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音乐对教育的重要性

音乐对教育的重要性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7-09 08:24:47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音乐对教育的重要性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音乐对教育的重要性

篇1

关键词:器乐;小学阶段;音乐教育重要性

一、器乐教学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地位

音乐的表现形式分为声乐和器乐两大类,器乐是音乐艺术的重要部分,它理应成为普通小学音乐教育的重要内容,只是由于条件的限制,以往未被普遍采用。欧美各国自本世纪初、日本从50年代初在中小学增加了器乐教学,现在不仅普及面广,而且课内外乐器演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在我国中小学、幼儿园器乐教学的试验早有进行,课外器乐活动也有长久历史,新的小学音乐教学大纲对器乐教学的地位和要求作了明确的规定。

(一)器乐教学能激发小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调动学习音乐的积极性

儿童从小就表现出对乐器的浓厚兴趣,他们对学习乐器的渴望和热情,以及在学习和演奏乐器是所获得的欢乐常超出我们的意料。课堂器乐教学,充实、丰富了教学内容,改变了课堂面貌,大大地增强了音乐教学的吸引力。

儿童对能发响声的器物有一种天生的好奇心和爱好,用打击乐器开始入门教学对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是很有益的。但开始他们根本不知如何敲,对大多数器乐特别是打击乐器使教学过程能充满声响,这样就激发了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即儿童在学习音乐过程中,要把技术的困难减小到最低限度,使他们没有任何负担和困难,能尽早、尽快地进入到音乐中,去享受音乐及长早的乐趣。打击乐器的特点就体现了这个原理,通常包括有皮革类(鼓类)、木质类(竹木制作)、金属类(铜等金属)、散响类等。

(二)器乐教学促进小学生感受音乐、表现音乐能力的发展

器乐教学的最大价值在于提高学生们的音乐素质,发展他们对音乐的感受、理解和表现、创造能力。通过学习演奏乐器和合奏训练,使学生较好地获得节奏感、音高感、和声感等音乐能力,并体验到音乐要素在表现音乐情感、风格中的作用,从而更深刻、准确地感受和表现音乐艺术。器乐教学在这方面的教育价值比之唱歌教学是毫不逊色的。

利用乐器创造一个引导学生通过即兴演奏,发展他们的创造力的教学方法,我们可以看到数十人即兴合奏的精彩表演,每一个奏乐者全无乐谱,只是根据乐器基本配制原理即兴演奏,在老师的统一指挥下即可产生一部“新的”作品。原来创造性教学并不是神秘莫测的。

(三)器乐教学提高了小学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效果

器乐教学扩大了学生的音乐视野,有利于学生对音乐知识、乐理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特别是在培养识谱能力方面作用更为显著。实践证明,由于进行了器乐教学,音乐教学中一直感到困难的识谱问题能够较为顺利地获得解决。

奥尔夫由于创造简易乐器,使学生无需经过冗长枯燥的技术练习,便可通过乐器作出反应。由于打击乐器是所有乐器组(弦乐、管乐等)中音色最独特、最丰富的,加上音条乐器设计得充满情趣和幻想,对于诱发学生的即兴创作的欲望,会产生非常理想的效果。一个儿童拿着一件小敲击乐器,从最简单的节奏即兴表演,就开始进入了充满神奇、幻想的创造天地。

(四)器乐教学有效地发挥小学音乐教学的审美教育功能

相应地也促进了德育和智育的发展。器乐教学中眼、耳、口、手等器官协调并用,激发学生思维的多向性,从而使大脑和手指,以及各种感觉和运动器官更加敏锐、灵活,使学生们的观察力,理解力,记忆力,想象力,操作能力得到综合的发展。器乐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们团结协作、相互配合、遵守纪律等优良品质。集体主义精神在器乐演奏(合奏、齐奏)的过程中得到培养和发展,而集体主义、群体意识的发展对于当代青少年成长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学校音乐教育中的演奏,一般讲是属于集体性的活动,是一种集体的体验。在一个合奏整体中,每个声部、每个人都是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合奏活动中,即使天赋差的学生,也都能根据自己的能力参与一定的活动。三角铁与旋律的木琴一样在音乐中有同样的重要性,在合奏中,每件乐器都有可能在音乐的某一部分中充任“主角”,而它随时也要让位给别的乐器,而充当“配角”,通过这种音乐上角色转换的活动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合作观念、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观念,每个人既是集体(社会)中不可缺少的一员,每个人也必须为集体(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五)器乐教学丰富了小学生的课余生活,有利于青年一代的健康成长

学会演奏乐器,参加课内外的合奏活动,使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之余得到休息和娱乐。吸引他们投入有益的文娱活动,有效地抵制社会上不健康文化的侵袭,保证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

在这个演奏集体中学生们学习着自己管理自己,因为你的演奏不能每个音符、每个节奏都要靠提示,每个人是自觉地参与。每个学生必须注意指挥,养成数拍子记小节和服从的习惯,而这种服从又是充分发挥个性的投入的服从,即在指挥的“领导”下充满了主动精神地去表现自己的那部分内容。他在这里学习了有条不紊地工作,这些经历将对他终生产生影响。

由于器乐教学有如此重要的教育价值,最近数十年间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普遍发展。我国的普通学校器乐教学虽起步较晚,且当前还存在不沙困难,但近年来的迅猛发展,说明了它在音乐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二、小学课堂进行器乐教学的方法

器乐教学的方法包括乐器演奏教学法和器乐合奏的教学法。

(一)每种乐器都有各自的演奏方法要领

传授各乐器演奏方法时需注意:指明基本要领,要求简单、明确:多用形象化的比喻,引导克服难点;先易后难,循序渐进,进度要慢,不可过快过急;引导体会乐曲的美感,避免机械枯燥练习;启发学习积极性,发动学得好的学生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二)器乐合奏教学的方法应灵活多样,根据年级和乐器的具体隋况采取不同的方法

一般在训练中应注意;要养成学生听从指挥、遵守练习规则的习惯,要有严格的要求,并切实加以督促实行;要引导学生善于倾听合奏的整体效果,追求整体的协调、统一。善于体会自己和本声部在合奏整体中的地位和作用;分部练习与合奏练习要恰当配合;分部练习时要让学生唱一唱,把唱与奏结合起来。

教学班的合奏教学是一项创造性的教学活动,它需要教师做到严格要求、富有情感、反应敏捷、热情、耐心和必要的风趣,当然最需要的是较强的教学组织能力和高度的责任感。

三、小学器乐教学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器乐教学要坚持民族化的方向

器乐教学的民族化包含两个方面,一是乐曲要多民歌和民间音乐。另一方面是尽可能采用民族乐器。

(二)器乐教学要有明确的指导思想

小学音乐课上进行器乐教学的主要目标是:通过乐器演奏,启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表达音乐的情感,培养小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表现能力,从中受到审美教育。

(三)器乐教学要循序渐进

在器乐教学中要着重注意循序渐进,不急于求成,要有一个长远的计划,坚持下去。要求过高,过急,进度过快会使部分学生由于学习吃力而失去兴趣和信心;基本要领掌握不好,影响进一步发展,效果也难以提高,甚至导致失败。

(四)器乐教学要因地制宜

要考虑到我们的国情和各地、各校的不同条件,从实际出发,因陋就简,克服困难,发动学生自制乐器,采用一些“代用品”是一个极好的方法。

(五)普及器乐教学要从试点入手

篇2

二、对于“首调唱名法”的不同观点

虽然“固定调唱名法”有其优势,但培养这种唱名法往往需要经过长时间的专门训练,甚至是从小进行训练。因此,很多学者认为“固定调唱名法”是一种专业的唱名法,甚至认为是一种高级的唱名法。“首调唱名法”是建立在相对音高概念上的唱名法,使学生们在视唱中降低升降号多而带来的难度。听音范围也控制在了7个调式音级范围内,听觉难度也就自然而然减小了。在运用和选择过程中许多学者不看好“首调唱名法”,卞祖善老师甚至认为“让无数掉进收掉陷阱的学者不能自拔”“都是简谱惹得祸”等看法。但是果真如此吗?杜亚雄老师却持不同观点,他认为“任何一种乐谱都是用来记录音乐的符号,它不是,也不可能是音乐本身。因为把符号当成它所代表的事物是一种错觉,所以一个人能否‘内心听觉感应音乐’和他使用何种乐谱和何种唱名法根本没有关系。”[2]“首调唱名法”的优势我们有目共睹,在运用过程中,难道真的不能像“固定调唱名法”那样自如地视唱离调,转调及现代派的音乐作品吗?其实不是这样的,“通过正确的首调唱名体系训练的学生,应该同样能自如地视唱离调,转调及现代派的音乐作品。”[3]我们众所周知柯达伊教学法是当今世界三大教学法之一,其取得的成就是举世公认的。而使用“首调唱名法”是柯达伊教学法的最基本的原则之一。柯达伊认为,使用“首调唱名法”比使用“固定调唱名法”,更可以帮助儿童很快地学习读谱。因为“首调唱名”不仅表示了音高,而且还建立了音级的倾向感觉、建立调式基础。有的学者认为建立“首调唱名法”的观念之后,它就变得十分牢固甚至顽固。要想改变它,它非常困难,而且指出成人几乎是不可能的。但事实真是如此吗?匈牙利音乐教学是以“首调唱名法”为基础的,这跟他们所用的教学主要材料和教学基本手段有关,他们以民间歌曲为教学主要材料、以歌唱为教学的基本手段。然而。柯达伊教学法同样也重视“固定调唱名法”的学习,儿童训练起来也不会混淆,不会产生矛盾,而是做到了取长补短。这样看来,并不想有些学者说的那样“首调唱名法”是顽固的,难以的。相反,“首调唱名法”不仅不用,而且其用途相当之大。虽然学者们对于“首调唱名法”各有其观点和意见,但是客观的说,“首调唱名法”是值得我们学习和提倡的,无论是业余爱好者还是专业学习音乐的学生。我们不能因为有的作曲家认为“首调唱名法”不好,我们就不去学习和研究它。毕竟其存在有其存在的意义,而且不仅仅是存在,在世界上影响相当之大。

三、基础音乐教育中“首调唱名法”的运用

在研究基础音乐教育过程中本人发现这样一个问题,从小学习钢琴、手风琴等键盘类乐器的学生,他们一般都是以“固定调唱名法”进行视唱练耳学习的,而从小学习声乐或民乐的学生多数以“首调唱名法”进行视唱练耳学习。学习钢琴的学生会很自然的把琴键与唱名对号入座,不需要特意学习“固定调唱名法”,而学习声乐、民乐、管乐等其他专业的学生却做不到。这说明“首调唱名法”和“固定调唱名法”都有其适合的人群。但是学习钢琴、手风琴等键盘专业的学生只使用“固定调唱名法”就可以了吗?显然是不行的。因为我们在上文中也提到,让使用“固定调唱名法”的学生使用钢琴进行即兴伴奏时,不使用首调思维就很难快速准确的进行键盘和声的布局。所以对于他们来说“首调唱名法”的学习是非常必要的。还有重要一点是钢琴、手风琴等键盘专业的学生从小接触“固定调唱名法”,他们对“固定调唱名法”已根深蒂固,所以学习“首调唱名法”并不会影响其之前所用唱名法,只是为了更好地结合,提高自己的不足之处。对于一些业余爱好音乐的人群来说,让他们学习“固定调唱名法”几乎是不太现实的。所以,在他们学习过程中应采用容易入调,音准易于把握的“首调唱名法”,运用简谱记谱。这样可以使他们更快、更便捷地学习音乐。看似一些业余爱好音乐的人们学习音乐知识为了陶冶情操,完成自己的兴趣爱好,实际上可以促进我国整体音乐教育的发展,从这一点看我们更应该提倡“首调唱名法”,让这类人群学习音乐,感受音乐带给人的快乐。基础音乐教育对于音乐教育的发展起至关重要的作用。没有基础音乐教育,何谈音乐的发展。如果说我们用“固定调唱名法”进行基础音乐教育,恐怕也是不可能的。大多数学生并非从小就学习音乐,基本上都是“半路出家的和尚”,面对这样的现状,我们必须以容易入调,音准容易把握的“首调唱名法”作为学习视唱练耳的主要方法。这样才更有助于基础音乐教育的发展,进而培养更多的音乐人才。从诸多方面考虑“首调唱名法”对基础音乐教育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其受众之广我们显而易见。所以为了基础音乐教育的发展,我们应极力推广“首调唱名法”。

四、结语

“首调唱名法”自发明到发展到今天,已经产生了广泛地影响。优势在于:“首调唱名法”可以帮助学生很快地学会识谱;使最基础的和声感知和训练很容易地引入到普通普通学校声乐教育,为建立和声听觉和学习和声学、钢琴即兴伴奏和移调演奏都带来了便利,易于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学中不以调号的多少作为衡量程度深浅的标准,排除了视谱教学中调号的困惑,有利于尽早进行多方面音乐能力的培养;能使大多数学生接受,学起来自然,不必依赖琴声;对变声期的儿童,音域太高可移调降低困难程度;能够清晰地感受旋律、调式、和声因素,因此,其更有利于培养乐感。以上这些都是“首调唱名法”的优势所在,但不尽然,需要学者们补充和总结。在我们学习音乐的道路上虽然支持“首调唱名法”,但是不能迷信它,要以正确的方法训练,尤其应将音乐要素加工的重点放在认识和理解调的纵向关系上,这是“首调唱名法”教学的薄弱之处。我们应走出一些学者对“首调唱名法”理解的误区,更好地提倡“首调唱名法”,虽然其有不足之处,但是我们不可否认其优势。完整的“首调唱名法”体系应该充分体现在音层次上的相对与调层次上的固定。我们坚信视唱练耳教学应该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条条大道通罗马,任何唱名法都有其存在的意义。在今后学习和教授视唱练耳课程时,科学地运用“首调唱名法”,不断深入、不断探索,推广“首调唱名法”,为基础音乐教育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作者:白明辉 单位:河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参考文献]

篇3

音乐是用来表达人们思想感情、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艺术。音乐活动也是艺术教育中的一部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艺术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要充分发挥音乐的情感教育功能,促进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由此可见音乐教育对幼儿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教育过程中,音乐教育有利于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有些老师会抱怨一次音乐教学活动下来,幼儿还无法记住歌词,更不用说什么有表情,有感情了。因此,如何掌握幼儿音乐教育的特点,运用正确的方法将音乐有效地融入幼儿教育中,是幼儿教师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以下来是本人工作多年来对音乐教育的初步认识――音乐教育对幼儿身心发展的重要性。

一、音乐教育能够发展幼儿的听觉能力和记忆能力

幼儿学习音乐,首先是靠他的听觉获得信息,然后在多次视听中学会欣赏音乐,感受音乐,表达音乐。幼儿靠听觉不断的学习,并记忆来巩固,这样幼儿的听觉能力便得到加强与提高。在此过程中,只有幼儿在记住歌词、旋律、舞蹈动作的前提下,才能更快更好地学会唱歌、跳舞,使幼儿的记忆力得到不断发展。

二、音乐教育能够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

音乐能够促进幼儿想象力的发展。幼儿时期是形象思维占主要地位的时期,

是由再造想象逐步自创造想象发展的时期。幼儿在进行内容丰富的音乐活动中,

运用想象进行创造。如:一段活泼的旋律,幼儿可以想象成小鹿在奔跑,小兔蹦

蹦跳等,还可以在此基础上,创造性的想象自己快乐玩耍的欢快情境。

三、音乐教育能够发展幼儿的语音能力

音乐和语言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音乐教学不仅是培养幼儿的音乐素质,而且能全面促进幼儿身心和协发展。一首活泼、动听的歌曲往往就是一首好的儿歌、

诗歌、散文;一首优美、诙谐的乐曲都好象在讲述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语言在音乐教育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语言是开展音乐教育的重要保证。我们在进行音乐教育活动时,首先要有意识地去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在幼儿听完一首歌曲或乐曲后,教师应及时鼓励幼儿说一说自己的感受和对作品的理解。这样既增强了幼儿的表达能力,也提高了他们的语言能力。其次,在进行音乐教学活动时,

要把握好尺度,正确处理好音乐与语言的关系。如在新授歌曲《小乌鸦爱妈妈》时,先和幼儿玩一个语言游戏,让幼儿扮演小乌鸦,教师扮成乌鸦妈妈,布置游戏场景,让幼儿边玩游戏,边说一说自己在游戏里是如何爱妈妈的,玩的次数要恰到好处才能够得到满意的效果。再次,要努力将发展语言能力有机地渗透到音乐教育中,做到有机结合,给幼儿创造了一个想象的空间和说话的语境,幼儿可凭借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编出自己喜欢的小故事。这使幼儿享受到自我表现的乐趣,同时也发展了幼儿的语言。

四、音乐教育可以开拓幼儿知识面

幼儿歌曲源于幼儿生活,反映幼儿生活。引导幼儿了解与歌曲相关的知识,结合歌曲内容培养动手动脑能力,不仅有助于对歌曲内容、情绪的理解与感受,提高歌唱的兴趣和表现力,还能拓宽幼儿的知识面。

五、音乐是幼儿园教育必不可少的内容

幼儿对音乐有着天生的热爱和向往。幼儿的生活离不开音乐,他们都有接受音乐的愿望和要求。音乐能陶冶幼儿的情感,激活幼儿的思维,集中幼儿的注意力,发展幼儿的语言,丰富幼儿的想象,促进幼儿智慧的发展。音乐有调节情绪的作用,能给幼儿的情绪增添积极的动力,使他们精神上得到快乐的满足。

篇4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政府及社会各界在最近几年对大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给予了高度重视,更加是教育领域共同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在传统文化教育中,传统音乐教育又有着重要的作用,使新一代大学生受到传统音乐文化的感染、熏陶,在大学课堂中加入独具特色的传统音乐,对提高当代大学生素质有积极意义。

音乐教学含有丰富的德育内容,它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智能、情意、身心健康等素质的提高,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重视音乐教育是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突破口,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培养高质量、高水平的跨世纪合格建设人才的切实有效措施。音乐教育应寓思想教育与音乐艺术之中,从音乐教育的性质和培养目标出发,强调教学要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把育人工作放在首位。如何深入挖掘拓展教材内容,以优秀的作品,生动的教学形式来感染学生,分析乐曲的情感特征,节奏处理,引发学生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在共鸣中陶冶性情。

1音乐教育与学生情感素质的培养

在音乐教育过程中,学生的情意素质,品格和个性将会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音乐教育是对心灵的塑造、情感的培养、个性的发展。

音乐是一门最擅长表达情感的艺术,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当优美、健康的音乐与人的生理、心理的节奏、旋律产生共振协调时,人就会产生一种高尚的、正义的、道德的、灵魂升华的情感,充满对人生的希望和追求,对生活、生命和整个世界的挚爱,增强奋斗的自信和力量。音乐教育正是在潜移默化的音乐欣赏、器乐演奏、歌曲演唱中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使学生展开无限的想象和联想,感受音乐所表达的思想和意境,获得情感的陶冶和培养。

词曲是音乐的诗歌,滋润心灵的甘泉。流行歌曲是青少年学生在成长过程接触很密切的一个元素。虽然很多歌曲结构不够严谨但是却具有很好的教育意义,可以抒情,可以立志,可以释放情绪。

歌唱教学是音乐教育中感受、体验审美情感最直接的手段,也是对学生渗透德育的最重要的阵地。同时流行乐曲部分占据很大比重,原因在于其鲜明的节奏优美的旋律,最重要的是能轻叩青年人心灵产生共鸣的歌词。使歌曲中丰富的思想感情充分表达出来,直接触动学生的情感中枢,直接影响学生的情感世界、思想情操。教会学生唱一首歌并不难,重要的是如何使歌曲中蕴涵的丰富的思想感情充分表达出来,使学生在声情并茂的演唱中熏陶性情,滋润心灵,认识真善美。

2音乐教育与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

优美高尚的音乐,蕴含着高尚的情操。声情并茂的音乐艺术是塑造学生灵魂的有力手段,对中学生的精神起着激励、净化、升华的作用,而且能使学生逐渐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培养他们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提高分辨“真”与“假”、“美”与“丑”、“善”与“恶”的能力,使学生在思想、道德、性格、情操、修养各方面发生变化,培养他们爱憎分明的道德情感和自觉的道德信念。例如:国乐琵琶曲《十面埋伏》《霸王卸甲》在鼓乐铿锵中,杀机四伏,历史画面应运而生,感受乐曲激昂、幽远、动静、起伏的意境,让学生入境入情地感受作品的情绪,领略我国民族乐器神奇而独特的表现力,体会和平生活难能可贵。

3音乐教育与学生身心素质的培养

科学实践证明,音乐能增进健康,医治疾病。悦耳的音乐通过听觉器官传入大脑皮层,会刺激神经系统,使感情发生变化,从而使人精神愉快、情绪振奋,同时起到加快血液循环、增加内分泌、促进消化、解除疲劳的作用。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之余,听听轻松愉快的音乐,有利于放松大脑神经,在后续学习中集中精力,提高学习效率。现今,许多学校的上下课铃声已由原先的单调铃声变为悦耳的名曲,为广大师生营造了充满高雅音乐的文化氛围,这对师生的身心也大有裨益。因此,要通过多种形式、多种途径开展多样的音乐课外活动。《摇篮曲》轻柔、朴实、生动感人,唱出了母亲对孩子的真爱。教育学生识得乌鸦反哺、羊羔跪乳、卧冰求鲤,感恩孝亲周杰伦的《听妈妈的话》歌词更加简单直白地表达了对母亲的爱与尊敬,同时教育听者要尊敬长辈。这对处于叛逆期与父母有隔阂的中学生来说,难道不是一种很好的教育吗?

4音乐教育在学生管理过程中的现实意义

音乐教育是学生管理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孔子说:“诗者,一言以蔽之,思无邪。通过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理解力、不仅仅是培养他们喜爱的艺术,更好的是培养他们良好和健康的人格,我们历来注重审美教育对于一个人良好性格形成的重要性。”国内外很多著名的美学家一直把美和美学教育当做社会解放的途径,这也许绝对不为夸张,一个个美好个体和人格的培养,必定会造就更高素质的下一代.在学生管理过程中, 深入挖掘音乐歌曲中内在的思想情感教育因素,利用音乐学科的特殊性,把这些思想情感充分地揭示给学生,培育学生善良的心灵,启发学生聪慧的灵感,呼唤学生朴素的情感,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让他们更好地感受、理解和体现,从中得到启迪,感悟人生,为形成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发挥保驾护航的作用,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德育境地。她孕育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并且是人的一次变革。

参考文献

[1] 雷佳.浅谈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J].中国西部科技,2005(02).

篇5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9-069-01

什么是文化素养?通俗地说,是一个人在文化知识方面的综合素质。其中包括政治、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数学、外语、文学、语言与写作表达能力等方面的学识水平。无论是学习音乐、从事音乐创作或音乐教育工作,都需要有一定的文化素养。我们承认音乐人才的选拔有其特殊性,重视音乐天赋是学习音乐必不可少的客观的物质条件,强调音乐素质是发展音乐才能的第一客观因素,但并不是否认或忽视文化素养对学习音乐、发展音乐才能所起的重要作用。恰恰相反,随着现代化教育科学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文化素养是学好音乐、全面发展音乐才能的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之一。一个人的天赋条件和音乐素质再好,如果文化水平较低,文化素养不高,其音乐才能的发展,不仅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和制约,有的甚至是“大器不成”,难以造就。古今中外凡是有成就的作曲家、音乐理论家、音乐教育家、指挥家、演唱演奏家等,无一不是由于他们有深厚的文化素养和渊博的文学、哲学、美学、历史、绘画等方面的知识,才使他们的音乐天赋和音乐素质获得全面、高水平的发展。与此相反,在音乐院校,极少数学生经过较严格的专业考试,在天赋条件和素质上都不错,但入学后在专业学习上却进展缓慢,成绩平平,有的甚至多门功课落后,成为“差等生”,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也就是文化水平较低,文化素养不高。

人类历史发展到今天,在网络和多媒体技术飞速发展的条件下,任何一门学科,哪怕是一门年轻的学科,都有其区别其他学科的质的规定性。它既有自身的系统的理论体系、发展规律,又有其与其他学科相互渗透、相互影响而多方位发展的要求和趋势。要全面地认识、掌握和发展一门学科,首先要求具有一定的文化知识,去学习前人在本学科中积累的知识和经验,从而通过这些知识和经验,进一步去认识它的发展规律以及与其他学科的有机联系,音乐这门古老、美妙、特殊的艺术尤其如此。从原始人类简单哼出的第一声“劳动号子”,到现在人类创造的由电子数码控制的激光音乐,人类的音乐知识宝库中,不但已经积累了极其丰富的文字和音乐财富,而且音乐与文学(特别是诗词)、数学、哲学、美学、教育学、伦理学、心理学、社会学、宗教、历史以及绘画艺术、戏曲艺术、舞蹈艺术、建筑艺术、体育等学科的关系和相互影响,也越来越密切。

篇6

音乐教育能陶冶道德情感。德国作曲家瓦格纳说:“心灵的器官是乐音,心灵的艺术意识语言是音乐。”当我们接触一部音乐作品时,我们正感受着作曲家的灵魂,并直接触摸到了他们的情感,不管是欢快的音乐还是悲伤的音乐,都能引起听者的共鸣,这就是音乐的语言。在平时的课堂音乐欣赏教学之中我特别注重培养学生在音乐欣赏中获得真、善、美的情感体验和获得心灵的净化!

一、在聆听中净化心灵

中国作曲家冼星海的代表作品《黄河大合唱》自1939年距今已有70多年的历史。对生活在温室里的学生来说,他们还不太了解,也很难理解那个年代的历史。于是我把当下热门的爱国题材影视作品《南京!南京!》的重要片段给学生观看,和大家一起探讨感受,并给大家讲解抗战时期的有关历史。当学生们再次聆听那些革命题材的音乐作品时,他们的心灵被强烈震撼,爱国热情油然而生。

任何艺术,都是表现人类情感的,音乐则能美化人的灵魂,使人的思想情感得到升华。为了让学生感受华夏音乐的博大精深,我引导学生欣赏古代编钟音乐《凯旋》。学生在听乐曲的同时,我娓娓述说编钟同中国古代的万里长城,埃及的金字塔、狮身人面像一样,是一个被世人瞩目的伟大奇迹,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体现。聆听洪亮的钟声音乐,让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为之自豪,为之振奋。在欣赏古琴曲《流水》的时候,同学们无不被淡泊明志而又积极进取的民族气质所感染。这些优秀的民间的音乐语言,能极大地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从而有效地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例如:我在讲解古曲《春江花月夜》时,让学生从音乐欣赏中获得心灵上的享受,获得美的享受,让学生静下心来聆听、欣赏。

二、在表演中提升精神

如果说静下心来聆听、欣赏是在静态中让学生获得心灵的洗涤,那么让每个学生积极参与,处于平等、和谐的学习气氛中,用身体语言来表现音乐,使学生的身心彻底融入音乐中,则是在动态中让学生的思想得以净化和提升。

例如:在音乐欣赏蒙古交响诗《嘎达梅林》一课中,我通过讲解《嘎达梅林》的创作背景,以及蒙古的民族英雄嘎达梅林的英勇事迹让学生感受乐曲激昂的情绪,要求学生学习英雄勇敢地面对一切苦难英勇斗争的革命气概,热爱自己的民族和自己的祖国。在欣赏勇敢的蒙古人民策马驰骋在广袤的草原上英勇杀敌的音乐片段时,我和同学们一起用脚步声和手臂动作来模仿马蹄声和骑马的动作,并且让他们发挥集体协作的精神,互相纠正错误的动作和节奏。在欣赏草原主题时,我邀请学生边唱边用肢体动作来表现音乐优美深情的旋律。整堂课我们都在用心体验音乐,并在欣赏和表演中感受音乐的魅力,在参与中培养集体观念,促进团结协作,并养成相互尊重的良好道德品质。

三、在合唱中升华情感

大多数音乐活动,都是集体活动,音乐教学有利于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音乐课上的合唱、表演唱及课外的歌咏比赛等,大都以集体的面貌出现,每个参加合唱的学生通过音乐艺术的实践、训练并形成统一的节奏,和谐的声音,均衡的声部,一致的速度与力度。每个人都要自觉地维护并保持合唱在旋律、情绪等方面的统一要求,形成具有统一意志和共同感情的集体。学生们都会自觉地接受纪律的约束,从而有利于培养他们遵守纪律、协调统一的集体主义精神。

综上所述,中学音乐教育对于中学生的品德素质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同时它也是人的全面素质培养的重要途径。通过音乐提高学生的精神境界和综合素质,这是其他学科所不能替代的,音乐教育既能提高学生的文化知识水平,又能使学生在审美观念、理想、能力、意识、修养、情趣等方面得到全面提高。《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音乐教育的几项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对祖国音乐艺术的感情和学习音乐的良好态度。”“通过音乐实践活动,丰富情感体验,培养审美意识,促进个性的和谐发展,使学生具有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和欣赏音乐的能力。”“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渗透到音乐教育中,启迪智慧、培养共处意识和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由此可见,中学音乐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是中学生品德素质养成的重要途径!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今后的音乐课堂教学中我将进一步探索,进一步实践,努力让音乐教育在润物细无声的状态中对学生开展思想品德教育,从而真正实现审美育人的目标。

篇7

从一定的现实程度来讲,健全的人格特质具有理想性和超现实性。健全的人格能够在心理上积极、正确地面对现实,能恰切地与社会及他人交流,形成成熟的沟通能力。中学阶段是人的个性形成的重要时期,其个性增强,呈现多元化,稳定性较弱,有极大的可塑性,这一时期被称为个性形成的“黄金期”。其特征大致表现为:

(一)自我意识的增强。

(二)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统一。

(三)思想情绪的不稳定性。

(四)内心开放性与文饰内隐性的统一。

(五)兴趣广泛,好奇心强。

二、音乐教育对中学生人格特质的影响

(一)学校音乐教育对中学生人格特质的影响

学校教育在人的一生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其中学校的音乐教育主要是传授学生音乐知识、技能,培育学生的艺术思维和审美品格。

1.提高学生的内心感应能力

音乐课可以通过演唱、演奏、欣赏、创造或表现等方式使学生感受音乐,以不同的方式培育内心感应能力,同时也是对单调学习生活的一种有益调节。

2.培养学生高尚的兴趣与爱好

兴趣是人格特质的重要方面,兴趣的价值取向,直接反映了个体的人格特质是否完善。一般来说,兴趣高雅的人其人格与兴趣也会成正比,对生活有积极的向上的心理;反之,内心丑陋、性格孤僻、怪异的人,兴趣相对来讲就会较低级,缺乏生活情趣。

3.培养学生互助、协作、团结的品质

当今社会独生子女较多,由于他们经常处于独自的环境中,在其成长过程中缺乏协作的意识,这使他们在交往中出现许多不足之处。

(二)家庭音乐教育对中学生人格特质的影响家庭是一个人接受教育的另一个重要环境,它对他们性格的形成产生深刻而直接的影响。

1.胎教是不可忽视的环节

音乐是影响人成长的重要因素之一,越来越多的人注重音乐胎教,据调查,听莫扎特的钢琴奏鸣曲对于胎儿的成长和发育有特殊的作用,合理的早期音乐教育对人的智力开发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家庭环境对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

父母作为一个人的启蒙老师,他们的言行举止都都会对孩子产生深刻的影响。父母的家庭教育有无形和有形两种形式,言行的间接影响是无形的,直面的教导则是有形的。长期处于偏激家庭教育中的孩子,其心理就会产生极端、固执等不良现象;处于和睦家庭中的孩子,易于形成乐观、开朗、友善的性格特征。但要以个人不同的爱好、兴趣为出发点,然后再进行有针对性、长期性的个性化培养。

(三)社会音乐教育对中学生人格特质的影响

社会音乐教育主要是学校以外的文艺团体、大众传媒或个人对社会成员所进行的有关音乐方面的教育。社会音乐教育覆盖人群广泛,它以多种多样的形式展现在中学生面前:

1.音乐培训中心和活动中心

这主要包括群艺馆、青少年宫、社区音乐团体、琴行开设的艺术培训及音乐活动等,大多数是业余的音乐爱好者。

2.网络媒体

网络的出现使世界资源得到了共享,这大大拓宽宽了音乐教育的途径,使它具有了全球性,如ISME(世界音乐教育学会)网站、中央音乐学院网、中国奥尔夫教育网等许多音乐教育网站都给我们带来丰富的教学资源。

篇8

1.遵循幼儿生理心理特点,培养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音乐教育活动对于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人际交往能力具有积极的作用。幼儿天真可爱、活泼好动,没有较好的自控能力,所以运用动静交替,情景交融等各种形象生动的方法,让幼儿在动、听、看、辨、唱的趣味实践中体验:寻找音乐――感受音乐――理解音乐――鉴赏音乐――表现音乐的全历程。

如在给中班幼儿上音乐活动“走路”时,可用儿歌朗读和打击出象征小兔、小鹿、小鸭走路的声音,让幼儿很快掌握切分音的基本节奏。又如在“打电话”这一活动中,可运用扮演角色的形式,来引发幼儿学习齐唱、分组唱的歌唱方法,让部分幼儿当打电话的娃娃,另一部分幼儿当接电话的娃娃,配上道具“电话”,幼儿很容易在感兴趣的氛围中学会此种歌唱方法。

选择不同的音乐素材提高幼儿分辨音乐的能力。在进行音乐欣赏时,教材的选择直接关系到幼儿对音乐欣赏的兴趣。选材应注意幼儿的可接受性、可接纳性。不同的音乐会带给幼儿不同的感受。

设计好教学语,增添音乐的特有情趣。活动组织的音乐教学语,是指在音乐活动中点缀性的音乐语言,如活动前后师幼问好等常规,就可用音乐的形式来表现,放一段欢快的音乐让幼儿做律动,表示音乐活动开始了,既可突出音乐活动的特点,又可激发幼儿的兴趣,还可间接传授知识。

2.进行节奏训练,培养音乐情趣

幼儿艺术感知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是长期的,是在充满艺术氛围的环境下参加无数次艺术活动中得到发展的。节奏性活动是幼儿喜欢的活动。针对这一特点,一方面通过拍手、拍腿、踏脚的动作来进行节奏训练,另一方面是为幼儿提供一些打击乐器,引导他们在有节奏的身体动作和运用乐器演奏活动中感受节奏性活动的兴趣和美感,同时在活动室内,布置音乐角,引导幼儿自己摆弄节奏乐器,熟悉节奏乐器的音质、音色,帮助幼儿自己从敲打节奏乐器的活动中辨别各种乐器声音的特色和性能,引导幼儿自己去探索,敲打节奏。教师要注意观察了解他们喜欢什么乐器,喜欢什么样的节奏和声音,为了让幼儿更好地使用各种节奏乐器,鼓励他们多听、多练、多感受。如学习《什么乐器在歌唱》,准备小铃、小锣、小喇叭、小鼓,让幼儿用这些乐器进行节奏练习。通过练习让幼儿感受各种乐器的音质、音色。通过有节奏的训练,联系这些乐器的特点,培养他们对音乐节奏活动的感受力、表现力和兴趣爱好。

音乐渗透于幼儿的一日生活,对幼儿的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我们要让幼儿关注生活中的细节,如下的大雨和小雨能让幼儿认识一些乐器,如串铃、铃鼓、鼓、沙鼓。让幼儿选择适合大雨和小雨相匹配的乐器,这样不仅让孩子通过歌声和小乐器表现了对大雨和小雨的感受,同时在探索中学习了不同乐器的敲击方法。

3.联系与歌曲内容相关的知识,培养幼儿动手动脑能力,拓宽知识面,提高唱歌的兴趣。

幼儿歌曲来自幼儿生活,反映幼儿生活。引导幼儿了解与歌曲内容的知识,不仅可以拓宽幼儿的知识面,结合歌曲内容培养动手动脑的能力,还有助于对歌曲内容情绪的理解和感受,提高歌唱的兴趣性和表现力。如在教《不倒翁》这首歌之前,教师为幼儿准备了蛋形塑料糖盒,橡皮泥。教师唱这首歌时拿出一个做好的不倒翁放在桌上,教师轻轻的推不倒翁,但不倒翁马上又立了起来,这时幼儿那惊讶的表情都表现在脸上,都想来玩玩,体验之后都想自己拥有一个。教师心灵深处感应到孩子们的渴望,于是拿出早已准备好的道具让孩子们自己去体验制作不倒翁的乐趣。

通过对该首歌的学习,不仅拓宽了知识,而且感受到了自己动手做玩具的成就感。这样,应用多种手段有机的结合,互相渗透,提高了幼儿对音乐的兴趣,使幼儿多方受益。

二、语言是开展音乐教育的重要保证

音乐和语言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一首活泼、动听的歌曲往往就是一首首好的儿歌、诗歌;一首首优美、诙谐的乐曲都好象讲述着一个个有趣的故事。音乐教学不仅能培养幼儿的音乐素质,而且能全面促进幼儿身心协调发展。其中,语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语言是开展音乐教育的重要保证,我们应该寓语言于音乐教育之中。

首先,我们在进行音乐教育时,要有意识地去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其次,要把握好尺度,即在进行音乐教学活动时,要正确处理好音乐与语言的关系。再次,要做到有机结合,要努力将发展语言能力有机地渗透到音乐教育中。

总之,幼儿园的音乐教育不应局限于音乐课中,应渗透于日常生活中。教师应当为幼儿创造多样化的环境,使幼儿的生活、游戏、劳动都有优美的音乐伴随,美化幼儿的生活,美化幼儿的心灵。

三、音乐教育和心理教育统一起来

音乐教育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是由于音乐内在的特点,充分挖掘现有的音乐教育中潜在的心理教育资源,充分利用现有音乐教育的各种形式,结合心理教育的目的和内容,很好地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这就需要音乐教师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加强对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主动寻找音乐教育中蕴含的心理教育意义,积极尝试把二者统一于一个教育过程当中。

第二、努力提高教师自身的音乐修养,提高自身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和欣赏水平,更好地引导儿童感受音乐。

篇9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12-0222-01

就当前中专音乐教学来看,偏重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对审美教育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而审美教育作为音乐教育的核心,脱离了审美教育的音乐教育很难让学生掌握专业的音乐技能。在中专音乐教学中,必须重视审美教育,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情感和审美能力,让学生掌握专业的音乐技能。

一、中专音乐教学中审美教育的重要性

审美教育就是通过一切美的形式给人们以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教育,以达到美化人们的心灵、行为、语言、体态,提高人们道德与智慧的目的。就审美教育和音乐教育而言,两者密不可分,音乐教育的核心就是审美教育。以审美为核心是音乐教学的基本要求,在中专音乐教学中注重审美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观,培养学生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进而为我国现代社会培养出更多的专业性人才[1]。

二、中专音乐教学中审美教育的方法

(一)提高对审美教育的重视。审美教育是音乐教育的核心,在中专音乐教学中,要想向社会培养更多的专业性音乐人才,教师就必须重视审美教育,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要结合音乐教学提纲,有效地落实审美教育,同时,要树立新的审美观念,让学生在不断的实践中树立全面的审美观念,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教学方法的创新。就当前中专音乐教学来看,依然深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随着音乐教学改革的发展,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适应音乐教育工作的需要了,要想提高音乐教学的有效性,就必须加大教学方法的创新,在课堂上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授《欢乐颂》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学生听《欢乐颂》演唱,让学生分析作品的背景以及所要表达的情感,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消化知识,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三)重视实践。对于中学音乐教学来讲,实践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有效途径,加强实践,既可以让学生熟练地掌握弹奏技巧,提升专业能力,同时,还能不断激发学生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在中专音乐教学中,要想实施审美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师就必须重视学生实践。例如,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音乐表演作品的弹奏,在学生弹奏前,让学生熟悉音乐表演作品相关信息,如创作背景、作者的性格特点等,让学生全方面的了解音乐作品,进而在弹奏过程中更好地表现出来。有条件的高校,还可以组织学生观看一些知名演奏家的音乐表演,进而更好地促进审美教育的升华[2]。

(四)多听、多学、多练。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是围绕教学内容进行教授,教学内容比较单一,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多听、多学、多练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音乐水平和审美情感。多听就是让学生多听音乐作品,在听的过程中找灵感、品位音乐作品中的美,从而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多学就是让学生了解音乐基础知识,了解审美艺术,不断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多练就是让学生多实践练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通过多练习,可以让学生找出自身的不足,从而不断完善自己,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3]。

(五)注重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对于音乐而言,音乐审美能力是学生学习音乐的关键,而要想促进学生的发展,在音乐审美教育,既要注重音乐专业知识的教育,同时教师还应重视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要多让学生去鉴赏音乐作品,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从而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另外,教师开可以通过情境体验来激活学生以前所学到的音乐知识,让学生在情境体验的过程中用专业的知识表达自己的感受,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进行音乐学习,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艺术情感[4]。

三、结语

审美教育是我国当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审美教育有助于培养我国当代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在中专音乐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不仅可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同时也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欧阳红艺.中职音乐教学中审美教育的重要性与教学方法[J].通俗歌曲,2013,(06):40-41.

[2]田丹.中职音乐教学中审美教育的重要性与教学方法分析[J].职业,2015,(30):96-97.

[3]黄霞.音乐教育在中专学校教育中的重要性及其建设对策[J].大众文艺(理论),2009,(07):189-190.

篇10

0前言

社会在不断进步发展,学生的接受能力、个性发展都出现了较大的转变。而学生个性鲜明,自我意识较强,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增添了难度,致使多数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现状都不容乐观。因此,以音乐学院为例,研究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具有重要的意义,有助于解决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质量。

1学生特点研究

1.1文化素质普遍较低

音乐学院的学生属于艺术类学生。艺术类学生在招生时主要注重学生的技艺,如歌唱水平,乐器演奏能力等内容,对学生的文化素质要求较低,学生在高考时的文化课分数在300分左右就符合学校的招生标准。因而,学生的文化素质普遍较低是音乐学院学生的显著特点。音乐学院学生文化素质较低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学生的文化课要求低。学生对文化课的重视度不够,导致学生出现主要重视专业知识以及专业技能的学习与训练等问题,降低了学生的文化素质。[1]二音乐专业的特点影响了学生文化素质的提升。音乐学院的学生需要参加较多的课外实践活动,锻炼学生的专业技能以及舞台表现力,学生的课余时间有限,缺少多余的时间进行文化课的学习,影响了学生的文化素质水平,制约了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因此,学生文化素质普遍较低是音乐学院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是阻碍音乐学院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开展的因素之一。

1.2个性鲜明

个性鲜明是音乐学院学生普遍具有的特点。音乐学院的学生不仅具有专业特长,想象力丰富,思想较为活跃的特点,还具有较强的接受能力与较高的审美水平,致使音乐学院学生个性较为鲜明,自我意识较强。学生具有鲜明的个性,对学生而言有利有弊。其优势表现为以下几点:学生对社会话题较为敏感,创造力较强,想象力较为丰富,音乐表现力强,音乐作品具有感染力。但其弊端也同样不容忽视,学生的自我意识较强,集体意识淡薄,办事随性,人际交往能力与合作能力都较弱。

1.3价值取向较高

受当前社会的影响,各种选秀节目层出不穷,爱音乐、懂音乐,具备专业能力的人都能够成为明星,不再平凡,使音乐学院的学生对于选秀、成名特别热衷,过于追求物质,缺乏现实的理想以及人生信念,价值观普遍较高,不切实际。[2]音乐学院价值观普遍较高的表现主要为以下几点:一学生的理想不切实际,过分追求物质享受;二学生在业余时间闲暇生活时,主要以消费性,娱乐性的项目为主,在娱乐活动的侵蚀下有迷失自己的趋势。由此可见,价值观普遍较高,不切实际是音乐学院学生存在的问题之一。针对这一情况,加强正确的价值观教育至关重要,是音乐学院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

2音乐学院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

研究音乐学院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学生、校领导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性不够,教育方法又较为传统单一,音乐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较差,学生存在的问题得不到有效的改善。下面就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音乐学院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进行分析,为提出有效的发展策略提供条件。

2.1教育方法传统单一

教育方法传统单一是音乐学院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音乐学院的学生个性鲜明,价值取向偏高,传统单音乐学院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研究郝刚(沈阳音乐学院,辽宁沈阳110168)一说教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不仅起不到教育效果,还会使学生产生厌烦心理,影响学生的情绪,甚至引发学生的叛逆心理,产生更恶劣的问题。因此,传统单一的教育方法严重影响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3]传统单一的思想政治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都是以教师枯燥的讲授为主要教育方法,

一在学生犯错误之后,教师针对学生所犯的错误进行批评教育,并延伸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及道德教育。此种教育方式会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引发学生的逆反心理,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二针对学校中出现的典型事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学校的学生众多,会发生各种各样的问题,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全面的思想政治教育是较为普遍的一种教育方式,但教育效果不佳,学生听过之后并不会放在心上,无法达到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由此可见,教育方法传统单一是音乐学院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不佳的主要问题之一。

2.2学院领导不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现阶段,高校不断扩招,生源愈加紧张,各高校都尽全力抢夺生源,以达到促进本校发展进步的目的。因而,学校领导将大部分时间应用到教学建设,创新学校品牌,培养专业人才,扩大招生等方面,为学校建设,提高学校的竞争力贡献力量,却忽视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然而,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工作不够到位,重视性不够会严重影响音乐学院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首先,学院领导不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会导致学校的学生、教师也忽视思想政治教育,较少组织与思想政治教育有关的活动,忽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其次,学校领导不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会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落实方面存在疏漏,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2.3学生忽视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学生忽视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是当前音乐学院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效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就是学生需要具有主观接受性,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乐于接受,努力思考,积极转变。学生只有虚心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才能产生较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因此,加强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度十分重要,具有重要的作用。

3音乐学院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策略

通过以上的分析了解到,当前音乐学院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影响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因此,必须从对其采取针对性的策略,具体如下:

3.1改进教育方法

改进教育方法是解决教育方法单一传统的有效方法,是产生较好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有效手段,改进教育方法具有重要的作用。教育方法传统,会导致学生厌烦情绪严重,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不佳等问题。改进教育方法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产生较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改进教育方法需要做到以下几点:一在日常生活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音乐专业学生具有鲜明的个性特点,单纯地采用严加管教的管理方式,不仅无法产生较好的教学效果,还会引起学生的反感。因而,给予学生一定的空间,在日常生活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十分重要,能够产生较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4]二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重视学生的反应,因材施教。学生的性格、个性不同,在实施思想政治教育时,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实施具有针对性的教育手段。例如,针对性格内向的学生,需要采用特别柔和的方式,性格内向的学生普遍有些敏感,对教师的话较为看中,并容易胡思乱想。针对此类学生,需要点到为止,给予关心与理解,从而产生较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针对性格外向的学生,需要以朋友的身份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多给予一些耐心与爱心,以达到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目的。三换位思考。换位思考是一种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教师从学生的角度实施思想政治教育,能够给予学生亲切感,使学生更容易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并产生较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由此可见,改进教育方法十分重要,具有较好的效果。

3.2将专业教育与思想教育相结合

专业教育与思想教育相结合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手段,通过专业教育与思想教育相结合,能够在提升学生专业技能的基础上提升学生的文化素质。因此,将专业教育与思想教育相结合,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作用。加强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做到以下几点:一在专业知识教学过程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二明确教师责任分工。专业课教师也需要对音乐学院的学生实施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产生较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由此可见,将专业教育与思想教育相结合具有重要的作用。

3.3加大思想教育宣传力度

加大思想教育宣传力度是加强学院领导、教师以及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重视程度的主要措施,通过加大宣传,能够使学院领导、教师以及学生意识到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努力做好政治教育工作,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质量。加大思想政治教育宣传力度,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开展相关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性研究的知识讲座。对学院领导、教师以及学生进行培训教育,详细阐述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以及重要性,加强学院领导对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质量。

二组织与思想政治教育有关的活动。组织思想教育活动能够提高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活动之中,在活动中学习,主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产生较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5]

三组织辩论赛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大学期间,学生的课外活动较多,以辩论赛的形式实施思想政治教育,能够使学生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意识到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并且以学生的角度辩论讲解,学生容易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较好。因此,加大思想政治教育宣传力度,能够产生较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4结语

研究音乐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不仅能够了解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还能够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加大宣传力度,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等方式,能够产生较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闵永新.整体性思想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04).

[2]李积萍.对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调查与思考[J].农村?农业?农民(A版),2015(09).

[3]明丽霞.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现代交际,2016(08).

篇11

音乐教育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想象力,提升学生的创造力。作为音乐教育的核心———审美教育,既能丰富学生的审美情感,又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但是在我国现今的中职音乐教育中,没有完全发挥审美教育的作用,导致音乐教育的成果不太理想,因此要加强中职音乐教育中审美教育的教学方法。彻底贯彻审美教育的教学目标。

1审美教育的概念极其重要性

1.1概念

审美教育从狭义方面是指通过艺术手段对人们进行教育;从广义方面是指运用自然界、社会生活、物质产品与精神产品中一切美的形式对人们进行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教育,从而美化人们心灵、行为、语言、体态,提高人们的道德与智慧[1]。

1.2重要性

审美教育有效地贯彻了音乐教育理念。审美教育能促进全方位音乐型人才的艺术发展,从而带动了我国音乐事业的发展。审美教育因其感性与理性结合的特点,有效地弥补了音乐教育中的不足之处。在音乐教育中以审美的角度把学生带入音乐的魅力中,使学生在音乐教学中受到良好的教育。审美教育促进了音乐教育的开展。比如教师在教授学生谈古筝《高山流水》的时候,传统的音乐教育只是教会学生如何拨动琴弦,学生只是机械地了解《高山流水》的表面,无法领会到其中的情感。但是如果教师在教学生拨动琴弦的时候为其讲解俞伯牙遇到钟子期之后“巍巍乎志在高山,洋洋乎志在流水”的情感,那么学生在演奏的时候通过自己的审美理解融入感情,从而有效的促进了音乐教学的开展。

2研究中职音乐教学中审美教育的教学方法

2.1教师引导教学法

教师要具备敏锐的观察力,通过与学生的交流、讨论,激发学生在自由宽松的教学氛围中表达出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根据学生的具体要求引导学生进行审美教育,使学生深深的感受到了音乐之美,点燃了学生学习音乐的热情,从而充分发挥审美教育在音乐教学中的有效性。具体应用以课文《爵士乐欣赏》为例:导入:音乐教师在教授八年级《爵士乐欣赏》时,让学生欣赏甲壳虫乐队的经典曲目《HEYJUDE》,学生对这种音乐形式接触较少,没有学习的兴趣。过程:教师在教授过程中,作为倾听者并以平等的心态来与学生交流,通过交流观察到学生对音乐的演唱形式比较感兴趣,从而结合现代流行音乐组合歌手的表演形式来引导学生对《HEYJUDE》的学习欲望。结果: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对音乐的学习,表现出极高的积极性,而且对此曲目的表演欲望迅速提高,从而加强了学生对审美教育教学的理解。

2.2歌词教授法

歌词是音乐歌曲的物质载体,音乐歌曲的情感通过歌词的形式表现出来。教师在音乐教学中,要教会学生理解音乐和歌词,对歌曲进行分析、讲解,使之理解作品所要表达的内容,从而更好的加强对音乐的学习。教师通过让学生在轻松的课堂氛围中学习音乐和歌词内容,让学生深刻地领会到歌词所蕴含的情感,激发学生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因此能够推动音乐教学目标的实现。音乐教师教学《游击队歌》曲目时,让学生理解歌词的内容,并随着歌曲旋律体会歌词的内在韵律。过程:教师首先播放这首歌曲让学生有个初步印象,再让学生通过熟读歌词,找出歌词中描述的游击队员是什么样的,让学生学会理解音乐和歌词中蕴含的情感。结果:学生读完歌词后,纷纷举手发言,教师还通过学生的自主发言,一步步地引导学生对抗战时期游击队与敌人激战时的情感体会,从而使学生深刻地理解了歌曲的内容和情感。

2.3歌曲演唱法

中职学生的荣誉感、好胜心较强,热爱多种多样的音乐演唱形式,教师针对学生的心理特征开展相应的音乐演唱竞赛活动。学生对于教师组织的音乐演唱竞赛活动具有极大的兴趣,而且还加强了学生对音乐审美的理解。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师生、同学之间的情感交流,使得音乐教育能够顺利开展。音乐课堂上,教师为了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性,在教完《保卫黄河》的相关曲目知识后,组织音乐竞赛活动鼓励学生对歌曲进行演唱。教师分别采取个人独唱、全体齐唱、轮流歌唱和小组演唱的方式,促进竞赛活动的开展,使学生获得对成功的体验。丰富多彩的歌曲演唱形式,学生既有新颖感又有竞争感,学生纷纷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极其热烈,教学效果十分理想。学生通过此次的音乐竞赛活动对审美有深刻的体验,越发的喜爱音乐,因此有利于音乐教育的进行。

2.4舞蹈融入法

歌曲与舞蹈的充分融合能够加强音乐的感染力,教师将教材中的曲子进行舞蹈编排,来表现音乐作品的内容、情感以及作者的内心世界。舞蹈融入歌曲的教学是一个极其有力的教学手段,对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审美能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3]。以民谣《龙船调》学习为例。导入:音乐教师教授民谣《龙船调》时,通过舞蹈编排进行音乐教学,并让学生进行合作表演,充分发挥寓教于乐的教学作用。过程:教师对学生进行分组合作演示,对小组中不同学生进行分工练习歌曲和舞蹈,然后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表演,从而增强歌曲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带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热情。结果:通过音乐与舞蹈的结合,为学生提供了可看、可听的艺术表现形式,使学生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做到了声情并茂的演唱,结合舞蹈表现音乐之美,使两者相互联系、相互依存。

3结语

综上所述,中职音乐教育是培养学生欣赏、体验音乐之美的过程,对学生进行相应的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帮助学生提高学习音乐的能力,为现代音乐教育事业提供全面发展的音乐人才。

作者:陈焦伟 单位:河南理工大学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