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中医护理的基本原则

中医护理的基本原则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7-16 08:51:55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中医护理的基本原则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中医护理的基本原则

篇1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0078―01

1 循证护理的概念与中医辨证施护的概念的区别

1.1 循证护理即以有价值的、可信的科学研究结果为证据,提出问题,寻找实证,并用实证对病人实施最佳的护理措施。它包含了3个基本要素:①证据;② 护士的技能③病人的实际情况。 这三个要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1.2 中医治病强调人体是有机的整体和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辨证论治”是中医精神实质,“辨证施护”则是中医对疾病的一种特殊的研究和护理方法。辨证,就是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辨清病因、病位、病性及邪正关系,概括判断为何病、何证。施护,则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护理方法。辨证是决定护理的前提和依据,施护是护理疾病的手段和方法。通过施护的效果可以检验辨证的正确与否。

辨证和施护在护理疾病的过程中是相互联系和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又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具体体现。辨证施护它注重人、病、证三者之间的关系,是中医护理的精华,是指导中医临床护理的基本原则

中医辨证施护是将四诊所收集的资料,包括症状和体征及其他病情资料,通过分析、综合、归纳、辨清疾病的病因、病位、病性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即确定现阶段属于何证的思维过程,施护就是根据辨证的结果来制定相应的护理原则和措施,以体现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护相结合。辨证施护注重三因护理及同病异护,异病同护,注重人、病、证三者之间的关系,中医的辨证施护讲究辨证求因即以疾病的临床表现为依据,通过分析疾病的症状、体征来推求病因,为治疗用药提供依据的方法。

2 循证护理与中医辨证施护的关系

循证护理与中医辨证施护在基本观念和护理特点上都有着相通之处。循证护理以“证据”为原则,以“证据”为护理依据。提出问题,寻求证据、制定并实施措施,其核心思想就是寻求证据、应用证据。循证护理的中心理念就是要以病人为中心,从病人的实际情况出发,寻求证据,制定护理计划与护理措施。

中医的基本特点是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中医护理的整体观念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其二注重人与自然界的关系。中医辨证施护则以“辨证”为原则,以患者的“证”为护理依据。辨证的结果即作为中医治疗和护理的理论依据,是临床确定护理计划,实施护理措施的依据。中医护理注重同病异护和异病同护及正护与反护但不着眼于病的异同,而是着眼于病机和症状不同 相同的病机或证可采用基本相同的护理方法。不同的病机或证要采用不同的护理措施。所谓“证同护亦同、证异护亦异”,实质是由于“证”的概念中包涵着病机在内的缘故,这种针对疾病发展过程中不同质的矛盾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的护理方法就是辨证施护。中医的辨证施护注重病情观察和舌苔、脉象,循证护理重视整体观,倡导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理念,满足病人的生理、心理、社会、精神、文化等方面的健康需求。而中医学的基本特征就是整体观和辨证论治,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以脏腑经络为核心的有机整体,人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也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因此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是中医辨证施护不可缺少的内容。

3 循证护理对中医辨证施护的影响

3.1 循证护理使中医辨证施护走向科学化和规范化,循证护理为临床护理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模式,是一个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循证护理将护理研究与护理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是一种指导临床实践的方法学,是一种科学评价临床护理文献的方法学,它强调的是有证据的科学思维方法。中医的“辨证施护”、个体化护理原则与循证护理“从证据人手”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护理决策的原则是完全一致的。但是,由于中医“症”与“症候”的复杂性,且中医诊断客观指标较少,主观经验居多,因此“辨证施护”对护士的要求较高。将循证实践的方法运用于中医护理,有利于中医护理对自身理论体系的不断完善,重视准确运用科学的证据去管理临床实践活动,通过临床实践辨证护理干预效果,为临床人员实施中医技能操作提供科学的理论证据,从而加快中医护理,工作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的进程。随着现代护理学的深入研究,近年来询证护理悄然兴起并迅速发展,是护理领域发展的新趋势,中医护理的形成与发展与现代护理的发展走过了相似的历程,在临床护理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称为护理学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篇2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09.20.322

辨证施护措施

中医护理理论原则是建立在中医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的,它的基本特点是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护。中医历来医护不分家,强调三分治,七分养,祖国医学通过数千年的实践总结而形成的一整套独立完整的科学体系同样是护理工作的指导思想,而这些特色运用到整体护理中有着独到之处。我们结合中医理论的特点和护理原则,通过四诊所获得的资料,运用八纲辨证进行分析判断以确定疾病病因、性质、病位,为辨证施护制订措施。

病情观察:是指对病人的病史和现状进行全面系统了解,对病情做出综合判断的过程。

门诊护士通过与患者交谈,掌握患者基本病情,进行辨证施护的中医护理,能够帮助患者早日恢复健康。

中医门诊护士次询工作特点

我院日均门诊量2 000人次,门诊咨询台3名,护士负责为患者提供分诊、健康宣教等各种咨询工作。

在门诊咨询工作中对患者进行正确的分诊指导,减少病人有病乱投医的盲目性,合理分流病人,同时给予病人必要的健康教育。推动整体护理运行与发展。

对于门诊患者流动性强的特点,门诊护士不能只是机械地指示路标,而是变被动为主动,热情接待患者,介绍医院中医特色,不厌其烦,减少患者对医院的陌生感,使患者对护士产生信任,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对医院的满意度。

作为中医护士在门诊咨询工作中要熟练掌握望、闻、问、切的手段收集护理资料,为辨证提供依据,对护理对象及相关因素进行全面评估,将现代护理与中医护理相结合,实施护理评估,制定护理目标,需要与患者合作才能实现,合理分诊,给患者节省时间。

加强与患者沟通,掌握关键信息,结合中医理论,望一眼,观察患者面色、神态;耐心倾听患者诉说病情,发现问题,采取措施。

辨证施护时注意同病异护和异病同护及专病专护

同病异护:同为痹症,痛痹患者出现痛有定处,遇寒加重,痛处皮肤不红的腰腿痛,指导患者去骨科就诊;着痹患者出现肢体关节疼痛,手足沉重,活动不便,一侧肢体麻木,指导患者去神经内科就诊;热痹患者关节疼痛,局部红肿灼热不能屈伸,指导患者去风湿内科就诊。同为腹痛,门诊护士咨询时要询问患者痛点位置、性质,上腹胀痛,伴有嗳气、恶心等症状,指导患者去消化内科就诊;脐以下腹部剧痛伴发热,多为急腹症,指导患者去急诊外科就诊;小腹两侧隐痛的成年女性患者,指导患者去妇科就诊。

异病同护:我院骨科中医治疗具有特色,分为创伤、脊柱、关节、推拿等科,同时骨关节镜科还掌握了世界先进的微创技术,对于不同病种患者,门诊护士要善于分析,正确分诊到各骨科。四肢骨折患者由于脉络受损,气血运行受阻,出现肿胀疼痛,门诊护士指导患者家属优先挂号,去急诊创伤骨科就诊,并告知患者抬高患肢以利血液回流,减轻肢体肿胀。颈腰背部酸痛,活动受限及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指导患者去脊柱骨科就诊;膝关节疼痛,行动不便的中老年人,指导患者去骨关节科就诊;膝关节运动性软组织损伤患者,指导患者去关节镜科就诊。针对各科病人多,门诊护士指导患者初诊时尽量先挂普通号,做完各项检查后,复诊时再挂专家号,保证患者及时就医。

专病专护:《内经》云:“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思、悲、恐。正常、和谐的情志,可使脏腑之气舒畅条达,情志异常,就会导致脏腑气血功能紊乱。”随着生活节奏加快,人们精神压力大,患者出现情绪抑郁,心神不宁,多属情志病乃气机郁滞引起的一类病证。指导患者去抑郁门诊就诊。门诊护士在咨询工作中运用调节情志治疗脏腑疾病的方法,对待患者态度和蔼,语言亲切,善解人意,热情大方,消除患者就诊顾虑,积极配合医生治疗疾病。

讨 论

随着科技发展,对护理模式提出更高要求,门诊护士只需起咨询角色,给患者提供适当支持,卫生教育和建议。中医早就提出“上工治未病”的预防思想,强调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内经》云:“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说明要保持健康长寿,就得懂得自然界发展规律,适应四时气候,做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否则就会影响人体生理功能,导致气机逆乱或真精耗竭而疾病生。在季节变换时,门诊护士应指导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血管收缩诱发疾病;哮喘患者春季减少外出,避免沙尘、花粉诱发哮喘发作。患病初期,及时就医,避免病情加重。

篇3

1.1 循证护理1992年英国流行病学家Cochrane成立了全球第一个Cochrane中心(循证医学中心)。1999年,中国华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加入了国际Cochrane中心,这也是亚洲唯一的循证医学中心。加拿大Memaster大学护理系AlbaDicenso教授最早将循证医学应用于护理工作,提出循证护理的概念。其新颖的观点迅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给临床护理实践与护理决策带来了强烈的冲击。2004年我国首家循证护理合作中心在复旦大学护理学院挂牌,标志我国循证护理已步人一个新阶段l2j。

循证护理又称为实证护理,其定义为慎重、准确、明智地应用当前所获得的最佳的研究依据,并根据护理人员的个人技能和临床经验,考虑患者的价值、愿望与实际情况,三者结合制订出完整的护理方案。循证护理的特点为:重视证据、重视个体化差异、重视整体观_lJ。一个完整的循证护理程序应该是:①针对每个患者提出有针对性的健康问题;② 检索相关的文献,找出可靠的依据;③批判性地评价临床证据的有效性和有用性;④在临床实践中实施有用的研究结果;⑤对应用的效果进行评价,从而确认是否达到最佳成效或是否需要进一步研究嘲。

1. 2 中医护理 中医护理以中医基本理论为指导思想 ,以阴阳五行理论为哲学基础,以脏腑经络、气血津液为生理与病理基础,以病因病机、四诊辨证为认识疾病的方法,护理措施多种多样,有针灸、推拿、拔罐等。中医护理的基本特点为整体观念与辨证施护。中医护理有着悠久的历史,在《黄帝内经》

中就有较为系统的论述。但是也要看到,传统中医护理是典的经验护理,许多个人经验与病例报道缺乏严密的科学性、可靠性与可重复性,难以被世界广泛认可,影响了传统中医护理与世界学术的接轨。

2..1 对整体观念的认识 整体观念是中医护理的基本特点之一,它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认为人体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各脏腑组织器官之间在生理、病理上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影响;二是认为人与自然界和社会是密切联系的整体,自然界和社会的变化对人体的健康和疾病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中医护理对患者进行护理评估时,重视从局部病变与整体机能变化的有机联系上分析疾病的病机变化,重视从自然界和社会等外部环境中寻找发病因素。在实施中医护理措施时,遵循扶正祛邪、治病求本的原则,重视机体整体功能状态的调整和改善。另一方面,中医护理的整体性还体现在将常规诊治与临床经验、个案体会、患者的体验等结合起来,以宗医乃仁术之旨。

整体观念也是循证护理的特点之一,循证护理突破以往以疾病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倡导临床措施和护理决策都要以患者为中心。循证护理计划的制定,来源于三方面:一是循证所获得的有价值的、可信的实证;二是护士的临床经验性是患者的需求。这三者的结合,体现了循证护理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观。在评价一种护理方法是否有效时,循证护理重视与患者密切相关的临床指标,如病死率、致残率、生活自理能力及心理需求等,而不只是依靠实验室或影像学等中间指标。

循证护理与中医护理的整体观念都体现人文性、艺术性、伦理性、社会性等因素,体现生物一心理一社会的整体护理理念,以患者的自觉感受与生命质量的改善为目标。中医护理的整体观念涵义更广、更深,牵涉到多层次医护理论体系;而循证护理主要体现在人本文化本身。

2.2 辨证施护与求证思想 辨证施护是中医护理的基本特点之一。辨证施护是指通过望、闻、问、切四诊收集患首有关疾病发生、发展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对比、推理,辨汪得出所属何病何证,从而制定相应的计划与护理措施。辨证施护的过程就是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过程。辨证是决定护理合理性的前提和依据,施护是治疗疾病的手段和方法。但是在护理实践中辨证施护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主要表现为分析判断疾病的本质时存在辨证依据不足的现象。

循证护理的核心思想是以有价值的、可信的、科学的研究结果为实证,先提出问题,再寻找实证,最后应用实证,对患者实施最佳的护理。临床护理实证分为以下4类:一类实证通过系统文献回顾或研究趋势分析获得的多项随机控制实验性科研结果,科研设计严密,并有流行病学资料,可推荐给所有医院;二类实证通过至少l项随机控制的实验性科研获得的实证;三类实证通过类实验性科研获得的实证,科研设计比较严密,科研在不同的场合得以重复,可推荐给符合条件的医院;四类实证通过定性研究或描述性研究获得的实证,或来源于护理专家的临床经验,或专家组的报告,可供医院参考。

由此可见,循证护理与中医护理都重视临床证据与文献依据,中医护理更重视患者个体的主观感受和客观表现,对文献研究也偏于定性而忽视量化和统一标准。而循证护理注重的是对诊断和治疗结果的量化、标准化分析与评价。因此,把循证护理中的求证思想用于中医护理中,可使中医护理中的辨证施护进一步提高更为完善。

3. 循证中医护理发展设想

3.1 中医护理发展存在的问题从循证护理的基本原理及为临床提供科学证据的角度来审视中医护理,不难发现中医护理有以下问题急需解决:缺少大样本的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资料;中医药护理的有效性、安全性缺乏足够的科学证据;缺少学术界认可的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缺少专业人才;临床评价的基础研究及基础性工作薄弱等。将循证护理的思想注入中医护理,使中医护理临床评价系统更加规范化、客观化、量化,使中医护理的科研水平达到更高层次。

3.2 循证中医护理发展的原则 中医护理与循证护理之间的关系应该是相互依存,彼此借鉴;互相补充,共同发展。传统中医护理在实践循证护理过程中,通过扬弃,保留精华,去除糟粕,得到升华而进一步发展,而不是否定传统中医护理的一切经验或取代传统中医护理。中医护理数千年积累下来的经验,由于历史条件限制难免精华与糟粕共存,有待进~步发掘、整理、提高、发展,这正好给循证护理提供了广阔的用武之地,循证护理的融入必将大有可为。

3.3 提高中医护理人员循证护理知识水平很多调查研究显示,临床护士中近半数不知道循证护理,知道者中对循证护理也仅限于对其概念及产生背景的了解,对循证护理的证据等级、实施步骤及相关知识不甚了解。大部分护士在护理工作中处理问题时还是根据自己以往的经验及教科书等,循证护理的应用率很低。我国护理人员(包括中医护理人员)对循证护理的认知、应用程度不甚理想。中医护理人员要想提高自身的循证护理能力,必需加强在职培训,掌握熟练的临床业务技能、护理科研及评价能力、文献检索能力,以及一定程度的医学统计学、专业外语、计算机及网络知识、协作精神及能力等。必需加快中医临床护理专家型人才的培养,以保证护理决策的合理性与科学性。

3.4 运用循征护理实现中医护理的标准化、规范化辨证施护是传统中医护理的特色之一,是中医护理认识疾病和护理疾病的基本原则,具有较大的灵活性。由于护士的经验不同,导致辨证施护方案各异,往往因缺乏最佳的科学依据,即使同一种病、同一种证型也很难在辨证施护规范化上求得一致。

这样,很容易使临床护士只是根据主观判断进行诊治而陷入经验护理的思维模式中。循证护理强调客观的、可靠的科学依据,以此作为辨证施护的指导思想,通过系统观察、分析、论证、筛选,可获得科学的、可靠的、充分的临床证据,进而制订出真正有效的、适用的、规范化的辨证施护方案,这样可以避免经验护理重复的无效治疗或低效治疗。还可用循证护理的方法对中医护理辨证施护的结果作出科学的评价,从而逐渐总结出一套从理论到临床实践都行之有效的辨证施护方法,解决长期以来中医护理工作中存在的无章可循的问题,为中医临床护理实现标准化、规范化提供依据。

篇4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1)12-0207-02

恶性肿瘤最痛苦的是疼痛,早在晋•葛洪《肘后备急方》卷四,治卒心腹坚方。第二十六中说:“治卒暴症,腹中有物如石,痛如刺,昼夜啼呼,不治之百日死。”将这种起病较急的腹内块,名为卒暴症。并通过检查观察认为这种卒暴之块,坚硬如石,且疼痛非常剧烈,患者不能忍受,昼夜啼哭,预后较差,一般在百日之内即死亡。因此,竭力控制疼痛,是医护人员治疗癌痛重要措施之一。利用中医的优势,毛刺法可有效提升和弥补疼痛的护理效果。

中医护理:祖国医学的基本特点是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中医对疼痛的护理有其独特的方法。

1辨证施护

癌症的辨证,在辨别脏腑定位上,可根据患者临床表现部位的经络循行及其所属的脏腑功能、体征等特点来定位。在辨别病情的性质上,要区别是阴证、阳证,在表、在里,在气、 在血,虚证、实证。辨证施护贯穿在癌痛的整个治疗过程中,因证型较多,现将四证分述如下:

一是邪气阻滞经脉,气血瘀滞不通,这就是中医所说的“不通则痛”。二是“气血两虚”,不能温煦濡养经脉、脏腑等,也就是所说的“不养则痛”。如:

1.1 气滞血瘀

气为血帅,血为气母。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瘀血内阻,不通则痛。机体的气血阴阳失于平衡,以致气血郁结,肿大成积,久之发为癌肿。可选用活血化瘀,消肿软坚的护理措施,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1.2 痰湿中阻

上蒙清窍,清阳不升而致头痛昏蒙,痰湿为机体的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痰湿积聚是肿瘤发病的基本病理之一。可选用除湿化痰的护理措施,不仅可以减轻疼痛不适的症状,而且可对一些肿瘤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1.3 郁热化火

忧思郁怒,五志过急则化火。阳盛则热,热甚则腐。故出现热证及分泌恶臭浊之脓液,郁热多与气血痰湿搏结而致癌痛。可选用清热解毒、清热泻火等护理措施。

1.4 气血两虚

气血生化无源,气虚不能率血上行,血虚不能上荣脑髓,脉络空虚而引头痛。脑瘤患者存在着全身和局部的免疫功能障碍,在护理时尤其要注意,对患者的防护。来减少因免疫障碍而带来的疼痛。

2针灸治疗

针灸学是祖国医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随着针灸申遗成功,针灸学将深受世界各国人民的青睐。因针灸具有很多优点,使用工具简单,携带方便,费用低廉,治疗的适应症很多,对不同的癌痛,运用毛刺法,止痛效果显著。治疗时采用主穴加备用穴+阿是穴。每天针1~3次,10天1疗程,休息2~3天,再进行第二疗程。

毛刺法:手法:重度刺出血、中度刺微出血、轻度刺不出血。

肺癌:主穴:内关、孔最;备用穴:膻中、手三里、肺俞、风门;阿是穴:按疼痛点。中度手法。

胃(结 直)癌:主穴:足三里、三阴交;备用穴:上巨虚、下巨虚、手三里、中脘 、天枢;阿是穴:按疼痛点。中度手法。

肝癌:主穴:足三里、期门;备用穴:胆囊穴、中都、太冲、章门、阴陵泉 、三阴交;阿是穴:按疼痛点。中度手法。

食管癌:主穴:膻中、天突;备用穴:上脘、中脘;阿是穴:按疼痛点。中度手法。

胰腺癌:主穴:上巨虚、足三里;备用穴:阳陵泉、三阴交;阿是穴:按疼痛点。中度手法。

3癌痛的护理

首先要做好癌症患者的心理护理,增强战胜癌症的信心,发挥患者的主观能动性,调动患者机体内在的抗癌能力,并积极配合治疗,以求迅速控制疼痛的发展。其次是不论用什么治疗方法,有一个基本原则就是不要伤“正”。《素问•天元正纪大论》说:“大积大聚,其可犯也,衰其大半而止,过者死。”说明了大积大聚之病,使用祛邪之剂,只能衰其大半而不可过,过则伤正,反而造成患者死亡,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也应本此原则去做。

在饮食上,应食用易于消化、富有营养的食物,特别在癌症晚期,患者气血两亏,更应增加血肉有情之品。如鳖、龟、鸭、鲫鱼、鸡蛋、牛奶,以及新鲜水果、蔬菜等,以养正气,增强抗癌能力。

4体会

中医护理以整体观念作为护理的指导思想,辨证施护,配合中医护理技术中的毛刺法,有效缓解和减轻了癌症患者的疼痛。中医护理技术控制癌痛既无药物的依赖性、 成瘾性、无戒断性,应用方便,对人体无伤害,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篇5

        1.1整体观念认为人体本身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脏腑与体表组织之间既相互协调又相互影响;人生活在自然和社会环境中,人的心理活动无不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心理活动和生理机能势必相互关联。许多疾病的发生,除了生物因素外,还与心理、社会因素密切相关,因此,护士在对病人实施情志护理过程中要全面考虑。

        1.2辨证施护,辨证施护是中医护理所采用的基本原则,是在整体观念指导下对病情进行研究分析,然后有针对性的施以护理的一种特殊方法。由于外界的精神刺激不同,七种情志活动性质的差异、人体性格的差异、以及情志与内脏的不同联系,七情内伤致病的特点也就有所不同。因此,情志护理要依照中医的辨证观,须通过观察、与患者及家属沟通、综合分析、推理、判断等逻辑思维去掌握患者的特点及心理状态,因人而异、因病而异。

        2  情志护理对临床护理的重要性

        以病人为中心的临床护理已成为现代护理发展趋势,心理护理成为现代临床护理中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患者的康复离不开心理护理,而情志护理是从中医的角度来加强心理护理。中医护理遵循“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护”的原则,重视患者的情志护理,体现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使患者恢复身心健康。而以病人为中心,以护理程序为框架的系统化整体护理观与祖国医学的整体观念有着天然的联系。在对病人实施整体化护理的过程中,重视患者的情志变化,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以良好的护患关系为桥梁,应用科学的护理方法,改善和消除患者不良的情绪状态,以求得最佳的护理效果。这对于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从而提高临床护理质量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3  情志护理的要点

        3.1护士在实际工作中,既要重视躯体因素,又要重视精神和社会因素。注意从各个方面积极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注重创造和谐的气氛,减少心理应激因素的产生。情志护理内容有着不同的侧重点,但彼此之间紧密联系、又相互影响着。同时,护士也不能忽略医院环境改变这一因素,而治疗环境的情绪反应可直接影响患者的整个治疗进展和健康的恢复,因此,情志护理的内容非常广泛,具有连贯性。

篇6

一、课程简介

本微课设计适用于高职护理专业,教学对象为高职大专护生,本微课隶属于《护理伦理与法规》课程,微课名称为护理伦理自主原则,知识点包括自主原则的涵义、自主原则适用的对象、如何保障病人的知情同意权、自主原则使用时的注意事项。教材为《护理伦理与法规》,龙亚香主编,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2011年出版(第一版)。

二、教学背景

本次教学主要讲授护理伦理中的自主原则,自主原则与不伤害原则、行善原则、公正原则一起被称为护理伦理四大基本原则,其中自主原则是医护人员在医疗实践活动中首先需要遵循的重要原则。结合实践中的经典案例,以点带面的介绍自主原则是本次教学的主线。本次教学活动安排在讲授完“第四章第一节护理伦理的基本原则”后进行。

三、教学目标

(1)理解护理伦理自主原则的涵义;(2)掌握自主原则适用的对象;(3)理解并掌握如何保障病人的知情同意权;(4)掌握使用自主原则时的注意事项。

四、教学设计

(1)经典视频案例导入:引入主题,即在知情的前提下病人及其家属拥有自主决定权。(2)准确理解内涵:①自主原则指医护人员尊重病人的自主性,保证病人自己做主、理性地选择诊疗决策的伦理原则。②只有符合条件的病人才能赋予其自。(3)重点讲述:①病人的知情同意权的概念和内涵,临床中如何保障病人的知情同意权。②自主原则使用时注意事项,一是不能仅为病人提供信息,把一切问题都推给患者。二是当病人坚持自己的意见拒绝正当治疗时,医务人员应该如何应对。(4)回应开场:案例中患者家属在场其精神正常,根据护理伦理自主原则及《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第33条规定,必须征得患者家属同意并签字方可进行手术,案例中医院及医生的行为并无不当。(5)回顾小结,案例拓展。

五、教学过程及内容

(一)案例导入。2007年11月21日下午16点左右,怀孕9个多月的李某由在北京打工的肖某带到北京朝阳医院(西区)诊治感冒。医生检查发现,李某已经全身水肿,呼吸衰竭,随时有生命危险,必须马上手术剖宫产,让肖某签字同意手术,肖某表示没有钱,院方答应为其开通绿色通道先免费治疗。但是,无论医护人员、其他病友及家属、警察怎么劝说,肖某始终拒绝签字同意,理由是他们仅仅是来“治感冒”的。并且在手术同意书上写下:“坚持用药物治疗,坚持不做剖宫产手术,后果自负。”为确认其精神没有异常,医院紧急调来已经下班的精神科主任,经过鉴定,其精神完全正常。医院一方面上报了北京市卫生系统的各级领导;一方面请“110”民警紧急调查该孕妇的户籍,试图联系上孕妇的其他家属。卫生主管部门的指示为:如果家属不签字,不得进行手术。医院几十名医生、护士爱莫能助,在抢救了3个多钟头后(19点31分),李某和腹中的胎儿双双死亡。事件发生后,在全社会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有的人认为:患者在手术前签写知情同意书是一个法定程序,要实施医疗手术,必须有其家属表示同意手术的签字方可进行。也有人认为:医院是救死扶伤的机构,面对可能要发生死亡的情况下,不管是在什么状况下,都要尽全力进行抢救,以保全生命。我们现在的医疗机构不敢承担责任而放弃自己的救死扶伤义务,宁肯选择死亡也不敢选择所谓的“违法”,是院方逃避法律、道义、社会责任的行为,医院医生为了自我保护,救死扶伤的医德、医风早已荡然无存。提出问题:1.上述两种看法你同意哪一种?为什么?2.医院和医生在诊疗救治过程中的行为是否正确?

(二)引入主题。要判断医院和医生行为是否恰当,要用到护理伦理的首要原则――自主原则,自主原则是指医护人员尊重病人的自主性,保证病人自己做主、理性地选择诊疗决策的伦理原则。

(三)自主原则适用的对象。自主原则只适用于具有理性思维及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病人。对于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则不应该授予自。

(四)知情同意。关于知情权,我国《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

11条明确规定:“在医疗活动中,医院及医务人员应当将病人的病情、医疗方案、可能出现的危害等如实告知患者,及时解答病人及家属的咨询;但是,应当避免对患者产生不良影响。”在导入的视频案例中,病人的病情非常紧急,孕妇难产,呼吸衰竭,心脏和肾脏功能都极度衰竭,随时有生命危险。医疗措施是准备采取抗感染、抗心衰的同时进行剖腹产手术,以减少孕妇心脏的负担。医疗风险是手术可能失败,导致产妇、胎儿死亡。

在知情权的基础上,病人再行使同意(否决)权,我国《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第33条明确规定:医院施行手术、特殊检查、特殊治疗时,在以下三种情况下怎么样来保障病人行使同意权:第一种情况,是取得患者本人以及家属或者关系人双方同意并且签字;第二种情况,无法取得患者本人意见时,应当取得家属或者关系人同意并签字;第三种情况,既无法取得患者本人意见又无其他家属或者关系人在场时,要由主治医师提出医疗救治方案,经过医疗机构负责人或者相关授权人同意并签字后,再来实施治疗。

(五)回应导入案例。案例中患者家属在场且精神正常,根据护理伦理自主原则及《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第33条规定,必须征得患者家属同意并签字方可进行手术,案例中医院及医生的行为并无不当。

(六)自主原则使用时注意事项。第一,当患者或者家属由于知识不足或者其他原因拒绝治疗,而这种拒绝将会带来不良后果时,我们应该怎么办?首先医护人员要进行积极的劝导,告诉其利害关系及可能产生的严重状况,同时要积极寻求病人其他家属的帮助,必要时可以行使医护人员的干涉权。第二,自主原则并不意味着医生和护士仅仅是提供信息,把一切的责任都推给患者,正确的做法应该是站在病人的角度,给他们提供有利的意见或者建议,比如有的病人因为知道自己得了癌症,情绪非常消沉,要求放弃治疗。这时,我们不能因怕引起麻烦或纠纷而听之任之,我们应该尽自己的责任耐心地、积极地劝导,帮助病人做出恰当的选择。

六、教学特色

(1)故事带入法。引入了社会实践中发生的经典事例,以视频的方式呈现出来,更易激发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和思考热情,加深对理论概念的理解和运用。(2)案例分析法。将经典案例的分析贯穿到各个关键知识点的学习和应用中去,紧紧围绕案例进行教学,最后通过课后案例的探讨统领全课知识点。(3)图表显示法。舍弃部分枯燥的文字表述,通过色彩鲜明的图表、漫画等形式,展示教学内容,一目了然便于理解记忆。(4)师生互动法。通过提问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把握程度,活跃课堂气氛,启发学生思考。

篇7

随着我国老龄化人口的不断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及死亡率不断增加,心脑血管病的临床治疗及护理越来越受到重视[2]。如果在治疗心血管疾病的同时,了解患者的疾病特点,有针对性地辅以中医护理,将促进患者的身心健康,有利于临床治疗,促进患者的康复,降低复发率[3]。本研究主要对心血管患者治疗过程中辅以中医辩证施护,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院2010年2月至2012年7月接待的160例心血管内科病患,体重5723~8537 kg,平均为6397kg;年龄29~72岁,平均为498岁;其中冠心病为65例,高血压为45例,风湿性心脏病为18例,心力衰竭为22例。本研究中两组病患在性别、年龄及教育情况等一般资料经过了统计学分析之后并没显著性差异,因此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121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既以卧床休息为主,待患者病情减轻逐步增加活动量,同时观察患者的血糖、血压、血脂等严重威胁心血管患者健康的因素,由护理人员对患者的不良生活习惯、肥胖、酗酒、吸烟、缺乏运动、易怒及精神高度紧张等因素进行评估,并根据患者的文化程度以及接受能力等,有针对性地制定宣传教育计划,加强医护人员与患者之间的沟通交流,并定期地进行随访,并协助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4]。

122观察组患者实施中医辨证施护,①气滞血瘀型。此型患者多因情志不遂而诱发,因此应加强情志护理。发病初期要绝对卧床休息,谢绝探视,保证充足睡眠,以减少气血的耗伤,要针对患者具体情况做好心理护理,使患者心情舒畅,积极配合治疗。中药宜热服,饮食以清淡为主,晚餐不可过量。②阴寒凝滞型。护理以辛温通阳,开痹散寒为主。注意防寒保暖,忌食瓜果等寒凉之物,可适当食用桂圆、莲子,银耳等补气养阴之物,切忌生冷,中药宜热服,胸闷痛时可口服冠心苏合丸或予沉香,肉桂粉调服。针刺止痛时要用温针法或艾条灸。③痰浊内阻型。护理以通阳泄浊,豁痰开结为主。病房不宜潮湿,应多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伴有咳痰者应定时翻身拍背,以利痰液排出,饮食忌辛辣甜甘油腻,可采取适当运动,以提高患者脏腑功能。④气阴两虚型。护理以补气养阴,静心凝气为主,叮嘱患者多做休息,切勿操劳,患者大多伴有焦虑、忧郁故应注重心理护理,饮食宜清淡,可适当食用红枣、山药、百合等补气养阴之品,条件允许可选西洋参煎汤代茶饮。⑤阳气虚衰型。护理补益阳气为主,注意防寒保暖,病房宜阳光充足,伴有下肢水肿者,可采取平躺,下肢抬高10℃~15℃,饮食以高蛋白、高维生素为主,可适当食用牛肉汤、羊肉汤等补益阳气之品。

2结果

通过观察组组与对照组相关资料及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与对比之后,相关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为表1所示。

3讨论

中医护理与中医学一样具有悠久历史。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发展,中医学也有了发展,尤以内、外、妇科疾病的辨证施治和施护发展为快,如对瘀血积痰患者已有了先精心护理,关心患者情志后以药治疗的记载。说明心理护理为中医护理的重要手段。目前护理改革实施的“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也同样在中医护理临床全面实施。中医护理程序的诊治、辨证、护理原则三项内容与现代护理学中“护理评估”、“护理问题”、“护理计划”存在某些一致性[3]。此迅速发展的中医护理初步形成了以辨证施护为基本原则的具有中医特色的护理学科。

中医辩证施护是根据辨证的结果搜集整理确定相应的护理方法。由于心血管疾病患者容易受病情、情志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不利于医疗及恢复。本研究通过在临床治疗中对心血管病患者辅以中医护理,与常规护理比较,患者在心功能、心绞痛、心理状态、并发症、住院时间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总之,在临床中,应针对患者不同的症状,分析患者的病情、心理病机,有针对性地设计中医护理方案[5]。医护人员应严格遵照医嘱对患者进行护理,随时关注患者的身心变化情况,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耐心地传授给患者与心血管疾病相关的知识,以减轻患者的忧虑和恐惧,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和心态等,特别是通过因病异护,饮食调护,针对每位患者的个性特点实施情志护理、卫生宣教、出院指导、疗效显著,对预后起着关键作用[6]。

参考文献

[1]裘秀月,肖雯晖 中医护理操作技术在社区护理应用的现状调查与分析.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35(04):293294.

[2]田芳,张静,李荣,等对心血管病患者实旌中医护理的尝试.四川中医,2008,20(5):59.

[3]范巧珍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症病人早期下床活动的中医护理.河北中医,2006(6):18.

篇8

哮证是一种发作性的痰鸣气喘疾患。发作时喉中哮鸣有声,呼吸气促困难,甚则喘息不能平卧。哮证发作期的基本病理变化为“伏痰”遇感饮触,痰随气升,气因痰阻,相互搏结,壅塞气道,肺气宣降失常,引动停积之痰,而致痰鸣如吼,气息喘促[1,2]。

中医治病强调人体是有机的整体和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辨证论治”是中医精神实质,“辨证施护”则是中医对疾病的一种特殊的研究和护理方法。辨证,就是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辨清病因、病位、病性及邪正关系,概括判断为何病、何证。施护,则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护理方法。辨证是决定护理的前提和依据,施护是护理疾病的手段和方法。通过施护的效果可以检验辨证的正确与否。

辨证和施护在护理疾病的过程中是相互联系和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又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具体体现。辨证施护它注重人、病、证三者之间的关系,是中医护理的精华,是指导中医临床护理的基本原则。

1 哮证发作期的分型及施护

哮证发作期可分为寒哮、热哮和虚哮。

1. 1 寒哮

临床主症为:呼吸急促,喉中哮鸣有声,胸膈满闷如塞,咳不甚,痰少咯吐不爽,面色晦滞,口不渴;或渴喜热饮,天冷或受寒易发,形寒肢冷,舌苔白滑,脉弦紧或浮紧。

施护:要保持病房温度湿度适宜、空气清新、光照充足,防治患者着凉。疾病发作有规律的患者,在发作前2h服药,以控制病情。服药时要注意汤药的温度,一定要温服。患者可服用葱、姜、胡椒等温热宣通的调味品,切记服用油腻、生冷的食物。患者剧烈发作时可针刺大椎、膻中、列缺、尺泽穴,每天3-4次。并拔火罐,以缓解症状。

1.2 热哮

主症:气喘息涌,喉中痰鸣如吼,胸高胁胀,呛咳阵作,咳痰色黄或白,粘浊稠厚,排吐不利,烦闷不安,汗出,面赤,口苦,口渴喜饮,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或滑数。

施护:病房要凉爽,防治闷热。经常开窗通风,以保持空气新鲜,但要避免直接吹风。患者的饮食原则是清淡、易消化,患者可以多喝梨汁,以清热润肺化痰。患者要戒烟戒酒,忌食辛辣油腻的食物。痰稠难咯的患者多喝水,可服用蛇胆川贝散。要防止患者痰栓窒息。患者出现咯痰不利,神志恍惚,烦躁,嗜睡等症状即为痰热闭阻,心窍被蒙之兆,要立即吸痰,吸氧。要注意患者口腔卫生,饭后漱口。

2 哮证缓解期的分型及施护

哮证缓解期可分为肺气虚、脾虚和肾虚

2.1 肺亏虚

主症:症见咳嗽气促,畏风怕冷,自汗频频;每于天气变化感冒时诱发喘息,喘息发作前打喷嚏,流清涕或鼻塞。舌淡苔白,脉濡弱。

施护:要根据气候的变化增减衣物,避免患者着凉,尤其要做好肺俞穴的保暖,防治感冒。患者戒烟戒酒,适宜进补一些党参、黄芪、燕窝等补肺气的食物。哮病反复发作,患者容易产生忧郁、失望的不良情绪,因此要注意做好患者的情绪调护。

2. 2 脾虚

主症:症见频咳痰多,痰白清稀,纳呆腹胀,面部虚浮,双脚浮肿,疲倦无力,便溏,喘息多因饮食不节诱发。舌淡、苔白,脉虚弱。

施护:患者饮食要清淡,同时注意营养,要少食多餐,注意消化。可进补一些参芪、淮山半夏等。患者要起居有规律、注意劳逸结合,可适当锻炼,做一些呼吸操。按摩三阴交、关元、气海等穴[3],每次100下,每日2次。口服化痰止咳药,保持呼吸道畅通。

2. 3 肾虚

主症:病见气短动则喘甚,腰膝酸软,头晕耳鸣;或恶寒肢冷,神疲汗出,小便频多,不举。舌淡、苔白,脉沉细(肾阳虚);或潮热盗汗,舌红少苔,脉细数(肾阴虚)。

施护:患者平时要注意起居有节,注意防寒保暖,预防外邪侵袭。进补一些木耳、芡实等补肾纳气的食物。睡前用热水泡脚,按摩涌泉穴。服药时注意要空腹温服。

3 讨论

哮的病因以痰为主,痰因肺脾肾功能失常,津液凝聚而成。痰伏藏于肺,复加外邪侵袭、饮食不当、情志失调、劳累过度等多种诱因而引起发作。哮病极为顽固,经常反复发作,迁延难愈。若大发作时持续不已,喘急鼻煽,胸高气促,张口抬肩,汗出肢冷,面色青紫,烦躁不安者,属危证之候,需及时抢救。

哮证患者的调护要注意气候变化,避免受寒,防止外邪诱发。 慎戒异气异味,避灰尘、花粉等刺激,积极戒烟。 饮食宜清淡,节厚味,忌生冷、辛辣、肥甘之品。 平时可常服扶正固本中药,积极锻炼身体,增强机体抗病能力。

参考文献

篇9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由于腰椎间盘变性、破裂后,髓核突(或脱)向后方或突出至椎管内使相邻组织遭受刺激或压迫而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者。多见于青壮年,其中80%以上分布于20-40岁之间。占门诊下腰痛患者的10%-15%,占骨科因腰腿痛住院的25%-40%。男女之间发病率相差甚大,各家报告亦甚悬殊,一般认为男性与女性之比是7~12:1[1]。中医认为,该病的病机是肝肾亏虚,气滞血瘀,风寒湿邪侵犯经络,气血不通而痛。我院骨伤科2010年1月至12月,收治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57例,运用中医护理方法进行辨证施护,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一般资料

157例患者中,男96例,女61例,年龄最小22岁,最大79岁,平均年龄50.5岁,病程最短5天,最长32年。所有患者都行CR或CT或MIR扫描,并经临床医生检查确诊。

2 护理

2.1情志护理 大多患者对腰椎间盘突出症这一疾病不了解,担心远期的健康会影响工作、生活等,少数患者因长期得不到根治,预后不明确,产生焦虑、抑郁的情绪。《素问·汤液醪醴》中说:“精神不进,志意不治,故病不可愈。”就是说患者不摆脱消极的精神状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即使再用药也不会收到良好的效果[2]。因此,护士应从入院时热情接待病人,把病人安排在安静舒适的环境,用亲切的语言介绍医院的环境,主管医生、护士、住院须知等,消除病人的紧张情绪。对青壮年,他们精力旺盛,思想活跃,同时对疾病的反应也很强烈,护理人员应经常同他们谈心,说服他们对工作、家庭、社会有正确的认识和合理的期待,针对不同情况,解释治疗的原因、目的、必要性及预后情况,让他们与同病室治疗成功的患者交流,以消除顾虑,调动主观能动性,积极配合治疗。

对于老年病人,护理人员要像儿女那样,从生活上体贴关心他们,并嘱其家属经常来探望,解除他们悲观、抑郁的情绪,积极接受治疗,早日康复。

2.2日常生活护理 卧硬板床休息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个基本原则。因此,应为病人创造一个良好的住院环境,病室保持整洁、干燥、舒适。急性期患者须绝对卧硬板床休息3—4周,仰卧时腰部垫一小枕,侧卧时屈膝屈髋,这样可避免椎间盘的进一步损伤,减轻对椎间盘的压力,促进局部炎症反应物的吸收,从而使症状缓解或消失。症状缓解后,可戴腰围下床活动。不宜久坐,坐位时必须调整凳子的高低,以使髋、膝关节处在同一水平,足底触到地面为宜,也不宜提重物,做弯腰、急扭腰的动作。同时要养成每日按时排便的良好习惯,多吃蔬菜、水果及清淡、易消化的软食,保持营养,防止便秘等使腹压增加的因素,还要根据气候的变化,注意腰部的保暖。

2.3饮食调护 祖国医学认为:“肾主骨,肝主筋”,人体筋骨的强健与肝肾的盛衰有密切关系,故应给患者多吃滋补肝肾之物,如猪肝、猪肾、核桃、黑豆、芝麻、木耳等,以达到强壮筋骨,促进腰腿痛症状改善及恢复健康的目的,同时由于炎症水肿,神经受压,应食活血化瘀之品,如田七煲猪脚筋汤、丝瓜煲瘦肉等,忌辛热燥辣肥甘厚腻之品,如油条、烧鸡、酒等食品,鼓励病人多饮水,以利小便。病人卧床期间,肠蠕动减慢,嘱其多吃一些润肠通便的食物,如香蕉、芹菜、韭菜等。

2.4功能锻炼护理 功能锻炼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加强腰背肌的力量,维持脊柱的稳定性,同时可防止关节肌肉萎缩,避免关节粘连和骨质疏松。向患者说明功能锻炼的意义和注意事项,待腰部症状缓解后,指导患者进行腰部的伸展、屈曲训练,以增加腰背肌力量,改善腰腿功能。我们采用的方法是:1)仰卧位架桥(五点或三点支撑法)每日2~3次,每次150~200下,每下的速度最好与呼吸频率同步。腰部拱抬至少离床30cm以上;2)飞燕展翅法,每天2~3次,每次100~150下;3)直腿抬高法,每日2~3次,每次100~200下。功能锻炼要循序渐进,先易后难,活动幅度由小到大,时间由短到长,通过锻炼,达到理气活血,舒筋活络,强壮筋骨的作用。

3 体会

腰椎间盘突出症病程长,症状明显,给病人带来极大的不便和痛苦。护理人员应以病人为中心,在护理过程中实施辨证施护,充分发挥中医护理的特点。同时,护理人员应加强学习,特别是学习中医基础知识和中医技能操作,不断提高专业知识和自我素质,在工作中规范行为、语言,改善病人的心理现状,使其积极配合各项治疗和护理,才能取得满意的疗效。

篇10

中图分类号:R255.6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7-2349(2016)11-0097-03

侗允橇俅渤<病、疑难病,起病缓慢,反复迁延不愈。护理工作对于患者康复和病情缓解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的护理方法,通过生活起居、饮食、情志、给药等护理措施及特色护理技术,能减轻侗曰颊叩墓亟谥渍汀⑻弁矗促进关节活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1生活起居护理

生活起居与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阴阳四时者,万物之所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顺应四时气候的变化则筋强肉健,苛疾不犯。起居不慎,寒温不适,生活失节,易使腠理失密,卫外不固,则外邪乘虚而入。因此对侗曰颊叩幕だ淼弊裱生活起居护理的基本原则,帮助患者制定合理的作息时间,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体育活动和功能锻炼。

现代研究表明[1~2],侗猿<证候类型为风寒湿痹型,约90%的患者对气候变化敏感,天气变化时症状加重,尤其是雨前疼痛加重明显。这就要求护士在临床工作中应掌握四时气候的变化规律,指导患者起居要顺应四时变化,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做到春季“夜卧早起”;夏季“夜卧早起,无厌于日”;秋季“早卧早起”;冬季“早卧晚起”。在季节变换时,尤其是阴雨天气时适时添加衣被,注意防寒保暖。《灵枢》说:“一日分为四时,朝则为春,人气始生;日中为夏,人气始长;日入为秋,人气始衰;夜半为冬,人气入脏。”人体阴阳的这种自然消长变化必然会影响到疾病的发展和转归,对侗曰颊叩娜占淦鹁踊だ恚应根据阴阳昼夜消长的变化规律,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嘱患者早晚注意关节处的保暖,观察晨僵持续的时间、程度及受累关节,必要时配戴手套、护膝、袜套、护腕等,加强夜间护理力度,做好安全评估和管理。流行病学显示[3~4],空气污染和潮湿环境能造成侗苑⒉。故还应重视病房及居住环境对疾病的影响,为患者营造安静舒适的病房环境;室内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清新,但勿坐卧当风;尽量避免住在底层,室内要有阳光照射;适当晒太阳,以助阳气运行,避风寒侵袭。

中医传统健身方法如导引、太极拳、五禽戏等,可以活动筋骨、流通气血,可指导患者进行此类活动,但锻炼时需量力而行,循序渐进,同时要避免小关节长时间负重,避免不良姿势,减少弯腰、爬高、蹲起等动作。

2饮食护理

中医学认为“医食同源”,食物也具有性味,掌握和使用食物来治疗和预防疾病,是中医独特的饮食护理[5]。合理的饮食调理,不但能为治疗创造有利条件,而且对于康复期患者的恢复也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6]。《难经》谓:“四季脾旺不受邪,脾气充足,邪不易侵”。李东垣也云:“脾病,体重节痛,为痛痹,为诸湿痹”,表明脾虚为侗灾虏因之一。郜亚茹、胡攸水[7-8]等的观点也与此一致。因此,在临床护理中应注重对患者脾胃的顾护和饮食调护的作用。

侗远嘁蚋惺芊纭⒑、湿、热邪所致,饮食应以祛风除湿、辛温散寒、清热利湿为总则。早期邪停于肌表,不可妄用滋腻补益之品,应以清淡为主。痹久经络滞塞,需配伍行气活血之品。气血亏虚为侗缘母本原因[9],可选择具有补气血、益肝肾、祛风湿之功的食品。指导患者饮食调护时要根据“证”的阴阳、虚实、寒热,结合食物本身的四性五味,按照饮食配膳宜忌,分别给予不同的饮食方,做到辨证施食[10~12]。风湿热痹者应指导患者选用清凉解热的食物,如生梨、苦瓜、冬瓜等,给予具有清利湿热、健脾除痹的食疗方,如桂花苡米粥(先煮苡米30 g,米烂熟后放入少许淀粉,再加适量砂糖、桂花),忌湿热食物,以免助火伤阴。痛痹者可选用温经散寒之品,如桂圆、牛肉、羊肉及其骨头汤等,以及“附片蒸羊肉”(将羊肉500 g洗净,放入锅中,加适量水煮熟,捞出,切成2.5 cm见方的肉块,与制附片10 g同放入大碗中,并放料酒、熟猪油、葱节、姜片、肉清汤,隔水蒸3 h)等药膳。着痹者可选用除湿通络之品,如冬瓜、丝瓜等,可食用木瓜薏仁粥(木瓜10 g,薏苡仁30 g洗净后,倒入小锅内,加冷水一大碗,先浸泡片刻,再用小火慢炖至薏苡仁酥烂)。行痹者可选用祛风通络之物,如豆鼓、蚕蛹、蛋类等。酒为“百药之长”,其性温热,辛苦而甘,有行气活血、舒筋通络、祛风散寒等作用[13],故可常饮药酒,如五加皮酒、木瓜酒等。

还应指导患者忌生冷、辛辣刺激食物,海鲜等腥膻发物;少食肥腻之品。侗远嗲ㄑ幽延,反复发作,故食疗宜长期坚持,不可求旦夕之功,所选食疗亦应性味平和,不伤正,不碍胃,以利长期服用。

3情志护理

侗晕慢性、致残性疾病,患者常不能承担最基本的日常活动,如步行、更衣、入学、工作、娱乐和社会交往等,且常因病情反反复复,治疗效果不理想等原因,易出现消极、悲观、焦虑、抑郁等心理反应,部分患者甚至出现自杀倾向[14]。《素问・汤液醪醴论》曰:“精神不进,志意不治,故病不可愈。”表明人的情绪与疾病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加强情志护理,对侗缘目蹈淳哂兄匾意义。现代研究也表明临床心理干预有利于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状况,对临床治疗具有良好的辅助作用[15]。

护理人员在进行情志护理时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对于新入院的患者应热情接待,主动介绍病区环境、相关规章制度和同病区病房的病友,以消除患者紧张的情绪;以中医的“喜胜忧”为指导思想,通过喜而抑制患者的忧郁[16],鼓励患者与他人交流,把生活中愉悦的事情分享给大家;引导患者听风趣幽默的故事、笑话,让其心中喜悦,克服焦虑抑郁的情绪。但在应用此方法时,需要注意情志刺激强度;对于病情处于急性期、性情急躁、急于求愈的患者,必须加以理解和宽慰,耐心说明本病的反复性,若有条件,亦可请病情已稳定的病友现身说法;鼓励患者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适宜的音乐和书籍以舒神静性,颐养身心,也可指导患者每天静坐或者静卧一段时间,想象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达到“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的境界。在住院期间护士应密切观察患者情绪,发现不良心理问题时可参考说理开导法,与患者展开深入的沟通,启发患者自我分析来解除或缓解其心理压力。也可使用释疑解惑法,耐心讲解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以及用药情况等知识,减轻患者消极的情绪,让患者能够注意自己调护;同时告知家属多与患者沟通,以分散患者对疾病的注意力。特殊情况下还可实施顺情从欲法和宣泄解郁法,鼓励其通过发泄、哭诉等方法宣泄内心深处的矛盾和痛苦。总之,在为侗曰颊呓行情志护理时,应本着以诚挚体贴、因人施护和避免刺激为基本原则,以保持患者情绪乐观为目的,同时注意避免七情过极而加重病情。

4给药护理

《素问・痹论》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指出此病是由于风寒湿邪凝滞脉道,痹阻筋脉所致。故常用温经散寒,祛风止痛的药物治疗侗浴A俅渤S么ㄎ凇⒉菸凇⒏阶拥却笮链笕戎药,以及全蝎、蜈蚣、地龙等[17]虫类药物,此类药其效峻烈,且均具有毒性,服用时易发生中毒[18]。雷公藤目前作为我国侗灾瘟频某S靡┪铮不良反应甚多,尤以消化道症状最明显[19]。

正确的给药护理能够有效减少不良反应和中毒的发生。给药护理在侗曰だ碇杏任重要。首先,要做好用药安全宣教工作,指导内服中药患者使用传统的煎药工具:砂罐;有毒中药宜先用文火煎约2 h[10];不论饭前饭后服药都应略有间隔,以免影响疗效;教育患者遵医嘱用药,切勿擅自行事。其次,上述药物在临床治疗时以外用为主[20],在使用药物前需认真检查患者皮肤情况,在保证皮肤完好无损、清洁干燥的情况下才能使用。再次,要注意用药后的“观察”,此为给药护理的重点。护理人员一要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及服药后的效果,如甘草附子汤(《伤寒论》)“初服得微汗则解,能食。汗出复烦者,服五合,恐一升多者,服六七合为妙”。二要密切观察患者给药后的反应。由于患者体质和病情的差异,部分患者用药后会出现过敏反应,如头晕、心慌、恶心、呕吐、皮疹、甚至过敏性休克等。在给患者用药时,特别是第一次用药者,不论是内服还是外用,都必须询问患者是否是过敏体质,如对酒精过敏者就应避免使用酒制中药,对虫类蛋白过敏者必须禁用虫类药物[21]。若所给药物中含有草乌、川乌、附子、雷公藤,以及虫类药等有毒中药,则更应加强给药后的观察。一旦服药后出现口唇、舌及肢体麻木,胸闷,呼吸困难,头晕,心慌,咽喉、食管、胃部烧灼感等中毒症状[22]或外用药局部出现灼热、发红、瘙痒、刺痛等症状时,应立即通知医生,并配合其进行及时的处理,做到安全用药、祛邪不伤正。

5中医特色护理技术

中医特色护理技术具有器具简单、操作方便、经济适用、患者易接受等特点,疗效也很显著,如穴位贴敷、艾灸、火罐、穴位按摩等,可改善侗曰颊叩墓亟谥淄础⒊拷┑戎⒆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大量临床研究表明[23~25],中药外治法对于侗灾⒆吹幕航饬菩确切。但在实施特色护理技术时,不能忽视操作注意事项。首先护士操作前应做好评估工作,认真评估患者体质、生理情况、疾病情况和操作局部皮肤状况,以及是否有此项操作的禁忌症。其次,在为患者进行操作时要协助其取舒适,充分暴露操作部位,注意为患者保暖,保护患者隐私。再次,因患者多发于中老年人[26],其皮肤触觉和温度觉感受阈值升高,且皮肤敏感脆弱[27],故与患者皮肤直接接触的操作,如中药熏蒸、熏洗、热奄包等,应注意防止灼伤、烫伤。最后,根据季节、患者的证候分型、患者的耐热程度合理设置药物温度,控制治疗时间。此外,操作过程中及操作结束后需观察患者局部情况、全身情况和耐受程度,如出现不良反应,则应及时处理。

6小结

侗韵嗟庇谙执医学的类风湿性关节炎,病因病机不明,目前尚缺乏根治方法,临床治疗多以缓解症状为主。中医认为本病是由于患者正气不足、腠理不密、卫外不固,又感受风、寒、湿、热之邪,导致肌肉、关节、经络痹阻所致,是内因与外因相互作用的结果[28]。大量临床研究显示,在以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同时,实施中医护理,可帮助患者较快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从而提高患者的自理能力及满意度。201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了《侗裕类风湿性关节炎)中医护理方案(试行)》,随及得到广泛应用,对规范和推广中医护理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但在临床实施过程中要注重整体观念,结合患者自身情况、自然环境和社会因素与疾病的关系,因时、因地、因人制宜,确定正确的护理原则,对患者实施护理。要以辨证施护为主要方法,根据护理对象不同的病证制订出不同的护理措施,有针对性地从生活起居、饮食、情志、给药和特色护理技术进行护理。同时,要关注患者对护理措施的评价,及时改进护理方法和护理措施,以期不断完善和丰富侗缘闹幸交だ矸桨浮

参考文献:

[1]钱富艳,杨瑞宇,李兆福,等.类风湿关节炎1444例回顾性分析[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3,34(4):16-19.

[2]杨华艳,杨卫彬,王彤.气象因素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影响[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8,14(6):433-435.

[3]Farhat SC,Silva CA,Orione MA etal.Pollution in autoimmune rheumatic diseases;A review.Autoimmun Rev.2011,11(1);14-21.

[4]孙建.河南省漯河地区中老年人群类风湿关节炎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D].郑州:郑州大学,2013.

[5]张宁,卢敏,戴竟.慢性肾衰患者的起居饮食护理体会[J].中医学报,2014,29(29):551-552.

[6]曹莎丽,刘宇佳.类风湿性关节炎的饮食护理[J].河北中医,2005,27(2):140.

[7]郜亚茹,曹炜,王清林,等.从脾胃论类风湿关节炎发病与防治[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18(1):88-90.

[8]胡攸水,王涛,李兴梅,等.浅谈中医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病因病机的认识[J].甘肃中医,2009,22(3):13-14.

[9]黄颖.中医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病因病机的认识[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9(4):36-37.

[10]陈祖琨.中医临床护理学[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15:220-222.

[11]徐桂华,张先庚.中医临床护理学(中医特色)[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281-283.

[1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促脉证(阵发性心房颤动)等20 个病种中医护理方案(试行)的通知,2014.

[13]陈祖琨,汪晓洁.哈尼族单验方[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13:10.

[14]Susan J Bartlett.风湿病综合治疗[M].沈阳:辽宁科学出版社,2008:8.

[15]凌云,刘文伟,黄一鲜,等.中医体质辨识原理在消化性溃疡患者饮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5,32(1):160-162.

[16]杨坤.穴位按摩结合情志护理对渍疡性结肠炎患者护理效果的研究[D].哈尔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17]刘端勇,曾鸿鹄,赵海梅,等.选择虫类中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西医结合思路[J].时珍国医国药,2010,21(5):1227-1229.

[18]赵存方,张岩岩,刘丽红,等.类风湿性关节炎药源性胃黏膜损伤与中药防治进展[J].临床误诊误治,2009,22(10):81-83.

[19]张贺,王芳,葛平,等.雷公藤不良反应及其配伍减毒增效研究展[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4,21(8):126-129.

[20]钱丽萍,戴桂兰,阙慧卿,等.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外用制剂的研究概况[J].海峡医药,2010,22(8):140-143.

[21]刘端勇,赵海梅,程绍民,等.不同方法炮制虫类中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启示[J].时珍国医国药,2011,22(9):2241-2242.

[22]陈荣昌,孙桂波,张强,等.附子毒性研究进展[J].中国中药杂志,2013,38(3):1126.

[23]陈雪莲,郑红霞,戴杏娟.中药贴敷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关节肿痛临床观察[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4(7):628-629.

[24]朱惠琴,李梅,李兰.中药塌渍治疗82例旭痹中医护理观察[J].护理研究,2014,22(2):123.

[25]潘华,方陶.中药内服加外熏洗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研究[J].光明中医,2011,26(6):1132-1133.

篇11

Impac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nursing on the life quality of chronic heart failure patients

ZHANG Yan-mei ZHAI Yan LI Xin-nan

Department of the First Medical,Shenzhen Hospital of Guangzhou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Shenzhen 518034,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impac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the life quality of chronic heart failure patients. Methods 200 chronic heart failure patients from January 2011 to January 2015 of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s observation object of this study.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according to their admitted order,and each group was 100 cases.Both two groups were given routine western medicine and nursing.Patients in observation group were adde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nursing on the basis of that.The changes of life quality before and after nursing and satisfaction that patients to nursing work in two groups were noted and conducted by using statistical software. Results After treating with different nursing,life quality improved compared with before treatment,but the improvement effects in observation group were more obvious (P

[Key word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nursing;Chronic heart failure;Life quality

心血管疾病是指包括心脏、血管等在内的循环系统疾病,该疾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最常见的疾病。近年来,随着各种因素的影响,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逐年增加,已成为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调查显示,我国慢性心力衰竭住院率占同期心血管病的20%,致残率与病死率也逐渐升高[1]。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常遇到很多问题,如疾病知识水平低、生活质量差、复发率和再住院率高等,其治疗与护理,重点实施的还是现代医学与护理方面的健康教育,而结合中医知识实施中医护理指导者甚少。本文具体探讨中医护理干预对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1年l月~2015年1月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200例,根据入院顺序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0例,其中对照组中男62例,女38例;年龄45~83岁,平均年龄(63.5±9.1)岁;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10例,初中30例,高中及中专40例,大学及以上20例;婚姻状况:已婚85例,离婚10例,丧偶5例;合并疾病(可兼有):糖尿病20例,高血压病33例,脑血管病12例,高脂血症24例。观察组中男性64例,女性36例;年龄45~84岁,平均年龄(67.2±8.3)岁;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14例,初中20例,高中及中专43例,大学及以上23例;婚姻状况:已婚89例,离婚8例,丧偶3例;合并疾病(可兼有):糖尿病15例,高血压病34例,脑血管病12例,高脂血症30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合并疾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入选标准

首次发作,病程在1周内;诊断符合心力衰竭的临床诊断标准;符合心力衰竭中医证候标准,证属心肺气虚证、气阴两亏证、气虚血瘀证;心功能在Ⅳ级以内;无严重并发症;患者知情同意。

1.3排除标准

严重的心、肝、肾等器官实质性病变和电解质失衡者;妊娠期和哺乳期妇女;钙离子通道阻滞剂类药物过敏者;不愿参与本实验者。

1.4 护理干预措施

两组均给予常规的西药治疗与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医护理。

1.4.1 常规干预 ①给予主动且热情的接待,带领患者熟悉病房及院内环境,告知其住院治疗注意事项及需遵守的各项规章制度,消除其由于陌生环境引起恐惧、紧张情绪;②部分患者由于对疾病知识不了解或过度担心临床疗效,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负面心理情绪,影响其治疗依从性,护理人员应讲解疾病知识,如发病原因、治疗与护理措施等,例举临床成功治疗病例,提高其治疗积极性;③指导患者家属积极配合患者治疗,适当给予语言支持,提高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④告知患者慢性心力衰竭的症状、体征,日常生活中尽量避免出现加重病情相关危险因素;⑤此类患者大多采用利尿剂缓解水肿,定期(每日)准确监测体质量,掌握其体内水分的变化情况,严格控制水分摄入量,出现异常减少或增加应及时告知医生并配合其处理;⑥告知遵医嘱治疗对疾病的积极意义及未遵医嘱治疗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提高其治疗依从性;⑦饮食原则为少食多餐,食物应以低盐、低脂、低热量、易消化为主,适当进食新鲜蔬菜,获取维生素及膳食纤维,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忌烟酒;⑧待患者病情稳定后可适当给予运动指导,根据其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及运动量,如散步、太极等有氧运动,严密监测其血糖变化情况以免运动后发生低血糖等异常情况;⑨提供安静舒适的病房环境,保持温度(24~26℃)及湿度(50%~60%)适宜,适当控制病房流动人员进出时间利于患者得到充足休息;⑩及时纠正患者以往不良的生活习惯,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注意劳逸结合。

1.4.2 中医护理 根据中医辨证实施护理,对于气阴两虚患者应遵循益气养阴的原则,防止耗气伤津,在饮食方面以补气为主,并加强保温措施,预防外感风寒。对于痰浊壅塞患者,主要以通阳泄浊、豁痰开结为主,定时通风;饮食方面遵循清淡原则,嘱患者多进食萝卜、柑橘等化痰利湿的新鲜蔬果;此外,遵医嘱行蓖麻籽外敷双足涌泉穴治疗,1次/d。对气滞血瘀患者应遵循行气活血、通经止痛的原则,嘱患者卧床休息,避免精神方面的刺激;饮食方面采用玫瑰、山楂泡茶内服;遵医嘱采用栀子、桃仁研磨制膏外敷,1次/d。对寒凝心脉患者遵循驱寒活血、宣痹通阳的原则,注意保暖;饮食方面多进食温热性食物,如米酒、瓜蒌等;嘱患者睡前采用温水足浴,1次/d;必要时艾灸穴位治疗。

1.5 观察指标

1.5.1 生活质量评分 记录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变化,指导患者独立填写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74(generic quality of life inventory 74,GQOLI 74),问卷内容共包括5个方面,即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状态、心理功能、躯体功能及总体生活质量,满分为100分,分数越高则生活质量越好。

1.5.2 护理满意度 采用自制问卷调查形式收集,问卷内容包括患者对各项护理干预的评分,满分为100分,根据患者评分高低依次分为非常满意、一般满意及不满意3个等级,其中非常满意:评分结果在90分及以上;一般满意:评分结果为60~89分;评分结果在60分以下。

1.6疗效标准

显效:心力衰竭基本控制或心功能提高2级以上者,主、次症基本或完全消失。有效:心功能提高1级,但不及2级者,主、次症有明显改善。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

1.7统计学分析

使用SAT 9.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的比较

经不同措施护理后两组生活质量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且观察组的改善效果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两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变化情况的比较(分,x±s)

与同组护理前比较,*P

2.2 两组护理满意度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8.0%,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为80.0%,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的比较(例)

2.3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5.0%,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3 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的比较(例)

3 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