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高校教育评估

高校教育评估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7-13 09:24:21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高校教育评估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高校教育评估

篇1

高校教育活动的每个环节,无论是教学环节或者科研以及招生、就业等各个方面,都离不开资金活动。从广义上说,高等教育的实质也是一种经济活动,其产生的经济效益综合表现为社会效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走向起着推动和促进作用。细分高校教育体系中的各种资源要素,通过系统的评估体系构建和边际效应分析,为高等教育的经济管理效能提升提供可行途径。

一、人力资源指标评估体系

在高校教育经济活动中,人力资源是一个动态的指标体系,它与从事高校教育工作的教师能动性和社会性有密切关系。与其他类型资源相比,人力资源具有再生性和生物性,在经济活动中受个人思想意识支配,因此,这个指标体系的参照作用是相对的。从评估内容来看,高校人力资源指标包括绝对指标和相对指标。其中,教职工人数以及任职教师构成情况、教师学历构成层次以及职称情况、专兼职比例等属绝对指标。相对指标主要是指建立在参数比较基础上的构成比,如教职工总数与在校学生总数之比、专职教师总数与专职管理人数之比、任课教师与在校学生之比以及高职称教师与在校学生之比、规定教师人数与现有教师人数之比、规定师生数与实际师生数之比。在评估体系中,这项比率称为人力资源利用率,当利用率低于1时,则说明人力资源利用不足,可加大利用力度。当比率高于1时,则表明人力资源不足,不能满足正常教育活动所需。人力资源表现在经济活动中的指标主要有教学质量指标、人均科研经费指标以及人均科研成果指标,其中教学质量指标等于学生数、合格毕业率以及就业率的乘积与专职教师数之间的比率,反映了人力资源在经济活动中的投入产出效能。

二、财力资源指标评估体系

财力资源以货币形式存在,涉及到高校教学活动和经济活动的每个层面,是高校正常运行的重要保障。高校财政支出的主要去向包括校园基建以及教育项目建设,其中的教育项目建设包括教育人员经费和科研经费以及教育公用经费。财力资源的指标体系主要以对比性的指标为主,包括经费增长指标和基建投资人均指标及基建投资占事业费指标以及经费结构率、教师科研经费平均数与教职工人均基金指标等。其中,经费增长率表现为本年度经费总额与上年度经费总额之差与上年度经费总额之间的比率,这是一个反映经费动态变化的指标,与学生增长率相结合,可以评估校方财力状况,为建设投资提供参考;经费结构率具化为职工经费比率、教学业务费比率以及设备费用比率等,经费支出合理性评估以此为依据;科研经费平均数是反映校方科研经费总额与教师总人数之间比率的指标,是评估高校教育中科研能力的指标;教职工人均基金指标是经济效益的间接性指标。

三、物力资源指标评估体系

高校物力资源是一切以物质形式存在的高校资源,包括校舍建筑以及土地、运动场所和设施以及各类固定资产;原材料和各种仪器、易耗品以及日常用品等,涉及到日常教学活动所需的各类物资,都属于物力资源范畴。在高校物资管理中,常见的物力资源不足和浪费现象并存,主要表现为物力资源使用不当利用不全面或者物力资源配置不当。物力资源指标评估体系包括固定资产学生人均占有额度、人均占有公共资源量、人均住宿指数以及物力资源利用率指标等。相对于学生人均占有物力资源量的指标,利用率指标更能体现出物力资源在高校经济活动中的作用,其指标体系可以细化为年物力资源利用率、固定资产利用率、易耗品利用率、材料利用率,以及校舍利用率、教室、图书馆、运动场所、设施利用率等等,其指标主要表现为以各种物力资源实际使用量与总量之间的比率,当比率数值接近1时,可评估该项物力资源在教育经济活动中使用率较高;小于1则说明利用不够,大于1则表明资源配置短缺,不能满足正常活动所需。

四、信息化效益指标评估体系

篇2

NETS-T-2008与NETG•THE指标项的对比分析

NETG•THE共有三级指标,NETS-T-2008只有两级指标。因此,要进行NETG•THE与NETS-T-2008的指标项对比,首先选取NETG•THE的一级、二级指标与NETS-T-2008进行对等分析。根据NETG•THE与NETS-T-2008能力维度的相似性和对等关系,本文将NETG•THE与NETS-T-2008的对应内容做了排列与对比,1.意识与责任(1)指标项对比分析:NETG•THE中的基础部分“意识与责任”中的“意识”,在NETS-T-2008中基本没有体现。这是由于美国的教育信息化程度较高,“对于NETS-T-2008而言,我们假设每一位教师已经认识到技术的重要性及其对教学的变革作用。”而“意识与责任”中的“责任”部分,在NETS-T-2008中更加强化,强调了知识产权、责任感及全球意识。“运用数字化时代的交流和协作工具促进全球意识”体现了Web2.0的全球化协作的特点。全球的学生、教师都可以借助Wiki、SNS等社会性软件针对共同感兴趣的主题展开全球协作。(2)对建构基于Web2.0的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评价指标项的启示启示一:NETS-T-2008中并没有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改进教学、开展自我发展的意识部分,这是由美国教育的高度信息化所决定的。教师、学生、管理人员已经将信息技术作为日常学习、工作、生活的一部分。从信息生态的角度来看,是已达到了信息技术在教育中应用的生态融合期,其所关注的焦点是如何利用技术促进教师及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我国,经过近年来高校教育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升,高校教师对教育技术的认识与态度也有所提升。这一点在近年来我国研究人员开展的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调查中有所体现。如针对江苏省20多所高校教师开展的调查研究显示,50.7%的教师认为教育技术对教学活动的开展非常重要,46.1%的教师认为比较重要[4]。这说明我国大部分高校教师具备了应用教育技术的意识,但离将其从教师教育技术能力评价指标中去除还有很长的距离。因此,在本文建构基于Web2.0的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评价指标中“意识”部分仍然需要保留,但可对NETG•THE中该维度的三级指标做适当的整合。启示二:NETS-T-2008中对“提倡和教授安全、合法和符合道德,规范地使用数字化信息技术”“提升自身在数字化时代运用信息技术的礼仪和社会交往的责任感”的强调更符合Web2.0环境中的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在Web2.0环境中,人人都可以成为教育资源的者[5],学生也可以通过教育信息及资源变为教育传播过程中的主体。学生的这种角色转变,使得其在发挥个体主动性的过程中出现传播失范的现象[6]。因此,在本文建构的基于Web2.0的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评价指标中,要着重强调教师促进学生在利用社会性软件信息时的道德意识与责任感。启示三:基于Web2.0的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评价指标中要突出全球协作的特征,将教师本身的全球协作意识及促进学生的全球化发展纳入指标体系中。2.知识与技能(1)指标项对比分析:NETS-T-2008中并没有明确提出教师需要掌握的知识与技能,而是强调教师“运用其学科知识,通过教学、学习和技术增强自身在面对面和虚拟学习环境中促进学生学习、激发学生创意与创新能力的经验”。因此,知识与技能只是教师促进学生学习的因素之一,不能过于强化知识与技能在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结构中的比重。(2)对建构基于Web2.0的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评价指标项的启示NETG•THE列出了教师需要掌握的多种知识与技能,覆盖了教师教学、工作中可能用到的多种知识与技能。然而,该维度中提及的教育技术基本理论、教学设计模式、信息技术工具等大量的内容,对于高校的学科教师而言会成为教学任务外的额外负担。对于高校学科教师而言,真正重要的是这些教育技术理论、教学设计模式、信息技术工具方法什么时候用、怎么用的问题。如,在对高校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进行评价时,教师准确描述某种教育技术基本理论远不如他知道在什么条件下应用该理论重要。因此,本文进行基于Web2.0的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评价指标建构时,酌情弱化知识与技能部分的指标项,强调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工具,特别是Web2.0工具解决教学、工作中实际问题的能力。3.教学设计、实施与评价(1)指标项对比分析:NETG•THE中的“设计与实施”“教学评价”两部分对应于NETS-T-2008中的“设计、开发数字化时代的学习经验与评估工具”。将设计、实施与评价三部分连贯起来,较符合教学实践的习惯,更具有可操作性。NETS-T-2008更强调学生个性化,如“为学生定制个性化的学习活动,以适应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风格、学习策略和不同层次的数字化工具与资源的使用水平”,充分体现了人本主义的精神。(2)对建构基于Web2.0的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评价指标项的启示启示一:由于设计、实施、评价三者的逻辑连贯性,本文参照NETS-T-2008的做法,将NETG•THE中的“设计与实施”与“教学评价”整合为一个一级指标。同时,在借鉴NETS-T-2008,在“能够设计并实施有效的教学活动”中突出强调为学生个性化服务的思想,增加教师根据学生学习风格、数字化工具使用水平设计教学活动的能力。这也符合Web2.0时代个性化的核心特征。启示二:Web2.0环境中,学生的学习过程具有很强的参与性、互动性,教师要“能够开发技术化的学习环境,能够使他们自主设定学习目标、管理学习和评估学习过程,最终成为积极的参与者”。启示三:具有“可读可写”特性的Web2.0可以用来记录学习全过程,其中包括学习者自身的创作内容、资源的链接、文档、图片、声音及视频,还有其他人对这些内容的评论[7]。因此,基于Web2.0的教学环境中,教师要具备对Web2.0工具中记录的学生学习过程进行过程性评价的能力,并以过程性评价的反馈促进教学。因此,可以在“能够对教学活动过程进行合理的评价、反思与调整”的三级指标中突出对Web2.0环境中记录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4.科研与创新(1)指标项对比分析:“科研与创新”部分着重强调高校教师使用数字化资源与技术提升科研的能力,这一点在NETS-T-2008中“树立数字化时代学习与工作的典范”维度中有所体现,如“能够有效运用现有的和新兴的数字化工具和资源,以支持自身的研究和学习”。(2)对建构基于Web2.0的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评价指标项的启示NETG•THE将科研与创新作为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一个维度,充分体现了高校教师的科研特征。高校教师投入工作,一方面是维持巩固生活、满足社会尊重的需要,一方面是追求自我实现的目标,期盼工作能促进自我成长和发展[8]。科研只是高校教师数字化学习与工作的内容之一。因此,本文将该维度扩充为“科研、创新与自我发展”,将高校教师的科研部分作为其二级指标。5.参与专业发展、提升领导力“参与专业发展、提升领导力”是NETS-T-2008有的内容,在NETG•THE中基本没有体现,强调的是教师提升领导力、为社会服务。这一点,在我国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中暂未涉及。但其中的“能够参与区域性和全球化的学习共同体以探究技术的创造性应用,进而促进学生学习”及“能够定期评价和反思当前的研究和专业实践,从而有效地使用已有的和新兴的数字化工具和资源支持学生的学习”可以纳入我国的NETG•THE中,作为教师利用信息技术促进个人发展的指标项。

篇3

一、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在迎评工作的重要性

近年来,教育部按照“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原则,逐步开展了全国高等院校的办学水平评估工作,其主要任务是对高校教学基础设施、师资队伍、管理水平、教学质量进行综合性的评估。图书馆作为为教学、科研服务的重要部门,自然也在评估之列。面对评估,图书馆都会经历一个自我审视、改革发展的过程,在迎接挑战的同时,也赢得了发展的机遇。图书馆能否在评估中过关,能否取得好的成绩,关系着评估的最终结果,对学校办学声誉和发展前景有着重大的影响。因此,水平评估必然会促使学校各级领导对图书馆工作的重视与关心,使其从财力,物力和人力上给予大力的支持。这是改善办馆条件的重要决定因素,为图书馆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条件。

图书馆应不失时机地抓住机遇,一方面积极准备迎评资料,另一方面以评估为契机,努力改善办馆条件,在迎评中找差距、求发展,不断完善图书馆的业务工作,提高现代化管理水平,加大力度搞好硬件及软件建设,为学校顺利通过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发挥积极的作用。

二、高校图书馆在迎评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为了迎接国家教委的教学评估,各高校图书馆把增加藏书数量作为迎评的一项重要任务,但是由于缺乏监督力度,一些高校采取各种办法在数量上大做文章,这些做法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

1.文献购置的不合理

为了迎接评估,文献购置行为容易演变成非常时期的救急行为。为了使藏书量达标,各高校都给图书馆增加了购书经费。但是,在短时间内买到大量适用图书十分困难。由于时间紧,任务重,书源有限,因此,打破了图书馆制订的藏书发展规划和年度购书计划,采购原则和标准也无法执行。买处理书、低价书、剔旧书充数为了迎接评估,使藏书量在规定的时间内达到评估指标要求,一些学校图书馆把增加册数作为最终目标。图书馆根据学校拨给的购书经费和藏书的缺口数量进行测算,一部分经费用于买新书,另一部分经费用于买处理图书。由于有限的经费无法买到足够的新书,一些图书馆将买处理图书作为应急手段。而处理图书普遍存在应用价值不高、印刷质量差等问题。

2.捐赠图书质量难把关

一些高校图书馆在资金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动员学校师生捐赠图书。但是,捐赠的大部分图书的质量不高,内容过时的书和复本数很多,小说和用过的教材所占比例比较大。图书馆面对这些使用价值不大的赠书,弃之可惜,留之无用。但是,为了迎接评估,增加藏书册数,又不得不花费人力进行处理,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

3.停止藏书剔除

在高校教学评估把图书馆印刷本藏书的数量作为一项硬指标时,一些图书馆将长期坚持的藏书剔旧工作停了下来,知识老化、陈旧的图书占据大量的书库空间,且因与新书排列一起,影响了读者选书。

三、以评估为契机改善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

1.以评估为契机建立多元化的文献资源格局

首先,图书馆文献资源包括馆藏资源和网络资源,也就是说包括传统的印刷型文献和新型载体的视听资料、电子出版物等。作为电子文献和其他载体的文献的网络资源可以是馆藏资源的一部分,作为纸质文献的馆藏资源也可以是网络资源的一部分,且两者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其次,树立“兼顾文献载体和使用权的购买”等新观念,在信息网络飞速发展的今天,方便、快捷的网络资源日益受到人们的青睐,图书馆作为各种文献信息的采集、处理的中心,理应顺应历史的发展趋势,为读者提供尽可能丰富的网络资源;再次,图书馆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通过搭建文献资源加工平台进行文献资源建设,逐步实现资源加工、存储、传递、利用的自动化、数字化和网络化,提高文献资源的利用率。

2.以评估为契机提升文献资源建设的规划理念

长期以来,高校图书馆在制定文献资源建设规划时,受传统观念的束缚,强调的是“大而全”或“小而全”,文献资源建设虽有数量的增加,但难以形成自己的特色。面对文献量的激增和网络环境,高校图书馆在规划文献资源布局时,应逐步向按“需”收藏方向发展,文献资源建设更强调专业化、特色化,更注重针对性和有效性。文献资源建设应强调以“应用为主”。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高校图书馆的文献类型日益增多,这必将导致馆藏文献获取方式的多元化。许多高校图书馆在加强印刷型文献采集同时,加强了电子文献和网上资源的采集,注重馆藏资源文献收藏、电子文献和网上资源的采集,注重馆藏资源文献收藏与网上资源采集的均衡发展,尤其对相同文献信息的不同载体的文献要有选择地取舍。

在现代网络环境下,图书馆文献资源的质量评价已不能局限于本馆实际收藏为评价依据,同时还要看其在网络上获得国际、国内信息资源的能力。因为信息的需求者更注重的是图书馆及时、快捷的信息服务。根据这样的评价标准,高校图书馆的馆藏质量不仅取决于它的规模结构以及借还的服务质量,更重要的是利用馆藏文献和网络文献的质量是否能够满足读者的需求。所以在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都不可能在量上“大而全”,在收藏策略上应该发挥各个院校的优势,向专业特色方向发展,要有自己的院校特色、学科特色、人文特色。

3.以评估为契机全面提高文献资源建设质量

评估的关键在于“以评促建,重在建设”,提高藏书量必须以保证质量为前提,做到质量与数量并举。高校图书馆要抓住教学水平评估的有利时机,提高扩大文献收藏的范围、确定本校重点学科文献收藏的范围。要根据学校学科发展规划,做到对重点学科文献资源全面系统收藏,相关学科有选择收藏,形成较为完整、有一定水平的文献资源体系。

图书馆要抓住评估这一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不失时机地要求学校加大文献资源建设经费的投入,制定科学的藏书建设规划,不仅要从藏书的等级、学科结构、层次结构、语种结构、类型结构等方面满足本科教学及科研需求,而且要结合学院办学宗旨、教学及科研水平、师生人数、学科专业设置,加强和提高藏书质量,极大地丰富馆藏,促进图书馆建设,为提高科研水平及本科教学质量奠定良好的物质基础。

抓住机遇,提高扩大文献收藏的范围、确定本校重点学科文献收藏的范围。根据这几年学校学科的发展规划,重点学科的设立,硕、博士点的设立,做到对重点学科文献资源全面系统收藏,相关学科有选择收藏,形成较为完整、有一定水平的文献资源体系。要达到高质量的藏书体系,就应加强对重点图书文献、原版图书及核心期刊的采集。在当今的信息时代环境下,要逐步加大电子文献的采集力度,不断调整馆藏的种类,保证读者对重点学科的文献使用。

四、在迎评工作中完善文献资源建设的思考与对策

(1)图书馆全体工作人员共同参与,真抓实干,把评估的责任落实到工作目标中去

将做好评估工作与实现学校的创建目标结合起来,将做好评估工作与狠抓文献资源建设结合起来,加大宣传力度,充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克服“等、靠、要”的无所作为思想,要树立一盘棋思想,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一切为了评估,一切服从评估。

(2)图书馆必须顺应高等学校教学科研的要求不断地进行变革和进取

本科教学水平评估是一项系统工程,它要求参评院校在较短时间内准备评估,对参评院校来讲,平时工作非常关键,要用科学的发展观来管理,在日常工作中下功夫,不断积累文献资源,不断提升办馆水平。评估是一场硬仗,要想取得好成绩必须建立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建立在实际建设成果上,建立在所付出的智慧和汗水上。与最后的结果相比,建设的过程更为重要。

(3)处理好短期行为与长期建设的关系

文献资源建设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需要长期投入,长期建设,以形成本校资源特色。切忌为了评估达标,只顾数量、不顾质量的做法,造成资源的浪费。实际上,文献资源数量上的不足带有普遍性,应该在重视质量的基础上增加数量建设,注重内涵建设,使有限的评估经费落在实处。

(4)不仅要增加纸质文献的数量,还应加强电子文献和其他载体文献的采集

图书馆应根据自身的性质、任务和读者对象,系统地收集各种类型的藏书,经过科学的加工整理,合理地排列组织,成为有层次的多元化图书馆藏书体系,并作为评估图书馆的一个重要指标。

(5)以评估为契机,积极争取学校投入

由于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教育资源全面吃紧,教育经费短缺,图书馆经费普遍不足。教学评估为图书馆带来了机遇,必须以此为契机,积极争取学校支持,补充、完善图书馆文献资源。事实证明,通过评估,图书馆得到上级主管部门的政策支持与财力支持,丰富和拓展了文献资源的同时,图书馆也得到了较好的建设与发展。

五、总结

总之,高校图书馆应乘教育水平评估的东风,高瞻远瞩,长远规划,整体部署,科学组织,建立健全水平评估的规章制度。对图书馆各项工作严格考核,全面落实评估指标内涵,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使自评自建与时俱进地贯穿图书馆建设的始终,真正达到以评促改,以评促建,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目的,对图书馆文献资料建设进行合理的修正、补充和完善,更好地促进高校图书馆事业的不断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林惠珍.关于修订高校图书馆评估项目和指标的两点看法.晋图学刊.2004年第2期

[2]余鸣.以评估为契机,全面加强图书馆建设.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04年第4期

[3]陈光华.水平评估给高校图书馆带来的发展契机及负面影响.图书馆建设.2006年第2期

篇4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风险是破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困境、推进高校治理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作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既面临西方思潮冲击、社会结构变迁、信息网络化等外向性风险,又存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运行体系、课程体系、理论研究体系衍生的内源性风险。当前,可以从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危机评价等环节着手,借助可视化、可量化、可感知的评估方法,有效提升高校防范化解思想政治教育治理风险的能力,为新时代高等教育事业行稳致远保驾护航。

一、风险识别:发现风险项目与辨认危害要素

风险识别是评估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风险的前提和基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风险辨识是一个发现风险、辨认风险并描述风险的过程。这一过程旨在发现风险项目、辨认危害要素、描绘风险要素特性并输出风险清单。1.治理风险的识别因子。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风险识别的过程中,要识别的要素主要包含危害要素和风险源、确定的风险事件、潜在的风险征兆等。其中,辨识源头类危害要素和衍生类危害要素是第一步。只有做好危害要素的识别工作,才能找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风险的真正诱因。识别风险事件和潜在征兆则属于风险识别的中心任务。一切风险皆由事件触发,因而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风险识别的过程中,应当重点关注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消极影响的确定性事件和潜在征兆。2.治理风险的识别程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风险的识别是一个发现、辨认、描述、清单输出的完整过程。其中,确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风险的范围和对象是风险识别的首要环节。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风险的范围大体可划定为国际国内两大变局,对象则是各危害要素。把握风险项目是识别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风险的第二步。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风险由危害要素、确定的风险事件和潜在的风险征兆构成。归纳风险类别并凝练风险特质是识别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风险的第三步。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的风险类别大致可分为外向性风险与内源性风险。风险清单输出是识别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风险的第四步。这一环节既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风险识别的输出,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风险分析的输入。通过形成风险清单,既能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风险的识别提供可量化的依据,也可以为风险分析提供可量化的标准。3.治理风险的样态归档。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因教育环境的变化,产生了不同形态的风险。根据事物发展的外因和内因,大体可归结为外向性风险和内源性风险。其中,外向性风险源自国际、国内双重语境。从国际大局势看,自由主义、功利主义、消费主义、享乐主义等西方错误思潮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推行、教育理论的宣传、教育工作的运行造成了冲击,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大学生对的认同。从国内大环境看,社会结构变迁和智能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改变了意识形态斗争的战场,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的主阵地作用有所削弱。内源性风险则是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中存在的工作地位边缘化、工作机制滞后、政工队伍游离、主体资源流失、教学与科研绩效割裂等治理风险。如面对不断上行的社会竞争压力,部分高校为了提高院校的竞争优势,将关注点侧重于增设校园硬件设施、扩大招生规模、争取办学经费等方面,“增加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被边缘化的风险”[1]。4.治理风险的识别方法。一般而言,治理风险的识别方法主要有德尔菲法(专家调查法)、安全检查表法、问卷调查法、Citespace计量分析法。其中,德尔菲法在本质上是一种基于专家意见的反馈匿名函询法。该方法能够迅速定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中存在的风险点和风险源。安全检查表法则是辨识危害要素的“索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确保风险排查的全面性、广泛性。问卷调查法和Citespace数据计量法则属于定量分析法。其中,问卷调查法是识别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风险的常用方式,能较为客观地反映某一时段学科体系某一方面存在的问题。以Citespace为代表的大数据识别方法利用科学计量软件Citespace进行关键词共现和聚类分析,不仅可以直观、准确地识别风险点和风险源,还可以构建科学的知识图谱。

二、风险分析:寻找风险点与追溯风险源

风险分析是评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风险的核心环节。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的第二个子过程,对治理风险的致因分析着力于寻找风险点和追溯风险源的成因,侧重于从环境和主体风险源出发,分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风险的发展阶段、运行机理以及内在张力。1.治理风险的分析理路。首先,风险要素包括风险源、触发行为、风险点、传导路径等。其中,风险源包括确定性风险事件、引起损失的不确定因素、潜在导致风险的事物或现象等。触发行为则是风险引爆的“助燃器”,它能激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中潜在的风险因素,并将其转化为实际的风险事件。风险点是连接潜在风险源和外部环境的媒介。传导路径则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风险中的线索。通过这一线索,风险点、风险源、触发行为得以串联。其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风险主要由环境风险源和主体风险源引发。前者指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复杂严峻,后者指高校内部各权力主体之间的利益冲突。再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风险的产生,实际上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中风险要素的动态互动过程,即在特定危险行为的触发下,导致风险点、风险源产生集群风险,进而通过传导路径不断延伸和扩散。2.治理风险的引爆条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风险既受自身发展规律的约束,又面临来自外部环境的挑战。因而,我们大体可从环境风险源和主体风险源切入,考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风险的引爆条件。一是对环境风险源的分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的环境风险源可归结为国际风险源和国内风险源。在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影响下,西方发达国家的一些生活方式极易受到青年学生群体的追捧。隐藏在西式生活表象下的西方价值观念是冲击我国高校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因素。同时,在市场经济中滋生的功利主义、拜金主义等倾向,造成了部分大学生对社会责任感和社会主义价值观念的漠视。此外,部分大学生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认知偏差以及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一些新情况也会产生环境风险源。二是对主体风险源的考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和客体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受教者和施教者都不可避免地受到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影响,其意识的多变性势必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同时,高校治理结构中各权力主体失调引发的学术权力地位边缘化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性质异化,增强了人才培养、学术研究、财务管理和人事任命等各类权力运行过程的不确定性。[2]3.治理风险的分析方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风险的分析方法主要有事件树分析法、因果分析法、根原因分析法、Citespace计量分析法、智能算法等。其中事件树分析法属于事故概率分析范畴。只有确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才能确认该事故能否构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治理风险。因果分析法主要结合“‘是/否’逻辑”来识别思想政治教育中“所有相关的原因和潜在结果”[3](P53)。因而,它能帮助人们更全面地认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风险的病因。根原因分析又称损失分析,是一项结构化的问题处理方法,旨在逐步找出问题的根本原因并加以解决。[4](P43)Citespace计量分析法和智能算法则可以帮助人们借助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中存在的隐性风险明晰化。这两种方法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风险的随机性和偶然性。

三、危机评价:划分风险等级和确立优先次序

作为风险评估的第三个子过程,危机评价主要是将风险分析的结果与风险准则进行比对,以此决定风险等级或其大小是否在主体容忍的范围之内,并依据损害程度确立防控的优先次序。1.治理风险的评价要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风险的评价对象是指风险后果或损害程度。一般可将风险带、风险等位线、风险等级等因子视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风险的评价要素。其中风险带确定风险评价的范围。按照风险的容受程度,可将风险带划分为风险上带、风险中带、风险下带。如我们可以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过程中的环境作为风险带,其中国际环于风险上代,国内环体处于风险中带。风险等位线是风险评价的中介。我们可以通过不同风险等级数值,规定风险评价的指标。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的风险评价中,风险等位线一般指风险的阈值点。风险等级是风险评价的关键,它确认风险评价的结果。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的风险评级中,可以通过评分的方式来确定风险等级数量以及风险等级的范围。2.治理风险的评价内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风险的评价,本质上是对风险识别和风险分析的概括与总结。它侧重于关注治理风险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工作乃至社会运行带来的消极影响。因而,可以从政工队伍、师资力量、教育客体、教育环体、社会效益等方面综合评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风险产生的后果。一是对政工队伍的评价。高校政工队伍是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的重要力量。对政工队伍的评价要围绕历史、现实、未来三个维度展开,既要充分肯定高校党委领导班子过往取得的成绩,也要立足现实,客观陈述各院校、各部门在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二是对师资力量的评价。师资队伍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资源,对师资队伍的评价应当包括理论知识水平和价值倾向。三是对教育客体的评价。当代大学生思想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的高低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成效最直观的反映。要善于根据上课出勤率、志愿活动参与次数等具体指标来对大学生进行评价。四是对教育环体的评价。思想政治教育环体从范围来看可分为国际大环体和国内小环体,其中国内小环体又可分为校园环境和社会环境。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体的评价不仅要全面,而且要精准。因此,有必要在实际调研的基础上,深入认识环境与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的关联。五是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社会效益的评价。通过评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的成果,能正确引导社会舆情的发展,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工作的社会认可度。3.治理风险的评价指标体系。要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风险进行合理的评价,就必须建立一套评价指标体系。一方面,我们要推动风险评价的定性指标朝民主化、法治化、高效化、协调化、制度化方向发展;另一方面,要引入可量化的指标,如可以将评价指标与监控指标、预测指标相协调,确保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和准确性。4.治理风险的评价方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风险后果的评价方法,主要有模糊目标检验法、比较法、效益评定法、接受程度评定法等,此外还有定期评估和不定期评估等。以比较法和效益评定法为例,运用比较法来评价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在“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和客体之间,驻地环境之间,教育过程、目标、内容、形式和效果之间,甚至教育单位之间”进行共时性与历时性比较。[5]效益评定法则是一种量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风险的方法。思想政治教育治理风险的大小、高低,可以通过确切、直观的社会效益进行评定。换言之,如果投入远大于产出,那么思想政治教育治理将面临较大的风险;如果产出远大于投入,那么思想政治教育治理风险等级较低,质量较高。

参考文献:

[1]魏明禄,丁烈云.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风险及其规避[J].学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2009,(31).

[2]许迈进,章瑚纬.高校内部治理风险的结构性探源[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3).

篇5

一、对我国高等教育评估指标中办学条件的初步思考

实施“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是教育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其中一条颇为引人注目的措施是“实行以五年为一周期的全国高等学校教学质量评估制度”。事实上,在上世纪80年代,我国高校评估就已受到社会的关注。这些年的探索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校教学质量评估制度积累了一定经验。然而,高等学校评估的探索和研究还只能说处在“初级阶段”,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高等学校投入现状特别是地方公办高校投入现状与评估指标的条件要求之间存在着很大的矛盾和现实上的差距。一是政府对地方公办高校的投入严重不足,与其对国家重点高校的投入相比存在巨大落差,但代表政府的评估却对不同层次高校的办学条件提出了统一要求,对地方公办高校与对国家重点高校执行同一个标准。二是政府对地方公办高校的投入严重不足,但对地方公办高校的办学条件要求却超过了某些发达国家。

纵观近年来高等学校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由于不切实际的办学条件要求,使得不少高校在评估前为解决建设资金问题,向银行借贷,拖欠企业工程款,甚至向教职工借款,并挤占教学业务费、“人头费”等其他费用大搞基本建设,以达到评估的硬件指标,形成了将投入的重点放在资源的占有而非放在资源的利用上,有些学校在评估结束后出现“江郎‘财’尽”现象。尽管专家们在实践中对评估标准也不断加以修正,使其具有更好的普适性和更强的针对性,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教发[2004]2号)也已将普通高校按学科不同制定了6类标准。但是每一大类普通高校中,都会有研究型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教学型大学等几种不同的办学定位,不区别办学定位的差异而制定同一种标准,无疑会造成部分高校的过度投入。因此,制定高等学校办学条件指标,既应区分学科类别,又要区分办学定位层次;既要考虑学校投资主体及其投资实力,又要考虑学校自身的造血功能及其潜力大小。只有正确面对“穷国办大教育”这一现实国情,充分体现分类指导原则,才能使我们的各项评估收到应有的成效。

二、地方公办高校办学条件与投资现状分析

1.生均预算内事业费逐年下降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和国家财政体制的改革,我国地方公办高校投资体制也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国家在高教财政方面逐步给地方和高等院校更多的自主权;高等教育从“免费供应”,国家大包大揽到教育成本分担,经费来源多样化,目的在于调动社会、地方各级政府和高等院校增加高等教育投资方面的积极性。占全国高校90%以上的地方公办院校,经费来源及管理均隶属于省和省以下的地方政府。然而据教育部、国家统计局、财政部每年的《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显示,近些年来,地方政府对高校的生均预算内事业费支出呈逐年下降趋势(2000年为7309.58元,2001年为6816.23元,2002年为 6177.96元,2003年为5772.58元),已不足以维持运行成本,更无力负担固定资产投资。

2.自筹资金比重逐年增加

据统计,高校扩招的前三年,政府对高校拨款从1998年的342.6亿元增至2001年的613.3亿元,增幅近80%,但政府拨款占普通高校总投入的比例却从62.9%下降至52.6%。最近几年,这一比例下降得更为厉害。相反,高校自筹收入增幅十分强劲,全国普通高校的自筹收入从1998年的202.2亿元增加到2001年的553.3亿元,占普通高校总投入的比例从39.1%跃升至47.4%,成为高校经费来源的半壁江山。对地方高校来说,为维持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它们最直接最现实的办法就是向银行贷款,用明天的钱办今天的事,有的院校贷款额已是其年收入的数倍。同时,学杂费收入在自筹资金中也占了较大比例,使得大批高校只有依靠扩招来增加收入。

3.调整学杂费标准可行性缺乏

一方面高校投入不足,另一方面高校的固定资产投入和办学成本却在绝对地增加。由于科学技术和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进步,高校的设备投入在增加;由于人才竞争的日趋激烈,高校的人才投入成本不断加大,地方高校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高校引进一名高学历、高职称人才,需要更多的资金投入。但在目前情况下,要调整学校收费也是十分困难的。一是老百姓的承受能力较差。二是与物价水平不能脱节太大。三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目标是“不让一个大学生因经济困难而辍学”,收费高显然违背大众化的原理。目前我国高校的学杂费水平已达到居民个人及家庭承受能力的较高值,要在短期内大幅度提高学费很不现实。更何况当前稳定大学生学费的呼声很高,这种呼声不仅来自学生家长、教育主管部门,也同样来自高校内部。高校的领导和职工更清楚地了解农村学生和一般工薪收入家庭的承受能力,每天都在为贫困生的生活和助学贷款操心,他们更深切地体会到稳定的财政投入、合适的收费对办学的重要性。

我们也深知,如果完全遵从市场价值规律的话,学费的高低应该体现它的生产耗费和市场需求。但是高等教育是公益性的事业,它不能完全依据生产成本来定价。更何况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大多数人民群众的收入水平还不高,教育消费能力还非常有限,按成本价收学费必然会限制许多优秀生入学,因此,我国高校的学费是难以随生产成本变动的。再说,由于目前高校仍实行计划招生,学费未随供求情况的变化而变化,因此也不可能通过学费变动来约束投资。

4.地方高校财务、债务状况个案分析

笔者调查了苏北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两所普通本科院校。自1999年以来,两所高校招生规模呈稳步增长的态势,年均增长率分别达到11.9%和14.8%;在两校规模扩大的同时,累计增加校舍面积分别为145995和130024平方米,比1999年原有校舍面积分别增加81.1%和83,O%。

(1)基建投入来源。从总体格局而言,两校投资渠道呈现多元化,主要包括省、市两级财政拨款、学校事业费收入结转和自筹建设资金、通过银行渠道贷款等。另外,通过国家相继出台的相关政策,以学校融资、财政贴息、税费减免等非传统性形式,相对增加了对教育设施的投入。从投入的总量分析,通过学校自筹和银行贷款投入基建的比重占绝大部分,两院校分别占到总投资的93%和95%,而政府的投入比重极小,仅有几个百分点。

(2)学校财务、债务状况及还贷的可能途径。从总体上说,在“十五”期间,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学费、住宿费的收入有所增加,两所学校通过加强收费管理、调整措施,降低学生的欠费率,尽可能地做到学费的足额、及时上缴,保证了学校各项事业的稳定发展。两所高校的收入总量有大幅增长,同时支出规模迅速加大,负债逐步增加。从还贷资金的可能渠道上看,一是扩大招生规模,加大事业费收入用于偿还基建贷款的比例;二是依靠政府对高校投入经费的增加;三是希望政府出台政策,通过老校园土地置换,以溢出差价还贷。

(3)基建方面的突出问题及其原因。一是基建经费缺口较大,难以满足学校建设要求。由于地方财力和收取的学费不能满足学校基建需要,两校只能把银行贷款作为一条可行渠道。这一途径也确实解决了学校的燃眉之急。但教育部、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银行贷款管理切实防范财务风险的意见》(教财[2004)18号)出台之后,地方高校已经面临贷款的巨大困难,从而可能制约学校的进一步发展。二是相关法规、措施尚不到位。对已出台的相关法规、政策,在执行中举步维艰;对非义务教育阶段选择优质资源的收费差别化尚未形成共识,有关鼓励社会捐资用于教育的法规和措施难以操作。三是高校的偿债能力不足将带来新的财政问题。一方面,国有金融机构向高校贷款虽有其重要的积极作用,但也有可能出现资产的质量问题;另一方面,高校生存竞争的背后也隐藏着潜在的财政危机。

三、建立多元化评估指标体系是促进地方公办高校发展的必然要求

1.建立以“成本比较”为切入点的评估指标体系,提高地方高校的办学效益和效率

依据现行办学条件标准,高等教育的发展需要的投资十分巨大,地方政府的财力难以满足要求。因此,高等教育要得到快速、健康的发展,还是要依靠调整教育资源,减少投资需求,提高资源利用率。过去,一些城市的高校,有的就是一路之隔甚至一墙之隔,却不能从最有利于发展的角度进行调整,教师、设备、场地都很浪费。地方高校应当进行严格的经济核算,通过挖掘现有教育资源潜力,向调整要效益。将人才成本与学校取得的教育收入加以对比,并将自身的资源占用与国内外同类学校的水平进行比较,以便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成本,提高办学效益和办学效率。教育主管部门要鼓励学校之间的资源共享,打破“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学校之间合作、“异地合作”、学校与非教育部门之间的合作等方面的障碍和禁区,而以教学目标、课程质量的实现为衡量标准。

2.建立以“资源利用率”为导向的评估指标体系,改变地方高校的过度投入状况

建议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教高司[2004]21号)中的“资源占有性”导向,调整为“资源利用性”导向。在该方案中,大量地规定了资源的配置标准,且配置越多,得分越高,其出发点在于防止因教学条件影响教学质量。但整个评估方案中并未涉及资源的利用率问题,这不能不说是一个缺陷。市场经济发展到今天,各行各业都在讲究资源的充分利用,降低人力、物力等各种资源消耗,向发达国家的先进指标看齐,唯有高等教育系统内部尚无明确的提高资源利用率的政策导向。举例来说,如果将教室从每天使用6小时提高到8小时,就可将教室条件指标降低1/3;如果全国高校都能提高这一利用率,产生的效益将是巨大的,减少的投入将是非常可观的。应该提倡以满足办学质量和目标要求为度,鼓励少占用资源和更有效地利用资源,鼓励开放办学和相互利用资源。

篇6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2-0063-01

一、问题的提出

伴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高校新生中独生子女的比重越来越大,各种新情况、新问题也不断出现,高校新生教育问题已成为广大高校教育工作者讨论的热点和难点之一,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然而,当前国内各高校开展此项工作的过程中,往往忽视了评价管理,对其评估应评估哪些方面?评估标准是什么?怎么评估?对这些问题还缺乏系统的科学研究。基于以上原因,本研究试图构建高校新生教育工作绩效评估体系,为高校新生教育工作的科学评估提供依据。

二、高校新生教育工作的目标和任务

2008年,一项对广东省高校新生教育工作任务的调查和研究显示,一般应开展以下十五个方面的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入党基本知识教育;校史校情教育;校规校纪教育;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思想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诚实守信教育; 健康知识教育;国防知识教育;大学适应性教育;创新意识教育;学习方法教育;集体主义教育。

研究还显示,当前我国高校新生教育工作的目标分别是:使学生深入了解学校历史、现状和发展前景;培养学生对学校的感情,使学生了解学校的学科建设、专业情况、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熟悉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和学生生活环境;使学生完成从中学到大学的角色转变;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和目标,努力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搞素质人才。

三、当前高校新生教育工作绩效评估的不足

根据学者此前有关我国高校新生教育工作的现状调查,以及本研究进行的有关访谈和开放式问卷调查结果分析,我国高校新生教育工作绩效评估实施上存在以下问题:

(一) 评估观念落后,评估制度不完善

笔者通过问卷调查发现,是否对高校新生教育工作相关人员的绩效进行过有效评估问题上,57%的人回答没有。是否有高校新生教育工作相关人员的监管与评估制度问题上,73%的人回答没有。在上级主管部门是否就此项工作进行评估指导问题上,59%的人回答没有。这些数据表明,高校新生教育工作绩效评估度比较欠缺。

(二) 缺乏专业评估人员或机构,评价人员构成不合理

问卷调查显示,在是否有上级管理部门对高校新生教育工作进行评估指导何题上,62.1%的调查对象回答没有。在是否有必要成立专门的高校新生教育评估指导机构问题上,49.1%的人认为非常有必要,29.5%的人认很有必要,只有8.9%的人认为没有必要。在上级、同事、学生、家长几个评估主体的选择,选择上级评估的频率为67%,选择学生和家长评估的仅为12%,这表明,目前很多学校还采取上级评下级的评估方式,评估者仅仅局限于上级领导,评估主体来自人事行政部门的多,对被评估者专业和学科背景了解的同行专家所占的比例不高,同时对学生的评估意见视不够,评价主体构成不合理。

(三)评估方法落后,评估程序需要规范

四、高校新生教育工作绩效评估体系的构建

(一)高校新生教育工作绩效评估体系基本结构

根据高校新生教育工作特性,结合当前绩效评估中流行的360度绩效评估(全方位绩效评估),运用层次分析法,初步构建的高校新生教育工作绩效评估体系结构如下:

(二)高校新生教育工作绩效评估体系的验证

篇7

【关键词】教育技术;评价指标;层次分析法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对教育事业产生了极大影响,使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学生由原来灌输式的学习转变为现在自主性的学习,教师的角色也相应地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高校教育又具有其特殊性,具体表现在:专业性和探索性很强,并且高校学生在心理和生理上已经成熟,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研究性学习,教师的职责是指引学生自己去调查、去总结、去发现。教育技术是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是推动高等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方面。教育技术丰富了教学资源,改变了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使教学内容多样化、直观化,让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协作学习、个性化学习成为可能。具体地讲,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包括了教学资源的开发与管理、学科知识的呈现方式、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系统的设计、常见教学媒体选择与使用、学生自主探究、协作学习的知识环境的构建。

一、构建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通过同事打分、学生打分、上级领导与专家打分的方式对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进行评估有很强的主观性,另外,分值的确定也是主观划定或平均分配的。本文通过层次分析法的思想,以实践性较强的经济管理类专业课为主要研究对象,初步构建了评价体系。

该评价体系包括四个维度,即:评论、课程教学与应用、工作实效和职业实践以及社会伦理、法律和人文。其中,评论包括能评价教学资源的有效性、能对教学过程进行改进和评价、能对教学效果与效率进行评价;课程教学应用包括利用技术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以技术支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使用技术锻炼学生高级思维能力、对技术环境中教学进行有效管理;工作实效和职业实践包括利用技术资源促进终身学习、利用技术提高自己的工作实效、利用技术进行更广范围的交流、利用技术促进学生学习;社会伦理、法律和人文包括:利用技术传授法律和道德习惯、利用技术使不同学生均得到发展、使用体现多元化差异的技术资源、促进技术资源的健康安全使用。

二、层次分析法介绍

层次分析法(AHP法) 是一种解决多目标的复杂问题的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决策分析方法。层次分析法法将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结合起来,决策者利用经验判断各衡量目标能否实现的标准之间的相对重要程度,给出每个决策方案的每个标准合理的权数,利用权数排列各方案的优劣次序,因此,该方法能较为有效地解决定量方法难以解决的问题。

层次分析法是系统科学经常用到的一种系统分析方法,它的特点是可以将定量和定性决策合理结合起来,并按照心理及思维的规律把决策过程层次化、数量化。层次分析法于1982年被介绍到我国,凭借其灵活简洁的优点,以及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地处理决策因素的特点,在我国社会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一般地,可以将层次分析法构造系统模型分为以下四个步骤:1.建立层次结构模型。按彼此的相互关系将决策的目标、决策准则和决策对象分为最高层、中间层及最低层,并绘制出层次结构图。2.构造比较矩阵。当确定各因素的权重时,如果只得出定性的结果,一般不容易被人接受,Santy等人提出一致矩阵法,即:不把所有因素放在一起比较,采用相对尺度,两两相互比较,减少不同性质的因素相互比较的困难,以提高精准度。比较矩阵是表示本层所有因素针对上一层某一个因素的相对重要性的比较。3.层次单排序及其一致性检验。层次单排序是指:对应于比较矩阵最大特征根 max的特征向量,经归一化(使向量中各元素之和等于1)后记为W,W的元素为同一层次因素对于上一层次因素相对重要性的排序权值。需要对A确定不一致的允许范围,即进行一致性检验,才能确认能否层次单排序。4.层次总排序及其一致性检验。这一过程是由最高层次向最低层次依次进行的,计算某一层次所有因素对于最高层相对重要性的权值。

三、层次分析法的应用

1.构建层次结构模型。本文针对评价指标体系并结合层次分析法基本原理,构建递阶层次结构,如图一所示。

图一 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2.建立成对比较判断矩阵。将元素B1,B2,B3,B4针对目标层相互比较并且按重要程度评定等级构建比较矩阵A,以具体指标层元素C1,C2,C3,……,C15针对B 层各指标相互比较并按重要程度评定等级构建比较矩阵B1,B2,B3,B4,并且用1至9的数值表示同层元素之间的相对重要性,如表一所示。

表一 元素两两对比重要等级赋值表

根据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在广泛征求意见及经过专家论证的基础上,对B层和C层确定两两比较矩阵。

3.计算权重和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值。B层元素相对于A 层的权向量值为,同时算得A矩阵的最大特征值。同理,通过以上步骤,可算出C层元素相对于B层个元素的权向量和最大特征值。

4.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检验。由于 连续的依赖于aij

,则

比n 大的越多,表明A的不一致性越严重。可以用数值 -n的大小来衡量A 的不一致程度。

定义一致性指标:。当CI=0时,说明有完全的一致性,当CI接近于0,说明有满意的一致性,CI 越大,不一致越严重。一般地,当CR

定义一致性比率为:,其中RI查表可得,如表二所示。

表二:随机一致性指标RI

根据计算,,同样地,CRB1=0.0462、CRB2=0.0437、CRB3=0.0240、CRB4=0.02623,均小于0.1,具有良好的一致性,通过矩阵的相容性检验,以上计算的权重值是可接受的。从而进一步求得具体指标层C1~C15相对于目标层的权重分别为:

0.0190,0.0120,0.0603,0.0452,0.0943,0.0302,0.0490,0.2187,0.1790,0.0938,0.0278,0.0330,0.1764,0.0465,0.1020。

综上所述:根据这些权重建立绩效评价模型,进而可以得出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的总体得分,但由于本文中的指标体系是针对具体实例构建起来的,不具普遍性,各高校应结合自身情况构建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

参考文献:

[1]韦妙.高校教师教育能力培训绩效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9.

篇8

民办高等教育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对非国家投资和非国营企事业单位投资举办的高等教育机构通称。民办高校是指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个人,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面向社会依法举办的高等院校。截止到2012年底,我国拥有民办高校和独立学院1300余所,较2000年时的42所增加了约30倍;在校生数由当时的7万人增长到690万人,增长了约100倍。在这10年多期间,中国现代意义上的民办大学之所以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如此大的发展,原因很多,其中包括民办大学在创办体制、制定办学方向和发展战略,确定内部管理制度和管理模式及决定运行机制和经营方式等方面较公办大学占有较大优势外,更得益于2002年12月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促进民办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维护民办学校和受教育者的合法权益,根据宪法和教育法制定颁布的《民办教育促进法》,首次从法律的角度确定了民办高等教育是中国社主义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这无疑对中国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随着我国高校的扩招,高等教育逐步进入大众化阶段的到来,各民办高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水平关系到数以千万计高素质专门人才培养的质量,所以开展教学质量评估也是国家教育部门对民办高等院校实施宏观调控的有力举措,由此使得受良好高等教育的青少年数量增加的同时质量并不下滑。

二、民办高等教育形式

1.民办普通高等院校

这类学校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具有能直接颁发本校的高等专科、本科学历文凭资格的民办高等院校。招收部分计划内专业学生,由学校所在省市级招生部门统一录取。统招学生须达到规定的录取分数线,学历与公办普通和成人高校一样被同等认可,享受同等待遇,学生毕业时由所在学校颁发毕业证书(和公办毕业证一样),国家承认学历。

2.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院校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是对自学者进行以学历考试为主的高等教育国家考试,是以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国家考试相结合的高等教育形式。通过国家考试促进广泛的个人自学和社会助学活动,推进在职专业教育和大学后继续教育,造就和选拔德才兼备的专门人才,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科教文化素质。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分为专科和本科两个层次,专业类型可分为专科专业、本科(可分为基础段和本科段)专业和独立本科段专业,与普通高等学校的学历层次水平的要求相一致。这类民办高等教育组织学生进行全日制教学,然后组织学生参加国家自学考试,通过后由省市级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和主考院校颁发本科、专科毕业证书,国家承认学历。

3.高等教育职业资格考试院校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技能型人才,而职业资格证书体制是表明劳动者具有从事某一项职业所必备的学识和技能的权威认定体系,这两者有着天然而又密切的关系这类民办高校向省市级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申请,依据有关规定,为学生颁发某项职业或专业的毕业证书或专业证书、资格证书等,国家承认其专业技能和从业资格。

4.国外教育合作院校

这类院校是经省市级教育主管部门批准的民办高校与国外教育机构合作办学,国内学生可以获得国外教育机构的资格证书或学业证书,或者是国内学校通过与国外教育机构实行学分相互承认的合作形式,学生在国内教育机构学习期满,由国外教育机构颁发相应的毕业证书或学业证书。

5.高等教育文凭考试院校

它原本是国家对尚不具备颁发学历文凭资格的民办高校学生组织的学历认定考试。它不同于目前国家批准举办高等学历教育的普通高等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这类学校的学生,由学校面向社会自主招生,学生毕业时由国家教委、院校所在省市级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和学历文凭考试学校联合考试,联合盖章,发给毕业证书,国家承认学历。但2004年7月教育部考试中心公布取消高等教育学历文凭考试。2005年起民办高等教育全面停止招收学历文凭考试学生。

以上除高等教育文凭考试外,前4种是国家目前认可的民办高等教育的几种形式,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我国公办教育的不足,为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起到了很大促进作用,它与公办高等教育共同发展,同等重要。

三、教学质量评估作用

1.高校在各自的定位上办出特色,提高教学质量

近来更多人担心高校扩招之后会不会影响它的本科教学质量。的确,我国高校具有多样性、层次性、地区性和复杂性特点,这样各类民办高校的目标定位、性质任务和社会服务的行业范围将有所不同,其教学科研活动也将具有不同的情况和学科特点。但是,不管是普通高等教育院校还是其他形式民办学校,评估都是以推动质量建设为目的,要达到指标体系的要求,都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何况评估不只是衡量教学活动是否达到某个确定的标准,而是衡量学校整体教育教学活动是否利于学生的成才,是否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在严格评估的推动下,各高校自觉地形成良好的教学理念,建立一个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教学机制,使校领导和教师们能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关注本科教育教学,老师们在教与学中寻找快乐,学生们在学与练中找到自我,这也正是高校本科教学质量评估的初衷。

2.迎评工作本身就是一个建设过程

以评促建,以评促改,评建结合,重在建设,这是高校本科评估的基本原则。由于建立了5年一轮的评估制度,在各高校来说迎评促建是一项重要工作,对政府尤其对高校感到压力大、任务重。有些学校很早就注意专业设置、培养计划、队伍建设,评估形成的压力促使学校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实现了评估的积极作用。而对于即将参评的学校就会把迎评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来抓,投入人力、物力和财力,不断地发现问题并有针对性地去改进,真正做到以评促改,加强制度建设,在保持原有特色和优良作风的基础上,向评估优秀的学校不断学习先进经验,理顺办学思路,建立有效的质量保障和监控体系。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会导致高校品牌、特色和个性的竞争,学校要想争取更多更好的生源,必须在社会上有良好的声誉和口碑,这是学校生存的根本,由此各民办高校也就将迎评的压力变为动力,负担其实就是机遇。

3.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我国实施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对作为国家创新体系动力源的高等教育和高等学校教师队伍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通过评估,教师队伍建设开始走上正规化、法制化轨道,教师队伍总体素质有较大的提高;人员结构趋向更合理,学术梯队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学校内部管理改革深化,强化教师考核制度,完善教师职务聘任制度,用人效益明显提高,教师队伍的积极性得到较好的发挥,涌现了更多敬业爱岗、无私奉献的优秀教师。高教评估使教师进一步解放思想,抓住机遇,积极进取,锐意改革,民办高校不仅在培养具有高级技能专门人才方面,而且为发展我国的应用科学技术、促进社会文明进步也做出了突出贡献。

4.高校教师职业道德水平大幅度提高

制定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能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增强实施素质教育的自觉性,促使教师自觉履行《教师法》规定的义务和职责。使高校教师在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的感召下,主动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增强职业责任感,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淡泊名利、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甘为人梯。

5.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高等学校应当以培养人才为中心,开展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保证教育教学质量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建立在学校自评基础上的高教质量评估根本目的,是促进学校加强教学工作的基本建设,推动高校教学改革,使学校能够建立一套较规范、较完备的教学管理制度,建一套自我监控、自我完善的体系,最终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综合能力。通过评估,学校就会有意识地将人才培养和教学工作放在非常重要的地位,让那些思想道德优秀、专业技术过硬的一流教师承担教学任务,使学生接受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教育,让他们养成理性思维、求真务实、严谨审思、认真细致的科学思维方法和开拓创新的品格作风,同时造就他们不断学习、不断完善自我、提高综合素质的本领。这样民办高校培养的毕业走向工作岗位或继续攻读硕士学位,同样“上手快”而且“后劲足”。

四、结束语

实践证明,本科教学评估有力地促进了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对学校明确办学方向、改善办学条件、加强和优化师资队伍建设、改进和完善学校管理制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现行的评估模式也存在一定缺陷,如评估标准过于统一,这种单一的评估标准和评估指标体系使得对不同办学形式、不同层次院校难以开展针对性的有效评估,所以希望评估标准向分校而立的方向发展。现在更多把整所大学作为评估对象同时又是对学校的全局工作进行评估也不十分合理,应借鉴英、美高校评估制度,将学校教学质量和科研质量分别评估,开展不同学校间的同一学科评估,引导学校注重内涵发展,创品牌特色。我们相信,随着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体系和机制的合理化、规范化、科学化,在促进和保障高等院校高素质人才培养方面具有更深远、更广博的社会意义。

参考文献:

[1]高立军.浅谈教学评估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中国校外教育,2011,(9)85-86.

[2]玄黎娜,何茂炳.依托教学评估,促进独立学院可持续发展.黑龙江教育,2012,(5):68-69.

篇9

关键词 :大数据;h因子指数法;BP神经网络;高校实验室;绩效评估

引言

现代教育行业中,高校教育经费占国民GDP的比例一直很高,而且其中很大比例都投入到实验室和创新教育环境建设当中。但常见现象是,面对大量实验经费的投入,传统的实验室管理方法并不能适应新形势,高校实验建设浪费严重,共享很差,开放不足,效率低下,造假严重。绩效评估作为高校教育领域的重要创新部分,对实验室建设起到了指导和反馈的作用[1]。本文在此背景下对高校实验教育信息技术和绩效评估进行研究。

一 基于大数据的实验室智能评估理论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不断发展和海量数据不断扩大,数据挖掘领域越来越活跃,因此基于大数据技术对高校实验教育技术和绩效评估有着显而易见的优势。可从三个层面进行,之间的关系如下图1所示。

1. 实验室基层单位自身的评估

通过可视化图层、报表以及单个、综合指标来反映和评估实验室的使用情况。有三种方法:基于要素评估的报表诱导和评价系统,教学观点的智能物联数据转换与补充,基于Gis的图层在线数据可视化评估与诱导。

2. 基于学院管理层面的评估

制定指标体系,对某一个学院、系、所的实验室管理提供预先的评估和预警。有两种方法:基于BP神经网络的指标分析和在此基础上的在线预先预警指标体系。

3. 考虑不同学科的差异性以及投资情况

基于前两个层面之上,以真实的实验数据替代教学数据,为教学管理单位提供教学激励凭据,也为实际使用实验室的学科单位提供教学改进依据。本研究使用h因子指数来解决这个问题。

二 实验室基层单位本身的评估

1. 基于要素评估的报表诱导和评价系统

智能实验室管理系统的自动考核和评估以数学模型为基础。模型所涉及数据都通过物联模块来采集,物联模块集成监控、门禁、考勤机、电源控制器四种硬件,通过软件物联与管理系统集成,实时获取数据。

2. 教学观点的智能物联数据转换与补充

采用物联网和数据抽取数据,转换成教学数据观测点,方便教学激励、诱导和评估。

对补充填报申报项采用系统统计、个人补充、管理人员确定等形式,管理人员可以灵活设定要考核的项目及分值,由系统或被考核人填写具体项目及分值。

3. 基于Gis的图层在线数据可视化评估与诱导

根据上述模型在google底图的基础上进行修饰和美化,突出相关建筑,鼠标在建筑悬停后可以出现明细的信息,与google earth集成[2]。能自动生成实验室人员的绩效考核表,也能按每个模块统计全部人数,如可统计全院、全校每个实验人员的教学工作量、承担的科研情况等。

三 通过BP神经网络进行综合指标评估与诱导

1. 基于BP神经网络的指标分析

在本研究中,影响实验室绩效的因素是输入向量,实验室综合绩效是输出向量。用足够的样本来训练网络,不同的输入向量得到不同的输出值。输出的幅值之间以及如果预期的幅度有误差,并且误差在预定范围之外时,网络就是通过获得适当的内部表示自适应学习调整,直到该误差是可以接受的。

1)实验室绩效影响因素衡量指标分析

将实验室智能管理系统中数据做统计,得出各个指标下各学院实验室数据,以X1、X2、X3??表示各实验室上述指标的统计数据。

2)利用BP神经网络建立实验室绩效评估研究

神经网络的输入向量为实验室绩效的影响因素,实验室综合绩效指标为神经网络的输出向量,设计合理的网络结构,进行神经网络工具箱的系统仿真[3]。

应用结果表明:BP神经网络用在教学实验室评估及相关问题上不但可行,而且能较好地完成评估问题。BP网络具有很好的非线性映射和逼近能力。从模型的输出结果来看,其仿真结果和理论计算结果非常接近,预估精度能够很好的满足高校教学实验室评估的实际要求。

2. 基于BP神经网络的在线预先预警指标体系

所谓预警是指测度某一警素的现状和未来状况,预报不正常状态的危害程度和范围,从而提出防范措施[4]。在国内外既有研究的基础上,采用问卷调查等方法构建该业务的在线预先预警指标体系,并引入BP网络构建预警模型,运用模型对实验室在线预先率过低进行评价并及时发出相应的警报信息,以便快速采取相应的预控对策。

如下图2所示,与世界一流同类大学相比,该学校的指标超出部分,都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管理指标,而国际通用的指标,该学校的指标很多属于不足部分,需要改进的还有很多。

四 基于h因子指数法的跨学科指标的评估与诱导

h指数由美国物理学家赫希(Hirsh)于2005年提出,用于评价个人学术成就贡献。其最基本含义是指一个科学家发表了h篇被引用频次不少于h次的论文,其中的h值就是h指数,将论文数量与引文数量联系在一起体现科研质量的价值取向[5]。在这里,推广h指数,将其应用在大学智能实验室使用率的分析与评价上,以公平合理地分析评价某地区建设有智能实验室的院校使用情况。

1. 院h指数

以实验室利用率为例,将所有参评的实验室按各自使用率由高到低进行排名,以排名前2/3的实验室的使用率最低值为阀值,统计各学院的实验室中使用率不低于该阀值的实验室数量,称之为该学院的实验室指数,以下统一简称院h指数h0。

院指数值出现频率呈现正态分布,多所学院的院指数存在相同的情况,这样在同一所大学下学院间实验室使用情况的横向比较将缺少明显的区分度,使得比较失去意义,为此,我们引入投入系数的概念。

2. 院相对h指数

通过以上一系列步骤与定义,我们可以看出实验室h指数法具有以下优点:

1)实验室h指数法对实验室区分度高,考察明确,质量兼顾通过指标排名确立阀值,将实验室一分为二,院h指数只统计实验室使用率高于阀值的实验室数量,显示一个学院有几间实验室在使用情况上达到了标准要求,进一步区分开各学院实验室使用情况,给出清晰合理的排名,方便学院间的比较。

2)实验室h指数法方便各层次实验室使用情况的比较与管理

实验室h指数给出了学校之间实验室使用对比,实现了实验室之间,学院之间,学校之间的三个层级的实验室使用情况的比较,可以有效督促学科老师,学院领导,学校领导及市教委不同层级管理及教学人员对实验室的使用。

3)实验室h指数法考虑了使用及投入两个因素投入系数概念的引入使h指数法进一步公正化,因为,学校之间,学院之间以及学科之间存在不同的差异性,资源投入情况也必然存在差异,得到更多资源的单位有责任与义务保持更好的实验室使用情况。实验室h指数法能够使上级决策者看到实验室设备的投入建设是否“物有所值”,使教育资源更好更合理的优化分配。

4)实验室h指数法评价数据波动灵活,保持实验室教学的持续驱动

实验室h指数法可以周期性测评,获取实时数据。在新的一轮评估中,原未达标的实验室做出教学模式改进,使用率也将发生一定波动,如此实验室使用率排名及阀值也将随之改变,在此基础之上的h指数也将发生改变,形成“逆水行舟”的竞争模式,持续驱动学院高效利用实验室进行教学。

五 结论

基于普遍意义的智能实验室系统的建设,建立智能实验室系统适合与需要的绩效评估体系,进行调查问卷后对问卷数据进行处理,确定绩效评估体系指标。

1. 实验室基层单位自身的评估,可以获得最基础、最全面、最精确地指标数据。

2. 基于学院管理层面的评估,基于BP神经网络对实验室绩效评估指标进行分析。

BP网络具有很好的非线性映射和逼近能,神经网络训练后再网络泛化可以得出较好的结果,和实际预期的值相差较小。同时,测试样本的误差普遍小于学习样本,基本能达到教学实验室绩效评估的精度要求。

3. 可以采用h指标的方法实现不同学校、不同学院、不同实验室的全面比较。考虑了使用及投入两个因素,并且波动灵活,保持实验室教学的持续驱动,可实验室各级管理员可作为参考,对实验室建设模式思考、管理模式新探索、后期资金投入新机制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李哲.谈绩效考核在高校教学实验室管理中的作用[J]. 科技创新导报,2010(31):163.

[2] 张卓.可视化技术研究与比较[J].现代电子技术,2010,327(18):133-138.

[3] 蒋良孝,武超群.基于BP神经网络的函数逼近方法及其MATLAB实现[J]. 微型机与应用,2004(1):52-53.

[4] 邓爱民.基于BP神经网络的订单融资风险预警模型[J].情报杂志,2010,29(11):23-28.

篇10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引入高校市场化机制和教育扩招的背景下,为应对高校贫困生群体引发的各种问题,相关部门经过长期努力,至20世纪90年代中期已经基本建立起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体,“奖、贷、助、补、减”有机结合的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2007年新的资助政策体系实施之后,全国每年用于助学的中央和地方财政投入以及学校安排的助学经费达到500亿元,每年约有400万大学生和1600万中职学生获得国家资助。[1][2]国家的巨额资助举措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缓解了高校贫困生上学难的状况。但如此大规模的投入对贫困大学生的教育援助效果如何?比如对其心理状况和行为表现的影响如何,是否能有助于他们融入高校的学习生活环境,使其安心求学并取得良好的学业成绩,其道德素质和政治品德呈现何种面貌,等等。这些都是评估国家资助政策最终绩效的重要依据和标准。基于以上考虑,本文对新资助政策体系对高校贫困生教育援助效果进行探讨。

一、从零散到系统:评估模型的构建

关于新资助政策体系的教育援助效果评估问题,既有的研究成果做出了有益和必要的探索与积累,主要侧重于以下两个方面:评估指标的构建和评估方法的探讨。在评估指标的构建上,学者们呈现出了多元化和零散的特征,不同学者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各异的评估指标和指标构建方法。比如,胡小坤侧重于从主体角度进行指标建构,认为教育资助的评估应着重考虑政策决策者和执行者、高校贫困生及其家长、专业机构和人员和大众传媒等主体[3];姜旭萍等则认为评估指标的构建应重在资助政策的实际效果上,并具体提出了政治效果、经济效果、文化效果和教育效果四个维度[4];凌峰等人的论述最具系统性,提出了从影响力、执行力、运行困境和生活质量四个维度构建评估指标的方法[5],从而将新资助政策体系的过程评估与结果评估有机统一起来。而关于评估方法的探讨,学者们的观点较为一致,大致有定量评估(如投入金额、受益人数、受益比例等)、定性评估(主要侧重于价值观方面的评估)、成本—收益评估(对被资助者的投入与其贡献值的比较)和前后对比评估等几种方法。[6]

综合来看,既有的众多研究成果仍存在以下两点不足:其一,教育援助效果评估指标零散而缺乏系统性,各有偏重与不足,这直接导致有效评估模型的构建难以前进;其二,虽然学者们对各类评估方法作了较为充分的探讨,但几乎都仅仅局限于思辨式的泛泛而论,少有令人信服的实证研究成果出现,其主要原因之一是既往评估指标缺乏可操作性。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试图初步构建切实可行的系统评估模型,进而以实证调查数据为支撑,力求弥补上述缺陷。

本文认为,教育援助是一项系统工程,它包括经济援助、思想政治援助、学业援助和心理健康教育援助等方面。教育援助的最终目标正在于将它们整合起来,使贫困大学生能够顺利完成各项学习任务,塑造良好的人格和品格,实现高校人才培养规格的各项要求。长期以来,教育工作者们孜孜不倦的探索这项系统工程的科学合理的体系和机制,而国家新资助政策体系的建立则为我们对高校贫困生实施教育援助提供了清晰可行的路径。不可否认,对高校贫困生的经济资助是新资助政策体系实施的核心环节。但新资助政策体系却又不仅仅着眼于经济资助,它还关注贫困生的思想品格塑造、心理健康教育、学习状况改善和环境协调适应等多方面的需求。基于这种考虑,我们认为一个合理有效的系统评估模型,不仅应保证较高的效度要求,即要与高校贫困生的发展状况紧密相关,从而能切实反映出教育援助的最终效果;而且还必须具备相当的兼容性和全面性,即能够囊括贫困生学习、生活、心理和品格等各方面的基本信息。

进而,我们在既有研究成果中找到了“学习适应性”这一概念,将其作为本文建立教育援助效果系统评估模型的基点。学习适应性是指“个体超越学习情境中的障碍的倾向”或“个体克服困难取得较好学习效果的倾向”,也即对学习的适应能力,包括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心理因素、学习环境四个维度。[7]也有学者将其分为学习动机、学习能力、学习环境、教学模式和身心适应五个维度。[8]学习适应性既能表现出大学生的主体性特征,即有效利用环境资源满足自身需要的自主性;又突出了主体与环境之间的互动性,即整合内外部信息和资源,调整身心状态,促成自身的和谐发展。对大学生群体而言,学习适应性状况是其学习、生活、心理和行为状况的显示器,因而可以作为国家资助政策体系对高校贫困生教育援助效果的集中反映。基于这种认识,本文以学习适应性为核心指标初步构建了教育援助效果的评估模型,它包括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心理状况和环境适应四个维度,如图1所示。本模型的优点在于,一方面紧紧围绕教育援助效果的核心部分进行评估模型构建,从而既保证了评估的效度,又免除了贪大求全、不切实际的弊端;另一方面,较之以往的评估指标可操作性程度更高。

二、研究假设

以学习适应性为核心指标考察新资助政策体系对高校贫困生的教育援助效果的做法,本次研究尚属首例,研究者在期刊网上尚未检索到相关研究成果。这一方面可归因为系统评估模型迟迟难以建立,另一方面也由于现有的评估指标缺乏可操作性。所幸的是,学者们关于大学生学习适应性的研究起步较早并已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主要集中在大学生学习适应性的概念界定、测量工具探讨、发展特点描述和主要影响因素这四个方面。[9]这些研究成果是本文提出研究假设和建立研究工具的重要起点。

根据杨改、葛明贵等人的研究结论,家庭环境尤其是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的差异是大学生的学习适应性的重要影响因素。[10][11]王瑞荣则进一步指出,许多贫困生由于不能正确认识贫富问题,不能客观、科学地评价自我价值,形成了错误的自我认识而造成失落、自卑、孤僻、封闭、冷漠、紧张、敏感多疑、敢为性低等一系列不良情绪,甚至发展为人格偏执和抑郁病症。[12]此外,贫困生由于心理和性格等方面的原因,在对大学中人际关系的适应和自我调适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障碍。李明睿的研究发现,贫困生在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敌对性、精神病性等方面得分较高。这些问题的存在直接影响到贫困生的拼搏进取精神、社会适应能力、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个性心理品质的完善,也直接影响到他们在学校及岗位上能力的发挥。[13]李昕等人的研究则表明,不同的家庭经济状况对大学生人际关系有显著影响,贫困家庭的学生表现出较强的社交回避倾向,这主要由于物质条件的匮乏而产生的自卑心理所致。[14]而王永杰等人的研究结论则明确指出,大学生的环境适应能力与家庭环境尤其是父母职业和家庭经济状况密切相关。[15]据此,我们有充分理由作出如下推断,即高校贫困生相对于普通家庭学生而言,在学习动机、压力感知、心理健康水平和环境适应能力等诸多方面存在一定的劣势,并最终表现为其学习适应性相对较差的状况。

从另一个侧面来看,以上研究成果同样也意味着,经济保障在大学生学习适应性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由此而言,既然经济资助是国家新资助政策体系对高校贫困生实施的教育援助的核心和关键环节,那么接受新资助政策体系的贫困生在减轻经济压力和负担的同时,其学习适应性状况应当有可预期的改善,这正是国家新资助政策体系建立和实施的初衷和归宿。

根据以上探讨,我们提出提出了本研究的基本假设:国家新资助政策体系的建立和实施会对高校贫困生产生积极的教育援助效果,即能够改善其学习适应性状况。进而论之,我们提出了如下两条具体假设:

假设1:总体而言,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即贫困生)相对于普通家庭学生(主要以家庭经济条件为区分标准)来说,在学习适应性状况上存在一定劣势。

假设2:在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中,接受了新资助政策体系帮助的学生相对于尚未接受的学生来说,其学习适应性状况更好。

为证实假设,并同时探明新资助政策体系在改善高校贫困生学习适应性方面的具体作用机制,我们进而展开了实证调查。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工具

(一)样本构成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以随机抽样与整群抽样相结合的方式获取某综合大学工科学院二、三、四年级在校本科生样本共300人,发放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99份。所有问卷数据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样本具体分布情况如表1所示。

(二)研究工具

结合大学本科生教学实际情况,经充分讨论后编制了调查问卷。本问卷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调查对象基本情况,包括性别、年级、家庭收入水平等;第二部分在吸收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根据本次研究的需要自行编制了大学生学习适应性量表;第三部分为调查对象受助情况和资助评价。其中学习适应性量表包括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心理状况和环境适应四个维度,每个维度设5个项目,共计20个项目。采用五点计分法,设有正向计分和反向计分,分值越高代表学习适应性越好。经过两次问卷试测和修正,利用SPSS16.0进行量表信度和效度检测,结果得到量表的克伦巴赫Cronbachs’α系数为0.722,问卷各因素的α系数依次为0.517、0.753、0.762、0.537,四个因素共解释了总方差的46.79%。量表各因素之间以及与量表总分之间的相关系数矩阵如表2所示。可见,量表内部一致性信度和结构效度较为理想。

四、研究发现

由表3可以看出,在所有未受资助的学生中,低收入家庭学生(即贫困生)的学习适应性得分明显低于中、高收入家庭学生,这与假设1基本相符。同时,与未获资助的贫困生相比,受助贫困生的学习适应性得分显著高于前者,并明显高于中、高收入家庭学生,则假设2亦得到证实。由此可以说,大学生的学习适应性状况与其家庭经济状况密切相关,教育援助在改善高校贫困生学习适应性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为了进一步确定影响未受资助学生中不同家庭收入水平学生学习适应性差异的具体因素,以及影响受助与未受助贫困生学习适应性差异的具体因素,我们对前者进行了方差分析,对后者进行了独立样本的t检验。结果表明,在未受资助的学生之中,导致贫困生学习适应性得分明显低于中、高收入家庭学生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心理状况(F=9.578,p

五、研究结论

经过以上分析探讨,本文得出以下结论:

1. 大学生的学习适应性与其家庭经济状况密切相关:不同家庭收入水平的大学生在学习适应性上也表现出明显的差异,贫困生与中、高收入家庭的学生相比,其学习适应性表现出明显劣势,主要体现在心理状况和环境适应两个方面。

2. 新资助政策体系对高校贫困生实施的教育援助对其学习适应性产生了显著影响,具体表现为,受助贫困生学习适应性得分明显高于未获资助的贫困生。这主要是由于教育资助大大提高了前者在学习态度和环境适应两方面的得分。

3. 家庭经济状况对大学生学习适应性的影响仍然极为显著。因此国家新资助政策体系对高校贫困生实施教育援助是消除家庭社会遗传的影响、促进贫困生更好的融入大学学习和生活并获得全面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本研究亦表明,新教育资助体系的建立和落实对高校贫困生学习适应性状况的改善发挥了应有的作用。这说明在现阶段对高校贫困生的教育援助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

参考文献:

[1]于建霞.构建与完善我国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研究[D].山东:山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8.

[2]谢更兴.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硕士论文,2009.

[3][6]胡小坤.高等教育资助政策评估的系统研究[J].管理观察,2009(25):79-80.

[4]姜旭萍等.高校学生资助体系政策效果评估研究[J].当代经济,2009(7):114-115.

[5]凌峰等.基于目标的高校学生资助绩效考核研究[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0(12):105-107.

[7]李炳煌.大学生学习动机与学习适应关系研究[J].煤炭高等教育,2006(3):105-107.

[8]张宏如等.大学生学习适应性现状研究[J].江苏工业学院学报,2006(2):66-68.

[9]穆怀容等.大学生学习适应性研究综述[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5(6):128-129.

[10]杨改.大学生学习适应性的影响因素及提升策略[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209-210.

[11]葛明贵等.大学生学习适应性及其影响因素[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5):602-606.

[12]王瑞荣.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探析[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论文,2007.

篇11

随着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工作如火如荼地进行,对其培训效果的评估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尝试着在借鉴柯氏四层次评估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一套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效果评估体系,希望能为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效果的评估工作提供一些思路和启示。

一、柯氏四层次评估理论简介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的唐纳德・柯克帕特里克(Donald Kirkpatrick)教授从评估的深度和难度将培训效果分为四个递进层次―反应、学习、行为和结果。

表1 柯克帕特里克四层次评估模型

二、培训效果评估指标选取的程序

建立一套层次清晰、结构合理的评估指标体系,是保证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效果评估成功的前提。本文中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效果评估体系的构建是以应用为目的,将客观上存在联系的、反映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效果某一方面的若干个指标科学地加以分类和组合而形成一种指标体系的过程。本文对指标的选择包括以下两个步骤:

1.根据经验预选指标

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研究,参考大量关于培训效果评估的研究成果,结合我国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的特点,预选出符合本指标体系构建目的和原则的一些有代表性的指标,构成预选指标集。

2.用德尔菲法确定指标

采用匿名方式征询专家意见,各专家不得相互讨论,不得发生横向关系,只与调查人员有联系,他们根据自己的经历、知识和经验背对背地确定各评价指标之间的重要程度,多轮次地对预选指标集提出自己的看法,经过反复思考、归纳和总结,最后汇总成基本一致的看法,从而确定培训效果评估的指标。

三、培训效果评估指标体系的构成

本文以柯克帕特里克的四层次评估模型为依据,将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效果评估指标分为培训反应、学习收获、行为变化和培训成果四个一级指标,在一级指标下设立了10个二级指标,并在二级指标下又设立了32个三级指标。具体见下表。

表2 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效果评

1.反应层评估指标体系

培训反应主要指受训教师对培训项目的喜欢程度,具体指受训教师对培训教师、教学内容、培训方式和环境设施等方面的评价情况。本体系将培训反应层细划为3个二级指标,分别是培训内容、培训师资、培训形式。

培训内容的评估主要包括实用性、有效性和兴趣性三方面;培训师资的评估主要包括培训教师的工作态度、教学能力、沟通能力和组织能力四个方面;培训形式的评估主要包括培训安排、培训条件、培训方式和培训资源。

2.学习层评估指标体系

学习收获评估主要是测量受训教师在参加完培训后其态度、知识和技能的改变状况,分为3个二级指标,分别是意识与责任、知识、技能。

意识和责任主要指高校教师应认识到教育技术对高校教学的重要性,从意识层面认可教育技术的价值,并有利用教育技术改进自身教学实践的意愿;知识只要是指对教育技术的基本理论的认识,对知识的评估主要包括教育技术的基本理论与方法、教学设计的一般模式与方法;教育技术是利用技能来促进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的。

3.行为层评估指标体系

行为变化的评估主要侧重于受训者能否将培训中获得的态度、知识和技能转化为良好的工作表现,评估培训最终目标是否实现。一般来说,行为变化的评估一般要在培训结束后的3到6个月,由上级领导、同事、专家和学生等通过观察记录等方法,考察受训教师在培训中获得的知识和技能的理解程度,以及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情况和由此引起的业绩变化情况。本层次综合考虑了教师工作的特殊性及指标的可取性,分为两个二级指标:教学实施、科研与创新。

教师实施是评估受训教师行为变化的一个重要指标,包括三方面的评估:确定合理的教学目标、选择有效的教学内容,创设有效的教学资源和教学环境,评价学习与教学过程;科研与创新是国家赋予高校教师的责任,是评估受训教师行为变化的重要指标,主要包括:关注新技术和方法并应用其改进教学、借助技术工具开展学术交流与合作、利用教育技术提高科研项目的管理水平和研究团队的工作效率。

4.结果层评估指标体系

培训结果的评估上升到组织的高度,即判断培训对受训教师所在学校相关部门工作的改善是否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培训成果的评估一般由人事部门及受训教师所在学校的上级领导施行,由于该层面主要是通过观察和考核受训教师在培训后工作表现和工作业绩给所在组织带来的长期影响,因此一般需要在培训结束半年后进行。该指标可以细分为两个二级指标,分别是教师、学生。

教师主要评估教师的教学成果、管理成果和科研成果。学生主要评估受训教师所教授学生的学业能力、交流与合作和创新能力。

本文总结相关文献,运用德尔菲法确定了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效果评估的指标,构建了评估的支撑体系,从而完善了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效果评估体系,以期为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效果评估工作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