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乡村振兴设计

乡村振兴设计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2-03-28 00:33:01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乡村振兴设计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乡村振兴设计

篇1

(一)指导思想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和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省、州、县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决策部署,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以促进农民就业增收为核心,以健全全民社保体系为重点,以加强农民技能培训为抓手,以强化农村人才供给为支撑,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助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为实现乡村振兴的总目标注入强大的人社动力。

(二)目标任务

到2021年底,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基本建立,农民在家门口就能得到就业岗位、创业服务等基本公共就业服务;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1.5万人次;贫困劳动力技能培训80人;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培训(包括新生代农民)400人;大力实施创业培训“马兰花计划”,争取创业培训完成40人以上。组织创业专家团队下乡指导4次,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900人。全年累计举办招聘会8场,其中农村劳动力专场招聘会4场。按照国家、省统一部署,适时调整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标准;加强基层专业技术人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落实基层人员待遇、职称倾斜政策,扩大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基层服务项目招募规模,引导人才向乡村流动,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二、重点工作

(一)实施就业创业富民计划

1.促进农民转移就业增收。(1)挖掘就业岗位。发挥人力资源市场、基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站(所)作用,深入所辖园区、企业挖掘适合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工作岗位,及时推荐就业岗位。(2)持续做好有组织劳务输出工作。统筹用好公益岗位,对符合条件的就业困难人员进行就业援助。大力培育劳务经纪人,鼓励劳务经纪人带动农村劳动力有组织性劳务输出,发展劳务经济,引导和促进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就业。(3)开展就业专项活动。积极组织开展“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送岗下乡”、“就业扶贫行动日”等就业招聘活动,每季度至少组织1次农村劳动力专场招聘会或送岗下乡活动,加大面对面对接,为贫困劳动力提供就业信息,为农村劳动力提供更多就业机会。(4)打造“农村半小时就业服务圈”。在以半小时路程为半径的乡(镇)、行政村地域内,设立一个就业服务场所,为当地贫困劳动力及时提供就业信息,促进就业创业。开展线上线下一体化招聘求职服务,方便农村劳动力享受更加方便、快捷、高效的就业服务。(责任部门:就业服务局)。

2.支持农民自主创业。(1)推介创业项目。开展“就业创业服务乡村行”“创业培训进乡村”活动,广泛征集投资少、见效快、市场前景好的创业项目,免费提供给有创业愿望的农村劳动力和返乡入乡有创业意愿的人员。加强返乡创业专家团队指导功能,对有创业愿望的返乡农民工、大学生等群体人员开展“一对一”的创业指导服务,帮助提升创业能力。(2)鼓励自主创业。对贫困劳动力首次创办小微企业或从事个体经营,领取工商营业执照且有正常经营行为1年以上,并参加社会保险的,给予一次性5000元初创企业补贴。对毕业三年内自主创业的贫困家庭高校毕业生,按规定给予社会保险补贴。(3)提供创业担保贷款。计划拿出100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指标,用于帮扶乡村振兴项目,给予项目资金支持。积极扶持农村电商创业,对在电商网络平台开办“网店”的贫困劳动力,也可按规定享受创业担保贷款政策。(4)强化返乡入乡创业载体建设。探索打造适合乡村创业的农村创新创业孵化实训基地,为入驻基地的农村劳动力和返乡入乡创业人员提供低成本、全要素、便利化的创业服务,同等享受扶持政策,落实房租物业费减免、水电暖费定额补贴等优惠政策,降低入驻企业和创业者经营成本。积极选树一批农民创业典型。(责任部门:就业服务局、小额担保贷款中心)

3.强化农民技能培训。开展就业技能培训进行乡(镇)、村专项培训活动,组织开展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农民工向农技工转型培训、推动新生代农民工接受就业技能培训或岗前培训,对有创业意愿并具备一定创业条件的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开展创业培训,加大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提高培训和就业需求的匹配性和培训后就业率,提升城乡劳动者职业素质和就业能力。(责任部门:局职业能力建设科、就业服务局)。

(二)实施乡土人才培育计划

(1)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力量建设。在基层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招录(招聘)中,根据实际需求合理设置年龄、学历、专业等招聘条件,拿出一定数量的职位(岗位)面向本县市或者周边县市户籍人员(或者生源)、退役士兵招录(招聘),可灵活确定考试方式。根据《公开招聘高校毕业生带编入伍方案》,将入伍高校毕业生招聘向乡镇一线倾斜,加强乡镇一线工作力量。(责任部门: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科)

(2)培育乡村专业技术人才。结合县域实际,开展教育、卫生等部门自主招聘。进一步降低招聘门槛,配合教育部门推进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县管校聘”,协助卫生计生部门做好乡村医生“乡聘村用”、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工作,均衡基层教育、卫生人才资源配置。加强乡镇农经、农技、农水人才队伍建设。(责任部门:局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科、专业技术人员管理科)

(3)引导人才乡村流动。推动实施人才政策2.0版落地,实施省内高校、科研院所、承担科研项目的医疗卫生机构和科技服务机构等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离岗创业、兼职创新、在职创办企业,保障其职称评定、工资福利、社会保障等权益。扩大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大学生村官基层服务项目招募规模,引导、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城乡社区就业创业。(责任部门:局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科、专业技术人员管理科、行政审批办、人才中心、就业服务局)

(4)落实基层待遇、职称倾斜政策。落实艰苦边远地区津贴、乡镇工作补贴、高校毕业生到艰苦边远地区高定工资政策。配合教育部门落实中小学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或高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政策。推进基层教育、卫生职称改革。加大对长期在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工作的乡村教师、农村基层工作的卫生专业等技术人才职称评审政策倾斜力度,对表现优秀、业绩特别突出的专业技术人才,同等条件下优先评聘,符合条件的可破格晋升职称待遇。(责任部门:局专业技术人员管理科、行政审批办)

(5)大力发展技工教育。支持县技工学校(县职教中心)强化涉农专业建设,开设一批面向乡村的特色专业,针对性培养充实养老护理员、乡村工匠、非遗传承人等专业技能人才。加大技工教育宣传力度,动员鼓励适龄青少年入读技工院校。落实技工院校免除学杂费政策。开办专门班次,为本地企业培养输送所需技能人才。组织农民参加职业技能鉴定、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职业技能竞赛等多种技能评价。(责任部门:局职业能力建设科)

(三)实施农村社会保障提升计划

(1)全面落实城乡养老保险制度衔接政策。依据《省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和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衔接经办规程的通知》文件要求,指导社保局严格按照制度要求经办制度衔接业务,完善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鼓励和引导符合条件的城乡居民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做好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工作。(责任部门:局社会保险科)

(2)适时提高社会保险待遇水平。认真执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确定和基础养老金标准正常调整机制。积极主动指导社保经办部门持续实现符合条件贫困人口应保尽保,做好由政府代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费工作。(责任部门:局社会保险科)

(四)实施农民工劳动维权计划

(1)畅通农民工维权渠道。主动公开劳动监察、劳动关系、调解仲裁机构地址及联系方式,全面受理农民工咨询举报投诉,及时做出回应。对具有争议调解不成欠薪案件,启动仲裁“绿色通道”,快速化解争议矛盾。

(2)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强化落实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日常巡视检查、专项检查,以政府投资项目和工程建设领域为重点,开展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排查整顿,落实根治欠薪各项举措。对发现的问题隐患及时进行通报警示,将拖欠农民工工资纳入信用体系建设,对符合规定情形的违法企业及个人,依规列入拖欠农民工工资“黑名单”,对严重欠薪的企业和个人进行联合惩戒,对涉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企业和个人依法移交司法部门追究刑事责任,确保劳动报酬全部及时足额支付到位。

(3)加强企业劳动用工指导。指导督促用工企业与贫困劳动力签订并履行劳动合同、参加社会保险、按时足额发放劳动报酬。(责任部门:劳动监察大队、调解仲裁管理科、劳动关系科)

(五)实施人社公共服务提优计划

(1)加强人社基层平台建设。健全统筹城乡的就业政策和服务体系,认真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规范化建设的意见》,推动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向乡村延伸,推进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提升基层公共就业服务经办能力。

(2)提升就业服务水平。完善就业失业登记管理办法,允许在城镇常住并处于无业状态的农村转移劳动者在城镇常住地进行失业登记,享受均等化公共就业服务。(责任部门:就业服务局)

(六)加大部门年度乡村振兴绩效考核

紧紧围绕省、州、县的重大决策部署,并与州考县工作紧密衔接,将过去脱贫攻坚指标转换为乡村振兴列入绩效考核体系,并赋予不低于15%(30分)的权重。充分体现绩效考评的“指挥棒”作用,各部门重点职能工作指标体现乡村振兴工作,确保全县推进乡村振兴工作形成合力。(责任部门:局绩效考核科)

三、保障措施

(1)提高思想认识。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统一思想,把实现乡村振兴作为共同意志、共同目标、共同行动,局党组定期研究部署乡村振兴工作,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推进各项工作落实。

篇2

一、引言

我国是农业人口大国,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经济总体得到了稳步增长,时至今日,由于我国农村人口基数大,农村剩余劳动力市场广阔。因此,我国仍然面临农村经济发展滞后,经济结构不合理的问题,造成了巨大的社会资源浪费以及农村存在潜在的不安定因素。缩短城乡差距,解决以上问题,关键的办法就是加快新型农村城镇化建设,分析新型城镇化建设对农村经济的影响,能够为建设中国特色的城镇化建设提供指导。高速公路开发建设是加快城乡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中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新型城镇化建设对农村经济的影响探究

(一)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

新型城镇化是人口、经济、资源和环境相协调的城镇化。工业现代化处于主导地位,是发展的动力;农业现代化是重要基础,是发展的根基;信息化具有后发优势,为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农村现代化建设,就是要以城镇化为方向,引领农村的社会建设,将城镇的公共建设引向农村,让农民生活向市民生活转变。要通过农村现代化建设,引导农民集约集聚居住,以市民社区化生活为方向,在乡村规划、自愿自觉的基础上引导农民社区建设,既能节约耕地,又能改变农民散居的生活方式。在引导农民社区建设过程中,政府要加大投入推进水、电、气、路、网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教育文化科技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

一方面,新型城镇化建设会为广大农村劳动力提供更多的择业、就业机会从数量上减少了从事农业生产劳动力,增加了农村人均自然资源的实际占有量,在推行城镇化的过程中,促进了农村工业、农业人均经营规模的提升,在提高农村人均收入水平基础上,缩小城乡差距。另外,广阔的农村消费市场的主力军仍然是农民,在农民收入水平低、居住分散、重视自给自足的消费和生活方式之下,当然不会产生较强烈的消费意识,在推进城镇化建设进程中,可以实现农村经济的规模式发展,增长农民收入,在改变农村人口自给自足消费方式挤出上,刺激农村的商品消费意识。例如,近年来,贵州某乡的多数农村劳动力纷纷在城镇上买车买房,通过彩电下乡、汽车下乡等多种形式购买家用电器或者进行其他消费,为该乡的經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增长动力。

新型城镇化建设时关系民生福祉的大事,推动农村经济消费须坚持统筹城乡发展,贵州省某市在加快建设过程中,除在公共服务、社会保障以及户籍管理等民生发面加强政策,还树立了3至5年形成交通畅通的道路体系,树立形成在城镇地区以制造业以及服务业为中心,现代化农业生产为基础的现代化的农村经济体系,全力建设领先全国的新型农村经济产业格局。

(二)新型城镇化建设是生产要素流通的枢纽

作为连接广大农村与城市之间的纽带和桥梁,城镇是大型、中型城市的“辐射和缩影”,新型城镇要求实现城乡一体、城乡结合、产城互动。这一城镇模式不但可以接受来自大城市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还可以确保多种信息资源、资金资源以及物流资源输入到农村城镇中,促进农村城镇发展,带动广大农村经济接收最快、最新的经济信息,提升农村经济的地位和重要性。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经济地位,城镇具有集聚效应和吸引效应,城镇周围辐射的农村地区的生产资源和生产劳动力向城镇靠拢,在短时间内快速提高生产效益,在相同的生产要素投入中,获得高于农村成倍甚至数倍的经济价值,作为交通枢纽、生产要素的枢纽,新型城镇是广大农村地区重要的经济、文化、政治的服务中心和集散场所,是贯彻一乡一村一体化的支撑,建设新型城镇能带动周边农村经济的发展、繁荣。

(三)探索具有地方特色的新型城镇化建设

结合我省的实际情况,省人民政府出台了《贵州省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规划(2016-2020年)》,推进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是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和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迫切要求。我省仍有60%左右的人口居住在农村,城乡二元结构明显,“三农”问题比较突出。推进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有利于促进城镇扩容提质,增强综合承载能力,引导人口有序转移;有利于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向农村延伸,促进就地就近城镇化;有利于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破解城乡二元矛盾,打赢脱贫攻坚战。推进山地特色新型城是促进城镇化空间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我省城市群发展尚处于培育阶段,城镇体系结构仍不完善。推进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有利于形成体系健全、定位明确、分工合理的城镇化空间格局;有利于发挥黔中城市群和区域城镇组群的带动作用,促进区域一体化发展;有利于促进大中小城市、小城镇和新农村协调发展;有利于推动资源要素合理布局,促进生产空间、生活空间和生态空间协调发展。

三、结语

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广大农民收入,消除城乡差距、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是党的十重点关注的、与广大农村百姓利益息息相关的重大民生民计政策,也是中央始终不渝贯彻“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在农村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具有重大影响。只有不断总结在我国城镇化建设中的得失,及时调整新型城镇化建设发展,在发展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才能从根本上带动经济发展,带动社会进步。

参考文献:

[1]高成全,焦雷.基于发展农村经济的小城镇建设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0(4):112-114

[2]高利,杨子明.城镇化建设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利弊调查[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11(3):245-248

篇3

1背景

由于我国城乡发展存在不均衡性,因此,为了改善这种局面,政府提出了“新型城镇化”以及“美丽乡村”两个概念,其主要原因在于我国乡村建设本身存在复杂性,加之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对乡村提出了更高的规划建设要求,从而使乡村规划难度增加;美丽乡村规划与建设模式的应运而生,极大程度上改善了乡村的生活环境,但在推广与规划设计方面存在严重的缺陷,因此引发了思考。

2传统的村庄规划问题

2.1传统的村庄规划设计不科学

现在大多数乡村规划建设生搬硬套地模仿城市建设模式,将村庄规划成“住宅集中布置、形态、村庄道路布局整齐规整、并配有宽敞的广场及公园”的城市模式,将乡村规划建设成现代小城市,忽略乡村原本具有的形态特征。有时为了过分强调村庄规划布局,不惜推山填湖,破坏原有的生态地貌。生态、和谐乡村规划是建设“美丽乡村”的首要原则,而那种过分强调布局形态的规划方案,不仅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同时也与美丽乡村规划建设的基本原则相违背,规划者仅仅只是从自身设计角度出发,没能够将乡村现状融入到规划设计中,盲目模仿城市建设模式,很难有效地实现美丽乡村建设。

2.2风格特色缺乏统一

在传统的乡村建设过程中存在多方面的原因使得乡村整体建设缺乏统一风貌。首先,在周期长的乡村建设过程中,经常遇到村长或者书记换届调任,对乡村建设的专业角度解读不同,导致村庄在建设过程中缺乏统一的风貌。其次,当地居民根据自主意愿来建设房屋,这就导致凌乱的建筑风格,失去了村庄特有的传统风格。长期的村庄建设活动,需要全体村民自觉把控村庄文化精髓,保持传统建筑特色,在满足房屋的实用性条件下,实现村貌统一的韵律美感。

2.3产业和文化特色不鲜明

目前,多数村庄通过亮化、彩化等方式来改变乡村旧貌,村庄整体生活生产的局面未能得到全新的改善,整体村庄文化内涵无法得到诠释,此种速效的村庄规划设计的持续性不强。其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在规划设计前期,没能考虑建设有乡村特色的产业,在传统乡村规划设计周期性长的情况下,仅仅依赖政府财政支持,很难实现美丽乡村的目标;其次,规划设计时未能结合村庄的传统文化,致使村庄的文化特色消失,而美丽乡村规划设计应充分考虑乡村传统的文化元素。

3美丽乡村规划的建议

3.1根据现状地貌,整体布局设计

在村庄的整体空间布局规划中,除了参照乡村原本的地形地貌,还应充分考虑村庄现状的居住分布。充分把村庄特有的山川河流、绿化植被以及农作物等元素融入到美丽乡村的规划设计中,打破原有整齐划一的布局模式,从而规划设计出符合当地地形地貌的布局方式。目前,多数乡村充分地利用自身的特征进行美丽乡村的规划设计,有的根据自身良好的生态环境规划设计出生态村,有的根据自身悠久的历史古镇从而规划设计出历史古村,因此,只有充分地融入自身具有的优势,才能规划设计出具有特色的美丽乡村风光。例如长乐市江田镇南阳村在规划设计美丽乡村时,因地制宜,充分考虑自身具备特有的元素,同时结合山水以及独特的山川河流元素,进而规划出具备自身特色的美丽乡村。

3.2利用地理优势,完善自身产业链条

美丽乡村规划设计具有周期长的特征,它既要实现生态上的完善,还要实现经济的稳步发展,美丽乡村规划建设需要完善的产业链条提供资金的支持。传统的乡村发展模式是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的,从表象上来看,乡村经济发展和保护生态环境相互制约,而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美丽乡村规划设计不仅要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还要改善乡村生态环境,因此,在规划设计时,需结合乡村的本土地理特征打造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形成独具自身特色的乡村品牌,实现乡村的知名度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例如城郊村凭借靠近城镇的优势,大力发展养殖业、农副产品加工业,从而为城镇提供生活便利,其道路、住宅、公共服务设施均按照城镇标准来规划设计,能够更好地实现与城镇的对接。

3.3统筹配套规划,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乡村与城镇在公共服务设施方面存在较大的差距,给水、排水、采暖、燃气等市政管道的敷设需要大量的资金,因此,在美丽乡村规划建设前要先做好公共服务配套设施的规划。因为配套设施建设需求资金较大,一般乡村无法独立完成建设要求,因此要求乡村与城市之间、相邻乡村之间应统筹考虑公共服务配套设施的规划设计。如江田镇邦上村在配套规划时,对接上位规划,对村庄市政配套规划整体考虑。

4结论

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美丽乡村规划与建设要想得以实施,必须有一套完整的、适合乡村发展以及具有乡村特色的规划方案。它需要从美学、历史学、生态学等多方面学科着手,既做到不破坏乡村的自然肌理,又要满足乡村经济发展,除此之外,还应融入文化内涵及乡村特色等等。只有这样,才有可能为美丽乡村实施建设做好铺垫,才有可能规划建设出生态美、百姓富的美丽乡村。

[参考文献]

[1]刘建.美丽乡村要表里如一[J].西部大开发,2014(11):1.

[2]谢汉能.探究美丽乡村规划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09):1.

篇4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08-0045-02

经济振兴是资源枯竭型城市阜新经济转型的最终目标,而产业结构调整是经济转型的基础,发展现代农业则被确定为转型的重要方向。建设新农村既是阜新经济振兴的体现,同时也是其经济振兴的必要条件之一。这一选择离不开本地区城乡之间的互动。在阜新市经济转型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应着手构建经济振兴与新农村建设相互促进的机制,探索二者互动的现实路径。

一、阜新振兴与新农村建设相互促进的基础是现代农业的发展

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实施农业产业化成为阜新市经济转型的主导产业。作为资源枯竭型城市,阜新实现经济振兴,首先要对经济转型进行产业定位。根据十年九旱的实际,发展现代农业成为阜新经济转型和经济振兴的首选,而且发展受降雨因素影响较小的新型畜牧业,也使畜牧业发展实现了历史性突破。阜新市的经济转型从“由黑变绿”起步,“以工业的理念发展农业”使阜新转型中向更为高级的产业形态迈进,现代农业产业化雏形已初步显现,农产品精深加工业产值总量显著提升。目前,经过经济转型,阜新市的产业结构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农产品加工业年均增长40%以上,农产品加工业占第二产业的比重由12.7%上升到27.3%,总体上非煤产业的比重明显上升。

将发展现代农业作为经济转型的一个方向不仅促进了阜新经济振兴,而且也拉动了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契机。新农村建设推动农业结构调整,开展的“百万农民增收致富工程”项目户已有23.7万户,占全市农户总数的77%,这一工程的实施直接促进了农民持续增收。农产品精深加工业产值总量显著增加,而且在经济总量中的占比有了很大提升。现代农业的发展有力地推动了阜新市的城乡互动和以及经济振兴和新农村建设的互相促进。首先,现代农业的发展解决了就业问题,容纳了大量下岗工人再就业,使城镇登记失业率降低到4%左右;其次,现代农业的发展孕育了二、三产业,改善了产业结构,使第一产业的增加值只占经济总量的27%;再次,现代农业推动了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促进社会结构合理化,城乡收入比为2:1,与全国的3.3:1相比有很大的改善。

二、阜新经济振兴与新农村建设相互促进的机制构建及其政策选择

阜新经济振兴与新农村建设相互促进,需要以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为重点,致力于将以煤电为主的单一产业结构逐步调整为包括现代农业在内的多元化产业格局,努力实现产业与经济、城市与农村、资源与环境的全面协调,走符合市情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具体地说,阜新市经济振兴与新农村建设相互促进的机制主要从四个方面加以构建。一是集中,加快农业用地向规模经营集中;二是合作,引导农民参加农民合作社或采用经纪人方式;三是统筹,搞好城乡产业发展规划,优化工业与农业、城镇与农村的空间布局,科学确定城镇规划区、工业生产区、农业发展区、农民居住区和生态保护区;四是产业融合,在经济转型升级上求突破,产业发展坚持城镇现代化和农业现代化有机结合。针对阜新市现有的资源状况和产业前途,实现城市化和特色农业、规模农业、现代农业协调发展,完善城乡相互促进机制必须进行有针对性的政策选择。

1.关于城市化的政策选择

积极推进城市化是新农村建设的应有之义。城市化与新农村建设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是“一体两翼”,可以说没有城市化就不会有新农村。新农村建设的战场不只是在农村,至少有相当的分量、相当一段时间是在城市。建设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一个基本的出发点是“减少农村,减少农民”。城市化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归宿要解决的问题是,接纳农业现代化过程中排挤出来的农村剩余人口。除此之外,加快推动阜新市的城市化进程,至少还有两点理由,一是中等城市扩容应该是国家城市化的重点,阜新市作为中等城市,更多地吸收农村转移人口是理性的选择;二是阜新市的特殊市情:据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城市化水平为52.48%,“十二五”末期将达到65%,而辽宁省的数字分别是62.1%和70%。按照“十二五”规划,辽宁省的城市化率要达到70%,同时城市化水平至少要达到70%,农村的剩余劳动力才可能全部为城市吸纳,但阜新市现有的城市化水平比全省平均水平低10个百分点,到2015年末,要缩小为相差5个百分点,实现这一目标,需要阜新市保持比全省更高的城市化速度。

2.关于农业现代化的政策选择

现代农业的发展使得阜新市经济结构得到调整,而且在绿色食品开发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提高了农产品质量和竞争力。目前全市已有一些品种农产品通过有机食品认证、绿色食品认证和无公害食品认证。但是目前阜新的农业仍然属于小农的生产模式,说明离现代产业还很远,因为现代化意味着消灭小农经济,有小农经济的地方就没有现代化。这是新农村建设要解决的首要和基本的问题。改造传统农业必须具备制度、技术、资本和教育等几个基本要素,就目前的情况看,应在资源条件好的乡镇试点改造传统小农业、提升为现代化的大农业生产。现代化农业作为规模化农业,排挤边际生产力为零的、即潜在失业的那部分劳动力是必然的,农业现代化过程是一个“技术排挤农民”的过程,置换出来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要进入城市。因此城市要有能力接纳“技术排挤”出来的剩余人口,为现有农业的“进化”和“退化”提供转移空间。这就要求提高城市的接纳能力,依据区域的资源条件和比较优势,通过非农产业带动,实现工业、服务业扩容。

3.关于农民工市民化的政策选择

政府应该有规划、系统地调整接纳农民进城的政策。城乡统筹发展,以城市带动农村、以工业带动农业的首要涵义是,拆除“制度排挤农民”的藩篱,疏通阻止农民进城的制度通道。现在的很多制度和政策,使城市不仅没有很好地接纳和吸收这些剩余人口,而是排挤农民进城,农民工问题就是这种“排挤”的集中表现。推动农民工市民化进程,设定一定的门槛,给予符合条件的农民工市民待遇。一方面,需要加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另一方面,需要城市政府先期为进城农民工提供廉租房和低价商品房,建立起一个结构健全、功能层次分明的住房保障体系,进行根本性的结构调整,保证进城农民工有房住,同时提供义务教育,公立学校应竭尽全力接纳农民工子女。

三、完善阜新经济振兴与新农村建设相互促进的机制

经济振兴与新农村建设互相促进存在一系列的掣肘因素,如阜新的城乡一体化进程慢、城乡发展脱节;GDP及财政收入低、农民收入低、农业生产技术含量低、农产品加工业生产工艺水平低、城市化水平低;高消耗、高投入、高碳。同时,还存在着新农村建设滞后问题,如农产品加工品牌、绿色、无公害产品少,加工环节增值低、链条短,农民的非农收入占比较低等问题。实现阜新经济振兴,优化产业结构、统筹城乡发展是非常必要的。因此,要以农业产业化为切入点,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完善经济振兴与新农村建设相互促进的机制。

1.进一步加强龙头企业的带动功能,以企业化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

经济振兴与新农村建设相互促进,需要农业规模经营。农业规模经营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土地集约化,二是农民组织化。如何提高农业现代化、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市场经济中通行的“合作组织”,应该是企业性质的公司。专业化农业经营活动需要由相应规模的农工商联合企业经营和管理。一方面要靠农民自己的创造,另一方面需要政府的政策调整,引导提高农副产品加工的档次,扩大规模,带动更多的农民共同致富。

2.促进土地流转,促进土地规模经营

篇5

二、对任职时间较长的“副职”,注重激发创新意识,防止出现“思想僵化、因循守旧、不思进取”的不良倾向。今年4-5月,县委分期分批对乡镇“副职”进行了集中培训。对一批任职时间较长的“副职”,重在对他们进行创新意识教育,引导其围绕新农村建设,在工作理念、工作思路、工作取向、工作方式等方面创新。如在参政设谋上,要求每名“副职”每月要为本地经济社会发展或乡镇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提1-2条意见和建议。自5月份以来,先后有351名“副职”提出意见或建议2210条,其中90%以上的被采纳。

篇6

作为国家战略,推进乡村振兴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而文化振兴是很重要的一个支撑,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铸魂工程。乡村文化以其独特的社会意义和精神价值必将成为未来乡村发展的源动力。因此,在国家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以各种方式推动文化艺术助力乡村振兴意义重大。

1、文化艺术助力乡村振兴有利于延续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乡村文化艺术深植于中国大地,随着历史的变迁与沉淀,留下了丰厚的历史文化宝藏,同时在社会的发展中又不断创新,形成了许多富有浓郁地域特色的乡土文艺。各类文艺以其独特的表达方式,传播着中华文化的文脉。一部好的作品,一段动人的故事,以及一种贴心的民俗除了其本体的感染力、技艺的娴熟性,文化内涵上也总是贴近民众接地气,让人深刻体会到文化渊源,明白做人做事的道理,甚至影响一个地方的生活形态和社会风俗,引导人们向往信仰之美、心灵之美、崇高之美,提升整个民族的精神境界。文艺助力乡村振兴,对于维系民族精神、弘扬优良品德、传播主流价值体系,具有不可估量的重要意义。

2、文化艺术助力乡村振兴有利于乡村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共同愿望,也是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所在。乡村振兴不仅在“形”,更应在“魂”。随着新时代的发展,乡村发展与文化艺术建立了更为紧密而积极的互动关系。乡村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为乡村振兴提供了传承文化基因的有效路径,同时为文化语境下的乡村发展提供了优化产业结构、寻求文化认同、共筑“美丽乡愁”的战略基础,更是加速乡村转型发展、产业升级的新引擎。

3、文化艺术助力乡村振兴有利于激发乡村振兴主体的精神动力。乡村振兴,既要发展产业、壮大经济,更要激活文化、提振精神,两者缺一不可、不可偏废。文化艺术助力乡村振兴有利于提升乡村主体的文化素养、道德情操、认知能力,可以促动他们从被动的参与乡村建设到主动的投入乡村振兴,由此产生积极的内生动力推进乡村振兴。因此,乡村文化振兴将成为未来乡村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二、文化艺术助力乡村振兴的对策和有效路径

从世界上一些乡村发展富有特色的经典案例来看,英国注重保护乡村的自然景观、田园风光、传统文化,建成了世界上最美的乡村;德国的施雷勃田园被誉为童话世界;日本的“越后妻有大地艺术祭”已成为世界当代艺术的大型国际基地。借鉴这些国家乡村发展的经验,因地制宜、特色化、艺术化是我国当前乡村发展的内在需求,也是我国乡村文化振兴的必然要求。

(一) 推进升级版“三下乡”,精准助力乡村文化振兴

1、推进智力下乡,助力乡村谋篇布局。乡村文化振兴,统筹规划是关键。必须立足大文化概念,以本土文化为基础,以更高的视野和长远发展战略做好布局。目前,一些乡村文化项目的实施中出现了一些缺乏规划、缺乏整体推进的现象,如盲目的打造花海、无端建造洋项目、重复建设风情区等。因此,急需文化艺术专业人士参与项目的规划与设计,把握好大格局、大方向,个性化、特色化、差异化地推动乡村文化品牌的打造,充分发挥村民的主体使命,上下结合,梳理乡村的文脉和文化基因,关注和把握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2、推进作品下乡,挖掘内涵创特色。乡村文化振兴要强调个性、强调特色。要尊重村庄的历史、尊重当地的资源环境、尊重村民的发展愿望和需求,还要关注乡村的未来和设计的可持续性。就目前农村的文化团队而言,他们无法完成作品的创作、品牌的打造,需要文化艺术界专业人士有针对性的进行创作,完善后进行植入。如通过输入表演性作品(如文艺展演、民艺展示) 充实乡村文化舞台,美术与设计人才去从事村庄美化、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文化项目(包括景观) 的打造,从而形成民俗风情与产业特色突出、个性语言鲜明的乡村文化。

3、推进人才下乡,提升内生动力,形成长效机制。乡村振兴需要人才,需要建立更多的平台,让各方力量联合起来,这样才能形成建设的合力。推进文化艺术人才下乡,有效发挥各专业的特长和优势,多渠道着力推进文化建设。文艺的生命之源是创新,广阔的乡村大地为艺术创作提供了无尽的源泉。通过实践,为艺术家开阔视野与思维提供无限可能性;通过实践,也可以发挥村民自主性,激发源动力,从而提升乡村振兴主体持续的内生动力。在此基础上关注村民的需求与亮点的展示,挖掘特色项目,培养专业人才,建立有效运行机制与载体,从而建立乡村文化振兴长效机制。

(二) 拓宽与完善文化艺术下乡的有效路径,全面助力乡村文化振兴

篇7

一、抓项目建设,夯实乡村振兴基础。认真落实乡村振兴规划,发挥好我委综合协调职能,整合部门项目资金,紧紧围绕“一圈七带”示范工程,科学谋划布局项目。坚持示范带动,配合建设局及沿线乡镇加快国道227线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示范带和张肃公路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带建设,抓好出城口改造、沿线绿化带建设、明永万亩戈壁农业示范园、新墩双塔民宿客栈等项目。尤其是我委牵头实施的2018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坚决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重点向国道227线和张肃公路沿线村社倾斜,坚持高标准规划,高起点建设,全力助推乡村振兴。

篇8

特色小镇是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和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抓手。作为一种创新探索和成功实践,特色小镇不仅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新动能,也为解决城镇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新思路,在推动乡村振兴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优化城乡经济结构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促进城乡经济转型升级,提高经济发展质量与效益成为必然要求。特色小镇在优化城乡经济结构方面作用明显。一方面,特色小镇具有增强区域有效供给、优化产业生态、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改善内外环境、促进产业创新的功能,可以通过新的技术手段和发展模式激活传统产业,也可以通过聚拢高端人才等促进新兴产业发展。另一方面,特色小镇是应对消费升级的战略选择,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了有效载体,对区域产业体系的重构与竞争力的提升具有积极促进作用。

推动新型城镇化

特色小镇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载体和有效模式。中央提出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要求通过积极推进农业人口市民化,提升城市功能带动新农村建设,完善土地制度和城镇住房制度,培育中小城市和特色小城镇,推进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等实施办法,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缩小城乡差距,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特色小镇采取就地城镇化发展方式,在传承和发扬我国千百年来的农耕文明基础上,把乡村建成既有乡土气息,又具备现代城市文明的新城镇。特色小镇建设注重产业、文化、宜居、环境等各种要素的整合,有助于提高城镇化发展品质。同时,特色小镇作为一种特殊的空间结构,在规划和设计上可以根据城镇化建设发展的需求,制定合理有效的运行模式,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为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提供了新的路径选择。

加强乡村治理

实现乡村有效治理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特色小镇从规划设计到建设发展,从治理主体到治理模式,使传统农村的生产生活方式逐渐融入现代化因素,进一步激发了乡村治理活力。特色小镇作为城乡间的桥梁,不仅在空间布局上一端连接着城市一端连接着乡村,而且从产业发展、城乡融合、生态保护等方面,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贯穿其中,并在实践中不断深化,为加强基层治理提供了新的路径。

促进乡村文化振兴

篇9

wheresthesausage.省略/

猎人(Hunter Boots)是品牌成功复兴的典范。猎人品牌是英国历史悠久的专业制靴品牌,在现在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然而,该品牌曾经让人觉得它相当老式、过时,甚至给人一种印象:是一位老年乡下人最时髦的装束。

猎人自2006年4月开始振兴品牌,当时企业的领导者是知名企业家乔纳森・马兰(Jonathan Marland)。2006年,猎人的销售额为430万英镑,亏损30万英镑。两年后的2008年,猎人的销售额为1600万英镑,税前利润为200万英镑。以下是猎人品牌复兴成功的几个原因。

让品牌出名的原因

猎人品牌的坚实基础建立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个强有力的核心产品―长筒靴(Welly);产品高质量,甚至连英国女王都对这种品牌的靴子表示认可;产品和英国乡村有着很深的联系;品牌偶像式的设计,譬如产品上“Hunter”的标识和侧面的扣环。

品牌振兴团队尊重这些品牌价值,但是却巧妙地为其添加了一些与时俱进的元素。尽管品牌复兴进展艰难,然而他们最终让猎人长筒靴变得时尚起来。正如马兰所说:“企业拥有自己的核心品牌,我们不想破坏它,但在一定程度上我们必须对它进行拓展。”

振兴核心产品

猎人品牌振兴的故事为什么吸引我?因为它聚焦于核心业务。在品牌振兴工作中,猎人长筒靴不是急着进行品牌延伸,而是将工作聚焦到几个业务重点。他们为此做了哪些事?

颜色系列:猎人品牌以绿色长筒靴出名。事实上,在英国还因此有个说法,当讨论某种高档的乡村产品时,人们会说:“就像绿色Welly靴一样。”现在,猎人靴不再是只有绿色,它开始生产彩虹色系列靴子。

在品牌展示中凸显设计元素:企业开始注重猎人品牌的展示形象,让它看起来更加活泼而时尚。你可以在一些知名商店的橱窗看到猎人品牌的产品展示,色彩斑斓而又趣味横生。

从乡村田野到节庆日:猎人品牌巧妙地利用自己和乡村的联系以此作为品牌振兴途径,它让自己和一些在乡村举行的音乐庆典建立联系,譬如格拉斯顿伯里音乐节(Glastonbury)。这正是品牌可以发挥影响力的地方,因为英国的夏天相当潮湿,通常会破坏了节庆日的喜庆气氛。因此,在音乐节期间,猎人品牌让顶级模特凯特・莫斯(Kate Moss)穿着猎人长筒靴,惬意地走在乡村的田野间……这种形象为猎人品牌带来了强劲的市场发展势头。此后,你便能在很多地方看到许多潮流追随者跟随着凯特,快乐地穿着猎人靴。《泰晤士报》称之为“非官方的名人代言”,而这最终提升了品牌的价值。

品牌联盟:猎人品牌还聪明地采用了联盟策略,携手英国奢侈鞋品牌Jimmy Choo设计了一系列特殊的靴子。这种做法为猎人品牌增加了更多时尚的价值,我认为这也为它带来更大的利润空间,因为比起普通的靴子,这种靴子是以300%的溢价出售的。

地域扩展

同时,猎人品牌还在美国市场形成了强劲的增长势头,市场份额不断扩大。根据《泰晤士报》的说法,“该企业盈利的三分之一来自美国市场”。至此,猎人品牌产品的所有特点,包括其英国传统产品的属性,连英国女王都对它表示认可,以及联合凯特・莫斯出演“时尚秀”,这些要素整合到一起证明猎人品牌的振兴思路是正确、强有力的。

篇10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依然在农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重点和难点在“三农”,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潜力和后劲在“三农”,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挑战的基础和支撑依然在“三农”。今年是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开局之年。开新局,谋变局,新发展阶段“三农”工作暨乡村振兴须臾不可放松,务必抓紧抓实。

县农业农村局作为乡村振兴的牵头部门,将严格按照县委县政府工作部署,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列为重大任务,集全智举全力加快推进。着重做好以下工作。

1、坚决扛起粮食安全政治责任。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要求,全面实施“藏粮于技、藏粮于地”战略,确保粮食增产稳产能,达到16亿斤水平。一是优化粮食核心区、主产区、功能区布局,积极争取高标准农田建设指标和政策支持,确保年内新建高标准农田9万亩、发展节水灌溉9万亩。二是认真搞好种业工程,加强田间管理、农业科技服务和水利保障,确保实现良种覆盖率达到98%以上。三是全面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加快丝路东方工厂化生猪育肥等项目建设,确保年内生猪产能恢复到38万头、生态肉鸭出栏量达到2亿只。四是扎实做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落实好非洲猪瘟防控措施,确保畜牧生产安全。

2、做优做强特色产业。以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为引领,打好“特色”品牌,做大做强中药材、鲁西黄牛、中国斗鸡、青山羊、黄河鲤鱼、毛木耳等特色产业;同时加快发展智慧农业,创响一批“老字号”“土字号”“乡字号”“特字号”产品品牌,培育一批特色产业镇,实现错位竞争、差异发展。

3、着力培育农业龙头企业。一是加大农业领域“双招双引”力度,积极对接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行业领军企业,力争每年引进一批农业“新六产”大项目、好项目,加快农业领域新旧动能转换。二是加快推进丝路东方田园综合体等农业重点项目建设,年销售收入5000万元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年内达到25家以上,并以重点项目建设为依托,加大上下游关联项目的招引力度,持续培育农业“新六产”产业集群。三是继续实施农副产品加工业提升行动,重点支持中药材、畜禽产品加工、林木板材、粮油加工等农副产品加工企业转型升级,强化中禾健元、花王粮油、舜生堂等规模企业的扶持力度,拉长产业链条,实现由卖“原字号”向卖“制成品”转变,把增值收益更多地留在县域。

4、全力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加快土地流转,推进农业生产规模化、标准化,年内全县规模流转土地46万亩、托管12万亩。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加快培育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健全利益联结机制,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力争年内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3650家,家庭农场发展到430家,争创一批国家级、省级示范社。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全力推动全县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推动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

5、科技创建美丽家园。重点创建4个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努力打造冯庄生态园建设,力争使之成为全县乃至全市乡村振兴示范点,全力推进“省部共同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县暨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试点县”创建工作。

篇11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农业、农民“三农”问题的良好解决,关乎亿万农民的切身利益。在国家高度重视乡村发展这一时代背景之下,我国的农业农村,必将拥有极为良好的发展前景。贯彻落实这一重要要求,需要针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理清工作思路,推动减贫战略和工作体系平稳转型,统筹纳入乡村振兴战略[1]。中国是闻名世界的文明古国,拥有璀璨的历史文化。中国也是酒的故乡。在中华民族5000年的历史长河中,酒与酒文化一直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并且以其文化特性,逐渐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因此,更好地记录还原酒与酒文化,能够让人们加深对酒的物质与精神价值的重新认识。为了追溯湖南省娄底市新化水酒的文化历史渊源及特色,本设计选择了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娄底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松山水酒,作为研究主题。通过纪录片增强松山水酒的传播效果和影响力,引发更多的人关注松山水酒,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1松山水酒研究背景

松山水酒源于湖南省娄底市新化县圳上镇黎明村,由于其地理位置偏僻,导致松山水酒这一传统手工艺未曾传播与发扬出去,借助纪录片这一表现形式,可以更好地对娄底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松山水酒进行影像传播与保护。大多数情况下,纪录片不需要由演员直接出演,纪录片中的人、地与实际情况一致,在原生态的基础之上,能够塑造优秀的市场价值和品牌价值。因此,通过纪录片,能够以更加立体、形象、自然的方式实现对松山水酒的品牌传承发展。松山水酒采用古法酿制,它具有极其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学术研究意义以及探讨价值。党的报告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将其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是党对我国乡村建设的深层次把握,聚焦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总目标,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对于整体推进我国现代化进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有着重要意义[2]。为响应贯彻党的报告中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本设计以松山水酒作为研究主题,利用数字影像对松山水酒进行品牌宣传,以期形成品牌效应并带动松山水酒产业的良好发展。数字影像技术是新时代下产生的一种新型技术,在人们生产生活中的多种领域内都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随着该项目的诞生,在宣传松山水酒品牌价值的同时,利用数字影像技术能更好地增强松山水酒的经济效应,让更多的人了解认识到数字影像的重要价值。

2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当代价值

近年来,文化领域创新成果频现,以“故宫文物”为代表的文创作品逐渐被大众熟知。乡村旅游也作为农村产业结构优化的新兴尝试在各地风靡。非遗成为文创领域和乡村旅游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跳出原有单一文化内涵的桎梏,在经济领域崭露头角,带来的经济价值不可小觑。非遗与乡村振兴中的“生活富裕”“产业兴旺”“乡风文明”要求相契合,成为集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经济价值于一身的“多功能”项目,给乡村振兴带来了新的发展思路。

2.1回溯乡村发展历史

非遗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从诞生至今经过成百上千年的传承发展,保留着独特的历史印记。非遗集中体现了当时村民对文化信仰的朴实追求,更能透过表面的文化承载形式反映出诞生地当时的民风习惯,是考证当时历史极有效的信息载体。通过梳理当地非遗传承发展的过程,可以明晰在其产生、发展、传承、延续等不同历史阶段乡村的农业生产条件、物质生活水平、社会组织架构和村民互动方式,甚至当地的道德衡量标准、社会风俗习惯、人情交流往来等都可以从中得以体现,成为探索当地历史文化的有益路径。这对研究乡村历史、追溯乡村发展渊源具有重要意义。

2.2丰富乡村文化内涵

中华文化绵延至今,不论在城市还是乡村都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价值体系,乡村传统文化尤其如此,其背后蕴藏的人文思想、精神理念、思考方式、价值追求以及文化偏好无一不展现着当地村民内化于心的精神追求,是人们表达内心情感、寄托所思所想的重要载体。非遗不仅携带着过去的文化价值,也传承着现代的文化内涵,与现代文明交织共生,为乡村成长壮大提供了丰厚动力来源和养分滋润,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村民生活方式及其行为举动。虽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体现形式多是文学故事、民俗习惯、传统技艺、音乐戏剧等一些看起来具有浓厚乡土气息的载体,但正是从这些传统习惯中折射出我国延续至今的农耕文明的全貌,对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建立传统道德体系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乡村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背后传递出的文化内涵具有广泛的村民基础,长期形成的文化习惯很容易被村民接受,是推进乡村文明建设的有效手段。

2.3促进乡村经济发展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推进,各地开始尝试探索将文化资源融入到当地的产业发展中,建筑业、手工业、旅游业、文创设计业等多个行业都与传统文化密不可分。非遗摆脱了原先单一的文化助力定位,转化成一种生产力资源,逐渐在经济领域展现价值。经济发展促使物质水平逐渐提高之后,人们的目光不再仅仅停留在物质层面,而是开始转向对更高层次的精神文化的追求。这个时候商品对于人们来说,其实用价值显得不是那么重要,反而是其背后蕴藏的深层的文化理念成为人们首选的标准,非遗的衍生产品由此获得人们青睐。

3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提供的新机遇

当下全面脱贫顺利实现后,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的有效衔接成为现阶段乡村发展的首要目标。各地以乡村振兴战略为指导,开始大力发掘本地乡村的内生特色,乡村本土的经济发展、特色产业、生态环境、治理模式、民俗文化、精神内涵、历史传承等都被作为新兴视角放在时展脉络下进行审视,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带来了新的机遇。

3.1政策倾斜支持

国家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后,非遗作为一种新兴力量被重视起来,尤其是传统工艺可以作为产业发展的路径被利用。国家出台了许多文件以更好地发挥传统技艺的作用,还设立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吸引群众参与。除此之外,乡村振兴战略提出后,我国充分借鉴日本发展农业经济的先进经验,提出发掘优势,建立“一村一品”理念。这个理念提出后,各地积极响应,开始在当地落实摸清家底的“八个一”要求,在对本村的历史文化进行梳理后,总结归纳本村的文化特色,将本村流传已久的历史文化重启。在此过程中着重进行对文化资源的把握,在顶层设计中体现“一村一品”的差异化。各地根据“一村一品”指示,设立不同的资金扶持项目和人员交流支持,大力发掘本地的特色非遗资源,并逐步将非遗资源打造成当地的特色名片。国家、省、市、县自上而下的政策倾斜为非遗保护利用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3.2优秀传统文化需求日益高涨

过去几十年间,我国经济发展水平飞速跃升,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改善,吃穿极度匮乏的时代已经过去,人们在基本生活保障得到满足后,从单一的物质需求开始向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并重转变。除了追求更好的物质条件以外,人们开始重视内心对于精神文化的需要。如何充实精神、提升文化素质成为人们现阶段更上一层楼的追求目标。从改革开放至今,国家重视提升教育水平,科学知识传播使得大众的知识水平和文化素质普遍提高,表现在人们的审美水平和人文追求逐渐向高层次发展。在外来文化大幅席卷各地的情况下,不少人开始呼吁重视我国传统文化,希望通过发掘传统文化背后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达到充实民众精神文化需求的效果。非遗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完美契合了民众这一需要。

3.3经济发展给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带来空间

我国最早的社会生产形式是农业,农业收入是我国早期社会发展的经济来源。我国的传统文化最早也是起源农业文明,在农业文明的土壤中生根发芽,非物质文化遗产也不例外。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至今保留着乡土性的特点,与农业社会息息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成形发展离不开农业社会的经济支持。早期人们通过农业获得衣食温饱,在此基础之上才开始构建文化体系。农业社会下的生产力进步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诞生的基础。回溯各个朝代可以看到,经济发展较为迅速的朝代,其文化遗产就越多,这是因为经济发展给文化诞生开拓了空间。当下乡村振兴战略带来的农村经济发展无疑也将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创造优渥的现实条件。

4松山水酒的影像传播与保护实践

4.1前期工作

4.1.1勘景为了能够找到合适的拍摄场地,以增强影片的可观性,团队一行多次前往新化,历时180余天,把纪录片所需场景暂定下来。例如,团队选取了陈历祥先生的酒厂以及放置水酒的马龙洞为酒窖拍摄场景,选取了油溪桥村的木屋、紫鹊界梯田等一系列符合拍摄场景要求的地方作为纪录片取景场地。4.1.2美术设计在拍摄过程中,团队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例如,拍摄淘米的过程中,画面背景太过杂乱,团队成员便用竹排整齐排列在背景墙上,从而得到干净整洁的镜头画面;在拍摄煮米的过程中,灶台周围的环境杂乱无章,为了画面的唯美效果,团队成员自主布景,首先将旁边的柴火棍排列整齐,然后在突出的白墙上排列好竹条,在拍摄摊凉镜头的过程中,原场景中的背景窗是不锈钢窗户,无法融合整体画面。因此,我们便与酒厂负责人沟通将不锈钢拆除,最终得到完美的画面。在拍摄压榨镜头的过程中,因为整个环境都是白墙壁、白柱子,这样单调的环境会导致整体画面不协调,所以团队成员联系酒厂负责人用竹条装饰了一下酒窖环境,把白墙、白柱子遮挡住。有了竹条的装饰,整体画面协调了很多。在拍摄插秧镜头画面的过程中,考虑到让演员穿上蓑衣戴上斗笠更符合拍摄画面效果,所以摒弃了他们原定的穿着打扮,穿上团队成员准备的蓑衣斗笠。

4.2幕后纪录片

4.2.1创作观点根据纪录片的拍摄脚本进程进行记录。利用所记录拍摄团队在工作时的记录视频和正片拍摄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以及如何解决问题的视频,通过将正片与幕后花絮相结合这一方法,采用幽默搞笑的方式,进行再次的艺术加工和展现。在影视艺术中,电影纪录片占据重要地位,其完整地记录了国家的印迹。但是电影幕后纪录片毕竟是一种新兴的纪录片类型,其具有自身的类型特质和传播特征以及价值导向。其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以及所面临的困境与出路都值得作深入的研究。4.2.2成片思考在拍摄花絮的过程中,会考虑到如何才能展现出更好的效果,比如重点记录哪些方面,以及在制作花絮的过程中,重点偏向哪一种类型才会引起观众兴趣驻足观看。是纯花絮还是纯预告?最终团队选择将两者结合,但更偏向花絮多一点的方案。通过幽默的展现形式,让观众更想深入地去了解我们的拍摄过程。一部好的纪录片不单单只是随便找个地方拿着相机就开拍,而是要经过不断探寻、不断摸索,去发现、去总结出来的成果。

5结束语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乡村传统优秀文化的精髓,在展现乡村历史文化脉络、丰富乡村精神文化生活、开发乡村特色文化产业等方面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国家和政府正在大力推行乡村振兴战略,这给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带来新机遇的同时,也对其各项价值运用有着新的期待。本文沿着这个思路发掘松山水酒的历史、文化及经济价值,无疑是一次非常具备研究价值的实践。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