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17 09:49:43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档案管理措施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关键词:
新形势;医疗保险档案;管理措施;重要性
社会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物质水平在不断地提高。社会医疗保险制度越发的占据重要地位,在人们经历重大疾病或重大伤害时医疗保险是国家给予最及时的经济补助。在新形势下医疗保险档案是唯一记录我国参保人员的医疗参保的数据及其待遇。所以新形势下的医疗保险档案的管理显得尤为的重要。
1.新形势下的医疗保险档案管理的重要性
看医治病是人们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之一,而医疗保险是国家给予人们就医的福利。那么医疗保险档案作为人们享有就医福利的依据就显得非常的重要了。而只有完整的医疗保险档案才能保障参保人的合法权益,在治疗重大疾病时才能真正的享受国家给予的福利待遇。也就是说医疗保险档案的管理跟我国人们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特别是在新形势的环境中,科技经济的快速发展,弄虚作假的情况日益增多,所以医疗保险档案的管理越发的重要。医疗保险档案除了与人们的利益紧密联系以外,它还关系着我国医疗保险事业的健康发展。因为医疗保险档案所记录的数据能够充分地反映我国医疗保险事业当前发展的状况,并且也能及时的在实际的数据中指导我国医疗保险事业的未来发展方向。完整、全面、科学的医疗保险档案可以使得医疗保险的工作进行有效的开展,健全的医疗保险制度能够让人们对我国的医疗保险制度更加的有信心。这有利于维护国家团结稳定,增加我国人们对国家的高度认同感[1]。
2.新形势下医疗保险档案管理的措施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快速发展,国家的综合实力日益加强。而环境的污染,重大的疾病也随即层出不穷。所以医疗保险制度适应了社会的需要,就目前的医疗保险制度对人们的生活而言着实为人们带来了不可言喻的益处,这是国家实实在在的为人们解决生活中就医的大事。所以医疗保险制度非常的受到人们的推崇。医疗保险档案管理的具体措施要适应当前的发展形势,与当前人们的生活紧密的结合起来,当然医疗保险档案的管理制度有一定的超前意识是更加的有利于我国医疗保险制度的发展。
2.1提高医疗保险档案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
新形势下想要强化医疗保险档案管理制度首先需要提高的是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只有先从思想上强化管理才能从行动上开展档案管理工作。管理人员没有严格的管理意识的话,很容易在医疗保险档案工作中出现重大的失误。例如,弄丢参保人的医疗档案或者在档案记录时出现工作不仔细不认真导致参保人的医疗保险资料不清楚等等。所以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是非常重要的。针对提高医疗保险档案管理者的管理意识要从两个方面着手。首先要对医疗档案管理的领导进行提高管理意识的灌输,其次是对直接参与医疗保险档案管理者的管理意识的提高。领导的管理意识对于其他管理人员具有榜样作用,简接的影响到医疗保险档案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而其他管理者的管理意识的提高则直接影响着医疗保险档案工作的成效。对于这两方面的管理意识的提高我们可以展开定期的档案工作的培训,或者设置合理的奖惩制度来激励管理者的管理意识[2]。
2.2提高医疗保险档案管理人员的管理技术水平
就目前的医疗档案管理技术水平而言,大多数的档案管理人员的管理技术基本处于初级阶段。随着科技的进步,医疗保险团队已经引进了大量的先进技术设备。然而由于技术人才的匮乏使得这些设备也基本处于无用状态,所以要想提高医疗保险档案的管理我们必须要加强管理人员的技术培训,或者引进高质量、高水平的技术型人才。并且让各个部门相互学习促进每个管理人员新型技术的加强。
2.3建立健全医疗保险档案管理制度,规范相关工作
一个完善的管理制度是医疗保险档案管理工作有效进行的先决条件。建立健全医疗保险档案制度首先要建立一个科学制度的理念,其次要让制度更加的标准化、规范化,加强医疗保险档案库的设备引进,同时将各个工作环节的职责清析明了化,做到各司其职。并且要建立合理适当的监管机制,为医疗保险档案管理制度做好监管工作。最后还需要定时的对医疗保险档案进行查漏补缺,这能够让其管理制度更加的规范化。不定期的进行查漏补缺工作是为了避免工作上的失误,在新时期科技信息的发展的条件下很多的医疗保险档案需要从纸质档案到电子档案的转化。在这个转化的过程中可能会有档案资料的遗漏问题。我们进行排查的过程中能够把有效的对原始的档案进行保存或者补缺。
2.4加强医疗保险档案的信息化管理
科技在进步,信息时代已经席卷全球。那么医疗保险档案管理工作也不能避免走向信息化的管理。所以目前加强档案信息化管理是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首先想要实现信息化管理就必须要引进信息化技术设备,然后需要培养信息化技术人才,既能驾驭先进的技术又通晓医疗保险档案工作的复合型人才是目前需要特别培养的。然后就是加强技术设备的日常维护工作,同时也需要加强医疗保险档案的保密工作[3]。
3.结语
综上所述,医疗保险档案管理工作在新的形势下需要新型的管理制度和管理人才。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并行以人为本的理念,加强信息化管理是我国医疗保险档案管理制度健康发展的有效之路。为实现我国人人有病可治,有钱可医的的大好前景,医疗保险档案的管理需要更多的得到关注和重视。
作者:郑琳 单位:安图县社会医疗保险管理局
参考文献:
传统纸质档案的载体材料是纸张,而电子档案的载体主要是磁性物质材料,如磁带和光盘等。因此,两者对载体的保护有很大区别。对电子档案载体的保护最重要的是要提供符合磁、光介质的保存环境,电子档案所需的环境温度为17℃-20℃,相对湿度为35%-45%,而纸质档案保存所需的环境温度为14℃-24℃,相对湿度为45%-60%;要避免阳光直射,以免电子档案载体材料发生氧化反应,造成信息丢失;远离磁场,存放电子档案的柜架或金属盒要有抗磁性,以免发生消磁或磁化现象;要避免机械震动,以免破坏数据信息的完整性;存放电子档案的库房内还应配有防腐蚀性有害气体的设施和设备,定时进行机械通风,保证环境通风良好。另外,存放电子档案的档案室要配备防腐、防潮设备,远离释放有害气体的工厂,要定时进行室内通风,保证档案室内拥有良好的空气质量。纸质档案的耐久性可以持续几十年甚至上百年,与纸质档案相比,电子档案载体材料的寿命比较短,一般仅为5-10年。因此电子档案应每5年进行一次有效的安全性检查,包括外观检查和逻辑检查。外观检查,即检查表面是否有污垢、损坏等现象;逻辑检查,即用专用检测软件对载体上的信息进行读写校验,以便进行有效的修正或更新。电子文件不同于直观的纸质文件,需要借助现代化的办公设备才能读取,其中计算机是十分重要的工具,电子文件的显示、拷贝,电子档案的整理、鉴定、利用等都是在计算机上完成的。因此,为了保证归档电子文件的有效识读,要注意对计算机及其软硬件加强维护和更新。硬件包括计算机、扫描仪、打印机、复印机等;软件包括压缩处理的软件以及电子档案所依赖的计算机技术和数据参数,如音频设备文件等。在电子档案归档时应注意收集其属性标识和相关软件,用视频设备获得的动态图像文件还应注意收集其压缩算法和软件。
2.电子档案真实性的维护
由于电子档案的形成快速便捷,在归档的时间上比较自由,可以在文件处理完成后立即归档,也可以在某一时间周期内归档。为了保证电子文件在传输、处理过程中准确无误,防止信息失真,电子文件在形成过程中要随时进行签名、信息验证和身份验证。由于电子档案是由一套特定的数字代码程序组成的,凡是能接触到电脑的人都可以对其进行修改,为防止非法访问或随意改动电子档案,对电子档案的修改、存储、传输等操作要进行实时登记,并以密码形式防止删改,以保证电子档案的真实性。对于需要签署的文本,可以采用声音批示,以弥补单纯的手迹签名的不足。有时为了保证电子文件不被非正常改动,应采取更严格的安全措施,如开发专门的安全保护软件或者编写安全程序;同时必须随时备份,存储于能够脱机保存的载体上,并对重要的电子文件制作纸质文件加以保存。将电子档案中的电子文件设置为“只读”状态,也能够保证从计算机上读取到信息而不做任何的改动。每一份电子档案都有自己的相关背景,不仅是业务方面的,也包括相关的政治、经济背景。在保存电子档案时需要将这些背景信息一并保存,这不仅能够有效地帮助以后的利用者了解电子文件所包含的信息内容,也有助于证明该电子档案的真实性。
3.电子档案完整性的维护
在保存电子档案的过程中,为保证档案的完整性,需要把电子档案与其他档案的相互关系、相对位置等元数据一并保存,相关的应用软件也需一并保存,包括电子档案的相关电子图像。随着电子档案数量的不断增加,其所占用的存储空间和时间也随之增加。为保证电子档案的完整性,必须做好相应的备份工作。首先要对所有电子档案进行完整的复制,在以后每次复制时,只需针对上一次完全复制后新增加的数据或修改的数据进行备份复制即可。这样能够避免因每次都备份所有数据信息而造成的存储空间和保存时间的浪费,保证电子档案在保存和恢复时的完整性。由于电子档案依赖于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而存在,所以要保证电子档案的完整性必须在这两方面做到万无一失,即将同一电子档案保存于两台以上的电脑中,以防止一台计算机出现故障造成电子档案不完整;同时需将同一电子档案保存于两种以上的网络中,防止某一网络被毁坏,造成电子档案失去完整性甚至永久丢失。正是因为电子档案在载体保护、真实性维护和完整性维护方面存在诸多要求,且比较依赖相关成熟的技术,而纸质档案则可以真实、直观地再现文件的原貌。因此,在一定时期内电子档案不会完全取代纸质档案,两者形成并存发展、相辅相成的依赖关系。同时在档案管理工作中也需要二者相互配合,充分发挥电子档案的效用。
4.加强电子档案安全性的防护
网络的普及极大地促进了电子档案管理工作,因此加强网络安全不容忽视。加强电子档案安全防护主要有两点:一是用法律保护电子档案的信息安全,增加法律意识;二是要创建档案安全管理系统,确立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模式,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安全技术,保障信息的完整性及保密性。只有在安全管理制度完善落实,电子档案数据库安全建设,电子档案管理系统安全运行和与相关信息安全技术结合运用的基础上,电子档案的安全性才能够得到保证。
其次,提高档案管理的科学化水平本身能够提高我国档案管理的水平。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档案的管理工作在我国都是采取手动的方式进行。这不仅仅要耗费大量的人力,也不利于储存和资料的取用。并且很多的单位都对档案的管理工作不够重视,这样就直接的导致了我国档案管理的混乱。在当前高速发展的信息技术支撑下,我国的计算机技术不断提高,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广泛的应用。
所以,将以计算机技术为代表的科学化管理技术运用到档案管理中,不仅仅可以提高档案的管理质量,还能够节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并且能够有效的提高档案的利用率,不仅对单位来讲能够有效的节省成本,也能够是档案获得最大限度的应用。
二、提高档案管理科学化水平的措施
首先,加快现代化档案管理体系的建立。在建设现代化档案管理体系的过程中,就必须要先树立起档案管理的观念,这本身就是我国档案管理的薄弱环节所在。前文中我们也提到过,当前的档案管理最主要的问题就是领导对档案管理工作不够重视,往往都是由单位内部的人员兼职管理。所以,在档案管理的工作中,就要建立起一整套档案管理的机制。将档案管理的机制建设作为档案管理工作的重点,建设起一套相对完整的,适合单位发展的管理机制。要对传统的档案管理机制和档案管理理念进行改革,转变传统的档案管理工作形式,加强档案的利用。根据档案管理工作不同的性质,实行确定的定岗定责的管理模式。在档案管理的体系上,要建立起一整套的档案管理班子,要由主要的领导作为档案管理的全局管理者,通过上下级的部门管理和监督,确定专门的档案管理人员。这样才能够不断的健全的档案管理的工作制度,也能够更好的促进档案的管理,提高档案管理的质量。
其次,要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档案管理工作本身就是一项比较繁琐的工作,而且档案的管理工作本身也是对工作人员要求比较高的。这就要求我们在挑选档案管理的人才过程中,首先就要要求人才能够具备相当的档案管理基础知识,要有一定的档案管理的基本理念。同时,针对不同单位不同部门的档案管理实际,档案的管理人员还要具备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在档案管理的信息化进程中,由于信息化本身为档案管理带来了很大的便捷,所以档案的管理人才还要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知识,要熟练的使用计算机以及网络对档案进行收集和管理。同时,由于档案的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在素质上存在一定的问题,这就要求单位要定时定期的对档案管理人员进行相关素质的培训。只有这样才能够不断的加强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并且,在日常的工作中,要加强对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奖惩,对那些模范的管理人员以及在业务能力上比较突出的人,要做出一定的奖励,这样才能够有效的促进档案管理人员自觉的学习和进步。
2信息化环境下档案管理对我校档案工作的影响
2.1提高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较率和服务质量
牡丹江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的档案部门工作人员以往主要职能是目录打字和档案保管,从初期的档案信息收集、整理、编目、立卷、归档、保管和帮助服务对象查阅,均靠人力完成,工作量大,耗时长,过程中潜在安全隐患大。运用信息化档案管理后,档案工作人员首先收集档案信息,然后利用电子设备通过信息化档案管理系统建立电子档案,对其进行整编、归档、验收、整理、入库到档案信息的、查询、借阅、销毁等处理流程,档案系统全过程对其进行控制和管理。大大地提升了在岗工作人员的工作较率和工作状态,提高服务质量。
2.2转化旧有的档案管理模式
旧有的档案信息主要载体是纸张。信息化环境下档案信息资源依托电子设备和媒介为载体,将初始档案信息转化为计算机可识别的二进制代码的形式进行呈现。由此,档案信息管理过程中的各个环节都发生了改变。新式信息化档案管理中信息数据只需录入一次,就可使用档案管理系统中的各功能模块,实现档案管理内部的信息数据各项运用。档案管理部门从以往对档案信息重保管、利用的管理模式向重信息采集、管理和服务职能转化。
2.3改变旧有的档案管理方式
传统的档案利用方式是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先从成本的目录编号中找出所需的档案信息,在根据编号到档案信息存放处查找相应档案信息,办理查询、借阅等相关手续,利用面窄、单一。信息化档案管理的实施,拓宽了信息的利用方式,丰富了信息的传递多样性。我们首先建立长效的档案管理信息系统,结合院校本身的实际情况,利用电子设备从电子档案的收集到最终的销毁等处理流程进行改革。按照其处理流程,设计档案信息化系统软件功能模块。其流程中完善、规范档案管理工作相关制度应是第一优先完成事情,使今后档案从业人员有规可束,有章可行。为师生有效、合理、安全地使用各种学校电子档案奠定良好的基础。
3优化信息化档案管理工作的应对措施
随着信息化档案管理在高校办学中使用率的逐渐上升,这种形式下相应的也对档案管理部门及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更好的发挥信息化档案管理作用,如何应对使用信息化档案管理系统时的突发问题等,都是我们今后要面临的挑战。
3.1加强档案管理人员职业道德修养,拓宽档案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
学院档案工作者是档案管理工作的核心要素。信息时代的档案工作者必须时刻以党和国家行业的方针政策为准则,具备一定的政治理论素养,传承前辈的无私奉献思想和精神,开拓创新。在做好日常档案管理工作的基础上,要紧跟科技时代的发展脚步,加强自主学习意识,增强对信息的敏感度,不断充实自身的专业知识储备。学院要定期组织档案工作人员参加进修,提供相应学习机会。
3.2加强信息化档案管理系统的安全管理,提升档案信息的安全性
信息化环境下的档案管理为我院档案管理工作实现了质的飞跃,相对而来的网络化信息安全问题也显露出来。学院档案部门必须牢固树立档案信息安全意识,加强对档案工作中各个环节的操作规范、安全防范。学院档案部门必须建立一套完整的岗位责任制和安全管理措施来加强管理。加强档案工作者对现代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信息安全理论与技术的培训,提升综合管理能力,应对工作中出现的意外事件,维护系统的安全和正常运行。
目前,我国许多医院在档案管理方面存在管理技术以及管理设备落后的问题。医生在进行档案管理时仅凭自身经验与理解,完全没有科学性与系统性可言,同时也没有对档案管理的内容、管理标准以及管理制度作出统一要求。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得以广泛应用,医院档案管理也是如此。然而许多医院出于节约成本的目的,在对档案进行管理时仍采用手工管理的方式,这严重制约档案的收集与利用,与社会发展的要求完全不相符。通常来讲,医院都具有属于自己的一套档案管理制度。尽管明确了相关工作人员的职责,但实际工作考核标准的完善程度并不理想。这就导致管理脱节,档案丢失与被破坏的情况时有发生。甚至有的工作人员完全忽略了档案管理工作,认为档案管理的存在与否无关紧要。这些情况都是由管理制度不健全引起的。医院必须加强管理体制的建设,才能准确把握管理方向,使档案管理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
2.档案管理管理意识淡薄。
目前,医院的档案管理工作中普遍存在管理意识淡薄的问题,管理人员没有正确认识到医院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在对档案进行管理的过程中责任意识欠缺,导致档案管理的合理性与有序性难以得到保障。此外,许多医院的管理人员缺乏创新意识,一直沿用老旧的管理方法,即只保管不利用,使得档案资源的利用率过低,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因此,培养管理人员档案管理的管理意识,加强档案管理建设,是目前医院的一个重要任务。
3.档案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偏低。
作为开展档案管理工作的主体,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直接决定了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目前,我国许多医院没有正确认识到培养档案管理人员的重要性,对培养档案管理人员的重视程度不高,更多的是将精力投入到对医疗技术人员的培养上。轻视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培养的后果就是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普遍偏低,且档案管理水平偏低,难以满足现代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要求。此外,医院也没有积极为档案管理人员提供相应的培训,导致大部分档案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滞后,难以跟上时展步伐,在档案管理工作中的作用十分微弱。
二、新医改下医院档案管理改进措施
1.加强医院全体人员的档案管理意识。
医院必须从思想上高度重视档案管理工作,正确认识档案管理对医院管理的重要性,应加强医院全体人员的档案管理意识,在医院的重要事项中纳入档案管理工作,实现档案管理与医院业务的同步建设。此外,还要加大档案工作的宣传力度,确保档案的重要作用得以充分展现,为档案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进而使得档案管理工作的作用得以有效发挥。
2.优化管理方法。
医院应针对管理方法进行优化,确保其具有系统性与科学性。为此,医院应专门设立档案管理的机构或部门,并将档案管理工作细化分解,下设医疗病例档案管理、人事档案管理、科教档案管理和病理影像资料管理等多方面的档案管理工作。
3.加强管理人员队伍建设。
档案管理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水平,因此,医院应加强档案人员队伍建设,使档案管理人员的整体水平得以全面提高。医院应积极为档案管理人员提供专业培训,提高其业务水平与知识水平,同时还应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其责任意识、管理意识以及创新意识,从而全面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促进其在档案管理工作及业务发展中不断总结与尝试,进而使档案管理水平得以有效提高。此外,还应加强档案管理人员的考核与晋升机制建设,以调动档案管理人员的学习积极性与工作热情。
4.采用信息化管理手段。
新医改的基本目标提出:坚持公共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质,实现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建立,提高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质量,为群众提供更加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为实现这一目标,医院在档案管理工作中应采用信息化管理手段,加强档案信息共享平台的建设。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进步,我国加大了医疗科研的投入比例,然而各医院仍缺乏均衡的科研能力,存在科研内容重复、难以转化科研结果等问题,这对医学科研的发展造成了严重阻碍。而医学科研档案信息的共享能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对于推进医学科研的发展,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实现医院档案信息共享平台的建设,医院必须加强相关软、硬件的建设及其与档案信息化的匹配程度,促进医院档案管理的网络化。此外,还应通过网络化管理使档案的有效空间得以建设,并加强检索系统的建设,为信息建设提供便利。由此可见,医院档案管理发展的最终目标就是实现档案管理的自动化、网络化以及现代化。
一、公路路政档案管理工作的方向
(一)采集公路路政相关信息问题。公路路政档案是进行公路路政管理的前提,为公路路政档案管理提供相关数据,在这一背景下,必须科学地分析这些路政信息,提高管理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另外,必须遵循有效性的原则,进一步掌握和公路有关的资料和相关信息,推动公路路政档案管理水平的提高。(二)查阅公路路政信息问题。公路路政档案管理工作和其他的档案管理工作有很大不同,它会包含一些执法信息,同时它也是进行执法的材料依据,因此在进行执法档案的处理时,必须提高查阅效率。(三)整理公路路政档案。公路路政档案管理工作和其他的行政管理也有相似的内容,比如依据相关法律法规系统编制档案材料目录。不过,如果档案材料的性质不同,那么其应用价值也会不同,具体的保管期限也会有很大差异。除此之外,很多档案文件需要立即销毁或者妥善保存,那么就必须按照有关的法律法规进行严格地处理。
二、公路路政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完善的电子业务管理体系。由于我国的电子信息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所以要想提高路政管理系统信息的真实性,必须建立健全相关的电子管理体系,然而在具体的实践里,尽管已经有了电子管理系统为支撑,但是和纸质档案文件相比存在很大的差异。从时间上来看电子系统的录入工作比较复杂,需要时间较长,因此存在一定的滞后现象,所以会导致一定的经济损失,不利于提高路政管理系统的社会形象。(二)路政档案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水平不高。对于各个领导来说,档案管理人员是其重要的辅助手段,除此之外,档案管理人员也是管理机构的组成之一,所以其素质水平会影响路政工作的开展。从现在的发展来看,我国的路政档案管理相关人员素质水平不高,对于档案管理工作缺乏积极性,觉得这是一项无聊的工作,所以主动性不高。另外,因为外业人员的积极性不高,配合力度不够,所以在出现问题时很难进行沟通,导致档案管理工作水平不高。(三)管理服务的手段相对落后。在我国的各级交通体系里,办公自动化水平不断提高,一些业务系统软件的应用范围也逐渐拓宽,尽管如此,从总体的角度来看,我国的公路路政档案管理还是依靠手工进行的,加强技术设施投入不足,难以实现和路政管理工作的连接,导致路政档案管理工作方式比较落后。
三、开展公路路政档案管理工作的措施
(一)完善制度,规范管理公路路政档案工作。具体来看,第一要加大宣传力度,对各个工作人员要明确其职责和义务,努力获得工作人员的理解,在电子信息系统中要录入和公路路政有关的工作处理状况,提高归档材料的准确性和完整性。第二,要加大对路政材料的收集力度,合理归档路政材料,按照有关的规章制度,管理好档案材料。另外,要努力争取领导的帮助,通过和有关部门的协调,使工程计划任务和路政材料归档工作实现同步,利用制度建设逐渐实现公路路政档案工作的规范化。(二)加大对路政档案管理工作的协调力度和重视力度。对于在公路路政系统里的工作人员来说,不管是领导阶层还是工作人员都必须加大对路政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力度,共同努力提高路政档案材料的完整性,保管好档案管理的有关材料和文件。特别是,在进行执法时,如果一些文件和材料的查阅次数比较多,应用价值比较高,要及时对这类材料归档,提高其真实性。另外,相关的领导者要加大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力度,协调路政档案管理工作,加大对档案管理人员的监督力度。在进行监督时,要及时发现管理过程里的问题,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关措施,使每一个工作人员都要加大对方案管理工作的重视力度,实现有效管理和协调,提高路政档案管理工作的标准程度和规范程度。(三)以人为本,提供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为了达到路政档案管理水平提高的目的,必须努力提高档案管理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人的主观能动性无疑是关键的,因此各个领导者必须加大对业内人员的重视力度,明确其职责和义务,凝聚从业人员的力量,实现业内人员的团结合作,实现档案管理工作水平的提高。另外,在具体的路政档案管理实践中,档案管理人员要利用自学、培训等途径提高综合素质,掌握和档案管理工作有关的规定,使得自己可以在档案管理工作里灵活使用相关法律法规,掌握相关路政档案管理工作的原则,明确其具体流程,落实工程的任务。除此之外,要通过定期培训,不断提高相关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努力提高其综合素养。综合来看,公路路政档案管理工作不仅有文件归档工作,还包括日常使用的公文,相关的法律法规等多种内容。具体来看,其保存形式包含图片和视频,还有纸质文档等多种类型,具体包含了违章建筑处罚纪录等多种内容,所以,只有加大对公路路政档案管理人员重视力度,进一步提高对公路路政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力度,提高路政档案材料的有效性,才能体现出我国路政管理工作的发展进程,提高我国公路路政管理工作的水平。
四、总结
总而言之,我国的公路路政档案管理工作水平不高,因此必须加大对公路路政方案管理工作的重视力度,推动公路路政档案管理工作发展。文章通过分析我国目前的公路路政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措施,为相关人员提供借鉴和参考。
【参考文献】
引言
电子档案是指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由计算机系统处理和存储的机读材料和其他载体形式的记录,电子档案的形成、存储和管理与传统的纸质档案所用技术方法不同,档案工作者必须要对此有深刻的认识才能做好电子档案的管理工作。
一、电子档案的优越性
1.1直接减轻了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时效在知识经济时代的当下,现代网络系统不但为归档提供了快捷的管理手段,而且提供了信息利用的快速途径,免除了立卷归档、检索查找的困难,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归档质量和检索速度,而且将文书档案管理人员从手工直接建档的枯燥乏味的工作中解脱出来。文书档案管理工作实现微机处理后,就可把按“卷”立卷归档,改为按“件”整理归档。由于实现随机管档,就可将过去的集中立卷,改为平时随时整理立卷。这样,集中的工作量,就变为分散的工作量,提高了立卷管理水平,从而达到档案管理工作及时归档的目的,便于检索利用。
1.2微机管理有利于遗漏文件的补漏增缺传统的文书立卷方法遇到文件收集不齐或漏交归档时,补漏增缺,就得拆卷重做。改为微机网络管理,文档用微机按“件”整理归档。可随时补漏增缺,使文档不形成存积,这时,只需按一下键盘,修改一下档案目录就万事大吉了。微机管理省时省力,可以给工作人员以充分的时间去提高业务水平。
1.3微机管理更有利于文档的保密过去查阅档案时是整卷提供利用。利用者只是利用卷中的一份文件,却能够看到整卷档案内容。这是不符合文档管理的保密要求的。微机管理将其改为单份文件提供利用,利用者就无法接触其他无关的文件,从而达到了文件保密的要求。
1.4微机管理有利于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档案工作的根本目的在于利用。而要提供可利用的档案,就必须有高质量高水平的文档卷宗。但是传统的文书立卷工作是人为的纸张立卷,立卷人根据自己的理解来进行操作,其对立卷标准掌握的尺度很难做到完全统一,这必然影响到案卷质量水准,从而给今后的利用工作带来了许多不便。同时,归档工作还占用了档案人员的绝大部分时间,致使档案管理人员的编研工作几乎处于空白的境地,这又制约了管理人员的水平提高。在这种管理模式下的档案利用,也是被动式的。文书档案管理进行微机管理,档案人员就可以从繁琐的整理工作中解脱出来,可以把时间和精力放在档案编研和二次信息开发利用上来,从而提高文书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和利用的效率,使文书档案的管理、在提供利用服务时,能够发挥出更好的时效价值。
二、电子档案的整理、开发和利用
2.1电子档案的整理。在电子文件转化为电子档案后,由于计算机可以按需求随时将电子档案的单份文件从任何角度进行分类、组合,可以任意组成各种案卷。因此,“案卷”这一基本单位将从电子档案的整理工作中淡化,取而代之的是“文件”这个基本保管单位。电子档案整理的主要任务也从对案卷的整理而转为对光盘磁介质的整理;即对接收来的脱机保存的光盘数据进行编目、排架,或者是定期将电子文件保存系统中的电子档案制作光盘备份,同时对光盘进行编目、排架等。
2.2电子档案的开发利用管理。电子档案的独特性决定了电子档案的开发和利用比传统档案更加快捷、方便,更具实用性。一是开发平台的选择。系统的目标是将各档案管理单位的数据通过网络连为一体,便于共享数据资源,因此应选用分布式数据库管理系统作为开发平台,同时在档案管理单位所在地建立数据库,本地数据直接上机存取,既节约了经费,又方便了各单位互访数据。二是硬件要求。各档案单位的计算机在处理大量各类档案信息的同时,又要互相进行数据通信,所以硬件必须具备相应的需求条件。三是数据库模式设计。数据库的模式设计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设计的目标既要满足当前的应用需要,又要满足可预见未来的应用需要,既具有良好性能,又易于修改和扩充。四是应用程序设计。设计数据输入、查询、事务处理、报表处理等应用程序。五是数据的备份及故障恢复。档案数据是珍贵的数据资源,为避免出现系统对数据资源的破坏,应用系统必须能定期对数据进行备份,以便于数据信息被破坏后的恢复。六是数据库的安全性保护。电子档案利用必须在保证数据库的安全性的前提下进行。所谓安全性保护就是防止非法使用数据库。在一个系统中,安全性保护非常重要,并不是所有用户都可以使用档案数据库。这就需要对用户使用数据库提供鉴别方法,即使用权鉴别,也要由计算机确认合法性。例如:设置口令等,对存取控制权的鉴别,档案本身的保密程度不同,开放程序也不同,应对获准使用系统的人员及其访问数据库的范围加以限制,对不同的人员予以不同使用权限。档案管理者可根据电子档案内容的密级程度,确定提供利用载体的方法,使用者按照使用权限使用载体拷贝,由计算机确认是否合法,并按期回收,同时通过网络传输电子档案,互联网的开通方便了档案部门之间信息的相互交流,同一份材料可以同时为多人利用,也可以直接到档案单位电脑上查询权限范围内提供的相关内容。电子档案的开发利用应充分发挥计算机信息采集、综合统计的功能对整个过程进行分析、统计、找出规律,探求新的方式与途径,加强计算机软硬平台建设,满足用户需求,最大限度开发利用电子档案,与此同时,还要注意确保档案资源安全利用。
三、规范电子档案管理的几项措施
3.1加强电子档案归档制度建设各档案管理单位应根据电子档案管理规范,并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电子档案管理制度,规范电子文件形成、积累过程的管理以及归档责任、检查鉴定等一系列工作环节,做到有章可循。制定电子档案制度时应注意以下问题:注意划清归档过程中各级各类人员的责任;归档时机应适合本单位工作实际;归档电子文件的责任签署应明确;注意电子文件的动态管理问题。
3.2从电子文件的源头抓电子档案的质量为进一步加强电子信息的管理,对电子信息进行集中统一管理和工程图纸等文件集中制作。为档案部门增配必要的设备,建立一系列服务手段是加强这一工作的必备条件。
3.2.1档案室设立图纸与文件集中处理系统,对审查完毕的电子文件进行统一收集,按要求形成纸质文件。
3.2.2设置专门场地对纸质文件进行集中审鉴,以保证纸质文件与相应电子信息的一致性。
3.2.3电子信息由档案部门集中积累,并在项目阶段结束时,在项目组的配合下统一按“电子档案管理办法”集中整理归档。
3.2.4为便于操作和管理,建议进一步规范电子文件形成所使用的软件平台,因工作需要必须使用特殊软件的,有关人员应按“电子档案管理办法”的规定将软件一并归档。
3.3要严把电子信息归档关,做好电子信息动态管理一是在电子信息归档时要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条件对电子信息进行检查、鉴定、验收,除有关归档责任签署之外,还必须发挥电子档案专家咨询组的作用,有针对性地进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二是做好电子档案管理中的电子信息管理,使归档的电子信息跟踪科研生产变化,也即做好电子档案的更改补充工作,实行动态管理。不能将电子档案管理停留在管好几张光盘的初级阶段。:
四、结语
电子档案是信息时代的产物,是现代档案管理工作中不可回避的。因此,还要不断研究电子档案管理和利用中存在的管理和技术上的问题,并加以解决,以实现安全、高效的管理和利用电子档案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唐雪妍.《浅谈电子档案的管理》[J].兰台世界.2006(15).
当今是信息化的时代,现代档案管理最大的特点就是信息的瞬息万变。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进行高效的流程管理是现今档案管理的主要方法,然而,信息技术虽然给档案管理带来了高效便捷的管理方法,但同时也伴随着信息泄露的高风险,这就对企业档案管理的安全保密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
一、关于档案管理的信息化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革新与进步,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成为其现代化的趋势之一。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是指在网络环境下的一场关于档案信息组织管理和开发利用的改革。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旨在引导人们正确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档案进行管理,并为此建立一套有规范作用的信息化档案管理的标准流程。这样档案管理在完善自身体系的过程中,也使档案服务体系变得更加完善。随着档案管理信息化的不断加强,它日益成为推动我们国家企业管理信息化以及政府管理信息化建设之中有力的工具。信息化的档案管理不仅要求工作人员能够准确地处理好档案的保密方法和利用的关系,做到使用单位能及时查阅,又要妥善地保管档案,保证档案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与安全性,精准地为社会建设提供咨询和参考。
二、档案管理的特征和影响其安全的主要因素
(一)档案管理安全的特征和基本要素
作为一种十分重要的信息资源,档案具有唯一性和原始性的特点,这就意味着一旦缺失将很难恢复原貌,会导致相关工作因缺少参考文献资料而出现不科学的决策,由此可见,档案管理安全的重要性。
档案管理安全有其鲜明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标准的相对性。这是因为人们认识的水平有一个不断提升的过程,再加上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这样人们对于档案管理安全的认识水平与管理的科学手段也是跟随着认识的水平及科学技术的逐步发展而不断进步,所以档案管理的安全性的标准也在不断革新。档案管理的安全性问题会受到多方面的影响的,比如说科学技术的水平高低、政治制度的各方面、文化水平的高低还有安全和法制的观念等等的各个方面的制约。总而言之,档案安全管理是相对的,它会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地发展。二是经济性,档案的安全性同时受到经济投入的限制和保障安全的付出和回报的问题。三是复杂性,档案管理方面是会涉及到档案上的资料的,所以安全性还决定与档案和人、环境之间相互的关系协调,有很大的复杂性。四是潜隐性,指的是潜隐在表面内的一切不确定因素,一切交混综合效应而产生的潜隐性问题。
(二)影响档案管理安全的主要因素
信息化时代在档案管理的过程中,影响档案管理的安全性因素主要有几种类型:
首先是自然因素,指的是各种各样的关于自然的灾害。例如地震、暴雨、泥石流等。
其次是环境的因素,分为外部和内部的环境因素。外部主要是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立法、执法的各种水平,也有社会的监督制度等等;内部包括了档案管理的部门自身内部的环境因素,比如说档案馆的情况和档案管理的制度的好坏和信息资料本身的因素等等。
其三是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管理水平。这个主要是指档案管理的工作人员的素质水平和安全意识问题了。他们的保密意识是会直接地影响到档案的安全问题的,而现在的档案管理工作人员主要问题是蓄意破坏和管理疏忽对档案的安全出现影响。
其四是消防安全和防火灭火的意识。为了档案的安全,必须要加大消防的投入,加强各种设备和技术的更新,加大消防安全建设。
其五是档案的信息安全问题。其中有两个方面,一是载体的安全,二是信息的安全。载体的安全是信息安全的前提,要保证档案的存储安全、设备环境安全、网络安全等才能保证信息和系统的安全。
三、加强档案管理安全性的有效措施
在档案管理中,有些档案的内容和信息甚至关系着国家的利益,所以不管是档案管理的工作人员还是有关的部门人员都必须要遵守对档案管理的保密性原则,从而来维护档案的完整性和安全性,具体有效措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强档案管理的安全意识
为提高档案管理的安全性,加强相关部门的档案管理安全意识是必要的。具体要求是: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要始终坚持档案管理的保密原则,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部门的安全工作部署;相关的工作人员要把握好市场有规律的竞争趋势并增强安全意识,注意行业改革发展的趋势,从而做到高度警惕一些违法人员利用信息网络偷取档案信息的行为,还要积极地去探索研究档案管理的信息化状况下保密工作的相关规律性;档案管理部门要坚持不懈地推动档案管理的信息安全来适应现代信息化建设的要求,可以通过档案管理相关制度的创新以及档案管理相关技术的创新来解决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安全性。
(二)建立完善的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安全制度
建立完善的档案管理信息化安全制度,为档案管理的安全性提供可靠的制度保障。我国是法治国家,法律的强制性能够有效地保障国家良好社会风气和教育环境。我们可以借助于信息安全保密的相关法律法规有效地处罚破坏档案安全的违法行为,能够比较有效地保障档案信息的安全。这就要求档案管理的相关部门要根据现代化档案信息管理的新形势来建立比较完善健全的安全保密制度。在具体的档案管理的工作之中,要严格地对的信息进行把关,以防止企业商业机密和产权信息的。换而言之,信息安全保密的根本保障就是安全保密技术,建立保密的体系中技术占主要位置。
(三)加密信息数据以提高本身的安全性
随着信息科技的发展,加密技术成为加强信息安全保密工作的一项重要措施。加密技术是通过对各类信息重新组合从而能够达到只有部分相关人员才能够解开密码见到原来信息的方法。关于数据的加密技术是分为两个方面的,一是单密钥加密,二是双密钥加密。单密钥加密的技术是指用单个密钥对数据进行相关的加密,它解密的特征是计算量比较小而且加密的效率比较高,不过单密钥加密的算法在分布式系统的使用上比较困难,使用成本就比较高,而保密性能也不能够保证。双密钥加密如名字所见,有两个密钥,它们可以搭配着一起使用来完成加密和解密的过程,这种加密技术就十分适用于分布式系统中的数据加密。
四、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档案管理的安全性问题逐渐被人们关注,作为有着巨大价值的管理信息的资源库,档案管理的信息化还存在一些安全隐患,这就需要相关部门要不断加强档案管理的安全工作,实施有利于档案管理安全的有效途径,并随着社会的发展需要不断进行相关安全措施研究,不断强化档案管理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 孟根其其格.档案信息化问题浅谈[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5(11).
[2] 邵亚芬.加快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思考[J].科协论坛(下半月),2007(08).
[3] 戴玉霞.浅议档案管理信息化[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 (29).
基层水利档案是独立核算的或由乡镇组织的中小型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工作人员等在社会生产与实践过程中形成的,是具备一定保存价值的原始记录,涵盖了水利设施在设计、施工、验收以及土地合同、道路建设、农田水利、测量规划、日常维护等过程中形成的各方面材料,拥有分散性、可塑性、周期性等主要特征。
一是基层水利档案的分散性,如果站在水利工程建设与布局的角度,档案的分散性较强,从水利工程投资、建设到完工的整个过程都会形成档案资料,时空跨度很大,如果档案工作人员没能及时或提前收集档案,就极易造成资料分散、丢失。二是基层水利档案的可塑性,它指得是从基层水利工程建设的角度看,档案资料要经历一个不断补充、修改和完善的过程,尤其是从最初的工程设计报告到竣工验收会发生很大变化,如果不能一起收档设计资料、竣工资料,就会导致档案失真,档案价值也被降低,所以它的可塑性较强。三是基层水利档案的周期性,它指得是水利工程建设的时间跨度大,周期性非常强,特别是水文勘测资料,其周期性尤为突出。
二、新时期基层水利档案管理措施
(一)提高认识建立制度,提升水利工程档案工作。基层水利档案管理的改进必须要加大对人员配备、制度建设、设备等软硬环境的投入。一是加大宣传档案管理的力度。在《档案法》的实施下,整个社会都大大提高了对档案管理的认识。业主单位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科学技术档案案卷构成的一般要求》、水利部《关于印发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档案管理规定的通知》及相关规程、规范文件要求对水利工程档案进行全程指导和监督,并形成制度(包括归档范围、要求及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编、查阅等内容),实现“统一领导”“协调配合”“专人负责”的管理模式。二是水利工程档案的质量是衡量水利工程质量的重要依据,凡参建单位工程档案达不到档案质量要求的,项目法人不返回工程质量保证金。
(二)落实档案收集与整理,提高档案管理水平。首先,收集水利工程档案务必要由始至终,确保档案完整。在建设水利工程的最初始阶段就应落实档案管理人员职责,根据不同水利工程特点,拓宽档案收集渠道,采取灵活多样的收集手段,适应水利工程档案管理的要求。对建设周期较长的水利工程档案收集,应与施工现场资料员及其他施工部门保持联系,及时沟通,随时掌握水利工程进展情况,分阶段催收档案资料,尽量避免原始档案资料遗失。其次,水利工程建设涉及广泛的内容,需要众多单位参建,所以档案资料繁多。当档案管理人员在组卷基层水利档案时应重视遵循技术文件自然形成的规律和成套性特点,按归档范围内容科学分类、排列、组卷。例如:一是在建设阶段需依据报批程序整理材料,文字在前、报批图纸在后。二是在勘测设计阶段需依据设计单位、勘测单位形成的水文、地质等基础性资料进行专业整理。三是在施工阶段需依据单位工程、分部及分项工程与施工程序相结合的原则进行专业的单项整理,包括施工技术材料、质量评定材料、竣工验收材料等。监理单位不仅负责收集、整理、编制工程监理过程中应归档的文件材料,与工程建设同步对施工单位的文件材料、工程档案(特别是竣工图)进行检查和审核,并出具有关该工程档案的专题审核报告。
(三)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提高档案的利用率。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基层水利档案管理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档案管理人员应正面迎战,加强信息化建设,大力推行缩微、磁介质、电子等多媒体形式的档案,并重视收集、整理、保存建设过程中形成的各种电子文件,把照片、声像、纸质等档案资料刻录到多媒体介质上进行保存,同时加大对信息的加工、开发及利用,把档案的利用深度加大,从而实现资源共享。
中图分类号:S851.33文献标识码:A
建立动物防疫档案管理是加强动物防疫管理的一项措施,对动物防疫、畜牧生产决策等具有重要的意义。建立动物防疫档案管理,便于农村畜牧站防疫员能够及时准确掌握动物和家畜家禽的防疫情况,针对病情进行相关的卫生防疫,确保疫情不传播和扩散,同时也能够明确家畜家禽下次免疫的时间;能够有助于相关部门对家畜家禽疫情进行及时检查、及时核实,及时发现问题,这样一来就能够为预防家畜家禽疫情提供参考;能够查清动物疫病根源,为家畜家禽等动物疫病传播防控提供相关依据;能够使畜牧防疫部门及时准确地掌握家畜家禽养殖情况,为今后进一步在贫困地区发展家畜家禽生产提供参考依据;能够进一步核定家畜家禽防疫数量和质量,这对于在一线的广大农村防疫员工作敬业情况也能进行及时了解和考核。
建立健全家畜家禽等动物防疫档案是促进农村畜牧业健康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的一条有效途径,为此农村动物防疫员就要按照上级指示精神把动物防疫工作抓紧抓好,及时报告动物疫情,做好认真的如实记录。对于动物疫情的记录不但要包括养殖企业(场、户)的基本情况,还要有家畜家禽的种类,家畜家禽的存栏数,家畜家禽的疫苗种类以及免疫时间等详细且准确的基本情况。
1制订家畜家禽等动物防疫的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探索建立县级动物防疫档案管理制度,我们针对我县动物防疫部门的具体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在大量地征集县、乡、村各级动物防疫管理人员意见和建议之后,组织专家进行调研评估,结合本地实际制订出了切实可行的家畜家禽等动物防疫的实施方案。在县畜牧管理局的统一领导下,我们要求下边各畜牧站对本辖区内的家畜家禽等动物防疫情况建立专门的防疫管理档案,并把这项工作作为年底防疫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明确责任,落实到人,层层落实,层层负责。
2落实家畜家禽等动物防疫的专项经费
对于县级防疫部门来说,家畜家禽等动物防疫管理的项目较多,所涉及到的防疫内容也相对繁杂,这就需要动物防疫员有一定文化水平和必备的相关动物防疫知识。家畜家禽等动物防疫档案的建立,从通榆县的实际情况来看,主要还是由村级卫生疫员具体实施,因此要做好这项家畜家禽等动物防疫的工作,就必须落实他们的劳动时间,落实给家畜家禽等动物进行免疫注射的具体时间和相关内容,在此基础上建立完整的家畜家禽等动物防疫管理档案。同时应把家畜家禽等动物防疫的经费列入地方财政年终统一预算来进行管理,县畜牧防疫部门每年也要安排一定的预算资金用于家畜家禽等动物防疫的经费开支,必要时可以向上争取项目经费。如果家畜家禽等动物防疫经费能够纳入县级财政支付,那么基层防疫人员的劳动报酬问题就会得到相应解决,这就能充分调动村级家畜家禽等动物防疫员的工作积极性,从而把防疫工作干好。
3村级家畜家禽等动物防疫员的聘用
村级家畜家禽等动物防疫员的主要任务就是结合本地经济发展和农民养殖畜牧业的现状,做好本辖区内的家畜家禽等动物防疫工作,因此,要求村级家畜家禽等动物防疫员必须具备一定的文化知识水平,同时还要进一步地理解和掌握家畜家禽等动物防疫相关知识、免疫程序、法律法规,能按按照规定认真开展家畜家禽等动物防疫工作。以保证家畜家禽等动物防疫工作能够及时正常开展以及家畜家禽等动物防疫档案制度的顺利实施,对此,可以考虑以原有的村级家畜家禽等动物防疫员为主要对象,按本村家畜家禽等动物防疫员必须具备的条件进行严格的考核,3年或5年对于重要岗位要重新进行聘用,同时解聘那些与家畜家禽等动物防疫员工作要求不适应的家畜家禽等动物防疫员,必要时可以考虑面全向社会直接招聘有意从事农村畜牧防疫事业,而且年轻有一定专业知识或相关专长的乡土人才加入村级家畜家禽等动物防疫员队伍,以保证工作的正常运转。
4对家畜家禽等动物防疫员进行必要的业务培训
为了统一农村防疫员的思想,明确家畜家禽等动物防疫的具体要求,使家畜家禽等动物防疫的方案能够顺利地实施,就必须对家畜家禽等动物防疫的相关人员进行业务知识和技能培训。为此,县畜牧管理部门应当定期举办家畜家禽等动物防疫的相关人员及乡镇站负责人参加的培训班。同时还要举办全县村级动物防疫员参加的培训班,要求参加人员达到90%以上。就动物免疫程序及如何建立动物免疫档案等一系列问题做为培训的主要内容。通过培训使相关人员掌握免疫程序,不断建立和完整家畜家禽等动物防疫的档案,以便于为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方便。
5家畜家禽等动物防疫的督促检查指导工作
建立县级家畜家禽等动物防疫档案是一项全新的工作,对于村级家畜家禽等动物防疫员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只有通过不断地加强督促检查,对于疫情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同时逐步完善家畜家禽等动物防疫的档案,把家畜家禽等动物防疫工作正常开展下去,为当地农民发展畜牧业提供优质服务。
实践证明,在县级动物卫生防疫部门,如果平时能够有效地对动物防疫情况进行档案管理,在重大突发动物疫情时能够提供第一手材料,帮助分析疫情,从而能够有效地采取措施,控制或者减少动物疫情的发生与漫延,推进动物防疫与家畜家禽等防疫工作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转变观念,提高认识
现代医院的管理中,病历档案的管理十分重要。我国对病历档案管理人员的配置有很高的要求,要求三级以上医院要具备100张床位,3名病案管理人员,并且每增加50张床位就要增加1名病案管理人员。可是近年来,随着医疗事业的发展,医疗机构中的病历档案管理工作相对于往年仍不是很理想,在实际工作中,也经常会有很多问题出现,比如对病历档案的管理工作经常会被分配为后勤管理,原因是没有对病历档案管理引起足够的重视,在一些规模较大的医院的管理中,仅仅只有不到10人的档案管理人员,这种编制不足而又人员短缺的状况,就使病历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受到了阻碍。面对这种情况的出现,就要及时想到解决问题的方法,那么就要求医院的领导能够充分认识到病例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然后再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来开展相应的档案管理工作,并在医院的管理制度中增加此项内容,把档案管理工作放在医院的重点位置。医院可以采取成立病历档案管理领导小组的方法,成立有主管领导带头、医务科和护士部、信息科等部门参加的形式,这样可以总体提高病案管理的水平。根据相关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要求医院要联系实际,在医院的岗位设置中明确档案管理人员的岗位,并完善病历档案的收集、整理以及借阅采取相应的管理制度,让各项制度具有可行性,加快病历档案管理工作规范化和制度化的发展。
2规范病历书写行为,强化病历档案内涵
病历档案主要是由医护人员编制的医疗记录,医疗记录应该具有客观性和真实性,是根据病人的客观病情进行演变而来的决策过程,同时这也反映了医务人员是否具有良好的临床思维。在现实工作中,经常会出现一些医务人员思想态度不端正或是没有工作责任心的问题,同时病历也存在对病情记录不详细、对病人的体格检查不全面的现象,严重时还出现病历内容不符合事实的情况。那么,面对这些情况的发生,医院应该经常性地组织开展各种各样的病历质量教育活动,将医院的病历质量体制进行完善和健全,充分发挥医疗机制小组的作用,能把病历质量和个人的利益进行结合,从而让整体质量得到加强。医务人员在病历的书写过程中,要用科学和严谨的态度,做到规范使用医学术语,做到字迹工整,表述清晰,语句通顺,在记录后还要进行认真合理的检查,按照真实的检查结果整理;其次是对法律意识进行强化,病历档案是具有法律效力的一种文书形式,在书写过程中一定要拒绝涂改和伪造,或是销毁的现象,确保病历档案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让医患双方的利益都得到保证,从而提升医疗质量,在最大限度上减少医疗纠纷事件的发生。医务人员要树立标准化的意识,严格按照卫生部的《病例书写规范》的要求,将书写要点完全掌握,提高病历书写的质量,促进病案的建设,使医疗服务占据更高效的优势。
3重视人员素质建设
病历管理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到病案的管理水平。病案的管理并不是简单地对文案的整理,也是将医院的管理和档案的管理进行计算统计的复杂性工作。当下,随着新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水平的提高,医疗机构中的病案管理工作开展仍然不尽人意,病案管理人员的编制技术不专业,录入等工作没有进行档案的编研,没有进行相应的信息开发与利用。并且病案管理队伍梯队有不合理性的特征,年龄偏大很难适应信息建设的步伐。所以,为了使病案管理水平得到提高,就要对病案管理人员进行相关的培养,并纳入医院人才培养计划当中,增加人员编制,对病案的日常工作进行认真管理,用科学和系统的手法进行开发和利用,从本质上避免“重藏轻用”的现象,从而使医院的病案管理人才结构得到改善。这种加强人员培养的方式,融入了专业教育与继续教育,对在职病案管理人员得到专业的深造和学习,如果能够让学员有更多外出培训的机会,开拓知识面,能够使知识不断创新,能够加强对病案管理人员的医德教育,不断使其思想境界得到提升,就能够成功有效地抵制医疗行业不良风气。
4强化病案管理硬件建设
纸质病案的问题一直很严重,虽然可以将病历的首页输入到电脑当中进行保存,但是他本身所占的库存和归档的工作程序还是没有改变,这就使得大量的病案随着医疗业务的快速发展而产生,造成了库房拥挤或是安全性差的困难。想要实现病案管理的科学化,就要加大资金的投入,使现代化技术和设备能够更新,从而提高病案管理工作的效率。随着科学技术的普及和推广,HIS系统的应用和电子病历的推广,推动了病案电子储备配置和一些必备软件设施的顺利实施。所以,完善病历档案的挂历系统,使防盗监控设置和温湿度自动条调控系统等的寿命得到延长,才能够使病案保持一定的完整性与安全性。
5结语
在医院的病历档案中,只有将档案管理体系进行逐步的完善,才能够发挥医院病例信息枢纽的作用,病历档案的管理工作在病历档案的开发和传播、创新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加强对医院病历档案管理工作的优化,使医院的服务职能得到更好的发挥。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