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小儿推拿中医基础

小儿推拿中医基础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7-10 09:25:01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小儿推拿中医基础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小儿推拿中医基础

篇1

关键词:中医儿科学/发展趋势;推拿手法;绿色消费;绿色医疗;儿童

小儿推拿是一种非常古老的疾病治疗方法,可以说与人类的文明史共存,在人类抗击病魔中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然而,到近代由于西医的传入与发展,特别在儿科领域,抗生素等药物的出现与应用,使人们看到许多急症和感染性疾病能得到有效医治和及时控制,于是对包括推拿在内的中医治疗有所忽视。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诸如西药的毒副反应、大量耐药菌的出现和非器质性病变的发病率不断升高等,西医的某些不足之处日渐显现,从而使人们对这两种医学体系有了审慎的思辨,在重新认识西医的同时,也重新发现了中医的闪光点。

由于人类疾病谱的变化和健康概念的更新,使人们对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目前采用天然药物和自然疗法替代部分化学药品,已成为国际医药发展的普遍动向和趋势。近年来,人们开始倡导整体治疗观念,提倡自然疗法和绿色医疗,推拿作为自然疗法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自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1绿色消费理念促进小儿推拿的发展

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从根本上讲,就是人类消费行为、消费方式与对自然的开发、利用、破坏的关系。如何将资源保护和发展。结合起来,既要使目前一代人得到最大的、持久的利益,又要保护其潜力,以满足后代的需要,这种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是一些生态学家在1980年提出的。1992年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把环境问题和发展问题结合起来,将“可持续发展”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新模式,很快取得全人类的共识,并成为人类对未来发展道路的明确选择,于是出现了一种以简朴、方便和健康为目标的生活方式,也就是以“绿色消费”为主要特征的新的生活方式。

绿色消费是人们在对生存环境的担忧、对人们行为反思的基础上提出的,而绿色医疗消费是人们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概念的更新和对抗生素的担忧,逐步形成的一种新型医疗消费[1]。由于绿色消费才开始兴起,其本身尚未呈现出稳定的特点,特别是绿色医疗消费对许多人来说依然是非常陌生,再加上绿色医疗中主要是针对慢性疾病、亚健康患者,对急症、重症存在一定缺陷,致使许多人在生病时首先选择静脉用药。但从青岛市中医医院儿科门诊就诊患者家庭分析,家庭生活水平较高,特别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群中,对儿科绿色医疗消费格外关注,他们对抗生素的应用非常慎重,在孩子生病时,首先选择推拿。在医生告之需要抗生素时,也配合推拿而缩短抗生素的应用时间。这说明绿色医疗消费的形成是随着其生活质量与水平的不断提高而逐步形成的,而绿色医疗宣传教育、科普知识推广具有提高人们绿色医疗意识的作用。当然,绿色医疗消费意识的上升不是一种从天而降的偶然现象,也不仅仅靠宣传教育手段就能达到,它本质上是经济发展和生活质量提高的产物。绿色医疗消费是一种有益于人类自身健康发展的新思想,也是21世纪的主要潮流。

2临床疗效确定了小儿推拿的学术地位

以三字经流派推拿为例,阐明临床疗效对小儿推拿的作用。青岛市中医医院儿科自1955年建科以来,以三字经流派推拿治疗小儿疾病,历经几代人的努力形成了系统的治疗方案。如三字经流派推拿治疗小儿风热感冒,临床取穴:平肝清肺10min,清天河水10min(热重改用退六腑10min),顺运内八卦5min,治疗3次,有效率96%,治愈率72%;临床观察了60例伤食呕吐患儿,治愈54例,有效4例,无效2例,治愈率为90%,有效率为96.7%。总之,对小儿常见病、多发病采用推拿的方法,取得了显著的临床疗效,赢得了家长们的信任,其经济效益近5年来,平均每年以33.8%的速度持续增长。对于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儿童,在急性发作期采用药物控制症状,在临床症状消失后,进行保健推拿以提高患儿自身抗病能力,待3~4周后再次进行推拿,以减少感冒次数,从而起到治病及预防保健作用,扩大了临床治疗范围,提升了小儿推拿的学术地位。

3小儿推拿的发展方向[2]

3.1继承前辈在小儿推拿领域中的诊治经验,向更高、更新、更广的医疗技能空间发展所谓更高,就是指小儿推拿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对疾病的原因、病机、辨证施治手法理论等的研究水平将有较大的提高,这是小儿推拿向前发展的根本任务;所谓更新,就是指小儿推拿疗法的适应范围将向新的领域挑战和拓展,象当今较为多见的小儿肥胖症和被世界医学界公认的疑难杂症——小儿脑性瘫痪等将会在未来取得较好的疗效,这是小儿推拿向前发展所追求的新目标;所谓更广,就是指小儿推拿在未来将为世界大多数国家的人们所认识和接受,成为盛况空前的世界性医学,这是小儿推拿学科向前发展的美好前景。

3.2为小儿保健养身、增强体质提供全新的医学途径,这也是时代赋予小儿推拿的历史新使命当今,小儿推拿疗法正以它独特的手法、神奇的功力、显著的效果,为儿童保健要从小儿抓起,尽早打好健康基础方面,小儿推拿有着许多潜在的优势。小儿推拿疗法并不是以消除原始致病因素及逆转病理变化为特长,而是从总体上对小儿的各种机能状态进行整体性调节,从而起到治病及预防保健作用,消除疾病前的“亚健康”状态,这对增强小儿体质和提高防病能力起着决定作用。

3.3小儿推拿的发展前景由于人类疾病谱的变化和健康概念的更新,使人们对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目前采用天然药物和自然疗法替代部分化学药品,已成为国际医药发展的普遍动向和趋势。

小儿推拿迎合了人们的医疗保健需求,作为一种非药物、无痛苦、易接受且有效的自然疗法,以其简、便、验、廉的特点被人们所认可与接受。其操作简单,凡通过系统学习和培训者,基本上都能掌握手法操作,当然要求施术者做到“轻快柔和、平稳着实”并非易事;其施术方便,不论何时何地、条件优劣,都能对求诊儿童施治;其疗效灵验,在诊断正确和手法得当的前提下,通常都会取得较满意的效果;其费用低廉,比起针、药来要相对便宜,既免除患儿的服药困难,惧怕打针之苦,又节省医疗费用,迎合儿童的医疗和保健需求。因此,小儿推拿正以它独特的魅力倍受世人瞩目,也将成为较有潜力的国际医学交流热门学科。

篇2

【关键词】 厌食/中医药疗法; 推拿; 脾胃病证; 锌/缺乏; 儿童,学龄前

厌食是指小儿较长时期食欲减退,甚则拒食的一种常见病。病因为饮食喂养不当,恣食肥甘,过食生冷,损伤脾胃正常运化功能;或因素禀脾胃虚弱,后天不足,脾虚则不运,胃弱则不纳,从而产生见食不贪,日久消瘦,甚至影响生长发育[1]。现代医学认为厌食与微量元素锌缺乏有关,治疗以补充锌制剂为主。中医药疗法在治疗小儿厌食方面具有特色优势,其中小儿推拿疗效显著,且可免除打针服药之苦,使治疗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受到广大患儿及家长的青睐。现将本科推拿治疗小儿厌食的经验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0905/201004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儿科门诊收治厌食患儿80例,其中男48例,女32例;年龄6个月至8岁,平均(4.52±3.75)岁,其中6个月至1岁12例,~3岁26例,~6岁34例,~8岁8例;脾胃不和型26例,脾胃气虚型35例,脾胃阴虚型10例,肝旺脾虚型9例。

1.2 诊断标准 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小儿厌食的诊断依据及中医证候分型标准[1]。(l)长期食欲不振,而无其他疾病者;(2)面色少华,形体偏瘦,但精神尚好,无腹膨;(3)有喂养不当史,如进食无定时定量、过食生冷、甘甜厚味、零食及偏食等。

1.3 纳入标准 (l)符合小儿厌食中医诊断及分型标准;(2)年龄6个月至8岁;(3)依从性好,患儿家长及监护人知情同意者。

1.4 排除标准 (l)因某些疾病,如口腔溃疡,引起的食欲减退、食量减少;(2)同时接受其他疗法,如口服药物等;(3)小儿推拿禁忌证,如骨折、皮肤疮疡、创伤出血等。

1.5 治疗方法 采用辨证分型推拿治疗。基本穴位:补脾500次,清胃500次,揉板门50次,推四横纹300次,摩腹500次,捏脊3~5遍。加减:脾胃不和型加运八卦300次;脾胃气虚型:补脾500~1 000次,加清补大肠300次;脾胃阴虚型加清大肠300次,清天河水300次;肝旺脾虚型加平肝300次,清天河水300次。推拿介质选用滑石粉。每日1次,每周6次,10次为1个疗程。

1.6 观察指标 各年龄组和各证型厌食患儿推拿的治疗效果。

1.7 疗效判定标准 (1)痊愈:食欲明显增加,伴随症状消失;(2)好转:食欲略有增加,伴随症状减轻;(3)无效:食欲未见改善[2]。

2 结果

2.1 各年龄组厌食患儿推拿疗效比较 见表1。表1 各年龄组厌食患儿推拿疗效比较[n(%)]表1结果说明,年龄越小,推拿治疗效果越好。

2.2 各证型厌食患儿推拿疗效比较 见表2。表2 各证型厌食患儿推拿疗效比较[n(%)]表2结果说明,各辨证分型之间小儿推拿总有效率相当。

3 讨论

小儿厌食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病变脏腑以脾胃为主,脾胃运化失职是发生本病的主要机制,因此治疗应从脾胃论治,重在调和脾胃,扶助运化[3]。推拿疗法是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根据小儿生理病理特点,在其体表特定的穴位或部位施以技巧手法,以防病治病或助长益智的一种外治疗法。小儿推拿历史悠久,在明清时期即已形成独立体系,并成立小儿推拿科。唐代孙思邈尤推崇将推拿疗法应用于小儿疾病,认为小儿“鼻塞不通有涕出”“夜啼”“腹胀满”“不能哺乳”等病证都可用推拿治疗。

本研究采用辨证推拿疗法,以中医辨证论治理论为基础,并结合患儿自身体质状况,体现了中医学的“整体观念”思想。推拿主穴选用补脾、清胃以健脾助运、消食和胃。《小儿推拿方脉话婴秘旨全书》中说:“脾经有病食不进,推动脾土必效应”;四横纹具有理中行气、化积消胀、退热除烦之功效;中医经络学说认为,胸腹为五脏六腑所居之处,而腹部是阴中之阴,腹部有任脉、足少阴肾经、足阳明胃经、足厥阴肝经及足太阴脾经五条经脉循行。摩腹可以“通和上下,分理阴阳,去旧生新,充实五脏。驱外感之诸邪,清内生之百症”。现代医学认为,摩腹能强健腹部肌肉,促进血液及淋巴液循环,增强胃肠蠕动和加强消化液分泌,改善消化吸收功能[4]。唐·孙思邈撰《千金要方》指出:“摩腹数百遍,则食易消,大益人,令人能饮食,无百病。”捏脊具有疏通经络、调整阴阳、促进气血运行、改善脏腑功能以及增强机体抗病能力等作用,在健脾和胃方面的功效尤为突出。研究表明,单纯捏脊可以改善尿淀粉酶活性,且优于口服参苓白术散和小儿胃酶合剂组[5]。推拿配穴的选用,以“个体化”为原则,脾胃气虚者增加补脾次数,加揉外劳宫穴,以健脾温中益气;脾胃不和者加运八卦以升清降浊、调和脏腑;脾胃阴虚者加揉二马、运水入土以滋阴养胃;阴虚多热者加清天河水以滋阴退热;偏肝旺者加清肝经、掐五指节以清热平肝;恶心、呕吐者配清胃、揉板门健脾和胃止吐。诸法合用,从而达到治疗厌食的目的。

本研究结果显示推拿治疗小儿厌食临床疗效显著,年龄越小效果越好,而不同证型间总有效率相当,考虑与小儿特殊的生理、病理特点有关。小儿体属“纯阳”,未经克伐,患病后病情多比较单纯;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脏器清灵、易趋康复”,推拿治疗后康复较快;小儿皮肤稚嫩,对推拿治疗比较敏感,疗效满意。不良的饮食习惯是小儿厌食的主要原因,高蛋白、高糖饮食,吃饭不定时、生活不规律、边吃边玩等都可影响食欲。因此在小儿推拿治疗的同时,对患儿进行日常调护非常重要,应嘱家长培养其良好的饮食、起居习惯,以巩固疗效。

参考文献

[1] 盛丽先.小儿病中医保健[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20135.

[2]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78.

篇3

小儿推拿是一种非常古老的疾病治疗方法,可以说与人类的文明史共存,在人类抗击病魔中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然而,到近代由于西医的传入与发展,特别在儿科领域,抗生素等药物的出现与应用,使人们看到许多急症和感染性疾病能得到有效医治和及时控制,于是对包括推拿在内的中医治疗有所忽视。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诸如西药的毒副反应、大量耐药菌的出现和非器质性病变的发病率不断升高等,西医的某些不足之处日渐显现,从而使人们对这两种医学体系有了审慎的思辨,在重新认识西医的同时,也重新发现了中医的闪光点。

由于人类疾病谱的变化和健康概念的更新,使人们对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目前采用天然药物和自然疗法替代部分化学药品,已成为国际医药发展的普遍动向和趋势。近年来,人们开始倡导整体治疗观念,提倡自然疗法和绿色医疗,推拿作为自然疗法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自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1绿色消费理念促进小儿推拿的发展

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从根本上讲,就是人类消费行为、消费方式与对自然的开发、利用、破坏的关系。如何将资源保护和发展。结合起来,既要使目前一代人得到最大的、持久的利益,又要保护其潜力,以满足后代的需要,这种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是一些生态学家在1980年提出的。1992年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把环境问题和发展问题结合起来,将“可持续发展”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新模式,很快取得全人类的共识,并成为人类对未来发展道路的明确选择,于是出现了一种以简朴、方便和健康为目标的生活方式,也就是以“绿色消费”为主要特征的新的生活方式。

绿色消费是人们在对生存环境的担忧、对人们行为反思的基础上提出的,而绿色医疗消费是人们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概念的更新和对抗生素的担忧,逐步形成的一种新型医疗消费[1]。由于绿色消费才开始兴起,其本身尚未呈现出稳定的特点,特别是绿色医疗消费对许多人来说依然是非常陌生,再加上绿色医疗中主要是针对慢性疾病、亚健康患者,对急症、重症存在一定缺陷,致使许多人在生病时首先选择静脉用药。但从青岛市中医医院儿科门诊就诊患者家庭分析,家庭生活水平较高,特别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群中,对儿科绿色医疗消费格外关注,他们对抗生素的应用非常慎重,在孩子生病时,首先选择推拿。在医生告之需要抗生素时,也配合推拿而缩短抗生素的应用时间。这说明绿色医疗消费的形成是随着其生活质量与水平的不断提高而逐步形成的,而绿色医疗宣传教育、科普知识推广具有提高人们绿色医疗意识的作用。当然,绿色医疗消费意识的上升不是一种从天而降的偶然现象,也不仅仅靠宣传教育手段就能达到,它本质上是经济发展和生活质量提高的产物。绿色医疗消费是一种有益于人类自身健康发展的新思想,也是21世纪的主要潮流。

2临床疗效确定了小儿推拿的学术地位

以三字经流派推拿为例,阐明临床疗效对小儿推拿的作用。青岛市中医医院儿科自1955年建科以来,以三字经流派推拿治疗小儿疾病,历经几代人的努力形成了系统的治疗方案。如三字经流派推拿治疗小儿风热感冒,临床取穴:平肝清肺10min,清天河水10min(热重改用退六腑10min),顺运内八卦5min,治疗3次,有效率96%,治愈率72%;临床观察了60例伤食呕吐患儿,治愈54例,有效4例,无效2例,治愈率为90%,有效率为96.7%。总之,对小儿常见病、多发病采用推拿的方法,取得了显著的临床疗效,赢得了家长们的信任,其经济效益近5年来,平均每年以33.8%的速度持续增长。对于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儿童,在急性发作期采用药物控制症状,在临床症状消失后,进行保健推拿以提高患儿自身抗病能力,待3~4周后再次进行推拿,以减少感冒次数,从而起到治病及预防保健作用,扩大了临床治疗范围,提升了小儿推拿的学术地位。

3小儿推拿的发展方向

3.1继承前辈在小儿推拿领域中的诊治经验,向更高、更新、更广的医疗技能空间发展所谓更高,就是指小儿推拿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对疾病的原因、病机、辨证施治手法理论等的研究水平将有较大的提高,这是小儿推拿向前发展的根本任务;所谓更新,就是指小儿推拿疗法的适应范围将向新的领域挑战和拓展,象当今较为多见的小儿肥胖症和被世界医学界公认的疑难杂症——小儿脑性瘫痪等将会在未来取得较好的疗效,这是小儿推拿向前发展所追求的新目标;所谓更广,就是指小儿推拿在未来将为世界大多数国家的人们所认识和接受,成为盛况空前的世界性医学,这是小儿推拿学科向前发展的美好前景。

3.2为小儿保健养身、增强体质提供全新的医学途径,这也是时代赋予小儿推拿的历史新使命当今,小儿推拿疗法正以它独特的手法、神奇的功力、显著的效果,为儿童保健要从小儿抓起,尽早打好健康基础方面,小儿推拿有着许多潜在的优势。小儿推拿疗法并不是以消除原始致病因素及逆转病理变化为特长,而是从总体上对小儿的各种机能状态进行整体性调节,从而起到治病及预防保健作用,消除疾病前的“亚健康”状态,这对增强小儿体质和提高防病能力起着决定作用。

3.3小儿推拿的发展前景由于人类疾病谱的变化和健康概念的更新,使人们对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目前采用天然药物和自然疗法替代部分化学药品,已成为国际医药发展的普遍动向和趋势。

小儿推拿迎合了人们的医疗保健需求,作为一种非药物、无痛苦、易接受且有效的自然疗法,以其简、便、验、廉的特点被人们所认可与接受。其操作简单,凡通过系统学习和培训者,基本上都能掌握手法操作,当然要求施术者做到“轻快柔和、平稳着实”并非易事;其施术方便,不论何时何地、条件优劣,都能对求诊儿童施治;其疗效灵验,在诊断正确和手法得当的前提下,通常都会取得较满意的效果;其费用低廉,比起针、药来要相对便宜,既免除患儿的服药困难,惧怕打针之苦,又节省医疗费用,迎合儿童的医疗和保健需求。因此,小儿推拿正以它独特的魅力倍受世人瞩目,也将成为较有潜力的国际医学交流热门学科。

篇4

《儿科推拿摘要辨证指南》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整理的众多书目之一,该书蕴含了作者独到的理论见解与丰富的临证经验,有助于拓展治疗的思路,丰富治疗的方法,具有深入整理研究的价值。为了能使同道对此书有所了解,本文从学术特色与临床应用价值方面作一阐述。

1 学术特色

1.1 立足小儿基本特点,四诊之中尤重望诊。小儿与成人不同,形气未充,脏腑柔弱,智慧未成,有其独特的生理病理特点,因而在疾病的诊断过程中四诊运用应当有所区别。王氏在开篇即提出:“保婴一术,名曰哑科,口不能言,脉不能视,盖欲知小儿之病,必审其色。”因而特别重视望诊的运用。他在“入门察色”、“五视法”等篇中对望诊的方法和要点进行了总结,强调通过小儿神色、五官、五色、形体、指纹、斑疹、二便的观察,确定病因、病位、病机,判断疾病的预后,经验独到,简便易行,丰富了儿科推拿诊断学的内容。

1.2 强调推拿的特殊疗效:该书在“总论”中强调推拿对小儿疾病有特殊的疗效,认为“推拿一道,真能操造化夺天工矣,岂不神欤”。概括地论述了小儿推拿的原则和注意事项,他说:“惊有危急生死之症,法有捏推拿做之功。先须寻筋推擦,次用灯火按穴而行。审病针灸,对症投汤,无不随手而应”。告诫医生“毋偏己见,毋做聪明”,要“因症次第,分别而施”。

1.3 提出了手部和头面部的推拿操作常规程序。该书在治疗方法上,强调推攒竹、推坎宫、运耳背高骨等法,认为推拿时要按“推拿手部次第”和“推拿面部次第”等顺序而作。即手部和头面部的推拿操作常规程序。如“推拿手部次第:一推虎口三关,二推五指尖,三燃五指尖,四运掌心八卦,五分阴阳,六看寒热推三关六腑,七看寒热用十大手法而行,八运用肘”。“推拿面部次第:一推坎宫,二推攒竹穴,三运太阳,四运耳背高骨,五掐承浆一下,六掐两颊车一下,七掐两听会一下,八掐两太阳一下,九掐眉心一下,十掐人中一下,再用两手提儿两耳三下,乃推拿不易之诀也”。

2 临床应用价值

2.1 手法操作的特点:文献中提出了名目繁多的复合操作法,这些方法既有一定的姿势,又有特定名称,其特点如下:一是根据操作手法的形象而定,如二龙戏珠、苍龙摆尾等;二是依其手法名称和操作的穴位而定,如“运土入水”、“运水入土”等;三是根据其操作手法的功用而定,如:飞经走气、飞金走气等;四是按其手法名称和解剖位置复合而成的。如“按弦搓摩,揉耳摇头”等,这些作为小儿推拿治疗的手法,既有自身的特点,也有规律可循。而今虽善操此术的人已为数不多,但学习研究它,这对挖掘和继承小儿推拿宝贵遗产,无疑是颇有裨益的。

在文献中除对小儿推拿特定穴位和手法、治疗方法等有较多记述外,有很多的描述以歌赋的形式表达。如:“调护歌、五指冷热歌、面上诸穴歌、关纹辨色歌、小儿无患歌、腑歌”等。

2.2 辨证施术的特点

2.2.1 以五脏为纲的辨证施术法则:辨证论治是中医理、法、方、术运用于推拿临床的过程,是指导中医推拿临床的理论基础。推拿临床辨证是在辨病位、辨虚实、辨病因、辨疾病阶段的前提下,制定相应的推拿治疗方案。《内经》述:“有可按者,有不可按者,故首先辨证”,这种观点在《儿科推拿摘要辨证指南》中得到印证。王氏在“五指冷热歌”篇强调入门须辨婴儿性,男左女右分明认,以及先明阴阳,次识脏腑,补泻得宜的论述都说明了王氏重视辨证施治的学术思想;在治疗功效上,王氏认为用推法“补脾胃补一身之根本,分阴阳分一身之寒热”。 本书的一大特色就是运用推拿歌赋反映治疗过程中辨证、选穴施术以及治疗变化规律,文字简练,提纲挈领,爽口便诵,极易记忆,尤其对于初学者而言,更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2.2.2 配穴精巧、手法轻柔稳实:小儿推拿疗法以阴阳、五行、营卫气血、经络学说为理论基础 ,以辨证论治为治疗法则,临床取穴力求特定穴位与局部穴位的配合,更强调配穴少而精。如脐风推法:推指三关、肺经各一百二十,运八卦、脾土各一百,分阴阳;如口撮,用灯心火口角两边。配伍精当,疗效显佳。

3 对后世的影响

清代小儿推拿临床应用广泛,小儿推拿专著增多,诊疗水平不断提高,在民间应用小儿推拿颇为多见,在清朝出现了一批著名的小儿推拿专著,在这些专著中也有医家谈到辨证论治的问题,但大多散在于其他篇章中,未明确提出。而王氏在《儿科推拿摘要辨证指南》中把推拿手法、选穴组方作专篇论述,具有独特的意义。本书说明辨证施法在小儿推拿治疗上的作用,在内容上对疾病的病因病理,疾病所在的部位,在气还是在血,是虚证还是实证,热证还是寒证,是单一的疾病还是多种疾病并存等等这些情况都做了分析和阐述;尤其强调望、闻二诊的重要性,详细阐明囟门、面部、虎口、指纹,以之精神、声息等的变化,然后介绍推拿穴位、手法、操作顺序等,并运用多幅图解说明各种推拿法的操作方法,图文并茂,一目了然。王氏在抄录前人的基础上糅合了自己的学术观点,从诊断、手法操作顺序、手法补泻的角度,说明了辨证论治在推拿手法中的运用。

综上所述,《儿科推拿摘要辨证指南》一书在疾病诊断,手法运用方面依歧黄之理,宗幼科之要,博采众家之长,发前人之所未发,其所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为后世小儿推拿的延续和发展提供了条件,进一步奠定了辨证施法的学术基础,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值得我们去发掘、整理,以期能更好的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

[1]王兆螯辑.清.《儿科推拿摘要辨证指南》,清抄本.1873年.

[2]成文出版社辑.中国方志丛书目录.台北成文出本社.1966-1970.

篇5

小儿推拿疗法,源远而流长,是传统中医推拿疗法的一个重要分支。小儿推拿是以手法对小儿疾病进行治疗的方法,主要是凭借医者双手,用不同于成人的手法在小儿体表一定部位或特定穴位上施术,通过扶正祛邪,调整脏腑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小儿推拿疗法具有简、便、效、验、无副作用、无痛苦的特点,患儿易于接受,中医临床应用比较普遍。小儿推拿的穴位,不仅有经穴、经外奇穴,还有小儿推拿特定穴,古籍中所载的穴位,尤其是特定穴,位置互有出入,穴名也不完全统一,主治作用也不尽相同,笔者通过对现存小儿推拿文献进行整理考证,认为小儿推拿的穴位容易产生混淆的原因,一个是名称的问题,一个是定位的问题,主要是存在“同穴异名”、“同名异穴”、“同穴异位”的现象,并进行了较系统的总结,以期对小儿推拿临床及科研有所裨益,现阐述如下:

1小儿推拿穴位研究概述

1.1 小儿推拿穴位的产生和发展杨甲三在《针灸腧穴学》中曾经指出“针灸、按摩医疗实践,是腧穴概念形成的本源”,“气、血、脉概念的形成,是腧穴名称出现的基础”,这些观点同样适用于小儿推拿穴位的形成。小儿推拿的穴位一部分借助于十四经穴及经外奇穴,另一部分是在长期的实践中总结归纳出来的小儿推拿特有的特定穴,关于特定穴的形成,目前在推拿界研究还比较少,袁洪仁认为与古代相术有关,他认为《小儿按摩经》中的“面部五位歌”、“面部五位图”、“命门部位歌”是相面术的内容,小儿“三关”络脉诊法、“手面图”诊法是相手术的内容等。关于特定穴的形成还有待于进一步考证。

1.2小儿推拿穴位分类关于小儿推拿穴位的分类,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意见,大致有以下两种分类方法,一是按形成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十四经穴、经外奇穴、阿是穴;另一类是小儿推拿特定穴。二是按穴位分布的部位。分为五大类:头颈部穴位、胸腹部穴位、腰背部穴位、上肢部穴位、下肢部穴位。

1.3小儿推拿穴位数量现代各书对小儿推拿穴位的数量,论述不一。俞大方主编的高等医药院校教材《推拿学》中,介绍小儿推拿常用的腧穴及特定穴82个,其中小儿推拿特定穴45个:曹仁发主编的《中医推拿学》记载小儿推拿常用腧穴65个;张素芳主编的《中国小儿推拿学》记载穴位94个;金义成主编的《小儿推拿》论述穴位最多,达到160个。

2现存古籍中小儿推拿穴位分析

从古籍中,可以看出小儿推拿穴位的发展。是循序渐进的,有的穴位起初是用于煅、灸、贴或诊断,而未用于推拿,如龟尾骨、印堂、风关、气关等,到《按摩经》时。始将风关、气关用于治疗;龟尾骨、印堂在《推拿妙诀》中被记录用于小儿推拿。古籍中小儿推拿穴位约有247个。其中,经穴、奇穴75个;特定穴172个。出现于明清以前的穴位129个。出现于明清时期的穴位118个。穴位的分布以上肢部最多,有38个穴位具有“同穴异名”现象,有21个穴位有“同穴异位”现象,4个穴位具有“同名异穴”现象。通过对古籍的整理,检索出近50个现代小儿推拿文献未记载的推拿穴位。

3小儿推拿穴位易致混淆的几种现象

3.1小儿推拿的“同穴异名”现象小儿推拿的穴位,很多存在着同一个穴位名称不同的现象,即“同穴异名”现象,据初步统计现存古籍中有38个穴位有别名。

3.2小儿推拿穴位的“同名异穴”现象小儿推拿穴位存在着“同名异穴”现象,即穴位的名称相同,八位的位置、主治作用不尽相同。

3.3小儿推拿的“同穴异位”现象小儿推拿的穴位,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形成了同一个穴位,在不同的书籍中,定位不同的现象,可以称之为“同穴异位”现象。

篇6

《推拿学》是一门对实践技能要求很高的课程.然而,简单枯燥的传统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正限制着合格推拿人才的培养。笔者从事《推拿学》的教学多年,发现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学具有直观性好、图文规范、声像清晰、易于理解和记忆、信息量增大川等优点。因此,在多年教学经验和临床体会的基础上,提出构建《推拿学》教学资源素材库的设想,并应用于实际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1.《推拿学》教学资源素材库构建的目的与意义

2004年8月于北京召开的全国高等学校精品课程网络教学资源建设研讨会上,与会的专家达成共识,当今现代化教学的工作重点应转移到各门课程的素材库建设上来,只有丰富教学素材,实现资源共享,才能从整体上切实提高各教学单位的教学质量。《推拿学》作为中医临床学科,对实践技能掌握的要求较高,从疾病的查体到诊断,从单一的手法操作到治疗过程中手法的组合,都要求有较强的动手能力,而书本作为单一的平面媒体,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比较局限,只有在收集大量病例和进行充分前期准备的基础上,将病人的病史、临床表现、查体体征、辅助检查、推拿操作手法以及推拿治疗过程等信息加以整合,形成完备的教学资源素材库,才能在教学过程中丰富授课内容,灵活授课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观能动性,收到满意的教学效果。

目前国内的教学资源素材库的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只有部分西医课程在教育部的指导下构建完成,而《推拿学》及其他中医学科还没有此类素材库的建设。因此,《推拿学》教学资源素材库的建设不仅可以切实推进教学发展,对于整个中医学科素材库的建设,都具有指导和示范作用。

2.《推拿学》教学资源素材库的结构与内容

《推拿学》教学资源素材库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模块:推拿手法模块、推拿治疗模块、小儿推拿模块。其中,推拿手法模块分为摆动类手法子模块、振动类手法子模块、摩擦类手法子模块、按压类手法子模块、叩击类手法子模块、活动关节类手法子模块。推拿治疗模块包括伤科疾病治疗子模块、内科疾病治疗子模块、妇科疾病治疗子模块,每一个子模块各收录常见疾病十五种。小儿推拿模块包括小儿推拿手法子模块、小儿推拿穴位子模块和小儿常见疾病治疗子模块。其中,推拿手法模块和小儿推拿手法子模块中既包含有手法相关内容的文字描述和古代医籍的相关论述,还包含有手法操作的视频录像;推拿治疗模块和小儿常见疾病治疗子模块中的各种疾病,都包含有疾病的主要临床表现、查体体征、辅助检查、推拿操作手法以及推拿治疗过程、预后康复锻炼等内容,并且每一部分内容都配有视频录像。各模块相关内容之间联系密切,设有链接,方便查阅。素材库还包含了涉及到的古代医家和著作的相关知识。如在推拿手法模块摩擦类手法子模块中“运法”条目中,有“运则行之,谓四面旋绕而运动之也”的论述,点击此论述,立刻显现此论述出自于《厘正按摩要术·立法》,点击书名,又会显现《厘正按摩要术》的成书年代、作者信息、主要内容、学术价值等,拓展了相关信息。 3.《推拿学》教学资源素材库的特点与应用

篇7

【中图分类号】R2441【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7)06-0049-03

小儿厌食症是指小儿较长时期见食不贪,食欲不振,甚至拒食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常见的慢性食欲障碍性疾病[1]。各年龄段儿童皆可发病,尤以1~6岁儿童多见。从病因病机,辨证分析,辨证推拿等方面对小儿厌食症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小儿厌食症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1病因病机

脾主升清、主运化,胃主降浊、受纳腐熟,传化物。《诸病源候论》记载:“脾, 脏也;胃,腑也。脾胃二气合为表里, 胃受谷而脾磨之, 二气平调则谷化而能食”。脾升则健,胃降则和,脾胃安和,饮食有度,出入有门。脾胃不和则升降失调,食而不化,恰如《杂病广要》记载:“脾不和则食不化,胃不和则不思食,脾胃不和则不思而且不化”。

脾胃虚弱,或病后脾胃之气未恢复,或痰湿阻滞脾胃中焦均可导致厌食的发生,如《赤水玄珠全集・伤饮伤食》指出:“不能食者,由脾胃馁弱,或病后而脾胃之气未复,或痰客中焦,以故不思食”。饮食不节、喂养无度损伤脾胃,乳食停滞中焦无法运化壅积于体内而形成厌食症,如《幼幼集成・伤食证治》记载:“小儿之病,伤食最多,故乳食停滞,中焦不化而成疾者”;又如《医宗金鉴・幼科心法》曰:“乳贵有时, 食贵有节, 若父母过爱, 乳食无度, 则宿滞不消而疾成也”。再如《幼科发挥・五脏主病兼病》曰:“诸困睡, 不嗜食, 吐泻, 皆脾脏之本病也”,提示困倦,多睡,食欲不振,呕吐,腹泻等临床表现的发病本源为脾脏。可见,厌食症的产生涉及诸多因素,加之小儿“脾常不足”,过度摄入高营养物质的滋补食品,超出脾胃运化的正常承载范围,损伤脾胃,胃阴伤则不思进食,脾阳伤则运化失职。因此,厌食的病变无论由何种病因所至,病变脏腑均以脾胃为主[2],脾胃弱是小儿厌食症发病的内在根本原因,环境因素和食物是外因,内外因相合而为病[3]。

2辨证分型

小儿厌食症的辨证分型,根据其临床表现,陈晓[4]将本病分为脾胃气虚、饮食积滞、肝胃不和、脾胃湿热、脾胃虚寒、脾失健运、胃阴不足、脾虚虫积等8型。董廷瑶[5]将本病分为脾胃湿热、饮食积滞、胃阴虚、脾胃虚弱、痰湿内阻、虫积内生、荣卫不和等7型。闫永彬等[6]总结丁樱名老中医经验,将本病分为脾气弱、胃阴亏、湿邪困脾、乳食积滞、肝气犯胃、血瘀阻络等6型。林玲[7]辨证论治小儿厌食症,将其分为脾胃气虚、脾胃阴虚、肝旺脾虚、乳食积滞、脾胃湿热等5型。陈明英[8]将本病分为脾胃不足兼湿热壅滞型、脾胃亏虚型、脾胃阴虚型、肝木乘脾气滞型等4型。可见,小儿厌食症的辨证分型各医家意见上不统一,无论外感、内伤,但其最终发病均累及脾胃,影响脾升胃降功能而发病,故其辨证分型也以脾胃辨证为主。

3辨证推拿疗法

31辨证推拿疗法辨证论治与整体观念是中医诊疗疾病的核心思想,推拿作为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辨证推拿治疗小儿厌食症疗效独特,深受各医家的推崇。

311辨证推拿疗法潘云华[9]采用推拿治疗脾胃气虚型小儿厌食症67例,取穴为:揉板门、掐四横纹、摩腹、揉中脘、揉足三里、捏脊。总有效率为94%。黄振祺[10]运用三字经流派推拿手法治疗小儿厌食症,脾胃不和型给予推四横纹、清胃、清补脾,肝旺脾虚型给予平肝、清胃、清补脾。总有效率为875%。杨连松等[11]采用推拿手法辨证论治小儿厌食症175例。对脾失健运型的患儿采用补脾土、推板门、分阴阳、逆运内八卦、推四横纹、补肾水、揉一窝风的方法。对脾胃气虚型的患儿用补脾土、补胃经、补肾水、清板门、逆运内八卦、推四横纹、推三关的手法。对胃阴不足型的患儿则补脾土、清胃经、补肾水、推四横纹、推扳门、揉小天心。总有效率达9829%。孙安达等[12]推拿治疗小儿厌食症300例,脾失健运型取穴:运内八卦,补脾经,清胃经,指揉小横纹,揉一窝风,推四横纹,清天河水,摩腹,指揉足三里;脾胃气虚型取穴:补脾经,揉脾俞,揉中脘,关元,推三关,补肾经,运内八卦,清板门,推四横,捏脊,指揉足三里;胃阴不足型取穴:揉脾俞,捏脊,推四横纹,运内八卦,平肝木,揉板门、中脘,分推手阴阳,揉上马,运土入水,运水入土;肝旺脾虚型取穴:清肝经穴,清心火,抱揉五指节,板门,揉承山,补肾水,补脾,揉内劳宫,脾俞,推四M纹,摩腹,运内八卦,指揉章门,摩中脘,指揉足三里。4种证型总有效率分别为100%、93%、80%及799%。

312主穴加辨证推拿疗法史颖等[13]运用推拿疗法治疗小儿厌食症74例,主穴为:顺运内八卦、捏揉四横纹、清天河水、分手阴阳,兼穴为:胃阴不足型加运水入土;脾胃虚弱型加补脾土、运板门、按揉足三里;食积内热型加清板门穴。总有效率为94%。

由于各医家各流派经验、手法、辨证角度的差异,推拿诊疗儿科疾病的辨证各有偏重,或先辨证,或先取主穴后辨证。可见,辨证选穴是小儿推拿独特疗效的重要环节。

32辨证推拿结合其它疗法

321主穴加辨证推拿疗法加捏脊疗法朱萱[14]以中医辨证的思想给予穴位推拿治疗小儿厌食症,主穴:补脾经、大肠经、运八卦、掐揉四横纹、摩腹、揉中脘、揉足三里、捏脊[1];点穴:捏脊后选双侧足三里、内关及肾俞、脾俞、胃俞、天枢、气海,用拇指纹面按压;加减穴:食滞伤脾型:加清胃经、揉板门。胃阴不足型:加分手阴阳,揉二马、揉三阴交,揉涌泉;脾胃虚弱型:加补大肠、补肾经、推三关、推上七节骨。总有效率为95%。沈红岩等[15]采用辨证分型推拿治疗小儿厌食80 例,主穴:补脾经、清胃经、揉板门、推四横y、摩腹、捏脊。加减:脾胃不和型加运八卦;脾胃气型,补脾,加清补大肠;脾胃阴型加清大肠,清天河水;肝旺脾型加平肝;清天河水。总有效率达9625%。张巍巍等[16]推拿治疗小儿厌食症,主要手法:清天河水、揉板门、运内八卦、补脾经、揉足三里、捏脊,辨证分型:脾胃不和型加清胃经、掐揉四横纹、胃阴不足型加清胃经、涌泉;肝旺脾虚型加清肝经、补肾经、揉外劳宫、揉三阴交。总有效率为9333%。李晓霞等[17]采用辨证推拿治疗小儿厌食症,主穴: 补脾经、大肠经、运八卦、掐揉四横纹、摩腹、揉中院、揉足三里、捏脊;点穴: 捏脊后选双侧足三里、内关及肾俞、脾俞、胃俞、天枢、气海,用拇指纹面按压;加减穴: 食滞伤脾型: 加清胃经、揉板门。胃阴不足型: 加分手阴阳, 揉二马、揉三阴交, 揉涌泉;脾胃虚弱型: 加补大肠、补肾经、推三关、推上七节骨。总有效率为875%。夏吉美[18]采用小儿推拿疗法治疗小儿厌食症,具体的方法是:①以补脾经、补大肠经、运八卦为治疗原则,对患儿进行四横纹掐揉、腹部按摩及捏脊。②在捏脊完毕后,用拇指纹面对患儿双侧的足三里穴、肾俞穴、胃俞穴、脾俞穴、内关穴、天枢穴及气海穴进行按压。③对于患有食滞伤脾型厌食症的患儿,可另外对其板门穴进行按揉;对于患有胃阴不足型厌食症的患儿,可另外对其二马穴、三阴交穴及涌泉穴进行按揉;对于患有脾胃虚弱型厌食症的患儿,可另外对其七节骨部位进行按摩,并为其推三关。总有效率为941%。王素梅等[19]在运用辨证取穴推拿捏脊治疗小儿厌食症82例,辨证取穴为:揉板门、推大肠、推三关、捏脊、点压17对华佗夹脊穴,脾胃不和证加揉足三里、摩腹;脾胃气虚证加补脾经、揉足三里;脾胃阴虚证加揉中脘、分推阴阳;脾虚肝旺证加揉小天心、推天河水。总有效率为976%。荣兵[20]在基本捏脊推拿的基础上采用辨证选穴推拿。脊推拿疗法以板门穴,大肠、三关为基本穴位。辨证分型选穴推拿中,针对脾胃不和型患儿,按摩腹部,揉足三里,补脾经,运内八卦;针对脾胃气虚型患儿,按摩腹部,揉足三里和脾俞穴,补脾经,运内八卦;针对脾胃阴虚型患儿,揉中脘、二马、足三里诸穴,补胃经,运内八卦;针对脾虚肝旺型患儿,按摩腹部,揉足三里,补胃经,捣小天心、清天河水等合用。总有效率达976%。

322主穴加辨证推疗法加捏脊、温灸、刮痧疗法王元元等[21]对81例厌食患儿采用“扶中”推拿手法,包括揉腹、手指点穴(中脘、阑门、天枢、足三里、三阴交等)、捏脊及扶阳罐温灸与温刮痧,其中主穴选择板门、内八卦、四横纹,穴位加减:脾失健运加补脾经、清胃经;脾胃气虚加补脾经、揉外劳宫;脾胃阴虚加按揉二人上马、百虫窝;肝旺脾虚加清肝经、补脾经。总有效率为938%。

323辨证推拿疗法加药物疗法宋辰斐等[22]采用董氏指压法配合服用健胃消食口服液治疗肝旺脾虚型小儿厌食症,具体操作方法为:患儿施术前15h禁食,操作时医者剪净指甲、术前洗净双手,左手将压舌板伸入患儿口中,右手食指轻弯成弓状快速伸入患儿舌根部,按压在“火丁”上(解剖位置为会厌软骨),按压指力需视患儿年龄适度按压,加压结束后瞬间即撤去,而如此完成1次手法,总有效率为94%。

4结语

综上所述,推拿治疗小儿厌食症疗效基本在80%以上,辨证推拿治疗小儿厌食症疗效确切,辨证推拿联合其它疗法治疗小儿厌食症比单纯辨证推拿疗法的疗效更均衡,这也说明其它疗法的加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流派手法差异性对治疗效果的影响。小儿推拿疗法是安全、舒适及有效的,具有其它疗法无可替代的优势。然而,小儿推拿流派重多,手法各有特色,且尚未形成统一的客观量化标准,还有待今后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江育仁,王玉涧.中医儿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55-57.

[2]汪受传.中医儿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668-669.

[3]骆常义.小儿厌食症病因及证治探讨[J].四川中医,2001,19(6):7.

[4]刘杨.陈晓辨证论治小儿厌食症[J].中医临床研究,2011,3(6):70-71.

[5]虞盟鹦.董廷瑶治疗小儿厌食症120例临床观察[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5,20(3):190-191.

[6]闫永彬,都修波.丁樱名老中医辨治小儿厌食经验撷菁[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1,3(3): 198-199.

[7]林玲.辨证论治小儿厌食112例[J].浙江临床医学,2006,8(7):725-726.

[8]陈明英.小儿厌食症证治初探[J].中医杂志,2005,18(6):11.

[9]潘云华.推拿治疗小儿厌食症脾胃气虚型67例[J].按摩与导引,2006,9(141):24-25.

[10]黄振祺.三字经流派推拿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研[D].V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14.

[11]杨连松,时秋菊,那丽君.推拿治疗小儿厌食症175例[J].河北中医,2005, 27 (3):201.

[12]孙安达,王莉莉,王兵,等.辨证分型推拿治疗小儿厌食症300例疗效观察及其作用机制[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09,1(4): 345-347.

[13]史颖,赵文涛,陈泉清.推拿疗法治疗小儿厌食症74例疗效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09,1(2);195-196.

[14]朱萱.中医推拿法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08):202,205.

[15]沈红岩,孙灵芝,李鸿利,等.推拿治疗小儿厌食80例临床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0,2(3): 213-214.

[16]张巍巍,姜科羽.推拿治疗小儿厌食症临床观[J].吉林医学,2010,31(29): 5124-5125.

[17]李晓霞,尚清.中医小儿推拿法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研究[J].中医临床研究,2014,6(23):20-21.

[18]夏吉美.用推拿疗法治疗小儿厌食症的效果观察[J].当代医药论丛,2015,13(23):21-22.

[19]王素梅,陈美娟,郝宏文,等.辨证取穴推拿治疗小儿厌食症82例临床观察[J].北京中医药,2011,30(12):925-927.

篇8

DOI:10.14163/ki.11-5547/r.2017.17.079

咳嗽是以咳嗽症状为主症小儿常见肺系病, 现代医学称为急性气管-支气管炎。四季均可出现, 尤冬春二季发病率高, 小儿不分年龄皆可发病, 而以婴幼儿更为常见[1]。临床在常采用抗生素治疗, 但小儿体质本弱, 抗生素虽可减轻症状, 但亦削弱了自身免疫的能力, 针刺的疼痛极易对小儿产生不利于身心健康的恐惧心理[2]。小儿推拿治疗此病, 无庞大的设备投入, 亦无药物的副作用, 更无打针服药的恐慌感, 可被患儿与家长接纳, 提高配合度。湘西刘开运教授创立了以五行相生相克理论和藏象学说为基础的刘氏小儿推拿手法, 对小儿常见病疗效显著[3]。作者师从刘氏小儿推拿流派, 使用此法医治小儿风热咳嗽30例,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佛山市顺德区中医院小儿推拿门诊就诊的60例风热咳嗽患儿, 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 各30例。诊断标准:继发于感冒后, 咳嗽为主症, 可伴随鼻流清(浊)涕, 咳嗽不爽, 痰黄粘稠, 咯出难, 咽痛口渴, 鼻流浊涕, 或伴有发烧, 微汗出, 舌质红, 苔薄黄, 脉浮数或指间纹理浮紫。肺部听诊可闻及两肺呼吸音粗, 或散在干湿性音, X 线下肺纹理增粗。纳入标准:符合诊断标准;年龄6个月~6岁, 病程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治疗方法 立即完善相关检验, 两组均予常规的止咳祛痰治疗, 必要时加用抗生素。治疗组加用刘氏小儿推拿治疗。推拿处方:①开窍:开天门, 推坎宫, 推太阳各24次;然后揉按迎香穴50次, 按揉风池 2~3 min, 拿风池10~20次;按总筋, 分推手阴、手阳各24次。②推五经:清肺经300次, 清心经100~150次, 清肝经100~150次, 兼清脾经200次, 清后加补100次, 略补肾经100次, 清大肠100次。③加推三关90次, 推六腑30次, 清天河水100 次, 推脊10次。④推胸法120次, 推背:揉肺俞20~30次, 分推肩胛骨推“介”字50~100次, 盐擦“八”字直至皮肤发红。⑤关窍:揉按肩井3~5次。疗程均为5 d。

1. 3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价标准[4] 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依照中医病证诊断标准。治愈:咳嗽停止, 听诊干、湿性音消散。如有发热则体温降至正常。显效:咳嗽基本停止, 听诊干、湿性音不明显。如有发热则体温降至正常。有效:咳嗽减轻, 呼吸音清, 痰少。无效:咳嗽症状及体征未见改善或加重。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治愈率=治愈/总例数×100%。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 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疗程结束后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治愈率为63.33%, 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6.67%、治愈率为33.33%, 两组总有效率、治愈率比较,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 2 不良反应 治疗期间, 两组患者均未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

3 讨论

西医在小儿咳嗽的诊治上, 以针对具体症状为主。如干咳则使用止咳的药物;咳痰使用祛痰的药物;发热、头身疼痛可选用解热镇痛类的药物;有细菌感染抗生素进行治疗;但病毒感染西医尚无特效治疗[5]。小儿脏器娇嫩, 止咳药、中西医结合止咳制剂以及抗生素的使用本身会加重小儿脏器的负担, 肺部炎症不清亦有可能引起肝肾功能问题, 易引发小儿脏器的受损, 可出现耐药性, 使治疗难上加难。中医学认为其发生原因由于感受风邪, 主犯肺卫, 邪侵入肺, 饣不宣, 肺气上逆, 发为咳嗽。若风邪夹热, 风热犯肺, 肺失清肃, 致痰黄粘稠。治法以清热疏风, 止咳宣肺为主。推拿是用手法作用在小儿体表某些部位或穴位, 以疏通经络, 畅通气血, 祛邪扶正, 加强抗病能力。刘开运系知名小儿推拿专家, 尤对小儿推拿有很深的造诣。刘氏认为推拿患儿胸背部, 可使皮肤充血, 因对腧穴的刺激, 疏通经脉、促痰排、调气血、消病邪。推背法之盐擦“八”字, 其发生的热刺激此处的神经, 调控支气管的扩张与收缩, 还可加速局部血液循回, 促炎症消失咳嗽止。推胸法、背法还能经经络传导间接地调控肺的功效, 产生止咳平喘化痰的作用;而开天门、推坎宫、推太阳能疏风解表[6];推三关、揉按风池增强解表;揉迎香通鼻窍。五经中重在清肺经。推六腑、清天河水、推脊清热泻肺。按肩井关窍, 则邪祛, 肺气通, 咳平。此手法对身体几乎没有伤害性, 不破坏皮肤, 无明显疼痛, 不经肝肾代谢影响功能, 几乎全程无痛, 患儿和其家属更易接受[7]。

从本研究中可看出, 疗程结束后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治愈率为63.33%, 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6.67%、治愈率为33.33%, 两组总有效率、治愈率比较,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 小儿风热咳嗽采用刘氏小儿推拿辅助治疗, 可安全且有效的提高临床总有效率与治愈率, 有在临床上普及、推广、使用价值。但本文研究样本量少, 仍有一定的局限性, 希望临床应用此资料, 增加研究样本, 为广大患者谋福音。

参考文献

[1] 常凤琴, 曹学君.尹贤朱咳嫩的病因病机.中国社区医师, 2014, 20(274):22.

[2] 顾建辉, 贾永巧.吴丽萍主任医师运用桑巧苏岑汤治疗小儿风热咳嗽经验.中医儿科杂志, 2012, 8(5):30-31.

[3] 巧洋, 李志山, 陈光明, 等.桑杏前枯汤治疗小儿咳巧风热犯肺证40例临床观察.中医儿科杂志, 2015, 11(15):20-22.

[4] 齐永福. 清宣止咳颗粒治疗小儿急性咳嗽病(风热证)疗效观察.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15, 7(1):62-63.

篇9

DOI:10.14163/ki.11-5547/r.2016.32.085

【Abstract】 As an external therap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ediatric manipulation contained advantages of convenient, quick, feasible and low cost in treating pediatric constipation, comparing with oral administration decoction. As a natural physical therapy, this method was safe without side effects, and it was acceptable by children patients and parents. This paper provided summary of experience in Cui-featured manipulation in accordance with etiology and pathogenesis of pediatric constipation.

【Key words】 Pediatric manipulation; Pediatric constipation; Summary of experience

近年来, 便秘在小儿中的发病率越来越高, 小儿便秘已成为儿科临床常见病之一, 其中尤以功能性便秘更为多见。便秘指以排便困难为主诉, 表现为排便间隔时间延长(2 d 1次), 两天以上一次, 排便困难, 粪便干燥坚硬, 可伴少腹胀急、神疲乏力、胃纳减退等症。排除肠道器质性疾病所致的排便困难[1]。西药治疗小儿便秘效果不佳, 且药物多有副作用。中药治疗有一定效果, 但因其味道苦涩, 小儿服药依从性差, 疗效难以得到确切保证。小儿推拿是医生用双手在小儿身体表面进行推拿、点穴等手法操作来治疗疾病的综合套路手法, 属于纯天然的物理疗法, 治疗儿童便秘不但疗效显著, 而且具有简、验、便、廉的特点, 小儿及家长容易接受。

崔述生教授系北京第四批百名名老中医, 从事临床与教学工作40余年, 善于应用推拿手法治疗骨伤科、内科及部分儿科疾病, 其手法动作柔和轻巧而力道厚重, 在治疗小儿消化系统疾病方面, 崔教授承固求新, 根据自己多年临床经验, 形成了以“崔氏腹部按摩八法”为基础的系统治疗方法。作者有幸师从崔老学习数年, 在崔老的指导下, 结合小儿便秘的病因病机, 将崔老治疗小儿便秘的经验手法整理如下, 求证同道。

1 病因病C

1. 1 小儿便秘病因 小儿便秘的病因无外乎先天和后天两大因素。

1. 1. 1 小儿先天不足则脾肾两虚, 生化乏源、涵养不足。先天之精是生命活动的本源, 其充实则利于后天之精的滋养, 故先天不足则生化之源更为亏乏, 脾胃推动乏力, 肠道失于濡养而致大便秘结。再者, 若孕母孕育之时过食肥甘厚味使胎热素盛, 母病及子, 则小儿肠道素有积热, 以致便秘。

1. 1. 2 小儿后天因素则有外感六、内伤七情、饮食不节、劳逸失度等, 这些固然都可以引起小儿的便秘, 但崔老认为其中尤为要紧的是勿将小儿喂得过饱、穿盖过暖。《活幼心书》曰:“四时欲得小儿安, 常要三分饥与寒;但愿人皆依此法, 自然诸疾不相干” [2]。早在元代就有医家明确提出小儿若想安好, 平时就要“带三分饥与寒。”崔老认为, 新生儿降生之后, 往往带有母体的偏性, 孕期母亲大多食肥甘厚味, 穿得暖、运动少, 母体本有积火, 母病及子, 则小儿容易肠燥津亏, 而成便秘。又小儿体质特点为“四不足, 三有余。”小儿“肝常有余”, 肝主生发, 儿童身心快速生长发育, 少不了有余热要散发, 倘若此时情志不遂, 则会余热停滞, 化燥伤津。小儿“脾常不足”, 消化系统尚未发育完善, 消化能力弱, 此时尤要警惕品种多样的“零食”, 如果喂养过饱, 饮食过丰, 就容易食积上火。除此之外, 崔老还发现近年来儿童对于电子设备的兴趣愈加浓厚, 有时在排便时也要观看、把玩电子设备, 不利于注意力的集中, 不能专注排便过程, 长此以往意识控制渐淡, 则会引发便秘。这也是造成小儿便秘的主要原因之一。

1. 2 小儿便秘病位 小儿便秘病位在大肠。《诸病源候论・小儿杂病诸候论》曰:“小儿大便不通者, 脏腑有热, 乘于大肠故也”[3]。《素问・灵兰秘典论篇》曰:“大肠者, 传道之官, 变化出焉” [4]。这与现代医学对于便秘的发生与小儿肠道解剖、生理的认识相当近似。小儿肠道相对较长, 肠壁弹力纤维及肌层的发育尚不完全, 肠道蠕动动力不足, 肠肌张力降低等易造成食物残糜在肠道停留时间过长, 水分被吸收, 粪便变得较硬而难以排出。

1. 3 小儿便秘成因 小儿便秘成因与五脏皆有相关, 而以肺肝脾作用突出。其病机关键是气机失调、消化传导功能低下, 或热结大肠而津液亏涸, 而致糟粕停留、粪质干硬, 大便不通或难排。肺与大肠相表里, 故与便秘关系密切。《幼科铁镜・大便不通》曰:“肺与大肠有热, 热则津液少而便闭……血虚燥滞不通者……”[5]。这里指出了肺与大肠有热而致便秘的病机。《幼科释谜》曰:“肺家有热……流入大肠。以致秘结不通” [6], 指出肺热下移大肠, 引发大便干结。另外, 肝与小儿便秘的成因也有极为密切的关系。临床上常表现为小儿情绪不稳定、性情急躁。使肝气郁结, 疏泄不畅, 气机壅滞, 同时也影响了脾胃的运化, 气机失调, 上下不畅, 传导失司, 则导致糟粕留滞, 而成便秘[7]。

崔老通过长期观察发现, 现今家长对小儿宠爱有加, 娇惯成性。稍有所愿不遂, 则易哭易闹。有些小孩因环境改变后不适应, 或因家长奉行“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说法, 致使其学业紧张、压力过大大, 也可造成肝气郁结、气机不畅。另外孩子心愿不遂之时, 与家长难免多有摩擦, 更会造成情绪及病情的恶性循环。综合以上因素可以看出, 在现代社会, 小儿便秘往往与生活习惯、环境压力及心理因素多方面有关, 并不止局限于外感寒热及饮食因素[8]。

2 治疗方法

2. 1 腹部按摩八法 崔老根据便秘患儿的临床特点, 治疗以疏肝健脾、助运通便为法, 结合多年临床经验及独到的推拿手法, 应用于临床中颇有佳效。以下手法是以崔老的腹部按摩八法为基础进行治疗[9]。

2. 1. 1 顺气搓摩 术者拇指指腹按在患儿胸胁两侧, 顺肋弓之走形做往返的搓磨运动5~10次, 要领在力透轻柔。

2. 1. 2 开四门 术者分别在患儿章门、期门、滑肉门、梁门以指针点穴法各轻点10 s, 揉5 s[10]。

2. 1. 3 推三脘 术者以掌根推法在患儿膻中至下脘上以推法做3~5次, 推至上脘、中脘、下脘三穴时各轻轻点按。

2. 1. 4 补神阙 术者以掌心劳宫穴按在患儿神阙穴上轻行振法1 min左右。

2. 1. 5 透天枢 术者两手中指指尖点住患儿两侧天枢穴, 轻轻透入, 往对侧用力1 min左右。

2. 1. 6 行气海 术者以指针法点住患儿气海穴行点振法30 s左右。

2. 1. 7 轻抖腹 术者双手轻提起患儿腹部中线, 从上向下捋, 同时配合抖法3~5遍。

2. 1. 8 轻摩腹 掌根按在患儿腹部, 以神阙穴为圆心, 顺时针摩腹7次。

2. 2 手法操作流程 ①准备工作, 一张舒适(软硬、高矮合适)的床, 一把高矮合适的凳子, 房间内人员不宜太多(医生、患儿及直系亲属、助手4个人为佳), 一次性床单和治疗巾。②嘱患儿家属协助患儿仰卧位平躺床上, 双手掌心相对置于身体两侧或两手叠加轻放于丹田(气海), 身体放松, 意守丹田, 闭目养神。③医者端坐于床旁或立于床旁, 调整呼吸, 意守丹田, 开始腹部按摩手法治疗。注意开始手法宜轻柔、和缓, 力度不宜太重, 速度宜缓慢、沉稳, 切不可急躁、慌乱, 治疗时尽量不与患儿及家属交谈, 应通过观察患儿面部表情或生理反应来感受、调整力道的轻重。通常做腹部按摩治疗时, 手法之间的连接没有间隙, 但次序及每个手法的应用次数可以随具体情况增减。一般每次治疗时间控制在15 min以内[11-13]。④嘱患儿家属予患儿易消化饮食, 少食多餐。配合运动锻炼, 排便时集中注意力, 放松心情。

3 讨论

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 且机体经络较成人敏感, 故中医推拿疗法治疗小儿便秘疗效快捷肯定, 且简、验、便、廉, 安全而无毒副作用, 易被患儿及家长接受。崔老认为, 腹部为人体脏腑之居所, 脾胃司中州, 是饣升降之枢纽, 肝主疏泄, 是气机调达之关键[14]。因此, 腹部按摩手法可以调节人整体的气机升降, 使脏腑气血的运转归常, 六腑以通为顺, 则自然传导有度, 排泄有常。崔老这套综合治疗手法的治法纲要为疏肝健脾, 助运通便。小儿便秘病位在大肠, 又与肝肺脾三脏关系密切。崔老的腹部按摩八法中第二步分别照顾到了肝经、大肠经和脾经[15]。崔老认为“门”这个字很有寓意, 其实这些穴位相当于人体的小开关、小机枢。人体的气机不调, 升降失司, 导致中焦气机壅滞, 大肠气化不通, 以致糟粕传导不利, 津液亏涸, 形成燥屎。开四门就是要疏通气机, 条畅脏腑, 使气机通畅。临床上若一味攻下, 糟粕虽得暂行但木郁未达, 气机仍旧不利。症状虽有缓解却容易反复。所以在应用推拿手法治疗时, 既要疏通糟粕之阻, 又要畅达肝木之气, 以固疗效[16-18]。

目前, 小儿推拿的治疗过程中也确实存在一些问题。小儿推拿易学难精, 需要深厚的学术造诣及经验积累才能发挥确切效果。现有的临床报道多为经验总结或介绍, 具体机理阐释不清, 尚需进一步研究。因此, 今后在本病的研究中应重视设计的严谨性、科学性, 深入探讨各类中医外治法在小儿便秘治疗中的作用机制。

4 附病例报告

患儿, 男, 6岁, 2016年7月23日初诊。主诉:大便干结难下3个月。3个月前患儿曾更换班级, 不久后便出现大便干燥, 粪干如羊屎状, 2 d甚至更长时间排便1次。刻下:面色无华, 体型瘦弱, 伴见纳差, 烦躁易怒, 偶有憋气, 口苦口臭, 舌淡红, 苔白腻, 脉弦数。指纹紫滞至风关。中医诊断:便秘, 辨证为脾虚肝旺。治法:疏肝健脾、助运通便。手法操作:以腹部按摩八法为治疗基本手法治疗15 min。加用指针点穴法, 取穴膻中、双下肢足三里。从腰骶部向大椎单方向捏脊3遍, 腰骶部3捏1提, 胸椎部只捏不提。虚掌轻拍、揉腹部1 min, 1次/d。2016年7月27日二诊:患儿家属诉7月23日治疗当日患儿粪质明显改善, 为腊肠样, 大便2 d 1次。食欲转好, 无头晕、胸闷等不适。后几日患儿粪质转硬, 仍有排便困难, 口臭、口苦, 烦躁易怒改善, 白天稍有疲劳。舌苔腻, 黄白相间。仍以原治疗方法为主, 加清大肠10次, 推下七节骨10次。2016年7月30日三诊:家属诉患儿粪质显著好转, 大便呈黄色条状, 排便顺畅。食欲佳, 面色转为淡红, 性格较前随和, 自诉口干不苦, 仍有口臭。继续手法治疗。2016年8月3日四诊:大便呈黄色细条状, 排便顺畅。食欲佳, 面色有华, 目睛有神, 在家中发火次数明显减少, 仍有口臭。因上学不便请假, 嘱其注意饮食运动, 治疗改为1次/周, 不适随诊。2016年8月9日电话随访, 患儿母亲诉其排便良好, 食欲佳, 口臭较前大为缓解, 无腹痛、憋气等。稍有好动, 余无异常。嘱其注意饮食运动, 不适随诊。

参考文献

[1] 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编审委员会. 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4:11.

[2] 曾世荣(元). 活幼心书.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267.

[3] 巢元方(隋). 诸病源候论. 北京: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11:

211.

[4] 郭霭春. 黄帝内经素问校注.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2:505.

[5] 周仲瑛, 于文明. 中医古籍珍本集成(温病卷)――广瘟疫论. 湿热条辨. 长沙:湖南科技出版社, 2014:165.

[6] 沈金鳌(清). 幼科释谜(中医经典文库).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9:341.

[7] 林悦. 健脾平肝治疗小儿便秘的临床观察及分析. 大理学院学报, 2004, 3(5):64.

[8] 杨文海. 许尤佳教授“儿为虚寒”学术观点辨治小儿功能性便秘经验总结.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5.

[9] 利玉婷. 推拿手法辩证治疗婴幼儿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研究.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1.

[10] 杨秋波, 吕高燕. 推拿治疗小儿便秘178例. 中国民间疗法, 2016, 24(9):20.

[11] 李佳明, 郭文凯. 推拿手法治疗婴幼儿便秘的经验. 光明中医, 2015, 30(1):115-116.

[12] 姜光绪. 中医推拿治疗儿童便秘疗效分析. 亚太传统医药, 2015, 11(15):96-97.

[13] 白潇敏. 轻松推拿 防治小儿便秘.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 2013(8):

17.

[14] 严伟, 穆海峰. 刺四缝穴结合推拿治疗儿童功能性便秘58例. 陕西中医, 2009, 30(7):814-815.

[15] 田云龙, 韩新民. 韩新民教授治疗儿童功能性便秘经验. 中医儿科杂志, 2013, 9(3):3-4.

[16] 冯淑芸. 推拿治疗小儿便秘(食积内热型)的临床观察.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16.

篇10

【中图分类号】R2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0508―01

小儿遗尿症目前尚无统一的定义,多指5岁或5岁以上的小儿,每周至少2次夜间不自主排尿,且持续时间达3个月或3个月以上的病证。主要以夜间遗尿最常见,以男孩多见,夜间遗尿者约有半数每晚尿床,甚至每晚遗尿2-3次,白天过度活动,兴奋,疲劳或躯体疾病后旺旺遗尿次数增多,常伴有夜惊,梦游,多动或其他行为障碍。

现代医学常用去氨加压素别名弥凝进行治疗,或者联合应用阿米替林、去氨加压素和奥昔布宁,见效快,但存在不同程度的副作用并且停药后容易复发。而针灸与小儿推拿是中国特有的治疗疾病的手段,近年来有关针灸与小儿推拿治疗小儿遗尿症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现综述如下。

1 针灸治疗

王琳[1]等对58例遗尿患儿采用推拿加针刺方法治疗,推拿穴位取补脾、补肾、揉二马穴、按揉百会穴、按揉足三里、摩腹、捏脊等。每天1次,5d为1个疗程。针刺夜尿点(掌面小指第二指关节横纹中点处):留针15min,1日1次,5d为1个疗程。结果:痊愈50例,占86.2%;好转8例,占13.8%。总有效率100%。

周保爱等[2]将86例小儿遗尿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1例,治疗组采用雀啄灸配合中药缩泉丸加味治疗,每日1次;对照组仅服用缩泉丸加味治疗,两组均以10日为1个疗程,连用1~3个疗程后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45例中,痊愈36例,有效8例,无效1例;对照组41例中,痊愈21例,有效18例,无效2例,治疗组治愈率为8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1.2%,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2 小儿推拿疗法

封建国等[3]将76例小儿遗尿症患者, 随机分为捏脊法治疗组和西药弥凝对照组,治疗组40例,对照组36例,疗程为30d。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42.5%;对照组治愈率为36.1%;(P

3 药物疗法

陈汉华等[5]选取共50例病例。男28例,女22例;年龄5-14岁,其中5-7岁35例,8-14岁15例;病程0.5-0.9年;遗尿有规律者32例,无规律者18例;家族中有遗传病史者19例;15例行腰骶椎X线摄片,6例有腰、骶椎隐性脊柱裂,9例正常。予自拟补脾益肾缩泉汤治疗。选取益智仁、党参、白术各,山茱萸,覆盆子、金樱子、补骨脂、桑螵蛸,乌药,山药、黄芪各,肉桂等。每天1剂,水煎,取汁约200ml,分早晚2次温服。治疗7天为1疗程,4疗程后观察疗效,可服用4-8疗程。结果痊愈35例,显效1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0。李拥平等[6]以中药煎服为主,选取生麻黄,桑螵蛸,石菖蒲,乌药,益智仁,淮山药等,猪膀胱1个。水煎服,每日1剂。结果:138例中服药最短者5d,最长者25d,治愈121例占87.7% ,好转10例占7.2%,无效7例占5.1%,总有效率94.9%。

4 中西医结合疗法

方军等[7]选取病例50例,男20例,女30例,年龄:3~11岁。其中3~6岁26例,7~10岁10例,11岁4例。西医治疗①心理指导:排除不良的心理因素。②夜间定时唤醒孩子排尿,建立条件反射,形成排尿习惯。③药物治疗:口服谷维素10mg/kg,3 次/d,颠茄片0.5~1mg /kg,睡前半小时口服。隔日一次,10d一疗程。配合桑蛸散和缩泉汤加减,温补肾阳,益气养阴,健脾固肾,滋阴降火,固精缩尿之法综合治疗,有效率84.00%。

5 其他疗法

凌钦亮等[8]采用穴位注射人胎盘组织液治疗小儿遗尿30例( 治疗组)。选穴:肾俞(双)、膀胱俞(双)、三阴交(双)。用一次性注射器抽取2mL人胎盘组织液注射液,每穴1mL,每次选用2个穴位,选用的穴位交替使用。每天治疗1次,10次为1个疗程,间隔10d行第2个疗程。并与采用内服中药缩泉汤治疗的30 例(对照组)作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70.0%,2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意义( P

评析与展望

综上所述针灸与小儿推拿等中医治疗方法确实对小儿遗尿的治疗起到可喜的效果,而在治疗中未发现任何副作用,确实值得大力推广。必须指出的是,小儿遗尿病属多因素疾病,治疗需长期坚持。家长需要克服焦躁情绪,积极、合理的治疗对患者的病情,性格,发育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王琳,付红.推拿加针刺治疗小儿遗尿58 例[J].中医儿科杂志,2012,8(4):45-46

[2] 周保爱,韦玲.雀啄灸配合中药治疗小儿遗尿症临床观察[J].山西中医,2011,27(12),37-38

[3] 封建国,赵锋.捏脊法治疗小儿遗尿症临床观察[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28(3):68-69

[4] 汤伟,符明进,李洲进.运用苗医刘氏小儿推拿治疗小儿遗尿临床观察[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14(4):91-92

[5] 陈汉华,胡彬文.补脾益肾缩泉汤治疗小儿遗尿50例[J].新中医,2010,42(4):57

篇11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是指在单位时间内上、下呼吸道感染反复发作超过规定次数的一种临床综合征。虽然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但却是儿科常见的临床现象,约占儿科门诊病人数的30%[1]。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冬春气候变化剧烈时尤易反复不已。发病年龄多见于6个月-6岁,1-3岁的婴幼儿尤为常见。本病病程较长,缠绵反复难愈,带来诸多不良后果。如何预防和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与难点。笔者结合多年的临床经验,认为本病在急性发作期之后的缓解期的治疗与调护仍是不容忽视的,治疗方法的选择及其作用机理的探讨是非常重要的。《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强调了预防疾病的重要性。中医药外治法经过几千年的实践,证明其疗效显著,副反应极少,易被患儿及家长接受。本文重点探讨中医外治法―推拿配合拔火罐对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预防。应用小儿推拿配合拔火罐预防预防反复呼吸道感染临床疗效满意,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参照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组2007年12月修订的“反复呼道感染的临床概念和

处理原则”的判断条件。从我院门诊随机选取反复呼吸道感染处于缓解期的患儿3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0例,女10例,年龄2-6岁之间。其中营卫失和、邪毒留恋者8例,肺脾两虚、气血不足者15例,肾虚骨弱、精血失充者7例。

1.2方法

1.2.1小儿推拿法开天门100次,分推坎宫100次,揉太阳、揉耳后高骨、拿风池、揉天突、揉膻中、分推胸八道各1分钟,顺、逆时针摩腹各5分钟,揉肺俞、脾俞、肾俞各1分钟,分推肩胛骨1分钟,捏脊5遍。

1.2.2拔火罐督脉及膀胱经走罐,以闪火法对大椎穴闪罐,再予肺俞、脾俞、肾俞实施留罐3分钟,注意避免起水疱。

其中营卫失和、邪毒留恋者加推三关300次,揉外劳1分钟。肺脾两虚、气血不足者加运内八卦、揉脾俞、揉足三里各1分钟。肾虚骨弱、精血失充者加揉肾经、揉肾俞、掐揉二马各1分钟。

以上操作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1疗程结束后间隔2天继续下一疗程,共做3疗程。

1.3预防效果笔者通过临床观察研究,自拟预防效果,效佳:6个月后复感者计20例,占66.7%。效果一般:3个月复感者计7例,占23.3%。效差:1个月内复感者计3例,占10%。总有效率占90%。结果显示小儿推拿配合拔火罐在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的防治过程中疗效肯定。在治疗和观察过程中未发现不良事件,安全有效。

2讨论

2.1推拿拔罐法的理论基础小儿推拿疗法,是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根据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在其体表特定的穴位或部位施以点、按、推、拿、摩等手法推拿,以增强体质、防病治病的一种外治疗法。小儿推拿根据阴阳、五行、脏象、经络学说的理论基础和辩证论治的原则,它能疏通经络,活利关节,畅通气血,祛邪扶正,调整脏腑的功能,增强机体的自然抗病能力,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与成人相比,小儿机体生机蓬勃,脏气轻灵,随拨随应,对各种治疗反应灵敏。《小儿推拿秘块》曰:“倘能察其病症,循其穴道,施以手法……,未有不随试而效者”。所以,小儿虽然脏腑柔弱,但气血反应敏捷,脏腑发育、再生、修复能力强,只要调护得宜,往往恢复较快。小儿推拿为中医外治之法,虽只作用于小儿的皮肤经络,同样能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拔火罐通过物理的刺激和负压,能促进血液循环,激发精气,调理气血,达到提高和调节人体免疫力的作用。拔火罐可使局部皮肤毛细血管扩张、气血流通加强,有利于疏通经络、行气活血、调和营卫、利气散寒、祛除淤滞,同时还可以使腠理开泄、扶正祛邪,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

2.2中医对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认识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其“肉脆血少气弱”,五脏六腑功能皆不足,尤以肺脾肾三脏更为突出,“肺常不足,脾常不足,肾常虚”,这是反复呼吸道感染发病的基础。《灵枢・百病始生篇》所云:“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此必因虚邪之风,与其身形,两虚相得,乃客其形”。《温病条辩》认为小儿“肌肤嫩,神气怯,易于感触。”可谓言简意赅。加之小儿寒暖不知自调,饮食不知自节,一旦调护失宜,极易伤及肺脾,且肺病容易及脾,脾病容易及肺,故每致呼吸道感染反复发作、迁延难愈。

2.3现代医学对本病的认识现代医学对本病的病因与发病机制认识尚不十分明确,一般认为认为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病因主要为小儿呼吸系统的解剖生理特点、免疫系统发育欠完善、反复病毒或细菌感染、维生素缺乏、微量元素缺乏以及其他如滥用抗生素、缺乏体育锻炼等有关。免疫功能低下或紊乱可能是小儿反复发病的主要内在原因。

2.4机理探讨开天门、分推坎宫、揉太阳、揉耳后高骨,这四种手法为小儿推拿四大手法,其通过推拿头面部穴位使诸阳之会阳气通顺气血流畅从而提高全身之卫阳的御外邪功能。拿揉风池具有发汗解表、祛风散寒的作用;揉天突具有理气化痰、止咳平喘的作用;揉膻中、分推胸八道具有宽胸理气、宣肺止咳的作用;通过揉肺俞来宣肺理气,揉脾俞来健脾益气,揉肾俞来温煦元阳起到生化气血益气固表加强卫外的作用。摩腹具有健脾和胃、消食导滞,强壮身体的作用。背部揉肺俞、分推肩胛骨具有益肺理气止咳化痰的作用。捏脊法可培本固元、调理脏腑气血、起到振奋阳气通调气血、和利气机的作用,从而达到扶正祛邪、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目的。

足太阳膀胱经(为一身之藩篱)及督脉(总督一身阳气)行于背部,通过对背部膀胱经的走罐,可达到温经散寒、疏通经络、畅达气血、调整脏腑功能、扶正祛邪、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腧穴是脏腑经气输注于背腰部的聚集之处,主治相关脏腑疾患,所以对肺俞、脾俞、肾俞进行留灌,能启动肺脾肾三脏之功能,使肺能正常宣肃浊气;脾脏能发挥其运化之功,输布精微,生化气血;肾脏强壮,能温养及濡润一身。大椎穴为手足三阳及督脉之会,总督一身之阳,是人体阳气汇聚之处,通过刺激大椎可以激发阳气,宣肺益气,化痰止咳平喘。

推三关、揉外劳具有温阳散寒、益气活血,共奏调和营卫、祛除毒邪之功;运内八卦具有宽胸理气、止咳化痰、行滞消食、平衡阴阳,揉脾俞、足三里具有调理脾胃,共奏健脾和胃、补益气血之功;揉肾俞、肾经,具有收敛肾气,掐揉二马具有滋阴补肾,共奏补骨、生髓、益精之功。

2.5体会当今社会,药物滥用已经成为了焦点问题,特别是在儿科,家长对抗生素、解热镇痛、激素等药物的长期不合理应用,对儿童的健康及社会造成很大损害。正常人体内存在许多维持着体内环境平衡的有益菌群,如果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会引起体内肠道菌群失调,破坏肠道先天免疫力。如果抗生素滥用,会使儿童体内细菌产生耐药现象,甚至产生“超级病菌”,由于“超级病菌”对多种抗生素高度耐药,治疗比较困难。许多抗生素可影响人体对某些营养素的吸收、合成、代谢和排泄,因此,过多的用药,会引起儿童的营养不良[2]。最终造成患儿免疫力低下,反复感冒,形成恶性循环。小儿推拿拔罐疗法是绿色疗法,不必打针吃药,克服了小儿惧怕打针、不愿吃药的不良依从性。避免了药物对消化道的刺激,亦无肝肾损害,解决了反复长期滥用抗生素、解热镇痛等药物对机体毒副作用以及远期未知影响等各种问题,符合家长对儿童健康的需求。

对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的临床观察中,发现相当一部分家长甚至医生普遍存在一种错误倾向,即反复感冒的患儿只是在出现典型临床症状时才需治疗,而不重视平时的防治,忽视了平时预防治疗的重要性,对非感染期出现的手足心热,纳差,腹胀,口臭,便秘,泛恶,舌质红,苔黄厚腻等细微变化关注不够,增加了治疗难度进而贻误病情。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生活水平的提高,加之多为独生子女,多受家长溺爱,往往使小儿过食肥甘厚腻、膏粱厚味之品,再加上小儿乳食不知自节,时有过急过量,均可造成食积。其造成小儿易感主要的原因。因此在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的护理上,要避免复发或加重,家长应从节饮食、科学锻炼入手。正如《活幼心书》所言:“小儿安在乎谨寒喧,节饮食”,“殊不知忍一分饥,胜服调脾之剂,耐一分寒,不须发表之功。”因此,小儿呼吸道感染的防治,防护是关键,只有医患携手共同努力,才能取得最佳的预防治疗效果。

3结论

小儿推拿配合拔火罐在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的防治过程中疗效肯定。通过小儿推拿配合拔火罐能够提高小儿自身抗病能力,最大程度抵御外邪,达到少有病、不有病的目的。本方法简单易学、效果显著,无毒副作用,体现了中医药特色和中医学“治未病”的思想,值得在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预防治疗中广泛应用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