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劳动教育机制

劳动教育机制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7-13 09:24:11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劳动教育机制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劳动教育机制

篇1

农村劳动力指户籍所在地为乡镇农村人口中15~59周岁的男性和女性个人。湖北是农业大省,人口基数大,年新生富余劳动力多。劳动部根据人口增长的趋势预测,农村劳动力总供给规模到2010年才停止扩大。湖北省农办用指数平滑法预测公式计算的2004~2010年湖北农村富余劳动力数量为:614.49、626.51、638.53、650.54、662.56、674.58、686.60万人①。其实,农村不仅仅只是劳动适龄人口才参加劳动,“993861部队”甚至是许多农村地区的主要劳动力,说明农村劳动力人口远不止统计的数据。我国耕地已降至专家们公认的18亿亩耕地面积警戒线,人均耕地仅为1.41亩,不到世界人均耕地的1/2,不到俄罗斯的1/8、美国的1/6、印度的2/3。据湖北省农办资料,湖北农村劳动力2077万人,耕地面积4637万多亩。按照当前一般耕种水平,完成此耕种面积任务约需1000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压力大②。

到2004年,湖北省通过多途径共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560万人,但转移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的比重为29.5%,比全国平均水平低5.4个百分点,比东部地区低13.2个百分点③。湖北省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将会经历一个漫长过程,农民素质将成为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因素。我国文盲半文盲、小学、初中、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四类农民中,流向非农产业者占同等文化程度类型劳动力总数的比重分别为4.69%、16.72%、38.46%和40.80%。湖北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主要在进城务工的农村劳动力中实现,即农民工部分率先转移,占转移总量18.06%。因为这个年龄阶段的农民工40岁以下的占85.9%,他们的受教育年限、文化水平和素质是农村劳动力中的优秀者。农村劳动力转移呼唤着职业技术教育的支撑。本文的“农村职业技术教育是指农民所接受的旨在强化或分化其职业身份与职业能力的一切形式的教育或培训”④。

一、职业技术教育增强第一产业的就业吸纳能力

在我国现有农村从业人员中,农林牧渔的从业人员占64%。虽然湖北省传统农业即种植业就业人员的比重从1980年到2005年下降了10多个百分点,但仍占主要地位;林业从业人员所占比重变化不大,渔业和牧业从业人员的比重分别增加了3.2 和6.4个百分点,增幅都超过了100%。尽管现代化农业吸纳就业的能力会随着工业化的进程继续呈下降趋势,但国际经验表明,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是以农业的发展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为前提和保证的,产业转移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根本途径。双对数模型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在2010年以前,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吸纳农村劳动力的贡献将会较大。第一产业就业人数每增加1%,就会吸纳1.88%的农村劳动力。从现实的发展趋势看,第一产业在中央及地方政府政策推动下,在一段时间内仍会内部吸收较多的农村劳动力⑤。

农业产业化经营对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通过把粗放农业转变为半粗放农业或精品农业而消化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在农业现代化的条件下,先进技术、先进机械、优良品种层出不穷,了解它们的性能、进行有效的组合,才能降低农产品的生产成本。只有较高素质的农村人才具有这种能力。当前,我国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并不顺利,体力型传统农民中受过培训的仅3.4%。农民素质低导致他们对农业新技术、新产品接受得慢,在理解政策、吸收科技上困难重重,结果有2/3农业科技成果得不到应用,农产品产量、质量均达不到技术要求,或农药残留,或激素超标,或不利环保;农民素质低导致广大农民被排斥在农业产业化的过程之外,导致湖北的产业链条短、附加值低,农产品加工系数仅为0.85,东部地区高达1.58。如果湖北农业资源的深加工系数能达到全国水平,湖北经济的增加值将会成倍增长,从而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农民素质低导致农村劳动力过多地停留在种植业上,结果人多地少矛盾突出。通过农业职业技术教育,可以提高农民在水产品养殖、水稻蔬菜、花卉苗木种植、畜禽饲养等湖北传统优势农业领域的产前、产中、产后的参与和驾驭能力;可以减少土地密集型产品(如水稻、玉米等)的种植面积而增加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如无公害绿色蔬菜和水产品、特殊的花卉养殖等)种植面积,从而大量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⑥。

二、职业技术教育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在第二产业的就业能力

发达国家经济结构的演进历程表明,伴随经济水平不断提高,劳动力在各产业之间将发生规律性的转移。先是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随着经济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劳动力将更多地向第三产业转移。根据劳动经济学理论,劳动者的人力资本影响其就业选择以及收入,劳动技能的高低决定劳动者能否胜任工作,非农就业对知识技能水平要求相对较高。“据教育部抽样调查资料显示,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不足7年,农村劳动力中、小学文化程度和文盲半文盲占48.07%,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仅占11.62%,系统接受职业教育的农村劳动力不到5%”⑦。湖北由于人力资本投资长期不足,已造成农村劳动力虽数量十分巨大,但质量十分低下、缺乏劳动技能,多数16~45岁的青壮年劳动力都没有一技之长。有文化、懂经营、有技术的新型农民少,而湖北的轻工、机电、化工以及旅游等支柱产业近年来发展迅速,需要大量熟练工人。在湖北第二产业内部进行结构调整、优化和升级,某些专业人才和熟练工人缺乏的背景下,农民如果没有综合素质与劳动技能的提高,进城选择合适的工作将越来越困难。只有职业技术教育才能解决省内这种结构性就业矛盾,加快湖北工业化水平,增强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拉力和集聚作用。

调查显示,2004年湖北“到外省打工人数”比上年同期增长11.24%,且“到外省打工人数”仍是湖北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主体,目前占转移总人数的59.6%。但由于职业技能的限制,湖北外出打工农村剩余劳动力主要在收入低、风险大的行业就业。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05年快速调查显示,农民工主要分布在制造业、建筑业、住宿和餐饮业、批发和零售业、居民服务业等行业,其中制造业占27%,建筑业占26%,住宿和餐饮业占11%,批发和零售业占12%,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占9%,其他行业占15%。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提供的数字:“在技术工人方面,发达国家高级技师占35%,中级工占50%,初级工占15%;而我国技师和高级技师只占1.5%,高级工只占3.5%,中级工占35%,初级工占到60%。高技能人才短缺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⑧在湖北高达1500万的外出务工人员中,同样的情形依然存在。珠三角、长三角近年来的“技工荒”,说明目前我国的中级及中级以上技工已供不应求。要提高湖北农民工在省外就业率,必须使每个农民工拥有一技之长。

城镇化真正的动力来源是能够吸纳农村人口就业的产业,确切的说是其载体——中小企业(乡镇企业),所以城镇化发展的关键就是如何培育非农产业并推动其不断壮大。湖北由于乡镇企业受制于区域内人才、技术、资金的短缺和保守观念的制约,规模小,平均每个企业不足5人;素质差,平均每个乡镇企业专业技术人员不足0.2人;技术、设备粗放,50%是国营企业淘汰的陈旧设备;综合要素生产力低下,层次重复,近53%的劳动力从事分散型的交通运输,批发零售、贸易餐饮和建筑等。要使乡镇企业成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载体,湖北已有的职业教育机构和培训机构应该大显身手,职业学校要密切与企业、行业联系与合作,推广“校企合作,订单培养”模式,按照实施就业培训要求,教育部门要继续推广农村实用技术示范项目,转移培训农村劳动力。如宜昌市清华职校实行订单培训,三年来共培训3500多人,安置就业率达100%;武汉市新洲区第二技术学校三年来共培训转移劳动力9880人,安置就业率98%;黄石市开展农民实用技术培训11万人次,转移了3.7万人次,才能实现乡镇企业产业升级,提高竞争力。

三、职业技术教育扩大农村劳动力在第三产业的就业范围

双对数模型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湖北在2010年以前,第三产业就业每增加1%,会吸纳1.36%的农村劳动力。从全国来看,2004年工业对农民工的吸纳能力低于 1986年近13个百分点;建筑业和交通运输邮电仓储业的吸纳能力基本保持不变;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的吸纳能力呈现明显上升趋势,近几年上升速度加快。这说明第三产业将逐步成为吸纳农民工就业最具潜力的产业。目前发达国家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已超过60%,第三产业是发达国家解决就业的主要行业⑨。湖北农村剩余劳动力由于受知识技能的限制,主要集中在重体力的简单劳动上,有近53%的劳动力从事分散型的交通运输、批发零售、贸易餐饮和建筑等。由于加工技术落后,许多产量高、品质好的农林副产品因为没有加工能力或加工链过短,销路不畅,影响了农村三产发展。要引导农民充分就业,必须加强其职业技能教育。

受知识技能的限制,湖北省缺乏知名劳务品牌,就业竞争力弱。如家政服务方面,四川的“川妹子”、安徽的“小保姆”、湖南的“湘妹子”,都已经成为全国叫得响的大品牌。湖北只有钟祥的“石牌豆腐郎”“陈安汽运”等几个小有名气的劳务品牌。各地区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培训中,应充分利用地缘优势和传统技能优势,积极创立本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品牌,面向全国招生和就业,使这些优势地区成为某一技能的培训基地。湖北省女劳力进城就业机会多,但进城男劳力远多于女劳力,乡外打工男、女劳力比为10∶7,本乡从事非农行业的男、女劳力比为10∶4。因此,通过建设湖北妇女转移培训基地,可以培训和转移农村女劳动力;与现阶段农村生产力水平相适应,通过职业培训,发展庭院经济,即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果、菜、畜禽养殖、作坊加工、家庭饭店、家庭幼儿园、家庭医院、家庭修理业等特有产业形式和经营形式,有较多的劳动力投入。据估算,庭院经济目前已吸纳剩余劳动力的20%以上⑩。

职业技术不仅影响农村劳动力的产业转移,而且影响劳动力转移的稳定性。许多农民工虽然在城镇打工多年,却始终是城镇的边缘群体,很难真正融入城市之中,而最终还是回流到原地。这其中固然有制度的因素,但其本源却是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素质较低。在已转移的农村劳动力中85%以上没有受过专业培训,2003年外出农民工中接受过专业技能培训不足15%。“据调查显示:返回的转移劳动力的文化程度分布为:文盲和半文盲为5.88%,小学为25.72%,初中为56.73%,高中为9.47%,中专为2.09%,大专以上为0.10%,由此可见,未受专业培训的、文化程度较低的农村劳动力返回农村的可能性较高”。被微软公司请去讲课的出租车司机臧勤师傅说:“很多司机都抱怨,生意不好做啊,油价又涨了啊,都从别人身上找原因,我说,你永远从别人身上找原因,你永远不能提高,从自己身上找找看,问题出在哪里。‘如果你不能改变世界,就改变你自己’,既然面对目前的制度缺陷我们一时间不能改变,那么就应该改变自己,农民朋友就应该加强自身的素质培养和技能训练,只有自身各方面的能力都提高了才能真正走向城市。”{11}

注释:

①③⑤⑨⑩聂亚珍:“湖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路径分析”,载《中国水运》2007年第9期。

篇2

自2009年7月以来,富士康公司屡屡发生员工坠楼自杀事件,短短一年时间,就发生了12起。为什么这些员工会在人生最美好的时刻放弃生命?在各种猜测急剧升温的时候,富士康公司被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在重重压力下,富士康公司及时做出了回应,认为连续跳楼事件是由于当事人个人原因所致。此言一出,立刻引起了大众的警觉与深思,责任的推卸更加燃起了大众追究该事件原因的热情。富士康坠楼事件,不应仅从富士康公司增加工人劳动时间和强度,降低员工工资的表象寻找原因。笔者认为,除了企业职工个人的原因外,还有我国企业对员工教育不够重视、劳动者合法权益保护不到位等。

富士康企业管理之殇

纵观企业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企业管理是企业生死立命的关键,也是决定企业成败的核心环节。之所以会发生富士康连环跳事件,与企业内部管理环境与管理方式是分不开的,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员工的需求是关键。员工是一个完整机体的组成部分,对于整个企业的正常运行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从根本上满足员工的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管理,已成为企业管理课程中一项新的命题。

调查显示,富士康企业员工的自杀尽管有各自的直接原因,但所有死者都是清一色的新生代打工者。有资料统计表明,新生代打工者目前约占农民工外出打工人数的60%,大约1个亿。由于年龄段不同,个性差异较大,所以关注社会问题也有显著的区别。(见下图)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随着年龄的增长,70、80、90后在一些问题的关注上存在着明显的变化趋势。①

新生代员工的特点。新生代员工均为“80后”、“90后”,大多入职时间短,工作和生活的压力较大,在适应社会、处理情感问题方面缺少阅历。而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人民生活逐渐富裕,新生代员工与父辈相比,从思维模式到行为特点都具有较大的差异:第一,自主性较强,抗压能力不足。新生代员工自我意识较强,但动手能力差,自尊心特强,心理承受力却很低,重视物质与享乐,个人权益优于群体权益,这是在家庭和社会大环境下形成的。调查显示:“有72.3%的人表示在遭遇挫折后,自己心理会留下阴影。甚至有5.1%的同学表示自己会因此一蹶不振。”②他们的心理成熟度远远赶不上社会进步的步伐。第二,缺乏团队忠诚感。新生代员工是在倍受呵护和禁锢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往往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协调与合作能力,个人主义色彩较浓。对于特立独行的新生代员工来说,大家合作完成一项工作的效率低于个人完成这些工作的效率。团队不仅仅是人的集合,更是能量的结合与爆发。而新生代员工面对团队合作时,往往缺乏忠诚感,使其在工作中处于被动的境地。第三,面对压力时缺乏承受能力。抗压能力是人与生俱来的一种能力,需要环境的激发才能被唤醒,尤其他们面对初入职场种种不适应和压力接踵而来,而新生代员工往往缺乏这种能力。他们自尊心极强、重视物质与享乐,在他们看来,个人权益远远优于群体权益,无形的压力压得他们无法喘息,长期下去会产生失调、自我否定或价值感丧失。而富士康员工自杀频繁就是新生代员工对逆境不能自我调节的一种表现。

人本理念下行化。不同的教育背景、不同的成长环境、不同的年龄使得这些面临同样问题的员工,以不同的表达方式来传递企业漠视员工的不满和对未来悲观的态度。据调查表明,70%以上的员工认为企业并不关注他们的想法,他们每天上班、下班、睡觉,上班、下班、睡觉……如此往复的生活,没有过多的集体生活和业余空间来充实他们空虚的精神领域。在每平方公里聚居了约15万人的狭小空间里,人和人却似碎片一样的存在着。

企业职工制度中存在的缺陷

劳动行政监督监察力度不够。为了达到保护劳动者合法利益,阻止用人单位片面追求利润最大化,阻止其剥削、控制劳动者的行为,限制其非法用工。我国采取的是劳动行政监察方案,这是在干预其劳资关系方面侧重于国家的行政力。但是由于两方面的原因使得行政监察在我国的现有国情下实施的实际效果并不理想,这就严重损害了劳动者的权益。首先是由于其机构缺乏普遍性执法的各种条件(如编制问题等);其次由于行政监察人员缺乏足够的动力,长期的乏味工作使其懈怠、没有严格执法。因此劳动者各方面的权益并未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实现是不争的事实。

劳动者个体维权局限性大。劳动法作为特别私法,它坚信劳动者在工作过程中充分了解自己想要的、在工作中可以接受的、可以放弃的、毕竟是劳动者自己的判断,它符合劳动者个人的理性思维,因此被认为是应当给予相当的尊重,并且也是合乎情理的。其实,劳动法将劳动关系的主体劳动者一方原子化,而且对它的个体理性在法律理念上给予了充分的尊重,从某种意义上讲,它对用人单位非常有利,劳动者弱小化,就相当于企业强大化,对于企业对职工的剥削和压迫的行为予以助长,严重阻碍了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实现。

完善企业职工制度的建议

我国企业在追求利润最大化、节省成本的基础上,严重忽视了职工的培训和教育,没有形成一个完善的制度。与此同时,劳动者权益保护的机制不够完善,需要进一步加强。

我国企业的职业教育有待于完善。第一,创建因人而异的组织文化。组织文化是为员工服务的,所以必须被内部职工认可,否则就会失去其存在的意义,同时它也是可以让劳动者普遍接受的价值体系、逻辑方式、道德准绳等集体意识的总合。因此,要创造积极向上、和谐相处、富有人情味的组织文化,建设多种功能,使其职工之间能互相交流、友好相处,为他们提供建立友好关系的阶梯。团结企业职工,让职工感受到家的温暖。第二,增强职工培训力度,提高职工适应能力。时代在不断进步,经济在迅猛发展,企业对于职工的要求也有所提高,主要是职工素质、知识水平、专业化程度及理论结合实际的能力。这些要求在无形中增添了劳动者的压力,适当的压力可以带来学习的动力,而社会发展之迅猛,让员工喘不过气来。这时就需要企业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延缓这种过多的紧张。企业组织内部成员参加各种技能培训活动,在压力过大时及时找到出路,化压力为动力。企业还可以为员工设立心理咨询中心,及时解决职工的精神方面的问题。第三,建立完善的职工福利保障体系。企业职工工作的最大目的就是能够提高自己和家人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提高生活的幸福指数。企业满足职工的生活方面的水平越高,解决职工后顾之忧的程度越强,就越能调动职工工作的积极性,使职工和企业产生良好的互动效果,双方达到共赢的效果,这就要求企业有一个相当完善的职工福利保障体系。

加强劳动者权益保护机制。劳动者权益受到损害,不能及时得以赔偿,这是我国存在的比较普遍的一个问题,增强劳动者权益保护机制迫在眉睫。第一,工会集体协商利于保护劳动者权益。我国的工会冲破了原有的模式,并不是将劳资关系简单地归于单位与职工个人的关系,而是强调了一个“职工集体”的概念,这就完全改变了劳动者的力量,由个体变成了集体,劳动者的地位由弱势变成了平等。总之,工会的形式壮大了劳动者的力量,使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时有处可申,同时也限制了企业无视职工利益的行为,使其从管理上开始考虑职工的方方面面。第二,强化与完善工会集体协商维权机制。我国现在应该讨论的课题不再是该不该的问题,而是怎样想办法把工会协商维权的机制加强,使之起到应有的作用,而目前的第一要务便是加快工会组建和运行的过程。

结 语

我国职工教育和劳动者权益保护机制作为企业内部管理体系的构成部分,涉及道德、经济以及法律等多方面问题。企业内部管理体系作为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诸多制度的支撑,不仅依赖企业道德体系,同时还需要法律规范的约束作用加强对职工教育和劳动者权益保护。因此,重视对劳动者权益的保护对我国劳动部门开展职工工作方面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作者单位:新疆财经大学法学院)

篇3

【教学目标】

1.认知: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到人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了解苦与乐、生与死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情感态度观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认识到人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帮助学生正确看待苦与乐、生与死,树立正确的苦乐观和生死观,提高人生价值。

3.运用:使学生认识到人生价值的实现需要一定的主客观条件,而奋斗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决定性因素,理解并学会在诚实劳动中奉献社会,实现人生价值。

【教学重点】

在劳动创造中实现人生价值。

【教学难点】

树立正确的苦乐观和生死观。

【教学方法】

情景展示法、小组讨论法、案例分析法、情景朗读等方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教学。

【课时安排】

2.学时。

【教学过程】

1.课前准备

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和完成任务的能力,组成4个学习小组,按照任务需要准备材料,完成任务。

第一组:制作PPT,演示本次课的重要概念和原理。

第二组:收集资料,制作PPT或多媒体,有选择地介绍近几年来感动中国人物的感人事迹。

第三组:收集资料,制作PPT,介绍我市我校杰出校友在就业创业中实现人生价值的典型事例。

第四组:收集近年来现实社会中的正反两方面的典型事例并结合自身体会谈谈对苦与乐、生与死的理解与看法。

2.导入新课

在讲新课前,我们先来回答一个问题:同学们,你觉得人活着为了什么?

要求全体学生不记名写在纸上,老师马上收上来,与学生一起分享答案。

生1:为了讨个好老婆,过上好日子。

生2:为了爹妈生活得更幸福。

生3:吃喝玩乐,享受生活。

生4:住别墅、开宝马、有美女陪伴。

生5:为社会做点事。

……

设计意图:使学生内心产生共鸣,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激活思维。

讲授新课:

教师:人活着为了什么?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人生观问题,在我国当代青年中是一个十分敏感的问题,其实关于人生价值问题的讨论已发生过多次,例如:1979―1980年围绕潘晓提出的“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的论题为中心的讨论,张华救老农值不值得等问题的讨论,都涉及什么是人生价值及衡量标准是什么的问题,那么究竟什么是人生价值?

引出课题“人生价值与劳动奉献”(板书)

一、人活着究竟为了什么?(板书)

刚才同学们畅想了一下人活着究竟为了什么?看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在此我们先要搞清本次课要牵涉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原理。根据分工

活动一:请第一组代表展示并讲解本次课的重要概念和原理。

重要概念:社会价值、自我价值、苦与乐、生与死的含义。

重要原理:人生价值、苦与乐的含义及辩证关系。

设计意图: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归纳概括的能力。

同学们弄清楚了以上重要概念和原理后,人生价值是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那么,怎样才能既实现自己的生活理想,又体现自己作为“人”的价值呢?接下来我们讨论第二个问题。

二、人如何才能活得有价值呢?(板书)

活动二:请第二组代表展示制作的PPT或多媒体视频,有选择地介绍近几年来感动中国人物的感人事迹。

1.介绍2005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中千手观音主演邰丽华的感人事迹。(视频展示)

2.2005年感动中国人物丛飞的事迹。

3.2010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三栖尖兵何祥美感人事迹。

(视频时间长短,可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进行剪辑)

教师围绕观看的视频内容组织学生讨论问题:(1)大家思考一下,人生价值的评价标准用什么来衡量呢?(2)他们的事迹为什么会感动中国?他们的人生价值和意义体现在哪些方面?

学生讨论、发言交流(略)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懂得评价一个人的人生价值不是看他从社会、他人那里得到了什么,而是看他为社会、为他人尽到了什么责任,作出了什么贡献;也就是说,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以上人物都在本职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是我们青年人学习的楷模。同时让学生从这些普通人不平凡的事迹中获得情感的认同。

活动三:小组讨论

教师组织学生结合教材P147调查显示:企业对大学生应聘提出三大必备条件:个人基本素质、基本职业技能及职业素养。有75%的企业负责人特别强调:“目前不少大学生在应聘时,各种证书可以拿出一大堆,而职业技能和素养却体现不出,专业知识基础也相对薄弱。”在个人基本素质方面,89%的企业希望大学生提高心理健康素质;79%的企业认为,应届毕业生初到工作岗位时都欠缺一定的社会协作能力,必须接受一定培训;还有76%的企业认为大学生应当提高自我认识、准确定位。在基本职业技能方面,企业认为学生应具备的技能为:写作能力、钻研能力、创新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等。在职业素养方面,有89%的用人单位希望大学生具备诚信的职业道德素质。

请同学们讨论谈谈这个调查结果对职校学生就业有什么启发?(学生讨论,每组派代表课堂交流)

教师总结:人的先天条件无法改变,因此后天的努力和奋斗就成为实现人生价值的决定性因素。

设计意图:通过讨论,让学生意识到想多赚钱,过上好日子、活得有价值与人的素质、能力有很大的关系。同时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辩证思维能力。

三、我们职校学生怎样做才能活得有意义呢?(板书)

活动四:请第三组代表展示收集的资料或制作的PPT,介绍我市我校杰出校友在就业创业中实现人生价值的典型事例。

创业典型:孙晓东(杰出校友、苏州天堂居集团公司董事长,全国民营企业五百强)、张权方(杰出校友、常州市家装行业精英)。

就业典型:邓建军(常州人、百度搜索称为共和国的脊梁、蓝领精英)、储永坚(杰出校友、常州市首届十佳金蓝领)。

课本P148小王的做法给你什么启示?结合实际谈谈我们应如何在劳动创造中实现人生价值?

学生讨论并谈体会:要求学生根据自己所学专业和今后就业方向畅谈自己对人生的规划,以及实现人生价值的方法、途径等。

设计意图:用学生兄长的成才典型例子告诉在校的同学们,只有通过自己的“诚实”劳动,在劳动中奉献社会,既实现了自己的自我价值,又更好地体现了自己的社会价值,而“奋斗”成为实现人生价值的决定性因素。学生收集杰出校友的资料,也是一次很好的自我教育过程。

教师总结:人生价值的实现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轻松完成的,也不都是靠轰轰烈烈的英雄事迹,更多的人要在平凡的生活中,从一点一滴的、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小事做起,立足本职岗位成才,在就业创业中一步一步地逐渐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还要有恒心、有毅力,有对实现人生价值的执著追求。在为社会创造财富的过程中,让自己过上美好的生活。

四、树立正确的苦乐观和生死观(板书)

活动五:请第四组代表展示收集的近年来现实社会中的正反两方面的典型事例并结合自身体会谈谈对苦与乐、生与死的理解与看法。

学生:1.大学生徐本禹的事迹(去贵州贫困山区支教,当选为2004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

2.死得光荣――武文斌事迹(2009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我们一定要多救人,才能对得起身上的这身军装”。这是一个普通的战士对老百姓的承诺,更是对共和国的承诺。

3.2009年度感动中国人物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党支部原第一书记沈浩事迹。

4.原河北省委办公厅副主任、省国税局局长李真受贿、贪污案被判死刑的警示。

5.江西省原副省长贪污受贿被判死刑的警示。

(以上典型案例可有选择地利用)

学生讨论并谈感受:学生们对苦乐观和生死观有自己的看法(略)

设计意图:在教学中通过分析现实社会中的正反两方面的典型事例,给学生以强烈的对比,从而在内心产生强力的碰撞,引导学生只有遵纪守法、诚实劳动、为国奉献,才能活出自己的精彩人生。让学生从正反两方面事例对比中学会思考,并在思考中体验、感悟,逐步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教师总结引导:苦与乐是客观存在的,要在劳动中创造快乐,并保持乐观的态度,正确对待人生中的“苦”,在困难面前乐观进取,积极向上。

怎样才能做到生得有价值,死得有意义?

珍惜生命,热爱生活,勇于进取,迎接挑战。

崇尚真理,在国家民族危难时视死如归。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我们要生的精彩,死的有意义,要以正确的苦乐观和生死观为指导,更好地服务人民、奉献社会,才能提高人生价值。

活动六:配乐诗朗诵

最后全班同学齐声朗诵配乐诗“有的人”作为本课结束

(课件显示)臧克家的诗――有的人

有的人活着

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

他还活着。

有的人

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

有的人

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有的人

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

有的人

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

有的人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

有的人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

骑在人民头上的,

人民把他摔垮;

给人民作牛马的,

人民永远记住他!

把名字刻入石头的,

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

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

到处是青青的野草。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的人,

他的下场可以看到;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活的人,

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

设计意图:前后呼应,使学生的正面情感体验达到,有多重收获。

本课小结:本课我们学习了两个问题:一是在劳动创造中实现人生价值,二是树立正确的苦乐观和生死观,才能更好地服务人民、奉献社会,提高人生价值。

作业:

树立正确人生价值活动设计方案:(400―500字)

由于种种原因,你正在面临死亡,终期将至,时间只允许你再做最后5件事,你会做哪5件事,并排出先后次序,然后写下你的遗嘱(只写50字以内)。每个成员认真思考后写下决定和遗嘱,谈谈你在写的时候有什么感受,这些感受对你今后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设计意图:希望同学们通过本次课体验、感悟到:人生在世,有很多事值得我们去做,要使自己活得有价值,一定要珍惜现在,活好自己的每一天,使自己的人生过得充实精彩而有意义。

教学反思:

篇4

前言

残疾人职业技术教育是特殊教育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残疾人能够获得一技之长,走上残而不废,成为自立自强劳动者的关键所在。建国以来,党和国家对残疾人的教育、就业和生活等问题十分关注,近年来由于科学技术的飞快发展,国家对残疾人教育颇为重视,不同层次的特殊教育如:弱智儿童教育、残疾人职业技术教育、残疾人高等教育等都有一定的发展。但是总地看来,特殊教育和其他教育相比,仍显得相形见拙。

一、实施残疾人职业技术教育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1、有关法律的呼唤。早在1994年,国务院颁布实施的《残疾人教育条例》就规定:发展残疾人教育,实行“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以普及为重点”的方针,着重发展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积极开展学前教育,逐步发展高级、中等以上教育。此外,《中国残疾人保障法》规定:国家保障残疾人劳动的权利,并要求各级人民政府对残疾人劳动就业统筹规划,为残疾人创造劳动就业的条件。

2、残疾人群体的现实需要。大力发展特殊职业技术教育,为残疾人提供完善的职业技术教育和更多的就业机会,是广大残疾人的深切渴望和迫切需求。特殊职业技术教育有利于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走向社会,求职就业。但是,由于特殊职业技术教育远远落后于社会和教育的发展,大多数残疾人的文化程度都参差不齐,无法接受统一的职业技术教育。特殊职业技术教育的供需矛盾亟待解决,这就有待于建立一个完整合理的特殊职业技术教育体系,满足广大残疾人实现自我提升和个人价值的迫切需要。

3、生理学及心理学理论的支持。现代科学使人们具有如下共识:除了有相当脑缺损的人之外,每个人都有一个功能极强的大脑,而且迄今为止,人脑的大部分功能并没有被开发,即每一个人的大脑都是尚待开发的十分广阔的疆域。即使有某种身体残缺的个体,根据心理学上关于“补偿效应”的理论,如果有某方面的发展途径被堵塞,只要心理上能克服颓废而奋发图强,就能使他的精神集中到另一些发展途径,并以超过常人的效果得到补偿。因此,针对残疾人的职业技术教育不仅是可能的,还会收到某些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特殊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1、人才培养方案。

1)坚持育人第一。良好的职业道德,较强的职业综合能力,是特殊教育对象进人企业、适应企业工业需要及自主创业的必要条件。针对残疾人的职业技术教育首先需要完成的是育人的任务。提高德育工作的时效性,重抓养成教育,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

2)重视能力的培养。坚持“三结合”、“三接轨”的办学理念,即“校企结合,残健结合,长短集合”,“与就业接轨,与市场接轨,与世界接轨”,在育人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综合能力,这也是特殊职业技术教育的重心。特殊学校不能仅仅充当看护或接管的角色,而应为特殊人群的终身发展奠基,授之以渔,训练职业需要技能,培养学习的能力。

3)普通与特殊相结合。残疾人的固有缺陷决定了特殊职业技术教育的人才培养方案需要普通与特殊相结合。在育人方面,德育和人生关怀是普通教育;在职业训练方面,则各不相同。人才培养方案的设置应当根据不同学生的优势与劣势进行分门别类的筹划,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人才培养。

4)关注实际市场需求。学校应与各界保持联系,长期深人研究地区的经济结构、技术结构、人力资源结构、就业结构,从而预测学校范围内的人力需求趋势。有针对性地制定学校计划和培养目标,克服毕业生结构性短缺与过剩并存的人力资源、职教资源浪费的现象。

2、特殊职业技术教育的专业设置。残疾人因残疾类别的不同有很大的差异,因此要根据残疾人群的不同类别来开设与之相适应的专业课程。发挥残疾人本身的功能,合理开设专业,充分挖掘残疾人自身的潜力,在技能训练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职业流动的加快要求学生具备职业经验,为跨岗位流动做好准备,因此,需要处理好文化课程和专业课程的关系。大力开发和设置综合课程、模块课程,通过减少课程科目、增强课程特色来提高课程效益。

3、特殊职业技术教育教学内容与途径。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和差异性决定了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的多样性。例如,聋人的交流困难、容易遗忘的特点使得基础技能训练较为困难,学习效率低下。但是他们视觉观察力超常,理解方式独特,应该侧重形象思维内容的教学,充分挖掘聋人的潜力,在教学上,进行丰富的图像教学。盲人的思想活跃,接受力强,想象力和表现力非常丰富,应侧重有声语言和手法技能的操作训练。

4、教学管理与改革。特殊学校要结合教改工作,加强校企合作,明确教改方向,改进教改方式,突出职教特色。首先要加强专业改革和资源整合;其次要加强课程建设和教学建设,保障教育教学改革的实施;最后,要加强实训研究和基地建设,确保实践教学的场地。

5、基地建设。特殊学校可以向职业学校学习,通过校企合作、工学交替的办学模式为特殊学校提供校外基地,进行实地教学和训练。但是,比起职业学校,特殊学校的校企合作难度更大,阻碍更多,需要校领导充分发挥个人作用,并且做好充足的地方调研工作,寻求合作契机,加强与地方企业的联系。

6、师资队伍建设。

1)加快培养特殊职业技术教育师资力量。相关教育部门和社会力量要加紧对特殊职业技术教育教师的培养,以满足特殊学校和特殊人群的大量需求,制定完善的培养办法和考核标准,使特殊职业技术教育教师的培养、考核、认证、上岗等一系列过程有章可循,逐渐标准化。在发展量的基础上注重质的培养,避免矫枉过正,多而不精,造成另一种资源的浪费。

2)激发特殊职业技术教育师资潜能。校级领导应当明确特殊职业教育的重要意义,千方百计为特殊职教谋发展,为特殊学生谋出路,充分激发特殊职业技术教育教师的潜能。制定奖罚细则,考核实效,并保障实施,严格监督。平时也要注重对这类教师的思想教育和工作辅导,让他们明自自己工作的意义,变被动为主动,积极愉快地投人工作。

3)提高特殊职业技术教育师资素质。特殊职业技术教育教师要注重自身素质的提升。首先,要充分认识和了解自己的工作内容及重要意义,端正工作态度,树一立正确的职业观,满腔热情地投人到这项工作中去;其次,面对学生要充满爱心,面对教学要充满信心,抱着正确的教学态度对学生进行丰富的人生关怀;最后,教师应当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力求上进,积极进取,开展特殊职业技术教育的专业研究,在第一线为这一教育事业提供丰富的实践研究和理论探索。

结语

职业学校要通过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不仅要让学生及时获取专业领域所需要的知识,而且还要让学生学会和养成系统观察、分析的能力和勤于思考、自我学习的习惯;其次要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要让学生在与他人的交流中清晰思路、流畅语言,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鲜明亮出独有的个性;此外,还要培养学生的社会活动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要让学生能够有效地获取信息,真诚待人,处理好复杂的人际关系,培养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精神。

参考文献:

篇5

(二)组织党员领导干部企业行。我们选择目前经营情况较好、一般、困难三个不同类型的十家企业,重点调研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企业在社会保险、劳动用工和劳资关系三方面的情况。思考探索结合劳动保障部门职能,如何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如何在特殊时期维护好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双方的合法权益。

(三)组织经办机构干部社区行。我们组织经办机构的干部对市直温泉十个社区全部走访,重点调研社区劳动保障机构工作情况和社区辖区内创业促就业、从业人员参加社会保险情况,思考探索如何发挥好社区劳动保障机构作用,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

在下访活动中,我们严格把握四个环节。

一是发放一张征求意见书。征求意见书从开展学习实践活动、效能建设、工作作风、政务公开、为民办实事、文明执法六大项二十四小项对市劳动保障部门总体评价,并诚恳征求对市劳动保障部门的意见和建议。

二是填写两份报表。两份报表分别是就业情况报表和社会保险报表,主要掌握工作进展情况、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就业和社会保障需求情况。

三是召开六个类型座谈会。我们先后召开企业负责人、离退休职工代表、下岗失业人员代表、企业职工代表、县市区劳动保障部门工作人员座谈会,当面听取各类社会人群的意见和建议,接受服务对象的监督。

四是形成四篇调研报告。每篇调查报告包括工作现状、工作措施、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建议,其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解决老百姓老有所养、病有所医的调研报告,作为全市优秀调研成果,在大会上进行了交流。

二、着力制度建设,探索劳动保障工作的新机制

(一)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就业服务体系。我们计划到年用三年时间,形成以市为中心、辐射全市的人力资源市场,实现就业服务向基层延伸,逐步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就业服务体系。当前,我们着重抓好基层劳动保障机构的建设。

一是建立机构。在全市70个乡镇办事处,72个社区全部建立劳动保障服务机构的基础上,到年,劳动保障服务机构延伸到908个村、组,做到村建站、组配员,建立从市、县到乡镇、街道、社区、村组的劳动保障服务平台。

二是明确职能。乡镇、街道、社区、村组劳动保障服务机构的基本职能初步明确四条:人力资源的调查登记,外出务工人员的组织管理,劳动保障业务和劳动者权益的维护。

三是建立队伍。通过购买岗位、以钱养事的形式,解决基层劳动保障服务机构工作人员问题,建立一支管得了、用得上、相对稳定的基层劳动保障工作队伍。

(二)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按照人人享受社会保险的原则,我们在建立全市相对统一、大体一致的社会保险框架体系上做了三件事:

一是对新出台的险种统一政策。去年,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启动,我们严格按照全市六个统一进行规范,即:参保对象、缴费标准、待遇享受、工作流程、微机网络、证卡印制等全市统一。

二是对国家政策统一的险种进一步规范。企业养老保险起步早,基础扎实,政策明确。我们针对形势的发展和参保人员的需要,进一步规范工作规则和业务经办流程,高效及时地为参保人员服务。

三是对地方出台的社会保险政策进一步整合。去年下半年,市局由分管局长牵头组成工作专班,对全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工作进行了一次全面普查,掌握了全市六个县(市、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政策差别,然后按就高不就低的原则进行整合,实现基本医疗保险政策全市基本一致。

(三)建立城乡一体化的技能培训体系。

一是统一城乡一体的技能培训政策。省政府政发[]60号文件下发后,我们及时研究贯彻执行的具体措施办法,按照文件确定的标准给予职业培训补贴和职业技能鉴定补贴。

二是加强城乡一体的技能培训基地建设。在健全就业培训网络的同时,将职业技能培训业务向乡镇延伸,建立农村劳动力培训基地,加大对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培训工作。

三是规范城乡一体的培训标准。实行规范化、标准化培训,做到培训机构、培训大纲、教学计划、学时课时、教材讲义、培训内容等六个规范,提高培训质量和实效。

(四)建立城乡一体化的信息网络平台。我市金保工程去年启动,虽然起步较晚,但是严格按照数据向上集中、服务向下延伸的原则运作。目前,市级数据库已建设完成,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全市上线运行,劳动力市场信息管理系统全市上线运行,养老保险升级软件春节后可在全市上线运行。我们计划用3年时间,将劳动保障信息网络覆盖到全市所有村,构建城乡一体的信息网络平台。

三、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解决当前人民群众最关心的现实问题

通过对调查研究和机制的建立,我们能够及时准确掌握老百姓的意见和要求,当前全市反映比较集中的是三个问题:

一是返乡农民工就业问题。至年11月,全市返乡农民工共计9.1万人,占全市外出务工人员18%。按性别结构分:男性6.19万人占68%,女性2.91万人占32%。按年龄结构分:16-24岁占13%,26-35岁占19%,36-45岁占41%,45岁以上占27%。按行业结构分:机电制造和纺织服装4.1万人,占45%,服务和建筑业2.73万人,占30%,其它行业2.27万人,占25%。

二是灵活就业人员缴费难问题。按照政发[]42号文件规定,年灵活就业人员缴费基数应不低于所在市州上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80%。从1-10月份灵活就业人员缴费情况看,灵活就业人员续保缴费人数比例不到40%。影响灵活就业人员缴费因素中:外出的占23.1%(含部分经济困难),经济困难的占66.7%,其他10.2%。经济困难是影响灵活就业人员续保缴费的最大因素。

三是医疗保险待遇偏低问题。主要反映在职工医保待遇偏低,综合报销比例全市仅为68%,个人负担过重;居民医保群众受惠面窄,待遇优势不明显;关闭破产国有困难企业缴费难,待遇与其它企业相比较大。

针对以上三个问题,我局立足以人为本,采取以下措施:

(一)多途径多渠道解决返乡农民工就业问题

一是积极组织返乡农民工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全市45家定点培训机构,从去年9月份开展组织定点培训,至年底完成签约167期,共计6850人,市工交技校签约1750人,现已完成790人,至今年5月可全部完成培训任务。

二是集中为返乡农民工组织“春风行动”。全市从去年11月至今年元月,六个县市加市直共组织325家用人单位的27800个用工岗位,安排六场对返乡农民工的专场招聘会。现已进行了三场专场招聘会,共有26000多人进场应聘,其中返乡农民工17000多人,共6580人与企业签订了用人协议。春节前另外三场招聘会还有11000多个岗位等待返乡农民工。

三是多渠道安置返乡农民工就地就业。在市委市政府协调安排下,实施“三个一批”计划进行安置:开发公益岗位安置一批。安排就业专项资金,开发和购买县内住宅小区保洁、保绿、保安岗位,安置200名就业困难的农民工就业;农业开发吸纳一批。鼓励返乡农民工就地参加低丘岗地改造工程开发、林浆纸一体化建设项目,实现城里失业、农村就业,目前已有24000名农民工回乡植树造林;重大项目建设吸纳一批。结合杭瑞高速、大广高速公路工程,引导返乡农民工投身修路建设中来,解决3000名返乡农民工的就业问题。

(二)调整灵活就业人员缴费基数

从11月份起,调整灵活就业人员缴费基数,由原来不低于全市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80%调整为不低于全市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60%。到12月底,全市灵活就业人员续保缴费达到65593人,达到灵活就业人员的91%,仅11、12两个月就递增五十多个百分点,缴纳养老保险费6620万元,占全年征缴目标任务的23.9%。其中,市直12月份一个月征收养老保险费1619万元,占全年目标任务的31.1%。这一举措被列为市委市政府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应对全球经济危机给老百姓带来影响的重要举措之一。

(三)提高医疗保险待遇

一是提高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报销待遇,在原有分段按比例报销的基础上,分别提高两个百分点,减轻职工个人负担。

篇6

中图分类号:G633.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49X(2009)-09-0092-02

国际劳工组织(简称ILO)是联合国负责劳工问题的国际机构,旨在促进社会公正和国际公认的人权和劳工权益。因此,它在几个主要的国际组织中与职业教育的关系尤为密切,关注它在职业教育与培训方面的做法,或许。对我国的职工教育、就业促进有一定借鉴意义。

一、国际劳工组织概述

国际劳工组织主要通过三个组织机构开展工作,都体现了本组织的特征:三方结构(政府、雇主和工人)。这三个机构分别是:

1,国际劳工大会。国际劳工组织的成员国于每年6月聚集在日内瓦参加国际劳工大会。每个成员国派两名政府代表、一名雇主代表和一名工人代表参会。通常由各国负责劳工事务的内阁部长担任团长,并代表其政府在大会上发言,阐述其政府的观点。国际劳工大会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制定和通过国际劳工标准,并作为―个论坛讨论全球重要的劳工和社会问题。大会也将通过本组织的预算和选举理事会成员。

2,理事会是国际劳工组织的执行机构,每年在日内瓦召开三次会议,讨论决定国际劳工组织的政策。

3,国际劳工局是国际劳工组织的常设秘书处和所有活动的联络处,它受理事会的监督并接受局长的领导,局长的任期每届为5年,可以连选连任。现任局长是职业律师胡安・索马维亚。劳工局雇用的官员有1900多人,来自110多个国家,他们在日内瓦总部和全球40个办事处工作。此外,还有600多位专家分布在世界各地执行技术合作项目。劳工局还拥有一个研究和文献中心以及一个出版社,广泛出版专题研究论著、报告和期刊。

二、国际劳工组织在职业教育和培训方面的主要活动

国际劳工组织在职业教育和培训方面的主要活动有:职业教育与培训立法;帮助建立国家培训系统,培训机构,职前培训中心;对职业教育和培训的评估,评估培训需求、培训场地、设备;为各国的职业教育与培训发展提供信息和政策咨询;培训师培训和教材的编写;技能鉴定和国家职业资格框架;加强职业教育与培训所涉及的三方(国家、企业、劳工)的合作;扩大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受益面,提高劳工获得职业教育和培训的机会。

三、国际劳工组织关注职业教育主要方面

国际劳工组织的宪法序言中写到,为改善劳工条件有必要对该组织的职业和技术教育进行改革,有效组织职业教育是基于对员工和雇主利益以及社会整体利益考虑的;经济结构的迅速转变,在这种条件下,各个国家的生产方式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同时,职业培训扩展成为社会瓶颈和员工文化的重要因素,使得部分国家重新审视这一问题,并引起了在此基础上能更好的适应当前的要求而重组职业培训的普遍愿望。职业培训是指可以习得或发展技术和商业知识的任何培训形式,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工作场所。技术和职业教育是指无论在学校的哪个年级,只要是以职业培训为目的,传授理论与实践的教育。每一个国家的公立和私立学校在职业培训方面的工作,不仅要确保适应不同企业、地区和当地政府的需求,同时要在基础项目的基础上协调、发展。从中可以看出国际劳工组织对职业教育的定义是很宽泛的,这种定义几乎囊括了所有的职业,从高技能的专业职业到低技能简单职业。因此ILO的培训活动中有任何与工作有关的技能的培训,也有技术师程度的培训。

1944年费城宣言重申国际劳工组织的培训目标,并把这一任务是放在经济背景下:实现充分就业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推动旨在实现“使工人受雇于他们能够最充分地发挥其技能与成就,并得以对共同福利作出最大贡献的职业”,并为培训和劳动力的转移保证条件。这些目标在这么多年以来众多被采纳的公约和建议书中重申,其中一些公约和建议书直接针对训练。

在国际劳工组织的技能和部门网页上,写道:“技能和知识是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引擎。国际劳工组织技能和就业部帮助人们通过培训、能力培养和教育发展个人的就业能力。这种援助对于改善他们的生产率、提高他们获得收入的机会至关重要。它可以帮助他们增加在劳动力市场的流动性,使他们有更多的职业选择。通过投资于人力资源,企业可以提高他们的生产力和在日益一体化的世界经济体系中的竞争力。”

因此,国际劳工组织对职业教育和培训的关注主要集中在一是帮助工人获得技能,充分就业方面,尤其是生产性就业:二是重视职业培训的经济效益和与经济、社会政策的相关性:它对与职业教育和培训的教学方法方面研究较少,但是,它能紧跟新教学方法的发展,将这方面的资料与各会员国分享,并在适当情况下,帮助各国根据其具体情况使用新方法。

四、国际劳工组织的职业教育与培训历史

二战后。世界大多数国家面临经济与社会的重建。从5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期大约20年的时间里,世界经济迅速发展,在经济发展的刺激下,一个普遍的认识是,职业教育和培训可以使失业者重新走向工作岗位继续为社会创造财富。另外,大量因二战后产生的退伍军人的就业也摆在了面前。

面对二战后的就业挑战,国际劳工组织在职业教育与培训方面的政策重点主要集中在建立国家培训机构,发展职前培训中心,投资培训的基础设施建设。此时,国际劳工组织的多数职业培训项目,大都与劳动部门合作,有时也与其他部门合作,如那些负责工业,农业及农村发展,林业,教育的部门以及社会事务部门。这一时期的国际劳工组织的职业培训项目主要要解决的是确保技术投入的数量和质量问题。

在国际劳工组织的推动下,各国大力发展职业培训系统,建立起了培训的基础设施,使之向更多的人群开放,建立更加灵活、开放的学习途径。就业培训的大力发展,在解决各国失业问题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但是,到70年代以后,这种发展方式的局限性开始变得越来越明显。随着投资逐渐积累起来,有效的运行大型培训系统,特别是以公共制度为基础的系统,变得越来越困难。但此时,国际劳工组织仍对培训保持了一定的投资,并于1975年制定了人力资源开发公约(第142号)和建议书(第150号)。

从80年代起,世界经济发展的速度逐渐放缓,劳动力快速增长,失业和就业不足人数上升,雇主对公共培训计划的质量不满日益增加,而那些就业期望未满足的工人和准工人也越来越失望。在根据结构调整方案制定的紧缩政策下,不少国家要维持原有的社会目标,其中包括教育和培训,越来越困难。

国际劳工组织在这一时期,大大减少了对培训的投入,举例来说,与1978年相比,在职业培训项目方面的技术合作和分配的国际专家在1992年分别从38%和35%下降到了12%和15%。同时,它在许多发展中国家展开了促进自我雇佣的培训项目,例如在肯尼亚的“自力更生技能发展项目”,但是,对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发展战略,政策重点,此时,ILO尚未做出相关的反应。

五、当前国际劳工组织职业教育与培训的政策重点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培训的外部环境日益复杂,国际劳工组织感到对职业教育与培训必须做出相关的反应,尤其是原有的人力资源开发公约和建议书的更新。原有建议书反应的是当时的社会经济背景,许多国家实行的是有计划的经济社会和工业化政策;企业中工作的组织大体上是基于泰勒原则;劳动力的大部分是在稳定的工资性就业中受雇:信息和通信技术仍然处于其发展初期。反观当前,市场经济要求培训主体不能之局限于政府或单个企业,知识和技能型社会使得对教育、培训的需求更高了,许多企业消减中层管理人员,强调团队合作,并授予第一线工作人员更多的裁量权,并更多地依靠应急工作力量(暂时性和部分时间制工人):信息通信技术、终身学习思潮的发展。

篇7

早在1960年,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就提出了人力资本理论,该理论强调:“改进穷人福利的关键因素不是能源、空间和耕地,而是提高人口质量,提高知识水平。”舒尔茨认为人力资本的形成有四种途径,其中教育投资投入是形成人力资本,从根本上摆脱贫困的关键。农村职业教育更是一项“生产固定资本的投资”,通过提高劳动者自身素质加速劳动效率的提高,借以实现更大程度的价值增值。

农村职业教育最基本的功能在于为经济的发展进行长期投资,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不以经济利益最大化为目的,而是通过人才培养的方式来为农村经济发展服务。早在1989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对6700家农户的跟踪调查结果表明,农户的人均年收入与其受教育程度具有很强的相关性。1989年,文盲户人均年收入442.84元,受过小学教育的为542.96元,受过初中教育的为616.30元,受过高中教育的为639.85元,受过中等职业教育的为740.90元。同1985年相比,文盲户人均年收入增长率为45.6%,受过小学教育的农户人均年收入增长率为54.9%,受过初中教育的农户人均年收入增长率为56.1%,而受过高中教育的为53.9%,受过中等职业教育的为68.0%。这组数据反映了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之间在投资效率上的差异,而且印证了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的必要性。

一、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和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现状

(一)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的现状

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是一笔巨大的财富,但由于质量低下,开发滞后,成为了新农村建设经济和发展的瓶颈。农村人力资源的现状如下。

1.农村劳动力资源数量日益庞大。我国有8亿多农村人口,其中有近5亿农村劳动力。由于农民的文化科技素质较低,难以适应产业转移,再加上农村交通闭塞,信息不灵,农业转置成本很高,农业劳动力再就业这一难题就摆到政府面前。农业部课题组2000年的一项研究表明:到2005年,全国劳动年龄人口为84313万人,其中,城镇劳动年龄人口为24301万人,农村劳动年龄人口为60012万人,乡村劳动力占全国总劳动力的72%。[1]

2.农村劳动力资源质量的绝对水平较低。我国农村文盲、半文盲劳动力总体规模还很大,在70万个行政村中,大部分干部是初中文化程度,甚至是文盲、半文盲。据统计,全国农村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不足7年,小学及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劳动力约占38%,具有初中文化水平的农民约占49.3%,高中及中专文化程度的约占11.9%,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约占0.6%;其中,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仅为9.1%。[2]农业部调查资料表明,懂得如何使用农药的农民不足1/3。

3.农村劳动力资源质量的相对水平较低。首先,我国农民的技能素质与发达国家农民相比,差距很大,根据有关统计资料,我国受过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的农业劳动力占全部农业劳动力的比重不足20%,同发达国家相比有很大差距。与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比较,农村从业人员目前的人力资本水平不能满足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更不能适应农业发展新阶段的人力资源的需求。

(二)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状况

1.农村职业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办学条件较差。由于投入跟不上发展的需要,职业学校办学条件普遍较差,基础设施不足,教学设备陈旧,明显落后于实际的生产服务行业。全国职业高中实验室达标率只有53%,校园网普及率只有18%。[3]

2.农村职业教育的基础比较薄弱,发展不平衡。农村和西部地区职业教育发展相对缓慢,全国中等技术学校农林类专业招生数由1996年的14.9万下降到2001年的5.2万。[4]由于农村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单一,机制不灵活,在河北全省100多万中职学校在校生中,学习涉农专业的只有几千人,生源十分匮乏,职校的农业专业教师无课可教,有的调走,有的转行,农村职业教育陷入既缺生源又缺专业教师的窘境,生存和发展十分困难。

3.农村职业教育与劳动力市场的联系不够密切。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不能及时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变化,教师对生产第一线的经营管理、劳动组织、技术工艺等相关知识缺乏足够的掌握,实践教学能力薄弱。此外,就业准入制度、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在许多地方没有得到真正的落实。许多用人单位为了节约成本,大量招收未接受过必要职业教育的人员。职业教育资格证书与职业学校学历证书之间的衔接不够,职业学校在实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中的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

二、推动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对策

(一)加大农村职业教育的投入

我国目前农村职业教育状况与经济建设对人力资源开发的要求距离还很大,教育投入严重不足,尤其是农村地区职业教育的投入更为匮乏。2002年,我国投入农村教育资金仅占GDP的2.5%,按4%计算,差1000多个亿。我国教育总体投入约为国内生产总值的3%,低于世界平均5%的水平。其中,对农村职教的投入更是少得可怜。农业劳动力文化水平偏低,不仅影响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而且不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因此,农村职业教育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工程,政府应更多增加投入。尤其是在加入WTO后,作为一种“绿箱”政策,各国政府都会相应增加对农村劳动力培训的投入,以间接支持农业。我们应尽快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体,社会和企业多元化投入为辅的职教投入机制。例如,我国实施支持贫困落后地区基础教育的“阳光工程”等,收到了显著的效果。

(二)构建科学的农业职业技术教育的知识体系

以就业为导向,把教育教学与生产实践、社会服务、技术推广相结合,学以致用,提高为农村经济服务的能力。首先,各地可因地制宜地开设理论和实践课程,如在药材种植基地、生猪养殖基地,可由不同院校负责课程的设置,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其次,通过各种形式和方法提高农业劳动者的科学素质和生产技能。如采取委培的方式,选送农村一些优秀青年到省内外有关大中专院校进行深造。如河北农业大学推动的“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既解决了农村人才的培养问题,同时又消除了就业的负担。最后,聘请知名农业专家进行各种形式的培训。可以组织基层村组干部、群众到发达农村地区去考察学习,努力培养农民成为掌握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具有市场意识的现代农业劳动者。

(三)加强农村职教师资队伍建设

只有尽快解决专业课师资的问题才能满足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首先,制定并实施农村职教教师资格证书制度,解决教师队伍素质参差不齐的问题。其次,提高职教师资的工资标准和福利待遇,稳定教师队伍。教师为了方便教学,经常要长途奔波于田间地头、山区水乡,指导实际操作。日本就规定职教教师的工资要高于同等资格的普通教师工资水平的10%,而且对实验、实习还给予补助、津贴等,有利地推动了本国农村职教的发展。同时,整合现有教育资源,建立农业技术人才库。采用政策激励和市场调节相结合的方式,调动技术人才的积极性,在农村普遍开展实用技术培训,每年培训农民达亿次,积极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每年培训2000万人次以上,使之掌握非农产业相关技能。

(四)采取灵活多样教育形式

在教育形式上我们应主要采取举办技术培训班、函授、示范、电视广播授课等形式。例如,河北省开展的“送教下乡”,面向农村广大青年农民招生。往届初、高中毕业生,以及同等学历的农村基层党员干部、专业户、复转军人和返乡农民工等都可以参加。招生方式适合农村生产实际,采取自愿报名、学校统一录取、注册入学的方法,纳入当地年度中职招生计划,享受全日制中职学生待遇。学员修业年限为3到5年,培养实行学分制和弹性学制,农闲时间集中上课,农忙时兼顾学习和生产。使农村职教从单纯为农村培养新生劳动力转变到兼俱培养农村现有劳动力的新轨道上,优化职教资源配置,激发农村职业教育的办学活力。

综上所述,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瓶颈问题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障碍之一,要缓解这一问题,是一项长期、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我们需要依靠科学的、法制化的制度来保障政策、措施的落实,只有如此,才能真正发挥对策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农业部课题组.21世纪初期我国农村就业及剩余劳动力利用问题研究.中国农村经济,2000,(5).

篇8

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提高国民素质、培养跨世纪人才、迎接21世纪挑战的战略举措。国家教委《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对素质教育的内容作了明确解释:“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既然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那么,素质的内容又有哪些?教育学意义上的素质概念指的是广义的素质:“人在先天生理的基础上在后天通过环境影响和教育训练所获得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身心特征及其基本品质结构,通常又称为素养。主要包括人的道德素质、智力素质、身体素质、审美素质、劳动技能素质等。”作为一个班主任和语文教师对学生的劳动技能素质又将怎样进行相关的教育和培养呢?我在这方面进行了一点探索,现在讲出来请各位老师指教。我的指导思想是:作为语文教师,应经常结合课文内容赞美劳动者和劳动技能,不但讴歌他们而且进行扩展和延伸。比如在《荔枝蜜》的教学中,问学生生活中像蜜蜂一样的人还有哪些?他们对社会、国家、人民做出了什么贡献?写作文来赞美他们……开主题班会,举行语文演讲活动:“感动中国的人物,他们最让我们感动的是什么?为什么?”等等。

作为班主任,我结合班级实际进行劳动培训。第一,常规学校,没有大量的时间专门对学生进行劳动技能素质的教育和培养。所以,我们就要想办法对学生进行劳动技能素质的教育和培养。每天的教室卫生保洁和值日可以好好的利用起来,对学生进行一点关于劳动技能素质的教育和培养。第二,每天的教室卫生保洁和值日。不但可以在道德上培养对劳动成果的尊重,而且可以在行动上培养对劳动技能的掌握。每一所中小学学校,每一个学生都会面对教室卫生保洁和值日的问题。所以,我们可以通过这个方法完成一些对学生进行劳动技能素质的教育和培养。以下是我具体实施的主要内容和方法步骤:第一步做给学生看。开学了,接到一个新的班级,学生进行大扫除,大扫除结束了,他们安安静静地坐在位子上听学校领导讲话等。我拿着劳动工具开始打扫教室卫生。首先是收课桌抽屉里的垃圾,左手拿垃圾桶,右手拿垃圾钳子,我一排一排的收,一组一组的收,收干净。接着是扫地。我一排一排的扫,一组一组的扫,扫干净。然后,倒垃圾。把垃圾袋捆好,丢到垃圾站里面去。继续,冲拖把,提拖把回来,拖地,依然是一排一排的拖,一组一组的拖,拖干净。最后,擦桌子。我将盆和抹布拿到水池边,将盆和抹布洗干净,抬着干干净净的水和抹布回来,将讲桌擦干净,我一面一面的擦,一遍一遍的擦,擦干净。然后我再一次将盆和抹布拿到水池边,将盆和抹布洗干净,抬着干干净净的水和抹布回来,好好的放在劳动工具柜旁。我做得很认真,就和我上公开课一样认真,就和我上语文课一样认真。孩子们都在看着呢,都在睁大眼睛看着我的一举一动呢。我这样做的原因是因为我觉得做比说的效果好!这个时候身教胜过言传!我要用我行动告诉我的学生:怎样做好卫生?做好卫生是一件光荣的事情!第二步陪着学生走一程。开学以后的一段时间里,我每天课间都和学生们一起保洁。放学都和学生一起做卫生,教他们怎样进行科学公正的分工,教他们怎样做好卫生,和他们谈心,了解他们。一些小问题都在这些相处中一点一点地解决了,他们甚至说起家人的劳动故事,请教起家庭里的劳动问题。第三步让学生们自己走。不久以后,他们做卫生就不需要我指导了。无论是平时还是卫生大扫除,我们的教室都是干干净净的!他们做卫生总是又快又好,我们的班级一直是全校卫生示范班级。

伟大的教育家叶圣陶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非常明确地提出了“凡为教,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的著名论点。太对了,我这样辛苦的教他们就是为了不需要教。我就是通过这个办法进行一些劳动技能素质的教育和培养的。通过环境的影响和教育训练,我的学生们依托每天的教室卫生保洁和值日,日复一日地在道德上培养了对劳动成果的尊重,在行动上培养了对劳动技能的掌握,在思想上培养了劳动也是一种本事一种能力的观念。素质教育的道路是漫长的,我的努力是渺小的,恳请各位老师多多指教!好在屈大夫说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篇9

中图分类号:G7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4)ol-019-03

当前,中原经济区正积极探索以新型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发展之路,亟待农村劳动力转移并融入到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来。职业教育应抓住这一历史机遇,发挥优势,提升农村转移劳动力的素质和技能,积极打造成为支撑中原经济区建设的人力支撑平台。

一、劳动力转移和职业教育的内涵

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含义如下:第一,劳动者人力资本由体力型向技能化和专业化的转移;第二,劳动者劳动目标的转移,劳动者摆脱传统的劳动观念,不再将赚钱作为劳动的唯一目标,开始将自我实现、安全感、社会保障等作为考察和选择工作类型的因素;第三,劳动者地域流动。据2010年中国社科院《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显示,自2003年以来,农村外出劳动力的总量持续增加,劳动力外出就业成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途径。

职业教育是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劳动力实现就业的重要途径。职业教育家黄炎培先生在《中华职业教育者宣言》中提出:“职业教育是用教育方法,使人依其个性,获得生活的供给与乐趣,同时尽其对群体之义务。”职业教育的目的则是“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中定义:职业教育是为引导学生掌握某一特定的职业或行业所需的实用技能、专门知识而设计的教育。职业教育相比其他教育类型而言,具有社会性、应用性、实践性、灵活性的鲜明特征。

二、职业教育对当前中原经济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意义

1 提高农民素质,缓解中原经济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压力。当前,河南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步伐加快,农业现代化程度提高,将有大量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据河南省人社厅统计显示,截至2010年年底,河南省有7000多万农村人口,4700多万农村劳动力,富余劳动力3200多万人,数量庞大,其中,初中以上文化程度所占比重较低,农村劳动力转移压力巨大。如果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入城市劳动力市场,由于他们大多受教育程度低,技能欠缺,就业能力差,无法与城市群体处于同一就业竞争地位,将长期处于隐性失业状态,必将造成进城务工农民生活贫困,致使城乡差距拉大,社会矛盾加剧,阻碍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步伐。因此,应充分发挥职业教育与培训的作用,挖掘农村劳动者的潜力,增加其人力资本,使“无业者有业,有业者乐业”。

2 有效提高农民收入,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舒尔茨通过对贫困国家经济发展的考察和研究得出结论,土地本身并不是使人贫困的主要因素,而人的能力和素质却是决定贫富的关键。他还指出,美国国民收入的五分之一来自物力资本即财产,而五分之四来自人力资本。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远高于物质资本的根本原因是教育,通过教育进行人力资源开发,形成和积累的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起关键作用。劳动者劳动收益率与其受教育的性质存在着高度的相关性,其中受过专业教育,尤其是受过职业教育(含培训)的劳动者收益率更高,职业教育能够促进进城务工农民人力资本化,使其增加技能,参与到产业集聚区建设中来,真正获得可持续发展。农民收入提高,将缩小城乡差距,有效提升新型城镇化的质量和内涵。

三、河南职业教育的现状

1 职业教育规模逐渐扩大。近年来,政府对于职业教育的支持和投入力度不断加大,河南各类职业教育稳步发展,在办学效益、学校数量、在校生人数等方面有较大提高。截至2011年年底,职业教育在校生突破200万人,规模居全国第一。同时,河南省教育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积极整合教育资源,推动职业学校布局和结构的调整。截至2011年年底,全省中职学校由1163所减至874所,校均在校生规模由1613人提高到2166人。同时,河南省新建了建筑、化工、机电、护理等一批高职院校,高职院校增至71所,在校生规模由44.73万人增加到74.13万人。

2 职业教育的专业特色逐步形成。河南省在全省职业教育发展规划中,整体布局,对部分条件较好的中等职业学校进行重点建设,改善其办学条件,培育具有特色的示范性职业教育。教育资源最为集中的郑州市不断整合已有资源,建立起以“旅游文化”、“制造业”、“经济金融”、“现代农业深加工”为特色的四类职业教育中心。

3 职业教育水平逐渐提升。近年来,河南职业院校教师不断创新教学模式,提升学生实践技能,职业教育水平逐渐提高,毕业生就业率不断上升。毕业生就业率是衡量职业学校办学质量高低的重要内容。2011年,河南省首次建立了125名职业教育教学专家组成的师资团队,加大对师资队伍的培养力度。

四、当前河南职业教育在推进劳动力转移过程中面临的难题

1 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可度有待提升。河南是农业大省,教育资源较少,整体教育水平较低,职业教育发展也较缓慢。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主要在基层一线工作,人数众多,经济收入和社会地位较低,社会普遍轻视职业教育,同时也质疑职业教育的实力和水平。地方政府也没有充分认识到职业教育的巨大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没有把职业教育当成所有受教育者尤其是农村劳动力全面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不重视对于职业教育的宣传、规划和引导,致使职业教育难以适应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劳动力转移需求。

2 职业教育经费不足,对农村职业教育投入缺乏保障。融资问题是制约职业教育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对职业教育尤其是农村职业教育经费投入不足且运用不合理,阻碍了职业教育在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充分发挥作用。随着学校招生数量的增加和办学规模的扩大,学校的校舍、硬件设施和办学设备已跟不上教育教学的需求,严重阻碍了学校持续发展壮大。农村职业教育的经费来源主要是靠财政拨款和学校自筹,但目前财政拨款普遍不足,职业教育的学费水平也普遍偏低,许多农村贫困学生缴纳学费也很困难,某些学校的学费还要上缴部分到财政进行统筹,使得学校的资金来源远远低于教育成本。对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专项培训经费,由于管理渠道不畅通,有些经费在下拨时,还存在一定程度的截留,使得这些经费往往不能真正用于职业学校,挫伤了学校的积极性。

3 职业教育定位缺乏特色,职业教育内容不适应当前农民需求。目前,河南职业教育普遍存在定位不明确的问题,开设的专业往往依托学校现有何种专业教师或是市场目前何种专业人才紧缺,而不是根据未来的市场需求。虽然职业学校在名称上各有特色,但随着社会对于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不断提升,职业教育开设的专业越来越宽泛,专业口径越来越扩大。往往是公共课、基础课、通识教育比重过大,而专业的、能力性的、技术性的科目比重过小。一些职业院校受某些经济利益的驱使,在专业设置上无论自身条件具备与否,对热门专业一哄而上。由于学校没有准确的方向定位,最后培养的学生找不准就业方向,学生似乎什么都懂,其实什么都不精。针对河南大规模的农村转移劳动力现状,职业教育培训内容与农民需求未能充分契合。一方面,农民迫切需要提高驾驭现代农业的知识和技能,外出务工农民迫切需要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另一方面,大多职业学校“等米下锅”,农林类的职业学校更是如此。职业学校教育内容脱离农民实际需求,难以为农村学员带来很好的就业出路。

4 “双师型”教师缺乏。在目前河南职业教育的发展过程中,学校与社会、教学与实践、学习与技术分离的现象仍是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职业院校在教师队伍方面具有专长和实践经验的教师数量不足且比例失调,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较为紧缺。职业教育既然是为劳动力的职业发展进行职前教育或在岗培训,那么,职业学校的专任教师就应当紧密联系社会实际,能及时把行业企业的新知识、新技术、新规范、新工艺等引进课堂。但是当前职业学校教师由于时间、精力与条件等方面的制约,进入行业企业工作现场实地考察了解的机会相对较少,往往形成教学与专业实践相脱离的局面,制约了学生专业学习的实践性与职业性。而且职业院校教师的培训主要集中在教育系统内部,有时借助一些综合性大学,很少有企业人士参与,难以体现职业教育重实践、重职业性的特点,严重制约了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进程与实效。

五、河南职业教育支撑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对策

1 政府应加大对职业教育的重视和扶持力度。公共教育经费对于职业教育的更多投入是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体现。目前,河南中等职业教育财政预算内拨款比普通高中的预算内财政拨款低,高职教育的财政预算内投入也大大低于普通本科,而通常国际上的一贯标准是职业教育的成本比普通教育高3倍。从2012年起,河南省财政设立了奖励引导专项资金,在全省重点支持100所左右示范职业院校和200所左右特色职业院校的建设。同时,对于符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在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方面贡献较大的一些办学质量高、信誉好、有发展特色的职业院校,政府应给予更多资助或其他政策支持,可以运用贴息、补助等方式,引导社会、银行、企业资金加大对农村劳动力培训的投入,加强职业学校农民工培训基地建设。对于职业教育支持农村劳动力培训的专项资金,政府应加强监管,保证资金落实到位。

2 职业院校应更新观念,增强为农村劳动力服务的意识。首先,职业院校要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充分认识到农村劳动力在河南中原经济区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增强为农民工服务的意识,在思想上不仅要给农村劳动力以公平对待的态度,更应加大对农村劳动力教育精力的投入。其次,职业院校要以深化改革和提高教育质量为重点,强化市场竞争意识,创新办学指导思想,从行政推动转向市场拉动,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找准职业教育的定位与农村劳动力转移之间的结合点,大力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制度创新。再次,职业院校应强化为河南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功能,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的优势,与企业、行业合作办学,加强实践环节,为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发挥作用。

篇10

程实习相结合,培养学生良好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强化自立自强意识水产养殖技术专业养鱼生产全过程实习是基于我国北方地区渔业生产季节特点、鱼类生长特点及渔业生产特点而实施的具有鲜明职教特色的教学改革,即从每年四月下旬至十月上旬,在水产养殖专业教师带领下,到校外水产养殖生产实践基地,开展为期半年的亲鱼培养、鱼苗繁育、鱼种培育、成鱼饲养、鱼类越冬全过程养鱼生产实习[2]。在学生实习过程中,完全脱离了校园“舒适”的环境,如环境卫生的物业管理、品种多样的食堂餐食、外卖洗衣房的方便快捷等等,取而代之的是需要学生自主完成生活区域及生产区域卫生保洁、衣服被褥清洗、餐具自行清理等各种日常生活安排。这是很好的劳动观念教育和劳动习惯养成培养期。实习指导教师根据水产养殖技术专业学生养鱼生产全过程实习方案,结合实习项目和任务,划分实习小组、分配居住寝室、落实生活及生产区域值日制度,制定与个人实习成绩挂钩的寝室及生产场所卫生检查标准,以“大家长”的身份为学生做好榜样示范的同时,一步一步指导学生什么时间进行寝室通风、被褥晾晒、洗衣做饭(有时会安排学生帮厨)等,让学生切身感受看到劳动成果的快乐、体味到在校学习时后勤服务人员的辛苦和家人在自己成长过程中每一份付出的辛勤。半年实习下来,学生们变得勤快了、眼睛里有“活”了,更难能可贵的是他们懂得尊重劳动成果,尊重为他们学习和生活提供保障的人们,自立自强自律意识明显增强。

2坚持将生产劳动教育与养鱼生产全过程实

习相结合,培养学生深入理解渔业生产创造物质财富的过程,增强产品质量意识,体会平凡劳动中的伟大水产养殖技术专业学生在池塘养鱼实习过程中,都要面临着劳动关,即与养鱼生产紧密相连的劳动关,如打伏草、肥水发塘、池塘清淤等,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精神和坚韧不拔的品格,体会用劳动获取养鱼丰产丰收的喜悦。打伏草是在池塘养鱼生产中,由于池塘周边杂草翻生,即容易藏匿敌害,又影响池塘通风。为了避免用药除草后因降雨将残留药物淋溶到池塘而破坏养鱼水质,所以常常采用三伏天晴天中午气温最高时用镰刀沿杂草根部去除,即可有效遏制杂草再生。同学们在老师及渔场师傅的示教下,顶着烈日,弯着腰、流着汗,手上磨出了水泡,但为了实习小组集体荣誉和自己负责池塘的养殖产量提升,一天、两天,一个月、两个月,晒黑的脸庞、长成了老茧的手掌,相互帮助后的喜悦,都将这份实实在在的劳动成果融入到了养鱼生产实习的成果中,由衷感受到劳动的光荣与伟大。又如在养鱼生产实习中有个“发塘”环节,即将1cm左右的小鱼苗(俗称水花)通过池塘施肥培育天然饵料生物,经15d~20d长成3cm左右小鱼种(俗称夏花)的生产过程,其中的关键技术环节之一就是通过施粪肥培育天然饵料生物。刚开始,同学们抵触情绪很大,粪肥往往大味又脏,谁都不愿意去做,甚至认为生产企业应该直接购买“开口饵料”或渔场工人施肥进行天然饵料的培养,不是实习应该完成的任务。在指导教师认真讲解肥水发塘高效环保又节约成本的专业知识原理和亲身示范下,原来带着手套口罩“全副武装”的同学们,看到一车车基肥被渔场其他池塘养鱼工人拉走的时候着了急,撸起了袖子、甩开了膀子,“抢”了起来,并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在粪肥中加入1%的生石灰,即杀菌消毒又提温促进发酵,使投放到池塘中的粪肥短时间内培养出天然饵料,看到投放的小鱼苗吃着可口的食物长得快又不得病,给企业节约成本的同时用劳动获得了渔场师傅、企业领导和实习指导教师的肯定,真切体会到了劳动创造财富的快乐和用生物技术进行养殖生产的安全、生态与高效的环保意识提升[3]。

3坚持将志愿服务性劳动教育与养鱼生产全

过程实习相结合,培养学生懂得利用所学知识技能,服务他人和社会,强化社会责任感在养鱼生产全过程实习中,在带队实习专业教师的指导下,成立鱼病防治、水质调节、投饲技术等志愿服务小组,在实习之余为当地及周边水产养殖业户提供技术咨询和上门服务。周围渔场交通不便,自愿服务队小组或徒步,或骑自行车、乘坐三轮车等往返几公里,甚至几十公里的路程,采集水样检测分析、收集病鱼样本进行解剖镜检、鱼池实地踏勘等,提出水质改良方案、饵料投喂方法和鱼病防治措施,常常一忙起来顾不上吃饭,来不及换装就又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当池水好了、鱼吃料了、病鱼少了,鱼户亲切称他们为鱼大夫时,那份职业的荣誉感和责任感油然而生,志愿服务的劳动成果让他们真正体会到了劳动创造美和劳动带来的快乐。

4结语

通过师生共同参加养鱼生产全过程实习实践,深刻体会劳动教育特征具有:一是鲜明的思想性,强调劳动是伟大的、劳动者是最光荣的,重点是一切劳动和劳动者都应该得到鼓励和尊重,反对一切不劳而获、崇尚暴富、贪图享乐的错误思想;二是突出的社会性,要引导大学生走向社会,认识社会,强化社会责任担当意识,体会社会主义社会平等、和谐的新型劳动关系[4];三是显著的实践性,以动手实践为主要方式,引导学生通过劳动认识世界,学会建设世界,塑造自己,实现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目的[5]。努力使自己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翟秀梅.水产养殖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与提升学生服务能力的研究[J].黑龙江水产,2019,(4):6-10.

[2]刘畅.《水产品营养与烹饪》课程思政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黑龙江水产,2021,40(3):38-41.

[3]朱世荣,颜相君.高职院校水产养殖专业校企合作产教融合.[J].黑龙江水产,2019,(4):34-35.

篇11

人多,地少,农村穷,贫困程度深,贵州三农“问题”十分突出。如果仅仅依靠贵州人均0.67亩的耕地搞饭吃,温饱都难以解决,更何谈脱贫致富。

过量的人口负荷、落后的生产方式共同作用,使得我省许多农村地方山有多高,地就开垦到多高,陷入“越穷越垦,越垦越穷,越穷越生,越生越穷”的恶性循环。庞大的农村人口困守山村,必然要开垦土地搞粮食、砍树变钱换衣穿、打柴取暖做饭吃,现存的青山绿水都难以保住,何谈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因而,尽管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是个老话题,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生态文明的新要求,赋予其特殊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对农民和农村产生的重要影响,最直接地表现为节省一份口粮,挣回一份工钱,学到就业创业技能,转变就业观念。在由同志倡导创办的以“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为主题的毕节试验区,通过劳务输出取得了可喜成绩,目前全区农村外出务工人员有120万人左右,将近占全省劳务输出总人数的四分之一,“打工经济”正成为毕节地区辐射面最广、农民增收最多的新兴产业。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不仅是致富农民、解决贵州农村贫困问题的所需,更是加快贵州新型工业化进程所需大量产业工人和推进城镇化所需市民的源泉。贵州新型工业化仍处于起步阶段,城镇化率是全国唯一低于30%的省份。加快新型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是推进富民兴黔事业的必然要求,转移利用农村富余劳动力服务于新型工业化城镇化,是加快贵州发展的必然选择。以城镇化为例,当前全省人口已接近4000万,如果城镇化水平提高到50%,城镇人口将超过2000万,比2006年增加1000万人。这1000万人从哪里来?单纯为提高城镇化率把农村人口变成城镇户籍解决不了问题,靠省外人口移民贵州更不可能,可靠的仍然是通过有效率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让贵州农民进得了城、扎得下根、致得了富,方能真正变农民为市民,以减少农民来富裕农民。而农民要进城就业致富,必须要有本钱、有本事。本钱要靠本事找,基本的本事要靠培养技能、丰富知识、更新思想、提高素质。

大力发展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教育是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根本途径。

辩证地看,我省农村人口数量巨大既是压力,也是发展的后劲和优势。省第十次党代会科学分析省情,将人力资源列为我省七大优势资源之一,要求努力把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强大的人力资源优势。

推进我省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需要一支高技能、专业化的劳动力大军。发挥我省制造业质量竞争力优势,使“贵州制造”真正在市场上有竞争力,需要造就一大批高素质产业工人;保持我省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持续高速发展,也需要培养一大批高素质的从业人员;充分发挥我省气候和生态优势,发展具有贵州特色的现代农业,促进传统农业从业人员向现代农业转移,更需要培养一大批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

开发我省人力资源的重点,在于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当前,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的最大制约是农村人口总体综合素质低。必须把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教育作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基础,把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作为变人口压力为人力资源优势的根本途径。职业教育先驱黄炎培把职业教育的目的概括为:“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充分说明职业教育是平民教育,是培养人谋生技能的教育。当务之急,对于贵州农村贫困农民来讲,既需要“授之以鱼”,更需要“授之以渔”。1988年,同志任贵州省委书记期间,在听取织金县委工作汇报后指出:“人才不只是大专生,还包括初级技术人才、乡土人才,对初级技术人才、乡土人才进行培训很重要。资源的优势只有同人才的优势结合起来,才能发挥作用。要把培养各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作为一个战略重点来抓,县委、县政府要下这个决心。”在新的形势下,应充分认识,抓职业教育就是抓就业、抓产业、抓投资环境、抓发展后劲和竞争力,应该说就是抓民生。要下决心以抓好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教育为动力,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得出、稳得住、富得起,真正实现有效转移。

以职业教育为基础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要重点抓好三个方面工作。

如果我省能用10年左右的时间“教育移民”数百万人,以增量优化促进农村劳动力结构优化、稳定就业,就有助于真正走出一条有组织、有计划、有保障、收益高的农村劳动力转移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