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德育的导向性原则

德育的导向性原则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7-09 08:24:36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德育的导向性原则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德育的导向性原则

篇1

行动导向教学在20世纪90年代兴起于德国职业教育领域。近十几年来,该理念在国内职教领域教学改革中得到普遍传播,众多研究者从理论和实践角度对此进行了多方面的论述。在德语教学领域,该理念也越来越多地影响着教师的教学行为,一些教师已经取得了丰富的经验和良好的效果,但在实施过程中也会遭遇一些实际问题。但关于该理念在德语教学活动中的具体运用,却仅有零星论述。因此,对行动导向的德语教学进行总结和反思,理清教学实践中应遵循的规律,对于该理念的推广运用有其实际意义。

一、行动导向教学理念的理论发展

早在19世纪初,瑞士启蒙教育家裴斯泰洛奇就提出了将脑、心和手相结合的教育思想,指的是在儿童教育中将智力、道德和活动统一起来,这可以说是行动导向教学理念最初的思想萌芽。之后在欧洲,一批改革教育学家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推行了多种行动式教学思想,比如,高迪希的“工作学校”,弗雷内教育学以及蒙台梭利的“自由活动”等。而在大洋彼岸的美国,杜威提出“做中学”的观点,他和克伯屈创立的项目教学法目前仍是行动导向教学的重要方法。这些探索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对行动导向教学理念发挥了重要影响。九十年代,行动导向教学成为德国职教领域的主导教学理念。

该理念主要建立在两方面的理论基础上。其一是源自心理学家维果斯基和列昂节夫的活动理论,其二是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创立的儿童认知发展心理学。受其影响形成的建构主义学习论强调学习过程是以学习者为中心,在一定的情境中通过社会协作完成真实性的学习任务,从而实现意义建构。这可谓行动导向教学理念的理论依据。

二、行动导向外语教学的内涵

关于行动导向教学理念的概念描述目前并不完全统一,大多是从职业教育角度出发。而针对普通学校教学的代表性定义是德国教学法专家迈尔提出的。根据他的定义,“行动导向型教学是一种整体性学生主动式教学,由师生共同协定的行动产品引导组织教学过程,从而使学生的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实现均衡。”制造行动产品是其中重点。具体到外语教学,德国的英语教学法专家巴赫和提姆认为可从两个角度解读。就目标角度而言是指学生发展出适合课堂以及校外现实社会的语言行动能力,在教学法角度而言是指在真实性的情境下,学生以任务为主导,通过互动并基于内容实现口头和书面的交际目标。

行动导向的外语教学常用的教学组织形式是协作学习或分组学习,常见的教学方法包括项目教学、角色扮演、任务教学、辩论和各种游戏等。

三、行动导向德语教学实践中的应用原则

对于在行动导向理念指导下开展教学实践,教育专家们从不同角度提出了需遵循的教育学标准。具体到德语作为外语的教学,可总结出以下四条原则:

1.在行动导向教学中应注重整体性原则

这是行动导向教学理念中一个重要概念。所谓整体性学习,指的是学生的头脑和身体同时投入学习活动,达到协调统一。在学习过程中除了传统的认知智力因素之外,它还“强调躯体和情感情绪因素,是使学习者调动全部感官、思维和肢体的教学方式”。整体性学习能大大提高学习效果。以语法课上学习表达上、下、左、右等方位介词时的“视觉听写”游戏为例,学生两两结对,各自向对方描述手中图片所绘的房间摆设,并根据听到的信息画出相同的图像。在完成行动产品,也就是通过信息交换还原图画的过程中,学生既用到了听觉、视觉,也进行了智力思考,还需开口表达和动手绘画,此外又因为双方的信息差激起好奇的情感,增强了交际行动的动力。这种全面投入的学习显然比传统的语法练习更有助于掌握和应用语法规则。

2.在行动导向教学中应以学生的主观兴趣作为出发点

深受杜威影响并创办帕克学校的库克指出:“兴趣就是令人全神贯注于教育的根本法则。”“兴趣是最有效促使学生努力学习的因素,学生开展有价值活动的最佳起点就是兴趣。教师永恒不变的任务就是使得旧的兴趣发展成更高水平的新兴趣。”因此,在行动导向的德语教学中,为取得最佳学习效果,需挖掘学生的兴趣点。而学习者可在一定主题下自由选材分组实施的项目学习,就是非常适应该项要求的教学方法。以视听说课上“介绍自己最喜爱的德语电影”的项目教学为例,与时下流行的美剧相比,德语电影一向因其沉闷晦涩之名而为大部分德语专业的学生所排斥,这样会错过利用其提高听力水平,了解德国社会文化的机会。因此在准备阶段,应由教师列出适合的电影名单并说明类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自由分组,当然选择也可以超出名单范围,但不能由教师硬性指定。这样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学生一方面因为受兴趣驱使而充满学习积极性,力求在成果展示阶段做出最有说服力的演示,也就是说行动过程中的兴趣因素对最终的行动产品产生了正面的影响。另一方面,学生也因为对这些优秀电影作品的了解而发掘出对德语电影新的兴趣,甚至在项目完成之后,还会进一步去了解相关的导演、主演和影片,并和教师做后续的交流探讨。这正如迈尔所言,“行动导向型教学为学生提供了自由发挥的空间,让他们通过处理新主题的过程意识到自己的兴趣所在。”

3.在行动导向教学中注意学生自主性原则

当代教学论普遍认为,学生不仅是被动接受知识传授的客体,更是学习的主体。因此在行动导向的德语教学中,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在教学活动的计划、实施、展示和评估阶段,都应尽量让学生掌握主动。教师不再是学习行为的控制者,而是引导者和辅助者。比如,在通过讲授和练习学习了语法规则的基础上,可让学生分组研究德语与英语的语法规则区别。首先在选题阶段,即可通过课堂讨论与学生共同协定比较的具体对象,然后由学生分组自行搜集材料并分析、归纳和整理,任务分配和研究进程也是由学生自己掌握,最后以小组报告的方式进行展示,之后可以让其他小组的学生一起补充或提问。教师在此过程中起到的是协调和顾问的作用。通过这种独立自主的学习,既深化了学生对德语语法知识的理解,促进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策略的养成,也有利于培养学生自我组织、合作能力和自我承担责任。

4.在行动导向教学中应注意开放性原则

所谓开放性,可以从四个层面上理解,首先是教学内容的开放性,以学生已掌握的教材知识和直接经验为后盾,教学材料不应是单一和封闭的,而应具有多样化特色。比如,在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学生可以以分组报告的形式,结合日常生活衣、食、住、行各方面进行探究性学习,而不是局限于课本。其次是时间安排的开放性。学生的学习能力各不相同,在行动导向的教学中,学习时间不再完全固定,可以允许学生根据个体差异自由安排。比如,上述的分组报告,可让学生自己决定在一个学期中展示的先后顺序。能力强的学生提前完成学习任务,能力弱的学生可以推迟完成。此外还有教学场所的开放性。教学可以在校内进行,也可根据学习目标的需要走出校门。比如,口译课是一门对真实性有很高要求的课程,在处理旅游口译主题时,可组织学生前往上海的著名景点外滩或者城隍庙,由学生按照分组准备的内容进行景点参观的现场口译,在真实的情境中更利于学生运用所学语言知识发展口译能力。最后是教学参与人员的开放性,可以邀请相关的专业人士或者校友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四、行动导向教学理念在德语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反思

用行动导向的教学理念指导自己的德语教学活动,在具体操作中会遇到一些问题,综合下来可以归纳为以下两个方面:

1.所谓以行动为导向,并非只以行动学习为主

正如巴赫和提姆所言,“在实施语言教学时,语言的行动能力

是以掌握语言形式的各项技能为前提的。”“这两大要素,即获得行动能力和语言形式的各项技能,从一开始就是处于同等地位的。”因此,在德语教学中,虽然要强调行动的重要性,但语言知识的传授和熟练也不可忽视。以处理寻租主题时学生模拟房东和房客的角色扮演游戏为例,每个学生分别根据各自分配到的卡片上的房东或房客信息,在一定范围内通过依次询问排除,最终找到匹配的租赁对象。要实现这样的行动目标,当然需要事先传授表达愿望和要求的语言手段,包括虚拟式等语法形式以及一些套语作为前提。但仅仅这样还不够,如果教师不在活动的开始步骤中通过师生对话等手段,再次激活和强调这些套语和语法知识,学生在交际过程中很可能会无视相应的语用手段,大量采用最直接和简陋的语句甚至身体语言来进行询问和提出要求。这样虽然能完成任务,却不能达到预期的交际效果,在真实语境下的行动能力也会大打折扣。

2.行动导向教学活动对教师的知识贮备和更新提出了前所

未有的挑战

传统的讲授型教学以课本为依据,只要针对教材做好充分备课即可,而在行动导向理念指导下的教学,由于其内容和形式的开放性,对教师角色的转变提出了新要求。教师作为协调者或辅助者,随时准备应对学生的各类问题。这就要求教师拥有广博的专业知识和对相关行业领域的了解,而且不断更新。以介绍德国日常生活的分组报告为例,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根据教学目标和自身兴趣,选择和设计学习内容,这些内容并非教师事前规划,因此要求教师本人对德国社会文化相关的知识有相当的积累。而且国情概况等知识是随着时展不断变化的,学生也会通过网络媒体等接触使用最新信息,如果教师对此没有相应了解,就无法提供有效的帮助,也影响学生对教师教学的信心。

参考文献:

[1]壮国桢.高职教育行动导向教学体系.江苏大学出版社, 2007:89.

[2]Hilbert Meyer, Unterrichtsmethoden I:Theorieband. Cornelsen Verlag,1987:214.

[3]Gerhard Bach & Johannes-Peter Timm: Englischunterricht. Grundlagen und Methoden einer handlungsorientierten Unterrichtspraxis. UTB Verlag,2013:12-13.

[4]Frederike Klippel:berlegungen zum ganzheitlichen Fremds-prachenunterricht. In: Fremdsprachenunterricht.Heft,2000(4):242.

篇2

目前,不少大学生存在厌学现象,作为高校教师,我们无不为之担忧。究其原因,不仅在于学生缺乏自信心,对学习重要性认识不够,还在于教师所组织的教学过程单纯以教师为主,忽视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及处理问题的能力。由此看来,充分认识与把握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相结合的教学原则并使之在教学过程中得到充分体现已显得十分必要。本文拟联系教学实际对如何理解与运用这一原则谈些粗浅的看法。

一、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相结合是教育观念的一次深刻变革

高校教师主导作用即教师通过引导点拨等方式发挥完成教学的方式;学生主动性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除以积极能动的学习这一形式得以表现外,主要通过独立自主地带有探索性的学习。教师发挥主导作用是使教学过程能高效率进行的保证;学生主动探索是学习取得成功的基本条件,两者不可偏废,紧密结合,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是教育观念的一次深刻变革。

1.对以教师地位为中心的传统教学观念的突破

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相结合是旧的教学模式向新的教学模式的转变。中国传统教育乃至今天的许多课堂教学都存在着一个十分严重而明显的问题,即以教师为中心,对学习过程作过多干预,对学生提供过多帮助。教师一片好心,担心学生学得不够全面透彻,一讲到底,是教师中心地位的典型表现。学生失去了学习的主动性、独立性,缺乏对知识生成过程的体验,学得机械。教育要肩负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任,就必须改变教师在课堂中的中心地位,以学生为中心,以发展为中心。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相结合,教师不再一统天下,他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启发和培养,以提问式、引导式教学,给学生思考和发言的机会,培养其独立性自主性。充分体现了教师主导、学生主动的现代教育观念。

2.充分反映了教学过程的本质

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它是教师依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特定的培养目标,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导学生,把学生培养成合格人才的过程;是学生以所知为基础,知、情、意、行结合,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过程,是教师的教,学生的学,是在教学矛盾中形成的。教师要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引导式教,学生应调动起学习的主动积极性,系统式学。教师通过引导启发创造外部因素,学生通过主动学习创造内部因素,二者共同努力,相互促进,才能完成教与学这一双向活动。

3.该原则体现了高校师生关系平等民主的新型观念

教师和学生是教学活动过程中的两个主要角色。传统教育教师处于支配地位,学生的个性受到压抑,不利于师生关系的沟通,在相当程度上降低了教学活动的效果。而现代教育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相结合,注重学生主动精神的培养与展示,在课堂中,不再是教师一统天下,而是强调营造一个轻松的学习氛围,师生围绕一个共同主题畅所欲言。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时,学生也是主人,他们不再是被动角色,主体性明显增强,每个人在知识活动中与教师平等交流,并建立融洽情感,体现了高校师生关系的民主与平等,从而增强了教育教学效果。

4.有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

素质教育是21世纪的主旋律,注重学生创新思维、素质能力培养和个性的发展,创新人才的培养是国家强盛的需要。固然,学生不能像科学家,发明家那样有卓越的创造,但每一个学生都具有创新的潜能,教育必须充分发掘学生的这种能力,引导其健康地发展。创新教育要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技能等等。素质教育要求教与学有机结合,为培养创造性思维提供优良环境,使学生在宽容自主环境中,得到学习与发展的机会,并且提高创新思维的能力,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

二、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紧密结合的应用

教师发挥主导作用,是为了更好地教,更好地教是为了更好地学,学生调动主动性是为了更好地学,更好地学促进教师更好地教,教学中二者相互促进,缺一不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主动地位。教师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但不将答案灌注学生头脑,而是通过启发、引导,让学生在探索中、在活动中体验知识生成过程,掌握知识并掌握学习和运用知识的方法。

1.凸显学生主体地位,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使人类的知识观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人们需要的不再是知识牢记了多少,而是知识创新和不断更新的能力。因此课堂中由教师决定学什么,怎么学,并用统一标准评价所有学生的教师中心现象应退出历史舞台。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让他们自己去观察、实验、动手、动脑、动口,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重视学生独立探索知识生成的过程,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随意轻松与老师探讨,与老师互换角色,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体验学习知识的快乐和积极性。

2.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篇3

关键词 中职德育;职业生涯教育;意义;具体内容;预期目标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5)14-0115-02

一、中职生职业生涯教育的目的

区别于普通教育的升学导向性,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随着广州市中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的总体目标越来越明确,就是能培养出符合用人单位要求,具有过硬专业技能和良好职业素养的从业者,并为从业者将来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由于生源问题,有些中职生自身存在着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不积极、眼高手低、好高骛远等现象,部分学生无心学习,对本专业的知识和技能一知半解,到了该就业的时候,便不知所措,过分地依赖社会和父母,自立能力差;部分学生对未来职业的认识是朦胧的、浅薄的,对自己的职业兴趣、职业能力缺乏了解。因此,一旦到了真正选择职业的时候,就显得茫然无措。因此,对中职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职业生涯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职业生涯教育的重要目的是为了帮助中职生选择职业、准备就业、获得职业、适应职业。通过有针对性的职业生涯教育,能够有效引导中职生正确认识自身的个性特质、现有与潜在的资源优势,帮助中职生重新对自己的价值进行定位,引导中职生评估个人目标与现实之间的差距,帮助中职生增强发展的目的性与计划性,明确奋斗的方向,增强中职生的竞争力。

二、中职生职业生涯教育的原则

根据中职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依据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的要求,中职生职业生涯教育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1.“生本”原则。中职生选择专业的盲目性和对职业认识的模糊性,导致其学习目标不明确和缺乏相应的职业规划。为此,应该坚持以生为本的原则,遵循中职学生职业定位与兴趣特长相结合的规律,帮助学生选择适合做、喜欢做的职业。

2.“职业化”原则。区别于普通教育的升学导向性,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的就业导向性决定了专业技能的培养和职业素养的教育是中职教育的左右手。因此,在中职生职业生涯教育中,应该围绕职业素养的培养,以多种形式渗透,提升学生的职业意识。

3.“行业化”原则。职业生涯教育不能脱离行业,中职学生毕业后是直接面向企业的,所以在中职生职业生涯教育过程中必须全程跟企业紧密联系:专业教师不定期(定期)到企业进行工作交流,传授的专业知识必须紧跟企业的发展前沿,职业素养的教育也必须参照企业和行业发展的需求,拉近学生和企业之间的距离。

4.“系统化”原则。职业生涯教育是一个系统化的统一整体,学生是学校工作的中心,为了更好地达成工作效果,必须实现各个部门间的系统的有机整合。主要体现为学生管理和教学工作的系统化;专业课程和思想教育的系统化;家校联系和沟通的系统化;校企合作的系统化。

5.“可持续发展”原则。从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考虑,在校期间就要为其将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夯实其职业素养,让其受益终身。为此,不仅要注重专业课程的教育,同时要加强公共科目的学习,提升学生软实力和学习能力,为职业的可持续发展做智力支撑和准备。

三、利用德育课强化中职生职业生涯教育的意义

德育课,是有效实现强化中职生职业生涯教育目的的一个重要平台。利用德育课强化学生的职业生涯教育,贴近学生的生活、学习实际,能够满足学生对于职业生涯和就业的深入了解,能实现对学生的正确引导,触及学生的心灵,易与学生产生共鸣,使得学生能够根据“职业人”的相关标准,在日常生活与学习中,自觉改善自己的行为,满足用人单位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实现对学生的针对性指导。另一方面,从德育教师的成长角度来说,要实现德育课堂的有效性,就需要德育教师密切结合教学对象实际,在德育课堂教学中不断进行实践探索。利用德育课强化学生的职业生涯教育,也可以有力促进德育教师对于德育课课型、德育课活动课开展的有效策略进行深入的实践探究。

四、利用德育课强化中职生职业生涯教育的具体内容及预期目标

遵循中职生的“感性认识、积累内化、实践提升”的认知规律,在职业生涯教育内容上贯穿“职业认识和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素养训练积累、职业实践与职业成长”这一主线。在周期上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职业认识”阶段,即在第一学年对学生进行“自我认知”和“职业认识”的教育;第二阶段——“职业素养积累”阶段,即在第二学年对学生进行专业技能以及职业素养的教育;第三阶段——“职场实践探索”阶段,即在第三学年进行顶岗实习,在实践中完善和修正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目标。紧密联系该主线,根据三阶段的不同教育内容,利用德育课强化中职生职业生涯教育,为中职生的成才与就业护航。

通过德育课强化中职生职业生涯教育的预期目标是:有效利用中职德育课程开展职业生涯教育,探索出贴近中职生实际的教学策略,使得学生能够了解、认识自己所学的专业,知道本专业所对口的工作岗位,以及行业的用人要求;能客观分析自身的从业条件,找出与行业标准要求之间的差距;设定恰当的职业目标,做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掌握一定的求职技能与技巧,顺利就业;明确“学校人”与“职场人”的差异,并能适应角色的转化;进入职场之后,能够根据环境和自身条件的变化,对自身的职业生涯进行一定的调整。具体来说,在各阶段,学生需要实现不同的目标。在校学习期间,学生能自觉提升自身的职业意识、职业道德并能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顶岗实习阶段,学生在与本专业对口的岗位上能获得实习单位的认可;通过一年的实习和职业实践,学生能根据社会需求修正自己的职业规划,最终实现顺利就业,从而为职业发展奠定一个好的起点。进入职场之后,能够顺利实现角色转换,并能够做好职业生涯的评估与调整。

为了有针对性地在德育课堂进行职业生涯教育,践行上述教育内容,达到预期目标,我校德育组教师已初步进行了分阶段的探索。在第一阶段,完成了对学生及企业的走访工作,了解企业对人才综合素质的诉求。在此基础上对《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职业道德与法律》等课程的教材进行了梳理;在第二阶段,通过在《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等课程中开展活动课,在教学中不断进行利用德育课强化中职生职业生涯教育的实践探究,集结了一批优秀的教学案例,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作品及优秀实习生案例,初步探索出了部分利用德育课强化中职生职业生涯教育的有效策略;第三阶段,德育组的全体教师,在教学中应用总结的策略,提取经验,辐射推广。通过有阶段的推进,我校利用德育课强化中职生职业生涯教育的实践已经初具成效。

中职教育的主要特点就是对学生进行“职业化”教育,引导学生形成较好的职业素养,为成为高素质的劳动者做准备。在此大前提下,探索在中职德育课堂中强化中职生的职业生涯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能使中职生职业生涯教育真正落到实处,更具实效性与创新性。因此,需要德育教师在德育课课堂实践中继续努力探索。

参考文献:

篇4

[作者简介]邱琪,福建建材工业学校讲师,福建福州350004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7)08―0184―03

一、反思目前中职校德育的课程设置

目前,中职校德育课程是参照2001年2月教育部下发的《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的意见》设置,其中有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哲学基础知识(以下简称“哲学”)、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以下简称“经济政治”)、法律基础知识(以下简称“法律”)等4门必修课课程,分别安排在六个学期内完成。

现有德育课程设置较以往有很大的突破,但笔者经过几年来的教学实践体验,发现其不足之处随社会的发展已经出现:(1)近年来中职学生文化基础较差,现有课程理论性仍然偏强,学生有畏难情绪。(2)现有课程针对性不够强,没有很好研究学生当前的思想动向,没有很好考虑体制改革对教学的影响,过分追求系统性而缺乏针对性。如目前大部分中职校采用“2+1”学制,而现有德育教学仍采用三年理论教学模式。(3)教学内容过多过杂,层次不分明,部分内容交叉重叠,缺乏渗透与融合,按教学计划每课时都要讲很多内容,很难讲得透讲得活,也不利于学生理解和消化,收效有限。因此,笔者认为应对德育课程进行优化整合,以利于德育目标的实现。

二、德育课程设置的原则

1.目标性原则

教育部在《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中明确指出,中等职业学校德育目标是:使学生热爱祖国,拥护党的领导和党的基本路线,确立坚持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理想信念,具有为人民服务、奉献社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科学的思想方法;自觉地遵纪守法,依法维护自身权益。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热爱专业,勤奋学习,勇于创造,大胆实践,具有良好的职业习惯和安全意识、质量意识、效率意识、环境意识。因此,学校在进行德育课程优化整合时,必须以德育目标为核心,不得背离这一原则。

2.就业导向性原则

职业学校培养的学生,绝大多数人将直接走向工作岗位,面对社会的选择。要使学生能胜任工作岗位的要求,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学生不仅要具备一定的岗位技能,更要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尤其是在当前社会就业形势紧张的情况下,学生赢得岗位的就业竞争力更为突出地体现在综合职业能力方面,其中学生的思想觉悟和职业道德水平起决定性的因素。因此德育教学应以德育目标为核心,以就业为导向,以人才市场和职业岗位分析为依据,以综合能力和全面素质培养为总的指导思想。

3.整体性原则

现有的德育课程,在建构上大多囿于各课程内容自身的体系,各课程或各年级学习内容既缺乏彼此间的内在联系,又难以适应学生的成长需要和学习规律。德育各课程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构成德育教学的整体,因此教学内容应按照学生生活范围扩展的逻辑和思想品德发展的规律将所有德育课程纳入一个完整的课程体系中。

4.生活化原则

在现有的德育课程中,理论编写多于现实问题的反映,与现代社会生活关系密切的教学内容偏少,且未充分地凸现人文精神,而对于文化基础普遍较差的中职校学生来说,教学内容显得过于抽象。而中职校德育课程的设置及教学内容的安排必须营造和展示一种与社会生活本身一致的综合形态,努力使学生置身于他们生活中所能遇到的各种自然、社会、文化因素之中。根据这一原则,德育教学应更多地利用学生所面临的生活环境来设计教学,为学生的生活作准备,让学生学会生存、学会生活。现有的德育课程未将“心理健康”作为必修课程是一大遗憾,中职校学生面临着友谊与爱情、性格与情绪、就业和创业、竞争和抉择、理想和荣誉等生活的主题,设置“心理健康”课程的目的就是使学生能从容地面对这些主题。

5.层次性原则

大多数中职校学生年龄在16―20岁之间,他们在进校直至毕业时的生理和心理特点都有较大的不同,因此应确立分阶段德育教学计划,根据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生理特点、心理状况等,分年级、分阶段进行有计划、有目标、有程序的循序渐进的德育工作,使德育工作目的性更加明确,层次性更加分明,大大提高可操作性。

6.实效性原则

德育工作历来被放在学校教育的首位,但是,德育实效问题也一直困扰着德育工作者。如何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是广大德育工作者所关心和探讨的问题。所谓实效,既指效果,又指效益,还指效率。同样,学校德育的实效性,既包括学校德育在提升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上的效果,又包括在促进社会精神文明建设上的效益,还包括投入与产出相比较所形成的效率。因此德育教学要紧密地联系实际,符合社会现实,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以达到德育教学的实效性。

三、德育课程优化整合的思路

根据德育目标的要求,笔者认为,中职校德育课程的设置可以确立德育模块、专题教学的思路。把过去以学科为特征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指导》《经济政治》《法律》《哲学》四门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分割,相应组成“法律基础知识”、“心理健康”、“经济常识”、“政治常识”、“哲学常识”、“时事政策、“职业生涯规划”等系列模块,根据德育目标不同阶段的具体要求,教学内容重新进行优化整合,实现德育的总目标。

1.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对德育课程进行整合

根据层次性原则,德育教学应克服学科教学的缺陷,使教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在学科教学中,一门课程往往集中讲授,而在每个学期中,学生都会遇到学习、生活等人生成长的疑惑,进行模块、专题教学,可以灵活、机动地穿行思想教育模块,使德育课的教学符合学生思想实际。如《法律》课程,每学期学生都会面临不同的法律问题,把《法律》拆成系列专题,就可以提高法律课的教学效果,如对新生而言,最重要的是让他们熟悉、遵守校纪校规,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可安排“未成年人保护法”、“治安管理处罚条例”、“青少年的犯罪问题”等专题教学内容,而对于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学生而言,可安排“劳动法及社会保障法”、“民法”、“企业与企业法律制度”、“市场管理法”等专题。再如针对不同阶段的学生进行层次不同的心理健康教育。一年级新生面对新同学和新老师,应重点教育学生如何认识自我、如何处理与同学和老师的关系;一学期之后则对学生重点进行青春期心理学和生理学的教育,消除学生在两性心理、生理方面的神秘感和偏见,如开展“青少年的性格与情绪”“青少年的学习障碍及克服”“爱情与友谊”

“如何消除胆怯与自卑”、“挫折教育”等专题讨论,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

2.将“职业道德和职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进行整合

根据就业导向性原则,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应联系专业、联系职业、联系就业、联系创业。现实中,许多职校的学生是以“失败者”的心态进入职业学校的,他们感到前途无望,因而也就丧失了学习动力,也削弱了行为约束力。在大力推进“就业导向、服务于人”的教育理念下,进行职业生涯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然而,考察当前的职校德育,不乏存在观念封闭、内容陈旧、方式机械、导向不明等弊端,而要改变这一现象,将“职业道德和职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进行整合是一条有效的德育途径和载体。在传统的学科教学中,职业道德教育往往是在最后一学期单独进行,而职业理想、职业意识、职业技能的形成是长期的、渐进的和有系统的,仅仅在毕业前用较短的时间进行所谓的就业创业突击教育,显然效果不很理想。因此,要根据不同年级确立不同的职业生涯教育的内容、目标与方法,让学生在认识自我、认识专业的基础上完成职业生涯的规划以及顺利就业。如新生处在职业生涯的“认识与体验”阶段,重点在于引导学生体验职业世界、认识自我与环境,初步设计自我的职业生涯,此阶段可安排如“认识工作与职业”、“职业理想与目标”、“职业生涯设计”等专题教学内容;在最后一学期学生处在“抉择与发展”阶段,重点在于全面提升专业知识、技能与专业实践能力,掌握相应行业的职业道德、职业规范与职业纪律等,此阶段可安排如“职业素质的培养”、“职业道德与职业道德规范”、“就业准备与求职技巧”等专题教学内容。

3.将《经济政治基础知识》与时事政策进行整合

德育课程是一门社会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德育教学必须紧密地联系现实,即国际、国内和生活周边以及学生自己的思想实际。目前高中德育教学较重视时事教育,而许多中职校却不尽人意。当前学生对抽象理论(特别是经济政治、哲学理论)感到乏味的原因之一是以为“学了没用”,有些学生甚至还有抵触的情绪,而时事政治材料新鲜真实,加之报章传播具有权威性、说服力,克服了德育教材信息的滞后性,拉近了学生与“政治”这一严肃话题的心理距离和感知距离,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和观念内化。如果教师有针对性地不断从时事中发掘补充新鲜的时事材料提供给学生,则可使学生以这些感性材料为基础,进行一些理性的思考从而有助于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理论评价各种社会现象与思潮,使其觉得政治理论有用武之地,以达到德育教学的实效性。因此,可以结合“经济政治”中的国家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际社会与我国的外交政策、民族与宗教政策等内容,进行“时事政策”的专题教学。

篇5

一、反思目前中职校德育的课程设置

目前,中职校德育课程是参照2001年2月教育部下发的《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的意见》设置,其中有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哲学基础知识(以下简称“哲学”)、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以下简称“经济政治”)、法律基础知识(以下简称“法律”)等4门必修课课程,分别安排在六个学期内完成。

现有德育课程设置较以往有很大的突破,但笔者经过几年来的教学实践体验,发现其不足之处随社会的发展已经出现:(1)近年来中职学生文化基础较差,现有课程理论性仍然偏强,学生有畏难情绪。(2)现有课程针对性不够强,没有很好研究学生当前的思想动向,没有很好考虑体制改革对教学的影响,过分追求系统性而缺乏针对性。如目前大部分中职校采用“2+1”学制,而现有德育教学仍采用三年理论教学模式。(3)教学内容过多过杂,层次不分明,部分内容交叉重叠,缺乏渗透与融合,按教学计划每课时都要讲很多内容,很难讲得透讲得活,也不利于学生理解和消化,收效有限。因此,笔者认为应对德育课程进行优化整合,以利于德育目标的实现。

二、德育课程设置的原则

1.目标性原则

教育部在《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中明确指出,中等职业学校德育目标是:使学生热爱祖国,拥护党的领导和党的基本路线,确立坚持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理想信念,具有为人民服务、奉献社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科学的思想方法;自觉地遵纪守法,依法维护自身权益。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热爱专业,勤奋学习,勇于创造,大胆实践,具有良好的职业习惯和安全意识、质量意识、效率意识、环境意识。因此,学校在进行德育课程优化整合时,必须以德育目标为核心,不得背离这一原则。

2.就业导向性原则

职业学校培养的学生,绝大多数人将直接走向工作岗位,面对社会的选择。要使学生能胜任工作岗位的要求,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学生不仅要具备一定的岗位技能,更要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尤其是在当前社会就业形势紧张的情况下,学生赢得岗位的就业竞争力更为突出地体现在综合职业能力方面,其中学生的思想觉悟和职业道德水平起决定性的因素。因此德育教学应以德育目标为核心,以就业为导向,以人才市场和职业岗位分析为依据,以综合能力和全面素质培养为总的指导思想。

3.整体性原则

现有的德育课程,在建构上大多囿于各课程内容自身的体系,各课程或各年级学习内容既缺乏彼此间的内在联系,又难以适应学生的成长需要和学习规律。德育各课程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构成德育教学的整体,因此教学内容应按照学生生活范围扩展的逻辑和思想品德发展的规律将所有德育课程纳入一个完整的课程体系中。

4.生活化原则

在现有的德育课程中,理论编写多于现实问题的反映,与现代社会生活关系密切的教学内容偏少,且未充分地凸现人文精神,而对于文化基础普遍较差的中职校学生来说,教学内容显得过于抽象。而中职校德育课程的设置及教学内容的安排必须营造和展示一种与社会生活本身一致的综合形态,努力使学生置身于他们生活中所能遇到的各种自然、社会、文化因素之中。根据这一原则,德育教学应更多地利用学生所面临的生活环境来设计教学,为学生的生活作准备,让学生学会生存、学会生活。现有的德育课程未将“心理健康”作为必修课程是一大遗憾,中职校学生面临着友谊与爱情、性格与情绪、就业和创业、竞争和抉择、理想和荣誉等生活的主题,设置“心理健康”课程的目的就是使学生能从容地面对这些主题。

5.层次性原则

大多数中职校学生年龄在16—20岁之间,他们在进校直至毕业时的生理和心理特点都有较大的不同,因此应确立分阶段德育教学计划,根据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生理特点、心理状况等,分年级、分阶段进行有计划、有目标、有程序的循序渐进的德育工作,使德育工作目的性更加明确,层次性更加分明,大大提高可操作性。

6.实效性原则

德育工作历来被放在学校教育的首位,但是,德育实效问题也一直困扰着德育工作者。如何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是广大德育工作者所关心和探讨的问题。所谓实效,既指效果,又指效益,还指效率。同样,学校德育的实效性,既包括学校德育在提升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上的效果,又包括在促进社会精神文明建设上的效益,还包括投入与产出相比较所形成的效率。因此德育教学要紧密地联系实际,符合社会现实,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以达到德育教学的实效性。

三、德育课程优化整合的思路

根据德育目标的要求,笔者认为,中职校德育课程的设置可以确立德育模块、专题教学的思路。把过去以学科为特征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指导》《经济政治》《法律》《哲学》四门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分割,相应组成“法律基础知识”、“心理健康”、“经济常识”、“政治常识”、“哲学常识”、“时事政策、“职业生涯规划”等系列模块,根据德育目标不同阶段的具体要求,教学内容重新进行优化整合,实现德育的总目标。1.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对德育课程进行整合

根据层次性原则,德育教学应克服学科教学的缺陷,使教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在学科教学中,一门课程往往集中讲授,而在每个学期中,学生都会遇到学习、生活等人生成长的疑惑,进行模块、专题教学,可以灵活、机动地穿行思想教育模块,使德育课的教学符合学生思想实际。如《法律》课程,每学期学生都会面临不同的法律问题,把《法律》拆成系列专题,就可以提高法律课的教学效果,如对新生而言,最重要的是让他们熟悉、遵守校纪校规,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可安排“未成年人保护法”、“治安管理处罚条例”、“青少年的犯罪问题”等专题教学内容,而对于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学生而言,可安排“劳动法及社会保障法”、“民法”、“企业与企业法律制度”、“市场管理法”等专题。再如针对不同阶段的学生进行层次不同的心理健康教育。一年级新生面对新同学和新老师,应重点教育学生如何认识自我、如何处理与同学和老师的关系;一学期之后则对学生重点进行青春期心理学和生理学的教育,消除学生在两性心理、生理方面的神秘感和偏见,如开展“青少年的性格与情绪”“青少年的学习障碍及克服”“爱情与友谊”“如何消除胆怯与自卑”、“挫折教育”等专题讨论,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

2.将“职业道德和职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进行整合

根据就业导向性原则,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应联系专业、联系职业、联系就业、联系创业。现实中,许多职校的学生是以“失败者”的心态进入职业学校的,他们感到前途无望,因而也就丧失了学习动力,也削弱了行为约束力。在大力推进“就业导向、服务于人”的教育理念下,进行职业生涯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然而,考察当前的职校德育,不乏存在观念封闭、内容陈旧、方式机械、导向不明等弊端,而要改变这一现象,将“职业道德和职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进行整合是一条有效的德育途径和载体。在传统的学科教学中,职业道德教育往往是在最后一学期单独进行,而职业理想、职业意识、职业技能的形成是长期的、渐进的和有系统的,仅仅在毕业前用较短的时间进行所谓的就业创业突击教育,显然效果不很理想。因此,要根据不同年级确立不同的职业生涯教育的内容、目标与方法,让学生在认识自我、认识专业的基础上完成职业生涯的规划以及顺利就业。如新生处在职业生涯的“认识与体验”阶段,重点在于引导学生体验职业世界、认识自我与环境,初步设计自我的职业生涯,此阶段可安排如“认识工作与职业”、“职业理想与目标”、“职业生涯设计”等专题教学内容;在最后一学期学生处在“抉择与发展”阶段,重点在于全面提升专业知识、技能与专业实践能力,掌握相应行业的职业道德、职业规范与职业纪律等,此阶段可安排如“职业素质的培养”、“职业道德与职业道德规范”、“就业准备与求职技巧”等专题教学内容。

3.将《经济政治基础知识》与时事政策进行整合

德育课程是一门社会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德育教学必须紧密地联系现实,即国际、国内和生活周边以及学生自己的思想实际。目前高中德育教学较重视时事教育,而许多中职校却不尽人意。当前学生对抽象理论(特别是经济政治、哲学理论)感到乏味的原因之一是以为“学了没用”,有些学生甚至还有抵触的情绪,而时事政治材料新鲜真实,加之报章传播具有权威性、说服力,克服了德育教材信息的滞后性,拉近了学生与“政治”这一严肃话题的心理距离和感知距离,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和观念内化。如果教师有针对性地不断从时事中发掘补充新鲜的时事材料提供给学生,则可使学生以这些感性材料为基础,进行一些理性的思考从而有助于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理论评价各种社会现象与思潮,使其觉得政治理论有用武之地,以达到德育教学的实效性。因此,可以结合“经济政治”中的国家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际社会与我国的外交政策、民族与宗教政策等内容,进行“时事政策”的专题教学。

篇6

一、网络德育的内涵及其特点

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类社会在共同生活中形成的对社会成员约束和团结作用的准则。德育是道德教育的简称,即“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品质教育”。网络德育,是指在局域网或广域网上开展一系列德育活动。这种活动必须围绕现代德育思想、德育目标和德育内容来开展,它与学校德育有着紧密的联系,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延伸和补充,也是德育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学校网络德育目标除了德育大纲规定的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学生总体的德育目标外,还有网络特色的德育目标,包括网络道德、信息素养、网络伦理、自我管理学习、网络人格等。学校网络德育是德育走向现代化和新世纪网络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二、学校网络德育的原则和策略

1.学校网络德育原则

(1)主体性原则。为确立学习者的主体地位提供了必要的保证。“学习者的学习有了更大的选择,任何人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的任何学习需要都能够得到一定的满足”。并且,这种学习者的主体地位也必将要求学习者进一步提高学习进程中的积极性,为促进学习过程中的内化创造条件。

(2)创新性原则。网络的功能是日新月异的,它将越来越丰富、先进和完善。德育工作者也必须紧跟时代,“要能下水救人,必先自己善游,大胆利用和尝试”。

(3)实效性原则。在进行学校网络德育实践中,必须遵循实效性原则,不能为用网络而网络,为了拓展而拓展。恰当、科学地运用网络技术解决学校传统德育途径在实效性方面的不足,是学校网络德育之所以要进行拓展的根本原因。

(4)导向性原则。由于网络中的观点驳杂,正确与撩误并存,真实与谎言同在,高雅与庸俗交织,渗透与攻击杂陈,因此坚持正确的意识形态导向十分重要。

(5)整合性原则。网络德育就是借助或利用网络所具有的功能,对教育对象施加更为有效的道德影响。因此网络德育与网络的功能必须紧密联系起来,或者说具有整合性。

2.学校网络德育策略

培养和造就高素质创造性人才,学校的德育工作起着基础性的导向作用。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加强和改进网络环境下德育工作的重要意义,认真研究网络环境下德育工作的特点和规律,积极探索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新途径和新方法,努力让社会注意精神文明去占领网络文化的阵地,建好主流网站占领制高点,利用网络手段加强德育。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打造网络德育专业队伍。了解网络、运用网络,而且要学会把德育和网络技术结合起来,这样才能面对新世纪的学生、解决网络时代德育工作面临的挑战和问题。

三、学校网络教育的途径

1.网络环境下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在网络学科教育中,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设计者、辅导者。教师在制作网络多媒体课件时要主动考虑如何展示德育内容,使学生既学到文化知识,又受到一定的思想教育。如数学中的渐开曲线、对称图形,可点击北京立交桥、中华世纪坛、南浦到桥等标志性建筑,用数学美激发学生崇尚科学的精神。教化学中的氟利昂性质、臭氧空洞、地球温室效应,可虚拟一个灾难画面,唤起同学的环保意识。教钢琴协奏曲《黄河》时,可以组合、香港回收、等画面,让学生感受中国人民凛然不可侵犯的气势。教师的主导作用除表现在软件制作过程之中,还表现在对课堂教学的组织过程,课堂中的启发引导以及教学进程的调控。

2.开发网络德育课程资源

从课程论观点来看,网络上具有丰富的学校德育资源。在网络背景下,道德学习内容可以超越课程教科书的范围扩展到所有对青少年有意义的题材,充分开发课程资源,并整合各种教育资源,重视激发地方、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创造性。

3.基于互联网的道德学习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从人际德育到生态德育,是新世纪网络背景下道德学习的新内容。我们完全可以创造出“既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虚拟世界,引导学生去积极建构个人完整的生活经验。让孩子们所学会价值辨析、积极付诸行动,道德行为、道德知识、道德情感在充满童趣的游戏活动和竞赛活动中获得整合。

4.开展网上主题班团活动

传统班队活动,通常是班级同学、老师围坐在一起,在黑板上写好主题活动的名称,活动一个接一个按部就班地进行。班队形式一成不变,学生很快就会厌倦,活动因此缺乏吸引力。校园进入了信息时代,网络文化赋予班队活动的新的意义,信息时代特有的工具给单调的班队活动形式带来了勃勃生机。随着信息社会进一步走入我们的生活,网络文化将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各个层面,为学生提供了越来越广阔的学习空间。就班队活动而言,组织形式更灵活了,吸引了所有的学生加入其中。他们各显才能,踊跃参加,在信息技术时代里,开展出丰富多彩、更具时代特征的团队活动。

总之,德育课是一门极为复杂的人文学科,它既有严谨的科学性,又需要有生动活泼的实践方法,大有学问可做。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发展,还会不断出现新的情况、新的问题,还必须不断进行探讨和研究。

参考文献:

篇7

社会、家长、学生不能将学校单纯地当做一个教育载体,应该将学校作为实现德育工作实效性的主体,而受教育者就是主体服务的对象。学校的职责就是教书育人,开展德育工作,课堂教学是学校育人的主阵地,学校教育是教育工作的主导。个体必须以主体为本,服从和服务于主体,才能更好地促进主体的全面发展,从而实现个体的自身发展。

二、中职院校德育管理工作的核心

1.明确育人目标,努力营造德育工作新气象

目前,国内很多中职院校已初步形成了一支专兼职结合的德育师资力量,中职院校重视学生德育工作,不仅是加强学校德育硬件建设,优化育人环境,同时要加大力度,完善和强化软件建设,要建立与完善一支强有力的德育工作队伍,加强队伍的组织与培养,充分展现出高等教育教育者的“榜样示范性”;德育工作要齐抓共管,使德育工作贯穿于整个管理、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

2.明确中职院校德育管理工作的核心目标和基本原则

目标是德育管理工作任务顺利开展和实现目标的灵魂,直接指导和制约着整个德育过程。中职院校德育目标是根据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年龄特征,最大限度地发挥人力、物力和财力的作用,提高德育管理的水平,提高德育工作的效率,提高德育的效益。原则是确保行动按照计划和目标顺利实施和实现的思想保证,德育管理工作的原则是根据德育管理的目标和任务,遵循德育管理的规律而制定的对德育管理的基本要求,是德育管理活动的准则和依据。其基本原则有:①导向性原则;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③动态管理原则;④灵活性原则;⑤开放性原则。

3.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导向,提高中职院校德育工作实效性

提高中职院校德育管理工作实效性是实现德育管理思想、管理理论与时俱进的内在需要,也是时展的外在要求,更是学生个体全面发展的自身要求。①引导学生从哲学角度上认识本质,激励个体主动学习;②构建科学合理的管理体系,促进德育工作的开展和目标的实现;③提升教育者和管理者的自身水平,加强沟通与交流;④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人为本,建立中职院校德育管理新体制,切实做到中职院校德育工作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三、提高中职院校德育管理工作的建议与策略

1.不断加快中职院校德育管理体制改革与创新的步伐

深化中职院校德育工作的改革,是适应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的需要。我国已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这对德育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市场的竞争也对大学生提出了更好、更具体、更新的要求。所以必须结合中职院校办学特色,以学校为本,以学生为中心,以社会需要为导向,不断加快中职院校德育管理体制改革与创新的步伐,促进中职院校德育管理体制的转变,在探索中不断积累经验、逐步完善,使德育工作为培养高素质的现代化人才服务。

2.适应学生特点,提高德育工作实效性

不断转变观念,以学生的自身特点和发展前景为基础,努力在大学生的文明教育、良好习惯、适应能力、道德素质、人生观、价值观等培养方面营造一个良好的校风和学风,培养和塑造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良好个性。不断引导学生树立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主学习的观念。并通过各类培训班、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净化学生心灵,养成独立勤奋的性格、较强的团队精神和良好的文明生活习惯。

3.以就业市场为向导,促进学生德育的全面发展

大学生是国家发展和建设的中坚力量,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培养大学生不仅需要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和专业技能,更要大力提高他们的德育教育。中职院校德育与人的全面发展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然要求。

4.基于校园网络平台,优化中职院校德育管理工作的软环境

用先进的网络文化建立校园网络平台作为德育教育的主阵地,只要正确引导学生上网,充分发扬网络的优势,克服其弊端是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校园网络平台为德育教育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空间和面貌,使中职院校德育教育有可能利用这个空间提高时效性,扩大覆盖面,增强影响力,加强网络环境的建设,有利于学生个性意识和信息素养的培养及综合素质的提高。

四、总结

树立“以校为本”的德育理念,抓住德育的灵魂,不断地深化改革,加强和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发挥中职院校育人职能,才能更好地发挥德育工作的作用,以适应社会需要为向导促进德育。中职院校是对受教育者实施道德素质教育教育、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职业素质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基地,要实现德育教育的目标,就要利用好中职院校的全部资源,以育人为本,努力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时刻坚持以生为本,加强中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时刻渗透着崇德、励志、求真、向美的元素,促进和激励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篇8

二、中职院校德育管理工作的核心

1.明确育人目标,努力营造德育工作新气象目前,国内很多中职院校已初步形成了一支专兼职结合的德育师资力量,中职院校重视学生德育工作,不仅是加强学校德育硬件建设,优化育人环境,同时要加大力度,完善和强化软件建设,要建立与完善一支强有力的德育工作队伍,加强队伍的组织与培养,充分展现出高等教育教育者的“榜样示范性”;德育工作要齐抓共管,使德育工作贯穿于整个管理、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

2.明确中职院校德育管理工作的核心目标和基本原则目标是德育管理工作任务顺利开展和实现目标的灵魂,直接指导和制约着整个德育过程。中职院校德育目标是根据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年龄特征,最大限度地发挥人力、物力和财力的作用,提高德育管理的水平,提高德育工作的效率,提高德育的效益。原则是确保行动按照计划和目标顺利实施和实现的思想保证,德育管理工作的原则是根据德育管理的目标和任务,遵循德育管理的规律而制定的对德育管理的基本要求,是德育管理活动的准则和依据。其基本原则有:①导向性原则;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③动态管理原则;④灵活性原则;⑤开放性原则。

3.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导向,提高中职院校德育工作实效性提高中职院校德育管理工作实效性是实现德育管理思想、管理理论与时俱进的内在需要,也是时展的外在要求,更是学生个体全面发展的自身要求。①引导学生从哲学角度上认识本质,激励个体主动学习;②构建科学合理的管理体系,促进德育工作的开展和目标的实现;③提升教育者和管理者的自身水平,加强沟通与交流;④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人为本,建立中职院校德育管理新体制,切实做到中职院校德育工作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三、提高中职院校德育管理工作的建议与策略

1.不断加快中职院校德育管理体制改革与创新的步伐深化中职院校德育工作的改革,是适应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的需要。我国已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这对德育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市场的竞争也对大学生提出了更好、更具体、更新的要求。所以必须结合中职院校办学特色,以学校为本,以学生为中心,以社会需要为导向,不断加快中职院校德育管理体制改革与创新的步伐,促进中职院校德育管理体制的转变,在探索中不断积累经验、逐步完善,使德育工作为培养高素质的现代化人才服务。

2.适应学生特点,提高德育工作实效性不断转变观念,以学生的自身特点和发展前景为基础,努力在大学生的文明教育、良好习惯、适应能力、道德素质、人生观、价值观等培养方面营造一个良好的校风和学风,培养和塑造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良好个性。不断引导学生树立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主学习的观念。并通过各类培训班、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净化学生心灵,养成独立勤奋的性格、较强的团队精神和良好的文明生活习惯。

3.以就业市场为向导,促进学生德育的全面发展大学生是国家发展和建设的中坚力量,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培养大学生不仅需要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和专业技能,更要大力提高他们的德育教育。中职院校德育与人的全面发展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然要求。

篇9

1.生本原则。中职学生在进行专业选择与职业认识时,往往具有一定的盲目性,致使学习过程中缺少清晰的学习目标,对未来没有相应的职业规划。针对中职学生这一特点,职业生涯教育的开展应当坚持以生为本原则,基于每位中职学生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帮助其进行相应的职业定位,以学生为本,帮助学生选择真正适合自己兴趣与能力的职业。2.职业化原则。普通教育具有升学导向性,而职业教育则是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这一特性决定了中职教育过程,应当以学生的就业为导向,开展相关职业技能培养,以及职业素养优化。因此,在开展职业生涯教育时,结合中职学生的教育特征,要重点关注学生职业素养培养,渗透与提升学生职业意识。3.行业化原则。中职学校职业生涯教育的开展,与企业和行业发展紧密相关。中职学生毕后参加工作后,直接进入到企业,其职业能力的好坏,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着企业与行业的发展。因此,在职业生涯教育中,必须紧密结合行业特点,通过对行业发展现状的实时关注,紧跟专业知识发展脚步,开展职业教育,更好的促进中职学生今后就业。4.系统化原则。中职教学工作与学生管理工作,思想教育与专业课程,以及中职学校与企业合作等,结合在一起就是一个系统化的统一整体。而职业生涯教育的开展,则需要通过对各个系统部分进行有机整合,从而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促进中职学生更好的就业与生活。5.可持续发展原则。在迅速发展的社会形势之下,中职教育不仅要关注学生现阶段专业技能的培养,更要基于可持续发展角度,为中职学生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职业生涯教育过程中,既要关注中职学生专业课程教学,也要关注公共科目的学习效率,为实现良好的职业素养,实现综合能力的提升,步入社会后更好的适应发展环境,受益终身。

二、依托中职德育课程进行职业生涯教育渗透

1.依托中职德育课程渗透职业理想教育。每位中职学生都应当有自己的职业理想,基于现实基础上,拥有对未来职业生活的规划与设计,并不断朝着职业理想学习与工作。当前,我国许多中职学生安于现状,不思进取,没有明确的职业理想与目标。而通过中职德育课程开展,可以帮助学生明确职业理想建立对个人发展以及社会进步的积极意义。同时,清楚意识到,职业理想的建立不是异想天开,而是在对自己个人能力,兴趣爱好,所学专业有清晰的认识之后,实事求是,树立正确可行的职业发展理想。充分把握在校学习的大好机会,通过对自己专业技能以及综合素质的提升,才会一步一步朝着职业理想迈进。2.依托中职德育课程渗透职业道德教育。作为从业人员,职业道德是从业活动中必须严格遵守的基础准则,包括从业活动中做人、做事的行为规范,是中职德育教育工作应当重点探讨的问题。中职德育课程教学中,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实质上,是让中职学生树立个人荣辱与企业荣辱意识的过程,根据不同的课程内容,有针对性的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工作。3.依托中职德育课程渗透职业价值观教育。职业价值观教育,直接关系到中职学生在从事某项职业活动中的态度,是从业的内在驱动力,是一个人对职业的认识、态度,以及对职业目标的追求与向往,职业价值观不仅是一种职业选择的表现,同时也是人生目标的体现。在中职德育课程中渗透职业价值观教育,可以让学生了解自己所选择的职业,与自身以及社会发展的重要联系,在教育过程中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帮助学生树立成确的价值观,引导学生“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职业不分贵贱,从自身实际出发,基于自身兴趣以及社会发展需求,在正确的价值观指导下为实现自我价值,为社会进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4.依托中职德育课程渗透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职业生涯规划的过程,是指中职学生根据自己实际能力,分析可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为自己设计职业目标,并根据目标而确定行动时间与方案的过程。在中职德育课程中渗透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是为了帮助中职学生在当前复杂的社会发展形势之下,明确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方向,基于可持续发展原则,引导学生根据社会发展需要以及个人实际能力与特点,结合专业特色,分析发展条件,从而科学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督促学生在中职学习中提升个人能力,学好职业技能,为更快实现职业规划做好准备。

总而言之,在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形势之下,关注与加强中职学生职业生涯教育,是时展的必然要求。在中职德育课程教学的开展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德育课程优势,为引导中职学生更明确的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价值、职业生涯规划发挥积极作用,切实提高中职学生职业生涯教育效率,培养出优秀的新时期应用型人才。

作者:杨杰 单位:南阳工业学校

参考文献:

篇10

德育课是中职德育工作的主渠道,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也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坚持德育课改的正确方向,对于贯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体现“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加强职业技能培养”的要求,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国家教育部自改革开放以来,已经对中职学校德育课进行了三次重大改革,目前基本摆脱原来照搬普通高中“政治课”的模式,变成具有中职特色,更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的新德育课。

一、新一轮课改的亮点

08年以来的第三轮课改方案,将“经济政治基础知识”调整为“经济政治与社会”,反映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的基本内容,反映了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增强了时代感;增设了“职业生涯规划”这门必修课,体现了就业为导向的职教理念,加强了实效性;遵循职校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要求根据教学实际需要,更多地采用案例教学、情景教学、现场教学、社会调查和社会实践等方式,并通过开展技能竞赛、节庆仪式、文化艺术等活动,把德育课与职业活动、学生活动相结合,增强吸引力,加强针对性,体现理论与实际统一的原则;要求要有不少于64学时的选修课时,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廉洁教育、安全教育……构建了以职业为中心,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以生活为基础,必修与选修相结合的德育课程体系框架,增强了科学性,体现了继承性与创新性相统一的原则。

二、目前中职德育课存在的问题

1. 学生对德育课缺乏兴趣。

有些学生对德育课存在偏见,觉得德育是“假、大、空”的东西,学了没有作用,提不起兴趣,不听课做自己的事或者干脆旷课;有的学生由于原来文化基础较差,对教师所授内容似懂非懂,或者假作认真听课状,课程讲授完了,留下的东西并不深刻,达不到德育的目的与要求。甚至少数学生对正面引导、理性教学存有浮躁心理和逆反心理。

2. 教师自身素质较薄弱。

古语有言“身教胜于言传” “亲其师,信其道”。这就要求职校德育教师不仅要有广博的专业知识、过硬的教学本领,而且要有崇高的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关心、热爱学生,理解、尊重学生。然而现实的德育教师队伍状况远远达不到要求,不少德育教师是“半路出家”,学术功底、教学经验较欠缺,面对德育新课程,其教学创新能力和组织能力总体上仍显不足,无法认真贯彻新的《大纲》精神,一直采取“填鸭式” “一言堂”的教学方法,始终坚持以教师为中心,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教学活动的双向性,教学模式僵化单一等。另一方面,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学研究薄弱,德育教师缺乏足够的教学指导,跟不上课改的步伐。比如外出参观培训机会少、见识少;偶有培训也是走过场,收效甚微;教辅资料相对缺乏,课外辅助资料主要靠自己收集,教学方法也多靠教师个人摸索。这些问题使得中职德育教师的素质难以迅速提高。

德育课在许多中职学校并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往往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往后靠”,学校师生和家长对德育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许多学生是中考的失利者,带着无奈的心情选择了职校,对完成学业比较消极,往往是重视专业学习、忽视文化学习和品德教育。

4. 不良社会环境对德育课程的反向作用。

当前社会结构正发生着深刻变动,人们在思想认识、道德选择、价值取向等方面的独立性、多样性、多变性、差异性日益增强,发达的通讯、网络技术带来的大量信息冲击着人们的大脑。各种社会思潮投射到校园,使职校德育教学增添了难度。对于思维还不够成熟的学生来说,他们会用生活中活生生的例子来与教师讲授的课本知识进行比对,质疑课本内容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5. 考核方式落后。

德育课程在检测和评价学生学习状况和水平方面,仍坚持传统的考核方式——以闭卷考试为主,分数高等同于道德水平高。诚然,考试分数可以反映学生的考试能力,但并不完全代表学生的实际思想道德水平。评价机制不合理,使考核工作流于形式,就难以发挥德育考评的引导作用。

三、关于中职德育课程改革的思考

1. 注重情感交流,培养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的重要动力。”教师应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动机,多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逐渐改变学生对德育课的态度和误解。教师关心、爱护、尊重、理解学生,对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提高学习兴趣非常重要。

2. 重视教师培训,提升教师素质。

德育课改能否成功,教师的支持是第一位的,当然,学校、家长和学生的配合也非常重要。要使教师能全力开展德育课改,学校的重视要落到实处。比如多给德育教师外出学习、培训的机会;加强德育课教师群体与个体的协调联动,教师间分享课改成功与收获,探讨面临的问题,交流有效的方法,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学校要加强德育课改与其他专业课改的互动,相互促进,相互借鉴,形成职业人才培养的配套模式。

3. 提炼德育教材,丰富教学内容。

篇11

中学德育工作,首先体现在引导学生端正思想认识,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把学生的思想、言行、判断是非和衡量得失的标准,以及抱负、理想,导向基本路线指引的轨道上来,这是思想政治课应该发挥的最为基本、最为首要的功能。

二、注重道德品质的可塑性

提高道德素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基本任务之一。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中学时期是青少年培养道德品质的关键时期,这就要求思想政治课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要一步一个脚印地认真下功夫,日积月累,潜移默化,帮助学生从最基本的区分该做与不该做,区分好与坏,到逐步明确社会主义社会的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逐步形成正确的、高尚的道德信念。

三、注重行为习惯的养成性

理论联系实际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基本原则,而指导与帮助学生学以致用,言行一致是理论联系实际的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这就要求思想政治课在发挥思想政治导向功能、道德品质的塑造功能的过程中,要重视学生的实际行为表现,引导他们不断提高对自己的要求,帮助他们提高自我控制、自我调节的能力,从而规范自己的行为,进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四、结合学生的现状以及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功能,研究工作具体做法如下

1.德育工作的系统性、教育性与知识性相统一,突出教育性

思想政治课是通过“紧密联系实际、生动活泼地向学生传授马列主义思想的基本观点和其他的社会科学常识来实现的”。可见,其“教育性”离不开“知识性”,而“知识性”虽有基本的目的要求,但归根到底是为了“教育性”。所以必须坚持教育性与知识性的统一,同时要自始至终地突出教育性。

2.教师的传授与学生的自主自律结合起来,力求知、情、信、意、行的统一

现在的中学生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我们要理直气壮地向青年学生进行知识的教育,正面的东西不传授,反面的东西就会侵蚀。“愚蠢来自无知”,要实现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功能,首先要解决好“知”与“不知”的矛盾,使实现德育功能有扎实的思想认识基础。实现了“知”,还要解决“信”与“不信”的问题,要把“信”与“不信”的环节作为关键环节来抓,在“信”基础上引导学生落实在“行”上,实现知、情、信、意、行相统一。学习知识过程中,摆事实、讲道理、有分析、有说服力地引导学生,鼓励学生自主、自信、自尊、自律。要把正确思想的传授与引导和培养学生自律的能力相结合,使正确的观点、理论、伦理、信念占支配地位,全面提高学生道德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