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健全人才培养体系

健全人才培养体系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7-14 09:44:07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健全人才培养体系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健全人才培养体系

篇1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4)10-0153-03

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是企业进行可持续发展的主体。煤矿企业进行可持续发展是当今煤矿行业发展的主题。煤矿企业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只有通过行业、企业和管理培训部门共同努力才能实现煤矿行业的全面协调发展。通过安全性人才的中期、近期和长期培养总体规划,加快安全类人才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影响企业的诸多安全问题,真正地实现煤矿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根据我国煤矿行业的整体发展数据来看,我国从2002年到2006年发生的一次性死亡人数超过十人的特大煤矿事故高达近200起。2005年我国的煤炭总产量约为20亿吨,约占全球总产量的37%,但是我国因煤矿开采的死亡人数占全球煤矿事故死亡总人数的80%左右,我国每年因为各种煤矿类事故造成的直接或间接人民币损失高达300亿元左右。由此可见我国的煤矿行业的安全水平十分低下,煤矿类企业的安全问题亟待解决。为了能够保证我国煤矿行业的整体安全健康发展,针对煤矿企业发展的不良状态,针对我国煤矿类企业发展的不良状态,很多专家学者都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探讨和研究。本文从煤矿企业的安全方面人才培养提出了解决煤矿企业低安全性问题的办法,通过系统性地培养安全人才全面提高我国煤矿行业的安全

水平。

1 煤矿企业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

1.1 近期培养中专生是煤矿人才培养的基础

煤矿企业的职工文化程度低而导致的煤矿从业工作人员的整体安全意识较差是煤矿事故发生的症结所在。我国煤矿行业长期以来受到了煤矿工人不需要知识和技术的误区所误导导致了很多煤矿企业大量招收农民工,这部分农民工有80%以上只是初中以下的文化程度,地方和私有性煤矿的学历更低,这种文化程度的从业人员难以进行集中性管理,这就在遏制和减少事故因素上带来了很大的管理阻碍。在矿井下工作的人、机器和工作环境以及矿业管理中人的安全具有着引导性和基础性地位。只有实现了人的本质安全才能实现系统工作的安全。近期培养中专生的计划是通过一段时间内培养一批具有中专生,通过基层劳动学习的方式组成煤矿安全基层管理队伍,通过培养劳动组织管理和劳动应用技术为主体,使得他们能够准确地把握好自身的角色,将这部分管理人员充实到基层管理队伍当中,为夯实煤矿行业的基层管理力量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2 中期培养专科生是煤矿人才培养的特点

煤矿类行业从手提肩挑的纯体力劳动发展到现在的矿井机械电气自动化采煤的发展过程中,科技创新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科技创新在矿井的安全生产、工作效率以及设备的工作线路优化上都实现了质的飞跃。因此在煤矿开采的事业建设过程中需要培养一大批具备相关知识和技术的专业性人才。这些人才要专于矿井设备的故障问题分析和排除,同时要传授给他们丰富的经验知识,培养出一批具有较高业务水平的专业技术人才。这就需要煤矿企业根据自身的实际开采特点和企业技术特色培养出具有较强专业知识的技术人才队伍。只有拥有了一直具有较强专业知识的人才队伍才能确保现代化机械设备的正常使用,从而实现矿井的高效开采。在近几年的煤矿开采事故当中都存在着一些本质上规律。虽然从理论上来讲这些事故都是技术上的风险问题。但是这些所谓的风险事故都是人为可控的,这些事故的发生是人造系统不良运转和运作失控的表现,这种表现在具有丰富专业知识的人才队伍来说是能可以进行有效地控制和防范的。如果在安全管理技术方面有一只专业程度比较高的安全管理队伍就可以避免很多重大事故的发生。在这一工作环节煤矿企业可以利用三到五年培养一批专科类学生从事安全管理工作。这部分管理工作主要是通过技术性管理提高安全管理系数的。通过培养这批安全管理人才来掌握基层的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以及相关的安全文化建设。掌握新的技术和管理技术,使得这部分管理人员能够成为同时具备管理知识和相关专业知识的复合型管理人才,并将其充实到管理队伍当中。这对于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3 长期培养煤矿专业本科生是煤矿人才培养的关键

要从源头上遏制和减少煤矿的发生就要全面提高煤矿开采的科技水平。提高科技水平的最主要关键就是提高行业生产的安全水平,将更新更加具有稳定性的开采技术引入到实际应用领域,以此提高煤矿开采的安全系数,积极利用先进的思想成果,同时要注重将研究出的思想成果加快市场转换和推广。进而建立全面的科学技术产业体系。通过五年到八年的时间着重培养一批本科生进行安全技术管理和风险安全控制教育。通过一系列的相关培养使得这些学生能够具有较强的安全管理和应变基本能力,使得他们逐渐成为企业高级管理人才。这对于煤矿灾害的管理和持续性发展都具有非常深远的现实意义。

2 煤矿企业人才培养体系及对策

煤矿类企业人才短缺的矛盾要从培养的主体上出发,同时要联合政府相关部门、教育部门和企业共同联手采取相关措施,建立多种渠道以培养不同层次的人才。从培养的客观环境上来讲,要充分考虑到在校学生、社会公众和在职的员工之间的相互影响,同时要尽可能大地将影响覆盖到各个监管方面。政府方面作为监管工作的主体要加强煤矿类企业的安全开采监管力度,以此保证煤矿行业能够安全健康的发展。在人才培养的方面,政府要给予一系列相关的政策支持,多制定出有利于煤矿企业的优惠政策。如降低当地报考煤矿类院校和专业的分数要求、减免煤矿专业学生的学费、扩大该专业的奖学金范围以及提供伙食费和日常补助等,以此吸引更多的学生能够更多地参与到该专业的学习当中。政府方面还要通过制定法规规定煤矿必须要对已经从业的员工进行定期的培训以及不定期的考核和抽检。针对煤矿企业事故频发要加强人才培养中对安全性方面的培养,加大对安全工作人才的培养力度。

在煤矿企业进行培训的过程中要从多种方式进行培训,重视培训的效果。对于培训对象的要求上不仅要对下井实际参与工作的员工进行培训,而且还要对临时参与工作的外来人员如科研人员和合同工进行培训。通过详细地培训来提高职工业务水平。企业自身也要充分挖掘现有的人力资源,以此提高人力资本的使用效率。

作为培养煤矿专业人才的教育部门,要充分注重教育部门和企业之间的沟通与合作,通过校企之间的合作教育共同筹措资金制定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计划,以此扩大和培养企业所需要的工作人才。除此之外,高效还可以通过教师调动提高教师的实际教育水平,这主要针对于具有较高理论知识水平但是缺乏实践经验的教师,这些教师在进行教育的过程中通常会存在教育的理论和实际知识脱轨等现象,通过这种理论联系实际的教育方式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师资力量和综合水平,从而为在校老师创造出一种良好的环境和文化氛围,从而实现多方共赢的教育效果。同时加强校企合作以及同社会的联系,实现产学研的相结合,优化学校的教育模式和办学结构,提高教育效率,改进教学方法,充实教学内容,强化教育手段,为煤矿类企业的安全健康可持续发展培养出更多有用的人才。但是在进行培养的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到培养人才的两个重要的外在客观条件,煤矿类行业的工作人员和安全管理人员是进行安全性教育的主体,这要从几方面做好对人才的培养。首先要建立好良好有效的激励制度,因为每个人的需要是每个人存在的必然性,每个人的存在也都为一定的目的性所驱使,而且每个人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也会提出不同层次的需要。因此煤矿企业要根据各个层级的工作人员制定多种渠道的激励机制,使其能够尽可能地满足各种人才多元化的需要,从工作人员的目的性出发有效地引进和管理人才。其次在有效的激励管理机制下,还要改善煤矿企业的软硬管理环境,以更好地留住企业的人才,如可以为工作人员提供更好的发展空间和信息技术的交流平台,从物质、精神以及感情人文等多种角度把握人才,以此建立稳定的技术人才队伍。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都依赖于人才资源的管理应用和开发要保障煤矿企业安全健康发展,不能只重视安全设施设备的投入。需要建立多渠道培养人才的体系,从政府、教育部门、企业等多方面联手做起,扩大培养人才路径,培养出更多更好更适合煤矿企业的人才,解决煤矿企业的人才缺失问题,进而保障煤矿企业安全健康的发展。

3 结语

综上所述,贾逵煤矿企业在安全方面的人才培养才是解决煤矿安全问题的最根本途径,这个系统性工作需要引起煤矿企业领导的高度重视。只有加快了安全性人才的培养才能真正地促进煤矿企业的安全性生产,推动煤矿企业的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徐志斌,马尚权,刘伟.国有重点煤矿企业安全科技人才现状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5,15(6):35~39.

[2] 王书明,何学秋.我国煤矿安全投入现状及其对策研究[J].集团经济研究,2006,(27):19~20.

[3] 李新娟.基于内生增长理论的煤矿企业安全发展研究――多渠道人才培养体系的架构.

[4] 林柏泉,常建华,翟成.我国煤矿安全现状及应当采取的对策分析[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6,16(5)42~46.

[5] 张仁东.煤炭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的风险与防范[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7(4):285~287,295.

[6] 美国煤矿生产安全监管系统及启示.http://1 f k /Read News.asp?News l D= 697,2005-7-20.

[7] 柳慧鹏,刘玉祥,阎飞.印度煤炭勘探管理体制及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06,(3):23~26.

[8] 王庆军.煤炭企业人才短缺的成因及对策[J].现代企业教育,2006,(I):32-33.

篇2

由于危险化学品都具有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的特点,所以化工行业的安全问题重要性逐渐凸显出来。现阶段,我国化工安全形势严峻,频繁出现职业危害与危险事故,对化学工业的发展产生了直接的影响。由于化工行业经常出现安全事故,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安全生产管理队伍人员综合素质不高,无法满足现实发展的要求。所以,培养高素质的具有安全管理意识的人才十分重要。相关教育人员要秉承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并且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注重产、教、研结合,还要培养出更多专业能力较强、实践经验丰富的复合型人才。

1化工安全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在开展各项教学活动之前,制定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化工安全专业的核心,也是构建人才培养模式的最终目标。在实际的人才培养过程中,不仅仅需要对化工安全的复杂性特点进行充分的考量,还需要结合化工行业的基本情况,对市场人才的需求进行考虑。所以,在培养化工安全工程人才的时候,需要以党的基本路线作为指导,注重人才的全面发展,打下良好的知识基础,保证其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达成理论知识、专业素质的统一发展,熟练的掌握化工安全工程、安全技术等技能,在使用与生产危化品的时候,能够做好风险源的提前辨识工作,以此加强对化工企业的安全管控力度,避免不必要的风险问题发生。在此基础上,化工安全工程人才还需要掌握安全事故的正确救援方式,并且从事石油化工、有机化工、化工机械等相关的设计,还要具备评价、培训、管理、监察等技能,逐渐成为社会所需的开发型人才。

2化工安全工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构建

2.1分析预测市场需求,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结合

首先,化工安全工程专业的学生要能够进行化工制图作业,并且了解电工电子的专业知识,在进入到企业工作之前,能够对生产设备有基本的了解,还要具备良好的安全意识。要想成为一名出色的化工工作人员,就需要对化工工程的反应有充分的了解,并且具备化学工程操作、安全管理、检修的能力,对化工工程进行防腐处理。其次,在化学反应中,会有一些反应是在高压高温的条件下开展的,需要对高危设备进行管控,还要严格遵循法律法规,做好危险品的存储工作与运输工作,保证危险化学品的使用安全性。再次,对市场的实际需求进行分析,并且对化工安全工程专业的职业化风险有充分的认识,在发生风险问题的时候,能够及时进行救援,逐步完善科学化的培养体系。在传授化工安全工程专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实践操作,并且为学习者搭建良好的学习平台。通过建立学习平台与实践平台的方式,为专业人才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教育人才的教授仅仅能够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可以利用建立合作小组的方式,对化工安全工程的问题进行探究。在大一、大二阶段,教育人员要培养学生实验室的试验能力,并且以化工安全知识作为基础,在大三阶段进一步学习安全学科知识,并细化化工专业安全工程知识,对管理方式与安全技术有充分的了解。利用校企合作的方式,将学生安排到化工企业中进行实习,以此避免出现学习没有实质性同步的问题。

2.2梳理化工专业知识结构,创新课程体系设置

在化工安全工程的实际教学过程中,做好化工专业知识结构的梳理工作十分重要。教育人员要立足于化工安全方面的需求,明确安全工程体系,并且建立统一的结构模式。在整个专业的教学过程中,课程设置与培养专业人才有直接的关系。课程主要体现在职业、学科与学生中,都会直接的影响专业课程的建设。就大多数大学的教学环境进行分析,化工专业的知识结构就是基础课程、公共课程与专业课程、选修课程等。教育部门会对基础课与公共课提出明确的设定要求,而对于化工安全专业来说,专业基础课十分重要,具有较强的针对性,能够使学生对化工安全知识有更加充分的了解,不断扩大知识面,能够对社会就业方向进行选择。要想培养出优秀的化工安全人才,就需要结合培养目标,制定完善的课程体系,并且建立复合型、应用性的技术人才,不断提升其安全工程管理能力,为社会企业培养出更多精通技术的化工安全专业人才,以此提升整体的教学质量,满足学校的素质教育目标。在创新化工工程课程设置的过程中,开展化工安全工程的专业知识教育,都需要在工科文化的基础上开展,并且将科技技术作为核心内容,发现各种知识间存在的必要联系,并且将不同的专业理论知识与技能融合,方便学生进行系统性的学习。对于化工安全工程的重点难点问题,需要进行课程的合理分配,创设良好的课堂教育环境,对学生的自学能力进行培养。对于大四的学生,要构建完善的结构体系,并且将选修课程、专业课程与基础课程进行划分,合理的安排教学内容与时间,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联系机会。例如,在化工安全专业的选修课上,教育人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参观与实习,地点就可以选择最近的化工工程。此外,还可以将学校作为实践的起点,开设化工实验课程,保证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在构建实验室的过程中,要符合学科的基本特点与原则,保证不会脱离基础的教学理念。

2.3合理调配化工安全专业教学模式,进入社会岗位实习

篇3

论文关键词:人才培养;日语二外;课程体系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全球化进程加速推进、国际交流日益频繁,社会对“专业知识+外语专长”复合型应用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而掌握两门及两门以上外语的复合型人才则更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社会对外语人才的需求逐渐由掌握一门外语向掌握“双语”、“多语”方向发展。在国际化、信息化发展的今天,高校学生除了要精通专业知识、掌握专业外语之外,还应努力提高自己的第二外语的水平。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已成为高校外语教学的必然要求。

一、面向全球通用商科人才培养的日语二外课程体系的性质

日语二外属于专业基础课,其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初级的听、说、读、写、译等能力,使学生能以日语为工具,获取专业所需要的信息,并为全面提高日语运用能力打下基础。由于学生多数为零起点学习,各高校对日语二外要求并不高,大部分高校只要求学生通过学习达到学分要求即可。由于二外学习的特殊性,日语二外教育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不少问题,如课时不足、班级规模过大、课程设置单一、教学模式刻板等,这些都阻碍了日语二外课程建设的发展。特别是在面向全体通用商科人才培养方面,原本单一的日语二外课程设置已不能满足社会对双语人才的需求,这给传统的日语二外课程教学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但同时也为日语二外课程改革带来了扩展的空间。

面向全球通用商科人才培养的日语二外课程旨在从科学与实际的角度出发,构建一套合理的教学体系,改革现有传统教学模式中的弊端,大胆尝试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以有效提高课程的整体教学质量。课程体系建设的目标在于通过本课程体系的学习,学生将获得更扎实的外语知识功底、更广泛的知识面、更敏锐的文化意识,从而毕业后能够在实际工作中,或在商务活动中学以致用,发挥人才优势。

二、面向全球通用商科人才培养的日语二外课程体系构建

社会的快速发展对日语二外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应该适应社会发展要求,改革传统教学方法和模式。为此,我们需构建一套面向全球通用商科人才培养的日语二外课程体系,以提高学生日语二外的语言实际运用水平、充实学生相关专业知识、提高学生整体综合素质。

(一)课程设置的多样化

目前,大多数高校日语二外课程大多只有一门日语二外必修课,主攻日语语法基础知识,强调词汇、语法、句型的重要性而忽视其实用性及实践性,同时也缺乏针对性和扩展性。据调查,大学生二外日语学习动机主要由内部兴趣(文化兴趣和语言兴趣)、个人发展、出国动机、成就动机、外部要求和社会责任等8个因素构成。动机目的的不同使得他们各自学习的侧重点不同,感兴趣的内容也有所差异。面向全球通用商科人才培养的日语二外课程体系更是要求让学生能够获取更丰富的知识面、更全面的综合素质,因此课程设置的多样性必不可少。我们可在原先的日语二外基础课程(必修)外,开设相应的选修课,如日本概况、中日文化比较、商务日语、日本贸易会话、日语表达技能训练等,以建成一个完整的学习体系。学生可根据自己感兴趣的内容选择相应的选修课,这样既弥补了基础课程课时较少、无法在课堂上扩展充实内容的缺憾,又可以针对学生各自学习目的、兴趣的不同,让学生各取所需,达到最佳学习效果。通过开设相关专业选修课,满足不同学生学习日语二外的需求,实现课程设置的科学化、多样化。

(二)师资队伍建设的合理化

目前,各高校由于日语二外课程的单一性、基础性,一般来说并未建立完整的师资队伍,而仅由一、两名教师担任日语二外课程的教学工作。这样一来,一方面由于教师自身的局限性,所授内容多数仅局限于自身专业领域,得不到有效的扩充和发展,学生学习到的知识也非常有限;另一方面单一的课堂教学也让教师本身难以得到进步和提高。日语二外的任课教师也需要建立一个完整的师资队伍。虽然队伍中的教师成员除参加日语二外课程体系外,必然也会担任其他的教学任务,但从整个日语二外课程体系来说,队伍中的教师成员应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从职称结构来说,团队教师成员应从教授到讲师、助教都有参与;从年龄结构来说,从资深教师到青年教师都应涵盖其中。 这样才能形成一个科学、合理的师资队伍。资深教师一般来说教学经验丰富,能向青年教师传授成功的教学经验,带动青年教师共同提高教学水平,而青年教师一般来说更能接受现代化教学的手段,在网络利用、多媒体教学等方面有更为深刻的体会。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师资队伍,老、中、青年教师形成梯队结构,相形益彰,互补不足,能大幅度提高教学的整体质量。同时,适应课程设置多样化的特点,师资队伍中教师专业领域也应多样化,不再像传统二外课程设置那样仅偏向单一的日语语法,而是向日本文化、经济、应用能力等多元化方向发展。这样的师资队伍的建立,无论对学生来说,还是对教师来说,都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事情。

(三)学生自主学习平台的建立

据调查,目前大多数高校日语二外课程在第三、四、五、六学期开设,每周4个课时,每学期的授课时间为64课时左右。同时,由于较多高校对日语二外要求不高、学生不重视二外学习、课后自主学习资料缺乏等因素,多数学生学习日语二外的时间仅限于课堂的45分钟,课后很少花时间学习日语二外,其结果必然无法达到听、说、读、写、译的能力目标。这就要求教师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以外,构建学生课外自主学习的平台,为学生课外自主学习提供帮助。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学校为方便学生课外自主学习,搭建了网络教学平台,任课教师可以在该平台上构建自己所授科目的内容,如,增加创建课程信息、课程文档、布置课外作业、实现在线测试,并能通过讨论板与其他同学或教师进行在线交流。通过该网络教学平台,教师可以有效地管理课程、制作内容、创建和布置作业和加强协作,使学生可以轻松学习、快乐交流、热情参与,不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诸如此类的学生自主学习平台的建立,必将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从而大幅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四)实践环节的加强

目前,我国高校学生在外语学习,特别是在第二外语学习过程中,存在着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实际运用能力较弱,很多学生不愿开口,或者羞于开口说外语,较多学生出现“哑巴英语”“哑巴日语”的现象,这大大违背了外语教学的初衷,阻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全方面发展。培养面向全球通用商科复合型应用人才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要重视理论联系实际,除了课堂学习的理论知识之外,也要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各种各样的语言实践活动中去。如学校可为日语二外学生创造条件,增加与日本高校学生交流的机会,让学生直接与日本学生进行交流或到日本访学,锻炼学生的实际语言技能,体验所学语言的文化,开阔视野;也可创办日语角之类的活动,邀请日本留学生参加,增加学生与日语母语者面对面交流的机会;还可以为学生安排适当的与日语相关的社会实习,一方面可以检验所学的日语知识与实际应用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在实践中找出自己学习中的不足之处,提高后期学习的针对性。总之,面向全球通用商科人才培养的日语二外课程体系,为学生提供的不仅是理论基础知识,也需要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培养适应时展的复合型应用人才。

三、面向全球通用商科人才培养的日语二外课程体系的效果

当前,全球化、信息化的迅速发展,使得多学科相互交叉融合、综合化的趋势日益增强。培养高素质、全面发展的复合型应用人才以满足社会发展的多元需求,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的共识。面向全球通用商科人才培养的日语二外课程体系的建立,无疑将有助于培养该类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扎实的语言功底、宽广的知识面的高素质复合型应用人才。

篇4

一、加强工程硕士专业实践和学位论文环节考核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

为更好地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具有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迫切需要,自1997年起,我国开始设置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工程硕士专业学位主要面向工矿企业和工程建设部门,培养掌握某一工程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工程问题的先进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独立担负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

在工程硕士培养中,专业实践和学位论文两个环节尤其重要。2009年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专业实践是重要的教学环节,充分的、高质量的专业实践是专业学位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培养单位要对研究生实践实行全过程的评价考核,确保实践教学质量。学位论文是工程硕士培养的必要环节之一,是评价工程硕士培养质量的主要指标,通过解决专业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实现培养工程硕士综合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工程硕士职业素养的目标。

因此,加强对工程硕士专业实践和学位论文环节的考核评价具有重要意义,能够更好地促进工程硕士重视专业实践和论文写作,促进工程硕士能力得到更全面的锻炼和提高,促进工程硕士工程意识、创新精神的培养和提高。

二、构建全日制工程硕士实践环节考核体系

专业实践贯穿课程教学和学位论文两项工作,是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的核心环节。因此,加强对实践环节的考核,才能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真正将理论与实践、学术与工程结合起来,实现专业实践教学目标。

然而,目前工程硕士实行校内课程学习和企业专业实践分段式培养,受限于企业导师的责任心、重视度等因素,学生专业实践存在指导不力、监管不足、考核缺失等问题。特别是专业实践考核,形式化现象较突出,一般是由学生在实践结束时撰写一份实践报告,校内外导师根据报告给定成绩。这种方式的考核并不能真正衡量工程硕士的工程经验和实践能力。因此,亟须构建科学有效的专业实践考核体系。

1.严格专业实践考核,凸显专业实践重要性。

对工程硕士专业实践考核以提升职业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导向,将工程理论运用情况、工程技能掌握情况、实践计划完成情况等作为主要考核内容,重点考核学生通过实践是否掌握了从事实际工作所必需的操作技能和动手能力,是否提高了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专业工作的能力等。对专业实践的成绩评定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成绩合格及合格以上者,取得相应学分,成绩不合格者,必须重新参加实践学习。研究生实践成绩记入研究生个人成绩档案。凡实践成绩不合格者,不允许参加学位论文答辩。

2.明确校内外导师考核职责,加强实践监管。

专业实践环节实行“双导师制”,校内外导师成立联合指导小组,共同研究和解决专业实践环节出现的问题,充分发挥校内导师在理论知识、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和企业导师在工程实践经验方面的优势,使工程硕士在学术水平和实践水平上得到全面提高。在专业实践过程中,校内导师和企业导师之间应建立常态沟通渠道,保证信息共享、交通畅通,形成有效的实践环节指导和监管机制。研究生根据企业实践情况,按时填写实践周志,总结实习经验和心得,并按月提交给校内导师和企业导师评阅;两位导师根据实践周志对学生进行考评,全面了解实践过程,及时调整实践内容及进度,共同完成高质量的实践教学任务。

3.过程考核与终期考核相结合,提高考核全面性。

对专业实践的考核应由过程考核和终期考核综合评定。过程考核主要以研究生实践工作量、出勤情况、实习周志、工作表现及态度等为考核依据;终期考核主要以实践报告、企业导师考核鉴定材料、实践单位意见等为考核依据,校内组织实践学习成果汇报会,校内外导师及同行专家参照研究生详细记录的实践内容、实践过程、实践体会、实践成果等情况进行最终的考核。通过对工程硕士实践环节的过程考核和终期考核相结合,既可以加强对研究生的监管,强化实践效果,又可以充分保证专业实践考核的全面性、科学性、合理性。

三、构建全日制工程硕士学位论文环节考核体系

学位论文是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主要环节。作为一种检验手段,学位论文评价既是对工程硕士学习成果和创新能力的综合衡量,又是对其实践能力、工程经验及职业素养的全面测评。因此为保证学位论文的质量,应加强质量把关。

1.加强论文工作监督,实行全程考核。

由于工程硕士学位论文研究工作分企业专业实践和返校集中撰写两个阶段,为提高学位论文质量,必须加强论文工作的监督和管理,对论文选题、中期检查、论文评审、论文答辩等环节进行全程考核。

高校应通过组织开题报告论证会,成立由校内外导师、同行专家组成的审核小组,对工程硕士论文选题、研究内容、研究方案等进行论证并提出修改意见,开题报告通过者方可进入论文撰写阶段。其后,高校应组织考核专家针对论文工作进展情况开展中期检查,针对研究生在学位论文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提出指导意见,从而保证论文工作顺利开展。在工程硕士参加答辩前,高校应组织同行业专家进行论文评审,根据对研究生综合运用理论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及论文成果实际效益的评价,做出是否同意答辩的结论。论文答辩环节,高校应邀请其他高校、企业具有深厚理论和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专家成立论文答辩委员会,专家根据研究生实际答辩情况,对论文学术水平进行鉴定,并给出是否通过答辩的结论。

2.制订论文评价指标,明确考核标准。

制订科学、合理的工程硕士学位论文评价指标,有利于规范学位论文考核标准,从而提高学位论文质量。对工程硕士学位论文的评价,应重点突出对论文选题的工程背景和实用价值的考核,对论文研究内容和方法的先进性进行评价,对研究成果的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进行鉴定。

表一 学位论文评价指标及权重

工程硕士学位论文可采取产品研发、工程设计、应用研究、工程/项目管理、调研报告等不同形式,因此针对不同论文形式其评价的主要观测点应各有侧重。

表二 不同学位论文形式的评价观测点

3.明确考核职责,确保考核力度。

在对工程硕士学位论文的考核中,应明确学校、培养学院、导师的考核职责。学校、培养学院负责对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进度和形式进行督促和检查,校内外指导教师负责对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质量进行检查指导和评审。通过建立起学校、培养学院、校内外导师三级考核评价机制,加大论文考核力度,提高学位论文质量和水平,进而促进工程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参考文献:

[1]教研[2009]1号文件.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Z].

[2]盛伟,申爱兵,等.国家“特需项目”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学环节设置的研究[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9).

[3]俞继仙,苏玉亮,等.基于网络系统的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实践考核与激励体系的构建[C].2012.

篇5

一、引言

信息安全关系到军队的机密安全。随着IT的快速发展,信息安全对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保障军队建设和作战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近年来,信息安全的发展尤其是信息安全人才的培养已经成为很多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层面。美英、欧盟等国家非常重视各类人才的培养,尤其是信息安全人才,在这些国家的安全规划中人才培养是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并且形成专业教育、业余培训、职业培训等较完整的人才培育体系。我们国家也已经把信息安全人才培养作为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的重要支撑部分,培养体系也初具规模,但信息安全人才供不应求的情况非常严重,尤其是军队信息安全人才供不应求的情况更严重和迫切,因此,探讨军队信息安全人才的培养模式意义重大。

二、军队院校信息安全人才培养方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今世界的竞争,从根本上说是人才的竞争。而信息安全领域不同于其他领域的明显特征:实践性和动态性极强,信息安全人才常存在“三二一”之说,即如果博士生毕业三年之内、硕士生毕业二年之内、本科生毕业一年之内不注意学习,则有可能会陷入“本领恐慌”的境地而被信息时代淘汰。上述特征使得信息安全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目前,就我国信息安全人才的培养来说,军队在培养信息安全人才方面做得比较早也比较好,部队很早就建立起自己的人才培养体系,主要是两个方向:一个是信息安全,主要包括网络安全、计算机安全等方向;一个是密码学,设立在军队指挥学下面的二级学科。就近些年我军各类信息安全事件频发的状况看,这两个方向为部队培养的信息安全人才无论从质量还是数量上都远不能满足部队的需要。纵观我军院校信息安全培养模式及军队工作特点,我军院校在军事信息人才培养方式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1.军队院校信息安全人才培养方向、培养方式和思路有待调整。

目前,我军院校有关信息安全专业,普遍存在方向少,培养方式、培养思路和部队需求有较大偏差,适应部队需求的“订单式”信息安全人才培养机制欠缺。加之我军部队目前对有些信息安全岗位专职少、兼职多的编制体制现状,使得军队院校培养的信息安全人才面临一方面对口单位少,另一方面难以培养出适应军队实际大量需求的人才尴尬现状。为缓解我军当前对信息安全人才的巨大需求,有必要通过培养多层次、全方位的信息安全专业人员,走部队、学校相结合的思路进行培养模式的调整,将知识教育与部队实践相结合,培养可以为我军信息安全服务的人才。

2.军队院校信息安全课程群设置有待调整。

目前我军大学阶段信息安全各类课程培养出的信息安全素养与从事的部队工作素质要求存在脱节现象。造成这种情况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信息安全相关专业课程体系结构不尽合理。相当一部分课程课时少、内容庞杂,某些课程因过分强调本身系统的完整性,内容相互重复,缺少整体、综合的科学思维方法,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以我院校所开设的通识信息类课程和过去及地方大学相比,普遍存在课程门类多科合并、学时严重压缩、部分内容交叉重复且难以深入教授的情况,这种情况对身兼军事训练和学习的军队学员来说,没有时间和精力对信息类课程进行深入了解和学习,只能停留在学时不求甚解、过后一知半解的水平。具体以信息安全知识模块为例,《网络应用基础》(20学时)、《信息技术基础》(30学时)、《信息安全保密》(20学时)等通识类课程虽均涉及,但该模块所占学时数均在2至4学时,如此少的课时数,教员只能讲授浅显易懂的安全知识(考虑学生对知识的遗忘现象)。因此,课程及涉及的知识模块有待重新整合与调整。

3.军队院校信息安全人才教学方式有待提高。

信息技术与生俱来的创新性、先进性及发展的迅速性,使得对应的信息安全技术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具备创新性和先进性,并逐步积累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技术、产品或方案,方能与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和迅速发展相抗衡。因此,只有在大学教育中养成再学习的能力,信息安全人才才不会陷入“三二一”怪圈。而目前各院校的教学方式虽然在改革,但不同程度地存在以教员为主体的应试教育方法,教学内容滞后于实际应用,培养过程比较单一,课程设置与使用教材不规范,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不健全,缺乏足够创新和动手实践的环境等,这些都有待改善。

三、军队信息安全人才培养对策

1.构建阶梯认证式军队信息安全人才培养机制。

目前,我军院校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重军事训练轻课程学习的现象,为引发学生学习信息安全课程的热潮,提高信息安全人才的质量,建议构建阶梯认证式军队信息安全人才培养机制。所谓阶梯认证式培养机制,是指根据部队信息安全人才的需求,分别设置相应的课程体系模块,设计与适应部队需要的各类信息安全人才从业资格认证考核机制,通过各类人才特定课程体系认证考核的学员发给相应级别(类别)的从业资格证书。学生可根据个人兴趣和特长获得若干类从业资格证书。

2.根据部队人才需求,设置信息安全模块化课程群阶梯式知识体系。

军队信息安全工作需求多样,对各类人才要求的基础面较宽,对所有相关专业都开设各种信息安全课程不现实,因此在课程的选择上必须根据人才需求类型作适当取舍。在课程设置上需兼顾必要性和发展性。基础课程的设置,要让学生掌握信息安全知识体系中必要的基础知识,选修课和必修课的设置要让学生根据专业方向和兴趣擅长选择,挖掘学生进一步学习和深造的潜力。结合军队特色及知识体系,在课程设置上,可围绕知识点及其难易和所培养的人才类型以模块化的方式优化重组可阶梯学习的课程群。这样做的好处是既可以形成内容明确、可操作性强、便于学习、便于进行各类实验实践环节的课程群,又具有良好的弹性结构。当课程随着信息安全相关新技术的发展进行增减时既不会迷失方向,又便于各门课程内容的更新、融合和衔接,避免不同课程内容的交叉重复授课,增强教学效果。

3.建立多样化考核机制,灵活运用各种考核方式,对学员个性化能力进行全方位认证。

打破传统百分制主要通过考卷定成绩的考核方式,采用能力水平多渠道、多方位考核机制。目前信息安全技术有多种的培训认证课程,包括从入门一直到中高级信息安全知识的培训与认证,鼓励学生报名参与地方认证,可验证学校培养效果,促进学员提高自身能力,并获得从业资格认证。因此,学员在通过军队信息安全课程基础考试的基础上,可自主选择参加军队、国家或国际推出的权威信息安全职业资格认证考试,或者该专业教学设计反映个人能力的某层次实验认证方式,或者参加对抗竞赛项目,无论哪种考核方式,只要学员在特定时间内完成,就予以承认,必要时颁发能力水平认证证书。

4.采用进修、送学、代职等各种途径强化阶梯式师资力量。

高素质的人才培养体系中,教师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为保持教师队伍的先进性,院校应定期支持专业教师到有特色的重点大学进修最新信息安全专业核心课程,定期组织专业教师赴军内外其他高校进行参观考察,送学专业教师攻读相关学位,提高理论水平和教学方法。同时,应定期选派部分专业教师去部队相关岗位代职工作,深入了解部队的信息安全现状和各种岗位的信息安全技术和人才需求,在为部队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上丰富实际教学案例,掌握最新安全问题,设计出与部队工作紧密相连的授课内容体系,不断提高专业教师的综合素质。

四、结语

就信息安全人才培养模式来说,世界各国并没有一套系统权威的教育体系。但抓住信息安全领域的本质特征和军队特色,勇于探索,群策群力,不断健全和改善培养模式,最终培养出满足部队需要的各类高素质信息安全人才,为维护国家和部队信息安全作出应有贡献。

篇6

作者简介:段雄春(1960-),男,陕西兴平人,东莞理工学院高教研究与评估中心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和成人教育等。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5)12-0088-03

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是我国应用型大学建设的一个热点话题。台北科技大学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中,技职教育与全人教育相结合的教育理念和与之相一致的课程体系、教育过程和管理制度等,可以为大陆应用型大学建设及构建其人才培养模式,提供诸多有益的启示。

一、台北科技大学人才培养模式考察

(一)技职教育与全人教育相结合的教育理念

台湾地区不同类型的大学都有自己明确的办学定位和鲜明的教育理念。台北科技大学作为台湾地区技职型大学的典范之一,具有明确的办学定位和鲜明的教育理念。

台北科技大学的办学定位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具有技职特色之实务研究型大学”;具体来说是“企业家的摇篮,技术扎实的研发人才培育所,中小企业的研发好伙伴,创新与创意的平台”。他们的这个办学定位,不仅明确了其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规格要求,而且也明确了自己的科研服务面向。

台北科技大学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始终坚持:技职教育与全人教育相结合的教育理念。所谓“全人”,即是要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个体性的自然人、群体性的社会人、主体性的文化人”特征的全面的人,他们的全人教育包括“涵养人文、关怀社会、亲近自然”三个维度,并能够通过实施“深耕基础教育、拓展知识广度、涵养精致生活、建立多元见识”教育等,有机地贯通融会到技职教育的整个教育过程之中,以践行“士之致远,当先器识而后才艺”(语出《资治通鉴》)之古训。

台北科技大学全人教育的理念,与我们所说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是一致或相近的。虽然,我们与他们对这一理念的理解是一致或相近的,但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贯彻落实中,在教育教学内容和教育教学方法上却存在着不相同,其效果也有着明显的差距。我们应该学习借鉴台北科技大学的作法和经验,反思其中存在的不同和差距。

(二)与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课程体系

台北科技大学不仅具有明确的办学定位和鲜明的教育思想,而且它们能够把其教育理念深植到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和每一个教育教学环节之中,使得课程体系和教育教学效果符合学校的办学定位及其教育理念。

台北科技大学在构建课程体系时,他们首先对培养技职人才应具有的核心能力进行了科学的系统分析研究。他们把其所要培养的技职人才应具备的核心能力概括为“专业实务力、咨讯应用力、品格实践力、团队合作力、国际移动力、领导沟通力、创新创业力和自主学习力”等八个方面。再根据自己对技职人才应具备的核心能力分析,按模块精心设计每门课程。台北科技大学的课程体系主要分正式课程和非正式课程两大类。

正式课程,主要包括了通识课程、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三大模块。在每个模块设计课程时,都能坚持充分考虑和精准瞄向学生核心能力的培养。如他们将33学分的通识教育课程划分为:(1)新生定位课程,包括大学入门、服务学习和劳作教育等,每周2小时,共计1学分;(2)语文课程,包括国文和英文,共计12学分;(3)博雅课程。他们把博雅课程又分为核心必选课程和非核心选修课程,各10学分,共计20学分。博雅核心必选课程按“文学与艺术、历史思维与世界文明、哲学思考与伦理、民主与法制、社会经济与管理和自然科学与逻辑推理”六大向度,每个向度均开设了3门课程。明确规定各院系要根据本院系的实际,在除与本院系相关的向度之外的5个向度内,指导学生在每个向度中选修1门,每门2学分,共计10学分;博雅非核心选修课程也是按“六大向度”设置,开设了近100门涉及面非常广泛的课程供学生选修。也是规定各院系要根据本院系的实际,在除与本院系相关的向度之外的5个向度内,指导学生在每个向度中选修1门。学生在博雅核心课程和非核心选修课程中的每个向度最多选修2门,共计4学分的课程。同时,他们还在学生中积极地倡导要处理好有限的学分与无限的学习和有限的正式课程与无限的非正式课程的关系,引导学生博学善行。

非正式课程,主要是一些通过自学计划、通识活动和学习场域等潜在课程。如社会服务课程和劳动教育课程等。非正式课程一般不记学分,即零学分课程,但明确规定每个学生都必须选修。

(三)技职人才培养的教育过程

人才培养的教育过程是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动态表达。台北科技大学不仅有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过程的静态表达,既课程体系,而且还有非常有效的技职人才培养教育过程的动态表达,形成了“奠基扎根、接轨深耕和将才打造三阶段技职人才培养之特色”。

奠基扎根,就是要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力。他们主要通过“技术扎根计划、北科之英、英文会考、国文会考和数学补充教学”等措施,为学生的发展奠定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实践技能及外语、国文和数学等基础。

接轨深耕。所谓接轨,就是其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都坚持了与台湾地区的经济社会、科技与产业及业界发展的实际接轨;深耕,就是其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要与台湾地区的经济社会、科技与产业及业界发展的实际,实现无缝衔接与深度融合,实现教、学、用一致。

将才打造,主要通过组织制定和实施明珠计划、创新创业计划和创新创业辅导及专利技转和工程伦理课程(包括企业伦理和专业伦理)等措施,培养实用型将才。

(四)管理机构设置与制度

台北科技大学为了实现技职教育与全人教育的教育理念及其教育教学活动的有效组织与效果,他们建立健全了能够与之相适应的专职管理机构和制度。如,他们为了保障通识教育的有效实施,建立了其通识教育组织保障及运行保障体制和机制,如图1所示:

通识教育委员会由学校校长、教务长、学务长等人员组成,下设通识教育中心,具体负责全校通识教育的组织实施。通识教育中心的教师由专任教师和兼任教师组成,是独立于校内各学院之外,而又横跨校内各学院,与各学院并列的校内一级单位。因此,通识教育中心就具备了类似教务处的地位及功能,便于统筹安排全校各专业的通识教育课程,从而保证了全校通识教育的有效组织实施。

他们不仅建立健全了通识教育的组织机构,还制订了一系列的章程、办法,作为各学院共同遵循的规范。如“通识教育委员会组织章程”、“通识教育中心组织章程”、“通识教育中心主任推选办法”、“通识教育中心教师评审委员会设置办法”、“通识教育中心教师遴选办法”,以及组成“通识教育中心课程委员会”等。再如,他们建立健全能够保证奠基扎根的英文、国文会考制度和数学补充教学制度等。英文会考制度明确规定,新生入学及在大学一年级、大学二年级的期中、期末均要组织全校英文会考,其会考成绩的15%计入该门课程的学期总成绩;国文会考制度明确规定,大学一年级及以后学期所有修学国文课程的学生,都必须在寒、暑假里研读两本指定的课外书目,在每学期的第五周组织全校国文会考,其会考成绩的15%计入该门课程的学期总成绩。

二、台北科技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启示

台北科技大学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上所形成的特色和取得的经验,是校内外多方参与的合力作用的结果,是校内外多方共同努力的结果。虽然,大陆高校所处的环境和机遇与台北科技大学存在着诸多差异,学校的发展也不能做简单的类比,但台北科技大学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所取得的经验,依然给了大陆高校诸多的启示。

(一)关于科技型大学的办学定位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育理念

台北科技大学的办学定位和关于应用人才的教育理念,对我们的启示主要有三点:一是办学定位应涵盖人才培养、科学技术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方面,既必须涵盖大学的三大功能,而不能简单地仅就其中的一二,有所缺失;二是全人教育的理念必须深植到课程设置及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使得教、学和做能够有机的紧密结合,自然地深度融合,而不能仅仅只停留在一般的理论研讨和表面的说教上;三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不仅仅是要教给学生知识和技术,使得他们掌握了一技或多技之长,而必须把教会学生如何做人放在首位,在教给他们知识和技术的同时,要更加重视对学生道德品格和人文精神等非技术性素养的教育培养。

(二)关于通识教育

由于大陆的特殊情况,通识教育课程在总体结构上不能做大的调整,如在通识课程中必须保证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等教育部明确规定必须开设的课程及其学时要求等。对比台北科技大学的全人教育理念和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的做法和经验,我们的通识教育依然有改进的地方。一是增加通识课中的选修课,给予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充分选课的自,同时还必须通过相关的制度措施,鼓励校内二级院系可以结合自己的专业研究成果,开出更多、更新、更实用的高质量的选修课程,使之涵盖更多的学科门类,为培养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人才提供支撑。二是要围绕校情校史和大学学习方法等内容,加强对大学一年级学生进行大学入学教育,开好专业入门(或导论)课程。三是要结合应用型人才培养,开好最后一哩课程,保证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能够善始善终。

台北科技大学设立通识教育委员会和通识教育中心,全面统筹通识教育的做法和经验,也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三)关于课程设置

课程体系是对人才培养过程的静态表达。在课程体系中,台北科技大学的通识课程不仅有必修学分课程,而且还有选修学分课程及零学分课程,其涉及的知识面相当广泛。而大陆高校各专业的通识课程均为必选课程,没有选修课程,这样就很难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对专业以外知识需求的多样性。

在专业课程的设置上同样可以学习和借鉴台北科技大学的做法。如通过课程地图,分析检视每门课程对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贡献,并依此确定课程设置。特别是可以借鉴这种方法,优化我们的专业课程的设置。

除此之外,台北科技大学在课程设置上给我印象最深的体会还有,大学应为人才培养开出足够多的选修课程,供学生选修。如台北科技大学通识教育中的10学分博雅非核心选修课程,就为学生开出了近一百门总计近200个学分的课程。而大陆大学一般都没有开出这么多的选修课程,学生选修的余地很小很小,从而使得选修课程变成了一种变相的必修课程,失去了选修的意义。我们要提高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就应开出足够多的符合我们对应用型人才核心能力培养要求的高质量的选修课程,在博学的基础上求得精和专。这一点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也是非常重要的。

(四)关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过程

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动态表达,应该由封闭走向开放。台北科技大学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就是开放的。他们的开放不仅是对社会的开放,而且在本地区兄弟院校之间也是相互开放的,在校内兄弟院所之间也实现了全面的开放。而大陆大学虽然已开始重视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的开放,并已进行了许许多多的实践探索,积累了一些经验,但主要集中在对社会的开放,而高校之间的开放和学校内部兄弟院系之间的开放还是很不够,甚至仍处在相互封闭的状态。我们应该学习和借鉴台北科技大学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和培养模式的经验,在重视对社会开放的同时,重视高校之间和学校内兄弟院系间的相互开放,并且能够为应用型人才培养制定出其相应的支持政策和制度环境。这一点在促进应用型大学建设和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具有更加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刘焕阳,韩延伦.地方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及其体系建设[J].教育研究,2012(12):67-70.

[2]宋克慧,田圣会,彭庆文.应用型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及其培养[J].高等教育研究,2012(7):94-98.

[3]邵波.论应用型本科人才[J].中国大学教学,2014(5):30-33.

篇7

(Shandong Vocational Institute of Clothing Technology,Taian 271000,China)

摘要: 随着高职教育的蓬勃发展,各高职院校越来重视其人才培养质量,纷纷创新其人才培养机制,更新教育理念,并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积极调整其人才培养目标。本文以为山东服装职业学院为例,就如何建立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体系,构建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框架进行了深入研究。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the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re increasingly attaching importance to the quality of personnel training, at the same time they carries on the innovation of personnel training mechanism, renewal education idea, adhere to the market demand as the guide, and actively adjust the personnel training goal. Taking Shandong Vocational Institute of Clothing Technology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studies on how to establish the quality monitoring system of personnel training and construct the teaching quality monitoring system framework.

关键词 : 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检查评估

Key words: higher education;teaching quality;monitoring system;inspection and evaluation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34-0259-02

作者简介:陈健(1975-),男,山东泰安人,山东服装职业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管理。

0 引言

当前,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成熟,高职教育面临的外部发展形势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这对其而言既是一次机遇,又是一次挑战。高职院校要积极利用这一契机,秉承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坚持以提高教育教质量为核心,不断提升其人才培养质量,办好人民满意的高职教育。但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很多高职院校因人才培养质量监控环节出现问题而影响了其最终培养质量,不利于其健康长效发展。因此,如何建立健全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体系,提高教学质量监控质量,越来越成为高职院校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

1 高等职业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存在的问题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培养职业人才,推动地区经济发展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高职教育具有鲜明的职业岗位针对性,它立足自身发展实际,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紧跟时展,培养了一大批高质量的职业应用型人才。从总体来看,我国多数高职院校仍沿用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方式,片面强调理论学习的重要性,忽视了实践学习,造成理论与实践相脱节,使得学生无法做到学以致用,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此外,一些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定位不明确,没有突出地方性、应用型、专业性特点,深入分析和研究社会(企业)的具体人才需求,教育特色不明显,人才培养质量难以保证。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1 教学过程缺乏全面监控 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在日常教学管理中仍坚持以学科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过分偏重理论教学,而忽视了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和锻炼。同时,目前多数高职院校尚未建立起较为系统完善的实践教学监控机制,缺乏对实验、实习、实训等教学环节的有效管理,严重影响了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不利于高职教育的健康稳定发展。

1.2 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不完善 目前,很多高职院校积极立足于自身发展实际,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逐步建立健全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针对在校学生的学习表现进行实时评价,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高职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主要由学生主体评价、同行评价以及督导评价三部分构成,评价结果是在综合三部分成绩的基础上形成的,评价结果较为真实、客观。但这种考核评价方式实际上是一种内部评价方式,即评价仅仅局限于学校内部,没有将社会化质量评价纳入其中,是学校的自我评价。

1.3 人才培养质量监控范围过于狭窄 一般地,影响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因素除了专业课程设置、教学水平、考试制度之外,还包括教学管理、实习实训条件、教学改革质量、教材设计与开发等。因此,高职院校要想提升其人才培养质量,除了要进一步加强教学管理,优化实习实训环境之外,还要做好人才培养质量监控工作。但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很多高职院校将人才培养质量监控简单定义为课程教学秩序监控,忽视了对教师教学质量的监控与评价,同时也没有针对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与掌握情况制定出相应的考核规范,不利于高职人才培养的健康稳定发展。

1.4 教学监控反馈不及时 当前,一些高职院校在完成教学质量监控工作后,只是简单地将问题进行归纳整理,而没有提出后续解决方案,教学监控反馈不及时,直接影响了其教学质量监控的总体水平。同时,有的学校尽管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但在具体落实过程中,常因部门沟通协调不够、规范缺乏可操作性、约束力不强等原因导致教学质量监控失衡,不利于其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2 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构建的几点想法

2.1 建立健全组织保障系统 健全的领导组织是保证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前提,各高职院校必须予以重视。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组织领导系统通常为主管副院长-教务处长二级系统。在进行教学质量监控时,高职院校必须逐步建立健全组织保障系统,并建立科学有效的管理制度以保证其落实;制定明确的质量监控目标,确定工作重点和方向,并建立相应的赏罚考核机制;积极协调组织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加强沟通与交流,以保证各项决议的高效落实;学习和借鉴国内外学校的成功经验,推动高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朝着专业化、规范化、科学化方向发展。

2.2 建立健全检查评估体系 高职教学检查评估体系主要由校内检查评估体系和校外检查评估体系两部分组成。所谓校内检查评估体系,就是指在学校内部建立起来的一个系统全面的教学质量评价监控体系,它主要包括教学检查制度、教师听课制度、教学评价制度、教学管理反馈制度等。而校外检查评估体系则主要包括实习实训评价制度、校企信息反馈制度、人才需求交流制度等。学校在进行教学质量监督与评价工作时,必须强化责任意识,积极拓宽信息获取渠道,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地进行检查与评价。

以山东服装职业学院为例,学院在建立教学质量评估体系时,逐步加强教师教学管理监督工作,明确了教学质量评价的目标和标准,确立了责任到人,有效地提高了检查评估的质量和效率。此外,山东服装职业学院还确立了教学工作例会制度,规定教务处必须每周召开一次教学工作例会,通报教学进展情况,布置教学工作任务。

2.3 建立健全信息处理、分析和反馈系统 山东服装职业学院还就信息收集与整理工作进行了研究与分析,并最终确立信息处理、分析和反馈系统。信息处理和分析是人才培养质量监控的重要环节,信息处理和分析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监控评价的最终效果。一旦此环节出现问题,势必会影响整个监控体系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因此,针对这一问题,学院在综合本校优势资源的基础上,建立了信息处理、分析和反馈系统,将校内和校外两个系统有机结合起来,极大地提升了信息处理与监管效率,保证了教学质量监控工作的顺利进行。

3 小结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要想进一步提升其人才培养质量,积极推动地区经济的发展繁荣,就必须逐步优化其人才培养环境,建立健全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体系。总之,教学质量监控工作是一项艰巨和复杂的工作,需要以科学的态度,坚持科学的筹划与设计,同时,还要不断地根据具体情况和发展需求不断进行必要的修正和优化,这样才能正确、有效发挥教学质量监控工作应有的作用与功效。

参考文献:

[1]杨林,卢崇高.建立高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实践与思考[J].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3).

[2]谢峰,李冬柏,张建华.加强内部质量监控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2(07).

[3]王前新,卢红学.高职教育教学质量构建机制与保障体系[J].职业技术教育,2013(1).

篇8

(一)抓住培养环节。培养是基础,健全人才培养教育机制,围绕支柱产业和重点行业对人才的要求,加大人才培养力度。

(二)抓住引进环节。引进是重点,完善人才、之力、项目相结合的柔性引进机制,围绕振兴老工业基地的重大项目、积聚国内外优秀人才和智力。

(三)抓住使用环节。使用是关键,健全人才配置和激励机制,围绕营造人才环境,完善政策体系,加强人才市场建设,留住、用好人才,充分调动各类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辽宁科技人才资源现状分析

(一)辽宁人才市场体系已经初步形成,人才开发力度进一步加大

篇9

通识教育是当前高校实施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方式,在物质主义、 功利色彩浓郁的社会大环境中,高职院校通识教育应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有益成分,引导学生回归对健全人格的有效探索。在对健全人格的探寻中,我国传统文化与通识教育有着共同的人本追求;在实践中高职院校通识教育应以传统文化为核心,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审美情趣,塑造健全的人格。为此,笔者在日常教学中进行了必要的探索实践。

一、高职院校开展通识教育势在必行

20世纪80年代开始兴起的高职教育,如今已如火如荼地发展起来,高职院校基于“教、学、做”一体,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曾经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培养了大批人才。然而,随着社会多元化发展,高职院校片面强调专业教育使人才培养出现了“工具化”“技能化”的功利主义倾向,高职学生大国工匠精神缺乏、人文素养低下、自身可持续发展严重受限已成不争的事实,社会进步及学生自身全面发展对高职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将学生培养为能独立思考且对不同的学科有所认识,能将不同的知识融会贯通的具有健全人格的完整之人。

源于西方的通识教育,其中文意思应是“通古今之变、识天人之际”。它是一种全面、均衡、通达的教育理念,这种理念正好迎合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新需求,无形中成为高职院校矫正“工作机器人”培养模式缺陷的有效途径。广东省顺德职业技术学院、武汉职业技术学院等高职院校在其教育体系中融入通识教育已初显成效,国内多数高职院校竞相引入通识教育理念、构建特色通识教育体系,通识教育目前正成为挽救高职院校过分功利化倾向的有效良方。因此在高职院校开展通识教育势在必行。

二、传统文化在高职院校通识教育中的核心地位及作用

(一)高职通识教育中传统文化的引入

高职通识教育是以人为本的“全人发展”教育理念,它的目标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培养具有完善人格和自我发展潜力的社会职业人。融入通识教育理念的新型高职教育培养的人,既要会做人,能做事,善于独立思考,又要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及贯通不同学科的知识迁移潜能。高职院校要实现“全人发展”理念,矫正“专业化机器人”的功利化人才培养缺陷,必须全方位提升高职学生人文素养。在高职人文素质类课程中,传统文化注重道德情操的自我提升和超越,注重伦理精神和艺术精神的养成,对实现学生价值观及完善人格重塑作用首屈一指,在中国社会立身做事时时处处要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从这个意义上讲,必须在高职通识教育中引入中国传统文化。

(二)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特点和优势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及祖先在世代生活的土地上创造并传播到世界各地的文化综合体,它表现为丰富多彩的物质文化遗产及广博深邃的精神财富。注重伦理性、生命力顽强、民族地域性鲜明、博大精深的特征使其独具特色,在世界文化之林中屹立千年而生生不息。

中国传统文化包罗万象、博大精深,传统文化课程依托天人合一、以人为本、敬畏自然等中国古代哲学观念,引导学生自主提升自身道德情操,养成良好的伦理精神和艺术素养,学会与他人、与环境和谐相处;引导学生研习诸子百家修身之道,培养积极进取的人生观,树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社会责任感,确立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价值理念,使学生领悟中华民族固有的文化道德观念,主动探寻自己的文化之根,成为理想远大、道德修养兼备的儒雅之人。学习传统文化,躬身力行为人处世之道,引导学生树立“做事先做人”的处世准则,为学生未来步入职场及终生职业生涯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就课程性质本身而言,传统文化属于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本课程通过全方位教学活动的开展,旨在促进消除文理学科的隔阂,拓展完善高职大学生的知识结构,丰富学生文化知识从而促进其人文素质的提升,实现高职院校科学素质与人文素养兼备的人才培养战略目标。在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习得显然是其关键性环节,高职大学生只有潜心理解并领悟传统文化知识精髓,才能在现实生活中将其内化于心外显于行。因此,建立灵活有效的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体系,是高职院校开展人文素质教育最关键、最重要的教学保障。

就课程定位而言,中国传统文化是伦理本位的文化,“伦理”即在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相互关系时应遵循的道理和准则。它包含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关系处理中的行为规范,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主旨在于唤醒高职学生 “做人重于做事”的自觉意识,是培养学生人文素质、升华其人文精神的基础性课程。在整个高职通识课程体系中,能够发挥高职院校通识教育“重塑学生个人价值观,重构其健全人格”核心作用的课程,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优势得天独厚,它理应成为高职院校通识教育的核心课程。

(三)中国传统文化对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作用

在高职院校全方位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可以普及学生传统文化常识,提高思想道德水准,重塑学生儒雅气质。在对传统文化的耳濡目染中,学生的认知能力、思辨能力、审美能力会得到潜移默化的提升;在对丰富传统文化知识的研习中,学生的感情、意志、品行也会产生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所有这些因素都会助推学生综合素质水平的实质性提高。优秀传统文化的主流价值观,将帮助高职学生重塑完善自我,重构积极进取的人生观、价值观。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先民勤劳与智慧的结晶,时至今日,对社会进步及个人发展仍发挥着不可低估的作用。高职学生接受传统文化教育,以批判继承的方式,汲取传统文化精髓为己所用,丰富精神自我,升华自身言行,以传统文化的视角解决现实问题,以理性务实态度传承文化,对开启高职生职场生涯及自身可持续发展必⒉生深远的科学指导性意义。

三、中传统文化教育融入高职通识教育的实践探索

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融入高职通识教育,应采用整体规划逐渐融入的模式,高职院校要依据学校性质、生源状况及人才培养方案等因素,采取富有自身特色的切实可行的方案,激发学生了解优秀传统文化知识、探寻文化之根的动机,鼓励学生学习传承传统文化的激情,采取丰富灵活的多种途径,实现两者的有机融合,在日常教学中笔者进行了如下探索实践:

(一)构建显型教学与隐型教学结合的传统文化教学新模式

“显型教学”即日常课堂教学。“隐型教学”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觉自主学习传统文化的多元理论及实践学习形式。以隐型教学补充并促进完善显型教学。隐型教学理念促使学生搜寻并反思生活中的传统文化现象,显型课堂教学则以学生阐释传统文化现象为开端展开教学活动,在师生互动中营造拓展性传统文化学习氛围,用现代视角学习传承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教学突破“故纸”堆,鼓励学生表达文化自我。构建“教师擅启发,学生爱(传统)文化,学院育全才”的复合型传统文化教学新模式。

(二)开展传统文化课题研究

笔者参加了“以传统文化教育促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提高”的课题研究。立项阶段,我们通过调查问卷等途径充分调研学生对传统文化经典知识的认知程度和诵读情况,深入专业系部调查研究各专业的培养目标、学生就业方向以及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具体要求,以此为据确定传统文化教育研究的基本内容;课题实践阶段,组建学生国学社团开展了蒙学诵读、校园辩论赛、戏剧表演等活动,通过系部选拔开展了院级“国学知识竞赛”“经典诗文诵读”等活动,系列性实践活动的开展点燃了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激情,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题结题阶段,文化化人的效果初步显现,学生行为规范意识逐步树立,学生日常管理压力减轻,用人单位对学院实习学生及毕业生的人文素质评价有所改观。

(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伦理本位优势,营造积极进取自强不息的特色校园人文环境,能够对高职大学生的身心成长产生潜移默化的化育作用,教师学生可以共享和谐优雅的教学学习环境。首先需加强校园基础设施的配置,增加学院图书馆的馆藏容量,应侧重于人文社科及传统文化类书籍的收藏,重视并凸显校园人文景点、文化长廊建设。其次要健全校园文化管理机制,贯彻落实学院“尚德、守则、强能、笃行”的校风,培养具有大国工匠精神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实现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

(三)继承传统礼仪文化,塑造良好个人形象

礼仪是在人际交往中,以一定的约定俗成的程序方式来表现的律己敬人的过程,它是个人内在修养和素质的外在表现。通过中国传统礼仪文化基本常识的讲授,使学生了解不同情境的礼仪规范,掌握传统礼仪在生活及职场中的现代表现形式,创新性规范自己的衣食住行及接人待物方面的行为规范,在言行举止中展现人格魅力,塑造新时代高职大学生的良好个人形象,为就业及自我发展创造机遇。

四、结语

高职院校开展通识教育需走具有中国特色的路子,在通识教育体系中将传统文化课程作为核心课程,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健全学生人格,为学生终身自我发展服务,为高职通识教育发挥应有的作用。在日常教学中我们认真研究,下足工夫,就一定能闯出一条符合国情的、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高职院校通识教育之路。

参考文献

[1] 李曼丽,汪永铨.关于“通识教育”概念内涵的讨论[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9(1):96.

[2] 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2000-1-17.

篇10

    1确定应用型工商管理本科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确定创新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首先,确定“素质为根、应用为本、能力为上、创新为魂”的人才培养目标。其次,必须花大力气转变教师尤其是学术带头人的教育思想、观念。现在教师队伍中的绝大多数人都是在理论学术型培养模式下成长起来的,强调学科本位,坚持学术取向,认为培养应用型人才是自贬家门。实际上,理论学术型、应用型不是层次上的差别,而是类型上的差别。应用不是照搬照抄,而是创造性的应用。笔者讲的创新性应用型人才不同于一般的应用型人才,而是除了培养“师”(工程师、经济师、会计师、律师等)字号人物之外,也培养“家”字号人物(工程技术与管理专家、企业家、社会活动家等)。我们培养的本科生绝大部分毕业后直接就业,既要给他们提供发展的潜力,更要给他们安身立命的本领。通过这样反复的研讨、宣传和导向,绝大部分教师的教育思想、观念才能得到转变。人才培养目标才得以与时俱进的准确定位。依据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地方高校再根据毕业生主要面向国内地区的实际,将本科人才培养规格定位为: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人才,基础教育和政府与社会基层组织的业务骨干、管理骨干以及中小企业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2构建“一体四翼”应用型本科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为了实现地方高校应用型工商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提出了构建“一体四翼”应用型本科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所谓“一体四翼”是指以“校园理论导向教学”、“企业现场实践”、“大型案例模拟规划与分析”、“学生独立自主学习”为四翼,以适应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需要的综合应用能力(理论力、实践力、学习力)为主体的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见图1)。2.1紧扣应用性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构建应用能力为培养主线的校园理论导向教学紧扣应用性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坚持以应用能力的培养为主线,构建工商管理专业应用性人才合理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与基础知识的校园理论导向教学。其中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心素质”四个素质的导向教学。基础知识包括三个方面的教学导向:一是“必需、够用”的基础理论知识;二是扎实宽广的技术基础知识;三是广泛实用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如政治、经济、管理、法律、文化、市场和语言等知识,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增强人才适应能力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包括与专业相关的基本技能和专业综合应用能力培养所必需的基础技能两方面。工商管理专业的企业管理方法与技巧就是工商管理专业必须熟练掌握的基本技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二者相辅相成,是培养综合能力的两个必要基础。综合应用能力是人才总体能力的主要体现,是评价人才质量的主要标准,也是专业特色的重要标志之一。专业综合能力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发展能力,即知识更新、自我发展的自学能力和不断创新能力;二是交流、协作与计算机应用的基本能力,这是进入21世纪和现代信息社会,技术应用性人才必备的基本能力;三是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应用型本科人才在知识结构上应具有“知识面较宽,基础较扎实,应用性较强”的特点,需要加强理论课程的整合,突出理论教学的导向性,构建出目标明确、逻辑性强的平台与模块化相结合的理论教学体系。在理论教学体系的构建中,要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要注意基础、专业平台的构架,在课程结构上逐步形成“基础+专业”的平台化架构、“专业主干课程+跨专业任选课程”的模块化纵向化的校园理论教学导向。

    2.2紧扣企业现场实践,构建实践教学体系

篇11

新经济环境下市场竞争激烈,为了让国企在这种形势下具有更强的竞争力,就需要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而人才培养机制一定要合理、完善,不然很难发挥应有的作用。国企实际经营管理中,人才培养机制在各种因素影响下出现了很多问题,这些问题直接阻碍企业的发展壮大,因此做好相关机制建设极具现实意义。本文重点对此进行了探讨,希望为同行提供一定的借鉴。

一、国企经营管理中人才队伍建设现状

国有企业在实际经营管理中的问题,很多时候是因为人才队伍建设跟不上企业发展出现的。笔者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分析了人才队伍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剖析。

1.人才培养制度不完善。

在当前的一些国有企业管理中,人才培养机制还不够完善。人才培养工作是企业活动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企业的发展需要依靠人才提供智力支持和保障。当前,一些国有企业由于培养制度方面还不够完善,导致对人才的吸引和自身人才的培养方面还略有不足,这就导致国有企业的经济发展相对较慢,企业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不高,在一些经济活动中,相关的标准还不够完善,从而导致国有企业发展存在一定的障碍。

2.相关监督机制不健全。

在国有企业运行体制中,不仅要对经济活动进行规划,还要注重人才管理、人才培养的评估和监督。当前一些国有企业在人才培养中没有相应的培养体系,对人事管理监督评估还不够完善,没有对人才培养过多的关注,一些国有企业领导注重对经济活动工作的开展和部门之间的关系进行监督和协调,忽略了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使得相关的监督评估机制不够完善。在人才培养机制执行和落实过程中,由于涉及的环节比较多,不能够很好的认识到的人才培养途径和人才监督体制,人才评估监督机制不能有效体现企业管理的职能性和价值性。一些国有企业人才管理方式,没有健全的控制体系,人才培养工作不能更好的开展。

3.不重视员工的主动性。

在企业活动过程中,对员工的主体性不够重视,没有有效的针对性的解决措施,相关领导对人才主体性还比较淡薄,企业工作受到阻碍,相关的规章制度不够详细,信息平台不够完善,企业自身的管理上存在着片面追求利润增长的理念,一些企业领导有着先提升企业利润,再培养人才的思想,对于人才的主体性意识不强,企业人员缺少相关的监督,从而制约了国有企业更好的发展。

4.薪酬分配机制不合理。

物质是人们生存的基本条件以及工作的基本动力。薪酬是对员工的认可,是员工个人工作价值的标志。衡量员工的个人地位也是薪酬来决定的,因此,薪酬待遇低是造成人才流失的直接原因。随着人才市场的建立和相关政策的完善,国有企业对吸引人才的优势已逐步丧失,如住房、医疗、养老等福利保障。同时大多数国有企业在薪酬分配中重视向中高层管理人员倾斜,而忽视了专业技术人员和基层员工的待遇。与其他同行业企业相比,员工收入水平较低,福利相对较差,加之员工缺乏良好的工作环境,势必造成人才的不断流失。

二、国企经营管理人才培养机制的完善措施

人才队伍建设问题影响了国企的发展,如何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完善人才培养机制,促进企业发展壮大。

1.完善党管人才原则。

人才有机结合,完善选人用人、人才开发、人才运用等方面工作机制,充分调动各类人才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凝心聚力促进企业发展。根据工作实际和不同岗位的特点,确定人才选用标准,规范选拔程序,科学选聘人才。探索国内国际高层次人才资源的开发利用,逐步建立各类专业技术和经营管理人才库。从企业战略目标出发制定人才发展规划,建立以德、能、勤、绩、廉为主要指标的考核评价体系,健全基于绩效考核的全责一致、物质激励与精神鼓励相结合的激励约束机制。

2.建立人才评价体系。

人才评价体系是在企业的人才发展规划的基础上建立的,是为企业发展战略目标服务的。建立健全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科学而有针对性的人才评价体系,针对不同岗位、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人才设定岗位职责,明确评价标准,要做到指标明确、程序规范、方法科学、操作简便。重点实行实绩民主评议制,扩大员工整体参与度。同时编制人才业绩档案,作为评定考核其工作业绩的基本依据。对掌握核心技术专业人才评价的重是其创造的社会价值和业内人士认可,对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评价的重点是经济效益和出资人认可,对政工人才评价的重点是思想政治工作成果和群众认可。按照业绩高低,贡献大小进一步完善薪酬分配机制;探索人才智力成果、前沿技术等入股参与收入分配,使人才的价值得到充分发挥和认可。

3.健全人才培养机制。

不断健全人才培养机制,有计划地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科学制定培训目标。实现人才培养总量同企业发展目标相适应,人才结构同各项工作开展相适应,人才素质同所担负任务相适应。突出教育培训的重点,针对各类人才的特点,设计不同的培养内容:对专业技术人才,要注重专业技术水平的提高,培养一批技术骨干和带头人;对经营管理人才,要重点加强法律法规、经营思路、管理水平等方面的培养;对政工人才,要着重提高其党性修养、理论水平和思想政治工作能力。建立健全各类培训制度,切实抓好初任、任职和在职轮训,抓好专业技术人才继续教育和执(职)业资格考试制度,加强对学历、学位和各种培训证书的管理。逐步建立适合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特点的多层次、多形式、开放性的培训体系。

4.落实人才薪酬制度。

在国有企业运作过程中,评估和核算是企业用来调整经济活动的方式,同时也能够有效保障人才培养机制的标准化。在企业活动中,应该定期及时的对人员工作业绩和工作绩效进行评估,以便于能够对员工进行考核,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提升员工的创造力。落实人才津贴制度,加强对员工绩效考核和评估,进而提升人才培养的价值。注重人才培养机制改进和创新,结合国有企业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的制定有效的考核评估制度,这样才能保证人才培养机制的针对性和可实施性,促进人才成长动力。

三、提高国企经营管理后备人才的整体素质

对后备人才坚持动态管理,最首要的原则就是当关键岗位出现空缺时,要在公开竞聘的情况下对后备人才进行择优录用。其次,将国企中各级负责后备人才培养的领导作为考核对象,对这些责任人进行定期评估考核,在任期内必须培养出合格接班人,否则不能晋升。即将后备人才培养情况纳入到部门绩效考评中,这样就增强了领导对于后备人才队伍管理的主动性。第三,打破原有后备人才只能通过职务上升才能提升薪酬的做法,通过各种激励手段,为后备人才的发展和进步奠定基础。国有企业可以尝试建立非常态的宽幅薪酬体系,为后备人才设立相关津贴,通过提高薪酬的方式加大对后备人才的激励作用。最后,要对后备人才库及时更新。对于年度考核评估不称职的员工,要取消其当期后备人才的资格,对于三年内没有理论创新,五年内无突出经济贡献的后备人员,经企业讨论审定就要请其退出。

四、结语

新形势下国有企业面临着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如何在这种情况下促进企业的发展壮大是决策者需要考虑的问题。现如今的市场竞争其实质就是人才的竞争,因此做好企业人才队伍的培养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但在实际工作中不能生搬硬套,需要结合国有企业的实际情况采取人才培养措施。

参考文献:

[1]吴飞.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策略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4(15).

[2]姚金立.国有施工企业关键岗位培训工作[J].才智.201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