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传统文化的形式

传统文化的形式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7-14 09:44:23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传统文化的形式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传统文化的形式

篇1

摘要: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不存在时间上的先后次序,它们是共时态存在的文化的一体的两面。不应该用实体论、整体论的观点来探讨传统文化和现代化的关系。由此出发,对传统文化和现代化关系的若干方面进行了分析,提出的观点。  

关键词:传统文化;现代化;实体;共时态;整体  

  

文化活动既然是人类的生存运动,这种生存活动的基础既然是“文化形成的形式和习惯”,那么,文化活动的第一方面首先就是体现“文化形成的形式和习惯”,传递前人生存活动的经验和教训的传统文化。这是人一出生就置身于其间的、不可超越的。“人要成为全面的人,只有生存于承担了传统的同类群体中。人的文化方面只能以这种方式发展。”人要成长,“个体首先必须吸收与他相关的文化传统。个体首先必须爬上他出于其中的文化高度。”这说明,传统文化一方面是前人生存活动的结果,另一方面也是一种知识、价值、意义,是前人生存活动的智慧的结晶。按照伽德默尔的看法,人作为有限的存在,是处于传统文化之中的,不管他是否了解这种传统文化,也不管他是赞成还是反对,他都不可能超越传统文化的观念意识。我们始终只能在传统文化中进行理解。不管意识到与否,传统文化总是影响并形成我们,始终是我们的一部分。它当然不会是躲在久远的过去,而是就存在于人的每一个成长阶段,就存在于人当下的生存活动中,存在于这种当下的生存活动的方方面面里。传统文化是我们进行思维的前提。我们固然也有许多无法控制的成见和思维定势,但我们必然要调整、修正、剔除和补充它们,在此基础上展开新的思维活动。这种新的思维活动及其成果马上就构成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思维转化为行动,行动产生成果,我们就这样也参与了传统文化的创造。传统文化就是这样存在、发展和延续下来的。传统文化还是使社会的各个部分、使社会的各个发展阶段保持紧密联系和统一性的东西,是社会发展的基因。它从物质技术、行为规范、精神意识等等层面表现出来,集中表现在语言符号、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等方面。这样看来,文化包含两部分:作为文化活动的结果的这一部分,是传统文化;作为对传统文化进行修正、补充、更新的另一部分,就是现代化。它们作为文化的一体的两面,是共时态地位居于个人、社会当下的生存活动的方方面面里。换句话说,传统文化、现代化共同构成了人的生存活动的本身。  

为此,应该避免陷入对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作“时代化”理解的误区:把现代化仅仅看作一个时间概念,一个历史时期,一个继传统文化之後的时期,而在此前存在、发生的一切事情都必然属于传统文化。关于这一点,福柯在《什么是启蒙》一文中谈及对现代化作时代性的理解时曾经指出:我们不应该将现代化仅仅看作一个处于前现代与后现代之间的一个时代,而更应该将其看作一种态度,而这种态度不是谁都有的,也不仅仅局限在某一个特定的时代。这是从个人对生存活动的态度来说的。著名后现代思想家、加利福尼亚大学的霍依教授则说得更加富有哲理意味:“按照我所提出的后现代主义观,称福柯为一个后现代思想家并不意味着他的同时代人和幸存者同样也是后现代主义者或必须成为后现代主义者。历史的中断不是同时发生在每一个人身上的,也不是同时发生在所有地方的。同一个人、同一种纪律或设置在某些方面可以是传统的,在某些方面可以是现代的,在另一些方面可以是后现代的。”这个说法言之成理而且可以借鉴来理解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之所以人们会把传统文化和现代化的关系理解为时代化的历时性关系,首要的原因是把传统文化和现代化作了实体化的理解。这有两种表现:一种表现是企图到前人遗留下来的书面文献材料中去寻找传统文化。这就把传统文化当作了一堆僵死的、既定的、静止的、封闭的东西,进而认为,传统文化是可有可无,最好是不必要浪费人力、物力、财力保存的可抛弃的东西。由此出发,人们还认为:古代书面文献材料所表述的传统文化,比我们自己所知道的更清楚、更值得相信。其实,且不说这个观点只注意到了历史的描述性而未涉及其解释性,只说它还忽略了一个最基本的事实:古人书面文献材料所记述的东西,有的只是纸上谈兵,有的不过是无法实现的或本来应该实现却并未实现的理想,有的则是虚伪的或言不由衷的粉饰,还有的只是一家之言或从某种立场出发的、有倾向性的、为某一群体利益服务的主张,……。另一种表现是把传统文化当作现代化的阻力和障碍,把传统文化当作现实中的问题、消极的东西、社会的阴暗面、一切不如意的东西的替罪羊或发生的原因,总之,把现实中的一切问题都归咎于传统文化。例如说:“一面学科学,一面恢复我们固有的文化,……这条路是走不通的。如果过去的文化是值得恢复的,我们今天不至于遭到这步田地了。”在这种观点的指导下,要进行现代化,就要彻底清除传统文化

篇2

摘要: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不存在时间上的先后次序,它们是共时态存在的文化的一体的两面。不应该用实体论、整体论的观点来探讨传统文化和现代化的关系。由此出发,对传统文化和现代化关系的若干方面进行了分析,提出的观点。  

关键词:传统文化;现代化;实体;共时态;整体  

  

文化活动既然是人类的生存运动,这种生存活动的基础既然是“文化形成的形式和习惯”,那么,文化活动的第一方面首先就是体现“文化形成的形式和习惯”,传递前人生存活动的经验和教训的传统文化。这是人一出生就置身于其间的、不可超越的。“人要成为全面的人,只有生存于承担了传统的同类群体中。人的文化方面只能以这种方式发展。”人要成长,“个体首先必须吸收与他相关的文化传统。个体首先必须爬上他出于其中的文化高度。”这说明,传统文化一方面是前人生存活动的结果,另一方面也是一种知识、价值、意义,是前人生存活动的智慧的结晶。按照伽德默尔的看法,人作为有限的存在,是处于传统文化之中的,不管他是否了解这种传统文化,也不管他是赞成还是反对,他都不可能超越传统文化的观念意识。我们始终只能在传统文化中进行理解。不管意识到与否,传统文化总是影响并形成我们,始终是我们的一部分。它当然不会是躲在久远的过去,而是就存在于人的每一个成长阶段,就存在于人当下的生存活动中,存在于这种当下的生存活动的方方面面里。传统文化是我们进行思维的前提。我们固然也有许多无法控制的成见和思维定势,但我们必然要调整、修正、剔除和补充它们,在此基础上展开新的思维活动。这种新的思维活动及其成果马上就构成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思维转化为行动,行动产生成果,我们就这样也参与了传统文化的创造。传统文化就是这样存在、发展和延续下来的。传统文化还是使社会的各个部分、使社会的各个发展阶段保持紧密联系和统一性的东西,是社会发展的基因。它从物质技术、行为规范、精神意识等等层面表现出来,集中表现在语言符号、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等方面。这样看来,文化包含两部分:作为文化活动的结果的这一部分,是传统文化;作为对传统文化进行修正、补充、更新的另一部分,就是现代化。它们作为文化的一体的两面,是共时态地位居于个人、社会当下的生存活动的方方面面里。换句话说,传统文化、现代化共同构成了人的生存活动的本身。  

为此,应该避免陷入对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作“时代化”理解的误区:把现代化仅仅看作一个时间概念,一个历史时期,一个继传统文化之後的时期,而在此前存在、发生的一切事情都必然属于传统文化。关于这一点,福柯在《什么是启蒙》一文中谈及对现代化作时代性的理解时曾经指出:我们不应该将现代化仅仅看作一个处于前现代与后现代之间的一个时代,而更应该将其看作一种态度,而这种态度不是谁都有的,也不仅仅局限在某一个特定的时代。这是从个人对生存活动的态度来说的。著名后现代思想家、加利福尼亚大学的霍依教授则说得更加富有哲理意味:“按照我所提出的后现代主义观,称福柯为一个后现代思想家并不意味着他的同时代人和幸存者同样也是后现代主义者或必须成为后现代主义者。历史的中断不是同时发生在每一个人身上的,也不是同时发生在所有地方的。同一个人、同一种纪律或设置在某些方面可以是传统的,在某些方面可以是现代的,在另一些方面可以是后现代的。”这个说法言之成理而且可以借鉴来理解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之所以人们会把传统文化和现代化的关系理解为时代化的历时性关系,首要的原因是把传统文化和现代化作了实体化的理解。这有两种表现:一种表现是企图到前人遗留下来的书面文献材料中去寻找传统文化。这就把传统文化当作了一堆僵死的、既定的、静止的、封闭的东西,进而认为,传统文化是可有可无,最好是不必要浪费人力、物力、财力保存的可抛弃的东西。由此出发,人们还认为:古代书面文献材料所表述的传统文化,比我们自己所知道的更清楚、更值得相信。其实,且不说这个观点只注意到了历史的描述性而未涉及其解释性,只说它还忽略了一个最基本的事实:古人书面文献材料所记述的东西,有的只是纸上谈兵,有的不过是无法实现的或本来应该实现却并未实现的理想,有的则是虚伪的或言不由衷的粉饰,还有的只是一家之言或从某种立场出发的、有倾向性的、为某一群体利益服务的主张,……。另一种表现是把传统文化当作现代化的阻力和障碍,把传统文化当作现实中的问题、消极的东西、社会的阴暗面、一切不如意的东西的替罪羊或发生的原因,总之,把现实中的一切问题都归咎于传统文化。例如说:“一面学科学,一面恢复我们固有的文化,……这条路是走不通的。如果过去的文化是值得恢复的,我们今天不至于遭到这步田地了。”在这种观点的指导下,要进行现代化,就要彻底清除传统文化

篇3

二、传统文化因素在人物形象设计中的应用效果

中华文化渊源流长,并具有深刻的内涵。中国文化涉及到的范围较广、内容丰富,有绘画、书画、工艺以及陶瓷等文化。每个民族都拥有自己的文化,因此我国文化具有多样化的特征。这些多种多样的文化现象,为人物形象设计提供了艺术灵感。中国的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其丰富的内涵以及底蕴要求设计师,要汲取收传统文化的精华部分,设计出独特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作品,并且将作品推向全世界。

(一)传统文化元素在化妆造型设计上的应用。

在化妆造型上主要是以女装为主,中国女子一直以来都比较注重妆容。在我国历史上相继出现了具有江南特色的眉妆、三白妆。在脸部涂抹的时候会使用打粉方式,这些面部修饰吸取了民族传统色彩图案,并且将中国古典美体现出来了。在眉笔的勾画下,完美地展示出了中国传统艺术的灵动以及意境,最终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当前女子的化妆造型设计往往出现在舞台上,尤其是传统音乐的伴舞上这些舞蹈者为了将唐代的繁华表现出来,会将舞台色彩布置成以红色为主的场景,借用中国红使得整个舞台上呈现出热闹繁华的景象,并且也增添了中华传统色彩在人物形象设计上的具体表现。

(二)传统文化在发型设计上的具体应用。

自古以来,中国人非常重视头发造型。从古代到现代,女子的发型变化多样,表现出来的形式也是不同的,在发型点缀上还有多种多样的发饰品。这些出现在古代演绎活动中的传统发型,影响着现代人的审美观。大部分中国艺人在国际舞台上会展示以传统文化元素为主的头型,将中国文化推广到全世界。在中国,朝代不同女子的发饰是不一样的,并且不同身份的女子她们的发饰也不尽相同,从这些女子的发饰我们可以判断其身处哪一朝代,也可以判断出其身份地位的高低。现代设计师开始从传统的发饰中寻找创作灵感,从而创造出融合传统元素又具有中国当代特色的发饰。

(三)传统文化点缀之下的服饰对人物形象设计的作用。

我国传统服饰与文化艺术有着密切的联系,并且我国传统服饰将传统文化中的意境等凸显出来。其中主要是以图案为主,传统文化中的龙纹、凤纹、祥云等吉祥图案成为主要的装饰品。中国的山水画是一门风格独特的艺术,汲取了大自然的精华,画家将自身对生命的认识以及感悟完美地呈现于画中。中国山水画家不断丰富自身的知识,促使山水画获得很大的发展。现阶段,在人物形象设计中开始引入中国山水画这一元素,例如,采用渐变的方法突出层次效果,并且展现出女性高贵的气质。从国际视野来看,中华民族是最早使用色彩的民族之一。“唐三彩”、“中国红”等传统艺术,都是以色彩命名的艺术形式。红与黑搭配是中国人传统色彩观,因此现代设计师在设计服饰的时候,都很注重合理搭配红色与黑色,通过鲜明的色彩对比,展现出中华民族独特的色彩体系,让世界各国人们重新认识以及定位中国的传统文化。

篇4

2民族传统文化在现代展示中的应用途径

现代展示的民族化进程,认认真真地把展示设计和中国元素结合起来,而不仅仅是给展台涂上红色,加一个图案。

2.1借鉴传统图案,用现代表现手法在展示中应用,以追求新意。传统图案即由历代沿传下来具有独特民族艺术风格的图案。传统图案要在展示设计中体现出强烈的时代感和民族性,就需要在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上进行再创作。设计中运用传统的形态、细节,遵循原有的结构特点,将这些图案语言运用得当。在我们应用这些图案和符号的时候,需要注意三点:一是不要为了使用而使用,要充分考虑到这些语言是否与表达的主题一致;二是不要把不同风格、不同时期、不同主题的传统元素同时堆砌;三是要考虑其造型和色彩装饰及文化寓意是否很好的融入了整个展示主体。

2.2把握传统文化中的思想,使现代展示设计具有浓厚的民族韵味。在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中,人们更加渴望亲近自然,寻求精神上的回归。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进程中,儒家、道家、佛家推动着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儒家文化的哲学理念提倡人与自然的和谐一致,崇尚自然。这种自然情怀的思维模式和价值取向反应到展示空间的处理和陈设设计上,巧妙的处理展示空间与非展示空间的交融,把“借景“这一思想融入展示空间的设计之中;道家文化应用在展示设计中,其风格是诗情画意的高雅,通常用传统的色调,淳朴古雅的材质,简约纯净的纹理,来营造让人祥和宁静的心境;禅宗所提倡的是随缘任远,虚静禅脱,展示雅致而利落的线条,偶然随机的展示设计思维的运用,营造宁静舒适的氛围。

2.3用提炼概括、分解重组、联想与创新结合的方法,让现代文明与民族传统文化相融合。设计师在丰富的民族传统文化中提炼概括,捕捉和发现美,使其成为设计创作的素材。对这些民族语言提炼和拼接,再对这些语言组织构成,传达出自己所要表达的思想。结合现代的设计意识,运用构成原理、视觉传达的优化、交互体验等知识,打破有些传统元素中的过度平面化、写意化、单调性。贝律铭设计的苏州博物馆无疑是现代文明与民族传统文化相融合,在整体布局上,新馆巧妙的借助水景与拙政园、忠王府融会贯通,相互辉映。飞檐翘角与建筑细部源于苏州传统的坡顶景观,新屋顶被现代设计重新诠释,玻璃屋顶与石屋顶相互的映衬,演变成一种奇妙的几何效果。

篇5

根据以往的相关研究,我国传统文化资源处在开发阶段,而且前卫艺术也逐渐走在时代的前沿,尤其在20世纪90年代,该类艺术形式已经取得了相应的发展。随着当前文化资源的开发,不断推动观念艺术的发展,尤其在资源共享的阶段。综合以往的相关研究,波折认为可以运用一个简单的公式来总结当前我国艺术的创作态度,具体总结如下:中国当代社会=文化问题(观念内容)+中国文化资源(表现形式)。这个公式在一定程度反映了当前资源的运用与开发,促进各种资源共享。

1 我国观念艺术发展概况

1.1 观念艺术在我国流行的概况

根据我国艺术发展的相关要求,不断推动当前观念艺术的发展。由于我国文化发展的情况与西方显著不同,尤其在当前文化背景下,不断创新各种文化机制,尤其在艺术发展过程中,不断推动我国观念艺术的发展。在观念艺术发展过程中,将当前艺术表现形式与艺术内容进行整合,不断推动当前社会观念内涵的发展,其中包括当前艺术自由化思想,其中包括儒家的道德风格,通过丰富当前观念艺术表现形式,提供丰富的艺术形式,为当前各类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

1.2 观念艺术的内涵

根据当前观念艺术的发展,国内外学者对艺术的发展进行了深入的探究。观念艺术主要指在人们的头脑中,通过主观塑造观念形象,推动当前艺术资源的分配。随着我国观念艺术的发展,不断促进各种观念的发展。综合以往的相关研究,其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创造性;二是丰富性;三是发展性;四是时代性;五是共融性。

2 观念艺术的发展背景

随着观念艺术在我国的发展,一些传统艺术形式将会影响到当前观念艺术的表达。根据我国观念艺术发展趋势,我国一些传统艺术家通过不断分化文化资源,推动各种观念艺术的表达。在当前文化发展背景下,不断推动文化资源的分享,其中包括文化类型的分类。根据当前艺术发展的需求,不断促进社会艺术形式的创新,尤其是在当前文化态势背景下,通过各种分类方式的完善,促进各种观念的更新。在以前,中国传统文化还没有特定的艺术观念,尤其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包括西方文化中的精髓部分,促进中国前卫艺术的发展,尤其是各种观念艺术的深入。总之,随着当前观念艺术的发展,其中包括艺术观念的巩固与艺术形式的丰富,才能推动中国艺术创新。

3 观念艺术的表现形式

由于观念艺术比较抽象,在当前文化发展过程中,需要不断拓展其表现形式,根据以往的相关发展,结合分类方法的特色,将观念艺术的表现形式分为以下三类:一是挪用并列式;二是墓改里换式;三是转化再造式。下面根据三种表现的具体情况,将其叙述如下:

3.1 挪用并列式

挪用方式是当前观念艺术中最为直接的表达形式,通过当前的表现形式,促进各种方法的改善,丰富当前的艺术内涵。杜尚的《泉》开启了此类方法并被艺术家们沿用至今。广义上的“挪用”主要指当前观念的各种表现形式,在观念艺术共享过程中,不断推动各种创造活动的开展。在当前发展过程中,将“挪用”与“并列”合并,并将其发展成为一种具体的创作方式。总之,该i阿雷技术主要通过创新艺术放置方式,推动当前艺术作品、公众图像、生活物品、人体的多元加工,促进各种艺术形式的展开,这种表现形式可以包括平面的与立体的,在这种对比的情况下,不断增强各种艺术感染力,促进各种对比方法的改善,而且通过直观的感受,不断促进艺术效果展现。尤其在一些艺术作品中都很好地运用了这种方法,其中包括蔡国强的《草船借箭》、《威尼斯收租院》、王晋的《叩门》与张卫的一系列中国传统绘画经典作品与西方现代艺术大师作品的拼贴视像作品。《草船借箭》用真实的船与箭再现了《三国演义》中的虚拟物,通过该类形式不断推动当前各种文化关系的展现,尤其各种视觉上的美感。

3.2 墓改里换式

在当前观念艺术发展过程中,不断融合各种表现形式,其中包括外形上各种变化,包括当前资源的共享性,都额可以运用改化的方式进行展现,这里面包括了颠覆性和调侃的文化气息。通过改变当前各种快捷的艺术表现形式,不断推动各种艺术方式的创新,在当前艺术共享过程中,不断促进各种作品的展现。作品《好》系列、王庆松的作品、黄永林的《沙的银行或银行的沙》等都很好地展现了当前的艺术表现形式。同时根据当前各种创作形式,不断推动当前各种观念的融合,包括各种资源的转化,同时通过彼此之间的思辨,不断推动当前艺术展现形式,在各种意义表现过程中,不断融合各种表现工具,在这个资源共享的背景下,推动当前各种艺术魅力的呈现。根据各种发展规划,最大限度地推动了当前资源的改善,不断融合各种表现形式。根据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特色,在创意文化中融合当前各种时代元素,推动创意文化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通过融合各种文化要素,将创意文化融合到中国传统文化。

3.3 转化再造式

根据当前文化资源的发展,在资源利用过程中,不断发掘各种创作资源,通过各种资源的共享,推动观念艺术的发展。同时在艺术观念共享过程中,不断完善各种材料。根据当前艺术发展的各种趋势,通过将传统资源转化融合当前创作之中,推动各种艺术的表现。根据观念艺术发展特点,不断完善各种表现形式,有些艺术的表现,虽然看上去是对表现的渲染,不断推动其内涵的表现,最大限度促进观念艺术的发展。根据当前艺术的创作的,不断推动当前资源的改善,提高各种艺术观念,在当前资源改善过程中,推动当前该类文化资源的转化形式。的行为、装置《鬼打墙》、邱志杰的《重复书写一千统资源》等均能很好展现当前的观念艺术。这种艺术原型主要体现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在当前转化过程中,不断推动观念艺术的发展,促进各种艺术形式的融合。同时,通过不断促进各种文化形式改善,推动内涵与形式的统一,最大限度地传播传统文化。该类艺术形式能够很好地展现当前观念艺术的表现形式,尤其是艺术的内涵的展现。

4 结语

随着我国传统文化资源的开发,我国艺术形式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其中包括文化意识形态、观念艺术作品与潜在文化资源,通^各种经典作品的完善,不断推动各种表现方法的改善。同时,在当前前卫艺术发展过程中,通过不断运用具体的民间艺术语言、风俗习惯或抽象古代文化意识形态等,不断推动当前各种艺术表现形式的发展,包括各种民主文化,这也是当前发展的关键要素,在中国传统文化背景基础上,不断推动观念艺术形式的创新,最终不断推动中国文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蒋长虹.观念艺术的正反经验及其对当代文化的影响――试论杜尚精神与当代文化[J].天津美术学院学报,2016(1):43-45.

篇6

关键词:文人画 现代平面设计 形式 内涵 传承

中图分类号:J506 文献标识码:A

任何一种艺术本身都无法脱离形式与内涵两个基本方面,传统文人画以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和精神内涵在现代平面设计的创作中越来越显示出其强大的艺术特征和巨大的影响力。有不少优秀的现代平面设计作品在形式上运用了文人画的外在表现元素,在内涵上传承了文人画的内在精神。这种现象不但是现代设计对传统绘画艺术形式的一种继承,更是现代设计形式通过新的视觉形态表述中国式的文化状态,是在民族性文化精神的引导下产生的新形式。

一 文人画的产生及其中国绘画史上的地位

文人画是中国绘画艺术发展过程的自然产物,是符合艺术发展规律的。文人画的萌芽期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唐宋之后得到长足发展。一方面,由于南北朝文化被外族统领,对汉人文化进行排斥,士大夫们为抒发自己的情怀,而寄托在绘画上。“不学为人,自娱为己”成为文人画的中心论调,备受许多文人画家的推崇。另一方面,魏晋玄学成为中国思想界哲学思辩,偏重精神价值的人物品评成为一时风气。人品与画品相关联,士大夫画家以其良好的文化修养和生活环境从事绘画创作,成为画坛主力。与其相比,民间绘画和宫廷绘画,因生活水平和所受教育的限制,在文艺地位上无法占领主导地位,中国文人画从中国绘画的母体中诞生出来,并成为中国绘画的主体构成,它是中国绘画确立民族风格并得以独立于世界绘画艺术之林的主要基石。

二 文人画形式影响下的现代平面设计语言

文人画是古代文人士大夫所创立的一种绘画形式,由于士大夫独特的身份与社会地位,使得文人画带上了文人的烙印,把自身的品位,文人的才情都融入到文人画中,创造出独具形式特点的绘画艺术,文人画是本土文化形式的一个代表。

(一)诗、书、画、印的形式元素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运用

文人画融合了诗歌、书法、绘画及篆刻艺术于一身,体现了画家多方面的文化素养和才艺。在形式上表现为:诗、书、画、印。

1 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文人画形式之一,诗与画的完美结合正是文人画的独特的艺术审美特征。画家将心中的审美感知揉进诗或画的境界中,用不同的形式语言传递出来,异曲同工地表现了一个目的:感知的境界之美在诗的语言或在绘画的语言中都达到永恒的统一。

这种形式语言在现代平面设计中同样有着惊人的相似性,尤其是在表现一些文化主题的平面设计作品中。设计师将诗的形式或诗的意境融入设计作品中,以提升作品的文化内涵和表现力度,使观者无论从诗的语言文字,还是视觉意境中都能感受到作品的文化格调,并沉静在设计师的思想情感的营造中。

2 书。“书画相通”是文人画形式之二。汉字的最初形态是图画文字,因此,书与画之间有着不可割裂的关系。文人画书法要求运笔的疾徐轻重,点线的疏密粗细所形成的特有的节奏和韵律,能体现出画家创作过程有的心态、气质和个性,追求“精、气、神”,是文人画艺术审美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现代平面设计中文人画书法语言的运用,内含了中国古老文化的精髓与文明,一笔一画无不流露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它立足充分发挥书法中形式美的视觉意义。书法表现的力度不同于字库中的美术字体,它渗透出设计师作为民族性的个人价值、观念、思维模式和审美取向,使作品产生非同一般的文化效果。

3 画。文人画追求不拘形似,把揭示事物的内在神韵作为最高的艺术追求,从侧重客观物象的描摹转向注重主观精神的表现。不为物役,不被法拘,从而传达出最深切的感受。

文人画与现代平面设计的抽象图形表现有着风格上的相似性,在现代平面设计中运用文人绘画使设计作品富有绘画的形式美感,从而一方面在视觉上增强平面设计作品的艺术表现力,另一方面,以这种传统的绘画形式表现设计作品主题,可以提升作品的文化内涵。

4 印。印不是文人画可有可无的附属品,而是文人画的有机组成部分,起着一定的作用,为画面增添文人气息。在书画作品上印有三个作用:一是作为落款,具有凭信作用;二是调节书画章法,构图与色彩关系;三是提高作品画面意境和艺术品位,突出和升华作品的思想内涵。

现代平面设计作品中对印章元素的运用可以丰富主题的表现形式,增强文人气息,调节作品构图与色彩的关系,在整个作品中往往启到平衡画面的作用。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的设计就是一个典型例子,印章作为标志的主体图案,这在整个奥林匹克会徽设计史上是一个重大的突破和创新。以古老的印信寓意着有数千年诚信传统的华夏古国的承诺,篆印体现出中国的传统文化底蕴,其钢韧的线条表现出直率的品格,方寸之间营造出万千气象。

(二)文人画中线的形式语言对现代平面设计的影响

文人画线语言和书法线语言的标准,根源一致,有融会贯通的关系,在书画的融合中更加直接地扩展了这一形式上的审美依赖关系,立足点就是充分发挥线语言在书画中的形式美。线语言在形式上追求“逸气”之美,多用侧笔,有轻有重,流动有序,使得视觉中的笔法,秀峭而不失力度,运行之中,笔力刚柔相济,形成韵律之动。产生力度之美表现为画家情感和运笔技巧的综合水平,也是画家长期对事物感受和对线形式美实践后的认识表达。文人画借用线语言的审美特征,是为了更好地表述自我艺术理想和情感,通过线语言的种种视觉形态,最终在形式美的追求上集中体现为韵律、力度这两个视觉特征,从而达到传达思想感情的目的。

(三)文人画水墨语言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转化

水墨是中国民族文化的缩影。文人画在以水墨抒怀的同时也赋予了水墨浓厚的文化底蕴。在现代平面设计中若想借水墨来表现文化,就得充分理解水墨的生成语言和具备一定的传统文化修养,单纯的模仿和生硬的照搬是体现不出水墨的文化内涵的。香港著名设计师靳埭强先生受中国传统水墨画的影响颇深,由其设计的《京都环保会议邀请展》招贴,以淡淡的水墨语言描绘了一个包含乳汁的乳房,淡墨带着飞白快速勾勒出乳房的外轮廓,虚实变化之中,又让人联想到地球的外形,将海报的主题跃跃欲试地传递给观者,自然而和谐。

(四)文人画“空白”的形式语言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价值

“空白”作为文人画形式美中重要的表现方法之一,是表现其空间感、艺术感的重要手段和技巧。“空白”的方式不仅衬托了画面的主体形象有活动自由的空间,同时也扩大了画面的意境。明朝画家山人的《芙蓉》,运用虚中有实的大面积空白作为背景,映衬着一张独立夏塘的荷叶,笔墨所状物象冷逸超绝,究其缘由,最根本的还是山人运用空白的高妙。同样在现代平面设计中使用,也得到一些设计师的认可。产生视觉上是平面的,有限的,但在意象上是空旷的,它既是无形的也是有形的。这为现代平面设计空间构图语言的表达提供了依据。

(五)注重自我情怀的表达,取材具象征意义

受中国传统文人画意象形式美学的影响,本土化平面设计贵在神似,物象要处在似与不似之间,这种抽象不是简单的对物象的转变,而是一种“大象”似的精神与气度,体现无形的意象。在进行创作时,要求设计师以自觉的方式对所表达的对象做一种情感上的认知,所要把握的是“意”的追求,因此,设计师注重自我风格的表达,在表现作品时能有与众不同的表现手法,追求设计个性,将个人情感通过新奇独特的创意与技术手段表达出来,求新、求变向来是设计师创作过程中以表达个人设计风格、魅力的要求。此外,任何形式与创意都必须围绕作品的主题,不管平面设计作品中用何图形元素占领画面,其内在表达必须回归主题内容,应用象征手法表现主题是平面设计常用的创意形式。

三 现代平面设计对传统文人画内涵的传承

文人画之所以历经千年而不衰,穿古今而魅力不减,不光是因为文人画的独特形式之美,还在于其形式之下的内涵之深厚,精神之浩渺。

(一)审美意象、意境的营造

意象强调形象的情趣的契合,是文人画理念的一个精神基础,把物象与情感融合,托物言志。意境的营造虽在诗歌领域中提出,但对整个社会审美也产生积极影响,只是形式上发生了转变,文人画以诗书画印相融的形式来创造意境,成为画家追求的一个美学目标。现代中国的平面设计离不开意境之美,形式语言的建立仍将为新时代的意境审美服务。审美意境的追求成为中国艺术形式语言表述的核心,在任何历史时期,对民族审美意境的追求始终成为中国艺术家必须坚守的本义,如此才能保留民族文化的自我。

(二)个人文化内蕴的自我表露

文人画笔墨形式下的意境构成,与画家个人文化内蕴所决策下的意象表述层次,有着不可忽视的关联。触景生情,并非所有的景都使人生情。画家关注的景物未必使人人生情;甚至同一景物也未必每人都能感知其情;不同情态下的景也不会成就同一种心情。这一常理反映为对画家个体素质要求。现代平面设计对设计师同样有此类要求,设计形式语言是紧贴情愫而行的,是情感氛围下的视觉语言的组合。情由境而生,意境的氛围直接由心境的倾泄而促成,于是设计者的主观感情与设计语言糅合于一体,成为一个有机的生命体,从社会文化积淀和个体世界观出发,获得画面意境的拓展,使观者对设计师的意图能自省、自悟、自乐、自为达到精神上沟通、交流的目的。

(三)立足于传统文人画内涵的现实价值

中国传统的儒、道、释主流文化思想是影响文人士大夫深层的精神因素,同时也是传统文人画精神内涵的构成。儒家的浩然正气与“悲壮之美”,道家的道发自然与“静逸之美”,禅家的参禅定慧与“空灵之美”都在文人士大夫的画中得到了体现,三种不同的审美风格对民族审美意境的形成有着极为深厚的影响。文人画的精神内涵实质上是立足于民族的高度,更多地注重传统文化精义在现实中的价值和地位。追求国学文化的审美意境在时代中的延续性,成为思想追索的宗旨。现今中国平面设计在追求民族审美意境的同时,设计师的目光应当关注的并不是表面上为意境的营造而产生的各种形式。意境的层次高低,实质是建立在精神内涵的追求层面上。只有精神存在,才有民族审美意境的存在,才是传统文化生命力的延续。

四 结语

传统文人画以诗、书、画、印为外在形式表现元素,通过“线”、“水墨”、“空白”等的形式语言抒发着画家内心情感的宣泄。透过文人画外在形式的种种表象,始终可以看到,在围绕阐述审美文化观念的根本目的时,最终落点在于意境之美的再造上。而画面对意境审美的追索是与中国本土的文化背景紧密联系的。它深受儒、道、释等传统文化的影响,“天人合一”、“大象无形”、“气韵生动”等等传统文化思想在文人画的精神内涵中蕴蓄。文人画独具的形式美与深厚的文化内涵成为文人画魅力的根源之所在。在现代平面设计中运用文人画的外在形式语言,传承文人画的内在精神,其实际是对民族审美意境和对民族文化心理的坚守,是本土化设计艺术创作形式的现象之根,文化之源。在这种精神的指引下,深受本土文化影响的设计师在对现代设计形式的演绎过程中,其背后都是在用创造性的思维对本土文化和民族精神所进行丰富的形式阐释,传统形式不再是简单的挪用,而是真正的传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 章用秀:《书画常识知多少》,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年。

[2] 吴耀华:《中国画形式语言》,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年。

篇7

有人说,影视作品“平实化意识的自觉是对中国传统美学的承继,有利于打造电视剧的民族文化品牌”,作为一个影视艺术爱好者和华夏五千年悠久文化的追随者,笔者认为很有必要对当代影视文化与中国传统美学的关系给予足够的重视。

诚然,影视艺术是诸多艺术类型中最具时代特性的一种艺术样式。影视艺术的时代特性一方面是由其赖以生成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决定的,另一方面也取决于其内在的美学品格。影视作为一种文化既具有其他艺术样式难以比拟的发展前景和潜力,也是接受范围最广的艺术形式,同时由于其市场化、商业化的特点,影视作品也成为最受大众影响的一种艺术形式。影视文化作为一种具有突出的审美意识形态特性的社会现象,其市场形态表征着社会发展的基本状况与内涵,同时,影视艺术的发展与衍变又势必受到民族审美心理、伦理道德水准等诸多方面的制约和影响,因此,某一国或者某一民族的影视艺术要健康、继续的发展就必须同时兼顾到以上诸多因素的影响。

一、电视文化的时代性

一在现有的诸多艺术种类中,电影和电视无疑最具有时代性的。电影和电视在当代艺术文化的发展中,无论其表现形式、艺术语言,还是其文化意蕴,都体现出浓郁的创新意识和时代特征。笔者认为,影视文化的时代性特点,突出地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艺术与商业并重。1895年,卢米埃尔兄弟第一次向社会售票在巴黎卡普辛路14号大咖啡馆的地下室里公映电影《工厂的大门》标志着电影的诞生。影视艺术自诞生之日起便和市场有了割不断的联系,经由百余年的运作,已成为一门具有鲜明市场特性的艺术。同时,由于影视作品通俗性、大众性特点,以及其艺术表现形式与内涵的丰富性,使得影视作品同时具有了娱乐与审美的双重功能。综观当代的影视作品,不难发现,娱乐的未必是优秀的、美的,但优秀的作品之中必定有娱乐的成分,只有关注艺术接受者,让广大观众得到愉悦感和满足感一,与其审美经验和审美期待产生共鸣,影视作品才有市场,也才有能力继续运作。因此,影视文化的娱乐功能显然大于文学等艺术种类,只有在将市场牢牢把握的同时关注文化内涵,才能算是优秀的作品。第二,传播的迅速和受众的广泛。影视文化,特别是电视,其传播区域的广泛和速度的迅捷显然是无以伦比的,由此也带来了艺术信息的极大增殖,以及人们对现代传播媒体的高度重视;.同时由于影视文化艺术作品传播的迅捷和覆盖区域的广泛,影视作品,特别是电视作品,几乎在面世后的第一时间就会受到社会的关注,观众的审美情趣与接受心理以及意识形态与价值观念等方面的评判,这些因素也对影视文化极大的压力和挑战;第三,对现代科技的倚重。作为现代科技发展的附属产物的电影与电视艺术,愈来愈离不开最新科技成就的促动;每一项对艺术可能产生影响的科技成果,几乎都会同步地运用于电影电视的制作与传播之中。因此,可以说影视艺术作品体现着时展的脉搏和大众审美理想和接受心理变化的曲线,影视文化的健康发展首先必须在二者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二、冲击·反思·回归

回顾电影诞生后的这一个多世纪,我国在文化艺术方面的对外交流一直是输入大于输出,这与我们的综合国力以及在世界上的地位直接相关。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综合国力大大增强,但在汉寸外文化艺术交流方面的不对等现象并未得到根本改变,我国的影视文化在艰难成长的同时不断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和误导。在这个科技高速发展,高度信息化的时代,人们采用高科技手段,大大增进了信息流通和传播的效能,对于文化艺术活动产生了积极的作用,驱动着文化艺术事业的整体性发展。但同时也应看到,伴随信息化而来的西方特别是美国的文化模式对我国的文化安全与文化有着负面的影响。

长期以来,由于西方一些人坚持所谓“西方文化中心”论,更有少数别有用心的人鼓吹所谓“文化一体化”,将西方文化和价值观强加于其他国家的文化基土之上;在国内,也有一些人持类同的观点,似乎一提及国际间文化交流,就应该是对于西方特别是美国文化的盲目引进。然而,和影视技术与制作、艺术市场管理科学等具象的科学技术不同,影视文化具有很强的意识形态性和民族性,不能以某一种文化模式来规范和代替其他国家或者民族影视艺术的发展。有感于此,很多有识之士提出了维护中国影视文化发展的主导权的倡议,“中国电视剧要坚持‘民族性’和开放的姿态,并且坚决反对西方文化霸权的渗透,保护自己的“文化”。

丹纳曾经说:“不管在复杂的还是简单的情形之下,总是环境,就是风俗习惯与时代精神,决定艺术的种类。”如果一味追随西方文化的审美情趣,一味追求高科技手段带来的视觉效果,一味依赖市场条件下的商业运作,而背离我国影视文化生长的土壤,只会逐渐扼杀其生存的空间。曾经指导过《推手》《喜宴》等深刻挖掘新时期下民族心理擅变的优秀作品的华裔导演李安指导的电影《卧虎藏龙》就是值得反思的。影片虽然讲述的是一个传统的中国式的含蓄的爱情故事,也夺得了2001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却没有在国内取得预想的收效。究其原因,蜻蜓点水、燕过无痕式的武术动作吸引了西方人好奇的目光,却忽视中国观众原有的审美情趣和接受心理,这样的处理自然不为中国观众接受。当地中国并不乏优秀的影视制作公司和艺术家,关键在于如何有效地利用和开掘广博的中华传统文化艺术的宝库,使之生成更强大的艺术影响力。从本质上讲,提高当代影视文化水准最根本的在于植根于本国和本民族深厚的传统文化基础,同时学习和借鉴其他国家和民族先进的科技手段,不断提高我国影视作品的数量和质量,才能够使其为广大国内观众喜闻乐道,并且逐步在对外文化艺术市场上站稳脚根,产生更大效应。

三、影视文化的生活化和平民化

改革开放之初的十几年间,我们的影视工作者曾经走过很多弯路,有一批盲从于西方审美情趣和接受心理的作品问世,经过一段时间的仿徨、挣扎和沉寂之后,中国的影视文艺工作者逐渐摸索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道路。近几年一,以平民和家庭伦理为题材的国产影视剧的实践,在中国影视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取得了值得肯定成绩。观众对那些反映平实生活的电视作品反映的热烈程度远盛于其他风格的影视作品(其中反映当代人婚恋困扰的有王海翎《牵手》,万芳的《空镜子》、《空房子》系列,还有关注挣扎在城市生活底层的农民工生活状态的《生存之民工》等)。平实化是传统美学的重要法则,影视文化艺术平民化和生活化意识的自觉回归就是对传统美学平实化法则的继承。这种有意识的反思和回归有利于打造影视艺术文化的民族文化品牌。而在去年沸沸扬扬的批评声中落下帷幕的“超级女生”选拔活动,不论其文化价值含量究竟有多少,但是正因为功利的存在,在“超女”评选进行过程中出现的凌乱感和在年轻的“超女”之间发生着的吵闹,让平民受众感觉到市井生活的亲切感,让他们找到了最需要的,也是最真实的感觉,也因此让湖南电视台声名鹊起,树立了自己的文化品牌。

篇8

作者简介:李斯霞(1978-)女,广东梅州人,广东金融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高校德育。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2)05-0065-02

一、德育的内涵

什么是德育?简单地说,德育就是培养学生品德的教育。目前普遍认为德育包括思想品质、政治品质和道德品质。另外还有更为广义的德育界定,认为除以上几个方面外还包括法制教育、心理教育、青春期教育,甚至是环境教育、预防艾滋教育等等。西方教育理论中所定义的“moral education”较为明确,把道德与政治、法律相区别开来。碍于传统思维,我国常把道德和思想政治相提并论,扯不清理还乱。尤其是到了现代民主法制社会里,道德则更需挂上公民社会的政治素质和意识。对于这一点西方国家的办法是另开设公民教育课,也就是相当于我国的政治教育,从而做到了既适应现代社会要求又明确了德育的内容。因此笔者赞成对德育的定义是:教育工作者组织适合德育对象品德成长的价值环境,促进他们的道德认知、情感和实践能力等方面不断建构和提升的教育活动[1]。下面就学校德育为话题展开讨论。

二、存在的问题

(一)法德不清

以“门”为例,人民网发表了名为《门:90后女孩是处女很丢人吗?》一文。正如记者所言“看到这个事情的时候,我最初的感觉便是无法理解,真的是无法理解......”,但笔者认为这并不仅仅是无法理解这么简单,也不仅仅是道德问题,而是严重的违法事件,是对法律的公然践踏和亵渎的问题。据资料显示,“我国19岁以下青少年平均5%~10%的男孩、3%~8%的女孩有过性经历。1998年以来,在北京妇产医院接受中期引产的女性一半未婚,其中20岁以下的女孩占14%。近年来,人民法院审理的刑事案件中,青少年犯罪超过了30%,性犯罪案件占18%~25%,并呈上升趋势。”[2]性常识,性道德与法律分不清,法律意识淡薄以至于无知,法守不住如何看德育?

(二)揠苗助长

说到德育,另外一个显著的问题就是不切实际地要求学生,尤其还在小学就冠以高尚高大的高标准来严苛要,脱离孩子身心发展的实际和规律。“小学生的基本思维特点主要是具体形象思维......他们的自我意识正在上升,并且处在由具体到抽象,片面到全面综合的过渡期。”然而,连小学也是普遍盛行的教育思想所谓“爱党、爱人民、爱社会主义”,要求“热爱学习、立志成才”,老师无外乎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接班人”。[3]精英教育作为主角,多考些分数反而最重要。当然,也就不是启蒙培养具有丰富个性和健全独立人格的现代教育。“好”意本没有错,但是根据孩子的认知能力,这种“抽象”的德育对于孩子无疑是无法理解和承受的,多以应付式的死记硬背。相反,学生道德问题中普遍存在“人生缺乏理想,缺乏信念;对爱国主义精神缺失......价值观念的错位,言行举止的失范”成了莫大的讽刺。

(三)与生活严重脱节

一方面,波澜壮阔的市场经济改革,社会大发展,光怪陆离的世界无奇不有,校园难免不受影响。另一方面,激烈的竞争,信息转瞬即逝,生活多姿多彩而富于挑战。这也就要求我们的学校与社会建立同样广泛的联系,让学生走出“象牙塔”,鼓励走进社区乡村,深入身边实际,体验和发掘生活中随处随时发生中的喜怒哀乐。学生可观可感,教师适时引导,培养他们分辨和判断能力。事实上“由于德育和生活社会缺乏建立广泛的联系,故德育内容显得陈旧、单薄,不足以解释当前复杂的社会现象,也不能解决学生的思想实际,于是德育就成了与现实生活和学生实际不相干的东西,成了“来自天外的声音”,既不能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其认同,更难促使其内化。”[4]

三、德育工作需要秉持的基本原则

就以上德育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必须从根本处纠正德育工作中的无意识“盲区”,任何“细枝蔓叶式”的探讨都只是空话。这个“根本”就是原则,就是德育工作中的方向,只有坚持了正确的原则才能准确达到目的。关于这一点,国家教育部对中小学德育原则的统一意见是:知行合一的统一原则;生活的原则;爱和民主的原则;主体性原则;体验性原则;言传身教、为人师表的原则;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的原则。

(一)必须牢固坚持法治性观念原则

这是第一,也是必须首先需要明确的。然而,在中国的历史传统中,对于法律的认识远没有西方社会所理解的那样深刻和具理性。就中国的现实而言,法治具有脱离传统“人治”的根本意义。西方的现代文明是写在法制之中的,它的力量犹如《独立宣言》而被视为圣经。因为最初的“自由”、“平等”、“公平”、“正义”是作为一种无形的、非程序化的人性光芒深藏于人们灵魂之中,转化为人的情感、意志和信念,而这些原始的道德愿望只有通过制度化的法律才能形成一种强有力的社会规范,使之上升为国家意志,良性的社会道德秩序才有绝对的约束力,不仅为少数道德高尚的人所信服和赞誉,而且成为整个社会的道德信仰和社会成员立身处世的行为准则。法律是道德的起码要求,是道德的底线、是不能踩的“红线”。没有法律作底线,宣扬的那些再完善、再美好的道德最终也不过是说教而已。只有当人们从灵魂上对法律有强烈的敬畏之心,然后才是对违背道德的羞耻感。让人在作出某项行动之前首先去理性地考虑:这样做违不违法?如果人在行动之前想到的是我这样做道不道德,那他就极有可能去做,直至酿成犯罪。试想:对违法犯罪之人,还有什么道德?还讲什么道德?讲什么德育?因此,在现代的社会里,首先必须强化基本的法制理念,让学生首先学法懂法守法,然后才是德育。

(二)必须坚持与人的身心发展规律相协调的原则

“孩子是个性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时期,一般认为:童年是心理和行为形成的敏感时期和关键时期,在0―6岁是自我意识的萌发期、6―12岁是重要习惯的养成期,10岁孩子的性格开始形成,到16岁时形成独立的人格。”再看看“教育部关于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体系的意见”,对于大、中、小学生的德育目标和内容的特殊性明显缺乏界定,可操作性又不强。而具体到每一个人,他们不同的成长经历和身心的成熟度都将决定是否接受一种所谓的道德。因此,道德主要依靠人们内心的自觉接受,从这个角度讲,要求“教师只是价值澄清过程的促使者,持中立态度,尊重学生自己的结论。”对于教师在德育过程中的角色问题,科尔伯格认为,“道德教育的目标就是鼓励个人发展从一个阶段到下一个阶段的道理推理能力;道德发展不仅是获得一定道德知识的结果,还是个人道德思维方式的质的变迁。”强调对道德行为和现象的判断、评价以及认知上的推理思考,并加以非“定性判断”的引导都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积极的思考能力,减少盲从、被动的人格特点,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同时,积极的认知推理和判断思考也有利于加强对美德体验,巩固成为自觉的行为。因此,在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人格独立的条件下,平衡“知”和“行”才可能凑效。把握社会发展需要和学生认知特点行为规律之间的协调统一,充实德育的具体目标和内容,是目前德育工作的重要方面。实际上,学校在“知”的方面没有预先做到的情况下,学生不“知”,而强调“行”,在学生内外冲突中,“行”则不可能。更何校园德育“行”之又少。哪里“行”呢?回答是走向生活。

(三)必须紧密结合现实的社会生活的原则

世界著名教育家杜威认为:“学校道德和社会道德应当是统一的”,“不能有两种道德原则:一种为着校内的生活,一种为着校外的生活。”[5]可见,校园里宣扬的道德与生活中通行的道德必须具有一致性。现代教育是为现代社会服务的、培养现代人的教育。然而,当世界倡导文化多元化,民主、创造和独立的伟大精神的时候,依然让教师去统一灌输一种所谓的“美德”和一种脱离实际的价值观,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以美国为例,学校没有统一、专门的思想品德教材,也没开这门课。中小学教师传授一般的伦理道德规范、常识,注重的是发展学生的道德认知能力,把它作为德育的中心任务,注重引导和激发。如科尔伯克著名道德两难问题实验“海因滋偷药”中设置的情境一样,让学生自发自觉地踊跃发表见解,并不横加阻拦或加以对错的评判。在道德实验过程中,学生学会了推理,学会了理解,懂得从不同角度的看问题的方法和思维,而不是盲目听从权威的结论。美国学者认为,道德伦理规范的灌输无济于学生道德水准的提高,真正的教育途径就是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增强道德认识,提高道德责任感,培养道德情感。美国学校德育的重要特色是坚定地为社会实际服务,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学生的需求进行,无论是所设课程内容还是所取形式,都绝无空洞教条之处,一切从实际出发。所谓实践就是通过组织学生参加课外活动与社会服务,增强德育的实效。国家则免费供学生参观各色各样的博物馆,开放国防设施,定期进行国防教育。且看美国上下的建筑物,直至一座普通的居民楼,一辆消防车都飘扬着的星条旗就有所感了。德育是贯穿于每个角落,每一个时刻。德育也就融入整个课程(不是我们理解的某一科目)当中,孩子们耳濡目染、亲身亲历,也就能真正做到“知行合一”。而指望一本教科书,开一门无关紧要的《思想品德》课,不“知”又不“行”的情况下,如何能做好德育工作?

综上,德育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是一个系统工程。道德建设要从娃娃抓起,在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再根据具体的客观的实际落实到发展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意志品质,丰富健全人格上来。坚持法制性、规律性和生活性的三个大原则。只有把德育中的理念性的问题纠正了,德育的工作也就开始朝正确的方向迈进了。

参考文献:

[1]陈志权,等.研究生德育隐性课程建设初探[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9(2):60-64.

[2]龙一平,沈绍睿.论美国学校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途径及对我国的启示[J].教育探索,2009(6):142-143.

篇9

一、室内设计的含义

所谓室内设计,是指将人们的环境意识与审美意识相互结合,从建筑内部把握空间的一项活动。具体地说就是指根据室内的使用性质和所处的环境,运用物质材料、工艺技术及艺术的手段,创造出功能合理、舒适美观、符合人的生理、心理需求的内部空间;赋予使用者愉悦的、便于生活、工作、学习的理想的居住与工作环境。从广义上说,室内设计就是改善人类生存环境的创造性活动。现代室内设计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尽管还只是近数十年的事,但是人们有意识地对自己生活、生产活动的室内进行安排布置,甚至美化装饰,赋予室内环境以所祈使的气氛,却早已从人类文明伊始的时期就存在了,室内空间设计产生一开始只是为了满足人类最基本的需求—安全与温暖。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使人们对生活空间环境提出更高的要求,更加对精神文化的渴望和培育。室内设计文化往往具有鲜明、浓郁的传统特征。

二、室内设计与传统室内文化

(一)传统室内文化

中华五千年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我国历史上,不管是文献记载还是考古出土的文物,都证明了我们古代在室内设计方面不仅形成了丰富的理论体系,而且还创造出了许多经典的范例,令人惊叹!

原始社会西安半坡村的方形、圆形居住空间,已考虑按使用需要将室内作出分隔,使入口和火炕的位置布置合理。在原始氏族社会的居室里,有人工做成的平整光洁的石灰质地面,在新石器时代的居室遗址里,还留有修饰精细、坚硬美观的红色烧土地面。也就是说,在人类建筑活动的初始阶段,人们就已经开始对居室的“使用和氛围”、“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功能同时给予关注。

在商朝,从宫室出土遗址显示,宫室建筑空间秩序井然,严谨规正,宫室里装饰着朱彩木料,雕饰白石,柱下置有云雷纹的铜盘。而秦朝的阿房宫和西汉的未央宫,虽然宫室建筑已荡然无存,但从文献的记载、从出土的瓦当、器皿等实物的制作,以及从墓室石刻精美的窗权、栏杆的装饰纹样来看,毋庸置疑,当时的室内装饰已经相当精细和华丽。

在经过我们古代文明的不断沉淀和深化下,室内传统文化也不断的传承和发展。清代名人笠翁李渔对我国传统建筑室内设计的构思立意,对室内装修的要领和做法,就有着极为深刻的见解:“盖居室之前,贵精不贵丽,贵新奇大雅,不贵纤烂漫”,“窗权以明透为先,栏杆以玲珑为主,然此皆属第二义,其首重者,止在一字之坚,坚而后论工拙”。

由此可见,中国的传统室内装饰文化是一个巨大的宝库,有许许多多宝贵的经验和设计元素值得我们挖掘并“古为今用”。

(二)室内设计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1.室内设计反映了传统文化:室内设计是社会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无论是何种风格的设计,它都有着特定的精神和文化心理结构,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展开和完成,反映出不同的价值观和审美观念,体现当时的文化风貌。因此设计形式来源于文化,并且反映现实文化。

2.传统文化影响了室内设计:设计从来就不是可以任意作为纯个人行为。从媒介、语言、表现手法等方面的显性传统到对设计认识的文化心态、思维方式、审美观点等隐性传统,都影响着每一个室内设计师,即使是任何一个宣称“反传统”设计师都不可能完全的抛弃传统,不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室内设计无时无处不受传统文化的影响。

(三)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代室内设计的影响

篇10

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现,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除了儒家文化这个核心内容外,还包含有其他文化形态,如道家文化、佛教文化、西方文化等,中国传统文化在漫长的历史岁月融汇了中国大地上各民族文化同时又包容了异域文化成分而形成的以儒家学说为主体的文化形式。从一定意义上说,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重伦理价值取向,以扬善抑恶为核心,以真、善、美相统一,以道德教化为目的的伦理型文化。中国传统的世界观注重世界的整体性、系统性,注意事物的变化、发展和互相联系,具有朴素的辩证思维方法。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不仅是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是立德树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改革与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国家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甚至是涉及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大问题。

大学教育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缺失,与全社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缺失是有密切关系的。从国际视野来看,我国虽然是一个传统文化积淀深厚的国家,是一个经济大国、文化大国,但还不是文化强国。从量的角度来看,目前世界文化市场份额,美国占43%,欧盟占34%,亚太地区占19%,其中日本占10%,韩国占5%,中国和其他亚太国家加起来才占4%。从质的角度来看,我们文化不论是对内的凝聚力还是对外的影响力都十分薄弱,在各种文化相互对比中竞争力也不够强。改革开放让我们登上世界的舞台,可是发展到今天,如果说经济还保持着“顺差”的话,文化的现状毫无疑问只能用“逆差”来描述。

全世界物质上的“中国制造”已经非常流行,从衬衫到鞋子,从玩具到工艺品,几乎在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都可以看到。但与中国对外贸易的“顺差”相比,中国的对外文化交流严重“逆差”。以图书为例,2012年,我国累计出口图书、报纸、期刊2061.77万册(份)、7282.58万美元,而进口图书、报纸、期刊则达3138.07万册(份)、3.01亿美元。与此同时,“哈日”“韩流”却盛行,我们的许多邻居在文化输出上早已悄悄把我们抛在身后。

一个国家和民族要真正屹立于世界,仅仅成为物质上的大国显然是不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我们想把中国建设为真正的世界强国,文化也应该立起来,应该让传统文化经由我们的传承与创造,成为精神领域的珍奇,汇入世界文化的海洋之中。文化要想立起来,首先应该在我们自己的大地上站立,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真正的活的文化,让中国人真正地活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根本精神。

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在谈到欧洲教育思想和教育体系的演进时曾经说,“教育本身不过是对成熟的思想文化的一种选编”。也就是说,教育在本质上是对人类所创造的思想文化的自觉传承活动,这个传承不是全盘的,而是选择的,是在对各种思想文化进行一番审视、选择和编纂之后,才纳入“以文化人”的教育体系中。

根据涂尔干的“选编”理论,每个民族在不同的历史时代,都必须对自己的思想文化进行“选编”。这样的“选编”,其实就为每一个时代的教育打上了特定的文化烙印,也为每一个时代的文化增添了教育的功用。尤其在社会大变革时代,这种“选编”往往更加大刀阔斧、惊心动魄。几乎每个民族都会对自己创造和继承下来的成熟思想文化进行反思和再阐释,使之符合那个时代的精神气质。用这个观点来审视我们的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教育应该负有责任。中医、中国书道与绘画、中华武术、剪纸、木刻年画、礼仪、节日与庆典等,几乎所有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课程、教材、评价中都是缺失或分量不足的。当下教育没有自觉履行对成熟的思想文化进行“选编”的责任,当今教育人根本没有从中国文化的长远发展来考虑教育的目标。

奥格本的“文化滞后理论”对此作了解释:“文化的各个部分不是以同样的速度变迁,有的部分快,有的部分慢,存在着滞后。”一般说来非物质文化的变迁要滞后于物质文化的变迁。纵观时下大学校,我们发现传统文化的缺失已将学生带入了一个片面和异己的地带。外来文化从各种大片到洋快餐,已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孩子们过的是圣诞节、愚人节,吃的是肯德基、披萨饼,喝的是可口可乐、星巴克咖啡,看的是美剧、好莱坞,崇拜的明星是乔布斯、奥巴马……我们的传统节日、传统饮食、传统服装,我们的民族英雄、历史记忆却距离教育生活越来越远。

要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怡情养志、涵育文明的重要作用,教育应该是文明复兴的新动力,大学应该是文化发展的新中心。没有教育对于文化的自觉“选编”,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文化复兴和重建,也就不可能拥有真正的精神家园。从这个意义上说,“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因为这既是国家文化建设与教育建设的重大任务,也是我们这一代人义不容辞的神圣使命。

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首先要求我们重新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价值。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血液,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生活中总结出的认知世界的智慧结晶。文化存,则民族存;文化亡,则民族亡。不能够简单地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看成是几门简单的课程,它首先是理想,是信念,是价值。

篇11

二十一世纪是科技与民族素质竞争的世纪,特别是WTO入世后,地球将成为一个家园,未来对人才的要求是他必然有自己的特色,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国学大师南怀瑾说:“一个民族需要一种精神力量支撑,而一个没有文化根基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没有自己的文化,民族就不会有进步,不会有创新。”一个有自己传统底子的中国人才能提供其所有贡献世界,才有能力识别和借鉴别国文化。因此让少年儿童了解中国文化传统,提高文化素质、品德修养,融和西方文化精华,重塑中华文化精神是十分重要的。

一个国家民族的灵魂精神是其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屹立世界的基石,也是一个民族的核心价值。它包括:中国传统节日、传统服饰、传统美食、茶文化、酒文化、古典文学、书法字画以及我们中国的民间传统游戏(斗蟋蟀、斗鸡)等。

在幼儿园二期课改教材中,我们也欣喜地看到了一些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如了解一些传统节日(正月初一春节、正月十五元宵节、八月十五中秋节等),感受简单的茶文化,认识传统的服饰(唐装、旗袍等)、美食,开展“我是中国人”“过新年”等主题活动。但是,仔细研究后发现,涉及的内容还是不够丰富、不够全面。我认为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还可以多加入一些关于古典文学学习的内容,如中国的经典故事、成语故事、唐诗宋词等。另外,中国的传统民间游戏已经面临严重的断层。那么,在幼儿园中大班开展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对幼儿来说到底有哪些意义呢?

首先,可以激发幼儿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萌发民族自豪感。如设计教学活动“有趣的汉字”,通过活动让幼儿了解汉字的起源,知道象形字,知道汉字与人们的生活是密不可分的,由此也可以激发幼儿对中国传统文化探索的兴趣。另外,通过对古典文学、经典故事、成语故事、传统节日以及民间游戏活动的接触和学习,幼儿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明显增强了。在日常生活中,幼儿非常愿意诵读千字文、三字经、唐诗等古典文学,对中国的一些经典动画片也逐渐地喜欢了。他们开始对中国的民间游戏和活动有了一定的接触和了解,并由此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萌发民族自豪感。

其次,在活动中可以很自然地扩大幼儿的识字量。幼儿早期识字有利于右脑开发,能够极大地促进幼儿的智力发育,开发幼儿的潜能,培育和提高幼儿的综合素质。

再次,可以培养幼儿的成功感。经历过早期阅读的幼儿比同龄幼儿有更多的知识和能力,也有更多的自尊、自信、自强和自律精神。我在班级内教授千字文,幼儿学习以后,经常在家人、教师和小伙伴面前背诵,由此获得成功感,变得非常有自信。

最后,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可以增强幼儿的记忆力。一个人记忆力的发展在613岁时是黄金时期。利用幼儿时期的记忆力去记下这些永恒的、最有价值的东西,对一个人的终身学习与可持续发展的价值是不可估量的。现代心理学研究证明,幼儿巨大的记忆潜能正是大脑快速发育的特征,背诵记忆是幼儿最自然的学习方式,错过这一时期就会错过人生的最佳记忆期。

另外,识字是阅读的基础,早识字就能早阅读。阅读能带来更多的知识、思考和更广阔的视野,能促使幼儿智力、思维、认知能力等综合素质的提高,能培养一个人的自学能力,有助于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并为以后系统学习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中国是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文化的文明古国,其博大精深、瑰丽灿烂的传统文化为华夏子孙留下极其珍贵的历史遗产,闪烁中华民族特有精神基因,它曾孕育出无数中华英才、千古风流人物,他们使中华文化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然而,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使人们生活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人们吸收了大量的西方文化,特别是我们的孩子逐渐为外来的新奇事物所吸引。孩子懂得英文、会玩电脑游戏,喜欢麦当劳、肯德基、米老鼠、唐老鸭、圣诞节、嘉年华游乐场,但是对老祖宗的东西――传统文化中那些精华缺少了解。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当今我国基础教育中,传统文化教育作为一项重要的学习任务正被纳入到正常的教学目标中去。学前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在这方面没有明确的要求,但从现在试行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表述中,我们仍然可以深切地感受到幼儿学习传统文化的必要性:“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激发幼儿爱祖国的情感”。因此,本人认为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对培养幼儿优良品格尤其重要。

首先,可以让幼儿了解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加深对祖国五千年文化认识,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五言绝句李白的《静夜思》、骆宾王的《咏鹅》、孟浩然的《春晓》,语义浅显、用字自然、感染力强;典故《夸父追日》、《开天》等表现了智慧和力量;《闻鸡起舞》、《岳母刺字》、《卧薪尝胆》更是颂扬爱国主义、树立崇高理想的好作品。

其次,可以让幼儿接受优秀文学熏陶,提高幼儿审美能力,丰富知识启迪智慧、发展潜能。古人写诗非常讲究炼字炼句,历来是“语不惊人,死不休”。如“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表现的是山村景色美丽迷人、杨柳叠翠、山花映红,这优美的文字与意境,对幼儿来说应该是一种艺术的享受。具有优美音韵、意境美妙、语言凝练的作品如《亿江南》、《枫桥夜泊》、《山行》等,使幼儿欣赏到一幅幅富有色彩、音响和流动感的画面,在感受意境美、语言美、情感美的同时提高对自然美、社会美的敏感性。成语“入木三分”让孩子认识了伟大的书法家王羲之,并欣赏了他的作品。

第三,对幼儿人格塑造、传统美德的形成、情操的陶冶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为培养孩子今后做人、做中国人、做胸怀壮志的现代中国人奠定良好的基础。目前中国大部分孩子是独生子女,最常见的是“四二一”式的家庭模式。在这种成长环境中,越来越多的孩子存在着普遍性的问题:缺乏爱心,不尊敬长辈,蛮横,自私,合作与分享能力差。面对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问题,幼儿园时期开始的基础教育应当让传统文化教育占据相当的内容。《曹冲称象》、《孔融让梨》、《司马光砸缸》让孩子懂得谦让、智慧、勇敢的美好品德。《弟子规》、《三字经》让孩子们懂得了礼貌待人,明白是非、善恶、好坏,学会关心帮助他人。俗话说得好“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从小培养起来的良好的行为习惯能影响孩子的一生。传统文化经典中汇集了中国很多思想精粹和美德,有很多值得继承和发扬的东西。比如:热爱学习,尊老爱幼,诚实守信等。这种本土文化的独特魅力,应当从儿童时期熏陶、浸润。

然而,要以传统文化教育培养幼儿优良品格,还应该注意以下几个关键。

(一)传统文学内容的选材是教育开展的关键

传统文学是在古老历史沉淀中形成的,具有较强的时代性,其中一些传统事物随时代不断发展已消失,幼儿难以有相关经验,在教育思想中,也难免有些消极、封建的思想混杂其中,且个别内容学习难度较大,对幼儿不具有意义且难以接受。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合理选材,辨证的扬弃,选择传统文学内容中的精华对幼儿教育。要适当对一些难懂文言文、成语合理改编、缩写、扩写等,从幼儿兴趣、情感体验出发,确立适宜的内容,这样才会通过传统文学把灿烂的文化思想进行传承,让孩子们受益非浅。

(二)教师良好素质是传统文学课程实施的保证

要使传统文学释放出魅力,课程获得成功,要求教师必须有良好的音乐、美术、文学修养,有把握分析教材的能力,能选用有效的方法深入浅出的教学, 要有改编教材为其注入新活力的能力,有良好的情感表现能力,能自如的应用语言、表情达意的传递作品的内涵,优美的语言可以使幼儿耳醉其音、心醉其情,愉悦的接受教育,在研究中我们注重提高教师的教育素质,努力建立一批观念新素质好的教师队伍,是教育实验顺利开展的有力保证。

(三)注重幼儿的体验与感受是传统文学教育的重要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