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中医学基础笔记整理

中医学基础笔记整理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7-17 09:50:08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中医学基础笔记整理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中医学基础笔记整理

篇1

2中医学专业七学制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的构建

面对目前中医学专业长学制教育中日益凸显的问题,遵循中医学科特点和人才成长规律,突破传统的“5+2”培养模式,将基础与临床、理论与实践、继承与创新有机融合,加强中医思维能力、传承能力、创新意识培养,积极探索并构建适应于中医学专业长学制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对于推动中医学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都将大有裨益。

2.1总结教改经验,找出存在问题

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总结整理中医学专业长学制教育的特点、优势并进行现状分析;在全国范围内,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高等中医药院校10所,通过调研和发放问卷等方式,调查了目前中医长学制学生中医思维、中医临诊能力、创新能力等情况,中医经典、基础课程与临床课程的设置,临床实践情况,创新能力培养平台建设情况等,对目前中医长学制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梳理和总结。

2.2优化课程体系,实现七年一贯

根据中医人才培养需要,面向学生终身教育发展目标,科学规划和优化课程体系。按照“三个并重”,即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基础理论与临床技能并重;继承与创新并重的原则,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优化中医学、现代医学课程设置,强化基础理论和中医经典课程教学,夯实中医经典功底,提升中医传承能力,强化中医临证思维能力。

2.3强化中医思维,提高临证能力

2.3.1推行本科生导师制

建立优秀本科生导师制,鼓励学生跟师临诊,促进本科生早进临床。贯彻“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的原则,为学生配备“学业导师”“临床导师”和“技能导师”。在跟师学习过程中,不仅学习导师的临证经验,更要在导师的指导下着重研读中医经典著作及导师著作,撰写读书笔记,理解并掌握导师临床思维、学术思想和诊疗特点,并在导师指导下归纳整理收集到的病案,探讨有关理论渊源,围绕导师学术思想撰写论文。

2.3.2强化技能训练

建设实训平台,加强医、药、针、推相结合的中医技能实训,强化体格检查、心肺复苏、无菌操作、病案书写等临床医学基本技能训练,实现七年一贯,临床技能实训不断线。

2.3.3加强临床实习

强化临床教师带教能力,提高学生临床综合能力。安排学生跟随校内、附院教师,在随师侍诊过程中温习经典理论和学习方药运用,培养中医思维,深化中医理论理解,促进临床辨证感悟。

2.4搭建创新平台,培养创新意识

2.4.1增设科研创新类课程

结合中医研究特色,在本科阶段开设《中医药科研思路与方法》《中医实验技术》和《论文撰写与课题申报》等课程,培养具有科研意识、开拓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等中医人才。

2.4.2推进“三阶段渗透”教学模式

推进“课堂教学—阶段见习—科学研究”相结合的“三阶段渗透”教学模式改革,促进本科生早进临床、早进实验室、早进课题、早进团队。课堂教学,即着重阐述理论,使学生打好理论基础;阶段见习,即让学生在相对较短时间内针对某一专题或某一系统疾病进行门诊或病房见习,对中医临床辨证论治建立感性认识;科学研究,即通过参与导师科研课题等,在导师指导下,开展自主探索性研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团队精神。

2.4.3完善“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

为保持创新教育的连续性,在课外设置“创新与实践学分”,将课外科技创新和社会实践活动纳入学业要求。以“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SRT)为平台,将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实践能力作为切入点,培养学生在学习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SRT项目不仅可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未知的兴趣,更为切实提高学生专业综合素质搭建了良好的平台。

篇2

  进入中医药大学两年多了,学习了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基础,之后还读过与专业相关的玉龙赋、标幽赋等,但就是不曾正式拜读过黄帝内经,却又总能在讲学中获知一言半语,且这些引用对所对应的病症总是描述得恰到好处,这就挠的我心痒痒的。不禁想:黄帝内经会是怎样的奇书呢?

  怀着这样的心理,我翻开了黄帝内经素问。简单看过注家对黄帝内经的介绍,就开始进入正篇。

  素问不愧是经典言论,一开始就道出了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的问题,并提出了养生的原则和方法: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又常,不妄作劳可谓是一针见血,但这不是它最厉害的,最难得的就是找到了生命与自然的联系,并用非常通俗却又变化无穷的阴阳来反映其规律。古人以阴阳论道,可敬可叹。

  黄帝内经之所以是中医学,甚至是所有医学的必读书,并不是说它囊括了所有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法,而且它也做不到,真正值得借鉴的就是其中对人体五脏六腑、经络等做出了基础论述,正所谓名不正啧言不顺,要论治,就要辨证,要辨证,就要审症求因。有因才有果,正是黄帝内经给出了因,才会有中华医学这个果。在五脏生成篇、五脏别论篇等篇章里,黄帝内经记述了五脏六腑的基本特点;在三部九候篇、玉机真脏论篇等篇章中,黄帝内经论述了切脉的部位与方法,脉象随季节的变化规律等等;更让我惊喜的是,在黄帝内经的宝命全形篇、八正神明篇等篇章中找到了当初学习刺法灸法学时的原文:凡刺之真,必先治神,五脏已定,九侯已备,后乃存针这些熟悉的字句让我对黄帝内经更加亲切了。

  事实上,黄帝内经并不是尽善尽美的,它还不够全面,也不够准确,但它有留白,给后人完善的可能。譬如,黄帝内经对五脏六腑具体形状位置的论述并不详尽,但后来就有人在一本叫医林改错的书中进行了纠正。我很佩服医林改错的作者,但更让我敬畏的是这隐藏在历史长河中若隐若现的传承,这是伟大的。

  书读百便,其意自见,但黄帝内经的内涵可能是我用一生也探求不完的,但很值得,不是吗?

  医生《黄帝内经》读书笔记2

  《黄帝内经金匮真言论》云:东风生于春,病在肝,俞在颈项;南风生于夏,病在心,俞在胸胁;西风生于秋,病在肺,俞在肩背;北风生于冬,病在肾,俞在腰股;中央为土,病在脾,俞在脊。这只是经典中的一小段,我把自己平时读经典后,运用经典的几个病案写出来,与您一同分享,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有一天,我的一个同事过来找我针灸治疗颈椎病,因为以前脖子疼痛,用二针就能明显减轻,有时一针就可以了,今天又来了,说昨天科室有个事挺气人的,领导安排给他做,又没地方发泄,实在不想接那个活儿,晚上想着这事,没睡好,早上起来,颈椎部位疼痛,头晕不适。因为我很了解我的同事,平时蛮有性格的,脾气较大,又急躁,听他说完,心里明白了他的颈椎病是因为肝郁化火,想起内经的原话:东风生于春,病在肝,俞在颈项。针刺肝经原穴太冲,用泻法,1分钟后拔针,头晕颈痛消失。

  省公安厅一领导,上班期间办公室突然感觉心好像要跳出来了,很难受,自己摸脉,每分钟接近150次,持续了近30分钟,打电话咨询该怎么办?问起病因,说最近因为国庆60周年庆,因安保工作方面的问题,工作压力大,自己火气很大,经常对下属发脾气。我比较了解我的朋友,要他平躺在床上,用手重按左手内关穴处,他照做了,开始压上去疼痛难耐,很想放弃,电话中一再嘱咐直压到内关穴处无疼痛为止。20分钟后电话告知心跳如常。这也是来自于学习经典的体会,内经原文:南风生于夏,病在心,俞在胸胁;选手厥阴心包经内关穴,指压治疗,疗效确实令人感到惊奇。如果病人没经验的,肯定会急诊叫120送去医院,其实这也是中医针灸在急诊临床应用的典型案例。

  一从事药材生意的病人,广州人,在北京做生意,因为肩背疼痛近1月,在北京协和医院照片,MR检查,均未见异常,局部打封闭,贴膏药有用了,也做了局部推拿按摩,未见改善。回广州后约出来吃晚饭,餐桌上见患者咳嗽,流涕,很狼狈的样子,连声说对不起,他夫人说感冒很长时间了,把他嘴上的烟拿掉,还暗示要我告诉他抽烟会加重咳嗽。其实自从见到患者的第一眼起,治疗取穴已了然于心。于是选手太阴肺经荥穴鱼际,用泻法,患者痛得哇哇叫,不到2分钟拔针,患者全身出微汗,肩背疼痛,咳嗽,流涕所有症状全消失了。我也点了一支烟,顺手给他一支,边聊边抽烟。这哪与抽烟相关啊。西医可是讲抽烟与呼吸道疾病有很大的相关性啊,记得在老家有的抽烟,活到九十多也未见咽喉炎,气管炎及肺癌的,有的从不占烟酒,50多岁也一身的病啊。其实他只是肺经外感风寒,是肺经的问题,针刺肺经鱼际穴,针到病除。病人觉得很神奇,其实我们的老祖宗早在几千年前就在《黄帝内经金匮真言论》记载了该病的治疗方法:西风生于秋,病在肺,俞在肩背。

  还有关于脾经病和肾经病所表现出来的一些以西医命名的疾病,也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在这里就不举例了,只是想说明一点,想学好中医,做一个名理的中医,临床疗效好的中医,无论您走遍千山万水,访遍五岳九州的名师,您终究还得回来温习我们共同的的经典:《黄帝内经》。

  这只是《金匮真言论》中的一小段,读了,也经常用,常常收到针到病除的临床疗效,很多病友说我看病用药取穴很随意,但见效快,疗效好,对西医的同一个病,能用很多穴位,很多方法治疗,很难学,也难看懂的,其实我只是继承了中医学先祖的一点点东西,在临床上运用经络辩证治疗而已。《黄帝内经》里还有很多的宝贝等着我们的中医学子去挖掘,去探索,去继承,去发扬。

  医生《黄帝内经》读书笔记3

  有人认为在中医药现代化的今天研究《黄帝内经》似乎违背常理,《内经》对临床指导意义不大,现已有中医临床各种教材,以及大部头洋洋数百万的专著,何苦再去钻研几千年前的东西?……种种认识,都有不同的见解和依据。笔者在通读《内经》之后,尤其是在任继学老师的指导下,深刻领悟到《黄帝内经》确是中医学术之源,而且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深远的历史意义。

  1.任何学科的发展都离不开继承,继承是创新之本。

  老师任继学教授极力主张:中医学术的发展关键在于继承不够,要在充分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与发展。肾实质的研究就是在《本草纲目·胡桃条》下证实并有所发展的。《内经》是中医学术之渊源,我提出的络、毒理论无一不是源自《内经》,重视中医药理论的继承是首要的!任老的观点十分重要,不仅是他个人几十年的体会,而且确是中医发展之所必须。其一,中医药是个伟大宝库,是实践得出的结论,但目前的挖掘不够。其二,任何科学学科都离不开继承,甚至有不少极端的例子证实了理论虽错误,但在学科发展史上也有其闪光点和现实意义。目前中医药现代化发展至今,有许多突破与发展,但总体框架尚未超越《内经》理论,同时《内经》构建的医学模式与现代医学总体趋势又相一致。“以人为本”的天地人观,整体医学理论,个体化诊疗模式等等,均源自《内经》,只是体现了《素问·玉真要大论》“有者求之,无者求之”之发展思想而已。然而在《内经》中蕴藏的、众多的合理内核需要进一步挖掘,并在此基础上加深与发展。如“膜”学、气街、“器”等理论的阐发与研究都有良好的前景。

  2.《内经》理论的实践价值极大。

  《内经》的实践价值是公认的,无需多言。但仅就个人学习导师经验和临床体会试述一二。“精不足者,补之以味”对肾病综合征、肝硬化腹水的诊疗指导意义很大。合理选取千金鲤鱼汤,金匮当归生姜羊肉汤化裁疗效肯定。再如学中医方法的诵、解、别、名、彰五大教学法至今对学习中医也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内经》的养生理论至为关要,足以指导防调疾病,《内经》中的辨体治病尤应引起同道们高度重视等等。

  3.思维方式的独特性决定了科学合理内核。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河南中医学院第收集整理二临床医学院中医专业2006级中医本科1班110人为实验组,中医专业2006级中医本科2班111人为对照组。两个班属于同一水平的平行班,任课教师相同、学生的年龄、性别组成等也大体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实验设计

实验组作为实施现代信息技术与中医学课程整合教学的班级,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4],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手段、方法:授课前派授课教师进行为期7 d的多媒体课件制作培训班,学习比较专业的多媒体制作;要求授课老师课前做好教学课件,包括网络采集素材、相关教学医院收集相关典型病例录像、图片拍摄,学科为授课老师配备笔记本电脑、数码照相机等设备。授课时要求全程采用多媒体授课,包括教学录像播放、教学dvd光盘课后自学。要求学生积极浏览全国中医院校《中医内科学》精品课程网站;建议学生通过自学、网络远程学习提高信息素养。信息素养是一种可以通过教育所培育的,在信息社会中获得信息、利用信息、开发信息的修养与能力。它包含了信息意识与情感、信息伦理道德、信息常识以及信息能力多个方面。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包括板书授课,不用幻灯,不播放相关教学录像,但是可以提及学生自愿上网浏览学习。

1.3 教学评价

通过1个学期的教学实践后进行综合评价。评价主要采取

学生期末考试成绩比较及调查问卷等形式进行,具体如下。(1)《中医内科学》课程授课结束后按照学院统一安排组织考试、统一判卷,将两班学生考试成绩进行比较。评价所有成绩按等级进行折算,其中≥90分为优秀,89~80分为良好,79~70分为中等,69~60分为合格,<60分为不合格。(2)制作简易学生兴趣调查问卷,根据总体评价分为非常感兴趣、比较感兴趣、感兴趣,不感兴趣4个等级。

1.4 统计学处理

两组数据均为等级资料,分析采用统计学方法ridi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学生考试成绩比较

两组成绩经ridit分析,u=2.60,p=0.0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实验组学生成绩显著优于对照组。见表1。

2.2 简易学生兴趣调查问卷情况

实验组110例学生成绩中,对以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形式非常感兴趣者60例,占54.5%;比较感兴趣者35例,占31.8%;感兴趣者10例,占9.0%;不感兴趣者5例,占4.7%。通过以上数据可见绝大多数同学喜欢以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形式。

3 讨论

课题组通过半年的教学实践,统计分析现代信息技术与《中医内科学》课程整合结果,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3.1 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通过ridit检验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成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实验班学生成绩显著优于对照班。

3.2 提高学生学习本课程的兴趣

虽然《中医内科学》为考试课,但是先前学生由于考研、喜爱西医等原因兴趣不是特别大;进行实验授课后,兴趣调查显示绝大多数同学喜欢以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形式的授课方式。

3.3 现代信息技术与《中医内科学》课程整合具有的优势

(1)可以使课本知识多媒体化,延长知识的保持时间。多媒体技术使《中医内科学》这门课程变得形象化、可视化、动态化,使学生接受多种感官的刺激,因此延长了知识的保持时间。(2)可以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3)整合实验促进了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关系,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为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并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

3.4 教学实践中的发现

信息素养与学习成绩无正相关性。部分信息素养好的学生学习成绩差,分析原因考虑为虽然他们具有很好的信息搜索能力,但是由于没有学好《中医内科学》知识,选择、整理信息的能力比较差。学习优秀的学生,信息素养偏低。信息素养高、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太少,实验班名学生中只有几名学生信息能力强、学习成绩也好。

3.5 教学实践中的体会

篇4

中医药学具有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历史,中医人才的培养是伴随着中医药的发展而始终存在的,在中医院校教育之前,最主要、最普遍的形式就是师承教育。师承教育的最大特点是以临证为本,融理论教学与临证实践于一体,于学术的耳濡目染、生活的点点滴滴之中使弟子慢慢感悟中医的深厚内涵,以及老师的人格魅力和学术魅力。遗憾的是,现在传统师授家传的方式已日渐减少。所以,在以院校教育为主要教育方式的今天,提倡重视师承授受这种教育方式,在中医教育中就更具有重要意义。现将现代中医人才师承教育培养形式问题抒其管窥之见,就教于同道。

1 实行高层次的师承制

在20世纪以前,中医师承教育(通常称为师带徒)一直居中医学教育主导地位,为传统中医“原汁原味”的传承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扁鹊、张仲景、李时珍、叶天士等中医大家,皆是通过师授家传的形式获得医学理论和诊疗技能。现代也有许多著名中医专家通过师承方式成为中医名家,如北京名医关幼波学自家传,其严父关月波即其严师;南京名医叶橘泉,17岁拜在张克明先生门下学医;沈阳著名针灸学家彭静山,曾先后拜过4位老师。由此可见,名师耳提面命,是成才的捷径。探索名老中医成才之路,除了少数完全靠自学成才者外,绝大多数得到过名师点化[1]。由国家科技部的立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江西中医学院承担的国家十五攻关课题,对当代百名老中医成才之路进行了系统的问卷调查,82%的名老中医有启蒙老师,只有3%是无师自通。有家传、从师经历分别占44,72人次[2]。为了继承整理名老中医的学术经验和技术专长,培养造就高层次中医临床人才和中药技术人才,继承与发展中医药学,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人事部1990年联合召开拜师大会,实行高层次师承教育,为1607名全国老中医精选高资历继承人,到目前已出师了3批学徒。第四批学术继承工作在2008年已启动。弟子出师时要求基本掌握指导老师的学术经验和技术专长,基本达到指导老师的临床技能技艺水平,还要求能按照中医药学术发展规律,结合指导老师的学术经验,对本学科领域的某一方面提出新的见解和新的观点,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能力[3]。200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开始实施“中医临床优秀人才研修项目”。 第一批研修已于2007年底完成,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008年继续开展第二批研修项目,拟在全国继续遴选200名优秀中医临床医师实施培养。研修项目明确提出“读经典、做临床、跟名师”这个法宝。通过精读四门典籍,泛读六部以上与本专科相关的医籍,师徒通过朝夕临诊,耳濡目染,口授心传,个别指导,加之弟子临床实践,掌握各个名家的学术思想、临床经验及用药思维和特点。许多高徒出师后已成长为本专业领域的学科带头人。

2 中医医疗机构成立名医工作室

全国许多中医院得益于“师带徒”的培养人才形式,形成连环的“集体带、带集体”模式,并相继成立了名医工作室。广州、上海、成都等中医教育历史较悠久的地区或经济发达地区的中医院校,本世纪初,就已经开始了以建立名老中医专家工作室的方式对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进行发掘、整理和继承工作。如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于2001-07,首批成立了胡建华、邵长荣、施祀、邹菊生等名老中医领衔的四个老中医工作室。2005年由上海市中医药学会、黄浦区卫生局和黄浦区中心医院共同主办“名中医石仰山工作室”,国家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佘靖同志曾致贺信,表达了国家政府对老一辈名老中医知识分子的尊重和关爱及对专家工作室这一形式的肯定。2006 年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为该院在四川省唯一获得中国医师奖的的张廷杰主任成立了“张廷杰专家工作室” [4]。 名医工作室将名医的学术成就、经验、学术思想、专题讲座、示范诊疗过程及手法技能通过录音、录像等技术手段进行全程记录,将名医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尽可能全面、有效、真实、客观地保留。同时,工作室还将名医的临床诊治经验进行系统整理,使其上升为理论、科研思路及学术著作,供中青年医生随时查阅、学习,使他们从中获得知识,得到启发,并利用名医经验,提高中医的整体临床水平。随着我国各省名医工作室的开展,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院于2007-10分别成立了12个名医工作室,通过发挥名医工作室的信息功能,发挥名医工作室的教育功能,发挥名医工作室的研究功能为中医药特色优势的研究和中医药人才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实践及借鉴的平台。因此,建立专家工作室,是进行师承教育的一种很好的组织形式,亦能很好地实施师承教学、临床、科学研究的全过程。

3 中医师承制研究生教育

中医师承教育和研究生教育各有利弊,现代中医教育应该融合两者之优势,克服各自的不足[5]。国家《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发展目标中提出:“要建立中医药研究继承与创新体系,开展中医药教育学研究,探索建立符合中医药教育自身发展规律的教育模式,开展院校与师承相结合的教育模式试点工作及中医药教学质量评估试点工作”。长春中医学院、解放军总医院及上海中医药大学等院校开始招收了中医师承制博士、硕士研究生。将传统中医师承培养与研究生教育,中医药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有机结合进行有益尝试。导师不仅有本校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还特聘全国名老中医任继学教授担任师承班导师组组长。师承班学生一方面按临床医学专业学位进行毕业考核和学位论文答辩,正常毕业并获取学位,另一方面通过师承班的结业考核,可获得学院颁发的师承班结业证书。按照学课程、做临床、跟名师的培养思路进行人才培养。导师采取言传身教和理论讲解等形式,使研究生在实践中逐步学习领会当今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绝技,使中医薪火原样传承。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开始与临床医学(中医师承)专业学位相结合。继承人通过精读古典医籍、跟师学习,做好跟师笔记、随诊医案或操作记录,并细心揣摩、仔细领会,撰写心得体会、月工作记录,全面、系统地继承指导老师的学术思想、临床经验或技术专长。继承人在出师后可以申请临床医学(中医师承)硕士、博士专业学位。在高层次中医师承培养的基础上,经过充分论证,将传统中医师承培养与研究生教育有机结合,是中医药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的有益尝试,是符合中医药人才培养规律的创新模式[6]。

4 中医传统班制及本科导师制

中医教育必须注重中医自身规律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中医培养目标必须锁定在“培育中医传统文华根基”这个根本点上,如此,才能培养出具有“中医思维方式”的人才,留住中医的“原始基因”,才能真正培养出临床疗效卓著的中医名家[7]。深入研习古医籍是中医成才必经之路[8]。教育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印发《关于加强高等中医教育临床教学工作的意见》,随后,湖北中医学院开办中医教改实验班,广西中医学院开办中医传统班,福建中医学院开办本科生师承班,山东中医药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等开展7年制传统班。传统型人才培养试点班的总原则是“跟名师、读经典、做临床”。读经典即研读以中医四大经典为首的经典著作;做临床即从第二学年开始在医院上临床课,长期大量地直接接触病人。师承教育试点班的临床教学,以中医药为主体,突出运用中医药防治疾病的特色,从门诊到病房,严格遵循先中后西、能中不西,运用中医的理、法、方、药进行辨证施治;跟名师即拜名医为师,试点班的教师皆是院校顶尖级的临床尤为突出的教授[9]。以传统文化教育为基,以中医经典著作为核心,合理安排西医知识模块的教学,让学生在低年级时即确定一对一的导师,通过随师应诊,领悟中医理论精髓,继承导师学术精华,以便掌握较高的中医特色诊疗水平。这些尝试取得了可喜和令人振奋的效果。

总之,师承制教育方式,在中医教育的历史上曾经发挥过重要的作用。随着时代的进步,教育形势的发展, 师承教育培养也将不再拘泥于单一传统的民间师承方式。实行高层次的师承制、中医医疗机构成立名医工作室、中医师承制研究生教育、中医传统班制及本科导师制, 不断探索新形势下师承教育培养形式,对中医高层次、高水平人才培养,必将产生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丛 林.一代名医成才的基本经验[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2,26(6):402.

[2] 黄利兴,刘英锋,查青林,等.当代百名名老中医成才之路调查[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7,19(2):87.

[3] 邓华亮,田思胜. 师承制教育模式内涵的探索[J]. 山东中医杂志,2004,23(3):186.

[4] 王晓峰,周 云,蒋 华. 师承教育是中医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J]. 新疆中医,2007,25(5):101.

[5] 夏 蕾,郭建刚. 建立中医师承制研究生教育模式的探讨[J].军医进修学院学报,2008,29(1):14.

[6] 戴恩来.关于中医教育模式有关问题的理性思考[J].甘肃中医, 2005, 18(3): 37.

篇5

【关键词】

个性化;中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标而系统地规定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以及相应的教学组织和运行方式。完整的人才培养模式概念应包含三个方面的要素:一是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包括了对人才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的规定;二是过程要素,即为实现教育目标而开展的一系列教育活动(教学计划、教学方法)及运行方式,包括教学模式;三是制度要素,即为确保教育系统按预设的程序运行并达到预定的目标而制定和实施的教学制度和机制,如学制、学分制[1]。人才培养模式的3个要素是有机的整体,要素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对于人才的培养要注重这三方面的因素,对于中医个性化人才的培养更是如此,个性化中医人才的培养在中医教育和中医院临床实践中也应该遵循人才培养的三要素原则。目前,我国高等中医教育中五年制中医本科仍是中医教育的主体,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逐步实现了由传统教育方式向现代教育方式的转变,形成了高等中医教育体系,培训了大批优秀的中医药人才,推动了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但是,随着中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西医学在临床实践中的优势使得中医人才的成才过程面临巨大压力,现有的中医人才的素质结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受到了严峻的挑战,中医教育使得中医个性化人才的成长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其全方位的培养。泸州医学院中西医结合学院针对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改革教学模式,合理设置课程,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予以归纳总结,期望能给相关部门和人员提供借鉴。

一、中医人才个性化培养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1、课程设置不够合理

中医学的基础课、临床课、经典课等都是围绕中医理论和临床诊疗实践开设的,本科中医学生在进入中医理论教育之初基本上没有中医基础理论和临床基本技能,没有前期课与理论课、理论课与临床课的明确界限。目前中医学专业的课程设置基本按照西医学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遵循的是学科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临床专业课程的教学顺序。而中医理论和临床技能的掌握需要反复强化和训练,尤其是经典条文更需要在临床实践的过程中来体会、领悟,反复强化和训练,对同一概念、方剂、治法的多次学习,不能笼统地认为是不必要的重复。我们所在的中西医结合学院通过教学改革、编写教材,整合教学内容,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保证中医专业的学生既对经典中医著作有一定的掌握,又能够加强临床各科知识的融会贯通。

2、中医专业师资队伍建设薄弱

在中医学的教学过程中,青年一代的中医专业授课教师的主要弱点在于临床实践经验功底浅,缺乏中医诊疗经验,而这一弱点对培养中医学生是非常不利的。中医学的产生来源于医疗实践,神农尝百草而成功,李时珍遍访各地才成就《本草纲目》等等。在中医学现代化问题尚未解决之前,其理论需要大量的临床实例才能使学习者有所领悟。这是中医学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

3、中医教学改革力度不够

中医学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学科,而中医学的理论和诊疗方法又往往需要通过大量的临床实践才能理解和掌握。目前在中医学本科教学中除了专业教学中存在的师资力量相对薄弱,教学课程设置不合理外,在教学实践上也是相对薄弱的环节。中医学生在中医院实习的条件各不相同,普遍存在以下情况:一是病种相对单一或是病人较少,在中医基础理论学习中讲授的很多典型或特殊病案在实习阶段不能或很少见到。二是学生自己进行诊疗实践的机会较少,即使是一些中医基础理论较好、病人较多的名师,实习生也是以抄方为主,试诊的机会较少[2]。三是带教中医老师水平参差不齐,有的中医带教老师中医理论或中医诊疗能力不强,或存在重西轻中的倾向。四是实习中病人对中医实习生认可度低于西医实习生,一般普通百姓均认为中医师是要经过大量的临床经验的积累和社会阅历的积淀才可能自如运用中医技能,故中医实习生在临床实践上较西医实习生更容易受到病员的拒绝或推辞,实习生更少实践中医技能的机会。

在新形势下培养和造就一批素质良好、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的中医药人才群体,对于进一步传承和发展中医药文化传统,彰显中医药优势和特色,发展中医事业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许多学者提出了对目前中医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改革的想法。我们所在的中西医结合学院和中医医院在个性化中医人才的培养上坚持将理论教育与临床实践有机结合,在总结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基础上,在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做了一些探索和实践。

二、个性化中医人才培养的途径和方法

1、转变观念,明确本科中医人才培养目标

1982年,卫生部在衡阳召开全国中医医院和高等中医教育工作会议,强调高等中医教育必须保持和发扬中医药特色的办学方向,并将中医专业的培养目标确定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社会主义觉悟,掌握中医学理论和医疗技术,又红又专的中医师”。1998年,当时国家教委将中医专业的培养目标修订为“具备中医药理论基础、中医学专业知识和专业实践技能,能在各级中医院、中医科研机构及综合性医院等部门从事中医临床医疗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的医学高级专门人才”。可见,中医本科人才培养目标随着社会的进步也不断在调整和完善。多年来,泸州医学院主动适应社会发展和中医药人才的多样化需求,确立“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中医人才培养模式。根据这一培养模式,在坚持和丰富“培养中医传统文化根基”这一内涵下,留住中医的“原始基因”,为此,确立了“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巩固中医专业思想,扎实中医基础理论和临床技能以及增强人文、自然科学知识,能适应临床工作的中医继承应用型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根据这一目标定位,首先突出了中医专业思想和中医继承能力的培养,大力弘扬要培养“能用中医的思路、方法看病”、发挥中医临床独特疗效的中医名家思想,针对此目标建立相关的培养计划,并建立有效的评价机制。

2、加大教学改革力度,促进中医人才培养

(1)推进中医教育教学改革。中医学有自身的发展规律和医学教育模式,构建多样化的中医人才培养模式要注重中医教育规律。古代中医师承教育和现代中医院校人才培养与教育模式要有机结合,互为补充。张新仲将基本的中医人才培养模式概括为世家传承、师徒教育、学校教育、讲学辩论、自学成才这几种基本模式,提出了现代中医教育应吸收古代师承教育的内核、将师承教育的方式与中医现代教育相结合,鼓励教师与学生之间形成师徒式密切关系,教师不仅指导学生完成学习,还要从思想、方法、学术方面毫无保留地对学生加以指导,尤其对学生的从医品德上更要注重教育。也有学者提出现代化中医专业学生普遍缺乏中医思维,而要建立中医思维模式,需要从传统文化与经典中吸取精华。泸州医学院根据五年制本科中医专业的培养目标,从2008年开始对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管理等展开了一系列教育改革。

首先注重教学方法的改革,倡导启发式教学,大力推行案例式教学和PBL教学法。对大类招生的学生采取中医骨伤科学、中医眼耳鼻喉科学及中医皮肤性病学专业方向辅修制培养方式。在课程考试方式上积极探索并引入形成性评价,中医内科、经典学说、方剂等教研室等采取“平时成绩+阶段考试+期末考试+实验技能”相结合的评价方法,把传统对成绩的一次考试评定,分散到对每个学习过程节点的质量控制,对《名家学说》等考试以撰写论文的形式进行,让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深入到图书馆、资料室,此举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其次,进行课程规划改革。学校在课程设置上以一专多能为特色规划课程,以学生就业所需为立足点增设本专业特色课程,为学生提供跨学科、跨领域学习机会,也为学生进行新领域开发研究提供条件。在教材选用中,一方面遴选高水平教材,另一方面有计划地主编、参编高规格教材,近年主编、参编了中医内科学、中医骨伤基础、中医儿科、方剂学等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

再次,加强教学方法改革。学校从2008年开设了中医专业、中西医结合专业、中医骨伤、皮肤性病学和中医耳鼻咽喉等专业方向,以培养高质量、个性化的中医继承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该专业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以中医经典著作为核心,深化中医理论教育,培养学生中医思维;以中医执业考试内容为主线,合理安排西医知识模块的教学;以双导师制度设立理论导师和临床实践导师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基础理论和临床知识的学习,继承名中医学术精华。从二年级开始为学生一对一地安排跟随省级名中医临诊,每周1-2个半天,以培养学生中医思维能力、巩固中医专业思想,学习中医诊疗技能。

(2)加大中医专业师资人才队伍建设。针对中医学师资队伍建设中的薄弱环节,我们所在学校从以下三方面着手,大力加强对中医教学师资人才队伍的培养和建设。一是注重青年中医教师人才队伍的培养,形成师资人才梯队,通过名中医传承工作室和跟师带徒等师承工作加大对国家级、省级名中医学术经验的传授和继承,加快青年中医教师的成长。二是建立中医教师进临床工作制度,中医青年教师在承担理论教学工作的同时兼任了临床诊疗工作,使之将中医基础理论和临床实践有机结合,既锻炼和提高青年教师临床实践能力,同时能够将生动鲜活的临床病案带到教学中,临床生动的病案实例更有利于激发中医学生学习兴趣和专业热情,进而巩固学生中医专业思想。三是开展各类兴趣活动,让更多的中医名家走进课堂。医院和学院开设了“名中医大讲堂”和“我和名中医对话”以及“中医药文化节”等活动,多渠道、多方式浓厚中医学习氛围,促进中医人才的成长。

3、构建培养多元化中医人才的机制

(1)中医人才批量培养。医院实习是中医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在基础教学阶段对中医人才全面进行中医基本理论教学后,进入临床实习时,主要加强对其中医基础理论的运用、基本诊疗技能与医德医风的培养,要按照国家初级中医临床人员培训原则,参照中医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要求,在临床实践中普遍对中医实习生有针对性地强化相关中医基础知识内容,使实习更具科学化、标准化。[3]只有搞好面上的中医人才培养,才能不断提高中医队伍在医院医疗服务中水平和中医学科的竞争能力。泸州医学院中医本科生在接受整体的中医基础知识培训后取得了较好效果。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师资格认证中心最新分析报告显示:本院中医本科毕业生参加2011年中医类别医师资格综合考试平均分为396.8,远远高于全国考生平均分360.27;考生通过率为80.16%,高于全国考生通过率52.62%。

(2)中医个性化重点人才培养。在对中医实习生临床带教的过程中必须要加强对中医个性化重点人才的培养。重点人才的培养是在对中医专业学生进行基本理论培养后选择一些人才苗子进行个性化的重点培养,原则上是从实习生中选择中医理论基础扎实、技能操作娴熟的人才苗子,为其设立成长培养目标,注重培养其扎实的中医思维方式,掌握西医临床基础知识和技能,制定培养目标和计划、实施步骤,建立评价标准。按照“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原则,建立中医个性化人才实习培养评价标准。个性化重点中医人才培训在名中医老专家指导下,选定精读与泛读的古典医籍书目,要求撰写读书笔记,写出学习体会,撰写学术论文论著。加强临床实践、临床临证和学习领悟导师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精华,写出临床病案、跟师学习心得,对名师学术思想和临床精华进行揣摩、研究、整理、提高,使其早日成长为人才。

(3)建立双导师运行制。为进一步加强对中医本科生中医基本理论知识的培养,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双导师运行制度。即在参加理论学习时选择理论教学的导师带教,在完成基本的中医理论知识培训后在进入临床时间阶段时遴选副教授、主任医师以上的临床老师作为实习带教老师,在带教导师的选择上注重校内导师与校外导师相结合。每名导师指导3-5名学生,一、二、三年级学生由基础导师+校外导师进行指导;四、五年级学生由临床导师+校外导师进行指导。在学习中注重固定与转移相结合。在第一学期末,由辅导员将各导师的基本情况,研究方向,临床方向或者执导课程公布给学生,同时将学生的入学成绩、平时表现、特长等公布给导师,双方自愿选择,再统一调配,给学生指定导师,师生见面,一起制定下学期的指导计划。分三个阶段执行:第一阶段(第2学期-第4学期):根据学生学习愿望和能力特点,由专任基础导师完成相应的指导计划,第4学期末由第一导师负责引荐学生给第二导师,第五学期到第六学期的学习。此阶段导师要求全面指导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针对性帮助解决相关问题。向学生介绍学科和专业内容与发展方向;对学生选修课程和选择专业方向等方面进行指导;同时结合导师的科研工作,组成由导师指导的科研小组,培养学生初步掌握查阅文献、调查研究、数据处理和写总结报告的能力;在学生学有余力的情况下,指导学生开展基本科研实验。学生需要完成相关课程学习后撰写学术论文。第二阶段(第5学期-第8学期):由指定的临床导师完成指导相应临床课程的学习以及临床见习。第三阶段(第期-第10学期):由其所实习科室的相应科室的指导老师完成,此阶段要求学生通过临床各科考试,在导师的指导下临床病例分析、综述或相关方面论文撰写。

中医本科新生实行导师制与高年级中西医临床医学本科择优试行导师制相结合,做到专任与统管相结合;小组与大组教研相结合;竞争与淘汰相结合。通过双导师制度运行,泸州医学院中医本科生在理论教学向临床教学转化的过程中,中医本科生的临床实践能力与就业单位满意度均得到大幅度提高。

(4)中医科研能力培养。在中医个性化人才的培养过程中严格按照临床中医人才评价标准进行中医科研能力的引导和培养。泸州医学院和附属中医医院开展了学生科研能力指导培训班和学生科研课题实践活动,要求中医本科生在大三时由专门带教老师指导,开展中医科研的学习和探索,培训后进行有针对性的中医科题研究。开展了大学生科研课题申报工作。此举收效甚好,既带动了中医本科生的科研积极性,又给科研指导老师以新的研究方向,也浓厚了学院的科研氛围。

展望21世纪,传统的中医学必将以其返璞归真的自然取向和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念焕发出新的活力,辨证论治的精髓也将不断为中医个性化人才的培养作出新的贡献。多元化的培养模式也将给中医个性化人才的培养带来更多的途径,中医个性化人才理论教学和临床实践的有机结合将会进一步促进中医人才培养和成长,更有利于中医个性化人才的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 本科 《伤寒杂病论》 分段教习法

《伤寒杂病论》系统地总结了汉代以前的医学成果,是我国医学发展史上影响最大的古典医籍之一。现代中西医结合的丰硕成果,许多都是吸取该书中的宝贵经验而取得的,其实用价值可见一斑。目前国外医学专家对此极为重视,还专派留学生前来中国专攻此书。作为我们中国的中医学子,对其进行有效的学习、整理、研究更是责无旁贷的事情。

由于我院学生普遍反映本书难学,就此情况,学院先后两次立题,将后世的《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整理合编为《仲景学说》,推进教学改革,在此进行了如下的分段教习法的探索和研究。

1 第一阶段:先明文法与句法,熟悉《伤寒杂病论》特点

《伤寒杂病论》成书距今有一千七百多年之久,其文体与今大不相同。本书文字虽受先秦文学和当时文风的影响,然而,大多数条文是朴实易晓的。

若说《黄帝内经》是以古代的韵文形式为主,那《伤寒杂病论》则是以古代散文形式为主。《伤寒杂病论》以四言韵文出现的形式则仅见于少数条文之中,如“但头汗出,齐颈而还,腹满微喘,口干咽烂。”等,而大部分则是以散文的形式,甚至还有民间的口头语言,如用叠字摹状来形容病状的“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真是惟妙惟肖,好似如临其境,亲见其状。

从《伤寒杂病论》大部分内容来看,与汉代优秀散文一样,在文法、句法、词法等方面是丰富多变的。了解这些,对于我们理解原文的本意大有裨益。这牵涉到对《伤寒杂病论》的读法问题。如反复强调法、反衬比较法、 倒装文法、 省略文法、 通假字等,都须介绍给学生。

本书历时久远,辗转传抄,衍错漏脱在所难免,给初学者带来不少困难。对其衍文,理应去掉,如176条:“伤寒,脉浮滑,此表有热,里有寒,白虎汤主之。”“里有寒”怎么会用白虎汤去治疗,显然是错简,否则,无论怎样去解释,也总嫌牵强附会。

联系实际,正确断句。不同的断句,会导致不同的解释。如86条:“衄家,不可发汗,汗出,必额上陷脉急紧,直视不能眴,不得眠。”对“额上陷脉急紧”,好些医家断为“额上陷,脉急紧”,解释也就千奇百怪。钱潢曾驳正曰:“额骨坚硬,岂得即陷”。陷脉,见于《灵枢》,文曰“针陷脉,则邪气出”;张介宾释曰:“诸经孔穴,多在陷者之中,如《刺禁论》所谓刺缺盆中内陷之类是也,故凡欲去寒邪,须刺各经陷脉”(《类经》二十二卷)。阴亏血虚的病人,误汗后,阴血骤虚,额上两侧之经脉,搏动急剧劲紧,属亡阴之象。倒不如联为一句,或者断句为“额上陷脉,急紧”,更符合疾病的具体情况。

2 第二阶段:背诵、精读与泛读,倡《伤寒杂病论》的纵深研究

解决《伤寒杂病论》的读法之后,才能争取理解原文的精神实质。在理解的基础上,则要求熟记原文。怎样才能记住原文及其含义呢?首先要熟读。即《素问著至教论》所云,先要“诵”,其次才谈得上“解、别、明、彰。”正如苏轼在《送安惇秀才失解西归》一诗中所说:“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按什么文本来读呢?我国许多中医名家主张读白文本,不要一开始就读注释本,其意思十分明白,深恐读者因“先入为主”之故,不能将书读活,从而影响对原文本意的理解。

但是,学生时代所学科目较多,只得靠自己去挤出一些时间自学。当然不宜太多,此可谓精读。根据我院藏书情况,先可选两本书,以打开思路。其一为《伤寒来苏集》,其二为《伤寒贯珠集》。由于这两本书其编排体例或以证归类,或以法归类,与我们的教材有许多类似处,同时它们也是中医界所公认的优秀注释本。毕业后工作时,再看一看《注解伤寒论》《伤寒类方》《伤寒论条辨》《伤寒溯源集》等,结合临床实际,效果就更好。

读书要认真,除了注意前面所述的特殊读法之外,一定要注意“宁慢勿快,宁涩勿滑”,边读边记,勤于积累。可采取作读书笔记、摘要、摘录等形式。如有收获,可写一些心得体会。这样一来,教与学互相紧密配合,对于理解《伤寒杂病论》原文便不难了。

在熟读理解的基础上,更要求熟记原文,现多数中医专家强调要死记硬背。究竟要背多少条文,有的认为“最低限度要能背诵六经条文。”或者首先应将《医宗金鉴·编辑伤寒心法要诀》及陈修园的《长沙方歌括》背得滚瓜烂熟,牢记不忘。如果认为要求过高,那对于教师在课堂反复强调的重点条文,起码应该熟记甚至背诵。这使学生今后实习和独立工作时,便于向老中医学习和互相切磋。

3 第三阶段:讲授、示范与自习结合,树《伤寒杂病论》之研习兴趣

我院目前采用的教材是学院自编教材《仲景学说》[1],在学校主要是通过教师的重点讲授以及课后临床见习,使学生对《伤寒杂病论》有一个概括的了解,这当然是一条捷径。但是由于学时有限,完全靠教师讲解是远远不够的,教师所起到的只能是启蒙、解惑、帮助入门的作用,要登堂入室,还要靠自己刻苦学习,这样自学可以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这也是学生今后独立工作后长期甚至一生都要坚持的学习方法。我国许多著名的中医专家,都是自学而成,还须有谦虚向别人求教的态度,即所谓“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伤寒杂病论》的学习,更重要的是要掌握其六经、脏腑辨治规律。而在具体学习原文时,尚应运用分析、对比、归纳、综合等方法进行整理。如204条:“阳明病,无汗,小便不利,心中懊憹者,身必发黄。”再结合238条与261条便知为湿热内郁,热不能通过发汗外散,湿不能经由小便下泄,湿热蕴蒸,影响肝胆疏泄,胆汁外溢,从而发为黄疸;且黄色鲜明“如橘子色”,显系阳黄。又结合260条也有“身目发黄”,然其为“寒湿在里”所致。《伤寒杂病论》中言发黄的条文不止于此,又得联想到尚有6条与205条的被火而致发黄,129条的发黄又属于血证,系蓄血发黄。将《伤寒杂病论》发黄的条文全部归纳在一起,便可见,虽则都是发黄,然而其因却有被火、蓄血、寒湿、湿热之殊。其治则有泻火解毒,活血祛瘀、温化寒湿及清利湿热之分。又将262,263条合看,则进一步明白,湿热发黄尚有:湿热兼里,湿热兼表和热重于湿之异;其治疗则有茵陈蒿汤、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栀子柏皮汤之别。

总之,不但要了解《伤寒杂病论》原文之间的关系,更要了解证与证之间的关系,亦要了解同病异治,异病同治,治病求本的治疗原则,将祖国医学进行全面地整理、研究,这是我后学之辈的光荣使命。

篇7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117(2014)22-00-01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各种教学技术不断发展,在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存在知识点多、传统教学方式无趣的特点,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为中医基础理论教学提供了很大的帮助,本文主要分析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信息技术应用现状及其应对方法。

1 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现状

中医基础理论教学是学习中医的基础课程,学生之前基本没有接触过中医理论知识,尤其是对于刚入校的学生而言,严重欠缺课堂笔记和归纳教学重点的能力,大量的中医理论知识的输入往往不会留给学生体会或者领悟的时间,教学效果不太好。当前的现代教学信息技术的应用中,目前已经得到了普遍使用,并在使用中不断取得了成功,不断地改善了教学效果,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信息技术的应用也存在很大的问题。

信息技术的应用虽然为教学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是学生普遍感觉到教学进度快,没时间做笔记,影响教学效果。也就是说,采用信息技术的教学方式,如多媒体等,虽然授课内容被不断丰富,但是学生普遍感觉到知识点过于繁杂、速度快,跟不上教学的节奏。

2 应对措施

针对以上中医理论教学信息技术应用现状,本文建议从以下几方面应对。

2.1 多媒体教学的改进

在采用多媒体技术中需要注意与传统教学方法的结合使用,中医基础理论教学具有知识量大、生动形象的特点,此作用相较板书教学,其效果是非常明显的,若是在多媒体教学中能够避免教学中的很多缺点,相信能够极大地提高教学效果。在多媒体的教学中一定要注意教学进度的控制,为更好地控制教学节奏,可以适当采用传统板书教学方法与多媒体教学结合的教学方式,采用生动的语言进行讲解,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在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制作中,需要注意在幻灯片上不能放全部的教学内容,避免学生难以把握教学重点。在采用多媒体教学与板书教学结合的教学中需要充分发挥出教师的作用,缓解学生的疲劳,不能过分扩大多媒体教学的作用,忽视了知识点的详细讲解。在平时的教学中,需要明白多媒体教学的适用范围,不能过分夸大多媒体教学的重要性,针对一般概念性的知识,最好以口述为主,避免采用大量的视频或者是动画提高教学效果。

在平时的教学中,需要把握重点,提高教学效果,可以综合采用语言、文字以及图像等将重点知识或者是复杂知识简单化,帮助学生建立中医药独特的思维模式,更好地掌握教学重难点。在多媒体教学的实践中需要针对不同教学环节,采用合适的教学方式,如概念性知识的讲解可以采用一些口述或者幻灯片论述,而在对临床密切知识点的讲述中就需要借助录像以及视频等。在多媒体使用的教学中需要注意科学性。例如,感冒的症状,可以联系抽象概念,阐述相关病机肺气上逆等内容进行解释。

2.2 采用计算机虚拟情境教学

计算机虚拟情境教学方法,是仿真显示情境的一种教学方法,能达到传统教学所不能达到的教学效果,能够更好地便于学生理解知识。在使用中,如在中医的舌诊、阴虚以及脉诊等的教学中,采用抽象症状和体征等能更加生动地体现知识,定格分析瞬间的症状和体征,使学生能够进入到微观的环境中,教学内容更加生动。例如,在讲授血液循环中,可以制作多媒体课件等,仿真人体血液循环,这样更方便教学。

在这种方法的教学中,一定要注意情境的创造以及自身语言的使用,不能让学生发散思维,影响教学效果。例如,在阴阳学的讲述中,这些知识非常的抽象,教师在讲授中可以采用这种教学方法,通过世界起源图等进行动态演示,加强学生对抽象概念的理解。在采用病例教学中,如针对生理功能的讲解时,可以采用一些实例进行分析,如范进中举,引导学生采用中医理论进行分析,逐渐说明心与活动的管理,也就是中医所说的心主神志。

2.3 PLB应用改进

为了保证学生在短时间内得到无限知识,避免出现信息技术的引进造成学生知识点难以掌握,所以设计部分知识点采用PLB教学方法,把大纲中的重点、难点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拓展,还需要注意相关文献的整理工作,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在仪器上,提高教学效率。教师需要经过讨论,精心设计课程,突出综合性以及趣味性,研究一些典型病例,观察综合性的知识,指导学生查阅资料,从而引导学生以正确的思维分析、整理问题,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教学中,针对学生争论的焦点,教师需要进行总结,并指出其中的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建议。

3 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分析了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现状以及应对措施。任何一种信息技术教学方法都不是完美的,在以后的教学中需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结合不同教学方法,来提高教学效率。

(河南中医学院基础医学院,河南 郑州 450046)

参考文献:

篇8

  《黄帝内经》在国学经典中的地位非常独特,它是一本以圣王命名的书。这就意味着生命之学在我国古代文化当中,被认为是帝王之业,是大功德和大慈悲。

  说到生命活力,我们经常会用这样的一些词汇:魄力,精神,胆识,意志,聪明等,这些都是代表我们生命活力的词,代表我们领导力的词。

  什么叫魄力?在中医里,魄是肺的神,肺的神明。所谓"神"又是什么意思呢?神是精足了以后的外现。所以"魄"是肺气足的体现。而魄力的"力"就关系到我们的另一个脏器——肾。在中医看来,我们的力量都来源于腰,都来源于肾。所以,"有魄力"指的是肺和肾两个脏器的精气非常充足,所以做事才能气壮山河,才能够出大手笔。而肺和肾这两个脏器在中医里又居于先天的范畴,关涉到我们的本能,所以我们说的魄力是学不来的,它是我们身体当中的本能的一种外现。如果你魄力不够,只能说明你先天肺气不足,肾精不足。

  在中国,许多人对中医常识都有一种耳熟能详的感觉。比如说老百姓并不懂医学,但是他们每天都在运用一些医学方面的知识。用古话说,这叫做"日用而不知",就是天天在用,却不知其中道理,介绍两个例子。

  我们中国人练功的时候,我们打大自然太极时,第一个动作通常是"两腿分开,与肩同宽".那么先伸左脚和先伸右脚有没有不同?中医认为,左肝右肺,左边为肝气,右边为肺气。左边为肝,主血。所以一定是先伸左脚,先开血脉。因为血的运行比气的运行要慢,这样气血才能平衡。为什么还要"两脚与肩同宽"?就是要打开的三条阴经,然后脚尖再微微内扣,大腿外侧的三条阳经也就随之开启。如果两边阴阳经没有感觉,这个站立姿势对练功就没有任何意义。

  为什么说"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夏天,我们的'阳气全部浮越在体外,身体内部形成了一个寒湿的格局,人体的脾胃是最虚的,消化能力也是最弱的,所以我们在夏天要吃一些姜,古人还有一句话是"上床罗卜,下床姜".下床姜,就是当人起床以后,可以吃一些姜类的,温热的,宣发的东西,在中医里,生姜经常来入药的,它是助阳的,助生发的。所以可以吃一些姜来使你的阳气更加振奋。

  冬天的时候,我们的阳气全部收敛了,身体的内部就形成了一个内热的格局,"上床萝卜"就是指在晚饭时应该多吃萝卜,因为萝卜是顺气的,它能够增强人的消化能力,让人在夜里有一个很好的睡眠。

  这些道理,我们是可以从日常生活中领悟到的。所以,日常生活中,只要把这些细节问题都掌握了,身体的很多问题都能解决。这也是《黄帝内经》中所倡导的一种养生之道。简单的说就是好好吃饭,好好睡觉,好好锻炼身体。

  医生《黄帝内经》读书笔记2

  《黄帝内经》给我印象最深启示最多的就是它的前几篇,如《上古天真论》《四气调神大论》《生气通天论》这几篇论述都在养生的原则和总纲上做了精当的论述,其中一些理念极具现实意义,如法于阴阳,和于术数,夫阴阳者,天地之常道,术数者,保生之大伦,故修养必谨先之。这句话虽然只有短短的八个字,但其中蕴含的养生之道确实可以让人受益无穷的。

  很早就听过天人合一的理论,原来觉着很飘渺甚至有些故弄玄虚,在读过《黄帝内经》之后发现,人体就是法效天地生成的,只有真的只有做到法于阴阳,和于术数才能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

  首先我觉得自己的作息习惯不仅没有类天地之道,相反,还有悖天地之道,既然要法于阴阳那一定得做到日出我起,日落我息,但实际情况是晚上熬夜熬到好久才睡,上午很晚才起床,这样时间久了就会发现气虚无力。我个人身体一向还是很好的,体质不错,因此我一向不注重这些,认为这些离我还很远,老了在养生也不迟,在读完此书后我发现养生要从现在做起,我们的一举一动都与我们的健康息息相关,大到情志,小到作息习惯在生活中我以前不注重自己情绪调节的,

  另外现在正值春季,平时也没注意什么,在看过内经的《四气调神大论》后,知道春天气机是生发,条达,舒畅的,因此内心也应该是这样的。

  另外,纵观《黄帝内经》,它不是一时一家之作,融合了几代人的心血,它是中医学理论的奠基之作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同时它也作为一部国学经典流传于世,该书巧妙运用以岐伯和黄帝等人的对话形式,使一些理念深入浅出,很精当的阐述了阴阳五行,四时气候,五运六气一些理念。

  《黄帝内经》读后,我的感受虽然没有很深,但确实得到一些体会,我想这就是收获吧,希望自己以后可以按照这些感受去生活,虽不能达到上古之人境界,但还是大有裨益的。

  医生《黄帝内经》读书笔记3

  《黄帝内经素问》第十篇《五脏生成》论述了五脏之间及五脏与五体、五色、五味、五脉之间的相生、相克、相反、相成的关系。开篇便讲到“心之合脉也,其荣色也,其主(制约之意)肾也;是故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根据五行生克关系,咸入肾,多食咸则肾病,肾病不可制约心,则心病不得主血脉,血脉凝涩淤滞则变色。这些推断与现代西医学所谓的盐的摄入过多会导致高血压这一论断相吻合。读到这里不禁让我再次为中国古代先贤的智慧所折服。

篇9

在国内中医学界,眼科“湘军”可谓赫赫有名,一大批艺精心诚的名医专家在业内和患者中享有盛誉。但在我国中医行业上千年的发展史中,拜师学艺、口传身授是主要的传承方式,许多古法古方更是家系独传、传内不传外。这种相对封闭的传承方式让许多精妙的诊疗方法濒临失传。再加上有些眼科专家已经作古,或是年事已高,抢救他们的学术思想和宝贵的临床诊疗经验已是迫在眉睫。

“不能眼睁睁地看着老祖宗和前辈们留下的宝藏就此消亡,保护它、传承它、推广它,提高年轻中医眼科医生的诊疗水平,造福于广大人民群众是我们的使命和责任。”项目组成员、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党委副书记秦裕辉说,这是“湖湘中医眼科名家”项目开始的初衷,也是湖南中医眼科学界的共同目标。

早在20世纪80年代,湖南省相关部门、湖南中医眼科学会便已经有意识地开展“湖湘中医眼科名家”项目的研究,当时还是“愣头青”的彭清华和秦裕辉及其团队便开始收集整理湖南十位眼科名老中医的医案及经验方,并对其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进行提炼、归纳和总结。这十位专家分别是毕人俊、文日新、刘佛刚、李熊飞、张怀安、刘大松、肖国士、李传课、魏湘铭、谢康明。“老中医们的子女和学生是收集素材、整理资料的主力军,而仍然健在的专家们更是不辞辛苦,亲自动笔,令人感佩。”彭清华说。

“我父亲在世时,最惦记的就是将毕生行医经验整理成册,以示后人。”名医张怀安之子、“湖湘中医眼科名家”项目组成员、湖南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主任医师张健教授在完成了父亲的学术思想整理工作后,曾动情地说:“父亲在天有灵,看到自己的愿望成真,想必也会感到欣慰!”

资料收集整理工作看似简单实则不易。以张健为例,一周要看五天半门诊,一天约诊疗40位患者,下班回家后已是疲惫不堪。“整理工作只能熬夜完成,那时电脑还用得不利索,打字速度也挺慢,但我甘之如饴。”张健说得轻描淡写,但实际上,老专家们留下的文字材料有限且并不系统,想要从中提炼出精华,付出的心血可想而知。不过,张健认为,倘若既能完成父亲遗愿,又能为后人造福,自己再辛苦也值得。他用五个月时间,完成了7万余字的张怀安主要学术思想及临床诊疗经验的撰写工作。

“还有一些老中医开始此项工作时已年近80,其早年跟师的弟子大多也年事渐高,他们提供的许多素材在术语使用上惯用别名,文字运用与出版要求也有差距。”彭清华说,项目组在收到这些素材后,对其进行规范、编辑及验证的难度不小。

自20世纪80年代起至90年代末,项目组花了近20年时间,整理总结散落于各流派的学术精华,整理名老中医经验方近200个。自2000年后的十余年时间里,以眼科名家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为核心的,诸如《中医眼科名家十讲》、《眼科病名家医案・妙方解析》等18部学术著作陆续出版,总发行量达30余万册。 杏林春暖薪火相传

中医之传承,一为望闻问切、辨证施治的医学理论和治病之道,二为静心观性、返观内求的内证实践和修持方法,三为仁心仁术、济众博施的医德医风。在“湖湘中医眼科名家”项目中,最大的特点就是传承。

在十大名医中,肖国士师从毕人俊,张怀安师从文日新,李传课师从刘佛刚;而在项目组成员中,彭清华是李传课的弟子,秦裕辉曾师从刘大松、李传课、肖国士、魏湘铭四位名医,张健接过张怀安的衣钵,文志军则是文日新的学术经验继承人。“源远流长的师徒传承,让湖南中医眼科名医辈出,综合实力可排进全国前三。”秦裕辉自豪地说。

然而,即便如此,要真正做好传承并非易事。“一方面,古代中医的许多宝贵经验是以古籍文献的形式流传至今,但如今的年轻人能看懂古文并融会贯通的太少;另一方面,中医药科学人文色彩浓厚,许多方法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再加上中医讲究辨证论治,需要综合判断患者的具体情况开具药方。倘若学生缺乏悟性、不擅思考,就不可能学有所成。”秦裕辉对此深有感触,“如果没有老师带,学生会走弯路,而广泛地跟师、跟名师,则是一条成才的捷径。”

因此近十年来,“湖湘中医眼科名家”项目组一直在不遗余力地推广老中医们学术思想和诊疗经验。“我现在去开学术会议,演讲主题都被指定为名老中医的经验传承,可以说已经形成了品牌。”彭清华对此相当骄傲,“我们还主办了6期国家继续教育专题培训班,在全国推广名老中医的学术观点,得到了国内学界的广泛认同。”

不仅如此,湖湘名老中医的主要学术观点如眼科肝窍学说、玄府学说、角膜病分层论治、从肝论治目系疾病等还被写进全国规划教材及研究生教材。在名家学术思想的指导下,项目组还牵头制定了高风内障(视网膜色素变性)、青风内障(开角型青光眼)、消渴内障(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中医临床诊疗指南》,作为国家行业标准,由中华中医药学会,在全国推广应用。

当然,只有教材,没有名师的言传身教,传承就只是空壳。“以己为例,我既是医学院科班出身,又跟师学徒,两者兼得从而受益终身。”秦裕辉谈起恩师,语气满是崇敬,“刘大松老师教我如何与病人打交道;李传课老师教我如何做读书笔记,如何以严谨的态度做学问;肖国士老师为事业献身的精神值得我学习;魏湘铭老师则教我如何用中西医结合的思路与方法,解决临床实践问题。每位老师特点不同,但都德高术精,我终身难忘。”

正所谓名师出高徒,在10名眼科名老中医的指导下,湖湘中医眼科后继有人。他们共培养学术继承人56人,指导博士研究生5人、硕士研究生19人,培养进修生70余人,培训学习班学员200余人,带教本科生实习生300余人。 创新发展效益斐然

在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的自制药处方上,列有滋阴明目丸、益气明目丸、眼明灵、舒肝明目丸等近二十种方剂。“这些都是根据湖湘中医眼科名家的经验方制成的医院内制剂,而在整个项目中,根据名医经验方开发的制剂及中药新药多达50余种。”彭清华介绍道。

“不仅仅是老中医们的经验方被开发成医院制剂,他们的学生也在此基础上,根据自身临床实践探索出新的医院制剂,这就是在传承的基础上创新。”秦裕辉补充道。早在2008年,秦裕辉就开发了中药新药“双丹明目胶囊”,这也是国内首个获批的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眼科新药。

这些制剂和新药已在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等十余所医院广泛应用,不仅为患者擦亮了心灵之窗,更创造了数亿元的经济效益。

篇10

1学派林立,相互渗透

中国养生思想体系形成较早,养生学派众多,他们相互渗透,相互借鉴,其中影响最大,理论体系最完整,传播最广泛的是儒、释、道、医家的养生思想。儒家治世,把生命的价值与养生的统一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信念中。“道家思想从一开始就有长生不老的概念,而世界上其他国家没有这方面的例子,这种长生不老的思想队科学聚友难以估计的重要性。”(李约瑟,中国科技史)道家消极治身,强调形神,内外兼养,以清静恬淡寡欲为内养,反对违反人性的绝欲、禁欲。佛教的“消除业章,身心自在,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与儒家的“大德必得其寿”同理。佛教不以养生为其终极目标,但佛教的教义与活动内容对养生均起着积极的作用。《内经》是中国传统医学的经典著作,书中说“: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可见,医家以预防为主的养生思想极为突出。儒、道、佛、医的等是中国古代养生思想体系的四大流派,它们的理论奠定了中国养生学思想的基本框架,并规范了养生的方法和技术手段。

2方法繁杂,由少到多

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回顾中国古代养生学发展过程,可以看出养生方法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由浅道深,由实践到理论升华的复杂历程。其动静结合、内外兼修、张弛有度、上下贯通、刚柔相济,养形、养神、养心、养气、养德兼备,形成多维-立体养生思想构架,以此为出发点演绎出众多的具体养生方法,如书画、音乐、饮食、芳香、导引等,正所谓“:流水之声可以养耳,青禾绿草可以养目,观书绎理可以养心,弹琴学字可以养脑,逍遥杖履可以养足,静坐调息可以养筋骸。”《内经•素问》说“:久视劳血,久卧伤气,久坐伤内,久立伤骨,久行伤筋,是五劳所伤。”这都说明养生更应该注意动静结合,动静兼修,动静适宜。人在运动时应该顺应自然,动于外而静于内,动主练而静主养神。“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也正是这一观点的体现。

3主体多元化,参与群体广泛

“自先秦以迄明清朝代积有丰富养生文献干余种,……历代王朝的古代养生学者流派众多,具有贡献学者据不完全统计就有近百名。”儒、释、道、医、武、文人、隐士、帝王将相,如此广泛的群体,如此广泛的时空穿越,为养生的研究、整理、传播、实践提供了宽广、悠远的人文环境和氛围。儒、道、佛、医不同时期依据各自的思想体系提出了养生思想,而文人、隐士、帝王将相成为自觉的实践者。养生的结局各一,有受益颇多的,也有方法不当,夭折短命的。后世医家对儒、释两家的养德思想十分重视。道家、儒家亦吸取医家的经验,在养生思想方法上各有进展,其中出现了医道双兼,或儒、道、医合一的养生家,如葛洪、陶弘景、孙恩邈等名家。《辞海》记录高僧、名医、历代帝王分别是62人、42人和154人,平均年龄为72、73和51岁。明清时期书法家平均年龄79.6岁。百岁以上的有3人,晋代佛图澄116岁,唐代澄观101岁,唐代神秀100岁。

4文献极其丰富

据《全国中医图书联合目录》、《中国医籍大辞典》记载,我国现存中医养生专著900多种,秦汉隋唐40多种,宋金元40多种,明清250多种,近现代450多种,而散见于非医书中的资料也相当可观。《易经》蕴含深刻的辩证思想,奠定了我国养生学的哲学基础,指明了古代养生的正确道路。“秦汉以后,养生内容多集中在中医学和道家、道教的书籍中,在儒家和佛教书籍中也有论及。”“养生”概念在文渊阁《四库全书》光盘版中出现了6279次。据明《正统道藏》辑录有5485卷,其中涉及养生内容就多达2000余卷。历代经史子集、医书、文学著作、笔记、史书、诗赋等都有不同程度的论述,有的言简意赅,有的古朴深奥。中国古代养生学由于强调个人的实践,没有使其建立在科学理论的基础上,这也使许多养生典籍充满了神秘色彩。

5形神合一

《吕氏春秋》记“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最早提出“动以养形”思想,华佗继《庄子》的“吐故纳新,熊经鸟申”思想之后,创立“五禽戏”,后世又创编了“八段锦”“、十二段锦”、太极拳等。静以养神思想源于老庄,如《老子》记“淡然无为,神气自满,以所谓不死之药。”“,抱神以静,形将自正”,《内经》述“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传统养生学强调“形神统一”的理论,所谓的“形”即形体,指人的机体而言,而“神”则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之神,是指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包括全部的生理性或病理性的外露征象。狭义之神,是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形神统一,是指形体与精神相统一。形是神的物质基础,神是形的生命表现,只有形神统一,才能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

6顺应自然

篇11

那个周末我就回家了。有个晚上,我和老爸促膝长谈到凌晨四点,我老爸是咱们大师兄,广中医78级学生。谈话中最重要的内容就是他将当年学习中医的经验方法传授给我,将他行医二十余年的心得体会与我分享。最让我赞叹不已的正是他巧妙地运用中医四诊诠释学习循序渐进,统筹兼顾的要领。<莲 山课件>大家都知道四诊吧?对,望闻问切!

首先,接触一门崭新的学科,踏入一个全新的领域,我们要做的第一件事,是宏观地俯瞰——对学科特点,内容,性质有个初步的了解和把握。就好比来了一位病人,第一件事就是通过“望诊”,了解病人的精神面貌,整体情况。看似简单的一步,却是接下来整个诊断过程的一个基础。“望而知之谓之神”,如果我们能通过对目录的浏览,对绪论的通读,便明白这门课程的研究对象、范围、重点,因其特质制定学习方法,往后学习便如驾驭轻舟,如鱼得水。落实到中诊的学习,通过“望”课本,知道中医诊断学由三部分组成——四诊、八纲、辨证:四诊为辨证获取全面而详细的信息,八纲是辨证的纲领性指导,而辨证是四诊的目的,也是处方用药的依据。把握了这个主线,心中已了然,大有“不畏浮云遮望眼”的自信。

接下来是按部就班,一字不漏地系统接受知识,包括听课和看书,这就相当于四诊中的“听”。面对虽然只有一百来页,但却几乎字字讥珠,句句精华的中诊书,如果囫囵吞枣,便要深得书中精华,并将其化为自有,那绝对是异想天开。好比病人刚坐下,连主诉都没有,直接就问“医生,你说我怎么啦?”我之前因为尝到做《中基扫描》的甜头,便想着照搬到中诊学习中,跨越了系统学习的阶段就想做总结,这显然是行不通的。在点滴积累的过程,无论心中多少困惑,路上多少困难,都要坚信“守得云开见月明”,先把所见所闻都统统丢进背篓里。这就像一个耐心而又细心地医生,默默地听着病人诉说,从他发病初始,经过演变,到现在的状况,期间经历多少起伏跌宕,还要掺杂一些看似混淆视听的次要信息。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倾听过程中,医生的脑袋需要高速地旋转,筛选能反映问题实质的关键点,去伪存真,去繁索简,随着信息掌握量的增大,清晰的头绪迟早会露出水面。这个过程医生最忌心浮气躁,随意地打断病人,无意中引导了病人的意向,甚至误导病人为自己主观臆断的诊断结果“作假证”。所以,切不可妄自对知识做取舍,特别是依据所谓的考试题库,只记忆题中有的,不顾知识系统的整体性,忽略了细节上的关键点,不但做不到目牛无全,更是管中窥豹。

“闻诊”完毕,接下来才是问诊——有重点有目的地搭建自己的思维体系,临床上便是开始按照辨诊的雏形进一步获取信息。这好比考前的冲刺复习,课本已经学完,背篓里塞满了凌乱的要点——课文斑斑驳驳的划线,书里密密麻麻的笔记,学过了又忘记的,新学的还没记下的——有些慌乱,有些迷茫,还有些彷徨。不用担心,“知识扫描”该上场了!可能负责周到的老师已经为你悉心准备好一份复习重点,或者师兄师姐有遗留下以前的应试指南。但那些终究是别人的东西,还不能成为你自己知识体系的一部分。把全书再从头到尾过一遍,把握了线索,找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发现隐藏的规律,理清逻辑层次,筛选重点,做出一份完整的知识扫描,这才真正你自己的东西,是你对这门科目掌握程度的真实反映。也许不久的将来,你不可避免地淡忘了某个知识点,但你心中有数地翻阅“扫描”,当年深刻的印象又历历在目——人不是储存信息的机器,人是懂得思维的高级动物。大学毕业出去后,关键不在于你记住了多少百度一下便随手可得的信息,而是你敏捷的思维能力,准确的定位能力,全面的统筹能力——这些都有助于在第一时间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