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icu优质护理服务

icu优质护理服务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7-10 09:25:02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icu优质护理服务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icu优质护理服务

篇1

【关键词】 优质护理;肿瘤医院; icu 基础护理; 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 R352【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1044-5511(2011)09-0001-01

我院做为肿瘤专科医院,收治病人以肿瘤患者为主,专科性质强,有多次住院史,我院通过认真学习并贯彻全国卫生工作会议、全国护理工作会议,在全院范围内广泛开展了试点病房创建优质护理服务工作的活动。我院ICU作为一个特殊的无陪护科室,按照优质护理服务相关文件,结合科室实际情况开展该项活动,取得较好的效果。现将实践与讨论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我院是一所三级甲等肿瘤专科医院,ICU设有床位15张,主要收治全院各科各种急危重症、外科大手术后病人。病人病情危重、变化快,且均为绝对卧床、生活不能自理病人。我科现有35名护士,年龄21~38岁,护助10人,年龄20-24岁,其中本科学历6名,专科29名,中专8名;主管护师3名,护师7名,护士12名。护士与床位比3:1,护助与床位比1:1.25。

2 实施方法

2.1:贯彻优质护理服务,提高全体护士认识

护士长带头组织学习有关“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的文件精神,深入认识优质护理服务内涵。特别强调强化基础护理,护士不仅注重患者的疾病护理,更注重他们的生活护理、心理护理。另一方面注重三基三严的学习与培训,及时进行理论考试与技能考核,切实把“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方案落到实处。

2.2:优化排班,责任化护理。

我科实行弹性排班制,护理组长负责本班的管理工作。在中夜班上,高低年资护士相互搭配,低年资的护士再也不用害怕单独倒班遇到危急重的患者而慌乱,顺利完成夜间病房护理工作和管理。

2.3 :简化重症文书书写。

我院护理部已按照规范要求简化了护理文件的书写,把时间还给护士,护士还给患者。

2.4::优化ICU基础护理流程。

强化护理人员基础护理的意识,要求护理人员建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思想。优化ICU基础护理流程,保证护理质量。

2.4.1:基础护理措施: 落实基础护理,提高个性化服务。对不同病人实行按需护理,保护患者隐私,培养其自尊心,鼓励自主活动。

2.4.2:质控检查: 由护士长和主班护士每班随时检查,质控组每周组织一次科内检查,遇到特殊问题要小组讨论。方方面面做到无缝隙护理。

2.5:争创特色服务品牌

我院主要收治肿瘤患者,专科性质强,而ICU作为特殊科室,按照医院思路发展专科护理、专病护理,结合护理工作特点,全面打造专业护理品牌。

2.6: 综合评价,建立奖罚制度,提高护理质量

我院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定期对护理工作进行各专项检查.结果将以书面形式将存在问题反馈到科室。科室再根据存在的问题拟定整改措施并评价改进后的效果。每月质控检查小组针对性检查,护士长利用日常查房及不定期抽查,检查各班各岗位的护理工作质量。

2.7:强化健康教育效果。

护理组长及责任护士必须了解所管病人的病情、主要治疗、目前存在的主要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主班护士于下午15:00与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家属可以随时电话致电ICU询问患者病情及相关问题。

3 讨论

3.1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提高了护士对护理工作的内涵认知,有利于提高患者与家属满意度。

在学习“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的相关文件后,我科室针对具体情况制定了相应的护理工作改进措施,认为只有从根本上解决病人住院期间存在的问题,让病人感受到住院的方便、关爱、实惠.才能提高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才能保证护理质量。

3.2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保障了基础护理措施的有效落实。

高质量的基础护理不仅需要护士具有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实践技能和责任心,还要掌握一定的沟通技巧、礼仪礼貌、人文科学知识等。我科紧紧围绕病人需求,调整核心工作流程,优化基础护理措施,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指导思想完善护理流程,使病人及家属普遍感受到基础护理工作的专业化、规范化、人性化,对护理工作由不放心到放心,由满意到感动。

3.3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提高了护理质量。

首先,排班模式的改变,开始分层次使用护士,规范工作行为,使护士工作的自律性明显提高;其次,工作流程的优化,提高了护士对护理核心制度的执行力,减少了护理差错的发生。同时提高了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也使护士工作的自信心更足。

4 小结

我科“优质护理服务”活动开展以来,给医院带来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使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使护士进一步认识护理工作的重要性。保证护理人员有效地进行护理工作,把时间还给护士,把护士还给患者,提高护理技能,改善护理服务,注重细节,从小事入手,用高度的责任心、同时改善护士工作环境,促进“优质护理服务”活动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卫生部办公厅.2010年“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方案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10) 13号【S】.2010.

篇2

关键词:优质服务护理;ICU;家属焦虑;影响

ICU收治的患者大多情况危急、病情复杂、变化难以控制,患者家属常常会有危机感,精神上的压力不可小觑,相关研究报道,患者家属所承受的痛苦远远大于患者。ICU特殊的环境造成医护人员与患者家属沟通不够,患者家属对医护人员服务满意度降低,对医院的信任感不够,极易发生医疗纠纷。为此,选取2015年10月到2017年2月住院的64例ICU患者,调查患者家属护理干预前后焦虑情况,旨在探讨护理干预对ICU患者焦虑状况的影响,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0月到2017年2月住院的64例ICU患者,按照不同护理模式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2例。其中干预组男20例,女12例,年龄18-64岁,平均年龄(38.2±10.3)岁,对照组男19例,女13例,年龄20-65岁,平均年龄(39.4±9.8)岁,两组患者的家属年龄、性别及文化程度等资料没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干预组32例患者家属进行有效的健康宣教及心理指导,对照组32例患者家属采用一般宣教,在患者入住 ICU 后 24~72 小时,采用护理焦虑调查问卷的方式对患者家属进行调查。由医护人员在护理干预前(患者入院24 h 内)后(患者入院 72 h 后)分别发放 SAS,该表含 20 个项目,每项目分 4 级评分,适用于有焦虑症状人群,患者焦虑则 SAS 评分 >50 分。

1.3统计学处理 观察的结果采用SPSS2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所有计量资料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和百分比率表示,组间比较用χ2检验。P

2护理方法

对照组行一般护理干预措施 探视时间为4:00~4:30;医护人员解答患者的疑问,尽量满足患者提出的合理要求。

干预组行优质服务护理干预措施:①每天设两次患者家属探视时间,10~20min/次;②早上查房后,告知家属夜间患者情况;允许患者与家人电话或视频交流;③护士主动告知家属患者生命体征、病情变化情况;④对患者家属行安慰、鼓励、暗示等心理干预措施,鼓励其放松身心,积极勇敢面对;⑤营造良好的病房氛围,保证病房整洁空气清新,增加病房生活气息,如放置患者亲人照片、杂志等。

3结果

干预组护理干预后的 ICU 患者家属得分高于护理对照组的 ICU患者家属,具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P

4讨论

从ICU患者家属焦虑发生的原因来看,最主要的原因为患者病情危重和不了解病情。ICU收住的患者往往病情危重,A后不良,加之护士往往把时间和精力都放在对病情的监测和护理工作上,没有更多的时间来耐心倾听患者家属的询问以及向家属解释患者的病情,从而导致患者家属常有不同程度的伤心、焦虑、不安和恐惧,对外界事物的承受能力降低。针对这一点护士除了要监护患者以外,还应及时向患者家属介绍ICU制度,告诉家属疾病的预后,患者病情治疗进展情况及诊疗、护理计划,并耐心倾听患者家属的询问。不能与患者交流也是患者家属产生焦虑的重要原因,ICU限制陪人探视及陪护的特点致使患者家属无法与亲人交流而担心患者有孤独感,同时又因无法亲自照顾处于病中的亲人而内疚,从而导致焦虑的产生。针对这一点在不影响医疗护理工作的前提下,ICU应该给家属提供照顾患者的机会,如允许家属短时间的探视,参与患者的饮食、翻身、口腔清洗等简单护理。另外,经济负担较重也与家属的焦虑产生有关,ICU往往医疗费用较为昂贵,患者家属普遍存在担心治疗效果不理想又浪费钱这种矛盾心理。

ICU护士素质越高,越能清楚地认识到患者家属的需求,更能为患者家属提供更优质的护理。因此ICU护士应不断加强学习,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护士与ICU患者家属接触最为密切,护士的服务质量直接影响患者家属的心情变化,因此,ICU护士在工作中应敏感察觉患者家属的需求,尽自己的可能满足他们的要求,倾听他们内心的真实感受,引导其积极面对事实,建立起信任关系,使他们在患者康复中发挥积极的作用,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

危重患者住进ICU对患者家属是一种刺激,他们能感觉到危险的存在,均不同程度地存在焦虑情绪。护理干预组对患者家属在患者入住ICU期间接受了主动的心理干预,加强了与患者家属的沟通、交流,为家属提供缓解焦虑的方法,帮助他们准确的理解这一事件,并能够有效地应对。焦虑程度也因此明显减轻,比一般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因此,ICU护士的角色决定了ICU护士必须承担的职责,在工作中应增强对家属需求的敏感性,在加强患者护理的同时,应重视患者家属心理的疏导。引导和鼓励他们倾述其真实感受,主动介入,提供支持,并尊重家属的权利,建立彼此间的相互信任关系,以有助于家属和患者的身心健康。使他们能有效地配合治疗并发挥其在患者康复中的作用,避免产生不必要的误解,从而有效的降低医疗纠纷隐患。通过本研究的研究,干预组护理干预后的 ICU 患者家属得分高于护理对照组的 ICU 患者家属,具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因此,实施针对性的优质服务护理干预可以减轻 ICU 患者家属的焦虑程度,积极配合医生,增进护患关系。

参考文献:

[1]尤丽萍. ICU患者焦虑状态综合护理干预效果评价[J].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7,(11):170-172.

[2]李杰,郑蕾蕾,侯春香,等. 心理护理在ICU患者家属中的临床应用[J]. 中国医药指南,2017,(11):221-222.

篇3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3-0206-01

手术治疗是肺癌最重要和最有效的治疗手段。手术作为一种强烈的心理应激,对患者的神经、内分泌及循环等多个系统产生不利的影响。并通过心理上的恐惧、焦虑和生理上的创伤直接影响患者的正常心理活动。而术后常规入ICU监护,病人全身清醒后,经常双手被约束带保护,带气管插管不能说话,身上带有有多种管道,环境陌生加上亲人也不在身边,容易产生焦虑心理,不能很好地配合各项治疗护理,甚至发生意外脱管等不良事件,从而影响护理质量和病人满意度。针对肺癌手术病人的这些特点,我们在护理过程中给予了相应的优质护理服务,通过专职访视护士对手术患者进行术前访视,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3年1―11月术后在ICU监护的肺癌手术病人者120例,其中男性患者82例,女性患者38例,年龄范围40~75岁,所有患者均经病理或者细胞学检查确证为恶性肿瘤,其中非小细胞肺癌76例,小细胞肺癌44例。所有患者均在全麻下进行肺癌肺叶切除术,无并发症和既往史。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病人的―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O.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专职护士培训(1)采用科内小讲课的形式,加强思想教育,加强优质护理服务理念培养,让所有护士深刻意识责任制护理的意义,树立术前访视在优质护理服务中重要性的观念。(2)在医院护理部的领导下,定期组织院内相关专家进行培训科内护士的沟通能力,增强护士心理服务能力,使护士将心理学知识灵活应用于临床工作。(3)选择肺癌监护小组专科知识扎实的护士,利用帮带的教学方法,先跟随护师以上的高年资护士到胸外科病房进行术前访视,然后由护士进行访视,护士长或教学组长陪同考核,合格后才可单独进行访视。

1.2.2访视内容 对照组常规由巡回护士术前1d下午进行经验性内容访视,了解病人一般情况及病情,交代必要的注意事项。观察组由ICU专职访视护士持手术通知单及访视登记本,到病房查阅病历,了解病人的一般资料,包括姓名、性别、年龄、体重、诊断手术方式、麻醉方式,了解基本病情,包括术前生命体征、术前特殊用药、药物过敏史、过去史及各种化验、特殊检查结果,及介绍自己,介绍ICU护士长及肺癌手术监护组成员,拉近医患距离。介绍ICU环境、作息特点、探视制度。如果病人有需求,在病情许可的情况下,可陪同病人参观监护室的环境和仪器设备,让病人增加全感、信任感,减轻心理压力。告知病人术后各种管道留置的意义重要性、不适及配合要点,暂时保护性约束的意义,非语言交流方式,拔除气管插管前后注意事项。指导病人术后有效的咳痰方法,腹式呼吸、床上活动方法,术后疼痛的处理,肢体功能锻炼,术后饮食指导。与家属沟通并告知在术前多陪伴病人,探视时间按时看望病人。指导其如何与医护人员有效沟通,及时了解病人病情及配合治疗护理。我们将ICU环境制作成带文字说明的图片,将用物准备打印成小提示,将术后护理要点和注意事项制成宣传小册,让访视变得更加生动,方便病人理解和记忆,避免免护士的沟通能力不足影响访视的效果,节省了人力物力[1]。

1.2.3评价指标 (1)焦虑测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对两组病人手术当日前30min进行测评,比较两者焦虑状态差异。(2)比较两组病人术后配合情况及访视满意度。

1.2.4统计学方法 收集整理资料,建立数据库,使用SPSSl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

2结果

3讨论

3.1术前访视有利于提高护士自身综合素质 访视的实施需要ICU护士适应多重角色功能,增强护士的工作责任心,提高护士的学习热情,促使护士不断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增强自己的沟通能力,学习全新的护理观念,更新知识结构,不断学习和总结,从而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2]。

3.2术前访视降低病人的焦虑情绪通过访视,实现了“以病人为中心”护理理念。病人第一次进人手术室,面对陌生的环境和各种不同的仪器设备,对手术过程了解甚少,以及担心手术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疼痛不适,均可引起病人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和恐惧〔3.4〕。这种不良的让病人增加安全感、信任感,减轻心理压力;面对术后的各种有创监护和治疗护理手段,可减少恐惧心理。帮助病人以良好的心身状态应对手术的应激[5]。|

3.3术前访视使病人对治疗护理的依从性明显提高,术前访视缓解病人对ICU陌生和恐惧心理,改善病人术后被动地接受治疗护理的状态,充分发挥病人的主观能动性,使其最大限度地配合治疗护理。

3.4术前访视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通过术前宣教,病人躁动减少,镇静剂用量减少,改善病人的睡眠质量,病人能配合气管插管,撤机顺利,未发生1例气管插管、胃管、动静脉置管脱管,能配合肺部体疗。表2中显示,观察组病人术后配合优于对照组。

3.5术前访视提高病人对医疗护理的满意度通过回访,调查肺癌手术病人对ICU医疗护理的满意度。病人的满意度由90%上升到99%。通过术前访视,使护士掌握手术病人的病情、诊断、拟手术方案及心理状态,对所监护的手术病人做到心中有数,便于护士在术后护理中具有针对性和预见性,并根据病人的不同需求实施个性化的护理,以满足病人在疾病信息、心理等方面的需求,从而达到提高护理质量、缩短术后恢复时间的目的。同时,通过术前访视,促进了护患之间的有效沟通,使病人更能感受到护士的关怀,增强了病人应对压力的能力,提高了护理满意度[5]。

参考文献

[1]张烨.手术室优质服务在术前访视中应用[J].医药前沿,2012,2(1):161.

[2]马小芳,扬宝义,郭学珍。等.ICU术前访视对心脏患者术后护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1,8(17):108。

篇4

【中图分类号】R37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8-0065-02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的保健意识增强,护理活动有了新的内涵:过去护理人员提供的只是护理技术,而现在注重的是护理服务,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2010年我院为贯彻落实国家卫生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精神,积极开展以“夯实基础护理,提供满意服务”为主题的活动,进一步深化“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加强临床护理工作,改善护理服务,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我科作为四川省人民医院的示范科室,于2010年6月起结合儿科ICU特点, 经自查讨论整改,不断总结经验,逐步完善并落实了一系列优质护理服务措施,进一步提高了临床护理工作水平。现报道如下。

1 方法

1.1 积极动员,宣传学习。

“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正式启动后,我科作为示范病房,召开全科动员大会,宣传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意义,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全科护理人员在护士长的带领下迅速行动起来,认真学习《优质护理服务质量标准》,并以“病人为中心”和以“护理质量安全为核心”的主题进行讨论,让每个护士明白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的主题:夯实基础护理,提供满意服务,及需达到的目标:患者满意、政府满意、社会满意。

1.2 改善服务态度 ,提高护理质量。

良好的服务态度是提高护理质量,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的关键。我们从细小处抓起,点点滴滴为病人着想:病人来有迎接声,去有送别声。对新入院病人做到及时、热情接待,实行“首迎负责制”;耐心解释,实行“首问负责制”;细心观察,及时主动地巡视病房;主动帮助,尽自己所能为病人提供生活上的便利;病人出院亲切送出,主动送上“出院须知”,并仔细讲解门诊随访时间、用药及注意事项。我们的护理工作要求:做到“五个到位”:(1)关心病人到位;(2)了解病情变化到位;(3)护理措施到位;(4)基础护理到位;(5)护患沟通和指导到位。“五点”:仪表美一点、问候多一点、巡视勤一点、观察细一点、业务精一点。不但提高了病人的满意度,也提高了护士的文化素质和修养。

1.3 改变护理工作模式及排班方式,落实整体护理。

1.3.1 实行“护士责任制”: 要落实好责任制护理,首先要明确工作职责。具体方法是取消功能制护理的治疗班,改主班护士为责任护士。责任护士姓名上墙,负责所管病人的所有治疗、基础护理、专科护理、病情观察、出入院宣教和用药、饮食指导、特殊检查指导工作。充分调动护士的积极性,这样护理人员既了解病情,又掌握了治疗原则和护理要点,可以有的放矢地为患者落实各项护理服务。

1.3.2 实行弹性排班,加强晨晚间护理。护士长在排班时,结合各组病人的特点,尽量固定每组护士所负责的病人,改变排班方式,尽量保证责任护士连续上责任班,方便病人熟悉护士,护士熟悉病人。夜班遇有重大抢救或重病人的情况,护士长会做动态调整,增加夜班护士的人力配备。特别安排护理人员专门负责患者晨晚间护理,做好基础护理(协助订餐、用餐、口腔护理、洗脸、洗脚、指导服药、翻身、拍背、入厕、床上大小便、皮肤护理等)工作,满足患者个体化需要。坚持晨晚间护理,落实基础护理,为患者营造一个安全、舒适、清洁、整齐的住院环境。

1.3.3 简化护理文书,保证临床护理工作的落实。护理部根据卫生部的要求,为了把时间还给护士,把护士还给病人。我们改革护理文件书写方式,体现“以病人为中心”,尽量采用简化的表格记录形式,缩短护士书写护理文件的时间,尽量达到书写时间在30分钟内的目标,减少护士的非护理时间。让护理工作更加贴近患者、贴近临床、贴近社会。

1.4推进护理服务内涵建设,提升护理服务质量。

我科以婴幼儿患者居多,结合专科特色,不断丰富优质护理服务内涵,为患者提供从入院到出院,乃至出院后的全过程无缝隙护理,认真做好患儿及家属的入院教育、住院护理、出院指导、出院后访视等工作。将服务延伸至院外,对出院患者进行电话随访,及时满足患者从出院到复查期间的健康需求,受到患者普遍欢迎。以“五全、四勤、三满意、二多、一安全”为落实基础护理的目标,实行分床责任制,在危重病人多,基础护理任务繁重的情况下,基础护理工作得到有效的落实,全面提高了护理质量。

1.5 强化健康指导,促进患者康复。

为使患者能及时得到护理人员的健康指导,掌握健康保健知识,开展多种形式的人性化护理服务,营造关心病儿、爱护病儿、尊重病儿、帮助病儿的氛围,加强与患儿家长的沟通交流,满足家长知情需求;延伸护理服务,实行责任护士在住院期间每周电话与患儿家长沟通交流一次。同时,还将继续做好与家属的沟通解释工作,除了在每次的探视时间安排护士为家属讲解和演示隔离衣的正确穿戴方法外,今年还制作了各种疾病健康宣教卡片和版图,以更好地为广大患者服务。护士长定期对患者掌握情况进行评估,逐步提高健康教育知晓率与覆盖率,使患者真正受益。

1.6 创建温馨病房,注重人文关怀。

病室环境保持安静、安全、整齐、整洁,病室物品放置有序,病房环境有儿童特色,病床桌椅为粉红色,床单被套有卡通图案。让患儿住院期间有家一样的温暖,得到高质量的服务。护理人员淡妆上岗,微笑服务,每天坚持两次扫床,及时更换脏被服,保持床单元整洁;卫生间标有醒目的安全温馨提示,防跌防滑,减少了意外发生,让患者在住院期间住得舒适,能放心接受治疗。

2 体会

我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病房以来,我们经过几个月的努力,病房比以前更加安静、整洁、规范,危重患者的生活护理到位了,病人的意见少了,表扬信多了,医疗纠纷少了,患者的满意度提高了。通过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夯实了基础护理,丰富了专科护理内涵,增强了护士的责任意识和工作积极性,全面提升了护理质量,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我们将继续努力,进一步深化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将“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持之以恒地开展好,让患者真正得到实惠,从而达到一个共同的目标:患者满意、政府满意、社会满意。

参考文献

[1][1]卫生部关于加强医院临床护理工作的通知[S].卫生政发[2010]7号

篇5

[中图分类号] R651.15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3)06(b)-0144-03

自原卫生部提出了“优质护理服务,有我就有满意”的口号以来,优质护理服务理念应用于临床各大重点疾病[1-3]。但是,迄今为止,关于该理念应用于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的研究报道所见甚少。本研究总结既往临床工作中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护理经验,查找既往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护理缺陷,制定重度颅脑损伤护理流程,把“以患者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真正落实到每一个医疗服务环节。现将结果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浙江省衢州市中心医院2010年10月~2012年11月ICU收治的重度颅脑损伤患者103例。纳入标准:①患者均有明确的外伤史;②患者格拉斯哥预后(GOS)评分为3~8分;③患者家属要求积极治疗,并好转出院;④患者和患者家属愿意积极配合护理人员的指导和安排,治疗依从性高;⑤本研究经过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排除标准:①患者非重度颅脑损伤;②患者为孕妇或者妊娠期妇女;③患者和患者家属不愿意听从主管医师和责任护士的指导和安排。其中,男63例,女40例;年龄18~65岁,平均(41.64±12.59)岁。将患者分为A组(n = 46)和B组(n =57),A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模式,B组患者给予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指导下的护理干预措施。两组患者性别构成和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干预

A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模式指导下的干预措施,进行皮肤护理、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用药护理、加强患者呼吸道的管理、防止患者误吸和细菌移植等常规护理和指导。B组患者则给予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指导下的护理干预措施。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之前,先对全科护理人员进行优质护理服务活动知识培训,组织全科护理人员学习优质护理服务理念和具体实施细则,领会优质护理服务理念精髓。具体措施如下:

1.2.1护理人员的配置 根据动态监测APACHE Ⅱ评分结果来配置护理人员和实施护理对策,每隔4 h评估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的情况1次,按照APACHE Ⅱ评分总分将配置方案分为3档次(分别代表患者不同病情严重程度),即1档次:0~

1.2.2 制定个体化的出院护理处方 出院前1周,责任护士与主管医生进行交流和沟通,全面评估患者的情况,为患者制订针对性的家庭护理康复措施,从患者仰卧、床边坐起、坐位平衡、站起、坐下、站立平衡到步行。根据患者卧床与否和不同肌力分级选择运动方式:①卧床期间患者肌力在1和2级时,进行肌肉静力性收缩或助力运动,在对患者进行康复训练的过程中,逐渐增加助力,切不可盲目增加助力,而患者肌力恢复至3级时则调整康复方案,以主动运动为主,患者肌力恢复至4级后才开始行抗阻练习和床上转移、起坐、头和躯干的控制和坐位平衡练习注意避免发生直立性低血压。②非卧床期间,患者进行站立、扶拐行走练习。同时,加强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训练,进行手技巧性、灵活性和四肢精细训练,指导患者练习一些简单实用的各种物品的使用方法,通过投球、拨珠算、进食、洗脸、洗手、洗澡、上厕所、穿脱衣服和刷牙等反复训练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护理人员指导患者家属根据Orem自理理论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给予不同的生活辅助器具,尽量限制健侧肢体的替代功能,训练贯穿于患者出院后的日常活动中。③定期组织重度颅脑损伤专题讲座和经验交流会,共同学习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日常生活护理方式和方法,组织患者和患者家属观看电视节目、VCD,使患者得到直观形象的重度颅脑损伤防治知识,通过网络、报纸、发放重度颅脑损伤知识宣传资料,设立脑卒中咨询热线等途径,提供交流平台。同时,还可以举办重度颅脑损伤经验交流会,鼓励患者和患者家属间相互通讯、联络,或通过打电话、建立QQ群、发短信息交流经验或心得体会。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并发症和患者家属对护理人员提供护理服务的满意度,采用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表来调查患者家属对护理人员提供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SPSS 19.0对数据进行分析,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独立样本的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比较

B组患者ICU住院时间、ICU住院费用和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家属对护理人员提供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比较

B组患者家属对护理人员提供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高于A组[56.52%(26/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184,P < 0.05)。见表2。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因车祸、撞伤、挤压和高空坠落等颅脑损伤的人数也明显增多[4-7]。其中,重型颅脑损伤是最严重的损伤之一,具有病情凶险、病情复杂多变、病死率高和后遗症多等特点,患者治疗效果直接与医师的技术和护理人员护理质量的好坏息息相关[8-11]。为此,优化重型颅脑损伤意义重大,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患者的预后。

本研究总结既往临床工作中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护理经验,查找既往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护理缺陷,制定重度颅脑损伤护理流程,结果发现,B组患者ICU住院时间、ICU住院费用和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B组患者家属对护理人员提供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这与既往研究结果一致[12-14]。考虑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①优质护理服务活动开展前先对全科护理人员进行培训,这能够加深全科护理人员对优质护理服务工作理念和精髓的理解,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该理论和精髓贯穿于护理人员的临床工作,找出护理人员临床护理工作中的不足和缺陷,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针,确保各项护理措施能够落实到位,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家属对护理人员提供的护理服务的满意度。②优质护理服务活动开展后采用APACHEⅡ评分系统对重型颅脑损伤进行评估,根据动态监测APACHEⅡ评分结果为重型颅脑损伤严重程度配置护理人员和实施护理对策,为患者提供整体的、连续的、个性化的的综合护理服务,护理人员能够意识到护理措施个体化的重要性,找出护理人员临床护理工作中的不足和缺陷,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针,确保各项护理措施能够落实到位,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家属对护理人员提供的护理服务的满意度。③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指导下的护理干预措施为患者制定个体化的出院护理处方,详细指导患者卧床与否和不同肌力分级下的康复训练方式,同时,加强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训练,进行手技巧性、灵活性和四肢精细训练,指导患者练习一些简单实用的各种物品的使用方法,通过投球、拨珠算、进食、洗脸、洗手、洗澡、上厕所、穿脱衣服和刷牙等反复训练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确保各项护理措施能够落实到位,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家属对护理人员提供的护理服务的满意度。④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指导下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做到定期组织重度颅脑损伤专题讲座和经验交流会,共同学习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日常生活护理方式和方法,组织患者和患者家属观看电视节目、VCD,使患者得到直观形象的重度颅脑损伤防治知识,通过网络、报纸、发放重度颅脑损伤知识宣传资料,设立脑卒中咨询热线等途径,为患者和患者家属掌握更多的重度颅脑损伤知识提供平台,确保贯彻各项医疗措施落实到位。同时,还可以举办重度颅脑损伤经验交流会,鼓励患者和患者家属间相互通讯、联络,或通过打电话、发短信息交流经验或心得体会,相互促进,共同提高,提高患者出院后护理质量,提高患者家属对护理人员提供的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综上所述,优质护理活动能够明显减少重度颅脑损伤患者ICU住院时间、ICU住院费用和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家属对ICU护理人员提供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吴晓琴,宋锦平,郭晶.四川省各级医院护理管理者开展优质护理服务面临困难的调查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18):1696-1698.

[2] 胡碧波.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对病房降低红灯率的方法探讨[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9):787-788.

[3] 邱丽红.优化ICU基础护理流程在创建优质护理服务中的作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7):590-592.

[4] Var FA,Rajeswaran J. Perception of illness in patients with traumatic brain injury [J]. Indian J Psychol Med,2012,34(3):223-226.

[5] Niemeier JP,Perrin PB,Holcomb MG,et al. Factor structure,reliability,and validity of the Frontal Systems Behavior Scale(FrSBe)in an acutetraumatic brain injury population [J]. Rehabil Psychol,2013,58(1):51-63.

[6] Moreno JA,Arango Lasprilla JC,Gan C,et al. Sexuality after traumatic brain injury:A critical review [J]. Neuro Rehabilitation,2013,32(1):69-85.

[7] Suskauer SJ,Trovato MK. Update on pharmaceutical intervention for disorders of consciousness and agitation after traumatic brain injury in children [J]. PMR,2013,5(2):142-147.

[8] Dean PJ,Sterr A. Long-term effects of mild traumatic brain injury on cognitive performance [J]. Front Hum Neurosci,2013,7:30.

[9] Mioni G,Mattalia G,Stablum F. Time perception in severe traumatic brain injury patients: A study comparing different methodologies [J]. Brain Cogn,2013,81(3):305-312.

[10] 张晓丽娜,衡新华,张小梅.云南省高海拔地区颅脑外伤预后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2,39(7):1770-1772.

[11] 徐航.乌鲁木齐市冬季严重脑外伤患者的急救及预后的回顾性病例对照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0):2406-2408.

[12] 钟雁飞,陈秋琴,朱文英.6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体会[J].中国现代医生,2010,48(19):79-80.

篇6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4)8-0099-03

2010年全国护理会议提出:在全国卫生系统开展“夯实基础护理,提供满意服务”的“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1]。为落实活动要求,提高护理质量,笔者所在医院也由点带面已经在全院各临床科室开展优质护理活动。“优质护理服务”是指以患者为中心,强化基础护理,全面落实护理责任制,深化护理专业内涵,整体提升护理服务水平[2]。优质护理成了临床护理工作的高标准、严要求。笔者所在医院ICU有其显著的特殊性:封闭的救治环境,收治的患者急危重,不允许家属陪护,患者的吃喝拉撒全由护士承担。根据科室特点,积极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笔者所在科为医院综合ICU,有编制床位7张,护士20名,均取得护士执业证书。年龄20~47岁。工作年限:1年以内护士4名,2~4年护士9名,4年以上护士7名。职称结构:主管护师2名,护师6名,护士12名。学历层次:本科8名,大专3名,中专9名。

1.2 优质护理实施方法

1.2.1 转变护理理念 随着护理模式由功能制向整体护理转变,护理工作要求也随之发生转变,要求护士在注重患者治疗同时,也要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树立“人文”观念,尊重患者的权利,满足患者“医疗+舒适”的需求[3]。科室根据自身特点,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对患者采取一对一专人护理,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强化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为患者提供包括专科治疗护理、基础护理、生活护理、心理护理在内的各项护理内容。

1.2.2 强化护理人员培训

1.2.2.1 重视新入科护士的岗前培训 由于ICU工作特殊性,每一位入科护士需了解掌握的知识技能较多,如ICU工作制度、院感知识、应急预案、各种仪器设备的使用保养、基础护理与专科护理操作、抢救配合、病情监护、护理文书书写及专科理论知识的学习等。所以科室制定了周密的新护士岗前培训计划,安排工作认真负责、业务娴熟、专业知识较强的老师带教,培训结束考核合格后方能单独上岗,以帮助新护士尽快适应ICU护士角色,努力提高自己,保障上岗后的工作安全。

1.2.2.2 制定并认真落实护士分层培训计划 ICU护士即有医院的分层培训,又有科室分层培训要求,达到基础培训与专科培训相结合,提升理论操作水平。

1.2.2.3 多途径开展专科业务学习 计划学习与随机学习相结合。计划学习如每周的护理制度学习,每月的护理业务讲课、护理查房,每季的院感知识学习。科室遇疑难病、少见病主动查找相关资料,组织护士学习,以提高对疾病的认知与护理水平。责任护士与主管医师交流沟通,就疑难、重点治疗护理问题进行讨论,达成共识,以便做到查疑补缺,有效地杜绝了医疗隐患的发生,促进了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与提高[4]。创造条件鼓励护士外出学习培训,学习专科新知识、新理念、新技能,以带动科室护理工作的进步发展。

1.2.3 强化护理质量管理,保障患者安全

1.2.3.1 保证各种仪器设备及急救药品完好率100% 仪器设备及急救药品实行专人管理。日常工作中扎实做好仪器设备的维护保养,每周认真清理抢救箱并登记,为抢救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1.2.3.2 加强护理工作中的细节管理 ICU护士既承担危重患者抢救、病情监护与治疗用药,又要落实各项专科护理、基础护理和管路护理,护理工作繁重琐碎,每一个工作细节都要认真做好,不能流于形式。同时科室将这些细节工作纳入护理质控内容督促检查,以提高护理质量,预防护理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1.2.3.3 严格落实各项护理核心制度,遵守各项操作规程,减少护理缺陷发生 经常查找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并进行分析提出防范措施,提高护士预见性护理意识。对发生的护理缺陷,如意外导管拔除或脱落等,及时组织科室人员讨论分析,制定改进措施并督促执行,持续改进护理质量,保障患者安全。

1.2.3.4 严抓护理文书书写质量 按照江西省护理文书书书写标准,认真做好科内两级质控。督促护士加强专业知识学习,护理记录体现专科特色,提高记录内涵。

1.2.4 重视基础护理,增进患者舒适感 ICU患者大多病情危重,无生活自理能力,基础护理成为ICU护理工作重要内容之一,基础护理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活质量与疾病康复。笔者所在科护士按时为患者进食进水,满足患者营养需求。为患者口腔护理2次/d、尿管护理2次/d,擦浴1次/d,床上洗发1次/周,必要时随时清洗。及时修剪长指甲,翻身拍背1次/2 h,随时保持床单位清洁、平整。为患者营造安静、整洁的救治环境,尽量降低病区噪音,医护人员尽量做到“四轻”:说话轻、走路轻、操作轻、关门轻。患者置身于舒适的环境中,才能心情舒畅,感到安全和完全放松[5]。

1.2.5 注重护患沟通,体现人文关怀

1.2.5.1 重视语言沟通 工作中强调不能只关注监护仪上的图形、数字的改变,而忽略了患者的存在。每天花时间与患者交流,抓住时机对患者说些安慰性、鼓励性、积极暗示性和健康指令性的话语,给予患者持续有效的精神心理支持,使其树立战胜疾病与痛苦的信心。为意识清醒的患者做任何操作,特别是使用各种约束时,向其解释使用的必要性,消除人格受限的心理感受,取得患者配合。尽量避免在床边讨论病情,对昏迷患者的用语也要谨慎。在抢救患者时注意保护周围患者,拉上隔帘或屏风遮挡,同时给予其他患者安慰和心理上的支持。

1.2.5.2 应用非语言沟通 有些患者因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暂时出现语言沟通障碍,护士通过其他方式如采用肢体语言、写字板、图片指示牌等与患者交流,了解患者心理生理需求,及时给予帮助解决。在与患者交流时态度诚恳,注意力要集中,并不时加以点头或手势,增进交流效果。在各种操作前适当触摸患者的肩膀或手臂,以示打招呼,增添了患者的温暖感和亲切感,使之更好地配合治疗。

1.2.5.3 加强与家属的沟通 ICU患者多起病突然,病情危重,家属常处于恐惧、愤怒、焦虑的负性情绪中。护士应加强责任心、爱心,带着爱去工作,在“以患者为中心”的现代护理模式的指导下,懂得关心患者家属的心理感受[5]。护士应态度和蔼地向家属进行入住ICU宣教,告知家属ICU病区的特殊性,介绍探视制度,以得到家属理解与配合。注重探视时间与家属的沟通,沟通时注意语言艺术,除了坦率地向家属告知病情,讲明患者的潜在危险性,同时又要让家属了解,医护人员对患者的态度是积极的,为家属提供心理上的支持,增加安全感,缓解焦虑情绪。还可进行健康知识宣教,耐心解答家属疑问。

1.2.5.4 做好临终关怀 在患者发生病情变化时,要怀着高度的责任心和同情心,争分夺秒进行抢救,同时通知家属,以切实的抢救行动和言谈举止,稳定家属的情绪。在不影响治疗抢救及工作秩序的情况下,允许家属探视,为生离死别提供时间和空间,释放家属沉重的悲情,以达到疏导心理情感的目的[5]。当患者抢救无效死亡后,要以尊重、严肃、同情的心理,劝慰家属正视现实,节哀顺变。同时尊重家属的习俗,尽可能满足其合理的要求。

2 结果

提高了患者及家属对ICU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护理投诉为0。日常护理工作中处处体现人文关怀,增进患者舒适感,加强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交流,疏导患者恐惧、焦虑的负性情绪,做好入科宣教与探视管理,通过细致入微的基础护理工作,取得家属的信任与支持。通过落实各种举措,使患者及家属明显感受到了优质护理的好处,患者及家属满意度从84%提升到98%。

提升了护理质量,避免了护理并发症的发生。通过采取一对一专人护理,为患者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规范了护理操作流程,强化护理细节管理,注重基础护理工作,使ICU整体护理质量得到明显提升,有效避免了压疮、感染等护理并发症的发生,基础护理合格率100%。

减少了护理不良事件发生,保障了护理安全。ICU患者病情重,管路多,治疗护理工作繁重,通过强化护理人员培训教育,强化工作责任心,注重护理人员预见性护理意识的提高,强化护理质量管理,使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明显减少,保障了患者安全。

3 讨论

“三分治疗、七分护理”,这句话在ICU显得尤为突出。通过在ICU开展优质护理,护理工作得到了持续改进。同时提高了护理人员工作主动性与学习积极性,提高了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构建了和谐医护患关系,明显改善了患者就医感受,提高了护理工作满意度,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赵承芳,任巧花.打造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J].卫生职业教育,2011,29(1):26.

[2]胡坤,徐小民.浅谈ICU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体会[J].中外健康文摘,2012,9(23):343-344.

[3]徐英.浅谈人文关怀在ICU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创新,2010,7(30):98-99.

篇7

摘 要:目的:探讨更有效的ICU护理模式,以为进一步提高临床护理工作质量,达到护患均满意的效果.方法:对ICU护士的一系列工作模式作出了调整:开展责任制整体护理、调整ICU护士工作岗位、注重人文、运用PDCA质量管理模式、细化分级护理、追求真正做到“以服务患者为中心”.结论:ICU护理模式的转变不但提高护理质量,在护理人员和患者之间达到双赢的满意度.

关键词 :工作模式;ICU;责任护士

中图分类号:R473.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1-0175-02

ICU护理工作特点集中了现代化的监护与急救设备,集中了各种危重病人的抢救与护理任务;护士既是先进仪器的使用者,又处于抢救病人的第一线;护理质量的优劣是ICU救治工作成败的关键之一,响应卫生部2010年在全国系统开展的“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就ICU优质护理模式转变提出一些见解与广大护理人员探讨.

1 强化责任制整体护理,分工明确

责任制整体护理是由一种护理工作制度和组织形式,实行由一位责任护士对病人全面连续性护理,使病人得到个体化的整体护理.要求护士为病人提供连续、全程、优质的护理服务.

要求患者入院有人迎接,住院有人管,出院有人送.丰富服务内涵,让护理工作更加的贴近患者,贴近临床,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以病人为中心,要求从病人入院到出院均由责任护士对病人实行8小时在岗,24小时负责制,由责任护士评估病人情况,制定护理计划,实施护理措施.才能实现连续化和延续化的护理,才能增强护士的责任感,增强了护士的成就感,密切护患关系.

2 优化护理工作模式

2.1 护理记录文书简单化

采用表格化护理记录单,既大大减少了护士用于书写的时间,又将与护理相关的重要信息纳入模版中;对各类护理记录表进行了简化,使护士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接触患者、了解患者的病情与患者加深沟通和交流,为患者提供真正的优质化的护理服务,满足患者要求的同时,达到了护理的最终目的.

2.2 注重人文关切

2.2.1 人文关切探视制度

随着生物医学模式的转变和发展,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防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孤独心理是病人常见的心理.本着“以为患者服务为中心”,令患者家属安心、患者满意的宗旨,每周一次1小时探视改为每日固定1小时探视,探视时间床旁只允许有一位家属.进入ICU时,向家属做健康教育,严格控制感染源,探视患者需严格按隔离制度遵守:穿隔离衣、带一次性帽子、口罩、鞋套、抢救回避原则等,让家属清楚患者病情发展,真正为患者做到心理、社会因素的支持,向家属展现ICU护士工作的一角,减少护患矛盾.

2.2.2 护理服务内容公开化

宣传板或墙上公开标明护理服务内容,(1)分级护理标准和分级护理要求,令患者及其家属能正确划分自己的分级,并知道怎样针对病情护理治疗,不仅有利于病情恢复及患者的心理护理,减少护士不必要的宣教,腾出更多时间为患者做病情评估及护理操作;(2)服务内容包括:为患者实施的病情评估结果、存在问题、治疗和护理措施、生活护理、康复和健康教育,做到“心到位、说到位、做到位、管理到位”.

2.2.3 音乐疗法减少ICU综合症

每位ICU患者床头配置电脑,内存舒缓音乐,在治疗持续进行时及患者未睡眠时,运用音乐疗法,改善患者的心情,转移患者的注意力,减少诱发病因,加强心理护理,最大限度预防焦虑及ICU综合症,并制定ICU告知流程,各级护士履行告知.

2.2.4 以人为中心的护理排班模式

夜班由以往的单人值班调整为双人值班,排班时对每班护士的自然情况及业务能力等信息作出全面分析和了解,每组采取最佳组合,从而发挥护士自身潜能,激发护士的积极性及创造性,做到以最少的护士提供给患者最好的护理[2].护士长建立ICU护理人员信息库,根据ICU患者的特点及专业的特殊性和工作量需求,随时调整和补充护理人员,人员库中体现不同护士的个人自然情况和业务能力,以方便工作的需要;护理部对空岗长达三个月的人员及时进行补充,休假超过三个月的护理人员提交护理部,再次上岗时需进行考核,合格后安排新岗位.护士长周排班,日调整,两相结合,体现出责任到人的原则.工作量加大时实现弹性排班,增加护理人力并加强夜班人员配置,较好地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原则.以人为中心的护理模式的改变将以往的被动护理变为主动式服务.对护士常用的各种护理用物如治疗车等尽可能一物多用,减少护士来回奔波于病房的次数,节约更多的时间服务于患者.细化交接班管理,总交班后进行床头交班,做到一观察,二测量量性指标,三翻身察看皮肤状况有无压疮及压疮的潜在危险,四主动询问患者病情变化,五建立床头提醒板,交待病人护理要点及提醒事件以防遗漏,并针对问题进行分析,制定有效的护理措施解决.

2.3 调整工作方式,充分发挥护理职能作用

以往的护理人力配置大多为一种经验式管理,往往导致不足与浪费并存的现象[3].根据护理工时测定,即使在护理人员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可以再人力效益和患者满意服务之间达到双赢和更好的协调,同时根据对护理人员进行工时测定可以科学的配置护理人力资源.针对工时测量结果,取消治疗班,分解责任至床头,治疗班护士不再负责治疗室配液,而是送药至床头,只进行领药初次核对,及发药时与管床护士同时完成再次核对,管床责任护士在配液前第三次核对后双签字.各床头或病房配备电脑,进行电子处理医嘱,将护士还给患者,让护士始终守护在患者身边,主动更换输液、做好生活护理和基础护理,满足患者的需求[4],真正做到“以服务患者为中心”.由于多方核对,治疗护士明显感到压力减轻,有护士表示,终于能睡上安稳觉了.由于ICU病人的病情重,用药数量大、种类多,改革前后工时测量可明显看出,在转移至床头配药后,治疗班护士配药时间减少了3小时以上,患者能够及时用药,责任护士无缝隙护理,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并及时作出反应.护士认为,在床边配药增加了用药的准时性、准确性,增加了护士在床旁的时间,使责任护士有更多时间来进行直接护理.

2.4 改善护理管理方法,提高护理服务水平

2.4.1 使用PDCA质量管理循环保证体系

为加强护理质量,使用PDCA质量管理循环保证体系.建立监督机制,制作表格,工作量(专科护理、基础护理、病人数、危重程度)每日登记,护士长每日进行确认签字,工作量计入护士考评体系.通过加强细节管理和流程再造,逐步实现专业规范、细致、周到、慎独的优质护理服务.每日定时检查,每周不定时抽查,制定计划,执行计划,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反映了“认识-实践-在认识-在实践”的认识事物客观规律[5].

2.4.2 加强以绩效考核为核心导向的护理质量管理机制

根据护士护理病人的危重程度、数量、工作质量完成情况,建立绩效考核制度.开展争当“优质服务之星”活动,半年综合评价一次,优秀人员上榜表扬.充分调动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3 细化一级亚类护理标准和护理重点

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病情和生活自理能力,确定并实施不同级别的护理,并根据患者的情况变化进行动态调整.既是护士为病人提供不同程度护理服务的依据,也是确定临床护理人员编制、合理安排护士人力资源的重要依据[6],同时也为护理服务费的收取提供科学有效的标准.为更加明确一级护理患者的病情依据与临床护理要求,配合ICU管理需要,采用亚类管理方式对一级护理的内容进行了细分,规定了相应护理重点.一级A的亚类标准为:①大手术后;②病重;③病情急或不稳定.护理内容主要为:①认真观察疾病的情况,评估主要的症状和体征,详细的交班;②严格无菌操作,认真做好生活护理,如:做好口腔护理、会阴护理、皮肤护理,必要时做头发的清洗;③加强心理护理:由于此类病人角色依赖性较强,所以心理护理是促进患者康复的重要护理措施.一级B的亚类标准为:①疾病情况不在发生变化,但失去生活自理能力;②日常生活部分内容能自理,但疾病情况不稳定,随时发生变化.护理内容主要为:①必要时详细评估病人,并认真记录,正确的表述存在的问题;②此类患者协助做好各类生活护理;③加强康复的护理.一级C的亚类标准为:病情趋于平稳,有生活自理能力,需要密切观察,瘫痪、肢体障碍.护理重点为:①评估病人:每日不少于一次,同时注意对药物疗效的观察;②鼓励病人独立完成日常生活的简单需求,注意床边安全的护理,同时加强心理护理注意角色的转换,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及主动康复的意识.

4 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患者满意度的调查一直以来都作为衡量护理工作的标准,ICU护士通常处于紧张繁忙的工作之中,面对不同心理反应和需求的病人,有时也会出现情绪波动.因此,为了增强病人的信心,要求ICU护士对自己的情绪和态度有自我调节和控制的能力,无论工作逆顺,始终都能保持热情饱满、沉着稳定的情绪.改善工作模式的同时,培训护士保护患者隐私,维护患者尊严,在探视时间不避讳家属做操作,注重仪表,与患者家属交谈时首先要注意护理人员的言谈举止,如待人接物、文明用语、微笑服务及热情主动的服务意识,主动用简单易懂的语言介绍患者的病情,如,变换、拍背排痰、夜间睡得是否踏实、大小便是否有特殊情况等,解释所做操作的目的,满足家属对患者的情感需求,其次还要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即使在忙碌的工作中也会让人感到快乐,在4个ICU病房的满意度调查问卷显示,效度达到95%.

5 总结

在以患者为中心,以工作人员为本,以绩效为原则,以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为前提条件下护理模式的转变,不但提高患者的满意度,而且大大减轻护士的压力,提高护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以“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为契机,全面提高ICU的整体水平,令医院、医生、护士及患者达到最大满意.

——————————

参考文献:

〔1〕胡德英,刘义兰,代艺,周文娟,喻姣花,鲁才红.外壳优质服务试点病区开展责任制护理初探[J].护理学杂志,2010,25(18).

〔2〕秀云,徐蓉.专科护士激励需求调查研究[J].护理学杂志,2004,19(19):47—49.

〔3〕吴小桂,邹潇湘,方二四.基层医院病房护理工时测定及影响因素分析[J].当代护士综合版,2009(6):35.

〔4〕徐美娣,朱凌云,蒋燕.优质护理服务在神经外科中的实践与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33).

〔5〕李秋杰.护理管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6〕祖懿,林菊英.医院护理管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25—29.

〔7〕刘华平,巩玉秀,么莉,等.护理工时测量方法的研究[J].中国护理管理,2007,7(10):27.

篇8

近几年来,随着我科重症监护病房不断地发展,收治的病员越来越多,病种越来越繁杂,除了病情危重不能正常进食患者外,还有众多清醒可正常进食的患者,在临床护理工作中,饮食护理的好坏及护理质量的高低,对患者疾病的恢复和病情变化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护理工作中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有效与患者及家属沟通,避免护患纠纷,一直是护理工作者追求的目标,特别是危重患者的护理中,治疗、护理内容多,交接班时稍有疏忽,容易造成遗漏。鉴于以往饮食护理中的一些疏忽,我科于2013年1月设计并应用到临床,在临床饮食护理中,无1例患者因护理疏忽、交接班问题而影响饮食落实,大大提高了护理质量,减少了护患纠纷的发生。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危重且清醒患者86 例,男46 例,女40 例。平均年龄47岁,其中肺部感染17例,呼吸衰竭8例,脑梗塞11例,糖尿病7例,胸腔积液(气胸) 15例,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17例,哮喘患者 11例。

1.2方法 危重患者入院由责任护士或者中夜班当班护士建立此表,根据对危重患者病情及生活习惯进行评估, 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后,在表中相应栏目中填写。完善《重症监护病房患者饮食落实表》后,认真交接班,交接人员在相应栏中签名。具体填写方法,见表1。

2结果

86例患者通过使用重症监护病房患者饮食落实表格后,无1例饮食护理内容错交、漏交。对要定期食用的食物时间一目了然,避免了因交班内容繁多而遗漏,对患者饮食护理造成的疏漏[1]。

3体会

以往危重患者交接班多为床旁口头交接,如内容较多,接班者常会有疏忽或者遗漏,易出现疏漏,一旦发生责任不易判断。通过使用重症监护病房患者饮食落实表,加强了护士的责任心,提高了护理质量[2],使对患者的饮食护理内容有了更具体化、更规范、更详细的书面交接班,增强了护士的责任感,促使护士更加主动为患者服务,细心观察患者,能及时发现因饮食异常而产生的问题并及时处理。该表格的使用,便于护士长对危重患者饮食护理交接班的监督和管理,不但积累了临床护理资料,为科研打下了基础,还能有效地防范护理纠纷的发生,保障护理安全。

使用该表格保证了患者营养的摄入,在重症患者疾病康复过程中,膳食营养的保证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且使护士与患者及家属饮食沟通时间缩短,工作效率增加一半,家属在ICU 仅有1 h的探视时间。故给予护士向家属进行饮食护理沟通的时间短暂,不能满足家属的需求。而应用《重症监护病房患者饮食落实表》后,可以极大的缩短饮食沟通时间。保证患者和家属之间有更多的交流时间,而实施亲情优质护理服务, 是体现"以人为本, 以患者为中心"护理理念的关键所在[3]。患者在与家属沟通后,心理安慰得到满足对于疾病的预后也有很大的帮助。患者家属满意,提高了优质护理服务理念,患者对护士所提供的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日益成为优质护理的一种评价标准[4]。《重症监护病房患者饮食落实表》为ICU 清醒可进食患者提供了具体的饮食护理依据,改变了家属想找护士沟通饮食要求又没有充足时间的尴尬,患者及家属可以在照表执行的过程中进一步了解ICU饮食护理的细节部分,充分体现了ICU 将"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和人文关怀融入到对患者的护理专业服务中,根据患者的需求,为患者提供人性化护理专业服务。从根本上减少了患者的精神痛苦及昂贵的治疗费用,提升了人文关怀护理,最终达到患者、家属、社会满意的"三满意"优质护理工作目标[5-8]。

总之, 重症监护病房患者饮食落实表在危重患者中的应用,要求护理人员每日严格按照表格内容对危重患者的饮食实施护理,通过完善的表格设计,加强护士的责任心,护士长随时进行督导,从而杜绝了由于以往因与家属沟通及护士之间交接不到位、个人疏忽引起的护理纠纷。实践证明, 重症监护病房患者饮食落实表在危重患者中应用以来,提高了护理质量,未发生患者饮食不到位,重复送餐等纠纷,在临床实践中切实可行,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周瑞平.医嘱执行卡的设计及应用[J].护理学杂志,2008,23(10):40.

[2]苏熙红.重症加强监护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345-346.

[3]蔡美琴.医学营养学[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204-208.

[4]张艳平,王蕊,李京.内外科护士营养知识的调查[J].现代护理,2007,13(10):934-935.

[5]桂慧华,骆秋芳.特需病房护理服务文化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07,(7):62-63.

篇9

人本管理就是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人本原理的主要观点是尊重人、依靠人、发展人、为了人。在护理改革日益深化的今天,实施人性化服务,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融入日常的护理管理工作中,是新的医疗模式发展的需要。护理管理的核心是人的管理,包括对护理人员和对患者两方面的管理。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当今社会,人们越来越重视对自我价值和利益的实现[1],只有真正把人的因素放在一位,既要充分体现以病人为中心,又要为护士成长提供广阔的空间,才能确保护理内涵质量的提高和护理安全的实现,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

1以护士为本。最大限度地发挥护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

1.1引导护士正确认识自己。注重人的潜能开发是人性化管理理念的基点。护士长要对科内护士的优缺点了如指掌,协助护士通过自我察觉和反思、自我测试等方式对自己的优势与劣势做出客观的评价;只有有了正确的自我认知,才能保持冷静的头脑,充分认识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定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利用自己的优势转被动为主动,更好地解决问题。同时可以根据每个护士的不同优势协助建立自己的职业价值取向,在安排护理工作时尽量扬长避短,充分挖掘和发挥其优势,使其向护理专家型的骨干发展。

1.2妥善协调护士情绪

1.2.1真诚的关心。需要关心和体贴,是人们普遍的心理需求。ICU的护士工作强度高,精神压力大,容易产生职业倦怠。护士长要关心每个护士,使他们感到温暖,得到安慰,工作上严格要求,生活上关心照顾,给每个人以均等的机会,营造一个宽松愉悦的工作环境。

1.2.2要善于倾听。护理长要善于听取护理人员的不同见解,采纳合理化、创新性的建议,有利于克服工作中的独断倾向,使护理人员感到被重视、被尊重,能够无防卫地诉说所面临的问题和情绪状态,管理者可不失时机地安慰护士,使其尽快消除烦恼,振作精神。

1.2.3适当应用赞美和批评。许多心理实验表明,赞扬对于强化人的行为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对护士进行赞扬有助于保持护士的良好情绪,强化积极的行为与上进心和责任感,但表扬时要把握分寸,以真诚为前提,批评前先肯定成绩,批评时要有针对性,就事论事,当批评结束后要及时给予鼓励,以免护士产生泄气、消沉等负面情绪,影响工作[2]。

1.3树立集体荣誉感。护士长要引导每一位护理人员树立与ICU共荣共存的观念,让大家明白ICU就是她们工作中的家,ICU收治的都是危重疑难患者,要想做好工作,仅靠自己一个人的努力是不够的,要团结大家共同完成,病人的任何一点点好转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护士长要适当地“放权”,将责任分配给下属,并授予一定的权利,使大家的主人翁意识加强,变“被动管理”为“主动管理”,有效的提升工作效率。

1.4充分发挥激励机制的作用。激励是护理管理中的重要手段,通过有效的激励可以充分发挥护士的潜能,以达到最佳的管理效果。护士长是护士的楷模,其良好的形象能对护士产生潜移默化的激励作用[3]。护士长应注重管理知识的学习,充分认识到人本原则的重要性,以使护士在体力、智力、思想品德、精神心理等方面都得到健康、充分的发展[4]。护士长应采取多表扬、少批评原则,不断肯定护理人员的工作价值,满足护理人员物质和精神的需要,肯定他们在不同岗位上的作用,让他们产生安全感和荣誉感[5]。同时要注重物质激励,制定绩效奖惩方案,对于各类考核成绩优异和省市竞赛获奖者,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

2以患者为本,提供优质、安全的护理服务

2.1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和查对制度是以患者为本的集中体现。住院患者的最根本利益就是生命安全和疾病康复,所以,作为ICU护士一定要始终立足患者根本,也就是始终以严谨、科学、认真的态度对待每一次的护理过程。

2.2护理管理的目标是向社会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ICU内护士应24小时实行床边护理,随时动态观察患者病情变化。要尊重患者人格,创造合理病室环境,适时保护患者隐私。在ICU内病床间应设立床帘遮挡,保证患者拥有相对独立的空间。ICU的病人因治疗护理的需要一般大部分都裸露在外,针对此我们设计了加长版病员服,衣服下摆可以盖至病人膝盖,避免会等私密部位的暴露,确保患者人格尊严。

2.3讲究沟通技巧,保证护患间及时有效的沟通。尊敬病人是沟通的基础。护士应以真诚、热情、友善的态度对待病人,尊重病人的权力和人格,对所有的病人一视同仁。对于清醒的病人,应根据其年龄,选用适当的称谓同他们交谈,交谈时应态度和蔼,语言诚恳。在进行护理操作中通过与病人交流,了解病人感受并给予指导,使病人在护理操作过程中感受到关怀和尊重。对于气管插管等语言沟通障碍的病人,采用需求牌[6]和手势等来了解患者的需求。

3以家属为本,通过有效沟通取得家属理解和配合

上海复旦大学教授周诚忠曾说:“能够为患者家属提供优质服务的医院,才是真正的为患者提供了优质的服务”。ICU患者病情重、危、急、变化快,家属将承受着由创伤和治疗带来的情感痛苦[7],处于身心俱疲的状态。人性化的ICU,可以为他们提供一间专门的家属休息联系室,设立爱心电视,方便家属每天定时通过电视看到患者。同时医护人员可以利用探视时间主动把病人的病情告知家属,指导家属掌握一些基本的沟通技巧,如安慰性的目光、触摸等,共同为病人解除思想负担,这样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任佳,邢利英,刘艳萍.“以人为本”在ICU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创新,2009,6(35):103

[2]杨敏,徐敏珍.情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08,12:3268

[3]许俊芳.人性化护理管理在基层医院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0,2:443

[4]王翠娥.人性化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05,19(5B):924-925

篇10

我院急救中心重症监护病房自2006年1月成立封闭式的ICU病房,开展全护理工作六年、优质护理服务工作两年来,通过病例筛选,对急诊入院收住ICU病房、意识状态清醒病人的心理问题进行回顾性分析及护理干预措施的归纳,目的在于通过分析ICU病人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发生的相关因素,制定护理干预措施,将精细化护理干预和人性化的服务理念应用于临床,有效减少和预防ICU患者焦虑、恐惧、抑郁、睡眠障碍、谵妄等心理问题的发生。将观察的60例ICU患者的心理问题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收集ICU患者60例,意识状态清醒,男性37例,女性23例,年龄40-82岁,平均年龄53岁。其中心肺功能不全病人11例,严重创伤、多发伤病人18例,急性中毒病人15例,急性心脑卒中病人12例,其他4例。

2 心理问题及原因分析

2.1 焦虑、恐惧

2.1.1 原因及表现 ICU患者产生焦虑、恐惧的原因:身体疼痛不适;对疾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不确定性;对诊疗环境的不熟悉;经济负担过重,疾病造成的对家庭、工作、社会关系的影响等[1]。表现为病人缺乏安全感,孤独无助,烦躁不安,心率、呼吸加快,血压升高,瞳孔散大等。病人接受信息和沟通的能力下降

2.2 抑郁、怀疑

2.2.1 原因及表现 ICU患者由于不知情自己的病情和治疗方法,对于患病后可能会失去健康、生活工作能力等,缺乏信息传递和对治疗的信心而感到不安、抑郁,表现为:悲观、绝望、忧愁、冷漠、情绪低落、与医护配合程度下降等[2]。

2.3 精神谵妄

2.3.1 原因及表现 封闭式管理的ICU患者,因探视的限制,得不到家人和社会的支持,身体约束和活动受限,频繁、未经允许的肢体接触和个人空间的侵犯,持续的照明,持续的高噪音水平等,导致病人发生精神谵妄,感觉失衡和定向障碍。表现为病人出现幻听、幻视,思维无序,脾气固执,对治疗的耐受性差:存在攻击、伤害、拔管倾向,无法通过沟通进行安抚。

2.4 睡眠紊乱和昼夜节律失调

2.4.1 原因及表现 睡眠障碍表现为患者昼夜性节律去同步化,睡眠丧失、中断等,是ICU病人中最常见的心理问题。原因:不能减轻的疼痛、烦躁和焦虑,身体约束和活动限制,高噪音水平及光线刺激,连续不间断的治疗护理等,是睡眠紊乱的主要原因。表现为身体疲惫、疲乏,血压升高,免疫功能低下,机体能量消耗增加,认知功能障碍[3]。

3 护理干预措施

3.1 建立良好的支持系统 尽量满足患者要求,减少探访限制,延长陪伴时间。病室内摆放家庭照片、物品,创造一个较少不适的环境。教会患者使用放松术,播放喜欢的音乐,进行治疗性肢体接触等[4]。

3.2 评估患者诱发心理问题的原因,改善环境中的应激原 通过镇痛、镇静治疗、的改变、保温及降低病室光亮度,保证患者睡眠。集中进行治疗和护理,减少对病人的睡眠干扰,保证至少有一段持续90分钟不被打断的睡眠。减少不必要的、无意义的噪音:医护人员工作做到四轻,使机械声、报警声、谈话、走路等人为的噪音降低到最低限度。解除不必要的肢体约束和活动限制。增加患者对护理及环境如照明、洗澡时间、饮食的控制感。给予重复的、频繁的有关时间、地点、人物及事件的定向力指导。确保患者能看到窗外,并沐浴阳光。

3.3 ICU人性化优质护理服务理念的运用 强调首诊护理责任制,病区护士长、责任护士在患者入院的第一时间主动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进行自我介绍和环境介绍,减少患者对陌生环境的恐惧感,增加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度。做好床旁护理,鼓励病人描述并表达恐惧心情。与患者进行对话时语气应平静,语速缓慢。护理人员每班交接时要正式向患者打招呼或道别,每次给予治疗性的肢体接触时间不少于5分钟,每日3-5次。注意保护患者隐私和自尊心,尽可能减少患者全身暴露的时间、次数。建立“安静护理时间”段如下午2-4点,在这个时间段将环境中整体的光亮和声音尽可能降低,同时避免可能增加患者应激的操作(在这段时间内,皮质醇与其他与应激相关的激素的分泌水平最低)。

4 讨论

ICU病人的焦虑、恐惧、抑郁、怀疑、睡眠障碍、精神谵妄等一系列的心理问题并非是单一出现,而是一种相互作用的负反馈效应的结果。这些问题的出现,会严重影响疾病的愈合,延长住院时间,增加ICU护理人员的工作难度和护理工作量。通过对收住ICU患者在入院第一时间内进行有效的干预,帮助建立和维持正常的社会关系,早期、充分评估患者诱发心理问题的原因,改善环境因素对心理影响的应激原,将人性化优质护理服务理念运用到ICU护理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中,有效阻断ICU患者产生不良心理问题的因素等精细化护理干预措施的实施,有效地降低病人生理应激反应水平,减少应激对机体产生的影响,对促进疾病的康复有重要的意义。同时,通过护理干预措施的实施,最大程度地体现优质护理服务给患者带来的实惠,拉近了护士与患者的距离,不断提升了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从而杜绝了护患纠纷及投诉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李兆秀,王宗兰,等.精神科暴力行为与护理干预[J].护理管理杂志,2005,5(7):45.

篇11

一、高质量基础护理是对护士道德水平的检修

基础护理质量体现护士职业责任心,护士的职业责任是“保留生命,减轻痛苦,促进康复”。在护理工作中需护士仔细观察、发现问题、解决患者的需要,护理人员提供的每一项技能操作都必须谨慎,以“救死扶伤,治病救人”为己任,本着患者生命高于一切为目标进行的,充分体现护士吃苦、耐劳的精神。具有高尚职业道德的护士才会无论有人或无人监督的情况下都能自觉自愿的为病人提供全心全意的护理,充分体现护士的“慎独”精神。在业余时间虚心好学、刻苦专研,积极参加继续教育,重视“三基”(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基础技能)和四新(新业务、新理论、新技能、新知识)学习,不断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提高业务技能,提供高质量护理,更好为患者服务。因此高质量的基础护理是对护士道德水平的检修,是对护士履行职业责任的客观评价。

二、高质量基础护理有利树立护士形象

护士在患者及家属心目中形象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护士完成基础护理的质量,尤其在ICU无陪护的情况下,当护士为患者剃胡须、剪趾甲、洗头、做口腔护理、会阴护理时,不但增加了护患感情交流,使患者觉的护士“不是亲人,胜是亲人”,做到患者“三短六洁”(头发短、胡须短、指(趾)甲短;头发、口腔、皮肤、指(趾)甲、会阴、床单位清洁),使家属安心、放心,同时树立了“白衣天使”的形象。因此护士形象的树立正是在优质的基础护理过程中自动体现。

三、高质量基础护理体现丰富科学内涵

基础护理有着丰富的科学知识内涵,涵盖了生活护理、病情观察、基础护理技术操作、心理护理、健康教育、临终关怀、书写护理文书等护理工作,对病人康复、提高危重病人的救治率成功率,降低病死率是至关重要的。走向临床护理工作岗位的每位护士,不论学历、职称,基础护理技能为不可忽视的基本功。一方面,基础护理存在技术操作个体化,在不影响病人的身心安全的前提下因人而异,如心理护理,因患者的文化层次、身份背景、宗教信仰不同而不同。另外,基础护理存在技术操作专职化,护理危重病人的护理责任重大,经过专业培训过护士才能胜任。

四、高质量基础护理能营造良好工作环境

高质量基础护理有利于创作良好医疗氛围,在ICU患者病情危重,随时有生命危险,患者及家属易出现恐惧、焦虑、易怒,通过高质量基础护理使患者身体清洁舒适,心情放松,对护理工作人员充满信赖,有利于增进情感交流,治疗工作开展。高质量基础护理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在ICU不确定因素和突发事件时有发生,病人的具体情况和需求千差万别,需要护理组织及时快速的做出反应,不断调整服务策略,改进护理质量,为患者提高优质安全的护理服务,而这仅靠一、两个护士是远远不够的,需护理人员紧密合作,互相帮助,互相支持,发挥团队精神。有对ICU护理人员调查发现,85%护士希望与其他护士配合完成危重病人的护理。

五、高质量基础护理是患者基本需求

ICU的患者大多为生活无自理能力,需要帮助翻身扣背、做口腔护理、会阴护理、保持床单位整洁、给予营养支持、肢体功能锻炼、生命体征的测量、静脉输液、中心静脉的维护等等,这些都是护理病人的根本,生活无自理能力的患者基本需求。基础护理工作是连续性的,不间断的,随时存在的,无论医学科技如何高速发展,患者的低层次需求都永远存在的,需护理人员来帮助满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