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07 09:20:52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化学反应的基本特征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热力学第一定律及状态函数的基本特征。
盖斯定律,又名反应热加成性定律:若一反应为二个反应式的代数和时,其反应热为此二反应热的代数和。也可表达为在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只与起始和终了状态有关,与变化途径无关。它是由俄国化学家盖斯发现并用于描述物质的热含量和能量变化与其反应路径无关,因而被称为盖斯定律。
(来源:文章屋网 )
1 能量观的内涵
促进观念建构的教学有利于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深层次地理解,更有利于学生未来的发展。《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了形成化学基本观念在化学教育中的重要意义,化学能量观作为重要的化学学科观念,在九年级学生初学化学期间就开始逐步建构,是认识物质世界、理解科学的关键观念,有利于学生了解从能量的角度研究物质及其转化的思维方法。《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教育,要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好奇心,引导学生认识物质世界的变化规律,形成化学的基本观念……”山东师范大学毕华林教授认为:化学基本观念,是指学生通过化学学习,在深入理解化学学科特征的基础上所获得的对化学总观性的认识。化学基本观念不是具体的化学知识,也不是化学知识的简单积累,而是学生通过对所学知识的深刻理解,在化学知识基础上概括提炼出来的。当学生在多年以后逐渐地将所学的学科知识遗忘,教育所给予人们的无非是当一切学习过的东西都忘记后所剩下来的东西。那这些剩下来的东西是什么?这个时候观念建构就显得尤为重要。
能量变化是化学反应的基本特征之一,而且能量观是化学学科的核心观念,是化学学科研究要考虑的重要问题,是研究物质的理科课程的共通问题;然而现在对中学化学的教学研究中,多数偏向于微粒观、元素观、变化观等,缺乏对能量观的研究;有的研究将能量观点纳入变化观之中分析。梁永平教授对中学化学能量观提炼出以下要点:(1)物质的分子或原子具有内能;(2)核外电子按照能量高低分层运动;(3)原子之间的强烈作用使原子处于能量较低的稳定状态;(4)物质转化过程伴随有能量转化;(5)物质分子发生有效碰撞是物质转化的必要条件;(6)物质转化过程中能量是守恒的;(7)原子核内贮存有巨大的能量。梁永平教授认为能量观的建构有利于学生形成核外电子运动的能量思维方式,了解从能量的角度研究物质及其转化的思维方法等。此外梁永平教授还探讨了能量观建构的基本策略。该阐述虽然详尽,但由于能量观基于物理学习,又与微观世界联系,抽象程度比较高,所以多在高中阶段关注,初中阶段则鲜有研究和实践。
学生在九年级初次接触化学,启蒙阶段其实是建构化学基本观念的重要时期。我们在对2011年版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2年修订的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科书进行文本分析、联系的基础上将与能量有关的化学学习内容进行分析、归纳,得出能量观的重要性,有利于丰富、完善初中化学教学的内容。
2 课标与教材中能量观点分模块例析
我们按照九年级化学的“科学探究”、“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的化学变化”和“化学与社会发展”5个模块,分别举例对能量观进行阐述。
2.1物质的化学变化
正如上文提及,能量观往往作为变化观的一部分,能量变化是化学变化的重要特征,所以该模块是最直接体现能量观的部分,在课程标准“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二级主题中,明确指出“知道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伴随着能量变化,认识通过化学反应实现能量转化的重要性”。人教版修订教材在第一单元课题1阐述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时,明确指出“化学变化不但生成其他物质,而且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这种能量变化常表现为吸热、放热、发光等”,点明了这种能量变化可以作为判断化学变化的重要特征,并且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存在多样性。
课程标准在本模块里提供了3则与能量相关的学习情境素材。
[例1]生石灰和水反应放出的热量能煮熟鸡蛋
该素材在人教版修订教材中,被安排在第七单元课题2“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作为学生认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的导人实验,学生通过实验的体验有利于消除迷思概念:只有通过燃烧才能获得能量吗。该课题借此明确点明物质变化过程中伴随的能量变化是化学的重要研究对象,体现利用化学反应释放能量的燃料对于人类社会的重要意义。
人教版原教材曾经应用镁条与盐酸的化学反应作为例证,但与如今的实验相比,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距离太远。生石灰取材于食品干燥剂方便易得,与水的化学反应既是生活中制备澄清石灰水的实验方法,又作为九年级化学中获得碱的重要途径;既是历史典故背后的化学道理,又是生活中即热饭盒的运作原理,也可以作为误服干燥剂带来的伤害解释之一。
[例2]葡萄糖在体内释放能量
作为对人体最重要的化学反应之一,该案例最早出现在生物教材中。但是此时初中生在物理中还没有学习到能量的概念,所以难以深入体会。在人教版化学教材“氧气”课题中,动植物的呼吸作为典型的缓慢氧化之一,并指出放热是氧化反应的特征之一,但是在缓慢氧化中并不容易被察觉。在“人类的重要营养物质”课题中,明确给出葡萄糖在酶的催化作用下缓慢氧化的化学方程式,并指出放出能量的作用是供机体活动和维持恒定体温的需要。并且用1g葡萄糖释放的能量数值、糖类提供能量占据人体所需的百分比等数据强化该反应释放能量的意义所在。
由于该模块是化学的学习基础,且与实际问题联系紧密,所以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材将以上2则案例分散在“燃料及其应用”、“化学与生活”2个单元中。
[例3]干电池和充电电池
电池与化学主要是高中化学课程内的重要学习内容,但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一直给出这样的建议,尤其在“活动与探究建议”中列出“观察铜锌原电池实验”。人教版教材没有安排该实验和详细知识介绍,只在“金属资源保护”中介绍了废旧电池的污染。其实该素材能充分体现化学能与电能之间的转化,而且学习物理教材中的水果电池已经对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有初步了解,所以九年级化学教学已经具备了介绍化学电池的基础,沪教版教材在第九章“化学与社会发展”中,针对“能源的综合利用”,并结合生活、科技中几种不同类型的电池、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铜锌原电池实验,引导学生了解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化学反应形式;电能转化为化学能在九年级化学教材中的典型案例就是电解水,但教材的重点落在微观解释,也没有对其他电解反应过多阐述。
2.2身边的化学物质
物质转化过程中伴随有化学能与热能、光能等的相互转化,这种认识不是通过告知的方式形成的,而需要在化学变化现象的不断积累中得到强化。在建立化学变化概念的时候,不仅要注意到有新物质生成的关键特征,也要注意到所伴随的热能、光能等现象。所以化学物质的反应事实是九年级化学教学内容中学习、体验能量变化的重要载体。具体事实的学习是化学能量观形成和发展的基础,没有一定的事实积累,很难形成一定的化学能量观。
[例1]氧化反应
氧化反应是九年级化学最重要的一类放热反应,课标要求“知道氧气能跟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在教材中体现为非金属单质、金属单质、一氧化碳以及以甲烷、乙醇为代表的诸多有机物与氧气的反应。氧化反应的能量释放通过实验现象多有呈现,例如铁丝燃烧时的熔化与火星四射都是能量释放的效果;又如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大量放热,如果不冷却就继续实验,会导致实验误差;碳单质、氢气、酒精、甲烷和一氧化碳等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放热更加是它们成为燃料的先决条件。化学反应中的能量还可以通过光能形式释放,例如镁条、硫黄等物质燃烧中的发光现象。
[例2]溶解中的能量变化
溶解不是单纯的物理变化,其中伴随的能量变化其实也涉及到微粒的运动与作用力,当然九年级教材只要求从温度表征层面了解即可。课标里在“水与常见的溶液”二级标准中提出的活动与探究建议有“实验比较氯化钠、硝酸铵和氢氧化钠3种物质在水中溶解时的吸热和放热现象”,人教版教材也有具体的实验探究活动与该建议配套,不仅要求观察溶解过程中的现象,还要求记录溶解前后的液体温度具体数值并加以比较,来了解溶解吸放热的情况——这是一种半定量的实验思维去建构能量观的教材呈现方式。另外,人教版教材在“浓硫酸的腐蚀性”部分,强化突出浓硫酸稀释实验,并提示通过触觉感知、现象分析等途径了解这一典型的溶解放热现象,以此点明稀释要点。
2.3物质构成的奥秘
微观世界同样伴随着种种能量变化,虽然九年级尚未涉及化学键与分子间作用力的问题,但是核外电子运动本身就是一种能量的反映,核外电子按照能量高低分层运动,这在人教版“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中有明确描述。
而分子和原子本身就具有能量,温度越高,原子和分子的运动就越剧烈,物质具有的热能就越大。人教版教材中利用品红在热水中扩散加快的案例进行了例证。
课程标准要求认识物质的三态及其转化——虽然相关知识在物理中已经涉及,但是九年级化学需要学生了解温度对物质微粒运动和间距的影响,从而深入理解其对物质三态转化的影响。
2.4化学与社会发展
能量是人类生存和发展基本三要素之一,人类研究能量的最终目的是更好地获取和应用。所以“化学与社会发展”模块与其他模块充分联系,有利于在知识在社会和生活的应用中建构能量观。
[例1]燃烧和燃料
燃烧作为氧化反应的重要表现形式,也是最重要的放热反应之一。笔者认为教学中不应只拘泥于“认识燃烧、缓慢氧化和爆炸发生的条件,了解防火灭火、防范爆炸的措施”,还需要了解那些加热释放氧气的化学物质如高锰酸钾、氯酸钾、硝酸钾和双氧水等同样会体现助燃的效果,所以在药品存放、使用安全方面需要注意——这一点在事实水平上能强化学生对燃烧的理解,也能完善学生的实验安全意识。当学生在日后的深入学习中对于原子结构有了一定的理解性认识,就可以在氧化还原水平上认识燃烧现象,从而将发光、发热与原子得失电子等事实联系起来。虽然在九年级化学教学内容中无须从微观层面诠释燃烧和氧化反应,但是在能量观建构中不断发展对燃烧现象的理解,也是强化物质转化伴随有能量变化认识的重要举措。
基于燃烧反应,一些热值高、来源广的可燃物,成为对人类至关重要的燃料。在九年级化学学习过程中,学生如何“认识燃料完全燃烧的重要性”?人教版教材以碳的不完全燃烧为例,指出不完全燃烧导致的燃料燃烧利用率降低,既浪费资源又污染空气;还从燃烧三要素角度提出燃料充分燃烧的2种方法。
[例2]为人类提供能量的营养物质
课程标准中要求知道一些对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的有机物,其中最主要是供能物质,除了葡萄糖为代表的糖类,还有蛋白质和油脂。人教版教材对这些营养物质的供能数据和对人体一日的需求满足百分比做出定量描述,见表1。
2.5科学探究
人教版教材里,科学探究模块的要求除了在第一单元有独立的设置,大部分内容通常渗透在各个课题的教学中。
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外在表征,在“走进化学世界”单元里,能量观渗透在蜡烛和酒精灯火焰的温度测定之中。而作为最常见的反应条件之一的加热,则是一种为反应体系提供能量的方法。
3 九年级化学教学中能量观建构的建议
通过文本分析,我们发现能量的观点渗透在九年级化学各个模块,且不能通过孤立的知识呈现出来,往往需要不同模块的联系和支撑。例如,课程标准里“物质的化学变化”模块提供的2则情境素材(生石灰与水的反应、葡萄糖的供能反应),在教材中分别出现在“燃料及其利用”、“化学与生活”2个单元中,体现与“化学与社会发展”模块的综合。笔者结合在江苏书人教育集团面向化学特长生的教学实践,谈一谈在九年级化学教学中建构能量观的建议。
3.1吸热还是放热
判断一个化学反应吸热还是放热,逐步建构能量观的最简单方法就是请学生去感受实验中的温度变化。生石灰与水反应,让学生用手触摸试管,温度的变化给予学生最直接的体验,而且请同学在不同时间段感受温度逐步升高的趋势;锌粒与稀硫酸反应制备氢气,别只局限于实验原理和装置,也让学生摸摸试管——也是烫的;酸碱中和时,不要局限于指示剂的变色这种明显的现象,也让学生触摸试管——热的。几次摸试管就可以引发学生对化学反应的热量从哪里来的疑问和思考,通过温度变化的体验潜移默化地建构化学能量观。
观念建构教学的问题还应有一定开放性和挑战性,使学生能从多个角度、多个方面进行思考,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可以得到层次、范围不同的结论。
例如,在九年级的化学教学中有很多放热反应的典型案例,但是人教版教材对吸热反应只提及一句话:炭和二氧化碳的反应是吸热反应。学生没有感性认识,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建议在这里补充另一个吸热反应的实验:氢氧化钡固体和氯化铵固体在烧杯中研磨,实验前,在烧杯底部放一片硬塑料片,在硬塑料片上滴2滴水,再将固体混合物研磨,过一会儿硬塑料片就和烧杯粘在一起。
由这个补充实验想到:判断一个变化(无论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吸热还是放热,是否只有各种教辅书上提及的温度计的方法?以浓硫酸溶于水放热为例,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放热除了对温度有影响,还会引起气体压强、空间体积、物质溶解度、物质状态等的变化。结合学生的思维我们得出如下几种可能的角度:①温度的变化,除了使用温度计外,用手去触摸感受最直接但是无法定量比较,基于目前化学实验教学的现代化,还可以向学生介绍数字化实验在监测温度变化中的应用——温度传感器可以即时反映温度的改变趋势和变化幅度,是作为研究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的重要手段;②气压的变化,我们可以采用如图1的实验装置,由于溶解放热会引起气体压强增大,所以通过观察液面a、b的变化进行判断;③可以通过一个体积可变但压强恒定的容器(例如带活塞的气缸),观察活塞的运动,了解体积的变化;④如图2所示,将烧杯置于涂有石蜡的木块上,再将浓硫酸和水混合,通过观察石蜡状态的变化,判断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⑤如图3所示,将浓硫酸和水混合后的试管放在盛有饱和澄清石灰水的烧杯中,观察固体的析出情况。
通过实验表征观察、分析能量变化,是重要的化学学科方法,也是建构能量观的重要途径。
3.2拓展对燃料的认识
九年级化学的“化石燃料的利用”、“能源的利用与开发”教学常常陷入科普化怪圈,如何让这部分内容化学味道浓厚一些?例如以下这些问题就不拘泥于一般的考试题目,但引导学生对化学学科问题深入思考,能充分调动学生思维和积极性:
(1)燃烧能为我们做什么?
(2)是不是所有可燃物都可以充当燃料?充当燃料必须具备怎样的特征?
(3)联系国内现状,如何综合分析国内大众使用三大化石燃料的利弊?
(4)给出煤气、液化石油气、天然气的价格和热值,从定量的角度分析家庭使用哪种气体燃料最经济?
如果与其他单元联系,则可以有更有意义的问题衍生出来。观念建构的问题本身应该潜在地体现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经验的联系,同时它又蕴含着新的关系和规律,这种联系不只是针对问题的表面特征,更主要的是针对问题中的深层关系和结构,即在观念层面上有联系。例如与科学探究模块中加热这一操作融合,可以提问:
(1)实验室里有多少种加热的手段为化学反应提供条件?
(2)如何在实验中节省能源?
在复习课的教学中燃料话题可以联系社会与科技发展,既有利于强化能量观,也体现考试的热点。例如秸秆的不完全燃烧造成了烟霾的污染,而充分利用秸秆,是改变条件促使其充分燃烧呢?还是将秸秆转化为其他可燃气体来完成生物质能一化学能一热能的转变呢?
3.3放热反应与反应类型
一、了解化学反应原理模块的定位和特点
要上好化学反应原理模块,首先要了解其定位和教材的特点。必修模块是面对所有的学生,选修模块是针对具有强烈理科倾向和对化学相关专业感兴趣的学生。化学反应原理模块的定位是学生通过学习,能够有效地提高对化学反应的认识,能够从化学反应的本质进行多角度分析,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化学奠定基础。“化学反应原理”的内容主要从化学反应与能量、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以及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等方面探索化学反应的规律及其应用。在化学反应原理模块的教学中,要注意与必修内容的衔接,从必修到选修,不仅仅是知识量的增加,更要关注核心观念、核心思路、核心方法的发展;要关注三维目标的落实;要突出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要关注化学基本思想的运用。
二、理解新增内容的价值和意义,把握教学的方向
化学反应原理模块新增了一些内容,如反应热、焓变、化学平衡常数、沉淀溶解平衡等内容,新增内容引入到高中化学课程,并不是要把这些内容简化下放,而是想抓住这些化学内容的精髓,把它们的基本思想介绍给高中学生。新增内容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化学学科素养,为不同发展程度的学生提供不同的内容,增进了学生对化学的认识,帮助学生突破了认识上的难点。如平衡常数的引入,其价值之一在于促进学生定量观的形成,公式表达了一种变量关系,利用这种变量关系可以解决许多具体问题,深化对规律的理解。平衡常数的意义在于以下几点:第一是数值的左边,也就是浓度商的构成(反应各组分浓度的某种关系)。第二是平衡状态的定量含义是浓度商等于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第三是改变平衡状态的几种可能途径:一是平衡常数不变,改变反应中的某组分浓度(即改变浓度商),需要重新满足两者这种浓度关系,就可以判断平衡的移动方向;二是改变平衡常数即通过改变温度,导致重新满足两者这种浓度关系,也就可以判断平衡的移动方向,从而使平衡常数的概念具有应用价值。显然这种判断方法更具有广泛性和科学性,如果在教学中我们还是用以前的勒夏特列原理来理解平衡移动,就失去了新教材的意义。
三、注重引导学生以化学观念和方法来整合教学内容
反应原理模块的理论性非常强,要求学生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平时教学中,笔者经常会发现学生对于同类问题的处理非常熟练,题目一变又无处下手,其根源在于学生没有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法,对问题的本质没认识清楚,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在具体事例后概括出基本原理,不能就事论事,就题论题,要分析到根源。比如:学习完反应原理模块以后,有很多平衡,如电离平衡、沉淀溶解平衡、水解平衡等,虽然是不同的平衡,但从原理上讲都是化学平衡,所以影响这些平衡的因素都是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移动变化规律也都是化学平衡移动的规律,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对比、归纳,这样就可以用一个原理去解决一类问题,充分体现了现象与本质的统一。这样,使学生慢慢养成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就不会单纯背书、机械做题、生搬硬套。坚持这样做,学生不仅学会了分析、概括、归类,还能加深对这些理论的理解。
四、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化学反应原理模块能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元素化合物知识,能促进学生的化学反应知识系统化、结构化,能帮助学生增强逻辑推理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因此在进行本模块教学时,教师需要重视教学方法和策略。
1.重视运用逻辑推理,凸现原理形成过程
化学反应原理是人们通过对大量化学反应的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思维过程形成的,适用于几乎所有化学反应的普遍规律,这些原理的形成是由特殊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由现象到本质的认识过程,是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通过归纳、演绎等逻辑推理的不断循环中逐渐产生的。因此在教学中应抓住本模块内容的基本特征,充分运用逻辑推理,重视归纳化学反应原理的过程以及运用相关原理解决问题的演绎过程。在化学反应原理模块的教学中,既要重视通过大量实例采用归纳法得到一般规律性结论,还要重视采用演绎法进行推理判断,达到深化对过程本质认识的目的。
2.重视运用直观手段,创设良好学习情境
化学反应原理比较抽象,因此通过实验、图像、表格、多媒体课件、录像等常见的直观教学手段,将化学原理具体化、形象化、直观化,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完成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
1.了解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能作出属于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的判断。
2.能够初步区分物质的性质中哪些属于物理性质,哪些属于化学性质。
(二)典例分析
例1 (安徽)下列我国古代的技术应用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解析:本题考查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判别,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粮食酿酒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棉纱织布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火药应用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瓷器烧制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答案:B
例2 (福州)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铜丝作导线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天然气作燃料
D.金刚石用于切割玻璃
解析:A项,铜丝作导线,是利用了铜的导电性,此性质属于物理性质;B项,干冰用于人工降雨,是利用干冰易升华吸热,使周围空气温度降低,空气中水蒸气冷凝成水滴的性质,此性质属于物理性质;C项,天然气作燃料,是利用了天然气的可燃性,此性质属于化学性质;D项,金刚石切割玻璃,是利用了金刚石硬度大的性质,此性质属于物理性质。
答案:C
(三)专题演练
1.(镇江)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海水晒盐 B.冰川融化
C.水力发电 D.红磷燃烧
2.(南宁)下列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
A.可燃性 B.延展性
C.酸碱性 D.氧化性
3.(安顺)诗词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瑰宝。下列诗句描述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 )
A.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B.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C.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4.(哈尔滨)下列过程中主要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
5.(泰安)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涉及许多变化。下列变化中不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
A.用石灰浆涂抹墙壁后,表面有水珠生成
B.在口中咀嚼米饭或馒头时感到有甜味
C.用干冰作制冷剂进行人工降雨
D.使用煤气作燃料烧饭做菜
6.(北京)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
A.氧气用于炼钢
B.硫酸用于除铁锈
C.干冰用作制冷剂
D.碳酸氢钠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
7.(威海)物质世界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变化。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①电灯通电发光 ②煤制成焦炭 ③塑料老化 ④干冰升华 ⑤石油分馏 ⑥海水制镁 ⑦石块粉碎成石子 ⑧粮食酿酒
A.②③⑥⑧ B.②⑤⑥⑧
C.①③④⑧ D.①④⑥⑦
8.(百色)化学与我们生活和工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联系,现有①氖气、②镁粉、③金刚石、④熟石灰、⑤食醋、⑥干冰六种物质,请按下列要求填空(填序号)。
(1)烹饪时用作酸性调味品的是 。
(2)用作改良酸性土壤的是 。
(3)用于人工降雨的是 。
(4)用来制作烟花和照明弹的是 。
(5)玻璃刀刀口镶嵌的是 。
(6)用于制造霓虹灯的是 。
9.(漳州)充有钠蒸气的高压钠灯发出的黄光射程远,透雾能力,常用于道路和广场的照明。钠的化学性质活泼,常温下可以与氧气、水反应,在实验室里,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用镊子从煤油中取出金属钠,放在滤纸上,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投入盛有水(滴有酚酞溶液)的烧杯中,发现钠块浮在水面上,很快熔化成银白色小球,四处游动,发出嘶嘶的响声,偶有火星出现,溶液变成红色。依据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钠保存在煤油中”说明钠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
(2)“钠块浮在水面上”说明钠具有的物理性质是 。
(3)“溶液变成红色”说明钠与水反应的生成物中含有 性的物质。
(4)根据所学知识解释钠“熔化成银白色小球”的原因: 。
10.(黑龙江)碳纤维复合材料是一种新型材料,可以用来制作轻便的球拍和鱼竿及赛车,在航空航天、核能等尖端技术领域中也用到了它。请你说出碳纤维复合材料具有哪些性质。(答三点)
二、认识几种化学反应
(一)课标要求
1.认识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
2.认识氧化反应、还原反应。
3.知道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伴随有能量变化;初步认识化学反应的本质。
(二)典例分析
例1 (雅安)下列四个化学反应,对其反应类型的判断正确的是( )
A.2CuO+C[高温]2Cu+CO2是复分解反应
B.Fe2O3+6HCl=2FeCl3+3H2O是置换反应
C.2H2O2[MnO2] 2H2O+O2是分解反应
D.CH4+2O2[点燃]CO2+2H2O是化合反应
解析:化学反应类型的判断是中考的热点。基本反应类型包括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解题的关键是理解这四种反应类型的概念,抓住反应的特征,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与类别。如化合反应是“多变一”,分解反应是“一变多”,置换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而复分解反应则是“双交换,价不变”。A项,2CuO+C[高温]2Cu+CO2,该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B项,Fe2O3+6HCl=2FeCl3+3H2O,该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属于复分解反应;C项,2H2O2[MnO2] 2H2O+O2,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D项,CH4+2O2[点燃]CO2+2H2O,该反应的生成物是两种,不符合“多变一”的特征,不属于化合反应。
答案:C
例2 (上海)化学反应C+H2O[高温]H2+CO中的还原剂是( )
A.C B.H2O
C.H2 D.CO
解析: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失氧的是氧化剂,发生还原反应;得氧的是还原剂,发生氧化反应。在C+H2O[高温]H2+CO中,C得氧被氧化,是还原剂;水失氧被还原,是氧化剂。
答案:A
(三)专题演练
1.(临沂)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A.S+O2[点燃]SO2
B.3C+2Fe2O3[高温]4Fe+3CO2
C.2KMnO4[加热]K2MnO4+MnO2+O2
D.CuSO4+BaCl2=BaSO4+CuCl2
2.(昆明)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 )
A.4NH3+3O2[点燃]6H2O+2N2
B.Na2SiO3+H2SO4=H2SiO3+Na2SO4
C.2FeCl2+Cl2=2FeCl3
D.2HgO[]2Hg+O2
3.(北京)海水提镁的反应之一:MgCl2+ Ca(OH)2=CaCl2+Mg(OH)2,该反应属于 ( )
A.化合反 B.复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分解反应
4.(常州)铬酸铅可用作黄色涂料,常用以下方法制取:K2CrO4+Pb(NO3)2=PbCrO4+2KNO3,该反应属于( )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5.(潍坊)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的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例如:[2Fe0+3Cl20][点燃][2Fe+3Cl3-1],反应前后,Fe和Cl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该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
A.分解反应都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B.置换反应都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C.复分解反应都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D.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6.(宁夏)以下是四个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图中不同的圆圈代表不同的原子。其中能表示置换反应的是( )
8.(宿迁)下列归纳和总结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化学反应基本类型 B.化学反应中常见的“三” ①化合反应:4P+5O2[点燃]2P2O5
②分解反应:H2CO3=H2O+CO2
③置换反应:3CO+Fe2O3[高温]2Fe+3CO2 ①煤、石油、天然气――三大化石燃料
②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三大合成材料
③分子、原子、离子――构成物质的三种粒子 C.对鉴别方法的认识 D.化学与生活 ①区分氮气和氧气――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②区分棉纤维和羊毛纤维――点燃后闻气味
③区分硫酸铵和氯化铵――加熟石灰粉末研磨 ①用甲醛水溶液浸泡水产品防腐
②缺乏维生素C易患坏血病
③自行车支架喷油漆防锈 ]
9.(临沂)目前,在汽车尾气系统中安装催化转化器可将污染物CO、NO转化为无毒的CO2和N2(2CO+2NO[催化剂]2CO2+N2)。根据“在化学反应过程中有元素化合价变化的化学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判断,该反应 (填“是”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10.(淄博)请对下表中的化学方程式进行评价(填写评价序号),并注明化学反应类型。
评价序号:①完全正确;②反应条件不正确;③没有配平;④违背客观事实。
11.(怀化)置换反应是中学化学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之一。
已知:化合物A+单质B化合物C+单质D。
试回答下列问题。
(1)若D为氢气,A为稀硫酸,则B应满足的条件是 。
(2)若D为铜,化合物A的化学式可能为 。
(3)已知在高温条件下碳与水蒸气可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水煤气的主要成分),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若家中发生燃气(天然气)泄漏,下列措施不可行的是 (填字母)。
A.检查并关闭气源阀门
B.轻轻打开门窗通风
C.立即打开抽油烟机排气
(4)非金属单质也具有类似金属与盐溶液之间发生置换反应的规律,即活动性较强的非金属可把活动性较弱的非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如在溶液中可发生下列反应:
Cl2+2NaBr=2NaCl+Br2
I2+Na2S=2NaI+S
Br2+2KI=2KBr+I2
由此判断,S、Cl2、I2、Br2四种单质中非金属活动性最强的是 ,最弱的是 。
(5)在化学反应中,物质所含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反应就是氧化还原反应。据此判断,置换反应 (填“属于”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三、质量守恒定律
(一)课标要求
1.通过实验探究、认识质量守恒定律;了解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2.从微观角度解释质量守恒定律并认识化学反应。
3.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有关现象。
(二)典例分析
例1 (泰安)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X、Y、Z、W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相关数据如下表。下列关于此反应的认识,正确的是( )
A.若W为水,则X或Y必定为酸或碱
B.若X为化合物,Y为单质,则该反应一定为置换反应
C.m的数值为32
D.参加反应的X与Y的质量比为1∶4
解析: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反应前后,X的质量减少了:10 g-2 g=8 g,故X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X的质量为8 g;同理可以确定Z是生成物,生成的Z的质量为:30 g-8 g=22 g;W是生成物,生成的W的质量为:25 g-7 g=18 g;由质量守恒定律知,Y应是反应物,且参加反应的Y的质量为:22 g+18 g-8 g=32 g,故m的数值为:32+3=35。该反应的反应物为X和Y,生成物是Z和W。若W为水,则X或Y不一定为酸或碱,如甲烷等有机物燃烧也能生成水,A项错误;若X为化合物,Y为单质,无法确定Z和W的类别,则该反应不一定为置换反应,B项错误;由以上分析可知,C项错误;参加反应的X与Y的质量比为:8 g∶32 g=1∶4,D项正确。
答案:D
例2 (邵阳)在2A+B=2C反应中,已知A的相对分子质量是28,C的相对分子质量是44,则B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
A.16 g B.16
C.32 g D.32
解析:解答此题需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质量总和相等,参加反应的A和B的质量和等于生成物C的质量,以此为突破口,可以求得B的相对分子质量。设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x,则根据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可知,2×28+x=2×44,解得x=32。
答案:D
(三)专题演练
1.(邵阳)用下列装置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托盘天平未画出),能达到目的的是( )
2.(荆州)植物光合作用可表示为CO2+H2O[光照]淀粉+O2。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淀粉中一定含C、H两种元素
B.淀粉中一定只含C、H两种元素
C.淀粉中可能含有三种以上的元素
D.淀粉可能是一种单质或一种化合物
3.(河北)“气体烙铁”是一种以气体X为燃料的加热仪器,加热温度可达1300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X+13O2[点燃]8CO2+10H2O,燃料X的化学式为( )
A.C3H8 B.C4H10
C.CH3OH D.C2H5OH
4.(永州)16 g A和足量B混合加热,A与B发生化学反应,16 g A完全反应后生成 12 g C和8 g D。则参加反应的A与B的质量比是( )
A.1∶1 B.2∶1
C.3∶1 D.4∶1
5.(株洲)在2A+3B=2C+4D的反应中,已知8 g物质A完全反应生成11 g物质C和9 g物质D。若物质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则物质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A.16 B.32
C.48 D.64
6.(兰州)把一定质量的甲、乙、丙、丁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X=0.4
B.丁一定是单质
C.甲和乙是反应物
D.反应中的甲、丙发生改变的质量比是 11∶14
7.(湘潭)在一密闭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及t1、t2时各物质质量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B.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该化学反应中甲、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5∶7
D.该化学反应中乙、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1∶4
8.(成都)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用“ ”与“ ”代表A、B两种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发生变化
B.反应前后物质的化学性质发生变化
C.反应生成物1个分子中含有4个原子
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A2+3B2=2AB3
9.(福州)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对化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1)通过称量下列各组试剂在密闭容器内混合前后的总质量,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填字母)。
A.蔗糖和水
B.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钾溶液
C.铁和氯化铜溶液
(2)在氧气中点燃红磷的实验过程,固体质量变化如下图所示:
①从燃烧条件分析,固体质量在t1前没有发生变化的原因为 。
②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③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为 g。
(3)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①该反应所属的基本类型为 。
②参加反应的甲物质和生成的丙物质分子数目比为 。
10.(连云港)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探索化学世界的奥秘。
(1)分类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
①生活中,常会接触到下列物质:
A.铜丝 B.甲烷 C.过氧化氢 D.碘酒
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填字母,下同),属于氧化物的是 。
②根据物质在转化过程中的特点,可将化学反应分为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下列转化不属于这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是 。
A.生石灰与水反应
B.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
C.中和反应
(2)实验是学习化学的一条重要途径。实验室中可用KClO3在MnO2催化下受热分解制取氧气,并将反应后的混合物进行分离回收。实验操作如下图所示:(MnO2难溶于水)
①图A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 ;图B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②图C操作中的一处明显错误是 ;图D操作中,当看到 ,停止加热。
(3)质量守恒定律是帮助我们学习和认识化学反应实质的重要理论。
①下列表述正_的是 。
A.蜡烛燃烧后质量减小,说明质量守恒定律不是普遍规律
B.每32 g S和32 g O2完全反应后,生成 64 g SO2
C.在化学反应aA+bB=cC+dD中一定有:a+b=c+d
②有机化合物R与足量氧气置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CO2和H2O,实验测得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 R O2 CO2 H2O 反应前质量/g 46 128 0 0 反应后质量/g 0 32 x 54 ]
则x= 。已知参加反应的物质R与氧气的分子个数之比为1∶3,则R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
四、化学方程式
(一)课标要求
1.能正确书写简单的化学方程式。
2.通过具体化学反应分析、理解化学方程式的含义。
3.能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二)典例分析
例题 (苏州)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 。
(2)锌和稀硫酸反应: 。
(3)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反应:
。
(4)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
(5)硫化氢(H2S)气体和二氧化硫气体混合生成硫和水: 。
解析:书写化学方程式时,要先根据题意写出反应物、生成物,然后利用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和原子数目不变将化学方程式配平,注意化学式要书写规范,另外,不要忘记书写反应条件、气体符号和沉淀符号等。(1)在点燃的条件下,镁条可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Mg+O2[点燃]2MgO。(2)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H2SO4=ZnSO4+H2。 (3)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Cl+NaOH=NaCl+H2O。(4)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K2MnO4+MnO2+O2。(5)硫化氢(H2S)气体和二氧化硫气体混合生成硫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S+SO2=3S+2H2O。
答案:(1)2Mg+O2[点燃]2MgO (2)Zn+H2SO4=ZnSO4+H2 (3)HCl+NaOH=NaCl+H2O (4)2KMnO4 K2MnO4+MnO2+O2
(5)2H2S+SO2=3S+2H2O
(三)专题演练
1.(北京)下列关于S+O2[点燃]SO2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表示硫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硫
B.参加反应的硫与氧气的质量比是2∶1
C.反应前后硫原子、氧原子的个数均不变
D.参加反应的氧气与生成的二氧化硫的分子个数比为1∶1
2.(镇江)下列指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镁条在氧气中燃烧:Mg+O2[点燃]MgO2
B.古代湿法炼铜:2Fe+3CuSO4= Fe2(SO4)3+3Cu
C.用胃舒平[含Al(OH)3]治疗胃酸过多:Al(OH)3+3HCl=AlCl3+3H2O
D.用石灰石浆处理二氧化硫:SO2+ CaCO3+O2=CaSO4+CO2
3.(宜宾)下列化学方程式及反应类型均正确的是( )
[ 化学方程式 反应类型 A. CO+O2=CO2 化合反应 B. 2KMnO4[]K2MnO2+MnO2+2O2 分解反应 C. 2Ag+H2SO4=Ag2SO4+H2 置换反应 D. CuSO4+BaCl2=BaSO4+CuCl2 复分解反应 ]
4.(黄冈)已知M、N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反应:M+2N=P+2Q。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若M、N、P、Q都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则该反应前后分子的数目一定不变
B.M、N、P、Q可能含有同一种元素
C.若P、Q都是化合物,则该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
D.若16 g M和64 g N能恰好完全反应,则M、N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1∶2
5.(武汉)某纯净物X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2O2[点燃]CO2+2H2O。下列关于X的说法正确的是( )
A.X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X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
C.X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4
D.X属于有机化合物
6.(荆州)用适当的化学方程式说明或解释下列问题。
(1)铜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弱: 。
(2)工业上煅烧石灰石制生石灰:
。
(3)用石灰浆粉刷墙面,干燥后变得坚硬: 。
(4)服用含Al(OH)3的药丸治疗胃酸过多症: 。
7.(达州)2015年8月12日天津港发生爆炸后,消防专家确认,大约40种危险品中就有700吨剧毒氰化钠(NaCN)。
(1)氰化钠(NaCN)泄漏可用过氧化氢溶液进行高效处理,氰化钠、过氧化氢和水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和氨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氰化钠是工业上冶炼黄金的重要原料,工业上生产氰化钠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2X+2NH3=2NaCN+3H2
①X的化学式为 。
②NH3中N元素的化合价为 。
8.(常德)工业上煅烧石灰石(CaCO3)可制得生石灰(CaO)和二氧化碳。若要制取2.8 t氧化钙,则需要碳酸钙的质量是多少?
9.(南京)在催化剂的作用下,用O2将HCl转化为Cl2,可提高效益,减少污染。
(1)写出反应Ⅰ的化学方程式:
。
(2)反应Ⅱ所属基本反应类型为 。
(3)钠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钠,若要将4.6 g钠完全转化为氯化钠,则至少需要氯气的质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10.(泉州)工厂的烟气脱硫工艺,不仅能消除二氧化硫,还能将其转化为硫酸钙(CaSO4)等产品,实现“变废为宝”,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aCO3+O2+2SO2[高温]2CaSO4+2CO2。现用1.25 t含碳酸钙80%的石灰石吸收烟气中的二氧化硫。求: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教育,要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好奇心,引导学生认识物质世界的变化规律,形成化学的基本观念……”化学能量观是化学观念中的核心观念,需要经过螺旋式递进。2012年修订的三个版本[1-3]的化学教材在不同阶段都有安排,充分体现了学习的阶段性和层次性。要求教师把握好知识深广度,既要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和心理特征,又要层层递进,从定性到定量、事实到科学概念来认识并建立化学反应与能量之间的双向关系,引导学生建构适应层次的能量观[4-6]:(1)物质具有能量,不同物质或同种物质的不同状态所具有的能量不同。(2)化学反应过程中,不仅有物质变化,而且有能量变化,伴随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有不同的形式;化学能是能量的一种存在形式;能量是影响化学反应的重要因素,化学能与其他能量的相互转化以化学反应为基础和前提,能量不会创生和消亡,只是在转化的过程中有能量转化的效率问题,使能量有所损耗。(3)能源是社会发展的基础,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离不开化学。(4)微观世界也存在着能量关系,表现为分子间、原子(离子)间、电子与原子核间的相互作用。
一、基于课标的视角,比较、分析三个版本教材能量观的呈现方式
课标中,每个二级主题都从“标准”和“活动与探究建议”两个维度,对化学学习内容进行了说明,还有可供选择的情境素材。其中,在“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二级主题中明确指出:“知道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发生着能量的变化,认识通过化学反应实现能量转化的重要性”。笔者尝试基于课标,分析三个版本教材能量观呈现的基本视角(见表1)。
教材还以蜡烛燃烧为素材研究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能量观渗透在火焰温度的测定之中,若能在描述“发光、发热、火焰”等具体现象的基础上再提出更为深刻的问题――“为什么化学变化伴随有能量转化?”实验就不再局限于蜡烛燃烧的具体现象和产物的检验上了。使学生了解该反应是持续发生的自发反应,先反应释放的能量可引发后续反应,从而将化学的基本观念与化学过程的方法教育有机地联系起来[7]。
物质的化学变化包括了质的变化、量的变化与能量转化,从能量观的角度理解物质结构及其转化是化学的基本视角。教学过程中,要联系燃料的燃烧、中和反应、葡萄糖在体内氧化释放能量、生石灰与水反应放出的热量能“煮熟”鸡蛋、化学电池等日常现象作为情境素材,通过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和建构性的学习,帮助学生理解化学变化和能量变化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能力。
二、初中化学能量观建构的基本策略
研究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与研究化学反应合成物质同样重要。因此,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建构不同知识之间、理论与事实之间、新旧经验之间的有意义联系,在关注情境的选取与创设、问题的构思与引导、内容的组织与呈现、活动的设计与安排的交互过程中经过螺旋式递进,使学生初步认识化学反应中有能量变化,在燃烧和燃料的学习中得以强化,了解如何应用化学变化实现能量的转化和物质、资源的合理利用,形成和发展能量观。
1.借助实验表征建构能量观
借助实验表征,引导学生理解吸、放热除了对温度有影响,还会引起气体压强、体积、溶解度、物质状态等的变化。在不使用温度计的情况下,让学生用手感知,或通过合适的实验装置(如图1、2),借助实验现象,加深学生对化学能量观的理解。
还可以借助铁丝、镁条、氢气的燃烧、干电池和充电电池等实验探究,使学生宏观感知、理解化学体系是一种储能体系,化学反应伴随有能量变化,常见形式是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光能、电能,且电能与化学能可以相互转化。借助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水的电解,观察二氧化锰、硫酸铜溶液对过氧化氢分解反应的影响等实验,使学生了解有些化学反应需点燃、加热、高温、通电、催化剂等条件,如果没有这个条件反应就不能发生。从而有效调节和控制能量的储存和释放过程,促进或抑制化学反应,使化学反应向着有利的方向发展,明白反应条件对化学反应的重要作用,帮助学生建构能量观。
2.深化对燃料和燃烧的认识,发展能量观
教材中通过大量的事实证明:人类利用燃烧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取能源。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能源,资源的浪费主要表现在化石燃料的不充分燃烧上。因此,关于能源问题,一要让学生了解燃料燃烧反应释放能量,帮助学生研究怎样才能使燃料完全燃烧,提高燃烧的效率;二要让学生考虑燃烧的安全问题,学习怎样运用化学知识防火、灭火;三要讲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怎样减少燃料燃烧时有害气体和烟尘的排放,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四要讲燃料的选择与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讲化学科学为开发清洁、高效的能源能做些什么[8]。利用核心概念的文字表达方式揭示有关燃料问题的化学学科本质(如图3):
图3 燃料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设置问题组:(1)燃烧能为我们做什么?(2)选择燃料时应综合考虑的因素有哪些?(3)为什么有些物质可以作为燃料,有些则不能?(4)燃烧生成物为什么会对环境产生影响,有哪些对策?(5)物质在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有什么规律?(6)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对我们学习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物质的制备和选择反应条件有什么启示?怎样利用化学反应中的能量?
通过问题组的解决,借助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剧烈氧化反应,从化学反应热现象认识到通过化学反应可以获得能量,通过对燃烧概念的发展性理解,使学生了解燃烧是强化物质转化伴随有能量变化认识的重要内容,形成对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初步的感性认识;通过对燃烧、缓慢氧化和爆炸发生条件的认识,初步感知可以通过改变反应发生的条件来影响化学反应。了解人类的一切活动都离不开能源,能源居于首位,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离不开化学,认识化学在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中的重要作用,从自我做起,节约能源,引导学生建构能量观。
3.借助微粒观,了解能量观的内涵
微观层面认识能量观,这部分内容既基于物理学习,又与微观世界联系,抽象程度很高,鲁教版以水为例,创设连续性问题情境:在水的状态变化时水分子的能量、运动速率、间隔怎样变化?在水天然循环的各个环节上水分子的能量如何变化?是怎样运动的?以分子或原子不断做无规则运动为切入点,推论出构成物质的微粒具有热能。溶解现象并非单纯的物理现象,其伴随的能量变化涉及微粒的运动和相互间的作用力。物质溶解于水的过程中发生了两种能量变化: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向水中扩散的吸收热量过程;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和水分子形成水合分子(或水合离子)的放出热量过程。溶质不同,这两种过程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不同,使溶液的温度发生不同的变化。
核外电子运动也是一种能量的反映。元素得失电子的能力取决于原子中电子的能量,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处于较高能量状态,不稳定,原子间通过得失电子或共用电子对的方式成键,使体系能量降低,形成相对稳定的结构。学生形成核外电子运动的能量思维方式,从能量的角度研究物质及其转化的思维方法等[4]。因此,可把物质转化过程看作是诸存在物质内部的能量(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光能等释放出来,或者是热能、光能等转化为物质内部能量(化学能)被储存起来的过程。在水的电解教学中,若能从微观视角解释为什么水需要通电,引导学生认识分子、原子在化学变化中的行为,深入了解原子的内部结构以及原子核外电子的分布及其在化学变化中的表现,那么学生对化学反应条件对化学反应的重要作用的认识会达到更高的水平[9]。
初中学生的能量观建构是一个不断深化、有机联系、螺旋式上升的结构化内容,随着对能量观认识的不断丰富和发展,将从微观表征对化学和能量关系本质加以构建,形成更合理、完整的能量观。因此,学生能量观的建构应该注重认识和理解的完整性,使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理解更加本质化,自身的观念更加清晰化,实施以观念建构为本的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 王晶,郑长龙主编.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九年级上、下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2] 王祖浩,王磊主编.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九年级上、下册.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2.
[3] 毕华林,卢巍主编.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九年级上、下册.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12.
[4] 梁永平.论化学学习中的能量观建构.化学教育,2008(8).
[5] 姚远远,陈凯.初中化学教科书中能量观的建构.化学教育,2013(5).
[6] 徐敏.中学化学“能量观”的构成要素及内涵.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3(7).
物质基础:蛋白质和核酸
结构基础:除病毒外具细胞结构
(二)都有新陈代谢。
生物体与外界环境之间要发生物质和能量交换。
(三)都有应激性。
(四)都有生长、发育和生殖
(五)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六)都能适应和影响一定的环境(如:地衣)。
以实验为基础是中学化学教学的基本特征。化学实验现象直观具体、形象生动,既能帮助学生了解化学科学的基本事实,又能促进化学假设和理论的形成。化学实验在化学科学认识中所处的地位十分重要,具体表现在:“化学实验是联系认识主体和认识客体的中介;是沟通认识主体和化学科学认识的桥梁;是化学科学认识从一级上升到另一级的中间环节。”
在化学学习过程中,研究物质的性质及变化需要化学实验,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体验到变化的客观存在,进而由现象到本质进行分析和推理;对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认识,学生更需要通过化学实验情境获取感性材料,概括出事物发展的规律和
本质。
化学教材中选用的实验,设计得十分细腻和精巧,往往能将复杂条件进行简化和纯化,使需要认识的某种性质或关系以相对纯粹的形态表现出来。然而,在大多时候,教师将教材中已有的实验弃之不用,或使用了实验却对其知之甚少。未能对教材中实验的功能进行充分挖掘,从而丧失了很多有意义的教学素材,这是非常令人惋惜的。
质量守恒定律是初中化学里为数不多的基本定律之一,教材在展开这部分内容时选择了四个实验,笔者对这四个实验进行了相对深入的分析,以下的解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一、质量守恒定律实验与化学史的关系
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史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三个重要阶段:施塔尔以草木燃烧,燃素逸出,质量减小为例,认为化学反应后质量减小;波义耳煅烧金属后,发现质量增大,认为化学反应后质量增大;拉瓦锡在密闭容器内加热汞,发现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三位名家,三种不同的观点,穿越到现代课堂中,成为三种不同的假设。
教材中并未穿插化学史料,而是以实验的形式,将三种观点呈现在教材中。当然,教材在选择实验时,将三位科学家的复杂体系都简单化,在保留体现科学家实验设计思想的同时,简化了实验原理和体系,使得需要探究的质量关系以较为纯粹的方式得以呈现。代表施塔尔观点的实验是碳酸钠与稀盐酸的实验,是一个有物质逃逸的实验,与草木燃烧的实验异曲同工;代表波义耳的实验是镁带燃烧的实验,是一个有物质吸入的实验;代表拉瓦锡的实验有两个,一个是红磷在密闭体系中燃烧的实验,另一个是铁钉和硫酸铜反应的实验。
教材中选择红磷燃烧的实验来做质量守恒定律的探究,还有另一个层面的考虑。拉瓦锡经典的“12天”实验,利用金属汞测定了空气中的氧气含量,教材中用红磷取代金属汞。质量守恒定律,其实是拉瓦锡在“12天”实验中的第二个发现,教材中选择之前使用过的红磷燃烧实验做模拟,更为流畅与自然,也隐含着两个发现之间的联系。
二、质量守恒定律实验与定律本体的关系
质量守恒定律是指“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质量守恒定律中的关键词有化学反应、质量、总和、参加反应的,这四个关键词的理解与突破,是教材中选择的四个实验承载的重要任务。
“化学反应”如何在四个实验中得以体现?教材中选择的四个实验,现象分别为红磷燃烧的火焰、镁带燃烧的发光、铁和硫酸铜反应的变色以及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的气泡。这些明显的现象都指向同一个结论,这些反应都是化学反应。
“质量”在四个实验中体现得十分明显。四个实验在进行前后,都要将仪器及药品在托P天平上称量。
质量守恒定律中较难理解的是第三个关键词:“总和”,这个关键词在实验中主要通过探究的形式予以凸显。碳酸钠和稀盐酸的实验以及镁带燃烧的实验,实验前后,质量均不守恒,问题出在哪里?学生很快发现,碳酸钠与稀盐酸实验产生的大量气体外溢,并未称量;镁带燃烧时,通过原理分析,学生会注意到,吸入的氧气未称量,造成反应前后质量不守恒。如何将“不守恒”的装置改为能够证明质量守恒定律的装置?围绕这一问题,学生深入探究,设计实验,称量反应前后的质量总和。在探究过程中,“总和”的意识不断在指导学生进行设计和改进,从而突破认知难点。
“参加反应的”是质量守恒定律中最难理解的关键词,也是最容易被忽略的关键词。在改进装置后,四个实验反应前后的质量总和不变,由此,学生在思维深处已经形成了质量守恒的意识。然而,这只是实验表观的质量总和不变,质量守恒定律中强调的是参加反应的和反应生成的物质质量守恒。在这一难点的突破上,铁钉和硫酸铜实验的潜在作用得以充分发挥。引导学生将铁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后的试管稍加振荡,观察到铁钉表面的红色固体脱落,露出银白色的金属。一个简单的举动,引出了深入的思考,列表式分析如下:
上述列表分析后,得出最终结论:质量守恒定律需要强调参加反应的和反应生成的物质的质量。
理解质量守恒定律,关键在理解这四个词上;理解这四个词,关键在实验功能的发挥上。由此可见,质量守恒定律实验对定律本体重难点的突破意义重大。
三、质量守恒定律实验的其他细节
细节一:铁钉和硫酸铜溶液反应时,教材中用作反应器的锥形瓶口上配了橡胶塞,这一处理主要有两个目的:(1)与红磷在密闭体系中燃烧的实验呼应,提示学生注意体系的密闭性,为后续的实验改进做铺垫;(2)由于铜离子水解,硫酸铜溶液显酸性,铁钉加入硫酸铜溶液后,可能会产生少量的氢气,为了实验的严谨性,实验中做了密闭处理。
生物教学与化学知识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生物的基本特征是新陈代谢,而新陈代谢又是一个化学反应,因此,化学知识在生物教学中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我们可以适当地将化学知识和生物知识结合起来,帮助学生对各类知识进行融会贯通,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一、化学知识与生物教学的联系
(一)生物体中有很多化学元素
在生物教学中,涉及到很多元素,这些元素与化学知识中的元素是相符的,在进行知识点的讲解时,能够将化学元素的特征引入到其中,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生物学知识。例如,在讲到细胞中的碳元素时,教师可以将化学中的碳元素特征引入到教学当中,让学生明确碳元素的存在与细胞特性的关系,也可以将其他物质中的碳元素与细胞中的碳元素含量进行对比,让学生能够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二)生物体内有很多化学反应
很多生物现象的产生,都是化学反应的过程,例如光合作用就是叶绿素在光照的作用下与二氧化碳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呼吸作用就是植物体内的叶绿素在光照的作用下产生的有机物与氧气反应产生的效果,在在生物教学中引入化学知识,能够让学生对生物现象的反应过程进行更加深刻的了解,更好地掌握生物的各种特性。
二、化学知识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一)在生物实验方面的应用
在生物教学当中,实验教学是非常重要的部分,能够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对教材中的知识亲手进行实验,从而更加深入地对生物知识进行掌握。在很多教学中都存在着“生化不分家”的说法,更加说明了化学知识在生物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在很多生物实验中,都需要使用化学器材进行操作,因此酒精灯的使用方法、显微镜的使用方法、量杯的使用方法、漏斗的使用方法等,都成为学生进行生物实验的必备知识。例如,在“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中,需要利用酒精、碘酒、烧杯等对与光发生反应的叶片进行隔水加热,从而使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并将溶解完的黄白色叶片滴加碘液,在冲洗之后观察叶片的变化。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基本的化学实验知识进行了学习,并将其应用到生物实验,学习了碘酒、酒精灯、烧杯等,从而能够让学生更好地认识到叶绿素在植物中的作用,并了解绿色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全过程。在讲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这节内容时,演示实验引入了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氧气具有助燃性等化学知识。在讲肺与外界气体交换时,引入了人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中氧气、二氧化碳含量的对比试验。这也是化学知识在生物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二)在生物理论教学中的应用
由于生物与化学在很多方面有类似的元素、类似的反应,因此在生物理论教学当中,一些较为抽象的问题可以适当加入化学知识,使学生能够更快地以化学思维来思考生物教学中的问题,使一些教学难点迎刃而解。例如,在学习光合反应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光合作用其实就是一个氧化还原反应,在反应过程中,所有的得失电子总数相等,因此,学生就可以很简单的掌握,如果一摩尔的葡萄糖想要完全氧化,就需要六摩尔的氧气参与,并且如果六摩尔氧气想要还原成为水,则需要二十四摩尔的氢离子。这就说明在有氧呼吸过程的第二阶段必须有6mol水参加反应生成20mol[H],这样才能保证电子得失的平衡。通过对化学原理的分析,学生们掌握了光合作用的反应过程,从而在遇到相似问题的时候能够更快地进行联想和解答。
(三)化学方程式在其中的应用
细胞中的化学反应式生命特有的一种现象,用现在观点说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是有一定的生物目的,如提供能量、形成某种物质参与机体的构建等,基本上都是有机反应,且都是在常温、常压下进行的酶促反应。而化学反(化学角度)是一种非生命现象的过程,不具有特定的生命目的,且大多数反应条件很苛刻。因此在书写生理反应式时要注意反应的情境,注明反应条件和目的,如以下七个反应是以能量代谢为目的:
光合作用:6CO2+12H2O ――C6H12O6+6H2O+6O2(条件叶绿体、光能)
有氧呼吸:C6H12O6+6O2+6H2O――6CO2+12H2O+能量(条件酶)
无氧呼吸:C6H12O6――2CO2+2C2H5OH+能量(条件酶)
C6H12O6――2C3H6O3+能量(条件酶)
ATP合成(ADP+Pi+能量――ATP+H2O(水可以不用写),(条件酶)
ATP分解 ATP+H2O(水可以不用写) ――ADP+Pi+能量(条件酶)
n(C6H10O6)(淀粉,纤维素)+nH2O――nC6H12O6 (条件酶)
以下三个反应式参与生命的物质组成:
n氨基酸――肽链+(n-1)H2O(条件酶)
n脱氧核苷酸――DNA+(n-2)H2O(条件DNA聚合酶)
n核糖核苷酸――RNA+(n-1)H2O(条件RNA聚合酶)
三、结语
总之,生物与化学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但是当前很多教学当中,教师将学科之间的联系完全阻隔,仅仅对本学科的内容进行讲解,不对思维进行扩散,从而影响了学生发展自己的学习能力,培养自己的探索精神。作为教师,我们应认识到生物与化学在学科上的交叉之处,并积极对其共同点进行融合和发扬,在生物教学中对化学知识进行渗透,从而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善于对各类只是进行运用,实现思维的发散,从而有效提高生物教学的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吴伟健,桂新春,颜冰楠. 讲授法在生物化学教学应用中的思考[J]. 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16,(04):117-119.
[2]任君. CAI在高中生物与化学交叉知识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4.
一、燃煤电厂SO2排放现状与危害及应对措施
二氧化硫是大气中主要污染物之一,是衡量大气是否遭到污染的重要标志。二氧化硫进入呼吸道后,因其易溶于水,故大部分被阻滞在上呼吸道,在湿润的粘膜上生成具有腐蚀性的亚硫酸、硫酸和硫酸盐,使刺激作用增强。二氧化硫可被吸收进入血液,对全身产生毒副作用,它能破坏酶的活力,从而明显地影响碳水化合物及蛋白质的代谢,对肝脏有一定的损害。动物试验证明,二氧化硫慢性中毒后,机体的免疫受到明显抑制。二氧化硫可以致癌。二氧化硫还是酸雨的重要来源,酸雨给地球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经济都带来严重的影响和破坏。控制SO2的方法分为燃烧前脱硫、燃烧中脱硫和燃烧后脱硫三类。烟气脱硫是当前应用最广、效率最高的脱硫技术,是控制二氧化硫排放、防止大气污染、保护环境的重要手段。石灰石/石灰―石膏湿法脱硫技术是300MW及以上电厂机组中最广泛采用的脱硫方式,是技术最成熟、应用最多、运行状况最稳定的方法,其脱硫效率在95%以上。
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循环经济的技术体系以代替技术、减量化技术、在利用技术、资源化技术、系统化技术作为支撑。基于循环经济,烟气脱硫技术也应该从单一的脱硫,向硫资源的循环利用方向发展,使烟气成为我国循环经济链中的重要环节
循环经济以可持续发展原则作为基础,即是一种关于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新理念,又是一种新型的、具体的发展形态和实践模式。将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由开环式模式转化为闭环式模式,烟气脱硫技术也应该走出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益的传统模式。脱硫工艺中,长期消耗大量的脱硫剂,对于脱硫剂的反复再生使用,增加其循环率,并对脱硫副产物进行综合利用来降低脱硫的成本,最终达到资源的循环利用。烟气脱硫技术和循环经济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它们在基本特征和原则上具有一致性和相似性。因此,烟气脱硫技术应是循环经济技术支撑的一个层面,是减量化技术、再利用技术、资源化技术、系统技术的一个缩影。
二、石灰石湿法烟气脱硫(FGD)的工艺特点
湿法FGD工艺属于煤燃烧后的脱硫技术,其特点是整个脱硫系统位于空气预热器、除尘器之后,脱硫过程在溶液中进行,脱硫剂和脱硫生成物均为湿态,其脱硫工程反应温度低于露点,所以脱硫后的烟气一般需要再加热才从烟囱排出。湿法FGD过程是气液反应,其脱硫反应速度快,脱硫效率和吸收剂利用率高,运行可靠性高,适合于火力发电厂锅炉排烟脱硫。
三、石灰石湿法烟气脱硫工艺流程
FGD系统采用石灰石作为脱硫吸收剂,石灰石破碎与水混合,磨细成粉状,制成吸收浆液。制备好的吸收剂浆液储存在吸收剂浆罐中,由输送泵送到吸收塔底部浆罐中。
来自锅炉引风机出口的烟气经FGD增压风机提升压头。进入气―气加热器的降温侧,高温原烟气降温后进入吸收塔。排烟通过吸收塔时,烟气中的二氧化硫被喷淋将液所吸收,进入液相(伴随有部分二氧化硫被氧化),烟气在吸收塔内同时被冷却和被水汽饱和。脱硫后的烟气在离开吸收塔之前需同过除雾器除去烟气中夹带的浆体液滴。离开除雾器的清洁、饱和烟气再返回到GGH的加热侧,提升烟温,然后经FGD系统出口烟道,由烟囱排向大气。
吸收二氧化硫浆液落入吸收塔底部反应罐,通过脱硫循环泵与补充的石灰石浆液再次从吸收塔内的喷淋系统喷出,洗剂烟气中的二氧化硫。混合浆液在反应罐中沉淀析出。在石灰石强制氧化工艺过程中,将压缩空气喷入反应罐中,使已吸收的二氧化硫转化成硫酸盐,以石膏形式沉淀析出。
随着烟气中的二氧化硫不断被吸收,反应罐中源源不断的沉淀出固体副产物,因此必须从反应罐中将生成的固体副产物送往脱水系统,以维持物料平衡。
四、FGD脱除SO2的化学反应机理
从烟气脱除SO2的过程在气、液、固三相中进行。石灰石浆液吸收SO2是一个气液传质过程。整个反应过程主要由气态和液态的扩散及伴随化学反应完成,液态中发生的化学反应可加快物质交换速度。因此,脱硫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物理、化学过程。用以下化学反应式来描述脱硫过程的一些主要步骤。
气相SO2被液相吸收(石灰石为吸收剂)
SO2(g)+H2O=H2SO3(l) H2SO3(l)=H++HSO3_ HSO3_= H++SO32-
吸收剂溶解和中和反应
CaCO3(s)Ca CO3(l)
CaCO3(l)+ H++ HSO3_Ca2++ SO32-+ H2O+ CO2(g)
SO32-+ H+HSO3_
氧化反应
SO32-+(1/2)O2SO42- HSO3_+(1/2)O2SO42-+ H+
结晶析出
Ca2++ (1/2)H2OCaSO3・(1/2)H2O(s)
例1.当化学反应PCl5(g)==PCl3(g)+Cl2(g)处于平衡状态时,向其中加入一种37Cl含量较多的氯气,平衡发生移动,在建立新平衡以前,PCl3中所含37Cl的百分含量比原平衡状态时是否会增加?请说明理由。
答案:加入37Cl含量较多的氯气后,平衡向左移动,使PCl5的分解反应也在进行,所以,PCl3中含37Cl的百分含量也会增大。
分析:本题是用同位素示踪法考查学生关于可逆反应中的化学平衡是动态平衡这一基本概念。“动态平衡”是化学平衡的三个基本特征之一,是中学教学反复强调的重点。题目没有直接问PCl5而是问PCl3的变化情况,不是问建立平衡后而是问建立平衡前;不仅要回答是否会增加,而且要求说明理由。这样,把基础知识作了两次转换,答题难度加大。因此,在教学中应加强学生思维灵活性、变通性的训练。
例2.在25℃时,若10体积的某强酸溶液与1体积的某强碱溶液混和后溶液呈中性,则混和之前该强酸与强碱的pH值之间应满足什么关系。
答案:pH酸+pH碱=15
无机与分析化学是介绍整个化学领域和定量分析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一门学科,是生物类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通过考试使考生能够较好地、系统地掌握四大化学平衡,物质结构等化学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通过考试,使学生能较熟练地掌握定量分析的误差及分析结果数据处理与主要定量分析法。
二、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第一章:溶液与胶体
(一)溶液的一般概念
1、了解分散系的分类,掌握物质的量的浓度、质量摩尔浓度、质量分数等概念;
2、理解几种浓度表示法间的换算,掌握有关溶液配制的计算。
(二)稀溶液的依数性
1、了解溶液的蒸气压、沸点、凝固点概念,渗透作用和渗透压;
2、掌握稀溶液依数性与其浓度的关系,并能进行有关计算,能运用稀溶液性质解释动植物的有关生理现象。
(三)胶体溶液
1、了解胶体分散系的特点及溶胶的胶团结构;
2、掌握溶胶的稳定性因素和聚沉方法。
第二章:电解质溶液和解离平衡
(一)化学平衡及其移动
理解掌握平衡常数、平衡常数的意义及影响平衡移动的因素;
(二)弱电解质和强电解质
1、了解:①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的pH标度;②一元弱酸、弱碱部分解离、多元弱酸的分步解离特点及弱酸弱碱溶液的pH值的计算公式及应用范围;③盐类水解的本质。
2、掌握:①一元弱酸、一元弱碱溶液的pH值的计算和多元弱酸溶液pH值的计算;②定性判断各种盐溶液的酸碱性;③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
(三)缓冲溶液
1、了解缓冲溶液和缓冲作用;
2、掌握缓冲作用原理、缓冲溶液pH值的计算、缓冲溶液的选择和配制;
(四)沉淀溶解平衡
1、掌握溶度积概念及其表达式、溶度积规则;
2、理解沉淀生成和溶解的条件,能运用溶度积进行有关计算。
第三章:氧化还原反应
(一)氧化还原反应
1、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氧化作用、还原作用、氧化剂、还原剂的概念及氧化数的确定方法;
2、了解氧化数法和离子电子法配平氧化还原方程式的一般步骤;
3、掌握运用上述方法配平氧化还原方程式
(二)电极电势
1、了解能斯特方程,能正确书写能斯特方程;
2、掌握电极电势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能熟练运用能斯特方程计算因浓度变化、酸碱度变化条件下的电极电势和定性判断因沉淀生成、配合物生成导致的电极电势变化。
(三)电极电势的应用
1、能应用标准电极电势判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强弱,能用电极电位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方向和完成程度;
2、能运用元素电位图判断处于中间价态物质能否发生歧化。
第四章:原子结构和分子结构
(一)核外电子运动的特殊性
1、了解四个量子数的物理意义和取值范围及相互关系;
2、理解掌握电子运动的特点、轨道概念,几率密度和电子云概念;
(二)核外电子的排布
1、了解屏蔽效应、穿透效应,掌握保里不相容原理、能量最低原理、洪特规则等元素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则;
2、能运用上述规则写出常见元素(1-36号)原子核外的电子排布。
(三)元素性质的周期性
1、了解元素的电子层结构、能级组、能级、轨道等概念;
2、理解掌握原子半径、电离势、电负性的变化规律。
(四)离子键
1、了解离子键的本质和离子键特征;
2、理解掌握离子半径、离子电荷的变化规律;
3、运用离子半径、离子电荷解释离子型化合物的高熔、沸点等性质。
(五)共价键
1、了解价键(电子配对)理论,共价键的特性;
2、理解掌握σ键和π键,轨道杂化理论的要点,杂化轨道的类型和简单分子的空间构型关系。
(六)分子间力
1、了解化学键的极性和分子的极性;
2、理解掌握分子间的三种作用力与分子极性的关系,分子间力,氢键的形成及对化合物某些性质的影响;
3、能运用分子间的作用力说明物质的熔沸点和溶解度的变化规律。
第五章:配位化合物
(一)配位化合物概念
1、了解配合物的概念、配合物的组成;
2、掌握配合物的命名。
(二)配合物的价键理论
1、了解配位键的本质、配位键的形成条件;
2、掌握外轨型配键和内轨型配键的形成。
(三)配位离解平衡
1、了解稳定常数的物理意义;
2、理解掌握影响配位平衡的因素,并运用配位离解平衡进行简单计算。
(四)螯合物
1、了解螯合物概念
2、掌握螯合物的结构特征和螯合剂应具备的条件。
第七章:定量分析化学概论
1、掌握误差来源及减免,准确度及精密度的概念;简单的数据处理方法;有效数字和运算规则;
2、了解提高分子结果准确度的方法;
3、掌握滴定分析的基本概念、标准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学会根据滴定反应来确定物质的摩尔基本单元。
4、了解标准溶液的配制及标定方法。
第八章:酸碱滴定法
1、重点掌握溶液pH值的计算、强碱滴定强酸和强碱滴定一元弱酸的滴定突跃范围、影响突跃大小的因素及指示剂选择的原则;
2、能根据测定要求的准确度,考虑能否滴定。
第九章:配位滴定法
1、重点掌握酸效应系数以及控制溶液pH值的重要意义,用条件稳定常数来判断配位滴定的可能性,影响EDTA与金属离子配合物的稳定性因素。
2、掌握如何选择合适的滴定条件以使配位反应进行更完全;
3、了解金属指示剂的特性及如何提高配位滴定选择性。
第十章:其他滴定分析法
1、了解氧化还原反应方向、进行的程度、氧化还原滴定曲线及指示剂的选择;掌握常用的氧化还原滴定法;
2、重点掌握银量法的滴定原理、滴定条件及适用范围。
第十一章:吸光光度分析法
1、掌握吸光光度法的原理,吸收光谱和溶液的颜色关系,朗伯-比耳定律及其偏离的原因;
2、了解显色反应及影响因素,测量方法及仪器。
三、试卷题型
1、选择题(50分) 2、是非判断题(20分)
3、填空题(50分) 4、计算题(30分)
四、考试用书
《无机及分析化学》,宁开桂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微生物学》考试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和内容
《微生物学》是在细胞、分子或群体水平上研究微生物的形态构造、生理代谢、遗传和育种、生态和分类进化等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并将其应用于农业、工业、医药卫生、生物工程和环境保护等领域的科学。微生物学的根本任务是发掘、利用和改善有益微生物,控制、消灭或改造有害微生物。
二、课程内容、考核要求和比例
第一章 绪言
1.了解微生物学研究的对象、内容。
2.微生物的应用前景。
3.微生物在生命科学发展中的作用
4.掌握微生物的特点。
第二章 原核生物—— 细菌、放线菌
1.掌握细菌和真核生物三原界的特点。
2.掌握细菌的形状和大小。
3.掌握细菌的细胞构造(基本构造: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原核、质粒;特殊构造:鞭毛、芽孢、荚膜)及其功能。
4.掌握细菌的繁殖方式和菌落特征。
5.了解常用的细菌类群。
6.掌握放线菌的繁殖方式及形态结构。
第三章 真核微生物———真菌
1.掌握真菌的繁殖方式及菌落特征。
2.掌握真菌的形态。
3.了解真菌的细胞结构。
4.了解真菌的生活史。
5.了解真菌与人类的关系。
6.了解真菌的常见类型。
第四章 非细胞生物——病毒
1.掌握病毒的基本特征。
2.掌握病毒、亚病毒、朊病毒、类病毒的概念及其主要特征。
3.掌握烈性噬菌体、温和噬菌体、溶源性细胞的概念。
4.了解烈性噬菌体的侵染过程。
5.了解溶源性细胞的特点。
6.了解病毒对人类的影响。
第五章 微生物的营养
1.掌握微生物的不同营养类型。掌握光能无机营养型、化能无机营养型、光能有机营养型、化能有机营养型的概念。
2.掌握根据不同微生物的营养需要选择和制备培养基的原则。
3.了解微生物所必需的营养物质及其生理功能。
4.掌握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方式。
5.了解微生物发酵作用、呼吸作用、有氧呼吸、厌氧呼吸的概念。
第六章 微生物的生长
1.掌握微生物纯培养的分离方法。
2.掌握环境因素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及其实际应用。
3.了解测定微生物数量和生长量的方法。
4.掌握细菌纯培养生长曲线各个时期的特点以及与生产实践的关系。
5.掌握主要灭菌方法。
第七章 微生物的遗传与育种
1.了解从自然界筛选菌种和菌种保藏的基本知识。
2.了解微生物育种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掌握接合;转化;转导的概念。
4.掌握菌种的衰退与复壮的概念,掌握防止菌种衰退及复壮的方法。
5.了解基因工程的原理。
第八章 微生物的生态
1.掌握微生物在自然界物质转化中的作用。
2.掌握微生物间以及微生物与高等植物间的相互关系。
3.了解微生物是生物圈的重要成员,广泛分布在自然界,与环境关系极为密切。
第九章 微生物的分类
1.了解微生物分类的任务和微生物的命名方法。
2.掌握微生物在生物界的地位。(五界系统、六界系统、三原界系统)
了解种的概念。
3.了解细菌的分类系统。
4.了解真菌的分类系统。
三、考试用书
《微生物学教程》,周德庆主编,高教出版社出版(第二版)
四、考试题型
1.填空题 30%
2.选择题 30%
3.名词解释 30%
4.问答题 60%
《有机化学》考试大纲
一、教材与参考书
《有机化学》,李贵深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二、题型与分数分配:
1、命名及写结构式(20分)
2、单项选择(45分)
3、完成反应式(30分)
4、有机化合物鉴别、分离、提纯(20分)
5、推断结构(15分)
6、合成(转化)题(20分)
各题型说明:
1)命名及写结构式:掌握系统命名命名法及正确地书写构造式;
2)单项选择:主要考核对有机化学基本概念、基本规律、有机物基本性质的理解;
3)完成反应式:主要考核在不同条件下所进行的反应产物,各类化合物的特征反应。
4)有机化合物鉴别、分离、提纯:通过官能团与具有反应迅速、特征现象明显的试剂的应用鉴别(定)出对应的有机物。利用混合物中各成分的理化性质将它们一、一分开或提纯得到较纯物质。
5)推断结构:可通过化合物的分子式,再根据所给定特征化学反应及断键后降解的小分子,推断该特定化合物的结构式。
6)合成(转化)题:设计合成某一有机物的步骤、实现化合物、官能团之间的相互转化,掌握实现这些转变的必要条件。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1.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和命名
(1)掌握有机化合物的两种分类方法(碳骨架分类和官分类)掌握主要官能团 , , -X ,-OH ,-O- ,-CHO , ,-COOH,-COOR,-NH2 , -CONH-, -NO2, -N=N-, -SO3H等及对应化合物,掌握碳水化合物,蛋白质,油脂及类脂等天然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和组成。
(2)掌握有机化合物的系统命名法,官能团的最低系列原则和取代基的次序规则,掌握分子构型的标记方法:了解有机化 合物的普通命名法、衍生物命名法、常用俗名等。
2. 有机化合物的分子结构特征
(1)在掌握好物质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有机化合物中碳原子的各种杂化状态,共价键的键参数。
(2)理解芳香性的概念,掌握苯系芳香烃和含一个杂原子的五元杂环及六元杂环芳香化合物的结构特征。
(3)理解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的电子效应(诱导效应、共扼效应)及其对化合物性质的影响。
(4)理解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现象,掌握有机化合物的结构表示法(透视式、Fisher、Newmen投影)式。
(5)理解有机化合物的顺反(Z,E)异构。
3. 有机化合物的物理性质
(1)了解有机化合物的主要物理性质,包括熔点、沸点、密度、溶解度、比旋光度等,理解分子间作用力和氢键对化合物的沸点、熔点和溶解度的影响,以及利用物理性质对化合物进行鉴定、分离提纯的原则和方法。
4. 有机化合物的化学性质及重要化学反应
(1)掌握各类化合物的分子结构特征与基本化学性质。
(2)掌握有机物的取代反应:
A. 饱和碳原子的卤代反应
B. 芳环上的取代反应
(3)掌握有机物的加成反应:
A .碳-碳双键上的加成反应和Markovnikov规则,共扼二烯的,1,2-加成和1,4-加成。
B. 碳-氧双键上的加成反应和加成-消除反应。
(4)掌握有机物的消除反应:
卤代烃的消除反应和醇的消除反应,反应条件和产物选择规律。
(5)其它重要反应:
A. 掌握烯烃、芳香烃母系及侧链、醇和醛的氧化反应、烯烃的臭氧化反应。
B. 掌握不饱和烃、醛和酮、羧酸及其衍生物、硝基化合物的加氢反应和其它还原反应。
C. 掌握羟醛缩合、酯缩合反应、重氮化反应和重氮基的取代反应。掌握Gringnard试剂同羰基化合物及其它化合物的反应及应用。
D.芳香环上的亲电取代反应历程,取代基的性质及定位规律。
5. 杂环化合物
掌握呋喃、吡咯、噻吩、吡啶的化学性质
6.重要的天然有机物
(1)多糖:掌握单糖的分子结构(组成、异构)开链和环状互变异构及变旋光现象、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理解糖苷键的特征和二肽的形成。了解二糖及多糖的性质。
(2)蛋白质:掌握氨基酸的分子结构(组成、异构)两性和等电点、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理解肽键的特征和二肽的形成,了解蛋白质的形成、次级结构、两性和等电点。
(3)油脂与类脂:了解脂肪酸甘油三酯的组成、分类、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知道磷脂、甾醇、蜡酯、萜类化合物等组成与性质。
四、本课程各章节要求
§ 1 绪论
本章重点:有机化合物中的化学键;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式及其表示法;化合物分子间的作用力及其对某些物理性质的影响;化合物分子中原子、原子团的相互影响。构造异构-碳链、位置、官能团异构。
1.了解有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学概念;
2.理解共价键的形成;
3.了解共价键的属性(参数):(键角、键能、键的极性、键的极化作用);
4.了解共价键断裂和反应的类型;
5.理解酸碱的电子理论一路易斯酸碱;
6.理解分子间力:定向力、色散力、氢键;
7.了解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性质;
8.掌握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的官能团和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和命名。
§2 饱和脂肪烃:
本章重点:普通命名法和系统命名法;详细介绍卤代反应的游离基取代反应;环烷烃的结构和性质,分析环己烷的一元、二元取代物的优势构象。
1.了解烷烃的通式和构造异构;
2.掌握烷烃的命名(10、20、30、40碳和伯、仲、叔氢原子);各种烷基;
3.掌握烷烃的命名法(①习惯命名法、②衍生物命名法、③系统命名法);
4.理解烷烃的物理性质和同系物规律;
5.掌握烷烃的化学性质:氧化、卤代反应。
6.了解烷烃的来源。
§3、不饱和烃
本章重点:介绍离子型亲电加成反应规律、用诱导效应、共轭效应及碳正离子稳定性。用诱导效应、共轭效应及碳正离子稳定性阐明加成反应的规律。
1.了解乙烯分子的平面形结构—SP2杂化轨道;
2. 掌握烯烃的顺反异构的命名法,次序规则;
3. 掌握烯烃不饱和性:(1)兀键断裂反应,①加成反应;催化加氢;亲电加成及反应历程,马氏规则与不对称烯烃加成反应中间体碳正离子稳定性的关系。②氧化反应、③聚合反应。(2)σ键断裂:α-氢原子的反应:自由基型取代、氧化反应;
4.理解原子或基团的电子效应;
5.了解炔烃的物理性质;
6.掌握乙炔的加成、氧化、聚合,炔氢反应;
7.了解二烯烃的分类和命名;
8.理解1,3-丁二烯分子的结构—共轭兀键和共轭效应,共轭效应与有机物种的稳定性;
9.掌握共轭二烯烃的1.2-成和1.4-加成,双烯加成、聚合和橡胶。
§4 碳环烃
本章重点:本章重点:阐明环的张力学说,无张力环的结构和构象,分析环己烷的一元、二元取代物的优势构象。阐明苯分子的结构及大π键的概念,苯环的稳定性,苯环上亲电取代反应及历程定位规律及其应用。
1.了解脂环烃的分类、命名;
2.了解脂环烃物理性质,理解脂环烃化学性质(氢解、卤解、酸解一小环不稳定性);
3.理解环已烷的稳定构象、取代环已烷的构象;
4.了解苯分子中的碳的SP2杂化轨道成键;
5.掌握单环芳烃的命名;
6.掌握苯与同系物的物理性质:①取代:硝化、卤化、磺化、烷基化、酰基化、②加成:加氢、加氯、③氧化,侧链α-H的卤化和氧化;
7.了解苯环上亲电取代反应历程、取代基的性质、分类.
8.掌握苯环上亲电取代定位规律。
9.了解稠环芳烃的种类和命名,萘的化学性质;
10.掌握休克尔规则和芳香性。
§5 卤代烃
本章重点:一元卤代烃的化学性质并解释扎依采夫规则,四种反应的竞争。
1.了解卤代烃的结构、分类、掌握命名;
2.了解卤代烃的制法;
3.了解卤代烃的物理性质;
4.掌握卤代烃的化学性质:①卤原子的亲核取代:水解、醇解、氰解、氨解与硝酸银—乙醇溶液的反应,与碘化钠一丙酮溶液反应,与金属镁反应一格氏试剂的生成、②消除反应、卤原子与β-H 脱去—札依采夫规则;
§6、醇、酚、醚
本章重点:醇、酚的结构及化学性质;结构和性质的关系,醇转化变成其它类化合物的重要性。
1.了解醇分类和命名法;
2.了解醇的制法;
3.掌握醇分子结构与氢键、醇的物理性质、
4.掌握醇的化学反应:羟基上的氢的反应,羟基的亲核取代反应、羟基的消除反应(脱水)、醇的氧化或脱氢反应、
5.了解酚的结构、命名;
6.了解酚的物理性质;
7.理解酚的化学反应;
8. 醚的结构和烊盐、分类、命名;
9.理解醚的制法;
10.了解醚的物理性质,
11.掌握醚的化学反应:①未共用电子对的反应—烊盐生成、配位化合物生成、②醚键的断裂(与HI、)、③α-H的过氧化反应、
§7 醛、酮、醌
本章重点:以醛、酮为例讨论羰基的结构和亲核加成,结合各个反应的实际意义,说明在分析、鉴定、合成及生物化学反应中的应用。
1.了解醛、酮的分子结构、分类;
2.掌握醛、酮的命名;
3.掌握多官能团有机化合物的(系统)命名法;
4.了解醛、酮的物理性质;
5.掌握醛和酮的化学反应:羰基的亲核加成:加氢氰酸,加亚硫酸氢钠,加格氏试剂、加醇与氨的衍生物的缩合(加成+消除),与碳负离子即与具有α-H的醛(酮)的缩合;氧化还原;α-H的活泼性;卤化和碘仿反应等;
6.了解重要的醛、酮;
7.了解醌的分子结构和化学性质。
§8 羧酸及其衍生物
本章重点:羧酸及其衍生物、取代酸的分子结构、性质;比较衍生物的反应活性强调羟基酸、羰基酸等多官能团化合物的特点。
1.了解羧酸的结构、分类;
2.掌握命名法;
3.了解羧酸物理性质;
4.掌握羧酸的化学反应: 羧羟基的亲核取代—衍生物的生成,羧羰基的还原,α-H的卤化—取代酸的生成,酸性,二元羧酸脱羧、脱水,钝化苯环的间位亲电取代;
5.了解重要的羧酸;
6.掌握羧酸衍生物的结构与分类、命名;
7.了解羧酸衍生物的物理性质;
8.羧酸衍生物的化学反应和应用:酯、酰胺的水解和酯的醇解,酯的还原,克莱森酯缩合。酰胺的霍夫曼降解反应;
9.了解重要的羧酸衍生物;
§9、含氮有机化合物:
本章重点:胺的结构和性质;各类胺碱性强、弱的原因;重氮盐生成的条件与偶合反应的实际应用。
1.了解硝基化合物的分子结构
2.掌握硝基化合物化学性质:芳环上的硝基的还原反应、硝基对芳环亲电取代反应的致钝作用。
3.了解胺的分类、命名法和结构,
4.了解胺的物理性质
5.掌握胺的化学反应:
①碱性、②氮上的烃基化、③氮上的酰基化,与对甲苯磺酰氯的反应、④与亚硝酸反应与重氮盐、⑤氨基对苯环上的亲电取代反应的致活作用、⑥胺的氧化
6.了解重要的胺、
7.季铵盐和季铵碱、
8.了解表面活性剂结构特征与性质,
9.理解芳香族重氮盐和偶氮化合物(生成、性质及其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10.了解染料分子结构特征和发色基、助色基。
§10 杂环化合物
本章重点:杂环的结构特点,掌握几种有代表性重要的常见的杂环化合物的分子结构与性质.
1.了解杂环化合物的分类和命名法;
2.了解杂环化合物的结构及芳香性;
3.了解杂环化合物的性质。
§11 油脂和类脂化合物
本章重点:油脂 磷脂 甾醇的结构特点
1.了解油脂
1)油脂的组成和结构 2)油脂的物理性质 3)油脂的化学性质4)肥皂和乳化作用 5)合成表面活性剂
2.了解类脂
1)蜡 2)磷脂
§12 碳水化合物
本章重点:单糖的分子结构(包栝构型和构象)与性质。二糖及其配合物应掌握苷键的形成及水解。
1.了解碳水化合物的定义和分类;
2.理解单糖(甘油与单糖的组成、分类、异构现象,(核糖)葡萄糖和果糖的结构(开链费歇尔投影式,氧环费歇尔式,哈武斯式,构象式。
3.掌握化学性质;还原性与氧化性,成脎反应、半缩醛羟基的反应与糖苷的形成;
4.了解重要的单糖;
5.了解二糖(形成与分类);
6.了解多糖(淀粉、纤维素的组成性质)。
§13 氨基酸和蛋白质
本章重点: 氨基酸的两性和等电点性质; 蛋白质的沉淀与变性,蛋白质分子的一级与二级结构。
1.了解天然氨基酸组成、分类、性质;
2.掌握酸碱性与等电点;
3.了解氨基的亚硝酸放氮反应;
4.了解氨基与羧基共同参与的反应;
5.了解络合性能,与茚三酮显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