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07 09:21:02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对新生儿科的发展建议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过去几十年因科技和药物的发展,使得高危险性新生儿的存活率增加,因此一些使组织受损的疼痛处置也相对增加,但还是缺乏安全且有效的策略。
早产儿和新生儿尚未具有语言能力,若要评估他们对疼痛的感受就必须依其行为来推论,因此临床上护理人员对于早产儿和新生儿疼痛,应该具备有敏锐的评估能力,并能给予有效减缓疼痛的处置,才能使早产儿和新生儿达到健康舒适的状态。本文将针对早产儿和新生儿疼痛反应、各种减缓疼痛的措施和护理人员对疼痛的评估及处理逐一讨论,以期能给护理人员在临床上能提供早产儿和新生儿有效的疼痛处置。
1 早产儿与新生儿的疼痛反应
研究发现表明神经系统在胎儿早期即已开始发展(Wolf,1999),且分布到骨骼及皮肤,怀孕周数28-30周时神经密度已相当于成人。早产儿与新生儿的体表面积比例比成人大,且相较于成人有多且浓密的痛神经纤维传递冲动,加上早产儿与新生儿传导痛的神经纤维所分泌的endorphine较少,因此比成人更能感受到治疗过程所产生的微小疼痛。
疼痛会引起他们身体一连串的反应,例如:心跳加快、血压的波动、脑缺血机会增加等,会造成脑血流的变动、压力荷尔蒙的产生及行为的改变而影响复原情形(Gibbinsetal.2002)。
2 减缓早产儿与新生儿疼痛的措施
目前减缓早产儿与新生儿疼痛的处置,主要分成三类,分别为非药物性减缓疼痛的措施,如:非营养性吸吮和口服蔗糖)或葡萄糖;局部减缓疼痛的药物,如Eutectic Mixture of Local Anesthetics(EMLA),以及鸦片类止痛剂常用的Morphine及Demoral。
2.1 非药物性减缓疼痛的措施
非营养性吸吮是近年来减轻疼痛的措施之一,而减轻疼痛的吸吮速率必须平均达32次/分钟,才有达到减轻疼痛的效果。Pickler及Reyna(2004)研究指出非营养性吸吮可以增加经皮的血氧浓度、减低不安和减低清醒时间的抵抗行为以减轻疼痛。
研究表明,蔗糖有效止痛的浓度剂量由12,c-25c,葡萄糖有效止痛的浓度剂量为24% 0.3cc-30% 2cc皆可达到止痛的效果。Johnston等人(2002)建议以蔗糖止痛应该常规性地用在32周以上的早产儿,建议在扎足跟、静脉注射或当有侵入性治疗、组织损害或预估此医疗处置将会引起疼痛时,给予蔗糖或葡萄糖止痛将会是便捷且无副作用的措施。
表一 以蔗糖或葡萄糖减缓疼痛的相关研究之比较
2.2 局部减缓疼痛的药物
EMLA 是一种含有 lidocanine 2.5% 和 prilocaine2.5% 成分各含一比一,稳定性高的混合软膏,它可以在执行各种有关皮肤表浅的医疗处置时提供局部麻醉的效果(Kaur, Gupta,& Kumar,2003)。目前有关早产儿和新生儿使用 EMLA的研究不多,表二是相关研究报告,其研究皆采双盲随机控制实验的设计,所使用的剂量,覆盖时间和范围之比较。
Gradin 等人(2002)指出瑞典已研究使用EMLA于新生儿是安全的,建议可使用在早产儿和新生儿减缓疼痛的 治疗;但是却不适用于对酰胺类局部麻醉剂过敏者和变性血红素血症者 。但是研究人员建议若一天需多次使用EMLA 或整周甚至几个月连续使用 时,必须常规性的监测血中甲基红血球的数值。
2.3 鸦片类止痛剂
鸦片类止痛剂可以减低使用人工呼吸器的压力,并用在手术后、插胸管甚至放置心肺体外循环机 时的止痛。用于新生儿的剂量一般由静脉或肌肉注射给予的剂量为每公斤0.05-0.2mg,而口服的剂量为静脉或肌肉注射的3-5倍(Young & Mangum,2001)。
Tibboe等人(2005)的研究指出,临床实际给予的鸦片类止痛剂剂量并不会产生副作用,所以若依照给药的准则并严密监测其生命征象,应不至于因担心产生鸦片类止痛剂的副作用而使其成为疼痛治疗的限制。
表二 以EMLA 减缓疼痛的相关研究之比较
3 护理人员的疼痛评估与处置
Warnock和Lander(2004)曾指出评估及测量疼痛是治疗疼痛的基石,特别是确认新生儿疼痛的反应。针对成人疼痛的研究指出除了与自己对疼痛的相关经验外,护理人员解释成人疼痛和决定介入之过程也与工作年资和教育程度有关,而导致不同的评估结果。
Mackrodt和White(2001)指出美国儿科学会所提出预防及处理新生儿疼痛和压力的政策,并使用一致性且有效的评值方法。Reyes也认为统一疼痛评估量表是必须的。表三为多个针对早产儿和新生儿发展的疼痛评估量表,评估项目包含生理反应和行为反应。
表三 针对早产儿和新生儿已发展的疼痛评估量表
4 结论与建议
回顾所有相关葡萄糖或蔗糖及EMLA减缓疼痛之研究,研究对象若有以下之情况,则排除在收案的条件外,例如:神经肌肉病变、脊椎受损、感染等,但也正因如此,对痛觉的刺激无法产生反应的早产儿和新生儿,未列为研究对象,所以在评估疼痛和使用文中介绍减缓疼痛的处置,其效果则有待进一步的探讨和研究。
由文献中可以了解新生儿科护理在美国是一个专业的领域且已约莫达三十年的历史,但是对新生儿和早产儿相关医疗处置的疼痛评估,至目前为止还在不断研究发展中。回顾国内文献,极少有以疼痛评估量表评值新生儿和早产儿疼痛程度并依此给予减缓疼痛的措施。
护理人员是照护新生儿及早产儿最亲近也是最重要的人,所以护理人员应多加强疼痛评估及处理的能力,通过专业的评估从而建议医师何时该给予药物性止痛剂。相信在专业知识和能力的护理下,可以提供新生儿及早产儿免于疼痛的情境,减少合并症,满足他们的生理需求,进而提高照护品质。
参 考 文 献
【关键词】重症监护病房 噪音 早产儿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是集中诊治重症新生儿和对高危儿进行监护的医疗单元,医疗设备多,噪音难免。近年来,随着新生儿急诊医学的迅速发展和生命支持技术的不断提高使新生儿死亡率逐渐下降。在危重新生儿抢救成功率提高的同时,如何减少存活儿的病残率是 NICU 医护人员需要面对的一个新挑战。国外文献报道,NICU 中新生儿听力下降的患病率为20%~40%[1]。我院重症监护病房于2008年8月至2010年4月共收治200例早产儿,现报告如下:
1 研究对象
1.1 入选标准:2008年8月至2010年4月出生后即在我院N I CU住院,并在培育箱或开放暖床上治疗 1个月左右的新生儿,培育箱中的100例早产儿作为观察组,开放暖床上的100例早产儿作为对照组。
1.2 以上两组均须符合以下条件:(1)无头颈部发育异常、中耳炎、颅脑外伤、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等病史及耳聋家族史;(2)除外窒息、巨细胞病毒感染、重度高胆红素血症(血清胆红素≥256.6μmol/L)、缺氧缺血性脑病、中度以上颅内出血等病史;(3)体质量在1~1.5kg之间;(4)胎龄≥28周。
2 方法
观察组用耳罩罩住早产儿整个外耳并固定在婴儿头部固定架上进行呼吸机治疗(根据耳形大小选复苏面罩型号,用实木堵塞复苏面罩进气孔来做耳罩)。对照组则用网罩头部固定气管导管呼吸机治疗,两组常频呼吸机治疗均符合新生儿常频机械通气常规[2],其他并发症的治疗方法均相同。两组间发生听力损失及PVH2IVH和PVL例数结果进行比较,对存在听力损失及脑损伤者予脑细胞保护剂治疗(神经节苷脂20mg+5%葡萄糖注射液30mL静脉点滴),10~14 d为1个疗程,1个疗程/月,持续 9个月。
3 结果
3.1 听力损伤标准 轻度(听阈20~40dB HL),中度(听阈41~55dB HL ),中重度(听阈56~70 dB HL),重度(听阈71~90dB HL),极重度(听阈90dB H以上)。
3.2 超声诊断按中华医学会儿科学会新生儿学组提出的早PVH-IVH与PVL诊断建议[3]。
3.3 两组听力评估发现对照组的总听力损失46例和轻度听损失34例,均明显高于观察组(P 0.05)。
3.4 两组头颅B超检查 本研究发现观察组发生PVH-IVH和PVL的比例低于对照组(P
3.5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数据处理,计量数据资料结果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 讨论
Roizen[4]根据在NICU调研的结果,认为耳聋的发生,除去遗传因素、脑膜炎、巨细胞病毒及其他感染外,耳毒性药物和噪音也是其高发因素。Kent[5]等通过研究发现,NICU噪声对新生儿听力和神经系统的发育均有损害。改善监护环境降低噪音可以通过两个方面来改善一方面,使医务人员意识到外界的高水平噪音来自于她们的活动,另一方面,改良技术设备,例如调整机器噪音、隔离门窗、提供环绕小床的门帘及暖箱内放置吸音泡沫材料碎块等。
本临床观察可知,NICU嗓音可造成早产儿轻度听力损伤,还可导致早产儿PVH-IVH与PVL发生率上升,而配戴耳罩可以减轻这些不良影响。改善NICU物理环境和人文环境可减轻患儿的并发症,降低伤残发生,对新生儿疾病的康复和生长发育非常有益。
参考文献
[1] Mehl AL Thomson V.The Colorado newborn hearing screening project,1992-1999;on the threshold of effective population-based universal newborn hearing screening[J].Pediatrics,2002,109(1):E7.
[2]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会新生儿学组.新生儿常频机械通气常规[J].中华儿科杂志,2004,42(5):356-357.
[3]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会新生儿学组.早产儿脑室周围2脑室内出血与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的诊断建议[J].中华儿科杂志,2007,45(1):34-36.
[4] Roizen NJ.Nongenetic causes of hearing loss[J]. Ment Retard Dev Disabil Res Rev,2003,9:120-127.
2021儿科医生工作计划范文参考一
20xx年是困难与机遇共存的一年,新的院领导班子重新考虑科学的分配方案,结合儿科目前实际情况,对今年全科工作做以下安排:
一、杜绝医疗事故、医疗纠纷的发生,提升医院、科室形象。
1、加强医护质量管理,完善医患沟通制度,尽可能避免不必要的医疗纠纷;
2、继续熟悉掌握并落实医疗核心制度,各级医护人员岗位职责,防范医疗差错事故的发生;
3、提高服务意识,树立全科医护人员“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热情接待患儿及家长,树立儿科服务新形象。
二、加强业务学习
1、加强基本技能及操作的练习,特别是心肺复苏操作的复习及巩固,提高危重病儿的抢救能力;
2、学习儿科新知识新进展。充分利用医院华西远程教育平台,争取各种培训及讲座学习的机会,了解学科发展动态,让科室诊疗技术尽快更新;
3、结合本科实际,着手对常见病多发病诊疗规范的制定,推广临床路径工作;
4、组织全科室医生认真学习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逐渐拒绝滥用抗菌药;
5、加强新生儿相关知识学习及技能培训,争取新生儿病房能投入使用。
三、开拓市场,加强宣传,扩大儿科影响力。
1、加强雾化治疗宣传,扩建门诊留诊病房,方便患儿及家长就诊方式选择;
2、利用医院宣传平台,多种方式下乡及社区宣教,提高科室及医院知名度。
四、学生带教工作。
1、加强实习生管理,严格考勤;
2、强调带教老师责任,相关知识认真讲解,操作要放手不放眼;
3、带教老师加强学习,以适应重医教学基地角色。
总之,全科每位医护人员都应端正态度,树立良好的服务形象,加强学习,努力完成医院及医务科下达的各项任务。
2021儿科医生工作计划范文参考二
第一、认真学习党的十三五规划,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杜绝科室医护人员收受红包及药品回扣,发现以上情况及时上报,并根据医院规定从严处理。进一步推进业务能力、沟通能力、执行能力建设;进一步深化儿科改革,严格按照二甲标准建设,规范管理科室,做到科室持续改进。
第二、儿科今年仍存在合法执业医师严重不足的情况,儿科医师队伍的建设仍是20xx年的重中之重,科室拟通过多渠道引进儿科人才,如:科室进一步加强培养科内儿科医师队伍,对需考证医生提供力所能及的方便与支持;向医院争取儿科专业医生,在本县或县外医院引进有证儿科专业医生等;并向医院争取相关的优惠政策;条件成熟时向社会呼吁儿科医师的紧迫性与必要性。
第三、加强业务学习,对疑难病例及多发病例,典型病例及时科内学习讨论,坚持科内讲课制度,一如既往的积极参加院内外各种学术活动,申请外派进修人员,引进新技术新疗法。
树立良好的学习风气,使大家自觉自愿的在工作之余学习熟悉业务知识,开阔视野,涉猎儿科领域新近展。在新的一年里,积极拓展儿童保健门诊,开展儿童CPAP辅助通气,进一步加强新生儿病房的建设,探索开展新生儿相关业务,努力与产科沟通合作,在拓展儿科业务的同时为医院产科保驾护航,也为我县新生儿提供就医方便。
进一步开展新生儿黄疸的光疗,申请增加新生儿蓝光治疗仪,提高疗效,进一步提高静脉穿刺水平,继续推广静脉留置针,减少患儿痛苦;条件许可,尝试外周静脉置管技术的开展,继续不断探索新技术、新疗法。
2021儿科医生工作计划范文参考三
进一步巩固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成效,落实责任制整体护理,推进优质护理服务持续、深入开展,提高护理管理品质,根据优质护理服务规划和优质护理服务评价细则的要求,按照医院优护方案,拟定新生儿科优质护理工作计划如下:
一、工作目标
以患者满意为总体目标,夯实基础,巩固成果,进一步深化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提升服务内涵,持续改进护理质量。使患儿家属满意度≥95%;健康教育知晓率≥85%。
二、实施措施
(一)继续完善修订科内各项规章制度、工作流程,继续完善修订质量控制标准,加强对护理不良事件督查整改制度,加强对危重病人的管理。
(二)全面提升职业素质、优化护理服务
1、加强基础理论知识的培训和专科知识培训,使护理人员综合素质及专业能力得到提高,强化基础护理及分级护理的落实并保证质量。
2、加强护理专业技术操作培训。按照新生儿科培训计划分层对全科护士进行技能操作培训,牢固掌握护理基本技能,夯实基本功底.
3、采取各种形式的学习培训,以提高全院护理人员的业务素质,提高护士观察病情、落实护理措施、记录护理文书的能力。
(三)严格遵守《新生儿安全管理制度》并按其要求规范管理。
1、新生儿科护士必须持证上岗,并经新生儿专业培训,掌握新生儿常见疾病的护理技能,熟悉新生儿急救操作技术和新生儿病室医院感染控制技术。
2、严格执行身份确认制度、查对制度,患儿住院期间必须配戴身份识别腕带,如在沐浴、检查、治疗时损坏,应及时补戴,确保患儿身份正确。
3、严格限制非工作人员的进入,工作人员上班时要穿统一服装、洗手,进行各项操作时一律要求洗手、戴口罩,任何人在接触患儿前后均应认真洗手或使用快速手消毒液。
4、病室设备应当定期检查、保养,保持性能良好,加强消防安全管理,安全使用和妥善保管易燃易爆设备、设施,防止发生火灾事故。
5、按照规定建立医院感染监控和报告制度,定期对空气、物表、医护人员手、使用中的消毒剂进行细菌学监测。病室的医疗废弃物管理应当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及有关规定进行分类、处理。
6、制定新生儿外出检查、治疗、转科和出院安全流程并有效落实。制订各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和处置流程,提高防范风险的能力,快速有效应对意外事件,确保医疗安全。
(四)夯实基础护理,切实做好各项基础护理工作,使护理工作更加规范化。保持病床整洁、无异味、无污迹,物品摆设整齐规范,输液滴数与医嘱相符,勤巡视输液患儿,防止或减少输液外渗,善于观察病人,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五)严格落实责任制整体护理
1、改变排班方法,实施责任制排班模式,弹性排班。
2、全面履行护士职责,责任护士从入院到出院的各种治疗给药、病情观察、基础护理以及健康教育等为患儿提供连续、全程的工作,切实做好优质护理服务。
3、深化护士分层使用,依据患儿病情、护理难度和技术要求分配责任护士,危重患者由年资高、能力强的护士负责,体现能级对应。
(六)定期满意度调查
1、患儿出院时发放满意度调查,听取家属对优质护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指各种围生期窒息引起的部分或完全缺氧,脑血流减少或暂停,而导致胎儿或新生儿脑部损伤[1]。至今仍是威胁新生儿生命和健康的严重疾病,除窒息复苏外尚无公认的有效防治方法,虽然产科和新生儿监护技术不断发展,但HIE发病率仍很高,病死率和成活者神经系统后遗症的发生率均较高[2]。因此,HIE的早期诊断以及及时规范治疗,越来越引起所有儿科工作者的重视。我科2008年1月至2009年1月收治的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中,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纳洛酮治疗疗效明显,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科2008年1月至2009年1月在收治的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68例。诊断均符合1996年杭州会议修订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诊断依据和临床分度》标准[3],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4例,其中男20例,女14例,胎龄(38.02±2.31)周,年龄(4.89±3.72)h,出生体重(3.21±1.25)kg,1 min Apgar评分(3.96±1.01)分;对照组34例,其中男18例,女16例,胎龄(38.11±2.05)周,年龄(5.25±2.69)h,出生体重(3.56±0.98)kg,1 min Apgar评分(4.12±0.74)分。两组基本情况差异无显著性,已排除了各种感染、先天畸形、代谢性疾病及母亲分娩过程中应用药物史等病例。
1.2 治疗方法 两组均给予维持呼吸道通畅、吸氧、维持良好的血液灌注,维持血糖在正常高值,鲁米那止惊,速尿、甘露醇降低颅内压,甲氯酚酯促进脑细胞代谢等综合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用纳洛酮0.4 mg/d,加入10%葡萄糖液30 ml持续静脉点滴,维持4~6 h,疗程5~7天。
1.3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用药48 h内患儿意识恢复,临床症状、体征消失,原始反射恢复;有效:用药48 h内患儿意识恢复,临床症状、体征消失,原始反射部分恢复;无效:症状、体征改善不明显或病情恶化。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χ2检验对数据进行分析,P
2 结果
治疗组用药5天后,显效26例,有效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4.1%。对照组用药5天后,显效10例,有效15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73.5%。两组资料均值比较用χ2检验,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
3 讨论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是新生儿最常见的中枢系统疾病,存活者常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其发病机制主要与下列因素有关:窒息缺氧引起脑血流改变,脑组织生化代谢改变,使脑细胞发生水肿、凋亡和坏死。
HIE目前主要采用综合治疗措施,三个维持,三个对症及抗氧化剂,脑细胞营养剂等,及早、序贯、足疗程治疗。三个维持是指:(1)维持良好通气功能;(2)维持脑和全身良好的血液灌注;(3)维持血糖正常值。三个对症是指:(1)控制惊厥;(2)降低颅内压;(3)减少脑干损害[1]。
纳洛酮是1960年合成的阿片受体拮抗剂。近年来在临床广泛应用于窒息、休克、昏迷、药物中毒、脑病等抢救治疗中,据报道均取得了明显疗效。
任何原因引起的神经系统损害都是导致内源性阿片受体释放增加,纳洛酮是阿片受体拮抗剂,能自由通过血脑屏障,与阿片受体呈专一结合,亲和力强于吗啡或脑啡肽。结合后能有效地阻断内源性阿片样物所介导的各种效应[4]。近年来的研究表明,新生儿窒息程度越重,生后第1天血浆β2内啡肽含量就越高[5],而β2内啡肽在HIE损伤中起一定作用。纳洛酮是阿片受体拮抗剂,通过与脑内阿片受体结合而起作用,可解除β2内啡肽对呼吸、心血管交感功能的抑制[6],使中枢性呼吸衰竭得到改善,心输出量增加,周围循环得以改善,使缺氧的脑灌注压和脑血流量增加,从而保证脑干等重要组织的血流量,减轻脑水肿、昏迷、偏瘫、惊厥等症状,并能减轻神经细胞的损害。
本文中重度HIE用纳洛酮治疗,临床症状、体征明显好转,病程缩短、中枢性呼吸衰竭、循环不良、胃肠紊乱、肾功能不全、意识恢复时间、反射及肌张力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提示纳洛酮能逆转脑损伤,促进受损神经功能恢复,阻断继发性脑损伤的发病过程。
纳洛酮使用安全性较大,尚未发现中毒及不良反应病例,建议一旦HIE确诊,应常规及早使用,以提高HIE患儿的治愈率及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 杨锡强,易著文.儿科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27-228.
2 赵临风.HIE预后.中华儿科杂志,1996,34:76.
3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新生儿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诊断依据和临床分度.中华儿科杂志,1997,55 (2):99-100.
疼痛作为一项重要观测指标,近年来成为继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后第五项生命体征,成为影响病人生活质量不容忽视问题,受到了广泛关注[1]。尤其是新生儿科患者,持续疼痛对新生儿生理和心理造成严重影响,不仅影响新生儿治疗依从性,而且延长了住院时间、增加了患病率和重复住院机会[2]。有研究表明,新生儿疼痛无法得到及时有效解决方案最主要原因在于缺乏一个完整且合理疼痛管理系统,而护理人员对于疼痛管理认识成为完整体体系核心问题[3]。为了解我院新生儿科护士对新生儿疼痛管理的认识,为疼痛管理体系建立提供参考依据,对我院新生儿科护士共89人用自行设计问卷进行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采用自行设计的关于新生儿疼痛管理的问卷对我院新生儿科89人护理人员进行调查。89名护理人员均为女性,分别在新生儿科工作时间在1年以上,年龄分布于21~55岁;其中儿内科护理人员23人,儿外科护理人员15人,新生儿科重症监护室护理人员25人,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护理人员26人;工作年资<10年的有41人,中位数6.8年,占46.07%,工作年资>10年的有48人,中位数13.6年,占53.93%;本科及以上学历47人,占52.81%,大专学历24人,占26.97%,中专学历13人,占14.61%,其他学历5人,占5.62%;共发出调查问卷89份,收回有效问卷88份,回收率为98.88%。
1.2方法
本次调查采用的问卷名为“关于新生儿科护理人员对新生儿疼痛知识的认知调查”,是由本院专业工作人员参照了美国达拉斯儿童医院医学中心疼痛管理专科的关于疼痛管理的相关研究材料结合本院具体情况设计[4],分为六个部分,共60题,每题1分,总分50分,分别为疼痛基本理论知识(15分),疼痛评估(5分),镇痛药物干预措施(10分)、非疼痛药物干预措施(10分)、镇痛药物(15分)和疼痛心理关怀(5分)。问卷经预实验证明Cronbach为0.89,内在一致性信效度测定符合标准。并通过与新生儿科主任及护士长沟通后取得支持,已向新生儿科一线在岗护理人员强调了本次调要性,可保证回收有效问卷内容真实可靠。
1.3材料的回收
本次调查问卷采取实名填写方式,当场发放与收集的方法,问卷填写时间为15min。问卷发放前已再次向调查对象强调了调查的目的与意义,共发放问卷89份,收回有效问卷88份,回收率为98.88%。
1.4问卷评分
问卷经调查组人员按统一标准评分,调查组人员由护理部抽调有统计及临床经验工作人员组成,所有调查组人员均未参加问卷调查。1.5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对所有数据进行分析。分别采用了描述性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和统计推断等方法。
2结果
2.1新生儿科护士新生儿疼痛管理认知水平调查
问卷得分率情况接受问卷调查的89名新生儿科护士问卷平均得分为(28.45±1.65)分,平均正确率为50.17%。其中得分率>60%的仅有5人,最高得分50分,六大部分得分率均≥60%仅2人,得分率<60%有38人;六大部分得分率由高到低排名依次为疼痛基本理论知识(60.89%),疼痛评估(54.67%),镇痛药物干预措施(52.8%)、非疼痛药物干预措施(43.65%)、疼痛心理关怀(35.65%)、镇痛药物(30.25%)。得分率最高的三个项目和得分率最低的三个项目见表1。
2.2新生儿科护士新生儿疼痛管理认知水平与学历和工作年资的联系
本次调查数据显示,本科以上学历护士平均得分(40.55±1.75)分,平均得分率为72.58%,较其他较低学历组正确率更高,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工作年资越长护士较年资较短护士得分率高,平均得分率为72.43%,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在关于“镇痛药物”部分,平均得分率仅有30.25%。见表2。2.3调查组新生儿科护理人员背景情况本次调查的89名新生儿科一线在岗护理人员,其中有25名参加了在岗继续教育培训课程,32人以不同方式接受过关于疼痛管理的相关知识,6名新入人员参加了岗前培训。能熟悉使用疼痛评估工具的有45人,最常用的是口述分级评分法和Wong-Banker面部表情量表。数据表明,49名护理人员表示在校期间未系统接受关于疼痛管理类知识。调查结果说明,来自新生儿科不同部门和不同职称护理人员对于疼痛管理认知水平无明显差别,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3.1新生儿科护士疼痛管理认知水平普遍有待提
高本次调查数据表明,新生儿科护理人员对新生儿疼痛管理认知水平普遍偏低,问卷平均得分为(28.45±1.65)分,平均正确率为50.17%,这可能与其在校期间未系统接受关于疼痛管理知识和上岗后极少有机会接受相关教育有关,特别是“镇痛药物”部分,平均得分率仅有30.25%,表明一线在岗护理人员对于镇痛药物的选择、个体化用药量、何时给药、不良反应、成瘾性等方面知识均极度缺乏[5]。另外,非疼痛药物干预措施和疼痛心理关怀两部分得分率也相对较低,体现护理人员对于护理文化的精髓掌握不充分。因此,在开展护理工作和疼痛管理课程的时候,我们应该整体提升在岗护理人员疼痛评估和心理关怀方面的整合能力,重点完善在岗护理人员对镇痛药物方面的知识,个性化地设计培训课程已达到提升综合认知能力的目的。
3.2新生儿科护士新生儿疼痛管理认知的应对策略
要从根本上解决认知水平普遍偏低的问题,首先应该完善学校教育,加大上岗后业务学习的普及范围,并健全关于疼痛管理认知水平的考核体系。3.2.1学校教育本次调查数据表明,在岗护理人员最欠缺也是最需要完善的是镇痛药物和镇痛药物干预措施以及疼痛心理关怀三方面的内容。缺乏统一且规范的理论基础和相对偏差的疼痛管理认知。建议各大本专科院校给不同年级和层次的学生增设关于疼痛管理方面的课程,特别是人文关怀方面,最好能做到个性化方案[6],丰富实践素材,以便让学生在校时就完整且系统地接受最基本的关于疼痛管理方面的知识,为今后的实习和进入临床一线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3.2.2医院在岗教育医院管理部门应重视对在岗护理人员的继续教育,可采取多种形式,如院内讲座、科室业务学习、邀请专家授课、实地案例讲学、业务水平竞赛、在职继续教育、岗前培训等为一线在岗护理人员设计培训课程,特别是针对调查中表现出劣势的低年资和学历相对较低的护理人员,强化学习和训练[7]。使之达到从正确且恰当地评估新生儿、采取合适的非药物镇痛措施、遵医嘱给药和进行疼痛心理关怀各个环节的突破和提高,有效地帮助新生儿减轻痛苦,全面提升疼痛管理的能力。3.2.3健全疼痛管理认知的考核体系医院管理者应想方设法提高在岗护理人员的学习积极性,鼓励她们一边工作一边学习,让他们主动参与到临床疼痛管理中来[8]。因此,健全疼痛管理相关认知水平的考核体系意义重大。首先应强化对于疼痛管理宣传力度,制定周密的培训计划并落实行动,通过不断学习的同时加强临床实践,提高护理技能,并在一定时期内进行考核与奖励,深化理论、丰富经验。
3.3提升新生儿科护士新生儿疼痛水平认知的意义
医护人员的根本职责就是采取最合适的方式为病人减轻痛苦,特别是面对儿童这个特殊群体,积极且合理的疼痛管理就显得格外重要。长期以来国内就对新生儿的镇痛认识存在一定偏差,认为镇痛药物会影响儿童神经系统和智力等的发育。其实不然,新生儿疼痛管理水平直接影响了临床护理的质量,成为临床监测的第五大生命体征。良好的疼痛管理有利于儿童生理和心理的恢复以及良性发展,直接影响到新生儿疾病的完全治愈率[9]。因此,提高在岗一线护理人员的疼痛管理水平刻不容缓。
参考文献
[1]王英杰,孙静,李菀,等.113名儿科护士的患儿疼痛管理认知现状[J].中华护理杂志,2013,48(2):167-169.
[2]金利萍,赵友谊,黄丽华.住院早产儿疼痛的原因分析和护理对策[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0,126(5):894-902.
[3]张蕾蕾,张语桐,麻海春.小儿围术期疼痛管理的进展[J].吉林医学,2009,30(21):2711-2713.
[4]唐菲,赵彩虹,俞晓燕.心理护理与评估在儿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9,6(3):261-262.
[5]赵旻.癌症疼痛管理中的障碍因素[J].现代医学,2009,11(27):342-344.
[6]黄艳芬.护理人员对疼痛患者使用麻醉性镇痛药的给药态度研究[J].现代医学,2010,9(16):421-423.
[7]伏雪纯,李敏.不同疼痛管理对显微外科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发生率的比较[J].现代医学,2012,18(21):427-429.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6.227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3050-02
新生儿听力障碍是新生儿常见的出生缺陷之一,有资料报道,正常活产儿听力障碍的发生率为1%-3%,高危新生儿听力障碍患病率高达2%-4%[1]。新生儿听力障碍可严重影响婴幼儿的语言和智力发育。早期发现患有新生儿听力障碍的婴儿,给予及早的干预和治疗近对降低患儿语言发育和听力发育有重要意义。我妇幼保健所于2011年1月――2012年12月对本溪市6家妇产科医院出生的新生儿采用德国MAICOERO-SCAN耳声发射分析仪瞬态诱发性耳声发射(TEOAE)共筛查正常新生儿2518例,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1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出生的足月新生儿2518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403例,女1115例,包括正常足月儿2017例,高危儿501例。高危儿主要包括:足月窒息儿239例、早产儿108例、高胆红素血症93例、其他61例。对新生儿进行初筛的日龄为3-14d,支初筛未通过者进行复筛的日龄为42-90d。
1.2 方法 采用本所自有德国MAICOERO-SCAN耳声发射分析仪。其方法为:测试环境相对安静,通风良好,清洁受检儿的外耳道,保持安静,分别测试两耳,仪器自动分析并报告结果。大部分新生儿的初筛在日龄3-7d进行,高危新生儿的初筛一般在病情稳定后或出院前进行,对初筛没有通过的新生儿于42-60d适时复筛,对仍未通过的婴儿建议家长尽早到上级医院诊治。
1.3 统计方法 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进行处理,计数资料用χ2检验,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
2 结 果
2.1 初筛结果 初筛检查的新生儿为2518例,初筛的通过率88.20%;正常足月儿初筛的通过率(90.48%)明显高于高危儿组(79.04%),两组相比,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复筛结果 对297例初筛未通过新生儿在出生后42-60d内进行复筛,其中正常足月儿192例,高危儿105例,复筛共通过184例,复筛通过率为61.95%;113例复筛仍未通过,未通过率38.05%。正常足月儿组的复筛未通过率(16.15%)明显低于高危儿组(78.10%),其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2.3 随访结果 对未通过复筛检查的新生儿进行电话跟踪随访,至目前已有3例在上级医院诊治,并在听力中心佩戴助听器,进行语言康复训练。
3 讨 论
随着医学的发展,近十年对婴幼儿听力障碍的三早“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干预”日益受到广大医务工作者的重视,卫生部规定,新生儿听力筛查是新生儿出生后的必做的筛查。我所MAICOERO-SCAN耳声发射分析仪应用TEOAE仪器对足月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初筛通过率90.48%;复筛通过率21.90%,与相关报道相符[2]。本研究结果发现高危儿初筛通过率低(79.04%),复筛通过率低(21.90%),与正常足月儿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中图分类号] R722.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1)19-85-01
缺血性脑病是指由于低血压、心脏骤停、失血、窒息等原因引起的脑损伤,是新生儿期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严重的可导致新生儿死亡,部分存活者也可能留有不同程度神经系统后遗症,给家庭与社会造成沉重负担[1]。同时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是指围产期窒息导致脑的缺氧缺血性损害,治疗主要是尽可能改善已经受损害神经元的代谢功能,维持体内环境的稳定,同时应予以控制惊厥、减轻脑水肿、改善脑血流和脑细胞代谢等,单纯依靠某一方法的效果可能不是特别理想[2]。笔者采用中西药结合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32例,取得了很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2005年1月~2010年2月间我院收治的新生儿缺血性脑病64例,所选病例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新生儿学组1997年修订的诊断和分度标准[3]。其中男40例,女24例;日龄最小2h,最大10d,平均3.5d;所有新生儿均有宫内窘迫及产时窒息史;出生体重2100~4000g,其中<2500g者44例,2500~4000g者20例。上述64例新生儿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新生儿之间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新生儿根据病情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入科6h内予苯巴比妥(15~20)mg/kg,缓慢静脉注射,12h后予维持量5mg/kg,分两次静脉注射,共5d。治疗组同时予中药治疗:地龙和制首乌及葛根各3g、刺蒺藜2g、决明子3g、鬼针草2g、仙灵脾3g、女贞子2g、石菖蒲4g、郁金和冰片各2g,水煎60mL,口服,每天1次,5d为一个疗程。两组共治疗2个疗程。
1.3 疗效标准
显效:用药2个疗程后新生儿意识完全恢复,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有效:用药2个疗程后新生儿意识基本恢复,症状体征部分恢复;无效:用药2个疗程后,新生儿意识无恢复,临床症状体征无改变甚至加重。同时对新生儿进行治疗后的DQ(发育商)评分[4]。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5.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总有效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DQ评分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
2结果
2.1 临床疗效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93.8%,7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326,P<0.05)。具体情况见表1。
2.2两组DQ评分比较
治疗组治疗后DQ评分为(96.2±10.6)分,对照组为(85.4±14.2)分,两组比较,治疗组DQ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2360,P<0.05)。
3讨论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是指由于围生期窒息、缺氧所导致的脑缺氧缺血性损害,临床可出现一系列神经系统异常。常见于严重窒息的足月新生儿,严重者可死于新生儿早期,幸存者多留有神经系统损伤后遗症,如智能低下、脑瘫、癫痫、共济失调等[5]。在发病机制上,缺氧时脑细胞能量供应不足,使脑细胞氧化代谢发生障碍,体液由血管内经组织间隙转移到细胞内,产生细胞内水肿。缺氧也使血管通透性增加,产生细胞外水肿,继而使脑血管受压,发生脑缺血。严重缺氧时心搏减少,脑血流量明显减少,更加重脑组织的缺氧缺血,最终导致脑组织坏死。缺氧使静脉淤血,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红细胞渗出或组织坏死使血管破裂,引起颅内出血。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病理变化主要有脑水肿和脑组织坏死。不同部位的脑组织对缺氧缺血的易感程度不同,细胞丰富、代谢率高的区域需氧量高,对缺氧缺血敏感。脑的动脉末梢边缘区由于血压低、供血少,成为缺氧缺血的敏感区。大脑病变表现为白质软化、皮质坏死、变性、分解和液化[6]。严重者液化成空洞脑,形成多囊及出血性坏死、神经广泛脱失萎缩。脑干病变表现为脑干神经核或血管末梢的白质区发生坏死和软化,脑干萎缩。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常规治疗包括保持安静、吸氧、保暖、保持呼吸道通畅、纠正酸中毒。有凝血功能障碍者,可给予维生素K1或输鲜血或血浆,及时纠正低血糖、低血钙等。
苯巴比妥是新生儿常用的一线抗惊厥药物,能降低脑代谢率、细胞内外水肿及颅内压,减少儿茶酚胺的释放,增加葡萄糖的转运,从而发挥镇静、抗痉挛作用。在中药治疗中,治疗组所采用的中药能熄风镇惊、导滞通便。方中地龙、制首乌、葛根、刺蒺藜、决明子、鬼针草等有抗惊厥或镇静作用;仙灵脾、女贞子、石菖蒲能使自发活动明显减少,且有明显对抗戊四氮阵发性惊厥作用。此外,郁金和冰片等还有较强的抗菌及抗病毒作用。结果显示,采用中西药结合治疗的治疗组有效率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后DQ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中西药结合治疗能有效改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预后。
总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是新生儿期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是因在围产期缺氧窒息导致脑缺氧缺血性损伤,其发病机制及防治研究一直是新生儿学科的一个热点。相信随着我国现代医学与祖国医学的发展,即使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经过充分治疗也可减轻或避免发生神经后遗症。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新生儿学组.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诊断标准[J]. 中华儿科杂志,2005,43(8):485.
[2] “十一五”攻关项目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治疗协作组.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治疗方案(试行稿)[J].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0,15(6):380-382.
[3] 邵肖梅,周文浩. 我国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诊疗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 中华儿科杂志,2008,46(9):640-643.
[4] 虞人杰.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诊断与治疗的现状与新动向[J]. 中华儿科杂志,2005,43(8):560-563.
[5] 鲍秀兰. 降低早产儿脑性瘫痪发生率的临床研究[J]. 中华儿科杂志,2005,43(4):245.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转诊患儿一般资料
4所医院研究期内共分娩活产婴儿37609例,占全区同期分娩人数的60%,共转运危重新生儿142人(0.38%),其中男98人,女44人;胎龄37.6±3.0周;早产儿占33.1%(47/142),胎龄33.1±2.3周,出生体重2010±503g。自然分娩56例(39.4%);剖宫产76例(53.6%);产钳助产10例(7.0%)。出生时窒息9例。转诊时年龄<6h者占24.1%(34例),6h~者占9.3%(13例),12h~者占25.9%(37例),≥24h者占40.8%(58例)。
2转诊疾病分类
早产、需外科处理的新生儿疾患及呼吸系统疾病占转诊新生儿原因前3位。其中早产儿47例(33.1%),需外科处理的疾病(包括右向左分流的先天性心脏病、消化道畸形和需外科处理的严重气胸等)共26例(18.3%),呼吸系统疾病(包括RDS,胎粪吸入综合征、湿肺、宫内感染性肺炎等)共21例(14.8%)。见图1。
3转运方式
八一儿童医院利用自己的救护车和转运团队主动转运(简称八一模式)71例(50.0%),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儿科利用120急救系统派出专业人员和转运设备主动转运(简称北三模式)24例(16.9%),转诊医院派出自己救护车及人员转运47例(33.1%)。
4转运时间
患儿从接诊病房至救护车的时间为3.1±0.8min;从救护车至接诊病房的时间为28.0±11.1min。
5转运前及转运中治疗
资料完整的120例患儿中,转运前38.3%的患儿给予头罩或面罩吸氧,11.7%的患儿使用T组合复苏器。转运中气管插管下复苏囊加压给氧为主要治疗手段。见表1。
6结局
转诊后死亡13例(9.1%),放弃治疗后死亡8例(5.6%)。13例转诊后死亡的患儿中,死亡原因以需外科急诊治疗的疾病占第1位,占死亡病例的53.8%(7/13),其中先天性膈疝2例,胃破裂1例,肠梗阻1例,腹裂1例,先天性大动脉转位1例,坏死性小肠结肠炎1例;其次为呼吸系统疾病2例,感染败血症2例,缺血缺氧性脑病及遗传代谢病各1例。出生6h以后转诊的患儿与6h以内转诊患儿的死亡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8%vs11.2%;χ2=0.576,P=0.734)。三种不同模式转运的新生儿死亡比例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表2)。死亡新生儿转诊途中耗时与存活新生儿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30.0±9.2minvs27.6±11.5min;t=0.829,P=0.409)。
讨论
从1898年美国费城儿童医院率先建立NST至今已有100多年历史。我国新生儿转运工作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国内NICU的建立,各地新生儿转运随之蓬勃发展。既往多项研究发现转诊疾病以呼吸系统疾病、早产儿和新生儿窒息为前三位原因[3-6],聂川等[7]对广东省2007年全省转运疾病进行分析,发现在一级和二级医院中,早产儿、新生儿窒息、新生儿肺炎占转出疾病的前三位,而三级医院转出疾病基本以先天性心脏病、膈疝等先天性缺陷外科疾病为主。祝益民[8]报道接诊转运危重患儿3777例,其中新生儿外科疾病占4.5%。本研究4家医院前三位转诊原因依次为早产、需外科处理的新生儿疾患和呼吸系统疾病,其中需外科急诊处理的患儿占转诊疾病第二位原因,占转诊后死亡病例第一位原因,与既往文献报道不完全一致。分析原因可能与区域内整体围产医学水平不断提高,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明显降低有关,因此因窒息转诊的病例明显减少;另外本研究所选4所转诊医院中,2所综合医院建立了新生儿病房(室),能处理一般的新生儿疾病,1所妇幼专科医院建立了一定规模的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能处理新生儿内科的急危症;其次可能与先天畸形的发生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而目前开设新生儿病房的医院多不设新生儿外科,需要转至设有儿外专科的医院进一步诊治有关。由于对新生儿需外科急诊处理的疾病相对病情危重,初诊医务人员对转诊时机选择不及时及这些患儿多为被动转运等因素可能是本研究中外科疾患死因第一的原因。马继东等[9]报道了其所在新生儿外科率先在与部分医院合作开展先天性畸形围产期干预的系统化管理,对生后可能立即出现危险情况或需尽早手术者,新生儿外科及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医护人员提前到达分娩现场进行主动转运,取得良好效果。朱小春等[10]转运257例危重新生儿外科疾病患儿,治愈率为82%,也收到良好效果。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27.315
新生儿系指从脐带结扎到生后28天内的婴儿,是人类发育的基础阶段,要经历从母体宫内寄生到宫外独立生活的巨大转变,各器官功能发育均不完善,适应性差,抵抗感染的能力弱,易患各种疾病,且病情发展快。新生儿期对疾病的反应有很多不同,更多时候是反应低下,所以临床决策上与其他年龄的孩子有很多不同。
新生儿体温调节功能尚不成熟,在过分保暖、患感染性疾病或是在炎热的夏天喂水不足时,均可以引起发热。新生儿的体温大于37.5℃可视为发热,应积极寻找原因,给予积极有效而安全的处理措施。新生儿发热的救治措施不同于其他年龄阶段,其处理原则及大家关注的问题可归纳为以下七点:
1.新生儿体温在38℃以下时,一般不需处理。当体温大于38℃时,可将孩子襁褓打开,通过皮肤散热降温;也可给予患儿温水洗浴,以达到物理降温的作用。
2.对于发热的新生儿,最重要的是通过临床观察、体格检查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查明病因,积极针对病因进行有效安全的治疗。
3.新生儿发热时,严禁应用阿司匹林和对乙酰氨基酚等退热药品。临床上经常发现因服用退热药而引起新生儿青紫、贫血及便血、吐血、脐出血甚至脑内出血的现象,有时因未得到及时抢救而死亡。
4.新生儿常因喝水太少引起发热,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天,因此喂水很重要,每隔2小时给孩子喂5~10毫升白开水或白糖水,一般24小时内即可退热。
5.在降温时必须注意,一旦体温下降就应停止降温措施,防止矫枉过正,使患儿体温偏低。发热后的新生儿易出现便秘,给予开塞露栓剂通便即可,禁用泻药。
6.有些持续高热不退的感染性发热,在明确病因、积极对症支持治疗的同时,可以用地塞米松等肾上腺皮质激素退热、减轻孩子的炎症反应和痛苦,但要严格把握用药的时机、剂量和时间。
7.一般情况下,常用退热药的副作用在停药3~7天后会自然消失。如果用药1周内未见副作用,就不用为此忧虑了。
(编辑/戎毅)
儿童腹泻不能只喝水
[中图分类号] R7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5)05(c)-0062-03
[Abstract] Neonatal hyperbilirubinemia, one of the common problems in the neonatal period, results from the accumulation of bilirubin in the body which is caused by excessive production,and poor excretion of bilirubin. It should be treated as early as possible when it is found, otherwise, sequelae of nervous system may be caused by excessive bilirubin. In this paper, a review on the recent treatment of neonatal hyperbilirubinemia and new development, for the clinical treatment of early intervention, providing reference to 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sequelae of nervous system.
[Key Words] Hyperbilirubinemia; Phototherapy; Exchange transfusion; Treatment; Newborn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期常见问题之一,在我国其发生率有逐年增加趋势。由于出生后大量红细胞破坏,血浆白蛋白联结胆红素的能力差,肝脏清除直接胆红素能力不足,肠肝循环增加,导致生理性黄疸。而当患儿饥饿、缺氧、脱水、酸中毒、头颅血肿、颅内出血等时,更易发生黄疸或使黄疸加重,部分高间接胆红素血症患儿可发生胆红素脑病,可留有不同程度的神经系统后遗症,严重时可导致死亡[1]。大量统计数据显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可使婴幼儿发生手足徐动、抽搐、智力落后、听觉障碍等的神经系统受损症状。为避免高胆红素血症可能引起的神经系统损伤,必须高度重视,及时处理。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治疗方法主要有光疗、换血、药物、新生儿抚触、基因治疗等。随着研究的深入,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治疗更加多样化,且光疗、换血、药浴、茵栀黄、益生菌等常规治疗方法的可靠性、安全性得到进一步证实。临床上采用多种方法综合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更能有效地降低血清胆红素,避免胆红素脑病的发生。该研究对近年来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治疗方法及新进展作一综述,为临床早期干预治疗,减少神经系统后遗症的发生提供参考。
1 光疗
光疗,是降低血清间接胆红素简单且有效的方法,是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最好的治疗,作用原理是让脂溶性的胆红素通过光的作用,而变成溶于水的异构体,然后通过胆汁排泄或尿液排出,达到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目的[1]。
1.1 光源类型
通过不同的光疗来源将光疗设备分型:①荧光管,是根据颜色将光源分为蓝绿光、蓝光、白光、绿光等几种;②发光二极管 (LED) 或金属卤化物灯泡;③金属卤化物灯泡;④能够将患儿全身覆盖的设备上的高亮度LED灯[2]。以往研究显示,蓝色光谱 (460 nm)是胆红素吸收可见光最强烈的区域。LED作为一种新的光疗来源,越来越多于临床使用,并被欧美发达国家广泛推荐应用于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3]。
1.2 光疗手段
进行光疗是,光疗的效果与新生儿暴露的体表面积呈正相关。除双眼用眼罩和外生殖器、会阴用尿布遮盖为避免视网膜、生殖系统受损,其他身体部位应尽量。但是,暴露面积通常是有限的,所以建议每隔2~3 h更换一次患儿的姿势,尽可能地增加光疗的面积。Boonyarittipong等[4]人的研究结果显示,双面光疗的效果明显优于单面光疗。
1.3 不良反应
近期不良反应包括母婴分离影响泌乳、不同程度的低热、轻度腹泻、体液流失、电解质紊乱尤其是低钙血症、核黄素减少、青铜症;长远危害有黑素瘤、视网膜损伤、皮肤癌、动脉导管未闭、成年生殖能力损害、免疫功能失调等[5]。同时Csoma 通过对58对接受过蓝光治疗的同卵、异卵双胞胎的横断面分析,确定蓝光治疗为黑色素瘤的高险因素之一[6]。
2 换血
换血的主要目的是换出体内血中的大量胆红素、游离抗体、致敏红细胞等,有助于间接胆红素和白蛋白联结[7]。传统的换血途径是选用脐动、静脉或其他较大动、静脉进行,但易引起感染、血管栓塞、心律紊乱、败血症、血管穿破等诸多问题。因此,近年来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已成为效果更好的换血方式。Chen等[8]调查显示,通过外周动、静脉换血与脐静脉换血比较,前者对降低血清胆红素的水平更加显著,降低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近期Abbas等[9]研究表明,两阶段单倍循环血量换血比传统的单阶段双倍循环血量的换血更加有效。
3 药物治疗
研究结果证实,药物治疗仍是临床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一项重要措施。总结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的特征,将药物治疗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3.1 控制胆红素的生成
研究表明,金属卟啉对血红素加氧酶的活性有抑制作用,防止血红素转换成胆绿素,进而减少胆红素生成[10]。目前锡卟啉、锌卟啉是临床上经常使用的药物。经过动物实验虽然已证实该两种药物对血红素加氧酶的活性有降低作用,但是临床研究资料少,还无法对其不良反应以及对神经系统的影响进一步了解[11]。因此,还需要进一步的临床研究资料来证实金属卟啉治疗高胆红素血症的安全性及可靠性。
3.2 促进胆红素的结合
3.2.1 白蛋白 在血浆中,每1 g白蛋白能结合约8 mg左右的胆红素,所以白蛋白增多,可增加其与胆红素的结合,从而减少间接胆红素对神经系统的损害。Shahian等[12] 经过对足月儿高胆红素血症分析得到,将白蛋白于换血前1 h 供给 (1 g/kg) 能显著降低换血后的血清胆红素值,并能将光疗时间显著缩短。
3.2.2 苯巴比妥 苯巴比妥是结构性雄烷受体激动剂,能被肝细胞摄取和贮存,增加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 (UDPGT) 的活性,增强肝摄取间接胆红素的能力,减少肠肝循环而加速排出体外。
3.2.3 安妥明 安妥明是过氧化物酶体的受体激动剂,能诱导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 (UDPGT)的活性,促进胆红素的联合。
3.2.4 中药 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中草药最常用的是茵栀黄及其混合物。国内大部分研究结果表明该药降低血清胆红素的机制有可能是结构性雄烷受体激动剂,引导UGT和毛细胆管多重抗药相关蛋白 (MRP2)的活性,促进胆红素结合[13]。通过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证实了茵栀黄的临床疗效[14]。同时,中医认为,黄疸发生主要是由于孕母感受湿热传给胎儿,或者婴儿在胎产过程中及出生后受到湿热邪毒感染。婴儿脏腑娇嫩,脾的功能还不完善,湿热之邪入里无法输化,郁积体内,熏蒸肝胆,导致胆液排泄,表现出黄[15]。所以治疗黄疸的关键在于清热解毒、疏肝利湿、益气健脾。中药透皮治疗主要是利用新生儿皮肤嫩薄,体表面积大,药物透过吸收较容易的生理特点。国内有研究报道[16-17],在新生儿早期应用中药水疗,能降低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使用简单,价格低廉,无过敏性和刺激性及毒性等反应[18-19]。
3.3 阻断肠肝循环
益生菌能促进肠道菌群生长,减少肠肝循环,加速胃排空,粪便黏度降低,促进肠蠕动,加速肠道中胆红素排出[20-21]。
3.4 其他药物治疗
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 (IVIG) 可阻断单核-巨噬细胞上的Fc受体,抑制致敏红细胞被吞噬细胞破坏,防止溶血发生,将血清胆红素峰值降低,早期应用效果好,不良反应较少[22]。
4 新生儿抚触
抚触可增加迷走神经的兴奋性,使相应激素释放增多,胃肠蠕动、排便次数增加,减少胆红素的重吸收,从而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减少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造成的后遗症,提高患儿生活质量[23-24]。
5 基因治疗
上世纪末,有些学者已经开始在研究试用定点诱变方法替代具有催化活性的某一氨基酸残基,使血红素加氧酶同X-酶失去催化活性,以减少胆红素产生,预防新生儿黄疸[25]。
6 展望
综上所述,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常规治疗目前仍推荐光疗为首选治疗方法,同时建议需联合药物、仪器、药浴、手法等积极治疗原发病及并发症,避免重症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相信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新生儿黄疸的诊疗手段定会日臻完善。
[参考文献]
[1] 沈晓明,王卫平. 儿科学[M].7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14-122.
[2] Bhutani VK,Commitlee on Fetus and Newborn,American Academyof Pediatrics. Phototherapy to prevent severe neonatal hyperbilirubinemia in the newborn infant 35 or more weeks of gestation[J]. Pediatrics,2011,128(4):e1046-e1052.
[3] 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 Subcommittee on Hyperbillirinema.Management of hyperbilirubinemia in the newborn infant 35 ormore weeks of gestation [J].Pediatrics,2004,114(1):297-316.
[4] Boonyarittipong P,Kriangburapa W,Booranavanich K. Effectiveness of double-surface intensive phototherapy versus single-surface intensive phototherapy for neonatal hyperbilirubinemia [J].J Med Assoc Thai,2008,91(1):50-55.
[5] 熊焘,唐军,母得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光疗的副作用[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2,14(5)∶ 396-400.
[6] Csoma Z,Toth - Molnar E,Balogh K,et al. Neonatal blue light phototherapy and melanocytic nevi:a twin study[J].Paediatrics,2011,128(4)∶ e856-e864.
[7] Murki S,Kumar P. Blood exchange transfusion for infants with severeneonatal hyperbilirubinemia [J].Semin Perinatol,2011,35(3):175-184.
[8] Chen HN,Lee ML,Tsao LY. Exchange transfusion using peripheral vessels is safe and effective in newborn infants[J].Pediatrics,2008,122(4):905-910.
[9] Abbas W,Attia NI,Hassanein SM. Two-stage single-volume exchangetransfusion in severe hemolytic disease of the newborn [J].J Matern Fetal Neonatal Med,2012,25(7):1080-1083.
[10] Wong RJ,Vreman HJ,Schulzs,et al. In vitro inhibition of heme oxygenase isoenzymes by metalloporphyrins [J].J Perinatol,2011,31 (Suppl 1):S35-S41.
[11] Stevenson DK,Wong RJ. Metalloporphyrins in the management of neonatal hyperbilirubinemia [J].Semin Fetal Neonatal Med,2009,15(3):164-168.
[12] Shahian M,Moslehi MA. Effect of albumin administration prior to exchange transfusion in term neonates with hyperbilirubinemia--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J].Indian Pediatr,2009,47(3):241-244.
[13] Cuperus FJ,Hafkamp AM,Hulzebos CV,et al. Pharmacological therapies for unconjugated hyperbilirubinemia [J].Curr Pharm Des,2009,15(25):2927-2938.
[14] 茵栀黄口服液临床研究协作组. 茵栀黄口服液治疗足月新生儿高间接胆红素血症的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J].中华儿科杂志,2011,49(9):663-668.
[15] 唐慧娟.自拟退黄汤在新生儿黄疸中应用疗效分析[J].中医中药,2011,9(13):46-47.
[16] 李芳,和杏花.中药泡浴配合汤剂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J].光明中医,2012,27(2):288.
[17] 周建平,向华居.中药水疗干预新生儿黄疸的研究进展[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32):7835-7836.
[18] 黄仕孙,高桂娥,吴曙粤,等.中药退黄外洗液皮肤给药刺激实验[J].儿科药学杂志,2008,14(1):23-25.
[19] 吴怀楚,吴曙粤.新生儿退黄外洗液早期干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医中药,2012,19(15):92-93.
[20] Indrio F,Riezzo G,Raimondi F,et al. Prebiotics improve gastric motility and gastric electrical activity in preterm newborns [J].J Pediatr Gastroenterol Nutr,2009,49(2):258-261.
[21] 闫魂娟.微生态制剂早期干预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研究[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08,20(1):77-79.
[22] 吴秀芳.静脉丙种球蛋白两种方法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的疗效研究[J].中国新生儿科杂志,2007,22(6):362.
[23] 农志飞,吴要伟,潘利忠,等.早期干预对新生儿黄疸防治作用研究现状[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2,4(4):309-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