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旅游规划概念

旅游规划概念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7-11 09:21:19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旅游规划概念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旅游规划概念

篇1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43-0056-03

【作者简介】许国良,江苏省镇江市润州区教师发展中心(江苏镇江,212000)主任,高级教师,镇江市学科带头人。

物理概念是物理学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构成物理规律、建立物理公式的基础和前提。物理概念是在大量的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运用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等逻辑方法,把一些事物共同的、本质的特征集中起来,并加以概括而形成的,它是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本质属性的抽象反映。相较于其他学科,中学生普遍感到物理难学,教师也觉得物理难教,究其原因,归根到底还是没有弄明白两点:作为学习者,学生的大脑获得概念的基本方式,建立概念的基本思维过程;作为教师,物理概念教学所要遵循的基本的规律和相关的注意事项。

一、物理概念获得的基本认知方式

现代认知理论认为:人的大脑获得概念的基本认知方式有“概念形成”和“概念同化”两种。“概念形成”是指从我们的直接经验中,通过发现学习,抽象出物体或事件的关键属性,从而获得概念的一种方式。对应“概念形成”,教师在教学中,一般要先引导学生呈现某个概念的不同例证,再通过对不同例证的分析与综合、比较与分类、抽象与概括,归纳出概念的定义。“概念同化”是指利用知识结构中已有的概念,以定义的方式向学习者直接呈现概念的关键特征,从而获得概念的一种方式。对应概念同化,教师在教学中,一般是先向学生直接呈现概念的定义,或者引用已有的旧概念演绎出一个新的概念,然后再引用新概念去辨析正、反例证。

二、物理概念获得的一般思维过程

物理概念的建立是学生在物理事实的基础上基于概念形成和概念同化两种概念获得的基本方式,进行抽象思维的过程。这一过程可以概况为“感性具体――思维抽象――思维具体”三个阶段。感性具体是指通过观察、实验和经验事实,获得物理事物的整体表象、有关资料和相关数据的过程。思维抽象是指在物理事物整体表象、有关资料和相关数据的基础上,运用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归纳与演绎等逻辑方法,形成物理事物本质属性的过程。思维具体是指人脑把经过抽象的物理概念“返回”到具体的物理现实中,同某一具体事物联系起来的过程。

三、物理概念教学的一般过程

对应物理概念获得的三个思维阶段,我们可以将概念教学大体上分为“概念表象――概念获得――概念运用”三个阶段。

1.概念表象阶段。教师创设物理情境、激发学习动机、提出物理问题,引导学生有目的、有意识、有计划地从感性知识、观察实验和经验事实等方面搜集物理思维的材料,亩获得对物理事物的整体表象、有关资料和相关数据。

例如,学生在系统学习“密度”前,对密度概念几乎是没有认知的,对鉴别物质种类的方法也仅仅限于重量、体积、颜色等基本属性。在教学中,教师往往先要设计一个利用学生原有生活经验(如,重量、体积、颜色等)能够成功鉴别物质种类的情境,以此来强化原有的正确的经验,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再设计一个利用原有生活经验不能够鉴别物质种类的情境,促使学生认识到原有经验的不足,激发学生对物质鉴别的新途径、新经验的探索欲望,进而通过实验测量获得铜、铁、铝等不同金属块的质量和体积的相关资料和有关数据。为运用逻辑方法分析发现“密度”这一物理量的引入价值,提供有力的例证基础。

篇2

文章编号:1008-0546(2015)10-0030-03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5.10.012

氧化还原反应是化学反应的半壁江山,氧化还原反应贯穿中学化学的教学,氧化还原反应教学的成败会对学生能否更好地理解化学、运用化学产生深远又连锁的影响。在不同的学习阶段,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由表及里,应用由易到难,呈现出分阶段提升又相互衔接趋势,不管是传统教材还是新教材,都采取了分阶段落实的策略。梳理各阶段氧化还原反应的教学难点及其衔接关系,处理好各阶段的教学侧重点和教学目标,有利于整体提高氧化还原反应的教学效率。

一、初中阶段氧化还原反应教学现状对高中阶段的影响

初中阶段,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是建立在得失氧的基础上,对学生的要求停留在表面上。氧化还原反应被分割成两部分内容: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要求学生能认识到某物质得到氧元素即发生了氧化反应,某物质失去氧元素即发生了还原反应,并能根据这一特征对具体的反应进行判断。较高的要求是:从氢气还原氧化铜反应认识到在同一个反应中,某物质发生了氧化反应,另一物质也会同时发生还原反应,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存在在同一反应中。

由于化合价概念与元素化合价判断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并不是重点知识等原因导致初中化学中化合价概念的削弱。这种削弱反映在高一新生学习化学的困难上:一是化学式书写基本靠记忆,经常出现下标错误,对稍陌生的物质化学式书写一筹莫展;二是同一元素在不同化学式中呈现的化合价认识混乱;三是在学习运用化合价理解氧化还原反应感到困难。因此,高一化学教学在处理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时,突出化合价教学,帮助学生认识到化合价的重要性,帮助学生从源头上理解化合价,把化合价作为元素的重要性质与标志贯穿到元素及其化合物、物质结构等教学。

二、必修化学1中氧化还原反应概念及其教学

必修化学1中氧化还原反应概念是全册教材的重点之一,是对初中阶段相关知识在认识深度与知识拓展的一种升华。其内容标准是:从电子转移的本质上认识氧化还原反应,对后续学习到的化学反应能从氧化还原的角度来分析。通过化学1的学习,形成氧化还原对立统一的观念,化合价升降守恒与电子得失守恒的观念,从更深层次上认识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学会运用化合价升降判断氧化还原反应,分析氧化剂与还原剂,比较氧化性和还原性,把物质的氧化性和还原性与物质结构联系起来并作为物质的重要性质。

从教学实际来看,这部分内容多数学生感到困难,主要表现在:

1.概念混乱:当氧化反应、被氧化、氧化剂、氧化性、氧化产物及其镜像概念一起出现时,学生难以区别,难以从本质上理解而只能靠记忆,在具体运用时常常颠倒,往往在这节课搞清楚了,运用过关了,等到了下一节课或稍长一段时间后又如坠入云雾。

2.意识不强:化合价是学习氧化还原的基础也是重要的方法,初中教学导致化合价概念的薄弱认识成为高中学习氧化还原反应的“短板”。在分析氧化还原反应时,意识与能力都显得力不从心,在稍复杂的反应面前,缺乏分析的方法与勇气。

3.思维僵硬:初中时,氧化还原反应是从得失氧的角度来认识,比较表面,理解起来难度不大。而高中需要从化合价升降来判断,从得失电子来理解,这时,没有实验佐证,电子得失与化合价变化只能建立在物质性质与物质结构的基础上,因此,不少学生感到抽象。在具体分析一个反应时,思维僵化,无从下手。

教学对策是:

1.处理好初高中的教学衔接,特别要强化化合价概念。做好概念学习的递进性,防止大量相似、相对立的概念同时呈现,创设实验,优化语言表达,使概念学习生动化、形象化,尽量分散教学难点,降低学习起点。

2.从词意上帮助学生理解概念。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的前提是化学反应、氧化反应:物质跟氧化合,如金属生锈了,燃料燃烧了。还原反应:恢复原状,含氧物质失去氧,如冶炼金属。氧化与还原、被氧化与被还原是物质在反应中表现出的一种动作,氧化:主动语态,如氧气氧化了铜;被氧化:被动语态,如铜被氧气氧化了。氧化剂与还原剂是指物质,剂即“药剂”即指化学物质,在化学反应中当反应物。氧化性与还原性是指物质表现出的性质。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是指反应中的生成物。它们的对应关系是:氧化剂具有氧化性,能够氧化还原剂,本身被还原剂还原生成还原产物。

3.帮助学生形成镜像概念,帮助学生建立守恒观。氧化与还原是对立统一的,是一对镜像概念,互相存在。有氧化就有还原,甲物质氧化乙物质,就意味着甲同时被乙还原,甲物质中有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就意味着同时乙中有元素的化合价降低,甲物质失去电子,就意味着乙物质得到电子。通过概念的镜像组对和守恒观的感悟,梳理概念群,避免陷入判断颠倒、概念混乱的“泥沼”。

4.分阶段落实,不求一步到位。第一阶段侧重于概念的理解,从词意上和从电子得失的两个层面上理解,夯实概念。第二阶段运用概念,在后续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教学中,让氧化还原概念的分析成为常态,任何物质的性质学习都要让学生运用氧化还原反应原理进行分析,从电子得失和化合价的角度指出该物质具有氧化性还是还原性,发生氧化反应还是还原反应,其对应产物属于哪类,具有哪种性质。使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群融入到具体物质性质的学习中去,成为学生固有的概念和分析物质性质的常用工具。第三阶段更深入地理解概念的内涵,如氧化性与还原性的决定因素是什么,与物质的结构有什么关系,氧化性与还原性的比较如何判断,如何理解金属活动性与金属离子氧化性关系。第四阶段运用电子得失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

三、必修化学2中氧化还原反应概念及其教学

化学2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物质结构与化学反应原理,二是有机化学基础。虽然均没有明确标出氧化还原反应概念,但在这两部分中,都有氧化还原反应的身影。

在化学2中,氧化还原反应作为学生已知的概念渗透其中。其定位是进一步提高学生运用氧化还原反应原理分析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拓展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范畴,丰富学生对氧化还原反应原理的认识。把氧化还原反应作常用概念应用于化学2及后续各模块的教学中,借助新内容的载体不断强化、巩固,从而达到熟练应用,成为学生分析问题的化学方法。

专题1“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中,通过原子结构、离子结构的知识载体,要求学生通过分析微粒的核外电子排布、结构示意图、微粒半径等分析微粒得失电子的可能性和能力强弱,深化认识氧化性、还原性及其强弱的本质。在化学1学习中,单质得失电子能力与相应离子得失电子能力,元素在不同物质中呈现出的氧化性与还原性是学习的难点,“易得难失,易失难得”规律模糊。本专题的学习是帮助学生拨开这些“云雾”的关键和契机。

在周期律与周期表的学习中,要把氧化性、还原性等概念纳入其中,与物质的金属性、非金属性注意区别联系,与元素化合价的变化趋势联系起来。在教学中需要创设情景,多给学生运用氧化还原反应原理分析问题的机会,充分暴露学生对概念的掌握程度,对学生暴露出的概念混淆、判断颠倒等错误,需要及时纠正,在分析问题过程中,不断强化巩固。

专题2“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中,涉及到氧化还原反应原理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应用。让学生认识到氧化还原反应原理虽然概念众多、抽象,但并不是“从理论中来到理论中去”的“空对空”,而是有其现实意义,充分发挥电化学对学生学习氧化还原反应的激励作用。

在化学2中,电化学部分属于基础,对学生的要求不高。无论是原电池还是电解,其化学反应的基础是氧化还原反应。引导学生从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上过渡到电化学的学习中来,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转移,既然反应中存在着电子转移,那么,我们就有可能把电子转移外化,让电子真正“转移”起来,这就是原电池、电解的认识基础。

电极反应分成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即把一个完整的氧化还原反应“拆开”成两部分。从初中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各自独立表述到化学1氧化还原反应合二为一,突出氧化与还原的对立统一关系,再到化学2电化学中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的独立存在,实现了概念认识的螺旋式上升,对此要充分认识到从分化到统一再到分化的教学意义,防止由于教学认识不到位给学生造成莫名其妙之感。

四、各选修模块中氧化还原反应概念及其教学

氧化还原反应作为基础概念,出现在各选修模块中。总的来说,各选修模块中氧化还原反应概念并没有新的拓展,重在应用,在教学中的任务也是回顾、巩固、应用、深化,使氧化还原反应成为学生分析化学问题的“常规武器”和基本思维方式。

《化学与生活》、《化学与技术》两模块侧重于化学知识的一般应用,在氧化还原反应概念范畴里,要让学生熟悉常见氧化剂、还原剂及其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有机化学基础》:从得失氧的角度分析含氧衍生物相互转化,醛氧化反应条件认识到物质氧化性、还原性与反应环境存在着一定关系,运用氧化还原反应的方法分析有机物性质、反应规律、反应产物及方程式配平。

《化学反应原理》:电化学建立在氧化还原基础上,在中学阶段,电化学是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的最高层次,是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的应用。要求学生运用氧化还原反应原理处理相对复杂的电极反应,物质的氧化性、还原性及其强弱,得失电子趋势及其产物等知识是处理电化学问题的工具。在教学中,需强化氧化还原反应原理,在原理的基础上,给方法,找规律,把电极反应式书写作为教学难点的突破口。

《物质结构与性质》:从物质的微观结构认识物质的氧化性与还原性,与化学2专题1进行衔接教学。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继续深化,帮助学生从结构层面上理解相关概念与规律。

《实验化学》:重在指导学生灵活运用氧化剂、还原剂的能力,因此,需要熟练掌握常见氧化剂与还原剂及其特点,相关概念的拓展不多,主要反映在电化学实验中氧化剂能减轻极化现象等个例上。

篇3

乡村旅游规划在乡村旅游开发发展过程中起着纲领性作用,它是根据乡村旅游发展规律和市场特点制定目标,以及为实现这一目标而进行的各项旅游要素的统筹部署和具体安排。本文对国内乡村旅游规划的研究进行综述,尝试了解国内乡村旅游规划研究进展情况及问题。

二、乡村旅游规划研究文献概况

为能直观地了解近年来国内乡村旅游规划研究进展,本文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以“乡村旅游规划”为关键词进行搜索,选取了国内期刊如《旅游学刊》、《资源开发与市场》、《地域研究与开发》、《旅游论坛》 、硕士论文及学校学报等刊物2000年以来的55篇文献进行分析。可以看出,近十几年来,学术界对乡村旅游规划的研究正在逐步展开,乡村旅游规划文献数量呈缓慢增长趋势(图1)。

三、乡村旅游规划研究方法

学者研究乡村旅游规划的方法以定性描述研究、个例实证研究为主,定量研究较少。

四、乡村旅游规划研究内容

通过对这55篇的研究情况来看,国内乡村旅游规划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乡村旅游规划基础内容研究、乡村旅游规划的问题及意见研究、乡村旅游规划模式研究、乡村旅游规划设计、乡村旅游规划体系及乡村旅游规划法规建设等方面(表1)。

(一)乡村旅游规划基础内容

乡村旅游规划涉及的基础内容比较广泛,主要包括乡村旅游规划的概念、规划原理、规划原则、规划程序等方面。方增福(2000)提出了乡村旅游规划的基本原则与方法,基本原则是“选择独特的吸引力的乡村进行旅游规划、充分利用乡村基础设施,适当建设配套设施、旅游活动的设计应顺应农村生活方式,尽量做到不干扰村民的正常生活、鼓励村民积极参与、并使村民从中获益、鼓励游客参与村民的各种活动。”;基本方法包括:准备工作阶段、确定开发目标、可行性分析、制定方案、方案的评价与比较选择、实施规划、监控与反馈。李伟、郭芳(2002)针对性地提出乡村旅游规划应遵循的主要原则,提出旅游发展与农业生态建设相匹配,经济发展与自然、文化的生态保护相协调,强调社会系统各组成部分的同步发展。王莉(2003)从乡村旅游的概念、发展状况、客源市场、开发建议等方面入手, 结合云南现实, 初步探讨了乡村旅游的开发策略和需注意的问题。唐代剑、池静(2005)介绍了乡村旅游规划的方法及层次,并就实施阶段和学科来源对现有旅游规划方法体系做了综合描述。王云才、刘滨谊(2006)运用景观规划学、景观地理学和景观生态学的综合观点,系统探讨了乡村景观、乡村景观规划的概念,乡村景观规划的原则和意义,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现阶段我国乡村景观规划的核心内容。李良栋(2011)概括了乡村生态旅游规划的的基本类型,总结了规划内容,讨论了乡村旅游规划的原则以及在规划中应注意的问题。张捷、钟士恩等(2014)提出乡村旅游发展要有规范化的旅游规划,还要重视政府引导型的科技支撑和技术示范。

(二)乡村旅游规划问题及意见研究

乡村旅游规划处于探索阶段,不可避免会出现一些争议及问题,学者们对此进行了相关研究。唐建兵(2007)认为在乡村旅游规划实务中, 存在着许多误区,如: 规划动机不正确, 规划单位良莠不齐, 规划过程不严谨, 规划可行性分析不够等,并提出行旅游规划个人的资质认定, 纯洁旅游规划队伍、提高旅游规划的权威性和连续性、严格规划论证和实施监督等意见。欧阳勇峰等(2009)剖析了目前乡村旅游规划出现的若干问题,包括延伸城市的城市化、商业化、人工化建设方式, 照搬风景名胜区的规划形式, 提出乡村旅游规划的共生与有机更新途径, 强调规划应维系乡村景观格局的完整性与真实性, 保障村屯聚落人文肌理的连续性, 实现农村生产、生活与乡村旅游的一体化。徐敏慧(2010)提出在乡村旅游规划过程中出现村民宅基地流转问题解决不当的现象,并究其发生的原因。黄建清(2011)从乡村旅游规划的概念入手研究乡村旅游规划的编制要求和注意问题,并以实例分析探讨了乡村旅游规划应该因地制宜,根据不同的乡村资源与区位背景,制定不同的规划策略。

(三)乡村旅游规划模式研究

学术界一直在探讨建立适宜乡村发展的一套乡村旅游规划模式,旨在不断提升乡村旅游规划的科学性及针对性。郑群明、钟林生(2004)提出在乡村旅游开发、规划过程中,注重社区和居民参与的开发模式是最佳选择,应该引导乡村居民参与规划过程。曹国新(2008)总结到我国旅游规划界先后形成三种乡村旅游规划模式,分别是强调风格的规划模式、强调趣味的规划模式、强调综合的规划模式。唐建兵(2012)在解读“反规划”理论的基础上,指出“反规划”理论指导下的规划模式在成都乡村旅游规划中取得的成功,初步建立成都乡村旅游“反规划”模式。杨岳刚(2014)构建了县域乡村休闲旅游规划的“1331”模式。

(四)乡村旅游规划设计研究

王云翔、朱兴彤(2009)通过对花山旅游村进行规划设计,并对其进行剖析,提出旅游村景区有规划的六要素:考虑交通便捷性、规划主题鲜明、建筑选型与自然环境相协调、规划设计依托乡村自然环境和文化景观、挖掘地方特色、农民经营为主体。刘爽、朱余丹(2011)对嫩江农场进行乡村旅游规划设计。淤涤非基于古村风貌保护对广西贺州市龙井村进行乡村旅游规划设计。

(五)乡村旅游规划体系建设

乡村旅游规划体系可以提高乡村旅游规划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是指导乡村旅游规划工作付诸实施的依据。关于乡村旅游规划的体系文献比较少,魏有广(2007)对乡村旅游规划体系进行了初步研究,尝试性地构建了乡村旅游规划体系,强调乡村旅游规划体系要有专项乡村旅游规划体系,并且要注重乡村旅游规划与乡村其他相关规划的协调。

(六)乡村旅游规划法规建设研究

乡村旅游法规建设对乡村旅游健康可持续发展有重要的规范性意义,是保障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法律标准。王云才(2002)借鉴国际乡村旅游发展的政策经验,指明要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建立“乡村旅游规划纲要”、“乡村游憩土地利用规划实施细则”、“乡村旅游地规划与建设管理条例”等法律要点。

五、结论

通过对乡村旅游规划文献的分析和讨论,笔者认为国内乡村旅游规划的研究存在以下问题亟待解决:

首先,我国乡村旅游规划的研究时间不长,十几年来一直有学者关注,但相比较而言这仍是一个被忽视的领域,今后乡村旅游规划的研究将会不断增多。

篇4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7740(2010)03--0083--03

绪论

(一)研究背景

随着中国旅游业的逐步发展,旅游经济得到了很大的提高。1994年起,我国入境人数和旅游外汇收入进入了世界排名前十位,实现了从旅游资源大国向旅游大国的转变。

旅游者素质的提高,也带动了旅游业方向的变化,人类的旅游不再是单纯的物质享受,而更看重于精神上的收益。文化动机成为了旅游的重要基本动机之一。作为跨文化交往的一种方式,旅游的本质正是旅游者从一定的文化区前往另一个异质的文化区。

显而易见,各地不同文化区域的存在是构成旅游驱动力的一个重要原因。然而,进人21世纪以来,由于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的发展速度一日千里,现代城市逐渐西化,千城一面的危机已经日趋明显。面对于此,我们只有将各地的风景旅游区赋予传承地域文脉的功能,让其成为城市文脉的“保护区”――那些在城市里几乎消失殆尽的文脉,可以通过风景旅游区的形式得以继承下来。

(二)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泪的。旅游是人的一种行为活动,旅游活动摆脱了日常生活的束缚,更注重的是为了精神上的愉悦和享受。其出发点在于人对不同空间、不同文化的好奇和探索,从某种意义上说,保持或传承历史文化的差异即是保持了这种旅游行为的原动力。因此,风景旅游规划的根本目的在于发展当地特有的、与众不同的地域文化,想方设法激发起人们的求异心理,达到吸引更多游客的目的。

2.意义。文脉是一个地域国家、城市、风景区的地理背景。文脉包括自然地理条件、文化氛围和文化脉承,以及社会人文背景。旅游项目要发展成地区旅游形象的标志,就需要对地方文脉进行要素提炼,以要素展现的形式表达出来。强调“独具一格”,强化地方独有特色。同时,对于当今社会许多传统文化的缺失,旅游这项活动也承载了传播文化的历史使命。通过风景旅游规划,保护并传承当地的文脉,即可保持文脉的延续,又可发展当地的旅游行业,达到双赢。

一、文脉与风景旅游规划

(一)文脉

每一处人类到达过的地方,或多或少都留下了那个时代人类文明的痕迹和烙印。这一系列延续至今的历史,形成了文化的脉络,传承和记载了人类文化发展的部分历程,从而使这一地区承担了保存和发扬这些文化的使命,这就是地域的文脉。

风景旅游区往往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古迹遗产,甚至是在人类文明的历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在进行风景区规划时利用现代城市设计和景观规划的原理,保护当地的的整体风貌特质以及景观的整体和谐,可以延续地域历史的文脉,帮助人们去认识、适应现代文明发展的时空变化,提升景区内涵。

1.文脉的概念。“文脉”一词译自英文"context",原是语言学中的术语,称作“语境”,表示语言环境中的上下逻辑关系。它还可以表示事物发生的背景及条件,事物只有同具体的背景环境相联系,才能发生、发展。

狭义的解释:从中文字面上看,“文脉”指的是一种文化的脉络。

广义的解释:“文脉”是指介于各种元素之间对话的内在联系,更确切点,是指局部与整体之间的内在联系。

2.文脉概念的层次。文脉即是关于物质与空间的概念,又是关于运动与时间的概念。这就意味着文脉的概念分为两个层次:横向的时空关联,即“共时性”(Synchmnic)内容;纵向的时空关联,即“历时性”(Diachronic)内容;换言之,文脉就是为人类所创造的事物与事物之间存在的时间与空间上的动态联系。

3.文脉的构成要素。文脉的构成要素包括了两个方面,即是显性构成要素和隐性构成要素。显性构成要素分为自然环境与建成环境。自然环境是体现地域特色的基础。例如:山地、滨水、平原、水网等。建成环境指历史上形成的建筑物、构筑物、及其他的人工环境,以及由它们共同构成的各类空间。

人通过在不同空间中所产生的不同感受,来产生与环境的相互交流,达到体会环境意境的目的。隐性构成要素分为地域文化和人的心理与行为。“文化”表达了人类的价值观,人们生活在一定的地域里,具有一定的意识形态。也就具有其特定的“文化”。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居住方式,不同的气候条件,都可以引发出不同的地域文化。

显性构成要素决定着风景旅游区的外在形象,隐形构成要素则是其内在表达。二者相互支撑,缺一不可――没有外表的精神和没有精神的外表都不能够长久存在。只有二者得兼,风景旅游区才会有生命力,有生命力才有吸引力,才能长久生存、持续发展。

(二)风景旅游规划

篇5

Abstract: the concept planning in the introduction of development planning thinking, the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he main problems faced by the project, contradictory and development potential, for establishing the correct target and direction, and improve the scientific nature of the concept planning. This article through the LiangFeng lake district concept planning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discusses how to plan for the plan design Angle from a direction to guide the whole planning design process, and finally form of more scientific concept planning scheme.

Keywords: planning; Conceptual planning; Nanning city

中图分类号:[F29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引言

策划,即策略、谋划,是指人们为了达成某种特定的目标,借助一定的科学方法和艺术,为决策、计划而构思、设计、制作策划方案的过程。策划应用在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中,就是立足市场,通过对项目发展环境进行分析、判断、推理和构思,提出可能的发展方向,评价项目发展潜力,以此提高规划的科学性。

本文以良凤湖片区概念性规划为例,强调策划设计概念,目的在于拉近设计与现实开发的距离,促进空间理想转化为现实。以策划为导向构筑空间设计的目标和构想,可以使城概念性规划更加贴近开发运作的现实要求,进而提升市场经济下城市设计工作的实效性和成果的可操作性。

2 项目背景

近年来南宁市委、市政府全面推进“一江、两库、六环、十八河、一百湖”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致力建设“中国水城”, “绿城”南宁不断做深、做活“水”文章。通过水环境的综合整治,将南宁建成一座“水畅、湖清、岸绿、景美”的“百湖之城”。通过水城建设打造成为“中国水城”,从而进一步提升城市形象。

良凤湖是近期启动的人工湖区之一,片区位于南宁市江南区的南部,地处大沙田片区、南宁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良凤江国家森林公园三区的交汇点,临邕江和五象岭森林公园,基地中部蜿蜒的良凤江穿流而过,整个片区交通便捷,自然环境优美。但由于该片区在城市格局中属于城郊结合部,城市空间开发一直处于一种低端开发的状况,城市建设没有较好的梳理与山水之间的关系,片区现状的建设较为杂乱无章,湖区周边的滨水空间和周边的山水环境,旅游环境极为不协调。

目前,良凤湖综合整治工程设计已经完成,湖区的开工建设已迫在眉睫,如何以湖区的改造为机遇,通过对核心湖区景观资源开发带动周边用地进行重新整合,同时结合良凤江森林公园的旅游文化开发重新定义该片区的功能定位,并较好的梳理山水相依的网络绿色空间,对于塑造南宁水城整体形态具有重要的意义。

3 技术路线

采用“分析资源―发展策划―总体概念规划”的工作方法,首先结合SWOT分析方法,分析不同空间层面的发展需求以及可能给予良凤湖片区的发展机遇,综合评析现状发展条件与制约因素,接着将各方发展机遇以及自身所必须的应对策略转化为发展目标与功能定位,并谋划具有竞争优势、具体可实施的定位、职能和产业选择,最后通过策划的主题理念确定空间结构与功能布局,通过具体项目的空间安排使发展目标、定位在空间具体化,在发展定位的指导下,结合用地布局进行专项规划以提高规划的可操作性。

4 主要策划概念

4.1 规划理念

规划主题:凤栖城湖。

规划在尊重自然山水的同时,引入LOHAS(乐活)的生活理念,重视健康和保护环境为前提,强调现代与传统的有机结合,将创造与休闲融入生活。塑造一种慢活主义、绿色休闲主义生活内涵,通过梳城理水,强化山水关系,改变片区现状建设杂乱无章的现状,重塑片区山环水抱的城市自然特色。

4.2 主要发展策划概念

4.2.1 完善片区结构――“产业孤岛”向“城市新区”

新的发展要求和态势都使得南宁市经济开发区不可能再像以前那样游离与城市母体之外的“产业孤岛”,而需成为中心城市有机整体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规划对南宁经济技术开发区现存的用地余量进行盘活,转型,严格的控制沿湖地块的开发利用,将开发区从单一工业生产区转变为发展高新技术、外向型经济为主体,生活设施配套齐全的多功能综合性现代化开发区,成为南宁中心城的有机组成部分。良凤湖片区核心区的开发将成为经济区功能转变的“领航员”。

4.2.2 优化片区职能――24小时生活形态的TBD和MICE

引入城市游憩商业区TBD和MICE(奖励旅游)的设计概念,在功能布局上体现混合式商务中心布局的特点,集行政办公、金融、贸易、信息、商业、会展、旅游、居住、文化、娱乐等功能于一体,一方面,良凤湖地区在功能上应强调高端商务、科技研发及商业休闲、运动主题;另一方面,在经营特色上强调与一般消费地区有所区别,迎合现代都市人的生活方式,呈现多层次、全天候的活力。业态引进要求发挥滨水资源优势,注重新兴体验,以滨湖休闲运动为触点,以特色商业、文化娱乐为延伸,以商务、酒店、公寓等为支撑,激发各类商业活动,以创造充满现气息和独特风情体验的都市中心。

4.2.3 营造片区空间――塑造魅力城市空间,体现水城的特色。

山水相依的环境景观格局是基地的最大特色,而处理好良凤江与基地的关系又是如何打造特色的重中之重。规划通过景观轴线、绿廊将基地与水面紧密的联系起来,景观轴线上的景观节点设置有地标性建筑,最终使景观在大局上疏密有致,具有良好的通透性。山水自然景观与人工建筑的紧密配合,形成五彩缤纷的良凤湖。

水体景观主要从观水和亲水两个层面来处理。运用城市阳台的理念,形成湖边生态带,最大限度地接近水体;充分利用区域内外的丰富水系,沟通诸多水体,体现南宁水城的城市特征。

4.2.4 构建片区策略――通过城市经营确保开发时序合理

良凤湖地区的功能布局及开发时序的安排按以下四个步骤进行:①环境引力, 以独特的景观环境增强片区的吸引力,提升人气;②设施带动培育,沿良凤湖沿岸发展商业休闲,为新区完善服务,提升人气,待时机成熟,大型购物中心和高端酒店逐渐进驻,依托原有基础,逐步形成城市公共设施集中带,工业区开发完成;③多点机遇激发,接收和主动吸纳一些区域性的大型项目,如游乐园,旅游接待中心、高档酒店等,它们将成为中期有力的激发点,给整个片区带来内生的动力和活力,④完善增长,逐步推动片区及游憩服务区的住宅、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形成服务完善景观优美,居住怡人的美好蓝图。

5 规划方案

5.1 规划结构

以基地的山水自然格局为屏障,优化空间结构,充分体现其“山水相依,湖城环抱”的特色,发展商务办公、休闲商业、会奖旅游、特色居住等,形成完整的新型生态城市。一带:沿良凤江水系形成的滨水景观休闲带;四轴:友谊路、五象大道延长线、良凤一路以及银海大道形成的“井”字型发展轴线。五分区:游乐公园区、游憩服务区、核心区、新城区及老城区。通过休闲、娱乐、商务、商业、文化、生活等多元功能的融合,激发地区活力.

5.2 土地使用特色

在土地使用上,规划注重土地开发和景观环境环境紧密结合,充分考虑区位环境、资源共享和业态经营的相互结合。环湖地区以公共开发为主,布局广场、公园、文化、体育健身等公共设施,突出自然体验;沿城市主要干道公共轴线布局大型商业、商务、酒店、商住等片区级公共设施,突出风尚体验。

5.3 公共交通规划

公交优先是本次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规划组织了以轻轨、公交为骨架,水上巴士为补充的水路交通系统。为保证片区内部大规模游客人流组织的便利、有序,方案设计了一线串一环的游览专用公交系统,一线为:良凤湖西两侧的城市体验线,接白沙大道与良凤江主题游乐公园;一环为围绕新城区核心的旅游线。水上巴士:在水上休憩公园设置水路换乘枢纽(游船码头),沿良凤江设置多个水上码头,沟通东西两岸,构成高效、富有特色的水上交通系统。内部游船游览系统:在游乐公园区及核心区设置多个游船码头,沿良凤江设置多个水上景点,形成水上旅游线路。

5.4 旅游线路规划

结合规划定位,在具有一定的资源基础上,发展特色旅游,主要体现在“会奖旅游+生态游”,将城市景观与自然生态景观紧密结合,形成大旅游产业链,形成多样旅游体验。其中城市体验游主要结合核心区的门户景观,以及旧城工业区的改造,营造新旧共融的城市印象;湿地体验游位于良凤江上游设置,突出旅游的生态性,可赏析原生态的自然景观,并体验自然生态与城市之间的关系;滨水观光游结合水系设置,环绕的水系与森林公园相互映衬,城市倒映在山水之间,尽情展示水城、绿城的魅力;滨水欢乐游结合现有的旅游设施,继续完善设施配套,提升现有的旅游品质,最终形成具有区域影响力的欢乐水世界。

6 结语

概念性规划非法定规划,作为一项社会实践活动,具有开发主体多元化、不确定性因素多、实施周期长等特点,本次设计工作是基于通过引入策划思想的尝试与探索。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减少或避免主观规划与现实发展之间的矛盾,使规划更具科学性,从而保障概念性规划得以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1]刘宛.总体策划―城市设计实践过程的全面保障[J].城市规划,2004,(7):

59-63.

篇6

关键词:景观生态学; 生态旅游; 规划研究

Abstract:

With the vigorous development of tourism industry, the disadvantages of traditional tourism way more and more show, tour guides resources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destruction increasingly serious, a kind of new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way of tourist attractions planning is imminent. In this context, the emergence of a ecological tourism this concept. But our country in ecological tourism theory, the public consciousness, management way and planning research are lacking, the geography and the study of natural phenomena space relation "vertical" with ecology research method of ecological system internal functions relationship "horizontal" method of combining the landscape ecology, is a new generation of ecology, with very strong practicality and applied. The application of landscape ecology to tourism ecological scenic spot of planning, is to guarante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resource can be important way.

Keywords: landscape ecology; Ecological tourism; Planning research

中图分类号:P90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引言:景观生态学是20世纪60年代在欧洲形成的,到20世纪80年代初,景观生态学在北美才受到重视,并迅速发展成为一门很有朝气的学科。景观生态学的理论是复杂而庞大的,经过20多年的学习和实践,中国的景观生态学研究已取得长足发展,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土地利用与动态、景观规划与设计、环境影响评价与自然保护等方面的研究与应用中取得重要进展,本文中从景观生态学的基本概念、发展历史以及它在生态旅游中的开发应用加以阐述,从景观的角度将旅游与生态有机熔铸。

一、相关概念解析

1.1景观的含义

“景观”一词最早出自于希伯来语《圣经》旧约全书,指的是具有国王所罗门教堂、城堡和宫殿的耶路撒冷城美丽的全景。景观的含义等同于“风景”、“景致”、“景象”等。在英语、德语、俄语中“景观”一词拼写相似,其原意都是表示自然风光、地面形态和风景画面。汉语中的“景观”一词涵义丰富,不仅反映了风景、景色、景致,还表达了观察者的感受和认知。

由于不同学科领域对景现的不同理解,景观的定义存在多种表述。视觉美学意义上景观的含义与“风景”、“景致”、“景色”一致。地理学概念上,景观被定义为地球表面气候、土壤、地貌、生物各种成分的综合体。生态学上,景观有狭义和广义两种之分:狭义景观是指几十平方千米至几百平方千米范围内,由不同生态系统类型所组成的异质性地理单元;广义景观则是从微观到宏观不同尺度上的、具有异质性或斑块性的空间单元。

1.2生态旅游的含义

生态旅游(ecotourism)是由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特别顾问谢贝洛斯•拉斯喀瑞1983年首次提出。 当时就生态旅游给出了两个要点,其一是生态旅游的物件是自然景物;其二是生态旅游的物件不应受到损害。1988年,他又进一步给出了生态旅游的定义:“生态旅游作为常规旅游的一种特殊形式,旅游者在欣赏和游览古今文化遗产的同时,置身于相对古朴、原始的自然区域,尽情研究野生动植物和享受旖旎的风光。”1993年国际生态旅游协会把其定义为: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当地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生态旅游的内涵更强调的是对自然景观的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旅游。

二、景观生态学在生态旅游规划与开发中的应用研究

2.1旅游规划的景观生态学原则

(1)整体优化原则

从系统论的角度,把景观作为一个系统来规划和管理,从而实现其整体最优化。

旅游规划是对旅游地生态系统及其内部各个部分、多种要素进行规划,平衡宏观和

微观之间的关系;规划者应该站在系统整体的高度上,使规划体现出生态系统的稳

定性和自然规律。

(3)多样性原则

多样性是景观规划设计所依据的原则同时又是对景观进行管理的结果。景观的

多样性对确保景观的稳定、缓冲旅游活动对环境的干扰、提高景观观赏性等方面起

不可替代的作用。景观多样性的维持和旅游空间多样化的创造是旅游地规划的重点。

(4)个性与特殊保护性原则

对某一地区进行景观生态规划设计的时候,对于该地区的一些原始自然地和宝

贵的历史文化遗迹,要绝对加以保护,避免对这些宝贵的自然及历史文化遗产造成

破坏。

(5)综合效益原则

景观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要达到平衡,不能顾此失彼。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

时要体现生态理念,注重生态平衡,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使景区在获得经济利益

的同时又不至于减弱其景观生态美,达到经济与生态的和谐发展。

2.2景观生态学在旅游规划中的应用

2.2.1景观生态学在旅游规划中的宏观应用

景观生态学在旅游规划中的宏观应用主要强调的是景观的自然属性,有效而合理的景观生态规划对保持旅游地的景观质量、景观特色以及确保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从景观结构和功能上对景区进行景观生态规划,主要包括对旅游产品市场需求和特征的分析,旅游地自然、社会要素等资料的调查搜集,景观分类和对景观结构功能的诊断,然后通过不同类型的景观结构进行规划,设计出不同的功能单元,以整体协调和优化利用为原则,确定景观单元及其组合方式,进而选择合理的利用方式。

2.2.1景观生态学在旅游规划中的微观应用

景观生态学在旅游规划中的微观应用则主要体现在对景观结构要素斑—廊—基的具体设计上, 旅游斑块的设计要体现出与环境的高度和谐统一,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共生程度要高,人造的斑块与天然的斑块要相协调。旅游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要充分实现生态化,并且要注意与当地的自然、人文景观的特征相协调,切忌以商业化、城市化的浓重气息破坏景观原有的文化内涵和特色。基于景观生态学原理的旅游规划与开发首先应把保护思想融入到开发理念中,然后运用景观生态学相关原理,对旅游地的旅游景观、环境景观等进行进一步规划。

三、结论

生态旅游是一种新的旅游形式,生态旅游的开发与规划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用于指导生态旅游开发与规划的理论是学者们研究的重要内容。旅游地景观生态规划是在景观水平层次上对旅游地的旅游景观、环境景观等所进行的一种规划,它本质上是一种包含“旅游”、“景观”、“生态”三方面的综合性规划。景观生态学是地理学与生态学交叉形成的学科,它既包含了生态学的思想又注重景观时空特色,同时又考虑规划地的生态平衡,这与生态旅游的思想不谋而合。所以景观生态学是生态旅游规划的一个重要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傅伯杰等.景观生态学原理及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2]肖笃宁,李秀珍等.景观生态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3]黄锡畴.德意志联帮共和国生态环境现状及保护[J].地理科学,1981:12~15.

[4]刘安国.捷克斯洛伐克的景观生态研究——中国科学院区域环境研究考察组访捷见闻[J].地理科学,1981,(2):18~21.

篇7

沟域旅游作为新兴的旅游形态,近年来得到政府和学界的持续关注。特别是辽宁省政府不断出台“沟域旅游”发展规划,加大政策扶植和招商引资力度,计划把辽宁省“沟域旅游”建设成为中国最具特色的生态旅游目的地,成为辽宁经济和社会科学稳步、快速发展的新的增长点。

1沟域和“沟域经济”的概念梳理

1.1沟域

“沟域”一词最早在2006年由藏族学者罗绒战堆提出,形象地描述了藏族地区的经济现象。因为地区的高原地貌,大多数居民在两山夹一河的V型沟谷地带生活繁衍,并且在经济学文献资料中常引用“域”字来表达多重含义,沟域一词由此产生。简单来讲,所谓沟域就是强调山间沟谷线状区域向两侧的延伸,强调一种特定的地域形态和范围。

1.2“沟域经济”

“沟域经济”的正式概念最早出现在…2008…年北京市第二次山区工作会议上,此次会议将“沟域经济”定义为:“以山区自然沟域为地理单元,以沟域范围内的自然景观、人文历史资源和农业产业为基础,通过对沟域内部的环境资源、景观、产业等元素的统一规划,形成集旅游观光、生态涵养、历史文化、高新技术、文化创意、科普教育等内容于一体的产业经济带。”

2沟域旅游的概念和发展条件以及沟域旅游景观的内涵

2.1沟域旅游的概念和发展条件

(1)沟域旅游的概念。沟域旅游是以自然沟域为基础,依托客源聚集地,科学规划、整合其范围内各种资源,兼顾生态,打造能够满足人们不同需求的旅游吸引物,并带动地区经济发展的一种新型区域旅游发展模式。(2)发展沟域旅游的必备条件。沟域旅游是“沟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之一,但并不是所有沟域地区都适合发展旅游业。沟域旅游的开展要具有特定的自然环境条件和人文环境条件。能够开展沟域旅游的地区,首先沟域内必须具有良好的地理环境,沟域中的山地、沟谷、水景、森林植被等自然形态要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其次,必须拥有丰富的水资源、生物种类具有多样性等。再次,具有其他自然资源,能够满足旅游者的游览需要,为旅游活动增色。

2.2沟域旅游景观的内涵

(1)沟域旅游景观的概念。沟域旅游景观是沟域旅游发展的依托,又是沟域地区传播自身地域特色的重要工具。沟域旅游景观包括所在区域内的所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相互融合、相互作用,经常以一种复合体的形式呈现出来。具有旅游发展条件的沟域环境是沟域景观发展的载体,沟域内良好的自然地理环境、秀美的自然风光、丰富的自然资源,是沟域旅游景观发展的基础。而沟域内村落、城镇居民质朴的民俗文化、风土人情是沟域旅游景观发展的条件。(2)沟域旅游景观的范围。沟域旅游景观包括沟域范围内的山地、沟谷、水系、历史遗迹、乡村城镇等,涵盖沟域内所有具有美学价值、科学价值,具有旅游吸引和游览观赏价值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

3沟域旅游景观环境设计的特征

沟域内开展旅游活动、开发旅游产业的前提是,必须拥有能够吸引游客的旅游景观。所以,对于要开发沟域旅游的地区来说,对沟域内各种环境的规划与设计是沟域旅游景观设计的重点,其核心是外部空间环境设计。在沟域旅游景观的环境设计中需要考虑到视觉环境(满足审美要求的可视环境)、生态环境(符合生态原则的空间环境)、入文环境(营造特定的精神环境)三大方面的内容。

3.1视觉环境

(1)立体环境设计。由于沟域特殊的地理环境,在对视觉景观的设计中,可以从地形高差、视线远近和游客的不同游览需要等角度进行立体环境设计。首先,在高度变化上,沟域旅游景观的地理环境以山地、丘陵、沟谷、河谷等地貌为主体,沟域环境中山峰、谷底之间垂直高度落差较大,特别适合立体景观的营造,突出高低起伏错落的景观效果。其次,在观赏景物的远近变化上,游客在应在景观设计中考虑近景、中景、远景的层次性。再次,除高度之外,还应考虑到游客在旅游景观中的不同游览需要或动静行为等来设计,或引导游客欣赏远近高低不同的景观。(2)线性环境设计。在自然环境中,线性环境一般来说是以山峰、谷底等具有等高线划分功能的位置,如山脉、河流、道路等具有形状边界划分功能的物理形态。在线性景观环境设计中,可从连通景点、提供不同的游览线路、满足游客的不同旅游需求和开发不同的景观功能等角度来进行设计。其一,线性环境能够在景观中形成丰富的线性变化,并把不同的景观节点串联起来,构成系列化的线性景观系统。其二,在沟域环境中,景观随地形的变化破碎度较高,游览线路经常迂回波折、坡度陡峭。可针对游客不同的年龄层次和运动能力等,规划不同高度和不同攀登难度的游览路线,或利用不同的道路、铺装、指示标识等引导游客在不同线性环境中行进,营造不同的游览体验。其三,目前的沟域旅游中自驾游的游客数量越来越多,在旅游旺季特别是长假期间常出现车辆长时间拥堵,甚至难以到达景点的现象。这就需要在沟域旅游景观的设计中,改变过去只关注景点而不关注景点周边沿线环境设计的狭隘思路。比如根据在山脉、河流等景色怡人的线性区域节点设计方便游人中途停留赏景、休憩、垂钓等活动的地点,丰富旅游线路中的游览功能。

3.2生态环境

沟域旅游景观吸引游客的主要点是与城市的高度物质化和钢筋水泥色调截然不同的原生态、自然绿色的外部空间环境。沟域旅游是以良好的自然生态为前提的,在进行旅游景观设计时必须保护好沟域内的生态环境,而且人工环境建设也必须符合生态原则,使沟域旅游能够可持续发展。首先,在进行沟域旅游景观的环境设计时,要尽量不破坏原有的自然景观,减少人工雕琢的痕迹。其次,对沟域内的聚落、小城镇等建筑集群的规划设计尽量保持农村的生活风情,而不应在规划设计中将村镇彻底“城市化”,改变了乡村原有自然、淳朴的特色。

4结语

随着对“沟域经济”研究和实践的兴起,沟域旅游作为“沟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沟域旅游因其特殊的地域和地理特点,使得它具有与一般旅游景观环境设计不同的侧重点。沟域旅游景观的环境设计应该考虑更广阔的视觉环境、更自然的生态环境、更质朴和更原汁原味的人文环境,使旅游景观能有效整合沟域内的资源,充分展现该区域景观环境整体的观赏价值、生态价值和文化价值,更好地实现其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篇8

《当代贵州》:《黄果树国家公园愿景规划》已于年初编制完成,这是我省旅游发展的一个大动作。请问富玉书记,为什么要搞“黄果树国家公园”的建设规划呢?

王富玉:2008年我国批准建设第一个国家公园试点单位――黑龙江汤旺河国家公园后,至今为止还没有第二个国家公园。现在我们做建设国家公园的规划,时机很好。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的发展,提出了到“十二五”期末,把贵州建设成为旅游大省、把旅游业建设成为支柱产业和人民满意的服务业的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切实转变旅游发展方式,推进观光旅游向度假旅游和创意旅游转变。从这个意义上讲,规划建设“黄果树国家公园”,正是转变旅游发展方式、推进旅游业更好更快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这是其一。其二,黄果树景区举世闻名,完全具备规划建设国家公园的条件。而规划区正集中体现了贵州的地貌、文化、风俗、风光。

《当代贵州》:规划建设“黄果树国家公园”是我省旅游升级的一个大项目,这个项目的建设对贵州旅游发展的意义是什么?

王富玉:打造“黄果树国家公园”,是我省“十二五”旅游发展规划确定的重点项目之一,这个项目是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贵州旅游业转型升级,加快发展休闲度假旅游、建设旅游大省的一项重要举措,对于全面整合黄果树景区及周边的旅游资源,充分发挥黄果树景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和示范带动效应,形成以黄果树为重点的旅游产业集群,推动安顺乃至全省旅游业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建设、高质量开发,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当代贵州》:据了解,这次推出的规划是请国外的著名旅游规划机构来编制的,规划的“黄果树国家公园”范围很广。

王富玉:这次我们是请美国纽约国际城市设计有限公司的总裁托马斯做的规划。托马斯是国际知名规划大师,曾担纲美国迪斯尼乐园、尼亚加拉大瀑布美国境内规划等世界著名景区规划,在中国主创了海南三亚南山文化旅游区、贵州“多彩贵州城”等的规划设计。经过一年的调研和分析,由托马斯领衔的团队编制出了《黄果树国家公园愿景规划》,提出了建设“黄果树国家公园”的概念。这里所说的“黄果树国家公园”不是狭义的,而是广义的,它包括黄果树、龙宫、天星桥、天龙屯堡、关岭化石公园、坝陵河大桥、格凸河、花江大峡谷、红崖天书等12个景区(点)120平方公里的范畴,甚至还可以向周边景区延展。

大手笔构思创意旅游

《当代贵州》:《黄果树国家公园愿景规划》有些什么特点?

王富玉:我想强调的是,“黄果树国家公园”不是一个景区的概念,而是一个区域的概念,也不是行政区域概念,而是一个经济区域概念。

这个规划的特点是:第一次从国家战略的层面上重新审视我省的旅游资源,为之赋予新的开发模式;第一次在旅游层面上引入了具有国际水准的策划团队,提出了既能与国际接轨,又有贵州特色、有操作性、有市场潜力的规划方案;规划的面积大、覆盖广。除此之外,我们将把旅游、扶贫、生态建设捆绑进行“三位一体”的整体开发,发挥旅游发展的综合效应。

《当代贵州》:现在许多旅游景区都有自己的定位,有的倾向于自然风光,有的倾向于民族风情,有的倾向于人文色彩,“黄果树国家公园”的定位应当属于哪一类?

王富玉:我们要建就建独具一格的国家公园,只有这样,这个规划才有意义。“黄果树国家公园”定位为家庭度假、国际会议、露营与户外娱乐、探险旅游、生态旅游、高尔失度假和文化遗产体验等,按照21世纪国家公园的标准来设计,共有12个分区域,以黄果树为核心品牌标识系统,将建设成为被国际认可的重要旅游目的地和中国最旺的旅游目的地之一。“黄果树国家公园”是一个具有鲜明个性的旅游符号,而不是泛泛的概念。

《当代贵州》:您如何评价《黄果树国家公园愿景规划》?

王富玉:《黄果树国家公园愿景规划》积极借鉴国际上国家公园及大瀑布等成功开发的经验,分为“回归家园、触摸历史、点亮未来”三个板块。在产品设计中充分考虑保护与开发并重的原则,整合民族民俗文化和山水资源,注重游客的参与性和互动性,布局合理。这个公园依托以黄果树为核心辐射周围的数十个大小不一、景观各异的景区,以一个面进行推广,这样的旅游发展是长足的、可持续的。贵州有必要推出这样的旅游产品,游客也需要这样的旅游产品。

《当代贵州》:现代旅游业已上升到创意旅游的层面,没有独特的创意,旅游业发展就会显得很平庸。您觉得《黄果树国家公园愿景规划》是一个大手笔吗?

王富玉:《黄果树国家公园愿景规划》的编制,以站在世界最前沿的第四代旅游即创意旅游的大手笔进行构思,它把安顺的历史文化与创意提升紧密结合,把神秘的地质学现象与现念紧密结合,把喀斯特自然景观与新时期新的市场需求紧密结合,这三个“结合”,将成为黔中经济区和中国西部旅游区新的亮点,成为贵州旅游业新的增长极,成为转变旅游发展方式,提升旅游转型升级的典范。在全世界,只要说到喀斯特地貌,人们就马上会想到中国贵州的“黄果树国家公园”,如同人们提到地热现象就想到美国的黄石国家公园一样。

《当代贵州》:搞建设,规划先行,但要使规划落地,面临的现实问题更多。您认为接下来我们该怎么做?

王富玉:下一步,我们编制单位将按照讨论意见对《黄果树国家公园愿景规划》进行修改完善。待《黄果树国家公园愿景规划》的编制审定后,实施单位要创新体制机制,创新开发模式,加大开发力度,以黄果树旅游集团为主体,吸引战略合作伙伴,进行资产重组,从资本市场进行融资。我们可以与国家开发银行协商,制定融资跟进方案,重点支持基础设施建设,进行大规模招商引资。还有一点,就是力争国家发改委将这个项目作为西部大开发的国家重点支持项目,按照国家公园标准进行建设,发行企业债券。省直有关部门和安顺市将在土地供应、生态建设等多方面予以政策支持,使项目尽快落地。

强强合作打造旅游大项目

《当代贵州》:搞大项目,需要很大的投入,我们在“黄果树国家公园”这个项目上,会有些什么新的突破?

王富玉:“黄果树国家公园”项目初步估算投资在1000亿元以上,以大瀑布为核心,将平坝至关岭这一段建设成为黄金旅游走廊,这是黔中经济区旅游产业化项目的重中之重。

在融资上,我们将有新的突破。改变旅游业没有大项目、小本经营的

传统模式,创新思路,引入大集团、大项目,创新体制机制,加快公司重组。目前,黄果树旅游集团公司已与中国企业500强之一的四川新希望集团正式签约,新希望集团斥巨资打造郎宫高端休闲体育综合旅游区。这标志着“黄果树国家公园”项目建设向前迈进了一大步。我们将把“黄果树国家公园”内的项目归类整理,打包招商、组团招商,以最快速度启动项目投资。今年上半年,我们将开工建设郎宫休闲基地、黄果树宾馆改造以及黄果树新城大明屯堡园项目。

此外,在文化创意上也有新突破。今年3月,我们推出旅游版《多彩贵州风》,在夜间推出现代科技声光电演绎黄果树2亿多年变迁的画卷。此外,还将与影视公司合拍夜郎故事的电影。

《当代贵州》:与美国的黄石国家公园相比,“黄果树国家公园”有些什么看点?

王富玉:美国黄石公园是世界上最原始最古老的国家公园,它成立于1872年,有7988平方公里,并于1978年被列为世界自然遗产。黄石公园的推出,按照美国法案的说法,是为了使它所有的树木、矿石的沉积物、自然奇观和风景以及其他景物都保持现有的自然状态而免于被破坏。

“黄果树国家公园”的规划理念与它是一致的。其最大的看点是喀斯特地质地貌条件下所形成的各种壮丽景观,瀑布和溶洞应当是这个公园的“主打菜”。

篇9

二、乡村生态旅游概念的界定

乡村旅游活动的大力开展和生态旅游概念提出以来,乡村生态旅游的相关研究就逐渐得到广大学者的热忱关注。尽管已有很多研究对乡村生态旅游概念进行了较完善的界定和解释,但由于各个学者研究出发点有差异,国内目前还没有对乡村生态旅游的内涵做出一个准确的界定。但各界习惯用乡村旅游、民俗旅游、农业旅游等名词来描述其相关内涵。关于乡村生态旅游的界定有很多种,例如中国旅游协会区域开发专业委员会会长孙文昌教授认为,乡村生态旅游是以农业生产为依托,将田园生态景观、农事活动、农俗文化的深层次开发与现代旅游业相结合,具有观光、休闲、娱乐、科普教育、环保等多种功能的旅游形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寇明婷博士认为乡村生态旅游是以乡村为背景,以大自然和乡村文化为资源基础,以可持续发展观和生态文明理念为核心导向,旅游者在享受自然和文化的同时,有着明确的了解和学习自然和文化的目的,并负有保护责任,同时不乏促进目的地的经济效益的一种特殊的旅游活动。当然还有很多研究人员给出了乡村生态旅游概念的界定,对于我们的进一步研究很有意义。何晓芳在其硕士论文中提出乡村生态旅游是指发生在乡村区域,以乡村原汁原味的自然生态环境、朴素的乡土文化与人情、娴静的田园风情为基础,用景观生态及生态美原理与方法为游客建立起一个欣赏乡村景观、认知自然、培养与体验生态的旅游环境,充分展现乡村旅游的景观美学价值、乡村居住的宜人价值、乡村文化的追忆价值与乡村生态的教育价值,并最终使得乡村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笔者对近年来有关乡村生态旅游的文献进行整理和分析后发现,尽管研究者们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乡村生态旅游进行界定,但笔者认为何晓芳在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得出乡村生态旅游的内涵,并从规划角度,生态发展角度以及可持续发展等多个角度对乡村生态旅游做了很好的阐述。该表述对乡村生态旅游的界定科学合理,体现出乡村生态旅游的本质。

三、乡村生态旅游的类型和特点

(一)乡村生态旅游类型

现阶段的乡村生态旅游研究中,研究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乡村生态旅游资源进行分类和分析,提出其具有的特点,大致可以从以下角度进行分类。

1.按照空间区域布局划分陈文君的《我国现代乡村旅游深层次开发探讨》中根据空间地域上的不同,明确地给出了分类方式,其类型主要有景区边缘型、都市郊区型和老少边穷地区型。王嘉学、明庆忠、杨世瑜在《云南乡村生态旅游发展地域模式初步研究》也根据空间上的不同给出了不同的划分。笔者认为其空间划分中也有一定的经济因素和资源的利用上的考虑,该种划分有利于研究者弄清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在那些地域更加合适,其对各个具体地方应用这种空间区域开发有积极的指向性作用。

2.按照经济贡献差异划分云南大学的王静博士在《试论乡村生态旅游开发的旅游产业组织模型》中根据乡村生态旅游的经济意义把其分为五种类型,分别是:企业带动型、主导产业拉动型、农庄经济聚合型、生态经济型、对内联合型。同样的,贺颖华、贺蓓滢在《昆明乡村生态旅游理论研究与探索》中也提到了将乡村生态旅游分为:景区带动型,乡村组织型,公司农户型,综合开发型。他们针对乡村生态旅游中的一些经济参与者和合作模式给出了不同的分类,但本质上都是从乡村生态旅游的经济意义上给予区分的。

3.按照旅游活动类型划分中国农业大学土地资源管理系的谢花林在《乡村生态旅游探析》中明确地指出了乡村生态旅游的三大类型,分别是观光型(观光农业园,景观农业),民俗型(民族乡寨,特色村寨)和休闲型。段景春在《我国乡村生态旅游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中同样以这种分类方式为要点论述。这种分类方式具有简明和概括的特点,而且从宏观的层面把握住了消费者的心理需求,也重点突出了休闲型旅游,很多的研究者在进行论述的时候都会应用到该种分类方式。

(二)乡村生态旅游的特点

乡村生态旅游的基本属性是与具体的乡村地区的特性相关的,针对具体的案例分析,不同的学者对于乡村生态旅游的特点都做出了相应的陈述。马勇、舒伯阳在《区域旅游规划———理论,方法,案例》一书中指出乡村生态旅游具有基础性、观赏性、娱乐性、文化性和经济性等特点;章家恩教授的《关于农业生态旅游的几点看法》一文中指出了乡村生态旅游具有可持续性、融自然景观和文化传统于一体、地域多样性、动态性、可塑性、高效益、低风险、参与性等特点。也有学者对这一问题做了定量的研究,例如林刚和石培基在《关于乡村旅游概念的认识———基于对20个乡村旅游概念的定量分析》中,根据对20个乡村旅游概念的定量分析,界定了乡村生态旅游的6个标准:乡村地域为依托、乡村田园风情为吸引、农业生产活动为吸引、民俗文化为吸引、农家生活体验为吸引、休闲观光游览度假活动。通过对文献的阅读整理,对研究者的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总结,笔者认为乡村生态旅游的特性虽然很多,但乡村生态旅游的本质特点就是乡村性和生态性。旅游内容上具有多样性和丰富性,表现形式上具有民俗性和原真性,旅游活动安排上具有很强的参与性和体验性,并且在现实意义上具有很强的文化性和经济性等一系列特征。

四、乡村生态旅游开发的研究模式

随着国家对农业的大力扶持和近来生态旅游的升温,乡村生态旅游产品越来越受到广大旅游者热衷,国内各省市相关的乡村生态旅游得到了极大推动,特别是在一些乡村资源丰富的省份更是受到了极大重视,学界对于乡村生态旅游产品的开发研究十分重视。越来越多的学者投入到乡村生态旅游研究中,出现很多研究成果。笔者收集到的关于乡村生态旅游的相关文献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模式:

(一)研究案例地的现状、问题和对策的研究模式

这类文章的研究模式一般包括研究地的乡村旅游的资源现状以及开发生态旅游的优势和劣势,然后根据综合考虑得出结论,并提出进一步开发乡村生态旅游资源的对策和建议。这类文献有游茜的《大湘西乡村生态旅游发展研究》、胡晓聪的《诸暨赵家镇乡村生态旅游发展探讨》、万幸的《发展乡村生态旅游,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以湖北省木兰天池官田村为例》、苏珍的《安徽乡村生态旅游开发模式初探》《诸暨赵家镇乡村生态旅游发展探讨》、李晓阳的《打造黑龙江省乡村生态旅游品牌的对策研究》等。该种研究模式是国内学者较为熟悉的研究方式,但由于学者的研究功力不够等多种因素,不少的文章都浮于解释问题式的回答问题,对理论的延续和加深缺乏相关贡献。

(二)应用相关理论模型和数据分析方法的研究模式

这里面包括张丹的《柳州市发展乡村生态旅游的研究》、李明月的《经济欠发达地区开展乡村、生态旅游的探讨———以山东省滨州市为例》、张禹的《乡村生态旅游社区参与模式研究———以苍南县五凤乡为例》。胡志毅、张兆干在《中国社区旅游模式探讨———以徽州古村落社区旅游为例》中将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个别参与、组织参与、大众参与和全面参与,并描述了“近S形”的总体发展曲线模型。杨兴柱、陆林、王群等人在《农户参与旅游决策行为结构模型及应用》就很好地应用了农户参与旅游决策行为结构模型来分析影响农户参与决策的8个重要变量。该种模式应用定量的分析方法,从实际出发,从调查出发,针对具体的案例地进行调研得出相关结论,一般比较有说服力,是比较规范的研究模式,很多根据研究成果翻译得出的研究文章都到国外的顶级期刊得到发表,与国际研究范式较为切合。

(三)引用国内外成功案例进行对比性分析的研究模式

该种模式把本地区甚至本国的一些乡村生态旅游开发模式和国外的一些相关开发经验做一个对比性研究,从国外的一些先进管理经验中找到自身发展的出发点,得到很多的启示。例如凌强的《日本生态旅游发展的措施、问题与启示》,和张兵、尹弘的《浅析国外乡村生态旅游发展模式》进行了很好的对比性研究。其中,邓冰、吴必虎的《国外基于社区的生态旅游研究进展》提到基于社区的生态旅游(community—basedecotourism,CBET)是国外生态旅游研究的一个新趋势。该种模式走在理论研究前沿,对国内旅游研究方向起到带头作用,引导我国广大学者发现新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方向,如社区参与式乡村旅游、社区增权式旅游等多种旅游研究新方向逐渐得到广大学者的认知和研究。

(四)利用旅游规划理论和开发手段进行分析的研究模式

部分研究者利用相关的旅游规划开发理念和手段提出很多好的开发模式,如董宁、徐颂军等的《广州乡村生态旅游深层次开发模式探讨》中以广东为例,举出了乡村生态旅游开发的条件,主要有:生态旅游资源丰富,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地理区位优越,可进入性强;旅游产业体系完善;宏观环境良好这几个主要方面。在开发广州乡村生态旅游的可行性分析的基础上,分别从旅游者的行为转变,旅游业的相关特性,乡村生态环境以及政府引导、监督及当地社区居民的参与这4个方面对乡村生态旅游的开发模式做了探讨,得出了乡村生态旅游开发的一些条件和相关模式。何晓芳的《乡村生态旅游规划方法研究》中详尽地给出了详细的规划原则、规划程序和规划内容。其按照乡村生态旅游功能分区、乡村生态旅游环境容量确定、乡村景观生态设计、乡村服务设施的生态设计和相关社区参与的顺序对规划内容进行了分章节的论述。文章通过分析安吉县禹山坞村的旅游资源、发展潜力和发展目标,以及功能区分和环境容量测量等,提出了该地方的乡村生态设计、相关旅游产品设计、旅游服务设施生态设计以及相关规划保障措施。

五、乡村生态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

在国内有关乡村生态旅游的资源规划与开发中,很多的学者都结合相关地区的特点提出了一些问题,各地的乡村生态旅游开发普遍存在一些问题。不少文献都是根据具体的案例来阐述乡村生态旅游开发中的一些问题。例如晏磊、詹斌的《关于发展江西乡村生态旅游的若干思考》中结合对江西乡村旅游的分析,明确表示在对乡村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中存在旅游产品综合开发程度低,缺乏市场竞争力;乡村文化特色不强,开发存在变异迎合性问题;宣传力度不够,知名度不高;乡村旅游人才缺乏,经营管理水平低等严重问题。类似的,林龙飞、陈辉的《发展乡村旅游对策研究———以阳朔为例》中以缺乏规划、生态项目缺乏、开发无序、缺乏合作和缺乏特色这五个方面总结阳朔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现状。此外,李录堂教授专门从生产经营与管理的角度指出乡村生态旅游的开发目前存在经营者认识不足、管理人才的缺乏以及资金投入不足对乡村生态旅游的影响。何晓芳、王莉红则从乡村生态旅游资源规划开发的角度指出了国内在该领域普遍存在的问题,他们在《乡村生态旅游规划方法研究》中指出:乡村旅游总体上处于自发性发展阶段,乡村景观受损现象严重;环境基础设施落后于旅游开发,生态安全隐患明显;乡村旅游产品单一,缺乏竞争力;乡村旅游开发对实现农村经济发展贡献有限这些问题。通过文献的整理和分析,笔者认为当今乡村生态旅游的问题主要包括:旅游资源开发上缺乏整体规划观念和可持续发展;乡村生态旅游经营上运营管理不善和综合开发力度不够;旅游客源市场定位上客源细分不明和品牌知名度不高;相关的旅游产品开发上同质性产品过多和乡村特色产品优势不明显;相关的制度规定不健全和旅游人才缺乏等。

六、乡村生态旅游研究的展望

乡村生态旅游是生态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绿色经济的重要产业,也是旅游业发展的新趋势。乡村生态旅游有效地促进了我国广大农村的发展,并有效利用了当地旅游资源,在满足广大消费者回归生态和体验农村生活的同时,有力推动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整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怎样对乡村生态旅游资源准确、科学、合理地定位,结合本地区的区域特色提出合理可行的旅游开发策略和对策,既使得各方利益得到充分的体现,又让旅游业得到良好的发展是我们关注的核心问题。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检索和阅读,笔者认为,今后的乡村生态旅游研究应该重视以下几个方面:

(一)界定乡村旅游的概念

我们要明确乡村生态旅游研究的重要性和其指导意义,尽早明确乡村生态旅游的定义以及相关概念的界定,以便在调查、开发和保护当中更有针对性,这也有利于我们在学术上的长足进步。在不断地改进和完善中逐渐形成该领域的科学学科体系,为今后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为广大农村地区乡村旅游开发提供有利支持。

(二)借鉴国外开发经验

乡村生态旅游在很多发达国家都得到了很好应用,也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在乡村生态系统设立和社区参与共建等很多方面形成了较多研究成果。我国关于国外经验借鉴的对比性研究还不是很多,该方面值得进一步加强,让我们可以更好借鉴经验教训并不断加强自身建设,这有利于我们国家乡村生态旅游的长远发展。

(三)应用定量研究方法

现阶段的很多文章在对乡村生态旅游的问题研究还处于定性研究阶段,很可能只是对一些问题泛泛而谈,缺乏深入细致地研究。现代乡村生态旅游在规划与开发上需要更多的定量分析和实证研究,以便于真正弄清楚乡村生态旅游中各相关要素的主次要关系和决定程度,以便于构建更加科学和合理的乡村生态旅游规划程序和管理决策模型。

(四)使用现代化仪器设备

篇10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 A

鉴于当前旅游地景观设计的研究成果多蕴含在景观生态学中,本文运用景观生态学已有的概念体系。从景观生态学角度分析,景观指具有高度空间异质性的区域,它由许多大小不等、形状不一、相互作用的斑块按照一定规律组成,在广泛和一般意义上可把景观理解为地质构造、地貌、气候、土壤、水、植被、动物及人类活动的完整组合而形成的空间异质性的自然综合体。旅游地景观设计(或称为旅游地景观规划)是基于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关系上的规划,是运用景观生态学中相关原理,在景观水平层次上对旅游地的旅游景观、环境景观等进行的一种规划。

1 场所依赖的基本概念

某些地方与人之间似乎存在着一种特殊的依赖关系是一个广泛存在的客观现象,这种现象就是场所依赖的反映。围绕着场所依赖,在研究过程中产生了3个概念:1)恋地情结是人与场所之间形成的感情联系,这种感情联系是人对地方的关系、感知、态度、价值观和世界观的总和;2)场所感知是人与自然以某种美妙的体验为中心的结合,这种感知和意识往往集中于某些地点的特别设施,带着强大的情绪和心理联系,深刻存在于人们的心中,使得在该地点所进行的所有活动似乎都充满了意义;3)场所依赖是人与场所之间基于感情(情绪、感觉)、认知(思想、知识、信仰)和实践(行动、行为)的一种联系,其中,感情因素是第一位的。从概念的描述进行分析,3个概念基本一致,包含的基本内容可以总结为:描述的是人与地的关系,强调这种关系是人与地的感情联系,强调这种感情联系的来源,如价值观、认知等。

2 基于场所依赖的旅游地景观设计

2.1 旅游地景观设计应考虑场所依赖

对某个场所产生依赖的人会对这个场所贡献更多的时间和金钱,场所依赖是产生重游的主要动机;场所认同的增加会减少休闲者付费使用资源的反感,会增进对该场所管理费用支出的认同。因此,旅游地景观设计所营造的景观场如果能够使游客产生场所依赖,或者能够进一步加强忠诚游客的场所依赖水平,游客将会贡献更多的时间和金钱,并产生重游动机;同时,推行门票提价和维修改造部分区域也会得到他们的支持。反之,如果景观设计不能使游客形成场所依赖,则不能吸引游客重游;如果景观设计降低了忠诚游客的场所依赖水平,则会导致游客的反感。在这种情况下,普通游客会选择另觅游憩之所;对于已经形成较强场所依赖的游客,原有旅游地的变化会使其感到愤怒,甚至会组织起来对旅游地的维修改造进行抵制。旅游地景观设计营造的场所依赖与游客忠诚度的关系。

同理,对于旅游地的社区居民,更应该考虑到他们对长期生活地区的场所依赖,谨慎设计,以获得社区的支持。因此,不管是待开发的处女地,还是已经成型的旅游景区,景观设计一定要考虑场所依赖。

2.2 以场所依赖理论指导旅游地景观设计

2.2.1 将场所依赖理念融入景观设计指导思想

在景观设计前,应先完成前期策划,确立项目的主题和完成市场定位分析,只有确立了项目的定位和主题,才能确定景观设计的思路和方向,才能进行项目景观的概念设计和后续工作。项目景观设计的总体风格以及景观设计指导思想的确定,要充分考虑场所依赖。对于新开发的旅游目的地,应充分考虑社区已有的场所依赖,使其开发不受抵制;同时,应考虑如何才能使将来的游客形成场所依赖,增强旅游地的吸引力。此外,对于拟进行维修的旅游地,应充分考虑已经形成场所依赖的社区居民和游客的感受,使维修工作能顺利进行;同时也要考虑景观设计吸引新游客的程度。在适应总体规划的基础上,景观需与建筑、场所融为一体,使建筑成为景观的一部分,同时景观可增加建筑的品位与内涵,建筑和景观等人工符号加深场所感知,逐渐形成场所认同,进而使游客形成场所依赖。

2.2.2 前期调查工作增加场所依赖水平调查 在传统的景观设计流程中,景观设计之前有前期调查阶段,设计方应做好以下工作:了解土地自然特性、发展因素和策划营销报告,总结景观设计的可行性和局限性。这些工作是搞好景区景观设计的前提。引入场所依赖理念后,前期调查中需增加场所依赖水平评估项目,具体包括社区居民的场所依赖水平、历史游客的场所依赖水平和忠诚游客的场所依赖水平。只有充分了解主要利益相关者的场所依赖水平,才能使景观设计方案得以顺利实施并带来预期的收益。

2.2.3 具体设计工作考虑场所依赖

景观设计要塑造场所依赖,首先必须进行场地分析,即在景观调查的基础上分析旅游景区所在区域的自然环境(地脉,指地形、气候、植被、水土等自然要素)与人文环境(人脉,指经济、社会、文化等要素)。第二,进行主题定位,即在场地分析的基础上,围绕旅游景区所在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提炼出一个鲜明的文化主题,此主题就是旅游景区景观场营造的依据。第三,进行功能分区,旅游景区功能分区涉及两个层次,一是游览区和旅游服务接待区的划分,二是游览区和旅游服务区内部的细分。第四,景观要素规划设计。在场地分析时,要评估旅游地的地脉和人脉中对哪些游客具有场所依赖以及场所依赖的强度;在主题定位时,要确定能增加游客对旅游地场所依赖的主题;在功能分区时,要根据旅游地内场所认同、场所依赖各自强度的不同;景观要素规划时,虚实景观要素的布局也要考虑场所依赖强度的差异。总之,在上述4个过程中,要始终考虑如何利用已有的场所依赖以及如何形成新的场所依赖,把场所依赖作为具体设计工作的主要组成部分。

2.2.4 对场所依赖水平进行整体评估

景观设计完成后,还要对其进行评估。当前场所依赖的研究成果中已经存在场所依赖水平的评估手段。很多测量方法都可用于场所依赖水平的整体评估,即对指导思想具体设计施工、景观设计之前景观设计之后的状况进行评估。根据整体评估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调整,确保不断强化游客对旅游地的场所依赖。

3 结语

遵从自然、因地制宜、源于文化、考虑市场、适度设计、注重社区和人性设计等旅游地景观设计理念已被广泛运用于各类旅游地景观设计实践中。随着景观设计新问题的不断出现,景观设计研究也不断进步,应该将场所依赖这一新理念引入旅游地景观设计全过程。这就要求将场所依赖理念融入景观设计指导思想,前期调查工作增加场所依赖水平调查,景观设计实施注重塑造场所依赖,进行场所依赖水平整体评估。只有这样才能将场所依赖的基本理论运用于旅游地景观设计,提高游客重游率和忠诚度。

参考文献:

篇11

近年来,不断兴起的“城镇周边游”、“一日游”、“自驾游”、“短程自助游”等近距离旅游形式,受到广大旅游者的青睐,简直就是旅游业发展中的“返祖事件”。旅游者的注意力由“核心景点”、“著名景区”、“中心大城市”、“人造景观”等焦点资源逐渐转向“民俗古风”、“乡村农家”、“生态自然”等散点资源,旅游者并不满足于单调的一点一景,一地一游,而是希望遍地是景,沿途观光。这就使得两点一线的旧的旅游规划模式难以满足游客的需求,这也对于近距离旅游资源和近距离旅游规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样一种需求和背景下,从沿海城市圈到内陆市县纷纷提出要界定和打造自己的“一小时旅游经济圈”,但“一小时旅游经济圈”的概念及其价值一直没有引起旅游业界的相应重视。本文就将对此现象和概念进行一个理性的梳理。

一.“一小时旅游经济圈”概念的来源

(一)小时旅游圈

所谓“小时旅游圈”,就是以一个城市为中心,结合周边的一两个城市组合成一个旅游产品,而且互相之间的车程只需1小时到3小时不等,让游客在一个周末就可进行一次完整的旅游[1]。

(二)一小时经济圈

一小时经济圈是重庆市2006—2007提出的重要的城市经济发展理念和政策,具体含义是以重庆市主城为核心、1小时车程为半径的范围内,打造一个具有明显聚集效应、规模经济和竞争优势的城市群。

(三)一小时都市圈

一小时都市圈是沿海经济发达、城市分布比较密集的地区为了实现圈内各种资源的共享,而以某一个城市为中心,一小时车程所能到达的区域。

以上几个相近概念的提出,散见于一般的新闻报道和报刊杂志中,从对概念用语及逻辑结构的分析可以发现这几个定义都缺乏精密性,或者说缺乏理论意义的探究,但是却给我们提出和界定一小时旅游经济圈的概念提供了参考。

二.一小时旅游经济圈概念的多角度考察

(一)一小时旅游经济圈概念之“旅游圈”

旅游圈是为了获得最佳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以旅游资源为核心组成的具有一定地理范围的协作区域,是一定区域内各种旅游经济要素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区域空间组织形式[2]。根据这种即成的旅游圈概念,旅游圈是一种非常复杂的区域,有着相对复杂的经济、社会功能,被赋予了超越了旅游学价值的意义。

旅游圈是一个旅游地区位概念,也可以称作旅游区,是旅游者对居住地外的旅游和休闲活动进行的空间选择,它是通过与客源地和周边旅游目的地的空间联系以及交通的可达性来体现。一个旅游区的选择和区划就是要通过对资源区位、客源区位和交通区位三个方面的考察,来确定一个旅游区是否有存在的价值,其根本目的是,通过地域定位、定性、定量、定界等一系列手段,来协调旅游者、旅游地、旅游企事业三者对旅游地域范围的不同要求之间的矛盾,为旅游系统的健康运行划定一个合理的地域范围或地域系统。同理,一小时旅游经济圈就是用时间来界定旅游者对居住地外的旅游和休闲活动进行空间选择范围。

(二)一小时旅游经济圈概念之“一小时”

要确定一小时旅游经济圈的真正内涵,最最核心的问题是如何给“一小时”以适当的定位,这是一小时旅游经济圈概念生成的理论关节点,下面我们将从三个方面来进行界定。

首先,作为以时间来定量的一小时旅游经济圈我们必须先从交通区位方面进行考察和界定,才能认识到它存在的时空范畴和形象定位。所谓交通区位既旅游地的可进入性问题,指各种交通方式在空间上的组合关系[3]。交通区位的质量在提升现代旅游地竞争力的过程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当前的旅游大环境下,“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快节奏、高效率、短假期、重压力之下的现代人,并不想在旅游的路途中浪费太多的时间,这也是全国各大景区争相提升自己的交通区位质量的重要原因,也是一小时旅游经济圈受到游客青睐的重要原因之一。

一小时是一个时间概念,它在一小时旅游或是在一小时旅游经济圈中起着定位空间的作用,不同的旅行方式和交通方式都会有不同的空间区域。但一小时更重要的作用是一种心理概念,每个旅游者都希望自己的旅途花费的时间是短暂的,交通是快捷的,尽量缩短交通距离,而一小时正是给予旅游者这样一种强烈的心理暗示,只需要一个小时你就到达的目的地,剩余的时间都是你尽情享受的时间了。当然,如果用飞机一小时的飞行里程来定量一小时旅游经济圈,那是没有现实意义的。根据现在人们最常使用的交通工具和当前旅游者进行近距离旅游普遍采用的方式来看,最合理的定量方式应该是以旅行者居住地的城镇中心区为圆点,私家汽车的一小时行驶里程(世界各国对此类汽车限速标准在88—130公里之间)为半径上限,这样一个环形旅游区域,才是我们一小时旅游经济圈的概念生成的空间范畴和形象定位。

其次,从客源区位方面来考察,我们会进一步认识到“一小时旅游经济圈”存在的经济价值。所谓客源区位是指旅游目的地相对其他地区居民出游能力的空间关系[4]。出游能力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自然、历史、文化、经济等都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特定区域出游人数的比例及出游距离、时间和消费水平。一般而言,现实的出游能力有两个方面构成:一是居民的出游意愿;二是居民的支付能力。而后者是出游能力的决定性因素,近年来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出游人数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大城市出游人数明显高于中小城市,就是明证。此外,旅游业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具有随距离衰减的规律,特定旅游地所吸引的客源有一定的范围界限。有研究成果表明,中国城市居民出游和休闲活动有80%集中在距城市500公里的范围内[5]。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很多的大中型城市不仅在规划发展自己的“一小时经济圈”,还在编制自己的“一小时旅游经济圈”规划的原因吧。

再次,从资源区位方面考察,我们会认识到一小时旅游经济圈存在的旅游资源依托和优势所在。所谓资源区位指特定区域内某旅游地的旅游资源在空间位置上与该区域其他旅游资源的组合关系,亦即旅游资源在各自竞争中的比较优势[6]。旅游资源的区位优势是建立在“吃、住、行、游、购、娱”这旅游六要素的基础之上的,而无论是从这六要素的顺序关联,还是主次关联上讲,吃、住、行的作用都是举足轻重的,游是旅游的核心内容,购的地位则并不显得那么不可或缺,娱的作用现在有了很大的提升。游的目的很多,旅游者一般把观光作为它最原始的目的,但旅游者也可以是只为了吃,为了购,为了娱,甚至为了住,为了行而去游。如果说传统的长距离旅游以观光、购物为目的居多,如长途跋涉到风景名胜地览胜,带足现金到购物天堂购物等等,那么近距离旅游就是以吃、娱、行为目的居多,从市中心到郊区去吃一餐绿色、美味又廉价的农家饭;到山青水秀、空气清新、景色怡人的乡村住上两天换换环境和心情;骑车或步行向郊区进发锻炼锻炼身体,体验体验行走的快乐等等。

(三)一小时旅游经济圈概念之一小时旅游

根据一小时旅游经济圈在交通区位中的定量分析,即在一般的城镇核心区周边100公里的范围内,它有没有旅游资源?有多少旅游资源?旅游资源的竞争力在哪里呢?所有的旅游资源是否都能成为旅游目的地呢?在这里首先我们要明确旅游和旅游资源的含义,国际通行的旅游定义是“以消遣、公务、朝觐等为目的到惯常环境之外的地方旅行,时间在十二个月之内的游客的活动”。甘枝茂、马耀峰则把旅游资源定义为“凡能够吸引旅游者产生旅游动机,并可能被利用来开展旅游活动的自然、人文客体或其他因素,都可称为旅游资源”。在国际通行的旅游定义认为只要是“惯常环境之外的地方”都可以成为游客的旅游目的地;甘枝茂、马耀峰的宏观而又开放的旅游资源定义这两者都对我们发掘一小时旅游经济圈中的资源区位优势提供了广阔的理论外延。因为“惯常环境之外的地方”和“能够吸引旅游者产生旅游动机”的地方都是无处不在的,假以大中型城市核心区为起点,以100公里为半径向外扩展,我们可以发现多少“惯常环境之外的地方”和“能够吸引旅游者产生旅游动机”的地方呢?在一小时旅游经济圈内,旅游资源可能是丰富的,旅游资源的区位优势也是相当明显的。

众所周知,旅游的定义必须包含三个方面的因素:出游的目的;旅行的距离和逗留的时间。传统旅游的概念是建立在旅游出行目的的基础上的,如李天元关于旅游的定义“是非定居者出于和平目的旅行和逗留而引起的现象和关系的总和。而国际通行的旅游定义是“以消遣、公务、朝觐等为目的到惯常环境之外的地方旅行,时间在十二个月之内的游客的活动”。根据这两种旅游概念,我们可以一小时旅游首先是一种旅游现象,而且是有着很大的存在和延伸空间的旅游现象,但核心的界定是可进入的时间和过程只需要小于或等于一个小时。所以无论是那种旅游者,都可能是一小时旅游的实施者和享受者,一小时旅游更多的是强调交通耗时而不是旅游时间的限制。

三.一小时旅游经济圈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综上所述,一小时旅游经济圈的概念就比较明确了,是旅游者对居住地外的旅游和休闲活动进行空间选择的范围是乘座或使用一般交通工具一小时之内就能达到的环状区域,一般不超过周边100—150公里的范围。

作为旅游形象定位它是一种常态旅游,讲究日常性、高频性,还要能够保持一定的规模,控制经济型的消费。

作为旅游形式,它还是一种相对比较随机的、无序的、散漫的旅游,不需要太强的计划性的旅游形式;它是旅游者可以用的最灵活的方式,即以最放松的心情,最节省的花费得到和其他任何旅游形式同样的享受和满足。

作为旅游区域规划,它是圈层布局、网状通达、遍地是景点、点点可游憩。它不需要特别科学严谨的模式,往往是既有资源的随机组合,又有产品在一般意义上的推介。它可以有着相同的规划特色,也可以出奇制胜。

作为旅游目的地,它是一种区域性的、旅游资源较为密集的、近距离的旅游目的地。它还是日常旅游、周末游、自驾游等常态旅游模式的首选目的地,旅游者只要高兴哪里都可能是旅游者的目的地。它的口号是“白天在城里上班,傍晚在农家吃饭”,“生活因一小时而改变”等。

此外,特别要强调的是这个概念中有几方面的不确定性,一是旅游者的范畴没有明确的界限,可能超过24小时也可能不超过24小时;二是居住地的界定也有变化,不一定是家庭居住地,也可能是住宾馆、借宿、野营等方式的居住地;三是交通工具的不确定,在现阶段是除去飞机之外的其他交通工具,也可以步行;四是目的地区域的不确定,除了地域上的布局,还有心理上的期许。

参考文献:

[1]刘永刚:《充分利用旅游资源“小时旅游圈”圈进城间游》,记者中国消费者报,2004年/08月/27日/第A08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