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经济形势与经济政策

经济形势与经济政策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7-10 09:24:57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经济形势与经济政策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经济形势与经济政策

篇1

[关键词]金融经济形势;宏观经济政策

一、目前中国经济稳定发展中的关键任务

1、从出口的目的是获得更多的利益出发,目前人民币不能贬值。

首先我们应当承认,如果人民币也像周边国家那样大幅度地贬值,出口增长速度可能比现在高一些。但我们必须进一步考虑的问题是,增加出口是为了什么。我们不应为出口而出口,出口的目的之一是要赚钱。我们赚钱的本事如何?所赚的钱与出口的增加成正比吗?我们的商品在国际市场上可能已经是最便宜的了(比如我国出口美国的许多商品,价格不仅大大低于“四小龙”,甚至低于“四小虎”),许多东西已经在地摊上出售,在这种情况下还要通过本币大幅度贬值来增加出口吗?总不能发展到白送吧?所以,对目前的中国外贸来说,提高竞争力不能再靠货币贬值,而要靠品牌,靠提高产品质量,靠增加出口商品的技术附加值。从事外贸工作的人还应该向发达国家搞外贸的同行学习从事国际贸易的本事,而不能一味地要求或寄希望于本币的贬值。

2、在目前的国际环境中,人民币贬值对我国扩大出口的作用不大。

为什么作出这样的判断?第一,出口的增长不完全决定于汇价,还取决于进口国的经济增长和国内需求增长状况。在目前的国家经济形势下,无论我们想出什么高招、采取何种政策,我们的出口也绝不可能达到1997年那么高的增长速度,因为我们主要的贸易伙伴东南亚和日韩的经济深陷泥潭,其他国家经济增长也在放慢,其进口需求都在减少。在这种情况下使人民币贬值,由于并不能因此而增加相关国家的国内购买力进而增加进口需求,对我们扩大出口作用不大。东南亚国家货币贬值那么多(大多超过50%),出口与经济增长未见起色甚至出现负增长就是有力证明:1997年上半年,泰国、马来西亚、印尼和菲律宾等国对日本的出口比上年同期增长4.1%,而货币大幅度贬值后的下半年,相反却下降为负8.7%;到1998年5月,这些国家对日出口下降就更厉害了:与1997年同期相比,泰国下降23.4%,马来西亚下降32.1%,印尼下降32.7%。而我国坚持人民币不贬值,对日出口比那些货币大贬值的国家的情况却好得多,1998年1~7月仅下降了4.3%。特别是在全球受亚洲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下,我国对欧美、拉美和非洲的出口仍保持18%以上的高速增长,更是有力证明。

第二,从我国目前的出口结构看,一般性贬值对促进出口基本上起不到什么作用。据中国人民银行负责人讲,中国的所有出口制成品中,进口的成分的价值含量已超过50%,假使人民币汇率下调10%,它真正能发挥的作用不超过5%,而且就是这个5%,也马上会被外部的压价和内部的涨价所湮没。对外经济贸易部负责人也认为,人民币贬值对缓解亚洲金融危机给我国出口造成的影响的实际作用不大,其理由,一是加工贸易在我国进出口总额中占有很大比重,1997年为54.5%,1998年上半年为54.9%。这种贸易形式是进口原材料加工后再出口,如果人民币贬值,进口原材料价格上涨,对出口价格影响很大,这样两相抵消,将得不到好处。二是目前三资企业的出口占我国出口的比重较高,1997年达到41%,1998年上半年为42%,汇率的稳定可坚定国外长期资本的投资信心,这是保持我国外贸出口稳定增长的重要因素,可以说比通过贬值刺激短期出口更重要。所以还是坚持汇率稳定为好。

3、处理国家货币的汇率问题,不能仅仅考虑限制进口促进出口,还要看到它对其他方面的影响。

篇2

关键词:

宏观经济;形势;财政政策;取向

当前我国政府把工作重点放在了扩大内需上面,保证了我国国民经济快速、稳定的增长状态,改变了传统的财政政策,使得我国的财政政策取向能够适应当前我国宏观经济的发展形势和发展速度。财政政策是我国政府实施国家经济宏观调控的主要工具,因此要进一步发挥财政政策在促进经济稳速增长、调节收入方面的重要作用,突出我国公共型财政政策的优势特点。

一、当前我国的宏观经济形势

当前我国正面临着非常严峻的金融危机形势,因为美国经济形势的复苏已经逐渐影响到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其次,全球性的经济衰退也与我国经济不景气一样,全球贸易化的整体环境还在不断地恶化当中,全球的出口型需求率普遍下降,而我国人民币的升值也对我国的出口外资和引进外资的形式非常不利,进而影响到了我国的整体经济。我国的宏观经济自从2010年开始以来有着经济复苏速度快的特点,而我国的经济复苏又是严重依赖于我国政府政策效应的,因此我国的经济复苏速度又表现出了先快后慢的特点。我国每年的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率在全世界国家中一直排在首位,我国的投资力度和消费能力都在飞速的增长当中,2014年我国的宏观经济一直在新常态的状态下保持着平稳的趋势运行,并呈现出了平稳增长、优化产业结构调制,生产质量提升,国民生活水平得到改善的大好经济形势。从2015年以来,我国国家一直在区间调控的基础上,将短期性的增长政策同中长期性的改革、产业结构链调整政策联系在了一起,使得我国宏观经济的运行缓中有序,稳中前进。

当前我国宏观经济已经出现了比较积极的变化,我国的房地产销售量也明显增加,从而带动了整个房地产投资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额呈上升趋势,而且整个社会消费品的总体零售额也在上升性发展,虽然我国经济的出口额还是有些波动,但是从实际总体趋势来看出口额的降幅还是呈收窄发展。我国的第三产业增加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为49.6%,高于第二产业5.9个百分点,而我国最终消费支出额在我国国民生产总值总生产率的贡献值为60%,城乡收入的差值进一步减少,能耗下降,我国的节能产业也取得了较大的发展成果。新产品、新商业模式也在不断出现,新增长型的动力系统也在形成过程中,高新技术型产业的增长值依旧保持着快速增长的趋势,新能源汽车行业,铁路行业的效益增长速度高于50%,网上消费额也保持在高速增长趋势之中。伴随着我国的货币政策和宏观经济财政政策的调整,我国的部分物价有了回升趋势,从而带动了服务型产业价格的总体回升。在G20峰会讨论期间,我国财政部副部长朱光耀同志认为,当前全球经济的发展仍然有着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的影响因素,我国作为成员国的一员,必须要选择正确的宏观经济政策来面对当前经济形势的发展状态,要不断拉动我国国内内需,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从而避免我国宏观经济形势的衰退,避免经济风险危机的发生。

二、当前我国的财政政策取向

面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总体经济形势,结合我国实际的经济发展情况,我国采取了宽松的、积极的财政政策,综合了社会总体需求,从而提高了我国人民的经济收入,不断发挥着政府部门的财政职能,逐步减小了城乡差距,各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促进了宏观经济的全方位、宽领域的协调性发展。

1.增加政府投资支出。增加政府投资性支出就是要降低政府消费性的财政支出,根据资产边际效应原理,我国经济增长是依靠于较高的投资率的,所以当政府投资增加后,就会相应地提高社会的生产力,而国民经济的增长率也会相应地得到提高,而由政府进行财政性支出,可以保证各级政府的投资,进而控制政府的消费性支出。

2.适当发行国债。国家的赤字政策对宏观经济的积极性作用是不可忽视的,通过财政赤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面扩大社会的总需求,从而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使国民经济复苏,而短时间内的政府支持需要非常庞大的资金支持,最快速、最有效的资金渠道就是国家发行国债,所以为了保证政府的投资计划能够顺利得到实施,保证我国基础性设施建设,我国政府将采取适当地发行国债的财政政策投资,实行赤字政策,从而刺激社会总体需求。

3.提高税收征管力度。通过增加税收的方式也能够促进经济水平的发展,提高税收可以使我国国民的储蓄水平得到提高,进而政府将国民储蓄水平中增长的那部分税收资金进一步用于民间的投资,加强经济增长的能力,因而我国政府必须要加强税收的征管力度,当前我国税收的监管力度不够,所以每年都会造成大量的税收资金流失,近几年来,税收的流失程度大约在每年的国民生产总值中的1%,也就是每年的税收流失程度大约是每年税收收入金额的8%左右,因此提高对税收部门的监督征管力度非常重要,才能够有效地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还可以运用降低税率等政策防护方式来缓解中外合资企业的发展困难,使企业的发展能够促进国民经济的全面发展。

4.扩大农民需求。当前我国农村的消费总体水平还是比较低的,而农村的有效性需求不够,从而造成了我国工业生产能力和生产产品产能的过剩,不利于国民经济的增长,面对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状态,提高城市人民的生活水平的同时,更不应该忽视农民的生活需求,因此政府采取的财政政策必须要扩大农民的生活需求,提高农民的财政资金补助,增加对农民的农资直补、粮食直补、农产品生产器具购置的财政补贴,从而稳定农产品销售,从而提高我国农民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性水平,除此之外,政府部门还应该加大对新型化农村的医疗投入,加快新农合制度进一步实现,将农民从传统的医疗卫生、教育文化产品的需求中解脱出来,还要进一部分改变农村文化的消费水平,提高对农村道路等基础型设施建设的力度,提高农民对各类工具的消费水平。

5.加大科技投入。科学技术的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只有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创新才能够真正意义上保证经济的稳定发展。当前金融危机造成的我国许多出口型企业破产,主要是由于企业的生产成本较高,造成的企业利润较低,因此只有提高企业的科学技术水平,才能够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升企业经济效益。通过科学水平的发展,能够大大提高经济增长的效率,提高我国企业竞争的核心力,加大企业自主创新力度,并帮助我国中小型企业转变生产方式,提高企业创新性、改革性发展力度,鼓励政府、企业加大对科学技术发展的投入程度。

三、结语

财政政策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经济调节性手段,可以在当今经济发展状况低迷的情形下发挥自身有效的功能作用,因此国家必须要根据当今经济的发展形势而采取有效的相应措施才能够保证我国宏观经济的稳定、长期发展。在我国的财政政策取向时可以增加政府投资支出,发行国债,提高税收征管力度,扩大农民需求,并且加大科技投入,从而保证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闫坤,张鹏.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财政政策取向——全球经济再失衡态势初显与中国创新驱动战略[J].财经问题研究,2015,07:78-85.

[2]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课题组,张鹏,王志刚等.宏观经济形势与财政调控:从短期到中长期的分析认识[J].经济研究参考,2012,61:3-50.

篇3

“由危机应对模式

转向常规模式”

《决策》:即将过去的2011年,国际国内经济都很复杂多变,我们如何来总结2011年的宏观经济形势与政策?

张立群:如果对2011年做一个概括,我认为是宏观经济转型调整的关键年,应该说中国的宏观经济政策在2011年,基本完成了由危机应对模式向常规模式的转向。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从财政政策方面来看,尽管现在还是积极的财政政策,但是政府投资增速明显降低。由政府主导的公共事业和基础设施投资的增长率比上年增长的数据看,2009年是42%,2010年降低到18%,2011年1-9月份降低到8.5%。这就是说,政府投资在整个投资增长中的比重是逐渐下降的,这对于减少财政赤字压力,逐步稳定国债的规模,特别稳定地方债务的规模是非常必要的。

第二,货币政策由适度宽松转为稳健。2010年到今年,已经十二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五次加息,这样的政策意味着货币政策从宽松到稳健的转变。这样的转变到目前为止基本完成。

第三,房地产市场政策进行了调整。2009年一度鼓励买房,采取了很多支持性的政策,但是针对房价的快速上涨,针对房地产泡沫发展的趋势,政策转向控制不合理的买房需求,这样的调整也收到了明显成效。

今年10月份,城市商品房的销售面积同比下降9.85%。通货膨胀的压力明显减轻,货币增长量的过快增长得到有效控制,房地产泡沫化的趋势得到有效控制。目前,一线城市的房价已经出现下降的苗头,CPI同比涨幅从今年8月份开始已经连续三个月回调。

《决策》:今年以来,GDP增速逐季回落,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张立群:在政府力量撤出,而市场力量开始发挥主要作用的时候,整个经济成长的动力减缓,这个减缓导致的增长速度的微调。今年一季度的GDP增长是9.7%,第二季度9.5%,第三季度9.1%。在三个季度之间,微调都不超过1个百分点,代表这个微调是平稳的。

经济最重要的支撑因素就是市场的力量,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当中,政府基础设施投资增速下降到8.5%,它占到全部投资的三分之一左右。但是我们全部投资的增速,到10月末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4.9%,应该说并没有很大的下降,这就得益于社会的投资。制造业投资33.3%,房地产投资超过30%,投资的增长没有出现大幅下调。

由政府力量向市场力量转变当中,出现了经济增速的回调。从需求角度来看,国内投资增长还在25%左右,消费实际增长率略有提高,看到这样一种需求方面的变化,可以作出判断,未来这种经济增速的回调仍然还是比较平稳的。

“经济增速将继续回落”

《决策》:2012年是为新一轮增长奠定基础的关键之年,明年的经济形势将会如何?

张立群:在2011年经济平稳回落基础上,预计2012年经济增速将继续回落,主要由于市场需求增速继续降低。

首先,在出口方面,由于世界经济增长低迷,欧债危机对世界经济的潜在威胁较大,世界经济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增加,这些对我国出口将形成较大不利影响。国内出口企业自身困难也比较多,很多企业存在出口越多亏损越多的情况。因此,2011年出口增长预计在18%左右,2012年预计降低到15%左右。

其次,投资增速也会降低,由2011年的23%左右降低到18%左右。预计房地产投资增速将有较大回落,由2011年的30%左右降低到15%左右。此外,随着宏观经济政策从危机应对向常规状态的调整,政府投资将回归正常增长水平。而制造业投资受房地产、基础设施投资影响较大,如果前两项投资一降、一平,预计制造业投资增长将略低于平均增速,保持在20%左右。

不过,消费增长率将有所提高。受住房、汽车需求降温的影响,2011年消费增幅出现明显降低,从汽车市场变化规律来看,预计2012年汽车销量将有一定恢复,对消费增长将形成积极支持。买房需求预计不会较2011年明显恢复,受其影响,家具、家电、装修材料等消费品零售额增速不会明显恢复。综合这些因素,预计2012年消费实际增长率为13%左右,较2011年提高2个百分点。

《决策》:面对经济增速的不断减速,我们应该如何来应对?

张立群:我的观点是,对经济增长的下降要正确对待,不能以总量去谋求经济增长,因为这个代价太大。我们现在财政赤字的水平仍然在1万亿元左右,2008年的时候是1千亿元人民币。这中间出现的很多问题也需要进一步理清,如国债的规模、地方债的规模。从投资效率来看,后面的压力都是相当大的。

货币政策方面,尽管现在货币供给量的增长放缓,货币政策放宽的话,通货膨胀的风险也是相当大的。到今年10月末,M2余额达到81万亿人民币,是名义GDP的2.8倍以上,2008年只是1.54倍,相当于社会流通总规模来看,目前货币存量明显偏大。货币政策走向宽松,那么通货膨胀的风险也是非常大的。

房地产方面,如果调控转向,再次鼓励买房,我想房价强烈反弹的这种风险也是非常大的。基于这样一些分析,我认为不能再以总量政策扩张提高经济增长率。要适应经济增速的适度降低,通过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变和深化改革,加快巩固新的增长基础,谋求更长时期、更为健康、更少代价的经济发展。

“由控制通胀转向

巩固经济增长”

《决策》:自今年10月份以来,物价涨幅出现明显回落,明年宏观调控重点是否会转向?

张立群:在经济增长转型和政策调整背景下,稳定物价的因素不断增加,物价涨幅总体趋降。2012年宏观调控的重点,预计将由控制通胀转向巩固经济增长的基础。

从预测看,随着货币政策调控效果的不断显现,导致价格上涨的货币因素逐步稳定。货币供给和贷款增速呈现持续下降态势。针对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融资困难,近期货币政策收紧的力度有所缓和,但方向没有改变,预计2011年内货币政策力度不会明显放松。2012年仍会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贷款增量及货币供给量增速不会较2011年明显改变,将对稳定价格涨幅形成基础性支持。

买房需求趋稳。2011年采取的限购等措施,在抑制投机、投资性购房需求方面取得明显成效。受政策控制和预期改变影响,预计2012年买房需求总体平稳;受预期改变的影响,部分城市买房需求可能出现较强烈收缩。

从供给来看,粮食连续8年稳产增产,生猪存栏量明显增加,棉花增产,农产品供给基础进一步改善;商品住宅上市数量持续增加,保障房建设步伐加快,供给明显增加;服装、家电、汽车、电子信息产品等工业消费品供给充足;重要生产资料供给水平较高,钢铁、建材、生产设备供给充足,能源紧张状况有所缓解,对物价稳定提供了重要支持。

从成本方面看,随着要素资源价格持续上涨,企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资金、技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提高,技术进步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在很多行业对冲了成本提高的影响,支持了价格稳定。

从输入性通胀压力看,美国提高债务上限方案通过后,美元会进一步扩发,但制约美国政府开支增长的因素也在增强,总体上美元快速扩张的势头趋稳,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预计也将趋稳。

综合看,支持物价稳定的因素正在持续增加,预计2012年物价涨幅总体趋降,CPI涨幅在3%左右。

“尽快消除制度瓶颈制约”

《决策》:2012年经济发展将面临哪些突出问题?

张立群:在价格涨幅降低和需求增速降低的背景下,2012年经济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困难加大,就业压力加大和金融系统性风险加大。

与2011年相比,2012年的市场需求不足、订单不足预计将成为约束企业发展的突出问题。在多种因素困扰下,预计部分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资金链将难以维持,倒闭企业的数量可能有所增加。如果中小企业出现较多倒闭现象,则就业压力必然加大。

《决策》:针对这些风险和压力,我们应该如何应对?

张立群:针对2012年经济发展趋势及可能出现的问题,应注意增强宏观调控措施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前瞻性,把握好政策出台的时机和力度,特别要协调好短期目标与中长期目标的关系。

要围绕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积极为企业转型升级创造有利条件,包括改善融资环境,加大结构性减税力度等。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市场环境和资源要素条件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中长期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奠定新的基础。因此要更加注重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方面的工作。

同时也应注意到,调结构转方式必须依靠体制机制的完善,因此必须加快改革,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机制,要紧密结合调结构转方式的要求,加强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的改革顶层设计,加快改革攻坚步伐。只要措施得当有力,我国经济一定会继续向好,新一轮经济增长基础会加快形成。

《决策》:从地方上来说,2012年应重点做好哪些应对措施?

张立群:要加快消除制度瓶颈的制约,包括户籍制度,政府职能的转变,把工作重点真正转到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上来。同时,也要做好城市发展的长远规划,在长远规划的指导下,把基础设施建设适度超前地高质量完成。

篇4

中图分类号:F830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2265(2009)06-0023-04

过去半年多来,由于我国政府应对全球危机出手快、出拳重、措施实,所以经济运行出现了一些积极性变化。最近,高盛公司、瑞士银行、摩根士丹利等一些海外金融机构纷纷上调了对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测值。高盛公司将中国2009年经济增长的预测值从6%上调到了8.3%,认为2010年中国经济的增长率甚至将达到10.9%。但是,2009年前4个月的宏观经济数据显示,中国经济运行虽然已经触底,但整体回升还面临许多不确定性,经济仍在低位运行。在国际经济依然低迷的背景下,未来几个季度,中国宏观经济运行可能尚难乐观,在很大程度上将可能经历锯齿型的发展。因此,有关宏观政策应作进一步调整。

一、经济运行的走势:V型还是锯齿型

2008年下半年以来,随着全球经济衰退程度的加深和蔓延,国际社会对中国经济实现率先复苏充满了期待。关于中国经济运行的走势,人们在经历了L型、W型、V型等争论以后,目前国内外大多数专家倾向认为可能是V型。理由是,从2008年11月份以来,中国政府应对外部金融危机的措施得力,成效比较显著。主要表现在:一是投资增速加快,消费较快增长,国内需求持续提高。2009年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1%。1-4月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5%,比2008年同期和四季度分别提高6.5和8.7个百分点;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增长90.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增长15%;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长17.5%。二是工业生产逐步企稳。4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3%,1-4月为5.5%;采购经理指数(PMI)连续5个月回升,已由2008年11月的38%上升到4月份的53.5%;用电量和发电量降幅减少,4月份全国用电量同比减少3.5%,而1-2月用电量下降的幅度是4.4%。三是结构调整积极推进,区域发展协调性强,产业升级加快。中西部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都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沿海地区工业总体增速虽然较低,但恢复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增势较强,生物生化制品、通信交换设备、医疗设备及器械制造业等增速明显超过工业平均增速。四是金融运行情况良好,市场流动性充裕,金融市场平稳运行,社会信心提振,市场预期改善。

但是,能否就此认为中国经济进入了V型轨道?现在下结论还为时尚早。因为,从2009年前4个月的情况看,经济基本面虽然似乎“触底”,但经济回升的基础并不稳固,经济运行中的许多深层次问题使得“反弹”动力不足,未来经济运行还难以乐观。

一是通货紧缩压力与流动性充裕并存。2009年2月份以来,CPI连续出现负增长,PPI负值还在继续加深,标志着中国全面通缩的压力还在加大。与此同时,银行体系的流动性十分宽裕,货币供应量大幅增长,其中3月份M2同比增长高达21.3%。二是银行信贷超常扩张与企业信贷有效需求不足并存。前4个月,中国银行业信贷投放达到了5.17万亿元,已经超过了2008年全年投放量,也超额完成了2009年年初制定的5万亿的目标。但是,当前企业的投资欲望并不强烈,一些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有效信贷需求严重不足,投资增速仍在下滑。商业银行信贷投放的相当一部分在银行体系内空转,没有真正进入实体经济。三是政府投资加大与财政收入下滑并存。一方面,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使得财政支出大大增加;另一方面,工业企业利润不断下降,政府财政收入和居民收入持续下滑。2009年一季度,我国财政支出同比大增34.8%,而财政收入同比下降8.3%,财政收支矛盾开始显现。四是资产市场企稳与实体经济依旧低迷并存。尽管当前我国资本市场、房地产市场出现了一些回暖的迹象,但实体经济仍然困难,库存压力很大,经营效益仍在下滑。比如,2009年4月我国发电量增速仍然维持负增长状态,并且降幅比3月份还大,这说明工业生产恢复并没有先前预期的那么乐观。再如,工业产成品存货绝对规模仍高达1.98万亿元,对工业生产和效益的影响仍不容忽视。再比如,产能过剩问题依然突出。目前闲置的产能不仅包括需要淘汰的落后、低端产能,更包括为出口服务的先进、高端产能。由此可见,未来国内企业自主投资依然低迷。五是内需扩大面临较大压力。从经济内在规律和中国历次经济周期变化看,经济增长和消费增长存在大约一年的滞后关系。同时,工业增速放缓和消费回落的滞后期大约为4-6个月。若这些规律继续有效,那么对2009年的消费增长将构成较大压力,消费增速进一步下滑的概率很大。六是外需持续疲弱,贸易顺差明显下滑。目前,尽管美国经济出现了一些积极变化,但世界经济形势依然严峻,疲弱的外需仍将是制约中国经济反弹的最大因素。

上述问题,都反映了中国经济运行中的一些根本性问题还未得到真正解决,这些问题的解决都需要时间。其一,作为中国经济增长重要引擎的出口需求,有赖于全球经济尤其是欧美市场的复苏,这需要较长的一段时间。其二,内需的真正启动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系统工程,有待于国民收入分配体制改革、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等诸多深层次问题的逐步解决。其三,投资增长以及投资效率进入良性循环,还需要社会信心的全面恢复,需要民间资本和社会资本的大举进入,显然这也需要时间。其四,中国经济经过了长达6年的高速增长后,积累了不少结构性矛盾,需要利用市场出清机制进行一次大的调整。这种调整包括产能调整和总需求结构调整,需要经历一个痛苦而又漫长的市场出清过程,期间必然会出现利润下降、亏损面增加,以及企业的关闭、破产、并购与重组。笔者认为,中国经济的未来走势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民间投资是否有效启动;二是中小企业是否摆脱了生存和发展困境;三是潜在消费是否转变为现实消费;四是经济是否向好发展。从目前的情况观察,这四个方面目前还不太明显。由此,笔者认为,中国经济运行在本次危机中可能不是V型轨迹,甚至不是一个简单的W型,在很大程度上将可能经历一种波浪式的“锯齿”型发展轨迹。当然,我们期望能够通过适度合理的宏观经济政策,使经济振荡的波峰与波谷不要太大,并尽可能缩短整个振荡周期。

二、积极的财政政策:空间与重点

在应对这场全球经济衰退中,我们看到了各国政府都无一例外地选择和启动了财政政策。中国政府在应对全球经济危机中采取了一系列财政政策措施。但是,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当前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也隐藏着若干风险。其一,在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中,政府能够拿出来的钱是比较少的,更多的是需要靠银行贷款。在中央4万亿和地方政府20万亿的投资大单中,政府能够提供的只是给予企业的少量投资补贴,绝大多数依赖企业投资。而企业的投资又主要依靠银行贷款。笔者担心,近期这种投资和贷款的“突飞猛进”有可能使既有的市场化改革成果受到影响。

其二,积极财政政策可能不能阻止经济陷入“二次衰退”。政府刺激经济的宏观调控政策属于短期政策,它只能在短期内通过增加总需求,防止经济过度下滑,但不能从根本上使经济从低谷走向复苏。这一点,日本1990年代的教训值得注意。笔者认为,如果整体经济的运行过度依赖政府的财政刺激政策,经济很容易出现“二次衰退”。因为,在政府刺激经济计划的作用下,因市场压力减轻,政府部门和企业结构调整的动力将减弱,它们更多的选择是扩大生产规模,而不是调整结构。这样,一旦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效应递减,经济就会陷入“二次衰退”。

因此,我们应该在财政政策方面进行调整。

首先,应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投向,不断增强公共财政的民生和消费性质。消费比重过低、对外依存度和投资依存度过高,是制约中国经济增长的关键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充分发挥公共财政在扶持经济转型中的特殊作用。为此,财政开支必须坚持三个原则:一是财政开支应该是民生型、福利型而不是生产型的;二是财政开支的方向应该是消费型而不是生产型的;三是财政开支的方向应该是促进社会和谐。基于以上原则,笔者建议:一是要从根本上完善社会保障体制,稳定居民的消费预期。二是重点建立健全农村(准)公共产品供给机制。各级政府应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原则,建立健全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机制,合理划分中央、地方的事权、财权,以及各级地方政府间的事权、财权,由不同级次的政府分工合作保障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农村的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农村的基本公共卫生、农村的生态环境保护收益的外部性很强,可以由中央政府提供;农村的水利灌溉系统、农田改造、农村道路(省级公路、县级公路)建设、乡村电网建设、农村医疗保健服务等准公共产品可以由地方政府和私人机构混合供给。

其次,应提升公共财政赤字比率,扩大财政政策支持经济增长空间。在当前情况下,我国的公共财政应该从传统的“综合平衡”理念,转变为资产负债表管理的新思维,从以扩大财政收入维系财政收支平衡为目标,转到以全面支持国民经济长期建康、快速发展为核心。日本野村证券经济学家辜朝明认为,为应对资产负债表衰退,在企业恢复借贷之前不应过多考虑财政赤字的问题。过分担忧财政赤字,反而会使复苏的过程充满反复。国内学者李稻葵也认为,当前实行赤字财政必要而且合理。

第三,健全资本市场体系,完善地方债券发行机制,增强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动力。根据国务院有关规定,目前地方债由财政部,也由财政部代为办理偿还手续。而且,只有省级政府和计划单列市具备通过中央地方债券的资格,地级市、县级市都禁止发行地方债券。笔者认为,随着条件的逐步成熟,未来地方政府债券的发行权可以转移给省级地方政府。当然,必须制定严格的管理办法来规范地方政府的发债行为。

三、宽松的货币政策:绩效与代价

目前经济好转的迹象使得近期出台新的经济刺激计划的必要性降低,但决策部门考虑到经济反弹的基础尚未稳固,立即出台针对信贷扩张力度较大的调控措施也不可能。因此,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将会延续。

理论证明,宽松的货币政策属于短期政策。而且,对于当前的衰退,其政策效应不如财政政策。就我国的情况而言,如果货币政策运用不当,那么,将加大未来经济结构调整难度,延长结构调整时间。笔者认为,未来一段时间,应实施灵活的货币政策。(1)货币当局应根据市场流动性的变化情况,灵活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利率,广义货币供应量增长率控制在20%之内,确保金融体系流动性充足,及时向金融机构提供流动性支持。(2)要围绕实施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振兴规划,进一步优化信贷结构,在信贷结构优化的基础上保持货币信贷的合理增长。(3)加强窗口指导,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改进金融服务,加大创新力度,加大对重点工程建设、中小企业、三农、助学、就业等的信贷支持,加大对技术改造、兼并重组、过剩产能向外转移、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的信贷支持,同时继续限制对“两高”行业和产能过剩行业劣质企业的贷款,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扩大出口信贷的规模,探索在出口信贷中提供人民币中长期融资。(4)进一步发挥债券市场的融资功能。大力发展企业债、公司债、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等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拓宽企业融资渠道。

四、需求政策的调整:内需扩大与外需增长并举

反思本次全球金融危机的成因,除了微观层面的银行家贪婪、监管者行为失当、中介机构欺诈等原因外,宏观层面的全球经济失衡(美国持续的经常项目逆差和新兴经济体的顺差,以及美国与其它经济体消费、投资的不平衡)是重要的原因。因此,中国和严重的出口导向型亚洲国家、新兴市场国家,都需要确立一种新的经济增长模式,以降低对外国需求的依赖。

从中国应对危机的策略选择方面看,也基本上遵循了这一思路。这些政策的积极效应目前开始有所显现,未来可能进一步显著。

从近期的情况看,消费保持了良好态势。2009年4月份,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4.8%。但是,笔者认为,对于内需的扩大,我们不应过于乐观。因为,中国人储蓄倾向浓郁的传统文化在短期内难以改变,特别是在危机时期。尤其是,由于缺少一个社会福利网,消费在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例短期内也难以提高。因此,在一个可预见的时间内,笔者对内需的扩大持谨慎态度。中国经济的增长在很大程度上还需要依赖外需的增长。那么,外需能否成为中国经济恢复增长的引擎?

最新出口数据表明,世界经济形势依然严峻,疲弱的外需仍是制约中国经济走出低谷的最大因素。2009年4月份中国出口同比下降22.6%,降幅比上月加深5.5个百分点。但据海关总署分析,按工作日平均计算,4月份出口环比增长6.9%,这是继上月后单月出口再次环比增长。尽管出口连续出现环比增长,并不意味着外需萎缩的情况出现逆转。值得关注的是:加工贸易占中国出口额一半以上。4月份,加工贸易进口同比下降27.4%,这意味着未来3-6个月加工贸易出口形势仍不乐观。而机电产品又占出口的六成。4月份,机电产品出口同比下降22.2%,降幅比上月加深3.4个百分点。从目前情况看,上半年出口同比降幅会在20%左右。

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加上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增加了中国稳定外需的困难。流感疫情造成的心理恐慌,也有可能对外贸造成不利影响。从最近各国公布的数据看,欧美经济难言好转。2009年5月4日,欧盟委员会预计欧盟27国和欧元区经济在2009年将萎缩4%。同时,把2009年欧盟经济和欧元区经济增长预期分别由1月份的增长0.5%和0.4%统一下调至萎缩0.1%。作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的欧盟,其经济增长预期的进一步下调使得中国对欧盟出口更不容乐观。最近,美国经济出现了一些积极变化。如2009年4月份制造业指数升至40.1,高于3月份的36.3;金融领域的数据有所缓和,固定收益率曲线变得陡峭化,高收益证券交投有所回暖;整体建筑支出在3月份也出现了0.3%的增长。然而,美国经济增长目前依然没能摆脱美联储“直升机撒钱”效应的催化。欧美这两个中国最主要贸易伙伴经济衰退的持续,不可避免给中国出口增长带来沉重的包袱。因此,外需的调整可能会持续数年而不仅仅是几个月,沿海省份尤其如此。外部需求的持续萎缩,日益加剧了中国外向型产业的困难。这些企业持续经营困难,不仅影响上下游企业生产与投资,而且由此造成就业人数减少、居民收入下降,进而对未来消费增长产生制约。因此,在需求政策上,短期内我们必须兼顾内需扩大与外需增长。从长期看,必须将内需培养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一引擎。笔者建议:

一是调整收入分配结构,从藏富于国转变为藏富于民。数据显示,从1998-2007年,政府占国民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从17.5%上升到24.2%,居民收入所占比重从68.1%下降至57%。在外需不旺,需要大力启动内需的现实下,政府必须让利于民。如何让利于民?一个重要选择是收入分配机制向居民倾斜,提高居民收入所占比重。基于刺激消费这一目的,收入分配首先应该向低收入人群倾斜。从经济学理论来说,低收入人群的边际消费倾向高于高收入人群,分配给穷人比分配给富人更能刺激消费,也更能增加一个国家的整体福利。

二是完善对外贸易政策,提高抗御外部危机冲击的能力。在我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继续保持顺差的情况下,建议稳定人民币汇率,减弱人民币升值预期,消除全球经济危机对我国出口的汇率传导机制,避免汇率成为美国转嫁危机的政策工具。近一段时间以来,发达国家的贸易壁垒越来越多,预计未来我们将面临更多的贸易摩擦。为此,我国政府和企业应有预见性地做好应对措施,务实、有效地化解中外贸易中可能出现的纠纷。(1)细化劳动密集型产品的不同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含量,对纺织轻工行业的鼓励类产品进一步提高出口退税率。重点支持自主品牌产品与高技术附加值产品出口,提高技术含量较高的机电产品出口退税率,最终实现出口产品以不含增值税的价格进入国际市场,保证我国出口产品平等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2)增加对外贸企业的信贷支持,帮助企业加快建立和完善自主性国际营销网络和售后服务体系;要对中小型外贸企业在资金、技术上予以一定支持,帮助企业通过技术升级渡过难关。(3)调整外汇储备结构,将外汇货币资产更多地转换为战略性资源资产,为我国扩大内需提供长期的资源供给保障。

篇5

阅读1

2013年宏观经济运行基本特征

2013年,国际经济形势风云多变,国内结构调整任务艰巨复杂,我国宏观调控紧密围绕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的既定方针,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增强宏观调控的科学性、预见性与针对性,实现了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一)宏观调控目标基本实现

适应世界经济进入低速增长的新常态和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进入中高速增长的新阶段,2012年十后,我国不再追求高经济增长,而是更加重视结构调整和增长质量,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2013年,按照“宏观政策要稳住、微观政策要放活、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思路,有针对性地出台了一系列既利当前、又利长远的措施。首先,从我国经济发展变化的客观实际出发,科学确定经济运行合理区间,保证经济增长率、就业水平等不滑出“下限”,物价涨幅等不超出“上限”。只要经济运行处在合理区间,就要尽量保持宏观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其次,坚定不移深化改革,着力激发市场活力,大力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取消和下放了200多项行政审批事项。同时,扩大了“营改增”试点范围,积极推动利率市场化、铁路等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资源性产品价格等领域改革。再次,着力调整优化结构,积极培育信息消费,增加节能环保、棚户区改造、城市基础设施、中西部铁路等方面的投资,促进养老、健康、文化、教育等服务业发展。这些稳中有为的配套政策措施,稳定了市场预期,增强了市场信心,保证了经济平稳运行。前三季度我国经济增长7.7%,1-11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7%,预计全年经济将增长7.7%,工业增加值增长9.7%,可完成全年预期调控目标,经济发展平稳开局。

(二)三大需求保持基本稳定

投资依然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固定资产投资主要有三大部分,一是政府主导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约占投资的22%;二是既具有投资功能也具有消费功能的房地产投资,约占投资的25%;三是企业主导的制造业投资,占投资的33%左右;其余为农业投资和服务业投资等。1-11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名义增长19.9%,较上年同期放缓0.8个百分点。政府主导的基建投资成为今年投资增长的主动力,1-11月增幅同比加快9.6个百分点;房地产投资好于预期,增幅同比加快2.8个百分点;制造业投资在产能过剩的重压下,增幅同比放缓4.2个百分点。消费增速略有回落。1-11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增长13%,增幅同比放缓1.2个百分点。居民收入减速以及零售物价涨幅回落使得消费增速放缓。分行业看,住房、汽车等消费龙头市场呈现购销两旺局面;信息消费、网络购物新兴消费业态与消费模式快速增长;餐饮、粮油烟酒、服装鞋帽和石油制品的回落幅度居前。消费结构变化一方面反映出国家扩大消费,鼓励新增长点政策逐步发挥作用,另一方面反映了中央提倡勤俭节约,严格公务消费有效抑制了公款吃喝。尽管餐饮、娱乐消费增速较往年同期可能有所放缓,但节省支出应用于其他方面,没有减少国内需求。

外贸出口平稳增长。1-11月份,我国外贸出口同比增长8.3%,增幅同比提高1个百分点。机电产品出口基本稳定,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增速有所提高,贸易顺差主要来自加工贸易。由于我国经济的逐步企稳回升以及大宗初级产品价格的明显上行,下半年以来,我国进口增速逐步回升。

(三)价格总体平稳,不同领域价格出现分化

今年以来,由于国际输入性通胀压力不强、宏观经济总需求仍显不足,产能过剩压力较大,我国价格整体相对温和,但不同领域价格出现背离,居民消费价格小幅上涨,工业品价格连续下跌,房地产价格涨幅较大。居民消费价格温和上涨,1-11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6%,涨幅与上年同期持平,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食品价格涨幅相对较高,预计全年居民消费价格将上涨2.7%。生产者价格在总供给大于总需求的情况下,延续负增长态势, 1-11月份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2%,已连续21个月下降。房地产价格涨幅较高。社会普遍关心的房地产价格今年以来呈现持续上涨局面,上涨幅度偏大,按商品房销售额和销售面积计算的全国商品房价涨幅达到8.1%,同比加快1.5个百分点。

(四)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

今年以来,我国在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方面呈现出新变化。一是产业结构有所优化。第一产业稳步发展,粮食生产有望再获丰收;服务业延续较快增长态势,前三季度,第三产业增长8.4%,较上年同期提高0.5个百分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45.5%。新兴产业和新兴业态发展迅猛,成为结构调整的亮点与重点。前三季度,电子商务市场交易规模达7.5万亿元,增长35%,软件业完成业务增长23.7%,信息消费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的拉动作用日益明显,并有力带动了物流、仓储、邮政等一系列产业的发展,对增加就业起到积极作用。同时钢铁、电解铝、水泥、平板玻璃、造船等落后产能加快淘汰,列入2013年公告的19个行业落后生产线已实现关停。二是民间投资比重提高。1-11月份,我国民间投资比重达到63.5%,较上年同期提高1.7个百分点。今年以来,我国民间投资投向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资金增长较快,尤其是第三产业增速提高2.2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在投资体制改革的推进下,许多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投资准入放开,促进了民营经济发展。三是东部地区创新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今年以来,东部地区部分劳动密集和资本密集产业向中西部加快转移,信息、医药等新兴战略性产业发展势头强劲,经济增长率先企稳。中西部地区和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潜力和比较优势得到释放,东中西地区各自的动态比较优势逐步形成。四是节能减排取得积极进展,国家进一步加强节能减排机制建设,6月深圳碳交易市场上市,9月出台“大气10条”,前三季度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同比降低3.6%。

(五)就业形势较为平稳

经济增长对就业的吸纳能力增强,特别是随着就业容量较大的服务业发展加快,相对较低的经济增速可以创造较多的就业岗位。近年来我国就业弹性大幅提高,每1个百分点国内生产总值吸纳的城镇新增就业人数2012年增加至164万人。1-11月份,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242万人,超额完成全年就业目标。建筑业、批发和零售业、房地产业就业人数增长最快,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等服务部门就业人数增速较高。

阅读2

当前经济面临的突出问题和风险隐患

我国经济从10%左右的增长速度向目前8%左右的速度转换后,出现了传统产业产能严重过剩、新兴产业尚未形成、货币政策扩张后大量资金进入房地产和其他虚拟部门、政府通过基础设施拉动经济增长带来负债增加、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和企业生产经营困难、财政收入减缓等诸多矛盾和问题。这些突出矛盾和风险是体制改革滞后的结果,是新经济增长动力不足的表现,也是应对金融危机期间大规模扩张政策的代价。

(一)产能过剩制约经济回升程度

我国的产能呈现行业面广、绝对过剩程度高、持续时间长等特点。一方面,我国产能过剩行业已从钢铁、有色金属、建材、化工、造船等传统行业扩展到风电、光伏、碳纤维等新兴战略性产业,许多行业产能利用率不足75%,处于严重过剩当中,有的处于绝对过剩状态。另一方面,过剩行业的投资仍在增长,而且大部分为现有水平的重复投资,过剩程度进一步加剧。在中期潜在经济增长速度下降的背景下,如果不能加快淘汰和兼并重组,过剩行业的利润会继续下降,优秀企业难以发展壮大。

(二)财政金融风险调控难度增加

近年来,财政收支矛盾日渐显现,地方政府偿债能力受到制约,债务风险提高。与此同时,由于货币投放量偏大,货币环境宽松,融资平台公司负债增长较快。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估计,我国广义政府债务增加到占国内生产总值近50%左右,这些负债中很大一部分只能依靠出售土地收入支撑借贷和偿还,或者举新债还旧债。为继续对基础设施建设进行投融资,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大规模扩张影子银行业务。随着国内企业兼并、破产增多,部分理财产品信用违约风险提高,这些因素积累导致金融风险不断上升。

(三)房地产市场分化加剧系统性风险

当前,我国房地产市场在调控政策、实际需求、区域差异等因素的影响下,出现明显分化走势。一方面,一、二线城市房地产市场泡沫风险继续累积。以限购限贷为核心的房地产调控并没有抑制住房价上涨,以北京、上海为代表的一线城市房价不断飙升,远远超出居民承受能力。另一方面,我国部分三、四线城市土地供应规模不断扩大,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较快,房地产自住与投资需求不足,出现了严重过剩局面,部分城市价格出现连续下跌。

(四)企业经营成本上升

在产能过剩影响下,我国工业品出厂价格连续负增长,企业实际融资成本显著提高。2005-2012年我国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货币工资年均增长14.4%,2010-2012年农民工月均收入年均上涨17.4%,企业用工成本提高。环保成本、土地和资源产品价格呈现刚性上涨局面。在需求不足、产能过剩的情况下,大部分企业微利经营,影响未来投资、技改等生产经营活动。

(五)结构性就业矛盾突出

我国就业总量压力不强,但结构性矛盾突出。结构性失业主要是由于我国产业结构、社会结构变化,劳动力市场的结构特征与社会对劳动力需求不吻合,现有劳动力的知识、技能、观念、区域分布等与市场需求不匹配而引发的失业,表现在行政与内勤人员供给过剩,大专院校毕业生的知识结构与企业需求脱节就业形势严峻,新生代农民工流动性较强,短期就工现象突出,而技术工人和高端技术研发人员严重短缺。2014年,我国大学生将达到727万人,比上年增加28万,过剩行业下岗职工增加,结构性失业趋于严重。

阅读3

我国仍具备保持稳定增长的基本条件

(一)世界经济仍将延续缓慢复苏态势

2014年,世界经济增长情况有望好于2013年,增长格局逐步由新兴经济体主导转变为发达经济体主导,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测世界总产出2013年增长2.9%,2014年增长 3.6%,提高0.7个百分点。经过五年的调整,发达国家系统性金融风险明显降低,“再工业化”等结构性调整措施效果初显。美国经济在页岩气革命、出口倍增计划、智能制造等众多经济战略拉动下,消费市场再度启动,房地产市场走出谷底,IMF预计,2014年美国经济将增长2.6%,比今年提高1个百分点;欧洲随着成员国财政改革以及救助机制的完善,欧债危机冲击逐步缓解,出口竞争力回升,2014年欧元区经济有望实现微弱增长;日本经济在安倍经济学刺激下,仍将保持温和增长态势。但是新兴经济体增长动能疲弱,结构性矛盾突出,在增长放缓、资本外流和本币贬值三者叠加下,部分国家金融乃至实体经济可能出现危机,成为明年世界经济中的不稳定因素。纵观世界经济,发达国家新的增长动力源尚不明朗,美国等国家的货币政策存在退出可能,世界贸易投资格局变化方向不确定,全球债务风险没有完全得到解决,区域动荡给世界经济带来不稳定性。世界经济向好,整体有利于我国外需回暖,但全球经济领域存在的复杂性亦将给我国进出口带来不确定性,我国低端制造业向外转移,发达国家需求回升对我国出口拉动有限,而新兴经济体增速下滑对我国出口将带来不利影响,我国吸引外资难度将加大。同时新兴经济体减速将推动国际市场大宗初级产品价格稳中趋降,有助于降低我国进口成本,并减轻输入性通胀压力。

(二)我国经济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

当前我国改革红利不断释放,科技创新能力逐步提高,国内需求扩大和供给改善潜力巨大。

1、改革开放深入推进将极大调动和激发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活力。新一届政府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大力推进经济、行政领域各项改革,已陆续出台的各项改革举措在明年将会继续发挥积极成效,不断激发市场活力和增长动力,大力推动经济发展。特别是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我国未来改革路线图、时间表做出全面部署,在财政、金融、行政、价格、城镇化等领域改革步伐加快,这将极大激发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活力,有利于充分发挥市场经济作用,调动企业尤其是民营经济积极性,释放制度改革红利。

2、国家努力打造“经济升级版”,调整优化结构展现良好态势。区域方面,东部地区不断调整经济、产业结构,目前转型升级取得初步成效,经济增速率先企稳。由于东部经济总量大、占比高,未来有利于带动全国经济稳步运行。产业方面,第二产业比重回落,第三产业增长较快,服务业发展加速,新兴产业增势良好,新兴业态蓬勃兴起,经济增长潜力逐步累积。企业方面,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指导下,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倒逼下,部分企业积极进行技术升级,加大研发投入,科技创新水平有所提高。今年以来相当一部分工业企业利润上升,增加了企业扩大投资、强化技改等生产经营后劲。

3、我国国内市场空间广阔,扩大内需潜力巨大。当前我国储蓄率维持在较高水平,仍将可以保持较高的投资水平。在高铁、城市基础建设、信息基础设施、节能减排、棚户区改造以及保障房建设等领域仍有较大的投资需求空间。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保障和改善民生,城镇低收入群体和农民收入增速和水平都有明显提高,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为扩大国内消费需求奠定了基础。我国不断突破户籍、土地、教育等制约城镇化发展的障碍,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为内需增长注入新动力。

4、宏观调控水平不断提高,宏观政策仍具备运用空间。今年以来,我国在宏观调控上创新思路,提出了“底线思维”理念,确定了按“上下限”调控的合理区间,采取了与“稳中有进、稳中有为”相配套的政策措施,特别是在调控方向、力度和时机的把握上,在调控手段和工具的使用上,都增加更多的鲜活经验。总体上讲,当前我国宏观政策特别是财政政策仍具备较大的空间,国家总体资产负债安全,财政赤字和政府债务余额均处于安全线内。银行基准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较高,有足够多的调节流动性手段和工具。

阅读4

2014年宏观调控政策

2014年,既要着力化解一些行业产能严重过剩、防范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缓解部分城市房价上涨过猛、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等问题,也就是要“去产能”、“去杠杆”、“去泡沫”,又要保持经济适度增长,防止结构性失业。因此,做好明年经济工作,必须坚持稳中求进、改革创新。

(一)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2014年,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仍然不足,经济回升势头并不稳固,需要保持一定规模的财政支出和必要的结构性减税来带动和引导社会需求。同时,民生等薄弱领域和关键环节财政支出刚性较强,深化改革和推进转型升级也需要一定的财力支持。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主要体现在稳定财政赤字率、适当扩大财政赤字和国债规模以及结构性减税上。建议2014年中央财政赤字规模安排9500亿元,比2013年增加1500亿元;中央代地方发行4000亿元国债,和2013年持平。全国财政赤字规模增加到13500亿元,赤字率约2.2%。结合税制改革,继续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在全国范围内将邮电电信业和铁路运输业等行业纳入营改增试点。清理规范区域优惠政策,转向实施产业导向税收优惠;实施煤炭等品目资源税从价计征改革。进一步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从严控制一般性支出,增加棚户区改造、节能环保、铁路、城市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投资,支持农业可持续发展新战略,努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拓展地方融资渠道,允许地方政府通过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等方式举借债务,加强对地方政府债务情况的监控。

(二)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

2014年,为了有利于市场主体形成合理和稳定的预期,保持经济平稳增长,避免触发潜在财政金融风险,货币政策不宜过紧;同时,为“去产能”、“去杠杆”、“去泡沫”和转型升级创造稳定的政策环境,货币政策也不宜过松。因此,货币政策应继续保持稳健取向,并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和微调。考虑到目前货币存量过高以及货币供应与经济增长和物价之间的经验关系,建议2014年广义货币增长13%,和2013年预期目标一致。加强流动性调控,引导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适度增长,稳定市场预期;盘活存量、优化增量,加大对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支持力度;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引导金融机构为小微企业、创新创业企业、三农等发展提供金融支持。继续完善宏观审慎政策框架,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贷款利率管制的完全放开使利率市场化大为推进,市场利率对资金的配置开始发挥重要作用,我国金融调控开始从数量调控为主逐步进入数量调控和价格调控并重的阶段。应通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和公开市场操作,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稳定和银行间市场利率水平平稳波动。市场利率体系尚未完全形成,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仍需改进,应逐步完善利率间接调控的基本框架和基础条件,适时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价格型工具的政策有效性。

(三)积极扩大有效需求

充分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充分挖掘消费潜力,增强居民消费能力。积极培育信息消费,养老、医疗、保健消费,环境消费等新业态;改善消费环境,推进流通环节仓储、物流等基础设施建设,降低消费品流通成本,加大食品、产品质量监督管理,确保品质安全。充分发挥投资的关键作用。进一步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取消和下放投资审批事项,切实保障企业和个人投资自;发挥政府投资对技术进步、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作用,调整预算内投资结构,大幅压缩用于一般竞争性企业项目投资,适当减少可利用社会资金的经营性基础设施投资,停止建设楼堂馆所等投资;深入贯彻落实“新非公36条”,拓宽民间投资的领域和范围;确定重点投资领域,加快城际高铁和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支持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推进棚户区改造工程建设,加强农业、水利投资等,充分发挥出口的支撑作用。保持传统出口优势,同时形成以技术和大型成套设备出口带动关联行业出口的新模式,创造新的比较优势;加强与相关国家与地区的自贸区建设,稳固推进投资协定谈判;全面推进上海自贸区建设,探索改革新路径,推进服务贸易增长,扩大金融、教育、文化等服务业对外开放;加强对走出去的宏观指导与服务,简化审批程序,充分发挥民营经济积极性,提高对外投资效率;加大对国际大通道内外互联互通建设的协调力度,积极推进陆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推动中巴经济走廊、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努力开拓国际经贸合作新领域;扩大国内转方式调结构所需设备和技术等进口,增加原油、贵金属、粮食等初级产品进口。

(四)加大结构调整力度

一是继续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落实“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更加注重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抓好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建设。二是化解产能过剩。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于化解产能过剩的核心要义主要体现在两点,一方面是完善市场机制,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通过优胜劣汰,淘汰落后产能;另一方面是通过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组织创新等创新发展,推动产业升级,形成更具竞争力、更具优势的主导产业,从根源上解决产能过剩问题。三是加大环境治理与保护生态工作力度,完善生态补偿机制,推进节能减排;推进工业、农业、服务业循环经济发展,力争实现资源能源循环利用;落实和完善大气污染治理计划及配套政策,重视土壤污染治理工作。四是积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细化区域政策指导的空间格局,注重产业区域间梯次转移;加强跨省区、跨流域、跨行政区协作与共建,打造一批具有区域特点的经济圈与经济带;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基本公共服务投入力度,提高贫困地区群众生活水平。五是积极稳妥扎实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推动出台户籍、土地、资金、住房、基本公共服务等方面的配套政策,组织编制实施重点城市群发展规划,各地因地制宜编制和实施本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围绕建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多元化可持续的城镇化投融资机制、降低行政成本的设市模式、改革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在不同区域开展不同层级、不同类型的试点。提高东部地区城市群综合交通运输一体化水平,推进中西部地区城市群内主要城市之间的快速铁路、高速公路建设,加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与交通干线、交通枢纽城市的连接。强化市政公用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五)努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一是继续按照“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舆论”的思路,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重点关注农民工、社会低收入群体社会保障情况。二是重视结构性失业问题,鼓励技术教育培训,同时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做好化解产能过剩过程中下岗职工再就业工作。三是加快建立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长效机制,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努力解决好住房问题,探索适合国情、符合发展阶段性特征的住房模式,主要思路是通过加大供给,通过加大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等保障性住房建设和供给,做好棚户区改造,保障低收入群体住房需求,同时重点增加住房建设用地供给,提高土地容积面积,打破城市与周边地区之间、城区与郊区之间的行政壁垒和市场分割状态,用改革创新的办法抑制房价、扩大住房消费。

(六)积极防范和化解地方债务风险

化解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作为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需要短期应对措施和长期制度建设结合起来。一是加强源头规范,把地方政府性债务分门别类纳入全口径预算管理,严格政府举债程序。加大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清理和规范力度。制定统一标准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严格限制在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建立信息披露制度,及时将融资平台的资金、负债以及项目效益等公之于众。二是尽快建立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制度,允许地方政府合理举债,短期内加大财政部地方政府债的力度。三是建立有效的偿债机制,地方政府应通过出售、转让或证券化国有资产偿还债务。四是研究中央政府救助地方政府的条件和惩罚措施,包括领导干部政绩考核、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等,约束地方政府的举债行为。

(七)全面深化改革促进经济发展

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要求,把经济体制改革分为四类,区分情况、分类推进。国有企业改革、行政管理改革等,属于方向明、见效快的改革,地方和部门可以授权操作,2014年有望推进实施;财税改革、金融改革包括房产税等由于涉及面广,需要中央决策,将加快研究提出改革方案,待全面统筹和审定后,适时推进;土地制度改革等由于认识有待加强,将先行试点,探索规律;涉及到修改现有法律的改革如生态保护、土地法修订等,将加强研究,尽快启动。

阅读5

2014年基本经济走势

根据国内外经济发展环境分析和2014年我国经济政策导向,2014年我国经济增速有望保持基本稳定。

篇6

区域经济与行政区域经济

(一)区域经济与行政区域经济的含义

区域经济是一定区域范围内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活动的总称。

历史上私有制的出现、国家的产生以及国家内部行政管理区划的细分,是区域经济产生的根源。私有制的出现、国家的产生以及国家内部行政管理区划的细分,使原本没有禁锢的经济活动被设置了人为的限制,限制了经济活动的区域。经济活动首先受到国家疆土的限制,跨国经济活动还受到国与国之间的政治、军事、经济等一系列关系的影响。而国内经济活动则主要受到行政区划、行政权力和利益划分、资源分布以及市场条件等限制,这种区域限制到了封建社会发展到顶峰阶段,并对以后的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封建社会形成了诸侯经济,经济活动被严格地限定在狭小的行政区域内,经济活动内在的资源配置关系、商品交换关系、技术交流关系等一切联系都被行政区域割裂开来。显然,这种人为决定的管理区范围内的经济,不应是经济学意义上的区域经济,而是一种行政区域经济,即地方经济。

(二)行政区域经济的特征

区域经济是历史形成的以行政区域为中心的地域性经济活动。地区行政行为对区域经济有着极其深刻的影响,地方政府的政治、经济利益往往左右着区域经济发展的方向、发展速度和总体发展水平。区域经济是依赖行政区域内的资源和市场的经济。由于受到地方经济政策、法规的约束,区域内的重要经济资源和市场往往受到严格的行政保护,区域间的资源流动和市场开放程度都因地方本位利益而受到了较多的限制,从而使得区域经济不得不更多地依赖自身的资源和市场谋求相对合理的发展。所以,区域经济是局部资源垄断和地区性市场垄断经济,也是相对封闭的经济。区域经济是小农经济时代的产物,由于受区域内自身经济、技术、人才资源实力的局限,所以经济水平相对落后。

(三)经济学意义上的行政区域

行政区域经济的本质决定了经济规律不能完全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难以实现最优的资源配置,经济效益不高,缺乏经济活力和持续发展的后劲。于是,打破行政区域界限,利用不同区域资源和市场,具有一定吸引辐射范围的经济学概念上的更具活力的区域经济,成为各种经济主体日益强烈的要求,并最终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在当代经济学中,按照地理特征、资源体系、市场体系之间的某种联系,把以某一地理特征、某一资源链或某一市场链为内容的自然经济区域或区域性市场定义为区域经济。这种经济学意义上的区域经济,是经济活动内在经济规律的要求,是区域经济摆脱行政经济的尝试,是争取经济自由的一种呼声和努力。

区域经济的实证分析

(一)区域经济发展状况

近年来,我国以经济区域板块为特色的经济格局正加速形成。在众多经济圈中,只有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经济圈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是,进入2005年以后,长三角、珠三角的主要经济指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在于高投入、高能耗、低技术、低效率的粗放经济增长方式。长三角以制造业基地的区域特征而崛起,且低端制造业占较大比例,其竞争力主要依赖于低成本的土地和劳动力;珠三角以外向型高新技术制造业和劳动密集的加工型产业为主导,经济的内生性不强,缺乏自主创新的核心竞争力。在严控土地、紧缩银根、资源约束日益凸显的宏观调控中,在国内外的双重竞争压力下,造成了经济增长的减缓。

(二)三大区域经济圈的运行机制分析

中央政府通过改革开放的特区政策所给予的鼎力支持。无论是珠三角的深圳、珠海,长三角的浦东开发区,还是天津的滨海新区,无不享受着中央的特殊经济政策,方方面面都体现着中央政策的关怀。可以说,三大经济圈是由中央政府主导设计、规划和扶植的特殊经济区域体系。中央政府的主导作用是三大区域经济运行机制的核心。三大经济区域发展的历程也证明:其崛起受益于中央政府给予的特殊经济政策;而其经济出现向下拐点的相当重要的因素也是其特殊政策效力的递减。

世界工厂转移的历史机遇。改革开放之初,我国上述经济区域优厚的对外经济政策、廉价的土地、高素质的廉价劳动力所形成的低廉成本以及庞大的商品市场,成为世界工厂或车间搬迁的主要目的地。因此,长三角和珠三角都承接了发达国家产业价值链的大量中低端项目,从而奠定了区域经济的产业基础。可以说,长三角和珠三角区域经济是在外资集中投入下以外资为纽带而形成的经济区域体系。

固有的工业、贸易基础。三大区域经济圈都有计划经济时代留下的相对发达的工业、技术、人才、资金和国际贸易基础。而且,因存在经济关联关系而易形成经济上的联姻。因此,三大区域经济圈的形成有着传统的历史渊源关系,相当的经济发达程度、相近的文化传统,加上传统的协作关系,不容易形成依赖式跛足经济,容易形成均衡利益并保持区域经济合作的稳定。

大型城市和城市群在三大区域经济圈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大型城市或城市群集中了当时国内最优质的工商业资产、最雄厚的金融资产、最先进的生产技术、最优秀的经济建设人才、最有价值的商品市场、最发达的基础设施……引进的外资与技术设施又集中在这些大型城市或城市群中。这使得大城市或城市群的经济发展速度和水平远远超过其它地区。

区域经济运行机制模型及完善策略

(一)区域经济均衡利益机制模型

区域经济不管在哪个层面上运行,其本质都是一种逐利的经济行为。经济主体都要在得到利益的前提下付出代价,这从根本上决定了:可以带来双赢的均衡利益是区域经济运行的核心机制。这种利益可能是经济利益、社会利益、政治利益,但经济利益是区域经济运行的最基本的诱因,因而是区域经济运行机制的内核。

发展区域经济意在打破行政区划所造成的经济割据,而经济割据的解除还要靠行政体系内部的改革和制度创新,调动地方发展区域经济的能动性,这是区域经济运行的最主要的非经济保障机制,包括政府政策的融合和上级政府的政策支持、引导可持续的资本投入等。

确立区域经济运行的载体来加固和拓展区域经济的发展领域,是区域经济运行的又一机制性要素。区域经济是地区间资源与市场的整合与融合,这种整合与融合需要一个按照经济规律组织起来的产业或产业群。这些跨区域的产业或产业群,用资金、设备、产品、利润把两个地区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从而形成一条剪不断的区域经济纽带,区域经济才会真正形成并持续发展下去。因此,如何根据地区间的资源和均衡利益,设计、建立一条能够实现区域经济运行目标的产业链或产业群,是区域经济运行机制中的关键支点。这种政府引导下的以均衡利益为基础的产业化区域经济运行机制,可以用图1来表示。

(二)完善区域经济运行机制的策略

1.建立区域经济均衡利益发掘和评估系统。科学发掘地区间共同的、可实现的利益,是建立区域经济合作机制的关键环节。为此,建立区域经济均衡利益发掘和评估系统是重要的一件工作,该系统的建立可以是地区间共同设立的研究机构,也可以是由若干学术机构组成的网络化研究体系。

2.建立政府促进体系。包括区域经济发展规划、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财税政策等)、完善区域经济法制环境、建立协调机构、提供技术支持等。制定动态的区域经济发展规划是区域经济运行最关键的机制要素之一。我国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经济合作圈中有一大缺陷,是国家级区域经济发展规划滞后,造成区域经济中产业低水平重复建设、盲目引进中低端技术设备、资源消耗过大、经济效益萎缩、区域经济圈的发展可持续性差。因此,根据不同区域资源、市场、社会发展特点,制定具有指导意义的国家级区域经济发展规划,是引导区域经济、消除区域经济法规政策障碍、减少区域经济盲目性、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政策。消除体制也是政府促进体系的关系环节。中部地区有着明显的区位优势,又是全国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基地,中部的失落从客观条件上看难以解释。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国家宏观战略政策的倾斜不够。这说明现行体制不利于在区域经济中形成适应市场经济的高效率的行政管理主体,不利于调动地方政府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因此,建立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具有活力的新型经济管理体制,消除计划经济阴影,是加快区域经济合作的重要策略之一。

3.建立区域经济发展基金,提供强大资金支持。目前区域经济中出现的一个最大的问题是各地区都缺资金,都想从对方得到资金。因此,解决区域经济运行的资金问题是保障区域经济运行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措施。除了寻求政府支持,科学利用外资是区域经济运行最重要的资金来源。

4.调动企业参与区域经济建设的积极性。在市场经济中,区域经济的主体不是政府组织,而应该是不同层次的经济主体—企业。市场经济中,没有企业参与的区域经济,就很难保持持久、活跃的发展动力。在区域经济运行中,科学引导企业资本流动,调动和保护产业资本参与区域经济运行的积极性,是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策略之一。新晨

5.注重区域间城市群在区域经济中纽带作用。城市、城市群和次级城市群是最活跃的经济体系。区域经济中城市及城市群的作用已经日益引起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并借高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建立了以城市为中心的都市经济圈。通过建立城市、城市群或次级城市群间的经济合作,建立城市与城市群间的交通网络,就会在这一网络中集聚各种要素资源,最直接地形成沿交通网络的新生经济带,区域经济也就水到渠成了。

6.学术推动的纵深化是促进区域经济运行的一项有效措施。学术界应在资源调研、市场预测、技术研究与应用以及区域经济运行的政策研究等领域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学术界不应停留在讨论层面,而应组织多学科专家、学者,有针对性地对国内主要的区域经济圈,进行系统的资源调查、产业链设计、市场开发、均衡利益评估以及区域经济圈的学术规划,真正使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务实的理论指导。

参考文献:

篇7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经济的敏感度提高,政策性银行受到更多人的关注。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政策性银行作为一种国家宏观调控经济的工具,对于政府干预和调节金融秩序具有重要影响。但是,政策性银行自其成立以来,在具体的运行过程中所出现的一些问题也值得我们关注。因此,新时期,在经济法视域基础上,加强对政策性银行商业化探讨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政策性银行概述

(一)政策性银行的内涵

所谓政策性银行,指的是一种不以营利为目的,由政府创立、参股或者保证的,为贯彻配合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产业政策的政府金融机构[1]。从该定义可以看出,政策性银行设立的主要目的是为满足政府对市场经济宏观调控的需要,隔断政策性贷款与基础货币的直接联系,从而将商业性金融与政策性金融分离。就目前来讲,我国的政策性银行包括中国进出口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以及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等三大政策性银行。三家政策性银行的设立,不仅能够促进原国有银行的商业化,还能够确保一些投资风险高、投资周期长以及投资效益低的重点扶持企业或国家基础项目工程得到资金方面的支持。

(二)我国政策性银行的资金来源

第一,中国进出口银行的资金来源。一是财政部核拨的财政专项资金、资本金;二是中国进出口银行向金融机构发行的债券。

第二,国家开发银行的资金来源。一是财政部拨付的重点建设基金、资本金;二是向金融机构发行的债券;三是向社会发行的债券;四是中国设银行吸收的存款的一部分。

第三,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资金来源。一是财政部拨付的财政支农资金;二是开户企事业单位的存款;三是对外发行的债券;四是同业存款、境外筹资以及协议存款等。

(三)我国政策性银行的功能

从宏观角度讲,政策性银行具有配置资金资源的功能,能够依据行政政策的规则弥补商业银行的不足。

二、政策性银行面临的法律问题

(一)银行行业组织方面

第一,作为我国宏观调控的核心和纽带,政策性银行不仅能够经营货币,而且还能够进行社会资源再分配[2]。由于这种行业特殊性,政策性银行应承担其一定的社会责任。但是,现有的银行行业组织的监管作用并没有得到有效发挥,也就无法有效解决政策性银行的责任问题。

第二,行业自律作为银行行业组织最主要的表现形式,对于金融监管起着重要的辅助作用。然而,就目前来讲,我国法律虽然制定了一些相关的自律规则,但是大多数规则并不明确,也并没有给予行业自律足够的重视,使得行业自律质量不佳,缺乏可操作性。

第三,虽然银行行业组织创建了全国性的银行业协会,但是在法律方面并没有确认其地位。因此,政策性银行在社会中并不具有权威性,也不能够有效树立其良好的社会形象。

(二)业务准入方面

首先,就目前来讲,政府的完全干预依然存在,再加上在资本率、资产率以及经营模式等方面的问题,这些都对政策性银行的准入范围产生一定的影响。

其次,由于我国相关的业务准入机制不健全,在组织结构上并没有引入市场细分领域专业性的业务,这就使得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领域受到严重影响。

最后,在政策性银行商业化之后,中间业务的准入机制产生了不适应性,从而形成了相应的空白地带,也就无法充分发挥其对市场机制的辅助与补充作用。

(三)资本市场中国有股、法人股的流通方面

现阶段,商业化后的政策性银行只有向金融机构发行债券,才能够确保资金的供给,才能够吸引投资者。但是,国有股权及法人股的限制流通性,不能够实现对非银行国有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同时也影响了对产业机构的调整,进而也对政策性银行的改制环境带来严重影响。

(四)信息披露制度方面

一方面,由于受利润指标考核经营成果的影响,我国政策性银行信息公开披露过于依赖会计制度,规则过于简单,仅停留在资产负债表、财务报告以及资产损益表上,忽略了经营状况与风险等方面的信息。另一方面,由于缺乏有效的保障机制,我国政策性银行信息披露缺乏完善的责任追究机制,缺乏对相关信息披露负责人员的责任机制。

三、基于经济法视域的政策性银行商业化措施

(一)完善相应的银行行业组织

一是为维护政策性银行的整体利益,要完善自律主体结构,提高组织成员的素质,合理设计内部机构的体制,科学塑造组织文化;二是为使政策性银行能够有效接受政府和社会公众的监督,要制定符合银行行业协会自律机制的自律规则;三是为充分发挥政策性银行的服务作用,加强银行行业组织对政策性银行的有效监督,要建立并完善相应的纠纷解决与责任机制。

(二)建立健全相应的监督体制

第一,建立健全相应的会计、报告、审计、披露和稽查制度,使会计事务所的监管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第二,为有效提高相应的监管与运营效率,必须加强市场与政府的有机结合。

第三,为建立健全政策性银行内部控制监管体系,并使其职能作用能够得到充分发挥,必须充分发挥律师事务所的作用,从法律角度对其财务状况与经营行为等进行审核,并为解决相关的信贷、监管与纠纷等问题提供一些法律咨询或起草一些法律文件。

(三)建立健全相应的资本市场法制

其一,要对政策性银行业务与商业银行的业务范围进行明确划分,提高政策性银行及其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其二,要提升政策性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逐步提高信贷资产质量,从而对政策性银行的风险进行有效地防范、控制与管理。其三,要建立并完善相关的产权交易法制,从而创建一个良好的产权交易法律环境。

(四)建立健全相应的业务审查机制

从整体上讲,政策性银行的贷款业务具有长期性的特点。故而,一旦出现行业整体衰退危机,即使其不良贷款率不高,也会出现严重的贷款风险。因此,商业化后的政策性银行要建立健全相应的信贷业务制度,实现“审贷分离”,加强信贷部门、资金部门与评审部门的联合,并明确各部门的权利,从而对其信贷业务的发展形成制约。

四、结语

总之,我国政府财政、商业银行与政策性银行在业务上有着明显的分工,不能互相替代,只能协调配合、互相补充。作为连接商业银行与政府的活动领域的中间地带,政策性银行业务的活动领域还和财政与商业性金融业务领域两边相交。由此可知,一旦政策性银行业务发生变化或调整,都会使我国金融业的发展受到一定的影响。因此,若要使政策性银行业商业化,必须建立并完善相应的经济法律法规。

篇8

根据财政会计行业管理信息系统的统计数据,截至2010年7月1日,我国共有会计师事务所6892家(不含分所),其中6682家属于小型会计师事务所,约占97%。正是由于我国长期以来会计师事务所小而多的行业发展态势,使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竞争激烈,导致事务所为争揽客户恶性价格竞争严重,这严重削弱了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独立性,降低了会计师事务所的执业质量。而事实上,当今会计师事务所的竞争已不仅仅是价格竞争,而是已经进入新的阶段――声誉竞争。

(一)声誉是会计师事务所与社会公众交往的前提社会公众并非都擅长会计与审计专业知识,在进行投资决策时选择具有良好声誉的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公司进行投资就是理性的选择。因此,会计师事务所应注重声誉竞争,以赢得社会公众的信任。

(二)声誉为会计师事务所摆脱不利局面提供了条件社会公众更容易谅解具有良好声誉的会计师事务所。例如,在科龙案中,作为国际“四大“之一的德勤虽面临了巨大的公关危机,但其声誉受损的后果却很大一部分得以消除。

(三)声誉是会计师事务所的一种无形资产既可能使会计师事务所贬值也能使其升值。毁坏的声誉可以恢复,但却永远不可能恢复到最初状态,声誉的价值会迅速贬值。而会计师事务所拥有良好的声誉会使声誉价值与日俱增。

(四)声誉是会计师事务所竞争的有利武器会计师事务所的竞争既是服务质量与人才的竞争,也是声誉的竞争。建立了良好声誉的会计师事务所,即使向企业收取相对较高的费用,由于能为企业创造声誉附加值,其也能获取更多的客户资源。同时,也能吸引更多具有高水平专业技能的优秀人才,提高服务质量。

二、会计师事务所声誉策略的价值动力:声誉效应

声誉是会计师事务所的生命力。2001年,伴随着安然破产的是号称国际“五大”之一的会计师事务所安达信的倒闭。而我国,自2000年以来,几乎每个造假公司没落的背后都有一个造假“同谋”的陨落,如琼民源事件中的原海南中华会计师事务所、银广夏事件中的原深圳中天勤会计师事务所、郑百文事件中的原郑州会计师事务所等。这一系列事件极大的损害了注册会计师行业和会计师事务所的声誉,也反映了声誉策略对会计师事务所生存与发展的价值创造效应。

(一)声誉机制具有激励效应声誉策略不仅能使会计师事务所吸引大量优质客户,增加服务收费,节约交易成本;还可以使其吸引大量优秀专业员工,积聚人才;也可以使其吸引其他事务所,促进合作,提高市场占有率,保持市场稳定。

(二)声誉机制具有约束效应声誉策略能通过惩罚机制对不具备良好声誉的会计师事务所进行约束与制裁。由于投资者专业知识的欠缺,致使其更倾向于依赖审计报告类型及出具审计报告的会计师事务所的声誉来进行投资决策。有些会计师事务所为了获得市场份额,往往采用低价竞争策略,而低价对收益的收缩必然会使其降低审计质量以降低成本,这将会使会计师事务所失去投资者的信任,限制会计师事务所的发展。因此,声誉机制会通过变相制裁,对声誉较差的会计师事务所形成恶性循环,使其丧失市场份额,更进一步降低收益。

三、会计师事务所声誉策略的扩散动力:声誉创建

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会计师事务所要形成竞争优势,创造核心竞争力,建设良好的声誉是其竞争策略的必然选择。会计师事务所声誉的创建必须构建相应的内部机制与外部机制。

(一)构建良好的内部机制 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会计师事务所要创建声誉,充分发挥声誉的激励约束效应,必须构建良好的内部机制。首先,建立健全的组织形式与内部治理结构。根据财政部数据显示,目前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在组织形式选择上存在较为明显的“比例失衡”现象,截至2010年7月1日,国内6892家(不含分所)事务所中,有限责任制会计师事务所4428家,占64%;合伙制会计师事务所2464家,占36%。而在2009年度百强会计师事务所中,仅有3家为合伙制会计师事务所。有限责任制的组织形式由于决策机制、股东限制、质量控制等方面的制度弊端,不利于激励会计师事务所声誉的建设。只有设计科学、合理的事务所组织形式与内部治理模式,才能为会计师事务所创建声誉提供坚实的内部基础。其次,适当平衡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关系。声誉的创建需要会计师事务所及其注册会计师经过长时间的努力与一贯性的保证审计质量才能形成,这就要求会计师事务所正确均衡长期利益与短期利益及事务所组织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声誉的创建不是一蹴而就,需要一个长久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会计师事务所可能会在短期内失去部分业务而导致收益的减少,但长远上却能为其占据市场,创造更多的价值。因此,会计师事务所应以长远利益作为其战略出发点。同时,会计师事务所内要建立严格、完善的奖惩制度,奖励执业品德与执业质量高的注册会计师,惩罚执业品德与执业质量低的注册会计师,使注册会计师自觉维护会计师事务所声誉。

(二)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外因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外部条件,通过内因而作用于事物的存在和发展,加速或延缓事物的发展进程。声誉的创建还必须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与外部条件。

首先,有效提高会计师事务所声誉的市场需求。会计师事务所市场需求的异质性,导致不同会计师事务所建立不同的声誉。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对于市场竞争充分、法律对投资者保护有力时,企业更愿意聘请声誉高的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计,更需要高质量的审计质量。这主要是由于声誉策略的信号传递功能,选择良好声誉的会计师事务所有助于向市场传递企业状况良好的信号,从而有助于其获取投资者的信任。而对于法律环境对投资者保护不利时,会计师事务所创建高声誉的动力也会随之减弱。因此,有效提高对会计师事务所声誉的市场需求,将有助于激励会计师事务所创建良好声誉,提高会计师事务所执业质量。

其次,充分建立会计师事务所声誉的成本收益机制。声誉机制充分、有效运行的条件是声誉策略符合成本收益原则。会计师事务所将竞争定位为声誉策略的前提是声誉的创建必须形成收益,且其收益大于成本。会计师事务所创建良好声誉需要花费高额成本,如果所花费的成本不能获取相应的声誉溢价,那么会计师事务将失去良好声誉创建的动力。因此,允许高声誉的会计师事务所在审计费用中收取相应的声誉溢价,建立健全的成本收益机制,将有助于激励会计师事务所声誉的创建。

最后,逐步完善会计师事务所声誉的外部保障体系。激励会计师事务所声誉的创建必须有赖于政府、行业协会等逐步完善外部保障体系,包括对会计师事务所产权制度、组织形式、管理制度等的完善,以及对会计师事务所执业质量评价体系、声誉评判体系的建立等。2010年,财政部的《会计师事务所财务管理暂行办法》、《关于科学引导小型会计师事务所规范发展的暂行规定》,以及财政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联合的《关于推动大中型会计师事务所采用特殊普通合伙组织形式的暂行规定》,即是对有关体系的完善。

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中,会计师事务所要生存与发展,必须进行理性竞争定位,注重声誉创建,树立自身品牌形象,并根据事务所规模与特点进行合理的品牌定位。只有创建与积累良好声誉的会计师事务所才能真正培育核心竞争力,形成持续竞争优势,在注册会计师行业界立于不败之地,从而推进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持续、良性、健康发展。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和谐社会中会计价值观的构建与会计师事务所定位研究”(08JA63008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企业核心竞争力价值贡献测度与扩散路径研究――基于国家经济安全视角”(71072166)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商燕:《会计师事务所竞争策略选择》,《审计月刊》2010年第5期。

篇9

1.经济运行的内在增长驱动力不足

我国在最近几年的经济发展过程中,总体运行形势中体现出了喜忧皆有的情况,在2015年的年初具有一定的平稳性回升趋势,全国的总体规模出现了下滑性。但是和2012年的发展情况下对比,基本算持平的状态。这样的工业经济发展情况中,从下半年开始,呈现逐渐的回落形式,伴随着国家积极稳健货币政策的出台以及财政政策的影响,在2015年的四个季度中,工业的增长速度呈现下滑的趋势。工业经济企业的稳步性发展和投资有着非常大的关系,并且和社会融资以及规模型增长之间有着关联性。在房地产投资过热的情况下,要想对工业结构进行分析就需要看房地产对于内需消费产生的影响进行研究,我国当前的内部消费增长动力非常弱,很多制造业出现了投资和效益增长都缓慢地情况。因此,说工业经济的增长,在内动力方面还呈现很多的不足之处。

2.工业品出口有所恢复但是市场波动上的风险依然存在

市场时充满着竞争力的市场,具有优胜劣汰和资源优化配置的作用。在2015年初,我国的工业出口产品在总体上增长了20%,这样和2014年以前相对比,有所回升。在工业发展规模上,出口的交货值要比同期所有增长,大约增长了8%,相对于前往几年也有将近两个点的增长力。从出口的目标和目的上看,我国在一些新兴国家的产品出口上,有上升的趋势。对于发达国家的产品出口并没有太多的增长性。出口的商品一般都是纺织类、服装类以及鞋类产品,国外一些房地产市场的回升性,极大的带动了家具的出口,这样的增长情况让我国的出口业更加完善。

3.工业向着信息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自主创新力度不足

在当前的社会发展过程中,正是技术革命的深化时期,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因为信息和网络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例如,3D打印机的出现,大数据以及互联网+等等都是让人和机体进行有效的智能结合,这些在制造业上已经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倪端。在最近几年的发展过程中,我国的制造业在结构上正在不断的升级和深化,主要表现是使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促进行业的集体化发展。例如,在上海、广东以及重庆等地方,已经在新兴技术产业方面出现了40多个发展基地,在工业机器人得使用数量上也一直则增长。这样在未来还会有所突破。3D打印机在市场上具有非常大的发展潜力,突破了传统行业的局限。在2016年的下半年预计此项技术在市场的规模上会突破100亿元。我国在智能化发展以及创新方面尽管有了一定的进步性,但是和国外一些先进的国家相对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性,主要的产品也集中在制造业的家电和金属方面。因为自主创新能力非常薄弱,很多地方的创新力还不是非常足,依靠于对国外的引进,例如,使用手臂方式的机器人或者集成式的机器人,在技术上无法突破瓶颈,因此在短期内还需要不断的强化自主创新能力,以此和西方一些科学技术发达国家相抗衡。

4.产能过剩的风险依然存在

我国从2012年开始就进行产能过剩化解工作,因为市场的导向性作用,对于劣势企业有了淘汰的机制,这样倒闭效应就更加明显,市场的潜在风险加大。主要表现在,产能过剩可能导致银行在贷款方面的风险非常大,当前在产能过剩的行业上一般都有非常高的负债率,这种负债率还在持续的上升。例如,在化学纤维方面,钢铁以及有色金属方面的负债率已经达到了50%以上,由于在产的负债率不断的上升,并且产业利润还在不断的下降,这种作用会让一些存在产能过剩的行业在资金上存在一定的压力。其次,很多的债务违约情况出现,非常有可能引起系统性风险的产生。很多企业除了银行借贷以外,还会使用民间借贷的方式,民间借贷在应付账款和预付账款渠道更多,债务结构也更加复杂,因此牵连的债务人就更多。若是企业出现了资不抵债的情况,非常有可能引发负债外逃的情况,这种债务纠纷引发的社会风险会更大。最后,产能过剩对于地方的财务增长具有一定的负面性影响。很多地区因为产能过剩情况非常严重,并且他们已经成为地方财政的主要税收来源,接续产业的迟缓性,差能过剩企业的淘汰,让企业的总体数量减少,这样地方税收政策锐减。市场的淘汰性牵动着万千企业,更牵动着万千企业职工的根本利益,这样所引发的失业救治问题就非常明显。

二、工业经济形势政策建议研究

1.对财政和税收政策进行调整,优化工业产业结构

有效的税收和财政政策能够对产业结构调整以及技术的创新产生非常大的促进性作用,国家可以在产业结构政策的锐减方面发挥更加积极性的作用,以此强化企业的利润受惠面,这样的政策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企业的负担,尤其是高科技行业。可以增加微观的主体在经济活动方面的目标,减少一些不科学性的收费,以此减少企业的负担和压力。对于科研方面的指出和税收的政策要及时的减除,强化企业在税收方面的折扣,促进企业技术的强化和改造,让企业利用财政和税收方面的政策,当作自己前进的梯度,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这样对于区域性目标的建设和新格局的落定以及发展具有非常大的促进性作用。

2.市场对于产能过剩问题的有效调节

市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作为一个杠杆出现,不仅仅能够淘汰落后的企业,还能够对产能过剩的问题进行调节。对于产能过剩进行调节是资源优化使用的结果,强化对资源的有效使用主要是在工业方面对资源的更好利用,低能耗、环保以及安全性的生产,制定出完善的科学的行业准入条款,禁止一些高污染、高耗能和低水平以及低效率的生产能力的企业进入到市场中,由此也针对市场情况建立起较为完善的生态保护补偿体制,以此引导一些投资者对产品进行有效的调整和技术上的结构。对于一些因为产能过剩被市场淘汰的企业实行补偿和圆柱,鼓励不符合市场情况的企业退出市场,还需要转变政府职能,在投资上准确的观察市场的情况,以此减少盲目投资情况的出现。政府还可以对工业决策以及投资方面进行引导,对企业进行监督,以此给企业指明更明确的投资方向。

3.工业领域的体制改革,给企业提供新的发展活力

企业的发展需要注意短期投资以及长期投资政策的有效性连接,让市场和企业的活力有效释放,深化体制改革,以此激发出市场对企业作用的潜在能力。对于政府的投资体制进行完善和改变,不断的提升产业发展的质量和产业的效益,在较大的企业中实行股份制的改革,完善企业经理人结构,只有这样才能让企业的整体创新力得到提升,并且企业的整体素质也在提升。发挥好市场的导向以及资源优化配置的作用,让资源要素在价格上有新的突破,以此完善价格机制,建立起更加公开的透明的以及合理的资源价格机制。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对工业经济形势进行分析与政策建议进行了阐述,文章一共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为对当前情况下工业运行特点的分析和研究,表现为经济运行的内在增长驱动力不足、业品出口有所恢复但是市场波动上的风险依然存在、工业向着信息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自主创新力度不足、产能过剩的风险依然存在对于未来工业发展的建议有对财政和税收政策进行调整,优化工业产业结构、市场对于产能过剩问题的有效调节、工业领域的体制改革,给企业提供新的发展活力。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提升工业生产能力和工业效益。

参考文献:

[1]刘春立.中国的放射化学教育与核工业发展——以北京大学为例[J].核化学与放射化学,2015,37(5):381-384.1.

篇10

2002年,德国经济一直处于停滞状态,总体表现甚至不如2001年。据联邦德国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数据,去年增长仅为0.2%,这个增幅也是自1993年以来最低的一年。

根据表中三项数据,可大体反映出2002年德国经济陷入轻度衰退状态,经济增长是近10年来最低的一年,且去年能勉强达到0.2%的微弱增长,完全靠外贸贡献率1.5个百分点独立支撑。因为上年固定资产总投资和私人消费两项贡献率均为负数(-6.4%和-0.5%)。否则,经济增长状况更加暗淡。财政赤字高达772亿欧元,是欧元区内少数几个突破《马约》标准的国家。赤字激增固然与财政支出刚性强和财政收入增长缓慢有直接关系,但基本原因在于这两年经济持续疲软而导致税收增长目标落空。失业是德国多年固有矛盾,在上世纪90年代同样突出,只不过在近两年经济停滞状态下近一步凸显。长期的高失业中既有就业总量供给过剩,又有劳动力市场结构失衡问题。此外,其它几项短期指标均不乐观,如私人消费增长平平,失去对经济的拉动作用。至于设备投资特别是建筑业投资已连续7个季度停滞或负增且已形成下降惯性,不仅与经济低迷相伴,而且也是引致经济复苏迟缓乏力的主因之一。相比之下,去年德国外贸出口稍许乐观,成为拉动经济的最主要动力,详见下表。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经济增长率 �1.1 +2.3 +1.7 +0.8 +1.4 +2.0 +2.0 +2.9 +0.6 +0.2 1.0+ 失业率 8.9 9.6 9.4 10.4 11.4 11.1 10.5 9.6 9.4 9.8 0 赤字/GDP 0 0 3.3 0 0 2.2 1.5 1.4 2.8 3.7 2.75

资料来源:联邦德国统计局2003年1月公布的数据和联邦财政部公布的数据。

2003年数系政府提出的预测值。

二、结构矛盾和外部环境影响

从纵向比较看,近两年德国经济的增长表现似乎又重现了德国在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的常态,即经济持续低迷,再现增长疲态(平均1.7%)。在分析德国经济形势时,一方面要观测短期供需因素变化,同时还需把引致经济持续疲软的短期原因和中长期因素结合起来比较。概括地讲,中长期因素表现在两方面:结构老化和外部冲击。结构问题首先表现在,在上世纪80年代以来,德国经济结构变动很小,第一和第三产业在经济结构中所占比重几乎没有什么变动,增长结构中主要靠传统产业拉动,比如,德国的传统制造业占GDP高达30%以上,差不多比美国高出近4个百分点。而传统制造业近年来一直受到国际市场需求约束和利润平均化影响。加上德国现行体制中的“三高“(高税收、高工资和高福利)挤压,传统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实际贡献度逐年下降。传统产业固然是一个工业化国家的基干部门,但要维持住这一实体产业的竞争力同样要靠新技术和资金的持续性投入。作为工业大国,德国近两年来的设备投资则是逐年下降,特别是在研制与开发方面(占GDP的比重),德国又明显低于美国和日本,而且也落后于瑞典、瑞士、芬兰和韩国等国。另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是,德国建筑业属于传统产业。这一产业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年年萎缩,年年负增。据有关分析,从1996年起,建筑业非但对整体经济有所推动,反而使每年的经济增长缩减0.3个百分点,成为德国经济的长期负担。

篇11

新兴产业发展尚未达预期

很多国家都在研究经济下行的风险,都想改变目前的经济发展模式,全世界都期望用新兴产业带动经济发展。很多国家都制订了新兴产业的发展计划,但目前看来,新兴产业的发展还没有取得大的进展,新兴产业发展水平还不够。促进新兴产业发展既要依赖于宏观政策的调整,也要依赖于我们企业家自身的努力。

我们注意到过去支撑我们经济发展的三大产业都在转型升级。过去20年中,经济的驱动因素出现了新的变化。

第一,创新驱动转型。过去的创新驱动比较简单,就是购买设备。但从今天看,买设备还不能完全解决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更多还是要靠我们在消化、吸收、创新的基础上进行持续创新。

第二,向内需主导和消费者转型。全世界经济面临的下行风险使我们必须扩大内需。

第三,绿色低碳转型。“十二五”期间,国家在节能减排方面有明确的规划。绿色不是简单的节能减排,节能减排本身也催生出很多新型的产业,比如云计算产业。云计算很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节能,云计算带来节能的技术、设备、模式的创新。所以推动节能减排、绿色低碳的过程同时也是绿色产业发展的过程。从发达国家的经验看,发达国家也是从人均GDP 5000美元开始治理环境,发展节能环保产业。

第四,向制造服务的转型也是驱动经济发展的一大因素。

第五,产业转移。产业转移已经成为很多行业的重要特征。

工业的转型升级是工业全面优化的过程,两化融合有一些最基本的路径,然而如果仅仅研究这些基本路径,对传统产业升级来说还不够。从工业性质讲,要从OEM向ODM再向OBM转型。中国两万亿元的出口中,50%是OEM产生的,提高ODM和OBM的比重迫在眉睫。

提升在全球产业分工中的地位

提升我们在产业分工中的地位。我们现在出口两万亿元,其中出口到美国的就有3000亿元。怎么转型升级呢?我们要从需求链、产业链、资金链、物流和供应链、价格链等多个方向思考,才可以提高我们在价值链中的分工地位,提高产业附加值。

我们取得了一些进展,但还面临很多问题。从产业升级的着力点看:第一,要突破核心技术,尽管技术创新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是这是产业升级的核心,因此必须要突破。

第二,打破产业链条。我们自己在整个产业链上还有很多缺失,而缺失的环节恰恰是高附加值的领域。

第三,创新商业模式,提高在终端领域的影响力。产业升级就是提升自主设计能力,创造更多自有品牌,自己控制商业渠道,自己创造商业模式。

传统产业的升级体现的是品牌、设计和资源的整合,也体现新的制造模式。从信息产业看,我们在某些领域取得了成功,比如华为和中兴。现在我们有很多新的产业领域,某种意义上讲,我们这些新的产业与发达国家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这时怎样才能领先一步呢?就要靠自主创新。

无论是传统产业还是新兴产业都要提高自主制造的能力,但是我们的制造基础,无论是基础的零部件、基础材料、基础装备还是企业管理,与发达国家比都还有很大的差距。当然,转型升级也涉及到制造模式、制造的服务模式和商业模式的转型,因此转型升级不仅仅是在技术层面。

加快推进工业转型

我们期望工业转型加快推进,希望通过工业转型来实现我国工业由大到强的历史性的跨越。这取决于每一个企业的努力,要靠每一个技术团队、每一个装备、每一项管理、每一个战略、每一个模式的创新。

转型升级也离不开政策的引导和支持。在转型升级中,特别是高端产业的转型中,国家扮演的角色至关重要。再如,发展航空产业,想要发展航空产业的所有环节难度很大,但在某些特殊的领域里面,我们要成为出口的大国。

企业无疑是转型升级最重要的角色。从政策层面讲,第一要给予产业发展好的政策空间,加大配套设施的建设;第二是营造创新的环境;第三是努力扩大产业需求。在新兴产业方面,政府和企业共同培育和研发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