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09 08:24:31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中医基础理论体系现代研究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中图分类号】R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3-0002-02
引言:随着我国中医基础理论的正式建立以及着手研究,迄今为止60余年的甲子轮回、中医基础理论研究从最初的中医经典理论基础研究、梳理以及构建的中医基础理论体系到现在的多学科性的专题研究,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同时也取得了较大的成果。但是就目前中医基础理论的整体研究来看,其在理论研究的基本原则方面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也严重的阻碍了我国中医科学的发展。因此,应该加强中医与现代医学相关学科紧密联系,促进中医基础理论学科新内涵的建设,从而能够推进具有中医特点的新兴医学理论学科的发展。
1 清醒认识中医所遭遇的共同体的障碍
中医是我国特有的一种医学体系,在中医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在文化、方法论以及中医基础理论体系方面的原因,我国的中医基础理论在研究过程中存在前所未有的共同体的障碍,下面就共同体障碍的具体表现进行简单的分析:
1.1 科学共同体的障碍。中医基础理论研究中的科学共同体障碍,指的是中医学方面形成的理论、方法难以与目前的大科学体系相融合发展,直接导致了中医学的现代化发展缓慢,也使得中医学基础理论在实际的研究发展中难以形成理论、技术以及实践三者相结合的循环发展机制,从而影响了中医学整体的发展。
1.2 受众共同体的障碍。由于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目前我国的民众接受的医学理念和知识,基本都是建立在以先进的科学技术为基础的西方医学上,对以中国的传统文化为根基的中医学术却不是很了解。由于中医医学发展缓慢,而西医却在普及和发展,我国作为中医的发源地,民众对于中医的任课也兴趣不高,从而影响了中医学术研究的的社会地位,以及心理地位,进而对中医的发展以及潜能的开发造成了较大的负面影响。
2 正确评价中医基础理论的优势与不足
正确的评价中医基础理论的优势与不足,主要可以从三个方面,即从理论的分类、理论的发生以及理论的推演结果进行评价,下面就此进行简单的分析阐述:
2.1 从理论的分类评价中医基础理论。学科的理论主要是由科学理论、数学与逻辑理
论三部分构成,其中科学理论主要指的是系统化的科学知识,也即是对于事物的客观看法和评价,数学理论是是从数学的基础之上对事物进行规律性的认识,逻辑理论指的是对事物进行客观的逻辑认证。就中医基础理论来看,其在科学理论方面还是具有较大的优势,其本身具有中医,中药的基础性体系,而在数学理论以及逻辑理论方面则是较为欠缺,这是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
2.1 从理论的发生评价中医基础理论。通过对中医基础理论的构成的仔细研究分析,
我我们可以得知中医学的推理发生是以中国古代哲学、文化的思维模式为基础,这也可以说明中医学基础理论并不是以经验成分与模式推演所形成的非经验成分的混杂,而是以中国传统文化的哲学中运气学为基础,这也使得中医学从发生的角度来说,优势在于理论性较强,不足之处在于缺少必要实践,因此,在中医学基础理论的研究中,应对其中的模式与经验的成分进行判别,尽可能的应用现代实证科学方法进行研究。
2.3 从理论推演的结果评价中医基础理论。 任何的科学理论,都是具有解释、预见两项功能的,这也是科学理论对客观事物进行本质和规律性总结的基础。在中医基础理论中,传统中医学基本理论的形成主要是以中国古典的“运气学”为基础。中医学基础理论的形成不仅仅具有经验性的概括总结,同时还具有各种模式的推演,这是中医学基础理论研究的优势,但这也影响了中医基础理论对现代临床医学的指导。
3 明确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的路径及其特点
就目前我国的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的路径来看,主要还是由理论研究、临床总结、实验研究这3种路径构成,下面就这三种路径及特点进行简单的分析:
3.1 理论研究。中医基础理论研究中理论研究路径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以中国古代相关的中医文献为基础,从演变的规律,体系结构以及病证论治用药规律等方面进行研究。该路径的特点在于难以形成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的可持续性以及中医的理论、技术以及实践的循环机制。 二是以中医理论现代研究文献为基础,进而进行梳理、总结以及详细挖掘研究。该研究路径的特点在于局限性,难以对中医理论进行整合集成。
3.2 临床研究。临床研究是中医基础理论研究以及形成的重要途径,临床研究简单来说就是根据病情实际进行总结,该路径的特点在于因为现代医学的进步,导致临床研究
的实践机会越来越少,难以真正在中医的临床实践经验中总结提炼科学的中医基础理论。
3.3 实验研究。实验研究是当代医学理论研究的主要方法,实验研究简单来说就是通过实验,可以对一些医学理论进行验证,但是对于中医医学来说,中医理论是以“象”思维作为基础理论构建的基础,西方医学则是以还原论作为指导思想,因此,在实验之中如何融合这两种不同思维的思想,这是实验路径存在的最大问题,也是中医理论中的科学问题。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中医基础理论的研究是我国中医医学学术研究中的重要部分,同时也是最为艰难的部分,因此,对于中医基础理论的研究而言,政府及中医相关的机构应该持着开放的态度,欢迎社会以及各个医学研究机构的参与。在中医基础理论的具体研究方面,应该在继承经典的中医基础理论科学的基础之上,努力创新,用中医现代化作为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的思想,同时加强中医学术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加强多学科的交叉融合,以实事求是的态度进行研究,寻找中医基础理论研究和现代科学的结合点,从而加速我国中医的发展,推动中医科学的发展与更新。
参考文献
[1] 邢玉瑞. 中医自身发展规律的内涵探讨[J].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9(12). 2473-2474
[2] 林德宏,张相轮. 东方的智慧[M]. 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605.
《中医基础理论》(以下简称《中基》)是中医四大基础课程之一,是新生接触的第一门专业课程,是学生今后学习《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及临床各科的基石,对于专业兴趣的培养和专业思想的稳定至关重要。所以提高《中基》的教学质量,进行教学方改革,努力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中基》的教学普遍采用的是理论教学,授课只是从书本到书本,实际操作少,内容枯燥乏味,学生学习起来感觉比较吃力,而且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多数学生为了应付考试,对其中的知识点死记硬背,考完后全退还给老师,当然不知其所云,这就难以使《中基》这一主干课程在以后的学习中发挥应有的基础作用。要改变这一现状,我们就得考虑到《中基》这门课程的自身学科特点和学生的知识和思维体系特点之间的距离,必须找到两者的桥梁。
《中基》是研究中医学的哲学基础、思维方法,以及中医对人体生理、病理认识和养生防治等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及基本技能的一门学科。其理论体系在形成过程中受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影响,其理论思维模式以形象思维为主,重思辨和实践,轻直观和具体,可操作性差,其内容深邃而抽象,致使中医学在思维方式和理论体系上都完全不同于现代科学;而《中基》教学对象恰是刚刚迈进大学校门的新生,其文化基础基本上是近、现代科学知识,其思维模式以抽象逻辑为主,故学生在以往学习中建立起来的思维方式难以接受中医学这个陌生的思维模式和知识结构,致使初学者在学习时往往感到茫然不知所措。要改变这一现状,强化教学效果,就必须探索新的教学方法。
为了在学生的习惯思维和中医理论的传统思维之间架起一座桥梁,李东华等[1]对《中基》的实践教学进行了研究,谈到其必要性和意义所在。为了提高《中基》的教学质量,我们对《中基》教学环节做了适当调整,针对书中一些理论内容,插入实验教学,以藏象的肺脏学习为例,理论上,肺的生理功能有三:肺主气司呼吸;肺主行水;肺朝百脉、主治节。如肺主行水的解释是指肺气的宣发和肃降运动推动和调节全身水液的输布和排泄。肺主行水的内涵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通过肺气的宣发运动,将脾气转输至肺的水液和水谷之精中的较轻清部分,向上向外布散,上至头面诸窍,外达全身皮毛肌腠以濡润之;输送到皮毛肌腠的水液在卫气的推动作用下化为汗液,并在卫气的调节作用下有节制地排出体外。二是通过肺气的肃降运动,将脾气转输至肺的水液和水谷精微中的较稠厚部分,向下向内输送到其他脏腑以濡润之,并将脏腑代谢所产生的浊液(废水)下输至肾或膀胱,成为尿液生成之源。不管宣发肃降,总之是肺在正常生理状况下,将水液之精微输布全身、将水液之浊物(汗和尿)排出体外的过程,反之,肺主行水的功能异常就会得水肿病。为了让学生理解并信任肺的这一功能,我们设计了一个实验内容,通过减少实验动物肺的通气量,然后观察其尿量的排泄证实。实验课后,同学们惊呼神奇,是实验对理论认证的神奇,也是同学们对此法激发学习兴趣的神奇。实验与理论相结合,使理论教学更加直观,首先有助于学生从感性和理性两方面理解中医学基础理论,强化学生对以形象思维为特征的中医学理论的认识,从而强化本课程的教学效果。其次,实验教学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再次,实验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研及创新意识,提高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最后,实验教学有助于促进教师业务素质的提高,教学相长,互相促进。课后对学生就开展实验课是否有必要进行调查,结果表明,90%学生认为有必要而且对实验课表现出浓厚兴趣。因此,中医基础理论的教学方法要改革,可以从实验教学方面努力。实践证明,《中基》实验教学是推动理论教学的有效途径之一。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由于其自身的学科特点,决定了其以往的教学方法单一而抽象。而实验教学法的实施,打破了《中基》传统教学纯理论化、抽象化的模式。实验教学从教学理念、思维方式、教学方法及手段等多个角度对《中基》理论进行了阐释,这必将会给《中基》课程的教学带来重大的影响,也预示着将来研究的发展方向。当然,我们开展《中基》实验教学的经验还不足,存在不少问题。所以现阶段的实验教学处于初试阶段,对学生的帮助有局限性。要使这一改革方案成熟与完善,还需不断积累经验,需要更多人共同努力。
当然,这只是众多教学方法之一,要真正使中医基础理论教好、学好、教活、学活,根据时代的发展和文化背景的变迁,必须摸索出一条中医基础理论体系现代化的路子。杨页君[2]曾探讨中医基础理论现代化研究中的困惑,提到以现代科学术语阐释或印证中医理论,使之具有现代化的面貌的体系。或者说要使之客观化,实验就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所以无论是教学的改革还是整个中医理论体系的改革,实验教学都能为中医学的发展献绵薄之力。
其次,实地调查有助于进一步汲取民间中医药鲜活实践经验与原创思维的营养中医药学服务于大众,根植于民间。在长期的诊疗实践中,民间中医形成了原创性的诊疗方法和独特的诊疗技术。比如中医单方、秘方、验方和独特医疗技术等等,这些经验如同散落的珍珠,是数千年来广大人民群众与疾病斗争的经验积累,是祖国医学的珍宝和财富。开展实地调查,既能帮助我们明确需求找到医疗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从中提炼科学问题,又能取得第一手的实践素材和鲜活经验,为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提供源源不断的营养源泉。李时珍先后到武当山、庐山、茅山、牛首山及湖广、安徽、河南、河北等地收集药物标本和处方,并向渔人、樵夫、农民、车夫、药工、捕蛇者不耻下问,在历代医药研究成就的基础上,历经27个寒暑,三易其稿,于明万历十八年(1590年)完成了192万字的巨著《本草纲目》。古代许多中医名家如扁鹊、华佗等都有江湖遍游的经历,这其中不仅仅解救了普众之疾苦,可能更是他们通过实地调查遍访名师博采众家之长成才的“继续教育”过程。更值得一提的是,自古至今,我国始终有一大批旧称走方医的“医生”群体活跃在民间为人治病!他们又称“铃医”或“草泽医”,“药有常用之品,有常弃之品,走医皆收之。病有常见之症,有罕见之症,走医皆习之”[15]。他们或执一草二药,或凭独门绝技,疗效卓著竟有使“沉疴顿起,名医拱手”之时。在医术传承上,他们注重经验,以师徒授受为主,又自秘其技不轻授。在医疗诊治上,他们擅长一些正统医家较少涉及的领域;多用禁咒、针灸、推拿等正统医家较少使用的手法。他们既为中医药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也为我国民族的生存和繁衍作出了贡献[16-17]。尽管这个群体常不为正规医家所称道,其医术秘技大多又是口耳相传,但却可能蕴藏着丰富的诊疗实践经验,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深入研究[18]。在近代经济学研究领域中,最为人称道的实地调查成功案例是的《江村经济》研究。当时在其导师马林诺夫斯基的指导下,于1936年在江苏省吴江县庙港乡开弦弓村(江村)进行了实地调查,在调查基础上形成了《江村经济》博士毕业报告,该书出版后成为欧洲一些学院人类学学生的必读参考书,也因此在1981年获得英国皇家人类学会授予的人类学界的最高奖──赫胥黎奖,被誉为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奠基人之一,形成了近代中国经济学研究的一座丰碑[19]。
再者,实地调查有助于进一步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营造学术争鸣的研究氛围当今时代,中医学的生存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期,同时也正在接受来自行业内外多方位多层次的挑战。特别是现代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将人们带入从未经历过甚至从未想象到的新世界,常常令人叹为观止。相比之下,深深植根在临床实践之中固守了几千年的中医学与当下世界显得越发格格不入。这种反差许多时候让我们茫然、急躁和焦虑,反映到学术风气上不免浮躁和虚幻的心态日益浓厚,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平和与包容不同学术观点的谦虚态度渐渐蚀失。在实地调查过程中,我们既能根据事先制定的调查提纲集中就中医理论某一个问题或某几个问题深入探讨,也能不拘行业、不限资历,与关注中医药理论发展的人平等地面对面交流,能帮助中医理论研究者更接地气,更真实地把握需求和研究趋势,擦出思想的火花,对进一步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营造百家争鸣的学术氛围必将大有裨益。王永炎院士在论及大学科背景下中医学的形势及整合时指出:“要跳出中医药学科的领域,服务于中医药事业的战略任务,强化国家意识,欢迎一切热爱和愿意参与中医药研究的仁人志士加入到中医药学的研究、批判和继承,就共同关注的中医药问题展开讨论和研究,这样才会达成共识,从而利于学科的完善与进步。[20]”这一点对于如何开展中医基础理论研究也有重要意义。今天我们在这里探讨实地调查研究方法为何应该成为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的基本方法之一,丝毫没有贬抑其他研究方法对于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的重要性,相反,我们认为它们之间一定是互为补充的关系。古人所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言简意赅,“读万卷书”说的是继承,“行万里路”指的就是实践。不仅需要“读书”和“行路(实践)”,更需要“读书”与“行路(实践)”的相参,才能相得益彰。另外,在近期对中医学方法论的系统回顾和深刻反思的过程中,我们越来越强烈地感受到“读书”与“实践”是中国古贤研究世界的两个最基本研究方法,中医学自不例外!“读书”与“实践”其实也是构建中医学理论体系、推动中医学发展的两个最基本的方法学原点,它深深地融入并始终支配着中医理论体系的构建和发展过程!“读书”、“实践”与紧随其后的“思维”三者之间的互动前行,成就了中医学的辉煌。我们今天倡导实地调查法,并不是从外面找来了一个新方法到中医里来,而只是寻回渐被人忽视和遗忘的中医独特的实践研究方法。事实上我们发现,还有一些传统的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方法也被忽视,比如古代贤哲在内丹术的实践过程中对于生命的真实体验以及由此对于中医理论发展的促进作用就很少被人提及和关注,它们甚至已经无法登堂入室了。我们当然应该也必须虚心接纳、认真学习一切现代科学技术,但我们在经意或不经意间丢失的传统东西也实在不少,令人痛惜!我深信在这些被我们轻易抛弃的东西中蕴藏着中国先哲们创造的极其珍贵的科学财富和思想资源。
【关键词】 证候; 病机; 藏象; 中医证候诊断标准
现代医学在治疗大多数病因复杂、影响因素众多的疾病方面往往疗效欠佳。以“整体观念,辨证论治”为特色的传统中医药日益彰显其优越性。辨证论治是中医学诊疗疾病的特色,在中医学理论体系和医疗实践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课题旨在基于辨证论治基础上,以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为切入点,建立此类疾病的系统治疗方案和疗效评价体系,填补学术界在该项研究中的空白。藏象理论是中医研究疾病的前提和基础,更符合中医临床辨证论治的本质和规律。本文旨在探讨藏象理论对证候标准制度的意义,以期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
1 证的相关概念
1.1 证(证候)的概念
1986年,在全国中医证候规范研究会议上,初步对“证”的概念作了界定:证候是疾病发生和演变过程中某阶段本质的反映,它以某些相关的脉症,不同程度地揭示病因、病位、病机、病势等,为治疗提供依据。这一界定,可以说“证”是对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因、病性、病位的概括。这一对证候概念的规范目前仍被基本认定[1]。
1.2 辨证的方法
辨证就是将四诊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
辨证的方法有多种,计有:①传统辨证方法:病因辨证、气血津液辨证、脏腑辨证、经络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等。其中,脏腑辨证是根据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表现,对疾病证候进行分析归纳,借以推究病机,判断病变的部位、性质、正邪盛衰情况的一种辨证方法,是临床各科的诊断基础,是辨证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2],其直接的理论基础是藏象学说。②辨证要素辨证:田代华[3]认为,体质、病因、病位是形成证候的三大要素,提出辨证应在综合临床各种症状和体征的基础上,利用掌握的中医基础理论知识,重点分析确定患者的体质要素、病因要素和病位要素,从而做出正确的证候诊断。③证素辨证:朱文锋[4]在建立辨证新体系中引入了证素的概念。“证素”,即辨证的基本要素。认为证素是依据证候而辨识的病变本质,主要指辨证所确定的病性与病位,是构成证名的要素,是具体诊断单元而非分类纲领。基本证素[5]包括病位与病性两大类约60项左右。辨证过程包括了证候(症状、体征等临床信息)获取、证素识别、证名判断3个环节。④证候要(因)素应证组合的辨证方法体系:证候要素[6]是与生理病理相关联、以病机学说为基础、并能由可测量和观察到的症状体征等信息集合直接表达的病机单元,同时它又是诊断学的概念。在辨证中引入证候要素这一概念的目的是降低证候的维度,便于分析探讨其病机,实现辨证的目的。王永炎[7]提出以证候因素应证组合完善辨证方法体系的建议。研究认为,中医辨证可采用归纳病因病机、提炼证候因素,进而应证组合进行辨证。
1.3 判定病机的方法
从字面上看,病机便是“疾病的机理”,亦即疾病之所以发生、变化以及出现种种临床征象的机理。《素问·至真要大论》强调“谨候气宜,无失病机”,说明病机的概念之于疾病诊断已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因此,至少在《黄帝内经》的时代,病机已成为中医疾病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病机分析仍然是临床辨证的关键环节,也是考察医生综合水平的重要指标。病机的概念具有持续性、阶段性、多变性、兼合性及不稳定性等特点[8]。
辨证论治为中医治病的主要方法,辨证作为辨证论治的第一个环节,其目的显然为了明确疾病的病机与发展转化,进而为治疗确立原则。辨证的对象是“证”即病机,辨证的依据是“证候”,辨证的结果是“证候诊断”[6]。
2 中医证候诊断标准研究开展的现状
现代医学在治疗大多数病因复杂、影响因素众多的疾病方面往往疗效欠佳。以“整体观念,辨证论治”为特色的传统中医药日益彰显其优越性。辨证论治是中医学诊疗疾病的特色,在中医学理论体系和医疗实践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其自身也存在着缺陷和不足,中国中医研究院教授史大卓谈及:“和现代西医学相比,传统中医整体宏观推测演译诊察疾病的方法在病理诊断、微观诊断方面显得模糊,带有一定的主观性……”中医要发展还是要走向客观化、标准化、规范化的,因此开展证候标准的研究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吴秀艳等[9]提出中医证候诊断标准研究的思路:①从病证结合入手,逐步建立证候诊断标准体系;②以证候要素的提取为证候诊断标准体系建立的前提;③运用符合中医特点的数理方法分析临床研究结果是建立证候诊断标准体系的关键。李建生等[10]总结出证候诊断标准建立的思路与方法:文献研究是证候研究的基础、临床调研是构建证候标准研究的关键环节、专家问卷调查提高证候标准的指导性、症状/体征量化是证候标准建立的关键、计算智能方法的介入,将为证候诊断研究提供技术平台。
胡金亮等[11]总结了中医证候诊断标准的研究现状,包括:证候宏观标准的研究、证候诊断标准与微观指标的研究、证候诊断标准与证候的量化研究、证候诊断标准建立的方法学研究。证候诊断客观化、标准化是辨证论治规范化的基础,而证候诊断标准的研究关键是方法学的合理应用。目前,研究证候诊断标准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采用文献研究与临床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应用临床流行病学的方法、采用计算智能的方法和应用多学科交叉的方法等。
基于目前中医证候诊断标准的研究现状,本研究将以“动态演化”和“证候要素”为重点,建立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的中医证候诊断标准:将病机与病位两个层面的演化规律有机地结合起来,最终建立起以时空为结构单位的立体诊断标准,即以证候要素(病机和病位两个层面)及其相应症状、指标为空间内容、以时间序列为时间内容的证候诊断标准。从空间角度确立的证候诊断标准,大致相当于西医学对疾病的分型;从时间角度确立的证候诊断标准,大致相当于西医学对疾病的分期。
3 藏象研究与证研究的关系
3.1 “藏象”及藏象学说“藏象”的概念
首见于《素问·六节藏象论》:“帝曰:藏象何如?”王冰解释“藏象”的“象”说:“象,谓所见于外,可阅者也。”张介宾《类经·三卷·藏象类》说:“象,形象也,藏居于内,形见于外,故曰藏象。”可见,“象”是“藏”的外在反映,“藏”是“象”的内在本质,“藏象”则是人体系统现象与本质的统一体,是内在脏腑的生理活动及病理变化反映于人体外部的象征,而这种象征客观地反映了内在脏腑的机能变化,从而作为推论或判断脏腑机能变化的依据。藏象意为藏于体内的脏腑和脏腑机能反映于外的征象及脏腑的实质形象[12]。
藏象学说[13],是研究藏象的概念内涵,各脏腑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病理变化及其与精气血津液神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脏腑之间、脏腑与形体官窍及自然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学说。中医藏象学在中医基础理论中,不仅涵盖了中医解剖、生理、病理等多个基础医学方面的内容,还外延于中医发病、辨证、诊断、治疗等多个方面,换言之,它不仅是阐明人体生理活动与病理机制的中心环节,也是临床治疗学的理论依据。中医学的基础理论说到底是对人体生命活动和疾病变化规律的理论概括,藏象实质也就是人体生命的实质[14]。由此可见,中医辨病、辨证施治是以藏象学为理论基础的。
3.2 藏象理论
更符合中医临床辨证论治的本质和规律藏象学说是中医理论的核心,是中医对人体生命功能和形态结构的根本认识,是中医的精髓——“证”的基石[12,15]。因此,“证”研究的开展是要以藏象理论为前提和基础的。
在整体观念指导下的藏象学说,一直是中医辨证论治的理论基础,据此,严世芸提出,这种“辨证论治”应该名之为“藏象辨证论治理论体系”。藏象辨证论治理论体系,能极大地提高辨证水平和临床疗效,更符合中医临床辨证论治的本质和规律,为中医辨证论治实现统一、规范、完整的目标奠定基础[16]。
藏象学说的现代研究主要从理论探讨(对某一脏腑功能的专题讨论,探讨某些术语的概念,阐发各家理论,引用系统论、控制论等进行阐发)、临床研究(阐发脏腑辨证,探讨某些脏腑虚证、实证,肾实证,五脏治法,脏腑同治)和藏象实质的探讨及实验研究等几个方面开展[14]。目前,中医藏象学说以“证”的研究为主[17],而证研究又集中在证候规范化、标准化等方面,可见,中医证候诊断标准确立的源头、基础是藏象学说。
4 中医证候诊断标准的藏象学基础
“证”是中医临证诊断疾病所特有的工具,证候诊断标准则可谓是辨证的准绳,而辨证又是基于藏象理论指导之下的,因此,证候诊断标准的确立,若在藏象学说指导下,沿着“疾病——证候——病机”的研究思路,并以证候要素为中心环节,则结论更准确、可靠,以期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
以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的中医证候诊断标准研究为例:中枢神经退行性疾病是指神经组织非正常退变引起的一类严重威胁人类生存质量的重要疾病。主要包括阿尔茨海默氏病(Alzheimer disease,AD),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 PD)、亨廷顿病、糖尿病等引起的神经性疾病和肌萎缩侧索硬化症、克-雅氏病(Creutzfeldt disease)和多聚谷氨酸类疾病(Polygutamine disease)等。此类疾病的发生多以肾藏象病理改变为源头,以辨证论治为前提,深入研究此类疾病在发展过程中所具有的共同病机——肾中精气亏虚的基本特征,拟定病机层面的基本证候要素——精虚和气虚,病位层面的基本证候要素——肾,结合此类疾病的基本特点,确定证候要素的相应症状和其它特异性检测指标。深入观察证候要素“精虚”和“气虚”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动态演化内容,研究不同时间阶段证候要素的类型及表现规律,系统阐释此类疾病从虚(精虚、气虚)瘀(血瘀、痰瘀)风(实风、虚风)的病机变化规律和具体内容。同时观察疾病在病位层面的传移过程,研究不同时间段疾病病位从肾到脾、肝、督脉等的病位传移规律和具体内容。本研究将遵循此研究思路,确立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的中医证候诊断标准。
参考文献
1]李方玲,梁嵘.对中医证候规范化研究的探讨[J].辽宁中医杂志,2006,33(4):386.
[2]邓铁涛.中医诊断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106.
[3]田代华.中医辨证要素分析[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1998, 22(2): 87.
[4]朱文锋.“证素”的基本特征[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05, 11(1): 17.
[5]朱文锋.创立以证素为核心的辨证新体系[J].湖南中医学院学报,2004,24(6): 38.
[6]衷敬柏,王阶,赵宜军.辨证方法及证候要素应证组合研究[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29(4):221.
[7]王永炎.完善中医辨证方法体系的建议[J].中医杂志,2004, 24(10): 729.
[8]焦振廉.中医病机概念的缘起及其性质[J].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8,23(2):13.
[9]吴秀艳,王天芳.中医证候诊断标准研究的思路[N].中国中医药报,2006-09-22(4).
[10]李建生,余学庆,胡金亮,等.中医证候标准建立的思路与方法[J].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4,19(6):4.
[11]胡金亮,李建生,余学庆.中医证候诊断标准研究背景与现状[J].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5,20(3):77.
[12]鞠宝兆.《内经》藏象理论体系的发生学研究[D].辽宁中医学院博士论文.2004:4.
[13]孙广仁.中医基础理论[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99.
[14]王 琦.中医藏象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73.
1.2引入人文文化观念: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根基,中医思维方式形成的基础,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水融的关系。而一般来说大学新生的传统文化知识相对贫乏,因此,我们在授课过程中应加强文、史、哲等知识的讲授,注重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渗透。如哲学基础部分是建立中医思维模式的关键,在讲授过程中就可以结合中国古代哲学,以及天文、地理、气象、物候、历法等知识予以阐述[1B]。这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拓宽学生的知识层面,而且能帮助学生领悟中医理论的内涵,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掌握中医特有的思维方式方法。
1.3创新课堂教学方法:从内容上看,《中医基础理论》教材包括四大知识模块,即:中医学哲学基础、藏象理论(藏象、精气血津液神、经络)、病因病机、防治原则,各知识模块特点不同。因此,采用单一的教学方法显然不适合该课程全部内容,而应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优化教学,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近年来,我们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教学规律出发进行中医基础理论多样化教学,采用了互动式、案例式教学等多种引导学生有效学习的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1.3.1互动式教学:课堂上,我们常用讨论法进行互动式教学,按照“选题-分组讨论-代表发言-提问-解答-点评”的步骤,逐步引导学生透彻理解题意,明晰基本概念和相关原理,贯通相关知识,进行分析、总结,得出结论。此种教学活动,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教师与学生的双向交流,调动双方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实现教与学的统一,可使学生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思考、巩固,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1.3.2案例式教学:例证是教学艺术的催化剂,它可使抽象的内容更形象具体,深奥的内容更浅显易懂[2]。而中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作为中医临床实录的医案,能最直接地反映医生的临床思维。因此,案例式教学接近于直观场景,克服了从概念到概念的抽象理论课堂教学方式的弊端,不但能充分吸引学生注意力,而且利于学生理解记忆,适合中医基础理论的任何内容。在实际操作中,可根据学习内容及学生的接受理解能力采取不同的形式。最初可以以讲述为主插入案例分析,例如在讲解“气能生血”时,可以例举临床补血配合补气药治疗相关血虚的病例。而后期由于学生有了一定的基础知识,分析理解问题能力提高,我们就可以选择一些有针对性、内容详尽且通俗易懂的古今医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
1.4配合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是一种新型的教育形式和现代化教学手段。结合图像、文字、音乐、动画等,利用PPT、视频、录像、幻灯片等方式,综合处理授课信息,创造图文并茂、生动形象的教学环境。其优势是它能把多种信息有机地结合起来,学生们能从多角度、多途径获取大量的信息,特别是以往教学中较为欠缺的视觉信息。如经络学说的内容,结合多媒体教学,则图文并茂,更加直观,有利于学生的理解、记忆。但我们一定要注意多媒体的设计要突出重点,而在授课过程中也要注意师生互动[3]。
2加深理解,注重实验教学
实验教学是现代教育的重要形式,尤其在医学教育中,它有着理论教学不可替代的作用,是一种必不可缺的教学方式。《中医基础理论》实验教学是中医基础理论传统教学模式和方法的重大变革,它能使抽象、深奥的理论得到直观的体现,中医方药的神奇效果得到验证,从而加深学生对中医基础理论的理解。
2.1在示教室观察各种示教模型:《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某些内容理论性强、抽象,如经络学说中十二经脉的循行路线、分布规律等,很难如解剖学一样让学生目睹其真实状态,教师讲课费力,学生又难以理解。为了解决此问题,可以让学生走进示教课堂,通过人体经络模拟模型观察十二经脉的循行路线,进而总结其走向规律、交接次序及在人体的分布规律等,如此则改善单纯课堂讲授时枯燥乏味的不足,增强教学效果。另外,舌象仪、脉象仪等各种直观示教模型,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教学气氛,在提高教学质量上起到重要作用。
2.2通过动物实验理解中医理论内涵:近年来,我们尝试逐步引入动物实验到中医基础理论的教学中。在系统学习理论的基础上,通过现代实验方法和手段对中医基础理论进行验证和阐释,增加了教学的直观性,有助于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中医理论的科学内涵。如学习阴阳学说时可设计如下实验:制作阳证、阴证动物模型,观察阳证、阴证两组动物模型的表现特征如神态、眼球、活动及皮肤血管情况,并测量体温、心率的变化,运用阴阳学说理论对比分析两组动物的症状发生机理,从而加深对“阴胜则寒”、“阳胜则热”理论的理解。
3强化记忆、拓展知识,利用网络资源
由于《中医基础理论》知识点多、信息量大、学时数少,单纯的课堂教学很难满足学生的需要。因此,创建《中医基础理论》网络资源库,为学生提供一个课后学习的平台是非常必要的。该网络资源主要包括基础知识学习、教学内容拓展、学习水平测试三个方面。
3.1基础知识学习平台:该平台的资源主要包括《中医基础理论》教学大纲、电子教案、讲稿、教学课件、教学录像等。教学大纲、电子教案可以帮助学生提前预习,使学生对每一次课的教学重点、难点有一个了解,避免听课时主次不分,影响对重点知识的理解掌握。以往的课堂教学,学生往往只顾忙于笔记而忽视了老师的讲解,从而使很多晦涩难懂的中医概念无法真正理解,严重影响了学习效率。注意到这一点,我们把讲稿及全部教学课件上传至网络平台供学生下载,使学生上课时能集中精力听讲,而老师也能在保证重、难点知识讲清讲透的同时,加大课堂教学信息量,如此则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中医美容的历史可追溯到两千年前, 其发展轨迹大致如下[1-2]:第一阶段为远古至先秦时期(公元前221年前),是中医美容起源时期;第二阶段为秦汉三国时期(公元前221年至公元264年),中医美容的萌芽时期;第三阶段为两晋南北朝至隋唐五代时期(公元265年至960年),此期是中医美容理论体系逐渐成形时期;第四阶段为宋金元明清时期(公元960年至1911 年),中医美容的拓展时期,在理论及技术方面都有了较大发展;第五阶段为20世纪初(1911年起) 至20世纪80年代前,中医美容被冷落,停滞不前;第六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此期中医美容如沐春风,发展壮大。各级医院相继开展中医美容服务项目,学术论文、著作纷纷发表,各级学会、学术团体相继成立,学术水平逐级提高,科研院所积极进行中医美容方面的实验及临床研究,中医美容人才培养方兴未艾。
2 中医美容理论基础及技术运用
2.1中医美容的含义:关于中医美容含义的界定,杨智荣[1]五年前提出,目前根据中医美容的目的和方式,可以将中医美容分为广义和狭义两大类。广义的中医美容,研究的内容广博,其以整体观念、形神合一、天人相应、阴阳五行、脏象经络等中医学说为理论体系的核心,不局限于颜面局部的美化,突出与防疾治病,养生健美、抗老防衰、延年益寿紧密结合,运用中药、针灸、按摩、气功、食物、养生等手段补益脏腑、通调气血、扶正祛邪、综合调理,从而改善人体机能、形态与容貌,达到形体美和容颜美的和谐统一,最终实现容悦形美、延缓衰老、健康长寿的目的;狭义的中医美容,重在研究美化、养护容颜及损美性皮肤病的预防和治疗,同时以中医医术与方药为手段,消除个体容貌上的某种缺陷或改善容貌现状,达到中医所言之“驻颜”、“美颜”、“留颜”、“益容”的目的。杨素清[3]指出中医美容是在人体审美的理论原则指导下,运用诸如辨证论治、中药方剂、针灸、按摩、中药护肤品等中医药手段所进行的美容。中医美容四种服务方式,即“维护”(美容保健)、“修复”(损容性疾病诊治)、“改善”(修饰、掩饰容貌缺陷或暇疵)、“塑造”(美容整形术)。中医形神美的定义用语反映了中医学特色,“形”即指人的形体及其形象,“神”即指人的神机、神明、神志、神色,也就是西医说的人的生理、心理现象或谓生命活力,形神美即指形体、容貌和生命活力之美。刘宁[4]对中医美容学给予了定义即中医美容学是一门在中国传统美学和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结合现代美学,运用以自然疗法为主的方法,研究健康美丽容颜、形体的养护,损美性疾病的防治和损美性生理缺陷的掩饰和矫正,以达到防病健身、延衰驻颜、维护人体形神美为目的的学科。从以上我们可以对中医美容的含义有较清晰的理解。
2.2 中医美容的特点:关于中医美容的特点,许多专家、学者有很深刻的理解和阐释。例如杨素清[3]提出中医美容的基本特点,一是以整体观为指导原则,二是以辨证论治为施术方法,其作用安全长效,措施防治并举;杨智荣[1]在2006年出版的规划教材中提出,对中医美容的特点进行高度概括,即:整体调养,标本兼治,辨质施调,因人而异;历史悠久,方法多样。可以归纳出中医美容所具有的优势及特点,其核心突出整体观念,标本兼治,辨质施调。
2.3 中医美容理论基础
2.3.1 中医学基本理论是中医美容的理论核心:中医的整体观念、阴阳五行理论、藏象理论、气血津液理论、经络理论等与美容、人体养生保健有着密切关系,这些理论是中医美容基本理论形成的基础,对中医美容技术的运用起到指导作用。
2.3.2 人体体质学理论应用于美容保健实践:1996年,匡调元编写了《人体体质学》。2007年,杨智荣编著了《美容保健技术》,将体质学理论发挥和运用,对人体体质保健理论及技术进行了高度概括和阐述,丰富了中医美容理论体系,对中医美容理论创新起到重要作用。2009年中华中医药学会了《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5],使体质分类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对体质辨识及在中医美容保健方面的应用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2.3.3 中医人体美学理论促进中医美容学科发展: 李红阳提出构建中医人体美学理论体系,促进中医美容学科发展。中医整体审美思想为“形神统一”、“天人相应”。“大医精诚”是中医美学理论的精髓,即强调善是美的前提,不善不美的美学思想[6]。
2.4目前常用中医美容保健技术与方法
2.4.1 中药美容保健:美容保健中药及方剂在内在体质调养及外在容貌美化上有着独特优势。中药美容保健法是指在中医中药基础理论的指导下,运用中草药提高或恢复机体的生理功能,美化人体,保持青春健美的一种方法[1]。一般选用补益气血、活血化瘀、祛风清热、凉血解毒、消肿散结等类药物,以内服或外用,平衡脏腑阴阳,调和经络气血,提高生理功能,达到整体美容保健目的[7-8]。本法的最大特点是在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理论指导下,因人而调,辨质施调,充分发挥中药美容作用,它是临床上运用非常广泛的一种中医美容方法。中药内服即是依据辨证论治、辨质施调原则,以内养外,达到美容保健目的,体现中医治病求本的思想;外用则是以不同剂型采取不同外用方法针对不同病症施治,达到局部治疗效果,体现治标;两种方法常同时使用,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常用美容的中草药有补气驻颜的黄芪,抗衰美容的人参,驻颜去皱、悦泽润肤的茯苓、麦冬,延缓皮肤老化、减少色素沉着、养血悦容的地黄,另有黄精、桃仁、杏仁、柏子仁、川芎、芦荟、、冬瓜仁、白芷、防风、辛夷、 五味子、苍耳、桃花等,不胜枚举。
2.4.2 经络美容保健:经络美容保健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通过经络、腧穴刺激,疏通经络、调理脏腑、平衡阴阳、滋养皮肤,达到美颜润肤,防病保健目的的一种中医美容技术。其技术方法多样,效果显著。包括针灸、推拿、刮痧、拔罐、耳穴疗法、经皮给药等[10]。
2.4.3 中医膳食调养:膳食调养以中医学基本理论为指导,采用食物或药食同源的中药通过日常饮食而达到防病治病、美容保健目的的一种方法[1]。其特点是简便易行,经济实惠,易于坚持,适用范围广。
2.4.4 体质调养技术:体质调养是依据中医体质学理论,以辨质施调为原则,运用中医综合美容调理技术内外结合,标本兼治,改善偏颇体质,对亚健康状态进行美容保健及皮肤养护,达到美容延年目的。在预防、调理亚健康状态方面突出中医药优势,体现中医“不治已病,治未病”思想[1]。现代体质学将人的体质分为九种[5],并科学建立了体质评判标准和方法,经过体质评定后,辨质施调,运用药物、膳食、经络、情志等综合调理,达到全身阴阳的平衡,健身延年,驻颜防衰。
2.4.5 其他中医美容相关技术:音乐调养及情志调节也是中医范畴的美容技术。中医尤其重视情志对美容的影响,根据五脏配五音、五志,以中医五行生克制化理论为指导,即能发挥音乐和情志的美容保健作用[9]。
2.5 运用中医美容技术防治调理的常见损容性疾病及亚健康:常见的损容性皮肤疾病有黄褐斑、雀斑、痤疮、白癜风、皮肤角化病、皮肤衰老症、营养不良症、日晒伤、皮炎、湿疹、斑秃、白发、甲病等,全身疾病有失眠、头痛、月经不调、肥胖症、妇女脏躁等。
关于亚健康,孙涛在《亚健康学》中进行了系统阐述,结合多学者理论,提出亚健康状态是指人的身心处于疾病与健康之间的一种健康低质状态,是机体虽无明确的疾病,但在躯体上、心理上出现种种不适应的感觉和症状,从而呈现活力和对外界适应能力降低的一种生理状态[11]。世界卫生组织将亚健康定义为反映人在身体、心理和社会环境等方面表现出不适应,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临界状态。以下 3~4个征兆可诊断为“亚健康”:浑身乏力、易疲倦、头脑不清爽、思想涣散、头痛头重、面部疼痛、眼睛疲劳、眩晕、立起时眼发黑、耳鸣、声音有异常、郁闷不快、早晨起床不适、失眠、早醒、手足发凉、便秘、心悸 、坐立不安 、肩颈僵硬。亚健康状态调理就是以中医基础理论及体质学理论为指导,辨质施调[1,12]。
3 在科学研究及技术开发方面的建议
3.1应加强中医美容学、中医美容理论、中医传统美学理论的研究。
3.2注重专科专项的深入研究。在专科专病的防治、调理技术、方法、手段方面推陈出新,临床实践中确有疗效的美容中药、方剂、手段等积极立项、借助学术会议宣传,扩大影响,促进中医药优势的发挥。
3.3学术研究水平避免低层次,应在分子、基因层面上加大研究力度。
3.4善于吸纳经方验方,挖掘古方效方,并利用现代科研手段,通过基础实验研究或临床疗效研究,开发中医美容药方及技术,为中医美容可持续发展奠定理论基础,古为今用。
3.5注重现代美容技术与传统中医美容技术相结合,将成熟有效的美容技术应用于美容实践,西为中用,中医美容才得以长青不衰。
3.6中医美容要国际化[13],中医美容理论要现代化、国家化,中医美容诊断手段现代化,中医药研发和运用现代化,中草药美容制品现代化。
4 展望
未来人们对中医药美容保健会有极大的需求和渴望,中医美容的临床研究与实践会更加深入、系统、规范,达到更高层次的学术水平;随着学术研究水平的提高,中医美容技术将推陈出新,最大发挥中医药美容保健的特色及优势,给我们提出严峻的挑战;中医美容高等教育将得到良性发展,专业人才培养体现校企联合培养的优势,共同培育中医美容复合型、应用型专业人才,美容业从业人员的素质将得到提升,人们美容保健的需求会得到专业技术人才的优质服务和科学保证。
[参考文献]
[1]杨智荣.美容保健技术[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5.
[2]吴慧金,何智健. 中医美容的历史、现状及未来思考[J].亚太传统医药,2009,5(8):1-2.
[3]杨素清.浅淡中医美容学的特点[J].中医药高教研究,2008,36(3):112-113.
[4]刘 宁.中银美容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6:11.
[5]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体质分类与制定[S].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9.
[6]李红阳.构建中医人体美学理论体系.促进中医美容学科发展[J].辽宁中医杂志,2007, 94(1):103-105.
[7]金宏柱.中医美容临床研究近况[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21(2):131-133.
[8]吴 宁.中药外用法在治疗美容上的历史与现状研究概况[J].江西中医药,2007, (11):79-81.
[9]陈景华.美容保健技术[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6.
[10]黄藜珊.论皮肤针在针灸美容治疗中的作用[J].福建中医药,2008, 39(3:25-27.
[11]孙涛,王天芳, 武留信.亚健康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6.
要发展民族医药,首先必须把政策落到实处,跳出思想的局限,独立自主地进行发展。至于为何要把少数民族传统医学从现在的中医学范畴中提取出来独立发展,我们认为这主要是由少数民族传统医学和中医学的重大区别所决定的。
1、文化背景不同。根据其文化源流或特殊的地域文化背景,中国少数民族传统医学学科可分为若干类系:
(1)受佛教文化影响,特别是受藏传佛教文化的影响,结合青藏高原的疾病防治经验和药物资源,逐渐发展形成了藏医学、蒙医学。而傣医学则具有南传上座部小乘佛教文化的背景。
(2)受阿拉伯文化影响,特别是受阿维森纳《医典》的影响,并结合自身的医学实践而发展出了维吾尔医药、回回医药、哈萨克医药等。
(3)受朝鲜古典医学影响,并融合中朝古代医学特点,发展出朝鲜族医药。
(4)受汉文化影响,但又具有地域和民族文化特色,从南方地区医疗实践中发展出苗、壮、瑶、彝、侗、土家、黎等医药知识体系。从少数民族传统医药所植根的文化背景而言,其与中医药并非源和流、主干和分支的关系,而是一个不同于中医药的多元的、复杂的、独立的文化体系。
2、理论体系不同。文化背景、哲学理念的不同,必然导致少数民族传统医药和中医药理论体系的重大差异。中医学以天人相应和阴阳学说为哲理观,以脏腑、气血、经络为生理观,以四气五味为药理观,以四诊八纲为诊疗观,从而构成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它的理论核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以“天人相应”为一般规律的整体衡动观;二是以脏腑、经络、气血为构架的功能生理学;三是以阴阳为基础的矛盾平衡说;四是以四诊、八纲为内容的诊断学;五是以天然药物和方剂为主的治疗学。而蒙医基础理论主要研究人体生理、病理、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原则以及治疗方法等,对临床各科具有指导意义的一门学科。
蒙医学理论来源于临床实践,又反过来指导临床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得到充实和发展。它不仅仅是医疗经验的积累,而且具有从实践中升华出来的一套学术理论。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接受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和辩证思想―阴阳、五行学说的影响,吸收了印度医学、藏医学、中医学的部分基础理论,不断地得到了充实和提高。蒙药学是对蒙药进行全面研究的学科,主要研究每味蒙药的来源、形态、产地、品种和真伪的鉴别、性味、功效以及采收、加工、炮制、贮藏等。蒙药学还总结出了一整套用药规律,应用于临床,而达到防病、治病和健身目的。方剂学是以蒙医基础理论为指导,为防病、治病而研究配制、药物应用的一门学科。内容包括蒙药的配置原则、配方规则、配方剂型、配制工艺、方剂功能、主治、用法与用量等。蒙医临床各科包括内科、外科、温病科、妇科、儿科、传统疗术科、骨伤科、五官科、皮肤科等。都以蒙医基础理论为指导,对疾病进行辩证分析、诊断和治疗的具有独具特色的学科。
二、少数民族传统医学的发展趋势
一方面,加强对民族医药学理论的整理、加工,继承发扬,形成疾病诊疗的理论支撑;少数民族群体疾病表达谱的建立,利于更好的防病、治病。另一方面,采用现代研究技术,加强民族医药的研究开发力度和深度。例如;对民族药材资源分布、生态环境、同功品种、易混品种以及种植加工、特性鉴别、质量标准等系列专项研究;对新开发的药品中活性成分的理化性质及药理毒理进行规范研究;对少数民族的单方或复方制剂进行作用机理的基础研究、剂型研究、制备工艺技术研究、质量标准研究、临床实验研究等等,为民族医药的开发提供科学严谨的数据,改变过去经验性的标准和手工作坊式的药品生产方式,推进资源转化,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增大民族药品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优势,从而推动学科的飞跃。
中药在我国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对于中药学的研究正在不断深入,在中药临床药学方面取得了较大的突破,使得中药在临床应用上更安全、更合理、更有效,本文主要从学科特点的角度出发论证临床中药学和中药临床药学,从而为中药的临床应用提供有力的依据。
1研究临床中药学的意义
中药在我国的应用有着几千年的历史,随着临床药学这一学科的成立以及西药的快速发展,研究临床中药学具有重要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①提高中药使用安全性,降低中药不良反应发生率,在长期的实践中,人们认为中药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但实际上除了传统意义上的有毒中药,大部分的中草药或者是中成药制品会产生不良反应,比如人参有“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的功效,但是部分患者在服用了人参之后会出现四肢抽搐、低血钾的不良反应,所以通过临床中药学研究可以进一步减少中药在使用过程中不良反应[1];②提高中药材质量,我国幅员辽阔,在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气候条件下生长的中药材在药性方面存在着一定差异,中药材在成分组成、药效等方面也就会存在较大差异,通过临床中药学研究可以进一步明确不同地区同一中药的药品差异,提高中药材质量;③提高药效,节约中草药,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在当前条件下,中药制品使用在医院占有一定的比重,对于治疗同一疾病的多种药品其性能、功效、主要成分、适应症、禁忌症、用法用量等不可能完全清楚,这就有可能造成药品的浪费以及药效发挥不明显等,通过中药临床研究,对于常见的中成药特性有深入的了解,促进药效发挥。总之,通过中药临床研究可以使中草药及其制品在应用中安全性更高、药材质量过关、药效发挥更好,为临床用药提供科学依据。
2临床中药学和中药临床药学的概念及其关系
临床中药学是一门研究临床中药使用规律的学科,核心内容是中药制品合理性以及有效性,这一研究对于提高中药的用药安全水平、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等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临床中药学的研究为治疗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以及疑难杂症等提供有力的依据。中药临床药学指的是在中医药理基础理论的指导下,将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中药及其成品制剂与研究对象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属于临床药学一个分支,核心内容同样是研究中药及其制剂有效性及合理性[3]。通过对临床中药学以及中药临床药学的概念进行阐述,它们都包含“中药”以及“临床”关键词,也就是研究对象具有一致性,两者的研究均是为了中药及其制品在使用过程中具有安全性、有效性以及合理性等。但是临床中药学在研究过程中侧重于临床各科用药的实践应用,中药临床药学则是在中药药物以及中医临床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同样是以中医药理论作为指导,它属于临床药学一个分支学科,从患者的角度出发,侧重于中药在临床应用中的合理性。
3临床中药学的主要特征
临床中药学的主要特征有以下几点:①以现代中医基础理论作为指导,中医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种完整而独立的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对临床中药学的研究具有科学的指导意义。中医基础理论中涉及到的都是一些基础性学说,比如:阴阳学说、精气学说、五行学说、经络、养生等方面内容,这些对于临床实践具有指导意义,而且在研究过程中做到以人文本,重视中药治疗的理法性,提供了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指导;②临床中药学属于边缘学科,具有一定的优势,医学不断发展,在不同的领域具有专门的研究人员进行研究,当然互相渗透,对于临床中药学而言,既具备治疗学的内容,也具备药物学的内容,作为这两种学科的边缘学科,具有优势,临床中药学在研究阶段,通过临床发现问题,针对这一问题进行实验,通过实验获得一定的效果,反过来应用于临床,再次观察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如此反反复复,促进了治疗学以及医药学的发展;③研究方法具有多样性,临床中药学的研究具有复杂性,仅仅依靠单一的研究方法是远远不够的,在实际研究中需要多种方法相结合,在研究阶段,既要遵循现代中医基础理论,还要通过现代的一些手段进行研究,比如计算机技术等。此外,还需要不同部门之间互相配合,药材收购厂、制药厂、临床中药师等,多手段多部门联合研究才能促进临床中药学的发展。
4临床中药学的研究内容
由于临床中药学的主要任务是参与临床合理用药的研究,对于常见药品不良反应进行研究,此外,还需要研究不同的药物在联合使用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以及治疗的有效性等。根据临床中药学的这些任务,在实际的研究中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①进一步丰富完善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基础理论是开展临床中药学研究的基础但是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中医基础理论尚不完善,而且部分内容具有抽象性,这些都需要在后续的研究中完善,通过临床中药学研究,可将一些抽象的中医概念以及中医基础理论中有异议的内容进一步证实,达到中医基础理论完整性和一致性;②针对性的药物配置,保证药物发挥最佳效果,单一的药物作用研究比较成熟,但是在多种中药及其制品联合使用的过程中,药品之间会互相产生作用,可能会引起药效的发挥不明显,通过研究,可进一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配制最佳的药品,在提高治疗效果的同时降低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③合理的给药方法,减少不良反应,相同的药品在给药方法不同的条件下,治疗效果以及服药之后的不良反应是不同的,所以通过研究药品的给药时间、给药方式、给药量以及疗程等可以确定最佳的药品服用方式,从而提高治疗效果的同时降低毒副作用。
5小结
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临床中药学应该采用灵活多变的形式而不是单一的研究方法开展工作,同时在中药临床药学的研究中还需要加大人才培养,全面深入做好研究工作,使中药及其制剂在应用中安全性、有效性以及合理性得到明显提升。
参考文献
[1]李庆生,陈子珺,田芳.从学科特点论临床中药学与中药临床药学[J].中药材,2002,25(1):49-52.
[2]张冰,吴嘉瑞,林志健.高等教育临床中药学科建设体会与思考[J].中国医药导报,2014,11(8):141-143.
[3]刘明哲.论临床中药学的发展[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8(8):48.
[4]刘艳艳,梁磊,胡丽辉,等.中药临床药学的现状与思考[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9(11):1237-1238.
1西医院校中医学课堂教学的现状
1.1外围环境 计算机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互联网以其独有的传播方式对传统的民族文化形成强大的冲击,对大学生产生复杂而深远的影响,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思维方法发生了很大变化,同样网络上和社会上有关中医学是“伪科学”的说法,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
1.2中医学教材 西医院校的《中医学》教材,现已更新至第8版,基本上是中医院校中医学课程的概括与浓缩,涵盖了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针灸学、内科学、外科学等学科内容,对学习西医学知识体系的医学生来讲,知识面广泛,概念抽象、语言难懂,肯定影响其学习兴趣。
1.3课程安排 西医院校中医学教学,课程一般安排在第三学年进行,这时的医学生已经经过较系统的西医学基础理论学习。西医学理论的学习,促进了西医学逻辑思维模式的形成,这时中医学知识体系的介入,强调哲学与类比思维,必然造成中西医两种思维模式的冲撞,加之中医学只是西医院校的一门辅助课程,课时不断压缩,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
1.4教学目标 西医院校教学大纲对非中医专业医学生学习中医学的目标和基本要求大体一致,即初步具备辨证论治的基本知识,运用中医常用方剂和针灸来处理常见疾病,为在工作中学习或应用中医,进行中西医结合打下一定基础。实际上,西医院校的医学生将来多数从事西医临床、教学和科研等,经过短短一个学期的中医学学习,不可能完全掌握中医学知识,更别说将来运用中医知识来处理常见疾病,中医学学习变成了为被动地应付考试而学习,死记硬背,考完就忘,势必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
1.5传统教学模式 根据既往的教学体会,虽然中医学是西医院校的必修课程之一,但由于中医学教学理念相对陈旧,教学方式简单、呆板,教学内容抽象、枯 燥、模糊”教学效率不高,理论脱离实际,“一言堂”、“满堂灌”,照本宣科,造成学生理解与记忆困难,课堂教学对学生吸引力下降,必然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
2提高西医院校中医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想法
2.1明确中医学的教学定位 源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中、西医学,虽然分属不同的医学体系,有着不同的理论基础、不同的思辨方式、不同的认知方法、不同的行医规范等,但在中国,中医学有其独特完整的理论体系和卓越的诊疗效果,拥有中国特色的原创思维,至今仍是我国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西医学一样有着相同的服务客体——人,有共同的研究方向——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的规律,最终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保护人类健康,且是我国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替代医学的兴起,中医学正在逐渐走向与西方主流医学汇合,美国FDA已承认中医学为“独立的完整医学系统”。基于此,需要明确西医院校中医学的教学定位,即学习中医学,可以完善西医院校学生的知识储备,培养学生批判性和创造性的思维能力,为将来的工作提供行之有效的辅助或替代手段,为应用现代科学知识创造性地研究中医药提供思路。
2.2明确中医学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设定直接决定着课堂教学的方式与途径,西医院校的中医学教学和中医院校相比,有其特殊性,对中医院校来讲,教学的目标是培养中医师,教学大纲所要求的使中医学生具备辨证论治的基本知识,运用中医常用方剂和针灸来处理常见疾病的教学目标不难实现,但对西医院校来讲,以传授西医学为主,中医学只是一门辅助课程,且学时在不断压缩,一个学期的中医学学习,教学大纲所要求的目标很难实现,另外从西医学生将来的发展来看,需要考虑中医学知识“学”、“思”、“用”的关系,所以需要明确西医院校中医学的教学目‘标,以中医学基本特点为主线,结合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医学现代研究成果,培养学生正确学习理解中医学“理、法、方、药”等基本知识的能力,初步建立中医学系统、动态、辨证的认知思维方式,为将来的工作实践和发展奠定基础。^
2.3改革中医学的课堂教学模式 既往照本宣科、“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已经成为制约学生学习兴趣的桎梏,简单地应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只是教材内容的重复,同样激发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在教学活动中,中医学教师要改革课堂教学模式,重视学生的学习能力,发挥主导作用,采用开放、动态、交流的形式,围绕教学定位和教学目标,课件直观、形象、生动,教学内容系统、连贯、科学、理论联系实际,激发学生思维共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增强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提高西医院校中医学课堂教学质量的体会
3.1重视绪言导论教学 绪言导论是教材结构系统中的重要一项,是对教材内容的高度浓缩和概括,概括说明了教材的整体内容和课程在学科中的地位,对教材的学习将起到引领、提示、导向等作用。绪言导论教学尽管是在课程之初,但其引领及导向必然贯穿整个授课的全过程。同样对于西医院校的医学生,绪言导论是他们正式接触中医医学体系的第一堂课,第一堂课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对中医学的认识和学习的动力,在整个学科教学过程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和重要性。笔者在课堂教学中,从医学的概念引入,结合世界医学的分类和中西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讲解中西医学学科属性的异同和认知方法的差别,使学生正确理解中医学的学科属性,理解中医学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不同于西医学的思维方式。同时围绕着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结合中国传统文化,讲解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标志性成就,如中医学理论体系四大经典著作,孙思邈的“大医精诚”的医德思想,李时珍《本草纲目》的世界影响,以及中医学是我国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产生思想共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再者围绕中医学的基本特点,讲解中国古代哲学对中医学认识论和方法论形成的影响,使学生对中医学理论体系有了初步的理解,带着好奇心和探究欲,逐步合理、有序地转变认知思维方式,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3.2重视认知思维方式培养 教师一谈到中医学认知思维方式,就想到灌输或转变,事实上,计算机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和“信息爆炸”,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思维方法发生了很大变化,即便学生当时接受了灌输的所谓中医认知思维方式,等再学习其他课程,看到与中医学理论不相符的情况,仍然会困惑,仍然会反思,所以说学生都有一定的批判意识、质疑精神及创新能力,这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摆脱传统思想的束缚,转变教学理念,发挥积极引导作用,“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课堂教学中,笔者给学生阐释这样的观点,任何自然科学的发展,都离不开哲学思想的指导,对中医学、西医学来讲也是如此,中医学独特的司外揣内、取类比象等认知方法属于形象思维,以五脏为中心的“功能系统”,是建立在宏观、表象观察的基础上,并以中国古代哲学为指导,核心是整体观、恒动观和辨证观。西医学是建立在原子论哲学和解剖学技术之上,按照还原分析的思维方法,应用形式逻辑,侧重于生命实体原型及其物量变化,并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进步,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 模式的和个体化医疗方式的发展,许多医学理念不断的融合逐渐模糊中医学和西医学的界限,所以要使学生理解,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自然科学,不同医学体系有不同的认知和思维方式,由西医学的生理病理基础到中医学的藏象,由西医学的视、触、叩、听到中医学的望、闻、问、切,由西医学的对症治疗到中医学的辨证论治,由西医学的“亚健康状态”到中医学的“治未病”等,殊途同归,最终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保护人类健康,这样有利于学生批判性理解中医学的认知和思维方法,兼容并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3重视教学内容调整 西医院校的《中医学》教材,几乎是中医院校中医学课程的概括与浓缩,中医院校要4年左右时间讲解的教学内容,在西医院校只用1学期的时间完成,且教学学时不断压缩,所以笔者对教学内容进行必要的精减和整合,围绕中医学整体观念、恒动观念、辨证论治的基本特点,侧重中医药基础理论、中医诊断的技能、辨证论治的方法和规律,教学内容精而少,这样既保留了中医学的全貌,又明确了中医学理论的内涵,同时结合现代研究成果,培养学生从中医学角度去认识人体生命活动,优化了教学内容,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3.4重视教学方法的应用 西医院校的《中医学》教材,从中医理论基础到临床综合应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本学科的系统性和连续性,内容繁多而抽象,但教材不等同于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需注意新课与旧课、新知识与已有知识的联系、贯通,体现出学科的科学性、系统性、连续性,同时还要体现与西医学学科的关联性。如何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有学习需要与动机,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具体操作者,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发挥较大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教师除了要重视讲授式的教学方法,用通俗的现代语言去解释晦涩、抽象的中医概念,还应结合现代中西医结合的新进展及解剖、生理、病理知识去进行分析阐述,应用启发法、谈论法、演示法、练习法、探究法、比较法等教学方法,激励学生积极思维,其中多媒体课件应用,直观、生动、图文并茂,如舌象图谱、脉象图谱、中药饮片图谱等,可以将中医学抽象、难理解的内容,恰如其分地表达出来,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笔者在课堂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如中医学的症、证、病与西医学的症、征、病的区别与联系,循证医学中的证和辨证论治中的证的区别等,给学生一定的参与时间,让学生对课程中的问题主动思考、讨论,归纳解决方案,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独立思考能力,变被动的学习为主动的探索,在“授鱼”同时又“授渔”,同时善用表扬,激发学生学习动力,提高了学生学习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3.5重视理论联系实际 中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中医学理论是临床实践的总结,所以教师应搜集、整理古代医案和临床实践中的一些适合于中医学教学的案例,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适时展示给学生,如讲解辨证论治时,笔者在精讲辨证论治的原则和方法后,给出学生适当的案例,让学生自己运用中医学理论去辨证,通过认真思考解决案例中提出的问题,使学生认识到正确的辨证论治,同时结合学生的西医学知识,体会认识疾病的角度和治疗方法多样性,认识中西医学各有优势和不足,强化对人体生命活动的理解分析能力。同时针对临床实际和西医院校学生将来的发展,讲解方剂学内容时,从2009-2010学年开始增加中成药的合理使用内容,教授学生如何根据中成药的说明书,结合所学的中医学理论,辨证地使用中成药,而不是根据药名或把中成药当西药用,同时注意合理地进行中西药联用以及注意中成药的不良反应等,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传统的教学方法与现代教育技术和手段结合,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更加突出能力、智力的培养,有效活跃课堂氛围,加强师生互动,使学生从被动的接受变为主动的学习,教学相长,有益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2多元化教学法在中医基础理论教学过程的实践
2.1医林故事、传统文化的导入法
国内外大量的教学实践研究证明,传统的教育模式仍然在高校教学中占据极重要的地位[1]。多元化教学是秉承传统教育模式的丰富和完善。如中医基础理论“绪论”之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讲授金元时期的刘完素时,可用故事导入。刘完素以“火热论”而名著医林,他理论上的独树一帜,得益于《素问·至真要大论》中病机十九条的启迪,十九条病机中论属火的病机约占四分之一,且刘完素生于北方,风土刚燥,素体阳盛,又处宋金交战,疫病流行,用《局方》温燥之品治疗所发热病,常无疗效,故此刘完素用药主张寒凉药,为“寒凉派”代表人。通过故事导入,让学生深知对中医经典理论的传承和创新。中医理论植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对于“中医学的哲学基础”之阴阳学说的讲解,应引入中国的传统文化。可借助《易经》中“阴阳”概念、图形,帮助学生理解中国古代的朴素哲学观,让学生意识到传统文化的科学内涵,中医理论的学习不仅是医学诊疗、防治疾病技术的学习,更是一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与发扬。
2.2中西并重,实验教学法
中西医学理论体系的构建及其思维方式虽有差异,但都是以人的生理、病理为研究内容,因而其知识点也可相互贯通联结[2]。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使中医学理论与当代前沿科学相沟通,许多中医学理论的奥秘得以逐步揭示。应在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引入一些现代科学实验研究方法和手段,如“气与津液的关系”,可通过灌胃麻黄水煎液,观测小鼠发汗的情况,与正常对照组耐缺氧的死亡时间的比较理解“津伤耗气”的理论;通过灌胃人参水煎液,观察补气药对小白鼠凝血时间的影响,强化对“气能摄血”理论理解[3]。同时培养学生根据中医思维规律,应用现代科学知识和技术解决中医问题的能力。
2.3实验法、病案法与知识拓展法的有机结合
藏象,源于《素问·六节藏象论》,是中医学特有的关乎人体生理病理的系统理论,是中医学的核心理论体系,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内容,故此对此部分内容的讲解应注重多元化教学法的有机结合、合理利用。如讲解“心主血脉”的生理功能,可通过给大鼠颈静脉插管法,连接心动图机,记录Ⅱ导联心电图,较直观地观察乌头碱对心脏的毒性反应所出现的室早、室速、室颤的实验效果,理解所学的理论知识,熟悉炙甘草汤益气补血复脉在抗心率失常中的应用。如讲授“肝主疏泄,调节生殖”时,可以列举案例:一对年轻夫妇结婚3年未孕,各种检查未发现异常,吃了很多中西药无效,心理压力很大。后来领养了一个小孩,1年后妻子怀孕了。经过解释,学生自然明白了:原来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压力增加,情志不畅时,会出现“肝郁气滞”,肝不能正常行使疏泄功能,就会引起女方排卵紊乱、月经不调,或男方排精障碍,从而导致不孕。在这里,“肝”是通过调畅情志来调节生殖的。通过分析,学生很容易把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这样既激发中医专业学习兴趣,同时又强化教学效果。理论与学科前沿接触,反映最新的学术成果,使学生真正感悟到古老的中医理论、中医学永恒的魅力。将语言古奥、强于思辨的中医理论知识,辅之以相关的现代医学知识来阐释,以讲授“肾主骨生髓”的内容为例,可引入现代医学研究内容,西医发现肾与骨在发生学上是同源器官,皆发生于胚胎外层;西医的肾脏具有分泌促红细胞生成因子的功能,能刺激骨髓红细胞的生成。可以让学生更好的理解临床上骨骼、骨质异常、贫血等疾病应该从肾来论治的理论基础,既拓宽学生视野,有巩固和加深了对中医学相关知识的理解掌握。
2.4仿真情境与动漫视频教学法
仿真情境教学可用于真实,实验无法实现或者表现不清楚的教学中,从而达到一种传统教学模式不能达到的效果。在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学中,可以利用现代计算机虚拟技术把舌诊、脉诊、阴虚、阳虚等中医学临床中的抽象症状和体征以形象生动的形式直观地呈现出来。使教学内容变得具体生动[4]。如对于血液循行、经络的走向的讲授,可进行仿真人体血液循行。如“病因病机”的解读,其中关于“六致病”、“阴阳失调”可制作动漫或者拍摄录制的形式表达风、寒、暑、湿、燥、火之邪的性质与致病特征;阴阳偏胜偏衰、阴阳互损动态图。七情内伤影响病机的相应临床表现可以从大家熟知的电影、电视剧中获取视频影像素材,如“喜则气缓”可用“范进中举”的视频;“怒则气上”可选《三国演义-孔明三气周公瑾》的片段来呈现,能有机地将视听结合起来,声像并茂,帮助学生将枯燥乏味、空洞抽象、难以描述和理解的教学内容直观、形象地表达出来,让学生如身临其境,弥补了学生缺乏临床感性认识的不足,加深了对教材内容的理解与记忆,达到理性知识与感性认识高度统一。
2.5学生授课体验法与讨论法
“体质”部分内容比较通俗易懂,适宜学生自主授课方式为主导,让学生体会“讲台上下”、“学与教”的不同。应用理论知识全体学生来辨别自己的体质类型,并且共同讨论不同体质的用药宜忌及如何指导养生,使知识能够当堂吸收,学以致用。
2.6网络课程教学法
可将中医基础理论全部教学课件、部分教学录像及内容丰富的音频资料上传于网络课程,为学生提供多种学习途径;同时也将教学大纲、教学方案、习题库、模拟试卷等上传,方便学生复习、自测。在此网络平台中建立在线网络论坛、公开教师电子信箱,开展内容丰富的学术讨论,及时解答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有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了良好环境。
二、改革教学模式,培养创新思维
中医药学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学科,中医中药的理论都是基于临床实践的基础之上,从《黄帝内经》到《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等经典著作的问世,无一不体现出“中医药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源于丰富的临床实践活动”这样一个观点。因此,实践是中医药学源生之本,也是其得以发展和创新的坚实基础,离开了实践,中医药学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但是,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在中医药的教学工作中长期被忽视。在课程设计上,表现为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同理论课相比,实践课处于从属地位,甚至部分选修课由于课时有限,只讲理论部分,而取消了实践部分,同时在课堂讲授过程中,老师注重知识的传授,轻视能力的培养。尽管当前引入了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合作性学习等教学方法,但以课堂、课本、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仍然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在实践教学环节薄弱,理论学习与实践运用脱节,忽视科研思维和实际能力结合培养的方式下,毕业生高分低能,实践能力差,创新思维和能力弱,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阐释传统中医理论的能力低,社会适应能力差等问题严重。为了适应社会对中医药人才需求模式的转变,我们对学生的培养模式也相应发生了变化,尤其是对高层次中医药人才(七年制硕士班),更要求中医特色科研思维和能力的培养。我们的课程改变了以往老师讲、学生按部就班做的教学方式,建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式,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的一切活动都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为出发点,引导学生积极探索,深入思索,自主实践,促使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角和教学实践的主人。学生完成从选题、实验方案设计、实验准备直至实验结果获取的全过程,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学生得到从实验思路、实验技术、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的全面训练。鼓励学生成为教学活动和教学实践的主人公。学生独立完成选择、整个过程的实验设计、实验制备直到获得实验结果,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学生获得实验的思路,分析能力的实验技术,得到综合训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学生自主选择实验研究课题,独立设计实验研究方案。本课程一改教学内容由教师确定的做法,要求学生在大量查阅文献的基础上,自行提出实验研究课题,自行设计实验研究方案,在选题和课题设计之后通过课堂交流和答辩,对课题的可行性以及将来的前景进行自我评述,再由学生们自己评选出一项研究课题和研究方案作为本课的实验研究内容(上述工作进行之前,全体学生自愿组合成4~6个小组,每组3~4个人,教学活动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第二,学生自己动手进行实验的准备工作。实验研究的准备工作对保证实验正常进行并达到预期的结果是至关重要的。学生在以往的实验课上都是按照实验指导的要求,在实验人员提前准备好一切物品的前提下,重现实验的内容,往往能够取得预期的结果,而对实验前的准备工作却知之甚少。我们把实验准备当作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也是对学生科研思维培养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为其以后的科研能力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第三,学生独立完成实验操作。对现代科学的缺乏(包括现代医学)的认识和研究的基本技能训练的基本研究方法,动手能力差是中国大学生普遍的问题,要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操作训练方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首先,多渠道地学习和掌握实验方法和实验技术。在实验设计完成时,依据具体的实验内容,确定基本指标,广泛开展相关实验参数的检测方法,并进行分析和比较,结合实验室的条件和教学的预算,选定实验指标的测定方法。让学生了解实验测量的方法,可以为以后的工作打好基础。其次,认真做好预实验。预实验是在正式实验之前安排的一个步骤,用少量的实验动物来对学生的操作技能进行训练。教师引导学生从实验动物抓住,称重,编号,动物模型的制作,给药(腹腔注射、尾静脉注射和灌胃),实验动物处死,解剖,取血,取材,还有熟悉实验仪器的工作原理,以及正确的操作。各种实验试剂的配置以及存储等反复操练,督促学生熟练掌握,以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最后,注重对预实验结果的分析,强调中医特色。我们的课程中,尤其是实验课后,非常重视学生对预实验结果的分析,尤其是对那些不能出现理想结果的实验更是要求大家分析其中的原因,并在各个小组之间讨论交流,使得大家能吸取其中的经验教训,为以后的正式实验提供有益的指导,促进正式实验的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