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初中文言文的教学方法

初中文言文的教学方法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7-13 09:24:30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初中文言文的教学方法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初中文言文的教学方法

篇1

长久以来,我国在中考和高考当中都加入了大量文言文,然而,广大教师却总认为其是难中之难,普遍对其缺乏有效认知,无论是在课堂指导还是课后辅导,都表现出了极大的不适应性。随着新课标的推行,在现行语文教学当中,又将文言文篇幅进行了扩大,已由以往的20%增长至40%,与此同时,难度也在同步增加。也正因为如此,有效的文言文教学方法至关重要,本文将从初中的角度来探讨关于文言文教学的方法,旨在不断提高初中文言文教育水平,全面帮助学生更好掌握文言文学习之法。

一、当前初中文言文教学主要存在的不足

我们知道,文言文是我国传统文化当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是我国古代人们实现交流与创作的有机载体,古人云“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由此可见,掌握历史是何等的重要。然而,就当前我国初中文言文教学来讲,仍然存在多方不足,影响了学生对于文言文的掌握,具体而言,包括以下几点:

首先,轻视引导性,注重诵读。在我国初中文言文教学体系当中,长久以来,一直实行的是以课堂背诵为主的形式,尤其是一些经典文章,更是必须全篇背诵。

很多课文甚至是在讲课之前就要全篇对其进行背诵,在这个过程当中,学生对课文的主旨、意境以及所阐述思想都没有充分体会,随着时间的加剧,学生会对这种枯燥的学习模式产生厌恶之感。新课标当中也对学生背诵做出了一定要求即优秀诗文背诵80 篇。笔者认为,诵读也要讲求方法,科学的诵读就在于追求情境,变枯燥之文为学生渴求之点,可以让学生甘之如饴的诵读才最佳。没有文化积累、性情陶冶的诵读,都无法真正提高学生文言文水平。

其次,教学过程呆板,缺乏知识迁移。当前,许多初中教师在教授文言文的过程当中,都缺乏科学的教育理念,课堂授课容易照搬课本、方式呆板,缺乏有效的知识迁移。在实际的文言文教学当中,广大初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情况及书本知识进行一定的拓展,既可以课堂过渡到课外的,也可是中外结合的,总的来讲,就是哪种模式适合便采取何种模式。比如,在进行《天净沙 秋思》一文之时,我们可以先让学生了解“天净沙”这个词牌名,而“秋思”才是文章真正题目。此外,我们还可让学生对其它词牌名要有所掌握,比如《蝶恋花》、《菩萨蛮》等,这样学生便可以将知识窜连到一起,帮助学生系统性记忆。

此外,初中文言文教学难的关键还在于文言文与现代生活相去甚远,对学生而言,缺乏天生的亲近感,再加上教学方法的枯燥与机械,在双重影响之下,引发了学生对于文言文学习的畏惧及反感情绪。

二、初中文言文阅读教学有效方法的探讨

在文言文比例不断增加的过程当中,如何有效学习文言文成为了广大教师所关心的重要课题,本文将结合当前实际,对于优化初中文言文教学提出以下措施,供以参考。

第一,沟通古今,有效降低文言文同学生之间存在的距离感。如前所述,古人所撰文章即为文言文,它是中华历史文化当中最为精华的部分之一。也正是由于时代的间距,存在一定的沟通与理解问题,进而导致部分学生对文言文存在与生俱来的畏惧之心,因而对文言文的学习也产生了抗拒心理。也正因为如此,教师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有效将学生与文言文学习情境相融合。对教师而言,首先需要掌握的就是沟通古今,有效降低文言文在学生之间存在的距离。笔者认为,我国历史文化都具有一定的传承性,随着时间的流逝,一种文化会发展甚至产生变形,但不同文化之间的联系与相似性是无法改变的,初中教师必须抓住这一点,有效掌握古代文化在当前社会当中的变化及延伸结果,并结合当前广大学生所熟悉的现象与事物,将这些文化相同点有意识向广大学生去完好呈现,如此便能使文言文显得更为贴切及生动,引发学生共鸣,克服古文学习恐惧心理。

第二,以说故事的手段来复述文言文。我们知道,古人所著文章即为文言文,它同现代白话文之间的差距是不难想象的,其也意味着文言文的学习之路的艰难。它要求广大学生不仅要把握每个字词的意思,同时,也要对文章的思想感情有所了解,只有双管齐下,方能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方便学生对全篇课文对其进行掌握。此外,在基于牢固掌握各字词的基础之上,有些学生对作者的思想感情仍不能做到准确理解,进而根本无法有效掌握文言文。在此种情况之下,就可引入讲故事的手法,让学生自身尝试以故事手段来对课文进行复述,将文言文译成现代白话文,然后加上自己的见解,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而且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进而更好掌握文言文。

第三,回归课本,更好引导学生准确掌握作品本身的价值。有效的初中文言文阅读教学方法的实施,最终的落脚点还是要归结于书本之上,简单地说,也就是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文章的艺术特色及思想内容,而且还要将其浸润至我国历史文化的精髓当中。当前,就我国初中文言文选材来讲,大多部都是历史传承下来的名篇佳作,其良好的艺术性与科学的思想性滋养着我国千千万万的读书人,这些对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以及道德情操以及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与价值观都具有非常巨大的功效,也正因为如此,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当中,我们必须将这些内容渗透至每个环节当中,无论是教学过程还是学生的学习过程。比如,在学习著名游记《小石潭记》之时,教师可要求学生对其进行深入了解,在加深学生对文章理解的同时也可提高学生自身对于游记类散文的写作能力。

三、总结

在21世纪各类发展如火如荼的当前,语文教育究竟该走何种路线?现代学生是否应加强对于文言文的学习?长期以来,这些问题都是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及研究者所关注的重要议题。然而,作为我国民族文化当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构成部分之一,文言文对于培育民族凝聚力、弘扬传统文化精神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也正因为如此,每个炎黄子孙都应将学好文言文视为必须任务,同时,它也是全面提高文学素养的一种有效手段。与此相反,就初中阶段的文言文教学而言,其所占课时之长以及学习效率之低也都是客观事实,且在中考过程当中,文言文所占试卷比中也相当大,由于学生本身对于其学习的效果缺乏一定的牢固性,因而也是学生容易产生失分的关键点所在。因此,笔者认为,对初中文言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进行研究与分析是相当重要的,且在今后的学习过程当中,还必须加大力度对其进行探索,不断完善文言文教学,只有如此,才能切实提高文言文教学效率,提升国人整体思想水平。

参考文献:

篇2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中学生要对浅易文言文具有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针对这一教学重难点,我们的学生基础显得薄弱、能力显得不足、学法有待提高。在新课程教育理念的背景下,我们只有改变教学方法,让学生主动去加强文言文知识的积累,通过诵读能力、文言文内容的理解和对文本艺术特点的鉴赏,感受文言文的艺术魅力,从而使得文言文课堂教学富有成效。

一、思考文言教学意义,转变传统教学模式

我们的现代汉语是对古代文言文的继承和发展。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讲,学好文言文,我们才能提高现代汉语的学习能力,丰富我们的言语水平和运用能力。如我们学习了《邹忌讽齐王纳谏》,就能够提高口语交际的能力。邹忌向齐威王献策时以自己的遭遇为例,不露痕迹地展开游说,在婉言相劝中让齐威王感受到事态的严重,从而达到讽谏的效果。当然,我们也感受到邹忌的不卑不亢的人际交往原则,如此,我们的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能够把握交际的尺度。

而文言文的学习,可以拓展我们学生的视野,在了解古代社会、古代文化及其变化和发展中,感受古代人崇高的思想境界,陶冶我们学生的情操,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如在《愚公移山》学习之后,我们学生能在感受“愚公”征服大山的强烈愿望中,养成心志坚毅的精神与不怕困难、敢于挑战并决心战胜困难的精神。这样,他们在学习、生活中遇到困难与挫折时就能坚定而执著地向前。

在传统的文言文教学中,我们老师只认识到学生的文言文基础薄弱,在教学活动中往往越俎代庖地帮助学生去理解字词、分析句式、讲解内容及其艺术特色,没有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课堂往往成了教师的一言堂。这样的教学模式虽然在应付考试的时候还行,但是学生大多是死记硬背、照搬照套而来的,这不利于他们学习能力的提高和发展。因此,在文言文教学中除了重视学生文言文知识的积累之外,我们还要激发他们文言文学习的情感和热情。

二、加强文言学法指导,互动教学提升效率

首先,语言学科的学习,正确且有感情的诵读是非常必要的。我们在文言文教学中要让学生意识到,在古诗词诵读中获得文言文的积累、感悟乃至运用,从而提高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因为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反复诵读能够让学生明白文言文的意思和其中蕴含的道理。如《〈论语〉八则》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说”通“悦”,读yuè;学生便明白圣子指导我们在阅读中寻找精神食粮,提高精神境界的快乐。另外,学生在诵读中能够掌握古人的句读特点,经过平时的强化训练,便能培养好的语感能力,从而能够准确读出作品的语气、情感,于是便能掌握文章的内容。如果学生在能够知人论世的基础上,通过对文本的由浅入深的诵读,就能够提升其思想境界。如《岳阳楼记》我们习得心忧天下的博怀;《鱼我所欲也》我们知道保持自己固有的本心,在现实生活中的“义”和“利”面前学会取舍。

诵读是提高学生语感、语言能力的重要方式,但是我们在具体教学中要善于引导、激发学生去读,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领悟文言文学习的真正乐趣。

其次,提高学生翻译技巧的掌握与运用。文言文学习中对基础文言文字词的准确推断,对文言文句式的把握是准确翻译文言文的关键。这些需要学生积累,更需要我们给予方法指导。

1.加强对常见实、虚词的理解。学生对常见的一词多义的文言文实词理解,应结合语境理解的意识和能力,并有结合语境落实词义的意识。如《愚公移山》中“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曾不若孀妻弱子”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曾益其所不能”的“曾”意思是不同的等等。

2.加强翻译方法指导。要尽量采取直译的方法,让学生对文言文句段逐字逐句做到实词、虚词字字落实地对应翻译;当然,有些地方是需要意译的,还要让学生养成一种忠实原文的语气、语意的翻译原则。可以让学生牢记 “六字法”(留、补、调、换、删、变)的基础上,尝试翻译。另外,我们要在教会学生结合语法知识的基础上学会归类。 如“何陋之有?”(刘禹锡《陋室铭》)是疑问句中代词做宾语,宾语前置的句式,我们不能译成“什么简陋的有?”而应译为“有什么简陋的呢?”再如“何苦而不平?”也是这样的宾语前置句;当然,我们还可以举出否定句中宾语前置的例子来巩固学生对宾语前置句的理解和把握。

3.要养成学生主动积累的习惯。《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初中生能够“阅读浅易的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因此,学生要有积极动手查找资料、工具书,增强自我提高的意识。我们在教学中要注意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情境设计让学生在课堂中发挥主体性。引导学生通过相关的复习和检测,巩固学习成果,并有意识地进行查漏补缺。

另外,我们还要注意将文言文阅读适当向课外延伸。我们的读本,还是古代一些篇幅短小的人物故事文章,都比较浅易,不妨引导学生读读,让他们结合注释和译文对对、想想。这样,他们课堂上习得的知识和技巧才能较好地运用出来。

总之,初中文言文学习对学生来说有着很大的难度,只要我们提高他们学好文言文的信心,让他们意识到文言文的重要性,在教学中注重方法引导,指导他们主动积极地进行自我提高,在注重积累的基础上,加强训练与总结,如此,我们的文言文教学才能不枯燥,学生学得才能有兴趣,在文言文这一教学难点上有突破。

篇3

一、加强诵读,培养文言语感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只有反复朗读,才能领会文章的要旨。大声朗读,口熟而成诵是文言文教学的特殊要求。文言文比现代文更讲究韵律,古人之所以采用“吟唱”的方式来诵读诗文,就是因为这样做有助于对内容的理解。我们要求学生读准字音,注意停顿,读出语气感情,让学生在诵读中理解文意、体味情感、感受作品意境、提高语言感悟能力。一些难句、长句一时领悟不透,学生在反复朗读中就会逐步弄清其义,而且效果远比教师指点好。

二、注意文中通假字

文言文中的通假字是一种常见的现象。掌握文中的通假字,对理解文章内容、正确解释句子有着重要的作用。当我们对句子解释不通的时候,就要考虑其中是不是有通假字了。如:《于园》中“于园在瓜洲步五里铺,富人于五所园也”一句,其中的“步”通作“埠”,水边停船的地方。《黔之驴》中“虎因喜,计之回;‘技止此耳”’一句,其中“止”通“只”,仅仅的意思。《论语八则》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一句,其中“说”通“悦”,愉快、高兴的意思。《梵天寺木塔》中“人皆伏其精练”一句,其中“伏”同“服”,佩服的意思。文言文中的这些通假字数量众多,如不好好掌握,翻译句子时将会出现错误,不利于学生文言文的学习。

三、感知内容,整体把握

感知文章的主要内容,从整体上把握文章,这是现代文阅读的基本要求。现代文阅读如此,文言文又何尝不是这样昵?在学生能将文言文翻译成白话文的基础上,同样需要引导学生整体感知文章,把握文章的核心内容,理解文章的意蕴。如沈复的《童趣》一文,第一节是文章的总写部分。这里作者强调自己有一双视力特别好的眼睛,加上拥有一个良好的习惯――“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因此,少年时期经常获得事物之外的乐趣。接下来,作者以三件趣事为例,具体写了观蚊如鹤之趣,神游山林之趣,鞭打蛤蟆之趣三趣,表现了童年的趣味良多且美好难忘。教师引导学生从这些点去整体感知、把握,就能激发学生对自己童年趣事的美好回忆,很好的让学生融入课文并理解课文。

四、鼓励学生合作、质疑、探究

探索和创新的起点是质疑。《学记》曰:“学贵在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此语道出了质疑的重要性。教师在课堂实践中,遇到的最大问题是学生在课堂上不够活跃。之所以如此,原因有两点:一是大部分学生习惯于课堂上充当被动接受的角色。从入校门开始,学生一直处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中,成为储存前人所留知识的“容器”,对于互动教学难以适应。二是一些学生缺乏自信心,害怕在课堂上答错了问题。因此,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要有针对性地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创造出一种合作学习的环境,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比如在教《邹忌讽齐王纳谏》一课,因文章并没有多少文字障碍,于是便采用了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前后6人组成一个学习小组,向别组的同学提出问题,有关于字词句的,也有关于文章的写作特色的。各组之间,互相质疑,学生全员参与,课堂效果非常好。

又如上《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首词时,学生对辛弃疾的用典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也就是为什么辛弃疾喜用典故,并且喜用西晋的典故呢?应该说这个问题是备课时没有想到的,于是便让学生互相讨论,当难凭已有的知识找到满意的答案时,便让学生课外通过查找资料解决这个问题。后来果然有有心学生给出了一个比较令人满意的答案:历史上我们知道西晋与南宋有许多相似之处,都是偏安于江南,并且都有北伐,均因事先没有充分准备而导致失败。因而辛弃疾用西晋之典可以收到言简意赅的效果。

五、注重迁移,灵活运用

学习文言文的最终目的在于学会迁移,灵活运用。因此教师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让学生把在课本中学到的知识和文言文阅读方法运用到课外,运用到其他文言文的阅读和赏析中去。在文言文教学中要坚持“精读与博览结合,课内与课外沟通;精读学规律,博览增见识,课内打基础,课外增实力”的教学原则。

六、巧记文言文,加快消化

初中文言文学习还得要背诵。因为背诵可以加深对课文的认识,并能加快消化知识的速度。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背诵时,是需要技巧的,并不是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而是巧记巧背。例如利用还原式的方法来进行背诵,如《曹刿论战》一文中,公与刿的一问三答三断,学生不易记诵。这时,教师可以利用翻译还原的方式来进行巧记内容,让学生先记翻译的现代文的意思,然后,再让学生互相进行问答。这样,学生就很快先记住翻译过来的内容,随后再进行古文问答的时候,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这段内容就显得易如反掌了,对文章的理解也大大加深。

综上,文言文教学的策略还有很多,不管哪种策略,都应该着眼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文言文的教学效果,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只要是针对学生实际,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目的,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对文言文教学进行科学、人文、有效的教学设计,就一定能转变死角,让文言文教学成为语文教学的亮点。

篇4

一、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众所周知,兴趣是学生进行学习的动力,也是学生能够学好文言文的重要前提。对于传统文言文来说,往往是在课堂上进行文言文翻译,将文言文课上成翻译课,这样就会使课堂变得极为枯燥。长期下去,还会影响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以及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所以说,应该对以往单一的教学模式进行完善,依据文言文自身所具备的特点,采取恰当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以便唤起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比如,可以采取文言文诵读的方式、小组合作的方式,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互动、互相提问的方式等,通过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来激发起学生自主学习文言文的能力以及兴趣,从而进一步加强学生已学知识的牢固性。

二、创新文言文教学模式

传统的文言文教学模式中,教师采取的也是较为单一的模式,先对文章作者进行介绍,然后诵读、对语句进行疏通,之后就是对课文的内容和主题进行分析,最后再进行相应的课后练习。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是将“三个中心”作为教学的基本点。其一是将知识作为中心,过于强调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其二是将教师自己作为整个教学过程的中心,只关注灌输;其三,是将课文的诵读作为中心,在课堂上只强调学生记忆,忽视学生对知识的领会。这种教学方式并不能达到文言文教学的真正目的和效果。

三、灵活教学提升课堂效率

大多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教学方式具有自身的缺点和优点,如果对其进行灵活的运用就能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文言文教学的课堂效率。比如启发式教学,这种教学方式的核心内容是对学生的自学能力进行培养,进而帮助学生解决文言文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所以说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从多个角度进行问题设置,不断引导学生探求文言文学习的方法和途径,提升学习的效率。

四、重视诵读培养学生感知力

通过对文言文文本的诵读进而提升学生对文言文的感知能力是传统文言文教学方式中行之有效的一种教学方法。在文言文的学习上,对文本进行诵读、熟读是首要任务。对文言文进行反复地诵读,将无声的文字幻化成有声的语言,直至读出感情,读出作者的心声,这是文言文阅读的境界,这种方式主要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着手:(1)要仔细听读课文,这是学生培养学习兴趣的第一步,也是重要一环,在朗读的过程中应当做到声情并茂,教师要用自己的有声语言和肢体语言来感染学生;(2)要明确节奏、合读课文,也就是要学生边标画节奏,边对课文进行泛读,要在读的过程中将文章大意弄清楚,这样才不至于将句子读破;(3)要分读课文,可分组也可竞赛,进而使学生养成自觉朗读的良好习惯。

初中学生学习文言文就是要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注重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培养,语文教师要不断总结经验,探寻提升文言文教学的方法和策略。

参考文献:

篇5

针对初中语文的文言文学习,大部分学生都不会自觉自愿地去学,主要也是文言文题材跟现代的汉语学习之间的差异比较大。因此,教师如果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教学效率也会相应的得以提高,教师要循序渐进的去改变学生,将一些文言文的知识和古诗贯穿于日常学习当中,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多看一些简单的文言文知识,为更好的学习文言铺垫。合理巧妙地导入,能够很快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够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营造出轻松愉悦的课堂学习氛围。虽然课程的导入时间简短,如果教师能够设计的既有创意,又新颖,一定会打动学生,恰如其分地找到教学的切入点,使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学习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时,教师可以结合现代来引入,我们国家能成为“桃花源”的景点有很多,像台湾、重庆、安徽等地都有“桃花源”的景点,这些都跟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的“桃花源”有什么联系吗?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一起来揭晓答案。再如,《湖心亭看雪》一课,教师则可以设计提问的方式来导入,在我们学过的诗文当中,有很多是描写西湖美景的,大都是以西湖春夏的景色为主,那么,有谁知道西湖冬天的景色美不美呢?我们一起来学习《湖心亭赏雪》。课程的导入没有规定标准统一的模式,需要教师根据所学内容和班级学生的特点,来进行具体分析和灵活设计,要注重课程导入的新颖、趣味和启发学生的效果。

二、提高诵读的效率,正确引导学生

诵读也就是朗读,在语文课堂上,这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教学内容,在读文言文的过程中,必须做到三到:口到、眼到、心到,朗读声音要响亮,节奏轻缓有致,逐渐体味文言文的情趣。对于初中学生刚接触到的文言文,在语感和诵读停顿、断句常识上都比较缺乏,因此,要加强学生的诵读训练,才能有助于学生学好文言文。对于文言文诵读的方式比较多元化,针对篇幅短小,内容简洁的文言文,可以多练习通篇朗读;有要求重点理解或背诵的部分,要加以精读;针对篇幅较长的文言文,需要通篇朗读时,可以让学生个别轮流进行,也可以分组轮流朗读,比较朗读效果。等学生朗读比较熟练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可以进行答题式的诵读。不是按照文章的顺序来进行,而是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选择性的从文章中找出相应的答案。在学生进行朗读的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地对学生加以指В而且要针对学生朗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作出具体的评价措施,还可以通过让学生讲解,复述等形式来加强朗读练习,切实提高学生的文言文朗读能力。有句名言说得好: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生通过熟读文言文,其中的大概意思也就能够理解了。关键还是教师控制好学生读书的“度”,要的是读书的目的和读书的效率。诵读是朗读的提高,诵读也是初中学生文言文入门学习最有效的途径,熟读成诵,通过背诵,还有助于学生文言文语感的培养。

三、加强适时地点拨,提高学生主体性

篇6

【中国分类号】G633.3

我已经是具有二十几年教龄的语文老师了,在语文课堂上,总觉得文言文最难教,学生也最难学。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的文化底子薄、课外积累少,语言环境差,文言文就像象牙塔一样使人望而却步。面对这个困境应该怎么办?我想先从新课程的要求着手,打开突破口,找到恰当的方法。新课标对初中文言文的学习要求是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要求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包括中国古代、现当代和外国优秀诗文60篇。根据这个标准,该如何进行文言文教学呢?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现代学生而言,文言文属于陌生语言,这就要求教师将枯燥的内容放置在生活之中,激发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身临其境,在轻松、愉快而又严密、系统的氛围中学习,最终达到教学目的。具体方法如下:

1.朗读法。古人云:“读古人文字时,便设以此身代古人说话,一吞一吐,皆由彼而不由我。”教师范读时必须美读,读出神韵,读得摇曳生姿、回肠荡气,让学生不仅听出语气、情感,还激发其学习的兴趣。

2.表演法。教师可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改编成课本剧,进行即兴表演。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晏子使楚》《郑人买履》等课文都可以运用。

3.绘画法。许多优美的文言文都可成画。如《记承天寺夜游》《爱莲说》等文章都可以让学生用手中的笔画出精妙的图画,在挥洒自如中,让陌生的语言真实地展现面前,学生在想象的天空中尽情地翱翔。

4.引经据典法。以《出师表》为例,有关三国的故事、人物是家喻户晓的,让学生讲讲他们知道的三国故事,谈谈对人物形象的看法,促使这些经验自然介入教学过程。学生在把握历史背景及诸葛亮的人物故事后,对《出师表》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理解也会简单快捷得多,在学习背诵《出师表》时会感到亲切许多。

二、诵读是最好的途径

学习文言文的关键是要加强诵读,培养语感。这就要求学生学会朗读方法及注意点,如:正音、停顿、语速、节奏等,必要时可适当加入体态动作。

不少学生学习文言文只满足于扫清文字障碍,认为会读就行。其实不然,学习文言文一定要加强诵读和背诵,把文言文中的若干重要篇章熟记在心,文言文要求掌握的知识就已经包含在其中了。更重要的是,通过诵读和背诵可以学到古代名篇的构思立意、布局谋篇、语言修辞等方面的要义,从而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因此,文言文教学要加强诵读和背诵,指导诵读时要求学生要读出抑扬顿挫和感情,而不是单纯的死记硬背。学生诵读的文言文多了,对文言的语言感知能力也会越来越强,文言文的阅读水平也就会越来越高。具体的诵读方法有以下几种:

1.听读

教材配套的朗读磁带效果较好,课堂上可采取这种配乐听读,特别是教学那些短小优美的抒情小品,更是适宜。以《陋室铭》为例,在幽雅的古乐曲中,声情并茂的朗读,聆听此铭,更觉情与景会,事与心谐。听着听着,不觉此室之陋,但觉此室之雅。眼前浮现:环境之雅:“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人文之雅:“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心境之雅:“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全文抒发了作者旷达致远,不同流俗的可贵气质。为了强化这种感受,可重复播放,并让学生闭上眼睛,默默地体会,调动起自己的情感体验与想像,与作者“心灵沟通”。

2.议读

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自读并相互讨论来感受美点。具体可用说、读、论、评等方法。如上《口技》,告诉学生描写的方式有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两种,引导学生初步体会对口技表演的精彩描写,由于文字浅显,完全可采用“说、读、论、评”方法。第一阶段:要求学生把自己认为精彩的文字找出来并把阅读的初步感受告诉同桌,然后同桌之间进行讨论交流;第二阶段:由每个讨论小组推荐一至二名学生上台陈述小组的审美体验结果;第三阶段:学生审美信息评述。由教师对学生的观点、看法进行讲评,或由学生进行评点。在这里,教师的评讲尤为重要。它对学生的审美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

3.品读

“用心去感受作者的心,通过语言文字,看看那充满诗意的画面”,人们欣赏文学作品,是从形象感受开始的,形象作用于读者的感觉和感情,使读者受到艺术感染,于潜移默化中逐步体会到包含于其中的思想。在对文言文精彩片断的欣赏上,尤其要加大对学生的指导和鼓励,让他们有品读的意识和方法,具体可从文字语言、内容情感、表现手法、结构形式等方面进行。

只有放手让学生试着去体验文言文的美,融入学生的知识与生活经验,融入学生的情感体验,这才是符合新课标精神并受学生喜欢的教学方式。

三、归纳是最好的方法

学习文言文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老师教给学生一定的学习方法,培养其学习能力,使之借助工具自己探索历练,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可指导学生对所学文言知识进行归纳,使知识系统化。教学中还要引导学生做好文言知识的归纳整理工作,如:一词多义,特殊的文言句式等。促使学生掌握的文言知识条理化和系统化,并由此产生领悟和联想,类化和迁移,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从而提高自学能力。

四、生活是最好的环境

篇7

学生在初一阶段刚开始接触文言文,为了达到让学生读通文言文的目的,教师要注重指导学生读的方法,这里可采用“白文点断法”。所谓“白文点断法”,是借鉴古人“句读点读”的方法进行文言文教学,教师可将文言文中的标点全部去掉,让学生边读边标注句读。通过白文点断,可以让学生在思考如何断句、如何停顿的过程中,体会文言文的音韵美和节奏感,分析句子内部的结构关系,明白句与句之间的联系。这样既可以训练学生的语感,也可以培养学生的言语逻辑思维能力。

二、读懂

文言文的内容与时代的发展、思想的变迁有很大的关联,学生要读懂文章的内涵,需要教师师进一步的引导。在这里,涵咏吟诵法和注疏明义法就能起到十分有效的作用。

(一)涵咏吟诵法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涵咏吟诵法有助于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余映潮老师在教学《记承天寺夜游》一课的时候,就采用了这个方法。在教学过程中,他以读贯讲,将读分成四个层次:读出一点文言的味道,读出一点宁静的氛围,读出一点夜游的兴致,读出一点复杂的情愫。他从抑扬顿挫的语调,沉静舒缓的语气等方面入手,带领学生思考怎么读、为什么这么读。通过涵咏吟诵,让学生逐渐达到“人文合一”的境界,走进坡精神的深处,去体味“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的复杂况味。

(二)注疏明义法

所谓注疏明义法,“注”即注解,“疏”即解释注解的文字;也就是在参考原文、注释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对深奥文句的浅易理解。

特级教师蔡明在“苏派名师”展示课活动中教学《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一课时,就用到了注疏明义法:

例: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问:“法家拂士”“敌国外患”有那么重要吗?为什么出现这“两无”,国家就常常会灭亡呢?

①“法家”持法令制度,如红灯警示,治国不可胡作非为;“拂士”持富国愿景,似绿灯必行,兴邦应该励精图治。该作不作,不该作乱作,岂有国之不灭?

②“敌国”,它的力量相当的竞争对手;“外患”,指外在施加的各种压力和不测。

③在内无忧,在外无患,安逸享乐,高枕无忧,乐而忘忧,岂有国之不亡?如此,“死于安乐”之理立矣!

通过这样的注疏,学生便会由文字表面走向文章的精神内涵,由“术”走向“道”,这样他们对文本的理解才能深入透彻、通达深邃。

三、读透

教学文言文,不仅在于让学生学到文言知识,读懂几篇文言文章,还在于训练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人生观,这恰恰体现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特点。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对文言文主旨内容和思想的把握就显得十分重要。我认为,要读透文言文,还需要教给学生比较阅读法和批判继承法。

(一)比较阅读法

比较阅读法是深入理解文本的一条有效的途径。比较的方式有两种: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

横向比较,就是把涉及同一题材的作家进行比较。比如《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捕蛇者说》,三篇文章的作者同是遭遇贬谪,学生可以总结出他们的共性:先忧后乐的范仲淹、与民同乐的欧阳修、“闻而愈悲”的柳宗元,都是心系百姓、“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人。但同时他们又有自己的个性:范仲淹豁朗达观,欧阳修乐中隐悲,柳宗元悲愤忧郁。

纵向比较,是把同一个人不同阶段的作品进行比较。比如柳宗元的《小石潭记》表现的是一种远离尘俗,借山水派遣郁闷情怀的“独善其身”之情;而其另一作品《捕蛇者说》却又表现的是积极入世、为民请命、兼济天下的感情。这两种情怀矛盾统一于一人之身,是儒与道两种思想对中国文人综合作用的结果。

篇8

《论语六则》是文言文入门教学的一块敲门砖,对文言文教学的展开有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就其内容而言,涵盖了文言文学习的基本知识点,以及学习文言文所必需的方法与态度。

1.实词方面:包括文言词语的多义词(一词多义现象)、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语言现象及规律。

2.虚词方面:本文基本囊括了初中文言文课本中常见的虚词,有的还涉及到它们各自的用法。从头至尾依次有:而、之、乎、以、为、矣、则、也、于、哉、其、者。这些词都属于应重点掌握的文言虚词。

3.常见文言句式:例如,“何有于我哉”一句,从语法的角度看,“何有”是“有何”的倒装,“有”是动词,“何”是代词,二者结合译作“有什么”。“何”应在“有”后,但用在“有”前,因而,属宾语提前。“于我”译为“对于我来说”,“对于”是介词,和“我”构成介宾短语作状语,本应放在“有”之前,但却放在后面,属状语后置,按正常语序应译为“对于我来说有什么呢”。这样,该句又缺省主语,到底“什么”对于我来说呢?联系前文,应该是“敏而好学、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三样东西。所以,译时应补为“(这三样东西)对于我来说,我有什么呢?”由此可知,该句又是一个省略句。

二、基本方法的掌握

1.注意引导学生认识并积累文言文中的通假字。“通”,指两字通用;“假”,指借它字代替本字。所谓通假字,即借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替本字。

2.注意引导学生结合课文注释,疏通文意,并积累一些特殊而常用的文言实词。

篇9

时代的发展需要教育教学的发展,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教师的实践,教师的实践与探索是教育教学能够革新的主要途径。每一位教师都对于自己的教学工作,做过一次又一次的研究与探索,妄图寻找出适宜学生发展的,适宜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在这里我结合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将本人对初中语文教学方法探究所得的几点心得与大家进行交流。

一、语文教学不妨与游戏相结合

初中学生依然非常爱玩,他们对于“游戏”有非常浓厚的兴趣,教学中应用游戏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许多学生反映,在语文课堂上教师总是按部就班一成不变的教教材,陈旧的思想和枯燥的文字让学生与教师找不到共鸣点。所以这个时候,教学方法的创新尤为重要。比如,在教学唐代诗人李白和杜甫的诗作时,我们怎样引导学生去比较他们的作品风格、写作背景、思想感情,以此加深学生的印象呢?我们可以借鉴湖南卫视《快乐大本营》中“谁是卧底”的游戏。一次游戏安排7个学生,7个学生中有6个学生拿到相同的一个词语(李白),剩下的1个学生拿到与之相关的另一个词语(杜甫),这个学生便是卧底。每人每轮只能说一句话描述自己拿到的词语,但不能直接说出那个词语,既不能让卧底发现,又要给同胞以提示。每轮描述完毕后,7人投票选出怀疑是卧底的那个人。通过语文游戏法,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能达到预想的教学效果。

二、语文教学不妨与角色扮演相结合

初中学生有表演欲,他们对于外在的事物已经有了一定的、独到的“感悟”,他们的感悟也往往是有极大价值的,语文教学中,不妨借用角色扮演,让其把感悟表演出来。在教学《皇帝的新装》《范进中举》时,我们可以借鉴《喜乐街》和《我们都爱笑》,在没有剧本的情况下,只能靠演员精湛的演技和机智的反应来完成一场戏。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直接根据文本进行分角色表演,学生都是有表演欲望和天分的,在表演过程中学生能根据自己的理解和体验更好地诠释文本,拉近与文本的距离,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语文竞赛法语文教师在上单元或期末复习课时,可以借鉴益智类综艺节目《一站到底》《汉字英雄》等,把需要复习的知识点,比如:古诗词、拼音、汉字、成语等编成选择题或问答题,把全班学生分成几个小组,由教师充当主持人,让每一个小组轮流抢答,多抢多得分,最后,得分最多的一组将会有奖励。同时我们还可以学习综艺节目的形式,进行写作竞赛或者诗歌朗诵比赛,以比赛的形式督促学生有效率地学习。

三、语文教学不妨与情感教学相结合

语文教学最大的特点就是与学生的情感关系密切,语文教学过程其实与情感教育过程是同步的。于漪老师曾经说过:“我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教文育人,铭刻于心。”我从这句话理解到作为语文教师,除了教授课本上的知识,最重要的是育人。如,在《开讲了》《杨澜访谈录》《鲁豫有约》中,主持人所采访的无论是明星还是普通人,他们都有不为人知的一面。明星表面看起来光鲜亮丽,但是他们背后却付出了常人不能想象的努力。他们克服磨难顽强的精神、他们对梦想的执著追求,他们对亲人的责任感,让学生对人生都有一种自己的反思和感悟。比如,在教学《散步》这篇散文时,文本的中心是表达一家三代的相互依赖、相互包容的爱。教师可以通过一个采访的形式让学生说出自己心中的“家”是什么,“爱”是什么,也可以引用明星的事迹引导学生不仅要学习知识,而且还要学会做人,拥有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四、语文教学不妨与教师发展相结合

教师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主导,教师能力的提升是教育教学提升的前提,只有实现了教师的发展,才可以实现学生的发展,教育的发展,社会的发展。一个节目的灵魂便是主持人,同样的,在一堂语文课上,教师便是主导者。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在无形中影响学生。教师怎样运用教学语言,怎样与学生良好地互动,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在《我是歌手》冠军直播夜,歌手孙楠中途意外退出,让节目组和所有人措手不及,这时主持人汪涵临危不乱,拿起话筒,安排时间,安抚观众,表明立场,从容淡定地处理了一场“事故”。汪涵的专业素养和应急能力让观众拍手叫绝。而作为语文教师同样的不仅要扎实地掌握语文课程知识,而且对历史、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还要有所涉猎,因为只有教师自己具有广博的知识,才能让学生实现各学科知识之间的迁移和综合。另外,教师的语言决定教师的风格。它应该是诙谐幽默、生动活泼的,能唤起学生的求知欲,营造一个寓教于乐的课堂氛围。

篇10

阅读伴随着人的终身,在阅读中能美化人的心灵,提高人的素养,是一个人精神成长的重要途径,因此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新课程标准对阅读有这样的阐述:“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情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这就要求阅读教学要改变原有的被动接受式的学习方式,以及“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阅读教学,建立起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以及自己对以往阅读教学不断反思的情况下,我尝试着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阅读教学改革:

1语文阅读教学的设计要有梯度

阅读的对象是文章,阅读的主要目标是读懂,这里的读懂是层次分明的能力系统。它包括阅读主体对语言的认知,对文本负载的重要信息的提取与整合,对文章内容与表达方式准确地加以分析和概括;简单的说就是认读与解读这两个环节。作为文学作品,还要进行鉴赏和评价。

认读虽简单,但也会受学生选择不一的干扰,此时就需要教师引导归纳,将学生的疑惑归结到一个焦点上,然后顺利有序地引出更高层次的问题,并加以解决。这个被认准了得提出的问题应该是“大众化”的。解读,必须做到准确把握文章的方式方法和表达的内容。就像写文章一样,阅读也该有一个整体思路,这个思路即由整体到局部,再由局部到整体。在这一轮回环中,教学要从学生的差异性出发,设计不同层次的活动内容,由认读到鉴赏,甚至到评价与创新,应体现出梯度。每一个阅读者都可以在其中发挥尽可能多的专长:善于组织的就去组织,善于观察的多谈观察所得,善于思考的积极表述思想,善于辩论的要让他畅所欲言,善于表演的要鼓励他表现自我……每个阅读者都能怀有奋发向上的情绪的话,最终会产生强大的整合效应。

在教学设计的梯度化中.每个学生都可以发挥自己的优势,处于不同层次的学生的积极性的发挥程度、专注投入程度、思考深化程度以及问题解决问题的满意度都趋于最佳状态,才能各有所得,各有提高。

2以学生原有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为教学切入点,促进新知识的建构

阅读教学作为文本解读活动,它是一场多向度的对话,即通过读者对语言文字的确认,以及对单词意义和音像视图的解码,然后进行意义重构和综合,使读者与文本之间相互作用。这一互动过程激活了读者的社会知识、先前经验、期望以及直觉,使其与文本进行交流、碰撞和对话,并理解文本,从而获得精神参与的愉悦。然而,在我们的阅读教学活动中,学生似乎很少产生这种愉悦。这是因为长期以来,阅读教学忽视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经历,把阅读教学局限在课堂、课文和各类语文知识点上。其实,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生活世界当作重要的课程资源,尽可能以学生原有的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作为教学的切入点,使学生产生阅读期待,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与探究的兴趣,更有效地促进学生新知识的建构。

例如,教学《走一步,再走一步》之前,我先让学生回忆自己的一次(或几次)冒险经历,回想在自己的冒险活动中父母的反应及态度。然后水到渠成地追问学生:“如果类似这样的事情发生在美国的家庭,情况又会怎样呢?”

又如教学《真正的英雄》之前,我让学生讲他们知道的英雄故事,并让其发表对真正的英雄的看法。学生发言后,我加以引导:“看来大家对怎样才算是真正的英雄有不同的看法。那么,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美国总统里根对真正的英雄有什么看法吧。”

以上两个教例的共同点就是在教学的起始阶段密切联系学生的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与探索新知的兴趣,较好地体现了利用原有知识、经验的迁移促进新知识建构的教学策略。

3在阅读实践中培养阅读能力

3.1加强诵读教学。语文教师如何抓住学生特殊的阅读心理特点,点燃他们诵读激情?笔者以为:一是老师(录音)范读,激发学生兴趣或慷慨激昂,或低回婉转,或抑扬顿挫,营造学生跃跃欲读之势。论文格式,阅读教学。急于募仿与超越的愿望。二是组织形式多样的朗读活动,如开展诵读会,挑选课文中优秀诗文进行小品表演等,三是制作课件创设情景。比如学习诗歌散文可以挑选乐曲作背景音乐或听或诵或唱或谈,激发学生配乐朗诵的热情。

3.2重视阅读感受和体验,提问忌琐碎。一方面,我们应该相信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把学生对课文的整体感知作为一个教学环节参与到阅读教学之中,要大胆让学生通过读课文自己去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研究提问的艺术,力争在每篇课文的教学中能设计出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提问。

3.3加强语感训练,注重积累。语感,是阅读的基本能力。叶圣陶先生说:“文字语言训练,最重要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觉。”可见培养语感能力非常重要。语感训练包括语感实践和语感分析两部分。在训练时一是通过课文学习让学生去体会领悟语言运用的精妙。二是强化语言训练,让学生能针对不同的语境和作者的思想情感去选择、去运用最恰当的语句。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平时的阅读教学中尤其应注重让学生积累重点字词、优美文句、段、篇。

4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指导正确阅读方法

在阅读教学中的“渔”也就是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阅读技能和阅读方法。阅读,作为一种基本的智力技能,包涵一定的能力层级,教师应避免教学中阅读指导的随意性和零散现象,力求有一定的指导体系,能系统地对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方法进行点拨。

4.1感受性阅读是阅读能力和方法的基础。读书、读书,关键要去“读”。“读”了人才知道课文中的人物事情理趣,“读”了才能感觉到文章作者那颗心为什么会如此歌唱,“读”了才能品尝到文章的深透与空灵,将文章读上两三遍,或快读全文,或细读有关段落,或跳读扫描,或吟诵你喜爱的句子……总之,要用“心”钻进去,去感受文章的精华。

4.2理解性阅读是培养阅读良好品质、提高品位和阅读能力的必经途径。在感性阅读的基础上,联系作者或文章主人公的时代前景,分析作者的写作意图及主人公的形象也就是文学性作品理解性阅读的方法之一。理解性阅读着力强调知识的迁移,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是学以致用的阅读途径。

4.3鉴赏性阅读是语文教学中一种高层次的阅读境界。要真正进人语文的天地,进人“语文”的胜境,需要鉴赏阅读。鉴赏优美的文学作品,能够从中获得身心的愉悦,更重要的是能够借鉴作者观察社会的角度、认识事物的方法以及谋篇布局的思路,从而找到运用语言准确表达思想的门径,形成自己的写作个性。正因为如此,就要求阅读者将思维的触角深入到文章的内涵中去,将“读”的思维与作者“写”的思维契合在一起,然后字正腔圆、抑扬顿挫地诵读全文,声情并茂地美读一番,你定会顿觉热血沸腾起来,你的思维飘逸起来,你会感悟和深思。

4.4比较性阅读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对作品作较为深人的带有创造性成分的阅读。即便是同类文章,其文体或构思或题材的差异依旧明显,从指导学生不断地分析、咀嚼、鉴赏以文章中“”,在“异中求同”中归纳出某些共性,找出规律性的认识,使学生在辨识中学会整体性比较,形成自己的文学欣赏能力。

5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阅读,是接受信息、认识历史、了解世界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阅读,可以了解到人文、社会等各个方面的知识。特别是现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要赶上时代的步伐,就要多读书,多学新知识。我国唐代大诗人杜甫还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可见,阅读不仅能增加学生的知识面,更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5.1培养学生课外阅读习惯。很多学生,他们都有自觉预习课文,记笔记的好习惯。但是就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来说,仅仅只局限于书本上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应该增加课外阅读,课外阅读是学生提高语文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可引导学生到图书馆或借阅室等去借阅资料,这不仅能让学生了解更多的课外知识,扩大了知识面,还能丰富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5.2为学生营造阅读氛围。有调查发现,适当的时间、地点、情景,更能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因此,教师在上课时,要跟学生做好互动,对积极回答问题同学给予肯定跟表扬。另外,可以把班级分为几个小组,让他们共同阅读、共同讨论、共同分析、共同学习、这样,不仅在娱乐中学到了知识,也增进了学生之间的感情,让他们更深刻的了解到团队的作用。

5.3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要让学生阅读更多知识,就应该发挥他们的主体性,相对减少对课文的讲析,留出更多的时间供学生自由阅读。当然,这个阅读是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更多他们感兴趣,有意义的文章,让他们自己真正投入都文章里面去,自我激发对阅读的兴趣。

总之,新课标下的语文阅读教学应更多的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他们产生主动阅读的内驱力,逐步养成主动阅读的习惯,更多地激励他们主动思考,引导他们关注自身及他人的生存,思考生命的价值,培养他们的个性和创造性。并通过与文本、同学之间的交流,汲取一切有利于他们自身发展的知识、信息,不断地实现心灵的转变和行为方式的变化,以促进自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篇11

作文是语文教学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全面反映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那么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提高作文教学,提高学生作文水平,成为当务之急。那么,怎么才能培养学生对作文的兴趣?中学阶段,学生的好奇心和好胜心是很强的,形象思维强于抽象思维。根据学生这一特点,要培养学生写作文的兴趣,老师应在“新”字上下功夫。这就需要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转变观念,改变教学方式,让学生在作文课中“活”起来。

一、营造写作氛围,激发写作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在全班营造一种写作的氛围,作文教学自然就事半功倍了。那么如何营造写作氛围呢?

(一)以身示范,潜移默化

作为语文教师,需要广博的知识和较高的语言表达能力。倘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能旁征博引,妙语连珠,使得学生如沐春风。那么,学生自然会对语言文字产生浓厚兴趣,开始萌发出表达的欲望。同时在学生作文过程中,教师亲自动手写作,将现实的生活变成文字,可以是班内、校内的真人真事,可以是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将作品拿到班内与学生分享,可能自己的水平不是很高,但在学生的心目中,你会变的很伟大,学生会觉得自己的语文老师很神奇,他们会自然而然地喜欢甚至是崇拜你,“亲其师,信其道”,学生也许会因喜欢上他的语文老师而喜欢上了作文。我上初中的时候,刘佳平老师教我们语文,经常将自己的作品拿到班上给我们念,我清楚的记得那时刘老师念的神采飞扬,陶醉其中,乐在其中,我对老师佩服的五体投地。我想,我喜欢上了写作,和刘老师的熏陶是分不开的。后来在自己的教学生涯中,也经常在学生面前“卖弄自己的作品,一方面是自我陶醉,一方面确实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开展活动,构筑平台。

初中生都有自我表现和被肯定的需要,创办本班或者本校特有的作文报刊,让学生拥有展示自我的舞台,无疑对学生的写作兴趣有促进作用。在下口中学的时候,我们办过“棋盘山”文学社,在管道峪中学的时候,曾经和古月中学的“山花”文学社进行联谊活动,在古月中学的时候曾经办过“关山情”文学社,这些做法吸引了大批的文学爱好者,为他们喜欢写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除此之外,我还利用手抄报的形式,将学生作品张贴上墙。

二、激发快乐写作兴趣

单纯从作文教学上看,便是语文教学中“望文轻叹”的区域:学生搜肠刮肚却未凑得只言片语,教师费尽唇舌始终打不开学生的灵感之门。教学效果确实如吕淑湘先生说的“少、慢、差、费”。究其原因,大概在于:学生的社会实践少,信息渠道不畅,校园生活枯燥乏味,造成了思维的限制性;作文题目的陈旧俗套,内容单调重复,造成了思维的呆滞性;老师过多的公式化、概念化的作文指导,造成思维的单一性。这三性互为因果、互相影响、恶性循环,形成一个“思维怪圈”,造成学生脑细胞“萎缩”的现象,从而对写作倍感腻烦。基于以上问题和现象的现实存在,对语文作文教学的改革,是迫在眉睫的问题。而改革,首先要改掉学生的“苦”和“烦”,还学生一个“乐学”和“乐写”。孔子有句名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那么,如何让学生“乐”起来呢?“快乐作文”是笔者近年在语文作文教学中探索最优化途径的一次尝试。

三、生活素材,让学生的心“活”起来

学生要写作,首先要有素材,而素材来源于生活。生活是写作的源泉,作文言之无物,没有时代感,没有生活气息,根本原因就在于离开了写作的活水源头――生活。曾有人说:“语文一旦与生活相联系,马上就生动活泼起来。”要引导学生积极投入生活作生活的主人。长期让学生坐在教室里写作限制了学生的视野,使学生无话可说,时间长了,写作给学生的心加上了沉重的枷锁,周围的生活在他们眼前觉得很平常,没有新意,学生写出来的文章很空洞,更多的学生则为了完成任务,东搬西凑,写出来的文章没有真实性。

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我认为:在写作前让学生实地去观察一下生活中活的事物,让他们去了解事物,感受生活,使他们的心也随着新鲜的事物“活”起来。只要学生有一种想写的欲望,就能从生活中找到活的素材,写出来的内容也是活的。例如:在中学一次作文教学中,我让学生写某一处的景色。明明是在春季,但很多同学却写了《我喜欢秋天》、《冬天的雪花》等文章。还有部分同学写春天时还写了到河中游泳,去树林采野果的片段。我当时我很生气,但事后静心一想,这不是学生的错,是我们给学生到野外去观察的机会太少了。于是我专门抽出两节课的时间带学生到校外去观察春天的景色。回来后我再让他们继续写这次的作文,结果同学们都写出了自己观察到的真实的景象和感受。虽然语句不太通顺,但内容是真实的,是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