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12 09:34:22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初中生辩论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正方:中国政法大学 高中毕业生出国留学利大于弊
反方:武汉大学 高中毕业生出国留学弊大于利
片段1.正方:请问对方辩友,对待现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潮流,我们应该持开放的态度呢,还是闭守的态度?
反方:开放的态度。
正方:对方辩友回答得很好,那么高中毕业生出国留学去接受国外的高等教育,去利用国外的高等教育资源是不是国际化的应有之意呢?(从对高等教育国际化应持开放的态度自然过渡到高中生接受国外高等教育的态度。)
反方:我们要兼收并治,要吸收国外的文化,首先要有自己的文化本根,要有独立的自我,而高中毕业生缺乏的正是这两点,也许在大学生看来是“万紫千红总是春”,可是在高中毕业生看来就是“乱花渐欲迷人眼”。(以积极的态度肯定对方观点中的正确部分,同时强调吸收国外文化的前提是要有自己的文化本根,肯定中有否定,客观公允地支持了自己的论点。)
正方:对方辩友何以对高中毕业生的文化接受能力有那么差的自信心呢?请问对方辩友,高中毕业生接受过多少年的国民教育呢?
反方:12年的国民教育。可是我也知道教育部最近提出,要把我们的高中课程50%都改为文言文,说明什么,说明以前学得不够啊。
正方:对方辩友,现在我们高中毕业生在高考之外有了别的一条出路,以前是自古华山一条路,现在是条条大路通罗马,请问对方辩友何弊之有啊?(避开对方话题,及时转换角度,从利于自己的方面展开论述。)
反方:条条大路通罗马当然是好的,可是要看这条路是不是好走,如果走到半路摔下去了,您说好还是不好呢?
正方:武汉大学的前校长周丰升、范秀花都是十七八岁出国留学,请问他们摔下去没有呢?(举出相反有力的事实论据来反驳对方。)
片段2.反方:发展心理学研究表明,绝大多数年轻人要到20岁以后才能克服自我成熟的危机,而高中毕业生的年龄一般不超过20岁,请问是或不是?(用科学研究结论为自己的观点做铺垫。)
正方:当然是不超过20岁,可是对方辩友无非就是告诉我说,高中毕业生的心理不够成熟,但是不成熟需不需要去成熟一下呢?“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就是告诉我们一个人才的成长恰恰需要环境的磨炼。
反方:我方的科学依据来自发展心理学权威,对方辩友既然说不一定,请问您的科学依据在哪里?
1.1 客观性声音
客观性的声音是指在观赏影视作品时,能够看见所听声音的发生声源。这是一种很正常的生活画面的描述,例如人们说话交流的声音,汽车鸣笛的声音,市场喧闹的嘈杂声,这些都是日常生活中习以为常的场面。当导演想要表达这种简单的生活场面时,都会对客观性的声音保留,这也影视作品中经常用到的表现方式。这种声音处理的特点是合理并且真实,能最大限度的还原人物生活的真实性场景。
1.2 主观性声音
主观性声音是之画面上没有提供声源,本文由收集整理而是导演为了感染观众,起到一种更深刻的表现作用,而让编辑人为地加上去的声音。它主要包括音乐、音响、解说词等等。一部影视作品中大多数往往都是客观性的声音,因为这样符合人们日常生活的写照,令观众容易接受。但是客观性的音乐往往在关键的地方更能起到意想不到的表现效果,比如说,在《变形记》的一期节目中,讲述了胡耿和石宏强两个城乡孩子七天呼唤生活的故事,当胡耿带着现在的弟弟去天津找妈妈时,看到细雨中妈妈还在工地上抱砖块,砖块垒起来已经遮住了妈妈的眼睛。在回家的途中,兄弟俩目睹了妈妈生活的艰辛之后心里很不是滋味。当是车内的广播正好响起了《如果这都不算爱》的音乐,两兄弟顿时已经无法抑制住满眼的热泪,开始泣不成声地哭了出来。这时编辑很巧妙地将车内不是很清楚的《如果这都不算爱》的同期声通过处理淡出,然后逐渐淡入客观性的声音,之后再将车内的同期声都剪掉,结果就一直伴随着这首动人的歌声,画面上就呈现出两兄弟的捧面大哭、母亲艰苦工作以及母子分离时的难舍难分三种场面交替出现的场景。这是导演为了深度刻画这样一位母亲的深层用意,这其中客观性的声音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令观众也深深的被故事中的主人公吸引,对这样的一位母亲从心底产生由衷的敬佩。所以,客观性的声音的特点就是艺术感染力强。
2 电视人声的编辑
影视作品中对声音的编辑一般也就是对客观性声音和主观性声音的声音的剪辑方式有很多种,一般可以总结性地分为两种:同位法和串位法。
所谓同位法,就是声音和声源同时出现,这种剪辑适合于人物对话时,人物说的话可以从画面中清楚地看到他说话的嘴型,这是一种最基本的剪辑方法,也是最符合人们视听觉感受的剪辑方式。没有过多的技巧,知识将真实的对法场景体现出来,观众也不用运用自己的想象和思维去深入思考。
串位法就是画面出现的内容并不是声音发出的场景,这样的剪辑方式能够在表现效果上更添新颖。比如说,想突出一个人物的开场,就可以运用串位法剪辑,达到先闻其声,后见其人的效果,给观众一个想象的空间,给人物的出场留下了一个小小的悬念。
以上两种方法适合所有声音的剪辑,在影视作品中对客观性声音的运用,往往可以达到许多意想不到的效果。下面就对几种特殊的客观性的声音的作用进行分析。
2.1 解说词
解说词一般多用于电视纪录片和宣传片中,在电视剧中也有少量的运用,它是起为了解释和说明的作用,利用人物配音来做旁白的效果。解说词一般具有一下几个方面的作用:第一是能够使电视有完整的叙事能力;第二是克服了电视画面的局限,能够揭示更深层次的主题;第三是解说词能够增加画面的直观感,让人感觉更加真实自然;第四是可以更好地连接画面进行转场。
2.2 音响
音响同样也会分为客观性的音响和主观性的音响,客观性的音响的作用就是更加真实地反映现实的生活,有时在特殊的的场景下还能起到更多的效果。
主观性的音响在体现一种特殊的场面时,可以反应人物的心情,同时还为画面增添了一些新的元素。例如,同样在《变形记》中的一期胡耿和石宏强呼唤生活的节目中,城市孩子胡耿来到陕北农村的石宏强的家中,家中有一位年迈耳朵不灵光的爷爷,还有弟弟和妹妹。在四个人第一次见面的时候,也许是因为山里孩子的腼腆,祖孙二人对这个从大城市来的少年,充满了好奇而又不敢开口,在沉默了许久之后,胡耿决定找个话题聊聊来打破这也沉寂的场面。胡耿对年迈的爷爷开始了对话,他说“爷爷,你们这个炕上还挺暖和的!”因为耳朵不好,爷爷并没有听到这位少年和他说话,所以并没有回答他。这是四人又陷入一场尴尬的沉寂场面,这时编导为了体现这种场面的尴尬,加入了时钟滴答滴答的特殊音效,这不仅可以体现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祖孙四人仍然陷入沉默不语的尴尬场面中,还为影片增添了幽默感。
3 电视音乐的编辑
电视音乐的编辑同样可以分为主观性音乐的编辑和客观性音乐的要正确的在影视作品中做到两种音乐的编辑就要首先了解两种电视音乐的表现方式和作用。
3.1 电视作品中客观音乐的表现方式和作用
电视作品中客观音乐主要用于音乐性的电视节目,电视专题或者电视剧中的人物的演唱和乐器的演奏,除此之外还可用于电视作品中音响器材播放的音乐。客观音乐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深化主题;第二是能够抒发感情;第三是有助于推进剧情。客观性音乐在电视作品中能够起到推进故事发展,渲染气氛的作用。除此之外还能增加作品的感染力。
3.2 电视作品中主观音乐的表现方式和作用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6-0077
一、前言
从新编初中生物学教材中可以看到,探究活动与实际生活联系非常紧密,往往是让学生通过观察身边的动植物等再搜索相关资料加深对知识点的掌握以及对生物界的认识。笔者认为新编初中生物学教材中的科学探究活动具有贴近生活、启发性强、步骤科学合理、拓展延伸空间大等特点,较好地适应了现代教育要求,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
二、新编初中生物学教材中的科学探究活动
初中生物学的探究活动是比较浅显的、基础性的探究,真正目的不是为了让学生得出一种比较严谨的、有价值的研究结论,而是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更好地了解课本知识,通过实地探究和过程学习加深对相关动植物等生物的多样性、规律性印象,并培养基本的探究能力。尽管初中阶段生物探究不够深入,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其整体探究流程依然是全面的,是一种由浅入深的、过渡性的探究活动,学生通过这样的探究活动能够得出一种契合课本的结论就足够了。
1. 创设探究活动情境
教材通过对知识点的介绍,比如八年级下册第21单元――“生物的繁殖与发育”,从“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引入学生对繁殖的思考。在探究活动开展之初,引导学生对要探究的目标进行初步认识。初中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及开展实践的能力有限,因此出现的探究活动是最基础性的,不像科学研究那么严谨。这里创设一种情境,就是让学生能处于一个发现繁殖与发育的环境,自然而然就可引入到下一个提出问题的环节。
2. 提出问题和假设
学生通过思考什么是繁殖,联想到和卵子结合形成受精卵便是繁殖,但是对于植物来说呢?是不是存在其他的繁殖方式。于是便做出假设,假设存在一种繁殖方式,不是有性繁殖。因为学生是具有一定思考能力的人,而且由于接触的知识面越来越广,一些学生可能对于植物的繁殖方式有所了解,所以这些探究活动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上的,让学生自主提出一些问题,通过一定的资料收集,学生便可做出一些假设。
3. 设计计划并开展活动
既然假设还有一种繁殖方式,那么一定要有事实依据,这时候就要制定可行的验证计划。教师可以与学生探讨,逐步引导学生寻找可行的探究方法。根据教学条件,教师可以提出通过显微镜观察酵母的生长情况。但是具体如何设计活动计划,教师要和学生进行沟通讨论,并给予一定的指导,在可行性上进行有效的分析,鼓励学生大胆实验。通过分成几人一组,开展相关实验活动。教师要适时给学生提供指导,但是同时也要给学生更多的自主发挥空间。
4. 分析探究结果得出结论
最后,学生会通过显微镜观察到酵母出芽生殖的情况,这个现象说明了有些生物的繁殖是不需要与卵子结合就能进行的,从而验证了假设。学生在这个过程中通过真实的观察,探究出一种新的繁殖方式,因为人们往往眼见为实,对自己看到的确信无疑。学生通过探究并验证,知道了书本上的知识是有很多事实依据来佐证的,更加认识到在生活中只要细心观察,就能发现很多规律。
三、存在的问题
当前即使是大学毕业生,在迈入社会后也存在理论与实践结合能力较弱的现象,他们都学习过探究活动,也参加了不少实践活动,竟也这般,所以理论联系实际不是一朝一夕的,同时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初中生物学探究活动必须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笔者通过对新编教材的研究分析,认为其探究活动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1. 实验条件与生活环境还存在一定的差异
比如文中提到的观察酵母出芽生殖,从实验条件来看是非常适合教学的,因为酵母的生长周期短,能够在显微镜中看到不同生长期的形态,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很低的教学成本下,满足教学要求。但是在实际生活中,有很多学生不知道酵母是什么,酵母作为一种微生物,是肉眼看不到的,一些家庭对酵母的应用也很少,在一定程度上,该实验条件与生活环境仍有一定差异。能不能找到更广为人知的教学实例来放到实验课上呢?笔者认为霉菌更具有普遍性,因为大家都知道东西放久了会生霉。很明显,这种繁殖方式不是有性生殖,而且肉眼可见。但是从教学角度上讲,霉菌具有污染环境、影响学生健康等缺点。对此,笔者认为,酵母作为出芽生殖的实例是最优化选择,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酵母实验延伸到更贴近生活的实例。
2. 很多动植物生长周期长,短期的探究活动效果有限
真正的实验往往需要很长的周期,比如袁隆平研究杂交水稻是以年为一个阶段。但是由于教学条件限制,初中生物探究活动往往是一两节课的时间,尽管学生有兴趣去探究但往往深感时间不够,而离开课堂又没有条件开展科学探究活动。课本上提出让学生课后去观察一些动植物、查阅资料等,但是由于一些实际条件的约束,加上时间有限,学生并不能很好地开展课外探究活动。
四、结语
初中生物课程中的科学探究活动能够有效地把书本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要深入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努力提高探究活动的趣味性和实用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
参考文献:
为此,不妨把目光转向了范式理论。范式,是托马斯·库恩提出的术语:
指一个特定的时间的特定科学实践者普遍具有的一套假设,它构建一种更大的理论或者观点(比如,牛顿物理学、爱因斯坦物理学)。
在社会科学中,这个词语具有很类似的意义。(比如说,在人类学领域,进化论和功能论都是人类学范式。)[1]
按照库恩所说,范式是在其中包含了许多小理论的大理论。当小理论已经不再具有了世界意义,那么危机就会出现,这样的危机最后会导致某种范式的倾覆,或者作为一个特别的个案,合并到更新更大的范式之中。
我们的话题由此而进入——从“范式”的转变过程来看待“生态美学”的出现。
二、实践美学与生命美学之论争
中国美学界自从60年代起,就一直是以实践美学为主导。可以说,实践美学是我国2O世纪五六十年代和七八十年代两次美学大讨论的重要成果,标志着那时期我国美学的发展水平,而即便在当前仍有其价值。但它也不可避免地带有机械唯物论和传统认识论的时代局限。
而80年代末期90年代初,学界受西方存在主义,生命哲学的影响,产生了以生命哲学为基础的生命美学。生命美学的提出,是“实践美学”理论范式在发展过程中一个新的成果。生命美学的探索之路开始于对实践美学的质疑和批判。潘知常、封孝伦、范藻等学者在肯定实践美学成就的同时对实践美学在的问题提出了质疑。这些质疑点直指实践美学范式的要害所在,从研究对象,逻辑起点,思维方式三方面揭示出实践美学范式遮蔽的问题:
(1)研究对象。潘知常认为关于美学的研究对象,在美学研究中始终未能解决。美学研究明确确立的研究对象有美、美感或审美关系,但不论是以美为研究对象.以美感为研究对象,还是以审美关系为研究对象,都是以一个外在于人的对象作为研究对象,因而都是以人类自身的生命活动的遮蔽和消解为代价。这样,也就最终地确定了一种对美学的理解方式和对话方式:以理解物的方式去理解美学.以与物对话的方式去与美学对话。而美是审美活动的产物,美只相对于审美活动而存在,只存在于审美活动中。“美是自由的境界”。[2]
(2)逻辑起点。实践美学认为应从实践活动人手研究美、美感或审美关系,提出“美是人质力量的对象化”等命题。生命美学认为应从人的生命活动人手去研究审美活动。封孝伦认为,实践美学忽略了实践的前提:人类的生存。[3]
(3)美学研究的思维方式。潘知常对包括实践美学在内的中国美学研究的思维方式进行了审查,发现美学研究一开始走在一条错误的道路上,即固执地从主客二分的角度出发,来提出所有的美学问题。他认为,主客关系并不是人与世界关系的全部.只是人类以知识论作为阐释框架时所界定的世界,侧重的是人与世界之间的外在关系以及对于世界的必然性的领域的把握。在这种主客关系之中根本没有真正的美学问题.真正的美学问题在侧重对于人类与世界的内在关系以及对于世界的超必然性的领域的把握的超主客关系之中。从主客关系出发来研究美学将使人在世界之外思考,忽视了人类自身。这样的美学将是“无根的美学”、“冷冰冰的美学”。[4]
而张弘对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造成的传统美学的困境也进行了分析,指出实践美学以这种思维方式审视美学无法摆脱困境,他以人与世界同一的存在一元论拒斥心、物二元对立,以存在论差异原则区分美的事物与美的存在,力主“存在论美学”。
在梳理中我们发现,潘知常从人的生命活动人手侧重于对美学研究中心审美活动的分析,而封孝伦则紧紧抓住生命来建构体系,对生命美学的认识应是把他们作为整体来认识。作为整体,封孝伦对生命哲学作了较完备的阐述,使生命美学有了一个很好的哲学基础。潘知常的分析则切中美学之为美学的根本问题。同时.他们对美学中的重要问题如美学的思维方式、自由问题等作了重新阐释。将他们的理论进行整合。生命美学带来了思维与话语的双重变革。毋庸置疑,这是一种美学新的范式的变革,当新的理论范式出现后,它所带来的对中国美学的建设性的意义是重大的。
总结生命美学的出现的历程,从对实践美学的批判、对另谋新路的尝试,带来美学研究在20世纪90年代的多元化。需要注意的是。这一时期借鉴更多的西方理论是现象学、存在主义等。更多从胡塞尔、海德格尔,哈马贝斯那里吸取理论资源。以主体间性理论、存在美学、此在分析来看待世界;同时与中国传统美学中的天人合一观、与古典美学对生命的关注对自由的向往相结合来阐释美学。中国生命美学作为多元化美学观念中的一种,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始了自己的探索之路。
三、后现代的范式——生态美学
如果说,生命美学的出现,是在中国美学界面对的,更多是建国后留下的传统思维的禁锢,是在中国改革开放的语境。那么,二十一世纪初,生态美学出现的语境,面对的是消费社会,全球化的语境,面对着的是现代性的困境。在二十一世纪语境中,美学界更多心系于整个人类中越来越窘迫的命运,现实越来越强大的压力。
曾繁仁先生在《走向更加深入和成熟的我国生态美学研究》[5]一文中,指出了生态美学对实践美学的继承与超越。
生态美学从坚持唯物实践观的多重角度继承了实践美学,但也超越了实践美学。其超越之处是:(1)由美的实体性到关系性的超越。实践美学力主美的客观性,而生态美学却将美看作人与自然之间的一种生态审美关系,从而将其带入有机整体的新的境界;(2)由主体性到主体间性的超越。实践美学特别张扬人的主体力量,将美看作“人的主体性的最终成果”,而生态美学却将主体性发展到主体问性,强调人与自然的“平等共生”;(3)在自然美的理解上由“人化自然”和“自然的祛魅”到人和自然的亲和与自然的部分“复魅”的超越。实践美学完全将自然美归结为社会实践中自然的“人化”和“祛魅”。而生态美学却承认自然美中自然的应有价值,进行部分的“复魅”,主要是恢复自然的神圣性、部分的神秘性和潜在的审美性。[6]
从曾先生的文章,可以很清晰地把握,生态美学这一新的理论范式带来的建设性意义。它对存在论的继承,对实践美学的批判,进一步回应了现实所给出的严峻问题。从现实的环境问题,到人的主体问题,从人与自然相互关系到人自身生存和存在的问题,生态美学已经脱离旧有的理论范式的限制,走出了一个新的方向。而这个方向是具有很强人文意识,现实的关怀感的。
四、共生——生态美学的理论与价值维度
接上所述,其实生态美学要面对的问题是可以简单地简化为三个关系——人与自然,人与自我,人与社会的关系——的解决。这三大关系是后现代问题的一大核心点,特别是在全球化,消费主义流行的语境里。而生态美学给出的理论维度究竟是如何回答了这些难题呢? 生态美学有一个很高价值尺度——共生。将共生作为一种美学的价值尺度和理论维度,王尔勃先生旗帜鲜明地提出了这一观点。[7]“共生”(symbiosis)原是一个生物学术语,指两种不同的生物生活在一起,相依生存,对彼此都有利。它是由德国植物病理学家安东·豆·培里于1879年提出的,培里在非常广泛的意义上把“不同生物一起生活”称之为“共生”。国内外学者都已指出,文化多样性是建立在生物多样性基础之上的。“多样共生”既是生物物种之间的一种互利关系,那就也可以成为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相互依存、和谐统一的关系。
在进入后主体性哲学时代,人们并没有否定主体性的意义,而是主张通过“主体间性”完成对主体性的建构和补充。从胡塞尔、海德格尔到哈贝马斯,这种意向越来越清楚。生态哲学作为后主体性时代的哲学,是对主体性哲学的发展与扬弃,但它决不是对人的主体性的背离与倒退。否定“人类中心主义”是要纠正人类的片面性,而不是放弃认识世界、改造并调节世界这一“自然之子”的责任与使命,更不是否认“自然向人生成”的宇宙进程。
从后现代话语的多声部而言,单一的声音是独语,是霸权。这是不和谐的,并不利于发展。在今天,边缘与中心不断在掀起了一场场对话。边缘对中心的解构不是要确立另一个中心,而是要保持对话。正如,身在中国边缘地区——岭南成为关注的重点。这种关注不是中心居高临下的姿态去看待与中心相异的他者所在,而是岭南地区自己发出声音。这个声音是由一大批偏居西南一隅,具有文化自觉的学者所发出的。特别是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一大批学者们,他们从关注自身的地域文化,地方传统出发,发扬了岭南文化特有的兼容性,吸纳性,发出另一种声音,使后现代多声部的语义场里真正显示出特有的生命力,达到了互补和谐。黄秉生教授从壮族审美文化研究中总结出了,民族生态的审美范式——依生,竞生,共生。黄教授这三大理论范式,对于生态美学,生态文化的理论视野作出高屋建瓴式的总结[8]。袁鼎生老师溶合了生态学,哲学,美学,明确提出了“生态场”,拓展了生态美学的研究空间,他更是致力于建立一个严谨的,庞大的生态美学的体系,为当今日益为工业文明所困顿所挤压的人类社会探寻人类的出路。[9]张泽忠老师植根于自身侗民族的文化土壤,从侗族的歌舞,侗族的建筑,从哲学,美学,人类学等交叉学科中去探究了侗民族文化“元语言”,探究了侗民族自身的文化时空秩序,生存伦理智慧,使一个边缘的民族的文化在当今世界发出了独特的声音,让世界领略了多元文化之中来自边缘,他者的诗意盎然的文化。[10]这正是后现代精神的启示,从多元中求“共生”,讲究华夏文化的“和而不同”的精神向度。
美学在中国,曾经是一个显学,从上世纪80年代后就开启风气之先,成为了中国学界之立独行,勇于改革的一门学科。虽然时至今日,美学已经逐渐有淡出学界的视野,但我们从美学的发展的历史之中回顾这一学科,会发现美学所经历的一场场深有影响的对话。而这些美学对话已经不仅仅的限在这一学科的内部,而是一个时代学界理论范式的转换与创新。
为此,不妨把目光转向了范式理论。范式,是托马斯·库恩提出的术语:
指一个特定的时间的特定科学实践者普遍具有的一套假设,它构建一种更大的理论或者观点(比如,牛顿物理学、爱因斯坦物理学)。在社会科学中,这个词语具有很类似的意义。(比如说,在人类学领域,进化论和功能论都是人类学范式。)[1]
按照库恩所说,范式是在其中包含了许多小理论的大理论。当小理论已经不再具有了世界意义,那么危机就会出现,这样的危机最后会导致某种范式的倾覆,或者作为一个特别的个案,合并到更新更大的范式之中。
我们的话题由此而进入——从“范式”的转变过程来看待“生态美学”的出现。
二、实践美学与生命美学之论争
中国美学界自从60年代起,就一直是以实践美学为主导。可以说,实践美学是我国2o世纪五六十年代和七八十年代两次美学大讨论的重要成果,标志着那时期我国美学的发展水平,而即便在当前仍有其价值。但它也不可避免地带有机械唯物论和传统认识论的时代局限。
而80年代末期90年代初,学界受西方存在主义,生命哲学的影响,产生了以生命哲学为基础的生命美学。生命美学的提出,是“实践美学”理论范式在发展过程中一个新的成果。生命美学的探索之路开始于对实践美学的质疑和批判。潘知常、封孝伦、范藻等学者在肯定实践美学成就的同时对实践美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质疑。这些质疑点直指实践美学范式的要害所在,从研究对象,逻辑起点,思维方式三方面揭示出实践美学范式遮蔽的问题:
(1)研究对象。潘知常认为关于美学的研究对象,在美学研究中始终未能解决。美学研究明确确立的研究对象有美、美感或审美关系,但不论是以美为研究对象.以美感为研究对象,还是以审美关系为研究对象,都是以一个外在于人的对象作为研究对象,因而都是以人类自身的生命活动的遮蔽和消解为代价。这样,也就最终地确定了一种对美学的理解方式和对话方式:以理解物的方式去理解美学.以与物对话的方式去与美学对话。而美是审美活动的产物,美只相对于审美活动而存在,只存在于审美活动中。“美是自由的境界”。[2]
(2)逻辑起点。实践美学认为应从实践活动人手研究美、美感或审美关系,提出“美是人质力量的对象化”等命题。生命美学认为应从人的生命活动人手去研究审美活动。封孝伦认为,实践美学忽略了实践的前提:人类的生存。[3]
(3)美学研究的思维方式。潘知常对包括实践美学在内的中国美学研究的思维方式进行了审查,发现美学研究一开始走在一条错误的道路上,即固执地从主客二分的角度出发,来提出所有的美学问题。他认为,主客关系并不是人与世界关系的全部.只是人类以知识论作为阐释框架时所界定的世界,侧重的是人与世界之间的外在关系以及对于世界的必然性的领域的把握。在这种主客关系之中根本没有真正的美学问题.真正的美学问题在侧重对于人类与世界的内在关系以及对于世界的超必然性的领域的把握的超主客关系之中。从主客关系出发来研究美学将使人在世界之外思考,忽视了人类自身。这样的美学将是“无根
转贴于
的美学”、“冷冰冰的美学”。[4]
而张弘对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造成的传统美学的困境也进行了分析,指出实践美学以这种思维方式审视美学无法摆脱困境,他以人与世界同一的存在一元论拒斥心、物二元对立,以存在论差异原则区分美的事物与美的存在,力主“存在论美学”。
在梳理中我们发现,潘知常从人的生命活动人手侧重于对美学研究中心审美活动的分析,而封孝伦则紧紧抓住生命来建构体系,对生命美学的认识应是把他们作为整体来认识。作为整体,封孝伦对生命哲学作了较完备的阐述,使生命美学有了一个很好的哲学基础。潘知常的分析则切中美学之为美学的根本问题。同时.他们对美学中的重要问题如美学的思维方式、自由问题等作了重新阐释。将他们的理论进行整合。生命美学带来了思维与话语的双重变革。毋庸置疑,这是一种美学新的范式的变革,当新的理论范式出现后,它所带来的对中国美学的建设性的意义是重大的。
总结生命美学的出现的历程,从对实践美学的批判、对另谋新路的尝试,带来美学研究在20世纪90年代的多元化。需要注意的是。这一时期借鉴更多的西方理论是现象学、存在主义等。更多从胡塞尔、海德格尔,哈马贝斯那里吸取理论资源。以主体间性理论、存在美学、此在分析来看待世界;同时与中国传统美学中的天人合一观、与古典美学对生命的关注对自由的向往相结合来阐释美学。中国生命美学作为多元化美学观念中的一种,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始了自己的探索之路。
三、后现代的范式——生态美学
如果说,生命美学的出现,是在中国美学界面对的,更多是建国后留下的传统思维的禁锢,是在中国改革开放的语境。那么,二十一世纪初,生态美学出现的语境,面对的是消费社会,全球化的语境,面对着的是现代性的困境。在二十一世纪语境中,美学界更多心系于整个人类中越来越窘迫的命运,现实越来越强大的压力。
曾繁仁先生在《走向更加深入和成熟的我国生态美学研究》[5]一文中,指出了生态美学对实践美学的继承与超越。
生态美学从坚持唯物实践观的多重角度继承了实践美学,但也超越了实践美学。其超越之处是:(1)由美的实体性到关系性的超越。实践美学力主美的客观性,而生态美学却将美看作人与自然之间的一种生态审美关系,从而将其带入有机整体的新的境界;(2)由主体性到主体间性的超越。实践美学特别张扬人的主体力量,将美看作“人的主体性的最终成果”,而生态美学却将主体性发展到主体问性,强调人与自然的“平等共生”;(3)在自然美的理解上由“人化自然”和“自然的祛魅”到人和自然的亲和与自然的部分“复魅”的超越。实践美学完全将自然美归结为社会实践中自然的“人化”和“祛魅”。而生态美学却承认自然美中自然的应有价值,进行部分的“复魅”,主要是恢复自然的神圣性、部分的神秘性和潜在的审美性。[6]
从曾先生的文章,可以很清晰地把握,生态美学这一新的理论范式带来的建设性意义。它对存在论的继承,对实践美学的批判,进一步回应了现实所给出的严峻问题。从现实的环境问题,到人的主体问题,从人与自然相互关系到人自身生存和存在的问题,生态美学已经脱离旧有的理论范式的限制,走出了一个新的方向。而这个方向是具有很强人文意识,现实的关怀感的。
四、共生——生态美学的理论与价值维度
接上所述,其实生态美学要面对的问题是可以简单地简化为三个关系——人与自然,人与自我,人与社会的关系——的解决。这三大关系是后现代问题的一大核心点,特别是在全球化,消费主义流行的语境里。而生态美学给出的理论维度究竟是如何回答了这些难题呢?转贴于
生态美学有一个很高价值尺度——共生。将共生作为一种美学的价值尺度和理论维度,王尔勃先生旗帜鲜明地提出了这一观点。[7]“共生”(symbiosis)原是一个生物学术语,指两种不同的生物生活在一起,相依生存,对彼此都有利。它是由德国植物病理学家安东·豆·培里于1879年提出的,培里在非常广泛的意义上把“不同生物一起生活”称之为“共生”。国内外学者都已指出,文化多样性是建立在生物多样性基础之上的。“多样共生”既是生物物种之间的一种互利关系,那就也可以成为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相互依存、和谐统一的关系。
在进入后主体性哲学时代,人们并没有否定主体性的意义,而是主张通过“主体间性”完成对主体性的建构和补充。从胡塞尔、海德格尔到哈贝马斯,这种意向越来越清楚。生态哲学作为后主体性时代的哲学,是对主体性哲学的发展与扬弃,但它决不是对人的主体性的背离与倒退。否定“人类中心主义”是要纠正人类的片面性,而不是放弃认识世界、改造并调节世界这一“自然之子”的责任与使命,更不是否认“自然向人生成”的宇宙进程。
从后现代话语的多声部而言,单一的声音是独语,是霸权。这是不和谐的,并不利于发展。在今天,边缘与中心不断在掀起了一场场对话。边缘对中心的解构不是要确立另一个中心,而是要保持对话。正如,身在中国边缘地区——岭南成为关注的重点。这种关注不是中心居高临下的姿态去看待与中心相异的他者所在,而是岭南地区自己发出声音。这个声音是由一大批偏居西南一隅,具有文化自觉的学者所发出的。特别是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一大批学者们,他们从关注自身的地域文化,地方传统出发,发扬了岭南文化特有的兼容性,吸纳性,发出另一种声音,使后现代多声部的语义场里真正显示出特有的生命力,达到了互补和谐。黄秉生教授从壮族审美文化研究中总结出了,民族生态的审美范式——依生,竞生,共生。黄教授这三大理论范式,对于生态美学,生态文化的理论视野作出高屋建瓴式的总结[8]。袁鼎生老师溶合了生态学,哲学,美学,明确提出了“生态场”,拓展了生态美学的研究空间,他更是致力于建立一个严谨的,庞大的生态美学的体系,为当今日益为工业文明所困顿所挤压的人类社会探寻人类的出路。[9]张泽忠老师植根于自身侗民族的文化土壤,从侗族的歌舞,侗族的建筑,从哲学,美学,人类学等交叉学科中去探究了侗民族文化“元语言”,探究了侗民族自身的文化时空秩序,生存伦理智慧,使一个边缘的民族的文化在当今世界发出了独特的声音,让世界领略了多元文化之中来自边缘,他者的诗意盎然的文化。[10]这正是后现代精神的启示,从多元中求“共生”,讲究华夏文化的“和而不同”的精神向度。
在新课程改革中明确要求初中历史要求要注意发挥初中生的学习自主性,以学生为中心,以小组合作方式进行教学,拓宽学生学习的自由度,以便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有效的参与到初中历史教学中。
一、初中历史教学中合作性教学的现状分析
合作性教学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在各个学科中被普遍应用,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为了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初中历史教师可以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通过开展合作性教学提高初中生的学习兴趣。合作性学习是初中生以团队的方式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初中生的群体意识和合作意识。实践教学证明,合作性学习可以提高初中的反应速度,培养他们对历史学习的兴趣。为此,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初中历史教师一定要把握合作性学习的度,以不断提高合作性学习的效率和质量。
随着新课标的出台,对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此,初中历史教师需要立足于新课改的教学目标,依据初中生的学习需要,不断创新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模式,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育质量。我国传统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模式主要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初中历史课堂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以讲授基本的历史理论为教学主要内容;学生在课堂上处于完全被动的地位,主要学习任务便是死记硬背各种历史知识,对历史事件的理解也只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这种教学模式一方面忽视了初中生的心理需求,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被动的知识积累,不利于提高初中生的课堂学习效率。
二、新课改背景下合作性教学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1.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历史学习效率
初中历史教师可以结合实际教学素材,鼓励学生分组讨论或者辩论,通过多种方式提高学生历史学习的效率,开阔学生思维。比如,教师在进行“中国古明”这节课时,可以给每个小组都布置课外作业,并要求他们通过分工合作的方式,寻求各种途径搜集与古明有关的素材,并在课堂上与其他小组学生进行交流。让学生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发现自己不理解的内容,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集体意识。这样通过合作性教学,不仅培养了初中生的合作意识、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而且加深了他们对所学历史内容的理解,活跃了课堂气氛,增强了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
2.注重合作性教学,提高学生历史学习的积极性
初中历史教师可以改变通过合作性教学,激发培养初中生历史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初中生的自学能力。在合作性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不断提高初中生的历史学习质量。其一,为了吸引初中生积极参与到合作性学习中,在初中历史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尤其应该注意转变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模式,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比如,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视频、音频,在课堂上营造与课堂内容相关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情感上引起共鸣。其二,初中历史教师在将学生按照4―5人一组的方式进行分组,注意成员之间在学习成绩方面的差异性,以便让他们在理论学习和实践练习的过程中,相互交流,相互学习,通过同学之间的相互合作一方面可以加强理论教学,帮助初中生进一步理解和记忆历史文化知识,另一方面促进了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提高,更加注重同学之间的合作,集体意识随之增强,提高了初中生的综合素质。比如,对于“两极格局的形成与瓦解”这节课进行讲解时,教师可以在讲解结束之后,让学生分组针对“两极格局瓦解的利多还是弊多?”这一问题进行分组辩论,让不同的组选择是肯定的态度还是否定的态度,然后一分为二在课堂上进行辩论,在辩论的过程中,让学生们集合整个小组成员的意见,以便让学生都积极参与到辩论中去,让学生在积极的参与中感受到学习的成功感,并在潜移默化中掌握必要的历史知识。
3.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合作性教学的氛围
初中历史教师必须转变传统的历史教育理念,坚持学生在历史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为合作性教学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现阶段新课标改革的核心理念在于坚持“以人为本”。为此,初中历史教师应该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努力贯彻个性化、人性化的历史教学理念,重视初中生的学习心理特点,吸引他们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加强与同学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促进师生之间的平等交流,发现学生学习中的问题以及教学过程中的失误,并及时加以纠正和调整,以实现教学相长的教学目标。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合作性教学作为一种高效的教学方式深受教师和学生喜爱,为此,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初中历史教师应该将合作性教学融入课堂教学中,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另外,绝大多数学生在课堂上没有发言的习惯,虽然他们知道答案,但是他们更愿意等待老师说出答案;大多数同学不愿意在公众场合(包括教室)发言,即使被点名发言的,也往往是语无伦次,中心不明;原本私底下背得很流畅的课文,一旦当着老师或同学的面背,就变得结结巴巴,甚至根本背不出来;有些同学一对人说话就脸红……这清楚地告诉我们,农村初中生口语交际“失语症”的现状令人担忧。
以上这些情况说明,农村中学的语文教学,只注重了对学生读写能力的训练,却忽视了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严重影响了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发展!
二、农村初中生“失语症”的原因
1.传统思想的制约。虽然新课标把口语交际能力提高到与识字、写字、阅读和写作同等重要的地位,但在实践中却没有受到同等待遇。不少老师只是把口语附属于阅读教学或写作教学之中,没有开设专门的口语交际课,更没有对口语进行系统而深入的研究。
2.教师素质的制约。
3.教学目的的制约。很多学校、老师迫于考试的压力,而忽视了对学生口语交际的训练。
4.口语氛围的制约。有些学校虽也举办过朗诵、演讲等比赛,但一学年只有一两次,很难形成口语交际的良好氛围。
5.学生自身的心理素质不过硬,害羞、怕说,也阻碍了他们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
凡此种种,造成了当前农村初中生口语训练的欠缺,造成了其口语表达能力差的局面。
三、农村初中生“失语症”的矫治
笔者认为,外在的客观社会环境影响了初中生内在心理发展的特征和方向,初中生内在的心理特点导致“失语症”的发生。对症下药,关键在于观念转变,价值澄清,潜质挖掘,过程调控。
学校方面:
要认真落实《新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重视口语交际课。
无论是学校还是教师,都要明白口语交际在现在及将来对学生的重要性,明白口才对于很多人来说将直接影响到其事业的成功与否。要从学生的长远利益来考虑,抱着对学生一生负责的态度重视口语交际课。学校应开设专门的口语交际课,为学生的口语交际活动提供必要的场所和设备,力争创设口语训练的良好氛围;当然,只有学校、教师的重视还不够,要从根本上扭转口语交际课被忽视的现象,还得从考试内容、考查方式的改革上下功夫。
教师方面:
1.加强对学生思维和心理素质的训练,帮助学生能说。
思维训练是口语训练的重要一步。口语的思维训练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脱稿讲话训练,学生虽有准备,但不准念稿子,利用记忆把稿子上的内容说出来;二是进行即兴讲话,老师现场出一个题目或话题,让学生现场即兴回答,要求思路清晰,语言组织有条理。通过这两种方式,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从而进行有效的语言表达。
心理素质训练也是口语训练的重要环节。相当一部分初中生之所以不愿意在公众场合说话,不是他们没有说的内容,而是因为心里紧张、害怕而说不好或说不出来。对此,我们也应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首先应该帮他们建立起自信心,要让他们明白口才并不是一种天赋的才能,它是靠刻苦训练得来的。其次,要训练学生当众说话的能力。学生越是怕说,就越要给他们当众说话的机会。通过不断地训练来克服他们紧张害怕的心理,让他们从“不敢讲”到“不怕讲”到“乐意讲”。
2.努力营造平等和谐的交际氛围,鼓励学生敢说。
初中生自我意识增强,当众讲话,总怕讲不好丢面子,因而不敢讲。
面对这种情况,教师一定要以学生为友,给予其热情引导,为其创造宽松的语言环境与和谐的讲话气氛,激发学生讲话的积极性,使学生心态开放,大胆自信,无拘无束地开口讲话。只有敢说,才能锻炼说的能力。有这样一句格言:你之所以感到别人伟大,只因为自己跪着,如果我站起来,决不比别人矮半截。笔者常把这句话说给学生听,帮助学生克服自卑心理,勇敢地站起来讲话。有时学生想讲但又不敢讲的时候,可适当运用“精神胜利法”、“我比你强”、“天生我材必有用,我并非一无是处,只要扬长避短,我也会超过他”。
作为教师,在学生回答问题失误或讲说遇到障碍时,你可以指导他们自己纠正,帮助他们把话说全、说好,而不能对学生进行责备,更不能讥讽挖苦。总之,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地说,不要怕说错,即使说错了要允许他们重新说。
当一个语文教师从知识的权威人物转变为平等参与学生交流的伙伴,建立起师生间的人格平等、民主和谐、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的时候,学生在口语交际活动中就不会出现躲躲闪闪、漠视自我、惯于依赖、消极观望、急于求成的尴尬现象了。
3.充分调动口语交际的主动性,鼓励学生想说。
教师要善于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其自我表现的欲望,并给予个性张扬的充分自由,要让学生真正参与进来,活跃起来,使其主体性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让他们在活动中培养口语交际能力,体味参与口语交际的乐趣,使其真正成为“自主、合作、探究”的主人。
初中生争强好胜,教师应把握这一特点努力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笔者认为在教学中贯穿竞争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它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根据话语的内容进行分析判断,这样的形式很能吸引学生,对此他们总是乐于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可用这样的话激发他们:看谁猜测得最快,猜的结论最正确。平时教师也可说:看谁最聪明,能第一个准确地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对于那些大胆聪明的学生,有时可给予他们一定的物质奖励,或给他们以热烈的掌声。
4.提供多种途径,培养学生会说。
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要环节,教师在引导学生分析理解作品时,可通过提问、设疑等方式来调动学生“说”的积极性,达到消化知识提高能力的目的。教师还可以采用以下方法来对学生进行口语表达训练:
(1)看图解说。解说,是说明事物、解释事理的一种口语表达方式。练习解说,有助于积累知识、获取信息,有助于培养学生缜密细致的观察能力、及时敏捷的反应能力、准确科学的表达能力。在教《斑羚飞渡》时,可让学生在理解斑羚飞渡背景的基础上,根据课文内容画出斑羚飞渡的示意图,然后看图解说斑羚们是如何渡过难关的。
(2)课前练讲。每天由两位学生课前准备好演讲内容,内容不限,可以是小说、电影、电视中令人很有感触的某一情节、某一场面或某一人物的性格,叙述完后再用二至三句话略作点评;也可讲自己的理想;也可谈对生活中某种现象的看法……当两位学生讲完后,再请几位同学根据口语表达的需要加以评论,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评价能力。
(3)复述内容。复述训练,是指训练学生运用口头叙述的方式将读过或听过的内容表达出来。在教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时,要求学生根据这首诗所提供的语境,展开合理的想象和联想,将其扩展成一则故事复述出来。学习《桃花源记》后,教师要求学生用倒叙方式复述这篇课文。在复述过程中,学生可以进一步熟悉课文内容,同时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4)开设说话课,专门让学生进行口头表达。每一节说话课,都设置一两个话题,可以是提前准备的,也可以是临时准备的;可以是老师出题,也可以是学生出题。话题的范围不限,社会热点、学习问题、家庭关系、情感问题等都可以纳入课堂。在说话课上,大家机会均等,说好说坏都得说。到了学期末,则由全班同学投票选出“优秀演说家”和“课堂口头表达积极分子”,并给予一定的奖励。由于是面对全班同学,再加上激励机制,在演讲或说话中,讲话者的注意力都会高度集中,尽力展示出自己的水平;听的人则聚精会神,希望能从讲话者的讲话中取长补短,让自己下一次有更好的发挥。这些做法为口语训练创设了一个良好的氛围,调动了学生说话的积极性。在这种场景下,所有同学都会尽全力去做,再加上互相借鉴,同学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5)加强辩论的训练。可以利用教材中的一些辩题或切合学生实际的一些题材,在班上组织一些辩论会,辩论的题目如《家长该不该看子女的日记和信件》、《开卷是否有益》、《上网是利大还是弊大》、《是提倡消费还是提倡节俭》、《初中生要不要配备手机》等,老师可以把全班同学分成正方和反方两大组,确定一到两名主辩和若干名助辩,其他同学则组成资料查寻队和啦啦队,为己方提供材料支持和加油助威。不同的辩论会辩手和拉拉队员进行轮换,以达到锻炼所有同学的目的。辩论是口语训练的高级形式,它是参与者的知识水平、思维能力、应变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的综合体现,它还可以锻炼学生的胆量和辩论风度。可以说,辩论最能体现参与者的语言表达能力,也最能体现一个人的综合素养。
(6)将口语交际训练落实于生活细节中。
a.要求学生注意倾听身边各种人物的语言,把自己觉得“有意思”的话记录下来,拿到班上交流。
b.收集各种书报、杂志,供学生借阅、摘录。
c.定期给学生播放一些小品、相声类的碟片,要求他们观看后模仿其中的人物对话。
d.开展故事会、猜谜比赛、小型辩论会等活动。
5.积极培养口语交际技能,让学生说得更好。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农村初中生口语交际能力缺失源自口语交际技能的缺失,所以,语文教师要注意吸收当代语言运用的研究成果,遵循学生言语思维和言语习得的科学规律,尝试构建起与学生言语交际能力相适应的言语知识和言语技能训练体系,致力于训练和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语文教师要利用课余时间举办讲座,讲授口语交际的有关理论技巧,提供必要的借鉴范例和精彩片断,给学生一根口语交际的拐杖,指导学生完成从感性到理性、从理论到实践、从实践到提高的过程积累,并通过演讲、朗诵、辩论等活动来巩固成果,拓展视野,提升技能。
初中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是人生最重要阶段。他们自主意识不断增强,总是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另外,好奇心也强、爱发表不同看法,教师应该了解他们的心理特点,不能一味的压制。课堂上巧妙设置话题,引导他们畅所欲言。
二、“激烈辩论”教学法
初中学生虽然年龄较小,但是他们往往不会人云亦云,而是对许多问题有自己独特见解。在很多时候,他们对一些问题的看法,会使教师和家长出乎意料。这种学习方式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辩题的选择一定要符合初中生的特点。2.在辩论开始前,教师应适当点拨,启发引导,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3.辩论时,教师让学生当主持人,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一定要像正规的辩论一样,这样同学们才会认真对待。4.辩论结束后,教师对本次辩论及时进行总结。“辩论式”课堂教学可以使学生在激烈的课堂气氛中,不仅掌握知识,拓宽知识面,还能增长见识,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增强参与意识和主体意识。
三、“实验演示”教学法
初中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一般还不强,一味地进行枯燥乏味的理论传授,不仅徒劳无益,往往时间长了以后,学生会慢慢地失去了对思想品德课的兴趣。那么如何将抽象的理论在潜移默化中传授给学生呢?我认为物理化学课的实验环节,能将抽象的理论转化为直观生动的形象。
四、“舞台演示”教学法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内容既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在追求高效课堂的形势下,思想品德课教学必须加强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创设生活化的课堂情境,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入手,为学生提供更便捷和完善的学习体验。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提出:人的思想品德是通过对生活的实践和理解逐步形成的。生活中蕴含丰富的人生真谛,需要学生自主探索和开发。由此可见,思想品德课对初中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不仅能够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还能够促进道德品质的发展,作为初中阶段德育的关键课程,将会发挥重要的作用。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存在一些问题,严重制约教学效果,比如教师教学脱离实际,使学生对枯燥的课文失去兴趣;给学生自由的时间太少,无法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教学思想落后,不善于应用多媒体技术教学等。如何改变思想品德教学现状,运用生活化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不断进步就成了摆在思想品德教师面前的难题。思想品德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学习专业知识,创新教学思路,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给初中生营造开放性的课堂氛围,逐步培养初中生成为懂纪律、讲文明、爱生活的阳光少年。
一、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技术,优化思想品德教学内容
素质教育的实施要求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不断创新,挖掘教材背后的真谛,尊重学生,爱护学生,注重对初中生的综合技能培养。思想品德教学为学生提供科学的行为规范和心灵启迪,帮助初中生摆脱错误的学习态度和生活习惯。在实际教学中,我会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技术装备,密切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比如我制作形式多样的微课,帮助学生理解教学的难点和重点,将生活中的小事件体现在微课中,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学习思想品德知识的同时对生活有更多的理解和感悟;我运用多媒体投影技术,实现由文字向音频视频的转化,在新旧知识衔接方面更顺畅和全面,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讲到《做知法守法用法的人》内容时,我先给学生播放一段生活中初中生犯罪的视频,告诫学生要做守法的好公民,不能做违法的事情,否则将会给自己的人生画上污点,对学校和家庭都会产生不利的影响。我给学生分享一些生活中常用到的法律内容,帮助学生理解具体的法律条款。还给他们提出一些具体的问题,让学生在讨论过程中提升对法律的认识,用法律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二、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提高初中生的道德素养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是非常密切的,很多内容都要放到具体的生活中感悟和理解,因此,我在教学时会积极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让初中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思想品德知识,丰富人生阅历,提高道德素养。比如在讲《做自立自强的人》时,针对初中生过于依赖教师和家长的现象,我首先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说出自己的优缺点,然后提出改进策略。当学生在进行自我评价和听取他人评价的时候,也是一种锻炼。然后我创设生活化的情境,比如模拟辩论赛,双方辩论的题目是“初中生是否应该自立”,然后我认真听取学生的见解和观点,给予他们详细的指导。初中生正处于思想逐步成熟的阶段,他们的主观意识在不断增强,因此需要思想品德教师给予心理和道德方面的辅导,提高初中生的道德素养和心理健康水平。在社会飞速进步的今天,初中生面临的挑战更加严厉,只有自身提高重视,才会有新的进步。比如在讲到《感受法律的尊严》时,我会让学生模拟法庭审案,分别选择学生扮演法官、原告、被告和律师,思想品德教师给予相应的指导和监督,让学生对法律有深入的了解,防患于未然,做守纪律的好学生。
三、积极组织课外实践活动,促进学生不断完善自我
生活化的思想品德教学离不开课外实践活动,因为课外活动可以有效弥补课堂教学时间有限的不足,也可以让初中生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带领学生参加课外实践活动的时候,我会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教学的安排进行设计,使班级全体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促进初中生不断完善,不断进步。我经常组织学生到公园里或者广场上进行分小组问卷调查,并将收集的问卷进行统计分析,最终得出调查结果。学生在进行调查的时候,不仅锻炼了发挥能力,还使随机应变能力得到了提高。网络时代下,初中思想品德教育有新的机遇。教师一方面要引导初中生合理利用网络提高学习效率,另一方面要让初中生了解网络中的陷阱和误区。比如我让学生上网查找资料,设计一期以“提升初中生思想品德水平”的黑板报,当学生竭尽全力地发挥聪明才智时,对学习更感兴趣,同学间的团结协作更和谐。在具体绘制黑板报时,锻炼初中生的编辑排版和色彩搭配的能力。初中思想品德教育必须以学生为本,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动摇,从生活中挖掘教学资源,拓展教学思路,使初中生保持爱生活、爱学习的好习惯。
四、布置探究性的作业内容,在实践活动中逐步成长
思想品德教学的目标是学以致用,即初中生运用掌握的思想品德知识服务于社会,为社会发展贡献一份力量。因此,我在布置作业内容的时候,往往会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选择贴近生活的实践内容,促进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比如近年来我国各地雾霾严重,污染人们的生活,我会让学生走上街头,进行义务宣传,提倡低碳环保,节能减排。初中生在宣传的过程中,更坚定了信念,以后在生活中注重环保。比如我会让初中生课后探究如何打破消费陷阱,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让他们到自己家附近的超市或者商场了解他们的促销政策和打折力度,这样当受到消费欺诈时能够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打破不正当竞争带来的隐患。比如我会让学生回家给父母做一顿饭或者写一封信,感谢父母多年的养育之恩和无私的爱,可想而知,父母一定都会感到很欣慰,也会使初中生学会表达,逐渐成长。具有生活化的作业设置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是新型教学观念的体现,并且将会在以后的教学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2.教学手段极端。一方面,年长的初中政治教师比较保守,他们仍然是采用传统的教条式的政治教学方式,教学效果很难提升。另一方面,在网络时代和知识经济背景下,一些年轻政治教师能够轻松接触和学习到新式的教学方式和经验。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年轻教师的一种优势,但是部分年轻政治教师却一味地更换新式的教学方式,却忽视了对教学经验的总结与分析,显得比较盲目,教学效果反而不明显。
3.教学中没有体现初中生的特性。我国初中生大部分处于13~l6岁这个年龄段,这个时期正是他们的个性与人格发展和完善的关键时期,他们在好奇心与探究欲上都表现得非常强烈。不管是人间百态还是科学知识的学习,他们都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然而,我国当前的很多初中政治教师对初中生的这一特点缺乏足够的重视和充分的利用,没有以此来发掘学生在学习上的探究欲,这与我国当前新课改的要求是不相符合的。
4.教材资源利用不合理。新课程改革之后,我国初中政治教材不但脱离了缺乏感性认识、深奥难懂、学生很难掌握的怪圈,而且以初中生的实际承受能力为出发点,与我国的实际国情相结合,增添了很多社会新闻、故事、图片以及名人名言等,可以说是达到了科学性、思想性以及实践性的有机统一。然而,因受到传统教学方式和思维习惯的限制,当前很多初中政治教师并不能合理有效地利用思想政治新教材,发挥出新教材新思想的优势。
5.缺乏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目前我国初中政治教学中,政治老师往往注重理论教学,忽视实践教学;注重教学结论,忽视教学过程。教育的目的永远是学以致用,所以应该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这是初中生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我国社会对人才发展的一项要求。初中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只有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才能够更加鲜活;只有亲身参与社会实践,知识才可能变得更加深刻、丰满。
二、当前初中政治教学创新策略
1.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从我国当前初中政治教材的内容上来看,很多内容都拥有比较强的模拟再现功能。所以,进行情景再现等主题拓展活动,能够帮助学生有效地理解和吸收知识要点,对政治教材中的情感和观点进行深入理解,进而用这些观点来指导自己的行为,达到良好的效果。比如,政治教师可针对教材上的一个比较有争议的问题,让学生进行分组辩论。两组同学各自设立自己的论点,相互辩论,真理在争论的过程中自然浮出水面,透过辩论的过程,学生可以有效地掌握所学的知识,并将之运用于实践中。另外,教师在讲解了一种社会现状之后,还可以安排时间组织学生到工厂、企业去参观,多了解社会,将理论与实践密切联系起来。
2.实行小组合作教学模式。所谓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就是指教师设定学习内容,让学生实行分组讨论学习,这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教学方式。学生们透过这种主动性比较强的学习方式,在政治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发现问题,主动解决问题。在初中政治小组合作教学过程中,政治教师的作用主要是引导学生提高自学能力,并将所学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中。政治教师还应对学生的分组讨论情况进行适时地点评和指导,对于提出的问题,师生之间要进行共同讨论。最后,政治教师对学生的分组讨论情况作出评述。
在小组合作教学模式中,教师应该营造适合初中生心理需要的学习氛围,使小组合作形式丰富多样,使课堂气氛变得活跃,促进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提高。政治教师应动员所有学生参加学习讨论,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进行探究式学习。学生只有进行认真的思考,熟练掌握材料,才能够开展有效的讨论。而政治教师是这个学习过程的辅助者,应该多让学生独立思考和发现问题,并引导学生有效地解决问题。
3.提高政治教学的科技含量。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技术逐渐在我国各级学校课堂普及。在传统的初中政治教学中,政治教师靠着一支粉笔、一张嘴来上课。随着多媒体技术进入课堂,政治教学的内容得到了很大的丰富,信息量也大幅增加,学生的学习效率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多媒体拥有图、文、声、色并茂的优势,能够比较直观地将信息传送给学生,为初中生营造了一种比较生动的语言环境,提升了学生的理解能力。透过多媒体所特有的形象及其逼真的动感画面,以及感情丰富的声音效果,加之政治教师恰到好处的讲解,学生能够更加主动地思考问题,不断求知,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进而增强了学生分析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拓宽了师生之间的双向互动空间。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4-260-01
一、掌握一定的英语和词汇的基本句型
写作需要用词汇进行填充,为此,学生对于词汇的掌握就成为培养写作能力的最基本要求,当学生拥有一定的词汇积累后,面临的另一个问题是如何有条件地把这些零散词汇组合在一起,让别人明晰自己所要表达的内容,如此一来,又需要学生积累英语表达的基本句型,这两者共同构成写作的主干部分。目前惧怕写作是很多初中生的通病,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学生的语言功底不扎实,缺乏词汇和句型的积累,立足于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在英语写作教学中不妨采取先易后难的教学方法,让学生逐步克服写作障碍。教师首先鼓励学生用自己熟知的较为简单的一些词汇组成句子,教师可以用这些简单的句子作为例子来讲解,让学生逐步明白句子的构造,理解句型,之后引导学生在简单的句子中添加修饰词汇,把简单的句子逐步扩展开来,同时也可以引导学生从对单个句型的掌握,慢慢掌握和积累,逐步过渡到多种句型的熟练掌握,从而引导学生丰富自己的句型积累。如,He is a boy.可以扩充为He is a good boy.同时也可以表达为There is a boy.
二、以听促写,培养初中生的英语写作能力
“听”是初中英语教学中的重要版块之一,良好的听力教学往往可以为其他版块的教学起到铺垫的作用。就拿写作训练来讲,英语教师在课堂中为学生们播放一段录音,让学生们在听的同时记录下重点。课后,教师再引导学生们围绕这些重点进行写作。这样在培养初中生英语听力能力的同时,还可以锻炼他们的归纳能力与写作能力。此外,现在的初中生大多很喜欢听英文歌,我们可以从这一点人手来进行教学。许多英文歌曲中都蕴含着一些经典句子,如My heart will go on和Moon River等,他们不仅旋律动人,且意境唯美。我们引导学生对这些歌曲中的经典歌词段落进行摘录,并应用到自己的文章当中。时间一久,他们的写作水平自然而然会得到提高。
三、以说促写,提高初中生的英语写作能力
与“听”相同的是,“说”在英语学习中同样是一个重要版块,同时它与英语写作训练之间同样有着密切的联系。那么,该如何实现以“说”促“写”,从而提高初中生的英语写作能力呢?笔者认为,初中生之所以觉得英语写作难,主要是由于他们的日常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他们很少去用英语思维来思考一些问题,加之平日对英语“说”、“写”的锻炼少,因此当他们遇到写作问题的时候便会觉得无从下手。
基于上述,笔者认为可以在课堂中适当地开展一些情景对话活动。其中,这些对话可以围绕初中生关注的偶像明星、球赛、电影等为主,在唤醒他们兴趣的同时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从而让他们有话想说,有观点想表达。这样一来,他们便会慢慢养成说的习惯。时间一久,当他们再次写作文的时候,自然会知道该如何下笔。
此外,随着西方的一些节日慢慢被我国初中生所接受,我们还可以利用诸如圣诞节、万圣节开展一些趣味性极强的演讲、辩论、游戏等活动。而这些活动的主题完全可以围绕节日本身来开展,从而在激发学生运用英语热情的同时实现教学。而在开展这些活动之前,我们可以给学生们创设一个主题(围绕节日本身),然后让他们撰写相应的发言稿、辩论稿或对白等。这样一来,既巩固了他们的英语基础知识,同时还起到了提高写作能动的效果。
四、以读促写。强化初中生的英语写作能力
“读”是初中英语学习的基础,也是培养初中生英语语感,并间接为写作训练给予帮衬的有效手段。此外,通过大量的“读”来培养初中生的写作能力,还可以有效减少中式英语句子出现的几率,从而让初中生的英语写作更加符合英语语篇模式的标准。那么该如何实施这一点呢?对此笔者进行了一些有效实践。
比如,在平日的英语晨读中,笔者一改以往的朗读模式,让学生们着重关注文章本身的写作特点、结构,并让学生们记录下自己认为经典的句子。在读的基础上,又让学生们围绕课文的本身进行仿写、改写,并在每天的英语课之前让他们对自己改写、仿写的文章进行朗读。这样做,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熟悉自己的文章,并帮助他们发现文章中存在的缺陷;另一方面还可以激励学生们的参与热情,让他们再接再厉。此外,一些经典的英文诗歌也可以充当教学素材。
五、善抓典型,小组合作修改,培养协作精神
“写作不能仅仅理解成个人的行为,因此在教学中不宜总是采取学生单独写出作文来让教师批改的模式,而应提倡学生开展两人或数人小组活动,通过讨论合作完成写作。”在批改作文时,教师经常会发现学生一些普遍性和典型性的错误,如时态错误,句型搭配不当,词语运用有误等。如果都一一修改将浪费许多时间和精力。所以教师可以摘录学生习作的典型错误,在讲评课前将病句抄在或投影在黑板上,然后要求学生分组讨论合作修改,讨论结束各小组由一名学生总结他们的修改意见,小组合作修改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作文修改当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为学生互帮互助、合作交流营造了氛围。
总而言之,英语写作是英语教学中的一项综合性训练,它不仅要求初中生动用以往所学知识,同时还需要初中生将这些知识进行良好的串联。所以,英语写作既是对初中生英语应用能力、英语思维的培养,同时也是对他们所掌握知识的一次温故。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