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12 09:33:59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高中语文全部知识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语文课程标准》曾指出:“语文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众所周知,语文是一门最基础的课程,是一门具有独特魅力的人文学科。每个人都需要通过语言和文字来吸收外界信息、表达自己的思想,而最为通常使用的中文和汉字知识则是在语文课上获取的,高中的语文课程更是大大提升了我们的知识水平。
可是, 现实生活中,高中语文教学情况并不是那么乐观,很多学生都不是很喜欢这门课,同时也被认为是效果最差、提升最慢的一门课。真正能说会道、文笔好的同学简直是凤毛麟角。想要切实有效地提高高中学生的语文能力, 使其能娴熟地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很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笔者认为我们应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 积极的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模式。
近几年来,随着新课改的实行,高中语文教学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取得了不少进步,但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 因此,笔者拟结合自己的实际教学经验,谈一谈自己的一点见解,力求探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高中语文教学之路。
一、课前精心设计教案
面对丰富多彩的语文教材,教师在课前必须做好精细的准备,不做“拿来主义”者,照本宣科。而是要做到认真了解课型、精心设计目标。同一模块,不同课型,问题目标要有侧重。例如,在《项脊轩志》和《陈情表》两课的教学中,我们可以侧重让学生体验优美真挚的感情,珍视亲情;例如在《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让学生聆听戏剧和观看影片的方式,让他们体会到戏剧的魅力,同时培养鉴赏能力,以期提高文化品位。
二、夯实自身专业知识基础,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作为教学的引导者,就要求了我们更高的专业素质,我们不仅要丰富个人知识储备,使博大精深的语文散发出非凡的魅力,使学生真正学习和传承到中华文化的一些优秀和精髓的东西;还要扩大自身的知识面,多听课,多看讲座,多学习名师的绝招,在教学技艺上精益求精,这样在讲课的时候才能有所发挥,不局限于课本上。
另外,我们还应该要做一个有反思力的语文教师。具有反思意识,对每一堂课自我反省,坚持写教学反思,不断反思日常教学行为。在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的螺旋式上升中,实现专业成长。
三、优化语文课堂教学语言,使其生动形象化
语言是语文教师向学生传授文化知识、进行思想教育最重要的工具,通过语言沟通,可以传递文化,从而启迪学生心灵、陶冶学生情操。但是高中语文教学内容并不都是那么精彩,比如文言文,会让部分学生觉得无聊枯燥,如果语文教师的教学语言能够幽默、形象、生动、精炼,并富有启发性,这样就能有效地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动机,使他们能够集中精力,坚韧不拔地探索下去,克服学习中的重重困难。因此,高中语文教师的语言要做到以下几点:生动形象而富于直观性、规范准确而富有科学性,充满情感而富有节奏感,还不乏含蓄幽默、耐人寻味。
四、丰富课堂教学形式
教师教得无味,学生学得无趣,高耗低效。这是在经历了多年的教学改革之后依然存在的严峻现实。想要让语文出现生机勃勃的局面,教师就要狠下一番功夫,不再咬着课本不放,就教材而讲教材,而是要整合教材内容,精心备课。体裁不同,教学的侧重点也应有所不同。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教学要求》中曾说:“文本研习是阅读教学中的常用方式”,但是“文本研习的方法和途径是多种多样的”,所以教师在教学设计中不能拘泥于单一的教学形式,应根据不同的课型设计多样化得教学方式。比如开展朗诵比赛,用声音的形式呈现文本的意义,总之,教学形式可以多样化,但要把握尺度,要适度,而不能把课堂变成哗众取宠的地方。
五、重视课堂互动
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都是独角戏,也就是俗称的“填鸭式”教学,教师一个人在讲台上占据了课堂的全部时间,滔滔不绝,课堂气氛沉闷、乏味,令人昏昏欲睡,学生一言不发,或走神,或打瞌睡,致使学生的普遍感受是:下课铃声总是晚了一些。
教师总是自己沉醉在孤单的角色里,这种教师与学生之间没有互动的教学,势必会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效率,影响到学生学习语文课程的兴趣。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应该重视课堂互动,开展课堂讨论,积极启发学生思考、分析、解决问题,鼓励学生踊跃发言,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去。这样,才能够教学相长,才能够更好地优化高中语文教学。
六、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差异
对待不同的学生,要注意因材施教,不要用同一个标准去衡量全部学生,不论个人成绩好坏,都应当给予他们足够的尊重和支持,另外,在因材施教中,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促使学生个性化发展,但这并不意味着就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要认识到全面发展是普遍性、因材施教是特殊性。我们开展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培养出特定的人为特定的社会发展服务。笔者相信,只要我们坚持做到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必能为优化高中语文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排忧解难。
高中阶段作为青少年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高中语文教学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了学生观念的形成,影响到学生精神文明进步的步伐。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认识到师生是教学的统一体,我们应该以学生为中心,视学生为认知的主体,千方百计地为优化高中语文教学而奋斗。高中语文教学的优化,我们语文教师任重而道远,亟待继续努力。
参考文献:
[1]宋文雅.走出语文课堂教学的误区[J].湖北教育(教学版),2005(6)
[2]刘艳斌.浅谈高中语文教学的几个基本原则[J].科技创新导报,2009,(09)
[3]陈翠琴.对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的探索分析 [J].科教文汇,2008(11)(中旬刊):104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23-0132-02
多媒体和互联网技术的结合日益紧密,电子书籍、多媒体课件、多功能语音室等现代教育手段越来越丰富。教育的新变化就要求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更新教育理念,积极应对多媒体教育技术的挑战。本文以高中语文教学为例,让读者从正反两面对多媒体技术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进行了解。
1 多媒体技术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使用的必要性
教育的发展方向是实现教育的现代化,多媒体技术、信息网络技术等正是教育面向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工具。高中语文要想得到长远发展,就必须和多媒体技术、信息技术进行有机整合。正如杨东平在《中国传统教育的现代命运》一文中说的:“我们只有以开放、自由的心态吸收人类文明的进步成果……才能够站在21世纪现代教育的高度上,促进传统语文教学的更新转化……形成现代中国新的教育文化。”下面就来谈一谈多媒体技术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使用的必要性。
以多媒体技术为代表的社会日益信息化趋势要求高中语文教学需要和多媒体技术进行有机整合 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的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往来离不开信息技术的运用。同样,未来建设现代化国家的人才也离不开信息技术的运用。在这两重因素的影响之下,多媒体技术于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成为必然。
高效语文课堂要求使用多媒体技术 传统的教学理念中,教师只要将自己掌握的知识传授给学生,然后再辅助以课外练习,学生就能掌握知识,实现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高效率。随着新课改的推行,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认识到高效语文课堂的打造离不开学生的学习动力。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决定高效语文课堂能否实现的最关键因素,而多媒体技术将视频、声音、图片等教学方式和教师的教学结合起来,吸引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有助于高效语文课堂的实现。再加上高中阶段的语文知识要比初中阶段复杂难学,学生理解记忆更加不易,单纯依靠教师的口头讲解,学生无法将知识全部吸收。通过使用多媒体,在视觉和听觉上给予学生双重的冲击,可以促进高中生的语文学习。
2 多媒体技术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使用的重要性
多媒体技术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使用有助于营造浓郁的教学气氛 多媒体技术的一大教学优势是图文并茂,可以提供给学生丰富的课堂教学资料,通过生动的画面、悦耳的声音传递给学生学习知识,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教学气氛,让学生由学习的被动接受者成为积极主动参加者,提升学习动力。如在学习《荷塘月色》这一课时,笔者便将多媒体技术引入课堂教学中来,将图片、文字、声音融于一体,为学生再现课文中所描绘的月色下的荷塘,将学生带入美的境界,加深学生的学习记忆。
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高中语文课堂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 在传统课堂上,教师教授知识的最主要方式就是师生对话,即教师将知识点传授给学生,学生在课堂上积极讨论,踊跃回答教师的提问。但是无论教师的讲解有多么细致,学生回答如何踊跃,受制于这种口耳相传教学方式的知识即时性,课堂的教学效率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利用多媒体技术开展高中语文教学则可以彻底改变这种教学弊端。教师可以自主选择和本次教学相关的教学内容,借助多媒体工具开展高密度的知识讲解。如教师可以将本节课所讲知识提前制作成幻灯片课件,等到讲解时一边向学生展示幻灯片,一片向学生讲解,加深学生的认识和理解。
多媒体技术在高中语文课堂的应用有助于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黑板和粉笔是教师开展课堂教学的主要工具,教师通过在黑板上书写板书向学生理顺课文线索、勾勒课文重点,板书书写被认为是教师教学中最沉重的工作之一。借助多媒体工具开展教学则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教师可以在课前将教学重点打到课件上,上课时讲到何处就将相对应的幻灯片点开,减轻了书写板书的重任。
3 多媒体技术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使用的误区及注意事项
有相当一部分教师认为使用多媒体就是实现了教育的现代化 实现教育的现代化是我国发展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多媒体技术只是现代化的一种表现,但是并不是说使用多媒体技术就是实现了高中语文教学的现代化。
随着多媒体工具在使用中便捷性的彰显,越来越多的教师在教学中离不开多媒体工具 多媒体工具是教师进行正常教学的一种方式,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指导的仍旧是教师,教师不应当让多媒体处于喧宾夺主的位置,而应当正确合理地使用多媒体,让其为高中语文课堂的有效教学发挥积极的正面作用。
多媒体工具用于教学中的一个主要表现就是多媒体课件的制作 教师对知识的讲解以及学生的知识学习都是通过多媒体课件进行的,但是当前仍有一部分教师在课件制作方面存在不足,伴随着课件制作知识不全面、制作不熟练等问题同时存在的是教师直接从网上下载课件进行使用,对课本、教参的研究日渐不熟练,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有欠缺。
重视技术、轻视内容是当前高中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语文教学应当以语言和文学为主,多媒体工具是解析语言和文学的工具,是将语言知识和文学知识传递给学生最便捷、最直观的工具。利用多媒体工具虽然可以激发学生学习高中语文的兴趣,但是却将语文知识弱化,学生对语文的感知能力、阅读能力和想象能力都变弱,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因此,对于语文教师来说,既要看到多媒体技术的使用对课堂教学带来的正面作用,也应当重视多媒体技术在使用中出现的负面影响,趋利避害,让多媒体技术为高中语文教学带来更多益处。
参考文献
[1]程一凡.我国高中语文教育的现状、症结与出路[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4).
[2]吉彩娥.多媒体技术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资讯,2008(35).
[3]尤日和.现代教育技术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信息技术教育,2006(12).
[4]何勇.多媒体技术辅助语文教学的利与弊[J].语文教学通讯,2005(15).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13-0256-217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13.079
高中语文微课教学,与平常的说教课形式不同,其主要通过视频的方式,记录教师怎么讲一个教学内容或教学要点,完整又简练地呈现出来,这对于高中语文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水平要求相对较高。而且,微课也可以让其他教师共同观看,然后互相学习和借鉴,对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专业素质和课堂教学质量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高中语文微课教学的主要特点分析
第一,微课微而精致。微课虽然内容较少,但是十分精致,具有较高的学习价值和意义。而且,高中语文微课教学,对教师的多媒体技术操作水平要求较高,需要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将微课以视频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所以,高中语文教师应精心选择教学要点,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使教学效果最大化,实现教学目标。教师在制作微课视频时,需要注意教学流程应清晰,关注对教学难点和重点的突破与呈现,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理解语文知识,完成学习任务。
第二,微课微而厚重。高中语文微课教学虽然时间不长,但是整个教学过程围绕某一知识要点进行施教,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利用微课进行教学,语文教师可以将知识要点进行深入剖析、讲实讲透,能够突出教学内容的核心部分,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注意力能够高度集中,并将精力全部用在学习语文知识重点方面,以此提升学习效率。在高中语文微课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目的十分明确,目标性极强,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强化学习效果,从而促进高质课堂的生成。
二、高中语文微课教学高质生成的对策
(一)微课视频的选择要点应恰当
对于高中语文微课教学来说,不少教师面临的一大难题是如何选择恰当的教学要点。语文课程不同于理科知识可在微小而短的时间内就可以解决的知识要点。在大部分情况下,课文都是以语言文字的表达作为载体,难以将这些长篇课文划分为多个微课教学内容。事实上,高中语文教材中所选取的课文,都是由多个知识点相互连缀而成的。比如,在小说类的课文教学中,高中语文教师可以将小说分为故事人物、环境和情节等若干个知识点,而对故事中的人物又可以进行深入分析,分析他们的身世、背景、性格、相貌和动作等,或者是抓住某一方面进行重点研究。再如,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制作微课视频,可以选择的要点更多,诸如实词、虚词、词类活用、通假字和句式等。不管选择什么语文知识要点,教师都应根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疑惑的地方,通过微课教学帮助他们释疑解惑。
(二)微课视频切题应迅速而准确
由于微课时间较短,一般不超过十分钟,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在运用微课教学模式时,要想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实现教学目标,在知识导入环节就应直接明了,在切入课题时应迅速,不能拖泥带水。教师在导入教学内容时,可以设置一个主题,然后引出课题;可以从之前的语文知识内容着手,或者是实际问题、生活现象;也可以设置悬念、疑问、开门见山等方式切入课题。教师在切入主题时选用的方法应讲究灵活多变,途径多种多样。但是无论采用哪个方法,哪种途径,都要求切入主题的方法与途径要有特色,能够引人注意。而且,在讲究方式新颖的同时,要与主题联系紧密。比如,教师在制作关于诗歌对偶句的微课教学视频时,在导入环节可以直接列举一些学生已经学习过的对偶句,开门见山地指出对偶句表现方法与表达优势,迅速切入教学主题,促使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
(三)微课视频坚持以生为本原则
在高中语文课程教育活动中,随着微课教学模式的出现,不仅可以保留课堂知识,还能够在课后为学生留下更多消化知识的时间。但是,问题在于微课与一般的课堂教学模式不同。在通常情况下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同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互动和交流,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与整体反应,随机应变,灵活调整自己的教学计划、教学方式,甚至是教学内容,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与情绪。在微课教学模式下,并没有真实学生的存在,高中语文教师不能随时随地调整学生的学习状态。这就要求教师在制作微课视频时应持以生为本的原则,从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出发,可以想象为在进行一对一的学生辅导,语调应亲切、平和,讲解思路应清晰,让学生在观看视频充分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重视。虽然微课中没有学生,但是教师的心中需要时时刻刻都装着学生。
(四)微课视频应呈现趣味性色彩
引言
随着我国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人们逐渐对核心素养有了一定的认识。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语文核心素养就是其在语文学科中的一种具体化,也是学生掌握语文这门学科的重要品格和能力。教学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而语文的核心价值也就是育人价值,进而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的根本就在于通过高中语文教育这种特有的方法培养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素质和能力,提升其语文核心素养,生活化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方式。将语文知识融入学生的生活,不单单能够使学生掌握理论应用于实际的能力,还能够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感受到语文的学习不再只是乏味的读书,同时体会到语文知识存在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利用学生有兴趣的生活实例为其营造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探究生活实例的同时掌握课本中的知识,且运用所学的知识合理的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这样不仅能够使学生学习的兴趣得到提升,还能够使教学任务得到有效的完成。因此,在当前教学改革中,生活化教学是改革的必由之路,同时也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
一、生活化教学的重要意义
首先,生活化教学能够有效带动学生学习热情;将生活化元素融入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能够促使学生自主的投入学习当中,进而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使其能够融入生活,真正的体会学有所用,使课堂学习的实用性得到提升。
其次,生活化教学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课堂教学的意义在于服务于生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融入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使学生了解存在于生活中的语文知识,进而开拓视野。
最后,生活化教学能够有效转变学生学习的方式;新课改要求高中语文教学应该把学生作为教学主体,且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以及自主探究能力,在此过程中教师只是起到教学引导者的作用。因此,生活化教学才能够使学生真正的成为教学中的主体,并且能够有效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通过生活化教学方式提升高中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有效性策略
(一)通过生活现象,导入新课教学
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应用学生熟悉且感兴趣的生活实例,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教学情境。学生学习的热情被带动起来之后,必然会将全部注意力集中在课堂的教学内容中。这时,教师就可以从教学情境中逐渐引出教学内容,使学生能够感受到语文知识在生活中的价值和意义,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欲望。为了能够使学生有效的建构所学的知识,教师应该将大量的生活案例应用于课堂之中,这样能够支撑学生知识的建构。这样,学生就能够对知识有着真实的体会,对知识的记忆也不会只停留在抽象的规律中。
例如,当课程进行到高中语文人教版教材中《林黛玉进贾府》一课相关内容的时候,为了能够使学生真切的感受到林黛玉进贾府时的情境,教师可以将多媒体技术引用到课堂教学中,在大屏幕上为学生播放红楼梦电视剧中关于“林黛玉进贾府”这部分内容的选段。当学生的兴趣被视频内容所吸引的时候,老师就可以成功的引出本堂课程的内容。并且提出相关的问题,同学们想要使问题得到解决就需要认真的学习课文的内容。通过这种教学情境的构建,能够有效带动学生学习热情,进而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二)利用生活资源,进行课程教学
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适当的开展一些课外教学活动,这样不仅能够使学生的知识得到增长、能力得到锻炼,还可以将活动中的内容当做生活化教学资源,应用于将来的教学过程中,使生活化资源的功能得到有效的发挥。通过课外实践活动,使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创新精神得到有效的提升,为将来步入社会从事创新类工作奠定扎实的基础。
例如,当课程进行到高中语文人教版教材中《中国建筑的特征》一课的相关内容的时候,教师就可以组织同学们到当地地标性建筑的地方进行参观学习,通过学生们各抒已见的探讨,对所参观建筑的特点进行总结。通过这种课外教学活动开展,学生的知识能够得到有效的增长,且学习能力也能够得到一定的锻炼,增长课外学习资源。
(三)联系生活实际,提升学生素养
在学生周边的生活中,与语文相关的知识内容随处可见,但学生往往却并不能发现它们,究其原因,就在于学生在思想上缺乏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自主意识。在生活中随处可见的语文知识中,就有很多具有一定的启发性和应用性,就能够将其转变成高中语文问题,让生活中的语文知识融入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生活化教学是改革的必由之路,同时也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
结论:综上所述,将高中语文课程教学和社会实践相融合,能够为语文新课改注入鲜活的动力。生活化教学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有效方法与途径。生活化教学的本质是来源于生活而奉献于生活,其并不是单一理解生活概念以及回归生活,而是利用生活中进行学习,运用生活中的场景将知识与实践联系起来,将探究问题作为指导,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使学生的思维品质与能力得到提升,进而提升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得到真正的实现。
【参考文献】
1.自主学习的概念
有学者认为,自主学习是不同于他主学习的一种学习方式,简单理解就是指学习者本身以主体的身份或具有主体意识参与到认知活动或是实践活动过程中,并不断发挥自己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的一种学习过程或方式。而高中语文自主学习的教学指导模式可以理解为在高中语文的学习中,不断培养高中生语文自主学习意识,独立完成语文课程的能力。学生可以发挥自己的意识和能力进行以自我为主导的学习方式。
2.自主学习的特点
(1)自主学习具有主观能动性
高中生自发地在学习上占主导地位,以主体的主观意识进行自我约束和自我学习。
(2)自主学习具有独立性
高中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凭借自己的力量去发现问题,然后找寻方法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自主学习。通过学生自己思考以后,用自己的能力自主解决问题,就是真实的能力,因为教师是没有办法代替学生去思考的,这在高中语文学习中也是一样的。
(3)自主学习具有不同步性
高中的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带领学生统一进行学习,保持学习进度的同一性,但是在这样的模式下会带来学生学习效果不同步,因为学生自身的接受能力有强弱,所以在自主学习的教学指导模式下,学生就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强度。
二、高中语文自主学习的教学指导模式的必要性与意义
新课改自启动以来,迅速上升为教育界的新话题,并展现出了覆盖全国各地的态势。这种火热的新课改气氛,在一定程度上给国内的传统教学模式带来了沉重的一击,但就目前国内的教学现状来看,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仍然是存在的,这说明了当前教育在适应新课改方面仍有一段艰难的路程要走。
国内的升学压力越发严峻,高中的教学问题就越发成为了学生和家长的关注焦点,在新课改的形势下,教师不仅要满足学生对于升学的种种要求,同时还要紧追新课改的步伐,可谓是举步维艰。高中语文的课堂教学同样也陷入了这样的局面之中,一个问题的出现,总会引来各界的关注,接下来不可避免的就是关于在新课改背景中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策略的一些探究。
一、新课改的核心理念
新课改既然是我们讨论问题的背景,那么首先应该了解的就应该是新课改。新课改的核心理念中重要的内容就是“以人为本”与“回归生活”。顾名思义,在教学活动中重视“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将课堂的主体地位归还给学生,充分调动起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而“回归生活”则是指教师的教学内容应该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在一起,让学生达到学有所用的目的。当然这两点理念并不是新课改全部的内容,但可从侧面反映出新课改的整体概括。新课改是以解放学生的思想为主,将课堂教学的中心和主体转移到学生那里,以此来解放学生的求知欲,让他们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
二、新课改背景下,有效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策略
高中语文的文本内容和学生以往接触到的语文知识显然是不同层次的,进入高中学习之后,学生开始摆脱了启蒙阶段的学习,进入了一个新的学习高度。这个时期,对于学生而言,具有很大的挑战性。就语文这门学科来说,高中阶段的语文知识主要具有人文性与生活性、综合性与复杂性、总结性与选择性的特点,与小学和初中阶段的内容相比,减弱了对知识的记忆,增强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以及规律的总结,教学重点的改变,必然会导致教师教学方法的改变。对此,笔者就和大家来谈谈关于新课改背景下,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具体方法。
1.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批判继承
传统教学模式在国内存在了很长的时间,影响可谓是根深蒂固,甚至直到现在,在教学中仍占有着一席之地。但存在的即为合理的,既然传统教学模式在国内的教学中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那就不可否认它的优势存在,它在一定程度上对国内教学的发展也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因此,虽然新课改已经席卷了全国,成为了一股不可阻挡的潮流,但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我们应该坚持批判继承的态度,对于其中积极合理的成分加以吸收,其余的消极部分则要丢弃,这才满足新事物的发展规律。比如,高中语文传统教学模式中,主要是以教师讲解、学生听讲、学生记忆的方式为主,虽然这种教学模式过于单一,但不可否认的是这对于学生的知识记忆是很有效果的,当然学生对于知识的记忆也同样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任务之一。因此,虽然新课改强调课堂教学模式的多样化,但不得不承认,以重复的模式来加强学生对于知识的记忆也是很重要的。为此,在新课改的背景下,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在主张教学模式多样化的同时,还应该积极吸收传统教学模式中的合理成分,从而达到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目的。
2.营造出高效活跃的课堂氛围
为学生创造一个高效活跃的课堂氛围,是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的首要前提,只有使学生拥有了良好的学习氛围,才能诱发出学生潜在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带领他们融入课堂教学的氛围中。比如,教师可以采取巧妙导入课文的形式来活跃课堂氛围,导语设计的好坏往往关系到课堂教学效果的优劣,教师可以根据所学的文章来选择不同的导入方法,音乐导入和故事导入是常见的两种导入新课的手段,当然也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另一方面,教师也可以利用创设教学情景的手段来活跃课堂的氛围,在高中语文的课本中,很多文章是与作者潜在的情感息息相关的,学生在理解上有很大的难度,如果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出一个符合课文思想感情的教学情景,那么就大大促进了学生的理解,同时也可以活跃课堂的氛围,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
当然类似于上述的活跃课堂教学氛围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在未来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在教师的不断探索中,一定可以出现更多更加有效的方法。
3.积极落实学生的课后自辅
教师每上完一节课,总是习惯布置一定量的课后作业,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本意是要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主动完成课后作业,从而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在如今现代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前提下,很多学生也都已经开始接触到网络。利用这个契机,教师可以在布置课后作业的时候,尽可能跟上时代的步伐,以此来充实学生的知识,拓宽他们的知识面。课堂中的知识仅仅只是为学生提供了课本中的知识,但学生是最终要走进社会,成为其中一员的,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跟上时展的步伐,让学生在网络中寻找与学习相关的知识,满足自身的发展需要。虽然这项属于课后的学习任务,但这仍属于课堂学习的范畴,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课后的落实工作也是必不可少的。
三、结束语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为积极落实新课改的核心内容,在进行着很多方面的探索,寻找到了很多积极有效的方法。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在新课改核心内容的引领下,也在进行着一系列的探索,对学生和教师都提出了不同的要求,相信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深入,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一定可以呈现出不同的发展态势,课堂学习效率一定可以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3-0113-01
高中学生学习语文已有九年的光阴,在文化知识方面的积累也比较丰富,语文阅读能力和语言的组织表达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而且高中学生渐渐步入成年,身心发展慢慢走向成熟,探究性阅读教学的实施可以更好的让学生得到锻炼,提升学生阅读理解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高中语文探究性阅读教学方式的出现顺应了教学改革的新潮流,在不改变语文教学本质的同时创新了阅读教学的模式,具有很强适应性和推广性。
1 对高中语文探究性阅读教学的认识
阅读的探究性教学就是语文教师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以学生所使用的语文教材为蓝本,根据课堂阅读教学的实际场景,有针对性的组织学生进行自主探究阅读的一种教学模式。高中语文探究性阅读教学要求学生与课本教材进行深入的对话交谈,从理解教材表面的文本意思逐渐深入,从而感受阅读中蕴含的文化底蕴,理解教材作品的精神内涵,使学生的语文文化修养进一步得到提高。探究性阅读教学需要教师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引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主动的发现问题,自己尝试独立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以此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对探究性阅读普遍存在着认识上的误区,片面的认为探究性阅读教学就是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围绕着教材的某一个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并根据自己的理解寻找问题的答案。高中语文探究性阅读教学首先要改变教师认识方面的误区,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阅读教学。
2 高中语文探究性阅读教学的特点
2.1探究性阅读教学的主体性
高中语文探究性阅读教学首要任务就是要分清教学主体,找准学生在探究性教学活动中的重要地位。学生被动接受教学知识的教学方式显然已经不再适应探究性阅读教学的要求。在传统的教学理念中学生只是被当作课本知识的装载体,教师讲解的课本内容需要全部接受不能带有任何自己的感彩。探究性阅读教学彻底地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学主体的地位,真正的做到以学生为主体,鼓励学生积极的发现阅读教材中的问题,主动提出解决方案。
2.2探究性阅读教学的探究性
探究是高中语文探究性阅读教学的首要任务,探究是人类认识新事物、了解世界的最基本方式之一,通过探究人类可以更加清晰、客观地认识世界,发现最真实的自己。以前的阅读教学中教师是课堂教学的霸主拥有绝对的话语权,学生则更像是承载知识的容器,没有任何的异样观点,这种教学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学生阅读的自由权和思想观点的交流权。在高中教师的眼中高中生依旧是一个思想不成熟,无法进行独立思考的孩子,为防止学生在阅读方面存在学习困难,力求为学生清除学习中可能出现的阻碍因素,从而令学生体会不到阅读教学中探究的乐趣与成就感,阅读教学活动无法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
3 高中语文探究性阅读教学的实施方案
3.1设立探究性阅读教学的情景氛围
传统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读、念的教学方式过于呆板,无法激起学生对于阅读的学习兴趣,探究性阅读教学正好弥补了传统教学存在的不足,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和对新鲜事物的求知欲开展阅读教学。探究性情景教学能够激发学生对参与阅读教学的强烈欲望,树立学生探究性阅读的意识,从而使阅读教学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探究性情景教学需要在和谐的课堂中进行,学生与教师之间呈现出一种融洽的教学气氛,给予学生自由发表个人观点的机会,引导学生采用跳跃性的思维方式。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探究性阅读教学需要从学生的兴趣爱好着手,借助于学生的好奇心促使学生参与探究性学习活动。高中语文教材的内容多选自于经典名著的片段,在进行探究性阅读教学开始前可以对课本的内容进行相应的补充,指导学生准确地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例如,对于一些特别著名的文章会有多个版本的解读,就像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教师在进行探究性阅读教学时可以将不同的解读观点罗列出来与学生进行分享,拓展学生探究的思路,选择自己赞同的思想观点。
3.2探究性阅读教学中师生的互动与交流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3.10.104
作为课堂教学环节的重要补充,语文作业在整个语文的教学活动中至关重要,它不但是教师检查学生学习成果的主要工具,也是巩固学生学习成果的有效途径。过去高中语文教师设计作业的时候,基本上就是靠题海战术,把充满人文气息和艺术美感的语文完全埋没了,也极大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新课程标准下,高中语文教师应转变作业设计的理念,重视引导学生的学习方向、建立正确的学习方法等。作者在文中分析了过去语文作业设计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新形势下进行语文作业设计应遵循的新原则。
一、过去作业设计存在的问题
1.内容单调。
长期受到应试教育思想的束缚,高中语文教师总有这样的认知:课堂教学才是最为重要的教学行为,最有收效;至于作业只是一种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的课后自学任务而已,没有必要太花心思去设计。我们暂时不提语文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时传递的信息如何枯燥和单调,单看学生的实际知识接收情况,他们在根本没有完全消化教师教学内容的时候,就被教师强行塞给了很多作业,而且基本上就是数量巨大的练习题。这样非但不能帮助他们巩固语文知识,反而会严重打击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2.形式刻板。
实际的教学中,高中语文教师在给学生设计作业的时候,很少考虑训练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等,基本上就是要巩固学生对语文知识的记忆。因此,很多教师的作业基本上都是书面形式的,很少会有口头作业,让学生自己亲身实践的作业就更是凤毛麟角。这样的作业就算做得再多,也无法帮助学生培养正确的学习态度、提升运用语文知识的技能、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刻板枯燥的模式化习题根本无法提起学生进行深入研究的兴趣,大量的练习将色彩斑斓的神秘语文国度变为了毫无生气的习题沙漠,严重割裂了语文与生活之间的和谐关系。
3.不具有针对性。
高中语文教师在设计作业的时候,很少考虑学生语文基础上的差异,给所有学生都安排同样的作业,导致基础好的学生很轻松就完成了作业,基础差的学生熬到三更半夜也做不完作业,这样不分对象盲目安排作业的做法,对学生的实际学习其实并没有什么帮助。虽然我们提倡教育应该因材施教,但是在设计作业时候却并没有用同样的想法,所以导致语文教师自以为给学生的作业能够巩固他们的知识,其实只是让语文作业沦为被学生排斥的功课而已。
4.评价方式单一。
高中语文教师进行作业评价的时候用的字词并不多,无非就是优、良、合格、重做等。这样简单直接的作业评价方式,丝毫也起不到激励学生的作用,只会导致基础好的学生止步不前、基础差的学生彻底丧失信心。语文教师只将注意力放在了学生是否如期的完成了全部作业,根本不关心学生做作业的过程。因此,那些单调、毫无情感的作业评价对学生来说没有任何激励意义,也无法提起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而“重做”这样的评价更会严重打击学生的学习信心,严重的甚至会放弃对语文的学习。
二、作业设计的新原则
新课程标准要求:语文作业的设计应将课本中的语文知识和外面的世界紧密相连;让知识走出课堂,走进生活;有效融合不同学科的知识,使作业真正发挥培养和训练学生综合语文能力的作用,改善他们的语文学习精神氛围。所以,高中语文作业设计应遵循以下新原则:
1.开放原则。
高中语文作业设计时应遵循的开放原则,具体指的是:(1)设计出内容开放的语文作业,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作业的选择;(2)作业的形式保持开放,即不一定非要是书面作业,只要能帮助学生巩固语文知识的健康形式都可以;(3)作业并不设置标准答案,实际的答案是富于开放性的,而不是过去那种非此即彼的封闭形式;(4)作业的评价方式开放,进行多元化的综合评价。这样可以顾及到各个层次语文基础的学生,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拓宽他们的语文视野,为将来的学习
好基础。
2.创新原则。
新形势下的高中语文教学,应该重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训练和培养,由过去的保守式教育转为创新式教育。针对语文作业的设计来说,就是要求教师提升对学生语言运用能力训练的重视程度,并在训练的过程中推动他们的创新思维。不过,这绝不代表重现式作业就没有必要了,这种形式的作业可以有效加深学生对语文知识的认知、帮助学生记忆知识的要点,还是非常有意义的。应用的同时,教师需要进行一定程度的创新,关注学生语言创新思维的发展,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作业的创新主要就是通过作业让学生表达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训练他们逻辑思维的严谨性、周密性以及流畅性,进而提升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3.趣味原则。
各种研究都已经充分表明“兴趣是最佳的学习推动力”,高中语文教师需要将知识以生动、科学的方式展现给学生,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对于那些教师设计的有趣作业,学生会充满动力的去完成;之后再收到来自语文教师的有趣评价,他们会更加喜欢做语文作业,甚至期待教师快点布置新的作业。
4.发展原则。
这个原则主要是针对作业评价来说的,高中语文教师评价作业的时候,不但应该重视学生的实际成绩,还应该多留心学生的综合潜能,摸清学生的真实需求,帮助他们认清自己,相信自己。
随着新课标改革的不断深入,新的教学模式与新的教学技术层出不现,高中语文教学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转变了教学观念,“微课”成为当下高中语文教学中广泛应用的教学方式。它不仅有利于提高教师教学质量,还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受到广大师生的青睐。
一、关于高中语文教学中“微课”的概述
“微课”重在于“微”上,具有明显的目标明确、针对性强和教学时间短的特点,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一知识点进行单一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方式。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主要是针对其实践教学进行研究定义的,具体表现在教师围绕知识点,利用教学视频等现代教学技术进行的教学内容讲解。在现阶段的高中语文教学中,“微课”教学方式还处于课程应用的初级阶段,虽被教师和学生广泛接受,但在实践运用中还需教育工作者加大研究。
二、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微课”的应用价值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微课”的应用不仅发挥了其自身的优势,还在课堂上创设了资源的小环境,更易于学生接受教学内容。尤其高中阶段的语文知识“百花齐放”,更应发挥学生的自主性,通过“微课”进行思维的拓展,为学生创建想象空间,提高学习能力。
“微课”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以短小精悍而得到广泛应用,其最直接的价值就在与对语文课堂教学内容的导入,使学生直接进入到教学主题上。常言道,好的开始注定会有好的结果。利用“微课”在课堂的开始进行导入,创设良好的课堂环境,不仅激发了学生探究教学内容的心里,还能够集中学生学习的注意力,为接下来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例如,在《红楼梦》中,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引入一段《刘姥姥进入大观园》的视频片段,将学生带入到红楼梦中,然后在讲解红楼梦知识,学生会更感兴趣,会更易于理解。
三、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微课”应用的有效策略
虽然在其运用出现了一些问题,但教育工作者可以根据自身教学特点加以改善。本文借鉴一些教育工作者的经验,提出以下的有效策略:
(一)“微课”内容要简而精,要足以引起学生兴趣
高中语文教师在制作“微课”时往往会出现多而杂的现象,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制作简而精的“微课”,发挥其价值,引导学生进入课堂状态,集中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更可在四十五分钟的时间内向学生展示更多的内容。教师在利用“微课”时,一定要注意“微课”内容的选择,一定要符合学生的学习需要,足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微课”在语文课堂上充当兴奋剂的作用,让乏味的课堂充满生机与乐趣。
例如,语文课本中《六国论》一节,学生对古文的理解存在一定难度,更因其复杂的历史背景、主题思想难以琢磨等问题,使得学生课堂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师在授课时,先根据教学内容简单介绍文章的历史背景,然后让学生诵读一遍。针对于学生难以理解的词句进行“微课”教学,让学生通过简短的视频来理解。最后在总结全文的中心思想,学生更易理解。这里开展的“微课”教学,不仅活跃了课堂氛围,还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更使得教学任务顺利的完成,实现教学目标。
(二)用“微课”代替作业,转变巩固学习成果方式
高中语文知识多而杂,在短暂的课堂时间内很难囊括全部知识点,这就需要布置作业来完成学习,并对课堂学习成果进行巩固。教师可以转变之前的课后布置作业的方法,通过“微课”视频来观赏学习内容,完成课后作业,更能对语文知识进行课外扩充。在学生利用“微课”来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教师还能够达到监督指导的目的。
例如,高中语文教材中《雷雨》这篇课文,四十五分钟的课堂时间不能让学生对课文产生一个比较完整的理解,需要学生利用课下实践进行补充学习。教师可以制作一个雷雨话剧的“微课”视频,让学生课后进行观赏,然后写一下心得体会与大家分享。这样不仅使学生愿意完成作业,而且在观看的过程中还掌握了语文知识,更因为“微课”的短小而减轻了学生的作业压力。
四、结语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我们生活已经进入了“微”时代。教育也要紧跟时代的步伐,转变教学观念,迈进教学的“微课”时代。“微课”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应用价值已经被教育界认可,它取得的效果更是显著的。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一定根据教学内容制定符合学生的学习需要的“微课”,以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为最终目标,尽量改善课堂上出现的教学问题,实现教书育人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10-00-01
在全面追求有效教学的今天,深度备课已成为语文教学中的一个热门话题。语文作为当代高中生必须掌握的最基础学科,随着其突出地位和重要作用的日渐提高,因不同于其他学科的备课要素和独特的教学特点,其对深度备课的要求越发强烈。我在教学实践中,深刻地体会到深度备课对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性。因此,浅谈一下对高中语文教学深度备课的认识。
一、什么是高中语文教学的深度备课
高中语文教学的深度备课,是指高中语文教师以充分研究教材为前提,最大限度地开发一切可利用的教学资源,挖掘教材的深度,拓展教学的广度,提升教学的高度,以实现有效教学的目。深度备课的关键是挖掘教材的深度,重新组织教材,开发课程资源。这一点,在高中语文学科中表现得最为突出。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没有深度就没有趣味,没有广度就没有吸引力,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如果把自己局限在教材本身那一点东西上,不做教材的拓展、补充和重组,就会使教学停留在表面,不能引领学生突破表面的荫蔽从而获得深入的内容、深奥的知识和深刻的思想。所以,高中语文教师必须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对教材进行加工创造和拓展补充,使之真正成为切实有效的教学资源。
二、怎么样实现高中语文教学的深度备课
高中语文的内容是深刻而庞杂的,高中语文教学的过程是艰辛而复杂的,高中语文教学深度备课的实现绝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需要遵循必要的原则,采用必要的方法,完成必要的任务。要真正实现高中语文教学的深度备课,必须做到以生为本,以用为标,以实现有效教学为最终目的。
全国小语会理事长崔峦说:“语文教学一定要删繁就简,要返璞归真、简单实用,提倡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这说的就是以生为本、以用为标的道理。以生为本,就是要贴近学生的实际学习需要,关注学生的需求;以用为标就是要依据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突出语文的特色,构建简约、实用的高中语文教学,使教师在实用中教,让学生在快乐中学,真正开创有效的教学境界。
研读文本是实现高中语文教学深度备课的核心。“文本”就是教材。教材中的课文是语文教学的内容载体,博大精深,奥妙无穷,是一座无形的精神宝库,全部的教学内容都隐含在课文当中。因此,教师只有用心研读文本,才能领略语文的美丽,达到陶冶心灵的境界。
(一)实现高中语文教学的深度备课,首先要正确解读文本
所谓正确解读文本,并不是指理解课文的字、词、句、篇、手法、技巧等基础的东西,而是要能正确地把握文本的价值取向。要实现这一点教师就要真正“钻进去”,要综合课文的教学内容,立足学生实际、学识层次,提炼出课文的精髓。如本人在教学获得海明威诺贝尔文学奖的名篇《老人与海》一课时,关于主人公桑地亚哥老人的形象意义的把握时,曾采用深度备课的方法,钻进文本中去,提炼价值取向的精髓。我感觉,单纯把老人的形象意义定位为人类永不言败的精神教给高中生是不合适的。老人对大海既依赖又斗争的关系就是人与社会的象征;老人最后也没有实现作为渔夫的角色价值,正是现代人在社会中难以实现自己价值的生活境遇的反映。而老人最难能可贵的地方,就在于他面对困境选择了行动而没有退缩。这才是文本真正的价值取向所在,应该在充分考虑高中生认识需要的基础上,传递给他们这个高度的把握。
(二)实现高中语文教学的深度备课,还要多元化解读文本
文本是一座精神花园,不仅有开在枝头的迷人的鲜花,还有点染大地的茵茵的绿草。教师把学生带进这座“花园”,就要让学生既嗅到鲜花,又赏到绿草。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应该以开放的心态去备课,多元化地解读文本。如本人在备《雨巷》一课时,对于“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这一意象的理解上,就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从学生思维的多向性出发,做了深度的研究。最终确定了孤高美丽的代表、忧愁的化身、高洁美好的理想、稍纵即逝的梦幻、暂时的心灵安慰、朦胧幽深的美感、永久的怀念、无限的惆怅等多种理解,教学中也采用了这种多元化的解读方式,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化理解,扩展了文本的内容范围,收到了有效教学的效果。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组织方法不是单一的,但是最终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目的却是唯一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教学质量。本文将对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合作学习教学组织策略进行探究。
一、“独思、交流、共享”合作学习组织策略
独立思考、交流合作、信息共享,这是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所要遵守的基本原则。其基本步骤有:首先,教师要合理划分学习小组。学习小组的促成可以使学生学会合作学习,与小组成员不断交流的过程也是学生独立思考的过程,同时,学生还可以通过交流获得学习经验,有助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其次,教师要提供给学生学习方案。这是学生把握学习主体地位的关键点,也是增强独立思考能力的关键步骤;最后,小组成员的进行学结时,各组成员不同的学习心得会促使每个学生吸取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从而增强学习能力,形成良好的学习行为和习惯。
二、圈子式的合作学习组织策略
圈子式的合作学习,就是指教师为学生规定好学习内容的范围,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高中语文独立性很强,要求学生不仅要具备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还要求学生自主学习性很强。例如,学生在学习《鸿门宴》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先给学生一个“分析项羽和刘邦等人在宴席上各自的心理变化”的主题,然后让学生先通过自己的思考和认识展开合作交流式的学习。圈子式的合作学习组织的根本目的有两个:(1)培养学生带着任务去学习。学生可以带着教师设定好的主题深入文章加以研究,这会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变得更加有目的性、方向性,学生更能明白到底是在学习什么;(2)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高中语文的学习更具有探索性,学习难度更大,因此,学生在学习高中语文的过程中更要激发积极性和自主学习能力,让小组学习模式成为学生合作学习的平台。
三、“已知―未知―建构”的合作学习组织策略
“已知―未知―建构”的合作学习,实际上就是在已知的知识基础上,学生对未知知识体系进行探索,从而构建出另外一整套知识体系。我们同样以《鸿门宴》来解说这种合作学习模式的重要步骤和关键点。
首先,教师为学生设计教学任务表或者知识点图表。这些图表或者表格中主要以“已知、未知、建构”三大项目来构成,使学生在巩固已知知识、探索未知知识、自主构建知识体系的过程中合作学习、交流学习,从而完成对新的知识体系的探索与研究。
其次,学生在完成新的知识体系的构建后,要指导学生将知识体系植入表格或者图表中,重在理清《鸿门宴》中的人物关系和整篇文章的中心思想。
再次,教师要时刻注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动态,随时对学生学习中的不足之处加以指导,保证学生有正确的学习方向。
最后,学生在做完全部教学任务后,小组内的组员要交流心得,做好总结,吸取其他适合自己使用的学习经验,帮助学生进行自我提高,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
综上所述,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合作学习教学是适应新课改条件下的新的教学方式,其组织策略的多样性将在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增强学生合作交流能力方面起到重要
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