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07 09:20:58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诗歌艺术鉴赏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1.意象的串联。意象的串联:先有一个中心线索,然后围绕这个中心线索展开想象,生发意象,并使之贯穿起来,成为一个整体。许多诗的创作过程,往往是诗人凭借灵感,先捕捉住一个独特的意象,然后围绕这个中心意象衍化成篇,如:“蛙声在故乡的水田里/长势良好/让我在遥远的他乡/也能望见/心怀宽广的蛙声/是家园的祖辈们/用勤劳的汗水/种出来的绿意/不用明月牵引/这蛙声便会唤出归路。”诗的中心意象是“蛙声”,这一意象是从辛弃疾的名句“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中点化而来的。全诗围绕这一中心意象,生发出“故乡”、“他乡”、“汗水”“、绿意”“、明月”“、归路”等意象,表达了相思的主题。
2.意象的并联。意象并联的结构是将几组处于不同时间与空间的意象并举在一起,省略意象之间的语法联系,形成一种高度凝练而且富有张力的特殊结构,通过意象的相互映衬或对比强化,拓宽和深化诗的意韵。这种诗歌结构具有静态的绘画美、雕塑美,具有更强烈的视觉性。如台湾著名诗人洛夫的《湖南大雪》:“街衢睡了而路灯醒着/泥土睡了而树根醒着/鸟雀睡了而翅膀醒着/寺庙睡了而钟声醒着/山河睡了而风景醒着/春天睡了而种子醒着/肢体睡了而血液醒着/书籍睡了而诗句醒着/历史睡了而时间醒着/世界睡了而你我醒着/雪落无声。”在这首诗中,“街衢”、“路灯”等二十个意象,时空并举,虚实结合,一种静谧中的理性思考震撼人心,给读者提供了广阔无垠的想象空间,意蕴深厚,意境深远。
二、意境意境,指的是文艺作品中自然、生活的图景与作者灵动的情思高度统一的能诱发读者想象思索的艺术境界。意,即情思、情感、情理。境,即意象融入诗人情感理念的画面般的境界。意境美,就是诗中的生活场景表现为或崇高、或悲壮、或优美、或凄清、或悲伤、或喜悦、或幽静、或恬淡的美妙境界。构成意境的方法主要有两种:
1.情景交融构成意境。情与景,是诗歌创作的两个要素。情景交融的诗篇,或全篇写景而情寓景中,或前景后情,或前情后景。如,杜甫的一首绝句“: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这是一首看似纯然写景,实则满纸皆情的优美诗作。一二句为全景镜头,总写了浣花溪一带春日迟迟、江山明丽、东风轻拂、花草飘香的美好景象。三四句转为特写镜头,以燕子、鸳鸯的闲适情态写出了春回大地的盎然生机。四个写景诗句以平行并列的关系剪辑成一幅色彩鲜明的初春景物图,创造出了明丽悠远的意境。
一座新兴的海滨城市,一座古老的琅琊名城――两种截然不同的城市性格在这里碰撞在一起。区就是胶南――一座年轻的海滨名城。
城市景观要改善,街头巷尾常见的这些小东西就是我们的主角,“街道家具”的个体就像积木,有了完美的组合装配,才能获得整体的效果。也让我们记住了,美化空间要从小做起。近年来,胶南坚持综合平衡原则,在加快东部新区开发建设的同时,加大了西部老城区的改造力度,重点抓了基础设施建设、市场建设和房地产开发、园林绿化建设“三大重点”。并且以“人文、科技、生态”为理念,通过道路的亮化和美化,让城市的开放空间更具吸引力,让城市有了更好的居住品质,更有活力的生活形态,在民主化、全球化、区域化的国际潮流下,开放空间的良性发展,让生活在这里的人生活质量稳步提升,欣喜连连。
城市设计大师凯文・林区曾给“开放空间”提出“可及性”(Accessibility)的观念,开放空间不只是一块没有建筑物的空地,市民有多样性的选择,并且应经过广泛的沟通而接受,在空间能更自由地活动,这才是“开放”。所以,广义的开放空间不应受限于任何场所,应该以市民的需求为依托,窄小的防火通道,宽阔的城市公园,甚至热闹嘈杂的夜市,只要是对市民开放的,都可以是开放空间。而在胶南,我们感受到了这种开放的气息和态度,让人憧憬和向往!
与美化城市空间从小做起相呼应的就是城市的大手笔和新高度,一座城市的大手笔和高姿态,能赋予它美好的未来。胶南,以“新区开发、老城提升、两翼展开、整体推进”为发展思路,整体规划,布局合理,提升了城市形象和城市品位,加快了把胶南从一个农村县城建设成为一个国际化的现代新城区的步伐。同时,城市建设者坚持以人为本、滨海特色和生态原则,让城市绿化覆盖和生态湿地成为珍爱绿色的段段佳话。
胶南建设者们一直在努力打造着艺术地产,对于他们来说每个项目都是一个艺术品,慧海园、海韵丽都哪个都不例外。因为一个房地产产品本身的寿命将会持续几十年,所以在他们眼里房地产应该是作为一个艺术品来对待。只有这样的产品对个人来说才能增值,对社会来说才能为我们的城市和我们的国家做出贡献。所以他们直提倡用艺术地产的思维来做每个楼盘,并充分体现着艺术的氛围,使购房者能够买到物超所值的产品。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712(2015)12-0034-02[作者简介]廖沁华,女,广西梧州市苍梧中学教师。
诗歌融合了中华文化之精髓,也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但是,不少学生认为诗歌学习枯燥乏味,对诗歌学习没有兴趣,因此学习动力不足。那么,如何才能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让学生深刻体会诗歌的隽永与优美?
一、介绍写作背景
写作背景是理解诗歌的首要切入点,写作环境、时间、地点、动机等都是写作背景,它是帮助学生理解、体会、感受诗歌的捷径。特别是战争时期的诗歌,在和平年代出生长大的学生很难体会到这类诗歌作品的感情,这就需要向学生介绍一些相关的事件。对于这一部分的教学,教师需要注意教学艺术,可通过展示图片或名人对诗歌及作者的评价等方式导入课堂,然后再接着介绍诗歌的写作背景。
以人教版高中语文第四册第二单元第七课的《声声慢(寻寻觅觅)》的教学为例,笔者首先向学生展示了一组李清照的图片,让学生体会这位婉约派代表词人的特点,接着向学生介绍这首词的创作背景以及作者的基本概况:公元1127年五月,徽宗、钦宗二帝被俘,北宋亡。李清照的丈夫赵明诚于是年三月奔母丧南下金陵。秋八月,李清照南下,载书十五车,前来会合。公元1129年八月,赵明诚因病去世,时清照四十六岁。金兵入侵浙东、浙西,李清照把丈夫安葬以后,追随流亡中的朝廷由建康到浙东,饱尝颠沛流离之苦,境况极为凄凉,在这样的背景下,作者写下了这首《声声慢》。通过介绍词的创作背景,学生就理解了作者当时的处境,学生换位思考,仿佛自己就是当事人,感同身受地体会到了这首词的凄凉和悲伤。
二、理解诗歌的意象
意象用法常常出现在诗歌中,作者常常借用这种手法来委婉地表达自己的心境和情感。要让学生理解诗歌中的意象,首先要让学生知道什么是意象。教师可以借助比喻的修辞方法让学生了解意象的具体作用和意义,接着引导学生在诗歌中找到意象用法并进行初步分析,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理解对诗歌的感情基调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再通过教师的讲解修正自己的体会。这样一来,学生不仅深刻地理解了诗歌中的意象用法,还锻炼了自学能力和理解能力,培养了语感,加固了语文基础。
以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第二课《雨巷》的教学为例,笔者先为学生引入了“意象”这个概念,并让学生在诗中找出有意象用法的事物。很快,学生便找出了“雨巷”“油纸伞”“我”“雨”“篱墙”“丁香”和“丁香一样的姑娘”等意象,接着笔者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尝试体会这些意象所蕴含的感情――“这首现代诗中‘丁香’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吗?它象征着什么?带给读者一种什么样的感觉?”随后,引导学生发掘丁香的特点――丁香象征着美丽、高洁、哀婉、愁怨,是柔弱和哀愁的象征,雨中的丁香更是增添了一抹愁怨和凄美。紧跟着,笔者趁热打铁,向学生及时抛出问题:“文中‘丁香一样的姑娘’又是什么意思?和丁香有什么联系?其中包含什么样的内容?”学生很快就结合前面“丁香”的问题,找出了“丁香一样的姑娘”意象所指――诗人刻画的一个满心哀怨、惆怅彷徨的撑着油纸伞的姑娘。除此之外,笔者引导学生向更深的层面上理解,让学生体会这首诗的中心思想:“丁香一样的姑娘”还象征着诗人美好的理想,但这样的理想又是渺茫的、难以实现的。再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大革命失败,这“丁香一样的姑娘”又可以代表大革命失败后的一部分有追求的年轻知识分子,表达了他们在政治高压下因为找不到出路而陷于惶恐和迷茫的心境。经过对于每一个意象的分析,学生更加体会到了《雨巷》这首诗的感情基调以及作者所要表达的哀愁和彷徨。通过相同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让学生多多练习对意象的理解和掌握,需要注意的是,应先让学生自己去找诗歌中的意象以及这些意象所代表的内容,之后教师再进行引导,这样有助于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对诗歌基调的整体把控能力。
三、结合音乐教学
诵读是诗歌教学的教学手段之一,对于诗歌的学习,除了“阅”还要“读”,一些饱含深情的诗歌仅仅通过分析理解是不能够完全体会其韵味的,这时诵读就可以让读者更加深刻地体会作者的心境。在诵读时,配上合适的音乐,诵读教学会更好,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以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第二课《再别康桥》的教学为例,在收尾时,笔者播放班得瑞的《童年》,让学生在配乐中体会作者对康桥的依依不舍之情,并且让学生在配乐中感受这首诗的抑扬顿挫,通过自己的理解将这首诗有感情地诵读出来,鼓励学生比较自己和其他学生及教师的朗读,找出异同,归纳总结,从而扬长避短,不断进步。这样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输出”的同时提高了“输入”的质量,既丰富了课堂内容,也陶冶了学生的情操。
总之,笔者通过介绍写作背景、理解诗歌意象以及结合音乐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更加轻松细致地理解了富有文化底蕴和文学技巧的诗歌,这不仅仅有助于学生语文成绩的提高,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细腻情感。
诗歌是中国文化殿堂里一颗最耀眼的明珠,学会赏析诗歌是当代中小学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可以提升学生的欣赏水平和艺术境界。
一、重视想象,真正领悟诗歌意蕴
创作优秀的诗歌作品,离不开想象,同样,要想更好地欣赏中国古典诗歌,也离不开想象,想象是沟通我们和古人思想的重要桥梁。在教学中,应重视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让学生真正学会借助语言材料,选取典型意象,再造一幅合乎作者情感的画面或生活场景,进入诗人诗歌艺术境界,感受诗歌意蕴。
例如,课外古诗词背诵中有晏殊的一首词《破阵子》。词的上片选取燕子、梨花、碧苔、水池、黄鹂、柳絮这些清明前后的景物,我们通过想象,将这些景物组合起来,就会在脑海中展现一幅明媚秀丽、生机盎然的春天景象,从而品赏到诗歌的画面意境之美;下片,作者选取“巧笑”“逢迎”“疑怪”几个动作,再用“女伴”“昨宵”和“今朝斗草”的生活细节,我们通过想象就能再现当时的生活场景,感受一种生活情趣之美。
二、注重联想,真切体悟诗歌情理
“人类失去联想,世界将会怎样?”道出了联想这一思想活动的重要性。文化共融,情感相通,通过学生自己的直接经验和间接体会,展开联想,去体味古典诗歌的情感和哲理,是学生理解诗歌的重要手段。在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学会联想,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真切体悟诗歌情理。
例如,课外古诗词背诵中有范仲淹的一首词《渔家傲》。作者在这首词里,描写塞外寒风袭人,满目萧瑟荒凉的艰苦条件,表达了一种强烈的思乡之情和爱国情怀。要想更好地理解这首词,除了要在头脑中再现塞外自然环境和战争生活场景外,还要借助联想,结合学生的生活现状,即大多是父母在外务工,对父母的思念之情很深很浓,使学生获得最直接的生活感受。
三、深谙术语,准确把握诗歌艺术
中国古典诗歌既在表达人类共通的情理,也在展现精妙的表现艺术。学生如果熟悉各种艺术术语,就能更好地理解诗歌情感,从适用的角度就可以做好各种中考诗歌鉴赏试题,从发展的角度则可以培养学生的文化欣赏水平。要准确把握诗歌艺术,首先应通晓专业术语。例如,表达上的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动静结合、以动衬静等;修辞如比喻、夸张、对偶、对比、拟人等;表现手法如欲扬先抑、衬托、象征等。这些术语要记住并理解透,并学会结合诗歌进行分析。
例如,在古诗词背诵中有王观的一首词《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词中把水说成眼波横流、山是眉峰聚,比喻新奇;同时“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的诗句以设问的形式并妙语双关,点出朋友的去处。“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更富有想象,化抽象为具体,表达美好祝愿。该词多种艺术手法并用,很好地表情达意,且耐人寻味。
四、强化规范,彰显诗歌有效教学
诗歌鉴赏教学的有效性还体现在做题考试上,高效做题,考试有效得分,是检验古诗歌鉴赏有效教学的重要体现。为此,我要求学生做到规范答题,有层次、有条理,在考试中凸显学生的鉴赏水平。我把它总结为三步答题法:第一步,概述内容或手法;第二步,结合诗歌文本分析;第三步,说出作用或意义。在教学中,我反复强调,回答问题要有这三步意识,看答案要找出这三步。
例如,下面这道中考试题:
塞下曲
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问:请结合诗歌分析本诗在表达技巧上的妙处。
答:颔联使用了反衬手法(第一步)。听到曲子“折杨柳”,很容易就想起故乡的春色和亲人,可是眼前春色全无,亲人不见,但将士仍然积极参战,英勇杀敌。(第二步)有力地衬托出了边关将士忠勇爱国的精神(第三步)。
读懂诗歌是前提,上述三步可以有效帮助学生学会读懂悟透内容,会做题是检验学生诗歌鉴赏水平的手段,也是学生体现能力的主要途径。
通过上述四方面的重点努力,就可以有效提高我们的古诗歌鉴赏教学成效,当然也就能很好地提升学生的诗歌鉴赏水平和考试能力。
参考文献:
大学音乐鉴赏课是一门素质课程,对提高大学生音乐欣赏能力、音乐素养和音乐技能,提升审美能力等发挥着重要作用,也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当前,许多高校音乐素质教育课程的设置并没有形成一个相对规范的体系,导致教学质量参差不齐 ,无法很好发挥艺术教育的美育功能。如何科学有效地指导大学生进行音乐鉴赏,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
一、音乐鉴赏课教学中存在的弊端
在许多学校《音乐鉴赏》的课程设置不合理,例如教学计划不统一,教学内容安排混乱;教学形式单一,未能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仍然有很多老师采用单一的讲授教学方法,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状态;教学设施缺乏专门的音乐教室,实践活动明显不足;诸多原因致使教学效果差,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
二、音乐鉴赏课的教学对象特点
音乐鉴赏在普通高校作为公共艺术选修课程,所面对的是对音乐有一定爱好,但不具备一定音乐素养的学生,大多数学生对于音乐的爱好也局限于浅显易懂、热情洋溢的流行音乐,对古典音乐接触很少;并且有不少学生选修音乐是凭着一时的兴趣,在上课初期热情高涨,随着时间的推迟及音乐知识学习的深入,兴趣便悄然减退。这些因素都对音乐欣赏课程的教学带来了不少的难度。所以,根据大学生选课的目的与态度,音乐鉴赏课程的教学就一定要考虑课程内容的设置必须符合他们的特点,根据教学效果和学生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手段,避免学生失去学习音乐的兴趣。
三、音乐鉴赏课程的改革措施
1、课程设置的完善
音乐公选课的开设目前较普及的课程有《音乐基础知识》、《外国音乐鉴赏》、《通俗音乐鉴赏》,但很少有《中国民族音乐鉴赏》、《戏曲音乐鉴赏》、《中国音乐史》等课程开设,上述课程的涉入,其目的是把学生引进高雅音乐殿堂的同时也不忽视中国民族音乐教育。
2、教材选用和教学内容的优化
音乐鉴赏课程教材种类繁多,教师选用教材的随意性较大,所选教材非常难统一,有些甚至是照搬音乐专业教材,与普通高校音乐欣赏课的教育目标有较大距离。因此,选用教材时应选用教育部评选的全国普通高校优秀教材、教育部推荐教材、列入“普通高等教育教材建设和改革计划”的规划教材或重点教材、获省部级以上奖励的教材等。
3、授课前进行的问卷调查
在我们公选课开课前,可以用一节课时间去做问卷调查,了解授课对象的音乐素质现状,非音乐专业的大学生中有些学生具有识谱视唱、甚至演唱、演奏水平,但还有一些甚至是乐盲,其音乐素质参差不齐。问卷调查可以较全面的了解大部分同学的兴趣爱好等,教师便可根据对学生调查的基本情况,对其进行综合分析,提出问题,制定合适的教学计划以及教学内容,从而避免了盲目教学的后果。
4、教学计划的改革
根据对学生音乐素质现状的调查,科学地制定教学计划和实践内容。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将课程内容分为及部分,或几个历史时期,将历史背景与作品分析相结合的方式,根据音乐作品的难易、类别、年代、国家、等性质分开,在教学中遵循由低到高、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中到外的原则,让学生听懂理解,初步培养学生鉴赏音乐的兴趣,逐步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教学中大量运用数字媒体技术或者多媒体技术,让学生有更加直观的音画视听冲击,可以看到作品的演奏形式和演奏乐器,甚至故事情节,从而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同是中国民族音乐,以《茉莉花》为例,就可以将各地区茉莉花调的曲调和歌词进行比较;同是交响曲,也可以将中、外交响曲进行比较。通过比较,培养学生具备从多侧面、多视角欣赏音乐作品的能力,拓宽了普通教材的局限性,进一步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
5、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的改革
1.情境教学
展示一幅画,让学生充分的发挥想象力,展开联想,将其讲述成故事,然后挑选较符合的故事情节,来欣赏音乐作品,将更加便于理解。
2.体验教学
我们借鉴奥尔夫教学法,在音乐体验中,会给学生一些打击乐器,像沙锤、锣、碰铃、木鱼等乐器,让他们在体验中学习音乐。
3.多媒体运用
在课堂上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是更好的选择,它使文字、图形、图象、声音、动画以及视频等信息建立起逻辑连接,展示音乐作品的社会性、文化性、历史性,使大学生在最短的时间调动感官器官,为大学生学习音乐提供一个声情同步、声形并茂、时空统一的多媒体音乐世界。
参考文献:
[1]赵鸿光.音乐鉴赏[M].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7(4)
[2]庞琳琳.初探我省普通高校音乐鉴赏课的教学模式[J].黄河之声,2009(6).?
一.感知文本,培养学生的判读能力
对作品的鉴赏不能脱离文本,只有对文本进行全面的感知和理解,才能在鉴赏主体上得到正确的审美判断和审美愉悦。那么该如何正确感知文本呢?
1、知背景
《孟子・万章下》云:“诵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由此可见,要充分理解一首诗词,和作者的诸多因素相关。任何一个作者都有自己的艺术风格和审美理想等,掌握了诗人的生平和风格,就可由此及彼地类推作者的其他作品。同时学生在鉴赏作品时也应该把作者及其作品放到其生活的时代背景上考查,特别是放到当时的文化背景上考查,才有可能领略到其诗歌艺术的奥秘。
例如:李清照的《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在教授此词时,务必要使学生了解它的背景和作者写此词的生活处境、思想状态等情况。早年的李清照生活非常幸福,她和赵明诚结婚后,夫唱妇随,志趣相投,生活美满。偶尔,在丈夫长时间出差在外时,呤两句“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之类的闺音。可是,命运偏偏捉弄人,金人入侵,国破家亡,丧夫之痛,故土难回,把以前赏风弄月、衣食无忧的贵族“流放”到了这江南的烟雨之中。在这样的背景下,《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应运而生了。学生们只有了解此词的背景,才能真实地了解词人思想感情。
2、知典故
运用典故是古典诗词中通用的一种手法,可顺用,也可反用。如果学生在鉴赏诗词时不能了解作者用典故的出处、含义和用意,那就根本不能理解本作品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和体现的艺术特色。
例如: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引用了两个典故。其一,借“闻笛赋”这个典故寄托了他对因参与政治改革而被害致死的老友的怀念。其二,借“烂柯人”这个典故来比喻自己长期贬谪在外,乍回京城,仿佛有隔世之感。总之,诗人借用典故暗示被贬时间之长,表达了世态的变迁以及回归后生疏而怅惘的心情。
二.感知文本,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
我们指导学生阅读古典诗歌,正是希望他们通过诗人对瞬间事物、情感的把握,将自己的情感经验,与诗歌中的情感经验进行比较,引起心灵的共鸣,或以补充自己情感经验的不足,使之转化为自己的情感内存,体验到某种人生情绪的极致。
把握作品的意象,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采用意象来表现自己的思想感情,是古典诗歌中最常用的一种手法之一。作者一般通过意象来表达作品的意境。所以,我们应该教导学生在分析诗歌时,要抓住诗歌鉴赏活动中最主要的环节――意象。体会意境,进入到诗人丰富和广阔的艺术空间,亲身感受诗人对自然、对社会、对生命最真切的诉说,近距离接近诗人最丰富、最真实、最细腻的情感,享受最具人文关怀、人文精神的美趣。
南唐李煜的《相见欢》一词,在该词中,词人以多个意象的融汇,构出离别之情的缠绵绯恻,给人以独特的艺术感受。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此词为李煜归宋后所作。“西楼”,此楼非以前皇宫里的楼,“人去楼空”,昔日的前呼后拥,早已风光不再;今天的孑然一身,更是好不凄凉。此“楼”的意象渲染了寂寞的气氛。“月如钩”,此时的“月”只有晦暗,并处于深院中。孤人,又见瘦月,景残、事缺、国破、人别的伤感油然而生。“梧桐”意象,渲染的是一种忧愁之感,国破家亡,怎不生愁感?解读本词时,只有领悟这些意象,才能理解作者当时的情感。
三.分析诗词的技巧,领悟诗歌艺术的奥秘
古诗词是中华民族最优秀的文化遗产之一,堪称“国粹”,它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审美价值。学好古诗词不仅可以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所以古典诗词教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古诗词是人类艺术宝库中的瑰宝,执教者一定要重视古诗词教学,给予古诗词教学更多的时间、空间,并遵循古诗词教学的规律,使初中古诗词教学真正由低质走向高效。
一、加强朗读训练是教学的根本
诵读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理解文章。古文的句式有其独特之处,一句话,在不同地方停顿,往往会使句子产生不同的意思。如果读错句读,就不能正确理解句意,甚至会曲解文意。如何让学生准确把握句读?一是把不同的句读标示出来,让学生对比判断;二是通过录音范读,掌握正确的句读。朗诵是也诗歌学习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方法,对于中学生来说,朗诵也适合他们的口味,容易引起他们的兴趣。韩愈在《进学解》中也写道:“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由此可见,反复吟咏是培养语感、提高鉴赏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抑扬顿挫、富有感情的诵读中,诗的韵味、意境、情感才能被深刻地品味出。感情欢快的,可用快节奏;感情忧郁的,可用慢节奏。在诵读训练时,可要求学生揣摩虚词的用法,注意模仿语气、语调,从而领会作者的立场、观点和思想。高音显得响亮,表示兴奋、喜悦的感情;低音显得幽沉,表示肃穆、悲哀的感情。如读《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重音落在“千帆过”“万木春”上,为什么?因为这六字形象地展现出未来的美好,表现一种激昂、乐观的生活态度。
二、品味语言是诗歌情感理解的基础
我们引导学生读诗,通过对诗的用词的研究、鉴赏,不仅可以使学生更好地领略诗歌的价值,还可以为学生写文章时在遣词造句方面提供经验。好的诗歌,常在炼意、炼字、雕词琢句上独见功夫,往往是窥一斑而见全豹。因一字而尽传精神。所以我在“一斑”上精当讲解;在“一字”上进行“点拨”启发学生认真地思考和体味。古人写诗讲究炼字,有“吟得一个字,捻断数根须”的诗句。我们在欣赏古诗时,也要留心品味那些“工在一个字,境界全出”的炼字之妙,学习语言技巧。前人评价“红杏枝头春意闹”一句说“着一闹字而境界全出”。(王国维《人间词话》)为什么一个“闹”字有如此的魅力?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在词语的比较分析中体会作者的匠心:试将“闹”字换成“浓”字可好?为什么?从词性上看,“闹”是动词,“浓”是形容词,以动词去描写春天富于动感,不仅能表现春花开得繁盛热烈,而且将百花争春的寓意藏于景中,将欣喜之情含于景中。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可见,炼字多在动词、形容词的选择、锤炼上下功夫。以李白的《行路难》为例:面对金樽清酒、玉盘珍馐,作者写到:“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停”、“投”、“拔”、“顾”这四个连续而强烈的动作,极富感彩,将诗人愤懑、茫然而又不知所措的内心世界生动委婉的展现在读者面前。
三、培养学生的想象和联想能力是关键
不仅诗歌的创作者离不开想象和联想,作为诗歌的鉴赏者,也同样需要想象和联想。对诗歌艺术的想象是一种在观念形态上再创造或创造现实的表象和形象心理能力。想象的根据是欣赏者在生活中积累起来的各种感觉经验。各种感觉经验的相互作用,是欣赏者对于形象的概括性感知的条件。因此,只有不断提高欣赏者的各种感觉经验,欣赏者的想象和联想能力才能不断得到提高,诗歌中的形象才能逼真、全面地浮现在欣赏者的头脑中,进而才能感知和理解艺术形象。所以说,想象和联想的突出作用在于再造或创造,鉴赏者生活感知经验积累的丰富与否,决定着想象而想象和联想与联想质量的高下。而想象和联想是进入鉴赏的必经之路。诗歌中的想象丰富而大胆,如李白诗中的“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王维诗中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李清照诗中的“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诗中“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等诗句,都能让人神思飞扬,浮想联翩。多读诗,多鉴赏这样的好诗,无疑能培养和提高学生想象和联想的能力。
另外,抓诗词的意象是理解诗人情感的捷径。意象是诗歌艺术的精灵,是诗歌中熔铸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在我国古典诗歌漫长的历程中,形成了很多传统的意象,它们蕴含的意义基本是固定的。
从开创诗歌源头的《诗经》、香草美人的《楚辞》到李白的浪漫诗章、杜甫的忧国之作,直至东坡的豪放词赋、稼轩的高亢之章、纳兰的伤感凄婉……这流传千古的优秀诗篇,是我国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因此,国家教育部颁发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注重学生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的整体提高,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古典诗歌鉴赏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学生在鉴赏作品过程中可以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激发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发展个性,丰富精神世界。下面就高中语文教学中有关诗歌鉴赏的问题谈谈自己的体验和认识。
一、重视朗读,体会诗歌中的音乐美、韵律美
诗歌诗歌,不能唱如何为歌?所以,音乐和韵律应是诗歌艺术的重要因素,而古人是如何吟唱的我们已是无从知晓了,因此只能通过加强朗读的方法,即让学生自主诵读,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和想象的空间。只有学生真正地进入角色,身历其境,与诗中景,诗中情相融,与诗中人相通,才能读出语言的味道,读出语言的表现力。
另外,在古典诗歌中,诗人为了表达个人真切的感受并把它传达给读者,常借助各种艺术手法来表现。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古典诗歌的写作技巧时最好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体会各种修辞手法的作用,分析诗歌采用的表达方式。通过技巧分析,提高学生把握诗歌内容的能力,这也是高考中重要的考查点。
久而久之,必然能够不断地开拓学生的想象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把握意境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要知道诗言志,所以诗歌的本质就是情绪和情感的抒发,是人类某种宝贵的情绪、情感在瞬间的灵光闪现。指导学生阅读古典诗歌,正是希望他们通过诗人对瞬间事物、情感的把握,引起心灵的共鸣,体验某种人生情绪的极致。因此,在鉴赏诗歌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捕捉意象,体会意境,借助联想和想象,进入到诗人所创造的艺术空间,体味诗人最丰富、最真实、最细腻的情感。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还应适时引导学生充分地驰骋想象,发挥联想,使他们真正地登堂入室,把握诗歌的意境美,进而提高赏鉴能力。为师者要善于鼓励学生在诵读过程中展开思想的双翼,自由翱翔,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再造形象;用生动的语言描摹形象,体会,感悟,步入诗的境界,把握诗的意境美。
三、把握思想情感,提高道德素养
一、学会自读,提升初步感受能力
我们在诗歌鉴赏题做题指导中会告诉学生诗歌主要考形象、语言、表达技巧、思想内容和作者的情感态度;做阅读诗歌鉴赏题要学会“六看”,看题干、诗歌题目、看作者、看内容(找意象、找体现情感的字词)、看注释、看问题。那么,我们在平时教学中,最初的一环应该是让学生学会自读。教会他们形成一种自读的意识——从“六看”开始,在初步感知诗词基本内容的基础上,自己思考和探索去分析形象、语言、手法等等。如辛弃疾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教学中,我就让学生先自读,自己去解读内容、分析鉴赏诗歌的艺术手法。然后提问学生读出的什么内容,让学生自由交流探讨。于是学生从该词的题目读出了这是一首登高见远抒情词;由作者辛弃疾推想该词大致是抒发英雄落寞、报国无门主题的;还注意到情景交融与用典手法的运用。之后,让学生再读,抓住“愁”“恨”“泪”印证诗歌的情感与主旨,通过动词的捕捉,获得词人的激愤之情;借助注释大致体悟词人婉转曲折的心境和情感。如此,这首词学生就基本上能够理解大致内容,为较好的鉴赏奠定基础。
当然,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范读来引导学生学会自读。让学生学会诵读感受诗歌内容,学会从用语、节奏、语气等方面感受诗歌的类型、作者的情感倾向和可能有的创作意图。
二、学会品读,提高定位赏析能力
诗歌的魅力在于读,从读中感受作者的语言与艺术特点。因此,在学生初中感知内容的基础上,我们要学生学会“品读”,也就是在再次读中圈点、批注,提高定位诗歌艺术价值体现之处,如意象选择、意境创设,以及炼字特点、手法运用和情感显现等。在杜甫《登高》教学中,我就引导学生们去“品读”,为了学生能够会“品”,我提出几个引导性的问题:首联有哪些景,它们的特点是什么?颔联中你认为哪几个字用的比较好,为什么?颈联中“作客”含有的意义是什么?尾联中“新停浊酒杯”的原因有哪些?这些都是诗歌鉴赏题的考点,我们要引导学生去发现和思考这样可能出现的考点。如果他们在阅读中能够有意识地的去品读;那么,他们就能学会分析与鉴赏诗歌,获得诗歌鉴赏的重点。
当然,学生找出可“品”之处后还要会“赏”,能够有鉴赏的方法和能力,有一些赏析的技巧、表述的思路步骤。如《登高》的首联意象的赏析,我们要教会学生,首先要明确或是概括内容“这两句连借风、天、猿、渚、沙、鸟等物象,并以急、高、哀、清、白、飞等词修饰构成”,其次要明确其作用“指明节序与环境,渲染了浓郁的秋意”,再次要分析作者可能有的情感。另外还要分析手法,包括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表达方式等等,以及手法分析的一般解题思路,即先手法、后结合内容,最后谈可能有的情感思想。
可见,让学生会读古代诗词,能够敏锐获知诗歌鉴赏的重点,才能提高他们的分析鉴赏能力。我们在教学中,要注意让学生有鉴赏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如《登高》品读中,学生感受到“萧萧”与“滚滚”应该有深意,可不会组织语言按照一般鉴赏思路步骤去分析,鉴赏就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了。
三、对比涵咏,增强诗歌鉴赏内力
2014年江苏省高考诗歌鉴赏题是韦应物《休暇日访王侍御不遇》与李商隐《访隐者不遇成二绝(其二)》同类型对比阅读的考查,设计了总分值11分的三道题,分别从情感、形象和结句手法三个方面出题。其中前面两道题需要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概括。而第三问则是从手法的角度去分别鉴赏。但是这一考查题并没有很好地将两首诗歌进行比较阅读,来考查考生的思辨能力。这样具有一定创新意味的题型设计,对我们的诗歌鉴赏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课堂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提高对比阅读的能力。
(一)表现手法
1.直抒胸臆和借景抒情
直抒胸臆指的是诗中有直接表达喜怒哀乐和理想愿望等情感的字句。
借景抒情在古诗中很常见,因为中国诗人作诗有一个共同的宗旨——诗贵在含蓄。诗人的感情往往通过景物描写含蓄地表现出来。
2.象征和托物言志
象征是借用某种具体的形象的事物来表达特定的事理和感情。诗歌中一些传统意象往往被赋予一定象征意义,如望月多表达怀远,思乡思亲之意;古人见流水则思年华易逝,写春花秋叶多指人生中美好年华和生命的凋零伤感,柳树则寓含留恋情别之意。
托物言志和象征的主要区别在于:托物言志是通过某种具体的事物来表达主观的志向情趣或节操,其理解的重点在于“志”的把握上,如于谦的《石灰吟》就是借对石灰的描写赞颂来表达自己保持清白节操;古诗中常用的“岁寒三友”——松、竹、梅及兰、菊、荷也常是作者用来抒发自己不畏环境艰难而保持高洁品行的事物。
3.衬托、反衬与对比
衬托和反衬的共同点都是“以次要衬托主要”,衬托是用相类似的事物来陪衬主要事物。
对比和衬托的最大区别是:对比的二者是平等的,没有主次之分;而衬托的二者之间有主有次,以宾衬主。
4.动静结合与虚实相生
古代诗人在写景诗中十分注意色彩、远近和动静的调和。
(二)修辞手法
诗歌中常见的修辞于法有比喻、拟人、夸张、对偶、排比、反复、双关等。
值得强调的一点是,在诗歌鉴赏题中,常会有“作者表达感情时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或“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作用)?”这两种问法的实质都是考察学生对表达技巧的赏析,如有明显的修辞手法,应从修辞的角度去答;反之,则应结合全诗从表现手法上赏析。
二、古典诗歌阅读的答题技巧
回答诗歌鉴赏题要特别注意答题策略,对“问答型”题,做到“问什么,答什么”;对“综述题”一般采用“总——分——总”模式,即“诗歌写了什么——如何写的——这样写的好处”。
解答锤炼字词类题时,注意这类字词多为动词、形容词的使用,答题时应准确阐释这类字眼在本句及全诗中的语境意义,再简析其对作者表情达意所起的作用以及语言使用上的准确传神、精练生动;心中要有语言风格的术语,如:清新明快、自然质朴、豪放飘逸、委婉含蓄、慷慨悲壮、辞藻优美、富有韵律等;
解答表达技巧类题时,注意解题的思路一般是:根据题目要求指出所用的表达技巧(表现手法、修辞手法或结构技巧),再结合相应的诗句简要分析,最后分析此类技巧对更好地表达作者情感所起的作用,即用什么技巧——怎样用——所起的作用;
诗歌教学效果如此难尽人意,原因应是多方面的,但笔者认为主要原因可归结为两点:一是学者无趣,二是教者失法。
一、学者无趣
依据周围大多数一线教师多年来教学的体会和其他研究者对诗歌教学现状调查分析的数据来看,绝大部分的学生对诗歌学习没有兴趣。大部分学生听读不会有感,自读不会有情;听师讲无精打采,自探究消极应付。少部分能跟着老师较积极地互动的学生,也多数是为了高考而学,由衷地喜欢诗歌的学生只是凤毛麟角。造成学生学习的这种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诗歌本质特征的客观原因,也有社会大环境积久而成的宿因。
(一)古诗新歌,深浅皆无味
诗是人性灵的最本能、最直接的抒写,相对于其他文学体裁具有篇幅短小、语言凝练、情感含蓄、节奏鲜明、韵律和谐的特点,暗示性、跳跃性、不确定性更是诗的特质。中国古典诗歌是世界诗的典范,诗的特质最为凸显。此外,中国古典诗歌相对于其他国家的诗歌还有两个特点:意象丰富,内涵稳定又富于变化;时有用典,“据事”“援古”皆无所限定。正因如此,现代中学生对中国古典诗歌理解起来非常困难,时常感到艰涩难懂,所以望而生畏,避而远之。
相对于古典诗歌,中国现代诗歌大都通俗易懂,明白晓畅,情感表达坦白直率;“朦胧诗”融古今中外诗歌艺术于一体,带着时代的病痛和个人的创伤,最大限度地凸显了诗歌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后现代诗歌(也称“第三代诗歌”)回归语言本体,排斥所有艺术表达技巧,只剩最“干净”最简单的语言,平静地表达最强烈的主观意绪。但是在对诗歌艺术特点知之甚少甚至一无所知的中学生看来,现当代诗歌不是“通俗易懂”就是“不知所云”。“通俗易懂”的因为太“通俗”而觉得索然寡味,提不起神;“不知所云”的又觉得“雾里看花”“剥茧抽丝”,太劳心费神。
(二)少小无基,平地难起楼
现代社会大环境是,孩子的学前教育重英语早教,轻国语基础;重理科思维开发,轻文学积累熏陶。大部分学生除了在学校课堂上学到的诗词以外,课外接触了解的很少,所以缺少必要的积累和熏陶。此外,由于没有涉猎丛书的习惯,大部分学生也缺少理解鉴赏古典诗词应有的综合文化知识。学习的乐趣源于看到自己不断获得新知或攻克难题的成就感,由于缺少诗歌鉴赏应有的基础,在诗歌学习中学生很难有成就感,因而不能获得乐趣。没有乐趣又怎能有兴趣?
二、教者失法
学生学习诗歌没有兴趣,诗歌阅读教学效率低,不仅有诗歌特点的客观原因和社会环境的宿因,教师教学方式不得当也是重要的因素。迫于升学率的压力,在高考棒的指挥下,大部分一线教师教学都是急功近利的。高考考什么,教师就教什么;高考怎么考,教师就怎么教。教师对考试研究多,对教学研究少;抓学生落实基础耗力多,自我充实与时俱进用时少;设计教学只考虑教的问题,不考虑学生学的问题;只考虑自己要教授多少,不考虑学生能接受多少。因此高中语文古典诗词阅读教学重内容讲解,轻诵读品味;重理性分析,轻感性体悟;教师灌输成说多,学生个性解读少。这样的诗歌课堂不见思维的碰撞,鲜有情感的共鸣,缺少美的韵味和意境,怎么可能给人带来审美愉悦,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没有热情也就没有动力和效果。
另外学生对诗歌学习的冷漠态度,也一次次打击着少数追求课堂教学艺术、力求创新、践行教育教学新理念的优秀教师的满腔热情,使这些教师也逐渐寒心无奈地退回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者无趣”与“教者失法”相互作用,恶性循环,必然使《课程标准》中的各项教学目标成为空中之月,不知“何时可掇”。
高中诗歌教学的效果如此堪忧,处境如此尴尬,所以如何改变诗歌教学的现状,实现诗歌阅读教学课堂高效性,从而达到《课程标准》的教学目标,迫切需要作为重点课题来深入研究。
目前有关诗歌教学的研究对学生诗歌阅读学习现状和教师教学误区调查研究的总结都比较真实全面,对诗歌特有的体裁特征也有非常深刻的认识与阐述,但也存在以下几点不足:
一、多是零散的、不系统的研究,虽然也有以课题形式有组织有计划地展开研究的,但也是刚刚开始还没有成果呈现。
二、课堂教学方法仅从教师如何教的单一角度考虑,缺少对学生如何学和喜欢如何学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