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09 08:24:19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风险投资评估的基本步骤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一、问题的提出
本文首先对风险投资项目风险产生的机理进行科学诠释,其次,通过构建科学指标体系从而使投资者在项目选择过程中避免由于信息不充分带来损失。
从风险投资行为整个过程分析(如图1),了解并解决两个主要环节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对于保障投资者的利益至关重要。其中第一个关键环节主要是风险投资者与风险投资家(风险投资机构)的信息不对称问题。第二个关键环节主要是风险投资家(风险投资机构)与风险企业(或者是备选项目)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如何解决第一层委托――关系,很多专家(南立新,2002;杨艳萍,2003;乔桂明,2004;应瑞瑶,2004;黄孝武,2002)借鉴国外风险投资公司的成功经验,提出在我国建立合伙制有限责任公司的风险投资公司运行机制解决第一层次的委托――矛盾。这种公司治理模式已经得到一致认可并且在实践中逐步推广。
第二层委托――关系中,如何合理确定对象(或者项目)是保障风险投资资金得到预期回报的重要环节,是本文研究的重点内容。
本文依据风险投资的特点,结合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以及主成分分析法,提出一种针对风险投资项目评价的主客观权重法。运用这种方法对风险投资项目进行决策,不仅可以防范决策者主观臆断,而且注重吸收风险投资专家的经验,对项目风险进行客观地识别和量化,从而对诸多备选项目进行优劣排序。
二、本文中项目风险量化模型的基本假设
为了研究方便,消除歧义理解,本以下假设:
(一)假设风险投资家和风险企业家都是风险中性的
(二)假设各投资决策的使用效果是不可观测的,但是可以进行估计
(三)风险量化模型必须遵从经济计量模型中建模的基本原理,考虑模型的综合性、通用性、简洁性和可操作性等基本要求
(四)风险投资公司存在行业偏好情况外,各个备选方案竞争环境公平、透明
三、风险投资多项目抉择模型――原理和方法
本文构建的模型:Ri=δi /Vi
其中:Ri为第i个风险投资项目风险收益系数;δi为第i个风险投资项目风险程度值;Vi为第i个风险投资项目收益值指标系数。
R值越小越好。相同风险程度的不同项目,收益系数越大,对应的R值越小,项目相对越好;相同收益系数的不同项目,风险越小,对应R值越小,项目越好。
(一)风险程度值δi的计算
为了很好的度量项目风险程度δi,运用层次分析法,把项目的风险影响因素分为四层处理。它们是:目标层;制约因素层;制约子因素层和备选方案层(或称为措施层)(如图2)。其中,项目风险评估指标体系中指标数值由专家一次性打分后,运用加权平均法确定。指标对应权重向量确定方法是由专家组成员运用Delphi法经过2到3轮形成一组一致性的判断矩阵,然后运用方根法求出判断矩阵特征向量作为指标对应权重向量。
风险程度值δi的计算方法,大体可以分为五个步骤。
步骤1:建立制约因素、子因素评判等级和相应的评语集
由图2构建的层次分析模型,项目风险主要由{U1,U2,U3,U4,U5,U6,U7}等七个方面的制约因素确定。而U1(政策风险)取决于U11国家政治经济环境和U12项目与政策法规的相容度两个子因素。记为:
U1={U11,U12}
将每个制约子因素按照实际可能情况分为5个等级,每个等级代表不同的情况。各个因素等级按照影响评判对象的趋势一致原则来排列,选择使投资风险程度由低至高的顺序排列。风险影响因素对应评语集:
V=(1,2,3,4,5)
如“企业营销能力”这一因素等级按照“强、较强、中、稍低、低”排列。如果企业营销能力等级对应“强”则对应的评语应该为1,如果企业营销能力等级对应“较强”则对应的评语应该为2,如果企业营销能力等级对应“中”则对应的评语应该为3,企业营销能力等级对应“稍低”则对应的评语应该为4,企业营销能力等级对应“低”则对应的评语应该为5。评语值越小,代表风险投资项目该领域的风险也较小,相反,则代表较大风险。
步骤2:确定制约因素、子因素指标值
确定制约因素指标值是指根据项目风险因素实际情况,由专家给定相应指标数值,然后对评判结果进行加权统计得到各因素对应指标值bij。
bij=bij1×1+bij2×2+bij3×3+bij4×4+bij5×5
bijk的值以参评专家中认为因素uij属于uijk等级的人数除以参加评判的总人数所得到的商数(即进行归一化处理)确定。bij值介于1~5之间。bij值越接近5,代表风险越大;bij值越接近1,代表风险越小。这种确定指标值的方法不仅可以考虑各个专家的专业判断倾向,而且顾及到专家判断的集中趋势,参考价值更大。
步骤3:确定各个制约因素、子因素权重向量集
制约因素与制约子因素权重向量是用来衡量影响项目风险诸因素相互比较相对重要程度的。本模型首先必须构造项目因素两两比较的判断矩阵,由专家团采用Delphi法经过2~3轮投票完成,采用9/9~9/1比例标度构造判断矩阵更接近实际情况。即两因素比较同等重要值为9/9;稍微重要9/7;明显重要9/5;强烈重要9/3;极端重要为9/1(侯岳衡(1995)和何(1997)),其次求解判断矩阵对应特征向量即为项目因素对应权重向量。
根据各个备选方案在制约子因素的条件下两两因素的比较重要程度,给出U11和其他制约子因素比较的判断矩阵(记作A11)。
其中,a11ij是指第i方案和第j因素与制约子因素U11比较重要程度。若第j方案与第i方案比较,得到判断值为a11ij=1/a11ij,a11ij=1(i=1,2,……n;j=1,2,3,……,n)。
依次类推,分别给出Uij和其他制约子因素比较的判断矩阵Aij,i=1,2,……,7。
方根法是近似计算各个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值和特征向量最简洁的方法。下面以A11的特征向量计算过程说明方根法使用原理。
(1)计算判断矩阵每行所有元素的几何平均值
从而得到ω11=(ω111,ω112,ω113,……,ω11n),为所求特征向量的近似值,也就是考虑制约子因素U11时对应各个备选项目的排序向量。
目标层对于制约因素层判断矩阵A的特征向量为λ:
λ=(λ1,λ2,λ3,λ4,λ5,λ6,λ7)
步骤4:确定各个制约因素相对项目方案指标向量值
U1对应各个项目方案的指标值为b1:
依次类推,计算出U2、U3、U4、U5、U6、U7的对应指标值。
步骤5:确定各个方案风险程度向量值δ
其中,δ中包含了n个备选风险投资方案对应的风险程度指标值。
(二)确定备选方案投资收益系数Vi
备选风险投资方案投资收益利用项目财务指标度量评价。首先计算各个投资项目未来报酬总现值TPVi和风险投资初始投资资本总量Ci。其次,利用现值指数法求出收益值指标系数Vi:
在计算TPVi指标时,贴现率的确定至关重要,不同阶段进入风险投资项目肯定会要求一个不同的收益率。风险补偿率的问题,方英(2003)和王立国(2003)等,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研究,图3是不同时期贴现率的研究结论。
对于贴现率采用平均贴现率为计算TPVi值各个时期的贴现率参数标准。而项目投资成本Ci是比较容易得到的数据。然后利用Vi=TPVi/Ci计算出项目投资收益系数Vi。
(三)考虑风险和收益的最优投资项目的排序
根据项目风险与收益匹配的原则,用公式Ri=δi /Vi计算综合投资风险与收益的项目得分值,对各个备选项目进行客观、科学排序,从而确定备选项目的优先选取顺序。
四、模型实证分析
在实际调查过程中发现,风险投资公司在项目选择方向存在行业的偏好,所以本实证研究以江苏省2003年度申报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的光电一体化行业为例对模型的可靠性进行论证。
研究对象由江苏省2003年度光电一体化申报创新基金所有项目构成。其次,确定样本。对98个申报项目进行编号(按照先后次序编号),按照随机抽样的原则,利用随机数字表从总体集合中选取了10个项目组成样本。包括编号为43、55、56、27、16、07、77、26、50、20的项目单位组成样本集合。
利用介绍方法,确定项目收益指数Vi以及综合的风险收益系数Ri=δi /Vi,从而对备选方案进行排序。项目风险收益指标由小到大的顺序为R27,R50,R55,R16,R77,R26,R7,R20,R43,R56。(如表1项目风险收益值计算表)
五、结论
1 科技评估
1.1 科技评估的概念
2000年12月28日科技部颁发的《科技评估管理暂行办法》将科技评估定义为“是指由科技评估机构根据委托方明确的目的,遵循一定的原则、程序和标准,运用科学、可行的方法对科技政策、科技计划、科技项目、科技成果、科技发展领域、科技机构、科技人员以及与科技活动有关的行为所进行的专业化咨询和评判活动”。从更广泛的意义上来讲,科技评估是对与科学技术活动有关的行为,根据委托者的明确目的,由专门的机构和人员依据大量的客观事实和数据,按照专门的规范、程序,遵循适用的原则和标准,运用科学的方法所进行的专业化判断活动。其结果要归结为能够回答委托者特定目的评估结论和评估分析。
1.2 科技评估的范畴
科技评估的范畴主要是职能性评估和经营性评估两大方面,职能性评估是指对政府科技活动有关行为进行的客观的、科学的评价和判断,为政府有关部门发挥决策、监督职能提供服务。经营性评估是指对企业或其他社会组织与科技活动有关行为进行的客观的、科学的评价和判断,为他们对被评事物的决策、判断提供参考依据。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科技评估作为一种咨询活动,不应仅仅只为政府决策服务,还应深入到市场中的各类科技活动之中,接受非政府机构委托的评估任务,如企业投资项目的科技评估、风险投资机构投资的科技评估、企业产权交易中的科技评估等。
1.3 科技评估的分类
科技评估可从不同角度分类。从评估时间上,可分为事先评估、事中评估、事后评估和跟踪评估四类。事先评估是在某项科技活动实施前所进行的评估,主要包括实施该项活动必要性和可行性两方面内容。它常常带有预测的性质,但不同于一般的预测分析;事中评估是在科技活动实施过程中进行的监督性评估,着重检验是否按照预定的目标、计划执行,对前面工作的进展与预期效果进行比较,并对未来进行预估,以发现问题,调整或修正目标与策略;事后评估是科技活动完成后进行的评估。另外,从评估空间上,可分为国家评估和地方评估;从评估规模上,可分为宏观评估、中观评估和微观评估;从评估方法上分,可分为定性评估、定量评估及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估;从评估形式上,可分为通信评估、会议评估、调查评估、专访评估和组合评估等。
1.4 科技评估的方法
评估方法有广义和狭义两种概念,广义概念包括评估准备、评估设计、信息获取、评估分析与综合、撰写评估报告等评估活动全过程的方法,狭义概念特指评估分析与综合的方法。
科技评估可选用的方法多种多样,关键是要依据不同对象,有针对性地选择评估方法。常用的分析评价方法有定性和定量结合的方法、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指数法及经济分析法和基于计算机技术的评估方法等。
2 风险投资的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是通过对风险的识别、衡量和控制,以最少的成本将风险导致的各种不利后果减少到最低限度的科学管理方法。风险投资的风险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企图运用系统的、综合的现代科学管理方法,有效地扩大投资活动的有利因素,控制和抑制不利因素,达到以最小的成本,安全、可靠地实现风险投资利益的最大化。
2.1 风险识别
风险识别是风险管理的第一步,是指对企业面临的,以及潜在的风险加以判断、归类和鉴定风险性质的过程。存在于企业自身周围的风险多种多样、错综复杂,无论是潜在的,还是实际存在的,是静态的,还是动态的,是企业内部的,还是与企业相关联的外部的,所有这些风险在一定时期和某一特定条件下是否客观存在,存在的条件是什么,以及损害发生的可能性等,都是在风险识别阶段应予以回答的问题。在风险投资中,风险一般可以分为两类: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系统风险是由公司之外的各种因素引起的,如战争、经济衰退、通货膨胀、高利率等与政治、经济和社会相联系的风险,是不能通过多角化投资而分散的,因此又称作不可分散风险或市场风险。重要的系统风险有政治风险、法律法规风险和政策风险等。非系统风险也被称作可分散风险,它是由公司本身的商业活动和财务活动带来的,如企业的管理水平、研究与开发、消费者需求的改变、市场营销风险以及法律诉讼等,其可以通过多角化投资组合而分散,是公司特有的风险。重要的非系统风险有决策风险、财务风险、信用风险、完工风险和市场风险。作为风险投资者,其关心的往往只是项目的系统风险,因非系统风险完全可以通过合理的投资组合而得到分散。
2.2 风险衡量
风险衡量对已经识别的风险进行分析评估,以确定其损害程度的过程。风险衡量的方法分为定性风险评价方法和定量风险评价方法两大类,定性风险评价方法又可分为主观评价法和客观评价法,传统的主观评价法主要有观察法、资产负债表透视法和事件推测法等。现代的主观风险评价方法致力于将传统主观方法涉及到的因素综合在一起,并且设法将传统上的主观方法的定性分析特征转向定量分析上,由此而将主观分析扩展到能够同时完成综合评价风险因素与测量风险临界值的双重任务。现代客观风险评价法中,最具代表性的是“z记分”方法。作为一种综合评价风险企业风险的方法,“z记分”方法首先挑选出一组决定企业风险大小的最重要的财务和非财务的数据比率,然后根据这些比率在预先显示或预测风险企业经营失败方面的能力大小给予不同的加权,最后将这些加权数值进行加总,就得到一个风险企业的综合风险分数值,将其对比临界值就可知企业风险的危急程度。定量风险评价方法主要有风险图法、决策树法等。
2.3 风险控制
风险控制是指在对风险进行全面的分析之后,实施各种风险控制工具,力图在风险发生之前消除各种隐患,减少损失产生的原因及实质性因素,将损失的后果减少到最低限度。实施风险控制的步骤是风险预测——风险决策——实施决策方案——方案的成果评价。风险控制的主要方法有风险规避、风险预防、风险分散、风险转嫁、风险补偿、风险抑制等。
3 科技评估与风险投资的风险管理
科技评估与风险管理既有联系也有区别,科技评估作为一种专业化判断活动,在介入风险投资的风险管理后,其任务便是对风险进行识别和衡量,其结果作为风险投资机构投资决策和制定风险控制实施方案的依据。可见,在风险投资的风险管理中,科技评估实质是风险的识别和衡量的过程,而风险管理还包括了风险控制的实施过程,这样科技评估就可以作为风险管理一个组成部分,实现两者的有机结合,促进共同发展。科技评估与风险投资的风险管理的关系如附图所示:
3.1 科技评估是提高风险投资管理效率的重要手段
科技评估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已有一整套较为完备的评估规范和技术方法,在评估设计、评估信息采集、综合分析、评估质量控制等方面的研究已较为成熟,同时,由于科技评估机构长期致力于国家和地方各类科技计划、科技项目、科研机构等方面的评估,对于科技产业、科技政策等方面的研究也是其他咨询机构无法比拟的。而我国风险投资业尚处于起步阶段,国家还未出台较为完备的有关风险投资事业的行政法规,风险投资机构的风险管理机制还很不健全,对风险管理人才培训的投入和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因此,将科技评估运用到风险投资的风险管理中将能充分发挥其作用,提高管理效率。
3.2 科技评估方法是衡量风险投资风险的有效工具
定量和定性方法相结合是科技评估方法应用的基本思路,这与现代风险评价所采取的方法既有相近又有其独到之处,科技评估中最常用的方法是多指标综合评估方法,它是在对多个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之后,设计一套相应的评估指标体系,并对每一个评估指标都制定具体的标准和统一的计算方法,使其能对金额、人数等可计量的指标进行定量评估,同时对社会影响等因素亦可做定性评估的描述。这与上面介绍的“z记分”方法仅依靠可计量的数据作为评价基础相比较更为有效。采取科技评估方法衡量投资风险也更为准确、可信。
3.3 科技评估是推动风险投资管理创新的动力
引入评估机制,使风险投资机构的投资选择与投资决策相分离,使得风险投资管理更为透明化,也遏止了内部人员的“暗箱操作”等种种不良现象。通过独立的、专业化的评估中介组织的运作,将能使风险投资机构的管理层能更客观地认识到投资风险,从而可集中精力于投资决策,通过管理体制的创新,保证投资的科学性和安全性,也提高了投资成功率。
3.4 科技评估参与风险投资管理是其自身发展的需要
科技评估工作现阶段主要是为各级科技行政管理部门,主要是国家和省、市科技管理部门服务,而且大部分科技评估机构是由科技管理部门所属的有关单位,如软科学研究机构、科技咨询机构、科技情报机构等部门产生,但由科技管理部门所属的单位评估科技管理部门的科技项目、科技计划等等,在一定程度和一定范围内不可避免的受到科技管理部门的影响。因而,评估水平难以提高。因此,科技评估机构作为一种社会中介服务机构,和各类资产评估机构一样,应逐步社会化和多元化,如参与到风险投资管理的咨询工作中,只有社会化、多元化,才能充分引进竞争机制,优胜劣汰,提高评估水平,促进科技评估事业的发展。
3.5 科技评估促进风险投资实现动态管理
风险投资从进入到退出的全过程中,无时无处不存在着风险,实施某项投资决策前需要进行深入分析以确定各种存在风险的影响程度;进行投资后,还应深入到所投资的企业进行跟踪调查分析,对企业生产经营、财务状况,市场竞争状况,企业的发展趋势与步骤等,经常进行科学的、系统的分析与判断,发现潜在的风险,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杜绝它的发生或降低它的危害;风险投资退出后,还要对风险投资的效果进行测评,总结经验与教训,作为今后投资决策的参考。可见,风险投资的风险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实现管理目标需要实施一系列的评估,科技评估的事前、事中和事后评估能够满足这一要求,促进风险管理动态管理。
参考文献
1 国家科技评估中心编.科技评估规范,科技评估概论[m].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2001
1科技评估
1.1科技评估的概念
2000年12月28日科技部颁发的《科技评估管理暂行办法》将科技评估定义为“是指由科技评估机构根据委托方明确的目的,遵循一定的原则、程序和标准,运用科学、可行的方法对科技政策、科技计划、科技项目、科技成果、科技发展领域、科技机构、科技人员以及与科技活动有关的行为所进行的专业化咨询和评判活动”。从更广泛的意义上来讲,科技评估是对与科学技术活动有关的行为,根据委托者的明确目的,由专门的机构和人员依据大量的客观事实和数据,按照专门的规范、程序,遵循适用的原则和标准,运用科学的方法所进行的专业化判断活动。其结果要归结为能够回答委托者特定目的评估结论和评估分析。
1.2科技评估的范畴
科技评估的范畴主要是职能性评估和经营性评估两大方面,职能性评估是指对政府科技活动有关行为进行的客观的、科学的评价和判断,为政府有关部门发挥决策、监督职能提供服务。经营性评估是指对企业或其他社会组织与科技活动有关行为进行的客观的、科学的评价和判断,为他们对被评事物的决策、判断提供参考依据。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科技评估作为一种咨询活动,不应仅仅只为政府决策服务,还应深入到市场中的各类科技活动之中,接受非政府机构委托的评估任务,如企业投资项目的科技评估、风险投资机构投资的科技评估、企业产权交易中的科技评估等。
1.3科技评估的分类
科技评估可从不同角度分类。从评估时间上,可分为事先评估、事中评估、事后评估和跟踪评估四类。事先评估是在某项科技活动实施前所进行的评估,主要包括实施该项活动必要性和可行性两方面内容。它常常带有预测的性质,但不同于一般的预测分析;事中评估是在科技活动实施过程中进行的监督性评估,着重检验是否按照预定的目标、计划执行,对前面工作的进展与预期效果进行比较,并对未来进行预估,以发现问题,调整或修正目标与策略;事后评估是科技活动完成后进行的评估。另外,从评估空间上,可分为国家评估和地方评估;从评估规模上,可分为宏观评估、中观评估和微观评估;从评估方法上分,可分为定性评估、定量评估及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估;从评估形式上,可分为通信评估、会议评估、调查评估、专访评估和组合评估等。
1.4科技评估的方法
评估方法有广义和狭义两种概念,广义概念包括评估准备、评估设计、信息获取、评估分析与综合、撰写评估报告等评估活动全过程的方法,狭义概念特指评估分析与综合的方法。
科技评估可选用的方法多种多样,关键是要依据不同对象,有针对性地选择评估方法。常用的分析评价方法有定性和定量结合的方法、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指数法及经济分析法和基于计算机技术的评估方法等。
2风险投资的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是通过对风险的识别、衡量和控制,以最少的成本将风险导致的各种不利后果减少到最低限度的科学管理方法。风险投资的风险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企图运用系统的、综合的现代科学管理方法,有效地扩大投资活动的有利因素,控制和抑制不利因素,达到以最小的成本,安全、可靠地实现风险投资利益的最大化。
2.1风险识别
风险识别是风险管理的第一步,是指对企业面临的,以及潜在的风险加以判断、归类和鉴定风险性质的过程。存在于企业自身周围的风险多种多样、错综复杂,无论是潜在的,还是实际存在的,是静态的,还是动态的,是企业内部的,还是与企业相关联的外部的,所有这些风险在一定时期和某一特定条件下是否客观存在,存在的条件是什么,以及损害发生的可能性等,都是在风险识别阶段应予以回答的问题。在风险投资中,风险一般可以分为两类: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系统风险是由公司之外的各种因素引起的,如战争、经济衰退、通货膨胀、高利率等与政治、经济和社会相联系的风险,是不能通过多角化投资而分散的,因此又称作不可分散风险或市场风险。重要的系统风险有政治风险、法律法规风险和政策风险等。非系统风险也被称作可分散风险,它是由公司本身的商业活动和财务活动带来的,如企业的管理水平、研究与开发、消费者需求的改变、市场营销风险以及法律诉讼等,其可以通过多角化投资组合而分散,是公司特有的风险。重要的非系统风险有决策风险、财务风险、信用风险、完工风险和市场风险。作为风险投资者,其关心的往往只是项目的系统风险,因非系统风险完全可以通过合理的投资组合而得到分散。
2.2风险衡量
风险衡量对已经识别的风险进行分析评估,以确定其损害程度的过程。风险衡量的方法分为定性风险评价方法和定量风险评价方法两大类,定性风险评价方法又可分为主观评价法和客观评价法,传统的主观评价法主要有观察法、资产负债表透视法和事件推测法等。现代的主观风险评价方法致力于将传统主观方法涉及到的因素综合在一起,并且设法将传统上的主观方法的定性分析特征转向定量分析上,由此而将主观分析扩展到能够同时完成综合评价风险因素与测量风险临界值的双重任务。现代客观风险评价法中,最具代表性的是“Z记分”方法。作为一种综合评价风险企业风险的方法,“Z记分”方法首先挑选出一组决定企业风险大小的最重要的财务和非财务的数据比率,然后根据这些比率在预先显示或预测风险企业经营失败方面的能力大小给予不同的加权,最后将这些加权数值进行加总,就得到一个风险企业的综合风险分数值,将其对比临界值就可知企业风险的危急程度。定量风险评价方法主要有风险图法、决策树法等。
2.3风险控制
风险控制是指在对风险进行全面的分析之后,实施各种风险控制工具,力图在风险发生之前消除各种隐患,减少损失产生的原因及实质性因素,将损失的后果减少到最低限度。实施风险控制的步骤是风险预测——风险决策——实施决策方案——方案的成果评价。风险控制的主要方法有风险规避、风险预防、风险分散、风险转嫁、风险补偿、风险抑制等。
3科技评估与风险投资的风险管理
科技评估与风险管理既有联系也有区别,科技评估作为一种专业化判断活动,在介入风险投资的风险管理后,其任务便是对风险进行识别和衡量,其结果作为风险投资机构投资决策和制定风险控制实施方案的依据。可见,在风险投资的风险管理中,科技评估实质是风险的识别和衡量的过程,而风险管理还包括了风险控制的实施过程,这样科技评估就可以作为风险管理一个组成部分,实现两者的有机结合,促进共同发展。科技评估与风险投资的风险管理的关系如附图所示:
3.1科技评估是提高风险投资管理效率的重要手段
科技评估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已有一整套较为完备的评估规范和技术方法,在评估设计、评估信息采集、综合分析、评估质量控制等方面的研究已较为成熟,同时,由于科技评估机构长期致力于国家和地方各类科技计划、科技项目、科研机构等方面的评估,对于科技产业、科技政策等方面的研究也是其他咨询机构无法比拟的。而我国风险投资业尚处于起步阶段,国家还未出台较为完备的有关风险投资事业的行政法规,风险投资机构的风险管理机制还很不健全,对风险管理人才培训的投入和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因此,将科技评估运用到风险投资的风险管理中将能充分发挥其作用,提高管理效率。
3.2科技评估方法是衡量风险投资风险的有效工具
定量和定性方法相结合是科技评估方法应用的基本思路,这与现代风险评价所采取的方法既有相近又有其独到之处,科技评估中最常用的方法是多指标综合评估方法,它是在对多个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之后,设计一套相应的评估指标体系,并对每一个评估指标都制定具体的标准和统一的计算方法,使其能对金额、人数等可计量的指标进行定量评估,同时对社会影响等因素亦可做定性评估的描述。这与上面介绍的“Z记分”方法仅依靠可计量的数据作为评价基础相比较更为有效。采取科技评估方法衡量投资风险也更为准确、可信。
3.3科技评估是推动风险投资管理创新的动力
引入评估机制,使风险投资机构的投资选择与投资决策相分离,使得风险投资管理更为透明化,也遏止了内部人员的“暗箱操作”等种种不良现象。通过独立的、专业化的评估中介组织的运作,将能使风险投资机构的管理层能更客观地认识到投资风险,从而可集中精力于投资决策,通过管理体制的创新,保证投资的科学性和安全性,也提高了投资成功率。
3.4科技评估参与风险投资管理是其自身发展的需要
科技评估工作现阶段主要是为各级科技行政管理部门,主要是国家和省、市科技管理部门服务,而且大部分科技评估机构是由科技管理部门所属的有关单位,如软科学研究机构、科技咨询机构、科技情报机构等部门产生,但由科技管理部门所属的单位评估科技管理部门的科技项目、科技计划等等,在一定程度和一定范围内不可避免的受到科技管理部门的影响。因而,评估水平难以提高。因此,科技评估机构作为一种社会中介服务机构,和各类资产评估机构一样,应逐步社会化和多元化,如参与到风险投资管理的咨询工作中,只有社会化、多元化,才能充分引进竞争机制,优胜劣汰,提高评估水平,促进科技评估事业的发展。
3.5科技评估促进风险投资实现动态管理
风险投资从进入到退出的全过程中,无时无处不存在着风险,实施某项投资决策前需要进行深入分析以确定各种存在风险的影响程度;进行投资后,还应深入到所投资的企业进行跟踪调查分析,对企业生产经营、财务状况,市场竞争状况,企业的发展趋势与步骤等,经常进行科学的、系统的分析与判断,发现潜在的风险,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杜绝它的发生或降低它的危害;风险投资退出后,还要对风险投资的效果进行测评,总结经验与教训,作为今后投资决策的参考。可见,风险投资的风险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实现管理目标需要实施一系列的评估,科技评估的事前、事中和事后评估能够满足这一要求,促进风险管理动态管理。
参考文献
1国家科技评估中心编.科技评估规范,科技评估概论[M].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2001
2000年12月28日科技部颁发的《科技评估管理暂行办法》将科技评估定义为“是指由科技评估机构根据委托方明确的目的,遵循一定的原则、程序和标准,运用科学、可行的方法对科技政策、科技计划、科技项目、科技成果、科技发展领域、科技机构、科技人员以及与科技活动有关的行为所进行的专业化咨询和评判活动”。从更广泛的意义上来讲,科技评估是对与科学技术活动有关的行为,根据委托者的明确目的,由专门的机构和人员依据大量的客观事实和数据,按照专门的规范、程序,遵循适用的原则和标准,运用科学的方法所进行的专业化判断活动。其结果要归结为能够回答委托者特定目的评估结论和评估分析。
1.2科技评估的范畴
科技评估的范畴主要是职能性评估和经营性评估两大方面,职能性评估是指对政府科技活动有关行为进行的客观的、科学的评价和判断,为政府有关部门发挥决策、监督职能提供服务。经营性评估是指对企业或其他社会组织与科技活动有关行为进行的客观的、科学的评价和判断,为他们对被评事物的决策、判断提供参考依据。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科技评估作为一种咨询活动,不应仅仅只为政府决策服务,还应深入到市场中的各类科技活动之中,接受非政府机构委托的评估任务,如企业投资项目的科技评估、风险投资机构投资的科技评估、企业产权交易中的科技评估等。
1.3科技评估的分类
科技评估可从不同角度分类。从评估时间上,可分为事先评估、事中评估、事后评估和跟踪评估四类。事先评估是在某项科技活动实施前所进行的评估,主要包括实施该项活动必要性和可行性两方面内容。它常常带有预测的性质,但不同于一般的预测分析;事中评估是在科技活动实施过程中进行的监督性评估,着重检验是否按照预定的目标、计划执行,对前面工作的进展与预期效果进行比较,并对未来进行预估,以发现问题,调整或修正目标与策略;事后评估是科技活动完成后进行的评估。另外,从评估空间上,可分为国家评估和地方评估;从评估规模上,可分为宏观评估、中观评估和微观评估;从评估方法上分,可分为定性评估、定量评估及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估;从评估形式上,可分为通信评估、会议评估、调查评估、专访评估和组合评估等。
1.4科技评估的方法
评估方法有广义和狭义两种概念,广义概念包括评估准备、评估设计、信息获取、评估分析与综合、撰写评估报告等评估活动全过程的方法,狭义概念特指评估分析与综合的方法。
科技评估可选用的方法多种多样,关键是要依据不同对象,有针对性地选择评估方法。常用的分析评价方法有定性和定量结合的方法、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指数法及经济分析法和基于计算机技术的评估方法等。
2风险投资的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是通过对风险的识别、衡量和控制,以最少的成本将风险导致的各种不利后果减少到最低限度的科学管理方法。风险投资的风险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企图运用系统的、综合的现代科学管理方法,有效地扩大投资活动的有利因素,控制和抑制不利因素,达到以最小的成本,安全、可靠地实现风险投资利益的最大化。
2.1风险识别
风险识别是风险管理的第一步,是指对企业面临的,以及潜在的风险加以判断、归类和鉴定风险性质的过程。存在于企业自身周围的风险多种多样、错综复杂,无论是潜在的,还是实际存在的,是静态的,还是动态的,是企业内部的,还是与企业相关联的外部的,所有这些风险在一定时期和某一特定条件下是否客观存在,存在的条件是什么,以及损害发生的可能性等,都是在风险识别阶段应予以回答的问题。在风险投资中,风险一般可以分为两类: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系统风险是由公司之外的各种因素引起的,如战争、经济衰退、通货膨胀、高利率等与政治、经济和社会相联系的风险,是不能通过多角化投资而分散的,因此又称作不可分散风险或市场风险。重要的系统风险有政治风险、法律法规风险和政策风险等。非系统风险也被称作可分散风险,它是由公司本身的商业活动和财务活动带来的,如企业的管理水平、研究与开发、消费者需求的改变、市场营销风险以及法律诉讼等,其可以通过多角化投资组合而分散,是公司特有的风险。重要的非系统风险有决策风险、财务风险、信用风险、完工风险和市场风险。作为风险投资者,其关心的往往只是项目的系统风险,因非系统风险完全可以通过合理的投资组合而得到分散。
2.2风险衡量
风险衡量对已经识别的风险进行分析评估,以确定其损害程度的过程。风险衡量的方法分为定性风险评价方法和定量风险评价方法两大类,定性风险评价方法又可分为主观评价法和客观评价法,传统的主观评价法主要有观察法、资产负债表透视法和事件推测法等。现代的主观风险评价方法致力于将传统主观方法涉及到的因素综合在一起,并且设法将传统上的主观方法的定性分析特征转向定量分析上,由此而将主观分析扩展到能够同时完成综合评价风险因素与测量风险临界值的双重任务。现代客观风险评价法中,最具代表性的是“Z记分”方法。作为一种综合评价风险企业风险的方法,“Z记分”方法首先挑选出一组决定企业风险大小的最重要的财务和非财务的数据比率,然后根据这些比率在预先显示或预测风险企业经营失败方面的能力大小给予不同的加权,最后将这些加权数值进行加总,就得到一个风险企业的综合风险分数值,将其对比临界值就可知企业风险的危急程度。定量风险评价方法主要有风险图法、决策树法等。
2.3风险控制
风险控制是指在对风险进行全面的分析之后,实施各种风险控制工具,力图在风险发生之前消除各种隐患,减少损失产生的原因及实质性因素,将损失的后果减少到最低限度。实施风险控制的步骤是风险预测——风险决策——实施决策方案——方案的成果评价。风险控制的主要方法有风险规避、风险预防、风险分散、风险转嫁、风险补偿、风险抑制等。
3科技评估与风险投资的风险管理
科技评估与风险管理既有联系也有区别,科技评估作为一种专业化判断活动,在介入风险投资的风险管理后,其任务便是对风险进行识别和衡量,其结果作为风险投资机构投资决策和制定风险控制实施方案的依据。可见,在风险投资的风险管理中,科技评估实质是风险的识别和衡量的过程,而风险管理还包括了风险控制的实施过程,这样科技评估就可以作为风险管理一个组成部分,实现两者的有机结合,促进共同发展。科技评估与风险投资的风险管理的关系如附图所示:
3.1科技评估是提高风险投资管理效率的重要手段
科技评估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已有一整套较为完备的评估规范和技术方法,在评估设计、评估信息采集、综合分析、评估质量控制等方面的研究已较为成熟,同时,由于科技评估机构长期致力于国家和地方各类科技计划、科技项目、科研机构等方面的评估,对于科技产业、科技政策等方面的研究也是其他咨询机构无法比拟的。而我国风险投资业尚处于起步阶段,国家还未出台较为完备的有关风险投资事业的行政法规,风险投资机构的风险管理机制还很不健全,对风险管理人才培训的投入和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因此,将科技评估运用到风险投资的风险管理中将能充分发挥其作用,提高管理效率。
3.2科技评估方法是衡量风险投资风险的有效工具
定量和定性方法相结合是科技评估方法应用的基本思路,这与现代风险评价所采取的方法既有相近又有其独到之处,科技评估中最常用的方法是多指标综合评估方法,它是在对多个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之后,设计一套相应的评估指标体系,并对每一个评估指标都制定具体的标准和统一的计算方法,使其能对金额、人数等可计量的指标进行定量评估,同时对社会影响等因素亦可做定性评估的描述。这与上面介绍的“Z记分”方法仅依靠可计量的数据作为评价基础相比较更为有效。采取科技评估方法衡量投资风险也更为准确、可信。
3.3科技评估是推动风险投资管理创新的动力
引入评估机制,使风险投资机构的投资选择与投资决策相分离,使得风险投资管理更为透明化,也遏止了内部人员的“暗箱操作”等种种不良现象。通过独立的、专业化的评估中介组织的运作,将能使风险投资机构的管理层能更客观地认识到投资风险,从而可集中精力于投资决策,通过管理体制的创新,保证投资的科学性和安全性,也提高了投资成功率。
3.4科技评估参与风险投资管理是其自身发展的需要
1 科技评估
1.1 科技评估的概念
2000年12月28日科技部颁发的《科技评估管理暂行办法》将科技评估定义为“是指由科技评估机构根据委托方明确的目的,遵循一定的原则、程序和标准,运用科学、可行的方法对科技政策、科技计划、科技项目、科技成果、科技发展领域、科技机构、科技人员以及与科技活动有关的行为所进行的专业化咨询和评判活动”。从更广泛的意义上来讲,科技评估是对与科学技术活动有关的行为,根据委托者的明确目的,由专门的机构和人员依据大量的客观事实和数据,按照专门的规范、程序,遵循适用的原则和标准,运用科学的方法所进行的专业化判断活动。其结果要归结为能够回答委托者特定目的评估结论和评估分析。
1.2 科技评估的范畴
科技评估的范畴主要是职能性评估和经营性评估两大方面,职能性评估是指对政府科技活动有关行为进行的客观的、科学的评价和判断,为政府有关部门发挥决策、监督职能提供服务。经营性评估是指对企业或其他社会组织与科技活动有关行为进行的客观的、科学的评价和判断,为他们对被评事物的决策、判断提供参考依据。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科技评估作为一种咨询活动,不应仅仅只为政府决策服务,还应深入到市场中的各类科技活动之中,接受非政府机构委托的评估任务,如企业投资项目的科技评估、风险投资机构投资的科技评估、企业产权交易中的科技评估等。
1.3 科技评估的分类
科技评估可从不同角度分类。从评估时间上,可分为事先评估、事中评估、事后评估和跟踪评估四类。事先评估是在某项科技活动实施前所进行的评估,主要包括实施该项活动必要性和可行性两方面内容。它常常带有预测的性质,但不同于一般的预测分析;事中评估是在科技活动实施过程中进行的监督性评估,着重检验是否按照预定的目标、计划执行,对前面工作的进展与预期效果进行比较,并对未来进行预估,以发现问题,调整或修正目标与策略;事后评估是科技活动完成后进行的评估。另外,从评估空间上,可分为国家评估和地方评估;从评估规模上,可分为宏观评估、中观评估和微观评估;从评估方法上分,可分为定性评估、定量评估及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估;从评估形式上,可分为通信评估、会议评估、调查评估、专访评估和组合评估等。
1.4 科技评估的方法
评估方法有广义和狭义两种概念,广义概念包括评估准备、评估设计、信息获取、评估分析与综合、撰写评估报告等评估活动全过程的方法,狭义概念特指评估分析与综合的方法。
科技评估可选用的方法多种多样,关键是要依据不同对象,有针对性地选择评估方法。常用的分析评价方法有定性和定量结合的方法、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指数法及经济分析法和基于计算机技术的评估方法等。
2 风险投资的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是通过对风险的识别、衡量和控制,以最少的成本将风险导致的各种不利后果减少到最低限度的科学管理方法。风险投资的风险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企图运用系统的、综合的现代科学管理方法,有效地扩大投资活动的有利因素,控制和抑制不利因素,达到以最小的成本,安全、可靠地实现风险投资利益的最大化。
2.1 风险识别
风险识别是风险管理的第一步,是指对企业面临的,以及潜在的风险加以判断、归类和鉴定风险性质的过程。存在于企业自身周围的风险多种多样、错综复杂,无论是潜在的,还是实际存在的,是静态的,还是动态的,是企业内部的,还是与企业相关联的外部的,所有这些风险在一定时期和某一特定条件下是否客观存在,存在的条件是什么,以及损害发生的可能性等,都是在风险识别阶段应予以回答的问题。在风险投资中,风险一般可以分为两类: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系统风险是由公司之外的各种因素引起的,如战争、经济衰退、通货膨胀、高利率等与政治、经济和社会相联系的风险,是不能通过多角化投资而分散的,因此又称作不可分散风险或市场风险。重要的系统风险有政治风险、法律法规风险和政策风险等。非系统风险也被称作可分散风险,它是由公司本身的商业活动和财务活动带来的,如企业的管理水平、研究与开发、消费者需求的改变、市场营销风险以及法律诉讼等,其可以通过多角化投资组合而分散,是公司特有的风险。重要的非系统风险有决策风险、财务风险、信用风险、完工风险和市场风险。作为风险投资者,其关心的往往只是项目的系统风险,因非系统风险完全可以通过合理的投资组合而得到分散。
2.2 风险衡量
风险衡量对已经识别的风险进行分析评估,以确定其损害程度的过程。风险衡量的方法分为定性风险评价方法和定量风险评价方法两大类,定性风险评价方法又可分为主观评价法和客观评价法,传统的主观评价法主要有观察法、资产负债表透视法和事件推测法等。现代的主观风险评价方法致力于将传统主观方法涉及到的因素综合在一起,并且设法将传统上的主观方法的定性分析特征转向定量分析上,由此而将主观分析扩展到能够同时完成综合评价风险因素与测量风险临界值的双重任务。现代客观风险评价法中,最具代表性的是“Z记分”方法。作为一种综合评价风险企业风险的方法,“Z记分”方法首先挑选出一组决定企业风险大小的最重要的财务和非财务的数据比率,然后根据这些比率在预先显示或预测风险企业经营失败方面的能力大小给予不同的加权,最后将这些加权数值进行加总,就得到一个风险企业的综合风险分数值,将其对比临界值就可知企业风险的危急程度。定量风险评价方法主要有风险图法、决策树法等。
2.3 风险控制
风险控制是指在对风险进行全面的分析之后,实施各种风险控制工具,力图在风险发生之前消除各种隐患,减少损失产生的原因及实质性因素,将损失的后果减少到最低限度。实施风险控制的步骤是风险预测——风险决策——实施决策方案——方案的成果评价。风险控制的主要方法有风险规避、风险预防、风险分散、风险转嫁、风险补偿、风险抑制等。
3 科技评估与风险投资的风险管理
科技评估与风险管理既有联系也有区别,科技评估作为一种专业化判断活动,在介入风险投资的风险管理后,其任务便是对风险进行识别和衡量,其结果作为风险投资机构投资决策和制定风险控制实施方案的依据。可见,在风险投资的风险管理中,科技评估实质是风险的识别和衡量的过程,而风险管理还包括了风险控制的实施过程,这样科技评估就可以作为风险管理一个组成部分,实现两者的有机结合,促进共同发展。科技评估与风险投资的风险管理的关系如附图所示:
3.1 科技评估是提高风险投资管理效率的重要手段
科技评估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已有一整套较为完备的评估规范和技术方法,在评估设计、评估信息采集、综合分析、评估质量控制等方面的研究已较为成熟,同时,由于科技评估机构长期致力于国家和地方各类科技计划、科技项目、科研机构等方面的评估,对于科技产业、科技政策等方面的研究也是其他咨询机构无法比拟的。而我国风险投资业尚处于起步阶段,国家还未出台较为完备的有关风险投资事业的行政法规,风险投资机构的风险管理机制还很不健全,对风险管理人才培训的投入和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因此,将科技评估运用到风险投资的风险管理中将能充分发挥其作用,提高管理效率。
3.2 科技评估方法是衡量风险投资风险的有效工具
定量和定性方法相结合是科技评估方法应用的基本思路,这与现代风险评价所采取的方法既有相近又有其独到之处,科技评估中最常用的方法是多指标综合评估方法,它是在对多个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之后,设计一套相应的评估指标体系,并对每一个评估指标都制定具体的标准和统一的计算方法,使其能对金额、人数等可计量的指标进行定量评估,同时对社会影响等因素亦可做定性评估的描述。这与上面介绍的“Z记分”方法仅依靠可计量的数据作为评价基础相比较更为有效。采取科技评估方法衡量投资风险也更为准确、可信。
3.3 科技评估是推动风险投资管理创新的动力
引入评估机制,使风险投资机构的投资选择与投资决策相分离,使得风险投资管理更为透明化,也遏止了内部人员的“暗箱操作”等种种不良现象。通过独立的、专业化的评估中介组织的运作,将能使风险投资机构的管理层能更客观地认识到投资风险,从而可集中精力于投资决策,通过管理体制的创新,保证投资的科学性和安全性,也提高了投资成功率。
3.4 科技评估参与风险投资管理是其自身发展的需要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23013902
风险投资指的是对高风险、高收益、高增长潜力项目的投资。以往对风险投资项目价值评估采用的是传统的净现值(NPV)法,这种方法没有考虑市场的不确定性对项目现金流的影响;否认了投资项目中决策的灵活性。风险投资项目价值评估作为风险投资决策中最为重要的步骤,其自身有着独特的特点,实物期权法能弥补传统项目评估的缺陷,较好的处理风险投资过程中包含的不确定性,正确评价投资项目。
1 风险投资项目各阶段的期权分析
1.1 风险投资各阶段期权分析
风险投资项目通常分为种子期、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四个阶段。投资者可以根据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对每个阶段的决策进行相应的调整,这种调整的权利就产生了实物期权的价值。在风险投资项目阶段不成熟、未来技术水平有待提高,项目存在一种扩张期权;在项目前景不明确时,可在获得更多有价值的信息后再判断是否进行投资,这时存在一种延迟期权;对于投资者看好的项目,在出现潜在竞争者可能会使得原计划收益减少时,存在一种收缩期权;当风险投资项目投资无法收回时,放弃投资会减少更多损失,这时存在一种放弃期权;有时投资者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可以在两种以上的投资策略之间进行转换,这时存在一种转换期权。综上,风险投资项目各个阶段的期权如表1所示。
1.2 风险投资项目实物期权构成
在传统的NPV法中,项目的净现值是投资决策的主要标准,即:V=NPV。
这种方法不能完整的展示出项目的价值构成,风险投资实物期权决策分析法在传统的决策方法上考虑了风险企业经营的柔性,因此在实物期权分析方法中,项目的价值包含了两部分。即:ENPV=NPV+OP(OP为期权溢价)
投资者在进行决策时,可依据净现值和实物期权两方面进行分析,具体分析如图1所示。
2 风险投资多阶段实物期权投资决策模型
2.1 复合实物期权投资模型分析
假设风险投资项目中存在欧式看涨期权即最简单的复合实物期权。将多阶段风险投资项目简化为可行性研究阶段、建设阶段、运营阶段,如图2所示,假设在每一阶段的的初期进行资金投入。
T0为风险投资的初始时刻,这一时刻投入的资金为I0,从而获得了第一个看涨期权,其执行价格为I1,执行期限为T1-T0;假设在可行性阶段投资达到预期效果,那么将在T1时刻对第一个期权进行交割,从而获得第二个看涨期权即T时刻金融运营阶段的权利,其执行价格为I,执行期限为I-I1。上述阶段存在着两各相互影响的期权,这两个期权构成了一个复合期权,前一期权的执行是后一期权存在的前提,后一期权同样会影响前一期权的价值。在实际决策中,投资者会遇到第二个期权与第一个期权执行价格相同的情况,此刻T1时刻会产生风险项目临界值FC,而只有前者大于后者投资者才会在第一个期权到期时执行期权,从而进一步投资。利用Geske复合期权定价模型对T0时刻的项目价值V进行计算:
C=Fe-rtMa1,b1;ρ-Ie-rtMa2,b2;ρ-Ie-rtN(a2)
其中:a1=[ln(FFC)+12σ2T1]/(σT1)
b1=[ln(FI)+12σ2T]/(σT)
a2=a1-σT1b2=b1-σTσ=T1/T
利用B-S模型可求得FC的值:
由S(FC)-I1=0可得:
FCN(d1)-Ie-r(T-T1)N(d2)=0
其中,d1=[lnFCI+(r+12σ2)(T-T1)]/σT-T1d2=d1-σT-T1
复合实物期权是期权的期权,Geske模型将风险投资多阶段前后实物期权的相互影响制约的情况考虑在内,将单个实物期权扩展为复合实物期权。风险投资项目价值的评估不仅仅是由初始阶段的投资决定,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初始投资所引起的机会价值。
2.2 复合实物期权投资模型构建
2.2.1 模型构建的基本思路
风险投资项目具有很高的不确定性和经营柔性,基于这一点,在构建实物期权定价模型时要抓住项目的战略期权价值。风险投资项目存在多个阶段,构建复合实物期权模型对项目进行整体评估可以避免单一期权模型评估的不准确性。具体模型构建思路如图3所示。
2.2.2 模型假设
(1)假设风险投资者的投资有柔性的特点,能够根据项目的阶段发展进行分析决策。
(2)假设风险投资的不确定性服从布朗运动。
(3)假设决策者在每一阶段末进行决策,在决策时点,只有在当期期权的价值高于此时的投资成本时,才会执行该期权。
(4)假设投资者遵循风险中性原理,对风险无特殊要求,仅要求资产的平均投资报酬率为无风险报酬率。
(5)假设整个投资过程中现金流只产生在到期日。
(6)假设风险投资者投资过程中不能出让股权,每一阶段只存在投资和放弃两种状况。
2.2.3 模型的构建
通过以上分析,风险投资企业的前三个阶段种子期、导入期、成长期为投资阶段,成熟阶段一般为风险投资退出阶段。各阶段在一定程度上相互影响,前一阶段预期目标的达成才可以进入下一阶段的投资,这种阶段性的投资是一个多阶段复合期权。为简化模型,假设风险项目的经营收支对项目价值评估无影响,各阶段初期风险投资者有一定投入。图4表示了风险投资项目各阶段发展情况。
图中Ti(i=0,1,2,3,4)为风险投资各阶段投资起点;Ip(p=0,1,2,3,4)为各阶段的投资额。用Nt表示Tt时刻期权的价值,Xi(i=A,B,C,D,E)是第i阶段产生的现金流折现到本阶段期初的现值,Pi(i=0,1,2)是前三个投资阶段,期权标的物的市场价值。
依据公式N=Max(X-I,0)进行分析:
(1)成熟期,即实物期权在T3时刻的价值:N3=Max(XD+E-I3,0),若N3>0,则风险项目的预期成本小于投资者预期价值,对投资和有利,投资者会选择执行该期权。投资者在T3时刻会继续进行投资,即:N3=Max(XD+E-I3,0)
(2)成长期,该阶段投资者会将预期的资本投资额与该阶段现金流量的净现值及成熟期和以后阶段的期权价值之和进行比较,据此来进行决策。
该阶段期权价值:N2=Max(P2-I2,0);其中,P2=Xc+N3e-r(T3-T2)即:
N2=Max{Xc+e-r(T3-T2)[Max(XD+E-I3,0)]-I2,0}
若N2>0,投资者会进一步投资,反之会放弃投资。
(3)导入期,该阶段投资者会将预期的资本投资额与该阶段现金流量的净现值及成长期和以后阶段的期权价值之和进行比较,据此来进行决策。
该阶段期权价值:N1=Max(P1-I1,0),即:
N1=Max{XB+e-r(T2-T1){Max{Xc+e-r(T3-T2)[Max(XD+E-I3,0)]-I2,0}}-I1,0}
同理可以推到出种子期期权价值。
N3=Max(XD+E-I3,0)
N2=Max{Xc+e-r(T3-T2)[Max(XD+E-I3,0)]-I2,0}
N1=Max{XB+e-r(T2-T1){Max{Xc+e-r(T3-T2)[Max(XD+E-I3,0)]-I2,0}}-I1,0}
N0=Max{XA+e-r(T1-T0){Max{XB+e-r(T2-T1){Max{Xc+e-r(T3-T2)[Max(XD+E-I3,0)]-I2,0}}-I1,0}}-K0,0}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3年11月17日
一、风险投资概述
(一)风险投资的概念。现代风险投资,又译为创业投资、创业资本、创业风险投资。它是指向具有高增长潜力的未上市创业企业进行股权投资,并通过提供创业管理服务参与所投资企业的创业过程,以期在所投资企业发育成熟后通过股权转让实现高资本增值收益的资本运营方式。
(二)风险投资的特点。风险投资是一种权益资本,而不是借贷资本。风险投资为风险企业投入的资本通常来说占30%以上的被投资企业的资本总额。对于高新技术产业企业来说,风险投资是一种十分宝贵的资金增长,也有可能是唯一可以利用的。相对于银行贷款来说,银行贷款是比较便宜的,但是银行为了回避风险,以防资金收不回来,一般来说高新技术产业企业是无法得到的。
风险投资是一种长期的相对不流动的权益资本。一般投资期在5~10年左右。一般来说,风险投资企业会将风险资本金分批次投入风险企业,以继续考察被投资企业在发展工程中是否具备高市场收益以及好的发展前景。
风险投资最终将退出风险企业。风险投资虽然投入的是权益资本,但他们的目的不是获得企业所有权,而是盈利,是得到丰厚利润和显赫功绩从风险企业退出。
风险投资从风险企业退出有三种方式:首次公开发行(IPO);被其他企业兼并收购或股本回购;破产清算。显然,能使风险企业达到首次公开上市发行是风险投资家的奋斗目标。破产清算则意味着风险投资可能一部分或全部损失。
以何种方式退出是风险投资成功与否的标志。在做出投资决策之前,风险投资家就制定了具体的退出策略。退出决策就是利润分配决策,以什么方式和什么时间退出可以使风险投资收益最大化为最佳退出决策。
二、风险投资运作存在的问题
(一)风险投资运作中存在的问题
1、外部发展环境滞后
(1)在资本市场方面。目前,我国的主板市场门槛过高,中小企业板市场还没有建立适合风险企业股票流通的机制,产权交易市场则没有完全发展起来,风险资本不能通过资本市场实现自由进出,这是非常不利于风险投资的发展的:政府资金占较大比重,资本来源不足,风险资本的运作不协调。
(2)法制与社会诚信建设落后。风险投资是一个委托的过程,一方面委托人可能在与人追求各自利益最大化的博弈中处于不利地位,其相应的资本利益得不到保障,又没有相应的条件保护自己;另一方面人在进行风险资本的管理时必然要放弃一定权利,是无法保护自己的权力的。
2、要素组织的不合理。我国的风险投资基金的规模却普遍偏小,这导致其项目投资规模也普遍较小,投资周期较短,风险和收益都相对较低,无法实现风险投资基金的投资目标。由于风险资本不足,国内的风险投资企业无法借助有效金融市场构建合理的产品组合,整体抗风险能力较差,其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也相对较弱。
3、组织模式不合理。目前,我国的风险投资基金一般采取有限责任公司的模式,也有很少一部分采取传统的事业投资机构的模式,这两种模式在现有法律框架下的约束严重地阻碍了我国风险投资基金业的发展。
4、投资决策不完全。风险投资决策是指投资人为了达到预期的投资效益目标,运用—定的手段和方法,并通过一定的步骤对所投资本的规模、方向、结构和预期收益进行必要的估计、判断和掌控。投资决策是生产环节的重要过程。有些投资人在投资过程中往往只注重投资效益目标而忽略其他方面结果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二)健全风险投资运作的措施
1、加强外部环境发展。创造适应风险投资发展的社会人文环境,大力宣传风险投资的作用,鼓励创新,为风险投资失败者提供保障机制,对被风险资金投资的企业实行优惠的税收政策,对商业银行投向风险企业的投资实行贴息贷款、担保贷款等。要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风险投资的对象主要是高新技术产业,如果缺乏对知识产权的保护,风险资金投资的企业就不可能获得应有的收益,从而严重影响风险投资业的发展。
2、加强风险投资机构的合理运作。风险投资机构是风险投资中最核心的部分,最直接的参与者与操作者是风险投资基金和风险投资企业,而且也是资金来源和资金运作的连接点。
风险投资是一个融资与投资相结合的过程。筹集资金是风险投资的典型特征,资产买卖的差价是风险投资利润的主要来源。融资过程中,风险投资家所购买的只有资本,出售的是自己的信誉。投资时,他们购买的是企业股份,出售的是本金。退出时,他们出售企业股份,买入资金,外加丰厚利润,以及光辉业绩和成功口碑。
3、加强风险投资决策的合理运作。投资人为了达到预期的投资效益目标,运用一系列的方法和手段,并通过一定的步骤对所投资本的规模、方向、结构和预期收益进行必要的估计、判断和掌控叫作风险投资决策。在决定投资后,要讨论被投资公司的运作可行性,制定详细的投资方案。通常要准备两个备选方案,来进行比较分析,最后挑选一个最好的方案来实施;要评价所选方案的可靠性,预期此方案能够带来的利益与其风险,使能够承受的风险控制在范围以内,防止有过于侥幸和投机的心理,一旦企业所面临的风险超过其承受的能力,将会铸成大错,可能致使企业破产。
三、风险投资运作与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一)风险投资管理面临的问题
1、在风险投资的要素上重资金和技术要素。风险投资方认为,只有高投入才会有高产出,眼睛只盯着高投入项目,而忽略了那些虽然投资少,但有发展前途的项目。实际上,风险投资方的实力既在于自身资金多少,更在于自身人员素质。风险投资公司投资过程中,一般都注重资金的投入,而轻视了管理方面与人才方面等的投入;估测时,对被投资企业的评估不够合理,偏重财务状况,轻视人才与管理等。
2、从风险投资的决策看,缺乏科学性。重视收益,轻视风险。盲目决策,而轻视决策前的调查与风险投资的可行度,有投机的嫌疑。理性的决策是风险投资基本前提,需经过各方面考察与探讨,来降低投机心理,不能存半点侥幸,否则,就会失败造成严重的损失。
3、重视初始投入,轻视跟踪管理。风险投资的特点之一就是操作性强。我国目前的风险投资普遍存在投入后管理跟不上、管理不善的问题。重第一次投入,轻第二次投,入风险投资公司一旦认准一个项目,一般就会注入第一笔资金,助其创业,而忽略二次投入。有些风险投资企业投资后,可能一时会有比较好的业绩,但长期来看,并不能给投资者一个好的预期。长此以往,只能从根本上葬送投资者对于风险投资的热情。
4、重导入战略,忽略退出战略。在资金注入时,企业比较注意风险资金的导入战略,而忽略退出战略。一旦资金被退出,企业会因缺乏新的融资渠道不能形成风险投资良性循环。
5、缺乏政府支持。风险投资,一方面对促进科技进步产生“外部正效应”,被认为是“准公共产品”;另一方面容易产生“市场失灵”,则要求政府积极参与增加风险投资的供给。
6、缺乏风险投资相关人才。风险投资企业的特点是不确定性和信息的不对称性,所以急需相关领域的人才。在高科技风险企业中,风险投资企业对高科技不了解,对企业不熟悉,无法对被投资企业进行评估,从而造成盲目投资的现象,容易失败。风险投资企业无法判断高科技企业的未来,所以是不确定的。所以,通晓高科技又熟知金融理论的风险投资人才就显得异常重要。
(二)风险投资管理问题的对策
1、均衡分配投资要素。风险投资方应多注意那些虽然投资少,但有发展前途的项目,这样能够把资金分散从而投入更多少投入但收益很好的企业。风险投资方的实力既在于自身资金多少,更在于自身人员素质。风险投资公司投资的过程中,也应注意其他要素的投入,例如人才、技术、管理等方面的投入;评估项目时,不仅要注重财务和技术,同时也要注重市场和管理等问题。
2、谨慎进行投资决策。投资顺利进行下去的重要保障是把握好风险资金的投入时机,以及投入的资金数量,降低投资风险。高风险性和高收益性是风险投资具有典型特征。风险资金投入风险企业后,加强风险企业的战略规划和经营管理,一直到企业的高成长期后,利用风险资金尽快使企业产品占领较大的市场份额,为风险资金的回收作好铺垫。在风险企业进入成熟期后,利用风险企业首次公开上市(IPO)、兼并收购、股份回购和清算注销等方式,风险投资家及时收回资金,风险资本运作才告一段落。
3、重视二次投入,加强跟踪管理。风险投资公司在新企业扩大时,就会要求进一步提供资金以壮大企业实力,这时,风险投资公司应该为其第二次融资,以便达到风险投资资本增值的目的。要随时保持被投资企业的好的业绩以给投资者好的预期,保持对风险投资企业的热情。
4、慎重选择退出时机与退出方式。风险投资是否成功的关键环节是退出。退出风险资本时套取高额利润而不是要获得风险企业的红利是风险投资的主要目的。只有风险资本的及时退出,达到保值增值的目的,才能实现并保证风险资本开展下一轮的投入。退出时机与退出方式应作为健全的风险投资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该过程是否顺畅,将是资本能否积极进入风险投资领域的决定性因素。
5、加强政府对风险投资的控制。我国风险投资企业正处于初级阶段,借鉴国外先进管理经验,以适量的投资提升风险投资企业的信誉,加大对风险投资的扶持力度。同时,建立和完善风险投资体制和外部运行环境,引导民间资本和外国风险资本进入风险投资领域是政府的主要职责。拓宽筹资渠道,采取一系列激励及优惠政策。国外风险投资公司介入,既可解决风险资本规模偏小,又可引进国外先进的风险投资理念,打造我国风险投资专业化人才队伍。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严格执行,保证市场的良性发展。
6、加快风险投资相关人才的培养。风险投资成功与否的关键是风险投资人才,他们是风险投资中最重要的主体。支持创业者创业、帮助投资人投机是他们的重要作用。风险投资人才的能力对风险企业影响很大,好的资本投资家能够给投资企业树立信心,给够给投资者希望。我国应该大力加强风险投资人才队伍建设:建立适应风险人才成长的机制,采取有限合伙制,激励风险投资人才;积极与国外风险投资公司合作,向国外优秀的风险投资家进行学习,提高他们的投资能力;积极吸收优秀的海外风险投资人才。
四、结论
虽然我国风险投资的发展存在风险较大、市场不成熟、制度不健全的国内诸多问题,但是我国风险企业发展的巨大潜在机遇不容忽视。但随着我国金融市场与国际金融市场地不断接轨,近年来我国的风险投资事业也有了很大进展,在科技创新以及完善市场资源分配上起到了很大作用。但是,风险投资在我国还算是一个新的投资方式,各方面都不太成熟,体制也不太完善,如何使得我国金融市场中风险投资合理运作,有效地管理我国的风险投资企业,使得我国风险投资业的繁荣迅猛发展,还需要专门懂得风险投资知识的人才去不断研究,才能成功。
主要参考文献:
[1]许如宝.浅析我国风险投资发展现状及对策.蚌埠党校学报,2005.3.
风险投资起源于2O世纪中期的美国,20世纪70年代之后才得到公众和政府的支持,从此开始迅速发展。我国的风险投资起步于20世纪8O年代中期,由于政策、制度的原因,发展较为缓慢,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目前仍处于探索期。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受政府鼓励自主创新、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政策的影响,国内自主创新企业、高科技企业曰益增多,对风险投资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当前,风险投资越来越受到国人的关注,这是因为风险投资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直接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高新技术的整体水平、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据中国风险投资研究院统计,2010年第三季度,中国内地已完成和正在募集的资本额达1742035亿元。其中,37家机构/基金已完成募集的风险资本额达559.928亿元,与2010年上半年完成的募资总额基本持平;平均每家机构基金募集的风险资本规模达1513亿元,仍处于2003年以来的高位(见图1)。2010年第三季度,在披露募资规模的60家机构/基金中,新募集风险资本额在1O亿元及以上的最多,占比45%;其次是新募资本在2亿~5亿元的,占比3333%;新募资本在1亿~2亿元的,占比10%;新募资本在5亿~1O亿元的,占比5%。可见,风险资本平均募集规模明显偏大。已完成募集的37家机构/基金规模在10亿元以上的有14家,规模在2亿元以下的仅有6家。2010年第三季度,人民币基金资本规模进一步增加,内地VC/PE机构已完成和正在募集的人民币基金资本额达1484.049亿元,占新募资本额的比例为8519%,与上半年的78%相比,增长逾7个百分点(见图2);外币基金资本额占新募集资本额的比例降为14.81%。此外,人民币基金的数量比例为8361%,与上半年的82l5%相比也略有上升。这充分显示人民币基金在数量和规模方面均超过外币基金。同时,据中国风险投资研究院统计,2010年第三季度完成募集的37家机构/基金中,人民币基金有30支,外币基金有7支。从完成的募资规模上来看,人民币基金完成的募资规模达349.949亿元,占已完成募资总额的625%,一改以往规模上逊于外币基金的历史标志着行业格局发生了逆转。
二、风险投资退出方式的一般性选择
不同国家和地区风险投资的发展历程不同,其风险投资的退出方式也不尽相同。目前,较为常见的风险投资退出方式主要有以下四种:IPO;企业并购;股份回购;破产清算。每种风险投资退出方式都存在一定的优势和劣势及其应用条件,因此风险投资家应根据内外部条件,趋利避害,做出正确的选择。
1.1PO
IPO是指通过使风险企业公开上市,企业的股权实现流通而适机选择退出,来实现资本增值。公开上市一般分为主板上市和二板上市。主板上市即创业企业在股票市场上挂牌上市;二板上市又称为创业板上市,主要服务于中小企业,其相对于主板市场而言,上市的条件比较宽松,企业进入的门槛较低,较适合新兴的中小企业,尤其是具有增长潜力的高科技企业。目前许多国家和地区都设立了创业板市场,如美国的纳斯达克市场、加拿大温哥华股票交易所的创业板市场、英国的AIM市场,以及中国香港的创业板市场等。其中以美国的NASDAQ市场最具代表性,约30%的美国风险投资资金都通过该市场退出。风险投资企业通过发行股票收回投资成本,使得许多风险投资机构和创业家获得了巨额收益。如早期的苹果、微软和英特尔等计算机软硬件公司;近期的雅虎、亚马逊等电子商务类企业。上述成功范例使企业上市成为风险投资机构首选的资本退出方式。IPO因能实现风险投资家和风险企业的双赢而被称为最理想的退出方式,其平均回报率远高于企业并购和股份回购。但企业公开上市也是有弊端的,比如:上市企业经营透明度的不断提高使得企业的自主性逐步下降;企业公开上市将耗费大量精力和财力,不适合规模较小的企业采用。同时,为了维护投资者的信心和维持市场的秩序,证券管理部门、证券市场都会规定创始人股权需按一定的条件并在一定的时限后才能出售,这就使得发起人的投资不可能立即收回,也就拖延了风险投资的退出时间。高科技企业作为小盘股.流动性差,其未来股价的波动较大,创业投资不能在股份上市的同时变现,无疑增加了投资风险。2009年中国资本市场创业板大门开启,为中国风险投资机构提供了最为重要的市场退出通道。但我国真正实现IPO退出的风险企业却不多,其主要原因是我国证券市场还处于较低发展水平,在政策法规等方面无法完全与IPO退出机制实现对接。
2.企业并购
企业并购退出方式是指风险投资者通过另一家企业兼并收购风险企业以实现风险投资退出的方法。兼并收购方可以是风险投资公司。也可以是一般的企业。风险企业被兼并收购通常可以分为两种方式,即一般收购和“二期收购”。一般收购,是指创业者和风险投资者将风险企业完全卖给另一家公司。这种方式通常是高科技创业者不愿意接受的,这意味着将完全丧失独立性。而“二期收购”则是指风险投资者将其所持有的股份卖给另一家风险公司,由其继续对风险企业进行后续投资,创业者并不退出风险企业。这种退出方式可以让风险投资者直接获得现金或可流通证券。同时并购交易花费的成本也相对较少,风险资本可以实现迅速撤出。适用于不同规模的各种风险企业,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可以在短时间内收回资本,大大降低风险。但相对于公开发行来说,并购的收购者较少,获得价值相对较低,采用并购退出方式,管理层有可能失去对企业的控制权,难以保证并购前后经营管理策略的连续性。从我国风险投资短暂的发展历史看,企业并购依然是国内风险资本退出的主要方式。这是因为,一方面,股票上市及升值均需要一定的时间。而兼并收购的退出方式可以较快收回投资,使得风险投资者能够快速、安全地从风险企业中退出;另一方面,并非所有企业都能达到上市要求,风险投资本身具有高风险性,这就使得一些风险投资者在权衡各种利弊得失后,毅然选择采用并购的方式来实现其风险资本的退出。
3.股份回购
股份回购是指被投资企业的创业企业家或者公司高管将风险投资机构所持有的公司股份进行回购的方式,主要包括公司回购、管理层收购。很多投资项目在订立投资协议之初,就签订了回购协议。此方式大大降低了风险投资者的风险,因此备受风险投资机构的青睐。这种退出方式对风险企业的经营状况有相当高的要求,其优点是风险企业可被完整保留下来,风险企业家可以掌握更多的主动权和决策权。其缺点在于:风险投资者的产权界定比较难,如何划分产权结构成为回购行为中常见的难题;股份回购一般会采用长期应付票据等非现金结算模式支付回购,还会涉及变现风险问题。如果风险企业在度过了技术风险和市场风险,已经成长为一个有发展潜力的中型企业后,仍然达不到公开上市的条件,它们一般会选择股权回购的方式实现退出。然而我国目前以此种方式退出的案例并不多,但是从发展趋势来看,股份回购应该是未来我国风险投资基金退出的一种现实选择。
4.破产清算
破产清算是在风险投资不成功或风险企业经营受挫、未来收益不乐观的情况下所采取的一种退出方式。以清算方式退出会造成部分投资资本的损失,但仍不失为明智之举。因为创业资本一旦投入不良项目,与其被套牢而不能发挥作用,倒不如采取果断措施及时将资金收回再选择有利时机投入到另一个更有希望的项目中去。据统计,美国创业资本所支持的企业中,投资失败率占20%-30%;另外有60%左右无法获得预期收益;仅有不到10%的创业企业可以获得成功。当某一项目缺乏足够的成长性或可能遭遇投资失败时,风险投资者应该及时果断通过破产清算等手段退出,将资金投向有着更好预期的项目,以便获得更多收益。
三、完善我国风险投资退出机制的相关建议
风险投资退出是风险资本运作过程中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以何种方式退出对风险投资效益影响重大,所以发展和完善退出方式是我国当前发展风险投资业的重要任务。而我国目前风险投资退出机制存在诸多问题,如:资本市场不够完善;法律法规不健全;中介服务不够成熟等,因此,针对我国目前状况。我们应当针对存在的问题着手进行改善。
1.完善产权交易市场
风险投资的退出机制是通过产权交易来实现的。从国外风险投资的运营机制和发展过程来看,发达的产权交易市场是风险投资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备条件。通过产权交易,风险投资资本才能形成正常的资本增值和循环发展。目前,我国建立可行的风险投资退出机制的重要步骤是建立产权交易市场。产权交易形式有集中交易和分散的个别交易市场两种形式。分散的个别交易常见于大企业对新创企业的收购及新创企业经营失败破产清算等。市场集中制交易是建立并完善创业板市场,将达不到主板市场上市指标要求的中小高新技术企业集中在此进行交易。
2加快法制建设的步伐,完善法律法规体系
风险资本如果通过兼并收购和破产清算的方式退出风险企业,法律法规的保障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我们要根据风险投资的运行规律,特别是针对风险投资不同退出方式的特点,尽快完善法律制度为风险投资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更广阔的操作空间。同时,对风险投资立法的完善,要特别注意与《公司法》、《证券法》、《合伙企业法》《税法》等的协调,避免相互冲突,为我国的风险投资退出机制提供切实可行的法律保障。
CAPM是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威廉・夏普(William Sharpe) 于1970年提出的用于评价证券投资预期回报率的模型。这个模型考虑了个人投资者面临的两种风险:系统性风险(Systematic Risk)和非系统性风险(Unsystematic Risk)。系统性风险是指市场中无法通过分散投资来消除的风险。非系统性风险是属于个别股票的风险,投资者通过安排不同的投资组合来改变风险。从技术角度来说,非系统性风险的回报是股票收益的组成部分,但它所带来的风险是不随市场的变化而变化的。现资组合理论(Modern portfolio theory)指出非系统性风险是可以通过分散投资(Diversification)来消除的。运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可以帮助投资人决定资本资产的价格。CAPM所考虑的是不可分散的风险(市场风险)对证券要求报酬率之影响,假定投资人可作完全多元化的投资来分散可分散的风险(公司特有风险),故此时只有无法分散的风险,才是投资人所关心的风险。那么,也只有这些风险,可以获得风险贴水。CAPM给出了一个非常简单的结论:只有一种原因会使投资者得到更高回报,那就是投资高风险的股票。
企业投资是否可以通过分散投资降低投资风险?这是企业投资者和管理者共同关注的问题。
多元化投资的案例分析
企业发展战略决定了企业的未来,战略投资方向的选择往往决定企业的命运。万科和金田是两家股票几乎同时上市主营房地产的公司,两家公司都实施了多元化发展战略,但发展的结果却大相径庭。实施多元化战略的几年时间内,万科成为房地产行业中的佼佼者,而金田却出现连续几年亏损。万科在2009年营业收入达到488亿元,而金田2007年的总产值仅为7.2亿元。
两家公司在发展初期同样运用过跨行业、跨地域的多元化发展战略,1994年后又实施了不同的发展战略。金田在“坚持规模经营,多元化发展,跨地区扩张,专业化协调的经营方针”指导下,业务范围除房地产外还涉及能源建材等多个领域,主业不断萎缩。万科则按照专业化的发展战略对非核心业务进行了调整。万科的战略性调整包括三个方面:第一,从多元化向专营房地产集中;第二,从多种经营向住宅集中;第三,投放资源向北京、上海、天津和深圳集中。万科实施的专业化战略不仅是经营领域的专业化,也包括地域专业化。
投资者关注的战略问题
企业的发展战略是一种全局性、长远性的决策,直接决定着投资者的利益。风险投资家向一个企业投资之前不仅要考察企业的战略,而且要考察企业是否有科学的制订战略的过程。这个过程应该包括:系统思考,能够描述现实的数学模型和战略决策的可执行性评估。
系统思考主要通过思考一系列的问题确定企业“应该从事什么业务”,在此之前,需要知道“企业现在的状况如何”、“企业未来怎样描述”,即明确企业现状、建立企业愿景,然后确定要为实现此愿景应该经营什么业务。这个过程主要通过对高层管理者访谈实现,获得经营管理者基本经营思路的数据。
能够描述现实的数学模型是科学决策的核心。决策的方式有三种,即正式的、非正式的和随机的。正式的决策时通过咨询专家和运用复杂的决策方法进行的,非正式的决策时通过公司决策层的直觉获得的,随机的决策则是根据当前的机会做出的决策。显然,后两种决策过程的风险很大,因为直觉和随机决策不能深刻地揭示现实和预测未来,而数学模型则可以通过评估企业价值来确定应该从事什么业务以及是否有能力从事该业务。
战略决策的可执行性要求战略规划不能停留在文案中,而是要求企业核心管理团队能够充分调动资源实现战略目标,保证战略对环境的适应性。因此,科学的决策过程还必须通过咨询专家运用统计方法测量出管理团队态度以及核心能力的作用。
CAPM原理下的企业投资评估分析
(一)基于CAPM的评价模型
CAPM是评价证券投资潜在商业价值的财务模型,尽管模型有许多严格假设,但其思想仍然可以作为实业投资中多元化经营分散投资风险的依据。
假定一个多元化经营的集团,当前拥有m个不同的业务,从事m个不同业务的风险rm定义为rm=S×rjm,其中:S为各个业务回报率间的标准差;rjm为业务j的回报率与m项业务组合回报率的协方差。若rm=0,意味着风险可以通过分散经营去除;若rm>0,意味着有不可去除的系统风险。
对于业务j,其价值的评价模型为
(1)
其中:Vj为业务j的期望价值;Rj为业务j的期望回报率;Sj为业务j在一定周期(例如每月)回报率的标准差;rjm为业务j的回报率与m项业务组合回报率的协方差;p为风险价值;i为无风险利率。
企业经营者是否选择扩张新业务,取决于待选择业务的价值评估。一个风险投资家选择的目标企业,则应满足
(2)
根据上式,企业管理者可以控制的因素有三个:增大回报率Rj ;减少业务回报率的标准差Sj;建设业务j的回报率与m项业务组合回报率的协方差rjm。风险投资家考察的是企业管理者是否对可控因素有足够的掌控能力。
(二)现实中的矛盾
投资者希望选择投资对象,获得最大的企业价值。按上述模型,在企业管理层能够控制的因素中,前两项必须在业务经营过程中控制,第三项实际上很难控制。因为实业资产的价值变现能力不同于证券资产,所以,在通过分散经营以减少风险的企业经营过程中,风险的大小取决于很多因素,表现出很大的随机性,实际上在较短时间内是不可控制的。因此,CAPM的思想在证券投资和实业投资之间表现出矛盾。
金田的企业资源分散到不同行业中,这种分散经营过程可能导致每一项业务都失去控制,风险随之增大。万科的经营策略加强了管理层对核心业务的控制能力,充分把握可以控制的因素成为减少企业经营风险的关键。
基于战略适应性概念的混合评价模型
风险投资价值评估的方法有很多,实物期权方法就是常用的一种。由于目标企业的数据和市场数据往往不够充分,所以主要依靠财务数据的方法就不够理想。
风险投资家也将投资风险分为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系统风险属于不可分散风险,而非系统风险属于可分散风险。非系统风险中的一部分是商业风险和管理风险,这涉及到产品的开发问题、产品营销和经营管理过程与能力。因此,风险投资家评估新的投资项目需要考察风险企业内部管理情况。战略适应性(Strategic Fit)是反映企业现有经营能力与新投资项目适应程度的一个指标,是企业在选择投资方向时关于企业资源和核心能力对备选业务的适应能力的评估。战略适应性包括组织适应性、生产适应性和营销适应性三个方面,具体解释为:
组织适应性。现有组织架构和管理团队是否适合拓展新业务,管理团队是否对新业务一致认可,是否有足够的管理经验。
生产适应性。现有生产设备、生产能力、采购能力、存储能力、研发能力和人力资源是否适合新业务。
营销适应性。现有市场、渠道、销售队伍、推广能力和客户群是否适合新业务。
战略适应性的需要根据其他业务的资源对被评价的业务做出结论,战略适应性概念描述了现有资源适合新业务的程度。
在战略适应性概念下,企业扩展新业务时,既要考虑业务的期望利润高低和利润的波动风险,也要考虑现有业务的资源对备选业务的适应性。风险投资家在考察备选企业时,通常针对企业的部分项目的潜力,例如企业当前有m项不同的业务,其中n项为新开发项目,投资方要综合考察企业资源对这些新项目的战略适应性。考虑到模型(2)中的几个缺陷:风险价值p不易度量;风险投资的主要投资对象通常经营时间都比较短,缺少历史数据,而该模型只能利用经营指标历史数据;模型缺少对企业经营潜力的评价,在战略适应性概念基础上,风险投资的选择模型修正为混合评价模型:
(3)
其中:j =1,2,…,n为n项待评估新业务的序号;Vj,Rj,sj的意义同上;OFj为其它稳定的核心业务对业务j的组织适应性;PFj为其它业务对业务j的生产适应性;MFj为其它业务对业务j的营销适应性;SFj(OFj,PFj,MFj )是由OFj,PFj,MFj确定的战略适应性的综合指标值,即由OFj,PFj,MFj经过综合评价后形成的指标。实际上,SFj的作用是取代模型(2)中的rjm。Vj是相对期望价值,只有与其他项目的相对期望价值相比较时才有意义。
与CAPM不同的是,投资于多种证券,证券之间的相关性低可以降低非系统风险,而投资于多个实业项目,项目之间的战略适应性高可以提高业务的可控性,进而非系统降低风险。
风险投资的决策分析方法
在混合评价模型中,Rj和sj可以通过财务预测数据计算。SFj可以通过AHP方法进行评价。评价的过程包括以下几个基本步骤:
建立评价小组。小组成员除投资方代表和顾问外,还应包括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备选业务的主要负责人、营销经理和生产经理。
建立层次结构模型。在准则层,根据具体情况建立指标体系,评估OFj,PFj,MFj三个方面的指标。
构造对比矩阵。
计算权向量并做一致性检验。
计算组合拳向量并做组合一致性检验,得出综合的战略适应性指标,即SFj。
做出初步选择。由模型(3)选取一个最大值的业务(例如业务k),然后在n项待评估新业务去除第k项,继续用上述方法进行筛选,选出次优的项目。如此继续下去可以将n项待评估新业务的相对价值排出顺序,投资者依据此顺序选择投资项目。
基于AHP的评价方法综合反映了经营管理团队对企业现状的认识,并且这种认识对经选择的投资项目来说是趋于一致的,这也使得在新项目执行中减小阻力,增加项目成功的可能性。
结论与启示
企业战略投资项目的选择需要适合企业的现有资源和核心能力,否则可能出现不能控制的现象,风险也随之而来。在CAPM理论下,结合战略适应性概念建立的混合评价模型考虑了企业成熟经营项目与新投资项目之间的相关性,这种相关性主要反映了经营管理团队对新项目的适应能力。运用AHP对战略适应性进行评价的过程使经营管理团队对新项目的认识更充分,这样可以减少今后执行中的分歧,从而减少新项目的风险。这种方法也为多元化战略的制定与成功执行提供了一定保障。
参考文献:
1.(美)威廉・F・夏普.投资组合理论与资本市场[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2.张涛,唐志强.不同战略,两种命运:简析万科与金田的企业发展战略[J].企业管理,2001,9
3.王玺.投资方向战略的战略适应性与决策模型[J].工业技术经济(增刊),2003
4.王玺.战略管理:耗散结构理论下的认识与实践[J].科技信息,2010,24
5.柴中华,郑垂勇,蔡华.风险投资价值评估的新方法[J].统计与决策,2010,5
6.黄凤羽.风险投资中的风险识别[J].现代会计,2002,1
7.Michael J. Stahl, David W. Grigsby. Strategic Managememt: Formul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M]. Boston:PWS-Kent Publishing Company,1992
从国外成熟的经验来看,投资银行家扮演着创业投资的策划者、组织者的角色,几乎每一家金融公司都有专门部门从事高科技公司的投资业务,在融资、公司购并、企业包装上市等方面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从整个创业投资的运作过程来看,每一步骤都与投资银行的业务和技术紧密相关,证券公司从事这一业务,有着其他机构难以相比的优势。
创业投资为证券公司业务的开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和广阔的空间。而证券公司必须突破传统的业务范围,拓宽、延伸金融服务,服务手段从相对固定向不固定转变,服务方法从相对简单向多样化转变,技术含量从较低向较高转变,服务周期从相对较短向孵化型转变。
有条件的证券公司可以分步实施风险投资业务:(1)设立专业部门,专门从事高科技公司的投融资服务。(2)发起设立风险投资基金公司。由证券公司发起设立风险投资基金公司,积极实现风险投资组织革新,通过组织资产运作和管理投资直接投入到系统性专业化的风险投资之中去。
从机构组织和制度上保障风险投资基金不偏离基金投资的投资原则和经验宗旨,并借此规避投资风险,是今后证券公司开展风险投资的发展趋势和基本方向。
只要虚心学习国外先进风险投资机构的成功经验,并充分利用自身的独特优势,不断进行业务创新,与之展开公平竞争,中国真正意义上的投资银行将在业务竞争和创新中壮大成长。
二为风险投资服务的投资银行业务创新
在现阶段,我国的证券公司介入风险投资必须以投资银行业务及其创新和现有资源为立足点。因为证券公司开展风险投资业务的优势之一是证券公司是金融市场工具创新最具活力的主体,证券公司只有具备了不断引进和创新的金融工具,才能使与风险投资相关的新业务不断拓展。
1、可转换优先股
根据美国硅谷风险投资成功案例分析,风险投资对企业的投资一般是通过优先股的形式进行的。这种优先股具有如下特性:
(1)优先清偿。以优先股形式入股可使风险投资在企业破产后对企业资产和技术享有优先索取权,这样便可将损失减为最小。
(2)收益性。风险企业能够支付优先股的红利给风险资本,再愿意冒险的风险投资者也不希望他们的投资颗粒无收。
(3)可赎回性。风险资本除了通过风险企业的IPO顺利获得退出之外,如果风险企业的发展速度未达到风险投资者的期望值,可以要求风险企业购回这些优先股。
(4)有限的决策参与权。参与风险企业的优先股不同之处在于:一般优先股并不享受表决权,但风险投资的股份一般对企业的重大事务,如企业出售,生产安排等享有与所占股份不成比例的表决权,对经理层的决策甚至享有冻结权。根据美国学者Max和Grmper分别利用1990年的实际数据进行的分析,这种优先股的投资方式较一般的证券投资在减少逆向选择和避免风险投资承担过高风险方面都更加有效。
(5)可转换性。这是此种优先股最具适用性的地方。当风险企业进展顺利时,风险投资者有权将优先股转换成普通股,从而拥有风险企业的部分股权,甚至实现对风险企业的控制。
2、“棘轮”条件
“棘轮”条件(ratchets)指的是风险企业用低价发行新股票筹资时,风险投资有权获得一定量的股票以保证其持股比例不因新股票的发行而改变。这样,当风险企业因经营不善被迫以较低价格发行新股票筹资时,风险投资不会因“股份稀释”而影响其表决权。
3、再投资期权
根据不同的情况和契约的约定,再投资期权有以下三种情况:
第一,追加投资。当企业经营较好,发展前途乐观,股票有升值潜力时,风险投资还可用预先确定的价格向风险企业追加投资,这样风险投资便可以低于市场价格的低价增加其在成功把握较大的企业内的股份,从中获利。这种期权已成为风险资本的一大获利源泉,以致有人总结道:“所谓的风险资本投资,不过是购买了对企业进行再投资权利的期权而已。”
第二,转换贷款。风险投资者向风险企业提供贷款,在风险企业业务发展顺利时风险投资者可以按照贷款时的约定将贷款转换成普通股。如果贷款已经由风险企业归还,风险投资者仍能按原来的贷款金额及约定的较为优惠的转换比例,购买公司普通股。
第三,可转换债券。风险企业发行可转换债券给风险投资公司和证券公司,在风险企业经营不佳时,债券甚至低于面值发行,当风险企业上市或经营状况转好,其股份有很大升值潜力时,将债券转换成股份。
以上三种形式的本质是:风险资本凭借其较早进入风险企业的便利,设计了以债务形式存在、既能尽量减少风险又能在风险企业经营状况转好时增加股份、获得较高收益的金融创新品种,成功实现了控制风险下的收益最大化。
4、合资
合资的方式有很多种,其中比较适合国内证券公司采用的方式有两种:
第一,与其他风险资本共同投资。为分散风险,风险投资通常以共同投资的方式运作,即一般以一家证券公司的风险资本充当“领导者”,其他的风险投资实体作为“追随者”,在主要的融资阶段,一般有两到三家共同参与。这样,使得单个的风险投资可投资于更多的企业,减少了投资失败的风险,也可以通过风险投资的共同审计,减少判断错误的可能性。
第二,引进战略投资者或中小投资人共同投资。战略投资者看重投资对象未来对于自己公司战略发展的利益,在战略投资者是否作出合资决策时,非常注重风险企业未来产品或技术的使用权、产品市场分享权、产品经销权、未来产品或技术的共同开发权以及最终购买风险企业其余部分股权的期权。因此引进战略投资者虽然可能是投资银行退出风险企业的一个渠道,但引进战略投资者进行合资可能意味着失去对风险企业的控制。
而引进中小投资人虽然投资额较小,但往往不参与公司的具体管理工作,对风险企业的重大决策干预较少,除了关心公司的投资回报外,不在乎公司的管理和控制权问题,所以,引进中小投资人的合资是较理想的选择。
证券公司利用广泛的客户群,完全可以通过合资的方式帮助风险企业成功实现业务的拓展,从而为风险企业首次公募发行和投资银行常规业务的开发创造条件。
三为风险企业提供全方位创新服务
1、培育和储备风险企业的管理者
证券公司内部需要有管理、财务和科技等专家组成具有一定权威的高科技产业评估咨询小组,为投资和贷款决策提供咨询服务;同时培养具备金融、保险、管理、科技、投资等各方面知识以及预测、处理、承受风险能力的人才,以适应创业投资业务发展的需要,中国风险投资离不开投资银行的金融创新服务和对风险投资家、高级管理人员的培育。
2、为风险企业提供管理增值服务
风险企业的管理与传统意义上的企业有较大的不同。风险企业的管理是根据风险企业本身高科技或市场化的特性,顺应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经济激烈竞争的新形势而诞生的管理模式,它以知识管理为内容、以人本管理为核心、以战略管理为导向和以柔性管理组织形式,全面、高能量、高速进行经营管理和决策,选择企业最佳的经营方案,实现最大的经济效益,达到最高的科学管理水平。
投资银行如何协助公司加强管理,通过管理创造价值,是投资银行提供风险投资延伸服务的核心。投资银行的专业人员必须揉合不同的技巧和专业能力,才可能协助风险企业通过管理提高其价值,这些技巧和能力包括行业知识、技术远见、服务方法、行业关系、全球业务、为顾客专门设计的建议、交易经验、新颖的财务结构、进入资本市场的能力、透析及深入的研究等各个方面。要达到管理增值的目标还须投资银行担任风险企业的财务和战略管理顾问,这包括私募配售、初次公开发行、股本设计、可转换债券、投资级别债券和高收益债务融资等方面的财务与融资服务,以及购并、战略销售、买方顾问、重组顾问、战略合作等方面的战略建议与业务指导。
3、为风险企业提供全新的售后服务
在支持风险企业公开发行股票后,证券公司风险资本部门还应通过售后市场研究和交易支持、长期融资安排以及战略咨询服务三大块业务来保持与风险企业或高科技公司的持续伙伴关系。
首先,售后市场研究和交易支持主要是支持IPO后的股价和流通量,形成和保持较高的上市开盘价和日后股价的持续攀升,并能提高其二级市场的流通量,这是维护风险企业二级市场形象、保证公司后续融资的重要支持手段。其次,长期融资安排主要是证券公司未来协助高科技公司建立合适的资金结构方面提供长期专业服务,即利用各种各样的融资工具如增发新股、可转换证券、债券发行和合资等,以确保业务已上轨道的公司能实现最低的融资成本。第三,在战略咨询服务方面主要是随着科技公司规模日渐壮大,证券公司的财务顾问部门应向其提供多种不同发展战略,比如在购并、战略销售、买方顾问、重组顾问、战略合作等方面给风险企业一些战略建议与业务指导,为企业争取最高的价值。
四利用业务创新进行风险控制
对于中国的投资银行来讲,风险投资是对投资银行业务外延的拓展,是重大的业务创新。证券公司在控制风险方面必须具有足够的专业优势才有能力筛选成功的创业企业,良好的监控风险、规避风险的能力可以提高证券公司风险投资的成功率。
1、通过对客户的遴选规避风险
证券公司的投资银行部门应对风险企业进行广泛的遴选,聘请工程师、科学家、财务法律专家对风险企业的有形资产、企业合同等进行检查,根据种种迹象判断和识别风险的类型,并对风险发生的概率和风险发生后预期的投资损失进行计算,运用数学方法和模型,计算出在可以忍受的风险水平下的投资损益,从而作出对风险企业的投资取舍。
2、通过契约的合理设计规避风险
风险投资是通过明确的合约设计,将其权利和义务明确化和制度化来规避风险的。比如前述,设计可转让的优先股参与风险企业,既可为今后增资有前景的风险企业设计购股选择权,从而实现高收益,又可以在企业经营不佳时要求优先债务清偿,尽量减少损失。在前述的再投资期权方式中,证券公司通过设计种种参股的选择权,使得参与的风险大大降低,投资的效率得到了提高。
3、通过有效监控来规避风险
从国外成熟的经验来看,投资银行家扮演着创业投资的策划者、组织者的角色,几乎每一家金融公司都有专门部门从事高科技公司的投资业务,在融资、公司购并、企业包装上市等方面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从整个创业投资的运作过程来看,每一步骤都与投资银行的业务和技术紧密相关,证券公司从事这一业务,有着其他机构难以相比的优势。
创业投资为证券公司业务的开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和广阔的空间。而证券公司必须突破传统的业务范围,拓宽、延伸金融服务,服务手段从相对固定向不固定转变,服务方法从相对简单向多样化转变,技术含量从较低向较高转变,服务周期从相对较短向孵化型转变。
有条件的证券公司可以分步实施风险投资业务:(1)设立专业部门,专门从事高科技公司的投融资服务。(2)发起设立风险投资基金公司。由证券公司发起设立风险投资基金公司,积极实现风险投资组织革新,通过组织资产运作和管理投资直接投入到系统性专业化的风险投资之中去。
从机构组织和制度上保障风险投资基金不偏离基金投资的投资原则和经验宗旨,并借此规避投资风险,是今后证券公司开展风险投资的发展趋势和基本方向。
只要虚心学习国外先进风险投资机构的成功经验,并充分利用自身的独特优势,不断进行业务创新,与之展开公平竞争,中国真正意义上的投资银行将在业务竞争和创新中壮大成长。
二为风险投资服务的投资银行业务创新
在现阶段,我国的证券公司介入风险投资必须以投资银行业务及其创新和现有资源为立足点。因为证券公司开展风险投资业务的优势之一是证券公司是金融市场工具创新最具活力的主体,证券公司只有具备了不断引进和创新的金融工具,才能使与风险投资相关的新业务不断拓展。
1、可转换优先股
根据美国硅谷风险投资成功案例分析,风险投资对企业的投资一般是通过优先股的形式进行的。这种优先股具有如下特性:
(1)优先清偿。以优先股形式入股可使风险投资在企业破产后对企业资产和技术享有优先索取权,这样便可将损失减为最小。
(2)收益性。风险企业能够支付优先股的红利给风险资本,再愿意冒险的风险投资者也不希望他们的投资颗粒无收。
(3)可赎回性。风险资本除了通过风险企业的IPO顺利获得退出之外,如果风险企业的发展速度未达到风险投资者的期望值,可以要求风险企业购回这些优先股。
(4)有限的决策参与权。参与风险企业的优先股不同之处在于:一般优先股并不享受表决权,但风险投资的股份一般对企业的重大事务,如企业出售,生产安排等享有与所占股份不成比例的表决权,对经理层的决策甚至享有冻结权。根据美国学者Max和Grmper分别利用1990年的实际数据进行的分析,这种优先股的投资方式较一般的证券投资在减少逆向选择和避免风险投资承担过高风险方面都更加有效。
(5)可转换性。这是此种优先股最具适用性的地方。当风险企业进展顺利时,风险投资者有权将优先股转换成普通股,从而拥有风险企业的部分股权,甚至实现对风险企业的控制。
2、“棘轮”条件
“棘轮”条件(ratchets)指的是风险企业用低价发行新股票筹资时,风险投资有权获得一定量的股票以保证其持股比例不因新股票的发行而改变。这样,当风险企业因经营不善被迫以较低价格发行新股票筹资时,风险投资不会因“股份稀释”而影响其表决权。
3、再投资期权
根据不同的情况和契约的约定,再投资期权有以下三种情况:
第一,追加投资。当企业经营较好,发展前途乐观,股票有升值潜力时,风险投资还可用预先确定的价格向风险企业追加投资,这样风险投资便可以低于市场价格的低价增加其在成功把握较大的企业内的股份,从中获利。这种期权已成为风险资本的一大获利源泉,以致有人总结道:“所谓的风险资本投资,不过是购买了对企业进行再投资权利的期权而已。”
第二,转换贷款。风险投资者向风险企业提供贷款,在风险企业业务发展顺利时风险投资者可以按照贷款时的约定将贷款转换成普通股。如果贷款已经由风险企业归还,风险投资者仍能按原来的贷款金额及约定的较为优惠的转换比例,购买公司普通股。
第三,可转换债券。风险企业发行可转换债券给风险投资公司和证券公司,在风险企业经营不佳时,债券甚至低于面值发行,当风险企业上市或经营状况转好,其股份有很大升值潜力时,将债券转换成股份。
以上三种形式的本质是:风险资本凭借其较早进入风险企业的便利,设计了以债务形式存在、既能尽量减少风险又能在风险企业经营状况转好时增加股份、获得较高收益的金融创新品种,成功实现了控制风险下的收益最大化。
4、合资
合资的方式有很多种,其中比较适合国内证券公司采用的方式有两种:
第一,与其他风险资本共同投资。为分散风险,风险投资通常以共同投资的方式运作,即一般以一家证券公司的风险资本充当“领导者”,其他的风险投资实体作为“追随者”,在主要的融资阶段,一般有两到三家共同参与。这样,使得单个的风险投资可投资于更多的企业,减少了投资失败的风险,也可以通过风险投资的共同审计,减少判断错误的可能性。
第二,引进战略投资者或中小投资人共同投资。战略投资者看重投资对象未来对于自己公司战略发展的利益,在战略投资者是否作出合资决策时,非常注重风险企业未来产品或技术的使用权、产品市场分享权、产品经销权、未来产品或技术的共同开发权以及最终购买风险企业其余部分股权的期权。因此引进战略投资者虽然可能是投资银行退出风险企业的一个渠道,但引进战略投资者进行合资可能意味着失去对风险企业的控制。
而引进中小投资人虽然投资额较小,但往往不参与公司的具体管理工作,对风险企业的重大决策干预较少,除了关心公司的投资回报外,不在乎公司的管理和控制权问题,所以,引进中小投资人的合资是较理想的选择。
证券公司利用广泛的客户群,完全可以通过合资的方式帮助风险企业成功实现业务的拓展,从而为风险企业首次公募发行和投资银行常规业务的开发创造条件。
三为风险企业提供全方位创新服务
1、培育和储备风险企业的管理者
证券公司内部需要有管理、财务和科技等专家组成具有一定权威的高科技产业评估咨询小组,为投资和贷款决策提供咨询服务;同时培养具备金融、保险、管理、科技、投资等各方面知识以及预测、处理、承受风险能力的人才,以适应创业投资业务发展的需要,中国风险投资离不开投资银行的金融创新服务和对风险投资家、高级管理人员的培育。
2、为风险企业提供管理增值服务
风险企业的管理与传统意义上的企业有较大的不同。风险企业的管理是根据风险企业本身高科技或市场化的特性,顺应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经济激烈竞争的新形势而诞生的管理模式,它以知识管理为内容、以人本管理为核心、以战略管理为导向和以柔性管理组织形式,全面、高能量、高速进行经营管理和决策,选择企业最佳的经营方案,实现最大的经济效益,达到最高的科学管理水平。
投资银行如何协助公司加强管理,通过管理创造价值,是投资银行提供风险投资延伸服务的核心。投资银行的专业人员必须揉合不同的技巧和专业能力,才可能协助风险企业通过管理提高其价值,这些技巧和能力包括行业知识、技术远见、服务方法、行业关系、全球业务、为顾客专门设计的建议、交易经验、新颖的财务结构、进入资本市场的能力、透析及深入的研究等各个方面。要达到管理增值的目标还须投资银行担任风险企业的财务和战略管理顾问,这包括私募配售、初次公开发行、股本设计、可转换债券、投资级别债券和高收益债务融资等方面的财务与融资服务,以及购并、战略销售、买方顾问、重组顾问、战略合作等方面的战略建议与业务指导。
3、为风险企业提供全新的售后服务
在支持风险企业公开发行股票后,证券公司风险资本部门还应通过售后市场研究和交易支持、长期融资安排以及战略咨询服务三大块业务来保持与风险企业或高科技公司的持续伙伴关系。
首先,售后市场研究和交易支持主要是支持IPO后的股价和流通量,形成和保持较高的上市开盘价和日后股价的持续攀升,并能提高其二级市场的流通量,这是维护风险企业二级市场形象、保证公司后续融资的重要支持手段。其次,长期融资安排主要是证券公司未来协助高科技公司建立合适的资金结构方面提供长期专业服务,即利用各种各样的融资工具如增发新股、可转换证券、债券发行和合资等,以确保业务已上轨道的公司能实现最低的融资成本。第三,在战略咨询服务方面主要是随着科技公司规模日渐壮大,证券公司的财务顾问部门应向其提供多种不同发展战略,比如在购并、战略销售、买方顾问、重组顾问、战略合作等方面给风险企业一些战略建议与业务指导,为企业争取最高的价值。
四利用业务创新进行风险控制
对于中国的投资银行来讲,风险投资是对投资银行业务外延的拓展,是重大的业务创新。证券公司在控制风险方面必须具有足够的专业优势才有能力筛选成功的创业企业,良好的监控风险、规避风险的能力可以提高证券公司风险投资的成功率。
1、通过对客户的遴选规避风险
证券公司的投资银行部门应对风险企业进行广泛的遴选,聘请工程师、科学家、财务法律专家对风险企业的有形资产、企业合同等进行检查,根据种种迹象判断和识别风险的类型,并对风险发生的概率和风险发生后预期的投资损失进行计算,运用数学方法和模型,计算出在可以忍受的风险水平下的投资损益,从而作出对风险企业的投资取舍。
2、通过契约的合理设计规避风险
风险投资是通过明确的合约设计,将其权利和义务明确化和制度化来规避风险的。比如前述,设计可转让的优先股参与风险企业,既可为今后增资有前景的风险企业设计购股选择权,从而实现高收益,又可以在企业经营不佳时要求优先债务清偿,尽量减少损失。在前述的再投资期权方式中,证券公司通过设计种种参股的选择权,使得参与的风险大大降低,投资的效率得到了提高。
3、通过有效监控来规避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