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13 09:24:29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幼儿发展分析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二、完善幼儿园区域活动的不足,体现区域活动的价值
(一)优化区域活动环境,创建幼儿发展空间
环境在幼儿教育中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创设一个良好的环境,来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为幼儿因造一个符合他们天性和需要的活动环境,给他们创造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根据幼儿的天性,认知程度,语言动作,情感等方面出发,站在孩子的角度上思考问题,为他们创造不同形式的区域活动,例如:音乐区域,体育运动区域,生活角色扮演区域,发现与探索区域,艺术绘画区域,美工区域等,使得孩子能够依据自身的兴趣和爱好去选择自己喜欢的场所,去展示自己的天性和才能。同时,在创设活动环境时,要具有一定的规划性,要参照近段时间来的教学目标和孩子的发展水平,有计划,有目的的选择和投放一些材料,所选择的材料应该具有多重功能,能给孩子以发挥想象的空间,是他们可以尽兴的研究他们眼中的世界。如是他们了解物体的沉浮问题时,可以在发现与探索区域准备一些水桶,纸张,木头等,是他们在游戏的过程中对科学知识形成一个直观的了解。
(二)确切定位教师地位,加强教师的指导
在区域活动中,教师处于一个什么样的位置,这是我们所应该重视的问题。与其他教学活动中老师所处的主导位置不同,在区域活动中,教师所起的作用是“支持性指导”,简单来说,即使教师从一个活动的主导者转变成为一个尊重孩子天性和想法的支持者和促动者。这样就对教师的活动提出了一个新的要求,教师们需要关注孩子学习的整个过程,只有这样才会对每个孩子的具体发展有所了解,从而在区域活动中针对不同的孩子进行引导。在区域活动过程中,教师所发挥的作用不是去引导和塑造孩子的行为,而是尊重孩子的想法,培养孩子的自主探索意识,扮演一个催化剂或者共同学习的角色。同时,在这一过程中也要把我一个恰当的时机,在合适的时机进行参与,来促进孩子的自然成长。例如在体育运动区域,教师应在孩子把球抛向自己的时候以合适的方法去接,并且以是的那个方式再还会给孩子。在这个过程中促进孩子发展。
也许有人会问,现在教育经费,尤其是幼教经费还那么短缺,教职员工的收入水平低下,活动设施陈旧等等问题那么突出,在这样没有“硬件”保证的前提下,如何摆脱实利状态?
我们在现实中看到几乎所有的园长都在忙于创收(以及相应的外事、内事活动、应酬活动),无力(精力与心力)真正关注孩子在幼儿园的情绪和感受,很难说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更新,对幼儿活动内容和方法的改革,多限于形式,少有实效,而且改革的目的还是为了增加“创收”的渠道。并且随着物质条件的改善,这种现象居然还得到了肯定,变得越来越突出。这样就出现了有人说的“目前幼儿园的孩子母语还没讲全就讲英语,大小便还不能自理就学电脑”的“特色”教育。这种现象应该是很不好的。
我想起了台湾作家龙应台采访过的瑞士一所叫猫川的幼儿园。猫川幼儿园在经济那么发达的国家里同样存在经费短缺,教职员工的收入远远不及其他行业。由于他们有专业人员,有品质,因此要求入园的孩子特别多。一般来讲,他们在10个要求入园的孩子中,只能接受一个。因为他们认为孩子的数目越少,得到的照顾才会越周全。那么他们的接受原则是什么呢?那就是优先单身妈妈和移民的孩子。因为幼儿园认为单身妈妈必须出去工作赚钱,孩子得有人为她照顾;移民家庭的孩子应该有一个学习语言的环境,所以幼儿园也优先收托,免得孩子长大后因为语言的关系而受排挤,成为受欺负的下一代。令我感动的是,幼儿园这样做并不是出于什么外部的规定,而是园长很自然地认为:幼儿园本来就不是营利的地方,而是需要良心和爱心的地方。
是的,良心和爱心应该成为办幼儿教育的首要原则,只是我们这些年来把它们丢失得太多了。
有一段时间以来,好像还存在着一个理论与实践的怪圈,就是教育实践者和教育理论者思考的问题有很大的不同。我的感觉是,在幼儿教育界,存在着一个搞理论的圈子,一个想进入这个圈子成为理论工作者的人总想着必须把教育变成教育学;而对于教育实践者来说,他们希望的正好是一个相反的过程——把教育学还原为教育。这就使得二者之间总是在思考问题的角度和立论上相悖,教育理论者研究的东西,教育实践者不愿看、不想看,也看不懂,而教育实践者搞出来的东西,教育理论者又认为没价值,没兴趣看,不屑于看。于是真正有成就的理论家和急需解决工作中实际问题的教师产生了沟通上的障碍。我曾经听到过一位内地的大学教授和一位沿海特区的园长就给予儿童充分发展的机会和条件的问题发生的激烈争辩,大学教授关注的是如何建立自己的儿童认知发展的理论,而园长更关注的是自己的教育机构为这种理论所提供的可能。这种困境的后果,就是教改的目的直指家长,教改的成绩成了提高收费标准的依据。
需要补充一句的是,幼儿园经费充足当然是好事,幼儿园的硬件设施完全现代化更是求之不得。但是我觉得这只对不为钱累、不为钱役的人才是真理。如果以为哪儿钱多才有现代化,才有时代特色,才有素质教育,才有真正办教育的能力和条件,那么,当年延安保育院的“马背摇篮”恐怕就真的只能办到美国洛杉矶了。
关注社会弱者及其孩子
这个憧憬是从前面的愿望而来的,因为只有摆脱了“利”的标尺,才会对这点有所反应。
2000多年前,一位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并热心教育的东方导师,以他本身的人格内蕴,提出过闪耀着极其强烈的人文光辉的设想:“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礼记·礼运篇》。虽然这种“乌托邦”离现实还有一段距离,但是,今天的中国社会在许多方面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可以说,我们无时无刻都在享受着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实惠,生活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包括学龄前儿童受教育的机会和条件。但是我们也不能否认,在社会的转型期,出现了一个在社会性资源分配上具有经济利益的贫困性、生活质量的低层次性和承受力脆弱性的特殊社会群体,也就是社会弱者群体,如残疾人、老年人、下岗失业人员、灾民等等。
以湖南省为例,湖南是个农业大省,也是水资源丰富的省份,由于对水资源的开发,湖南也成为了全国的移民大省。据统计,截止1995年底,全省移民总数已达203万之多,占全省人口的3.2%(据湖南省社科院“体制转换时期社会弱者的生存状况及其社会支持研究”课题组)。由于移民受迁移方式、补偿条件和居住地资源的限制,他们的生产和生活条件都极其恶劣,成了贫困人口中的特殊群体。生活贫困的标志之一就是孩子的大量失学。据调查,有一个库区的学龄儿童入学率尚不及75%,遑论接受学前教育了。
再以湖南省的城市下岗职工为例,来自同一调查的数据显示,有85%的人生活在困境中,而他们中35岁以下的占56.7%,35岁至45岁以下的占31.9%,即他们的孩子很有可能处在幼儿期或小学阶段。
社会弱者的存在实际是一种普遍现象,和社会制度无关,它是特定社会或其特定历史发展阶段的产物。在我国目前生产力还比较低的情况下,要根本改变他们的生存状态是不可能的,但是奉行以爱为出发点的幼儿教育机构,不漠视、歧视他们及他们的孩子,以教育工作者的理智和良知对待这一切,并在尽可能的程度上参与给予他们有力帮助的社会支持行动,使幼儿园不成为粉饰现实的虚假机构,应该是可以做到的。
我曾在一所极尽豪华甚至奢侈的“贵族”幼儿园见到过园长带着保安像哄赶野狗一样哄赶围墙外的和围墙内孩子一般大的孩子的镜头,我也在一所示范性幼儿园见过园长像训孙子一样训一位工厂里拿不出节日赞助费的家长,我也还在幼儿园的教室里听到过老师对几个家境不好的孩子的冷嘲,那位老师眼里流露的嫌恶,至今让我心寒。
最近几年来,也是由于社会上有一部分人的需要吧,再加上有的人认为,投资兴办幼儿园,竟然是一项有利可图的产业。所以所谓“贵族”幼儿园、高收费幼儿园越来越多,这些幼儿园无视教育的原则,只是把孩子当“上帝”、当“客户”对待,结果除了造成大量的教育设施闲置外,还极易培养一些心智不健全的孩子;与此同时,又有一批收费低廉、设施齐备、方便和适合一般家长的幼儿园倒闭和关门,使一些幼儿失去了接受学前教育的机会,还有更大一批一间教室里挤着五十、甚至六十个孩子的幼儿园,在不得已中进行着小学化、成人化的幼儿教育。
好的幼儿园,好的幼教机构不应该是这样的。
《儿童权利公约》告诉我们:儿童应该是人类一切成就的第一个受益者,也应该是人类失败的最后一个蒙难者。儿童的一切权利不受基于父母、法定监护人或其他家庭成员的身份、活动、所表达的观点和信仰而加诸一切形式的歧视和惩罚。这个人类有史以来最体现儿童权利的世界性文献,以儿童最大利益为其指导思想,可以说是最深刻地体现了对社会弱者的关怀,对社会公正的呼唤,它的人文价值也是不言自明的,我想也就表达了我们对新世纪幼儿教育的憧憬吧。
有一位普通的幼儿园老师有一次跟我讲起她是如何对待班上的小朋友的:有一个单亲家庭的孩子,她妈妈总是没时间、没心情亲近她,所以我有意识地每天花一点时间把她接在怀里,有时是跟她讲一个故事,有时是带她唱一首歌,还有一个从边远山区来的孩子,讲的话谁也听不懂,没有小朋友跟他玩,老让我想起自己刚到学校里的时候,所以我的办法是,先教他几个班上小朋友最喜欢的游戏,让他尽快地能和同学玩到一起。“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只要每个教育工作者都会从自己的感受中、从心底里自然流在出爱的示范,幼儿园的情感世界才会更加广阔。
树立科学的教育工作精神
这个观点的提出是建立在承认幼儿教育发展的第一推动力,应该是教育科研的基础上的。换句话说,也就是承认,幼儿园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只能是教育科研。因为,教育科研首先能突破幼儿园陈旧的办园思路,改变薄弱状态,提高幼儿教育机构教育和保育的质量;其次,教育科研的过程既有竞争又有合作,可逐步形成幼儿园里共同的价值取向与和保育的质量;其次,教育科研的过程既有竞争又有合作,可逐步形成幼儿园里共同的价值取向与和谐的人际关系,所以可把它看成是加强凝聚力的重要因素;最后,教育科研也是数量和风险小,而回报率高,整体效率明显的最好的投入。但是,目前幼儿教育界里的教育科研状况却离科学的教育工作精神很远。
最近我接触了一种比较风靡的早教理论和它的实验,这套理论认为,XX实验能极大地促进幼儿的智力开发,有占大多数百分比的幼儿智商得到了提高,因此主张家庭、幼儿园都购买依此实验编写的训练教材而进行辅导。
这样的观点在我看来。不说是缺少科学训练的人提出来的,至少也是对幼儿不负责任的人讲出来的。这种理论在科学上我们只能说它是一种假设,而假设必须经过验证才能成立。上述假设是一种非常糟糕的假设,定义不清,无法设计一种检验方法,它只是说明受过XX训练的幼儿提高了智商。这样的立论是不对的。实际上有效的立论应该是指出有多少个智力超常的幼儿受了XX训练。在概率论上这是两个不同的后验概率,没有确定的关系,也不能够互相替代。至于有很多受过这种训练的孩子的家长说孩子变得聪明了多少,实际上是提出了一个因果模型——由于用了某一些教育方法,所以提高了智力。有经验的教育工作者都应该同意,建立一个可靠的因果模型是非常困难的。就以上述实验为例,首先要证明幼儿是受了这种训练,其次还要证明没有一个因素,既影响孩子受其他教育的训练,也影响孩子的智商提高。但是我们大家都知道,有一个因素要影响幼儿的这两个方面,那就是幼儿的生长发育。
有的人不以为然,认为实验不过是实验,尤其是这些实验是由某些名气很响,影响很大的著名人士提出来的,并且又受到不少家长、幼儿园的欢迎(各有各的欢迎原因,这里暂且不提),总有存在的价值吧。但是我只想说,教育科学方面的“实验”,往往不是杀死几只小白鼠和猴子而已,它会在某种程度上在面对幼儿的这块净地里,造成一种追逐利益的风气,损害儿童的身体和心灵。我相信,这是从嘴上到心里都赞成“一切为了孩子”的人所不喜欢的。
还有一种教育科研就既可以说不科学,也可以说不道德了。有一则讽刺律师的笑话;一个人抓住他随便碰到的一个人问道;“你告诉我二加二等于几?”那人说:“当然等于四。”这个人又跑到律师那里问:“你告诉我二加二等于几?”律师立即起身关上门,回头反问道:“你需要等于几?”
虽然我们都希望这种笑话仅仅只是讽刺律师,但现实却告诉我们,它的对象也有可能在幼儿教育工作者中。比如调查问卷不按抽样的要求发放,填写表格都靠自己的想像,结果与数据不符,不是去检查原因,而是去篡改数据等等,似乎成了司空见惯的事。还有相当数量的教研观摩活动不是去研究幼儿教育中存在的具体问题,而是赶场似的集体看排练了多次的“表演”;研讨会也成了公费旅游的最好借口,受惠的自然是那些“口力劳动者”。所以这种浪费了大量人力物力的科研,究竟有多大意义,有什么实际效果,实在让人弄不明白。
当然也有尝到了“科研成果”甜头的事,那就是欲搞科研先收费,然后挂牌设科研基地的“经验”。科研搞不搞无所谓,关键是课题负责方和课题承担方双方都需要。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那块牌子唬人也。
这就是我们的素养。令人不能容忍的就是所有这一切是在所谓深化幼儿教育改革的冠
冕堂皇的名义下进行的。有人以中国人的民族性就是不认真、不严谨、好大喜功来辩解,也许有一定的道理,但又不仅仅只是这个道理,还有世风日下同人不自律的问题,以及更深层的原因等等,我们都必须正视。都说幼儿教育是人生的启蒙教育,真不希望这种不道德、违反科学原则的事情,会长时间地在幼儿教育机构里让孩子们启蒙。
倡导合乎天性的教育
什么样的教育是合乎天性的?在幼儿园里有必要专门来倡导合乎天性的教育吗?难道幼儿园里有违背天性的教育?
这个问题的提出,似乎涉及到了我们幼儿教育的性质。我国最近讨论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对幼儿教育的性质讲得十分明白,那就是:“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起始阶段。幼儿教育应为幼儿的近期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笔者对这段话的理解就是,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这里的基础不是升学的基础,更不是成为某某家的基础,而是生活的基础。
考察我们目前一些幼儿教育机构进行保育教育的现状,发现有不少还很模糊的地方,比如幼儿园里到底应该教些什么,幼儿在他们这样的年龄里,到底需要学些什么,能够接受些什么,幼儿园里到底又能提供一些什么,这都需要和幼儿的身心发展需要和幼儿园的实际能力相适应。但现实中我们看到的却是,总有一些幼儿园、一些老师在摇摆,在偏离,在拔高。比如,外面宣传知识经济时代来到了,幼儿园里就开始让孩子学习电脑(且不说这种学习方式是否对);有人提出现代社会是竞争的社会,幼儿园里马上就有人跟着喊,要对幼儿进行“谋略教育”,培养竞争意识;政府强调要科研兴教,向科研要质量。幼儿园里马上就会出来一个每位教师都要有科研课题的规定……于是在我们看到的不少有关幼儿教育的实验研究课题里,重复性的选题、超出了幼儿教师个体能力和受限于单所幼儿园样本范围的选题占了很大的比例,而实际上它们在理论假设、科研方法、变量控制和研究结论上,既与实际的教育科研存在着距离,又与幼儿园里的实际需要毫无关系。种种做法在浪费着我们本来不多的科研经费的同时,丢掉了幼儿教育的性质所决定的幼儿教育的任务,这是使人极其痛心的现象。
有个我们耳熟能详的故事:
一位记者问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请问您在哪所大学学到您认为最重要的东西?”
老人平静地说:“在幼儿园。”
“在幼儿园学到什么?”
“学到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做错事要表示歉意;午饭后要休息;要仔细观察大自然。从根本上说,我学到的最重要的东西就是这些。”
从根本上说,这些也就是幼儿园最需要教给幼儿的。不是吗?与人分享、诚实、自我约束、善待人、勤奋……
另外,现代社会生活的广泛性和复杂性,也决定了社会是以合理、人道和高效的各种制度和规则作为支撑点的,这些制度和规则是人类社会文明和进步的标志,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也常常以合理和人道的制度和规则为依据,这都需要为人的诚实和守信,这既是为人的品质,也是对制度和规则的遵守。只有在传统的社会和无序的状态中,人们才更多地依靠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交往和接触来处世,才会认为等级尊卑、物竞天择、谋权谋略等法则是行之有效的。但我国必然要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从人治社会向法治社会过渡,因此教育儿童从小就具备平等待人、诚实守信的品质,应该是很有必要的,因为这是现代社会公民所需要的基本素质,也是幼儿道德教育的重点。在学前期,难道不应该首先学这些吗?
在我看来,幼儿教育工作者不妨以一颗平常心,在幼儿园这个领域,以启蒙性的、生活性的、尤其是稳定性的教育原则对幼儿实施教育,在高谈知识经济、竞争社会之前,先让我们身边的这些孩子快活、健康起来!
积累宝贵的人文资源
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统计指标:XX幼儿园里具有中专学历的教师有多少,具有本科学历的又有多少等等;我们也经常看到在每年的教师节或什么节期间,举行幼儿教师的五项或十项技能(有的称全能)表演、比赛等等。作为领导或指导幼儿教育的权力部门,上述工作当然都是必要并有效的。但是我还是很想做一些这样的统计:幼儿园内教师对幼儿付出的爱心的质是如何,量是多少;教师之间付出和得到的友谊的量是多少,质又如何;一个教师创造性劳动后得到的的量是多少,质是如何;教师和孩子之间、园舍之间和睦相处的量是多少,质是如何;教师自己人格尊严和职业满足的量是多少,质又如何……之所以想做这样的调查,是因为我看到不少声称非常有实力的幼儿园,在吸收教师时,往往把外在条件,诸如相貌、身材、特长等生理素质和技能素质当成主要条件甚至唯一条件,而忽视了作为教师来讲最重要、首要的职业人格素质。
应该说,近十几年来,由于各方的努力,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和培训,在我们不少的幼儿园里已集中了一批胜任幼儿教育工作,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教师,他们已成为了提高幼儿园教育质量的主要依靠力量。但是坦率地说,还有部分教师没有或很少有幼儿教师职业的自豪感和对待幼儿的热情,使人很难在他们的工作中,看到他们对工作的兴趣。这样我们就经常在幼儿园听到喝斥、挖苦孩子的话语,看到老师之间的激烈争吵,感觉到教师和园领导的隔阂,甚至还不时听到有向家长索取礼物的事情。有人说这是由幼儿园老师工作的性质(琐碎、具体)和环境(女性集中)所决定的。我觉得这种说法固然有一定道理,使幼儿教师的职前教育的缺憾和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却是不容忽视的。
幼儿教师因为工作对象的特殊性,可以说每天面对的是弱势群体,是非常脆弱的正在成长发育中的小生命(这也就是提倡幼儿园工作要讲良心的原因),一个人选择了这份职业,也就选择了需要奉献热情和爱的工作方式。当然,对于一个充满生活激情的人来说,最令其痛心的事情莫过于没有得到自己最适宜的职业并获得必要的践行机会。而在目前很多人选择职业还不能完全凭兴趣的情况下,做好职前教育的培训就显得格外重要了。
但是,目前有些师范学校,把“培养社会需要的人”当成学校办学的最高法则,教给学生的主要是有关就业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学生重专业课程的学习,不重师范课程的学习,重知识技能的训练,不重情感、态度的培养,因此学生人文素养很低,教师的职业人格没有养成。另外,在全社会普遍崇尚物质、追求时尚、信奉占有和征服的趋势下,多数人“语文程度不够,心量不广,涵养不深,人生态度无所依归,理想不敢坚持,社会正义日渐消亡,君子之风日渐远去”。(台湾大学王财贵教授语)——教师的职业人格自然出现危机。
所以我主张,欲提高幼儿教师的素质,不妨在塑造教师平和、旷达、大气、开朗等等人格特征上下功夫,在我国丰厚的传统文化遗产中找素材。比如:我国古代提出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整体设计中,把家作为个人修身的场所,国家和社会安定的根本。这是因为理想的人格是在正常的家庭生活中塑造的,适宜的待人处事的能力也是在家庭共营和乐的生活中训练完成的,对于教师来说,正确处理好家庭关系,营造安宁、和睦的家庭环境,树立自己对人、对事、对社会的正常心态,会具有很好的启迪作用。毕竟生活在正常的伦理关系中的人生,才是最真实的人生。这是塑造健全的教师人格的前提条件。我国古代的传统伦理道德都突出和强调“仁”字,提倡尚义、重义、诚信,它还倡导“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教导我们在教育中要以仁爱之心尊重一切生命的价值,并兼爱宇宙万物,以爱心唤起爱心,这在今天来讲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我国的传统文化还包含着非常丰富的符合现代科学精神的教育思想,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等,它尊重人,尊重一切教育对象的价值,它不是把教育当成一种工具,进行单纯的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而是提供一种对人类自身及人类生活的认识,帮助人们构建人生的精神和信念,树立社会责任感,每个人都要有独立的意志和独立的人格,自己发展了,也要使别人得到发展。
另外,我国古代的先哲们热爱自然,与自然融为一体,以景抒怀,以景言志的情怀也值得我们学习。作为教师应具有的审美修养,不单单是几种技能,如弹弹琴,画点画等,它更多地应该是一种眼光,一种趣味和相当的文化修养。同时,教师也应在工作中努力营造回归自然、顺其自然,长幼相亲、其乐融融的教育氛围,这才是幼儿教育的理想境界,也才是真正的美育。
【中图分类号】G610
现今社会,幼儿教育均衡发展是社会讨论的热点。今年两会强调,幼儿教育是教育的基础,促进幼儿教育的均衡发展是一项重中之重的任务。教育专家提出幼儿教育纳入义务教育的议案,增加政府的投资,减轻家长负担。另外,幼儿园需要注重设备和师资的建设,呼吁和协助家长创建良好的家庭环境,促进幼儿教育教育机会公平化,教育过程均衡化。
一、幼儿教育不均衡发展的现状
(一)幼儿教育的起点不均衡。
现今社会,因为政府对幼儿教育的投入资金不足,降低了幼儿入园率,影响了房舍设备、师资乃至教学质量。而此时,幼儿园的招生要求越来越高,收费的金额不停地上涨。有些家长交不起学费,不让孩子接受幼儿教育,任由孩子在家玩耍,甚者有的幼儿成为留守儿童。但是有些家长为了自己的孩子赢在起跑点,不惜重金,不停地托关系,查阅资料,询问专家,挑选最好的幼儿园。这导致了幼儿得到了不同的教育平台,而得到不同程度的教育,甚者没有得到教育机会,失去了发展的机遇。
(二)幼儿教育过程的不均衡,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
幼儿教育是指对3~6岁年龄阶段的幼儿所实施的教育,这个阶段的教学内容应该是培养学生的基本能力和个性、品质。幼儿园在培养学生时,因为攀比和注重经济利益,选择小学化的教学内容,如:背古诗、奥数题、长单词、弹奏钢琴、生僻字等各种比赛活动或项目。另外,有的家长为了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帮孩子报名琴棋书画、奥数、舞蹈等培训班。幼儿园的教学工作应该尊重适龄儿童个性发展,安排适当的教学内容,避免家长盲目报培训班,加大学生的学习压力。据调查,国内外的幼儿教育模式大相径庭,国内的幼儿教育偏重于应试教育,迫使幼儿完成过多的学习任务。幼儿园应以孩子健全的人格为重点,把教育理念由智力开发转向全面发展,赋予幼儿一个健康、意义深远的童年,便于未来的发展。另外,各个地方的幼儿园设备和师资都有不同的特色,但是高级的设备和优秀的教师团队,会导致幼儿个体在知识、技能、沟通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
(三)幼儿教育教育结果的不均衡。
很多幼儿园对幼儿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有些幼儿园变成了托儿所。相关研究发现,幼儿的可塑性很高,这个时期可以培养孩子坐姿和正确的生活习惯,减少犯罪率。与国外的幼儿相比,中国在幼儿阶段培养数学、逻辑思维。科学研究说明,幼儿阶段中,国内的小孩数学水平比国外的小孩高,但是观察力和独立能力的却不如国外的小孩。家长对幼儿过于溺爱,怕孩子受苦,甚至为孩子铺好路,导致小孩在宠爱、没有困难的环境中长大。家长应该走出溺爱的教育误区,不强迫幼儿学习高难度的知识,做到教中有爱,爱中有教。
二、促进幼儿教育均衡发展的途径
(1)平衡政府和家长资金投入比例。
政府根据各地的申请单,赞助幼儿园平衡发展的资金,协助幼儿园配置良好的房舍设备和伙食,吸纳优秀的教师团队和教育资源、教育设备。国家应对到贫困地方任教的幼儿园教师给予鼓励和补贴,适当调整政策,吸引更多的教育人才到贫困地区,便于抓紧幼儿教育的教师团队建设。另外,国家应该抓紧园长建设工作,培养有责任心,有爱心,全心全意为幼儿教育奉献的人才。近年来,社会上的幼儿教育投入资金里,家长的投入过高。家长为了孩子可以得到最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会同意支付学校给出的收费单。但是个别幼儿园为了经济利益,恶意压低教师薪水,影响教学质量,减少学生伙食,购买低质量的学习设备,影响幼儿教育的发展。所以政府需要大力打击这些非法行为,为幼儿提供公平的入园机会和优良的学习环境。
(2)减少城乡差距对幼儿教育的影响。
我国各大省份的幼儿园比例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而城市和农村的发展是主要影响因素。国家应注重农村的经济、教育发展,抓紧农村的幼儿教育工作,给予帮助,提供资金,修改政策,吸引更好的人才涌入农村教育系统。虽然近几年的国内经济发展很快,但是城乡幼儿园基础设施还是存在差异。农村的幼儿园图书总量、卫生资源总量、多媒体设备、校舍面积都不及城市。现在,教育资源共享是解决资源短缺的方法,一方面是捐赠教学设备、教材等,另一方面,可以鼓励城市教师到农村支教,实现知识的共享。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城市和农村幼儿教育的差距。
(3)组建优秀的教师队伍。
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技能影响着幼儿教育的质量,所以,幼儿园要招聘优秀的、有责任心的教师。教育局即将推出全国教师资格证统考政策,严格筛选符合各阶段教育的高校毕业生,减少非师范和非主修专业的高校学生任教,影响幼儿身心发展。另外,各大高校需要注重幼儿师范生的教育,以输出高质量的教师为教学目标,便于强大幼儿园的教师队伍,均衡幼儿园教师的教育资源。
(4)家长创建良好的家庭环境。
父母是幼儿的第一任导师,他们不同的行为和语言对幼儿的影响也不同。国家应该建立培养家长的机构或者协助家长的社区,帮助家长认识和了解幼儿发展特征,培养孩子的一些基本技能、性格、品德,如爱护动植物,诚实,乐观等。家长应该尽可能提供环境,鼓励孩子从事社会或者艺术实践活动,譬如指导孩子画画,裁剪,种植花草,饲养小动物,做一些简单的家务活动。家长应该观察幼儿的特性和性格,培养其成为有特色的人。除此之外,家长应该注重幼儿各方面的发展,不对幼儿的期望过高,重视亲子活动。这样家庭教育的水平普遍得到提高,才可以均衡家长对幼儿教育发展的作用。
三、总结
我国应该加快幼儿教育均衡发展的脚步,以培养健康、有个性、品德优良的祖国未来花朵为目标。据研究表明,在幼儿教育、小学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中,幼儿教育回报率极高,为国家教育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另外,幼儿教育可以促进教育公平化,为祖国培养未来的接班人。笔者相信,在未来的教育发展中,幼儿教育会达到公平、均衡的水平。
参考文献:
小规模民办园多为私人经营,园所各种软、硬件设施与公办园差距较大,和普惠性民办园的办园要求也有一定的距离,具体表现在:
(一)市场化办园,规范性偏低
改革开放以来,地方学前教育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影响下呈现市场化趋势,小规模民办园正是在此背景下产生,它们的诞生有利于提高我国幼儿入园率,缓解入园难、入园贵等问题。但当前学前教育市场又是一个不完全竞争的市场,是一个层级分化的市场,处于市场高端的幼儿园掌握着优质资源,生源不断,而处于市场低端的幼儿园则面临着生源枯竭的压力,只有通过减少办园经费来维持幼儿园的正常运转和获取经济利益。市场导向下的畸形发展,是造成小规模民办园规范性差的重要原因,如很多小规模民办园的内外环境及布局不合理,购买不合标准的软硬件设备,各项安全措施不到位等,这些都与普惠性民办园的发展目标相去甚远。
(二)教师待遇差,师资力量薄弱
师资力量薄弱一直是制约民办幼儿园发展的瓶颈。《教师法》规定社会力量所办学校的教师待遇,由举办者自行确定并予以保障。由于民办园经费自收自支,教师的各项待遇只能依靠幼儿园的经营效益,而小规模民办园在规模效益上的劣势地位致使教师的各项待遇普遍低于公办园。教师待遇差,身份不明确是造成小规模民办园师资素质低、队伍不稳定的主要原因,即使暂时合格幼儿教师,也终将流失。另外当前在园教师往往都是初中或者高中毕业,取得幼儿教师资格证书的只占极少的一部分,师资力量极为薄弱,多数教师不了解幼儿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知识。
(三)小学化严重,保教质量堪忧
普惠性民办园提供的是一种有质量的教育,而当前小规模民办园的保教质量亟需提高。表现在:首先,为吸引生源,民办园片面迎合家长需求,采用传统的集体授课形式,把本该小学学习的内容下放到幼儿园,甚至违背幼儿学习规律开设一些所谓的“特色课”;其次,幼儿园教育形式也存在一定的小学化倾向,如老师在教幼儿识数时只是单调地重复数数,缺乏趣味性和游戏性。有的幼儿园有专门的教材,但这种教材只需教师将其导入多媒体,然后直接跟着多媒体播放的内容进行讲授,虽有师幼互动的成分,但教师仍处于主导地位,幼儿主体性和课程的生成性部分受到限制。另外,很多小规模民办园为了节省开支,直接让家族成员担任保教人员或者聘用一些未接受过任何幼儿保教方面培训的人员入职,这些都降低了幼儿园保教质量。
(四)外在管理缺失,内在管理不善
第一,我国幼儿园实行分级管理,各地教育、卫生、财政等相关部门分别负责幼儿园办园的各项管理工作,对幼儿园实行监管并提供帮助。但是当前公办园在地方政府的领导下,向着更加正规化方向发展,而对民办园的监管力度明显放松,实际上小规模民办园更需要政府的监管,因为其举办者往往就是投资人,缺乏政府管理就意味着放任民办园向着“市场化”、“盈利化”趋势发展。第二,很多小规模幼儿园由举办者出资办园,实行家族式管理,表现为幼儿园教学、财物到后勤均由园长及其亲属负责,有管理制度但落实程度低;教师缺乏专业发展规划;重保轻教,缺乏正规化教育教学评估体系等。
二、小规模民办园的发展对策
尽管小规模民办园存在诸多问题,但要彻底取缔这种小规模民办园并不现实,需要做的是如何改善小规模民办园办园质量,使其朝向普惠性方向发展,保证幼儿获得平价优质的教育。
(一)加大政府的监管和投入力度,规范办园行为
学前教育事业兼具教育性和福利性的特性决定了它不可能完全由市场支配,在推进学前教育公平特别是弱势群体入园问题上,在学前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问题上,在诸如此类关系学前教育发展的根本问题上,政府必须“出手”。
首先,财政支持是小规模民办园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保障,政府应继续以“以奖代补”的形式,地方政府每年拿出一部分教育专项经费奖补那些在规范办园行为、提升办园等级等方面做出贡献的幼儿园,鼓励其向普惠性民办园发展,但财政扶持必须建立在“非营利性”基础上;其次,明确责任监管单位,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以督促民办园规范自身办园行为,保证受教育者和办园者双方的合法利益;再次,师资力量匮乏是民办园发展的瓶颈,要吸引优秀教师,稳定教师队伍,首先要提高幼儿教师待遇和社会地位,提供相应的社会保障,解决教师的后顾之忧,政府可提供一些优惠条件鼓励优秀幼师进入薄弱民办园,对已有合格教师发放“长期从教津贴”,以稳定教师队伍;派遣公办园幼儿教师,以协同发展等方式引导和支持小规模民办园提供有质量的普惠。只有多方协作才能为小规模民办园发展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促使其办好人民满意的学前教育。
(二)规范幼儿园自身管理体系,提升管理水平
科学化管理幼儿园是凝聚人心的重要措施,完善的规章制度是实现科学化管理的前提,科学化管理应该从幼儿园的整体目标出发,充分协调管理中人、财、物、事、信息、时空六大要素之间的关系,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作,实现最佳的整体效益。小规模民办园虽规模小,但要正常运作,不能缺少一个完整规范的管理体制和各部门之间的分工协作。因此要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实现有效管理,首先要在总结本园和借鉴它园经验的基础上,健全幼儿园管理体系;还要充分发挥教师的集体智慧,让教师真正体会到自己是幼儿园的主人,实现管理的民主化;同时管理体系应该科学化和透明化,确保幼儿园管理和运作的公平性,教师也会在透明的管理体制下不断规范自身的行为。
(三)完善培训机制,提高幼儿教师素质
教师的素质直接关系到幼儿的身心发展和幼儿园的长远发展,普惠性幼儿园教师队伍的建设应该质量和待遇一起抓。因而,政府应加强对民办园教师的培训,在缺乏优秀教师进入的前提下,地方政府及幼儿园对现有幼儿教师提供在职进修和各级培训机会,以学习专业知识取得入职资格;建立教师群体合作交流平台相互分享工作与学习经验,或让教师去名园观摩并分享学习心得,还可邀请专家来园进行专门指导。幼儿园管理者也应帮助教师规划专业发展前景,让教师获得自我发展的动力。
参考文献:
[1]庞丽娟.中国教育改革30年:学前教育卷[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241.
幼儿教育一般是指父母及老师对幼儿进行教育的过程,更好地促进子女身心健康的发展。幼儿教育要注重使幼儿成为完整的人,成为有尊严和价值的个体,为幼儿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以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我国2001年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将幼儿教育内容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并明确指出:“各个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通过这些年的幼儿教育实践让我对幼儿教育有了一个更深的了解和思考。
1 什么是幼儿教育
幼儿教育主要指的是对3~6岁年龄阶段的幼儿所实施的教育,幼儿教育是学前教育或说早期教育的后半阶段,前面与0~3岁的婴儿教育衔接,后面与初等教育衔接,是一个人教育与发展的重要而特殊的阶段。“重要”指的是它是一个人发展的奠基时期,许多重要能力、个性品质在这个时期形成基本特点;“特殊”指的是这个阶段是儿童身心发展从最初的不定型到基本定型,转而可以开始按社会需求来学习并获得发展的过渡时期。
2 中国幼儿教育的发展及任务
中国的幼儿教育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2001年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提出了幼儿教育的主要方面及内容,即生活卫生习惯、体育活动、思想品德、语言、常识、计算、音乐和美术。纲要还指出,对幼儿全面发展的教育内容要贯穿在游戏、体育活动、上课、观察、劳动、娱乐等全部生活与活动之中。幼儿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使儿童身心获得正常发展,为进入小学学习做好准备。
3 幼儿教育既包括家庭教育,也包括幼儿园学校教育
现今,有不少父母过早与孩子缺乏亲子交往,孩子的家庭教育的不到很好的保证,使孩子出现不爱交流、不爱学习、不爱思考的习惯,这些都会让孩子得不到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而幼儿园的孩子又多,教师有时照应不过来,忽视了幼儿的个性心理的发展,容易使小孩形成对学习不感兴趣甚至孤僻的性格。这样,幼儿教育就存在很大的危机,不仅不利于幼儿的健康成长,而且使幼儿形成不爱学习的坏习惯。因此,不管是家长还是教师,都应该对幼儿教育予以重视,不仅对幼儿今后的学习有非常大的帮助,而且对我国国民的文化素质有一个质的提高。
4 案例分析
(1)据查访,在我国沿海许多小工厂内,有不少年龄在15~18岁的孩子辍学在那打工。虽然有不少是因为家境贫寒不能完成学业,但是他们当中大多数是不想读书(或者是不喜欢读书)。对学习不感兴趣,这是否可以说是幼儿教育的一大失误呢?针对孩子不想学习,我想这与孩子在接受幼儿教育有很大的关系,那么家长或是幼儿教师应该进行反思,是否对幼儿的教育不够关心或者是对幼儿的教育引导有误。这些都值得我们每一个家长或老师关注的。
(2)我国甘肃省曾对农村边远山区和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的一年级学生进行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入学前受过学前启蒙教育的儿童在语文、数学两门主要学科的成绩上要远远高于入学前受过启蒙教育的儿童。另外,国外也有研究资料表明,如果对学龄前进行过初步的数学启蒙和训练,这些儿童到了十三四岁,其数学成绩比未受过学前期训练的同龄人要好。由此可见,学龄前的幼儿数学启蒙教育不仅可以使幼儿掌握 一些有关数学的粗浅知识,发展其初步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而且更能对幼儿进入小学甚至中学后的学习产生积极的影响,创造有利的条件。
5 让幼儿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幼儿的思维多以具体形象为主,因此,教师或家长在引导幼儿学习时应让幼儿慢慢由被动变为主动、积极、创造性的学习。在幼儿教育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5.1 创设愉快宽松的心理环境,保持并不断发展幼儿的好奇心
皮亚杰曾说过,“儿童就是科学家”。这句话的意思是,儿童天生对这个世界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他们渴望探索和了解这个世界。而事实上,幼儿也正是通过自己的探索活动获得了对世界的了解和认识。在幼儿学习科学活动中,教师首先为幼儿创设宽松愉快的心理环境,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当幼儿的回答与教师的预想结果不同时,我们要尊重并努力寻求幼儿的真实认识及其来源,支持和鼓励幼儿的探索活动。
5.2 尊重幼儿的好奇心,激发幼儿对学习的兴趣
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动力,幼儿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并在学习时产生愉快的情感体验,教师要积极培养幼儿对周围事物的认知兴趣以及爱护自然保护环境的积极情感和态度。幼儿爱思考,有着无数个疑问,教师要给予幼儿适当的刺激,使幼儿思维活跃起来。如,月亮为什么有时圆圆有时弯弯?秋天树叶为什么会落下来?为什么种子会发芽?汽车的轮胎为什么是圆的?等等一系列幼儿身边所能接触到的现象,是幼儿通过向科学海洋的航船,兴趣是航程的向导。
5.3 随机教育是不可缺少的科学探索方法
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一些偶发事件,教师要抓住机会,对幼儿进行科学的引导,从而寻求问题的答案,帮助幼儿发现其中蕴含的科学道理。比如,在一次户外活动时,幼儿发现许多蜻蜓都飞的很低,“为什么会有这么多蜻蜓?它们为什么飞的这么低呢?”这些幼儿非常感兴趣,于是我引导幼儿讨论这些问题,帮助幼儿理解蜻蜓低飞和天气的关系。
5.4 抓住时展的脉搏,扩展科学教育内容
关键词:
幼儿;幼儿英语教育;现状;对策
当今英语已是一种具有全球化特征的国际通用语,代表世界前沿的科技知识和互联网信息大多用英语来表达。如果不懂英语,国际交流与信息接受都会受到较大制约,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在这个大背景下,英语教育显得非常重要。幼儿教育是整个教育工程的起始阶段,理应先行一步。国内外众多研究表明:幼儿期是学习语言的关键期、敏感期。[1]因此,开展幼儿英语启蒙教育是必要的、可行的。《英语》又是我国中小学的主要课程和中高考的科目。为了适应未来社会高速发展的需要和中小学教育的需要,“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以英语教育为特色的幼儿园倍受家长青睐,甚至胎教也进行英语教育。英语在学前教育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各类幼儿园掀起幼儿英语教育热。然而,在我们强调幼儿英语教育的重要性与紧迫性的同时,幼儿园开展英语教育的条件、质量等问题也成为社会日益关注的焦点。幼儿英语教育是否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在英语学习活动中幼儿的身心是否得到了和谐的发展?因此,对幼儿英语教育进行研究具有时代意义。笔者近期在粤北韶关和清远两市的幼儿园中随机抽取5所开设了英语教育的幼儿园和2个幼儿英语培训中心,通过给幼儿教师和幼儿家长发放问卷、访谈、现场听课、观察、与幼儿交谈等方式,对幼儿园英语教育现状进行调查。得知:幼儿园英语教育有令人满意的一面,95%的幼儿教师和86.7%的幼儿家长都能认识到,幼儿英语教育着重是培养幼儿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和良好的发音,对幼儿英语教育结果的评价标准也较多元化;但幼儿英语教育实践的结果却让人忧心忡忡。
一幼儿园英语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幼儿园英语教育缺乏规范的管理
由于幼儿教育不属于义务教育范围,而幼儿英语教育作为学前教育的新生事物,尚处于探索发展阶段。从《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育纲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等国家的学前教育指导性文件,到地方的幼儿教育管理条例,对幼儿英语教育的目标、内容、评价等一直没有清晰明确的规定。由于缺乏统一的评价标准,再加上人力不够、政策不全、经验不足等因素的影响,当地的教育主管部门对幼儿园英语教育缺乏科学规范的管理。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受利益驱使,幼儿园为了迎合家长的需求,吸引生源,积极“创收”,许多幼儿园在不具备合格的软硬件条件下,也盲目开展幼儿英语教育。调查了解到,有一半的幼儿园开设了幼儿英语课程或英语兴趣班,其中大部分是私立园。这些幼儿园无论是教育经费的分配使用、幼儿英语教师的配备或是幼儿英语教育教研的开展都没有明确要求。一些幼儿园为了节约资金,一般一个年级甚至一个幼儿园只有一套幼儿英语教材及配套的教具,教师轮流使用,更不用说现代教育设备的配制,这给教师的工作带来很大的不便,也不利于幼儿学习英语。
(二)幼儿英语教育内容脱离幼儿生活实际,出现“跟风”现象
由于教育主管部门在幼儿英语教育教材和教育内容方面没有明确的规范和指引,因此在市场机制下,各幼儿园使用的教材五花八门,多数是听从经销商的推荐,缺乏主动性、科学性,出现“跟风”现象。笔者从书店和网上调查了解到,现在市场上有关幼儿英语的书籍多且杂,而适合幼儿园英语教育的教材却很少,配套的教具也不多。调查的幼儿园较多的是选用《托福幼儿英语》、《剑桥幼儿英语》、《小星星英语》、《LoveEnglish》等幼儿英语书。通过访谈了解到,大多数幼儿英语教师反应,这些教材难度大,许多内容不太切合幼儿实际。如:颜色color、动物animal、交通transportation、身体body等,这些抽象的概括性的内容不适合幼儿的具体形象思维特点。在调查大班幼儿时,大半幼儿直言他们不喜欢英语,原因是英语太难了。怎样才能根据本园实际,选定适合幼儿年龄特点及知识经验结构的教材和教育内容,是幼儿园英语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幼儿园在选择英语教育内容时,应冷静思考,根据本园软硬件选择合适的幼儿英语教材和教育内容,所选的内容应贴近幼儿的生活实际,应是幼儿感兴趣的。并在实践中不断反思,根据幼儿学习实际状况调整英语教育内容。
(三)幼儿英语教育方式方法单调,小学化倾向严重
调查了解到,幼儿园对幼儿实施英语教育基本上是依托课堂环境,普遍是每周进行两次英语课堂集体教育活动,课程安排缺乏灵活性,基本没有将英语教育贯穿于幼儿一日生活中,不符合幼儿教育情境性和生活化的特点,这对幼儿学习英语是非常不利的。在方式方法上,笔者观察幼儿英语课堂,发现大部分幼儿教师基本按小学化的英语教育方式,用讲授的方法进行,从学字母开始,教幼儿机械地读单词、短语和句子。而不是注意情景教育,设置活泼生动的场景,采用游戏的方式引导幼儿进入多彩的英语世界。且看一个幼儿英语兴趣班的教育片段:在一个30多人的课堂上,教师教幼儿认识“大”和“小”两个意思相反的英语单词。在没有借助任何直观手段的情况下,教师直接教读字卡“big”、“small”。接着组织句子“Iambig.”“Youaresmall.”让幼儿跟着老师念;然后教读“Big,big,Iambig.Small,small,youaresmall.”幼儿懵懵懂懂地、机械地跟着念,实际上没有真正理解“big”、“small”的涵义。加之人数过多,缺乏良好的师幼互动。不一会儿,大部分幼儿注意分散,开始搞小动作。这种俨然小学化的教育方式单调,不合适幼儿年龄特点,而且填鸭式的教育方法严重违背了幼儿具体形象性的心理特点,让幼儿感到枯燥乏味,兴趣索然。名义上“兴趣班”,却实实在在地名不副实。长此以往,不仅幼儿没学好英语,而且使幼儿对英语产生厌恶感,更严重的是让幼儿形成了不良的课堂学习习惯,严重影响往后的小学学习,后患无穷。
(四)幼儿园英语教育师资力量薄弱
幼儿园英语教育师资力量薄弱,幼儿教师英语水平低下,缺乏幼儿英语教育专业培训和学习,是幼儿园英语教育存在问题的重要原因。粤北的幼儿园英语师资严重缺乏,有些幼儿园只有1-2个老师懂些英语,就承担了全园的英语教学。笔者在一间全园开设幼儿英语教育的市一级幼儿园调查了解到,全园有28位老师,达到三级公共英语水平和专业英语水平的教师比例分别为10.7%(3人)和3.5%(1人),有85%的幼儿教师从未参加过任何英语水平考核;只有一位教师在幼儿师范学校就读时选修过《幼儿英语教学法》课程;只有一位受过英语专业训练的教师的口语较为准确,语音和语调较为规范,其余教师都没有接受过英语口语训练。加强幼儿教师英语培训的力度显得越来越迫切了。幼儿教师的英语水平主要是通过两种途径获得提高:一是就读幼师和师范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时的《英语》课程学习;二是英语培训,这是大多数幼儿教师提高英语水平的主要途径。职后培训是引导幼儿教师自主学习的有效途径,可以促进幼儿教师的专业自我成长,也是幼儿英语教师提高英语教育水平的重要途径。然而,调查显示,在开有英语教育的幼儿园里,只有13.3%的幼儿教师参加过职后的幼儿英语教育培训,一学期或一年一次。培训的形式仅是关于某种幼儿英语教材的讲座,培训的内容几乎都是幼儿英语教育方法,没有涉及英语专业基本知识,如:语音基础训练、口语能力训练、教育组织语言训练。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能提供较系统的幼儿英语教育培训的机构和机会很少;另一方面,参加系统培训费用较高,幼儿园往往从经费考虑,节省开支,采取“舍系统,求简单”的培训方式。为了节省教师培训学习费用,每次培训派一个“代表”参加学习,回来后再与本园教师交流。因此培训的质量可想而知,学习的效果令人担忧。总的来说,幼儿园英语教师数量少,水平低,职前教育和职后培训状况不佳,造成幼儿园英语师资力量薄弱,从而严重影响了幼儿英语教育的质量和教育水平的提高。
(五)缺乏英语学习的语言环境
儿童在人生的最初几年能学会用母语与他人进行自由地交流,正是得益于自然的母语环境。因此,对幼儿进行英语教育,语境的创设至关重要。据观察,开设了英语教育的幼儿园,只有少数幼儿在早上入园或者下午离园时会跟老师说“goodmorning”、“goodbye”,很少幼儿在日常生活中会主动用英语与老师、小伙伴对话的。笔者曾尝试用英语和大班小朋友交谈,问一些日常用语,如“Howareyou?”、“what’syourname?”只有极少数幼儿能大胆地用英语说出自己的名字,并对问话进行回复的。大多数幼儿或闭口沉默或胆怯地离开。从幼儿的表现来看,幼儿学习英语的兴趣不大,积极性不高,幼儿园英语教育并没有取得应有的成效。这主要源于幼儿缺乏日常学习英语的环境。(1)幼儿园英语教育未深入幼儿的日常生活,缺乏英语语境。从调查来看,开设英语的幼儿园有主动创设语言环境的意识,普遍开展了英语语言环境的创设工作,但是过于简单,没有细化到日常教育活动的每个环节中。部分幼儿园活动区域布置了一些英语单词图卡,帮助幼儿识记和巩固所学的知识。但是这些词卡内容仅是来源于英语教材里的内容,大多与幼儿的生活实际不相关。这样的环境布置只从教本出发,过于局限,内容的更换也不及时,一个月换一次,词卡最终只发挥“点缀”墙饰的作用,违背了最初的意愿。另一方面,在幼儿一日生活中,只有少数幼儿教师能有意识地渗透英语教育,如提醒幼儿“Washyourhands.”“Drinkmilk.”绝大部分老师除了在英语课堂外,几乎不用英语与幼儿交流。原因在于,一些教师缺乏将英语教育渗透于幼儿一日生活中的意识;或是一个幼儿园只有1-2个英语老师,其他教师没有能力在组织幼儿生活活动中渗透英语教育。(2)家庭欠缺英语学习语境。接受调查的家长表示几乎不能进行日常英语对话,只能是配合教师监督幼儿听英语磁带。少数的家长能够为孩子购买一些英语书籍、光盘和磁带,并和幼儿一起用手机或电脑学习英语,尝试与幼儿用英语对话,但是能持之以恒的家长几乎没有。受家长英语水平所限,家庭英语语境匮乏,使幼儿在幼儿园所学习的英语无法得到巩固和运用。另外,接受调查的幼儿教师中有60%的教师认为,家园互动遇到的困难主要是家长的教育观念问题。家长较注重幼儿英语输出情况,当幼儿短时间不会说、写英语时,家长便对幼儿园英语教育的成效持怀疑态度,不能积极地配合幼儿园的英语教育工作。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风”心切,急功近利,给幼儿造成心理负担,挫伤幼儿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同时,由于得不到家长的有力支持,也会影响幼儿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信心,从而影响幼儿园英语教育的效果。
二幼儿园英语教育的对策与建议
(一)健全制度,规范管理,严把幼儿英语课程的开设
首先,严把幼儿园英语课程的开设关。一方面,我们承认英语对幼儿的发展是有很大价值的,但是我们不能盲目夸大英语学习的意义。为幼儿的终身发展着想,学前阶段应把母语——汉语普通话的学习放在幼儿语言教育的第一位。任何影响幼儿母语发展的第二语言教育都有可能导致儿童发展的严重失误。[2]另一方面,教给幼儿的英语应是标准、规范的,教育方法是科学的。否则,不科学的英语教育会削弱幼儿学习英语的兴趣,不规范的语音语调将严重影响幼儿今后的英语学习,给幼儿发展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后患无穷。为此,要严把幼儿园英语课程的开设关。不教总比教坏的好,教坏了才来纠正就难了。不具备师资条件和良好硬件设备的幼儿园不能开设英语课程。其次,明确幼儿英语教育的目标。如果缺乏统一的评价标准,幼儿英语教育的目标没有清晰的界定,就不知如何才算成功的幼儿英语教育,这是亟需解决的问题。我们认为,幼儿英语教育目标应该是培养幼儿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运用语言进行交往的积极性。通过学习日常基本英语词汇和简单的交际用语,发展听说能力,增强他们的语言敏感性,培养初步的英语语感和文化意识。第三,规范幼儿英语教育使用的教材。引导幼儿园选择规范的幼儿英语教材,科学选择教育内容。在选择教材时,要考虑本园的师资条件,如果本园教师整体上英语水平偏低,可选择有多媒体软件配套的教材,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师资水平的不足。幼儿英语教育内容的选择符合幼儿生理心理特点,切合幼儿生活实际。
(二)创设丰富的英语学习语境,把英语教育渗透在幼儿的一日活动中
(1)创设语言环境。语言掌握有两种基本途径:即学习和习得。学习是指儿童有意识地、系统地和正规地学习语言的过程;习得是儿童在自然的语言环境中,自然而然地获得语言的过程。[3]这说明语言环境对语言学习是十分重要的。幼儿园是幼儿学习英语的主要阵地。因此,在让幼儿学好母语的前提下,创设有利于提高幼儿英语学习兴趣的语言环境,引导幼儿积极学习英语。首先,布置英语丰富的环境。在幼儿园的外墙、内墙、走廊、楼梯转角等墙面上设计适于幼儿欣赏学习的图文并茂的英语单词、短语、句子等英文图片,或者在幼儿园日常用品上张贴相应的英语名称,在活动区张贴一些与最近教育内容相符的英文图片等,以便于幼儿随时随地浏览其内容,学习英语。其次,创设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教师应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充分利用各种机会,引导幼儿积极运用英语,鼓励和支持幼儿与成人、同伴用英语交流,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并能得到积极回应,激发幼儿学习英语的兴趣。(2)把英语教育渗透在幼儿的一日活动中。第一,语言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幼儿英语的发展与其思维、情感、交流技能、知识经验等方面的发展是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的。学习英语必须要掌握一系列的知识,完成这一认知过程需要长时间地不断复习和巩固。因此,英语活动要渗透到幼儿一日生活的各项活动中,包括集体教育、区域活动、游戏活动、各生活环节等,让幼儿不断复习和巩固所学的内容。同时,从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出发,幼儿大脑神经细胞较脆弱,容易疲劳,能够主动集中注意的时间较短,5-6岁幼儿有意注意的时间约8分钟,因此幼儿英语教育活动不宜长时间的集中进行,而应贯穿于幼儿的一日生活中,不断唤起幼儿的注意[4]。第二,幼儿的英语能力是在日常生活积极主动地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因此,英语教育仅靠教师的英语课堂集中“教”是难以掌握的,应当渗透在幼儿的一日活动中,对幼儿进行随机的教育。用英语组织日常活动,让幼儿有听和模仿的机会。在晨间活动、餐前餐后,可适当播放一些赏心悦目的幼儿英语儿歌、歌曲,让幼儿感受英语的语音语调和节奏韵律;或用英语介绍食物,既可以引起幼儿的食欲,又能让幼儿在真实的生活中学习英语;在自由活动时,和幼儿一起欣赏幼儿英语的音像故事,或少儿英语电视节目,幼儿通过聆听英语故事掌握英语最基本的词语和句型,使幼儿在快乐的气氛中学习英语;在幼儿入园离园时,鼓励他们用英语打招呼、问候。还可以阶段性地组织趣味性的英语主题活动,在游戏中运用英语表达和交往,通过幼儿感兴趣的活动,在培养英语学习兴趣的同时,让幼儿轻松地掌握常用的英语单词和短语,从而使幼儿自然而然地获得英语表达能力[5]。
(三)加强幼儿英语师资队伍建设
幼儿英语教师素质的优劣直接影响幼儿英语教育的质量。一方面,幼儿园应加强对幼儿英语教师的培训,不仅要求幼儿教师准确理解和掌握幼儿英语教育目标、原则和教育方法等理论知识,尤其在英语语音和口语方面,加强训练发音的准确性和口语的流畅性;而且还应经常组织观摩示范课等教研活动,开展幼儿英语口语、听力、词汇、英语儿歌和游戏等方面的教育研究,互相听课、相互评议、互相学习,解决教育中的难题,发现存在问题,及时提出改进的意见和建议,促进英语教育水平共同提高。另一方面,幼儿英语教师可借助现代化多媒体设备自主学习提高。如:录音磁带、光盘、网络等,自我纠正发音,学习他人好的教育经验,丰富英语教育的知识;从而不断改进幼儿英语教育方法,有效提高教育质量。
(四)家园合作,多方力量促进幼儿英语教育
幼儿园的工作离不开家长的配合。幼儿英语教育需要家庭提供生动、切实的英语运用情景,家长的参与是幼儿有效习得英语的关键,因此,英语教师与家长应紧密沟通、密切合作。幼儿园根据幼儿不同年龄发展阶段的特点,制定符合其规律的阶段性英语教育目标,如:设定学期或学年的幼儿英语学习目标,由家长和幼儿园共同完成。幼儿园及时将幼儿的英语学习情况反馈给家长。例如,利用幼儿入园、离园环节,与家长交流引导孩子学习英语的方法;通过开家长会、开展幼儿英语亲子活动、开设家庭英语教育讲座,向家长发放幼儿英语学习资料,家访、家园联系册等途径,或是依托现代网络媒体,如组建QQ群、微信群、博客论坛等方式,及时让家长了解最新幼儿英语教育动态,并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幼儿英语教育观,更好地配合幼儿园开展英语教育活动,将英语学习氛围带到幼儿家庭生活中,努力为幼儿创造良好的英语学习和运用的环境。
作者:张秀娟 单位:广东省韶关学院
参考文献
[1]任玲玲,刘霞,张晖.儿童早期二语习得国内外研究综述[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09):142-143.
[2]周兢.对我国学前儿童英语教育定位的思考[J].学前教育研究,2004,(12):4-6.
随着人们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幼儿教育已经逐步受到重视,幼儿语言发展的引导也广受关注,但是教育工作者在教育研究的同时,幼儿语言教育却很少得到研究,这已经成为常见的情况。许多人觉得幼儿随着年龄增长会自然掌握语言能力,不需要刻意引导。这种观点不单单家长有,而且社会上也是“共识”,甚至于幼儿教师。如此一来,幼儿语言教育的效率一直在低谷徘徊。准确把握幼儿语言发展引导的方法,将语言教学与日常教育相联系,这是我近几年一直在努力尝试的。
一、幼儿语言发展影响因素
根据调查结果的显示,影响幼儿口头语言发展的因素主要有:
1.家长因素。家长是幼儿最亲近的接触者,家长的文化程度、语言水平、工作性质、爱好、家长对幼儿的教育观念、脾气和平时的习惯等等,都会对幼儿的口头语言产生耳濡目染的功效。
2.家庭关系。在平时的生活学习中孩子与谁最为亲近,孩子教育主要由谁负责,家庭中平时的生活气氛,都会对幼儿的口头语言产生一定的影响。
3.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交往。父母是否经常与自己的孩子进行交谈,是否经常带孩子外出游玩,父母之间的交谈,父母与孩子相处的时间,父母是否在平时的交谈中启发孩子多讲话,扩充词汇等,也都是时时刻刻影响孩子口头语言发展的因素。
4.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态度与期望。父母对子女的教养态度和期望能直接影响孩子的口头语言的发展,假如父母能够经常鼓励自己的孩子,那么孩子会有自信,会喜欢与朋友进行交谈;假如父母教养态度明确也会给孩子的口头语言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5.物质环境。孩子平时是否经常看图书,看电视节目,父母是否可以满足孩子的爱好等等,都决定着孩子的口头语言的发展。
二、引导幼儿语言发展的策略
1.幼儿园要利用各种机会,如家长会、家访等,帮助家长建立正确的认知与观念,加强自身素质,并充分认识幼儿期语言教育的重要性,排除各种干扰与心理障碍,树立信心,重视家庭语言教育。
2.指导家长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与条件,充分、合理、科学地运用各种现代化媒体促进幼儿语言发展,特别是利用广播、录音,选择有益的电视节目等让孩子学习语言。
3.幼儿园要为家长开设家庭教育讲座,因为家长平时的工作较为繁忙,完全脱产来学习的时间非常少,幼儿园可以在节假日开设辅导班,以定期学习的形式,为家长开展多种多样的幼儿教育培训班与经验交流活动,或举办知识讲座、播放电影等多方面的学习课,从而可以让家长对幼儿语言发展有着充分的掌握,学习到优秀的幼儿教育知识。
4.结合目前家庭教育的情况,让部分水平较高的家长交流日常的教育经验,有目的性地进行指导,并互相交流一些适合不同年龄段的幼儿语言发展教材,将日常的家庭教育和专业的幼儿园教育结合在一起,共同促进。
5.多方挖掘社会资源,使家长能够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对幼儿实施有效的语言发展引导。如参加社会活动,利用高效教育工作者的经验等。
三、引导幼儿语言发展需要注意的问题
1.幼儿园科学完善成绩考核模式。完善幼儿语言发展的考核模式,做到考核标准的适龄化、动态化、全面化、具体化。特别是要认真分析不同的内容幼儿掌握水平的对比情况,对幼儿语言能力升降进行总结。
2.家长转变自身定位。因为以往长时间的思想认识和教学模式的影响,家长的自身定位是否科学深切关系到幼儿教育的成败。由此,家长在教育幼儿的时候,必须要切实根据客观情况能动性地对自己担当的角色充分把握。
3.幼儿园和家长实现课程内外的融汇统一。在幼儿教学中,幼儿表现出的思想多种多样,想要发展他们的语言能力,就必须将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融为统一。教师与家长多沟通交流,若是在家庭生活中设置一定的语言教学内容,使幼儿的学习课程与日常生活结合在一起,这便于幼儿在课外时间也可以提高自己的语言水平。
结语:幼儿语言发展的引导,是幼儿教学的一次崭新体验,它的实施扭转了幼儿教师与家长的幼儿教育理念,使他们认识到了幼儿语言发展的重要性,优化了幼儿教师的日常教学模式,使他们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完善了教师的职业思维,使他们的思想更加进步,同时也融洽了师生关系,为后面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实践证明,对幼儿语言发展进行有效的引导,明显提高了幼儿的语言能力。由此可见,对幼儿语言发展影响因素的分析与引导进行研究和实践,对幼儿的成长和幼儿教育的发展有着良好的效果,其影响不仅是现实的,而且是深远的。
参考文献:
民办幼儿园是指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个人,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面向社会举办的幼儿园。民办幼儿园属于社会公益事业,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近年来,各种类型的民办幼儿园发展迅速,在满足社会需要,普及学前教育等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现有的民办幼儿园良莠不齐,存在诸多问题,发展现状令人担忧。
一、民办幼儿园存在的问题
(一)场地封闭狭小,不利幼儿身心健康。
民办幼儿园大部分都在小院落或居民楼房开办,活动室狭小、拥挤,幼儿人均占地不到2平方米。有的幼儿园采光不好,活动室光照不足,又没有室外活动场地;有的幼儿园通风不好,空气混浊,幼儿的卫生习惯差,在感冒、腹泻等疾病流行季节,每个幼儿的身心健康受到严重影响。
(二)玩教具数量不足,缺乏基本的教学材料。
玩具与游戏材料是幼儿学习的“课本”。幼儿园直观形象的教学特点必然要求有适宜的教具与游戏材料供幼儿使用,但在民办幼儿园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玩教具材料的严重缺乏。就在房舍条件较好的幼儿园里,真正对幼儿发展与学习有意义的、幼儿能拿在手里操作的玩具数量和种类都非常有限。在这种情况下,要让幼儿在游戏中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将始终是一个美好的愿望。
(三)教师综合素质较差,保教水平低下。
没有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儿童观。民办幼儿园的教师不知道幼儿期该学什么,不能根据幼儿的发展特点进行保育和教育,不会在培养兴趣、激感、习惯养成上下功夫,而是像对待小学生一样对待幼儿。教拼音、汉字、数学,而且大部分教师普通话不标准,拼音、汉字发音不准,以其昏昏,使人昭昭。甚至以讹传讹,误人子弟。农村民办幼儿园的教师除个别技校、中专毕业外,绝大部分是高中、初中文化程度,几乎没有学前教育和相关专业毕业的,没有系统地学习《幼儿教育学》、《幼儿心理学》、《幼儿卫生学》以及幼儿园各科教学法,不了解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不懂教学规律,更无教师资格证书。
(四)管理不规范
l、教育观念陈旧。民办幼儿园以家长的意愿、要求为导向,功利性较强,导致教育目标偏向严重,违背幼儿教育规律办学。有的民办幼儿园举行期中、期末考试,开展数学知识竞赛,并且堂而皇之的在县广播电视台做报道,把这种违背幼儿年龄特点的教学行为当作自己的“办园特色”来广而告之。许多幼儿考试不及格,不敢向家长汇报考试成绩。有的幼儿甚至学会了逃学,躲避幼儿园的考试。从小养成不良的习惯,甚至使儿童最可宝贵的求知欲、探索精神、自信心在这些训练中逐渐丧失。
2、教师用书、幼儿用书的订购随心所欲。绝大部分幼儿园没有固定的教师用书和幼儿用书,有的使用一年级教材,有的使用学前班教材,有的使用盗版劣质幼儿教材,全凭办园者随心所欲,随便找一些儿歌书籍、小学一年级的教科书应付差事。在这种教学中,幼儿虽然被动地接受了一些知识,却失去了童年更宝贵的东西。
二、主要原因分析
(一) 公办园难以容纳全部学龄前幼儿
“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实施以来,各地大力修建幼儿园,每一个乡镇保证有一所公办幼儿园。但是专业教师缺口很大,新修的乡镇幼儿园要招生、投入使用困难很多。近几年,农村人口迅速向城市集中,城区公办园幼儿人数不断增加,即使超负荷运转,也难以容纳所有适龄幼儿,“挤”不进公办园的只能去附近的民办园。
(二)民办幼儿园能满足家长的需求
1、幼儿就近入园,家长接送方便。民办幼儿园分布在各聚居区,地点分散,管理松散,迟到也行,早走也好,出入方便,接送自由。而公办幼儿园管理规范,接送幼儿时间严格,有的家长接送较远,有的准时接送影响正常工作。部分家长图省事、图方便,因此选择了就近入园。
2、民办园重视知识传授,符合家长“望子成龙”心理。农村学前教育起步较晚,家长对学前教育的认识不足,参差不齐,为民办幼儿园的存在提供了市场。心理之一:中学教育重要,小学教育次要,学前教育可以不要。认为幼儿园就是负责幼儿安全,不管公办还是民办,都学不了什么知识,只要安全就好,有的甚至认为,幼儿园越小越安全;心理之二:送孩子上幼儿园就要念书,就要学习语文、数学、英语等文化课,才算是真正学了知识;公办幼儿园只给孩子教唱歌、跳舞、手工、画画、游戏、玩耍,学不到真东西。而民办幼儿园不管孩子大小,一律给他们教算术、教拼音、教汉字,从而迎合了家长的心理,满足了他们的需求,使民办幼儿园找到了自己的市场。
三、民办幼儿园发展对策
(一)全社会提高认识,加大幼教投入。
幼儿教育虽然不属于义务教育,但它是整个教育工程的基石。贫困地区人口的整体教育水平比较低,很多家长的文化程度不高,提高幼儿教育的水平对普及义务教育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社会各界都应该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加大幼教投入。
1、加大社会投入。我国大力提倡社会办园和集体办园,整合社会力量办园应该成为幼教投入的主流。
2、现有幼儿园加大投入。各民办幼儿园的管理者必须明确,创办幼儿园不仅仅是为了解决自己的生计问题,而要把它当作一项光荣的事业来干,有事业心、责任感和奉献精神,要有正确的教育思想和科学的管理方法,不断加大对幼儿园的投入,扩建场地,购置仪器玩具,培训教师,使自己创办的幼儿园逐步走上正轨。
(二)政府严格管理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明确政府职责,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与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扶持民办幼儿园。”因此,民办园的发展必须依靠政府的严格管理。
1、注重资格审查。要进一步规范学前教育管理,把民办幼儿园纳入教育主管部门的统一管理。对于民办幼儿园的创办,政府要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案,严格把关,从园所、教师资格、教学设备等方面审查,具有办园条件的,依法登记注册,纳入正常管理。
2、要加强制度管理。对所有的民办幼儿园规定统一的作息时间,要督促民办幼儿园制订各种制度,如出勤制度、安全制度、卫生制度、教学制度、奖惩制度、园长职责、教师职责等,要有保教工作计划,编制课程安排表,年初有计划,年终有总结。
【中图分类号】G61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6-0236-01
幼儿教育不仅在人生阶段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且关系到我国基础教育的向前发展。故幼儿教育应作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幼儿教育从广义上说,凡是能够影响幼儿身体成长和认知、情感、性格等方面发展的有目的的活动,都可说是幼儿教育。而狭义的幼儿教育则特指幼儿园和其他专门开设的幼儿教育机构的教育。从广义与狭义的角度分析,社会、家庭、学校三方都有责任共同关心幼儿的发展。
一、幼儿教育发展中凸显的问题
(一)教育观念的陈旧
我国的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沿袭了儒家传统教育的思想,教师处于主导地位,以班级授课为教学方式,幼儿端坐静听,教师处于讲解的状态。时至今日有的幼教老师在观念上还不承认幼儿的主体地位,视“满堂灌”的现象成自然,把对待小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束缚”在幼儿身上。“幼儿园课程生活化还没有迈出实质性的步伐,在教育内容上把知识灌输放在幼儿教育的首位;在教育形式上仍然停留在老师教、幼儿听,老师说、幼儿做的阶段。”孔孟时代强调的:“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这一中国封建社会的人伦关系在大众脑海里已经根深蒂固,以伦理道德为基础的教育有很多可取之处,但是严格恪守各自的名分和尊卑长幼的次序,随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来临,毋庸置疑的是这一社会等级制度将幼儿置于危险地带。“学而优则仕”的人才观念。孔子把官职与学习紧密联系在一起,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做官。当今社会何尝不是如此,“饱读诗书”、“学富五车”的人视为“人才”。在就业压力增大、人才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分数就是学生的“命根”“学历至上”“文凭至上”,要想进入好大学,要想找一份好工作,更加看重的是学习结果而非学习的过程。而且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学而优则仕”的人才观念逐渐下移到幼儿教育阶段,使得幼儿从小就担负着“做官的重任”。所以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幼儿园开始增设识字、拼音、写字、计算等课程。
(二)虐童事件成为“家常便饭”
幼儿教师本应是孩子的领路人,应该关心照顾幼儿的身心发展,可是透过虐童事件看幼儿教师素质问题,不得不让人诚惶诚恐。2010年9月,江苏徐州天马少儿艺术学校教师因一女童与自己女儿发生争执,殴打该女童10多分钟。2011年6月,济南世纪佳大风车幼儿园15个孩子被强迫蹲厕所、关小黑屋、看恐怖片、打屁股;2012年2月13日,北京海淀区的爱心幼儿园,一名3岁男童被老师用针扎伤生殖器;种种体罚给儿童幼小的躯体与心灵造成抹不掉的创伤。借现象看本质,幼儿教师队伍呈现出整体素质偏低、学历参差不齐的问题。
(三)城乡二元结构下教育不公平问题
教育不公首先表现在“入园难”、“入园贵”的问题。农村务工人员大量涌向城市和生育高峰期等原因,使幼儿园规模和学前教育资源的供给不能适应幼儿入园需求。政府财政投入严重不足,对幼儿教育服务方面采取措施不足。乱收费、学费贵现象的产生又致使很多孩子上不起学,尤其表现在农民工子女教育接受教育的问题上。其次表现在残疾儿童没有接受正规教育的机会。由于我国早教事业起步较晚,还没有形成完善的教育机构。让残疾儿童接受专门教育的场所还相对较少。
二、幼儿教育发展问题的对策
(一)教育理念的革新
政府是幼儿教育现代化的倡导者和规划者,既有领导责任,也有投资责任。幼儿教育要面向现代化,就要幼儿教育观念现代化。新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中已有详尽阐述,主要指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纲要尤其强调,教育要面向全体幼儿,促进每位幼儿的全面发展,注重培养幼儿对社会的认知,对学科的兴趣。政府要规范办园。取缔不合格幼儿园,对办得好的幼儿园要给予奖励,优秀幼儿教师要给与表彰宣传。对农村幼儿教育适当加大投资,逐渐消除教育资源不均问题。
(二)社会各界秉持道德良知
社会各界应该不受经济利益的驱使,不为扩招揽生源而发出一些违背教育规律的传单,应该遵循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考虑儿童是否需要,从儿童兴趣着手。应该在幼儿使用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方面也要承担起道义和法律上的责任。不要一味顾赚钱而失去道德良知。在教育类游戏中应当树立道德规范,保护儿童隐私,防止不良信息的传播,由于儿童没有金钱概念,看到大肆宣传的玩具或游戏就要买,而实际用途却不大。
(三)关心儿童的心理发展需求,提升儿童幸福感
《窗边的小豆豆》一书就采用了新的教育方式和理念,值得我们借鉴,“巴学园”的老师鼓励孩子并用爱来教导孩子,不会体罚孩子,而是通过了解儿童的内心世界,尊重儿童的个性,让孩子自己发现错误并改正。孩子有自己选择课程的自由,让孩子上自己喜欢上的课,从兴趣着手,提升儿童的幸福感。保护孩子的自尊心,进行因材施教,促进儿童的智力、精神、身体与个性的自然发展。每天都有亲近自然的机会,孩子不会被限制在课本知识中,而是从大自然中获取知识,培养热爱大自然的心理。
(四)开发幼儿教育游戏
玩是孩子的天性,开发幼儿游戏也可以说是从孩子的兴趣入手,这里所说的幼儿游戏指课堂游戏与网络教育游戏。将知识贯穿于游戏,易于理解和记忆,孩子最能够专心致志,学习效率会提高,而且孩子的心情处于愉悦状态。当然开发者要使用最易懂的状态,用友好的图形化界面、音效、有趣地故事背景以及动态的交互,鼓励孩子自己尝试和探索,玩游戏的过程便是对知识的理解。教师家长要起着监督作用,不能让孩子整日沉迷于游戏,要带孩子们去大自然玩耍,能够学以致用更好。开发者也应多考虑如何才能避免近视、自闭、运动量不够等副作用给儿童带来的伤害。
幼儿教育发展过程中面对的诸多问题,有些问题几乎伴随着中国正规化学前教育机构的产生与发展的每一阶段。因此 ,解决好这些问题,政府、社会、家庭各方联手,共同关心,从而使幼儿的身心教育得到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幼儿时期是人生中开始也是最关键的时期之一,近几年,幼儿教育也是不断发展,这就诞生了现代的幼儿早期阅读教育。这种早期的阅读教育是为了让幼儿在阅读活动中有充实和体验,意在培养幼儿理解和朗读等多种能力的文学活动。这样可以帮助幼儿更早一些打开认识世界的一扇窗,也为他们以后的学习活动奠定良好的知识基础。
让两三岁的孩子阅读《论语》《中庸》、唐诗、宋词,这样的方式在许多人看来就是传统教育的翻版。但谢庆有他自己的见解。他认为,西方人从小就开始学习《圣经》,伊斯兰信徒更是天天颂《古兰经》,有五千年文化历史的中华民族同样有那么多经典诗文,为什么却少人问津?从大方面讲,这条千年的文化河流不可以断流;从小视角看,它优美的韵律和语言,对孩子们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它丰富的思想内涵,对孩子们有着一种熏陶。正如古文所描绘的那样,“长幼序,友与朋”“父母呼,应勿缓”,使许多孩子做到有责任心、诚实和自信,有进取之心,从这些伴随音乐的吟诵中幼儿们懂得了做人的道理。
加德纳的理论强调各种智能范畴的独特性,每一种智能都有其他智能不能替代的意义和内容。他认为,人的语言智能可以作为获得其他技能的方式和手段,反之,其他能力亦有助于语言智能的学习和发展。阅读是一个多元的复杂的历程,儿童需要在阅读过程中寻找到适合的途径,积累阅读经验,从而建立起自主阅读的能力来。
在2001年,我国颁布了一部关于幼儿教育指导的纲要,其中明确了要将幼儿的早期阅读归纳到语言教育的目标体系中,并且提出了着重培养幼儿对日常简单标记与文字符号的兴趣。这些早期幼儿教育的发展的成果对于早期幼儿教育的发展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经历多年的探索和追求,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小河中心幼儿园逐步确立了自己的办园特色:“倡导书香校园,构建和谐校园”;我们主张“播种――让每一位教师有所为;环境――让每一块墙壁都说话;收获――让每一位幼儿都成才”的理念。阅读教育的特色不是制定出来的,它是在园所发展过程中积淀而成的。现在阅读教育已是小幼园所教育文化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多元化的特性让我们快速地审视了阅读特色的发展,理性地架构实践研究,在不断深化过程中凸显文化特色内涵。
二、现代幼儿阅读教育的创新
1.多元化阅读教育
多元阅读教育就是要为幼儿设计一个多元阅读的情境,给幼儿提供多元阅读的指导。改变以往教育的单一性,通过多种阶段――读故事、讲故事、编故事、演故事,将语言、手工、音乐、表演、社会等诸多领域结合起来,多元化指导幼儿的阅读能力。不会使孩子一拿起书本就产生厌恶情绪,觉得书本上的知识枯燥乏味而失去阅读兴趣。让幼儿能够更全面地了解他们所生活的环境,增加他们对外界事物的好奇心与学习新事物的勇气。
2.创意阅读教育
创意阅读教育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儿童在阅读内容的时候本身所具有的创意;二是使儿童在阅读的过程中充满创意。经典的图书往往具有好的形象内容、哲理情思和艺术表现。这样的图书不断地吸引孩子往下看,在充满意外与神奇的阅读中理解故事的意境与探究故事的逻辑结构,从而培养幼儿的想象和创新力。让孩子自己去联想阅读内容和阅读的故事架构。
当前,幼儿园转岗教师相对弥补了幼儿教师的不足,但同时,转岗教师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也不容忽视,一个个困境需要转岗教师去突破。当一名幼儿教师并不难,如何做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却是我们值得去深思的问题。促进转岗教师向专业型幼儿教师发展,不仅需要转岗教师转变幼儿教育的观念,还需要转岗教师通过自身的努力使自己不断的发展,更需要全社会对幼儿教育的共同关注。
一、幼儿园转岗教师出现的背景
幼儿园转岗教师即中小学的富余教师,经过培训合格后转岗到学前教师的队伍中从事幼儿园教育的老师。转岗教师的出现是受各种主客观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一)中小学教师的富余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为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组合,推进农村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普及,我国开始了新一轮的中小学布局调整,全国“合校并点”政策的实施,使得我国农村中小学出现了大量富余教师。[1]
(二)幼儿教师严重不足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国民素质的不断提高,人们逐渐意识到学前教育发展的重要性,各地的幼儿园出现供不应求的状况,入园难成为了普遍存在的问题。截至2011年,我国的幼儿教师虽有147.9万人,但学生有3685.76万,师幼比几乎达到了1:25。按照国家规定较高配备的1:9计算,我们还缺 261.61万幼儿教师。[2]虽然各大院校不断新增学前教育专业,幼儿师范院校以及大专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在进一步扩大招生规模,但园所的新建、发展需要一个过程,到目前还是无法缓解幼儿教师短缺的现状。
(三)国家的政策支持
为了改变幼儿教师欠缺的现状,国务院在《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指出:“中小学富余教师经培训合格后可转入学前教育。”一方面可以将富余的中小学教师转岗到幼儿园中,避免中小学教师的闲置;另外一方面又可以缓解幼儿教师严重缺乏的情况,对于农村地区来说更是如此。
二、幼儿园转岗教师面临的困境
虽然转岗教师相对弥补了幼儿教师不足,但是由于转岗教师面临的学生群体的转换、工作时间、工作方式以及工作环境的改变,导致转岗教师在幼儿园的工作中面临着各种内、外困境。
(一)内在因素
1.教师的学前理论知识水平相对欠缺
1998年12月教育部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计划》中明确提出,“2010年前后,具备条件的地区力争使小学和初中专任教师的学历分布提升到专科和本科层次。”转岗学前教师在转岗前都具有几年的小学或初中的教学经验,其第一学历是中专通过后来的学习提升到大专或本科层次。根据教育部的要求尽管转岗教师的学历水平相对有所提高,但许多小学初中转岗教师的第一专业并非是学前教育专业,因此,其专业知识相对比较匮乏。
对于转岗教师来说,相对于幼儿师范专业出身的教师存在着很多理论知识和实践的不足。学前教师的知识包括学前教育学科课程、学前教育学科专业课程,幼儿教育学科技能课程等,但转岗教师并非幼儿师范专业,因此缺乏相应的知识学习、技能训练,在转岗工作后也没有机会接受到系统的知识学习,专业知识相对欠缺。没有拥有专业幼儿理论知识的幼儿教师就好像一名没有学习相关专业知识的医生,这样的医生如何给病人看病?如何解决病人的问题?同样,如果不了解幼儿的专业知识、心理特征、幼儿所具有的年龄特点,那么,在设计教学活动幼儿出现困难或意想不到的场景时,我们就不知应该怎样做,应该怎样去解决问题。
2.转岗教师面临着较大的心理压力,心理落差大
从家长对待小学教师的态度和对待幼儿园教师,态度的落差中,转岗学前教师感觉到同样都是教师但是其身份发生了变化,在对转岗学前教师的访谈中,一名教师曾经说到:“我觉得转岗后身份、心态都不一样,以前家长追着我们问孩子,把我们当个老师。现在,有的家长都把我们当阿姨来对待,我感觉社会地位发生了变化,对于我来说还是觉得有落差。”无疑,从上述例子就可看出家长对待幼儿教师的观念。
加之,转岗教师到了幼儿园后,其任务较重,一天8个小时呆在幼儿园,与以前按课时上课相比较,工作时间延长。从未接触过如此多幼儿的转岗教师教学变得无所适从。如果用自身的经验去教孩子,会有小学化倾向,但多年的教学方式已经固定化,想一下转变过来又谈何容易。如何转变?如何才能教育好幼儿?一个个问题摆在转岗教师的面前,使得转岗教师产生了较大心理压力。
3.转岗教师自身对待学前教育的观念存在偏差
职业认同是教师对职业规范和教育功能的理性认识,是对履行教育责任的一种自觉,职业认同是影响幼儿园教师岗位适应的情感性因素。[3]许多转岗到幼儿园的中小学教师,大多数都并非自愿到幼儿园进行教学,而是迫于安排,大多数转岗到幼儿园的中小学教师对幼儿教育及心理发展特点缺乏系统和正确的认识。幼儿园与中小学相比多了一些吵闹,少了一些安静;多了一些小麻烦,少了一丝的安定。幼儿天性活泼、好动,转岗教师感到五味陈杂,心烦意乱,一些突发事件让教师措手不及,让教师对幼儿教育感到苦恼。转岗教师的看法,影响了工作。俗话说得好:爱一行,干一行。如果不事先了解、喜欢幼儿教育,带着主观偏见去理解,那又怎能去热爱它?
4.转岗教师的固有教学经验造成小学化倾向
大多数的转岗教师多年中小学生的经验,形成了自己一种思维定式。虽然经过转岗前的相关培训,但短时间内还是无法转变过来,不自觉地就将其中小学的教学方式运用于幼儿教育中。在学习了相关的专业理论后也无法将其运用在实践中。反思是提升教师教学经验的有效手段。但转岗后的教师表示一天在园的时间至少是8小时,工作比较辛苦,压力比较大,下班还要接着忙没有完成的工作,没有精力再去进行反思教育教学。虽然转岗老师意识到了问题的存在,但没有采取有效的途径去解决问题,影响了教学经验的获得、专业知识的提升,使其无法较快地适应幼儿园教学,造成小学化倾向。
(二)外在因素
1.教育行政部门对实际情况考虑欠周全
在转岗的教师中,部分教师的年纪较大,不仅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也缺乏相应的技能。幼儿园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地方,对于年纪较大的转岗教师来说,专业知识可以通过学习来弥补,但又唱又跳的技能学习就有些困难了。幼儿要在音乐、游戏及各种活动中度过在园的一天,不可能像小学生一样整天安静地上课,这样不仅使幼儿感到无趣,也会使转岗老教师没有归属感。
2.转岗教师的职称评定难
在《教育法》中明确规定幼儿园教师享受与中小学教师同样的政治和经济待遇,但在现实生活中,幼儿园教师的待遇仍普遍偏低,职称评定困难。 2003年,未评职称的幼儿园教师开始超过教师总数的一半(50.43%),近6年幼儿园教师未评职称的比例还在逐年增长。[4]造成此现状的部分原因是,幼儿教师与小学教师一起进行职称评定且名额相对固定,在职称评定时小学教师占据大部分名额,而幼儿教师却要争那为数不多的名额,使得转岗教师难以享受教师法所规定的教师基本权利,积极性降低。
3.技能培训缺乏相应条件
在转岗教师的培训中,多注重其理论培训。从国培的课表中就可看出教师培训技能的课程几乎没有。但在幼儿园中,要求教师掌握各方面的技能,墙饰的布置,需要教师的动手及绘画能力;在教学中需要教师绘声绘色地讲述故事,在艺术课程中需要教师的舞蹈技能及钢琴技能。这些技能,对于转岗教师来说是一个个新的领域,但在实际的培训中忽视了这一部分的训练,导致在实际的教学中转岗教师缺乏相应的经验。
三、转岗教师如何成为专业型教师
转岗教师成为一名专业的幼儿教师,实现自身的蜕变并不是一蹴而就,他需要内外各方面相互影响、相互促进,螺旋上升的过程,在这过程中转岗教师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并投入到教学实践中,逐步实现自我的专业发展。
(一)转变观念,投入热情
先有爱才有育,一个充满爱的教师在对待幼儿教育事业上才能全心全意。虽然幼儿没有考试,不能通过分数来证明教师的实力,但是他们一点点的进步就是证明教师能力的成绩单。在一则采访中记者问某成功人士,谁对你的影响最大,当大家在揣测各种答案时,他却说是他的幼儿园教师影响了他的一生,这个答案令大家很吃惊,那时候的孩子已经开始认识世界,开始学会记事了吗?答案是肯定的。因此,转岗教师应该看到自身的重要性,重新去看待学前教育这个人生中新的事业,转变对学前教育的观念。也许因为你今天的一个鼓励、一个拥抱就改变了一个孩子的一生。
(二)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
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幼儿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的通知,(教师[2011]5号)实施“幼儿教师国家级培训项目”,农村幼儿园“转岗教师” 培训正式列入此次的幼儿教师国家级培训项目中,并且明确提出了采取集中培训、送培到县、送教上门、远程培训等方式,完成120学时的岗位适应性培训。 [5]国家的系统培训,增加了转岗教师对幼儿知识的了解,有效地促进了转岗教师对幼儿知识系统的学习。转岗培训是有效的方式,但仅有120 学时的培训远远不能将有关幼儿理论全部学习完,新的知识、观点也在不断更新。因此,转岗教师在参加培训后,也应该不断完善自身理论知识的学习,在实践的过程中才知道应该对幼儿做什么?为什么幼儿会这样做?
(三)通过多种渠道发展转岗教师技能
技能在幼儿教师的教学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只有具备相应的技能,才能在开展教学活动中如鱼得水。目前,缺乏相关教学技能已成为转岗教师不能很好适应幼儿教学的一个普遍问题,加强技能学习已经成为转岗教师的普遍呼吁。因此,在教师培训中可适当增加技能课程的培训。同时,转岗教师可根据自己的爱好及特长学习相关技能,也可在同事间相互学习,实行“艺友制”,使每个教师都能学到基本的技能,发展了自己的特长。
(四)有经验的教师及园长相互分享教学经验
具备了一定的理论知识后,在实践中不会运用也是转岗教师面临的问题。在中小学工作多年的教师已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方式,但转岗到幼儿园后,一切重新开始,已有的教学经验已不适合幼儿甚至还不断干扰着教学活动的开展,遇到的种种问题也不知道该如何解决。因此,请有经验的教师及园长分享教学经验并进行交流,能有效解决教学过程中遇到地问题,增加转岗教师的实践经验;更多的了解幼儿教育的知识,把握幼儿教育的动态,在交流的过程中形成新见解、新体验。
(五)利用转岗教师的优势做好幼小衔接工作
根据皮亚杰对儿童认知发展特点的划分,幼儿园的儿童属于具体运算阶段,思维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因此,幼儿园的教学活动根据其发展特点来进行教学,但在进入小学后,教学方式发生改变,如何做好幼小衔接的工作,令人深思。转岗教师大多从小学转岗而来,了解小学教育的特点并有着丰富的小学教学经验以及清晰的教学思路。同时,转岗后的小学教师学习过幼儿专业知识,了解幼儿发展特点,形成了一定见解。转岗教师既了解小学的教育方式、学生特点,又了解幼儿特点、发展方向。转岗教师在幼小衔接工作方面,发挥自身优势,解决幼小衔接中遇到的困难,使幼儿能够轻松过渡到小学教育中。
(六)加强反思,提升转岗教师的实践智慧
曾子曾说:“吾日三省吾身”。反思是我们对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一种思考。对于还不熟悉幼儿教育工作的转岗教师来说,进行反思有助于转岗教师发现教学活动中的不足,总结有益的经验。在具体的教育情境中,转岗教师可以基于已有的理论知识、教育经验,根据幼儿的表现,主动地对自己的教育行为不断进行反思和总结。通过撰写教学日记、教学反思案例等方式进行反思。将零散的教学经验提升为独特的教学理论,以符合所属环境的特点,只有不断的反思,提升自身的实践智慧,才能形成较为丰富的教学体系,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不断地机智应对和创造性地解决教育实践问题,形成实践智慧。
(七)优化转岗教师的资源分配,加强职称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