞好生物化学教学有所帮助。

1 品德高尚,治学严谨

教师的道德品质是教师人格特征的直接体现。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不仅要有较高的学术水平,而且要品德高尚[2]。医学教师更需要如此。教师应立足自身专业,刻苦钻研,不断充实自己,提升自己的学术水平[3]。利用教师广博的知识传道授业,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渴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治学严谨,对教学工作应一丝不苟;坚持原则,对学生一视同仁。只有品德高尚,学识渊博,才能得到学生的尊重和爱戴,才能靠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影响和教育好学生。

2 精读教材,认真备课

教材是传播知识的重要载体。专业知识和重要进展均囊括在教材中。生物化学课程的突出特点是内容抽象、代谢途径错综复杂、知识点多且范围广、教师授课前必须熟悉教材,吃透内容,分析教材的组织结构和框架,结合学科特点、学生实际和教学内容制订教学计划,明确教学目的、重点和难点,研究教学方法,合理应用教具[4]。另外,由于教学课时有限,教师不可能将教材中全部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这要求教师应明确各章节的教学目的,分清主次,突出重点,剖析难点,运用多种手段和方法,以期使课堂教学紧密而富有节奏和条理。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的获得必须有赖于教师认真备好每一堂课。

3 强化认识,明确目的

生物化学是生命科学的重要基础学科,也是发展迅速的学科,它的理论和技术已渗透到生物学各学科乃至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各个领域,在医学和生物学领域中以及推动其它学科的发展上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生物化学学习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在其它学科方面的深入发展。强化学生对生物化学重要性的认识是搞好生物化学教学的一个关键问题。在绪论中注重介绍一些对人类生产和生活产生重大影响的科学成果,尤其是我国科学家取得的成绩,以及生物化学在其他学科如临床医学的疾病病因、诊断、治疗中的地位和所起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指定教学参考书,明确教学纪律和考试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做到有章可循。

4 灵活授课,激发兴趣

4.1 多媒体教学课堂教学是师生间信息传授与接受的相互过程。信息输出量的多少,是否准确、新颖,重点是否突出,层次是否分明,决定了学生对知识信息接受的程度,也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5]。传统的教学方式只能让学生通过死记硬背来理解生物化学的内容,难以提高学生的抽象和逻辑思维能力,并易于产生畏难情绪和厌倦感。多媒体课件利用图形、动画、图像、声音、视频等各种手段,使教学内容变得直观、形象、生动,从而简化课堂教学程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6];同时缩短了教学时间,让学生有更多机会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充分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利于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更好的完成教学内容,并可明显提高教学效率。

4.2 启发式教学启发式教学就是教师运用多种手段和方法进行指导,启发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联想、比较、归纳、回忆、讨论等,从而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7]。生物化学课程讲述的是正常人体的生物化学以及疾病过程中的生物化学问题,与医学有着密切的联系。从学生的生活阅历和积累的知识出发提出问题,结合教学内容进行比较、分析和讨论,从而使学生能理解和熟练掌握所学知识。如煮鸡蛋和煎鸡蛋哪个更营养,人较长期不进食为什么会死,高糖膳食为什么会使人长胖等,通过生活中的生物化学问题激发学生求知的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同时也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增强了学生的思维能力[3]。

4.3 讲授法教学生物化学的内容抽象,知识点多,代谢途径复杂,研究进展快,需要学生掌握的内容多。教师的中心地位仍不可忽略。教师应围绕教科书,按章节内容重点介绍。讲课时内容要熟练,语言要流畅,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层层深入,将专业知识以通俗的方式表达给学生,使学生感受到学习不是负担,而是一种享受。另外,生物化学是一门注重记忆和理解的学科。对学生来讲,死记硬背是最头痛的。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及习惯,将一些较难记忆的东西编成顺口溜来让学生记忆。如讲述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时,可以用这样一句话“假(甲硫氨酸)设(色氨酸)来(赖氨酸)借(缬氨酸)一(异亮氨酸)两(亮氨酸)本(苯丙氨酸)书(苏氨酸)”来记。同时,生物化学各章节之间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联系的,许多内容前后贯穿、上下衔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教师授课时应注意章节之间的联系,并提醒学生注意学习内容的联系性,必要时应予以总结和复习,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7]。

5 重视实验教学,培养学生能力

生物化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生物化学实验对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实验教学,学生可以验证生物化学的理论知识,将复杂的知识简单化、抽象的知识形象化,使繁杂的生物化学反应变得清晰明了,易于理解和记忆,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生物化学的效率。通过开设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增强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操作技能,为临床实际应用和从事科研工作奠定基础。另外,实验教学让重视学会辩证地看待实验的成功与失败,学会实验分析方法,培养实验分析能力和兴趣。

篇9

首先,民族地区本科院校的大多数学生,在录取时录取分数与全国的发达地区相比分数较低,可见其理科基础与全国发达地区有一定的差距;其次,前面已提及,在民族地区本科院校,生物化学课程通常设置于大二上学期,但因调查表明大多数学生此时有机及无机知识掌握不甚牢固;第三,通过笔者对报考民族地区本科院校生物技术专业多位学生的访谈发现,他们中大多数在录取时是调剂到该专业的,其他在录取时虽直接填报该专业,但对选择报读该专业的目标和意义尚存模糊之处。所以,在民族地区本科院校生物技术专业,要让学生牢固掌握庞杂的生物化学知识,深刻理解抽象的生物化学概念,以取得较大规模的生物化学课程教学效益,在教学中逐步全面、习惯地实施反思性教学,有着极为现实而深远的意义。

(一)反思性教学有利于不断提高生物化学课程教学效益

调查表明,民族地区本科院校学生在生物化学课程学习的过程中,随着教学的深入,面对生物化学抽象的概念、庞杂的知识体系和程序繁琐的实验技术,普遍会产生枯燥、烦恼、厌学等情绪[3]。针对这些情况,教师如能全面、认真地观察学生,并及时与他们进行有效的沟通,以发现问题的症结所在,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刻的反省回顾,包括对在教学过程中所依据的教学理论是否正确、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否有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是否融入生物化学的最新研究与发现以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化学知识的兴趣,以及教学语言和行为是否合理等,自我展开逐项分析;之后,立即提出并实施改进问题的新的方法或手段,将能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于教师,促使自己会教,越教越喜教,越教越娴熟;而对于学生,促使他们会学,越学越想学,越学越得心应手。于是,师生皆大欢喜,从而大幅度提高生物化学课程的教学效益。

(二)反思性教学有利于促进生物化学教师专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生物化学课程是生命科学各专业及医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也是农学、工学类专业的必修课,因而无论是在普通高等院校,还是在职业技术院校中,生物化学课程均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作为生物化学教师,深刻认识到这一点,为追求更好的教学效果,应与时俱进,自觉、主动在自己的专业信念、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等专业素质上,不断成长并追求成熟,及时更新、演进和完善。实际上,通过反思也为生物化学教师的专业发展创造了继续教育的机会。现代社会是一个终身教育的社会,教师的角色和作用现已发生了根本改变。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着、合作者和促进者,还必须通过较系统的自我研究,及时发现自己知识、能力或技能等方面的缺点或不足之处:是生物化学某个模块理论知识、某方面实验技能的问题?还是教育理论、心理学基础、教育教学策略和技能技巧方面的问题?亦或是双语语言教学、创新研究、学术水平方面的问题?等等。当教师体验到这些困难、麻烦或不能马上解决的问题时,便自然而然地产生了不安全和不确定的感觉。于是,教师不得不在在行动中或行动后回头分析自身的经验。这样,经过反思,发现了问题立刻弥补:要么及时通过自学专业教育教学理论或专业知识,要么脱产进修,要么出国深造等。总之,通过反思性教学,既能促使生物化学教师自觉检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提出改进措施,从而使其教学行为更为睿智和成熟,生物化学教学质量和创新教育水平,又能有效、快速、持续地提高生物化学教师的专业素养。

二、在民族地区本科院校生物技术专业生物化学课程教学中实施反思性教学的策略

生物化学课程体系错综复杂,涉及面很广,而它又是生物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或主干课程之一,与生物技术专业其他核心课程,如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原理、遗传学、细胞生物学、发酵工程原理、微生物学和普通生物学等联系极为紧密,是学习这些课程的基础。所以,笔者认为,生物化学教师要在生物化学课程教学中真正地实施反思性教学,发挥反思性教学的价值,必须明确反思性教学的目的,养成自觉反思的习惯,并熟练掌握反思性教学的方法。

(一)明确反思性教学的目的

反思性教学的目的有两个:一是为了发展,二是为了专业引领。首先,实施反思性教学是为了实现教师和学生的全面发展。因为生物化学课程的“繁”和“难”,所以生物化学教师往往因难于梳理而不安,学生常常因难于理解而烦躁。通过反思性教学既要求生物化学教师教学生“学会学习”生物化学,乐于学习生物化学,使学生成为善于学习的全面发展的学生;又要求生物化学教师“学会教学”生物化学,热爱教学生物化学,使生物化学教师自身获得进一步的发展,直至成为学者型的教师。其次,实施反思性教学是为了对生物化学教师进行专业引领。通过专业人员参与的专业引领的反思活动,使生物化学教师明确如何运用自己所掌握的生物化学专业基础理论和前沿理论知识、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和心理学理论知识来指导自己的生物化学教学实践,有助于提高其反思、独立教学和独立研究的能力,促进其专业水平的发展和反思性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二)养成自觉反思的习惯

正因为促使教师通过其职业生涯的不同阶段成长的机制是反思和更新,所以养成自觉反思的行为习惯是教师逐渐走向成熟的关键。生物化学教师通过全面地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亦即从对教学前、教学中和教学后等各环节进行回顾和评价,总结自己的成功与教训,并及时“充电”,将努力学到的先进教育教学理论和前沿生物化学专业知识,整合到教学实践中去改进教学行为,不断完成自己的教育观念的更新并加以提升,养成自觉反思的行为习惯。

(三)熟练掌握反思性教学的方法

篇10

21世纪是高新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知识更新的加快、国际交流日趋频繁,以及教育国际化的发展,社会对各种专业人才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而现代高素质专业人才不仅要具备高水平的专业知识,而且要具备高水平的专业英语交际与应用能力。学校在新世纪人才的培养上,必须顺应时代需求,加大教育改革力度。国家教育部早在2001年颁布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字[2001]4号),把双语教学提到了大学教育的议事日程上来。“双语教学”是21世纪全球教育改革的内容之一,也是现阶段我国高等院校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双语教学是培养具有国际竞争人才和实现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工作,也是我国高等教育与国际接轨,迎接新世纪挑战和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当前教学改革的热点和重点。因此,在高等学校某些专业教学中实施双语教学,既符合国际潮流,又符合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和教学改革的需要。本文结合生物化学双语教学的实践,分析实施双语教学的意义、存在的问题及思考,以期能对生物化学双语教学模式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1―2]

一、开展生物化学双语教学的意义

双语的英文是“Bilingual”。“双语教学”指的是以两种语言作为教学媒介的教育,通过教学和环境,经过若干阶段的训练,培养学生能同时驾驭两种语言的教育。在高校中实施双语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外语应用能力,使学生能更有效地进行专业学习、查询外文科技资料、阅读科技文献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双语教学的最终目标是确保学生在通晓母语、传承本民族的文化遗产的同时,熟悉和掌握一种第二语言,使其能同时使用母语和外语进行思维,根据实际需要在这两种语言间进行自由切换,便于交流。[3]

生物化学是生命科学中的重要基础课程,也是国内绝大多数生命科学方向研究生入学考试的指定科目。生物化学是当今发展迅速的前沿学科之一,因此生物化学的研究成果已经成为衡量生命科学研究水平的重要标志。综观诺贝尔奖近百年的历史,尤其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52%的生理学或医学奖和40%的化学奖都属于生物化学领域,由此可见,生物化学在生命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生物化学的双语教学对其他生命学科如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等的双语教学具有重要的铺垫作用,是生命学科教学与国际前沿接轨的桥梁。

随着科技的发展,生物化学的新知识、新观念、新技术不断涌现在国际刊物、会议资料和互联网上,而这些最新信息多数存储在英文中,采用专业英文词汇表达,意思更确切,而把这些概念译成中文,意义可能会变得模糊。因此,要及时了解当今生物化学的发展动态,就必须具备较好的专业英语基础。生物化学采用双语教学有助于将本学科的最新发展介绍给学生,减少学生在了解世界科技发展动向及向国外推广学术成果方面的障碍,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和运用英语的能力,特别是用英语思考、用英语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这既符合现代教育规律,又是我们国家发展的需要和时代的选择。总之,生物化学双语教学在提高英语应用能力的同时,促进国际交流,使学科紧跟世界科技发展潮流,对生物科学发展和高素质人才培养具有重要作用。[4―5]

二、生物化学双语教学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生物化学是一门理论性、逻辑性强,内容抽象、基本概念多、学科进展快的课程。因此应用双语进行教学,目前还存在诸多实际问题。

1.双语教学的目标不明确。

目前我国实施生物化学双语教学出现一刀切现象,无论是全国重点高校还是普通高校,都开展双语教学。由于双语教学评估体系尚未健全,许多学校开展双语教学仅限于追求形式,没有树立要达到的明确目标,没有建立考核教学效果的方式方法。在教学过程中,片面追求英语讲授的章节数量,削弱了生物化学基本知识的讲授和学习,甚至颠倒了专业知识学习与英语水平提高的主次关系。

2.学生英语基础参差不齐。

我国的英语基本是应试教育,再加上近年来高校扩招,学生的英语水平差异较大。部分同学存在着英语基础,尤其是听说能力较差的情况,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双语教学的推进。据调查了解学生的智力因素、学习动机、学习习惯上也存在很大差异,这种差异给授课教师双语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由于生物化学的理论知识较深奥,专业性比较强,每节课都有大量的专业词汇,而且很多知识只能靠抽象思维分析、消化,原本学习成绩和英语水平一般的学生在接受大量的中文和英文新知识时感到非常吃力。因此双语教学使部分学生面临一个想听听不懂,想学学不会的尴尬局面,他们不能体会学习的乐趣,产生了挫败感和失落感,增加了对双语教学的抵触情绪。若对这样的学生强行进行双语教学,则结果必然是舍本逐末,不但达不到综合素质提高的目的,反而使学生连基本的知识都掌握不到。

3.教师水平有待提高。

教师是双语教学的直接实施者,其水平的高低关系双语教学的授课质量。只有教师具备较强的教学能力,有较高的英语水平和精通国内本专业的活动,才有利于双语教学的实施。如果老师未受过公共英语的专门培训,其听说能力就无法达到运用自如的程度,上课时难以展开解说,讲解时无法收放自如,对一些经典型例子也无法举一反三,这样教学效果大打折,势必影响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加上大量陌生的专业词汇不断出现,易使学生丧失继续学下去的信心。

4.教材。

教材是阐述教学内容的专用书籍,是知识的载体,是教学的主要依据,没有合适的教材,双语教学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如何选择合适的双语教材直接关系到双语教学效果。而目前可供选择的原版教材太少,尚缺乏统一的英语教材。[6―9]

三、生物化学双语教学的策略及思考[10―12]

1.明确生物化学双语教学的目的。

生物化学双语教学尽管强调了英语的应用,但实质仍是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生物化学基本原理。因此从事双语教学的教师应有正确的态度,切实认真贯彻实施双语教学意见和方案,原理是“本”,英语仅是一个强化工具和学习载体。如果课堂内只强调专业英语的翻译,而忘掉原理的解释和阐述,就难免本末倒置,发生课堂内容的错位和偏差。在学生方面,也应加强双语教学目的和意义的宣传,提高学生就对双语教学的目的具体认识和学习的积极性。

2.因材施教,循序渐进。

在进行双语教学之前,首先应该确定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包括听、说、读、写、译等各项语言技能。学生永远是教学主体,一切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实施都是以学生为中心展开的。在这个基础上再来确定双语教学方案。比如采用“分层次教学”,针对同英语水平的学生,进行不同层次的教学,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进行不同的考核,从而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一种教学方法。如英语水平整体较好的学生可以加大英语授课的比例,而针对英语听说能力较差的学生,可以适当减少英语授课的时间和部分章节,以保证他们掌握专业知识这一首要教学目标的实现。因为双语教学的目的并不是教学生学英语,而是传授本课程的专业理论知识。

3.选用优秀的师资和教材。

教材和师资是双语教学的保障,双语教学成败的关键在师资的好坏,培养既懂专业知识又有较强的英语驾驭能力的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实施双语教学的保证。目前双语教师紧缺是所有高校的普遍现象,也是推广双语教学的最大障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一方面可以将有专业知识的青年教师送到国外进行培训,另一方面可以吸引国外高校人才回国任教;请高校教授开展讲座,积极利用网络资源学习,不断强大师资力量。

如果没有好的教材,双语教学就会流于形式,不会有好的效果。为此,致力于搞双语教学的学校应该在这方面下大工夫。选用合适的英文原版教材或经过专家改编的教材。应用英文原版教材不但可以快速接触国外的生物化学领域的最新理论和技术,而且可以保证内容的原汁原味。但原版教材的内容不一定适合学生的需要。因此可以考虑联合使用汉语教材和纯英文原版教材或选用改编英文教材。

4.采用现代化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是近年来教学改革的一个主要内容。它具有形象、直观、信息量大、趣味性强等优点,节省了部分板书的时间,且可以为学生展示丰富多彩的图片、动画等内容,将抽象的理论变成清晰简单的文字或生动活泼的图片动画,也可以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专业知识;积极建设双语课程的教学网站,将双语教学讲义、教案、多媒体课件等课程资源,全部公布在网上,让学生们可以重温课堂上难以理解和消化的内容,通过自学、课外讨论,以及根据自己的兴趣寻找课外资料,让学生通过网站拓宽知识面,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5.创造良好的双语教学环境。

学了多年英语,仍是哑巴英语,这在中国是普遍存在的问题,所以学校应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开展多种形式的双语辅助教学活动,激发和引导学生自觉地学习和应用英语,要在整个学校营造浓厚的英语氛围。如建立校园英语广播、校园英语简报、校园标志双语化等,组织学生参加学校外籍访问学者生命科学研究领域的报告会,并鼓励学生用英语提问和交流;开辟英语角、进行英语演讲比赛等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双语实践的空间和机会。[5―8,10]

总之,双语教学在我国高校尚处于试验和起步阶段,缺乏成熟的双语教学理论和教学经验,需要在教学中不断地摸索和总结。在教学中出现许多问题和不足是难免的,相信不久的将来,双语教学能有效地促进我国高质量人才的培养,使我国的生物化学教学和国际接轨。

参考文献:

[1]李宝坤等.《生物化学》双语教学的实践与探讨.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10,(7):184-185.

[2]张春梅等.生物化学双语教学的实践和探索.读与写杂志,2010,7,(2):51-53.

[3]杨致芳等.生物化学双语教学的尝试.科教文汇,2008,8:163-164.

[4]郑穗平等.生物类专业基础课程“生物化学”双语教学改革的探讨.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27:101-102.

[5]李阁等.生物化学双语教学的初步探索.中国当代医药,2011,18,(9):133.

[6]陈彬等.生物化学双语教学的现状分析.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08,10,(2):209-212.

[7]张庆梅等.生物化学双语教学初探.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4,7,(4):101-102.

篇11

作者简介:卢森林(1960-),男,江西高安人,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运动生物化学教学。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0年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课题“运动生物化学课程教学改革与研究”(编号:JXJG-10-85-2,主持人:卢森林)研究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2)0026-02

“赏识教育”是一种承认差异、允许失败的教育;是一种充满人情味和生命力的教育;是一种正向关注、积极引导、不轻易放弃、相信成功的教育;是一种相信每一个人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不断成长的教育;“赏识教育”认识每一个人身上蕴藏着的巨大潜能,通过正确的教育、引导使这些潜能得以释放和发挥。同时,承认个体之间存在的差异,接纳差异,欣赏差异,积极促进强化。

一、 高校体育专业运动生物化学教学现状

运动生物化学是研究人体运动时体内的化学变化即物质代谢及其调节的特点与规律,研究运动引起体内分水平适应性变化及其机理的一门学科[1],是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课。长期以来运动生物化学教师一直在寻找教好该门课程的方式、方法,特别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应用减轻了教师教学压力。但是,课堂教学效果却没有因此而得到改善。因为运动生物化学课程是从分子层面研究运动人体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过程,涉及到生物大分子和复杂的的理论和反应机理,而该群体学生的生物学相对较弱或缺乏,直接导致大多数的学生对学好运动生物化学课程信心不足,感觉该门课程难学难懂,学习效果不佳。基于这种现状,探索在运动生物化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应用赏识教育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来改革现有的运动生物化学教学模式便成为了一种理想的选择。

运动生物化学课堂教学教学效果如何能够有效提高,一直是课任教师致力于研究探索的问题。据调查了解大多数的高校体育专业采用张蕴琨、丁树哲主编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运动生物化学》,南京体育学院和广州体育学院等也相继推出了运动生物化学精品课程并开发出优质的运动生物化学多媒体教学课件供教师选用。运动生物化学课堂教学中都广泛采用多媒体教课件,使运动生物化学教学课堂展示的难度大为减轻并在课堂教学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教师仍然感觉教得茫然,学生感觉到学辛苦。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一)从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这一群体学生进校的文化素质情况分析来看。大多数体育专业学生的专业成绩好,但相对文化知识基础则偏差,主要是招生制度造成的,据了解体育专业的学生进校时所要求的文化分数不是很高。因为体育教育专业这是一个特殊群体的学生,普遍地情况反映出中学阶段根据专业要求更注重的是技能成绩的好坏,这也是体育艺术专业招生存在一个专业分数线的问题,所以大多数同学自觉或不自觉地把主要精力放在专业技能的提升上,花在文化学习上的时间和精力都有限,其结果是文化知识相对较弱,有部分学生根本就没有接触过基础的生物学知识也就不为怪,可谓先天不足矣。

(二)从这一特殊群体学生的自身进校后情况分析。受中学时代教育的影响,大多数学生仍然保持原来喜欢技能性的课程的习惯,这也是他们多年来培养出来的特长或叫专长,这个在大学学习阶段仍然是重要的专业技能,不能放松。与此同时,基础理论课,对一个大学生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只有具备理论知识和优良的专业技能才是一个合格的大学生。但是要让体育专业这一充满活力运动型的特殊群体的学生坐在教室里学习,如果不采取特殊的手段和特别的教学方法来稳定这批学生,他们就不会那么安稳,感觉就不会那么好,客观地说课堂理论知识学习的纪律性明显较差,学习的热情和学习的积极性远低于室外的技能训练课程。但这一现象必须解决,不然难以培养出合格的体育专业人才。

(三)从教师的教学方法上分析。大多数的教师的教学方式虽然不断改革并引进了现代科学的教学手段,总还是脱离不了传统课堂教学的框框。经过师生的努力虽然也有一定的收效,但是,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体育专业学生如何学好运动生物化学课程的有效教学方法的问题。尽管采用了现代先进的教学手段和运动生物化学多媒体课件进行课堂教学,一方面的确减轻了教师的教学压力,为学生提供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另一方面学生课堂上还是不能有效地接受运动生物化学知识,所以在学习上仍然感觉困难重重,枯燥无味,提不起学习兴趣。究其原因就是基础差,上课再生动也听不懂,最主要的还是对学好运动生物化学课程没有信心,学习时没有斗志,也没有激情,一堂下来,大多数学生仍然不知所云,课后,也无法去进行有效地复习和思考,直接导致学习成绩的不理想,当然更谈不上提高学习效果。为了彻底改变这种现状唯一的出路就是要改革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

二、运动生物化学应用赏识教育进行教学的可行性分析

(一)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育的老师

没有种不好的庄稼,只有不会种庄稼的农民[2];没有教育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育的老师。这一观点,很适合从事运动生物化学教学的教师,值得课任教师深刻反省和认真思考。

长期以来,在运动生物化学教师的思想中已经形成了一种固定的思维定势,就是学生中学时代所学的生物学知识的基础差,底子薄,而运动生物化学深渊的理论复杂的结构模式,抽象的概念对学生来说难度相当大,难以学懂搞清,在这种情况下学不好也属正常。也正因为大学里开设的运动生物化学课程要求较高,学习的难度大,而自身的生物学基础知识差,面对这一现状大多数学生自然在心里上首先就产生了放弃的思想。不论从运动生物化学任课教师、还是学生两者来看他们有意或无意地都抱着一种消极的态度去教去学。试想在这样的一种教学氛围下,不论教师如何去教,就是采用那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也很难改观运动生物化学的教学现状。

教师只有首先相信没有教不好的课程,只是没有找到合适的方法。

(二)在运动生物化学教学中应用赏识教育是目前最佳选择

为了论证运动生物化学应用赏识教育这一模式的有效性和可行性,笔者分别在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理工学院07级、08级、09级体育专业班连续3年应用了赏识教育的理念学生进行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平时成绩的40分全部放在课堂教学的奖赏上。一般情况下奖赏的门槛设置不高,比如就基本概念,定义等难度不大的问题在课堂上采取不断提问的方式,不仅解除了学生的顾虑,同时也激发出同学间的比、赶、超的热情。慢慢地,发言的同学会越来越多,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起来了,由被动转化为积极主动。

赏识教育的应用使得课任教师和学生间的距离近了,师生间的互动频繁了。为了得到教师进一步认可,学生往往就会提前复习有关的基本概念和定义主动去寻找有关的名词解释和原理,每堂课上不难发现同学们学习的热情高涨,而在此同时又加深了师生间的感情和友谊。通过对06、07、08、09级学生期终考试统计表分析,通过赏识教育,同学们的学习成绩有比较大的提高(如表所示)。

从上面列表数据对比可以清楚地了解到,07级、08级、09级实验班学生的考试成绩明显高于06级普通班学生成绩10%左右。可见,通过教师采取能够全面激发学生学习潜能的赏识教育教育方法,运动生物化学课程是能够教好的。

三、针对体育专业学生的特点应用好赏识教育

(一)在运动生物化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应用赏识教育,首先要思考如何通过赏识教育教育理念来帮助这个群体的学生牢固树立学好运动生物化学的信心。众所周知赏识教育是从欣赏和赞扬的角度出发,在充分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以肯定为手段,变对立为对话,少批评多鼓励,帮助学生走出心理上多年来造成失去自信的阴影,树立自信自强,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主体性的目的。

(二)在运动生物化学课堂教学中应用赏识教育,不能浮在表面,必须沉下去,一定要模清学生的实际情况,才能对症下药,推出运动生物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可行的以赏识为主的激励教育新机制。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作用。要打破常规的教学方法有针对性来组织运动生物化学教学工作,只有模清了自己学生的家底才能切实做到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在课堂教学中虽要采取不断激励的教育方法,不断地采用肯定的模式对学生每一次小的成功、每一次成绩的一点提高、每一点滴的进步或将取得的一点成绩不失时机地及时进行表扬和充分地肯定。时间久了,同学们的自信心得以完全恢复,感觉到只要自己不懈地努力,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只要做了努力,就一定会有回报,就这是很容易就可以得到老师的表扬和肯定。同时在得到老师的表扬和肯定的基础上还有不断的加分表示,试想在这种氛围下,每个学生都愿意得到的这样的收获,总的来说只要教师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措施得当,该群体的学生,就会以十分高涨的热情配合教师的课堂教学。通过在运动生物化学课堂教学中有效地应用赏识教育,不仅能在课堂教学中制造出热烈的教学氛围中,彻底激发所有学生的学习运动生物化学课程的激情,课虽然还是原来那样难。但是,由于课堂教学气氛活跃,同学们的心理压力得以释放,在课堂教学中也容易融入全体师生的情感元素,学习就是一件比轻松的事情,不再会那么沉重,在教师的努力和同学们的有力配子下学习成效就将取得较大的提高。

(三)运动生物化学教师必须熟知赏识教育,在实践中才能熟练地应用赏识教育。教师很有必要学习和钻研如何有效地运用好赏识教育方式方法,不断地增强这一群体学生的学习信心,彻底清除残留在同学们内心深处总觉得自己不行,基础差多年的学习成绩总是不好,似乎习以为常的心理阴影和偏重技能学习、轻视理论的错误认识。要彻底改变学生的固有思维模式,迫切需要任课教师通过富有人情味的赏识教育去理解学生、尊重学生、指导学生,只有赏识学生才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树立信心,激发出学生的学习激情,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从而提高运动生物化学的教学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