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12 09:34:20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企业宏观经济分析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中图分类号:F22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487(2016)03-0122-03
0引言
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由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和国家统计局于2005年共同推出,在每个月的第一个工作日,具有及时性特点,PMI体系主要由新订单、生产量、从业人员、供应商配送以及原材料库存等反映制造业企业生产活动的细分指标构成,是衡量我国工业经济发展的主要指标;中国宏观经济景气指数则是反映我国宏观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主要包括先行合成指数和一致合成指数,其中一致合成指数能够客观描述宏观经济发展现状,由工业生产、社会需求、就业、社会收入等4个方面构成,先行合成指数能够用来预测宏观经济发展趋势,由恒生内地流通股、产品销售率、货币供应量M2、新开工项目、物流以及消费者预期等指数构成。在2013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提出了2014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为大力调整产业结构、着力抓好化解产能过剩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其中产业结构中的工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研究工业发展指标与宏观经济发展指标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有必要对制造业PMI与中国宏观经济景气指数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研究。本文对我国制造业PMI与宏观经济景气指数进行描述性相关分析,依据宏观经济景气指数的实际构成情况,选取制造业PMI与宏观经济景气一致合成指数建立向量自回归VAR模型进行检验分析,以期发现两个指数之间的定性和定量关系。
1数据描述性分析
文中的数据来源于中经网统计数据库,选取2005年1月至2014年3月间的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宏观经济景气先行指数、宏观经济景气一致指数月度数据,为了方便对这三个时间序列进行分析和描述,本文用PMI表示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MELCI表示宏观经济景气先行指数,MECCI表示宏观经济景气一致指数。图1表示中国制造业PMI与宏观经济景气先行指数(MELCI)序列图,从图中PMI序列曲线可以看出,2005年1月至2014年3月整个时期中,我国的经济大部分时间处在扩张阶段。从2005年开始到2008年上半年,PMI大都处在52~56之间,说明我国制造业经济总体扩张明显,但是波动较大,制造业经济的扩张存在着不稳定性;在2008年7月至2009年2月这一时期,PMI处在荣枯线50以下,说明我国经济处在收缩阶段,并且在2008年11月达到最低,指数不足40,说明我国制造业的总体经济情况受到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而从2009年前半年开始,PMI开始大幅回升,也说明我国的制造业经济开始回暖,正在逐渐从金融危机的影响中走出来;从图1中还可以看出,近两年的PMI数值处在50以上,序列波动不大,较为平稳,说明我国制造业经济正在扩张,并且呈现出平稳增长的态势,这一现象与国际形势、国家的宏观调控以及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经济政策密切相关。另外对图1中两时间序列的走势进行对比分析,总体看来,制造业PMI曲线的波峰波谷数量比宏观经济景气先行指数(MELCI)曲线的数量多,说明MELCI曲线相对来说较为平滑,波动性低,但是将MELCI曲线波峰波谷出现的时间与PMI曲线的峰谷出现时间进行比较,发现两曲线波峰波谷出现的时间点基本一致,并且这一现象体现在整个时间序列范围之内,同时对两时间序列进行交叉相关分析,得到相关系数为0.71,也说明了两者之间较强的相关性。图2表示中国制造业PMI与宏观经济景气一致指数(MECCI)的序列图,单独看一致指数(MECCI)曲线与图1中先行指数(MELCI)曲线形式较为相似。通过对图2中两组时间序列进行对比分析,MECCI曲线相对PMI曲线,波峰波谷的数量较少,曲线较为平滑;分析两曲线波峰波谷的出现时间,得出PMI曲线的波峰和波谷领先MECCI曲线的峰谷3~5个月,在2008年6月至2009年6月这段时期内,PMI曲线的领先性结论体现的更加明显。上述分析内容可以定性的说明制造业PMI对宏观经济景气一致指数MECCI的先行关系以及PMI对国家宏观经济的预测作用,接下来本文将通过建立模型对中国制造业PMI与宏观经济景气一致指数(MECCI)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定量说明两者的相互关系。
2VAR模型的建立与分析
2.1平稳性检验
在进行分析之前需要对中国制造业PMI与中国宏观经济景气一致指数(MECCI)两个时间序列进行平稳性检验,在本文的实证分析过程中,采用EVIEWS6.0软件对时间序列进行分析。在平稳性检验中,常用的检验方法为ADF单位根检验,所以文中利用EVIEWS6.0对PMI和MECCI两时间序列进行ADF单位根检验,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时间序列在给出的三个显著水平下是不平稳的,而对两时间序列进行一阶差分之后可以看出,在5%的置信水平下,两时间序列的一阶差分时间序列都是平稳的,即PMI和MECCI这两个时间序列同为1阶单整序列,因此可以对两变量的原时间序列建立向量自回归VAR模型进行分析。
2.2VAR模型建立
在建立PMI和MECCI两时间序列的VAR模型之前,为了消除异方差性,对两个变量分别取对数,同时对将要建立的VAR模型的滞后阶数进行确定,根据AIC、SC和HQ原则,经过多次检验,最终确定模型的最优滞后阶数为4。因此选择建立4阶滞后期的VAR模型进行分析,得到log(PMI)与log(MECCI)之间的VAR模型回归方程,如下所示:è÷Log(PMI)log(MECCI)=è÷0.3300.194+è÷0.9733.4820.0331.392è÷Log(PMI(-1))log(MECCI(-1))+è÷-0.591-4.189-0.0150.047è÷Log(PMI(21))log(MECCI(-2))+è÷0.3070.401-0.002-0.851è÷Log(PMI(-3))log(MECCI(-3))+è÷-0.0780.5180.0130.345è÷Log(PMI(-4))log(MECCI(-4))从上述VAR模型的回归方程是可以看出PMI与MECCI时间序列之间滞后4期的定量关系,同时分析结果显示此模型的拟合度较高,达到0.98以上。接着需要对所建立的VAR模型进行检验,只有在模型稳定的前提下,才能对模型进行更加深入的分析。本文运用AR根对模型的稳定性进行检验,如果VAR模型所有根模的倒数小于1,即都位于单位圆内,则表明该模型是稳定的。根据上面所建立的VAR模型,得到模型的AR根图,如图3所示。从AR根图可以看出,所建立的VAR模型所有根模的倒数都小于1,处在单位元内,满足模型稳定性的条件,说明文中所建立的VAR(4)模型是稳定的。为了说明模型中PMI和MEC-CI变量的因果关系,下面对模型进行Granger因果检验,检验的结果如表2所示。由表2中检验结果分析可知,在5%的显著水平下,变量log(PMI)和log(MECCI)之间存在双向的因果关系,即变量log(MECCI)能Granger引起变量log(PMI),变量log(PMI)也能Granger引起变量log(MECCI)。
2.3脉冲响应函数分析
脉冲响应函数描述的是VAR模型中的一个内生变量的冲击给其他内生变量所带来的影响,为了进一步说明制造业PMI与宏观经济景气一致指数(MECCI)两时间序列之间的关系,在建立VAR模型的基础上采用脉冲响应函数对两时间序列进行脉冲分析,分析的结果如图4、图5所示,图中横轴表示冲击作用的滞后期数(月),实线表示脉冲响应函数,上下两条虚线表示正负两倍标准差偏离带。从图4中可以看出,在本期给制造业PMI一个正的冲击后,宏观经济景气一致指数(MECCI)开始逐渐的增加,并在第8期前后达到最高点,接着开始逐渐降低,到第22期前后穿过0点,然后经过小幅度的变化,最终在第38期左右收敛于0。脉冲响应函数的整体变动趋势说明PMI在受到外部条件的某一冲击后,能够经过国民经济的内在机制传递给MECCI,在前期给MECCI带来同向冲击,后期带来反向冲击,同向冲击的力度大于反向冲击,并且这一冲击效应会持续较长时间。从图5中可以看出,在本期给宏观经济景气一致指数(MECCI)一个冲击,PMI会在前3期迅速上升,在第3期达到最大值,接着开始迅速降低,在第9期左右穿过0点,然后经过小幅的变动,在第26期前后收敛于0。从脉冲函数的变动趋势可以看出,MECCI在受到外界的冲击后,其变动会在前期给PMI带来正向冲击,在后期带来反向冲击,且同向冲击的幅度较大。综上,PMI对MECCI的脉冲响应函数在38期收敛于0,而MECCI对PMI的脉冲响应函数在第26期收敛于0,这一分析结果说明PMI对MECCI的影响持续时间要长于MECCI对PMI的影响持续时间。
2.4方差分解分析
方差分解分析方法由Sims于1980年提出来,它是通过分析每一个结构冲击对内生变量的变化(通常用方差来度量)的贡献度,进一步评价不同结构冲击的重要性。方差分解给出对VAR模型中的变量产生影响的每个随机扰动的相对重要性的信息,定量地把握变量间的影响关系。对本文中的VAR模型方差分解分析结果如图6、图7所示,图中横轴表示滞后期数(月),图6的纵轴表示制造业PMI对宏观经济景气一致指数(MECCI)的贡献率,图7的纵轴表示宏观经济景气一致指数(MECCI)对制造业PMI的贡献率。从图6的方差分解结果中可以看出,中国制造业PMI对我国的宏观经济景气一致指数(MECCI)的贡献率在23%左右。从图7所示的方差分解结果中可以看出,我国的宏观经济景气一致指数(MECCI)对中国制造业PMI的贡献率在11%左右。两图中的方差分析结果表明,PMI对MECCI的贡献度大于MECCI对PMI的贡献度,验证了上文中Granger因果检验所得到结论,并且与VAR模型中脉。
3结论
本文主要运用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对制造业PMI与中国宏观经济景气指数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制造业PMI与宏观经济景气先行指数之间存在较强的一致性和相关性,两者的交叉相关系数达到0.71;制造业PMI与宏观经济景气一致指数之间存在先行关系,制造业PMI领先宏观经济景气一致指数3~5期。这一结果与两指数的指标构成密不可分,同时说明了制造业PMI的先导性特点。(2)VAR(4)模型定量分析了PMI与MECCI之间的滞后关系,通过Granger因果检验证明了在5%的显著水平下,制造业经济指标PMI与宏观经济指标MECCI之间存在双向的因果关系。(3)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和方差分解分析则进一步说明了两时间序列的关系。PMI的冲击对MECCI的影响会在第8期达到到最大值,并且其正向影响将持续至第22期;而MECCI的冲击对PMI的影响则会在第3期达到最大值,正向影响持续到第9期,说明PMI对MECCI的影响持续时间要长于MECCI对PMI的影响持续时间。方差分解分析结果说明PMI对MECCI的贡献度大于MECCI对PMI的贡献度。另外根据本文的研究积累发现,我国关于PMI的学术研究还不全面,未来可以研究地域性PMI与国家PMI之间的关系,同时可以对地域PMI与当地经济指标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以完善我国地域性PMI体系。
参考文献:
[1]梁强,刘嘉琦等.PMI指数与中国GDP增长率:基于有效性和设计合理性视角的研究[J].中国外资,2013,(8).
[2]张利斌,冯益.中国PMI与GDP关系的实证检验[J].统计与决策,2012,(2).
[3]陈晴旖.基于PMI指数对我国经济增长进行预测的实证分析[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3,(4).
[4]何跃,杨小朋.美国、欧盟、日本和中国制造业PMI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J].情报杂志,2013,32(2).
[5]谢佳斌,王斌会.中国宏观经济景气监测的预警体系[J].统计与决策,2007,(2).
随着我国加入到世界贸易组织以后,我国的市场经济已经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渐的形成与发展,在这种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所面临着十分严峻的挑战。而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企业在促进经济发展当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国家也在很大程度上进行了相应的扶持,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中小企业的发展。但是在中小企业的发展当中,所面临的竞争压力十分巨大,特别是在融资方面,由于自身的规模限制,企业所面临的竞争压力十分巨大。因此通过加强对于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对于企业的融资影响分析,能够更好的分析国家宏观政策在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方面的作用,从而更好的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更好的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
一、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
就我国目前的中小企业融资来说,由于受到市场经济体制的影响,融资工作存在很大的困难,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产生了十分严重的阻碍。中小企业在进行融资的过程中,主要的途径在于自己筹备以及银行贷款与政府扶持,而银行贷款所占的比例较小,大部分的中小企业融资工作往往依靠自身,通过民间借贷的形式来获得相应的发展资金。在这种情况下,中小企业的融资途径就受到了很大的限制,特别是在我国目前不健全的证券市场当中,中小企业很难通过资本市场来获得资金支持。而中小企业由于自身的规模限制,很难获得充足的信贷支持,根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300万私营中小企业当中,获得银行信贷支持的比例仅仅占到10%。2013年全国乡镇、个体私营、“三资”企业的短期贷款占银行全部短期贷款的比重仅为14.4%。以浙江省为例,2011年统计,全省民间投资中自筹占55.9%,银行贷款20.1%,直接融资不到1%,这种情况的存在使得中小企业的发展稳定性不足,对企业的长远健康发展产生了十分不利的影响。
二、宏观经济政策对中小企业融资的影响分析
1.货币政策的影响分析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实行的货币政策会对企业的融资环境产生直接的影响,特别是在货币政策进行调整的阶段,资本市场受到利率机制的影响,使得中小企业的融资工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在一些金融中介机构当中,由于其直接受到各种货币政策的影响,使得中小企业的贷款工作受到一定的影响。而在我国的宏观经济政策当中,货币政策作为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从两个方面来对企业的融资工作产生影响,即货币渠道以及信贷渠道。所谓的货币渠道指的是在实行的货币政策当中,由于存贷款利率产生了一定的变化,使得企业所遭受的贷款环境产生变化,进而影响到整个的融资工作。而信贷渠道政策的存在,使得银行的资本储备会随着货币政策的变化而变化,当银行的资本储备减少之后,货币的供应就会呈现出一种紧张的状态,从而使得企业的融资工作面临一定的变化,特别是对于中小企业而言,融资工作受到的影响尤为严重。
2.财政政策的影响分析
就我国目前的财政政策而言,主要有两种财政政策,即财政扩张政策以及财政紧缩政策,这两种政策会对企业融资工作产生不同的影响。比如在2015年,我国政府为了促进经济发展,采用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存贷款利率都受到了这一政策的影响,整体利率都得到了相应的下调,对于中小企业的融资工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见表)。当国家的宏观经济形势产生变化以后,国家如果持续的推行财政扩张政策,就会使得中小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会存在规模巨大的借款需求,这种情况的产生会对企业的融资工作产生直接的影响。与此同时,在政府推行扩张性财政政策的过程中,对将大量的资金投入到一些基础设施建设当中,包括交通设施以及经济环境建设等等,这就能够在无形中为中小企业的发展以及融资工作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从而更好的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
3.金融自由化政策的影响分析
金融自由化政策的实施,主要是通过根据经济结构的调整,对于宏观经济当中的利率以及汇率等进行相应的调整,进而对中小企业的融资环境产生影响。首先来看,在金融自由化政策的影响下,信贷市场的分配效率能够得到一定程度上的提升,从而保证中小企业能够满足相对性的融资需求,进而实现自身的良好发展。其次,在金融自由化的政策下,由于这种自由是双向的,这也就意味着中小企业的融资工作也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因此必须要对金融自由化政策有一个客观公正的认识。在金融自由化政策的影响下,中小企业的交易成本以及风险会有一定程度的提升,这就意味着其自身的经营风险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而在较高的经营风险影响下,企业在融资工作中就会遇到更多的困难,特别是从银行等金融机构当中获得资金支持的过程中,在考虑到综合风险之后,金融机构就会对中小企业的信贷申请进行限制。所以说,在不利的金融自由化政策影响下,中小企业所面临的融资环境也愈加恶劣,融资工作的开展所面临的难度也不断提升,对企业的发展产生了十分不利的影响。
4.银行并购行为对中小企业融资的影响
在新时期的经济形势之下,银行所面临的竞争压力也不断的增大,这就使得银行业的并购行为不断增加,通过并购行为的发生,银行对自身的结构进行调整,从而保证自身的良好发展。而当一些大型银行进行合并的时候,以往的融资手段很难获得良好的效果,融资工作的开展也就遇到了极大的阻碍。而对于一些小型银行的并购而言,其在并购行为发生以后,为了更好的开展相应的信贷业务,就会在政策上对于中小企业的信贷工作进行倾斜,从而为中小企业的融资环境提供便利的条件,融资工作也就能更有效率的开展。因此在对银行并购行为对中小企业融资产生影响分析的过程中,应该与实际情况相结合,从而更好的了解整个的资本市场环境,为中小企业的发展的提供可靠的保障。
三、宏观政策影响下完善中小企业融资体系的政策建议
中小企业的融资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宏观经济政策的影响,因此必须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更好的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问题,从而保证国民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首先来看,国家必须要完善相应的法律制度,通过强化法制建设来为中小企业的融资工作提供可靠的保障,从而使其能够在一个安全的环境中进行融资工作,更好的促进自身的发展。其次,国家应该引导资本市场形成一个科学完善的信用体系,对中小企业的信用进行合理的评估,从而在便利其开展融资工作的同时,最大程度上的降低银行及金融机构的损失,进而保证整个金融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最后,应该逐渐的形成一个健全的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制度,通过形成银行与中小企业之间的良好关系,逐渐的提升中小企业自身的信用水平,从而为融资工作的开展提供便利的条件。只有逐渐的形成完善的中小企业融资体系以后,才能更好的开展相应的融资工作,保证其能够在一个健康平稳的环境当中获得良好的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四、结语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当中,大型企业由于自身所具备的资本以及规模优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当中处于一种优势的地位,而中小企业由于自身的规模限制,在市场竞争中很难获得很好的发展。特别是在目前的中小企业的发展当中,融资问题已经成为了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资金短缺使得其在发展当中面临的很大的问题,激烈的市场竞争压力使得其所面临的生存环境比较严峻。因此通过加强对于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对于企业的融资影响分析,能够更好的分析国家宏观政策在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方面的作用,从而更好的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更好的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武晓东.探析在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中货币政策的作用[J].中国商贸,2011年09期.
一、国债、企业与股票市场间的动态相关性
(一)动态相关性的度量方法
动态相关系数是针对一系列的白噪声随机变量而言的,rt~N(0,Ht)可用Den Haa提出的VAR估计方法,Ht是方差-协方差矩阵,Ht=DtRtDt,由此可以导出Rt=Dt-1HtDt-1,其中的Rt就是动态相关系数。
K.H.Liow et al.为了研究公开交易的房地产证券市场,就曾使用GARCH模型来估计房地产证券市场收益率的条件波动性,用MV-DCC模型估计动态条件相关性。并且估计条件相关性的数据即是条件波动性的数据。并考察了条件波动性是否具有时变特性。
在使用DCC系列模型估计动态相关系数之前,有专家提出判断恒定相关系数是否合意的方法,因为如果恒定的相关系数能良好的描述经济序列的情况,那可以不用动态相关系数。TSE于2000年在GARCH模型中引入了LM检验来验证,Jim Lee(2006)的文章就是采用的这种检验方法。首先对收益率数据进行常数相关性检验。
本文利用交叉相关系数公式计算动态相关系数,交叉相关系数(Cross Correlation)计算的是两个变量之间、其中一个变量与另一个变量的超前或滞后期之间的相关性,计算公式为:
ρi=■,i=0,±1,±2,…,±k(1)
其中,cov(Xt+i,Yt)是变量的协方差,σXt+i*σt是变量的标准差相乘,i≤0时表示当期的Y与超前i期的X的相关性,i≥ 0时表示当期的Y与滞后i期的X的相关性,从而得到有关的动态相关系数轨迹,他们的相关性在较长时间范围内比较稳定,当Y出现扩张性冲击后,x在当年就会出现较为明显的扩张性反应,这种反应较为灵敏。
交互相关系数(Cross Correlation)是研究两个变量之间、其中一个变量与另一个变量的超前或滞后期之间的相关性,计算公式为:
ρi=■,i=0,±1,±2,…,±k (2)
其中,cov(Xt+i,Yt)是变量的协方差,σXt+i*σt是变量的标准差相乘,i≤0时表示当期的Y与超前i期的X的相关性,i≥ 0时表示当期的Y与滞后i期的X的相关性,从而得到有关的动态相关系数轨迹,他们的相关性在较长时间范围内比较稳定,当Y出现扩张性冲击后,X在当年就会出现较为明显的扩张性反应,这种反应较为灵敏。
(二)数据来源说明
本文选取2003年第三季度至2011年第一季度的相关指标数据进行分析,数据来自国泰君安数据库,其中股票指数选取上海证券交易所综合指数(简称为SZ)作为代表,它利用在沪市上市的全部股票包括A股和B股计算,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国债指数也选取在上交所上市的所有国债计算的上证国债指数(简称GZ)做代表,它于2003年1月2日起对外,可以反映国债市场价格综合变动情况。企债指数同样选取在上交所上市的所有企债计算的上证企债指数做代表,如此可以保持信息的完整性和一致性。因为国债指数和股指的编制起始日期较早,而企业债券的编制日期较晚从2003年6月9日开始,因此本文的数据从2003年7月始。
因为宏观经济变量数据日度的不可获得性,因此采用月度数据作分析,同时也可以跟资本市场数据的频度保持一致性。本文所使用的宏观经济数据和资本市场收益率都是来自国泰安经济研究数据库。
(三)动态相关性实证结果
检验发现,在四个时间段,波动出现了异常,推测市场相关性出现了重大的结构性变化,引入结构断点检验。
资本市场间的相关性更低,因此分散风险的能力也就更强。通过看回归系数,可以判断出经济周期对相关性的影响。
由图1可以看出,相关系数可以表示两列经济序列的周期性,从国债和企业债券的相关系数曲线图可以看出,系数大于零的顺周期和系数小于零的逆周期交替进行,大概一年半为一个周期。国债市场和股票市场的动态相关系数与企债市场和股票市场的动态相关系数曲线波动性十分相似,只是后者的幅度稍大。三条曲线的波动性在2006年一季度后都变大了,国债市场和企债市场的动态相关系数曲线与其他两条曲线的波动性在2006年后的趋势是相反的,波动幅度也较大。
二、影响资本市场间动态关系的宏观经济因素
( 一)宏观经济变量选取及数据来源
影响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的因素很复杂,本文尝试从国家调控的角度和以往研究的基础出发,选择相关的经济因素做分析。我们分析后认为,影响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的共同因素可能为利率(LL)、货币供应量(HB)、汇率(HL)、宏观景气预警指数(JQ)、居民消费价格指数(JM)、房地产开发综合经济指数(FDC)等,故本文将其作为宏观经济变量引入模型。
因为宏观经济变量数据日度的不可获得性,及与资本市场数据的频度保持一致性的目的,采用月度数据作分析。本文所使用的宏观经济数据和资本市场收益率都是来自国泰安经济研究数据库。利率采用的是金融机构1年期的贷款利率,货币供应量使用的是M2准货币,汇率是对美元的加权平均汇率,宏观景气预警指数、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房地产开发综合经济指数采用的都是环比指数。
从表中可以看出,房地产开发综合价格指数和汇率相关性为0.5,和宏观景气预警指数的相关性为0.644,货币供应量和汇率高度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93,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利率的关系为0.74,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宏观景气预警指数为0.46,宏观景气预警指数和房地产开发综合价格指数为0.644,相关性较高。
(二) 理论模型的设定
(3)
是三个资本市场两两动态条件相关系数的估计值,fk,t-1是宏观经济变量的一阶滞后值,ρgq,ρgs,ρqs分别代表国债和企债收益率的动态相关系数、国债和上证股指收益率的动态相关系数、企债和上证股指收益率的动态相关系数。利率、货币供应量、汇率、宏观景气预警指数、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房地产开发综合经济指数.
(三)实证结果
本文用动态相关系数对各个宏观经济因素做回归,下面是相关的系数表和拟合程度。
通过实证发现房地产开发综合经济指数对三个资本市场两两间的收益率相关系数都有较强的影响力。宏观景气预警指数、房地产开发综合经济指数及利率三个宏观因素对国债和企业债券之间动态相关系数有一定的影响作用;汇率、货币供应量和房地产开发综合经济指数三个宏观因素对国债和上证股指收益率之间的动态相关系数有影响作用;汇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货币供应量、房地产开发综合经济指数及利率五个因素均对企业债券和上证股指收益率之间有影响,实证证明了影响企业债券和上证股指收益率的因素更多,这二者的信息流通渠道宽于其他两个市场之间的。
三、 三个市场动态相关系数的结构断点检验
(一) 结构断点检验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风暴迅速对各国金融市场产生了剧烈的影响,在这种背景下本文拟对股指、债指、企指收益率三者的动态相关关系分别做结构断点检验,来具体量化宏观经济变动可能对中国的资本市场产生的影响。同时在对资本市场收益率动态相关关系进行检验时,分析国内因素对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的相关结构变动的影响。
闫鹏、杜子平、张勇曾通过自组织特征映射(SOM)神经网络的聚类功能对上证综指和深证综指的相关性进行了变结构点的测定,同时利用了时变copula模型对变结构点前后相关性过程分别进行了建模。
结构断点的单位根检验也可以检测序列中是否存在结构断点。单位根检验根据序列类型划分的话可以分为四种类型:随机游走、随机趋势、退势平稳、趋势非平稳。ADF检验和PP检验是非常常用的检验单位的方法,但是实验证实这两种检验在样本有限的条件下检验效果不理想,同时Perron(1989)对结构突变的考虑使单位根检验就入了一个新的层次。现在,将存在结构突变的趋势平稳过程误判为单位根过程的错误就称为“Perron现象”,但Perron仅考虑了结构突变点已知的情况,Banerjee,Lumsdaine and Stock,(1992)开发了在结构断点未知的情况下的单位根检验。
本文下面将按照结构突变点未知情况,采用递归检验编程来考察序列中是否存在结构突变点。
(二) 结构突变序列的单位根检验
对于水平值或者趋势存在结构突变的过程来说,如果不考虑这种突变,直接使用ADF统计量检验单位根时,将会把一个水平值突变的退势平稳或者趋势突变过程错误的判断为随机趋势非平稳过程。这样无疑会导致检验功效降低、发生判断错误(把退势平稳过程误判为单位根过程)。
1、结构突变点已知的单位根检验。如果时间序列的结构突变点已知,用虚拟变量ADF检验式来代表结构突变,检验的零假设是时间序列是存在结构突变点的单位根过程,备择假设是存在结构突变的趋势平稳,检验用临界值从Perron(1990)中查找。
2、结构突变点未知的单位根检验。Banerjee,Lumsdaine and Stock,(1992)通过抽取子样本的方法不同提出三种检验结构突变点的方法:递归检验、滚动检验和循序检验。递归检验通过相应的ADF值与临界值的比较,判断原序列是否为带结构突变的趋势平稳过程,循序检验判断序列是否发生均值突变和趋势突变。三种检验方法得到的都是一个单位根检验统计量值的序列。临界值可以在Banerjee,Lumsdaine and Stock,(1992)的表1、2中查到。
差分平稳过程代表的是频繁的随机的微小变化的积累,而带有结构突变的趋势平稳过程代表的是一种间歇发生的持久的猛烈变化。Li Xiao Ming(2000)从结构变化的角度对中国宏观经济总量的动态特征进行研究,认为如果宏观经济变量序列实际经济序列是差分平稳过程,则政府主导的结构改革意义不大,因为改革对经济长期增长路径的影响会轻易被其他的随机冲击淹没;如果宏观经济变量序列是趋势平稳过程,则只有比较巨大的冲击,如改变经济基础结构的政策,对宏观经济变量的长期变化趋势的影响才是有效的。如果序列是带有结构突变的趋势平稳过程,却被误判为单位根过程,就会得出错误的结论。
(三)递归检验
递归检验样本分段,2003.07~2005.04,2003.07~2005.05,…,2003.07~2011.02.第一个子样本容量是22,从2003年7月起逐月扩大子样本范围。对每一个子样本进行含有截距项和趋势项的ADF检验,检验式为:
Lngqt=ρLngqt-1+μ+αt+βLngqt-1+μt(4)
ADF(k)表示ADF检验值,其中k,(k=1,…39),分别对应于每一个递归子样本。把ADF(1),…,ADF(39)分别对应于2005年4月,…,2011年7月份,如果有某个ADF值小于临界值,说明原序列是带有结构突变的趋势平稳过程。在递归检验中,如果某个ADF值小于临界值,说明原序列为带有结构突变的趋势平稳过程。
从图2可以看出,由图可以看出,曲线有处于临界值以下的点,说明国债和企债收益率动态相关系数存在结构断点。
从图3可以看出,国债和上证股指收益率动态条件相关系数不存在结构断点。
从图4可以看出,国债和企债收益率动态条件相关系数不存在结构断点。
四、 结论
从文章的分析可以看出宏观景气预警指数、房地产开发综合经济指数及利率三个宏观因素对国债和企业债券之间动态相关系数有一定的影响作用;汇率、货币供应量和房地产开发综合经济指数三个宏观因素对国债和上证股指收益率之间的动态相关系数有影响作用;汇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货币供应量、房地产开发综合经济指数及利率五个因素均对企业债券和上证股指收益率之间有影响,实证证明了影响企业债券和上证股指收益率的因素的因素更多,这二者的信息流通渠道宽于其他两个市场之间的。国债和企债收益率动态相关系数存在结构断点。
参考文献:
[1]潘婉彬,陶利斌,缪柏其.TGARCH模型在利率波动建模中的应用.统计与决策, 2007,(20):15-17
[2]Yang,Zhou and Leung.Asymmetric Correlation and Volatility Dynamics among Stock,Bond,and Securitized Real Estate Markets, forthcoming (2010)
一、可持续发展的含义
从理论上来说,可持续发展这一战略包含了三个基本含义:
第一是满足需求,特别是贫困人民的需求。它的必须条件就是完成经济的长期、平稳、高效率的发展,它的充足条件就是把人口的数量限制在适当的范围以内,这样呢就可以使它呢可以满足劳动力增长的需求,又不会让尤其是贫困人们的需求感到有压力。
第二是清除极端。在满足当代人或后代人的需求时,资源与生态环境之间会存在着资源的日益减少与环境的日益恶化的问题,清除极端的必要条件是不断探索与扩大非再生资源,不断提高可再生资源的生产力,其充分条件则要求尽可能地节约利用资源,积极治理与保护生态环境。
第三,平等共享。要求各代人之间与同代人之间实现资源的平等与公平分配、良好生态环境的平等与公平共享。其必要条件是建立与资源的持续供给相适应的发展规模与速度,其充分条件是制定相吻合的政策与法律体系。
可持续发展就是求得达成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并且维系新的平衡,要求支撑人类的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基础具有持续性,以满足不断发展的需要,从而达到发展目标。可持续发展战略强调的是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和发展,迫切需要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所以,可持续发展可以最大程度的发挥经济增长的正作用,最大程度的限制经济增长的负作用,达成真正程度上的经济增长,尤其是在发展战略的制定上。
二、企业投资项目决策中的经济统计分析
企业项目投资决策,是由相关的企业组织,根据许多的可行性研究资料,使用科学的决策手段,将定量方法和定性方法相结合,将不同投资项目或投资项目的不同方案进行估计预算和确定,挑选出最佳的决策方案全过程。投资项目的决策是投资项目过程中首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阶段,因为决策是否正确,不单单关系着项目以及整个企业的生产经营,严重的是可能的对整个国民经济都可能有重大的影响。因此,企业选择一个什么样的项目进行投资也就变得及其重要了。
企业投资项目的分析可以分为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即投资项目的微观经济分析和投资项目的宏观经济分析。
投资项目的微观经济分析仅仅从企业角度出发,对项目内部的费用和效益进行分析来确定投资项目的可行性,不涉及投资项目对国民经济和整个社会的损益,因此,投资项目的微观经济分析就带有较大的片面性和局限性。
投资项目的宏观经济分析是从国民经济的全局出发来分析评价一个项目的决策方案,投资项目的宏观经济分析的目的是对投资项目的社会经济效益进行评价,以确定投资项目的实施对社会的影响。我们可以看到投资项目的宏观经济分析较投资项目的微观经济分析更具有意义。投资项目的宏观经济分析是从整个社会角度出发来考察、研究、预测和评价投资项目对社会的贡献,以此决定项目的取舍,它既要考虑直接经济效益,也要考虑间接经济效益,从多方面评价,所以也就更有利于企业的不断成长和社会的持续性发展,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投资项目的宏观经济分析是从国民经济的全局出发来分析评价一个项目的决策方案,在此,我们可以看出宏观经济统计分析更加有助于企业的发展,而且对整个国家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都是必要的并且是有益的。
三、实施企业投资项目决策中的宏观经济统计分析
在制定投资项目决策时,应根据投资主体的不同,综合的进行微观经济分析和宏观经济分析,处理好投资项目的微观经济效益和宏观经济效益的之间两者的关系。
宏观经济统计分析是企业论证投资项目对国民经济的促进作用的估计,从整个社会的角度出发来考虑、研究、预测投资项目对预测的社会目标所作的贡献的大小,所以当投资项目符合国际或地区产业政策、企业限于分析能力可通过咨询有关研究机构予以解决,而相关的政府机构应积极的予以相关的帮助。
宏观经济统计分析要在目前已经习惯了的、确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加强不确定性的分析,充分利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以及经济数学所提供的各种理论与方法,去为企业制订各种决策方案提供科学的依据;去为企业在一定的风险下获得尽可能多的利益或者在一定利益下承担尽可能少的风险提供有依据的保证。
结语:
大数据方法和技术不仅可以被深度地应用在微观分析、行业研究领域,也可以运用在宏观决策之中。未来,大数据既是企业占领市场、赢得机遇的利器,也是政府进行宏观调控、国家治理、社会管理的信息基础。而大数据时代对数据的挖掘、处理和分析的方式,对于传统的宏观经济分析,无疑是一次大的革新。
大数据应用于宏观经济分析的趋势
传统的宏观经济分析通常是通过对比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建立宏观经济计量模型、仿真宏观经济动力系统,对宏观经济形势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判断与预测。
在当前的大数据时代,越来越多的宏观经济政策制定者和相关专家学者都已经意识到,大数据对宏观经济分析有着革命性的影响。目前,在宏观经济分析及预测中运用大数据方面,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从新型宏观经济指数构建,到建立新型大数据宏观经济预测模型,各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早期大数据在宏观经济分析领域的应用,主要集中在建立新的宏观经济指数,以便更加准确的反应宏观经济运行状况。这方面的工作主要基于个人的交易记录,包括像一些欧洲国家将销售点扫描数据纳入CPI指数编制。
特别引起关注的是麻省理工学院的经济学家利用网上购物交易数据创建的BBP项目 (Billion Prices Project),基于不断变化的一篮子商品所计算的日度通胀指数。这种实时的通货膨胀指数能够比相应的官方数据更好地反映实际经济运行的情况。当年,在雷曼兄弟公司倒闭后,BPP 的数据显示,大部分美国企业几乎立刻开始削减价格,这就表明总需求已经减弱。而相比之下,官方通胀机构公布的数据直到当年11月,即在10月CPI数据公布后,才对通货紧缩有所反应。
“企业发展工商指数”是宏观经济分析领域中典型的大数据应用案例,也是我国政府在大数据挖掘领域的首创成果。该指数包括10 个对宏观经济具有显著先行性的指标,可以提前1~2 个季度预测宏观经济发展趋势。它改变了传统的抽样统计方式,利用大数据挖掘技术,对工商全量、动态的全国企业登记数据进行分析,发掘大数据价值,并采用合成企业发展工商指数,以判断宏观经济走势。
除了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方面相关指数的建构,从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研究的国际趋势看,使用大数据集,建构监测预测的模型,进行经济预测越来越广泛,逐渐成为很多国家央行进行经济预测的新方法和新工具。
在应用互联网大数据进行经济分析及预测中,使用网络搜索引擎或网络社交媒体记录的关键词,会有数据获取及时、样本统计意义明显等优势,预测精度较高。
Google Trends每天都在产生大量与经济发展相关的查询结果,且这些查询结果与当下的经济活动之间必然存在着不容忽视的关系,或许可以对预测当下的经济活动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并且,在此基础上,Choi H. &. Varian H.(2016)举例说明了如何利用Google Trends预测美国零售业、汽车、住房和旅游的销售情况。
还有相关机构引用专业数据分析软件公司SAS的研究数据,以社交网络活跃度增长作为失业率上升的早期征兆,帮助政府判断就业形势和经济状况,以更好地制定经济政策。在社交网络上,网民们更多地谈论“我的车放在车库已经快两周了”、“我这周只去了一次超市”这些话题时,显示网民可能面临巨大的失业压力;当网民开始讨论“我要出租房屋”、“我准备取消度假”这些话题时,显示出这些网民可能已经失业,面临巨大的生存压力,这些指标是失业后的滞后标志性指标。
样本统计转为总体普查
大数据的发展对于宏观经济分析最为显著的积极影响,莫过于使宏观经济分析从样本统计时代走向总体普查时代。大数据时代的宏观经济分析中,传统的样本假设方式被抛弃,转而以真实的海量数据来进行计算机的自动分析。
我们知道,传统的经济分析包括经济计量分析是建立在抽样统计基础之上的,在传统的抽样统计分析中,往往以假设检验为基本模式,依靠的数据主要是样本,将样本假设为整体,然而,这种分析往往与事实存在或多或少的出入。
与传统宏观经济分析总是局限于小规模样本数据有所不同,在大数据时代,随着信息覆盖范围和数据量迅速提升,数据样本的体量会极大地提高,甚至可以达到样本即总体的程度。例如,就物价而言,每一笔在电子商务网站成交的交易信息都能记录在案。这样的情况下,宏观经济分析的可靠性必然大大加强。
同时,随着信息量的极大拓展和处理信息能力的极大提高,使得宏观经济的分析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统计分析模式,而是将抽样分析转变为总体分析。这一点对宏观经济分析意义重大,因为宏观经济系统纷繁复杂,如果能将对整体宏观经济变量的分析建立在尽可能多的关于经济主体行为的信息以及其他诸多经济变量的信息的基础上,无疑将会极大地提高宏观经济分析的准确性。
基于推特(Twitter)平台表达的公共情绪用来预测股市变动,是很典型的例子。2008年3月到12月长达九个月间,270万Twitter用户推送的多达970万条的消息,经过情绪评估工具――Opinion Finder 和GPOMS 被分别赋值并评估为“积极”与“消极”两种情绪和“calm(冷静)”、“alert(警觉)”、“ sure(确信)”、“vital(活泼)”、“kind(美好)”、“happy(高兴)”六种情绪。结果发现,在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和GPOMS中的“calm(冷静)”情绪之间存在相关性。进一步研究发现,“calm(冷静)”情绪可以很好地预测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在未来2到6天的涨跌情况,而且这种每日预测的准确率高达到87.6%。
大数据时代,可获得大而全的可得数据,甚至可抛弃原有的假设检验的模式,这些优势是传统经济分析方法无法想象和实现的,无疑将会极大地提高宏观经济分析的准确性和可信度,不仅可以更加准确了解宏观经济形势,还有利于正确做出宏观经济发展的预测,从而更加合理地制定宏观经济政策。
变量个数无限增多
在当前大数据时代,数据的可得性和多样性导致样本量无限增大,同时变量个数无限增多,这有利于应用大量模型进行研究,并应用完备的数据信息,提高预测的准确性。
经济预测模型可以分为两类:一是传统的小模型预测,这类模型往往通过建立时间序列、横截面或面板方程来进行经济分析。传统的小模型预测的特点是仅使用较少的变量,像VAR模型的变量个数通常小于10个。二是大模型预测,这类模型往往使用成百上千个变量,因而大模型预测利用的信息非常丰富。
小模型预测理论比较成熟、方法相对简单。但是,小模型预测有天然的缺陷,那就是变量的完整通常是不可能的,而预测的效果受限于其所使用的变量。
使用小模型进行预测时必须仔细挑选预测变量,然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无论是根据理论还是根据经验进行变量的选择,其过程必然会存在差异,其结果也更是可想而知,而且甚至会产生一些争议。比如,基于菲利普斯曲线预测通胀时,有的研究使用失业率作为预测变量,也有研究使用GDP缺口或者产能利用率。
清华大学经济学研究所所长刘涛雄教授就指出,由于模型变量选择、参数设置、估计方法以及滞后期选择等的不同,预测结果会产生很大的偏差。
小模型预测方法这一天然的局限是很难调和的,主要是因为数据样本有限而导致增加很多变量不可行。这使小模型预测的结论往往和经济现实严重脱节。我们很难想象中央银行会仅仅根据少数几个变量进行宏观预测,并据此做出决策。即便是一家企业也不会如此草率。
通过大数据挖掘,可以使得变量大大增加。这就为经济预测从小模型预测转变为大模型预测创造了条件,应用大量模型进行分析及预测,可以应用完备的数据信息,从而提高预测的准确性。
在美国,银行通常依靠FICO得分做出贷款与否的决定,FICO分大概有15-20个变量,诸如信用卡的使用比率、有无未还款的记录等。而一家名为ZestCash的金融机构,在决定是否向客户放贷的时,分析的却是数千个信息线索。ZestCash正是依靠其强大的对于大数据的处理和分析能力,形成了其独特的核心竞争力。
未必因果关系 而是相关关系
传统的经济计量分析以寻找相关事物(变量)的因果关系为核心,而大数据条件下的经济分析通常则着眼于挖掘相关事物(变量)的相关关系。
在复杂的宏观经济系统中,许多经济变量的因果关系往往难以准确检验,或者因果结论经常广受质疑。然而,在如今的大数据时代,更加重视可靠相关关系的发掘,并且充分利用相关关系对于经济预测、经济政策制定与评估的作用,则无疑为宏观经济分析打开了另一片广阔的空间。
在“小数据”时代,宏观经济中的因果关系分析其实并不容易,耗费的精力大、时间多。特别是,要从建立假设开始,进而不断地进行一系列假设的实验,而一个个假设要么被证实,要么被。不过,无论被证实还是被,由于二者都始于假设,这些分析就都有受偏见的可能,所以极易导致错误。
同时,由于计算机能力的不足,在小数据时代,大部分相关事物(变量)关系的分析局限于寻求线性关系。然而,实际上的情况要复杂得多,在现实宏观经济中,总能够发现的是相关事物(变量)的“非线性关系”。
当然,在小数据世界的宏观经济分析中,相关关系也是存在并有价值的;不过,在大数据时代的宏观经济分析中,相关关系才将大放异彩。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与肯尼思・库克耶(Victor?Mayer-Schonberger &. Kenneth?Cukier)认为,建立在相关关系分析基础上的预测是大数据的核心。通过应用相关关系,可以比之前更容易、更快捷、更清楚地分析事物(变量)。
英国华威商学院为预测股市的涨跌,使用谷歌趋势(Google Trends)共计追踪了98个搜索关键词。这中包括“债务”、“股票”、“投资组合”、“失业”、“市场”等与投资行为相关的词,也包括“生活方式”、“艺术”、“快乐”、“战争”、“冲突”、“政治”等与投资无关的关键词。结果发现有些词条,诸如“债务”,成为预测股市的主要关键词。
“谷歌流感趋势”为预测季节性流感的暴发,对2003年和2008年间的5000万最常搜索的词条进行大数据“训练”,试图发现某些搜索词条的地理位置是否与美国流感疾病预防和控制中心的数据相关。
谷歌并没有直接推断哪些查询词条是最好的指标,相反,为了测试这些检索词条,谷歌总共处理了4.5亿个不同的数字模型。将得出的预测与2007年和2008年美国疾控中心记录的实际流感病例进行对比后,谷歌公司发现,它们的大数据处理结果发现了45条检索词条的组合,将它们用于特定的数学模型,预测结果与官方数据的相关性高达97%。
在大数据时代来临之前,尽管相关关系已被充分证明大有用途,可是相关关系的应用很少。这是因为用来做相关关系分析的数据同用来做因果关系分析的数据一样,也很少,也不容易得到,并且收集有关的数据,在过去相对来说,也费时费力,也会耗资巨大。不过现如今,可用的数据如此之多,也就不存在这样的难题了。特别是现在,有关专家们正在研发能发现并对比分析“非线性关系”的必要工具。总之,一系列飞速发展的新技术和新软件从多方面提高了有关分析工具发现宏观经济变量相关关系的能力,这就好比立体画法可同时从多个角度来表现人物或事物。
在大数据时代,这些新的分析工具和思路为我们提供了一系列新的视野和有用的预测,使我们看到了很多以前不曾注意到的宏观经济中的联系,掌握了以前无法理解的复杂的国民经济动态。
时滞变即期
目前对宏观经济的分析研究所采用的资料,主要依赖于各种统计调查系统的统计数据,但面临的最明显的缺陷之一便在于关于宏观经济统计的数据具有很强的时滞性。而大数据经济模型可以充分利用数据的实时性,提高分析或预测的时效性,为经济预警和政策制定提供最快速的资料和依据。
一般来说,依赖统计部门的宏观经济数据的都存在时间滞后的问题。由于不能及时获取宏观经济发展的数据信息,也就不能对当下的宏观经济形势作出准确判断。例如,政府公布的季度GDP 往往会有1个月的滞后期,而反映全面经济社会状况的统计年鉴的滞后期会达到3个月左右,这对及时了解宏观经济形势、预测与预警都是非常不利的,基于此统计进行的预测甚至被认为助长了宏观经济波动。
在互联网技术的辅助下相关宏观经济的分析部门能够快速地收集到主要宏观经济发展数据,如全社会的用电量、全社会的商品销售总额以及商品房的购买量等。这些大数据的获取时间较短,有的数据甚至是立即可以获得。
而随着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产生了大量的即时传播数据,如企业通过微博、微信第一时间产品、人事等重要信息; 普通用户实时针对特定事件或对象发表见解和态度,等等。
这些即时传播的非结构化数据对宏观经济的走势也产生了重要影响。通过大数据软件处理平台,可以实时追踪和搜集这些即时数据,并快速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从而提高宏观经济的时效性,为经济活动参与者赢得决策时间。
关键词:
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发展;问题
宏观经济分析涉及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在世界各个国家应用广泛,同时对我国社会主义体制的完善同样具有重要作用。宏观经济分析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而每个阶段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不同程度的作用。
1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发展相关问题研究
1.1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发展历程数学统计学是宏观经济分析的基础理论。在我国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研究者将国民经济的分析作为对象,关注国民经济的实际统计指标。在这一前提下对比我国的经济发展现状与经济发展趋势。第二阶段:我国整体经济趋于完善,统计学理论更加完善,经济行业分类清晰,从而使统计学理论能够更好的作用于经济发展实践。第三阶段:注重宏观经济统计与微观经济统计之间的关联性,使二者相融合,信息技术的发展为这一阶段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技术支持。即使是现阶段,很多人依然对经济统计存在错误的认识,统计理论作用于金融等行业,但依然存在应用行业空缺,需要你进一步完善和推及。
1.2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特点分析随着经济统计的发展,宏观统计逐渐得到认可。与其它统计方法不同,与一般的统计分析进行比较,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具有总体性别,具有实证性和数量性的特征。当然,宏观经济还具有一些独有的特征。首先:统计对象更系统。在统计过程中,以我国的国民经济整体发展为对象,研究影响国民经济的各个要素,分析其独立性与相互影响关系。国民经济作为一个独立的系统,统计方法的系统性使分析更加合理。利用这种统计分析方式,可以实现你对经济的全面分析,使资源得到最优化利用,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对策。其次:国民经济统计具有层次性特点。在宏观经济统计方法下,将相关资料作为依据,并有效采用统计的分析方式来评价国民经济的运行机制。在这一统计模式下,统计分析按照一定的层次现代整体经济形势进行分析,在从经济的发展影响因素入手来进行逐层分析,基于经济发展影响因素来制定合理的策略。国民经济影响因素众多,宏观经济的这一特点使得经济分析更具合理性,是未来经济分析的必然方式之一。
2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对我国统计发展的影响
2.1宏观经济统计在我国经济分析中的产生在世界其他国家,宏观经济具有一定的作用,而我国处于社会主义这一特殊的经济体制中,宏观经济的发展源于计量经济学的提出。宏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宏观经济统计为其发展提供了保障,使我国形成了特有的经济体制,通过分析了解经济市场风险,并且致力于降低风险。但是,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在我国经济中的运用并无好的借鉴,需要经济分析者通过经验和不断的分析探索来完成目标。宏观经济发展过程中,必然存在一定的问题。而统计学与宏观经济的切合点是分析者考虑的问题,所以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一定会出现诸多问题或者一些统计无法出现预期的分析效果。当然,宏观经济必然具有一定的系统性与层次性,只有通过专业的分析方式才能确保风险分析的合理性,使经济发展更加顺畅。
2.2宏观经济统计在我国经济中的应用从整体经济形势发展来看,我国经济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经济容易受到国际形势、经济错误判断以及金融危机等特殊因素的影响。在这一情况下,经济学者必须对经济进行正确的判断,才能促进经济的稳定发展。政府在经济统计分析过程中要善于运用正确的方法。实践证明,宏观经济统计方法能够对经济方向做出正确的预测,及时发现经济发展潜在风险。另外,宏观经济统计方法在我国经济中的运用还体现为它帮助银行等金融系统屏蔽了信用额度不高的企业,以降低金融系统的风险,确保金融系统的稳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在经济危机形式下,金融系统的杠杆作用将体现在经济稳定中。因此,政府要善于利用宏观经济统计这一方法,掌握多样化的经济信息,以通过正确的分析来确保经济的稳定。
3结语
在我国,宏观经济统计分析方法主要应用于对经济形势的整体分析。统计发展具有一定的历史,在经济发展中其作用一样不可忽视。宏观经济统计分析方式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来说,其主要作用还体现为明确金融风险,减少资源浪费和促进经济稳定。作为国民经济分析的主要工具,还帮助政府弥补了经济发展中的缺陷。当然,鉴于宏观经济统计的基础薄弱,还要求相关人员对其理论进行完善,致力于通过更加合理的理论对实践进行指导,采用全方位的分析方式来获得经济发展的现状,确保国民经济的发展策略合理。
参考文献:
[1]赵彦云.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发展的基本问题[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3(5).
传统证券分析理论认为,宏观经济的走向对行业及证券价格的影响较大,通过分析及预测宏观经济走向可以找到各行业未来发展的动向及公司股价变动的规律,这样的分析逻辑由于来自于西方纯理论学派的多年积累和总结,其在认识上对广泛的投资群体造成了日久弥深的影响力。但由于宏观经济的有效性仍基于一个重要的前提,那就是宏观经济的运行结果会通过上市公司的业绩来反映,从而迟早会体现在上市公司的股价上。然而,由于上市公司的基本面变化往往并非一个短期经济数据所能预测,因此,研究周期往往较长,在对短期市场走势的判断上,宏观分析指导作用并不强。或者可以这样说,过于依赖或关注短期经济指标的变动,往往让投资者在判断市场短期波动方向中误入歧途。
通过从实证分析的角度来验证宏观经济走势是否能对股市的波动构成参考指标,这是一件颇有价值的事情。一方面,如果我们得出了宏观经济并非影响市场走势、尤其是短期市场走势的主要因素的结论,那么可以就此判断,“通过分析宏观经济可以预测股票市场走向”这一结论是伪命题。另一方面,如果我们无法通过宏观经济分析来判断市场走势的话,那么是否有更好的研究方法能够有助于对中短期股市的走向做出合理的判断。要回答以上两个问题,首先要从对“宏观经济分析可以预测股市”这一命题的真假检验开始。
通过对中国、美国乃至西方各国证券市场历史与宏观经济增长的历史数据的回归分析,我们可以证明宏观经济走向与股市走势之间是否存在强相关性。
首先,如果将宏观经济形势以GDP的增长规模来替代,恐怕没有多大的分歧。借鉴美国股市的发展历史,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图一),在美国1962年创下1001.10最高点,而在随后的20年里,道琼斯平均工业指数基本在1000点之下运行,直到1982年11月份才突破前期高点,上升到了1200点。而与此同时,美国经济在1962年到1982期间实现了高速增长,名义GDP规模从1962年的5933亿美元增加到1982年的33144亿美元,年平均增长达到9%。可以这样说,尽管美国经济在1962年至1982年期间保持了高速增长,但美国股市却丝毫没有受到经济增长的刺激而带来的股市上升。尽管其中原因我们并没有细究,但通过定量分析已证明股市与宏观经济在20年的过程中没有正相关关系(如果将时间段放在1959至1989年的30年之中,GDP与股市的相关性很强)。
其次,我们可以同样对中国股市与GDP的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回归分析及假设检验,看看两者之间是否存在正相关关系。
通过实证分析A股与GDP之间在1990年至2006年17年的运行特征来看,我国GDP增长均在7%以上,宏观经济发展总体上呈现高速增长态势,但上证指数与GDP增长曾经出现2次背离(图二)。一次是在1993年至1995年期间,另一次是在2001年至2005年期间,很明显,A股与GDP增长之间在上述两个时间段并不存在正相关性(当然,从10年以上的长周期比较来看,两者存在强相关性)。另外,考察德国及日本的历史经验,我们得到的结论也是一样。
那么应该如何理解股市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背离走势呢?我们认为,由于影响市场走势的因素太多,而且经济增长因素又并非影响短期市场的主导因素,因此,尽管从长期来看,经济运行与股市上升趋势之间存在强相关性。但就阶段性而言,分析宏观经济的走向对把握短期市场运行,其参考意义不大。或者我们可以这样说,与其从宏观经济分析出发,不如从市场短期供求乃至市场参与各方的预期等多方面关系对股市的中短期走向做前瞻式分析。
格雷厄姆和巴菲特都在不同场合多次谈到――“从短期来看,市场是投票机,而长期来看,市场是称重机”。罗杰斯也认为,供求就是价格,投资的铁律就是正确认识供求关系。安德烈・科斯托拉尼也认为影响股价的因素,短期而言是看资金的供求关系,中期而言是资金和信心,而长期而言是基本面。对于大师们留下的投资精髓,当然也可以这样理解,股票价格上涨,长期来看由公司内在价值及基本面决定;而从短期看,股票的价格由市场参与者的行为决定,购买股票的人数越多,资金累计效应越大,股票价格短期上涨的可能性也就越大。因此,短期股价的涨跌与否与投资者的认同度非常有关,而股价能否获得投资者追捧主要由投资者的心理预期及对市场的信心乃至可调动的资金规模决定。
一方面,资金供给的多少既需要从投资者行为乃至心理变化来考虑,也需要考虑整个市场资金供给的状况。简单的看,影响股市波动的直接因素是投资者买卖行为造成的。而影响投资者行为的主要是投资者心理预期,而影响投资者心理预期的因素颇多,包括上市公司基本面、宏观经济因素及政策因素等等。
市场资金的整体状况主要围绕货币供应量考察。首先,从市场基准利率来看,利率代表市场的资金成本与市场资金供求关系的状况。当基准利率开始下行,意味着市场资金供过于求,导致资金成本下降;其次,货币当局对货币供应量的调控也会影响市场整体资金的供求关系;而贷款余额增速的大小也将影响货币乘数,从而影响整个市场的货币供应量规模。
但货币供应量只能看作是股票市场资金供给的外生性变量,同时,我们也不能忽略市场资金内生性的增加流动性的可能,这也属于资金供给的主要方面。市场内生性流动性的增加可能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企业对实体经济走向的看淡,导致投资需求的下降,从而将手头囤积的大量货币资金转向虚拟经济的投资,包括投向股票、债券乃至房地产等泛金融类资产。二是受经济下滑的影响,投资者对未来收入增长的预期下降,从而降低了消费,因此,在个人账户上的存款上,投向证券市场的资金比例必然增加。但上述情况恰恰与经济走强导致股市走好的逻辑相反。
而在2005年《新财富》“最佳分析师”评选中,200多位基金经理对这位经济学家的评价却不约而同地使用了另外一些词汇:“对宏观经济方向把握准确;具有可操作性、前瞻性、及时性;自成体系,有独立观点,深入浅出……”。如果是在另外一些场合,你甚至可以说这样的评价充斥着誉美之辞。
对于在过去一年问于漫漫“熊市”中摸索的机构投资者来说,众所期待的无疑是能够廓清一个大致明确的经济趋势和市场方向,所以,当他们得以静下心来回想过去一年经过耳边的经济学家“语录”,相信留下的,总会是那些最助于他们理解这个方向的声音。怀疑这些“主观”的评价,并没有充分的理由。
其实,这已不是这位经济学家第一次得到类似的评价,在《新财富》2004年“最佳分析师”评选中,高善文就荣膺“宏观经济研究”第一名,紧随其后的是当时已处于半“退隐”状态的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许小年。其时,高善文进入证券行业只有一年左右的时间。
对于一位进入证券行业仅两年多时间,资历仍浅的人来说,这些赞誉似乎来得太轻而易举,因此,这位出生于1971年的年轻经济学家赢得这些赞誉的资本,足够令人好奇。很多人喜欢打探这种人物的“出身”或者所谓“背景”,并试图从类似的“出身”与当下的“影响”之间寻找出某种关联,我们也不例外。
我们不厌其烦,并努力为读者勾勒出一份关于高善文学历、资历等“出身”的清晰面目:
1971-1988年,成长于晋南临汾;1988-1992年,求学于北京大学电子学系,专业电子学与信息系统,获颁理学学士;1992-1995年,就读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经济管理系(光华管理学院前身),专业宏观经济分析,获经济学硕士;1995.7-2000.9,就职于人民银行总行办公厅;2000.10-2001年底,受人民银行总行派遣,就读于日本国立政策研究大学院,获公共政策修士硕士;2001年底―2002年底,进入亚洲开发银行研究所实习;2003年初,回国,2003年下半年,在职业生涯的安排中,恰逢光大证券研究所改组,获邀并由此进入证券分析行业;另外,高善文1999年开始在人民银行研究生部读取经济学博士,2005年9月正式毕业,导师周小川。
“所有过去的学习、生活和工作经历都跟目前的工作有很大关系,”高善文说,自己在研究生期间专业相对比较侧重宏观经济分析;人民银行的工作在专业内容上与宏观经济的观察分析判断也有一定联系,而且在此期间,还去国外中央银行接受短期培训,了解了中央银行在如何制定货币政策、如何分析宏观经济领域一些比较新的实践。高善文表示,师从周小川的经历,让自己可以站在一个更高的高度去理解经济形势、经济分析和政策制定过程的一些思路,但由于自己商业研究的对象一定程度上包括中央银行和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所以,他会刻意地回避和人民银行有关领导有太多过于密切的接触。
高善文说,“另外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是,本人对这个专业(宏观经济分析)也抱有一定的兴趣和热情,”大学生活使他慢慢认识到自己对偏工程性、动手性的专业科目实际上比较缺乏兴趣,而经济分析涉及到很多思考和推理性的东西,动手和实验性的东西相对很少,这成为高善文此后专业研究的主要兴趣和方向。
注重数据和经典而简单的分析框架
相比于“首席经济学家”的称谓,高善文更喜欢自称为“宏观经济分析员”。“我们从事的是商业研究,学术方面的含金量实际上是很低的。”这样的说辞也许仅仅是一种自谦,也许还包含着对职业理解的“自省”。高善文说,“我们不是研究纯粹的理论,我们是商业研究,我们要服务于分析和预测的需要,服务于理解的需要,所以,没有经验数据,没有对经验数据扎实可靠的分析,就不要谈问题。”
对数据和经验事实的强调,高善文称之为是约束自己分析过程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条件。“每说一句话,每做一个结论,我都努力有数据方面的支持,而且必须是相对比较扎实可靠的数据和经验证据方面的支持。如果你有一个非常好的理论,包括你对现实的很多问题有一些非常好的灵感和思考,但是这些思考如果不能得到经验数据方面比较扎实的支撑的话,我宁肯割舍。”
宏观经济分析,仅有数据当然远远不够,恰当的分析框架同样是立论的基础。现代宏观经济学还不是一个非常成熟的学科,过去几十年间,不同的学派为着不同的理论争论不休。虽然在宏观经济分析的基本框架方面,学术界形成了一些重要的共识,但如何应用这些共识,不同的经济学家仍经常会作出迥异的抉择。“我还是倾向于相信现代经济分析框架和逻辑本身具有一般性,并努力尝试将这些相对比较标准和规范的宏观经济分析框架运用到解释中国经济数据的具体分析过程之中。”这是高善文的选择。
“现代经济学很多标准的分析框架,标准的分析逻辑,在中国市场具有一般性和惊人的适应性,但是它的提出是基于成熟经济的实际情况,需要对其具体的应用过程(包括很多基本概念、重要的指标和假定)进行一定的调整,才能更好地适合中国经济的现实情况和现实的数据体系。”
高善文举出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如何应用产出缺口。产出缺口在宏观经济分析和政策制定过程中是――个比较重要的概念,如何定义和测量产出缺口,在成熟经济中也存在很多争议。
产出缺口一定意义上同成熟经济里所谓的自然失业率存在着比较密切的联系,但直接把这样―个概念应用到中国经济数据的实际分析过程中,会存在很多的困难:衡量中国经济中的失业率在数据方面非常困难,更不要说去寻找一个恰当的自然失业率;更重要的是在理论层面,对中国经济的历次波动、对通货膨胀的决定过程来讲,劳动力市场的紧张是不是在其中扮演了非常核心的作用,这一点本身也令人怀疑。虽然文献上还有一些基于总量数据来直接对产出缺口做一些数学上的估算,但是完全基于总量数据以及其它一些比较粗略的数据去估算产出缺口,本身可靠性以及它的理论基础和经验基础,都不是非常完善。
“这迫使我思考产出缺口这样一个概念应用到中国经济实践应该用怎样恰当的方式去衡量?”尝试过上述各种方法的高善文最后找到了一个他称之为理论上更接近于产出缺口本原含义的概念,“产出缺口在理论上的另外一个定义方法是比较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一个经济体所有东西的价格具有高度弹性的时候所表现出的产出水平;另一种情况是一部分重要商品甚至大部分商品的价格存在着粘性(这意味着市场不能随时出清,不能随时灵活调整)的时候所表现的产出,这两种产出的差就被定义为产出缺口。”
使用这个在理论上更接近于产出缺口本原含义的概念,分析中国经济的实际数据,可以观测到中国的贸易顺差在一定程度上同这样一个概念的产出缺口之间存在着很强的联系。而且使用这样一个类似产出缺口度量的概念去解读很多重要的经济现象,包括解释通货膨胀的方向、解释劳动力市场的紧张、解释社会消费品零售的增长、解释企业利润的变化等等,高善文的感受是,“因为它的分析过程变得更简单.同时它的解释能力变得更具一般性,解释能力就比较强,而且很可能它的预测能力也是比较强的。”
一个关子中国经济的“故事”
我们希望可以看到――个关于最近两年中国经济发展脉络简单但足够清晰的描述,高善文说,可以用一个故事把这个说得很清楚。期待戏剧性结局的读者可能会失望,故事是这样开始的:
“经济是处在某一个状态,不管是偏凉或者偏热。比如2002年下半年,当时经济总体上处于偏凉的状态。这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经济之中有一部分资源没有被充分利用,除了当时劳动力市场存在大量闲置;另外很重要的是,在全部经济的资本存量方面也可能存在着很多的闲置,比如说,电力、铁路运输等等。在这个背景下,由于内外原因,经济需求突然加速。需求突然加速的原因可能包括:政府换届,人民币升值预期带来的热钱流入和货币供应的高速增长等等,实体经济部门的盈利2002年的时候实际上也已经恢复到一个比较健康的状态。
“在需求突然加速的背景下,我们观察到劳动力市场还没有出现同样的紧张的时候,资本存量方面的资源已经被耗竭了,这表现为:铁路运输紧张、电力供应紧张、煤炭供应紧张、港口、远洋运输紧张等等。资本存量紧张,那么资本的报酬率就快速地提高,大家就去投资,所以固定资产投资就高速增长;在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增长和利润高速增长条件下,经济的需求就进一步加速。资本存量紧张在宏观层面会看到总体价格水平的快速上升,但是看价格快速上升的构成,并不是劳动力价格和服务业价格的快速上升,而恰恰是自然资源品。这是经济波动过程的第一个阶段。在新的固定资产投资形成新的生产能力之前,这样一个紧张状况始终维持,甚至在进一步强化。
“一旦第一个阶段大量的固定资产投资形成生产能力释放出来,经济会表现出很多新的特点。
“第一,如果供应能力的增长非常高并超过了需求的增长,那么我们能够看到各种总体价格指数的全面回落,包括GDP平减指数、PPI和各种商品价格指数的全面回落;第二,在供应能力的增长很快超过了需求的条件下,有一部分过剩供给就会被转移到国际市场上,就会表现为贸易顺差的大幅度增长;第三,供应能力增长一旦超过需求的增长,意味着资本存量相对已经过剩,资本的盈利就会下降,利润增长率就会大幅度下滑。
“还有一个重要特点是,供给能力快速释放的过程需要扩大劳动力的雇佣,在这个过程会观察到劳动力市场的紧张,这种紧张一是表现在整体就业在扩大,甚至还可能带来劳动力工资的加速上升(劳动力工资的上升速度取决于整个经济中多余的劳动力有多少);另一个是,从劳动力的角度来讲,一方面收入在改善,一方面就业安全感在改善,反过来会带来零售的加速。这个时候,我们就能看到消费的加速增长。”
这里仅仅是一些推导过程和由此推导出的经济或许可能出现的种种现象。然而故事的精髓也许就存在于这个并不复杂的逻辑推导过程里。与推导本身相比,比照现实状况的经验数据,像是一个只是事先给出答案的“悬念”。
“拿这个推导观测中国经济从2004年四季度到现在的实际状况,我们看到了各种价格指数的全面下跌,看到了贸易顺差的大幅度增长,看到了零售的加速,看到了企业利润的大幅减速,看到了登记失业率的降低,看到了劳动力工资的加速上升。
“同样拿这样一个框架去看2002年下半年到2004年三季度这段时间,或者回过头来去分析1992-2002年或1992-1998年这轮经济周期,理论推导结果与经验数据很一致。在这个简单的分析框架下,众多纷繁复杂的经济现象变得非常容易理解。”
一份印象深刻的预测报告
“既然用这样一个框架可以解释这段或那段时期,那么我们就可以使用它去预测下一个时期,”高善文说,“由于它在理论上并不是那么复杂,但它对现实数据的解释能力应该还是比较强,预测下一个时期就会变得非常的简单。”
平均每个季度都会就市场重点关注的问题推出一份主题报告的高善文,在2004年7、8月份推出了一份分析企业利润的报告,并在报告中提出一个基本预测未来两年,至少对2005年、2006年来讲,企业利润的增长率会持续大幅度下滑,2005年至少会下滑一半,2006年会进一步回到1位数的水平。”当时很多人可能会觉得结论太极端,并且难以接受。高善文仔细检查了自己的推理过程,包括数据分析过程后,仍然倾向于认为这个结论不会有太大的问题。从2005年的情况来看,预测与现实在趋势、甚至程度上都比较接近。
这个报告在2004年中就对2006年的利润趋势做出了一些预测,当时认同这个预测的分析员不多,而现在,很多分析员预测,明年企业利润增长率会继续下滑。
即便是这些已具有相当解释能力的分析框架,高善文仍有所保留,他说:“在未来进一步的追踪和分析过程中,也许能找到其它更好的度量方法,这个一方面依赖于数据的改进,一方面依赖于测量技术的改进,一方面可能也依赖于思考的改进。”
喜欢阅读“冥想性”的内容
商业需求和商业竞争压力,常常迫使证券分析师对许多经济现象及其趋势必须做出非A即B的回答。在一贯温和沉稳的叙述中,高善文除了谨慎地选择恰当的词句,还总会不厌其烦地为那些无法准确达意的表述补充合适的定语、状语或其他修饰,以使之契合或接近其所描述的定义或现象的本原面目。
这位习惯于严谨叙述的经济学家面对着更多试图探究他本人意图的对话者,几乎从不轻易使用任何带有结论性的语言,这一句可能是惟一的例外:“如果不是特别谦虚的话,我感觉我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感染能力还不算差,”他这样说。
一、市场经济发展中宏观经济管理的存在价值
(一)调整市场失灵的现象。市场失灵的体现方式非常多,例如市场无法提供公共产品或服务;市场无法自发的消除垄断现象;市场混乱无法展现公正的收益分配与合理竞争;市场无法有效的处理外部非经济因素;市场调整本身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以及盲目性,无法达到想要的调整目的[1]。上述的这一些市场失灵现象,都需要借助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来进行处理或解决。对于我国大多数企业来说,近些年许多新技术、新设备不断的推广和应用,企业之间的经营利润不断增加。(二)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基本需求。我国当前仍然处于新旧体制的转轨时期,市场本身的体系并不是非常完善,市场的调节也并不是非常的完善,市场在运行过程中仍然会遭受非市场内因素的不正常干扰,导致市场的正常秩序无法有效维持,这也就提出了需要宏观经济的管理方式来保障经济的持续、稳定以及平衡性发展。与此同时,我国的经济需要在短时间内缩短与其他发达国家的差距,这一发展目标也需要借助国家的宏观经济管理方式进行推动,发展与巩固我国的国有经济主导性地位,并逐渐促使社会团体成员可以走向富裕的道路,促使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更加有力。
二、企业市场经济发展中宏观经济管理所形成的影响
在我国的宏观经济管理中,最大的特征便是以投资驱动的方向为主,以工业主导型为方式,投资当中的政府占比相对比较大。政府的主导性投融资、行政干预的作用较为突出。这一现象与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存在明显的差异,以美国为例,美国是采取宏观经济的方式推动消费,以服务行业为主导,投资的方式以私人方式为主。与此同时,因为我国的发展时间相对发达国家而言存在明显的差异,所以我国的制度演进速度相对较快,西方国家的许多制度体系已经相对较为成熟,基本定型。但是,相比之下,我国在金融、法制、人力资源、技术、投资、制度等多个方面仍然有着较为突出的发展空间,这一些发展都需要在宏观经济的调控政策之下进行,所以我国和西方国家的差异仍然较为突出,但是这一差异正处于缩小阶段。西方的统一性制度框架体系之下,是通过长期的发展,并形成了一个较为统一的市场环境,但是对于我国而言,因为我国地域跨度较大,南北、东西、城乡等方面的地域因素差异较为突出,所以这一种经济环境仍然存在偏向性、动态性以及不确定性,在我国实行宏观经济分析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不对比模型的应用条件,许多的静态宏观经济分析模型本身就存在缺陷,局限性以及不广泛性很难规避。方法论方面相对较为尴尬,这也促使无法直接应用宏观经济的数据,也不能根据之前的经济过热经验对宏观经济进行分析,导致无法构建一个共同的研究目标点与出发点。
三、企业市场经济发展中宏观经济管理的方式
首先,宏观经济要求企业构建完善的监督管理体系。企业的社会责任不仅是体现在道德角度上,同时在法制角度上也有充分体现。想要促使企业自觉的承担社会相关责任,政府必须从监督、管理的角度着手,构建完善的政府监督管理体系,同时督促社会中各类型企业主动履行自身所需要承担的责任义务,并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适当的考虑社会稳定性,从而达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平衡性发展。与此同时,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政府对于市场的干预会逐渐减少,同时企业的主动性参与积极性会主动提升,这样的现象必然会出现市场失控的问题。对此,政府还需要在适当的环境与前提条件之下,对市场失控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判断与分析,并借助有效措施。其次,宏观经济要求企业强化信息的披露。信息披露制度不仅是财务报表中的一项工作,同时也是保持社会稳定,保障投资合理性的关键,展现企业是否履行社会责任的一种直接体现。信息披露制度本质上是借助报表的方式为政府、行业、社会提供企业的经营状况,其初衷在于让企业行为因公示而被约束,促使企业可以主动履行好自身的责任义务。
四、总结
但是很多投资者在运用基本面分析时,由于对一些概念和理论没有领悟透彻,而存在一些认识上的误区,笔者经常碰到的就有两类,特此指出来,和大家一起切磋探讨。
一是只看表面不看实质举例来说,股市是国民经济的风向标这句话没错。但有投资者以目前中国经济良好来指责今年以来股市下跌是偏离基本面的。这个观点其实包含三个层次的认知误区。首先,国民经济包含内容很多,涉及很多指标和方方面面。单看绝对值,2008年中国GDP增速的确也很高,估计全年在10%左右。但是这个增速相对2007年的11.9%就是下降了近2个百分点,在实体经济中可能就意味着几万个企业破产、数十万个人失业等经济现象。而2009年中国GDP增速有进一步下滑至9%的可能性。总之,中国经济增速在回落,这比增速维持或加速都要差。
其次,股指高低和全市场利润具有很高相关性,而GDP只是个收入指标,不是利润指标。即使GDP增速不下降,原材料价格、能源价格和劳动力成本上升都会导致企业利润率下降。所以相比2007年上市公司盈利增长49.3%,2008年上市公司盈利增速估计可能不到三成。可以看到,作为收入项的GDP增速下降才2个百分点,企业盈利增速居然可能下降20个百分点。如果全球经济持续不好、国内还继续紧缩政策,那么,2009年上市公司盈利增速会进一步下降。
第三,虽然被称作是国民经济的风向标,但股指表现往往和基本面指标并不同步。毕竟,决定股价的因素有两个:盈利和市盈率(PE)估值水平,而影响PE高低的因素有预期盈利的增速、资金面情况、投资者心理甚至还有全球市场PE水平等等。作为非成熟市场,中国股市PE水平经常出现较大波动,且未必要和盈利变化一致。
对此,海通证券宏观经济分析师陈勇表示,上半年,在遭受两次大的自然灾害和面临较大不确定性的形势下,经济增速正向着宏观调控的方向有所回落。在当前形势下,经济增长向下的风险显著大于向下的风险。因此,他认为,短期内加息的可能性较小。在CPI仍然高企的情况下,调控的主基调仍然不会有变,但结构性的微调应该可以期待。
经济面临挑战
数据显示, 6月末M2同比增长17.37%,比去年同期加快0.3个百分点。而6月末存款方面,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为45.02万亿元,同比增长17.84%。
2季度新增贷款基本符合年初制定的目标,贷款余额增长出现减速。2季度末,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8.62万亿元,同比增长14.12%,较一季度末下降0.66个百分点;当季新增贷款11148亿,较去年同期下降60亿,与调控目标基本一致。
“考虑到通胀压力依然存在,短期内央行放松信贷控制的可能性并不大。尽管CPI已经连续回落,并且预期6月份CPI将继续加速下降,但是通胀压力依然较大:CPI仍然较高,而PPI和GDP缩减指数很可能要到3季度才能达到本轮的顶点,因此,央行不太可能在短期内放松信贷控制政策。随着经济的进一步放缓和通胀压力的逐步回落,预计至少到年底或明年初,央行才可能开始适度减轻紧缩力度”。安信证券宏观经济分析师高善文分析。
对于统计局数据,业内人士认为,总体上,在面对国际粮食能源危机,全球经济总体状况下行的压力,以及国内CPI持续高位运行,自然灾害频频发生,资本市场持续低迷的众多难题,正确对策只能是:一手抗通胀、保民生,一手抗衰退、保就业。
经济或将放缓
受信贷额度调控影响,金融机构贷款增速继续下滑,金融机构对宏观经济的融资杠杆作用继续被抑制。
6月,存款同比增速首次比前月下降,国内出现需求下降迹象,同时外汇储备微增118.67亿美元,按月底汇率折算成人民币后首次出现小幅下降。6 月,出口额同比增长17.6%, 2006 年初至今第一次增幅低于20% ,外需出现下降迹象。
河北银行学校高级讲师彭军华认为,从货币、信贷、利率三个基本方面看,2007 年初至今上调16 次存款准备金率的累积效应开始显现,加上下半年公开市场到期流动性少于上半年,流动性通过金融机构向央行收缩,认为货币乘数下降是紧缩发挥作用的关键,存款增速下降是货币层面出现紧缩的信号。
天证投资分析,高层原先采取的紧缩银根、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稳健财政政策等诸方面的政策,需要调整。
一、面对国际市场的油价、粮食价格、铁矿石价格的飙涨,需要通过扩大供应、减少需求、行政性管制重要大宗物资的价格投机等的“三管齐下”的办法,来应对和平抑物价。
二、严格控制国际热钱涌入和流出。严控热钱在国内哄抬价格的可能性。
三、在抗通胀压力下执行的紧缩货币政策,需要微调。面临国外发达国家经济下行危机波及发展中新兴市场的双重压力下,众多风险开始显现,银根紧缩,企业出现资金短缺,盈利能力迅速下滑,甚至倒闭数量增加。这一情况有待改变。要避免过度紧缩,要有保有压、区别行业对待。
四、积极利用财税政策,扶持外贸企业和服务业,保证就业,保障中低层收入者的生活补贴。
五、坚定不移完善、发展和稳定资本市场。保证和保障资本市场的融资、再融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