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12 09:34:18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教学问题分析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对于钢琴的教学而言,通过相关的观察我们发现,很多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都是有着即兴发挥的特点,在对于一首曲子进行教学的时候,重点难点的部位并不是特别突出。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也很难完全把握好。不少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并不是遵循一个模式,而是随意的发挥性比较大,这对于刚刚接触钢琴的学生来说是不利的,是因为他们刚接触钢琴,学习起来也不知道重点难点在哪,一堂课下来就显得有些不知所云了。同时,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作业布置的时候,缺乏针对性。对于钢琴的教学而言,每个学生的水平往往并不是处在同一水平线上,所以在对学生技能提高上针对性不强,对于学生的全面的发展不利。
(二)忽视学生的基础和素质教学
对于每个学生而言,水平参差不齐这是我们作为教师应该注重的一个问题。有些学生确实具有一定的天赋或之前接触过钢琴,这样在现阶段的学习的时候会稍显轻松。但是更多学生的水平可能并不高,所以我们应该更好地重视这个问题。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常常过多地侧重于学生演奏技能的培养,而没有从学生的基础开始,学琴的功利性倾向很大。这也是近年来钢琴考级热的一个重要原因,可以说只是一种速成应试教学,忽视了学生的基本和素质培养。
(三)教学模式有待更新
在教学的过程中,很多的情况是手把手的教学,就是教师进行演奏然后讲授其中应该注意的一些细节性的点,再让学生进行联系,多是对于动作技巧的单纯记忆。这样教学产生的问题无疑使得学生表现出来的特点是缺乏生机的,显得十分生硬,让欣赏者并不舒服。
(四)与实际应用脱节
中职钢琴的教学与实际的应用并不是十分的匹配,这是我们通过相关的调研而得出的结论。中职的学生的音乐素质水平以及对乐理的了解程度相对于专业人才是不够的,并不是每一个学生毕业时都可以登台演出,多数的学生还是没能够参与到艺术的实践中来,这是我们当前的教育体制的一个问题。实际的工作需求与我们教学成果不匹配,有些学生经过在学校数年的学习,在实际的工作岗位上还是不能够游刃有余地完成自己的工作,对于简单的歌曲伴奏无从下手。这其中可能存在个人的因素,同时对于我们的教学来说也是一种拷问。
二、改进教学的一些措施
上面是我所发现的在中职钢琴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我认为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地影响了我们的教学质量,所以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应该进行相应的改正。下面,我给出一些相应的措施。
(一)确立明确的教学目标
钢琴教学作为一门专业而重要的课程,在进行教学的时候,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首先从观念上重视钢琴的教学,其次明确好教学的目标,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深刻的以教学目标为动力,不断地采取更加优良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来达到我们所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师还应真正地做好教书育人的教学工作,对学生进行严格的要求,从点滴中培养学生对于这门课程的兴趣,不断地去激发学生的灵感,从而提升学生的应用性技能,为音乐的教学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改变教学模式,合理使用教学方法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不断地建立并完善教学过程的系统性,这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一个问题。对学生进行严格的要求,比如上课前做好预习,上课过程中做好笔记以及课后有针对性的练习,帮助学生能够在学习的时候有切入点。同时对于学生参差不齐的水平,应该进行分层次的教学,对学生按照水平进行层次的划分,注重学生的层次水平差异。教师可以在学生之间建立互助互补互动的学习关系,使得学生能够各自发挥自己的专长,同时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够得到相应的能力的提高,并对不同的水平的学生设置对应实际的目标。比如,对于高水平的学生培养是以发展该类学生的特长为目的,不是课堂内容的简单重复或延伸。教师可以让这些学生以比赛、演出为主,给予足够的空间让学生发挥技艺特长,施展个人才华,激发他们“学无止境”的信念。对于中等的学生而言,教师应该注重他们潜能的开发,不断地发展他们的实际能力,这是比较重要的。对于水平稍差的学生,教师应根据他们实际的特点,设置一些合理的作业,注重这些学生基础的教学,打好基础,才能够为进一步的学习做好铺垫。教师还应帮助学生建立自信,不断地追赶其他的学生。通过分层次水平教学我们的针对性更强,承认学生之间的水平是存在着差异的,根据这些相应的差异来设置与之相应的教学环境,使得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都能够得到最佳的发展,这是我们现行的教学中应该推行的一个教学理念。这不仅对于全面提升学生的业务水平来说是有着积极的作用的,同时也更加切合我们现行的素质教育的原则。
为了进一步提高小学英语教学质量,通过对小学英语教学现状进行具体的科研调查,最终了解到小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根据这些问题,制定了相应的对策,来进一步加强我国小学英语教学的顺利实施。
一、调研分析
在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小学开设了英语课堂,在开设过程中由于开设的学校在逐渐的增多,并且开设的年级在逐渐的压低,这就为促进小学英语教学的发展做出了良好的准备工作。但是通过对小学英语教学进行基层了解,在于学生进行交流的过程中,根据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英语教学的要求进行了多次的座谈会讨论,主要的目的是提高小学英语教学的质量,但是根据“小学英语教师优质课评选”以及“小学英语口语比赛”等调研活动的召开,从中发现了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传统教学方式以及在教与学之间产生的矛盾,根据具体的课堂活动进行分析,最终了解到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许多教学问题,这就直接的影响了小学英语教学的整体质量。
二、小学英语教学问题分析
由于教学问题的存在,直接的制约着我国小学英语教学的良性发展,因此需要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以便制定相应的对策,其中教学问题可以归纳为:
1、教师的专业素质以及教学技能问题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由于教师的专业素质问题影响了教学的整体质量,在教学中,小学教师,仅仅具备简单的口语交际能力和一定的语法知识是不够的,在当今小学英语教师在课堂上缺乏教学技能,主要的表现在在课堂上组织不够合理,缺乏教学的条理性,在英语教学中不能实时灵活的教学方式进行,在课堂上表现出来的是一种语言呆板、没有逻辑性以及幽默感,在课堂教学中板书设计不够合理、教师的英语书写不规范,书写不工整,在教学技能中对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掌握不够熟练,因此在教学中,及时教师具有很强的理论知识,其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技能不达标,仍然影响了教学的质量。相应的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在科研方面存在着问题,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在教学中具有一定的教学经验,但是由于教育学、心理学等知识的欠缺,在教育过程中没有一定的科研知识,教师不能及时的关注教学理念从中缺乏相应的实践,在教学活动中相应的外部机制,这就影响了学校的英语教学质量。
2、教师学法指导不到位
在新课改背景下,通过小学英语教学,使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并形成了有效的学习策略,同时使学生发展自身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通过对学生有效的学法指导,帮助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但是在现阶段,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在教学中过分的依赖教材和教参,在课堂活动中,仅仅根据教参进行教学活动,在这种教学活动中不能符合教学的原则,不能保证学生的需求,从中限制了小学生英语教学的视野扩展,从而导致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缺乏教学弹性,以及学生的独立发展,这种教学方法直接影响了教学的质量。
3、小学英语教师的负担过重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许多教师任教的班级过多,部分教师在英语课时中比较多,在教学中,英语教师除了英语教学外还包括其他的学科,因此在完成教学任务中,是十分艰难的,这就大大削减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影响了英语教学的整体质量。
4、学校领导缺乏重视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学校领导不重视小学英语教学,在教学活动中缺乏指导,忽视了英语教学的发展,并且在正常的英语早读或者是晨读中,剥夺了学生的宝贵朗读实践,这种管理上的忽视,直接影响了学生在英语学科中的良性发展,长时间就会影响小学英语教学的质量。
三、小学英语教学问题的对策
1、重视对英语教师的教育以及培养
在教学活动中,需要进一步提高英语教师的职业认同感,使教师具有强烈的爱岗敬业精神和自觉奉献精神,在教育期间学校可以建立相应的机制将教师的工作态度与学生对教师的满意度结合起来,建立相应的竞争机制,为了进一步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在教学活动中,需要不断的培训,增强小学英语教师的专业素质以及教学技能,在教学活动中,鼓励创办更丰富的教学活动,提高教师的技能,重视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鼓励教师通过多种渠道来丰富教学内容,培养小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
2、开展多形式的教学活动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需要倡导“任务型”的教学途径,丰富教学活动,促使学生自主学习,并且在讨论合作中加强小学英语学习和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在学习中提高了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了教学的意义。
3、学校领导加强的重视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需要领导加强对小学英语教学的重视,在教学活动中,制定相关的规定,来规范教师的教学态度,增强对英语教学的管理,在教学中可以制定相应的评价体系,这样进一步促进小学英语教师对教学的不断提高,增强在教学活动中的认真负责态度,这样来保证教学的结果。
四、总结
通过对现阶段我国小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的探讨,希望唤起学校领导以及其他部门对小学英语教学工作的重视,加大对小学英语学科教学的重视程度,制定相关的政策以及措施,全面的提高小学英语教学的质量,在教学活动中 注重对教师素质以及专业技能的培训,丰富英语教学活动,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增强教学的质量,为发展小学英语教学做出充分的保障。
参考文献:
[1]王艳波,柴韵敏,万翠.让课堂充满阳光――小学英语教学激励性评价尝试[J].英语教师,2013(29).
1.1内容单一,缺乏创新"我国许多中学的体育教学内容单一,学生参加体育教学的积极性较低"在体育教学中,大多以技能教学为主,一般有篮球!足球!田径等竞技项目"由此学生缺乏学习兴趣,课程设置大都相同,缺乏个性化的设置"
1.2过分追求升学率,忽视体育教学"目前我国许多中学的教学活动虽然逐渐向素质教育接轨,但仍有许多学校一味追求升学率,忽视体育教学,或多或少地缩减体育教学课时,更有甚者将体育教学的课时挪用其他教学任务上,剥夺学生体育锻炼的时间,长时间地忽略体育教学的重要性,这些都影响了体育教学的效果,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1.3体育器材缺乏,资金投入不够"许多中学由于缺乏一定的资金,导致中学体育教学场地和体育教学器材不足,严重影响中学体育教学效果"许多中学对体育教学的资金投入和器材购买远远不能满足中学体育教学的要求,导致中学体育教学任务无法完成"同时,没有像样的体育场地和体育器材设备,学生也就缺乏学习体育的兴趣"
1.4学生体育意识的缺乏"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学生的体育意识缺乏也是中学体育教学中常有的问题"体育认识!体育情感和体育意志是体育意识的三项基本内容"下面对中学生在体育学习中体育意识出现的问题进行简析:¹体育认识不足"许多中学生对体育的认识比较简单.体育知识掌握得较少.在体育学习中没有意识到体育锻炼的价值和体育锻炼的重要性,缺乏有效的体育锻炼计划,没有制定适合学生的体育锻炼方式"º对体育的情感投入较少"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只有很少的学生能积极参与体育课堂教学,大部分学生对体育情感投入不够,没有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对体育知识的掌握程度和本身的体育锻炼情况认识不足,不会积极主动地投入体育课堂的教学中"»体育意志比较薄弱"拥有坚强的意志是克服困难!实现梦想的重要前提"现在许多学生缺乏坚强意志,对于中学体育学习和锻炼中遇到的困难,缺乏解决勇气和信心,体育意志t匕较薄弱"学生体育意识缺乏原因在于以下几方面:一是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过分重视对学生体质的锻炼,而忽视体育知识的传授"二是受传统教育的影响,学生只注重考试,参与体育实践活动的机会较少"三是学校和家长只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略加强学生的身体素质教育"
2.解决问题的措施
中学体育教师应根据中学体育教学的特点,按照中学体育教学的实际情况,把握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建立一个新的中学体育教学模式,解决中学体育教学中常见的问题,促进中学体育事业长足发展"
2.1增加中学体育教学内容,加强体育设施建设"体育教学的内容单一往往会使学生缺乏体育兴趣"因此,在中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应该丰富体育教学内容,实施多种方式的体育教学,提高体育教学的科学性"还有许多中学的体育设施建设不完善,教学场地和体育器材都不符合要求,对于此种情况,学校领导应加强对体育教学的重视,投入相应的资金改善体育教学环境,增加体育教学内容,让学生得到更好的体育锻炼"
2.2注重培养中学生的体育意识"
学生拥有良好的体育意识,才可以更好地进行体育学习"因此,中学体育教师在体育课程中,应注意对学生体育意识的培养,让学生全面发展"
2.3提高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
老师的教学素养对学生有着重要影响"一个拥有良好专业素质和教学技能的体育老师对提高中学体育教学质量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所以,应加强中学体育教师队伍建设,提高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
名著作为人类珍贵的文化财产,是人类优秀文化的体现。高中语文教学有对名著阅读的要求,学生对名著的阅读会让学生认识人类优秀的文化,吸收各民族文化的智慧,并能帮助学生扩展视野,尊重多样的文化。同时名著相比于一般的时文,更经得起推敲,更加丰富,内容结构更加复杂完善等。但是由于名著一般都篇幅较长,内容复杂,隐含意义较多,学生不能深刻地把握。出现了很多教学上的问题,需要教师能够针对问题,认真分析,找到应对措施。
一.语文名著阅读教学问题分析
1.名著教学同于普通文本教学
名著有着不同于普通文本的特点。首先,就中国古代的《西游记》而言,高中生的学习不能像小学生或者初中生一样,仅是看热闹;也不能像大学专业的学习一样对其分析得非常深刻等。而教师教学过程中往往把握不好这个度,讲解过于浅显或者过于深刻,让高中生不能准确地理解和把握。其次,由于教材选取的名著都是一章节,而不能将完整的文本展现给学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容易把名著的这个章节等同于普通的文本教学。过分分析所选文本的结构和内容,忽略名著的整体文本性,学生对于整体名著的文化价值不能把握,不能做到对名著全面整体的理解。最后,由于普通的文本一般思想内容较为简单,很多教师对名著的解读只是采用主流的解读,扼杀学生多方面的理解能力。
2.学生鉴赏力不够
名著阅读的教学是文学作品教学的重点,主要是引导学生去鉴赏,提高学生文学批评的理论素养和逻辑思维能力。但是现在的名著阅读教学却存在这样的问题:学生的鉴赏能力不够,不能正确地对名著中的人物性格、创设环境等方面理解,对文本语言的形式不能正确地切入。这都是需要教师在对名著阅读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学生鉴赏力不够,对于名著阅读的学习会有生吞的现象,这就违背了名著阅读学习的初衷了。
二.语文名著阅读教学措施举例
1.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名著集合了世界人类伟大的遗产,为人类提供丰富的精神财富。高中生应该对名著阅读产生兴趣,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如果对名著阅读产生极大的热情,展现出对名著阅读的渴望,这会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名著所展现给人们的启示和意义。首先,教师应该在课堂上对名著进行适当的介绍,可以通过赏析片段,介绍名人等有趣的方法来调动学生阅读名著的热情。教师可以在阅读课开设“我读名著”等名著推荐的活动,来帮助学生充分了解名著等。其次,在课外,教师可以采用名著阅读计划,来给学生确定一定的目标等。最后,教师还可以把名著阅读与现行的影视剧作品结合起来,帮助提高学生的兴趣和热情,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对于影视评论的积极性。
2.采用三步阅读方法
名著内容丰富,结构知识含量复杂,需要教师分步骤的教学,主要包括三步走:
第一,是学生对于名著中基本常识知识的把握,包括一些字词的掌握、优美句子的诵读、著作的基本结构、作家的基本情况等。比如,根据文学理论“知人论世”的观点,学习《红楼梦》,就必须对曹雪芹的相关情况进行了解,才能让学生理解和明白《红楼梦》的写作背景。这都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做好基本知识的掌握。这还需要教师结合导读本做好导读。
目前大学物理教学中,出现的一个重要问题是教学方式单一、陈旧。物理学科应该是生动灵活的,具有较强的生活性和现实性。然而目前很多大学物理教学课堂,往往把物理简单化、程式化,把生动的物理知识变成枯燥的技术训练,教学方法陈旧、呆板,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对知识的获取欲望下降,这对大学物理教学极为不利。此外,很多物理课堂教学中依旧采取板书教学地方式,缺乏与现代教学手段的结合,这极大地降低了教学效果。
2.学生物理基础参差不齐。
学生的物理基础水平参差不齐是大学物理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大学物理的教学内容和中学物理知识有着紧密的联系,并在高中物理知识的基础上运用高等数学的微积分知识,对物理概念和规律进行拓展和延伸。然而,由于高考报志愿的时候缺少对单科成绩的要求,使得很多学生的物理成绩并不高。很多学生的物理基本功不够扎实,在学学物理时往往会出现学习吃力等问题,这对于提高教学效果极为不利。
3.没有摆脱应试教育的窠臼。
大学物理教学中,依然没有摆脱应试教育的窠臼,这是目前教学中最大的难题。在对物理教学进行评价时,往往按照应试教育的方法来进行考核,侧重于笔试、解题等方面的考量,忽视对学生地分析能力、创新能力考察,这是一种片面的考核方式,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必须实现多元化的考核方式,以提升教学效果。
二、实现有效的大学物理教学
1.丰富教学形式。
想实现有效的大学物理教学,就必须丰富教学形式,实现传统教学与现代化教学手段的结合,不断提升教学效果,从而为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创造条件。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既可以将内容展示清楚,又能使许多难教难学的内容变得易教易学。另外,还可以通过多媒体等方式再现物理教学模型,帮助学生理解理论化的教学知识,化抽象为具体,让他们更容易理解所学内容,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从而深化大学物理教学改革的顺利实现。
2.实现分层次、个性化教学。
大学物理教学中,必须体现以人为本的观念,尊重学生的学习需求,以提升教学效率。实现层次化教学,根据学生物理基本功和基本能力的不同,设计不同难易程度的教学内容。除课堂教学外,还应该对有潜质的学生开放实验教学平台,让他们进行物理研究,提高个人的分析能力和思维能力,实现他们综合素质的提升。还可以创建高校网络教学平台,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来进行实验模型的建立和模拟,不断提升他们的学习主动性,提高教学效果。
3.创建实验室,实现素质教学。
要实现大学物理教学效果的提升,必须为学生创建与理论课程教学相匹配的实验教学环节。大学物理作为一门以实验为主的学科,必须加强实验课程的开设和实践平台的打造,以便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实验水平,从而为理论教学服务。增加资金投入,设立开放实验室,以培养个性、激励兴趣、现代学习方法培养、拓宽知识面为指导思想,为学生提供开放、自主的实验环境,提供探索和发现的思维空间。尊重学生个性化的思维方式,让他们通过实验室验证和实施自己的想法,不断提升他们的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更好地保证学生物理水平和物理素质的提高。
目前,我国中职学校的体育教学存在严重的问题,尤其是教学内容单一,缺少考核,因而使得学生缺乏学习兴趣,体育教学质量并不高。我国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教学内容和方法上尚且单一,缺少课外体育活动,而且教学内容始终处于周而复始的状态,教学内容并未能做到结合每位学生自身特点来制定教学计划,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此外,中职学校的考核同样存在问题,仅仅把单一的体育成绩作为考核标准,未能将学生特有的天赋也作为考核标准中,使得学生不能够发挥特长,甚至是天赋被埋没,这样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下降,缺乏兴趣。
(二)学生缺乏兴趣
中职学校学生缺乏学习兴趣也是导致体育教学存在问题的原因,由于学生的体育兴趣受到多重因素影响,既有生理因素,又有心理因素,还包含身体因素。在中职教育阶段,学生的生理正处于发展阶段,使得学生身体处于变化过程,并具有不稳定性性,而且处于非平衡状态,无论在动作上还是身体协调能力上都有一定欠缺,在不协调和不稳定的条件下,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不是十分浓厚,使得学生在某种层次上缺乏对体育教学的正确认知,并且此时学生的学习兴趣尚未能够被激发出来。此外,由于学生心理承受能力薄弱,使得一些学生缺乏毅力和忍耐力,而且对其他教学知识内容重视程度远远大于体育教学,在这种错误的思想下,学生的体育兴趣逐步降低。
(三)教师缺乏灵活性
造成中职学校学生体育学习兴趣不强,而且体育教学存在问题与教师有着密切的联系。由于教师缺乏灵活性,更加使得中职体育教学质量不高,而且学生在这种环境下成长渐渐地失去学习兴趣。我国中职教学受到传统教学模式和观念的影响,一直处于重复教学的状态,体育教师的教师能力偏低,教学方法和内容上都缺乏灵活性,并且枯燥无味,只是单纯的认为体育教学只是完成体能活动而已,并未能通过开展与体育教学相关的活动来丰富教学内容,从而对教学进一步完善。在教师眼中,体育教学按照传统的模式足以完成教学目标,学生只要学好其他科目即可,并不需要对体育教学有更深层次的学习。
二、提升中职体育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
(一)在教学中利用游戏激发学生兴趣
通过对中职体育教学中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研究发现,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不是很浓,导致学生体育学习兴趣不浓的原因有很多,所以,提出提升中职体育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必须在教学中利用游戏激发学生兴趣。安徽新华电脑专修学院通过在教学中利用游戏激发学生兴趣,取得良好效果。在学校的体育教学中,设计的教学内容摒弃传统的教学方法,而是采用教学内容与游戏相结合,让学生在游戏中对体育产生兴趣,并在浓厚的学习气氛中学习更多的知识。安徽新华电脑专修学院体育教师合理安排游戏课程,例如篮球是体育器材的一种,而且男生对篮球的喜爱胜过于女生,如果将篮球以游戏的形式进行教学则更加能够激发学生对体育教学的学习兴趣。教师通过将学生分组,并让学生进行拍球和传球比赛,这样学生们共同参与到游戏中来,不仅学习到体育知识,培养体育学习兴趣,而且感受到集体的力量,利用游戏激发学生兴趣。
(二)在课外体育活动中培养兴趣
提升中职体育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不仅可以采用对教学内容进行创新,更重要的是在课外体育活动中培养兴趣。培养中职学生的体育兴趣,不仅局限在课堂内,开展课外活动更加能够激发学生潜能,在活动中培养兴趣。安徽新华电脑专修学院对于体育教学下足了功夫,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未学生传授丰富的体育知识,而且最重要的是特别注重对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学院在每个月都会开展拔河比赛和跳绳比赛,参加比赛的学生可以是同一个班级的,也可以是不同年级进行比赛,具有广泛性,以集体形式来促进体育兴趣的培养,学生通过在课外体育活动中感受到体育带来的快乐,学校整个处于欢快的氛围中,学生学习兴趣增加,而且更加愿意学习,学习成绩也有所提升。
(三)营造轻松的学习环境,培养学习兴趣
安徽新华电脑专修学院为了提升体育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注重营造轻松的学习环境,培养学习兴趣。营造轻松的学习环境,学校必须要做出更多的努力,将传统体育教学的模式向轻松模式转变,首先,加大对体育知识的宣传力度,将一些在体育课堂上讲授的知识利用教室板报、广播等途径对有关体育知识进行宣传,并且为学生准备充足的体育器材,放置在学校内,满足学生体育活动的要求,学生可以随时都可以使用这些体育器材,从而为学生营造轻松的学习环境,并在轻松的环境中培养学习兴趣。此外,学校还将一些体育教学中的内容设置为课外活动,学生可以在轻松的环境中培养兴趣。安徽新华电脑专修学院通过营造轻松的学习环境,培养学习兴趣,取得明显的效果,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浓厚,教学质量得到提升。
(四)系统教学
提升中职体育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必须要进行系统教学,安徽新华电脑专修学院通过对体育教学采用系统教学,受到良好的效果。进行系统教学的前提是建立教学评价体系,并对体系不断优化,学校根据当前素质教育要求,体育教师制定一个可行的教学目标,并对学生进行了解,从而展开有针对性的教学,教师将系统性的教学内容予以分解,并在教学过程中发掘每位学生的特长,然后结合特长展开有针对性的教学,并将集体活动作为教学重点内容。对于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选择适合其的体育项目,安徽新华电脑专修学院通过系统教学,并且充分发挥学生特长,从而激发潜能,不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结合每一位学生的综合身体和心理素质开展体育教学,体育教学质量得到提高。
(一)升学压力大,剥夺了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
虽然素质教育已经推行多年,但是各学校选拔学生的方式基本上没有变,导致学生的考试压力依然很大,时间都用在做题提高考试成绩上,没有从学习重担下解放出来。因此,很多学生把时间和精力都用在学习上,没有足够的时间接触现实生活,缺乏对基本素材的感性认识,也就很难上升到理性的角度,这导致很多学生失去独立思考的习惯和缺乏独自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作文教学时间不够,没有开展合作式教学
初中阶段学生需要学习的科目比较多,很多学生把主要的精力用在学习数学和英语上,用于学习语文的时间相对较少。另外,教师在上课时也很少有针对性的进行作文教学,主要是讲阅读,字词为主,很少把学生组织起来进行合作探讨,不能有效得提升作文教学的教学效率。
(三)教师重视不够,缺乏有效的写作指导
在初中阶段,学生普遍阅读量较少,把大量的时间都用于搞题海战术,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基本功,即使有些学生喜欢阅读,也是只从自己的爱好出发,在阅读过程中只注意对情节欣赏,很难从写作技巧去把握。在这种大背景下,教师还要帮助学生选择合适的阅读书籍,教会学生阅读方法,特别是让学生体会到作者的写作技巧,让学生去模仿,在潜移默化中学习作者的写作技巧。
二、初中作文教学优化策略
所谓的作文教学优化策略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效率而制定的方案,以便让学生容易实现教学目标。通过方案的优化和实施可以促进学生的进步和成长,达到初中语文教育的客观要求,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重视情感体验,参与社会实践
感情体验是写好作文的前提和基础,只有感情体验才会让写作生动而丰富,但是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还是要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学生只有对一个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激发内部动力,否则教师再努力也不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因为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内因才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只有把学生的内因调动起来,才能事半功倍。写作就是要激发学生写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兴趣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学生走进生活,积累一定的情感体验,这需要把社会知识和书本知识进行整合,让学生的生活深入到社会的各种领域,这样写出的文章才不会空洞无物。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到生活中去观察和感悟,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比如在写《我的爸爸(妈妈)》类似的文章,可以让学生回去看看过去的照片,回忆一下往事,这样容易在生活中找到亮点,在细微之处找到真情。
(二)倡导合作学习,开阔写作思路
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学生合作学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开阔的思路,在交流中找到其他人的闪光点,再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很快找到思路,写出精彩的文章。笔者曾经通过和学生的座谈了解到一些情况。很多学生谈到写作的问题时,还没有拿起笔就感觉煎熬,称自己脑子里是一堆浆糊,无从下笔,只能瞎编乱造,凑字数。这些都是因为学生只在学校学习很少外出参加社会实践所导致的。基于这个情况,笔者认为在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同时,更重要的还是让学生之间互相交流,互相启迪。因为受各有方面的限制,学生不可能有太多的机会来参与社会实践,这就需要学生的合作学习来弥补社会实践的不足。
(三)学习写作技能,打好写作根基
写作能力的培养不但要参与社会实践,增加写作素材,在很大的程度上还是取决于写作技巧的培养,否则,即使有丰富的素材也很难写出好文章。在与学生交流中,了解很多学生感觉心里有东西可写,就是无从下手,或者很难有语言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这些都是缺乏写作技能的表现,因此,掌握一定写作技巧也是至关重要的。解决这个问题,教师要采取多种手段,比如让学生阅读范文,找到优秀作品的写作方法和修辞技巧,再比如让学生分项训练,强调积累,可以把日常看到的听到的经典语句收集起来进行模仿。最重要的还是要帮助学生整合听、说、读、写等多种技能,在这各种技能的融合中才能从根本上打好写作根基,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36-0040-03
【作者简介】巢洪政,江苏省江阴市英桥国际学校(江苏江阴,214433),二级教师。
问题解决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和高层次的学习类型,对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素养具有重要作用。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数学,已经将过去的“应用题”扩展为“问题解决”。因此,我们应该在明确小学数学“问题”和“问题解决”概念的基础上,科学地界定小学数学问题的类型。如此,才能为小学数学问题解决的教学提供有益的启示,为教师科学地实施和优化小学数学问题解决的教学提供有效的帮助。
一、小学数学“应用题”与“问题”“问题解决”概念分析
周玉仁教授在《小学数学教学论》一书中指出:“应用题是根据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的实际问题,用语言或文字表示数量关系并求解的题目。”“应用题”的名称大家都比较熟悉,就不多解释了。
“问题”是我们的日常用语,但在心理学中,“问题”具有特定的内涵。为了界定“问题”的概念,心理学家针对某一情境进行了如下区分:该情境的初始状态,想要达到的目标状态,阻止从初始状态转化为目标状态的障碍。并据此将“问题”界定为:在事物的初始状态和想要达到的目标状态之间存在的障碍。早在1945年,格式塔心理学家唐克尔就指出:“当一个有机体有个目标,但又不知道如何达到目标时,就产生了问题。”这个定义至今仍然具有使用价值。“问题”是一种相对存在。一道异分母分数加法题,对一位数学教师来说不是问题,但对第一学段的学生来说显然是一个问题,如果这位数学教师想依据低年级学生的知识水平来进行教学,如何设计教学就是这位教师面临的问题。这就是说,问题具有目标指向性。对于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问题”概念,笔者认为可以参照上面的含义进行理解。小学数学问题也是一种问题,具备问题的基本特性。所以,我们可以认为,小学数学问题是小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中遇到的一切学习障碍。
有了对“问题”概念的认识,我们就可以顺利地理解心理学中对“问题解决”的定义。当代认知心理学家经过长期的研究认为:问题解决是指在某种情境的初始状态和期望达到的目标状态之间存在障碍的前提下,运用一系列认知操作,扫除障碍,将初始状态转化为目标状态的过程。周玉仁教授认为:“问题解决是指个体在一种新的情境下,根据获得的有关知识,对发现的新问题采用新的策略,寻求问题答案的心理活动。”“问题解决指的是学生初次遇到的新问题,这类问题并非是平时遇到的一般练习题……问题一旦解决,学生通过问题解决的过程所获得的新的方法、途径和策略便可作为认知结构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成为已知的解决其他问题的方法、途径……总之,所有的问题解决都应该具有以上的特点,否则就成为一种练习性的作业。”这里的问题既可以是纯粹的数学问题,也可以是以非数学题形式呈现的各种问题。这样的认识,就是新课程中对“问题解决”的认识。在有关小学数学教学论和课程论的专著中,其他专家也有类似的论述。
二、小学数学问题的主要类型
就小学数学问题解决中问题的类型,我们通常可以从科学心理学的角度进行如下划分:
1.界定良好的问题和界定不良的问题。
依据问题所给条件的明确程度,我们可以将数学问题划分为界定良好的问题和界定不良的问题。界定良好的问题又叫清晰的问题,是指问题的初始状态、目标状态和用于转换的方法均已清楚(即已经提供了解决问题所需要的全部信息)的问题。小学数学中的大部分问题都是这样的问题。界定不良的问题又叫模糊的问题,是指对问题的初始状态、目标状态和转换方法中的一项或几项缺乏明确的界定(即缺少解决问题的算子和限制条件)的问题。如:以点O为圆心画圆,这个圆是怎样的?由于这个问题没有规定半径的大小,虽然圆的位置确定了,但大小是任意的,所以它是一个界定不良的问题。在小学数学中,界定良好的问题大多表现为封闭的问题和常规的问题,界定不良的问题多表现为开放的问题。
2.一般领域的问题和专门领域的问题。
依据问题中包含知识内容的复杂程度,我们可以将数学问题划分为一般领域的问题和专门领域的问题。一般领域的问题又叫语义贫乏的问题,是问题解决者不具有与问题相关的专业知识的问题。专门领域的问题又叫语义丰富的问题,即知识含量高的问题,是指问题解决者具有与问题有关的专业知识的问题。如:对学生来说,数学乘法题“205×38=”就是一般领域的问题;对数学家来说,“哥德巴赫猜想”就是专门领域的数学问题。
3.常规问题与非常规问题。
依据问题解决过程中的创造性程度,我们把数学问题划分为常规问题与非常规问题。常规问题是指运用已获得的知识经验,按现成的方案可以解决的问题,是学生使用已有的、一般的和通常的思路和方法可以解决的问题。在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加涅的累积学习理论中,第七层次的学习类型,即应用已知的规则可以解决的问题就是常规问题。反之,不能应用现成的规则来解决的、学生首次接触的问题就是非常规问题,在加涅的理论中主要是指第八层次的学习类型,即高级规则的学习。非常规问题和常规问题之间是相互联系和相互转化的。例如:对于“甲乙两地相距850千米,一辆汽车以每小时75千米的速度从甲地开往乙地,现在剩下的路程比已经行驶的路程多100千米,这辆汽车已经行驶了多少小时?”这个数学问题,如果学生初次学习解答这样的问题,那么这个问题对学生来说就是非常规问题;如果学生解答类似问题的次数多了,而且对解题思路比较熟悉了,这个问题对他们来说就是常规问题了。
4.封闭问题与开放问题。
依据问题答案的数量,我们可以把数学问题划分为封闭问题与开放问题。只有一个确定答案的数学问题,称为封闭问题。答案不唯一,有多个甚至无数个答案的数学问题,称为开放问题。小学数学教材中的问题大多是封闭问题,这里就不举例了。而像这样的问题:小明用4个长7厘米、宽4厘米的小长方形拼成一个大长方形,可以怎样拼?请你先画出各种不同的拼法,再计算出拼成的长方形的周长。这个问题有三个不同的答案,所以,它是一道开放问题。
当然,如果我们根据某个数学问题是否存在确定的答案来划分,还可以把数学问题划分为有解题和无解题。有确定答案的数学问题称为有解题;没有确定答案的数学问题称为无解题。小学数学教材中的问题大都是有解题,而像著名的“船长年龄问题”,即“一条船上有75头牛,有32只羊,请问这条船上的船长年龄是多少?”就是无解题。
小学数学教材中出现较多的是界定良好的数学专门领域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是常规问题和封闭问题。
二、小学数学问题类型分析的教学启示
1.要重视学生解决常规数学问题的知识技能的教学。
数学问题解决属于心理学中问题解决的范畴,其解答条件也需要符合问题解决的条件。
加涅的累积学习理论充分说明了基础知识等低级类型的学习对高级规则或问题解决(创造)的奠基作用。加涅被公认为行为主义和认知心理学派的折中主义者,他从各种理论流派中汲取他所需的成分,区分了不同条件、不同类型的学习。通过描述八个学习层次来研究学生理智技能的累积方式,这八个学习层次分别是信号学习、刺激―反应学习、动作链索学习、言语联想、辨别学习、概念学习、规则学习、问题解决或高级规则学习。后四类学习是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加涅的累积学习理论还指出:人类的学习是累积性的,较复杂、较高级的学习是建立在基础性学习基础上的;每一类学习都以前面类型的学习为基础。从这里,我们可以明显看出基础性知识的学习对学生进行“高级规则学习或问题解决(即创造)”的重要性。概念和规则的学习中有大量的知识,规则的学习中有许多技能的训练,学生利用习得的概念和规则解决了常规问题和非常规问题,就说明学生具有某些能力。
根据认知心理学的研究,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是由三种基本能力构成的:第一种能力是学生借助其认知结构中储存的问题图式,把新的问题情境纳入原有问题图式中,从而迅速理解问题的能力。第二种能力是学生运用认知策略,对新问题进行适当改编,使新问题情境适合原有问题类型图式的能力。第三种能力是执行解题的技能,在这里是指四则运算技能。第一种能力指的是知识,第三种能力指的是技能,可见,问题解决离不开知识和技能。如小学数学中有这样一个问题:南京长江大桥南、北两个桥头堡大约相距1573米。红红、军军分别从南、北桥头堡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经过13分钟相遇,军军的速度是每分钟63米,红红的速度是多少?要解决这个问题,学生需要理解“南京长江大桥”“桥头堡”“南”“北”等名称和方向的知识,需要具备“相遇问题”的图式,还需要具有计算的技能,通过正确计算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有时还需要借助“画图”的策略来分析问题。
从上述两个理论分析,我们可以明显看出:要培养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离不开学生对基础知识、技能和常规问题的学习,因为这些是学生解决问题的基础。所以,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获得数学概念、掌握数学知识、培养运算能力和厘清数量关系,有助于他们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即有利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2.要重视开放问题的教学。
如前所述,我国小学数学教材中绝大多数是封闭的常规问题,对开放问题重视不够。我们的教材和教学今后应该作出一些调整,加强开放问题的教学。由于开放问题的解答步骤比较多,已经超出了课程标准的要求范围,因此,可以在每册教材中设置5道左右的开放题作为思考题。当然,在现行教材中,编入个别的无解题,笔者认为也是有必要的,这可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3.要处理好常规问题与非常规问题教学的关系。
在新课改初期,一些舆论批评我们的数学应用题教学中存在着套类型定解答模式的问题,即过分重视常规问题的教学,影响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其实,这样的指责也并非完全正确。因为常规问题与非常规问题是相互联系、不断转化的,某个新问题对于初学者来说是非常规问题,但他们接触这样的问题的机会多了,这类问题对他来说就可能成为常规问题了。而生活中的大多数问题是常规问题,大部分人学习数学将来需要解决的也多为常规问题,因此,常规问题也有一定的价值。有些常规问题对初学者来说也是具有挑战性的非常规问题。所以,我们要充分认识常规问题教学的重要性,小学生主要学习的应该是常规问题的解决,并兼顾非常规问题的学习。当然,在以前的教学中,我们对非常规问题多有忽视,这是值得我们重视的问题。另外,常规问题和非常规问题教学的过程也有明显的区别。非常规问题的教学应该重视学生的探究和实践活动,重视学生解决问题的分析过程;而常规问题的教学主要是让学生在明确某类问题特征和解答规律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数量关系和应用已有的规律进行解答。
综上所述,明确小学数学问题和问题解决的概念,掌握数学问题的类型,将有助于我们教学小学数学问题解决,从而不断优化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教学。
【参考文献】
[1]辛自强.问题解决与知识建构[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预防医学以人群健康为主要研究对象,应用基础医学、环境医学等有关学科的理论,运用流行病学、统计学、毒理学等方法,研究自然和社会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及其作用规律,并予以评价,进而采取公共卫生措施,达到预防疾病或伤害,促进身心健康,延长寿命的目的[1]。然而现有的矛盾是,医学教育体系将临床医学与预防医学分割开来,尤其在临床专业的课程设置中,预防医学部分的授课比重小,知识内容严重缩水,培养出来的临床医学生只会解决个体疾病问题,缺乏预防观念,难以满足新形势的需要。另外,我校留学生多为临床专业,留学生本身对预防医学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存在逃课、不认真听课、不按时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等问题。留学生听课人数过少或课堂效果不佳可能导致教师备课、授课积极性降低,最终形成恶性循环。
1.2语言交流不畅
目前的留学生教育均以英语作为授课语言。南亚的留学生英语口语带有明显的地方口音,与教师平时学习及接触到的英美式英语有较大出入,而且不同国家的留学生英语水平也参差不齐,这使得教师和留学生之间的语言交流障碍进一步加大,尤其对授课教师的英语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外,教师英语水平不一也是影响语言交流和授课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国内大部分教师由于缺乏全英语教学的经验,所以在授课过程中过于紧张,不够自信。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由于受语言的限制,无法很好地讲解教学内容,与留学生的互动非常少,尤其是预防医学中的理论较为抽象,从而使得这种矛盾更加凸显。由于语言交流不畅的原因,师生的磨合适应期明显延长,教学前期效果不佳也可能是影响留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原因。
1.3预防医学教材缺乏规范性
国内预防医学专业英文教材数量少,教师、留学生用书缺乏。由于没有统一、规范的预防医学专业英文教材,许多专业课教师都是自行选择国内外英文教材,按照自选教材编写讲义。这一问题首先带给教师的是工作量和工作难度加大,容易因教师个人理解不同导致内容传授不一致或是内容不连贯。另外,较大的工作量和备课难度容易导致教师备课不充分等现象的发生,从而影响教学质量。预防医学是理论性、政策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实验课可以培养留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各个学校在医学留学生的预防医学课程中都开设了实验课。但最突出的矛盾是,课程的开设与实验指导英文教材的缺乏。尽管目前国内外有一些可供参考的英文版本预防医学理论教材,但实验教学却几乎无英文教材可供参考,导致有些难以理解的实验课或是变相成了理论课,或是只供简单观看,形同虚设。
2留学生预防医学教学的改进办法
2.1加强医学留学生对预防医学的认识
纵观国内外医学教育改革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在医学教育中加强预防知识教育,使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拥有预防医学理念,使培养出的医生既具有较强的临床技能、良好的医德医风,又懂得结合病人、家庭和社区的需求开展适宜的预防保健和社区卫生服务,已经成为目前国内外医学高等教育普遍关注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在预防医学绪论的讲解中,让留学生认识到预防医学与临床医学、基础医学有所不同,它具有较强的社会性、群众性[2]。随着医学模式由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单纯专科化的医疗服务已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健康需要。因此,必须改变传统医学服务模式,发展以健康为中心,预防保健为手段,以保护和增进人群健康为目标的现代医学模式[3]。为了达到这一目标,作为新世纪的医学生,就必须具备全面的医疗保健知识。尤其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医学留学生除了应具备其他相关学科的知识外,还应该具备相应的预防医学知识。只有使医学留学生充分认识到预防医学在现代医学模式中的重要地位,才能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其带着巨大的热情投入到预防医学的学习中,才能达到教与学的有效结合,使留学生预防医学教学事半功倍。
2.2加强全英语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英语教学能力
预防医学全英语教学不仅要求教师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还要求教师有较高的英语表达能力以及较高的听力水平。首先,教师需具备较高的听力水平。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必须要能听得懂留学生的问题,避免因听不懂留学生的问题而无法解释回答,造成留学生领悟和理解困难的现象。其次,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英语表达能力,才能给留学生满意的回答和解释。因此,加强全英语教师队伍的建设迫在眉睫,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1)学校可以选拔出英语基础较好的中青年教师,进水平较高的语言大学或英语教育培训班学习,或者学校聘请外籍专家自行开办全英语教学交流辅导班,使教师在自身授课、接受培训、经验交流中不断提高全英语教学能力。(2)选送优秀青年教师到国外知名高校参加语言和教学培训,鼓励有留学经历及国外生活经验的教师多承担留学生教学任务,并为未曾出国学习的教师搭建与有经验教师交流学习的平台,以提高留学生预防医学的教学质量。(3)定期组织教师进行全英语讲课比赛,组织专家教授随堂听课,通过留学生民意测评对教师全英语教学进行评估,将评价结果与讲课资格、职称晋升等挂钩,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大力提高全英语授课水平,不断改善教学质量。(4)已有学校设立留学生授课教师资格认证制度,即有任课经验的教师,如果认为自己英语能力尚佳均可报名参加资格考试,通过面试审核合格后授予资格证书,具有留学生授课资格[4]。各高校可以尝试实行该资格认证制度,既可以加强教师英语学习的积极性,也能提高全英语教师队伍的素质。
2.3改进教学方式,激发留学生的积极性
除解决语言问题外,提高预防医学教学质量最有效的途径是改进教学方式、改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和实用性,以激发留学生学习的热情。(1)学科教研室应组织全英语授课教师观摩学习国外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将其融入到留学生教学中,避免不符合留学生思维活跃特点的中国“填鸭式”教学。应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尽可能地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如:①启发式教学法:课堂互动有利于强化留学生的记忆,激发留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首先鼓励留学生提问,并且经常主动向留学生提问,促使留学生积极参与、积极思考。②强化教育法:每次上课前,以结合生活实际的提问方式,简要复习上次课的内容;课程结束时,及时进行小结和提问,帮助留学生强化记忆。③以案例为核心的教学法:解决实际问题是最容易激发留学生学习动力的方法。尝试将各种生活中的实际案例融入到教学中,根据不同案例,精心设计问题,让留学生自由组合成组,每组固定人数,围绕每章节指定的案例进行讨论。该方法以留学生为主体,以案例为基础,以解决实际问题为核心,对预防医学的知识进行研究性学习,可以提高留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运用知识的能力。(2)课堂及课余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留学生教育与国内教育最大的不同是全程英语教学,因为大多数教师对自身英语交流缺乏自信,因此与留学生交流和沟通较少便成了突出问题。加强教师与留学生之间的语言交流可以增进师生互相了解,拉近教师与留学生的距离,同时交流又是缩短师生磨合期的有效手段,成为保证留学生教学质量的关键。这就要求教师想留学生所想,讲留学生所需,并且用更多的时间与留学生相处,熟悉他们的语言习惯、生活习惯甚至宗教习惯,在交流的基础上进行教学互动,既消除了教师紧张的心理,也调动了留学生的学习积极性。(3)课堂中借助手势、表情以及教具,融趣味性、艺术性于教学之中,可以避免枯燥、呆板的教学,激发留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在备课时,应充分利用网络和多媒体教学资源进行课前准备。多媒体教学(幻灯片、录像、动画等)具有直观、生动、形象等特点,在教学中采取此方式传授知识,可以更好地帮助留学生克服语言障碍,掌握教学内容。多媒体教学信息量大、视觉效果好的优点也使教师备课和授课变得相对轻松。
2.4统一规范留学生预防医学教材
教材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教学计划、传授课程知识的基本工具,是留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渠道。目前,国内尚无统一的留学生预防医学的全英语教材,也没有规范的英语教学大纲,各学校选用的英语原版教材及配套资料各不相同,甚至存在预防医学中流行病、卫生毒理、营养与食品卫生等不同教学内容使用教材不一的情况。针对这一问题,首先,学科组应根据本校教师队伍、留学生的情况,选取统一的便于留学生理解、易于教师授课,同时符合我国国情又兼顾留学生国家文化的合适教材。组织教师集体备课,根据国外英文原版教材和国内教材存在的差异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和删减,结合国内本科生教学大纲的要求,编写条理清晰、重点突出并符合自身教学习惯的留学生教学大纲及PPT讲义,以保证教学内容全面、知识连贯、重难点明确。针对没有实验教材的现况,教研室应自行编写留学生实验教学手册,包括英文实验大纲、教学讲义(实验原理、流程、结果分析、注意事项)等,经过专家论证后,作为实验教材使用,以解决留学生上实验课没有实验教材的难题。
关键词:
高职;课堂教学
一、高职课堂教学现状
1、学生学习积极性不够
相比本科院校,高职学生的学习基础往往相对较差,学习习惯、方法、能力都欠佳,在学习上有一种自卑的心里,对学习也存在恐惧情绪。另外,高职院校学习风气普遍不够浓厚,学生上课状态比较懒散,积极性不够,学习兴趣也不浓。在高职课堂教学中,学生玩手机,做与本课程无关的事情大有人在。
2、教学内容不适合社会需求
教学内容是教师结合学校相关专业课程的定位,参考教材而组织起来的内容[1]。在传统大学教学观念的影响下,教学方法比较单一,没有新意,吸引不了学生的注意。在科学技术发展的今天,先进的教学设备都逐渐进入校园,教学方法也可以更加多样化。另外,高职院校对教师考核范围比较广,不仅有课时要求,而且还有科研、社会服务等其他方面的要求。教师没有更多的时间专研教学内容导致很多教学内容陈旧,而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这些教学内容根本就满足不了如今社会的需求。另外教学安排也有些不合理,没能突出高职的技能性,实践环节时间也不足。
二、高职课堂教学管理方法
本文以单片机课程的课堂教学为例,分别从教学内容选取、教学方法使用、加强实践环节三个方面提出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方法和思路。
1、教学内容选取
高职课堂教学内容的选取,要依据于学生相关专业实践技能和对应岗位的需求。在本课程学习的第一次课中,可以增加课程介绍内容,介绍单片机应用例子及现阶段单片机的发展情况等知识。同时,在课堂上也可以增加研究项目的实物调试开发板,让学生对单片机有个初步的了解,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多选取日常生活中例子为教学项目,通过熟悉项目的分析,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得以提高,相关的知识点也在无形中轻松的学到。另外可以给学生布置任务,通过图书查阅或网上资料查找等方式,学习当今世界新型单片机的应用实例,并将学习成果制成PPT,利用一两次课,每组同学上来汇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单片机课堂教学我们选用C语言贯穿各章节。相对于汇编语言,C语言有很多的优势,在单片机实际设计中,基本上都采用C语言[2]。我们把课程教学内容划分为若干个项目,通过各个项目的实施来学习理论知识,改变了传统的教学内容,也突出体现高职生理论知识要必需够用的原则[3]。
2、教学方法使用
我们的课堂教学场所选用一体化教室,在仿企业的工作环境进行项目化教学,教、学、做才能真正的融为一体,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也可以得到充分的发挥[3]。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相关项目控制要求及要掌握的知识点,利用电子幻灯片Powerpoint强大的功能制作相应电子课件,使枯燥抽象的理论知识通过图像、声音、文字等形式直观的展示出来,吸引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这样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在项目实施前,我们可以利用proteus仿真软件或flash软件动画演示该项目的运行过程,学生通过观看项目的运行过程,对项目的控制要求更加清楚,这样对项目实施也有帮助。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每组同学互相谈论,共同研究该项目实施方法,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任务,这样可以让好生可以带动差生,使每位同学都参与进来。每组同学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及时请教教师,教师要巡视每组同学完成情况,要及时指出学生在操作中存在的问题,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而且也能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项目实施后,教师分析本项目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该项目用到的知识点,学生通过操作后,可以清楚自己的不足之处,也更有兴趣学习。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能提高他们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加强实践环节
单片机课程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课程,因此,实践环节是单片机课程的重要环节,我们在课程安排时,也要增加实践环节。通过实践环节,学生的动手能力可以得以提高,理论知识也能更好的应用。实践环节包括基础性实践和开发性实践。通过基础性的实践,学生可以练习编写基本指令和基本程序结构,这样,学生所学的知识也可以得到应用。通过开发性实践,可以让学生熟悉单片机设计的整个过程,掌握常用硬件接口设计和软件编程的能力,同时可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可以鼓励学生参加大学生科技创新或全国大学生设计竞赛等相关项目,利用课余时间,让学生多接触具体实例的设计,掌握多种设计方法,在实践操作中不断的学习新知识,提高新技能,丰富设计经验,为学生日后走上工作岗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总结
课堂教学管理方法实施后,学生上课状态良好,学习兴趣更加浓厚。实践表明,这些课堂教学管理方法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培养出来的学生也更加适应相关岗位的需求。
作者:杨利亚 单位:台州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课程专业培养目标不明确。从当前现实情况来看,许多独立学院对会计教学的培养目标缺乏认真、科学的研究,要么课程设置过难,学生难于接受,压力大,理论知识掌握得较好,但缺乏实践能力;要么只注重基础理论,注重会计基础工作,却忽视了学生财务分析能力的培养。独立学院应以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既要区别于大专会计职业教育,不能只教会学生做些简单、重复性的工作,学会基本的会计核算就够了;同时又不能等同于重点本科院校的培养目标,把学生培养成高级会计人才。因此,树立明确、切实符合社会需求的会计教学目标是当务之急。
2.课程体系构建不完善。主要体现在专业课程的设置范围过窄,学生的接触面不宽;其次是各专业课程安排不合理,存在相互脱节的情况;三是理论与实践课的时间安排不科学,重理论、轻实践;四是教材的选配中有暇疵,各教材来源渠道广泛,相互不配套,这给教学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3.课程教学中重理论轻实践。传统的“填鸭式”教学,仍然是会计教学的主要方式,理论教学仍然是传授知识的主要手段。大部分独立学院现在都设立了会计模拟实验室,但学生实际从事实习的时间并不是太多,而且资料也不齐全,实习的内容和步骤与企业实际情况也存在较大差距。因此,学生虽学会了书本知识,如怎样编制会计分录、怎样编制报表,但遇到实际会计工作中的业务处理时就不知如何下手,没有一定的分析能力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4.教学条件设施的不足。从目前我国独立学院会计教育来看,教学设备简陋,教学手段落后、教学方法单一的状况仍具有普遍性。许多独立学院由于经费紧张,环境限制太多,教师仍在运用传统教学手段,现代化的教学设施得不到补充和更新,而会计模拟实习的资料及设备与企业实际的环境差距太大,导致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学校得不到真正的锻炼与提高,从而影响到整个会计教学的工作质量与教学效果。
二、独立学院会计教学改革的途径分析
1.正确定位独立学院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从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来看,独立学院的会计教学必须要把握两个方向:一是要求学生必须要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具备一定的实际操作能力,能熟练地处理各种会计业务;二是要求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财务分析能力,对会计核算中的各种财务指标能作出一定的分析和判断,对财务状况的好坏有明确的认识和了解。在有了正确的培养目标定位的前提下,加强课程体系建设与规划,从而从方向上保证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2.会计教学要注重实践教学环节的质量。高校会计专业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改变学生毕业后实际操作技能的重要途径。为了使学生毕业后能够尽快的适应会计岗位工作,在课堂上可采用直观式教学,将涉及到的核算原理、核算过程、账表等用现代电化教学的形式展现出来。除了在课堂上强化会计基本技能之外,在实习经费方面应有大幅度的增加,学校可在企业、事业的实习基地聘请有经验的会计师为现场指导教师。经过这样的实践环节之后,对于一般学生来说,毕业以后适应性和实践能力应该大为改善。当然,更为重要的是要通过教学实验,实习基地的建设来真正拓展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促进其综合业务素质的发展。
3.要从独立学院实际情况出发选用教材。所谓全国高校会计专业统编教材有它一定的好处,事实上对培养会计人才也起了很大的作用。它规范了会计专业的教学内容,使全国会计专业的学生水平相对统一,但就其内容来说有不少是滞后的。而独立学院的办学有其自身特点,因此,要结合本学院的实际情况来进行教材的选用。克服会计专业教材滞后的途径是给学生讲授新的会计规范。会计专业的教师也应该把根据我国会计制度的进展情况编写补充教材看作分内的工作,用新的会计规范充实教学,使讲授的内容“与时俱进”。此外还要克服会计专业课程之间内容重复的不足,合理的设置课程,增加选修课程,拓宽传授知识的口径,并不断的增加学科发展的新鲜内容。使学生在选修课程方面有较大的空间,增加社会经济的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