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银行发展历程

银行发展历程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7-11 09:21:11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银行发展历程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银行发展历程

篇1

同年6月在全国城市商业银行工作会议暨全国城市商业银行发展论坛上,银监会再次鼓励城市商业银行引进境外战略投Y者,在整合资源的基础上,按照市场规则和自愿原则实施联合重组,实现跨区域发展。在“扶优限劣”的监管思路下,对于满足各项监管要求、达到股份制商业银行中等以上水平的城市商业银行,将逐步允许其跨区域经营。城市商业银行深入贯彻执行监管层的意图,2006年4月中国城市商业银行的首家跨省市分行――上海银行宁波分行正式开业。2009年4月《关于中小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市场准入政策的调整意见(试行)》,允许符合条件的中小商业银行在相关地域设分支机构,不再受数量指标控制,同时放松对分支机构运营资金的要求。2011年4月银监会在鼓励城市商业银行发展的同时进一步严格要求,主张审慎推进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把城市商业银行内控机制作为重点检查项目。目前,中国城市商业银行的资本实力大幅增强,资产质量不断优化,市场份额稳步提高,有力地支持了地方经济发展,已经成为金融系统中最具生机和活力的组成部分。近几年来,中国城市商业银行稳定发展,资产规模迅速增长,各项指标逐步改善。

二、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现状

我国城市商业银行从发展到现在,已经演变为金融市场不可或缺的一部反,给金融业带来了新的竞争,也带来了新的机遇.据银行业市场调研数据显示,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出于发展的良好势头,但是在其发展过程中,也可以看出存在一些问题需要相关部门注意的,具体变现为一下几个部分:

(一)风险控制力薄弱?

早年,我国城市商业银行不仅规模小,盈利能力低,而且资产质量比较差。由于各城市商业银行是由本地所有城市信用社联合组成,因此,它承接了大量城市信用社在不规范经营时期所形成的不良资产。截至2003年末,按五级分类口径,112家城市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1164亿元,不贷款率15.0%;截至2004年末全辖不良贷款余额1061亿元,不良贷款率11.7%。但值得庆幸的是,这些不良资产规模近年来在逐步降低,截至2011年四季度末,城商行平均不良贷款率由2010年四季度末的0.9%降至0.8%,低于全部商业银行平均水平1.0%和大型商业银行的1.1%,但高于股份制银行的0.6%和外资银行的0.4%。其中,次级类、可疑类和损失类不良贷款比率均为0.2%。不良贷款余额连续下降的趋势在2011年一季度结束,2011年一季度末不良贷款余额333亿元,较2010年四季度末增长7亿元,2011年四季度末不良贷款余额为339亿元,较2010年四季度末增长13亿元。

(二)核心业务单一

城市商业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相比,推出的业务品种相对单一,业务范围面比较窄,一般无法满足高端客户快捷多样高效的金融业务服务需求,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我国大部分城市商业银行都在大力开拓业务规模,扩充目标客户,在业务数量上有一个比较可观的的规模,但是没有新的业务模式。虽然在近些年中,不少城市商业银行引进国外先进经验,进行业务创新,例如挖掘私人银行业务市场,理财产品开发,建立金融信息技术平台发展电子银行业务等,但是在深层次的衍生金融产品发掘方面受到人才和技术资源匮乏的限制,短期之内也很难获取显著成效。

(三)经营管理制度单一

自从城市商业银行成立之初,其经营活动就被限制在所在城市。当然,从当时的金融环境和防范风险的角度考虑,单一的城市制度的经营模式是必要的。但是随后,单一的城市制度经营模式的负面效应日益显现,并成为城市商业银行进一步发展的障碍。首先,地域限制不利于城市商业银行分散风险。对于某个城市而言,往往是某几个或某个产业或行业发展较好,可供开发且前景较好的项目也是有限的。其次,地域限制不利于城市商业银行的业务发展和产品创新。现在,很多企业往往是跨地区、甚至于跨国开展经营活动,这就要求商业银行能够按照企业的地理布局为其提供存贷款和资金清算等服务。

三、当前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发展的策略

(一)通过市场并购,重组等手段实现跨区发展

城市商业银行追求成长有两条途径可以走,一时寻求内部增长,即在内部增加投资,扩充资产总额和金融产品生产规模;二是追逐向外扩张,通过并购迅速提高资本和资产规模,并借助协同优势提高竞争力。城市商业银行一直苦于经营机构网点太少,开设新的分支机构不仅投入大而且业务走上正轨需要时间,至于跨区设立新机构更由于监管部门设立的门槛较高而难有一个理想的发展趋势。随着金融业竞争力的加剧,城市商业银行属于银行业的弱势群体,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因此大多数的城市商业银行主要通过资本和资产重组的方式实行资源整合,这也就进一步壮大了城市商业银行的力量,使得其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

(二)进行银行信用体系的建设

银行信用体系建设是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一环,各城市商业银行应该采取多种措施,推进信用体系的建设,想办法得到当地政府的支持与重视,建立了相应的信用部门,制定相关制度来约束。通过信用部门的带动,进一步增强了客户的信用意识,还可以建立信用评级模式。一方面可以增加银行的信用度,另一方面也可以带动信用资金的流入。

(三)形成优秀的企业文化

优秀的企业文化是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要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坚持“以人为本,以德为先,依法执行,从严治行”的管理理念,积极倡导“公平竞争,合规经营,诚信廉洁”的现代银行企业文化。推行诚信规范和谐的核心价值观念,建立良好职业行为规范,提高职业道德水平,强化员工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激发员工的内在活力和工作积极性。

篇2

文章编号:1003-4625(2008)12-0035-04中图分类号:F830文献标识码:A

一、问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中国银行业进入后WTO时代,外资银行可以在中国境内不受地域和客户的限制开展人民币业务,中资银行与外资银行将在同一环境和条件下公平竞争。但是绝对的公平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在外资银行的强大实力和多年全球化运作经验面前,中资银行短期内不可能获得绝对占据上风的竞争优势。双方虽然在同一环境内,但是并不在同一个起点上。同时,作为国内商业银行,尤其是国有银行,不可避免地会受到我国政府的协助和支持。其多年在本土经营的网络和理念根深蒂固,是中国民众长期信赖和依靠的银行。显然在此方面,双方也不在同一起跑线上。双方的优势和劣势相当明显,究竟如何处理双方的关系,中资银行又该在这样的对垒中如何摆放自己的位置,都是亟待解决的课题。

是否能处理好双方的关系,对于中资银行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合理地应对外资银行的市场入侵和挑战,不仅能使在国内市场上垄断经营多年的中资银行在“鲶鱼效应”作用下开始关注更高效、更合理的发展途径,而且理智的应对思路和方案也有利于中资银行在未来合作与竞争共存的中国银行业市场上保持优势,站稳脚跟,也更有利于中资银行实施内部改革,提升内在竞争力,加速规模化,尽快走向世界,成为有全球影响力的金融集团。

此外双方和谐相处,还有利于中国金融市场的长足发展和中国金融安全的稳定。能否处理好双方关系,将双方的优势发挥出来为国民经济的增长做出积极贡献也关系到我国综合国力的增长和在全球的影响力。

二、问题的提出

对于双方关系的问题,学界大致有两种理论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外资银行兵临城下,中资银行大敌当前,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制定有效的竞争策略,坚决地固守阵地。另一种观点认为,既然银行业市场的对外开放不可阻挡,合作已成为必然,不如干脆摆出合作的架势,与外资银行一道重新洗牌,将目前国内的银行业市场重新分割,会使中资银行的实力在短时间内获得较大提升,扩大其市场份额。两种观点,一种是“主战”,另一种是“主和”,但无论哪种观点,其本质都在于如何使中资银行在面对外资银行挑战的情形下,尽快提升自身实力,维护中资银行利益。然而两种观点都对如何处理中外资银行关系考虑得过于片面,没有从外资银行作为跨国公司的特殊形式来分析其发展趋势,从而正确把握中资银行在处理对待外资银行的关系上究竟选择是合作还是竞争。

单纯的正面竞争是不明智的选择,那么如果选择全面合作又如何呢?双方的确可以在短期内获得自己竞争所必需的优势,但是又有面临丧失各自固有优势的危险。并且,“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局面也是不可避免的,双方在合作上也不会选择全面推进。

究竟应该如何处理双方的关系呢?

三、问题分析

(一)基于收益成本比较模型的跨国公司进入东道国模式分析

跨国公司进行海外投资的最终目的都是追求利润最大化,同时保证风险最小化,因此分析跨国公司选择合资或合作还是独资市场进入模式,一般从成本和收益方面来考察。美国学者康垂克特(F.J.Contractor)和罗润积(P.Lorange),1991年提出了收益成本比较模式,全面地考察了决定合资或合作与独资选择的若干因素,其具体形式如下:

当[(R1+R2)+(C1+C2)]-[(R3+R4)+(C3+C4)]>(1-a)Π时,采用合资或合作方式;反之则采用独资方式。其中,R1、R2是合资或合作相对于独资所增加的直接与间接收益,R3、R4是合资或合作相对于独资所减少的直接与间接收益,C1、C2是合资或合作相对于独资所减少的直接与间接成本,C3、C4是合资或合作相对于独资所增加的直接与间接成本。(1-a)Π为合资或合作对方的利润分成。该模型表明,当合资或合作方式相对于独资方式所带来的净收益大于合资或合作对方的利润分成时,合资或合作方式优于独资方式,跨国公司获利,反之,实行独资方式对跨国公司更有利。从实际情况来看,由于东道国企业对本土政策环境比较了解,跨国公司能够比较容易地获取关于东道国的消费水平、消费结构、竞争对手、产品的分销渠道以及原材料供应等信息,加上合资或合作方与当地政府比较熟悉,跨国公司就可以减少与政府间的行政摩擦,相对于独资企业来说,这些都是合资或合作企业所拥有的额外收益,即R1、R2。另一方面,东道国企业与跨国公司合资或合作,看中的就是跨国公司先进的技术、优秀的管理经验、国际性知名品牌以及其独特的产品,这些无形资产是跨国公司取得高额利润的优势所在,若采取合资或合作形式,东道国企业就可以通过边干边学、搭便车等形式逐渐掌握这些无形资产,因此可以说这些是合资或合作相对于独资所减少的直接和间接收益,也即R3、R4。C1、C2可以看成是合资或合作相对于独资所降低的风险成本。因为文化差异和东道国环境的不确定性会增加企业进行投资的风险,采取合资或合作就可以减少这种风险,而独资的风险成本则很大。C3、C4可以认为是跨国公司采取合资或合作所提高的合作成本,这些成本包括合资或合作双方进行谈判所花的时间和金钱、管理上的冲突与摩擦、决策上的不一致等等,这些都会影响决策、生产、销售。随着跨国公司在东道国的发展和东道国本身环境的变化,以上这些因素都会发生变化,跨国公司的市场进入模式也会随之发生改变。例如,跨国公司在东道国的经营经验越丰富,对东道国的市场越了解,R1、R2就会减少,合资或合作的优势就会削弱;当跨国公司改变其生产结构,生产更具特色、科技含量更高的产品时,采取独资或控股对其更有利。根据经验分析,跨国公司进入欧美发达国家时,一般直接采用独资方式,因为这些国家的政策和市场环境大体相似,且与国际接轨,跨国公司比较熟悉;而他们进入发展中国家时,一般采用合资或合作――控股――独资这一逐步过渡的方式,主要是由于他们对这些国家的市场环境不十分了解。模型中的R1、R2、R3、R4、C1、C2、C3、C4,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跨国公司在市场内发展过程中动态变化的。

(二)跨国公司在华发展模式数据分析

1979年改革开放以来,跨国公司在中国发展的三种模式――合资、合作、独资方式的比重不断变化。中外合资实际投资比例经历了一个波动的过程,从1979年的15.57%到1987年的69.73%,再下降到2004年的27.89%。中外合作实际投资比例从1979年的84.2%一直下降到2004年的3.0%。独资实际投资比例从1979年的0.24%上升到69.11%。可以看出,跨国公司在华发展模式逐渐倾向于独资。事实说明,跨国公司进入东道国的时间越长其独资化趋势越明显,这是因为跨国公司在东道国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其所拥有的可以使其独资化的资源越来越多,这也验证了收益成本模型的适用性。

(三)跨国公司在华发展战略历程及趋势

从跨国公司在中国发展的历程看,其发展战略一般为四步:

第一步,与中国企业建立贸易关系。通过国际贸易一方面加深对中国市场的了解,另一方面开始试探性的投资,为以后在中国的发展打下产品与市场基础。

第二步,建立生产基地。在中国通过独资建立分支机构或通过合作、合资、兼并收购等方式,将中国作为其全球战略的生产基地。充分利用中国欲融入世界经济的愿望、良好的投资环境,将其技术、管理、资金等优势与中国廉价的劳动力等资源相结合,大幅度低成本生产从而适应其全球化战略。

第三步,建立销售渠道、扩大市场份额。充分利用其在中国的生产基础,在中国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将中国作为其全球营销策略的一部分,其合作主要集中在销售渠道上,充分挖掘市场潜力增加其在中国市场中的份额。

第四步,主导垄断。不断使用其创新产品及营销手段,将其在中国市场上的优势发挥到极致,进而试图垄断或主导其所在行业的市场,形成垄断优势。

按投资方式外商在华实际直接投资情况

单位:万美元,百分比

01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4 年1月-11 月)

目前多数跨国公司的战略已经发展到了第三步,将中国从“世界工厂”的观念转变到“世界市场”,充分认识到了中国13亿人口的消费能力和中国的经济实力。跨国公司的独资化趋势说明其欲加强对在华投资的控制权和在中国市场占领行业市场主导地位的意图。独资化倾向已证明跨国公司有足够的资源和经验独立经营。只有当其市场占有量达到了一定的份额时跨国公司才可能有信心独立经营,将各种优势从合资合作企业中收回,并入到独资企业中,这就证明了其处于第三阶段的后期,并将逐步向第四阶段即主导垄断阶段过渡。

(四)外资银行在华发展趋势分析

跨国公司在华发展的模式变化验证了收益成本比较模型的适用性与正确性,外资银行是提供以货币为载体的并提供金融服务的跨国金融百货公司,属于服务型跨国公司。跨国公司在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也必然会体现在外资银行在华的发展上。跨国公司的发展阶段要经历建立贸易关系――建立生产基地――建立销售渠道扩大市场份额――主导垄断市场的战略历程,但外资银行作为金融机构这种特殊的服务性跨国公司,其金融产品的生产与销售是不可分离的,因而其进入中国的策略历程不可能从贸易开始,而是跳越一般跨国公司的前两个策略阶段,直接进入扩大市场份额的阶段。目前外资银行在中国还处于初级阶段,但从跨国公司发展的策略历程来看,其必然期望进入主导垄断市场的策略阶段,因而其在进入中国金融市场的模式选择上也必然要体现出跨国公司发展模式的特征,即合作、合资、参股等模式发展到控股、独资的模式上。从模型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合资、合作的方式有利于外资银行增加R1、R2,减少C1、C2,其合资或合作获得的收益将远小于模型中不等号左边的部分,收益成本模型[(R1+R2)+(C1+C2)]-[(R3+R4)+(C3+C4)]>(1-a)Π成立,所以外资银行选择合资合作是必然的。但与跨国公司发展一样,外资银行的R1、R2、R3、R4、C1、C2、C3、C4也是在动态变化的。中资银行与外资银行合作一定会在此过程中不断地学习,增强自身的竞争力,使外资银行的比较优势逐步削弱,即R3、R4增加。而当中资银行的实力不断增强,其谈判能力也会显著提高,合资与合作中的摩擦也会逐渐增多,C3、C4会增加。模型中不等号左边的部分会逐步缩小,合资、合作对外资银行来说就不再是必要手段了。

四、中资银行现阶段应采取的具体策略

以上的分析已经能充分说明外资银行在我国的策略过程,中资银行应充分认识到采取阶段性的措施来应对外资银行在中国的扩张,在不断发展自己的基础上与其竞争。长期来看,中资银行应该选择阶段性而不是从一而终的策略,首先选择以合作为主竞争为辅策略,在合作中保持竞争意识和观念,防止最终变成外资银行的傀儡和入侵中国金融市场的工具。随后在成熟的时机选择以竞争为主合作为辅的策略。在目前情况下选择以合作为主才能真正从外资银行那里学到国际化的理念来培养自身竞争力,为后期竞争为主合作为辅的状态做好充足的准备。

(一)与外资银行建立审慎的战略联盟

通过战略联盟,中资银行可以获得先进的管理和经营理念,有助于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但中资银行在与外资银行合作时,不能因为一时的眼前利益而盲目决定,而要从以下方面考虑:首先,应该看欲参股的外资银行战略目标是否与自己一致;其次,要注意外资银行的性质,由于境外商业银行、境外投资银行和国际政策性银行的性质和战略目标存在差异,中资银行应根据自身的特点选择适合的外资银行;再次,对于合作双方由于国情不同而出现的非原则性问题,应本着的原则,但对于违反我国法律法规、损害其他股东合法利益的要求应予以拒绝,不可为了一时的眼前利益而降低标准、放弃原则。中资银行要明确战略合作的目的是最终实现长远的自我提升与飞跃,不是仅仅获得当前合作所得的利益而放弃后期的发展。

(二)控制不良贷款的增长,完善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

我国金融业开放的主要障碍在于银行体系中积聚了大量的不良贷款,能否解决不良贷款问题既关系到中资银行的健康发展,也关系到开放金融服务后国内银行能否应对国外银行的竞争问题。“中资银行应加强内部监管和制约机制、强化贷款评估、审查和监督机制,以保障贷款的安全,减少不良贷款发生的比例。在不良资产方面与外资银行的合作要利用其成熟的处理方法,充分改善中资银行的资产结构。” 要在风险控制、财务管理、人事激励、业务流程、信息科技等方面进行改革,建立科学的公司治理机制。与此同时,组织有条件的银行尽快上市。2001年,中国银行成功地重组了香港中银集团。2003年底,国家动用450亿美元外汇储备为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补充资本金,促其进行股份制改造。2004年9月21日建行股份挂牌, 2006年10月27日,中国工商银行在内地和香港同时“A+H”上市,标志着国有商业银行股份改革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在与外资银行的合作中,中资银行要充分借鉴其混业经营和海外分支机构庞大的优势,顺利实现在海外上市与实力扩张。

(三)加强市场营销

中资银行营销战略的现实选择是: 以“精致”营销取代“粗放”营销;以“动态”营销取代“静态”营销; 以市场开发取代市场占有。首先,从各个角度进行市场细分,根据经济发展、客户需求、自身实力等因素选定和培育相对稳定的客户群;其次,保住重点客户,在我国20%的人群占有约80%的银行储蓄,所以重点客户对银行的利润非常关键。在巩固国内客户的基础上,需要充分发挥外资银行海外机构众多的优势,将中资银行的营销触角渗透到海外市场,借助外资银行的实力建立在海外市场的经营网络。

(四)推动金融创新,实现银行经营多元化

能否提供满足市场需求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以及根据客户的需求开发具有个性化产品的能力,是衡量一家商业银行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也是中资银行和外资银行的差距所在。中资银行要大力发展中间业务;积极开发零售业务;适时开展金融创新,推出市场需要的金融工具和金融商品。

(五)提高信息技术在银行业中的运用

21世纪的金融业要求金融业务与信息技术的完美结合,中资银行已经在电子化发展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是,国际金融行业新技术在不断更新发展,中资银行与外资银行在技术方面还存在着巨大差距,处于相对的劣势地位。中资银行要在合作中谋求外资银行的技术优势,协助自身提高技术水平和应用能力。加快信息技术的运用,形成以电子技术和信息为支撑的电子化银行系统,从而实现业务处理自动化、综合管理信息化和银行业务网络化。

总之,中外资银行选择合作或者竞争的根本出发点是自身利益,即无论选择合作或者是竞争,都要获取最大化利益,这也是任何一家企业都必须考虑的最基本问题。但是中资银行必须明确,合作的目的是学习、吸收外资银行积累的专业技术及银行业的丰富知识和经验。在未来的20年,合作性竞争的局面将从目前以合作为主、竞争为辅的格局,逐渐转变为竞争为主合作为辅的状态。中资银行在抓住机遇加强与外资银行的合作的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外资银行参与合作只是其次佳选择,最终还是要争夺市场主导地位。作为中资银行应逐步提升自身实力,锻造有价值的核心竞争力,有次序地先后以合作与竞争为重心,合理地选择合作或竞争策略才是最明智的战略决策。

参考文献:

[1]蔡兴.服务业跨国公司的进入模式述评[J].上海商学院学报,2006,(3).

[2]李文瑛.跨国公司在华直接投资独资化发展历程、影响及对策[J].经济纵横,2005,(9).

篇3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8-0-01

网上银行正在迅速发展,但也受到制约,安全问题是关键因素,开发问题也限制了网上银行的发展,普通公众有的对网上银行缺乏客观认识,有些用户不信任网上银行,也不利于市场开拓。针对这些制约因素,笔者给出如下解决措施或意见。

一、针对安全问题的解决措施

解决安全问题一个很好的方法,是运用第三方数字证书机制。银行与上网用户通过数字证书确认相互身份,交易信息则在证书机制实现的加密通道内传递。由于签名保证交易的真实,所以有些银行采取这一措施。

建行和工行等提供的U盾是其授权的数字证书,其工作原理是:有128位元密码键支援的一个强大的译密码和主机鉴定协议,以便为SSL提供最高级的译密码能力,涉及到密码校验程序,分为四个关键程序,首先是鉴定该用户是他本人;其次是机密性,即确保有关部门外其他人不能获得他的资料:再次是签名不被拒绝,即降低寄件人的签名和资料一起被拒绝,从而准确保证其真实性;最后是安全性,实现了上述功能,保障交易的安全进行,但是风险仍然不能完全消除。

二、拓展网银相关业务

建设银行需大力发展网上银行业务,努力转变经营方式,增强盈利能力,同时在物质、人员、技术、业绩考核方面予以政策倾斜,着手对负责网上银行业务的客户经理、理财经理和员工进行培训。尽快形成统一的网上银行业务规范,业务流程和业务标准。注重科技投入,大胆引入新技术,扩大市场份额。建立多元化的业务分销渠道和新的效益增长空间。加强对网上银行的宣传,不断扩大知名度和影响力,努力塑造品牌形象。开展全行联动营销,提升网上银行占有率,丰富营销手段。对不同的客户实施不同的营销策略,确立差异化产品和差异化服务的方法。完善售后服务,做好市场培育,对客户采取跟进式服务,妥善解决客户在使用上遇到的各种问题,如必要时需改进产品,完善功能,多向发达国家的相关行业借鉴学习。

三、促进公众对网银的使用

大力宣传网银使用,要让公众了解到,网上银行是伴随着Internet和计算机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应运而生的,已部分取代传统银行功能。随着人类日新月异的信息科技发展和相关制度,及法律、监管机制的完善,网上银行会逐渐完善,公众也必须学会熟练操作电脑,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具备必要的网络安全常识,适应网络时代的经济生活。

四、加快相关的法律、法规建设

首先,确立适合电子合同的订立形式,签名方式,合同范围等:其次,对诉讼法中如果发生网银被盗的案件,证据的采集应该符合网上银行交易的特点(这方面我国法律是空白):再次,有关网上银行的法律、法规的建设是综合、庞大的体系,需要很多部门协调合作。最后,网上银行交易中,网上支付对税收没有相关规定;尤其是对网上银行交易安全的相关法律、法规没有制定或不完善等,这些问题也要解决。

五、案例分析

某银行2005年初推出了理财新品“财富账户”,随后在同年4月,和TCL集团签订了“票据通”全面业务合作协议。形成了企业网银、个人网银、网上支付、网上商城、网上证券、五大产品系列为主的网上银行服务体系。

90年代中期,各银行推出的“一卡通”,是我国银行业在个人理财方面的一个创举。建设银行推出网站,90年代末推出“一网通”业务,成为国内较早推出网上银行业务的银行,并且在国内全面启动网上银行服务,下面分别介绍建设银行的网络银行服务系统。

1.建行的企业银行

这是建行“一网通”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事业单位客户通过建行提供的客户端软件,实现将需求指令自主提交到开户银行,实现支付、查询等业务需求的服务系统。

服务信息查询、内部转账、对外支付、发放工资、金融信息查询、银行信息通知、子公司账务查询、集团公司对子公司收付两条线的管理、协定存款查询、定活期存款互转、企业信用管理、网上信用证业务。

2.建行的个人银行

为个人客户提供网上理财服务,客户只要通过连接互联网的电脑进入建行“一网通”网站,只需登陆建行网站即可。系统包括以下功能:网上开户、账务查询、转账、挂失、修改密码、账务分析、网上缴费、网上支付卡申请、支付卡理财等。建行推出的网上银行(专业版),客户使用时须向建行申请数字证书,具有更高的可靠性,其功能包括网上同城结转、异地汇款、国债投资、外汇买实、自助贷款等功能。

3.建行的网上支付

篇4

文章编号:1003-4625(2009)04-0084-03 中图分类号:F832.33 文献标识码:A

一、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发展中亟须关注的问题

(一)市场定位不准确,同质化现象严重

城市商业银行群体中的大部分银行经营规模较小,竞争力不足,市场定位应该是立足于地方经济、立足于中小企业、立足于城市居民,应该定位为精品银行,提供差别服务,开展错位竞争,而目前不少城市商业银行市场定位并不准确。受制于人员素质和经营管理水平的制约,对大行采取跟踪策略,产品与服务、客户群体等与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银行基本雷同,导致过度竞争。城市商业银行群体内部也存在同质化问题,大多数城商行定位于服务中小企业和零售银行。

(二)公司治理机制不完善,关联交易风险居高不下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国际专业会计师组织AC-CA曾发表报告认为,危机的根源是银行公司治理方面的失败。就我国城市商业银行而言,近几年经过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和境内民营资本,优化股权结构,提升自身的风险管理水平,在公司治理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其在内部控制和操作风险等方面还缺乏规范运作,关联贷款、股东干预等情况仍在一定范围内较为普遍。近几年来,城市商业银行已成为国内发生关联贷款问题较为严重的一类银行,该类问题往往造成巨额坏账,成为银行体系稳定的隐患,更是少数城市商业银行破产的主因之一。究其原因:一是政府干预,虽然近年来股权多元化有了一定的发展,但部分地方政府握有实际控制权的利益格局,导致城市商业银行内部无法建立起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所有人的缺位,使银行自身的利益得不到维护,部分贷款往往投向与政府有关联的企业,并伴随金额大、质量差、风险较高的情况,有的甚至先贷款后补手续,这也正是部分城市商业银行单一客户贷款比例过高和不良资产比例过高的重要原因。二是民营资本带来的关联股东贷款。城市商业银行引入民营资本的目的之一在于提高资本充足率,同时促进股权结构的多元化。然而现实情况往往是,很多民营资本人股城市商业银行的动机是套取关联贷款,把银行变成圈钱工具,很多城市商业银行民营股东人股资金的90%以上均为贷款或者转化为贷款之后抽逃。因此,此类城市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和经营绩效非但没有因为民营资本的进入而提高,反而因关联股东贷款造成大量不良资产,甚至危及银行的生存。

(三)机构扩张过快,潜在风险不可忽视

从近几年城市商业银行的总体发展战略看,无论是股东还是经营者,对于规模扩张和高速增长都有明显的偏好。从目前来看,应引起思考的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内控水平和有效性是否能保证异地分支机构在总行政策的有效控制之下;二是总行管理水平能否跟得上因异地扩张拉长的半径,成本收益分析是否细致、理性;三是金融IT能否给予应有的支持和支撑。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妥善的解决,那么在业务的初始繁荣之后,必将催化风险的大量滋生。例如,较多集中在某大城市实现跨区域经营的城市商业银行分行,当年存款规模的50%甚至80%以上都依赖票据保证金带动,风险之大,令人生畏。

同时,出于机构扩张的冲动,为达到监管部门对跨区域经营的硬约束指标,城市商业银行在资本充足、资产质量上都必须想方设法确保达标。这里不得不提到次级债,发行次级债券是快速补充资本的便捷方式,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城市商业银行间相互持有次级债的情况十分普遍,在发行利率相同、购买金额相同的情况下,银行之间相互持有次级债券仅是一个账面上的数字游戏而已,不需要发生实质的资金转移。而在相互持有次级债券的城市商业银行群体中,任何一家行出现偿付危机,将连锁性地带动其他银行出现危机,甚至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

(四)信贷规模畸形扩张,信用风险积重难返

由于城市商业银行区域经营特色鲜明,且受创新能力等限制,经营模式仍然坚持以扩大信贷规模等传统业务为主。尽管市场定位于中小企业和个人客户,但在实际经营中为了追求规模和利润,部分城市商业银行往往在执行中偏离了市场定位,造成了资产结构单一,缺乏分散性,贷款集中度较高,区域集中、行业集中、客户集中等多方面均有体现,个别城市商业银行在房地产开发贷款上集中度竟然达到50%。同时,根据上市城市商业银行2006年末信息披露,以南京银行为例,最大十家贷款客户占到了贷款总额的8.38%;而宁波银行最大十名贷款人占同期贷款总额的6.27%。另有一种现象是处于战略转型期的城市商业银行,在拓展个人业务市场时出现的过度竞争和无序竞争,表现在降低中介、评估单位的合作准入条件,房产评估虚高,通过高利率为信用差的客户办理贷款,与美国次贷如出一辙。

(五)负债规模扩张,流动性风险日益突出

从本质上讲,存款补充的是流动性,是银行的立行之本。华尔街商业银行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都是流动性出现问题。对于经营规模小的银行来说,流动性是经营的重中之重,流动性一旦出现问题,盈利和安全都不复存在。也正因此,城市商业银行将负债业务扩张作为经营工作中的重要任务。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为追求短期利益,部分城市商业银行却恰恰违背、摒弃了这一原则。存款规模的增长并不是依赖于因服务功能提升而带来的储蓄存款、企业结算存款,取而代之的是利用循环签发承兑汇票所派生的保证金存款,而随之扩大的还有表外的风险敞口。同时,一些城市商业银行大量吸收大额的协议存款,成本较高,集中度和依赖度过大。2006年底数据显示,南方某城商行6.5%的存款只来自于两个客户,其中20亿元来自邮政储蓄银行,10亿元来自中国人寿。2008年二季度数据显示,山东省内某城市商业银行有18亿元存款来自邮政储蓄银行,在2008年9月份中国人民银行决定取消邮政储蓄银行协议存款后,上述银行的各项指标都产生了很大影响。

(六)业务创新有限,技术和声誉风险如影随形

近年来,在监管松懈的自由市场环境下,各金融机构在追逐短期利益的创新中,忽视风险管控,最终使这些创新产品沦为金融危机的导火索、传导链和放大器。我们以美国次贷危机中呈现出的金融创新的负效应,来审视国内城市商业银行业务创新的现状,会发现其中的一些问题。

一是对创新带来的风险认识明显不足,风险定价和成本核算还缺少必要手段和工具。对风险识别估计不足或对创新产品使用不当,其结果可能不仅没有减小风险,反而放大了风险。一部分城市商业银行为了抢占市场,急于推出一些创新产品,但是这些产品在研发和设计的过程中,模仿成分大,对市场需求、风险控制、资金运作等研究无法全面深入,重销

售,轻管理。二是技术不完善条件下,理财产品的推出,尤其是受宏观环境影响较大、风险较高的一些理财产品,最终无法实现预期收益率,对城市商业银行原本不太高的信誉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三是金融衍生产品的交易以其以小搏大的杠杆效应使得该类产品在多倍扩大了收益的同时,也将损失扩大了同样多倍。而与金融衍生产品有关的一些创新产品兼具多种功能,其内含的高收益使某些主体予以利用、追求高收益引发道德风险,将风险转移给其他主体,对城市商业银行自身带来较大的声誉或法律风险。

二、国内城市商业银行理性发展的策略选择

城市商业银行在当前形势下实现自身的理性发展,笔者认为应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立足自身特点,寻求差异化发展之路

城市商业银行有其特有的形成背景和发展渊源,处在发展重要关口的城市商业银行,需要重新审视各自的发展战略,以求切合实际,扬长避短,走差异化发展之路,避免战略同质。达到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中等标准的城市商业银行,可逐渐突破区域发展限制,推进跨区域经营,走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之路;部分城市商业银行可依托引进战略投资者,实现业务范围的扩大和综合竞争力的提高;资质较好的城市商业银行可探索发行上市的可行性,通过整合资源,扩大经营地域,借助上市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竞争力;规模较小的城市商业银行仍可扎根于所在城市,走特色银行和社区银行的道路;条件成熟的城市商业银行也可着力寻求农村市场的突破点,参与村镇银行建设,实现多元化发展模式。

(二)完善公司治理机制,规范关联股东贷款操作

推动公司治理由“形似”到“神似”,在健全组织架构的基础上,要处理好董事会、监事会、经营层与党委的关系,强化治理主体间的有效沟通,推出清晰的责任制和问责制,不断提高公司治理水平。规范股权管理,在清理股权、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基础上,按照现行法律法规的要求确立合理的股权结构。建立股东大会召集请求权、召集权、知情权、质询权及提案权制度,设立关联贷款控制委员会,对关联贷款审批实行关联股东回避制度。同时,加强内控建设,建立科学有效的内控机制,健全具有独立性和权威性的内部稽核审计机制,充分发挥内部稽核在内控机制中的监督作用,保证各项内部管理措施和规章制度的贯彻实施。在此基础上,建议监管部门定期检查评估决策的有文字记载的流程档案,确保各项决策科学、符合程序制度。另外,要建立关联贷款信息披露的制度,在一定规模之上的关联贷款和股东贷款应及时向市场披露,通过市场的监督来对相关行为形成约束。

(三)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有序推进跨区域机构扩张

目前,城市商业银行发展水平、风险控制能力参差不齐,同步推进跨区域发展可能使某些行面临内控、人才和环境等风险。因此各城市商业银行应坚持规模与效益目标的平衡,当前要着力提高管理水平,特别是在人才、科技等方面加大投入和准备,建立健全异地分支机构的管理体制,结合自身实际有序推进规模扩张,既要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又要给股东创造更多的利润与效益,实现风险可控下的规模扩张和盈利水平的增强。另外,建议监管部门在审批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发展时,既要考虑监管指标综合评分是否在股份制商业银行平均水平以上,也要对资产规模及真实的风险管理状况提出更高的要求。

(四)淡化规模意识,强化全面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是商业银行业务经营的核心内容,当前城市商业银行应加强全面风险管理,确保发展质量。一是推进风险文化建设,提高全员风险意识,特别应强化内部实际控制人的风险观念,为建立自上而下的、覆盖全员的风险文化和配套机制奠定基础。二是完善风险管理架构,对全面风险管理目标、组织架构、各业务单元风险管理职责、报告路线等详细设计,明确职责分工和流程。三是把握好信用风险关口,优化风险管理政策与程序,不断提高风险预警监控能力,应同时强化对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的全面覆盖,确保经营安全。四是提高风险管理技术,增强风险识别和评估能力,开发量化模型,实现风险的动态监测和量化管理。特别要改善风险管理赖以开展的业务信息系统,丰富数据量,做到对风险的科学评价。五是培养、引进风险管理人才,逐步实现风险防控的专业化。

(五)优化负债结构,存款立行、质量保行

篇5

引力模型最早是由Tinbergen(1962)和Poyhonen(1963)提出的实证经验模型,两国间的贸易与两国各自的经济规模成正比,与两国之间的距离成反比,形式与牛顿万有引力公式近似,因此被称为传统引力模型。他们认为出口国的经济规模反映了其潜在的供给能力,进口国的经济规模则反映了其潜在的需求能力,国家间的供给与需求的相互吸引带动了国际化分工下专业化生产的产品的流动,而两国的空间距离则代表了双边贸易最主要的阻力因素。

在该模型中,两国间的距离即为模型中双边贸易成本的重要因素,Tinbergen(1962)中选取了42个国家的面板数据,计量检验结果显示两国的贸易空间距离对双边贸易额会产生显著的影响,可以解释75%的名义双边贸易额。Poyhonen(1963)对1958年的欧洲贸易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采用截面数据和投入产出矩阵的结构模型,双边贸易空间距离采用国家间货物贸易运输距离这一观测值,同时引进运输成本因素。

Linnemann(1966)对标准引力模型进行了重要扩展,引入了内生变量国家人口和虚拟变量贸易协定这两个解释变量,其中实证检验得到人口与双边贸易额的负相关关系。而后,对贸易引力模型的拓展主要局限在增加解释变量上,包括人均收入、运输成本因子、非关税覆盖率指数、双边汇率、人口资本密集度、语言文化、消费者价格指数、领土接壤等等,同时引力模型的研究对象也从货物贸易流动增加到移民流动、净资产流动以及FDI流动等。

一直到70年代末,引力模型的发展仍为跳出传统经验模型的框架,虽然不断增多的解释变量更好的完善了该经验模型,但缺乏坚实的理论基础仍是该模型的一大软肋。到80年代,较为完善的引力理论模型逐渐形成,目前主要分为三种方向:

1、基于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Computable General Equilibrium Models,CGE),代表有Anderson(1979)、Bergstrand(1985)、Anderson和van Wincoop(2003,2004)等;

2、基于国际贸易理论模型,其中有要素禀赋理论模型(Factor Endowments Models),即赫克歇尔-俄林及其拓展模型,代表有Bergstrand(1989,1990)、Deardorff(1998)等,有李嘉图贸易模型(Ricardian Trade Model),代表有Eaton和Kortum(2002),有规模报酬递增模型(Increasing Returns to Scale,IRS),代表有Helpman和Krugman(1985)、Evenett和Keller(2002);

3、基于异质性企业模型(Heterogeneous Firms Models),代表有Chaney(2008)、Melitz和Ottaviano(2008)等。

一、基于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

Anderson(1979)提出了引力模型的一种理论解释,该理论根据贸易品及非贸易品的支出方程推导出简易的引力模型,其中支出方程中使用常数替代弹性(CES)效用函数来得到贸易与产出的关系,且假设各地区的需求函数都一致,且各地区生产一种完全分工的产品,也就是阿明顿假设(Armington Assumption),文中还将该模型推广到多国多贸易品以及存在关税和运输成本的情况下,并且提出了双边贸易受到两个地区与他们所有的贸易伙伴平均贸易壁垒的影响。

而后的Bergstrand(1985)认为“价格仅仅是为了调节供给与需求的平衡”这一观点在贸易流量分析中是不合理的,其实在Anderson(1979)中就已经发现价格在多边贸易函数中的重要性。Bergstrand(1985)第一个提出了系统的静态一般均衡国际贸易模型来推导引力模型,该模型将贸易商品价格作为重要的要素分析,沿用了Anderson(1979)中的CES效用函数并提出了常数转换弹性(CET)生产函数来构造局部均衡模型,得出的一般化引力模型形式较为复杂,经过几个假设得到简约的引力模型。

但是,Bergstrand(1985)将贸易成本包含的进出口商品价格之中,并没有对贸易成本作进一步的分析,而Anderson和van Wincoop(2003,2004)将贸易成本因子从商品价格中分离出来,并分析贸易成本因子的主要构成,包括两国距离、自由贸易协定等,加以合理的假设得到了最为接近实证引力模型的结果。模型推导中仍然采用阿明顿假设和CES效用函数,分析了一般均衡中存在贸易成本的情况,以及各种贸易成本对双边以及多变贸易的影响。文中还提出了非理论项“遥远度(Remoteness)”,以及“多边阻力项(Multilateral Resistance)”对传统引力模型进行革新,就是在两国贸易模型推广到多国贸易时,考虑的应该是各国两两间的比较贸易壁垒且是两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较。

二、基于国际贸易理论模型

在Bergstrand(1985)提出了单一要素的进出口供需方程组一般均衡模型的理论基础之后,引力模型理论的进一步拓展主要是在一般均衡模型分析中增加了新的国际贸易理论模型,将新贸易理论纳入到引力模型的框架之中,给出了更多的贸易分工以及对差异化产品需求的原因。

最早是Bergstrand(1989)将引力模型纳入到了国际贸易要素分配理论中,放弃了一般均衡模型中单一要素假设、阿明顿假设以及相似偏好假设,而是基于两种要素、两个产业及N个国家的赫克歇尔-俄林-张伯伦-林德模型(Heckscher-Ohlin-Chamberlin-Linder Model)进行分析,其中出口国的总收入及人均收入可以分别看作为国内资本总量的产出以及国内人均资本量(资本劳动禀赋比率)的产出,而进口国的总收入及人均收入的差异可以看作进口国的总消费能力和消费偏好的差异。

在该模型下可以看到引力模型与产业间和产业内贸易的新贸易理论推导结果是一致的,在计量分析中,发现引力模型可以解释SITC一分位跨国贸易流量变化中的40%到80%。我们可以看出Bergstrand(1989)成功地引入了贸易要素分配国际贸易理论,运用要素禀赋理论阐述引力模型一般均衡分析中部分假设的合理性,也就是国际贸易中各产业的全球化分工,同时还检验了决定双边贸易中产业内和产业间贸易的因素,为引力模型的理论研究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

Deardorff(1998)认为引力模型可以直接基于国际贸易赫克歇尔-俄林模型进行推导,也就是说就算没有非完全竞争市场或是规模报酬递增的条件下,贸易也会因为要素禀赋的差异而增加。根据有相似偏好假设的无贸易阻力模型得到了无阻力简单引力模型,考虑在该模型世界经济中,每一个国家产品k的产量占该国总产量的比值可能与该产品总产量占世界产量比值不同(pkxik /Yi = αik ≶ αk = pkxkW/YW),而且某国产品k的相对需求也可能与该产品的世界相对需求不同(pkcjk /Yj = βjk ≶ βk = pkckW/YW),Deardorff认为如果αik和βjk是正相关(负相关),那么i和j两国的贸易就就高于(低于)无贸易阻力简单引力模型中的两国贸易。那么对于人均收入较高的国家倾向于消费资本密集型产品,而且由HO定理可知,该国为资本密集型国家并倾向于生产资本密集型产品,那么根据Deardorff上述理论,我们可以知道两国的产业结构以及消费结构相似时会相对增加两国之间的贸易量,也就是资本密集型国家倾向于与同类型国家贸易,那如果我们认为资本密集型产品价格更高的话,那么我们可以看出贸易额与人均收入之间的合理的正相关关系。

同样地,Eaton和Kortum(2003)基于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下的一般均衡贸易模型,并且从贸易品供给的角度分析,模型中任意两国间的贸易受到两种因素的影响,一是由于技术上的差异带来的劳动生产率差异,进一步形成国际分工加深两国贸易,另一个是两国间的贸易阻力,包括运输成本,关税配额等。

三、基于异质性企业模型

Paul Krugman(1980)年提出,在同质性企业的模型中,产品的替代弹性越高则贸易流动受到贸易阻力的影响就越大,但Chaney(2008)基于异质性企业提出了相反的观点,替代弹性能够削减贸易流动受到贸易阻力的影响,而不是增加。Chaney在一般的国际贸易模型中引入了企业的异质性以及商品出口的固定成本,且异质性企业的生产力分布为帕累托分布(Pareto Distribution),那么当运输成本发生变化时,变化的不仅仅是每一个出口商出口的商品数目,还有出口商自身数目,前者称为密集型边际(Intensive Margin),后者称为外放型边际(Extensive Margin),可以发现替代弹性对于以上两种边际的影响效应是相反的,更高的替代弹性会使密集型边际对贸易阻力的变化更敏感,但同样会使外放型边际则对贸易阻力的变化变得不太敏感。Melitz(2003)中首先引入了异质性企业一般均衡贸易模型,Chaney(2008)对Melitz模型进行了扩展,考虑了非对称国家以及非对称贸易阻力,以及贸易阻力对贸易带来的密集型和外放型边际综合效应,从微观企业层次的数据给出了贸易阻力对两国贸易的实际作用。

Melitz和Ottaviano(2008)同样采用了异质性企业模型,与Chaney(2008)不同的是,新生企业在进入市场时会面临一个固定的进入成本,也就是沉没成本,但新生企业进入市场后出口时只会有变动贸易成本,而没有固定的出口成本,这也和微观经济学理论的假设类似。Melitz和Ottaviano(2008)模型是基于非CES效用函数,其中将差价利润内生化,该差价利润受到市场竞争强度的影响,越大的市场以及越多的竞争者则该差价利润越低。那么已经进入市场中的企业可以根据出口的竞争强度随意选择出口还是不出口,从企业层面给出了国际贸易所受的贸易阻力对企业的微观选择影响。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三种引力模型的理论框架,是最基本的理论模型中的假设不断放松的过程,从开始的阿明顿假设、相似效用和生产函数、同质性企业,国内外产品的完全替代性等假设不断的放宽,到完全竞争以及非完全竞争市场、非相似偏好、异质性企业、差异化产品、差异化禀赋和技术等,该模型的进步以及理论的更新其实与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如出一辙,也将贸易实证分析从宏观贸易数据细化到微观企业层次数据,为研究区域以及国际贸易流动的影响因素分析提供更扎实的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Anderson,James E.,1979.A theoretical foundation for the gravity equation.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69 (no.1)

篇6

(二)民舞 黎族的民间舞蹈浓郁而淳朴,最初来源于民间的各种祭祀,舞步从挪步开始,进而又有了民间的游戏活动,逐步被人们发展沿用为舞蹈。据原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文化馆1983至1985年开展的抢救民间文化遗产的工作统计,仅在自治州9个市县的黎族民间舞就有50多个。而《打柴舞》经过陈翘和朱庆元两代艺术家的改编,如今已成为享誉国内外的海南最经典的黎族民间舞。

(三)铜锣木鼓(鹿皮鼓) 铜锣木鼓也是黎族最古老的乐器之一,过去黎族人对铜锣木鼓很崇敬,也因此成了黎族人的奢侈品,不是每村每户都有,而是一个“峒”(相当一个乡镇)才有,一般由“峒主”或“奥雅”掌管,在举行隆重祭祀活动时才使用。木鼓就是选用一段被火烧过或腐朽空心的木头制作,后来人们用鹿皮蒙住空心木的一端成为鼓,也称鹿皮鼓。

(四)竹、木乐器 除铜锣木鼓外,黎族最早的敲击乐器还有叮咚。叮咚是选二到三根长约1.5米、粗约10公分的圆木,用绳子拴绑后吊起来用短棍敲打,敲击声发出“叮叮咚咚”的响声而得名,是黎族人在守山兰园时,为了驱赶猎物和打发时间而发明的一种乐器。黎族早年的吹奏乐器有:拜、唎咧、鼻箫、洞勺(伦、洞箫)、口弓(琴)、哔哒、竹笛及树叶等。

(五)八音(清音) 是指由锣、鼓、钹、笛子、二胡、三弦、唢呐和管八种乐器组成的民间乐队,是海南汉区人们在迎亲或做“公期”时的民间表演形式,伴随八音乐队的还有一支七八人组成的打盅盘的表演队。所以,在民间人们常叫“跳八音”。在海南岛的北部至东南部的汉族地区,明清时代民间“跳八音”活动十分活跃。后八音逐渐传入黎族地区。

篇7

随着我国商业银行改革的不断深入,战略定位被广泛应用于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工作中。笔者认为:商业银行所需要的各种策划和持续不断进行的各种资源的组织和配置活动,就是战略定位。换角度而言,商业银行战略定位就是将银行的发展愿景和目标,通过系统化的规划方法,形成商业银行经营方向的具体指导目标,并通过在商业银行不同层面的沟通和协作,在商业银行各层面形成一个有共识的战略行动纲领。

成熟的战略管理理论认为,战略管理是由环境分析、战略定位(选择)、战略控制(管理)等三个不同阶段组成的动态过程,这一过程是不断重复、不断更新的。

一、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现行环境分析

我国的城市商业银行来源于原城市信用社的股份制改造,是在原城市信用合作社的基础上,由地方政府、城市企业和居民投资入股组建的地方性股份制商业银行,是由众多法人机构合并形成的一级法人单位,是为地方经济服务的地方性商业银行。自1995年国务院决定在大中城市组建地方股份制性质的城市商业银行以来,中国城市商业银行在中国金融舞台上开始了艰苦的历程。多年来,城市商业银行既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又背负了沉重负担,暴露出诸多问题。从功能上讲,城市商业银行是商业性金融服务机构,因此,它首先应该具备商业银行的一般特点。同时,由于自身独特的发展过程,城市商业银行又有它自己独有的特点,这就是:中国城市商业银行是地方性商业银行,是股份制商业银行。

(一)宏观外部环境

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经济结构性调整、居民收入水平和消费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政府职能不断转变,都为以按市场经济原则和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的城市商业银行提供了有利的发展空间。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说,城市商业银行历史遗留问题未得到根本解决,同时又面临着货币政策变化、利率市场化、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外资银行全面进入、监管政策调整和完善等新情况和新问题,这使城市商业银行面临着银行体系内部挑战、金融市场发展和金融制度创新的挑战、宏观政策调整和金融监管进一步严厉的挑战。

(二)内部资源

其劣势体现在:资本充足率低、不良资产率高、单一城市制经营、贷款风险集中度高和产品创新水平差等问题。

二、新形势下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的战略定位

城市商业银行是以某一城市为服务区域的商业银行,具有地域性特征。因此,作为区域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商业银行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占据着特殊的地位。另一方面,城市商业银行必须把自身的发展与当地经济的发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只有所在城市经济不断发展,才能为城市商业银行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因此,城市商业银行的经营理念应与地方经济发展目标保持一致,使得城市商业银行与区域经济获得双赢发展。

(一)市场定位为服务地方经济

城市商业银行一般处于各地的中心城市。城市商业银行历史上形成的独特的地方特征、特殊的股权设置、与地方政府联系密切所具有的信息优势等条件,使城市商业银行更能得到当地政府的支持。城市商业银行只有利用与地方经济的交融性,密切保持与地方经济发展战略方向上的一致,才能敏锐捕捉地方经济的脉搏,寻找到地方经济新的增长点,也才能进一步在地方经济的极化和扩散中,扩大自身金融资源的支配范围,实现共生共荣。

(二)服务对象定位为中小企业和城市居民

首先,作为城市商业银行,必须为本城市发展服务,为本城市居民服务,受到本城市居民的欢迎,才能得到基本的发展。其次,中小企业在市场经济环境激励机制作用下蓬勃发展,其规模、效益在国民经济中愈加重要。城市商业银行由于从业人员本土化、与客户地域联系密切、熟悉客户资信与经营状况,容易对地方中小企业进行监督,可以充分保障放贷资金的安全性和提供服务的效率。因此中小银行定位于为中小企业服务具有比较优势。

(三)业务方向定位为发展零售业务

从广义上说,零售业务范围包括与个人和家庭生活直接相关的金融服务、小生产经营者和小型企业的自然人提供的各类小额金融服务,从业务类别上说包括传统的零售业务和理财等综合性金融服务。发展个人零售业务,既是调整经营结构的需要,同时也是适应中国社会财富新格局和居民金融新需求的需要,是着眼长远的发展定位。

三、城市商业银行的战略控制

(一)银行内部管理战略

一是要完善资本补充渠道,优化股权结构,深化内部治理结构改革。二是重构组织体系和管理模式,以事业部管理模式实行扁平化管理。要通过全面或在部分业务领域推行事业部制管理方式,如组建公司金融总部、个人金融总部等,推进集约化经营。三是按照确定的战略定位重构经营管理机制。四是以价值链管理的观念推进银行再造,形成特色的企业文化。

(二)并购战略

篇8

(一)社会动因――信息化社会提出的新要求

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美国由工业时代进入了信息化社会。“面对新技术革命的发展,美国的世界头号强国地位遭到威胁,加上社会危机和不断的种族冲突,美国人又一次将问题的症结归于教育。”这就促使教育工作者、心理学家以及政策制定者和各种教育机构去思考,究竟什么样的学前教育课程对儿童的发展是适宜的。在这样的背景下,为适应新技术革命的挑战和国际经济、科技竞争的需要,美国开始了一场全面的教育改革浪潮,这也成了发展适宜性实践形成的社会动因。

(二)政策动因――《国家在危急中》及对高质量教育的要求

美国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教育改革开端于美国政府于1983年的《国家在危急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的教育改革调查报告。“该报告通过对全国的学校教育状况长达18个月的调查,向美国教育部长指出,美国处在危急中,不仅表现为美国的工业、商业、科学、技术方面已经失去了世界领先地位,还表现在教育质量的急剧下降。”此后,“政府、社会团体开始系统反思美国20世纪60―70年代的教育,开始了以整体性、综合性为特点的教育改革运动。这场综合性的教育改革“涉及教育标准、课程结构、师资培养等方面,其目标是实施高质量教育,培养高质量的人才。”[5]如何培养高质量的人才?在此政策背景下,基于大量有关学前干预方案长期效果的研究发现,随着“20世纪70年代末期到80年代早期教育工作者及政策制定者对于早期教育以及课程模式的兴趣复苏”[6],全教协会作为美国最具领导权的、致力于确保幼儿获得高质量教育的民间幼儿教育组织,也加入了这场探索实践中,积极地寻求高质量幼儿教育及其实践的涵义,并于1986年了《0―8岁儿童早期教育方案中的发展适宜性实践》的声明,对发展适宜性实践进行界定,并在1987年出书对其课程进行阐释。

(三)教育动因――对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质疑

1973年~1982年的10年间对美国高中毕业生的考试成绩的统计分析,显示学生的学业成绩大幅下降,这引起了美国全社会的忧虑和关切。由此,引发了美国教育改革中提升学业成绩的价值取向。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为了能够通过教育改革来促进学生学业成就的提高并赶上其他国家的科技发展,美国兴起了“回归基础”运动,同时“学前教育逐渐被认为是小学教育的一个适宜的开端” ,这就导致了幼儿教育领域直接教学模式的复苏,强调知识价值取向,传统的读写算教学重新占领幼儿课堂,幼儿教育出现严重小学化倾向。“但向低龄的幼儿进行学科教学,或者教授游泳、体操或者芭蕾,是一种不正确的教育;我们会将他们置于一种遭受短期压力与长期人格损害的毫无益处的危险境地之中。没有任何证据能够证明这种早期指导具有持久益处,却有相当重要的证据证明它将带来持久的不利影响。”因此,“学前教育在巩固60―70年代的教育成果的基础上,开始对学前教育的涵义、地位进行更深入的了解及探讨,并开始了在学前教育领域的全方位的改革。”为了凸现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学教育的差别,反对早期教育中出现过多的学业压力,全教协会认为建立一套幼儿园教育质量评定标准是很有必要的,否则诸如“使用发展适宜性活动或材料”的说法就显得太过宽泛,引发歧义,这是发展适宜性实践得以形成的教育动因。

(四)理论动因――理论界对发展性课程有效性的研究

从19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就存在四个相互竞争的利益集团,分别是:人文主义者、社会效能论者、发展论者以及社会改善论者,“四个相互竞争的利益集团为谁能控制美国公立学校的课程而展开竞争。”“在早期教育领域,这种关于课程控制权的斗争主要发生在发展论者和社会效能论者之间。”坚持社会效能论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工作者关注与学业成就有关的方面,而坚持发展论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工作者则关注儿童发展。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和90年代中期的论战中,“早期教育领域支持发展性课程的倡导者从‘防御’转向‘主动出击’”。“大卫・韦卡特(David Powell Weikart)及其同事根据那些通过科学研究得到的可以测量的结果证实了发展取向的早期教育课程方案所带来的好处,同时从社会的成本收益高度标榜这些研究结果,成功地把这种发展性教育方法和社会的技术准则联系起来。”这种策略成功地取得了政策制定者以及公立学校决策者的支持,并为发展适宜性实践的形成提供了理论上的动因。

二、发展适宜性实践的演变历程

在发展适宜性实践的发展过程中,共经历了三次修订,并出版了相应的著作作为标志。本研究根据发展适宜性实践的形成及三次修订将其演变过程归纳成三个阶段:

(一)探索阶段(1986年―1996年):年龄适宜性和个体适宜性

基于20世纪80年代美国学前教育领域对高质量幼儿教育的呼求,全教协会于1986年提出了“发展适宜性实践”的概念,1987年,全教协会出版了休・布里德坎普(Sue Bredekamp)所著的《0―8岁早期教育中的发展适宜性课程》一书。此书的出版在学前教育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从1987年出版到1996年再版了12次,成为美国早期教育工作者最受欢迎的指导性参考资料之一,并有美国早期教育的“绿色圣经”之称。

该书在课程、成人与儿童互动、家庭与教育机构的关系以及儿童发展评估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指导性原则。在书中,休・布里德坎普指出“发展适宜性”包括“年龄的适宜性”和“个体的适宜性”两个纬度[16]。年龄适宜性,即“幼儿的生理、心理、社会性及认知的发展都具有顺序性与阶段性,幼儿教师需要根据幼儿的具体发展阶段来设计学习环境、安排学习内容与教学方法”;个体适宜性,即“每一位幼儿的身心发展都会受到成长的环境、人格特质、学习方式、家庭等因素的影响,从而造成幼儿之间的个别差异。”为此,全教协会将儿童的年龄阶段划分为:零岁至三岁、三岁、四岁至五岁、五岁至八岁等四个阶段,还明确指出其理论建立在两个方面:其一,幼儿通过具体的、游戏导向的方式进行学习最有效;其二,幼儿园课程应随时修改以符合幼儿的需要,而不是去要求幼儿调整自己以适应某一特定课程。即着重强调和关注了“年龄适宜性”和“个体适宜性”两个方面。

此阶段的发展适宜性实践坚持以“追求高质量的幼儿教育”为目标,强调儿童发展过程中的适宜性,但是对适宜性的维度的论述却遭受了很多质疑。维恩(Wien,1995)将1987年版发展适宜性实践课程面临的质疑归纳为两类:“一类认为发展适宜性实践将主流文化作为所有儿童的标准,忽视了其他文化价值和标准;另一类则认为发展适宜性实践的诸多教育建议缺乏包容性。”有关1987年版发展适宜性实践的质疑,都成为全教协会在1997年对其进行修订的根据。

(二)发展阶段(1996年―2009年):文化适宜性

20世纪60年代,发展心理学家在开发早期教育实验性课程方案的研究工作占据领导地位。20世纪90年代,研究人员对于维果斯基的兴趣高涨,这刺激了心理学家去探索发展的社会―文化背景,同时也激发了教育工作者去考察维果斯基有关发展和学习的看法对他们教学实践的启示。此外,布朗芬布伦纳的人类生态学观点也促使心理学家和教育工作者开始关注环境以至于文化在儿童发展中的重要作用。“1987年《0―8岁儿童早期教育方案中的发展适宜性实践》立场声明以后,发展理论与早期课程方案的关系得到了确认。”“但是在20世纪90年代的时候,关于发展理论和早期教育课程之间的关系却受到了强烈挑战,这导致了全教协会对‘发展适宜性实践’立场声明的重新修订。”

1996年全教协会开始了对发展适宜性实践的修订工作,这是关于发展适宜性实践的立场声明进行的第一次重大修订。全教协会于1997年出版了布里德坎普和科普尔合著的《0―8岁早期儿童教育项目中的发展适宜性实践》(修订版)。此次修订的过程中将“文化适宜性”单独列出,指出“发展和学习是在多元的社会和文化背景下发生的,并受到多元社会文化背景的影响”。在1987年版的发展适宜性实践书中,文化差异性被归为个体差异性的一部分[24。1997年的立场声明认识到有必要澄清和解决一些发展适宜性实践受到关注的问题,并有必要“更加清晰地表达全教协会的立场,以使得精力不再浪费在争论对显而易见的问题进行无效争论上,而是在对真正的不同观点的探讨上”。但这并不意味着立场声明要制止质疑和争论,而是意识到了这种争论对领域内的专业知识的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是对争论的鼓励。

经过修订的1997年版将幼儿年龄阶段划分为零岁至三岁、三岁至五岁、五岁至八岁三个阶段,修订版将“发展适宜性”的维度增加成三个:“年龄适宜性”、“个体适宜性”和“文化适宜性”。强调发展适宜性的理论要建立在三种知识之上:幼儿发展和学习适宜性方面的知识;关于幼儿个体差异方面的知识;关于社会、文化背景方面的知识。有关儿童的发展和学习的知识指与年龄有关的人类的知识,这种知识是在一定的年龄范围内可以对活动、材料、互动或者经验进行普遍的推测。这种知识应该是健康的、安全的、有趣的、可以完成的,同时对儿童来说也是具有挑战性的。有关群体中每个孩子的力量、兴趣和需要的知识,用来适应个体差异,并对不可避免的个体差异做出反应。有关儿童生活的社会和文化环境的知识,用来确保儿童的学习经验对儿童来说是有意义的,相互联系的,并且尊重了参与其中的儿童和他们的家庭。

1987年版和1997年修订版发展适宜性实践最大的不同是后者承认和强调了儿童发展和学习所处的文化背景的重要性。至此发展适宜性实践在其发展适宜性的维度上得以全面发展,同时在此修订版中,作者也强调了教师是决策制定者及幼儿的目标兼备挑战性和可实现性。

(三)完善阶段(2009年以后―至今):缩小学业差距

发展适宜性实践对自身的最近一次修订是在2009年。随着公立学校角色的被关注和对缩小学业差距的持续的呼求,再加上全教协会在2005年对识别高质量项目的关键内容的儿童早期项目标准(Early Childhood Program Standards)的修订,“为了保证能够和全教协会的实践指导原则协同,用早期项目标准指导早期教育发展适宜性实践,全教协会对发展适宜性实践的修订已经迫在眉睫。”

2009年全教协会出版了科普尔和布里德坎普合著的《0―8岁早期儿童教育项目中的发展适宜性实践》(第三版)。在该书中,发展适宜性实践课程主要强调以下几点:第一,卓越和平等。学业差距的存在不是因为儿童在哪些方面的缺失,而是因为他们缺少学习的机会。尽管现实强调是责任性和学习差异导致了某些课堂中的不适宜的实践并在早期教育工作者之中引起关注,但是为儿童提供学习机会很久以来就已经被证明能够改善所有儿童的生活机会。第二,意向性和有效性。好的早期教育工作者不仅在作出决策的时候充满对其实践的意向性,而且会关注这些决策的结果。当前有关早期教育价值的普遍认识以及国家财政支持的学前项目的开发,几乎都是来自对学前教育短期和长期的对儿童发展的有效性的研究结果。秉持对学习和发展结果(只要它们是正确的)的责任性实际上就是发展适宜性实践课程对所有儿童的承诺的践行。第三,连续性和发展性。正如人类的发展是连续性和发展性的统一一样,所有项目的设计也都该遵循这一原则。因此,在此次修订中坚持了一些理念,如:面向全体儿童,承认游戏的价值,尊重对个体和文化差异的回应以及与家庭的合作关系。但同时,也有一定的变化与发展,如:基于有效实践扩展知识的范围,改善课程、教学和评价。此外,书中还指出我们在面对从游戏到结构化课程的支持和质疑的时候应该更加的精确和清晰。第四,乐趣与学习。在新的知识观和变化的背景下修订我们的实践课程时,我们反复提到贯穿我们工作的核心价值:毫无疑问,对早期教育和保育的一个重要的和正统的关注就是帮助儿童在变成有创造性和负责任的成人时,我们也希望他们的童年是充满乐趣的。在整个发展适宜性实践课程中,我们都在为儿童创造一个安全的、养育的和支持的环境以让他们经历童年独一无二的乐趣。

发展适宜性实践的产生与发展是美国社会政治背景和教育领域的不断实践及理论研究相互作用的产物,也是全教协会作为致力于提供高质量幼儿教育的组织机构不断探索和实践幼儿教育课程模式的产物。美国的政策背景和理论研究为发展适宜性实践提供了形成与发展的动力,全教协会的推动是发展适宜性实践得以发展的保障。从20世纪80年代全教协会提出发展适宜性实践声明到如今,发展适宜性实践历经了近30年的发展与修订,发展适宜性实践已成为美国几乎所有托幼机构的教育实践指南,且受到世界各国幼教界的重视。发展适宜性实践在发展的过程中值得被我们学习并择其精华为我所用,但是正如比较教育学家萨德勒(Michael Sadler)所言:“我们不能随意地漫步在世界教育制度之林,就像小孩逛花园一样从一堆灌木丛中摘一朵花,再从另一堆中采一些叶子,然后指望将这些采集的东西移植到家里的土壤中便会拥有一个有生命的植物。”因此,在对发展适宜性实践借鉴的过程中,应紧密结合借鉴国的社会文化背景及教育体制。

【参考文献】

1.Stacie Goffin,Catherine Wilson.(2001). Curriculum Models and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2nd Edition).Pearson Education Inc. , p19.

2,4,9.周采,杨汉麟.外国学前教育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243.

3,5.杨捷.外国教育史[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10:385,386.

6,7,11,12,13,14.Stacie Goffin,Catherine Wilson.(2001). Curriculum Models and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2nd Edition).Pearson Education Inc. , p34, p121―125.

8,10.Gestwicki,C. (2007). Developmentally Appropriate Practice―Curriculum and Development in Early Education(Third Edition) . Canada: Thomson Delmar Learning,p2,p6.

15.Bredekamp,S.,& Copple,C. (Eds.). (1997). Developmentally appropriate practice in early childhood programs (rev. ed.). Washington,DC: 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Education of Young Children,p3.

16.美]休・布里德坎普. 美国年幼儿童教育协会对发展适应性早期教育方案(面向0―8岁儿童)的说明[A]. 樊庆华译,黄人颂校. 黄人颂编. 学前教育学参考资料(上册)[C].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291―307.

17,18.Bredekamp,S .(1987).Developmentally Appropriate Practice in Early Childhood Programs Serving Children

from Birth through Age 8. Washington,DC: 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Education of Young Children.

19.郭力平.早期学习标准与发展适宜性教育的冲突、融合及其启示[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2008(10):13.

20,21.Stacie Goffin,Catherine Wilson.(2001). Curriculum Models and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2nd Edition).Pearson Education Inc. , p196―197.

22,24,25,27.Gestwicki,C. (2007). Developmentally Appropriate Practice―Curriculum and Development in Early Education(Third Edition) . Canada: Thomson Delmar Learning,p6,p10,p7.

23.Bredekamp,S.,& Copple,C. (Eds.). (1997). Developmentally appropriate practice in early childhood programs (rev. ed.). Washington,DC: 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Education of Young Children,p 4.

篇9

目前,各校为推进素质教育,提升学校品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都在积极大力发展社团建设,社团种类繁多,所涉学科领域广泛,学生有了兴趣和特长得以培养和提高的舞台。体育社团,作为学生最为喜爱的社团之一,在推动当代教育的育人目标、丰富校园文化、促使高中生形成自我体育意识和树立终身体育观念等方面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而高中体育社团发展过程中需要哪些有利性因素的支撑呢?笔者根据工作实践谈一些粗浅的想法!

一、高中体育社团的发展离不开学校领导的支持

部分学校教育工作者对学生社团这一事物存在不正确的观念。如高中生的主要任务是在高考,什么社团活动都是在务虚,只要高考考好就行,反射出了经济文化落后地区部分教育工作者和相当部分家长的真实想法。众所周知,人的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不是说一个学生是否考上重点大学考上清华北大,而是使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最全面的发展,这样的学校教育才是有意义的。我们学校领导只有转变了教育观念,才能理性地对待体育社团的发展,在社团活动中才能发现学生身上其他方面的闪光点;有了校方的积极支持,高中体育社团的身份才具有“合法性”,学生才真正有了一个展示自己、提升自己的舞台。在需要学校领导转变教育观念的同时,我们高中体育社团的成员在开展社团活动中,更要展现出必备的“正能量”,要确实起到丰富校园文化、发展学校体育整体水平的作用,在各种比赛、评选中积极为校争光,为学校的体育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以体育社团活动的积极反响最大程度地获得学校的认可,从而促成学校领导对体育社团的大力支持,为体育社团的蓬勃发展保驾护航。

二、高中体育社团的发展离不开科学的社团章程

高中体育社团类别丰富、多样。根据运动项目的不同性,体育社团可分为足球社团、篮球社团、乒乓球社团、羽毛球社团等多种类别,以满足不同高中生的需要,其主要活动时间又是在课余时间,因此,制定一个科学的社团管理章程是有必要的,是高中体育社团能够健康发展的制度保障。要使体育社团活动有效地开展,必须在管理上改变各个单项社团各自为政的局面。作为高中学生自制社团的管理部门要科学制定社团活动总章,要不断地整合社团资源,优势互补,充分发挥自身在校园文化的主体作用,协调各体育社团间的安排及合作问题,制定科学的社团活动总体规划。同时,各体育社团内部要健全自己的组织机构和各种规章制度,理顺内部发展的各种条条框框,比如:请假制度、常规管理、监督制度等各项规章制度,考评体系应体现公平、公正、务实的原则,为提高社团干部队伍素质提供必要的保证。对于优秀的社团干部,应通报表扬,发放荣誉证书,给予一定的奖励;对于表现不好的,应及时提出批评和指导意见,并要求限期整改,对教育无效的应予以淘汰。同时大力发展社团骨干成员,挑选一些体育专业技能突出、有一定威信的骨干成员作为社团干部,发挥社团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加大对社团干部的管理、培训,明确规范,制定《体育社团干部考核办法》和《体育社团干部管理办法》,从而促使体育社团干部勇挑重担,不断成长,进而促进体育社团的良性发展。

三、体育社团的发展离不开一支专业素养过硬的教师队伍

学校要重视体育社团教师在体育社团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把社团指导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认真选拔责任心强、思想觉悟高、专业能力好的教师从事学生社团指导工作,并逐步使课外指导走向专业化。承认学生社团指导教师工作是教学工作有机组成部分,不仅要在政策上给与鼓励和支持,更要在行动上切实培养出一支立场坚定、业务精湛和具有协调能力的体育社团指导教师队伍。发挥体育教师在社团发展中的作用,提高社团活动的层次,打造精品社团,除了发挥社团管理部门组织作用外,体育社团指导教师的参与和投入是社团上层次、上水平的关键所在,一些特色鲜明的社团背后,往往站着一批个人能力突出、爱岗敬业、勇于创造的社团指导教师。因此,明确体育教师参与指导体育社团活动的相关规定,加大师资培训,显得尤为重要。积极落实体育教师介入社团活动的制度保障,如把体育教师指导社团与评优、职称评定、工作量等挂钩,经常组织教师外出学习、交流,充分调动教师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打造一支热心专业素养过硬、德才兼备的体育社团指导教师队伍。

四、体育社团的发展离不开强有力的物质保障

绝大多数社团在开展活动的时候都会不可避免的面临场地、资金等多种不利因素的影响,体育社团同样如此。然而不容忽视的是,由于这些客观因素的影响,直接会导致体育社团的不良发展,削弱社团成员的积极性,社团活动流于形式,无法达到体育社团的育人宗旨。体育社团活动需要大量的器材、规范的场地以及基本的活动资金。如果想使社团活动正常开展,则必须解决这些问题,但只靠学校社团管理部门,显然不太现实,因为社团管理部门要兼顾的社团太多,一般不可能仅对某一个活动有太大力度的支持,也不能指望会员上交的会费,这毕竟数量有限。想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可以从两发面入手,一是加强沟通,完善学校体育活动的设施,为体育社团活动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同时,积极利用现有条件,因地制宜,因陋就简,就地取材,重点打造一到两个有学校特色、有发展潜力的体育社团,为其提供有力的基础保障。二是争取设立体育社团发展专项经费,在学校的常规拨款、会员会费的基础上,积极支持、引导和监督体育社团,充分发挥体育社团对外交流的民间优势,通过与社会接轨,吸纳社会赞助和提供有偿服务等方式多渠道筹措活动资金,保证社团活动正常开展。

篇10

综上所述,体育隐蔽课程资源是体育学科中以非正式中、潜在的方式对体育教学活动施加影响的一切课程资源的总和。体育隐蔽课程资源具有间接性内隐性与无意识性的特点,构成课程资源的直接与规定内容,但是客观存在并起到持久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

体育隐性课程是指受教育者通过学校体育环境,以间接内隐的方式所获得的体育教育性总和经验的总和 它重视体育环境对学生的潜在作用,主张利用环境中用,主张利用环境中的各种体育教育因素开发学生的生理潜力与心理潜力 ,体育隐性课程是相对于体育显性课程而言的,二者既相互区别又密切联系在一起相互交叉, 隐性课程对于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不具有强迫性和被动性不具有强迫性和被动性,学生可以在无意识状态下受到教育所以,在强调以学生为本方面,隐性课程具有比显性课程更大的优势。

体育隐性课程是通过各种物质、文化和制度等载体表现出来的。我们将其分为学校体育物质环境、学校体育传媒、学校体育风气、体育教学中的人际关系、体育教师的心理品质、体育课堂心理气氛、学校管理制度等这些方面。

21世纪是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在知识经济的时代对于教师的创性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体育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体育教师的创新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体育教师的良好心理品质是体育教师工作富有成效的重要条件。体育教师肩负着学校体育教学与课外体育活动以及增强学生体质的使命,一个学校的体育工作开展得好不好,与体育教师的品质有着密切的关系。体育教师的品质在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其中体育教师的心理品质也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它从某种意义上决定着体育课的教学效果。

了解体育教师的心理品质构成 ,是提高体育教师的职业素养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心理学问题。体育是教育的一个特殊组成部分 ,所以体育教师的工作特点和心理特点决定了体育教师应具有优良的心理品质。体育教师的良好心理品质是体育教师工作富有成效的重要条件。体育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环境不同于其他文化课教师,体育教师与学生有着广泛的近距离的接触,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体育教师的气质魅力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我们应尽可能利用体育教师的气质魅力影响学生,促进对学生的思想品质、意志品质、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等方面的培养,进而提高学生对体育的技术、技能、技巧的学习。

体育教师的品质是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无形的因素,在体育教学中属于隐形课程要素,它对师生的心理活动和行为都有着不可忽视的巨大的潜在影响力。体育教育活动同其他人类实践一样,都是在交往活动中展开的,人们的认识不可避免地带有交往性和群体性。一个体育教师如果具有良好的品质和优秀的人格魅力,那将对学生产生巨大的感染力、影响力和辐射力,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本文就您认为一名体育教师最重要品质有哪些,对体育教师和学生分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如下:

从表1中路可以看出,对于教师调查结果,我们是从九个选项中经过排序,最后得出体育教师认为最重要的五项品质依次是:强烈的事业心和敬业精神;对学生有高度的责任心和负责态度;语言幽默风趣,能于学生建立朋友般师生关系;知识丰富,技术全面;教师精神饱满,服装整洁并大方得体。而体育教师在其他四项品质上则有所忽视,如:能以平静,严肃,积极地态度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能公平、无偏袒、客观的看待学生;体育教师言谈举止有风度,优雅;语言温和,对学生有耐心。

而从表1中对学生的调查结果中显示:学生认为当前体育教师最缺乏的五项品质依次是:语言幽默风趣,能于学生建立朋友般师生关系;语言温和,对学生有耐心;能以平静、严肃、积极地态度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体育教师言谈举止有风度,优雅;能公平、无偏袒、客观的看待学生。

从调查结果来看,体育教师认为不重要的、有所忽视的人格品质,对学生来说却是最喜欢的品质,也是学生认为体育教师当前最缺乏的品质。可见学生与教师在体育教师应该具备的素质的认识上存在很大差异。

教师的教育态度对于学生的学习态度,特别是对学生的社会态度,价值观形成有深刻影响;体育教师是学校体育工作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是做好学校体育工作的关键,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不仅直接关系到工作的质量和效果。而且对学生发展体育兴趣爱好以及养成锻炼习惯至关重要。特别是体育教师这一职业的示范性特点,表现力更为强烈:体育教师的举止言谈、衣着仪态、个性特征、知识水平、兴趣爱好、教育观念、教育方法等行为习惯等,无不作为文化内隐方式传递给学生和影响学生,体育教师在精通专业知识基础之上,必须博览相关学科知识,增强学科的相容性及综合实践能力。因此,只有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水平,才能促进学校体育风气的形成。

教师和学生对师生关系的认识存在很大差异,学生对当前师生关系并不满

意,他们希望体育教师幽默风趣,能与教师打成朋友般的关系。学生与教师在体育教师应该具备的素质的认识上存在很大差异。

可见,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要重视建立良好、融洽的师生关系。对待学生和蔼,幽默风趣,并能公平、客观的评价学生。要提高教师的威信和亲和力,同时要注重良好教学氛围的创设。体育器材要保持整洁,保证学生在友好,团结,热烈的气氛中上体育课。

参考文献:

[1]姚蕾体育隐性课程的基本理论与实践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论在体育教学中体育隐蔽课程资源的存在形态及其利用论在体育教学中体育隐蔽课程资源的存在形态及其利用搏击武术科学. 2010年7月第7卷第 7期.93—94

[2]姚 蕾.体育隐蔽课程价值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1(2).

[3]向 渝.体育隐蔽课程资源的本质 结构和特征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5).

[4]吴刚平.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全球教育展望,2001(8).

[5]周正平.体育教师心理品质对学生的影响.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1999(1).

篇11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深入,我国于1996年开始着手启动利率市场化改革,1999年实现银行间市场利率、国债和政策性金融债发行利率的市场化,并逐步扩大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利率浮动区间及由大额定期存款开始稳步推进存款利率改革的尝试。2000年起放开境内外币利率的限制。2004年10月,进一步放宽了人民币存贷款利率浮动区间,首次允许人民币存款利率下浮,取消了除城乡信用社之外的贷款利率上限,迈出了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关键一步。2007年1月4日,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正式运行。

近几年来,我国的利率市场化进程迅速推进。2012年6月和7月,存款利率浮动上限扩大至1.1倍,贷款下限扩大至0.7倍。2013年7月,全面放开贷款利率管制,取消贷款利率下限,贷款利率市场化取得实质性进展。2014年11月,存款利率上限上浮区间从1.1倍扩大至1.2倍。今年2月,存款利率上限上浮区间进一步扩大至1.3倍;10月,各期限存款利率全面放开,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基本完成。

二、中小城市商业银行应对利率市场化的优劣势分析

(一)优势分析

我国大部分城市商业银行建立于上世纪90年代初期,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已初具规模,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方面具备一定的竞争优势。

1.区域优势明显。中小城商行作为地方性商业银行,网点分布具有区域性,与地方政府关系密切,在获得当地经济动向信息时比一般大型商业银行更快、更准,成本更低。另外,每年能从政府获得大量财政资金存款,减少了吸储压力,缓解了资金来源渠道狭窄的困境。

2.对市场反应迅速。中小城商行规模小,从业人员少,且从业人员本地化比例较高,能够及时掌握辖区内各种信息状况。相比大型商业银行,中小城商行信息传递快捷,对市场敏锐度更高,能更快地在利率市场化进程中根据市场动态及时作出适应市场改变的决策,这些优势尤其对迫切需求资金的中小企业形成强大吸引力。

3.初步建成利率定价机制。为应对利率市场化的冲击,改变长期以来利率定价粗放的局面,在人民银行的指导下,不少与A银行类似的中小城商行已按照人民银行的利率定价机制建设要求,建成了内部资金转移定价系统和外部产品定价系统,初步具备科学化、精细化和专业化的内部资金转移定价和产品定价能力。

(二)劣势分析

尽管中小城商行已具备一定的竞争能力,但与大型银行相比,劣势也比较明显。

1.资本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弱。自成立之初,中小城市商业银行就一直面临着资金不足,抗风险能力弱的问题。目前,A银行注册资本仅11.3亿元,在当地省份城商行中排名靠后,2015年末资本充足率12.13%,低于全国商业银行平均水平约1个百分点。在当前经济下行的形势下,不少中小城商行不良贷款已出现上升态势,若经济形势继续走低,该行的真实不良贷款率有可能接近或突破3%的监管警戒线,以较小的资本规模,难以应对快速增加的呆坏账。而且,从国际经验看,资本规模小的商业银行在利率市场化改革完成后,很容易成为被兼并整合的对象。

2.业务品种单一,风险应对能力不足。目前,不少中小城商行业务品种仍以传统的存贷款业务为主,中间业务占比极低,同业业务也发展较晚,未开展财务顾问、互联网金融等技术含量高的金融业务。而且,贷款投向也过于集中。A银行2015年贷款增量较大的行业集中在制造业、水电行业和房地产行业,三行业累计增长占增长额的比例接近60%;期限上以中长期贷款为主,且大部分为对公贷款,占比接近70%。这种过于集中的同质性贷款具有较大的政策性风险,一旦政策导向有变,机构流动性风险很可能会迅速显现。在负债业务方面,该行长期以来表现出明显主动负债意愿性不强,被动负债能力弱等特点。虽设立了业务创新部门,但其负债业务仍单一,除传统的存款业务外,仅有少量再贴现,零售业务发展更是缓慢。

在A银行的存款结构中,个人存款长期占比较小,大部分为对公存款。如2015年12月末,该行对公存款占存款规模的68%;对公与对私存款比例达到2.13,而大型商业银行对公对私存款比一般在0.5-2之间。而且,由于资金结构来源不平衡的关系,存款表现出波动大、稳定性不强特征。

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深入推进和存款保险制度的实施,储户选择银行将会把资产的安全性及回报收益率作为最重要的考虑因素,抗风险能力较差的中小城商行,很可能会逐渐失去一些高端客户。

3.息差收窄,盈利能力不容乐观。长期以来,赢利手段过于单一直是中小城市商业银行发展的一大劣势。从国际经验来看,在利率市场化的推进过程中,利润空间收窄将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可以预见,若中小城商行继续维持现状,不采取措施积极发展专业性强、技术含量高的中间业务,在竞争对手的价格战攻击下,未来的赢利状况会不断恶化,最后要么破产倒闭,要么成为被兼并收购的对象。

4.人力资源建设严重落后,难以应对新的市场形势。目前,中小城商行高层次专业人才明显缺乏,薪酬和考核机制还沿用多年前的模式,吃大锅饭、得过且过的现象明显,员工缺乏工作主动性与积极性。没有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必然会在战略规划、风险管理、业务创新等方面显得后劲不足。

5.信息科技保障体系建设严重滞后,不能为业务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中小城商行普遍外包程度非常高,对新产品、新业务开发和企业管理支撑能力相当弱,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竞争中处于非常不利的竞争态势。

三、利率市场化下中小城市商业银行发展策略建议

(一)定位于中小企业和社区

长期以来,A银行在业务种类、风险管控上参照大型商业银行,未能发掘出适合自身的金融服务产品和特色。利率市场化下,存贷款利率浮动范围的调整将通过价格杠杆促使中小城商行避开与大型商业银行争夺传统大客户,更多地将目标客户群定位于中小企业和社区。通过提供差异化和当地化的金融服务,填补大型商业银行的金融服务空白,在获取经济利益的同时,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

(二)大力发展中间业务

在利率市场化的大趋势下,A银行应结合市场定位,围绕目标客户群体走专业化、精品化市场发展之路,投入更多精力加快谋求业务转型,在为客户提供精品化的信贷服务之外,结合中小地方性银行的特点,发挥自身信息成本低廉的优势,稳步发展集信息咨询、财务管理、企业理财等知识和技术含量高的中间业务,不断创新经营方式、金融工具、产品和服务,发掘新的盈利增长点,进一步减少经营利润对存贷款利差的依赖程度,降低利率市场化对盈利结构带来的负面影响,形成更加稳健的盈利模式。而且,中间业务与传统的存贷款业务之间还具有相互促进的效应,中间业务开展的好,获得中高端客户的认同,非常有利于存贷款业务的拓展和增加与客户的价格谈判筹码,提升存贷款业务的利差收入。

(三)致力于品牌打造

企业核心竞争力源于市场定位下的长期专业化经营,即只有制定清晰的市场定位,并以此为业务发展的指导,才有可能形成核心竞争力。A银行应转变经营观念,树立“不发展就是最大的风险”的思想认识,树立现代经营意识和风险意识,减少行政色彩,加强成本管理,提高经营水平。要结合实际制订明确的经营战略和工作目标,不单纯追求规模扩张,下大力气使经营规范化,把提高资产质量作为当前工作的中心任务,把控制风险始终放在经营管理首位。

(四)完善定价机制

利率市场化后,由于利率的弹性和灵活性增强,商业银行需要针对不同产品的特点、资金成本、客户价值等进行自主定价。中小城商行与大型银行相比,在网络渠道、信息科技以及人才资源等方面都处于劣势,从而使得其产品服务的竞争力相对较弱,因此短期内该行应采取价格竞争的策略,定价能力成为了该行提升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因此,中小城商行应利用其自身经营灵活、地缘和区域明显和具备定价系统等优势,在利率市场化不断推进过程中,积极探索建立灵活的定价机制,为当地企业和居民提供更亲切、更贴心的服务,走差异化发展的道路。

(五)提升风险管理水平

与A银行相似的中小城商行应根据利率市场化带来的风险管理模式变化特点,设立专门的、高水平的风险管控部门,制定应对利率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的管理制度与方案。确定银行的风险偏好和可以承受的利率风险水平,督促风险管理部门采取有力措施识别、计量和监控风险,并定期报告风险管控情况。根据各自的利率敏感性,设计相应的风险计量模型,适时监控风险暴露类型和方向。合理配置资产负债的利率期限结构,降低利率波动造成的期限错配风险。

(六)改革人力资源管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