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12 09:34:06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传染病预防健康教育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2-1089-02
一般来说,健康教育在传染病预防监控上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经常性的健康教育,另一方面是专门应对突发疫情的健康教育。在防治传染病上面,我们必须要坚持以预防为主的治疗原则,经常性的进行健康教育,对于传染病而言,这是一项最为基本的预防措施。因此,我们需要在全社会范围之内,积极地动员全体社会成员自觉进行预防传染病的健康教育,对相关的传染病知识做到基本的了解,最终使广大的群众能够客观地看待各种传染病,并且能够在发病的时候做出正确的处理。所以,我们现在所说的健康教育就是指,通过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将危害健康的不良行为逐渐改变行为。接下来,笔者将就健康教育在传染病预防控制中的相关作用和探讨做出如下综述。
1 传染病预防控制当中,健康教育的目标
在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当中,我们对于健康教育的目标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说,一个是从经常性的健康教育方面说起,另一个是从应对突发疫情的健康教育方面说起。首先是经常性的健康教育,这需要我们进行深入而又广泛的经常性健康教育工作,对相关传染病的一些基本知识进行普及,这能够使广泛的群众对传染病相关的预防方法做到基本的掌握,还能够使其养成良好的习惯,注意个人卫生,讲究公共卫生,最终建立起卫生而又环保清洁的大家庭,从而减少传染病的传播和流行,降低传染病的发病率[1]。
第二是应对突发疫情的健康教育,在这一方面,我们需要在疫情突发的期间做好一定的工作。要将城乡群众的自我保护意识与自我防范技能提升起来,需要使公众理解政府对社会传染病的防治工作,在帮助群众预防方面,我们要积极对群众进行引导,帮助他们采取正确的手段和方法对传染病进行预防,在最大程度上消除群众的恐惧心理和排他心理,在做好个人卫生和防御工作的同时,也要鼓励群众同相关的医疗机构进行配合,及时地发现并隔离相关的病人,这样就能够避免疫情进行进一步的蔓延,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对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进行保障,最终起到维护社会安定的作用。
2 传染病预防控制当中,健康教育的原则
在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当中,健康教育需要遵循以下三点原则:①要遵循群众性的原则。在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中,健康教育需要因人制宜、因时制宜、因地制宜,所以最先要做的就是必要的调查和研究工作。我们需要了解当地群众对于社会、医学以及心理上的需求,从而对其进行通俗易懂,由浅入深的健康教育,要特别注意避免使用那些生涩的名词和术语。举例而言,在新疆这样的少数民族,我们的健康教育就需要尽力达到雅俗共赏老少皆宜,需要注意民族的习惯,需要尊重民族的特点等[2];②要遵循科学性的原则。这里所说的科学性就是说健康教育一定要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需要恰如其分、实事求是地对相关的群众做出健康教育,避免片面性或者形而上学的观点发生,不能夸大更不能缩小事情的情况和危害。比如艾滋病,目前我们还没有相当有效的治疗药物和方法,但是其传播途径却是很清楚的,所以我们只要对受众讲明这些,他们就能够自觉的遵守了;③要遵循感染性的原则。对于传染病预防和控制当中的健康教育,需要使其具备艺术感染力,最好能够进行一定的艺术加工,使语言和形象更加的生动鲜活,达到引人入胜的目的。
3 健康教育在传染病预防控制当中的作用探讨
3.1 健康教育在传染病预防控制当中所取得的效果 我们通过健康教育能够将相关的传染病基本知识以及提高人体免疫力的相关知识传授给受众群众,最终将预防的效果更好的满足。举例而言,艾滋病在目前尚且没有相当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手段,但是我们却知道这种疾病的传播途径和传播方式。所以,对于该疾病的健康教育工作,我们主要可以通过知识教育和切断传播途径的方式来进行[3]。
3.2 健康教育在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中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对传染病的流行和发生进行预防和控制能够在很大的程度上减轻社会的经济负担,将健康教育作为主要内容的传染病预防工作,对脊髓灰质炎、百日咳、麻疹以及乙型脑炎等传染病做出了主要的预防。在过去的二十年里,有资料显示,它一共减少了发病患者1.9亿人次,减少了131万人因为传染病而死亡,因为传染病所花费在医院的住院费用直接减少683万多元人民币。在很大的程度上保证了我国人民群众的健康和安全,提高了我国人民的生活质量,不仅仅收获了必要的经济效益,也收获了一定的时间效益。
3.3 健康教育提高了全社会对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的参与意识 在对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中,健康教育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首先是对于领导层面,具有开发作用,能够使政府在人、财、物、力等方面予以莫大的支持,其次也能够获得和协调各个部门对于该项工作的支持,还能够将广大群众的自我保健意识提升起来,充分地调动了全社会各个阶层人事的参与,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4 结 论
本研究主要对健康教育在传染病预防控制当中的作用的相关问题展开了探讨和分析。经过综述和分析,我们也可以得出健康教育在传染病防控当中所起到的作用,取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保障人民生命健康方面发挥了比较关键的作用。
参考文献
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离不开健康教育。为有效地防止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要求人们懂得实施预防控制措施的必要性和最佳时机及方法,也要求人们了解影响传染病发生和流行的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有一定的健康知识水平和自我保护能力。在我国,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是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主要职能之一。在美国,健康教育与公共卫生监测、疾病调查等一道成为传染病控制的主要措施。健康教育在传染病预防控制中所发挥的作用及取得的显著的成果 ,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
1 传染病健康教育的作用
1.1 提高人们的卫生防病知识,改变人们的不良行为 健康教育可以帮助人们掌握基本卫生防病知识,改变不卫生行为和习惯,减少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
1.2 提高全社会的参与意识 我国于2000年实现了消灭脊髓灰质炎的目标,在这项工作中,健康教育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首先得到了领导层的重视,把消灭脊髓灰质炎作为一项政府的工作目标,在人、财、物和预防措施的实施中给予了大力支持;其次是协调了各有关部门对此项工作的支持;再次是提高了群众的自我保健意识,在脊髓灰质炎疫苗接种中,得到了家长的密切配合。艾滋病在目前还没有特效的预防手段 ,但是通过切断传播途径知识的教育可以起到良好的预防效果。儿童腹泻病主要是由病毒、细菌等引起的肠道传染病 ,在我国 5岁以下儿童每年有2亿人次感染急性腹泻。没有疫苗之前 ,主要是通过健康教育 ,提高儿童和家长的卫生知识水平和健康行为来预防。事实证明健康教育 ,在儿童腹泻预防控制中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3 降低发病率,提高就诊率和治疗率 有文献表明通过健康教育,5岁以下儿童两周腹泻患病率由12・49%降到3・33%健康教育能提高结核病的发现率,健康教育后实验室直接涂片检查人数增加64%,新发现的涂片阳性肺结核病例数增加52%。Angelillo IF等报道,通过对护理人员开展健康教育,可以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健康教育是控制医院内血源性病毒如艾滋病和乙肝病毒等在患者和医生之间传播的主要措施之一。
1.4 减轻社会经济负担 我国开展的以健康教育为主要内容的计划免疫工作,通过对麻疹、脊髓灰质炎和百日咳等6种传染病的预防,在过去的20年里,减少发病2・8亿人,减少死亡324万人,仅直接减少住院治疗费用达364亿元人民币,成功地保护了儿童的生命与健康,提高了我国儿童的生存质量,赢得了世界的赞誉,取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5 消除恐慌,维护社会秩序 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的整个过程中,良好的健康教育工作可以减少甚至避免社会动荡的出现。在事件刚出现时,健康教育能及时地让公众了解相关信息,起到预警作用,提高人们的防范意识;在事件发生过程中,健康教育可以使公众对于事件的发生和发展有进一步的认识,了解正确信息,了解预防和自我保护的知识,有利于政府和相关部门建立起群防群治的社会机制;在事件结束或接近尾声时,健康教育可以帮助受到冲击和影响的人群从疾病、伤害或其他特殊状态下尽快恢复过来,重新回到正常的社会生活中。2003年“非典”流行初期,由于人们对该病缺乏正确的认识和了解,曾出现了过度的恐慌。随着认识的不断加深,并动员全社会力量开展空前的健康教育,恐慌现象及时得到了消除,维护了社会稳定。
2 传染病健康教育的内容
2.1 传染病的基本知识 即各种传染病的一般临床表现,流行病学特点,主要危害,必要的疫情和预测预报情况,使大家对传染病引起警觉且具备必要的预防知识。了解针对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预防控制知识。要教育公众正确对待传染病患者,防止对常见、多发传染病患者隔离的轻视和麻痹,而对病死率高、少见传染病和感染者的恐惧倾向。如对待痢疾患者,隔离意识差;而对艾滋病感染者或患者恐惧害怕,这方面应该加以引导和教育。针对不同类型传染病传播途径,教给大家相应的预防知识。
2.2 公共卫生道德及改变不良风俗习惯教育 很多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与不良的卫生行为及风俗习惯有关。因此,这两方面的教育也十分重要,通过教育逐步使大家养成良好的公共卫生道德,改变不卫生行为和习惯,减少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
2.3 消毒隔离和治疗用药基本知识 传染病与其他疾病的主要区别,一是有病原体;二是有传染性。传染期患者必须采取隔离措施。消毒隔离是管理传染源和切断传播途径的有效方法之一。
【中图分类号】R7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6-0324-01
健康教育是指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教育活动,促使人们自愿地采用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降低或消除健康的危险因素,降低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以促进和维护健康、提高生活质量[1]。在医院传染病防控中,通过健康教育活动可以丰富患者的医疗保健知识,改变其不良生活习惯,有效的预防和控制传染病在医院的爆发和流行,维护患者的健康,保障医疗诊治工作的有效实施。
1 医院开展传染病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住院患者居住和活动比较集中,流动性大,预防疾病知识缺乏,卫生习惯和健康行为不稳定,加之患者健康状况差,病情复杂,抵抗力降低,在一定程度上给传染病的流行与播散造成了有利条件,使这部分人群成为传染病爆发和流行的高危人群。2003年非典暴发流行就发生在医院。在传染病流行中,高居首位且最活跃的可控因素是不正确的健康观念、不良的生活行为习惯。而健康教育能有效地控制传染病的传播与流行,所以通过健康教育改变人类不良生活行为习惯在传染病防控中具有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
2 健康教育在医院传染病防控中的实施
2.1 组织:成立健康教育领导小组,组长由院长担任,组员包括医政科、护理部、感染管理科、宣传部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医院健康教育工作由组长统一部署,形成各司其职、互相配合、相互促进的教育局面。
2.2 健康教育计划的制定:每年制定本年度健康教育计划,包括基本内容、时间、方式、课程安排等。根据季节、流行病学特点并结合当前传染病流行现状制定健康教育内容,做到每月都有不同的主题,根据实际情况增加健康教育内容。
2.3 健康教育的形式和方法:在患者中开展健康教育主要通过健康传播来提高患者的健康知识水平,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使机体获得良好的免疫功能。健康传播是指通过各种渠道,运用各种传播媒介和方法,为维护和促进人类健康而收集、制作、传递、分享健康信息的过程,是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重要手段和策略[2]。
2.3.1 群体健康教育:充分利用讲座、板报、宣传栏、条幅、广播、滚动屏、宣传折页、宣传画、网络等进行健康宣传和教育;召开不同主题不同形式的防控传染病主题宣传活动,开设专题讲座,开展健康知识咨询活动,提高患者的兴趣和传染病防控能力。
2.3.2 个体健康教育:包括就诊时面对面的健康教育及电话咨询服务,内容包括讲解传染病发病特点、传播途径、防控措施、用药知识等,提供进一步检查、治疗的建议,及传染病患者追踪随访。
2.3.3 开展健康教育半小时活动:住院患者每日要进行半小时健康宣教活动,将传染病防治知识列入医院宣教计划,并与实时传染病流行与防控情况相结合,及时调整和更新宣教内容,以确保宣教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4 教育效果评价和分析:在开展健康教育前后,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住院的患者为调查对象。在查阅有关资料后自编调查问卷,主要调查患者对常见传染病(甲流、肺结核、乙肝和艾滋病)基本知识的知晓情况。共发放问卷1000份,收回有效问卷948份,有效回收率为94.8%。开展健康教育前患者总体回答正确率只有36.78%。通过健康教育后患者防控传染病知识知晓率达到89.76%以上。全面开展健康宣传,尤其是开展健康教育前后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体会
3.1 医院健康教育对传染病防控效果显著:自笔者所在医院开展健康教育后,患者健康习惯明显改善,防控传染病知识知晓率明显提高,说明以多种形式开展的健康教育有效,且健康教育半小时宣教活动是提高患者健康知识水平、改善其不良卫生习惯的最直接有效途径。
3.2 注重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综合性:在传染病防控中,健康教育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开展健康教育,要根据接受教育群体特点的不同、传染病发病特点不同、和同一疾病不同时期防控重点不同,有针对性的制定教育方案和宣传计划。选择行之有效的健康传播方式,且形式宜多样化,比如以健康宣教为主,结合健康咨询、专题讲座、广播、宣传折页等有效传播方式,综合实行健康教育才能切实取得实效。
3.3 健康教育应注重传播技巧:健康教育过程中还应巧妙的应用一些传播学的技巧,以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比如传播的内容宜简单扼要,中心突出;形式宜简洁,开门见山,直奔主题;信息应不停重复;核心信息采取数字化、押韵的口诀、缩略语等形式使之容易记忆等。可以适时采用新的传播策略,如“明星效应策略”、“娱乐-教育策略”和“群众参与策略”等,使之生动、鲜活易于接受[2]。
医院通过健康教育能帮助患者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科学有效的预防和控制传染病在医院内的爆发和流行。所以,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在传染病防控中有着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必须引起全体医患的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
[1] 胡玉明.当代大学生健康教育教程.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3):15
1、通过班会课中的看录像、看照片,让学生对传染病的发生、传播等有全面的了解;让学生知道讲究卫生的重要意义。
2、通过小组讨论、演讲各类发言等形式激发学生讲究卫生,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决心。
3、培养学生拥有安全意识和防止传染病的方法。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了解春季传染病的种类、症状以及预防措施。
教学难点:
加强学生的卫生防控意识,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能加强学生的卫生防控意识。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有哪些常见的传染性疾病吗?它们是怎样传播的?常见的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有哪些?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些问题。
二、介绍常见传染病。
1、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其发病率占传染病之首位。
传播途径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也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
潜伏期1—3日,主要症状为发热、头痛、流涕、咽痛、干咳,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不适等,发热一般持续3—4天,也有表现为较重的肺炎或胃肠型流感。
传染源主要是病人和隐性感染者,传染期为1周。人群对流感普遍易感。
接种流感疫苗被国际医学界公认是防范流感的最有效的武器。由于流感病毒变异很快,通常每年的流行类型都有所不同。因此,每年接种最新的流感疫苗才能达到预防的效果。另外,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在流感季节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尽量少去人群密集的地方等等,也是预防流感的有效措施。
2、水痘
水痘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水痘患者多为1-14岁的孩子。在幼儿园和小学最容易发生和流行。水痘属于急性传染病,但通常比较温和,不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
水痘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染,接触被病毒污染的尘土、衣服、用具等也可能被传染。
水痘病毒感染人体后,经过大约2周的潜伏期,患者可出现头痛、全身不适、发热、食欲下降等前期症状,继而出现有特征性的红色斑疹,后变为丘疹、再发展为水疱、常伴有瘙痒,1-2天后开始干枯结痂,持续一周左右痂皮脱落。皮疹躯干部最多,头面部次之,四肢较少,手掌、足底更少。
人群普遍易感。常见于2-10岁的儿童,一次发病可终身获得较高的免疫力。
3、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简称腮腺炎,亦称“痄腮”,是一种通过飞沫传播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冬春季节容易发生,多发生于儿童。
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主要通过飞沫传染,少数通过用具间接传染,传染性强。
本病大多数起病较急,有发热、畏寒、头痛、咽痛等全身不适症状。患者一侧或双侧耳下腮腺肿大、疼痛,咀嚼时更痛。并发症有脑膜炎、心肌炎等。整个病程约7-12天。
多见于5到15岁的儿童和青少年。一次感染后可获终生免疫。
预防腮腺炎应当及时隔离患者至消肿为止。接种腮腺炎疫苗。
4、手足口病
手足口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
主要经消化道或呼吸道飞沫传播,亦可经接触病人皮肤、粘膜疱疹液而感染。
先出现发烧症状,手心、脚心出现斑丘疹和疱疹(疹子周围可发红),口腔粘膜出现疱疹或溃疡,疼痛明显。部分患者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少数患者病情较重,可并发脑炎、脑膜炎、心肌炎、肺炎等。
婴幼儿和儿童普遍多发,3岁及3岁以下婴幼儿更容易得。成人感染后一般不发病,但会将病毒传播给孩子。
勤洗手、勤通风,流行期间避免去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儿童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
三、预防传染病,我们该这样做。
1、及时接种疫苗。
2、勤洗手,并用流动水彻底清洗干净,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
3、讲卫生,讲公德,不乱扔乱倒,不随地吐痰;
4、定期洗澡、理发、剪指甲;
5、尽量少到空气不流通、人口多的公共场所;
6、多喝水,不挑食、不偏食,不共用餐具、水杯;
7、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保证充足睡眠;
8、加强锻炼,提高抵抗力;
9、定期对教室等活动场所进行消毒;
10、传染病流行季节,保持室内良好通风;
11、发热或有其他不适及时就医。
四、标准洗手方法
最后我们来学习一下标准的洗手方法:
1.
掌心对掌心搓擦
2.
手指交错掌心对手背搓擦
3.
手指交错掌心对掌心搓擦
4.
两手互握互搓指背
5.
拇指在长中转动搓擦
一、医院开展传染病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住院患者居住和活动比较集中,流动性大,预防疾病知识缺乏,卫生习惯和健康行为不稳定,加之患者健康状况差,病情复杂,抵抗力降低,在一定程度上给传染病的流行与播散造成了有利条件,使这部分人群成为传染病爆发和流行的高危人群。2003年非典暴发流行就发生在医院。在传染病流行中,高居首位且最活跃的可控因素是不正确的健康观念、不良的生活行为习惯。而健康教育能有效地控制传染病的传播与流行,所以通过健康教育改变人类不良生活行为习惯在传染病防控中具有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
二、实施步骤
(一)组织
成立健康教育领导小组,组长由院长担任,组员包括医政科、护理部、感染管理科、宣传部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医院健康教育工作由组长统一部署,形成各司其职、互相配合、相互促进的教育局面。
(二)健康教育计划的制定
每年制定本年度健康教育计划,包括基本内容、时间、方式、课程安排等。根据季节、流行病学特点并结合当前传染病流行现状制定健康教育内容,做到每月都有不同的主胚,根据实际情况增加健康教育内容。
(三)健康教育的形式和方法
在患者中开展健康教育主要通过健康传播来提高患者的健康知识水平,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使机体获得良好的免疫功能。健康传播是指通过各种渠道,运用各种传播媒介和方法,为维护和促进人类健康而收集、制作、传递、分享健康信息的过程,是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重要手段和策略。
(1)群体健康教育:充分利用讲座、板报、宣传栏、条幅、广播、滚动屏、宣传折页、宣传画、网络等进行健康宣传和教育;召开不同主题不同形式的防控传染病主题宣传活动,开设专题讲座,开展健康知识咨询活动,提高患者的兴趣和传染病防控能力。
(2)个体健康教育:包括就诊时面对面的健康教育及电话咨询服务,内容包括讲解传染病发病特点、传播途径、防控措施、用药知识等,提供进一步检查、治疗的建议,及传染病患者追踪随访。
(3)开展健康教育半小时活动:住院患者每日要进行半小时健康宣教活动,将传染病防治知识列入医院宣教计划,并与实时传染病流行与防控情况相结合,及时调整和更新宣教内容,以确保宣教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四)教育效果评价和分析
在开展健康教育前后,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住院的患者为调查对象。在查阅有关资料后自编调查问卷,主要调查患者对常见传染病(甲流、肺结核、乙肝和艾滋病)基本知识的知晓情况。共发放问卷1000份,收回有效问卷948 份,有效回收率为94.8%。开展健康教育前患者总体回答正确率只有18% 。通过健康教育后患者防控传染病知识知晓率达到89%以上。全面开展健康宣传,尤其是开展健康教育前后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三、结果
(1)医院健康教育对传染病防控效果显著:所在医院开展健康教育后,患者健康习惯明显改善,防控传染病知识知晓率明显提高,说明以多种形式开展的健康教育有效,且健康教育半小时宣教活动是提高患者健康知识水平、改善其不良卫生习惯的最直接有效途径。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传染病的认识加深,对结核病、麻风病、艾滋病等传染病存有严重的恐惧心理,对传染病人有强烈的抵触情绪。这种现象不但影响了传染病的教育,也对传染病人造成了精神上的巨大压力。健康教育能够帮助社会公众了解传染病的知识,提高预防传染病的能力,增强传染病的控制能力,改善人们的生活。
1 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传染病给患病家庭带来严重的经济负担和精神压力,还给社会公众造成恐惧心理,影响社会正常秩序。我国医疗部门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工作,加强传染病的知识讲座,提高社会公众的认识,减少传染病的传播,提高公众的生活质量。健康教育减少了传染病的传播途径,让更多的家庭远离传染病的危害;同时,提高了社会对于传染病人的理解,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2 健康教育的原则
2.1 科学性原则
健康教育要在科学的基础之上开展,实事求是的宣传传染病的危害和预防措施,不能夸大传染病的危害,也不能忽略传染病的危害。在教育过程中,要将理论联系实际,通过科学的手段全面的进行健康教育,让人们认识到传染病可以预防可以治疗。在健康教育过程中,切记夸大事实,给社会造成恐慌。例如结核病健康教育,要让人们知道结核病可以通过现代治疗治愈大多数的患者,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可怕。预防结核病能够有效的减少结核病的发生,及时进行治疗可以帮助患者尽早康复。这样能够帮助患者尽早到医院进行治疗。
2.2 群众性原则
健康教育最终目的就是让社会对于传染病有清楚全面的认识,因此在教育过程中,尽量采用通俗易懂的词语,减少专业词语的应用,能够让健康教育简单明了。在进行健康教育的同时,还要注意保护当地的风俗习惯,尊重当地的民族特点,态度诚恳,言语真切,生动活泼,帮助人们了解相关知识。
3 健康教育的内容
健康教育内容丰富,主要有以下方面:
(1)健康教育要符合我国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的要求,表达政府对人民的关心,将相关的法律法规阐明,讲述传染病预防和防治的重要性,提高传染病相关工作人员的社会责任感。
(2)详细讲述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发病原因、治疗方法和日常的预防措施,让人们明白传染病经过预防、治疗可以痊愈。早治疗早健康,切忌盲目就医或者延迟就医,正确的对待传染病,提高传染病人的自信心,促进他们主动就医。
(3)传染病相关工作人员提高传染病的相关知识,耐心的对待传染病人,为防治传染病做出表率。
(4)对传染病患者要进行定期的检查,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生活态度,积极面对生活,誓与传染病作斗争。
(5)在健康教育的同时,呼吁相关部门、社会公众积极预防传染病,消除对传染病人的歧视和恐惧心理,积极主动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和医疗方面的困难,帮助他们度过难关。
4 健康教育的对象
4.1 领导干部
健康教育要对领导干部进行教育,提高领导干部对于传染病的认识,增加以身作则身体力行的表率作用,积极的投入到传染病的相关预防和治疗中。
4.2 社会公众
社会公众是健康教育的主体,也是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要让社会公众了解健康教育的重要性,熟悉传染病的相关知识,明白传染病并不可怕,可以通过及时治疗得到康复。其次,了解传染病预防的基本知识,能够切实做到结核病、艾滋病等传染病的预防工作。然后,对于周围的传染病患者要保持耐心,消除恐惧偏见,帮助他们走出传染病的折磨。
4.3 医疗事业相关工作者
医疗部门定期开展传染病相关预防和治疗教育、专题报告、讲座等,提高工作人员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对传染病有一定的警醒能力和处理能力,帮助传染病患者走出生活误区,建立积极的人生态度。
4.4 传染病患者
在医院进行治疗的传染病患者,要提高他们战胜病魔的决心,针对性的进行思想教育工作。对于没有到医院进行治疗的患者,要通过积极地教育让他们了解传染病并不可怕,通过积极的治疗可以得到健康,促进传染病患者积极就医。
5 健康教育的措施
【关键词】健康教育;传染病;护理干预
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交通的日益发达,人员的流动性也越来越大,许多新的传染性疾病在流行,如几年前的SARS、近几年的禽流感、甲流感等;而且之前的传染性疾病如结核病、性病等发病人数也呈上升趋势。传染病是临床的常见病、特殊性病种,健康教育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有效手段,在传染病预防控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健康教育对传染病患者的作用也日益受到重视[1],本研究对我院2009年6月~2011年6月178例确诊的传染病患者随机分为二组,以确定健康教育与护理干预对于传染病的治疗和预后的作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9年6月~2011年6月178例确诊的传染病患者随机分为二组,观察组89例患者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及有关传染病知识及依从性教育,其中男48例,女41例;年龄21~66岁,平均年龄38.5岁;对照组89例患者仅进行常规治疗和护理,其中男50例,女39例;年龄18~66岁,平均年龄37岁;对所有患者于治疗前及健康教育后分别发放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健康教育前后疾病的认知程度与依从性进行调查,并对效果进行评价。
1.2 健康教育方法
1.2.1 对照组教育方法:本组89例患者入院后仅进行常规护理与传染病的常规健康指导。
1.2.2 观察组教育方法:本组89例患者入院后除进行与对照组相同的常规护理与健康指导外,根据制定的健康教育计划,针对不同的传染性疾病进行有关传染病知识的宣传,主要内容为:①我院对传染病管理的规章制度及传染科的消毒隔离制度;②国家关于对传染病管理的法规;③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发展、治疗过程、预后、及复发因素等;④治疗依从性对治疗及预后的重要作用;⑤隔离时间及解除隔离的标准;健康教育形式采用医护人员讲解及印制宣传单等,及时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
1.3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且进行t 检验,以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表1 二组患者健康教育前后对传染病的认知程度比较[例,%]
组别 n 对疾病的认知程度 治疗的依从性
教育前 教育后 主动配合 被动配合 不配合
观察组 89 21(23.6) 89(100) 71(79.78) 14(15.73) 4(4.49)
对照组 89 22(24.72) 67(75.28) 42(47.19) 31(34.83) 16(17.98)
从表1可以看出,在入院时二组患者对传染性疾病的知晓率分别为23.6%与24.72%,二组比较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行系统健康教育后观察组患者对传染病的认知率上升到100%,所有患者均0.能正确回答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发展、治疗过程、预后、及复发因素,二组患者健康教育后认知率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健康教育后配合治疗的患者达95.51%,大大高于对照组,二组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二组患者对健康教育效果评价[例,x±s]
组别 n 必要性 有效性 全面性
观察组 89 91.5±4.3 84.3±7.9 81.4±11.6
对照组 89 71.4±9.6 41.5±9.6 33.5±9.9
从表2可以看出,观察组89例患者对系统的健康教育评价较高,评分大大高于对照组,二组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流动人口的日益增加,对传染性疾病患者如不进行有效的宣传与健康教育,将导致传染病的蔓延,因此,对不同的传染病患者制定不同的健康教育计划,针对不同的传染性疾病进行系统、规范的健康教育,对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具有积极的意义[2]。本研究通过二组患者的比较显示,系统的健康教育有以下几方面的意义,首先有利于患者对传染病传染性的了解及防止传染他人的意识。据相关文献报道,90%的患者及家属不了解消毒隔离方法及隔离时间、传播途径等,而且大多数病人得知患了传染性疾病容易产生绝望情绪,不肯配合治疗等,经过系统的健康教育后,消除了患者及家属的恐惧心理,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积极配合治疗[3]。其次,进入二十一世纪,医疗服务倡导以人为本,医院已经由治疗转为以医疗、预防、保健相结合的模式[4]。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系统的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医疗护理质量。健康教育作为一种心理护理手段,对提高患者的信心,提高治疗效果及预后都有积极的意义[5]。健康教育在开展中.让患者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增强患者的道德意识、法制观念、社会责任感。使患者既要学会保护自己,也学会对他人负责[6]。并在健康教育中突出传染病的特点,教育患者以预防为主,有计划、有目的地对患者及亲属进行预防疾病知识的教育[7]。可以增强病人自我预防和保健的意识,消除恐惧心理。有利于传染病的管理。
综上所述,对传染病患者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能提高传染病患者对自身传染性疾病的知晓率及治疗的依从性,更为重要的是提高了患者的社会责任感与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达到控制和预防疾病蔓延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苏晓婷,姜戈.健康教育在传染病预防控制中的作用探讨[J].中国健康教育,2002,18(11):722-723.
[2] 肖贵轩,杨坤,刘武垣等。健康教育对控制肠道传染病的效果评价[J],中国公共管理2008,24(4),423-425.
[3] 黄哲梅.洪婉媚,李剑妮,等.传染病患者疾病知识认知和健康教育需求调查及对策[J].现代临床护2005.4(2):37-38.
[4] 陈宗伟.糖尿病教育的重要性[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1996,4(2):51.
[5] 唐惠兰,周丽.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初探[J].中国健康教育,1997,13(2):40.
[6] 林奕,李力,徐岩,等.肺结核患者的心理调查与护理干预研究[J].中国防痨杂志,2007,29(4):306-309.
2明确健康教育的意义,提高学生对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首先要让学生明确健康教育的意义。所谓健康教育,是指医护人员通过系统的宣传教育活动,促使人们主动去采取有利于自身健康的行为,消除或减少致病因素,从而降低发病率,提高生活质量[2]。健康教育是一个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教育活动,因此不仅需要护理工作者的积极努力,同时更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所谓“教育”不仅要有知识的传播者,还要有聆听着,才能真正达到其目的,体现其价值。人的健康状况取决于是否有良好的生活和行为方式,人的精神状态、心理状态、社会地位以及文化修养均能影响到病情的预后。在教学中,笔者以慢性乙肝患者为例向学生说明其心理状态和行为因素对病情预后的影响,如开朗乐观、家庭关系好、朋友多的患者病情恢复较快;而悲观抑郁、单亲家庭、缺少朋友的患者病情恢复则较慢,尤其是大量酗酒、发怒、熬夜、劳累等不良行为可导致病情恶化,甚至发展为肝硬化。因此及时对患者及家属进行正确的健康教育,对促进传染病患者尽快恢复健康起着重要作用。另外,要让学生认识到传染病的健康教育比起其他非传染性疾病更加重要。因为医学的局限性,目前大多数传染病比如麻疹、水痘等病毒性传染病,多无特殊治疗方法,治疗关键就是通过对症护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而慢性乙肝、丙肝等病毒性肝炎必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正规的抗病毒治疗。但是多数情况下,这类传染性疾病治疗效果均不理想,几乎无法治愈,因此健康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对健康人群的预防保健知识宣传,使更多的人群了解慢性乙肝、丙肝等传染性疾病的发病原理及预防措施,让健康人群对自己的行为生活习惯加以管理,从而可以有效地减少这类疾病的发生。健康教育对促进健康而发挥的作用远大于对于疾病的治疗。同时通过健康教育,使传染性疾病的发病率下降,不仅可减少患者家庭的经济负担,也可有效地减少全社会卫生资源的浪费和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因此对护理专业的学生进行传染性疾病的健康教育能力培养十分重要。其次,由于免疫预防接种的普及,现代急性传染病明显减少,但是因为种种原因,仍然会有一些特殊的传染病(如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发生,而且易引起爆发性流行;此外,目前对全世界威胁性最大的艾滋病仍没有有效疫苗可以预防,因此对艾滋病的最有效的预防手段就是健康宣教。因此,从传染病护理学第一堂课开始,就应该让学生明确健康教育的意义,充分认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加强责任感,以积极主动的态度按护理程序的步骤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
3模拟护患沟通,加强学生沟通技巧的培养
传染病患者常需要隔离住院治疗,由于突然离开家庭进入陌生环境,又担心受到他人的歧视,或者病情反复迁延不愈,还有经济压力的原因,容易产生恐惧、孤单、紧张、焦躁不安甚至悲观失望的心理,影响疾病的转归。在教学中,首先要教育学生热爱本职工作,克服怕传染的思想,对待患者要有同情心,要处处关心患者,使患者有安全感和信任感,有利于健康教育的顺利进行。此外,要将传染病的健康教育内容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在教学中,首先应使学生全面了解传染病的病因、临床表现、预后以及流行病学特征等,引导学生按照护理程序对患者进行评估,提出护理诊断,制定护理计划及健康教育方案,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中要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注重加强学生沟通技巧的培养,可让学生进行传染病患者角色模拟表演,模拟练习与传染病患者进行沟通的方法。比如可以乙肝患者的健康教育为目标,在课堂上进行模拟训练,让学生分别扮演护患角色,提出相应的健康教育问题,并现场解答,让学生有身处临床的感觉。这种方式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提高了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综合分析的能力,也丰富了课堂教学。指导学生进行沟通时要注意语言的表达能力,语言要通俗易懂,尽量少用医学术语,并且尽量多运用鼓励性的言辞来帮助患者树立信心,消除心理障碍。同时培养学生善于用举事实、讲道理的方法讲明观点,从而达到指导目的。此外在进行沟通时,还要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以免引起患者和家属的反感,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使患者保持良好心态,充分调动人体自身的免疫力,以利疾病康复。
4让学生掌握不同健康教育对象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
要让学生掌握健康教育的宗旨,提高健康教育的能力,首先要使他们了解健康教育的目标人群有哪些,并且需要对不同的人群做哪些有针对性的教育。护理专业学生要从事健康教育的目标人群有健康人群、住院患者及家属、经过治疗已经出院的患者和无症状病原携带者或慢性传染性疾病患者。对不同的人群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4.1对健康人群进行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应让学生了解常见传染病的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方式、易感人群、季节分布等流行病学常识,懂得传染病重在预防,预防措施以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为主。如对传染性患者进行隔离可控制传染源,注意个人卫生、饮 食卫生及环境卫生可切断传播途径,对儿童进行计划免疫预防接种可提高易感人群免疫力,从而达到预防传染病的目的。目前对人类生命健康威胁极大的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多为注射吸毒及性传播,可在健康人群中大力宣传吸毒及性的不良后果,切断艾滋病的传染途径,达到预防艾滋病的目的。当学生充分掌握预防传染性疾病发生的知识时,才可以将预防保健知识宣传的更加科学、客观和全面。
② 徐瑞媛.大学生传染病知识态度与预防行为现状分析[J].科技导刊,2012(2上):110-111.
③ Compas BE,Compas JK,Saltzman H,et al.Coping with stress during childhood and adolescence: Problems,progress,and potential in theory and research[J]. Psychological bulletin,2001.127(1):87-127.
④⑤冉丽娟,张俐,赵立.大学生对传染病的应对策略调查[J].局解手术学杂志,2014.23(1):627-629.
⑥ 黄晓玉,黄肇林.武鸣县2004-2011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特征分析及应对策略[J].医学动物防制,2013.29(1):24-27.
⑦ Griffiths SM,Wong AH, Kim JH,et.al.Influence of country of study on student responsiveness to the H1N1 pandemic[J].Public health,2010.124(8):460-466.
【中图分类号】 R 179 G 479 R 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 -9817(2007)09-0823-02
《学校卫生工作条例》规定:中小学校必须开设健康教育课,高等院校及其他类型的学 校应当开设健康教育选修课或者讲座。健康教育的目的,从广义上讲包括2个方面:一是要 通过教育普及各种卫生知识,帮助人们增加必要的健康知识和技能,选择有益于健康的生活 方式和行为,提高个体自我保健能力;二是要创造有益于健康的社会、政治和经济条件。因 此,学校开设健康教育课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础[1]。为了解高校健康教育的现 状,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健康教育工作,笔者于2004年1月对延安大学1 148名大学生进行了 问卷调查,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延安大学在校的一年级和三年级非 医学专业学生为调查对象。共发放问卷1 200份,收回有效问卷1 148份,有效回收率为 95.67%。其中文科学生572名,理科学生576名;一年级学生752名,三年级学生396名。
1.2 方法 采用自编问卷进行调查。统一由班主任组织,现场填写后当场收 回。在查阅有关资料后自编调查问卷,主要调查学生对常见传染病(肺结核、乙肝、甲肝和 艾滋病)基本知识的知晓情况。
1.3 统计分析 先对资料进行检查核对,再输入计算机用统计软件SPSS 10. 0处理,采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大学生常见传染病基本知识知晓情况 调查结果显 示,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知晓率普遍偏低,总体正确回答率只有34.89%。对肺结核、乙肝和 甲肝传播途径的正确回答率分别是53.0%,10.6%和3.0%;知道肺结核、乙肝和甲肝有特异的 免疫制剂可以进行有效预防的学生很少,只有9.2%的学生知道卡介苗能预防肺结核,27.9% 的学生知道乙肝疫苗能预防感染乙肝病毒,24.9%的学生知道甲肝疫苗能预防感染甲肝病毒 。见表1。
2.2 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大学生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情况 学生对这部分知 识的知晓率较常见传染病的知晓率高,总体正确回答率达71.69%。见表2。
2.3 学生对开展健康教育的需求 由表3可见,有89.18%的学生认为自己现 有的健康知识不够用,94.41%的学生认为在大学时期开设专门的健康教育知识讲座很必要。 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对健康教育知识的需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3.1 对常见传染病基本知识的知晓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该校学生普遍对常 见传染病基本知识知晓率低,尤其不明白各种传染病的传播途径。这3种传染病对人类健康 影响很大,现在都已有特异的疫苗可以预防,但因无知而不能采取主动预防措施。在被调查 学生中,知道卡介苗能预防结核病、乙肝疫苗能预防乙型病毒性肝炎、甲肝疫苗能预防甲型 病毒性肝炎的比例均较低。目前在大学生中,因患传染病而休学、退学的比例是最高的 [2],其中主要是肺结核和乙肝[3],因此,传染病的防治工作仍是学校卫生工 作的重点,也是学校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
3.2 对艾滋病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对艾滋病基本知 识的知晓率较高,但很多问题还没有达到《中国预防与控制艾滋病长期规划》和《中国遏制 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中知晓率达到75%的指标[4]。有些问题三年级学生知晓率 并不显著高于一年级学生,说明3 a的大学学习在传染病基本知识的获得方面没有任何提高 。
3.3 学生对传染病基本知识的需求情况 在被调查者中有89.2%的人认为自 己现有的传染病基本知识不够用,在不同专业、不同年级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94.4% 的学生认为有必要在大学时期开展专门的传染病基本知识讲座。说明学生对这些基本知识的 需求是很迫切的,学校健康教育急需开展和加强。
调查结果表明,该校学生普遍缺乏传染病基本知识,学生对这些知识的需求也非常迫切,而 且学生对传染病基本知识的了解大都在中学学习中获得,说明大学的健康教育虽然有开展, 但距《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的要求还相差很远。大学生不但要具备一般的健康相关知识,而 且知识应更全面、更系统。为了减少学生的休学、退学率,为国家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学校 健康教育急需进一步开展和加强。学校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除了要加强艾滋病、性病的基本 知识的宣传教育外,也不可忽视常见传染病的基本知识的宣传教育,除此之外,还要加强学 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基本营养知识的教育等[5]。通过开展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卫 生知识和常见病防治知识,培养大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和良好卫生习惯,为国家培养高素质人 才。
4 参考文献
[1] 杜远见.学校健康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中国学校卫生,2002,23(2):99.
[2] 张河川,郭恩智.某高校学生辍学原因分析.中国学校卫生,2002,23(3):216.
[3] 李克夏.苏州大学1996-2000年学生休退学情况.中国学校卫生,2002,23(4):352.
[4] 廖文科.学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现状与对策.中国学校卫生,2002,23(1):4.
传染病是临床殊的病种,传染病患者护理对于传染病的治疗和预后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健康教育作为“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传染病护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1]。健康教育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有效手段,它在传染病预防控制中发挥的作用以及取得的显著效果,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与认可[2]。为了对采用健康教育方式对患有传染性疾病的患者进行宣教的效果进行研究分析,使临床今后能够对该类患者进行更加系统的健康教育,使传染性疾病的临床防治工作效果再上一个新台阶,使患者对临床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进一步提高,笔者回顾性分析了我院2012年1月-12月确诊的98例传染病患者临床护理资料,以探讨健康教育在传染病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1月-12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患有传染性疾病的临床确诊患者98例,其中男54例,女44例,平均年龄(31.34±3.56)岁。所有患者的体征和症状符合传染病常规诊断标准。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两组在年龄、性别、病情等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对患者进行针对性健康教育。对两组患者对疾病的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自我护理能力、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进行比较分析。
1.3数据处理。采用SPSS14.0统计学数据处理软件进行处理分析,当P
2 结果
经过仔细研究后我们发现,观察组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自我护理能力以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近年来,健康教育作为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逐渐受到重视。通过有计划、有目的的健康教育后使患者了解更多的与健康相关的知识,并且使其自觉地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传染病患者的特殊性决定了健康教育在传染病整体护理中的重要角色,因此在面对传染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过程中,不能只局限在护理工作中,而应在整个传染病的预防以及控制过程之中坚持。健康教育实施的好坏不仅是影响治疗预后效果的重要因素,也是影响整体护理及评价质量的重要指标。
在本次研究过程中,我们主要通过文字教育、集体讲解、随机教育这三种形式对患有传染性疾病的进行健康教育。其主要内容包括:心理指导(护理人员应将患者视为自己的亲人,护理服务要热情周到,关怀备至,对其进行心理护理,以礼貌得体的语言和举止,有目的地对患者进行耐心细致的心理疏导)、饮食指导(护理人员要对患者的饮食进行有效控制,对出现的代谢紊乱现象进行及时纠正,消除临床症状,饮食宜低糖、低脂、适量蛋白质、高维生素、高纤维素)、用药指导(嘱病人按时按剂量服药,不可随意增减剂量,观察病人血糖、尿糖、尿量、体重等变化,观察药物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等)[3]、皮肤护理方法、功能锻炼。其作用作用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4]。
第一,有利于传染病的管理。健康教育在开展中,突出传染病的特点,教育人群以预防为主,做好消毒隔离。鼓励相关人员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增强病人的法纪观念、道德意识及社会责任感。使患者既要学会保护自己,也学会对他人负责。
第二,有利于病人预防保健意识的增强。相关研究表明,98.21%的患者关心自己的病是否传染,96.80%的患者不了解传播途径,而且大多数病人及亲属不知道消毒隔离方法及隔离时间,又恐惧患了传染病。医院已经转向了医疗、预防、保健相结合的“以病人为中心”的模式。有计划、有目的地对患者及亲属进行预防疾病知识的教育,可以增强病人自我预防和保健的意识,消除恐惧心理,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第三,有利于提高医疗护理质量。健康教育的传播手段和技巧的使用,有利于提高患者治疗后护理质量。整体护理中,主管护士应该针对病人的心理特点,制订相应的健康教育计划,开展健康教育,从而提高医疗护理质量。
总之,健康教育作为护理中的“一个干预过程”,有助于患者充分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治疗、预后及预防等相关内容,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帮助患者调整心态,积极配合治疗,达到早日康复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胡晓燕 探讨健康教育在传染病患者护理中的作用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