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财务会计内容

财务会计内容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7-13 09:24:38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财务会计内容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财务会计内容

篇1

中图分类号:E232.5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5-000-02

引言

一般投融资企业是通过融资的手段来提高企业的经济和竞争能力,以此来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和长远发展,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财务管理。随着社会的发展,会计职能将会慢慢的转换成管理型,而不再是核算型了,以避免传统观念造成的弊端,促使财务管理方式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情况下能快速有效地执行下去。在财务管理中,重点就是财务报表的管理,其作为企业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必须严谨、详细、清晰、明了,在保证账目的准确性的同时,为企业提供精准的数据,使企业健康的发展。

一、投融资企业财务会计报表审核的作用分析

财务会计审核主要包括内容、形式、呈报数据和相关资料等内容的审核,审核报表在投融资企业中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为保证投融资企业各项财务报表的质量,投融资企业报表必须进行严谨的核算,以达到控制的目的。在必要时,部分财务报表会进行合并,汇总到一起,但是这部分工作的开展,也是建立在财务报表的准确、科学的基础上来进行,以此避免重复工作,提高审核效率,为投融资企业投资的安全性和准确性提供强有力的保障。除此之外,投融资企业还应当具有良好的企业信誉,在一定程度上,财务报表的审核准确性对企业的信誉有直接性的影响。只有核算做到了科学、准确、透明化,才能得到合作伙伴的信任,企业才能得到快速、良好的发展,所以财务报表的审核工作对企业的发展具有着深远的意义。

二、投融资企业财务会计报表审核方法和内容分析

1.投融资企业财务会计报表审核方法

(1)财务会计报表审计工作主要依据相关的规章制度来进行。企业法人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必须依照相关的规章制度来进行财务管理工作,保证所有事项符合国家财务规定,符合企业规定,各项财务报表之间的勾稽关系必须运用公式进行核算,避免造成误差,对于审核完成的财务报表要加盖公司印章进行证明,以保证审核结果的严肃性和合理性,相关负责人还应当签字认可。

(2)在投融资企业财务报表审核中,要有一定的层次性。对于相关资料,报表进行审查时要保证其财务报表的格式和内容均符合相关规定,不能出现丝毫差错。比如按照下列顺序来进行:首先相关人员分别对各种报表及附带资料进行分类对比;然后审查财务会计报表的审核资料,检查其准确性;最后在审查各类财务会计报表的备份资料。以此来提高各类财务报表的审核科学性和准确性,

(3)对投融资企业财务会计审核报表的重复审核。它的主要目的就是在合理性前提下对财务会计报表进行排除检查,针对特殊科目进行排查,检查排除部分因科目使用不合理而出现的一场。比如说,某投融资企业收到相关政策方面的影响,在当年的财务会计审核报表使用过程中,采用了特殊的会计科目进行登记,但因相关财务人员缺乏这方面的专业审核知识和审核经验,致使本年度的财务会计报表出现了很多的不确定性,但未能及时解决,在接下来之后,仍然采用这种方式进行审核但该年度又缺少的相关政策的支持,导致投融资的效益和既定的目标出现了偏差,未能达到企业既定的目标。

2.投融资企业财务会计报表审核内容

(1)审核财务汇总会计报表。对财务会计财务汇总报表的审核是投融资企业审核的基础,企业拥有良好的财务会计汇总报表审核能够完善会计报表的相关内容,还能在规定的范围内进行自我审核,还能为企也的长远发展提供准确的数据,为投融资企业的正确决策做出贡献。例如,某投融资企业在年终进行财务会计报表的审核,财务会计汇总表上因缺少了对资产负债的审核导致汇总表内显示同比增长了9%,致使来年因资金短缺导致部分项目无法展开,影响企业发展。

(2)审核财务会计利润报表。现在的投融资企业大部分采用的是股权的方式来实现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所以投融资企业在对财务会计利润报表审核时,应该注意对所有股东的权益科目进行审查,以保证股东的应得利润,以保证审核的准确性。

(3)审核会计报表间勾稽关系。在投融资企业的财务会计报表审核中,对财务会计洪总报表之间的勾稽关系进行审核是具有重大的意义的。它显示着该企业所有经济活动所产生的所有财务科目,内容具体包括:企业的资产负债情况统计表、现金流量情况统计表、企业的利润情况统计表和利润的分配情况统计表等。

三、投融资企业财务会计报表异常内容审核分析

1.比例突然好转

在正常情况下,投融资企业的财务会计审核报表中财务报表的标准区间值对财务会计报表的审核会导致财务会计报表比例突然好转,经过与标准值的对比之后,能发现审核是否存在异常,分析当前条件下所反映的经济情况。通常情况下,两期之间的标准值差值为2时,则表示比例突然转好,需对其进行详细的分析,检查其对投融资企业的正常发展是否存在影响,及时解决发现的问题。比如一个企业两年之间的财务会计审核报表均显示为盈利2000万元,但实际上在第三年中该企业因财务会计审核报表的突然好转型远远〉标准值2的范围,但是财务人员未能引起注意,从而导致企也资金链断裂,最终破产。所以,必须对财务会计报表的去检验则进行仔细、准确的审核。所以投融资企业应该对资金的流动比率、成本的费用利润比例、企业资产的负债情况和销售利润等数据进行审查。

2.相关比例较优秀

会计报表的相关比例较优秀是相对同行报表数据而言的。结合当前的市场规律可知,同行某指标的最大优秀值比减11如果〈40%,就表明此指标是正常优秀范围,反之这说明不正常。举例说明,某投融资企业某年的利润指标同比增长5%,但是再和同行数据对比计算后发现其增长点〉50%。依据这样的结论基本可以断定,该投融资企业的会计报表不真实。因而需要加强对其成本利润表、净资产收益率及业务增长率比值等的审核。

四、投融资企业对工程核算的管理

第一、对投融资项目的管理。投融资企业在项目的选择和实施中,都应该依据财务管理的规定进行。除举债资金项目,其他都要遵循企业财务管理规定。第二,编写融资计划。为确保融资工作的顺利开展,投融资企业应该在年末就编写下一年的融资计划方案,同时交给企业财务部门,在投融资企业的财务部门审核以及汇总之后,和投融资企业的管理人员进行分析,进而确定最佳的融资计划方案。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融资计划管理时一定要重视对融资成本的控制,假如贷款利息与银行收取贷款费用之和大于银行同期贷款利率的20%,这时应该组织有关部门开展研讨会进行最终的定夺。第三,核算工程付款情况。核算工程付款情况也是投融资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财务部门每个月都要核算工程付款情况,接着按照工程核算的数据分析企业的财务管理现状以及企业的日常资金流向,然后把具体的分析过程以及分析的结果编制成报表交于有关部门,同时预算下一步的工程量,结合预算的结构计算资金需求,这样就能为投融资项目的有效开展提前做好经济准备。第四,日常公费管理。投融资企业日常公费涉及租赁费、水费及电费等内容,公费管理中应该进行总额控制管理。对专款支出,在执行中应该按实际要求控制,对项目超预算的应该按批准用途及范围进行记录。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投融资企业的筹资和投资中,财务管理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可以说其是投融资企业正常活动得以开展的基础。坚持以财务管理为核心是增加企业市场竞争力的关键,所以,投融资企业必需重视财务管理的作用。而在财务管理中会计报表审核又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其能保障企业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进而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依据,因此要求投融资企业必须把握投融资企业财务会计报表审核方法及内容,以此促进投融资企业的更好发展。

篇2

运用融资行为来使企业壮大经济实力以及提高市场竞争力,是投融资企业运行的主要方式。这种方式的主要作用在于可以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使企业经济结构得到改善,从而优化企业经营模式。而使得这种结构得以健康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就是财务管理。全球化经济的交融和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会计职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且在未来的发展中,会计职能的性能也将发生本质改变,即从核算型过渡为管理型。破除传统守旧的观念,使财务会计管理顺应时代潮流,更加贴合现当代的经济发展趋势。财务管理的核心内容是财务会计报表,同时也是投融资企业制定方针政策的主要参照物。它的重要性具体体现在,投融资企业的财务报表只有通过详细审核,才能使企业账目具备精确性,如此才能为企业的健康良性发展提供精确的保障依据。

一、企业运营中的财务会计报表审核工作

工作任务决定工作性质。因为财务审核是一项十分严谨的工作,因此其内容也十分的细密,它审核内容主要有:内容、形式、呈报数据、相关资料等。这种非常严谨的状态与行业本身有关,说句玩笑话,只要关乎到钱财,大家的态度都会比较严肃。投融资企业本身对于每项资金的把控力度要求就甚高,因而在财务报表审核上越严格,企业各项环节的质量才会越高,两者之间形成一个正比关系。企业在财务报表审核工作时难免会出现汇总和合并的重复性的现象,因此,只有科学、精准的的财务报表,才能对这些潜在现象做出很好的风险规避。众所周知,投融资企业是一个高风险、高收益的行业,它的运营和发展全靠优良的信誉、企业形象作支撑。而财务报表审核的科学性、公开性、透明性则是赢得社会支持与信任的有力依据,只有良好的口碑才能为投融资企业带来更多更大的收益。

二、财务会计报表审核的具体方式和内容分类

1.具体审核方式的分类

(1)财务会计报表审核工作进展的主要依托来源于企业制定的相关规章制度。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若没有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来对企业的行为进行有效的规范与监督,缺乏企业约束力,业务就不能得到有效的开展。因此,在这点上要求企业法人在经营管理的过程当中必须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制定适合本企业的规章制度。财务管理工作在企业框架内才能更好的发挥审核作用。

(2)投融资企业在财务报表审核时,需要层次分明,具备相应的层次性。将相关资料进行有序的整理,使人一眼明了,这样能够提升工作效率。具体步骤如下:一、先将各类报表及其附件资料进行细分比较;二、审核资料,检查资料准确性;三、审核财务会计报表备份资料的准确性。

(3)投融资企业财务会计报表审核重复审查的重要性重复审查有利于查漏补缺,排查出不合理部分。这项工作主要是指员工在工作过程中对相关专业知识掌握的不牢靠或缺乏这方面知识,因而导致财务会计报表出现诸多不确定因素。加上对这种因素又没有及时的解决,并且还将这种错误的方式进行了延续使用,所以在企业进行年度审核时,会出现目标与效益发生偏差的现象。因此,财务会计报表审核的重复审查对投融资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2.审核内容分类

(1)汇总式的财务会计报表。投融资企业审核的基础是对财务会计财务汇总报表,优良的报表可以使企业在相关问题上的处理有明确的方向,这样能够为企业的科学决策提供数据依据,具有可控性。

(2)审核财务会计利润报表。现阶段的公司主要有几大类,一类因承担责任不同,所以有分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一类因组织形式不同,分别有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而投融资企业大部分都为股份制有限公司,所以,企业权利的划分是根据其性质而定的。例如,根据股东所持有的股份而分红原则。企业的财务会计在进行利润报表的审核时,需要考虑到对各股东权益科目的审查,在保持股东既得利益的情况下,确保审核的精确性。

(3)审核会计报表间的勾稽关系。勾稽关系是指相互间存在一种可检查验证的关系,与报表相对应,和会计科目本身无关。企业在一个季度或一年内的经济经营活动中所创造出的全部利润,应该具体匹配到企业的盈亏、现金流转方向以及利润划分等方面。

三、财务会计报表中出现异常情况的审核

1.比例的突然好转性

对于在财务会计报表中判断比例突然好转,一般是根据企业的标准值区间来进行衡量与划分。通过和中间固定值的对比,确认审核中所存在的异常问题,在这样的基础上分析出目前的经济情况。假如两者之间的一个标准差值等于2时,就代表是比例突然好转。这时就需要引起重视,分析其详因,并且检查它对投融资企业的正常运行是否存在阻碍。举个例子,比方说一家公司在最近几年的财务会计审核报表都显示为盈利,但在这一年的极差值与较低值远远超出区域标准值2的范围,这就证明这时它实际上的资金出现了问题,需要相关人员进行检查与分析。但是在没有引起重视的情况下,使得这家公司在资金链上出现了断裂问题,而公司最终的走向也再次证明了财务报表审核时的重要性,同时也证明投融资企业对成本费用利用率、流动比率等数据进行严格的审查。

2.相关比例优秀程度

相关比例优秀程度过于极端划分的主要依据是对于本行业的相关优秀值的衡量,这一观点是基于同行的报表数据而言的。以当前的市场轨迹来看,如果投融资企业的一项指标明显大于行业中的优秀值,且最大优秀值比(该指标值除以该行业优秀值)减去11,结果大于百分之40时,就能够判定此指标出现了问题,若结果小于40%,则说明这个指标在正常的优秀范围之内。例如,某企业的利润指标同比去年增长了1%,但当其所得数据在与同行进行对比计算后,发现它的增长点实际上大于40%,这就表明该投融资企业的会计报表存在虚假问题。所以,投融资企业在考察指标时应对其成本利润率等方面加强审核。

四、在工程核算方面的管理与应用

金融企业在工程核算方面的管理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即对投融资项目的管理、对融资计划的编写、对工程付款的核算、对日常公用费用的管理,下面进行详细介绍:

1.投融资项目管理上的实施应用

投融资项目管理上的实施应用主要表现在企业的投资项目上,它在项目的选择与实施过程中,需要将财务管理的规则作为主要依据。在这里需要将一个特殊项目除外,那就是举债资金,除此之外,其他的都需要按照财务管理规则严格执行。

2.融资计划编写的目的及重要性

有了计划好办事。融资计划编写的主要目的在于使融资工作的顺利开展有理有据,有了计划之后,一切工作的开展都会变得清晰明确。就像写企业的年度计划一样,对于下一年融资工作的规划都需要提前做好准备,而且还要将写好的规划交呈上级部门审阅,经过一系列的讨论和修改后,再与企业管理者进行综合分析,最终敲定来年的融资方案。在这一过程中要注意对成本的掌控,如果贷款利息过高,而利润不显,这时就需要通知相关领导与部门进行开会研讨并进行最终的方案确定。

3.工程付款核算的概念及意义

工程付款核算实际上就是工程结算。在一项工程当中,需要的资金费用有多种多样,比如人工成本、材料成本、以及运输成本等。在这个过程中涉及到的部门众多,人员结构也相当的复杂,而每一个环节所涉及到的资金流又大,在这种复杂的环境下,如果不对工程付款进行详细的核算,就容易丧失对资金流向的把控,而且对于下一步的工程量也没办法给出准确的预算。因此,工程付款结算不仅仅是一个数据结果而已,它还是下一个项目的奠基者。

4.日常公用费用管理上的分类

所谓日常公用费用管理上的分类实际上就是指日常琐碎开销,包括租赁费、电费、水费、物管费等。在这项管理上应该采取总额控制法,对专项资金实行严格的控制与记录,并制定一个合理的范围。五、结束语通过本篇文章的描述,可以得出融资企业在资金的筹集与应用方面,财务管理带着绝对的主导作用。同时,也是投融资企业进行目标设定的主要依据,是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投融资企业在管理中以财务管理为核心,用以保障企业的经济利益,从而进一步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付景艳.投融资企业财务会计报表审核方法及内容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6,(17):216+218.

[2]应申易.投融资企业财务会计报表审核方法和内容研究[J].会计师,2016,(03):21~22.

[3]李云芳.投融资企业财务会计报表审核方法、内容分析与研究[J].财经界(学术版),2014,(22):201.

[4]曹云丽.试析投融资企业财务会计报表审核方法和内容[J].现代商业,2013,(06):271~272.

篇3

关于高级财务会计学的涵义,其代表性观点如下:

向泽生(1991)认为,高级会计学主要研究财务会计中最核心的问题和经济改革中出现的新业务、新问题。

谢诗芬(1993)认为,高级财务会计学主要讲授财务会计中的高尖理论与方法。

汤云为(1995)认为,高级财务会计是相对于中级财务会计而言的。中级财务会计限于论述财务会计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即通用的课题,而高级财务会计则是针对上述各种专题,对有关问题加以更深层次的阐述。

常勋等(1995)认为,高级财务会计主要研究一些专门的会计领域,也即对比较深奥的会计课题展开论述。

张文贤等(2003)认为,高级财务会计所要解决的是更加复杂的财务会计问题,其中有许多需要高级会计师进行会计选择的事项,它更需要财务决策者在复杂的政治经济环境中做出职业判断。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高级财务会计是复杂财务会计或特殊业务会计,它属于高级会计学的研究对象。

王治安(2004)认为,高级会计学是对财务会计在初级会计及中级会计学内尚未深入探讨的领域所作的进一步研究与分析,它主要阐述企业会计中的一些特殊问题,并非在所有企业都会发生,且在理论上争议较大,实务操作较难。此外,还包括一些新出现、有特殊性的业务,具有特殊业务会计的特性。

石本仁(2007)认为,高级财务会计主要讲述中级财务会计所没有涉及的一些内容,这些内容的特点可以用三个字来概括,一是“难”,主要体现在会计业务的处理上,包括合并会计、外币业务与外币报表折算、物价变动会计,以及衍生工具会计等财务会计学科的四大难题;二是“特”,包括特殊组织会计和特殊业务会计;三是“新”,它体现在一些前沿领域,包括人力资源会计、绿色会计或环境会计以及社会责任会计等。

梁莱歆(2007)认为,高级财务会计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原有的财务会计内容进行补充、延伸和开拓的一门会计学,即利用财务会计的固有方法,对企业会计中的复杂性业务,或者需要进行深入探讨的业务以及随着客观经济环境变化而产生的一些特殊业务进行反映与监督的会计。

陈文军(2007)认为,高级财务会计着重研究某一行业或企业因各种原因所面临的特殊交易或事项的会计处理。高级财务会计之所以“高级”,是它对特殊行业会计事项及处理,无论在假设和原则方面,还是在程序与方法方面,都是对中级财务会计的突破,属于财务会计的高级层次。

武玉荣等(2007)认为,高级会计是财务会计内容的延伸,其研究范围是财务会计一般不予以深入探讨的特殊会计业务。

汤湘希(2008)指出,高级财务会计是建立在中级财务会计基础上,但又独立于中级财务会计的一个领域。在研究方法上,高级财务会计一方面利用现有财务会计的理论与方法解决企业中出现的新经济业务;另一方面又创立新的会计理论与方法,解决新经济环境下企业中出现的新经济问题。

杨金观(2008)认为,高级财务会计主要讲授财务会计领域中一些特殊的、比较有深度和难度的经济业务,它以中级财务会计为起点,并对中级财务会计中容纳不下或不宜深入探讨的会计业务进行深层次研究。

余国杰(2008)认为,高级财务会计(也称特殊业务会计)主要解决一般财务会计问题以外的特殊财务会计问题,包括单个企业殊的财务会计问题以及企业集团会计殊的财务会计问题。

尚洪涛等(2008)认为,高级财务会计是建立在中级财务会计基础上,但又独立于中级财务会计的会计学科的重要研究领域。高级财务会计阐述的是中级财务会计难以容纳的,且在理论基础、操作方法上都存在差别的特殊业务事项,包括特殊组织会计、特殊业务会计以及特殊时期会计等。

栾甫贵(2008)认为,高级财务会计是利用中级财务会计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对企业特殊业务进行的会计核算与监督,亦可称之为特殊业务会计。它是财务会计内容的深化与延伸。

张劲松等(2008)认为,高级财务会计主要是在中级财务会计的基础上,对“特殊业务、特殊行业、特殊呈报”等会计理论与实务进行阐述。

根据以上观点,可以得出两点基本认识,一是从学科定位上看,高级财务会计学仍属于财务会计学科的范畴;二是从研究对象上看,高级财务会计学主要研究财务会计学科领域中的一些高难度、复杂性的课题,包括一般性行业的复杂财务会计业务以及特殊性行业的财务会计业务等。

二、高级财务会计学的理论基础

关于高级财务会计学的理论基础,其观点如下:

常勋(1995)指出,高级财务会计学的研究领域包括:在较发达资本市场的经济环境中从事经营活动的股份公司的权益会计、所得税会计,以及公司解散清算和财务重组会计;通过合并或合营形成的企业集团的合并财务报表;外币交易会计与外币报表折算;物价变动会计;租赁会计。

阎达五等(1998;2007)认为,高级会计学的理论基础有二,一是客观经济环境的变化造成的会计假设松动,这是高级会计学形成的基础;二是会计原则的强化和延伸使新会计业务有了固定的处理方式,从而促使高级会计学单独成科。相应地,高级会计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原有财务会计的内容进行补充、延伸和开拓的一种会计,即利用财务会计的固有方法,对现有财务会计未包括的业务,或者需要深入进行论述的业务,以及随着客观经济环境变化而产生的一些特殊业务进行反映和监督的会计。高级会计与传统财务会计相互补充,共同构成财务会计的完整体系。阎达五等(1998;2007)指出,高级会计学的研究范围包括:跨越单一会计主体的会计业务,如大型企业的分支机构会计、企业集团或跨国公司的合并会计报表、分部报告、内部转移价格、外币报表折算会计,以及国外非盈利组织(NPO)中的基金会计等;仅在某类企业中存在的特殊会计业务会计,如期货、期汇、外币以及租赁业务会计等;在某一特定时期发生的会计业务,包括企业解体与破产清算以及物价变动会计等;与特种经营方式企业紧密相关的特有业务,包括企业合伙或合资经营会计,以及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制度;一些特殊经营行业的会计业务,包括租赁公司、期货公司,以及经纪人公司的会计等。

张文贤等(2003)认为,以财务会计目标、会计报表构成要素、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会计确认与计量、资本保全为核心的会计理论

框架结构并没有完全否定会计四大假设,但至少动摇了会计四大假设。因此,超越四项会计假设的现实是高级财务会计产生的根本原因之一。张文贤等(2009)指出,高级财务会计的基本内容包括:跨越单一会计主体的会计业务;在特定时期发生的会计业务,如企业解体、破产清算时发生的业务;企业中存在的特殊会计业务,如期货、期汇、外币和租赁业务;与特种经营方式企业紧密相关的特有会计业务;某些特殊经营行业的会计业务等。

杜兴强(2004)指出,高级财务会计着力对财务会计学领域内四个专门的领域进行讨论,即企业特殊交易的会计处理、物价变动会计、外币交易会计及外币报表折算、合并会计报表及分部报告。

石本仁(2007)指出,高级财务会计涉及的内容包括三大难点(合并会计、外币业务与外币报表、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特殊组织会计、特殊业务会计,以及其他专题等。

武玉荣等(2007)指出,高级财务会计的研究范围涉及财务会计一般不予深入探讨的特殊会计业务,包括:涉及多个会计主体行为的会计业务;只有某些会计主体发生的特殊会计业务;在某一特定阶段发生的会计业务;在财务会计中难于作为独立章节、难度较大的会计业务等。

陈文军(2007)指出,高级财务会计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跨越单一会计主体的会计业务;仅在某类企业中存在的特殊会计业务;在某一特定时期发生的会计业务;与特种经营方式企业紧密相关的特有会计业务;一些特殊经营行业的会计业务等。

汤湘希(2008)认为,高级财务会汁的产生原因有二,一是社会经济的发展导致现代会计的裂变,二是裂变的会计难于应对技术革新导致的企业重组所形成的新的会计事项。其理论基础有四:会计主体假设的松动、持续经营假设的松动、会计分期假设的松动以及货币计量假设的松动。汤湘希(2008)指出,确定高级财务会计研究范围的基本原则有四:理论层面以会计事项是否超越会计假设范围为基本标志;实务层面既体现已颁布的相关规范,同时兼顾前瞻性要求;适当考虑与中级财务会计内容之间的有效分工和衔接;仅涵盖公司企业会计核算的内容。具体来说,高级财务会计的研究内容包括突破会计核算前提的业务、考虑学科分工与衔接的业务,以及新业务、新领域等。

尚洪涛等(2008)指出,高级财务会计的研究范围主要包括特殊组织会计、特殊业务会计以及特殊时期会计。

栾甫贵(2008)指出,高级财务会计的研究内容包括:跨越单一主体(合并、分支等)的会计业务;某类企业(外币、租赁)存在的特殊会计业务;某特定时期(通货膨胀、解散清算)的会计业务;与特定组织形式(独资、合伙)相关的会计业务;特殊行业(期货公司、租赁公司)会计业务等。

由此可见,关于高级财务会计学的理论基础,一般认为传统四大会计假设的松动是高级财务会计学的产生根源。而关于高级财务会计学的研究领域,其界定标准有二,一是“复杂性”,它是指高级财务会计学所涉及的业务属于一般性行业的复杂财务会计问题,二是“特殊性”,它是指高级财务会计学所涉及的业务属于特殊性行业的财务会计问题。因此,笔者认为,高级财务会计学的研究领域主要包括一般性行业的复杂财务会计业务,以及特殊性行业的财务会计业务。

三、高级财务会计学的研究内容

以列举法为例,关于高级财务会计(学)的研究内容,其代表性观点如下:

汤云为(1995)主编的《高级财务会计》:独资、合伙、公司、总分店经营、企业合并、合并报表、增值表和分片报表、公开发行股票公司的信息披露、物价变动会计、商品寄销、专营权、分期收款销售、租赁、房地产、退休金、所得税、期货交易、外币业务、外币报表折算、政府会计、其他非营利组织会计,以及公司重整、改组和破产清算。

常勋(1996)主编的《高级财务会计》:股东权益的会计处理、所得税的会计处理、公司清算与公司重组、企业的合并与合营、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外币交易会汁的基本程序、期汇合同的运用与会计处理、外币报表折算方法、外币报表的折算与合并要求间的关系、物价变动会计模式、物价变动会计的国际展望、经营性租赁的会计处理、资本性租赁的会计处理,以及租赁会计中的特殊问题。

阎达五等(1998)主编的《高级会计学》:绪论、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租赁会计、物价变动会计、衍生工具会计、分支机构会计、企业合并、所得税、控制权取得日的合并财务报表、控制权取得日后的合并财务报表、合并财务报表――集团内部往来业务的抵销、合并财务报表的特殊问题、外币报表折算、分部报告与中期财务报告、股票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以及企业清算、破产与重组。

中国注册会计师教育教材编审委员会(2002)编写的《高级财务会计》:企业合并、购买日的合并财务报表、购并后的合并财务报表、企业集团内部的存货业务、企业集团内部的长期资产业务、企业集团内部的债券和优先股业务、股权结构变动和复杂控股关系、期中合并与合并现金流量表及比例合并、合伙会计、分支机构会计、物价变动会计、分部报告与中期报告、公开发行股票公司的信息披露、外币业务、租赁、期货与金融互换会计、养老金会计,以及债务重组、企业重组与破产清算。

张文贤等(2003)主编的《高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的伦理准则、合伙企业会计、总分部会计与联合会计报表、外币业务与外币报表折算、合并会计报表(权益联合法和购买法)、合并会计报表(联营法)、合并会计报表(企业内部集团交易损益的处理)、合并会计报表(所得税、现金流量表和分期收购)、合并会计报表中的特殊问题、政府会计、非营利组织会计、增值会计、所得税会计、租赁会计、中期报告与分部报告,以及公司清算、改组与重组。

裘宗舜(2004)主编的《高级财务会计》:权益会计、企业并购与合并报表、外币交易会计、金融工具会计、外币财务报表的折算、资产重估价及资产减值、物价变动会计、所得税会计、租赁会计,以及债务重组与破产清算会计。

杜兴强(2004)主编的《高级财务会计》:租赁会计概述及经营租赁的会计处理、融资租赁的会计处理、售后租回交易的会计处理、所得税会计、养老金会计、物价变动At模式、国际领域内的物价变动的会计类型、外币交易会计、外币报表的折算、合并国外实体的外币报表――工作底稿例解、企业合并及其会计处理、股权取得日合并会计报表的编制、股权取得日以后合并会计报表的编制、公司间交易、合并会计报表综合举例,以及分部报告。

王治安(2004)主编的《高级会计学》:企业并购、并购日合并报表的编制、并购日后合并报表的编制、母子公司间存货内部交易、母子公司间长期性资产内部交易、母子公司间相互持有公司债券、期中取得股权及股东权益变动、公司间的复杂控股关系、成本法及不完全权益结合法合并报表的编制、分支机构会计、外币业务、外币报表折算、中期财务报告与分部报告、租赁会计、企业清算与重组,以及合伙企业会计。

储一昀(2006)主编的《高级财务会计》:企业扩张与企业合并、企业合并的会计方法、购买日的合并财务报表、购买日后的企业财务报表、集团内部交易(存货、固定资产、债券)、股权变动、复杂控股关系、合并现金流量表与合并每股收益、权益结合法、外币交易会计、外币报表折算、金融工具会计、分部报告与中期报告、租赁会计、养老金会计、公司财务困境、物价变动会计、分支机构会计。以及合伙企业会计。

石本仁(2007)主编的《高级财务会计》:绪论、长期股权投资与企业合并、合并财务报表编制的基本程序与方法、公司间交易的抵销、分支机构会计、外币交易的会计处理、外币报表折算、衍生工具会计、套期会计、合伙会计、企业破产清算会计、政府会计、非营利组织会计,以及上市公司信息披露。

梁莱歆(2007)主编的《高级财务会计》:合伙企业会计、分支机构会计、企业合并与合并会计报表、合并会计报表――集团内部交易的会计处理、合并报表中的特殊问题、外币业务会计、外币报表折算、物价变动会计、分期报告与中期财务报告、金融工具会计、租赁会计、所得税会计、债务重组会计、企业重组与破产清算会计,以及人力资源会计等。

武玉荣等(2007)主编的《高级会计》:企业合并、购买日的合并财务报表、购买日后的合并财务报表、总分店经营、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外币业务、所得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金融工具、租赁,以及债务重组和破产清算。

陈文军(2007)主编的《高级财务会计》:绪论、权益会计、债务重组会计、或有事项会计、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会计、借款费用会计、关联方会计、会计政策与估计变更及差错更正会计、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会计、外币业务会计、套期会计、租赁会计、资产减值会计、企业合并会计,以及中期财务报告与分部报告。

汤湘希(2008)主编的《高级财务会计》:总论、公允价值会计、外币折算、套期保值会计、资产减值、所得税会计、会计政策与估计变更及差错更正、企业合并、企业合并财务报表,以及清算会计。

杨金观(2008)主编的《高级财务会计》:企业合并会计、合并财务报表、外币交易会计与外币报表折算、物价变动会计、所得税会计、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公开发行证券公司的信息披露、分部报告与中期财务报告、租赁会计,以及企业清算、破产与重整会计。

余国杰(2008)主编的《高级财务会计》:企业合并、长期股权投资、合并财务报表、企业所得税、外币交易、外币报表折算、衍生工具、套期保值,以及租赁。

尚洪涛等(2008)主编的《高级财务会计》:合伙企业会计、企业合并会计、外币会计、租赁会计、所得税会计、企业年金基金会计、套期保值会计、物价变动会计,以及清算会计。

栾甫贵(2008)主编的《高级财务会计》:企业合并、合并财务报表、外币业务、租赁、所得税、企业年金基金、衍生金融工具、物价变动,以及企业清算。

杨忠莲等(2008)主编的《高级财务会计》:企业合并会计、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处理、合并财务报表概述、购并日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购并后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企业集团内部交易(存货购销、固定资产交易、无形资产受让、债券发行与投资)、外币交易会计、外币财务报表的折算、中期报告与分部报告、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以及套期保值会计。

张劲松等(2008)主编的《高级财务会计》:企业合并、合并财务报表概述、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合伙企业会计、分支机构会计、外币业务会计、物价变动会计、套期保值会计、租赁会计、养老金会计、企业年金基金会计、企业重组会计,以及破产清算会计。

宋夏云等(2009)主编的《高级财务会计》:绪论、企业合并、合并财务报表的理论基础、合并财务报表――股权取得日、合并财务报表――股权取得日后、所得税会计、租赁会计、物价变动会计、外币业务会计、分部报告和中期报告、债务重组会计,以及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

张文贤等(2009)主编的《高级财务会计》:企业合并、合并财务报表概述、合并财务报表(企业集团内部交易损益的处理)、合并财务报表(所得税、现金流量表和分期收购)、合并财务报表中的特殊问题、所得税会计、跨国企业经营会计(外币业务与外币报表折算)、租赁会计、公司清算和改组及重组、中期报告与分部报告、总分部会计与联合财务报表,以及合伙企业会计。

陈信元(2009)主编的《高级财务会计》:企业合并、购并日的合并财务报表、购并后的合并财务报表、企业集团内部的存货业务、企业集团内部的长期资产业务、企业集团内部的债券业务、股权结构变动和复杂控股关系、期中合并和合并现金流量表及比例合并、合伙、分支机构会计、公开发行股票公司的信息披露、分部报告和中期财务报告、外币业务、外币财务报表折算、租赁、衍生金融工具、养老金会计,以及债务重组、企业重组与破产清算。

根据以上观点,笔者认为,高级财务会计学的核心研究内容有二,一是一般性行业的复杂财务会计,包括企业合并及合并财务报表、所得税会计、租赁会计、物价变动会计、外币业务会计、分部报告与中期报告、债务重组和破产清算会计,以及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制度等;二是特殊性行业的财务会计,包括合伙企业会计、分支机构会计、金融企业会计、房地产企业会计,以及政府与非盈利组织会计等。

参考文献:

[1]常勋:《高级财务会计》,辽宁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陈文军:《高级财务会计》,立信会计出版社2007年版。

[3]陈信元:《高级财务会计》,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4]中国注册会计师教育教材编审委员会:《高级财务会计》,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5]储一昀:《高级财务会计》,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6]杜兴强:《高级财务会计》,厦门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7]栾甫贵:《高级财务会计》,格致出版社2008年版。

[8]梁莱歆:《高级财务会计》,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9]裘宗舜:《高级财务会计》,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0]尚洪涛、王宛秋:《高级财务会计》,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1]石本仁:《高级财务会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2]宋夏云、陈庆保、余朝晖:《高级财务会计》,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3]汤湘希:《高级财务会计》,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14]汤云为:《高级财务会计》,上海三联书店1995年版。

[15]王治安:《高级会计学》,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6]武玉荣、赵天燕:《高级会计》,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7]阎达五、耿建新、戴德明:《高级会计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18]阎达五等:《高级会计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9]杨金观:《高级财务会计》,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2f)]杨忠莲、柴庆孚:《高级财务会计》,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21]余国杰:《高级财务会计》,清华大学出~tAk-2008年版。

篇4

 

1我国高校高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现状 

随着社会对高级财务会计需求量的不断增加,高校中对高级财务会计课程的重视程度也不断增加。从2005年开始,就不断地有名牌高校开设非会计学专业的会计学精品课程,事实证明这一举措满足了社会的需要,也取得了基础性的成功。从中取得经验以后,各高校的会计学专业的精品课程群也不断建设起来,各高校的高级财务会计课程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是在高级财务会计的教学过程中还是存有很大的不足,有待改进。 

2我国高校高级财务会计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我们只有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才能在改进的过程中取得进步,认识错误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进步的过程。落实到高级财务会计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主要研究的是其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的不足,通过对这些不足的认识和改进而取得进步。 

2.1高级财务会计教学内容上的不足 

2.1.1教学内容上的创新性不强 

世间存在的事物都不是完美无缺的,都是随着时展而不断发展的。高级财务会计课程在教学内容上也同样存在不足,有待改进。会计是一种很古老的职业,但是同时它又是一个前沿学科,需要不断创新和改革。会计教学分为两个方面——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因此会计学的创新也体现在这两个方面上。 

会计是一门需要实践经验,在实践过程中学习和进步的学科。而在传统的会计教学中非常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但是脱离了会计的实务性,这也是大学生找工作难的原因之一——没有经验。虽然我们会反驳说谁一开始就有经验啊?但是如果我们在学习过程中多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这方面的缺陷是可以弥补的。 

在理论内容上我们偏重于传统基础理论的学习,没有兼顾会计前瞻性的内容,这也是影响高级财务会计教学内容创新性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只有了解了前瞻性内容之后,才能真正认识到这门学科现存的不足,在想方设法弥补这些不足之后我们的教学内容才会实现真正的创新。 

2.1.2高校会计教学课时分配不科学 

高校扩招后学生多了,学校开设的课程也多了,所以相应的每门课程的课时减少了,高级财务会计课程也不例外。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由于课时的限制,所以很多内容都讲不了。在这种情况下,对老师的要求就相应地提高了。如果老师知道哪一方面的内容对学生将来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而且是我们教学的难点和重点,在这一方面花费更多的课时,那么学生将来会毕生受益的。反之,如果老师对会计这一行业根本不了解,对现今社会会计需要具备什么技能也不知道,那么他就不会知道这一个学期的课时该怎么分配,长此以往对学生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 

2.2高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方法上的不足 

中国传统的教学方法都是填鸭式教学——老师讲,学生听,老师写,学生抄。虽然我们都认识到这种教学模式不好的一面,也在不断地改进,但是这种教学方法已经根深蒂固,一时也很难根除。这种教学方法带来的影响就是它限制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不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这种被动的学习态度严重影响了我们的教学效果,尤其是在现今学生自主性空前高涨的时代。 

3针对高级财务会计课程中的不足采取相应的措施 

有不足我们就改进,有错误我们就纠正,我们不是讳疾忌医的蔡桓公,我们要做不耻下问的孔子。前者得到的是一时的颜面,但是最后却害自己,遗臭万年;后者不耻下问,虽然在外人看来是很没面子的事,但是却真正学到了对自己有用的东西,而且万古流芳。 

3.1改进高级财务会计课程的教学内容 

3.1.1不断更新教学内容 

日常的备课是老师最基本的功课,而备课的内容正是我们要在课堂上讲授给学生的内容。针对会计学课程创新性不足的缺点,授课老师需要多花点功夫在内容更新上。平时老师可以多关注本专业的发展,有什么最前沿的研究,把这些内容融入到课堂教学里,虽然学生可能不懂,但是了解一下总没坏处。再者,在讲课内容中,不要只讲课本上的知识,这样不仅抽象而且同学还不易理解,在课堂上多穿插一些实例,尤其是发生在同学们身边的例子,这样的内容不仅有趣,而且还有助于同学们理解。 

在实践务实方面,我们不能局限于课本,要更好地培养同学们的动手能力。平时多开一些实践课,使学生在学校里初步了解会计行业的工作流程。在基本知识牢固以后,逐渐增加学生的社会实践经验,多给学生一些实习的机会,使其在找工作时不至于什么都不会。 

3.1.2使课时分配更加科学化和实用化 

课时的分配就相当于我们教学重点的分配,而我们的教学重点都应该是将来学生步入社会之后能用得上而且是必需的东西,所以课时的分配十分重要。在这方面,作为老师还是要了解本专业一些前沿的东西,知道专业的发展方向,由此对相应的内容作课时上的增减。 

3.2改进高级财务会计课程的教学方法 

现在多媒体技术的发展日益迅速,它在教学上的应用也日益广泛。通过多媒体教学,使得传统的老师板书学生抄的教学方法逐渐退出历史的舞台,这本身就是一个进步——它节约了课堂时间,使得老师有时间多讲一些其他的内容。 

但是,只使用多媒体做课件减少板书时间还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现在会计行业的基本业务大都要用到电脑,我们可以根据这一特点使得学生在上课的同时能够熟悉和掌握这些基本流程,这对学生将来找工作会是一大助力。 

4总结 

我国的会计行业一直在改革,因为我们要紧跟时展的步伐,要想不落后就只能前进。高级财务会计课程也是如此,课程改革十分重要。希望对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研究有助于高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效果的提高。 

 

主要参考文献 

 

[1] 王奇杰. 会计学专业精品课程群建设视角[j]. 会计之友,2010(35). 

篇5

1我国高校高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现状

随着社会对高级财务会计需求量的不断增加,高校中对高级财务会计课程的重视程度也不断增加。从2005年开始,就不断地有名牌高校开设非会计学专业的会计学精品课程,事实证明这一举措满足了社会的需要,也取得了基础性的成功。从中取得经验以后,各高校的会计学专业的精品课程群也不断建设起来,各高校的高级财务会计课程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是在高级财务会计的教学过程中还是存有很大的不足,有待改进。

2我国高校高级财务会计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我们只有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才能在改进的过程中取得进步,认识错误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进步的过程。落实到高级财务会计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主要研究的是其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的不足,通过对这些不足的认识和改进而取得进步。

2.1高级财务会计教学内容上的不足

2.1.1教学内容上的创新性不强

世间存在的事物都不是完美无缺的,都是随着时展而不断发展的。高级财务会计课程在教学内容上也同样存在不足,有待改进。会计是一种很古老的职业,但是同时它又是一个前沿学科,需要不断创新和改革。会计教学分为两个方面——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因此会计学的创新也体现在这两个方面上。

会计是一门需要实践经验,在实践过程中学习和进步的学科。而在传统的会计教学中非常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但是脱离了会计的实务性,这也是大学生找工作难的原因之一——没有经验。虽然我们会反驳说谁一开始就有经验啊?但是如果我们在学习过程中多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这方面的缺陷是可以弥补的。

在理论内容上我们偏重于传统基础理论的学习,没有兼顾会计前瞻性的内容,这也是影响高级财务会计教学内容创新性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只有了解了前瞻性内容之后,才能真正认识到这门学科现存的不足,在想方设法弥补这些不足之后我们的教学内容才会实现真正的创新。

2.1.2高校会计教学课时分配不科学

高校扩招后学生多了,学校开设的课程也多了,所以相应的每门课程的课时减少了,高级财务会计课程也不例外。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由于课时的限制,所以很多内容都讲不了。在这种情况下,对老师的要求就相应地提高了。如果老师知道哪一方面的内容对学生将来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而且是我们教学的难点和重点,在这一方面花费更多的课时,那么学生将来会毕生受益的。反之,如果老师对会计这一行业根本不了解,对现今社会会计需要具备什么技能也不知道,那么他就不会知道这一个学期的课时该怎么分配,长此以往对学生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

2.2高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方法上的不足

中国传统的教学方法都是填鸭式教学——老师讲,学生听,老师写,学生抄。虽然我们都认识到这种教学模式不好的一面,也在不断地改进,但是这种教学方法已经根深蒂固,一时也很难根除。这种教学方法带来的影响就是它限制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不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这种被动的学习态度严重影响了我们的教学效果,尤其是在现今学生自主性空前高涨的时代。

3针对高级财务会计课程中的不足采取相应的措施

有不足我们就改进,有错误我们就纠正,我们不是讳疾忌医的蔡桓公,我们要做不耻下问的孔子。前者得到的是一时的颜面,但是最后却害自己,遗臭万年;后者不耻下问,虽然在外人看来是很没面子的事,但是却真正学到了对自己有用的东西,而且万古流芳。

3.1改进高级财务会计课程的教学内容

3.1.1不断更新教学内容

日常的备课是老师最基本的功课,而备课的内容正是我们要在课堂上讲授给学生的内容。针对会计学课程创新性不足的缺点,授课老师需要多花点功夫在内容更新上。平时老师可以多关注本专业的发展,有什么最前沿的研究,把这些内容融入到课堂教学里,虽然学生可能不懂,但是了解一下总没坏处。再者,在讲课内容中,不要只讲课本上的知识,这样不仅抽象而且同学还不易理解,在课堂上多穿插一些实例,尤其是发生在同学们身边的例子,这样的内容不仅有趣,而且还有助于同学们理解。

在实践务实方面,我们不能局限于课本,要更好地培养同学们的动手能力。平时多开一些实践课,使学生在学校里初步了解会计行业的工作流程。在基本知识牢固以后,逐渐增加学生的社会实践经验,多给学生一些实习的机会,使其在找工作时不至于什么都不会。

3.1.2使课时分配更加科学化和实用化

课时的分配就相当于我们教学重点的分配,而我们的教学重点都应该是将来学生步入社会之后能用得上而且是必需的东西,所以课时的分配十分重要。在这方面,作为老师还是要了解本专业一些前沿的东西,知道专业的发展方向,由此对相应的内容作课时上的增减。

3.2改进高级财务会计课程的教学方法

现在多媒体技术的发展日益迅速,它在教学上的应用也日益广泛。通过多媒体教学,使得传统的老师板书学生抄的教学方法逐渐退出历史的舞台,这本身就是一个进步——它节约了课堂时间,使得老师有时间多讲一些其他的内容。

但是,只使用多媒体做课件减少板书时间还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现在会计行业的基本业务大都要用到电脑,我们可以根据这一特点使得学生在上课的同时能够熟悉和掌握这些基本流程,这对学生将来找工作会是一大助力。

4总结

我国的会计行业一直在改革,因为我们要紧跟时展的步伐,要想不落后就只能前进。高级财务会计课程也是如此,课程改革十分重要。希望对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研究有助于高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效果的提高。

主要参考文献

[1] 王奇杰. 会计学专业精品课程群建设视角[J]. 会计之友,2010(35).

篇6

1 会计内部环境影响

1.1 财务会计在职能上发生变化

管理会计通常是企业内部管理人员及董事会成员使用,内容主要包括规划、决策、业绩评价和控制,面向未来是其工作的重点。财务会计主要为企业外部使用者服务,侧重点在于根据日常已经发生的业务记录进行账簿登记、定期编制财务报表、向企业外部有利害关系的团体和个人报告企业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

近年来,财务会计的职能发生了改变。投资者和管理者越来越关心面向未来的经营环境和业务状况,这推动了会计信息的前瞻性。例如使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或美国公认会计准则的企业,会计师越来越为企业的战略性的决策起着支持作用。而财务会计趋向于支持决策并强调公允价值观及透明度,最根本的变化是从历史成本会计到公允价值会计的发展。公允价值会计原则填补了投资者和企业层面的战略管理信息不对称差距。另一方面,财务会计报告启用管理报告信息增加了透明度。会计报表的纸张格式在过去占主导地位,而现在是高层管理人员能够使用在线的电子报告系统,从多个维度,获得从企业级的收入或盈利能力信息到事务级别的运营信息。虽然目前财务会计报告仍主要反映会计信息,但不断扩展的方向则侧重于长期的未来和更广泛的功能。

1.2 组织结构的改变

信息技术尤其是ERP(企业资源计划)改变了会计工作。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企业作为一个整体,需要从更加宽广的视野,从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双重视角去理解业务流程。不仅首席财务官,即使主管会计或管理会计师,也要从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两个角度处理业务。角色转变并不是指角色代替,只是角色扩展了。比如主管会计师,负责编制子公司向母公司报告的财务会计报表,但是报告中还是会涉及管理会计。增强的自动化处理水平及一人多角的情况促使企业减少会计人员人数,从而影响到企业的组织结构。

1.3 激励制度的发展

在国际上,由于法律要求,高管薪酬制度的透明度逐渐增加。例如在美国和英国,薪酬报告公布了高管们是如何赢得了他们的奖励,无论是承诺发给股票作为激励的方式或其他奖金计划。因此,一些管理控制系统的要素信息在财务报表中得以披露,奖励制度表明了高管的业绩目标,也就反映出企业的经营水平及目标计划。在激励制度中,高管们被期望的业绩目标,来自于管理会计信息,而反映在财务报表上,从而影响到上市公司的市场价值。激励系统作为管理控制的关键要素之一,也可能会出现与期望相悖的结果,因为这可能会驱使管理者操纵财务会计报告中的财务结果,尤其是经理人股票期权,如果股票价格发展是特别好,高管有机会因为操纵财务结果而变得极为富有。

平衡记分卡方法是需要特别强调的激励制度。该方法打破了传统的只注重财务指标的业绩管理方法。平衡计分卡认为,传统的财务会计模式只能衡量过去发生的事情(落后的结果因素),但无法评估组织前瞻性的投资(领先的驱动因素)。在工业时代,注重财务指标的管理方法还是有效的。但在信息社会里,传统的业绩管理方法并不全面,非财务指标通常代表了国内领先、具有前瞻性的管理会计信息,组织必须通过在客户、供应商、员工、组织流程、技术和革新等方面的投资,获得持续发展的动力。平衡计分卡的各个维度之间的平衡无疑是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这两个领域整合到形成单一的实体的最具体的标志之一。

1.4 转让定价(Transfer Pricing)

在跨国经济活动中,利用关联企业之间的转让定价进行避税已成为一种常见的税收逃避方法。转让定价,尤其是在大型的跨国公司,是将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的功能结合。从管理会计的角度看(盈利中心级别),转让价格的制定,是极其重要的盈利能力分析、业务规划和控制手段。税收优化成为制定转移价格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在国际商务环境,政府因利益和税收方面的考虑,对企业使用不同的转让价格进行限制,使得外部财政政策直接影响了企业内部财务控制机制。由于财务会计数据是政府征税的依据,因此,早期的限制并不像后来这么严格。

当前,转让定价应遵守公平独立交易原则(Arms length principle),主要的估价方法是基于市场价值,并被经济合作发展组织(1995)定义作为跨国企业税务管理的指导,从而确保税收能够公平地在国家间分配。起初,当成本加成作为转让价格方法的使用时,价格是企业内部根据实际历史成本进行成本加成计算得出的。当没有市场产品可供参考时,形成估值的基础的仍然是实际生产成本。设计成本核算系统时,制定转让定价时要提前综合考虑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和征税的标准。一方面,管理会计为财务会计提供成本信息以满足财务报告和税务要求;另一方面,财务会计也影响着税务筹划管理者在以管理会计为目的而进行的成本计算。

1.5 企业并购中的尽职调查

尽职调查是由中介机构在企业的配合下,对企业的历史数据和文档、管理人员的背景、市场风险、管理风险、技术风险和资金风险做全面深入的审核,多发生在企业公开发行股票上市和企业收购以及基金管理中。尽职调查的目的是使买方尽可能地发现有关他们要购买的股份或资产的全部情况。

在适当的合并和收购调查过程中,收购者专注于审查和确保采集目标对应于买方的价值和风险预期。尽职调查包括法律、技术、人力资源、财务状况。管理会计信息,如预算、预测及成本和盈利能力的分析,目前在尽职调查中变得越来越重要。公平的估值的需要来自管理报告系统对被收购的公司的正确认识。合并收购的重点是针对被收购的公司的能力来编制未来净现金流量,进而产生前瞻性的会计信息。有些财务分析如盈利能力和现金流预测、滚动预算等是基于实际数据的财务会计和前瞻性的管理会计信息,在数据上要保持时间同步性,这推动了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在处理上进一步融合。

1.6 会计业务外包

近年来,会计业务外包的情况越来越多,甚至跨国进行。信息技术的发展也促使会计服务提供商能够通过互联网远程运行管理会计。这不仅促使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更加集成,而且也推动了管理会计的标准化。

2 会计外部环境影响

2.1 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在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融合过程中是个关键元素,起着衔接、促进、催化、激发甚至动力的作用。信息技术尤其是ERP系统的运行使得管理者可以更加注重前瞻性的会计信息,并使生产有更好的预测,而不是依赖过时的计划。

通过数据通信、软件和数据库解决方案,信息技术以其操作的综合性和灵活性,创建了一个信息环境,成为必要的、不可或缺的会计信息载体。数字化是促进当代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融合一个必要的先决条件。

2.2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对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的融合产生重要影响。在这里,本文主要讨论其中关于商誉减值、分部报告的要求所带来的影响。

2.2.1 商誉减值测试

商誉减值测试不是基于传统会计中对实际发生的交易的确认和计量,而是更多地立足于眼前,着眼于未来,基于对未来现金流的管理预测,是与管理会计紧密相关的。现金流量预测应基于管理层对未来的充分准确的了解。在一些行业,这种预估甚至可达到五年期,包括假设和估计。这是由管理会计产生的财务会计报告,是前瞻性的管理会计信息准确性直接影响到财务报告的质量。

2.2.2 分部报告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要求披露有关的企业分部报告,将其财务信息告知股票市场。准则要求公开的财务报告在其业务分类方式上,要采用类似于企业内部高管、董事会成员所使用的内部管理会计报告的分类方式。原则上,分部报告要与公司的组织和管理结构相匹配。这是要求公司的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信息制度结合,即管理会计的信息被要求在外部财务报告中使用。

分部报告的最终目的源于股东需要在他们做出投资决策时能够正确评估公司的价值。分部报告增加了管理活动的透明度,协助股东评估公司增长的源动力和盈利能力。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环境下,企业会有意地为编制分部报告而聚合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对分部报告的标准设置要求,致使企业在内部管理报告设置上也要做出相应的调整。即财务会计也激励着管理会计(内部报告做法)的变化,这是一种双向影响。

2.3 竞争对手、客户和承包商的分析

竞争对手在股票市场披露的财务信息,包括成本及财务构架特别是分部报告还增加了透明度,这为企业提供了宝贵的信息,可以使用管理会计对竞争对手进行分析。公开的财务报告已经包含了具有前瞻性的财务信息,如无形资产(如商誉、专利、品牌价值和其他无形资产)的值。有助于企业针对竞争对手做出战略决策。例如,与定价相关的运营决策。

通常情况下,公司还会分析他们的客户的基本财务指标,进行客户分析、客户细分和客户生命周期规划。同样,承包商和供应链中其他重要的业务伙伴也会被进行财务分析以作为运营决策的依据。

2.4 金融市场的监管

2.4.1 利润警告

公开上市的公司被要求不能有延误地披露盈利警告给股票市场。利润警告表示先前公布的盈利预期已不再有效。利润警告源自于管理会计提供的关键信息,如预算和特别滚动预测。这些程序基于信息技术的辅助方差分析,用于跟踪财务预测和实际数据之间的差异的原因。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在编报利润警告的过程中紧密结合。

2.4.2 会计期间

上市公司被要求的财务报告使得管理会计采用了以财务会计时间跨度来作为规划和控制的期间。这种时间跨度对齐的方式可能会无意间促使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趋于融合,但也会因此使得高管为达到某种短期财务结果,而使得公司在经营上采用一些短视的行为,放弃长远规划。

篇7

一、引言

目前,学术界对于经济学、管理学内容重叠问题,一直争论不休。其中,财务管理(Financial Management)、管理会计(Management Accounting)、成本会计(Cost accounting)三学科之间也确实存在部分内容重叠问题。好比一团迷雾,环绕在我们的周围。

二、三学科内容的重叠

将财务管理、管理会计、成本会计三学科本质、对象、作用等进行比较,不难看出三学科之间存在部分内容的重叠。

(一)从本质上进行比较

财务管理是企业为实现既定目标,对生产过程中所需资金的筹集、使用、分配,以及贯穿于全过程的预测、决策、计划、分析、控制进行全面管理的活动,其核心是对资金及其运动进行有效管理,其本质是一种理。管理会计以现代经营管理学为理论基础,广泛利用会计部门提供的会计信息和其他部门提供的经济信息,采用各种有效的方法和措施,产生出许多新的管理会计信息,为企业经营管理服务,并直接参与经营管理。成本会计是指为了求得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而核算全部生产费用的会计。成本会计的本质是在会计环境的作用下,配合企业提高劳动生产效率,为企业内部管理当局从事有效的生产经营规划和控制及业绩评价提供所需的各方面成本信息和其他经济信息的一个信息系统。

(二)从对象上进行比较

财务管理的对象是企业资金运行系统,包括筹资系统、投资系统、资金运用系统和收益分配系统。管理会计的对象是现金流动。成本会计的对象是生产经营业务成本、有关的期间费用和各种专项成本。

(三)从作用上进行比较

财务管理集财务预测、财务决策、财务计划、财务控制和财务分析于一身,以筹资管理、投资管理、营运资金管理和利润分配管理为主要内容的管理活动,并在企业管理中居于核心地位。管理会计的主要作用有成本性态分析、成本-业务量-利润分析、投资决策。成本会计在企业经营管理中,起到优化结构,降低成本,提高运营效率,从而提高企业效益的作用。

三、财务管理、管理会计、成本会计的学科层次

要解决三学科之间内容重叠的问题,必须弄懂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根据概念的从属关系,财务管理、管理会计、成本会计分别属于不同层次学科。

(一)财务管理属于第一层次,它与会计学是两门并列的学科

二者在理论上和实际工作中密切联系,但在本质、对象上均不相同。财务管理是在一定的整体目标下,关于资产的购置(投资),资本的融通(筹资)和经营中现金流量(营运资金),以及利润分配的管理。而会计学则从事的是会计确认、计量、记录、汇总报告,它的目的是向使用者提供用以决策的信息,这些信息须要考虑到企业管理和财务管理的需要。就区别不同学科的两个基本因素来看,财务管理与会计学是存在明显区别的。正因为如此,教育部1998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将财务管理与会计学并列列示在管理学下,为两学科今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二)管理会计属于第二层次,它与财务会计组成会计学的两大分支

管理会计的萌芽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第一次世纪大战后美国许多企业中推行,科学管理之父Frederick Winslow Taylor(1856-1915)在20世纪初发明的一套科学管理方法,科学管理理论的核心之一,即管理要科学化、标准化。为了配合科学管理“标准成本”、“差异分析”和“预算控制”等方法开始引进到会计中来,成为成本会计的一个组成部分。当时有学者提出了“管理的会计”这个词汇,并主张将管理的重心放在加强内部管理上,但当时没有受到会计界的普遍重视。到了20世纪40年代,特别是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为了应付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广泛实行职能管理与行为科学管理,借以提高产品质量,降低产品成本,扩大企业利润。与此相适应,“责任会计”与“成本-业务量-利润分析”等专门方法也应运而生,并加入到原有的会计方法体系中来。1952年会计学会年会上正式通过了“管理会计”这个名词,标志着管理会计正式形成。于是,传统会计被称为“财务会计”。管理会计是指在当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以强化企业内部经营管理、实现最佳经济效益为最终目的,以现代企业经营活动及其价值表现为对象,通过对财务等信息的深加工和再利用,实现对经济过程的预测、决策、规划、控制、责任考核评价等职能的一个会计分支。事实已经证明,管理会计的确是作为一个与财务会计相异的学科发展起来的。

(三)成本会计属于第三层次,它作为会计信息系统的一个子系统

随着英国产业革命完成,会计人员为了满足企业管理上的需要,起初是在会计账簿之外,用统计的方法来计算成本。此时,成本会计出现了萌芽。20世纪初以Frederick Winslow Taylor为代表的科学管理,对成本会计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标准成本法的出现使成本计算方法和成本管理方法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成本会计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20世纪50年代起,西方国家的社会经济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随着管理现代化,运筹学、系统工程和电子计算机等各种科学技术成就在成本会计中得到广泛应用,从而使成本会计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即成本会计发展重点已由如何对成本进行事中控制、事后计算和分析转移到如何预测、决策和规划成本,形成了新型的以管理为主的现代成本会计。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电脑技术的进步,生产方式的改变,产品生命周期的缩短,以及全球性竞争的加剧,大大改变了产品成本结构与市场竞争模式。成本管理的视角应由单纯的生产经营过程管理和重股东财富,扩展到与顾客需求及利益直接相关的、包括产品设计和产品使用环节的产品生命周期管理,更加关注产品的顾客可察觉价值;同时要求企业更加注重内部组织管理,尽可能地消除各种增加顾客价值的内耗,以获取市场竞争优势。成本会计作为一种管理经济的活动,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能发挥的作用。由于现代成本会计与管理紧密结合,因此,它实际上包括了成本管理的各个环节。记录、计量和报告有关部门成本的多项信息,这些信息既为财务会计提供资料,又为管理会计提供资料。其中,成本核算的结果要用于资产计价和收益确定,并且成本的形成、积累和结转的整个程序要纳入以复式记账为基础的财务会计框架中,由此,成本核算部分被公认为财务会计的七种专业方法之一。而根据成本数据所进行的成本核算、成本计划与成本控制、成本报表与成本分析内容,是为企业管理当局内部决策提供依据以及对内部人员进行业绩评价,显然属于管理会计的范畴。

四、构建现代大会计学科观

在此,笔者并不认为这种严格划分学科界限,使之泾渭分明的做法就会促进各学科自我完善的纵向研究。相反,三学科都可以坚持“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原则,努力构建现代性的大会计学科观:各学科沿着其研究领域的方向,与时俱进的发展。

(一)从学科发展角度看

变革与发展是当今社会生活的主旋律,财会学科与管理工作也不例外。这些年来财会学科的发展有一个明显特点:每门课程的“外延”不断扩张,以致课程之间“边界”越来越模糊;各门课程的“内涵”也处于经常变化与调整之中;从财会实践层面分析,财会专业工作也在“管理整合”的浪潮中走向趋同或交叉。我们在感叹这种快速变革与整合的同时,也必须保持应有的专业理性:一门管理科学或者一种管理活动如果没有明确的“内涵”和清晰的“外延”,对于崇尚“权责到位、岗位明确、流程清晰”的管理科学来说这是个致命的问题。需要我们对财务管理、管理会计和成本会计三学科的关系和实践整合进行分析、探讨。“会计学作为管理学的分支,其内容将不断地扩大、延伸,其独立性相对地缩小,而更体现出它与其他经济管理学科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支持、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杨纪琬,1999)。但是,目前学术界由于传统的“隔行如隔山”的小学科观影响,人们的视野却常常被专业分工局限和单学科思想束缚,只囿于自己研究范围中,对相关学科知识知之甚少或是漠不关心,甚至有一些专家片面强调本学科的重要性,而排斥其他学科的存在。这与我们迎接未来“交叉科学”的时代趋势是不相适应的,只能是使三学科发展之路越走越窄。

(二)从教育目标角度来看

会计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有知识、有能力的会计人才,尤其是具备各方面知识的通才。衡量会计教育的质量水准,并不在于看学生是否记起是从哪本教材所学内容,而是看学生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能否学以致用,特别是在各种情况下随机应变、灵活运用所学知识。余秉坚说得好:“会计教育的内容,应当跳出旧有课程结构的束缚,扩宽知识面,更多地培养复合型人才。”西方国家很多高校本科教学的专业设置,就是将财务管理、会计学与金融学有机结合起来设置复合专业,从而体现出其教育体制对市场需求的高度适应,这一点值得借鉴。因而,学生学习会计课程,应以“学以致用”为根本,而不必拘泥于是从哪门课程中学来的;教师教授会计课程,应遵循“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不必拘泥于教材。

五、结束语

为此,大家不必再纠缠于三学科之间重叠内容的归属。相反,应更多地鼓励学科之间的相互交叉,这样更有利于各学科的良性发展。对于教学过程中遇到的不可避免的内容重叠问题,学校和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决定。只要我们树立现代性的大会计学科观,就一定会迎来会计学科发展和会计教育灿烂的明天!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Z].1998.

2、徐春立,苑泽明.财务管理[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3、余绪缨.管理会计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4、唐・R.汉森,玛丽安・M.莫文.管理会计[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5、颜敏.管理会计学[M].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3.

6、(美)米切尔・马赫.成本会计[M].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

7、罗飞.成本会计[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篇8

会计人才的培养与发展需要不断推出优秀的会计教材,然而会计专业相关课程之间经常出现内容交叉、重复现象。其中,最为严 重的是管理会计、成本会计和财务管理内容上的交叉与重复。我国注册会计师资格考试中也把成本会计、管理会计和财务管理合并起来形成一门《财务成本管理》科目。以上种种都给会计专业的学习带来不便和困惑,因此有必要对其内容体系设置现状,内容交叉原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整合思路,以期促进教学内容合理分布,提高教学效率。

一、管理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内容交叉的现状

1.财务管理课程教学内容体系。财务管理是对企业财务活动的管理,其目的是用最少的企业资金为股东创造最大的财富,同时还需要对企业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进行协调管理。财务管理以资金运动为主线,进行有关资金的预测、计划、控制、分析、检查,对资金运动进行组织、调节以及监督,以引导和调节资金的流向与流量。其课程教学内容归纳如下:①财务管理总论(包括财务管理概念、目标、原则、环境);②财务分析(即财务报表分析);③财务管理价值观念(包括时间价值、风险与收益、证券估价);④资本成本;⑤长期筹资(包括资金需要量的预测、增长率与资金需求、股权筹资、债券筹资);⑥短期筹资(包括商业信用、短期银行借款);⑦长期投资(即资本预算或项目投资);⑧流动资产管理(包括现金与有价证券管理、应收账款管理、存货管理);⑨资本结构和股利政策(包括杠杆原理、资本结构理论、股利政策);⑩财务预算;{11}逻辑化财务管理专题。

2.管理会计课程教学内容体系。管理会计在实质上是利用财务会计资料及其他相关资料,采用会计、统计和数学的方法进行预测、决策、规划、控制,并对实际执行结果进行评估与考核,其目的是最大限度地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从而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其课程教学内容归纳如下:①管理会计概论(包括管理会计概念、形成与发展及其与财务会计的关系);②成本形态分析;③变动成本法;④本量利分析(含敏感性分析);⑤经营预测(包括销售预测、成本预测、利润预测、资金需要量预测);⑥经营决策(包括定价决策、生产决策、成本决策);⑦投资决策(包括资金时间价值、现金流量分析、评价指标与决策分析);⑧全面预算(含财务预算);⑨标准成本法;⑩责任会计(含责任中心业绩考核);以及逻辑化存货控制、逻辑化作业成本法、理论化财务分析、理论化战略管理会计等内容。

3.成本会计课程教学内容体系。现代成本会计是成本会计与管理学的直接结合,它根据成本核算和其他资料,采用现代数学和数理统计的原理方法,建立起数量化的管理技术,用来帮助人们按照成本最优化的要求,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预测、决策、控制、分析、考核,促使企业生产经营实现最优化运转,以提高企业的市场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其课程教学内容体系如下:①成本会计导论;②成本核算(含变动成本法、作业成本法);③成本控制:成本控制工具(包括成本预测、决策、计划)、预算控制(含财务预算)、定额成本控制、标准成本控制、存货控制;④成本报表分析;⑤成本考核;⑥成本会计专题(含战略成本会计)。三学科内容自成体系,教学过程中任课教师在没有充分有效沟通的情况下,为了保持课程内容的完整性,一般不会减少或简化各自的教学内容,这样就不可避免地会在同一专业教学中出现教学内容的重复。

二、管理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内容交叉的原因

1.管理会计、成本会计内容交叉的历史原因在于成本会计的产生先于管理会计。20世纪初,受泰罗科学管理思想的影响,在会计领域出现了标准成本制度,几乎同时又出现了预算控制制度,标志着管理会计的原始雏形的形成。二战后,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新情况,成本会计内容不断完善,出现了成本的预测和决策、责任成本的核算等,从而形成了以成本核算为基础,重在管理的经营型成本会计。与此同时,管理会计也不断与现代科学管理的最新成就相融合,成为一门以预测为基础、以决策为重心、注重内部控制的综合性边缘学科。近年来,以计算机技术为代表的高科技成果引入企业,与其相适应的会计概念和方法也大有发展,这些方法的出现一方面表现为成本管理系统的拓展,另一方面也标志着企业内部控制方法的变革,从而使成本会计和管理会计的研究领域与内容更趋同一。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得出以下结论:成本会计与管理会计是密不可分的。

2.相同的研究对象导致了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的交叉。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均以资金运动或价值运动为研究对象,其具体范畴涵盖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六大会计要素,并且均以定量分析为主要研究方法。相同的内容,采用相同的方法,由此导致的交叉重复无法避免。

3.理论工作者不断拓展各自的研究领域,从而使成本会计、管理会计、财务管理三科职能不断扩大。目前成本会计已不再是单单为财务会计而进行的产品成本核算,它还包括成本的预测、决策、控制、分析、考核以及目标成本管理等。与此同时,管理会计理论工作者以加强企业内部管理为目的,也在不断地扩展其研究领域,把触角伸到成本会计的各个部分,造成了其内容与成本会计的重叠。另外财务管理以加强企业资金管理为目的,其工作环节不仅包括财务的预测、决策、规划,同时还包括财务的控制、分析及考评。显然这三科的部分职能明显一致,由此导致的教材内容重复在所难免。

三、管理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内容整合的思路

1.保留管理会计课程,目前,高校采用的财务管理、管理会计、成本会计这三门课程的教材在内容上的交叉、重复主要表现为,管理会计的很多内容与成本会计和财务管理的相关内容重复。有学者主张将管理会计课程取消。我个人认为,仍应保留管理会计课程,不能简单地将其取消。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竞争日益激烈,单是财务会计已无法满足企业的需求,企业要想及时、准确地做出决策和有效地进行管理控制,就必须拥有实时性、前瞻性的管理会计信息。管理会计在西方企业组织中得到了更为广泛地应用,世界上许多会计组织也都成立了研究管理会计的专门委员会,如美国注册管理会计师协会(IMA)、英国特许管理会计师协会(CIMA)和加拿大注册管理会计师协会(CMAs)等,CIMA甚至已经进入我国吸纳人才。

2.三门课程重复内容的协调与划分,笔者认为,成本核算可以作为成本会计课程内容的核心,而成本管理则可以放在管理会计中进行介绍;财务管理课程应以资金运动为主线,以资金的筹集、投放、运用、回收和分配为主要内容构建教材 体系;管理会计应以其职能(规划和控制)为主线,以经营决策为核心构建教材体系。根据上述原则,我们可以将管理会计、成本会计和财务管理的重复内容有一个比较好的协调与划分。具体如下:(1)成本会计作为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基础课程(也是财务管理的基础课程),应以成本核算、成本报表、成本分析为主,其中成本核算应重点讲述制造企业成本核算,并兼顾其他行业企业的成本核算,而有关成本管理的内容并入管理会计课程。其中,作业成本计算作为作业成本管理的基础可以在管理会计中讲。(2)预算管理是财务管理与管理会计课程的一个重复点。管理会计课程可以从全面预算角度出发,围绕全面预算(包括财务预算)的编制、执行、分析、调控、考评来展开,使学生对预算管理有一个较全面的认识。(3)投资管理是财务管理与管理会计课程的重要重复之处。笔者认为,财务管理课程应以证券投资为主,管理会计课程应以项目投资为主。由于管理会计课程先于财务管理课程学习,因此,二者的时间价值基础,可以在管理会计中学习。(4)存货管理的内容主要是存货资金的管理与运用,应将其列入财务管理课程,作为营运资金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再归属于管理会计。(5)责任会计应属于管理会计的特定内容,不必在财务管理课程中进行专门叙述。(6)标准成本制度作为成本控制的重要方法,同时也是预算管理的必要手段,应归属于管理会计课程,不再纳入成本会计和财务管理课程。(7)资金需要量的预测属于财务管理筹资的范畴,经营杠杆放在资本结构内容中加以讲述,学生可以对财务管理中的杠杆原理有一个全面认识,不必再在管理会计中予以阐释。

篇9

根据对全国36所独立学院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的调查研究,从中可以看出,中级财务会计课程作为会计学专业一门核心课程,均受到了学院或所在系的高度重视,一般都会选派本专业的优秀教师担任本课程的主讲教师,并从课程时间和教学设施等多方面给予保证,希望以此来提高学生对会计学专业知识的掌握。但由于对中级财务会计课程在教学内容、课时安排和课内实验等存在着诸多不同,因此,中级财务会计课程的教学与其他会计学专业的课程不同,在各独立学院之间存在着较大差异,特别是在对中级财务会计与高级财务会计教学的内容划分上,各独立学院之间则各种不同划分。 

二、独立学院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内容存在很大的差异。财务会计作为企业会计的一个分支,主要是通过对企业已经完成的资金运动全面系统的核算与监督,以为外部与企业有经济利害关系的投资人、债权人和政府有关部门提供企业的财务状况与盈利能力等经济信息为主要目标而进行的经济管理活动。财务会计本身并没有初级、中级和高级之分,只是出于教学的安排,将财务会计分成初级、中级和高级来进行教学,而对财务会计分成初级、中级和高级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因此,这就导致各独立学院对中级财务会计的教学内容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一般情况下,各独立学院都将会计学原理作为初级财务会计的教学内容,但对于中级财务会计和高级财务会计教学内容的划分,除了将六大会计要素统一作为中级财务会计的教学内容没有差异外,其他教学内容是作为中级财务会计的教学内容还是作为高级财务会计的教学内容差异很大。 

(二)课程教学安排顺序差异很大。从各独立学院对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安排顺序来看,中级财务会计课程的教学均安排在会计学原理之后,但有的独立学院是在会计学原理上完之后就开中级财务会计课程的教学,有的独立学院则是在会计学原理之后将税法课程教学完后开始中级财务会计课程的教学。 

(三)课程教学课时区别很大。由于各独立学院对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内容的差异很大,导致中级财务会计课程的课时安排上区别也很大。有的独立学院中级财务会计课程的课时只有64个课时,而有的独立学院的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课时达到128个,有的独立学院是在一个学期讲授完中级财务会计,而有的独立学院则是分两个学期讲授中级财务会计。 

(四)课程实验教学内容差异很大。从各独立学院中级财务会计教学大纲的内容来看,有的独立学院在讲授完中级财务会计的全部内容后,会进行课内实验,以强化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而有的独立学院则只是中级财务会计教学中讲授理论知识,没有安排课内实验。 

三、改进独立学院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的建议 

(一)中级财务会计课程的教学内容。对于中级财务会计课程的教学内容,应结合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的目标,并考虑到会计学专业学生毕业后职业规划来确定。根据教育部、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2015年10月21日的《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独立学院今后将定位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普通高校,独立学院培养的会计学毕业生为应用型人才,主要是到企业事业单位从事会计业务和会计信息处理的人才,独立学院会计学专业的学生毕业后主要是到中小企业从事会计工作。基于此,同时考虑到独立学院会计学专业学生的职业发展规定,建议以现行中级会计师考试的《中级会计实务》内容为基础,来确定独立学院会计学专业中级财务会计课程的教学内容,。这样既可满足学生毕业对会计专业知识的需求,也可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职业发展规划相结合。 

(二)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顺序安排。中级财务会计课程的教学内容是以会计学原理的内容为基础的,但同时与税法的内容有着密切的关系,在进行会计处理时往往涉及到很多有关增值税、消费税和所得税的内容。因此,建议中级财务会计课程的教学可以紧安排在会计学原理之后,同时安排税法的课程与中级财务会计课程交叉进行,以及时为学生补充在中级财务会计课程学习中所需的税法知识,以便更好的理解中级财务会计的内容。 

(三)中级财务会计课程的教学课时。在安排中级财务会计课程的教学课时,应考虑到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内容和学生对本课程内容的理解能力。在不安排课内实验的情况下,如果以中级会计师《中级会计实务》作为教学内容,可安排120个课时左右,分上、下两学期讲授,以使学生更好的理解课程内容。 

(四)中级财务会计课程实验。一般来说,是否在中级财务会计课程中安排课内实验,应根据会计学专业整个实验课程体系来确定,而中级财务会计课内实验的内容,则是建立在会计学原理对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账务处理程序已经熟悉的基础上,主要是对各经济事项的账务处理。根据笔者的教学经验,建议在中级财务会计课程中不安排课内实验,而是可以在中级财务会计课程讲授完后的下一个学期,安排成本会计学课程教学,在成本会计学讲授的学期末安排会计综合实验,这样就可以使中级财务会计的实验和成本会计学的课验结合起来,以避免实验课程内容的重复性。 

(五)中级财务会计课程的教学方式。中级财务会计教学内容多,且讲解例题一般来说会涉及到二到三年的经济业务,因此,用传统的板书来讲授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有诸多不便,建议使用多媒体教学方式来讲授中级财务会计,以方便给学生讲解经济业务之间的逻辑关系。同时,中级财务会计课程内容繁杂,难以理解,因此,建议在讲授理论知识和例题的同时,应安排学生进行适当的课内容训练,并安排一定的课后作业,以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所学的专业知识。 

结论:中级财务会计课程在独立学院会计学专业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学习好中级财务会计课程,对会计学专业学生毕业后从事会计工作和职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应不断从中级财务会计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加以改进,以提高独立学院中级财务会计课程的教学效果,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中级财务会计课程的理论知识,为学生今后的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篇10

关键词:

独立学院;中级财务会计;教学改革

由于会计学专业学生毕业后进行会计处理的业务大多与中级财务会计课程的教学内容有关,因此,中级财务会计课程对于会计学专业学生职业的发展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旨在研究独立学院会计学专业专业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现状的基础上,提出独立学院会计学专业中级财务会计课程的教学改革措施。

一、独立学院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的现状

根据对全国36所独立学院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的调查研究,从中可以看出,中级财务会计课程作为会计学专业一门核心课程,均受到了学院或所在系的高度重视,一般都会选派本专业的优秀教师担任本课程的主讲教师,并从课程时间和教学设施等多方面给予保证,希望以此来提高学生对会计学专业知识的掌握。但由于对中级财务会计课程在教学内容、课时安排和课内实验等存在着诸多不同,因此,中级财务会计课程的教学与其他会计学专业的课程不同,在各独立学院之间存在着较大差异,特别是在对中级财务会计与高级财务会计教学的内容划分上,各独立学院之间则各种不同划分。

二、独立学院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内容存在很大的差异。财务会计作为企业会计的一个分支,主要是通过对企业已经完成的资金运动全面系统的核算与监督,以为外部与企业有经济利害关系的投资人、债权人和政府有关部门提供企业的财务状况与盈利能力等经济信息为主要目标而进行的经济管理活动。财务会计本身并没有初级、中级和高级之分,只是出于教学的安排,将财务会计分成初级、中级和高级来进行教学,而对财务会计分成初级、中级和高级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因此,这就导致各独立学院对中级财务会计的教学内容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一般情况下,各独立学院都将会计学原理作为初级财务会计的教学内容,但对于中级财务会计和高级财务会计教学内容的划分,除了将六大会计要素统一作为中级财务会计的教学内容没有差异外,其他教学内容是作为中级财务会计的教学内容还是作为高级财务会计的教学内容差异很大。

(二)课程教学安排顺序差异很大。从各独立学院对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安排顺序来看,中级财务会计课程的教学均安排在会计学原理之后,但有的独立学院是在会计学原理上完之后就开中级财务会计课程的教学,有的独立学院则是在会计学原理之后将税法课程教学完后开始中级财务会计课程的教学。

(三)课程教学课时区别很大。由于各独立学院对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内容的差异很大,导致中级财务会计课程的课时安排上区别也很大。有的独立学院中级财务会计课程的课时只有64个课时,而有的独立学院的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课时达到128个,有的独立学院是在一个学期讲授完中级财务会计,而有的独立学院则是分两个学期讲授中级财务会计。

(四)课程实验教学内容差异很大。从各独立学院中级财务会计教学大纲的内容来看,有的独立学院在讲授完中级财务会计的全部内容后,会进行课内实验,以强化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而有的独立学院则只是中级财务会计教学中讲授理论知识,没有安排课内实验。

三、改进独立学院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的建议

(一)中级财务会计课程的教学内容。对于中级财务会计课程的教学内容,应结合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的目标,并考虑到会计学专业学生毕业后职业规划来确定。根据教育部、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2015年10月21日的《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独立学院今后将定位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普通高校,独立学院培养的会计学毕业生为应用型人才,主要是到企业事业单位从事会计业务和会计信息处理的人才,独立学院会计学专业的学生毕业后主要是到中小企业从事会计工作。基于此,同时考虑到独立学院会计学专业学生的职业发展规定,建议以现行中级会计师考试的《中级会计实务》内容为基础,来确定独立学院会计学专业中级财务会计课程的教学内容,。这样既可满足学生毕业对会计专业知识的需求,也可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职业发展规划相结合。

(二)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顺序安排。中级财务会计课程的教学内容是以会计学原理的内容为基础的,但同时与税法的内容有着密切的关系,在进行会计处理时往往涉及到很多有关增值税、消费税和所得税的内容。因此,建议中级财务会计课程的教学可以紧安排在会计学原理之后,同时安排税法的课程与中级财务会计课程交叉进行,以及时为学生补充在中级财务会计课程学习中所需的税法知识,以便更好的理解中级财务会计的内容。

(三)中级财务会计课程的教学课时。在安排中级财务会计课程的教学课时,应考虑到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内容和学生对本课程内容的理解能力。在不安排课内实验的情况下,如果以中级会计师《中级会计实务》作为教学内容,可安排120个课时左右,分上、下两学期讲授,以使学生更好的理解课程内容。

(四)中级财务会计课程实验。一般来说,是否在中级财务会计课程中安排课内实验,应根据会计学专业整个实验课程体系来确定,而中级财务会计课内实验的内容,则是建立在会计学原理对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账务处理程序已经熟悉的基础上,主要是对各经济事项的账务处理。根据笔者的教学经验,建议在中级财务会计课程中不安排课内实验,而是可以在中级财务会计课程讲授完后的下一个学期,安排成本会计学课程教学,在成本会计学讲授的学期末安排会计综合实验,这样就可以使中级财务会计的实验和成本会计学的课验结合起来,以避免实验课程内容的重复性。

(五)中级财务会计课程的教学方式。中级财务会计教学内容多,且讲解例题一般来说会涉及到二到三年的经济业务,因此,用传统的板书来讲授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有诸多不便,建议使用多媒体教学方式来讲授中级财务会计,以方便给学生讲解经济业务之间的逻辑关系。同时,中级财务会计课程内容繁杂,难以理解,因此,建议在讲授理论知识和例题的同时,应安排学生进行适当的课内容训练,并安排一定的课后作业,以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所学的专业知识。

四、结论

中级财务会计课程在独立学院会计学专业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学习好中级财务会计课程,对会计学专业学生毕业后从事会计工作和职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应不断从中级财务会计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加以改进,以提高独立学院中级财务会计课程的教学效果,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中级财务会计课程的理论知识,为学生今后的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篇11

本文通过探究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关系、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相互融合可行性进行探究,从而得出在社会实践中,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日常会计工作的高效融合与运用给予行之有效的方法策略。

一、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融合背景概述

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是当今社会会计体系中最为主要的组成部分,更是会计信息、内容应用与生成的主要会计系统。此外,由于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存在内容上的区别,因此二者在会计系统中又是相对独立的。因为,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同属会计系统,且服务对象都为社会上的企业或个人,所以二者又存在着一定互通性,且都属于会计管理中至关重要的部分。可见,二者存在相对独立又相通的联系,使得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并为企业会计管理更好的发展提供了基础条件。

二、探究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融合性关系

首先,针对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之间的区别进行探究。当代企业中的管理会计是从传统会计管理基础上适应社会的不断发展完善而来。虽然,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存在一定的共同性,但是二者仍有着明显区别。

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主要区别表现有三:一是服务对象存在区别。财务会计的服务对象大多为企业内部以及企业外部所涵盖的财务信息服务对象,而管理会计主要针对企业内部会计管理这一个部分,并不对企业外部衍生会计相关对象进行管理约束;二是针对管理而言,管理会计又是高于财务会计。管理会计的核算对象是企业内部全部涉及核算对象,并对企业经营管理情况可以直观反映,而财务会计则主要是对企业生产活动内以及企业外部涉及到生产活动的全部对象进行核算,讲求核算的整体性,并不针对经营企业内部。此外,由于财务会计的核算过程是既定程序,即对核算对象进行编制记账凭证、登记账簿以及原始凭证审核的会计审核程序,并无法根据企业领导者以及企业需求做任何调整,而管理会计对相关企业管理方面的会计管理内容制定时,不仅可以運用多种计算形式、多种计算单位以及多种分析策略对企业概率分析、边际分析以及盈亏分析等作出相应调整,更可为企业管理相关部门提供多种形式会计管理相关资料,从而满足企业利用管理会计实现管理的需求;三是,管理会计实用性以及指导性相较于财务会计均有优势。由于财务会计对企业内部财会内容以及相关问题处理均有据可依,具有较强严谨性,而管理会计可通过管理者意愿进行相应调整,在问题处理上存在一定弹性,可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由此可见,财务会计是针对企业已发生的会计结果进行分析、整理,而管理会计则可根据当前管理情况,对未来企业会计进行预判并作出调整,从而更适用于企业的经营管理。因此,财务会计的灵活性与适应性较管理会计较差,而财务会计的科学性、客观性比管理会计较强。

其次,对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联系进行探究。第一,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都是当今社会会计管理中重要组成部分,且并不是从属关系和主次关系;第二,二者存在相互促进的联系。由于财务会计具有严谨性以及科学性,促使企业财务管理资料,对管理会计相关管理内容的调整以及规划具有一定指导作用,且极具参考价值;第三,财务管理与管理会计均在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管理质量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1]。当前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所服务的对象以及会计管理的内容,均已不仅针对物质管理内容,更涉及资金往来流程、物质流通、信息流动以及信息传播的会计管理相关内容,达到反映各个利益对象经济关系产权流的最终目的。

三、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融合行之有效的管理策略

第一,应保持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共同立足于企业会计管理目标的一致性上,并以服务企业会计目标为共同主体;第二,对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中成本计算以及成本因素考虑上的相通点进行融合。为了使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融合更加行之有效,就财务会计生产成本核算范围内的辅助生产成本与制造费用成本分摊来讲是可以融合运行的,而对于决策以及其他形式的成本运算,应充分考虑成本因素,并运用作业成本计算方式[2]。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会计管理的不断进步,使我国企业会计管理应更加高效且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应将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相通部分进行有机融合,从而为企业获取更高经济效益、管理形式更符合时代需求提供优秀会计基础。

作者:温昊(作者单位:黑龙江财经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