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德育中的因材施教原则

德育中的因材施教原则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7-16 08:51:58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德育中的因材施教原则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德育中的因材施教原则

篇1

一、基于学生,科学分析师生的综合情况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合作者,长期的教育教学活动给教师个人的教学行为烙上了深深的个性色彩,有的教师擅长用言语进行直观的表达,有的教师喜好用肢体语言对教学问题进行示范,有的教师关注教学媒介在活动中的应用。如此种种,都属于教师个人的教学风格和教学习惯。从另一个侧面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们在了解教师自身的同时,更要重点解读学生,包括班级的整体体育水平、活动项目的倾向性问题、特殊的体育苗子、学生学习的风格特点,等等。力争做到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高度融合、和谐共生。

有一年,我教学的初一一个班,女生居多,通过学期初的了解,我发现近90%的学生喜欢唱歌、跳舞。原来在小学的时候,舞蹈是学校的特色项目。从开学的几节体育课来看,大部分学生的柔韧性较好、协调能力也很强,他们对力量性的活动不感兴趣,理论训练不到位。我平时喜欢跳霹雳舞,也经常参加一些比赛。因此,我和学生一起制订今后班级的体育教学计划,将韵律操、哑铃操、单双杠体操融入教学,既激发了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又弥补了学生体育发展中的不足,教学效果非常显著。

需要注意的是,拉埃丁和斯泰莱的一项研究发现,教师提供的学习材料和学习方式完全与学生的学习风格相匹配,这不一定是好事。这时学生容易提早预见自己的学习效果,过高地估计自己的学习能力,从而降低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导致学习效率的下降和学习兴趣的丧失。经验丰富的老师总是在教学方式匹配的同时,适当地制造“失配”机会,一方面,给学生留有学习的新鲜感;另一方面,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风格的转型与完善。

二、理解学生,创造性地开展体育教学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体育学科应本着“健康第一”的思想,多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对体育训练的情感,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体育锻炼。

例如:为了提高学生的弹跳能力,我引导他们参与跳绳活动,特别创造出花样跳绳活动,如向前摇、向后摇,单脚挑、双脚跳,单人跳、双人跳、多人跳,单人双臂交叉跳、多人穿梭跳,并开展跳绳比赛活动,原先不喜欢运动的学生也很乐意地加入活动的行列。学生在学校的体育课活动的时间是有限的,如何让他们坚持不懈地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浸染积极乐观、豁达大方的体育文化?仅仅靠体育教师的课堂教学是不够的,这需要我们给学生施加体育精神的影响,借助各种活动和途径,为他们创设机会,需要我们对他们的理解和宽容,让学生在备受呵护中迸发出对学科的情感,

需要我们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允许他们通过多次或更长的实践活动摸索体育活动的规律,进而达到熟练掌握的程度。

三、尊重学生,充分利用差异性资源

教育教学的理论研究表明,只要教师做到因材施教,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特长与发展特点,那么就能使每个学生都走向成功。正所谓“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讲的就是这个道理。我们从现实世界看到的是另一道风景,因为教育事业的艰巨性和学生发展的阶段性特点,让教师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为每个学生的发展量身制订规划,更不可能让计划追随着学生的终生发展。学生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我们只有正视这一问题,才能尊重学生,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体育课堂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最终让每个学生都有所收获。

上学年,我们班小王的篮球考核成绩一直很落后,尽管他很努力,但是进步却不是很明显,不但学生自己着急、懊恼,我和其他的同学也觉得不可思议,怎么会这样呢?但我们达成共识,不许嘲笑他的姿势和成绩。同时,有几个篮球打得比较好的同学主动请缨,利用课后时间多约他参加训练活动,渐渐地,小王有了感觉,对篮球入了行,不但考核过关,而且还成了学校篮球队的重要成员,后来当他知道大家为他做的这一切时,激动得流下了泪水。

篇2

目前,有关体育考核过程中的作弊现象是触目惊心而又发人深省的。学生为什么要作弊呢?如果每个人都能通过平日的训练达标,作弊问题不也就不存在了吗?本文就从这一角度着眼,提出在体育课上全面贯彻实施因材施教原则。

因材施教是极其重要的教学原则,它是指教师要从学生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

首先从思想方面做起。学生基本能进行一定的理论推断,但由于思想上的不稳定性,他们做事常常意志不坚定,缺乏有计划地实现自己理想的步骤,受主课指挥的影响,将体育课搁在一边,学生过早地放弃体育的专门训练,实际是拿自己的健康开玩笑,其后果是严重的。

从体制问题上看,学生之所以不认真上体育课,是在于文化课(即“智”的方面)考核严格,组织严密,而体育考核除达标考核及课堂教学之外,简直就不作真正意义上的考核,随意盖章就行。某些体育教师“违章”开“绿灯”,如此循环,使学生更在思想上“放松”,体育么,不过如此!不上也一样。

要做到“因材施教”,除了端正思想,强化考核还不够,还必须在“材”与“教”方面下力气改革,即组织体育课的复合课,也就是说,体育课内容除一般身体素质基本训练外,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个人兴趣的差异,让他们在体育课中学会“练”,学会“学”。

大家知道,身体素质的提高是人人都需要的,身体健康的学生需要,身体虚弱的学生需要,身体残疾的学生更需要。为此,提出下面几条改革体育教学的建议。

教师素质:教师是课堂直接的组织者、指挥者,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体育课的质量。要进行素质教育,必须杜绝不懂体育的老师乱代体育课的现象,体育教师规范化,是因材施教的前提。

统一上课:课的开始部分,原地起跳,原地高抬腿,仰卧起坐以及其他类身体素质的基本训练,一般不超过12分钟,求质不求量。

兴趣体育小组:这是复合课的关键环节。可分为球类组、田径组、体操组等;我要提出的是,要求各兴趣小组订一些体育类的报刊,以球类组来说,可订《篮球报》《中国体育报》,从中体会非同寻常的体育精神,从而增强学生的体育意识。

篇3

    认知模式是:(1)理论假设:①道德发展论;②道德教育论。(2)围绕道德两难问题的小组讨论:①道德两难问题及其设计;②道德讨论中的引入性提问;③道德讨论中的深入性提问。(3)简要的评论:①认知模式的缺陷;②认知模式的特色及对我国学校德育改革的启示。

    2.简述德育的体谅模式。

    体谅模式是英国学校德育学家彼得?麦克费尔和他的同事所创,风靡于英国和北美。与认知性道德发展模式强调道德认知发展不同,体谅模式把道德情感的培养置于中心地位。

    体谅模式是:(1)理论假设:①与人友好相处是人类的基本需要,帮助学生满足这种需要是教育的职责。②道德教育重在提高学生的人际意识和社会意识,引导学生学会关心,学会体谅。③鼓励处于社会试验期的青少年试验各种不同的角色和身份。④教育即学会关心。(2)围绕人际-社会情境问题的道德教育:①设身处地。②证明规则。③付诸行动。(3)简要评论:①体谅模式在理论上的缺陷。②体谅模式的特色及对我国学校德育改革的启示。

    3.在中小学德育中如何奖惩教育法?

    (1)奖惩教育法,即奖励与惩罚法,是通过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进行肯定或否定的评价以引起学生愉快和痛苦的体验进而强化或纠正学生某些行为的方法。奖惩教育法包括表扬与奖励、批评与惩罚等方式。

    (2)运用奖惩教育法的基本要求:

    第一,提高对奖惩关系的认识。

    第二,目的明确,具体有度。

    第三,客观公正,有利于团结。

    第四,奖励为主,抑中带扬。

    4.在中小学德育中如何运用榜样(示范)法?

    (1)榜样示范法是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来影响学生品德的方法榜样包括:伟人的典范、教育者的示范、学生中的好样板。

    (2)运用榜样示范法的基本要求:

    ①选好学习的榜样。

    ②激起学生对榜样的敬慕之情。

篇4

一、深入了解和研究学生,掌握学生特点,是实施因材施教、全面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先决条件

了解和研究学生是教育学生的前提。孔子非常重视了解和研究学生,他对学生的心理、个性的观察很细致。他在教育中注意到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别差异,指出:“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正是孔子对学生的深入了解和细致分析,从而使教育教学工作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巧妙地实施因材施教。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对象是广大适龄青少年,在一个教学班中,尽管他们的年龄相近,但由于遗传、环境和先前教育的不同影响,他们身心发展的水平和知识的特点也就不一样。应该深入到学生中去,通过观察、谈话、访问等方式,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既要了解学生的共性特点,还要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

二、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数学课堂教学,是实施因材施教、全面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根本措施

因材施教的实质就是从学生实际出发,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教育,促进学生的充分发展。在教学中,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不可分割,即:教学既要面向全体学生进行,向他们提出统一要求,在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发展,又承认学生的个别差异,采取不同的教育措施,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挥。

三、启发诱导,是因材施教、全面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基本方法

教育过程是教与学的互动过程,提高教育成效,不仅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而且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启发诱导的核心就是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数学课堂教学中,常有一些教师抱怨学生“启而不发”,究其原因不在学生,而在教师“启而不当”,没有针对学生的特点因材施导,而是生搬硬套,依样画葫芦。

四、热爱学生,爱岗敬业是实施因材施教、全面提高数学课堂质量的情感基础和内在动力

篇5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5.015

孟子的道德教育思想是中国德育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他批判地继承了孔子的“仁”学思想,创造性地提出了“仁”与“义”相结合的德育理念,孟子曰,“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1]。孟子指出“仁”即满怀爱人之心,而“义”即受教育者在道德教育中要恪守的行为准则。本文试图通过对孟子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及主要方法进行深入分析,总结出高校德育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探索出不同历史时期德育间的契合点,通过在高校德育中运用孟子的道德教育思想,促进大学生群体道德修养的形成。为大学生良好人格的塑造奠定基础,可见,孟子的道德教育思想与高校德育之间存在着契合性,因此,孟子的道德教育思想对高校德育的发展具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1 孟子道德教育思想的基本内容

孟子的道德教育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1 孟子秉持的理论基点是“性善论”思想

在我国的德育史上,孟子首创性地提出了“性善论”思想。孟子以“性善论”思想为理论基点构建其德育思想体系。孟子发展了孔子的“习相近”思想,提出了“性本善”思想,他认为“善”是受教育者与生俱来的基本道德品质,孟子称之为“善端”。他认为人生而既有“仁、义、礼、智”四端,具体来说,便是“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2]孟子认为,受教育者要通过德育使“四端”逐渐演变为“四德”。孟子认为,人尽管生而便有“善端”,但仍需对其进行道德教育,这样才能使受教育者的德育萌芽逐渐演变为自己的道德准则。

1.2 孟子认为道德教育与物质基础密不可分

孟子曰:“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3]孟子认为受教育者要实现生存发展需要以一定的物质基础为前提,如果没有一定的物质基础,那么德育便会成为“无根之水”。受教育者想要接受道德教育必须拥有最基本的物质条件,这样才能保证受教育者对学习没有后顾之忧,一言以蔽之,即“仓廪实而知礼节”。

1.3 孟子高度重视对受教育者进行道德教育

孟子认为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他认为主要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法实现“得民心”,首先是满足受教育者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要,其次是对受教育者进行持续性地道德教育。孟子高度重视对受教育者进行道德教育。“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4]理解为教育者要通过德育,使受教育者促进道德修养的形成,只有这样才能使受教育者贯彻忠孝仁义的原则,最终实现社会健康稳定的发展。

2 孟子的道德教育思想的德育方法体系

孟子非常重视对受教育者进行道德教育,他不仅把德育看作是受教育者修身的首要对策,而且把德育看作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本方略。孟子总结出了言传身教、因材施教、引而不发、反省内求、学思结合等一系列的德育方法,构建出自己宏大的德育方法体系。

2.1 “言传身教”的德育方法

言传身教主要是指教育者要发挥其榜样作用,使受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接受教育者的思想行为。孟子特别注重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言传身教,孟子曰:“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后发。”[5]此句意为,“大丈夫”为人行事应当如同射箭一般,弓箭手只有摆正身形,才能将弓箭射好。孟子认为教育者要坚持以身作则,这即所谓的“教者必以正。”[6]孟子曰,“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7]可见,孟子认为教育者将自身的良好德行传递给受教育者远比对其空谈德行要好得多。

2.2 “因材施教”的德育方法

因材施教主要是指教育者要充分认识受教育者之间的个体差异,进而制定出有针对性地德育对策。孟子特别重视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主张教育者要结合受教育者的个人实际去制定相应的德育对策。孟子认为,“教亦多术矣。”此句意为道德教育的方法复杂多样。孟子的道德教育思想是以“性善论”为基础的,他认为,受教育者尽管有着相同的“善端”,但是由于受教育者的道德修养与后天所处环境的差异,这就造成了受教育者间的个性差异。通过调动受教育者德行、帮助受教育者获益的方法,继承和发展了孔子“因材施教”的思想,将因材施教方法论述得更加详细。

2.3 “引而不发”的德育方法

引而不发主要是指教育者要尊重受教育者的学习规律,充分调动受教育者的学习兴趣,激发受教育者进行主动的学习与思考,使受教育者能够主动地培养自己的良好道德品质。在道德教育过程中,教育者要充分调动受教育者的学习积极性,尊重受教育者的个体差异。孟子曰:“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中道而立,能者从之”[8]。孟子的“引而不发”思想从根本上说是启发诱导式的教育思想,他将教育者隐喻为弓箭手,指出教育者要像弓箭手一般,将弓拉满,使箭呼之欲出,却不放箭,通过这种方法积极引导受教育者自主学习。

2.4 “反省内求”的德育方法

反省内求主要是指受教育者要主动反省自身的言语和行为,找出自身的优缺点,进而通过扬长避短,最终提升自身的道德水准。孟子认为受教育者要在道德教育过程中充分调动主观能动性,使受教育者重视自身的道德修养。调动受教育者的能动性是孟子“反省内求”德育方法的逻辑前提。孟子提倡“反省内求”思想,其思想核心便是自身反省。他曾说,“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已”。[2]此句意为,我爱戴他人,他人却拒绝我,就要反省自身是否拥有充足的爱心;我监管他人,却没有管理好,就要反省自身是否拥有足够的才能;我礼貌的对待他人,却没有得到他人的回应,就要反省自身会否拥有良好的态度。

2.5 “学思结合”的德育方法

学思结合主要是指学习与思考要实现辩证统一。孟子特别强调学习的重要性,他认为,“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同时,他对思考也做出了自己的阐述,孟子曰:“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此句意为,教育者对受教育者要反思其道德素质,孟子对“思”最好的诠释便是他推崇“反省内求”的德育方法。

3 孟子的道德教育思想在高校德育中的应用路径

孟子的道德教育思想与高校德育处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时期,也存在着各异的道德教育目的,但是孟子主张的道德教育方法对我国高校德育的健康稳定发展依然具有着重要意义。通过对孟子道德教育思想的合理借鉴,我们可以为解决高校德育的现实问题提供新的研究路径。

3.1 提升高校德育地位,坚持高校德育优先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变革的重要时期,由于受到西方社会思潮的冲击,造成了大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存在着多样化现象,这就亟需高校切实提升道德教育的地位。从孟子的德育思想中可以发现“道德高于智力”的现象。要切实提升高校德育地位,我们必须始终坚持德育优先。

首先,坚持德育优先就是要关注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将培养大学生做人置于高校教育的首要地位。高校通过坚持正确的思想政治方向和促进高校德育发展能够有效地巩固高校德育地位。其次,坚持德育优先,就是要建立健全高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明确道德教育的原则,为贯彻“道德高于智力”思想提供制度支持。具体来说,高校管理部门要为高校德育工作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通过保障高校德育队伍的各项权益,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为高校德育的发展提供物质支撑。应当走入大学生的日常生活,认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使高校德育更加具有针对性。最后,坚持德育优先,就是要在整个高校教育体系中渗透道德教育的内容及方法,充分发挥高校的教书育人作用,积极培养具有健全人格的大学生。

其次,坚持德育优先并不是机械地将大学课程划分位次和等级,而是要在高校教育中突出道德教育的重要地位。在当前的高校教育中,我们要转变教育思想,强调道德教育的作用,因为教育的最终目标便是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孟子特别强调道德教育在整个教育系统中的重要地位,对于高校而言,需要借鉴孟子德育优先的教育思想,突出道德教育在高校教育体系中的地位。

3.2 完善高校德育方法,优化高校德育效果

我国高校德育方法仍有一些不足之处,如在高校道德教育过程中,教师未能充分地展现“言传身教”的作用,教师未能充分地考虑大学生的不同特质而进行“因材施教”,教师未能充分地对大学生进行“引而不发”式的教学等等,上述这些问题严重影响到高校德育的效果。

第一,孟子的“言传身教”思想启示我们,高校道德教育要以加强教师队伍的道德素质建设,提升教师队伍的道德修养为目标。教师的榜样作用在高校德育中意义重大。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大学生往往会表现出与教师类似的思想行为,大学生良好道德素质的培养与教师优秀的思想品质,执着的工作精神和严谨的学术作风密不可分。因此教师要在工作生活中严格要求自己,培养自己良好的道德品质,在生活中以争做大学生榜样为荣,从而提升大学生的道德水准。高校教师队伍需要接受持续性地德育培训,保证其能够在教育过程中向大学生传播道德教育的内容,向大学生传授正确的为人处世原则,使大学生实现“智”与“德”的协调发展。高校需要明确地规制、构建出教师道德行为评价指标体系,来提升教师的道德水准,使教师能够充分地向大学生展现出自己的人格魅力。

第二,孟子的“因材施教”思想启示我们,教师既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又要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这样才能准确地把握大学生的学习需要,实现高校德育中的“因材施教”。因为德育工作远比其他学科教育工作困难,所以更加需要德育教师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在德育活动中,高校要加强和改进教师队伍的培训工作。教育培训的对象要涉及到不同学科的教师,以便使教师能够在其课程教学中渗透道德教育知识。鼓励教师学习德育理论知识,教师要学会准确把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学会深入剖析大学生的思想情绪,学会始终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进行道德教育。

第三,孟子的“引而不发”思想启示我们,孟子主张教育者要激发受教育者自主学习、自主思考的能力,把握时机对受教育者进行启发诱导式的道德教育。在高校德育的现实情境下,借鉴孟子“引而不发”的教育方法可以有效地完善高校德育方法。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对大学生进行启发诱导式的道德教育。孟子非常赞同孔子“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的思想,这句话体现出要培养受教育者举一反三的能力,培养受教育者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将孟子“引而不发”的德育方法引入到高校德育中,那么就需要处理好尊重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主导地位与调动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之间的关系。当前高校的德育方法主要停留在灌输知识的层面上,通常采用“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这种德育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忽视了大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导致了师生间缺乏知识互动。高校通过加强对教师队伍的培训,可以有效地发挥教师在道德教育中的“引而不发”作用,充分调动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终实现师生间情感与知识的良性互动。

3.3 拓宽高校德育路径,开展高校德育实践

篇6

一、中学德育教学必须注意两种能力的培养

1.努力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问题就是矛盾,找出问题的过程也就是发现矛盾的过程。预习提疑,就是要求学生找出问题,抓住问题的核心。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起点,求知欲高的人能在别人没发觉问题的地方、在已有公认解释的事实中提出问题。他们不满足于对事实的通常解释,他们对待一切总是打破沙锅问到底,非把问题弄个水落石出不可。笔者提倡学生积极提疑,尤其是建设性意见和独创性见解。2.努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当今世界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传统美德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相结合

爱国历来被看做是一种“大节”。中国人民历来崇尚气节,注重情操。爱国主义思想培育了中国人的正义感和是非观,形成了民族的浩然正气,出现过无数仁人志士,如“北海牧羊”的苏武、“精忠报国”的岳飞、“”的林则徐,以及爱国诗人陆游等。这些仁人志士至今仍受到人们的称颂,这是因为他们具有“舍己为国”的高尚精神。教师应通过讴歌爱国志士和他们感人的业绩来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从而增强学生建设祖国、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三、传统美德教育与遵法守纪的行为规范教育相结合

早在两千多年前,曾子就提出“吾日三省吾身”,同时古人又倡导“责己严,待人宽”的原则。这都说明古代思想家已经具备了勇于自我批评、加强道德修养的自觉性。又如“不贪为宝”“暮夜却金”等典故表明了古人非常重视道德品质修养,把不贪作为人生的珍宝,这对教育、引导中学生严于律己,加强道德修养,自觉抵制、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

四、从小事抓起

不管是好事坏事,总是积小成大,由量变到质变。因此,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从小事做起,从小事抓起,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学生听课、做作业是否认真,见到老师是否问好,放学回家见到父母长辈是否问好等等,孤立地看起来都是小事,但是,这些小事正是学生道德素质的具体反映。所以,我认为,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质,必须从这些小事抓起,鼓励好的,改正不好的,使学生天天向上,一步一步前进,逐步形成良好的风气,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

五、设计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

实践是人们认识的基础和源泉,更是养成教育的重要途径。这不仅因为道德行为必须在实践中得到体现,也因为只有在实践中经过反复的练习、锻炼和巩固,才能使道德行为成为自然的、一贯的、稳定的行为习惯。鉴于此,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尽力为学生创造、设计丰富多彩的德育实践活动,让学生的德育生活充满七彩阳光。实施过程中,我们既要注意从不同渠道设计活动,又要重视从不同性质的养成内容方面设计活动,为学生开辟实践的天地,创造熏陶的氛围,提供教育的机会,锤炼道德行为。

篇7

中图分类号:G6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3)01-0177-02

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面向全体学生,提出统一要求;又要根据每名学生的个体差异区别对待,把集体教学和个别指导结合起来,使每名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传统的观点在实施因材施教过程中大多只关注学生的特点,而更好地贯彻因材施教原则要从“学生、教师、教材、培养目标”四个方面考虑,才能真正达到因材施教的教育目的。

一、根据学生之材而教

“因材”和“施教”是密切联系的,“因材”是“施教”的前提,我们的“人才培养方案”把课程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学生在学习上具有一定的选择空间,让学生在完成基本教学任务的基础上,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和特长有选择性的学习,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深入了解学生的一般情况和个体特点,这是实施因材施教的基础。正如同志的一句名言,“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同样,不了解学生的特点,就没有进行因材施教的权力。要找到施教的好办法,就必须有“识才”的好眼力,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同时,要面向全体,兼顾两头,电视剧士兵突击中有一句经典台词,叫做“不抛弃、不放弃”。在教学中,我们不能放弃任何一名学生,把主要精力放在全体学生的普遍提高上,并着力解决“吃不饱”和“吃不了”的矛盾。要抓课内带课外,课内、课外有效结合。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不是一朝一夕之功,要有扎实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这就要依赖于经常的、系统的课堂教学,而课外锻炼是课内教学的有效延伸,对课内教学起着促进作用,进一步强化课内所学内容。要抓长处、补不足,扬长避短。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无论优等生还是后进生,都有自身的优点和不足,要全面分析每个学生的长处和不足,帮助他们克服缺点,发挥长处。

二、根据老师之材而教

体育教学中,每名老师都有自己得心应手的教学方法,都有各自的特点。有的老师大江东去,具雄浑之美,有的老师小桥流水,具婉约之美;有的老师热情奔放,让人热血沸腾;有的老师智慧幽默,让人捧腹大笑;有的老师长于理性,稳扎稳打;有的老师长于感性,真挚动人;有的老师天马行空,时有奇思妙想,有的老师针脚绵密,逻辑特别强大……

搏击训练中有一经典语句“不怕你千招会,就怕你一招绝”,强调的是一招制敌。任何老师都有自己的“拿手戏”。“拿手戏”就是老师的特长、特色。我们要求学生发展个性,那么老师首先要有自身的个性,要善于选择符合自身特点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因此,老师要因自己的材而教,要把自己的材发挥得淋漓尽致,才能够最大限度地展示自己的才智,才能最大限度地达到教学效果。

三、根据教材特点而教

现实的教学过程中,不同类型的课程、运动项目有着不同的特点,其讲授方式上也有很大的区别,即使是同一门课程,在学校各类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同样存在着不同的讲授方式,必须根据课程的自身特点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手段。

就体育课程而言,理论教学是指导学生进行实践的基础,也是学生应具有的文化素养。在理论课教学中,要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的要求系统安排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教材的自身特点和学生理论基础,善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增强对课程的认同感。既要理论联系实际,又要做到“够用”,重点突出、深入浅出。课程教学的主体部分——实践课教学是以身体练习为主,在室外进行的体力实践。属于新授课的,要注意激发学生对新学内容的兴趣和积极性,并注意揭示新学内容与以前学习过内容的内在联系;要使学生对新学内容有正确、完整的概念,正确地运用讲解、示范及练习过程中的各种教法措施;要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特点,科学安排教学步骤,要注意帮助学生掌握动作的基本环节,抓住关键,着重解决学生普遍存在的错误,要有适宜的练习次数和生理负荷。属于复习课的,应根据学生已经掌握动作的实际情况对复习教材提出明确而具体的教学目标与要求。在统一指导的基础上,要加强区别对待,对于掌握较好的学生适当提高要求,对掌握较差的学生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改进动作。属于综合课的,要合理地搭配新授与复习的内容和教学顺序,合理地安排练习次数与生理负荷;属于考核课的要向学生讲明考核目的,端正学生对考核的态度,充分做好准备活动,同时加强安全管理和保护措施。要明确宣布和严格执行考核的要求、标准,坚决杜绝作弊现象,在正式考核前,适当安排复习,改进动作技术。

四、根据社会需求之材而教

体育教学是学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体育的基础,是把我国建设成为体育强国的战略重点。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和社会经济、政治、科学文化的发展,对体育教学的要求集中体现在培养人才的规格和质量要求上。党的十报告中提出,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体育教学要根据新时期对人才培养的需要,全面贯彻我国的教育方针与德育、智育、美育密切集合。要充分挖掘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热爱集体、服从管理、勇敢顽强的精神品质和道德行为。通过体育教学,培养学生敏锐的感知能力、全面的观察能力、良好的记忆能力、丰富的想象能力,使学生头脑更清醒,精力更充沛,提高学习效率,使学生身体协调发展培养学生的形体美、动作美、姿态美、仪表美、心灵美,提高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同时,要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习惯和能力,青少年的健康,体育教学对学生的终生体育教育起着关键的作用,必须依照社会需求之材来培养学生,设置课程,安排教学内容,确定教学模式、方法和手段。只有学生身体先“成材”,才能成“成才”,以更好地适应走向社会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才能成为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

总之,在体育教学中,我们要抓住每个教育契机,对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和教育,全方位、多视角地考虑加强方法手段,最大限度地发挥体育教学在学生全面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从而为他们将来能经得起挑战、能担负起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重任打下坚实的基础。

篇8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7-0056-02

引言:

宋代朱熹在《论语》的注解中指出:“孔子教人,各因其材。”这就是“因材施教”一词的来源。“因材施教原则”是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相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心理特点和智力水平既有一定的普遍性,又有一定的特殊性,随着新时代的发展,历史的变更,学生更是千差万别。教学中针对学生的共同特点和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扬长避短,长善救失,才能有利于多出人才,早出人才,快出人才。若不注意具体传授知识对象的实际情况即使高水平的教师也不一定教出合格的毕业生。

一、了解学情是因材施教开展课堂教学的基础

中专院校招收的学生在整体上素质差,日常行为不规范,这在中专院校已经形成了共识。从学生的成长经历上看,学生在思想、德育为人方面,大部分学生都有着受到过歧视或不被重视的经历。他们缺少学校、老师的关爱,缺少成功感。还有一部分学生是单亲家庭,缺少家庭的温暖。形成了性格乖戾,逆反心理强的特点。他们渴求被尊重,而又不会尊重别人;渴求被理解,而又不愿站在他人的角度上看待问题;渴求得到表扬,而又不知何为正常的行为;渴求努力学习,而又缺少信心与耐心;渴求成功,而又缺少努力与韧性。而与此同时他们对新鲜事物仍存在好奇心,特别是网络的出现让目前的学生了解到比以往同龄学生更多的知识、更新的内容,因材施教地教学就更为重要了。从学生的素质上看,学生文化程度有高有低,有高中生还有初三、初二的学生,他们的文化基础有着很大的差异。如:本校12年秋季招生四百余人,经摸底考试后,语文为46.3分、数学17.3分,平均分为27.2分。这些分数中除去一些“水分”外,学生真实水平可能还要更低一些。基于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日常授课时应当从学生的不同差异出发,针对授课对象的思想状况,有目的地开展思想教育和教学工作,力求取得最优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二、精心设计教案是因材施教开展教学的主要条件

(一)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增减突出知识的重点性和实用性

目前中专院校所用的教材,大部分是2005年左右首次出版,学情已大不相同,制订教学计划时应对教材内容的讲解做适当的增减。在讲授《工程测量》中的“坐标转换”时,需要通过坐标系的计算转化而来,内容复杂,学生难于理解,且毕业后很少会再涉及到此部分内容。授课时就应把这部分内容删减掉。而在讲授“缓和曲线详细点放样”内容时,教材中没有介绍缓和曲线总偏角是如何形成的,如何计算出来,学生对此经常会有疑问。此时就应增加对缓和曲线偏角简单介绍,学生就容易掌握该部分内容。

(二)贯彻因材施教原则在教学上突出实践性和可操作性

根据目前的学情来看,每节课的内容都应尽量做到让学生弄清、理解,这样学生才可能有信心,有耐心继续跟随教学进度而学习。这就要求教师备课时,应以大多数学生为主,考虑目前中专院校的学生实际的领悟能力,估计可能遇到的困难,尽可能预测到授课时出现的细节,课堂教学不可能达到最好,但要达到更好。如在讲解《工程测量》中关于“竖盘指标差的计算”时,计算公式为x=(α左-α右)/2= ( R + L - 360°)/2。若应用此公式计算速度x时,学生就不容易理解竖盘指标差推导公式x=(α左-α右)/2。这是因为有一部分学生对字母不如对数字敏感,还有一部分学生对等式两边的换算不熟练 。此时在讲解竖盘指标差x 计算时,可将所测量的数字直接代入公式x=( R + L - 360°)/2中,等式中都是观测值,再解出其大小,学生就容易理解了。总之,要以学生的思维来讲授新课,一切站在学生的出发点,不要过高地估计学生的实际情况。此外在授课时,还应尽可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主动学习,自行归纳总结,体会学习的快乐,体会成功感。在讲授《角度测量》中的经纬仪时,通过对经纬仪的结构的讲解,让学生理解其构成,然后分组动手操作经纬仪。不但提高了学生的直观感,而且对学习兴趣的提升也大有益处,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利用直观教学法是因材施教开展课堂教学的关键

常听一些教师说中专院校的学生理论基础差,学生上课集中注意力时间短,正常授课难以进行。目前事实的确如此,但不能因此而不进行教学或应付了事。根据这些实际情况,更应因材施教提高教学效果。其中因材施教地通过直观教学法是解决问题的方法之一,可以使难点简单化,对学习无兴趣的学生,逐渐感兴趣,将“要我学”改变为“我要学”。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佛隆提出了“期望理论”学说。即:激励水平=目标效价×期望值。目标效价指的是个人对某一工作目标自身重要性的估价,期望值是能达到的目标的概率。此公式表明如一个人把某种目标价值――期望值看得很大,估计能实现的概率也很高,那么这个目标激发动机的力量也越强烈。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引入了声音、图像、动作等,这些对于学生是很有吸引力的。多媒体教学可以更容易突破难点,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兴趣提高学生的期望值,获得成功的机率也大为增加。除多媒体这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外,因材施教地直观教学还可以借助于实物、模型、挂图或贴近生活的实例作为教学手段。特别是对于专业课教师经常会需要讲解某些科学理论,若只用叙述法讲解,学生不但感到生涩而且难于掌握,而因材施教地使用直观法就可较容易地达到教学目标。在讲授《水准测量》“安置仪器”时,可用水准仪实物,实际操作演练,学生能快速准确地理解水准仪构造、架腿结构,并能自行总结归纳,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四、因材施教开展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

教师在传授给学生知识的同时,一定要同时注意学生的思想、品德、心理等方面的健康,杜绝马家爵似的悲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认为,育人的重要性要大于传授知识的重要性。

充满爱心与耐心地教书育人。学情分析可知,目前中专院校的学习整体素质不高。不同的学生成长经历也都不尽相同,形成个体差异性,因而决定了对待不同的学生必须因材施教进行不同的教育,若没有爱心与耐心这“二心”是无法做到教书育人的。中专院校的学生在思想上和行为上的不良表现是:有些学生上课随意说话,有些学生上课打闹,有些学生上课睡觉,还有些学生举止不雅,语言粗俗。学生中存在的上述问题应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些是因为基础差学生无法学懂造成的,还有些不良行为是长期生活中形成的。解决学生思想上行为上存在的问题,应当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一)是要充分利用各项规章制度来管理约束学生

各项规章制度都是经过反复酝酿,充分考虑各方面情况而制订实施的。每条规章制度都有很强的针对性、可操作性。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些“武器”来管理约束课堂45分钟的教学,让学生知道自己错在哪里,做到心悦诚服。如在管理课堂时,某学生多次违反课堂纪律致使无法正常授课,劝解无效请其离开班级时。学生会说“我交了学费,你凭什么不让我上课?”教师答:“你交了学费是来学习的,没有认真学习是你的过错,但你没有权利影响其他学生正常的学习。”

(二)是要及时处理出现的问题,不断提高学生道德品质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将问题矛盾尽量消灭在萌芽中。不能等其发展成参天大树无法纠正。如学生上课时由于自身的恶习偶尔会出现一些“口头语”――脏话,他们是在无意中脱口而出,甚至自己都没有觉察刚才说了脏话。教师在听到时马上就应制止。以这些所谓的“小事”对学生进行及时恰当的思想教育会得到远比长篇大论的思想教育好得多的效果。同时在处理问题时也应“软硬得当”,正面引导为主,但对原则性问题决不能让步。

(三)是要对学生进行“三职”教育和“三职”培养

通过各种形式开展职业思想教育,职业道德教育,职业行为教育。把学生的现实生活与职业责任、职业要求、职业岗位和就业结合起来,把学生的学习和学生今后就业的适应程度结合起来,把学生的学习和今后个人的发展前途结合起来,把学生的思想教育素质提高与国家的发展结合起来,使学生真正树立起正确的职业理想,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形成良好的职业行为。

通过几年来的因材施教研究的大胆实践,收到了良好效果。一是学生的学习兴趣普遍提升。上课随意打闹,睡觉的现象基本没有了,形成了良好的课堂氛围。二是学生学习成绩普遍提升。经过期中期末考试验证,许多差生成绩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三是学生经过二至四年的学习,95%以上都能实现就业,许多学生成为企业生产技术骨干,还有百余名学生走上技术领导岗位,在企业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结论:

教书育人为百年大计,做为教师任重道远,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班级,不同的学生应有不同的教育方法,但因材施教应是教学中颠扑不破的真理。

参考文献

篇9

依据新课程标准,思想品德课是一门德智共生的课程,它由师生、教材、课堂和特定的教学内容和活动方式等诸多要素组成,并以此为依托言近旨远地讲授和学习的哲学、经济学、政治学、文化学、心理学、伦理学、法学的基本观点和方法以及我国的国情国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常识,其根本教学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法律素质和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加强和深化德育内涵、德育本质、德育目的、德育功能、德育内容及其发展也是思想品德课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以哲学与人文社会科学常识的为智力支撑,发挥思想教育的德育功能,是思想政治课区别于日常德育工作的内在特性。在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求其社会成员明确政治立场、政治观念、政治行为,还要求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儒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集中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其中蕴藏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 它所提出的有关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原则、方法等方面的观点, 对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具有启迪与借鉴作用。如何在中学思想品德课课中渗透这一思想,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起。

1、以人为本

说“人”这个概念。“人”在哲学上,常常和两个东西相对,一个是神,一个是物,人是相对于神和物而言的。因此,提出以人为本,要么是相对于以神为本,要么是相对于以物为本。大致说来,西方早期的人本思想,主要是相对于神本思想,主张用人性反对神性,用人权反对神权,强调把人的价值放到首位。中国历史上的人本思想,主要是强调人贵于物,“天地万物,唯人为贵”。《论语》记载,马棚失火,孔子问伤人了吗?不问马。说明在孔子看来,人比马重要。在现代社会,无论是西方还是中国,作为一种发展观,人本思想都主要是相对于物本思想而提出来的。

其次是“本”这个概念。“本”在哲学上可以有两种理解,一种是世界的“本原”,一种是事物的“根本”。以人为本的本,不是“本原”的本,是“根本”的本,它与“末”相对。以人为本,是哲学价值论概念,不是哲学本体论概念。提出以人为本,不是要回答什么是世界的本原,人、神、物之间,谁产生谁,谁是第一性、谁是第二性的问题,而是要回答在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上,什么最重要、什么最根本、什么最值得我们关注。以人为本,就是说,与神、与物相比,人更重要、更根本,不能本末倒置,不能舍本求末。我们大家所熟悉的“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以及“学校教育,学生为本”等,都是从“根本”这个意义上理解和使用“本”这个概念的。体现在当前的中学思想政治课堂上,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充分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激发其学习潜能和兴趣,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促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以达到课程教学效果最优化。

2、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的概念,是朱熹在总结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的相关思想时提出的。在现代教育中,仍是一个重要的教学原则。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世界上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就学生群体而言存在着个体差异,就学生个体而言,存在着自身差异。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因材施教原则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在教学中的反映。一定年龄段的学生,他们的生理、心理特点既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普遍性,又具有一定程度的可变性和特殊性。这是因为一定年龄段的学生,在生理上,特别是在大脑和神经系统的发展上都要经历一定的过程;他们所掌握的社会经验、知识和行为规范的深度也都有一定的顺序性,这就使一定年龄阶段的学生在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典型的共同特征。又由于各个学生的生理条件、生活环境和所受教育的不同,同一年龄阶段的各个学生,在心理发展速度和面貌上又具有显著的不同,形成了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个别差异。所以教师必须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别差异,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才能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才能让每个学生鲜亮的个性得以张扬。

孔子主张教育方法因人而异,要因材施教。根据教育对象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教育对象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

就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兴趣爱好进行不同的教育。所谓“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论语・雍也》),孔子弟子众多,所好不一。颜回好仁,子路好勇,子贡好商,冉求好政。孔子根据其不同的兴趣爱好分别设立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四科,这样便使其特长都得到了充分发挥。将这点借鉴到当前的中学思政课堂上,在评价学生时,不仅要考虑到其智力方面所取得的成就,还要综合考虑其在品德、美术鉴赏、体育等方面的成就。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不能单从智育上来判断一个学生的素质,应鼓励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取得全面发展。

《论语・卫灵公》:“子曰:‘有教无类’。”其大意是:对待教育对象,要一视同仁,不能按照人为标准将其他们分成三六九等。主张教育没有类的差别,不论贫富、贵贱、善恶、智愚,这是一种教育平等思想。当前,教育已成为全体公民的需要和共享的权利,教育资源也应做到全民性和普及性。在思政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对学生一视同仁,这种一视同仁并不是否定“因材施教”,而是指要把学生看成平等的学习主体,他们是各有其灵魂,各有其人格尊严的人。不仅要在教学资源上做到平等和共享,还要在心灵上给予同等的尊重。

篇10

Deepening teaching reform, and fully improving teaching quality

Li Tang-feng

( Shandong Yucheng City high school office Yanghetao school, Yucheng Shandong 251200 )

Abstract: Improving quality of teaching should be based on classroom teaching as a breakthrough in teaching the students not only attaches importance to developing the role of intellectual factors, but also attaches importance to developing non-intellectual factors and regulation of power bring into full play the main role of the students so that students love school, will learn, learn, learn, live, full development of personality.

Key words: Teaching quality Teaching reform Emotional education Teaching in accordance with aptitude Feedback on correction

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应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在教学中既重视发展学生的智力因素作用,又要重视发展非智力因素的动力和调节作用;既要重视发展其智力和能力,又要注意培养他们正确的兴趣、思想品质和积极的情感意志。在教师主导作用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学得主动、学得愉快。教师要因材施教,并且要在课内外为学生创造条件,发挥特长。使学生爱学、会学、学会、学活,个性得到全面发展。

一、精心设计目标,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设计好一堂课的教学目标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是指主体学生在限定的时间条件内完成记忆、理解、运用等各层次学习任务的具体标尺。在设计目标时,要注意德育目标和技能目标的兼顾,坚持德育进课堂,文道结合,使学生明白的做人的道理,不断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思想认识水平不断更新。教师要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和得力措施,以最优化的教学步骤保证目标的实施与达成。课堂教学认定目标之后,都必须紧紧围绕目标,充分体现教学目标的主导性原则,增强教学的计划性、目标性。充分体现了突出目标,达成目标,全面落实目标的最佳课堂教学框架,也充分体现了愉快和谐的教学原则,板书优化原则。

二、更新观念、强化改革意识

任何成功的实验与研究都是以转变观念,更新教育思想为先导的。“愉快教学”实验是建立在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基础之上的。马克思指出:要让每个人的个性、特长、爱好得到充分、自由、全面的发展,成为一个丰实的人。同志也曾说过,要让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得到发展”。在教师的积极引导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自觉性,是每一个学生都能成为学习的人,满怀信心地进取向上,主要实质是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全面发展,主动发展,生动活泼地发展,是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减轻学生的负担为目标,给学生创造愉快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享受生活之乐、和谐之乐中健康成长,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同时,是个性得到充分发展,真正为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有用之才。愉快学习包含四个基本要素,就是:爱、美、兴趣、创造。

爱,是教师对教育事业的爱,对学生的爱,对自己所教学科的爱,唤起学生对学习、对知识的爱。教师要尊重学生,信任学生,耐心帮助学生。美,是儿童的基本心理需要,特别是在促进学生个性完美和谐发展的过程中,不可缺少美育。没有美育,儿童就不可能形成正确的审美观点、审美能力和艺术知识及创造能力的高尚情操。兴趣,是儿童认识的需要,也是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又是智能发展的基础。在教学中,提倡“三多”及多户发、多直观、多引导;“三鼓励”及鼓励提问、鼓励辩论、鼓励有主见有创造。创造,是儿童自我发展的需要,创造力是藴藏在每个儿童身上最宝贵的资源。在教学中,重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让学生人人动脑、动手、动口,展现创造人才,从中享受到极大的乐趣。

三、改革课堂教学结构

在教学中,要针对学生的实际,从整体出发,难点部分不惜口舌,引导学生抓住主线,掌握关键,突破难点的方法,最大限度利用时间达到教学目标;做到“情感教育渗透,因材施教体现,反馈矫正贯彻。”

篇11

[作者简介] 孙小金,同济大学学院,副教授,博士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高校辅导员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然而,辅导员大多刚从大学毕业,一般都没有系统学过心理学基本知识和教育学知识,也未深入研究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加上辅导员之间多数情况下合作与交流较少,很多事情都是凭借自己的一些“经验”来处理,这对于解决学生中较深层次的问题来说还远远不够。那么,怎样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辅导员?笔者认为,传统文化中的道德教育思想和方法,可以为辅导员工作提供有益的启示。

一、古代德育方法

中国古代文化所追求的是通过道德修养和锤炼使人成为圣贤。围绕如何才能教育人、引导人,培养出时代需要的人才这个问题,古代哲人和教育家的一些教育思想和理论至今仍很有借鉴意义。

首先,开启人学视角,坚信人是可被成功教化的。春秋战国时期, 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虽然争鸣的范围极其广泛, 但都离不开对人本性的探讨。而先秦学者对人本性问题的研究, 则根源于社会教育的需要。他们认识到, 要消除社会的动乱, 稳定社会的秩序, 创造一个安定的社会生活环境, 必须加强社会的教育, 必须解决教育的主体――“人”的问题, 这就无法回避对人本性的研究和探索。

关于人本性的问题, 当时的学者往往是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观点有两种: 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这奠定了传统人性论的基础。此后中国人性论的发展,经历了先秦、汉唐、宋元、明清和近代五个理论阶段。据民国学者江恒源统计,从孟子至晚清章炳麟有约30家之多的人性论学说。而提出这些人性论,以及落实这些人性论主张的建议,都体现了古人对于人可以被教化的信念。这既是中国古人的结论,也是一切教育工作者的逻辑起点。

其次,尊重教育规律,唤醒学生内在动力,使学生致力于自学和进步。古人认识到,强迫学生学习不会有好的效果,要教出好的学生,就不能像驱赶牛羊那样来对待学生,而是要唤醒学生的内在动力。这一教育思想,既包含了对学生的爱护与人格的尊重,又包含了教育自身的引导作用。在这个方法中,教师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使其具有强烈的进取愿望和行为。《学记》开宗明义就强调,教者先尽职,学者“先立志”。宋代教育家朱熹说,“学者大要立志。所谓志者,不道将这些意气去盖他人,只是直截要学尧舜。……学者立志,须教勇猛,自当有进。志不足以有为,此学者之大病。”“立志要如饥渴之于饮食,才有悠悠,便是志不立。”[1]帮助学生立志, 要树立远大的目标, 只有“学者大要立志”,追求的目标远大,才能像饥思食、渴思饮那样产生进取的强烈欲望,才能“勇猛”而“有进”。明末思想家、教育家王夫之认为,帮助学生立志是育人之根本,他说:“志立则学思从之”、“志之笃,则气从其志,必不倦而日新”[2]。孔子要求学生要“志于道”,指出:“耻恶衣食者,未足与议也”[3]。一个学生总以吃穿不好为耻,把心思都放在追求物质生活方面,很难谈得上树立远大的理想。

那么古人如何来立志呢?中国哲学认为,天地生育人类及万物,天地间的万物皆“统”之于天,人类及万物是天地生养的,因此服从天地的规律。因此,天决定了人的生存,也决定了人的特性。对于没有达到天的要求的普通人来说,他追求的方向就是实现“天人合一”,回复到天的规定性那里去。这个过程通过“诚”来完成。做到了“诚”,人就做到了天人一体。至此,人找到了自身的依据,中国哲学的天人一体这个圆圈才走完。正如《中庸》所言,“天命之谓性”,天命构成人性,人性以天为支柱,那么如何贯通天人呢?《中庸》说“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4]《中庸》以“诚”为贯通天人的通道,“诚者,天之道;诚之者,人之道也。”[5]人通过“诚”这个环节,从“天”那里获得自身的规定性。这样古人就通过经典规定了人的努力方向,那就是以“诚”实现天命。由于古代哲学中“天”的独特作用,古人也就无可逃避地获得了自己的志向,接受“天”赋予的使命,专注于在“天”的命令下完善自己。因此只要接受了古代哲学的天命观,普通人就找到了自己的志向和使命,进取努力就是天命所在。

第三,尊重个体情况,实现因材施教。古人教育并不是原始落后的,他们要通过有效的方法来实现教育目的。《学记》中说:“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6]善教的教师,总是使学生愿意跟他学,愿意按他们所指引的方向努力。但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个性,在能力、志向、爱好、品德上都有所不同,成为“善教者”的方法就是要实施因材施教,从实际出发,对不同能力、志向、品德的人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墨子•大取》说要“深其深,浅其浅,益其益,尊其尊。”孔子也倡导“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当孟懿子问“孝”时,孔子答曰:“无违”,即不要违背礼。对父母要“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而当子游问“孝”时,孔子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7] 同样是问“孝”,但孔子却针对问者的不同情况作了不同的回答。孟子继承和发展孔子的这一教育主张,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8]对不同的人施于不同的教育,扬长避短,因材施教,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最大的发展机会。

因材施教在道德培养中非常难得,我们经常看到居高临下的“大话”、“官话”、“政治语言”,这些话在理论层面上绝对没有问题,但是在道德教育过程中却难以形成有效的教育效果,原因就是忽视了“因材施教”这个原则。

第四,杜绝空谈教化,在实践中完善道德修养。立德修身的目的是要在生活中发挥作用,立德就要在日常中不断积累功德,古人的道德实践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克己,对自己进行约束,要“克己”、“节欲”、“自省”、“慎独”、“知耻”和“改过”等内容。其次是“力行”,亲身实践道德,道德理论见之于道德实践。“道虽弥,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9]。朱熹认为德育“若不用躬行,只是说得便了,则七十子之从孔子,只用两日说便尽,何用许多年随着孔子不去。”[10]

那么怎么付诸实施呢?落实在平常日用当中。王阳明说:“人须在事上磨,方立得住。”[11]古人选择在现实的日常生活中来实践道德,做一个修养完美的人,怎样对待父母、兄弟、妻子、君长、朋友、他人和自己,一一得到落实。在“力行”当中,孔子要求人能够正视自己的过失,有改过迁善的勇气。他说:“过则勿惮改”[12],“过而不改是谓过矣”[13]。他所重视的不是人不犯过,而是有了过错之后能否改正,并且不重复自己的过失,即“不二过”。这样才能达到道德的完善。

综上,古人坚信人可以被成功教化,在道德教育过程中要做到唤醒学生立志于学,因材施教,付诸实践。这是中国古代的一整套德育方法,其系统性和完整性保障了它在实施当中的实效性,并以此维护了中国两千多年来的道德传统。这些德育方法,既是我们的精神财富,也是我们进行道德教育和开展学生工作的文化资源。

二、 对辅导员的启示

《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以下简称《规定》)明确规定,“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辅导员应当努力成为大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规定》给辅导员做出了三重角色定位:一是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的工作者、组织者和指导者。二是大学生的人生指导老师。三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一个辅导员往往扮演着教育者、管理者、服务者、“学生保姆”、知心朋友、师兄师姐、朋友等多重角色。从学生的角度来说,大学生在大学期间接触最多的莫过于辅导员。辅导员正确的人生态度、崇高的思想品质、丰富的工作经验,对大学生的成长将产生巨大的推动力。

古人的德育方法可以给我们以下启示:

第一,知难而进,坚信学生是可以被教育好的。要搞好人的教育, 必须了解人的本性。无论从性善论出发还是从性恶论出发,其目的和归宿,都是为了教育人。因此,无论我们如何来定位人的本性,都要相信人的可教化性。对于辅导员,特别是年轻的辅导员来说,这也是他们工作的出发点。对于正在面临工作期间的困难,以及某些在工作中存在疑问的辅导员来说,古人的德育信念都是很好的工作基础,不要对工作失去信心,不要对某些不服管束的学生失望,而要坚信,人是可以被教化的,关键是找到突破口。只有建立这样的信念,才能有坚定的工作信心,并找到自己的工作价值,并积极投入到工作当中去。

对于年轻辅导员来说,要把对工作的信心转变成对工作、对学生的责任意识,不能对学生或者对工作感到厌烦和疏远,而要有为学生负责、为工作负责的责任意识,这是做好工作的落脚点。肖川教授在《教育的使命与责任》一书中说:“没有使命感的教育是盲目的,没有责任担当的教育是轻薄的。真正的教育不仅应该具有效率和效益,更重要的是要具有灵魂,具有坚定而明确的价值追求。使命与责任赋予教育以高度和灵魂。”[14]一名辅导员,他的责任无处不在,如果没有责任意识,就不会明白自己的职守,不会明确自己肩负的教育使命。因此,我们必须知责任、明责任、负责任、尽责任,做好辅导员工作。

第二,激发学生主动和热情,避免师生“一头热”、“两层皮”的教育困境。古人的德育方法告诉我们,没有学生参与的德育是无效的。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法,就是激发学生的热情,唤醒他们内心的活力和动力,这样才能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对于广大辅导员来说,工作中要激发出学生积极向上的主动性,依靠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工作既省力又效果好,这就需要辅导员能够理解古人德育方法,营造恰当的工作环境,以贴近学生感受的方式来工作,让学生有所收获,有所实践,有所成长。应当充分借助这些方法,把辅导员工作巧妙地融汇到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手段当中,在实践中培养出学生真实的道德感受和收获。

第三,把握实践,避免以简单说教、发号施令的教育方式面对学生。当代大学生思想意识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增强,这使得大学生处处希望显示自己的能力,独立处理自己的事情,并产生了摆脱成人对他们约束和干涉的强烈愿望。大部分同学都乐于观察、喜欢思考,其注意力、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记忆力等等这些能力都随其生理心理发育的日渐成熟和社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而得到明显增强。正是这一切,使得大学生能够从不同的基点、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的方法观察社会。他们不再轻信盲从,而是着手进行大胆执著的探索。

目前,高校辅导员工作最忌发号施令或者简单说教,疏于实践。这样做工作,结果就会永远是老师做老师的工作,学生被动接受老师的工作,老师做完了工作下班,而学生做了规定动作又回到原来的自己,这样的教育也注定是表面文章,没有成效的。因此,辅导员工作要面向实践,把工作实践和学生的生活实践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实践中得到教育和提高。“人须在事上磨,方立得住。”广大辅导员需要把这个“事”挖出来,让大学生身体力行地参与社会实践,在实践中有意识地锻炼和升华自我。

第四,创新工作方法,切忌按部就班。古代德育方法告诉我们,只有因材施教,才能得到更好的教育效果,而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求教育者不断挖掘不同的教育方法。由于社会对大学生素质要求的不断提高,使学生工作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也对辅导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教育者,辅导员必须是博学多才,为人师表,成为大学生成才道路上的良师,同时,辅导员不能单一地用某种方法来应对所有学生的问题,必须对学生细心体察,因材施教,实现工作方法的创新。这就要求辅导员要将哲学、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学、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各方面的知识上升成有效的专门工作技能,摒弃经验摸索式的工作模式,代之以学科化、研究型、学术式的工作理念,让学生工作成为一个系统的专业,这是每一个辅导员必须面对的任务。

总之,对于年轻的辅导员来说,可以把当代大学生的培养,与古代培养圣贤的方法结合起来,从古人培养人的理论和实践中总结出适合今天辅导员工作的思想方法和操作技巧,更好地做好每项工作,从而成为一名对学生成长有益的、充满智慧的教育工作者。

参考文献:

[1]朱熹.《朱子语类》卷八

[2] 王夫之.《思问录•俟解》[M] . 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

[3] 孔子.《论语•里仁》

[4] 《中庸》第二十二章

[5] 《中庸》第二十章

[6] 刘震.《学记》释义[M]. 山东教育出版社,1984.3

[7] 孔子.《论语•为政》

[8] 孟子.《孟子•尽心上》

[9] 荀子.《荀子•修身》

[10] 朱熹.《朱子语类》卷十三

[11] 王阳明.《王阳明全集•传习录上》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