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17 09:49:51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劳动教育思政课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一、德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德国的历史底蕴深厚、政治历程复杂,德国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因此变得丰富多样。德国经历了二战、东德西德合并等重大历史事件,然而其思想政治教育似乎并未受到这些历史事件的影响,仍然保持着高度的统一,还取得了许多值得肯定的成果。
(一)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课与其他课程互相配合
德国学界研究发现,德国思想政治教育的“显性”教育方法似乎已经走到了终点,当今德国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正逐渐向隐性化和生活化趋势发展。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在课堂教育中充分运用各种媒介手段,比如电影、纪录片等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对于价值的判断则由学生自己来进行,老师不会进行过多?Z言上的引导,用学生自己的感悟来代替生硬的说教。德国的思想政治教科书多用浅显易懂的通俗语言,让学生有自由的思考空间。
(二)社会机构和团体积极推动对在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德国有大量的公共机构和社会团体在从事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这些机构和团体常常有计划地举办各类讲座和报告活动,并邀请在校学生参加,利用这些公益性的活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同时,德国的各类法律机构也利用开办法律讲堂的机会,帮助学生提高法律敏感度,这种做法也能有效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和实施。
(三)注重将思想政治教育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德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教科书中很少出现类似于“我们要怎样做”一类的教条式语言。书中的语言大多是从生活实际出发,语言轻松活泼,具有启发性。教科书中涉及了许多在实际生活中必然会面临的问题,例如恋爱、家庭、死亡、战争的起因、人生各个阶段的苦恼等,让学生能够清楚地知道在现实生活中一旦面临这些问题时他们该怎么办。这种教育对学生的成长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能够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人格、正确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帮助学生提高思想道德水平。
(四)强调家庭教育和劳动教育的作用
对德国稍有了解的人都会知道,德国是个相当严谨的国家。在德国,人们对待工作近乎苛刻的严谨、对待时间安排分秒不差地遵守、对待乘车逃票坚决严惩不贷,这些都源于德国人遵守的基本价值观。德国人民崇尚秩序、清洁、规范性、诚实、忠信、独立等基本价值观念。德国家长在日常的家庭生活中就会教育孩子要守时、遵守规范、诚实不说谎、排队不插队等。这样轻松的家庭教育方式能够弥补学校应试教育的不足。家庭和学校联动形成合力,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
二、中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与外国启发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不同,中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更加强调灌输教育。
(一)讲授讲解法
讲授讲解法就是以教育者为主体,向受教育者传授政治理论知识、科学社会主义原理以及思想发展变化的规律。由于受教育者,特别是青少年受教育者主要的学习时间是在课堂内,因此,讲授讲解法是对青少年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法。
(二)疏导教育法
疏导教育法是针对受教育者在生活中所遇到的具体问题,根据现实的情况进行循序渐进的引导,从而帮助受教育者提升思想道德水平的方法。在众多受教育者中,青少年受教育群体通常处于问题多发期,在学校和日常生活中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因此,疏导教育法也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法之一。
(三)认识比较教育法
认识比较教育法是利用两种不同事物的对比,在对比的过程中引导受教育者得出正确的结论,从而提高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水平。通过比较,受教育者可以在前人认识的基础上不断地发展自己的新认识,也使自己的认识得到更快的发展。
(四)典型教育法
这种教育方法是现阶段国内使用比较普遍的一种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通过典型事例、典型人物为受教育者做出表率和榜样,引导他们走向正确路径。每年都在进行的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就是利用典型教育法,将典型人物的优秀品质进行广泛传播,从而提升大众的思想道德水平。
三、中德两国在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上的异同
(一)两国在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上的相似点
1.德国重视社会实践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中国也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原则,将社会实践放在思政教育工作的重要位置。中德两国的思想政治教育都充分利用社会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提高道德水平,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政治品德。
2.中国和德国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都要求学校、家庭和社会团结一致,形成合力,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顺利开展创造条件。
3.中德两国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都重视家庭教育在思政教育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家长用正确的价值观来引导孩子,这在无形中帮助他们强化在学校接受的思政教育内容,进一步提高孩子的思想政治素养。
(二)两国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上的不同点
1.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有所不同。我国一直以来都是采用说理引导的正面教育方法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这种方法是我国思政教育的主要方法。中国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利用思想政治课开展的,每个学校都必须开设思想政治教育课,这是教育部门的硬性规定,学生的德育成绩也作为学生学习情况的一项重要考核内容。而德国的学校并不专门开设思想政治教育课,德国的学校在开展专业课程的同时,结合各学科特点,有针对性地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各学科内容结合,在进行专业学科授课的同?r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2.在是否利用劳动教育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存在差异。在现阶段的中国社会,学校和家庭都很少再利用劳动教育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许多家长为了让孩子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去,会取消他们一切的家务劳动,许多学生甚至早已抛弃“劳动最光荣”的正确价值取向。德国家长从不会代替孩子做他们应该做的家务劳动。按照法律规定,德国的孩子必须要承担一定的家务劳动,学校也把劳动纳入学生的考核标准中。
四、现阶段中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不足及获得的启示
(一)现阶段中国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不足
1.过度重视灌输式教育,教育方式缺乏灵活性。中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多数都是在课堂上完成的,考试成绩是衡量学生学习情况的唯一标准。这样的教育方法虽然能将教育的效果最大化,但却阻碍着受教育者把知识转化为能力。例如在教育的过程中,我们知道要依法纳税,但却缺乏运用合理方法阻止不法分子偷税漏税违法行为的社会实践。缺乏实践会降低学习效率,同时也局限了对所学到的知识的运用。
2.思想政治教育跨学科结合不紧密,缺乏实用性。在德国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跨学科教学模式是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的宝贵经验。他们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各门学科中,进行广泛的“隐性教育”。中国作为发展速度最快的发展中国家,并没有做到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各学科的教育中,单独开设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所达到的教学效果也不尽人意。生活中的许多问题都考验着个人的跨学科思想政治素养和参与水平,对学生这方面能力的培养我国还存在着缺口。
近年来,针对高等大学的思政工作新形势、新变化和新要求,上海教育系统深化“三圈三全十育人”理念,推出了“同场域、同频率、同成长”的“新三同”工作法,促进高等学校“三全育人”工作发展和提高,特别强调了在实践层面推进“三全育人”工作的空间延伸、队伍融合、资源互动、功能重构,拟通过重组育人资源、下沉育人力量、优化育人体系,制度化协调各种育人队伍践行一线规则,进入学生发展的最近场域,就地开展思政教育,营造校内“三全育人”微型生态圈,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贯彻落实上海教育系统思想政治工作“同场域、同频率、同成长”的新要求,进一步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深入推进大学生思政工作,本文拟基于“新三同”背景下对辅导员思政工作法进行探析,试图将思政力量融入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当中,立德树人、培根铸魂,来提高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及针对性,满足师生协同发展、共同进步的需求和期待。力求以高等大学辅导员“新三同”工作理念为核心,为思政人注入思政魂,更新升级辅导员育人概念,融入“伴、导、体”精神,做学生的筑梦陪伴者、思想引导人和命运共同体、成长共同体,来深化“三圈三全十育人”理念,践行辅导员育人责任,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多方多维的合力效应,使得辅导员思政工作“新三同”育人成效显著。
一、融入“伴、导、体”精神,更新升级育人理念,提升辅导员“新三同”职业能力
1.“伴”:生活上同场域,做学生筑梦路上的陪伴者高校里学生们最愿意诉说心事、烦恼和困惑的,往往是距离学生最近的辅导员群体,高频率的交流、深入的沟通,使得辅导员的话语及行为对学生的成长起到重要作用。辅导员与学生的亲密度高低与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是正比关系。学生的需求所在之处,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该涉足的地方,队伍的建设、思想的引导、服务的精准,是让思政工作彻底被学生接纳、喜欢的法宝,这样的教育才能终身受益。辅导员要坚持以生为本,让思政工作贴近学生需求、融入学生生活,既要以线下班级、食堂、宿舍等传统校园生活空间为场域开展思政教育,也要注重借助线上网络平台来守好网络思政教育的重要场域,让辅导员做学生圆梦路上的陪伴者,发挥好隐形课堂的作用。2.“导”:思想上同频率,做学生价值取向的引导人思政工作体现人文关怀,同频率理解学生所思所想,同频率与学生追逐真理及学识,与学生的获得感、幸福感同频共振,指引学生做好价值取向,这是一种新的考验。辅导员要高度重视解决学生思想问题,也要高度重视解决学生实际问题,要结合学生的满意情况来闭环提升工作水平,通过与学生高频高质量谈心谈话,夯实学生信念,在关心学生、帮助学生、引导学生的过程中,暖人心、暖人志、暖人梦。通过价值引领、灵魂塑造,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较好地融入到学生个人成长成才的全过程中去,来让学生提高政治站位和思想高度、拥有家国情怀、敢于担当使命、主动愿意为祖国奉献自己的青春。3.“体”:精神上同成长,做学生的命运共同体、成长共同体同成长立足育人实效,化被动为主动,不仅只是关心关注学生独自成长,而是把辅导员的个人成长与学生个人成长进行捆绑,做学生的命运共同体、成长共同体,在启发学生、引导学生、服务学生过程中,一同学习、一同思考、一同探索解决方案,与学生同心同行,真正做到教学相长。通过比赛、演出、录制微课微剧微视频,将育人成果具象化,形成教学相长融洽氛围,形成奖励机制良性循环;通过师生需求的对接、场域的融合,积极传播正能量,使先进理论文化真正入耳入脑入心;通过师生互动过程擦出的火花,迸发的激情,来融合进阶师生两者乃至学校的成长与发展。
二、把握思政育人准则,五育并举构建育人高地,提升辅导员“新三同”工作实效
1.立足内圈“同场域”,打通思政育人平台以学生宿舍生活区为基地,打造一批党建示范、心理咨询、事务帮扶、就业指导工作室及活动场地,充分发挥辅导员纽带作用,可以把爱党爱国爱校主题教育融入到形势政策、劳动教育等课上,并邀请学生共同站在台上讲微课,在学习与讲课的过程中,化被动为主动,激发学生加强对经典著作学习研究的浓厚兴趣,培养学生成为坚定的信仰者,提升主题教育思想厚度。同时,高度警惕海量网络信息对学生思潮的影响,发挥辅导员队伍的主导作用,利用新媒体加强对学生的价值引领,引导学生向着正确方向发展,实现思政场域大融合、线上线下思政育人协同并进。2.拓展中圈“同频率”,融合思政育人资源辅导员要主动去了解学生内心想法和实际需求,掌握与学生“共情”的方法,提高与学生“共情”的能力,用学生喜欢的方式开展思政教育,厚植师生爱国主义情怀,号召学生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绽放青春。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辅导员协同学生参加到各类比赛及活动中去,并将成果进行宣传和展示,依托学校易班及公众号进行线上评选及学习,扩大影响力,来丰富师生崇高信仰和精神财富。通过同频求真求知,引导学生正确面对中国机遇与问题并存的客观现实,深入了解世情、国情、社情和民情,准确分析和研究国际国内热点问题,坚定学生理想信念,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立足国家,胸怀天下,做走在时代前沿的奋进者和开拓者。3.延伸外圈“同成长”,辐射思政育人作用打开校门办思政,注入校内外思政资源,“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注重思想引领和价值塑造有机融合,鼓励学生立下大志、明白大德、成为大才、担任大任,把个人梦想融入到国家梦想中去。开展学生党性教育和规矩纪律意识培养,在理想坚定、思想品德、行为养成、心理健康等方面做好支撑支持。强化师生同成长正面影响宣传,扩大“三全育人”良好辐射效应。聘任优秀校友等先进模范典型为“校外辅导员”,在开学典礼、毕业典礼等重要仪式中为学生讲思政,不断指引学生心存感激,见贤思齐,努力奋斗,为国奉献。
作者简介:李传义(1970-),男,江苏连云港人,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6)11-0027-04
就业问题是关系国家、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也是个体生存必须解决的基本问题。对于定位于一线工作的高职院校学生来说,由于知识所限,深造可能性较小,因此,为就业而上学道理简单明了。然而,城镇化下大量农民工进城务工以及本科院校扩招生毕业,挤压了一线工作机会,给高职生就业带来巨大压力。职业理想和现实就业之间的差距,同为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不同待遇,加之高职学生自身存在的缺陷,使部分高职生行为出现异化:在校时荒废学业,毕业时为就业不择手段,就业后工作按部就班,劳动失去动力。类似现象在高职毕业生中普遍存在并呈蔓延趋势,群体现象导致高职生社会认同度降低,劳动者无尊严可言。更有极少数学生自甘走向堕落,就业背后隐藏的劳动尊严问题对高职生教育来说具有现实的敏感性,而面对日益下滑的高职生素质,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观也在发生潜移默化的变化,劳动“去尊严化”倾向蔓延。究竟是什么导致部分高职生劳动尊严丧失?教育中如何以劳动尊严教育推动高职生更好就业?这对于当前高职院校来说是一个理论和实践都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一、劳动尊严的内涵
尊严(dignity),伦理学术语,源自拉丁语dignus,有价值的意思,时至今日,其内涵非常丰富。康德认为:“一个有价值的东西能被其他东西所代替,这是等价;与此相反,超越于一切价值之上,没有等价物可代替,才是尊严。”[1]即尊严至高无上,无可替代。马克思认为:“尊严就是最能使人高尚起来、使他的活动和他的一切努力具有崇高品质的东西,就是使他无可非议、受到众人钦佩并高出于众人之上的东西。”[2]劳动尊严,是主体在社会生活中,在对所从事劳动的社会价值和道德价值正确认识基础上,因劳动成果而形成的威严且庄重的社会地位和形象。它要求劳动者立足社会生活,在劳动过程、劳动成果中体验因劳动而带来的人性尊严,而社会对劳动者实践和创新才能发挥的尊重,更加促进了劳动者有尊严地劳动。有尊严地劳动是劳动尊严的外在表现形式,劳动尊严是通过主体有尊严地劳动实现的。
二、劳动尊严是高职生从业立业的根本
人的社会性主要表现就是劳动,在劳动中,人们实现自我价值,推动社会进步。然而,劳动是一种非常复杂的运动。当代社会,人们在享受劳动成果的同时,也在感受着劳动过程和劳动形式带给人的幸福和快乐,同时也可能在品尝着劳动的艰苦和错误行为所带来的苦果。而这种感觉也反应在思想和行为中,并形成对人生追求和劳动看法的互动。
(一)劳动尊严促进高职生有尊严地劳动,从而获得社会尊重
高职院校以服务社会为宗旨,培养社会企业需要的一线技术工人是其主要目的。而高职学生为了更好地就业,必然要从事有尊严的劳动。所谓有尊严的劳动,是指劳动者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专业知识为基础,在参考自我兴趣爱好等条件下,从社会工作中选择并确定适合的职业,主动工作,并以所学知识推动社会进步。这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种社会生活方式。而作为社会生活方式的有尊严的劳动,是与被动劳动相对的一个概念,即劳动的过程不再是应付、被迫、没心没肺,而是创造、感知、主体的活动,是在运用知识创造财富,是劳动者价值的体现,尊严的彰显。高职生从事的有尊严的劳动,注重高职生主体地位的提升,强调高职生作为主体物的存在,而不是实现财富的工具,即“人即目的”。在劳动过程中,高职毕业生充分运用所学专业知识,把劳动作为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用心感知劳动,感知劳动过程中所形成的人际关系,感知人类生产的智慧,以自我所学才能推动社会生产的进步,推动社会财富的增加,从而获得社会、企业对高职生的尊重,这也体现了高职院校教育的价值,更是对当今社会一定程度存在的逃避劳动,鄙视、应付、不愿做基层劳动者甚至为金钱而走向堕落的正面回应。
(二)劳动尊严张扬高职生理性精神,推动高职生价值实现
高职教育培养的主要是一线工作的熟练工人,然而,如果仅仅把高职毕业生当做普通一线工人看待,则抹煞了高职生的理性精神。“人在自己里面确实发现一种能力,他凭借这种能力而把自己与其他一切事物区别开来,甚至就他被对象刺激而言与它自己区别开来,而这就是理性。”[3]理性精神的实质就是要敢于反思、批判和勇于超越。对于高职学生来说,熟练的操作技能是高职院校教育的应有之意,而在掌握理论知识和熟练技能基础上,理性精神的实现则应是高职教育的更高追求。劳动尊严教育在宣扬高职生劳动主体教育的基础上,把劳动看做是主体创造世界的重要手段,不仅要求高职生在劳动中实现创造、创新的人类历史使命。而且要求劳动者通过劳动,丰富自己的实践知识,建构自我知识体系,不断探索,不断追问,探求社会生活真谛。在主体探索过程中,高职生被教育的善良天性和潜能才能够展现,其实现的社会价值打破了以身份地位、家庭背景、学历教育等世俗观念因素对人不正确看法,社会才会因此更加公正公平。而在个人价值实现的同时,高职生自我才能发展,社会尊重和自尊的双重推动,劳动尊严最终得以实现。
(三)劳动尊严完成个人自我实现的可能性,过程尊严彰显个体生存意义
自我实现即“人对于自我发挥和完成的欲望,也就是一种使他的潜力得以实现的倾向。这种倾向可以说成是一个人越来越成为独特的那个人,成为他所能够成为的一切。”[4]依照马斯洛理论,自我实现是个体天性使然,因此教育者要充分利用自我实现在高职生身上的自然表现,明确高职阶段的知识学习是未来自我实现的基础,技能训练是自我实现的桥梁,以激发高职生因高考失利后的学习斗志,奋发学习;另一方面高职教育要明确人是社会中人,自我实现的价值受社会评价和个人评价的双重影响,要实现自我价值,有尊严劳动是未来工作的必然选择,有尊严劳动在运用所学知识从事劳动的同时,是用“心”在改造世界,是人类创造精神的表现,是人与劳动的和谐统一。个人从事劳动的过程,是个体尊严的获取过程,也是个人价值实现过程,还是劳动美的展现过程。而在高职阶段所学知识必然在一线工作中得到充分运用。劳动中的创新和创造则是高职毕业生劳动尊严的更高价值体现和高职教育的价值追求。
三、劳动尊严观认同的困境溯源
高职院校学生,相对于普通院校学生来说,大部分成绩不理想,即使个别成绩较好,但学习过程也是挫折较多。他们自我成就感不强,自我认同度也较低,尽管他们在主流价值取向上积极向上,但由于处于大学群体边缘,对社会、对就业的部分现象表现敏感,如何对待劳动的正确价值观并未形成。
(一)多元价值取向使部分高职生对劳动失去价值追求
传统中国是农业大国,农民占据全国人口的80%以上,农业生产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基础,拥有自己的土地并进行劳动是农民世代的期盼,大部分农民也被相对束缚在土地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构成农村一道自然风景,人们对辛勤劳动充满敬畏,勤劳致富成为人们追求的目标;当代社会,美国大片、互联网带来了世界各国不同文化和价值观的冲击:勤劳未必是致富的唯一手段,节俭是美德但不时尚,贵族般的生活方式是才是令人向往的追求目标;国内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崛起的大众文化,相当一部分以对崇高的颠覆、欲望的崇拜、享乐的追求、时尚的追逐为内容,影响和改变了一大批民众的价值取向[5];市场经济下对利益的追求被神圣化,获取的手段不再顾虑高尚与卑鄙,夸张地消费、过分地炫富刺激了人们传统劳动观的神经,而城镇化背景下人口的大量流动也使得各种不健康的思想加速传播,种种因素,冲击着高职生尚未健全的劳动价值观。
当前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大部分沿袭本科学院的规制体系,除专业设置相对贴近市场外,教育理念设计和教育教学重点并没有完全从高职学生实际情况出发,专业学习上仍然过多关注考试成绩的提高,实践能力的培养开发由于种种原因也没有得到充分执行;思想观念上侧重意识形态教育,公民素质和养成教育提升并没有真正形成。由于对高职学生特点研究不充分,高职学生的世界观教育和潜能教育存在相当大的提升空间,而在最基础的劳动价值观教育方面,面对多元价值取向的侵袭,部分高职院校学生思想上出现价值取向的紊乱,追求享乐,崇拜欲望,鄙视劳动现象存在蔓延趋势。
(二)就业困境与较低社会认同度,使部分高职生沦为“单向度”的人
近十年来,伴随本科院校大幅扩招,高中生源却在不断减少,由此降低了高职学生生源素质,本科扩招又给高职生就业带来压力。同时,城镇化下大量农民工进城务工,挤压了高职生很多就业机会,高职毕业生就业困境加剧。而低学历低才能的传统思想更是降低了高职生的社会认同度,在现实社会和精神世界的双重压力下,相当一部分高职生心理出现问题,部分高职生行为异化,沦为“单向度”的人。所谓“单向度”的人,即意味着人失去了自我,丧失了自尊,丢失了精神与灵魂,从而成为一个麻木不仁的,只认同并屈从于他人操纵与控制的,甘受他人奴役的异化了的人[6]。高职生的“单向度”,最初表现为学习上放弃进取,专业上不再追求,习惯于旷课,闲逛;毕业后物欲第一,无心从事一线艰苦工作,更谈不上创新创造,却对社会有自己的偏激看法。尽管许多高职院校已设立心理咨询室,但面对来自生存深处的就业压力,如果国家和社会不创造有益的社会环境和氛围,仅仅是心理疏导和心理救济是远远不够的。
四、劳动尊严观的价值引导
(一)尊重劳动,从价值观形成路径规范高职生的劳动意识
面对日益临近的一线劳动岗位,习惯于娇生惯养的部分高职生出现鄙视甚至于逃避劳动的不良思想和行为,而市场经济带来的急功近利思想构成了对扎扎实实、埋头苦干的劳动形式的冲击,因而,高职生不良劳动意识的形成带有一定的普遍性和社会性。2015年4月28日,在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大会上指出:“全社会都要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重大方针,全社会都要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任何时候任何人都不能看不起普通劳动者,都不能贪图不劳而获的生活。”
劳动“是整个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而且达到这样的程度 以致我们在某种意义上不得不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7]正是在劳动基础上,人们构成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完成了人类文化的延续、生命的繁衍,从形式到内容,劳动都必须获得尊重。在劳动过程中,人类构筑了一定的物质生活条件,并以此社会存在为基础形成了人类的价值观。因此,人类价值观也是在劳动中形成并由劳动决定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明确劳动对于人的重要意义,是劳动,使人与动物脱离,无论脑力和体力劳动都应受到社会普遍尊重,而鄙视和逃避劳动的价值观将导致人类社会的倒退,最终导致人向动物回归。从劳动观教育着手,能够从根本上形成全社会正确的价值观,遏制社会不良风气,并引导推动社会良性发展。
(二)尊重劳动,系统整合高职院校理论与实践教学内容,推进高职生良好劳动行为养成
面对大部分独生子女缺乏劳动意识和良好劳动行为的现状,承担培养合格人才教育教学工作的高职院校,要充分利用国家、社会提供的一系列社会、市场资源,系统整合校内校外理论与实践教学内容,完善劳动尊严教育的整体设计,完善高职生劳动评价体系建设,培养高职生劳动行为的自觉性,加速高职生良好劳动习惯行为的养成。
校园环境建设中,要突出高职院校特点,要有专门的与学校相关的劳动事迹宣传园地,宣传、培养本校劳动成才的学生模范,注重校园劳动精神、劳动氛围的塑造和弘扬。在思政课教学中,要密切关注劳动人事制度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等一系列与劳动相关的社会制度改革内容,宣传、强化国家尊重劳动、劳动光荣、尊重人才的方针政策。在“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教学过程中,强化在当前中国,分配可以有不同形式,但劳动是物质分配的最主要依据。在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中,肯定前辈所取得的成就时,要向学生阐明辛勤扎实劳动才是万事成功的关键,同时要善于利用社会实践中接触到的劳模机会,指出他们身上所体现的“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是他们以看似简单、平凡的劳动,融入劳模精神,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以劳模事例,培养高职生良好劳动习惯行为,以劳模业绩,激发高职生对劳动的尊重,对劳动事业的追求。高职院校开展的企业劳动顶岗实习,更应以严格的劳动纪律约束学生,以企业的成熟劳动规范改造学生,以成熟企业文化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最终使学生树立尊重劳动、劳动光荣的思想,从而成为一名合格劳动者。
(三)加强创业技能培养,积极投身“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浪潮,以扎实劳动赢取社会尊重
高职教育以培养一线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的,理论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是其毕业生特点,面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潮,高职学生具备接地气的优势:即优秀的技术工人能够精雕细琢,以对自己劳动的尊重,事业的认同,把生产、创新水平提高到更高层次,从而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而劳动过程中的反馈和建议,对科技创新有巨大地促进作用。然而,当代高职毕业生并不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弄潮儿。究其原因,首先是理念的偏差,大部分高职生中学阶段成绩相对较差,长期的考试挫折和低分低能的潜意识已经使自尊自信缺失成为这一群体的通病,需要高职教育工作者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加以治愈;其次,对发明创造的神圣化渲染也使一部分有创新能力的高职生望而却步;再次是当前大部分高职教育对创新人才培养偏重于素质培养,即广义的创新教育,对受教育者能力培养和技能培养,即狭义的创业教育,由于种种因素(如资金不足,专业设备无法购买,教师培训不够,理论实践知识不能站在时代前沿等等)出现跟不上社会、企业技术快速发展的状况。
面对此种情形,高职院校教育应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把培养创新人才目标提高到更加重要的战略高度,强调创新创业劳动是中华民族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引擎,是人类社会最值得尊重的劳动。教学内容上从文化课到专业课的教学安排,从课程教学计划到课程设计,从理论课到实践课教学,都要使创新劳动教育与教学内容有机渗透,使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专业能力培养形成一体化教学体系;教育理念上要打破高职生低分低能的潜意识,以身边、社会上已取得成就的高职生为榜样,增强他们的自尊自信;以国家大力推进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契机,加强创业技能培养,借助政府、社会力量,推动校企联合,解决资金、设备不足问题;支持教师科研申报,鼓励高职学生积极参与,以教师的科研劳动和科研精神,影响、提高高职学生群体创新、钻研意识,为其未来就业创业打开方便之门,并以对国家和社会的扎实劳动的责任承担,赢取社会尊重。
参考文献:
[1]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M].苗力田,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55.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58.
[3]李秋玲.康德著作全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460.
[4]马斯洛.动机与人格[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53.
[中图分类号]G71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603(2020)19-0126-02
为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实施方案》,多措并举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各地各校都高度重视教师职业能力提高,按照“以赛促教、以赛促改”的思路,大力提升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水平,为职业院校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提供有力的師资保障。
一、中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现状
教师教学能力决定了教学水平,影响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中青年教师是教学一线的重要力量,中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授课中青年教师大多是博士或硕士,作为高素质人才,大多数青年教师具备扎实的专业素养,工作热情度较高,有奋斗的进取心,渴望在教师职业中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这为参加教师教学能力比赛奠定了重要的人才基础。教学能力比赛为老师提供了展现教学能力的舞台,中青年教师能够通过大赛锤炼自己,提高业务水平,成为参赛的主力军。
高职院校的青年教师虽然在学历上已经达到较高层次,但是,大部分人缺乏师范院校正规的训练,教学理论、教学方法、教学经验都相对匮乏。中青年教师需要通过课堂实战锻炼提高教学能力,而教学竞赛搭建了“教学相长的双赢平台”“教学方法的交流平台”和“以赛促教的示范平台”,开展教学竞赛是提升中青年教师教学水平的有效途径,也是青年教师进行教学交流、提升教学能力的重要平台,是很多高校积极推行教学质量保障建设的重要举措,是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抓手[1]。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大学的课堂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微课、MOOC、翻转课堂等都进入了大学课堂。新时代的大学生对知识的需求更加多元化,对教师的要求更加高,教师不仅要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和素养,还要有运用和处理信息化的能力[2]。教学能力大赛特别提倡和鼓励合理运用技术、方法和资源等组织课堂教学,进行教学考核和评价。中青年教师学习能力强,积极性高,对新事物接受快,比较乐于运用信息化手段改善教学条件。参赛促使教师熟练掌握和运用信息化手段参与和辅助教学,提高学习效率和丰富考核评价方法。
二、“以赛促教”提升教师教学能力
(一)教师教学能力的基本内涵
教师教学能力包括教学认知、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教学监控能力四个方面。教学认知能力:主要包括掌握教育教学理论知识的能力;学情分析能力、教学研究和创新能力。教学设计能力:主要包括设计教学目标的能力;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的能力。教学实施能力:主要包括多媒体应用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科研促教学的能力;师生交流互动的能力。教学监控能力:主要包括教学反思及课堂掌控能力[3]。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要贯穿于教师职业生涯的全过程。
(二)“以赛促教”思路在工业设计专业的教学实践
工业设计是一门侧重于应用型的学科,学科专业和人才培养侧重于应用型以及满足地方经济发展,教学质量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是由教师的整体素质决定的,特别是中青年教师素质。我专业教学团队全部由中青年教师构成,其教学能力和水平将直接决定教师队伍的整体教学质量和水平。工业设计专业教师团队通过参加教学能力比赛,基于“以赛促教”的思路,深化教学改革,探索提升专业教师教学能力的途径和方法,主要体现在教学认知能力、教学设计能力、教学实施能力和教学监控能力四个方面的探索与实践。
1.强化培训,提高教学认知能力
因为我专业老师都不是师范专业毕业,缺乏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经验,在教学认知能力上不够系统全面,因此教师的任务除了教学和科研以外,还应该重视教育教学理论知识的积累,研读教育教学理论书籍著作,补齐自己的短板。针对教师需求和竞赛,学校各类学会不定期举办各种师资培训、教师技能培训、竞赛培训,并纳入培训学时考核体系。通过参加培训,教师能在最短时间内学习经验丰富的教师的教学方法,吸收先进的教学理念,掌握最新的信息化手段,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使之适合高职学生的实际情况,同时还能尽快了解和研判国家教育方针政策。除了参加普适的培训外,还可以参加一些个性化培训,针对个人需求,选择参加适合自己的线上线下课程,利用集中统一或碎片化时间不断更新知识体系并与时俱进,将前沿的教学理念、先进的教学模式方法以及最新的信息化技术合理应用于课堂教学。
2.项目教学,提高教学设计能力
高职院校的每门课程都需要做出详细的整体和单元设计,我专业3名专任教师均通过了学校执教能力测评和有效课堂认证,教师具备一定的、系统的课程设计能力。参加教师教学能力大赛的重点工作就是教学设计,因此要对所授课程的知识体系和教学内容做系统梳理,构思设计详实生动的教学方案。要对照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系统修订课程标准,明确课程对人才培养的知识、能力、素质目标的具体指向。依据课程标准实施教学,建设完善的线上线下课程资源。工业设计专业由于专业特点,一直坚持项目化教学,项目教学以任务导向为原则,引入企业的实际产品设计项目作为课程的载体,通过下达产品设计任务,模拟企业设计师真实工作情境,让学生体会、参与并完成相应的任务工作,在项目和工作任务中学习相关知识和技能,达到“做中学”的目的。学生积极参与到每一个知识点的学习中,并同时参与体会,提出问题和尝试解决方案,进而达到知识迁移,举一反三,掌握设计方法,参与设计劳动,最终能够独立完成企业设计任务。
3.做中教,提高教学实施能力
一堂好课,需要教师精心的准备、组织、设计、实施。一个完整的课程单元包括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阶段。课前充分利用在线资源和信息化手段开展学生自学或教师集中在线指导教学,利用在线课程资源平台,可调研、资料收集、观看视频、章节测验、阅读相应文献资料、讨论等课前预习任务,将学生能够尝试完成的学习任务前置,提高课堂效率。课中着重解答学生疑问、教授课程重难点、强化实际操作演示体验、提倡互动评价,同时积极开展课程思政、学生心理疏导、劳动精神培养,教学过程实现师生间、生生间全面的良性的互动。课后教师应该及时布置作业、讨论,在线为学生答疑辅导,完成作业批改、在线考核评价以及过程性学习数据统计分析等。教学予教师来说是根本,通过做中教,教师不断转变角色,从知识的施与者变为能力的帮促者,让学生养成讨论和自主学习的习惯,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强调过程性知识,培养学生全局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4.反思诊改,提高教学监控能力
1高职院校《现代企业管理》课程教学现状
1.1高职院校《现代企业管理》课程中重点使用的教学方法
在高等职业院校中开设《现代企业管理》课程,使用项目教学法是保证学习效果较为实用的教学方法。所谓的项目化教学是一种现代的教育模式,这一模式的发展是源于现今是一个工业化以及信息化的社会。项目化教学方法起源于欧洲的劳动教育,其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师与学生之间积极互动的一种教学方式。十八世纪的欧洲实行的是工读教育,之后十九世纪的美国开始展开合作教育,随着教育的逐渐发展,才在当今社会提出了项目化教学这一理念。项目化教学更加的注重实践,它打破了传统的授课方式,不再是传统的灌输式的授课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学习,激励他们的求知欲,克服了传统上课的沉闷无趣的问题。教师和学生一起完成一个完整的项目,这其中所蕴含着的理论知识都得到了运用,而且在实践的过程中,学生还会注意到很多别的方面,这种教育方式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是一种在我国的各大高校中正在积极开展的教学模式。
1.2高职院校《现代企业管理》课程中存在的问题
1.2.1授课中讲授部分比重过大《现代企业管理》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并且理论抽象,实践性强是其最大的特点。而当前老师的授课方式中,纯讲理论知识无疑占用了交大份额的学时,把实践性教学任务安排高质量的在教学规划和设计任务中完全实现有一定困难。这种授课方式难以符合学校培养学生的要求和目标,并且毕业的学生毕业之后只了解理论,实践技能过于空洞,不能胜任社会的工作。学生代入感较差,很多非常实用的管理方法,都沦为学生一厢情愿的想像而已,不能亲身体会。1.2.2实践部分缺乏足够重视虽然根据项目化教学的要求,在学习《现代企业管理》这门课程的时候,是有着部分实践环节安排的,可是这一点并没有引起学校以及任课教师的重视。在高职的课表和教学计划中可以看出《现代企业管理》这门课程时分为理论教学以及实践教学两个部分的,而真正操作起来,理论教学的时间会增加,实践教学的时间会减少,而这门课程比较抽象的理论无从实践,就显得更无用,也更难透彻理解。所以不足够重视实践的话,即使侥幸掌握了理论知识,也不会运用,更不能达到活学活用到实际工作任务中了。1.2.3案例选取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现代企业管理》这门课程旨在让更多专业的学生初步了解企业管理的知识体系,为日后进一步学习企业管理知识奠定基础;有选择地学习和掌握企业管理的基本方法和主要技巧,帮助学生形成适应未来职业人所应具备的最基本的管理能力。有相当一部分管理课程是按照类似的教案进行讲解的,先是开始理论教学,之后再看实际的例子,虽然最后也是有案例的讲解,但是这里的案例却具有局限性,可以当做教师案例的一般都是那些知名企业的管理案例,这些企业在这上面取得了成功,但是并不代表类似企业运用这种方式也会取得成功,再加上这些知名企业基本上都是大型的企业,对于众多的中小企业来说,是非常不适用的,这样就造成了学生即使学习了案例,也不无法在实际中的运用,知名企业的成功也如神话故事一般。而且案例的时效性比较差,比如在管理学课程中高频被使用的联想集团的成功案例,已经是10多年前的成功经验了,放到如今,恐怕依然是一份无法复制的成功。1.2.4课堂规模过大《现代企业管理》这门课程在众多高职院校中以公共选修课开设,尤其在工科为主的高等职业院校,常常为合班大课,课堂学生人数为80人到160人。这就使得教师无法关注学生的状态,很难做到根据学生的特点和课堂学习状态采用有针对性的教学。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互动,即使有互动也无法掌控全部课堂学生的反馈情况,课堂氛围难以把握全局。由于《现代企业管理》课程教学内容涉及面较大,知识点众多,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多采用传统的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虽然注重了教师的“教”,但忽视了学生的“学”,未能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同时,受课程时数限制,在课程讲解过程中,未能将企业管理实践和理论结合起来,无法为学生提供深入的分析,讲不透彻,学生自然理解起来也更困难。由于合班课程人数较多,也很难采取除课堂讲授之外的其他教学方式,教师和学生的互动性较差,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
2高职院校《现代企业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思考
2.1用好项目教学法
在管理课程的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即使大量知识点按约定俗成的顺序讲授,我们还是常常可以在一个项目中将散落的知识点串起来,在不同学习情境的知识,也可以通过一个项目融会贯通。虽然管理类课程的知识点不像工科一样循序渐进的特征那么明确,但是重新整理项目的知识点,加以科学组合,运用于教学中可以使学生从新的切入点更清晰的领会其含义。重新排列知识点,融入项目教学法,虽然任务量巨大,但是意义非凡。这些知识点,即使没有必然的先知先学的顺序,却因为重复使用,而变得掌握熟练;因为和别的知识点组合使用,而变得理解更为深刻;因为在不同的情景中使用,而运用得更加得心应手。寻找典型性项目,由简入难,从涉及少知识点到高技能要求。同时还要注意教师引导学生、带领学生、指导学生共同完成项目时,给学生带来的成就感。获得阶段性成果无可疑是对学生强大的鼓励和肯定,也带来对下一项目攻克的跃跃欲试。
2.2实践教学环节立体化设计
以工科专业为例,在高职3年的学习中,有很多次到企业生产现场去学习的机会,我们可以将这些到企业需要完成的学习任务进行合理合并。比如大一的学生去企业中进行职业目标岗位认识性教育的时候,可以完成《现代企业管理》课程中企业类型识别、企业文化认知等知识模块的实践环节的学习任务;再比如,专业课到企业生产现场了解工艺流程的时候,可以将《现代企业管理》课程中生产运作管理和生产现场管理等内容合并完成。这样既提高了专业课程现实任务的完整性,又能生动的将管理学知识使用到现实工作任务中。将工科专业教学计划中比较适宜的实践部分整合成系统化、体系化的综合教学模块,让学习任务更贴近企业工作实际。根据此设想,我们做了一次简单的《现代企业管理》课程和《冲压模具设计》课程部分实践环节的合并探索。《现代企业管理》课程中目视管理、定置管理、5s管理和《冲压模具设计》课程中生产车间及冲压设备认知、冲压设备运行环境及生产现场认知结合在一起。利用到企业中去完成实践环节的机会,从一进企业的标志标示、到进入车间的设备工位安排、生产区域划分、生产看板运用、5s宣传牌及执行情况,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的一一讲解,到了设备运行的区域又补充进去质量体系中关于流程部分的知识点;然后由《冲压模具设计》课程教师讲解关于设备的及其运行的知识;从物料需求、领用,到工具摆放、使用,再到工艺流程衔接,由企业管理课程教师和模具设计教师共同完成这部分的讲解,使学生在该情景下多视角,立体化感知,形成更为主动融合的学习体验。后又将分组进行观察,提出问题,共同讨论,解决疑惑。学生觉得这样的教学方式非常新鲜,获取知识的效率大大增加,更重要的是教师单向的教,与学生主动发现问题、主动发问、主动寻找问题答案的学,在这样的氛围中可以较为轻松的实现转换。在此次尝试中发现,除了企业管理课老师和模具设计老师外,如果再加入一位企业人员共同完成教学,效果将更值得期待。可以预期的是,企业人员将把企业种种做法所体现出的企业精神和企业理念融合其中,可使学生同时感受真切的企业文化、职场氛围。
2.3优化案例教学法
尝试使用经典案例和时事案例结合的方法。使用陈旧案例,考验教师专业素养的积累和发展性思维的功力。当时当日的决策,若放在当下,会有哪些因素对其产生影响,又会因哪些调整而变得事半功倍。这都需要通过教师对管理学原理和管理方法掌握和运用的能力来启发学生、引导学生。教师扎实的基本功,加之科学合理的判断推延,无疑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求知积极性,更大程度地挖掘管理学科的实用性,面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学生也更有探求的愿望。时事案例能体现出时代特色,又能引起学生共鸣。选取热点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使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使用已掌握的管理知识和技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总之,一门课程教学的改革不能看一章一节,也不能就课论课,应放在专业、行业、社会的发展中去看,应从学生所学所用,自我完善和发展的角度去看。我们要考虑的不仅仅是如何把自己的一门课上好,我们还应尽量去从学生成才的角度去考虑。助力职业成熟、助力个人成材、助力社会需求,是我们不变的目标和追求。
【参考文献】:
[1]韩冰.高校思政课“立体化”教学模式的路径选择[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5).
[2]李卫平,宋强.立体化教学模式的研究与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2010,(6).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2(a)-0196-02
班级建设是校园文化的核心,良好的班风对于学生的学习、生活、成长过程起着良好的促进作用。但是,当前大学班级建设的情况不容乐观,“班级”在很多大学生的意识中概念不强,“班级文化”的建立不够细致和完善,缺乏班级活动,从而降低了“班级作用”的效率。
1 班级建设存在的问题
1.1 学生学习计划意识淡薄,生活无规律性
大学的学习生活对于人生的成长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这将影响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最终决定着一个人的思想高度以及将来的成就。然而,很多学生在高中以前的目标较单一,即考上理想的大学。到了大学以后,计划和目标的选择面变广,而且较高中而言缺乏了家长和老师的约束,从而自己的学习、职业规划变得不明确,缺乏了学习计划意识,生活变得无规律,逐渐养成了懒惰、做事无条理的坏习惯。
1.2 学生自我意识太强,集体主义思想逐渐淡化
当代大学生大多出生于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主要被统称为“90”后。由于当今社会不断进步,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也愈加充实,很多父母对于子女的思想教育方式上存在很大的差异性,这使得生活在这个时代的学生有较强的“自我主义”观念。他们喜欢标新立异追求独立。部分学生在从小在优越的家庭环境中长大,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和集团主义观念,逐渐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这样的情况,在班级建设的过程中,起到了一定的阻碍作用。
1.3 学生对电子产品依赖性较强,从而减少了同学间交流
随着信息时代、网络时代的来临,电子产品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绝大多数的大学生都随身携带有手机、MP3、平板电脑等高科技产品。这些高科技产品所带来的各种新鲜游戏、歌曲、电影等给当代大学生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课余消遣项目。于是,他们开始沉浸其中,一下课就开始玩游戏、看电影、连续剧,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宅男宅女。他们越来越沉浸在这些虚拟的网络环境,有的甚至已分不清现实环境与虚拟环境,从而变得越来越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
1.4 部分学生认为学校开展的活动形式主义大于行动主义
在部分高校中,一些活动组织者往往不会非常认真地组织开展一场课余活动,而只是应付了事,对于活动本身的意义的理解较为缺乏,认为开展活动都是为了应对活动本身,而不是去研究活动开展带给大家的真正价值。这样一来,对学生的吸引力就有所欠缺,学生的参与性也大大降低。
2 解决班级建设存在问题的应对措施
2.1 加强集体主义思想教育
加强学生集体主义思想的教育,要从班级和学校两方面入手。以班级为出发点,更要以整个学校为出发点。从领导做起,从老师做起,以切身的实际行动来影响、感化学生。好的大环境能塑造好的小氛围,同时,小小的班级环境也是学校这个大环境的组成元素,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班级干部也应该响应学校号召,从自身做起,用实际行动去感染、带动身边的同学。
除此之外,班干部同时也应该着力加强班级文化的建设。“班级文化是一种以价值、心理等为特征,对班级特定的教书育人目标产生匹配作用的柔性战略管理手段。”如班级群体文化、寝室文化、集体的价值取向等,都能够促进班级文化的开展和建设。可以鼓励同学以寝室为单位,建立自己积极向上、团结和谐的寝室文化,从而再以寝室为单位共建和谐、积极、进取的班级文化。
2.2 健全班级体的学习规划制度,以正确的方式引导学生
学习是每个班集体最核心的一项内容,也是每个人在学生生涯中最重要的一件事,但是为了高效率地学习,学习计划是必不可少的。班级学习计划是将每个同学的学习计划融在一起,共同为了学习目标前进的根本依据。
2.2.1 分组讨论,互帮互助,建立“多帮一”、“一帮一”体制
以寝室位单位,将本班同学分若干小组。每组各设一个组长,组长负责对该小组内的成员进行管理,包括上课考勤、作业完成情况统计及小组成员的思想工作。对于作业的完成,在做题之后组织进行小组间的讨论及疑难解答,做到充分集结小组里每个人的智慧,组内不能解决的再在小组间进行讨论与交流。组长实行轮流担任,这样既可以激励每个人更加认真的学习,真正弄懂每一道题目,又可以提高每个人的领导组织与沟通能力,同时也体现了公平公正的理念。
另外,在班级体中建立“多帮一”、“一帮一”体制。以班级中学习成绩较为优秀的同学为龙头,对成绩相对较弱的同学开展帮扶活动。首先,确定成绩交为优秀者,然后制定其对成绩相对较弱者开展帮扶行动。对于成绩提高较为明显的小组,实行奖励制度,这也大大提高了同学们的积极性,对班级成绩整体提升起到了关键作用。
2.2.2 集体自习
设立集体自习。在学校规定的自习教室中,每一个星期进行二到三次集体自习时间。由于大学课堂异于中学课堂,老师授课内容较快、较多,很多同学课堂上无法全面掌握。对于老师在课堂中讲解到的知识点,有疑惑之处可以提出来,自习时间可以一同讨论。遇到问题及时解决,其目的是给大家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监督大家做好预习、课堂、复习巩固几个环节,将学到的知识及时吸收消化,并且及时做题巩固,同时监督一些不太爱自习或者自习时做其他事的人可以高效率的学习。
2.2.3 组织各项知识竞赛活动
针对不同的学科,每一个月组织班集体进行一次知识竞赛活动。知识竞赛可以较好的使大家更深刻的掌握书本知识的内容,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这对大家的知识面也起到了一种很好的扩充作用,同时也可以增进同学之间的友情。
2.3 增加课余活动的开展,增强班级成员参与集体活动的积极性
2.3.1 课余活动开展的目的
开展班级课余活动,是培养集体荣誉感、增强班级凝聚力的主要形式,也是班级建设的重要载体。辅导员和班干部应结合学生专业特点,深入了解班级成员的需求,围绕学校主题活动来设置班级活动的议题,找准班级成员的兴趣,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丰富学生课外生活,增长知识,提供能力,使班级成员获得充实愉悦的体验。通过开展班级成员感兴趣的活动,调动班级成员的积极性,通过开展活动,促进班级成员互动、增强班级成员彼此了解,建立和谐的友谊关系,相互帮助、共同进步。同时也促进了学生与教师直接的密切联系,逐渐形成团队概念,促进成员在合作中体会团队精神的重要性,体会团队的温暖,提升班级情感,以加强班级建设。
2.3.2 如何增强班级成员参与集体活动的积极性
开展班级课余活动固然重要,但是如何提升班级成员参与课余活动的积极性却是保证课余活动顺利开展的先决条件。要取得学生参加活动的积极性,可以从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让学生自愿参加活动。组织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活动,调动学生参加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表现学生的创造精神。也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指导,根据学生的能力特长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优点。
第二,活动要具有教育意义。学生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需要在实践中培养和锻炼,要引导学生参加健康的活动,培养学生积极,健康向上的兴趣爱好,防止和克服学生对低级趣味的兴趣倾向。始终坚持活动育人的指导思想,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劳动教育,文明行为教育等活动,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促进学生知、情、意、行的统一协调发展。
第三,开展有趣味性的活动。要让学生们消除紧张和厌烦感,要让学生在快乐中学,快乐中进行情感体验。
目前,在高校班级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还很多,高校班级建设的方法和策略远不仅如此,建立好系统、积极的班级文化,对于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班级建设应该是大学思政教育和团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形势下,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坚持全面育人,不断总结经验,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班级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