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精神疾病预防知识

精神疾病预防知识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7-10 09:25:03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精神疾病预防知识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精神疾病预防知识

篇1

随着护理模式的转变,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引领着当代护理发展的方向。根据卫生部要求,为了更好的规范临床护理工作,为病人提供安全、优质、满意的护理服务[1],我院2009年12月认真组织学习了《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服务规范》[2],《住院患者基础护理服务项目》[3],开展了“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实际运行中也遇到不少问题,同时也找到了一些处理问题的对策,使精神科的优质护理模式卓有成效,得到了病人及家属的赞同。现将做法报告如下:

1 问 题

1.1 护患交流沟通困难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按照护理程序首先是搜集病人资料,了解病人情况。而搜集资料的最主要方法是与病人交谈。精神病人大部分无自知力或缺乏自知力,在这一特殊的群体中症状变化多端,有的整天喋喋不休、纠缠不清;有的受幻觉支配冲动、伤人、毁物,不愿与人接触;有的沉默不语、情绪低落;还有的敌视工作人员。这样就造成了沟通交流的困难,再加上精神科护理人员每天面对这样的病人,重复这种工作,逐渐失去每天交流的信心,又造成新的沟通困难。

1.2 护士缺乏实施优质护理的知识和技能 在贯彻优质护理服务过程中,护士理论知识跟不上实际需要是个问题。优质护理需要从人的心理、生理、社会、文化等方面来考虑病人的需要。要求护士具有多学科广泛知识。包括:人文科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及行为科学等基本理论知识。而我院多数护士系中专毕业,或社会招聘的刚毕业的护生。由于知识水平岑差不齐,再加上在职学习的机会少,影响知识的更新,不能全面的了解和掌握一些疾病的病理过程,有的工作还不十分到位。因此给优质护理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1.3 护理人员数量少,达不到优质护理工作要求 精神科护士人员少工作量大是我们医院存在多年的问题,实行优质护理服务以后更显得人员紧张,抽不出专职责任护士,不能优质的完成各项服务工作。

1.4 优质护理服务品质检查评定存在的问题 品质保证是指对精神病人服务水平的检测。检测实施护理过程中病人接受的服务质量,在监督检查评价过程中,由于精神病人的特殊性,病人的满意度调查、征求意见表等不能正确的反应护士的实际护理品质,存在实际问题。

2 对 策

2.1 加强与患者的沟通能力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鼓励护士与病人沟通时要有耐心,要考虑病人当时的情况。当病人愤怒时,要接受病人的愤怒,然后帮助病人分析原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如果病人思维紊乱,不宜交流沟通时,我们换个时间或采取其他方式与病人交谈。也可以通过面部表情、手势动作、眼神流露等方式与病人进行交流,从关心爱护病人做起:帮助病人喂水喂饭、穿衣盖被、协助料理个人卫生等方面。让病人感觉我们在关心她,从而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取得病人的信任,让病人向护理人员吐露心声。

2.2 加强专业知识学习 针对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我们把提高在职护士的业务素质作为实行优质护理的重点任务之一。除推荐个别护士外出进修学习外,院内综合科轮转学习提高。护理部每月组织护理新知识的讲座,在优质护理示范病房定期组织业务学习、坚持晨会提问,每天一个题目,督促护士业务学习,掌握相关理论知识。除此之外,我们还采取床边教学的方式来提高护理人员的理论水平。以做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方法作为学习内容,以达到学用结合的目的。另外,护理部不定期组织全院各科护士长对全院的护理工作进行检查交流,以促使优质护理工作切实到位。

2.3 弹性排班,科学利用护理人员 根据病人数及病情轻重,合理安排护理人员的数量、班次。根据护士的理论知识水平和临床经验不同,对护士分层管理,使用与能力对应、分级对应,排班排出主班次班,包床管理病人,明确责任,每人既是责任护士又是辅助护士,兼上中午班、夜班。护士不管值什么班都要负责自己分管的病人,提出并及时解决病人出现的护理问题,完成护理病例的书写。如果包床护士值夜班,白天来了病人安排在她的床位上或她分管的病人白天病情有变化时,有白班的主班护士负责处理或报告医生处理。通过实践,此种安排不但能坚持优质护理,还能使病房管理更有条理。

2.4 加强服务意识,提高满意度 为了确保精神科的优质护理服务,除加强精神科护理人员的继续教育,提高整体素质外,检查工作中对病人询问的满意问题改为提问责任护士,让护士叙述对自己分管的病人的病情、用药、心理动态、行为表现、饮食睡眠等的了解程度,对照医疗病历记录、护理交班报告、辅助护士及护士长提供的病人情况,实地查看病人等方法评定护理品质,解决了精神科特殊性的问题。

3 小 结

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实践过程中,虽然我们克服了一些困难,但还有很多问题未得到解决。护理模式转变了,而与优质护理服务相匹配的管理制度没有完善。如:护理人员的合理配置,良好的知识结构、职业道德教育、健全的质量考核机制、健全的支持系统,合理的收费标准,护士的合理报酬等等。我们相信随着时代的发展,“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服务模式一定会得到深化。

参考文献

篇2

Preventive value of the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the complication of the tube insertion in the patients with 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nephroscopic in the treatment of renal calculi

CHU Weilin

(Hubei Province Zhongshan Hospital, Wuhan Hubei 430033,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preventive value of the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the complication related to the tube insertion after the 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 (MPCNL) in the treatment of renal calculi. Methods: One hundred and sixteen cases with MPCNL in the treatment of renal calculi were selected from Oct. 2010 to Oct. 2013 and divided into an observation group and a control group with 58 cases each.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with drainage tube routine nursing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ith the prevent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the complication about the tube insertion. Results: The proportion of the postoperative hospitalization (7~10 d) was obviously higher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an in the control one, however the proportion (13~15 d)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an in the control one. The incidence of the complication about the tube insertion was 1.72%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10.34% in the control one (P

KEY WORDS renal calculi; nursing intervention; MPCNL; complication of the tube insertion

微创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后多放置引流管,引流管是人为建立的体内外通道,如护理不当,外界细菌可进入体内[1],而采取有效的护理,可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我院对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患者进行引流管相关并发症护理,效果满意。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收集2010年10月-2013年10月我院收治的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患者116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观察组男性26例,女性32例,年龄29~65岁,平均(45.27±2.57)岁,左肾结石16例,右肾结石14例,双侧结石19例,输尿管上段结石9例。对照组男性25例,女性33例,年龄27~65岁,平均(45.86±2.47)岁,左肾结石15例,右肾结石16例,双侧结石17例,输尿管上段结石10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方法

对照组术后给予引流管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引流管预见性护理干预:①肾造瘘管的护理。肾造瘘管的作用是观察手术区的出血情况和压迫止血,也是二期取石通道[2]。因此要妥善固定,防止脱出、受压和扭曲,保持引流通畅。搬动患者时注意动作轻柔,防止挤压肾脏造成出血;同时要加强引流管的保护,患者搬动时要有专人维护,防止引流管牵拉甚至拔出。患者返回病房后,注意妥善固定引流管,保证通畅。注意将引流袋保持在低位水平,以免造成引流不畅。观察并记录引流液的色、质、量。定时挤压引流管,以保持引流管通畅。如果造瘘管发生堵塞,可用生理盐水冲洗引流管,冲洗时动作要轻柔,以免损伤肾脏,引起出血。一旦发生出血,应夹闭肾造瘘管止血[3]。术后3 d复查腹部平片,如无残余结石,可拔管。②导尿管护理。术后常规留置导尿管,护理人员应向患者和家属解释留置导尿管的意义、注意事项等,以免患者对留置的导尿管不适应出现烦躁等不良情绪,影响术后恢复。若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应给予镇静药物。注意保持导尿管通畅,定时护理尿道口,防止泌尿系感染。术后1~3 d可拔除导尿管。③双J管护理。双J管是手术中放置在肾脏、输尿管、膀胱的一根内引流管,患者在改变或下床活动后有时会引起出血,一旦发生血尿,应给予止血药并卧床。由于该引流管一般在术后1个月拔除[4],所以患者出院时应告知其注意事项、护理方法和拔管时间,患者要定时排尿,不要剧烈运动,防止双J管移位或滑脱[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

结果

观察组术后住院7~10 d者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住院13~15 d的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观察组中,发生引流管并发症1例,发生率为1.72%,为气囊漏气引起脱管。对照组中,发生引流管并发症6例,发生率为10.34%,其中出血1例,感染2例,气囊漏气、患者改变、管道固定不牢引起脱管各1例。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3,P

篇3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重点干预、广泛覆盖、依法管理的原则,充分发挥多部门职能作用,全面加强精神疾病医疗救治能力建设,提高综合服务管理水平,减少重性精神病人肇事肇祸行为的发生,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二、工作目标

(一)建立县、乡、村三级精神疾病防治服务网络。

(二)县、乡两级精神卫生机构建设得到加强,医疗服务水平明显提高。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有效管理治疗率年达到60%,年达到80%。

(三)开展精神疾病社区康复服务的乡镇(社区)年达到70%,年达到85%;精神疾病患者接受康复服务的比例年达到60%,年达到80%。

(四)将重性精神病人全部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规范化管理,建立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健康档案,年达到60%,年达到80%。

(五)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指导、心理行为问题预防和心理危机干预工作能力显著提高。居民获得心理健康指导的比例年达到80%。

三、工作内容

(一)建立以精神卫生专业机构为主体,综合医院为辅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依托的精神疾病防治服务网络

1、在县医院开设精神病专科门诊,并设立康复病区。主要负责一般精神疾病的预防、治疗和康复工作。

2、在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立公共卫生科,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指定公共卫生服务人员。负责为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建立健康档案,定期开展精神疾病患者随访评估和健康体检,实施精神疾病患者分类干预及宣传教育工作。

(二)加强精神卫生工作队伍建设和培养

1、在县医院精神病专科门诊配备3-6名精神心理疾病专科医师。

2、逐级组织开展精神疾病治疗专业人员知识和技能培训,鼓励在岗精神疾病治疗专业人员参加继续医学教育,重点提高基层医护人员在精神心理疾病预防、筛查、评估、诊治、康复等方面的专业水平。

(三)规范开展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服务项目

1、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在将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纳入管理的时候,记录家属提供来自原承担治疗任务的专业医疗机构的疾病诊疗相关信息,为患者进行一次全面评估,为其建立居民健康档案。

2、定期随访。对于纳入健康管理的患者,通过预约患者到门诊就诊、电话追踪和家庭访视等方式,每年至少随访4次。根据患者病情的控制情况,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和生活技能训练等方面的康复指导,对家属提供心理支持和帮助。

3、健康体检。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每年至少进行1次健康检查,可与随访相结合。内容包括血压、体重、空腹血糖,一般体格检查和视力、听力、活动能力的一般检查。有条件的可增加血常规、尿常规、大便潜血、血脂、眼底、心电图、B超等检查。

4、分类干预。

(1)对病情稳定(精神症状基本消失,自知力基本恢复,社会功能处于一般或良好,无严重药物不良反应,躯体疾病稳定)的患者,若无其他异常,继续执行上级医院制定的治疗方案,3个月时随访。

(2)对病情基本稳定(精神症状、自知力、社会功能状况至少有一方面较差,处于“病情不稳定”和“病情稳定”之间)的患者,若无其他异常,医生可在现用药物基础上在规定剂量范围内调整剂量,必要时与患者原主管医生取得联系。调整过一次剂量后,可连续观察4~6周,若患者症状稳定或虽然症状明显但比上次已有好转,可维持目前治疗方案,3个月时随访;若仍无效果,转诊到上级医院,2周内随访转诊结果。若同时伴有躯体症状恶化或药物不良反应,要查找原因对症治疗,2周时随访,观察治疗效果。若有必要,转诊到上级医院,2周内随访转诊情况。

(3)对病情不稳定(精神症状明显,自知力缺乏,社会功能较差,有影响社会或家庭的行为,有严重药物不良反应或躯体疾病)的患者,建议转诊到上级医院,2周内随访转诊情况。

(四)组织开展心理咨询服务与宣传教育

组织精神疾病防治专业人员编制影音、图片、文字等形式的宣传资料,通过电视、广播、报纸、文艺活动等多种途径开展精神心理疾病宣传教育。定期组织专家深入社区、乡村、学校等开展精神心理卫生知识宣讲普及活动,预防精神心理疾病发生。

四、主要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精神疾病患者服务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有关工作的组织、协调和重大事项的决策与部署等。

(二)明确职责分工

卫生部门

1、卫生行政部门

负责建立和完善精神疾病防治服务网络,制订精神疾病防治工作计划与方案,组织成立精神疾病防治专家组,组织开展精神疾病管理服务监督检查。

2、专业医疗卫生机构

(1)县精神疾病专科治疗机构

为精神疾病患者提供诊疗服务,向精神疾病防治机构提供重性精神疾病患者信息,承担辖区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应急医疗处置任务。

(2)县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职责

在卫生行政部门领导下,组织开展精神疾病防治服务管理和心理卫生教育工作。

3、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

负责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定期随访、信息收集与报告,为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建立健康档案,提供患者服药及家庭护理指导,开展精神疾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工作。

财政部门

负责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落实相关财政补助政策并安排有关经费。

民政部门

对符合民政部门医疗救助条件的人员,及时予以救助。

发展改革部门

负责将精神疾病防治纳入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根据国家投资计划,安排精神卫生建设项目。

人社部门

篇4

2010年9月~2011年9月城关区摸底筛查精神病人1042例材料。

方法:对登记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由社区的项目个案管理员采集患者的基础信息和疾病信息以及每个月的随访情况,按人口学特征和疾病特征进行统计分析。

结 果

统计在册的1042例精神病人中,重性精神疾病患者813例(86.5%),男371例(45.63%),女442例(54.37%),年龄11~79岁。以精神分裂症为最多有417例(51.29%),其次偏执型精神病287例(35.30%),分裂性情感障碍79例(9.72%),双相障碍30例(3.69%)。

病种的年龄分布:各种病的年龄特征:精神分裂症以41~50岁多见有265人(63.55%),偏执型精神病以31~40岁较多有159人(55.40%),分裂性情感障碍以51~60岁较多42人(53.16%),双相障碍以41~50岁多见21人(70%)。

病种的职业分布:登记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中精神分裂症以无业者为多有307人(73.62%),偏执性精神病以工人多见有165人(57.49%),离退休较其次有82人(28.57%)。

讨 论

精神疾病的患病率:精神疾病在我国疾病总负担中排名首位,约占疾病总负担的20%[2]。据全国第3次精神卫生工作会议透露,各类精神疾病发病率16%左右,而重性精神病发病率约6%[3];据掌握的现有资料来看,城关区登记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还远远不止于此。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周边农民进入城市居住的猛增,城关区的人口已猛增为127万。根据国外文献报道,精神分裂症的年新发病率0.11‰,也就是说按一般情况城关区每年将有139个新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产生。

重点人群的精神卫生服务需求分析:儿童及青少年、妇女、老年人、失业,离异、“低收入家庭”等特殊人群的心理健康问题值得特别关注。如果城关区能够利用现有的工作基础和资源,将精神疾病预防工作纳入公共卫生的工作体系,不仅对预防精神疾病有重要意义,同时将有利于居民素质的提高。①儿童及青少年:我国17岁以下受到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困扰的儿童和青少年约3000万,加上容易出现心理问题的妇女、老年人和受灾群体等,每年我国有约1亿~2亿人有各类精神和行为问题。城关区登记的813例重性精神疾病患者中20岁以下23例(2.83%),最小的患者年龄仅11岁。全国22省市调查表明,我国儿童、青少年行为问题的检出率12.97%,已经影响到我国人口的素质[4]。由此可见,青少年问题不容忽视。②妇女:妇女生活的各个特殊阶段如月经期、孕产期、更年期都存在不同的心理卫生问题。以育龄妇女为例,西方国家报道产后抑郁症达25%。国内资料提示孕产期各种不良的心理行为发生率超过20%。现代社会由于生活水平的飞速发展,女性的社会地位愈来愈高,承受的精神压力逐渐增多,那些具有敏感、多疑、孤僻人格的女性,诱发精神疾病的可能性相对增大。在城关区686项目登记资料中女442例(54.37%)。③老人:宁波大学心理学研究所陈传锋教授认为,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够完善,使“中国银发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凸显。由于家庭规模不断缩小,以往的“金字塔”型家庭结构逐步被“倒金字塔”型代替,特别是“空巢家庭”的出现,使孤独成为困扰中国老人的主要心理问题。如果不未雨绸缪,中国将在本世纪后半叶面临一场危机。在城关区登记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中61岁以上的老人42例(5.17%)。④失业人群:个体所处的生活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面临多种不确定因素,而这种“不确定因素”主要是指 “就业受挫、丧偶、离婚、退休、劳而无获”等困境,富人往往有条件解决,而对穷人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这就无形中增大了患精神疾病的可能性。在城关区登记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中,失业329例(40.47%),其中精神分裂症患者307例,占总登记人数37.76%、占精神分裂症患者的73.62%。

建议:①普及精神卫生知识,消除社会偏见:对精神病患者的偏见,由来已久,消除这种社会偏见是政府的一项长期任务。根据2001~2005年山东、浙江、青海、甘肃4省调查显示,27.6%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从未因精神疾病就诊,12%的患者仅去看过非专科医生[5]。针对公众对精神疾病患者偏见的危害性及严重性,WHO2001年精神卫生日提出“消除偏见,勇于关爱”的口号[6]。我国精神卫生工作体系发展指导纲要(2008年和2015年)工作指标与目标之一是提高普通人群心理健康知识和精神疾病预防知识知晓率,到2010年达到50%,2015年达到80%[7]。②加强基层精神卫生专业人才建设和培养:基层社区医生都是非专业精神科医生,而且往往是身兼数职,政府应充分考虑基层精神卫生专业技术人才的严重匮乏,大力培养精神卫生专业技术人才。③大力发展社区精神卫生服务:WHO提出,精神卫生应该以社区为单位,在社区的基础上为所需要的人提供服务。城关区精神卫生工作需要政府加大经费投入,卫生、民政、公安等多部门的相互协作,建立信息共享平台,遵循属地管理原则,坚持“防为主、防治结合、重点干预、广泛覆盖、依法管理”的方针,将精神疾病的防治与初级卫生保健工作相结合,培训基层医务人员,结合城区实际情况,大力发展社区精神卫生服务工作,实行一人一卡的管理方法,形成防、治、管相结合的精神卫生社区服务模式。

参考文献

1 人民网.中国经济周刊.2011.7.19.

2 谭友果.当前我国精神卫生工作的现状及对策[R].中国学,2002,14(2):104-106.

3 陈圣祺.上海市杨浦区精神卫生工作现状与策略[R].职业与健康,2003,10:140-142.

4 戴文益.中国精神疾病现状及其出路.安全与健康,2005,4:51-52.

篇5

(一)促进城乡居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

通过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明确各级政府责任,对影响居民健康的主要问题实施干预,减少主要健康危害因素,有效预防和控制主要传染病及慢性病,提高公共卫生服务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使城乡居民逐步享有均等化的公共卫生服务。

(二)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建立健全妇幼保健、疾病预防控制、健康教育、精神卫生、应急救治、采供血、卫生监督等专业公共卫生服务机构及服务网络。加强公共卫生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培养,切实提高其理论水平以及重大疾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预测预警和处置能力。同时进一步强化基层卫生人员公共卫生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执行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加强以健康档案为基础的信息系统建设,提高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三)转变公共卫生服务模式

专业公共卫生服务机构要重心下移,关口前移,根据人力资源和工作任务,划定责任范围,明确责任人,完善考核制度,定期深入工作场所、学校、社区和家庭,开展卫生学监测评价,研究制定公共卫生防治策略,指导其他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深入调查,全面掌握辖区健康危害因素及居民主要健康问题,主动采取有效干预措施,做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与医疗服务有机结合,强化对居民的健康管理,有效控制主要健康危险因素的危害,提高居民健康水平。

二、实施范围

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在全县范围内逐步实施。

三、工作任务

在全县实施国家统一确定的九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具体内容如下:

(一)建立居民健康档案

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慢性病人等人群为重点,在自愿的基础上,为辖区人口建立统一、规范的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档案主要信息包括居民基本信息、主要健康问题及卫生服务记录等。要积极推进健康档案电子化管理,及时更新健康档案。到年全县居民健康档案规范化建档率达到20%。

(二)健康教育

针对健康基础知识和技能、优生优育及辖区重点健康问题等内容,按照卫生部《健康教育规范》要求,采取发放健康教育资料、设置健康教育宣传栏、开展公众健康咨询活动、举办健康教育讲座等多种形式,引导居民学习和掌握健康知识及必要的健康技能,促进辖区居民的身心健康。乡镇卫生院每月举办健康教育讲座不少于1次,每年开展公众健康宣传咨询活动不少于6次。

(三)预防接种

为全县所有适龄儿童提供安全、有效、免费、均等化的国家免疫规划疫苗预防接种服务,对15岁以下未免疫人群实施乙肝疫苗接种,进一步降低该人群乙肝病毒感染率和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保护儿童身体健康。以乡镇(街道)为单位,乙肝疫苗、卡介苗、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麻疹疫苗(包括含麻疹成份的麻风疫苗、麻腮风疫苗、麻腮疫苗)、流脑疫苗、乙脑疫苗接种率达到90%以上。

(四)传染病防治

贯彻落实《传染病防治法》,建立并完善各级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监测报告与处理机制,保障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正常运行,及进发现、登记并报告辖区内发现的传染病病例和疑似病例,参与现场疫点处理。开展结核病、艾滋病等传染病防治知识宣传和咨询服务。配合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对非住院结核病病人、艾滋病病人进行治疗管理。全县传染病疫情报告率达到90%以上。

(五)儿童保健

为0-36个月婴幼儿建立儿童保健手册,开展新生儿访视及儿童保健系统管理,管理率达到70%以上;新生儿访视至少2次,访视率达到90%以上;儿童保健1岁以内至少4次,1-3岁每年至少2次。开展体格检查和生长发育监测及评价、心理行为发育、母乳喂养、辅食添加、意外伤害预防、常见疾病防治等指导。

(六)孕产妇保健

为孕产妇建立保健手册,开展至少5次孕期保健服务和2次产后访视。进行一般体格检查及孕期营养、心理等健康指导,了解产后恢复情况并对产后常见问题进行指导。到年底孕产妇保健覆盖率达到90%以上,住院分娩率达到99%以上,系统管理率达到75%以上。

(七)老年人保健

开展对辖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进行登记管理工作,进行健康危险因素调查和一般体格检查,提供疾病预防、自我保健及伤害预防、自救等健康指导。老年居民健康管理率达40%以上。

(八)慢性病管理

对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高危人群进行指导。对35岁以上人群实行门诊首诊测血压。对确诊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进行登记管理,定期进行随访,每次随访时询问病情、进行体格检查及用药、饮食、运动、心理等健康指导。开展高血压和糖尿病健康管理试点,力争高血压和糖尿病健康管理率达30%。

(九)重性精神疾病管理

对辖区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进行登记管理;在专业机构指导下对在家居住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进行治疗随访和康复指导。每季度至少随访1次,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健康检查。开展重性精神疾病管理试点,力争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率达到30以上。

四、组织机构

(一)成立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协调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的组织协调、信息收集、反馈等日常业务管理工作。办公室设在县卫生局,办公室主任由兼任,副主任由(县卫生局疾控股股长)、(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县妇幼保健院院长)担任,成员县卫生局、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县妇幼保健有关人员组成。

各乡镇也要成立领导机构,负责本乡镇项目的实施。

(二)成立项目技术专家指导小组。专家指导小组由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县妇幼保健院以及其他医疗卫生单的相关专家组成,在领导小组的领导下,负责对全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技术指导和监督。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县妇幼保健院为县级项目技术指导单位,负责组织专家进行培训与考核,并承担项目技术指导和信息管理工作。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县妇幼保健院在县领导小组的领导下,负责对全县项目实施机构进行管理、技术指导、业务培训、绩效考核,并承担辖区信息管理工作。

五、项目管理

(一)县卫生局负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的行政管理,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县妇幼保健院具体负责项目实施的业务管理,包括制定实施方案与工作计划,组织县级技术专家指导小组对辖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实施技术指导和监督检查、工作考核、人员培训、信息管理、绩效考核等。

(二)县卫生根据全县卫生规划,确定实施项目的定点医疗卫生保健机构,对项目实施进行监督指导和绩效考核,推进项目各项工作的开展。

(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主要通过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免费为全体居民提供,覆盖不到的区域可的由县卫生局指定其他医疗卫生机构提供。

六、工作要求

(一)明确职责,合理分工

县发改、卫生、财政、编制等部门要主动向县政府汇报,提出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的建议,明确并履行本部门职责,积极落实各项具体措施。县卫生局会同发改、编制、财政、人社等部门制定具体实施方案,落实乡镇卫生院的人员编制,保证经费开支,明确承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机构和人员,并及时组织业务培训工作。其他有关部门要结合本部门职责,积极配合做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有关工作。

(二)科学规划,加强管理

各乡镇要根据本实施方案的要求,结合本乡镇的实际情况和人民群众健康需要,制定规划,认真组织落实,加快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在实施过程中,要不断总结经验,完善管理制度。

(三)加强宣传,督查落实

各乡镇要采取多种方式,加强对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的宣传,提高群众的知晓率和参与度,接受社会监督。要通过新闻媒体定期宣传健康知识,动态报道实施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政策、内容和进展情况。各级政府要将实施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纳入民生工程,每年都要组织督查和考核评估,逐步使居民平等享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切实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

(四)强化管理,考核绩效

各乡镇卫生院要按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实施方案,以重点人群和服务对象为切入点,逐步建立规范统一的居民健康档案,积极推进健康档案电子化管理,加强公共卫生信息网络建设。全面实施健康教育、预防接种、儿童保健、孕产妇保健、老年保健及主要传染病、慢性病管理、重性精神疾病管理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提高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

县卫生局和财政局要根据自治区卫生厅《关于加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监管的通知》(桂卫办〔〕22号)要求,建立健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考核制度,考核各乡镇卫生院履行职责、提供公共卫生服务的数量和质量、社会满意度等情况,保证公共卫生服务落实和群众受益。要充分发挥考核结果在激励、监督和资金安排分配等方面的作用,考核结果要与经费补助挂钩,作为人员奖惩及核定绩效工资的依据。

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过程中,要注意坚持中西医并重,积极应用中医药预防保健技术和方法,充分发挥考中医药在公共卫生服务中的作用。

七、经费保障

(一)区、市、县财政部门按照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桂发〔〕29号),逐步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年和年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不低于15元。

篇6

本院按要求设置公共卫生科,切实增强履行疾病预防控制职责的能力,并成立了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规范化建设的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保证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必备条件。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领导小组全面负责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规范化建设的组织督办检查工作。医院公共卫生科负责组织相关科室落实各项公共卫生职能;医院医务科负责医疗救治和相关培训;医院临床科室负责落实本科公共卫生职能。

二、认真做好健康教育

利用黑板报及讲座等形式,及时向人民群众宣传党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公共卫生教育、传染病防治法、食品卫生法等法律法规,开展公共卫生教育、传染病与季节性疾病的防治教育、常见救护知识教育、用药知识教育,以及康复医学知识教育等,增强人民群众健康意识,提高健康水平。

三、传染病防治管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实施办法》及时收集疫情信息资料,按时汇总,准确及时上报;认真做好肠道门诊登记工作,特别是每年五月一日至十月三十一日对肠道门诊的病人认真登记,完成霍乱检索工作;成立发热门诊,完成疟原虫检索工作,防止传染病的流行。

四、预防接种工作

在本院妇产科设置预防接种室,持证上岗,严格按免疫程序和《预防接种工作规范》的要求实施接种。

五、公共卫生培训工作

根据《传染病防治法》要求,对全院医务人员每年进行两次传染病相关知识培训。、新入院的医生必须进行传染病相关知识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培训内容主要包括: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管理条例、卫生部37号令、传染病监测信息工作指南、传染病诊断标准等相关内容。

六、加强重症精神疾病和死亡监测管理工作。

篇7

为了确保规范管理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减少对家庭、对社会造成的危害,提高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生活质量,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把这一工作作为推进医疗体制改革、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之一,县政府成立了县重性精神疾病管理领导小组,召开了专题会议,落实了县级各相关部门在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工作中的职责;县卫生行政部门组织相关人员认真学习《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治疗工作规范》,结合我县卫生系统实际情况,成立了重性精神疾病管理领导小组,制定了《县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实施方案》,组织各医疗卫生单位认真学习了《方案》内容,使各单位明确了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工作范围、服务方式、职能分工,并将工作完成情况纳入了年终卫生综合目标考评;各实施单位按要求把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纳入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成立了领导小组,设置了管理办公室,配备一至两名专(兼)职人员负责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工作。使我县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工作形成了政府牵头、部门参与、卫生主动的工作格局。

二、积极多方协调,确保资金到位

为确保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工作顺利实施,提高工作效率,卫生行政部门积极向县政府汇报,申请把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所需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为我县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工作稳步推经提供了经济保障。

2014年,我县委县政府拨付专项工作经费10万元,用于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筛查工作,并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配套资金中2%用于重性精神病患者管理服务规范项目(包括重性精神病患者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健康体检、康复指导、信息更新、随访记录)。按照项目管理办法严格资金管理、合理使用,确保项目专项资金专款专用。

三、强化业务培训,提高服务能力

为了不断提高基层精防工作人员业务能力,进一步做好重性精神病人管理治疗工作,2014年,我中心积极派员参加上级各部门组织的培训,举办对基层精防人员的重性精神疾病防治知识培训班,参加培训人员共计100余人。重点对重性精神病人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国家重性精神疾病数据收集分析系统录入、随访记录更新以及重性精神病人在基本医疗、生活照料、功能训练等,有力地提高了我县基层精防人员业务能力,为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工作顺利实施提供了人力资源保障。

四、扎实开展健康教育工作,努力普及精防知识

为了积极争取社会各界积极参与重性精神疾病防治工作,在全县普及精神疾病防治知识,我中心利用“世界睡眠日”、“世界预防自杀日”、“世界精神卫生日”等卫生日,在车站、广场等人群密集地通过发放宣传单、宣传车广泛宣传精神卫生知识核心内容、精神疾病患者康复知识。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利用宣传栏、展板、视屏等开展宣传活动。全年共发放宣传单页10000余份,发放宣传画报3000余张,进行现场咨询活动20余次,宣传覆盖了农村及城镇居民、离退休老人、公务员、企事业单位人员及流动人口等各类群体,累计受宣传达到50000余人次,为普及全县人民精防知识夯实了基础。

五、定期开展督导,逐步完善存在问题

为了确保精神疾病管理治疗工作顺利实施,进一步提高全县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生活质量,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确保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政策落到实处,我中心开展了对全县72个乡镇(地名)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轮督导,对在督导中发现的问题,以《督导报告》下达限期整改。

六、积极开展排查,提高精神疾病患者发现率

按照《县疑似精神障碍患者排查暨危险性评估工作实施方案》要求,2014年,我中心积极与市身心医院衔接,抽调专业技术骨干15名,利用3个周末对我县疑似精神障碍患者进行排查及危险性评估工作。根据县卫生局《县疑似精神障碍患者摸底排查任务数》和各卫生院上报的《县重性精神病患者排查行动发现患者信息登记表》,对3023人疑似精神障碍患者开展了排查及危险性评估工作,最后确诊重性精神病患者2503人。

七、强化随访管理,提高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生活质量

各乡镇(地名)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按照国家重性精神病患者管理服务规范的有关要求,为确诊的重性精神病人都建立了健康档案,并落实专人对在家居住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进行随访治疗和康复指导。截止2014年12月底,全县累计排查出五大类精神疾病患者3102人,建立档案3102份,参加管理2709人,管理率为87%,监护率95%,社会参与率65%,显好率60%,肇事肇祸率控制在0.3%以下。全县接受精神卫生服务的人群覆盖面达95%以上,提高了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生活质量,为人民安居乐业和社会稳定和谐作了不懈努力。

八、存在的问题

(一)专业人员匮乏。受不良生活方式和行为等因素的影响,人民群众心理健康的不良因素日益增多,精神疾病防治工作任务更加繁重。然而我县目前尚未设置精神疾病医疗机构、无专业的精神疾病治疗专业人员,严重制约着我县精神卫生事业的发展。

(二)发现率偏低。相关部门对精神病人重视不够、配合不力等导致我县精神病人发现率偏低。

(三)基层卫生单位人力不足。绝大部分基层精防工作均是兼职人员,缺乏专业知识,导致全县精神疾病患者管理率偏低。

九、今后工作安排

针对我县重性精神病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督促各单位认真对照督查考核中存在的问题,按照考核组现场指导和一对一书面反馈意见,进一步强化责任,落实措施,扎扎实实地抓好整改落实工作,确保在尽快完成整改工作。

(二)进一步健全工作机制,强化工作职责。各单位要切实加强对重性精神病人管理工作的领导,落实专门人员,强化工作职责,及时统计上报发现的疑似重精患者以便组织排查,按要求分析汇总上报项目实施情况,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整改,确保项目工作全面有序开展。

篇8

我国于1985年由卫生部组织起草精神卫生法,2009年6月公布草案征求意见,历经25年,至今仍未出台。精神健康是人们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精神卫生工作是社会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和各级政府应当高度重视公民的精神健康。我国精神卫生法草案在各方职责分担方面规定不明确、不具体,这是导致草案不能出台的原因之一。因此,立法首先要明确规定政府应制定精神卫生工作规划,并将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健全精神卫生服务网络,提供资金等物资保障,推进精神卫生事业发展;其次要明确规定政府卫生、民政、劳动和社会保障。计划发展、财政、人事、公安、司法、教育、科技等职能部门在精神卫生工作中各自的职责,统筹解决精神疾病患者治疗、康复、就业、收养和福利待遇等问题;第三要明确规定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残疾人联合会等群众团体、学校、精神疾病患者所在单位、住所地居委会、村委会在精神疾病的监测、预防、治疗、康复、精神健康宣传教育、咨询等方面的责任;第四要明确规定家庭对患精神疾病的成员在监护、扶养、治疗、康复等方面的责任。

精神疾病患者的权益保护问题

综观我国对精神疾病患者的权益保障,在刑法、刑事诉讼法、民法通则、民事诉讼法、母婴保健法等法律及其他有关法规中都有所体现,涉及的权利主要有生命健康权、人身自由和人格尊严权、知情同意权、通信、受探视权、隐私权等。但是,这些权利在一些法律条文及草案中规定得比较笼统、粗糙,存在权利保护种类不够、对未成年及女精神疾病患者这些特殊人群缺乏针对性的保护、权利欠细化、对医生的强制治疗权缺乏必要监控等问题。@精神疾病患者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合法权益更需要法律支持才能得到切实的保障。为了更全面保护精神疾病患者的合法权益,我国精神卫生立法中必须明确精神疾病患者和精神障碍者的以下合法权益:

人身自由和人格尊严权。精神疾病患者享有《宪法》所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禁止歧视、侮辱、虐待和遗弃,不得对精神疾病患者加以非法捆绑、拘禁,更不能采取殴打、侮辱、限制饮食等虐待措施。

疾病治疗权。当精神疾病患者完全或部分丧失自知力,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有伤害自身的危险且不能实现自愿接受治疗时,其监护人应当履行监护责任,使该精神疾病患者得到恰当的医疗。精神障碍患者的治疗实行自愿原则,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强制其住院治疗或出院。

知情同意权。除强制住院治疗外,精神疾病患者有权决定是否接受治疗,有权了解相关疾病情况和诊断结论、治疗方法等,也有权了解参与教学、科研、新药、新治疗方法试用的目的、方法以及可能产生的后果,并签署同意书。

隐私权。精神疾病患者的个人隐私一般包括病情、诊断结论、治疗方案、预后判断、个人史、家族史、书信、日记、肖像或视听资料等。精神卫生工作者有义务遵守专业行为准则,对精神疾病患者个人隐私加以保密。无论是为精神疾病患者诊断和治疗的精神科医师还是进行心理健康咨询的心理咨询师,均应当为精神疾病患者保守秘密。未经精神疾病患者或其监护人的同意,不得对精神疾病患者进行录音、录像、摄影或者播放与精神疾病患者有关的视听资料。

学习、劳动就业和福利待遇权。精神疾病患者在接受教育、就业等方面不应受到歧视,有关单位不得以患有精神疾病为由对精神疾病患者予以开除、辞退、取消学籍,或者拒绝其入学、应试、雇佣或给予其他不公平待遇;重度精神疾病患者病愈后,所在单位应当安排适当的工作或者恢复学籍。精神疾病患者不因其所患有的精神疾病而失去享有福利待遇的权利。

女精神疾病患者的性不可侵犯权。女精神疾病患者由于缺乏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对两性关系的社会意义及后果缺乏认识,很容易导致被罪犯侵犯。因此,女精神疾病患者的性不可侵犯权更需要法律的保护,在立法时要加大对此类案件的打击力度,对侵害人予以从重处罚,切实维护女精神病患者的权益。

精神疾病患者强制医疗及费用承担问题

精神疾病患者的强制医疗问题。目前,我国对有犯罪或者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精神病人,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可由公安机关送往精神病院强制住院治疗。但是,对无犯罪或者不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精神病人,在他们不愿意住院的情况下,是否可以对其采取强制住院,尚无法律规定。正因为没有法律明确规定的严格程序,就导致了一方面,一些人为了一己私利,将正常人送往精神病院,侵犯正常人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有的监护人出于经济条件等原因,不愿将精神病患者送医治疗,导致精神病患者杀人、伤人事件累累发生。如何平衡精神疾病患者的强制医疗与人身自由,是草案未明确的内容之一。

精神疾病患者强制医疗问题,涉及患者、亲属、医疗卫生机构以及社会公共利益等多方权益,要全面兼顾,避免任何一方权益受到侵害。笔者认为,在精神卫生立法中应规定,强制医疗医学建议,必须经具备法定资格并且有一定经验的精神科执业医师经过规定程序评价作出,或者借鉴英国、加拿大等国的先进做法,设立由法官、律师、病人的人、权威精神卫生专家组成的精神卫生法庭共同作出强制医疗决定。总之,精神卫生立法中必须制定出强制住院治疗的条件、程序和相应的法律责任,这样才能很好地完善我国精神病人强制医疗制度,也能保护非自愿住院患者的权益。

精神疾病治疗费用承担问题。据统计,目前精神疾病的医疗费用在我国所有疾病医疗费用总负担中排名第一,约占疾病总负担的1/4。精神疾病患者由于病情特殊,加之受医疗技术和医疗水平所限,80%需终身康复治疗,每年至少需要数万元的治疗费用。由于治疗费用高昂,加之大多患者没有经济来源,大多数家庭已一贫如洗,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笔者认为,就目前我国国情和精神疾病患者的实际情况,应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和家庭共同参与”的救助精神疾病患者的费用支付体系,以保障精神疾病患者的治疗。对需要治疗的精神疾病患者,由地方政府从医疗救助资金和社会筹集基金中解决医药费,由个人承担生活费。要通过立法,使政府、社会、家庭真正承担起对精神疾病患者的救助职能。

篇9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1.1.1普通人群

在年龄为≥15岁人群抽样。按照城市城区和农村人口所占行政区划人口的比例确定城市样本量和农村样本量,城市样本量为400人,农村样本量为1100人。确定保定市3个区为城市样本,5个县为农村样本。以居委会作为基本抽样单位,抽样方法为家庭入户调查,每个家庭随机抽取1人。农村以乡镇为单位,把每个县所有乡镇按人口数排列,抽取1至2个所辖乡镇,再对所辖的行政村按人口数排列,抽取1至3个行政村,共抽取10个村。以村委会为中心,按照不同方向逐户登记,家庭抽取1人进行调查。

抽取样本1500例,实际完成1380例,男性881人(63.8%),女性499人(36.2%);城市325人(23.6%),农村1055人(76.4%);年龄15~83岁,平均(45±16)岁。

1.1.2在校中学生

在保定市区和辖县抽取重点初中、高中,普通初中、高中各1所。对每个年级抽取1个班进行调查,高中二、三年级及复读班,在文科班及理科班中各抽取1个班,共抽取44个班。抽取样本1920人,实际调查1729例。初中692人(40.0%),高中1037人(60.0%)。女性925人(53.5%),男性804人(46.5%);年龄12~23岁,平均(17±2)岁。

1.1.3妇产科专业人员

保定市妇幼保健院5所,其中市级1所,区级2所,县级2所;综合性医院7所,其中省级3所,市级2所,县级2所。以上述医院的所有妇产科医生和护士为调查对象,共267人,实际完成260人,医生128人(49.2%),护士132人(50.8%)。

1.1.4老年人、老年人的家庭成员及其照料者

对本研究中普通人群样本所访问家庭中>55岁的老年人及老年人照料者均进行调查,共960例,实际完成921例,其中老年人427例,照料者494例;女性565人(61.3%),男性356人(38.7%);年龄19—90岁,平均(53±16)岁。

1.1.5综合医院住院患者

抽取省级医院1家,地市级医院3家,县级医院3家进行调查,其中选取省级医院10个科室,地市级医院13个科室,县级医院14个科室。对调查当日所在科室所有的年龄≥16岁的意识清楚的患者进行登记后逐一调查,共调查样本1306例,实际完成1074例。其中地市级及省级医院658例,县级医院416例。

1.2工具

1.2.1精神卫生工作指标相关问卷

采用《评估方案》中精神卫生与心理保健知识问卷,中学生心理卫生知识问卷,孕产妇常见心理行为问题病例分析调查问卷,老年期常见精神疾病的症状和预防知识问卷。

1.2.2综合性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ospital Anxeity and Depression Scale,HADS)

该量表为自评量表,抑郁分量表的分值划分为0~7分无症状,8~10分症状可疑,11—21分肯定存在症状。本研究以8分作为临界值进行抑郁症状筛查。

1.2.3简明国际神经精神访谈(Mini-International Neuropsychiatric Interview,M.I.N.I.)

用来对综合医院住院患者完成诊断性评估。

1.3调查方法

问卷调查均采用自填方式完成,调查对象当场作答,当场回收问卷。综合性医院住院患者HADS抑郁分量表≥8分者进行M.I.N.I.访谈,对M.I.N.I.诊断为抑郁症的患者,查阅其医疗文书和诊疗记录,以确定是否识别和治疗了抑郁症。

1.4统计方法

所有调查资料录入EPI Data3.0,数据转入SPSS16.0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根据朱紫青等于2005年提出的正确率及知晓率计算方法进行计算。正确率=问卷中回答正确的项目÷问卷中总的统计项目×100%。得分>60%为知晓合格。知晓率=知晓合格人数÷调查人数×100%。

2结果

2.1普通人群心理健康知识和精神疾病预防知识知晓率

回答正确率为64.2%(1772Q/27600),知晓率为68.3%(942/1380)。

2.2在校中学生心理保健知识知晓率

回答正确率为61.8%,知晓率为66.0%。

2.3孕产妇常见心理行为问题识别率

妇产科医务人员对孕产妇常见心理行为问题识别率为10.4%(27/260)。

2.4老年期常见精神疾病症状和预防知识知晓率

常见精神疾病的症状和预防知识总的正确率为77.0%,知晓率为93.2%。其中,对痴呆的症状和预防知识正确率为75.6%,知晓率82.7%,对抑郁的症状和预防知识正确率为70.2%,知晓率71.7%。

2.5抑郁症识别率和治疗率

在1074例住院患者中,诊断抑郁障碍116例(10.8%),医生识别率为13.0%(15/116),治疗率为7.6%(9/119),地市级及以上医院抑郁障碍的识别和治疗率分别是14.8%(12/81)和8.6%(7/81);县级医院的识别和治疗率分别是8.6%(3/35)和5.7%(2/35)。

篇10

为认真贯彻落实《精神卫生法》及《全国精神卫生工作体系发展指导纲要(20XX年-20XX年)》,落实“以防为主、防治结合、重点干预”的精神卫生工作方针,进一步加强我市精神卫生工作,特申请在市民康医院基础上增挂“遂宁市精神卫生中心”牌子。

一、主要理由

随着社会生活节奏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社会竞争压力加大,精神障碍患病率呈上升趋势。精神障碍患者肇事肇祸事件频发,已经成为当前的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现有精神疾病治疗、康复和管理模式已远远不能满足实际需要。近年,中、省、市各级政府对精神卫生防治工作高度重视,相继出台了《精神卫生防治体系建设与发展规划》、《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工作规范》等系列文件,以加快建立全国精神卫生防治体系,解决精神卫生防治工作存在的结构性问题。

(一)国家高度重视精神卫生工作,相继出台了系列法规。国家已出台的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要按照区域卫生规划,加强精神卫生资源统筹管理,成立相应的机构负责精神卫生防治工作,健全精神卫生防治服务网络。遂宁市“xx”卫生事业发展规划中也明确提出要建立遂宁市精神卫生中心,加快我市精神卫生防治体系建设。

(二)从完善我市精神卫生管理机构及分工的角度来看,成立精神卫生中心是我市精神卫生防治体系建设中的重要内容。市卫生、疾控部门已有针对精神卫生防治工作的专门行政机构,但没有成立开展此工作的专门业务执行机构。这些年来,市民康医院抽调人员组建成立了“精防办”,开展了精神病流行病学调查、重性精神病管理、医疗巡诊等工作,实际已经在承担精神卫生中心的职责。

(三)20XX年国家相续启动了三批次的“国家精神卫生防治体系建设项目”,市民康医院“遂宁市精神病医院迁建项目一期工程”建设项目被作为防治体系建设项目纳入其中,并获专项建设资金。

(四)根据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要求,成立“XXX中心”需由省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市民康医院增挂“遂宁市精神卫生中心”,已通过四川省卫生厅审核批准。

二、拟挂牌的市精神卫生中心的主要职责职能

挂牌后的市精神卫生中心,主要是在市民政局、市卫生局、市疾控中心的领导下,开展精神障碍患者的疾病预防、控制和管理工作。

(一)贯彻落实《精神卫生法》、《全国精神卫生工作体系发展指导纲要(20XX年-20XX年)》及其他精神卫生相关法律法规。

(二)开展特殊人群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心理行为问题预防和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对精神卫生危险因素和常见精神障碍的发生、分布和发展规律进行流行病学监测。

(三)承担对全市精神卫生突发事件进行调查处理,并做好信息的报告、管理和预测、预报工作。为精神障碍预防控制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等提供技术咨询和技术决策。

(四)承担全市精神疾病的预防与防治技术管理,对下级精神卫生医疗机构、综合医院精神科、社区康复机构进行业务对口指导和疾防管理工作。

(五)做好“三无”精神障碍患者、重性精神障碍患者和肇事肇祸精神障碍患者等特殊患者救治管理工作,维护社会安定。

(六)在全市精神卫生领域广泛开展医疗、科研和实习、带教工作。

综上所述,市民康医院增挂“遂宁市精神卫生中心”牌子,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条件成熟。请予批准为谢!

遂宁市民政局

20XX年7月7日

医院增挂牌子的请示二扬州市卫生局:

扬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皮肤病性病防治所的主要职责为指导全市麻风病、性病的防制工作;对外开展皮肤病、性病门诊诊疗工作;向群众宣传普及皮肤病、麻风病、性病防治知识。多年来我市的麻风病、性病防制工作取得了卓越的成绩,为决策层提供了很好的工作依据;皮肤病、性病门诊诊疗工作也得到广大患者的欢迎和赞誉。但随着近年来麻风病、性病防制工作模式的转变,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皮肤病、性病门诊的就诊量日益增多,患者需求也不断增高的形势,皮肤病性病防治所目前的规模、人员、设备等已不相适应。鉴于此,中心拟在皮肤病性病防治所增挂扬州市皮肤病性病医院的牌子,在原有的基础上扩大规模、引进专业技术人才、增加专业检测和诊疗设备、增设皮肤病性病相关的专科诊疗项目、增设病床、改善就诊环境,以不断提高我市麻风病、性病防制工作水平和质量,提升皮肤病性病诊疗水平和服务质量。

为此,特呈请示, 当否,请批示。

XXXXXXXXXXXXXXXXX

二〇XX年五月十四日

医院增挂牌子的请示三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温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原名温州市精神病院(温州市民康医院),属福利事业单位。该院自20XX年创建以来,一直承担全市复员退伍军人精神疾病治疗、鉴定、巡回义诊等工作任务。20XX年7月市民政局向市人民政府提交《关于要求在市精神病院增挂温州市优抚医院的请示》(温民优〔20XX〕126号)(附件1),同年7月30日,市委、市政府就此事在全市双优工作会议进行研究,时任副市长王成云同志作出了批示,要求市卫生局和市编办提出意见,但一直未予增挂优抚医院牌子。20XX年,民政部将该院列入全国复员退伍军人精神病医院名录中(附件2),中央财政每年拨给一定专项补助经费,用于医院维修改造项目。

20XX年11月,该院整体划转我局管理,并于20XX年3月更名为温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根据温州市人民政府专题会议纪要(〔20XX〕131号)精神(详见附件3),会议明确要求该院继续发扬公益特色,充分发挥公共卫生和社会福利机构的功能属性,切实承担起对城市流浪精神病人、“三无”精神病人、复退精神病军人、肇事肇祸和违法犯罪精神病人、贫困精神病人等对象的优抚、救助和供养等社会责任。同时,根据民政部《优抚医院管理办法》(第41号令),各地应根据优抚对象数量和医疗供养需求情况制定本行政区域内优抚医院布局规划。目前,浙江省宁波市精神病院已增挂了优抚医院、复员退伍军人精神病疗养院牌子,浙南地区还没有一家优抚医院授牌。

鉴于上述情况,为更好地为全市精神疾病优抚对象提供医疗和供养服务,特要求贵办批准温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增挂温州市优抚医院牌子。

妥否,盼复。

篇11

飘扬的绿丝带――中国精神卫生标识,将是我们精神卫生永远的方向。

大学生,精神卫生的一个剖面

“我是一个大三的男生,一个很不自信的男生。一个苦恼残留在我心里二十几年了,希望在咨询师和专家的指导下走出阴影。我从小就很害羞,一两岁时,我见到陌生人就大哭,然后羞涩地向妈妈的怀抱里躲去。上了学以后,同学们在学校都玩得欢天喜地,而我却不敢走到同学之中,我见到陌生一点儿的人就脸红,特别是见到女孩子后,我的脸更是红得厉害。初中、高中、大学时,我仍然腼腆、胆怯。我不敢与陌生人、较优秀的学生和女孩交往。上课不敢发言,路上不敢和别人打招呼,甚至有时候一见到女孩就害怕。为此,我错过了很多表现自己的机会:我的笛子吹得好,而不敢上台表演,即使表演了也是红着脸面向观众。学校、班上竞选时我心有余而力不足。遇见自己心仪的女孩子而不敢追求,看见了不是红着脸打个招呼就是避而远之……”

这是一个大三男生的倾诉,在这样的阴影下,他怎么会成长为一个于人、于社会、于国家都有用的人才?

今年10月10日是第十六个“世界精神卫生日”,“世界精神卫生日”的主题是:“变化世界中的精神卫生:文化和多元性的冲击。”今年,我国“世界精神卫生日”主题为“提倡心理咨询 促进精神健康”。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历来受到人们的关注,尤其是大学生自杀事件,往往引起社会舆论喧哗,而高校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一直在为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默默地努力着。

2007年5月23日某报报道:“近几年,自杀的大学生逐渐增多,媒体报道的资料显示,2002年,大学生自杀案是27起,2004年是68起,2005年是116起,2006年是130起。大学生自杀事件有逐年增多的趋势。”

为了促进大学生的全面成长和发展,各高校积极探索有效的措施和方法,帮助大学生解决成长与发展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努力构建科学、多元、立体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实践服务体系。经过多年的工作实践,清华大学构建了“三支队伍紧密结合,三个层次开展工作”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即心理健康教育专业队伍、学生工作队伍、学生干部队伍等三支队伍紧密结合,从面向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面向部分学生的心理咨询和面向个别学生的危机预防与干预三个层面开展工作。这也是目前大多数高校普遍采用的做法。

精神卫生,才是真的卫生

精神疾病的发生与生存压力的不断增加有密切的联系。我们的社会给公众提供了太多的攫取物质的方式,但是却较少提供科学对待生活的智慧,精神卫生呵护的社会性缺失,对社会健康发展带来了很大的负担。

若干年前,虽然我们的收入不高,但是我们对于生活的要求也不那么高,因此生活的压力不大;现在,我们的收入虽然提高了,但是我们对于生活的要求也提高了,生活压力增大了。不可否认的是,相当的人对生活的理解更物质化了,也更片面化了。对生活的追求陷入了迷茫的态势,把生活变成了“争取生活”,把简单生活变成了复杂生活,于是,生活负担产生了,压力开始加重。

我们总是喜欢和习惯于发问社会,而很少从自我的角度来反省,很少检讨我们的金钱观、物质观、精神观、消费观、生活观等观念是否变得有些世俗和市侩,是否变得有些势利和急功近利,是否变得浮躁有余而淡泊不足,是否变得对公德和伦理有些漠然……可以说,正是因为我们太忙而忽视了对生活实质精神的理性思考,导致我们患上了焦虑等精神疾病。

当我们为了房子更大而拼命工作的时候,是否想到了这样其实不值得;当我们为了车子更豪华漂亮而选择漂泊的时候,是否想到了这并不是真正的生活;当我们为了更多的票子而透支生命的时候,我们是否想到了“年轻用生命换票子,老了用票子换生命”这样的哲理忠告;当父母们为了子女生活得更好而拼老命的时候,是否想到了天下的父母其实本该追求自己的快乐生活的……因此,更多情况下仅仅是人为的因素让我们自己套上了生活压力的枷锁。

生活的真谛其实原本就是简单生活,大山里的农民虽然没有很多的钱,但是他们因为欲望少完全可以生活得自得其乐,在他们看来,生活简单而恬淡就足够了;城里的一些人尽管有很多的钱,但是仍然感觉生活负担重,就是因为他们对生活太贪婪。生活就像碗里盛着的汤,也可以是白开水,也可以是珍珠翡翠白玉汤。想喝珍珠翡翠白玉汤的人多了,感觉生活负担重的人自然就多了。

人说“酒色财气四堵墙,许多傻子里面藏。若能跳出墙圈外,不是神仙寿也长。”为了卸掉我们的生活负担,就让我们简单生活,对物质的追求少一点,对精神的追求多一点,多给自己找乐子,少给自己找茬子,“责任感”不要泛滥,伪责任感只能羁绊自己的幸福生活。

精神卫生才是卫生的最高境界。

心的和谐,让生活充满阳光

2000年,我国开始大规模开展精神卫生日宣传活动。在随后的几年中,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精神卫生、心理健康工作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

据有关人士介绍,我国的精神卫生工作既包括防治各类精神疾病,也包括减少和预防各类不良心理及行为问题的发生。一直以来,我国政府十分关心群众的心理健康。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努力,精神卫生事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精神卫生服务规模逐步扩大,专业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到2006年底,我国共有各级各类精神卫生专业机构1124个,精神科病床14.6万张,精神科执业医师和助理执业医师共计1.9万名,精神卫生服务架构已初步形成,但资源的分布还存在着很大的地区差异。同时,多数地区还存在着基层精神卫生防治网络缺乏、群众精神卫生知识水平不高,重性精神疾病防治工作没有得到全面开展等问题。2005年,部分地区调查显示,普通人群心理健康知识和精神疾病预防知识知晓率为30%~40%,精神分裂症治疗率只有15%~30%。进入21世纪以来,国家大力推动精神卫生工作的发展,采取了一系列行动。2001年,召开了第三次全国精神卫生工作会议;2002年,颁布了精神卫生工作2002~2010年规划;2004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进一步加强精神卫生工作的指导意见》,同时要求各级地方政府保障落实;2006年,国务院建立了由19个部委和单位组成的精神卫生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实现了精神卫生工作的多部门协调和合作。今年5月,精神卫生工作部际联席会议第一次会议上明确了各联席会议成员单位的工作职责,研究讨论了《全国精神卫生工作体系发展纲要》,各部门统一了思想,凝聚了共识。

2007年3月14日,卫生部《卫生部2007年卫生立法计划》,5件法律、6件行政法规、30件部门规章列入立法计划。5件法律为《精神卫生法》、《医疗事故处理法》、《中医药法》、《国境卫生检疫法》、《初级卫生保健法》。《精神卫生法》已经提上日程。

10月5日,国家卫生部办公厅发出关于开展2007年“世界精神卫生日”宣传活动的通知,并提出活动的具体方案。

10月9日,卫生部组织有关部门在社区、医院、学校、建筑工地等公共场所,围绕“飘扬的绿丝带――中国精神卫生标识” 的设计活动,组织主题宣传活动,举办心理健康知识大讲堂、精神疾病防治知识展览和现场咨询,展出心理健康科普知识展板或挂图,举行科普讲座或家属座谈会,放映录像片,发放《精神卫生宣传教育核心信息和知识要点》手册和《托起一样的天空》农民工心理健康科普读本及其他宣传资料。提出的口号是:“携手:绿色丝带映阳光,携手追求心健康;伸手:社区人人伸双手,和谐温暖处处有;握手:医患握手共同行,坚持科学胜疾病;牵手:大手小手手牵手,快乐成长无忧愁;拉手:城乡拉手心沟通,共享阳光和天空。”

精神卫生,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

做快乐坚强的人――迎接挑战

促进心理健康和防治精神疾病关系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影响着社会的发展和稳定,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

据有关资料显示,美国加州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等研究人员研究发现,快乐的人勇于挑战自己,这有助于培养坚强的个性。

其实,把快乐和坚强联系在一起,从心理学上是很容易找到解释的。首先,积极心态有助于解决困难,因为快乐的人面对困难时显得更从容。由于他们具备积极向上的心态、乐观豁达的态度,就决定了他们更愿意以开放的心态接纳外界的人和事,并且遇到任何事情都能从积极、正面的角度去看待,所以总能在困难中看到希望。而那些消极的人,总是看到事情不好的一面,结果越看越觉得失望,自身蕴含的应对挫折的能力也就逐渐丧失了。从中可以看出,快乐不仅仅是一种情感体验,它还能从积极的角度引导人们坚强地面对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