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高等职业院校劳动教育

高等职业院校劳动教育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7-17 09:49:53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高等职业院校劳动教育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高等职业院校劳动教育

篇1

中图分类号:G650 文献标识码:A

高等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的高级阶段,是面向基层、面向生产、面向服务和管理第一线职业教育,它以培养实用型、技术型和技能型专门人才为目的的高等教育。高职教育的根本属性是“高等性”和“职业性”。要求教学知识中包含相当的高深科学理论,培养人才的目的是解决职业中的实际技术问题。这就决定了高职教师必须具备“双师型”素质:既懂理论又善实践。发达国家的高职教育较早,他们在高职教师队伍建设方面积累了许多经验。我国高职教育起步较晚,国外在高职教师队伍建设方面的经验对我国高职“双师型”队伍建设具有很好的启示。

1国外发达国家在高职教师队伍建设的主要经验

1.1发达国家对高职教师有严格的准入机制、突出实践经验能力

美国要求高职教育教师必须具有学士以上学位,并对所授技术课程有1年以上的工作经验及最新经验;德国要求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必须获得博士学位,并且至少有5年的专业实践的经历。丹麦对高职的师资基本要求是,完成了第三级职业教育、具备专业技能并拥有5年以上的实际工作经历。澳大利亚对教师除高学历要求外,还需有5年的职业工作经历。日本对高职教师的资格作出的规定是,必须具有硕士学位,且在学校、研究所、医院、工厂从事与上课内容有关的或与研究、技术有关的业务。可见,各国对“双师型”教师的资格有不同的标准,但是,综观发达国家对高职教师的规定和要求,其共同点是对高职教师的学历作出较高要求外,均对教师的实践经验和技术资历作了具体的规定。比较而言,美国对高职教师的实际技术工作年限要求较短,仅需要1年,但强调最新经验,反映了美国对创新的追求;德国在学历学位方面要求较高,需具有博士学位,体现了德国对技术的高度严谨;日本对从事教师工作和实际职业技术工作做了要求,体现了日本人的务实态度。另外,德国、丹麦、澳大利亚三个国家均规定高职教师必须拥有5年以上工作经历,可见高职教师至少具有5年的职业工作经历是大多数国家的共识。

1.2发达国家的高职教师培训模式既注重职业技能又强调教育理论培训

德国的职业教育在世界上都处于领先地位,德国职业学校教师任职资格的取得,必须经过严格的专业资格培训和职业教育理论进修,教师不仅要接受严格的专业技能训练,掌握实训设备的操作规程,还要掌握职业教育学和劳动教育学知识。德国注重对职业教育教师的继续教育,德国对教师的培养可分为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两部分:第一部分为职前培养,可分为两个阶段,在校师范生在毕业前参加并通过第一次国家性考试,获得学位证书;第二阶段的学习是在第一阶段学习的基础之上,经过18个月教学实践和教学实习后,顺利通过考试才能被聘为职业教育教师。丹麦职教师资培训采取附加培训方式,在专业技能经验的基础上,补充教育教学专业知识技能的培训,使有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成长为合格的职教师资。日本专门培养职业技术教育师资的机构是职业能力开发大学,其课程设置是以学科为核心、以培养学员的实践能力为出发点,在大学取得教师资格证书后先去企业工作,然后再转到教师岗位上来。英国对高等职业院校教师的培养也值得我们关注。《英国合格教师专业标准与教师职前培训要求》于2002年6月颁布后,英国高职教师培养体系呈现出两个特点:一是“三段融合”,二是“三方参与”。“三段融合”即职前培养、入职辅导和职后提高“三段融合”的培养模式。通过职前教育,帮助有意成为教师的人员获得政府认可的教师资格;入职辅导则是帮助教师快速进入专业角色的捷径; 通过职后培训,帮助教师不断更新自身知识结构,提升教学能力,成长为一名优秀的高职教师。“三方参与”即充分整合大学、职业学校和企业三方资源,融合三者特色,积极推进高职教师培养社会化。

1.3发达国家在高职教师队伍管理管理模式强调“兼职”和“任期制”

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师资管理还没有摆脱传统的师资管理模式的束缚,除思想认识等方面的原因外,主要是在实践上缺乏一套切实可行的管理模式。日本、美国、加拿大等国的高等职业学校都有一套严格的教师管理制度,其共同点是大量聘用兼职教师,对教师实行任期制。日本高职院校兼职教师是专职教师的 1.7倍。在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理工学院是一所知名度较高的高等职业院校,目前拥有教师1500多人,其中约2/3是专职教师,1/3是来自工商界的兼职教师。美国高职院校中兼职教师人数在增加,专职教师人数则在减少。据美国联邦教育部 2012年1月公布的调查报告,其中31%为专职教师,69%为兼职教师。对高职院校教师实行任期制是发达国家高职“双师型”教师管理的共同特点。日本在20世纪70年代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后,原来日本的教师终身雇佣制度逐渐产生了“制度疲劳”,任期制作为一种教师人事制度逐步开始受到重视,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国内政治经济改革和大学改革加速了大学教师任期制的形成,日本高职院校则普遍实行教师任期制。美国高等职业学校教师的任期以短期合同制为主。它是指根据学校需要及教研经费的情况和教师工作的质量,每年签订合同,决定去留。

1.4发达国家“双师型”教师的激励机制具有较好实效性

一般来讲,发达国家从事职业教育的“双师型”教师在社会福利、工资待遇以及社会地位等都高于普通学校的教师,甚至高于国家公务员、大学教授。因此,发达国家的职业学院的“双师型”教师队伍稳定,有很强的吸引力、凝聚力和向心力。德国“双师型”教师是一个社会地位和工资收入较高的职业,其身份等同于公务员,他们的法律地位是由各州的公务员法决定的。日本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的考核晋升与工资待遇的提高直接挂钩,国家对职业教师给予较优厚的待遇,其工资比担任其他课程的同级教师高10%,比公职人员高16%,而且原则上工资一年提升一级。

2发达国家“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2.1我国高职“双师型”教师资格认证应突出实践操作性

国外发达国家职业教育拥有较为完善的制度保障,并以法律的形式予以规定保障,这对我国具有借鉴和学习的意义。我国应先由国家制定出统一的资格认定标准,在各个省设立相关负责机构定期对职业院校的“双师型”教师进行考核与认证。同时可在以下方面完善“双师型”教师资格认证制度:首先,根据“双师型”教师的不同来源,制定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两种类型的资格认证制度,从而在根源上规范“双师型”教师队伍结构。其次,资格认证的相关内容应体现出“双师型”,高职教师应具备的教学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涉及内容包括学历要求、本专业的工作经验年限、企业实践经验等各个方面,制定出严格的高职教师准入标准。这就要求高职教师不仅要有渊博的知识和良好的专业能力,还要有教育学、心理学知识来及时了解学生,与学生进行沟通。从技能结构的角度来看是指要掌握专业的教育知识与技术和具备专门的职业技能,并能够不断掌握最新的职业技能。实施职业教育教师准入制度对推动教育人事改革、实施教师聘任制,加强和完善职业教育制度建设有着很大的作用。采用职业教育教师资格证,是对从事职业教育的人是一种准入制度,只有通过严格的考核、经过认定程序、具有资格的条件者发放资格证,以此来提高职业教育教师的水平。

2.2加强和完善高职师资队伍的培养体系建设

国外发达国家拥有较为健全的职教教师培养体系,注重职前与职后一体化培养,具有职前培养专业化、职后培训制度化的特点。我国担负职教教师培养的高等院校和职业技术师范类院校在课程设置上应更加注重其应用性,注重专业设置的时代性与前沿性,使其培养的职教教师能够更加适应职业院校的教学工作。在美国,职业教师的业务进修大多数属于个人行为,但学校仍然设立了教师进修和生活保障机制,确保教师有充足的研究经费,设立相应的培训机构,教师自愿去进行培训,提高教学水平。对于“双师型”教师的职后培训应大力整合和发挥大学、职业院校与企业的三大资源,联合加强对高职“双师型”教师的培养。

2.3制定有效的考核评价和激励机制,激发高职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高职教育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教师的专业技能和实践操作能力,而普通高等教育侧重学术性教育,这两种教育存在差别。这就决定对其教师的评价也不能用同样的标准,高职院校应建立具有高职特色的教师考核评价制度,使其能够全面、动态地评价“双师型”教师。与美国的职业教育师资评价想比较起来,我国关于职业教育师资的评定系统还有很远的路要走,美国的职业教育师资评定系统非常细化,针对不同的专业对教师有不同的评定标准,通过考核制度提升竞争意识,促进“双师型”教师自我完善与提高,同时对未经过考核的教师进行重新培训与教育,不断提升“双师型”教师队伍素质。我国相关部门应单独制定职业学校教师的职称评定标准,以适应职业教育的自身的特点。要稳定职业教育教师队伍,留住人才,职业学校也应出台相应的措施来激励教师队伍。

2.4加强对兼职教师的培养,构建长效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

兼职教师是高职师资队伍的主要来源之一,他们的专业素质直接关系到职业教育的质量提升和可持续发展。在美国职业学校的兼职教师占有很大部分,他们聘用、培养和留用的兼职教师首先都是以教育培养目标出发,其次非常注重在平常的教学中加强兼职教师的责任感和教学技巧的培养。由于我国高职师资的缺乏,职业院校采取从企业、产业部门引进一些有实践经验的技术骨干,来进行教学,但他们缺少一些理论方面的教学知识,因此,作为学校要建立一支质量高的兼职教师队伍,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就要对兼职教师要进行职业教育理论、教学理论和教育技术等方面的培训,不断提高教育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激励兼职教师对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的积极参与,扩大他们自身的内部驱动力和外部驱动力,对职业教学充满热情。另外鼓励本校专职教师在和兼职教师的交流与合作中,不断充实完善自己业务素质。

西方发达国家在高职教师队伍建设的成功经验:严格明确的“双师型”教师任职资格,规定高职教师具有较高学历的同时还具备较高的实际技术资历;完善系统的高职教师培养体系,夯实的双师型教师激励机制等;灵活的管理模式,大量聘用兼职教师。我国应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我国“双师型”教师资格认证过程中应突出实践操作性,加强和完善高职师资队伍的培养体系建设,制定有效的考核评价和激励机制,激发高职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强对兼职教师的培养,构建长效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

参考文献

[1] 牛晓燕.德国职教师资培养体系及其特点[J].职教论坛,2006(2):58-60.

[2] 魏敏.新加坡的高等职业教育特色[J].职教通讯,2004(09):62-64.

[3] 蔡泽寰.借鉴英国职教经验[J].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3):44-47.

篇2

中图分类号:G45 .2 文献标识码:A

高职教育是职业技术教育的高等阶段,是面向基层、面向生产、服务、管理一线职业岗位,以培养实用型、技术型、技能型人才为目的的高等教育。高职教育有两个重要特性:其一是高等性,它指的是高职教育的教学知识中包含相当的高深科学理论;其二是职业性,是指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解决职业中的实际技术问题。正因为高职教育的这两个特性,所以高职教育培养的人才不仅要能理解平时课堂学到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将理论转化为工作现场的实际操作。这就决定了高职教师必须既懂理论又善实践具备“双师型”素质,在高职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国外一些发达国家起步较早,它们的成功经验,对我国高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我国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的现状

(一)“双师”等于“双证”。

许多高职院校把“双师”等同于“双证”,认为“双师”就是教师与技师或工程师的简单叠加,只要具有“双证”( 教师资格证和职业资格证) 的教师就是“双师型”教师。其实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有职业资格证并不一定意味着在此职业具有实操经验,更不能判断这类教师的实际工作经验可以供学生进行学习。特别是在目前我国各类职业资格证越来越商业化的环境下,通过简单的速成培训就能通过职业资格考试、拿到证书,职业资格证书的价值要打一个大的问号。

(二)来源渠道单一。

目前国内绝大多数高职院校教师都来自普通高校毕业生,他们可能在校期间就考取了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但他们大部分没有在企业有实际工作经验,因此在教学过程不可避免的脱离社会需求和企业发展实际情况。

(三)双师教师与实践脱节。

由于高职院校的扩招,高职院校教师的授课压力越来越大,他们很难抽出时间去参加专门的社会实践培训或到企业里顶岗实训;另外一方面,由于高职院校教师身份的特殊性,很多企业不愿意接受教师参加定岗实习,使得他们很难了解企业实际,教师脱节实践的时间一长,双师素质就会出现退化。

(四)教师队伍整体科研水平不高。

高职院校中,进行相关科学研究和企业横向课题研究的教师不多,特别是能够为当地企业发展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师更少,高职院校教师在科技开发、工程技术、实验技术等方面的成果也不多,科研课题较少,教师队伍整体的科研水平不高。

二、国外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经验

(一)美国“职业技术教育教师证书制”。

美国对职业教育教师资格有严格的规定,其“双师”素质特征十分明显。在美国有明文规定,具有大学本科学历、取得学士学位并有相关领域1 年至2 年实际工作经验的优秀者,才能颁发职业教育教师资格证。职业教育教师资格的一般要求为,教师应当胜任他们的教学工作,一般应在他们所教范围取得学士学位,并对所教技术课程有1 年以上实际工作经验;教师要有工业、商业、销售方面的最新经验,或者有所讲授技术领域有5年以上的实践经验。这样就从制度上保证了“双师型”的特征。

(二)德国“终身职业师”。

在德国,职业学校教师任职资格的取得,必须经过严格的专业资格培训和职业教育理论进修,他们不仅要接受严格的专业技能训练,掌握实训设备的操作规程,还要掌握职业教育学和劳动教育学知识。对于理论教师而言,获得准入资格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要在与所学专业相同行业的企业至少实习一年,以了解现代企业的组织管理机构、生产经营方式和相应的实际操作技能。在经过4 年严格的理论学习并通过一次国家考试后,还要在各州所设的教育研究班和职业学校进行为期2年的教学实习。

(三)英国“三段融合”。

英国职业院校注重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升,通过职前教育、入职辅导和职后培训三个阶段的培养,将教师教学实践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贯彻整个职业生涯的发展。他们设有专门培养高职后备师资力量的技术师范学院,获得高职院校的准入资格不仅需要具备大学的教育证,还必须同时具备教师技能证和专业技能等级证。

(四)日本“职业训练指导员”。

在日本,“双师型”教师被称为“职业训练指导员”,他们主要是在职业高中、专修学校、短期大学及公共职业训练机构从事专业技能人才的培养工作。职业院校和技术学校的教师应具有国力工业大学或者是综合大学工业学院本科毕业生的水平,且具备硕士学位才能获得任职资格。他们还设立有职业能力开发大学,负责日常培训工作和职业技能训练,其开设有长期课程和短期课程,时间分别为4年和6个月。职业能力开发大学的毕业生,获得国家颁发的教师资格证书后同样可以到职业院校任教。

三、国外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对我国的启示

(一)严格准入资格。

通过国外关于“双师型”教师资格认定的分析我们发现,他们对于“双师型”教师的资格把关特别严格,要想成为职业教育教师,就必须通过一系列的考核,其关键就是要在相关的工作岗位上有实际工作经验。这与我国高职院校教师主要来自普通大学毕业生,只需要考取相关证书是有很大区别,因此对高职院校教师的招聘需要从严要求,从源头上保证高职师资的整体素质。

(二)建立多元化的培训体系。

我国职业教育师资培训体系的主体仍然是高等学校,企业很少参与,这种缺少企业参与的培训其模式基本上沿用普通教师的培训模式,表现出严重的学科化倾向,这极大地背离了对职教教师应强化应用的本质要求,不利于“双师型”教师的成长。

因此,高职院校必须通过不断完善教师培训制度,拓展培训网络( 如校内培训、校企合作培训、高校深造、师资培养基地培训等),加强教师的岗前岗后培训,鼓励教师下厂顶岗实习。既努力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使他们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较高的教学水平,又努力提高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和实际工作经验,使他们具备实践动手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从而不断提升其教育水平和执教能力。

(三)建立专兼结合的高职“双师型”教师队伍。

高职教育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双重属性,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在教师队伍构成上既要有具备高等教育理论教学经验的教师,又要有具备丰富实际工作经验的教师。借鉴国外经验,建立一支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教师绝大多数来自高校毕业生,而要想从企业引进具有实践教学能力的人才存在一定的难度,所以我国高职院校具有实践能力的教师比例还比较低。但高职院校可以通过聘用有企业工作经验的兼职教师来解决这一问题,通过聘用兼职教师既可以节约教育成本,提高办学效益,又可以提高教育水平,保证人才培养质量。

兼职教师一方面可以给学校带来生产、科研第一线的新技术、新工艺等信息;另一方面,兼职教师和学校专业教师共同进行教学活动,可以促进学校专业教师向“双师型”教师转化。另外,聘用兼职教师还可以迅速根据社会情况及市场要求及时调整招生规模及专业设置,以保证职业教育的及时性和有效性,发挥职业教育的社会效益。

(四)加强制度建设。

建立健全“双师型”教师的评价和激励机制是“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保障。借鉴国外高职教育的模式,主要有以下三项保障措施:首先,高职院校要把“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纳入学校教育发展总体规划,建立继续教育的培训制度,根据教师的年龄、学历、经验制订出具体的培训计划,不同情况区别对待;其次,通过学校与产业部门联合办学渠道,采取一定的措施,鼓励教师走出校园到生产第一线参加实践,以提高他们的专业实践技能和技巧;再次,充分运用补贴、晋升职称、合理调配等手段,努力为“双师型”教师营造良好的工作、学习、生活和发展的氛围。学校还可以采取高职低聘等,逐步实现“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规范化、制度化,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总之,高等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它需要参与者观念更新,也需要政府的大量投入,给予政策扶持和资源支持,社会、企业、学校之间也要加强沟通,树立全局观念,自觉、积极地为教师专业发展创设空间和机会,促进高等职业教育的良性发展。

(作者单位: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篇3

积极构建完善的现代职教体系是这次全省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的重要任务。职业教育要实现服务需求的目标,为产业发展培养各种类型各个层次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必须建立完善的体系,按类型教育特点来进行总体规划和设计,系统构建从中职、专科、本科到专业学位研究生各个层次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办好各个层次的职业院校,打通职业教育纵向的人才培养通道,同时,既要重视学历职业教育,也要加强短期技能培训,并在普通教育中渗透职业技能教育,培养树立广大学生的劳动和技能意识,打通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横向衔接的通道。

一是积极推进中高职衔接。要努力构建职业学校学生升学成才的立交桥,积极探索以专业对口为基础的技能型高考,实行中、高职相衔接的招生制度。目前我们多年实行的统一文化课招生考试制度,有利于学术型、研究型人才的选拔,但是不利于技能型、应用型人才选拔和培养。按照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要求,建立从初级到高级,从中职到专科、本科、专业硕士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建立以专业对口为原则、课程体系衔接为基础的高等职业院校自主招生、技能拔尖人才免试等制度,完善职业教育人才多样化成长渠道,打通职业教育学历提升通道,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关键。省教育厅从去年开始进行中高职院校对接培养试点工作,第一批有21所高职院校和55所中职学校参与试点工作,今年又有一批高职院校和中职学校参与试点。2015年开始,我们要支持本科职业院校招收专业对口的专科和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专科职业院校招收专业对口的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开展3年中职教育与4年本科教育、2年专科教育以及3年高职教育与2年本科教育对口贯通分段培养招生试点工作,并逐步扩大招生比例。

二是积极推进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相衔接。市、县政府要统筹考虑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科学规划和协调发展。在高中阶段,要始终坚持中等职业学校与普通高中办学规模大体相当的要求。普通高中招生要严格实行“三限”政策,要更多地鼓励、引导学生就读职业学校。各级政府要切实改变对教育工作的评价主要与高考升学率挂钩的做法。不能只关注考取了几个北大、清华,一本、二本的学生,必须关注全体学生,为所有的学生成才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普通教育学生要加强劳动教育,进行基础技能的训练和培养,在普通中学开设技能课程,组织普通中学学生到当地的职业学校或公共实训中心进行一些基本技能训练,使他们在训练中找到劳动的乐趣,形成尊重劳动、崇尚技能的良好品质。现在从小学到中学、大学,都存在以知识、分数代替能力、品德的现象,我们必须改变这种现状。高等学校要实现转型发展,今后我省相当部分高校都要办成技术型、应用型大学,少办研究型、综合型大学。而这当中,特别是独立学院转设为独立设置高校时,都应该定位为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

三是坚持学历职业教育与非学历职业教育并举。建立完善的职教体系,要高度重视加强各类短期技能培训,建立终身学习制度。要充分利用职业院校的良好资源,面向在职职工、未升学初高中毕业生、残疾人、失业人员广泛开展职前培训、职后培训、转岗培训等各种形式的培训。要有针对性地开发培训课程,实施“培训包”式的培训服务,提高培训效率和办学效益。在县一级,要重点加强县级中等职业学校建设,拓展县级中等职业学校的服务功能。县级政府要统筹各种政策性培训任务,利用职业学校的资源优势来统一承担这些培训任务,使县级中等职业学校在完成学历教育任务的同时,成为本地的实用技能培训中心、就业转移培训中心和普通中小学生劳动技能教育的训练基地。

二、着力推进中等职业学校达标建设

按照省政府的工作部署,省教育厅已启动达标中职学校建设工程,印发了《江西省达标中等职业学校基本标准》,并审核确定了一批达标职业学校,安排了专项资金支持。今后几年全省上下要加大工作力度,推进中等职业学校达标建设。

第一,必须坚持“一县一所”的布局要求。除了少数不举办高中阶段教育的城区,其他县、市、区必须办好一所达标中职学校。这既是《职业教育法》对县级政府的要求,也是县级职业学校承担的任务具有其他学校不可替代性所决定的。各县要根据本地的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统筹推进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协调发展。要改变重普教、轻职教的现象。要强化教育督导的作用,加强对县级政府履行职业教育发展责任的督导,对没有办好一所达标中职学校的县(市、区),不能评为教育工作先进县。

第二,市、县政府切实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省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明确规定,要建立与办学规模和培养要求相适应的财政投入制度,改善职业院校基本办学条件。要制定职业院校生均经费标准或公用经费标准,并根据事权与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原则,制定以同级财政投入为主的资金分担办法。明确规定,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费用于职业教育的比例不低于30%。这为加大职业学校基础能力建设提供了经费政策保障,各级政府必须落实到位。各市、县要根据本地的产业发展需要和职业学校实际情况,加大对经费的统筹力度,认真做好达标学校建设规划,出台政策激励、推动本地达标学校建设。

第三,必须统筹推进达标学校建设与资源整合工作。据统计,全省现有534所中等职业学校,但多数学校基本办学条件不具备,实习实训设施缺乏,专业师资不足,办学规模很小,办学效益低下,办学水平不高。根据本次全省职业教育工作会议要求和省政府《实施意见》文件精神,各市、县(区)要加大统筹力度,对没有达到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的学校,实行“关、停、并、转”,鼓励优质学校采取兼并、托管、合作办学等形式,充分调动行业企业和社会各方面的办学积极性,整合办学资源,推进达标学校建设。按照“布局合理、规模适度、结构优化、特色鲜明”的总体思路,加大中等职业教育资源优化整合,通过努力,使全省保留300所左右的达标中职学校,使其办学条件和规模保持与普通高中大体相当。

第四,要高度重视加强职业学校专业标准化建设。专业标准化建设是达标学校建设的重要内容。各设区市要根据地方产业发展需求和职业学校办学条件,合理规划专业设置,避免专业设置重复。要科学制定职业学校的专业建设标准,明确专业建设的培养目标、专业课程设置、实训室装备标准、专业师资配备数量等,保证专业教学质量和水平。省教育厅将实施职业教育质量提升工程,重点推动一批专业标准建设,大力建设一批高水平的职业院校和专业,大幅提升我省职业教育的办学水平和服务水平。

三、着力建立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办学机制

建立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办学机制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必然要求。2008年以来,我省提出“坚持三个立足,建立四项机制,实行九个对接”的职业教育办学思路,并围绕这个思路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推动校企合作,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但是我们要看到,目前校企合作普遍存在学校积极性高、企业积极性不高的问题。下一步,我们要在建立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上下功夫,真正做到“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实现校企实现深度融合。当前有几项工作必须加快推进。

一是加紧研究制定推进校企合作的意见。要通过制定规范性文件来确定校企合作的内容、合作的方式,规定企业在技能性人才培养方面应承担的责任,以及承担培养任务后应享受的相应权利和优惠政策,使校企合作规范化和长效化。

二是要建立企业经营管理和技术人员与学校领导、骨干教师双向挂职交流制度,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推动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共建技术工艺和产品开发中心、实验实训平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职业教育研究所、技能大师工作室等。建立企业和职业院校之间实行订单式的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制度。

三是要积极推进现代学徒制改革。在地方政府或行业主管部门的统筹下,在职业院校和企业开展现代学徒制改革试点,培养高技能人才。制定现代学徒制相关政策、制度、标准。建立与现代学徒制相适应的报酬制度,鼓励企业建立对学徒制学生给予一定劳动报酬等相关政策,对学徒制“师傅”“教师”给予一定报酬的制度,等等。

四、着力加强“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建设

专业教师缺乏是我省职业院校办学的一个瓶颈。很多职业学校办不好,不是没有设备,而是缺少一批“双师型”“师傅型”的专业教师。据统计,全省职业学校生师比是28∶1,而国家要求是12.5∶1,全省专业教师缺额很大。因此,要采取有效措施,努力扩大职业院校专业教师队伍规模,优化师资结构,提高专业素质,加快解决生师比过高、“双师型”专业教师和兼职教师比例偏低、教师实践教学能力不足的问题。

一是要建立和完善职业院校专业教师培养培训体系。我省县级职业学校大部分是普通中学改办而成的,大多数是文化课教师,不能适应职业学校教学要求,必须对他们实施转岗培训,使之成为合格的专业教师。对完全不能适应职业学校教学要求的,要采取措施调离或安排其他岗位。各地要制订职业学校教师队伍素质提升计划,提升教师现代职业教育教学能力、专业建设能力、信息化应用能力、科学研究能力。要建立专业教师、学校管理人员定期到对口企业实践制度,强化职业院校专业教师技能培训,完善教师年度教学质量考核机制。

二是要建立多元化的专业教师来源渠道。各地要落实扩大职业院校教师自主招聘权和办学自的各项政策,允许学校招聘未取得教师资格证书,但在专业对口企业有丰富工作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到学校任教。地方政府要统筹当地人才资源,从企事业单位聘请在职、离职或退休的专业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到职业学校担任专业教师。

三是要重点加强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培养,造就一大批在全省、全国有影响的名师。专业教师的水平决定了职业院校的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我省职业教育发展水平,也取决于是否有一支在全省、全国有影响的专业教师。各地各校要高度重视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培养。要完善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职称)评聘办法,将专业经验、技能水平、教学实绩、技术开发能力、信息技术能力、职业资格等作为专业教师职务评聘、晋升、评优的重要依据。职务(职称)评聘、工资待遇要向一线专业教师倾斜,要为专业教师成长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五、着力加强职业院校管理

在努力改善职业院校办学条件的同时,要创新职业教育管理,提升职业院校管理水平。

一要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实现职业教育现代化,职业教育管理要率先现代化,关键是要处理好政府、学校、社会的关系。要进一步简政放权,转变职业教育管理方式,减少部门职责交叉重复,减少对学校教育教学具体事务的干预。政府主要通过总体规划、政策引导等手段,以及税收金融、财政转移支付等杠杆,加强对职业教育的宏观管理、统筹协调和分类指导,扩大职业学校在专业设置和调整、人事管理、教师评聘、收入分配等方面的办学自。

二要抓制度建设,完善学校管理基本制度和办学标准。要努力建立具有职教特点的现代学校制度,从改善治理结构入手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同时积极完善学校的各项内部管理制度,包括教学制度、实习制度、学生制度、后勤制度、财务制度。要针对办学需要和我省省情,研究制定职业院校的各项办学标准,如学校设置标准、专业建设标准、课程建设标准、教育教学标准、实习实训标准、条件装备标准、信息化建设标准等等,通过完善标准体系来促进职业院校的规范化建设和管理。

篇4

1.1依法治教,法律保障体系健全

德国的职业教育法制比较健全,联邦德国的《基本法》中对教育的条款是最重要的法律依据。对职业教育的管理、监督、组织实施,也主要采用立法的形式来保证。先后颁布了许多职教法规,形成了一套内容丰富、互相街接、便于操作的法律体系,有力地促进了职业教育的发展川。德国于1969年颁布了《职业教育法》,对各级各类职业培训的组织、实施、考试制度等作了原则性规定,对职业教育研究工作也作了一定要求,这是德国关于职业教育的最基本的法令。这部法令的出台,体现了职业教育的全面制度化,进一步加强和稳固了职业技术教育的地位。之后,德国政府又相继出台了与《职业教育法》相配套的法律法规,诸如《企业基本法》、《手工业条例》、《实训教师资格条例》、《培训员资格条例》、《青年劳动保护法》等。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变化,1981年12月,联邦政府又颁布了《职业教育促进法》,对《职业教育法》进行了补充与完善,将职业教育与培训位置需求挂钩,使“职业教育成为公共事业的责任和义务”「2口。此外,各部门、行业、地方也相继出台了相关的条例或实施办法,同时还设立了一套包括立法监督、司法监督、行政监督、社会监督在内的职业教育监督系统。以法律形式完善了职业教育的管理和运行,促进了职业教育的有序发展。德国联邦政府职业教育法及有关法律还对职业教育经费作出了明确的规定。企业内的职业教育经费完全由企业自己负担,但国家对承担职业教育的企业有税收等方面的优惠;职业教育学校的教育经费由国家、州政府、地方政府承担,通常是州政府负担教职工的工资和养老金等人事费用,地方政府负担校舍及设备的建筑与维修费用和管理人员的工资等人事费用。正是由于德国政府通过建立体制、机制、制定法规以及提供经费等来发展和规范职业教育,使参与职业教育成为企业义务并有利可图,为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必需的外部环境与教育保障,从而保证了职业教育的顺利进行。

1.2优化配置,政府宏观调控力度大

德国是16个州的联邦制国家,每州都有自己的教育体系,为减少资源浪费,又使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能为国家通用,职业教育培训项目由国家订立。学校都培养国家认可的职业,而不能自己另立专业和培训项目。德国的职业教育在学校名称、培养目标、专业设置、学制长短、办学条件、经费来源、教师资格、教师进修、考试办法、管理制度等方面政府都提出明确而具体的要求叫。学校接受职业教育监督系统的监督,减少了学科建设、专业设置、实验实训设施建设方面的重复,形成了各有侧重、校校有特色的良好局面。学校既不需要为生源苦恼,也不需要为学生就业发愁。

1.3规范行为,行业协会职能发挥充分

德国十分注意发挥手工业协会和工业与贸易协会等行业协会的作用,由行业协会负责制订职业教育技能标准与培养方案,以及组织职业资格考试川,监督检查企业与学徒(学生)签订的合同是否合法、企业员工的培训和管理是否规范、各工种的劳动强度及给学生的薪酬是否合适等,同时接受企业和学生咨询、调解企业与学生的矛盾,并为学生提供就业机会。对中小企业因为设备不够先进、师傅水平不高,无法满足和涉及的实习实训内容,则由协会下属的职业学校(科技中心或培训中心)负责。协会下属的职业学校(科技中心或培训中心)除为学生提供培训外,也为企业工人进修和成为满师提供再培训。

1.4产教结合,“双元制”职业教育特色突出

“双元制”职业技术教育制度是德国职业教育最主要的特点,也是德国推行职业教育最成功的关键。所谓“双元制”职业教育,是指学生在企业接受实践技能培训和在学校接受理论培养相结合的职业教育形式。接受双元制培训的学生,一般在主体中学或实科中学毕业后,自己或通过职业介绍中心选择一家企业,经过考核得到一个培训位置,再按照有关法律的规定同企业签订培训合同,然后再到相关的学校登记取得理论学习资格。这样他就成为一个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下的学生。他具备双重身份:在学校是学生,在企业是学徒工;他有两个学习受训地点:培训企业和学校。学员或定期或分期在企业里接受实践教育,在学校里接受理论教育。企业的技能培训是“双元制”的主体。企业的培训按照联邦政府颁布的培训条例(包括教育内容、时间安排以及考核办法等)进行。各企业根据培训条例和本企业的特点制订具体的培训计划并付诸实施。作为学徒工,企业发给学生每月500一60。欧元的生活费用。学校只是企业的合作伙伴,学生的选择和最后的考核都以企业为主,学校的教学任务主要是以专业理论服务企业培训,辅导和提高学员在企业中的实践培训成果,并加深和补充普通教育的任务。因此,学校高度重视实践教学环节,侧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实训的比例大(如三年制职业学院学生前三学期n周在企业、12周在学校,后三学期15周在企业、8周在学校)。各行业协会负责双元制职业教育学生的考核、成绩认定及职业资格证书发放工作。考核内容分为书面考试和实际操作技能考核两种。通过考核的学徒工可以得到国家承认的岗位资格证书,成为该岗位上的合格工人。正是由于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强调将学校与企业、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教学与生产紧密结合,使学生能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产或工程实践中去,专业对口、学以致用,因而学习更有针对性,就业也更有保证。

1.5严格准入,教师任职资格标准高

德国教师是国家公务员,享有较高的社会地位。但对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有严格的规定,强调教师实践经验的积累。德国职业学校的教师是集理论、技能、师范于一身的复合型人才,他们必须在大学学习五年,获得相关专业的硕士学位。在大学学习期间除开设专业课程外,还要学习专业教学理论课程以及教育科学和社会科学课程;另外还要开设实践课,主要通过教育实习来完成,时间各州不一,有的州四至五周,有的州一周去对应学校实习专门学科一天。这些实习都有相关法律保障,职业学校或企业都要设置相应的实习岗位。教师毕业前要参加国家教师资格考试。考试由州教育部批准,大学教授或考试委员会商定,考试内容包括毕业论文、书面考试、试讲和教育实习。通过后进人第二阶段即教师准备期,共二年时间,由实习(录用)学校教师培训中心负责评定,准备期到期后要进行第二次国家考试,考试内容分为职业教育主修和副修两门。第二次考试主要考察准教师的教学经验和教学能力困。大部分州规定应用科学大学(faehhoehsehul-en)(相当于我国的高等专科学校)和高等职业学院(berufsakademien)教师必须具备博士学位和本专业实际工作5年以上的经历闲。有的州还规定专职教师任教满4年后脱产半年时间去专业对口企业进修,了解最新技术成果,或从事应用研究,以更新知识结构,适应新技术的发展和新产品开发的需要。应用科学大学和高等职业学院的教师中除专业教师外,还有实训教员。实训教员为既有经验又掌握职业教学理论的一线技术人员。只有教师拥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实际操作能力,才能从理论的角度对学生遇到的问题进行讲解和分析,保证职业教育的质量。

1.6行动导向,教学方法灵活多样

行动导向是指在教学中学生处于中心地位,教师是组织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互动,让学生通过“独立地获取信息、独立地制定计划、独立地实施计划、独立地评估计划”川,学生在自己“动手”的实践中,掌握职业技能,获得专业知识,从而构建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体系。德国教师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很多具体的教学法都是以行动导向教学法为蓝图和指导,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根据内容的特点和自身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进行各种各样的教学组织,如项目教学法、工作计划分析法、案例教学法等等,起到非常好的效果。

1.7目的明确,学生求知欲旺盛

“双元制”教育要求企业必须按规定设定培训岗位并在媒体上公布,学生向企业申请想获得的培训岗位,企业审查申请学生的资格,并将合格的经批准的学生名单交职业学校,接着企业与学校商定教学安排,并按教学计划组织教学。学生在上学的时候就已经知道自己将来于什么,现在学什么,对未来职业发展认识比较清晰,方向很明确,加上德国技工、技师的社会地位高,形成了尊重劳动的良好社会氛围,学生把大学毕业后当高级技工看作比当工程师更重要。因而学生在职业技能的学习、锻炼上表现出特别的主动、专注和刻苦,具有较强的敬业爱岗精神和求知欲望。

2德国职业教育对武汉市高等教育的启迪

德国职教的运行机制,教育和实训时间的分配,培养目标制定,课程方案、教学方法的运用等都体现出强烈的实用性、综合性、岗位性、技能性等特征,对武汉市高等教育特别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2.1调整学科专业,服务武汉市的经济社会发展

双元制职业教育形式下的学生大部分时间在企业进行实践操作,而且所接受的是企业目前使用的设备和技术,培训在很大程度上是以生产性劳动的方式进行,这使得以培养生产第一线实际操作人员的职业教育真正成为受企业欢迎的教育。高等学校的一个重要使命就是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市属高校无论是本科高校还是高职院校,都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因此,市属高校必须坚持以服务地方为宗旨,主动适应地方经济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增强服务城市圈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对符合武汉市产业结构升级和产业发展战略的学科、专业,如光通信、移动通讯、激光、生物医药、新能源、环保、集成电路、软件、汽车及零部件、冶金、机械、电力、化工、光电子信息、钢铁及钢材深加工、船舶制造、纺织服装、金融、物流、会展等予以政策倾斜,加大经费投人。对社会需求少的学科专业予以调整、改造,甚至停招,从而保障教育资源的合理利用,实现教育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藕合,使市属高校为武汉支柱产业培养更多合格人才,为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实现武汉在中部地区率先崛起做出更突出的贡献。

2.2突出办学特色,走差异化发展道路

同德国职业院校资源优化、特色鲜明相比,武汉市市属高校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办学模式、培养目标趋同,专业和实验实训设施建设重复,教育资源浪费的问题,特别是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深人,高等教育的竞争日趋激烈。市教育局应引导市属高校根据各自的发展目标、师资水平、学科特色,妥善处理好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关系,走差异化发展的道路,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牢固树立“人无我有,人有我强,人强我特”的办学理念,各有侧重,从武汉城市圈的区位特点出发,建设优势学科、品牌专业,形成学校特色学科专业群,强化自身的稀有性,减少同质化竞争的威胁,以获得持续竞争的优势,增强核心竞争力,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

2.3注重实践经验,加大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力度

在德国,大学工程技术领域里的教授和专家必须来自企业,来自工业界,不允许直接从高校毕业生或博士生中聘用。德国的这一措施保证了大学教育与企业界的紧密联系。所以,德国高校培养的毕业生懂得实践,了解企业,并掌握本专业的最新发展方向和关键技术,非常受企业的欢迎。市属高校应该向德国高校学习,加大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力度,一是要按市教育局要求,认真实施“高校教师企业锻炼计划”;二是从企业聘请一部分专家作为学校的兼职教授,达到既请他们讲课,又加强与企业界的联系,解决毕业生实习和就业问题;三是聘请身体健康的企业退休技师和工程师为学生实训实习指导教师,既保证教学与实践相结合,又可以减少学校的师资队伍,提高办学效益。

2.4强化技能培养,加大实验实训设施投入

德国职业教育校内实操实训设备先进、技术含量高。除企业非常关注“未来专业人才的培养”和“未来市场的占有”阁,主动向行业协会教育中心或职业院校实训室捐助最先进的机器设备外,德国职业教育经费比较充裕,有能力购置较精良的设备。为此,市属高校要加强与企业互动,寻求企业部门支,在学校或企业建设实验实训设施或工程实训中心,使学生能与生产一线紧密接触,增强学习目的性;同时,市政府和市教育局要加大对实验实训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重点支持建设市属高校共享、产学研一体的公共专业实训基地和工程实训中心,全面提升学生实践动手能力。

2.5满足岗位要求,推进市属高校教育教学改革

德国职业教育以岗位要求为培养目标并构建与之相适应的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体系,设置课程,编写教材。借鉴德国职业院校经验,市属高校一是要准确定位,将培养生产、管理、服务等一线的实用性、技能型专门人才作为培养目标;二是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大力实施“模块式教学”,实行“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积极探索产学结合的培养方式,走校企合作的“订单式”培养道路;三是改进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推进以职业工作为导向,以工作中主要任务或环节为对象,结合相应能力来设置课程和编写教材;四是强化实践教学,突出职业能力培养和素质教育;五是深化教学方法研究,开发和推广适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方法。

2.6加强思想教育,培养大学生尊重劳动的品德

劳动能对自我品行的养成、基本素质和能力的生成、价值认同和劳动观念的培养起到重要作用,为个人顺利走上社会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础。市属高校应把劳动教育作为每位学生顺利毕业的一门重要课程,并计算学分。在利用思政课、专业课对学生进行系统职业观教育的同时,要以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开展征文活动、演讲比赛、专题讨论,邀请劳动模范座谈或作报告,开展职业观教育,使学生明白在第一线工作同样能取得社会的承认,实现人生的价值,培育学生对职业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强化学生的劳动观念、劳动态度,热爱和尊重劳动。

篇5

“工学结合”是将学习与工作结合在一起的人才培养模式,世界合作教育协会的解释是:将课堂上的学习与工作中的学习结合起来,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与之相关的、为真实的雇主效力且通常能获取报酬的工作实际中,然后将工作中遇到的挑战和增长的见识带回课堂,帮助他们在学习中的进一步分析与思考。“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成为我国当前高职教育的热点,是未来高职教育的发展趋势。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迅速,为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做出了贡献(杨金土,2002)。国家教育部相继出台《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试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意见》等文件,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

在“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下,建立一支专兼结合、结构合理、比例协调的校企双元教师队伍是提高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质量的关键,是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要求。

1 工学结合模式下,校企双元师资队伍的内涵

所谓工学结合模式下,校企“双元”师资队伍是指:高职的教师队伍由校内专业教师与企业实践指导教师共同组成的专兼合理,比例协调的教师队伍。“校内专业教师”特指既具有讲师(或以上)教师职称,又有本专业的中级或以上技术职称,或五年以上本专业一线实际工作经历,或参加过专业技能培训合格的,或主持实践技术研究或应用的“双师型 ”教师;“企业实践技能指导教师是指具有5年以上实践经验并取得中级及中级以上的思想品德优良具有一定教学能力或培训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

2 “工学结合”模式下,校企双元师资队伍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校企双元师资队伍是培育高技能人才的关键。近几年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存在这样一个奇怪现象: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单位找不到合适的毕业生。除了信息不对称、当代大学生眼高手低等原因之外,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能力不对称:高职学子实践能力欠缺,无法满足企业相关空缺岗位的要求。原因是大部分高职院校的教师忙于应付理论教育,忽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相当比例的教师缺乏一线专业实践经验,培养出的学生动手能力差,不符合岗位要求。同时,许多企业能工巧匠虽被引入课堂,但由于缺乏教育经验以及相应的培训机制,导致企业教师难以胜任实践教学。因此,如何构建适应校企合作这一办学模式的双元师资队伍直接关系到所培养学生的质量,意义重大。

(2)校企双元师资队伍是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要求。教育部相关文件明确规定,高职高专院校的“双师素质”的教师数要达到专业教师总数的70%以上。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专任教师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双师型”教师不足50%,远低于实际需求。这表明了“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已成为今后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核心内容。

(3)校企双元师资队伍是深化校企合作,实现“学校”与“企业”互利双赢的有效途径。工学结合的教育模式下校企双元教师队伍建设,一方面促使教师建立终身学习的观念,进而提高专业理论水平和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实践技能;另一方面,加强校企合作,引进企业能工巧匠并辅以培训,合理运用,充分发挥其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

3 “工学结合”模式下,校企双元师资队伍的构建

国外的高职教育在工业化进程的推动下积累了许多成功经验。吸取和借鉴发达国家高职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管理及培养培训方面的有益经验,有利于推进我国高职校企“双元”师资队伍的建设。

3.1 国外高职师资队伍建设的经验

(1)德国。德国职教师资培养体系采取“双元制”,其师资主要包括:职业学校的教师和实训教师(主要来自职业学校之外特别是企业的教育培训机构)。职业学校的教师分别承担理论课教学和实践操作教学两项任务。德国对实训教师的任职资格提出了严格的要求,设有专门的培训机构,对教师系统进行业务资格、职业教育学、劳动教育学方面的培训,并要求实训教师具备企业一线工作的经历。

(2)新加坡(魏敏,2004)。新加坡的理工学院相当于中国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学校的一切教学都围绕着“如何提高学生技能”进行,定期安排学生到:教学工厂、教学企业、校外实习基地进行实习。学院根据社会及用人单位要求及定期举行研讨会,邀请国内外专家主讲有当前重点热点科技课题。同时非常注重教师“双师型”的培养,看重教师的企业经验,鼓励师资国际化,师资培训的渠道非常广阔,全民终身教育体系比较完善。

(3)美国。美国的高职教育主要由社区学院、技术学院以及一些四年制普通院校的独立学院来完成。美国高职师资管理主要采取以下机制:选择机制、淘汰机制、稳定骨干机制、引力机制、激励机制、合理评价机制等措施调动不同层面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形成了有效的促进教师成长机制。

(4)日本。“双师型”教师被称为“职业训练指导员”,是指具有教育专业、技术专业双学士学位的教师。他们由“职业能力开发综合大学校”培养,持有教师资格证书后先去企业工作,然后再转到教学岗位。

3.2 我国高职师资队伍建设中存在的不足

我国的高职院校在师资队伍建设中作了许多的探索与尝试,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与国外高职院校相比还存在许多的不足,表现如下:

(1)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就学校而言,目前我国高职院对教师校往往有明确的学历要求,聘任教师时只注重文凭和学历,对教师专业技能没有提出适合人才培养需要的标准。高职院校教师主要是一毕业就进入教学岗位的人员,没有与业务部门联系的经验,缺乏实际的工作实践,有专业技能的兼职教师更是少之又少。另外,由于激励机制和制度建设尚不健全,一些企业岗位能手和专家不愿意来校任教。

(2)教师实践场所和实践机会少。尽管《职业教育法》已早早出台,但愿意与学校联姻的产业组织还不多,且国家教育政策法规中没有对企业和有关事业单位的相关要求和政策制度。另外,国内大部分高职院校与企业的合作一般是短期合作且合作程度及广度都有待提高,稳定性差。学校也不了解企业的真实需求,好比闭门造车。企业以追逐利润为目的,不可能给教师更多的实习和下企业工作的机会。退而言之,即使企业提供相关的实践岗位,但由于教师直属于高职院校,承担着繁重的教学任务,也很难全身心投入到企业中去锻炼,时间和空间都不允许,因此,教师的业务技能很难实现快速提升。

(3)培训机制缺乏有效性。国外能根据用人需求,对教师采用相应的系统培训,在培训过程中充分体现差异性和实用性,教师结合所在学校的实际情况自愿参加培训,对培训课程的选择也有很大的自主性。受培训的过程中也可以针对自身发展的需要对培训师提出要求,以选择合适的培训方式。而我国校内专业教师更多的是由于考核、评定、晋升等外部政策的压力,不得不参加培训,缺乏主动意识,从而导致所训非所需,所训非所要,远远偏离了高职院校对教师的能力需要。同时,对企业能工巧匠缺乏必要的培训,“用而不育”,使得实践教师指导能力较差。

(4)缺乏一个有效的评价机制。无论是企业精英走进讲台,还是教师进入企业,其教学质量都缺乏一个科学的评价机制。而国外的评价体系包括专家测评、教师自评、同行互评和学生评价结合起来,体现了专业性强、组织性强、针对性强、客观公正、评价到位等特征。

3.3 工学结合下,校企双元教师队伍建设的建议

(1)围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强化校内专业教师“双师型” 教师培训。首先,在校外建立实训基地,对教师进行实际业务能力的培训。教师通过参与实训基地的建设,可大大降低建设成本,又能提高组织协调能力,提高实践水平。在经过若干年的投入,高职院校教师即可符合到理论水平与专业技术实践水平俱高的师资要求。其次采用多样的培训方式,多层次多角度进行培训。在培训方式上变以“理论学习为主”为“实践操作学习为主”、变“强迫式培训”为“引导式培训”、变“提高学历培训”为“教学需要培训”,变“到高等学院培训”为“到生产企业、科研院所”等多种形式培训。

篇6

1 项目教学法简介

项目教学法(project-based learning)萌芽于欧洲的劳动教育思想,最早的雏形是18世纪欧洲的工读教育和19世纪美国的合作教育,经过发展到20世纪中后期逐渐趋于完善,并成为一种重要的理论思潮。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的课程改革都把学习方式的转变视为重要内容。欧美诸国纷纷倡导“主题探究”与“设计学习”活动。2003年7月德国联邦职教所制定以行动为导向的项目教学法。我国高等职业院校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社会需要的技能型人才,项目教学法恰好是能够充分体现这一培养目标的一种教学方法。

2 项目教学法在《ASP.NET程序设计》中的应用

《ASP.NET程序设计》是我院计算机专业类学生的必修课,课程的主要定位是基于网站的软件开发。在该课程的教学改革中,尝试采用项目教学法,所选定的项目为“教务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对教务基本情况的管理,其中包括3个基本模块,用户管理模块、基本信息管理模块、教务管理模块,还可以在此基础上根据需求进一步扩展功能 [2]。通过对项目工作任务的提炼、学生的特点以及实用性原则,设计了以下几个基于项目工作任务的子项目:

(1)“教务信息管理系统”的需求分析,任务是模拟现实的真实需求,利用所学的软件工程知识,完成用户需求分析报告。

(2)“教务信息管理系统”的数据库建立,任务是根据用?粜枨蠓治霰ǜ妫?利用所学的数据库知识,完成数据库建立(SQL Server数据库)。

(3)“教务信息管理系统登录界面设计”,任务是通过不同角色实现不同权限在登录界面。

(4)“用户管理模块设计”,任务是实现用户名、密码、角色的添加、删除和修改等功能,完成用户管理模块的维护网页。

(5)“基本数据管理模块设计”,任务是实现对基本数据的添加、删除、修改和查询等功能。

(6)“报表打印模块设计”,任务是实现对学生成绩在报表打印。

(7)“教务信息管理系统的调试运行” 任务是模拟正常的工作流程,完成管理系统的调试运行。

3 项目教学法实施中应考虑的几个因素

项目教学法的整个教学模式是以项目为中心,围绕项目的实施来组织教学过程。因此精心准备和设计合适的项目,是项目教学法成功的重要前提,而要达到所期望的预期效果,则项目实施过程是关键,所以在应用项目教学法时应综合考虑以下几方面的因素:

3.1 项目教学法的适用时机

《ASP.NET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初期不适宜采用项目教学法,而应采用其他教学法,如任务驱动法、实例教学法等,在学生掌握了软件开发的基本知识和技术要点后,在教学后期才考虑使用项目教学法,因为项目教学法是多专业课教学的综合应用,是将知识、能力职业化的一种尝试。

3.2 项目设计的注意点

(1)选择合适的项目。项目的选择要以教学内容与IT企业软件开发模式为依据,结合职业岗位能力的要求,紧扣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既要保证学生掌握应学习的知识,又能使学生了解行业的运行机制,培养学生的各项职业技能。

(2)项目的完整性。项目要按照IT企业的设计理念及设计步骤设计一个完整的任务,这样才能在完成项目过程中,保证学生能够体验到IT企业软件开发的真实过程,了解所学的专业在就业时的主要工作内容,以及胜任这些工作应具备的基本技能和基本素养,为他们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3)选择难易度适中的项目。项目难度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水平,不要盲目追求大,追求难。在项目设计时,教师既要考虑自身能力和环境,也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水平,选择合适的项目,项目最好能贴近学生生活,能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任务,它应既是教师自己能把握的项目,也是学生“跳一跳、够得着”的项目。

3.3 项目教学实施中的协作与交流

在项目教学实施过程中,协作与交流应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协作与交流,共同完成项目教学任务。

(1)协作。在项目教学的实施中,通常采取分组协作学习的方式,分组前教师必须要熟悉全班学生的基本情况,先让学生自由组合,然后教师按分组的原则,采取互补方式再进行调整,使组员间分工明确,这样有利于同学之间互相学习,防止出现依赖思想。通过这样的协作学习环境,学生群体的思维可以被整个群体所共享,从而培养学生小组协作和团队精神。

(2)交流。在项目教学的实施中,相互交流是不可缺少的环节。教学网站不仅要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同时提供随时交流的平台,利用交流的平台实施教学及信息反馈。

3.4 项目的评价

项目教学法要达到预期的效果离不开科学的评价体系,评价体系应从“知识与技术”、“过程与方法”、“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进行评价,体现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兼顾过程和结果的评价。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采用融入过程的持续评价措施,教师与学生一起进行阶段性的评价,这样可以使学生以多种方式展示他们学到的知识与技术,教师也能及时发现问题给予纠正,更快更真实的反馈教学效果。在项目完成后,由于学生完成项目的风格各异,以小组形式将项目结果展示给全体学生,并陈述其设计思路,其他小组或者个人都要根据评价标准各抒己见,指出优点或者存在的问题,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评价中,体验到成功和收获的喜悦。最后教师有针对性的予以优劣点评,尤其要指出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通过学生与教师共同完成项目的评价,充分调动学生对项目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促进学生对学习过程的反思与总结,积累更多的学习方法。

3.5 项目的总结与应用

篇7

高职学生的生源层次复杂,质量参差不齐,文化素质普遍偏低,不良行为习惯偏多,自我约束能力不强。实践中明显表现出“知行不一”的特点。虽然有人认为“养成”教育对已属青年的高职学生是多余的,但是,“青年”不等于“成年”,“成年”不等下“成熟”,“成熟”不等于“成才”。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对全国四百名杰出青年调查的结果表明,个人成才所受影响最深的阶段不是初中以前,许多杰出青年的成才“冲刺”是从高中之后起跑,大学时期加速,并在改革当中成就事业的。这就使得加强高职学生养成教育更有其特别重要的意义。另外,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正改变传统的“以学校和课程为中心”,建立和推行“l:学结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广义而言就是利用学校、社会两种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在学习期间交替安排学校理论课程学习和校外顶岗工作,埘学生进行“知识+能力+素质”培养的一种教育培养模式III。研究,把握,利用1:学结合培养模式给高职学生养成教育[作带来的机遇,必将极大地提升工作水平。

1耍充分利用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给高职学生养成教育提供的良好契机

1.1为学生养成教育提供了一个有效平台,对提升教育管理的实效性有事半功倍的作用工学结合培养模式彻底改变了过去学院式的教育形式,注重教学过程的开放性和真实性,学生在实际生产环境中所接受的影响、教育和启发是学院武教育无法比拟的。如通过参加企业的实习,学生了解和熟悉了企业的生产管理模式,特别是对生产过程及技术有r亲身体验和明确认识,有利于激发学生对学爿和训练的积极性,促使他们主动加强有关专业知识学=!=和技能训练,养成严谨求实的学风和:[作作风;学生在乍产一线参加劳动,有助于学生树立劳动观念;在实习中有的学生还能得到一定报酬,解决部分学费问题,有利r培养自力更生、自强自立精砷等。

1.2有助于学生职业道德的塑造和职业素质的提高

企业环境对学生思想德的塑造具有积极作用,特别是对学牛职lk道德的塑造职业品格,职业素质的养成具有更加直接的作用。良好的企业文化,企业风气、企业氛围、企业舆论都是通过学生的耳濡曰染.内心体验和情感的熏陶实现的,对学生思想品德具有积极的熏陶和潜移默化作用。I: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教学中,老_J币传授的职业道德理论与企业要求相融合,并迅速转化为现实的职业行为当中,I大l化为学生的职、信念,养成了良好的职业J惯。企业聘用员L:的要求和标准,企业优秀员1:的表现,都反馈大量企业文化的信息,如对员工职业道德水准的要求,洼重埘员J:诚信晶质.敬业精砷、责意识等方面的考核情况,都对学生产生涂刻、积极的影响,引领学不断加强职、道德方面的养成。

1 3充分利用企业环境资源对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形成和发展的约束,规范作用,会成为一种很好的养成教育企业环境对学生思想政治品德的发展.职业素质的养成.能力的提高.行为的范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约束和规范作用。如企业环境中的条例、准则、守则起着直接规范约束实习学生思想与行为的作用。弄虚作假、迟到退、违反操作规程等现象是绝埘不允许的。环境还可以通过暗示、模仿、舆论等心理影响和作用束约束和规范思想行为。如当实学生走进生产车间,自然会主动熄灭香烟,着装必须符合生产要求,否则就成为安全隐患。学牛在真.实的企业环境中顶岗实习.对学生的岗他职业技能是一个极大的提高过程,通过实习,学增强了自信心.提高r号业实践能力并对现代化工厂职工的基本要求.应具备的职业素质有了较深刻的体会,为就业奠定了基础。学生毕业后能较迅速地适应企业环境,缩短r入厂适应期。通过实习,炭现了学生个体的社会化,增强r社会适应能力,使学牛存实践中启发、训练创造性思维,并有利于树立基层观念,培养提高敬业合作意识、自律意识。

2要重视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给高职学生养成教育带来的新变化

工学结合要求学必须走出校园,到企业的具体生产岗位去。根据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本原理,思想政冶教育的过程、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教育影响,以及受教育者接受教育影响相统一的过程。构成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因素主要有}7q个,即教育者(主体.教师)、受教育者(客体: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介体)、it会环境及其所提供的教育支撑条件(环体)121。达过程凶素都是动态性变量,这屿变最的组合随时会其中一凶素的变化观复杂多样的方式。工学结合培养模f,J述I个素都发q r·定变化,使戍教育I:作难度加人,问题增多。

2.1教育主体的变化

即由传统教育模式下的纯学校教J_币担任教育者转变为1学结合模式下的教Jl币和英爿指导教师(帅傅)交替担任教育者。教师和指导教师很多方面的教育、培训方火是,【{一样的,要求同,在教育时J.教育形式卜也有莽别,后者更加灵活,学牛会经协·定阶段的适应期,给教育管理1:怍带来~一定题。

2.2教育客体的变化

即由纯学身份转变为学生与学徒(员I)双最份。随着学进业后身份关系的变化.,Ik会像埘待员I一样埘其,格要求,这会使学对所从事的1r=作感到适应,如々4,f埘u、身体对所从事的环境不适麻、心理J的不适应等。

2 3教育环境的变化

即由纯校园环境转变为校园和、Jk交替成为教育培|JI机构。学生列企业实爿,会存一定时期内脱离熟悉的校园环境,处于完全不同的社会环境中。学校和氽业是完全不l司的{上会机构,自运行规律和追求目标同。学校以育人为丰要目标,余业以追求利益最人化为丰要l=I标,复杂的人际关系、繁重的生产劳动、严格的企业管理都会使学生产生许多想法,甚至矛盾。

2 4教育内容和方法的变化

工学结合模下,传统的教育管理内容和方法当然同样适用,但侧重点L应有所调整,充分利用并紧紧抓件实习环节埘学进行卡R应的养成教育,发挥、调动和整合企业存育人方面的资源优势,会较传统教育模式起到事半功倍的效粜。

3要形成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学生养成教育的新模式

3.1工作机制

工学结合模式/f仅教学、I实训等环节需要校食双方共同参与,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职业素质养成、行为管理等方面同样也需要企业参与。要实行院长和企业主管领导挂帅,主管教学和学生工作的处长,系书记组织实施,学生处,团委,辅导员、班导师、企业指导教师具体落实的领导和工作机制,构建全员育人体系。要明确职责,分工合作,在学校和企业都要建立有关的管理制度,如学校和企业之间长期稳定的组织联系制度,实现互惠互利,合作共赢_]I。

3,2工作形式

工学结合模式下的养成教育不是单单通过谈谈话、聊聊天、搞搞活动就达到目的,同于教育对象、教育环境的变化,很多传统的教育方法因为学生的时间、人数原因无法开展,任务无法执行因而,要根据不同年级,专业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形式。如辅导员可以与学生一起参加实训、定期到不同的实训单位走访,通过网络定期跟踪等方式了解学生实习情况,解决学生思想,心理问题;在活动组织上也应根据企业生产情况学生时间情况等因素以灵活形式进行。企业也要选拔指导教师专门负责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定期开展企业文化职业道德等方面的宣传和教育,帮助学生既练技能,又学做人。校企双方形成的教育合力,将搭建起全员、全社会育人的架构,极大地提高教育管理工作的实效性。

3.3工作方法

3.3.1劳动教育法

劳动教育是实践教育的主要方式,是养成教育的重要途径。在劳动中,学生运用自己的知识技能和体力为企业工作,能够加深对责任关系和道德关系的理解和体验,通过劳动的实际效果,能丰富思想感受和情感愉悦,使学生认识到劳动的价值和意义,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点;可以教育学生以勤奋劳动为荣,以不劳获为耻,树立积极的劳动态度,抵制好逸恶劳;可以养成学生珍惜劳动成果的良好风气,树立艰苦奋斗的精神。

3.3.2预防教育法

辅导员要针对学生可能或将要发生的思想问题与行为偏向,事先进行教育,防止思想问题与行为的发生,或者将其制止、消灭在萌芽状态

3.3.3自我改造法

即学生在实习中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觉主动地进行自我剖析,自我批评,提高自己政治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平的一种自我养成方法。它体现学生自我教育的高度自觉性与能动性,促进学生按照正确的目标,不断调整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升华主观认识,使之符合客观世界的发展要求,逐步实现自我完善。辅导员要通过督促学生在实习中加强自制、自律、自省,达到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改造的目的。

3.3.4目标激励法

辅导员和指导教师要通过设置和树立理想和目标,激发学生为实现理想和目标而奋斗,其实质是增强学生的自觉能动性。进行目标激励,要根据激励对象的实际情况来选择目标内容与层次。

3.3.5感染教育法

它是学生在无意识和不自觉的情况下,受到一定感染体和环境的影响,熏陶、感化而接受教育的方法。前面提到了,企业大环境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作用,先进人物的人格感化,高雅环境的陶冶,企业文化的熏陶等都将思想教育寓于一种情境当中,使学生产生感情上的“共鸣”,在不知不觉中乐干接受教育。辅导员要充分利用企业环境的教育资源,与企业指导教师加强合作,使学生能够比较自然地、潜移默化地接受企业先进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

篇8

教育部要求职业院校“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推动产教结合,加强校企合作,积极开展‘订单式’培养。”因而“订单式”人才培养是实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重要途径。所谓“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指高职院校针对用人单位需要,校企双方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签订用人合同,并在师资、技术、办学条件等方面相互合作,共同负责招生、培养和就业等一系列教育教学活动的办学模式。而“弹性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指除传统“订单式”培养中的“校企实际订单”外, 学校要结合国家政策和社会发展长期规划, 邀请相关行业的专家综合分析社会长远需求, 制定“社会需求的虚拟订单”。“弹性订单”涉及面更广、更灵活、更具前瞻性,是一种更高层次的产学合作形式。无锡万斯纺织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万斯”)与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经济与贸易系商务英语专业共同探索了校企合作、行业先导的弹性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制定人才培养的专业标准和课程体系等,取得良好的教学实践和社会效果,创建了高职高专商务英语产学合作办学特色。

一、弹性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专业教学标准

市场调研表明企业在招聘人才时,学历并不是最关键的因素,企业更看中的是“能力”,并取得相关的资格证书。无需任何培训直接就能上岗的员工很受欢迎,高职学生在学历上并不占优势,而相关的职业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职业教育需要从方向上改变以往的应试教育模式,注重职业能力的培养和专业知识的实践教育。基于此,万斯和学院经过多次调研和反复商讨,制定了以下的商务英语专业教学标准。

1、培养目标

主要面向外资企业、外贸公司、涉外机构等企事业单位,培养具有较强的英语交际能力、商务运作能力及管理能力,在生产、服务与管理第一线能从事外贸业务、外贸跟单、国际商务单证、商务英语翻译、涉外商务秘书等工作,具有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高素质应用性专门人才。

2、职业面向及职业能力要求

(1)职业面向

主要就业单位:外贸公司、船务公司、政府机构等。

主要就业部门:营销部门、管理部门、服务部门、业务部门等。

可从事的工作岗位:外贸业务员、外贸跟单员、国际商务单证员、商务英语翻译、涉外商务秘书等。

(2)能力结构总体要求

(详见表1)

3、资格证书要求

(详见表2)

4.典型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

(详见表3)

二、弹性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体系

多数高职院校的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主要表现为“英语+商务”,通常采用学科式的课程标准、压缩式的课程体系,教学模式陈旧,致使专业趋同现象十分严重,造成了人才的同构化现象和毕业生就业压力的增大。我院采用“行业先导”的弹性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进行高职英语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改革,是解决这一问题的良方。基于上述专业教学标准,同时考虑到“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校企双方经过反复讨论,将课程体系调整为三个模块,即基础学习领域、专业学习领域和拓展学习领域,体现循序渐进、科学安排和实用、弹性原则。

1.基础学习领域

包含课程:思想政治理论,体育与健康,计算机应用基础,就业指导,心理卫生与健康,入学教育与军训,劳动教育,大学语文,综合英语,英语听力,英语口语,二外,英语听说实训

2.专业学习领域

包含课程:公共关系,经济学基础,会计实务,国际市场营销,电子商务,国际贸易实务,商务单证,商务礼仪,商务英语,外贸函电,商务英语视听说,商务英语阅读,商务英语翻译,外贸程序模拟实训,商英综合实训,英语应用文写作,顶岗实习

3. 拓展学习领域

包含课程:人文素质选修课,航空概论,英语国家概况,国际商法,报关实务

三、弹性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效果

上述专业教学标准和课程体系在我院已经实施了两年。“订单班”学生在一、二年级重点打好语言基础,掌握基本的国际商务知识和技能,在校内完成单元实训和综合实训,使之具备基本的商务英语沟通能力和业务操作能力。校内学习期间,公司也会特派技术人员到学院给学生讲课、 开展与企业有关的活动, 让学生在学习的阶段就认可企业文化,了解企业业务。第一年暑假学生即被安排到公司进行认知实习,了解该行业的动态以及对应的岗位(群)对职业技能和素养的要求。第四、第五学期专门开设为“订单班”设计的“企业(行业)课程”( 如商务单证,国际商法,外贸程序模拟实训等),进行准员工化教育。第六学期即按“协议”规定安排企业顶岗实习,使学生既获得企业经验又获得对企业及行业的理性认识,顺利完成由学生向员工的过渡。我院商务英语专业的弹性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为高职院校工学结合和校企合作形式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经验。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教高[ 2004] 1号.

[2] 王冕.校企合作下的高职商务英语专业[ 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1(2).

[3] 陈斌,施也频 等。高职教育中“无缝弹性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分析—以紫琅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今日南国,2008(9).

基金项目:

篇9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6)27-0041-04一、问题提出:国家新一轮职业学校硕士层次人才培养改革启动

2014年,我国中等职业学校专任教师66.38万人(不含技工学校),其中具有硕士学位及其以上教师4.14万人,占中等职业学校专任教师比例6.24%。在硕士学位及其以上教师中,具有硕士学位教师4.07万人,占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的98%。可见,具有硕士学位教师是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的主体,但其在专任教师总量的比例偏低。这与我国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目标不符,需要进一步加快中等职业学校硕士层级教师的培养。

2000年开始,国务院学位办、教育部通过实施职业院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全国有30多所高校招收职业院校在职教师攻读硕士学位,培养硕士层次“双师型”教师,累计招收教师1.8万余人,毕业1.4万余人。招生人数从首批的982人,到2013年的2579人,增加了近3倍;招生专业从最初的39个增加到100多个,涵盖中等职业学校专业240多个(2010年修订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包含321个专业),为提高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素质和学历层次作出了积极贡献。但由于职业院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颁发的是偏重研究的学术学位,而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业是一个特定职业领域,应以培养适应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岗位的综合素质,提升教师职业胜任能力为重点,更适合作为专业学位研究生来培养,这需要重新审视中等职业学校硕士层次教师培养工作。

为适应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需要,为中等职业学校造就一批素质全面、基础扎实、技能娴熟、能够胜任理论和实践一体化教学的高层次“双师型”师资,2015年7月28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下发《关于公布教育硕士(职业技术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试点单位确认结果的通知》(学位办[2015]28号),批准45所院校首批开展职业技术教育领域教育硕士培养试点工作。自2016年起,开展职业技术教育领域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和培养工作。职业技术教育领域教育硕士即将考试并入学,需要试点单位进行系统的培养方案的设计,培养出真正适合中等职业技术教育需要的合格教师。

二、历史沿革:我国中等职业学校硕士层次教师培养的路径选择

在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加强各级各类教师队伍建设的背景下,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需要全面提升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人才的能力,需要改善人才培养方法和手段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需要适应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对人才培养目标的新定位,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化发展已经成为提升中等职业教育质量的关键。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一方面要通过继续教育全面提升在职教师专业实践能力、教育教学水平和教科研能力,从而提高职业教育培养质量。同时也需要引进一批专业技能扎实、熟悉职业教育方法论和教学法的新任教师,在源头上保证职业教育教师胜任能力。这就需要建立一个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相互补充的硕士层次职教师资培养体系。

实施职业院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借用的是学术性学位。按照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培养院校在培养的过程中,基本采用学术硕士所设课程的基础上加几门教育类课程的方式,授予的是不同学科专业的学术学位,侧重学术能力和专业理论水平的培养。而就职业教育的专业属性而言,不是学科性专业,它总是与从事该职业的人的职业活动联系在一起,是对相关职业领域里的职业群或岗位群的从业资格进行高度归纳概括后形成的一种能力组合。职业教育专业的这一职业属性反映在教学中,集中体现为职业教育专业的教学过程与相关职业领域的行动过程,即与职业的工作过程所具有的一致性。这就要求职业教育的专业教学,要以自己独特的视野,构建有别于普通教育或高等教育的专业教学论体系,即职业教育的专业教学论体系[1]。显然,专业学位的性质更符合职业教育教师培养的实际,需要中等职业学校硕士层次教师的培养转到以提升职业能力为导向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上来。

我国从1996年开始在学位系统中增设教育硕士专业学位(1997年起正式招生),为中小学教师和管理人员获取硕士学位开辟了一条新的渠道[2]。教育硕士专业学位与学术学位不同的是,学术学位重在培养创造知识或技术的能力,为各学科的学术研究储备人才。而专业学位重在培养应用知识和技术的能力。在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实践中,由于定位准确,在1996年分设两个培养方向(学科教学和教育管理)的基础上,逐渐扩展到小学教育、科学与技术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等专业领域。学科教学从包含6个专业方向扩展到包含11个专业方向,很好地适应了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对硕士层次优质教师的广泛需求,为我国基础教育输送了大批高素质专业化教师和教育管理人T。职业教育教师培养作为教师教育的一个范畴,从教育硕士专业学位体系完备上来说,教育硕士已经在纵向上包括了中小学、学前教育等领域;在横向上,从普通教育扩宽到同一学历层次的中等职业教育,满足中等职业学校急需提高专任教师和教育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能力的需求。

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一样,具备完备的体系,纵向上有初等职业教育或在普通院校中的职业技能课程,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从长远来看,要在探索中等职业学校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基础上,建立完备的职业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制度。中等职业学校硕士层次教师培养制度的建立可以按照“两步走”的路线进行,第一步可以在现有的教育硕士专业类别下增设职业技术教育领域,通过先行先试,探索中等职业学校硕士层次教师的培养规律。第二步在先行先试的基础上,适应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需求,逐步建立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职业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制度。

三、经验借鉴:德国职业教育教师(培训师)培养实践

德国职业教育榈鹿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德国经济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并无明显的衰退,前总理施罗德和现任总理默克尔都明确表示,德国经济发展的秘密武器就是职业教育。好的职业教育必须有好的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队伍,德国职业教育教师(培训师)培养的实践经验值得我国学习借鉴。

在德国,要想取得职业学校教师资格,必须参加专门的职业教育教师培养。参加职业教育教师培养课程的基本要求是具备高等教育入学资格,必须具备至少12个月的工作经历,这段工作经历要与所学的职业学科相关。职业学校教师培养基本上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学习是为期9个学期的大学课程,学习结束后参加第一次国家考试,考试通过后才能进入第二阶段。第一阶段课程主要包括职业领域中的职业科目(相当于我国本科阶段的专业教育)、第二学科和学校中的教学实践。职业科目课程是对职业技术专业科学领域的深入学习。第二学科可以为普通学科,如数学、物理、政治、英语、体育等;或是与许多职业领域都相关的一门科目,还可以是侧重职业教学的教育科学,必修的教育理论和心理学、组织心理学、劳动教育和工厂教育等。第二阶段是实践性教学培训,以预备形式进行,一般为期18个月至24个月。内容主要包括在职业学校听课,在职业学校接受一名有经验的职教教师的指导,尝试独立组织课堂进行教学,以及参加由教育部在师范院校组织的教育理论和与专业相关的教学法研讨课。预备结束后参加第二次国家考试。第二次考试通过,将获得到职业学校从事教学的资格。

德国职业学校教师的培养,从源头上保证了教师既具有职业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也保证了接受系统的教育教学技能和教学方法。但即使是这样,德国在大学实施科学的职业教育教师教育后,还是受到社会各界的批评,主要观点是来源于工程科学知识与工人学习如何工作、生产、操作、维修技术系统或机器的知识基本上是不同的,工程师作为实践者所获得的知识也是不同于他们大学课程中学习到的理论性知识[3]。同时,对专业教学论的学习也存在异议,专业教育论本应是职业教育教师的核心能力,但在大学课程学习时,专业教学论未发挥主导性作用,在实践教学培训过程中学习的是实际的教学方法,没有系统、连贯的学习专业教学论。

20世纪90年代,为改变职业教育教师教育这种情形,德国几家提供技术领域职业教育教师教育的院校开始改革职业教育教师教育学科,在职业教育教师教育中,给予教师实践性知识,注重培养其工作过程中的知识和技能,在工作过程中进行教育教学或培训(行动导向教学)成为职业教育教师教育核心内容,重构了职业专门化学习课程与一般职业教育学、教学法学习两者之间的关系。

德国职业教育教师(培训师)的培养已经取得了很好的经验。一方面,需要满足职业教育的工作特点,突出技术性,强调熟练掌握生产一线工作的实际技术技能,能为学生进行操作示范,能指导学生进行实践;另一方面,需要符合师范教育的特点,突出学术性和师范性,强调教育理论和职业教育实践结合起来,按照职业教育教学规律组织教学。

四、明确方向:职业技术教育领域教育硕士培养相关建议

(一)发挥院校主体作用

培养院校要强化主体和责任意识,统筹整合校内外优势资源,提升研究生培养整体实力。培养院校应加强导师队伍建设,指导中等职业学校硕士层次教师培养的导师通常应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有过工程师工作经历,熟悉技术知识和熟悉技术发展。或建立由校内导师、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实践导师和行业企业技能实践导师三位一体的导师指导团队。培养院校应拥有必备的教育实践和专业实践的实习实训条件,要建立长期稳定的企业实践基地和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实践基地。培养院校要加强培养过程各个环节的质量管理,制订培养质量评价标准,定期开展自我评估,培养质量年度报告。建立毕业生跟踪调查与用人单位反馈机制。

(二)实现招生考试突破

职业教育教师要求在职业性、专业性和师范性上三性统一,不仅需要一定的专业理论水平,还需要专业技能和职业经验(生产一线的能力),同时还需要职业教育的教学技能,如果按照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的设置来进行入学考试,从教育学、心理学、教育理论来考察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要求,显然与培养的要求有一定的距离。因此,在考试上要对全国统一考试科目进行改革,实行综合素质考试、专业知识测试。加大培养院校自主测试和面试的比例,专业知识测试由培养院校自主命题,内容要注重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相结合。实施招生计划单列管理,单独录取。在全日制攻读职教硕士研究生中,实施紧缺行业相关专业职教硕士研究生推免政策,吸引专业学科毕业生和在职中等职业学校专任教师报考职业技术教育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三)优先重点领域培养

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和产业转型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人才的培养既要服务于经济社会和产业转型发展,又要引领经济社会和产业转型发展,在我国转方式、调结构、促民生的战略转型期,国家要加快发展面向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社会管理、生态文明建设等领域,重点培养这些领域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师,适应职业教育服务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需要。职业教育又是与地方经济发展结合最紧密的教育类型,需要结合地方重点产业、优势产业进行合理布局。这就需要在教师的培养过程中,要结合国家和区域经济的发展,培养能支持国家、区域经济社会和产业结构技能人才培养的紧缺“双师型”教师。

(四)强化两个场所实践

我国普通高等学校和职业技术师范院校的学生,大多接受了严格的专业学科训练,具有较好理论功底和过硬的专业技术。这些学生是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主要来源,但由于缺乏与企业生产实践等职业情境保持紧密接触,实践操作技能不够导致教学与产业脱节,培养出的人才不适应企业岗位需求,只有加强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强化到真实生产环节去工作、锻炼、实践,通过到企业实践掌握相关典型工作任务和职业工作过程,强化职业实践的训练,才能为企业培养符合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同时,教学技能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提升。这就需要在中等职业学校硕士层次教师培养的过程中,让研究生到职业学校去实践,在有经验的教师的带领下,参与集体备课,单独进行教学设计,单独组织课堂一系列的实践活动,强化教学技能的提升。

(五)突出三个能力提升

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在专业化发展上需要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能力、实际操作技能和教科研能力。这就需要培养院校制定切实可行的职教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及实施细则,合理设置专业课程和教师教育课程,注重开展应用导向的教学活动,着重培养研究生将职业岗位工作内容转化为课程与教学资源的能力,促进教育教学能力和操作技能同步提升。建立校内外课题研究、教学实践、技能训练实训实习基地,实施学位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支持研究生获得相关职业资格证书。

(六)推进四个方面协同

中等职业学校硕士层次教师培养,离不开培养院校、地方政府、行业企业和中等职业学校共同参与。培养院校招生培养要有效对接地方职业教育教师需求,密切与行业企业产学研合作,优化整合教师教育资源,形成职教硕士教育协同培养机制。一个研究生不应该只由一名导师指导,而应该吸收行业企业、中等职业学校优秀人才全方位参与培养过程,协同制定培养目标、设计课程体系、建设课程资源、建设实践基地、开展教学研究、评价培养质量,每个研究生应该有多方参与的导师团队进行指导。地方政府要做好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规划,科学预测硕士层次教师需求数量,优化调整教师队伍结构,积极委托高等学校开展职教硕士研究生培养,保证职教硕士研究生能够顺利到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岗位上工作。鼓励支持行业企业积极参与教师培养,为研究生提供企业实践岗位和实习指导。中等职业学校要积极创造条件支持教师攻读职教硕士,要积极引进具有职教专业硕士研究生到学校就业任教,为研究生提供教学实习岗位和教学研究条件。参 考 文 献

篇10

职业教育是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形式,学校生命活力中的各个因素最终都会通过人才培养质量体现出来。因此,在职业学校的内涵建设中,我们应该以育人为本,以教学为主,把提升职业学校的教学能力作为职业院校内涵建设的中心任务和突破口。

一、育人为本

1.育人为本的内涵

教育的生命和灵魂乃是育人为本,教育的本质和价值要求乃是育人为本。育人为本作为教育理念,要求教育需关注人的当前发展、长远发展和多维发展。

人的发展是一切发展的核心和最终目的,学校要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就需使学生懂知识,勤动手、会动脑、求生存、巧做事、德做人,促进学生发展多维化、知识结构优秀化、社会实践丰富化、劳动教育加强化,强力推进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培养,提高综合素质。

尊重教育规律、尊重孩子成长成才规律是育人为本的要义之一。以人为本的教育――体现多样性、个性化和特色化之教育,能为每个不同背景、不同智商、不同性格和志向的学生提供更合适的学习和成才机会,办出适应个性发展需要的教育。

2.教师是育人为本的关键

学校教育的核心是教师构架。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精神,是办好学校的重要因素。在推进教育发展过程中必须抓住教师这个关键,通过优化、创新,激发教师的职业素养、专业创造力和教育教学热情。

要坚持育人为本,教师自身的修养尤为重要。对于常犯错或有意给老师找点“麻烦”的学生,有的老师往往将之归为“问题学生”,从此有意无意给他点颜色看看或是将其放弃。但是,学生又有多少生活阅历,认识的“是”与“非”又有几层,所以成为“问题”并这不是他们的错,否则“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古训俗谚又为什么能流传呢?再者,若每个学生都很优秀的话,又需要教育做什么呢?因此,作为育人者,只有知识还远不能胜任“师”,还需具备文化、品德、虚心、热心、耐心、恒心等素质。

3.以德为先

育人为本,首先要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成效要看学生的品德风尚、汲取知识的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创新能力等,要看其是否掌握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方式和方法,看其是否养成了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始终是办学的根本,是教育工作的根本。

二、教学为主

学校的教学能力强,则人才培养能力强。提升教学队伍的综合实力,才能保证“品德+理论+技能”人才质量的不断提高,从根本上推进职业学校的内涵发展。职业学校的教学能力是职业学校内涵建设的咽喉,也是内涵建设的突破口。

1.加强职业理论学习,提升实践操作能力,是教学能力提高的基石

教学能力作为反映教学职能和效能的形式,是与决策者的世界观、办学理念紧密联系的。办学理念不同,则办学的目标、导向就会不同,从而影响决策的方向及教学资源的利用方向,办学理念对教学能力的提升起决定性作用。

在重新调整专业、开展专业建设的过程中,旧的课程体系被淘汰,新的课程体系必须重新架构,必须面对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在构建教师团队时,我们要以“双型教师结构”与“双型教师素质”并举的强有力的教师团队为目标;在教学管理上(准确的说法应该是教学服务)需强力推进最前沿的、有相当发展潜力的教学项目和内容;在更新教学模式与服务制度上,需要有丰富市场阅历、具有开拓创新及发散性思维的引路人;在教学硬件筹设上,我们尽管有了实训场所,但更需要的是多措并举建设生产性实训基地与校企紧密结合的校外实训网络,只有这样,才会做到从职业教育的发展要求出发,尽快融入企业文化要素于教学实践中。以上的诸多的改革都会涉及学校服务体制的变化和工作方式的更新,而其核心就是价值观念、办学理念的重大变革。为此,必须针对领导服务层和专业教师进行拉手衔接式培训,使其树立现代职教理念,掌握和研究职教课程及比较教学的规律及方法,以实现教育教学的创新和突破。目前,一体化教学方式在笔者所在学校已逐步展开,专业教学也正在向企业进行大力拓展,但生产性实训工作还有待强力推进。

2.教师的教学能力是教学的核心要素

从群体角度出发教师教学能力是教师队伍整体的学习能力、课程开发能力、专业教学能力、专业实践操作能力、技术更新与服务能力以及育人教学研究能力等有机融合而成的教学力量。从个体角度出发,教师教学能力是每个教师个体在教学活动中所具有的运用教法及给予知识的能力、汲取和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开展适合现代学生思维方式的教学能力和研究开发能力、指导学生上手操作及社会联系与沟通能力等要素的有机融合。教师个体的教学能力是整体教学能力的基础。

从职业教育的实际出发,课程框架的重构不仅是改革传统学科课程架构,也是适应迅猛发展的现代技术和职业岗位要求变化的需要。所以,职业教育对教师知识重构能力的要求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教学能力强调的是教、学、做的灵活化和一体化,包括教学内容设计、行动导向的教学过程设计以及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与实践的能力等;专业实践能力,包括教师的专业技术应用及创新能力、技术水平、专业实践经验的丰富程度等。所以,学习能力是教师队伍提升教学能力的基础和前提,扩充实践经验和接受新事物是教师必备的职业素质。教师只有改变传统观念,积极接受新生事物,教学改革才能够顺利推进。

3.以学为中心

人们逐渐认识到(应该早就认识到)教与学中是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的目标应从理论知识的存储向实践操作能力的形成转变。所以,在关注教师的“教”的同时更要关注学生的“学”。 因此,培养技能人才要从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方法入手,帮助学生“学会学习”,从而实现有效学习的目标。此外,在引导学习能力的诸要素中,管理(服务)水平是连结各要素的纽带,是形成整体教学能力之中枢。因此实施课程改革需要组织(行政、人事等)及技术(宏观课程方案、微观课程标准、教材开发等),若无组织和技术,具体的课程改革是无法推行的。

我们必须重视对育人理念及教学能力的研究,探索德才兼备人才的形成规律,将职业学校的“育人”“教书”变为企业技能提高的推动力。归根结底,育人理念的更新和教学能力的升华是职业学校内涵建设的内核,也是内涵建设的重要突破口。

参考文献: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2]郑金洲.教师如何做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篇11

教育部在2006年16号文件《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指出的第四条“加大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力度,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我国各地旅游专业《导游语文》之类教材的现状是:未能较好突出培养学生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尤其是没有合理地兼顾导游资格证考试的相关要求。笔者对全国各地导游资格证考试课程之一的《导游语文》之类教材进行了抽样分析,选取了某司组织编写的中级导游员系列丛书之《汉语言文学知识》、《导游知识专题》教材,某省旅游局近10年来组织编写的导游考试推荐教材中的三套不同版本的《汉语言文学》教材,进行了研究,发现既有可取的地方,亦有不少欠缺,很有必要进行改进。

(一)现有旅游专业《导游语文》之类教材,有的存在严重的知识错误和印刷错误。笔者对某省旅游局组织编写的《导游语文》进行过精读,发现其中知识错误和印刷错误高达十几处。例如:汉字规范标准中的汉字排序法本只有音序法和形序法两种,而教材写成音序法、形序法、部首法、笔画法、号码法;“句式类型”中的“整句和散句”等是属于修辞范畴的却编入语法章节;“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一联中的“沉舟”、“病树”本是刘禹锡的自喻,其中不乏悲愤和牢骚,教材却写成是“对新陈代谢客观规律的清醒的认识”;赋和骈体文本是不同的文体,对联一节中却出现了小标题为“对联和赋的骈体文”的奇怪说法;刘义庆的小说《幽明录》写成了《幽名录》;石玉昆的《三侠五义》本是光绪年间的作品,却写成了道光至咸丰年间的狭邪小说和侠义公案小说的代表作;张恨水的《啼笑因缘》写成了《啼笑姻缘》;孔捷生变成了孙捷生;说屈原创作了《九歌》、《天问》、《楚辞》等篇,则是把作品集《楚辞》与其中的篇目《九歌》、《天问》等并列了;将欧阳予倩写成欧阳与倩;元曲四大家关、马、白、王写成王、马、白、郑;列举对联“对开”现象时,把“三星白兰地,五月黄梅天”写成“五月黄梅天,三星白兰地”殊不知,对联上联的末字应为仄声,下联的末字应是平声;引用南朝江淹《别赋》中的片段时,把“剑客惭恩”写成“剑客渐思”,把“离邦去里”写成“离邦去时”等。总之,或为印刷错误,或为知识错误,若不加以改正,不但带来麻烦,而且会谬种流传,误人子弟。

(二)现有旅游专业的《导游语文》之类教材,有些章节存在内容过于芜杂的现象。例如:某省导游考试推荐教材三套不同版本的《汉语言文学》中的“中国文学”一章,简直就是一部系统的中国文学史的压缩版。中专、大专层次的旅游专业的学生考初级上岗证,是否有必要学到这么深广?另外,该章介绍作家作品,基本上是只提作品中的人物名字和作家名字,而极少涉及作品内容,根本没有具体的感性材料。又如某省导游考试推荐教材中的第三套《导游语文》教材的地方文学史部分,更是囊括了文学之外的政治、思想、哲学等内容,远离了旅游职业岗位要求。

(三)现有旅游专业的《导游语文》之类教材,有的内容与同属考证的《导游基础》、《导游实务》、《普通话训练与测试》教材存在大量重复。例如:某司组织编写的全国导游资格证考试系列教材之一的《汉语言文学知识》教材的第二章普通话知识就与《普通话训练与测试》教材内容重复。同属中级导游员系列丛书之《汉语言文学知识》、《导游知识专题》教材中都有“汉字形体演变”内容。同一个专业的教材内容出现程度不同的重复,不但没有意义,而且加重了学生的负担。

(四)现有旅游专业的《导游语文》之类教材没有合理地兼顾导游资格证考试的相关要求。高等职业院校的教育要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而现行《导游语文》之类教材没有配套的实训内容。

二.旅游专业《导游语文》教材改进建议

根据教育部2006年16号文件提出的“加强教材建设,重点建设好3000种左右国家规划教材,与行业企业共同开发紧密结合生产实际的实训教材,并确保优质教材进课堂”的指示精神,笔者认为编写《导游语文》之类教材应该以职业岗位为导向选取内容。

(一)教材内容要突出紧扣本专业职业岗位要求。若在全国各地《导游语文》之类教材的基础上进行改进的话,笔者认为如下内容必须加以补充或充实:

1、教材中的汉语言基础中不能缺少汉字与旅游的关系、汉字在导游中的应用、汉字的演变和造字方法、繁体字的识辨等内容。因为,旅游景点的诗词对联一般都是用繁体字书写,导游人员不能在繁体字面前成为“文盲”,要加大力度对对甲、金、篆、隶、草等不同字体的阅读训练,不要求他们认识其中的字,但要求他们每看到一种字体时能够从笔划、结体等不同特征方面入手做出结论:这是什么字体。因为游客中有些是颇有书法功底的。词汇部分,所选成语内容最好与旅游景点或旅游文学作品有关。例如:成语“水落石出”出自宋代欧阳修的《醉翁亭记》。

2、中国文学史及各地方文学史部分,宜从旅游的角度去遴选不同时期与旅游景点有关的优秀作家作品。不同省份的教材,应有不同的侧重点,核心是突出本土旅游资源的特色。如湖南,就应以岳阳(岳阳楼)、长沙(贾谊、杜甫、刘长卿、辛弃疾)、桃花源、南岳、洪江(王昌龄),永州(柳宗元),娄底(、陈天华、成仿吾、谢冰莹)等景区为重点。

3、诗词对联知识部分应介绍点古入声字知识。介绍对古入声字的辨别方法,使学生能读准古诗词及对联的平仄。入选教材的对联应以名作为主,对旅游影响一般的对联则可淘汰;应以雅俗共赏的为主,用典过多和过于生僻的则可淘汰。同时,可考虑多选长联,以供学生断句训练之用。

4、导游语言表达部分宜编入写作指导的相关内容,能学以致用。导游职业离不开景物,也离不开应用文,导游书面语言表达宜编入旅游行业常用的应用文、写景状物、游记、材料作文等的写作指导及相应的范例。此外,修辞、口才技巧、导游语言技巧等亦不能忽略。这些对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综合表达能力是有实质性帮助的。

5、考虑入选较多的人文底蕴浓厚的山水名胜诗文篇目。“江山也要伟人扶”,有些景点的价值,全在于那里孕育或生活过一些名人。这些名人的代表作,如受教材篇幅的限制,可以考虑在附录里提供作品题目或相关网址,也可以选编成专集,供学生课外阅读,以拓展其知识面,提升其导游人员素质。同时,这种课外读物也有利于对学生“因材施教”,满足部分水平较高的学生有志提高个人素质的需求,以利造就不同层次的导游人才。

(二)设计配套的实训教材。职业技能是靠练出来的。旅游专业《导游语文》实训教材的设计既要突出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又要合理地兼顾导游资格证考试的相关要求。编写原则可考虑:

1、基础实训内容与教材各章内容的水平要保持一致,提升内容则应具有综合性。

2、自测方面的实训应具有典型性,与考证接轨的实训则应具有题型的仿真性。

3、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的实训应具有开放性。例如: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任务中的“汉字字形的规范”。实训中宜编排学生课余外出观察店铺招牌,记下不规范的汉字并加以改正。针对导游资格证考试的口试要求,实训中宜提示学生平时留意电视百家讲坛和风景名胜解说词。

(三)避免重复的内容。

1、旅游专业《导游语文》之类教材内容既要要避免本身前后重复又要避免与同属本专业其他考证课程的重复。

2、“山水名胜诗文选”篇目要避免与小学、初、高中语文课本中的诗文篇目过多的重复。

(四)内容编写要严谨。

1、教材是学习、考证的蓝本,绝不允许出现知识错误。

2、教材内容中涉及到学生不熟悉的术语,应做必要的注释。例如:旧体字的概念。

3、对读音特殊学生又少见的汉字,应注音。例如:古人爱在自己的大门上挂画有“神荼、郁垒”二神的桃木板,“神荼、郁垒”,应加注汉语拼音“shēnshū,yùlù”。

4、律诗有严格的格律要求,应对教材所选作品的有关格律知识加以相应提示。例如:李东阳《游岳麓寺》“平沙浅草连天远,落日孤城隔水看”,其中的“看”应补注汉语拼音“kān”,因为律诗偶数句的末字应为平声。

参考文献:

[1]羊春秋《散曲通论》[M] p231-232.湖南,岳麓书社出版,1992,12(第一版).

[2]汤国恩等《中国文学史》[z].北京,人民文学出版, 2005,06.

[3]国家旅游局人事劳动教育司主编《导游知识专题》[z],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