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中医针灸入门基础

中医针灸入门基础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7-17 09:49:46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中医针灸入门基础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中医针灸入门基础

篇1

在汉方医学教育培养的目标上,各医学院校存在偏重医学教育与偏重药学教育两大类。李丹溪等分析了日本15所医学院校,发现前者占33%,后者占66%,进一步分析,发现偏重医学教育的院校重视对针灸理论与技能的掌握,偏重药学教育的院校重视对汉方植物药的治疗效果及其对药效机理的理解。如前身为明治针灸大学的明治国际医疗大学,在针灸教学方面颇具特色,1~4年级都有针灸的各种相关课程,包括经络经穴学基础、针灸医学、传统针灸诊断学、针灸临床实习、针灸经营管理法规等。大阪大学、独协医科大学等以现代医学教育为主的院校也很重视针灸学习。北海里大学药学部于第三学年下学期开始开设汉方医学教育课,除了东洋医学概论、汉方医学循证之外,其他都是关于汉方药物的课程。

2.汉方医学教育课程内容、教材及教学形式

据统计分析,日本汉方教育课程内容包括汉方医学概论、汉方医学史、汉方医学理论与诊断学、针灸学、汉方药学、方剂学、汉方医学循证、方药副作用、东方医药处方药物研究、针灸经营管理法规等。汉方医学概论几乎是每个学校均有的课程。系统分析15所医学院校课程设置,可以发现其中31%课程较为系统,19%以药学课程为主,44%以针灸课程为主,6%仅有概论性课程。以明治国际医疗大学为例,该校开设汉方教育课程时间最长(1~4年级),第一学年时有经络经穴学基础、针灸医学,第二学年时开设有传统针灸诊断学、针灸医学、生活习惯及其预防,第三学年时有运动营养与健康,第四学年有针灸临床实习、针灸经营管理法规、东洋与西洋医学结合的研讨。庆应义塾大学,该校将汉方医学教育分为基础药理学与基础理论两个阶段,并且二者按先后顺序进行。第三学年时有必修课10节,内容以汉方药的基础药理学为中心,并结合现代药理学进行阐释。第四学年有必修课8节,讲授临床如何应用。目前日本汉方医学教育材正在制定中,授课内容以课堂讲授市售教科书或自编讲义为主,皆重视汉方医学基本理论。还有实习、讲座、研讨等教学形式。《和汉药概论》《入门汉方医学》等教材是很多医学院校全体学生的必修课程。

二、日本汉方医学教育现状分析

“文化如家长,科学如孩童”。中华文化是中医药学形成、发展的土壤,日本岛国文化的外源性特征,使其在文化创造过程中体现出强烈的“拿来主义”。基于国际医疗发展方向及日本国内存在的医疗问题,日本医学界对汉方医学教育愈来重视,以将“汉方医学融入医学教育”为重要课题,以各种形式开展的汉方医学教育不断增加。汉方医学教育在日本得到长足发展。调查数据显示,日本医学生及民众对汉方的认可度也在逐渐提升。但是在其岛国文化基础上,选择性地吸取中医药学形成的汉方医学与中国本土的中医药学有着明显的不同,因此汉方医学教育与国内中医药教育相比,也有其显著的特点。

1.中医药学天生就有融合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的特点,日本汉方医学更多地选择、体现了中医药学自然科学的特点。明治以来,日本汉方医学的发展主要以开业医师与药剂师为支撑,受“废医存药”思想的影响,日本汉方医学界对中医学理论重视不够,临床治疗以“辨病”为主,轻视“辨证”。与此同时,汉方教育也存在只偏重汉方药与针灸的学习,相当于中国中医药教育“中医基础理论”的“东洋医学概论”经常被很多学校学生轻视。从明治国际医疗大学的课程设置可以看出,其医学教育主要集中于针灸方面。宫崎大学则只开设了“东方医药处方药物的研究”。

篇2

拓宽思维,调整内容

西医快,中医慢?西医副作用大,中医副作用小?生活中,我们时常听到类似的言论。作为两大医学体系,西医学与中医学的激烈碰撞从未停止。关于二者孰优孰劣,至今未有定论。学生对此也极为关注、兴趣颇浓。而这恰恰正是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的兴趣支点。所以,教师可拓宽授课思维,在传授中医理论知识的同时,适时把中、西医学在基础理论、病症诊断、临床治疗中的差异展示给学生看,让他们了解双方的优势与劣势,不但能满足其好奇心理,更能让学生科学辨证地看待两者在疾病诊疗中异同。

根据重要性和实用性,结合大纲要求,将教材内容分为了解、理解、掌握三类。仅需了解的教材内容,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完成自学;要求理解的内容,教师要向学生简明扼要的说明,让学生熟知其中的医学原理,不作深挖、不加难度本文由收集整理;要求掌握的内容,教师要系统地全方位讲解,力求学生能抓住重点、全面过手。古语有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因此,在这一过程中,理论联系实践的指导思想不可或缺,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学习能力为优先。另外,针对《中医护理学》、《中医学》、《中医学基础》三门课程内容之间知识交叉、内容重复的现状,有必要优化整合这三门中医基础课程,使其知识内容上的联系及分工更加合理化,更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思维创新。

创新教法,多元施教

“选择对某节课最有效的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最优化的核心问题之一。”前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告诉我们:如果教师教学方式单一,缺少变化,学生定然会有单调刻板、兴趣日减之感,最终严重影响课堂效果。因此,教学方法是否灵活是活跃课堂、提升学习兴趣的关键所在。

笔者在多年的实际教学中发现,将启发引导法、归纳总结法、分组讨论法、、趣味记忆法、寓教于乐法、中西合并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综合运用的多元化教学模式,对于提升学生中医素质,提高学习水平有明显效果。比如用名句“为伊消得人憔悴”来印证“思为脾之志、思伤脾”,用典故“范进中举”来说明“喜为心之志、喜伤心 ”,这种寓教于乐自然能让学生一点就通且过目不忘;比如在讲解“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时,向学生说明“木火土金水”五者相邻即是相生,相隔即是相克,学生很容易记住“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在识记麻黄汤的四味主药:甘草、麻黄、桂枝、杏仁时,依其谐音,把它翻译成“干妈贵姓”,这样的趣味记忆相信学生想忘记都难。

善用资源,形成合力

篇3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717(2008)01-0205-02

当代中国高等中医药教育历经50年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绩,然而面临着现代医学的飞速发展,以及不断出现的“取消中医”风潮时,也着实暴露出一些问题,继承不足,创新不够。表现在中医教育上,课程设置的结构性矛盾非常突出,经典内容的重要作用没有得到充分体现。

中医药院校课程内容设置的重中之重应该是“经典”,经典不仅是中医理论家的治学根底,更是中医临床家的活水源头。历代名家无一不是从熟读经典起走上成功之路的。因此,中医经典不仅在中医学术发展史中具有无与伦比的崇高地位,而且在培育、造就一代又一代的名医名家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加强中医经典理论的学习,对于提高中医理论水平和临床水平具有非常重要,而且深刻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目前在中医药高等院校课程设置中,则往往是多把《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称为经典课。所谓“四大经典”。但笔者认为,仅此四部经典之学习是远远不够的。正如唐・孙思邈所云:“凡欲为大医,必须谙《素问》、《甲乙》、《黄帝针经》、《明堂流注》……如此,乃得为大医。”可见,欲将成为一个真正合格的中医,不能安于小就,得少便足,囿于见闻,甚至是爱简便、畏繁重、喜浅近、惧深奥。须知当习仲师之勤求古训、博采众方为是。

因此,笔者认为中医药院校应树立“中医大经典观”。从而不断促进中医课程结构性改革。所谓“中医大经典观”,就是以中医药学从基础到临床各学科的经典著作为授课的主体内容,在各科经典著作的基础上结合后世其他著作(包括教材)加以阐述,方能把握中医药学之要领,而不应该仅仅只是学习所谓的“四大经典”,而将其他各科位列于经典之外。具体在课程设置上,笔者提出以下设想。

1 设以《内经》《难经》为主辅以《中医基础理论》的基础理论课程体系

《内经》分为《素问》、《灵枢》两部经典,其文简,其意博,其理奥,其趣深,是中医之必修课。要树立“中医大经典观”,就首先要以《灵枢》、《素问》为主线,参以其他,如隋・杨上善之《黄帝内经太索》,加以学习。《难经》以阐明《内经》要旨为主,特别是对脉诊的论述尤为精要,是继《内经》之后的重要经典。《内经》、《难经》可以概括绝大部分中医基础理论的内容,而且其所表述之内容绝对称得上是纯粹的真正的中医理论。但这并不是替代目前的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医基础理论毕竟是一门中医的“入门”著作,有其系统和通俗易懂的一面。此外,《内经》、 《难经》尚未涵盖的后世各家诸论,可另开《中国医学史》、《中医各家学说》等课程予以适当补充。

2 设置以《神农本草经》为主辅以《中药学》的中药学课程体系

《神农本草经》简称《本经》,它为本草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无论是唐-苏敬的《新修本草》、宋・唐慎微的《经史证类本草》,还是明・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等重要的本草学著作,均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而成的,《本经》可谓是开本草学之先河。《本经》中所论述的内容,正是《中药学》所应讲授的主要内容。然而,现在尽管《中药学》内容系统,完整,但其记述了过多的药物,由于学时所限,学生很难完全掌握,多而不精、全而不细、广而不深是现在中药学教学的一大问题。因此,可以选取少部分有代表性的药物系统讲授,重在学习中药学的方法。因此,设置以《本经》为主,辅以《中药学》的中药学课程体系,可以使中药学授课有重点、有深度、易掌握,让学生真正接触纯粹的中药学理论,建立传统的“中药观”。

3 设置以《伤寒论》《金匮要略》为主的经典精读课程体系

《伤寒论》、《金匮要略》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比较完整、系统的中医临床医学著作,其不仅论述了外感病,还有相当多的是临床多发、常见的内伤杂病的辨证论治。书中分析异同,彰明隐奥,调称脉理,区别阴阳。“其言精而奥,其法简而详”,使表里以昭然,俾汗下以灼见。仲景更于百一十二方之中,通名号之所由。彰药性之所主,别气味之所宜,明补泻之所适。汗、吐、下、和、温、清、消、补八法灿然俱备,被后世尊为“方书之祖”。大匠诲人,必以规矩,果能玩索有得,则终身用之,有不能尽者矣。洞悉药物配伍之奥妙,寻求药性变通之规律,可作中药学授课之重点。悠分十剂之轻重,别异七情之制用,可立方剂学授课之大义。明察诸病诊法之要义,审谛个中断病之精旨,可为诊断学授课之核心。内外妇儿全论皆有所述,理法方药书中各论其详,若能参以临床各科之教材系统而全面、深入而细致以研修之,更不失经典示人规矩方圆之旨。然而目前由于学时所限、认知程度不同等诸多因素,致使教授内容不足全文的2/3,这样理解原文,很容易以偏盖全,断章取义。因此,《伤寒论》之10卷、《金匮要略》之025篇必须全文诵读,通篇讲授。

4 设置以“温病四大家”之经典著作为主耍授课内容的温病学课程体系

温病学发展到清代日渐成熟,也涌现出一批杰出的温病学家,其中以叶天士、薛生白、吴鞠通、王孟英“温病四大家”最为突出。“温病四大家”的经典著作所述之内容已经比较全面而且深刻。然而,现在温病学课程设置中经典著作原文的讲授所能占的学时数比例不足总学时的十分之一。因此,时下我们对于《温病学》虽然有提纲挈领地学习,但却缺乏对于经典原文的研修。以至于学习之后,所能感觉到的经典气息不浓。所以,设置以经典著作为主要授课内容的温病学课程体系,简化现行《温病学》教材,将其作为导读内容。

5 设置以《脉经>等经典著作为主辅以《中医诊断学》的诊断学课程体系

中医诊断学之要领其实就潜藏在各个经典著作之中,《伤寒论》有《辨脉法》、《平脉法》,除此,《伤寒论》、《金匮要略》中之“病、脉、证”的论述,甚至每一条原文都是在讲诊断的问题。《内经》又何尝不是如此,凡此种种。总之,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流散无穷。现仅以《脉经》等主要经典著作为例予以讨论。《脉经》是晋・王叔和辑录了《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之《辨脉法》、《平脉法》等有关脉学的记载,搜集扁鹊、华佗等著名医家的论述,并参以己见,著成的一部脉学专著,有着很重要的实用价值。另外若能结合明・李时珍的《濒湖脉学》以歌诀的形势论脉,易读、易记、易于临证运用,而不失学习脉学之初衷。

诸多诊断学经典,可以汇编成书,以经典原文为基础,着重、分段选读之,以此为诊断学授课的主体内容,并参考现行《中医诊断学》教材,方能领略最传统、最纯粹的中医学诊法之要妙。

篇4

王秋英女士出生在一个华侨家庭里,1960年回国,那时她14岁,在福建从初中一直读到大学。大学期间主修化学工程。她理应成为一位化学工程师,正是中医改变了她的一生,並从中收获无穷。

“我读大学时正好是时期,那时我很喜欢看病,治了很多病。”很多东西说不上为什麽热爱,就像王秋英女士热爱中医,或许,从生下来起,就注定了今後为中医奉献一生。“我大学时看了很多中医方面的书籍,並不断的研究探索。我1969年接触针灸,学习了很多针灸的知识,针灸技术还行,後来我在一工厂上班,治好了一个科长的病。无菌性骨部坏死,当时是极难医治的,我用针灸技术帮他医好。”

後来,王秋英女士成为了一名医生,“医院对我不错,常常安排我到各地交流学习,学术进修,当时遇到了一位知名的老中医,就拜他门下,开始系统地学习中医,受益匪浅。那段学习的经历是很艰苦的,每天忙得忘了吃饭,中医技术也有了快速的提高。”据王秋英女士介绍,在不断的针灸治疗过程中,发现病人的体质不一,有些身体较弱,不宜用针灸技术治疗。“所以後来我也研究了很多中医药的用法、药效,我得先让病人的体质提高,才能再用针灸技术帮他们治疗。”王秋英女士时刻为病人着想,並想方设法的让病人尽快康复,医者仁心,让人敬佩。

1985年,由於身在香港的父亲身体不适,王秋英女士来到香港,並继续着中医济世利人的使命。“那时我父亲心肌梗塞,病情严重,当地的医生都没有办法,能夠让我父亲康复。我跟他们说,让我试试。”王秋英女士回忆起了为父亲治疗的往事,很是幸运,因为自己对中医及针灸多年的研究与热爱,治好了父亲的病。“但是我很紧张,没办法我只能试一试。最後我医治好了我父亲的病,我很欣慰。”这可谓是一段美好的记忆,也是上天对王秋英女士多年行医救人的关怀,好人总是会有好报。

1996年,王秋英女士在香港开了自己的中医诊所。谈到之前很多年的治病经历,王秋英女士感慨的说,“这都是一步一步走过来的,你必须热爱,才会不断去学习探索。遇到疑难杂症,我就会不断想办法去医治。印象很清楚的是,有一次一位退伍老兵到我这来看病,他多年顽疾,头部奇痒,痰多。很难治疗,後来我经过多次研究,用小青龙汤把他治好了。”只要有疑难杂症的患者,王秋英女士都会不断研究病情,想法设法,让患者脱离苦海。王秋英女士医术高明,正因此,更加尽心尽力,广伸援手。

也是在那一年,王秋英女士开始接触粉药。“很多疾病我並不是马上就能治好,中医、针灸都需要一段时间的调养。而粉药就见效快,且方便。在针灸的基础上,加上粉药的疗效,病情立马好转。”据介绍,粉药来自台湾,在铺助中医治疗中作用显著。

坚持探索 不断前行

王秋英女士对中医学的研究学习从没停止过。“我经常学习各种中医知识,到很多有影响的中医院校学习。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让自己的医学得心应手,帮助更多的人。”“由於缺少锻炼、长时间待在电脑前,现在年轻人的颈椎病也越来越多,我很早之前就专门学习过骨伤科,治好过很多颈椎综合症。”王秋英女士的针灸疗法早就名声在外,“我让他们躺下来,找出移位的小骨头,再针灸医治。”这都是多年针灸行医的功力,深得大家的称讚。

“我医治的很多病,从中医学讲就是受寒的缘故。”王秋英女士解释道,中医学讲究精气,天地之精气化生为人。人体就是气、形、神的统一体。现在香港人生活节奏快,生活压力大。公司、家里、地铁上、哪里都是空调。与大自然的接触就越来越少,寒气就从表至里。“来这里看病的人我就嘱咐他们,不要喝冻的饮品,饮食习惯必须调理好,自身也要缓解压力,心平气和,才能有好的精气神。”这麽快节奏的社会,也产生了许多病症,亚健康、颈椎病......现在的年轻人,更应该多学习有关中医的身体调养。王秋英女士对患者的铮铮热心,正是悬壶济世的典范。 “中医的学习必需先看我国古代伟大的中医著作。中医的四大名著——《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和《温病条辨》,既是中国人治病救人的经典,也是养育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母地。古代的中医技术是很发达的,到现在,这些书仍然是中医学的宝典。中医要想学有所成,都得对其有深入的研究。”王秋英女士自己就是自学成才的标榜,从材料工程系到中医学,成绩斐然,也真因其对中医的热爱和对中医名书的研读。

王秋英女士经过多年来的治病经验,已经有了整套的治病理念。“我研究中医针灸三十多年了,也总结出了一些自己的治病理念。我现在在研究‘六经辨证’,出自汉代著名医学家汉代张仲景著《伤寒论》,外感疾病演变过程中的各种证候群,进行综合分析,归纳其病变部位,寒热趋向,邪正盛衰,而区分为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厥阴、少阴六经。几千年以来,它有效地指导着中医学的辨证施治。虽然入门很难,但是治病很有效。”

篇5

[中图分类号] G642[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11)03(c)-122-02

The reform and practice for the teaching method of the theory course of Acupuncture foundation

ZHANG Shujun, WANG Minji

He′na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Massage Institute, Zhengzhou 450008, China

[Abstract] The teaching of Acupuncture foundation is the preparation for the later clinical course, which is the the center link and the main channel. Therefore, High-quality teaching is needed. The teaching methods in the new century is to spark more interest in students, to improve students desire of pursuing knowledge, and to mobilize students' learning subjectivity and independent thinking ability. A certain amount of teaching method experience in theory course has been accumulated by basic course teachers who have been teaching for many years. Now they are summarized as follows.

[Key words] Implementation and application; Acupuncture foundation; Theory course; Teaching method

[作者简介] 张淑君(1961.4-),女,汉族,本科学历,副教授;研究方向:主要从事针灸基础理论教学及风湿免疫疾病。

《针灸学基础》是针推专业的基础理论课,是后期临床教学的重要环节,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能使学生对本课程产生较大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性和自主思维能力;教师如何当好引领人和主导者,目前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则是新世纪教学的主要手段。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工作中,对《针灸学基础》理论课的教学方法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现总结如下:

1 抓住时机,引导入门

针推专业的学生第一年所开设的课程与中医专业基本相同,中医理论知识已基本掌握,当开设新的专业课时,作为针推专业的理论基础课《针灸学基础》则尤为重要,作为讲授本课程的教师除了传递知识之外,还要有一个重要的使命,以饱满的激情和精神气质唤醒学生,让学生成为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1]。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作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打无准备之仗,一定要热情且敬业,力求以新的内容、精练的语言,巧妙的方法打开局面,如绪论中什么是针灸学;针灸学的基本内容等;在讲叙过程中结合古代医家如何用针灸的方法治疗疾病,并例举病案描述其卓越的疗效。把学生带到探索知识的境界中者,投入到神奇奥妙的学习之中。使学生思维开启,兴趣浓生,提出很多为什么。如针灸为什么能治病?后溪为什么可治疗腰扭伤?至阴为什么能纠正胎位等等。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最终达到使绝大多数学生愿意学习的目的。

2 强调经脉循行,注重穴名释义

《针灸学基础》分为经络和腧穴两方面内容,其中十四经脉则是经络学说的重点内容,是针灸学的理论核心,千百年来一直有效地指导着中医针灸的临床实践。十四经脉的循行路线在教学大纲中规定是必须掌握的;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是完成了简单的背诵和记忆;重点、难点、了解、熟悉等内容掌握不清,理解不透,难以实现教学目的。鉴于这种情况,我们课堂上将经脉循行中的每条经脉分五个部分内容进行讲授,第一部分先熟读经脉原文;第二部分结合原文找出重点的词或句给同学以详细的解释;第三部分教师在课堂上将讲的经脉循行线用多媒体的形式在屏幕上展现出来或用肢体语言在身体上明确地比划出来;第四部分详细分析其经脉循行线的内行线(无穴通路线)、外行线(有穴通路线),在循行过程中出现的交会关系、起点和止点交接关系,并从中得出本经脉在循行过程中所联系的脏和腑,联系的器官、组织;第五部分通过以上内容的学习最后归纳总结得出本经脉的主治概要及治疗疾病的范围。课后再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在理解的基础上根椐自己的掌握情况形象地画出经脉循行示意图。在下一次上新课前抽查几位同学作为代表把自己绘出的示意图再结合对经脉的理解和认识讲出来。老师用很短的时间进行评讲总结,肯定成绩,解释难点及疑点。这样的学习方法不仅有助于学生认识问题,更重要的是可加深学生对经络系统内容的理解,明确经络理论对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重要性,增强了学生的学习信心和动力,教学效果评价很高。

腧穴内容的教学则是以经络学说为指导,以阐述腧穴的归经、定位、作用及临床应用。腧穴和经络二者之间是互相联系密不可分的。在多年的教学和临床中还发现,在讲述腧穴的归经、定位、作用及临床应用时常常结合腧穴的穴名释义对加强学生的学习理解更有帮助,并能达到意想不到的学习效果。虽然腧穴命名这一章节的内容大纲要求只是了解,不作为重点讲叙,但确实为学生学习腧穴内容带来了极大的方便。腧穴的命名是古代医家在当时历史条件下,根椐对宇宙间事物的认识,结合天人相应的自然规律提出的,及面非常广泛,有的本于天文,有的本于地理,有的本于人体,有的本于脏腑,有的本于气血,有的本于经脉,有的本于阴阳[2]。正如孙思邈在《千金方》说:“凡诸孔穴,名不徒设,皆有深意。”如:凡含有“神”字的腧穴神门、神堂、神阙等均能治疗神志病;含有“风”字的腧穴风门、风池、风市等均能治疗风疾等等。鉴于此,我们采用腧穴命名来分别阐述腧穴的归经、定位、功能及腧穴的临床应用。

2.1 腧穴命名与腧穴归经的关系

《素问》载“人身有形,不离阴阳”全身分布的经脉有十四条,十四经脉分为手、足三阴和手、足三阳经脉。人体凡含有“阳”字的腧穴均分布在手、足三阳经的循行路线上,凡含有“阴”字的腧穴均分布在手、足三阴经的循行路线上[3];如:阳经的腧穴阳陵泉是分布在足少阳胆经上,阳池是分布在手太阳小肠经上,至阳是分布在督脉经上;阴经的的腧穴阴陵泉是分布在足太阴脾经上,阴郄是分布在手厥阴心包经上,阴交是分布在任脉经上。全身这样的腧穴很多不一一列举。总之,分布在人体表里、上下、左右的阴经和阳经的腧穴,均可用阴阳来命名。

2.2 腧穴命名与腧穴定位的关系

腧穴是针灸治疗疾病所施述的重要部位,每个腧穴都有其不同的位置所在,人体上分分寸寸皆是腧穴,无处不在。如果一一背诵是难以记忆和掌握的,假若明确了腧穴命名与腧穴定位的关系,学生在学习中就会一目了然。人体上凡含有“关”字的腧穴定位大多都在关节的附近,如:上关和下关穴的定位是在颧骨关节的上方和下方,膝阳关的定位是在膝关节外侧的上方,内关的定位是在腕关节内侧上方;凡含有“风”字的腧穴定位大多都在人体的上部及关节附近,根据风邪的特点,上行而数变,最易侵犯人的上部,关节又是风邪最易藏的处所,因此也是最易侵犯的部位。如:风池的定位是后头部,翳风的定位是在耳后部,风市的定位是在膝关节外侧上7寸处;总之,凡含有“天”的腧穴除天枢穴外均在人体的较高部位;凡含有“地”的腧穴除地仓穴外均在人体的较低部位[4]等等,比比皆是。

2.3腧穴命名与腧穴作用的关系

腧穴的命名还常常与腧穴主治作用密切相关,每个腧穴都有其不同的治疗作用,如:通里穴属特定穴的络穴,有联络之意,可联络其相表里的经脉,具有沟通表里两经的作用,从而治疗表里两经的病证;三阴交属特定穴的交会穴,归属于足太阴脾经,交会于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从而治疗与肝、脾、肾相关的一切病证;承泣穴有承接泪水的作用,故能治疗流眼泪。

2.4 腧穴命名与腧穴主治的关系

腧穴作用和腧穴主治关系密切,临床中只有明确腧穴的作用,才能掌握腧穴治病的范围。根据腧穴的命名,光明为足少阳胆之络穴,别走于厥阴肝,肝开窍于目,故有开光复明的作用,从而可治疗眼病;迎香在鼻翼旁,鼻从此迎香而入。故有迎接香味的作用,从而可治疗不闻香臭、鼻病;听宫、听会为耳听之窍会,主听觉。故有调节听力的作用,从而可治疗耳病[5]。

综上所述,我们在授课过程中,增加穴名释义的内容,不仅生动形象地加深了学生对其内容的理解,而且在理解的基础上加强了记忆。同时也加深了对中医学博大精深内容的深刻了解。因此,只有这样,才能学得好、记得牢、记得久,才能更好地掌握腧穴的归经、定位、作用及临床应用。

3 注重内容复结,调动学生思维能力

《针灸学基础》包括经络、腧穴总论和经络、腧穴各论,在课堂上,将总论和各论的两大内容结合起来穿插讲授,齐头并进。尤其是各论的内容,除了上述讲的方法外,还可结合腧穴的命名讲授腧穴的命称;结合腧穴的定位方法讲授每个腧穴的定位;讲授腧穴的主治时结合特定穴的理论及古代文献和现代研究,讲授腧穴的针刺方法时结合腧穴的定位、解剖知识。这样将前后内容联贯起来,使《针灸学基础》的内容从理论到临床给学生展现出一个清晰的思路,从而起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

再一方面授课时还要重在复习,进行规律性的总结,前面的相关内容教师已详细讲述,学生也基本掌握,后面的相关内容在授课时有时会涉及到前面所学的内容,此时前面所学的内容应作为问题提问学生,让学生进行归纳总结并回答问题,在课堂上进行重温。如:讲到手少阳三焦经的关冲穴时要把其他手五经的少商、商阳、中冲、少冲、少泽结合一起归纳总结,先讲六个腧穴的归经和定位,再总结其共性,因六个腧穴均属特定穴的井穴,均有开窍醒神、调节阴阳的作用,故临床上多用于急救,治疗各种神志疾病。六个腧穴除了共性外,但各个腧穴还都具有不同的治疗特点,其中少商临床中多用于治疗CO中毒;商阳临床中多用于治疗咽喉肿痛;中冲临床中多用于治疗急性心脏病;少泽临床中多用于治疗乳少、乳痈。另外,位于在腕关节、肘关节、肩关节、膝关节、踝关节、趾关节部的腧穴都可以依次进行总结。这样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本课程的积极性、主动性,开拓了学生的学习思维,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老师也从中了解了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针对其薄弱环节再给予进一部强化复习。本法通过对针推专业的实施,学生反应良好,提高了教学效果,实现了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程珂,邓海平,沈学勇.经络腧穴学教学中的传导、授业、解惑[J].上海针灸杂志,2008,27(10):42-43.

[2]刘杰.腧穴命名初探[J].山东中医学院学报,1995,19(5):343-344.

[3]张国强,尹百顺.浅谈腧穴命名的特点[J].吉林中医药,2007,27(6):59.

篇6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统称。经络中以经脉为主干,经脉中又以十二经脉和奇经中的任督两脉最为重要,人体上的绝大多数穴位都在以上十四经脉之中。就益智穴位看,10部针灸专科医籍(《黄帝明堂经》、《针灸甲乙经》、《黄帝明堂灸经》、《铜人腧穴针灸图经》、《针灸资生经》、《铜人针灸经》、《西方子明堂灸经》、《针灸聚英》、《针灸大成》和《针灸集成》),以及6部综合医籍(《千金方》、《外台秘要》、《太平圣惠方》、《圣济总录》、《普济方》和《类经图翼》)所载的益智单穴(即能主治智力障碍类疾病的单个穴位)计24个,全位于十四经脉[1]。笔者还查阅了清代及清代以前的其他针灸文献,并整理其针灸益智的临床经验[2],发现涉及益智穴位共50个(含上述益智单穴及其他益智处方中的用穴),除鼻交頞中和鬼眼2个属经外奇穴外,其余48个均为经穴。可见,针灸益智主要通过刺激经穴,改善智力,恢复健康。经脉是疏通气血、补心强记、益智健脑的主要通道。

1.1益智经穴的经脉分布48个益智经穴的经脉分布见表1。从表1中发现:有3个穴位以上的经脉是心包经6穴、心经5穴、膀胱经5穴、任脉5穴、肾经4穴、督脉4穴、肺经4穴、脾经4穴、大肠经3穴、小肠经3穴、胃经3穴等。益智经穴占每条经脉全部穴位所占的比例,以心包经、心经为最高,心包经占66.67%(6/9),心经占55.56%(5/9),其次是肺经占36.36%(4/11),任脉占20.83%(5/24),脾经占19.05%(4/21),小肠经占15.79%(3/19),肾经占14.82%(4/27),大肠经占15.00%(3/20),督脉占14.29%(4/28)。经综合比较分析:益智经穴主要集中在心经、心包经、督脉、任脉、肾经、膀胱经、肺经和脾经等。

表1益智经穴的经脉分布(略)

从经脉的分布特点看,与中医心主神明、脑为元神之府的学说相吻合,这些经脉与心脑关系甚为密切。“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素问·灵兰秘典论》)[3]。心经和心包经除本身是主司智力活动的通道外,同时与头脑相通,与脑髓密切相关。任督两脉,总领阴阳,其分布亦与心脑密切相关。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由于脾、肺等脏器的功能活动与脑髓密切相关,手足阴经也直接或间接地上达于头脑。经络与心脑相连相通,关系紧密,沟通了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与心脑的联系,并将脏腑所化生的气血精微传输心脑以奉养神明,刺灸经络上的特定穴位,通过“经脉所通,主治所及”的作用,达到调节和改善心脑功能的目的,也正是针灸益智的重要作用途径。

1.2益智经穴的部位分布从部位分布看,益智经穴可分布在身体的各个部位,但主要分布在手、足、腹、背,见表2。背部主要是督脉和膀胱经的穴位,包括对应心脏的心俞和具有强壮作用的膏肓俞等重要背俞穴。腹部主要是任脉的穴位,另如脾经的大横、肾经的幽门。从具体的位置看,大多靠近心和心包之处,有向心分布的趋势,“心者,神之舍也”(《灵枢·大惑论》)[3],这种取穴除了经络上的意义之外,可能还体现了局部取穴的原则。手、足的益智经穴(33个)大大高于腹、背(15个),其中手部的经穴(21个)又高于足部(12个),这是因为手三阳经从手走头,与脑关系密切,手三阴经出属上焦,与心直接相连或相邻,手部经穴的益智作用更为快捷。细析一下手、足之穴,发现位于手、足末端的五输穴计20个,占60.61%,如少冲、中冲、涌泉、至阴、少商、隐白均为井穴,神门、大陵、太渊、太白、后溪均为输穴,等等,由于五输穴经气充盈,运行活跃,可使益智取效更为显著。

表2益智经穴的部位分布(略)

2养心益肾,调理脏腑

2.1心肾与智力心为神之居,血之宗,脉之体,为君主之官,主司神明,“积神于心,以知往今”(《灵枢·五色》)[3],心的主神明功能,即包含了人的智力活动,实际上中医之心已包括了现代所谓的脑的大部分功能。心主血脉,血液是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心气旺盛,则血脉充盈,才能保证“主神”功能的正常发挥。心气不足,则心血亏少,或血行不畅,就出现精神思维方面的低下和紊乱,可见宋代针灸名家王执中将健忘、失智、无心力等典型的智力障碍类疾病归为“心气”门[4],极为妥帖。针灸益智通过安心神、补心血、振心阳、益心气、开心窍等,起到改善智力的作用。如巨阙乃心经之募穴,是心气不足的反应之所,可疗无心力、健忘;心俞对小儿心气不足引起的数岁不语,智能低下有效;又心经之神门,为心气所出入之处,心性之痴呆、健忘,必刺神门。曲泽主心气不足,郄门治神气不足,间使疗健忘,此三穴均属心包经。心包乃心之,代心行事,同心一样,主持人体智力活动,刺灸心包经腧穴益心血,通心气,同样起到改善心脑功能的作用。

《医学入门》说:“脑者髓之海,诸髓皆属于脑,故上至脑,下至尾骶。髓则肾主之。”[5]肾能藏精生髓,并充养大脑,肾舍志,肾亦同记忆直接有关,若肾精亏虚,则精髓不足,脑海空虚,健忘失眠,神呆衰老。针灸益智学术中,非常重视补肾益精以生髓充脑的益智体系,如肾经之复溜滋阴补肾,可疗健忘;涌泉能补肾填精,益髓充脑;大钟是治疗痴呆的名穴,属足少阴经之络穴,为人身精气汇聚之处,具有补肾和血、益精强神之功。可以说,五脏之中,除心以外,要数肾与脑最为密切。巅下为脑,脑为髓之海,中属督脉,两旁属足太阳膀胱经。可见,填补督脉精髓,是补脑益智的有效方法。针灸益智也遵循这一方法,如《灵枢·海论》指出:对髓海之有余和不足,要“审守其输而调其虚实”[3]。膀胱经之膏肓俞,督脉之百会,均有填精补髓的作用。督脉之灵台、神道,既能通督益脑,又应心之位,为心气之通道,也能宁心而益智。

2.2调脏与益智肺、脾、胃等脏腑亦与智力密切相关。《灵枢·天年》云;“八十岁,肺气衰,魄离,故言善误。”[3]肺气虚可以导致健忘。又脑髓能司运动,有赖胸中大气为之斡旋,而大气是天气与谷气相并聚于胸中,需要肺的主气调节。“邪中于项,图逢其身之虚,其入深,则随眼系以入于脑,入于脑则脑转”(《灵枢·大惑论》)[3],外邪乘虚而入,由表及里,侵袭脑髓,这时就要宣肺祛邪,如肺经之列缺,宣肺解表,疏风通络,可疗健忘等。《备急千金要方》载:“天府、曲池、列缺、百会,主恶风邪气,泣出喜忘”[6],天府、列缺为肺经之穴,宣肺祛邪,曲池为大肠之“合”穴,与肺相表里,能疏风解表,百会通络利窍,四穴合用,则风邪外出,肺气清肃,大脑清润。脾、胃为后天之本,化生水谷精微以荣养大脑,如《灵枢·五癃津液别》说:“五谷之津液合和而为膏者,内渗入于骨空,补益脑髓。”[3]脾藏意,主思,思包括记忆、思考等智力活动。南宋医家陈言在其所著《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中说:“今脾受病,则意舍不清,心神不宁,使人健忘,尽心力思量不来者是也。”[7]故杨继洲疗健忘失记除选列缺、心俞、神门、少海外,当“复刺:中脘、三里”[8],心俞、神门、少海理心宁神,益智无疑;中脘、三里均为调理中焦要穴,健脾和胃,益思强记。《灵枢·动输》云:“胃气上注于肺,其悍气上冲头者,循咽,上走空窍,循眼系,入络脑。”[3]脾胃与肺密切配合,助脑司神,杨氏又用列缺清宣肺气,通络达脑,助胃气上输,恐含肺胃同治之意。

五脏在精神思维活动中所起的作用,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们相互配合,积极协调,共同完成人的思维过程。刺灸特定输穴,以健益智力,往往通过综合调理五脏的功能,从而达到改善智力,康复心脑的目的。如神门、三里治“男女痴呆之证”[9],神门、支正治“善忘”[10],分别通过心与脾胃、心与小肠(与心相表里)相互作用,获取益智之效。

3祛邪化浊,开窍清神

智力障碍类疾病,一般病因多端,证情复杂,虚实相兼。其虚多责之心脾肾之不足,其实则邪热侵扰,痰气凝结,或血瘀内停。用针灸治疗智力障碍类疾病,也要立足于邪实的一面,通过豁痰化湿、活血祛瘀、清热化浊、行气通络等法,以利窍清神。开窍即开心孔,利心窍,通脑络,宣脑窍。古人云:精足而心之液生,液生而心之窍启,窍起而心神清,心窍蒙塞则昏昧而善忘。不管是清热、涤痰,还是祛瘀,都是为了达到开窍益智的目的。如心经之通里,开心窍,宁心安神;主失智之内关,清心泻火,宣窍开智;疗善忘之间使,疏通心包经气,开窍醒脑。太白为脾经之原穴,健脾化湿;丰隆为胃经之络穴,祛痰开窍,合之可疗“心事忘”。从古籍记载看,一般化痰开窍可取丰隆、中脘、足三里、鸠尾、解溪、天府等;活血开窍常用百会、心俞、膻中、中冲、郄门、少海等,既可开窍,又具宁心安神的作用。《针灸大成》载治失智痴呆方(神门、鬼眼、百会、鸠尾)[8],其中神门养心安神,鬼眼祛邪醒脑,百会健脑益智,鸠尾化痰通络,以开窍宁神为法配穴处方,颇为经典。

4结语

篇7

文章编号:1007-2349(2013)02-0083-03

抑郁症是一种发病率高,症状复杂多样的常见情感性精神障碍,以持续的心境低落、缺乏为特征,常伴有睡眠异常、食欲及减退等躯体症状。随着社会飞速的发展,来自各方的因素和压力使得现代社会抑郁症的患病率正逐年升高,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报道,抑郁症在全世界的患病率为11‰,全世界约有15亿抑郁障碍患者,21世纪抑郁症将成为居世界第一位的精神心理疾患[1]。抑郁症可显著影响个体的心身健康、社会交往、职业能力及躯体活动,因抑郁症而造成的经济损失相当巨大。由于传统及新型抗抑郁药物均有不同程度的毒副反应、成瘾性及禁忌证等缺陷,严重影响了临床的治疗和依从性,因而发挥中医优势,积极探索中医治疗新方法已成为治疗抑郁症的一种趋势[2],笔者就针灸治疗抑郁症的中医理论基础及治疗方法作一探讨。

1抑郁症的中医病因病机

祖国医学中并无抑郁这一病名,根据抑郁症的临床症状表现,结合古代文献,抑郁症类似于中医学里的郁证、癫病等病症。

11郁证中医郁证是由于情志不舒、气机郁滞所引起的一类病证,主要表现为心情抑郁,情绪不宁,胸部满闷、胁肋胀痛,或易怒喜哭,或咽中如有异物梗阻,失眠等各种复杂症状。《灵枢·本神》说:“愁郁者,气闭塞而不行”。《丹溪心法·六郁》说:“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故人身诸病,多生于郁。”《古今医统大全·郁证门》说:“郁为七情不舒,遂成郁结,既郁之久,变病多端。”由此可见郁证的成因主要为七情所伤,情志不遂,或郁怒伤肝,导致肝失条达,疏泄失常,以致肝气郁结而为病,病位主要在肝,可涉及心、脾、肾。

12癫证中医癫病以精神抑郁,表情淡漠,沉默痴呆,语无伦次,静而多喜为特征。《灵枢·癫狂》 说:“癫疾始发,先不乐,头重痛,视举目赤,甚作极,已而烦心”。《景岳全书》说:“癫病多由痰气,凡气有所逆,痰有所滞,皆能壅闭经络,格塞心窍。”《医学入门·癫属喜怒无常》说:“平日能言,癫则沉默;平日不言,癫则,甚则僵仆直视,心常不乐……。”《医家四要·病机约论》 云:“癫疾始发,志意不乐,甚则精神痴呆,言语无伦,而睡于平时,乃邪并于阴也。”故癫病的发生多由思虑太过,所愿不遂,以致肝失调达,脾失健运,痰涎内生,日久则气滞痰结,蒙蔽心窍,发为本证。

根据以上叙述,抑郁症的病因病机当为肝失疏泄,脾失健运,心失所养及脏腑阴阳气血失调,病位主要在肝,还涉及心、脾、肾诸脏,表现为精神活动异常,精神抑郁,惊恐不安,记忆力减退。又因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气机失调,气血运行受阻,气滞血瘀,瘀血内阻,神明不能内守,则出现精神抑郁,性情急躁,胸胁憋闷胀痛等症状。

2抑郁症的理论基础

21中医肝脏的生理病理特点与抑郁症的关系肝在五行中属木,木性条达,故肝的功能正常时像春天树木那样条达舒畅,充满生机。肝的主要生理功能之一是主疏泄,肝的疏泄功能是调畅全身气机,推动血和津液运行的一个重要环节,肝的疏泄功能正常,则气机调畅,经络通利,脏腑器官活动正常和调。由此可见,抑郁症患者常见的心情抑郁,情绪不宁,胸闷不舒等症,与肝的疏泄功能失调密切相关。此外需要重视的是肝的疏泄功能在调节情志上的作用。总之七情之病多责之于肝,所以治疗抑郁症的关键还在于调理肝脏,使其疏泄功能恢复正常。

22脑为元神之府与抑郁症的关系元神专指脑藏之神,此神与生俱来,为诸神之源,主宰着生命。脑是主宰运用神的器官,人体的一切生命活动、思维、意识、智慧皆出于脑,脑具有主精神思维、感觉、运动、记忆和情志的功能。五脏各有所藏之神,而魂魄意志等不过是脑神在各脏腑的具体表现,诸神又必须总统于脑,因而精神活动有赖于大脑与脏腑、躯体配合共同完成,抑郁证就是在精神异常的同时伴有心、肝、脾、肾等脏腑异常,随后产生相应的躯体症状。所以精神刺激,可引起脑腑气机失调,功能活动受损,轻则失眠健忘、头晕、思维能力减退,重则变得痴呆、愚笨。

23经络学说与抑郁症的关系

231肝经的循行与抑郁症的关系《灵枢·经脉》 曰:“肝足厥阴之脉,起于大指丛毛之际,上循足跗上廉,去内踝1寸,上踝8寸,交出太阴之后,上内廉,循股阴,入毛中,环阴器,抵小腹,挟胃,属肝,络胆,上贯膈,布胁肋,循喉咙之后,上入颃颡,连目系,上出额,与督脉会于巅。其支者,从目系下颊里,环唇内;其支者,复从肝别,贯膈,上注肺。”手足三阴经中独有足厥阴肝上达头面,至巅顶,并且与脾经、胃经、胆经关系密切,针刺肝经腧穴,可以疏肝解郁,健脾和胃,从而治疗气郁、[HJ]血郁、痰郁、食郁和湿郁;又因肝经与督脉会于巅顶,督脉入络于脑,脑为元神之府,至为清静,头为诸阳之会,阳盛则热,易扰脑府,足厥阴肝脉上头面至巅顶含有以阴制阳之意,以保持元神之府的清静无扰,所以针刺肝经腧穴,也有醒脑调神,安神定志的作用;并且肝经因交会穴通于任脉,任脉为阴脉之海,又肝经会于督脉,督脉为阳脉之海,针刺肝经腧穴,可以达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作用。

232督脉与抑郁症的关系《难经·二十八难》曰:“督脉者,起于下极之俞,并于脊里,上至风府,入属于脑。”故本着“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督脉对于与脑有关的神志病有着肯定的治疗作用。《针灸大成》中谈到:“以人之脉络,周流于诸阳之分,譬犹水也,而督脉为之督纲,故名曰海焉。”明确指出督脉为阳脉之海,总督一身之阳气,统领诸经,对各经病变均有调整作用,能够调节整体生理病理状态,使得“阴平阳秘,精神乃治”。抑郁症主要累及脑、肝、心、脾、肾等脏器,可通过督脉的全身性调节作用,使得各脏器恢复正常生理功能,则脑自宁,神自安。此外,督脉联络诸多脏腑,脑主神明的功能是与五脏六腑分不开的。因此,脑在形神两方面都与五脏六腑特别与心肾有密切联系,而督脉则是完成这种联系的最重要途径,这是因为督脉两络于肾,“贯心入喉”,上通于脑,故可将肾之精、心之神以及其他脏腑之精微上输于脑,养脑益髓,以奉元神。因而,督脉经穴可用于治疗脑部疾患,具有补益脑髓、醒脑开窍、安神定志的作用。

3针灸治疗抑郁症的优势

31抑郁症的西医治疗根据化学结构的不同,目前的抗抑郁药物大致分为3类:单胺氧化酶抑制剂、三环类抗抑郁剂及杂环类抗抑郁剂。临床实践表明目前的抗抑郁剂存在许多问题,如出现头晕、头痛、恶心、口干、便秘、易激动、运动性焦虑、精神紧张、震颤等消化、中枢神经、植物神经系统副作用,且长时间服用会导致机体对抗抑郁剂的耐受性,减弱疗效。以当前应用最广泛的抗抑郁的首选药三环类抗抑郁剂为例,常见有丙咪嗪、氯丙咪嗪、阿米替林、多虑平等,此类药物可以使心情振奋,并有镇静作用,然而其对于植物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不良影响也不可忽视。在植物神经系统的副作用常见口干、视物模糊、瞳孔扩大、便秘、排尿困难、性低血压等,心血管方面的副作用常见心动过速,心电图ST-T段的非特异性改变,严重者可发生传导阻滞或心律紊乱。过量服用可导致急性中毒,表现为谵妄、昏睡或昏迷,可能伴有严重的心脏并发症。另外,三环类抗抑郁药可以引起肝功能异常,所以对于严重肝肾功能不足者使用药物治疗也有很大的局限性[3]。

32抑郁症的针灸治疗针灸用于治疗精神科疾病已有数千年的历史,以针灸疏肝理气、调神宁心为主的治疗方法,对抑郁性神经症大多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针灸治疗本病的优势在于多靶点、整体调整,且无毒副作用及成瘾性等方面。针灸不仅可以迅速缓解情绪低落的主症,还可以通过整体调节作用改善运动、消化、饮食、睡眠等多系统症状,因此可以将其作为一种较好的长期治疗方法。

321单纯针刺高军[4]等以单式手法毫针治疗,选取百会及双侧的神门、太冲、合谷为主穴,然后辨证施治,肝郁气滞加期门、阳陵泉、支沟、内关穴;肝郁化火加膻中、内关、行间、中脘穴;痰湿阻滞加丰隆、足三里、中脘、脾俞穴;肝肾不足加太溪、三阴交、肝俞、肾俞穴。结果临床治愈14 例,显效9 例,有效8 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118%。表明针刺对抑郁症患者有治疗作用。裴音[5]等采用针刺五脏俞穴(肺俞、心俞、肝俞、脾俞、肾俞)+ 膈俞治疗抑郁症,结果表明,针刺五脏俞穴能有效地缓解抑郁临床症状,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MAD)总分明显下降,总有效率及愈显率与服用百忧解相当,说明针刺五脏俞有良好的抗抑郁作用。

322电针疗法陈庆[6]等观察针刺百会、神庭、神门为主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治疗组取穴百会、神庭、神门、公孙、太白、太冲,百会、神庭沿头皮成15° ~ 30°进针05~ 08寸,快速捻转1 min,神门直刺约05寸,公孙向太白透刺,太冲直刺约1寸,得气后行导气法1 min,然后接G6805 电针机加电30 min,百会、神庭,神门、公孙、太冲均双加电,采用抗抑郁波型,强度2 ~ 3 V,持续45 min;对照组晨服百忧解,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为767%,表明该种方法治疗抑郁症疗效显著。王远征等[7]将60 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和对照组,电针组主穴取百会、印堂,平刺,得气后应用电针,强度以患者耐受为度;对照组服用氟西汀。在治疗前和治疗后2 周、4 周、6 周时用HAMD 评分对2 组患者进行评定,结果显示电针组在治疗2 周、4 周后对焦虑/躯体化、睡眠障碍因子的改善程度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

323艾灸对于虚寒证的病人,在普通针刺的基础上,用艾炷或艾条在某些穴位上如关元、足三里等进行温灸,以达到固本扶正、温经散寒的作用。刘运珠[8]等用温针灸夹脊穴治疗抑郁症患者30 例,治疗组30例中痊愈13 例,占4333%,显效13例,占4333%,有效4例,占1333%,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30例中痊愈8例,占2667%,显效10例,占3333%,有效6例,占20%,无效6例,占20%,总有效率为80%。

324耳穴按压刘延明等[9]将128 例抑郁症病例随机分成3 组,分别采用耳穴按压、针刺和针刺配合耳穴按压治疗。耳穴选取心、肝、胆、肾、神门。随症加胃、脾、三焦等穴,在心、肝、胆、肾、神门等穴区敏感点,采用王不留行贴敷并按压针刺主穴选百会、膻中、内关、三阴交、太冲。失眠加安眠和神门,心悸或汗多加心俞或厥阴俞,痰热内扰加丰隆或内庭。针刺穴位常规消毒后,先针太冲穴,后针百会、三阴交、膻中、内关等穴。结果耳穴按压组总有效率为814%,针刺组总有效率

[FL)][HJ][SD1,1][FQ(25*2。175mm,X,DY-W][SQ+1mm][CD=175mm][FL(K8mm]为905%,针刺配合耳穴按压组总有效率为977%。表明针刺配合耳穴按压治疗抑郁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325拔罐张慧[10]等应用针刺拔罐发泡疗法治疗34例抑郁症患者。以百会、印堂、合谷、内关、心俞、肝俞、三阴交、足三里、期门、气海、血海、中脘为主穴。脏躁加劳宫、神门、曲池,气郁噫气加太冲,奔豚气加膻中,咽喉异物感加天突、膻中、照海,肠鸣腹胀加天枢。肝气郁结加太冲、风池,心脾两虚加脾俞、间使、太阳。采用相应手法调针后,选择心俞、肝俞、足三里、中脘、期门、气海、血海穴位上的针拔入罐内,若病程时间长,留针留罐15 h,若病程时间短,留针留罐1 h,直到出水泡为止。结果34 例患者痊愈19 例,有效15 例,总有效率为100%。表明针刺拔罐发泡疗法治疗抑郁症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4小结

综上所述,以上几种治疗方案在临床上均有不错的疗效,由此可以看出,针灸治疗抑郁症具备不良反应少、患者耐受性强、对抑郁症的兼症改善作用比药物可靠、且患者依从性好等优点,尤其对因故不能服药或不能耐受口服药物副作用的抑郁症患者更适宜。针灸治疗的同时应该有意识地配合心理暗示,根据患者心理、社会因素对病情的影响,给予精神上安慰。《灵枢·师傅第二十九》就有“告之以其败,语之以其善,导之以其所便,开之以其所苦”的记载。要启发患者尽量做到自克、自悟、自解,缓解思想压力,增强其自信心,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疗效。针灸治疗抑郁症临床操作便捷,适用人群广,疗效明确,并能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安全且经济。值得临床参考推广,笔者认为针灸是一种很有潜力的治疗抑郁症的手段。[KH*1D]

参考文献:

[1]李舜伟重视综合医院中抑郁障碍的诊断[J].中华神经科杂志,2004,37(1):91

[2]刘运珠针灸治疗抑郁症的临床与机理研究进展[J].上海针灸杂志,2008,27(3):48~49

[3]王来海,吕路线临床精神药物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211~251

[4]高军,韩景献在瑞士针刺治疗抑郁症患者34例疗效观察[J].吉林中医药,2010,30(6):506~507

[5]裴音,张捷,陈杰,等针刺王氏五脏俞治疗抑郁症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6,13(6):62~63

[6]陈庆,庄子齐,龙伟芳针刺百会、神庭、神门为主治疗抑郁症30例疗效观察[J].新中医,2007,39(8):64~66

[7]王远征,淑沙尼克,宋萌,等电针抗抑郁疗效作用特点分析[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33(3):210~213

篇8

Discussion on Guide Function of “Brain Governs the Spirit Light” in Treating Encephalopathy

Abstract:The "Brain Govern the Spirit Light" theory corrects the insufficient of "Heart Govern the Spirit Light" theory, makes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al culture more perfect and more developed. It is a very important basic theory in the treatment of encephalopathy. This essay concludes different viewpoints in this field, explains the meaning of "Brain Govern the Spirit Light", the understand of its basis and its domin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encephalopathy, in order to make contribu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al System and sets a guideline to the medical use in clinic.

Key words:Brain governs the spirit light ; Treating encephalopathy; Summarize

在突破中医藏象内景的古老命题“心主神明”之后,结合现代医学的知识和临床实践,推出了“脑主神明”的中医理论,近来受到众多医家的关注。其理论修正了“心主神明”理论藏象学说的不足,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了中医传统文化。“脑主神明”理论在脑病的诊治中,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1 对“脑主神明”理论学说的认识

在秦汉时期,《黄帝内经》代表的中医学理论体系,以五脏为中心,指出“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这之后,“心主神明”一直占据藏象学说的主导地位。与此同时,脑与神明相关的理论认识一直在发展,却并未进入中医藏象学说的核心体系中。直至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辛夷》中明确提出“脑为元神之府”的看法。至此,“脑主神明”理论学说逐渐兴盛。

回顾这之前的中国传统文化,早在商周时期,从《说文解字》中论说“思”字的字形开始,中医传统文化中便有对“脑” 认识的相关记载[1]。《说文》中曰:“脑,颅中脂也”,提及了脑位于颅骨内,有髓会聚而成,具有与神明相关的功能活动,这当属中国传统文化对脑的最初认识。在战国到秦汉时期,中国传统文化始终认为脑与神明相关。《素问·脉要精微论》言“头者,精明之府,头倾视深,则精神将夺也” 。至唐代孙思邈《千金要方》中曰:“头者人之元首,人神之所注。”宋代陈无择的《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提出:“头者诸阳之会,上丹产于泥丸宫,百神所聚。”明代李梃在《医学入门·心》中亦明确指出了人心有二:一是藏于胸中,推动血行的“血肉之心”;二是无具体形态可言的主宰人体生命活动的功能“神明之心”。他已经否认了胸中的心有主宰生命活动的功能,认为这个心只有推动血行的作用。故名曰“血肉之心”。王清任在《医林改错》中亦提出“灵机记忆不在心而在脑”;清代汪昂在《本草备要》中有“人之记性,皆在脑中”;《东医宝鉴·外形篇·头》则指出 “头为天谷以藏神”…… 均把听觉、视觉、嗅觉以及思维、记忆、 言语等功能归于脑。接受过现代医学思想的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治癫狂方》中提到:“神明之功用,原心与脑相辅而成。”

随着实践经验的进一步积累以及其他学科的发展,心与脑的功能也在逐渐明了:脑所主之神是广义的神,它对机体的外在生命活动和内在精神活动,起着决定性作用;心主神志指狭义的神,是广义神的一部分,是在心主血脉的基础上派生出来的。脑是人体耗氧量最多的组织,它对血液的需求也非常多,所以脑功能的正常发挥与心主血,上输于脑密切相关。心神功能的发挥,隶属于脑主神明的功能[2]。有医家认为 “脑神”即“精神意识”,是指“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对内外环境信息进行翻译、整理以及储存的综合过程[3]。

2 “脑主神明”的涵义

“神明”一词,含义广泛,追溯到《辞海》称:“神明,一指人或物的精灵怪异,一指人的精神。”《中医大辞典》云:“神明,一指神或精神;二指日月星辰。”《辞源》也有“谓神也“或”人之精神”之载。中医学中“神明”更寓其特定的含义,远在《内经》中既可概括为:(1)指自然界的规律;(2)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即人体显现的生命力;(3)人体的精神思维活动[4]。“神明”包括精神、意识、思维活动,这其中也包括了情志活动[5]。《素问·五脏生成篇》说:“诸髓者,皆属于脑。”脑的生理功能概括为:(1)脑与精神活动有关,脑是精髓汇聚之处,元神所居之府。(2)听觉、视觉、嗅觉以及思维、记忆、言语等归功与脑。因此,不难得出,脑主神明基本含义有二:一是脑主神志,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皆由脑所主;二是认为脑为一身之主宰[6]。

3 “脑主神明”与 脑病的治疗

3.1 中医“脑病”范畴及病因病机 1997年颁布的《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疾病部分》明确列出“脑系病类”,如痫病、癫病、狂病、癫狂病、多寐、不寐、中风、脑瘤、脑萎、痴呆、偏头痛、脑鸣等34种,成为继承发展中医“脑主神明”论,突破和变革“心主神明”说的里程碑[7]。就中医脑病的致病因素而言,不外乎:六、疠气、内伤七情、饮食劳逸、中毒、外伤、痰饮淤血、先天因素等[8]。雍履平[9]认为中医脑病总是围绕精、气、神的失调,或由精、气、神的虚损所致的邪毒形成的脑病而选方用药,已成为治疗脑病的既定思路和成功经验。

3.2 脑居高位,易中外邪,治脑病宜开窍祛邪为主 《灵枢·海论》曰:“脑为髓之海,其上在于其盖,下在风府。”《素向·五脏生成篇》又曰:“诸髓者皆属于脑。”说明脑为髓汇之处,居于高位,故受邪则首当其冲[10]。如《素问·太阴阳明论》说:“故伤于风者,上先受之。”“故犯贼风虚邪者,阳受之。”风邪循经上扰则头痛;风邪犯肺则出现鼻塞,咽痒,咳嗽等症状。《素问·奇病论》曰:“人有病头痛,……当有所犯大寒,内主骨髓,髓者以脑为主,脑逆,故令头痛,齿亦痛,……”《医学心悟》曰:“中暑者,感之重也,其证大汗出,昏闷不醒,或心烦,喘喝,妄言,昏闷,……”《素问·生气通天论》曰:“因于湿,首如裹。”《素问·至真要大论》病机十九条“诸逆冲上”,“诸禁鼓慓,如丧神守”、“诸病腑肿,痛酸惊骇”及“诸转反戾”[8]。然六,或疫疠之邪,既可单独侵袭脑海,又可联合入侵[9]。故治疗亦根据致病因素的不同,在开窍祛邪的基础上辨证加减。风热者,加以疏风清热;风寒者,加以疏风散寒。兼有痰浊血淤者,辅以祛痰、活血化淤、生血养血等。临床在选用药物时,也应根据脑的生理功能选择。头位最高,其气象天,同为活血药,川芎药力可上达巅顶而桃仁偏散下焦淤血,故对同类药物选择的,充分考虑到脑的特性。脑内气机重升降,头位最高,宜升清阳以养之,故升麻、柴胡、葛根之属宜用,升已而降,浊阴在下,故牛膝、赭石亦应随证伍用[6]。

3.3 治疗脑病宜从脑论治,结合五脏,分清虚实 脑主神明的实质之一就是脑为一身之主宰[6]。《颅囟经》 曰:“太乙真云在头,曰泥丸,总众神也。”张介宾《类经·疾病类》曰:“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升于头,以成七窍之用,故头为精明之府。”《灵枢·平人绝谷篇》曰:“五脏安定,血脉和则精神乃居。”说明神明的正常、情感思维的障碍与五脏气血的盛衰有关[11]。周永红等[12]亦认为“脑主神明”的脏腑关系,主要体现在脑主精神、神志;除此之外,脑和脏腑之间的关系还体现在脑主宰脏腑形体官窍组织的生理活动,故“脑神”功能的正常发挥是建立在五脏生理功能正常的基础之上。因此,在治疗脑病时,应注意结合五脏,分清虚实,辨证论治。黄跃东等[5]认为五脏六腑的气化功能活动是在脑的协调指挥下进行的。故治疗抑郁症除了运用醒脑开窍、启运神机这个基本大法之外,尚需进行脏腑辨证,在探明致病属性的基础上,判定抑郁症具体发病所兼脏腑,分别配以健脾、养心、调肝、理肺、益肾等方法,调和五脏,以助“脑神”机运。王长垠等[13]认为血管性痴呆多为本虚标实。本虚以肾精之虚为主,标实则为淤血痰浊。肾藏精,精生髓而上通于脑,脑髓依赖肾精的化生。遂以神明口服液补肾充血,化痰豁痰开窍,治疗血管性痴呆32例,总有效率75%。查丽[14]治疗老年脑病,认为其病机多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多脏虚损,多病并存,虚以脾肾虚损为主,实以湿热、痰淤为主。临床治疗应以扶正为主,祛邪为辅。祛邪时兼以兼顾胃气,慎用苦寒攻下之品。急证者可用综合治疗措施,针药结合,汤丸并进;对病情缓慢者应予丸剂、口服液,缓缓求之。

3.4 指导针灸治疗

针灸与中药,一为外治,一为内治,各有千秋。《内经》中治脑的方药未曾述及,而治脑的穴位却已有记载[6]。《素问· 宝命全形论》曰:“故针有悬布天下者五……一曰治神,二曰知养身,三曰知毒药为真,四曰制砭石小大,五曰知腑脏血气之诊。” 又有特别强调曰:“凡刺之真,必先治神,五脏已定,九候已备,后乃存针”。根据“脑主神明”理论,“治神”是《内经》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申东原[2]认为“治神”是补虚泻实的重要前提,并且详细阐述了:“治神”要求医者、患者情绪稳定;“治神”要求患者“入静”;“治神”要求得气。唐代孙思邈《千金要方》一书中曰:“头者人之元首,人神之所注,气血精明三百六十五路,皆上归于头,头者诸阳之会也,故头痛必宜审之,灸其神不得乱,灸过多则伤神。”亦说明了脑与神明相关及脑在人体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性,并运用到针灸的医疗实践中,具有重要意义[1]。李永春因《灵枢经·海论》中谓:“脑为髓之海,其输上在于其盖(百会),下在风府”,遂用百会和风府二穴来调理脑。针灸与中药的作用机制及起效方式不同,应当说针灸在治疗脑病方面有明显疗效[6]。 苏尔亮等认为头为诸阳之会,脏腑经络直接或间接与头部有广泛联系,应用头针疗法治疗脑病有明显的疗效[15]。

4 小结

“脑主神明”作为新兴的理论,在脑病治疗的临床应用中,指导针灸“治神”已取得良好疗效;中医药通过从脑论治、结合五脏辩证、补虚泻实,亦不失为一种成功的思路与经验。然而,目前的情况是调脑仍需从五脏论治,而五脏有疾以脑调之者却鲜见,传统的治疗思路难以打破,脑主宰一身的理论也难以在临床应用中立足。其次,传统药物归经以脏腑经络理论为基础,但脑作为奇恒之腑没有相应的引经药,摸索脑的引经药就成为今后医学工作中的重点:一方面可以使脑病的治疗增加针对性,另一方面由于脑为一身之主宰,入脑的药物可通过调脑而治疗相应全身各部的疾病[6]。此外,要继承并宏扬一个新的观点,则应在中医理论的实验研究当中,以功能系统为主轴,从围绕上述临床有效结合的基础上,深入开展藏象、四诊八纲、气血、治则、经络等的理论探讨,则中医传统文化才可望有新的突破[16]。

本文承蒙刘泰教授的指导,谨致谢意!

参考文献

[1]张俊龙.中医脑理论演进轨迹[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01,2(3):43.

[2]申东原.从脑主神明角度论针灸治神[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4,38(3):41.

[3]朱向东,田文景,李兰珍.“心主神明”与“脑主神明”的再认识[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3,9(6):15.

[4]刘庆华,史丽萍.试论“神明”的体用观[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97,21(5):5.

[5]黄跃东,李珀.试论七情发生和脑主神明与抑郁症病机证治的关系[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12(3):39.

[6]李永春.脑病学说临床应用的反思[J].山西中医,2006,22(1):4.

[7]陈士奎.变革“心主神明”为“脑主神明”——中医脑科学理性发展的前提条件[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2,8(7):14.

[8]周平龙.中医脑病病因概论[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1996,19(2):1.

[9]雍履平.试述中医脑病范畴及其理论基础与实践[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1997,9(2):104.

[10]黄一梅.中医脑病治疗初探[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1995,16(2):21.

[11]张德祥.论述脑为君主之官神明出焉[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1996,13(2):3.

[12]周永红.确立“脑主神明”是脏象学说发展的必然--兼论脏象学说的利与弊[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03,26(3):35.

[13]王长垠,濮孟久,程燕玲.神明口服液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对照[J].实用心脑血管病杂志,2001,9(4):228.

篇9

早在两千多年前的《素问·异法方宜论》就认识到“南方者,天地所长养,阳之所盛处也。其地下,水土弱,雾露所聚也”。根据中医“天人合一”的思想,长期生活在这种环境下的人群,由于生活习惯、人群体质的差异,导致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临床证候和防治方法有其特殊性,形成不同于其他地区的医家风格和医疗特色。岭南医学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是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建成于1924年,是广州中医药大学建校的基础,该校所收藏的民国时期岭南中医文献比较齐全,这部分藏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民国时期岭南中医的学术思想和发展水平,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笔者近年来在整理这部分藏书的同时,总结了这一时期岭南医学文献的特点。

承前启后,理论水平不断提高

民国时期,中医著述沿自清代以来的特点,重视对古典医籍整理研究,并在理论上有所提高。对于《内经》、《难经》、《伤寒论》等古籍,不是原本照搬,而是经过系统整理及收集后世各家之说而予以补充,具有一定的革新精神。如陈伯坛的《读过伤寒论》林清珊序云:“仲景书必跳出旁门可读,……先生收回唐宋以后之原书还诸仲景,而仲景不亡。其编曰《读过伤寒论》,不读则拾人牙慧,……是书乃伤寒论之文谰,先生即张仲景之书记,两本书若作一本读,则此解如蔓藤,觉有伤寒论为之前,是书宜今亦宜古。”[1]在近代教育体系确立之后,以一部经典、一家注疏作为教材的传统方法已不能适应,必须适应发展需求,将中医典籍的研究与新式教育体系相结合。对中医理论不仅作系统的整理,而且联系实际,去粗取精,进行发挥和提高。如卢朋著的《药物学讲义》务在“博取众说,去其重复,撷其英华,发挥药性之本能,提挈药用之纲要,……又益以各种医书,补其未备,旁及西说,作借镜焉”[2],尽量采用各家之长,以启迪思路。

注重实践,结合临床总结经验

岭南医家一直非常重视医疗实践的有效性,不尚空谈。重临床、务实际这是一种优良的医学学风,但这也使岭南医家不擅总结经验,并将其上升为理论,故在全国范围影响较小。民国时期广东中医学校的兴起,促使老中医总结自己多年临床经验,将其上升为理论,用于指导学生。如岭南骨伤科素有优良传统,其以精确的理伤手法、独特的固定方法以及行之有效的伤科用药著称于世。但近代广东骨伤科名医大多尚武,对医学理论探讨较少,伤科学著作甚少,其丰富的各种理伤手法,或散记载于其他医籍中,或在民间流传,一直未能归纳总结、整理提高。近代岭南著名骨伤科医家管季耀认为:“我中国驳骨一科,其术之妙,其药之效,其技之能,有不驾乎外国者哉?果能于各科之中,合中西医学,舍其短而取其长,细心研究,使我国四千余年至精至微之医药学,发明而广大之。”[3]“因将三世所历试不爽妙要灵方,编成课本,综其大纲,详其节目,俾学者有所循序焉。”[4]于1929年编撰的《伤科学讲义》,把骨伤经验上升为理论,填补了岭南,乃至全国在这一方面的空白。

文献编撰,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民国时期的岭南中医文献,其编撰形式呈多样化格局,既有专著,如黎庇留的《伤寒论崇正编》、黄公伟的《伤寒切解》、陈伯坛的《读过伤寒论》、萧步丹的《岭南采药录》等;又有教材讲义,如梁翰芬的《诊断学讲义》、管泽球的《外科学讲义》、卢朋著的《药物学讲义》、吕楚白的《儿科学讲义》等等;更有学术期刊,如李仲守主编的《医林一谔》、张阶平主编的《杏林医学》等。可以说,在编撰形式上,突破了原来经学式研究的独尊地位,开始从多种角度、多种思路对古典医籍进行注解和阐述,并借鉴了近代其他学科讲义的一些形式,编写通俗教材或给原文加注释,帮助学生加深对经典著作的理解,作为入门阅读之用。如谢泽霖与李近圣合编的《妇科学讲义》,其中第一、二篇在所选录的名家论述之后加上按语。如该书第二章第一节,《素问》曰:“天地温和,则经水安静;天寒地冻,则经水凝泣;天暑地热,则经水沸溢;卒风暴起,则经水波涌而陇起。”[5]之后紧跟按语:“按,经水固有应乎天气之因,而亦能因天气以为病,凡属六所伤者,是外因也。”[5]又如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的《西药概要讲义》,该书以贺氏治疗学为底本择要节录,详细论述了各种西药的成分、用法、疗效等等,还配有各类术语、药物的英文名。学科门类,基础临床分类清晰

民国时期的岭南中医文献在学科分类上大致可分为基础、临床、中药、中西汇通等学科门类。基础类又分为中医基础类及西医基础类,如卢朋著的《医学史讲义》、陈汝来的《生理学讲义》、《病理学讲义》、马毅民的《卫生学讲义》等。临床类分内、外、妇、儿、五官、针灸等科,如内科有高轩、陈任枚、刘赤选、钟少桃等人分别编写的《温病学讲义》、杨志仁的《内科学讲义》、陈汝来的《杂病学讲义》、李光策、胡镜文分别编写的《金匮讲义》等,外科有管泽球、巫达云分别编写的《外科学讲义》、管季耀的《伤科学讲义》,妇科类有谢泽霖、李近圣、吕楚白、林国铭等分别编写的《妇科学讲义》,儿科有陈汝来的《儿科证治纂要》、吕楚白的《幼科要旨讲义》、《儿科学讲义》、古绍尧的《儿科学讲义》,五官有古绍尧的《喉科学讲义》、梁翰芬的《眼科讲义》,针灸有周仲房、梁慕周分别编写的《针灸学讲义》。中药方剂类有卢朋著为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编写的《药物学》、《方剂学讲义》,邓鹤芝为广州光汉中医学校编写的《方剂学讲义》、以及黄悌君的《药物学》、罗绍祥的《药物学讲义》。中西汇通类有《中西医学比观》、《中西医学全书》等等。

随着对疾病认识日渐深化,临证经验的更加丰富,各科都有一些专门论述某些病种的著作问世,也使得教材分科更细。例如,儿科对麻疹、痘疹的诊治有进一步的研究,如陈伯坛的《麻疹蠡言》、《痘疹学讲义》、古绍尧的《痘疹证治》,外科对性病也有专论,如管泽球的《花柳学讲义》,且各有自己的见解。

教材内容,引进自然科学成果

民国时期的岭南医学文献主张吸收西方医学教育,用西医学知识丰富自己的教材,不满足于整理古籍文献与临证相结合的传统教学方法,提倡中医教材融会贯通中西学说。在教材的编写上进行中西医结合的尝试,试图沟通中西医理。如张公让的《中西医学比观》。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中医学对人体结构的认识比较粗疏,所以专门编撰了《全体学讲义》,该书绪论中有说:“欲研究身体之构造,须讲全体学(又曰人体解剖学);欲研究各部分之功用,须讲生理学。此二科者,乃医学之基础也。”[6]其他诸如《西法诊断学讲义》、《化学讲义》、《生理学讲义》等等,体现了民国时期岭南中医谋生存、图发展的特点,并开始吸收和利用近代科学的成果和技术来补充及研究中医。

【参考文献】

1陈伯坛.读过伤寒论·林清珊序[M].广州: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印刷部印.

2卢朋著.药物学讲义·序[M].广州: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印刷部印.

3管季耀.伤科学讲义·序[M].广州: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印刷部印.

篇10

    早在两千多年前的《素问·异法方宜论》就认识到“南方者,天地所长养,阳之所盛处也。其地下,水土弱,雾露所聚也”。根据中医“天人合一”的思想,长期生活在这种环境下的人群,由于生活习惯、人群体质的差异,导致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临床证候和防治方法有其特殊性,形成不同于其他地区的医家风格和医疗特色。岭南医学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是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建成于1924年,是广州中医药大学建校的基础,该校所收藏的民国时期岭南中医文献比较齐全,这部分藏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民国时期岭南中医的学术思想和发展水平,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笔者近年来在整理这部分藏书的同时,总结了这一时期岭南医学文献的特点。

    承前启后,理论水平不断提高

    民国时期,中医著述沿自清代以来的特点,重视对古典医籍整理研究,并在理论上有所提高。对于《内经》、《难经》、《伤寒论》等古籍,不是原本照搬,而是经过系统整理及收集后世各家之说而予以补充,具有一定的革新精神。如陈伯坛的《读过伤寒论》林清珊序云:“仲景书必跳出旁门可读,……先生收回唐宋以后之原书还诸仲景,而仲景不亡。其编曰《读过伤寒论》,不读则拾人牙慧,……是书乃伤寒论之文谰,先生即张仲景之书记,两本书若作一本读,则此解如蔓藤,觉有伤寒论为之前,是书宜今亦宜古。” [1]在近代教育体系确立之后,以一部经典、一家注疏作为教材的传统方法已不能适应,必须适应发展需求,将中医典籍的研究与新式教育体系相结合。对中医理论不仅作系统的整理,而且联系实际,去粗取精,进行发挥和提高。如卢朋著的《药物学讲义》务在“博取众说,去其重复,撷其英华,发挥药性之本能,提挈药用之纲要,……又益以各种医书,补其未备,旁及西说,作借镜焉”[2],尽量采用各家之长,以启迪思路。

    注重实践,结合临床总结经验

    岭南医家一直非常重视医疗实践的有效性,不尚空谈。重临床、务实际这是一种优良的医学学风,但这也使岭南医家不擅总结经验,并将其上升为理论,故在全国范围影响较小。民国时期广东中医学校的兴起,促使老中医总结自己多年临床经验,将其上升为理论,用于指导学生。如岭南骨伤科素有优良传统,其以精确的理伤手法、独特的固定方法以及行之有效的伤科用药著称于世。但近代广东骨伤科名医大多尚武,对医学理论探讨较少,伤科学著作甚少,其丰富的各种理伤手法,或散记载于其他医籍中,或在民间流传,一直未能归纳总结、整理提高。近代岭南著名骨伤科医家管季耀认为:“我中国驳骨一科,其术之妙,其药之效,其技之能,有不驾乎外国者哉?果能于各科之中,合中西医学,舍其短而取其长,细心研究,使我国四千余年至精至微之医药学,发明而广大之。”[3]“因将三世所历试不爽妙要灵方,编成课本,综其大纲,详其节目,俾学者有所循序焉。”[4]于1929年编撰的《伤科学讲义》,把骨伤经验上升为理论,填补了岭南,乃至全国在这一方面的空白。

    文献编撰,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民国时期的岭南中医文献,其编撰形式呈多样化格局,既有专著,如黎庇留的《伤寒论崇正编》、黄公伟的《伤寒切解》、陈伯坛的《读过伤寒论》、萧步丹的《岭南采药录》等;又有教材讲义,如梁翰芬的《诊断学讲义》、管泽球的《外科学讲义》、卢朋著的《药物学讲义》、吕楚白的《儿科学讲义》等等;更有学术期刊,如李仲守主编的《医林一谔》、张阶平主编的《杏林医学》等。可以说,在编撰形式上,突破了原来经学式研究的独尊地位,开始从多种角度、多种思路对古典医籍进行注解和阐述,并借鉴了近代其他学科讲义的一些形式,编写通俗教材或给原文加注释,帮助学生加深对经典著作的理解,作为入门阅读之用。如谢泽霖与李近圣合编的《妇科学讲义》,其中第一、二篇在所选录的名家论述之后加上按语。如该书第二章第一节,《素问》曰:“天地温和,则经水安静;天寒地冻,则经水凝泣;天暑地热,则经水沸溢;卒风暴起,则经水波涌而陇起。”[5]之后紧跟按语:“按,经水固有应乎天气之因,而亦能因天气以为病,凡属六所伤者,是外因也。”[5]又如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的《西药概要讲义》,该书以贺氏治疗学为底本择要节录,详细论述了各种西药的成分、用法、疗效等等,还配有各类术语、药物的英文名。学科门类,基础临床分类清晰

    民国时期的岭南中医文献在学科分类上大致可分为基础、临床、中药、中西汇通等学科门类。基础类又分为中医基础类及西医基础类,如卢朋著的《医学史讲义》、陈汝来的《生理学讲义》、《病理学讲义》、马毅民的《卫生学讲义》等。临床类分内、外、妇、儿、五官、针灸等科,如内科有高轩、陈任枚、刘赤选、钟少桃等人分别编写的《温病学讲义》、杨志仁的《内科学讲义》、陈汝来的《杂病学讲义》、李光策、胡镜文分别编写的《金匮讲义》等,外科有管泽球、巫达云分别编写的《外科学讲义》、管季耀的《伤科学讲义》,妇科类有谢泽霖、李近圣、吕楚白、林国铭等分别编写的《妇科学讲义》,儿科有陈汝来的《儿科证治纂要》、吕楚白的《幼科要旨讲义》、《儿科学讲义》、古绍尧的《儿科学讲义》,五官有古绍尧的《喉科学讲义》、梁翰芬的《眼科讲义》,针灸有周仲房、梁慕周分别编写的《针灸学讲义》。中药方剂类有卢朋著为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编写的《药物学》、《方剂学讲义》,邓鹤芝为广州光汉中医学校编写的《方剂学讲义》、以及黄悌君的《药物学》、罗绍祥的《药物学讲义》。中西汇通类有《中西医学比观》、《中西医学全书》等等。

篇11

从2000年获国家科技部社会公益专项“经穴主治国家标准研究”开始,经穴主治标准化研究即正式启动,之后又先后被列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大项目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标准化项目,研究范围不断扩大。整个项目研究需要解决的最关键问题是关于确定经穴主治的原则与方法。从古今针灸经穴主治标准化研究的方法来看,都是主要依据腧穴文献加以归纳、取舍;再从中药主治的标准文本――《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来看,同样是主要依据古代本草学文献确定中药主治。因此,此次经穴主治标准化研究也以腧穴文献为主要依据。然而,古代腧穴文献上百种,所记载的腧穴主治不仅详略不同,甚至有时相互抵挡,以哪种文献为准?因此,要做出正确的选择,必须首先理清传世针灸文献的源流,鉴别出哪些是腧穴文献,哪些是治疗文献;分清哪些是原始文献,哪些是间接文献。以及相互间的关系。

1 文献的鉴别与选择

1.1 文献的鉴别

文献的鉴别是最费时间、也是最费笔墨论述的问题,限于篇幅,本文只能列举研究结果,详细的考证另撰文详述。

关于原始文献与间接文献,最简单、同时也是最费事的方法就是将现存所有腧穴文献按年代次序排列,以考察其传承关系。

关于腧穴文献与治疗文献的鉴别,如果是腧穴专书与针灸治疗专书。可一目了然,无需鉴别。难以鉴别的是一些根据腧穴文献改编的、在形式上类似针灸方的文献,例如《针灸甲乙经》,即根据最早的腧穴经典《黄帝明堂经》加以类编,本属于腧穴文献,然长期以来被人们视为针灸处方。至于《千金要方》卷三十“孔穴主对法”、王执中的《针灸资生经》等所集腧穴主治在形式上颇似针灸方,更是被后人误作针灸治疗文献。

根据对现存所有古代腧穴文献的系统考察发现,其源头文献可以分为4大支:第1支《黄帝明堂经》;第2支宋以前以甄权《明堂》为主的诸家“明堂”;第3支金元窦太师《针经》;第4支明代高武《针灸聚英》。

1.2 文献的选择

与以往腧穴主治标准化研究有所不同的是,此次在文献的选择上既包括古代文献,也包括现代文献既考察腧穴文献,也考察针灸治疗文献。选择治疗文献的意义在于:第一,可以考察腧穴文献中所记载的经穴主治的临床实际应用情况;第二,可以作为增补与删汰腧穴主治的依据之一,第三,可以作为确定临床常用穴的重要依据。其具体的采用文献范围与原则如下:

(1)古代文献收录至清代。

(2)以腧穴文献为主,治疗文献为辅。

(3)古代腧穴文献每一支文献均以源头文献为主要依据;对于从腧穴文献改编而成的文献如《千金要方・孔穴主对法》《针灸资生经》,以及错误极多且影响很小的汇编类文献如《西方子明堂灸经》以及传承该书的《医学入门》不引录,以避繁杂。

(4)现代腧穴文献只收录高等医药院校中医专业统编教材《针灸学》1―7版及此套教材的前身1957年版南京《针灸学》、国际针灸培训教材《中国针灸学》。

(5)古代治疗文献以单穴方与加减方为主,多穴方为辅。在辑录针灸方时,特别注意保留原方中有关兼症加减用穴的内容。

(6)现代临床应用以单穴方为主,或辅以1~2个穴位,有明确的治疗病症、操作方法、疗程、较多的病例数和客观的疗效分析。凡特殊刺灸法、强或超强刺激量、穴位注射(水针)、针药合用等临床资料不收录。

标准化研究必须考虑标准的继承性,因此古今针灸标准制定都会对前一个标准文本给予高度重视。现代虽然没有正式的经穴主治行业标准或国家标准,但中医院校的统编教材实际上发挥着标准的作用,是一种“事实标准”。在对现行3类针灸教材――中医专业《针灸学》、针灸专业《腧穴学》和国际针灸培训教材《中国针灸学》进行系统考察发现,《中国针灸学》与《针灸学》一脉相承,故实际现行的教材体系为2大类。经综合比较,决定以中医专业教材《针灸学》作为此次经穴主治研究的平台。选择的主要依据如下:其一,所有7版《针灸学》教材皆源出于1957年江苏中医学校编《针灸学》,该书体例严谨,所定经穴主治皆有所据,新增之主治皆有标识,从而可以较容易评价其得失;其二,这套教材在体例上、研究方法上与宋代针灸标准文本《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相近,有很好的继承性,错误较少,制定出的经穴主治符合“从具体到一般”的经穴主治演变的总规律;其三,稳定性很好,全部7版《针灸学》教材,包括国际针灸培训教材《中国针灸学》在经穴主治方面变化很小。其四,此套教材在国际上的影响较大,以此为基础。便于下一步的经穴主治国际标准的制定。

2 文献的综合利用

循证医学重证据,而证据学、文献学研究注重多重证据,其目的都在于避免孤立研究问题的方法所导致的研究结论的片面性。本次研究在方法学上特别注重多种方法的综合应用与多种文献的综合利用。基本思路为:考察单一经穴时,注意与相关经穴加以比较;考察文献时,既注重经穴主治内容,又注意考察与主治之间直接或间接相关的所有可能的方面。试举例分析如下:

2.1 相关穴之间综合考察举例

承扶:主治局部病症。常用于腰、骶、臀、股部痛;痔疾,脱肛,便秘,小便难。新增:大便难。

(1)文献考辨

“主腰脊尻臀股阴寒,大痛,虚则血动,实则并热痛,痔。篡痛,尻中肿,大便膻出。阴胞有寒,小便不利。”(《黄帝明堂经》)

“五种痔疾,泻鲜血,大便难,小便不利。”(《太平圣惠方》卷一百)

统编《针灸学》教材:

“主治痔疾,阴尻相引痛,臀肿,小便不利。”(1版《针灸学》、南京《针灸学》)

“主治痔疾,腰、骶、臀、股部痛。”(2、3、5、6、7版《针灸学》)

“主治腰脊臀痛,小便难,痔疾。”(4版《针灸 学》)

“主治腰骶臀股部疼痛,下肢痿痹,大便难,痔疾。”(《中国针灸学》)

(2)按:久痔、便秘病人往往会伴有“脱肛”症状,即《明堂经》所说“大便膻出”,同时便秘与痔之间也有因果关系(本经委阳穴主治痔,同时伴有“不得大小便”症状;又邻近穴长强主治“痔,大小便难”等均是此例),各版教材均未载“脱肛”症,且1版、4版之“小便不利”、《中国针灸学》之“大便难”症均未见于其他教材,欠妥,今补之。

2.2 针灸方中病症加减用穴经验的利用举例

“凡霍乱,灸之或虽未即瘥,终无死忧,不可逆灸,或但先腹痛,或先下后吐,当随病状灸之。”

“若先心痛及先吐者,灸巨阙七壮。”

“若先腹痛者,灸太仓二七壮。”

“若先下痢者。灸谷门二七壮,在脐旁二寸,一名大肠募。”

“若吐痢不禁,两手阴阳脉俱急数者,灸心蔽骨

下三寸。又灸脐下三寸,各六七十壮。”

“若下不止者,灸大都七壮。”

“若泄利所伤,烦欲死者,灸慈官二七壮。”

“若干呕者,灸问使各七壮。”

“若呕哕者,灸心主各七壮,在腕上约中。”

“若手足逆冷,灸三阴交各七壮。”

“转筋,灸涌泉六七壮。”

此霍乱灸方见于《千金要方》卷二十、《千金翼方》卷二十七,据《医心方》引文出处,可知出于“葛氏方”,方中“随症加减”取穴的主治症均为相应穴的最重要的主治,现代针灸临床随症加减用穴也同样是用该穴最重要的主治。因此,古今针灸方中(包括腧穴文献)“随症加减”取穴经验不仅是增补经穴主治的重要依据,同时也是判定经穴主治重点的重要依据。以往经穴主治的研究忽略了这类极有价值的资料,今后应当给予高度的重视。

2.3 禁穴信息利用举例

(1)误伤禁穴救针法(以下引文均出自《圣济总录》卷一九四)

“脑后哑门穴不可伤,伤即令人哑。宜针人中、天突二穴可二分。”

“风府,针过度即令人哑,亦针人中、天突穴救之。”

“囟会一穴,只可针五分,过即令人头旋目暗,急针百会及风府二穴救之。”

“手心不可伤.伤即令人闷倒,眼直上。宜治前后心。又治神庭穴。”

“耳后宛处不可伤,伤即令人口颊喁。宜治人中、承浆二穴。” 从以上“误伤禁穴救针法”的内容不难得出这样的判断:人中、天突有突出的治哑的作用;百会、风府有突出的治疗头旋目暗的作用,神庭有突出的治癫痫的作用;人中、承浆有突出的治疗口喁的作用。而最后核查的结果表明:这些主治正是这些穴的主治重点。这样从不同来源、不同类型、不同角度综合考察经穴主治及其主治重点,最后得到的结论才更全面、更可靠。

(2)孕妇禁刺合谷法 “若妇人妊娠不可刺,损胎气。”(《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女人有孕者,切不可针灸。”(《杨氏家传针经图》)

“妊妇禁针。”(《窦太师秘传》)

既然孕妇禁刺合谷,这也从反面说明该穴有较强的下胎作用。

2.4穴名及临床应用信息利用举例

气穴:主治妇科病症。常用于月经不调,带下;腹痛引腰脊。新增:不孕。

(1)文献考辨

“主腹中痛,月水不通,气上下引腰脊痛。”(《黄帝明堂经》)

“主妇人子宫久冷不能成孕,赤白淋沥,月事不调,败血,逆气攻冲两胁疼痛。”(《循经考穴编》) 统编《针灸学》教材:“主治月经不调,泄利,腰脊痛,奔豚,目赤痛。”(南京《针灸学》、1版《针灸学》)

“主治月经不调,白带,小便不通,泄泻。”(2、3、5、6版《针灸学》)

“主治经闭,月经不调,崩漏,带下,不孕,小便不利,泄泻。”(4版《针灸学》)

“主治奔豚气、月经不调,带下,小便不利,腹泻。”(7版《针灸学》)

“主治月经不调,痛经,小便不利,腹痛,泄泻。”(《中国针灸学》)

(2)按:气穴一名“胞门”“子户”,提示该穴对于妇科病有较好的作用,宋以前文献有大量关于该穴治疗妇人孕、胎、产病症的临床应用,《循经考穴编》明言主“不孕”,现代针灸临床也有相关应用报道,而教材除第4版外,皆未收录,今补之。

以上实例提示,通过对经穴主治之外的穴名、类属、禁忌、针灸方加减用穴等多方面的信息,从不同的层面综合考察,相互印证,可以有效提高研究结论的可靠度。在《经穴主治》注释本中可见大量这类典型实例。

3 取精与补缺

取精,即通过筛选原则,将现存古今文献所载经穴主治中的基础主治提炼出来,即去粗取精的工序;补缺,就是根据古今文献及临床应用情况,对现行教材缺漏的经穴“基础主治”加以增补。

选择得是否准确,取决于研究者对于古代文献理解的程度和现代医学知识掌握的程度,严格来说,对于古代文献所记载的经穴主治的真正理解,有一个漫长的再发现、重新认识的过程。例如古代文献中对于针刺经穴治疗“口噤不开…‘牙车急痛”等张口困难的症状早有大量明确的记载,然而现代人很少用针灸治疗因下颌关节功能紊乱所致的张口困难。因为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这类骨外科病症多采用手术治疗,不属于针灸的适应证。直到1971年的一天在上海第二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正在进行的一台针麻“颞颌关节成形术”的外科手术中所发生的令人惊讶的现象才动摇了人们传统的认识:

“一例右侧外伤性复发性颞颌关节纤维性强直、张口受限6余年的病人,住院时张口度仅2 mm。在行针刺麻醉过程中,当针至合谷、公孙穴时,病人突然开口松动,于是手术临时取消。后再次针刺以上2穴,20分钟后,张口度增到35 mm,当天正常进食,经过4次针剌治疗,痊愈出院。”(新中医药杂志,1974,(12):21)

此后,关于针灸治疗颞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的临床报道不断增多,如今针灸已经成为治疗该病症的一种常规选择。而正是由于对该病的认识不断深入,人们也才能真正理解古代文献所载经穴主治中关于该病的典型症状的描述:

上关穴治疗“牙车不开,口噤,嚼食鸣”。(《太平圣惠方》卷九十九、卷一百)

如果研究者不熟悉颞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的典型症状,多半会以为上述上关穴主治中“嚼食鸣”之症乃不经之辞而去之。

另一方面,常年对古代腧穴文献的系统研究发现,古代关于针刺治疗“下颌关节脱位”也有大量详细的描述,而且可见在同一穴位中既主治张口困难,又治疗下颌关节脱位,体现出针灸双相性调节的特点。早在《黄帝明堂经》记载治疗下颌关节脱位的穴位就有:下关、大迎、翳风、通谷,初唐针灸大师甄权《针经》中也有更为详细的记载:

“听会穴:牙车急疼痛,不得嚼食,牙车脱臼相离二寸。”(转引自《太平圣惠方》卷九十九)

“听会,主牙车急及脱臼相离二寸。侧卧张口乃得之。”(转引自《千金翼方》卷二十六)

“下关,主牙车脱关,不得嚼食。侧卧开口取之。”(转引自《千金翼方》卷二十六)

本来,根据针灸双相性调节原理,即使古代文献中没有类似的记载,也应当能推知针灸具有这样的作用。然而现代临床上极少有针灸治疗下颌关节脱位的报道。可能在人们印象中这属于骨伤科病,不属于针灸的适应证。可是,如果是一天之内数次脱位的“习惯性下颌关节脱位”,就不是外科、骨科的最佳适宜病症,而恰恰是针灸的治疗优势。针灸治疗的意义不仅仅在于消除局部症状,而且可以调节关节与肌肉的功能,是一种标本兼治的疗法,类似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这说明,针灸宝库不乏珍宝,缺乏的是鉴宝人。选择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我们只能将已经认识到的“珍珠”拾起来,还有多少“珍珠”有待发掘,我们不知道。为了降低选择风险,将“遗珠”的几率尽可能地降低,本次经穴主治标准化研究,特于《中华针灸穴典》注释本中主治项下设“备考主治”一项,以容纳那些按照纳入标准暂时不能纳入主治项但极有可能是“珍珠”的主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