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13 09:24:20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红色文化建设对策及建议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关键词】
红色文化产业;绿色产业;融合对接;规模效应
【基金项目】
四川省教育厅2017年度科研项目“红色旅游产业与红色文化的融合对接研究”(17SB0323);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四川革命老区发展研究中心2016年度科研项目(SLQ2016B-08)。
红色文化产业是对现有或潜在的红色资源进行适度开发和挖掘,使之逐渐转化为现实可利用的经济资源的产业。而绿色产业则是顺应环保潮流,运用节能手段生产绿色产品或提供绿色服务,以促进生态资源的保护、生态环境的改善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四川巴中地区红色文化产业一方面能延伸其产业链并辐射带动关联产业的发展,譬如改善老区交通和通信等基础设施,为老区人民提供众多的就业岗位与机会,增进老区与外界沟通和交流,给老区人民带来致富的预期;另一方面能推动老区绿色产业的培育,增强其产业发展的后劲,拓宽红色消费领域,促进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形成以红色文化产业为龙头,融诸多产业为一体的多样化的红色文化资源开发系统。因此,研究红色文化产业与绿色生态产业的融合对接路径是当前巴中地区顺应时代节奏和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关注人居环境与生活质量的必然结果,它也同样折射出了革命老区城镇化建设和区域经济产业需要快速发展的新要求。
一、红色文化产业与绿色产业融合不足
(一)基于意识形态视角
随着人类文明的日益进步,人们的生活观念也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更多的人开始倾向于文化消费。根据目前高端化的产业发展思维,应将红色文化产品进一步地打造成文化商品。由于红色文化商品承载着爱国情怀,这与通俗化和平易化的大众文化有着较大的差距,不太容易被大众所理解或吸收,使得红色文化产业发展出现了制约瓶颈。
(二)基于产业结构视角
红色文化产业的开发利用是一个需要不断整合和调整的动态过程。但当前巴中红色文化资源的分布极不均衡,很难发挥其应有的合力,也不易显现其规模经济和整体效应。第一,资源零散,配套规划跟不上节奏。譬如四川通江县城里的红色文化景区就处于闹市区的中心位置,其旁边有着众多的商业摊点,这与“红色”的庄重氛围不匹配,折损了红色教育的整体感观效应。第二,整合力度不够。许多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没能充分融入到当地特定的地域文化之中,忽视了与当地的传统民俗文化、特色生态资源的融合与对接,没能展现出历史文化发展的传承性和地域文化的独特性。第三,巴中地区的红色文化产品多以橱窗展示类为主,重静态式的参观轻立体式体验,吸引力较弱,客源市场狭窄,综合功能欠佳,很难发挥其经济合力和综合效应。第四,革命老区地域偏僻,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缺乏资金,无力打造巴中红色文化产业。
(三)基于文化价值视角
第一,红色文化建设力度不足。巴中地区虽然拥有丰富的红色资源,但其红色文化资源的独特内涵和开发价值远不如湖南、江西、陕西等省份的革命老区,关注度相对弱小。第二,巴中地区的红色文化的价值表现手法较单一。目前仍缺乏有影响力的文献作品、红色经典或艺术造型来塑造其红色精神和价值内涵,没能充分提升其认同度和美誉度。第三,红色文化产业零散、不成规模,或品牌、开发档次低。巴中的红色文化产业规模较小,缺少自主知识产权的文化品牌,缺乏整体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第四,红色文化资源的整合力不强。巴中的红色文化分布较广,但在红色产品的开发、组合、宣传和促销等方面大多表现为各自为政且条块分割非常明显,没能统筹规划,协调机制明显不足,极大地制约了区域经济的协作与互动,很难形成红色文化资源的规模效应和连环效应。
(四)基于资源融合对接视角
首先,从资源的外延发展看,巴中地区地域辽阔,红色元素众多,但许多地方的文化资源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单体开发,忽视了文化资源的融合重组和立体开发,导致资源利用率低下和综合效益欠佳,主要是由于资源分布过于分散,形不成应有的合力,没能把红色文化资源与周围的绿色自然风光、民俗文化等古色资源有机融合。其次,从资源的内涵发展看,红色资源的设施陈旧,不够档次,开发粗放,项目同质化明显,缺乏创意的构思和创新的思维,许多红色产品只是简单地把革命遗址进行了列示,或用一张桌子、一部老式电话机、几把椅子、几张照片加以展示,对客源没法形成吸引力,忽视了红色文化产业与绿色产业融合对接的内涵挖掘。
二、红色文化产业与绿色产业融合对接的路径思考
结合四川巴中革命老区城镇化建设的进程和红色文化资源保护的基本现状,在遵循红色文化发展传承规律的同时,也必须着力体现革命老区绿色产业的生态价值,使巴中地区的绿色产业尽可能地融合于红色文化产业中,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
(一)挖掘红色文化内涵,形成产业化效益的价值增长点
首先,四川巴中地区的红色文化资源和绿色资源都非常丰富,有着巨大的开发潜力,地方政府应着力挖掘区域内红色文化产业与绿色产业融合对接的基本内涵,依托区域绿色产业特色,科学地提取和创意性地设计出巴中地区的文化产品,将红色文化引入当地的小商品加工制造业,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红色文化纪念品加工产业,同时这也能有效地吸纳当地劳动力充分就业。其次,可以将当地的绿色果蔬和粮食以及特色野菜、野味进行精细加工,或将地方大众化的俗食凡品与区域红色经典故事、情节融合起来,设计出“忆苦思甜”式的红色农家菜系列,这也可以纵深推进巴中地区红色文化食品产业化的进程。再次,对当地区域的资源进行大力宣传和景观维护,深度挖掘区域红色文化的教育内涵,着力打造红色文化学习或培训基地,吸纳公众或机构人员前往参观学习或实地考察,形成巴中地区的红色文化产业价值增长点。这样有助于实现巴中红色文化产业和绿色产业发的融合性和多元化,形成区域产业化的创新价值。
(二)重塑红色文化的主题,形成产业化集群的规模效应
四川巴中地区的红色资源独特,但分布零散且不均衡,应通过各种生产要素的大量集聚来打造巴中地区的产业化集群,树立红色文化产业的主题,优化区域生产力的空间布局。首先,必须跳出“红色”的思维局限,动态地思考产业融合问题,绝不能简单地依赖于红色文化资源的某个方面或某个节点。因而必须以红色文化产业开发为核心,把红色与绿色、古色等几种颜色的资源融合对接起来,才能延伸产品链,拓宽消费市场。把文化产品市场与交通运输市场、绿色农特产品市场、旅游市场、餐饮食品市场等有机地联结起来,提高红色文化产业的整体规模效益,这样才能带动关联经济产业部门的协调与发展,促进区域产业经济的战略升级。其次,用产业化集群意识来进行科学规划,将巴中地区打造成为以红色文化产业为龙头,融文化与经济于一体的巴中红色文化产业集群。譬如将南江县域内的巴山游击队纪念馆与光雾山、大坝森林公园自然景观融入南江文化产业集群;将通江县域内的县城、红色毛浴古镇、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旧址纪念馆、川陕革命根据地烈士陵园、通江石刻标语群等与诺水河溶洞自然景观融入通江文化产业集群;将巴州区域内的川陕苏区将帅碑林、川陕革命根据地博物馆、恩阳镇和南龛山公园与阴灵山、南阳森林公园等融入巴州红色文化产业集群。通过巴中地区产业集群化建设,积极推动巴中红色文化产业的格局创新、战略升级和跨越式发展。
(三)突出红色文化的主线,形成特色化的旅游品牌
按照“以红为本、以绿衬红、以古托红”的产业化建设思路,深度打造复合型产业链,用红色精神感染情怀,用绿色美景陶冶情操,用古朴民风熏陶人生,使红色、绿色、古色资源相互融合、相互映衬,形成产业化融合的旅游文化品牌。首先,应精心打造红色旅游线路。譬如通江县的红色旅游资源丰富,且分布相对集中,可以将县域内的毛浴古镇、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旧址纪念馆、川陕革命根据地烈士陵园、通江石刻标语群等重点进行有机串联,设计出一条连贯的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其次,应科学设计生态的旅游线路。巴中地区的自然生态旅游资源主要以南江县光雾山的奇峰峡谷、通江县诺水河的溶洞和大坝森林公园的原始生态为主,这些景区空间地域跨度不大,相隔间距较近,如果在旅游线路的规划与设计上能把这些自然生态景区有机串联,将成为四川巴中地区的精品生态旅游线路。再次,应精心构思历史民俗文化旅游线路。巴中地区有1900多年的文明,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展示给公众的不仅是巴山人民勤劳致富的时代形象,更是底蕴深厚的巴山文化的敦实沉淀。既可追朔谜一般的“巴人文化”、典故众多的“三国文化”、入乡随俗的“佛教文化”,也可让人领略巴中人民奋发拼搏和顽强不屈的巴山文明。
(四)围绕红色文化的主调,优化产业化的营销环境
第一,必须充分发挥巴中地区各级政府部门的职能,旅游管理、文化管理和规划管理等职能部门相互协作,共同管理,对红色资源和绿色资源认真剖析和仔细斟酌,以小搏大,逐步打造成具有一定文化特色和影响力的红色产业区域,为红色产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管理环境。第二,必须拓宽融资渠道,多元化、广渠道地吸纳社会资金,引导民营资本和公众积极注资于红色文化产业,为红色产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经济环境。第三,更新或修复基础设施,做好道路通达规划和旅游线路设计,寻找红色产业与自然景区、民俗之间的融合点,夯实红色产业发展的基础环境。第四,在开发与改造景区时,必须加强对资源的科学性、完整性和历史性保护,为红色产业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自然环境。第五,深度挖掘红色景区辉煌的革命事件或英雄人物,适当利用声、光、乐组合的科技手段进行视频技术和艺术改造,为红色产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科技环境。
(五)强化绿色产业的生态管理,优化红色产业发展路径
首先,红色产业的发展需要地域内生态资源与生态环境的保障。四川巴中地区地貌复杂、资源丰富,不仅有珍稀的革命历史遗迹、奇特的人文景观和独特的风土人情,还有朴实幽静的自然风光。这些与红色人文环境交相辉映,共同构成了巴中地区特有的自然和文化生态基础,也是红色产业经济运行的生命线。因此,要促进巴中地区红色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充分利用生态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红色区域生态化建设。其次,要强调生态管理理念,有意识地保护生态脆弱地带和生态敏感区,对配套设施也要强调绿色标准和要求,实现资源多级开发及能源循环利用,逐步完善生态产业链,构建城乡一体、红绿结合的区域红色产业生态化运行模式,使整个红色产业系统实现集约、高效的生态运转,有效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促进红色产业优化发展。
作者:封伟 吴秀林 单位: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系
参考文献
[1]何雄伟.文化产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问题分析[J].企业经济,2013,(12).
[2]徐克勤.打造武陵山片区民族特色生态文化旅游支柱产业研究[J].民族论坛,2016,(1).
[3]罗昌智.福建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环境与路径[J].厦门理工学院学报,2014,(4).
[4]张雅敏.红色旅游发展走向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6,(8).
[5]陈瑾.文化产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机理及政策选择[J].企业经济,2014,(5).
近年来,宣汉县委、县政府对红色旅游的发展高度重视,全力打造红色旅游,在项目、资金上重点倾斜,让红色旅游成为宣传宣汉革命史、弘扬革命传统、振奋人民精神的重要载体。紧紧抓住发展红色旅游的优势特点,大力发展宣汉红色旅游。
一、宣汉县发展红色旅游的优势
1.宣汉发展红色旅游有着明显的区位优势。宣汉地处西安、成都、重庆、万州、达州等大中城市交汇的中心地带,北通陕西,东达湖北。距达渝高速公路20余公里,到川东北重镇达州市、河市机场在一小时之间。210国道、襄渝铁路、省道梁双公路穿境而过,刚建成通车的川陕高速公路途经县城,纵贯县境近百公里。县境内公路、水路四通八达,交通快捷、方便,发展红色旅游有着广阔的客源市场。
2.宣汉红色文物遍布全县。宣汉革命遗址遍布全县各地,红色文物、石刻标语处处皆是,红色歌谣传唱不息。完成了纪念馆等一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革命遗迹、纪念物的抢救维修;全面收集境内的革命文物资料,并利用声、光、电等手段对纪念馆进行布展;编撰了“红色宣汉”等多部作品;制作了以“巴人祖源、之乡、生态家园”为主题的宣传展览。
3.宣汉发展红色旅游有着成熟的景区依托。自然风光独特旖旎。百里峡旅游区是川东土家族聚居地,以“雄、险、奇、秀、幽”而著称,先后被省政府命名为“风景名胜区”、“省级自然保护区”、被国家旅游局命名为“AAA级旅游区”,百里峡漂流被誉为“川东第一漂”。这里土家风情十分诱人,红色旅游与生态旅游密切结合,形成叠加优势,极大地增强了红色旅游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4.宣汉发展红色旅游还有古老灿烂的巴人文化陪衬。巴人文化古老灿烂,把红色旅游与巴人文化旅游品牌相结合,具有吸引国内和海外客源市场的巨大潜力。宣汉党委和政府十分重视挖掘文化内涵,依托已发展成熟的景区景点,以巴人文化作陪衬,把宣汉这块饱润革命烈士鲜血的土地建成全国红色旅游大县。
二、宣汉县发展红色旅游的意义
发展宣汉红色旅游,对于增强全县人民特别是青少年的爱国情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带动宣汉革命老区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1.红色旅游有利于新时期爱国主义教育。积极发展红色旅游,寓思想道德教育于参观游览之中,将革命历史、革命传统和革命精神通过旅游传输给广大人民群众。有利于传播先进文化、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增强爱国主义教育效果,给人们以知识的汲取、心灵的震撼、精神的激励和思想的启迪,从而又好又快地发展经济,促进社会事业顺利向前发展。
2.红色旅游有利于开阔老区人民视野,提高人民群众素质。以农业为主的革命老区相对封闭,与外界的物质交流、人员交流以及信息交流相对较少。随着红色旅游的开展、外地游客的涌入,革命老区的人民群众得以和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打交道,从而促进了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和精神面貌的改观。
3.红色旅游有利于革命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革命历史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通过发展红色旅游,把这些革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好、管理好、利用好,对于建设和巩固社会主义思想文化阵地,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4.红色旅游有利于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宣汉地处大巴山区,经济发展滞后。发展红色旅游,可以将历史、文化和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培育特色产业,促进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带动商贸服务、交通电信、城乡建设等相关行业的发展,扩大就业,增加收入,为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生机活力。
5.红色旅游有利于培育旅游业新的增长点。随着居民的旅游消费支出逐年增长,对旅游内容和产品提出了新的要求,迫切需要旅游业进一步调整和完善产品结构,更好的地满足人们多样化、多层次、多形式的精神文化需求。红色旅游作为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满足旅游需求、促进旅游业发展,增强旅游业发展后劲,开拓更广阔的旅游消费市场,具有积极作用。
三、宣汉县发展红色旅游存在的主要问题
1.宣汉红色旅游布局、管理体制、景区及配套建设、活动项目创新等方面还有差距,没有形成产业体系。一是旅游管理体制不顺,欠缺统一的领导和管理。二是布局不合理、景区建设步伐缓慢,由于对资源的内涵挖掘不够,除巴山公园景点相对集中,其他景点大多零散,规模小,客容量小,层次感不强。三是吃、住、行、游、购、娱等相关配套设施建设不完善,红色旅游景点多地处偏远山区,旅游服务行业得不到有效的开发利用。四是景区内容不丰富。革命旧址、遗迹以展示形式为主,内容单调,文化气氛不浓,震撼力不强。五是旅游纪念品开发较少,旅游商品整体开发水平较低、质量不高、品种极少,可供游客选择购买的商品不多。
2.宣汉红色旅游发展投入低,效益比较差,对宣汉旅游的带动力不够明显。一是红色旅游投入严重不足,政府资金难要,企业资金难引、民间资金难投,因此打造不“精”,红色旅游业发展缓慢。二是景区通信设施差,信息不灵,交通不畅,县内外尚未形成畅通、便捷的旅游大环线,景区公路质量差,行车难度大,造成外地游客流入量小;游客停留时间短、人均消费低,经济效益较差。三是门票收入低,巴山公园、纪念馆门票收入都很低,整个红色旅游景区的吸引力欠缺、档次较低和旅游功能不完善,缺乏精品。
3.宣汉红色旅游的客源市场十分有限。目前发展红色旅游缺乏与其他旅游形式相结合,主要客源在于:一是经历过革命战争年代的老一辈无产阶级,他们对曾经战斗过的地方充满了怀念与深情。二是集体组织学习考察,红色旅游因其特殊的思想和政治意义得以发展。
四、宣汉县加快发展红色旅游的对策
1.宣汉红色旅游,要与土家族文化和百里峡景区游有机结合。旅游业本是跨行业、跨地区、综合性很强的产业,针对宣汉县情的实际更需要与其他旅游相结合。以红色旅游带动百里峡漂流和土家民俗、土家美食等旅游产品的发展。让游客们在参观浏览红色景点,受到革命精神陶冶的同时又能感受百里峡奇妙风景、“川东第一漂”的强烈刺激;并能品尝土客家美食,体验土家饮食文化韵味,或是观看一些精彩的土家民俗表演,这样便达到思想性、观赏性、趣味性溶为一体的旅游效应。
本文以渝东南地区重庆市武隆县浩口苗族仡佬族自治乡(以下简称浩口乡)为个案观察点,通过实地调研剖析渝东南地区农村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笔者通过与乡党委、政府有关干部进行访谈和实地走村串户访问的方式对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状况进行了深入调查,发现这里的农民在精神文化生活方面还存在着思想认识不清,文化阵地不足,文化建设人才缺失,文化生活空虚等突出问题。
农民精神文化生活存在的主要问题
对加强农民精神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清。一方面,领导认识有误区。这里的领导干部普遍没有认识到加强农村精神文化建设对推动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很多领导都表示,所有的工作都得围绕经济建设,精神文化建设也得为经济建设让一让。因此,所谓的经济建设与精神文化建设“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就成为一种口号,只能遭受“讲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尴尬待遇。
另一方面,农民认识有偏差。这里的农民对加强精神文化生活的认识也不清楚,对此并不感兴趣,认为精神文化是可有可无的东西,因此不愿意将时间、精力以及资金投入进来。
投入不足、力度不大,精神文化阵地落后且利用效率低。首先,资金投入不足。由于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地方政府的财政显得非常紧张,在农村精神文化建设方面的投入更是力不从心。加之,当地发展经济没有一个成熟的产业,主要是依赖烤烟种植、牲畜养殖和劳务输出来增收,因此,精神文化建设处于“先天不足,后天畸形”的境地。
其次,文化阵地落后。以该乡所属邹家村为例,邹家村精神文化建设的现有阵地:村级文化活动中心1个,建筑面积约150平方米,是由上级组织部门划拨资金修建的村委会的办公场所;农村党员远程示范教育活动室1个,配有电脑、电视、音响、影碟和办公桌凳,均是由上级组织部门配送的;农家书屋1间,有科教、法律、卫生、农技等方面的书籍400余册,均由上级宣传部门配备;文化广场1个,同时也是篮球场,但是篮球架及其它附属设备都还没有安装;另有文化专栏1个。
最后,利用效率低。由于地域跨度大,人口分散,留守在家的多为老人、妇女、儿童,现有精神文化阵地的使用效率非常低。远程示范教育活动室平时都是闲置的,只是在村委会召开支部会议的时候,在会前或会中简单播放一些政论、法规、科普等方面的讲座或宣教片。农村书屋从建立到现在,没有一个村民来借过书,只是开会的时候有人简单翻看而已;同时也缺乏人手来管理,有些书籍放到书架上连打捆的绳子都还没有解开便一直存放着。另外,在活动中心旁边的文化广场基本也没有得到利用,成为了附近村民的“晒谷场”。
精神文化建设人才缺失,力量不强。高素质的农村文化专干和文化人才是做好农村文化工作的基本保证。当前,基层精神文化工作者普遍缺乏,高素质的专业精神文化工作者更是缺乏。在区位条件差、经济发展落后的地方,由于精神文化工作地位的边缘化,工作人员的福利待遇又低,根本没有办法吸引人才,即使来了也难留得住、干得好;而乡文化站现有的工作人员也因精神文化工作的边缘化而被长期抽调到其他岗位,因此精神文化工作陷入无人问津的局面。村民的文化程度普遍偏低。以邹家村为例,据统计,在全村1036人中,小学或未达小学文化程度的占50%,初中占30%,高中占15%,大专及以上的只有5%。
精神文化生活空虚,活动流于形式。首先,从村民自身来看,他们一年四季都有不同的农活要做,基本上都是忙于劳动,很少有时间花在精神文化活动上,绝大多数村民的精神文化活动就是利用晚上休息时间看看电视而已。
其次,村里组织活动少,活动内容也很简单。比如2010年7月1日,邹家村在活动中心举行了庆祝建党89周年活动,其活动内容也只有象棋比赛、拔河比赛以及组织村篮球队参加全乡的篮球比赛。参加这次活动的人数也很少,主要也是住在活动中心附近的村民,稍微远点的村民都没有参加。在此之前,没有开展过这方面的集体活动。
最后,由乡政府组织开展的送电影下乡也不合农民的口味,“四季评星”活动也是流于形式。乡政府组织开展的送电影下乡活动,主要播放一些政论性、科普性的经典影片,但是村民对此并不感兴趣。再如,乡政府组织开展的“四季评星”活动。这项活动本是加强村民精神文化建设一个很好的平台。但是,笔者在走访的农家看到,四季评星活动基本上没有开展,只是各家各户贴了一张公示牌,但是没有任何评比记录。因此,“四季评星”活动也算是纯粹的走形式。
由于以上问题的存在,部分村民的思想仍然遭受封建迷信和不良风气的影响,巫师巫婆、看相算命、看风水等封建迷信活动还比较频繁,在红白喜事中还存在大操大办、互相攀比的现象,为封建迷信的滋长提供了土壤,严重破坏了健康文明的农村精神文化生活。
改善农村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的对策建议
笔者认为,切实解决农村精神文化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农民精神文化生活质量,不断满足农民精神文化需求,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正确对待经济建设与精神文化建设。从政府职能角度来说,加强农村经济建设,是政府履行经济职能的表现;同时,政府还具有文化职能。政府加强农村精神文化建设,努力改善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正是履行其文化职能的表现。在社会的建设与发展过程中,政府如果只重视经济建设而轻视精神文明建设,只抓经济这一“硬指标”、“硬任务”而忽视精神文明这一“软指标”、“软任务”,那这样的政府无疑是失职的。
整合资源、加大投入,加强精神文化阵地建设。在农村精神文化建设中,如何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和村民的主体作用在精神文化阵地建设中显得非常关键。首先,各级政府要加大对农村精神文化建设的资金投入,扩大公共财政在农村的覆盖范围;各级政府要分级划分,共同承担,配套解决;要制定和落实相关的精神文化建设投入政策,大力扶持农村精神文化建设。其次,村委会要想方设法广开增收路径,努力增加村级财政收入,不断发展和壮大集体经济,承担起农村精神文化建设的重任。最后,通过政策引导、政策激励,鼓励一些有实力并愿意支持农村精神文化建设的单位、企业以及个人等社会力量捐助农村精神文化阵地建设。
多措并举,大力加强农村精神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农村精神文化建设的关键在人才,热心农村文化工作且具有一定文化水平的人才是繁荣农村文化活动的保障。按照《决定》对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和机构建设的要求,首先要考虑还原乡文化站的功能,不让其成为机构设置的摆设。要充分利用农村远程示范教育、农家书屋、“三下乡”活动等载体,搞好农业科普知识培训,努力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要充实稳定乡镇文化站的专职干部,充分发挥文化站现有工作人员的作用,做到专职专用,投身全乡和各行政村的精神文化建设。其次,要稳定和发展专兼职结合的农村文化队伍。可以采取优惠政策,鼓励和吸引本村有知识、有文化、有思想、有能力并愿意为家乡建设做贡献的年轻人返乡创业,担任村、支两委的主要干部。再次,面向社会招贤纳才,吸引有文化专长、热爱文化事业的人才积极参与基层文化建设,通过各种手段培养和扩大农村文化人才队伍,不拘一格用人才。最后,要注重“土专家”的培养。在本村选拔一批文化层次相对较高,具有文艺特长爱好的农村文艺骨干到更高层次的文化艺术馆参加学习和培训,学成后回村指导村民开展精神文化活动。
二、快速城镇化背景下传统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的挑战
当今,中国农村正发生着深刻变化,乡村人们所处的和面对的是一个现代化滚滚浪潮的大社会,村民的价值观正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精神生活也面临着改变,传统乡土的公共空间面临严峻挑战。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工业化、商业化用地扩张,城中村演化快速,大量挤占了传统公共空间,乡村在农业生产结构转型中出现了巨大变化,农村变城市,农民变市民,乡村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但从生活方式、观念看,还带有浓厚的乡土性。传统乡土公共空间缩减使得乡村共同体的公共生活衰退,一些村庄,伦理共同性和功能互已经消失怠尽,农村文化生活单调。近年来,我国传统村落快速消亡。2000年,我国自然村总数363万个,到了2010年锐减为271万个,每天平均消失100个传统村落[2]。当前传统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的挑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城市化扩张、工业突飞猛进。长期以来以GDP为核心的绩效考核机制和招商引资指标化对地方官施加的晋升激励造成了只顾眼前利益的短期行为,一些地方官员认为传统村落无开发价值,不能提升当地GDP,与其花钱保护,不如任其消亡。旧屋改造进度加快,传统名镇名村布局风貌改变(例如林浦村),一些重要历史文物古迹受到不可挽回的破坏。二是一些地方官员文物保护观念淡薄。文物保护法律刚性不足,无法做到依法行政;过度旅游开发导致盲目拆旧建新、拆真建假,古迹尽失,不仅是对历史的漠视,更是对未来的欺骗。三是保护文物与经济发展不平衡,保护文物与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相冲突。传统村落是农村社区,它面临着改善与发展的问题,这直接关系着村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一些传统村落由于历史性老化导致建筑破败不堪无法修复,加上大量年轻劳动力外出务工导致的空心村现象加速了传统村落的凋敝和损毁(如琴江村)。一些传统村落由于外出打工的村民见识了城市宽敞明亮的高楼大厦和方便快捷的现代生活,于是想急切改变居住条件,新的宅基地却无法批给,也就造成无序地新建与翻建住房,造成新建筑与历史建筑、乡土风貌极不协调,破坏了传统村落的古风古貌。四是文物保护机制没有创新,缺乏科学的规划和具体管理办法以及有效的监督制度。文物保护缺乏资金投入和专业人员,保护措施不完善。一些产权属于私人的文物,房主无能力修复,也得不到国家资助。有的文物政府即使维修好了却关门,无法开放为市民服务,比如螺洲陈氏五楼。
三、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传统文化的传承利用对策建议
在2002年为《福州古厝》一书作序中写到“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领导者,既要重视经济的发展,又要重视生态环境、人文环境的保护,发展经济是领导者的重要责任,保护好古建筑,保护好传统街区,保护好名城同样是领导者的重要责任,二者同等重要。经济发展与名城保护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诚然,在城镇化进程中,每一位城乡建设的管理者和市民都应对历史文化遗产心存敬畏,注意保存历史、记忆、感情的东西,绝不能做历史记忆的集体失忆者。只有当文化的拥有者真正认识到了其价值,像呵护土地一样呵护文化遗产,才能让乡村的历史文脉得以传承发展、生生不息。这种文化自觉是最根本、长期的、内在的、可持续的保护机制与动力。闽江口金三角经济圈现有12个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和7个中国传统村落,这些历史名镇名村和传统村落既有乡土民俗型、传统文化型、革命历史型,又有民族特色型、商贸交通型,基本反映了福州不同区域历史文化村镇的传统风貌。众多的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蕴育了大量宝贵的人文旅游资源,既有特色民居、古建筑文化资源,有乡村节庆民俗、手工艺术、艺术及传说等非遗文化;既有海洋文化资源,也有山区民族文化资源;既有古代先贤名人文化资源,也有现代红色文化资源和生态休闲文化资源,这些历史文化资源亟需挖掘、保护、整合、宣传营销。
1.加强规划、注重引导,夯实工作基础,依法保护文化遗产
历史文化名镇名村遍布着大量的文物,是传统文化的具体承载物。要传承传统文化首先就要保护好这些文物。历史文化遗产具有不可再生性,必须保护其原真性和完整性,使城市记忆保存、城市文明延续。所以,要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法规建设,坚持依法保护和利用,将保护文化遗产纳入发展计划、纳入城乡建设规划、纳入财政预算、纳入领导责任制[3]。加强对规划实施的后续监督、管理工作,使规划能够真正落到实处。同时开展一系列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相关专项规划的编制。在新一轮城镇规划起始阶段,就应邀请文物管理部门参与进来,特别是名镇名村的保护利用规划应由多方面专家与政府共同研讨制定。在福州新区大规模建设启动前,就把有可能发现文物遗址的地段排除在外,最大限度地实现对文物的保护。加大对地方政府大拆大迁文物遗产的惩戒,防止出现文化生态负资产的局面,妥善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要做好名镇名村文物普查和乡土历史文献资源的搜集整理。特别是对即将消亡的非遗和口述史料的整理、抢救性保护,提高文物保护信息化水平。地方政府要适当增加基层文物保护人员的编制,对名镇名村文物建立动态巡查、举报制度,管辖村落的政府应签署保护承诺书,构建长效执法机制。增加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资金的投入,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文化权益。加强对传统村落保护补贴资金使用的监管,允许企业、社会组织、个人认养无主建筑和文物。积极探索通过文物保护专项贷款、地方文物保护债券、彩票等方式筹集资金保护文化遗产。政府应建立健全名镇名村文化旅游业政策法规,将名镇名村旅游纳入福州旅游规划和管理范畴,加强分类指导,从产业、税收、金融政策上调动市场主体积极性,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同时加强市场监管。
2.尊重村民,多元共享,合理利用文化遗产,推动乡村发展
村民是创造村落历史的主体,他们比任何外来力量都更热爱自己的家乡,是保护传统村落最可依靠、最应依靠的主体,留住原住民才能保持传统村落的文化传统。所以,必须尊重传统村落所在地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和经济权益。政府应与民间建立良好的沟通、协调、互动关系,共同做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和利用工作。要防止一些企业以开发为名义,先期占有乡村旅游资源的“圈地”行为。这方面,可先期有选择地重点打造3—5个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开发典型。采取政府主导、公司运作、市场推动、村民参与的模式进行保护性开发。政府负责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发挥引导、监督和统筹的作用,为社会团体、民间组织或个人依法保护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提供便利条件和平台。通过政府引导和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激活民间的、自发的保护力量,在不破坏名镇名村总体格局和风貌的基础上对村落整修改造,以开发带动保护。要正确处理农民主体与社会参与关系,建立保护农民利益的机制体制,引导人才、资金投向文化资源开发和文化遗产保护,形成利益和风险的合作共同体,实现文化资源的多元共享和开发利用的多方共赢。
3.发展文化旅游和创意产业,让文化遗产与当代生活共融
发展产业是新型城镇化的关键,修复村落名人故居等古建筑,改造生活生态环境,以有特色的活动营造商业氛围,吸引年轻人回来。旅游是传承、发展、转化、传播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同时,借助发展旅游,也可以有效解决传统村落社会结构和经济衰退的问题并且能够唤起村民的文化自信。要充分利用已经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各级名镇名村的文化资源。利用是指在确保历史真实性和发挥其文化的精神功能与文化魅力的前提下获得经济收益。应遵守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保护方针,做到不滥用不变质,该着重保护的,就努力去保护和传承,该开发利用的,就在保护同时合理开发利用。做好传统文化资源有效利用与文化产业创新开发的规划,根据文化资源的特点决定文化创意的方向,把文化资源变成可视可感可消费的特色文化产品;因地制宜,积极推动文化遗产保护与相关文化产业融合发展;实施差异化发展道路和多元化产品开发策略,打造特色文化产业,形成产业联动。将历史文物、传统食品加工及手工艺等生产方式与现代生存环境下的旅游观光、休闲体验相融合,带动当地居民增收致富(如剪纸、永泰山歌)。合理调整当地产业结构,就势依托特定的产业,促进旅游与工业融合发展,打造产品品牌(如地理标志特殊物产茶、剪纸、锡箔、编织等农副产品)。利用民俗节日等资源,发挥具有地方和民族特色的传统节庆品牌效应,组织开展群众(当地村民)参与性强的文化旅游活动,如郑和开洋节、光饼节等,集中展示传统表演艺术、饮食文化、信仰习俗、手工艺品等,提高旅游的文化内涵,增强旅游的体验性,在旅游过程中让游客感悟文化遗产的价值。利用数字化技术促进名镇名村文化旅游资源挖掘、共享与再创造;优化组合,联成福州传统村落和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旅游线路,如明代海防名镇游、闽江名镇游、山区古镇游、红色旅游和寻根探源文化旅游等线路;结合福州新区和新型城镇化基础设施建设,建设福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海洋文明博物馆、华侨博物馆、戍台史迹馆等专题博物馆。广泛利用各种交流渠道,涉外活动和对外窗口开展经常性的宣传推介活动,大力宣传福州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整体形象,通过拍摄影视纪录片宣传乡土传统文化。
4.社区营造,让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共鸣
云浮市地处粤西地区,现辖云城区、新兴县、郁南县、云安县,代管罗定市,全市63个镇(街)、965个行政村(居委),总面积7779.1平方公里,全市人口270多万人。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需要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资金的投入,由于云浮市经济基础较薄弱,同时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还存在“人手不够”的困难。随着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增长,文化活动开展未能适应群众文化的需求。为此,该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当地实际出发,积极探索新的工作途径,积极引导社会力量,挖掘利用社会文化人才,推进群众文化骨干队伍建设,促进了群众文化活动的广泛开展,提升了群众文化活动水平。
一、整合资源,壮大社会文化人才队伍
(一)让文化志愿者队伍成为文化活动开展的主力军。
近年,云浮市创新思路,着力突破经费不足、人员力量不足两大制约山区公共文化服务发展瓶颈。2009年,组建了一支1000多人的文化志愿者服务队伍,建立文化志愿者队伍的管理、发展、培训、服务等一系列制度,走出了一条以“文化义工”开创公共文化服务的新途径。这1000多名社会各行各业的文化爱好者有艺术专长的社会人士,专业文艺团体从业人员,民间文艺团体或团队,文化、教育、新闻界的从业人员,以及对文化工作有热忱并愿意参与文化活动的社会人士等。服务队共有6个服务组,分为文艺演出组、艺术培训组、艺术展览组、图书馆社会服务组、文博服务组、民间艺术组。队伍以“自愿参与、义务工作、提升自我、服务社会”为宗旨,为云浮市各项文化活动的开展提供义务服务,义务参与共建共享公共文化。目前,志愿者服务队的服务重点主要是义务文艺演出、图书馆社会服务、文博服务、艺术培训与辅导、艺术展览、信息技术服务、民族民间文化保护等7大类。云浮市文化志愿者队伍自2009年成立以来不断壮大,市、县、镇三级成立了常年活跃在市、县城区和农村基层的文化志愿者队伍112个、队员4185人,先后参与广场文化活动740场次,各类演出和展演活动达92场(次),企业、社区、机关、校园等基层文化活动2737场次。“文化义工”的身影经常活跃在广场舞蹈大家跳、文艺下乡演出、公益艺术培训、广场红色经典大家唱以及图书、文博讲解等公共文化活动场,发挥着文化宣传员、辅导员、讲解员、服务员等的重要作用,极大地丰富和活跃了广大市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二)让群众文艺社团成为活跃基层文化的生力军。
云浮市现有群众文化团体77个,参与群众6368人。其中,由该市合唱爱好者组成的快乐之声合唱团代表该市参加全省的百歌颂中华、群众音乐舞蹈花会等比赛多次获得金、银奖等殊荣;云安县南盛镇桔乡农民合唱团是广东省第一支全部由本地农民组成的、不以赢利为目的的山区农民业余合唱团,66名团员中,最大的45岁,最小的仅22岁,全部来自该镇的柑桔种植户,2009年该合唱团第一次走出大山,作为广东省3支农民合唱团之一代表广东省参加由文化部社文司主办的首届全国农民合唱大会就荣获“岐江杯”奖(相当于三等奖)的好成绩,2011年该合唱团参加省文化厅主办的“好歌献给党――广东省第十届‘百歌颂中华’歌咏活动”群众歌会总决赛再获全省银奖,擦亮了该市农村文化品牌。该市郁南县通过在社会群众和学生中开办剪纸班、手指画班、禾楼舞班等措施,加大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力度,成为该县群众文化的一大亮点。
(三)让民间文化人才辈出,发挥才干,各尽所能。
云浮市各类文艺创作和表演人员2432人,近年文艺创作类获省表彰35人次、奖项58个,文艺表演类获省表彰321人次、奖项64个。其中,唐人艺苑的主要成员唐思果2007、2008年两次被中华人民共和国艺术代表团选为戏剧界的两个演员之一,随团出访北美、南美多国,获当地国家的嘉奖,她的独唱节目被选作专场为总统演出。2010年,唐人艺苑参加德艺双馨中国文艺展示大赛,经市、省选拔最后代表广东省参加北京总决赛,荣获器乐合奏全国金奖、独奏获银、铜奖,唐人艺苑获全国最佳组织奖;2011年唐人艺苑少年乐队在广州地区第二届广东音乐大赛荣获少年总分第一名金奖。
二、科学引导,社会力量自发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如火如荼
(一)群众自发组织的民间民俗文化活动异常活跃。
云浮作为禅宗六祖慧能的故乡,禅宗文化影响深远,如新兴县六祖诞为民间纪念六祖慧能的生辰和圆寂的民间民俗活动,六祖诞期间,龙山国恩寺及县境内的各大寺庵、庙宇;各乡镇、农村及至周边县市,都会举行形式多样、丰富多彩、旨在以纪念禅宗六祖惠能大师的活动。庙会期间,来自全国各地、海内外的佛教徒及游客信众前来朝圣贺诞、观光、瞻仰圣迹络绎不绝,高峰期人数达5万人之多。作为南江文化发源地的云浮,郁南县连滩镇源于每年正月二十张公庙“庙会”的民间艺术节,荟萃了民间艺术的精华。除有人物扮饰、山歌对唱、特色造型、禾楼古舞、麒麟白马舞、花式舞龙等传统表演外,还有花车巡游、上刀山、烧炮等活动。每年正月十五至二十,这里热闹非凡,被誉为“复活的春节仪式”,此习俗沿袭了400多年。从1992年至今已举办了14届连滩民间艺术节,共吸引全国各地100多万人次前来观看。被评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云安县富林镇马塘庙会于每年农历三月初三和五月十三日举办,分别举行北帝和关帝宝诞庆典。经过历代的传承和发扬,庙会已发展成为祈福纳祥的民间盛会,并以其传统性、文化性、民间性而著称,每年吸引到5万民众参与到活动中来,是粤西地区有一定规模和影响力的民间艺术盛会。罗定市罗镜镇的东山祖庙庙会是以民间信仰为主要内容的民间群众性活动和民间文化活动,每年集中在农历九月初九重阳大醮以及在每年的农历的三月初三“北帝诞”,八音贺诞、醒狮表演、上刀山、下火海、唱山歌、演戏、跳禾楼、演社戏、抢花炮、舞春牛等民间民俗活动每年吸引到数以万计的群众观看。
(二)引导全民共建共享,广场文化蓬勃开展。
在云浮市区英东体育广场、蟠龙天湖广场、市人民广场,广场文化活动精彩纷呈。广场晚晚有舞会,齐集民族舞、现代舞、广场舞、国标舞等数十个舞种;每周有免费露天电影放映,市民可以尽情享受免费大片;文化志愿者在广场免费教大家唱红歌,市民不仅能学到各种发声技巧,还能学到各种乐理知识、增长见识;还有群众自发组织的武术、曲艺表演、乐队表演、街舞表演、葫芦丝表演、肚皮舞表演等。自2009年起每月举办的云浮市“激情广场,魅力云浮”广场欢乐夜文艺展演中,政府为群众免费提供场地、灯光音响舞美及演出用电,得到各有关主办单位和企业的热情支持,并深受群众欢迎,充分体现了政府搭台、部门(企业)、群众共同参与的共建共享精神。市文广新局积极实施广场文化“十个一”惠民工程推进公共文化均等化,并把广场文化活动经验延伸推广到各县(市、区)中心镇及人口较集中的社区,成为群众参与共建共享文化成果最直接、最便捷的途径之一。
(三)引导企业文化“走出去”服务社会。
多年来一直热心于群众文化活动的中国移动云浮分公司以冠名的方式支持赞助了移动送戏下乡活动、云浮市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文艺晚会、“创新广东 宜居云浮”――第九届中国艺术节云浮巡演活动、首届、第二届石文化节文艺演出、云浮市庆祝建党90周年文艺演出等活动;创业石材公司赞助支持举办第五届中国(云浮)国际材料科技展览会文艺晚会;云浮供电局、市烟草专卖局、市国税局、中国电信云浮分公司、云硫集团等单位每年以赞助冠名方式与市文广新局合作承办了新春大型彩灯展;新兴县在推进文化设施建设和举办大型文化活动中,积极发挥温氏、翔顺、凌丰等知名大型企业的作用,赞助和推动大型文化设施建设和春节文化晚会、六祖文化节等大型文化活动的举办,2008年以来县内的企业累计捐资赞助近8000万元;郁南县永光集团公司独家出资近60万元组建了永光醒狮团,购置设备设施、聘请教练、队员培训、活动经费等,该醒狮团常年活跃在城乡开展公益活动,还承担了县的大型庆典演出活动,送戏下乡、对外文化交流活动,参加省市有关赛事;罗定市外商投资企业雅达公司投入资金举办“雅达文化节”,吸纳民资(外资)1500万元拍摄蔡廷锴影视剧集。
三、引导社会力量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对策及建议
(一)积极探索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的新方式、新途径。通过政策引导,将非政府承担的职能积极推向社会,形成以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参与、市场力量调节,共同兴办社会文化的新格局,构建起能够全面满足公众需求的文化服务体系。
(二)强化服务,激发社会力量参与热情。探索完善政策引导机制,制定相关政策,激励社会力量参与投资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参与公益性文化事业建设,营造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良好氛围,有效推动社会力量把获取经济效益和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社会效益相统一。
(三)加强对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指导和辅导。积极探索建立长效的活动机制,不断提高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和品位,切实发挥其在丰富活跃广大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构建和谐社会方面的作用。
(四)通过多种途径挖掘社会文化人才。对社会文化人才队伍专门组织调查,梳理出特色文化项目,登记特色文化人才,建立“人才库”;对基层群众自行组织、自娱自乐的各类文化活动队伍进行调查,挖掘培养群众文化人才和积极分子;通过举行各类比赛和文化活动,搭建展示才艺的舞台,拓宽发现社会文化人才的途径,让各类优秀的社会文化人才和乡土文化能人脱颖而出。
参考文献:
[1]广东省建设文化强省规划纲要(2011-2020年);
收稿日期:2011-06-10
作者简介:张祖成(1972―),男,河南信阳人,硕士研究生,讲师,主要从事园艺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中图分类号:F59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1)07-0180-03
1引言
森林生态旅游是指在被保护的森林生态系统内,以自然景观为主体,融合区域内人文、社会景观为对象的郊野性旅游,旅游者通过与自然的接近,达到了解自然、享受自然生态功能的目的,产生回归自然的意境,从而自觉保护自然、保护环境的一种科学、高雅、文明的旅游方式[1]。森林生态旅游是一种正在迅速发展的新兴的旅游形式,也是当前旅游界的一个热门话题。森林提供木材的功能逐步消退,改善环境及为公众提供休憩功能正在逐步被加强。森林生态旅游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已成为世界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现代林业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2]。森林生态旅游的内涵更强调的是对自然景观的保护,其发展应与自然和谐,并且必须使当代人享受旅游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机会与后代人相平等,并且在森林生态旅游的全过程中,必须使旅游者受到生动具体的生态教育。森林生态旅游强调以生态效益为前提,以经济效益为依据,以社会效益为目的,力求达到三者结合的综合效益最大化,实现旅游目的和旅游的持续发展。限于篇幅,本文仅以信阳市为例探讨。
信阳地处北温热带向暖亚热带过渡地带,有自然生态环境良好的大别山、桐柏山。森林覆盖率达到32%,在主要的风景旅游区,森林覆盖率达到80%以上。有高等植物2 100余种,陆生脊椎动物390余种。截止2009年,信阳已建立自然保护区9处,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处,省级自然保护区6处,建立森林公园10处,其中国家森林公园3处,省级森林公园6处,省级湿地公园1处。森林生态旅游资源已构成了信阳旅游资源的主体,在信阳的整体旅游开发建设中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2008年全市生态旅游收入达2 387.6万元,为缓解林业景区经济压力起到了重要作用[3]。
2森林生态旅游所面临的问题
2.1认识上存在差距,资金投入不足
由于森林生态旅游前期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大,回报周期长,缺乏吸引外资的“短、平、快”优势,建设资金筹集困难,景区、景点、食、住、行等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在招商引资中,主要的招商项目基本上集中在消耗资源的工、矿业,而对既能充分利用资源又能保护资源的生态旅游业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开发建设速度较慢。
2.2旅游交通和服务设施建设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
一个旅游者就是一个污染源,旅游设施密度越大,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和污染的可能性越大。有的自然风景区出于经济目的,热衷于旅店、餐馆的建设,盲目扩大旅游区、修建旅游设施,使游客空间分布不均,导致景观和生态的破坏,违反了生态旅游最大限度保护自然状态的开发原则,导致旅游资源退化[4]。随着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热的掀起,保护区内脆弱的生态系统也遭到致命的打击。以信阳南湾水库为例,库边大量兴建旅游设施、农家饭,致使湖水受到污染。
2.3旅游资源的挖掘程度不高,各种旅游资源缺乏有机结合
在信阳,生态旅游资源的挖掘还是停留在资源的单一观赏性,缺乏参与性的旅游项目,如漂流、保健、娱乐等项目,没有体现资源的多功能价值。红色旅游、绿色旅游开发开放上各自为政,没有形成有竞争力的旅游线路,使各地的旅游资源呈散乱状况,无法形成合力。
2.4专业旅游人才缺乏,服务质量不高
旅游人才培养不受重视,培养机制不健全,人才匮乏。而缺乏管理与经营的人才,缺乏科学知识与技能,真正的生态旅游则难以开展[5]。由于从事森林旅游业的人主要是过去林业局、场、站的人而过渡的,加之起步较晚,导致专业旅游人才缺乏,2010年11月份,信阳市各景区仅有100多人有导游证,还不足1%,整体素质不高。部分森林公园至今无一名专职导游,游客来了只是简单象征性地介绍,致使旅游景点不能引起游客的兴趣。
3森林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对策
中国已有22%的自然保护区由于开展生态旅游而造成保护对象的破坏,11%出现环境资源退化[6]。森林生态旅游要持续发展,应是一种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与自然环境相和谐的旅游模式,否则,破坏了生态旅游赖以生存的环境,生态旅游也就不可能持续发展[7]。
3.1树立可持续利用资源的新思维,强化生态文化建设和生态教育
坚持对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增值并重,将环境和资源的开发、利用、增值、保护目标纳入森林生态旅游事业的发展计划,并进行统一核算。通过综合开发,促进产业发展,改善生态环境,使绿色企事业3大效益同步增长[8]。同时,发展森林生态旅游必须与宣传教育相结合。充分利用旅游这一生动活泼的大学校,使生态旅游的全过程成为生态教育和生态道德教育的全过程,使旅游者在大自然中唤起绿色的激情,绿色的愉悦,绿色的思考,体验大自然的和谐,有序,体会“天人合一”的传统文化,达到热爱自然、师法自然,启迪人生的目的[9]。
3.2加强森林生态旅游管理,保护景区环境
对森林生态旅游区进行有效地保护、加强森林生态旅游管理是保证生态旅游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要控制污染,森林生态旅游区应普及太阳能、沼气、冷能等非化石能源的利用,日常生活用品以可降解材料为主,在满足旅客基本的食宿需求外,应尽量减少对空调、汽车、饭店等奢侈消费的需求,对生活污水及垃圾的处理应采用生态工程技术,做到物质的循环利用[10]。
豫南大别山森林生态旅游是一个整体,要坚持统一规划、综合开发的原则,由于旅游资源涉及不同的县区、不同的部门,要按照市场经济的原则,在政府的主导下,进一步深化经营机制改革,各森林生态旅游经营单位或森林生态旅游资源所有者,在不涉及单位的隶属关系和法人地位的前提下,按照所有权不变,经营权统一的原则,通过资本重组和优化配置,组建森林生态旅游开发公司,作为森林生态旅游景区的经营、建设和发展的主体,公司对出资者和股东负责,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
3.3培养和引进人才
森林生态旅游健康发展的关键是人才,是旅游行业的队伍素质。因此,人才的引进、培养和提高至关重要。森林生态旅游涉及林业、旅游、环保、生物、地理、历史等众多学科,要进行科学的规划和经营管理以及开发高品位、高档次的森林生态旅游项目和产品,需要有一批环保、管理、旅游、服务等方面的人才[11]。为此要加快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一方面可吸收综合素质高的专业技术人才壮大队伍;另一方面可采取“请进来,走出去”、“内外结合,长短结合”的办法,加强对在岗人员的培训、轮训,实行高素质的规范化管理,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和服务质量[12]。
3.4推出生态旅游产品,加强游客教育
生态旅游是高层次的旅游,要求旅游者有较高的欣赏层次和较强的环境意识。应加强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并规定旅游途中的允许操作行为,使其旅游行为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以有利于环境优化和生物多样性的发展及文化保护。要贯彻生态意识,开发生态旅游产品。如餐饮结合本地物产,以地域产品特别是当地的绿色食品为主。住宿设施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具有地方特色,有条件的地方,可就地取材,如建造“树上旅馆”。景区内尽可能限制现代化的交通工具,而以较原始的交通工具为主,如步行,马车,自行车及利用自然能(风力、水力等)的交通工具,既体现生态旅游活动的自然特色,又可以避免对生态环境的污染[13]。购物方面提倡购买不影响当地自然的土特产品。按照市场导向原则,开发森林景观资源,制定森林生态旅游产品开发战略,调整森林生态旅游产品结构,改变观光旅游单一产品结构的局面,使森林生态旅游活动内容多样化[14]。
3.5加大资金投入,加快景点、景区建设。
在森林生态旅游的开发投资上,建议各级政府制订优惠的投资政策,吸收方方面面的资金来共同开发,按照“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将景区的旅游接待服务、休闲娱乐项目、商业网点等全面推向市场。广泛调动不同所有制主体发展森林生态旅游的积极性,形成竞争有序的发展环境,不断扩大产业规模,改善服务质量,全面提高森林生态旅游产业的整体效益水平。
4信阳发展森林生态旅游业的思考
4.1因地制宜开展观鸟旅游活动。
观鸟旅游是在我国悄然兴起的一种高层次生态旅游方式。在台湾、香港,许多市民旅游都选择了观鸟这种方式,欧美国家观鸟旅游的人数更多。2003年,美国发展观鸟旅游,当年消费额就达到200多亿美元,观鸟旅游周期长,有利于增加生态旅游的附加值,观鸟者为了看到一种鸟可以在一个地方呆一个星期甚至更长,同时对境外游客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因此,观鸟旅游是发展生态旅游的最佳载体。豫南大别山区特别是鸡公山、罗山董寨、新县连康山3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所处区域是国内森林鸟类分布最丰富的区域之一,北京“自然之友”每年都组织国内外观鸟爱好者来此观鸟,并从2004年开始每年都在罗山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举办鸟类摄影年会,来自北京、上海、天津、广州、台北、香港等几十个城市和地区的观鸟爱好者参加了年会。2007年 5月,中国鸟类学会在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举办了“第4届中国珍稀濒危动物保护论坛”,来自中科院动物所、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鸟类专家齐聚信阳,并实地考察董寨、连康山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南湾湖鸟岛。中国科学院士、国际知名鸟类学家郑光美教授、台湾著名学者刘小如教授参加了学术交流活动,并对信阳大别山区丰富的鸟类资源给予了很高的评价。2009年董寨就接待观鸟游1 000余人次。董寨、鸡公山、连康山3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主的豫南大别山区已成为国内外知名的观鸟胜地,“观鸟旅游”已成为信阳生态旅游的一块“金字招牌”。
4.2打造具有强烈吸引力的景观,发展休闲度假游
景观设计要突出“精、奇、美、特、新、秀”等特色,体现特色和“亮点”,使其能打动人,愿意花钱到此一游。如鸡公山的避暑闻名、商城汤泉池的温泉等,都可以大做文章,打造具有“震憾力”的景观,使游客流连忘返。当前回归自然,返璞归真已成为现代人一种高品味的追求。豫南大别山区气候凉爽宜人,生态环境原始古朴,森林景观幽奇独特,是开展休闲度假旅游的理想场所。应充分利用这些生态环境优势,整合鸡公山、南湾、罗山董寨、新县连康山、金兰山、商城金刚台、黄柏山等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的森林生态旅游资源,统一规划,综合开发,精心包装,突出诗画山水、山地避署、健身休闲等优势,倾力打造豫南大别山休闲度假知名品牌。
4.3提高森林旅游的文化品位,积极引进科普教学游
科普教学游就是利用自然保护区内丰富的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向公众特别是大专院校、中小学校的学生普及自然科学知识,开展自然学科的教学实习等活动。信阳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有许多颇具豫南特色的文化遗产,如楚王遗址、红色文化等。在开发设计森林旅游产品时,把生态与文化、民风、民俗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游客在饱览异域他乡的山川名胜的同时,还能满足了他们对异域他乡的历史、风土人情、服饰、饮食文化和表演艺术的欣赏、探求。信阳的鸡公山、董寨、连康山、金刚台等自然保护区由于其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复杂的地理环境、优越的自然条件,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就逐渐成为中原地区大专院校自然学科主要的教学实习基地,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华南师范大学也曾到鸡公山、董寨、连康山自然保护区进行过生物学科的教学实习活动。同时,每年都有相当多的中小学生物夏令营到保护区内开展活动,中国青少年手拉手夏令营的营地就设在鸡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充分利用保护区内的自然条件和生物资源优势,进一步提高接待水平和接待条件,开展科普教学游,使豫南大别山区逐渐成为中部地区,辐射北京、武汉、南京、西安地区的大专院校教学实习基地和中小学校的科普教育基地。
参考文献:
[1] 池丽月.生态旅游市场营销策略[J].林业经济问题,1999(1):37~40.
[2] 张逸.森林生态旅游的开发与可持继发展策略的研究[J].林业经济问题,2002(1):57~59.
[3] 信阳市林业局.信阳市森林生态旅游业发展情况汇报[R].信阳:信阳市林业局,2009.
[4] 陈逢珍.试论旅游业持续发展的若干问题[J].林业经济问题,1998(2):22~24.
[5] 傅岳瑛,刘琴.我国西部生态旅游的现状和开发建议[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2002(2):103~106.
[6] 罗美安,向风行.生态旅游的发展与管理浅析[J].旅游科学,1999(1):5~7.
[7] 赵新民,杨松茂,马兰.陕西生态旅游发展的现状分析[J].陕西经贸学院学报,2000(1):40~43.
[8] 马泽斌.浅谈国有林场开发森林生态旅游中的问题及其对策[J].经济林研究,2001(3):63~64.
[9] 王尔康.生态旅游与环境保护[J].旅游学刊,1998(2):14~16.
[10] 于法稳,尚杰.实施生态旅游认证的紧迫性[J].生态经济,2002(5):48~50.
[11] 张秋根,万承永,熊冬平.南昌市森林生态旅游现状及其发展对策[J].林业资源管理,2003(3):20~23.
[12] 吴楚材.论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建设[J] 中国地理,2000(11):43~45.
[13] 徐嵩龄.旅游业建设面临的14个问题[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1(1):87~91.
[14] 李晴.发展重庆的森林旅游[J].生态经济,2006(7):81~82.
Strategies and Thinking about Development of Forest Ecology Tourism
―A Case Study of Xinyang City
Zhang Zucheng,Liu Daochun
中图分类号:JO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2172(2007)03-0003-03
一、文化强省是“构建和谐四川”的强力支撑
―个国家一个民族要确保生存繁衍、生生不息,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崛起于当今快速发展的经济社会,不仅有赖于生存条件的不断改善,更有赖于弘扬其先进的文化、灿烂的文明,因为这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魂。
总书记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强调“通过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来不断巩固和谐社会建设的精神支撑”。四川省也提出“构建和谐四川”的总体目标,努力建设充满活力、繁荣富裕、文明和谐、山川秀美的四川。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将四川建设成为一个文化强省,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强力支撑。
二、向文化强省跨越的基础和条件
(一)四川是我国著名的文化资源大省
许多科学资料证明,在5000年前,巴蜀之地已经完成了从野蛮到文明的过渡,成为当时世界农耕技术发达的中心之首,是世界最大的也是最早的农业中心。四川先民在漫漫历史长河中的劳动、创造,为我们留下了珍贵、丰富的文化遗产。5000年的三星堆文化、3000年的金沙文化、2000年的都江堰文化,还有三国文化,以及近代的红色文化,极大地丰富了四川的文化内涵。
四川是中国文化遗产遗址最多的省份之一。目前,四川省共有128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37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3000余处;馆藏文物130余万件;峨嵋山、都江堰等6处位列世界自然文化遗产,成为中国进入世界遗产最多的省份。
同时,智慧、勤劳、热情的巴蜀人还留下了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藏族舞表演、川江号子以及羌笛吹奏等,现已有27个项目进入中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5年8月,国家文物局正式公布采用出土于成都金沙遗址的“太阳神鸟”金饰图案作为“中国文化遗产标志”。祖先给我们留下了这么丰富的文化遗产,留给了我们骄傲和自豪,留给了我们向文化强省跨越的坚实基础。同时,在如何更好的传承发扬四川传统文化、如何将文化发展和构建和谐四川结合起来的方面,也留给我们沉甸甸的责任。
四川丰富的旅游资源为文化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平台和载体。多民族的特点让四川拥有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支撑文化产业的基础设施上,目前已建立基本覆盖全省的广播电视传输网络,互联网传输网络,报刊、图书、音像、电子出版物发行网络,群众文化活动网络,还有各个层次的演出团体、剧院、影院、艺术宫等硬件设施等。
(二)四川有全国乃至全世界规模最大的高等艺术院校
随着我国教育形势的发展,目前,四川音乐学院已经成为一所集音乐、美术、舞蹈、戏剧、传媒于一体的综合性高等艺术院校,占地面积1600亩,在校生人数达1.6万余人(中央音乐学院占地80亩,在校学生1800余人;上海音乐学院占地72亩,在校学生1300余人;中央美术学院占地150亩,在校学生3800人;四川美院占地300亩,在校学生4700人),国际上最大的伦敦艺术学院在校生人数为1.3万人。川音已名副其实的成为中国乃至世界规模最大、在校生人数最多的高等艺术院校,具有世界性声誉的艺术家不断涌现――钢琴王子李云迪,小提琴家宁峰、文薇,歌唱家范竞马等,川音女子合唱团已唱响世界音乐人梦想的舞台――维也纳金色音乐大厅,川音的交响乐团、管乐团、民乐团享誉中外。世界美术设计的“红点奖”也由川音美术学院的艺术家获得。他们从川音、从四川走向世界,不仅是川音的骄傲,也是四川的骄傲。全国著名的“超女”李宇春、何洁、谭维维同样出自川音,展现了川音在高雅艺术和通俗艺术上全方位的艺术水准和实力。毋庸置疑,川音作为西南唯一一所高等艺术学府一定可以在四川向文化强省跨越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三)四川人对文化的热爱和渴求
由于四川省深厚的文化底蕴,造就了四川人对文化的热爱与渴求,这也是建成文化强省的重要有利条件。根据权威的统计年鉴,2004年我国城镇居民消费支出中,教育文化娱乐服务类支出占人均消费性支出总额14.38%,四川是22.57%;我国农村居民消费支出中,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支出占人均消费性支出总额11.3%,四川是16.21%。四川人无论城镇和农村文化娱乐消费占人均消费结构的份额都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这意味着四川是一片发展文化产业的沃土,也说明了文化强省是民心所向。
中央号召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构建和谐社会,这是“天时”,四川具有的丰富的文化资源是“地利”,在加上川人对文化的热爱和渴求的“人和”,正是实现向文化强省跨越的最好时机。
可是,向文化强省跨越,我们还将面临严峻的挑战,付出艰辛的努力。
三、当前面临的问题
(一)重硬件建设.轻内涵发展
目前成都影院、大剧场不少,但其利用率并不高,因为没有丰富多彩的演出来支撑。硬件建设固然重要,但其内涵的发展和丰富也同样重要。没有优秀的乐团,精彩的演出,再好的硬件也是空壳,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就好像哪怕打造了一金饭碗,但里面没有饭也等于零。今年成都又投入文化剧场、场馆建设超10个亿,我们正翘首以待,希望有更好更丰富的内容融入其中。
(二)有人才,缺投入
四川音乐学院(包括川内其它设有艺术专业的20所高校)培养出的艺术人才和获得各类奖项在全国和世界各地都有较大影响。仅仅2005年的“超女”比赛,前5强中四川就有4位(川音占3位)。全国大众参与热情之高涨前所未有,湖南卫视更是获利颇丰。可是四川音乐学院在四川却常常处于投入不足的窘境――些大众喜爱的大型活动不能开展和接纳,甚至国外许多演出或者学术交流邀请,也因为买不起飞机票而放弃。处于新校区占地50亩的艺术中心投入需1.5亿元。由于四川教育投入严重不足,至今不能实施。
(三)缺乏高质量文化产业理论研究
和其他产业发展初期一样,虽然文化产业理论研究的文章不少,但却是“泡沫化”。其后果是,高质量的文化产业研究理论缺乏,理论与实践结合不够,并且已经严重影响到产业的具体实践。
(四)民族民俗文化的合理开发问题
民族民俗文化需要依托旅游进行综合的开发和利用,使之传承、发扬。但有些地方只是简单商业性的或者急功近利的不科学的开发,大多数风景文化区门前争先恐后叫卖的往往是文化含量少的土特产品及相当便宜的小工艺品,不仅产业利润少,文化传承弱,更使当地生态环境变得更加脆弱。
其他尚有教育的投入、文化品牌建设、文化产业开发管 理、市场环境培育等问题都是向文化强省跨越必须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四、采取的对策与建议
(一)要有一个组织协调的领导小组
文化强省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各有关部门的通力合作和强有力的组织协调。鉴于目前不少地方文化产业管理体制落后,观念陈旧,又各自为政,而要建成文化强省又需要政府在文化发展的进程中从总体上承担着把握方向、谋划全局的重任。因此,有必要成立一个整合文化资源或文化产业工作领导小组,赋予必要的权限,明确其职责,统筹安排一定的经费。领导小组应合理调配资源。定期召集官、产、学、研工作会、研讨会,组织、指挥、协调全省文化有序、快速发展。这是建设文化强省的组织保证。
(二)要有一个科学的文化发展规划
文化发展规划特别是文化产业规划对于文化发展是重要的。好的产业规划能为发展指明前进方向,能有效地调动各种资源实现目标,有利于克服发展中的盲目性、随意性。好的产业规划不是少数人灵机一动、拍脑袋的产物,而是建立在大量调查研究、摸透家底的基础上,具有科学性、可行性的科学计划。一个产业规划要管5年、10年甚至更长,从而为文化产业大省、文化强省建设提供美好的可见可作的蓝图。
(三)充分利用现有文化资源
四川文化资源的丰富在全国具有很强优势。结合四川文化艺术人才开展丰富多彩的演出和文化活动,使各地文化场馆,如剧场、文化馆、艺术宫、广场等,成为人民群众陶冶情操、休闲娱乐、唱响和谐之声的坚实平台。四川音乐学院现已有交响乐团、民乐团、合唱团、舞蹈团等近1000人的四大艺术团体,而省、市也有相应艺术团体,但在人员结构、数量上都存在一些问题,这需要优势互补,资源整合。
(四)打造新兴的文化产业
去年,占地1.4万平方米号称动漫“西部硅谷”的动漫基地落户成都高新区,正式投人营运。这表明我省打造当今最具创意、成长最快的新兴产业――数字动漫产业的决心。动漫产业要规模化,必须产学研结合,才能做大做强。四川音乐学院乘势而上,加大科学和艺术结合,将数字艺术系打造成西部第―个高规格的数字艺术创业基地,这必将会在数字动漫产业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五)加强文化建设的科学研究
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理论的研究当前首先需要是素质全面、踏实认真的研究者,不急于创立什么高深的理论体系,而只是从不断的事件和数据收集中,总结经验教训,解决一个实际问题或者与之类似的问题。其次,就是随着文化产业的发展和实践经验的丰富,加强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使之相辅相成,文化产业的理论研究就会逐步走向成熟,进而指导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
(六)充分发挥高等艺术院校的作用
四川省的文化可持续发展,高等艺术院校艺术实践和人才的培养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如,四川音乐学院常利用暑假,组织了党员师生分赴革命老区,把文艺节目送到老区基层群众,送到军营、送到监狱、送到边防,还通过在省内高校中开展“高雅音乐进校园”活动,把文艺演出、音乐会这类平常大学生难以欣赏的艺术盛会呈现在他们眼前。这些活动让广大群众感受到了艺术的魅力,在艺术的欣赏中感受了社会的和谐。川音培养的出色人才如世界“钢琴王子”李云迪、“超女”冠军李宇春等不仅成为学校的成果,也成为四川骄傲的“文化名片”。这些“名片”还可以研究做大做强,做得更加耀眼夺目。
(七)四川文化要走向世界
一、*省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一)文化产业经济总量继续扩大,增长势头强劲
截止到*6年底,*省文化产业拥有总资产1027.36亿元,首超千亿元大关,比上年增加208.15亿元,增长25.4%。全年文化产业主营业务收入为1095.15亿元,比增29.5%。当年实现增加值210.05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GDP,7614.55亿元)的比重为2.76%。其中法人单位实现增加值196.88亿元,占文化产业增加值的93.7%;个体经营户实现增加值13.16亿元,占6.3%。*6年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28.6%(按现价计算,下同),比地区生产总值增速高13.2个百分点。其中法人单位增长29.5%,个体工商户增长15.9%,均高出同期地区生产总值的现价增长速度。在法人单位中,经营性产业单位实现增加值178.27亿元,占全部法人单位增加值的90.5%;公益性事业单位实现增加值18.61亿元,占9.5%。与上年相比,经营性产业单位实现增加值所占比重同比提高了2.21个百分点,公益性事业单位实现的增加值所占比重同比降低了2.21个百分点。
(二)文化产业结构趋于合理,多元化投资主体已经形成
1.传统文化产业和新兴文化产业平稳增长,相关文化产业大幅增长。传统文化产业包括新闻服务、出版发行和版权服务、广播电影电视服务以及文化艺术服务等类别。*6年,传统文化产业吸纳从业人员9.23万人,实现增加值42.41亿元。与上年相比,从业人员增长4.5%,增加值增长9.9%;新兴文化产业包括以互联网信息为主的网络文化服务,以旅游、娱乐为主的文化休闲娱乐服务和以广告、会展、文化商务为主要内容的其他文化服务等类别。*6年,新兴文化产业共吸纳从业人员4.84万人,实现增加值20.82亿元。与上年相比,从业人员略有减少,但全年实现增加值增长16.7%;相关文化产业包括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活动,*6年,相关文化产业共吸纳从业人员34.97万人,实现增加值133.66亿元。与上年相比,从业人员增长11.6%,增加值增长39.8%。
*6年,传统文化产业、新兴文化产业和相关文化产业吸纳的从业人员之比为18.8:9.9:71.3,资产之比为24.3:19.3:56.4,营业收入之比为13.9:14.4:71.7,增加值之比为21.5:10.6:67.9。与上年相比,新兴文化产业在拥有资产和实现收入两个指标所占比重比上年提高2.1个百分点和4.6个百分点。相关文化产业在吸纳从业人员和实现增加值两个指标所占比重比上年提高1.8个百分点和5.0个百分点。而传统文化产业在这几个指标所占比重与上年相比均有所减少。表明*省文化产业中,新兴文化产业具有较强的生命力,而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活动在*省国民经济运行的贡献中占有优势份额。
2.经营性产业单位发展大大高于公益性事业单位发展。*6年,经营性产业单位与公益性事业单位吸纳从业人员比为92.3∶7.7,拥有资产比为87.5∶12.5,全年营业收入比为96.4∶3.6,实现增加值比为90.5∶9.5。说明文化产业已经不是传统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公共服务部门”。从具体行业看,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业的生产在文化产业国民经济运行中的贡献超过一半,*6年实现增加值123.30亿元,比上年增加34.41亿元。所占比重高达58.7%,比上年提高4.3个百分点;其次是出版发行和版权服务,有从业人员5.43万人,比上年增加0.18万人。拥有资产140.42亿元,比上年增加12.67亿元。实现增加值27.99亿元,比上年增加1.25亿元;新闻服务和网络文化服务的规模最小,从业人员分别只有831人和1310人。
3.文化领域不断开放,呈现多样化形态。*6年,在法人单位中,内资单位有1.24万个,占92.3%;港澳台商投资单位667个,占5.0%;外商投资单位370个,占2.8%。与上年对比,内资单位减少415家,所占比重减少0.6个百分点;港澳台商投资单位增加33个,所占比重增加0.4个百分点;外商投资单位增加29个,所占比重增加0.3个百分点。在全部文化产业单位中,内资单位实现增加值125.83亿元,占全部文化产业单位增加值的59.3%;港澳台商投资单位50.01亿元,占23.8%;外商投资单位34.21亿元,占16.3%。
(三)重点项目带动战略效果初显,一批文化骨干企业崭露头角
实施项目带动战略,以项目促进发展,效果初步显现。以*博物馆、中国闽台缘博物馆为代表的一批标志性文化重点工程建成并投入使用,*大剧院、昙石山博物馆等省级重点项目和各地重点项目开工建设,提高了*省城市群的文化品位,推动了*省文化设施建设迈向更高层次。*6年,全省共有219项重点建设项目,其中*大剧院、厦门园博园项目、莆田妈祖文化城项目等10项文化产业项目名列其中。在183个预备重点建设项目中,福州“三坊七巷”保护开发利用工程、莆仙戏大剧院等7个项目名列其中。在文化产品制造业中,年利润超过100万元的有461家,占11.2%,年销售收入超过*万元的有2578家,约占62.5%;在文化流通企业中,年利润超过100万元的有73家,占3.3%,年营业收入超过*万元的有943家,约占42.4%;在文化服务业中,年利润超过100万元的有117家,占1.9%,年销售收入超过*万元的有854家,约占13.8%。逐步形成了以*省广播影视集团、*日报报业集团、*新华发行集团、厦门广电集团、厦门日报社等一批文化产业龙头骨干企业,成为*省文化产业的领头羊。
二、*省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特点
(一)文化艺术成果丰硕
一是优秀作品不断涌现。*省以精品战略为导向,精心规划和组织各项艺术活动,促进文化艺术的全面繁荣。*6年8月份,*省歌仔戏《邵江海》获戏剧文学最高奖--剧本奖;10月份,*省选送的越剧《唐琬》获“*6中国越剧艺术节”金奖;5月份,漳州木偶剧团凭《大名府》《卖马闹府》《人偶同台》3个节目在第13届苏博蒂察国际儿童戏剧节夺得优秀表演奖。二是基层文化事业稳步发展。基层文化建设力度不断加大,阵地建设得到加强,队伍素质逐渐提高,农村文化生活日趋丰富,从城市到乡镇、从社区到农村,形式活跃的基层文化活动,多姿多彩的群众文化生活,让广大群众真正成为先进文化的受益者。*6年,全省共有各类艺术表演团体93个,剧场、影剧院69个,群众艺术馆10个,文化馆80个,公共图书馆86个,博物馆85个,文化系统各类艺术表演团体艺术演出1.26万场,观众1156.20万人次,剧场、影剧院演(映)出1.72万场次,全省以公共图书馆、文化(群艺)馆以及文化站等“二馆一站”为主体展开的社会文化网络基本成形。三是戏剧事业带来新机遇。*省号称戏剧大省、戏剧强省,是南戏发源地之一,剧种多达32种。*6年,在公布的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省有11项戏剧类项目入选,包括了*省五大剧种的闽剧、莆仙戏、梨园戏、高甲戏、歌仔戏,以及永安大腔戏、四平戏、泰宁梅林戏、闽西汉剧、寿宁北路戏、木偶戏等。到*6年底,全省有专业剧团93个,民间剧团765个。众多戏剧类项目入选“国遗”,将极大地推动*省戏剧事业的发展步伐。四是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得到有效应用。全省启动了面向广大城乡的“*文化信息网”工程建设,以省图书馆网络资源服务平台为基础建立全省文化信息网站,通过整合全省丰富的文化资源,利用宽带网和卫星通讯传送技术,将文字、图像、影视等多媒体信息传输到城市社区和农村乡镇的基层文化站点,向广大城乡群众提供文化、教育、科技、娱乐和各方面的信息服务。
(二)新闻出版发展良好
一是图书质量继续提高,品种大幅增加。据不完全统计,全年有130种图书在省级以上各类图书评选中获166个奖项,比上年多19种44个奖项。其中《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获“首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图书)奖”,《分子创伤学》获“首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图书)奖”提名奖。全年图书出版3002种,比上年增加59种。既出版了《海峡西岸的崛起》、《中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读本》等一批为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服务图书,也出版了近百种研究“三农”问题和农民“买得起、看得懂、用得上”读物。如:“新农民新农村”丛书、“农民工学技能”丛书等。既出版了《*新童谣》、《让高尚成为自然--爱国主义教育效果研究》等反映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心理健康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图书,又关注市场,掌握读者需求,出版了众多文化品位高、市场潜力大、读者反映好的畅销或常销品种。如《古文字构形学》、《编年体鲁迅著作全集》等。闽版图书的影响力有所扩大,市场占有率有所提高。二是报纸出版的各类指标增长较快。*省报纸出版紧紧把握舆论导向,既弘扬了社会主义主旋律,又突出服务性、知识性、娱乐性,各类指标平稳增长。*6年,*省报纸出版种数达59种,全年报纸出版总印数9.7亿份、总印张34.55亿印张,分别比上年增长10.2%和6.1%。三是期刊出版各类指标恢复性增长。*6年,*省有174种期刊,全年出版2902万册、总印张为12.74万千印张,平均每种期刊印数为16.68万册,分别比上年增加61万册、2902千印张、0.35万册。四是音像电子出版物高速增长。*6年全省6家音像出版社出版盒式音带63种、54.27万盒,分别比上年增长10.5%和21.0%,出版激光视盘606种、2151.90万张,分别比上年增长106.83%和511.35%;全省4家电子出版社共出版电子出版物43种、18.08万张,分别比上年增长230.8%和112.0%。
(三)广播电视实力增强
一是“村村通”工程取得新成效,网络覆盖面继续扩大。截止*6年底,全省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97.0%和98.1%,分别比上年提高0.04个和0.03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二是节目套数日益多元化。*6年全省广播节目有85套,电视节目有36套,与上年基本持平,比*0年分别增加13套和20套。三是有线电视联网取得新突破,截止*6年底,全省有线广播电视传输干线网络总长超过13万公里,全省有线电视用户数量突破450万户。四是广电行业的经济实力和竞争力将有新跃升。119米高的*广电中心主体工程已建好,现已进入装修阶段,预计于*8年3月建成,届时*省广电行业的经济实力和竞争力将有质的变化。
三、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文化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
文化服务业是文化产业的核心部分,主要包括新闻服务、出版发行和版权服务、广播电视电影服务、文化艺术服务、网络文化服务和文化娱乐休闲服务等行业。即包括传统文化产业,也包括新兴文化产业。其发展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地区文化产业发达与否的主要标志之一。近几年来,*省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一直位居全国前列,文化产品法人制造业*6年增加值增速高达38.7%。但相比之下,*省的文化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6年*省文化服务业实现增加值增速为12.0%,比文化产业制造业增速低26.7个百分点。面对当前群众文化消费大幅度增长,文化需求多样性、多层性、个性化的趋势,缺少高质量、高品位,切合文化市场需求的文化产品和服务。*6年*省文化服务业的增加值占全省法人单位文化产业增加值的比重只有32.1%,从业人员占28.7%,资产占43.6%。
(二)文化产业的经济总量较小,占GDP比重偏低
*6年,*省文化产业的增加值210.05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76%,比上年只提高0.27个百分点;其文化服务业(包括传统文化产业和新兴文化产业)的从业人员(14.08万人)与城镇单位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的在岗职工人数基本一致(13.97万人),但所创造的增加值(63.23亿元)只占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的11.8%(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6年的增加值为537.11亿元)。特别是反映改革开放后发展起来的新兴文化产业*6年的增加值仅20.82亿元,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只有0.27%,其增速虽比上年同期增长16.7%,但比文化产业的生产销售慢23.1个百分点。
(三)文化产业的结构性问题仍然突出
产业结构、地区结构、产能结构、市场结构、人才结构仍然不够合理,文化资源未能有效地得到挖掘利用。文化单位规模小、实力弱成为通病,低水平重复建设,低水平无序竞争现象仍然在相当程度上存在。从文化产业结构看,文化产业相关层所占比重及增速大大高于文化产业核心层和层。*6年*省文化产业相关层的增加值占全省法人单位文化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67.9%,增速高达39.8%,而文化产业核心层和层所占比重分别只有21.5%和10.6%,其增速分别比相关层低29.8个百分点和23.1个百分点;从文化产业集约化程度看,*6年全省文化产业法人单位达1.34万家,平均每个单位仅36人,资产约750万元;从区域分布上看,*省的文化产业主要集中在经济较为发达的福州、厦门、泉州三市,法人单位数占全省66.1%,实现的增加值占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的比重约为77.3%。而闽东、闽西、闽北的文化市场发展水平较低,文化产业相对落后。从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素质看,尖子人才匮乏,文化产业经营管理和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亟待提高。
(四)居民的文化消费较弱
*6年全省城乡居民人均文化教育娱乐消费支出分别仅占消费性支出的13.5%和10.4%。将教育消费剔除,城镇居民纯文化娱乐消费支出仅占7.0%,文化娱乐消费缺乏刚性,仍处于弹性系数较大的次要位置。人们没有主动花钱消费文化的观念,潜在的精神文化需求亟待唤醒后转化为现实购买力。根据国际经验,当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40%左右时,人们对文化消费的需求会迅速增长。*6年*省人均GDP达到21471元,折合美元已超过2500美元,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39.1%,文化消费潜力很大。但文化市场还存在供需缺口,多元文化消费需求没有得到全面关照,文化产品、文化服务定位及功能单一,与居民的多维文化消费预期产生较大落差。
(五)投入不足,机制落后
近年来,*省各级政府在文化建设上投入了大量资金,但总的来说还有很大缺口和历史欠账,使投入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主要表现为:公益性的文化基础设施薄弱,特别是县及乡镇的三馆一站建设还有不少历史积欠;维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的基本运行经费不足;为城乡群众提供免费服务的一些重点文化工程缺乏相应的资金保障。从文化系统自身的因素来看,则是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与事业发展的要求尚不协调,不少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运行机制落后,一些艺术生产和公共文化服务游离于社会、经济的实际发展与需求之外,因而长期缺乏活力。
四、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进一步发展文化产业
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首先还是要提高认识。要知道在现代社会发展中,文化作为商品和服务进入市场,具有越来越大的经济价值,在国民经济中已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有关人士认为,中国文化产业在全球化竞争中脱颖而出之日,就是中国先进文化全面走向世界之时;其次,要加强领导。要充分发挥政府在发展文化产业上的作用。文化体制改革和管理的根本目标是增强文化事业活力,壮大文化产业实力,提高文化综合竞争力。政府是公共文化产品的提供和文化服务的统筹者,既要发挥市场经济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又要弥补和抑制市场调节的消极作用。要继续完善文化产业政策,系统地制定和健全市场运行规则和法规制度,大力整顿和规范文化市场秩序;第三,发展文化产业还要处理好传统优秀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关系,传统优秀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精神支撑。因此,在大力加强现代先进文化建设的同时,要十分重视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并在继承中创新,让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在新时代进步发扬光大。
(二)进一步提升文化产业综合实力
一是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科学规划、集中力量在全省建成一批特色鲜明、功能完备、层次分明的重点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新建一批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科技馆、档案馆和青少年活动场所等公益性文化场所。到2010年,全省实现县县有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100%的乡镇(街道)有文化中心或文化站,60%以上的社区和建制村有文化室(文化俱乐部)。继续推进*大剧院、*广播电视中心大楼、昙石山遗址保护和博物馆、以及中国闽台缘博物馆等在建工程建设。适时推动省少儿图书馆新馆、省美术馆新馆、*海峡出版综合大楼、*省档案局新馆、省艺术馆新馆等建设项目。二是围绕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和构建海峡两岸旅游区的目标,重点开发富有*省特色的绿色、红色和文化旅游资源,把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产业优势,提升*省旅游综合竞争力。要加强重点旅游区开发,创建一批有特色、有影响、有市场、有效益的旅游经济区和旅游精品,延伸旅游产业链,新建一批旅游产业集群区块。完善、提升十大旅游品牌,培育、推出十条精品线路;完善、培育15个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县);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部署,培育建设50个旅游小城镇;推出50家国家级、省级工农业旅游示范点;提升、推出50个国家A级旅游区,其中5A级旅游区争取突破5个。
(三)进一步拓展文化产业发展领域
一是加强*省特色文化建设,弘扬传统文化。加强文物保护工程和历史文化设施建设。建设一批历史文化名城(镇、村),加快福州“三坊七巷”历史文化保护工程、厦门海峡艺术中心、闽南文化生态区、地方剧表演场所等项目建设。二是着力建设一批公共文化重点工程,优先安排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文化建设项目,推进农村电影“2131”工程,基本实现全省农村每村每月放一场电影;加强社区和乡镇综合文化站(室)建设,基本实现全省乡镇都建有综合文化站;大力推进以农村为重点的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基本实现乡镇及大部分建制村有共享网点;加强全省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推进“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基本实现文化遗产保护责任制落实到位。三是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充分发挥*省民营经济和吸引外资、台资的优势,鼓励和支持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特别是在政策允许进入的出版物分销、有线电视接入网、影视节目制作和销售、电影放映、文艺表演团体和演出场所等领域,吸引非公有资本或参加国有文化企业的股份制改造、或兴办文化企业,加快*省文化产业发展。
(四)进一步统筹区域发展
要坚持“以工哺农、以城带乡”,在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和新增文化资源配置上重点向内地山区和农村倾斜,使城乡之间和区域之间文化领域方面的差距逐渐缩小。一要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步伐,逐步扭转城乡差距过大并不断扩大的局面,提高农民收入,逐步改变目前城乡居民平均收入和消费差距相差大的状况。二要加大农村文化建设,提升农民素质。强化乡镇文化站建设,扶持乡镇的无房文化站和面积不达标文化站建设,新建500座,力争实现100%乡镇拥有一座具备展览展示、科技培训、书刊阅览、农村信息共享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文化站,。加强加快“村村通”工程建设,进一步改善农村广播电视网。基本实现全省20户以上已通电自然村通广播电视,完成全省广播电视高山发射转播台(站)设备和基础设施的更新改造,完成村村通模拟卫星电视接收机改数字卫星接收机的工作。采用有线、无线、卫星等多种技术手段,努力扩大广播电视覆盖面,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97.5%和98.5%以上。实施农村电影放映工程,新建或改造农村数字固定放映点80个、流动放映点80个,实现“每村每个月放映一场电影”的目标。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全省扶持建立30个“共享工程示范区、县”,400个乡镇(街道)共享工程服务站点、5000个文化资源共享工程村服务点。
(五)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
[中图分类号]G12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7)14-0031-04
一、甘肃演艺产业联动发展的现状
随着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为代表的国家级平台的顺利搭建,甘肃演艺产业加入文化发展的快车道,演艺产业借助旅游、节庆、会展等品牌效应形成联动,成为甘肃文化走出去的重要窗口和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重要支撑。目前,甘肃演艺产业联动实现了多元化立体发展,初步形成了几大特点:演艺市场营销整合,提升宣传推介整体效益;高科技打造实景演出,培育发展旅游新业态;一批地方演艺项目厚积薄发,高位推进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形成以甘肃大剧院演出为主的演艺产业全链条建设,开创“央地合作”文化建设模式;注重会展对演艺产业的促进和对演艺市场的开拓,推动了业态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增强了甘肃演艺产业联动所带来互融共进、互利共赢的叠加效应。
目前,甘肃演艺产业联动发展存在制约因素主要有:首先,文化产业项目策划运营能力弱,演艺文化与市场消费耦合不够,没有形成较好的赢利模式,完善市场联动体系的动力不足。其次,对甘肃文化的多样性挖掘不够,演艺作品的原创水平亟待提升,甘肃文化资源向演艺产业的转移率与发达省份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旅游演艺在国内旅游市场上的知名度还不是很高,其核心竞争力有待提高。第三,演艺文化的商品开发程度低,项目产业链条短,演艺产业盈利手段比较单一,艺术培训产业链亟待开发。第四,从人才结构来看,复合型的文化经营管理人才以及高精专的文化专业技术人才严重匮乏,文化产业人才队伍跟不上高速发展的形势需要。最后,财力扶持机制和优化产业环境等方面仍面临严峻挑战。主要包括:由于资金投入不足,特别是中小文化企业贷款难、融资难的问题突出存在,使得地方演艺联动发展在开展跨地区战略合作、打造外向型文化企业方面能力欠缺;演艺与相关产业联动发展中还存在资源整合统筹不够、多头管理、各自为政、难以形成统一产品等方面的制约性因素;国有演出院团改革不彻底、综合监管机制不到位等诸多问题,进而影响了甘肃产业联动的可持续发展。
二、甘肃演艺产业联动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培育演艺市场主体,增强联动发展方面
1.加强产业联动的布局和顶层设计,进一步提高演艺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第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进一步激发内部活力,推动文化企业规模化、集团化、信息化发展,支持开展跨地区战略合作,打造外向型的演艺文化龙头企业,进一步提高演艺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第二,围绕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总体布局,认真谋划、储备、实施一批重大演艺产业联动项目带动战略。以z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等重大节庆会展活动为契机,打造重点演艺产业园区,加快优秀剧目创业孵化基地建设,提高演艺产业附加值,进一步创新演艺与旅游、节庆、会展等产业的商业模式,打造甘肃演艺产业的航母。
第三,纵深推进演艺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加快业态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围绕农耕食文化活态传承、陇东南中医药养生旅游保健、大景区、河西五市旅游联动、兰州都市文化产业区、天水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区、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智慧城市建设、泾川大云寺佛教文化园等重大项目带动战略,创作集人文历史、自然风光、民俗风情、休闲养生于一体的旅游驻场演艺项目,发挥旅游演艺的联动功能。
第四,加强演艺业与文化创意产业的深度融合,在演艺产品创意设计和商业模式创新上,将文化创意元素渗透到传统演艺产品中去,赋予主题公园、旅游节庆和旅游演艺活动丰富的创意内涵,推进演艺与消费者、演艺与相关产业的联动,提升演艺产品的供给能力。
2.以文化资源挖掘与精神内涵开发为向导,打造甘肃演艺核心品牌
第一,演艺内容须突出文化主题,以弘扬丝绸之路精神、助推“一带一路”建设为宗旨,彰显丝路文化、敦煌文化的多元性、包容性和开放性,寻找甘肃地域特色符号以及与世界接轨的共同符号,开启新时代的人文精神建设,阐释中国的民族观、文化观和价值观。
第二,演艺题材应注重挖掘三大文化源。一是开发文化遗产,依托世界文化遗产点、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和馆藏文物、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对外影响力,打响“敦煌”“丝路”等演艺品牌。二是开发地方特色,发挥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和甘肃历史文化名城的品牌效应,挖掘各地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展现一批具有甘肃烙印和人文情怀的演艺产品。三是开发民族特色,深入采集各少数民族素材,通过多种表演形式,传承发展优秀民族文化。只有不断强化对文化源的研发能力、原创能力和打造精品的能力,才能建立甘肃文化符号的演艺品牌。
第三,演艺要强调多元化,不一定要大而全的产品,要以特色化剧场定位,通过准确评估和合理定位,才能提供对路的演艺产品。演艺产品只有触动时代脉搏、雅俗共赏,以艺术感染人、以质量吸引人、以品牌信服人,才能获得良好的口碑和溢出效应,而不是一阵的跟风、作秀和迎合。
3.创建演艺品牌示范基地,加快促进甘肃演艺产业联动发展
为了培育演艺产业融合市场主体,把打造具有甘肃特色的“演艺品牌”作为演艺产业发展的战略重点,挖掘地方演艺资源优势,加快优秀剧目创业孵化基地建设,形成特色化的演艺产业联动运作模式,进一步开拓演艺市场。
第一,建立兰州演艺联动中心,增强西部地区演出实力。立足省会城市特点,发挥兰州都市文化产业区的优势,以兰州演艺产业的关联带动作用,构建多层次演艺产业链,促进城市整体转型。以兰州文化旅游景区为入口,植入文化创意开发旅游商品,以黄河文化、丝路文化、生态文化、红色文化和民族宗教文化为重点,延伸文化旅游产业链条,打造出具有演艺特色的旅游景区。2016年,兰州大剧院国家舞台精品剧生产基地开建,借此契机,充分发挥兰州演艺集团的主力军作用,加快兰州的优秀剧目创业孵化基地建设,把兰州打造成国家级舞台艺术精品生产基地、中国秦腔发展基地和推广普及高雅艺术的平台、西部区域中心城市演艺平台,使之成为全国著名的演艺之都,对全省乃至西部演艺产业联动的辐射带动作用,增强西部地区的文艺演出实力。
第二,策动与提升本地文化源,打响民族地区演艺知名度。文化源被认为是具有特殊内涵和意义的文化标志,是一个地域、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独特文化的体现。文化源的探索与发现、策划与提升,是成功运作演艺品牌的根基。甘肃省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现有55个少数民族,民族文化丰厚多姿,是一块亟待挖掘的演艺宝藏。精心策划、开发民族文化资源形成原生态特色的演艺基地,创作一批内涵丰富、类型多样的民族文化演艺剧目,打造民族演艺金字品牌,使之成为独立景区、景点文化的聚焦点和经济的增长点。2016年,甘南成为甘肃省首个全域旅游创建州,可以借助“九色甘南香巴拉旅游艺术节”,打造纯藏族大型歌舞乐驻场演出,注重现代科技与民族传统的有机结合,对灯光、舞美、服装等外部要素进行包装、烘托,强化歌与舞的艺术表现力,使之成为全景式展示甘南藏民族文化艺术的舞台精品。通过创建“九色甘南香巴拉” 旅游演艺品牌基地,进一步提升甘肃省民族演艺产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目前,这种张扬本土个性和民族文化特色的旅游演艺,在国内旅游市场格局中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4.建立专业队伍,为演艺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积蓄力量
人才是演艺产业联动发展的关键,一个演艺品牌是策划人、创作人、投资人不可或缺的文化动力和智慧资源,打造培育演艺人才队伍必将是一个长期持续的工程。一是扶持和鼓励省内相关行业和文化产业园区、重点文化企业与省内高校共同建立人才培养基地,形成互动格局。二是选派演艺产业和文化创意专业人才赴国内外学习,着力为基层培养文化人才,提高演艺从业者的文化素养和职业水平。三是创设宽松自由的人才联动社会环境,推动演艺人才扶持计划,打破体制壁垒,注重培养造就和引进创新人才、策划人才、外向型人才和网络科技人才以及职业经理人,实施海外高端文化创意人才引智计划,健全人才使用、流动、评价和激励机制,为产业深度融合提供智力支持和法律保障。
(二)演艺产业联动的经营模式方面
推动演艺与相关产业联动发展,要注重培育演艺投资和消费热点,特别是在培育产业融合、完善产业要素、开拓客源市场、传播文化价值等方面集中发力,形成完善的演艺产业链。因此,通过探索建立固定的演艺模式,提升演艺产品的人文内涵和品牌吸引力,增加演艺品牌化的渠道,进一步促进演艺业联动的合作共赢。
1.建立小剧场联动发展模式
近年来,兰州市相继涌现出以圣贤雅轩、德艺坊、快乐兰州相声茶社、花儿剧社等为代表的诸多小剧场,这些小剧场已成为市民、旅游者消遣休闲的新选择,随着小剧场影响力的逐步扩大,逐渐成为一张新的城市文化名片。但小剧场还面临着很多环境的制约和自身欠缺“造血机能”的诸多问题,严重影响了小剧场在全市演艺产业一席之地的发展壮大。为了促进小剧场演艺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协调发展,政府需对小剧场演艺公司进行必要扶持,打造示范性小剧场,制定优惠政策,扶持小剧场进行优秀剧目创作。为了扩大小剧场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可从小剧场购买优秀演艺节目,用于公益性展演或在有关网站提供点击播放,推动其产业结构的“创意转向”。小剧场是面向大众、走向市场的生力军,它增加了兰州的娱乐氛围和与游客的互动体验,促进了演艺形式与旅游产业的多元化l展,使演艺产业更具活力和创造力,是保持甘肃旅游演艺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2.建立演艺流通市场新平台模式
随着甘肃演艺日趋成熟,为了进一步增强演艺与会展产业的联动作用,凸显甘肃省演艺产业的丰硕成果,甘肃省应积极筹备成立国家级的“甘肃演艺产业博览会”,打造这一演艺产业的盛会,将充分发挥展会的市场性、产业性、参与性,为甘肃省演艺在培育演艺剧目、剧本交易新途径、拓展演艺拍品的种类等方面搭建流通新平台,为演艺产业的合作发展赢来商机,从而推动演艺与旅游、演艺与科技、演艺与金融相结合。甘肃演博会作为与全国演艺同行交流的载体和创造合作发展机遇的重要平台,必将进一步彰显甘肃戏剧大省地位,提高甘肃省文化对外的传播能力,成为引领甘肃省演艺产业联动的一张响亮品牌。
3.建立演艺产业链各环节的联动模式
演艺产业链是指集制作、舞台设备、舞台美术、演出、票务、剧场经营、经纪、艺术培训、衍生产品开发等多个环节为一体、紧密衔接、相互协作的产业链条。目前,应积极探索演艺产业链各环节的联动模式,旨在把传统的文化品牌与当代的传媒理念相对接,不断完善产品体系,充分发挥演艺链的聚集作用,加快形成演艺产业发展的规模优势和新动能,开创演艺产业发展的新格局。
建立演出制作的联动模式。大力拓展演出题材,一些已经被市场认可的文学艺术形式,比如具有甘肃文化元素和地域特征的图书、影视剧、动漫等作品,可改编为舞台剧、戏剧,通过商业化的市场运作,进行有效的宣传推广,把原有媒介受众转化为剧场观众,从而拓展观众人群,开辟演艺市场的新空间。
建立演艺设备行业的联动模式。对大型的文体装备产业公司进行“跨界整合”,打造演艺全产业链,丰富与提升公司的业务组成与收入结构,参与产业链上游的规划、创意、节目制作(或投资舞台剧、参与IP开发)与下游的场馆运营、经纪、票务等,逐步从演出市场中的“中介”转变为强势力量。
建立演出联动模式。演出是演艺产业链的核心环节,演艺企业需依托优质内容资源加速产业拓展,把互联网演艺行业作为平台型的商业模式是演出联动的有效途径之一。探索演艺产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新路子,利用视频直播优势,尝试采用“现场直播+付费直播”模式,打破时空限制,推动演出消费升级,扭转传统演艺“小众”“规模化弱”的发展趋势。此外,为盘活甘肃省演艺存量资源,将演艺资源与网络剧场、艺术教育等深度融合,启动舞台艺术视频剧场平台,话剧、舞剧、歌剧、地方戏曲、杂技等多个艺术门类舞台艺术作品可搬上互联网,让优质的演艺资源得到再提升,实现实体剧院向全媒体剧院的跨越,从而提高甘肃省演艺知名度。
建立剧场多元化营销模式。以“互联网+演艺”模式进行市场营销,建立以演出、票务和活动为产品主轴,创造全新的社交网站结合电子商务的模式,实现演出产业链的全新升级,把甘肃省剧院官网打造成行业里的规模领先企业。以甘肃大剧院为龙头,借助“互联网+”的平台,面向全国,营建大型全国连锁营销企业,打造“演出行业淘宝”。首先在兰州之外的城市布局,设立分支机构经营演出。其次,利用甘肃大剧院官网,大力开拓上游的优质演出项目资源,与内地及港澳台的主要演出团体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在未来实现全球采购剧目的布局,打造符合自己的国际化演艺联动的模式,让优秀舞台剧目不断登上世界最高端演出舞台,实现真正意义的甘肃演艺的世界大巡演。
建立艺术培训的联动模式。目前,甘肃省艺术培训行业发展潜力巨大,集中省内艺术表演和培训方面的优势资源,以弘扬甘肃本土艺术为本,开展器乐、声乐、舞蹈、戏曲、美术、音乐素养等方面的艺术培训,加强培养甘肃省稀有的、具有代表性的曲种、舞种人才。同时在艺术培训的新理念、新模式、新教材等方面展开研发,开发多元化艺术教育,倾力打造全省一流的艺术培训连锁经营品牌,使之成为国内的艺术培训市场高地。
(三)旅游演艺市场的多维开拓方面
旅游演艺是从旅游者的角度出发,依托著名旅游景区景点,表现地域文化背景,注重体验性和参与性的主题商业表演活动。旅游演出是产业化程度最高的演出领域,1982年西安推出的《仿唐乐舞》是国内最早的旅游演艺雏形。目前,我国已经出现了实景演出模式、主题公园模式、旅游舞台表演模式等多种相对成熟的产业化模式。甘肃旅游资源的富集程度居全国第二,这些丰富的文化类型为旅游发展奠定了基础,也为演艺、区域文化和旅游文化的进一步深度融合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1.把演艺节目引进到核心旅游景区,增强演艺产品的多元化和体验的丰富性
《甘肃丝绸之路经济经济带建设大景区总体规划纲要》于2014年12月正式,根据规划,到2020年建成百里黄河风情线―锦绣丝路园、敦煌莫高窟―月牙泉、拉卜楞寺―桑科草原等20个大景区。甘肃省演艺借此平台,积极探索演艺产业多元化经营,把文化演艺节目引进到核心旅游景区,有效提升旅游与演艺两大产业的质量和效益。
首先,以旅游精品景区为核心,周边知名景区为辅,大景区为抓手,优化整合联动线路体系,不断扩演艺活动外延,将旅游线路产品开发和演艺活动结合起来,共同策划和宣传推介,打响“精品丝路・绚丽甘肃”旅游品牌,开发具有地域特色的演艺剧目、实景演出进景区、饭店、剧场和农家园,以此提升旅游的文化内涵和产品附加值,提高旅游产品的生命力和吸引力。
其次,培育发展旅游新业态,推动观光旅游向休闲旅游转变,从景点旅游模式向“全域旅游”成功转型。加快演艺与相关产业协同发展,把旅游节会作为平台,打造自然景区戏剧节、音乐节和旅游演艺,围绕观光、休闲、体验等文化消费需求,打造旅游驻场演出,采取“景区+旅游演艺”“主题公园+旅游演艺”等商业运作模式,把实景演出包装为知名旅游商品,推动演艺形式与内容更加丰富、多元化,使各具特色的演艺活动成为吸引不同游客群体走向甘肃。
2.联手开展赴外营销,促进演艺资源跨界整合发展
目前甘肃省已牵头成立了丝绸之路旅游推广联盟,并先后加入了长城旅游推广联盟、黄河旅游推广联盟、青藏铁路沿线旅游推广联盟和甘琼旅游营销联盟,在积极利用这些区域旅游合作平台的同时,共同开发高端旅游演艺产业项目,实现优势互补,市场共享,推进品牌共塑、产品共建、线路互联、市场互动的区域旅游演艺一体化,在区域联动与合作的基础上,以共同的线路和产品为纽带,联手开展赴外营销,共同开拓境内外的旅游演艺市场。只有通过整合演艺行业资源形成区域发展生态,促进演艺资源跨界整合发展,使大演艺生态逐步形成,才能在日趋激烈的旅游演艺市场竞争中聚力制胜。
3.延长旅游业产业链,提升景区文化内涵
首先,成功的旅游演出可以实现当地旅游产业链的升级与延伸。大型旅游演出多集中在著名旅游城市或景点,景点依然是有限的,S着丝绸之路成功申遗,敦煌西线景区成为旅游热点,玉门关、雅丹国家地质公园景区游客不断增长,可在甘肃世界文化遗产点上开辟战线,创造更大的旅游演出市场,让演出市场和文化景点形成更多有效的互动。同时,建立快捷的旅游交通系统,在实景剧场周边建立较为便利的住宿、饮食和演出纪念品购物载体,这些配套产业链的完善将进一步推进演出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加大实施甘肃旅游演艺商品品牌建设工程,创新开发旅游文化商品,依托品牌进行多媒体、新业态的整体开发,打造演艺自己形象的IP、开拓其在影视、动漫、服饰、音乐剧、出版物、玩具、食品、教育、日用品、电子类产品等一系列消费品衍生品产业链,提升文化内涵和附加值,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4.建全推广营销体系,扩大演艺品牌知名度
壮大专业营销团队,建立系统而有针对性的品牌推广体系。除了在旅行中介结构、酒店等有票务出售,还应建立便捷的线上购票系统;建立全方位的营销系统,在政府的官方营销形式基础上,进一步通过第三方、推介会等手段对剧目进行全方位的推送。
(四)建立文化交流平台和法制保障方面
1.构筑多边文化交流传播平台,实现演艺效应的叠加提升
第一,充分利用新闻媒体的互交性,为扶持地方演艺节目搭建平台,进行电视大奖赛,开办电视栏目,以网络、智能手机等新媒体为载体,发挥微博、微信等传播形式的优势,为演艺拓展渠道,传播价值,建立新型媒介文化窗口。
第二,以“一带一路”建设为机遇,甘肃省的演出经纪公司需大力拓展海外市场,与国际一流创作团队合作,打造面向国际市场的文化品牌,充分借鉴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探索成熟的“联合造船”“借船出海”等方式走向世界,拓宽演艺产品对外的文化宣传渠道,使更多甘肃演艺产品走出国门。
第三,畅通市场反馈和处理机制,增加与观众的互动,面对一些演艺热点、难点等反馈问题能及时作出解决对策,优化调整,保持旅游演艺的生命力和新鲜度。通过搭建演艺节目与观众的对话平台,对节目进行不断创新改版,实现演艺产品的提升。
2.优化演艺联动环境,完善市场运作机制
第一,优化演艺产业联动的发展环境,进一步明晰和靠实各责任部门的工作职责,在产业各部门之间形成联席会议、综合执法检查等长效监管机制,加大文化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力度,使文化产业健康繁荣发展。
第二,建立文化与金融长效对接机制,创设产业融合投融资平台,建立健全融资担保体系,鼓励各类社会机构以多种形式参与产业融合的融资担保,打造多主体产业融合担保体系,加强产业融合项目的监督引导,引导产业融合向纵深推进。
第三,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为演艺产业提供知识产权登记、、展示、保护、交易等综合服务,完善演艺产品价值评估及产权交易机制,为演艺业和其他产业的渗透、交叉和融合提供法律保障。
总之,在“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中,立足文化资源和丝绸之路经济带区位优势,甘肃演艺产业联动将加快整合全省演艺资源,激活和带动省内外演艺市场,为传统演艺业转型升级注入强劲动力,推动甘肃省演艺产业发展向国际化、高端化、专业化、差异化目标迈进,在扩大甘肃文化影响力的同时,使甘肃演艺产联动业取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