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7-14 09:44:04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篇1

《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中提出了坚持政府指导和社会共同参与相结合努力建设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人际关系和谐的新型现代化社区,在城市化进程中,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民主政治体制和其他体制的变革势必对城市社区的生活带来影响:经济交往方式的改变使城市居民内在联系增强,城市居民间的交往机会也增多,交往需求增强,这就要求城市社区必须加强建设,以适应这一变化,社区办社会的方式使社区承担的社会职能越来越多,社区居民对社区的依赖性在增强。无论是城市社区优美环境的创造、完善服务的实现,还是和谐的人际关系都需要道德的维系,都需要加强城市社区道德建设。

1.2解决转型时期我国城市出现的伦理问题的需要

我国正从传统文明走向现代文明,经历着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在这个转变过程中,人们的道德观念出现了新的变化,并出现了一些伦理问题。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①个人本位问题,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个体的自主地位增强,为追求自身的利益,自私自利、损人利己的现象较为普遍。②人际关系功科化,作为市场经济建设的阵地,经济领域内通行的等价交换原则被扩展到社会生活,导致城市居民间人际关系的功利化,人际关系功利化会引发诸多道德问题,如奉献精神,互帮互助的精神的弱化乃至消失,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淡漠等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有赖于城市社区道德的建设。加强社区道德建设有助于人们处理好道德与经济的关系,处理好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激起人们从事社区文明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社区居民群众的精神境界和文化修养,从而推动社区发展。

总之,城市社区道德建设是促进社区整合,社区团结的重要手段,是城市社区建设向前发展的基本前提,是增强城市社区建设凝聚力和吸引力的基础,是城市社区文明建设的关键。

2运用传统文化加强我国城市社区道德建设的可能性

我国城市社区的特征使运用传统文化加强城市社区道德建设成为可能。

(1)城市社区的地域性为运用传统文化加强城市社区的道德建设提供了可能,“城市社区就是由一定地域范围内的城市居民连同他们的社会活动、社会关系、组织制度、社会文化和社会心理等方面构成的社会共同体。”城市社区作为城市社区居民生活的场所,社区办社会的方式使居民对社区的依赖性增强,城市社区居民基于相近地域间的天然联系为加强城市社区道德建设提供了可能性。

(2)我国城市社区发展的自发方式使运用传统文化加强城市社区道德建设成为可能。城市社区发展的自发方式主要是指“基于自身商品经济的文化传统、地理区位和自然资源条件,在外部经济与社会发展方式的影响下,经过自身经济与社会结构的不断分化和整合,逐渐地依靠自身发展的惯性,推动和促进城市化和工业化社会过程的方式。”自发方式是我国大部分的城市社区的发展方式。以自发方式发展的社区基于自身的文化传统、地理区位和自然资源逐步形成的,我国城市社区在其形成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社区文化,但是中国传统文化是我国城市社区道德建设汲取营养的土壤。

3运用传统文化加强我国城市社区道德建设的建议

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要全面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努力探索发掘和研究民族文化的丰富内涵为社区建设服务,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运用传统文化加强社区道德建设就是要结合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基本特征及价值取向加强城市社区道德建设。

3.1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对于加强城市道德建设的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是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华民族性格的塑造,对中国人的道德境界、理想人格的培养,对中国家庭、社会的稳定以及中华民族的延续、发展都发挥过重要的作用。文化精神是被本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的、在民族文化中占主导地位的、贯穿于民族发展过程中的基本思想、基本观念。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在《中国文化概论》一书中被归纳为“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人本主义精神”,“天人合一精神”以及“礼治精神”。

3.1.1“刚健有为”的精神对于城市社区道德建设的意义

《易经·乾卦象传》上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精神一直是中华民族奋发向上、蓬勃发展的动力。这种精神在全民族的历史创造活动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中华民族之所以拥有五千年的文明史,之所以有改革开放以来的高速发展,与这一精神是分不开的。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对于个人人生价值的实现也有着积极的意义,社区是社会的基因,我们建设社区的目的之一,也就是创造良好的环境,激发人们的创造力,在城市社区道德建设中激发了这种精神,弘扬发挥这种精神,才能建设一个富于创造性的社区。

3.1.2“以人为本”的精神对于加强城市社区道德建设的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的“以人为本”包括“以民为本”“重人伦远鬼神”“肯定个体的心性向善”这三个方面。以民为贵的的重民思想是中国传统人本主义的重要体现,“重人伦远鬼神”则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重现世、重生活、重人伦的基本生命态度,“肯定个体的心性向善”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体表现为注重人的修养,从个人与家庭、宗族、国家的关系上来肯定个体心性的完善。

城市社区道德建设中,这些基本精神是建设良好环境与和睦的人际关系的思想基础,缺少了我们传统中的这些基本精神,中国人就不能称其为中国人,民族文化的这些精髓已为我们打上了深刻的烙印。

3.2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对于加强城市社区道德建设的意义

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可以归结为“重伦理,倡导道德至上”、“重和谐与融合”、“重实际、追求稳定”、“重理性与人文教养”。

3.2.1重伦理、崇道德的特征有助于加强城市社区道德建设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伦理型文化,也被称作崇德型文化,孟子曰:“天下之国在本,国之本在家。”(《孟子,离娄上》)这句话概括出我国传统社会的实质——家国同构。家族是中国人生活的重要场所,也是封建统治者建立统治秩序的基础。在家国同构这种宗法观念的影响下,重视家庭成员之间的人伦关系成为个体最重要的任务。“崇德”也就是中国传统要求人要以德行修养为安身立命之本,重视道德自觉和人格完美,强调道德在社会、人生中的地位和作用,这种以道德为本位的文化重视个人对家庭的职责和对社会的义务,它有利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有利于家庭的稳定,有利于社会的和谐。

3.2.2重人文教养的特征有助于加强城市社区道德建设

在中国历史上,维系社会伦理道德,调节个人心里平衡的力量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所强调的个体的自我反省、自我约束和自我完善,个体的自我反省、自我约束和自我完善又是来源于以礼乐精神为核心的人文教养,通过道德教育、礼乐熏陶,从而培养出人格理想和人生境界。

3.3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对于加强社区道德建设的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表现为中国传统文化系统中的价值系统,主要体现为价值判断,它对传统文化的发展具有指导作用。”传统中国文化的价值取向可以概括为“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积极进取”的价值取向,“以伦理道德为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的纽带”、“以物质与精神关系中的重义轻利”,“尚古倾向和平均主义”。

3.3.1“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积极进取的价值取向”有助于加强社区道德建设

直接提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是《札记·大学》:“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齐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八目影响了中国一批又一批的知识分子。它表现出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对人生的积极进取精神。这种价值取向强调个体的自我约束、自我激励和自我塑造,有利于塑造和谐完美的精神个性,有利于形成正确的自我认知,有利于维持人际间的和谐关系,有利于形成社会发展的整体合力。

3.3.2“以伦理道德为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的纽带”对于加强社区道德建设的意义

中国传统道德是建立在血缘与宗法关系基础上的,这就使家庭伦理道德成为中国传统社会道德的重要内容。这主要表现在对“孝”的推崇,家族中心的价值取向的最大特点是对“孝”的张扬,对“孝”的及其家族中心的观念强调,它赞成中华民族尊老敬老、讲求孝道的社会风尚,重视家庭成员之间的和谐,有利于家庭和社会的稳定。

4结语

中国传统文化是在历史中形成的,它具有一定的时代性,为此,在当前的城市社区道德建设中,就要在继承社区传统文化特色的基础上,弘扬和培育新的城市精神。创新和提升社区文化。“所谓城市精神是城市形象和市民价值观、思想道德水平、文明程度的集中体现,”城市精神是城市文化的核心。弘扬和培育城市精神就应加强家庭伦理道德建设和人际道德建设,家庭伦理道德建设直接影响到家庭生活的质量和社区的精神文明建设。加强家庭伦理道德建设就是要加强对社区居民的家庭美德教育,发扬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维护家庭稳定。加强社区人际道德建设就是要结合社区居民实际开展社会公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增强社区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创新和提升社区文化可以以群众性社区文化活动为依托大力发展特色文化,积极开展群众性的文化活动营造社区文化氛围。

篇2

1.引言

2008年的流行元素是什么?想必大多数人都会联想到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不可否认,2008年奥运会所促就的传统文化发扬对中国而言是一个难得的契机,但如何发扬,或者说如何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恰到好处地运用于产品或商业用途中,这对于每一个设计者而言都是值得深思的。很显然,传统文化不可全部照搬于世,因为传统的东西对现代人的眼光而言大多会显得陈旧与呆板。那么如何才能被时代所接受?简单地讲便是给它赋予现代的气息,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2.中国传统文化元素

在古代中国,我们的的祖先认为宇宙万物由金、木、水、火、土组成,称为“五行说”。当然,对现代而言这些早已不具有科学性,但这其中却最早提及了元素的说法。

中国传统文化贯穿于理想与现实当中,其长期发展的思想基础,可以叫做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而其包含的各种元素,便是代代相传的艺术文化。

从文化的基本精神而言,艺术文化是文化发展过程中的精微的内在动力,是指导民族文化不断前进的基本思想。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就是中华民族在精神形态上的基本特点。因此,刚健有为、崇德利用、天人协调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之所在。中国的民族精神基本凝结于《周易大传》的两句名言之中,这就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和“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中庸”观念虽然在过去广泛流传,但是实际上不能起推动文化发展的作用。所以,不能把“中庸”看做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还表现为以德育代替宗教的优良传统。当然还有的学者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之根本精神为融和与自由。

从具化出来的各种艺术形式这其中囊括了中国书法、篆刻印章、中国结、京戏脸谱、皮影、武术、文房四宝、乐器(笛子、二胡、鼓、古琴、琵琶等)、龙凤纹样(饕餮纹、如意纹、雷纹、回纹、巴纹)、对联、八卦等多种多样的传统文化元素,它们为进一步体现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而流传至今。作为一名工业设计专业的学生,尤其是一名中国人,更有必要将这些艺术形式融入于设计当中,向世界展现具有中国特色的设计理念,展现中国特有的传统文化精神,而不是将它作为包袱成为影响发展的阻力。

3.融合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产品创新设计

如何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融入产品创新设计之中,以体现具有中国特色的设计理念,这更多地还需要一定的产品造型设计基础。

3.1工业设计造型基础

工业设计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造型,而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学者、专家认为应该把基础造型与相关理论在工业设计领域中进行整合,并列为“形态学”。作为艺术与技术的结合,无论外观还是完全意义的产品设计或其他相关设计,都必须解决包括形态、色彩、材料、空间等要素在内的基本造型问题。从这个角度来看,形态学是一切造型设计的基础,贯穿于造型活动的始终。

“形”通常指事物外在的形状,“态”则是物体蕴含的神态。因此,形态就是物体“外形”与“神态”的结合。在我国古代便有“内心之动,形状于外”,“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等论述,指出了形与神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形离不开神的补充,神离不开神的阐述,无形而神则无,无神而形则晦,形与神之间不可分割。只有将形与神二者结合在一起,才能构成对形态完整而科学的认识。可见,要使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创新设计之中,除了要有美的外形外,还需具备与之相匹配的“精神势态”――犹如历代中国书法家在创作时所追求的境界。

产品的形态是产品表达信息的载体,工业设计师通常利用特有的造型语言(比如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特有元素)进行产品的形态设计,借助产品的特有形态可以向外界传达设计师的思想与理念。消费者在选购产品时,也往往通过产品形态所表达出的某种信息来判断和衡量与其内心所希望的是否一致,并最终做出是否购买的决策。

产品的形态是工业设计的最终结果,在融入传统文化元素的过程中应增强对立体形态的表达能力和创造能力,了解形态发展的必然性与永恒性,更加充分地认识和理解形态,有目的地将“神态”赋予“形式”之中。

3.2融合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产品创新设计

3.2.1设计理论

我国是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大国,各民族不同种类的精湛的艺术作品蜚声世界,前辈们为我们遗留下了丰富的艺术财富,为我们学习设计提供了宝贵的素材,而且为我们的设计确定了正确的观念,这是传统艺术文化带给我们的巨大帮助。但是,在社会高度发展的今天,传统文化也有自身所无法克服的缺陷,比如传统图案在面对造型形态的空间处理、造型材料的运用、制作工艺的选择等方面没有理论解释,加上传统工艺美术多以艺人的手工操作作为主要的生产形式,这就决定了传统图案作为造型设计基础有着一定的弊端。而在克服这一困难的过程中,中国的联想公司就向世界展示了一项不菲的成果――这就是2008年奥运火炬的诞生。卷轴的造型外加祥云的纹案不仅使火炬具备了古朴典雅的中国传统文化特征,更向世界展现了中国设计团队的特色设计理念或者观念,将中国特有的传统文化元素巧妙地融入了形态之中。

中国人与西方人相比,一个明显差别便在于中国人重在用“谋”。中国文化多表现为直观的、类比的形象思维方式,总是用一种简约的、模糊的大、而笼统的寥寥数语将自然与社会一揽而括。其对创新理念的融合就犹如一把双刃剑,既有可能抑制传统文化元素的融合、影响人们的创造力,又有可能在关键之处起到画龙点睛之妙用,这其中的蕴意则需具体而言了。

以中国京剧脸谱艺术为例,众所周知,中国京剧脸谱艺术是广大戏曲爱好者非常喜爱的艺术门类,在国内外流行的范围相当广泛,已经被大家公认为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标识。

脸谱是中国戏曲演员脸上的绘画,用于舞台演出时的化妆造型艺术。脸谱的主要特点有以下三点:一、美与丑的矛盾统一;二、与角色的性格关系密切;三、其图案是程式化的。

脸谱对于不同的行当,情况不一。“生”、“旦”面部化妆简单,略施脂粉,叫“俊扮”、“素面”、“洁面”。而“净行”与“丑行”面部绘画比较复杂,特别是净,都是重施油彩的,图案复杂,因此称“花脸”。戏曲中的脸谱,主要指净的面部绘画。

根据描绘着色方式,脸谱可分为揉、勾、抹、破四种基本类型。

揉脸:凝重威武,整色为主,加重五官纹理加以实现,是十分古老的脸谱形式。

勾脸:色彩绚丽,图案丰富,复杂美丽,五彩缤纷,有的还贴金敷银,华丽无比。

抹脸:浅色为多,以为涂粉于面,不以真面目示人,突出奸诈坏人之性。

破脸:不对称脸,左右不一,形容面貌丑陋或意比反面角色。

根据脸谱的图案排列,又把脸谱分为以下四种:

整脸:最原始的脸谱形式,利用双眉把脸分为额和面两个部分的脸谱。

三块瓦脸:在整脸的基础上再利用口鼻把面部分为左右的脸谱。

花三块瓦脸:把三块瓦脸的分界边缘艺术化,加上各式图案的脸谱。

碎脸:三块瓦脸的变种,其分界边缘花形极大,破坏了原有的轮廓。

3.2.2设计实践

以下以本人的设计实践为例,具体阐述将中国脸谱艺术融入产品设计的过程。

在一套系列文具造型设计中,本人将中国京剧脸谱艺术与奥运文化融入了产品创新设计过程,其主题为“创意奥运――粹”。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粹”并非一个单纯的粹字。为了体现奥运与传统文化的创意主题,特将“粹”字中“卒”部上方的一点改为了奥运标志中的“京”的标志,这样既赋传统于奥运之中,又使奥运的主题在传统文化元素中得以体现。

再次,根据系统的分析以及对人机工程学及材料工艺的考虑,我将京剧中的“生、旦、净、末、丑”五行依次赋予了“中性笔、圆珠笔、白板笔、油性笔、活动铅笔”五种不同种类的文具造型之中,使每支笔的形态融入京剧脸谱这一传统文化元素。在京剧中,每一行都有一个或几个具有代表性的角色,将代表性角色中的脸谱甚至动作、衣装等特色元素再进一步概括、抽象,最终便得到了符合每一行的特色造型。当然,我们不能将五支笔的造型改得面目全非,“笔”这一文具的特性以及原造型中的优点还是要保留的。具体如下:

中性笔――武生,设计来源于《林冲夜奔》中的林冲;形态抽象,由武生跳跃动作概括而出,设计将笔杆稍微弯曲,杆底为皂鞋抽象。

圆珠笔――青衣正旦,设计来源与《贵妃醉酒》中的杨玉环;整体拟人状,附以古代头饰点缀,但以通过抽象的艺术形态作为表达的依据。

白板笔――净脸,设计来源于《铡美案》中的包拯;以包公脸谱的大面积黑调为构成单元,体现白板笔的结构形态;在笔帽的结构设计中充分体现包公脸谱的形态。

油性笔――末脸,设计来源于《战宛城》中的典韦;重点由人物服饰抽象而来,笔身条纹着意表现典韦手持短戟时的武姿。

活动铅笔――丑脸,设计来源于智取皇纲中的程咬金;丑的定义在于诙谐,而不仅仅在于跑龙套的小角色,他对故事的发展也起着关键的作用,所以,为了体现其身份与地位在故事中的作用,故以不对称的造型来特意刻画丑的角色,这也是我们在设计笔的造型中所要体现的。

本系列文具以灰白色为基本色调,配合深黑色构成文具的主体色。奥运的五环标志:上面是蓝、黑、红环,下面是黄、绿环,整体造型为一个底部小的梯形。五环的蓝、黄、黑、绿、红分别代表欧洲、亚洲、非洲、澳洲和美洲,标志着五大洲和全世界的运动员在奥运会上相聚一堂。因设计文具的主题为创意奥运,而且2008年奥运会在北京召开,故考虑将文具的五种笔的色彩搭配以奥运的五环色,以表达各个民族对和平的期望,并在此基础引入了中国的传统文化要素。

京剧人物用色有红、紫、黑、白、蓝、绿、黄、老红、金等,这些色彩都是从人物自然肤色的夸张描写,发展为性格象征的寓意用色,故本系列文具配色不仅考虑奥运五环的色彩应用,还考虑传统戏曲色彩组合,并能够结合戏曲特定人物形象做文具色彩分区上的区别,为文具种类的易识别性提供区分标准。

设计结果如下图的整体效果图所示。

4.结束语

以上对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产品创新设计中的应用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和探索,如何在设计中发扬中国传统文化,还需要我们这一代人甚至几代人去不断地探索,如何确立具有中国特色而又不落后于时代的设计理念,对我们而言将会是一个机会,同时也是一个考验。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的:“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参考文献:

[1]汤用彤,张岱年.中国文化与中国哲学论集.北京:东方出版社.

[2]许思园.中国文化研究集刊.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3]张立文.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篇3

中图分类号:B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7)06-0066-02

处于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在经济、政治等层面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文化问题也日益突出,作为中国人生存模式的传统文化也将面临转型的考验。人们在谈及文化和现代化问题时,常常过于关注文化的器物和制度层面,而忽视了文化精神问题,这样就会使研究停留于文化的表面,无法对文化转型问题做出深入而透彻的探讨。文化精神是文化体系中最核心的层面,尤其在中国文化现代化进程中,对现代文化精神的挖掘和梳理就显得尤为重要,它是中国文化现代化转型的理论基础和必要前提。

一、中国传统文化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长久以来成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即使在中国寻求现代化道路的今天,它依旧作为一种精神体系,制约着今日中国人的行为模式和思维方式,因此,其重要性不容我们忽视,我们在此大体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征进行简要分析。

首先,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本质体现在人对自然的依附性上,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典型的农业文化,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的统一形成了其生产方式的广阔基础,建立在这种基础上的则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土地作为农民赖以生存的自然基础而存在,由此,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与自然”的关系以一种原始的方式最初建立起来。由于古代人对生存环境的依赖性,中国传统文化中尤其强调“天人合一”的观念,并将它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得以确立的理论基础。天人之际,合二为一,古代文化大都肯定了这种“人与自然相统一”的观点,然而这种统一性是以“人是自然的产物,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为前提,人的“自然性”地位的形成在于人对自然环境的依赖,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人对自然的敬畏心理。总之,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中的“人对自然的依附性”本质成为其他一切文化特征形成的基础。其次,中国传统文化精神表现出一种群体本位的价值取向,中国传统文化中鲜有“个人”的概念,这是因为中国传统的道德价值观比较重视群体价值,高扬群体的利益,而忽视或轻视了作为个人的价值和个体的实践作用。同时,受到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限制,以及中国传统社会的文化成就在古代世界各国中占据领先地位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的群体本位的价值观具有一定的地域性限制。最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还表现出一种道德理性的泛化,中国传统文化以它的“道德理性”来规范人们的生活,制约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长期以来作为中国社会主流文化的儒家思想,就是推行这种道德理性的主要力量。总的看来,整个中国传统社会,经济、政治、法律等各个领域都渗透着强烈的道德意识,伦理原则在整个文化体系中占据了支配地位。

二、中国现代文化精神的基本取向

(一)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中西文化自古以来存在着许多差异,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就是基本表现之一。中国文化比较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但这种和谐是建立在“人对自然的依附性”基础之上,而西方文化则强调征服自然、战胜自然。但是,随着西方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人与自然的不协调随之渐渐凸显出来:环境危机、能源危机、气候恶化等残酷的现实迫使人类重新对人与自然的关系做出深刻反思,以求重新找回人与自然的和谐。

在对待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时,中国传统文化表现出自身的优势,因为其内在具有“天人合一”的理论传统。然而,中国传统意义上的“人与自然相统一”的观念与现代文化所倡导的“人与自然的协调”的内涵是有所不同的。因此,中国传统文化在向现代化迈进的过程中,不仅要发挥自己的优势,同时也应该认识自身的不足。现代文化精神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是建立在人与自然共同发展的基础上,所以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中国传统文化应当关注的重要因素。在充分认识自身的“有限性”的同时,也应看到自身所蕴含的强大力量,并且要顺应科技理性的精神,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积极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发展物质生产,以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并在此过程中,时刻保持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态势,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不再把自然作为一种对象化的存在,最终实现人与自然“共存共生”的和谐景象。中国现代文化精神的这一取向呼应着人类未来发展的人文精神,“人与自然相协调”的原则将作为文化历史前行的首要前提被确立起来。

(二)个体与人类相统一

随着文化现代化进程在全世界范围内的推进,人们越来越感到,人的个体意识的觉醒,个性解放以及人的全面发展对于文化现代化的实现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自从人类社会产生后,个体与群体的矛盾就一直存在于各种社会形态中,在中西文化比较中,这对矛盾的概念也成为两种文化差异的基本表现之一。个人主义作为西方文化精神的基本构成要素,成为自由、解放、独立的代名~,广泛地渗透于西方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个体意识一直是被压制的一个环节,以家庭宗法制度为基础的儒家“礼教秩序”使“个体”完全消融于“君臣、父子、夫妻”的伦理关系当中,人的个性一直得不到解放。与此同时,中国传统文化的群体意识也逐渐成为文化现代化发展的桎梏。

在文化现代化不断推进的今天,“个体和群体的矛盾如何在现代性的文化精神中得到解决”的问题成为众多学者关注的焦点。无可否认,自由、独立的个体是现代文化精神的主体性元素,然而,个体与群体并不是对立而存在的,个体作为现代人类实践活动的主体,标榜自由、独立和创造性,却不能成为孤立的存在,毕竟人具有类本质特性,而它与社会群体的联系也是必然存在的。现代文化精神倡导个体作为主体而存在,不仅要实现其自由和全面的发展,同时也要充分发挥个体的社会性特征,建立起“自由人的联合体”,并在其中达到个体与类的和谐统一。对此,马克思也特别强调,应当避免重新把群体当作个体的对立面,或者是个体的简单相加,正像社会本身生产作为人的人一样,人也生产社会。总的看来,作为中国现代文化精神重要特征的个体意识将走出传统文化群体价值本位的束缚,迎来人类文化精神的曙光,走向群体和个体的新结合。

(三)人本精神

文艺复兴肯定了人的价值和创造力,提出人要获得解放应当实现个性的自由。这些人本主义者明确提出要以人为中心,人是世界的主人,承认人的价值和尊严,呼吁平等和自由等观点。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这种人本主义在西方演变成个人主义,把个体作为核心的存在,强调个人的自由和创造性,反对束缚和压迫。而在中国,这种人本精神与传统的“权威伦理”形成鲜明对比,传统伦理在各种关系上都特别强调服从,并且经由礼教使这些服从合理化。儒家伦理思想也强调人本主义,但传统的礼教价值体系使得真正的“以人为本”无法实现。要是人本精神在现代文化精神中体现出来,就必须坚持自由、自主、独立的价值观念,家庭依然存在,但不再是“家长式”的家庭传统,而应该演变成以个人本位为基础的民主家庭。唯有这样一种人本主义的观念,才能够真正成为建立自由、民主国家的思想基石。

三、中国现代文化精神的培育

(一)培养理性主义文化精神

现代文化提倡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这种统一必须建立在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相统一的基础上,只有科学技术理性得到充分重视,科学技术得到相应程度发展,并且时刻坚持“以人为本”的立场,才能在真正意义上实现“人与自然的统一”。

中国传统文化秉承“天人合一”的观念,坚持人与自然的统一而片面地忽略了“人与自然的对立”,具有鲜明的人文主义倾向,而缺乏探索自然和追求真理的科学主义传统;同时,中国传统文化的伦理倾向也抑制了科学理性的发展,因此,在文化现代化进程中,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是一个重要的走向,而中国文化欲达到这两者的融合就必须积极发扬技术理性的精神。在当今中国,大力发展科学技术是中国文化现代化的先驱和关键,中国文化要培养一种理性主义的文化精神,充分发挥人的能动作用,追求知识和真理,发展科技,勇于创新,同时,又不应仅仅把经济增长和技术进步作为其重心,而要在关注科学进步的同时,充分肯定人的价值与尊严,不应使人S为异化的产物,而要在生产生活中,充分彰显人的个性和创造性,把人的自由、个性的解放作为主旨。

(二)坚持科学的发展模式

中国现代文化精神呼吁人与自然的统一和人自身的全面发展,因此,中国传统文化在向现代化转型过程中,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这不仅指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还包括人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以及人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要坚持一种科学的发展模式,而这一切都是以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为基本前提。

中国文化中的个体应积极摆脱传统观念中的“群体意识”和“道德理性”束缚,并使自身从自然中脱离出来,寻找到人作为个体的主体性地位。人作为自由的个体,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不断反观自身,坚持“以人为本”的同时,把人类和自然看作是一个整体,在人类不断寻求自身发展的过程中,时刻保持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以谋求人与自然的全面发展。

同时,人的个体性的自由、自觉的发挥,也成为协调发展的基础。我们讲的“个人”不是孤立的个体,而是现实的、具体的、社会中的个人,真正的人的发展不是指“某一个人”的发展,而是“全体个人”的发展,这样才能带来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使个体与社会在不断发展中达到和谐统一。

四、结论

现代文化精神与传统的文化精神不同,它应在坚持人与自然、个体与类相统一的基础之上,弘扬理性主义文化精神,即发扬科学技术理性与人本主义精神。在坚持“以人为本”的基础上,达到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以及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向现代化转型,就必须反省自身,充分发挥个体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发扬科学理性精神,重视知识的价值,在此同时,将人自身的发展与自然、社会的发展相协调,达到三者的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1]衣俊卿.文化哲学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2]张岱年.文化与哲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3]周晓阳.现代文化哲学[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4.

篇4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念中蕴含着丰富的优秀传统文化思想,探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念与优秀传统文化的契合之处对于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意义重大而现实,本文将在此方面做出努力。

一、具体含义:儒家思想文化中的大同世界

从具体含义上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将个人、社会、国家与自然等概念及其相互之间的社会关系状态都纳入到了它自身的范畴之内。换言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先是自身的身心和谐,接着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在此基础上是社会各系统、阶层之间的和谐,最终达到人类社会与自然以及国际社会国与国之间的和谐状态。这一具体含义所包含的逻辑思维、思想观点和价值取向正是优秀传统文化中儒家大同思想的鲜明体现。《礼记•大学》云:“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礼记》也云:“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由此可见,中国传统文化一直坚持由小及大、由里到外的人才培养模式与道德修养方式,即首先从自我个人的点滴实践做起,在加强自身德行的基础上逐步惠及家庭邻里,再进一步拓展到社会、国家乃至天下,当人类社会实现了以个人身心和谐为基础的社会、国家、民族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时,就是步入到了儒家思想中的大同世界。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概念的提出正是遵循了儒家思想文化中大同世界建立的基本思路方法,深刻体现了儒家大同思想的思想原则与价值追求。

二、原则特征:古代中国对道德和礼仪的价值追求

整体来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就是现代性与传统性的相结合,现代性主要体现为诸如民主法治、公平公正等特征,传统性则主要表现为诚信友爱、和平正义、稳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特征。而这些基本特征又需要在坚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基本原则的前提下才能加以实现,这些原则既有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等指导性原则,也有改革开放、四项基本原则这些根本性原则。《资治通鉴•周纪》载:“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可以看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体现了古代中国社会以德为本、为先的价值取向,即便是现代性特征也是在充分借鉴以道德礼仪为核心的传统价值观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而其基本原则既是党革命与建设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是优秀传统文化中道德礼仪内涵在新时期党治国理政之中的深刻体现。主席曾指出:“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道德的力量也是无穷的。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蕴育了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品格……今天依然是我们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精神力量。”是故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就更离不开以道德原则为核心根基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支撑,而反过来,正如中国传统价值观所坚持的那样,这又使得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理念深刻体现出对道德和礼仪的一贯追求。

三、践行措施: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实践观

十六大以来,同志针对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出:“要把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切实维护社会稳定,加强调查研究和理论研究,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实现安全发展,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大力建设和谐文化,把提高效率同促进社会公平结合起来,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由此可知,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践行措施正是着眼于中国社会最现实的民生问题以及最迫切的经济、文化等问题,立足当前中国的基本国情,通过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两个方面的发展来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尤其是其对建设和谐文化和坚持公平正义原则的做法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实践观十分契合。荀子云:“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这一说法从根本上体现出古代中国社会以道德为本、着眼生活实际的实践思想,即无论是日常生活中的行为举止还是平日工作学子中的言语思想,都应该在立足实际的基础上,坚持文明礼仪、落实道德原则,从而在不断提高自身德行修养的过程中实现个人、社会与国家的幸福和谐。而党和国家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措施的提出也正是遵循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实践观的基本理念与思路方法。

四、结论与行动: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和谐社会的精神根基所在总而言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念的提出离不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支撑,无论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思想,还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践行措施,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都是重要的理论来源、精神支撑与思想智慧的源泉。从具体含义的角度来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体含义的提出不仅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儒家大同思想的延伸拓展,更是其在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背景下的新应用。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原则特征的形成则是古代中国史传统思想价值体系在当下中国社会的新体现,意味着其以道德礼仪为根本的思想追求与价值观倾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被着重参考借鉴。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念贯彻落实的具体实践措施也深刻蕴含着中国社会传统的“着眼现实、以德行修养为根本”的实践观。由此可见,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念的借鉴参考,也是其得以真正实现的内在精神根基。由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基础作用。党和国家要在坚持以为根本指导的前提下,立足中国现实,大力弘扬和践行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着重借鉴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智慧以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最终,为实现“两个一百年”战略目标以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基础。

参考文献:

[1]线装国学馆编委会编著.四书五经第一卷[M].北京:中国画报出版社,2011年12月第1版,2页

[2]张文治编:国学治要(经部史部)[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4年6月第1版,76页

[3](北宋)司马光编著:资治通鉴(一册),卷第一周纪一[M].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1月1日第2版

[4]: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10月第1版,158页

篇5

二、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中国传统文化为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有效的资源,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表现在:第一,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特别重视德教,重视知行合一,强调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示范作用。孔子曰“: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其身正。”他还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另外,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所倡导的道德修养其实就是建立在每个人内心自省的基础上。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要做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灌输是外部因素,内省是内部因素,外要通过内才能发挥作用。大学生群体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也应该教育他们要通过内心自省,从内心深处认同这种思想道德,没有学生自己的内省,思想政治教育就会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第二,大学生思想道德现状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借助传统文化的力量。当今社会,由于世俗文化、流行文化、网络文化、外来文化的影响,社会不良风气渐渐渗透到高校校园内,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严重考验。传统文化可以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底蕴,唤醒大学生传统文化知识的记忆,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传统文化中有“天人合一”的世界观、“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的人生观、有“精忠报国、舍生取义”的价值观,这些传统思想对大学生的人格培养和价值取向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从传统文化典籍中可以获得广泛的文化知识,有利于大学生成长成才,将来走向社会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事,都会一辈子受益不尽。第三,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缺失。传统文化教育是人类教育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高等教育作为文化传承的社会机制,在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方面应该发挥其作用。但是从整体上看,各类高校尚未形成传统文化教育的完善机制,传统文化在当代高等教育中出现了断层与缺失。大学生虽然在小学阶段和中学阶段已经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一定的了解,但认知层次较浅,所掌握的传统文化的涵盖范围较窄,而到了大学阶段,本应该强化的传统文化的知识补给却缺乏系统性、制度化,这就造成了当代大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内涵认知程度不高、对传统文化的价值认识不足及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观念越发淡薄的现实。因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应融人传统文化。

三、中国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五千多年的中国传统文化给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建设留下了极为丰硕的文化遗产,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产生的影响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具体表现为:积极的影响:(1)它可以陶冶大学生的情操,提高大学生的道德水平。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着眼于理想人格的塑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世界观、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思想意识、积极进取刚健有为的人生价值观,都可以为我们培养健康向上的人生理想提供深刻的启迪。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以天人合一的自然世界观和人本主义的哲学社会观为基础,提倡刚健有为的进取精神,倡导人性的回归,有利于我们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的重大价值,就在于它架构了整个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意识、顽强拼搏的民族精神、宽广博大的民族胸怀,而这种民族主体意识中积极进取的优秀因子,正为今天的社会所需要。(2)它可以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学提供有效的教育方法。高校开设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在接受社会道德规范教育的同时,形成道德的能动性,最终升华自己的品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最典型的儒家思想及道家思想等,都重视知行合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强调在道德修养上的主体自觉,突出道德践行,这种思路本身值得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在方式、方法上借鉴。消极的影响:(1)中国传统文化重情轻法,不利于加强大学生的法制意识。中国传统文化以孔子、孟子等为代表的儒家思想所讲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强调的是德治的重要性,忽视法在国家的作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情社会,深深影响着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这对加强大学生的法制意识将产生不利影响,不利于法治国家的建设。(2)另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片面强调“仁义”,强调和谐的概念,也不利于大学生竞争意识的培养。传统思想中,崇固保守是最大的缺陷,表现在人的思想上就是安于现状,容易满足,不思进取和革新,自我陶醉,也会对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产生不良的影响。所以,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应注意传统思想特质中的不良影响,去粗取精,正面现实与未来。要以史为鉴,开拓创新。

篇6

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血脉,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传统优良。而传统文化对于凝聚和团结各族人民起着重要的基础作用。中华传统文化是以儒家为基本出发点。以其他文化作为补充的多元文化结构,也是古往今来中国大地上,中华民族共同创造的相对于现代而言的一切文化成果,而继承和弘扬祖国传统文化对于构建中华民族的现代精神又具有重要意义。

指出,优秀的传统文化包含丰富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以及道德理念等。既可以启迪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也可以启示治国理政。加强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而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更体现了伟大的民族精神。

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以及对策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文化全球化也不可避免的对传统文化造成冲击。甚至使其面临严峻挑战。不仅如此。伴随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有意识或无意识的,疏忽了精神领域的完善,使得传统文化失去了它在社会中的巨大整合功能。与现代生活之间产生了分离,使原来的伦理价值以及规范体系与现代社会生活显示出越来越多的不适应,造成当今社会不少人价值观的偏离以及道德的缺失:多少人还记得“舍我其谁”的历史使命感?多少人还记得“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的执着精神?多少人记得“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的节俭精神?多少人还记得“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的真心真情?又有多少人还记得“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献身精神?

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就明确提出要弘扬中华文化,建设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将祖国传统文化作为重要的基础性资源,构建中华民族的现代精神。

优秀传统文化有其固有的独特性。既以儒家文化为主的主体性、延续至今的连续性、海纳百川的包容性以及与时俱进的时代性。这就要求我们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扬弃地继承先人传承下来的道德规范”。既要汲取其丰富多彩、博大精深的内涵,又要认真分析、综合思量,将其创造性地转化和发展。

首先,要充分重视对广大青少年以及高校学生传统文化方面的教育。当下,很多年轻人信仰迷茫、道德缺失、价值观扭曲、诚信意识淡薄、传统文化知识素养差、道德精神默然,这就需要加强传统文化教育使他们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认识中华民族优秀历史和思想文化精髓。将其融入到时代价值中,坚定青年人的理想信念,有能力抵御多元文化中不良成分的冲击。要以青年人的“中国梦”为纽带。加强优秀传统文化与院校思想教育的深度融合,进一步践行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高青年人的道德修养;加强例如图书馆、校史馆、档案馆等教育平台的建设工作,发挥好其文化育人的功能;还可以以名人讲堂、讲座、演讲等各种形式,邀请文化名家进入校园,进入课堂,更好的宣传传统文化,培养青年人的民族忧患意识以及爱国主义精神。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其次,就是要注重传统文化的创新转化发展。既要保留其合理内核。又要借鉴和吸取外来文化的优秀成果。使传统文化更好地与多元文化相融合。保持强大的活力,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紧密联系当下倡导的时代精神,为我国当前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持。利用好历史名人故居、博物馆及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名胜古迹等一切社会文化资源,作为古今中外文化传

篇7

一、传统文化的主要精神特质

(一)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总特征、基本精神的最根本点,是儒、道、法、佛等的出发点与归宿。其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协调、人的道德理性与自然理性的一致。儒家侧重于人的精神价值,旨在天人合德,尽其心,知其性,在为仁的实践中实现人生的价值和意义。道家侧重以人合天,要求人们能以更开阔更豁达的心态面对现实人生,超越物欲,“不自见、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因势利导,“循理”、“因资”地举事立功,功成事遂。佛家认为世间万物变化无常,人只有修炼消除欲望才能达真我,天人合一。三者指出了人的精神指向,旨在强调如何做人,无疑,为现代人的生命栖息提供了一个精神家园,为现代职业文化发展提供了方向。

(二)自强不息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人道效法天道,奋发有为,积极进取。这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发展的精神支柱和强大动力。其要求以立德、立功、立言为目标,积极入世,修己修身,自觉地加强自己的道德修养,自觉地学习,靠自己强,“自知者明,自胜者强”。同时,要有否极泰来之慧力。能预见事物两端,逆境中看到光明,能够变通变革;顺境中能居安思危,主动把握规律,乘时、应时,才能达到亨通。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需发自内心的自我约束,自省自修,在实践中坚定不移,张弛有道,才能成功立于天地,有为、有位,实现“内圣外王”。

(三)贵和持中

看重和谐,坚持中道,是深入炎黄子孙骨髓中的精神,也是朴素辩证法在中国人几千年现实生活中的主要表现。其强调和谐平和,恰到好处,收放恰如,不走极端。儒家提倡礼之用,和为贵,注重人与人之间和睦相;道家追求人与自然,人的身心和谐,遵道而行,率理而动,建立自然和谐的治国秩序;墨家倡导兼相爱交相利,主张实现个体与社会、道德与功利的和谐。这些中庸艺术,都是极高的道德境界与政治智慧,为人处世的高明艺术。中庸是要告诫人们做好本分本职工作,时刻铭记自己的身份职责,恪守职责,庸要有法,权衡把握利害,平衡各种力量,选择最恰当、最适合自己的方式,以达更高状态。要时中,合乎时宜,把握契机,行为恰切,依时权变,执两用中,才能在职场中获胜。

二、传统文化与职业文化融合教育的基本内容

传统文化与职业文化分属文化下的不同子项,但在现代社会平台下,却能对大学生尤其是高职生的职业文化素养教育进行一个有机融合。那就是从普识角度,进行职业社会与职业单位的制度、习俗与道德等的泛化融合。

(一)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是职业文化的核心内容,是社会上占主导地位的道德在职业生活中的具体体现。道德是传统文化强调的核心。“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应如儒家积极入世,通过反躬内省、存心养性、重学与力行等来提高个人道德修养,以求兼济天下或独善其身,安守本分,在利与义上,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坚守道德底线。如墨家“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兼相爱,交相利”,德行、言谈、道术全面发展,用科学的实践精神兴利除弊。如道家“依德而行,循道而趋”,如法家“去私心行公义”,以此加强职业道德修养,提升职业形象。

(二)职业规范

职业规范是指从事职业必须遵守的规章、制度及标准。无规矩不成方圆,从业者要了解政策,遵守纪律,在利益、信念、目标基本一致的基础上形成高度自觉。儒家的“克己复礼”,“名实相符”,法家的“刑名之学”其旨在强调遵守岗位职责与制度,自觉工作。学道家,“道法自然”,以“无为”的手段去“为”,任其自成其功,才能无不为。学儒家“敏于行讷于言”,不逾越职场规矩,中庸而为,把握分寸,做到“威而不猛”、“泰而不骄”、“和而不流”、“矜而不争”、“欲而不贪”、“

转贴于

乐而不”、“哀而不伤”、“劳而不怨”、“惠而不费”,才能成功地在职场立德、立行、立言。

(三)职业心态

职业心态是从业者对职业活动的心理反应。初入职场的大学生,不熟悉职业环境,往往视个人心态为职业心态,导致不能更好地胜任职场工作。因此,应充分利用传统文化与职业文化的融合优势,教育大学生有由“尽心”而“知性”,由“知性”而“应天”,“乘势待时”,“交相胜,还相用”之心态,“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正确认识自己的德性、能力和优缺点,不妄自尊大、不好高骛远、不妄自菲薄。“三人行,必有我师”,能谦逊、自觉、积极主动地学习。“一日三省”,学会反省。“外圆内方”,团结合群。“兼相爱交相利”,与人为善,包容合作。“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懂得舍弃,服从大局,在服务、学习、奉献中实现双赢。

三、传统文化与高职生职业文化融合教育的方法

传统文化与高职生职业文化的融合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要在理念、平台、模式上探索,还需要将传统教育方法推陈出新,才能多出人才、出好人才。

(一)加强教师传统文化素养培养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关键在于教师。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需三重功能:学高、德高、技高。但近年来高职教师队伍德性素质不容乐观。学高为范,师德为上。对学生、同事、工作、社会的态度为教师德性素质基本表现,爱心、责任心、公允心等透视出其人格魅力、学识魅力,折射出其传统文化积淀,因此,教师的传统文化修养很重要。如果教师自身传统文化修养不够,其对学生职业素能传习就有莫大的影响。学校应该在校园文化环境的建设中加强传统文化知识学习教育,让教师积淀传统,熟谙时代,融会贯通,德技双馨,才能在课堂内外有机对学生进行濡染点拨,从而提高学生职业素养。

篇8

1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的基本精神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是能够反映民族特征的传统观念和思想意识,是具有民族特征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它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前赴后继,英勇顽强形成的精神支柱,是指导人们实践活动的基本精神。得到普遍认同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包含

以下几方面。

1.1崇尚伦理道德

所谓“在其位,谋其政;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要求形成民族的传统美德和高尚道德价值体系,作为个人必须要有做人的底线。每个人都有相适应的个人的地位、责任、义务和权利。说自己该说的话,做自己该做的事。

1.2注重人文理性

传统文化重视人的实体存在,重视人的精神存在,注重对人进行礼乐的教化。中国传统文化坚持以人为本,人被看作天地间一切事物的根本。天地之间人为先、人为贵,重视人生、重视人的权利和义务,这就构成了以人的价值和人生意义为核心的人文精神。

1.3强调和谐观念

即一种天人关系的和谐,人际关系的和谐与过无不及的行事原则。而这当中尤为突出的就是“天人合一”。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世界观,是中国传统文化认识事物的方法论。例如《黄帝内经》论述问题的一大特色就是把天、地、人三者结合起来统一考察。它无形中让人形成了从联系中和整体中看待问题、强调整体、强调和谐的思维方式。

1.4倡导忧患意识

忧患意识是人们在责任感和使命感的驱使下,面对现实的状况所产生的一种理性思考,是以沉毅的思想面对显示社会和人生的一种理智富于远见的精神状态,是充满了辨证思维和中和思维的理性精神,是一种生存的智慧。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建设,就是一个民族灵魂的建设、精神世界的建设。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所宣扬的忠孝仁爱、礼义廉耻、慎言敏行、严于律己、改过迁善等道德规范,几千年来就铸就了中国人民的精神灵魂,形成中华民族的性格,培育了全民族追求和谐、谦和好礼、诚信克己、与人为善、勤俭廉正、刻苦耐劳和精忠爱国的优良素质。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形成,高尚道德价值体系的建立,是与传统文化的长期孕育分不开的。

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经过五千年的文明发展,历代流传下来的宝贵的道德文化遗产,它包含了优秀的民族品质、优良的民族精神、崇高的民族气节、高尚的民族情感、良好的民族礼仪等方面。它凝聚着中华民族的“形”与“魂”。

加强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宗旨就是为了在新的形势下,继承、弘扬、提高和发展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把我国的优秀文化和传统美德集中起来,并与革命传统相结合,赋予新时代内容,容纳新的代精神,达到承前启后,与时俱进,古为今用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价值观、道德观和行为准则。总书记以“八荣八耻”为核心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就是传统美德同时代相结合的产物。在今天的中国,需要用传统美德来教育学生,鼓舞学生,在教育中不断培养和强化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

义的意识,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2当前社会如何对青少年学生进行传统文化和美德教育

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华民族的文化结构、心理特征、伦理道德等等都有深深的影响。其积极的层面都为历代的仁人志士所继承和发展,成为中华民族长期发展的巨大力量。

当今中国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正在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社会和谐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集中体现,与社会文明的发展有紧密关系。而社会文明的发展,无论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还是精神文明的发展,又都以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发展为基础、为依据,并且都以全面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发展为目标、为归宿。

加强中华传统美德教育,首先要优化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内容,中华民族具有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文化遗产,至今仍然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和积极的现实作用,其精华能够绵延数千年而不衰,成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所在。我们现在所提倡的热爱祖国、勤奋节俭、尊师重教、团结友爱、尊老爱幼、礼貌待人、诚实守信、见义勇为、严已宽人、先人后已、勤学不倦等优良传统美德,和以“八荣八耻”为核心的社会主义荣辱观都可以从我国浩如烟海的思想宝库中找到其渊源。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随着时代的变化在不断发展,新时期赋予新的时代内容,形成具有新时代特色的价值观、道德观和行为准则。要把传统美德教育中的知识传授、情操陶冶和培养良好的美德行为习惯有机结合起来,提高教育效果,不断优化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途径,并以此来教育、熏陶青年一代,使他们形成中华民族的道德人格,担当起历史重任。

对青少年进行传统美德教育,教育者首先要“为人师表”。传统美德教育是个系统工程,人格的养成和情操的陶冶需要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全力参与,共同营造浓厚的人文氛围,使受教育者感受到亲切永恒的人文关怀。

传统美德教育的主阵地是学校,传统美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的核心内容,是学生成长、学校校风建设和学风建设的重要保证,可以用不断发展的德育教育形式,结合时代特征,与时俱进的开展多样的教育活动,巩固德育成果,发扬和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要把传统美德教育与家庭教育、社区教育相结合,把传统美德教育的部分内容由学校延伸至家庭和社区,同时,发动家长,通过他们的配合和支持以提高教育的实效性。

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目的是继承民族灿烂文化,弘扬民族伦理道德规范,培养具有高素质的跨世纪人才,充分发掘传统美德这一德育资源,创造出具有时代气息的、学生乐于接受的新颖方式,使传统美德为当代教育服务。

因此,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必须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华民族历来崇尚“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威武不能屈”,追求“和为贵”、“家和万事兴”,倡导好善乐施、扶危济困,把人的生命和尊严,把国家和集体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作为为人处事的基本准则。越是危难之际,这些传统越是得到发扬。如九八抗洪时,抗非典时;今年初南方冰雪灾难,四川5·12特大地震灾难面前的“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举国上下及时伸出了无私援助之手。这些传统美德以成为增强民族凝聚力、构筑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

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对青少年学生的人格修养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传统是现代的根基,青少年特别是当代的大学生,掌握着先进的知识文化,是未来的主人,应当加强传统文化与传统美德的学习,努力完善自身的人格,做对社会有用的人。

篇9

该书共分为五章,分别论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崇尚伦理道德的文化精神”、“人文主义的文化精神”、“集体观念与爱国主义精神”、“倡导和谐的文化精神”、“开放进取的文化精神”、“诚信与求真的文化精神”五个基本精神。在每一章中又分为若干小,虽然每一章内各个小节的内容各不相同,但总体而言每一章的写作思路是基本一致的,即沿着文献资料搜集 文本内涵诠释 思想延伸和发挥 对大学生思政教育的作用(或意义)这样的理路前进,让全书显得体例严谨,逻辑清晰,便于读者形成系统的知识框架和思想认识。例如:在第四章“倡导和谐的文化精神”中,各小节依次阐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和谐思想的提出与发展”、“人身修养与人身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世界大同的理想”、“和谐的功用、意义及对大学生进行和谐观教育”,就充分彰显了作者由小到大、由浅入深、由点到面的写作思路。

篇10

中国传统文化丰富多彩,它有着迷人的气质和丰厚的内涵。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各学界众说纷纭,专家学者、仁人志士都有很多学说,可以将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概括为六个方面:

(一)具有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建立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情感,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古人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二)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中国文化历来关注现实人生,这一点在塑造个体和整体上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正是因为中华民族每一个体都拥有这一品质,中化民族才能在世界之林立于不败之地。

(三)追求真理、勇于奉献的精神。中国传统文化蔑视那种贪生怕死、忘恩负义、追逐名利的小人,古人在谈到对真理的追求时,认为“朝闻道,夕死可矣”,宣扬“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精神,这种对真理执著的献身精神是要学习推广的。

(四)知行合一观。中国儒家文化所讲的“力行近乎仁”,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行重知轻”的认识论思想,这与当今的实践品格是一致的。

(五)重视人的精神生活。中国传统文化非常重视人的内在修养和精神世界的塑造,鄙视那种贪婪与粗俗的物欲。孟子提出“充实之谓美”,并认为“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是对人格的根本要求,这种传统美德,对现代人格的塑造,也是非常可贵的。

(六)团结互助,尊老爱幼的伦理规范。古人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一个社会只有严于律已,宽以待人,形成团结互助、尊老爱幼的社会风气,国家才能充满温馨与和谐,才能给人们带来希望与力量。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就是说,语文不仅具有交际工具的功能,而且由于语文作品具有丰富的思想感情及其他的人文内容,因而本身也具有了负载文化的功能。可见,语文学科是一门集工具性、文学性和思想性于一体的学科,这一性质决定了语文知识传授和思想品德教育的统一,决定了语文教学在传授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的同时,必须渗透传统文化。

文字是文化的重要载体,人类文化不仅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习惯、风俗中表现出来,更主要的是在人类的文字中记载下来,而文言文是记录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文言文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文言文是指以前通用的以先秦口语为基础形成的书面语,包括散文、骈体文、诗词歌赋、戏剧等。狭义的文言文仅指用文言写的散文和骈体文”。《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文言文记载了中华五千年的历史文明,因此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在文言文中有深刻的内涵。

在文言文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既是大纲对语文学科的基本要求,也是由语文学科的特点和内容所决定的。那么,如何将传统文化渗透在文言文教学之中呢?结合文言文教学的实际,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加以渗透。

篇11

现代动画艺术已经发展到一个相当高的程度,成为当代社会主流传播媒介之一。动画拉动了一条巨大的产业链,涉及到影视、书籍、游戏、音乐、广告、文化传播等多个领域。但无论动画的发展如何的迅速与现代化,都与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息息相关。动画艺术是一门综合性艺术,动画作为一种文化创意活动必须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之下进行,而民族传统文化是这门艺术成长与发展的最好土壤。动画从民族传统文化资源中获得灵感、吸取养分,不断得到滋养,获取有益的补充。综观国内外优秀的动画作品,如美国动画《狮子王》、《海底总动员》、《超人》等,日本动画《千与千寻》、《海贼王》、《火影忍者》等,无不带有独特而鲜明的民族风格和传统文化印记。民族传统文化被很好地融入动画作品的同时,动画作品本身也成为了一个民族文化精神的传播载体。

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中国动画界就明确提出“走民族风格之路”的口号,并积极探索“民族形式之风”,诞生了一大批海内外皆具口碑的作品,如《猪八戒吃西瓜》、《小蝌蚪找妈妈》、《山水情》、《三个和尚》、《大闹天宫》、《哪吒闹海》等。这些动画作品大多取材于中国古代神话、民间传说、寓言故事、谚语成语等,在创作手法上充分吸收了我国民间艺术的多种表现手法,如木偶戏、皮影戏、中国水墨画、剪纸艺术、京剧脸谱、敦煌壁画等,形成了浓郁的民族风格、独特而鲜明的民族审美特征,体现了强烈的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精神与气质,被誉为“中国学派”。中国动画呈现出“民族化”的追求与取向,“民族化”也逐渐成为中国动画发展的基本路线。

“民族化”是指“作家、艺术家运用本民族的独特的艺术思维方式、艺术形式、艺术手法来反映现实生活,表现本民族特有的思想感情,使文艺作品具有民族气派和民族风格”[1]。动画的民族化也即通过动画艺术作品展现本民族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并传达本民族独有的气韵和精神。虽然中国动画的一直以“民族化”为发展的基本思路和纲领,但不容忽视的是从上个世纪80年代末以来,中国内地再也没有制作出真正具有文化影响力的动画作品。即使是《喜羊羊与灰太狼》等少数优秀作品,虽然深受国人喜爱,有成功的产业化运作和巨大的经济收益,但也基本上没有能体现民族化的特征,当下的中国动画始终未能真正具备民族的特色,动画产品缺乏“独特的有效差异性”[2]而无法与美日等国动画作品抗衡,因而在世界动画市场中缺乏核心竞争力。深究原因,其根本在于民族传统文化在动画中的表达长期错位,存在巨大的误区,具体体现为有“形”无“神”,以“形”代“神”。

在动画创作中,动画的民族化包括两个层面,一是指作品在视听要素等艺术表现形式上进行民族性的积极展现,二是指在作品主题及精神意义等艺术内容中进行民族性的深入表达。因而,民族传统文化在动画中的表达,应涉及形式与内容两个方面。早期中国动画艺术家们充分利用民族传统文化资源独创出一些带有民族艺术特色的新片种,如水墨动画、剪纸动画、皮影动画等,大大丰富了世界动画的种类。这些独一无二的动画媒介载体本身就是“民族化”的产物。但是,随着大众审美取向的多元化、大众文化语境的扩大及动画技术的飞速发展,这些早期的动画媒介表现力越来越不足,民族形式的独特性被大大削弱。在当今的动画发展中,如果还把对这些形式的模仿和简单运用就看作是民族化的表现,那么显然是凝滞和肤浅的。反观当下中国的动画制作,对民族化的理解存在偏差,绝大多数停在对传统样式和艺术表现形式上的探索,认为在动画作品中堆砌民族传统文化元素就是“民族化”。如《宝莲灯》、《功夫小子》、《围棋少年》等动画作品,都是以传统文化为表达主题,或取材民间故事和传说、或运用民族传统艺术样式等,在形式上不遗余力。虽然这些无一不是民族的,但作品却饱受非议,无法获得观众的普遍认同和喜爱,其原因主要在于作品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对人文精神的表现都比较肤浅,内容和意蕴普遍苍白。艺术的本性在于其精神性,虽然精神性最终需要借助形式得以表达,但如果只是图解文化元素而不得其“神”,这样的作品是形式大于内容的,有“形”而无“神”,必定无法诠释出民族文化独特的神韵和魅力,当然令人颇为失望。

造成这一现象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未能准确把握动画民族化的真正内涵。内容是构成事物的所有内在要素的总和,而内容需要通过各种具象化的文化元素和文化道具直观地表现出来。因此,不少人认为,在一个动画作品中,如果表达的是民族传统文化的主题、人物服饰和发型等是古代的、有各种民族文化的背景展示,那么这部动画作品的内容就是民族传统文化的。这种理解是片面的,其错误在于将“内容”狭隘地理解为具象的“文化元素”和“文化道具”,而忽视了“内容”所包含的抽象的、深层次的、最为根本的“内蕴”,即某种精神、旨趣、意味、韵味等,实际上将“内容”形式化,因而其本质仍然是形式主义的。这种普遍存在的误区使得在当下中国动画的发展中,民族传统文化的表达往往只关注表象而缺乏深入思考,只具备具象化的“内容”要素而缺乏抽象化的“内容”要素——内蕴,有“形”无“神”、甚至以“形”代“神”,民族传统文化在动画中也成了无血无肉的风干之物,因而动画作品也就丧失生动性与感染力,缺乏审美张力。这也是大多数中国动画片品质平庸、缺乏经济效益和文化效益的根本原因所在。

当今传媒经济日益发达,由于传播渠道的多样化及文化产品竞争的激烈,“内容”已成为文化产业决胜的关键所在。而随着高科技对动画制作的不断作用和渗透,在当代背景下的动画民族化更具有了时代的特征与要求,应当是“以全球化的制作形式和技术手段表达出中国民族文化的内容”[3]。中国的动画片要具备强大的竞争力,首先必须立足民族传统文化,以鲜明的民族文化特色和韵味显示其独特性和差异性,既有“形”的表达,也有“神”的彰显,“形神兼备”。这就要求我们动画从业者们不仅掌握高科技下的具有技术属性的各种载体、技法和形式,能够充分运用各种民族文化元素,并且能够进行“形”与“神”的融合,深入挖掘,通过形式有效传递出各种文化元素所深含的内蕴——意味、韵味、旨趣、精神,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的审美情趣、思想精神和哲学思考,在通过动画作品将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呈现于世人的同时,作品本身也因其独特的民族风格和神韵具有了审美价值和商业价值。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