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10 09:24:57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传统文化与现代化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摘要: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不存在时间上的先后次序,它们是共时态存在的文化的一体的两面。不应该用实体论、整体论的观点来探讨传统文化和现代化的关系。由此出发,对传统文化和现代化关系的若干方面进行了分析,提出的观点。
关键词:传统文化;现代化;实体;共时态;整体
文化活动既然是人类的生存运动,这种生存活动的基础既然是“文化形成的形式和习惯”,那么,文化活动的第一方面首先就是体现“文化形成的形式和习惯”,传递前人生存活动的经验和教训的传统文化。这是人一出生就置身于其间的、不可超越的。“人要成为全面的人,只有生存于承担了传统的同类群体中。人的文化方面只能以这种方式发展。”人要成长,“个体首先必须吸收与他相关的文化传统。个体首先必须爬上他出于其中的文化高度。”这说明,传统文化一方面是前人生存活动的结果,另一方面也是一种知识、价值、意义,是前人生存活动的智慧的结晶。按照伽德默尔的看法,人作为有限的存在,是处于传统文化之中的,不管他是否了解这种传统文化,也不管他是赞成还是反对,他都不可能超越传统文化的观念意识。我们始终只能在传统文化中进行理解。不管意识到与否,传统文化总是影响并形成我们,始终是我们的一部分。它当然不会是躲在久远的过去,而是就存在于人的每一个成长阶段,就存在于人当下的生存活动中,存在于这种当下的生存活动的方方面面里。传统文化是我们进行思维的前提。我们固然也有许多无法控制的成见和思维定势,但我们必然要调整、修正、剔除和补充它们,在此基础上展开新的思维活动。这种新的思维活动及其成果马上就构成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思维转化为行动,行动产生成果,我们就这样也参与了传统文化的创造。传统文化就是这样存在、发展和延续下来的。传统文化还是使社会的各个部分、使社会的各个发展阶段保持紧密联系和统一性的东西,是社会发展的基因。它从物质技术、行为规范、精神意识等等层面表现出来,集中表现在语言符号、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等方面。这样看来,文化包含两部分:作为文化活动的结果的这一部分,是传统文化;作为对传统文化进行修正、补充、更新的另一部分,就是现代化。它们作为文化的一体的两面,是共时态地位居于个人、社会当下的生存活动的方方面面里。换句话说,传统文化、现代化共同构成了人的生存活动的本身。
为此,应该避免陷入对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作“时代化”理解的误区:把现代化仅仅看作一个时间概念,一个历史时期,一个继传统文化之後的时期,而在此前存在、发生的一切事情都必然属于传统文化。关于这一点,福柯在《什么是启蒙》一文中谈及对现代化作时代性的理解时曾经指出:我们不应该将现代化仅仅看作一个处于前现代与后现代之间的一个时代,而更应该将其看作一种态度,而这种态度不是谁都有的,也不仅仅局限在某一个特定的时代。这是从个人对生存活动的态度来说的。著名后现代思想家、加利福尼亚大学的霍依教授则说得更加富有哲理意味:“按照我所提出的后现代主义观,称福柯为一个后现代思想家并不意味着他的同时代人和幸存者同样也是后现代主义者或必须成为后现代主义者。历史的中断不是同时发生在每一个人身上的,也不是同时发生在所有地方的。同一个人、同一种纪律或设置在某些方面可以是传统的,在某些方面可以是现代的,在另一些方面可以是后现代的。”这个说法言之成理而且可以借鉴来理解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之所以人们会把传统文化和现代化的关系理解为时代化的历时性关系,首要的原因是把传统文化和现代化作了实体化的理解。这有两种表现:一种表现是企图到前人遗留下来的书面文献材料中去寻找传统文化。这就把传统文化当作了一堆僵死的、既定的、静止的、封闭的东西,进而认为,传统文化是可有可无,最好是不必要浪费人力、物力、财力保存的可抛弃的东西。由此出发,人们还认为:古代书面文献材料所表述的传统文化,比我们自己所知道的更清楚、更值得相信。其实,且不说这个观点只注意到了历史的描述性而未涉及其解释性,只说它还忽略了一个最基本的事实:古人书面文献材料所记述的东西,有的只是纸上谈兵,有的不过是无法实现的或本来应该实现却并未实现的理想,有的则是虚伪的或言不由衷的粉饰,还有的只是一家之言或从某种立场出发的、有倾向性的、为某一群体利益服务的主张,……。另一种表现是把传统文化当作现代化的阻力和障碍,把传统文化当作现实中的问题、消极的东西、社会的阴暗面、一切不如意的东西的替罪羊或发生的原因,总之,把现实中的一切问题都归咎于传统文化。例如说:“一面学科学,一面恢复我们固有的文化,……这条路是走不通的。如果过去的文化是值得恢复的,我们今天不至于遭到这步田地了。”在这种观点的指导下,要进行现代化,就要彻底清除传统文化
摘要: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不存在时间上的先后次序,它们是共时态存在的文化的一体的两面。不应该用实体论、整体论的观点来探讨传统文化和现代化的关系。由此出发,对传统文化和现代化关系的若干方面进行了分析,提出的观点。
关键词:传统文化;现代化;实体;共时态;整体
文化活动既然是人类的生存运动,这种生存活动的基础既然是“文化形成的形式和习惯”,那么,文化活动的第一方面首先就是体现“文化形成的形式和习惯”,传递前人生存活动的经验和教训的传统文化。这是人一出生就置身于其间的、不可超越的。“人要成为全面的人,只有生存于承担了传统的同类群体中。人的文化方面只能以这种方式发展。”人要成长,“个体首先必须吸收与他相关的文化传统。个体首先必须爬上他出于其中的文化高度。”这说明,传统文化一方面是前人生存活动的结果,另一方面也是一种知识、价值、意义,是前人生存活动的智慧的结晶。按照伽德默尔的看法,人作为有限的存在,是处于传统文化之中的,不管他是否了解这种传统文化,也不管他是赞成还是反对,他都不可能超越传统文化的观念意识。我们始终只能在传统文化中进行理解。不管意识到与否,传统文化总是影响并形成我们,始终是我们的一部分。它当然不会是躲在久远的过去,而是就存在于人的每一个成长阶段,就存在于人当下的生存活动中,存在于这种当下的生存活动的方方面面里。传统文化是我们进行思维的前提。我们固然也有许多无法控制的成见和思维定势,但我们必然要调整、修正、剔除和补充它们,在此基础上展开新的思维活动。这种新的思维活动及其成果马上就构成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思维转化为行动,行动产生成果,我们就这样也参与了传统文化的创造。传统文化就是这样存在、发展和延续下来的。传统文化还是使社会的各个部分、使社会的各个发展阶段保持紧密联系和统一性的东西,是社会发展的基因。它从物质技术、行为规范、精神意识等等层面表现出来,集中表现在语言符号、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等方面。这样看来,文化包含两部分:作为文化活动的结果的这一部分,是传统文化;作为对传统文化进行修正、补充、更新的另一部分,就是现代化。它们作为文化的一体的两面,是共时态地位居于个人、社会当下的生存活动的方方面面里。换句话说,传统文化、现代化共同构成了人的生存活动的本身。
为此,应该避免陷入对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作“时代化”理解的误区:把现代化仅仅看作一个时间概念,一个历史时期,一个继传统文化之後的时期,而在此前存在、发生的一切事情都必然属于传统文化。关于这一点,福柯在《什么是启蒙》一文中谈及对现代化作时代性的理解时曾经指出:我们不应该将现代化仅仅看作一个处于前现代与后现代之间的一个时代,而更应该将其看作一种态度,而这种态度不是谁都有的,也不仅仅局限在某一个特定的时代。这是从个人对生存活动的态度来说的。著名后现代思想家、加利福尼亚大学的霍依教授则说得更加富有哲理意味:“按照我所提出的后现代主义观,称福柯为一个后现代思想家并不意味着他的同时代人和幸存者同样也是后现代主义者或必须成为后现代主义者。历史的中断不是同时发生在每一个人身上的,也不是同时发生在所有地方的。同一个人、同一种纪律或设置在某些方面可以是传统的,在某些方面可以是现代的,在另一些方面可以是后现代的。”这个说法言之成理而且可以借鉴来理解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之所以人们会把传统文化和现代化的关系理解为时代化的历时性关系,首要的原因是把传统文化和现代化作了实体化的理解。这有两种表现:一种表现是企图到前人遗留下来的书面文献材料中去寻找传统文化。这就把传统文化当作了一堆僵死的、既定的、静止的、封闭的东西,进而认为,传统文化是可有可无,最好是不必要浪费人力、物力、财力保存的可抛弃的东西。由此出发,人们还认为:古代书面文献材料所表述的传统文化,比我们自己所知道的更清楚、更值得相信。其实,且不说这个观点只注意到了历史的描述性而未涉及其解释性,只说它还忽略了一个最基本的事实:古人书面文献材料所记述的东西,有的只是纸上谈兵,有的不过是无法实现的或本来应该实现却并未实现的理想,有的则是虚伪的或言不由衷的粉饰,还有的只是一家之言或从某种立场出发的、有倾向性的、为某一群体利益服务的主张,……。另一种表现是把传统文化当作现代化的阻力和障碍,把传统文化当作现实中的问题、消极的东西、社会的阴暗面、一切不如意的东西的替罪羊或发生的原因,总之,把现实中的一切问题都归咎于传统文化。例如说:“一面学科学,一面恢复我们固有的文化,……这条路是走不通的。如果过去的文化是值得恢复的,我们今天不至于遭到这步田地了。”在这种观点的指导下,要进行现代化,就要彻底清除传统文化
“非主流”文化是对“主流”文化的颠覆,本是指一种不拘一格的、不盲从当今大众潮流的文化,是文化界后现代性的一种体现。但是在中国,“非主流”的主体却从艺术界中跳了出来,成为了青少年的一种独特的行为现象:他们另类、张扬个性、非大众化,讲究符合自己心性的服装、衣着、言行。而因为青少年的不成熟,“非主流”的行为正在被扭曲,引起越来越多的非议。基于网络对青少年的深刻影响,“两会”代表对此深表忧虑,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主任郗杰英等15名全国政协委员联名提案《关于加强未成年人网络素养教育》,建议教育部等相关政府部门要进一步整合各方资源,组织专家队伍,深入研究、准确把握互联网等新媒体的发展和信息传播规律,尽快开发未成年人网络素养教材,把网络素养教育纳入义务教育课程。本文主要立足于当前中国的社会背景,对“非主流”的现象的社会成因进行深入分析。
一、“非主流”现象:对非主流文化的扭曲
广义上说,一切未成为主流的事物(包括思想、艺术、行为、服饰等)都可以称作非主流。非主流本来就是是相对于主流而存在的概念。没有绝对的主流,也不会有绝对的非主流。
主流的文化价值观,是一种已经被绝大多数接受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主流对外通常显稳定结构,也就是倾向于确认、树立、划定、保持一种状态,也就是自身所对应的状态。然而世界的本象并非因人而在,不断的发现—再发现,创造—再创造,对世界的认知也就越深刻,当然也更繁复而深奥。非主流在对主流的颠覆中不光破坏自身,也破坏外界世界。因此,大多时候,非主流的主体都难以被大众社会所接纳。
非主流则是指小众文化价值观,与现实的价值观格格不入。一般来说,真正的思想家必定是非主流的,因为他们是时代精神的引领者,他们是第一个发觉出问题的存在的人,必定要别具一格,自成一派。我们今天要谈的并不是这种真正意义上的非主流,而是被泛化使用,成为专有名词的“非主流”。我们将本文中所讨论的非主流现象用引号突出,表明是在中国特定的环境有的“非主流”现象。
据研究,现在这种“非主流”的时尚风格,正是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朋克(punk)文化,其中以哥特摇滚风(gothic rock)和视觉摇滚风(visual rock)为代表。朋克文化属于后现代虚无主义,以带有强烈视觉冲击力的奇异装扮表现愤怒,破坏,死亡等情绪,风靡于摇滚音乐人和爱好者之间。90年代末,由punk文化衍生出了一种新的表现形式,它融合了pop流行元素,在视觉的表现手法上更加多元化,并且开始表达一些忧郁,悲伤的主题,于是便产生了emo文化,emo即是emotional的缩写。emo文化同样发源于音乐领域,但很快变成了一种时尚风格,风靡于全球的青少年中间。
但传至中国后,只被学习了视觉外观,而并未真正得其内涵。中国青少年的“非主流” 更多追随的是日韩风的服饰,行为上体现在照片上ps成蓝、黑等阴暗色调、添加上抑郁的语句,人物发型、姿势趋向同一风格。“非主流”个体本该尽可能地展现自己的个性,但是如今反倒体现为“同一化”;而另一些则太过另类,为了追求“另类”不断以一种极度夸张的形式夸大自己的一些特点,反倒是破坏了自己的形象,也会引领一些跟风的人走向一种扭曲的“个性展示”。如堪称“非主流天王”的杨诚俊,他大胆地改造了非主流,在他的音乐里,把社会、人类、生命突出得极为黑暗,使“非主流”达到了另类的极端,从而使他思想堕落,难以自拔,最后造成心理疾病。
二、社会背景:文化工业
西方的思想家们早就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文化状况进行了批判,尤其是法兰克福学派,更是有一整套的“文化工业”的理论。这里的“工业”是指文化创造的目的和手段与工业生产方式相似,是一种标准性的、复制性的、大批量的生产,其目的是创造消费使用价值,经济效益是其运作杠杆。霍克海默和阿多尔诺的说法是:“文化工业的产品到处都被使用,甚至在娱乐消遣的状况下,也会被灵活地消费。但是文化工业的每一个产品,都是经济上巨大机器的一个标本,所有的人从一开始,在工作时,在休息时,只要他还进行呼吸,他就离不开这些产品”。霍克海默和阿多尔诺说所有的人都离不开文化工业,实际上就是指大众文化的存在这一普遍现象。由于社会的信仰和价值中心解体,公众陷入无理想、无信仰、无追求、放任的状态之中,精神消遣、娱乐成为大众的普遍追求。于是,媒体信息中的符号,成为控制人们行为的关键。法国“后现代主义”者让·鲍德里亚(jean baudrillard)更是将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带来的文化变异解释为一个“符号自动复制和无限增殖”、“符号的能指逐渐压倒所指,符号日渐排斥实在”的过程。今天的资本主义世界,在鲍德里亚看来,一切都被符号化,人再也接触不到实在,早已习惯于把符号当成实在,把符号制造的幻像世界当作真实的世界。资本主义文化再也不能创造出新的价值,而进入“复制”时代,文化生产蜕变为抽象的符号化运作,审美价值贬值为商品价值,意义彻底空洞化和虚假化[2]。这一进程随着网络文化的大肆扩张而全面加速:电脑和信息技术所制造的文化产品(如好莱坞电影《星球大战》、《侏罗纪公园》、《黑客帝国》等等)混淆了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的界限,愈来愈充斥文化市场,主宰文化消费。批量生产和复制图像渗透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人们已经习惯这种单一格调的图像模式。“后现代”是一个复制的而不是创造的时代,有的仅仅是各式各样的新的复制过程。在“后现代”泛滥成灾、软弱无力的复制中,创造美学滑落为大众趣味的单纯再现与模仿,电影、电视、一切声像制品和大众传媒无不如此。美国弗·詹姆逊指出:“在后现代主义中,由于广告,由于形象文化、无意识以及美学领域完全渗透了资本和资本的逻辑。商品化的形式在文化、艺术、无意识等等领域是无处不在的。”“商品化进入文化意味着艺术作品正在成为商品,甚至理论也成了商品。”英国伊格尔顿则认为,随着整个社会的商品化,文化表征就成了推销的一种包装形式,也就是社会认可的美学形式。
转贴于
中国是前现代、现代、后现代交织的一个复杂社会。在后现代思潮的影响下,“非主流”也以寻求非理性和多样性作为价值的风向标。而实质上,根据我们在上一部分中对“非主流”定义的剖析可以看出,“非主流”现象经过大量的“复制”,已经成为了一定数量青少年的共同行为——当一个自诩为“非主流”卫道者去模仿其它“非主流”的时候,他就不再“非主流”了,他只是众多“非主流”的复本,成为了“流行文化”的一部分,其实是现代性的产物。这是在商品社会中资本主义国家在用商品打入中国市场的同时,更要将自己的政治、文化推向非资本主义国家的一种手段。从而将资本主义社会那种物欲横流、消费本位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扩散到了非资本主义社会。
在改革开放后尤其是21世纪以来,中国传统的主流的价值观越来越淡薄,且逐渐被市场经济导向对个体的追求。其原因有二:一是改革开放前后的社会与时代背景的巨大差异,改革开放后的重点不再是以联合对外的方式寻求民族的生存与独立,而是在相对稳定的国内环境下寻求自身的发展;二是改革开放之后市场经济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导向,而由于市场经济是以交换为基础,交换的主体是个体,这就导致个体要以对自身的彰显来达到交换的目的。这也就影响了“非主流”对自我意识的彰显,以个体的释放来寻求社会的认同。
中图分类号:G12文献标识码:A
传统文化是指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保留在每一个民族中间具有稳定形态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以华夏民族为主流的多元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融合、形成、发展起来,具有稳定形态的中国文化,包括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生活方式、礼仪制度、风俗习惯、、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等诸多层面的丰富内容。近百年来,国人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是冰火两重天。上世纪两次大的文化运动――、,使中国传统文化遭到灭顶之灾,而尤其可悲的是使中国人几千年形成的传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道德情操难以为继,使新一代的中国人出现了信仰危机、价值危机、道德危机,导致民族精神的衰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们思想的解放,冷静的反思;随着中国国力的强盛,民族自尊心、自信心的恢复,研究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成为当下思想文化界一道众所瞩目的风景线。由政府到学界,由国内到国外,国学热不断升温。如,在《百家讲坛》阎崇年讲清帝、刘心武讲红楼、易中天讲三国、王立群讲史记、于丹讲论语;《光明日报》专门开设了国学版,中文搜索引擎百度开设了“国学频道”,新浪网高调推出乾元国学博客圈,政府举办了“俄罗斯‘中国年’”、“德国‘中国年’”,在各个国家开设孔子学堂,等等。这一冷一热带给我们很多思索: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中国传统文化?应该采取怎样的方式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笔者简要地探讨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并对传统文化的现代传承方式作了思考。
一、理性看待中国传统文化
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自己的科技,可能会亡国;一个民族如果丧失了自己的文化,就要亡种,而亡种比亡国更可怕。对中华民族来说,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身份证和象征,是中华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唯一标志。对于几千年来维系中华民族精华之源泉,深蕴着我们先民追之不舍、迄今十多亿中国人仍然哺之于中的丰富营养成分的中国传统文化,一棒子打死,妄自菲薄、数典忘祖,搞是不行的;但抱残守缺、照抄照搬、全盘吸收,大搞复古主义也违背历史发展的规律。冯友兰曾说:“中国人最关切的是中国文化和文明的继续和统一。”我们的智慧或可超然于文化之外,而我们的最终命运又必然统摄于文化之中。因此,理性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人的不贰选择。
对于中国文化的发展,有识之士也在不断思索,1935年《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宣言》旗帜鲜明地提出中国应进行本位文化建设。指出对肇始于近代的民族文化危机,“我们不能任其自然推移,我们要求有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同时,“要使中国能在文化的领域中抬头,要使中国的政治、社会和思想都具有中国的特征,必须从事于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1958年《为中国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建议以儒家文化为主,融会西方“民主、科学”,以达“返本开新”后的世界价值和济世功用。2004年《甲申文化宣言》的策略落脚点:侧重强调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平等、多元共生的见解及中华文化对世界未来的可能性贡献。“主张每个国家、民族都有权利和义务保存和发展自己的传统文化;都有权利自主选择接受、不完全接受或在某些具体领域完全不接受外来文化因素”,“不同族群的恒久信仰、行为方式和习俗,则理应受到尊重”,“主张文明对话,以减少偏见、减少敌意,消弭隔阂、消弭误解。我们反对排斥异质文明的狭隘民族主义,更反对以优劣论文明”。近代中国的三次文化宣言,通过以文化的名义直抒当下诉求,折射出近代以来中国文化策略指向演进的历史轨迹以及未来文化建设策略在价值取向和技术选择上的理性趋势。
二、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
虽然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国后期的封建社会里一定程度上起着阻碍历史进步的作用。但仍然有与现代化融合从而促进现代化成功实现的诸多营养成分存在,以儒家思想为主的“东亚价值观”仍是亚洲各国发展的文化基础,而且还受着那些“文明过度”的西方学者的特别青睐――认为在中国这种以伦理主义为核心的传统文化中可以寻求到医治由“过度文明”带来的“文明病”的良方。
(一)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论研究。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不管是对历史负责,还是对未来负责,都应保有自己的文化特色,保护自己的文化遗产。尽管这个“文化酱缸”在一定时期内束缚了历史的发展,但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的特色,是中国宝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是五千年文化的积累,是中国文化保持长久生命力的重要因素。因此,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整理,从中吸取精髓,使之发扬光大;摒弃糟粕,以史为鉴。
(二)保护中国传统文化的物质载体。文化的“神”是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文化的“形”是文化的“神”的载体,要发挥传统文化新的生命活力,就应实现其“神”与其“形”的现代统一。因此,一方面要致力于传统文化固有的“形”保存、保护――经典文本、文物古迹、传统节庆、优良的民间习俗、民间谚语等文化遗产,使之继续发挥作为传统文化其“神”的载体的作用;另一方面又要总结传统文化中的“神”,对其进行现代价值再创造,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念和价值观念,及时反映和体现出改革开放进程中涌现出的一些新思维、新观念、新取向,使中国文化更具时代特征和时代引导能力,使有“形”的文化遗产具有现代生命力。
(三)重构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中国传统文化的许多腐朽、落后、愚昧成分已经难以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需要,必然会被文化自身的新陈代谢所抛弃。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改造要有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时代意识,弘扬中华民族的主体意识,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原则。传统文化中“仁义礼智信”、“以和为贵”、“兼爱”、“尚贤”、“自强不息”等普适性文化元素要大胆地发扬光大,应该成为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西方文化中包含的科学精神、民主思想、法制观念、人权理论等文明成果,要像学习一样,吸收、消化、使之中国化,成为中国文化中浑然天成的一部分,使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更加完善。
三、大力传播中国传统文化
保护中国传统文化,重构中国传统文化,最终目的就是要使中国传统文化深入民心,并且走出国门,成为中国先进文化的一部分,成为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最重要的两个途径是:学校教育和媒介传播。
(一)学校教育活动。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是个由来已久的话题,也是国家常抓不懈的一项工作。2006年9月国务院《国家“十一五”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传统经典、技艺的传承。在有条件的小学开设书法、绘画、传统工艺等课程,在中学语文课程中适当增加传统经典范文、诗词的比重,中小学各学科课程都要结合学科特点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
笔者认为,要系统地传播中国传统文化,还应该将其作为一门专门的课程独立于语文、历史等其他各科。这是向中国知识阶层传播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而知识阶层是发展文化的生力军,是普及文化的传播者。这门课程应重在介绍中国传统思想、传统价值观和道德观、传统风俗习惯、传统文学艺术等,让学生在这门课程中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而产生敬畏感;看到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中国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产生历史认同感和归属感;看到中国传统文化与世界发展的联系而产生自信心;吸收中国传统思想而提高道德修养,学习中国传统文学艺术而获得美的教育。
(二)利用现代传播媒介,向大众、向世界宣传中国传统文化。利用现代传播媒介宣传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普适性宣传,将传统文化融入文学艺术、影视戏剧中,渗透在网络、文化交流、旅游观光中,面向社会大众,重新唤起社会大众了解传统历史和文化的热情。通过这些媒介宣传,使中国传统文化民间化、大众化、全球化。
传统文化是指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保留在每一个民族中间具有稳定形态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以华夏民族为主流的多元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融合、形成、发展起来,具有稳定形态的中国文化,包括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生活方式、礼仪制度、风俗习惯、、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等诸多层面的丰富内容。近百年来,国人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是冰火两重天。上世纪两次大的文化运动——、,使中国传统文化遭到灭顶之灾,而尤其可悲的是使中国人几千年形成的传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道德情操难以为继,使新一代的中国人出现了信仰危机、价值危机、道德危机,导致民族精神的衰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们思想的解放,冷静的反思;随着中国国力的强盛,民族自尊心、自信心的恢复,研究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成为当下思想文化界一道众所瞩目的风景线。
一.理性看待中国传统文化
对于中国文化的发展,有识之士也在不断思索,1935年《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宣言》旗帜鲜明地提出中国应进行本位文化建设。指出对肇始于近代的民族文化危机,“我们不能任其自然推移,我们要求有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同时,“要使中国能在文化的领域中抬头,要使中国的政治、社会和思想都具有中国的特征,必须从事于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1958年《为中国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建议以儒家文化为主,融会西方“民主、科学”,以达“返本开新”后的世界价值和济世功用。2004年《甲申文化宣言》的策略落脚点:侧重强调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平等、多元共生的见解及中华文化对世界未来的可能性贡献。“主张每个国家、民族都有权利和义务保存和发展自己的传统文化;都有权利自主选择接受、不完全接受或在某些具体领域完全不接受外来文化因素”,“主张文明对话,以减少偏见、减少敌意,消弭隔阂、消弭误解。我们反对排斥异质文明的狭隘民族主义,更反对以优劣论文明”。近代中国的三次文化宣言,通过以文化的名义直抒当下诉求,折射出近代以来中国文化策略指向演进的历史轨迹以及未来文化建设策略在价值取向和技术选择上的理性趋势。
二.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
虽然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国后期的封建社会里一定程度上起着阻碍历史进步的作用。但仍然有与现代化融合从而促进现代化成功实现的诸多营养成分存在,以儒家思想为主的“东亚价值观”仍是亚洲各国发展的文化基础,而且还受着那些“文明过度”的西方学者的特别青睐——认为在中国这种以伦理主义为核心的传统文化中可以寻求到医治由“过度文明”带来的“文明病”的良方。
(一)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论研究。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不管是对历史负责,还是对未来负责,都应保有自己的文化特色,保护自己的文化遗产。尽管这个“文化酱缸”在一定时期内束缚了历史的发展,但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的特色,是中国宝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是五千年文化的积累,是中国文化保持长久生命力的重要因素。因此,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整理,从中吸取精髓,使之发扬光大;摒弃糟粕,以史为鉴。
(二)保护中国传统文化的物质载体。文化的“神”是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文化的“形”是文化的“神”的载体,要发挥传统文化新的生命活力,就应实现其“神”与其“形”的现代统一。因此,一方面要致力于传统文化固有的“形”保存、保护——经典文本、文物古迹、传统节庆、优良的民间习俗、民间谚语等文化遗产,使之继续发挥作为传统文化其“神”的载体的作用;另一方面又要总结传统文化中的“神”,对其进行现代价值再创造,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念和价值观念,及时反映和体现出改革开放进程中涌现出的一些新思维、新观念、新取向,使中国文化更具时代特征和时代引导能力,使有“形”的文化遗产具有现代生命力。
(三)重构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中国传统文化的许多腐朽、落后、愚昧成分已经难以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需要,必然会被文化自身的新陈代谢所抛弃。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改造要有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时代意识,弘扬中华民族的主体意识,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原则。传统文化中“仁义礼智信”、“以和为贵”、“兼爱”、“尚贤”、“自强不息”等普适性文化元素要大胆地发扬光大,应该成为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西方文化中包含的科学精神、民主思想、法制观念、人权理论等文明成果,要像学习一样,吸收、消化、使之中国化,成为中国文化中浑然天成的一部分,使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更加完善。
三.大力传播中国传统文化
保护中国传统文化,重构中国传统文化,最终目的就是要使中国传统文化深入民心,并且走出国门,成为中国先进文化的一部分,成为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最重要的两个途径是:学校教育和媒介传播。
(一)学校教育活动。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是个由来已久的话题,也是国家常抓不懈的一项工作。2006年9月国务院《国家“十一五”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传统经典、技艺的传承。在有条件的小学开设书法、绘画、传统工艺等课程,在中学语文课程中适当增加传统经典范文、诗词的比重,中小学各学科课程都要结合学科特点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
笔者认为,要系统地传播中国传统文化,还应该将其作为一门专门的课程独立于语文、历史等其他各科。这是向中国知识阶层传播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而知识阶层是发展文化的生力军,是普及文化的传播者。这门课程应重在介绍中国传统思想、传统价值观和道德观、传统风俗习惯、传统文学艺术等,让学生在这门课程中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而产生敬畏感;看到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中国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产生历史认同感和归属感;看到中国传统文化与世界发展的联系而产生自信心;吸收中国传统思想而提高道德修养,学习中国传统文学艺术而获得美的教育。
中图分类号:G80-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11)12-0025-03
Reconstructing the National Traditional Minority Sports Culture in the Context of Modernization
LIU Jian,XU Changhong,LV Yun
(P.E.Dept.,Yunnan Normal University,Kunming 650500,Yunnan China)
Abstract:This article uses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review and logic analysis.It analyses the inevitability of reconstructing the national minority sports culture in the context of modernization,the action pattern of reconstructing the national minority sports culture in the context of modernization,and the measures of reconstructing the national minority sports culture in the context of modernization.And then,it reconstructs the national minority sports culture in the context of modernization.This study has theoretical meaning to the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of the national minority sports culture in the context of modernization.
Key words: minority;traditional sports; sports culture
20世纪90年代以来,现代化已经很自然地嵌入了全球每一个角落。现代化是人类文明的一种深刻变化,世界在现代化进程中逐渐演变成了一个地球村。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使得人类各种文化的交流与互动成为可能,这种互动也正在逐步加剧。
文化重构,即文化的重新构建,指对已有文化现象的再加工,再创造,也是人们对已有文化现象的再认知。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是指长期流传的在不同民族民间的各类体育活动。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重构,是指在与它文化的交往中,通过整合外来的体育文化因子,即加工、融合、创造,使其成为本民族体育文化的一部分,从而建构出具有新的文化因子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过程。
在现代化的进程中,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愈来愈频繁,各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碰撞也日渐激烈,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交流与互动必将引发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一系列的变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尤其面临着西方体育文化和占主流的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冲击,因此,需要对它进行重新建构,这对于调适其外在生存环境和自身发展的重要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其发展路径的选择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在各种异质文化的冲击下,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只有在保持本民族体育文化因子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借鉴和融合外来体育文化的因子,进而重构出适应新的时代、新的形势背景下本民族的体育文化,使其与现代化的发展潮流相顺应,才能在现代化的背景中更好地生存和发展。
1现代化语境中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重构的必然性
现代化已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不可避免地被卷入现代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正经历着被主流体育文化同化的危险。各民族创造的传统体育文化由于受到现代化的影响,正逐渐被边缘化,甚至有消亡的危险。鉴于现代化过程中文化多样性受到威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1届大会通过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多样性宣言》。该宣言指出,文化在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地方具有各种不同的表现形式。文化多样性对人类来讲就像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物平衡那样必不可少,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的共同遗产,应当从当代人和子孙后代的利益考虑予以承认和肯定。因此,体育文化多样化也应当受到人们的承认、肯定和保护。但被边缘化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必须融合现代体育文化的因子,创造出适应时展的新的文化因子。在现代体育文化同质化倾向日益明显的时代,人类更需要多样性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现代化无处不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现代化已成为必然。在体育文化现代化的意义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已变成现代化的产物。事实上,尽管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已经被卷入现代化进程,但产生这种传统体育文化的“当地”还处于不完全意识状态。现代化的体育文化可以使可能消失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重新“复活”,但也让已有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从原有的生产、生活领域脱离出来,走向表演的舞台。从一定意义上说,将一种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变成舞台表演,说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已经变质,它在新的外部世界中获得一种新的适应。这也使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逐渐丧失保持其原生的稳定因素。因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体现了本民族的宗教、价值、审美和思维意识等,也包括各种自然观、宇宙观、社会思想伦理等哲学思想,以及源远流长的物质文化。这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相对的文化发展过程中,形成具有相对稳定的传统体育文化形态,它以相对独特的、相对稳定的传统体育文化方式维系着本民族自身的文化。这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其他体育文化不可替代的。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具有独有的本土性,是当地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实践的经验结晶,具有实践性和经验性,而系统性和理论性相对不足。而现代化发展过程中的体育文化具有普遍性,是当前的主流体育文化。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面对全球化和现代化冲击,无法与全球性的体育文化相抗衡,其传统的体育文化正面临崩溃或已崩溃,许多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正在消失。全球化与现代性的冲击是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发展不可规避的问题。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重构成为一种必然。
2现代化语境中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重构的模式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文化重构即其与外来文化进行持续不断的接触时,原有的体育文化吸收外来文化的因子以更好的生存和发展。即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适应。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适应分为被动的和主动的文化适应。主动地文化适应即自觉地文化适应。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重构的主要动力即来自自觉地文化适应,这种文化适应来自本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内部。来自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内部的自觉文化适应决定其文化重构的结果,也是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重构的决定因素。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重构的过程中,存在三种心态:一种是自我中心,全盘否定;一种是简单趋同,全盘接受;一种是有选择的接受。中国近代史上出现的“土、洋体育”之争在这里也有反照。当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面对自我体育文化的丧失,如果无力扭转局面,产生的就是简单趋同,全盘接受。但这种模仿型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很容易在外来体育文化面前颓败,最终完全萎缩。如果在现代化过程中,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找到了自豪感,就可以促使其尽可能地展示自身的体育文化。这种源于集体自豪的文化将重新让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得到重生。
被外来体育文化牵引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重构,称之为模仿型的文化重构。如果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其内部的自卑相结合,将彻底断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未来,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重构也将无果而终。
来自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内部的文化重构,称之为创新型的文化重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重构的目的是发展和创新原生文化,必须通过在外来体育文化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内部达成一种自豪的体育文化自觉意识,产生创新型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创新型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重构容易适应外来的体育文化冲击,并能从中获得新的体育文化因子,使自身的体育文化得到发展和前进。
3现代化语境中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重构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重构,即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进行重新构建,是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现象进行再加工,再创造,也是我们对于已经存在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现象进行再认识。在对待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重构上,有创造论,但认为创造中应有继承;有保护论,但认为保护中应有创新。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重构过程中,必须自觉地融合和重组外来体育文化因子,使其成为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一部分,从而建构出具有新的文化因子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3.1首先承认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现代化的体育还具有一定的差距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依存于特定的历史和文化。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民族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人类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其对本民族文化的继承与发扬也具有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我们承认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历史地位,但不加改造和超越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不是在促进而是在阻碍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更不应高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中国现阶段的作用。
现代体育文化无论从物质层面、精神层面、还是制度层面都已经形成了完备的体育。应当承认西方体育文化的主流意识。当然,承认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落后,并不是要全盘否定其文化,而是要究其不足,补其虚缺。只有这样,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文化才能自觉地去适应现代化的发展,才能自觉地吸取现代体育文化的精华,从而更好的发展。
3.2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必须树立现代意识,寻求与现代体育文化的整合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要实现现代性的重构,必须树立现代意识,要勇于打破本民族的文化认同和单一的本民族传统文化观念,要勇于打破本民族传统文化对其传统体育文化现代化的发展的束缚,要扩大交流,使之融入到现代体育文化的发展之中。
现代化的发展趋向,需要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扬弃“传统”,从而走向“现代性”。而现代体育文化所带来的异于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异质性体育文化则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现代化重构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先进体育文化因子。
在现代化的浪潮中,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由被动到主动地融入与现代体育文化,改造和发展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内涵,使其朝着文明、进步、科学的方向发展。
从文化发展的规律来看,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也是吸取了人类文化的各种因子,通过整合而成的文形式化。在全球化的今天,没有一个民族能够生活在隔绝的环境中,最终它们都将面临文化的选择,也就是文化的重构。在现代化的语境中,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现代体育文化相融合的产物,不存在纯粹的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中或多或少地都融入了现代体育文化。
3.3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重构的基础和发展的选择先生认为“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且对其文化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吉登斯先生说过:“人类对自己的历史所保持的理解或认识,在一定程度上构成了历史的内涵和改变历史的力量。”由此可以看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重构的基础是文化自觉。即当本民族的人对其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有了充分的认识后,才能觉醒、反省和创建本民族体育文化,才能对本民族的文化进行反思,才能取长补短,促进本民族体育文化的发展。因此,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必须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主体在文化自觉的基础下,对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进行发掘、改造和重构,以促进其现代化。
在现代化的语境中,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重构既要接受现代体育文化,也应该保持其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独特性。各少数民族要从本民族的传统体育文化中吸取建构新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所需要的文化因子,又要吸纳能体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精华的现代体育文化因子,赋予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新的生命力。
4结语
在现代化的发展过程中,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要生存发展下去,其重构是必然趋势,重构的过程也将是长期的。区别一个民族的体育文化,最核心的是文化的核心层面――民族的体育精神。在文化的重构过程中,变化的是表现形式,不变的是精神,当然两者的变与不变也不是截然分开和绝对对立的。形式的变化会促使内容的变化,内容的变化会带来形式的根本变化。只有在立足于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基础上吸收其他体育文化的优秀因子,经过不断重组、整合和融合,才能实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重构在现代化中生存和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1]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文化多样性宣言》. 省略/chinese/2001/Nov/72229.htm.
[2] 达里尔・A・波塞,许建初等译.超越知识产权――为原住民和当地社区争取传统资源权利[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03.
[3] 塞谬尔・亨廷顿.全球化的文化动力――当今世界的文化多样性[M].北京:清华出版社, 2004.
[4] 周宵.民俗旅游的人类学探析[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5).
[5] 塞谬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
[6] 汪海涛.民族文化认同与民族传统体育转型的思考[J].体育文化导刊,2005(11).
[7] 田祖国,白晋湘,钟海平.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现代变迁与发展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 2003(4).
[8] 董亮. 历史传承与现代创新:四川少数民族体育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问题的思考[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12).
[9] 〔英〕安东尼・吉登斯.社会的构成[M].上海:三联书店,1998:61.
[10] 郑晓云.论全球化与民族文化[J].民族研究,2001,(1).
[11] 陈艳美.论现代化语境中西部地区民族传统文化的重构[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5(4).
[12] 邢启顺.旅游开发与乡土传统文化重构――旅游人类学视野中的乡土传统文化产业[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
中图分类号:J802.3 文献标识码:A
Self-Transcendence and Modernity Transmutation of Regional Traditional
Culture: Taking Youth Version of "Peony Pavilion" as an Example
WAN Jiang
(School of Art and Design, Nan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Nanjing, Jiangsu 210072)
地域性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一个区域的人们在千百年来的生产、生活中的积累和沉淀,是特定地域风格、文化观念乃至行为方式的体现,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延续性和独特性,亦是这个地方的人的文化的根和精神的魂。漫长的古代社会,落后的农耕生产方式以及交通、通讯能力的局限,地域性传统文化的发展可以说是极其缓慢的,用社会学的术语来说,处于一种微观变化之中。今天的世界已经是一个全球化的世界,跨国资本及其消费文化的历史性扩张,逐渐解构了人类社会的地域传统和生活秩序,地域性传统文化陷入前所未有的衰落与困境之中[1]。
禀承文化社会学立场的当代文化研究认为,地域性传统文化的传承,不仅体现出一个地区的文化特色,同时亦能展示出“我们从哪里来?”与“我们往哪里去?”的深层意义。置身于这样一个全球化的语境中,如何传承地域性传统文化,并保持世界文化的多元化,是一个值得探究的课题。
一、从分化转向整合:全球化语境中的地域性传统文化
地域性传统文化的文化规定性,也只有在文化的现代性话语和知识谱系之中才能被有效地言说。基于此,我们在研究地域性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的问题时,必须对现时代特殊的文化境况及其面对的世界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上世纪70年代,全球化作为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逐渐引起学术界的关注。世界的发展正在形成一个高度相关、密切整合的结构,而任何一个地域性文化单体,都越来越失去了独立发展的可能性而受制于这一结构,并在这一结构中相互依赖。这一结构,被称之为“全球化”。
外部世界对地域性传统文化的介入,必然带来一些新变化。加西亚•坎克里尼(Néstor García-Canclini)认为全球化必然会导致“去域”现象的出现。这里所谓的“去域”,指的是“文化与地域之间的之间某种自然关系的丧失”。在我看来,“去域化”这一概念非常传神的描述了在全球化条件下地域性传统文化所经历的必然变迁。从比较的意义上说,地域性传统文化的“去域化”过程实际上是和经济的“去域化”相一致的,是一种自下而上的发生的过程,这一过程特别明显的反映在作为共享文化的消费文化之中。美国现代社会学奠基人帕森斯(Talcott Parsons)把这个过程视为地域的特殊性转向全球的普遍性的必然过程。吉登斯(Anthony Giddens)则以“去传统化”这样的概念来描述地域性传统文化的现代性变迁。依据吉登斯的看法,传统文化的消解是和自然的消失交织在一起的。这里所谓的自然意指独立于人之外的环境和事件。在他看来,传统和自然在过去是一个相对固定的“风景”,一个构成社会活动的“风景”。而当这样的自然消失时,与它相联系的传统也必然受到挑战[1]。显然,在这个意义上说,“去传统化”意味着人与传统的历史、文化的空间失去了价值归依和情感归属上的意义联系,和传统文化因此不再具有维系人伦关系的现实力量,地域情感乃至地方认同也随之分崩离析了,人们的精神世界无形中变成了混沌的荒原[2]。
全球化确实是一个“去域化”和“去传统化”,并使不同地方的文化逐渐趋同化的历史进程。全球化的力量瓦解了地域性传统文化的价值并漠视了过去的一切。在这个文化与社会不断趋向同化的年代里,地域性传统文化的议题一直具有与日俱增的时代性意义,地域性传统文化应当怎样被关注,我们又该如何去寻找和建构现时代文化的“地域色彩”和“传统意义”呢?这是一个值得探究的课题。
一直以来,对于地域性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传播问题,始终存在着截然相反的两种立场,一种是彻底的现代化转向;而另一种则是坚持本土的、本真化倾向。两种力量的争斗和交织妥协,构成了近年来地域性传统文化传承轨迹的“钟摆”,使我们对于地域性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有一种难以摆脱的暧昧和两难。近年来,包括《藏谜》、《云南映像》在内的诸多艺术作品对地域性传统文化的当代关注与表达,重申地域立场、传统性文化经验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与实践,并取得了一定的艺术经验与成就。其中,台湾作家白先勇策划的“青春版”昆曲《牡丹亭》堪为力作。作品着眼于特定的地域与文化,关心与现代性日常生活真实亲近且熟悉的轨迹,产生了富有含意的地域性传统文化的新形式。该剧目所体现的传统美学,不仅被社会一般观众所接受,也得到了高文化素质的知识阶层、特别是当代大学生的欣赏和认同,为地域性传统文化的现代性传承问题提供了具有特殊审美意义的艺术经验。
二、从冲突转向和谐:昆曲《牡丹亭》的自我超越
2001年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首批“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首的昆曲艺术,是江苏地区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昆曲杰出的文化与艺术价值尽管为世界公认,但是它的濒危境况却是有目共睹的事实。对于以《牡丹亭》为代表的昆曲文化在当代社会到底应该如何传承和发展,一直是当今学界面临的文化挑战与世纪命题。青春版《牡丹亭》以“青春”为号召,相当自觉地寻求和把握昆曲艺术本真性传承与现代性传播的平衡艺术,将现代感性主义的欲望叙事和昆曲文化的地方性传统美学融为一体,不但夯实了昆曲文化的地方性传统美学经验,还使其在全球化的进程中得到了超越时代的审美呈现。
在我看来,表演层次上的“青春”是青春版《牡丹亭》制作和演出首要的原则和追求。我国戏曲界由于种种历史原因,尤其看重演员的功夫与名气,造成名角的年龄已不年轻,扮相已不靓丽。有经验的戏剧鉴赏者对此早已习以为常,欣赏他们的演出,就是对戏曲经典的品味与鉴赏。然而,懂行的戏剧鉴赏者在当代毕竟是少数,近些年来,昆曲这门古老而优秀的艺术更因为青年一代表演者和青年观众的双重缺失而濒临失传。一般而言,戏曲文化的意义,只有在剧场中通过“演”与“观”的互动才能产生,观众总是通过对戏剧情节与戏剧人物的关注、理解与欣赏,才能进而体味昆曲艺术的。为吸引观众走进剧场,青春版《牡丹亭》在昆剧传统的舞台语汇中融入一些试图唤起当代人注目的新的表演特征。清俊优雅的舞台形象,华美的服饰,赋予古典昆曲以活泼新鲜的血肉。舞台上这对情侣不仅用缠绵的水袖来表达缱绻的恋情,而且眉目传情,举手投足温情脉脉,一时间成为不少青年观众的梦中情人。不仅如此,青春版《牡丹亭》在服装、舞蹈、舞台设计、灯光以及导演在时空调度等方面,都不露痕迹地溶进了现代意识。那些重新编创的舞蹈、表演套路,暗置了昆曲传统身段,让观众浑然不觉而又能饱览昆曲规范之美。这些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艺术创造,在不同的场次中比比皆是[3]。显然,青春版《牡丹亭》这种来自当代观照的艺术处理,正是消费社会最为主流的视觉化叙事转向的体现,也是青春版之所以“青春”的重要内涵。独特的叙事视野为传统昆曲文化的传达与展示提供了一种现代性美学和知识的参照系,其生动形象的认知意义实在不可低估。
如果说,新鲜的舞台语汇赢得了观众的欣赏的话,那么它也只是昆曲艺术生命力的表面延伸,传统昆曲文化的生命之源并不在这里。白先勇深知,如果我们的艺术家只是对传统昆曲的“外在形式”进行现代化转换,那么我们将越来越远离昆曲艺术文化根源。“本真性传承”正是白先勇着力要探究的关键词。青春版《牡丹亭》并非唯“青春”是好,作品中保持了传统昆曲艺术中最具地域立场、最具本真价值的社会文化共识和美学范式。白先勇聘请江浙两省昆剧团的“巾生魁首”汪世渝和“旦角祭酒”张继青对年轻演员的形体、唱腔和表演进行打磨。经过系统化的强化训练,俞玫林和沈丰英规范的动作声腔与靓丽的扮相袅娜呼应,最大限度地表征出正宗南昆意境曼妙的品格和独特的文化品位,很多第一次与昆曲接触的年轻观众也不能不赞叹传统昆曲艺术自身的魅力。在剧本改编上,由于《牡丹亭》原著剧情发展缓慢、情节拖沓冗长,为适应现代观众的视觉要求,在不改变汤显祖原著浪漫的前提下,白先勇提出了保持剧情基本完整,呈现全貌精神的要求。在“撮其精华、只删不改”的原则指导下,原著55折的《牡丹亭》被提炼成27折,剧本显得更加精简而富有趣味,杜丽娘、柳梦梅的戏成为剧中两条互相呼应起伏的戏剧行动主线,体现出汤氏原著的本真精神和艺术风貌。
更加值得注意的一点是,青春版《牡丹亭》的成功并不在于仅仅为现代人提供一个当代视觉叙事要素或者满足人们追怀经典的保守之梦,青春版《牡丹亭》追求个人幸福、呼唤人性解放,对于社会约束超越的强烈愿望,是它打破时空界限与文化障碍赢得世界认同的根本所在。在白先勇看来,这一思想内涵潜藏在原著文本中,更潜藏在现代人精神世界中。正像白先勇所表明的那样,青春版《牡丹亭》从原著中抽绎出的不仅仅是一个所谓“本真”的爱情故事,而是沿着情理冲突,人性解放的思想主线,表达出现代人对爱情张力和人生命运的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透过“青春与爱情”这一超越时空的精神主题,青春版《牡丹亭》成功地把现代人的目光从现实世界转向一个超然的非功利的想象和情感的空间,这种与作品精神的共时性存在消解了传统昆曲文化与受众之间的距离,带有鲜明的否定日常生活的意味。在我看来,这正是青春版《牡丹亭》现代性体验的生动写照。青春版《牡丹亭》在解放人们浅层欲望的同时,也诱发了这个时代之中由人性深处的高级冲动而出发的时代体验,当代人找到了一种可以沟通的文化理解。
不言而喻,在对传统昆曲文化的审美观照中,青春版昆曲《牡丹亭》既有艺术经验的承传,也有在新语境中的艺术拓展,这是一个对于“去域化”和“去传统化”的改造和重塑过程,其所描绘的地域性的文化经验,在复杂性和人性的维度上已经超越了传统昆曲,呈现出新时期的文化和历史表征,蕴含着更加复杂暧昧的人性内涵和现实意义。
三、从传统走向现代:以“重返”为理念的文化觉醒
文化作为一个系统,它的形成不是一种力量的塑造,而是各种不同力量最终“妥协、交易和实现”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文化生产的意识形态不再是狭隘的、往往也不再用传统的经典式的视觉形式加以彰显,而是蕴涵在开放多元的样式之中[4] 。青春版《牡丹亭》的成功显然为我们提供了传统的、地域性文化逐渐被全球蚀以及地域性传统文化起而抵抗全球资本的现实经验。
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全球化语境中文化的发展和变化,已经远远超出了文化的地域性、传统性范围。技术的进步与影响,大众传播媒介的广泛渗透以及掌握文化资本的新的大众阶层的涌现,等等,显然难以在一个地域的、传统的范式中加以解决。这就意味着,我们必须克服静态地、孤立地研究地域性传统文化传承问题的局限性,在社会意识形态的复杂关系中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文化运作方式和表达方式。在这个意义上说,所谓的“去域化”与“去传统化”不能简单化地理解成是对文化地域性立场与传统价值的消解,它不过是去掉地域文化中那些排斥性的不兼容的限制,使之演变成为一个更具有包容性和对话性的文化。我们需要的是一个整体的能融入新的维度的传承和传播研究模式,对于当前地域性传统文化传承的分析,必然要把眼睛的触角伸向当代的维度,借助当前的文化视角来理解和解释地域性传统文化的转变及其意义。只有这样我们才有可能审美地观照和艺术地发现“地域立场”和“传统文化”的历史内涵与时代风貌,并使之成为一种与社会转型和文化变迁同构对应的历史性的“地域性传统文化”,而不是亘古不移的永远的传统。
青春版《牡丹亭》的成功同样提醒着我们,当代地域性传统文化传承所秉承的立场既不是单纯的地域立场或者传统视角,也不是纯粹的启蒙主义的文化立场,而是植根于地域性传统文化命运之中的现代人的主体立场,它的核心是现代人关于地域性传统文化命运的情感态度及其价值取向。因此,在构建地域性传统文化“新”的历史内涵及其文化实践的过程中,怎样的传承方式是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艺术家应该以怎样的地域立场、传统文化经验和忧患意识三个关联互动的叙事伦理和价值理念去实现地域性传统文化的自我超越与现代化转换,并通过创造去发展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和时代内涵。正像青春版《牡丹亭》的成功所表明的那样,地域性传统文化传承最根本的涵义是文化价值的本真性建构,没有对地域立场、传统文化经验的理解与尊重,不思考地域性传统文化演变特征与时代文化的本质关系,就会在地域性传统文化现代化的进程中失去文化基因的根脉。人文忧患意识是地域性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与批判精神融铸而成的一种审美意识,它植根于沉重的土地,与传统文化及其现代性命运同甘苦共患难,同时,又以深刻犀利的历史眼光观照和反思地域立场和传统文化的现实价值,把地域性传统文化放到全球化的文化语境中考量和透视,洞幽烛微地发现并且揭示地域性传统文化的生存境况和历史命运,并在这种艺术的发现和揭示中,真诚地表达出对于地域性传统文化的批判精神和审美理想。这样一来,我们关于地域立场与传统文化经验的思考与描述的过程中就获得了某种超越性,并由此抵达了对现代性语境中人类命运的总体性反思。从而也在某种意义上,把地域性传统文化的重构推进到了世界文化的前沿地带。四、结语
重构地域性传统文化,不仅仅只是文化复兴的历史使命,而且还是地域立场、传统文化价值重获生机的一片绿地。在我看来,对于地域性传统文化传承中的自我超越与现代化转换问题,应该有情感与理智之分,历史与当下之鉴。我们的情感有对先人的回望,但我们的理智却是现实的;我们的历史是根性的,但我们的思维却是当下的。惟其如此,才能藉由文化的前瞻性和真理价值的创见,以一种强而有力的新形式,抵抗“地域立场”、“传统文化”被消费主义神话遮蔽和遗忘的命运。(责任编辑:帅慧芳)
参考文献:
[1]周宪(著).文化表征与文化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210-212.
本文是以在传统文化企业的工作经历为背景,总结些许传统文化与现代广告的相互关系的实例,是针对目前企业实际情况,加强企业传统文化的宣传为目的,通过现代广告这种宣传平台,以各种各样视觉和科技的方法进行传播的形式,在对现代企业迫切需要“走出去”的宣传发展方向中起着重要作用的感悟。本文叙述传统文化和现代广告概念的同时,对两种不同文化本身的发展与重要性,以及两者之间的相同点、不同点以及相辅相成的关系,对现代企业的发展进行探讨。在方法上首先说明了传统文化的基本特点、存在的必要性以及重要性;其次是现代广告的特质、作用进行深入研究;以及传统文化和现代广告相结合对现代企业的作用等。对于两者关系的研究,有利于传统文化企业在运用现代广告进行宣传时两者之间的有效结合,并且互相探索深层次的结合点,起到促进和强化,而又相互制约的作用。同时,通过笔者多年来与企业共同经历的实例,为国内传统文化企业的发展起到一个借鉴的作用。
1 中国传统文化的概述
1.1 中国传统文化的定义与举例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
丝绸是中国对人类文明的一大贡献。在存世的各类丝织品中,最具影响力的是中国四大名锦,其中代表着中国织锦工艺最高水平的就是南京云锦。南京云锦起源最早要追溯到东晋末年,距离现代已有近1600年的悠久历史。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云锦融合了华夏各民族丝织技艺的精华,曾在历史上长期作为中国皇家专供御用织锦。在高科技迅猛发展的现代化新世纪,各类技术研发水平不断提高与突破,许多传统的手工艺早已陆续被现代机械所替代,而唯有南京云锦仍无法实现机械化,正是云锦妆花技艺的高深莫测、变化多端,甚至同一匹面料都存在不同的组织结构,所以这项古人的智慧结晶是无法被现代机器整齐划一、色彩规律的效果所替代的。不朽的文化与新时代的需求为南京云锦增添了强大的生命力,自1957年南京云锦研究所成立以来,在中央有关部委和省、市有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通过不断的努力和研究,完成了由故宫博物院、定陵博物馆等国家、省、市级博物馆委托复制古代文物的艰巨任务,重现了千年皇室文化的巅峰技艺,也让人们看到了无法想象的祖先伟大的智慧。
1.2 传统文化的发展要与时俱进
随着时代的发展,原汁原味的传统文化继承与发展遇到了问题。仅仅靠自身的文化继承已经不能满足时展的要求。专家学者说过,文化就像一条流淌不息的河流,不能割裂,也不能一成不变。最好的保护与传承必须积极吸收其他民族文化、外来文化、优秀的现代文化,进行文化再创造。
曾有高校学生做过一个调查,问南京大街上的路人是否知道云锦,许多人都不清楚,当提示到春晚主持人经常穿着的服饰时,许多人会恍然大悟地说原来那就是云锦。在建馆三十多年的南京云锦博物馆里,详细记载着南京云锦历史上每个阶段的发展历程,展陈着从战国到明清至现代的各类云锦精品,其中不仅仅有历代丝绸文物复制精品,还有南京云锦不同时代各类品种、花色、组织结构以及各时期织造工具的现场展示。可是真正要实现将传统文化保护、继承、发展和创新,不能仅仅停留在博物馆的展柜里将那些古老的篇章用声音和影像保存起来,等待人们的参观和翻阅,而应该是一种生活方式和行为准则,是一种活生生的动态的行为,融入百姓的生活,才能不被时代所淡忘。全国政协副主席,民盟中央第一副主席张梅颖接受采访时说:“今天的创新汇入昨天的传统。传统文化需要与时俱进。只有使继承和发展、传统和现代相结合,文化才具有生命力,才会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生生不息,兴旺发达。”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并不只是停留在对它的保存上,也不是对其进行单一的隔离,只让人们透过冰冷的橱窗去欣赏它的外表,只有跟上时代的步伐,迎合新时代的要求,拓宽服务功能,才能更好的发展中国传统文化。
2 现代广告的定义与传统文化结合
2.1 现代广告的定义
广告一词起源于拉丁语“Adverture”,意思为大声叫喊以吸引或引导人们注意,大约在1300年至1475年的中古英语时期演变成为英语的“Advertise”,意为:“引起人们注意,告知某人某事”。这与汉语“广告”的字面含义――广而告之比较接近。到17世纪末,随着英国在世界范围内的大规模商业活动的展开,广告一词便被广泛地流行和使用。早期的广告,仅包含着唤起大众注意事物的意思。我国古文献中的:“鼓刀扬声、吹曲叫卖”便是对其直观的描述。而现代广告早已超出了口头广告、招贴广告、印刷广告的范围,尤其是随着电子广告的出现,广告的空间更不断扩大,其目的不仅仅是诱使人们注意购买商品,而且是为了树立产品的形象,从而提升企业的社会知名度,吸引消费者们的关注,养成大家新的消费习惯,促进社会经济生产发展。
随着商业和广告的不断发展和其对社会影响程度的加深,1995年2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中称:“广告是指商品经营者或者服务提供者承担费用,通过一定的媒介和形式直接或者间接的介绍自己所推销的商品或者提供的服务的商业活动。”这是目前看来,我国最科学最被大众所能接受的一种对广告定义的概述。
现代广告是以市场营销观念为基础的广告,以消费者为中心,强调从消费者的需求及广告接受者的心理出发开展广告宣传,注意广告的整体效应和长远效应。在产品同质化愈加严重的今天,广告受众不仅会解读广告中所要传递的商品和服务信息,而且更倾向于解读其中所提供的文化元素审美趣味、道德情感、价值观念、消费理念以及现代生活范例等等。于是出现了现代广告策划者会想尽办法将各种想法、情感和诉求融入到广告艺术设计中,以期实现有效的广告信息传递与广告文化。通过广告所积累的商品或品牌的文化附加值,在当代社会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
2.2 广告与传统文化结合
如今,在生活中广告已随处可见,成为大家习以为常,可以说是生活当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广告活动最早是起源于商业活动的,当时也是为了满足某种需要,通过一些公众媒体平台的推广,广泛地向公众们传递想表达的信息。法国广告人让.马贺在《颠覆广告》一书中,曾形象地概括了几个国家的广告特色,他认为:美国广告很简单,英国广告很幽默,德国广告很无趣,法国广告很性感。这些也正反映了各类广告背后体现了不同文化背景的特点。而属于我们特有的中国传统文化,结合于现代的广告所呈现的内容,其实也反映了属于我们特有的文化背景。
传统文化增强了我们的民族认同感,在5000年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文明文化形成与发展过程中,中华民族独有的价值取向、思考逻辑、崇拜信仰和艺术情操已渐渐影响着人们的观念。成功的广告往往给人带来耐人寻味、感动共鸣的效果,是因为内容中有着浓厚的民族文化情怀,同时也记录了社会精神文化的进步与发展。电视里经常看到而被大家所熟知的那些广告语,“千万里,我寻找我的家。孔府家酒,叫人想家”、“龙的传人请用龙卡”。生活中的很多场景都在广告中重现,得到大家的同感。曾经有个画面也是大家所熟悉的,随着一阵亲切而悠长的吆喝“黑芝麻糊”,吸引了一个活泼可爱的小男孩的注意,他吃完一碗却又意犹未尽,就一遍又一遍地舔那碗边……看到这些温馨的画面,不仅会禁不住会心地微笑。广告创意来源于生活,来源于文化。广告中语言与图像作为重要的呈现方法,让大家更为直观的感受到所表达的内容。任何时候,以“爱国”“爱家”为主题的广告都能够引起中国人对于爱国心的那份感动和深思,如红旗轿车“坐红旗车,走中国路”.“常回家看看”和“多陪陪家人”总是能给人带来温馨和甜美的回忆。一个熟悉的动作,一份真实的情怀都能唤醒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那份情感,印象比较深刻的一则公益广告中,一个小男孩端着一盆水,颤颤巍巍地走进房间给妈妈泡脚,原来是模仿妈妈给姥姥泡脚的行为,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这小小举动深深感动了大家。
在当今经济高速发展的消费时代,人们对于广告的要求不再那么简单,如何在众多形式各异的广告产品中取得竞争力,不仅仅在于其表现形式,大家更关注其表达的文化内涵,是否符合现代人的思维方式,是否具有个性,是否能满足消费者的心理需求。那些被大家熟知的传统文化出现在银幕上的时候,自然而然会引起人们的共鸣,牢记在人们心中,在带动商品销售的同时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或者表达爱国情操,无论是在社会风气上还是在普及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上都起到了积极的影响。
3 现代广告与传统文化相互作用
3.1 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广告的影响
在现代,广告业是一个文化产业,而文化是广告业发展的基础。现代广告和人们的社会生活息息相关,渗透于人类的经济社会、文化社会、乃至政治社会也有着很大的影响力;甚至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支配着人们的消费观念、消费方式,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社会价值观。因此广告文化成为了一种被大众所接受并能产生反馈的社会文化。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在不断地取舍与完善中形成一种独有的思维方式,它慢慢渗透到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并且会潜移默化的改变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成功的广告往往不满足于只表现产品的外在,而是更深层次的挖掘浓厚的民族文化情怀,这也是同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的。由此看来,现代广告创意与传统文化的结合也是作用和反作用力的关系。深层的广告创意往往会结合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不仅能让消费者产生共鸣,并且能唤起消费者那份爱国情怀。如果反其道而行之,出现负面的事件和元素,表面上是影响了广告的传播效果,其实上也会对于品牌甚至对于企业产生不良的影响,从根本上将引起消费者对产品的反感。因此,中国的传统文化在广告中的创意要赋予绝对正能量。
3.2 现代广告为传统文化企业创新
中国古代文学是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因而高校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与其他一般专业基础课的最大的不同在于,它同时还承载着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使命。但是近年来,随着通俗文化、大众文化的迅速崛起与发展,快餐文学、网络语言等渐渐渗透到年轻人的日常生活,传统文化及精英文化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中国古代文学这一课程也日渐受到青年学子的冷落甚至误解。由此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大学生群体的文化素养普遍缺失,社会责任感日益淡薄,感知能力和表达能力明显退化。笔者认为,高校的教育工作者应该正视这一严竣现实,充分利用中国古代文学教学这一重要的人文素养教育阵地,运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段和新的教育理念,在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活动中寻找古代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人生的契合点,在经典文本的赏读中植入现代阐释,积极实现历史与现代的对话,弘扬传统文化,彰显民族精神。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对此提出一些思考和建议,以期引起更广泛的关注与讨论。
一、 在历史还原中解读经典文本
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不可能脱离当时的时代背景与现实环境。无论是对文学流派、文学现象的讲解,对作家人生经历的解读,还是对作品的品读与分析,都必须最大限度地还原历史,紧密联系当时的社会思潮、道德规范及审美标准来进行。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解读和评价文学史,是我们学习古代文学课程的基础。
1、 还原历史背景。任何一个作家、一部作品都不可能脱离当时的历史背景而独立存在,每个时代的文学也不免会带上其时代的痕迹。比如唐代诗人之所以“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杨炯《从军行》),唐诗格调之所以乐观高昂,与唐代尚武的风气和显赫的国力是密不可分的。袁行霈先生在《研究中国诗歌艺术的点滴体会》一文中曾经指出:“诗歌艺术不等于平常所谓的写作技巧,它的范围很广泛,制约因素也很多。就一个诗人来说,人格、气质、心理、阅历、教养、师承等等都起作用。就一个时代来说,政治、宗教、哲学、绘画、音乐、民俗等等都有影响。把诗人及其作品放在广阔的时代背景上,特别是放在当时的文化背景上,才有可能看到其艺术的奥秘……找到诗歌与其他文化形态相通的地方,着眼于横向的比较,可能看到平时不易看到的东西。见识广,采撷博,眼界才能高,诗歌艺术的研究才能不局限于写作技巧的范围内,而在更广阔的领域里,更深层的意义上展开,同时研究的水平也就可以随之而提高起来”。[1]不仅诗歌如此,其他一切文学皆然。如明代《金瓶梅》、《三言二拍》等小说的出现,也与明代商品经济发展,商人群体这一新兴阶层开始崛起密切相关。如果割裂历史背景孤立地去学习和研究文学史,我们的知识结构就如同空中楼阁一样脆弱可怜。
2、 还原创作背景。古代文学作品的创作不仅受历史时代大氛围的影响,同时也与诗人个体的性格及人生经历密切相关。作家往往受到具体的历史事件或自身遭际的触动而“缘事而发”或“缘情而发”。因而在经典作品的赏读过程中,我们也要结合作者的性格、气质、心理、教养、师承、经历等特定的创作背景去理解和品析。比如,同为盛唐时代的伟大诗人,李白和杜甫的诗歌风格是完全不同的。而这种诗歌风格的不同,就是二人不同的性格气质、教育背景、人生经历的最明显表现。李白生性豪爽乐观,年经时受道家影响很深,且两次入赘相门的婚姻也基本解决了他的衣食之忧,故其一生以浪漫为怀,随遇而安,虽有“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李白《宣州谢楼饯别校书叔云》)的怨叹,但更多的是“天生我材必有用”(李白《将进酒》)、“欲上青天揽明月”(李白《宣州谢楼饯别校书叔云》)的超凡自信与豪情。而与之不同的是,杜甫从小受到非常正统的儒家教育,且一生穷愁潦倒,特别是亲历了安史之乱之痛,故他虽有“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杜甫《百忧集行》)的无忧童年,也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杜甫《奉赠韦丞丈二十二韵》)的豪迈激情,但在体味了“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的人生孤寂后,最终落得“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的凄凉晚景。正如严羽《沧浪诗话》所说:“太白有一二妙处,子美不能道;子美有一二妙处,太白不能作。子美不能为太白之飘逸,太白不能为子美之沉郁。”【2】即使是同一个诗人,他在人生的不同期所创作出的作品风格也不尽相同,我们更应结合具体的创作背景来解读。
3、 尊重历史上的人格精神。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目的不仅在于丰富学生的文学知识,强化学生的文史库藏,全面提升学生的美感层次和人文水平,更要在潜移默化之中,帮助学生塑造良好的人格精神。在中国古代文人身上,频频闪耀着夺目的人性光辉,值得我们去珍藏和学习。他们或者忠而忘身,或者义而赴死,或者千金一诺,或者临节不苟,或者大义然,或者视死如归,或者忍辱负重,或者宠辱不惊……但是,由于时代和社会体制的不同,现代人的思想观念与道德评判标准已发生了很大变化,对中国古代文人及文学人物的评价也很大区别。比如对于屈原的评价,传统观点一般是以褒扬为主,认为他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有着不屈不挠的斗争意志,壮怀激烈的气骨,是光明和正义的化身,是中华民族的灵魂。然而有人抛弃了历史背景,以现代社会的价值观去苛求古人,则指责屈原是狭隘的“小国主义”,对楚王表现出来的是一种愚忠等等,这显然就与古代文学的教育目的背道而驰了。因而,我们阅读经典作品及至评价古人,应该接受当时的道德评判标准,尊重古代文人的人格精神,而不是用今天的评价体系去严苛古人,真正做到陈寅恪先生所提出的“理解之同情”。
二、 在经典文本的品读中植入现代化阐释
在历史的还原中正解理解经典文本是我们学习古代文学的基础,但古代文学的教学绝不能仅限于此。古代文学的教学还应当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努力寻找历史与现代的结合点,充分挖掘古代经典文本独具的经久不衰的生命内涵,以激起当代大学生的心灵共鸣。
1、 对文本主题的现代化阐释。虽然古代文学中的经典作品产生于遥远的古代,反映的是古代的社会人生,但其集中体现出的人生感叹、生命呐喊、人文关怀,却兼具历时性和共时性的特点。如苏轼的代表词作《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首词作于苏轼被贬黄州之后的第二个春天。在经历人生的浮沉坎坷之后,他在现实生活中偶遇的一场阵雨中悟出了人生的哲理:自然界的风雨本是寻常,社会人生中的政治风云、荣辱得失又何足挂齿?无论是风雨还是天晴,都应随遇而安,坦然行世。从这首词中,我们能深切地体会到苏轼面对人生挫折时的淡定与睿智。他那种豁达开朗、随缘自适的心境是颇值得当代大学生学习的。此外,在古代文学的教学中,还要有意识地运用现代视角去重视经典文本,充分探寻其现代文化价值。比如对小说《西游记》的研究,历来我们都将之视为一部神魔小说,或是一部为了实现理想和目标而战胜困难、不畏艰险的励志故事。但是,如果我们站在现代文化的视角上,就可以将之视为一部成长小说。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一场“西游记”,需要在向理想高峰攀登的过程中不断成长。在成长的过程中,要经历青春期的激情与狂妄,要不断自我反思、积极去适应环境,更要有团队合作的精神,甚至还要放弃某些宝贵的东西。因为,生命只是一场单程,如果没有苍凉的凋落,便不会有新生,更不会有成熟。但当你取得人生的“真经”后,就会发现,所有的磨难都只是一种磨砺,所有的放弃终将转变成生命中的另一种财富。
2、 对作品人物的现代化品读。在经典文本的赏读过程中,我们除了要结合古代特定的时代背景来理解和评价人物形象之外,还要有意识地站在现代价值体系的标准下,重新审读文学形象。比如明代短篇小说集《三言》、《二拍》中塑造了很多精典的文学形象,如《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中的杜十娘是中国古代文学中最为经典的女性之一,她怀抱百宝箱纵身跳江的场景也成为了中国古代悲剧文学中最震憾人心的情境之一。如果我们用今天的文化语境去考察这一人物形象,就会对其跳江之举产生疑惑:这么一个拥有万贯家产的“款姐”,即使暂时失却了爱情,却也应有千万种活法,而且每一种活法都可以很滋润,但却为何偏偏选择了最为悲凄的一种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通过对这些疑问的解答,我们才能真正体会杜十娘心死的无奈,更能感受到她勇于放弃一切、以身殉情的悲壮。在《闹樊楼多情周胜仙》中,作者塑造了一个聪慧、机敏、执着的少女形象,她对爱情的主动与热烈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是极其少见的。可是当她历尽死而复生的辛苦、当她承受住盗墓贼百般的、当她终于逃出狼窝、再次站在情郎面前之时,却轻易地被情郎情急中投掷过来的酒桶活活砸死。人物的最后命运对其形象的刻画有什么意义?作者设置这样的悲剧结局究竟又有何用意?如果我们能联系当时的社会环境,就会明白作品向读者透露出的信息无非就是在男权社会中,男子虽在感情上能接受女子的热情与勇敢,但是在社会角色上,他们对主动追求爱情的勇敢女子又是心怀忌惮的。其实这一矛盾心态古今亦然。因而在塑造周胜仙这一人物形象时,作者虽在笔墨之中饱含激情,但在其交代人物最终命运的纠结文字中却所蕴含着这种纠结的思想。此外,作品也对年轻女子提出了忠告与恐吓:不要以为外面的世界很精彩,脱离了父母保护的世界其实也很无奈,甚至很残酷。而这恰恰也与作者借小说进行道德训诫、警醒世人的创作宗旨相吻合。可见,如果我们站在新的视角,用现代的眼光去品读古代人物,就能演绎出远远超越作品本身的内涵和意义。
3、 以情感的共鸣为古今结合的契入点。古典并非故纸堆,而是经受历史检验的文化珍宝,因此我们的古代文学课程不仅要将作品还原到当时的历史和社会背景,做到知人论世;同时,更应该探究古典作品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人生观及情感建构的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他们的情感共鸣。如《红楼梦》这部伟大的文学作品虽完成于清代,但是它所表现出的对命运、对爱情、对人性的思考却是人类所共有的。比如,造成宝黛二人的爱情悲剧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我们可以结合当代人的情感体验,从二人的性格因素、爱情与婚姻的矛盾、人生与命运的无奈等等方面去探讨,还可以从作者的人生感悟、全局构思、创作艺术上去解读,这就使得对小说主题的理解不再限于传统的封建家庭的阻碍、旧社会女子地位的低下等传统观点,也使得当代大学生对《红楼梦》有了全新的认识,从而提高阅读的兴趣。在对古典作品的赏读过程中,唯有贴近当下,贴近大学生的内心和情感,古典文学才能真正发挥其动人的艺术魅力。
4、 经典文本及现代改编的对比性解读。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很多经典作品都被搬上了影视舞台,其中尤以明清小说居多。如四大古典名著、《聊斋志异》、《金瓶梅》等。美国学者理查德・凯勒・西蒙认为,每一部通俗作品,都是对文学史上的一部经典作品的模仿与翻新。【3】因此在经典文本的赏读过程中,可以有意识地将经典作品与当下流行的影视作品相结合,引导学生在经典文本与现代影视改编的对比性赏读中,自觉地回归经典。如当代影视作品《大话西游》融入了很多后现代主义手法,受到当代大学生的热捧,也深刻而长久地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但是当讲到吴承恩的原著《西游记》时,学生会为二者在结构、人物、情节上的差异而大感惊讶。因此在教学中可以将原著与改编后的影视作品进行详细的对比,把学生对影视作品的兴趣转移到原著作品中,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西游记》的内涵与精神,并且获得情感的净化与升华。此外,如影视作品《倩女幽魂》、《画皮》、《画壁》等也都是从《聊斋志异》改编而来,但其人物形象、故事情节、所表现的精神内涵都有很大差异,在课堂上也可以让学生对其差异进行对比性解读,探析各自的优劣之处,让学生真正欣赏到经典文本的独特魅力。
三、 对学生的认识误区进行正确引导
在古代文学的教学过程中,除了充分挖掘经典文本的现代内涵之外,还应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与互动,随时了解学生对经典文本的理解状况,并及时对其在解读过程中产生的认识误区进行正确引导。
由于时代环境、社会背景及话语氛围不同,有些被奉为经典的文学作品在我们今天看来难免会显得“落伍”,特别是一些古代小说、戏剧,由于受文体本身所处的发展阶段的限制及作者立场的局限性,其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主题内涵的表现及情节安排上难免会显得单调、粗糙甚至存在漏洞,这也会让当代学生感到困惑甚至误解。如在讲解关汉卿的《窦娥冤》时,曾有学生提出这样的疑问:蔡婆是有一定资产的本地人,而张驴儿父子是身无分文的外地人,为何蔡婆受到冤屈和威胁时不主动利用自己的优势资源去打点太守桃杌、说明实情,反而会让外乡流氓钻了空子而受到诬告?还有学生提出,窦娥临死时发下的三桩誓愿,后两桩的报复是否过于恶毒以至连累无辜百姓?另外,作品中对窦娥年龄的交待也存在着明显的前后矛盾的现象。作为一部伟大的戏剧作品,为何在关目上会有如此多的漏洞?其实要解决这些疑问,我们首先要充分认识到元曲创作所遵的“真实”、“自然”的特点。在对蔡、张双方关系的描写上,作者的处理是非常真实,也颇有分寸的。虽然蔡婆“家中颇有钱财”,以放高利贷为生,但作者并没有把她写成穷凶极恶之人,她虽好利而并非唯利是图之辈,只是一名老实本分,但求生活安乐的普通市井妇人。因此碰到棘手之事,她也并不会采取奸诈圆滑之手段去为自己开脱,而这一点更是反衬了张驴儿父子的泼皮无赖、混帐横行。而窦娥发下的三桩誓愿,使得人物的反抗精神趋向,作者的目的是呼唤天地能遵循公理正义。当然因限于体裁,戏剧不能如小说纤毫毕现、思虑周全,而是重在写意传神,因此誓愿的实现是否会给无辜百姓带来灾难自然是作者无暇顾及的。以关汉卿之才,在并不复杂的剧情中出现如此明显的漏洞,则正好从侧面证明了王国维的观点,即元曲“以意兴之所至为之,以自娱娱人。关目之拙劣,所不问也;思想之卑陋,所不讳也;人物之矛盾,所不顾也。彼但摹写其胸中之感想,与时代之情状,而真挚之理,与秀杰之气,时流露于其间。故谓元曲为中国最自然之文学,无不可也。”【4】通过这些辨析,不仅能帮助学生正确地理解作品,同时也能让学生从深层次上认识元代戏曲的特点与本质,不断提高对问题的思辨能力及甄别能力。
在对古代文学的现代阐释中,还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其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如在分析《金瓶梅》中的人物形象时,有学生为西门庆,认为西门庆是古代的“高富帅”,理应有一个“白富美”来与之相配,对西门庆与潘金莲之间的爱情大加赞美,认为二人是反抗封建束缚,追求理想爱情的典范,并将之与电影《铁达尼号》中的Jack与Rose进行类比。这种观点就是明显的认识误区,应及时纠正,指导学生结合古代特定的爱情观、道德观与价值观来看待古代的婚恋,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和道德观。
此外,在古代文学的教学过程中,还可以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通过制作多媒体课件,运用图片、音频、视频等声画并茂、视听结合的教学形式给学生以综合的感官刺激,让学生在音画的动态世界里学会欣赏并感受古代文学作品的独特魅力,还可以采用场景模拟、课堂讨论、多元化探究等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兴趣与积极性,真正让学生在经典文本的赏读过程中达到愉悦其心和培养其能的双重效果,领略到古代经典作品的赏心悦目之美和古为今用之功。
注释:
【1】袁行霈.博采精鉴深味妙悟――研究中国诗歌艺术的点滴体会[J].中华诗词,2008(10):50.
【2】严羽著,郭绍虞校释.沧浪诗话校释[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166-168.
【3】(美)理查德・凯勒・西蒙.垃圾文化:通俗文化与伟大传统[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49X(2010)-07-0067-02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
我国在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如何使我们的现代化和民族传统文化获得新的生命形式,是中国文化面临的新的历史选择。中国本身也面临着如何正确处理现代化和民族性、现代化与传统文化等一系列的关系问题。
当代大学生是传承和发展中国文化的实践者,如何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在今天的价值与走向,这对中国实现现代化、中国文化的发展与建设、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融合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让当代大学生了解和正确认识中国传统文化
让当代大学生了解和正确认识中国传统文化,了解它的基本特征、精神实质、优良传统和它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和优良传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得到体现:
1.中国传统文化以儒、道、法、佛为主,其中儒、道两家思想为主干,法、佛形成互补之势。实际上历代皇朝交替使用道家、儒家、法家、佛的治国思想。一个新的皇朝建立时,为了医治战乱的创伤,往往采用道家学说,“无为而治”,休养生息。当皇朝已经稳定,经济已经恢复,皇帝便转向儒家,兼用佛家、法家,以此来巩固政权、巩固已经形成的社会、政治制度。皇朝末期,矛盾重重,社会大乱,皇帝更多倚重法家,想用严刑峻法来挽回危局。这种互补的文化精神是中华民族大一统国家长期稳定发展、富有极强生命力的基础。
2.道德至上的人本主义“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种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或人本主义,向来被认为是中国文化的一大特色,也是中国文化精神的重要内容。尤其以儒家为代表的以人为本的思想,在后来的封建社会中得到广泛的认同和创造性的发展。人与人(讲和为贵,上下尊卑、长幼有序)的关系以及人自身的修养(内圣外敛,以德治国)问题,是一种宗法集体主义人学,是一种以道德修养为旨趣的道德人本主义。荀子有一段话讲得很清楚:“有社稷而不能爱民、不能利民、而求民之亲爱已,不可得也。民不亲不爱,而求其为己用、为己死,不可得也。民不为己用、不为己死,而求兵之劲、城之固,不可得也”(《君道》)。我们应当积极地挖掘中国历史上“重民”的思想精华,在建立和健全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中,使其经过转化成为现代民主政治的借鉴。
3.重实践理性所谓“实践理性”,主要体现为一种重现世、重实践、重事实、重功效的思想方法和价值取向。它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心理结构的主要特征,由来久远。而以理论形态去呈现则在先秦儒、道、法、墨诸主要学派中,尤其是深受儒家人文主义精神以及明末清初启蒙思想家经世思潮的影响。作为一种思想方法,它注重客观事实,注重历史经验,重视直觉顿悟和整体思维,满足于解决问题的经验论的思维方式。作为一种价值取向,实践理性注重身体力行、经世致用的行动哲学,尤重道德功利主义。实践理性对中国文化精神和民族精神的影响至为深远,深得人心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实践理性学术传统在实践中的积极效应。据考证,实事求是原意是一种严谨治学的科学精神,对后世产生了相当积极的影响。它所奉行的学以致用、身体力行的信条对中国历代志士仁人的人生价值也有着深刻的影响。但值得注意的是,这种传统的重经验的思维方式,影响和阻碍了中国人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
4.厚德载物的文化兼容精神与强大的生命力。“兼收并蓄,”思想是中华文明的基本思想。《易经》中说:“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中庸》中也讲“万物并育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 意即要人们以大地般宽广的胸襟承载万事万物,顺承天道。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中华文明本身就是以汉族文明为主,吸收本国各民族文明以及外国文明而形成的。汉唐时汲取外来文化的气魄十分博大,显现出强大的汉唐雄风。近代中国在中西方化交流中对外来文化兼收并蓄,将西学中的优秀成分加以吸纳、摄取、涵化,使之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特别是1919年的以后,经过对多种思潮的百家争鸣,推求比较,中国革命选择了指导思想,仅仅二三十年时间,中国人就走完了欧洲花了三四百年时间才走完的“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的思想历程。从而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中华文明正是因为既能保持和发展自己的主体,又能从别的民族的文化中选择、吸收其优秀的部分而极富生命力,历经5000年不衰。
5.以天下国家为己任的爱国精神和崇高的人格境界。以儒家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历来强调以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人生最高目标,以大一统为社会理想状态,把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放在首位。这种爱国主义情愫深深积淀在中华民族文化心理结构之中,不知感染和熏陶了中国历代多少志士仁人!从范仲淹的“先天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到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从顾宪成的“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到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从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到鲁迅的“我以我血荐轩辕”……这些格言至今仍闪烁熠熠光华,无一不是这种爱国主义精神的典型写照。
二、对当代大学生进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意义
当代大学生是传承和发展中国文化的实践者,如何让当代大学生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在今天的价值与走向是我们当前高校教师需要学习和急待解决的问题。
当代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冷落不应只归因于大学生本身,更应该归因于社会因素。由于传统文化一般很难直接创造经济价值,与一些应用性强的知识相比,传统文化知识看似无用,因此也容易被冷落。另外,社会知识体系越来越多元化,大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也越来越多,只能在传统文化的学习上分配有限的时间与精力。
对当代大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并让他们认识其重要性,其最主要目的就是要培养他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 现代社会文明呼唤人的素质的提高。实践经验表明,中国社会的现代化,就其精神实质而言,是人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就是民族素质的现代化。一个民族如果缺乏以人的理想、道德为核心的人文精神,就不可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一种健康向上的人文精神,是一个民族全面进步的必要条件。而民族素质的现代化,离不开文化的现代化。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受教育者的全面素质是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人的现代化,是当前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项紧迫任务。培养和造就高素质人才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
中国传统文化,近年来受到海外文化界人士的极大关注,他们所看重的就是中国民族文化中突出的人文精神。当今社会评价人才的重要标准是看其是否具有创造力。而创造力从哪里来,著名科学家钱学森认为:创造性思维往往在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思维方式的交叉渗透中产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是扩大知识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途径。爱因斯坦曾明确指出:“如果把哲学理解为在最普通最广泛的形式中对知识的追求,显然哲学就可以认为是全部科学研究之母。”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家、道家、兵家、阴阳家、魏晋玄学、宋明理学等都是不同的哲学体系,我国现代著名的中国哲学史专家张岱年教授也曾说“哲学是文化的思想基础”,“是在文化整体中起主导作用的”。“文化的演变与哲学思想的演变有密切的联系,想了解中国文化,必须了解中国哲学。”惟有继承才能发展,只有发展才是最好的继承。当代大学生要继承和发展古老的中国传统文化,就必须好好学习它,在思想观念上重建起传统文化的框架。科学思想是具有一个内在规律的系统,思想的发展必然形成一定的逻辑构架,同时也构建起一定的观念体系。让当代大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思维方法,并理解和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对于科学研究具有的指导意义。
中图分类号:J50―02(313) 文献标识码:A
在日本的文化发展历史上,不断地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和影响,可以说,日本的文化发展是基于大量地吸收外国文明的精华基础上的,他们把这些精华加以消化,加上日本本身的文明传统,特殊的地理环境、特殊的社会结构和人际关系网络,融会贯通,使日本的文化、经济、政治都与众不同。日本的设计,也是基于这种模式发展起来的。
日本的现代设计自上世纪50年代起开始大力发展,此时的日本设计家试图将反映西方生活方式的观念照搬到自己的设计当中,却显得笨拙、生硬和肤浅。随着现代设计走向成熟,他们发现融合了日本民族艺术传统的作品反而能引起了世界的关注。
现代的设计以其特有的民族性格在西方发达国家主导的国际设计界取得一席之地,在国际竞争中取得显著成就的作品大都带有鲜明的日本身份。在现代高科技工业冲击中传统并没有消亡,反而与现代设计融为一体,作为精神支柱植根于日本现代设计理念中,使日本设计表现出独特的气质,成为别国无法取代的重大特征,是日本跻身设计强国的制胜法宝。
一、日本现代设计中的传统精神
总的来说,日本的美学传统,重视细节,重视自然,讲究简单、朴素,讲究美学精神含义,构成了日本设计中的精神支柱。
永井一正把日本设计家分为四代人:其中第一代的代表人物为龟仑雄策、早川良雄、伊藤光治等人;第二代的代表人物则为田中一光、福田繁雄、五十岚威畅等;第三、四代的代表人物有石岗瑛子、浅叶克己、伊藤晃一和上条乔支等。
第一、二代的设计家尽管各自风格相差很远,但作品都具有强烈的民族特点。永井一正用几何框架勾画出一种特定的画面空间气氛,又着重具象的装饰性图形的研究和应用;早川良雄则用水彩、色粉等材料以透明且柔和的手法绘制招贴形象。他的作品带有一种梦幻般的韵味,各种隐喻的图像间渗透着一种淡淡的忧郁和诗意;田中一光对平面设计语言的运用有着独到之处,他对日本的字体和符号有着很深的研究,试图通过现代的方式将他们在招贴上重新加以诠释和表现,他强调设计的平面型和空间型,作品具有高度的秩序感和工整性,在他的作品我们可以感受到平面符号的独特魅力,他的作品既有强烈的民族性又有典型的国际风格;中村诚则主要以摄影的手法进行设计,在为资生堂化妆品公司设计的系列招贴中,他以日本人独特的审美眼光去揭示日本女性的美,选取最具日本风格的细节,以点带面,戏剧性地夸张处理,对肌肤、睫毛等细节的细枝表现,对画面朦胧气氛和色调的把握,使招贴画面充满着一种东方的审美意蕴。
在第一、二代设计家中,最为突出的是龟仑雄策和福田繁雄。
龟仑雄策是日本被称为国际设计大师的第一人。他的画面具有强烈而又稳重的色调对比,对每一细节一丝不苟地精细刻画,表现出日本传统工艺美术所具有的典雅而细腻的审美情趣。1964年的东京奥运会,使以龟仑雄策有机会在全世界展示才华。事实上也正是以此为契机,日本设计家开始确定他们的国际地位。
福田繁雄可能是最为其他国家所熟知的平面设计师。他的作品被欧美设计家誉为“经济简洁又复杂多变”。他的设计风格幽默生动,设计思维既继承了日本传统中追求典雅的风格又反映了追求间接新奇的日本现代设计新潮流。他总是弃旧图新,并系统地将各种创意、革新加以融会贯通。力图以各种图形矛盾性的复合,引导观众产生设定的联想,在看似荒谬的视觉形象中透射出一种理性的秩序感和连续性。福田繁雄既深谙传统,又掌握现代感之心理学。他的作品紧扣主题、富于幻想,同时又极其简洁,并善于用视幻觉来创造一种怪异的情趣。
第三、四代设计家则从摄影、电脑等方面获得了更多表现上的自由,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然而他们的作品中同样渗透着日本的传统文化精神和审美元素。
佐藤晃一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的设计作品有着明显的民族风格,色彩具有很强的戏剧性、分离感和张力,把装饰色彩、变形形体和折中了的印象派的光表现与色渐变手法融为一体。他不但继承了日本文化中肃静、悠远、清雅、柔和的风格,还将这种风格更进一步推向完美和充实。提炼日本文化中最精要的精神内涵。以日本传统的空灵虚无的思想为精神根底,带有日本自古以来清愁的色调,追求其中浮现的优美和冷艳的感情世界。
设计评论家厄尔(J.V.Earle)认为日本设计可以总结为两大类,即:
1、色彩丰富的,装饰的,华贵的,创造性的;
2、单色的,直线的,修饰的,单纯与俭朴的。
这在表面上指出了日本设计的形式风格特征,也不无巧合地印证了日本人审美的两重性。
日本人独特的审美情绪和美学观念,自始至终渗透着日本民族固有的精神。
美国人类学者本尼迪克特曾经对日本民族精神作过较恰切的表述:“与刀都是这幅画中的一部分。日本人既好斗又和善,既尚武又爱美,既蛮横又文雅,既刻板又富有适应性,既顺从又不甘任人摆布,既忠诚不二又会背信弃义,既勇敢又胆怯,既保守又善于接受新事物,而且这一切矛盾的气质都是在最高的程度上表现出来。”这同样体现在日本的审美思想和艺术创造中:日本的审美观念中充满优雅和谐的情趣又不乏阴郁和深沉的审美趣味;热衷于事物优雅的姿态和幽玄的意境又崇尚激越和狂热的情绪;敬仰崇高对象和悲剧精神,同时又爱好滑稽和幽默。日本的艺术可能简朴自然也可能繁复华丽,既平常又怪诞,既有抽象的浪漫精神又有现实主义精神。
从地理环境上看,这种文化精神的两重性与日本人的生活环境是分不开的。邱紫华在《东方美学史》中提到:“日本地理环境中有三个基本因素对于形成日本文化模式有重要的影响,这就是森林、海洋和农耕。”日本多森林,植被覆盖面广,森林在日本人的生活里有着不可替代的位置。森林文明使日本人崇尚生命之美。森林在不同季节变换的缤纷色彩和自然物千姿百态不仅有助于日本人对寂静、闲适之美的感受,而且还促进了对事物色彩和姿态的审美敏感和对瞬间状态的留恋,日本美学中关于优美、和谐的审美观念,同森林环境密不可分。日本列岛有漫长曲折的海岸线,日本人对大海的冒险和征服在很大程度上促成了日本人勇猛好斗的征服性格和追求壮美的崇高精神。森林与海洋共存于日本人的生活中,日本人自然把森林文化的优雅精神与海洋文化的狂暴精神结合起来,从而构成了日本文化的主体内容。此外,日本还具有悠久的农耕文明,农耕生产的生活方式激发了古代日本人对季节时令变化的敏感,也促成他们追求自然天成的美学思想。
日本人的传统神道信仰使日本的传统艺术在崇尚自然外还带有特别干净、整洁的特点;而日本人对佛教禅宗的信仰,形成日本人俭朴、单纯并且喜爱非完整、非规则的美学特点,精神上则推崇内敛,自我控制,自我修养。
日本17世纪到19世纪经历了高度商业化的江户时期,商业文化高度发展,形成日本人重视和喜爱奢华平面装饰的特性、喜欢商业修饰和大众化的文化特征。
二、传统带动现代设计
日本设计从上个世纪50年代开始起步,只用了很短的时间,在上个世纪80年代已经跻身世界设计大国。“日本制造”甚至作为优质产品的代名词成为一种文化标签。日本是世界发达国家中唯一一个非西方国家,它的民族传统、设计风格、文化根源与西方大相径庭。日本的传统精神,无论在深层民族特性层面还是在表面的技术层面都决定着日本设计的命运。
1.民族特性层面
日本的历史是吸收外国文化精华,使之成为本土文化的组成部分的一个长期的、连续不断的历史过程。日本是学习外国先进经验最好的学生,也是最能够把作别国的经验和本土国情结合,发展自己独特文化体系的国家。日本美术也不外如此:“但凡触及外来文化时,日本美术总是以柔和的立场受其影响。……这种随遇而安、广泛吸收的情况,显示了日本美术的广泛适应性,或称反预见性”
在对待外来文化的态度及方法上,正如鲁迅先生所说:“优良而非国货的时候,中国禁用,日本仿造,这是两国截然不同的地方。”日本民族是一个善于学习和模仿的民族,但这种学习和模仿只是在植根于本土文化传统及其所急迫需要的基础上进行的。日本人没有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对外来文化的吸收无原则性,兼收并蓄,并且对外来文化进行分解、还原,抛弃不实用的东西,进而达到东西方文化的共存融会。“将原产于外国的东西加以吸收,改良和应用,从而大力发展并超出原有水平,这就是日本人的专擅和特性。”
日本的设计正是基于这种无原则地彻底吸收而又有选择地为己所用的方式下经历了模仿、折衷转化进而发展为成熟的“日本制造”。
另外,日本是个单一民族的国家。日本的传统文化的单一种族基础,使得他们非常重视集团和团体,因此文化可兼具活跃和稳定两重因素。日本社会重视集体和团体,轻视个人,因此无论是在处理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大问题上,还是像每个具体设计这样的小问题上,都能兼有大而稳定的方向,小而活跃的因素这双重特征。
2.技术层面
日本传统中有几个因素是它的设计与现代迅速接轨的重要原因。
第一,日本传统审美思想中受禅宗的影响推崇少而简约的风格,并且因为崇尚天然的神道信仰而重视材料的本身特色,喜好不经掩饰的的材料,装饰性地使用结构部件,完全暴露并体现结构,这种特性与现代设计的要求不谋而合。
第二,在生活中他们形成了以榻榻米为标准的模数体系,从建筑到用品,日本人形成了长期对基本单元为设计中心的习惯,这使他们很快接受了从德国引进的模数概念。这也正是现代设计所需要的要素。
第三,日本领土狭小,人口密度大,长期以来狭小拥挤的居住环境使日本民族喜爱小型化多功能化的产品,重视细节并喜爱装饰功能部件。而现代的国际市场趋势恰恰是倾向袖珍化、微型化、便携式、多功能化。这些传统的观念非常顺利地融入现代设计中,成为别国所难以具备的特点。
另外,日本现代设计强调集团式工作方式,完全不追逐个人出名,以集体的成就而骄傲。企业内部力量比较容易得以集中。这也使得日本的设计可以飞速地发展。
3.体制层面
日本设计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是它的传统与现代双轨并行体制。世界上很少有国家能够在发展现代化时能够完整地保持,甚至发扬了自己的民族传统设计。日本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开始发展设计以来,它的传统设计基本没有因为现代化被破坏。这与政府对传统设计的重视与扶持不无关系。
日本战后的设计发展与其战后经济增长迅速成为一个制造业大国的历程是分不开的。日本政府、企业通力合作,建立一个健全和发达的国内市场,从而促进日本设计的成熟。政府对设计的大力扶持,企业对于设计的高度重视,是促成日本设计发展的重要原因。1918年创建的松下电器公司的老板松下幸之助1951年访问美国后便积极推动日本工业设计发展,率先在公司成立工业设计部。之后各产业界均在自己公司内部相继设置设计部门,积极改善产品设计,使产品打开世界市场。
日本在50年代建立一系列的机构以帮助设计进步。这种特别为促进设计而成立的机构和机制,使日本设计能够稳健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例如1951年日本成立的隶属日本通产省的日本出口贸易研究组织和1928年成立的日本工业艺术院。日本政府的这种完全利用国家力量来促进私人企业产品竞争的行为,在西方国家是绝无仅有的。因为日本政府非常清楚地认识到,好的设计和好的质量是使日本产品赢得国际商业竞争的唯一途径,这已不在局限于文化这一层面上,而是商业、经济甚至日本民族发展的根本大计。因此,设计是日本民族的发展生命线,是政府的发展重点之一。
但是,日本的这一系列政府保护产品设计的手段,基本上都是单向的,即保护日本的出口产品设计专利。而对于外国产品,日本则几乎是肆无忌惮地仿造和学习。甚至一度出现大量抄袭和剽窃欧美设计的现象,但这只是设计发展道路上的插曲,并没有影响日本走传统文化与高技术向结合的道路。日本政府再三强调“和魂洋材”,坚决拒绝这种物质层面的模仿发展到精神领域。
另外,重视教育事业也是日本设计界成功的重要因素。日本在明治时期就设立了美术及工艺学校,为二战后的日本工业的崛起打消了坚实的基础。50年代日本的设计教育开始大规模发展。设计学院纷纷成立,这对于设计人才的培养和传承起了积极的作用。日本的设计教育已经成为社会与企业复杂结构中的一个难以分离的有机组成部分。
三、启示与反思
一切科学技术的发明都有赖于设计的物化,从而使之成为方便实用的产品或商品。在现代社会,随着先进设计理念及高科技设计手段的应用,使得设计与科技结合更趋紧密,作为知识密集型产业之一,设计自身的“先进生产力”性质也日益明显。因此,设计行业受到空前重视势所必然。同时,我们悠久的传统文化也面临着流失与更新。因此,在世界日益全球化的趋势下,面对外国文化和现念的冲击,如何保护和利用传统文化,处理传统与现代的关系成为日益凸显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