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少数民族文学艺术

少数民族文学艺术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7-09 08:24:29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少数民族文学艺术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少数民族文学艺术

篇1

在我们身边周围都需要语言的沟通。一个家庭之间需要语言沟通,一个民族之间需要语言的沟通,一个国家之间也需要语言的沟通。我们国家是个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不仅学好自己本民族的语言,还要学好大家共用的语言,也就是我们的普通话——“汉语”。学好汉语我们才能无障碍的跟别人交流思想,交流心得体会,无障碍的生活在这个广袤的土地上。为了普及我们国家使用的汉语文字,国家采取了少数民族地区教学中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本民族的语言之外还学习汉语文的教育教学政策。汉语言文学是我国传统文化和民族意识的学术载体,作为世界最悠久的文字,汉字在上下五千年的传承发展中,形成了独有的汉字文化。汉字教学可以说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相当强的实用科学,其对于培养高素质综合性人才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汉语文教育教师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的汉语文教师应该具有前瞻性,要重视对学生进行高素质综合性人才的培养。在贯彻教学计划的同时,需要构建相对完整的教学体系,注重教育学生的精神文明建设和理论建设,理论实际相结合,课堂上的知识用到实际生活当中,建立健全学生的道德体系。

二、汉语文教学对教师的要求

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文学素养和语言使用能力。一方面要加强对现代汉字本身的研究,将自己抑或他人的研究成果充分地运用在日常的汉字教学当中;另一方面也要研究汉字的教学方法,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了解本民族地区学生在教学当中遇到的学习方面的困难,比如:咬文嚼字,发音是否准确,写字是否规范,字词的讲解必须具体,详细等。有一个老师教学生“回来”和“来”这两字词时没详细的讲解它们的区别,很马虎的告诉学生“来”这个字。学生就这样记住了,学生现实生活中跟汉族去交流时学生不管自己人回来还是别家人要过来都用“来”这个字表示,这时候别人不理解和疑惑的问题就会出现。所以老师的细心,认真的讲解对学生的学习影响特别大。还要注重学生学习汉字的重点和难点,通过不断地总结经验,有效地进行汉字教学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让学生快乐的学习汉语文,并且使用到学习生活中。

三、少数民族地区汉语文教学需要注重的几个问题

1、注重学生写字的正规、准确。汉语文教学必须打好汉字这个基础。这个基础对于学生汉语文水平的提高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这个基础打不好,学生的汉语文学习将遇到不可逾越的障碍;这个基础打好了,学生的汉语文水平便可望得到迅速的提高,甚至产生飞跃。相当多的学生书写混乱、错字多等现象反映了汉字教学的严重不足。一个人写出来的字就是他的“门面”、“看字如看人”这句话准确的说明了写一手好字多么的重要。

2、注重学生的语法与语感。如果给他人进行良好的语文教学必须从语法入手,不管是汉语文还是其他少数民族的语言都一样,掌握好实词的基础上能更好的掌握虚词,虚词的使用则理性得多。特别是连词在书面语中的使用频率远远高于日常口语。比如:“你怎么才来”这句话为例,加了“才”这个字之后表示他来晚了,让人等了很长时间了,表示有点不耐烦的意思。像这种的知识点在汉字当中很多。只有学好虚词,才能自如地运用书面语,并提高口语的水平。而且,虚词的使用与思维的发展关系密切。当然,虚词的教学也应当是动态的,结合语用实际的。不同民族语言的表达方式,语法各不同,所以学生在使用,学习汉语文时容易出现的问题是表达时按着自己本民族的语言语法形式去表达,这样以来也许跟汉语恰恰相反。比如蒙古族的语言为例。蒙古族说“我不去”这句话时“不”这个语气词蒙语中在“去”这个动词的后面,而在汉语文中“不”在“去”这个动词的前面。表达方式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依靠语法,依靠经验。

而在阅读中,语感的意义则更大。阅读不仅是获取信息、培养思维的过程,还是学习语言知识、培养语言能力的过程。要培养语感,必须通过多阅读。通过接触大量的语言材料,大胆的跟他人沟通,表达。只有大量阅读语言材料,才能充分了解语词的分布,才能学习更多的表达式,才能更好地比较和区别各种表达式的表达意义,才能了解不同表达式的不同语境。而反复地读名篇佳作能更好地体悟作品的情感和思想,并反过来体悟某些表达式的特殊意义和特殊价值,从语音、词汇、语法的不同角度综合地体悟语言运用的奥妙和规律。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其中也应当包含这样一个语言学习的基本规律。当前,特别应当提倡朗读和口语交流。要读得书声琅琅,读得痛快淋漓。手里拿着一摞子的材料不准确,流利的读出来出来,那等于没学好语言。

3、注重学生平时的知识积累与实际运用时的互动与熏陶。语言是人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标志,是人类的重要交际工具,只有掌握了某种语言的人,才能进入人类社会,拥有人的活动,从这个最本质的意义上讲,汉语文学习是人成其为人的重要活动。每个人都必须掌握必要的语言文字和不断地发展语言,尤其少数民族的人都聚集在本民族居住地附近,所以接触的人之间都是用本民族的语言,因此提高汉语文带来了一定的影响,所以学生在教学实际过程中通过老师,书本,电视媒体来提高自己的词汇量。丰富和积累语言应该成为我们有意义的生活中的一部分。

篇2

2、采用双轨教学制包豪斯学院在每一届都会设立一位“形态教师”来教授艺术形式、色彩运用与绘画知识,再配一位“技术教师”,在技术、手工艺与材料方面对学生进行指导。

3、重视学员综合素质进入包豪斯的新生在接受专业教育之前,必须接受为期六个月的基础课程教育,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3、提倡作品为大众服务包豪斯改变过去那种艺术设计只为少数权贵服务的状况,提倡为大众生活而设计,因此作品具有实用性、大众性特点。

二、少数民族工艺美术教学现状

我国地域辽阔,拥有五十六个民族,其中五十五个属于少数民族,这些少数民族由于地域、、生产方式、生活习俗等不同,各自形成了具有浓郁特色的文化,他们的民族文化表现在多个方面,其中在美术层面的表现最为显著,但他们在自己民族工艺美术的教学上,仍存在一些不足。

1、少数民族工艺美术教学师资力量薄弱我国现阶段艺术设计师的数量并不少,但由于工艺设计与市场紧密相关,导致大量设计师的选择是服务于市场的职位而非教师,致力于少数民族工艺美术的教师又是少之又少,因此少数民族地区很难找到水平高超的工艺美术老师。

2、少数民族工艺美术的生源素质不达标目前,很多少数民族工艺美术教育学校只重视专业技能,而对学生的综合素质不予考虑,这导致学生创新能力不够,所设计制作出的产品没有内涵,不能很好的传承民族文化。

3、少数民族工艺美术教学模式单一不具特色少数民族工艺美术教学模式单一,在教学中并没有突出民族特色,很多学校在民族文化教育方面只停留在对民族艺术的欣赏上,理论尚且不足,更无需提民族艺术作品的制作技艺。这使学生对民族特色了解不足,作品专业性不高。

三、包豪斯影响下该有的少数民族工艺美术教学

1、加强师资力量、合理分配教学任务教师的水平对一所学校的教学与科研水平有直接的影响,少数民族高校应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吸引高素质人才,并充分发挥他们的教学能力。借鉴包豪斯的教师配置模式,形成符合专业教育的“双师制”,聘请传统讲座教师在美术理论、绘画手法、创作流派方面教导学生,同时,邀请有经验的民族高级技师,在作品的具体制作上传授学生经验。

2、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招生时应充分展示自身优势,以吸引优秀学员,并在录取阶段做到严把关,宁缺勿滥。在新生的教育上,不要急于教授他们过于专业的知识,也没有必要要求他们掌握民族文化的精髓,而是首先对学生进行基础课程教育,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这对他们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有十分大的帮助,另一方面,综合素质的提高使学生在设计作品时更有想法,创造的作品更具内涵。

3、产学结合包豪斯学院强调为大众生活而设计,这就要求学校与少数民族工艺美术产业结合起来,教育与市场结合起来。少数民族工艺美术专业应积极与相关企业取得联系,将学生的作品推荐给他们,尽量使作品得到接受、赏识并批量生产,这样不仅可以使具有少数民族特色的工艺作品的价值得到真正的实现,还可以激励学生,创作出更好的作品。

篇3

一、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初中语文教学现状

随着我国新课改的实施和推进,新课改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得到大力开展,少数民族地区的初中语文教学模式和方法也进行了一定的改革,但是由于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农村文明建设速度较慢,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再加上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差异比较明显,师资力量薄弱,很多少数民族教师的教学水平低下,教学模式仍沿袭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将应试教育作为主导教学模式,这就导致少数民族农村地区的初中生接触的知识面^于狭隘,初中生在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下,很难开拓自己的视野,无法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自身的学习能力得不到进一步提高。教师在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中,仍然采用了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没有对发达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差异进行全面地研究,致使农村地区初中语文的教学方法极为落后,再加上少数民族的地区学生学习水平参差不齐,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较差,在学习语文知识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很多困难,长期发展下去就会导致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降低。此外,农村语文教师缺乏进修机会,教师的综合素质和教学水平无法得到提升,跟不上时代的步伐,这就导致语文课堂教学质量低下,教学方式落后,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低下,很难全身心投入到初中语文知识学习中,并影响到其他学科的学习,进而严重制约了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设施匮乏。

少数民族地区自然环境恶劣,经济发展滞后,这在极大程度上影响了当地教育事业的发展,再加上当地政府在教育事业方面投入的资金较少,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学校在采购教学设备时,没有强大的经济条件作后盾,教学设施十分简陋。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很多学校都没有配备相应的多媒体教学软件,教师在教学中只能采用板书的形式进行教学,由于语文知识过于抽象,没有多媒体教学软件的辅助作用,便无法实现语文知识形象化的目标,所以大部分学生学习兴趣低下,语文课堂教学质量得不到有效提高。

2.地区文化差异较大。

少数民族地区学生在日常交流中多用母语,并且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的生活方式中都保留着部分民族特色,他们和外界交流的机会很少,这就导致学生语文基础较差,对语文知识的理解有一定困难,再加上师资力量薄弱,无法缓解由少数民族地区文化差异大引起的初中语文教学质量低下的问题,很难实现汉语言文化和少数民族地区文化的良好融合。

3.教学理念落后。

虽然新课改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推行,但是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大多较偏远,经济发展缓慢,这就导致新课改在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很难开展,农村初中语文教学大部分还在采用传统的应试教学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学习,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都很低,并且无法充分发挥自身的主体性,让学生产生厌学、畏学的心理,这对学生学习初中语文知识是极为不利的。

三、改善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初中语文教学的有效策略

1.政府要加大少数民族地区农村教育方面的投资。

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初中语文教学质量低下,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缺乏先进的教学资源,因此,当地政府应该充分意识到这一点,加大少数民族地区农村教育方面的投资,最大限度地满足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初中语文教学的需求,配置必须的多媒体教学设备,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能够接触到当前的最新资讯,开拓学生的眼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2.促进汉语言文化和少数民族地区文化的融合。

汉语是我国每个地区都应该掌握的语言文化,少数民族地区也不例外,学校针对地区文化差异较大的问题,应该加大师资队伍建设方面的投入,对教师进行定期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让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库,采用多元化的手法为学生讲授具有专业性的语文知识,将促进汉语言文化和少数民族地区文化融合作为自己的首要任务,为社会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3.全面引进新课改的教学理念。

在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中,学校应该全面引进并大力贯彻新课改的教学理念,逐步对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的教学模式进行改善和优化,教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该明确自己的职责,重视对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增强学生学习初中语文知识的信心。创新我国经济发展的根本条件,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初中语文教师应该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从而促进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并进一步推动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

总结: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初中语文教学水平低下,这在极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导致我国教育事业发展不平衡,要想改善这一现状,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推动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发展的步伐。教师要在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中,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提高初中语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施航飞.初中语文有效教学策略谈[J].才智,2010(04).

篇4

汉语文应用学习中,教师要考察学生在汉语文学习过程中,“写字”;“阅读”;“写作”;“读音”;“拼音”;“口语表达”等方面要努力养成认真耐心的习惯。

学习要求掌握的生字“会读”;“会写”;“知道汉语文部首”掌握词语,了解字和词的意思,用法和读法,对话中可以让学生根据情况用不同的语气去交流,。少数民族地区学习汉语文要注意以下几点。

1 听力

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学生要认真集中注意力要养成听别人讲汉语文的习惯,并能听懂讲汉语文时主要内容,而且利用各科渠道听别人讲汉语文,培养自己的听觉能力,能够别人用汉语文交谈时听取对方的表达方式和语音准则的能力要做到自己会说会听会选语文的主次,并记主要词语,更喜欢这种语言。

2 口语表达

经常在课堂教学中小组活动进行时自觉和自由发言自己的观点和看法阐述,日常生活中同学之间用汉语交流,还有大声朗读汉语课文等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不能有自己怕自己,表达不清楚或怕说错而不说,语言是一个交流的工具而也,没有什么可怕的,人与人之间能够沟通,想说的话表达清楚就可以了,所以用汉语跟别人交流要大胆,尽可能用词要恰当,发言准确,应对方听懂,能理解就可以了。

3 坚持“文质兼朴”的教材选文标准

“文质兼美”一直是汉语文教材强调的选文标准,但是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教材的选文标准,我们认为应该坚持“文质兼朴”。一段时间,一些少数民族中小学校采用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全国统编教材,结果教材中大量的文学作品类选文,不仅增加了对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少数民族中小学生汉语教学的难度和负担,而且极容易使语言课变成文学课,进而偏离了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的目的。为了能使教材通过选文起到扩展学生汉语积累,进而让少数民族学生学会听说读写,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我们认为,汉语教材的选文应该以“文质兼朴”为标准,多选一些贴近学生生活的实用文,尽量少选一些思想内涵过于深刻的文学类作品比较合适,这也应该是汉语教材的特点之一。

4 开展丰富多彩的汉语言情境活动

把学校生活视为语言材料,布置语言环境,让学生在语言环境中慢慢形成语感。比如在学校开展“汉语角”之类的语言情境活动,定期开展汉语演讲比赛等,提高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在课堂上,教师应该多让学生讲汉语,积极与学生进行互动,鼓励和支持学生讲汉语,树立学生讲汉语、学习汉语文的习惯。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能使学生在愉快和自信的情绪中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

以鼓励表扬为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作为一名教师,教学方法一定要灵活,要切合我区 学生的心理特点。教师要多肯定学生的进步,在课堂上学生出现回答问题错误时,教师不应该批评得过于严厉,而是在纠正其错误同时鼓励敢于回答问题的精神,加强学生学习的决心和信心,不断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我国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把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列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知识与能力的形成,以及今后的学习工作生活都具有极其重要作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离不开教师的督促与言传身教。作为我区 小学的汉语教师,应该多让学生尽量用汉语来写日记、周记,或者在课堂上开展一些趣味活动,让学生用汉语编一些小故事、让学生课前预习功课。同时,要让学生认识学习汉语文的重要性,也让学生明白养成良好习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反复操练。

5 统一汉语课程的称谓用语

目前,虽然在教育部出台的有关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的相关文件中,开始以“汉语”这一称谓取代了沿用已久的“汉语文”,但是对课程改革和教学具有重要导向作用的高考试卷中,我们却发现仍然保留着“汉语文”这一称谓。而且,在少数民族中小学校中,“语文”“汉语文”“汉语”本来就因为教学对象的多样化,可能具有不同的指向和意义,但是这些词语的使用,却并没有被严格区分开来。在实际工作中,用语上的模糊往往容易导致人们认识上的混乱,所以我们希望尽快统一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的称谓用语,使我国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的改革和实施尽快走向科学化、规范化的发展之路。

篇5

二、研究综述

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有来自本民族语言的语言迁移和汉语的语言迁移,其困难程度自然大于汉族学生。在大学阶段,大部分少数民族学生的英语水平与汉族学生有很大的差距。英语教育工作者越来越认识到,少数民族学生和汉族学生在文化背景、学习习惯、学习基础等方面有很大不同,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他们英语学习的效果。要进行有效的英语教学,不能生搬硬套以汉族学生为主体的研究成果,必须针对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行之有效的研究。在这些研究中,一部分学者着重于困难因素分析,如向红笳的《民族院校学生英语学习的困难因素分析》,刘炬红等的《藏族学生的社会、语言、文化背景及学习英语的困难和干扰》。另一部分学者则在分析困难的同时还提出了一些具体对策,如侯建军在《少数民族地区学生英语听说障碍及其解决途径》中提出影响少数民族地区学生英语听说水平的主要因素有语音因素、心理因素、中学时期英语听说训练少、英语国家背景知识缺乏等,其解决途径为开设语音学选修课,听力分级授课,加强精听和泛听训练,利用暑假开设面向中学英语教师的听说培训班,加强提高本地区中学英语教师的听说水平。《青海少数民族大学生英语学习的障碍和对策》一文则在分析时更注重少数民族学生的实际情况。指出,少数民族学生学习外语与学习动机密切相关。值得一提的是,中南民族大学外语学院吕万英进行的98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广西壮族学生英语学习障碍及其对策”研究。该课题对壮族学生的英语学习障碍进行了细致的调查,并从语言学和二语习得理论的角度加以分析,指出了具体对策。虽然目前的此类研究都能注意到少数民族学生和汉族学生的不同情况和不同特点,并对之进行描述和分析,但多数流于一般化,其研究成果针对性不强,缺乏实践性的依据,无法指导教学实践,也不能在教学实践中得到充实和检验。

三、研究的目的、对象与方法

本研究要解决的问题是: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英语学习方式、方法、状况,以及他们在英语学习中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困难因素。研究首先随机抽样访谈了云南财经大学和云南民族大学的30名少数民族大学生,听取他们学习英语过程中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然后针对少数民族大学生英语学习的困难和问题,编制调查问卷,对云南财经大学、云南民族大学、云南理工大学和云南冶金专科学院2010级的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调查。调查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进行,以175名少数民族学生为调查对象。发放问卷175份,回收175份,回收率100%。研究工具由Adamson和Feng2(2009)设计的3个问卷组成,大部分含有一个“强烈反对”和一个“完全同意”的5级LikertScale量表;问卷同时也包含一些开放式和封闭式问题。问卷内容主要与受试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困难因素有关。本研究的所有数据都用SPSS统计数据分析系统处理。其中,频率用于测量开放式和封闭式指标的百分比,描述统计用于检测LikertScale量表项目的平均值和标准差。

四、结果和分析

(一)学生的背景信息总共有175名学生参加了此次调研,其中82名为男生,93名为女生,涉及学生组别20种。就样本而言,被调查人数最多的五个少数民族依次为彝族(59)、白族(36)壮族(15)、土家族(13)、回族(10),这五个民族占被调查对象总人数的75.99%,其次为哈尼族(6)、蒙古族(5)、苗族(5)、独龙族(4)、满族(3)、佤族(3)、纳西族(3)、傈僳族(3)、傣族(3)、布依族(2)、藏族(1)、阿昌族(1)、基诺族(1)、拉祜族(1)和布朗族(1)。

(二)学生学习英语的方式和方法从表问卷结果看,几乎没有学生是直接从民族语的基础上来学习英语,只有12%的学生在学习英语时,要经过民族语-汉语-英语的三语转换,而88%的学生都是从汉语的基础上直接学习英语。这一结果和学生的访谈的结果一致。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汉语言文化已经深入绝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所以绝大部分少数民族学生经过小学及初高中的学习,都能像汉族学生一样地使用汉语,自然也就直接从汉语的基础上学习英语。从和学生的访谈中,大多数学生都说他们没有自己的学习方法,表3的问卷结果显示,只有0.26%的学生认为自己形成了有效的学习方法,而99%以上的学生都不认为自己有一套有效的英语学习方法。

(三)学生在说、听、写、读四个方面的困难因素

1.口语方面在以前很多专家和学者的研究中,少数民族学生口语能力难以提高的因素之一,是因为他们由于心理上有自卑感,在别人面前和课堂上不敢开口说英语,也不敢问问题,因为害怕他们的民族语口音影响他们的英语发音,怕被同学和老师笑话、看不起。但是在笔者和学生的访谈中,他们大多认为没有这方面的原因,问卷结果显示:只有5%的学生非常同意这一说法,13%的学生表示同意,而有30%的学生表示非常反对,39%的表示反对,另外13%表示不知道。总的来说,70%左右的学生不认为口语能力难以提高的原因是心理因素。那么,影响学生口语能力的客观因素是什么呢?表1的6个选项中,学生对1,2,6项的给分都很高,分别是4.20、4.52和4.01,说明学生认为影响他们口头表达的主要因素是发音不准、词汇量不足以及缺乏口语表达的环境和机会。其中,学生给2项的分数最高,说明学生认为最主要的因素是词汇量不足。其他3、4、5项也有相当的分值,分别为3.22、2.53和2.54,说明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认为他们不了解英语的表达习惯和表达方法,他们的民族语思维模式阻碍了英语的表达方式,以及他们的民族语口音影响了他们英语的发音。

2.听力方面从学生的考试分析及与学生的访谈中发现,多数少数民族学生在英语听力方面都存在困难。表2的选项中,学生给1和3的分数最高,为4.50和4.35,说明学生在听力方面的主要问题是词汇量不足,及缺乏练习听力的机会。另外,学生对英语的结构句式理解、语音障碍及民族语的干扰方面的困难也给了相当的分值,分别为3.47、3.22和3.54。文化背景知识欠缺这一项,有2.28的分值,说明学生也有这方面的困难。

3.写作方面从教学实践看,不论是汉族学生还是少数民族学生,在英语写作方面都存在着很多问题。表3的问卷结果显示,妨碍少数民族学生英语写作能力提高的主要因素是词汇量不足和结构句式与习惯表达欠缺,分值分别为4.47和4.10。其次,写作练习少也有3.22的分值,而民族语思维干扰和汉语思维干扰这2项不是主要因素,分值分别为1.85和2.54。4.阅读方面表4的问卷结果与教学实践及学生访谈结果一致,学生在阅读方面的困难主要是词汇量不足及语法知识薄弱,分值分别为4.62和4.10,民族语思维习惯干扰和汉语思维习惯干扰这2项也有相当的分值,分别为3.22和3.35,说明学生在阅读中的确受汉语思维习惯和民族语思维习惯的干扰。五、结论和对策本研究通过访谈和问卷的形式对云南省四所高校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展开调查,调查的内容主要涉及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英语学习方式、方法、状况,以及他们在英语学习中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困难因素等方面。在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后,我们得到的结论如下:在学生的英语学习方式、方法方面,几乎没有学生是直接从民族语的基础上来学习英语,只有很少的学生在学习英语时,要经过民族语-汉语-英语的三语转换,大多数学生都是从汉语的基础上直接学习英语并且大多数学生都认为自己没有形成有效的学习方法。从对学生在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调查来看,在口语方面,心理因素不是影响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主要原因,影响他们口头表达的主要客观因素是发音不准、词汇量不足以及缺乏口语表达的环境和机会;多数少数民族学生在听力方面存在困难,学生在听力方面的主要问题是词汇不足,及缺乏练习听力的机会;英语写作方面,妨碍少数民族学生英语写作能力提高的主要因素是词汇量不足和结构句式与习惯表达欠缺;在阅读方面的困难因素主要是词汇量不足及语法知识薄弱。另外,学生在听、说、读、写四个方面都受到一定的民族语思维习惯、汉语思维习惯的干扰,同时值得注意的是,词汇量不足是学生在所有英语学习中的共同困难因素。

针对学生的以上困难,我们认为应该采取以下对策:

(一)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很多少数民族大学生急于提高英语成绩,但是却较少考虑到合适的学习策略,只是被动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缺乏计划性和灵活性。相关试验数据表明,少数民族大学生较之于汉族学生,在英语学习上有以下特点:强调客观因素,忽略主观能动性;被动跟着老师的教学计划走,没有制定相应的学习计划。所以,必须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学习指学习者能够管理自己的学习行为,根据自己的情况确立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选择学习方式,监控学习计划的实施以及学习技能的运用,并且能自我检查评估,逐步发展。研究发现,成功的语言学习者自我管理能力一般都比较强。因此,外语教师还有一个新角色,就是帮助学生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即帮助学生培养学习责任感,然后在学习中采取主动。这样,学生就能在学习中逐渐形成自己的学习方法。

篇6

【中图分类号】G640

一、前言

少数民族母语文教学是双语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自治区规定的两种双语教育模式中都把民族母语文课程作为双语班的重要基础课程,民族语文是接受双语教育学生的中考、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高考的必考科目,可以发挥各类考试对提高民族语文教学质量的促进作用。同时,为了做好少数民族语言和文化的传承,在少数民族双语班开设民族语文课,让学生在掌握汉语的同时掌握本民族的语言文化,实现新疆双语教育“民汉兼通”目标的重要保证。

伊宁市是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首府,是新疆较早实行双语教育的市县之一。为了解伊宁市小学段双语班少数民族母语文教学情况,我们选取了伊宁市1小,3小和17小为样本学校,从三所学校里随机抽取了23名少数民族母语文教师进行问卷(问卷结构见表1),同时在这三所学校里抽取了151名学生进行了相关问卷(问卷结构见表2),其中1小52名,3小50名,17小 49名。并对部分教师和校领导进行了随机访谈。问卷是在伊宁市教育局双语办和相关学校的组织下完成的,调研访谈是课题组实地考察进行的,保证了数据的客观和准确。

表1 少数民族母语文教师调查问卷结构

表2 学生问卷中关于民族语文教学情况问卷

二、少数民族双语教学现状

1、师资状况

从调查结果来看(见图表1),伊宁市少数民族母语文师资存在以下几个特点:

图表1 少数民族母语文教师师资结构情况

性别单一,所有被调查的23名教师全为女性。民族构成单一,23名被调查者中22名教师为维吾尔族,年轻教师偏少,23名被调查者中有22名教师回答了自己的年龄,30岁以下的教师仅占1人,40岁以上的教师占了10人。教师专业技术职称相对较高,超过半数教师职称在小教一级及以上。教龄较长,绝大部分教师的教龄都在15年以上。

23名教师全为在岗在编教师,教师学历结构较高,23名教师中13人为本科,10人为大专。教师的汉语水平普遍不高,23名被调查的教师中19名教师做了回答,其中HSK六级以下的教师为12人,六级2人,七级3人,八级2人。

由此可见,在伊宁市小学民族语文课教学中,教师队伍还较强,教师的职称,学历,教学经验都能胜任民族语文课的教学,教师的学历结构和年龄结构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教师的汉语水平也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2、少数民族母语文教师培训情况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在强调少数民族母语文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同时也强调,加大对少数民族母语文教师和使用少数民族语言授课教师的培训力度,继续佳话民语教师的专业培训,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调查发现少数民族母语文教师参加培训的机会相对较少,23名被调查的教师中被问到“你最近的一次脱产母语文专业学习(时长5天以上)是在什么时候?”是,回答“5年以前”的有2人,“1年以前”的有12人,其他都没有参加过培训。

3、少数民族母语文课时安排情况

目前自治区规定双语班民族语文课程为每周5学时,从调查的结果来看,23名教师中有22名教师认为课时偏少,仅有1名教师认为课时数适中。同时调查还发现,23名教师中有15名教师反映目前双语班使用的少数民族母语文教材对学生来说偏难,仅有6名教师反映基本合适。在对学校实际开设少数民族母语文课程课时数的调查情况来看有20人反映学校所开课时数都不同程度的有所增加,反映增加到10课时的有8人,增加到10课时以上的有1人,增加到6课时的有10人,仅有3人反映没有增加。由此可见,伊宁市少数民族母语文教学各学校课时安排并不统一,学校根据实际情况都做了相应的调整,教材偏难,普遍反映自治区规定的课时数偏少。

4、对少数民族母语文教学的重视程度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校对少数民族母语文课的重视程度和教师认为学生学习兴趣调查见图表2。

图表2 少数民族母语文教学效果统计

调查结果表明,18名教师反映学校重视少数民族母语文的教学工作,22名教师反映学生学习母语文的兴趣都很浓,在对学习兴趣这一问题上我们在学生问卷中也设计了两个问题(见图表3)。

图表3 学生的学习兴趣调查

调查结果为,有74.%的被调查者对自己民族的文化很感兴趣经常想多了解一些。65%的被调查者课外经常会主动学习母语,32%的被调查者课外偶尔会主动学习母语。这一结果和教师反映的情况基本相同,由此可见少数民族母语文教学工作在学校得到了高度的重视,学生学习母语文的兴趣很高,希望更多地了解自己本民族的语言和文化。

5、学生学习少数民族母语文课的困难

我们分别对教师和学生调查了学生学习少数民族母语文课学习的难点(见图表5)。

图表5 少数民族母语文课学习难点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教师认为学生母语文学习中最困难的依次是语法〉文化知识〉词汇。在调查学生学习母语文时的困难时,学生反映出的难易顺序是:语法(45.70%)〉词汇 (29.80% )〉文化(11.26%)〉语音(5.96% ),这和对学生的调查中的结果是一致的。这也反映出了第一语言学习的一般规律。

6、少数民族母语文课教材调查

图表6 少数民族母语文教材难易度调查统计

调查结果显示,65%的教师认为目前双语班使用的少数民族母语文教材对学生来说偏难,仅有26的教师认为教材基本适合学生学习。但是在对学生的调查中发现学生反映的情况和教师的情况相反,84%的学生认为目前使用的教材合适,还有3%的学生反映教材基本合适,仅有8%的学生反映教材偏难。这说明,一方面教师对学生知识水平的预设和实际不相一致。另一方面说明教材的预设和学生知识起点不一致,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找到教材和学生知识之间的平衡点,合理处理教材、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教材的桥梁作用。

三、主要结论和建议

1、伊宁市小学段少数民族母语文师资力量较强,表现为学历层次较高,专业技术职称较高,教龄较长。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为教师性别结构单一,男性教师缺少,教师的年龄偏大,汉语水平偏低,参加培训机会较少。建议适当引入男性教师,年轻教师充实教师队伍,充分利用各种条件对教师进行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

2、伊宁市小学段少数民族双语班少数民族母语文课课时安排不尽相同,普遍认为自治区规定的课时数不足。建议有关部门进一步研究,科学合理制定教学计划和课时设置。

3、就教师评价和学生自我评价来看,伊宁市少数民族母语文课教学效果明显,学生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较强,但是由于学生基础以及其他各种因素也会对学生母语文学习产生消极影响,建议加强学生少数民族母语文基础知识的训练。

篇7

英语语义心里表征和汉语语义心理表征在类型和层次上的差距;学习者已习得与英语语言结构完全不同,甚至与汉语不同的母语(东乡语),母语迁移在学习者英语学习,甚至是汉语学习过程中产生负面启动效应;学习者在学习方法和习惯上存在的错误做法。本文仅从第四方 面谈谈学习者在英语词汇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学习者对英语学习抱有敌视、轻视或者过分重视的心态。大部分学习者认为生活中没有应用英语的场合,而小学阶段的英语学习又非常简单,导致很多学习者认为英语学习无关紧要,在考试前稍加记忆就可以轻松应付考试。而另外一小部分学习者又对英语学习过分重视,重视当然是好事,可是他们重视的核心仅仅是语法,认为只要语法规则熟记于心便可轻松应付英语,忽略了语言学习中最基本也最重要的一部分―词汇。

第二,学生英语词汇的学习存在分层现象,即形式层面和语义层面。我所在的学校的学生英语词汇学习仅停留在第一层次,他们可以记住单词的形式,却完全没有形成单词语义的心理表征。这可以从单词考察的过程中观察出来,学生在老师的督促下能百分之百地正确拼写单词,但是只有百分之十不到的学生才能用这些词造出正确的句子,仅仅是正确而已,表达并不地道。这是因为学生在记忆单词时将他们看作独立的单元,没有把词放在句子中去理解词汇真正的意思和用法。

第三,单词记忆存在含糊不清的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对词汇的记忆重复不够,想花很少的功夫和时间就将单词记清楚,有一劳永逸的侥幸心理;在词汇记忆时并未在心理词库中将这些词汇和他们对应的汉语翻译建立起联系,而是形成了“两张皮”的现象。

第四,在词汇练习过程中,缺乏思考和观察。在练习中遇到问题时,百分之七十的学生都会说“这个语法我不懂”或类似的话,其事本质的问题还是词汇问题,句子中的好几个单词学生既不知道汉语翻译也不知道词性,分析句子机构更无从谈起了。即便在老师讲解之后,学生还是就提论题,缺乏思考和观察的能力,无法理解单词词性及用法的活用。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从以下几方面给出一些建议,希望能有所帮助。

第一,英语教育者和学习者应该将英语读和听的能力作为切入点。根据二语习得理论,学习者能正确输入的前提是他们已经获得大量正确的输入,而读和听是两种主要的英语输入形式。建议学生先确保能正确读单词和文章,并且保证每天有二十分钟的时间来读英语。

第二,将英语单词的学习和记忆放在一个很重要的位置上。一个单词虽不能构成完整的句子,但是一切句子都是以单词为基础。因此建议教师反复强调英语单词的重要性,而学习者也应该从心理上重视英语单词的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建议学习者多次重复,并在句子中操练,以达到识记和理解单词的目的。

第三,建议学习者多读英语文章,并且在阅读过程中多观察、思考,通过文章来学习英语单词词性及用法活用的类型和方法,以提高语言能力。

参考文献:

[1]杨梅, 2014, 母语迁移与英语复数名词短语的二语理解和产出, 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语文双月刊), 2014年1月第46卷第1期

篇8

关键词 :西部;少数民族;“造血式”扶贫

一、威宁自治县“造血式”扶贫现状

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以下简称“威宁自治县”)位于贵州西北部,乌蒙山脉贯穿县境,山高谷深,地势险峻,境内平均海拔2200 米,是进滇入川的交通要塞。全县总面积6295平方公里,辖35个乡镇。总人口143.12万人,有彝、回、苗等20个少数民族。

1.基础建设,推进扶贫发展

基础设施落后是制约扶贫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是解决人民群众出行难和农产品流通的有效途径,水电设施建设有利于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威宁自治县基础设施建设近几年有了较大发展,毕节至威宁高速公路全线通车,实现了乡乡通油路、大多数村通公路,新建农村串户路1463公里。投入6.54亿元实施水利工程300余处,农村能排能灌田土面积从人均0.21 亩增加到0.57 亩。通过“三小”工程建设①,推动雨水积蓄利用向科学规范化方向发展。2011年以来开工建设惠及47.16万人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中小河流治理主体工程和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使得灌溉面积达27万余亩;农网改造率达到69%,行政村通电率达100%,综合电压合格率为97.49%,户通电率达100%,农村一户一表率为67.83%。

2.产业扶贫,促进特色富民

产业扶贫是“造血式”扶贫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发挥区域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推进区域农业结构调整和特色旅游业发展,实现旅游资源开发,大力扶持生态旅游,有利于贫困人口增加收入,脱贫致富。

威宁自治县着力把农产品生产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延伸产业链,以马铃薯、畜牧业、烤烟产业及特色农业为主,有效增加了农民收入。目前建有马铃薯专业批发市场3个,种薯库260多个,专业合作社、种薯生产企业45家;建成草地生态畜牧业生产基地18个、家禽规模化养殖场518个、大牲畜规模化养殖场377个、牧业专业合作社160 个,实现畜牧业总产值17.33亿元;种植烤烟24.5万亩,实现税收8299万元;种植蔬菜57.76万亩、特色经济果林23.48 万亩、茶产业5 万亩、中药材22.9万亩。

发展以草海、马摆大山、百草坪、石门坎为核心的威宁县风景名胜区,通过打造草海环线、东北线、北线、西北线和西南线五条旅游线路,有效提升了景区的可进入性和服务功能,2007年以来举办的草海国际观鸟节、马铃薯文化节,促进了旅游产业发展。

3.教育培训,提高人口素质

大力发展教育培训,努力提高贫困人口素质,以提升贫困地区和贫困家庭自我发展能力,增加贫困人口收入,是典型的“造血式”扶贫,更是实现贫困地区长远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威宁自治县在教育方面,近三年来共补充中小学专任教师6000余名,全县现有初中53所、九年一贯制学校6所,初中在校生81490人,初中校舍面积325960平方米,初中阶段毛入学率97.16%,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稳定保持在99%。

通过实施“三位一体”“雨露计划”和农业产业化技能、劳动力转移等培训工程,全县培训农村劳动力80194人。2010年到2013年4年时间内,“雨露计划”惠及28000多人;选派了892名科级干部到省市委党校、深圳蛇口和福建漳州及其他经济发达地区进行智力培训。同时在县内启动智力提升工程,培训机关干部2632人次、乡镇干部5518人次、执法干部2447人次、企业干部1057人次、专业技术人员8714人次、村级干部9904人次、农村党员及农村经济带头人24606人次。在35个乡镇开办了周末党校,培训3万余人次。

二、“造血式”扶贫存在的问题

1.地方经济实力薄弱,基础设施落后投入不足导致基础设施薄弱,农机化程度低,农耕地以畜力为主,劳动生产率低。交通、能源、电力、通讯设施落后,交通不便,信息不灵,造成贫困面大。威宁自治县2009年财政总收入完成50180万元,而财政支出为194582万元,差额部分由上级补助,是典型的贫困财政;支柱财源不多,年纳税超过100 万元的企业较少。虽然有许多通村公路,但由于等级低,加之管理和维修不善,晴通雨阻。不通公路的村还有69个,未通公路的组还有3400余个,修建劳动强度大,修建成本高。水利设施脆弱,全县常年干旱面积大,有效灌面低,远不能满足农业灌溉的需要。部分人畜饮水困难,农村供电质量不高,电网老化,还有部分村未列入农网改造。

2.扶贫产业难以形成规模

产业发展规模小,辐射带动能力弱;市场建设布局不合理,地区发展不平衡,市场覆盖面较窄;一些市场定位和发展方向不准确,产地批发市场和专业批发市场发展滞后,农产品区位优势及产业特点得不到充分体现;市场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落后,档次普遍较低;发展方式粗放,没有形成合作社,市场竞争力不强,经营管理水平低,农村经纪人队伍不健全;由于缺乏专业的人才指导,农民在种植业、养殖业等产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在农产品升级换代方面,新的种植、养殖、加工技术得不到及时推广运用;因各地自然条件差异,产业品种相对单一,产业化扶贫在一定程度上难以因地制宜,农民的收益效果不明显,积极性也难以提高。

3.文化素质较低,思想观念落后

少数民族地区人口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比例很低,更多的人没有一技之长,思想观念落后,导致贫困村寨青年人外出打工的就业空间狭窄。工资性收入较低,接受新科技知识慢,脱贫致富技能差,而且由于长期生活在相对封闭、落后的贫困地区,多数农民缺乏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意识,积极进取精神不强。

威宁自治县总人口中,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在7周岁以上的104万人口中,中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占了近66%,其中还有6.5 万人是文盲。农村人口规模过大、文化素质偏低,导致绝大多数农户因循守旧、创造性差、接受新技术新事物的能力较弱,从而导致其发展能力也弱,这是贫困的最主要原因。

三、“造血式”扶贫发展的对策建议

1.实事求是,所需所求,所依所办

坚持“一事一议”2 制度,尊重民意、社情和事实,增强农民集体意识,让广大农村群众通过交流讨论,就建设本村集体公益事业达成共识,形成舆论压力,集群体之力办群体之事;加速村民自治进程,为农村群众参与村内社会事务管理、提高参政意识搭建良好平台,促进农村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目标的实现,加快村民自治步伐;提高生产生活水平,通过筹资筹劳聚集力量,提高农村基础设施水平,兴办集体公益事业,降低农村群众生产生活成本,改善居住环境,为新农村建设奠定物质基础;防止农民负担反弹,明确农村群众的负担水平,杜绝“三乱”现象发生。通过集体讨论决策,有多大力办多大事,做到公开透明,保证农民负担控制在政策规定的范围内。

2.因地制宜,产业开发,稳定脱贫

一是特色农牧业。根据区域特色的土地资源及生物资源,以科技为引导,对农牧业发展科学布局,挑选适宜本地生长的优质种源,以保证高产优质的农牧产品。以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发挥优势、提高效益为原则,优化生产布局;以市场为导向,发挥区域优势;以产业作用与效益为指导,推进区域农业结构调整,培育壮大一批区域特色优势产业。

二是旅游产业。西部少数民族山区旅游资源丰富,发展旅游业的自然环境条件较好,非常适合发展旅游业。但是发展旅游不仅要讲求旅游业本身的效益,还要因地制宜,充分发挥旅游业的带动功能,使更多的地区、更广大的群众脱贫致富。

3.依托科教,提升素质,培育人才

⑴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实施也必须结合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特点,根据其民族性和区域性,因地制宜,采取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的办学方式,特别是对有自己民族语言的地区,更要注意其语言的保护及传承;对于教育资源不足的地区,可以大力发展区域内的寄宿制学校,尽力整合优化教育资源,切实改善少数民族地区适龄学生的受教育条件。

⑵职业教育。职业教育的发展也应该针对地区需求,注重实用性。做到因地制宜,以适用技术为主,适应贫困地区资源状况、经济发展状况和人口教育状况,并且要有时效性和实用性。此外,还要注重产业结构的优化配置,具备多方面的技术素质,以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经济要求。贫困地区也要加大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的合作,开展一些成熟可靠、容易掌握的技能培训,将科技落实为贫困户手中切实的生产力,实现科技脱贫,提高其文化素质和生产开发力。

⑶师资建设。优先发展西部贫困地区师范教育,加强民族地区生源的师范教育,解决师资资源问题,稳定贫困地区教育事业发展;实行在岗教师定期考核与进修,尤其要注重其汉语、民族语言的“双语”教学,扩大职业教育师资配比,增加实用技术人才的师资培育,提高教师水平。针对人才流失情况,国家及地方政府在实施教育援助计划的同时,也要有一定的政策倾斜,大幅提高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生活待遇,为教师提供一个良好的教学、工作和生活环境。

引文注释

1“三小”工程:小山塘、小水池、小水窖。2“一事一议”,是指在农村税费改革这项系统工程中,取消了乡统筹和改革村提留后,原由乡统筹和村提留中开支的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道路修建、植树造林、农业综合开发等有关的土地治理项目和村民认为需要兴办的集体生产生活等其他公益事业项目所需资金,不再固定向农民收取,采取“一事一议”的筹集办法。

参考文献

[1]赵强社.扶贫模式演进与新时期扶贫对策探析[J].西部学刊, 2013(2):19-24.

[2]张安平.陕西省农村扶贫开发问题研究[D].长安大学, 2012.

[3]赵曦.中国西部农村反贫困模式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9:319-331.

[4]林乘东.教育扶贫论[J]. 民族研究, 1997(3):43-52.

篇9

 

近年来,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边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学生走出自己熟悉的文化生活环境,奔赴内地高校求学,开始一段独特的文化适应过程。由于在语言、风俗习惯、生活环境、教育基础等方面与非少数民族大学生存在较大差异,在差异感、陌生感、压力感的促使下,少数民族大学生更容易产生一种包括混乱、无力、孤独、愤怒、敌意、挫折、疏离、抑郁等多种负性情绪的心理不适应感。因此,探讨由文化适应引发的少数民族学生心理问题,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适应能力,成为高等教育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文化适应过程与模式 

文化适应最初是人类学研究的范畴。人类学家将文化适应定义为:“由个体所组成,且具有不同文化的两个群体之间,发生持续的、直接的文化接触,导致一方或双方原有文化模式发生变化的现象。”①心理学家 graves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心理文化适应的概念 ,强调不同文化接触所导致的心理和行为变化。国内学者万明钢教授将文化适应定义为“从一种文化转移到另一种与其当初生活的文化不同的异质文化中后 ,个体基于对两种文化的认知和感情依附做出的一种有意识、有倾向的行为调整。” 

文化适应既是一个结果,也是一种过程。奥地利人本心理学家adler在对文化适应进行系统研究之后提出了“文化适应的五阶段”模式假说,即“接触阶段——不统一阶段——否定阶段——自律阶段——独立阶段”,揭示了文化适应过程的规律性。在接触阶段,人们刚进入异文化环境,对新环境文化好奇心旺盛,对异文化表示出强烈的兴奋;在不统一阶段,人们开始觉察文化差异,并被这种差异压倒,感到混乱、困惑、无力、孤独、抑郁,找不到适应新文化的头绪,无法预料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作用;到了否定性阶段,人们否定文化差异的同时,产生攻击性倾向,对异文化产生疑问和否定性行为;在自律阶段,人们能够承认文化差异,个人心理防卫性得以消除,人际关系和语言上已能与环境协调 ,行为开始变得沉着、自信,有控制力 。最后是独立期阶段,人们对文化差异的认识进一步确立,能够采取实现自我价值的行为,已能担负起社会职责,日常生活也很顺利 。 

文化适应是在两种及以上的文化环境间展开的。从理论上来说,应该是一个双向的影响过程。然而从实际情况来看,往往是弱势文化群体要作出更多的努力和调适。john berry从文化适应的策略角度提出了文化适应的四种模式,即整合、同化、分离和边缘化。弱势文化群体中的个体如果只注重维持原有的母体文化而避免与主流文化群体接互动,就选择了消极固守的“分离”文化适应模式;如果个体不认同原有的母体文化而一味追求主流文化,这是一种盲目顺应的“同化”文化适应模式;如果个体既不想维持原有的母体文化,又不愿意与主流文化群体保持互动,就形成了一种失范的“边缘化”文化适应模式;如果个体既保持对原有母体文化的认同,又保持与主流文化群体的互动,就是采用了积极的“整合”文化适应模式,这是最理想的文化适应模式。 

文化适应过程的理论可以帮助我们揭示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异域文化中的心理适应阶段性特征,而文化适应模式理论则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少数民族大学生适应问题背后的深层心理机制。 

二、文化适应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影响 

笔者曾对某高校的少数民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和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过深入访谈。研究显示,以adler 的“文化适应五阶段模式假说”为经,以john berry的文化适应的四种模式为纬,可以看到,在不同的文化适应阶段,个体所采取的不同的文化适应模式,即文化适应模式也是一个动态发展到定型的过程。少数民族大学生刚到内地城市,周围的社会文化环境突然发生了变化,城市风貌、生活习惯、人际关系、价值取向等与自己家乡的完全不同。这种差异会使少数民族大学生在感官上受到刺激。文化刺激能够满足人类猎奇冒险的心理需求,在认知上会感觉新奇,情绪表现兴奋。但这种文化刺激时间不会持续很长,往往在数天到数个月不等,最长的不会超过六个月。在这个接触阶段,他们表现出对异域主流文化的亲近、对母体文化的疏远,在文化适应的模式上更倾向于“同化”。

当文化刺激所带来的兴奋随时间延长而逐渐减弱之后,文化差异对心理的负面影响便会显现出来,进入不统一阶段和否定阶段。这一阶段大约会持续3-8个月,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情绪会降到最低点。一是由于语言障碍、教育起点低等原因导致跟不上学习进度,学业成绩不理想,少数民族大学生会感到沮丧、自卑。二是由于民族风俗和宗教信仰差异、语言障碍、社会偏见、价值冲突等原因,很多少数民族学生在大学里的人际交往并不理想。他们常常感到失落、孤独、愤懑,表现出敏感、抑郁。三是由于主流文化群体对少数民族的民族习俗和宗教信仰不甚了解,常常出现误会和隔阂,使他们感到不被尊重和重视,他们有时会愤怒不满,有时又会觉得无能为力,甚至有的少数民族学生还会有极端攻击性行为。这一阶段,他们在文化适应的模式上大多表现为“分离”,即对母体文化的亲近,对异域主流文化的疏远;也有一些少数民族大学生在混乱和困惑的心理状态下进入边缘化的境地,即既不与母体文化保持亲近,也不与异域主流文化维持互动。 

大约在6-8个月之后,浸润在异域主流文化中的少数民族大学生,随着语言水平的提高,学习能力也有所提高,人际交往也有所拓展和延深;加之对内地城市的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开始能够正视母体文化与异域主流文化间的差异,心态趋于平和,显示出自信、沉稳、有控制力,进入自律阶段和独立阶段。在文化适应模式上他们更倾向于积极“整合”,并由此形成稳定的文化适应模式。当然,这两个阶段的文化适应过程是因人而异。也有少数民族大学生很长时间内都不能正确认识母文化和异域主流文化的差异,找不到适应异域主流文化的头绪,在心理上产生深度焦虑,甚至引发心理疾患。 

总之,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民族文化意识很强 ,所以文化适应的困境在他们身上会体现得异常突出 ,在文化适应的过程中也就比较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三、提高少数民族学生文化适应能力、促进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相关对策。 

(一)创建多元文化教育环境,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对学校教育的认同感。 

英国教育家詹姆斯·林奇(gajnes lynch)提出,多元文化教育的目的是在多民族社会中满足少数民族群体和个人在文化、意识、自我评价等方面的需要而进行的教育改革运动,其目的是帮助所有不同文化的群体学会如何在多元文化社会中积极和谐地生活,保持群体间教育成就和教育需要的平衡,在认识各个民族群体差异的基础上促进相互尊重和文化宽容。②当今,多元文化教育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已成为一个重要的教育理念。在“普适化”教育理念的学校教育中,教育关注的更多的是主体民族文化,而忽视少数民族文化教育,从而造成主体民族学生单一的从自己民族的角度去观察和思考现实中的问题,也使少数民族学生产生自卑心理,而对主流社会和主体文化怀有戒备心理。因此,学校要将多元文化教育理念渗透到教育的各个环节中,包括教学计划、课程建构、管理模式、师资培训、科研项目规划等方面,使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心理上感受到被尊重和被重视,从而消除戒备心理,提高对学校教育的认同感。在多元文化教育环境中,培养学生多民族与多元文化共存的意识,促使少数民族大学生形成文化整合的适应策略,学会在多元文化社会中积极和谐地生活,提高自身心理健康水平。 

(二)推广双语教育,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汉语水平。 

心理学家萨皮尔和语言学家沃尔夫提出的萨皮尔— 沃尔夫假说③认为:语言决定个体的心理过程 ,人们通过自己使用的语言进行一切认知活动。那么那些对教学语言(汉语)越是熟悉和理解的个体 ,在学校教育中会表现越好。有研究表明,那些接触教学语言(汉语)时间越早、 使用频率越高的个体 ,受主流文化影响越大 ,在主流文化环境中就越容易适应。目前,语言障碍已经成为制约少数民族大学生提高学业成绩、拓展人际交往的重要因素。所以,在少数民族地区大力推广双语教育,结合当地民族教育现状完善双语教育体系非常重要。通过双语教育,不仅可以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水平,而且是少数民族学生通过语言学习了解汉民族文化,为文化适应作必要的准备。 

总之,文化适应的过程也是一个心理不断调试的过程。通过掌握文化适应的规律性,积极寻求对策,帮助少数民族大学生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提高文化适应能力,使少数民族大学生在未来成为少数民族社会经济、 文化发展的中坚,在构建和谐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篇10

文学作为一门语言艺术,是以言语为基本符号,以社会语境为中介,通过读者与作者的心灵沟通而得以成全的话语系统,是一种社会权利关系缠绕的意识形态形式。哲学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着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伴随着现代化进程的飞速运转,生产力的高度解放、发展,现代科技的快速升级换代,市场经济的不断壮大,以及人类征服自然能力的加强,由大自然的神秘而致的对大自然的那份敬畏,以及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族亲”意识正日趋消减。这种消减首先表现为现代文明进程中科学话语、科学理性对大自然神秘感的“祛魅”。人类对自然界产生敬畏的诸多因素之一,是自然神秘感的存在,然而随着现代社会理性色彩的日趋加强,许多原来不可知的现象得到了自然科学的解释,于是,自然界的神秘性就消失了。“叶广苓《长虫二颤》中,在颤坪调研的中医学院教师王安全,用中医学的知识重述了殷姑娘用扁豆花下蛊的传说,消解了山间巫蛊之术的神秘性”;“《老虎大福》中黑子扑朔迷离的野性背景,在二福从杨陵农学院获得生物学知识后被终结,‘豹和犬是两个科目,受基因限制,它们之间不可能有任何杂交成果,黑子……没有任何野性背景’”①。科学话语的传入,使自然的神秘性消解,人类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也由此淡化。其次,这种削减也表现为,市场经济不断壮大中商业话语对人类与非人类生命“族亲”意识的淡漠。随着市场经济的引入,“族亲”意识已成为一个遥不可及的神话,金钱成为衡量生命价值的一般等价物。出于金钱的考虑,利益诱惑产生了人对自然和其他非人类生命理直气壮无所顾及的掠夺:“笼里的猴对村民来说都是钱,活的钱”(《猴子村长》)②,迫切的致富欲望和精明的物质利益计算,使村民对猴群进行了灭绝式捕杀。在商业话语系统中“钱”成为了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人与大自然、与其他非人类生命之间的“族亲”之爱被淡漠了。

由上可知,伴随着现代文明而出现的科学话语、科学理性、商业话语使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人类与其他非人类生命的“族亲”之爱消解了。然而,与现代文明的科学性、商业性相比,少数民族文学话语系统中保留了较强的生态伦理意义,处理了人与自然、人类与其他非人类生命之间的伦理关系。这一伦理体系的核心是人对自然及非人类生命的敬畏,以及“族亲”之爱。

少数民族大多分布在云南、贵州、广西、内蒙、新疆等边缘地区,由于地势原因经常处于青山、绿水、奇花、异草、野生动物等的环围之中,因而在少数民族文学作品中,关于这些动植物的描述以及围绕着它们展开的故事较多,基本上每个民族的民间故事集中都有关于动植物的描写。仔细分析这些少数民族民间动植物故事,发现它们都摹写出了人与自然、人类对其他非人类生命真诚相待的友爱图景,这主要是通过两种形式来进行呈现:一是正面书写人出于天性的善良、淳朴对动物的友爱。如锡伯族民间故事《黄狗小巴儿》中,傻子老二好心收留黄狗小巴儿,在被嫂子赶出家门后仍和小巴儿相依相靠和谐生活,在黄狗小巴儿被嫂子棒打死后,如伙伴般将其安葬,经常上坟探望,表现出一份“族亲”之爱。与此相类的故事还有锡伯族民间故事《鹦哥的故事》、满族民间故事《扇子参》等。二是侧面烘托人对动物的宽容友爱之情。如锡伯族民间故事《狗和人是怎样交朋友》狗在分别与野兔、狼、熊的相处中每次都因自己的叫声而被排挤,几经选择、几经对比,最后转向人类,人类没有排挤它反而视它为朋友。在选择与对比中,侧面表现出了人对动物的友爱之情。另外,锡伯族民间故事《老虎、蛇、蚊子、燕子和人》、《狗和兔子》,瑶族民间故事《马交朋友》等也都以同样的形式侧面表现了人对动物的友爱之情。

与人对动物的宽容、友爱相联系的是由它而衍生的动物对人的友爱的回报。少数民族民间故事中有一大部分故事都通过动物对人善行报答的形式,表现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主题,研究者将这一形式通称为“动物报恩型”模式。如满族民间故事《达布苏与梅花鹿姑娘》通过达布苏解救、悉心照料小鹿,之后小鹿幻化为一美丽姑娘与之成亲的故事,表现出了人对动物友爱,动物对人进行善报的主题。在这里报恩的动物不仅限于温顺的鹿、蛙、兔等,甚至凶猛的动物也懂得报滴水之恩。当然,与之相反也有表现恶有恶报主题的作品,如满族民间故事《萨满捉参》中萨满捉参的结果就是被海浪卷进江底淹死了;《棒槌孩》中小蘑菇头他讷、他玛捉棒槌精吃以求长生不老的结果便是被打个头破血流。特定空间的伦理取向的提炼与净化,显现了话语系统中的生态伦理色彩。

总之,少数民族文学中人对动物的友善以及“动物报恩型”的模式都表现出了人与自然、人类与其他非人类生命之间深深的“族亲”之爱,体现了强烈的生态伦理意义。与此同时,少数民族民间故事中保留的许多自然景观的由来、形成背景也显现了一种生态伦理意义。满族民间故事中的风物传说《汤池的来历》,孝敬公婆的媳妇用手捧着火柴烧热了结冰的水泡子,从而化作驱病除邪的汤池;《红罗女》,美丽正直的红罗女把昏愦的皇帝捉弄的丑态百出,最后幻演成镜泊湖景观之一。这些故事中演绎自然景观的由来是跟人类的善行、善德联系在一起的,表现出了人与自然、人类与其他非人类生命天人合一、和谐共处的愿望。

少数民族话语系统从人与自然、人类与其他非人类生命友善相待的“族亲”之爱,以及人与自然、人类与其他非人类生命天人合一、和谐共处的愿望中体现了生态伦理意义,表现出了人对自然的敬畏,与非人类生命和谐、平等、共存的愿望。这不仅为近年伴随着现代化进程飞速运转带来的日趋严峻的生态问题而产生的像于坚、贾平凹、张炜、迟子建等的生态创作,以及由之兴起的生态环境美学奠定了基础,同时也暗示出现代话语对原有空间伦理关系的冲击与破坏,并随之衍生出了更为复杂的价值立场和伦理体系,即在“现代”与“传统”,“原始”与“文明”之间文学该如何为自己寻求合适和合理的支点。“现代”“文明”的进程在理论上本应是促进文学不断进步的动力,然而文学的发展似乎并不与文明的进化相符相成。伴随着现代文明的发展而文学一直恒久不变的东西是“人文精神”“人文关怀”,它们是文学得以生存的不竭动力。回顾百年文学,上世纪处以来,中国文学以不断书写对人的价值和权利尊重的人文精神追随着“德先生”的指引。在少数民族文学中,少数民族作家们把人文精神中尊重的对象拓展到人之外的自然和其他非人类生命,实现了生态伦理与人文精神的对接,是人文精神发展至生态伦理精神,使自由、平等、博爱的理念由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调整惠及到自然和非人类,拓展了人文精神的理论内涵。我们在谈论保持人类尊严的时候,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发展,保持人对动物的尊重,是保持人类尊严的一个重要部分。然而,“科学”“文明”和“民主”一样,在一个世纪以来一直散发着激动人心的光华。现代科技在带来舒适、方便和快捷的同时,渐渐也显示了它在赋予人类征服自然能力之后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因而如何评价现代科技为文学叙事的一个重要维度。理性考究,其实现代科技本身并不具备善恶品质,区别在于如何使用,而关键点还在操控它的人类。我们在接受现代科技的同时,也要尊重传统的生态伦理;破除封建传说的同时,也要尊重其蕴含的生态伦理,只有这样才能通过话语生态的重建来达到恢复和保护自然生态的目的。少数民族作家作品中的这种人与自然、人类与其他非人类生命的生态伦理意识,为文学处理现代与传统、科学与人文关怀之间复杂的价值立场和伦理关系体系,寻求到了合适合理的平衡点。中国文学的叙事书写既可以从中获取一套生态话语系统,同时也能通过对现代科技的合理评价来搭建保护自然生态的桥梁,在这一点上少数民族文学给予中国文学予重大的启示。

参考文献:

[1]李玫.空间生态伦理意义与话语形态[J].民族文学研究,2007,(4).

篇11

开幕式上,中国音乐学院院长赵塔里木在致辞中强调:少数民族音乐传承师资培养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中国音乐学院愿意为少数民族音乐的科学研究和教学实践搭建更好的平台。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主任李松在讲话中认为:强烈的人为性文化因素使我们面对传统时,常将之与封建落后迷信等同视之,在过往的历史上钉上封条。作为实现自我认知的一部分,是时候丢弃旧药方,在音乐教育的权威规范体系中为传统悠久的多元民间音乐、大众音乐生活开辟“去遗产化”和“去边缘化”的空间了。

在主题发言环节,五位教授针对本次会议的主题展开论述。樊祖荫认为:我国高等音乐艺术院校的少数民族音乐教育,应以培养具有高度的民族文化自觉意识、为建设和发展各民族音乐文化事业所需要的专业人才,为其总的培养目标。包括招生、专业与课程设置、教学的方式方法、师资队伍建设与教材建设等均围绕培养目标进行设计与实施。田联韬从具体的实例切入,将自己多年带研究生论文写作的经验分享给大家,最后落脚到音乐学分析角度进行展开。萧梅以《再谈二十世纪的两本书》作为隐喻,探讨如何通过对“两本书”的反思,来考虑在高校传承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自界,探索突围与共建的问题。张欢以新疆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作为实例,探讨音乐教育体系化的重建与双重乐感文化内涵及实践内容。他认为:音乐教育的关键问题在于其内容和文化土壤构成的关系,“植入式”的民族音乐教育难以解决音乐教育者该有的思维框架。谢嘉幸以实施“广西少数民族民歌教唱工程”为实践,探索在当下诸多的音乐文化已经失传,许多孩子再也不了解自己的音乐母语的背景下,他继“让每一个孩子会唱自己家乡的歌”之后,又提出“教每一个学生唱自己家乡的歌”,力求通过教唱,恢复自己的音乐文化传统。此项目以广西为试点,包括开展调查、师资培训、编写教材、建立网络平台与资源库以及提供咨询材料等五项内容。

二、少数民族音乐师资培养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多位老师针对此环节,从实际出发,阐释自己的观点。郁正民对于课程视角下的少数民族音乐教师培养现行政策,实施强基固本措施与建议。他认为应该“加强少数民族艺术教师培养行动计划”和出台“少数民族高等音乐教育课程政策”(特别是非地区的聚居地政策)等。他还提出要提倡“自助餐”式、多学科交叉、“订单式”的课程设置以及要打破班级制,提倡“导师制”培养的制度。徐寒梅结合广西艺术学院民族艺术系办学实例,分析在现存音乐教育体制一贯制带来的教学内容西化、少数民族师资在人才培养模式中文化和技艺缺失、本土与外来音乐的>中突、现代社会对传统音乐的弱视等情况下,如何走出少数民族音乐师资培养误区的问题。和云峰从中央音乐学院少数民族音乐课程的教学模式与教材建设以及多年的实践出发,对开展教学工作提出实事求是、注重学生的兴趣点、全面采用多媒体手段等想法。金铁红认为萨满教与萨满调对蒙古、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等民族传统音乐的影响,体现在审美意识、音乐形态、传承方式等几个方面。嘉雍群培从藏传佛教的古籍中挖掘音乐学方法,对少数民族音乐传承与发展起到了借鉴作用。苏娟对青海省少数民族音乐教育的现状做了调查研究,从如何建立符合本省师资培训机制,如何建设具有本省特色的少数民族音乐课程体系,如何开发产、学、研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等三个方面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李槐子提出“高等音乐院校在少数民族音乐传承中究竟该承担什么”的问题。

三、少数民铗音乐教学方泫探讨

杨民康结合他在中央音乐学院从事相关教学的经历,认为中国少数民族音乐课作为国内音乐艺术院校的重要教学内容和学科方向,应该按照学历层次的不同而分学习阶段与教学层次;同时结合田野考察和分析技能的学习,逐步开设研究方法论研讨课及专题讨论课。张应华针对贵州苗族音乐学校教育传播,提出三对悖论:一是教育观念层面上的现代性“同一性”和后现代“差异性”的悖论;二是多元文化教育理想与“文化代际传播”之“封闭性”的悖论;三是行动策略“差异化”诉求和“同一性”实际操作的悖论。尹媛对云南红河北岸彝族歌唱声腔系统的教学进行了关注,通过田野调查,对地方性音乐文化知识体系进行了梳理、传承和应用的实践性研究。

四、少数民族音乐课程与教材建设

少数民族音乐课程与教材建设是少数民族音乐发展的基础建设之一。蓝雪霏提出高校如何介入到少数民族音乐保护工程,对于少数民族高等音乐教育提出了增加培养指标、关注少数民族音乐生源、加强师资培训、实施资源整合等办法。王华根据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院多年的教学实践,并结合当前实际情况,对少数民族音乐教育与课程建设做具体论述。黄凌飞以拉祜族葫芦笙舞“体化”传承作为切入点,提出在日益走向多样化的当今社会中,随着人们认识世界方式的改变,这种东方音乐身体运动的文化价值和传承生态是否能给以中国音乐文化为主体来建设的中国音乐教育体系提供一种“中国经验”?陈蔚以“山花儿”校园传承之路,探讨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要并举研究。尚建科认为少数民族多元文化音乐课程的建构,关键在于突破现代性音乐教育体制下普遍主义的音乐“语法”规范、本质主义的审美理性法则以及科学主义的技术规训手段,将少数民族音乐文化视为多样性的符号文本,引导学生理解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多样性所指内涵,突出课程的人文性、地域性和综合性,最终形成少数民族多元文化音乐课程的文化建构模式。孙凡探讨了非少数民族地区的地方专业音乐院校中的少数民族音乐教育传播问题。以其自身的院校的少数民族音乐教育为研究、实践对象,在对相关师生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根据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的需要,有目的地针对不同专业,开设系列少数民族音乐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